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過敏反應
共找到
473
筆 文章
-
-
2021-09-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彰縣國高中生接種BNT疫苗 2學生暈眩送醫觀察
彰化縣內的國高中生今天起接種BNT疫苗,縣府今天安排4所學校先開打,田中高中國中部有2名學生接種疫苗時因頭部暈眩及血壓低,校方安排救護車載學生送往醫院觀察。彰化縣政府從今天起幫縣內5萬9000多名的高中、國中學生接種BNT疫苗,今天先安排彰化縣立田中高中、大慶商工以及員林農工等4所學校的學生接種疫苗,縣長王惠美今天上午也特別前往田中高中了解疫苗接種情形。王惠美說,縣內針對國高中接種BNT疫苗進行意願調查時,有9成6家長都同意接種,今天先安排4所學校進行接種作業,也是讓相關人員見習,希望醫護人員更熟悉流程,後續60多所學校在進行接種工作時會更流暢。王惠美指出,學校為配合疫苗接種作業,也把體育課等激烈運動課程調整為室內,同學在接種疫苗後,仍須遵守防疫守則,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戴口罩是保護自己也保護其他人。縣府指出,截至中午為止,已有2名學生不適送醫;2名學生分別為田中高中國中部的男學生及女學生,2人在接種疫苗後產生不適,校方不敢大意,安排救護車載2人前往田中仁和醫院接受觀察。縣府表示,為避免集體暈針,現場採個別接種的方式,場地規劃分為等候區、診察區、接種區及留觀區,醫護人員以及師長也會留意學生接種的反應,特別注意暈針或立即性過敏反應,也通知學校在近2週內避免劇烈活動,課程也彈性處理,如學生接種後因不適可請疫苗假,學校也會請班級導師確認家中是否有人陪伴及照顧,避免學生單獨在家發生不適卻無人協助。
-
2021-09-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嘉縣學生打BNT疫苗 民雄農工1學生過敏送衛生所
嘉義縣今起施打校園BNT疫苗,首波於民雄農工開打,上午約400名學生施打,一名學生產生過敏症狀,送往衛生所開藥治療,目前已返家治療,民雄農工校長鍾順水說,學生打完疫苗後,依規定可申請3天疫苗假。民雄農工學生人數共1053人,登記接種人數共961人,另有28位學生自行上預約平台登記,同意接種比率94%,衛生局委由民雄衛生所分7梯次施打;另,不同意接種有64人。今天上午約400名民雄農工學生至活動中心接種BNT疫苗,由課堂教師帶班級學生排隊分批施打,1名學生打完後產生過敏反應,人員帶往衛生所經簡單治療後無大礙,已回家靜養,另外有10餘名學生身體不適,其中5人在聯繫家長後返家休息。鍾順水說,學生若打完疫苗後身體不適,可由家長向學校提出申請,返家休息3天;民雄衛生所護理長黃秀娟說,BNT疫苗首次施打,擔心施打者產生血栓,應避免劇烈運動,並多飲水。
-
2021-09-23 養生.聰明飲食
蔬果顏色的營養及好處大不同 營養師2吃法增免疫力
台灣目前新冠疫苗覆蓋率已突破4成,不過即便已施打疫苗防疫還是不能鬆懈,即便已接種還是有可能染疫,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王貞云營養師也建議,日常可透過營養攝取,提升內在免疫力,而在食物眾多營養當中,植化素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植化素為天然防護罩,人體無法生成需仰賴植物性食材! 王貞云營養師指出,植化素對民眾而言或許較為陌生,其實日常常聽到的「茄紅素」、「花青素」、「葉黃素」等,就是植化素其中的幾種。植化素對人體而言相當重要,有助於體內抗發炎、清除自由基、調節免疫力、防止癌細胞生成等。包括三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過敏反應等,絕大多數的慢性病皆與體內細胞氧化有關,植化素擁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對於預防及保健相當有幫助。 不過王貞云營養師也表示,植化素並無法直接從人體製造,必須透過飲食攝取,而最廣於存在的就是植物性食物中,例如各種繽紛的蔬果、辛香料、全榖雜糧等,各種不同的食材皆有不同型態的植化素,如同植物本身的免疫系統,而我們從中攝取。 常見6大植化素,廣存於各種植物性食材! 王貞云營養師指出,日常常見的植化素,依照化學結構可分成6大類,包括了如花青素、兒茶素、檸檬黃素、芹菜素等「類黃酮素」;β-胡蘿蔔素、葉黃素、玉米黃素、茄紅素、辣椒素等「類胡蘿蔔素」;大蒜素、蘿蔔硫素、穀胱甘肽、吲哚等「有機硫化物」;綠原酸、鞣花酸等「酚酸類」;異黃酮、木酚素、薯蕷皂素等「植物性雌激素」;其他也包括了葉綠素、薑黃素、白藜蘆醇、檸檬苦素等。 值得注意的是,每種蔬菜、水果中所含有的植化素不只有一種,換言之,光是一種蔬果就可能含有多種的植化素,如彩虹般可分成七種顏色,因此多色、多元的攝取是重要的關鍵,將「彩虹飲食」的概念帶進飲食當中,更有助於多方攝取各種植化素。 彩虹飲食+蔬果597,用吃的吃出免疫力! 王貞云營養師也表示,除了掌握多元、多色的「彩虹飲食」外,份量足夠也相當重要,正如同我們常聽到的「蔬果579」,依照年齡、性別份量會有所不同。蔬果597中,「5」指得是12歲以下的孩童每日總份數應達5份,當中蔬菜3份,水果5份;「7」則指得是女性每日7份,當中蔬菜4份,水果3份;「9」則指得是男性每日9份,當中蔬菜5份,水果4份。煮熟的蔬菜每份約為半碗,水果一份則如自己的拳頭大小。 讓身體多一層防護罩,從日常生活開始培養! 王貞云營養師呼籲,養成良好的免疫力,平時就應重視,透過彩虹飲食攝取足夠的植化素,並且適度運動、充足睡眠、健康且規律的生活,身體自然就會多一層防護罩,是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最實在的妙方。 《延伸閱讀》 .打疫苗前後這樣吃增強保護力!營養師:接種前要睡飽、避免空腹! .「睡覺防疫法」研究發現風險降12%!5大營養有助睡眠、維持免疫力。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侯友宜視察板橋高中施打疫苗 今總計2校3400人打BNT
新北市16萬國高中生今天開打BNT疫苗,將於30日前為全市125所國高中職學生完成第1劑接種。市長侯友宜今日到板橋高中關心BNT疫苗接種作業,侯友宜提醒師生須留意接種後健康情形,並請老師調整教學型態及減少激烈教學活動,因應學生可能因施打疫苗產生身體不適的狀況,保護學生健康與安全。侯友宜表示,今天總計板橋高中及光復高中含國中部兩所學校施打疫苗,總計約3400人,到30日完成16萬學生施打疫苗,意願高達95%,幾乎每位學生都要打疫苗,也提醒施打完要注意身體狀況,不要讓教學中斷,老師要注意學生身體狀況,不要激烈運動,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另國小有滿12歲的學生,會安排至就近的診所施打疫苗,會事先做好相關準備。就讀三年級的湯姓學生表示,自己沒有頭暈等不舒服的狀況,跟打流感疫苗一樣,動線滿順暢的,現場不會很亂,打到疫苗很開心,很想趕快接種疫苗有保護力,其它同學都非常期待,雖然有點緊張但互相關心不要緊張;教育局表示,家長如在家中發現孩子有不良反應,新北市也有提供醫療諮詢的醫療院所及衛生所窗口,隨時提供洽詢服務。板橋高中校長賴春錦表示,學校此次接受疫苗接種學生2153人,佔學生總數97%。學生都非常期待,明後兩天都是線上課程,比較輕鬆,在明後兩天早上8點點名,如果沒有上線就會連絡家長是什麼狀況。教育局表示,學生施打完疫苗,依規定在休息區休息15分鐘後,再回到教室休息15分鐘,老師仍按照表訂課程上課,至於因故無法在校施打的學生,會由學校發送補接種單,學生後續擇日至當地醫療院所(含衛生所)進行補接種。疫苗接種後2日新北市各國高中職實施線上教學,提供學生居家學習,並於每堂課持續關心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學生如有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就醫釐清病因。另外,倘發生急性和持續性胸痛、呼吸急促或心悸,務必立即就醫。
-
2021-09-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第二劑」注意事項看這邊! 2大族群可接種
我自購的108萬劑莫德納疫苗於9月17日深夜到貨,現正封緘檢驗中。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批疫苗將從9月28日開始配送到各地政府,由地方政府造冊施打第二劑疫苗。接種對象為:7月16日前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且間隔滿10週以上之一、70歲(含)以上長者(即1951年12月31日(含)前出生)。二、有原住民身分者為60歲以上(即1961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符合以上資格者,可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莫德納第二劑5點注意事項陳時中也說,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要注意避開炎熱時段,就近前往接種疫苗。接種後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等反應、疲倦、頭痛、肌肉痠痛等,通常於數天內消失,發燒一般約48小時內可緩解。◎避開炎熱時段,就近前往接種。◎請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安排接種。◎接種後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等反應,通常於數天內消失,發燒(≧38C)一般約48小緩解。(其他反應: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接種後多喝水多休息,並請家人協助注意,若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或有嚴重過敏反應,請速就醫。(嚴重過敏反應包含:呼吸困難、氣喘、眩量、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接種後留觀15分鐘,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曾因疫苗或注射發生急性過敏反應者,建議留觀至少30分鐘。
-
2021-09-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0歲以上打莫德納第二劑 28日配發地方
