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9 橘世代.健康橘
搜尋
退休生活
共找到
369
筆 文章
-
-
2020-02-21 橘世代.好學橘
3歲到8旬都是她學生 黏土達人:肯學,年齡就無妨
基隆社區大學人型公仔黏土老師劉鳳珠,曾開過冰果室,當過珠寶飾品設計師、開過才藝班,她不斷自我學習,出國拿到日本、韓國捏塑證照,30多年來創作作品無數,成為人型公仔黏土達人,不管是傳統中國人物十八羅漢、濟公、西遊記,還是日韓公仔、卡通人物等都維妙維肖,活靈活現。 她常以自己的經驗教學,80多歲阿嬤也當她學生,「只要肯學習,年齡不是問題」。劉鳳珠的學生除3歲到10多歲小朋友,還有很多是退休或中老年人的「老學生」,她說,有一顆好學的心最重要,曾一名80歲阿嬤學了10年,她的作品讓家人朋友都非常驚奇,因為作品帶回家兒孫都驚呆了,她學黏土塑形是來療癒的,也讓她家客廳有了藝術的生命力,多了繽紛色彩。劉鳳珠的作品多樣,很能吸引人,有台灣傳統人物、廟會的風情,還融入日本人形雕塑、韓國捏塑的風格,經常受邀展出。因她有美術底子,各種人物、造型都信手拈來。非洲人像、中國古典造型人物,風格迥異的作品在她的工作坊都展現生命力。她在繪畫、黏土擁有多年實務經驗,除了指導學生專業有系統的繪畫課程外,致力黏土人形創作教學,學生以興趣為主而學習,或想準備各級術科考試以及各種專業證書課程,她都可幫忙訓練第二專長。「每一個感覺都不一樣,每一個我都很滿意」,她對自己作品很有信心,作品至今有數千件,數都數不清,全收藏在工作坊,每個房間都有她的創意,她說最難的就屬濟公,因為表情最豐富,十八羅漢各種喜怒哀樂表情都有,有擠眉弄眼,有面無表情。「表情一定要生動,讓人看得出喜怒哀樂!」她的工具很簡單,只有一把剪刀、一把刀子及一根塑膠棒。在她巧手之下,不管是何仙姑還是李鐵拐,都飄飄欲仙又逗趣。尤其Q版的媽祖紅紅的腮幫子及眼睛,更傳神。劉鳳珠小時候在桃園鄉下長大,田間泥土是她的玩伴,廟會活動是她的最愛,尤其歌仔戲多變的人物角色讓她著迷,每次都看到眼睛瞪得大大的,最讓她印像深刻的就是捏麵人的小攤販,無論是卡通還是動物,巧手的技藝,在她心中種下雕塑的種子。會走上美術這條路是因為老師的一句話,她說,國中有一次美術老師當著全班的面,稱讚她的作品畫得真的不錯,這句話讓她高興一整年,高中時毅然決然選了美工科。不過由於材料、畫材等花費實在太高,家境付不起,她靠靠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及夢想。劉鳳珠畢業後就在鶯歌當珠寶、飾物珠寶設計師,後來還開過冰果店賣熱食、冷飲,但嫁到基隆後開服飾店,每天搭配衣架模特兒的服飾也充實她的美學訓練。一路不斷學習,但真正改變她的,是有一次在台北看到老師傅做的黏土,塑形很快又千變萬化,尤其看到小叮噹真的是好巧又可愛,讓她決定改走黏土塑形這條路。沒想到,這一走就快走了30年,劉鳳珠說從年輕到現在中年,每天都不斷自我學習、充電,作品才會多樣化,她用這種觀念來教導學生,「想學東西永遠不嫌老」。【延伸閱讀 樂齡學習↘↘↘】。退休生活更好玩! 58歲黃芝蘭:我沒想過這輩子可以被叫老師。北市前體育局長鄭芳梵 對攝影「中毒」,退休不孤單!。從媒體人到「堡主」 楊基山:人生下半場,我就是個說故事的人。療癒沒有舞台的失落 退休校長陳今珍烘焙玩出成就感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2-13 橘世代.健康橘
面對「家庭老化」 父母與孩子該如何獲取平衡?
「變老」,不只是個人生命的自然歷程,更是家庭所有成員共同經驗的過程,面對家中高齡長輩,中年兒女該如何突破下半場人生的考驗?身為社會工作師,也是諮商心理師的蔡惠芳,帶領大家走進家庭,以全方位視角正向迎接生命中的衰、老、病、死。2018年台灣65歲以上人口比例已超過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專家推估2026年後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高齡人口比例超過20%)」,且因少子化現象,未來能共同分擔照顧壓力的對象亦將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家有高齡父母的中年子女該如何照顧父母呢?而面對逐漸上了年紀的事實,年長者又該如何看待變老這件事呢?看待變老前,我們應該先問自己:「我要過什麼樣的老後生活?」多數熟齡族在即將退休,且意識到身體老化之際,方才開始思考人生下半場的未來藍圖,擁有多年社會工作經驗,既是社工師,也是心理諮商師的蔡惠芳則表示,老後生活必須從年輕開始經營,經營的基礎則以自主概念為主,此可從健康、經濟、生活等面向而論。老後健康、經濟、生活 掌握3點銜接退休現代的社會大家愈來愈重視健康,舉凡飲食、健身,都是在做好健康管理。除此之外,在病痛來襲之前,提早一步思考「生病時,我可以如何安排自己」,適時地敞開心胸,與家人共同討論,清楚表明自己的期待與想要,醫療自主便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當我們生病到一個重症的階段時,可以依自己的意願來選擇醫療的介入程度,也可以避免家人在醫療現場的天人交戰。目前政策推動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便是可用來協助民眾提升醫療自主的概念。至於經濟自主,是影響生活品質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蔡惠芳建議,中年世代的理財觀念不要只放眼投資,也應該有避險觀念,隨著現今醫療環境與資源,花費愈趨高漲,保險便是簡單避險的投資。檢視生活可能的風險與所需照護,譬如家庭支持系統薄弱者,可依自我經濟能力規劃與照顧人力相關之險種,與其期待養兒防老,不如主動提早預備,才是對自己負責的正確態度。生活自主主要建構在健康、經濟之下,銀髮之後的生活多數建立在中年時的觀念與興趣,蔡惠芳說:「一旦退休後才開始,常常會落入突然失去社會關係的連結,進入另一種失落與憂鬱。提前安排、規劃未來生活方向與模式很重要,不論是投入志工、學習新興趣等,皆可在退休前先行了解、接觸,而後方能順利銜接退休生活。」從容面對父母衰老 子女要能敏感性預備當父母慢慢邁向衰老時,照顧課題隨時說來就來,此時考驗的便是子女對老的敏感度與正確認知。除了身體疾病,多數長者更常見的是生理功能的退化,蔡惠芳舉例,對長輩而言,取得資訊的能力已漸不活絡,對文字理解與訊息接觸的周全性亦可能不比以前靈光,所以容易出現記性差、反應慢等現象,此時,身為子女或陪伴者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從事件的細節提醒長輩。而關節退化、牙口不好,也都是絕大多數長者易有的狀況,子女可以從平日的外出與用餐中觀察,倘若父母大晴天拄著雨傘、食量減少時,主動簡單的問候,適時給予協助、調整,甚至敏感地聽出父母話語裡的弦外之音。從生活小細節覺察長輩的需要,建構世代溝通、保持較緊密的互動關係,便能避免雙方因不理解而摩擦,甚至忽略了父母其實正在變老的訊息。至於察覺父母變老了,能怎麼做?蔡惠芳認為,應實際開始去了解。隨著時間流逝,衰老伴隨而來多半是疾病,多數家庭往往在沒有任何知識基礎概念下承接了照護之責,衝突與壓力以致生活失衡,因此主動性是一個態度、能力、也是行動力,如果事情發生後才等著別人給答案,那麼將永遠坐困愁城。在還來得及準備前,透過坊間講座、網絡資訊、書籍等開始建立對長期照護、照顧技巧、福利資源等相關概念,一旦有了基本知識,至少事情發生的當下可以以較從容的態度面對,在整個照護過程也能更加周全與妥善。喘息細水長流 照顧者自我照顧照顧是一條漫漫長路,在醫療的工作場域裡,蔡惠芳常看見身為照顧者的兒女,必須犧牲自己的生活與工作,日夜照顧父母。身心俱疲下,久病床前的悲歌比比皆是。她特別指出,照護者也需要自我照顧,此包含生理與心理2層面。諸多照護技巧得靠雙手,消耗照顧者大量體力,隨著科技發達,善用各式輔具能幫助照顧更省力,同時避免長期照護的工作傷害;另外,隨著付出、陪伴和失落,照顧與被照顧的互動間無時不交雜著各式複雜微妙的情緒糾結。所以,固定的喘息有其必要,台灣目前可透過機構臨托、居家照服等方式協助喘息照顧,幫助照顧者暫時脫離角色、宣洩壓力情緒。蔡惠芳補充道,唯有照顧者好,才能夠好好照顧病人,在身心狀態平衡下,照顧者能更注意到病者細微的異樣,在小狀況時快速察覺,防範更大的衝突,或是身體更大的變化。此外,多參加家屬支持團體與講座,是照顧者幫自己「增能」的一個最佳方法。透過團體心情分享,可以吐露沒辦法跟病人達到一致默契的心聲,讓原本的壓力變成一種「原來你跟我一樣」的默契,這樣的默契是照顧者彼此支撐的力量;而相關疾病概念的座談,足以讓照顧者更清楚了解整個疾病的脈絡與階段性歷程,幫助照顧者更知道如何因應疾病。其實,照顧者是需要培養與被照顧的,從知識概念到照顧自己的身心與觀念,放下「非我不可」的執念,讓彼此的照護生活都能喘一口氣。針對步入高齡準備,從個人出發,如自我成長、自我療癒、自我善終等面向討論的資訊很多;但蔡惠芳指出,台灣社會在面臨許多醫療決策時,其實是以家為單位,老後照顧勢必回歸家庭。於是,她將自身在醫療場域裡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專業態度、不同視角撰寫《當父母老後……兒女面臨高齡長輩老、衰、病、死的情緒困頓出口》一書,不偏頗地呈現照顧經驗,包括兒女家屬的委屈、父母長輩的體貼,透過家庭看見生命的整體面向,她分享道︰「生命歷程不是只有個人,而是整個家庭一起面對。家是有生命的,世代交替其實是一個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是,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蔡惠芳認為,老,不是一個人的事,走向善終也不再只是個人的價值觀念,是家人共同的陪伴與承擔。當我們出生開始,其實便已進入了生命歷程的循環當中,既然脫離不開家庭,那麼,就必須時刻對家保有敏銳的互動、討論與看見,過程中必定會產生很多的情緒、決定、附和,甚至是失落與哀傷,即使走到最後筋疲力盡,也不要失去對家的信心。因為家庭就是一股力量,重大事件過後,生命的韌性會再度開展出另外一段新的旅程。「平安就是福」這句老套的平常說詞,卻是當父母老後,子女心中最想望,也是人生最難得的好生活。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20年1月號(NO.94)》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10 橘世代.好學橘
60歲退休員警讓魚骨重生 開拓漁村文創
35年前,高雄市新興區七賢一路發生警匪槍戰,歹徒是警方追捕的襲警要犯楊雙五3名手下,當時在高雄市警局迅雷中隊的警員孫銘生,迅扣扳機擊中歹徒順利逮捕3人。這段驚險歷程,曾登上警專的校史館。不過,35年後,孫銘生卻靜心沈浸在一般人視為廢棄物的魚刺、魚骨當中,一心想開拓漁村的文創世界。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60歲的孫銘生10年前自高雄市警局鼓山分局巡佐退休後,就不願再回想過去種種,總覺得「誰都有過去,再談過去,沒意思」,醉心水一頭栽進悠遊在魚骨創作的世界。孫銘生出身高雄旗津漁村,念警校前,曾隨父親出海捕漁,當年的天氣預報不如現在,父子曾在颱風天頂了整整1天的大浪,壓抑著心中的恐懼才安然返港。孫銘生退休前1年,無意間從網路上看到大陸赫哲族的魚骨創作,因出身漁村,立刻被這些創作吸引,才驚覺「原來漁村不只是捕魚這條路而已」,漁村裡被當成垃圾的魚鱗、魚刺、魚骨頭,都可以是作畫的原料,激發他魚骨創作的動力。他說台灣四面環海,「生於斯長於斯」,漁村可以開拓的文創太多太多,該為漁村文創找出路,「藝術無國界,應該善用台灣漁村寶貴資源」。孫銘生到高雄市蚵仔寮漁港,最先買2簍約20多公斤白帶魚和虱目魚,請魚販把魚鱗、魚刺、魚骨頭裝袋,其他的魚肉就送給魚販,對方好奇竟然有這種客人,知道他的用途後,魚販日後主動幫他留下許多魚骨頭。10年來,孫銘生到蚵仔寮論斤買魚骨,埋首反覆清潔每根魚骨、魚刺。他仔細端詳著每片魚骨,說魚骨結構複雜,每片線條的美感,都來自大自然的蘊育,就為了「和魚骨產生共鳴」思考創作。奮門了近10年,去年孫銘生才以平面畫作「蘭蜓絮」和立體雕作「翼龍」,入選台灣工藝競賽作品,現在又在日月潭伊達邵族遊客中心開展,每幅作品挑用至少300根魚骨完成畫作,繁雜的畫作甚至要耗多日貼上千片魚鱗,除為讓魚骨重生,也希望幫漁村找另外一條文創之路。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2-10 橘世代.健康橘
退休後不做「無話夫妻」 成為同學一起打太極談戀愛
