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醫療.耳鼻喉
搜尋
衛福部
共找到
5667
筆 文章
-
-
2024-11-24 醫療.耳鼻喉
老公為何聽不到我講話?50歲後聽力明顯退化 高頻接收能力最先下降
近年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聽力損失與失智症有密切關係,聽損的人可能減少或拒絕社交,大腦也需要花更多時間處理認知運作,進而加速失智症的風險。很多人認為老了退化聽不見是正常現象,因而錯失矯正聽力的最佳時間。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探討國內的聽損人口數與年齡分布,並提醒正視聽力問題,減少相關併發症。每年約有13萬人因聽力損失就醫,其中因神經損傷造成的聽力損失約9至10萬人,是聽損最主要的原因,與退化有關。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不少人認為聽力漸差是自然老化現象,不需要就醫,其實聽力減損是可以透過治療與輔具等改善。超高齡社會來臨,聽力改善對於維持正常社交功能、生活品質更顯重要。受疫情影響,近年聽損就醫人數較少。近年聽損就醫人數,110年11.5萬人、111年12.3萬人、112年13.7萬人,男女就醫比例相近,多好發於中老年人。石崇良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幾年聽損就醫人數較少,從統計看起來112年人數成長,但與疫情前相比,就醫人數相近,並未出現攀升現象。聽力、視力衰退常被認為是正常老化,有人可能不會因此就醫,石崇良表示,健保就醫數據恐難以反映真實聽損人數,有些長輩就算耳背嚴重,但覺得自己老了自然不會「耳聰目明」,因此不願意就醫。他提醒,聽力損失的原因很多,不只有老化,也有因聲波傳導受阻造成的傳導性聽損、因內耳神經損傷導致的感音性聽損,還有混合性聽損、突發性聽損等,建議找出原因,對症治療。突發性耳聾多可逆,及早就醫很重要。石崇良表示,自己在臨床服務時,與患者的關係大多不錯,但有次跟一位患者打招呼後,對方卻沒反應。後來才知道對方因打抗生素造成腎毒性跟耳毒性,導致「突發性耳聾」,這是抗生素藥物的副作用,隨著症狀改善而停藥,聽力就逐漸好轉。聽力受損並非都是正常老化,有可能受到藥物、病毒影響,民眾不要諱疾忌醫。我國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健康台灣的目標就是建立良好的國民生活習慣。石崇良說,適當營養、運動、減少有害物質、壓力管理、睡眠品質、正向社會關係等都是重要條件;長者維持社交活動不只是正向社會關係,更是維持健康重要一環,因此,聽力照顧不可忽視。聽力影響學習,去年放寬兒童人工電子耳給付標準。健保署於106年7月1日起,給付18歲以下嚴重聽損兒童的一耳人工電子耳,石崇良指出,聽力在學習階段相對重要,給付電子耳讓聽損兒童可聽見,正常回歸學校就讀。當時推估每年嘉惠277位兒童,平均年挹注1億6,540萬元。健保署於112年7月1日起,放寬未滿18歲兒童植入人工電子耳的第二耳給付。電子耳單耳要價57至58萬元,石崇良說,健保給付以前,若自費使用單邊電子耳,後來同一邊耳朵需要更換,也可以再次獲得健保給付,一人終身可獲兩組給付。近期接到耳鼻喉科醫學會建議,將研擬放寬人工電子耳手術給付,針對放寬3歲至18歲兒童聽損程度,也希望增加單耳全聾者納入健保給付條件;等待醫學會補件後將,將送至專家會議討論。健保快易通APP,分階段進行無障礙友善使用。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聽覺障礙者約13萬人。112年起健保署跟五大身障團體,包含聽障、視障、肢障等啟動溝通討論,希望聽取意見改善,把健保署的「健保快易通APP」打造成更無障礙友善的使用。第一階段針對視覺部分改善,例如字體顏色設計、語音朗讀等。下一階段改善規畫即是針對聽障團體的主要訴求「電話掛號」,目前正在研擬如何透過健保快易通APP,串接到各醫療院所的掛號平台,目前程式開發已經完成,屬於驗證階段,預計明年上路。人工電子耳手術健保給付標準成人(18歲以上).學語後失聰且兩耳聽力損失呈≧70dB HL( 0.5、1、2、4KHz).助聽後開放式語言測試得分
-
2024-11-23 養生.營養食譜
「海上烏金」烏魚全身是寶,這樣烹調去油脂!膽固醇高可以吃烏魚子嗎?
今天(22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小雪氣溫開始顯著下降,有句俗諺說:「小雪小到,黑金烏魚跟著到」,農業部推薦大家此時可吃冬季限定美味烏魚!除了大家熟悉較常吃的烏魚子,其實新鮮烏魚魚肉的肉質軟嫩又富含蛋白質,非常適合咀嚼功能較差的老人家食用。烏魚富含蛋白質、油脂 烏魚三寶經濟價值高小雪至大寒的時節,正是臺灣沿海的「烏魚」汛期期間,冬至前後十天為主要盛漁期。農業部臉書指出,有「海上烏金」之稱的烏魚可說是全身都是寶,經濟價值極高,雌烏魚的烏魚子、雄烏魚精囊烏魚鰾、胃囊烏魚肫,被稱為「烏魚三寶」。而剖腹後取了精卵的烏魚魚體,稱為烏魚殼,肉質鮮嫩肥美,含豐富蛋白質和豐厚油脂。烏魚富含蛋白質,尤其經醃製、日曬處理的烏魚子,其蛋白質含量也比烏魚肉來得高。烏魚整體脂肪含量也不低。100公克烏魚,脂肪含量就占了10公克,熱量約有100大卡,屬於中脂肉類。但是跟豬肉、牛肉相比,肉質較軟嫩,蛋白質吸收情況也比一般肉類更好,去除魚刺後,非常適合咀嚼功能較差的老人家食用。產婦吃富含蛋白質的烏魚,也能幫助產後傷口癒合,還能促進乳汁分泌。此外,食欲不好、消化不良的人也很適合食用烏魚等魚肉。而因烏魚肉油脂含量較多,用火烤烹調處理其實是不錯的選擇,能順道除去些許油脂。膽固醇高可以吃烏魚子嗎?烏魚子一天能吃多少?烏魚三寶裡,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烏魚子。烏魚子是烏魚的卵,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每100公克的烏魚子,含有632毫克的膽固醇,但烏魚子膽固醇雖高,飽和脂肪含量低,建議一天食用量最好控制在20公克以下。且烏魚子鈉含量也高,不只是高血脂患者不能多吃,高血壓患者也要節制;尿酸過高、有痛風問題的人也要少吃。【參考資料】.《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知識入口網》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29歲男罹大腸癌晚期 他坦言只能怪自己飲食習慣「狂吃一家健康速食店」
誘發癌症的原因諸多,其中飲食是關鍵的要素之一。一名29歲的美國男子被診斷罹患大腸癌晚期,他回想自己並沒有這方面遺傳基因,也許一切都要歸咎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其中還包括標榜健康的速食店Subway。《每日郵報》報導,住在美國洛杉磯的男子喬(Joe Faratzis)今年34歲,他2019年(當時29歲)被診斷大腸癌第四期。年紀輕輕就得這樣的病讓喬難以接受,他進行基因檢測,證明沒有遺傳易患結腸癌的因子。他回憶起生活習慣:「我真的認為可能是自己的習慣導致了大腸癌。」喬表示:「我的飲食以外食為主,基本都是加工食品和紅肉,我經常點像賽百味(Subway)三明治之類的加工食品,還喜歡吃宵夜。我因為太懶不想自己做飯,經常吃Subway,像是義大利潛艇堡之類的,幾乎是不停地吃。」,另外他說也喜歡吃牛排,只要有機會就是吃爆。喬指出醫生說腫瘤可能已經存在大約三年左右,當時大約25歲,沒有好好照顧自己。喬20多歲時首次出現癌症症狀,當時他彎腰時胸部感到隱隱作痛去就醫,醫生要求進行CT檢查,當時他認為太貴並不必要。大約六個月後,他發現自己時常血便,但他依然沒有太在意,他自認身為一個20代的人不可能有什麼問題,所以我沒有採取進一步動作。然而幾個月後,當他坐在沙發上,突然看到沙發上有血跡,他趕緊跑到廁所,身體裡流出了大約半杯血。他趕緊去看醫生,醫生要求進行CT和大腸鏡檢查,當時他被診斷為大腸癌四期。之後他接受化療,並在2020年初接受手術,切除了含有癌細胞的結腸部分。過去幾年裡喬進行了11次手術,以移除不斷出現的癌症斑點。積極治療下目前已經一年沒有出現新的癌症了,但他仍然需要每三個月去醫院進行複檢。喬經常在社交媒體記錄抗癌生活,同時他告訴網友會罹癌需歸咎為自己的錯,因為從來沒告知有大腸癌的遺傳因素,覺得是飲食最終誘發了大腸癌。 @radiant14percent Replying to @David quick rundown of a few symptoms i had before my colorectal cancer disgnosis for those asking! #cancer #cancersurvivor #cancersymptoms #coloncancerawareness #coloncancersymptoms #rectalcancer #guttok ♬ original sound - radiant14 直到2014年,Subway潛艇堡都含有防腐劑偶氮二甲醯胺,它可以在體內分解成致癌物質,歐盟和澳洲於2005年宣佈該物質為非法,在美國、中國大陸和加拿大為准許使用之麵粉改良劑,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公告,我國也可合法添加使用於麵粉,用量為45 mg/kg以下,並訂有規格標準。有許多醫生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大腸癌的受害者之一,他們將此歸因於不良飲食和加工食品。幾項研究還將大量食用紅肉與大腸癌進行連結,警告稱肉類中的亞硝酸鹽可以分解成損害腸道細胞的物質,導致罹患腸癌的風險增高。
-
2024-11-21 醫療.新陳代謝
75歲糖尿病嬤腳趾發黑險截肢 細胞治療重塑壞死組織
一名75歲糖尿病患者,末期腎病變需血液透析,因急性右下肢血管阻塞、右腳趾多處壞死而就醫。三軍總醫院為這名患者執行感染控制右足第二趾截肢手術,再施以細胞治療,重塑部分壞死的大腳趾及周邊足部傷口,經過4個多月治療,患者已逐步恢復。三總整形外科病房主任喬浩禹表示,感染性傷口、燒燙傷、自體免疫傷口、壓瘡、糖尿病傷口與放射性潰瘍等,超過四周未明顯改善,就屬於「困難傷口」,對於這類患者,可考慮細胞療法。以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為例,喬浩禹說,延遲癒合起因於巨噬細胞失衡,使用細胞療法可將幹細胞置放在慢性傷口表面上,搭配進階傷口敷料,屬於個別化治療。喬浩禹指出,這名糖尿病患者須洗腎,因急性右下肢血管阻塞,導致腳趾在一周內迅速壞死發黑,因此執行右足第二趾截肢手術,傷口感染穩定後,使用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PRP)促進組織活化,後續以細胞治療連續六周,重塑部分壞死的大腳趾及周邊足部傷口,達成最大程度復原狀態。喬浩禹解釋,過去這類傷口壞死的患者,往往只能選擇截肢,可能會接連截去腳掌、小腿等,對生活產生極大影響。細胞治療有可能幫助患者保留身體組織,維持行走或抓握的能力。但喬浩禹指出,治療效果取決於傷口狀況,細胞培養的同時,需要先把傷口「養好」,不能放任傷口化膿。衛福部2018年頒布特管法,正式開放六大項細胞治療技術,細胞治療可運用在抗癌及再生醫療領域,目前細胞治療僅能使用自體細胞,以糖尿病傷口相關治療為例,一個療程需數十萬元。喬浩禹說,未來如放寬至異體細胞治療等,有望降低成本,減少患者負擔。
