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0 焦點.健康你我他
搜尋
防疫
共找到
9534
筆 文章
-
-
2024-07-30 醫療.皮膚
先擦防蚊液,還是先塗抹防曬乳乳?專家曝「先後順序」,塗抹前注意3件事
午後雷陣雨,許多地方差一點鬧水患,這也讓南部登革熱拉警報。防疫專家建議外出時,應使用防蚊液,有效預防蚊蟲叮咬。不過,許多人搞不清楚是先擦防蚊液,還是先塗抹防曬乳液?答案是先擦防曬乳液。先擦防曬再噴防蚊液 使用前注意3件事食藥署提出防蚊液正確使用的3大注意事項:1.塗抹部位:有些產品是噴灑於衣物,有些則可塗抹於皮膚,但是並非所有部位都可以塗抹,使用前仍需確認使用注意事項等相關標示,若有傷口或過敏等肌膚須盡量避開,避免過度刺激皮膚造成不適。2.維持防護時間:防蚊液產品需要注意塗抹後可維持的時間,以便進行補擦,如果防蚊液保護效力減弱,身邊仍有蚊子徘徊,則應遵循說明書/仿單的用量說明,適量補擦。3.塗抹順序:如果需同時使用防曬與防蚊產品,建議「先擦防曬,間隔一段時間再使用防蚊產品」,且在塗抹前留意產品標示及注意事項,塗抹後有任何不適須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療人員。皮膚遭蚊蟲叮咬引搔癢 塗抹這2類藥膏可緩解民眾被蚊蟲叮咬後,皮膚搔癢時,該怎麼辦?食藥署提出2大建議:1.先以肥皂和乾淨的清水清洗傷口,減少感染風險,適度減緩搔癢。2.適度冷敷,有助於消腫止癢。但儘量避免過度抓癢,以免引發細菌感染。至於想要有效消炎消腫,建議選擇下列2類蚊蟲藥膏:1.含抗組織胺藥品:主要緩解紅腫、搔癢不適的常見成分。2.含類固醇藥品:主要以抗發炎來減少皮膚發癢,但需避免塗抹於有傷口處,以免增加感染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若是嬰幼兒被叮咬後產生紅腫反應,持續惡化,或蚊蟲叮咬處不慎抓傷破皮或疼痛,應盡快就醫,諮詢醫師,避免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7-28 醫聲.肝病清除
消除C肝論壇/性愛不戴保險套,竟成C肝再感染漏洞!
性愛不戴保險套,竟成為C型肝炎再感染漏洞!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在台灣肝臟研究學會與聯合報共同主辦的「為台灣喝采!2025消除C肝即將壓線達標」專家會議中表示,根據疾管署C型肝炎通報系統,在2016年,C肝合併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又稱愛滋病毒)病患的比率有上升趨勢,不過近年來已下降到4成以下,而C肝主要危險因子之一為性愛過程「未全程完整使用保險套」,導致易同時感染C肝、HIV,C肝再感染率也較高,其中九成為高危險性行為族群。「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基隆市肝病防治協會、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元氣網,自二○一六年起每年共同舉辦C肝專家會議,日前於聯合報再度舉辦「為台灣喝采 二○二五消除C肝即將壓線達標」專家會議,並聚焦最後一年如何壓線達標。」HIV族群多了解C肝威脅,再感染率可降至1%衛生福利部嘉義醫院副院長陳詩典也發現,不少藥癮者因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又稱愛滋病毒)感染已有預防性投藥策略,導致性愛沒有全程使用保險套,而這樣的做法卻可能造成C肝傳播、再感染,成為消除C肝破口,因此醫療、社區、非營利機構(NGO)必須合作,針對這些族群進行衛教宣導、推動C肝快篩,才能產生防治成效,根據過去經驗,如果做好衛教工作、追蹤,幫助這些族群有疾病防治意識,C肝再感染率可下降至1%。莊人祥分析,自2016年,HIV合併C肝感染病患人數,到2021年,比率達49%,從2022年到2023年,降到40%以下,在國外,HIV感染者的C肝再感染率為每百人年5.27,北美為每百人年3.92,在台灣,根據研究統計,2019年的HIV感染者C肝再感染率為每百人年8.2,到了2023年,已降到每百人年3.73,數據明顯下降。疾管署積極衛教,將加強追蹤病患用藥近年來,疾管署已補助各地衛生局辦理急性病毒性肝炎防治計畫,並分眾辦理病毒性肝炎衛生教育、活動。2021至2023年,針對醫事防疫人員、高風險族群及一般民眾辦理肝炎教育訓練或衛生教育活動共計6079場次,累計235708人次參與,對於急性C肝確診病患,各地衛生局也有進行衛教,在2023年,衛教完成率達97%以上,自2025年,也將加強掌握C肝確診病例至醫療院所接受追蹤檢查,並評估病患接受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情形。此外,為了配合2025消除C肝計畫,疾管署也運用現行HIV匿篩管道,推動C肝抗體快篩檢測,及早發現潛在個案,並協助轉介、就醫治療。不僅如此,統計也顯示,接受血液透析者也是C肝再感染高危險群,針對這部分,莊人祥建議,可提升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查核,疾管署已訂立診所感染管制督導考核項目,建議各地衛生局可參考、採納。C肝病患若再三感染,治療藥物健保給付議題也引關注,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認為,對於多次感染病患用藥是否納健保給付,須有更多共識,若藥物進一步降價,或許更有機會。
-
2024-07-24 焦點.元氣新聞
常吃過期食品恐致命!50歲獨居女性常吃過期食物,中毒插管住加護病房
今年首例肉毒桿菌中毒!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南部一名50多歲女性,獨居並且吃過期食品的習慣,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眼皮下垂、講話發音及吞嚥困難等症狀,隔天至急診症狀惡化,插管後送加護病房,目前已住院1個多禮拜,仍使用呼吸器並插管。疫調發現有吃過期食品,但是因為插管無法詢問飲食史,還無法確認何者食品導致她中毒。女子常吃過期食品 插管住加護病房羅一鈞表示,今日個案為2020年7月以來首例確診。根據初步疫調,非同住家人轉述,該個案有吃過期食品的習慣,發病當天有吃過期包子,但仍無法確定何種食品導致。常見肉毒桿菌毒素來源包括,膨脹、生鏽或是凹陷的過期罐頭,未經高溫高壓殺菌的真空包裝食品,以及自製醃製農產品。肉毒桿菌中毒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20年至2023年累計肉毒桿菌中毒確定病例數分別為1、0、0、0例,近十年(2015年至2023年)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0至6例,均為散發性病例。肉毒桿菌若未適當治療,致死率約是3成至6成。吃自製醃漬食品前 應先澈底加熱中毒原因一般是食品處理或保存不當,使肉毒桿菌孢子在厭氧和低酸性環境下產生神經毒素。林詠青指出,中毒來源以攝食受肉毒桿菌污染食物最為常見,其症狀通常於攝食後12至72小時出現,但亦可能於最短2小時,最長8天發生。林詠青表示,一般是食品處理或保存不當,使肉毒桿菌孢子在厭氧和低酸性環境下產生神經毒素,如酸度不足或鹼性食物水活性較高,或在低溫殺菌和輕微醃後沒有冷藏保存,就可能產生毒素。其毒素不耐熱,煮沸(100℃)加熱10分鐘即可破壞。因此民眾吃家庭自製的醃漬食品前,應先澈底加熱。另外,林詠青也提醒,真空包裝製品應依標示於冰箱冷藏及保存,而蓋子脹起的罐頭或罐頭開罐後聞到有異味,切不可食用。此外肉毒桿菌孢子廣泛分布於自然界,1歲以下嬰兒因免疫系統尚未健全且腸道菌叢未發展完全,應避免餵食蜂蜜,以降低肉毒桿菌中毒的發生機率。疾管署呼籲,由於肉毒桿菌中毒之後,如未即時醫療介入將有相當高的致死率,籲請臨床醫師提高警覺,如診療病患發現有腸胃道症狀、疲倦,伴隨視力模糊、瞳孔放大、眼瞼下垂或由上到下肢體無力等疑似肉毒桿菌中毒之神經學症狀,應立即通報衛生單位儘速檢驗釐清致病原因及對症治療,並給予病患妥適的照護,降低患者死亡風險。
-
2024-07-23 醫療.感染科
為何呼吸道病毒在夏天也猖獗?非藥物介入3防線阻病毒
最近感到「腹背受敵」,門診不少小朋友因發燒就診,有時一節門診就能集滿呼吸道四大魔王病毒:流感病毒、新冠肺炎病毒、腸病毒、腺病毒。更慘的是,自己認真的戴好口罩、勤洗手、回家也立刻洗澡,那知家裡的太太和女兒卻從其他地方被傳染了新冠病毒。病毒來勢洶洶無孔不入,民眾要小心,病毒就在您身邊。根據疾管署統計,腸病毒自從4月中旬進入流行期,至今尚未減緩;往年流感在秋、冬兩季流行,今年春、夏兩季的流感個案卻沒有顯著降低。更麻煩的是,新冠肺炎在近幾周也有明顯增加的趨勢。為何呼吸道病毒在夏天也猖獗?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的疫情與隔離措施,改變民眾對病毒的免疫力,也改變了病毒的流行模式;其次,新冠肺炎疫情退燒後,口罩禁令逐漸解封,民眾群聚與往來各地也不受限制,因此藉由飛沫傳染的呼吸道病毒自然更快、更廣地傳播。「非藥物介入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NPIs)」在疫情期間廣為人知,也對疫情的控制有顯著效益。一份今年4月發表的研究顯示,德國在2020-2021年疫情期間,非藥物介入措施在3至4歲幼童新冠肺炎的防治成效,與疫情前的2019-2020年相比,能減少60%至100%的病毒傳播。但是,要求所有人回到新冠疫情那時的隔離與控管顯然不切實際,只是在各種呼吸道病毒愈來愈活躍的此時,能力所及的「非藥物介入措施」,還是對自身與周遭人的健康很有幫助。新冠疫情期間的「非藥物介入措施」3大守則:1.個人防護:保持社交距離、時常清潔手部、呼吸道禮儀、戴口罩、確診時居家隔離。2.社區擴散時:接觸者自主防疫、限制聚會、居家辦公、規則清潔物體表面、適當通風。3.疫情爆發時:待在家、群體快篩、學校停課。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冠變異株夏天迅速傳播原因曝 醫師提醒2場所應戴口罩
本土新冠疫情日益嚴峻,單周預估感染人數上看四萬。台大公共衛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台灣新冠變異株變化趨勢通常比美國慢二、三個月,目前LB.1變異株在美西多家療養院造成大規模感染,最近應會傳進台灣,屆時占比會高於目前流行的KP系列變異株,因LB.1變異株容易在高齡者間傳散,且感染力極高,提醒國內高齡族群做好準備,接種疫苗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冷氣房加速變異株傳播 醫提醒戴口罩陳秀熙表示,現在社區流行的KP系列變異株是從去年冬天流行的JN.1變化而來,會在夏天迅速傳散主要是因為冷氣房傳播,且許多民眾已不太戴口罩;中國附醫副院長黃高彬也提醒,民眾應盡可能恢復配戴口罩,特別是前往醫院及人多的公共場所。黃高彬指出,許多民眾對施打新冠疫苗意願低落,但這波疫情非同小可,呼籲合併慢性疾病的年長者務必接種疫苗。陳秀熙表示,免疫缺乏及罹患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等高風險患者,一旦染疫應立刻求醫,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疾管署:防疫層級不調升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但疾管署目前仍不會調升防疫層級,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會持續監控疫情發展及抗病毒藥物使用狀況。曾淑慧提醒,新冠、流感均處於流行期,民眾如出現類流感症狀,可先以新冠家用快篩試劑檢測,若有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應盡速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符合流感或新冠等公費藥劑用藥條件。疾管署分析,目前我國社區新冠變異株分布狀況,JN.1約占六成居首位,KP.2占比將近兩成,KP.3及XDV.1則各占百分之八,黃高彬預估KP系列變異株將急起直追,占比將高過JN.1。陳秀熙則認為目前流行於美西並造成多家療養院大規模感染的LB.1變異株也會陸續傳進台灣,屆時在社區占比會高於KP系列。陳秀熙指出,接種XBB疫苗時間超過半年,體內就沒什麼保護力,目前大多數民眾係在今年初以前接種XBB疫苗,農曆過年後疫苗接種意願低,保護力大多歸零,以致造成重症比率偏高。新冠疫情會不會大爆發?李秉穎:影響關鍵是變異株【聯合報/ 記者李青縈/台北即時報導】現在新冠、流感、腸病毒都在流行期,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接受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專訪,他表示,新冠疫情現在不會大爆發,此波疫情只是反應變異株變化,民眾不需要過度緊張,同時也鼓勵民眾接種疫苗。國內上周新增817例新冠本土病例,較前一周增加3成,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我國目前變異株以JN.1為主、占62%,KP.2占18%、KP.3及XDV.1占8%。李秉穎說,新冠疫情現在沒有像疫情期間一樣大爆發,罕見出現夏季流行,也是變異株變化,讓民眾再度感染,民眾不需要過度緊張。他也說,除非變異株出現完全大突變,不然只是像現在小突變,並不需要重啟社交距離等管制措施。預防首重打疫苗李秉穎表示,面對疫情最重要的還是打疫苗,預防遠比感染後的服藥有效,特別是染疫高風險、有共病的民眾需要接種。然而,他認為未來不一定會需要每年都要打新冠疫苗,現在只是過渡期,雖然不確定會持續多久,但等到人體適應、新冠病毒完全感冒化,就不用繼續打疫苗。另外,周玉蔻也批評近日政府作為,她表示,賴清德總統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但是衛福部長邱泰源一上任就跑到世界衛生大會,這樣就有「健康台灣」嗎?她呼籲政府對於人民的事情可不可以積極一點,他問李秉穎「健康台灣」應該怎麼做。李秉穎說,以兒科醫師角度,孕婦應該有良好衛教,很多父母第一次生小孩會手足無措,也需要重新重視傳統家庭觀念,他先前擔任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時也有考慮設立青少年特別門診。
-
2024-06-27 醫療.感染科
2024流感新冠疫苗懶人包/流感可能與新冠共同流行!10月雙疫苗開打時程及對象整理
