2021-12-17 寵物.寵物故事
搜尋
領養
共找到
63
筆 文章
-
-
2021-10-16 新聞.元氣新聞
日復一日殺生…執行安樂死40年職員不斷自我洗腦「我沒有錯」
現代人和寵物共存共榮,但仍有許多貓狗被迫面臨安樂死的命運。近年各國實施動保法,流浪動物的安樂死數量已大幅下降,收容的貓狗也會盡量安排志願者領養,並呼籲不要輕易棄養。西日本新聞報導,日本對貓狗的安樂死方式除了注射,針對幼獸還有另一種手段,使用名為「簡易處分機」的裝置,是個會釋出毒氣的箱子。由於幼獸的血管太細難以注射藥劑,於是會改採用簡易處分機。記者直擊福岡市東部的某處動物收容所,職員將兩週大左右的幼貓放入紙箱,再放入簡易處分機,蓋上蓋子後按下綠色按鈕啟動。約10分鐘後,身形小到一隻手可以掌握的小生命已逝去,取出時還相當柔軟且溫暖,紙箱底部鋪的墊子留有尿漬。在該收容所負責安樂死的一名職員已工作近40年,日復一日的殺生當然也會於心不忍。他曾經偷偷養著將被安樂死的三隻狗狗,後來被上司發現,要將他調職,他提出自己親手把這些狗狗處分掉。從此以後,他壓抑著情感,把自己當作機器,如實執行這份工作,並且告訴自己「我沒有錯」。在家裡除了妻子以外,沒人清楚他的工作內容。1999年日本修改動物愛護管理法,收容所目標變為和貓狗「共存」的設施,收容貓狗的條件變嚴,處分數量也大幅減少。然而該職員的心境跟不上這個變化,仍然壓抑著感情持續這份工作,多次自我質疑,還曾求助精神科。以往在孩子面前都難以啟齒這段黑暗面,如今這位職員以講師身分到各中小學演講,以自身經驗教導學生生命教育的可貴,希望能減輕一點這些年來殺生的罪孽。現在該收容所每年收留超過300隻貓,大多數是流浪貓,也有飼主帶來的家貓,棄養理由包括家裡高齡飼主因病或死亡無法再養、家族成員過敏、收入無法負擔等理由。去年被飼主帶來的家貓有17隻,其中10隻被認定無法收置,遂執行安樂死。
-
2021-10-11 寵物.寵物故事
浪浪回家/小城故事多 浪貓變社區萌貓
位在新店山區的小城里,名符其實「小城故事多」,社區充滿喜和樂,這裡不僅是新店區公所推動參與式預算的實踐場域,里長郭仁澤更發起「社區流浪貓狗TNR計畫」。乾淨整潔的街道,幾隻貓咪一派悠哉地曬太陽,輕輕一喚就主動靠近,顯然不怕人也親人。你對流浪貓的印象是什麼?製造噪音、具攻擊性、造成環境髒亂慣……?七年級的新店小城里長郭仁澤因為救治一隻橘貓,努力建立對浪貓友善的社區。因車禍從此後癱及失去一隻腳的橘貓,讓郭仁澤省思該如何善對待流浪動物,同時解決居民的困擾。透過更多人的參與,凝聚愛護動物的氛圍,打造人貓和諧共存、共處。橘貓小黃因禍得福,行動不便,收編為社區貓長期照護。郭仁澤回憶,2020年冬天,接獲街貓「小黃」發生車禍的消息,趕緊送到新店動物之家緊急搶救,雖然保住性命,卻截肢成了「三腳貓」。「小黃的狀況無法原地放養,還要面對定時翻身、擠尿的長期照護,只能盼求好心人收養。」幾經思考,郭仁澤決定把牠收編成「社區貓」,以社區名義照顧到終老。在善心愛媽幫忙餵養照顧下,小黃變成人見人愛的胖橘貓,每當坐上推車外出兜風,可愛萌樣迷倒不少路人。郭仁澤藉由這個契機,繼續擴大宣導浪貓議題,首先改善餵食廚餘造成的環境髒亂,公告呼籲:「請用容器裝盛乾糧,並於食用後收拾乾淨。」同時執行絕育(TNR)計畫,里內約90%的貓咪都已經結紮,不再因發情而嚎叫、打架。流浪動物友善計畫,改變鄰里的負面印象。陸續啟動的流浪動物友善計畫,改變民眾的負面印象,郭仁澤說原本聽到的抗議聲:「喜歡就把牠帶回家啊」、「不要在我家附近餵食」、「送到收容所就好啦」,之後漸漸變成支持認同。里民主動通報浪貓的訊息,包括誘捕小貓、PO文送養等,愛媽發揮強大戰力,送養了二、三十隻小貓!為了保障浪貓的生存安全,郭仁澤向新北市動保處申請設置「注意動物出沒告示牌」,減少山區路殺事件發生。身兼小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郭仁澤,除了推動流浪動物動保服務改善環境品質,也致力社區關懷據點服務長輩,「希望未來能讓毛小孩融入互動,發揮『動物輔助治療』功能,彼此陪伴增加幸福感。」郭仁澤表示,執行流浪貓絕育計畫已經近四年,持續朝友善動物的社區邁進,期盼貓咪結紮被領養,終結流浪生活。
-
2021-10-03 新聞.元氣新聞
你從沒注意到的另類工作犬,呵護忠心夥伴5要點
每天陪伴在你身旁、討你開心的狗狗,都是另類的「工作犬」。毛小孩照護五要點可參考內文:1.安全舒適的環境2.新鮮均衡的飲食3.定期健身檢查4.充分運動與陪伴5.定期注射疫苗及驅蟲本篇文章你可以學習如何寵愛毛孩:・給牠安全舒適環境,在愛與信任中互相陪伴。・新鮮均衡飲食,牠才能健康伴你日常。・當牠身體退化,更應定期健檢與驅蟲。・陪伴牠適當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品質。・關注牠身心狀態,完整健康守護網。理應成為雄赳赳氣昂昂的威武警犬,但一隻比利時狼犬娃娃卻因太愛跟人撒嬌,兇不起來,無法通過訓練及考核,成不了警犬,但一名警員將牠收編,變成另一種工作犬,一生陪伴主人。這一段狗狗溫馨感人影片,毛小孩可愛、逗趣的模樣,贏得千萬人的點擊,也融化了許多人的心。事實上,每隻愛撒嬌及討摸摸的毛小孩,守候家門,在主人打開門的瞬間,開心地往上跳竄,猛轉圈圈,不管飼主貧賤富貴,狗狗終其一生的工作就是「忠心陪伴」,而「討你開心」就是一項超高難度的工作,也是另類的「工作犬」。 對於狗狗來說,主人就是天、就是地,就是牠的全部,一輩子努力地討好、示好。因此,飼主更應該守護狗狗的健康,提供舒適居家環境,給予均衡飲食,每天陪著散步、運動、玩耍。最重要的是,應該定期安排毛小孩做健康檢查,按時用藥驅蟲,施打預防針,並在獸醫師評估下,完成節育手術。在其年老、身體退化,行動不便時,仍給予滿滿的愛,陪牠走完「狗」生最後一段路。【陪伴,是一輩子的工作】另類工作犬在我家】給狗狗的真心話中年幸福爸:我是視障者,很幸運和狗狗配對成功。一路走來,我們的默契愈來愈好,即使我看不見你,卻能用撫觸和你親密溝通。謝謝你,我人生的「開路天使」。第一點:給牠安全舒適環境,在愛與信任中互相陪伴你知道「心輔犬」嗎?不同於其他工作犬,心輔犬培訓浪浪為專業的互動陪伴犬,研究證實,可以降低患者消極負面情緒,促進特殊族群的人際互動社交。「人與狗之間是互相療癒」,大部分的心輔犬來自浪浪,以前常被欺負、虐待,被捕捉時的回憶也容易造成創傷。承受許多悲慘經歷,不少浪浪容易焦慮、緊張、吠叫、攻擊,連成為家犬都有困難,更何況是心輔犬。在跟狗老師相處的過程中,心理諮商師教導小朋友如何理解各種情緒與環境,例如,當狗老師出現眼睛飄向別處、肌肉緊繃、想要逃跑等緊張焦慮的反應,讓孩童也能了解自己的情緒、學會同理心,「從理解到覺察,再到行動」等過程,有助於同儕間的相處,學習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人類和狗狗的互動過程中,安全的環境更能幫助牠們建立與人類的信任關係。給狗狗的真心話農夫張大哥:狗狗總愛陪我一邊耕田,種出新鮮蔬果。不只人類,狗狗也需要新鮮均衡的飲食,才能健康陪我生活、農作。第二點:牠也需要新鮮均衡飲食,才能健康伴你日常工作犬訓練多以品種犬為主,那麼米克斯犬也有機會成為專業的工作犬嗎?是否能解決收容所流浪犬暴增的問題?農委會公布109年全國流浪犬隻數量調查報告,推估全國流浪犬數為15萬5869隻,每百人流浪犬數則為0.66,與10年調查結果相較,流浪犬數不減反增。曾經歷流浪生活的浪浪,每隻個性、穩定度都不同,需要更多專業評估。雖然動物團體有不同看法,但以領養代替購買,不離不棄照顧牠們一輩子,是共同的信念。動保意識逐漸抬頭,劉偉萍表示,除了餵食與處理便溺等生理需求,提供均衡的飲食、日常醫療照顧等均為重要義務,最重要的是,無論生病或衰老,都不應該棄養。給狗狗的真心話國中生陳同學:一起長大到現在,我在長高但你在變老,我會好好開始照顧你的身體,陪著你去檢查打針,就像我的小時候你一直守護在我身邊一樣。第三點:當牠身體退化,更應定期健檢與驅蟲工作犬退休後,因多半是老齡犬,「就像人老一樣,狗狗老了也會有慢性病。」姚勝隆指出,骨骼關節退化、心臟病或腫瘤問題百百種,超過八歲以上建議每年做X光檢查,包括心臟、腹腔超音波,查看有無腫瘤或是心臟衰竭,若有慢性心臟病,得終身服藥,若有腫瘤則必須切除或化療。不論是生理或心理,狗狗都需要完整照護,姚勝隆說,工作犬多半會節育,每年注射預防針,包括四合一、萊姆病、狂犬病、內外寄生蟲等,定期投驅蟲藥、心絲蟲預防藥,還有例行抽血健康檢查。給狗狗的真心話上班族陳小姐:親愛的狗狗,分享我每天的喜怒哀樂,我也想為你做點什麼。原來,陪你散步、陪你運動,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也是守護你一生健康最好的方式之一。第四點:陪伴牠適當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品質許多人對於導盲犬與人類深刻情感的印象,來自電影「再見了,可魯!」。可魯在退役之後,回到小時候的寄養家庭終老,電影完整呈現導盲犬的一生。現實中的導盲犬退役後的生活,也同樣需要主人充分的陪伴,適當運動,維持良好生活品質。養狗經驗豐富的李昆霖建議,民眾在收養退休導盲犬或到動物之家領養狗狗前,都必須謹慎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養狗,包括自身經濟狀況、家人能否接受、居家環境適不適合,以及是否有足夠時間陪伴狗狗。他也提醒,因為黃金獵犬、拉布拉多都屬於大狗,老化之後髖關節容易退化,行動不便,除了醫療費用,還可能還得抱上抱下,自己要有足夠體能。不管大型犬或小型犬,每天都需要適當的運動散步,尤其大型犬髖關節容易出問題,如果缺乏足夠運動,容易讓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給狗狗的真心話中年幸福爸:我是視障者,很幸運和狗狗配對成功。一路走來,我們的默契愈來愈好,即使我看不見你,卻能用撫觸和你親密溝通。謝謝你,我人生的「開路天使」。第五點:關注牠身心狀態,完整健康守護網法定的「職業」工作犬,與人組成「最佳拍檔」,認真工作的帥氣身影,讓人印象深刻。有些工作犬出入的環境,容易造成職業傷害或心理壓力,領犬員必須隨時關注狗狗的身心狀態。姚勝隆指出,獸醫師透過動物行為學,可觀察狗狗有無焦慮現象,並進行藥物或物理治療。像是狗狗無法專注、眼神飄移,或是打哈欠、不自覺咀嚼,耳朵呈現水平的「飛機耳」,都有可能是恐懼、害怕的表現,若狗狗有這類情況,會透過行為治療師協助治療,獸醫師也會定期到犬隊講習,教領犬員行為學基本常識。這些使命必達的狗狗,無論執勤期間或退休之後,都需要完整的健康與心理守護。為人們辛勤工作的狗狗都是廣義的工作犬,其實還有許多受過特殊訓練的狗狗們,也在台灣各角落守護著我們。衷心感謝受過特殊訓練的狗狗們,警犬、軍犬、緝毒犬、搜救犬、檢疫犬,堅守崗位、衝鋒陷陣、不畏危險保護人類安全。還有一群無私忠誠的狗狗們,導盲犬、導聾犬、肢體障礙輔助犬,如影相隨、分秒守護,給予人類陪伴依靠,幫助身障朋友,擁有安全便利的生活品質。>毛孩子五大呵護要點,專家知識分享與暖心故事看更多【陪伴,是一輩子的工作】另類工作犬在我家。【收養退休導盲犬】是我們生最棒的決定之一。【浪浪變身工作犬】家才是他們最期盼的地方。【心輔犬狗老師出馬】腦性麻痺女孩站起來。【工作犬值勤中】預防職業傷 更要紓解壓力。不管是使命必達的工作犬、等待領養的浪浪,或已成為家中一分子的狗狗,都需要呵護、疼愛,提供友善完備的身心照護,是我們該回饋給這些忠心工作夥伴的基本義務。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別忘了跟身邊的夥伴說聲謝謝。
-
2021-10-03 寵物.寵物故事
解除心理壓力/工作犬值勤中防職業傷害 更要紓解壓力