我自購的108萬劑莫德納疫苗於9月17日深夜到貨,現正封緘檢驗中。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批疫苗將從9月28日開始配送到各地政府,由地方政府造冊施打第二劑疫苗。陳時中表示,這批符合接種資格者包括7月16日前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滿10周以上的70歲以上長者(1951年12月31日前出生者),以及60歲以上的原住民身份者(1961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者)。陳時中也說,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要注意避開炎熱時段,就近前往接種疫苗。接種後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等反應、疲倦、頭痛、肌肉痠痛等,通常於數天內消失,發燒一般約48小時內可緩解。若發燒超過48小時或有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暈眩、心跳加速、全身紅疹,應儘速就醫。接種後也要留觀15分鐘,若曾因疫苗或注射發生急性過敏反應者,建議留觀至少30分鐘。但有民眾反映家中長輩75歲戶籍地在雲林但住在新北,沒人通知預約第二劑時間。發言人莊人祥則表示,第一劑部分,地方政府都是用戶籍地通知,剩下後續會安排,還沒在戶籍登記,各縣市都有各自作法。另外,第九期接種BNT和高端,可預約到明天中午,目前BNT符合預約資格者有90萬6086人,已預約75萬2092人;高端符合資格者65萬2833人,已預約45萬8272人。
-
2021-09-2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打起來!一篇文看懂疫苗混打、副作用,8大QA完整解答
Q1:誰可以打到BNT疫苗?A: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BNT疫苗到貨後,提供120萬劑給12至18歲的學生施打,如果有殘餘劑量,會從第一到第十類對象,逐次往下開放。Q2:12至18歲的學生,要怎麼樣安排接種疫苗呢?A:必須由家長簽署同意書,直接在國中、高中校園施打疫苗,教育部也提供學生防疫假,讓接種學生在施打當天及隔一天請假。Q3:什麼時候可以登記BNT疫苗?A:1922疫苗預約平台可供登記,8月28日下午2點重新開放意願登記。Q4:BNT疫苗來台後,第一劑接種AZ疫苗或莫德納的民眾能夠混打嗎?A:指揮中心開放AZ疫苗混打mRNA疫苗(莫德納、BNT),但目前只開放第一線醫事人員混打。指揮中心目前還沒有莫德納混打BNT疫苗的決策。Q5:如果增加勾選BNT疫苗,會不會影響接種其他疫苗的排序?A:指揮中心表示,只要不調整原本勾選的選項,直接加選BNT疫苗,排序不會受影響,民眾若一開始勾選AZ、莫德納疫苗,後來即使再加選高端、BNT疫苗,只要不取消之前已經勾選的疫苗,排序就不會再受到影響。Q6:BNT疫苗的接種對象是誰、劑量多少?A:BNT是mRNA類疫苗,疫苗仿單上的適用接種年齡為12歲以上,接種劑量0.3 mL,接種劑次2劑、肌肉注射。Q7:接種BNT疫苗,第一劑與第二劑的間隔時間多少?A: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接種間隔時間至少28天。Q8:BNT疫苗常見的副作用是什麼?A:疫苗仿單註明,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多數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不要揉、抓接種部位。也可能有發燒反應(≧38℃),通常約48小時症狀能緩解。其它症狀包含頭痛、倦怠、畏寒、關節或肌肉疼痛。這些症狀通常輕微,數天內會消失。如果接種部位紅腫、產生膿瘍,或接種者持續發燒、嚴重過敏反應,產生氣喘、暈眩、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全身紅疹等症狀,應該尋求醫師幫助,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讓醫師診斷評估,會否通報疾管署或衛生局。
-
2021-09-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別忘記!第9期BNT、高端疫苗 今上午10時開放預約接種
第九期新冠肺炎公費疫苗接種,提供BNT、高端疫苗。符合資格對象並完成意願登記者,今天上午10時至9月22日中午12時必須完成預約接種。兩種疫苗接種時間不同,BNT疫苗為9月25日至10月2日;高端疫苗則為9月27日至10月2日。第九期可施打第一劑BNT疫苗對象包括「18至22歲」、「65歲以上」、「40歲以上第九類(高風險慢性疾病等)」,且意願登記選擇BNT疫苗。至於接種高端疫苗第二劑者,為9月28日(含)前符合第二劑接種間隔滿4周以上民眾。根據疾管署網站的「COVID-19疫苗Q&A」的「接種期程與注意事項」,接種COVID-19疫苗後,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留觀15分鐘,離開後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但針對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接種後仍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另外,接種後請持續觀察身體是否有不適症狀,如果不適症狀持續未改善,儘速就醫診治、釐清病因。依據各國疫苗上市後安全性監測,曾有報告極少數年輕族群在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等的不良反應事件,大多發生在接種後數天內。建議接種mRNA疫苗後,應注意如出現胸痛、喘或心悸等症狀,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
2021-09-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明日起開放75歲以上長者 打第二劑莫德納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在行政院會中證實,明將有政府自行採購的108萬劑莫德納和64萬劑的AZ疫苗抵達台灣。指揮中心表示,9月17日起開放7月9日前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且間隔滿10周以上的之75歲以上長者,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並依各縣市政府造冊通知施打。陳時中表示,自購的AZ疫苗64萬劑多,明天下午抵達,這是第九批,共437萬劑到貨,效期到2022年1月31日。第七批莫德納疫苗108萬劑,預計明天晚上到貨,總共258萬劑到貨,效期約到11月中,「等確定再跟大家報告」。陳時中表示,今年7月9日前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的75歲以上,即1946年12月31日前出生長者,將陸續自9月17日起間隔滿10周,人數預估約29萬1000人,指揮中心將於9月17日配送所需疫苗,由地方政府衛生局視現有疫苗庫存及後續供應之疫苗規劃接種作業,並指定合約醫院或接種點提供接種服務。後續將視疫苗到貨情形,依年齡層逐續向下開放民眾接種第二劑疫苗。指揮中心呼籲,依國外臨床試驗及上市後監測資料顯示,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後,不良反應發生機率及嚴重度較第一劑高,民眾於完成接種後,建議於接種處或附近至少留觀15分鐘,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建議留觀至少30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接種mRNA 疫苗後如出現胸痛、喘或心悸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不過陳時中表示,9月17日不適用明天到貨的108萬劑莫德納疫苗,目前剩餘量加上庫存量約30萬劑,先提供75歲以上長者接種。108萬劑明天抵台後等檢驗封緘完,則繼續往下開放給其他民眾第二劑接種。
-
2021-09-14 新聞.食安拉警報
中國大陸進口辣椒粉驚檢出蘇丹紅 遭退運2000多公斤
我國已於2018年6月將蘇丹色素公告為「毒性化學物質」,但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的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中,驚見自中國大陸進口的辣椒粉蘇含丹色素三號,全數2125公斤遭退運銷毀。食藥署今天公布的不合格名單達25項,包括智利出口的蘋果、澳大利亞出口的綠豆、印度出口的芫荽粉等多項農產品上榜,多因農農藥殘留不符規定而不合格。其中,海順國際食品有限公司自中國大陸進口的辣椒粉,則檢出未經許可的食品添加物「蘇丹色素三號」7ppb。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這個色素不是表列准用的食品添加物,只要有檢出就是不合格。去年包括緬甸進口的辣椒粉、巴基斯坦進口的食用玫瑰花瓣也曾驗出過此色素,中國大陸進口的辣椒粉也曾在2019年驗出。不過這次則是中國大陸近半年首次驗出蘇丹紅,將針對此業者提高抽驗率至二到五成。長庚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則表示,2017年我國也曾發生有不肖業者為了使月餅的鹹蛋黃色澤紅潤,違法添加蘇丹紅。根據IAR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資料,蘇丹紅屬於流行病學和動物實驗證據皆不足的第三級致癌物,為工業用染料。常說的蘇丹紅是化合物總稱,有一、二、三、四號等;但無論幾號都只能工業使用,不可添加於食品。他說,蘇丹紅為偶氮化合物,進入人體後被分解為氨類,成為經動物實驗證實,可能增加致癌風險的第二級致癌物,也就是動物實驗可能增加致癌風險,因此各國政府幾乎都不允許添加於食品;而蘇丹紅接觸到皮膚也會增加過敏反應的機會。
-
2021-09-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混打莫德納疫苗擴大開放!這些事情需要注意