台南女中生物老師退休的張鳳琴,與高市府主計處主任秘書退休的孫蜀南,退休後共處機會可多了,但少有共同話題。兩人到社大學習多門課程,生活有了轉變,由夫妻成為同學、朋友、同好,現在成了戀人。張鳳琴說,她學習太極拳是來交朋友,老公則是練功夫,各取所需,但共同目的是樂活。即將邁入耳順之年的張鳳琴,52歲就從教職退休,自己曾有音樂夢,從大學時代起,學鋼琴、長笛,退休後彈除琴自娛,也曾到醫院當志工彈琴,分享喜悅,用音樂交朋友,現在則在教會的主日彌撒負責管風琴彈奏。因為自己最弱的是繪畫,退休後便到台南社大上「旅行寫生」,接著學攝影,也找到退休後的生活方向,並與老師李建一合作,在社大開民歌的課程,成了講師。65歲孫蜀南2年前退休,但退休後最大的消遣就是打球,雖然夫妻相處機會變多了,卻少有共同話題。一個講科學,一個說金融,好似距離遙遠,而往往是太太話多,丈夫話少。張鳳琴知道丈夫愛看武俠小說,有俠客夢,於是鼓勵她來社大學太極拳、太極劍、太極扇;好說歹說,讓丈夫起心動念,參加太極劍班,進而迷上了太極。受到丈夫影響,張鳳琴也學起太極拳、太極扇,這下子兩人有共同話題,太極也成了他們談戀愛的工具,經常到山區旅遊,就在群樹中比手畫腳,打起太極來,羨煞旅人。「我們現在已是戀人!」學習讓這一對結婚30多年的夫妻,成了同學口中的神鵰俠侶。退休後最怕的是停止學習,孫蜀南與張鳳琴說,因為兩人一起上學,有了共同領域的語言,老夫老妻的情感也加溫了;「老有各種方式,要活出特質!」我們的老法不要像上一代,無須對孩子太操心,我們要多給自己時間,用學習的方式來陪伴。。延伸:李昂:退休規劃生活,別忘了把愛情也規劃進去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9 橘世代.好學橘
退休生活更好玩! 58歲黃芝蘭:我沒想過這輩子可以被叫老師
58歲的黃芝蘭從工研院量測中心退休後,從研究人員轉型到不同領域重新開始,她學習摺汽球、燒染手工藝帶領孩童玩,她說「要做與原本專業不同的,才好玩!」,退休後,闖出與以往專業不同的領域,開拓生活的層次,從中找到不同的自我。黃芝蘭很愛做手工藝,以前就會摺汽球,但為開課,她自己再去找書、或上網查資料來研究這項技能,她也會與老玩客的團隊討論如何淺顯教學,讓更多民眾可入門手工藝自己很喜歡與小孩們互動,似乎回到那種無憂無慮的感動。「哇!小朋友好棒喔!」黃芝蘭邊折氣球、邊鼓勵孩童們嘗試,她除了教摺汽球,也把汽球當作道具演戲,帶領孩童如何抒發情緒,表達感謝等,這門親子課程獲得家長、孩童們一致好評,而讓黃芝蘭感動的是,這是首度被稱為老師,「我沒想過這輩子可以被叫老師」。黃芝蘭104年從工研院退休,她以往多從事研究相關工作,退休後希望可走出與原本不同的領域,跨出舒適圈,增添更多興趣與新挑戰。黃芝蘭從網路上,看見社會企業老玩客的「高手老師」招募訊息,本來就喜歡編織東西的她,決定投入教學,與民眾分享手工藝的美好。從摺汽球、乾燥花鑰匙圈、燒染、手工項鍊等,這些幾乎都難不倒她,然而要上台教學,控制教學場面,讓黃芝蘭曾一度猶豫「我沒有教小孩的經驗,該怎麼辦?」「長輩玩興趣二、三十年,早已變成專業,需要有一個發揮的舞台!」老玩客創辦人兼執行長廖健妤表示,長輩因沒有教學經驗,他們協助長輩寫教案、規劃課程、製作投影片等,還有體驗試教,讓小朋友、大人擔任第一線的學生,再回饋給第一次當老師的長輩們。黃芝蘭的教學成長很快,從小班10人教起,逐步成長到40人的中型課程,她都能立刻吸引親子目光,掌握教學節奏。甚至近期原以為課程以成人為主,未料當天孩童報名人數太多,她也立即調整,用孩童聽得懂的口吻教學,讓一旁協助的人都讚許「真的好厲害!」黃芝蘭常常自稱「好奇寶寶」,每次當老玩客的年輕團隊與她分享手工藝的技能,黃芝蘭回家後就會自己找資料,發揮以往研究員的精神,埋頭練習與研究方法,做好的手工藝作品常常帶給團隊驚喜。黃芝蘭除了參與高手老師,也曾加入新竹巨城高年級生咖啡廳的吧檯手,喜歡咖啡香的她,除了培養一技之長,也希望透過專業的課程,學習新的事務。她認為拉花是一項挑戰,得靠不斷的練習,除了回家練基本功,也曾前往大學餐飲相關學系來學咖啡拉花課,「自己所愛的選擇,就會更加投入」。黃芝蘭從以往在研究室工作,如今靠著巧手走向另一個舞台,她常與年輕人打成一片,一起研究新的手工藝領域,樂在其中,相當有成就感。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2-08 橘世代.健康橘
鄭丞傑、王麗容人生下半場 開心擺第一
鄭爸爸年輕時忙著門診、開刀、寫學術論文、演講、上節目、寫書,到了人生下半場,他悟出「活著除了貢獻社會之外,就是要享受人生」,尤其近來卸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行政職之後,除了繼續出國參加醫學會議,也盡量抽空安排旅遊行程,開心地與家人或好友在國內外旅遊、爬山、泡湯、吃美食。儘管每周仍然看許多病人、開不少刀,他戲稱自己現在心態上是和年輕人的「working holiday」一樣,是「半工半玩」,他說比起可能已經是八成在玩、兩成在工作的好友葉金川教授,自己可能再過10年才能那樣的生活。實際上他也是這樣告訴癌友,「活著絕對不是只為了打化療,一定要利用體力比較好的空檔玩樂」,人生苦短,都已經不幸罹癌,反而應該放開一切盡量玩樂,實踐年少時未能完成的夢想,享受美食、出國旅遊、聽場音樂會,或是多和家人團聚,「只要讓自己開心,做什麼都好」。 王教授則進一步為「玩」下了一個定義,除了生理放鬆、釋放壓力,玩樂目的還包括心靈上的契合溝通,追求伴侶、子女、家人、親朋好友等社會關係的滿足感。她表示玩樂是正向能源的重要來源之一,即使再忙,也應該好好放空自己去玩玩。至於退休規畫,鄭爸爸認為,執醫的最大好處就是沒有退休年齡的限制,因此還沒想過完全退休後的光景。不過,老了之後,物質需求變小,他只希望與子女能夠住得近一點,因此,子女在哪定居、生活,自己可能會至少抽出部分時間住在離子女不遠處。王教授則有異曲同工的看法,她不會限制孩子一定要在台灣生活,原則是「不能綁住小孩,但又能享受與孩子互動的樂趣」。她強調,「退休是一種計畫過程,而非自然過程」,在退休之前,她會盡量參與各種非營利組織的團體,擔任志工,繼續鑽研於某個自己有興趣的領域。 另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居家環境,也是夫妻倆退休規畫的重點之一,盡可能地在社區老化。兩人共識是多數時間不會離開台大公館生活圈,鄭爸爸固定在台大跑步和打網球,王教授則繼續規律地在校園健走和跳舞。系列報導【婦科權威與女權學者的婚姻日常】。婦科名醫鄭丞傑與女權學者王麗容 筆戰兒女教養。鄭教授的衛教課/逾45歲自然懷孕 比中發票還難。「出門時當丟掉,回來就當撿到」鄭丞傑翻滾女人堆 王麗容:我已有免疫力。鄭丞傑、王麗容人生下半場 開心擺第一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7 橘世代.健康橘
2020熟齡單車潮 這樣騎才愈騎愈年輕!
農曆年才剛過完,從現在起奮發向上執行今年的新目標還不算太晚!不論你的目標是要看起來更年輕、維持健康,還是要去各式各樣的地方旅行,「騎單車」絕對是一兼數得的方式,就讓專業單車教練告訴熟齡族,單車能帶來的種種美好。騎健康或極限任君選經營LAGA六角運動教室的單車教練吳佳珮觀察指出,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熟齡族投入單車運動,這群人工作相對穩定,更有意識地規劃自己的休閒、退休生活,而單車相較跑步來說,對膝蓋衝擊較低,而且可以到達更遠的地方,短則20公里,長則如一日北高,動輒380公里,進可攻、退可守,不論為了健康而騎車,或是有意挑戰自己極限的人來說,都很適合。運動+旅遊 單車遊正夯吳佳珮補充,騎的距離長,也意味著能到達更多地方、欣賞更多風景,因此結合「旅遊」性質也是單車運動的特點之一,因此也吸引許多人相約單車環島遊,甚至是出國來趟單車壯遊,用雙輪拼成世界地圖。相揪騎得更遠騎車除了兼顧高年級生注重健康及愛玩的需求,吳佳珮也說,通常單車都是成群結隊行動的,剛開始接觸單車的人,都是親朋好友邀進來一起騎車,因此也滿足了熟齡族想積極拓展人際關係的需求。對於有意用單車為自己開展出燦爛的人生下半場的熟齡族,吳佳珮也有以下3點建議:能阻礙你運動的永遠是自己騎車對下肢負擔較輕,對關節不好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單車運動可有效增加心肺耐力,對於預防心血管相關疾病及減重等,都有一定的幫助,他也鼓勵熟齡族不要因舊傷、舊疾而害怕運動,只要經醫生專業評估後,循序漸進養成運動習慣,對身體一定是有利的。此外,吳佳珮也說,心理上的障礙往往才是阻撓人運動的最大門檻,這時候就有賴周邊親朋好友的力量,跟著親友或同好一起出發,你將會發現更不一樣的自己。從地形決定裝備吳佳珮也提醒初學者,在選購車及裝備時,首要考量的是自己最常騎的環境是什麼,例如公路、登山還是城市代步,再來是預算考量,最好選擇離家近的且信賴的車行購買。以公路車為例,路線多為平坦的柏油路面,有上、下坡,路邊常有樹枝,因此貼身的車衣不僅能減少風阻,也能盡量避免被樹枝勾到等,而安全帽也是必備的裝備;若為城市路線,則以輕鬆休閒為主,不需太緊繃,現在市面上也有非連身,兼具日常穿搭及旅行移動功能的單車用運動長褲可供挑選。暖身、緩和絕不能省許多熟齡族抗拒運動,是擔心運動恐帶來更多的運動傷害,但吳佳珮指出,其實運動傷害往往非單一因素造成,而是生活型態不佳及運動習慣等綜合因素導致。要盡可能降低運動傷害發生,運動前的暖身及運動後的緩和收操就要確實。以騎車來說,暖身通常是要以有點喘、但還能說話的速度騎個10分鐘,提升體溫。騎車過程中也要留意自身狀況,騎不動也不要勉強,下來牽車漫步欣賞沿途美景也能留下美好回憶。緩和收操則是單車族最容易忽略的細節,千萬不要到家下車後就休息,包括頸部、手臂、腰部、大腿及小腿等部位的伸展都要確實,才能活到老動到老。【熟齡運動特輯】。熟齡健身風潮正夯!存肌力讓體力自由 運動不怕老。用跑步讓自己更年輕! 專家建議這樣做。6個小技巧每天只要10分鐘 讓你擁有「謎齡肌」!。不用拚命、不用意志力 「慢健身」讓你每天都想動起來!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2 新聞.長期照護
張慶光/銀髮族上學去 解決大學倒閉問題
最近因為少子化導致大學可能倒閉的話題沸沸揚揚,不過既然國內大專院校供過於求已是事實,有沒有辦法讓這些資源不要浪費?有些專家建議將大學校園改為長照中心,或讓校舍變成銀髮族的養生村,這當然都是可行的方式,不過因為牽涉到法令及土地使用的修改,可能曠日廢時,再加上整修及招聘服務人員所要投入的經費不貲,可能讓有心人士卻步。其實吸引已退休的長者「重返校園」,可能是一個最簡便並值得推廣的計畫。既不用更改法令,原來的教師也可留用,不用再增聘服務人員,只要將校園的環境稍加整修以符合「高齡友善」需求即可。在可預見的未來,每年新增的高齡人口將遠超過新生兒人口數,若再加上提早退休風潮、二次就業或創業需求、長壽化的趨勢及空巢期增長等社會現象,高齡者對「重返校園,終身學習」的需求其實非常大。對大學而言,是一個極有利基的市場。當平均壽命只有60歲的年代,我們大概花20年的時間從幼兒園、小學、中學上到大學、研究所,為的是後面30年的工作專業所需,最後只剩下5-10年短暫的享受退休生活。但現在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已逾80歲,當退休生活長達20-30年,若只在家含飴弄孫,未免可惜。大部份的人對退休生活不知如何準備,個人認為,有必要在國民義務教育下再多增加一「老」學,教導大家如何悠遊於這多出來的20年,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同時也活化長者,讓其由社會負擔轉成社會資產。雖然現在也有許多「樂齡大學」、「長青學苑」,但課程上可能多偏向才藝學習,或者以聯誼為主。事實上,對於新興的樂齡族群,他們的需求可能不僅只於此。有很多專業人士提早由職場退休,他們其實希冀在退休之後還能有機會為理想而展開第二人生,國內的大學可否為這些想創業或選擇重新投入新領域的退休人士開設相關課程呢?雖然有些大學開設了EMBA或進修推廣部,但多半是為仍在職的高階經理人所設立,不僅收費昂貴、名額稀少,而且大多只在夜間開課。倘若能將學費降低並且日間亦能開課,應能嘉惠更多有心向學的退休人士,助其完成創業美夢。另外,過去有許多人因為現實因素而放棄自己的興趣,選擇最容易找到工作的科系就讀。但是對於已退休的長者而言,過去未能完成的夢想,現在還來得及追。也許,你對文學有興趣,但過去卻選擇了電機系;也許你曾經想當考古學家,卻選擇了財金系;可能你有音樂家的天賦,卻買不起樂器。在未來的50年,人類平均壽命很有可能突破90歲,那麼50歲退休的人,可能還有好多個學位可拿。我們都必須要有一個認知,過去兒孫滿堂承歡膝下的景況,在現代社會將不復見。面對空巢期冷清的屋內,除了看電視外,應該還有些更有意義的事值得去做。透過學習及經驗分享,不僅可以活化人生,還能夠結交許多同儕朋友,不斷擴大自己的生活圈,這是長者重返校園的另一項重大意義。大學教育若能貼心的為空巢期長者設計一些心靈充實或經驗分享的課程,應當會受到歡迎。事實上,國外已有很多大學為50歲以上的退休人士開設終身學習課程,以柏克萊大學的終身學習學院為例,他們的課程已如一般大學授課課程。在基本的設想上,課程並沒有把長者歸類在學習力不佳的族群,不是只能學習太極拳、養生或畫畫,而是包羅萬象的提供文學、音樂、歷史、新科技及國際情勢分析等各種課程,引導其參與討論並了解時代趨勢。衷心期盼國內的大學能加速終身學習課程的推動,推出優質的課程,讓高齡長者能從「老有所養」到「老有所學」甚至「老有所為」。
-
2020-01-31 橘世代.好野橘
退休到底要準備多少錢?超詳細算法一次讓你看個夠!