-
2024-11-21 醫療.心臟血管
前警政署長猝逝…冷熱交替好發心血管疾病 醫揭發病前有一重要警訊
前警政署長張四良19日凌晨辭世,享壽83歲,由於不久前才與好友、部屬聚餐,席間並無異狀,驟然的噩耗讓人震驚。最近天氣多變,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提醒,環境冷熱交替時,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都會升高,患者發病前幾天或一、兩周,通常走路或運動時感到不適,建議民眾留意身體警訊,及時警覺與求助。最熱和最冷好發心血管疾病 發病前走路就不舒服衛福部統計,2021年急診20大疾病,包括頭(部)傷害、食道與胃和十二指腸疾病、泌尿系統其他疾病、流行性感冒(流感)及肺炎,其中缺血性心臟病位居第11名。洪惠風說,缺血性心臟病包括急性冠心病、慢性冠心病,其中心肌梗塞、不穩定型心絞痛,屬於急性冠心病。針對忽冷忽熱的天氣,洪惠風曾引述醫學雜誌《循環》(Circulation)的一項研究,天氣最熱和最冷時,包括中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高,且冷比熱更可怕,兩者相差4至5倍。他也提醒,患者發病前的幾天或一、兩周,通常走路或運動時會感到不適。心肌梗塞病情十萬火急 拖久了很多後遺症另外,胸悶、胸痛,肩部、頸部、背部,甚至是下巴痛、左手痛、耳朵痛,或呼吸困難、疲憊、冒冷汗等症狀,可能都與心肌梗塞有關,行動或運動時,不適感能更明顯。洪惠風說,也有患者在發病前沒有症狀,只是突然胸悶、胸痛,接著心律不整倒地,此時若未及時接受心肺復甦術(CPR)或立刻送醫,很有可能因此死亡,「不是每個心肌梗塞的患者都救得回來。」洪惠風強調,心肌梗塞就像火燒房子般十萬火急,要把握每分每秒趕快就醫,越早把血管打通,被火燒掉的房子區域就越小,甚至可以幾乎完全康復,「但如果病情拖久了,就會留下很多後遺症,甚至死亡。」洪惠風說,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括身體老化、罹患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患者,且若長期情緒不佳、壓力過大、飲食與作息不良、病毒感染、組織發炎等,發病風險就也愈高,而當心肌梗塞當下,救援的黃金時間非常重要,及時警覺與立刻求助,才能留住一線生機。
-
2024-11-21 焦點.健康知識+
咖哩是抗發炎好物、辣椒可緩喉嚨痛?感冒適合及不適合吃的食物整理
最近身邊感冒、流感的人愈來愈多。多數人偶爾都會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腺炎、鼻咽炎等,如果症狀輕微,有的人甚至不看醫生,靠自身免疫力自行痊癒。但流感則最好還是要就醫治療,以免引發重症。而不管有沒有看醫生吃藥,如能輔以食物補充營養、舒緩症狀,一定可以好得更快。當你快感冒了、或感冒了,請注意以下這些適合及不適合吃的食物,如秋冬盛產的柑橘類水果就是感冒時的好食物,辣椒竟能緩解喉嚨痛!而咖啡因及油炸物等,請暫時不要吃,以免病情加重。感冒適合吃的10項食物1.雞湯具有抗發炎作用,湯汁也提供必要的水分補充,以及電解質、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素。2.柑橘類水果如柳丁和葡萄柚,其含的維生素 C 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從一開始就降低患感冒的風險。3.優酪乳優酪乳含有活的有益細菌,例如乳酸菌和雙歧桿菌,這些益生菌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組,對整體免疫健康有幫助。4.辣椒辣椒無法治癒感冒,辣椒當中的辣椒素可以稀釋粘液以清理鼻塞並緩解充血、但幫助清理呼吸道,還可以作為溫和的鎮痛劑,緩解喉嚨痛。5.蜂蜜蜂蜜的抗氧化劑可以減少炎症並促進組織修復,舒緩喉嚨,減少刺激和感染,使其更容易吞咽並抑制咳嗽。6.大蒜與柑橘類一樣,大蒜可以從一開始就降低感冒的風險、增強免疫力。感冒了也可更快地恢復並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7.香蕉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提供快速、易消化的能量。香蕉還富含鉀,對體液平衡、神經功能和肌肉收縮都很重要。8.生薑生薑含有薑辣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有助抵抗感冒和流感,減緩喉嚨痛和發炎情況。可將新鮮生薑片浸泡在熱水中 10 分鐘,當水喝。9.咖哩咖哩包含了所有治療感冒的最佳成分,如大蒜、生薑和辣椒,提供抗發炎、抗菌等好處。10.新鮮蔬果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水分。它們也是纖維的主要來源,多吃能創造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環境,進而強化免疫系統。感冒不適合吃的5項食物感冒、流感生病時,也應暫緩吃一些平時你可能愛吃的食物,它可能本來就不是很健康,在你生病時更會讓你症狀惡化。包括酒精、咖啡因、糖分、高鹽、油炸食物。感冒一定要吃藥嗎?也有不少人疑惑,感冒一定要看醫生吃藥嗎?一般是建議,輕微的感冒是可以靠自身抵抗力逐漸痊癒,但若因自體免疫不足,病毒感染到其他器官引起喉嚨發炎、鼻竇發炎、嚴重可能會引起肺炎等併發症,一定要盡速就醫治療。及症狀較嚴重流感,也最好就醫治療。事實上,對抗感冒沒有什麼特效藥,就是多休息、多喝水、平時多運動,吃藥的目的只是讓患者在感冒的過程中舒服一些,但並不能縮短病程。食藥署也指出,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入侵所致,市售綜合感冒藥主要的作用亦是緩解症狀,不能預防感冒,且要依症狀挑選感冒藥,才能對症下藥。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發布的數據,本流感季從十月至今,已累積219例流感重症,以A型H1N1居多,並已有34人死亡,創下十年同期新高。下周又迎來一波冷空氣,疾管署預估12月流感流行期將提早報到,提醒慢性病及長者、幼兒等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接種疫苗,減少重症和併發症的發生。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20 焦點.食安拉警報
陸「三無」網紅食品霉豆腐恐入台 衛福部籲別買!霉豆腐是什麼?
「霉豆腐」透過抖音等平台在大陸走紅,已成網紅食品,近日在台灣社群網站也出現販售蹤跡。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這類食品為「三無」食品,跟先陣子流行的蠟瓶糖一樣,食品製造到販售的流程都沒人把關,呼籲民眾不要食用。林靜儀表示,「三無」食品是指沒有製造商、沒有核准標準、沒有經過檢驗。這些食品從源頭到食品安全,都沒有人知道過程,例如霉豆腐的黃豆如何儲存製造、調味劑跟色素都沒有經過檢驗,跟很多先前抖音等社群平台看到不明來歷的食物一樣。至於目前是否有霉豆腐進入台灣販售,還需要調查。林靜儀呼籲,台灣本身就有很多優良食品,衛生局跟食品業者對食安都有保障跟控管,民眾不要透過社群平台購買食物,更不要公開販售這些來路不明食品,否則恐面臨刑責。她提醒,有些罐頭類食品若沒有經過適當消毒,恐怕還有肉毒桿菌致命的危險。什麼是霉豆腐?根據百度百科介紹,毛豆腐也叫黴豆腐,徽州地區傳統名菜,是一種表面長有寸許白色茸毛的黴製品。主要做法是將豆腐切成塊狀,進行發酵的過程,使之長出寸許白毛,然後用油煎成兩面略焦,再紅燒。
-
2024-11-19 醫療.呼吸胸腔
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 重視肺功能變化
11月20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今年主題是「Know Your Lung Function」,呼籲民眾多重視自身肺功能的變化。WHO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因,台灣每年超過5000人因為COPD死亡。COPD是影響肺部和呼吸道的慢性病,因吸菸、空氣汙染、呼吸道感染、長期過敏、老化、遺傳等因素產生長期不正常發炎反應,導致肺部氣管產生不可逆、退化性的狹窄或阻塞,COPD患者較一般人感染肺炎風險增8倍,罹患肺癌風險增2倍。患者會出現「咳、痰、喘」症狀,治療目標以減少症狀、降低發作頻率和惡化程度為主。臨床上,除了口服藥物外,患者可藉由使用不同成分的吸入劑(Inhaler)控制疾病,若疾病進展到末期,藥物療效不佳時,可考慮安排外科手術,如肺氣泡切除手術、肺臟容量縮減手術、肺臟移植等來改善肺部功能。藉由吸入方式攝取藥物,可達到良好治療效果,亦可降低全身性吸收,避免全身性的副作用。此外,藥物經由肺部吸收的途徑,可避免因藥物經過消化道、肝門靜脈系統而被代謝失去活性,導致進入循環的藥量減少、藥效降低的風險。吸入性類固醇在COPD治療扮演重要角色,有人擔心使用含類固醇吸入劑會產生副作用。事實上,以吸入取代口服投藥,可減少全身性不良反應,有些患者使用後可能喉嚨疼痛、聲音嘶啞、口腔黏膜念珠菌感染等,但用藥後以清水漱口或刷牙可獲得改善,用藥後如有不適,回診時應告知醫護人員,避免因不敢用藥而錯失治療黃金時機。患者需正確使用吸入劑,才能使藥物順利進入肺部達到期望的療效,各類吸入劑的使用方法與技巧不盡相同,可藉由醫療人員的現場指導或透過藥物仿單、衛教單張、線上教學影片,學習正確的使用方法。COPD除了用藥控制外,民眾也可透過戒菸和避免接觸二手菸、三手菸來預防惡化。
-
2024-11-18 退休力.理財準備
開心退休要有「4包錢」 理財顧問給3建議讓你提早準備