作者:張安華 院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9月2日宣布,開放第一類對象混打疫苗。根據指揮中心規定,第一類對象屬維持醫療量能,包含具有執業登記之醫事人員以及醫事機構之非醫事人員(含集中檢疫所之非醫事人員)。日前曾有藥局藥師反應,指揮中心在8月20日發布一份公文僅提到開放醫療院所及診所人員混打疫苗,其中並不包括藥局藥師,導致他多次希望混打疫苗卻遭拒。指揮中心回應,現已開放所有第一類對象混打疫苗,包括第一線醫療機構、基層診所及藥局等,第二劑都可混打莫德納疫苗。為什麼要混打?混打順序有差嗎?根據國外臨床實驗,混打疫苗雖然會增加輕度到中度的不良反應,但同時也可增加抗體表現,對不同病毒株可能具有更好的保護力,但混打順序有以下2點建議:1.第1劑施打AZ疫苗後,可間隔8~12週施打mRNA疫苗(如BNT、莫德納)2.第1劑施打mRNA疫苗,第2劑可混其他廠牌之mRNA疫苗,但不建議改AZ或印度Covishield等腺病毒疫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的副作用?衛福部Taiwan V-Watch資料提到,18-49歲民眾的不良反應比50歲以上更容易發生,不過大多數症狀都會在接種7天內緩解。部分網友也因此笑稱自己是「疫苗認證的年輕人」。此外,AZ疫苗第1劑副作用比較強,而莫德納疫苗則是第2劑的副作用反應比較強,所以如今網路上又有「AZ疫苗先苦後甘、莫德納疫苗先甘後苦」的說法。現開放第一類對象開放混打,接種第2劑的副作用是什麼?和第1劑會有差別嗎?以下我們用對照表格讓你知道:莫德納第1劑莫德納第2劑注射部位疼痛18-49歲約81%、50-64歲約62%、65歲以上39%18-49歲約90%、50-64歲約78%、65歲以上58%疲倦35%18-64歲>57%發燒3.1%,通常不超過2天平均38.1%18-49歲約40%、50-64歲約28.4%、65歲以上17.2%肌肉痛28%>43%頭痛18%>37%其他注射側腋下腫脹或壓痛(<5%)、關節痛(5%)注射部位腫脹(>52%)、發冷(>22%)另外除了上述常見症狀,也可能出現罕見(機率小於1/1000)的顏面神經麻痺、臉部腫脹、急性過敏性反應。接種完後如何緩解副作用?我需要注意什麼?緩解副作用方法,可以試試看:注射手臂紅腫痛: 可使用濕毛巾涼敷,或隔者毛巾適度冰敷(1次大概15-20分鐘)。疲倦、發冷: 多休息,補充睡眠,此外,可視個人情況添加衣物與棉被的厚度。頭痛、肌肉痛、關節痛: 必要時可以吃普拿疼緩解,但通常症狀輕微,會在數天內自然緩解。發燒: 多補充水分增加代謝,必要時可吃普拿疼等退燒藥物,通常在48小時左右會逐漸退燒。如果出現以下症狀,請盡速就醫!接種疫苗後,一般不良反應會在48小時內緩解,但若出現嚴重莫德納副作用:頭暈目眩、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等強烈過敏反應,或是不在副作用列表中的異常莫德納副作用:拉肚子、四肢瘀青等等情況,請盡速就醫釐清病因,並告知醫師你接種的疫苗廠牌、日期、病史等資訊以供診斷參考。有哪些族群不適合打莫德納疫苗?了解更多莫德納疫苗相關資訊請看這篇:莫德納疫苗副作用看過來!醫揭7類人不適合打莫德納即便國內疫情明顯趨緩,疫苗覆蓋率擴增,各行各業也逐漸解封,但是仍要提醒身邊的親朋好友,持續做好防疫措施,避免確診數再次飆增。
-
2021-09-07 該看哪科.皮膚
清蒸代替辣炒!皮膚科醫教你吃螃蟹過敏怎麼辦
美味的秋蟹季來臨!許多饕客早已做足準備享用螃蟹大餐,但甲殼類海鮮尤其是螃蟹,對於易敏體質的族群來說,若不忌口容易引發過敏反應,造成皮膚出現紅疹凸起,嚴重更可能導致休克!這是因為螃蟹富含易導致過敏的原肌凝蛋白(tropomyosin),或是海鮮裡的組胺酸(Histidine)因為存放條件不理想,被孳生的細菌代謝成組織胺(Histamine),就會引發蕁麻疹。皮膚科陳冠宇醫師表示,過往只要到了秋蟹季,診間前來就診的病患數明顯增加,一問之下多半是因為受不了美食誘惑大啖秋蟹,使得皮膚敏感的患者如蕁麻疹等症狀加劇。因此特別提醒,若有過敏病史或為蕁麻疹患者,在大啖秋蟹前,建議可參考過敏原檢測。如對於螃蟹類呈現高度過敏時,則不建議食用。若為低度過敏時,食用秋蟹建議料理方式以清蒸代替燒烤或辣炒,或是在食用前可預先服用抗組織胺藥物避免症狀發作。蕁麻疹症狀腫如”加菲貓” 急性發作嚴重恐導致休克陳冠宇醫師提及蕁麻疹發作部位可遍布於全身,患者會感覺癢、體溫升高,最為困擾的是當病症出現在臉上,嚴重時患者眼睛會腫起來如「加菲貓」,而嘴唇就像「香腸嘴」,影響平時的社交及工作。如果蕁麻疹未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也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症狀如喘、腹痛、關節痛等,甚至會導致無法呼吸。曾經有一位住在梨山的中年女性患者,因慢性蕁麻疹突然急性發作,使氣管腫脹,呼吸困難,所幸在救護車火速將患者送到醫院後,經過醫師治療才控制病情。陳醫師回想這位案例時仍餘悸猶存,因為當時情況危急,若是耽誤太久可能就一命嗚呼。因此,提醒蕁麻疹患者,平時務必配合醫囑穩定治療,在急性發作時切莫輕忽,應立即就醫,以免有生命危險。新一代抗組織胺不嗜睡,1小時發揮藥效且可持續24小時一天只需服用一顆,提高服藥順從性陳冠宇醫師提及蕁麻疹的治療方式一般為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抗組織胺藥物分為第一代及第二代。通常在急性蕁麻疹病灶較嚴重時,會選擇使用第一或二代抗組織胺藥物合併類固醇治療。而慢性蕁麻疹的病患,需花費較長的時間治療,故需避免副作用的產生,使用「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進行治療,可在1小時內便發揮藥效緩解症狀,且藥效可維持24小時,不僅不會影響病患的肝腎功能,也不會造成嗜睡,提高服藥順從性;另外,多數老年患者會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而一天只服用一顆的「新型第二代抗組織胺」,較不須擔心會和其他藥物產生相互作用而影響藥效的發揮。網路偏方不『蕁』常!醫叮囑:長期且持續治療方為永久之計除了秋蟹季節需格外留意,針對網路上流傳的治療蕁麻疹偏方:如米酒及薑汁擦拭患部、或用保鮮膜將患部包裹起來等,陳冠宇醫師也一一解釋並破除迷思,包含使用米酒及涼感藥物擦拭患部,雖會短暫感到舒緩,但米酒會造成刺激性皮膚炎; 而保鮮膜與薑汁塗抹也會導致症狀更加嚴重。建議若病患無法立即就醫,又想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地緩解,可冰敷或是沖冷水澡降低體溫、減緩不適。雖然慢性蕁麻疹無法立即根治,但只要長期、持續治療,就可以減緩發作及嚴重程度。原文:
-
2021-09-06 該看哪科.皮膚
雙手紅癢是對鎳過敏 就醫發現為接觸性皮膚炎
32歲阿誠在硫酸鎳電鍍槽工作一年多,最近雙手出現紅疹且發癢,連身體和肚子也有,就醫檢查發現,他對鎳過敏,確診為職業性接觸性皮膚炎。探究病因,原來是工廠內空氣中充滿含鎳霧滴,且肢體常接觸到鎳所致。在工廠改善電鍍槽作業環境,並讓阿誠從事不會接觸到鎳的工作後,他的皮膚狀況逐漸好轉痊癒。接觸性皮膚炎是常見職業病,好發於手部,也會發生在臉、頸、軀幹或腳等部位。皮膚一開始會發紅且癢,可能產生水泡,進而出現脫屑、結痂、龜裂、皮膚增厚等變化。發生原因分為「刺激性」或「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兩類。引發「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的物質,常見酸、鹼、清潔劑、有機溶劑、玻璃纖維粉塵等,濃度愈高時,接觸時間很短就會產生皮膚症狀。而值得注意的是,看似沒有刺激性的物質例如水,經長時間接觸也可能造成接觸性皮膚炎,尤其是有過敏體質者。「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需詳細問診與檢查,才能確認引發過敏物質。當病人對某一物質產生過敏反應後,之後只要很低濃度就會引發皮膚症狀,可經由貼膚測試找出過敏原。預防職業性接觸性皮膚炎,最重要的就是找出造成疾病的暴露原因,然後避免接觸。例如改善通風排氣,並將容易造成過敏的作業流程與人員隔離開來,或用其他物質替代,以及使用個人防護具,像手套、袖套、隔離服裝等;至於手套材質,也需因不同暴露環境而有不同的選擇。
-
2021-09-05 新聞.健康知識+
打疫苗頭暈癱軟是暈針還是休克?醫曝5項辨別指標
國內持續趕拚新冠疫苗的覆蓋率,副作用、不良反應等也備受關注,也有人會在施打後出現暈針的反應,讓人緊張是單純的暈針又或是休克。對此胸腔內科暨重症醫學黃軒醫師在社群上分享初步辨識的方法,提醒民眾打完疫苗多加留意,但不必過度緊張。 打疫苗頭暈是暈針?休克?醫指5點多留意! 黃軒醫師表示,施打疫苗出現暈針或休克的情況,不單是只有新冠疫苗才會出現,是各個疫苗都有可能發生不適症狀。暈針主要是因迷走神經反應而起,不會有生命危險;休克則主要是因過敏反應所致,可能會有致命的危機。兩者看似相似,但對生命的影響有著極大的差異,可從時間點、感受、呼吸、心跳、皮膚等作觀察。 暈針: 黃軒醫師指出,暈針通常會在施打疫苗後的5分鐘之內發生,多的是施打當下就出現,當事人可能出現頭重腳輕、身體漂浮、忽冷忽熱、身體癱軟的情形,甚至是出現短暫的暈厥、意識昏迷或倒下,且可能因情緒緊張有過度換氣的情況,不過血氧濃度多半正常。在心跳方面,可能出現變慢的情形,及暫時性低血壓,皮膚則常見濕黏、冰冷,臉色迅速慘白、冒冷汗,就像被嚇到一樣。不過這些情況一般而言較為短暫,經短時間休息後清醒便恢復正常。至於民眾關心的第二劑疫苗,暈針者是可以施打的。 至於休克,黃軒醫師則表示症狀多半比暈針明顯還要更糟。休克因過敏反應往往會經過一段時間才出現,相較暈針沒那麼快,通常約在5~30分鐘左右出現,患者往往會有昏迷、意識不清的情況出現,整體狀態會遠比施打前、比前述的暈針情況還要更差,此情況會是一種警訊。在呼吸方面,由於上呼吸道痙攣,可能因支氣管嚴重收縮而呼吸困難,且有呼吸喘鳴的聲音,此時血氧濃度往往低下。至於心跳,因為休克屬於急速變化的重症,即便意識恢復正常心跳也還是可能處於持續加快的狀態,且血壓依舊低下。在皮膚上的表現,有別於暈針的臉色慘白,病患會出現的是搔癢的蕁麻疹、潮紅、眼瞼水腫等過敏反應。至於第二濟疫苗,因已發現過敏反應,自然不能夠再進行施打。 除此之外,黃軒醫師也透漏,曾遇過出現休克的患者,對方表述當下感受到將死的感覺,因此患者的危機意識和醫護人員將其當真這兩點相當重要,若處理不當,患者可能過沒多久就會當場死亡。暈針、休克處理大不同,接種後自我觀察很重要! 暈針和休克除了症狀不盡相同,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黃軒醫師表示,暈針因身體癱軟需有個位置休息,避免身體造成外傷,並安撫情緒至意識恢復即可。但過敏反應引起的休克關乎人命,在發現情況不對就應實施基本的救命術,如意識呼吸評估、維持呼吸暢通等,並緊急呼叫急救小組,給予氧氣、打針輸液、監測生命徵象、給予急救藥物腎上腺素,若未改善則每5-15分鐘重複注射一次。 黃軒醫師提醒,上述的這些症狀不見得每個患者都會出現,也有可能出現上述以外的症狀,不過醫護人員有受過相關訓練及經驗,處變不驚,也期待民眾不必緊張。最重要的是,接種後除了仰賴醫護人員,接種者也應留意身體狀況,以利發生的當下即刻處理,保障生命安全。《延伸閱讀》 .打疫苗前後這樣吃增強保護力!營養師:接種前要睡飽、避免空腹! .高端、AZ、莫德納、BNT打哪支?疫苗比一比,洪暐傑醫師破除迷思!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年輕人打BNT恐有副作用? 指揮中心:十萬分之一機率心肌炎