1.退休後的花費,一次算給你看除了食衣住行外,退休後最大宗的花費是醫療相關支出。依據內政部統計處、衛福部的統計資料,國民平均月消費支出大概是2萬元,65歲以上國民平均住院及藥局費用每年大約是7.2萬,長照費用每個人一生大約是193萬~578萬。用目前的平均壽命來看,民眾如果在65歲退休,差不多還有15.4年的時間可以享受退休時光。綜合考量這些資料,可以總結出下方的表格,基本、寬裕及奢華的退休準備金大約是672萬、1,337萬及2,046萬元。由於對大部分的人而言,退休應該都是10年後以上的事,這時候千萬不能忽略通貨膨脹將會抵消消費力。下表是考慮了通膨影響力之後,退休準備金應該加計的倍數。假設預計20年後要退休,預估未來通膨年增率大概是1%,此時基本的退休準備金就應該要乘上1.22倍,也就是說,退休那一年到來時,你至少要有未來能應付819.8萬支出的能力。但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你需要準備的退休金可能比你想像的多更多。2.想任性退休?至少先準備好這些錢如果將第一點試算出來的三種退休方案換算成每月平均支出,基本、寬裕及奢華的月支出大約是3.6萬、7.2萬和11.1萬元。想知道現在可不可以退休,可以快速從下表對應出需要存到多少錢。如果你存到左欄的資金,每年可以幫你產生足夠的被動投資收益(注意是每年的預期報酬率,不是配息率),就不一定要依賴薪資收入了。假設有3,000萬,即使預期報酬率只有4-5%,也可以過上奢華的退休生活;存到1,500萬的話,在預期報酬率6%的情況下,也可以達到寬裕退休標準(而且還沒用到本金)。3.兩張檢查表告訴你,退休準備真的不難如果以基本退休方案為目標的話,其實用定時定額就綽綽有餘。假設你離退休還有25年,在預期年化報酬率5%的情形下,每個月持續投入10,200元就可以達到目標了。當然你如果更早開始準備,或是願意延後退休的年齡,每個月用來投資的負擔就更少了(降到6 ~ 7.6千元)!這樣的金額,是不是開始覺得退休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了。但如果想過的更寬裕(以寬裕方案為例,一年可以規劃多次旅遊),可以利用單筆+定期定額的方法,讓退休生活升等。如果退休離你還有一段距離,可以以較積極的報酬率做為目標,需要投入的金額相對就會較少;越靠近退休,能承擔的風險相對較低,則需要準備約200~400萬來幫助你達標。鉅亨投資策略基金操作上,建議如下:退休準備真的不難,只怕永遠不開始行動在知道退休後可能的花費之後,可能許多人早已放棄做退休規劃。但只要用對方法,其實樂退真的辦得到。現在沒辦法一次拿出一大筆錢任性退休也沒關係,透過定期定額,就可以在每個月負擔不大的狀況下達成目標。當然,更好的辦法是雙管齊下搭配資產配置,並且有耐心的做一個長期投資人,也許你會開始越來越期待退休後的日子。本文摘錄自《鉅亨買基金》,看更多專家建議【投 資 組 合】 無恐懼退休 理財心法 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歡迎加入】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 好 野 橘】
-
2020-01-25 新聞.生命智慧
「母住院72天賣了2棟房」健康沒病才是最大的不動產
昨天,朋友發微信說:「我媽走了,最後還是沒治好。」因為腦溢血,兩個月前,朋友的媽媽住進了ICU。在ICU裡,用上呼吸機、營養液、看護等等,幾千幾萬塊錢,一下就花光了,連個聲響都沒有聽到。醫生說,至於活多久,就看你們準備了多少錢。為此,朋友把家鄉的兩套房都賣了,準備把全部家當都拿來給母親治病。但住了72天、賣了2套房、花費人民幣130多萬(約新台幣590萬),阿姨還是走了。朋友說,直到面臨了生老病死,才知道健康有多貴!「房子沒了可以再買,但健康沒了,卻沒法用房子換。」這就是現實,哪怕醫學技術再發達,你再有錢,健康沒了就很難找得回來。現在,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總以為房子是人生最大的不動產,為了房子就拼命努力賺錢。可是,沒有人想過,最貴的是健康,它才是人最大的不動產,如果你不好好愛惜,靠錢未必管用。沒病沒災就是在賺錢最近到了年末,不少人開始覺得恐慌。覺得一年到頭,好像又沒有賺多少錢。但是,今天我想說,如果這一年你身體健健康康,你有一個好的生活作息、養成了一個鍛煉習慣,那你就是在賺錢。曾看過這樣一個影片,按照十年前美國黑市人體器官販賣的價格來看,如果你無病無痛、臟腑無損,就已經是個億萬富翁了!心臟99.77萬美元;·肝臟55.71萬美元;·一對腎臟26.29萬美元;·一隻眼角膜2.44萬美元;·每克骨髓最高能賣到2.3萬美元;……如果把你的身體完全分解,以最高價格來算的話,一個人大約價值43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9億元)。但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健康有多值錢。為了一個PPT可以連續熬通宵,為了一時方便能頓頓吃外食,為了多睡一會兒就一直癱在床上……前段時間,一家知名科技企業25歲的員工猝死了,猝死原因很可能是過度勞累。同學說,這個年輕人很優秀,你給他再大的壓力,他都能轉化成成績。大學一畢業,他就以百萬的高薪進入了這家知名企業,每天都是很拼命地工作、加班,經常動不動就加班到了凌晨。25歲、年薪百萬,一個前途大好的年輕人,只可惜不在了。在年輕的時候,做什麼事情能讓你受益一生?那就是,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戒掉重口味的飲食,每週規律地運動。它不僅能讓你繼續握著千萬的資產,還能讓你減少不必要的花銷。當你從慾望中脫離出來,你才能意識到,為了多看一會兒手機熬夜,為了一時的快感吃重油重鹽,為了一時的安逸躺著不動,這種損耗真不值得。小心今天造的孽明天就被報復上個月,公司發福利去體檢,意料之中,很多人都是亞健康。不過,最讓人吃驚的還是,有一個剛來的實習生,血糖超標,最後確診是糖尿病。這個實習生還沒畢業,今年才20歲。了解糖尿病的人都知道,這個病現在醫學上沒法治好,只能不斷喝藥控制。如果血糖沒控制好,特別容易引發其他並發症,比如手足口病、失明、尿毒症等。年紀輕輕就得了老年病,用醫生的話說,完全就是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健康。跟其他年輕人一樣,這個實習生的生活方式極其不健康,經常半夜還活躍在網路上;吃飯也是各種漢堡、雞腿,只圖好吃不管健不健康。雖然,年輕身體修復功能好,但是也抵不住超荷地運轉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佔健康因素的60%,如果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即使父母給的身體再好,也容易得各種疾病。有人問,為什麼明明知道健康很重要,年輕人還在各種作死?有一個人回答說,因為總覺得自己年輕。仗著自己年輕,就各種不愛惜,覺得自己身體好著呢,才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正是這種,對身體的無所謂,反過來也在遭受它的報復。根據抗癌協會公佈的統計數據:癌症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原來50-80歲才容易患上的癌症,已經提早到了35-55歲。千萬不要仗著年紀,就任意揮霍健康,你對身體造得孽,它都記著呢!透支身體是最蠢的事情為什麼?就有人要花式透支身體?很多人說,迫不得已。以前,閨蜜在廣告公司工作,經常半夜還在改方案,如果不熬夜,就賺不到錢、買不到自己喜歡的包包、口紅、化妝品。靠著這一份拼勁,閨蜜很快就升職加薪了。但沒過多久,她住院了,原因是每天長時間伏案工作,腰椎已經嚴重受損,醫生說她,如果還按照之前的工作強度的話,腰就別想要了。在家靜養了一段時間後,閨蜜果斷轉行,現在做著一份不需要天天熬夜加班的工作。雖然,錢賺得不如以前多,但她說,為錢折壽是最不划算的事情。在這個房價如此高、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每個人都被逼著焦慮、忙碌。為了多賺一點錢、多做一些事,壓縮睡眠時間、壓縮吃飯時間、刪去運動時間,生活最後就剩下了工作這個空殼。大多時候,這種拼命是有回報的,但是代價也很巨大。一名大學教授在31歲的時候患上了乳腺癌,她曾發微博說:「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殺人性命是謀殺,透支自己的身體也是犯罪。我們有千千萬萬個要加速跑的理由,有千千萬萬不早睡的藉口。但是,當真得要與病魔鬥時,你自會發現,我們還都太嫩,不管有多樂觀、勇敢,鬥不過就是鬥不過。人生拚的不只是智商情商還有健商哈佛教授芭芭拉·艾倫瑞克,曾扮演底層人,做過一個研究調查。她發現,與有錢人相比,越是底層的人,越不注重健康。他們喜歡吃各類垃圾食品、不喜歡運動、更沒有定期體檢的習慣。在BBC紀錄片《56ups》也曾提到這個問題,與有錢人家的小孩相比,底層人家的小孩普遍不重視健康。這不是因為貧富差距導致的差距,而是這種差距加劇了貧富差距、教育差距。因為不注重健康,底層人的身體往往更容易生病,一旦生病就很容易傾家蕩產。很多人都說,成功的要素就是智商和情商,其實,除了它們,健商也是至關重要。阿里巴巴高階主管張勇在採訪中說過,讓他成功的十大因素,其中就是睡得好。張勇說,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睡眠質量好,只要躺倒就能睡著,這讓他在工作中更有精力、思維更加活躍。在BBC紀錄片《健康的真相》中,研究人員就做了一組對比實驗。讓兩組年齡相當、身體狀況相當的人做實驗。一組人在研究人員的干預下,飲食健康、做適量的運動、有充足的睡眠。另一組人不做這樣的干預。結果發現,做了干預後,那一組人的記憶力、邏輯能力都有提高和改善。在《運動改造大腦》一書中,研究人員就發現,規律的運動、健康的飲食會讓人在學習、工作上表現地更好。健商高的人,不僅僅身體更健康,頭腦也更靈活,而這,也能成為人的核心競爭力。健康不是讓你過老年人的生活每次一說到健康,不少人就說,這分明就是老年人的生活,讓年輕人注重健康就是讓他們提前過退休生活。其實,健康與努力並不是非彼就此的關係。在讀書會上,認識一個姐姐,人都已經45歲了,但看著只有30歲的樣子。她說,自己抗衰的方法,就是從不熬夜。她生活節奏不慢,自己還開了一家公司,每天都很忙。不熬夜是她生活的原則,她可以早晨4點起床,但堅決不半夜還不睡。身邊就有不少人,明明頭髮一掉一大把、臉上不斷冒痘痘、黑眼圈遮都遮不住。還完全不顧身體給出的信號,就是忙著不肯睡,任由自己給身體埋下各種雷,指不定哪天就會爆炸。正如,李開復曾在一個演講中所說:「每一個人的健康,其實不是要放棄一切。對年輕人來說,你是可以努力工作的,一個禮拜拿3、4個小時維護你的健康。」在《每個人的戰爭》中,作者發現,維持健康並不是一件艱難耗時的事情,不過就是變一種生活方式。不需要你一天泡在健身房裡幾個小時,不過就是多站站、多走走;不需要你一天只吃水煮蔬菜、雞胸肉,不過就是不要油、鹽、糖超標就好;更不需要你十點就上床睡覺,不過就是別熬到凌晨。只要你做到了,你會發現身體會變好很多!健康也不是讓你沒頭沒腦,被人呼攏當然,除了各種不注重健康、透支身體的人,還有一種人明明很養生,最後卻養出了一身病。為了健康,他們就是看什麼保健品火就買什麼,結果因為瞎吃,最後身體卻吃出了問題。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其實,只要飲食均衡、健康,每天都吃蔬菜、水果、蛋奶肉,身體就已經有了充足的營養,不需要把把自己當成小白鼠瞎補充。除了瞎吃補充劑,還有人過度運動,給肌肉、關節造成了嚴重的損傷。曾在健身房,遇過不少靠著一身蠻力鍛煉,卻把自己弄傷的人。其實,健康的生活不需要如此拼命。有研究發現,就算不去健身房,改變生活習慣,多站著、多走路、減少久坐時間,一天可以增加500以上卡路里的消耗,相當於跑步一個小時的運動量。每天都好好吃、好好喝、好好睡,不要偷懶也不要瞎作,有益的事情多做點,有害的事情克制做,維持身體的健康根本就不難。實在不行,就多看看可靠專業的健康文章,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少花很多錢。三年前,79歲的王德順火了。他在國際T台上走秀,一個人活出了好多人幾輩子的精彩。當時,不少網友調侃說,要想人生充滿可能,首先你要活得足夠久,這樣你才有可能實現各種不可能的願望了。精彩的人生,不光光只是寬度夠寬,還要長度夠長,這樣你的機會才能比別人更多。最後,送你村上春樹的一句話,祝你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肉體是每個人的神殿,不管裡面供奉的是什麼,都應該好好保持它的強韌、美麗和清潔。」原文出處:微信公眾號《國館文化》
