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醫聲.癌症防治
搜尋
預期壽命
共找到
60
筆 文章
-
-
2024-10-17 養生.抗老養生
長命百歲是場夢?新研究稱別指望活更久:人類壽命恐已達上限
由於更健康的飲食、醫療進步和許多其他生活品質的改善,百歲人瑞的出現似乎時有所聞,多數人預期活到一百歲不再是難事,但這是真的嗎?刊登在《自然老化》(nature aging)期刊的新研究卻潑了盆冷水,指出人類預期壽命在上個世紀加速後,實際上正在放緩。換言之,人類其實已經達到了壽命的上限。在該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研究了1990年至2019年世界上最長壽的八個國家,包括日本、韓國、澳洲、法國、義大利、瑞士、瑞典和西班牙在內其死亡率和預期壽命的變化,以及美國和香港的數據。他們發現,幾乎所有這些地方的預期壽命改善速度都減慢了,而美國的預期壽命實際上還有所下降。該研究主要作者S. Jay Olshansky教授表示,透過成功對抗疾病,已經實現了壽命的最大提升,這使得老化的有害影響成為進一步延長壽命的主要障礙。他指出,如今大多數年長者的生命延續是醫學所創造的時間,但這些醫療上的臨時措施產生的壽命年數越來越少。儘管它們的進展速度加快,這意味著壽命快速增加的時期現在已經被證實結束了。Olshansky補充,這也意味著如果額外的壽命並不是健康的,那麼通過減少疾病來進一步延長預期壽命可能是有害的。他認為,現在應該將重點轉向減緩衰老和延長健康壽命的努力。健康壽命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指標,用來衡量一個人的健康年限,而不僅僅是活著的歲數。Olshansky表示,該項研究發現並不排除醫學和科學在未來可以帶來進一步好處,但現階段目標以改善老年生活品質而不是延長壽命可能具有更直接的潛力。他表示,改善的空間還很大,包括降低健康風險因素、努力消除貧富差距以及鼓勵人們採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都能使人們活得更長、更健康。人類壽命延長簡史在20世紀初,人類的壽命開始延長,主要得益於減少兒童和中年人死亡的因素。這些因素包括基本的衛生習慣,以及對疾病的更好理解和防止細菌和病毒等傳染性病原體擴散的方法。政府也肩負起更大的責任來保護公共健康,例如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減緩傳染病的傳播,倡導衛生習慣以及隔離和控制措施。人類壽命延長的第二階段在21世紀中葉繼續發展,包括針對心臟病和癌症等特定疾病的醫學取得了進展,以及針對麻疹和百日咳等兒童疾病的疫苗幫助更多兒童存活到成年。此外,對大多數疾病的治療進步進一步延長了預期壽命。舉例來說,1900年出生的美國人平均活到約32歲,但2021年平均壽命已增長至71歲。【資料來源】.Despite medical advances, life expectancy gains are slowing.Human Longevity May Have Reached its Upper Limit.Most of today’s children are unlikely to live to 100, analysis says.Don’t Expect to Live Significantly Longer, at Least Not in This Century
-
2024-07-17 焦點.健康知識+
年少不讀書,長大竟會短命!多讀書連兒孫都長壽,外國研究:讀書達「一學歷」,降低死亡風險達34.3%
古人云:「一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讀書除了面相改變,也能影響壽命!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外國際期刊研究報告指出,「多讀點書者」其個人死亡風險降低,也就是說想活久一點書就多讀一點!多讀點書,可降低死亡風險科學家認為,研究表示,父母多讀點書,對兒童死亡率會有影響!.母親多受教育:每多接受一年教育,其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就會降低3.0%.父親多受教育:每多讀一年的書,其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也會降低1.6%而國際期刊「柳葉刀」研究報告也指出,多讀點書者,其個人死亡風險降低可達34.3%!讀書年限越長,死亡率降低越顯著:.讀書年限只有6年:(小學水準)的死亡率降低,只有下降13.1%.讀書年限再提升12年:(中學水準)的死亡率降低,下降了24.5%.讀書年限續提高18年:(大學/研究生水準)的死亡率降低,降低可達到34.3%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意味著在18年高等的教育中,如果每年持續有在接受教育,個體如果每多受一年教育,其死亡風險平均降低1.9%。老年人讀書,也可降低其死亡風險與此同時,研究人員觀察到不同年齡差異(18~49歲、50~59歲、60~69歲和70歲及以上),他們各自死亡風險都具有影響的:.18~49歲的年輕人:每多受一年教育,死亡風險平均可降低2.9%.7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多受一年教育,其死亡風險平均僅降低0.8根據以上的研究數據分析,黃軒建議「年輕人(18~49歲),趁年輕多讀點書」,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可望降低死亡風險!這些研究強調了「教育能提高預期壽命的重要性」,教育對於改善健康狀況和延長壽命的積極作用,即使是老年人,也可以從教育中獲益,降低其死亡風險。為了自己的生命、為了子女未來的生命,你要不要趁年輕時多讀一點書呢?想活久一點就從現在開始當讀書人,讀書除了可改變面相也能讓你更長壽喔!延伸閱讀:.醫盤點「人在臨終前最後悔5件事」你符合幾項?做好4件事活出無憾人生.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幾歲開始會發現自己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波段是「斷崖式衰老」關鍵
-
2024-07-15 養生.抗老養生
104歲仍出海捕龍蝦 自認不會退休的「龍蝦夫人」授長壽4秘訣
緬因州著名的「龍蝦夫人」薇吉尼亞·奧利弗(Virginia Oliver),雖然高齡104歲了,但還沒放棄捕龍蝦生活,且已經更新了最新一季的商業龍蝦捕捉許可證,計畫要在今年夏天捕捉更多的龍蝦。奧利弗從八歲就開始向父親學習捕龍蝦,然後與已故的丈夫一起工作;當時,女性從事捕龍蝦是件極為罕見的事。「我不會退休的,我會一直這樣做到死,」奧利弗告訴TODAY.com說,「我喜歡出海,喜歡當自己的老闆,我自己做主。」出生於1920年6月6日的奧利弗 ,在當地電影製片人拍攝了一部關於她的紀錄片「與龍蝦夫人的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The Lobster Lady)後,在百歲生日那年成名。這位龍蝦夫人也與大家分享了自己保持長壽的四個秘訣:1.保持活躍奧利弗說自己的長壽都是因為不斷保持忙碌;她說,保持活躍很重要,否則「你就會坐上輪椅」。當她和兒子一起出海去捕龍蝦時,每周會工作三天,且得在凌晨3點就起床,準備在日出前搭船出發。2.乾淨生活奧利弗 不抽煙也不喝酒,她兒子稱之為「乾淨生活」。當說到飲食,奧利弗 表示她最喜歡的食物,當然就是龍蝦;根據「消費者報導」(Consumer Reports),龍蝦是一種熱量低的蛋白質來源,且富含鋅、鈣、磷、硒和鉀等礦物質以及維生素B群。3.造訪大自然捕龍蝦意味著你得長時間待在海上,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對奧利弗來說,她很單純的喜歡海上的生活和其新鮮空氣。NBC醫學新聞撰稿人艾札爾(Natalie Azar)在TODAY指出:「當你處在水上時,你的整個體內狀態就會變得平靜。」她補充表示,光是靠近水,就能因為產生敬畏感和獲得舒緩的感官體驗而促進心理健康。4.找到熱情奧利弗在紀錄片中表示:「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在居民長壽且具有最長預期壽命的「藍區」(Blue Zone)內,多數居民都不會退休,且不認為他們所做之事是「工作」,因為他們很喜歡自己的職業。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27 養生.抗老養生
60歲的人算老嗎?研究發現老年定義出現變化:這歲數才「老」
發表在最新一期的「Psychology and Aging」(心理學與老年化)期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老年」的定義正在改變,與先前的幾世代相比,現代人認為自己「老了」的時機比以前更晚。該研究由來自德國和美國的研究員完成,研究分析1萬4000多人的數據,他們在1911年至1974年期間出生,並且參與正在進行的德國老化調查,參與者要回答一簡單的問題:你會將幾歲的人稱之為老年人?該研究發現,60多歲的人認為「老年」從75歲左右開始,然而,這一看法在不同世代或出生隊列(birth cohorts)中有顯著的差異;出生較晚的人較有可能推遲他們認為「老」的年紀,尤其是1935年後出生的族群。換句話說,隨著時間過去,被視為「老」的門檻已經向上移動。研究作者、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維特斯汀(Markus Wettstein)博士說明:「預期壽命增加可能促成人們更晚意識到老年開始,此外,健康的某些方面隨著時間過去已經改善,因此,過去被視為老年的某個年齡層,如今可能已不再被認為是老年。」有幾個因素促使對「老年」的看法產生變化,包括隨著壽命延長,被視為老年的門檻自然愈來愈晚;退休年齡的變化也可能產生影響,在德國,退休年齡已經從65歲逐步提高,2031年將達到67歲。研究人員注意到,推遲老年年齡的趨勢在近數十年加速,但現在可能達到平穩期,雖然1911-1935年和1936-1951年出生的人群對於老年何時開始有非常不同的看法,但1936-1951年出生的人群和1952-1974年出生的人群之間沒有太大的差異,研究員推測,原因可能是預期壽命增長減緩。維特斯汀指出:「推遲老年年齡的趨勢不是線性的,未來不一定會持續下去。」研究還顯示一些有趣的人口學差異,如平均上,女性認為老年開始的時間比男性認為的時間晚兩年半,這一性別差異在年輕世代中甚至更大;前東德地區人民的預期壽命較低,與西德同齡人相比,他們認為的老年較早開始。除此之外,感覺孤獨、患有更多慢性病、自我評估健康狀況較差等也與認為老年較早開始相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16 醫聲.醫聲要聞
永續健康論壇2/台灣健康指數落後日韓 大家醫計畫起跑
根據調查,台灣醫療照護指數連六年、十二次評比蟬聯世界第一,但沒有反映在國人健康表現,專家指出,台灣不僅平均餘命、新生兒死亡率、可避免死亡、癌症存活率或心肌梗塞住院後死亡率均落後日、韓、新加坡等國,連慢性病照護也有待加強。對此,健保署今年搭配智慧科技,推出大家醫整合照護計畫等三項政策,盼藉由全人全程照護,提升國民健康。以2011年至2019年各疾病標準化死亡率變化為例,台灣惡性腫瘤下降8.2%,韓國降幅24.4%;心臟病台灣下降9%、韓國降16.3%;腦血管疾病台灣下降14.9%、韓國降40.1%。短短八年,韓國健康指標表現亮眼都超車台灣。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強調,醫療支出合理成長是「投資」不是「成本」,在同樣保險制度下的國家或地區,醫療支出占GDP愈高,健康指標愈好。但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兩者關係未必成正比,如美國醫療支出最高,預期壽命卻較短,日本醫療支出為平均值,預期壽命最長,台灣醫療支出略低平均,壽命卻較長,顯示與其一味增加醫療支出,不如將錢花在刀口上。2019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BD)顯示,癌症與三高導致的疾病,是台灣最主要造成死亡與失能的病因。因此,健保署針對慢性病推出大家醫整合照護計畫,結合預防保健、代謝症候群、癌篩等,導入價值支付,建立以人為中心的健康照護模式。同時透過臨床端上傳雲端的數據,計算民眾未來罹病及合併症風險,依住院率、死亡率、醫療費用等,將風險分為六級,再依風險等級分流至不同醫療機構照護。石崇良表示,民眾可透過健康存摺了解自己的疾病風險,同時也能檢視醫療機構照護適當與否,風險降低時給予照護的醫療院所獎勵,反之則及時改善、轉診。此計畫預計從糖尿病及腎臟病開始。另外,健保署同步推行遠距醫療給付計畫、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2.0,預計7月1日起試辦擴大在宅急症照護計畫,減少個案因肺炎、尿路感染及軟組織感染急症住院情形。
-
2024-05-14 養生.抗老養生
抵銷短命基因影響變長壽 養成4個健康習慣有助延長你5年壽命