民間爭取BNT疫苗共1500萬劑,今首批93萬劑抵達台灣,指揮中心研擬優先讓12至17歲及18至22歲年輕人施打。不過BNT疫苗屬於mRNA疫苗,年輕人恐有心肌炎等副作用,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坦言,會有十萬分之一機率出現心肌炎,若有嚴重過敏反應或先天性心臟病,建議家長應事前與醫師諮商。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在12至15歲青少年產生副作用,主要是以注射部位疼痛為主,約佔高達7至8成左右,其他發燒等副作用約為2成,另外針對男生要注意,可能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或是心包膜炎的症狀,會請校園中會教導老師和家長注意,如果注射後要觀察是否急性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狀,若出現時務必就醫。莊人祥說,類似這種疫苗都要注意,施打30分鐘內是否有嚴重過敏反應,這也會在施打時安排現場醫護人員,要求原地休息30分鐘,暈針部分也要請學校對學生特別注意,這在校園流感疫苗接種已經有多年經驗,預防暈針和處理有多年經驗,可以多多衛教。陳時中說,前幾波沒有針對未成年到十二歲,所以會特別請學校跟家長溝通,已發下同意書請家長審閱,下週會積極宣導。不論各種發燒、局部疼痛、疲乏等副作用都有,大家會注意到,比較多的是十萬分之一的心肌炎,也希望家長知道。若有嚴重過敏反應、先天性心臟病等,都要跟家庭醫師做諮商,我們也會積極把各種不同副作用、不良反應、各國經驗等,讓家長充分了解。
-
2021-09-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疫苗不是神藥」 專家提醒:一類型女性需留意過敏
在台積電、鴻海永齡和慈濟三方努力下,我國首批BNT疫苗終於到貨,除12至17歲青少年優先接種,也將開放18至22歲族群預約,許多民眾也期待之後能成為施打對象。對此,美國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提醒,雖然BNT可打在年輕人身上,但「不是神藥」,國外曾出現休克性過敏反應案例,特定女性族群尤其需要留意。「大家可能都以為注射疫苗的副作用是來自主成分,其實不一定」,招名威在臉書粉專「招名威教授 毒理威廉」上發文提到,為了產生更佳的免疫效果,疫苗會添加一些副成分,BNT這類mRNA疫苗也不例外,而這些增加疫苗穩定性的「賦形劑」,可能就是導致注射過敏的其中一個因素。招名威指出,BNT疫苗在國外所統計的1900萬劑施打紀錄中,曾有過21例休克性過敏反應,這些案例中有86%是在注射完30分鐘內發生。根據完整調查,這些患者中大多曾對某些藥物(如磺胺類、盤尼西林等抗生素)、食物(帶殼海鮮、蛋類、熱帶水果)或其他疫苗(狂犬病、流感等)有過敏史,其中又以女性占了9成最多,年齡則涵蓋27到60歲。所幸在經過緊急治療後,已有20人康復出院。招名威強調,雖然打BNT導致過敏的比例不高,但不代表不會發生,所以接種疫苗前,一定要將過去的用藥病史等身體狀況告知醫療人員,以利安全評估。特別是對藥物或食物有過敏史的女性,打BNT疫苗一定要多加注意。BNT疫苗目前開放的第一順位為12到17歲學生「造冊施打」,第二順位則是讓18至22歲民眾預約登記。至於其他族群,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鬆口「AZ和BNT混打方向可行」,將視進貨量決定提供混打的日期。
-
2021-09-02 養生.聰明飲食
洋蔥防癌、防三高、防骨鬆 營養師提醒這些人不能多吃
洋蔥被視為天然的養生寶石,對於身體健康有非常多的益處,也有不少喜好洋蔥味道的民眾會直接生吃,嫚嫚營養師指出,生吃洋蔥確實更能攝取其中的營養,更有助於健康,且加進紅酒還可以提升養生的效果。 洋蔥有助養生好處多,防癌、防三高、防骨鬆! 嫚嫚營養師指出,洋蔥和其他蔬菜一樣含有各種的營養,當中最備受矚目的就是「槲皮素」,槲皮素在其它蔬果中也可以吃得到,例如花椰菜、蘋果、藍莓等,不過洋蔥當中的槲皮素則可說是各類蔬果中含量最高的,和前述相比可相差到5~10倍之多,且吸收率也相當高,約為蘋果的3倍。槲皮素對於人體有相當多的好處,包括了抗過敏、抗自由基傷害、抗氧化、抗病毒活性、調節免疫等,從長遠來看對於預防疾病傳染、預防癌症、預防三高等慢性疾病、保護心血管等都有很大的幫助,且也有助於輔助改善哮喘、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過敏反應。 另外一項出色的營養素,也包括了「大蒜素」,洋蔥和大蒜同為蔥屬蔬菜,含有多種含硫化合物,可直接降低致癌物生成、抑制細菌活性、抗氧化等,也有助於提升免疫細胞的活性、維持免疫力及保護心血管健康。 除此之外,洋蔥也具有非常豐富的醣類,例如果寡醣,有助於消化道健康、提升腸道鈣和鎂的吸收。洋蔥也有助於養骨、維持骨骼密度、防範骨鬆,許多研究就認為也與此有關。也有研究發現習慣吃洋蔥的停經婦女,發生髖部骨折的機率相較於不吃者約降低20%左右。 洋蔥養生但不宜過量,部分族群更要留意份量! 不過再健康、天然的食材也不宜食用過多,洋蔥雖然對身體健康相當有利,不過嫚嫚營養師也提醒,一般民眾每日最多30~50克為佳,大約半顆左右。洋蔥和大蒜一樣較為辛辣,吃多恐會有胃灼熱、刺激腸道的問題,且果寡糖豐富的關係也容易產氣造成腹脹,腸胃不佳者要特別留意。而洋蔥屬於醣類較高的食材,因此糖友、高血糖等血糖問題族群更要有所節制,避免誤認非水果又健康就肆無忌憚地吃。洋蔥生吃、泡紅酒,營養師推2吃法更助養生! 嫚嫚營養師表示,雖煮熟後的洋蔥一樣有各項營養,對身體一樣有好處,不過當中的大蒜素需透過接觸氧氣進行釋放,且部分營養也會因烹煮而流失,因此若想吃到大蒜素等完整的營養,可選擇橫切後生吃,對身體的好處會更多。 除此之外,嫚嫚營養師也分享有助養生的「洋蔥紅酒」給大家參考。做法相當簡單,洋蔥適量切成薄片,浸泡至紅酒即可,兩者一起食用,除了別具風味外,洋蔥內的槲皮素與烯丙基硫化物,可和紅酒中同樣具有保護心血管、抗氧化等好處的白藜蘆醇達相輔相成的作用,能更加提升抗過敏、抗自由基傷害、抗氧化、抗病毒活性、調節免疫、預防疾病傳染、預防癌症、預防三高等慢性疾病、保護心血管等好處。不過自然也還是提醒,除了洋蔥不宜多食外,紅酒也不宜過多,男性建議一日最多不宜超過300ml,女性則不宜超過150ml,如此對健康更加有利。《延伸閱讀》 .防癌之王:大蒜!橫切生吃更健康。營養師提醒4種人少吃。 .辛香料有利維持免疫力?營養師:好處不只這樣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9-02 該看哪科.皮膚
紅火蟻咬傷引休克 低溫療法救回
一名婦人日前在工作時突然倒地,失去生命跡象,送醫研判疑搬動建築材料,觸及紅火蟻巢穴而遭到咬傷,幸經低溫治療後救回一命,新竹縣竹北、湖口、新豐、新埔及關西等地都是紅火蟻熱區,縣府指出,上半年已完成6千多公頃防治,剩餘5千公頃會在下半年完成,將會加強婦人咬傷地點施藥頻率。東元綜合醫院收治該名婦人,成人加護病房主任謝宗鑫說,婦人經檢傷發現左腳大拇指瘀血,已有敗血症跡象,推測昏迷一陣子才被發現送醫,到院後,婦人身上陸續出現被紅火蟻咬傷的病徵,雙手出現大片密集度極高的膿皰最嚴重。謝說,紅火蟻毒蛋白中含有類鹼性毒素,若被叮咬的範圍大,可能造成毒素劇烈反應,嚴重會死亡;該名婦人歷經低溫治療、呼吸器供給、抗生素治療後奇蹟恢復生命跡象,被咬傷的膿皰也結痂癒合,目前經已出院返家。縣府農業處指出,新竹縣紅火蟻防治面積約1萬1000公頃,每年都會在「熱區」如公園、行政機關周遭,全面施灑藥劑並依使用頻率定期施藥,也結合民間力量,招募紅火蟻志工參與紅火蟻巡查、投藥、宣導及案件追蹤等工作,避免紅火蟻造成危害。謝宗鑫也提醒民眾從事戶外活動,行經草地、塵土多的地方務必留意,如有發現紅火蟻棲息地,應遠離土丘巢穴,切勿驚擾並通報相關單位處理,若身體出現過敏反應,應盡速就醫。
-
2021-09-01 該看哪科.皮膚
婦人遭紅火蟻咬傷引過敏性休克 低溫療法救回一命
新竹一名中年婦人日前在工作時,被發現無意識倒臥在地,送醫前已失去生命跡象,經過東元綜合醫院急重症醫療團隊全力救治,奇蹟恢復生命跡象。院方表示,婦人是因紅火蟻咬傷引起過敏性休克,醫療團隊使用低溫治療等施救,成功將婦人救回,休養觀察一個月後順利出院。成人加護病房(ICU)主任謝宗鑫表示,婦人到院前已失去心跳及呼吸,急救8分鐘後恢復生命跡象,經檢傷發現左腳大拇指瘀血,已有敗血症跡象,推測她已昏迷一陣子才被發現送醫。到院後經過些許時間,婦人身上才出現被紅火蟻咬傷的病徵,主要傷勢集中在雙手手肘以下,脖子、胸前也有零星傷口,最嚴重的雙手則是出現大片密集度極高的膿皰,因為傷勢集中在手部,透過家屬問診,推測婦人疑似在工作中因搬動地面上的建築材料,雙手觸及紅火蟻巢穴,讓螞蟻從手部攀爬至手臂以及軀幹其他部位。婦人歷經低溫治療、呼吸器供給、抗生素治療後奇蹟恢復生命跡象,被咬傷的膿皰也結痂癒合,目前已出院返家。謝宗鑫說,根據國內研究資料說明,紅火蟻咬傷會造成身體不適,主要是因為紅火蟻毒蛋白中含有「類鹼性毒素」,局部被紅火蟻咬傷,大多數病人除了疼痛、騷癢以外,不會有太劇烈的不適反應,且症狀會隨著時間緩解,不會有太嚴重的後遺症。不過有兩種情況最為危急,像是被紅火蟻叮咬的範圍大,造成毒素劇烈反應,可能導致器官衰竭、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甚至有死亡的可能;或是少數對紅火蟻毒蛋白過敏的人,只要少數幾隻咬到,可能產生過敏性休克而致命,要特別小心。且紅火蟻叮咬時有旋轉及攻擊多次的習性,因此傷口比一般螞蟻更嚴重、更密集。謝宗鑫也提醒,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機率增加,行經草地、塵土多的地方務必留意,如有發現紅火蟻棲息地,應遠離土丘巢穴,切勿驚擾並通報相關單位處理。萬一不慎遭紅火蟻咬傷,第一時間以肥皂和清水清洗被叮咬的部位,暫時冰敷被叮咬的部位,被叮咬後避免將膿皰弄破,避免傷口二度感染,倘若身體出現心悸臉紅、蕁麻疹、喉嚨腫脹、胸悶、心跳加快等有過敏反應,應盡速至醫療院所就醫。
-
2021-09-0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BNT來了!BNT疫苗主要副作用是什麼?如何因應?施打注意事項一次看