-
2020-01-18 橘世代.健康橘
「把狀態調整好,自然會有好姻緣」丁寧走出陰影亮麗轉身
「我在14歲之前,曾有過輕生的念頭」,前年才以「幸福城市」拿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丁寧,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一向性格豪邁,很難與她描述的「自己」做連結。兩個「不一樣」的丁寧,都是真實的她;是什麼力量促成她走出陰影亮麗轉身?答案不會只是一個。她樂於和《橘世代周報》讀者分享,對她人生有深遠影響的二部電影。不快樂的童年 讓她懷疑自己丁寧有著不快樂的童年,爺爺有酗酒習慣,酒後常對小孩們叫罵,而父母親相處也不和睦,「我曾懷疑自己的心底是否存有愛的基因,幸福與快樂對我來說如此遙遠」。總渴望有平靜生活的丁寧,少女時期因亮麗的外型進入演藝圈,遠離家鄉的她獨自生活,但兒時的「經驗」使得她常自我封閉,一直無法與人交心,直到遇到她的瑜伽老師。學瑜伽過程中 回顧原生家庭丁寧的瑜伽老師不僅教她透過肢體習慣自己的身體,更要放寬心正視童年的陰影,過程中,她回顧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也與家人坦承自己昔日的深痛並獲得和解,才走出枷鎖。回顧自己前半生傷痕的丁寧,當時已36歲,即使與家人和解,她仍不相信自己有資格擁有幸福的家庭,直到看了李安執導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認識了現任丈夫馬修,才領悟並認真的走進美好的關係;在此之前,她無法正視任何一段感情的未來。把狀態調整好 自然有好姻緣丁寧說:「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自然會有好的姻緣」,就像電影中的主角比利.林恩,最後願意捨棄所有的過往,原諒那個不斷逃避的怯弱自己,才能夠重新開始,好好的去愛自己。堅強外表下 有著害怕丁寧一向喜歡李安執導的電影,在李安的電影裡面,主角一切都充滿著恐懼感,即便到了最後一刻,也不見得能夠獲得勇敢,這跟她的人生有不少相像之處。「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主角,是被奉為英雄、戰功彪炳的軍人,但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戰場上的生離死別,槍林彈雨帶來的是無止境的恐慌,他只想躲開眼前眾人慶賀的歌舞昇華,與自己的悲傷相處。丁寧從比利.林恩憂傷的雙眼裡,彷彿看見了自己。丁寧表示,比利.林恩與家人相處不睦,但一直未曾表現出來,這讓他無法去融入任何團體,這樣的角色性格無比真實,就像她自己,堅強的外表下其實充滿了害怕。透過「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劇情推演,讓她領悟到要捨得放下羈絆,無論是對於家人或同袍,都不要糾結,說得容易,做起來難,但丁寧仍自我告誡要努力學習這一切。從電影悟人生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人生領悟:不要過於糾結,沒有什麼人事物是過不去的。自我提醒:努力學習放下羈絆,才能夠重新開始,好好的愛自己。【老派情人節專輯】。名人心法/李昂:規劃退休生活,別忘了把愛情也規劃進去。名人心法/鄧惠文:關鍵10年是婚姻瓶頸。名人心法/林黛羚:家人關係 決定家的樣子。名人心法/侯昌明:預習空巢期 早起一個動作找回夫妻溫度。名人心法/丁寧:把狀態調整好,自然會有好姻緣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10 橘世代.好野橘
別再只買儲蓄險!2020理財新計畫 一步驟放大退休金
年關將近,上班族的年終獎金陸續落袋,大家都怎麼使用這筆獎金呢?2020年開春之際,不妨善用年終獎金理財,放大退休小金庫!理財專家、《第三人生任逍遙》作者施昇輝分享,50歲後的橘世代在制訂理財規劃時,首重安全、保守、最低風險的投資,只用兩檔「明牌」,就可以享受有保障的退休生活。橘世代的理財首重「確定收入」50歲之後,大家開始為退休做準備,施昇輝認為,理財不該再汲汲營營的追求高風險的獲利。他舉例,許多投資人在股票市場殺進殺出,全球經濟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擔心的難以入眠;或是不斷的觀望,一心想等到最好的價位,可是往往等著等著,股價慢慢漲高,反而錯過投資的好時機。「橘世代的理財規劃,最推薦領股息而非賺價差」,對退休族來說,最關心的是能擁有「確定收入」,而存股獲得的股息就屬於確定收入。而且在低利率的時代,存股的報酬率勝過定存利率,要在市場中找到每年3到5%殖利率的股票並不困難。例如,台積電(2330)、台塑(1301)、兆豐金(2886)等,這類產業龍頭股或是官股色彩的股票,不僅獲利穩定,更有「大到不能倒」的力量支撐,適合想穩定領股息的投資人。20年期儲蓄險 退休族真的適合嗎?「年年配息超過10年以上」、「大到不能倒」,是他在選擇存股標的時,最在乎的重點。若是對選股沒把握的人,施昇輝推薦,不妨選擇含括一籃子股票的指數型基金(ETF),像是元大台灣50ETF(0050)和元大高股息ETF(0056),並長期持有。這種投資方法,不僅不用苦苦等待最佳進場點,且不看盤也能安心睡覺。對於橘世代的投資提醒,「時間風險很重要」施昇輝說。很多人喜歡買儲蓄險,假設在50歲買了20年的儲蓄險,要到70歲才能拿回這筆錢,而且20年期儲蓄險,在第15年之前中途解約都是賠錢的。這樣的投資不僅卡住資金的靈活度,更輕忽臨時急需用錢的風險,退休族必須留意。早已樂活退休的施昇輝,近年來樂衷健行、郵輪旅遊,甚至還重回學校念研究所,一圓年輕時的電影夢。「人生短短幾個秋,再等下去能等幾年?」施昇輝不僅道盡他的人生觀,更反映在他的理財態度上。。延伸/2020遇水則發 財運最旺三生肖在這裡!。延伸/「錢母」使用指南 一招助你財運滾滾來。延伸/退休到底要準備多少錢?超詳細算法一次讓你看個夠! 無恐懼退休 理財心法 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歡迎加入】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 好 野 橘】
-
2020-01-09 橘世代.好野橘
橘世代揮別職場 自由定義屬於你的退休
和普遍觀點不同的是,退休年齡其實沒有「絕對」。雖然我們覺得65 歲是正確的退休年齡,但這是首創社會福利法案時,經濟學家和精算師為達財政平衡而武斷得出的數字,並不是65 歲真的有什麼特別之處。3 事實上,如果從長久趨勢來看,現代人退休的年紀比以前要早。1900 年,65 歲以上的男性中,有60%的人仍在工作,到了1950 年,這個數字下降至40%。4 到了2002 年,65 歲的就業男性比例降低至17%,女性則是10%。目前的平均退休年齡是62 歲,6 但近四分之三的現任勞工卻說,他們預期會工作到65 歲之後,三分之二的人則說之後打算進入半退休狀態,繼續兼職工作。7 所以我們為退休制定的年齡毫無特別之處,不管是59.5 歲、62 歲、65 歲、67 歲、70.5 歲,這些都不過是功能性的里程碑。當然也有不分年齡的投資可為你籌到退休資金,只要把這些方法加入理財計畫,不用等到這些象徵里程碑的年紀,你就能拍拍屁股走人。最重要的是:退休仍是一種新發明的概念,而且絕對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退休制度也當然不是以勞工(也就是我們啦!)的利益為出發。對許多人來說,退休不表示不用工作。退休的真正意思是,我們不需要非得按照傳統形式規劃一生,依照別人制定的時間軸,朝九晚五工作到65 歲。社會學家羅伯特.S.韋斯(Robert S. Weiss)運用三大層面定義退休:(1) 經濟層面:再也不用為五斗米折腰;(2) 心理層面:個人內心認定已經退休;(3) 社會層面:根據社會觀點決定你是否退休。8 不幸的是,我們都太在乎社會觀點,覺得應該讓他人決定自己是否合乎退休標準。如果你是自行選擇離開職場,無論是永遠、暫時或轉兼職,只要你覺得自己真的已經揮別職場,就能大聲說你已經退休。但有一種錯誤觀點,那就是已退休的人不該再賺一毛錢。一旦跳脫65 歲退休的武斷數字,不再受限於既定觀點,你就能從不同角度看待人生。我們不必遵照標準腳本、不必花錢犒賞自己,再回過頭來面對工作壓力,我們大可利用這筆錢,完全跳出傳統工作制度。你可以改寫金錢觀和思想,用其他人都意想不到的速度,實現不被工作綁住的夢想,削弱強制工作的比重、增加個人時間,從事最能讓你感到滿足的工作,不管是旅遊、嗜好、服務他人、與家人朋友相處都好。最棒的是,你不用一毛不拔或拮据度日,讓自己過著悲慘生活,畢竟,退休真正的用意是過你最想要的生活,意思是暫且不管你還在存錢,還是已經達到目標,都能夠好好享受。無論你的夢想是什麼,在你塑造目標之時,以下是幾種不被固有工作型態綁住的人生模型,供你參考:完全提早退休─ 享有財務獨立再也不需要賺錢工作。只要錢已經存夠,你的投資能持續增長,讓你接下來的人生都不愁吃穿,在日後的生活裡,工作更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存在。如果你有回去工作的想法,也沒有規定你再也不能重返職場,但要是你的退休屬於這一類型,就代表你可以永遠都不必回去工作。你享有財務獨立。半退休─ 享有財務安穩這類工作屬於兼職、季節性、抑或壓力不大的職位。你已經存到傳統退休所需的生活費,唯一需要擔心的是基本日常開銷,因此工作可完全按照個人意願和需求安排。半退休可以是維持原本的工作,只是從全職轉換成兼職,或是低風險的創業模式,你可以開一間自己的公司,只是你不會有多半企業家一開業就非得成功的壓力。你享有財務安穩。事業中斷─ 享有財務靈活你可以一段時間不工作,之後再重返職場。只要存夠足以讓你休息一陣子的經費,加上緩衝金,你就能讓自己喘一口氣,同時不危及後面幾年的財務安穩。你也可以把這當作一種自我資助的長假,工作生涯中可能有幾段這一類的中場休息。你享有財務靈活。本文摘自《不被工作綁住的防彈理財計畫:告別傳統職場的多型態退休,讓你經濟獨立,擁有理想生活的選擇權》,采實文化 2019/8/29 出版 好野橘 社團來囉! 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1-08 橘世代.好野橘
退休太依賴政府 日本「下流老人」湧現