給狗狗的真心話中年幸福爸:我是視障者,很幸運和狗狗配對成功。一路走來,我們的默契愈來愈好,即使我看不見你,卻能用撫觸和你親密溝通。謝謝你,我人生的「開路天使」。法定的「職業」工作犬,與人組成「最佳拍檔」,認真工作的帥氣身影,讓人印象深刻。有些工作犬出入的環境,容易造成職業傷害或心理壓力,領犬員必須隨時關注狗狗的身心狀態。這些使命必達的狗狗,無論執勤期間或退休之後,都需要完整的健康守護。每隻狗狗,都是伴你一生的工作犬,如何好好照顧牠?工作傷害:搜救犬工作環境最危險,可能導致嚴重傷害。「工作犬在不同環境執勤,會碰到不同狀況。」目前擔任海巡偵搜犬區隊醫療教官的隆安動物醫院院長、資深獸醫師姚勝隆表示,搜救犬、偵搜犬工作時容易受傷,搜救犬常跟著消防隊出勤搜尋生還者,地點多半是火災、地震、火車出軌等重大災難現場,因地面不平整,搜救犬的腳容易割傷、刮傷,或是掉落深處、被火燒燙傷。偵搜犬多半在港口、漁港,可能被漁網鐵鉤刺傷外,先前曾有新聞報導,偵搜犬在漁船上查毒品,因漁船地板潮濕,沒踩好竟落海,所幸及時救起。若中大型犬滑倒,也會導致骨骼關節嚴重傷害。於機場工作的緝毒犬,雖然環境不錯,但姚勝隆提醒,機場有行李轉盤,米格魯身手矯健,常跳到轉盤上嗅聞有無毒品或肉品等違禁品,要注意狗狗的腳別被轉盤攪進去。導盲犬陪視障朋友外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國內現行法規並無禁止導盲犬搭手扶梯,導盲犬的腳有可能被夾傷,也必須格外注意。心理壓力:災難現場造成狗狗焦慮,領犬員須隨時觀察。姚勝隆表示,工作犬除了執勤受傷,也可能產生心理壓力,又以搜救犬壓力最大。他解釋,搜救犬工作都是災難現場,這類現場不可能事先模擬,狗狗一旦到陌生環境,像是燒焦、血跡等特殊味道,還有爆炸聲響等,都可能引起狗狗心理壓力與障礙,導致搜救能力變差,領犬員須隨時觀察搜救犬狀況,若壓力太大時,應先把狗帶離現場,陪狗玩平復心情,壓力緩解後再上場。姚勝隆指出,獸醫師透過動物行為學,可觀察狗狗有無焦慮現象,並進行藥物或物理治療。像是狗狗無法專注、眼神飄移,或是打哈欠、不自覺咀嚼,耳朵呈現水平的「飛機耳」,都有可能是恐懼、害怕的表現,若狗狗有這類情況,會透過行為治療師協助治療,獸醫師也會定期到犬隊講習,教領犬員行為學基本常識。挑選品種犬服役,是為善用狗狗特性,各展其長。工作犬有品種限制,姚勝隆說,像機場海關多用米格魯,警犬以拉布拉多、德國狼犬、比利時狼犬等為主,導盲犬則多是拉布拉多。工作犬需要特別挑選品種犬,其來有自。姚勝隆表示,品種犬有其特性,像是拉布拉多個性穩定,適合訓練當警犬、導盲犬;而米格魯體型嬌小,個性活潑又貪吃,服從力佳,適合訓練作為搜救犬、檢疫犬。不過即使是品種犬,仍要依照狗狗本身個性,安排適合的工作場所,像是米格魯若太兇、本身有攻擊性,則不適合在機場工作,而太活潑的拉布拉多無法揹導盲鞍,也不適合當導盲犬。姚勝隆表示,工作犬選拔多在狗狗一歲前進行,約有二成機率獲選,由領犬員進行評估,包括狗狗個性、有無意願,以及身體狀況,像拉布拉多等大型犬,容易有髖關節疾病,即便服從力、能力再高,身體狀況仍是最重要的評估項目。此外,狗狗與領犬員「投緣」也很重要,若互相排斥,無法順利搭配,不論是工作犬或領犬員,都可能被「淘汰」。
-
2021-10-03 寵物.寵物故事
安全舒適環境/「心輔犬」狗老師出馬 腦性麻痺女孩站起來
給狗狗的真心話王姓夫妻:我們夫妻養過兩隻小型陪伴犬,先後送走牠們後,自己也來到熟齡空巢期,這才回想我們一生可能擁有很多隻狗狗,然而牠們的短暫一生唯一擁有的便是主人。如果再有養狗狗的機緣,我願意營造安全舒適的環境,守護牠健康,陪我們更長更遠。聽過警犬、檢疫犬等工作犬,你知道「心輔犬」嗎?不同於其他工作犬,心輔犬培訓浪浪為專業的互動陪伴犬,研究證實,可以降低患者消極負面情緒,提升身障者復健的動力,以及過動症患者的學習動機、降低憂鬱症患者的憂鬱感,並緩解自閉症患者的焦慮感受,促進特殊族群的人際互動社交。人類和心輔犬的互動過程中,更應給狗狗安全舒適的環境,在愛與信任中互相陪伴。每隻狗狗,都是伴你一生的工作犬,如何好好照顧牠?腦性麻痺女孩勤加練習,只為陪狗狗散步。一名腦性麻痺小女孩全身癱軟,肌肉無力,走路時總是小碎步,復健科醫師建議,每天練習10分鐘固態步行器,以維持及提高肌力。由於家人無法陪伴練習,小女孩吵著說不要,甚至哭鬧,導致復健成果不彰。為了增加小女孩的復健動機,校方與「心輔犬心流幸福研究室」合作,派出有社交王子、大哥性格之稱的狗老師「戚風」,由於牠個性溫暖、友善、溫柔、愛撒嬌,擅長察言觀色,很快贏得小女孩的歡心,開心地玩在一起。為了牽著「戚風」散步,小女孩主動用步行器步行,走的距離也比平常還要遠,還不想停下來。為了下次還能帶「戚風」散步,她勤加練習,就在沒有壓力與負面情緒的情況下,完成一個療程的行走練習。訓練浪浪社會化,重新建立與人類的信任關係。「心輔犬不是一開始就具備與人連結、療癒雙方的能力。」心輔犬心流幸福研究室創辦人陳奕君說,大部分的心輔犬來自浪浪,以前常被欺負、虐待,被捕捉時的回憶也容易造成創傷。承受許多悲慘經歷,不少浪浪容易焦慮、緊張、吠叫、攻擊,連成為家犬都有困難,更何況是心輔犬。陳奕君強調,浪浪必須經過社會化、穩定性、信賴感等基礎訓練,才能重新建立與人類相處的信心,進而有機會成為心輔犬。以「戚風」為例,一開始看到中年男性,就嚇得發抖,在訓練過程中,使用適合牠個性的方式溝通,撫平以往的創傷,讓牠不再害怕與人相處,不致突然逃竄。不是訓練狗狗「治療」人類,是讓人狗互相療癒。「『治療人』不是動物本身需要做的事情。」陳奕君說,與導盲犬等工作犬不同之處是,心輔犬是「以自己原本的面貌」去服務對象,並非為了工作而去滿足個案需求,所以不會訓練動物治療人,而是重視狗狗的個別性、獨特性,以及原有的強項與技能。陳奕君說,「戚風」喜歡撒嬌,想要與人貼近,服務時就是在做牠本來喜歡做的事情,在助人的同時,更信任環境、信賴人類,良性循環後,才能成為具有自信心的狗老師,「人與狗之間是互相療癒」。狗老師豐富肢體動作,協助特殊族群克服情緒障礙。浪浪變成專業心輔犬後,會自發性鑽入人的雙手間,頂開掩面的人、舔舐人臉,再轉身貼近,坐在人的雙腳前,討摸摸、抱抱。陳奕君指出,透過狗老師豐富的肢體動作,輔助自閉症、過動症、亞斯伯格症、憂鬱及身障等特殊族群,練習社交技巧,克服情緒障礙,提升復健與學習動機。在跟狗老師相處的過程中,心理諮商師教導小朋友如何理解各種情緒與環境,例如,當狗老師出現眼睛飄向別處、肌肉緊繃、想要逃跑等緊張焦慮的反應,讓孩童也能了解自己的情緒、學會同理心,「從理解到覺察,再到行動」等過程,有助於同儕間的相處,學習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培育心輔犬1. 必需花費3到6個月訓練。2.每年健檢、施打預防針,還要提供均衡營養的飲食。3.狗老師也有工時限制,一日工時不超過4小時。4.除了固定的散步時間,也會讓狗狗進行社交活動,跟團隊一起到處玩耍,例如,玩衝浪板、登山、踏青等。
-
2021-10-03 寵物.寵物故事
新鮮均衡飲食/浪浪變身工作犬家才是牠們最期盼的地方
給狗狗的真心話農夫張大哥:狗狗總愛陪我一邊耕田,種出新鮮蔬果。不只人類,狗狗也需要新鮮均衡的飲食,才能健康陪我生活、農作。工作犬訓練多以品種犬為主,那麼米克斯犬也有機會成為專業的工作犬嗎?是否能解決收容所流浪犬暴增的問題?曾經歷流浪生活的浪浪,每隻個性、穩定度都不同,需要更多專業評估。雖然動物團體有不同看法,但以領養代替購買,不離不棄照顧牠們一輩子,是共同的信念。每隻狗狗,都是伴你一生的工作犬,如何好好照顧牠?看過日本電影「再見了,可魯」,及香港版「再見了,小Q 」,很難不被裡面的拉不拉多導盲犬可愛模樣給融化。在桃園機場行李轉盤附近,則常可看到穿著制服的米格魯,到處聞著行李箱,或在旅客附近打轉。挺挺動物應援團社會企業創辦人劉偉萍表示,一萬五多千多年前,人類馴化了野狼,經過演化及培育,有些狗(米格魯)嗅覺特別好,而拉不拉多、黃金獵犬則是個性穩定、不躁動,狼犬則是動作敏捷,且會保護主人,各有其優點,因此,能夠成為不同工作犬。浪浪差異性極大,難掌握專長,訓練成功率較低。那麼,浪浪也有機會受訓成為工作犬嗎?農委會公布109年全國流浪犬隻數量調查報告,推估全國流浪犬數為15萬5869隻,每百人流浪犬數則為0.66,與10年調查結果相較,流浪犬數不減反增。最近幾年,部分動物團體提出「流浪犬也能成為工作犬」的論點,希望幫浪浪們找尋更多出路,增加收養機會。對此,劉偉萍並未如此樂觀,她表示,國內浪浪幾乎都是米克斯,每隻浪浪的差異性極大,實在很難掌握其專長、特性,再進行培訓,成為適合的工作犬。 劉偉萍說,讓浪浪成為工作犬是理想狀況,但現實上不容易做到,必須交給專業人員評估,不能只是愛心一時大爆發,質疑「為何不給浪浪一個機會?」如果強迫某隻狗狗成為工作犬,一來成功機率極低,再者,狗狗可能也不會快樂。劉偉萍觀察,不少米克斯浪浪外型有如台灣土狗「歐告(黑狗)」,忠誠度高,非常顧家,很受主人信賴。她建議,農夫如果需要工作犬,陪著一起耕田、農作,幫忙看守果園、菜園,建議至收容所領養浪浪,只要提供良好生活環境,收編領養流浪犬也是美事一樁。動保意識逐漸抬頭,劉偉萍表示,除了餵食與處理便溺等生理需求,提供均衡的飲食、日常醫療照顧等均為重要義務,最重要的是,無論生病或衰老,都不應該棄養。認養前評估自身能力,避免退養、棄養發生。「被認養的浪浪如遭棄養,身心都會承受重大傷害。」劉偉萍強調,喜歡動物跟想養牠們,這是兩件事情,必須分開,例如,有人喜歡海豚,但不可能養,也沒能力飼養。浪浪也是如此,想要認養浪浪,一定要先評估自己身體狀況、環境、經濟能力,例如,認養天性好動的哈士奇,卻無法每天帶牠散步,這對狗兒來說,相當殘忍。 劉偉萍以自身為例,幾年前參與動保處一場浪浪送養活動,其中一隻歐告因為少一隻腿,而遲遲無法送養出去,當時她覺得牠好可憐,有意收編,但當場被勸阻,理由是這歐告雖然只有三隻腿,但活動力超強,而她體力不好,確實無法好好照顧牠。 劉偉萍提醒,想要領養浪浪不能只是一時興起,必須多想想,居住環境適合養寵物嗎?同住家人是否同意?經濟能力沒問題吧?如果只是愛心滿滿,未謹慎考慮就領養,狗狗日後被棄養的機率相當高。 幼犬個性不易掌控,認養以穩定成犬為佳。此外,領養浪浪建議不要挑選幼犬,因個性難掌控,應以一兩歲以上、個性已穩定的成犬為主。在收容所先觀察,帶著散步,瞭解狗狗是否愛叫、個性是否溫馴及運動量大不大,這些因素都需列入考慮。106年政府頒布「零安樂死」政策,收容所中等待被領養的流浪動物數量愈來愈多,劉偉萍建議,想要有隻貼心的陪伴犬,可常至收容所走走,一定能夠遇見屬於自己的「可魯 」、「小Q」。
-
2021-10-03 寵物.寵物故事
充分運動與陪伴/收養退休導盲犬 「是我人生最棒決定之一」
給狗狗的真心話上班族陳小姐:親愛的狗狗,分享我每天的喜怒哀樂,我也想為你做點什麼。原來,陪你散步、陪你運動,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也是守護你一生健康最好的方式之一。許多人對於導盲犬與人類深刻情感的印象,來自電影「再見了,可魯!」。可魯在退役之後,回到小時候的寄養家庭終老,電影完整呈現導盲犬的一生。現實中的導盲犬退役後的生活,也同樣需要主人充分的陪伴,適當運動、預防髖關節退化,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每隻狗狗,都是伴你一生的工作犬,如何好好照顧牠?「收養退休導盲犬安卡,是我人生最棒決定之一。」提提研創辦人李昆霖說,才養一個多月,八歲的安卡已經變成媽媽的金孫,為了陪狗狗散步,她願意出門走走,不再唉聲嘆氣,家裡充滿愛的能量。安卡到來,變成可愛的「金孫」,鼓舞了情緒低潮的媽媽。李昆霖表示,「許多民眾不知道導盲犬是可以收養的。」幾個月前,他至台灣導盲犬協會申請導盲犬寄養家庭,這才瞭解除了八至十歲退休導盲犬,或年紀輕、培訓失敗的狗狗也可領養。 李昆霖說,孩子很小就希望可以養一隻導盲幼犬,但申請之後,才知難度真的很高,需通過層層考核,指導人員親自家訪,觀察環境、飼主生活態度、過往養毛小孩經驗,並評估是否有足夠時間陪伴狗狗。安卡(Anca)是退役的導盲犬,原本已經找到收養家庭,卻因可能導致幼兒過敏而被退養。李昆霖表示,安卡第一次到家裡時,相當穩定,乖乖地坐著,不怕生,也不躁動,適合正處於情緒低潮的媽媽收養。想散步尿尿都能用肢體表達,智商之高超乎想像。養過一、二十隻狗的李昆霖表示,安卡是他看過最聰明的狗,不管是想散步、尿尿、吃東西,都能透過肢體清楚地表達意思,智商之高,超乎想像,「不覺得養一隻狗,而是養了一個小朋友。」 最重要的是個性夠穩定,在家裡從來不吠叫,安靜乖巧,完全收服了李媽媽的心,把牠當成另一個金孫,視為小孩來教養,生活作息必須有紀律,這也讓她因為溜狗而願意外出,與人互動。大狗老化髖關節易退化,須適當運動避免肌肉萎縮。如何幫退休的導盲犬找到一個可以安享天年的家,是一大挑戰,惠光導盲犬教育基金會教育推廣組主任彭筱涵表示,一般導盲犬約在十歲時退休,想認養的人一聽到狗狗已經十歲,未來可能必須面對龐大的醫療費用,就興趣缺缺。養狗經驗豐富的李昆霖建議,民眾在收養退休導盲犬或到動物之家領養狗狗前,都必須謹慎評估自己是否適合養狗,包括自身經濟狀況、家人能否接受、居家環境適不適合,以及是否有足夠時間陪伴狗狗。他也提醒,因為黃金獵犬、拉布拉多都屬於大狗,老化之後髖關節容易退化,行動不便,除了醫療費用,還可能還得抱上抱下,自己要有足夠體能。不管大型犬或小型犬,每天都需要適當的運動散步,尤其大型犬髖關節容易出問題,如果缺乏足夠運動,容易讓關節周圍的肌肉萎縮。認養老犬雖然需要付出更多心力照顧,但退休導盲犬個性沉穩溫和,整天開心地笑著,帶給他們一家人很多溫暖,可說是最佳陪伴犬。李昆霖說,「收養安卡是上天送給我們家最棒的禮物。」狗狗乖巧懂事,喜歡撒嬌,對其他動物有著超高的包容性,連貓咪搶吃狗食,也不會生氣,就傻呼呼地站在旁邊看著,超級可愛。導盲犬養成內政部登記,全國約有六萬多名視障者,以國際導盲犬聯盟的理想比例1:100估算,台灣至少需要600隻導盲犬,但因養成訓練相當困難,數量遠低於實際需求。 彭筱涵說,訓練導盲犬,專業且複雜,且成功率並不高。挑選品種後,成功配種的幼犬必須在二至四個月至寄養家庭生活,學習社會化生活,適應各種環境。 一歲至一歲半時,回到訓練中心由訓練師接手,八至十二個月才能結訓。之後則是共同訓練階段,安排導盲犬與視障者共同生活,由指導員指導如何照顧導盲犬,並與導盲犬培養感情,接下來再安排一至三個月不等共同訓練,如果兩方都適應良好,才算是成功圓滿。
