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0 焦點.長期照護
搜尋
轉移話題
共找到
16
筆 文章
-
-
2023-04-12 養生.家庭婚姻
買冷氣被婆婆酸「為何不省下來買房」 網笑:哪來3萬塊的房?5招解決婆媳問題
現在買房大不易,許多人會選擇先租屋來存錢,等日後再來決定。不過日前一名媳婦抱怨,她趁著政府補助與優惠期間,購入了一台冷暖空調,沒想到卻被婆婆酸「有錢可以買日本的冷氣,是不會把錢省下來買房子喔?」讓她氣炸表示「有暖氣可以吹本來很開心,卻被討厭的婆婆壞了好心情」。買冷氣被婆婆酸「為何不省下來買房」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2公社」表示,她前陣子趁著政府補助跟優惠,換了一台日系品牌的冷暖空調,結果她的婆婆來家裡看到,就開始酸言酸語,當著孩子們的面,對他們夫妻倆說:「有錢可以買這種日本冷氣,是不會把錢省下來買房子喔,到現在還跟人家租房子,不會覺得很丟臉嗎?」原PO表示,當下真的覺得好生氣,明明以後搬家還是可以把冷氣拆走啊!她坦言「本來想要跟婆婆翻臉的,但看到老公只是頭低低沒有說任何話,而且孩子們也都看著,最後還是忍下來」。文末,她大嘆「有暖氣可以吹本是件開心的事,但我那討人厭的婆婆,完全壞了這樣的好心情,每次跟老公說也沒有用,他都沒有作為,真的覺得心好累」。網友表示:冷氣省20台也買不起房子對此,有網友安慰她「婆婆都很愛講這種話,很正常拉」、「冷氣省20台也買不起房子啊,連頭期都不夠欸」、「關她屁事,又不是她花錢的!」、「買冷氣的錢可以買得起房子的話,我還不買爆!冷氣一台只要3萬多,哪能夠買房子呢!」、「老實說妳婆婆可能是在罵自己兒子,罵兒子到現在還沒有能力買房給妻兒住」。5招解決婆媳問題1.將對話轉移話題:如果遇到類似婆婆的貶低或不尊重的言論,可以嘗試轉移話題,例如問她有沒有最近做什麼有趣的事情,或者分享一些與冷暖空調無關的話題。這樣可以避免讓氣氛變得更加尷尬或是引發不必要的爭吵。2.嘗試溝通:如果你的婆婆經常對你這樣講話,可以試著跟她溝通,讓她知道這樣的話語讓你感到不舒服。婆婆可能是有好意,但是表達方式可能不太得體。透過溝通可以讓雙方更了解對方的想法,建立更好的關係。3.設立邊界:如果你已經跟婆婆溝通過了,但她還是經常說這樣的話,那麼你可以考慮設立一些邊界。例如,如果婆婆來到你家裡就開始挑剔你的家居裝潢或是你的消費方式,你可以試著給她明確的信號,讓她知道這樣的言論是不被允許的。4.不要理會貶低語言:婆婆的言論可能讓你很不舒服,但是如果你知道這不是她的本意,那麼你可以嘗試不要理會這樣的貶低語言。畢竟,你不能控制別人的言論,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不要讓別人的話語影響你的情緒。5.找到支持:當你遇到困難時,找到支持的人可以幫助你渡過難關。你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聊天,或者尋求專業的諮詢服務。透過分享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減輕壓力,並且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總之,婆媳之間的問題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夠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彼此尊重、理解和包容,以建立穩固的家庭關係。延伸閱讀:.被罵到撕破臉!多年後婆婆主動聯絡,媳得知原因怒封鎖 5方法改善婆媳問題.期待婆媳關係像母女?恐怕會大失所望!心理師教5方法化解新世代婆媳問題.女結婚才有依靠?媽反駁爸「嫁你倒楣下半輩子」曝血淚史!婚前思考6問題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19 醫療.婦產科
柯佳嬿遭爆「堅持不孕」,首露面高EQ提回應!5方法教你拒絕別人的關心
【本文重點】演員柯佳嬿和謝坤達結婚5年,最近被報導成「堅持不孕」,她罕見動怒回應:「實在不知這當中誤會從何而來。」柯呼籲大家不要問周遭未孕的人這個問題。柯也曾被網友建議凍卵,但她強調這是私人問題。教你5方法拒絕別人友善的關心。--by ChatGPT柯佳嬿與謝坤達結婚5年肚皮沒動靜,前陣子被報導成「堅持不孕」。根據噓新聞報導,柯佳嬿罕見動怒回應:「實在不知這當中誤會從何而來。」17日出席保養品牌活動,她認為也沒什麼好「反擊」的,身為公眾人物可以理解被問懷孕話題,但呼籲大家不要一直問周遭未孕的親朋好友這個問題。柯佳嬿曾被網友「提醒」:「快去凍卵啦,不然以後就沒機會了。」她霸氣回應:「我知道啊,跟你沒關係吧,你幹嘛擔心別人的卵子。」柯佳嬿認為:「因為你不知道對方的家庭和身體是什麼狀況,有時候你不經意的去問,有可能會讓對方很傷心,因為我身邊就聽過這樣的故事,但不是圈內人啦。」至於老公是否有安慰?柯佳嬿笑說:「我也沒到很難過。」因這個誤會得到一些「關心」,她才會特地發文回應。而隔天是謝坤達41歲生日,柯佳嬿透露會簡單吃飯慶祝。如何拒絕別人關心懷孕的事?當別人詢問懷孕的事情時,你可以委婉地回答,例如說「謝謝你的關心,我會在適當的時候跟你分享好消息」或者「目前我們還在計畫中,不想壓力自己,希望你可以理解」。如果對方堅持詢問,你可以直接告訴他們這是個敏感的話題,讓你感到不舒服。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不要因為周圍的期待而感到壓力,做自己認為最好的決定。5方法教你拒絕別人的關心:1.聰明地轉移話題。當別人問起懷孕的事時,可以轉移話題,例如談論最近的旅遊計畫或興趣愛好等。2.表達感謝,但拒絕回答。可以對對方的關心表示感謝,但以禮貌地拒絕回答懷孕的問題。3.言辭堅定地回答。如果對方一再追問,可以直接說出「我不想談論這個話題」等明確的回答。4.告訴對方話題的敏感性。可以告訴對方,懷孕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而你不想讓這個話題變得尷尬或對方感到難堪。5.制定策略。如果你知道某些人經常問起這個問題,可以事先制定應對策略,例如想好回答的話語,或是想好轉移話題的方式,以便應對可能的情況。延伸閱讀:.35歲婦女不孕、流產風險高! 醫指黃金生育期「25至35歲最佳」.拒絕前的一句對不起 心理學家:比直接拒絕更傷人.關係裡的拒絕:學會表達「我不要」,拒絕情緒勒索!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13 養生.抗老養生
每天都要快走、運動到流汗… 70歲還堅持鍛鍊的關鍵原因曝
「在我看來,最幸福、最滿足和最有成就感的人,一直都是過著向外、無私生活的人,這樣的人總是最不嗇分享他們所擁有的以及他們的時間。」── 前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七十歲的快走姊姊「下班囉?」眼前這位阿姨,用一句話就加入了陪走的行列。平常為了確保一周的運動量,我幾乎每次下班回家的路上,都會刻意裝水負重我的包包,接著快走回家、回到家剛好滿身都是汗就可以順便洗澡。只是有一天,有個「看起來好像認識我的阿姨」,突然嘿咻嘿咻的一邊喘氣一邊走過來我的身旁。「下班囉?」她看起來就好像認識我:「嘿咻嘿咻,啊你也在運動喔?」兩個人就這樣並行著一起快走了一小段路。正當我心想,我認識你嗎?腦海還在回憶跑馬燈的時候,她就自言自語地和我分享:「走路很好,阿姨我都從中和騎腳踏車到象山,再從象山走路回來。」「但我不喜歡爬山,爬山傷膝蓋。」當她確認我有繼續誇獎她,她更將身體轉為側面、秀出背面的曲線來和我炫耀:「你看,自從你教我拉單槓之後,你看我現在是不是脊椎很直!都沒有駝背!都沒有駝背哦!」但其實我已經對太多病人講過類似的話了,自己是沒有什麼印象,又深怕不小心亂接話會講錯話,只好接她的話說:「對啊,我也很喜歡走路,啊你剛剛是去運動喔?」「我去四號公園那邊有單槓啊,拉一拉就不會駝背。」她甚至舉起手拍了拍她的臀部:「我跟你說,我現在每天都會去四號公園跑兩圈,你看我不但沒有駝背,這把年紀了臀部都還是沒有贅肉!」「我已經七十歲了你相信嗎?」我的天,烏黑的髮色、加上一頭俏麗的短髮,再搭配著可以跟上我快走的腳步。老實說真的讓人看不出來眼前的「阿姨」,竟然已經是七十歲的「姊姊」等級了。恩……,但我就算想到歪頭,還是完全想不起來她是誰。「我有去跟你拿藥,你應該對我有印象」姊姊像是看穿我的心思似的,稍微把話題做個總結。