不是每個人都能活到100歲,但努力實現長壽生活是有機會辦到的,特別是對那些有早逝遺傳風險的人來說,養成某些健康習慣是延長壽命的關鍵。一項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實證醫學》(BMJ Evidence Based Medicine)的研究表明,透過簡單地調整日常習慣,你的壽命可能會增加5.5年。在該項研究中,科學家對超過35萬名歐洲血統的人進行了為期約13年的追踪研究,研究了生活方式和遺傳學對人類壽命的綜合影響。 整體來說,研究人員發現,雖然基因和生活方式似乎對人的壽命有累積效應,但如果遵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過早死亡的可能性都會增加78%。此外,與沒有早逝遺傳風險且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相比,具有早逝遺傳風險並遵循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早亡的可能性是其兩倍。不過研究結果同樣表明,過早死亡的遺傳風險可能會被良好的生活方式所抵消約62%。研究人員建議,那些具有早逝遺傳風險的人,如果在40歲時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長預期壽命近5.5年。哪些健康的習慣可以延長你的壽命?該項研究檢視了每個人的六種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吸菸狀況、體力活動、飲食、飲酒量、體型和睡眠習慣。但研究人員發現,以下四個因素似乎構成了最佳的生活方式組合,對長壽影響最大:.吸菸:那些不吸菸或從不吸菸的人,其過早死亡的風險比有吸菸的人要低。.運動:風險最低的人符合建議的美國人體能活動指南,該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體力活動和兩天的肌力訓練。.睡覺:表現最好的人每晚睡七到八小時。.飲食:吃含有大量水果和蔬菜的健康飲食與較低的過早死亡風險有關。如同一種壞習慣往往會導致另一種壞習慣,複合的健康生活方式能帶來更好的益處,進而延長壽命。需要注意的是,該研究是觀察性的。因此,研究人員只能說某些因素與更長壽命之間存在聯繫,而不是這些因素實際上會導致某人活得更久。該研究的合作者Xue Li博士告訴《webMD》,「我們的建議是專注於養成並堅持健康的習慣,無論你的基因怎麼說。」【資料來源】.Healthy lifestyle may offset effects of life-shortening genes by 60%+.Adopting These 4 Habits Might Add Up to 5 Years to Your Life, Study Finds.A Healthy Lifestyle Can Add Years to Life, Despite 'Bad' Genes
-
2024-05-07 養生.運動健身
她82歲還能跑半馬 專家指3個好習慣是保持心臟健康及長壽關鍵
變老不等於就得放慢生活腳步,現年82歲的威瑪.金恩(Wilma King)從70多歲開始,每年都參加華府半馬拉松比賽,並養成每天步行8英里(約13公里)的習慣;科學顯示,她規律的日常鍛鍊,包括重量訓練和靈活度訓練,都有助長壽。威瑪於2014年在她的女兒安德莉雅(Andrea)以及親友的陪同下,完成了她人生第一場半馬拉松賽事;「他們看起來很開心,所以讓我想要加入,」威瑪告訴「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專家和研究指出,只要你跟隨威瑪的三個好習慣,即使你無法去跑馬拉松,也能幫助保持心臟健康。保持每日晨間散步好習慣威瑪表示,自己的生活中一直都有很多活動,當她女兒大到可以坐在車座裡時,她馬上就帶著她與家人一同出遊騎自行車。但威瑪在2014年,被診斷罹患心包膜炎(pericarditis)、胸膜炎(Pleurisy)和瓣膜問題;她下定決心要盡力保持健康,並開始定期散步。現在,每日長距離散步已是她主要的運動方式,估計每個月可走到200英里;不過專家指出,普通人每天只需要多走個500步到1000步,就能帶來健康益處。與親友分享散步照片,維持社交威瑪指出,她的晨間例行公事,還包括與親友保持聯繫;她會在散步的途中用手機拍照「打卡」。科學證明顯示,社交可以延長壽命,並提升你維持日常鍛鍊的動力;在居民長壽且具有最長預期壽命的藍區(Blue Zone)內,就以建立並保持活躍社交活動而聞名,因為這對身心健康都大有益處。重量和靈活度訓練以防受傷威瑪除了散步外,還保持了從事伸展和活動度等訓練的好習慣,來幫助保護她的關節,並且會在家中進行最有效的抗衰老運動,那就是重量訓練。一位私人教練就曾告訴「商業內幕」,透過保持靈活度來防止受傷,是長壽的關鍵。對威瑪來說,充滿活力的社交生活、長距離散步和其他運動習慣的結合,都給她帶來了正面的回報,因為她注意到,跟她同齡但沒有類似習慣的人,健康狀況很快惡化。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4-14 養生.抗老養生
「1國家」榮登長壽寶地!長壽專家建議:做好5習慣讓你更長壽健康
新加坡成為全世界最新藍區(Blue Zone),不過它是「人造」出來的。藍區一詞創造人、長壽研究專家布特納(Dan Buettner)告訴CNBC Make IT:「新加坡有全球最高的『健康調整預期壽命』( health-adjusted life expectancy);新加坡的做法和政策,成功創造出地球上最長壽且健康的生命。」5習慣讓居民更長壽健康藍區意指居民長壽且具有最長預期壽命的地區,平均百歲人瑞數量是美國的10倍;原始藍區是由自然環境所造成,分別為加州羅馬琳達市(Loma Linda)、希臘伊卡里亞島(Ikaria)、日本沖繩、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亞市(Nicoya)、義大利薩丁尼亞島(Sardinia);新加坡則是新出現在布特納名單上的地區,這個人造的藍區有以下特點:1.少坐車,多走路世界上許多地方民眾都是靠開車來移動,但多數新加坡人是靠走路,且通常是出於必要性,而不是為了運動。布特納表示:「我認為新加坡對汽車徵稅、對汽油徵稅、對道路使用徵稅,然後在步行、騎自行車和公共交通方面投入巨資,做得很棒。」2.將親友留在身邊研究顯示,藍區民眾會優先考慮親朋好友,並將他們留在身邊。這點可從新加坡的「近居購屋津貼」(Proximity Housing Grant)政策中看出;該政策在經濟上鼓勵民眾與父母和孩子住在一起,或住在附近。3.歸屬感根據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數據,近80%新加坡成年人都有宗教信仰;丕優研究中心2014年一項研究中,就將新加坡列為世界上宗教最多元化的國家。4.選擇健康的習慣布特納指出,新加坡在「健康食品比垃圾食物更便宜且更容易獲得」方面,做得很好;該國制定激勵措施,鼓勵食品企業提供更健康的選擇。新加坡健康促進委員會(Health Promotion Board)推廣像是糙米和全穀物等更健康的選擇;衛生部還特地創建一個標示系統,向民眾展示出哪些食品攤位有更健康的選項。5.無障礙醫療保健新加坡人享有全民健保,這意味著居民可以獲得優質的醫療保健,包括預防、治療、復健和安寧療護等服務;且新加坡政府也一直致力於制定可補貼醫療費用的政策。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早睡增死亡風險?胸腔重症科醫曝真相!每天「睡滿x小時」更長壽.研究長壽之道20年!長壽專家培養出5健康習慣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3-01 焦點.元氣新聞
全球最佳醫院台灣入選35家醫院,完整清單報你知!世界250強台灣僅「1家」,專家解析原因為何?
由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與全球數據公司「Statista」合作的「全球最佳醫院」公布今年最新排名,台灣一共入選35家,在全球最佳250家醫院中,台北榮民總醫院位居第218名,是台灣唯一上榜的醫院。2024全球最佳醫院公布 台灣35家上榜名單一次看「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4」排名公布,是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與全球數據公司「Statista」連續第6年合作,發表各國當地醫院排名。台灣上榜的35家醫院:1.台北榮民總醫院2.台灣大學附設醫院3.林口長庚醫院4.台中榮民總醫院5.高雄長庚醫院6.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7.馬偕紀念醫院8.成大附設醫院9.高醫大附設中和紀念醫院10.桃園長庚醫院11.台北慈濟醫院12.台北長庚醫院13.國泰醫院14.高雄榮總15.花蓮慈濟醫院16.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17.北醫附設醫院18.台大雲林分院19.亞東醫院20.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21.三總松山分院22.萬芳醫院23.奇美醫院24.國泰汐止分院25.國泰新竹分院26.長庚雲林分院27.屏東安泰醫院 28.嘉義長庚醫院29.台中慈濟醫院30.彰化基督教醫院31.雙和醫院32.新竹馬偕醫院33.彰濱秀傳醫院34.中國醫大新竹分院35.嘉義基督教醫院2024台灣醫院排名全球醫院前5強1. Mayo Clinic(美國梅約診所)2. Cleveland Clinic(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3. Toronto General - 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加拿大多倫多全科醫院)4. The Johns Hopkins Hospital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3.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美國麻省總醫院)2024全球最佳250名排行榜參與評比的國家有哪些?獲獎的國家哪些多?2024年全球最佳醫院排名列出30個國家的最佳醫院,包括澳洲、奧地利、比利時、巴西、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印度、以色列、義大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荷蘭、挪威、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韓國、西班牙、瑞典、瑞士、台灣、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和美國。根據生活水平與預期壽命、人口規模、醫院數量和數據可利用性選出其中的醫院。每個國家被評比的醫院數量不同,根據各國醫院數量和數據可用性。美國獲得獎項最多的醫院 420 家,以色列和新加坡各有10家醫院。評選世界250大醫院的目的是什麼?「沒有比選擇合適的醫院為自己或親人提供照護更重要的決定了。」美國新聞周刊表示,公布全球前250強醫院名單,盼經由各國醫院聲譽和績效比較,幫助民眾尋求最佳照顧患者與家庭的醫院。新聞周刊強調,每家醫院的評分均基於對逾8萬5000名醫學專家的線上調查,還有出院後患者整體滿意度調查的公開數據。該分數還考慮了衛生和患者/醫生比例等指標,以及關於醫院是否使用患者報告結果測量(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縮寫PROM) 的調查,PROM 是患者填寫的標準化問卷,用於評估他們的經驗和結果。台北榮民總醫院是2024年唯一進入世界前250排名的台灣醫院「2024年全球最佳醫院(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4)」自2019年開始舉辦,2024年在全球30個國家及地區,共2400家醫院中,列初全球前250名最佳醫院,今年受評國家包括美國、德國、日本、韓國、法國及台灣等國;依國家和地區同步發表所有受評醫院排名,台灣醫院共有35家列入排名,僅台北榮總進入前250名。2023年台灣第一次被納入,台大醫院以全球排名第249名,名列前250強。2024年的全球最佳250家醫院中,台北榮民總醫院位居第218名,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全球最佳醫院連續6年都是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排行第一,台北榮總同列全球前250強,與有榮焉。非英語國家進入排名不易,陳威明說,近年北榮發展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加上投入超過百億元的數個重要軟硬體建設都陸續完工啓用,尤其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吸引許多國際病患就醫,更有許多全球知名醫學中心參訪,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最近也三度主動前來並簽定合作意向書,即將展開深度合作。陳威明也說,台北榮總能夠進入世界前250名,深感榮幸,但很多亞洲鄰近國家,像新加坡、韓國等,都有更多的醫院進入到全球前250強,他相信台灣許多醫學中心的醫療品質都不亞於這些醫院。他表示,台北榮總會繼續虛心檢討,持續進步,並且和國內其他醫學中心一起努力,希望明年有更多醫院一起爭取更佳名次反應台灣真正的醫療實力。「全球最佳醫院」是如何評比?今年版本為反映對醫療關鍵績效指標的重視,增加醫院品質指標支柱的權重。評分模型新增韓國、馬來西亞和智利3個新的國家認證,並針對美國名單引入CMS(「聯邦醫療保險和聯邦醫療補助計劃服務中心」(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縮寫CMS) 資格標準。