-
2021-10-03 寵物.寵物故事
定期健康檢查/陪伴,是一輩子的工作 另類工作犬在我家
一般人對工作犬的印象,常來自捷運上的導盲犬、機場的檢疫犬,以及出現在大型災難現場的搜救犬。事實上,每天陪伴在你身旁、討你開心的狗狗,也是另類的「工作犬」。不管是使命必達的工作犬、等待領養的浪浪,或已成為家中一分子的狗狗,都需要呵護、疼愛,提供友善完備的身心照護,是我們該回饋給這些忠心工作夥伴的基本義務。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別忘了跟身邊的夥伴說聲謝謝。每隻狗狗,都是伴你一生的工作犬,如何好好照顧牠?理應成為雄赳赳氣昂昂的威武警犬,但一隻比利時狼犬娃娃卻因太愛跟人撒嬌,兇不起來,無法通過訓練及考核,成不了警犬,但一名警員將牠收編,變成另一種工作犬,一生陪伴主人。 這一段狗狗溫馨感人影片,毛小孩可愛、逗趣的模樣,贏得千萬人的點擊,也融化了許多人的心。每隻毛小孩,都該被細心呵護、一輩子不離不棄。事實上,每隻愛撒嬌及討摸摸的毛小孩,守候家門,在主人打開門的瞬間,開心地往上跳竄,猛轉圈圈,不管飼主貧賤富貴,狗狗終其一生的工作就是「忠心陪伴」,而「討你開心」就是一項超高難度的工作,也是另類的「工作犬」。 對於狗狗來說,主人就是天、就是地,就是牠的全部,一輩子努力地討好、示好。因此,飼主更應該守護狗狗的健康,提供舒適居家環境,給予均衡飲食,每天陪著散步、運動、玩耍。最重要的是,應該定期安排毛小孩做健康檢查,按時用藥驅蟲,施打預防針,並在獸醫師評估下,完成節育手術。在其年老、身體退化,行動不便時,仍給予滿滿的愛,陪牠走完「狗」生最後一段路。至於經過特殊訓練、成為法定工作犬的狗狗,擔任海巡偵搜犬區隊醫療教官的隆安動物醫院院長、資深獸醫師姚勝隆表示,國內常見的工作犬,包括各縣市政府的警犬、憲兵隊的緝毒犬、偵爆犬,消防隊的搜救犬、海巡的偵搜犬以及導盲犬、陪伴犬等。法令規定工作犬每次訓練或出勤,不得超過4小時,且明定退役年齡。退休狗狗身體退化,更應做全面健康檢查。不論是身理或心理,狗狗都需要完整照護,姚勝隆說,工作犬多半會節育,每年注射預防針,包括四合一、萊姆病、狂犬病、內外寄生蟲等,定期投驅蟲藥、心絲蟲預防藥,還有例行抽血健康檢查。而工作犬退休後,因多半是老齡犬,「就像人老一樣,狗狗老了也會有慢性病。」姚勝隆指出,骨骼關節退化、心臟病或腫瘤問題百百種,超過八歲以上建議每年做X光檢查,包括心臟、腹腔超音波,查看有無腫瘤或是心臟衰竭,若有慢性心臟病,得終身服藥,若有腫瘤則必須切除或化療。姚勝隆表示,要領養工作犬條件嚴苛,除了看領養人經濟能力、家中環境是否合適、有時間陪伴狗狗,也要維護狗狗健康。依照法規,犬隊會追蹤工作犬後續狀態,若領養人未完成設定照護條件,犬隊有權利收回工作犬。而在國外,領養工作犬的排序,領犬員以及幼犬寄養家庭都屬優先序位,他期盼,台灣未來也可參考國外標準,優先讓領犬員或寄養家庭領養。寵愛一生五要點安全舒適的環境避免長期關籠、避免誤食、避免將寵物置於高處、幼犬在籠外不可以離開你的視線、避免踩踏、床墊注意清潔更新。新鮮均衡的飲食飼料、主食罐、鮮食皆可,避免生食或吃人類食物。注意口腔衛生、每天刷牙、定期洗牙。定期健康檢查一年兩次心絲蟲檢查、一次血液生化檢查、8歲以上的狗狗建議安排心臟、腹腔超音波、X光。充分運動與陪伴除了定時規律的運動、散步,多花時間陪伴狗狗也很重要。按時預防注射每年預防注射:十合一疫苗、萊姆病疫苗、狂犬病疫苗驅蟲● 內寄生蟲藥(蛔蟲、蟯蟲、鉤蟲、絛蟲)建議3至6個月一次● 心絲蟲預防藥:每個月投藥● 外寄生蟲藥● 跳蚤、壁蝨:每個月投藥
-
2021-09-20 新聞.元氣新聞
十二夜讓她走上動保路 一點關注就能匯聚改變的力量
每年8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國際流浪動物保護日」,我們在八月底時報導了國內流浪動物的現況與改變。在台灣,還有許多動保人士默默為爭取動物權而努力,一點一滴改變浪浪予人「悲情」的印象。今天推出的番外篇,是一位女孩受電影「十二夜」感召,而與父親投入動保之路的故事。身穿白色上衣,寵溺的看著身旁浪犬,是Claire給我的第一印象。現任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監事的Claire(王愛中),曾擔任新北市兩所動物之家的志工,平日跟著9貓1狗生活,統統都是她從街頭還有收容所陸續收養回來。從電影院出來後,和爸爸用行動關懷台灣動物權。談起走入動保領域的契機,《十二夜》是一切的起點。當時的她剛回到台灣,跟著剛從公務機關退休的爸爸一起進電影院看,兩人都哭了,不敢相信這樣的事情會在台灣發生。她跟爸爸決定要展開行動,她成為動物雜誌編輯,並走進了收容所擔任志工;爸爸則加入動物生命關懷協會,以監督行政機關及立法為目的,保障台灣動物權利,後來更成立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關注動物權立法。走進收容所當志工,帶狗狗放風是最快樂的事。台灣的動物收容所早期多建在郊區,一個籠子通常會有8到9隻狗狗一起待著,隨著入所動物越來越多,收容所也逐漸變得擁擠,如果沒有適當的洗澡清潔,很難吸引民眾認養。因此Claire每周到收容所第一件事情,就是帶著狗狗出來擦洗身體,過程中也會觀察哪幾隻狗的狀態最近比較適合被認養,可以多帶他們出來散步走走,提升認養的機會。牽著多隻收容所的狗狗到野外奔跑活動,對她來說便是去收容所擔任志工最快樂的時光。對所內動物如數家珍,迅速媒合認養人。許多志工會親手幫動物拍攝照片、經營社群帳號,讓更多人看見收容所裡的浪浪。也有的志工對所內的動物如數家珍,只要有人上門想認養,他就會是最好的推銷員,每一隻狗的名字、個性、甚至是過去的狀態都很清楚,能迅速為認養人媒合到合適的毛小孩,為他們找到新家。除此之外,她還會跟幾個志工一起布置環境,希望可以改變收容所過去帶給大眾既定的印象,也可以是充滿音樂、歡笑與創意的地方。零撲殺關掉了後門,至少是改變的開端。許多人都認為零撲殺政策上路匆忙,Claire反而認為政策的實施對推動台灣動保仍有正面影響。她說明過去收容所執行動物撲殺有20年之久,這麼多生命離開,收容所並沒有改善,動物的生死在這裡像是一個循環、沒有人在意。體制上的改變,像是一個齒輪,終於能推動更多人思考如何改變認養的現況,甚至加入更多創意。Claire形容零撲殺政策「像是關掉一個後門」,至少是改變的開端,讓縣市政府願意正視流浪動物問題,甚至著手改善動物收容及認領養環境。大眾的關注,可以改變收容所的悲情。「當你讓民眾感覺到你很珍惜這些在所內的動物,讓他們在這邊活得有價值,就會影響民眾對動物的態度,會更認真的對待寵物。」「收容所只能有悲情嗎?」Claire在部落格上提問。從不敢踏入收容所,到著手改變收容所印象、寫文章推廣領養概念,Claire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再次給收容所一個機會,撥空走進去看看,「了解這裡需要什麼,缺乏什麼,充滿什麼;大家在努力什麼、我們改變了什麼。」每一個人付出的一點關注與努力,都能促成巨大的改變。而改變,正在發生。
-
2021-08-30 寵物.照顧指南
嚎叫、嘔吐、行為問題 新手認養別怕 多管道能幫你
不論購買或領養,許多人都曾經歷新手認養人的困境,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飼養寵物。根據聯合報6月推出的新手認養人問卷調查顯示,199份問卷中,有超過九成的人都有為了寵物照顧而頭痛的經驗。如何找到正確資訊並克服照顧困難,都是新手認養人必須經歷的課題。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針對新手認養人推出《動物認領養及照顧經驗分享》問卷調查,邀請有寵物認領養經驗者分享自己初次照顧動物所遭遇的挫折。自6月1日至15日止,總計回收205份問卷,有效問卷為199份。其中以居住在雙北、在公寓飼養寵物的人最多,第一次認養的年紀以18到25歲為大宗。「寵物嚎叫」等行為,是讓新手認養人最頭痛的問題,但若選擇一項最讓新手認養人挫折的原因,較多人表示「寵物不明嘔吐與身體反應」會讓他們不知所措。問卷結果也顯示,有超過一半的人曾求助外援,顯示新手照顧問題需要被重視。基本健檢是第一步,寵物行為須耐心陪伴克服。天母楊動物醫院院長楊靜宇表示,除了幼貓幼犬外,會到收容所或中途單位的動物,多半曾有一些比較不好的回憶,會反映在寵物行為上,因此在相處上要多方嘗試,有耐心的陪伴牠克服一些障礙。楊靜宇也建議,領養寵物後,應立刻帶到住家附近的動物醫院做基本健康檢查,避免潛在健康問題。慈恩動物醫院王獸醫師也建議,可以多觀察寵物日常行為並記錄下來,方便獸醫師判斷病症。以貓咪為例,如果出現頻繁進出砂盆、喝水量異常多,或是有不理毛、打結等問題,都可能代表寵物身體出了問題,需要多注意。而寵物口腔保健也是飼主常忽略的部分,應定期協助刷牙,如果有明顯口臭,也應向習慣看診的獸醫師反應與諮詢。經濟負擔與陪伴時間不足,最讓飼主困擾。除了寵物行為問題,經濟與時間上的負擔也是許多飼主在決定是否收養的關鍵。根據問卷統計,填答者普遍認為寵物醫療花費是在新手認領養過程中最大的負擔,其次則是認為友善寵物租房難尋。但若計算困擾程度,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陪伴寵物更讓飼主憂心。認養可免費上課諮詢 陪飼主度過磨合期為減去飼主煩惱,各縣市動保處重視飼主教育及動物行為訓練,推廣來收容所認養就可以免費上課、諮詢,陪伴飼主度過與寵物相處的磨合期。台北市動保處:訓練課程讓主人和狗狗學習相處。台北市動保處動物管理組組長張茂萱表示,目前台北市有針對犬隻行為訓練推出課程,透過事先了解報名飼主曾遭遇的問題,讓訓練師帶著主人跟狗狗相處學習,頗受好評。「很多時候都是人不知道要怎麽跟他的狗相處的問題,所以我們其實教學的對象是人,希望在人了解了之後,可以有一些長足的改善。」張茂萱表示,許多人在上了課後感受到明顯的改善,而這些都是可以降低飼主萌生退養念頭的實質方式。高雄市動保處:推14天試養,有專人追蹤,提供諮詢。高雄市動保處也在疫情期間推出「14天試養」的活動,讓收容所動物在疫情期間,也可以透過專人媒合,找到合適的去處,亦能減少不當飼養與衝動認養的機會。高雄市動保處長葉坤松表示,試認養期間,會有專人追蹤、提供寵物適應與行為問題的諮詢,大幅降低認養門檻,如果成效良好,未來也可能會成為一個常態性的活動,為更多所內犬貓找到溫暖的家庭。
-
2021-08-30 新聞.元氣新聞
讓你看見牠的好 親訓互動縮短浪浪回家的路
你曾想過領養動物嗎?農委會推出的全國動物收容系統,只要記下收容編號與電話,向離家最近的收容所提出申請,就有機會帶毛孩回家。然而,有些浪浪卻頻頻錯過被送養的機會,至今仍待在收容所裡,等待有人給他一個家。透過數據分析,我們找出這幾隻入所多年卻未被注意到浪浪們,盼有機會幫他們找到合適的家庭,感受與家人相處的溫暖。外觀不討喜、體型大、個性害羞,讓他們錯過回家的機會。為什麼入所多年卻遲遲沒有送養出去,桃園市動保處長分享這些犬貓共通的特質就是外觀不討喜、體型較大,且個性較為膽小。新北市動保處長楊淑方也指出,民眾認領養時「眼緣」還是很重要,例如過去對「黑狗踩白襪」就是不吉利的偏見,讓黑狗較少被民眾青睞。其次,居住環境與寵物醫療的擔憂,也會影響民眾的選擇,以新北市為例,民眾多居住在公寓,空間上限制較多,讓多數人還是傾向認養體型較小的幼犬為主。親訓增加送養機率,多元方式推動領養。而過去流浪的經歷,也讓這些動物個性與行為上有較大的差異,有些犬貓曾被虐待或多次棄養,對人類仍抱有警戒心,無法輕易靠近,需要認養人耐心陪伴。因此過去推薦認養,也會以訓練到親人的動物為主,增加與民眾的互動,就有更高的機率成功送養。為了不讓浪浪在收容所孤老終生,動保員與志工想盡辦法,希望把握各種可能性,讓等待已久的貓狗有機會被看到,更要為他們挑選到合適的認養人。以新北市為例,因轄區內總共有八間動物之家,為全國之冠,因此在推動認領養上,會採取更多元的作法。除了跟寵物店或動保團體合作,也推出線上提問與直播活動,讓民眾透過網路看見毛小孩的狀態,提升認養意願。事前諮詢、後續追蹤,終養不退養是最終目標。把握每個機會,讓每一隻流浪犬貓都能被送到合適的地方,是第一線動保員努力的目標,但浪浪送養也不能馬虎,比起認領養,動保員更希望每一隻送養出去的浪浪都能終養不退養。楊淑方強調事前的諮詢很重要,第一線人員也會針對民眾生活環境或送養情況做後續追蹤,了解民眾困難,降低退養機會。北市動保處動物收容組施瑞玲組長也觀察到飼主對動物行為訓練課程的需求提升,希望透過諮詢服務與課程安排,讓毛小孩順利地融入家庭,找到終生的歸宿。