「退休」是人生重要的階段,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想像一下,不用再被工作綁住,可以自由安排時間,享受生活,含飴弄孫,或是追求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這畫面真令人羨慕!開心退休 必備「退休四包錢」老丁在一間知名企業工作了快40年,終於到了準備退休的時間,他帶著既興奮但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來跟退休理財顧問諮詢有關退休金請領的相關問題,顧問除了提醒老丁,請領勞保老年年金及勞工退休金的細節和協助試算金額外,也提醒他退休還有「4包錢」,4包要花的錢!要先分項做好規畫,因為美好的退休生活需要穩健的財務基礎作為後盾。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2 年的統計,國人平均壽命已達 80.86 歲,其中男性 77.67 歲,女性 84.25 歲。假設 65 歲退休,平均還有 15 到 20 年的退休生活。這段期間,我們的基本生活費、休閒娛樂費、營養保健費、醫療長照費等4大支出從哪裡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退休四包錢」。第一包「基本生活」維持開銷首先是「基本生活」。退休後,雖然不用再負擔房貸、子女教育費等支出,但仍有食衣住行育樂等基本開銷。根據 2023 年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台灣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約為 25,726 元。當然,每個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費習慣不同,所需的費用也不一樣。建議您在退休前仔細檢視目前的開銷,並預估退休後的生活費用,例如:•住房: 租金、房貸、房屋稅、水電瓦斯、房屋修繕等。•伙食: 在家煮食或外食,不定期與親友聚餐等。•交通: 自用車維修保養、大眾運輸工具交通等。•日常: 家用物品、清潔用品、衣物、美容保養等。•通訊: 電話費、網路費、手機更換、家電添購等。第二包「休閒育樂」享受生活退休後,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享受生活,發展興趣,安排旅遊,實現年輕時的夢想。這些休閒育樂都需要一定的費用,例如:•國內外旅遊: 機票、住宿、餐飲、景點門票等。•學習課程: 才藝班、進修課程、書報雜誌等。•興趣愛好: 攝影、繪畫、運動、收藏等。•社交活動: 與親朋好友聚餐、參與社團活動等。第三包「營養保健」注重健康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更需要注重營養保健,維持健康。這方面的費用包括:•均衡飲食: 購買新鮮食材、有機食品等。•保健食品: 維他命、鈣片、魚油等。•健康檢查: 定期健檢、癌症篩檢等。•運動健身: 參加健身房、購買運動器材等。第四包「醫療長照」費用驚人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醫療和長期照護的需求日益增加。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國人平均每人每年醫療保健支出約為 72,687元。萬一又碰到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例如:植牙手術 、白內障手術、膝關節手術、心臟支架手術 等,更是一筆龐大的花費。而長期照護的費用更是驚人,每月可能需要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這部分的費用包括:•一次性費用: 醫療復健器材、輔具、無障礙環境設施等。•照護材料費:營養品、衛生紙、尿布、醫療用品、手套。•長期照護費: 聘請看護、居家照護、安養機構、護理之家等。如何準備退休四包錢?了解了退休後可能需要的費用,接下來就要思考如何準備這四包錢。以下提供一些建議:1.善用政府資源:•勞保老年給付:勞工朋友退休後可領取勞保老年給付,依投保年資和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國民年金:沒有參加勞保的民眾,可以參加國民年金,保障老年基本生活。•勞退新制:雇主每月提撥 6% 的薪資到勞工個人帳戶,退休後可一次領取或按月領取。2.規劃個人儲蓄和投資:•設定退休目標:計算退休後每月所需的生活費用,並設定儲蓄目標。•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例如銀行定存、股票、基金、保險等,分散風險,穩健投資。•定期定額投資:每月固定投入資金,長期累積財富。3.及早規劃醫療和長照保障:•購買醫療險和長照險:轉嫁醫療和長照風險,減輕負擔。•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降低罹病風險。老丁聽完退休理財顧問的建議之後,決定在退休前認真的將這退休4包錢,要花的錢先好好計算一下,並且先做好規畫和準備,屆時才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好命退休』。作者/孫國城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保險管理學會理賠人員資格壽險公司處經理 從業30年壽險公會人身保險業優秀從業人員現代保險基金會信望愛最佳專業顧問天下雜誌709期專訪專長:保險/退休/傳承/信託
-
2024-11-17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反覆感冒、咳嗽未必免疫力差 4個好習慣有助支持健康免疫系統
氣溫變化大,感冒頻繁不易痊癒、過敏嚴重、倦怠感揮之不去,可能都是免疫力下降的警訊。身體的免疫細胞擔當「保家衛國」的任務,太弱容易被各種病菌入侵,太強可能起內鬨打起細胞內戰。在各種病毒肆虐的環境中,如何適當強化免疫力?免疫系統是人體健康的關鍵,不過「免疫力」和人們口語常說的「抵抗力」不完全相同,抵抗力可以視作免疫力的泛稱。以過敏為例,表現出來的症狀,是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醫師指出,「但是他們的免疫力沒有比人家差」,生病只是「身體這次作戰輸了」,下次再碰到這個病菌的抵抗力就上升。均衡飲食、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和壓力管理,都是提升抵抗力的方式。被病毒侵犯如「更新病毒碼」,能提升抵抗能力。秋冬天氣變化,免疫力較容易下降嗎?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認為「不會」,免疫力下降應該是指個人的體質,精確來說,「免疫力差」應該是指患者「免疫功能有問題」。每個人都有免疫力,少數罕病個案,是基因等先天因素導致免疫力缺損,遭受病毒或細菌強烈攻擊時,可能完全無抵抗能力,因此引發敗血症等。葉國偉表示,免疫力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有很多不同的細胞,一般來說,是當身體遇到外來病菌侵犯的時候,細胞會趕快製造出對抗外來侵害的「武器」,作戰贏了當然就不會生病,輸了就會產生疾病症狀,但也代表身體再遇到同個病毒就不會生病、下次的對抗能力會提升,就像是家長常說陪孩子「更新病毒碼」。孩子常咳嗽、流鼻水,過敏症狀可能被誤為免疫力差。有些小朋友常感冒、咳嗽、流鼻水,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免疫力比較差,但其實有時候是過敏症狀。葉國偉指出,以過敏症族群為例,表現出來可能是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但是他們的免疫力沒有比人家差,而是身體出現的過敏症狀被誤會成免疫力差。常有人說,高壓忙碌會造成免疫力或抵抗力低下,因而容易生病。葉國偉說,有可能是生活作息改變,壓力大的確會影響身體對抗病菌的侵犯,「抵抗力」變弱就容易生病,未必是「免疫系統」出問題;而且抵抗力變差有時候是暫時性的,只要調整好作息、壓力解除,這些症狀自然就會減少。免疫系統與生俱來,過強可能侵犯正常細胞。葉國偉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與生俱來,多數人都有正常的免疫系統,僅少部分的人有免疫缺損,如抗體缺乏、嚴重的複合型免疫功能缺乏等,可能比一般人更容易遭受病毒或細菌的強烈攻擊,甚至對於病毒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或在出生幾個月後,被嚴重的細菌感染,導致敗血症甚至死亡。不過,免疫能力也可能在後天受到影響,例如愛滋病就屬於「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病毒感染會造成患者的免疫能力整個被壓制,容易受到感染。不過,免疫系統太強也不好,會讓身體喪失辨識病源的能力,可能發生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自體免疫疾病」。帶狀疱疹病毒活化 多因老化致免疫力下降談到免疫力減弱,常讓人聯想到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說,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活化引起的皮膚病,好發於冬季至早春,通常在過度勞累、緊張、季節變換之際發生,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所導致的免疫力下降,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次活化的重要因素。治療方面,使用抗病毒藥、藥膏敷料及減緩神經痛藥物,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繁殖及水泡擴散,並避免傷口感染以及後續神經痛。預防帶狀疱疹,需要良好的免疫力,施打帶狀疱疹疫苗是提升抵抗力的方式之一。蔡長祐提醒,罹患過帶狀疱疹不代表終身免疫,當人體抵抗力下降,還是有可能復發,特別是50歲以上、慢性病患者或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等免疫力較差者,都是高危險族群,應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充足睡眠、調適壓力及接種疫苗,都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感冒頻繁不易痊癒、過敏嚴重、倦怠感揮之不去,都可能是免疫力變弱的警訊,就好像身體內的士兵,要抵抗入侵身體的病菌,可透過調整生活作息、規律運動、釋放壓力等,飲食也是重要的關鍵,包含國健署「我的餐盤」所列的六大類食物。參考「我的餐盤」口訣,盡量攝取原型食物。對於提升免疫力的食物,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李哲佑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等巨量營養素都不能缺乏,可參考衛福部國健署推出的「我的餐盤」,口訣包含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很多民眾可能會認為,直接吃維生素保健品更方便,但營養師建議應該先補充巨量營養素,並建議從「原型食物」中攝取,如南瓜、馬鈴薯、地瓜等,之後才是維生素C、D和鋅、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鋅、硒可從海鮮類取得;維生素C可從蔬果等攝取;維生素D則能藉由菇類或牛奶等補充。攝取植化素抗氧化:茄紅素、花青素、葉黃素。除了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外,有抗氧化功能的植化素也很重要。