疾管署指出,4月底才結束的流感稱公費藥劑延長使用,因為流感進入流行期再次重啟。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即日起至7月31日再次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用藥措施,只要有類流感症狀,且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皆可使用。此外,10月1日起將開放11類公費對象接種流感、新冠疫苗施打,《元氣網》以下整理10月的雙疫苗開打時程及細節。流感疫苗+新冠疫苗開打時程第1階段流感疫苗+新冠疫苗開打時間:2024/10/01起11類公費對象:.醫事及衛生防疫人員.65歲以上.55歲以上原住民.安養、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及居家托育人員(保母)、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第2階段開打時間:2024/11/01起施打對象:流感疫苗: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新冠疫苗:滿6個月以上民眾是流感還是新冠?由於本年流感可能與新冠共同流行,若有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類流感症狀,應用新冠家用快篩輔助檢測。若有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等,應盡速就醫,並由醫師依主訴與臨床判斷,評估是否符合公費藥劑用藥條件,倘經醫師判斷符合條件者,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流感配置藥劑,包括克流感、易剋冒、速剋流及瑞樂沙。》公費流感藥劑配置查詢新冠的部份,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國內主流株為JN.1、KP.2、KP.3。目前現有快篩與PCR等檢測方法仍能有效偵測病毒,已核准抗病毒藥物亦持續有效。美國CDC評估接種XBB疫苗於青壯年與高齡者,皆具有效疫苗保護力,建議高風險者補接種疫苗,以得到更佳的保護力。》新冠/肺鏈疫苗專區查詢【參考資料】.疾管署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6-23 焦點.元氣新聞
疫後雪崩式下降!胸腔科難覓新血 醫界憂未來防疫只剩老醫師
長久以來,胸腔科被醫界戲稱「又累又沒錢、還會被告」,歷經SARS、H1N1、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胸腔科醫師肩負重任,但辛苦與所得不成比率,年輕醫師敬而遠之;近一、兩年,胸腔科新進醫師人數出現雪崩式下降,訓練額度超過百人,但僅有卅人報名,多家醫學中心甚至掛零。資深醫師擔憂,下一波感染病毒來襲,能在第一線防疫作戰,恐怕只剩老醫師。40歲以下醫師 不到一成五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統計,胸腔內科醫師年齡分布狀況,年齡四十歲(含)以下者二○二人,四十一至四十九歲四○一人、五十至六十一歲四九六人、六十二至七十歲一九八人、七十一歲以上有八十七人,四十歲以下醫師還不到一成五。此外,胸腔內科醫師平均年齡為五十二點四七歲,與其他大科相較,僅低於婦產科五十六點七二歲、眼科五十三點七歲、骨科五十三點○五歲。胸腔科工作重 收入相對低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說,目前執業胸腔科醫師年紀確實偏老,多半在SARS爆發之前(二○○三年)就加入此領域,幾乎都超過五十歲;而每次出現大規模疫情,加重工作負擔及感染風險,薪資所得又不如預期,往往嚇跑年輕醫師。陳育民說,原本全國教學醫院胸腔內科(次專科)一年訓練額度超過一百人,但新冠疫情後,平均一年只剩三十人左右報名。以北榮為例,以往一年約可收到四名醫師,但今年僅一人報到。台大醫院也差不多,內科部副主任何肇基表示,所有次專科中,胸腔科已是敬陪末座,該院每年應招收四至六名胸腔內科研修醫師,去年只收到兩人,今年四人,低標過關,已算「特例」。原因在於胸腔科收治重症患者,值班、工作壓力沉重,卻無自費項目,收入比同為內科次專科的腸胃科低了二、三倍。「每逢爆發重大傳染病疫情,胸腔科醫師人數就顯著下滑,新冠疫後,願意的人更少。」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周昆達表示,胸腔醫師人力嚴重不足,已經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全球約五至十年出現一次重大傳染病,未來又爆發疫情,總不能靠著「老醫師」在前線奮戰,幫病患插管。台大醫院胸腔科主任施金元表示,在胸腔科醫師人數不足情況下,遇到重大疫情時,眾多患者湧至醫院,只能請求跨科支援,胸腔科醫師負責照護加護病房裡的重症病患,這勢必衝擊醫療品質。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表示,目前一次支氣管鏡檢查健保點數一六八○點,約一五○○元,但全程需局部麻醉、監控患者呼吸狀況,時間超過半小時。相較之下,胃鏡操作簡易,難度較低,但健保點數卻差不多。施金元呼籲,衛福部應提升支氣管鏡等胸腔內科檢查項目的健保給付點數。為此,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多名代表於六月廿一日齊赴健保署請願,大吐苦水。健保署長承諾 調高健保點數健保署長石崇良給予正面回應說,將透過「醫療服務資源耗用相對值」(RBRVS)改善計畫,逐步調高點數。再者,提高加護病房照顧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照顧費用,以優先確保急重難罕症病人的照護品質。
-
2024-06-22 養生.聰明飲食
如何養成不生病體質?營養師認證多吃10種食材及3方法,吃出最佳免疫力
近期新冠確診數又上升了,該如何遠離這些病毒呢?我們可以從「增強自我免疫力」開始!提升身體自我保護的能力,來抵抗外來的攻擊。首先最重要的一定是維持「均衡的飲食」以及「健康的作息」,讓生理機能都能正常運作後,再加上營養師Evelyn為你介紹的10種可以增強免疫力的食材,就能讓你由內而外、防疫技能點滿!10種增強免疫力食材1. 大蒜大家都聽過大蒜對身體好,因為大蒜裡面含有「蒜素(allicin)」,具有抗氧化、抗癌、增強免疫力、維持心血管健康的作用,是大蒜諸多保健功效的來源。但其實蒜素並不是本來就存在於大蒜裡的,而是將大蒜切碎以後,讓裡面的蒜氨酸接觸到空氣,再與蒜氨酸酶作用完全才會產生我們所熟知的「蒜素」,然而蒜素並不耐長時間的高溫,像是煮湯或是長時間燉煮都會使蒜素分解。所以大蒜最保健的吃法是「切碎生吃」唷!但這邊還是要提醒大家,大蒜雖然好處多多,但仍屬刺激性食材,適量食用才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建議一天最多2-3瓣就好囉!2. 薑如果經常感冒,有可能是身體慢性發炎造成免疫力低下惹的禍!生薑裡面具有多種抗氧化劑,例如薑辣素(gingerol),可以減少自由基對於身體的氧化破壞,也能減少發炎物質的產生、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在感冒前或感冒時食用都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但這邊一樣要提醒大家,薑也是屬於比較刺激性的食物,也有抗凝血的效果,所以適量食用即可唷!3. 咖哩咖哩中主要的成分「薑黃(curcuma)」是咖哩成為近期新寵的原因,薑黃裡面的「薑黃素(curcumin)」不僅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還能提升免疫力、預防失智、甚至抗癌,除此之外,咖哩裡面添加了許多辛香料,例如:印度咖哩常添加薑、大蒜、紅辣椒粉、荳蔻等,這些辛香料有助於幫助消化、舒緩上呼吸道的不適症狀,因此咖哩其實是很適合防疫期間吃的料理唷!4. 菇類菇類裡面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蛋白質量也較其他蔬菜高,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非常多種,從數千年前就開始被當作重要的藥用食材。許多研究都已經證實菇類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的功效,也能調節免疫、代謝功能,對於人體的好處是很多的唷!5. 菠菜說到菠菜,大家一定不陌生大力水手卜派,遇到麻煩時只要吃菠菜就能變得力大無窮,可以英雄救美!其實菠菜雖然沒有像卡通描述的一樣這麼「神奇」,但會有這樣的設定並不是沒有原因的唷!菠菜裡面富含大量的葉酸、鐵、鉀、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K,是營養密度非常高的蔬菜,能夠減少氧化廢物、調節身體的多種代謝途徑,對於維持心血管健康、加速新陳代謝、抗癌、抗氧化都有很大的幫助唷!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想來一罐菠菜了呢?6. 藍莓藍莓是花青素(anthocyanidins)含量非常高的水果,雖然在台灣本土的藍莓非常稀少,進口價格會比較昂貴一些,但絕對是值得的!多項研究都顯示藍莓裡的花青素有非常強的抗氧化能力,能夠清除自由基、降低對身體的破壞,另外,它也能調節發炎物質,對於抗發炎也有顯著的功效。近年來也有諸多研究證實藍莓對於抗癌、改善泌尿道感染、調節血糖血脂、預防骨質疏鬆症等都有不錯的效果,許多學者也因此稱藍莓為「超級水果」!7. 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維生素C在我們體內的抗氧化作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防疫期間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身邊有許多水果是富含維生素C的唷!根據台灣食品成分資料庫分析,其實同樣重量富含最多維生素的水果不是柳丁、也不是檸檬、橘子,而是芭樂!其次是釋迦、龍眼、棗子跟奇異果,並不是越酸的水果維生素C就越多唷~如果你想省時,或有額外補充的需求,也可以選擇維生素C的補充劑或保健食品喔!8. 綠茶兒茶素(catechin)是綠茶裡面最重要的保健成分之一,相較於紅茶、烏龍茶等茶種,綠茶因為沒有經過發酵所以保留了較多的兒茶素。兒茶素除了有抗氧化、抗發炎、抗癌、抗微生物的特性之外,隨著綠茶在世界各的推廣,許多研究也證實它具有多種抗菌、抗病毒的特性,對於預防感冒、防止傳染疾病的擴散是非常有益處的。在這個疫情肆虐的時期,大家不妨也來杯無糖綠茶吧!9. 優格、優酪乳優格、優酪乳裡面含大量的益生菌,能夠協助保護我們的腸道。腸黏膜上的微生物跟細菌,可以說是非常龐大的一批免疫軍團唷!透過優格、優酪乳攝取大量好菌以顧好腸內的菌叢,腸黏膜組織才能獲得完整的保護,進而有助於免疫系統的功能!所以提升免疫力可以從改善腸道菌叢開始!這邊給大家一個小建議,吃優格、優酪乳時可以搭配一些水溶性膳食纖維或寡醣等,可以作為益生質提供益生菌的養分,相輔相成的搭配才能更完善的保護腸道唷!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在購買時要盡量選擇無糖或低糖的優格、優酪乳,才不會一不小心又吃進去太多精製糖唷!10. 優質蛋白質前面提到均衡飲食是提升免疫力的首要重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都要均衡攝取,但這邊要特別介紹蛋白質是因為它是構成身體所有細胞的主要原料之一,包含重要的免疫細胞。豆魚蛋肉類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有9種是人體無法自行製造而必須靠飲食獲得的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而富含越多種必需胺基酸的蛋白質食物,營養價值就越高,我們稱之為「優質蛋白質」,動物性來源的蛋白質都屬於優質蛋白質,如魚肉、牛肉、豬肉,而植物性蛋白質只有「黃豆類製品」才是優質蛋白質唷!這邊建議每一餐吃一個手掌大小的蛋白質,既能提供身體足夠的蛋白質又不會過量!增強免疫力的三大原則看完以上介紹的10種增強免疫力的食材,你發現了嗎?其實要符合能增強免疫力的食材不外乎三個原則:1.抗氧化及抗發炎2.改善腸道菌叢3.足夠的優質蛋白質 掌握這三個原則之外,最重要的是前面所提到的維持均衡的飲食、良好的生活作息,如此一來,透過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提升免疫力,才能更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健康喔! 延伸閱讀:.咖啡會加速鈣質流失?紅茶、牛奶能預防骨鬆?做好6件事趁早存骨本.降低血脂、降膽固醇、延緩血糖上升...膳食纖維5好處一次看!.糖尿病怎麼有效控糖?專家曝扭轉關鍵時刻,「3撇步+9種食物」幫你控制血糖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6-1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出國要帶什麼?超實用出國旅遊必備物品藥品清單 懶人免煩惱!