-
2021-08-30 新聞.元氣新聞
優質貓狗抵家啦體驗活動 讓民眾走進收容所
2017年實施零撲殺政策後,台灣的收容所動物不再需要擔憂走上死亡的命運,但流浪動物悲歌仍未終結。送浪浪回家的這條路上,依舊辛苦漫長。每年8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是「國際流浪動物保護日」,跟我們一起走進動物送養第一線,從動物收容所到新手認養人的家裡,一起關心浪浪回家的最後一哩路。根據官方統計,自1999年至2017年零撲殺政策實施以前,總計有約124萬隻、平均每一年有近7萬隻收容動物以安樂的方式進行人道處置。隨著台灣動保意識提升,反對安樂死的聲浪逐漸上升,直到2017年2月,收容所零安樂死政策正式執行,才結束收容所動物走向死亡的命運。收容所動物往上衝,認養率自然往下走。然而,每年入所的動物數目並沒有顯著下降,急促上路的零安樂死政策,是否反而讓收容所內動物的生活條件更加惡化?綜觀全台動物收容所,可收容數量以擁有八間收容所的新北市最多、屏東縣最少,但多數縣市仍面臨爆籠問題,其中台北市不論貓狗,在養數佔可收容比例都排在全國前三名。長期關注動保議題的台北市議員、同時也是天母楊動物醫院院長的楊靜宇,分析零安樂死政策實施後,各地收容所認養率皆有下降情形的原因,便是與收容所爆量有相關,「當收容數字不斷往上衝,認養的比率一定是往下走的。」舉辦各式活動,讓動保議題走進生活。為解決收容數量問題,收容所不得不重新檢視過去政策,並嘗試扭轉收容所印象,讓更多民眾願意踏進這裡,增加認領養的機會。高雄市過去曾被批評收容所動物死亡率偏高,近年致力提升認養率,多年努力下有顯著的成果,成為全台少數在實施零撲殺政策後,認養率仍不斷提升的縣市之一。高雄市動保處長葉坤松分享,過去動物收容所多被視為鄰避設施,在地居民不僅不願意走進收容所了解,更不願意收容所在當地設立。因此,除了提升收容所設施與環境外,他們也舉辦體驗活動或大型音樂活動,吸引民眾到收容所參與。北市動保處收容組組長施瑞玲也發現近年所內動物老年化的現象,民眾多憂心老年照顧問題,認養意願較低,因此正著手研擬提升認養福利,減少飼主對老年犬貓的醫療負擔。包含與廠商合作,提供醫療劵,鼓勵民眾認領養性格穩定且乖巧的成貓成犬,同時也提供一年免費的動物保險補助。動物收容不是終點,保護動物也是保護人。「我們將收容所定位為公立的動物中途之家,並不是長期照顧動物的場所。」高雄市動保處動物收容組長李東融表示,所內年老或不易馴化、較不容易被認養的動物,通常都會結合民間的力量來集中照顧,避免所內動物流動停滯,讓真正需要入所的動物獲得幫助。楊靜宇表示,擔任獸醫師32年來,台灣民眾動保觀念已經進步很多,但飼主責任跟動保教育,許多人跟單位都還在努力中。「我們必須要建立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今天無論是在街上跑的動物,或是沒有家的浪浪也好,他並不是天生下來,就決定他會在街上活動的。」楊靜宇強調尊重生命的概念應該從小紮根,「因為這不僅是保護動物,也是在保護人」,唯有觀念的提升,台灣流浪動物的現狀才會往正面的方向進行。鼓勵飼養校犬 動保從教育紮根除了改善收容所印象,2018年《動物保護法》增修第23條,鼓勵各縣市提升多元創新性認領養,讓校園犬、工作犬與陪伴犬,成為收容所邊緣犬貓走入人群的新機會。楊靜宇建議各縣市政府開拓更多收容動物的去向,以推動校園貓犬為例,讓動保教育從小紮根,從書本上的學習延伸到生活上的實踐。「這是一個一舉多得的活動。」他舉例,在台灣,大學以下的義務教育機構總共有3872處,但截至今年為止,只有262所飼養校園貓犬,僅佔全體約6.8%。如果校方能加強與縣市收容所合作,將合適、聽話且沒有攻擊性的貓狗送到學校裡,不僅能實踐生命教育,也能舒緩收容所的收容壓力。
-
2021-08-27 新聞.元氣新聞
疫情衝擊動物領養 收容所這樣解決超收問題
自2017年2月,台灣成為亞洲第二個實施零撲殺政策的國家,但隨之而來的動物超收問題,收容所不得不重新檢視過去政策,並嘗試扭轉收容所印象,讓更多民眾願意踏進這裡,增加認領養的機會。傳統思維與疫情 成動物領養兩大阻礙陰暗、悲傷、死亡,常是人們給動物收容所的標籤,除此之外,改善環境、多元認養也是各收容所正在努力的方向。高雄市動保處長葉坤松分享,過去動物收容所多被視為鄰避設施,在地居民不僅不願意走進收容所了解,更不願意收容所在當地設立。台北動物之家曾指出,黑狗等待認養天數平均為420天,比起其他花色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找到新家。如何扭轉民眾對收容所的傳統印象便成為提升動保意識首要難題。延伸閱讀:製作貓便當菜、餐包自給自足 「拼圖喵」翻轉中途之家刻板印象2021年五月,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許多公共設施因應三級警戒關閉不開放,公立收容所也不例外,大幅影響各縣市動物認領養數字。高雄市動保處長葉坤松分享,過去以民眾到收容所現場認養為大宗,佔了總體數字約七至八成,疫情來臨,許多認養活動也連帶取消,對收容所亦有極大的影響。如何提升認養率?高雄推流浪貓狗試養活動過去曾被批評所內動物死亡率偏高,高雄市近年致力提升認養率,成為全台少數在實施零撲殺政策後,認養率仍不斷提升的縣市之一。因此除了透過與攝影師或藝人代言合作,讓更多民眾認識這群個性溫馴乖巧的犬隻,也將認領養活動推廣至校園,成為學生實踐動保教育的一環。高雄市動保處除了提升收容所設施與環境外,也舉辦體驗活動或大型音樂活動,吸引民眾到收容所參與,後因疫情影響而減少實體接觸與互動,高雄市動保處因此規劃14天認領養活動,提供民眾14天的試養期,讓初到新家的寵物跟飼主有足夠的時間相處與磨合,希望用網路代替馬路,讓市民在家依然可以透過線上諮詢與媒合,找到合適的犬貓領養,也減少衝動認養的機會。延伸閱讀:苗栗動防所愛心小站可望27日重開 歡迎來領養貓狗楊靜宇表示,擔任獸醫32年來,台灣民眾動保觀念已經進步很多,但飼主責任跟動保教育,許多人跟單位都還在努力中。並強調「尊重生命的概念應該要從小紮根,因為這並不是僅僅在保護動物,也是在保護人」,唯有觀念的提升,台灣流浪動物的現狀才會往正面的方向進行。延伸閱讀:領養回家才知曉牠的悲慘遭遇 柴犬「錢錢」在新家找到歸屬感延伸閱讀:捕獸夾傷害成3腳狗 收容700多天等不到愛牠的人
-
2021-08-27 新聞.元氣新聞
推動流浪貓狗TNR計畫 讓居民與流浪動物和諧共存
你對流浪貓的印象是什麼?製造噪音、具攻擊性、造成環境髒亂......七年級的新店小城里長郭仁澤因為救治一隻遭遇嚴重車禍的橘貓「小黃」,讓他省思該如何友善對待流浪動物,同時解決居民的困擾,並推動「社區流浪貓狗TNR計畫」,打造人貓和諧共存的動物友善社區。救治車禍流浪貓 開啟動物友善社區之路郭仁澤回憶,2020年冬天,接獲街貓「小黃」發生車禍的消息,趕緊送到新店動物之家緊急搶救,雖然保住性命,卻截肢成了「三腳貓」。「小黃的狀況無法原地放養,還要面對定時翻身、擠尿的長期照護,只能盼求好心人收養。」幾經思考,郭仁澤決定把牠收編成「社區貓」,以社區名義照顧到終老。在善心愛媽幫忙餵食照顧下,小黃變成人見人愛的胖橘貓,每當坐上推車外出兜風,可愛萌樣迷倒不少路人。郭仁澤藉由這個契機,繼續擴大宣導流浪貓議題,首先改善餵食廚餘造成的環境髒亂,公告呼籲:「請用容器裝盛乾糧,並於食用後收拾乾淨。」同時執行絕育(TNR)計畫,里內約90%的貓咪都已經結紮,不再因發情而嚎叫、打架。延伸閱讀:把浪貓變里貓 「推動保不影響選票」動物友善計畫 改變居民對流浪動物的負面印象陸續啟動的流浪動物友善計畫,改變民眾的負面印象,郭仁澤表示原本聽到的抗議聲:「喜歡就把牠帶回家啊」、「不要在我家附近餵食」、「送到收容所就好啦」,之後漸漸變成支持認同。里民主動通報流浪貓的訊息,包括誘捕小貓、PO文認養等,愛媽發揮強大戰力,送養了2、30隻小貓!透過動物輔療 讓流浪動物融入生活為了保障流浪貓的生存安全,郭仁澤向新北市動保處申請設置「注意動物出沒告示牌」,減少山區路殺事件發生。身兼小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郭仁澤,除了推動流浪動物動保服務改善環境品質,也致力社區關懷據點服務長輩,「希望未來能讓毛小孩融入互動,發揮『動物輔助治療』功能,彼此陪伴增加幸福感。」郭仁澤推動「社區流浪貓狗TNR計畫」已經近4年,並持續朝向動物友善的社區邁進,期盼有緣相遇的流浪貓能結紮並被領養,終結流浪生活。延伸閱讀:7000隻貓狗待認養 一起幫他們找家延伸閱讀:首度結合活動中心 新北成立市民認養小棧
-
2021-08-27 寵物.照顧指南
克服殘疾、毛色、行為問題 收容所讓流浪動物有機會被領養
你曾想過要領養寵物回家嗎?在網路上搜尋「寵物認領養」,你一定不會對農委會推出的全國動物收容系統感到陌生,但有些流浪動物、被棄養的寵物,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牠們至今仍待在收容所裡?動保員努力克服動物本身的殘疾、毛色、斑紋、行為等問題,透過寵物店或動保團體,合作推出線上活動,讓領養人從網路看見動物的狀態,提升認養意願。透過數據分析,我們看見入收容所多年,卻遲遲沒有送養出去的動物們,其實有著共同的特質。桃園市動保處處長王得吉分享,這些犬貓的共通點為外觀不討喜、體型較大,且個性較為膽小。新北市動保處處長楊淑方也指出,民眾認領養時眼緣還是很重要,例如過去對「黑狗踩白襪」就是不吉利的偏見,讓黑狗較少被民眾青睞。而某些動物也因過去流浪的經歷以及曾被虐待或多次棄養的經驗,讓他們對人類仍抱有警備心,無法輕易靠近,需要認養人耐心陪伴。收容所不易送養的動物有哪些?台北市動物之家新北市三芝區公立動物之家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區影響民眾認養意願的關鍵是什麼?1.飼主居住環境:以新北市為例,民眾多居住在公寓,空間上限制較多,讓多數人還是傾向認養體型較小的幼犬為主。2.寵物醫療費用:動物醫療費用昂貴,門診費、檢查費、眼科治療、皮膚治療等收費,市場價格混亂,若加上本身患有殘疾,則會大大降低民眾的認養意願。3.寵物親近性:收容所的流浪動物若易於親近,就能增加與認養人的互動次數,進而提高成功送養的機率。延伸閱讀:飼主如何幫助創傷犬走出陰霾?透過免費領養活動 讓流浪動物有機會被看見把握每個機會,讓每一隻流浪貓狗都能被送到合適的地方,是第一線動保員努力的目標,但浪浪送養也不能馬虎,為了不讓牠們在收容所孤老終生,動保員與志工想盡辦法,希望把握各種可能性,讓等待已久的貓狗,有機會被看到,更要為他們挑選到合適的認養人。以新北市為例,因轄區內總共有8間動物之家,為全國之冠,因此透過在推動認領養上,會採取更多元的作法。除了跟寵物店或動保團體合作,也推出線上提問與直播活動,讓民眾透過網路看見毛小孩的狀態,提升認養意願。流浪動物領養6步驟 (引用自 臺北市動物保護處認養步驟及須知)1.與狗狗第一次接觸:參訪犬舍,從候選狗卡中挑選速配的狗狗,與候選狗狗初次相遇。2.填寫申請書:詢問櫃台服務人員,並填寫認養申請書。3.核對相關證件:核對申請書及身份證件,並繳交費用。4.狗狗健康檢查:獸醫師進行健康檢查,並實施晶片植入、狂犬病預防注射及辦理寵物登記。5.諮詢協助服務:接受櫃台服務人員認養前諮詢及提供協助管道,必要時派員實施家庭訪問。6.帶新朋友回家:戴上新項圈及牽繩,就可以帶狗狗回家。「比起認領養,更希望每一隻送養出去的浪浪都能終養不退養。」楊淑方說,領養前的諮詢很重要,收容所人員會針對民眾生活環境、個人條件進行評估與追蹤,降低退養機會。此外,臺北市動保處動物收容組組長施瑞玲也提及,飼主對動物行為訓練課程的需求逐漸提升,因此透過諮詢服務與課程安排,能有效地矯正動物行為問題,減少棄養的機會,讓流浪動物們能順利地融入家庭,找到終生的歸宿。延伸閱讀:該如何與流浪動物成為一家人?
-
2021-08-27 寵物.照顧指南
寵物領養不退養 新手認養人應做什麼樣的準備?