2024年是第2次針對醫院進行患者報告結果測量(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縮寫PROM)實施狀況調查,基於四個資料來源:1. 線上調查:Newsweek和Statista邀請30個國家的8萬5000多名醫學專家,包括醫師、醫院管理人員等參與線上調查。參與者被要求推薦自己國家以及其他國家的醫院,不允許推薦自己工作的醫院。2. 病人滿意度:來自患者調查的公開數據,分析患者體驗。病患體驗調查通常由保險公司以及醫院在病患住院後進行。調查主題的包括對醫院的整體滿意度、醫院推薦以及對醫療護理的滿意度。3. 醫院品質指標:從大多數國家的各種公共來源收集了品質指標。不同國家的品質指標有所不同。所包含數據的範例包括特定治療的護理品質數據、衛生措施和病人安全數據以及每個醫生和每個護理師的患者數量數據。4. PROMs 實施調查: PROMs實施評分已納入世界最佳醫院計畫的評分模型,於去年下半年料《新聞周刊》和 Statista 聯繫各醫院調查。計算每家醫院在4個類別中的得分並進行加權:同儕推薦(國內40%,國際5%):病患體驗(16.25%)、醫院品質指標(35.25%)、PROM 實施(3.5%)。評比方法的侷限:各國每家醫院都按分數評級,分數只能在同一國家醫院間進行比較,因為每個國家的患者體驗和醫療關鍵績效指標不同。由於無法協調這些數據,因此無法對分數進行跨國比較(例如A國得分90分, 不意味著該醫院優於B國得分87分的醫院)。專家解析 2024全球最佳醫院250強 台灣醫院為何難上榜今年評比有些微改變,包括提高醫療品質比重,另一個改變是與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Health Outcomes Measurement(ICHOM)建立夥伴關係。ICHOM是歐美推動價值醫療(Value-based health care)的主要組織,該組織訂定各種疾病的品質指標,著重以病人為主的感受與就醫體驗,強調病患於就醫後的長期健康恢復,而非單純的手術與治療成果。台灣僅有少數專家進入ICHOM平台推動全球醫療品質指標的定義,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是亞洲唯一制定全球高齡照護價值醫療品質指標的專家。陳亮恭指出,ICHOM所重視的醫療品質相當全面,更著重病患身心靈的健康與從疾病復原的過程,與傳統由醫療體系所定義的品質指標不盡相同。陳亮恭說,國際間對於醫療品質的提升高度重視病患就醫體驗,所謂的體驗不光指滿意度調查,更重要的是病患就醫時健康恢復、改善生活的過程,也就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價值醫療。歐美國家也調整醫療服務支付方式帶領價值醫療的推動,美國MediCare幾年前便逐年導入價值醫療支付方案以提升醫療品質。另外,國內僅有台北榮總進入全球前250強,也有專家認為,癥結可能在於我國相關評比指標的公開資料過少。主辦單位先擇定30個國家評比,設定評分方式後,只能在該國公開資料中尋找相關數據。根據Newsweek公布調查結果,台灣的公開資料中欠缺醫療品質與病患就醫體驗相關數據,所以僅能以Google評分、國際醫院評鑑(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還有負責台灣本土醫院評鑑主辦單位,即醫策會網頁上的有限數據進行評分。Newsweek表示,評分高低僅能作為國內比較,因各國的公開資料內容並不相同,不適合放在同一個標準比較。由於每個國家公開資料不盡相同,Newsweek和Statista針對每個國家還有個細部的評分方式,且一再強調,評分高低只能跟自己國家比較。所以,其公布的評分不是絕對分數,而是百分比。美國某家評分90%的醫院並不等於德國另一家90%的醫院。至於選出全球排名的關鍵,依照該醫院所獲得的國際推薦與國內排名,例如第一名的Mayo Clinic就是所有醫院中獲得最多國際專業人士推薦,且整體評分居美國第一,另外加入醫療品質與病人評價項目的績優評分,綜整評為全球最佳醫院的第一。專家認為,國內醫院排名偏低,上榜醫院太少,也許很多人認為台灣的醫療品質並未被正確評價。根據評比所公布的內容分析可以得知,台灣的醫療品質難以透過單一國際評比論斷。但台灣的醫療服務品質調查國際化程度不足,導致國際評比時無法由公開資料取得足夠數據卻是事實。如何讓資訊透明化與系統化,並加入價值醫療的評比,值得正視。專家建議,畢竟國際評比代表的是國際社會(主要是已開發國家)對於醫療品質的精進,我國也可從國際評比思考精進我國醫療品質的策略。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2-08 焦點.健康知識+
女性停經後維持體重可望長壽,有機會多活30年!但沒減肥體重下降恐是短命警訊
多項研究表明,保持健康的體重與壽命長短有關。最近1項發表於《老年學》(Gerontology)期刊的研究指出,在60歲後保持穩定的體重,可能會讓女性特別長壽,其中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在60歲後保持穩定體重的女性,壽命可能可以超過90歲。停經女性維持穩定體重 有機會活超過90歲主導這項研究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調查了54,437名參與婦女健康倡議的女性,該倡議以縱向研究的方式,調查了停經後女性罹患慢性疾病的原因。在研究期間,記錄了參與者在基線(指臨床研究中,患者已經過篩選加入研究,但還未開始用藥治療的這段時間)、第3年和第10年的體重,根據這些數值,參與者被分為3組:體重減輕(基線減少5%以上的人)、體重增加(基線增加5%或更多的參與者)或體重穩定(基線變化不到5%)。在所有參與者中,30,647名(占56%的女性)特別長壽,也就是超過90歲的預期壽命。研究結果指出,與體重穩定的參與者相比,那些體重在基線上、下減少或增加5%以上的參與者,活得更久的機率更低,而這項研究是首次評估體重變化對女性長壽影響的研究。沒減肥體重卻下降?研究:可能是壽命縮短的警訊研究的第1作者Aladdin H. Shadyab表示,在美國,老年女性超重或肥胖的情況非常普遍,身體質量指數範圍為25到35之間,這項研究支持老年女性中將體重穩定視為長壽的目標。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沒有減重但體重卻下降時,與壽命縮短有較強的關聯性。因此, Shadyab指出,如果老年婦女發現自己在沒有試圖減肥的情況下體重下降,這可能是不健康和壽命縮短的訊號,應特別留意。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運動可防癌降低死亡風險!專家曝每周運動這時間助抗癌,散步慢跑都算.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資料來源:Key To Longevity? Women Who Maintain Body Weight After 60 Likely To Live Longer, Says Study★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31 養生.人生智慧
無形中縮減你的退休老本 專家建議注意最易花掉積蓄的4大開銷
忙碌了大半輩子,存了一大筆錢,準備離開職場,展開人生新階段的時候,最好先了解,有些支出會「意外」縮減你的退休老本,特別要注意最容易吃掉退休積蓄的四大開銷:一、健康保險The Money Couple理財網站和柯瓦財富管理公司執行長柯瓦(Taylor Kovar)說,即使有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看病時自付額還是很高,「包括醫藥費、手術費和長期照護費。」健康前景服務金融公司(HealthView Services Financial)2021年估算過,身體很健康的65歲夫婦,終其一生,根據居住地和個人壽命,平均要自行支付15萬6082元到100萬元不等醫療費。二、住屋維修擁有自宅雖然不必付房租,但維修費用也很可觀,可能損及你的退休老本。柯瓦說,「房子老了,大型維修如換屋頂或水管的必要越來越大,」根據勞動統計局,2016-2020年間,美國65歲以上老人每年花在房屋相關的費用,平均為1萬6880元。三、稅金從退休帳戶領出的每筆錢,大部分都要當作收入來繳稅,也許連社安金也有部分需繳稅。專家說,多數退休者是靠固定收入生活,高稅率會吃掉不少退休金,因此,稅務計畫得好好做。四、長壽由於醫藥和科技進步,現在的人越來越長壽。全國健康統計中心指出,2021年出生的美國人,平均預期壽命為76歲。晚年歲月加長,晚年的支出也會增加。柯瓦說,「很多人活到90幾歲甚至100多歲,退休計畫得把也許比你所預期更長的用錢期列入考量,這點至關重要。」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1-06 養生.聰明飲食
健康飲食可延年益壽? 研究:「這年紀」開始改變多活10年,多吃3類食物有助延壽
適當的飲食對於整體健康和長壽很重要,近來有研究發現,在40歲時轉向更健康的飲食,可延長壽命長達10年。根據發表在《自然食品》(Nature Food)期刊上的1項研究表示,從典型的西方飲食,轉向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並堅持下去,可以分別使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延長10.8年和10.4年。健康飲食竟能延長壽命? 研究結果曝光:愈早開始愈好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約50萬名年齡在40至69歲之間參與者的數據,研究他們的飲食習慣,以及多年來的飲食變化,追蹤時間至少長達30年之久。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從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轉向健康飲食,並保持健康飲食模式的中年人,可以使他們多活10年,但在晚年轉向更健康飲食的參與者,壽命雖然也有改善,但不如40多歲的人那麼明顯。舉例來說,70歲時轉向更健康的飲食模式,可能只能帶來比40多歲人預期壽命增長的一半。多吃這些食物有助延壽! 研究人員望政府對不健康食物課稅另外,研究人員還確定了與增加壽命相關的食物類別,包括堅果類、豆類和全穀類食物,都是對健康最有益的食物,而建議限制攝取的食物則包括含糖飲料和紅肉。研究人員指出,減少攝取含糖飲料和加工肉品,並增加全穀物和堅果的攝取量,估計將會使預期壽命得到最大的改善。研究人員期望這些結果將有助於政府制定更好的健康政策,同時也建議實施對不健康食物課稅,並為健康替代品提供補貼的政策。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癌症翻轉婚姻!罹乳癌後改善關係:願為對方犧牲才是永恆愛情★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1-01 養生.聰明飲食
飯吃七分飽,健康活到老?不要吃到飽真的能讓你比較健康嗎?
讀者翁先生在2022-6-19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一直很關注也非常感謝林教授在實證醫學方面為我們讀者解惑,也購買林教授的著作,林教授建立科學的養生保健網站更是有效的提供實證避免我們讀者被眾多偽健康知識給影響。尤其是林教授的八字箴言:【均衡飲食,有恆運動】。只要做到,就幾乎可以不用再看有關養生方面的知識。有恆運動方面林教授分享了自己的運動項目及很多細節,如有氧、重訓、有拉有推強調均衡等等……。均衡飲食方面也分享了飲食內容。做為您忠實讀者的我有個小小的提問,在飲食方面您對飽食或吃飯吃飽的看法,對健康方面是不是有相關實證醫學的研究。我一直對吃飽的狀態無法拿捏,相關知識一直在告訴我們吃飯吃七分飽就好,但甚麼感覺是七分飽,如何定義? 而適度的不刻意吃飽維持飢餓比吃飽更有利於健康?想請教林教授對用餐要吃多少量的看法,謝謝您。「七分飽」是中國民間流傳的養生觀念,而完整說法是「想要活到老,吃飯七分飽」或「餐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日本也有類似的說法,只不過七分被放寬到八分。這個日文的「腹八分目」有被音譯成Hara hachi bun me,在很多網路文章裡出現。例如知名的克里夫蘭診所就有發表Don’t Eat Until You’re Full ― Instead, Mind Your Hara Hachi Bu Point(不要吃到飽 – 應該注意你的腹八分點),而它的第一段是:「Hara hachi bu 是一個日本詞,意思是“吃到 80% 飽”。 它起源於沖繩市,在那裡人們用這個建議來控制他們的飲食習慣。 有趣的是,他們有最低的心臟病、癌症和中風發病率,而預期壽命也相當長。」網路上也有很多文章在教人家如何吃到七分飽或Hara hachi bu,但我看不出有任何一個真的是能讓我準確或大致上地吃到七分飽或八分飽。所以,對於翁先生所問的「甚麼感覺是七分飽,如何定義? 」,我就只能回答:「感覺就是感覺,定義則沒有」。至於翁先生所問的「是不是有相關實證醫學的研究」,我先暫時回答:「網路上是有這樣的聲稱」。例如,Heho網站在2020-3-15發表餐餐七分飽讓你多活12年!研究證實:限制卡路里能讓細胞逆齡,而它的第一段是:【延年益壽是不少人的夢想,而研究證實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別吃太飽」。近日,一項來自《Cell》的研究顯示,限制生物體的卡路里攝取,就有1/2的衰老細胞和1/4衰老基因能被「逆轉」。】Heho這篇文章還說:【而這次的研究,則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組、曲靜研究組、中國科學院基因組研究所張維綺研究組,及美國索爾克生物學研究所等研究團隊的合作。 