暑假即將到來,又是出國旅遊高峰。外出遊玩要玩的盡興,事前準備不可少。出國要帶什麼?行前準備事項有哪些?《元氣網》為您整理必備物品清單。常備及備用藥品1.上呼吸道疾病:綜合感冒藥、解熱止痛藥出去玩最怕身體突然出狀況,尤其如果是老人或小孩隨行,情況可能又更麻煩。而且出國就醫不方便又貴,所以最好自備一些備用藥品,如果有小問題吃點藥可以緩解症狀。2.腸胃疾病:胃酸抑制劑、腸胃藥、止瀉劑旅遊疾病中以吃壞肚子最常見,因此常聽見「旅遊者腹瀉」的名詞。人體到了新環境,會因為當地的水質、土質不同而出現反應,症狀輕微,只需要多休息補充水分,若是嚴重到嘔吐、水瀉,一定要盡速到醫院就醫。3.蕁麻疹或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病症:抗組胺劑、吸入劑…有過敏史民眾,到國內外旅遊的過敏病症,分為食物過敏、花粉過敏、環境過敏。食物過敏通常會呈現在皮膚,出現紅疹、皮膚癢等狀況;花粉過敏則會出現鼻塞、流鼻涕、胸悶等問題;環境過敏可能是天氣太冷或是環境太髒,同樣會有皮膚癢、流鼻涕等症狀。建議民眾攜帶抗組胺劑、吸入劑和腎上腺素注射器,可在問題發生後立即用藥。4.失眠、時差問題:習慣的枕頭、安眠藥有些人出去住飯店旅館會認床而失眠,若有認床問題的民眾,可以攜帶習慣的枕頭一起旅遊,或是睡前泡熱水澡。若是長期有失眠問題,事前記得找尋醫師開立安眠藥的處方。5.暈車藥容易暈車、暈船、暈機的人,應在上車、上船前半個小時到一小時先吃藥預防。6.慢性病用藥:長期控制病情的慢性病,尤其像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患者,出國前須備足夠藥量,建議可多帶幾天份藥量,以免遺失或其他突然狀況。7.高山疾病:丹木斯、威而鋼如要去國外爬高山,一定注意預防高山症發作。常見用藥有丹木斯(Acetazolamide)、類固醇(Dexamethasone)、鈣離子阻斷劑(Nifedipine)和威而鋼(Sildenafil)等。以上藥品皆須由醫師謹慎評估後處方,建議行前先掛醫院旅遊醫學門診,確實依醫囑指示服用。8.登革熱:如果到衛生條件比較差的國家,止瀉藥、防蚊液備著比較安心。旅遊保險旅途中狀況難料,一般都會建議行前購買保險。建議的旅遊險包括:1.旅行險:最基本的就是旅行平安保險。2.旅平險+傷害醫療費用附加條款:保障旅遊期間受傷就醫衍生的醫療費用支出風險。3.旅平險+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附約:保障在海外因突發疾病住院、門診或急診診療所需之費用風險。4.旅行不便險:保障因旅程取消、班機延誤、旅程更改、行李延誤、行李損失及旅行文件損失等相關風險。防疫用品近期新冠疫情再度捲土重來,Omicron變異株流行;而國人最常去的日本,最近「鏈球菌中毒休克症候群」患者也大增,致死率高達30%至70%。因此出遊若到人多的地方,仍要注意,口罩、酒精、乾洗手等用品最好隨身帶著。特別要提醒的是,酒精棉片或是濕紙巾如果要放到手提行李中,一樣受液體限制規定,建議只要帶會使用的數量就好,其他的需放入託運行李中。打疫苗如果你要到非洲國家,如肯亞觀賞動物大遷徙,可能需要先接種黃熱病疫苗、腦脊髓膜炎疫苗、傷寒疫苗、瘧疾預防用藥,通常人體需要大約二週的時間才能產生完整的抵抗力,建議提前做好準備。如不清楚欲前往的國家是否有流行疾病或疫情,是否需要施打疫苗,可先至疾管署查詢「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再評估是否前往,及行前注意事項。個人衛生用品近來環保意識盛行,有些旅館不提供衛生用品,因此牙刷、牙膏、刮鬍刀等最好備齊。還有免洗褲、個人慣用的化粧用品也不要忘記。個人安全防護用具去治安較差的國家,別忘了帶著個人安全警報器、防狼噴霧器,以備不時之需。其他防曬乳、曬後修復霜、行動電源、小型急救包、雨具等,不要漏了。務必注意,行動電源或鋰電池不可託運,請放隨身行李攜帶!出去玩還是有許多無法預期的事可能發生,出去國外也總是不像在國內方便,做最周全的準備,才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參考資料及實用旅遊資訊】.《疾管署》國際旅遊與健康.《疾管署》國際旅遊保健資訊.《外交部領事局》旅外安全.《桃園國際機場》出國便利貼.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6-14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落實理想談全責護理
【編者按】:本週主題是「住院病人全責護理」。陳榮基教授以感性與理性兼具的文筆,追思他的夫人,領導護理工作半世紀的周照芳女士。她多年推廣「全責護理」,由醫院整合人力,實現提供專業照護,減輕家屬壓力,並提升醫療照顧品質,降低病人被感染的可能。陳教授希望透過他的文章,可以促成夫人的未竟之志得到醫界與社會更深入的了解,「醫院負責全責照護病人,是先進國家醫院的常態」。→想看本文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司長介紹政府過去試辦這種提供住院病人整合照護,可以減輕民眾經濟與照顧的負擔,選擇探病而不陪病的各種經驗。→想看本文過去主導醫院評鑑的醫策會前董事長林啟禎教授在追念周照芳女士對醫策會的貢獻之餘,希望藉由醫院評鑑,在配合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中,納入全責護理為新制醫院評鑑的基準。台灣是一個重視家庭人倫的國家,重視家庭價值,因此當有人不幸生病的時候,習慣會由其他家人輪流照顧,這足以展現出親情的溫暖與偉大,然而卻有幾個值得省思的地方。首先,家人輪流照顧,經常讓一個家庭忙得人仰馬翻,甚至兄弟姊妹因為必須調整工作與生活步調,導致分工不均意見不合而產生裂痕,這在病程愈久的時候就愈嚴重,進而拖累好幾個家庭。其次,一般家人缺乏正確的醫學知識與照護觀念,有時無法提供最正確的照護,甚至因而產生意外。筆者過去曾經有一位病人,出院前一天晚上由兒子協助餵食,因姿勢不正確不小心食物嗆到氣管,最後併發致命的吸入性肺炎,而這種不幸事件並非罕見。專業醫療看護應運而生,他們提供比家人較專業的照護服務,然而其相對高昂的費用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負擔得起,而且專業水準與倫理制約難以保證,在特殊時期也成為另一種負擔。舉例來說,在2003年的SARS與近年來的COVID-19疫情發展過程中,看護都曾經成為防疫的破口,因而必須特案管理。痛定思痛,台灣已經在衛福部醫事司、護理及健康照護司(簡稱「照護司」) 與健保署共同努力下列為重點試辦計畫的全責護理(Total nursing care),能否更進一步把理想具體全面落實?由醫院聘僱訓練好的護理佐理員 (Nursing assistant,NA),簡稱「護佐」,提供專業照護來減輕家屬壓力,並提升醫療照顧品質,進而降低病人被感染與發生意外的可能。護佐在護理師的督導下,照顧住院病人的生活起居及簡單的護理照護,進而減輕護理師的負擔,這是否是在含台灣在內全世界缺少護理人力的另一種解方?前幾年,筆者家中長輩因故從重症加護病房(ICU)經過亞急性呼吸加護病房(RCC)再住進呼吸照護病房(RCW),在舉足無措中發現,RCW是衛福部要求的全責護理重點試辦單位,當時就被其所提供整合醫療照護深受感動與佩服。當時在台灣最早推動全責護理的護理界大老周照芳理事長還在醫策會擔任顧問,筆者曾當面對其不遺餘力的努力表示最高的敬意與感激,她也期望在醫策會的協助下能將全責護理由點的試辦連線成面,化理想為現實。周照芳理事長在護理界居功厥偉,曾經得到過1994年由衛生署張博雅署長頒發的第一屆傑出護理專業奉獻獎與2016年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的全球熱愛生命獎章之外,也曾經得到醫策會2020年臨床成效指標TCPI的特別貢獻獎。而且周照芳顧問在2001年至2006年的期間,輔佐醫策會的楊漢湶與謝博生兩位董事長以及蔡素玲與翁惠瑛兩位執行長,擔任醫策會副執行長六年期間,建立研議委員遴選及考核制度,導入醫療品質學習型組織,協助通過國際品質認證,協助醫策會組織再造,帶領醫策會同仁至日本參訪及參考評鑑條文修改成現今以病人為中心的新制醫院評鑑基準,購置並搬遷醫策會到板橋的現今會所,建置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TPR,實施新制醫院評鑑,推動醫學中心評鑑改革,協助醫策會通過ISQua國際評鑑機構認證,試辦教學醫院評鑑並實施新制精神科醫院評鑑,她的貢獻與慈愛就像溫暖的陽光,照耀著醫策會的每位同仁,而同仁也都像慈母一樣地愛戴她。周照芳顧問與其夫婿陳榮基院長,分別是護理界與醫界最值得敬佩的前輩,他們鶼鰈情深卻又攜手合作,念茲在茲地為提升台灣醫界而努力,在周照芳顧問於2022年不幸離苦得樂駕鶴歸天後,推動全責護理不但沒有停下腳步,反而更加成為護理界與醫界的共同理念,除了以照護司為代表的護理界,藉著健保中長期改革計畫來持續努力推動試辦計畫,醫界也有若干聲音,希望藉由醫院評鑑,在配合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中,納入全責護理為新制醫院評鑑的基準。當然「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期許照護司以透過對試辦計畫的盤點與檢討,提出推動全責護理足以興利除弊的相關配套,成為健保改革能得到民眾共鳴的有感方案,讓全責護理的護佐人力還能成為台灣缺護的良方之一。當然,阻力不是沒有,包括有部分意見認為護佐不是護理師,全責護理應該正名為全責照護,但是「無論所稱何名?玫瑰依然芬芳」,只要提出有共識的整體解決配套方案,相信全責護理的理想可以落實,台灣醫界的醫療品質可以提升,民眾在照顧生病家人的壓力可以減輕,而台灣的整體醫療生態還會更和諧。延伸閱讀6/10 懷念照芳,再推全責護理、全責照護、全責醫護6/12 住院整合照護
-
2024-06-07 醫療.呼吸胸腔
免疫負債來襲 呼吸道融合病毒重擊「虎牙」兩端族群
疫情解封後、口罩也跟著解禁,社區感染一波波,醫師發現解封後小小孩子成了免疫負債的重災區。疾管署預防接種諮詢小組召集人、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名譽理事長李秉穎指出,其中以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孩子的影響最大,一般而言3歲以下小孩約有8至9成會感染過一次,但在疫情封閉1至2歲的小小孩並沒感染也沒有抗體,成了解封後免疫負債的最大宗族群。而近年已有多家藥廠針RSV兩大族群開發疫苗,以保護5歲以下及65歲以上老人。台灣疫苗推動協會6月1日及2日在台南舉辦2024「疫苗菁英訓練營」,會中聚集了全國的感染科專家及相關研究人員,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台南市衛生局長李翠鳯特地前往致詞,連已退休的小兒感染科大老、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也出席會議。會議中除了聚焦討論流感疫苗、流行性腦膜炎疫苗、腸病毒71型疫苗外,多位專家發表RSV對老人及小孩的危害,疫苗能帶來的效益進行討論。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指出,RSV的好發年齡在整個分佈猶如兩顆虎牙,即5歲以下、65歲以上特別高,65歲以上長者住院率比50到64歲民眾高出數倍,且17%會住進ICU(加護病房),若民眾本身罹患慢性腎臟病、氣喘等,也會加重病情,尤其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高達8成患者病況加劇,這兩個族群都有被低估、疾病負擔更應重視的情況。理論上,RSV溫帶地區在初冬及早春流行,台灣大約有兩個流行高峰,一個在3到5月,另一個落在8月至10月,但李秉穎統計疫情期病毒及傳染病流行的概況,發現RSV、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都大幅減少,水痘及日本腦炎則沒有因疫情封閉期間有減少情形,這是因為水痘與日本腦炎的傳染途徑與新冠病毒有些不同。去年9月疾管署還特別提醒RSV流行期提早到來,比起過往早了快兩個月,研討論現場包括李秉穎、紀鑫及成大醫院一般小兒科病房主任沈靜芬等多位專家皆認為,RSV的流行高峰,因疫情關係有提早來到造成小高峰,而這似乎與免疫負債有關。李秉穎舉2021年英格蘭發表的一篇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因免疫負債在各年齡層的病例數報告,發現一歲以下小孩增加10.63倍、1到4歲增加3.22倍、5-9歲增加1.02倍,15歲以上反而減少,這表示免疫負債在小小孩發生的比率最高,而這也能在兒童感染RSV身上看到,因為8至9成孩子在3歲前會感染過一次RSV,但疫情期間2歲以下的孩子被防疫措施保護著沒受到感染,因此免疫負債最明顯。鑑於全球RSV預防的未滿足醫療需求,WHO已經啟動全世界RSV監測系統,並描述了單株抗體與RSV疫苗的研發。目前健保署已針對早產兒及兩歲以下合併支氣管肺發育不全的重症孩子,給予單株抗體藥物治療,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兒科副部主任李俊毅指出,這可明顯降低45%的住院率,需要輔助氧氣治療的總天數降低7成。而明年預計也還有新的單株抗體將引進國內。至於目前60歲以上老人或孕婦,在台灣即將有RSV疫苗可以自費接種,針對60歲以上成人及一項慢性病受試者,保護力可達近9成5。另外,mRNA技術應用在RSV疫苗則在美國剛取得核准上市,沈靜芬指出,經由3萬人的臨床試驗數據顯示,有氣喘、肺炎、呼吸喘的60歲以上民眾有8成的保護力,70歲以上效果更好,可達9成5以上,兩個症狀的保護力也比三個症狀的保護力好,但接種的副作用,5成為頭痛肌肉痠痛。
-
2024-06-01 寵物.寵物疾病
貓狗一直哈氣好可愛?獸醫提醒飼主要警覺,嚴重恐引發腎衰竭、死亡
今年夏天異常高溫,衛福部熱傷害通報個案明顯增加,各地頻傳中暑致死案例,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提醒,寵物身上披滿毛皮,如果久處高溫環境,容易熱傷害、中暑,嚴重時還可能引發腎衰竭、死亡。犬貓中暑時勿直接泡水 應採3步驟急救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毛寶貝醫療中心獸醫師陳縈語表示,中暑、熱衰竭原因為體內的調節中樞無法及時反應氣溫的變化所造成,犬貓因汗腺不發達,無法排汗散熱,多靠舌頭、唾液散熱,熱傷害風險更高。貓狗中暑主要症狀為「過度喘氣」,飼主務必提高警覺,如果發現毛小孩「哈」個不停,就應該立即幫牠補充水分,灑水降溫。如果症狀惡化,脈搏加速、大量流口水、嘔吐或四肢無力、步伐異常或昏迷,就必須立即就醫。另外,毛小孩如果食慾不振,耳朵、鼻子發熱,皮膚出現血斑,四肢冰冷,牙齦呈藍紫色或亮紅色等症狀,則可能是中暑引發脫水,也應尋求獸醫師協助。毛小孩如果中暑,飼主該如何急救?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組長謝侑達提出3大步驟:▸1.首先移至陰涼處,以電扇或冷氣來降溫。 ▸2.將毛巾浸泡在常溫水,再給予濕敷。不建議將貓狗直接放進裝滿水的浴缸,這樣可能造成毛小孩驚訝,更容易休克。▸3.等情況好一點,立即送至動物醫院,接受輸液治療,降低體溫。避免寵物中暑 民眾夏日應多注意謝侑達提醒飼主,高溫酷暑,容易造成毛寶貝中暑熱衰竭,外出散步時,應避免陽光直射,並適度休息、補充水分,切忌將毛寶貝留在密閉不通風空間,尤其是空調或通風差的車內,悶熱的車內如同烤爐一般,容易使耐熱度差的毛寶貝中暑,甚者致死。以下提供毛小孩消暑5妙招:▸1.注意室內溫度:室內保持通風,可以選擇開電風扇或是冷氣。▸2.補充水分:炙熱天氣再加上毛寶貝運動,容易因過熱導致脫水,補充水分可幫助散熱。▸3.利用水氣降溫:可用濕毛巾或是純水紙巾擦拭牠們的肉球、腹部及耳朵等容易感受到熱的部位,透過水氣蒸發帶走身體散發出的熱量,更能快速達到消暑的效果。▸4.選購消暑配備:依家中毛寶貝的喜好需求選擇合適的像是涼蓆、竹蓆、涼墊等商品。▸5.整理毛髮:梳理清除毛寶貝身上的廢毛,增加透氣。剃腳底毛讓肉球有更多涼爽的面積散熱,也能防止跑跳時打滑。延伸閱讀:.追蹤六年研究發現:長期養寵物者「可防止認知功能下降」.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愛牠就要養牠一輩子!我的寵物我來寵,那些陪伴生病毛小孩治癒的日子★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5-31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王明媛:最懂您「藥」的安全,回想起疫情期間的付出和努力,我不後悔