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包含葉黃素、葉綠素等,都能免於自由基的發炎反應,間接提升免疫功能。許惠玉說,常見的植化素如茄紅素,協助人體清除導致老化與眾多疾病的自由基,具有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等作用,可從番茄、紅椒、胡蘿蔔等獲取;花青素可抗氧化、抗發炎、預防罹患癌症,以及增強血管的彈性,預防心臟疾病、舒緩過敏症狀等,可藉由紫高麗菜、茄子、紫菜等獲得。增加腸道好菌、睡個好覺,都能增強免疫力。李哲佑說,很多研究都傾向維持腸道健康,免疫力會增加。因為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除了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菌叢的多樣性、生態平衡,更重要的是日常飲食,腸道容易發炎的人,通常是加工製品攝取過多、原型食物吃太少。除了飲食,充足的睡眠也和抵抗病菌有關。李哲佑表示,常見於蛋白質食物的酪胺酸如奶製品等,屬於褪黑激素的原料,建議在睡前約30分鐘至1個小時,可以喝一杯溫牛奶;其餘如最近熱門的GABA也可助眠,常見於糙米、發酵的茶等,但建議不要太晚吃這類食物,以免反而影響睡眠。長期規律運動,再忙都要給自己15分鐘動一動。除了食物,長期規律運動也相當重要。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說,最基本的「健走」簡單又省錢,也可以騎腳踏車,或稍微提高強度,跑步或爬郊山,也可以到健身房運動,「我自己以前也很少運動,現在一天不運動很難過。」有時候覺得工作很累,就要有點「強迫自己」動起來,每天至少半小時,如果真的很忙,15分鐘稍微伸展也好,好過直接坐在沙發上休息。葉國偉說,有時候結束工作很累,也會有想偷懶的時候,但他會強迫自己至少騎半小時的腳踏車,能換來身心舒暢。他也建議民眾,運動不要只做一兩天,就因為肌肉痠痛想放棄;短時間的運動累積起來雖然也有好處,但不建議每次只動個3、5分鐘,因為5分鐘內的運動,通常只是在熱身而已,持續較長時間可以讓心肺功能更提升。每個人對壓力的適應能力不一樣,葉國偉表示,小朋友可能因為考試或學業因素,上班族則因工作節奏帶來壓力,會導致睡不好或亂吃東西而營養不均,進而衍生失眠等慢性問題。如果因為工作或學業壓力,覺得自己的免疫力稍微減弱,就要找到自己的壓力來源並改善,例如正向思考,或把自己的時間管理做得更好。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6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長王偉傑 喊話「全院顧一人」 給病人最好醫療
專精腎臟科疾病的王偉傑,今年9月接任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他擁有豐富的臨床和行政歷練,帶動腎臟切片精準治療,為桃園地區腎臟病防治效能作出貢獻。尤其在新冠疫情嚴重人心惶惶下,他帶領團隊運用血漿置換術,讓重症病人的存活率大幅提升,他深信「醫師陣容強大、醫療品質做好」,是醫院令人信任的關鍵。樂生療養院是一所具有歷史性的療養院區及現代性的醫院,分新、舊兩個院區。舊院區為療養院在新北市新莊區,為日治台灣專治癩病(漢生病、早年稱痲瘋病)院區,提供漢生病院民居住使用,已是文化資產保存的歷史建築園區;新院區為醫院在桃園市龜山區迴龍,是地區醫院,千禧年後提供民眾一般急重症和門診醫療服務迄今。崇拜學長 立志選定腎臟科行醫近30年的王偉傑是眷村孩子,在兄姊鼓勵下考上醫學院,並進入衛福部桃園醫院(部桃) 服務,因崇拜腎臟科學長做學問精神,立定志向走上腎臟科領域,即使當上樂生醫院院長,仍在部桃無酬看診,只因掛心腎臟科的老病人。以前桃園腎臟科醫師各自為政,在王偉傑建議下組成腎臟科聯誼會,每季固定辦學術研討進行個案討論,發表醫學研究論文。尤其新冠疫情大爆發期間,起初很多重症病人倒下,他發想可使用血漿換置用於染疫的腎臟病人身上,大大提升病患的存活率,並爭取列入健保給付。王偉傑深知腎臟切片可提升腎臟病防治效能,當大家都在做洗腎時,他卻反其道進行腎臟切片,果然透過切片精準治療,治癒許多腎臟病人或減緩其病情,未來他也會把在腎臟病防治成效帶進樂生醫院。網羅良醫 獲在地居民信任樂生療養院是很特殊的醫院,王偉傑接任院長後,首要打造該院為綜合性地區醫院,讓各科別醫師陣容壯大,目前已先後網羅腎臟、身心、胸腔及中醫、肝膽腸胃科、骨科、一般外科專科醫師進駐,發展該院急重難症治療,讓新北市新莊、樹林、桃園龜山迴龍地區居民,今後不必大老遠赴醫學中心看病,就近就能有好醫師看診。「樂生絕不只是療養院,樂生做很多急重症醫療。」王偉傑說,該院的科別足夠、儀器不差,絕不輸其他衛福部醫院,且各科醫師充足,逾90%病人在此都可以獲得照顧,希望能得到地方民眾信任。王偉傑常告訴病人:「你一人來醫院、全院照顧你」,過去他常以醫院為家,「要給病人安定感」,一度讓妻子很吃味,他的信念是「醫療無法渡天下眾生,只能渡有緣人」,有緣成為他的病人,他就給予最好的醫療。爬山紓壓 愛吃納豆當養生王偉傑說,醫師工作忙碌、壓力很大,他盡量早睡早起、規律作息,有空閒就在醫院走樓梯或拉划船器運動,保持體力;樂生醫院有後山,因此他把每周爬山列入紓壓項目中。為了養生,他澱粉類吃得少,早餐喜歡吃納豆保養身體,保持心情樂觀,若遇到關卡與煩惱時,就念經、再好好睡個覺,讓一切歸零思考。每年有空閒時,王偉傑會帶家人環島或旅遊增進感情,他特別喜歡去日本,每年組團去日本一、二次,尤其喜愛去日本老溫泉旅館泡湯,在日本欣賞溪流清澈如畫,和家人朋友爬山、喝小酒談心,令人開心。王偉傑● 年齡:55歲● 專長:蛋白尿、糖尿病、高血壓、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腎臟切片、泌尿道感染、電解質異常、一般內科疾病、急重症血液淨化● 現職:衛福部樂生療養院院長、中原大學副教授●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中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 經歷:衛福部桃園醫院腎臟科主任、桃園醫院新屋分院院長、桃園醫院副院長、衛福部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副執行長、教育部定副教授、中原大學副教授給病人的一句話:預防重於治療,疾病發生早期就要早點治療
-
2024-11-15 焦點.元氣新聞
台大醫院開第一槍「不用波波醫」!林口長庚曝聘僱醫師評估重點「不一定進得來」
某診所劉姓女醫師,因執行子宮鏡手術導致患者死亡,後續遭爆該名醫師為「波波醫師」,將沉寂已久的波波醫師爭議再次掀起,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天指出,該院先前即有決議,波波醫師來台大醫院申請住院醫師或實習醫師,將不予考慮,且此次經清查,台大醫院內並未聘雇任何波波醫師。長庚:以「能力」評估是否聘僱醫師全台最大的醫學中心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表示,長庚以「能力」評估是否聘僱醫師並非學歷,長庚目前並未清查院內是否有波波醫師,但以他的認知,波波醫若來申請擔任住院醫師或實習醫師,依能力評判,不一定進得來。陳建宗表示,波波醫出現在醫學中心的機率「非常低」,醫學中心訓練扎實、時數長,雖然現在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等五大科缺醫師,但每年開出實習醫師、住院醫師的缺額,錄取者大多是國內醫學系畢業的醫學生。他解釋,來到醫學中心競爭住院醫師、實習醫師名額,很多都是持有已發表在國際期刊論文者,如果以長庚的整形外科為例,開出10個住院醫師名額來15個,幾乎都是台灣醫學系畢業生拿下。以自身長期的觀察,波波醫師通常會選擇到區域醫院實習。至於已經通過台灣醫師國考的波波醫師,長庚是否也有聘用?陳建宗說,通過國考者,就是符合憲法保障的資格,他們都可以來申請到醫院任職,不過,醫院是否要聘雇波波醫師,醫學中心名額仍是相對競爭的,如果能力符合資格,醫院就會聘雇。波波醫屬醫療疏失 重點不該放在「學歷」陳建宗說,這次診所的波波醫發生醫療疏失,重點不該放在「學歷」,而是從醫學系畢業後,直接到診所任職的醫師們,能力到底足不足以執行醫療業務,在醫學中心任職的醫師,入職門檻本身高於診所以外,任職期間訓練也是持續不斷。過去台灣的整形外科診所,也屢屢發生類似亂象,陳建宗說,當時為了管理,整外醫學會與衛福部討論以「特管辦法」管理,要求診所執行特定的手術時,如削骨等,必須要先達到一定的訓練時數,降低醫療問題,避免危害國人健康安全。如今國內診所的規模愈開愈大,且執行手術項目也愈來愈多,但訓練時數不像大醫院要求,陳建宗說「這才是最大的問題」,而不是探討學歷。過去台灣的醫學生一度流行到美國執業,他們同樣考過美國的國考,依照規定到美國申請醫師職缺,美國並沒有因為是來自台灣的醫學生,而掀起抵制潮。他認為整起事件在於衛福部的管理制度,應通盤檢視。
-
2024-11-13 養生.聰明飲食
「硬豆腐」不適合補鈣?教授揭豆製品4種常見食品添加物功用
我在2021-12-15發表補充維他命D和鈣?骨質疏鬆學會的建議能信嗎?,讀者fullyoriginal1243f13a4d在2024-10-30回應:請問全聯賣的白玉豆干裡的添加劑(矽樹脂、脂肪酸山梨醇酐脂、羧甲基纖維素鈉、氯化鎂)每天吃是OK的嗎?首先,這位讀者會在這篇文章留言,應該是跟「補鈣」有關,但是,豆干鈣含量的高低是取決於製作方法。請看下文。一、矽樹脂「矽樹脂」是「矽氧樹脂」這個大家族裡的一個成員。但不管是矽樹脂,還是矽氧樹脂,都跟「樹」毫不相干,也跟「脂」毫無關聯。它們只不過是物理性質很像樹脂。矽氧樹脂這個大家族有很多成員,名稱和化學結構非常混亂 (往往會張冠李戴),而用途也非常廣泛(工業、醫療、食品等等)。在法定的劑量範圍裡,它們之用於食品添加是安全無虞的。我在2023-10-17發表的烘焙紙的安全性裡面就有談到「矽油」和「矽橡膠」,同時也指出它們都是安全的。台灣衛福部公佈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裡面有簡短介紹矽樹脂。它說:矽樹脂的英文是·Silicon Resin(Polydimethyl siloxane )。本品可使用於各類食品;用量為0.05g/kg以下。限消泡用。(註:Silicon Resin是錯誤,Silicone Resin才是對)「限消泡用」?消什麼泡?我在20多年前是自己做豆漿來作為早餐飲料,前前後後大約有20年的經驗。在做豆漿時,最花時間,也是最緊張的步驟就是「消泡」。人必須站在鍋邊隨時待命,持續約15分鐘。大多豆類,包括黃豆,含有高量的紅血球凝集素,而此毒素是有致命性的,所以必須將豆類充分煮熟才能吃,請看生吃,熟食,抗營養素以及植物的逆襲—凝集素有害論的真相。可是,要把豆漿充分煮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於豆漿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皂素(saponin),會在煮的過程中形成大量的氣泡,造成沸騰的假象以及更嚴重的溢鍋現象。如果沒處理好,不但整鍋豆漿會所剩無幾,而且爐子、鍋子都會裹上一層洗都洗不去、刮都刮不掉的粘膠。