他們用大鼠做試驗,將一批實驗大鼠分為3組:年輕任意進食組、年老任意進食組、年老節食組。後者從中年期開始對大鼠進行「七分飽」干預,持續節食9個月。】雖然這篇文章一再提起「研究」,可是偏偏就不說出哪裡可以看到該研究,所以我只好自己去找。我找到的是2020-3-5發表的Caloric Restriction Reprograms the Single-Cell 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 of Rattus Norvegicus Aging(熱量限制重新編程了褐家鼠衰老的單細胞轉錄景觀)。其實,從這個標題就可看出,這項研究是用老鼠來做「熱量限制」的研究,而這顯然是跟人類的「七分飽」有相當大的差距。事實上,這篇論文的內容裡也完全沒有提起「七分飽」(70% full或70% fullness)。所以,Heho那篇文章所說的【對大鼠進行「七分飽」干預】,是誤把「70%熱量限制」當成「七分飽」。雖然「熱量限制」跟「食量限制」是有關聯性,但卻不能畫上等號。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想要減肥或控制體重的話,就要吃「低熱量」的食物,而這是因為低熱量食物可以在提供飽足感的情況下避免過多熱量的攝入。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在沒有飽足感的情況下攝入過多的熱量(例如吃油炸食物),也可以在沒有攝入過多熱量的情況下有飽足感(例如吃新鮮蔬菜)。請看梅約診所發表的Weight loss: Feel full on fewer calories(減肥:感覺飽但較少卡路里)。好,我現在可以正式回答翁先生所問的「是不是有相關實證醫學的研究」。答案是:【醫學文獻裡有非常多「熱量限制」的研究,但卻沒有「七分飽」的研究。網路上看到的所謂的「七分飽」研究,例如Heho那篇文章,是誤把「熱量限制」當成「食量限制」】。翁先生的最後一個問題是「對用餐要吃多少量的看法」,而我的回答是:.就食量而言,不要吃到感覺不舒服。也就是說不要讓自己飽得難受或餓得無力。.就熱量而言,如果沒有胖瘦的問題,那「進的」跟「出的」取得平衡就好了。至於什麼是取得平衡,從體重的變化就可判斷。每天同一個時候量體重(例如早餐前),如果持續增加,那就要減少「進的」以及或增加「出的」,例如少吃一點食物,多做一點運動。原文:七分飽比較健康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2-08 癌症.抗癌新知
罹癌痛苦又虛弱,為什麼還要運動?詳解運動對癌友有什麼好處
「我都已經得癌症,痛苦又虛弱,還要運什麼動啊?」許多癌友聽到「運動處方」,第一個念頭就是:我需要嗎?癌症希望基金會(HOPE)提供「運動處方」,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副教授朱奕華表示,目前主要針對「度過治療,處於穩定狀態」的癌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政毅指出,希望建立指引,幫忙癌友生活復原。罹癌後且身體明顯虛弱時該運動嗎?癌症病患在經過治療後,身體明顯虛弱,連帶影響心理狀況,限制了病友活動的體能與意願。許多研究顯示,在經歷過細胞破壞的療程後,適當的運動可以增進癌友體能,也有助於紓壓。運動對癌友有什麼好處?可以增強肌力、訓練平衡感、減低疲憊感,還可以有更好的心理狀態及生活品質。癌友若缺乏運動,身體可能愈來愈虛弱,間接影響食欲、免疫力與情緒,甚至導致療程中斷,造成更負面的影響。許多研究表明,定期運動與癌症診斷後預期壽命的延長有關,在許多情況下是透過降低癌症復發的風險來實現的。研究表明運動有助改善「癌疲憊」化療、放療和骨髓移植等癌症治療會造成身體虛弱的原因,在於抗癌藥物在攻擊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攻擊健康細胞,包括紅血球。患者可能會出現貧血問題,導致他們感到疲勞。雖然癌疲憊通常在治療結束後減輕或停止,但這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研究表明,經常運動的癌症患者的疲勞程度減少了40%至50%。因此,雖然一開始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站起來並四處走動,但運動將提供減少癌疲憊的長期好處。治療結束後的癌友該如何運動?謝政毅指出,大家都知道運動很好,癌友應如何開始?選擇什麼運動?HOPE展開癌友運動處方計畫,先以治療結束後的癌友為對象,在過往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十二周運動處方,希望建立指引,建議多樣化的運動選擇;未來也希望連結社區、社會等運動資源,進行推廣,幫助癌友持續運動。「HOPE癌友運動處方」先由職能治療師與營養師為癌友進行身體生理評估;接著是個人化的運動及營養介入,會設計成不同模組,分初、中、高階;然後由運動教練帶領,課程設計包括:核心伸展、肌力訓練等;並透過評估生理監測指標、營養指標等,評估效益。癌友運動處方應注意「初學者效應」謝政毅說,最初也想過,應該是運動處方?還是運動菜單?最後決定用「處方」,這表示依個人不同的狀況,有不同的建議。運動作為一個處方,需要嚴肅以待,針對癌友提供個人化建議,設定強度與次數,也就是要有「劑量」的概念。讓癌友持續、主動且愉快的參與,建立自覺,再養成習慣持之以恆。 上了課程的癌友大多給予正向回饋,包括睡眠狀況改善、比較有活力、有精神等,但謝政毅也提醒注意「初學者效應」,初學者效應是指不管從事什麼事情,都會在最初行動的三個月內得到好處和成就,但這是「短暫的歡樂」,必須持續,設定目標,有毅力維持下去。不同癌別、期數有不同運動方式在身體方面,癌友接受治療一定會留下痕跡,例如乳癌病友可能動過乳房切除手術、大腸癌患者腹部有傷口、有人體內還裝設人工血管、接受電療後心肺功能較差,但這些並非運動的限制,而是應該依個人狀況考量運動方式和強度。在心理方面,治療後如同重生,癌友通常對人生更珍惜。謝政毅指出,病友其實都很脆弱,自信心也不足,例如有些乳癌病友術後因為接受輔助性療法、荷爾蒙治療,體型改變,連原來的衣服都穿不回去,看見鏡子裡的自己都傷心,需要鼓勵與建立自信。第四期的癌友可否運動?謝政毅說,「當然可以」,但此時癌症治療目標是控制病情,注意維持運動量,避免強度過高,避免體力不足,也因為可能出現骨頭轉移等,出現疼痛等狀況,必須視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種類。癌症治療期間要做什麼運動?一般運動指南建議,每週五天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次至少30分鐘,其中三天包括至少2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訓練,以及每週2到3次阻力訓練。然而,對正在接受治療且可能已有數年沒有運動的癌症患者來說,並不建議這樣做。朱奕華表示,癌友要開始運動,可以先由一天15分鐘開始,逐漸增加到30分鐘以上;原則上一周至少3次,運動的效果是累積的,一次完成一周所需的運動量,反而易肌肉痠痛或造成運動傷害,使運動計畫無法持之以恆。如果覺得以上還是很難做到,沒關係,到附近走走路,也是一個開始。病友的錯誤觀念是自我設限,覺得身體不行、做不到,乾脆不要開始了。這樣的觀念要改變,運動不是要做到多累才有效,只要放心踏出一小步,即使只是走個10到20分鐘,持之以恆,仍會看到改善。朱奕華表示,在癌友的運動課程中,最受歡迎的是核心肌力、瑜伽等課程,遇到的多是較年輕的病友。她想了解是什麼原因阻礙了癌友走出來接受運動處方的意願?初步看有些病友是因身體健康影響了自信心,也擔心運動導致更疲累。不同癌別的病友可以選擇不同的運動處方,像乳癌患者切除患側不一樣,有些上肢訓練不能做,會由教練評估後再給予安全指引。癌友理想的運動方案是什麼?對於那些正在考慮開始進一步運動的癌友,無論是步行、騎自行車還是瑜伽都是可行的。重點是循序漸進慢慢開始,並且以每週三天,每天10到15分鐘的頻率進行,這將非常有益。在運動持續兩週以後,可以考慮每週增加一天或每天增加運動的持續時間,然後考慮用騎自行車代替步行,或用阻力訓練代替步行來代替某一天或活動,並繼續混合運動的持續時間、形式和強度。如果你的目標是改善生活品質或緩解疲勞,伸展運動像是瑜珈和其他任何類型的運動對癌症患者都有益,因為治療對身體的影響通常包括肌肉和神經損傷,透過瑜珈來保持肌肉力量和靈活性是非常有益的。總的來說,盡可能嘗試進行身體活動。若你一天的體力活動達到日行萬步,並不代表你當天不需要運動。兩者帶來的生理益處非常不同,因此請嘗試兩者都做。【資料來源】.Cleveland Clinic: Should You Exercise When You Have Cancer?.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How Exercise Can Help Treat and Prevent Cancer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11-17 焦點.健康知識+
腰愈粗壽命愈短!專家曝男女超過「這腰圍」增死亡風險 做好3件事保持理想腰圍
你知道腰圍的粗細會影響壽命嗎?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腰圍是衡量人體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標,也是內臟脂肪堆積的一個重要指標。近年來,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腰圍和壽命之間存在有密切的關係。你的腰圍越大 壽命越短根據一篇外國研究《A Pooled Analysis of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Mortality in 650,000 Adults》指出,男生每增加5公分腰圍死亡率增加7%,女生每增加5公分腰圍,死亡率增加9%。另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研究《Waist circumferenc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a large US cohort》發現:男生腰圍超過120cm,死亡風險比腰圍小於90cm的男生高出2.02倍;女生腰圍超過110cm,死亡風險比腰圍小於75cm的女生高出2.36倍。與正常腰圍的人相比,那些腰圍過大的人,預期壽命會變成較短。為什麼腰圍愈大,壽命愈短?為何人的腰圍愈大,壽命愈短?黃軒點出2個原因:1.腰圍增加,慢性病風險增加腰圍過大,增加患慢性病的風險。例如,腰圍過大者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癌症等疾病的風險。2.腰圍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增加代謝症候群是指一種代謝綜合疾病,這些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多種因素。而腰圍過大就是代謝症候群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建議,成人男性的理想腰圍範圍應小於90公分,成人女性應是小於80公分。如果你的腰圍超過這些標準的話,就屬於腹部肥胖,會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腰圍、BMI、體脂率 都是維持健康的指標儘管腰圍與壽命的關係已被多項研究所證實,黃軒指出,仍有部分學者指出,單一依賴腰圍作為衡量健康的指標存在局限性。例如有些研究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MI)和體脂率等其他指標也是判斷健康狀態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更全面地評估個體的健康狀態,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為了更全面地了解與管理個人的健康,還是應該綜合考慮腰圍、BMI、體脂率等多個因素。而腰圍仍可作為一個簡單易測的指標,可以讓你即刻有效地檢視自己的健康狀態和疾病風險。想保持腰圍,該怎麼做?既然腰圍越大壽命越短,那要怎麼做才能保持合理的腰圍呢?黃軒傳授做好以下3點來維護健康:1.維持均衡飲食2.飲食以少油、少糖、少鹽食物為主3.保持規律運動看完以上「腰圍越大,壽命越短」的外國研究,快去量量你的腰圍是多少!成人男性的理想腰圍範圍應小於90公分,成人女性應是小於80公分,若腰圍超過這些標準,恐會增加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會導致你的壽命縮短。為了你的健康著想,平日請維持均衡飲食、吃少油少糖少鹽食物,保持規律運動,以維持腰圍在正常範圍內,保持健康的身體是增加壽命的重要途徑。延伸閱讀:.醫盤點「人在臨終前最後悔5件事」你符合幾項?做好4件事活出無憾人生.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幾歲開始老很快?醫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
-
2023-10-23 醫聲.醫聲要聞
長者吸菸死亡率增八成!戒菸可延長30%預期壽命