慈濟基金會證實,首批BNT疫苗約九十萬劑將抵台,指揮中心更改BNT疫苗接種順序,第一優先順位十二歲到十七歲學生外,十八歲至廿二歲年輕族群躍居第二順位,取代原先從第一至十類依序施打的方式。以下《元氣網》整理施打BNT疫苗的副作用及相關注意事項。Q:打BNT疫苗有什麼副作用?A:BNT與莫德納都屬於mRNA疫苗,BNT常的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發生率為54.2%、疲倦53.1%、頭痛52.6%、肌肉痛44%、畏寒31.9%、關節痛26.4%、發燒大於38度7.9%。Q:聽說國外有打了BNT疫苗出現心肌炎案例?A:歐洲藥物管理局截至7月分析,BNT疫苗已接種1.7億劑,出現145例心肌炎、138例心包膜炎案例,兩者發生比率約0.0001%。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建議,12歲到18歲學生族群,若有先天心臟病等問題等,不建議貿然施打BNT疫苗,建議先經由醫師評估。Q:我有心臟血管疾病,是否可接種BNT疫苗?A: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根據國外資料,年輕人接種BNT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反應,多數是健康人,這類年輕人即使發生心肌炎,通常經過治療都能痊癒,與感染新冠肺炎相比,後者致死風險仍高。若患有先天心臟病者,可能因為施打疫苗後引發過度免疫反應,增加心臟負荷。北醫附醫感染科主任李垣樟表示,年長者選擇接種BNT疫苗前,應評估心肺功能,mRNA疫苗副作用比其他類型疫苗強,發燒、疼痛等比率都高,心肺功能不佳者,接種後可能增加心跳速度,造成血壓不穩、缺氧等;若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炎、一般肺炎等與心臟問題,建議病情穩定後再評估接種。Q:以前打流感疫苗曾經過敏,可接種BNT疫苗嗎?A:李垣樟建議,如果曾對顯影劑、流感疫苗等發生過敏反應,如接種後半小時後出現喘、休克等,屬於嚴重過敏反應,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主要是這類疫苗佐劑可能與人體出現交叉反應,應該避免接種,若有疑慮可詢問醫師後再評估是否要接種。Q:BNT疫苗的保護力如何?A:依台大醫院提供疫苗問與答,從臨床試驗數據來看,BNT疫苗只打一劑保護力為52%,莫德納疫苗只打一劑的效果為69.5%,只打一劑AZ疫苗對預防有症狀新冠肺炎的保護力為76%,嬌生為66%,所以只打一針的話,mRNA疫苗不見得會比AZ好。以各國實際施打結果來看,在疫苗高覆蓋率的國家,如以色列,施打第一劑BNT疫苗後13到24天時可預防54%有症狀的新冠肺炎發生,蘇格蘭第一劑BNT疫苗對減少新冠患者住院為91%,AZ疫苗為88%;南韓第一劑BNT疫苗對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為89.7%,AZ疫苗為86%,效果都相當好。Q:BNT疫苗接種間隔建議多久?有沒有可能第二劑要等很久?A:依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二劑接種間隔為8至12周;依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至少8周以上。黃立民表示,台灣開始要接種BNT疫苗,對於免疫反應佳的年輕人而言,接種完第一劑之後,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第二劑比較可以等,但對於長輩或免疫力不佳者,最好盡速完成兩劑接種。Q:BNT疫苗接種後注意事項有那些? 根據疾管署提供BNT疫苗仿單,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留觀15分鐘,離開後請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若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注射治療發生急性過敏反應,接種後留觀至少30分鐘。A:若有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接種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出血或血腫。Q:BNT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反應及因應措施1.若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2.接種疫苗後可能發燒,體溫≧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可能症狀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及發熱。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3.如有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4.接種後雖可降低罹患新冠病毒的機率,但仍有可能感染,仍需注重保健與各種防疫措施。>>疾管署BNT疫苗簡介
-
2021-08-31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痛風不是吃止痛藥就好 醫揭尿酸超標對身體危害
對很多人來說,痛風發作是相當難忘的經驗,原本活動自如的關節,可能在一覺醒來之後就腫脹、發熱,伴隨而來的劇痛更是讓人舉步維艱、痛苦不堪。痛風的表現可能相當戲劇化,但這其實是種慢性病,需要長期的藥物控制。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吳建興主任指出,痛風的原因是「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會逐漸在關節或周圍組織形成尿酸結晶,尿酸結晶可能導致發炎,使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痛風性關節炎常在晚上與清晨發作,而且在24小時內到達最痛的程度。容易發生在腳拇趾的關節,患者可能會痛到無法走路,甚至腫到沒有辦法穿鞋。」吳建興主任說,「痛風性關節炎可能持續幾天,也可能長達兩個禮拜。」導致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很多,較常見的原因是身體排除尿酸有問題,例如:脫水、高血壓、腎臟病、肥胖、鉛中毒等狀況。有些狀況則是身體製造過多的尿酸,例如:攝取較多高普林或果糖的食物,以及肥胖、高血脂、過量飲酒等。尿酸超標時,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容易輕忽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吳建興主任解釋,痛風的病程可分為幾個階段,無症狀期、急性期、間段期、慢性期。高尿酸血症通常會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無症狀期(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必須抽血檢驗才會發現尿酸過高。直到有一天尿酸結晶造成關節發炎、腫脹、疼痛,進入急性期(acute gouty arthritis )。經過治療後,關節疼痛會緩解,屬於間段期(intercritical gout)。倘若沒有好好控制讓尿酸達標,痛風將反覆發作,發作的頻率會增加,持續的時間也會拉長。隨著尿酸結晶越積越多,痛風終將進入慢性期(chronic tophaceous gout),患者平時便會持續感到疼痛,發作的時候更是劇痛難耐。大量堆積的尿酸結晶,會形成痛風石,讓關節長期發炎、甚至變形。痛風石常出現在關節附近,摸起來軟軟的,流出來的時候像粉筆渣。「痛風石非常麻煩,可能妨礙關節活動、影響工作。」吳建興主任回憶,「曾經有位患者的痛風石出現在手腕,漸漸壓迫到腕隧道裡的神經,而演變成腕隧道症候群,讓他的手又麻又痛,非常困擾。」尿酸控制達標,預防器官受害!尿酸超標除了會引發痛風性關節炎外,還會對身體各個器官造成危害,吳建興主任分析,由於高尿酸血症會引起全身性發炎反應,在不知不覺中導致器官病變,進而出現多種併發症,例如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皆是常見的共病。我們的身體主要是透過腎臟排除尿酸,當尿酸超標時,尿酸鹽結晶可能沉積在腎臟裡,導致腎臟病變;當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患者往往會透過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來緩解症狀,但頻繁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亦可能影響腎臟功能。吳建興主任說,「如果患者的腎臟功能很差,又因為痛風經常發作,而持續吃消炎止痛藥,可能就會讓腎臟功能惡化到需要洗腎的地步。」假使經過飲食控制,患者的尿酸依舊超標,痛風一年發作超過兩次,就必須要介入降尿酸藥物的治療。吳建興主任解釋,高尿酸血症的治療可以透過不同的機轉,包括促進尿酸排除或減少尿酸生成。促進尿酸排除的藥物可以促使尿酸由腎臟排除,但在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便無法發揮效果。減少尿酸生成的藥物已使用多年,傳統藥物可以降尿酸,吳建興主任說,「不過某些特殊體質的患者在服藥後可能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稱為史帝芬強生症候群(Steven-Johnson Syndrome,SJS),皮膚會潰爛,可能導致殘疾甚至死亡。開立藥物前,建議先進行HLA-B 5801基因檢測,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機會。」新一代降尿酸藥物較不會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能有效降尿酸,即使是腎臟功能較差的患者也可以使用,而且有助消除痛風石。「曾經有位患者的痛風石很大,大到沒辦法穿鞋,而且經常腫脹、感染。因為疏於照顧,來到門診的時候,腳都快爛掉了。」吳建興主任分享,「我們很用心幫他換藥、治療感染,並積極控制尿酸。因為患者腎臟功能較差,他使用新一代降尿酸藥物,經過一段時間後,尿酸順利降到6 mg/dL以下,痛風較少發作,痛風石也漸漸變小,關節活動度變好,且能夠穿較大的鞋,患者的生活品質改善許多。」「及早治療痛風是很重要的觀念,如果抽血發現尿酸超標時,應該請醫師評估,看看有沒有出現其他共病,並考慮使用藥物控制尿酸。」吳建興主任說,「把尿酸控制好,不只能減少痛風性關節炎發作的機會,還能預防未來產生更嚴重的腎臟病變、心血管疾病、中風等問題。」貼心小提醒抽血檢驗發現尿酸過高時,要嘗試找出尿酸過高的原因,吳建興主任提醒,如果有痛風發作的經驗,千萬別以為只要吃止痛藥,不痛就好。因為尿酸超標對身體的危害,不單只有關節,還與腎臟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等多種共病有關。高尿酸與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病相同,需要做好飲食控制,並規則服藥,好好與醫師配合,才能降低各種急性、慢性的健康危害!原文:
-
2021-08-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QA/第七期接種AZ疫苗上午10時開放預約 9大疑惑一次查
指揮中心今天開放第七期接種AZ疫苗,預約時間自今天上午10時至8月31日中午12時。指揮中心說,第七期預約將提供於7月19日前已意願登記選擇AZ疫苗,且尚未接種過疫苗之29歲(含)以上對象,即1992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及滿18歲以上(即2003年9月3日(含)前出生)第九類對象進行接種;施打期間預計自9月3日至9月10日止,並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此外,提醒符合第七期AZ疫苗預約資格對象如欲增加選擇BNT疫苗,須於8月31日下午4時後始可加選。另已符合AZ疫苗第二劑接種間隔之民眾,將另行開放接種。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疫苗簡介,聯合新聞網整理AZ疫苗相關QA如下。Q1:接種劑量及間隔?A:目前依據疫苗仿單之適用接種年齡為18歲以上,接種劑量為0.5 mL。接種劑次為2劑,目前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接種間隔為8至12周;依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為至少8周以上。接種途徑為肌肉注射。Q2:安全性及保護效果?A:AZ疫苗不含可複製之SARS-CoV-2病毒顆粒,不會因為接種本疫苗而罹患COVID-19。完成2劑接種可預防63%有症狀感染之風險,另依臨床試驗資料分析,當接種間隔12周且完成2劑接種,保護力約81% (60% ~ 91%)。基此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兩劑間隔至少8周,而間隔10-12周,疫苗接種效果更佳。Q3:接種禁忌?A: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先前接種本項疫苗劑次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或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者,不予接種。Q4:接種注意事項?A: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AZ疫苗與注射後非常罕見的血栓併血小板症候群可能有關聯,接種前請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人,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Q5:接種其他疫苗可以打AZ疫苗嗎?A:不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的接種間隔,建議間隔至少14天。如小於上述間隔,則各該疫苗亦無需再補種。Q6:孕婦可以接種嗎?A:目前缺乏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之臨床試驗及安全性資料,而臨床觀察性研究顯示孕婦感染SARS-CoV-2病毒可能較一般人容易併發重症。孕婦若為COVID-19之高職業暴露風險者或具慢性疾病而易導致重症者,可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之效益與風險後,評估是否接種。若哺乳中的婦女為建議接種之風險對象如醫事人員,應完成接種。目前對哺乳中的婦女接種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疫苗對母乳或受哺嬰兒之影響尚未完全得到評估,但一般認為並不會造成相關風險。接種COVID-19疫苗後,仍可持續哺乳。Q7:接種後我該注意什麼?A: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留觀15分鐘,離開後請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但針對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之民眾,接種後仍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Q8:接種後可能發生之反應及因應措施A: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這些症狀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如有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接種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以下任一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Q9:接種後就不會感染新冠肺炎嗎?A: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降低罹患COVID-19的機率,但仍有可能感染SARS-CoV-2,民眾仍需注重保健與各種防疫措施,以維護身體健康。
-
2021-08-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意願登記之亂 完整掌握施打BNT十三大QA
全民搶打BNT疫苗,許多人28日下午2時上「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登記平台」表達意願,但好不容易努力登入平台,竟然發現「無法更改意願」,根本沒有BNT疫苗選項。到底誰能預約BNT疫苗?要怎麼預約,以下整理常見問題為您解惑。 Q:我想打BNT疫苗,該怎麼做?A:8月28日下午2時起,指揮中心開放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登記平台,尚未打第一劑民眾可上平台登記接種意願。完成登記後,須待指揮中心公布接種資格與預約時間,目前尚未公布。Q:已經開放意願登記,為什麼我沒辦法勾選BNT疫苗?A:有三種可能,一是已接種第一劑疫苗、二是符合第七輪接種對象(7月19日前完成意願登記有勾選AZ且尚未接種過疫苗的29歲(含)以上民眾、滿18歲以上第九類民眾)、三是18歲以下民眾。Q:我符合第七輪資格,但我不想打AZ,為什麼不能勾BNT疫苗?A:可以放棄第七輪資格,但要重新勾選BNT疫苗,要等到8月31日下午4點以後,也就是要等到第七輪預約登記時間(8月29日10點到8月31日中午12點)之後。Q:第一劑接種AZ疫苗,未來第二劑可否注射BNT疫苗?A:指揮中心開放AZ+mRNA疫苗混打,先前台灣僅有莫德納疫苗,因此只開放AZ+莫德納疫苗混打,至於後續是否開放AZ+BNT疫苗,指揮中心表示將參考國外研究及各國政策與ACIP會議討論。目前僅開放第一類接種對象混打,其他民眾並未開放。Q:我現在要接種第二劑疫苗,需要上平台意願登記嗎?以勾選BNT疫苗嗎?A:自8月5日以後,第二劑意願登記平台無法勾選任何疫苗品牌,系統直接設定第一劑施打的疫苗品牌。Q:BNT來了,我已經預約接種高端疫苗,也進入到第六輪施打(8月23日到29日)現在有機會反悔嗎?若不去接種,可以改意願登記BNT嗎?A:可以,如果符合第六輪接種資格,但尚未施打第一劑疫苗,可以改變意願。但若要在意願登記上勾選BNT疫苗,必須要等到8月30日,也就是等到第六輪施打結束後,才能更改意願登記。Q:台灣有多少BNT疫苗?A:由鴻海、台積電、慈濟三家企業捐贈採購1500萬劑BNT疫苗,第一批外傳195萬劑最快8月底或9月初抵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企業採購1500萬劑BNT疫苗,將分批來台,9月、10月都會有BNT疫苗抵台。Q:打BNT疫苗有什麼副作用?A:BNT與莫德納都屬於mRNA疫苗,BNT常的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發生率為54.2%、疲倦53.1%、頭痛52.6%、肌肉痛44%、畏寒31.9%、關節痛26.4%、發燒大於38度7.9%。Q:聽說國外有打了BNT疫苗出現心肌炎案例?A:歐洲藥物管理局截至7月分析,BNT疫苗已接種1.7億劑,出現145例心肌炎、138例心包膜炎案例,兩者發生比率約0.0001%。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建議,12歲到18歲學生族群,若有先天心臟病等問題等,不建議貿然施打BNT疫苗,建議先經由醫師評估。Q:我有心臟血管疾病,是否可接種BNT疫苗?A: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根據國外資料,年輕人接種BNT疫苗後發生心肌炎反應,多數是健康人,這類年輕人即使發生心肌炎,通常經過治療都能痊癒,與感染新冠肺炎相比,後者致死風險仍高。若患有先天心臟病者,可能因為施打疫苗後引發過度免疫反應,增加心臟負荷。北醫附醫感染科主任李垣樟表示,年長者選擇接種BNT疫苗前,應評估心肺功能,mRNA疫苗副作用比其他類型疫苗強,發燒、疼痛等比率都高,心肺功能不佳者,接種後可能增加心跳速度,造成血壓不穩、缺氧等;若有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炎、一般肺炎等與心臟問題,建議病情穩定後再評估接種。Q:以前打流感疫苗曾經過敏,可接種BNT疫苗嗎?A:北醫附醫感染科主任李垣樟建議,如果曾對顯影劑、流感疫苗等發生過敏反應,如接種後半小時後出現喘、休克等,屬於嚴重過敏反應,不建議施打mRNA疫苗。主要是這類疫苗佐劑可能與人體出現交叉反應,應該避免接種,若有疑慮可詢問醫師後再評估是否要接種。Q:BNT疫苗的保護力如何?A:依台大醫院提供疫苗問與答,從臨床試驗數據來看,BNT疫苗只打一劑保護力為52%,莫德納疫苗只打一劑的效果為69.5%,只打一劑AZ疫苗對預防有症狀新冠肺炎的保護力為76%,嬌生為66%,所以只打一針的話,mRNA疫苗不見得會比AZ好。以各國實際施打結果來看,在疫苗高覆蓋率的國家,如以色列,施打第一劑BNT疫苗後13到24天時可預防54%有症狀的新冠肺炎發生,蘇格蘭第一劑BNT疫苗對減少新冠患者住院為91%,AZ疫苗為88%;南韓第一劑BNT疫苗對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為89.7%,AZ疫苗為86%,效果都相當好。新冠疫苗怎麼打最好?台大醫院設QA專區解答熱門問題Q:BNT疫苗接種間隔建議多久?有沒有可能第二劑要等很久?A:依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二劑接種間隔為8至12周;依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至少8周以上。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台灣開始要接種BNT疫苗,對於免疫反應佳的年輕人而言,接種完第一劑之後,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第二劑比較可以等,但對於長輩或免疫力不佳者,最好盡速完成兩劑接種。▌延伸推薦:面臨Delta病毒威脅,只打一劑保護力夠嗎? 專家數據告訴你各種疫苗的保護效果