不論是購買或認養,每個人恐怕都曾經歷新手認養人的困境,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養寵物。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針對新手認養人推出《動物認領養及照顧經驗分享》問卷調查,邀請有寵物認領養經驗者分享自己初次照顧動物所遭遇的挫折。問卷結果顯示,寵物不定時吠叫、不明嘔吐,最讓新手認養人感到困擾,而醫療照護花費、工作忙碌沒有時間照顧是最常遇到的難題。寵物不定時吠叫、不明嘔吐 最讓新手認養人困擾為什麼牠不睡覺一直叫?為什麼牠莫名其妙就吐了?為什麼牠總是那麼失控?我真的適合養寵物嗎?寵物嚎叫與對居住環境的破壞行為,是讓新手認養人最頭痛的問題。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針對新手認養人推出問卷調查。自6月1日至15日止,總計回收205份問卷,有效問卷為199份。調查結果顯示,不定時嚎叫最讓新手認養人感到困擾,而不明的身體反應或破壞傢俱的行為也讓人感到頭痛。天母楊動物醫院院長楊靜宇表示,除了幼貓、幼犬外,會到收容所或中途之家的動物,多半有些不好的回憶,進而反應在寵物行為上。因此在相處上要多方嘗試,有耐心的陪伴牠去克服一些障礙。慈恩動物醫院王獸醫師也建議,可以多觀察寵物日常行為並記錄下來,方便獸醫師判斷病症。以貓咪為例,如果出現頻繁進出砂盆、喝水量異常多,或是有不理毛、打結等問題,都可能是代表寵物身體出了問題,需要多注意。延伸閱讀:終養不棄養 認養人用陪伴幫助創傷犬走出陰霾新手認養人問題解答Q1:寵物為什麼半夜會嚎叫?以往大家最常聯想到的可能原因為發情,但其實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換了環境,新的人、事、物讓寵物不安,感到壓力,所以才會在大半夜一直叫。除此之外,貓咪會與外頭的貓叫產生共鳴,發出嚎叫聲,此時可以用一些玩具或是逗貓棒引開牠的注意力,而多陪伴牠們是最好的方法。延伸閱讀:推動流浪貓狗TNR計畫 貓咪不再因發情而嚎叫Q2:貓咪嘔吐就是不舒服嗎?如何判斷?貓咪嘔吐與牠的排泄狀況有關。如果貓咪好幾天沒有排泄,在整理貓砂時沒發現貓便便,加上食慾不佳,代表牠的腸胃道可能阻塞了,進而引發嘔吐的狀況。而誤食也會是引發嘔吐的原因,若懷疑貓咪有誤食的情況,應盡快送醫檢查。 (以上解答由 慈恩動物醫院王獸醫師 提供)醫療花費、沒時間陪伴 是新手認養人最大的難題經濟與時間上的負擔也是許多飼主在決定是否認養的關鍵。根據問卷統計結果顯示,認為寵物醫療花費是在新手認領養過程中最大的負擔,其次則是沒有時間陪伴牠。延伸閱讀:看新手認養人還有哪些困擾?為什麼中途之家會拒絕認養人的申請?第一次飼養犬隻的謝小姐,三年前從派出所領養一隻遭棄養的小狗,取名為雞蛋糕。她以為自己已經準備好要飼養寵物,但是雞蛋糕不僅破壞居家環境,還出現攻擊行為,進而讓他萌生退養的想法。謝小姐過去曾透過民間單位表達認養意願,卻多次被拒絕。他本來不明白為什麼認養會被反對,經歷雞蛋糕的事件之後他才明白,「中途之家希望先用反對的意見,讓認養人可以做到更充足的準備。」或許我們都以為自己做好準備與牠們相處了,但實際狀況往往會讓認養人措手不及!從一開始對雞蛋糕的不知所措到現在調整心態尋求外援之後,謝小姐慢慢適應與雞蛋糕相處的方式,也從認養寵物感受到生命的重量,讓他認知到養育一個新生命,必定伴隨著責任與犧牲,「以後會更審慎的評估自己要不要再接受一個新生命。」降低認養人退養念頭 收容所提供解決方案大家對收容所多持負面印象,因此選擇至民間機構認養,為了改變大家對收容所的看法也為提升收認養率,各縣市收容所在飼主教育及行為訓練下功夫,瞄準飼主困擾,以小班制教學及體驗活動,提升民眾至收容所認養的意願。台北市動保處動物管理組組長張茂萱表示,「其實很多時候都是人不知道要怎麽跟狗狗相處,所以我們教學的對象是人。」目前台北市有針對犬隻行為訓練推出課程,透過事先了解報名飼主曾遭遇的問題,讓訓練師可以帶著主人跟狗狗學習相處,許多人在課程之後有感受到明顯的改善,而這些都是可以降低飼主萌生退養念頭的實質方式。延伸閱讀:克服殘疾、毛色、行為問題 收容所讓流浪動物有機會被領養領養前到領養後的過程中,新手認養人會面臨許多問題,為減少不當飼養與衝動認養的問題,即便是2021年五月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公立收容所因三級警戒關閉,高雄動保處依然推出「14天試養」的活動,讓收容所動物在疫情期間,可以透過專人媒合,找到合適的去處。高雄市動保處長葉坤松表示,試認養期間,會有專人追蹤、提供寵物適應與行為問題的諮詢,大幅降低認養門檻,如果成效良好,未來也可能會成為一個常態性的活動,為更多犬貓找到溫暖的家庭。延伸閱讀:疫情衝擊動物領養 收容所這樣解決超收問題
-
2021-08-27 寵物.寵物故事
終養不棄養 認養人用陪伴幫助創傷犬走出陰霾
牠是錢錢,曾在不同的領養家庭間輾轉流浪。岑妍一家人自從養了牠,更加推崇「終養不棄養」的概念。不管是領養或是購買而來的寵物,即便過程不如預期,依然承擔起終養牠的責任。流浪動物網路與現實的落差多年前飼養的米克斯(註:混種犬)離世後,重視信仰的岑妍一家人決定再領養一隻寵物。在神明的指引下,透過在地動保協會的臉書粉專,找到了外型跟個性都符合理想的柴犬,並為牠取名作「錢錢」。》延伸閱讀:提升認養機會 「收容所」變得不一樣了回想錢錢四年前剛到家裡的樣子,岑妍至今仍然感到心疼。除了注意到眼睛、牙齒的狀況不好,走路歪斜的樣子與網路上的描述有所落差,帶去獸醫院檢查,獸醫更直接表明這隻狗已經上了年紀「眼睛是不會好了。」這時岑妍才驚覺,真實情況與協會提供的資訊有很大的差距。》延伸閱讀:立即點選「我要認養」幫牠們找一個家殘疾與大齡讓牠們領養又被退養根據獸醫的檢查判斷,錢錢年紀至少8歲,除了眼睛結膜發炎,腸胃消化也有問題。跟送養單位求證後,岑妍才知道錢錢其實不斷被領養又被退養,不只是眼睛,年紀偏大跟掉毛問題,都讓牠輾轉在好幾個認養家庭還有協會流浪。得知這些資訊後,岑妍一家人決定留下錢錢,「認為養了就是要負責任。」「我真的可以留下來嗎?我真的可以跟你們在一起嗎?」為了讓錢錢可以不再擔憂,岑妍一家人做了許多努力,求助動物行為訓練師、寵物溝通師,試圖想要理解錢錢的想法,得到的答案是錢錢總是在要求自己,不想要給家人帶來麻煩。》延伸閱讀:獨家問卷調查 寵物新手的煩惱原來是?不只是寵物 領養後成為一家人今年是錢錢來到岑妍家裡第四年,岑妍有感領養寵物這件事不只是領養人要做好心理建設,送養方在一開始也要盡量的坦白、詳細說明動物的狀況,避免因誤會而產生棄養、退養的情形。岑妍強調「人類隱瞞的後果,其實都是動物在承擔,這是很不公平的。」他們為錢錢開了一場生日派對,照片中可以看見錢錢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家庭。岑妍一家打勾勾約定,這裡就是錢錢永遠的家,而他們還要再一起生活20年。》延伸閱讀:收容700多天 等不到愛的毛小孩《台灣的浪浪還好嗎?》系列文章👉數位專題:送浪浪回家的最後一哩路👉克服殘疾、毛色、行為問題 收容所讓流浪動物領養機會大增👉推動流浪貓狗TNR計畫 社區也可以跟動物和諧共存
-
2021-08-25 新聞.元氣新聞
為何走私貓需安樂死?貓染狂犬病會傳染給人嗎? 疾管署示警「傳播途徑、症狀」:致死率100%
日前,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海巡署查獲之漁船走私154隻貓隻予以人道處置引起民眾關切。然而,為何撲殺走私貓?對人類、環境生態有何影響? 未經檢疫合格動物 狂犬病的風險極高對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說明,狂犬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人類感染後死亡率百分之百,且所有溫血動物包括貓在內都會傳播狂犬病,因此,來源不明未經檢疫合格闖關的貓隻,引進狂犬病的風險極高,為了保護全國民眾及犬貓等動物的健康,必須對走私動物採取高規格的檢疫措施,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相關規定將走私動物予以人道處置,實屬萬不得已之做法,希望民眾理解。 狂犬病的傳播途徑?而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第一類法定傳染病 狂犬病 Q&A」指出, 狂犬病病毒隨著動物的唾液,透過動物抓、咬的傷口而感染。 哪些動物會傳播狂犬病病毒?各種哺乳動物(如狗、貓、蝙蝠等)均可感染並傳播狂犬病。 狂犬病會人傳人嗎?人類患者的唾液也會有狂犬病病毒,理論上有可能透過人與人直接傳染,但是至今尚無病例報告。但曾發生因接受狂犬病感染患者捐贈器官導致受贈者感染狂犬病的案例。 狂犬病病毒如何侵犯人體?被抓咬傷後,病毒會存在傷口周圍。在三到八週內,由神經散播至腦部而發病。 狂犬病有什麼症狀?狂犬病初期症狀有發熱、頭痛或咬傷部位異樣感,數天後出現異常亢奮或恐懼現象,然後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痙攣,並引起恐水現象(因喝水或看到水引起之喉部痙攣),隨後併有精神錯亂及抽搐等情況,患者常因呼吸麻痺而死亡。 非法走私動物 殘害無辜動物生命之徒農委會強調,涉案船長一行人為謀私利,不顧全民安全,鋌而走險走私大量貓隻,實罪無可赦,應受法律最嚴格制裁。農委會也強烈譴責那些為己私利,違法走私、殘害無辜動物生命的不法之徒。後續將建議修改懲治走私條例加重罰責,並強制規定販售寵物須出具相關證明,且鼓勵領養代替購買,以避免有利可圖之不法行為。 延伸閱讀: ·非洲豬瘟肉品吃下肚會怎麼樣?人類會感染嗎? 專家詳解:認1標示可避免 ·「貓抓病」秋冬最盛行,嚴重會造成全身性疾病! 6大族群小心被貓抓咬
-
2021-08-20 新聞.元氣新聞
領養回家才知曉牠的悲慘遭遇 柴犬「錢錢」在新家找到歸屬感
開心地窩在家人為他布置的小角落,牠是錢錢,被主人晨希一家人認養後,終於脫離在不同家庭流浪的生活。重視信仰的晨希一家人,多年前飼養的米克斯(註:混種犬)離世後,決定再領養一隻寵物陪伴,在神明的指引下,他們透過社群媒體,找到了外型跟個性都符合的柴犬,取名作錢錢。但錢錢剛到家裡時眼睛睜不太開、走路緩慢,讓他們發覺不尋常,趕緊帶去給獸醫做檢查,才得知錢錢眼疾已久,「醫生說以他的年紀,這是不會好了。」向領養單位求證後,才得知錢錢年紀可能將近八歲,再加上掉毛問題,讓他輾轉在好幾個認領養家庭還有協會流浪。雖然與當初預期不同,晨希一家人還是決定留下錢錢,「應該要感謝我媽當時的魄力與決心,認為養了就是要負責任。」為了治療錢錢身上的病痛,晨希一家人不只勤跑動物醫院治療,也想盡辦法改善錢錢過去吃廚餘的習慣,動手製作鮮食與肉丸,讓牠吃得安心又健康。 除了身體病痛,更困難的是如何療癒錢錢內心的傷痛。晨希描述,錢錢剛來家裡時,晚上總是無法安穩的睡覺,透過寵物溝通師,晨希才了解錢錢過去遭棄養的經歷,導致牠跟人類相處總是戰戰兢兢,「我真的可以留下來嗎?我真的可以跟你們一起在一起嗎?我可以再乖一點。」害怕再次被丟棄的心情,讓晨希一家人心疼不已。在了解錢錢的想法後,晨希一家人建立共識,除了請教動物行為訓練師、也互相約定工作再忙碌,一定要有人陪在錢錢身邊。這些努力,讓錢錢內心的傷口慢慢痊癒,而家人也因此變得更團結。終養不棄養,是晨希一家人領養錢錢後致力推動的觀念。今年是錢錢來到晨希家裡第四年,他們為他開了一場生日派對,錢錢在照片裡笑得開心,已經完全融入了晨希的家庭。打勾勾約定,這裡就是牠永遠的家,而他們還要再一起生活20年。【世界流浪動物保護日專題】送浪浪回家的最後一哩路⭐️「寵物健康我守護」最後一週邀稿中 賺獎金6000元幫毛孩加菜!陪你在家度過苦悶疫情的毛小孩,歡迎來分享牠的健康小故事!來信需附上寵物簡歷與照片,不僅有高額獎金,還有udn文創精美授權贈品等著你喔!(點擊上圖瞭解更多活動詳情)活動截止日為8/24(二),歡迎踴躍投稿!