台灣在2026年就會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平均每5個人就有1個老人;鄰國的日本,老化趨勢更顯著,平均約3.5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高齡的社會更衍生出「下流老人」一詞,貧窮的老年人口對社會對來沉重的負擔。《下流老人》作者藤田孝典點出三大特徵,你是否有呢?低收入低存款沒人靠 下流老人的難題日本是有名的長壽之國,目前全國的老年人口達28.4%;台灣呈現相同的老化趨勢,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6年後的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20.7%,而2065年老年人口將高達41.2%,等於每10個人中,就有4位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而且每4位就有1位是85歲以上的高齡老人。隨著人口高齡化,日本出現「下流老人」一詞,源自於日本作家藤田孝典點2016年的著作,意指貧窮的老人。如今下流老人在台灣也頻頻被提起,到底下流老人具備哪些特徵?第一:收入極低、第二:沒有足夠的存款、第三:沒有可以依賴的人(社會性孤立)退休太依賴政府 日本「下流老人」湧現作者在書中提到,許多日本的下流老人透露,在退休前普遍認為「自己應該沒有問題吧」,依靠政府年金安然退休,卻因為大大小小疾病的侵襲,本來就存不多的退休金迅速花光,每個月拿到的政府年金也不敷使用,貧困的經濟必須申請急難救助,讓他們緩緩從嘴裡吐出「沒想到會這樣」的無奈。但是到底該如何避免自己成為未來的下流老人呢?根據保德信投信2019年的退休理財調查顯示,超過6成的台灣民眾,退休準備金不到300萬台幣,若退休後每個月生活費是3到5萬元,300萬的退休金撐不到10年就會花光。想要有理想的退休生活,避免當貧窮老人,保德信投信建議,退休後的所得替代率必須達到6到7成;退休金準備愈早愈好,拉長投資年限,用複利效果累積衝退休金。最重要的是,退休金不能只靠政府年金,自己也應充足準備,才能因應退休後的第二人生。 好野橘 社團來囉! 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1-06 橘世代.健康橘
掌握關鍵原則 也可以老的優雅
不依賴他人, 靠自己的才情而活你想成為什麼樣的老人?當我面臨人生後半期的時候,經常想到這個問題,所以有所自覺地想到必須撰寫警戒自己老後的書。於是,針對這個議題的想法,全記在紙條上,然後把這些紙條文章集結成冊,這就是《戒老錄》這本書。書出版後惚惚過了四十多年,但是根本的原則並沒有變,就是「無論是老人或年輕人,原則上都要自立」。隨年齡增長,我愈覺得那是極為重要的事。所謂自立,意指不依靠他人,靠自己的才覺而活,或至少期待能以這種生存方式度過餘生。大部分的人,都有親切的朋友、家人圍著過活,只要發燒了,總有人前來探視、替他煮稀飯。但是,我要提醒而且必須銘記在心的是,過生活的畢竟是自己。在動物當中,無論獅子或長頸鹿,牠們都是自行覓食、靠自己生活,人類也應該將這種生活方式當做根本。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自行購買食物,或者給朋友打求救電話,央求他送小菜來,什麼方式都可以,就是要自己負起讓自己的生活運轉的義務。最近,從友人處聽聞一件好事。朋友前往探視一位曾因跌倒住院的八十歲女作家。那位獨居的女作家竟自己從房間爬出來後,還連聲說道,下次不會再跌倒、給大家添麻煩了。那位女作家具有智慧的光采。別人怎麼看,她完全不放在心上,她看重的是要如何發揮讓自己活下去的能力。就算是老人也必須堅強地活下去。咬緊牙關也要自己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好,只要沒被虐待就不算悲慘。老,畢竟是每個人都被賦予的命運。本文摘自《優雅老年的才情》,天下雜誌 2019/03/27 出版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03 養生.抗老養生
人真的會「一下子變老」!抗衰老抓住3個變速點
衰老是人體自然的生理過程,但總有那麼一個瞬間,人會覺得自己突然“一下子變老了”。這不是你的錯覺,最近一項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衰老雖然持續進行,但並非勻速發展;人體衰老有3個變速檔,分別是34歲、60歲和78歲。為什麼在這三個年齡,人會“突然變老”?《生命時報》邀請多位專家,詳細解讀這些年齡需要重點關注的健康問題。3個年齡,人會一下子變老美國斯坦福大學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分析了4263名18~95歲受試者的血漿數據,測定約3000種不同蛋白質的水平後發現:蛋白質水平總體保持相對穩定,但在34歲、60歲和78歲三個年齡,多種蛋白質的讀數發生了很大變化。研究人員解釋,這些蛋白質水平的變化不僅是人體衰老的特徵,更可能是衰老的原因。“隨著研究不斷深入,我們有望通過血液測試,以分子水平衡量人的衰老程度。”領導這項研究的托尼•維斯-科雷教授表示:“我們對年齡了解得越多,能干預的就越多。未來,我們有可能確切知道什麼飲食和行為習慣有助延壽,從而幫助人們避免罹患各種疾病。”34歲:健康從巔峰轉向下坡人體衰老和疾病是細胞損傷或死亡引起的整體變化。早在1925年,美國著名生物學家威爾遜就提出:“一切生命的關鍵問題都要到細胞中去尋找。”鈕文異表示,青年人雖然正處於年富力強、身心相對成熟穩定的階段,但人體內細胞數和細胞內的水分開始不斷減少,這是機體衰老的第一個轉折點。劉德泉提到,34歲左右的人群大多處於家庭負擔重、工作壓力大、人際關係複雜的狀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身心健康,這些外部因素與研究中提到的體內蛋白質讀數驟變互為因果關係。重點關注:神經系統和肌肉骨骼專家認為,30多歲的人應重點關注神經系統和肌肉骨骼的健康狀況。記憶力、協調性變差30歲後,大腦血液循環減慢,血流量減少,腦內神經細胞數量逐步減少,從而影響記憶力、協調性及大腦功能。骨質開始流失人體肌肉量在25~30歲達到峰值,而後隨年齡增長逐漸降低,進而影響機體代謝速率,35歲左右,骨質開始流失。肺活量緩慢下降30歲開始,心臟的心室壁和心瓣膜會逐漸增厚,心臟傳導系統開始衰老。與此同時,肺活量也開始緩慢下降。更易出現心理問題楊萍表示,34歲左右的人群,因壓力、責任感的增加容易導致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劉德泉提醒,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一些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等,越來越多發生於中青年人群,同時,長期疲勞的狀態也增加了患慢性疲勞綜合徵、肥胖症的風險。60歲:各項機能步入老年60歲左右,人正處於更年期的末期,又面臨退休這一生活狀態的改變,這些因素共同導致衰老速度加快。重點關注:循環、消化及免疫系統劉德泉表示,這個年齡段應重點關注循環、消化及免疫系統。心臟逐漸衰老60歲左右,心臟每搏輸出量(指一次心搏,一側心室射出的血量)較20歲時減少30%~40%,心臟傳導系統持續衰老,易導致機體供血不足和代償失調等問題。消化功能衰退消化方面,60歲左右,口腔、食道、胃腸功能逐漸衰退,胰腺由於脂質浸潤及腺體細胞的萎縮,導致胰蛋白酶、脂肪酶等消化酶分泌減少和活性減退,消化功能下降,胃腸道疾病風險隨之增大。免疫功能降低內分泌系統衰老主要體現在各種激素水平及靶器官對它的敏感性上。《衰老》雜誌發表的一項歷時十年的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內T淋巴細胞總數不斷減少,免疫功能隨之降低,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侵襲。心理逐漸出現落差在心理上,60歲左右的人群由於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和退休造成的社會職能改變,很容易產生心理落差,也會加速衰老。楊萍還提到,超過半數的60歲以上人群都有對自身健康的擔憂和不安全感,從而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更易導致情緒不穩、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78歲:系統、臟器快速衰老78歲左右,人體各項機能都進入快速衰老階段,神經、泌尿、呼吸、循環等各系統,以及認知和心理都出現明顯變化。重點關注:全身心變遲鈍、記憶力下降神經系統方面,老年人腦細胞數量及突觸連接減少,腦血流量減小,導致記憶力下降、易疲勞、對外界反應遲鈍等問題。泌尿系統功能減弱泌尿系統方面,腎動脈硬化、腎血流量減小,會導致腎功能減退。老年男性常伴有前列腺增生,有尿頻、尿急、尿不盡感;老年女性因盆底括約肌鬆弛,多會出現尿失禁症狀。呼吸肌力量衰退老年人會出現呼吸肌力量減退、氣管鈣化等問題,導致氣道阻力增加、肺通氣及肺換氣功能減退。隨著纖毛運動減弱,老年人的排痰能力也逐漸下降。身體循環變差循環系統方面,78歲左右人群心室壁增厚,外周動脈硬化,更容易引起臟器缺血。認知功能退化明顯這個階段的老人大腦功能衰退,認知功能退化非常明顯。2018年,一項在美國人口學會年會上公佈的研究表明,大腦衰老從73歲起會有4年左右部分認知障礙期,隨後的一年半到兩年內就可能出現阿茲海默症或類似的認知障礙疾病。出現性格障礙心理層面上,老年人常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保守、多疑、急躁、自卑等性格障礙及空巢綜合徵等心理問題。正視衰老是延壽關鍵雖然衰老是不可逆的過程,但我們可以盡量延緩它的進程。楊萍表示,正視衰老是延緩衰老的關鍵,保持樂觀心態尤其重要,人們應及時擺脫對機體衰老的恐懼心理和急躁易怒、孤獨抑鬱等不良情緒。專家們一致認為,不論處於哪個年齡階段,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都十分重要。1.注意平衡膳食、結構多樣、穀類為主,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2.生活方式上,注意勞逸結合、及時舒緩壓力、戒菸限酒並保證充足睡眠,注意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3.堅持適量運動對延緩衰老有積極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身體素質全面下降,鍛煉一定要循序漸進,選擇運動時間不過長、強度不太大的全身性體育活動,如散步、快走、太極拳等。4.最後,不管哪個人群,一定要堅持定期體檢。劉德泉提醒,家人對老年人身體和精神健康的關愛對他們的健康長壽有非常正面的作用。面對60歲左右人群,家人要協助他們安排好退休生活,鼓勵他們培養積極興趣愛好,做到老有所樂,老有所為。78歲左右人群大多會有子女遠離後的空巢感,加上他們常會過度關注自己的健康,家人此時更要多關心照顧、與他們溝通。本文轉自生命時報微信(ID:LT0385)
-
2020-01-02 橘世代.好學橘
咖啡廳裡的「高年級實習生」 交通隊組長退休成為咖啡職人
一生幾乎和交通脫離不了關係,64歲的萬燦輝曾任竹市警察局交通隊組長,也是處理交通事故種子教官、交通法規講師,55歲那年退休後,開始他多采多姿的退休生活,打羽球、學跳社交舞。還成立新竹市道路交通事故關懷協會,協助車禍受害者爭取法律保障,免費提供肇事因素分析研判。今年初他在LINE群組看到社會企業老玩客,正招募於新竹巨城高年級生咖啡廳的吧檯手,讓平時就愛喝咖啡的他,決定成為咖啡職人,他表示,受訓的三個月從零學起煮咖啡,認識咖啡香氣、種類,以及拉花等技術,讓他更醉心於咖啡。對萬燦輝來說,退休後的生活,除以專業協助民眾外,也積極找尋人生興趣,他認為透過兼職與社會接軌,才能保有自己的生活。萬燦輝擔任吧檯手期間約4個月,因高齡咖啡廳計畫中斷,結束兼職生活,但這段過程讓他回味無窮。老玩客創辦人兼執行長廖健妤觀察,萬燦輝因以前擔任警察,常服務人群,總能快速與顧客聊天,或與年輕顧客們閒話家常,讓喝咖啡逐漸有了人味。偶然遇到以前的同事或下屬,他們驚豔「萬組長您開了咖啡廳?」萬燦輝連忙否認「我是被雇用的」,但很少有人相信,每遇到熟人,就得重新解釋「我純粹因為愛喝咖啡的興趣,才跑去當高年級實習生」,讓咖啡廳的其他同事都莞爾一笑。記者採訪當天,萬燦輝還忙著接聽電話,聆聽車禍受害者的狀況,給予法律分析。他笑說,今天一早8點就接到電話,剛好有人遇到車禍不知道該怎麼辦,打電話來詢問,一接電話就是一、二十分鐘。萬燦輝曾協助過一名視障車禍受害者,她因被右轉車撞上手部骨折,萬燦輝得知後,除提醒她提醒她得留意休養多久、居家康復等都要記錄下來,以利未來求償,萬燦輝靠著自己以往交通與法律專業協助受害者獲得合理賠償,他說退休後能協助民眾,也讓退休生活更有意義。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1-01 橘世代.好學橘