-
2021-08-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約起來! 元氣網整理10大QA一次搞懂
Q1:誰能打到BNT疫苗?A: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宣布,BNT疫苗到貨後,將提供120萬劑讓12到18歲學生接種,若有剩下劑量,就會從第一到第十類對象往下開放。Q2:12到18歲學生學生要如何安排接種?A:目前規畫直接到國中、高中校園打疫苗,比照流感簽署家長同意書,透過班級分批施打,教育部也會提供防疫假,讓接種學生在施打當天及隔一天請假。Q3:何時可以登記BNT疫苗?A:1922疫苗預約平台將新增BNT選項,8月28日下午2時重新開放意願登記。Q4:何時開放接種BNT疫苗?A:目前疫苗尚未抵台,未公布確切開放接種時間。Q5:若增加勾選BNT疫苗,是不是會影響到其他疫苗的排序?A:指揮中心表示,只要不調整原本勾選的選項,直接加選BNT疫苗,排序就不受影響,民眾若一開始勾選AZ、莫德納疫苗,後來即便再加選高端、BNT疫苗,只要不取消之前已勾選疫苗,排序就不受影響。Q6:BNT疫苗來後,第一劑接種AZ疫苗的民眾可否混打?A:指揮中心開放AZ疫苗可混打mRNA疫苗(莫德納、BNT),但目前國內僅開放第一線醫事人員可混打,至於民眾是否可混打,尚未規畫。Q7:第一劑打莫德納疫苗的民眾,第二劑可否打BNT疫苗?A:尚無莫德納混打BNT疫苗的規畫。Q8:BNT疫苗接種對象、劑量為何?A:BNT是mRNA疫苗,疫苗仿單上的適用接種年齡為12歲以上,接種劑量為0.3 mL,接種劑次為2劑,接種途徑為肌肉注射。Q9:BNT疫苗接種對象二劑接種間隔?A:建議接種間隔為21天以上,國內依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接種間隔為至少28 天。Q10:BNT疫苗常見副作用是什麼?A:疫苗仿單註明,接種後可能發生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可能有發燒反應(≧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可能症狀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及發熱。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如有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參考,並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管署。
-
2021-08-22 養生.聰明飲食
便秘、脹氣、眼睛癢恐是免疫力下降警訊! 營養師認證「3類食物」吃出超強抵抗力
有些人看起來很健康,保護力卻很差,但其實身體早已經發出SOS「警訊」!你知道當身體保護力下降時,會出現哪些症狀嗎?想要養出防護金鐘罩,最直接的營養秘訣該怎麼吃? 保護力下降 身體警訊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免疫力下降最常見的就是腸胃不舒服,如便秘、常拉肚子、脹氣等,因為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決定人體70%的保護力,若腸道菌叢、菌相差,身體自然會發出警訊求救。而當保護力下降,對於外來刺激就容易發生過敏反應,例如眼睛癢、鼻子癢、打噴嚏、咳嗽等;另外,皮膚是身體最外層的器官,保護力下降會使皮膚抵禦外面外來物刺激的能力減弱,導致皮膚癢、起疹子、皮膚發炎。當保護力下降易遭受細菌、病毒易入侵,造成常見的感冒症狀,咳嗽、打噴嚏、喉嚨痛、流鼻水等。還有一種情況是,身體發熱但又沒有發燒,代表身體可能正在發炎狀態會一直消耗身體能量,沒有足夠的保護力應戰;若加上長期慢性疲勞也會影響身體保護力,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吃出保護力 3營養素不可忽略想要養出保護力的防護金鐘罩,高敏敏建議,可以每天這樣吃:◎優質蛋白質:是構成免疫細胞的主要原料,好的原料才能建構好的保護力。1、建議每餐攝取一掌心。2、優先選擇蛋、豆製品、魚、低脂肉、海鮮等,避免加工品香腸、臘肉等。◎優酪乳、優格:其中的好菌能培養出好的腸道環境,腸道屏障更完整、更能幫助抵抗病原體的入侵。1、每天1杯200ml優酪乳就約等同於一杯240ml牛奶的鈣質,幫助穩定疫情下緊張的情緒,更是乳糖不耐者的代替乳品首選。2、選有胃腸功能改善健字號認證的優酪乳,更能確保其到體內之功效,長期飲用可增加腸內益生菌,維持好的消化道環境。3、選能通過胃酸∕膽酸的菌株,如:A菌、B菌,確保抵達腸道前不被破壞,發揮功效。 ◎新鮮蔬果:尤其維他命C是參與免疫細胞分化、吞噬能力的重要角色;植化素也能讓發炎介質減少、強化免疫細胞、增強保護力。1、建議蔬菜每餐 2手掌、水果餐間1拳頭。2、各種顏色都均衡攝取、不偏食。延伸閱讀: ·吃雞蛋增強免疫力!一天要吃幾顆?蛋殼顏色影響營養價值? 專家揭「正確觀念」 ·嗜睡、嘴破、消化不良...恐是免疫力下降! 專家曝「自損免疫力5行為」
-
2021-08-19 該看哪科.皮膚
抗異大作戰/異位性皮膚炎治療該怎麼選? 破解食物迷思 內外調養控疾病
抗異大作戰講座第二場「打針?吃藥?我的異位性皮膚炎好解方!」精彩回顧 https://lihi1.cc/RL7yG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藥物多元,包括傳統的口服類固醇等藥物,或施打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都各有不同的注意事項,藥費負擔也有差異,病友可和專業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並遵從醫囑,不要隨便中斷治療。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與元氣網主辦「異起改變 抗異大作戰」系列直播講座,第二場「打針?吃藥?我的異位性皮膚炎好解方!」由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昭瑜、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簡鈺樺為病友解惑。長期口服傳統藥物 應定期抽血監測 黃昭瑜表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當外用藥膏和照光都不易控制時,須採用口服藥物和打針治療,最常使用的口服藥是類固醇,有健保給付,另一種傳統用藥是口服免疫抑制劑。黃昭瑜說,不論是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部分患者長期使用後可能出現白血球下降或造成肝腎負擔,因此一定要定期抽血監測肝腎指數及白血球。在新冠疫情籠罩的此時,民眾陸續施打疫苗,黃昭瑜提醒,異膚患者若口服類固醇劑量超過每日20毫克,或口服MTX等免疫抑制劑,施打疫苗後應停藥一至兩周,以免影響疫苗效力。生物製劑副作用小 健保有條件給付 隨著醫學的進步,黃昭瑜表示,目前已有治療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專一或精準型藥物,主要是生物製劑和口服小分子藥物,可針對發炎細胞或發炎激素進行控制。黃昭瑜指出,根據國外醫學文獻顯示,使用生物製劑16周後,三分之二的中重度異膚患者有75%的症狀可獲控制,以她自己收治的患者來說,效果確實比使用傳統藥物好。生物製劑的另一優點是安全性,黃昭瑜說,生物製劑因為不必經肝腎代謝,感染風險也低,不像需定期監測白血球等指數,且不會影響新冠疫苗效力。目前台灣僅核准12歲以上患者可施打生物製劑,健保給付18歲以上患者,且申請條件是必須使用口服免疫抑制劑中的兩種藥物至少12周,且搭配照光治療,症狀依然嚴重者,才適合提出健保申請。至於口服小分子藥物,目前核准成人使用,但健保不給付,患者須自費。黃昭瑜說,口服小分子藥物因為要靠依肝腎代謝,患者仍應定期做白血球、肝及腎指數檢測,接種新冠疫苗後也要配合停藥一至二周,以免降低疫苗藥效力 。治療銜接應謹慎 勿驟然停藥 她也提醒,異膚患者要留意更換藥物的銜接,例如使用生物制劑,通常要一個月左右才會出現效果,因此患者應和醫師多溝通,原本使用的傳統口服藥物可逐步減少,不能驟然停用,照光和外用藥膏也可搭配採用。對中重度患者來說,專一的精準性治療藥物較能有效控制病情,但台灣目前僅生物製劑可獲健保有條件給付,黃昭瑜說,患者如果無法自費使用精準型藥物,也不用太擔心,畢竟現在健保給付的治療方式很多,患者可和醫師討論,根據自己的期許和經濟能力做通盤考量,訂出最適合的治療計畫。食物過敏因人而異 多吃天然原形食物 除了對治療藥物有疑問,異膚患者常有飲食疑慮,例如不敢吃海鮮或堅果類。簡鈺樺分析說,對異位性皮膚炎來說,食物只是誘導發炎,海鮮、堅果雖較易引發過敏,但不代表不能吃,主要還是根據個人體質和攝取量的多寡,也有些中重度患者吃海鮮卻沒問題。她表示,患者不妨用「少量淺嚐」的方式去面對有疑慮的食物,先少量試著吃一點,不要直接抗拒,如果沒有過度不適,就不須太排斥。簡鈺樺並提醒,凡是加工和高油、 高糖、高鹽的食物,都容易誘導人體內的發炎反應,最好多吃食物的原型,少吃精緻、加工食品,才能降低過敏反應。天然的原形食物有各種不同顏色,簡鈺樺說,這些顏色正代表著植化素,都有著抗氧化和抗發炎的意義,對異膚患者來說,番茄、紅椒中的紅色植化素即有助於皮膚形成保護膜。●加入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社團,掌握最新節目動態 https://lihi1.cc/JQYdw●ADCT小測驗:簡單回答6個問題,幫助異友掌控病情 https://lihi1.cc/fkTEM●抗異大作戰直播講座活動訊息:https://lihi1.cc/8ZPxk
-
2021-08-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整理包/預約高端疫苗前必知!哪些人不適合接種高端疫苗?