藥師小檔案姓名:王明媛年齡:45歲執業地點:予志藥局(台北市松山區)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藥師最懂您「藥」的安全 藥師送藥到宅 全程參與堅守到最後一刻「我對藥師工作充滿熱誠,就像一隻活力十足的兔子。」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兼發言人、開業藥師王明媛個性開朗,充滿活力,疫情期間,不論發放口罩、酒精或送藥到宅,無役不與,雖然辛苦,但樂在其中。疫情後期,送藥到宅已可自由參加,她仍全程參與,堅守到最後一刻,「回想起疫情期間的付出和努力,我不後悔。」王明媛高中時喜歡化學,但沒有打算走純科學,考量醫藥分業實施,甄試進入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就學期間曾到醫院實習,經歷住院藥局、門診藥局及癌症藥局,因從小喜歡與人接觸、互動溝通,特別喜歡在門診藥局被病人諮詢,關心病人,讓病人心滿意足地離開。因此,她走入人群,到社區藥局執業。2020年國內爆發新冠疫情,王明媛記得,當時是農曆年前,隨著疫情升溫,指揮中心推動「口罩實名制」政策,社區藥師為發放口罩,每天沒日沒夜。那時與同樣是藥師的先生,在藥局關門後繼續分工包裝口罩,每天要多花3、4個小時處理口罩進貨、檢查、分包,忙到深夜12點。隔天一早,還不到藥局開門時間,門外已人聲鼎沸,大排長龍,等著領口罩。「看著這麼多人排隊,壓力真的不小。」王明媛身處第一線,發放口罩時穿隔離衣、戴面罩,仍擔心自己被感染,提心吊膽。同時還得承擔民眾對政府防疫不滿的負面情緒等。還記得北市南港某家藥局,藥師只因給錯健保卡,竟被逼著「下跪道歉」,讓人不忍。王明媛表示,每天發口罩前,一定清點數量,如發現瑕疵、損壞,就會告知排隊民眾,再清點人數,降低民眾無法領到口罩的怨氣。每天至少要發口罩給200人,兩周後,健保卡讀卡機就插壞兩台。但王明媛的細心貼心,贏得許多民眾稱讚,疫情時期做到「零客訴」,民眾也認為到王明媛的藥局領口罩,「很有品質」、「很安心」。擔任台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 天天開會挑燈夜戰疫情期間,王明媛擔任台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需與許多單位開會,協調基層藥局服務、注意事項及調配人力;2022年5、6月時,社區爆發嚴重疫情時,連續開了一個多月線上會議,幾乎每天視訊會議結束後已是凌晨一、二點,但她不感疲累, 「天天挑燈夜戰,真的很精彩。」為患者送藥到宅,辛苦卻很有意義。王明媛曾幫一名獨居長者送抗病毒藥物,這位長者在疫情期間幾乎無人照顧,而她除了送藥,還幫忙買晚餐、生活必需品,聽到長者一聲「謝謝」,她覺得窩心並值得了。王明媛送藥到宅最高紀錄為一天18個人,時間近5個小時,有時半夜與凌晨,人還在外面送藥,她說,「這是責任感,更是使命感。」面對挑戰,遇強則強,扛下所有應負責任,與有榮焉,「如果疫情再來,還是會義無反顧再次投入防疫的行列。」新冠肺炎改變大家的生活型態,許多人足不出戶,透過網路對外通訊,王明媛在疫情時曾遇到,一天深夜十一點,一位民眾在臉書粉專留下訊息,原來他家中八十多歲長輩確診,居家隔離中,但長輩突然呼吸急促,想尋求醫療專業意見。依民眾口述症狀判斷,王明媛研判為染疫後的嚴重缺氧,要求民眾立即將長輩送醫,所幸及時搶救,該名長輩於加護病房治療後,病情好轉,最後順利出院。長輩出院後,還特地至藥局,當面謝謝她,讓她印象深刻。後疫情時代,藥局在疫情期間販售口罩、酒精等防疫產品,或維他命等保健食品等紅利已經退去,人潮、錢潮不再,藥師回歸生活面的基本功,必須深化、強化讓民眾有感的藥事服務,王明媛表示,將持續在藥師崗位打拼,把關民眾的用藥安全及藥品衛教。王明媛感慨,若疫情再來一次,請政府重視社區藥局人力支援問題,因為許多藥局僅有一名藥師,疫情嚴峻時,幾乎分身乏術,忙不過來,這時醫院藥師應可支援社區藥局,共同為民眾健康,一起努力。
-
2024-05-31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許有杉:想一輩子健康,2種醫療人員一定要認識
藥師小檔案姓名:許有杉年齡:61歲執業地點:美康藥局(新北市新莊區)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每個人都需要一位社區藥師朋友來守護健康一場百年大疫讓社區藥師價值被看見新冠疫情期間,社區藥師無役不與,全台8千多家藥局,其中健保特約藥局6千多家,一萬多名藥師為這場新興傳染病戰役中的幕後防疫英雄。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許有杉說,一場百年大疫讓社區藥師的價值被看見,藥師守護百姓健康的奉獻被肯定,社會地位、被信賴感也提升了,台灣的社區藥局、藥師是防疫尖兵。新北市藥師公會有4800多名會員,公會人數規模僅次於台北市,但新北社區藥局開業數達1300多家,家數是各縣市之最。疫情一開始,民眾搶購止痛藥、感冒藥物、退燒藥物,口罩,口罩實名制上路後,每天開門營業,就必須面對排隊人龍,此外,販售快篩試劑,部分藥師更在「視訊看診」時擔起送藥到府的重責大任。許有杉說,防疫視同作戰,在凝聚共識前,組織內難免有雜音,但全聯會頭人很有魄力推動,藥師們也願意發揮使命感,為百姓健康付出,各地都有令人感動的藥師扮演防疫英雄的故事,有人顧不得有孕在身、正在抗癌,仍挺在第一線幫忙包口罩、送抗病毒藥。許有杉回顧說,他身旁至少有三位新北藥師在工作過程遭感染,有一名公會前幹部、資深藥師染重症身故,當時公會也介入幫忙,協助幫忙移轉處方箋、管制藥品等,公會會員間充分互助,展現大家庭的情感和凝聚力。站在第一線面對眾多疑似確診者,是否擔心自己被感染?許有杉說,他不曾確診,但也可能是曾確診而未察覺,他雖然是公會理事長,但他很樂於幫忙在第一線補位,曾在颱風天、雨天等天候惡劣時刻,幫忙送藥到淡水、雙溪及瑞芳等地,照顧偏鄉、獨老長輩,他樂於帶頭做,和會員們共患難、榮辱與共。疫後醫護人員人力缺乏問題浮出水面而疫後醫護人員人力缺乏問題浮出水面,許有杉指出,藥師訓練需5至6年,剛畢業藥師的月薪可達6至7萬元,有些北部醫院找不到藥師,月薪加碼開到7萬左右;若已有處方、調劑2年以上經驗,月薪8萬起跳、年薪破百不是問題,因此雖然大環境醫護人力不足,但仍有7成藥學系畢業生從事藥師,學以致用。如今疫情結束,回歸正常生活,許有杉說,經歷疫情考驗,各行各業充分體會到全島一命,他觀察,社區藥師的社會地位在疫情後提升了,還有民眾感動地說,社區藥師守護我們健康,對社區藥局認同感增加,社區藥局有賣的商品就會在藥局買,以行動支持社區藥局。2種醫療人員一定要認識:家庭醫師及家庭藥師許有杉說,醫院、醫學中心的藥師訓練會更細膩、注重學術專業,而社區藥局較像是家醫科醫師,想一輩子健康2種醫療人員一定要認識,一是家庭醫師,二則是家庭藥師。尤其疫後社區藥師有更多臨床經驗,把關用藥安全,民眾會更願意把小病留在社區藥局,用小錢自我照顧,別去佔用健保資源,省下的健保資源用在長照,才能改善並追趕上歐美長照標準。台灣社區藥局密度高,堪稱是民眾的好鄰居。許說,從疫情便可看出,台灣社區藥局文化是很願意犧牲奉獻,且藥師被更多民眾肯定後,藥師服務需求增加,尤其高齡化社會來臨,銀髮族需求暴增,藥局應提供多元化服務,除健保處方調劑外,也可有居家長照、遠距醫療、慢性病管理、公共衛生、用藥安全宣導等,成為社區健康中心。不過在藥師供給有限,銷售商品種類又提高情況下,許認為,藥局急需整合產業,包括導入經營管理系統、處方簽調劑系統,雲端藥歷APP等,由大數據分析提高醫藥產業價值,提升用戶便利性。許也提到,台灣用藥量大,台灣人平均用藥量是美國人的7.2倍,主因是健保「吃到飽」,因此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部分負擔,透過部分負擔制度減少藥物浪費。而藥師對民眾用藥把關能發揮一定力量,執行公衛任務可以承擔更大責任,面對高齡化、少子化挑戰,社區藥師能展現更大能量,將照顧心力擴及到每個角落。「大家一起投入才有話語權!」許有杉投入藥師公會領域近30年,擔任理事長邁入第4年,他希望帶領各個世代會員一起努力,讓社會大眾對藥師這一行有更多認同及理解,擦亮藥師的光。
-
2024-05-30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張盈棠:疫情讓更多民眾認識藥師,算是另類收穫
藥師小檔案姓名:張盈棠年齡:60歲執業地點:崧柏藥局(高雄市鼓山區)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有病看醫師,用藥問藥師,不要自己當醫師與高雄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盈棠相約訪當天,他在約定時間匆匆地騎車回到自家藥局,一進門就帶著歉意說,「歹勢,剛剛在公會開會討論事情」,隨即馬上穿起藥師制服,制服上掛著執業執照。他拉著大女兒張家馨笑著說,「她也是藥師,你也可以採訪她啊!」張盈棠目前在家經營藥局,兩個女兒也都是藥師,克紹箕裘。大女兒出嫁後就住在附近,每天回到娘家藥局工作,兩人既是父女,也是同事。張家馨笑說,小時候父親開藥局,大人隨手一拿就是藥罐子,把藥丸搖得噹噹響來逗她,當成玩具。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尤其是藥師從小耳濡目染,當藥師好像自然而然。張家馨說,大學填志願時全部都填藥學系,既有父母鼓勵,也有自己的興趣。考上藥師後就在自家藥局工作,也成為父親重要的左右手;後來遇到疫情,疫情中張盈棠又當選理事長,防疫工作繁重,父女倆也成為最堅實的戰友。張盈棠說,新冠疫情開始後,改變了包括他在內許多人的生活,尤其是藥師。原本隱藏在社區中的藥局,許多人每天來來回回經過卻不曾留意察覺;疫情一來,藥局彷彿成為社區中的燈塔,民眾的生活開始離不開它,圍繞著它。疫情剛開始口罩奇缺,口罩實名制後藥局9點開賣,6點就有民眾來排隊等著領號碼牌。因健保卡有限制購買量且須超過七天才能再購買的規定,常有民眾搞不清楚,每天都要跟民眾解釋20、30次,還好有熱心社區志工幫忙維持現場秩序。當時亂象叢生,因口罩有限量,有民眾符合資格太晚了卻買不到,常接到客訴;也有人拿不到口罩大鬧現場,只能請警察來處理;還有民眾拿不到口罩,質疑藥局偷藏起來,發生爭執;還有人會挑口罩顏色,白色口罩最不討喜,因此每次發放前,他都會先告知大家今日是什麼顏色的口罩。後來疫情暴發實施快篩實名制,因為有了口罩實名制的經驗,相關準備都較順暢、時間也更短。不過民眾搶著上網,系統幾度塞車,為了避免民眾久候,因此採用發放號碼牌方式,讓民眾拿了號碼牌先回家休息,避免在場等候過久,民眾反應不錯,也都願意配合。「送藥」也是在做功德推行「送藥到府」政策時,張盈棠已經擔任理事長了,他說,因為不少藥局都是一人藥局,藥師無法分身去送藥,還有藥局雖有多餘人力,但因種種考量不願參與此政策,身為理事長的他,只好不斷拜託會員,他說「送藥也是在做功德,也是藥師的社會責任與榮譽」,請大家盡量配合支持此政策。剛開始送藥到府人力不足時,很多認識的醫師找不到藥師送藥,就打電話給他「理事長,找不到人,幫忙送一下啦!」他只好接下來。張盈棠說,還好藥局有他和女兒兩人,可以幫忙配合,當時一天大概要送5、6件。送藥到府有許多甘苦談,有人打好幾通電話都不接,只能打電話到衛生所請求幫忙協助找人;也有人一接起電話就罵說「我在睡覺,為什麼要吵我?」有的地方路非常小條,甚至連機車都騎不進去,只能走路送藥;還有高雄著名的果貿社區,棟數多編號複雜,他送藥時找不到正確地址,只能請里長幫忙帶路。印象最深的是送藥到中山大學宿舍,因位於柴山中完全找不到路,當時又是暑假學生很少,找了一個多小時才找到正確位址。另外還有多次送到大樓管理室,請管理員幫忙送藥上樓,但遭管理員拒絕,也沒有家人可以下樓幫忙拿藥,只好自己送上樓。張盈棠說,當時送藥可說是「使命必達」,不管怎樣一定要把藥送到病人手上,衛生局也勉勵藥師「不能讓病人沒藥吃,否則責任在藥師。」當時送一趟藥中央補助200元,高雄市政府再加碼200元,很感謝市府的支持。疫情讓更多民眾認識藥師張盈棠說,藥師的工作原本不太受到矚目,疫情讓更多民眾認識藥師形象,了解藥師的工作,也算是另類的收穫。身為理事長,疫情期間曾一起到市府參加防疫記者會,也曾與蔡英文前總統一起參加送藥到府的成果,無論公私部門,大家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一同努力才能度過疫情難關,是人生很難得的經驗。
-
2024-05-30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沈采穎:謝謝體諒與支持,你們的一句謝謝,社區藥師就心滿意足
藥師小檔案姓名:沈采穎執業地點:鼎泰藥局(北市信義區)年齡:63歲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謝謝民眾3年疫情期間的體諒與支持,你們的一句謝謝,社區藥師就心滿意足,再怎麼辛苦,都不覺得是苦差事。疫情期間,社區藥局撐起防疫第一線新冠疫情期間,社區藥局撐起防疫第一線,過去民眾較少接觸的開業藥師,成為確診時的一線生機。在台北市基隆路經營藥局的藥師沈采穎表示,從疫情之初,民眾瘋搶感冒藥、退燒藥,到後來口罩實名制,每天面對大排長龍等著領口罩的民眾,再加上送藥到府藥師紛紛染疫,挺過三年疫情對社區藥師來說很不容易,希望藉此機會讓各界看到基層藥師在公共衛生、預防醫學扮演的角色。台灣疫情延燒沒有多久,就開始有民眾瘋搶政府發放口罩,目前擔任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的沈采穎回憶,有民眾一人到十多間超商收購口罩,自己於2020年2月6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出口罩實名制的建議,希望杜絕亂象,政府2月13日實施,藉由口罩實名制,年長移動不便的民眾,也能透過公平的機制取得口罩。沈采穎表示,疫情期間,為了讓領取口罩實名制的民眾不必等候太久,藥局提早半小時,9時30分即開始營業,並且發放號碼牌,計算當天能夠釋出的口罩數量,免得民眾撲空、操勞,「社區藥局站在第一線,最了解民眾的需求與辛苦。」實名制口罩必須由藥局分裝沈采穎說,當時有位病人,因為公司就在藥局附近,疫情期間業績不如往常,該名病人體諒藥師辛勞,自發性請公司員工在午飯後至藥局協助分裝口罩;雖有少數民眾怪罪藥師動作太慢,等太久才領到口罩,但多數民眾都是心懷感謝,不少人寫了感謝小卡,讓自己覺得在疫情前線工作別具意義。三級警戒開始後,視訊看診後的送藥到府,由社區藥師一肩扛起。沈采穎也投入,某天一位媽媽致電藥局,表示醫師處方藥物,找了好幾家藥局都缺藥,但小朋友確診症狀嚴重,亟需用藥。沈采穎當即在藥師群組詢問,得知內湖某家藥局還有存貨,便立即趕赴內湖取藥後,送至民眾家裡,緩解孩童症狀。許多民眾因確診無法外出,除醫師處方藥以外,有額外需求,藥師樂於協助,卻也陷入染疫風險中。沈采穎表示,有些民眾除了處方箋內容,希望藥局多送一些維他命C等保健食品,站在服務民眾立場,藥師當仁不讓,卻容易在交付費用時接觸民眾,不慎染疫,粗估疫情期間超過半數第一線藥師曾因此確診。沈采穎說,自己送藥到府時做了許多防疫措施,結束後都會清潔雙手,藥局內也設置噴霧消毒器,但防不勝防,仍在送藥過程中不慎染疫,出現喉嚨嚴重腫痛症狀,幾乎夜夜都要含著喉片才睡得著覺,非常不適。即使如此,自己和多數藥師一樣,在7天隔離期滿後,雖體力尚未恢復,仍回到崗位繼續服務。民眾瘋搶感冒藥備用,加上供應、調度問題,疫情期間一度出現缺藥困境。沈采穎表示,當時綜合感冒藥、乙醯氨酚成分退燒藥、喉片等,幾乎一掃而空,對於需要用藥的民眾來說,藥局愛莫能助,只能盡量調度滿足民眾需求。因進口治療藥物不足,沈采穎在2022年4月初提出,政府既然給予本土研發的中藥清冠一號緊急授權(EUA),應讓確診者公費使用,衛福部在4月底宣布實施。缺藥問題延續至今,雖然新冠疫情已經平息,但國內缺藥問題仍然嚴峻。擔任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的沈采穎難掩憂心,期盼政府正視問題、積極處理。藥師的角色是彌補醫師在疫情大流行期間的工作負荷「走過3年疫情,目前雖然仍陸續有人確診,但症狀不像過去嚴重,疫情趨緩後,樂見社區藥局回歸正常服務型態,不再像疫情期間一樣需要發口罩、快篩及協助民眾疫苗登記等。」沈采穎表示,疫情期間藥師在社區扮演輔助醫師的重任,民眾也藉此機會認識藥師工作內容,沒有人希望未來再有大規模傳染病疫情爆發,但政府應該正視社區藥局在疫病爆發時,對民眾健康的貢獻,積極發展公衛藥師制度。沈采穎表示,疫情期間看見民眾對藥師的依賴與信任,醫師雖然重要,但問診需要較長時間,藥師的角色是彌補醫師在疫情大流行期間的工作負荷,尤其社區藥局扮演重任,政府應該統籌規劃,讓社區藥局備足應對大規模傳染病的戰備品項,「預防總是勝於一切,面對疫情雖然辛苦,但社區藥師一定會陪著民眾一起度過。」