-
2021-08-19 養生.家庭婚姻
孩子是婚姻殺手還是感情加溫器?日研究孩子2歲時,對先生的愛只剩三成!7警報看心理師如何解套
你有多久沒先生撒嬌了?先生有多久沒有牽你的手?生了小孩之後,大事小事都可以引發警報,來看心理師如何解套。很多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但是有小孩的夫妻會告訴你,結婚影響兩人生活的程度真的不算多,懷孕、育兒,才是親密關係的重大考驗!小孩出生之後,兩人的焦點都擺在孩子身上,每天光是餵奶、換尿布、洗奶瓶、哄睡就夠忙了,哪還有時間談情說愛、風花雪月?日本一個研究叫身在婚姻中的我們都打冷顫了:日本Benesse次世代育成研究所,曾經訪問300對夫妻,搜集女人們從懷孕到小孩出生後2年期間的心理變化。有70%的女人說,她們在剛得知懷孕時,依然深愛自己的老公,兩人之間仍能保有強烈的幸福感;但隨著孩子年紀增長,育兒瑣事、對另一半的不滿,卻逐漸消磨了對彼此的熱情,小孩剛出生時,愛老公的比例降到45.5%、1歲時便成了36.8%、到了2歲,更降到34%!而這背後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老婆們認為,老公並沒有做好爸爸的角色,在心理上,也沒有提供老婆足夠的安慰。而老公呢?愛是相互作用,若老婆失去了愛的感覺,老公對老婆的愛,當然也是逐年遞減。只不過老公的怨念可能沒這麼深,所以下降的速度明顯比女人慢上許多!孩子到底是兩人關係的加溫器?還是婚姻殺手?結了婚後,兩人的感情就會在孩子的哭聲中消磨嗎?也許不需要這麼悲觀!結婚生子後,感情更堅定的夫妻也是大有人在。諮商心理師許雅玲提出了家庭諮商大師Murray Bowen包溫家庭系統理論,認為在家庭系統中,夫妻兩人只要是平靜的,也可以達到關係的平衡穩定。然而當焦慮增加時,相較於雙人系統,三角排列的穩定度似乎更高、延續更久,並且更能夠容納焦慮,這也是育兒對家庭帶來的好處。在三個都互相有聯繫的倆倆關係中,要怎麼樣才能讓關係穩定呢?許雅玲說:「若三個人都可以互相聯繫,就可以讓家庭關係更穩定。然而若其中某一條關係疏離,那麼這三角關係,也許就有崩塌的可能。」也就是說,在產後初期,由於哺乳的緣故,通常母親是主要照顧者。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跟父親的疏離、或老公和老婆的疏離,那麼父親就可能就會覺得自己像是一個局外人,跟其他兩人愈離愈遠。再者,若三角關係比較緊張,比如孩子是高需求寶寶,讓媽媽總是很焦慮,花在孩子的時間上更多。這時,爸爸也許會樂於當個局外人,因為局外人是最自在且讓人嚮往的位置!但爸爸要切記,放風可不要太久,透透氣後,就要趕快回來照顧媽媽和寶寶的需求。雖然情緒系統中必有三角關係的存在,但沒有絕對的好壞。若能在其中學會自我管理,父親可以不必是局外人。當爸爸尋求和母親及寶寶更多連結,那麼三人也會是穩固且甜蜜的關係。你要讓孩子成為感情殺手或是加溫器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到達「平衡」。狀況1:生小孩之後,丈夫好像局外人,覺得顧小孩不是他的事。諮商心理師許雅玲:「在NETFLIX 的紀錄片Babies中說, 嬰兒0~1歲以前,女人會發揮照顧孩子的天性。不管做什麼,都自然而然地會考慮到孩子的狀況。然而爸爸杏仁核的改變卻只有1/4的程度。但這就代表爸爸的天性無法促使他們好好照顧孩子嗎?這可不見得。研究中說,例如領養孩子的同性父親,爸爸們腦中會生產一樣多的催產素。這證明了,只要讓爸爸成為主要照顧者之一,就可能會讓爸爸主動擔負更多的責任。 媽媽們應該多放手,讓爸爸去參與。如此一來,爸爸才能體貼媽媽的辛勞,也能針對育兒的壓力,交換意見。兩人能夠合作,才不會讓壓力吞噬了你們之間的親密感。而夫妻之間的親密感,也能幫助彼此承擔壓力。」狀況2:產後身體無法回復,且睡床中間總隔著一個孩子,我覺得老公好像沒有這麼愛我了,也不碰我了。「有時候,夫妻之間需要的,也許更是心理的親密,而不是身體親密。做不做愛不是重點,言語和擁抱也許更重要。如果要維繫夫妻之間的親密感,爸媽最好堅持讓孩子睡在自己的嬰兒床上,養成他能獨睡的習慣,這樣夫妻倆就有空間可以做愛做的事,睡前也能聊聊天、身體接觸、擁抱。而這是兩人在生孩子前就要討論出的共識,如此才能共同建置出屬於自己的空間。」狀況3:豬隊友笨手笨腳,或是老是在沙發躺、滑手機,怎麼看都不順眼,罵老公的時間變多了。「老婆每天餵奶、洗奶瓶,已經夠忙了,有時候喊:孩子大便了,但老公還是躺在沙發上,不動如山,對於育兒很不上心,也讓媽媽看得怒火中燒。其實先生在育兒中的功能性,跟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功能性,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以前他在家裡,就沒有支持家庭系統的能力(例如做家事),那麼除非努力改變,否則他一生中在家庭中的位置和功能,就通常會延伸自原生家庭:「我就是這樣啊!我就是不知道東西放哪裡、我就是不會煮飯啊!」不過,豬隊友、神隊友,其實是後天可以養成的。太太要將需求表達給先生知道。雖然已經累積了許多疲累,但還是儘量用引導的方式,而不不是用破口大罵的方式嫌棄老公,因為嫌棄久了,先生會愈來愈豬。懂得讚賞、循循善誘,經常說:很棒!謝謝你!才能訓練出樂於幫忙的體貼老公。」狀況4:覺得生小孩後身材再也回不去,擔心老公不愛我了!好沒有安全感……「媽媽們身材變化的原因,大多是沒有花時間在自己身上,不注意飲食運動。所以別忘了要照顧自己。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更深一層地去探討,在身材背後的原因。因為追求好身材是沒有止盡的,有時候,是不是我們把身材和自尊畫上等號,認為:瘦就是好的、胖就是糟糕的?因此身材走樣了,我們可以做的另一件事,也許就是把自尊建立在別的地方。媽媽們可以藉著做讓自己有自信、開心的事,而轉移身材等於自尊的焦慮。孩子偶而換手,讓自己每天有一個時段可以照顧自己、做喜歡的事。如此一來,媽媽才能更欣賞自己。而對先生,媽媽也要勇敢分享自己的脆弱感受:比如告訴先生對自己身材的擔憂,一起解決問題。其實,身材只是其中一個點,探詢最根本的原因。說穿了,媽媽只是想被愛。」狀況5:兩人聊天的內容只有孩子,好像沒有其他可以聊了。「其實,話題都圍繞孩子也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兩人有沒有享受在這段談話時光裡。沒有話題其實是個假議題。夫妻之間以為是因為生活中只有孩子,才出現問題。其實最根本的問題是:你們有沒有培養出其他興趣?有沒有對另一半的生活、工作,表達關心? 雖然老公看起來總是對育兒漫不經心,但他是不是意識到家庭經濟壓力變大、積極賺錢,所以忽略了你呢?夫妻雙方可以表達需求、表達感謝,才是健康的關係。其實不用擔心聊孩子。有時候兩人關係沒有這麼好了,孩子反而會成為你們的潤滑劑!讓兩人對家庭更投入、往共同的目標前進。」狀況6:兩人常常為帶孩子的方式或教養問題而吵架。「婚姻是來自兩個不同家庭背景的人的結合。教養方式,都會跟童年經驗很有關聯。如果另一半跟原生家庭關係沒有這麼親密,就可能會有兩種發展,一個就是補償心態,想要彌補親情的缺憾,但抓得太緊反而適得其反。一個就是關係緊張,不知怎麼表達感情。在育兒或教養上,爸媽所展現的方式,往往是對雙方自身過往成長經驗的解讀。這時夫妻兩人可以交流成長經驗、談談自己的過去,這樣當你不認同對方的教養方式時,因為理解對方,也才比較能「忍一下」,增加教養的彈性。了解彼此的出發點,把握這樣的基礎,才能用正向的視角,看待彼此的不同。當父母都疏通自己、療癒了自己,面對孩子才可以更親密自己。帶著過去的缺憾養育孩子,通常都會出問題。不過,話說回來,有時候教養不一致的問題發生,不一定是因為小孩,有時候是因為夫妻之間溝通沒有默契,才會造成爭吵。所以最根本的,還是要解決夫妻溝通關係。」狀況7:生孩子之後,親戚公婆都來出意見,造成兩人壓力。諮商心理師許雅玲:「這通常與媽媽的『自我分化程度』有關。低自我分化的人走入婚姻後,容易受情緒影響,而過度逃避人際關係,避免失去自我,或過度親密以滿足情緒需求;高自我分化的人,比較可以做目標導向活動,朝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做。所以若是低自我分化的老婆,在面對公婆壓力的時候會更無助,老婆通常會要求老公要站在同一個陣線。這時候,如果老公說:『我媽又沒有惡意……』就會踩到老婆的地雷,認為先生沒有站在我這邊。先生在這時的做法須更聰明:更主動關心太太與自己的媽媽,要意識到跟太太是一體的。兩人關係好,就比較可以承受外界的壓力。先生的主動觀察回應非常重要,等到太太開口,就來不及了!對於孫子,長輩通常會表達意見,有時也造成壓力,若能了解對方的善意、表達感謝、澄清理由原因,也許就能減少摩擦的機會。就讓孩子成為與公婆間的加溫器吧!若孩子與公婆有良好互動,偶爾能讓孩子在公婆家睡過夜,夫妻倆就有時間去約個會!爸媽在生了小孩後,更需要強大的後援。」如何經營兩人獨處時光親密的關係,是兩人可以分享脆弱無助的情緒 在彼此面前,坦承自己其實是很害怕的。坦承,才有前進的機會。清楚表達讓對方知道自己的需求,否則對方如何做、怎麼做都不對。 「如果你每天幫我把垃圾拿去倒,我就可以非常放鬆。」老公就是這樣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生物啊!別拐彎抹角,直說準沒錯! 採訪諮詢/春暉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許雅玲※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7-29 新聞.元氣新聞
【寵物保健徵文示範作】小賴/我家跩貓過度舔毛竟是因為一個鈴鐺?
寵物名:妮妮品種:米克斯年齡:9歲文/小賴我家養了一隻跩貓,從小就領養過來,剛帶回家的時候常常踩到他或被他絆倒,而且家裡還有行動不便的身障人士,想說有鈴鐺比較不會被暗算。第一次養貓不懂嘛,買來的項圈上面都有鈴鐺,獸醫也沒提醒,所以就沒特別在意。不知道為什麼,在三歲左右的時候突然有過度舔毛的狀況。由於禿毛的位置在兩側大腿,對稱而且沒有紅腫,所以我推測應該是心理壓力因素。但家裡環境並沒什麼特別改變,所以也找不到病因是什麼。中間試過各種方法,包含看醫生打針吃止癢藥、多陪他玩、換無穀飼料、買插電式的費洛蒙噴霧、用貓草噴霧、抽血檢查有無過敏原等等,但都無效。就這樣持續一兩年,所幸跩貓除了喜歡舔毛外身體都很健康。後來有一天靈光一現,想說會不會是項圈上的鈴鐺聲音讓他有壓力,就把鈴鐺拆了,然後大腿上的毛很神奇的就都長回來了,直到現在過了好幾年都沒有再發生禿毛狀況。直到現在都還覺得很神奇,因為其實他從小到大都戴有鈴鐺的項圈,沒想到這個居然會是原因,只能說貓咪真的很難懂。⭐️「寵物健康我守護」徵文邀稿中 賺獎金6000幫毛孩加菜!陪你在家度過苦悶疫情的毛小孩,歡迎來分享牠的健康小故事!來信需附上寵物簡歷與照片,不僅有高額獎金,還有udn文創精美授權贈品等著你喔!(點擊上圖瞭解更多活動詳情)活動截止日為8/24(二),歡迎踴躍投稿!
-
2021-07-09 寵物.照顧指南
寵物知識+/自由慣了!被收編的流浪貓能適應整天關在家的生活嗎?
不曉得各位家中的貓咪是如何來到你們家的呢?除了從合法寵物店購買以外有一大部分應該是從周遭親友、貓咪中途或收容所領養而來的。如果你家的貓在被你收編之前曾經是一隻漂泊在外的街貓,不曉得在當初決定要領養貓咪的時候你有沒有擔心過這個問題?已經習慣自由自在到處活動的流浪貓能不能適應侷限在房子裡的居家生活?在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我們也須了解在戶外生活的貓咪有何特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貓的地域性,他們會到處尿尿做記號來告訴大家這裡是他的地盤,尤其是沒有結育的公貓這種現象會更加明顯,大多數的公貓在接受絕育手術之後可以減少尿尿占地盤的行為;不過貓有地域性不代表一個空間只能有一隻貓咪,在食物來源充足的情況下流浪貓也是有可能過著群體生活。有些人可能會有個疑問說:我家的貓明明已經結紮了但還是會亂尿尿啊?只能說貓咪是十分有個性的動物,舉凡貓砂材質不喜歡,貓砂太髒或貓砂盆擺放位置不尬意,或是貓咪有泌尿道相關的疾病都可能是他們亂尿尿的理由。將貓咪絕育不代表就一定不會有亂尿尿的問題,但至少可以減少尿尿占地盤的可能性。 另一個問題是流浪貓是否能適應人類與家中其他貓咪的存在?貓咪在幼年時期的社會化(socialization)過程是一個重要關鍵!一般來說如果貓咪在出生後的2到8週之間有其他的貓或人類參與他們的成長,長大之後比較容易適應有人類或其他貓咪存在的居家生活。在領養貓咪之前可以先大概打聽一下他們的身世,如果是出生沒多久就被單獨飼養的話可能就不是那麼擅長跟其他貓相處,這樣子的貓咪可能就比較適合生活在只有他自己一隻貓的環境。如果是飼養之後才發現你收編的浪貓幼年時期的社會化不足,或者不知為何就是跟其他貓咪相處不融洽,這又該怎麼辦呢?這種情況下最好是提供貓咪們充足的生活空間,最好飼養在房間數目兩個以上的屋子,讓他們能夠保持至少三公尺的距離以緩解貓咪之間相處的摩擦,也可以運用一些櫃子或牆壁層架讓他們可以攀爬與躲藏;再來根據貓咪的偏好打造出安心舒適的睡覺與上廁所環境,例如有些貓喜歡睡在紙箱裡面,有些貓就是喜歡在密閉式的空間上廁所,盡可能多方嘗試找到每隻貓的喜好。另外玩具或紓壓小物(例如貓抓板) 也都是幫助流浪貓適應居家生活的工具。 結語如果提供充足的飲水食物與安全的休息與上廁所環境,並且幫每隻收編的貓咪做絕育,大多數的流浪貓都能適應整天待在家裡的生活,畢竟貓咪生活的重心就是睡覺嘛,根據統計室內貓每天將近有1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比起戶外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在室內伙食好、住得好,個個睡眠情緒高,我想如果貓咪會寫字八成都會填下那張志願留營表。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獸醫好想告訴你部落格,原文出處:被領養的流浪貓能適應整天關在家的生活嗎?