所以,「消泡」就成為製作豆漿過程裡一個必須,但卻會令人神經緊繃的步驟。(註:我後來才知道,在自家煮豆漿時可以加入少許沙拉油來壓制起泡,但沙拉油本身容易酸敗,會影響豆漿的風味)豆漿、豆腐業界當然不可能僱用人工來做「消泡」,而是用「消泡劑」來解決問題。「矽樹脂」就是非常好的「消泡劑」。(註:泡泡也會影響豆腐、豆干的外觀和口感)二、脂肪酸山梨醇酐酯台灣衛福部公佈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裡面有簡短介紹脂肪酸山梨醇酐酯。它說:一種乳化劑,英文是Sorbitan fatty acid ester,本品可於各類食品中視實際需要適量使用。顧名思義,乳化劑就是要讓食品裡的各種成分「乳化」在一起,如此就可增加綿密的口感。舉凡冰激淋、巧克力、沙拉醬等等,大多含有乳化劑。三、羧甲基纖維素鈉台灣衛福部公佈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裡面有簡短介紹羧甲基纖維素鈉。它說:一種粘稠劑(糊料),英文是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本品可使用於各類食品;用量為20g/kg 以下。顧名思義,粘稠劑就是要讓食品裡的各種成分「粘稠」在一起,如此就可增加Q彈的口感。舉凡冰激淋、餅乾、蛋糕等等,大多含有粘稠劑。一篇歐盟2020年發表的論文確認羧甲基纖維素鈉的安全性,請看Safety and efficacy of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for all animal species(羧甲基纖維素鈉對所有動物物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四、氯化鎂台灣衛福部公佈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裡面有簡短介紹氯化鎂。它說:品質改良用、釀造用及食品製造用劑,Magnesium Chloride,本品可於各類食品中視為實際需要適量使用。限於食品製造或加工必須時使用。相信大家都知道食鹽是氯化鈉,而它跟氯化鎂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鈉被鎂取代了。事實上市面上有好多種氯化鎂補充劑的品牌呢。請看缺鎂,健康災難的開始?以及L-蘇糖酸鎂補腦:吹捧與現實。比較有趣的是,氯化鎂是「鹽滷(Nigari)」的主要成分,而「鹽滷」是製作「硬豆腐」的凝固劑。這是有別於大家熟知的用石膏(硫酸鈣)作為凝固劑所做成的「軟豆腐」。所以,「硬豆腐」並不適合於用來「補鈣」。(註:黃豆含有大量的鈣,但做成豆漿後大約只剩一成)。原文:白玉豆干裡的添加劑是OK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3 焦點.元氣新聞
網紅籲公開醫師學歷 衛福部反對!資深牙醫擔憂一件事
一名在波蘭習醫的醫師執行子宮內視鏡手術時患者死於大出血,引發關注。本土小牙醫聯盟表示,未來每五位新進牙醫師,就有一位波波牙醫,若實習教學資源不足,恐讓醫師水準下降。聯盟批評衛福部明年廿四億「偏鄉計畫」恐開後門,希望賴清德總統不要再增實習名額。波波醫師末日條款 九地區返台免學歷甄試波波醫師是指未考取國內醫學系,出國至波蘭等歐洲國家取得學位,未在當地實習,未取得該國醫師執照,即返台報考國考後,及格後即擔任醫師,該名婦科醫師即為典型的波波醫師。至於波波牙醫師,畢業回國後,通過學歷書面審核,並通過學歷甄試,接著進行第一階段國考,通過者每年約五十人至醫院實習適應,等完成訓練後,還需通過第二階段國考,才能取得牙醫師執照,也就是需接受實習訓練。原本相關規定嚴格,但一一一年五月立院通過「醫師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附帶決議,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教授林元敏表示,該項修正案表決係發生在現任衛福部長邱泰源擔任立委時,與民進黨立委賴惠員等人提出開放實習名額要求。醫盟:管制愈放愈寬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姚欣宜說,二年前,在醫界及民代的壓力下,表面上政府嚴密監督波波醫師,但相關管制卻愈放愈寬,訂出末日條款,只要在一一一年之前至美、加、日、歐洲、澳洲、紐西蘭、南非、新加坡及香港等九大地區就讀醫學系、牙醫系,返台後無須參加學歷甄試。估計未來每五位新進牙醫師中,就有一人為波波牙醫,如果實習教學資源不足,恐讓醫師水準下降,全民受害。姚欣宜指出,賴清德總統在競選時,曾在牙醫師後援會成立大會時親自承諾「不會再加開波波醫師實習名額」。衛福部:偏鄉計畫有證牙醫優先「波波醫師不僅是醫療問題,更是社會的不公平。」本土小牙醫聯盟理事長黃映綺表示,衛福部明年推出廿四億「偏鄉計畫」,宛如「假偏鄉計畫」,圖利特定人士,增加波波醫師實習機會。為此,將於十一廿四日至立法院抗議,捍衛台灣醫療及社會公平正義。對於外界疑慮,衛福部口腔健康司長張雍敏表示,一一三至一一六年度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第二期,相關經費絕大部分皆直接用在解決偏鄉牙科醫療問題。一一四年度將優先招募已經領有牙科專科證書的牙醫師,並非網傳引進國外學歷牙醫學系學生。網紅籲公開醫師學歷 衛福部反對【記者李青縈、沈能元/台北報導】波波醫師爭議延燒,不少民眾希望醫療院所主動揭露醫師學歷,衛福部、醫師公會則持反對意見,部長邱泰源認為,只要牽涉到隱私,都應小心處理;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慶明說,公開醫師學歷,有如「獵巫行為」,擔心醫界為此心浮氣躁,影響看診、開刀等醫療行為。百萬網紅Cheap分享一封醫師來信,「部分從波蘭畢業的醫師返台後,常刻意突出職場經歷,卻不敢寫學歷,藉此提升專業形象」。該醫師呼籲衛福部,公開醫師學歷,讓病患更清楚醫師的背景,以利提升醫療透明度與信任感。另有網友表示,醫師屬於政府特許行業,嚴格控管醫學系名額,但人民卻沒有知道醫師學歷的權利,荒謬之至。政府選擇無視人民權利,不強制公開學歷,為了保障就醫權益,呼籲民眾拒掛不揭露學歷的醫師門診。對此,邱泰源表示,只要牽涉到隱私,都應該要特別小心,現在連醫學會、醫師公會等公開活動或講座,都不隨會便對外公告醫師畢業於哪個學校。周慶明則為台灣醫師掛保證,他說,醫師資格取得過程嚴謹,以耳鼻喉科為例,明文規定,住院醫師時期需完成哪些手術、每年訓練內容。如果想考專科、次專科,必須通過醫學會審核。不管是在國內或國外修習醫學系學分,但後續訓練均屬一致,都需合法受訓,取得執照後,才能執業。「衛福部不會要求醫事人員公開學歷資料」。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尊重醫師個人或醫療單位規畫,目前僅要求公開「醫師證書」,證實為合法、有牌的醫師,藉此避免密醫行為,沒有計畫調整揭露其他內容。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患者就醫時關心醫師是否擁有良好臨床實務能力、經驗及醫術醫德,而這些均與醫師學歷無關,建議衛福部籌建「醫師經歷、不良醫療紀錄」平台,方便民眾查詢。再者,政府應透過嚴謹的教考訓用制度,提高波波醫師競爭力,才能降低民眾疑慮。資深牙醫憂:偏鄉計畫淪洗白管道【記者李樹人、沈能元/台北報導】波波牙醫師爭議再起,一名不願示名的資深牙醫表示,許多波波牙醫的背景驚人,父親可能是牙醫界大老、某縣市牙醫師公會高層,或本身為連鎖牙科診所集團的少東、小公主,一旦透過管道洗白,可能成為本土正規牙醫師的老闆,讓年輕世代產生相對剝奪感,憤憤不平。本土小牙醫聯盟希望賴清德總統正視波波牙醫師執業問題,並質疑衛福部明年「偏鄉計畫」目的是幫波波牙醫洗白。對此,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江錫仁表示,波波醫師實習名額不能與偏鄉計畫混為一談,衛福部偏鄉牙醫師招募計畫係以領有證書的牙醫師為優先,並非增加波波牙醫實習名額。對此,該資深牙醫表示,以往醫學系公費生制度不就是幫少部分學生開了執醫之門,考取公費生,取得醫師執照後,遠離偏鄉,賠錢了事。年輕世代擔心衛福部「偏鄉計畫」比照辦理,讓波波牙醫有機會至偏遠地區醫療院所實習,等到實習結束,不會繼續留在偏鄉,直接洗白。該資深牙醫說,波波牙醫的家世背景驚人,且與政治淵源極深,例如,有些來自牙醫世家,父親為某牙醫師公會高層,有些則是連鎖牙科診所集團的新生代,被父親送出國學醫,準備繼承事業。在政治力介入下,可以精準掌握到落日條款的黃金期限,並獲得高層政策配合,幾乎是天衣無縫。
-
2024-11-11 失智.像極了失智
75歲退休警官父突拒絕女兒一家來訪 她進屋驚見「滿地瓶裝水」原因超心酸
隨著父母年紀漸長,做子女的免不了越來越多的擔心與提醒,但有時候反而會讓老人家覺得自己被當成小孩,因此發生爭執的情況並不少見。根據日媒報導,一名44歲的女兒突然被75歲的老父親告知:「不要再來家裡看我了!」背後原因令人心酸。擔心老父親卻被罵:別看不起我!當事者是化名清水加代的44歲女士,她表示自己和父母家距離30分鐘車程,母親過世之後,就剩下75歲的父親獨居。父親是名退休警察,每月有22萬日圓的退休金(相當於4萬6千多元新台幣),但就算不缺錢,加代還是十分擔心父親日常的生活,畢竟過去都是由媽媽包辦家務事。但是父親總是會生氣的告訴她:「我自己可以,別看不起我!」加代只好用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帶著自己的兒子一起去父親家裡,希望藉由孫子的童言童語緩和父親的情緒,像是邊帶著孩子玩鬧邊觀察父親家裡的冰箱,趁機會確認他平日裡的飲食是否正常。打開父親家門,屋內的景象讓她驚呆了然而,後來就算帶著小孩子去探訪,父親也不再接受了。加代表示父親突然變得非常封閉,雖然還是會講電話,但他告訴加代如果來他家要提前通知,甚至又改口說:「絕對不要過來我家!」後來加代的丈夫也非常擔心,表示很久之前曾經有外人寄居在父親家,萬一又發生這樣的事情就不好了。這讓加代第二天沒有事先告知就前往父親住處,當時她按了門鈴沒人回應,於是拿出備用鑰匙打開父親家門,走進屋裡時她就已經做好被父親責罵的心理準備,但無論如何她都想確認家裡沒有任何異常狀況。加代發現客廳裡到處都是塑膠瓶裝水,有些甚至還裝在超市的袋子裡,數量對一名獨居老人來說並不合理。後來父親坦言,每次他去超市時都會忘記家裡是不是有水,就這樣一直買回來越積越多。而且最近非常容易生氣,有時甚至會想打人,害怕自己有天會對孫子動手,所以才會要加代一家別再來探望他了。加代告訴父親這可能是失智症,父親又開始生氣說:「我不可能得癡呆症!」幸好加代後來說服了父親去醫院做檢查,父親被診斷出患有早期失智症。未來四分之一的老人可能面臨失智事實上,日本政府資料顯示,失智症在75歲至79歲的比率是13.6%,80歲至84歲是21.8%,85歲至89歲則高達41.4%。如果每個年齡層的失智症盛行率增加,預計到2040年將有四分之一的老年人罹患失智症。 而在台灣,衛福部於民國109年至112年進行調查,全國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結果為7.99%,也預估未來失智人口有逐年攀升的趨勢。雖然長輩聽到自己可能患有失智症時,第一個反應都是抗拒、不安甚至生氣,但其實及早發現與治療,就能減緩失智惡化的情況,而家人的支持可以協助他們邁出第一步。