「那你怎麼會那麼認真運動啊?」我趕緊轉移話題,這條路很長,總不能一直都沒有說話。結果明明是個隨手亂問的問題,沒想到姊姊的回答卻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我不想讓我的子女有負擔呀!」她接著說:「你想一下,萬一當爸媽的我們倒下了之後,你能不照顧他嗎?你一定要照顧吧?你能不花錢嗎?但你的工作可以有這麼多錢嗎?所以我覺得,如果我很認真運動,就是在幫助我的兒子女兒。」姊姊肺活量很好, 她一邊跑、還能一邊面帶微笑地說著她的兒女都對他很好,很孝順,常常回家看她。所以她才會趁著兒子女兒都還在打拼存錢的這些日子,很拼命很拼命地照顧自己、從三高到體重腰圍都有很嚴格的控制。想到這裡我心裡一笑,畢竟原先這些用字,平常都只有我在講,突然聽到從別人的嘴裡講出來,我還很不習慣:「你真厲害、也很用心。」害我連個像樣的誇獎台詞都都沒有。「但你不會覺得很累、很痠痛嗎?」我反問。「不會的,而且我越來越喜歡運動了,現在就只剩血糖了。奇怪?我這麼瘦怎麼血糖還是有點偏高?」雖然她當下問了問句,語氣裡卻夾帶了許多成就感,不像是要問我問題的那種問法,反倒像今天又破了好幾道困難的遊戲關卡、已經走到了最後的大魔王的門前、終於要打最後一關了。她是真心想靠自己解決這個難題。「我現在都會每天運動一小時喔,而且一定要流汗。我飯也越吃越少了,每天都還會記得吃一把堅果,我可惜就是血糖高了一點。我現在都會固定回診檢查,常常去問問題。」眼前這位姊姊,已是一位能夠照顧自己的人了。這場兩人對話,從頭到尾就沒有我可以插話的餘地,我能給的也是這麼多資訊而已,但她早就靠自己學會了。願意照顧自己的人,就是願意照顧自己。不用子女盯著看、不用擔心誰又跑去買地下電台產品。你能想到的負面結果,通通都一掃而空。將生活上的行為改變,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而且隨時都需要毅力與勇氣。人只有在覺得「自己的付出有價值」時,才會感受到「貢獻感」,才能夠擁有持續下去的毅力與勇氣。利用他人的關心,將自身無怨無悔地推動向前。(本文摘錄自印刻出版《吃藥之後,然後呢?:從文明病纏身,到減少吃藥的第三人生》)(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2-03 失智.新手照顧
有失智精神行為怎麼辦?醫授「與失智長輩互動7原則」,優先考慮非藥物治療
過年期間與過年後對於有失智長輩的家庭可能是個挑戰,一方面長輩能與許久不見的親人互動;另一方面,生活的變動也可能會給家人帶來一些負面的照顧經驗,例如:重複的詢問、打電話,同時在年節後家屬也需要多費心力,協助長輩調整回到原本的生活步調。與失智長輩互動的7大原則1.避免直接指正或過於執著失智長輩可能會忘記或認錯比較不熟的朋友家人,周圍的人應理解這是疾病表現的一部分。遇到這樣的情形不必太難過,若患者始終堅持己見,也不應該太執著於指正患者的錯誤,可以順著患者的意思應答即可,不需要過度刺激患者以免造成後續情緒起伏。2.穩定的生活模式讓失智長輩維持平常結構的生活作息及光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鼓勵患者每天在早晨能夠照射太陽光,或保持室內光亮,黃昏時應盡量讓患者處於寧靜的環境。親友應避免太早或太晚登門拜訪,建議以上午為主,以免影響患者的生理週期。白天應盡量保持室內光亮,黃昏時分應轉換為柔和的燈光,並盡量讓患者處於安靜的環境,避免影響夜晚的睡眠。3.面對反覆詢問,適時轉移話題失智長輩因記憶力退化之故,時常會有反覆說同樣的話,或是做同樣的事情,有時候甚至在短短幾分鐘內就重複非常多次,使得脾氣再好的家屬都失去耐心,而有的患者則是會做出重複的要求,這時周圍的人應善用失智長輩的特性,可以巧妙的轉移話題,讓患者的心思放到另一件事上,以減少重複問話或行為。4.矯正視力、聽力問題視力、聽力退化是漸進式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會慢慢適應退化的感官,所以不容易馬上察覺。但是若有視力、聽力退化會造成外界對於大腦的刺激降低,增加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所以失智長輩更應矯正視力、聽力問題,如配戴助聽器或是老花眼鏡。5.鼓勵失智長輩發揮其尚未退化的功能適當的認知訓練,給失智長輩多一點時間完成事情,鼓勵發揮其能力,多讓長輩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6.其他輔助療法介入懷舊治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有時可安撫病患情緒,轉移其注意力。結合精油的芳香療法也可以下降病人焦躁程度。7.注意長輩的身體健康失智長輩或因冷熱感覺不敏感,或因記憶力減退,天冷時常穿得太單薄,需要家屬協助添加衣物。另外因為長輩也常患有其他慢性疾病,也需要家屬協助按時服藥。行為精神症狀之處理流程先嘗試找出可能原因,是病人因素、照顧者因素還是環境因素?‧病人因素:可能是病人的基礎需求未滿足(如:餓渴、失眠、無聊、缺少互動)、疼痛、搔癢、本身個性問題、合併其他精神疾患、合併身體症狀、或與藥物相關。‧照顧者因素:需要先辨認照顧者的情緒狀態、會不會照顧者本身對病人狀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或是不良的溝通及照顧方式。‧環境因素方面:需要注意環境中是不是有過多或過少刺激。 (如:聲響或光線的干擾、病人活動量太低)或是受其他人之影響(如:病人離開熟悉的環境、主要照顧者變換、或是住院中其他病友干擾)。長輩年紀較大,時常有同時有多種慢性疾病,在面對失智相關行為精神症狀時,因優先考慮非藥物治療。若在嘗試過後仍改善有限,則應該再與老年精神科醫師討論是否需要增加或調整用藥。
-
2023-01-21 焦點.元氣新聞
過年親戚最愛問「薪水多少?結婚了嗎?」 跟親戚過招、紅包眉角這樣做準沒錯
隨著過年的日子越來越近,一年一度難得的長假又可以與親友團聚、慶祝節日,然而於此同時,包紅包、大掃除、親戚輩份表……各式各樣的事項也需要提前熟悉準備,在這麼多的細節中,總有一些會讓人感到苦惱的事情,就讓我們來看看網友都在討論過年時節會遇到什麼樣的煩惱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網友熱議的「過年煩惱」相關話題,帶您了解5大網友過年時常遇到的煩惱。對抗親戚問候打太極最有用 紅包習俗要注意!農曆過年是闔家歡聚的節日,許多親朋好友聚餐、見面十分熱鬧,然而在面對不熟的親戚時經常會需要面對各項「問候攻勢」,常常被問起「薪水多少?」、「有男/女朋友嗎?」、「結婚了嗎?」等私人問題,但也不好意思不回答,令人內心感到不舒坦。由於幾乎每年都會經歷1次這樣的煩惱,有網友便整理出許多應對方法,其中1種方式是「先發制人」,如在被問到賺多少時「除了回答外也要反問」,或是「轉移話題問他領多少、怎麼那麼少要不要換工作,問到讓他沒機會問你」,以打太極的方式轉移掉不想回答的問題,結束令人尷尬的對話。「紅包怎麼包」也是個學問,在習俗上紅包建議包雙數,不過隨時間演進,過年時的紅包也常常出現5百或1千等含有奇數的數字,雖然如此,仍然有網友遇到親戚埋怨自己只包5百元給小孩不吉利,發文者傻眼道「別人包1千明明也是單數,怎麼就沒有抱怨呢?」,吸引贊同表示「包紅包是心意」,錢根本不應該是重點,還是依據自己的經濟情況去做衡量,不要太在意他人抱怨,或是可用「與其他親戚協調」的方式,確保每家小孩收到的紅包數目與家長送出去的差不多,較不會產生自己付出較他人多的困擾。大掃除不可省略! 想請人掃記得提早預約「大掃除」也是令許多人困擾的習俗,雖然將家裡從裡到外打掃乾淨能夠除舊佈新,迎來新年新氣象,但掃除的工作真的十分累人。有網友在新年前發文感嘆道「明明不髒的家又要天翻地覆一遍了」,抱怨大掃除時常常被清潔劑的味道嗆到又腰酸背痛,許多人留言建議發文者可以「花錢請人打掃」,就不用自己動手了,然而也有人提醒「過年大掃除很難叫得到人」,表示有同樣想法的人很多,若是有請人打掃的打算需要趁早預約;若是不想在新年期間被打掃工作壓垮的話,建議平常便養成物歸原位,保持空間乾淨的習慣,或至少要將東西放整齊,減少清潔時搬運物品的工作量。距離春節越來越近,為了應對春節期間的困擾,不妨參考網友們的經驗,從中學習不同的技巧來見招拆招,讓煩惱迎刃而解,開開心心過個好年!★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3-01-20 醫療.巴金森病