-
2021-05-09 寵物.寵物長照
毛小孩媽媽從陪伴到失去 寵物長照也需要「喘息」
少子化、不婚族增加,許多女性會選擇飼養毛小孩,視為家人般疼愛。2020年全台貓、狗飼養總數,更是首度超越孩童人口數,且研究顯示,人們在毛小孩陪伴下,更能夠感到快樂、療癒。據去年內政部、農委會資料分析,台灣15歲以下孩童每年以4%速度減少;貓、狗則以超過6%的速度逐年上升,推估2021年全台毛小孩飼養數達296萬隻,超越15歲以下孩童人口數逾10萬。心靈處方和貓狗玩耍、撫摸動物,壓力荷爾蒙會降低。養毛小孩的益處多,新冠疫情改變生活模式,長時間在家有更多人尋求寵物陪伴。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舉例,研究顯示,和貓狗玩耍15到20分鐘後,壓力荷爾蒙會降低,而撫摸動物,壓力下降的時間縮更短。貓咪寄宿經營者、諮商心理師李汶軒也分享,國外研究指出,和毛小孩互動、對話所產生的陪伴、幸福感,跟腦中的催產素有關,且未生養的男女飼養寵物,能培養責任感,生活更有重心。運動處方遛狗就能規律運動,與貓咪玩耍,一起做瑜伽。毛小孩能激發運動的動力,葉雅馨說,毛小孩媽媽可透過遛狗建立運動習慣,散步、慢跑都是不錯的選擇,對自己和狗狗的健康都有好處。而貓則是以室內活動為主,李汶軒說,狩獵遊戲不僅能讓貓咪運動,揮逗貓棒的同時,飼主也在進行手部運動,甚至可以在旁學習貓咪伸展,時下流行的「貓瑜伽」能舒緩肌肉僵硬、背部痠痛。另外,毛小孩的媽媽要注意「寵物毛髮」的健康問題,尤其多貓多狗家庭要特別注意,動物毛髮飄散恐致過敏,添購空氣清淨機可改善。另養貓人士需評估,家中空間是否容納得下貓跳台,注意動線安排。若一次養太多貓狗,對寵物而言非常壓迫,須慎重考慮。另外,貓狗的大小便行為訓練,對居住環境也很重要。長照處方預先安排病程規畫,透過記錄或書寫抒發心情。毛小孩療癒能量強大,但壽命比人類短,不可避免罹病、離世的傷痛。主播秦綾謙未生兒育女,將毛小孩視為摯愛,她日前分享,飼養12年的愛犬在去年患惡性腫瘤,併發肺水腫、腎衰竭的病程經驗,在親身照看半年後,某日清晨4點半醒來,懷中的毛孩已沒呼吸起伏。幾個月過去,秦綾謙透露,仍會在4點半自動清醒。在照料生病寵物時,毛小孩媽媽難免感到壓力,甚至忽略自己的健康。葉雅馨建議,可預先安排病程規畫,以免手足無措。李汶軒則點出喘息的重要,飼主可將寵物託付給親友,期間轉換思考模式,省思可學習的地方;而感到煩躁、自責時,透過書寫抒發,則有機會記錄到毛小孩病況進步,便成為正能量,彼此關係也會調整。療傷處方留意「喪失寵物症候群」,影響生活應求助心理諮商。寵物生命一旦結束,飼主恐出現「喪失寵物症候群」(Pet Loss),甚至有憂鬱傾向。葉雅馨說,輕則感到失落、易怒、重則焦慮、憂鬱,像是睡不好、失眠,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以及體重變化大都是常見症狀。有的人則是陷入不斷地自我檢討,為幫助飼主走出傷痛,寵物臨終服務師毛繼萱提到,自己會運用「寬恕治療法」鼓勵飼主,並沒有虧欠毛小孩,牠們知道你的愛。在旁人眼裡或許悲痛不可延續太久,李汶軒認為,悲傷是很個人化的,日常生活若未受影響,持續難過可被允許。建議親友適度陪伴,並透過拍肩、擁抱等安慰肢體語言達到安撫。但若出現哭到不能自己、足不出戶,甚至影響人際互動等狀態,可評估求助心理諮商。我適合再養寵物嗎?思考再養一隻的意義毛小孩離開後,什麼時候適合再養一隻?毛繼萱分享,身邊不乏親友三至五年都不敢接納新寵物,也有半年內再次領養毛小孩的飼主,因人而異。為避免觸景傷情,也有人會嘗試養不同種類的動物,像是狗換成貓。李汶軒則強調,整理好與毛小孩的關係以及感受,思考再養一隻寵物的意義,這影響日後照顧的行為或心境,例如陪伴與替代的意義就不同。
-
2021-02-27 養生.無退休時代
中年喪子又罹帕金森氏症!她靠作畫忘卻苦痛,只為留下「留不下」的人
隨著親人接連離世,選擇勇敢活著是最令人敬佩的事情。60歲的黃秀丹罹患帕金森氏症,隨著身邊親人一個個離去,她沒有選擇消沉,反而用畫筆對抗命運,把握每天時光,想趁身體顫抖得不算劇烈時,趕緊將腦中所想畫下… 從小家境就不好的黃秀丹,上面3位姐姐都被父親送人當養女、童養媳。她在被送養前,被二哥偷偷藏起來,只剩單眼視力的父親看了不忍,才答應將她留下,免於被領養的未知命運,在全家人的關愛下,小女嬰幸福長大,成了亭亭玉立的待嫁少女。 身為家中唯一女兒,全家人動員幫她操辦婚禮,夫家也十分慎重,婚禮事事樣樣按照古禮,她帶著家人與鄰居的祝福風光出嫁。沒想到,喜愛孩子的黃秀丹,卻在婚後生不出孩子,她嘗試人工受孕,4年後,肚子依舊無消無息。婆婆便安慰:「無子天註定,不要難過。」 後來,婆婆看黃秀丹一天天意志消沉,便提議領養大伯的女兒,4歲的小女孩進門後,黃秀丹十分疼惜,將最好的都留給她、視如己出。在大女兒8歲時,黃秀丹意外懷上二女兒與小兒子,一大家子幸福快樂,公婆更時常帶著孩子出遊,讓黃秀丹可以專心上班。 作畫,為了留下「留不下」的人 48歲那年,一場車禍讓幸福的黃秀丹成了無助的照顧者。疼愛她的婆婆過世、公公雙腳嚴重骨折,除此之外,更要分神照顧3個孩子、一邊工作。有天,她上班出車禍,整個人噴飛出去,出院第一件事不是休養,是帶著公公回診,護士問:「是妳要看診還是老人家要看?」讓她一時間答不出來、心力交瘁。 其實,在經過那場死亡車禍後,公公不僅雙腳骨折、痛失老伴,心理也嚴重出狀況,個性嚴謹、不善表達喜怒的他,常常在房內偷哭…,沒想到禍不單行,在50歲黃秀丹雙手不時顫抖,確診為帕金森氏症;56歲那年兒子出了嚴重車禍,經過搶救,在第二天突然離世。 經過最深沉的痛,黃秀丹在丈夫、女兒的鼓勵下,為了轉移喪子之痛、身體病痛,便專心學畫畫,每天利用手不那麼抖的時候,趕緊將心中所想畫下,若遇到身體嚴重顫抖時,她不抱怨,只提醒自己要勇敢跟病魔共處、把握僅剩的有限時間,認真努力的畫出心中所想,只為了留下「留不下」的人。 她並將義賣的錢全數捐出去,選擇幫助更多人,延續對兒子的愛。 每個人的生命 都是一本豐厚的書 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有許多豐沛的人生故事,若不趕緊保存,將會掩埋在時間洪流中。由一粒麥子基金會發起的「不凡長者雲上故事書」計畫,要趁長輩還沒遺忘前,有系統性的整理、紀錄、保存他們的人生故事。 黃秀丹在經過故事書計畫採訪後,內心的情緒被引導,獲得抒發、更重新梳理人生,也是種另類的療癒。 另外,有位接受「不凡長者雲上故事書」服務的長輩提到,因過去親子關係不佳,孩子與他失聯,但若有天他自己先離開了、孩子想起他,也許靠著這個故事書的服務,能讓孩子再度聽到自己想說、但沒說的話。原文刊載於2019年07月09日《今周刊 幸福熟齡》:中年喪子又罹帕金森氏症!她靠作畫忘卻苦痛:僅剩的時間,只為留下「留不下」的人 ●延伸閱讀:.預防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健腦防衰的6個建議、8種關鍵元素,保持活躍的心智感知.嗜睡不是太累而是腦中風?醫師:把握黃金時間及早送醫.王偉忠:每個人年輕時,就是老後的明星!把握「快樂四招」,為自己打亮生命鎂光燈
-
2020-12-11 養生.無退休時代
「減法」過生活、穿搭舊衣也開心!張曼娟:「現在不做自己,難道要等80歲?」
五年級的張曼娟,是知名作家、教師、父母照顧者,也是一位進入人生下半場的熟齡人士。五十多歲的她,不再四處旅遊冒險、出國不再買紀念品,生活從加法變成減法,手作料理、領養的貓咪、重複穿搭的舊衣就能讓她幸福無比。正處熟齡的張曼娟,也開始預習老後人生。 年輕時候的張曼娟,每次出國旅行,都拖著大大的行李箱,塞滿各種用得到、用不到的東西。五十歲後,行李箱變得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而且盡量「零購物」。邁入中年,張曼娟漸漸丟掉不必要的人生包袱、重新詮釋幸福,並在近期出版的新書《我輩中人》當中,娓娓道來她對中年階段的探索,以及幸福的定義。 瑣碎日常,也可以是幸福來源 「我覺得到了中年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我越來越能清楚分辨『想要的』跟你真正『需要的』。」走過人生大半、懂得生命無常,更珍惜平凡日常,「幸福」已經不是物質豐盈、功成名就。 只要能夠好好活著,親手烹調港式煲湯、油豆腐燒雞、雞肉肉骨茶,或是與心愛的家人、寵物之間有一份濃得化不開的情感,甚至只是在烈日下快走之後,將一杯涼開水一飲而盡,都是張曼娟的小確幸。「中年以後,對幸福的定義會是越來越簡單的。」 「當早晨我睜開眼睛,醒過來的時候,我可能看到有陽光灑進來,透過窗簾照射到我的被子上的那一刻,我就感覺到很幸福,因為我擁有新的一天。」這就是熟齡的張曼娟。 現在的她,一天大概是這樣過的:早上5點50分起床,6點替父母上網掛號,7點吃早餐,然後拉著菜籃車上市場。返家後,先整理食材,接著帶爸媽就醫。看診結束,她親自張羅午餐。 午後,是張曼娟的工作時間,一直持續到4、5點。如果一時興起,就和夥伴開車上陽明山泡湯、吃晚餐,「因為我是一個很希望能夠抓住瞬間快樂的人。」 夜晚,則是陪父母話家常、逗弄兩隻貓咪,或是安靜閱讀的美好時光。 中年過後,不再被牽著鼻子走 日子平淡卻幸福,關鍵就在「做自己」。張曼娟肯定地說:「如果你做自己了,你就不用追求太多的東西。你已經擁有你自己了,你就會很快樂。」 怎樣算是做自己?所謂「四十而不惑」,張曼娟認為,不是真的對人生沒有疑惑,而是「對於自己所想要的、所追求的東西不會再問了。」「你不會再被別人的公眾價值牽著鼻子走。」 至於「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中年人應該知道「你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 張曼娟以自己為例,「我是一個有說故事能力的人、我是一個喜歡小孩子的人,所以我應該要做的事情,就是去講故事給小孩子聽。」 當對自己越來越了解,張曼娟笑說:「這時候還不做自己,什麼時候才要做自己?難道要到八十歲嗎?」深諳自我生命價值,中年便不再困惑。 拿回生命主導權:為自己而活 事實上,張曼娟認為,35歲到70歲都算是中年時期,這不只是條漫漫長路,更是重新創造人生、發生蛻變的好時機。告別不喜歡的生活、放下不愉快的事物,認真規劃人生的下半場,拿回生命的主導權,不為別的,只為自己而活。 中年,也是預習老後的絕佳時刻。張曼娟觀察,她的父母輩往往是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突然就這麼老了,這是很令人徬徨的。幸運的是,「我們有機會照顧年老的父母,所以就好像預習了我們老後的樣子。」 張曼娟建議,中年人可以善用這段時間觀察老人的生活,接著就會發現,年輕時我們常為了得不到的東西而搶奪、而憤怒,「可是等你老的時候,你真正需要的就是一台輪椅跟一片安眠藥而已。」 既然如此,「我怎麼能不在中年的時候,就開始放自己自由?」張曼娟笑說,與她同輩的人們,是很奇妙的一代,對長輩和晚輩都有非常強烈的責任感,總是替別人著想,卻忘了為自己做些什麼。 當老人獨立之後─設計自己的老年 學習經營熟齡生活,也是在練習美好老年。張曼娟回憶,幾年前在加拿大旅行,見識到當地的老年人常結伴出遊,每個人都打扮得漂漂亮亮,一起上山下海、拜訪米其林餐廳、品味葡萄酒,令人大開眼界。 張曼娟認為,西方人的觀念是,孩子滿18歲後就要自立,父母不會替孩子設想要買房子,也不會期望孩子幫他們推輪椅。如此一來,老人反而獨立了起來,開始會思考如何安排生活、如何學會快樂的本領。 有能力規劃自己的老後人生,也才能夠擁有幸福的能力;而這一切,都得從覺知那刻開始。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單身,就要好好享受當下每一個時光!寧可孤老,也不送自己跟不喜歡的人湊一堆.婚姻最美好的距離,是保持私領域!彼此帶著自尊感、快樂感,長遠地牽手走下去.中年後被離職被離婚,都是人生課題 培養「心理免疫力」,迎戰失落情境來襲
-
2020-11-26 養生.家庭婚姻
《后翼棄兵》金句集合 「經驗告訴我,一個人的專長不見得是最重要的」
近期在Netflix剛上映便獲得熱烈討論的美劇《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由安雅.泰勒-喬伊(Anya Taylor-Joy)飾演女主角貝絲.哈蒙(Beth Harmon),一名從小在西洋棋領域就極具天賦的女孩,劇情從一開始貝絲能輕而易舉地從棋賽中脫穎而出,到中期貝絲對自我的失控崩壞,以及最後貝絲如何從挫折中走出、重新振作成為棋王。貝絲.哈蒙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生母及養母回顧貝絲的一生,可以發現在她的生命中,有兩個影響她最深,同時對她極為重要的女人,分別是她的親生母親與後來領養她的養母;前者建構了貝絲年幼時期的世界觀,後者則對貝絲成年後的行為舉止影響頗多。自從親生母親從車禍中逝去後,貝絲仍經常會在某些時刻想起某些母親說過的話,為了不讓自己一直想起有關母親的傷心過往,貝絲開始沈迷服用兒童鎮定劑,開始服藥後,貝絲發現這似乎有助於她在腦海中釐清西洋棋的技法,也導致她日後對藥物的成癮;貝絲被領養後,發現養母習慣藉由酒精麻痺自己面對失去丈夫的悲傷,這讓貝絲在日後遇到挫折時,也有倚賴酒精的習慣,試圖用酒舒緩壓力。然而,不論是藥癮或酒癮,都是促使貝絲逐漸走向自我崩壞的原因之一。《后翼棄兵》媽媽智慧金句大集合!貝絲的世界觀從小由親生母親建構而成,而親生母親和陪伴她在西洋棋比賽生涯初期參加各種大大小小比賽的養母,兩人對貝絲所講過的話,都是成就這位西洋棋少女的關鍵,就讓我們看看貝絲的「媽媽智慧金句」有哪些吧!1. 享受人生,善待自己,勇於冒險。貝絲的養母和貝絲前往墨西哥市參賽時,提議貝絲在比賽前一天多去外面走走,而不是一昧待在房間研究棋局,然而,面對賽事謹慎小心的貝絲絲毫聽不進去,讓養母不禁對提醒貝絲必須審視自己,並說西洋棋不是她的一切。「經驗告訴我,一個人的專長不見得是最重要的。」「那重要的是什麼?」「生活和成長。享受人生,善待自己,勇於冒險。」2. 最強的是那些不害怕孤獨的人。貝絲的媽媽曾對她說:「黑暗沒什麼好怕的,事實上,我甚至可以說什麼都不用怕,不管在哪裡,最強的是那些不害怕孤獨的人,妳要擔心的是其他人,他們會對妳下指導棋,連妳的感受都要管,很快地,妳已經傾注一生在追尋,別人要妳尋找的事物,總有一天妳會孤身一人,所以妳必須了解如何照顧好自己。」這番話深深影響貝絲的一生,事實上,貝絲對外表現得多麼堅強獨立,就代表她的內心有多焦慮脆弱,貝絲幼年時期沒有被親生母親補足的成長空缺,恰巧也是貝絲喜愛西洋棋的原因,貝絲曾在一場雜誌採訪表示:「唯有64個黑白格子,令我感到安全與掌握。」下西洋棋讓貝絲感到十分安心,因為唯有在這64格黑白相間的棋盤格裡,她可以掌握一切將要發生的事,宛如置身另一個世界。3. 男人會找上你,想調教你,這不代表他們比你聰明。他們大多很駑鈍,但這樣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他們可能會示範所謂正確的做法,只管讓他們吹噓,但妳就照自己的感覺去做。」貝絲親生媽媽的這番話,也造就貝絲向來我行我素的性格,甚至在西洋棋界被稱作「直覺型棋士」。4. 只有堅強的女人才能獨立自持。「只有堅強的女人才能獨立自持,在現今的社會,人們很容易就會妥協,就為了說他們有點本事。」不論是貝絲的親生母親或是領養她的養母都有著悲傷的過往;生母原來是有錢人家的女兒,數理方面的知識份子,卻在生下貝絲後,被早已有家室的男人拋棄,同時也被家裡斷了金源,於是獨自一人扛起照顧貝絲的責任,兩人在拖車裡住上好一陣子。至於貝絲的養母則活在傳統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她端莊賢淑,踏入婚姻後便埋沒自己的音樂夢,甚至說服自己不是因為被限制、不能去實現,而是因為她在表演時會怯場,然而,不斷藉口出遠門出差的丈夫,最後還是跟她離了婚,僅剩貝絲和她互相做伴,但她也願意為貝絲試著做個好母親。文/林俐佩 圖片來源/翻攝自女人迷、鏡週刊※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原文:《后翼棄兵》媽媽智慧金句大集合!「總有一天妳會孤身一人,所以妳必須了解如何照顧好自己」