吸菸有害身體健康,而老年人吸菸危害更大,死於心臟病的風險較不吸菸者高約60%、死亡率則增加83%。78歲的許老師,當兵時染上菸癮至今超過50年,去年7月某日早餐過後身體強烈不適,送醫後確認是急性冠心症,檢查又看到「肺部滿滿比醬油還黑的焦油」後決心戒菸,所幸經過心導管治療病況好轉,因為菸味導致疏離的爺孫關係也有所改善。國健署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表示,全球每年導致800多萬人死亡,老年人又常因多重慢性病且服用多種藥物,讓菸草中有害物質與藥物交互作用,導致健康狀況更容易惡化、疾病更難以康復。羅素英說,根據研究證實,老年吸菸者與老年不吸菸者相比,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比高出約60%、死亡率增加83%;老年吸菸者罹患癌症和死於癌症的風險分別增加1.4倍和2.2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1.6倍。今年78歲的許老師,自述在當兵時染上菸癮,至今菸齡已超過50年,退休後在家養花蒔草,偶爾接送孫子上下學,生活過得很愜意。但去年7月早餐過後突然感到身體強烈不適,送醫後確認是急性冠心症,醫師的說明及看著自己的肺部影像,「一片比醬油還黑的焦油充滿肺部」,因此痛定思痛戒菸。所幸許老師在心導管治療後恢復健康,6個月後也成功戒菸。許老師表示,最多每天要抽兩包菸,雖曾嘗試戒菸,但都沒有成功,且退休後生活較無重心、朋友相互請菸導致更難戒除,有專人陪伴才讓他成功戒菸,更表示孫子過去因為菸味不願意接近他,現在願意放學後跟他聊天,感覺很好。羅素英表示,戒菸永遠不嫌晚,即使是60歲的吸菸者,透過戒菸也可以將預期壽命延長30%。過去研究發現戒菸若「只靠意志力」成功率僅5%,但藉由專人陪伴,成功率可以高達3成至4成,更能有效緩解戒斷症狀。國健署也提醒,去年5月15日起已「免收戒菸服務藥品部分負擔費用」,戒菸的途徑除戒菸合約醫事機構(醫院、診所及藥局)提供的戒菸藥物治療服務與衛教諮詢、支持與關懷外,民眾也可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所)尋求戒菸服務,如果對戒菸有任何的疑問,可撥打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與專業人員一對一諮詢,量身打造個人戒菸計畫,亦可透過Line通訊軟體獲得戒菸諮詢服務(ID:@tsh0800636363)。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3-10-18 養生.運動健身
你的走路方式預測你是否短命 研究顯示步行速度快的人更長壽
走得快的好處不只能讓你更快抵達目的地,科學家還發現與走得慢的人相比,步行速度快的人壽命更長,而且死於癌症或心臟病的可能性更小。根據一項發表在《心血管疾病進展》(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期刊的新研究表明,自認走得快的人死於癌症的可能性比慢步走的同齡人低約四分之一以上。此外,快步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比慢步者低約60% ,而死於任何其他原因的風險則比慢步者低約70%。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從英國生物銀行和每個參與者在英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 NHS)中近40萬成年人的健康數據,並且要求參與者將自己歸類為快步步行者、慢步部行走者或平均步行者,同時給出步行歸類的指導,例如慢步步行者的速度低於每小時3英里(約4.8公里),平均步行者的速度為每小時3之4英里(約6.4公里),快步步行者的步行速度每小時超過4英里。研究者指出,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57歲,只有6.6%的人認為自己步行速度較慢,有超過一半(52.6%)自認為平均步速,40.8%的人則為快步步行者。在平均12年的追蹤期間,共有22,413人死亡,而分析顯示死亡風險下降幅度最大的是75歲以上的族群。研究作者表示,與緩慢步行者相比,快步步行者和普通步行者與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其他原因相關的死亡率較低。因此,步行速度可以在常規臨床實踐中當作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原因相關死亡率的預測指標。不過,需要進一步的臨床和研究來調查這些差異背後的機制。研究的主要作者、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Jonathan Goldney博士告訴《每日電訊報》,「我們鼓勵步行者在可能的情況下加快步伐,因為這可能只會提高他們的預期壽命,並帶來許多其他研究顯示的身體活動益處。」如何增加步行步數的方法根據NHS的資料指出,步行是簡單、自由,變得更加活躍、減肥和變得更健康的最簡單方法之一。其中,快步走作為一種運動形式可以幫助你增強耐力、燃燒多餘的卡路里並讓你的心臟更健康。事實上,你不用特別快步行走幾個小時。根據19至64歲成年人身體活動指南中的建議,每天10分鐘的快步走就對健康有很多好處,並且可計入每週150分鐘的運動時間。NHS建議,增加步行的最簡單方法就是養成步行的習慣,嘗試將步行納入你的日常生活中,具體方式包括:.步行上班.步行去商店.選擇走樓梯而不是搭電梯.和朋友定期散步.晚餐後與家人或朋友一起散步【資料來源】.Fast walkers live longer - and here’s why
-
2023-08-26 養生.抗老養生
長壽秘訣!40歲起養成「8長壽習慣」讓你多活24年,愈早開始培養效果愈好
你想要多活幾年嗎?根據最新70萬人觀察研究,培養以下八種健康習慣,就能幫你多活24年。養成8個「長壽習慣」美國營養學會(ASN)24日在年會上,發表這項觀察研究報告;該報告分析70萬退伍軍人數據,以及他們的預期壽命,是如何根據健康習慣數量而改變;結果發現,到中年時養成以下八種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以比沒有這些習慣的人多活幾年。這八種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1.保持身體活動2.無類鴉片藥物成癮3.不吸菸4.管理壓力5.保持良好飲食習慣6.不經常酗酒7.保持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8.擁有積極的社交關係好的生活習慣 讓你多活24年這些雖然都是老生常談,但養成這些習慣對預期壽命所帶來的好處,卻是令人印象深刻。研究結果顯示,在40歲養成這八種習慣的男性,比沒有這八種習慣的男性,平均壽命多了24歲;養成這八種習慣的女性則估計可多活21歲。「我們很訝異,光是養成一到三種或全部的習慣,竟能帶來這麼大的好處,」退伍軍人事務部健康科學專家阮宣邁(Xuan-Mai T. Nguyen)在記者會上指出,「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養成健康生活習慣,對公共衛生和個人健康都很重要。」根據新聞稿,少動、使用類鴉片藥物和吸菸對壽命影響最大,在研究期間觀察發現,死亡風險會因此增加30%到45%;壓力、酗酒、不良飲食和不良睡眠衛生,則會增加死亡風險約20%;而缺乏良好社交關係,則會讓死亡風險上升約5%。阮宣邁說,這些習慣愈早開始培養愈好:「但即使你只是在40歲、50歲或60歲時做出微小的習慣改變,也仍是有好處的。」因為研究發現,雖然能增加的壽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縮短,但在老年時養成健康習慣,仍可幫助延長壽命。本文經《世界新聞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延伸閱讀:.長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 新研究曝只要多做一件事.日本人長壽秘密! 納豆「納豆激酶」有益心血管、遠離三高風險.生老死不可避免,但「病」卻不一定!洛桑醫師揭開健康長壽的關鍵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7 養生.抗老養生
越早施行效益越高!研究曝8個健康習慣最多可以讓你長壽24年
養成良好生習慣對健康生活確實有助益!一項在美國營養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 ASN)年會上發表的觀察性研究顯示,如果在中年時養成生活習慣,可能會延長個人的壽命長達20多年。以下為研究表明可能會顯著延長壽命的習慣:.保持身體活躍.不吸菸.管理壓力.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不經常過量飲酒.保持良好的睡眠.擁有積極的社會關係.沒有鴉片類藥物成癮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百萬退伍軍人計畫超過70萬名參與者的醫療紀錄和問卷調查數據,這是一個以超過100萬美國退伍軍人為中心的健康研究計畫,旨在幫助研究人員研究基因、生活方式、軍事經歷和暴露對健康和福祉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與沒有這些習慣的人相比,在40歲之前養成所有八種習慣將使男性平均壽命延長24年,女性平均壽命延長21年。退伍軍人事務部健康科學專家Xuan-Mai T. Nguyen表示,該研究結果指出,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公共衛生和個人健康都很重要。越早越好,但即使你只在40多歲、50多歲或60多歲時做出微小的改變,它仍然是有益的。總體而言,體力活動不足、鴉片類藥物使用和吸菸對壽命的影響最大,與死亡風險增加約30之45%相關。其次為壓力、酗酒、不良飲食和不良睡眠等因素,均與死亡風險增加約20%相關。缺乏積極的社會關係是八種習慣最小的因素。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強調了生活方式因素在導致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慢性疾病中的作用,這些疾病會導致過早殘疾和死亡。研究結果還有助於量化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幫助人們降低患此類疾病的風險並延長壽命。因此,研究人員強調,隨著年齡的增長,採用八種健康生活方式因素所帶來的預期壽命預期增長略有減少,但仍然顯著,這意味著在老年時採取更健康的習慣仍然可以幫助你延長壽命。Nguyen表示,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永遠不會太晚。儘管該研究並未明確證明這些習慣可以延長壽命,但其研究結果與越來越多的研究相一致,這些研究強調生活方式因素在慢性病和過早死亡中的作用。例如2022年一項研究表明,包含更多豆類、全穀物和堅果的健康飲食可以延長壽命13年,而地中海飲食和低脂飲食被認為對改善心臟健康和預防過早死亡最有效。另外有證據顯示,規律運動可以降低患心臟病、肥胖、癌症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資料來源】.These Eight Habits Could Lengthen Your Life by Decades.These 8 habits could add up to 24 years to your life, study says.8 Healthy Habits for a Longer Life
-
2023-07-08 養生.聰明飲食
適量攝取有效降低死亡率!「植物性飲食6大好處」一次看懂