-
2024-05-30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黃彥儒:家庭藥師都會持續守護民眾一家人的健康
藥師小檔案姓名:黃彥儒年齡:39執業地點:保德明水藥局(北市中山區)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不論何時,家庭藥師都會持續守護民眾一家人的健康。藥師對民眾來說,過往只是到藥局買成藥時,交付藥品的人,但新冠疫情過後,更加融入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社區藥局開業藥師黃彥儒表示,疫情前大家來買藥都叫他「老闆」,但經過疫情期間長期陪伴,大家開始改口叫他「藥師」,民眾對藥師的信任度愈來愈高,如今藥局也成為「類社區關懷據點」。藥局成「類社區關懷據點」新冠肺炎疫情三年,台灣能夠將損害控制下來,泰半仰賴醫事人員的戮力付出,替台灣人民守在第一線,而藥師從疫情剛開始的口罩實名制,到快篩實名制,再到送藥到府服務,無不看到藥師的忙碌身影。黃彥儒表示,疫情剛爆出來的時候相當辛苦,防疫物資吃緊,藥師每天不僅要發口罩,即使發完了,藥局打烊後還是要留下來加班幫忙「包口罩」。口罩實名制規定每人每天只有二片口罩,不論下雨天還是烈日當頭,民眾都要在藥局外排隊,一旦買不到就容易產生怨氣,甚至被說「藥局私自把口罩藏起來了。」面對許多委屈,藥師都只能忍下來。黃彥儒說,剛開始確實處理了相關紛爭,但後續透過提前公告,志工也幫忙告知民眾可以排隊只到哪裡就沒有口罩,才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紛爭。疫情初期,資訊系統也成為困擾之一。黃彥儒說,口罩實名制透過健保VPN系統,起出使用量太大,光是登入健保系統都要當機三到五分鐘,不少藥局是老藥師親自執業,確實也出現科技落差,需要協助他們熟悉相關系統操作。另外則是每天疫情變化莫測,也考驗藥師們的組織動員能力。黃彥儒指出,當時國人每天都會準時收看疫情指揮中心下午二點的記者會直播,中央為了統一政策發布,許多政策都是在記者會上公布,而民眾收到資訊後就會跑到藥局,希望可以領快篩、領口罩。黃彥儒說,為了讓藥師們及時同步資訊,藥師公會全聯會平時就經營各縣市藥師公會的關係,透過LINE群組發布,再由各縣市的藥師公會理事長發布到各區的藥師群組中,一方面透過公文系統、一方面私下群組聯繫,多管齊下,才讓資訊能夠及時同步,端賴平素建立起來的多方管道。而許多人悉知的送藥到府,其實不僅在疫情期間提供這項服務,疫情前黃彥儒就在社區送藥。他表示,由於藥局的「轄區」涵蓋北市部分山區,而不少高齡長者住在山上,若沒有提供送藥服務,恐怕長者們領藥都要勞師動眾,若長輩自己來領藥,也擔心他們出現危險。為高齡長者送藥到府黃彥儒分享,曾有一對八、九十歲的老夫妻,兩人都有慢性疾病,又住在較偏遠的山上社區,每次領藥都得開車下山一趟;後來爺爺罹患失智症,記憶功能逐步退化,有次夫妻倆開車過來,只是下車領個藥,老奶奶卻始終等不到丈夫回到車上。一回到藥局詢問,原來,爺爺領藥後走出門就忘了自己是開車來的,逕自離開藥局要走路回家。經過這次事件,黃彥儒便開始著手送藥到府的服務,固定每周四到山上,替這對老夫妻,同時還有社區內其他高齡住民,甚至有許多獨居長者,直接送藥到他們手上,避免舟車勞頓。新冠疫情過後,民眾跟社區藥局的距離更加親近。黃彥儒相當有感,過往民眾都以為慢性病處方箋只能到醫院領,甚至覺得藥局的藥跟醫院不同,但疫情長期陪伴,讓民眾有機會了解,處方箋的藥品都有「健保碼」,藥局不能給不一樣的藥品,才有愈來愈多民眾就近在社區藥局領藥,不再搭車一、兩小時回醫院。同時也讓黃彥儒相當感動的,過往民眾進入藥局都是因為頭痛、感冒買成藥,都叫他「老闆」,經過疫情,民眾知道經過藥師專業確認、親自調劑,才能取得適合自己的藥品,現在民眾都叫他「藥師」。這一聲藥師,讓他覺得疫情期間的辛勤付出,有讓民眾確實感受到。甚至疫情期間來幫忙的志工,現在每天只要有空就會來藥局跟藥師們互動,藥局忙碌時,也會跟顧客聊天、幫忙轉介需求,讓藥局更加有了人情味。黃彥儒也很開心藥局能夠成為社區的關懷據點,持續陪伴住民,也提供更多元的服務。
-
2024-05-30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高雄藥師黃芬民 送藥到府需防被獼猴劫走
藥師小檔案姓名:黃芬民年齡:57歲執業地點:弘興藥局(高雄市鼓山區)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照護好自己的健康,平時做好準備,遇到事情不要恐慌,要聽從指揮,避免一窩蜂造成物資供應緊縮。新冠肺炎初期,人人害怕確診,高市鼓山區弘興藥局的藥師黃芬民坦言,藥局就是第一線防疫單位,「很擔心成為確診者」,但她與同為藥師的丈夫曾雅聘沒有退卻,一起面對搶購口罩人潮,送藥給居家隔離者時,遭豪宅大樓管理員刁難,還要小心不讓裝有藥品的塑膠袋被獼猴搶走。3年疫情期像在打仗 但「藥師好像是健忘的」3年疫情期間天天忙到像在打仗,黃芬民笑說,「藥師好像是健忘的」,當時的忙碌與辛苦,現在都覺得還好。黃芬民就讀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及藥學研究所,畢業後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的藥局擔任藥師11年,才回到公公開的弘興藥局工作。黃芬民說,她回來藥局第一年就遇到SARS爆發,但當年因孩子還小,沒接手處理店面第一線的事情,也因為已經離開醫院,「對SARS的印象反而沒有新冠肺炎時來得深刻。」黃芬民表示,疫情期間,藥局是第一線防疫單位,一開始協助政府執行口罩實名制,之後開啟確診者的居家送藥服務,當時對確診者有嚴格規範,藥師不會在第一時間接觸到確診者,但為了防止感染,「我們自己也是戴上口罩」,平時也勤洗手,藥局打烊後全面用酒精消毒,小心應對之下,黃芬民與曾雅聘在一線工作至今,尚未確診新冠肺炎。黃芬民說,藥局從門口到進來領藥的地方,會用塑膠布幕圍起來隔開,門口也有偵測體溫的溫度計,如果遇到發燒的民眾,會請他先留在門口,詢問發燒多久、家人有無症狀、有沒有共餐者,如果高度懷疑可確診,就請客人到診所就醫。黃芬民表示,口罩實名制期間,每天早上藥局一開門,門口就會排滿人,發號碼牌最多時曾發到300個,當時不允許代為排隊,「家人也是一樣」,有次有人先離開再回來,引起排在後方的民眾抱怨,轄區內惟派出所獲報後3分鐘就抵達,把人帶走,「之後沒人敢這樣」。送藥到府 送到什麼地方都不必太驚訝黃芬民回憶,疫情期間印象最深刻的事情都與送藥給居家隔離者有關連。「要送到什麼地方,都不必太驚訝。」黃芬民說,曾遇過民眾指定要放在進門的那張佛桌,「可能比較有保佑吧」,也有人指定放在鐵窗邊,還遇過從樓上用繩子綁住提袋,垂降下來,要求把藥放進去,再拉上去。弘興藥局位於高雄市鼓山三路,鄰近柴山,經常有野生獼猴跑到社區。黃芬民說,送藥時為了防止被別人誤拿,會把藥裝進塑膠袋裡面,塑膠袋也可以很方便掛在居家隔離者住處的門把上,但猴子看到塑膠袋就很興奮,雖然不會直接「搶劫」,但會拿走掛在門把上的塑膠袋,讓人防不勝防,曾有猴子拿到後,發現塑膠袋裡面沒有食物,立刻丟下塑膠袋,「猴子也是很聰明」。黃芬民說,送藥時騎機車是最便捷的方式,但當時美術館區的豪宅大樓,只要有住戶隔離,管理員都會很緊張,甚至不允許送藥的藥師把機車騎上車道,有次曾雅聘雨天騎車送藥到豪宅,保全仍不許機車騎上大樓車道。當時因為趕時間送藥,曾雅聘不想起爭執,只能停好機車,走上車道後卻滑跤摔到腿流血,但仍忍痛把所有的藥都送完,回來藥局才處理傷口;送藥也常在巷子遇到狗,「本來很安靜,狗突然衝過來吠叫,很可怕」。黃芬民表示,居家送藥前會用電話與居家隔離者聯絡,確認何時送到、送到哪裡,藥物送達後,還要打電話或用line的語音通話衛教,有時送藥第二天、第三天接獲民眾來電諮詢,吃藥以後發生什麼狀況,想知道是病情變化,還是與藥物有關,「當時就是有打不完的電話」。黃芬民說,對抗新冠肺炎的抗病毒藥物很特別,分發下來高雄時需要有一個核心藥局,類似指揮中心的概念,會先送到高雄的兩家倉庫,「我們家的藥局是其中之一」,抗病毒藥物很貴,1盒要兩萬多元,1箱96盒,一次下來就是全高雄的量,「一車的藥來到我們藥局,價值高達兩千多萬元,這個壓力也很大」。疫情過去 藥師回歸居家醫療與社區照護黃芬民表示,疫情期間壓力很大,「就是不得不」,每天民眾有什麼需要、確診者有什麼需要,政策有什麼變化,藥師每天都是追著跟疫情相關的事情,疫情過去了,藥局的業務不像之前那麼繁忙,她又有時間開始做居家醫療、藥事照護或到社區作用藥安全宣導,「現在就回到最初,藥師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
2024-05-29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李懿軒:善用社區藥局資源,守護大家用藥安全健康
藥師小檔案姓名:李懿軒執業地點:出雲藥局(新北市三重)年齡:35歲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平時善用社區藥局資源,需要時可以守護大家用藥安全及健康眾多藥師另擔任外送員,送藥到府疫情期間,眾多藥師肩負著發放口服抗病毒藥物任務,另擔任外送員,送藥到府,仔細講解藥物服用方式,還需留意是否有用藥禁忌。出雲藥局負責人李懿軒表示,當時一名確診者服用抗病毒藥「倍拉維」、偏頭痛藥物後,突然低血壓,情況危急,但急診壅塞,無法就醫。他只能用電話與家屬聯繫,那時閃過一個念頭「我的職業生涯會不會就斷在這!」。「倍拉維」早晚有別,一次需服用兩種錠劑,如果錯誤服用,成效不彰,甚至讓身體不適。 李懿軒指出,「倍拉維」禁忌太多,而健保雲端藥歷僅能得知西醫開藥紀錄,難以得知確診者服用清冠一號或是紅麴等保健食品。再者,確診者在家隔離,家人領藥時,也很難清楚說出當事人正在服用哪些藥物。李懿軒表示,該名案例讓人印象深刻,確診後分別拿到長期服用的偏頭痛藥物以及「倍拉維」,但受時間差影響,他在調劑時,還無法從健保雲端藥歷系統得知之前的藥物記錄。不料,一兩個小時後,接到家屬求救電話,確診者服藥後意識不清,癱軟在地,出現低血壓,以及疑似麥角鹼中毒的症狀。當時疫情嚴峻,急診壅塞,找不到醫院收治,李懿軒只能遠端支援,請家人每兩小時量一次血壓,並服用症狀治療藥物,所幸患者逐漸清醒,度過難關。除了指導確診者正確服用抗病毒藥物,位於新北市三重的出雲藥局是藥物配送的核心藥局,收到抗病毒藥物後,必須轉送至衛星藥局、分區藥局。李懿軒指出,藥品配送初期,新北市僅2家核心藥局,大概以大漢溪南北作為區分,他負責配送範圍遼闊,遠至三峽、三芝,都得親自開車運送這些昂貴藥物。隨著感染人數暴增,送藥到府的任務量愈來愈大,李懿軒表示,為了兼顧門市營業,只能透過中午離峰空檔,或晚上打烊後配送,有時一晚得幫6至7名病人送藥,一天下來,必須跑10、20趟,等於藥師兼外送員。不少北漂青年在三重地區租房,大部分住在公寓頂樓加蓋房間,因未與家人同住,一旦確診,只能靠藥師負起送藥任務。李懿軒說,光是爬樓梯到五樓,就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不過,運動量一多,體重變輕,算是意外收穫。送藥到府的任務比想像中還要複雜送藥到府的任務比想像中還要複雜,李懿軒表示,除了必須花時間配送,還得花時間「調藥」,因為藥局存備藥物種類有限,不見得會有大醫院醫師習慣開立的藥物,這讓許多藥師在調劑時,相當困擾,還需跟病患解釋為何藥物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出雲藥局屬於愛滋指定藥局,李懿軒那時也幫不少愛滋感染者送藥,因為大部分愛滋感染者並未讓家人、室友瞭解自身感染狀況,如何成功送藥(抗愛滋病毒藥物),又不會被發現,也需要一些技巧。李懿軒說,感染者不能出門拿藥,這違反防疫規定;至於直接按門鈴,送藥到府,這又太危險,因為同住家人可能先拿到藥物。一名年輕愛滋感染者事先告知用藥需求,他在送藥時,將抗愛滋病毒藥物裝在保健食品盒子,假裝探視生病的朋友,這才順利送藥。開業前,李懿軒多次為愛滋感染族群發聲,擔任年輕藥師學會理事長,致力愛滋友善,希望讓更多藥師了解該愛滋族群需求,願意投入愛滋指定藥局。2018年全國愛滋指定藥局僅17間,在政府推動性平、持續教育訓練下,2021年他卸任理事長時,各縣市均有指定藥局,已有59家,目前全國共有111家指定藥局。新冠疫情漸趨流感化,藥局功能也隨之轉換。李懿軒笑稱,如此為了響應衛福部國健署「長者量六力」,宣導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延緩失能的關鍵,需要管理六大面向的內在能力:「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他幫長者做身體檢測,也在藥局添購了許多健身器材與玩具,持續發揮專業,服務社區民眾。
-
2024-05-29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鄭文柏:當您需「藥」我們都在
藥師小檔案姓名:鄭文柏年齡:36歲執業地點:柏愛藥局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當您需「藥」我們都在。指揮中心去年五月正式解編,台灣走進後疫情時代,與新冠病毒持續共存,經歷疫情的三個年頭,社區藥局藥師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面對未知的病毒傳播速率與明確方式時,肩負起發放口罩、調度酒精、送藥等責任,時至今日,最後一道強制佩戴的口罩令已於五月十九日起解除,回憶這段過往,柏愛藥局執行長、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鄭文柏說:「辛苦,但為了國人的健康很值得」。與民眾的距離從關係密切到被迫拉遠疫情爆發初期,國人瘋搶口罩,各通路的貨源幾乎被搶光,無力搶口罩的民眾,在這場疫情之下儼然是「防疫弱勢」,政府在2020年2月6日宣布口罩實名制上路,藥師公會全聯會一聲令下,串連全台8000多家藥局,承攬起發放口罩的重責大任。鄭文柏說,一開始全聯會替社區藥局攬下這個業務時,很多社區藥師不滿,一是擔心疫情傳染、二是發放口罩時得處理民眾複雜的情緒,甚至多次發生插隊引起的衝突事件,回憶起疫情前幾年,發放口罩不只身體感到勞累,承受極高的情緒勞務。社區藥局過去與民眾關係密切,但疫情期間「人與人的距離」被迫拉遠,特別Omicon疫情爆發時,無論是調劑處方箋或販售口罩實名制,藥局對外僅剩一塊不到30乘以30公分的窗口,其餘都用玻璃遮蔽,曾有藥局周邊的居民說「沒辦法多聊兩句的藥局,不會再來光顧了」。不過科技的力量則稍稍改善距離限制,甚至現在也幫助了調劑慢箋的便利性。鄭文柏說,與社區民眾建立LINE群組,大概是疫情期間最重要的產物,為了降低接觸,民眾看完病,拿到慢箋會立刻透過LINE傳送內容,告知醫師開立的藥物,讓藥局提早準備,久而久之藥局還延伸出「提醒功能」,幫助提醒健忘的民眾,記得準時領藥。疫情之前,柏愛藥局就有「送藥服務」,鄭文柏記得,某次幫90多歲且視力僅剩三分之一的奶奶送藥時,順道問「奶奶,妳有打疫苗嗎?」奶奶搖頭,無奈地說長照陪伴服務額度用完了,沒人帶她去打。他當天馬上抓了空檔,聯繫醫療院所,開車載奶奶打完疫苗才完成送藥程序。鄭文柏說,還好當天有帶奶奶去打,因為過幾周奶奶就確診了,如果當時沒打疫苗,可能淪為重症案例。鄭文柏:後疫情時代藥師的專業重新被看見鄭文柏說,藥局提供送藥服務幅員廣大,最遠送到貢寮,送藥之後,需花費時間與長輩說明用藥方法,有時候長輩雖然有聽,但沒有懂。但也因為疫情建立起群組,以及提供視訊或電話諮詢,可以再和長輩確認用藥方式,也讓服藥遵從性變高,很多慢性病患也懂得用LINE問藥師問題,關係變得更親近。走過為期三年的疫情,鄭文柏一度是「天選之人」,但工作繁忙使免疫力變差,前年自天選之人名單被除名,呼吸道嚴重不適,喉嚨如同刀割,休息大約二周之後,症狀才轉好。他後續重回職場開始送藥時,更能理解罹病的不舒服,解釋藥物使用時更有耐心也更仔細告訴長輩,用藥的必要性。如今已是後疫情時代,鄭文柏說,疫情前會來藥局聊天,投資自身健康的民眾不僅回籠,還帶了更多人來,不少是口罩實名制時建立的好交情,還有更多以前鮮少看見的年輕人面孔。他最高興的是以前年輕人一踏進藥局,都會稱藥師為「老闆」,把藥師當作商人,疫情之後,紛紛都改口稱「藥師」,他很高與,這是藥師專業受到肯定。