陪巴金森病媽媽抓看不見的蛇,照服員籲:記錄發作時間作為指引
「幻覺」對於巴金森病(也作帕金森病)或失智症患者家屬來說相當棘手,狀況突然或反覆地出現,往往苦惱整個家,久了還可能產生衝突。長年研究神經退化議題的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何瑞應表示,巴金森病患者通常在十年後會有幻覺症狀,盛行率約40%,出現的時間以夜間居多。擔任照服員三十多年、新活藝術專案經理王素蘭說,照護者這時能記錄發作時間,作為看診治療的指引。巴金森幻覺怎麼解 陪媽媽演出「捕蛇記」臉書社團「幸福巴士」中有民眾分享,她陪著罹患巴金森病的媽媽上演一齣「捕蛇記」,當時媽媽喊著一條不存在的蛇鑽進了家中牆內,面對無動於衷的家人,媽媽只好親自上陣抓捕,她心想不如就陪著演戲,配合將蛇抓進了塑膠袋扔出門外,果然,媽媽的心情平穩下來。巴金森病是高齡族群退化性神經疾病之一,典型的症狀會有手腳不自主抖動、四肢僵硬、行動遲緩或平衡障礙,而非動作性的症狀會有失眠、憂鬱、便秘、尿失禁,然而,到了後期巴金森病患者約有2到3成會合併失智症,特別是罹病十年後,機率會提高許多。針對巴金森病的幻覺症狀,何應瑞分析,統計有25.5%患者有輕微型幻覺或錯覺,22.2%是具體型視幻覺,9.7%有聽幻覺,此外,也有部分是觸覺、嗅覺或味覺的幻覺,通常會有幻覺的巴金森病患者,罹患疾病的時間較久且年紀也較大,而且患者通常在白天的精神狀況不濟,運動功能差,憂鬱症情況也嚴重。他說,幻覺出現的時間點,在夜間或較暗的地方居多,大多數患者出現幻覺時依舊保有洞察力,但觀察到患者很少會說出自己有幻覺症狀,主要怕被別人認為是精神疾病,也因此巴金森病的幻覺盛行率可能比研究報告中所呈現的人數還要高。巴金森病?失智症?專家:初期難鑑別除此之外,失智症當中退化性的阿茲海默症,屬於中樞神經系統退化,侵襲腦部記憶、認知、語言;路易氏體失智症則在於認知功能障礙、重複性的跌倒、出現幻覺等,兩者在記憶上都會出現狀況。何應瑞補充,阿茲海默症的幻覺是呈現過去片段回憶,因為記憶喪失,表現出時空錯亂的記憶,而路易氏體失智症的視幻覺則是能詳細描述,此外,聽幻覺的症狀,除了在巴金森病會出現之外,路易氏體失智症同樣也有。他也說,路易氏體失智症隨著病程惡化,也會出現巴金森病的運動障礙,種種症狀與阿茲海默氏症或巴金森病有雷同之處,初期確實不容易鑑別診斷。幻覺出現別否定,記錄發作頻率回診評估 「出現幻覺不要直接否定,這會讓病人受傷、挫折,下次也不會想告訴你。」王素蘭分享。此時,家人或照顧者能以平視或低視角,蹲在患者身旁,和緩地詢問或先傾聽,進而可以轉移話題並帶離當下的位置,藉此分散注意力,如果變成了一來一往對話,會落入沒完沒了的循環中。她說,家人能初步記錄下生活作息時間,像是每天幾點用餐、上廁所、夜間起床次數,還有幻覺出現頻率,這都能作為接下來與醫師或日照中心照護人員溝通的重要線索,進而透過藥物劑量或作息調整。王素蘭也說,對於退化性的疾病仍是建議多外出社交產生刺激,出去後即使長輩不願說話也沒有關係,多少能消耗些體力。【加入Facebook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 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歡迎您加入
-
2022-11-23 失智.新手照顧
「候選人匯來買票錢」失智者選前陷混亂 醫提2招預防
2022九合一選舉11月26日登場,候選人頻透過實體、電話拜票爭取選民認同,不過對國內近30萬名失智者來說,外來刺激過多可能會增加混亂、不安情況。醫師提醒,家屬可協助減少收看政論節目頻率,改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但仍鼓勵失智者參與投票,因投票是基本公民權益。近期有失智者家屬反應,選舉前夕氣氛濃厚,家中的失智長輩變得混亂,甚至高齡媽媽還稱,「打電話拜票的候選人,已匯買票的錢到我帳戶,叫我幫他刷簿子確認。」讓他相當困擾。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表示,不同程度的失智者的思考力差異大,中後期的失智者基本上無法語言表達、也無法做出決定,例如不能問他「要不要吃飯」,只能以命令句說「現在要吃飯囉」。因此會受選舉氛圍影響的,多半是有思考力的極早期、早期失智者。甄瑞興指出,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0.5分的極早期失智者,仍有部分思考能力,也可以上班、執行事務,不過短期記憶不佳,而近期若接到候選人拜票電話,極早期失智者可能會產生混亂、無法判斷;若以阿茲海默症患者而言,並不會增加幻覺,但會讓他不知所措。甄瑞興表示,並非每個失智長輩都會出現混亂,以臨床上統計,約30至40%的個案會伴隨妄想、急躁行為,而多數個案個性溫馴、沈默。若出現混亂時,會協助家屬以行為治療方式來改善,若無法改善時,才會考慮以藥物控制的方式,減少混亂情況發生。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表示,失智者因認知功能障礙,會出現混亂、無中生有、劇情不對的對話,例如有候選人電話拜票、或僅由官方語音拜票,對失智者是外來刺激,無法判斷,同時讓他聯想到過去經驗,誤認「候選人買票」,要家人幫忙刷存摺確認款項。蔡佳芬建議,家屬遇到這類情況,避免質問或與其衝突、罵他「亂講」,可改用委婉、較有創意的說法,例如告訴失智長者,現在規定不可以買票,或告訴他現在行情不好,帳面上匯個小錢給長者,假裝「有收到」,盡量安撫失智長者,避免與其爭論。蔡佳芬指出,若失智長者本身熱衷政治,若選情不如預期,少數失智長者出現負向情緒,可能表現過於激烈,建議家屬別讓失智長者看太多政論節目、減少新聞報導刺激,可以增加其他戶外活動。台灣失智症協會副秘書長陳筠靜表示,候選人到家裡按電鈴、問候拜票,對失智長者來說很陌生,即使候選人已離開,失智長者還是會認為「有外人在家」、「東西被拿走」等,容易處在不安、混亂當中。甚至拜票電話、詐騙電話也分不清楚,不小心就把銀行帳戶外洩。陳筠靜指出,對政治狂熱的失智長者,選舉期間容易亢奮,不管在家裡或外面,只要一想起政治話題就激動、跟著電視罵,建議家屬技巧性地降低失智者看政治新聞的頻率,或轉移話題,改聊其他生活事情,不要聚焦在選舉,若出現精神症狀、行為問題影響睡眠,應找醫師諮詢。甄瑞興建議,若情況允許,希望家屬盡量鼓勵失智長者參與投票,讓他參與社會活動,從踏進投票所、蓋章、投票等一系列動作都順利完成時,對失智長輩來說會感覺成功、快樂,彷彿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失智老人不是植物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只是不記得什麼事」。蔡佳芬提醒,投票是基本人權及公民權,失智者只要沒有被褫奪公權,仍然有權利參與投票,即使失智者蓋錯也無妨。陳筠靜表示,考量選舉程序、資訊多,中央選舉委員會也提供「公民投票易讀版指南」,讓家屬可以帶著失智長者、身心障礙者閱讀,此外投開票所現場都會提供無障礙規劃,若失智者有身障證明也可出示,現場可優先進行投票。
-
2022-10-07 醫療.懷孕育兒
「你確定要麻醉嗎?我媽沒有。」護理師曝產房荒謬對話,竟句句都讓人氣到想離婚
還記得當初陪你進入產房的那個人是誰嗎?相信不少孕媽咪都是由另一半陪產,網路上也有不少老公陪老婆生產時發生的「趣事」。國外一名護理師荷莉(Hollyd)就曾經在網路上分享她在產房聽到爸爸們的「荒謬對話」,且句句都讓人直呼生完孩子想馬上離婚!產房荒謬對話曝光!句句都讓人好想離婚?根據《紐約郵報》報導,這名護理師荷莉在抖音上拍片分享她在產房所聽到的荒謬對話,包含「我認為你應該選剖腹產,因為花太多時間了。」、「你確定要硬膜外麻醉嗎?我媽沒有。在你做出決定之前,我們應該討論一下。」、「這大概需要花多長時間?我這周末有計畫。」、「等寶寶出來之後再叫我,我有點累。」、「醫師請幫我在那裡多縫一針,我們希望跟之前一樣。」等等。不少網友在看完這些荒謬對話之後,也都紛紛留言:「我猜他們現在都變前夫了。」、「請給我離婚協議書。」、「男人真有膽識。」而累積6年工作經驗的荷莉表示,通常她聽到這些荒謬對話都會先觀察一旁準媽咪的反應,若是媽媽覺得有趣,她也會跟著一起笑;若是媽媽看起來不太開心,她也會趕緊轉移話題來緩解氣氛。※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2-08-13 焦點.生死議題
安寧之路─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醫:需要全體家庭成員的投入,尊重病人的意願、支持他的需要