-
2024-11-11 焦點.健康知識+
糖是胰臟癌元兇?中研院研究被過度解讀?醫透露一結論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標題「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但中研院當時公開的新聞稿中就已經提到「過往研究只知 80% 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因果並不清楚」。傳言「首度證實」為易誤導的說法。 (2)中研院新聞稿還提到「此次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傳言「元兇」的說法誇大、易造成誤解。 (3)中研院的研究包括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但都不是人體實驗,專家建議,像這樣還不是人體臨床實驗的研究結果,民眾不必恐慌、也不要不當一回事,當作日常生活的參考、提醒即可,不管有無胰臟癌家族史、有無糖尿病,都應該飲食減糖、以利健康。網傳「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等相關影片及文章,提到中研院研究團隊「發現胰臟癌其實和糖有關係」,餵給實驗鼠高油高糖,發現胰臟細胞會產生DNA損傷,國人飲食應儘量少糖、比較能減低胰臟損傷的程度。但專家表示,糖代謝異常、糖尿病、胰腺癌,醫界已知三者之間本來就有關係,中研院的研究進一步鞏固因果、細節,專家提醒民眾,一般人不會知道自己是否有 KRAS 基因異常,但能夠很明確知道是不是患有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應該更加特別小心糖的控制,因為如果又剛好有 KRAS 基因異常,則高糖飲食在動物研究中發現會加重影響性、增加風險,糖尿病患在無法確知是否帶有 KRAS 異常的情況下,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管知不知道、有或沒有 KRAS 異常,都能減醣飲食,不但有利控制糖尿病、降低可能的胰臟癌風險,也能兼有預防其他的共病,像是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以及肥胖等等的效果。 中研院證實糖是胰臟癌元兇? 原始謠傳版本: 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 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樣的報導影片與訊息: 查證解釋:傳言報導提到「黑老鼠動物實驗模擬人體,一組是實驗組、一組是對照組,實驗組吃高糖高油」,而 MyGoPen 查詢中研院官網「預防癌中之癌「胰腺癌」找上門 少糖就對了!」則提到研究團隊採集、檢驗四種細胞,分為罹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未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這些病患的未癌化正常胰臟組織、以及鄰近胰臟的小腸組織交叉條件共四組。 中研院新聞稿提到細胞實驗、傳言版本提到動物實驗,相關內容過於簡略、跳躍,MyGoPen 查詢該論文 2019 年登載於國際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的原始出處「高血糖透過關鍵酶的 O-GlcNA 酰化引發核苷酸失衡並誘導胰腺細胞中的 KRAS 突變」,並致電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 中研院團隊一系列相關研究 之前之後都曾發表柳朋馳表示,中研院的研究先從細胞實驗開始,從胰臟癌患者取得細胞組織,再分成二組,一組合併有糖尿病、一組則沒有糖尿病,然後去看這兩組裡面的細胞訊息、基因段,哪些地方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會導致不一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不是跟本身患有糖尿病有關,發現糖尿病組的胰臟切片中,DNA 損傷明顯多於非糖尿病組,而小腸切片則沒有差異。 醫界早知糖尿病與胰臟癌有關 中研院進一步證實「糖」是關鍵原因 柳朋馳指出,就像中研院自己在新聞稿中公開說明的一樣,過去醫界已知 80% 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是因果並不清楚,而這個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以胰腺癌患者的檢體為實驗標的,KRAS 基因突變卻只發生在患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正常胰臟細胞內,可以明顯觀察到基因組受損,幾乎 94% 的檢體裡都能發現有致癌 KRAS 基因突變,但其他組的細胞卻沒有。此外,研究團隊也在正常的胰臟細胞中使用高濃度劑量的糖,發現處在高糖環境的胰臟細胞,基因組複製、修補過程中,易發生錯誤、良率大幅降低而最終可能導致胰臟細胞癌化。中研院的研究團隊為了證實上述的結果,又進行小鼠實驗,餵食高糖、高脂飲食變成糖尿病,然後收集胰臟、小腸、結腸、肝臟、肺臟和腎臟的組織樣本,發現糖尿病組的小鼠優先(preferentially )促進胰臟 DNA 損傷。MyGoPen 查詢發現該研究團隊在更早之前的 2015 年也曾發表抗體 IL-17RB 證明可減緩胰臟癌的轉移,而之後也於 2022 年發表了「胰臟導管腺癌中葡萄糖代謝與 KRAS 突變的相互作用」進一步的回顧性相關研究。 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並非人體 可供參考但不用過度恐慌 柳朋馳指出,人體的細胞拿出來在實驗室進行,這樣的細胞實驗已經不是人體內的生物環境,而動物實驗並不是人體,人體相較於實驗鼠畢竟複雜太多,民眾不用因為細胞實驗、動物實驗的結果而恐慌,但是也不能說細胞實驗、動物實驗就對一般民眾就沒意義,比較持平、正面的態度是將細胞實驗、動物實驗的研究結果,作為一般民眾日常生活的參考、提醒即可,不用誇大聳動、也不要不當一回事。 柳朋馳進一步解釋,就像該論文於摘要的結語中提到「將糖代謝與包括胰臟細胞基因突變的基因組不穩定性聯繫(link)起來的直接證據尚未確定」,就像很多研究論文都會在語末提到「尚待更多研究佐證」,這些都是學術文獻的常用語,就是醫學界仍須繼續努力的意思,柳朋馳以 AGE 為例,醫學界已知高血糖會導致「進階性的糖化終端產物」(Advanced Glycemic End Product,AGE) 累積,2020 年國際上曾有研究將有 KRAS 基因缺陷的實驗鼠分為三組,第一組不餵高糖分、正常健康的食物當作對照組,第二組餵高糖分食物,而且還會再給藥物,讓 AGE 抵消、下降,第三組則是給高糖食物、不給藥。動物實驗常用AGE 人體卻不好用 12 周後解剖發現,第一組正常飲食組的雖然有 KRAS 的基因異常,但發生胰臟癌的機率只有 8% 左右;第二組高糖但因為有給藥,胰臟癌比例大約 25% 左右,而第三組高糖沒給藥的最嚴重、高達 75%,這項研究透過動物實驗很清楚地提醒人類,如果本身有 KRAS 基因異常,就代表已經具有一定的風險、最好不要高糖飲食,即便吃藥控制會有幫助、但是風險還是很大,KRAS 加上高糖飲食會有 1 加 1 大於 2 的影響效果。 柳朋馳指出,上述研究夠淺顯明確的在動物實驗看到高糖飲食、AGE、胰臟癌的關係,但是 AGE 至今仍然不是臨床上糖尿病患的常規檢查項目,因為很多的研究發現 AGE 很難找出一個明確的切點,超過哪個數值糖尿病的風險會到多高,AGE 有相關性、但卻不是一個確效好用的指標,所以 AGE 常用在動物研究,時間短易操作、容易比較數據高低,但是一到人體就無法突破、還沒辦法找到作為疾病診斷標準的方式。從 AGE 的例子就能知道,動物實驗的結果和人體的距離很難說到底是多少。柳朋馳解釋,中研院的論文研究、媒體的轉載報導,加起來可能會讓民眾眼花撩亂、難以理解,其實結論可以簡單說明為:醫界已知糖尿病族群比非糖尿病族群罹患胰臟癌的比例本來就會比較高,而中研院的研究證實糖尿病的族群如果剛好有 KRAS 基因異常,又吃高糖飲食,則在動物研究中發現又會加重影響性。但是一般民眾、或是糖尿病患通常不會去驗 KRAS,都不會知道自己有沒有KRAS基因異常,即使知道有胰臟癌家族史的人,也未必都是 KRAS 基因異常,導致胰臟癌的基因異常還包括 BRCA1、BRCA2 等,所以實務上對民眾而言,第一道關卡就是有沒有糖尿病、這個問題民眾自己會知道,有糖尿病的人,就要特別小心 KRAS 基因異常的問題,KRAS 會讓糖尿病人雪上加霜;而沒有糖尿病的一般人,包括衛福部、醫師們的衛教建議也是低糖飲食,不管有沒有糖尿病、甚至不管有沒有 KRAS 基因異常,通通都低糖飲食準沒錯。 柳朋馳從流行病學解釋,有糖尿病的族群罹患胰臟癌的比例是比較高的,就跟肥胖的概念一樣,吃糖就容易胖、胖就容易罹患胰臟癌,或許民眾會疑問,難道避開高糖、就不會有胰臟癌嗎?答案也不是,柳朋馳強調,包括胰臟癌在內的各種癌症都是多重因素的,只是既然知道高糖飲食是其中一項危險因子,而且是可以人為控制的,那就盡量避開高糖飲食、以免增加罹患胰臟癌的風險,所以傳言標題「元凶」 說法太過武斷,糖可以說是「影響因子」,元凶指的是主要的兇手,其他不重要,但事實上一大堆因素都有關係,例如上述第一組實驗鼠,即使正常飲食、也因為帶有 KRAS 基因異常,導致胰臟癌風險仍有 8%,所以並不是只要做到低糖飲食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就可以完全避免風險,傳言「元兇」的說法易誤解。結論 包括癌症希望基金會的衛教內容中都提到,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研究證實胰臟癌的發生原因,但是已知有高風險因子,包括肥胖、高脂飲食,或是 BRCA 基因突變的癌症家族史,或是糖尿病病患等等。此外,中研院在該研究發表的新聞稿中提導「過往研究只知 80%的胰腺癌和糖尿病相關,但因果並不清楚,此次研究最大貢獻在於,證實糖代謝異常是導致胰腺癌的關鍵『原因』」,由上述資料可知,後續相關報導、傳言版本「胰臟癌元兇!中研院首度證實是『糖』造成」,「元兇」、「首度證實」等說法易誤導。 專家也表示,如果糖代謝異常是一,糖尿病是二,胰腺癌是三,醫界已知二和三有關,而一和二有關也是一般民眾都知道的,中研院的研究則是進一步證實、確認一和三之間的關係,一可以說成是三的原因、關鍵原因,但傳言說成「元兇」、「首度證實」過於誇大、武斷,易造成民眾誤解。衛教資源: 癌症希望基金會 癌症知識館 - 胰臟癌 諮詢專家: 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 - 柳朋馳(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0/research.html)
-
2024-11-10 醫療.新陳代謝
碳水化合物對糖尿病不好,應該少吃米飯、多吃肉類蛋白質嗎?