民眾普遍以為少吃飯(碳水化合物)及多吃肉(蛋白質)能夠保持體態與增進健康,這樣的飲食型態近幾年蔚為風潮。殊不知有多項大型研究發現攝取過多或過少的碳水化合物均對健康不利,唯有適量未精製碳水化合物搭配植物性蛋白質有助於健康又長壽。董氏基金會提醒,碳水化合物在身體代謝上有其必要性,大腦、神經系統和肌肉皆需要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來源除了乳品,幾乎來自植物性食物,這種以植物性食物作為基礎的植物性飲食法,兼顧環境友善、營養健康與多樣化。攝取碳水化合物要適量! 過多或過少皆可能提高死亡率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引述2018年期刊《刺胳針公共健康The Lancet Public Health》,追蹤超過1萬5千位成人的飲食長達25年,估算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取與死亡率呈U型關係,即碳水化合物吃太多、吃太少死亡率皆上升!死亡率最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取比例約為總熱量的一半(50~55%,如圖)。董氏基金會提醒,若還是想採取低碳飲食,應首重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因同篇內容指出若以動物性蛋白質及脂質(紅肉-豬牛羊)取代碳水化合物時,死亡率顯著增加18%,反之,若以植物性蛋白質及脂質(未精製全榖雜糧、大豆、堅果等)取代時,死亡率顯著降低18%。這是因為動物性蛋白質及脂質會增加飽和脂肪、血基質鐵、膽固醇等攝取,可能會誘發發炎反應、生物老化和氧化壓力。而植物性蛋白質及脂質可增加膳食纖維、植化素等攝取,可見不同食物來源對健康的影響亦截然不同。 愛地球又護健康!針對國外期刊揭植物性飲食的好處,許惠玉進一步說明,以植物性食物為基礎的飲食方式以雜糧、穀物、蔬果、種子為主,但不完全排除健康動物性食物,稱為「植物性飲食」,是一種「愛地球護健康」的新形態飲食觀念,並具備6大好處。植物性飲食適量的未精製碳水化合物配合植物性蛋白質,是健康又長壽的關鍵。董氏基金會再引述2022年期刊《細胞Cell》,若從20歲開始,飲食從典型的西式飲食轉變成富含豆類、全穀物和堅果,並且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則女性預期壽命將增加10.7歲、男性增加13歲;即使從60歲開始改變飲食,預期壽命也可以增加超過8歲。實踐永續行動 從改變每日餐盤做起因應全球植物性飲食的趨勢,全球消費品大廠聯合利華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和華盛頓大學公共衛生營養專業中心主任Drewnowski博士合作,推動「Future 50 Foods未來食物」植物性飲食的概念。為了在台灣廣泛推動植物性飲食,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考量友善在地環境、食材可獲性、基因獨特性以及台灣民眾的飲食習慣等因素,從中嚴選出台灣30種未來食物清單,鼓勵民眾多以未來食物入菜,增加植物性食材的攝取,另也希望從消費端推動需求,鼓勵民眾多吃少見的食材品種,增加這類農作物種類成長,促進農業生物及飲食多樣性。董氏基金會莫雅淳營養師建議,在飲食中實踐永續行動就從「改變餐盤」做起,每日的餐盤有一半比例為蔬菜和水果(且蔬菜多於水果),另一半主要包含全穀雜糧、植物性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豐富之堅果種子及植物油、乳品和酌量動物性食物。避開精緻穀物、以原型食物為主 採植物性飲食應注意這些事莫雅淳營養師鼓勵民眾多元攝取各種植物性食材,因為飲食越多樣化,能攝取到更多不同種類的微量營養素。民眾可以在煮湯或烹飪料理時,加入各種不同的未來食物,1鍋就能攝取到不同的營養及好處,方便又省心!董氏基金會呼籲,多植物性、少動物性的飲食模式是許多國家建議的健康飲食方式,亦提醒植物性飲食分為健康和較不健康(精製穀物、果汁、含糖飲料、甜點等)的食物選擇。正確的植物性飲食包含未精緻的全穀類、蔬菜類、水果類、豆類、堅果種子類,以原型食物為主,選用當令、在地的植物性食物,而非選擇萃取加工過之植物蛋白、植物蛋白粉、植物胺基酸等。另也特別注意應選擇健康的烹調方式,如清蒸、水煮、汆燙、清燉、烘烤、滷、涼拌等,就能吃得健康又環保!期望喚醒全民對友善環境飲食的重視,讓全民了解如何吃得健康、均衡,盡己所能護衛地球並預防慢性病,更達到環境永續的目的。延伸閱讀:.70%的老化速度可由自己掌握!專家曝「延緩老化」秘訣,加速變老7地雷別做.長壽的祕訣其實很簡單!新研究曝只要多做一件事.怎麼吃才長壽?美研究「4種健康飲食」早逝風險少20%★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03 養生.聰明飲食
少吃飯才能健康?營養師:改變「餐盤」60歲開始這樣吃,多活8年
近幾年流行低碳飲食,也可稱為低醣飲食,意思是指「減少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好的油脂和蛋白質。」民眾普遍以為少吃飯(碳水化合物)及多吃肉(蛋白質)能夠保持體態與增進健康;然而,研究發現攝取過多或過少的碳水化合物都會影響身體健康,唯有適量未精製碳水化合物,搭配植物性蛋白質才對身體好。碳水化合物攝取與死亡率呈U型關係 碳水化合物在身體代謝上有其必要性,大腦、神經系統和肌肉皆需要碳水化合物作為能量來源。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來源除了乳品,幾乎來自植物,這種以植物性食物作為基礎的植物性飲食法,不僅對環境友善,也對身體好。 董氏基金會主任許惠玉引述2018年期刊《刺胳針公共健康》(The Lancet Public Health),該研究追蹤超過15000位成人的飲食長達25年,估算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取與死亡率呈U型關係,即碳水化合物吃太多、吃太少死亡率皆上升,死亡率最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取比例約為總熱量的一半。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 董氏基金會提醒,若民眾還是想採取低碳飲食,應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該研究指出,若以動物性蛋白質及脂質(豬牛羊)取代碳水化合物時,死亡率顯著增加18%;反之,若以植物性蛋白質及脂質(未精製全榖雜糧、大豆、堅果等)取代時,死亡率顯著降低18%。 這是因為動物性蛋白質及脂質會增加飽和脂肪、血基質鐵、膽固醇等攝取,可能會誘發發炎反應、生物老化和氧化壓力。而植物性蛋白質及脂質可增加膳食纖維、植化素等攝取,可見不同食物來源對健康的影響亦截然不同。植物性飲食6大好處 許惠玉進一步說明,「植物性飲食」以植物性食物為基礎,飲食方式以雜糧、穀物、蔬果、種子為主,但不完全排除健康動物性食物,該飲食法具備6大好處:.零膽固醇、較好的脂肪、豐富膳食纖維、植化素、各種維生素、礦物質 .有利於改善血脂和膽固醇 .有益腸道健康 .抗衰老 .減少碳排放,有利環境永續 .多樣化種植,避免單一品種栽培 董氏基金會再引述2022年期刊《細胞Cell》,該研究表示,若從20歲開始,飲食從典型的西式飲食轉變成富含豆類、全穀物和堅果,並且減少紅肉和加工肉品,則女性預期壽命將增加10.7歲、男性增加13歲;即使從60歲開始改變飲食,預期壽命也可以增加超過8歲。每日餐盤建議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莫雅淳建議,想要在飲食中實踐永續行動就從「改變餐盤」做起,每日的餐盤有一半比例為蔬菜和水果(且蔬菜多於水果),另一半主要包含全穀雜糧、植物性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豐富之堅果種子及植物油、乳品和酌量動物性食物。 以一日1800大卡為例,莫雅淳建議餐盤食材包含以下幾種:.全榖雜糧類:建議攝取3碗(12份),盡量攝取未精製全榖雜糧類,至少占1/3,並選擇富含蛋白質的夾豆類、全穀類,可增加及延長飽足感。 建議食材:台灣藜、蕎麥、紅薯山藥、蓮藕、台灣番薯、蠶豆、綠豆、米豆、紅豆、原住民樹豆、小米、黑米、豆薯。 .豆魚蛋肉類:建議攝取5.5份,每天至少1餐換成植物性蛋白質。 建議食材:黃豆、黑豆、毛豆。 .蔬菜類/水果類:建議蔬菜類攝取熟食1.5碗(3份)、水果類攝取2份;多元選擇各色蔬果,可攝取膳食纖維、維生素及各式植化素;建議至少包含1份深色蔬菜、1份菇藻紫菜類食物;水果於正餐後接續食用,維生素C可促進鐵質之吸收率。 建議食材:針菇、裙帶菜、秋葵、牛蒡、球花甘藍、羽衣甘藍、青江菜、紫甘藍、菠菜、西洋菜、紫菜、舞茸、白蘿蔔、苜蓿芽、橘色小番茄。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建議攝取5份(油脂4茶匙+堅果1份),烹調選擇植物油,因動物脂肪較不利心血管健康。此外,攝取原態無調味堅果種子,比起經過精煉的食用油,可同時攝取到必需營養素與植化素。 建議食材:芝麻 .乳品類:建議攝取1杯,國人飲食中鈣質攝取大多不足,每日攝取乳品是最容易滿足鈣質需求的方法。 建議食材:牛奶 董氏基金會呼籲,多植物性、少動物性的飲食模式是許多國家建議的健康飲食方式,亦提醒植物性飲食分為健康和較不健康(精製穀物、果汁、含糖飲料、甜點等)的食物選擇。正確的植物性飲食包含未精緻的全穀類、蔬菜類、水果類、豆類、堅果種子類,以原型食物為主,選用當令、在地的植物性食物,而非選擇萃取加工過之植物蛋白、植物蛋白粉、植物胺基酸等。【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60984.html】(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05 醫療.新陳代謝
僅控制血糖不足以讓你健康 研究揭糖尿病前期要長壽取決2因素
【本文重點】一項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的研究表明,僅控制血糖可能不足以讓糖尿病前期患者長期保持健康。該研究發現僅恢復正常血糖數值並不會降低死亡風險。研究建議糖尿病前期患者應該採取健康行為,例如進行更多的身體活動和戒菸,與死亡風險明顯降低和預期壽命延長有關。該研究結果顯示,從糖尿病前期到恢復正常血糖數值並養成健康習慣的成年人死亡風險明顯較低。--by ChatGPT如果你患有糖尿病前期,通常可以採取措施使血糖數值正常化以防止病情發展為2型糖尿病,但一項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JAMA Network Open)的新研究表明,僅控制血糖可能不足以讓你長期保持健康。事實上,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大約25%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會在3至5年內發展為糖尿病,多達7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在其一生中會發展為糖尿病,此一進展與更高的死亡風險有關。該項研究指出,與糖尿病前期患者相比,被診斷患有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在恢復正常的血糖數值後並沒有降低死亡風險。不過,若是將恢復正常血糖與採取健康行為相結合,例如進行更多的身體活動和不吸菸,與死亡風險顯著降低和預期壽命延長有正相關。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來自台灣45782名參與者的數據進行了一項前瞻性佇列研究。其中超過一半的參與者(62.9%)是男性,平均年齡為44.6歲。所有參與者在1996年至2007年的首次門診就診期間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前期。該項研究結果顯示,從糖尿病前期到正常血糖數值並養成健康習慣的成年人的死亡風險明顯較低。例如逆轉糖尿病前期並保持身體活動的成年人,其預期壽命比不運動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長2.5年。此外,恢復正常血糖數值但仍吸菸的參與者,其預期壽命比從未吸煙的持續性糖尿病前期患者低3.6年。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發現強調了糖尿病前期患者改變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延伸閱讀:延長2型糖尿病患者壽命 研究建議這樣吃可讓死亡風險降24%】什麼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狀態通常以輕度胰島素抵抗和β細胞功能障礙為特徵。與2型糖尿病一樣,糖尿病前期被認為與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癌症、失智和死亡的風險較高有關。研究人員使用美國糖尿病協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的診斷標準以確定每個參與者的糖尿病狀態。以下為研究人員的具體定義:.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FPG)數值為100毫克/分升至125毫克/分升.正常血糖水準(正常血糖):FPG數值低於100 毫克/分升.糖尿病:FPG數值為126 mg/dL或更高為什麼降低血糖還不夠?該研究的作者之一、浙江大學教授Wenyuan Li告訴《verywellhealth》,雖然目前還不完全清楚為什麼逆轉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的死亡風險並不比持續性糖尿病前期的人低,但這可能是可能是因為有個體潛在的健康疾病和條件導致風險增加。換言之,Li表示,恢復到正常血糖後,個體可能仍有潛在的代謝異常,增加死亡的風險。【資料來源】.A Long Life After Prediabetes Depends on These 2 Factors
-
2023-04-13 醫療.心臟血管
睡眠不足會讓你短命 但最新研究說做到一件事就可拯救你