安寧之路給住院的重病者帶來很多的壓力,諸如:對陌生者的懼怕、自憐、統整性的壓力、被分離的焦慮、失去身體功能變成廢人、害怕愛被剝奪、悔恨與愧疚感,或追尋另一個希望。這是一連串的變化,很多病人在這段期間會學習不斷地適應,當然心理支持者,如社工或家人、朋友,人數愈多則適應愈快。有許多人覺得自己被孤立了,該看的親戚也來了,沒有來的親戚沒什麼話好說,乾脆也不來了。假若病人可以看到人生的前景,了解真理,知道永生或生死相續的哲理,或許他們漸漸會看得開。相反地,假若未有安寧團隊加入,或者家屬不同意加入,那麼他們的焦慮不能得到紓解,癌症的疼痛得不到緩和,對未來完全看不到前景,他的焦慮將轉成更深的憂鬱。這種臨終之路才是真正的淒涼與孤獨,甚至有被世人遺棄的感覺。而這與社會文化的階層、風俗習慣、人文醫學的精緻化、人生哲學與宗教的普遍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從西藏的拉薩到美國的紐約,由大都會到農村,我們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安寧之路。安寧之路需要集專業醫療團隊的意見及家屬的配合,而病人本身也有自己的功課該做,如此才能走得圓滿。自古聖賢多寂寞,尋找真理之門是個窄門,必須放棄很多世俗的價值觀與眾人的看法才進得去,所以任何人面臨自己生命的終站或安寧休息的地方,必然百感交集。從病人的、家屬的、社工的、護理人員或臨床醫師的角度,都可以觀察到多方面的情緒變化與轉換。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 基本上,大部分的民眾會把臨終的病人送往醫院,因為家屬不知道該怎麼辦,良心上又害怕虧待了病人。家屬有自己的愧疚感或可稱之為另一種無奈,尤其是面對有死亡恐懼的病患。這時,我們能為他做些什麼?當醫學已進入緩和治療的方向,不再做化學抗炎治療,不做放射治療,年齡老邁加上多重器官衰竭,生命跡象不穩定,家屬急欲知道:如何能立即解除病患之痛苦,尤其是身體之疼痛?目前採取的治療模式,能否為他們勾勒一個新的願景?例如:可以讓病人再度看日出,上館子吃一頓好飯菜。也就是說,家屬很願意滿足病患的最後願望,或解決他們未了的心願及遺憾。有時醫護人員也會感慨,平時他們不就可以去完成了嗎?為何到了臨終前才有這些需求?其實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先考量(Priority),大部分的人努力於繼續奮鬥,做更新穎的治療,而逃避提早去安排人生末段的功課。有些中年人或許有經濟壓力,想多為家庭付出,所以在生病的過程裡,他們無暇安排舒適的生活,就連出國也是在洽談公事或生意。許多人認為他們沒有真正好好地為自己而活,他們總不願意承認生命這麼快就要結束,甚至逃避而不正面去思考他們已瀕臨死亡。是故在安寧的路上,他們有太多的遺憾。人生不該是這樣,應該更豐富、更精采才對。對家屬而言,是一種失去,失去情感的依靠、經濟的依靠,失去家庭功能的完整性。安寧之路需要全體家庭成員的投入從現實面考量,每個人生活的重心都在家庭,祖孫三代都是生命共同體,牽動著相互間的責任、義務以及財產。安寧之路就是所有家庭成員都要投入,並學習各種層面的適應。首先,必須學習解決家庭內部的衝突,包括照顧病人的危機處理、經濟問題、財產分配,甚至保險給付。其次,對於病情的焦慮、不確定性,以及死亡之等待,應以平常心視之。大部分病人與家屬也都了解奇蹟不會出現,所以一旦醫療過程進入安寧階段,就不必要臨時反悔,再要求做更積極,甚至實驗性藥物的治療,除非主治醫師有新的、正面的評估。第三,醫療團隊可以了解家屬的需要,預先告知家屬未知的事情,提供更多的專業,協助他們;了解他們的困難,幫忙解決家庭照顧(Home Care),還需要正面肯定家屬的價值。治療的選擇(Decision Making)必須由病人充分了解後決定;同樣地,安寧之路的種種事宜必須由家屬來自行參與,醫療團隊只是協助執行。第四,對病人而言,也有功課要做,就是讓他面對自己,讓他自覺(Self-Awareness)或稱為觀照內省,由理性來重新審視人生必經之路。或許病人會很無助、很孤獨,醫護人員應經常訪視,以幽默的態度聊天,以觸摸病人的手來表示關懷,這種心理支持也是很重要的,但須建立於彼此互相認識或長久良性的醫病關係基礎上。很多情況是家屬平時不出面,俟病人臨終前,許多熟識的家屬統統出面,互動不甚良好,偶有不少尷尬的場面。病人此時或許會問醫師:「我快死了嗎?」當然是這樣的,古人常會自覺大限已到,故提早叮嚀家屬,交代後事。現在有許多有修行、有自覺的病人也會如此做,然而醫師面對這種問題,通常笑而不答,轉移話題。其實不用多說,發問的病人從醫師的肢體語言早已知道答案了,只是醫師不願明說而已。一般而言,病人問醫師他是不是快死了,在疾病末期的時候,病人只是要確定一下,那麼他就知道該怎麼做了。若是在疾病的中期問同樣的問題,則是代表:是否治療效果不好?是否變得愈來愈嚴重?該不該換其他的新藥?同樣的問題「是不是快要死了?」有其不同層面的心理期待,但至少表示他不會逃避。醫療人員在處理的時候,應察言觀色、幽默地回應,才不至於碰觸到最敏感的話題,引發不必要的情緒衝突。尤其是在面臨病重時,醫師或許會向家屬談DNR(拒絕心肺復甦術,見67頁註1),不做積極心肺復甦術(CPR)的問題。有時醫病關係良好的,醫師也可以主動詢問病人的意見,在心肺功能停止時是否不用做心臟按摩、插上氣管,以及電擊心臟、使用呼吸器等。或許病人要事先考慮這些問題會有點困難,但總是會面臨到的。有時家屬會要求留一口氣回家,有的老家在大臺北地區,有的在中南部,這些細節都應事先溝通,由醫師依病人的生命跡象做出判斷,安排救護車、隨護人員,以及告知診斷書的簽發方法等。這些都可以坐下來談。尊重病人的意願、支持他的需要DNR簽字後,每一位醫療人員都應遵守。除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做出不同的決定,否則值班醫師或其他醫師不應依各種考量,包括企圖提高病患的存活率,使臨床研究的成果有比較亮眼的成績,而違反病人的意願。精神科醫師有一種做法,稱之為「前置導引」(Advanced Directive),以尊重病人存活的意願與興趣,乃至於臨終的種種安排,包括簽立生前預囑。這種尊重是很重要的,但是許多家屬往往到病人臨死前一刻仍不放棄治療,並違背病人想回家往生的意願,將病人放在加護病房折磨了一個月,然後死在醫院裡。有些病人在加護病房的日子裡很沮喪,自行拔管抗爭,做手勢或寫字表示他想出院回家,而家屬卻要求醫師不能同意出院,繼續留在加護病房,甚至連CPR都不能省。發生這種情形時,家屬在探訪病人的時刻,病人幾乎都閉著眼睛抗議,不理會家屬。有時病人躁動不安,醫師只好為病患打呼吸肌肉的鬆弛劑,甚至以安眠劑讓病人不得反抗。這種做法離安寧之路實在太遠了。安寧之路,每位家屬成員及醫療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護佐、社工師、關懷師、心理師都是成員,都得參與溝通,讓家屬了解疾病的預後,有無新的治療選擇,緩和醫療的正面意義,以及期待康復的可能性或可能性。許多不確定的焦慮感是源自不清楚狀況,而衍生過度的預期或過度的沮喪,這些情形下都應趕緊追求最高的靈性。為最親愛的家人臨終時畫上人生一個圓滿(Wholesome)句點,畢竟人生不應該在乎長短。然而,我們有時也會遇到安寧適應不佳的個案(Poor Adjustment),普遍的特徵是沉默寡言,談話透露無助感,對治療產生懷疑,與醫師互動不佳,不說出真心話,焦慮無奈,對許多建議容易放棄且呈現負面的心態……對這一類適應不良的病人,除非他們自己願意走出來,否則沒有人可以幫得上忙。佛曰不能渡化無緣的人,開導臨終者仍需機緣,否則多說無意義,似乎在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人生哲學。多半這類型的病人到了末了,會要求自動出院,而很快地在出院的兩三天後在家中辭世。我們可以理解這種無奈,所要做的是尊重當事人,支持他們的需要。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
-
2022-04-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已獲總統徵詢接掌衛福部?邱泰源語塞、轉移話題