50歲開始為自己而活!賴宜珊醫療界退休轉舞蹈界
「50歲開始要為自己而活!」今年51歲的前成大醫院物理治療師賴宜珊,工作近30年,去年退休,她愛上爬山、今年更一口氣奪下3項肚皮舞比賽的世界冠軍,下半生要為自己而活。她毅然決然辭去穩定的物理治療師工作,除退而不休投入長期照護,更爬百岳、學中東舞,參加多個舞蹈大賽奪下冠軍,為自己人生添上精彩一頁。賴宜珊就讀復健科系,畢業後到民間診所工作,考取物理治療師執照,11年前到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服務。為舒緩壓力與追求健康,10年前接觸舞蹈,喜歡上中東肚皮舞,工作之餘就常跑台中、高雄學舞,她也考取2張肚皮舞丙級教練證照。賴宜珊並到社區或社團教舞,教學相長讓她的舞藝更精湛,但白天上班、晚上教課,讓她身體出狀況,免疫系統失調,因而不得不停舞4年。停舞期間,在友人邀約下開始攀登百岳,迄今已爬了30餘座百岳,賴宜珊笑稱,她以前是個連爬樓梯都會喘的人,但山的盡頭始終在那,堅持下去就能攻頂,在爬山過程中找回面對困難的勇氣。去年跟朋友到大陸參與舞蹈大賽,她也陪同前往,雖未下場比賽,但她發覺來自世界各國,不論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在舞台上的每個人綻放出魅力與自信,猶如當頭棒喝,讓她有感「快樂不分年齡,喜歡就去做」。爬山的過程她能細細思考人生的許多問題,50歲生日前夕,她攀登百岳之一的花蓮閂山,憶起過往人生,因為生活壓力、經濟等因素,放棄了不少喜歡的事物,她下定決心辭去工作,重拾最愛的中東舞蹈。「人生總是不斷抉擇,大家缺乏的是改變的勇氣」,賴宜珊離開醫療界退而不休,投身長照服務,並運用所長和熱愛的舞蹈,帶進社區服務,這些改變讓她又重新找回人生養分。她說,以前在做復健治療,因為患者多復健療程也短暫,很難跟患者深談,投入長照後,她居家訪談不單純只有復健,像遇到中風患者,還可請營養師協助調理飲食,告知其家屬應對,「遠比單一復健更走入患者的心」。重回舞蹈界的她,選擇挑戰自我,去年3月參加IDO世界肚皮舞大賽,初試啼聲就奪下鑽石組Oriental冠軍,緊接著6和8月分別參加香港國際東方舞大賽、BGBD東方舞大賽,也雙雙勇奪冠軍獎座。賴宜珊說,50歲看似人生逐漸凋零,但做自己喜歡、開心的事情,也能活出最精采動人,又專屬自己的人生下半場。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20-01-01 橘世代.好心橘
56歲退休教師重拾專長 陪伴身障孩子
56歲的退休小學體育老師吳慧珍,4年前剛退休時,為了轉換心情、釋放壓力,經常和友人出國玩樂,她笑說,剛退休前2年過得很「頹廢」,約1年多前加入心路基金會成為志工,再度發揮小學老師專長,陪伴身障孩子上課學習。吳慧珍年輕時,因拿到跆拳道全國冠軍,保送上台灣體專,有體育天分的她,不只擅長跆拳道,還參加過籃球隊、划龍舟等,畢業後先後到國中、國小教書,4年前退休,開始追求自己的自由生活。吳慧珍說,剛退休時,為了釋放工作多年的壓力,轉換心情,開始跟友人到處遊山玩水,2、3年內到了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美國、紐西蘭等國家。她笑說,「工作時沒辦法這樣玩,退休後有大把時間可以玩,但過了一段時間後開始覺得有點『頹廢』,想說完了,好像每天無所事事,都沒有為國家做點什麼」。後來她在住家附近發現有心路庇護工場,因工場中秋時趕做禮盒,需要人手,她曾在友人介紹下過去幫忙,做一些簡單的禮盒包裝工作。而這也成為她想當志工的契機,她也因此正式加入心路的志工團隊,陪伴身障者上課及學習生活技能。吳慧珍說,心路基金會的心路學苑課程種類很多,目標是希望讓這些身障者有更多機會參與社會。她則會從旁協助他們完成作品,很多身障孩子遇到問題,常會呼喚她、向她求救,讓她感覺受到信賴,看到他們完成作品時,更是充滿成就感。她也因為擔任志工,跟著學習到很多技能,甚至也去考照服員的證照,由於自己也即將步入老年,母親也80多歲,雖然家族沒有失智病史,但也讓她開始關注起老人失智問題,還去學習健腦課程,在心路當志工之餘,也到教會教老人健腦。吳慧珍說,當志工後,生活上的最大的改變,就是能夠更愜意的自在生活,過去因為孩子大了,離家工作,讓她感到寂寞,常會希望孩子多陪伴,但當志工後,不但可以幫助人,也讓她開始懂得享受「空巢期」,更樂於積極安排自己的生活。吳慧珍建議同屬橘世代的人,退休後可以先放鬆,頹廢一陣子也沒關係,再慢慢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新人生目標,當志工可以自己也可學到很多新事物,「感覺做一件事,可以得到兩種以上的效果,『CP值』很高」。
-
2019-12-31 橘世代.好心橘
因醫生一句話 50歲王榮森毅然退休返鄉陪伴父親
「每個頭銜都是責任」!台南新化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大目降文化園區志工大隊長、新化區調解委員會主席,都是王榮森的「頭銜」,2007年他因父親生病,提前從職場退休返鄉,但只陪伴兩年半父親就病逝,王榮森在新化區前區長鄭道立號召下,積極投入社造工作,發揮「能說擅演」的幽默功力,風趣的導覽風格,很受歡迎,即使現在身兼多職相當忙祿,仍積極排出時間做導覽,因為「要讓更多人知道新化的美好」。今年63歲的王榮森高中畢業後考上屏科大畜產系,畢業後沒有返鄉繼承父親的獸醫職務,考上公職後一直在法務部上班,後來調屏東監獄,原本還希望職場上能更上一層樓,但遇到父親生病,他身為獨子,因醫師一句話「想回來顧或回來送」,50歲就毅然退休,和太太趙玉珍搬回新化,一邊陪伴父親,一邊整理山上農地,父親兩年半後離開,他因少小離鄉,和新化人際關係都脫節。後來因楊逵文學紀念館及影帝歐威影像館成立,王榮森去當志工,還找到小學5位老師,教師節招待老師一起吃飯,因對新化有很深感情,當時區公所希望籌組新化社區營造協會,到各社區搏感情了解社區需求,王榮森出任首屆理事長,帶領社區做得有聲有色,他從 2009年到2017年擔任兩屆理事長共8年。王榮森說,2012是新化社造最輝煌時期,拿下得利塗料用色彩改變社區魅色台灣全國第一名;信義房屋「社區一家」阿公阿媽當記者,用長輩來說出年輕時對新化的感情,得到社區楷模獎,還有勞動部職訓局多元就業「金旭獎」,他也因社造工作,更深入認識新化文史,「日本時代的建築都保留下來」,曾經有日本遊客到新化看到都流眼淚,像皇民化時期的奉安殿在日本都消失了,新化竟然都保留下來。王榮森也參與楊逵文學紀念館「楊逵戲劇導覽劇場」,「戲說楊逵」透過戲劇表演跟遊客解說,他一人分飾說書人、典獄長、台電員工、郵差,曾受邀到台南市321巷藝術空間、台北新店台灣人權協會表演,文化部長鄭麗君和楊逵家屬看了都當場哭出來;王榮森說,參與社區營造工作,只有一個想法,新化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太美太值得探索。退休比上班還忙,王榮森笑說上班時可能只要蓋兩個章,但現在每天行程滿檔,有時媽媽會取笑他,沒錢領還每天忙得東奔西跑,但他會想「退休難道要天天喝酒打牌嗎?」很難得退休後回到家郷有這麼多舞台可以揮灑,今年擔任調解委員主席,從志工一路走來無形中得到這麼多認同,是退休時沒想到的。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19-12-29 橘世代.好野橘
「保守」也能有錢退休 理財專家怪老子的簡單投資法
隨著資訊普及,民眾對於退休規劃的意識也逐漸提高,但每個人的薪水、生活條件都不同,到底該怎麼做出適合自己的投資計劃呢?不妨聽聽理財專家分享自身經驗,從中汲取適合的方法。財經專家「怪老子」蕭世斌分享,退休前應以「累積資產」為目標,退休後則著重「穩定現金流」,保守型的投資人靠ETF和債券也能安心樂退。定期定額強迫儲蓄 讓投資變簡單摩根投信去年(2018)針對基金定期定額投資人調查發現,投資人的退休準備資金最多落在101萬元至500萬元之間,占了36.7%;其次是501萬元到1000萬元,比例為22.4%;現階段持有退休準備金超過500萬元的比例達43.5%,顯示定期定額的投資人普遍對退休準備有較強意識。怪老子表示,定期定額是很好的投資方式,強迫存錢讓投資簡單化。對於想要準備退休金又沒有頭緒的人,他建議,應該先從設定「預算」開始,先將1年的必要生活支出扣除後,剩下可動用的錢就可分配到投資上,「這種方法能兼顧生活和投資的平衡,而非一味的守財。」怪老子說。退休10年 把錢放債券和定存在選擇投資標的上,怪老子屬於保守型投資人,不愛投資個股,鍾愛股票型基金和股票型ETF,以及債券基金和債券ETF,因為少了「人為操作」的風險。標的選擇上,他認為長期投資應該以全球股票型基金和ETF為主,有效分散風險效果。以他的例子來說,目前已退休10年,在資金的規劃是,首先保留3年的生活費放在定存,剩下的資金有3成投資在股票型基金和ETF,7成分配在債券基金和ETF。他透露,將主要資金配置在債券的原因是「債券就像是長天期的定存」,能享受優於定存的殖利率、獲得穩定配息,創造細水長流的現金流。退休族最重視的不再是積極的追求複利,而是希望資產能穩定、保本,才能安心享受退休生活。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19-12-28 橘世代.好學橘
「退休不是天堂」3招時間管理術讓人生下半場不無聊
「退休不是天堂!」田臨斌的退休生活讓人羡慕,為何他竟這麼說?「你可以天天睡到爽,可是1個星期、2個星期就睡不下去了」,「退休對善用時間的人是天堂,不會善用時間的人是折磨」,他說,多數人「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但不等於「知道自己要什麼」。選擇從人生高峰退休,他從未「後悔」過,但承認確實感到「無聊」過。那是退休的第1年,後來才了解,無聊是因沒找到自己要什麼。他花了很多時間,透過閱讀和旅行,才找到了終身的職志—「寫作」,從此再也不覺得無聊。「當24小時都歸己所用,搞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之後,『時間管理』就非常重要」,他是個閒得住的人,旅行、寫作,加上1個月接2、3場演講,多了就婉拒,「不要讓自己追著自己跑」。他曾聽過一個笑話,一位退休長官改不了批公文的習慣,退休後,老婆就把每日菜單擬成公文,仍讓老公過過批公文的癮。田臨斌說,人生上半場的行事曆,多半是因應別人訂的,怎一個「忙」字了得;到了人生下半場,行事曆可能就「鬆散」得多,得靠自己管理。許多人退休前老嫌時間不夠用,退休後突然有了大把大把的時間,有人睡覺發呆上街閒逛,有人每天按表操課非常充實,差別在於「時間管理」。田臨斌建議,還是要有行事曆概念,將生活分別規畫為學習、工作、休閒3大區塊,可以不要訂得太緊湊,但訂了就要做到,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時間管理最關鍵的是「建立紀律」,如此才能持久,也會更珍惜時間。退休生活4秘訣1.規畫生活時間表,分為學習、工作、休閒區塊,長短時間不拘,但要找出平衡點。例如閱讀、上課屬學習;看股票、寫作是工作;看電影、運動是休閒。盡量每天三個區塊都有接觸。2.保持彈性,不要訂得太滿,把自己逼得太緊。3.不要看人家跟風,找到真正想做的事。4.建立「紀律」。看更多報導:《橘世代》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19-12-28 橘世代.好學橘