-
2024-05-29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林憶君組「小蜜蜂」當最強後勤 藥師偏鄉送藥到深夜卻滿滿成就感
藥師小檔案姓名:林憶君年齡:54歲執業地點:承祐藥局(花蓮縣花蓮市)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把自己照顧好,從前端預防開始防患未然,為健康打底。當過兵的人都知道,軍方最強的後勤就是「小蜜蜂」,宛如內建GPS的補給單位,總是比部隊還早到達任務地點,提供各種餐車美食。新冠疫情期間,立法委員、藥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林憶君整合花蓮縣內29家健保藥局,組成「小蜜蜂特攻隊」協助送藥到府,民眾揪甘心。對抗新冠第一線 不只賣口罩、發試劑林憶君說,這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感染,社區藥師扮演防疫第一線的角色,不只是口罩實名制購買,還要發放快篩試劑、協助藥品調度,每天要面對民眾殷殷盼望的眼神。甚至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不畏辛苦協助送藥到府,每天服務送藥約100多戶,解決民眾確診在家的用藥問題。疫情初期,許多人早起到藥局排隊領取口罩,人流帶來散播病毒的群聚危機。林憶君回憶,每日新增確診者愈來愈多,雖然心裡也很害怕,但看到長輩們焦慮的眼神,一方面加強做好自我保護,一方面宣導正確的防疫觀念,安撫民眾情緒。送藥送到半夜 跨越狹長南北距離藥師的角色愈來愈多元,肩負「照顧鄰里健康」的責任,林憶君提到,有些藥師主動花時間到據點、里民活動中心做衛教宣導。以這次疫情來說,送藥到府服務採自願性質,縣內的藥師都非常願意加入,晚上9、10點下班後,親自送到部落或偏鄉,回到家都已經半夜。有些家屬擔心另一半的安危,打電話到花蓮縣藥師公會「關心」,讓同仁很不好意思。「花蓮地形狹長,南北相距137.5公里,有些鄉鎮無社區藥局,在送藥上確實有些困難。」林憶君說,藥局主要分布於市區和吉安鄉,秀林、卓溪、萬榮及最南的富里都沒有健保藥局,有些鄉鎮則是一人藥局,只能北南奔波送藥,跨越山線、海線,光是一趟路程就花了1個半小時。遇到各種突發狀況 一輩子難忘林憶君曾經在開車送藥時,遇到滂沱大雨、找不到門牌號碼,下車步行時還看到百步蛇,冒出一身冷汗。她說,各種問題五花八門,有些部落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發達,連Google地圖也標示不出路線,感覺好像快找到了,竟出現跳號、跳巷,不斷兜圈子,只能想方設法問村民、求助當地的教堂、派出所員警。即便知道送藥到府的執行不容易,林憶君感謝29家藥局挺身而出,加入「小蜜蜂特攻隊」的藥師們,成立群組協調人力、回覆遇到的困難,互相支援與合作,在同一艘船上作戰。曾經有藥師行經鮮少人跡的產業道路時,被巡邏員警攔下盤查:「這麼晚了還在外面晃?」結果造成送藥延誤。上山下海使命必達 送上救命藥有時候遇到山路太窄,車開不進去的狀況,藥師還會折返回家換摩托車,「阿嬤,我幫您送藥來了。」使命必達親自送藥到患者家中,再電話指導如何用藥。離開時,患者在樓上揮手致謝,當下滿滿的成就感,覺得藥師工作是一件開心又有意義的事情。雖然送藥過程宛如外送員,卻是送上救命的藥,村民的健康狀況掌握在手中。藥師一接到任務,犧牲下班休息、吃飯的時間,盡速把藥品送到府上,因為內容物關係到民眾生命安全。林憶君說,確診已經很害怕了,居家隔離無法出門拿藥更讓人提心吊膽,這又是新興傳染疾病,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一定想趕快拿到藥解除病痛。自己也確診 同理心民眾驚慌新冠病毒傳染力強,藥師也陸續「中鏢」,看到群組傳來的災情,不免擔心焦慮。疫情持續延燒,該來的還是遇到,林憶君在第一波疫情時於花蓮確診,跟「天選之人」無緣,出現喉嚨如刀割的劇痛,遵循防疫步驟吃藥、隔離,第三天症狀減緩,過程像歷劫歸來,但也感同身受民眾的恐慌不安。在這場似乎「看不見終點」的防疫戰,林憶君認為,身為藥師,絕不只是整理口罩、發放防疫用品,思索「藥師在公衛的角色」,還可以做的更多、更廣,更是前端健康照護的一員。東部的就醫可近性或醫療量能遠不及都會地區,藥師的專業和熱忱打破距離藩籬,這些都是不可以替代的價值。隨著疫情趨緩,藥師的工作漸漸回歸日常,林憶君繼續推廣防疫衛教,利用布袋戲到廟宇演出時傳達健康訊息,呼籲民眾多運動、均衡攝取營養,提升免疫力,並確保民眾用藥安全。藥師是一群在醫療分工內默默工作的人,對藥理專精,也樂意站上前線,在這波疫情被看見,被譽為「社區好朋友」。
-
2024-05-29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第一線的防疫英雄!張文靜:疫情讓社會大眾看到藥師的專業,給予肯定
藥師小檔案姓名:張文靜職稱: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年齡:57歲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感謝國人在疫情期間對於藥師的信任及肯定,藥師將持續守護社區健康1000多個日子 藥局藥師接棒口罩實名制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全台人心惶惶,搶購防疫物資,頓時口罩洛陽紙貴,一開始超商店員戴起手套,分裝並販售口罩,引發不少爭議,2月6日實施口罩實名制,由6336家社區健保特約藥局藥師接棒,直到2023年疫情趨緩,5月1日降級,口罩實名制系統隨之退場,期間長達1000多個日子,當時擔任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張文靜回想起辛苦過往,對於身為藥師,有幸參與防疫,感到榮幸。2020年2020年初,新冠疫情開始席捲全球,台灣處於風雨前的寧靜,張文靜表示,當時就嗅到了不尋常,因為不少藥師會員回報,第一波春節返家的台商狂掃口罩,幾乎是有多少、買多少,全都帶回大陸。1月28日大年初四,張文靜接到通知,緊急至經濟部開會,希望短時間回報社區健保藥局的民眾口罩需求,初步統計後,藥師公會全聯會代表社區健保藥局被分配每日30萬片口罩,但當時所有銷售通路積極搶口罩,30日被告知每天只能分配到18萬片,根本供不應求,當時台北市的藥局一天只能分到2盒(100片)。指揮中心宣布2月6日實施口罩實名制,張文靜表示,販售口罩,看似簡單,但對社區藥局藥師來說可是一大挑戰,還沒開門營業,外面即有排隊人潮,但一開始7天只能買2片,引發不少抱怨,第一線藥師成為民怨宣洩的出口,經常無端被罵。再者,指揮中心於網站公布參與口罩實名制販售的藥局電話號碼,每天從早到晚接不完的電話,這讓藥師疲於奔命。除了無辜挨罵,台中市甚至出現暴力事件,一名買不到口罩的婦人氣憤不已,手持安全帽重擊藥師,消息傳出後,藥師人人自危,在網路社群平台裡相互打氣,而張文靜則代表全聯會,至台中慰問該名藥師。為了加速口罩販售速度,當時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呼籲「至藥局買口罩、至醫院領藥」,這讓藥局幾乎炸鍋,群情激奮,已忙到不行,有些人竟連「處方箋」賺錢權益也遭到剝奪。口罩實名制實施後,張文靜每天忙著開會、調度口罩、回報第一線發放資訊,天天都像是在打戰,早上7、8點就得趕到辦公室、每天中午到食藥署開口罩會議,凌晨一兩點才下班回家。她表示,回想起來,不知自己是如何撐過來。2022年2022年5月,台灣疫情進入高峰,指揮中心實施視訊看診,而部分藥師送藥到府,張文靜表示,曾在花蓮陪著當地藥師送藥,記得當天只送了2份藥物,分別在山線、海線,路程居然長達100多公里,且下著大雨,到了部落,還被狗追,相當狼狽。另有台北某藥師送藥到府,意外來到一棟著名的鬼屋大樓,搭電梯時,還發生靈異事件,膽顫心驚,但為了讓患者及時用藥,還是硬著頭皮,使命必達。實際上,送一份藥物,指揮中心僅提供200元補貼,吃力不討好,但全國仍有上千名藥師自告奮勇,參與國內首次大規模送藥任務。張文靜表示,剛開始送藥到府,大都為退燒、止痛等緩解症狀的藥物,等到指揮中心放寬抗病毒藥物時,因為該藥昂貴,一盒就要一兩萬元,當時全國各地的核心藥局負責收貨、配發,以台北市4家核心藥局為例,疾管署每次配送5000盒,價格超過千萬元,壓力沉重,就怕發生意外,根本賠不起。張文靜第一次確診是在2022年7月,因參加活動多人確診雖然無症狀仍然做了快篩,結果兩條紅線,在家隔離, 透過視訊看診,此時,從第一線提供醫療服務的藥師,變成在家休養的病人,此時更能感受到送藥到府對於患者的重要性。2020年疫情之初,張文靜時任藥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當年9月,擔任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責任更為重大,多次參與台北市政府防疫會議,她表示,經過從上到下個單位的溝通協調,因所擔任職務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不一樣,學到很多東西,視野更為寬廣,自己身為藥師的一份子,可以跟所有醫事人員共同參與防疫工作,相當驕傲,覺得非常光榮。第一線的防疫英雄:上萬名藥師協同防疫作戰張文靜指出,新冠疫情期間,上萬名藥師協同防疫作戰,身處高傳染風險場域,藥師確診機率高於一般民眾,但無人退縮,許多同業於快篩陰性、症狀解除後,旋即回到第一線繼續貢獻所學。「疫情期間藥師盡管辛苦,但也讓社會大眾看到藥師的專業,給予肯定。」張文靜說,許多同業表示,平常都是個人被稱讚,生平第一次被民眾讚許「藥師很好值得信任」,除了是社區好鄰居、健康小幫手,藥師在防疫作戰時,貢獻與付出,超出一般人所能想像。
-
2024-05-29 醫聲.領袖開講
防疫英雄藥師的日常/黃金舜:藥師是一輩子一定要交一個的朋友
藥師小檔案姓名:黃金舜年齡:65歲執業地點:九福藥局最想跟民眾說的一句話:藥師是一輩子一定要交一個的朋友。在新冠肺炎這場百年大疫期間,從一開始面對未知的挑戰,到後期與病毒共處的日常,全台8000多家藥局、1萬多名藥師成為這場新興傳染病戰役中的幕後防疫英雄,在初期連口罩數量都還不夠時,藥師得自行分裝、發送,甚至做夢都夢到在包口罩。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直言,工作中難免碰到民眾不耐煩的情緒,但台灣的民眾是可愛的,在互相體諒下,成功讓藥師在疫後深刻地走進民眾的每一天。疫情剛開始時,大家都不知道什麼狀況,對整個疫情都惶恐不安,有些人認為,可能會像SARS那樣傳染,所以都盡可能避免與其他人接觸,擔憂飛沫傳播的風險,除請口罩國家隊趕工外,也請藥師公會全聯會協助,黃金舜說,「我的立場很清楚,當時少量的口罩要分配給所有民眾,需要透過一個機制讓每個民眾都可以拿到。」藥師擁有專業知識,也給予正確衛教資訊。面對未知且高風險的新病毒,人們選擇關上門來保護自己,藥師也是人,當然也會恐懼,一開始藥師公會全聯會採取強制手段,「沒有重大疾病等問題的會員,沒有理由不參加口罩實名制」,引發反彈也是意料之內,但黃金舜形容,防疫階段視同作戰,他帶領藥師投入戰爭,「不問意願,只問準備好了沒?」黃金舜解釋,藥師擁有專業的公衛知識,參與口罩實名制,發放防疫物資的同時,也給予民眾正確的衛教資訊,「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更應該在在關鍵時刻扮演重要角色,要是退縮了,是會被看不起的,雖然當時根本沒想到,會是長達3年的抗疫馬拉松。「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這句話是抗疫3年多的關鍵句子之一,因為不知道疫情持續多久,社區藥局每天一開門就大排長龍,民眾常因心情焦慮、天氣炎熱,而情緒不安,心浮氣躁,有時將內心焦慮發洩到藥師身上,有人竟因拿不到口罩就逼藥師下跪,黃金舜坦言,總有一些情緒管理不好的民眾,那時還得請託警政署增派巡邏人力,降低衝突。黃金舜說,自己本身也經營社區藥局,可以理解民眾壓力,但也感受到社區大眾的良善,很多人口頭感謝,還會送上便當、咖啡、卡片等,感謝藥師們的辛勞,「台灣民眾是很可愛的。」「當時很多藥師連作夢都在包口罩,顯見壓力很大。」黃金舜說,社區藥局本來就有固定營運任務,口罩實名制是額外增加的工作,往往都得在打烊後,加班將一大包的口罩用鑷子分裝,才來得及發給民眾,以自家藥局為例,就是在晚上10點打烊後加班到凌晨1點才做得完;再者,初期產品良莠不齊,民眾排隊1個多小時,卻拿到掛繩斷掉的口罩,難免抱怨,這也只能由藥師概括承受。黃金舜說,疫情最初期,確診者需隔離14天,人力直接少一半,不少藥師硬撐作戰,他自己運氣好一些,等到不需要隔離時才確診,但仍需自主健康管理,當時身體不舒服,還是必須處理及聯繫各項事宜;回想起最忙碌的日子,連續3個月天天開會,每天至少吃1個便當,前後吃了100多個。黃金舜:藥師是民眾值得信賴的好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所率領的防疫團隊曾獲頒政府勳章,黃金舜認為,社會也應該看到藥師們的付出,參與防疫作戰,協助發放實名制口罩、快篩等重要防疫物資,協助送藥到府,完成多項不可能的任務。除原有預算,行政院簽准約新台幣8300萬元,追補藥師協助送藥到府,認真完成居家照護這項不可能的任務。疫情下半場,以送藥到府最為辛苦,黃金舜表示,當時快篩陽性,經醫師視訊看診,即可判定為確診,接著由社區藥局藥師協助送藥,包括,緩解症狀藥物、抗病毒藥物倍拉維(Paxlovid)等,但後者用藥禁忌及交互作用眾多,有時光跟病人解釋,就花上快半小時,但調劑1張處方,才給付50元。經過藥師公會全聯會積極爭取、協商,藥師協助送藥到府等相關款項,於近期追補完畢,黃金舜表示,希望社會大眾更重視藥師的付出,更相信藥師的專業,而他也很榮幸有機會參與這場百年大疫的防疫戰,雖然過程辛苦,卻也無比光彩。「藥師是一輩子一定要交一個的朋友」黃金舜表示,藥師是民眾值得信賴的好友,從用藥諮詢,生病就醫及掛號,均可提供專業意見。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醫療需求照顧需求提升,藥師應走出藥局,參與長照工作,例如,協助處理中老年人重複用藥問題,整理藥物;即使平常沒事,也可走進社區藥局,和藥師寒暄聊天。