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是年底大選熱門人選,外界高度關界陳時中的辭職參選時機、接任人選。有消息外傳民進黨七月將徵召陳時中參選,由民進黨籍立委、醫師公會全聯會邱泰源接任衛福部部長。邱泰源今於立院接受媒體聯訪時明顯心情愉悅,侃侃而談,但被問到總統蔡英文是否已找他談過接任部長?邱泰源忽然語塞,停頓片刻,隨即把話題轉到防疫上。被問到外傳將接任部長,邱泰源開宗明義表示,自己不關心這件事,他在乎的是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對於國家來說是更重要的。他自己身為立委和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關心醫療量能如何結合疫情中心的政策,進而密切照顧人民健康。「我是醫界小小的一份子,跟大家一起努力。」邱泰源表示,自己在立院就是針對國際和民生相關的法案,做到對人民最好,也能照顧弱勢,兼顧愛心和關懷,這是在為醫療找出路、為人民謀幸福,「這在任何一個職位都做得到。」既然任何職位都做得到,至於是否有意擔任衛福部部長來做?邱泰源沒有正面回答。他強調,自己在台大醫院師投入30年培育醫療人才,他主張「全人、全家、全社區」的照顧,他也是安寧緩和醫療的專家。希望在高齡社會下,每個國民由生到死,都得到最好的、有尊嚴的照顧。對於陳時中未來參選,邱泰源也表達高度支持,他說,陳時中各方面都表現地令人敬佩,是非常適合的人選。邱泰源表示,蔡英文總統高瞻遠矚,提出新台灣模式,醫界一定全力配合,協助台灣守住疫情。總統蔡英文是否已經找邱泰源談過擔任衛福部部長一事?原本對答如流的邱泰源,忽然明顯停頓,然後說「不要去談這個,談怎麼把防疫做好比較重要。」媒體追問,那麼總統是否找他談過如何把防疫做好?邱泰源表示,總統非常關心醫界防疫,任何場合遇到互動時,在疫情嚴謹時也透過視訊,府院都與醫界和衛福部都保持立即而密切的聯繫,從疫情到現在「溝通通暢。」
-
2022-02-02 失智.新手照顧
生活照護/失智者過年 注意作息別亂了套
失智症病人的症狀會隨著很多因素變化,譬如:季節轉換、天候改變、環境變化、生活作息劇烈變動、患者的睡眠情形,或是其餘大大小小的身體狀況等。以季節或天候來說,日照時間縮短和氣溫快速下降,很容易造成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跟著變壞。造成日照減少最常見的情形就是陰雨天,或是深秋到初春這段時間,患者常有認知功能衰退、行為混亂,或是睡眠紊亂等問題。在一年日照最短、天氣最冷的一段時間裡,新年假期可算是一個對失智症患者不友善的時節,患者的主要照顧者們,或是前來拜訪的親友們,該為患者注意些什麼呢?1.盡量維持原本的作息首要應該盡量維持患者原本的作息模式。親友來訪時不可過度刺激患者,避免太早或太晚登門拜訪,影響患者日常的醒睡周期。白天應盡量保持室內光亮,黃昏時分應盡量讓患者處於安靜的環境,以免影響之後的睡眠。2.不要執著於指正錯誤失智症患者隨著疾病嚴重程度,可能會忘記或認錯比較不熟、甚至某些常見面的家人,這是疾病的一部分,並不是真的忘了你,只是想不起來而已。遇到這種情形不必太難過,也不應該執著於指正患者的錯誤,若患者始終堅持己見,可以順著患者的意思含糊說過去,以免過度刺激患者造成後續照顧的困難。3.患者反覆詢問,巧妙轉移話題有時患者也會反覆說同樣的話,或是做同樣的要求,譬如一直要求家人吃同樣的東西,或是反覆問家人什麼時候來的,或是什麼時候會離開。這時應盡量巧妙的轉移話題,讓患者的心思放到另一件事上,而不是強力的制止他。4.注意患者的保暖失智症患者也常常忘記天冷應該添加衣物,在見到許久不見的親人時,注意力更是常常沒辦法放在自己身上,所以在一旁的親友應時常注意患者的保暖。與患者相處的時間過了一年就少了一年,希望年年不留遺憾。
-
2021-06-14 焦點.元氣新聞
吸毒絕對沒有灰色地帶,一口都不能嘗試!識毒反毒親子一起來
吸毒對身體與大腦的傷害是一輩子的我永遠忘不了在我十幾歲的某天,我媽一進門滿臉驚慌地跟我說,村子裡某某某的兒子突然暴斃身亡。我問媽媽,不就是那個才新婚不久、每天晚上都牽著老婆在村裡散步、曬恩愛的大哥哥嗎?老媽點點頭。對這個村裡的大哥哥我頗有印象,因為小時候我就常常聽媽媽說他也不知道混到哪個幫派交了壞朋友,便開始吸起毒來,之後愈陷愈深,已到了無可自拔的地步,往往毒癮一發作,就在村裡挨家挨戶地亂敲門,到處要錢想要買毒,有時可憐兮兮苦苦哀求,有時又像兇神惡霸讓人退避三舍。老媽都說,在那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敦親睦鄰的單純年代,她很怕惹麻煩,有時不小心開門撞見他,就乾脆塞錢了事,真的害怕毒癮發作的大男孩突然失控。大哥哥年少輕狂了幾年,之後去了勒戒所成功戒了毒癮,本質善良的他似乎浪子回頭了。他有了一份正當的工作,也娶了一位嬌妻,感情緊密的全村人都一致為他的改頭換面感到無比欣慰。連我這個村裡的小輩每次撞見他牽著可愛老婆的手,一臉如燦陽般的臉孔,簡直和過去判若兩人,我都忍不住從心底冒出扎扎實實的兩個字:真好!可是,怎麼幸福倏地就沒了呢?原本以為人生從此由黑白轉為彩色的大哥哥怎就突然暴斃了呢?媽媽打聽之後才知道,原來十幾歲開始大量吸毒的他,腎大有問題,健康狀況其實已被破壞,因此,即使小感冒都可能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大哥哥就這樣無預警的走了,村子裡每晚小倆口的幸福剪影也消逝無蹤。當時才十幾歲的我因為親眼看到這個活生生、血淋淋的案例,於是很早就警戒到吸毒的可怕,特別是了解到,吸毒的遺害是一輩子的。在「青春期的腦內風暴」一書中,腦神經專家Frances E. Jensen及Amy Ellis Nut就提出,不論在英國、加拿大、荷蘭、美國等各地所做的研究都顯示,毒品對大腦及身體的傷害與改變,即使在戒斷之後,其影響是一輩子的。爸媽請注意:毒品變身誘人零食,小學生也難以抗拒事實上,當時村子的孩子從小都玩在一塊兒,幾乎幾十戶人家就是生命共同體,別說在村裡的父母輩從來沒想過孩子會吸毒,就連我們做孩子的,都覺得吸毒這件事離我們相當遙遠。從過去我的童年到現在,父母幾乎未曾改變的一個迷思就是:沒想過自己的孩子會去吸毒!過去我的時代,爸媽頂多覺得孩子只是愛玩不讀書,現在的爸媽覺得孩子只是省話、愛滑滑手機,因此相當容易忽略孩子吸毒的可能性,尤其,如今的毒品早已不像過去,從外觀上明明白白的就告訴你:這就是毒品。孩子或許脆弱,但至少理智上還可以分辨毒品,如今的毒品早已變身,完全以可愛花俏誘人之姿,投兒少之所好:軟糖、跳跳糖、巧克力、果凍、科學麵、咖啡粉包、梅片、汽水、甚至連維他命、斯斯感冒藥都可能是毒品。人生經驗有限的孩子對於混淆視聽的山寨品牌、具超級吸引力的卡娃伊包裝、甜蜜蜜香噴噴的口感,又怎能有警覺心與抵抗力呢?今年警方在苗栗市查獲一名黃姓男子持有並販賣大量的毒品果汁包、咖啡包、液態毒品包,這名黃嫌被查獲後還標榜,新興液態毒包「方便飲用、不用沖泡即可食用」,在酒店、KTV,很容易摻入酒類或飲品中,讓人毫不設防,更可怕的是,一經飲用,便使人上癮。現在的年輕人哪個不唱唱KTV、不泡泡夜店呢?如果一堆美味誘人、看來又無害的假零食真毒品剛巧在這些場合現身,只要其中一人稍微吆喝一下,在強烈尋求同儕認同的這個年紀,誰還會有腦子提防警覺呢?太多孩子都認為泡一杯香噴噴的咖啡來喝、吃一顆軟糖,有那麼嚴重嗎?就這樣,吃了一口,就來第二口,接著一口接一口,像溫水煮青蛙慢慢就成癮了。正因為如此,如今吸毒的年齡已不再像過去我的時代,多半是進入中學之後才碰觸,從數據顯示,現在的小學生已有吸毒現象,因為毒品正以誘人之姿,投兒少所好:軟糖、巧克力、果凍、咖啡粉包等包裝,讓判斷力更低的小學生難以分辨和抗拒,爸媽絕對需要警識到「防毒、反毒」的重要。青少年的大腦特徵特別容易讓他們擁抱毒品兒童青少年是一個最容易沉癮於毒品的階段,這和他們未成熟的大腦密切相關。首先,兒少的理性大腦前額葉上還沒完全長好,因此,尚未發展出深思熟慮的洞察力,他們短視近利、無法預想後果,因此,即便不斷警告他們吸毒會產生多麼可怕的後遺症,但就如我在《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裡所寫的,對青少年而言,「未來的鞭子」絕非是「眼前紅蘿蔔」的對手!再者,大腦的酬賞中心--依核,在兒少時期也比成年期更加活躍,會一直發送訊號要他們去追求刺激滿足感。因此,兒少的大腦幾乎會自動尋找高風險、高獎勵的活動,特別是只要花一點點小力氣就能獲得超大快樂的活動,以快速提高多巴胺的濃度。還有一個大腦特徵也間接導致他們特別容易擁抱毒品,如我在我的著作《家有青少年之父母生存手冊》裡曾經歸納過的腦神經發展結論:青少年的大腦常被發射強烈情緒的部分所挾持掌控,這部分就是大腦的情緒看門狗「杏仁核」,只要有威脅、壓力、受到攻擊等負面的感受出現,這個激動的看門狗就會亂吼狂吠。