金錢面子生死擺一邊 45歲總經理退休轉當街頭藝人
45歲,身為跨國企業的業務總經理,你會選擇退休嗎?田臨斌就是這少數的異類。14年前,當他做出這大膽的決定時,除了老婆,沒人看好。同事鐵口直斷打賭:「1年後必回職場」,結果滿地找眼鏡。逍遙退休10多年,田臨斌環遊世界、寫書、演講,還去考照當街頭藝人。曾被一位母親當面告誡孩子:「這就是不好好讀書的下場」,這段特殊的經驗,讓他不斷累積的人生清單更加豐富。金錢面子生死 統統擺一邊許多人很好奇,田臨斌為何「捨得」在事業顛峰的壯年,從職場急流勇退?他引《紅樓夢》裡的〈好了歌〉說,曹雪芹借跛足道人之口,唱出「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金銀、嬌妻、兒孫忘不了…」在他眼中,世人也都曉退休好,但還是有「金錢」、「面子」、「生死」忘不了。他說,人會因為「金錢」、「面子」、「生死」這三件事看不透,阻礙退休的念想。看淡這一切,評估自己的生活需求,做好身體、心理與經濟的準備,便可瀟灑退休。他透露自己年輕時抽菸、喝酒、熬夜、暴飲暴食樣樣來,40歲時健康就出現警訊,當時他就萌生退休想法,5年後才如願。日前看到藝人高以翔因過勞心源性猝逝的新聞,讓他感觸良深。退休前2年 做好精算記帳當年決心退出職場,同事沒人相信田臨斌「熬得住」 ,但他鐵了心,決定過簡單的生活絕不回頭。其實田臨斌在退休前2年,就開始詳細記帳,模擬退休後的生活,了解1個月、1季、1年需要多少錢,才能支應基本的食衣住行育樂開銷。「記帳」這種事說起來容易,執行起來還是有些訣竅,最重要的是「要詳實」。田臨斌與妻子是頂客族,兩人落實記帳絕不馬虎。隨手記下 小花費也不漏失田臨斌先下載簡單的記帳軟體,隨身還帶個小冊子隨手記下,睡前再回想一下今天的支出,小至1杯珍奶的花費都要列入。而且不只自己,一塊兒生活的老婆任何開支也都要入帳,「這樣的預估才會準確」。田臨斌持續記帳2年,記者想參考他的帳本,也來自我規畫,可惜時間久遠,已「屍骨無存」。到底田臨斌精算出身邊要有多少存款才能安心退休?每個想退休者都想知道答案。田臨斌說,每個人情況不同,以每月需要支出5萬元為例,大概需要1000萬的生財資產,透過穩健、長期的投資,1年約得維持6%的投資回報率,這樣才可以應付。如果精算出來每月的支出不用那麼多,存款額度也就不用那麼高。不過他又追加了「前提」,就是不可有負債、要有足夠的保險、還要有不必付貸款的房子。靠閱讀旅行 重新認識自己田臨斌退休後的人生清單落落長,腳踏車環島、馬拉松、旅遊、寫書、 經營「老黑看世界」臉書社群,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旅行其實也挺累的,需要健康的身體!」他與妻子1年中幾乎有半年都在旅行,去年才完成了105天、30國、54個城市的郵輪之旅,明年又已預訂了3趟航程,最遠要繞行非洲。田臨斌認為,每個人都喜歡生活在同溫層,缺乏自省,閱讀和旅行可以認識外界不同的人與文化,反過來再認識自己,有時根深柢固的價值觀,就會因此改變。「只要嘗試,就不會害怕」。因為愛唱歌 樂當街頭藝人他說,人生下半場,應想要怎麼把錢花掉,而不是繼續累積財富;面子也是絆腳石,就像他考取街頭藝人在愛河旁演出時,有位媽媽告誡牽著的孩子:「不好好念書,以後就會這樣在街頭唱歌!」他無言但很坦然,因為愛唱歌,當街頭藝人是自己的念想。還有一群大學好友來看他演出,其中難免有人萌生好好一個國際公司管理人,竟淪為街頭藝人的慨嘆。但其中一名老友聽到盡興處反問:「我們中間有誰有膽量,可以像老黑一樣站出來唱歌給大家聽呢?」田臨斌笑說,當下他心想,原來自己熱愛做的事,在別人眼中也是需要勇氣的。累積人生清單 非嘗試不可為了生活品質,田臨斌選擇了「易地退休」,從台北搬到高雄,因為高雄房價、物價都便宜,交通便捷。他說,人生最怕的就是留遺憾,人生清單哪怕列得再多,最重要的還是實踐,沒嘗試永遠都是那麼遙遠,往心裡想的方向走,就有靠近目標的一天。看更多報導:《橘世代》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19-12-25 橘世代.好野橘
60歲還不能退休?退休金不足國人好勞碌
你想過要幾歲退休嗎?退休是人生下半階段的開始,許多人夢想退休後能環遊世界、開間小店、做自己想做的事,好不愜意。但是,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退休時間呈現愈來愈晚的趨勢。英國保誠人壽最新調查顯示,47%的人預估在61歲之後退休,相較去年同期的32%相比,多了15%的人選擇延後退休。專家建議,退休準備金應該提早規劃,避免退休金不足,陷入想退休而不能退的窘境。在60歲退休前 至少要準備873.6萬英國保誠人壽總經理王慰慈分析國人延後退休的原因,主要因為台灣進入少子化、高齡社會的挑戰,加上整體經濟環境等不確定性,國人對於退休樂觀度下降,因此更多人選擇晚一點退休,甚至是被迫延後拖延的時間。她舉例說明,以目前國人平均月所得5.2萬元,平均餘命80歲來計算,若期望在60歲退休,活到80歲還要生活20年,以7成的所得替代率來換算退休金,在60歲退休前至少要準備873.6萬元。醫療支出還不包含在內,若不幸失能或失智,衍生的費用更是一筆沉重的壓力。準備退休金 七年級生普遍有拖延症 國人除了愈來愈晚退休,退休規劃也染上拖延症!保誠人壽調查顯示,高達45%的人在40歲以後才開始規劃退休生活,而有將近1成的人還沒有開始準備退休金,當中17%來自於目前29到38歲的「七年級生」。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基本生活開銷太大,沒有閒錢做退休規劃,占比高達72.5%。針對退休金準備,元大投信智能退休理財研究團隊建議,人生不同階段適合的理財配置也不同,像是七年級的年輕族群,資產相對有限,距離退休仍有一段時間,風險承受度相對較高,可投資波動性較高的產品,降低債券型、高配息商品,達成快速累積資產的目標。接近退休的階段,投資的態度則應以穩定性和現金流為主,應該拉高投資比例在波動度低、配息較高的商品,保護已累積的資產,追求細水長流的現金流。立即加入粉絲專頁!「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19-12-25 橘世代.好學橘
鐵路站長到武術大師 林朝來:健康才能讓退休人生有意義!
67歲的林朝來原是鐵路局羅東站長,從小習武,18般武藝精通,退休後,靠著一身武功開班授課,四處教人練功保健,門徒遍及全台,「教到那裡,玩到那裡」。林朝來說,退休後傳功兼旅遊,外表看起來一點不老,很多人認為他「駐顏有術」,他表示:「健康才能讓退休人生有意義,這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林朝來從小跟隨武學大師熊養和學習,熊養和的父親是晚清武舉人,受父親啟蒙,並拜名師習武,包括少林派神手唐殿卿、江南八大俠甘鳳池派殷天禧、太極楊派劉和、楊少侯、胡樸安等,習練南北派少林、太極等武術,19歲即勇奪江蘇省擂台冠軍,被譽為「江蘇阜寧一腿」。林朝來有天份加上勤奮,習武有成,民國58年即榮獲宜蘭縣第1屆國術比賽冠軍,第2年參加台灣區全國國術比賽獲冠軍,當時即被禮聘擔任太極拳老師,在台鐵工作之餘,他受邀在全國多個機關社團傳授武術,至今已經過半世紀。「會了不代表懂,懂了不代表會用,會用不代表精專,精專也不代表能隨心所欲。」林朝來不僅教拳,也在教哲學,高深的武功學問,往往能深入淺出詮釋讓學員明白,他把武功用「藝術哲學」比喻說:「我會畫國畫,張大千也會畫國畫,但我的畫跟大師的畫一定有天壤之別」。林朝來坦言,人生計畫是趕不上變化,原本是規畫屆齡退休後,到美國去教拳,沒想到因工作過勞生了一場病,赴美計畫生變,也因此提早退休,在人生轉場同時,從小的這身武藝正好派上用場,教拳的津貼可以讓自己維持原本生活品質,也因此,他可以自在授藝、旅遊,體驗人生不同的風景。林朝來說,人生有很多考驗,年輕時,會因家事、國事、雜事分不了身,但無論如何,一定要有可以維持一輩子的興趣或專才,這興趣或專才也一定會成為人生下半場最好的助手。「退休不能封閉、也不能太忘我」,林朝來看過不少退休的樣態,有的是自我封閉,不與人來往,有的是太忘我,經濟上沒處理好,花錢未節制,理財未妥當,造成晚年淒慘,但他更強調,最重要的健康,才能享受最美的這一段橘世代人生。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19-12-21 橘世代.愛玩橘
4戰機車環島 94歲郭爺爺追夢 全家愛相隨
你能想像100歲時的自己是什麼模樣?想做什麼事情嗎?喜歡騎機車趴趴走的郭深森94歲,已經有3次的機車環島經驗,年近百歲的他最大心願是:「百歲還要騎機車環島!」而他每次環島,不單單是屬於他的夢,也屬於整個郭家。時光倒轉回31年前。那一年,63歲的郭深森退休。年少因為戰亂流浪,郭深森從大陸逃難到台灣,擔任憲兵直到32歲退役,之後創業開了一間鐵工廠,工作時總是跟同事騎著機車,一路從台北騎到高雄,修機器、收貨款。退休後,兒女各自成家自立,不需要為生活奔忙,開始過著下棋、爬山、游泳的退休生活。盼了20幾年 騎車環台夢想啟動有一天,郭深森想起創業時幾乎都與機車相伴,但都是為了生計而騎,「能不能騎車去玩呢?」他向好幾個年輕時就認識的朋友提出機車旅行的邀約,答覆不是「太危險了,不要冒這個險!」就是「我們年紀太大,會很累!」88歲那年,郭深森看到弘道基金會紀錄片《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片中17位平均81歲的不老騎士,他們有的曾患癌症、需戴助聽器、有高血壓、心臟疾病、關節退化,卻完成了機車環島壯舉。「他們可以,沒道理我不行!」郭深森重啟了封存已久的機車環島夢想。騎一次不過癮 隔年揪伴再出發得知弘道還要續辦不老騎士活動,郭深森立馬奔去弘道要參加,無奈報名時間已過,等啊等的,隔年時間一到,郭深森馬上去報名。雖然是個長輩專屬活動,但是89歲郭深森仍算「高齡」,是當年年紀最長的報名者。面試時他信心滿滿的說:「我年紀最大,身體又很好,不錄取我要錄取誰?」盼了20幾年,還等了1年,郭深森終於「夢想成真」騎機車環島到處玩了!但回來後,郭深森始終覺得有遺憾。當年路線僅從恆春往北騎至台中,並沒有環台一圈,「這樣不過癮」。隔年,他索性自己揪團,在兒子陪伴下,和另外3位在環島時認識、把騎機車環島當夢想的「同學們」,花了10天騎了1000公里,完成夢寐以求的「正版」機車環島之旅,做為90歲紀念禮。 今年,再次參加弘道「不老騎士」活動,完成了第3次環島。環島的路不總是康莊大道,南迴、蘇花、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難道不會擔心?他「哈哈哈哈」大笑:「不會啊,很過癮啊!」想到20幾年前朋友認為「這把年紀騎機車趴趴走太危險」,更是樂在心裡,「每騎一次就賺到一次!」兒孫一路陪伴 騎車變家族旅遊如此高齡還能騎車環島已屬不易,但是在郭深森的故事中,最美麗的畫面不是百歲長者騎機車,而是他的追夢過程,兒女孫子總陪伴在側。郭深森有5個孩子,第一次環島,小兒子郭天峯騎車緊跟隊伍後,二兒子郭海峰則開車一家3口同行,5個兒女全員到齊,加上媳婦、女婿及孫女共9人的「加油團」,引來媒體報導。接下來的兩次環島,郭天峯都請假全程「陪騎」,郭海峰仍是一家開車跟著,其他的兒女也會不時出現在定點「團聚」。許多人羨慕郭深森追夢有兒女全力支持,但兒女們反而感謝老爸,讓全家有機會能以不同形式相聚。郭家人本來就感情好,即便5個子女分住在不同縣市,也常約相聚吃飯,現在乾脆把「陪爸爸騎機車」變成家族旅遊。現代人生活忙碌,要請一段長假都不容易,更何況一家人都請假,還包括郭海峰的女兒已是13歲的國中生。「老師問,我就跟老師說,讓孩子看見阿公沒有畏懼地完成夢想,就是最好的身教。」郭海峰心裡的優先順序很清楚。陪著老爹到處玩 乘機照顧營養當郭深森許下「100歲還要騎機車環島」心願後,兒子們沒有放過這個機會。郭海峰說:「老爸,90歲到100歲是最難照顧身體的年紀,我們一起達成100歲環島的願望」。以前總是懶得運動的郭深森開始跟著郭天峯學氣功、願意多走路,也學了可在床上做的伸展運動;郭海峰的工作和營養有關,以前郭深森不吃營養品,現在也會乖乖聽兒子的話進補。郭家人認真追夢,但也很務實,知道生死有命,活到幾歲不是凡人努力就可以決定。所以他們不等待,把握郭深森身體健朗的每一刻,有機會就陪著愛玩的郭老爹到處玩。「不要等到100歲,我們兩、三年就要陪老爸騎摩托車環島一次」。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