Q:吃很多糖的人,得糖尿病的機率會變高?A:過多精緻澱粉、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雖會增加糖尿病的機率,但是碳水化合物不足會導致頭暈頭痛,影響睡眠品質;另過量攝取紅肉、蛋也會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特別是含糖飲料果汁、加工食品,如精製麵包及蛋糕,因這類食品熱量高、易增肥,肥胖會導致胰島素阻抗,血糖就會逐漸升高而發生糖尿病。Q:碳水化合物對糖尿病不好,應該少吃米飯、多吃肉類蛋白質?A:糖友飲食不建議以蛋白質完全代替,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和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碳水化合物,反而有助控糖。建議選擇優質蛋白質,如板豆腐、魚肉、雞胸肉、雞蛋,低GI值的全穀雜糧,如十穀米、糙米、燕麥、地瓜。大量吃紅肉會造成血脂肪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貿然減少碳水化合物(如米飯),則可能有低血糖危險,尤其第一型糖尿病和妊娠型糖尿病患,恐導致酮酸中毒。建議均衡飲食,進食順序先吃蔬菜與蛋白質,最後再吃碳水化合物。Q:吃麥片可以降血糖?要吃哪一種麥片?A:麥片有較多膳食纖維和營養,GI值較白米低,所以麥片能讓升糖速度較緩慢,但不能說麥片有降血糖的效果。燕麥片屬於全穀雜糧類,攝取3湯匙燕麥片,相當於吃下1/4碗白飯,一樣會升高血糖。建議吃麥片搭配蔬菜和蛋白質,減緩血糖吸收。此外,沖泡燕麥粉或喝燕麥奶也會造成血糖上升,建議選沒有加工的燕麥片為宜。傳統燕麥片未經精細加工,富含纖維,消化和吸收速度比較慢,需經烹煮食用,GI值較即食燕麥片更低,為糖友首選。其他如原味燕麥和藜麥也是低GI的穀物,糖尿病患應選擇低GI的麥片,並且避免添加糖或其他高GI成分的加工麥片。Q:抗性澱粉(例如冷飯)、糙米飯比較不會讓血糖升高,就可以多吃一點?A:抗性澱粉又稱為難消化澱粉,是難被小腸吸收,需在大腸中被微生物分解為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鏈脂肪酸,因此不會造成血糖大幅上升,熱量也較低,常見來源為冷飯、冰地瓜。冷飯中不只有抗性澱粉,還有易分解和吸收的一般澱粉,過量還是會造成血糖過高,因此仍需控制攝取量。除了考量澱粉特性以外,還需控制總攝取量,建議要穩定血糖,一餐不應攝取超過八分滿碗澱粉量。Q:糖尿病患盡量吃使用代糖的甜食?每一種代糖都可以吃嗎?A:糖尿病患者適當使用代糖取代精製糖是可以的,能避免血糖波動,但不能因此盡情吃使用代糖的甜食,還是要適度。有研究顯示,有的代糖會造成體重增加,或引發心血管問題,顯示代糖的食用安全性還是需要長期觀察。市面上常見的代糖如阿斯巴甜、赤藻糖醇、醋磺內酯鉀及蔗糖素都可以吃,但仍應注意每種代糖的使用量和身體反應,避免長期過量攝取代糖,對「甜」產生依賴性。糖醇類代糖攝取過量會影響腸道滲透壓,造成水瀉問題;人工甜味劑會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孕婦要特別注意代糖攝取量;苯丙酮尿症病人不能攝取阿斯巴甜類代糖。建議糖友應控制每日總醣量,以開水或無糖飲料為主。Q:坊間傳言喝秋葵水可降血糖?A:研究顯示,增加餐食中的秋葵攝取有助血糖控制,但食藥署指出,目前無證據支持秋葵水能幫助糖尿病患降血糖。尤其在家泡製的秋葵水恐有衛生問題,除有農藥殘留疑慮,久置的秋葵水也易滋生細菌。另外,腎臟病友恐無法代謝秋葵中的鉀離子,建議喝秋葵水前,應先和醫療人員討論。食藥署提醒,秋葵屬於食品並非藥品,無法取代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目前多數秋葵相關研究都是動物實驗,缺乏人體臨床試驗。諮詢/衛福部台中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謝雅湄、營養師林淑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子源、營養師劉彥鈞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1-10 退休力.退休力檢測
2024退休力論壇/陳亮恭:翻轉疾病定義與慢性病共存
隨人類壽命愈來愈長,老人定義必須改變。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北榮經營)院長陳亮恭說,面對長壽人生,民眾與醫師都必須有全新思維,醫療衛生進步,讓民眾可「活到罹患三種慢性病」,醫界對於「疾病」的認知與控制目標,也必須與時俱進。陳亮恭表示,台灣光復後70年間,民眾平均餘命從50歲上升至逾80歲,「人們一輩子都沒看過這麼多老人」,面對人口長壽、高齡化趨勢,從基本邏輯並必須改變,不能再依既有教科書、政府法規定義。根據日本研究,2007年世代長者,與2017年世代長者,在同樣歲數,走路速度、握力、體能、活動量等指標,明顯成長,「體能衰退的臨界點,已由65歲延後至75歲。」民眾到75歲之前仍很健康,但人體老化勢必導致慢性病發生機率增加。陳亮恭表示,隨醫療進步,許多疾病有了控制方式,也讓民眾愈來愈長壽,得了一個慢性病不會過世,還能再得第二、第三種慢性病,根據衛福部國健署,65歲以上民眾,同時罹患3項慢性病的比率達51.3%。「不過,民眾並未認為自己變得健康,台灣長者活得沒信心。」陳亮恭表示,根據調查,台灣長者高達7成擔心自身健康狀況,這與醫界習慣以疾病為民眾貼上標籤有關,但長壽時代,高齡者應習慣「與慢性病共存」,但民眾看待自身健康情況的眼光,不能再用疾病思維來思考,即使罹患多項慢性病,積極控制無法達標時,吃幾顆藥也無妨,不代表自己很不健康。陳亮恭表示,高齡帶來典範轉移,臨床上應從「關心疾病轉向關心功能」,疾病控制目標不是治癒,而是避免失能、失智;醫院經營者則要從被動等待病人來就醫,轉為主動出擊,走入社區管理民眾健康,避免民眾走入醫院,並導入科技,協助民眾進行健康管理。據健保數據,長者一年就醫次數達30餘次,平均一人身上共四、五十種診斷。陳亮恭表示,運用科技將疾病檢測數據進行整合,轉化為風險評估,並以生成式人工智慧(AI)與民眾互動,才能提供精準健康,例如,整合民眾健檢抽血數據,加上穿戴式裝置數據,可即時通知民眾與主治醫師心肌梗塞發生風險,示警民眾就醫。陳亮恭表示,自己與團隊已申請國科會計畫補助,將整合民眾問診、文字病例、影像、聲音等,並傳輸至生成式AI與民眾互動,利用公衛模型精準預估風險,近期也將與聯合知識庫合作,利用累積數十年的文字基礎與專家意見,貢獻民眾,提供民眾精準健康建議,日後民眾只要詢問AI「今天早上可以喝咖啡嗎?」這個連醫師都無法回答的問題,AI就能協助回應。
-
2024-11-09 養生.聰明飲食
中老年人口腔問題喝「神奇飲料」能顯著改善!跟牙周病、酸蝕說掰掰
紅茶這種飲料在東西方國家都相當常見,有些人幾乎是天天都喝,但你知道它能幫助身體抗老化、提高免疫力、維持血管健康、調解血糖水平、舒緩壓力,對健康竟然有這多好處嗎?日本紅茶專家齊藤由美是日本紅茶協會認證的茶講師、茶顧問,曾在Brooke Bond House擔任紅茶教室的企劃,後來進入聯合利華營銷,負責立頓的宣傳。現在則經營茶葉專賣店和紅茶學校,舉辦各種紅茶座談會、演講等活動外,也出版過多本紅茶相關書籍。其中一本暢銷書《風靡全世界的紅茶自療法》,就提到紅茶對健康的驚人功效,這篇文章則整理書裡的知識,跟大家分享紅茶是如何預防口腔相關疾病。口腔保健大敵—牙周病現代人們除了透過刷牙、使用牙線、漱口水等來預防蛀牙外,甚至會定期去牙醫診所檢查牙齒、洗牙,預防口腔疾病的意識比以前提升不少。齊藤由美從茶葉製造公司退休後,在一家雜誌社擔任了兩年左右的編輯記者,當時為了撰寫一篇關於口腔護理市場的專題文章,走訪了相關的製造商、零售商和牙醫,發現民眾最常發生的問題不是蛀牙,而是「牙周病」,台灣衛福部調查就顯示,台灣成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0.48%,且多數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紅茶為何能預防牙周病?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牙周病是由牙菌斑引起的細菌感染,導致牙齒周圍的組織(牙齦和齒槽骨)開始發炎,患者會出現牙齦腫脹、出血,最嚴重導致牙齒脫落的症狀。牙周病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發生前沒有明顯的預兆,有些人甚至覺得反正牙周病不會引起疼痛,就放任不管。然而,其實牙周病是一種容易預防的疾病,如果日常照護妥當,就能有效避免它發生。齊藤由美在書中指出,紅茶的確能預防牙周病,這是因為裡頭的「紅茶多酚」和「氟」具有抗菌效果,可抑制蛀牙和牙周細菌的生長。有科學研究表示,紅茶對口腔的保健甚至比綠茶有效。 紅茶還能對付牙齒酸蝕、預防口臭不少人會飲用果醋、檸檬水、氣泡水或葡萄酒,它們雖然對健康有益,卻會溶解琺瑯質,造成「牙齒酸蝕」,大多數酒精飲料和果汁都會造成牙齒酸蝕風險,如果不是長期飲用,唾液會自然中和酸性,那就不需要太擔心。至於「茶」的pH值相對較高,可以中和口腔酸度,尤其是奶茶,適合作為酒後的飲品。齊藤由美也在書中建議,如果飯後無法立即刷牙,可以透過喝紅茶或用紅茶漱口來抑制牙周病細菌,還能有效消除嘴裡的異味,保持口氣清新,但要注意的是必須用「無糖紅茶」。一杯紅茶看似簡單,卻能用最天然的方式預防蛀牙、牙周病、酸蝕和口腔異味,是不是非常神奇呢?