偏偏青少年的杏仁核特別敏感,比起人生其他階段反應更劇烈,往往一倍的壓力就會自動膨脹成數倍的力道,在升學、考試、複雜人際、身心劇烈變化的種種壓力夾殺之下,這更促使青少年樂於接受最簡單、最方便的減壓方式—吸毒,特別是不善於表達情緒、也更缺乏自覺力的男孩,在壓力大到無可宣洩時,極容易以吸毒作為紓壓逃避的手段。兒少集體吸毒,只為尋求歸屬感我記得讀小學時,我放學常經過一處小山坡,常常看到地上橫七豎八地一條又一條的強力膠條,當時我很好奇,為什麼老是有人要在這滿是綠樹、空氣清新的公園使用強力膠呢?到底做什麼用呢?稍長我才知道,強力膠是當時最廉價的毒品,原來每天深夜都有一群青少年聚集在這裡吸食強力膠,才留下那一地的狼藉。這讓我留意到,青少年吸毒的模式很多都是集體進行。青少年的依附關係已從「父母」很自然地轉移到「同儕」,因此,此時期,朋友就像是他們最大的資產,誰不想擁有最多最大的資產呢?獲得友誼、找到歸屬感,是青少年最大的動力來源。為了展現對同儕團體的效忠,創造同樣的印記、共同的經驗值,青少年才管它是好事、蠢事或是荒唐事,just do it沒在怕!所以死黨一句「吸一口不會怎樣」、「我罩你」、「不吸就不是我朋友」,就輕易破解青少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基本判斷力與堅持力。 因此,就如同「青春期的腦內風暴」一書提及,十個上癮的人當中有九個人都說第一次吸毒是在十幾歲。而根據台灣2019年食藥署的資料顯示,我國初次接觸毒品的人口中,大約每五位就有一位是發生在19歲以前。反毒,成了校園、家庭裡刻不容緩的議題。而且最可怕的是,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神經元對毒品的反應特別強烈,然而,顯現在身體上的副作用卻不明顯,這更讓青少年覺得吸毒沒什麼大不了,因此就更加卸除戒備心、更易於成癮了。另外,我也曾和大學生討論過吸食大麻的問題,有大學生提出在國外有些地方吸大麻是合法的,既然如此,代表吸大麻問題不大。不過,許多毒品研究專家都有一致的結論,那就是,大麻雖非毒性極強的毒品,但其最大的危機是,大麻通常是導致一連串使用更危險非法毒品的「敲門磚」,總有一天,大麻就再以無法滿足更高濃度多巴胺的需求,於是,青少年就會從大麻、迷幻藥、安非他命…一直玩到整個身體全壞掉、腦袋ㄎㄧㄤ掉。幼稚園就植入反毒概念,一點也不嫌早美國青少年專家Josh Shipp在「解碼青春期」一書中提到,也有不少父母雖然感覺到孩子有點怪怪的,但是會被「對孩子的愛」所蒙蔽,而傾向欺騙自己:我的孩子不可能吸毒!因此不少家長在試圖介入孩子濫用藥物的問題時,都為時已晚。尤其剛開始碰毒的兒少在表面上與常人無異,難以判斷,因此錯過了介入的最好時機,而到了青春期,孩子在心理上傾向和爸媽保持距離,因此想要發覺孩子碰毒變得更為困難。因此,我認為反毒教育絕不是等到青少年在來談,在這個誘惑力無比巨大的複雜社會,販毒者只會千方百計、無所不用其極的誘惑更多兒少吸毒,因此,反毒教育愈早開始愈好。我記得我在演講時,曾經把很多變身為飲料與零食的毒品照片播放出來,居然在座有不少爸媽根本不清楚那些是毒品,可見得對目前毒品的變異與防毒方法、辨認孩子是否吸毒…這總總毒品知識,連爸媽自己都在狀況外,因此,爸媽絕對有需要跟著孩子一起建立「識毒知識」。最好就是從他們極年幼純潔時就植入「拒絕毒品」的堅強信念,知道毒品會破害健康、毀掉人生。幼稚園會不會太早?當然不會!如同從小訓練刷牙洗臉的好習慣,愈小建立愈穩固。這邊有一首國泰人壽特別製作的可愛反毒歌,小小孩可以一起唱唱跳跳,藉著琅琅上口的關鍵歌詞,從小就建立反毒信念。【國泰反毒操主題曲~反毒小英雄】對於如何拒絕好朋友的慫恿,及辨認現今五花八門的毒品,也請爸媽找機會跟孩子一起看看這則影片。【國泰人壽森林小學堂(反毒篇) 】 此外,以下影片可以讓孩子了解到吸毒的可怕後遺症,以及快速掌握拒絕八招:堅持拒絕、告知理由、友情說服、自我解嘲、反說服法、反激將法、轉移話題、遠離現場:【國泰人壽森林小學堂(拒毒篇) 】自在互動的親子關係,有歸屬感和目標感,才是遠離毒品之道當然,最重要的,是從孩子小時後就營造親子能自在互動的家庭氛圍,爸媽每天別忘花一點時間和孩子聊個小天,絕對不要小看這一點一滴的愛的存款,孩子到了青春期,會因為發展獨立自我的需求而和父母漸行漸遠,但是因為從小就已經建立好對父母的信賴與親密自在感,於是,當他們遇到問題時,第一個想要諮詢的,絕對就是親愛的爸媽。而陪伴省話又渴望隱私的青少年,雖然如我書裡所言,爸媽平常最好的方式就學著像「盆栽」一般默默地散發光和熱,但除了「不囉嗦的陪伴」,絕對不可省的,就是從旁默默且仔細的觀察、用心感受青少年的成長與變化。放手絕不等於放心,絕對不要因為覺得孩子長高長大了,就整個丟去放牛吃草,觀察每天有哪些時機、或是在哪些場合是他們願意敞開心房聊天的,就把握這些機會,請務必避開地雷話題「課業與分數」,從他們有興趣的話題切入,趁他們打開心房時,就快狠準地見縫插針,傳達反毒與防毒的重要與相關知識。此外,多半會接觸毒品的兒少都有一些共同特質,第一個就是「感到無聊」,沒有特別感興趣的事情,缺乏目的感與成就感,和同儕之間無歸屬感、感覺不到愛,因此,只要有機會接觸到毒品,他們很容易以此方式排遣無聊感和缺愛的壓力。因之,爸媽藉由日日的關愛與陪伴、營造自在親密有互動的家庭氛圍,幫助他們找到排遣無聊的興趣,感受到愛,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一起討論真實新聞,爸媽一起建立識毒知識只要是毒品,絕對沒有灰色地帶,那就是:一•口•都•不•能•嘗•試,再善良的孩子只要吸毒成癮,最後絕對都會性情大變、失去人性。如美國青少年專家Josh Shipp所說,孩子一旦踏上吸毒之路,只有兩個結果:不是變成騙子,就是變成小偷,絕對不再是你所熟悉的孩子。因此,只要有相關的新聞,比如吸毒過量致死的案例、膀胱纖維化而天天得穿尿布、三十歲少婦吸到看起來像六十歲老太婆的種種活生生的新聞,我都一定找機會給孩子們親眼看到、並且一起討論關於毒品的相關知識。因為他們不像我,在成長過程中,就親眼看過身邊熟悉的人因吸毒而毀了生命,所以,所有真實又可怕的新聞事件,就是給孩子最好的震撼教育!腦神經專家Frances E. Jensen及Amy Ellis Nut直截了當的說:不要以為和孩子討論毒品這件事只要說一次就可以,絕•對•不•夠!新聞事件、隔壁鄰居的故事,逮到時機,就要機會教育。更重要的是,家長自己有沒有具備足夠的「識毒知識」?您知道吸毒之後的各種生理反應嗎?•常昏睡•體重暴重或暴輕•精神恍惚•未感冒而經常流鼻水•喜怒無常•突然花費變多•房間出現燒塑膠的氣味•持有裝不明粉末或藥丸的小夾鏈袋、卡片、盤子、錫箔紙、打火機•用改裝鋁箔包、玻璃球、橡膠管製成的吸食器以上可能就是使用毒品的徵兆,請馬上連絡學校的生教組、生輔組,或是毒品危害防治中心的免費諮詢專線:0800-770-885。國泰人壽特別製作了一個增進家長識毒知識的影片,言簡意賅,直搗重點,推薦給爸媽一起進入反毒之門。【國泰人壽森林大學堂 家長反毒懶人包】關於吸毒,一直是家有三個青少年的菊仙我從未停止的擔憂,外面世界紛擾複雜,如今,孩子一個個都長大離巢,我不僅難以掌握他們的生活細節與行蹤,也曾聽聞他們遇過吸毒吸到茫的朋友,聽得我心驚膽跳,深怕他們在某個閃神的時刻、某個歡快的當下,就受到慫恿而做出愚蠢的決定。然而,因為從小我就盡可能找各種機會教育三個男孩認識各種毒品的可怕與後遺症,而且,只要有新的毒品出籠,我絕對不放過,一定翻出圖片向他們展示,我們也會親子一起討論,假設真的遇到有朋友吸毒並慫恿他們嘗試,該怎麼應對與拒絕。因此,即便孩子已經陸續來到成青春期、成年初期,我深信在他們的心中已刻印著堅強的信念:毒品遺害終身,一口都碰不得!因之,我強力呼籲爸媽絕對不要輕忽識毒、防毒、反毒教育,不論您的孩子多大,說一遍絕對不夠!要經常找機會和孩子討論如何辨識毒品、不斷強調毒品對身心的傷害,以及傳授拒毒的技巧,以免孩子稍有偏差,就踏出錯誤的第一步。我很高興國泰人壽願意投注心力關注這日趨嚴重的問題,我更邀請爸媽即刻起一定要把反毒教育當成重要的日常教育。記得點開以上提供的影片及教材,找適合您孩子年齡的影片一同觀賞。親子攜手,反毒教育go go go!本文作家介紹:彭菊仙政大新聞系畢。曾擔任記者,節目製作人、監製。家有三個男孩,致力於親職教養研究與寫作,出版《幸福教養》、《教出好男孩一點都不難》、《孩子有想法,我們就想辦法》等書。臉書頁:《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
2021-02-14 科別.精神.身心
「你上一次哭是什麼時候?」哭哭有兩種,你是越哭越慘?還是越哭越好?