第六輪公費疫苗今起開放預約,預計提供60萬劑高端疫苗於8月23日開打,預約登記自今天上午10時起,至18日中午12時止,符合資格者,收到簡訊即可開始預約接種。指揮中心日前公布,這次接種開放對象有三,包含65歲以上長者、64歲至20歲第九類對象,以及64歲至36歲民眾。預約高端疫苗前該注意哪些事項?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元氣網為你綜合整理如下:▍高端新冠肺炎疫苗 (MVC COVID-19 Vaccine)高端新冠肺炎疫苗(MVC COVID-19 Vaccine)是含 SARS-CoV 2 重組棘蛋白的疫苗之蛋白質次單元疫苗,用於預防 COVID-19。該疫苗已通過我國核准專案製造,適用於 20 歲以上,接種 2 劑,間隔 28 天。該疫苗不含可複製之 SARS-CoV-2 病毒顆粒,不會因為接種該疫苗而罹患 COVID-19。另依據該疫苗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其安全性良好。此外,依臨床試驗結果分析顯示,高端疫苗組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 95% 信賴區間下限為 AZ 疫苗 3.4 倍,大於標準要求 0.67 倍。高端疫苗組的血清反應比率 95% 信賴區間下限為 95.5%,大於標準要求 50%。免疫生成性與恢復者血清中和抗體效價與已獲專案核准輸入產品相當。▍疫苗接種禁忌與接種前注意事項接種禁忌: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者不予接種。注意事項:1.先前接種該項疫苗劑次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應避免接種。2.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3.該疫苗不得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若不慎使用了兩劑不同 COVID-19 疫苗產品時,不建議再接種任何一種產品。4.該疫苗不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COVID-19 疫苗與其他疫苗的接種間隔,建議間隔至少 14 天。如小於上述間隔,則各該疫苗亦無需再補種。5.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人,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 尚無免疫低下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的數據 )6.目前缺乏孕婦接種 COVID-19 疫苗之臨床試驗及安全性資料,而臨床觀察性研究顯示孕婦感染 SARS-CoV-2 可能較一般人容易併發重症。孕婦若為 COVID-19 之高職業暴露風險者或具慢性疾病而易導致重症者,可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之效益與風險後,評估是否接種。7.若哺乳中的婦女為建議接種之風險對象 ( 如醫事人員 ),應完成接種。目前對哺乳中的婦女接種 COVID-19 疫苗的安全性、疫苗對母乳或受哺嬰兒之影響尚未完全得到評估,但一般認為並不會造成相關風險。接種 COVID-19 疫苗後,仍可持續哺乳。▍接種後注意事項及可能發生之反應1.為即時處理接種後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留觀 15 分鐘,離開後請自我密切觀察 15 分鐘,但針對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之民眾,接種後仍請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留觀至少 30 分鐘。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 2 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2.該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常見的不良反應 ( 如下表 ) 通常呈現輕度或中等強度,大部分於接種後 7 日內觀察到緩解或消失。3.如有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 ( 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 ) 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4.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降低罹患 COVID-19 的機率,但仍有可能感染 SARS-CoV-2,民眾仍需注重保健與各種防疫措施,以維護身體健康。 ▍仿單所列之不良反應
-
2021-08-1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QA/預約高端了嗎? 接種前後注意事項一次蒐集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六輪開放預約高端疫苗,有意願接種者有113萬1233人。預約登記今天上午10時起,至18日中午12時止,符合資格者,收到簡訊即可開始預約接種。指揮中心公布,這次接種開放對象有三,包含65歲以上長者、64歲至20歲第九類對象,以及64歲至36歲民眾。此輪預期開放60萬至80萬劑高端疫苗供接種,但現階段僅有35萬劑高端疫苗完成檢驗封緘放行。本報記者整理衛福部提供的高端疫苗QA,如下:1.高端新冠肺炎疫苗是什麼?高端新冠肺炎疫苗(MVC COVID-19 Vaccine)是含 SARS-CoV 2 重組棘蛋白的疫苗之蛋白質次單元疫苗,用於預防COVID-19。2. 幾歲能施打?要打幾劑?適用於20歲以上,接種2劑,間隔28天。3. 有無接種禁忌?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者不予接種。4. 接種前6注意事項:1.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2. 本疫苗不得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若不慎使用了兩劑不同COVID-19疫苗產品時,不建議再接種任何一種產品。3. 本疫苗不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的接種間隔,建議間隔至少14天。如小於上述間隔,則各該疫苗亦無需再補種。4. 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人,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 尚無免疫低下者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療者的數據)5. 目前缺乏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之臨床試驗及安全性資料,而臨床觀察性研究顯示孕婦感染SARS-CoV-2 可能較一般人容易併發重症。孕婦若為COVID-19之高職業暴露風險者或具慢性疾病而易導致重症者,可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之效益與風險後,評估是否接種。6. 若哺乳中的婦女為建議接種之風險對象( 如醫事人員),應完成接種。目前對哺乳中的婦女接種COVID-19 疫苗的安全性、疫苗對母乳或受哺嬰兒之影響尚未完全得到評估,但一般認為並不會造成相關風險。接種COVID-19 疫苗後,仍可持續哺乳。5. 接種後4注意事項1. 接種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留觀15分鐘至30分鐘。2. 接種後接種部位可能有疼痛、紅腫,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大部分於接種後7日內緩解或消失。3. 如有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 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 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4. 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降低罹患COVID-19的機率,但仍有可能感染SARS-CoV-2,仍需注重保健與各種防疫措施,以維護身體健康。
-
2021-08-16 該看哪科.兒科
女嬰肚子拉不停 原來是牛奶過敏引起
一名3個月女嬰,滿2個月開始改換配方奶粉哺育後,原本一天排便3次,卻突然暴增至8至10次,甚至曾一天腹瀉15次,解出水便、血絲便,就醫才查出是因為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烏日林新醫院小兒及過敏氣喘科賴永清醫師表示,女嬰的父母親分別有嬰幼期腹瀉病史和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因此她有8、9成機率會遺傳過敏體質。女嬰長達一個月慢性腹瀉,體重無明顯下降或增加,理學檢查只有腹脹,以及大便細菌培養無明顯致病菌或病毒感染,再經由抽血檢查免疫球蛋白IgE特異抗體,發現數值高達4.18以上,高於正常平均值為0.6至1,因此確診為牛奶蛋白過敏。賴永清說,起初先給女嬰喝部分水解牛奶蛋白嬰兒奶粉,雖然有改善腹瀉情形,但一周後又再度腹瀉,期間有出現血絲黏便;接著改喝無乳糖止瀉奶粉,有改善腹瀉也無血絲黏便,但兩周後又再度一天排10次便。最後,當換為「無乳糖高度水解蛋白止瀉奶粉」才成功改善因牛奶蛋白過敏而引起的腹瀉情形,觀察一個月都恢復正常了,建議之後至少6至9個月後再換回一般配方奶粉。他指出,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生率為2%至5.9%,對嬰兒來講牛奶蛋白是外來的蛋白質,而牛奶有近20種會引起過敏的蛋白質,其中常見的有酪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新生兒因為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發生過敏性腸炎機會比成人更為普遍。由於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為非特異性且多元,如腹脹腹痛、腹瀉、嘔吐、血便等,也可能會產生其他過敏反應,如異位性皮膚炎,打噴嚏、流鼻水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過敏性休克,因此在診斷上需要高度的警覺,否則容易漏診或誤診。 賴永清說,針對牛奶過敏的寶寶,有50%會在1歲後消失,有70%會在2歲時消失,有85%會在3歲時消失。如果家中有對牛奶蛋白過敏的新生兒,至少4至6個月都要盡量哺餵母奶或高度水解牛奶蛋白配方奶粉,母乳媽媽應該避免攝取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至於副食品,則建議滿6個月後再添加,蛋白及全蛋製品則延遲至18至24個月大時,花生、堅果、魚類、甲殼類,至少滿3歲後才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