-
2020-07-1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同性戀都可以結婚了,我還是對同志一無所知?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多元性別教育」。這幾年同志友善的實務議題在台灣社會受到更多的重視,同時也看到政府立法方面也有更開放的空間。在偶然的機會聽到徐志雲醫師對醫護人員繼續教育的演講,才發覺這議題迄今未曾在這專欄介紹過。非常高興有機會邀請徐醫師的團隊寫了這三篇文章,讓我們有機會循序漸進地更了解這重要的議題。同志是什麼?這幾年,台灣民眾很常聽到「同志」、「同性戀」、「同性婚姻」這些名詞,但大部分的人仍對同志一知半解,甚至受到網路謠言的誤導,而將同志視為毒蛇猛獸、破壞家庭倫常的異類。我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也在台大醫院開設了同志諮詢門診,專門諮詢同志因為社會壓力、污名而導致的情緒困擾。我常到各個醫療院所、醫學年會演講,主題經常是多元性別以及性別友善醫療,因此也發現仍有許多醫療人員對於同志存在著誤解。現代醫學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同志不是疾病、不是異常,而是人類多樣性的正常展現。但究竟同志包含了哪些族群呢?在傳統觀念當中,對於人往往僅限於男女兩種性別的刻板想像,但性與性別的豐富與多樣絕不僅於此。很多人以為同志就只有同性戀,但事實上,同志的定義隨著社會演進也逐漸變化當中,在華語地區,當代「同志」的範圍已逐漸擴充至泛指LGBTI(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Intersex),意指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陰陽人(或翻譯為間性人),進一步包括非異性戀、非二元性別的所有性/別少數者。原來不同性傾向的人有這麼多同志族群中,大眾最常聽到依然是男、女同性戀,同性戀是一種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性傾向是指一個人在身體、浪漫情懷或情感方面被其他人所吸引。男女同性戀者喜歡與自己相同性別的人、異性戀者喜歡相異性別的人、雙性戀者則可能喜歡相同或不同性別的人。除此之外,性傾向還有泛性戀、無性戀等其他各種可能性。那麼,社會上到底有多少人是同性戀、雙性戀呢?2012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六期第三次調查計畫,是我國第一個有系統地蒐集國人性傾向資料的大型學術調查,研究結果顯示,94%的受訪者自陳為異性戀,1.7%自陳為雙性戀,而僅有0.2%自陳為同性戀,不確定、不知道與拒答者共占4%(章英華、杜素豪、廖培珊,2013)。由於性少數的受訪者可能對於調查過程中「出櫃」的風險感到顧慮,不見得願意回答真實的性傾向,且此數據中同性戀比例遠低於歐美國家的大型研究結果,因此普遍認為該調查可能低估了性少數者的比例。楊文山與李怡芳(2016)則利用了2011年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台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台灣北部24至29歲年輕人口中,有2.85%的男性自我認定是同性戀、女性則有5.21%自我認定是同性戀,且有8.86%的男性和27.65%的女性自我認定「不是異性戀」。不論在性慾望、性行為或性傾向認同等層面,女性同性戀傾向的人口百分比皆較男性多,此與西方研究結果相似。當代醫學對於同性戀的看法目前已知的、可信的科學證據,都顯示性傾向不是一種任意選擇、也不是外力可以改變的。世界精神醫學會(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2016年發布之〈性別認同與同性性傾向、性吸引與性行為之立場聲明〉強調:「性傾向是與生俱來,並由生物、心理、發展與社會因素等所決定。」世界醫師會(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在2013年10月於巴西召開之第64屆世界醫師會大會也通過〈人類多元性傾向聲明〉,強調「世界醫師會譴責所謂的『轉化』或『修復』性傾向的療法。這些作法構成對人權的侵害,更是不合情理的行為,應被譴責並接受制裁與處罰。醫師參與此類行為的任何步驟都將違反醫學倫理」。也就是說,不論你是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性傾向都不需要改變、不需要治療。台灣精神醫學會也在2016年12月26日公開發表〈支持多元性別/性傾向族群權益平等和同性婚姻平權之立場聲明〉,文中強調:「台灣精神醫學會支持政府應提供多元性別/性傾向者在法律與社會上的平等保障,包括醫療照護、反霸凌、反歧視、合法而完整的婚姻等權益,並給予多元性別家庭在生養、領養、撫育小孩上有完整的法律義務及權利,這將對同志家庭中的孩子提供重要的保護。」世界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曾在2014年和2015年兩度刊出文章支持同性婚姻,文中明確指出:「同性婚姻合法化是降低社會汙名的直接做法,能有效改善同志族群的身心健康。」台灣也在2019年5月24日實施《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使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醫療人員對於同志該有什麼樣的態度與觀念身為醫療人員,我們有社會責任經由倡議與衛教來改善社會的不平等,其中包括性別認同和性傾向相關的不平等。因此,醫療人員應該理解多元性別,當為性少數個案(例如同雙性戀、跨性別者)進行醫療及心理照護時,應以肯定式態度做為基本立場,避免對於性少數個體存有誤解、歧視,或落於性別刻板印象。在行政、立法或司法單位,決策過程中也應考量人民健康促進之面向,納入醫療實證,重視弱勢族群(包括婦女、性少數、兒少、經濟弱勢、以及被體制排拒於外之族群)的基本醫療權益,以符合憲法中平等權之核心價值。至於在醫療院所當中,也必然會有多元性別的員工,也應該照顧到同志員工的權益,讓不同性別、性傾向的員工,都能在醫療體系中自在地貢獻所學,這也是社會不斷進步的過程當中,醫療領域應該與時俱進之處。
-
2020-05-26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主人新冠去世…武漢版忠犬八公 苦守醫院3月不離去
(影片來源:YouTube)湖北武漢有一隻小狗在醫院痴守主人三個多月,但早在2月份,牠的主人已因新冠肺炎離世。這期間,醫院工作人員經常餵食照顧牠,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近日正為牠尋找新主人。澎湃新聞報導,今年2月,主人因新冠肺炎去世,牠便一直守護在武漢太康醫院等待主人,已經三月有餘。牠叫小寶,是一隻毛髮黃黑相間的中華田園犬,網友稱牠為武漢版的「忠犬八公」。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杜帆表示,太康醫院一名護士小劉(化名)日前透過社交平台聯繫他稱,有一位因新冠去世患者的狗狗,在醫院已經守護三個月了。但是現在醫院複診了,狗狗不適合再待在醫院,希望他們能想辦法幫牠找一個家。杜帆和同事第二天到太康醫院接走狗狗。當天,杜帆帶著小寶去寵物醫院做了全身體檢查,並做了絕育手術。根據小寶的牙齒推斷,牠應該7歲了,相當於人的年齡五十歲,是一隻大齡狗狗。小寶狀況還比較健康,除了有一點皮膚病。據報導,小劉在社交平台共發布五條關於小寶的視頻,記錄小寶在醫院的狀態。其中一條視頻附帶文字稱,「牠和主人一起來的醫院,主人因新冠再也沒出來了。但牠每天一直在醫院等他主人。」有網友評論「看到牠,我又想起了忠犬八公。」、「希望能有一個繼續愛牠的主人。」杜帆說,據他了解,小寶的主人是一位70多歲的老爺爺。「主人被送往醫院的途中,小寶跟著救護車跑到醫院。」杜帆說,一星期後,老爺爺不幸去世。此後,小寶便一直守在醫院裡面。期間,小寶一直在醫院門口和大廳活動。不少醫護人員、保潔阿姨、醫院超市老闆會餵牠一些食物。杜帆回憶道,第一眼見到小寶時,感覺牠非常靈性。「你看著牠的眼睛,牠看著你時,感覺充滿了故事。」杜帆說,帶牠回家之前,他和同事陪牠玩了30多分鐘,慢慢熟絡起來,隨後才將牠帶回家中。報導說,在此之前,曾有一名愛心人士聽聞小寶的故事後,領養過小寶,但小寶不吃不喝。一天後,愛心人士只好將小寶送回醫院。目前,杜帆他們已透過當地媒體以及協會公眾號發布了領養信息。截至目前,他們平台已收到十幾個愛心人士的領養申請,他們正在嚴格篩選領養人的資質。
-
2020-05-02 橘世代.健康橘
養毛小孩忘憂 長輩付出愛也得到愛
「媽,我今天提早下班,要不要出門去逛逛?我去接妳。」關爸爸年初過世後,唯一的女兒善思也已出嫁。善思發覺母親獨居在老家,整日足不出戶,心情也悶悶不樂。善思抓住空檔時間,想去探望母親。「啊,那個,我不在家。」電話那頭的關媽媽,小小聲地回應。「什麼?妳在哪裡啊?」善思沒想到母親竟然自行出門了。自從父親過世後,這種情況幾乎沒發生過,讓善思有點小小的激動。「我帶皮皮出來散步啊,我們在便利商店附近的一個公園裡。」善思在心中大叫,皮皮真的太棒了!那是一隻擁有純白毛色的小小犬。善思的朋友建議她,替媽媽找隻寵物,增添生活的趣味。她想起年幼時家中也曾養過寵物犬,媽媽對於養狗經驗不錯,在她的鼓吹下,老媽領養了皮皮。「哦哦,好ㄟ,我知道那裡,那我也過去,馬上到。」善思掛掉電話,想著要給皮皮買台推車,這樣老媽就能推著小狗,四處逛逛了。動物陪伴 健腦也化解焦慮有許多研究都顯示,在友善的動物陪伴下,可以降低人內心的緊張與焦慮。純粹的情感,讓人比較不寂寞。根據研究,養寵物有以下優點:1.增進身體健康養狗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比不養狗的人還低,尤其是養大型犬類,推論養大型寵物由於要出門遛狗,活動量較多。2.促進大腦功能照顧寵物的過程,就是腦部認知功能的訓練,需要記住步驟、時間,並且親自動手做。寵物帶來的互動,可以給予長輩即時回饋。3.抗憂鬱憂鬱症的治療中,讓寵物介入可增加治療成效。撫摸寵物帶來溫暖與幸福的感覺,學者發現人們在與寵物講話時,心跳較為和緩。4.抗孤獨原本互不相識的路人,聊起狗狗經,立刻拉近彼此距離。獨居長者,平日生活有寵物陪伴,甚至晚上有寵物陪伴入眠,也可以減少孤獨感。事先評估 體力認知都需要雖然養寵物好處多,也不是人人都適合,認養寵物前,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安全性的評估長輩的體力是否能負荷?過去有許多前例,都是為了追趕精力旺盛的寵物,長輩因此跌倒。體力較差或是身形瘦小的長輩,不建議飼養大型犬,可考慮小型犬或貓咪。2.長輩的認知功能是否適合飼養寵物長輩若是飼養方式的判斷失當,或是反應能力不佳,可能會被寵物咬傷。例如即使是已被豢養許久的寵物,還是保有某種程度的野性,倘若餵食又突然伸手靠近,可能會激起寵物攻擊性。3.長輩是否有其他不適宜飼養寵物的疾病例如對寵物的毛髮過敏,或是患有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等,在飼養寵物前,先檢查過敏原再做決定。4.要考慮後援部隊別把寵物的照顧責任全丟給長輩。要想想,倘若老人家生病,寵物有沒有人能接手幫忙。漸進飼養 讓長輩慢慢習慣許多專家建議,可以採取「漸進式」飼養法。讓原本沒有養寵物習慣的長輩,漸漸地認為家中有寵物。可由子女或孫子女,透過領養狗狗或是貓咪,帶回家中給長輩,等寵物被當作家中的一分子後,再鼓勵長輩接手飼養。接手前,也要了解長輩的個性及好惡。有些人非常懼怕寵物,或是不願意面對寵物帶來的生離死別。自認為對他們好,說不定反而造成他們的負擔。養寵物比較適合常常「窩」在家的長輩,因為有個能驅使他們走出去,強身健體的理由,並增強心理的慰藉,但若沒辦法配合,也不要勉強。找尋最合適長輩的方式,才是最佳的選擇。(本文摘自《一直喊不舒服,卻又不去看病》,寶瓶文化出版)看更多報導:《橘世代》【更多「新家人」關係↘↘↘】。從怕到愛 陳亞蘭多了「新家人」 甘願當毛孩奴。「10年緣分,我的生命禮物」忘不了毛小孩天使。愛上喵星人 上天給的禮物。毛小孩多過孩童的時代來了「新家人」關係正彼此呼喚著。毛寶貝的紅牽繩 止不住思念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