嬰兒多以哭聲表達需求,我當奶爸照顧孩子時,每天聽聞哭聲,白天哭、晚上哭、半夜哭、不定期哭、嚎啕大哭……,慢慢也分辨出哭聲裡的不同意義:累了想睡、尿濕、身體不舒服、肚子餓、易被驚嚇的特質、或就是想哭……。哭是與生俱來的需求表達,社會化後卻不再哭了。「你上一次哭是什麼時候?」每次我問來諮商的案主,許多人都想很久,彷彿那是遙遠的過去。「哭」是人類最初的情緒表達,告訴照顧者他有什麼需要,然長大後卻被禁止了,說這樣羞羞臉,真是奇怪。其實哭哭有兩種,有時候是種宣洩、釋放,有時卻越哭越傷心、不可自拔,到底它與情緒表現的關係是什麼,每個人都需要知道。哭哭有兩種意義,你必須知道它嬰兒的「哭」是呼喚照顧者前來的訊息,有些人認為不要理會哭聲以免被孩子操弄,這種論調我不贊成,反而建議在能力範圍內盡量回應,因為孩子即使尚未發展意識,也能感應是處在「一段關係」裡,他的呼喚得到回應而滿足,照顧者也收到孩子平穩下來的回饋,彼此產生有安全感的親密連結。委屈掉淚、紅眼眶、哭不停,哭是情緒的釋放,「哭」到底好不好? 不能單就表象判斷,而是像嬰兒的哭一樣,背後有不同意義。我把「哭」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自己哭自己的」,像不被理會的嬰兒,沒人與他連結,躲在自己世界的哭;第二類是「關係裡的哭」,有人看見、有人回應,釋放情緒時被關注、被接納、被理解。前者越哭越慘,後者則越哭越好。第一類:自己哭自己的,缺乏連結、孤單無依自己哭自己的,沒人看見與理會,缺乏連結、孤單無依,不在一段關係裡,躲在自己世界的哭,又往下分為兩種。①絕望的哭當人感覺不到希望,越哭越無助、陷入漩渦不能自拔,帶有驚慌、無助時,這個哭是絕望的:他不期盼會有人回應。這不是情緒發洩,他會從哭聲中譴責自己沒用、軟弱,對自己又落井下石,越哭越慘,負面感受一直滾雪球,越慘又越哭,停不下來,越哭越陷入自憐與自責的矛盾深淵。②快閃的哭因為領悟「放棄吧,沒人會理你」,於是哭一哭快速擦乾眼淚,心一橫把感受關得更緊、不讓人靠近,先拒絕別人就不會被拒絕,強迫症似只依賴自己。情緒壓抑原意是為了應對艱苦環境所產生的短暫堅強,但是長期如此就會爆炸,因為被壓抑的情緒不會消失,最後變成絕望的哭。「自己哭自己的」就是哭辛酸的,既然哭沒人理、沒人來敲門,很多人乾脆把哭泣封印、壓抑情緒,反正沒人來敲門。幫助方式:關心、等待與陪伴要破除這種狀態,要鍥而不捨地對哭的人敲門。敲門的方式,是輕輕的一句關心,「你還好嗎?」然後等待與陪伴。另一種方式是針對他的情緒反應作現場報導:「你的眼眶紅紅的耶……」、「我看見你的雙拳緊握……」,或者更直接一點說:「我感覺你很孤單,我感受到了。」這些話表示你看見了他,願意與他連結,當壓抑的滿水位被賦予洩洪的正當性時,就會自動哭出來,一開始一點點,接著就唏哩嘩啦。若是當事人越哭越慘,但彼此不熟,則先轉移話題或幽默解嘲,暫時帶當事人脫離哭的負面循環。實際怎麼做還得視當下環境及兩人關係決定。哭是很好的情緒突破,我們只需陪伴,靜靜地聽、遞衛生紙就好。第二類:在關係裡的哭,被理解、被接納在關係裡的哭,這是心疼自己、是被理解而安心、是被接納而有安全感、是釋放情緒而放鬆的哭。在一段關係裡,我的哭有人看、有人知道、有人接應,哭便是好的宣洩,是種療傷,就像歌手庾澄慶唱過的一首歌「想哭就到我懷裡哭」:想哭就到我懷裡哭oh就像一切都不會結束讓彼此感覺不那麼孤獨想哭就到我懷裡哭更神奇的是,好好哭完之後,情緒通暢了,一切都會明朗,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親人過世後,能不能常哭呢?把兩種哭哭應用到日常生活,那麼,「親人過世的失落情緒,能不能常哭呢?」。傳統的應對方式是「不要哭,太傷心的話,逝者會擔心你而無法離開陽世……。」強調越是重要的人越應該強顏歡笑,壓抑傷心,等到逝者安心上路後,留下來的人也將淡忘、深藏難過,逝者回來托夢時才會放心。以上種種皆屬民間傳說,實際上應該是古代人還沒有心理學,又怕留下來的人哭壞身體,所想出來的止哭、止傷心說法,仍然是壓抑的一種。其實,把傷心攤在陽光下,不要各自悲傷,不要自己哭自己的,而是製造機會一起分享「在關係裡的哭」。陪傷心的人一起傷心、一起哭,不用阻止,不必斬斷與逝者的回憶,雖然人不在了,但過去的情感都能藉著家人彼此敘說復甦回來,讓逝者永存心裡,讓留下來的人不感孤單,使失落的痛有所轉換。安慰失落的人,別讓他「自己哭自己的」,反要陪他一起懷念逝者。在悲傷輔導時我都鼓勵家人分享逝者的照片,一起整理出他的專屬相本,互相講述與豐富對逝者的回憶,他仍是家裡的一份子,無論生死,彼此心裡都還有連結,在連結的關係裡哭就是釋放,就是療傷。下回遇到朋友哭泣,別急著叫他「不要哭」,倘若可以,就陪在身旁,不讓他孤單地躲起來哭,提醒他「我還在」。讓他感受支持和陪伴,在你們的關係裡好好地哭,之後便會恢復力量繼續前進。TIP:進行哭的探索「看電視電影的劇情令人想哭。」因為我們不擅長為自己哭,總是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自己的淚。下次落淚的時候,趁機探索一下為什麼哭吧,找出自己隱藏的情感。想讓過世親友一路好走,哭還是不哭呢?家人們一起聊聊,一起分享「在關係裡哭」,不必斬斷與逝者的回憶,雖然人不在了,但過去的情感都能藉著家人間敘說復甦回來,讓逝者永存心裡,讓留下來的人不會孤單,轉換失落的痛。※本文摘自《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 《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作者: 林仁廷出版社:新自然主義出版日期:2020/12/24
-
2021-02-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6月進疫苗?柯文哲:美國打完就輪到我們了
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天錄製春節節目時自爆,指國際上有人向他兜售新冠肺炎疫苗,柯文哲還說,台灣2300萬人,給他10萬劑,只是製造他麻煩,乾脆統一交給中央處理,卻遭指故弄玄虛、黑市、蹭聲量。對此,柯文哲下午參加「台北犇紅包、好神悠遊付」活動受訪指出,台灣在國際上還算是孤兒,對於call-in節目的批評,柯說,不需要去抹黑別人來轉移話題,這沒有必要。對於給他10萬劑疫苗的來源,柯文哲解釋,作為醫生、又是地方首長,每天都會遇到這種相關的訊息,但這很清楚,「我有跟他們講,這種事情都是由中央統一處理,有來問我,我都說去找中央處理」,這樣就好了,所以何必去關心那個?至於被批炒聲量?遇到「金光黨」?柯說,他還需要炒什麼聲量?不用啦。他覺得晚上那種call-in節目,也不需要轉移什麼,台灣目前沒有疫苗,都知道困難所在,國際上還算是孤兒,這他們也都知道,也沒有去講什麼,所以也不需要去抹黑別人來轉移話題,這沒有必要。至於陳時中說6月進疫苗?柯文哲說,也有可能吧,反正美國打完了,疫苗還是會到台灣來,所以大概時間,他看差不多那個前後。柯文哲說,中央若有計畫要打多少,北市都會開始準備,所以早點跟北市講,也比較好準備,因為到時候打疫苗還是要地方政府處理,不可能中央下來打疫苗。媒體問柯,中國疫苗是不是唯一解方?柯文哲說,中國也是自己人先打,中國人口更多,14億,他看差不多,「反正美國打完了就輪到我們了」