【本文重點】一項新研究表明,定期運動可以避免睡眠不足可能的長期健康後果,例如心臟病和早逝。研究結果顯示,在活動量少的人群中,睡眠時間短和時間長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分別增加16%和37%。在運動量適中的參與者中,只有短暫的睡眠是有害的。在運動量大的人中,睡眠時間與死亡風險無關。因此,同時關注身體活動和睡眠時間的健康促進工作,可能更能有效地預防或延緩中老年人的過早死亡。--by ChatGPT專家建議大多數成年人每晚應睡七到九小時,但如果睡眠時間總是不夠該怎麼辦?一項新研究表明,規律運動可以避免睡眠不足可能的長期健康後果,例如心臟病和早逝的風險。運動可抵消睡眠不足負面影響過往的研究指出,睡眠和身體活動是影響預期壽命的關鍵因素。定期運動可以延長壽命,而睡眠太少或太多可能會縮短壽命。而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運動可以抵消睡眠不足的負面影響。根據發表在《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的研究顯示,更多的運動量幾乎可以消除與睡眠時間太多或太少相關的過早死亡風險。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九萬多名年齡在40至73歲的成年人健康數據,他們在2013至15年間佩戴活動追蹤器一周,這可避免先前研究使用自我報告活動量和睡眠時間可能導致主觀且不准確的問題。為了分析睡眠時間與運動量的關聯性,研究人員將每晚睡眠時間分為短(少於六小時)、正常(六到八小時)或長(超過八小時)三組,並將運動量分為低、中或高三組。在七年的隨訪時間中有三千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死於心血管疾病或癌症。該研究結果顯示,在活動量少的人群中,睡眠時間短和時間長的人全因死亡風險分別增加16%和37%。在運動量適中的參與者中,只有短暫的睡眠是有害的,全因死亡的可能性增加41%。在運動量大的人中,睡眠時間與死亡風險無關。另外,在心血管死亡部分,睡眠時間短且運動量少的人的風險增加69%,當運動量增加到中等或大量時,這種風險就會消失。另一個重要發現是,若有達到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南推薦的運動目標,即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高強度的運動,可以減少與睡眠時間過短或過長相關的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的最有害影響。規律運動和充足睡眠可延長壽命共同作者Jihui Zhang表示,運動可以對抗發炎反應和代謝失調以及異常的交感神經系統活動。而該研究結果表明,同時針對身體活動和睡眠時間的健康促進工作,可能比單獨關注一種行為更能有效預防或延緩中老年人的過早死亡。如果不可避免有睡眠時間不足或過長的狀況,透過足量的運動將被認為是一種實用可行的策略,可以部分補償不健康睡眠造成的有害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研究帶出一個實際問題:如果你沒有得到適量的睡眠,你該如何找到鍛煉的時間、精力和動力?解決方案是使用其中一個來修復另一個。Zhang指出,運動和睡眠具有「強大的方向關係」,運動可以改善睡眠,而更好的睡眠可以更容易堅持鍛煉計畫。事實上,根據美國心臟協會2013年的運動標準指出,「運動可以被視為一種預防性的醫療,」就像藥丸,幾乎應該每天服用。以下為具體活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周75分鐘的劇烈有氧運動,或兩者兼而有之,最好在一周內進行。.每周至少2天增加中等至高強度的肌肉強化活動(如阻力或重量)。.花更少的時間坐著。即便是輕度活動也可以抵消久坐的一些風險。.每周至少活動300分鐘(5小時),獲得更多好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活動量和強度。【資料來源】.Bad Sleep Cuts Years Off Your Life, but Exercise Can Save You.Exercise counters negative effects of unhealthy sleep habits, study suggests.Negative effects of unhealthy sleep duration on longevity may be reduced by exercise
-
2023-03-20 焦點.健康知識+
特別愛叮糖尿病患者?科學家揭身上哪些味道最容易吸引蚊子
【本文重點】研究人員發現,蚊子主要以花蜜為食,但它們也會吸血增加體力。研究人員利用DNA分析的方法找出蚊子會吸食哪些花朵的花蜜,並發現特定的氣味分子能夠吸引蚊子。同時,瘧蚊也會改變採蜜的花種來獲取含有抗瘧疾成分的花蜜。因為蚊子的嗅覺敏銳,在有足夠的花蜜以及藥用功效的情況下,它們會針對所需的食物進行選擇。對於吸血的目標,研究人員發現蚊子受到氣味成分的吸引,主要包括羧酸、醛類和丙酮等物質。--by ChatGPT蚊子的主食其實不是人類血液?我們通常都把蚊子視為惱人的吸血小蟲,但蚊子的主食其實不是人類血液—雄蚊只攝取花蜜,而雌蚊也會在吸血的前後吸取花蜜以增加體力。蚊子要以花蜜為食,就得靠花香的存在才能找到食物,不過直到最近,我們才真正了解蚊子到底會攝取哪些花朵的花蜜。我在肯亞奈洛比(Nairobi)國際昆蟲生理學和生態學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Insect Physiology and Ecology,ICIPE)的同事運用了相當聰明的方法,率先找出蚊子會吸食哪些花朵的花蜜。他們在野外抓了一些蚊子進行簡單的實驗,蚊子體內的果糖顯示牠們的確吸食過花蜜;接著他們辨識蚊子胃裡殘留食物的DNA組成,判斷蚊子吸食了哪些花的花蜜;然而研究並不止步於此。研究人員根據DNA鑑定物種,找出了會吸引蚊子採蜜的花種,並蒐集這些花的香氣對蚊子的觸角進行電生理實驗,找出哪些氣味分子會引來蚊子尋找食物來源。結果顯示,有兩種氣味同時出現在每一個實驗樣本裡,似乎就是吸引蚊子採蜜的原因。此外,花香中也有幾種氣味讓蚊子能夠直接判斷花種,因此可以推論,牠們似乎已經發展出用花香分辨花朵種類的感官能力;稍後會再談到這些氣味成分是什麼。正如我們在上文所說,蚊子也會因為瘧原蟲入侵而感到不適,那牠們是否有應對機制呢?似乎有某些品種的蚊子會改變採蜜的花種,藉此攝取含有抗瘧疾成分的花蜜來自我治療。靠著食療,牠們減少了體內的瘧原蟲數量,並繁衍更多後代。整體來看,瘧蚊已經發展出了相當敏銳的嗅覺,藉此辨識能夠提供充足花蜜的花朵、或是有治療效果的花蜜。這些花共同擁有的類似氣味成分對蚊子來說,彷彿在頭上大大寫了「花蜜」兩個字,讓牠們一聞就知道食物在哪。蚊子是怎麼找到人類並且狠咬一口?好幾種蚊子隨著演化開始從各種動物身上吸取血液,這很有可能是為了在營養貧乏的環境獲取蛋白質及氮而產生的適應行為,更別說血液還是好消化又能立刻為生理系統提供能量的營養來源了。瘧蚊幾乎專吸人類的血,而其他品種的蚊子也會吸食鳥、牛、爬蟲類等等動物的血液,這種選擇顯然取決於氣味。只有雌蚊會吸食血液;血液裡的營養使牠們得以順利產卵,同時也能延長預期壽命、增強飛行的體力。不過蚊子是怎麼找到人類目標、瞄準位置狠咬一口的呢?正如第二章提到的,人類的皮膚會散發出許多氣味分子,有些是來自於人體本身,其他則是皮膚表面微生物所構成的氣味。我們每一口呼吸所釋放出的氣味分子,都是在告訴蚊子我們的所在位置。先來了解這幾種氣味吧。幾年前,荷蘭的研究人員發現瘧蚊會受腳汗的氣味吸引:哇,羧酸(carboxylic acid)的味道呢,太誘人了!他們用風洞進行實驗,證明蚊子的確非常喜愛這種味道,接著又想試試看與人類的腳汗聞起來類似的味道是否也能吸引蚊子,於是他們想到了林堡起司(Limburger cheese)──這種起司散發出類似臭襪子的氣味。實驗結果出爐,就像受到人類的腳汗氣味吸引一樣,林堡起司的氣味對蚊子來說也是強烈的誘惑。不過現在我們知道,蚊子對於腳汗的偏好只是牠們因氣味而產生的一小部分反應;我們也發現,探討蚊子身上因氣味而引發的行為模式時,探討氣味成分的濃度與比例是必要的。來自瑞典的瑞可.伊格內爾(Rickard Ignell)與他的同仁很想知道,人類身上引來瘧蚊的到底是什麼氣味。結合了化學、行為學、生理學及田野調查,他們終於找出能夠模仿人類自然體味的複雜成分──包含了辛烯醇(也就是蘑菇的氣味,大家長久以來都猜測是這種氣味吸引了蚊子)、數種醛類以及單萜(monoterpene)。有趣的是,當中有些氣味也是會吸引蚊子的花種所散發出的氣味成分,只是換成出現在人類身上。除了皮膚散發出的氣味以外,人類呼出的空氣蘊含了更加吸引蚊子靠近的物質。每一次呼氣人體都會釋出二氧化碳以及丙酮(acetone),這兩種氣味都會吸引蚊子靠近,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何蚊子特別愛叮咬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呼出的空氣裡丙酮含量通常比較高)。結合以上種種研究可以發現,雌瘧蚊用來尋找人類蹤跡的氣味訊號似乎相當複雜,包含了羧酸(腳汗味)、阿摩尼亞、醛類、單萜以及蘑菇醇(皮膚的氣味),再加上人類呼氣時所釋放出的二氧化碳和丙酮。除了成分要吻合之外,還得有正確的濃度與比例。※ 本文摘自《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作者:比爾.S.漢森譯者:孟令函出版社:臉譜出版日期:2023/01/05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19 慢病好日子.糖尿病
慢病主題館【糖尿病】四成糖友腎病變:控糖不只看數值 還要防共病
台灣糖尿病人口高達240萬,每10人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腎臟病防治基金會日前舉辦「高血糖困擾你?掌握飲食原則,成功逆轉腎!」講座,與會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指出,糖尿病共病眾多,高達四成的糖尿病患者同時患有腎臟病變。他直言,糖尿病患者控糖的共同目標不應只為「數字好看」,而是減少併發症,避免降低生活品質。第二型糖尿病患最多,與胰島素阻抗性增加、生活習慣不良有關。黃尚志說,在糖尿病四大類別中,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人數最多,主要發病的原因是胰島素阻抗性增加,加上生活習慣不當,如:缺乏運動、嗜吃甜食、飲酒、抽菸等,長久以往,也會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更難控制;第二型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包括高齡長者、具有家族史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曾罹患妊娠性糖尿病的患者等。根據國健署定義,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包括糖化血色素≧6.5%;空腹血糖值≧126mg/dL;飯後血糖值≧200mg/dL。黃尚志強調,雖然正常人的糖化血色素落在4-5.6%,但糖尿病患因胰島素阻抗性問題,不必追求和常人相同的數值,只要控制在6-7%即可。血糖失控易致多重器官病變,未來恐面臨洗腎。黃尚志表示,糖尿病患若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多重器官病變,包括中風、心肌梗塞、感染、腎衰竭、截肢等狀況,都有可能發生,不僅讓患者生活品質下降,也可能連帶導致患者預期壽命變短,「所以糖尿病是很麻煩的疾病。」他也指出,除了控制血糖要花費醫療成本,眾多共病也會增加社會負擔。「糖尿病患裡面,很多人有腎病變。」黃尚志說,有統計指出,糖尿病腎病變的盛行率約為18%,或許有所低估,實際盛行率可能高達四成。他表示,糖尿病腎病變長期下來會導致尿毒症,若不介入處置,最終需要面臨洗腎或換腎,才能維持生命,「最好的方法是好好控制,不要讓腎病變發生。」腎功能可透過尿液檢查、對照量表評估。糖尿病腎病變主要症狀包括水腫、泡泡尿、高血壓、貧血和倦怠。黃尚志表示,腎功能的好壞,可以透過尿液檢查評估,檢測尿蛋白與肌酸酐等數值,再以肌酸酐為基礎,加入年齡、性別的資訊,可透過公式算出患者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他指出,在健保署的雲端健康存摺APP中的「腎臟風險分級(KDIGO)」量表,其橫軸為蛋白尿分級,縱軸為腎絲球過濾率,並有色塊分級,顏色越深風險越高,民眾可對照健檢報告自行評估。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腎臟專科營養師黃泰傑建議,糖尿病患要對飲食分類有所掌握,在六大飲食分類中,水果類、全穀根莖類、低脂乳品類是容易導致血糖上升的類別,攝取時需要注意。此外,烹調方式也會影響飯後升糖的速率,他舉例,台灣料理常見的烹調方式,如蜜汁、勾芡等,就可能造成血糖提升速度增加。定時定量優於少量多餐,有吃早餐血糖較穩定。過去多認為「少量多餐」能夠幫助減肥,黃泰傑指出,國外研究顯示,「定時定量」比起少量多餐,更能幫助控制血糖,建議民眾在正餐時間均衡飲食,減少在下午茶、消夜等非正常時間攝取熱量。此外,他說明,也有研究顯示,「有吃早餐」的患者比起「不吃早餐」的患者,飯後血糖更加平穩。黃泰傑表示,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的飲食,需要把握「控制好血壓」、「控制好血脂」、「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三大原則。他表示,控制血壓的飲食原則,主要是減少鹽分攝取,建議民眾可用天然辛香料,或適時運用酸味,減少鹽分攝取,同時增加食欲。黃泰傑強調,糖尿病腎病變患者要注意蛋白質攝取量,吃太多蛋白質會導致腎絲球壓力增加,長期以來可能造成腎功能衰退。他鼓勵患者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動物性蛋白質;半盒嫩豆腐約等於三指的家禽、家畜肉類,係一份蛋白質份量,建議男性一天5-6份,女性一天4-5份,特殊疾病患者的豆魚蛋肉類份量,則可諮詢醫師、營養師進行調整。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飲食注意● 搞清楚六大類食物,哪些會使血糖上升。● 少用蜜汁、勾芡等烹調方式。● 定時定量優於少量多餐。● 吃早餐比不吃早餐者,飯後血糖更平穩。● 減少鹽分攝取,控制好血壓、血脂。● 避免攝取過多蛋白質,長期易致腎功能衰退。責任編輯:辜子桓【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3-03-15 醫療.呼吸胸腔
《料理的鐵人》名廚陳建一病逝 哪些人是間質性肺炎高風險群?