-
2024-05-19 焦點.元氣新聞
醫院今起口罩令解禁不強制 院方依這情形仍可要求戴好
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起正式停止適用「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應佩戴口罩」,將醫療照護機構調整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但進出醫院的病人、住民多為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等高風險族群,因此須注意相關規範,且當醫療照護機構依社區疫情及機構內傳播風險評估,規範應佩戴口罩的管理措施時,應依醫療照護機構規定佩戴口罩。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進出醫院的病人、住民多為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等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而製作「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提供民眾及醫療照護機構使用。民眾於醫療照護機構建議應佩戴口罩情境如下:一、有疑似或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新冠肺炎;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二、過去一周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三、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四、探視或照護疑似或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五、當醫療照護機構依社區疫情及機構內傳播風險評估,規範應佩戴口罩的管理措施時,應依醫療照護機構規定佩戴口罩。六、當國家防疫政策或主管機關規定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的管理措施時,應依政策規定佩戴口罩。曾淑慧提醒,呼吸道傳染病感染者可能症狀不明顯或生病前即有傳染力,且不一定知道自己接觸的人,是否可能會因為感染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而有嚴重的病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遮蓋口鼻,可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散播。至於,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的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並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曾淑慧說,請大家共同維持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遵循及落實手部衛生的好習慣,透過簡單的預防措施,可以保護自己、親人及醫療人員。
-
2024-05-16 焦點.食安拉警報
全球首見乳牛染禽流感已傳人!喝牛奶、吃美牛有風險嗎?關鍵8問解析
美國出現全球首起乳牛感染禽流感,連貓、羊都爆發高病原性禽流感H5N1疫情,另有一例人類輕症有結膜炎症狀。乳牛禽流感會傳染給人嗎?這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部份,《元氣網》整理禽流感重要問題,讓大家了解及防範。Q1:乳牛也會染禽流感?會傳染給人嗎?美國於德州等九個州的46間乳牛場,今年3月起陸續爆發高病原性禽流感H5N1疫情,迄今累計報告42起疫情。受感染動物除乳牛外,也包含貓、羊等,其中貓隻病情較嚴重,至少10例死亡,野鳥至少5件。至於人類病例,累計監測260餘例,檢測33例,於4月1日報告出現一例人類病例,屬輕症,出現結膜炎症狀,經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已痊癒。Q2:美乳牛染禽流感,病毒從何而來?經調查研究發現,本次傳播疫情的病毒是經由野鳥傳染給乳牛後,再於牛群中傳播。至於最初乳牛感染H5N1現象為何會發生?美國科學家以現有證據推測,可能是乳牛攝入「被感染H5N1病毒野鳥糞便污染的牧草」所導致,而乳牛之間,則可能是由機械傳播,如擠乳器、或清潔步驟器械的接觸,造成傳播。Q3:H5N1病毒造成其他動物疫情的風險?研究顯示,乳牛的乳腺細胞廣布人與禽的流感受體,可能為牛乳中病毒量高的原因,研判乳牛可能為流感病毒的中間宿媒。牛隻中已發現無症狀傳播,並回傳至野禽及其他動物,當局已針對其他暴露物種,例如豬隻,加強檢測。美國已開始對病毒於人與牛的呼吸道、乳腺細胞的繁殖情形,展開研究,並進行雪貂試驗。Q4:美國目前採取那些防疫措施?現在藥物和疫苗有效嗎?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正與美國農業部密切合作,監測野生鳥類和家禽、乳牛中的禽流感感染狀況,並且加強監測與衛教宣導。並針對疫情傳播風險進一步分析,確保食品安全,並著手進行疫苗等相關整備。美國於四月廿九日起,限制乳牛須檢測陰性,方能跨州轉運,核酸與血清學檢出陽性者,也必須強制通報。在抗病毒藥物方面,已確認目前病毒仍對神經氨酸酶抑制劑、PA核酸內切酶抑制劑敏感,其餘藥物測試中。候選疫苗株中,已知2支能對此病毒提供保護,已針對2家公司的H5N1疫苗產品進行安全及有效性檢測,並針對曾接種疫苗人類的血清進行測試,確認疫苗能否提供保護效力。美國疾管中心( CDC)也表示,正在向FDA申請開放使用眼睛拭子進行H5N1檢測,並已開始透過廢水監測IAV病毒(A型流感病毒)。Q5:喝牛奶有染疫風險嗎?病牛未經消毒的生乳中可檢出大量病毒,美國官方表示,美國肉品屠宰場有官方獸醫師,牛隻有染病疑慮就不會進入食物鏈,目前確認部分市售乳製品中雖檢出病毒殘粒,但均無致病活性。疾管署表示,美國針對297項市售乳品樣本(含乾酪與優格)進行雞蛋培養,均顯示無活性病毒,判斷現行巴氏殺菌方式仍有效;已再針對消毒前之混合生乳進行病毒量檢測,以確認殺菌方法效力。嬰幼兒配方奶粉PCR檢驗皆為陰性。另外,美國也針對牛乳衍生產品汙染情形、病毒於生乳中存活時間、人類口服病毒感染風險、零售牛乳病毒活性、巴氏殺菌對該病毒之有效溫度時間組合等展開研究。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則說,台灣市售鮮乳都有經過高溫殺菌,所以才會規定牛乳不可以生飲,至於病毒殘粒問題,代表是病毒屍體,病毒已死亡,不會傳染給人而致病。Q6:進口美國牛肉還能吃嗎?至於食用美國牛肉的風險,疾管署評估,乳牛占美國牛肉產量6.8%,目前認為病毒不會在牛隻全身傳播,美國抽檢流行區市售卅 樣絞肉樣本,均為陰性。當局已將繼續對生絞肉、乳牛肌肉取樣,進行病毒檢測,並對不同熱處理程度的牛肉進行病毒殘餘實驗。不過,哥倫比亞已暫停美國特定州別的牛肉進口。Q7:病毒傳播會導致大流行嗎?新冠疫情難道又要捲土重來? 目前病毒極可能透過候鳥持續擴散,WHO評估,此波疫情對一般大眾風險仍低,但對「易接觸感染動物及汙染環境者」風險較高,建議各國加強監測、通報並共享資訊,提高警覺,並因應準備。感染症學會秘書長黃建賢說,H5N1為舊的禽流感型別,但原本僅是感染人類與禽鳥,一旦發生跨物種感染,必須看致病力及嚴重程度。跨物種感染出現時,過去不曾被感染過的新物種,因為免疫系統不認識該病毒,免疫反應會比較強,嚴重程度會比較高,但傳染力低;但若出現病毒突變或基因交換,導致傳染力變強時,就可能導致大流行。Q8:我國疾管署與各部會採取那些措施? 疾管署於5月13日舉行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流感防治組會議,由傳染病諮詢委員會召集人張上淳主持,邀集農業部、食藥署及相關專家與會,針對防治工作進行盤點與討論。建議目前國內雖無出現此疫情,但仍呼籲民眾切勿飲用未經殺菌處理的生乳。食藥署表示,國內市售鮮乳皆有殺菌製程。農業部獸醫研究所說明,依據國際基因庫,針對近期美國乳牛H5N1禽流感其核酸序列進行比對,美國乳牛中H5N1病毒的PB2、PB1、NP與NS等,四段基因均源自北美病毒株,與台灣禽鳥檢出的H5N1為不同病毒群。農業部進行牛隻H5N1疫情監測,若發現牛隻H5N1疫情,即透過現行農衛雙方禽流感疫情交換機制,提供疫情資訊,讓衛生單位對接觸者進行主動健康追蹤。疾管署已預先規畫當國內乳牛等哺乳動物感染禽流感時,啟動新型A型流感通報條件修訂,以及預擬疫情發生時畜牧場工作人員個人防護裝備穿戴建議等措施,降低疫情對產業與食品安全造成衝擊。專家建議:感染症權威、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黃立民:禽流感H5N1病毒毒性強,在台灣以往H5N1病毒多經由接觸候鳥,或由其排泄物中的病毒傳染給雞、鴨等禽類,但美國出現全球首次乳牛感染禽流感,並出現首例牛傳人個案,由此可見H5N1傳染範圍廣,可以傳染給牛隻或任何哺乳類動物,研判傳染原因為酪農場占地廣,乳牛的飼料、乳腺遭到候鳥排泄物中H5N1病毒感染所致。目前為乳牛感染H5N1病毒,不能排除未來可能肉牛也會被感染,同樣的被感染的牛肉也不要吃,等待牛隻痊癒後,牠的奶、肉才能吃。「台灣位在候鳥遷徙路徑上,酪農場應做好防護。」黃立民說,乳牛體積大且感染後病情多較輕微,不會如受感染的雞、鴨直接撲殺,因此,酪農場防護措施更顯重要,呼籲農業部應針對全國酪農場制定嚴格的防護措施,避免乳牛遭到候鳥的排泄物或接觸而感染,在酪農場的工作人員也應穿好隔離衣等,並不要接觸遭感染的牛隻,降低引發H5N1病毒傳人的機會。公衛專家何美鄉:約兩周前注意到美國傳出相關疫情,美國目前相關資料也不多,當地認為病毒已經在乳牛間傳播一陣子了,但目前尚未有資訊顯示病毒變異趨近適合感染人,也就是說並未顯示病毒容易在人類之間傳播。「(禽流感)在乳牛身上是滿特別的」,何美鄉說,乳牛感染的病況,目前看來沒有很嚴重,主要為產乳量減少,而人感染的症狀也相對輕微,目前有通報的個案,是接觸乳牛後感染結膜炎的患者,現階段就是持續觀察病毒變異狀況,看會不會演變為重症,需要再仔細觀察。感染症學會秘書長黃建賢:疾管署建議勿喝生乳,但傳出美國有人搶購,到底可不可喝生乳?美國生乳銷售量暴增,源於部分民眾認為飲用未經殺菌、含有H5N1病毒的生乳,可以得到免疫力。這類作法背後的想法類似於接種疫苗,但是疫苗是在身體中注入死的病毒,直接引用生乳仍有機會攝入有活性的病毒,因此並不建議。 參考資料:.疾管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5-16 醫聲.醫聲要聞
永續健康論壇1/超高齡社會來襲!醫療、科技待整合 法規應與時俱進
五二○新政府上台後,面對超高齡社會、少子化、醫護缺工的夾擊,智慧醫療輔助醫護工作,成為提升病人安全的重要發展,透過遠距醫療也可消弭偏鄉醫療差距,達到健康平權。然而法規未全、健保補助、軟體產業缺乏、醫科文化不相容,成為智慧醫院落地的四大挑戰,急需整合。今年適逢高醫大70周年,高醫大邀集優秀校友們共同舉辦「2024永續健康未來醫療趨勢論壇」,由高雄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中華民國高雄醫學大學校友總會、天晟醫院主辦;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台灣醫事法律學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協辦,齊討論智慧醫療科技、大病人小醫院、友善醫療環境等議題。準衛福部長邱泰源指出,在科技持續努力下,也永遠守護以人為本。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董事會董事長陳建志、前立委暨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張育美也指出,疫後加速了醫療科技的整合,數位醫療成為重要發展,也可促進醫療平權改善就醫環境,但目前礙於法規限制、各醫院系統各行其是,待持續整合。明年台灣就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雄醫學大學校長楊俊毓提及,老年人口的增加及照護人力的不足,將成為現代社會重大挑戰,新冠疫情使得台灣在科技與照顧領域的結合成為顯學,智慧醫療將更有效率地照顧民眾健康。清華大學與高醫大即將共同打造智慧醫院,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指出,以智慧醫院與轉譯醫學為主的跨域合作,聯手打造達九百床規模的醫院,平時可為急性一般病床使用,疫情時可轉為防疫專責病房。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利用數位科技推動的大家醫整合照護計畫已啟動,透過疾病風險模型,將病患分流到各級醫療院所就醫,提升照護品質。高醫大持續於偏鄉服務,消除C肝的經歷也獲醫療奉獻獎。陳建志表示,醫界應思考如何提升醫療資源有效應用、運用數位科技完成醫療轉型,並透過遠距技術消弭偏鄉醫療差距。事實上,智慧醫療科技不只可協助醫師手術,還能對疾病預警、照護及追蹤,在管理上也省力不少。台中榮總曾是國際認證台灣第一家的智慧醫院,院長陳適安指出,推行智慧醫療,是要將風險降到最低,中榮與陽明交大攜手研發的「Healthcare GPT」,其中一個是Call center AI,預計六、七月開始可提供民眾即時線上文字回答,讓弱勢、超高齡族群也能感受到智慧醫療的效率。台灣醫療及科技產業聞名全球,智慧醫院卻屈指可數。張育美指出,醫療端提出問題,科技要幫忙解決問題,兩者相容才能對人民產生最好的幫助,但美國跟台灣都沒有成功,原因在於臨床路徑與科技尚無法結合,仍需努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王照元指出,AI無論如何應用,都要先收集資料整合再發展,才能落地應用,且系統要相容才能讓AI更有效益,目前AI已能生成病歷,但並不合法,法規如何與時俱進也是重要課題。美國的癌症中心曾試圖引進AI系統,卻因與現有的SOP有落差而失敗,十年前,美國FDA規定,軟體應用在醫學上都必須設監測機制,未來如何在保障病患隱私的同時,有效利用數據進行管理和研究,都需要遵守國際法規。「健康台灣推動聯盟」成員、醫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陳相國表示,目前面臨「受限法規,醫療數據取得困難」、「健保補助有限,醫院缺乏推廣誘因」、「台灣缺乏軟體產業」與「醫界與科技業文化大不同」四大挑戰,期待透過基礎建設、遠距長照、居家在宅醫療的施行,讓「高齡照護不是夢」。中華民國高雄醫學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謝尚廷、榮譽理事長藍傳盛、輔導理事長梁明聖都說,高醫大優秀校友在醫療場域各有所長,共同維護民眾健康。