2019-12-17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免疫失調不只關節疼痛 心、肺、皮膚全都遭殃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除了影響關節之外,還有慢性全身性發炎所引起的併發症。員林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留美萍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患者可能會關節疼痛,早晨有僵硬的感覺,並可能會持續1至4小時,經過慢慢活動之後才會比較緩解,有些病患也會感到疲倦、全身無力不舒服。疾病中期,由於關節持續慢性發炎,也連帶影響周邊的軟組織,造成肌腱、韌帶疼痛,關節軟骨也可能慢慢被破壞。疾病後期,如果發炎沒有控制好,就連較硬的骨頭也可能被侵蝕,導致關節變形,可能讓手指出現像天鵝頸的變形,還可能造成肌腱斷裂,甚至若發生在下肢,可能會影響行動,必須坐輪椅。除此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還可能增加脊椎骨折風險,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大多為50、60歲,骨質已漸漸流失,尤其是女生通常已進入更年期,骨質疏鬆的風險更高;加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本身就可能影響骨質,在接受低劑量類固醇治療時,也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在多重因素影響下,骨質密度比一般人低,脊椎骨折的風險就比較高。建議患者可同時進行骨質密度檢查,了解骨質疏鬆的嚴重程度。想要改善骨鬆問題,首先要把發炎的問題控制好,減少骨質流失,也可以補充鈣質,必要時可考慮使用骨質疏鬆的治療藥物。心、肺、皮膚都有併發症留美萍醫師指出,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全身性慢性發炎的免疫系統疾病,所以它不單單只會攻擊關節,也會攻擊身體其他地方,例如皮膚,可能合併血管炎,或皮下出現類風濕性結節,結節可能長在骨突起處、伸肌表面或關節周邊部位,甚至長在肺臟裡面。有些病患會出現間質性肺炎、肺動脈高壓,或者心包膜炎、心肌炎,少部分病患可能會影響腎臟。也有些病患眼睛會被攻擊,引起鞏膜炎、漿膜炎等。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併發症留美萍醫師表示,曾經遇過病患來求診,抱怨的症狀不是關節痛,而是下肢有血管炎的問題,造成皮膚慢性潰瘍。進一步詢問才發現,其實病患也有慢性多發性關節炎,但都不是很在意,直到下肢出現血管炎、慢性潰瘍,才接受檢查,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經過藥物治療後,關節炎和皮膚潰瘍都漸漸改善。依照疾病活動度,調整藥物的組合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式有幾種,留美萍醫師指出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低劑量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藥物(DMARDs)。近年來還有針劑或小分子口服的生物製劑,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是一大福音。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黃金期是在前三到六個月。確診後,大部分會先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低劑量類固醇、疾病調節抗風濕等藥物合併治療,以半年為觀察期,如果仍舊沒辦法控制好發炎指數,就會考慮申請使用生物製劑。根據臨床觀察,大概二至到三成的病患可能需要調整藥物,進入到生物製劑接續治療。偶而也有少數患者在初期控制得很好,但是因為長期熬夜、壓力太大導致疾病突然發作起來,藥物沒辦法壓下來只好使用生物製劑。醫師都會依據病患個別狀況調整藥物種類與用量。什麼是生物製劑?留美萍醫師解釋道,生物製劑可以透過不同的機轉來控制身體免疫系統失調所產生的發炎反應,有抑制T細胞、抑制B細胞、或阻斷誘發發炎的細胞激素,像是腫瘤壞死因子(TNF-α)、介白素(IL-6、IL-1)。使用各種生物製劑前都需要評估病患適不適合,包括是否有B型肝炎、C型肝炎、潛在性肺結核等,確定沒有問題才能施打。施打生物製劑後也要仔細監測是否有副作用產生,例如影響肝功能、嗜中性白血球下降、或血小板下降。在治療過程中,大概2至3個月就會幫病患抽血檢測肝功能、血球數目。提升治療順從性,改善生活品質留美萍醫師表示,有些患者服藥順從性不好,可能把藥領回去但都沒有吃,讓病情很難控制,相較生物製劑是透過注射給藥,可以確保病患每次回診都有確實施打藥物,提升醫囑性、維持治療效果。醫師會根據患者狀況調整口服藥物,或者也有可以單獨施打的生物製劑,因為有機會減少口服藥物的量,不用每天吃那麼多藥丸,讓病患較願意配合治療。留美萍醫師舉例,一位60多歲的退休老師,罹患中重度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日漸腫痛的關節讓她哪裡都不能去,前半年使用口服藥物治療,但是評估疾病活動度仍舊處在高活性,於是申請生物製劑治療,數月後關節疼痛顯著改善,她又可以恢復以往的活動,跟朋友聚會、旅遊,享受退休生活。正確日常保健,幫助病情穩定留美萍醫師提醒,想讓病情穩定,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囑用藥、定期回診。再來就是生活作息要正常,不可以熬夜,平常要規律的運動,別讓自己壓力太大,抽菸、喝酒這些都要避免。 飲食方面請正常均衡飲食,減少中藥材進補,例如人蔘、靈芝、牛樟芝…等。補品吃多了可能讓免疫系統更錯亂,疾病就更加嚴重不好控制。醫師都會告訴患者,如果不確定保健食品適不適合,就請帶來諮詢。患者應避免食用苜蓿芽,因所含成分可能活化免疫系統,造成免疫異常反應。有關節炎的病患會比較怕冬天,因為冷天氣容易讓關節比較僵硬疼痛,要盡量做到保暖,如果覺得關節僵硬不舒服,可以適度熱敷,緩和疼痛僵硬。貼心小提醒類風濕性關節不是不治之症,是一種慢性病,患者應與疾病和平共處。隨著醫療進步,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許多藥物可以好好控制發炎,避免關節破壞變形,使患者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留美萍醫師再一次叮嚀患者,務必要按時用藥、定期追蹤,日常生活要作息正常、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要任意使用補品。如果有任何不舒服,請儘快回診和醫師討論。原文:免疫失調不只關節痛,心、肺恐遭殃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16 橘世代.好學橘
放下完美主義 梁秀琴存入健康「共老」本錢
彰化縣清水岩生態文創產業協會專案經理梁秀琴多才多藝,原本40幾歲就想退休,做自己想做的事,結果卻事與願違,工作、念研究所弄的連健康都出狀況,邁入50她,終於想通,開始為自己未來退休打基礎。她表示,孩子長大會離開父母,自己得和老伴、還有朋友們「共老」,但共老也要自己有本事、有活力,人家才願意和你共老生活,所以她現在努力學習,才能累積更多共老的本錢。有著完美主義個性的梁秀琴,職場上像個拚命三郎,曾在彰化縣埔鹽圖書館擔任藝文活動推廣承辦人,讓這個鄉下小圖書館入選全國十大圖書館。後來再轉換跑道,到清水岩生態園區推廣生態小旅行,也曾拿下全國環教獎團體組優等,現在已是講師級的她,是彰化縣環教審查委員。梁秀琴也曾是救國團烘焙老師,不論是做蛋糕甜點、中西式餐點都是高手,變出一道道健康精緻美食,這也是她假日紓壓方式,她把廚藝運用在推廣生態小旅行中,笑說,她常想的理想生活就是每周工作3天,做做蛋糕點心開放訂購,然後自由自在地到處玩。可是實際她根本是閒不下來的人, 工作賣力、一直保持學習狀態,曾把自已壓得喘不過氣,45歲到彰師大念研究所,當時正在推廣清水岩生態園區生態旅遊,忙到健康出狀況,曾暈眩到沒法開車,還有胃食道逆流「火燒心」,晚上甚至得坐著睡,折磨近3年,當時一度沮喪到想休學和辭職。為健康和紓壓,她開始爬山,安排親近大自然遊程,連玩都很「拚命三郎」,不只每周去爬山,也去玩刺激的溯溪。「我剛爬山時因爬到在山上大哭,真是笑死人了」,梁秀琴說, 4年前剛開始爬山時,因為太累喘不過氣,一個山友在前面拉、一個在後面推,但她走不動就是走不動,眼看太陽快下山,她放聲大哭,突然間吸得到氣,才繼續走下去,也從此愛上爬山。梁秀琴說,年輕時不愛運動,400公尺的操場跑一圈就覺得快昏倒,爬個小坡就 「黑暗冥」(眼球發白),但現在真的得存共老的「老本」。「不能再完美主義」梁秀琴也常提醒自己,有時要學會放過自己,不用凡事都要自己做、都想做到一百分,也要學習放手給夥伴們做,因為「一個人雖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
-
2019-12-15 橘世代.健康橘
老夫老妻離婚潮 鄧惠文:關鍵10年是婚姻瓶頸
台灣離婚率在世界名列前茅,常見離婚原因是「個性不合」,愛的初衷是怎麼變成決裂的導火線?知名作家、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從事婚姻治療多年,據她觀察,夫妻關係並不是經過長年磨合,就一定會愈來愈好,反而結婚愈久的愈難治療。台灣每年大約有5萬多對夫妻離婚,其中大約40%是結婚10到20年的老夫老妻。鄧惠文指出,今年1月中研院公布台灣社會家庭文化變遷研究顯示,台灣社會對於家庭的觀念在1984年到2015年間發生很大的變化。1990年時,近60%民眾認為應該和公婆同住,2015年只剩下27%;1984年,只有11%民眾認同個性不合是正當離婚理由,89%民眾認為,沒有外遇、惡習、虐待,就不該任性離婚,但到了2015年,超過60%認為個性不合構成離婚理由。鄧惠文說,很多人戀愛是因為欣賞對方具備自己缺乏的特質,但結婚多年後,特質上的互補卻常常發展成一種互相折磨的「投射性認同」。鄧惠文舉了一個教科書的經典例子,一位非常理性、學院派的教授,娶了感性、表達能力強的太太,後來婚姻出了問題,是哪裡出了錯?鄧惠文分析,可能這位丈夫就像大多數男性一樣,對於處理自己的情感,是壓抑而且不熟悉的,他選擇情感豐沛的女性,是因為嚮往對方能夠展現自己所沒有的一面。但時間久了,丈夫會不經意流露長久以來對於感性特質的貶抑,太太會感覺先生有時候利用她獲得溝通的方便、愉快的話題,卻又在某時攻擊她不理性,貶抑她的情緒。該怎麼調整關係中的投射性認同,讓關係不致破裂?鄧惠文說,和伴侶長期相處的經驗是構成「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的重要元素,如果投射性認同在是雙方都可覺察和承受的範圍內,投射的不是憎恨或怨懟,而是具共識的期許或目標,雙方都能獲得成就感,關係就能長長久久,愈愛愈有智慧。【老派情人節專輯】。名人心法/李昂:規劃退休生活,別忘了把愛情也規劃進去。名人心法/鄧惠文:關鍵10年是婚姻瓶頸。名人心法/林黛羚:家人關係 決定家的樣子。名人心法/侯昌明:預習空巢期 早起一個動作找回夫妻溫度。名人心法/丁寧:把狀態調整好,自然會有好姻緣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