【本文重點】間質性肺炎是一組可能導致肺部疤痕形成的多種疾病,使肺間質變厚硬,影響呼吸功能。症狀包括呼吸急促、乾咳、胸痛等。病因包括不明原因和已知原因,如結締組織疾病、肉芽腫病、吸入有害物質、藥物治療等。預防方法包括避免接觸有害物質、戒菸和管理基礎疾病。預期壽命取決於病因和嚴重程度,可以幾乎沒有症狀或壽命只有3至5年。--by ChatGPT曾在日本綜藝節目《料理的鐵人》中擔任中華料理的名廚陳建一,傳出11日因為間質性肺炎病逝在東京都內的醫院,14日他所屬的餐飲集團在官網發表訃聞,消息才曝光,享壽67歲。什麼是間質性肺炎?肺間質是氣囊和圍繞氣囊的小血管之間的空間,它包含結締組織。當你呼吸時,空氣中的氧氣會通過氣囊和肺間質進入血液。同時,二氧化碳從血液中通過肺間質進入氣囊。間質性肺炎是一組可能導致肺部疤痕形成的幾種疾病,疤痕形成會損害肺氣囊或肺泡內或周圍的組織以及呼吸道,影響肺部攜帶氧氣的能力,可能使你難以正常呼吸。如果你患有間質性肺炎,你的肺間質會變得又厚又硬。這使得氧氣更難從肺部移出並進入血液,二氧化碳更難從血液流中移出並進入肺部。間質性肺炎有哪些症狀?間質性肺炎的症狀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取決於患病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它們可以快速或緩慢地發生,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更糟。有些人一開始可能沒有症狀,但隨著疾病的惡化,症狀可能會發展。以下為間質性肺炎主要症狀:.呼吸急促.乾咳.呼吸時出現異常聲音.胸痛和不適.極度疲倦.杵狀指,手指或腳趾末端的變寬和變圓以及指甲向下傾斜什麼原因導致間質性肺炎?間質性肺炎的病因通常可分為已知或未知。一個已知的間質性肺炎原因是由於你患有的疾病或你接觸的事物(如某些藥物、輻射或有害物質)而發生的。未知原因(特發性)是指你患有間質性肺炎,但沒有基礎疾病,也沒有接觸過任何可能導致間質性肺炎的事物。間質性肺炎已知病因間質性肺疾病的已知病因包括:.結締組織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狼瘡和硬皮病。.肉芽腫病,如結節病。.吸入某些物質,如石棉、二氧化矽、菸草和鈹。.對吸入的物質的過敏反應(過敏性肺炎),包括黴菌、真菌、細菌和鳥羽毛或糞便。.藥物或治療,包括胺碘酮、呋喃妥因、甲氨蝶呤和放射治療。間質性肺炎未知原因當找不到間質性肺炎的原因時,它被稱為特發性間質性肺炎。特發性間質性肺炎有多種類型。病因不明的最常見間質性肺炎是特發性肺纖維化。哪些人是間質性肺炎高風險群?如果你符合以下條件,則更有可能患上間質性肺炎:.超過70歲。.男性。.有吸菸習慣。.具有某些疾病史,如C型肝炎、肺結核、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或結締組織疾病。.接觸過可能刺激肺部的有害物質,如石棉、二氧化矽、黴菌、真菌或細菌。.接受過胸部放射治療。該如何預防間質性肺炎?間質性肺炎的許多原因都是無法預防的,你可以通過管理基礎疾病和避免吸入有害物質來降低風險。.避免接觸或在處理有害物質時,例如石棉、金屬粉塵或化學品,佩戴呼吸防護具。.避免接觸或在處理可能引起慢性過敏反應的物品時,例如乾草、穀物、鳥糞或羽毛以及加熱和冷卻系統,佩戴呼吸防護具。.如果你患有結締組織疾病或結節病,請與你的醫師討論管理疾病以預防間質性肺炎的方法。.不要吸菸及戒煙。間質性肺炎患者預期壽命是多久?間質性肺炎的預期壽命取決於病因和嚴重程度。一些輕度間質性肺炎患者無需治療或低度治療即可過正常生活,如果你的疾病沒有惡化,你的預後會更好。對於患有最嚴重和迅速惡化形式的間質性肺炎的人,診斷後的預期壽命約為3至5年。【資料來源】.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What Ar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Cleveland Clinic: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
2023-03-12 養生.抗老養生
睡得好可降早逝風險30% 哈佛大學研究建議保持5個睡眠好習慣
【本文重點】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年人若能遵循五項睡眠習慣,包括固定睡眠時間、減少日間打盹、睡眠品質良好等,可以將早死的風險降低30%。研究人員蒐集了超過17萬名平均年齡50歲的數據,發現符合五項睡眠習慣的人,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機率降低30%,且對男性的影響顯著高於女性,男性的預期壽命提高4.7年,女性2.4年。該研究結果於美國心臟病學院與世界心臟病學會會議上發表。--by ChatGPT一項研究指出,中年人若能保持五個睡眠習慣,能使早死的風險降低30%。主導該研究的哈佛大學說,這是他們迄今進行過最全面的睡眠研究之一。【延伸閱讀:別只關心該睡多久 研究發現睡眠時間不規律可能對心臟有害】哈佛大學研究人員蒐集2013年至2018年間,超過17萬名平均年齡為50歲族群的數據,這些數據來自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和國家衛生統計中心每年所做的全國健康訪談調查,其中包括睡眠問題。研究發現,符合五項睡眠習慣(參右表)的人,和一項都達不到的人相比,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機率降低30%。睡眠品質最好的人,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降低21%;死於癌症的可能性降低19%;死於其他原因(事故、感染或失智和巴金森等神經退化疾病)的可能性也降低了40%。研究也指出,能達成五項睡眠習慣,對男性的影響顯著高於女性,男性的預期壽命提高4.7年,女性2.4年。但需要更多研究來確定為什麼會出現性別差異。研究人員說,過去研究多針對睡眠時數,實際上睡眠品質非常重要。【延伸閱讀:對心臟影響重大!研究稱失眠者患心肌梗塞機率是一般人1.69倍】睡眠是大腦和身體器官修復的重要時間,長期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罹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增加。該研究在3月初舉行的美國心臟病學院與世界心臟病學會會議上發表。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2-14 醫聲.癌症防治
開卷有醫|大腸直腸癌帶走朱雲漢,別急著沖水!大便觀察癌症前兆
大腸直腸癌在衛福部公布的十大癌症排名中,佔據各項排行。大腸直腸癌在國內10大癌症死亡率排行榜中居第3名,發生率長年居冠,50歲以上民眾罹癌機率達20%。不僅在年初帶走了中央研究院院士、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朱雲漢,也讓演藝圈抗癌多年的藝人余苑綺離我們而去,層出不窮的案例,使大眾對於大腸直腸癌的預防、前兆到癒後存活率等資訊更為關注。其實,上廁所後回頭看一下大便,就能找出蛛絲馬跡。便秘、拉肚子就是大腸癌?仔細觀察大便別緊張大便的形狀、顏色能成為大腸直腸癌線索,正常的大便形狀是香蕉狀,會緩慢地沉下馬桶。以往大腸直腸癌會有的便秘、拉肚子症狀,則是要觀察時間點,稀稀糊糊不成形的大便常見會是生活緊張而腸胃蠕動過快,或是食物耐受不良,反而是排便習慣突然改變,大便形狀變得像鉛筆般細長,就要留意是否為腸道受腫瘤壓迫變窄小,罹癌的可能性造成。而大便出現一灘血,病人通常來大腸直腸外科求診的主要原因,首先應該要確認出血顏色和排便的關係,如果是一開始大完便或剛解完時,就發現大便上出現鮮紅色血液,多為肛門裂傷或痔瘡血管破裂,也有可能是直腸發炎的狀況,像是大腸血液循環不良的缺血性大腸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還有止痛劑或化學治療藥劑,甚至洗腎的慢性腎臟衰竭病人也可能出現侵蝕腸管而造成出血。但如果大便呈現深棕色,代表大便經過的區域有不正常或流血的腫瘤沾附的血液凝固其上,大腸直腸癌的可能性就高一些。大腸直腸癌篩檢,糞便潛血、大腸鏡怎麼選?談到大腸直腸癌的診斷,糞便潛血檢查是一項便宜、最低侵襲性的篩檢方法,根據近期研究統計,經過三年追蹤,有做過檢查的人可以降低10%大腸癌死亡率,因此,國健署鼓勵50到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檢查,也建議檢測完是陽性再做大腸鏡檢查。至於大腸鏡檢查部分,根據美國研究,確實能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約52%,也降低發生率70%到90%,對於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排便習慣改變、便血或慢性貧血病人等,這項檢查有其必要。罹癌積極治療,早期治癒率達九成大腸直腸癌致死的最主要原因是癌細胞轉移,因為大腸直腸靜脈回流,最終匯合到肝門脈,因此又以肝臟轉移最容易發生;如果是接近肛門口的低位直腸癌或肛門癌,則容易轉移到肺臟。雖然,大腸癌合併肝轉移在癌症分期屬於第四期,還是有機會完全切除。即便罹癌也要積極治療,大腸直腸癌在第一期腫瘤的預後極佳,整體治癒率可能性達9成以上,第二期癌症病人的五年存活率也大於8成,擴散至局部淋巴的第三期,預期五年存活率有6到7成,甚至到了第四期,透過積極的手術、化療或標靶治療,也有部分人平均預期壽命約有2年半,在在顯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仍是關鍵。上述內容收錄在「大腸直腸癌臨床診斷的指引」一書,裡頭101道題目是由臨床診療和教學近30年、超過6千例大腸直腸癌手術的台大醫院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執筆,面對病人或家屬在被診斷罹癌的驚訝、內心掙扎、對手術的不安及日後的抗癌有感而發,奠基於新的醫療知識和臨床經驗,花費12年完成書籍,盼幫助患者及家屬解惑,也是對醫護從業人員的教學傳承。
-
2023-01-02 醫療.新陳代謝
醫師稱活不過15歲!她兒時確診1型糖尿病 如今92歲成奇蹟
1941年,莉比·拉珊斯基 (Libby Lashansky) 被家鄉南非約翰尼斯堡一家醫院診斷出患有第1型糖尿病時,年僅11歲;當時醫生告訴她,第1型糖尿病無法治癒,她「可能活不過15歲」。但80年後,高齡92歲拉珊斯基仍然健在,她不但上了醫學院、當上醫生、結婚並生了兩個孩子,還做了曾祖母。這位被認為可能是全球最高齡的第1型糖尿病患者,實現了醫生以為她永遠無法企及的里程碑。第1型糖尿病因最常見於兒童,以前被稱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胰島素產生不足。最近在「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雜誌發表的研究發現,2021年全球有840萬人患有第1型糖尿病,其中約19%患者年齡60歲以上;研究人員估計全球第1型病例到2040年人數可能加倍。拉珊斯基的女婿、70歲的布倫納 (Saul Brenner) 說,由於醫學進步,第1型糖尿病患者現在壽命更長,但拉珊斯基的長壽仍相當罕見;第1型糖尿病患者目前平均預期壽命為65至72歲。拉珊斯基過去20年來一直住在女兒長島家。她說,當年醫生說她活不過15歲,她很難過,「但我接受了。年復一年,我等待死去。」但打從一開始,拉珊斯基也決定,延長生命的最好方法是注意飲食並且享受生活。她說,醫生和父母教她自己測試血糖水平和打胰島素,她也學會相信自己的直覺;「我沒有和朋友談論自己的病痛,我將診斷保密,專注在吃什麼和上學。」成為舞蹈家是拉珊斯基的兒時夢想,診斷出糖尿病後,她決定選擇當醫生,1954年她從南非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畢業。1957年她結婚時,有人告訴她,生孩子對她健康太危險;但她不理會他們的建議,日子繼續前進。拉珊斯基的女兒、63歲的兒科醫生蓋爾·布倫納 (Gayle Brenner) 說,媽媽是激勵她的來源,「母親一直在我們身邊,從未讓她的病成為阻礙。」其他醫生也驚訝發現,儘管第1型糖尿病曾被認為是早逝疾病,拉珊斯基卻在疾病中茁壯了幾十年。俄亥俄州布蘭查德谷糖尿病中心(Blanchard Valley Diabetes Center)醫學主任葛瑞斯( Thomas Grace)說:「拉珊斯基80多年來成功克服第1型糖尿病挑戰,實在令人驚嘆。她的故事可以說是奇蹟,對第1型患者是一種鼓舞。」拉珊斯基將自己的長壽歸功於細心監控、具備常識以及子女和丈夫的關心;她說:「我很幸運有個充滿愛的家庭,我非常感謝他們都沒有罹患糖尿病。看著我們家族這麼多代人長大,真是太棒了。」第一型糖尿病是什麼?第一型糖尿病(T1DM)是胰島素缺乏症,因缺乏胰島素荷爾蒙而引起血糖上升,普遍發病年齡在15歲以下,除每天要控制血糖外,孩子在求學、人際交往常遇偏見和挫折,有些甚至躲到廁所打胰島素。因第一型糖尿病普遍發病年齡在15歲以下,許多病例中,發病年齡區間最高落在小學時期,且有些人可能突然發病、酮酸中毒,被送進加護病房才確診,突如其來的生活驟變,常造成病患與家屬龐大心理負擔。子女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對父母的考驗更多,需要愛和智慧克服問題。第一型糖尿病孩子在學校也會遇到許多挑戰,如老師覺得壓力太大,孩子只要稍微狀況就通知家長帶回;孩子自認特別,也開始拒學。第一型糖尿病病友的每一天都是值得紀念的冒險日,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是最重要的課題。(元氣網)孩子飯前洗手,較不易得第一型糖尿病?澳洲團隊數年前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發表新研究,發現有良好洗手習慣的兒童,較少得到第一型糖尿病。研究針對澳洲維多利亞省1至14歲兒童做衛生習慣分析,發現沒有規律飯前洗手習慣的小朋友,得到第一型糖尿病的比率較高;相反地,養成吃飯前洗手習慣的小朋友得到第一型糖尿病比率較低。第一型糖尿病好發於幼兒及青少年,患者大多需要一輩子注射胰島素。第一型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白,一些研究發現,部分第一型糖尿病的產生與腸病毒(Coxsackie B virus)有一定的關聯性,可能是因為腸病毒中胺基酸序列片段與人體胰島細胞近似,因而引起人體免疫細胞「誤傷」胰臟胰島細胞所造成。因此好的洗手習慣有機會減少1歲以上孩童得腸病毒機率,進一步避免第一型糖尿病。事實上,會誤傷自己胰島細胞的「自體免疫反應」,反而可能是現代人在嬰兒周歲前較少接觸腸病毒所致,使孩童在較大年齡才第一次接觸不同種類腸病毒,所以引起更激烈的免疫反應。綜合各項研究,腸病毒與第一型糖尿病有著複雜難解的關係,我們目前所知仍不完善,但對於一歲以上兒童,提醒孩子勤洗手是預防腸病毒與第一型糖尿病最好的策略。(取自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