-
2024-05-15 焦點.長期照護
再怎麼捨不得不願意,終須面對將重度失智丈夫送入機構!那一天,是我們母女刻在心頭的痛
七十二歲的我,一方面非常不想、更不捨把先生送走,一方面則終於必須面對「我還可以承擔多久在家照顧」的現實……二○二二年十月十七日,終於到了送伏波進入長照機構那日的前夕。不知從何時開始,日子變得他也艱苦,我也艱苦。他不能理解、不再開口、不肯配合,我悲傷焦慮、憂心如焚、束手無策。身為病人的伏波,心智日漸離去,外界的一切彷彿都不再有什麼意義。身為照顧者的我帶著外傭,光是要維持他的作息、個人衛生及營養均衡,已幾乎沒有喘息時間,長期失眠、腹瀉、暴瘦又精疲力盡。他對任何活動都不再有興趣,從無所事事、任由電視機的光影閃動、在躺椅上打盹,到不分日夜,毫無目標地走來踱去。在家也不識客廳、廚房、書房與臥房的差別及功能,不知何時開始還日夜不分,經常終夜不眠。他隨時都會問:「怎麼還不吃飯?」或是和衣躺在床上。也會在半夜時,戴好帽子、背著包包,啪的一聲打開我書房的燈,對著在地鋪上好不容易入睡又忽然被刺眼燈光驚醒的我說:「我出去散個步。」也不記得從何時開始,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是他躺下或如廁的場所,家中的窗簾、地毯、地面及床上總是又見便溺的痕跡。我早已無法熟睡,每每夜半驚醒察看,或見他絲毫不以為意地趴在書桌上打呼,或見他裸露著身體蜷縮成嬰兒狀,睡在浴室的磁磚地上,甚至會坐在馬桶上東倒西歪地睡去。當怎麼提醒他刷牙、洗臉、剃鬚都不再奏效後,早晚舉著擠好牙膏的牙刷和面巾,柔聲規勸和追著他走變成日常,是否刷了牙、洗了臉成了重大的生活目標。完成不了會讓我憂心如焚;一旦完成,新的一天又馬上再度開始。越來越艱鉅後,我開始對自己說:「好吧,一天沒刷牙應該沒什麼關係。」到後來變成一頓飯沒吃,或是三天沒刷牙時,我不免急得跟在他身後團團轉,而且越急越焦慮,就越來越無法達成。洗澡更成了一天、兩天、三天、四天都不能完成的任務!到後來,每日的刷牙、洗臉、淋浴、洗澡、更衣、如廁等,全部都已是不可能達成的任務。隨後吃飯也一樣,雖然每天定時準備營養均衡的三餐,但他能吃多少、願意吃多少,都再也不可預期。擺好了飯菜,他會說「我吃過了」或「我等一會兒再吃」;飯點未到,他會說「為什麼還不開飯呢?」。比吃飯和吃甜點更加困難的是吃藥。正如〈吃藥〉一篇寫道,如何讓他在飯後和睡前合作地張口,把那麼多顆藥片、膠囊加上水劑乖乖地吞下去,比吃飯更困難。「這是什麼東西?」「這是你的藥。」「開玩笑,我好好的,為什麼要吃藥?」「好,這是維他命。」「吃維他命幹什麼?」「每日補充營養啊!我們每天的supplement(補給品)。」「我吃過了。」原本規律的生活,變成他想吃才吃,想睡就睡。而我則已是吃不下、睡不了,終日委靡又焦慮地硬撐著度日,規律的生活已成往日記憶。二○二二年五月時,一位老同事來問候,知道情況後,很慎重地對我說她的親戚負責一個長照機構多年,她深知重度失智病患的照顧,已不宜由家人承擔,建議我把伏波交給機構,由專業人員集體照顧。當時已經七十二歲的我,一方面非常不想、更不捨把他送走,一方面則終於必須面對「我還可以承擔多久在家照顧」的現實。於是,我開始與在美工作、定居的獨生女嵐嵐商量。嵐嵐多年前在美完成學業後,留在美國工作,每年至少回家探親一次。她從小個性開朗又獨立,自信而理智,遇事從容,能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與父母一向溝通無礙。嵐嵐自求學期間開始,總是每逢週末便連續兩日來電,與我們無限暢談。週六是我固定探望老母親的日子,也是她與父親談話的日子。伏波話少,但聽傭人描述,他接聽嵐嵐的電話總是立刻綻放笑顏,連聲呵呵地與女兒談心。週日女兒來電時,他會說:「妳跟媽媽說吧!」然後坐在我旁邊,滿面笑容地聽著我們母女談心。曾幾何時,伏波已不再能與女兒通電話,只能一再重複同樣的幾句話。而每週日與嵐嵐通話成為我心靈的慰藉。心情焦慮而束手無策的我,有如一葉扁舟在驚濤駭浪中即將翻覆,嵐嵐溫和又堅定的話語,則有如她向我拋出的繩索和錨。聽到我在電話中猶豫不捨,充滿不忍與自責的求助信號,嵐嵐說:「媽媽,我知道妳一心要照顧爸爸,怎麼也捨不得和不願意把他送走。可是妳已經撐不下去了!只有妳身心健康,爸爸才能繼續依靠妳。若繼續把爸爸留在家裡,妳一定會病倒。只有把爸爸送走,妳才能開始照顧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經過數次反覆這樣的肯定後,我決定把伏波送入長照機構,開始了申請作業。八月時接到通知,伏波可以在十月以後入住。此時由於新冠疫情,嵐嵐已近三年未曾返家,我於是通知女兒,打算在十月送爸爸進入長照機構,要她在爸爸離家前回家一趟,再過幾天一家三口團聚的日子。她立刻訂機票並安排防疫旅館,在九月底抵台。嵐嵐返家時,伏波已不識女兒了。嵐嵐在防疫旅館住滿七天後,第二週的白天可以請假外出辦事,於是我們約在南港區公所前見面,好讓已被除籍的嵐嵐恢復戶籍。嵐嵐見到我們時,立刻對著爸爸喊:「Daddy!」但伏波沒有反應。辦完事後,我們一起離開區公所,下樓梯時,嵐嵐一如往常地伸出手打算挽住爸爸,但是伏波露出尷尬的表情,輕輕地把心愛的女兒推開。嵐嵐說那是因為她近三年未曾返家,又戴著遮陽帽、墨鏡和口罩,爸爸要辨識太困難了。於是從第二天起,她每日返家吃午飯時,一進門便低頭取下帽子、墨鏡與口罩,再抬起頭來面對著伏波打招呼。幾天後當她進門時,伏波一看到她就眼睛發光,咧開嘴笑。每當我看到他們父女對視而笑的溫馨畫面,就用手機拍下照片,並立刻到便利商店沖洗出來,準備讓伏波入照顧機構時一併帶去。但伏波在家那最後幾日的照顧,光是便溺滿身的清理,就到了傾我、女兒加上傭人三人之力,也無法移動他一步的地步。原來當一個人不理解、也聽不懂要做什麼時,為了自衛而產生的抗拒,會讓他變得力大無比,不動如山。試想我們三個女性圍著他,一定要把他下身的衣物拉下來時,他有多麼不解與不悅。而我們因為拉不下來的挫折感更是與日俱增。於是只能由兩個人死死地拉住他,另一個人用剪刀把他的衣物剪開並剪碎,直到可以從他身上拉下或扒下。這個拉住而剪開的場面,雖早已是我與傭人的日常,但對於至此境地才加入照顧的嵐嵐,這是何等地令她震驚又椎心。原來她心愛的、從不大聲說話或疾言厲色的父親,在母親和傭人每天為他穿脫從裡到外的衣物時,已變成有如綠巨人浩克般再也推不動了。沒照顧過失智患者的好心朋友總是提醒和建議:為什麼不讓他使用成人尿褲?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失智的親人已無法聽從指令,完全不能配合,無論是躺著或站著,都因為他雙手推開、身體扭動地極力拒絕,是無論如何也包不上的。我們誰也沒料到,伏波離家前的最後一夜,是集所有照顧難度最高的一夜,四個人都徹夜未眠!伏波一整夜亢奮不已,腸胃不適而一再地便溺,一再地需要替換衣物。下午打仗般給他洗了澡的努力,又一次付諸東流!最後當天光已大亮時,我們才剛又剪下他的下身衣物,站著的他又再排出糞便。以往每逢這種時刻,我都會盡量伸手接住,以免他又汙了一腿或踩了一腳而不好清理。這次我還沒來得及伸出手,就看到從未經歷過這種場面的嵐嵐,已經像我一樣,本能且毫不猶豫地伸手接住。當下我立刻淚水奔下,模糊的淚眼中,看到女兒對她爸爸的愛。最後因為伏波已睏倦至極,搖搖欲墜,我們三人終於能扛住他,推他靠在浴室的透明隔屏上,由我用熱水把他的下半身洗淨。這時已經接近早上九點,我們把下身裸露的伏波攙扶到躺椅上躺下,蓋上薄被。他漸漸睡去時,我飛奔到住家附近買了內褲型的成人紙尿褲,為他穿上。這是他第一次使用成人尿褲,我心中慶幸,午飯後送他入機構的途中,應不會發生便溺在車上的意外了。照顧機構說入住時間可以是上午十點或下午兩點,我怕早上塞車,所以選了下午。又怕他在途中有狀況,所以不敢自己開車,也不敢搭計程車,請了一位年輕又體貼的友人開車送我們過去。因害怕自己提著大包小包,出門時不能專心牽著他,因此也預先整理了他的衣物郵寄至機構。午飯後,朋友依約而來,可能是因為嵐嵐和我都在身邊,伏波順從地讓我們領著上車,一路無語地到了機構。這也是我女嵐嵐第一次看到她父親將長住的地點。她對寬廣的山林、遍地的樹木很是滿意,對陳舊的房舍則毫不在意,說爸爸喜愛戶外空曠,可以散步很好,房舍只要寬敞、乾淨,住著舒適即可。交接完畢後,我們準備離開。工作人員將伏波領去隔離房間,他順從地跟隨著,不曾回頭看我們一眼。他的短程記憶已衰退到不記得自己已離家,不記得妻女將離去,這只不過是他不復記憶的一日。但這一天其實是我的生日。對嵐嵐和我,這一日是我們母女永遠記得,刻在心頭的痛。(本文摘錄自寶瓶文化出版《你忘了全世界,但我記得你──一位語言學學者與她失智、失語的摯愛丈夫》)
-
2024-05-14 醫聲.高齡社會
母雞帶頭!彰化經驗躍全國 王惠美:負責鼓掌當啦啦隊
在衛生醫療政策上,「彰化經驗」成了全國標竿,無論是2025年消除C肝計畫,或新冠疫情期間的防疫策略,乃至於因應高齡社會推動的骨鬆篩檢車,都跑在全國之先。母親節前夕,媽媽縣長王惠長接受本報專訪,她謙稱自己只是幫忙找資源,當員工的啦啦隊已,她也跟所有的媽媽們說:「不要只顧別人,多愛自己,家庭才會更美好」。王惠美一見到記者,就小跑步了起來,腳底一雙便鞋看得出來是征戰一整天的利器,「我已經沒辦法穿高跟鞋了…一天走路就6千步以上。」日行萬步,縣長光跑行程都快達標了,王惠美笑說,這是勞動還不是運動,運動習慣的建立仍在努力。隨著超高齡社會來臨,彰化縣有備而來,推出有趣又接地氣的政策,「我愛我的老樣子」,找老師進鄉鎮,教長輩穿搭及走秀,舉辦老人盃電動比賽,利用Switch拼輸贏;也在15個衛生所成立不老健身房,只要長輩到衛生所接受體適能檢測,經醫師評估開立運動處方箋,再交由運動指導員提供個別化肌力指導,並鼓勵長輩自主訓練,預防肌少症。「彰化經驗」幾乎是流行病學裡的專有名詞了。王惠美指出,在醫療政策上,協助衛生局找資源,像扶輪社贊助彰化縣C肝篩檢,日前也捐贈偏鄉眼科檢查,這些都整合到鄉鎮的C級巷弄長照站等關懷聚點裡,長照站裡有運動指導員、物理和職能治療師、專業驗光人員、社區營養師以及專業社區藥師等,都能提供健康相關服務。自己的媽媽正面臨失智危機,王惠美心有所感地說,找對照護資源很重要,「去年媽媽去日照中心,跟著上課後頭腦變得靈光,失智症狀減緩,且生活有重心後也變得更愛美,這都可以減輕家人負擔。」彰化縣長照服務使用涵蓋率已達70.25%,高於全國61.97%。彰化縣也開始建構全國首創的老幼共融長照衛福大樓,全縣預計18處,將整合衛生所、日間照顧服務中心、不老健身房、公設民營托嬰中心、育兒親子館及家庭福利中心等,照顧0到100歲的民眾。至於高齡化社會的另一個重點疾病—骨質疏鬆,彰化縣早在2019年就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合作,打造全國唯一的「骨質密度篩檢巡迴車」,至已辦理了1,021場次社區的骨鬆篩檢,篩檢總人數達11,317人,目前仍在持續進行中。身為媽媽,對縣民的照顧也應用在自己身上,每年都健康檢查的王惠美,不諱言有糖尿病及癌症家族史,早期檢查讓自己提高警覺。王惠美特地在母親節前夕,提醒媽媽們,不要永遠只忙著其他人的事,多愛自己一點,家庭也會更美好。
-
2024-05-11 醫療.感染科
地球升溫會改變登革熱傳播?聽聽專家解釋升溫影響與不同蚊子族群競爭情況!
地球升溫增加疫病風險並非空穴來風,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及推估顯示,近年登革熱的兩種病媒蚊分布,有提高海拔高度的現象和向外擴散的可能,一旦氣溫持續升高,最令人擔心的埃及斑蚊恐跨越北回歸線「北漂」到台中、南投、苗栗、花蓮等縣市;專家指出,除應持續監測,要做好環境管理,不能讓埃及斑蚊有北上立足的機會。埃及斑蚊 台中、新北零星捕獲國衛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接受環境部委託,在全台監測、記錄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的分布情形。該中心技術助研究員黃旌集指出,埃及斑蚊目前以嘉義縣布袋鎮或台南市新營區為北界,始終無法跨越北回歸線,但2022年在雲林北港、新北板橋車站各捕獲一隻埃及斑蚊,去年也在嘉義縣中埔鄉與台中新烏日車站內各捕獲一隻埃及斑蚊,當時有點擔心,所幸持續監測後均未再發現。黃旌集說,這顯示埃及斑蚊可能藉由火車、高鐵等人為活動遷移,但應該還無法在這些發現點存活及繁衍。白線斑蚊 逾1500公尺抓到不過,黃旌集帶領的研究團隊每季以誘卵桶與誘殺桶進行斑蚊調查,發現過去白線斑蚊全台都有分布,且大致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近兩年已有數十個捕獲點都超過1500公尺;推估埃及斑蚊可能適合在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與嘉義市存活,過去發現的海拔低於1000公尺,但依據未來升溫走勢推估,可能往北擴散。黃旌集說,團隊依照升溫不同情境推估,未來氣溫升高攝氏1.5度,埃及斑蚊最北界可能會到台中市太平區與花蓮縣瑞穗鄉;如果升溫2度,北界可能擴及台中市北屯區與花蓮縣花蓮市,可能分布區面積約占台灣總面積25.5%;升溫2.5度時,北界可能再擴及台中市潭子區與花蓮縣花蓮市,分布面積增至28.4%;萬一升溫至4.4度最極端的情況,埃及斑蚊分布北界可能會到苗栗縣竹南鎮及花蓮縣秀林鄉,分布區面積將增至43.3%。棲地移轉 埃及斑蚊叮咬更多人黃旌集表示,會特別留意埃及斑蚊的棲地移轉動向,是因牠雖與白線斑蚊都能帶有登革熱病毒,但牠的警覺性較高,通常白線斑蚊會一次吸飽血才飛走,埃及斑蚊對周遭動靜較敏感,常吸數次血才會吸飽、產卵,相較之下,埃及斑蚊會叮咬更多人,傳播疫病的機率與風險比白線斑蚊高出數倍。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表示,這項科學性的調查及推估,有助於因應氣候變遷提高疫病風險的調適作為,目前埃及斑蚊尚無法傳宗接代、建立族群,監測應持續進行。環境部表示,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作為,這項監測會持續執行。專家解疑 爭輸地盤 埃及斑蚊難北擴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中心首席防疫顧問、長榮大學名譽教授陳錦生指出,追蹤研究顯示,過去也曾在北部發現埃及斑蚊蹤跡,但目前在中北部都無法長時間生存,更別說落地生根、繁衍出穩定族群。陳錦生表示,病媒蚊其實跟人類一樣,要有適合環境才能生存繁衍,埃及斑蚊雖出現中北部,但多年來都無法長期生存繁衍、造成疫情,推測埃及斑蚊屬於境外移入,大多從南部高雄等港區進入。雖然地球暖化、北台灣也常高溫多雨,埃及斑蚊可能可以適應,卻沒辦法成功往北擴展族群,除溫度問題,一定還有其他環境因素使然。他說,目前研究找到可能原因之一,是埃及斑蚊必須與本土白線斑蚊相互競爭,證據是兩者體內各有共生的「簇蟲」,研究發現這兩種蚊子如果同時產卵在同範圍的水中,白線斑紋共生的簇蟲會殺死埃及斑紋共生的簇蟲,間接造成埃及斑蚊沒有辦法存活,但埃及斑蚊共生簇蟲無法對抗,造成埃及斑蚊在台灣相對弱勢,但埃及斑蚊無法往北擴散,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雖還沒有發現,因為散播能力沒有特別突出,中北部民眾毋需擔心。責任編輯 吳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