-
2020-07-01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病溝通!化解病人負面情緒的教戰守則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學生的臨床學習心得」,由三位剛走入醫院接觸病人與家屬不到半年的醫學生,由不同角度寫出他們的學習心得:一位關心病人而竭盡所能勸服病人與家屬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找出病因,但卻因為發現是無法治癒的病而引起了自己內心的不安;一位因為病人抱怨別的醫師一時不知如何應對,之後學到的應對之道;一位分享他如何透過自己的觀察,而找到與病人溝通的「鑰匙」,打開與病人溝通之門。希望這些赤子之心的描述,可以感動社會大眾願意讓學生參與照護,使他們早日成為良醫。病人A:「唉,開完大腸直腸刀,體重一直掉,我這樣要怎麼辦,開刀前好好的,現在變成沒生活品質,甲醫師怎麼都不處理,什麼也沒說,哪有醫師這樣的」 病人A患有大腸直腸癌,上個月剛做完低前位切除手術、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和小腸造口,術後發生電解質不平衡和體重下降,目前在腎臟科追蹤和到院打點滴一周。醫學生是醫院裡最沒有架式、是醫護人員中最底層的生物,也因為如此常常病人把他們不敢跟主治醫師說的抱怨一股腦都丟到我們身上來,面對這些抱怨我們該如何應對?本文是最近在醫學生個案討論會提出與主治醫師討論後整理出來的學習心得。病人A可歸類為對當下主治醫師的抱怨,面對這樣的對話,當下可能會不知道說什麼,是要否定說「主治醫師沒有錯,開完刀本來就會這樣,是正常的」,還是要附和說「我們也覺得主治醫師沒有解釋清楚」,我想這兩個答案都不對。常常病人有了病痛,只是想要找到一個稻草人讓他發洩情緒,即使是正常的預後情形,病人也會牽拖到醫療照護上,這沒有不對。當一個病人生病五次,你問他說哪一次生病最痛苦,他會說這次,當下的情緒會遮掩住過去的事實。最好的答案應該是在讓病人發洩後能夠回憶起過去的事實,以下將介紹兩個答覆SOP。第一個口訣是EVE,是衍生自身心科和心理學,給較喜歡像內科醫師那般循循善誘的醫學生採用,EVE分別代表Empathy/Validation/Elaboration和Exploration,以答覆病人A為例:1.Empathy病人說體重一直掉,就先附和說「這樣一定很辛苦齁」,讓病人覺得你有put yourself in his shoes,有被了解的感覺。接著是使出乾坤挪移之術,反問說「那你在家都是怎麼吃的」,把主觀的情感(甲醫師怎麼都不處理,什麼也沒說),轉化為客觀的事實(出院後的飲食情況),如此帶領病人走出他的情緒枷鎖,走向一起思考解決辦法的道路上。2.Validation接著,稱讚的說道「這麼辛苦,但是你還是願意跑過來打點滴」,讓病人肯定自己,讓他知道自己跟醫護人員有一起在幫忙解決他的痛苦,沒有人放棄他,他自己沒有,醫護人員更沒有。現在需要的就只是等待與耐心,等待時間讓身體自行修復。3.Elaboration和Exploration「除了體重下降,還有什麼其他的困難嗎?」確認病人所擔心的真的是體重下降嗎,還是另有隱情,如果我們搞錯方向,就沒有解決到病人問題了,所以一定要確認。確認完畢後,最後引導病人think aloud,不是不說出來,更不是光說不練,而是藉由反覆的說出來,來與我們一起想出改善的方法。在進行以上三個步驟時,要注意適時的抽離。事情對人的影響是與距離成反比的,離得越近,病人就越能支配我們的心情,減輕和擺脫其影響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立足點。單純的陪病人一起笑一起哭只能做到陪伴,唯有適時的抽離才能做到帶領病人走出單行道。如果比較外科個性,或是不避諱的認為醫師安慰病人說到底就是話術的醫學生,這邊建議第二個教戰守則,SOP是「先聽→回顧→轉移話題→讓病人自己說服自己」。其中的關鍵是「邏輯」,讓病人自己發現自己的矛盾,進而化解病人對醫護人員的抱怨。1.先聽先讓病人講,一方面確認病人最在意的點,另一方面也是真正關心病人、跟病人站在同一陣線上,就如同以上EVE中的Empathy。2.回顧回顧當初醫師所講的,醫師在術前病解一定會說到手術的風險、後遺症、術後會面臨的狀況等,以大腸直腸手術來說,後遺症包含接口滲漏或是營養吸收不良,前者嚴重者需要重新開刀縫合和引流,後者會導致體重下降和電解質不平衡,所以說術後現在病人A所面臨的問題,在術前甲醫師都有跟病人A說,只是他忘記或是當時不在意,這時候就要反問病人:「當時候醫師是不是有跟你說手術的風險和後遺症?有哪些?那你現在遇到的是不是那時候有說的?」當病人發覺這些都是正常手術後會發生的情況時,就會自覺抱怨是無解的,錯更不是醫師的錯。3.轉移話題當你與病人陷入回顧後的尷尬時,就可以開始轉去較輕鬆、不要再談醫病間緊張關係的話題,一樣將主觀的情感,轉化為客觀的事實。4.讓病人自己說服自己當做到以上三個步驟時,就可以讓病人自己發現自己的矛盾,醫師當初有講過但是我沒注意聽,如此就進入最後一個步驟,讓病人自己說服自己。最後,可以以鼓勵和祝福病人作結。除了以上教授的兩種方式,如果是長期照顧的住院病人,「找到一個會讓你愛上那個病人的理由」可以讓你對病人的態度改觀,舉個例來說,有個病人都不講話,住院後不管是醫師或是護理人員詢問都只是簡答,有天有個醫學生下定決心要改變這一切,坐到這位病人的床沿,一個個問題問下去「你喜歡電玩嗎」、「你喜歡大自然嗎」、「你喜歡吃美食嗎」……最後問到「你喜歡跑步嗎」,他終於說「是」,再問下去才發現他是世運的田徑國手,這位醫學生便跑去跟整個護理站說,之後大家就都來朝聖,這位病人發現大家怎麼都變得這麼熱切,怎麼都跟他聊他所愛的跑步,這位病人就從此變得多話了。最後,要注意的是面對病人時,有兩個要忌諱的點。一是「絕對不要認為自己只是個醫學生,不能做到什麼事,而逃避病人」,當病人開始抱怨,學生該轉化自己的心情為「太好了,機會來了,該好好練習溝通技巧!」,有太多太多,這些在醫學生時期的訓練將讓你比同儕在未來與病人想處的更好、醫療糾紛也更少。二是「絕對不要盲目地為醫界辯護,這只會讓病人產生醫醫相護的觀感」,面對他人在損害同行的名譽時會不以為然、甚至義憤填膺的為同行辯解,這很自然,但這只是更加深醫病之間的鴻溝。溝通就是要放下原生立場,試圖了解對方為何會有這般強烈的情緒,而透過傾聽了解,才有可能化解病人的負面情緒,如此才能維護良好的醫病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