-
2024-11-09 醫聲.領袖開講
院長講堂/台南醫院新化分院院長張耀仁 帶領醫護轉守為攻 深入社區設點看診
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是守護台南山區醫療的唯一地區型綜合醫院,區域內約有13萬人口,以高齡長者為主,新化分院院長張耀仁帶領醫院「轉守為攻」,即使醫護人力吃緊,依舊主動深入社區設點看診,進一步宣講、篩檢,希望能幫助長者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守護偏鄉 及早治療預防台南醫院新化分院成立於2001年,服務對象以高齡長者居多,在新化分院服務約5年的張耀仁認為,「醫師不應只在醫院看門診,更要走出醫院、走進社區。」近年他率領醫療團隊與在地社區、廟宇等合作,將門診資源導入山區鄉鎮社區,讓醫護人員能夠向外延伸提供服務。隨著醫療技術與時俱進及民眾健康意識提升,疾病型態不斷改變,身為肝膽腸胃科醫師的張耀仁指出,早年很常見的胃癌病例已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胃食道逆流、脂肪肝等文明病逐年增多,三高族群也增加不少,主要與現代飲食習慣造成代謝症候群有關。「長者常見因三高、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就醫,但很多人都是等到出現明顯症狀時才會就醫。」張耀仁說,新化分院於是決定主動出擊,除替長者治療慢性病外,更要讓民眾在疾病尚屬早期發展時,就及早介入治療並預防,守護偏鄉民眾的健康。患者致謝 醫護付出值得張耀仁分享,之前有一名婦人因肚子不舒服就診,檢查發現膽囊發炎,建議婦人應前往大型醫院進一步治療,且可能需要開刀,後來婦人完成手術治療後,在家屬陪同下回診,家屬說「若再不開刀,恐會危及生命。」一再向他表達感謝之意。「醫師就像病人的垃圾桶」,張耀仁認為,來醫院看病的人,大多是身體不舒服、都不太開心,很多人是來「倒垃圾」的,所以每當患者反饋一句簡單的「謝謝」,都會讓醫護同仁感到「做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更是幫助一個家庭。籌建宿舍 將供日照服務現今護理人力吃緊,醫護人員都要身兼多職,新化分院目前病床有64床,包括急性病床47床及慢性病床17床,但只開到40床,院方除積極招募醫護人員外,因醫院地處偏遠也籌建員工宿舍,以留住人才,未來宿舍1樓會規畫長照關懷據點提供日間照護服務,肩負起衛福部照顧偏鄉民眾之責任。張耀仁強調,新化分院除有總院積極協助提升優質醫療照護外,更積極與成大醫院合作經營,建立各種合作模式,創造醫院及偏遠地區就醫民眾雙贏局面。養生祕訣 每天走8千步現代人的文明病日益增加,張耀仁是肝膽腸胃科醫師,因此他的養生祕訣很簡單,強調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心情愉快。三餐以多補充蛋白質及蔬果為主;每天走路8000步以上或是快走運動,若工作忙碌,就會在醫院上下樓時多爬樓梯,維持一天的運動量。張耀仁的兒子很喜歡打籃球,假日閒暇時,他會陪小孩玩一下籃球,雖然可能無法下場對打,但他會在場邊幫忙撿撿球、簡單投籃互動,不僅能夠運動,更能促進親子關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因此要活在當下,心存感謝。」張耀仁面對工作壓力大時,會先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重新思考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平時則喜歡到花東地區走走,看看優美的風景,有時候也會到棒球場看場球賽,跟旁邊的人喊一喊,發洩一下情緒或壓力。張耀仁●專長:一般內科、腹部超音波、胃鏡出血潰瘍止血術、食道靜脈結紮術、大腸鏡息肉切除術●現職: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院長●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經歷:成大醫院住院醫師台南市立醫院腸胃科總醫師衛福部台南醫院胃腸科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保持心情愉快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
2024-11-08 養生.聰明飲食
食藥署駁「一天5顆奇異果治嘴破」 營養師:可吃全穀類
許多人經常「嘴破」,坊間傳聞「多吃奇異果就會好」,衛福部食藥署闢謠專區曾經澄清,「一天吃5顆以上奇異果可治療口瘡」,並無相關科學論述證實。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嘴破的原因多樣,僅以幫助傷口癒合來看,建議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還可吃深綠色蔬菜、糙米、燕麥等補充維生素B,促進黏膜健康。一般俗稱的「嘴破」,其實是「口腔潰瘍」或「口瘡」,也有人說嘴巴破洞,受傷、感染、免疫力差、癌變、營養不均等,都可能是嘴破的原因。有醫師在臉書表示,「當嘴巴有破洞潰瘍時,先暫時不要吃鳳梨或奇異果。」並進一步說明,消化不良、化療或是放射治療導致口腔潰瘍、腹瀉、皮膚過敏、嚴重自體免疫疾病等情況嚴重時,鳳梨、奇異果富含酵素,可能導致黏膜破損更嚴重,引發後續癒合不良。許惠玉指出,嘴破的原因很多,僅以幫助傷口癒合角度來看,除了少吃刺激性食物,包括辛辣、過酸或鹹及咖啡、酒皆建議暫時避免食用 ,若要降低鳳梨的蛋白酶刺激口腔黏膜產生的咬舌感,可在食用前先用熱水燙過,或以鹽水清洗。許惠玉指出,嘴破除了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促進黏膜癒合、預防發炎,如芭樂、釋迦、木瓜、草莓,也可吃糙米、燕麥、紅豆、綠豆等全穀類食物,且深綠色蔬菜類、大豆類等也富含維生素B,幫助黏膜健康。不過,她也強調,若營養失調,除了在飲食補充的營養素,平時也應維持良好生活作息、多喝水、勿挑食。針對坊間傳聞「一天吃5顆以上奇異果可治療口瘡」,衛福部食藥署曾在闢謠專區澄清,口腔潰瘍的肇因繁複多元,「一天吃5顆以上奇異果可治療口瘡」,目前並沒有相關科學論述證實,且奇異果產生的刺激性,反而可能造成黏膜受損。食藥署提醒,若民眾口腔潰瘍的情形持續兩周以上,可能為自體免疫系統或口腔癌等病變,而超過兩周以上的嘴巴疼痛或有可疑腫塊,應適時就醫並遵醫囑治療,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
-
2024-11-07 癌症.抗癌新知
費用高達200萬 細胞療法貴又療效不明
細胞治療或免疫治療費用昂貴,部分病患或病家貸款、賣房,但治療成效不明。消基會、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和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呼籲衛福部,醫療院所應該定期公布相關治療資料,讓病患及家屬在資訊充分透明下,有所決定和選擇。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目前衛福部核准通過細胞治療的案數為273個,費用在100萬至200多萬,費用驚人,但成效隱晦不明,衛福部僅在5月公布存活天數中位數,其他資訊一片空白。吳榮達指出,現階段僅4家診所通過衛福部審查,可執行再生療法,但網路上至少18家診所宣稱已獲得醫策會細胞治療品質認證,且醫療範圍寬廣,從皮膚疾病至癌症,均提供治療。呼籲衛福部制訂懲處機制,讓違規業者獲得懲戒及罰金。「細胞治療到底是神藥?還是潘朵拉的盒子?」台灣癌症免疫細胞協會理事長紀君霖要求衛福部公布更詳細的細胞治療結果數據資料,提供病患與家屬選擇參考,否則現有資訊難以證明細胞治療的確實效果。衛福部今年5月公布「特定細胞治療技術癌症部分結果摘要」,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說,網站資訊少,無比較相關治療的存活指標,病人無法從簡略的資料中判斷是否值得花錢買希望,這與民眾期待的落差太大。對此,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指出,目前細胞療法仍由特管辦法管理,再生醫療雙法雖已通過,但尚未上路,目前正研擬相關子法,力拚在年底前完成並公布,讓再生醫療雙法盡速上路;等完成子法後,就會討論再生醫療相關資訊如何公開、包括哪些內容等細節。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張文震表示,細胞療法屬於正式藥證外,病患有實際需求,但卻沒有達到藥證的嚴格要求時,給予特別處理方式,理應讓民眾瞭解療效,但定期公布治療效果,於實務執行上有其困難。提醒患者,在選擇再生醫療之前,應與醫療團隊做好溝通,以免花大錢,卻換來虛幻的希望。
-
2024-11-06 焦點.食安拉警報
他看到魔神仔又尿失禁 竟是吃到墨西哥「魔菇」
吃了20朵野菇竟看到「魔神仔」還尿失禁?毒物科醫師指出,一名69歲男性某天吃了自己採摘的野菇,之後出現頭暈、尿失禁及幻覺,患者的尿液含有「裸蓋菇素」(Psilocybin)代謝物,疑誤食綠褶菇或赭黃裸傘,含裸蓋菇素類的野菇,在墨西哥一帶用於宗教儀式,當地稱之「魔菇」,該名男子因即時就醫,未因誤食毒菇而威脅生命。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溼熱多雨的環境適合許多種類的蕈菇生長,尤其是雨後山間、農地、草地、竹林經常會長出朵朵小傘狀的蕈菇,若摘下煮食可能讓自身暴露於食品中毒的風險。食藥署研究檢驗組科長林澤揚指出,近年受理4例各縣市政府衛生局送驗,因民眾自行採食野菇而引發食品中毒的案例,經分子生物檢驗技術進行DNA物種鑑別,確認有3例為綠褶菇、1例為擬灰花紋鵝膏。綠褶菇全株有毒 擬灰花紋鵝膏損肝、腎和中樞神經林澤揚表示,有毒的綠褶菇與擬灰花紋鵝膏,可能被當成可食用的菇類,綠褶菇全株有毒,生長季節多為春夏秋季,廣泛分布在台灣平原地區,民眾自行採摘誤食機率大,臨床症狀常見有噁心、嘔吐、腹痛、血便及脫水等腸胃炎症狀;擬灰花紋鵝膏則含有強烈的毒性成分環肽毒素,可能對人體肝臟、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衛福部暨台北榮總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成立於1985年7月,並於1986年2月起對外提供免費的24小時中毒諮詢服務,中心主任楊振昌說,1986至2023年間共有282位蕈類中毒諮詢個案,平均每年約7.4名蕈類中毒個案,最常通報的蕈類中毒個案為「綠褶菇」。 「裸蓋菇素」會產生迷幻、交感神經興奮楊振昌曾收治一名69歲男性,患者某天下午5時許,吃了自己採摘的野菇約20朵,之後出現頭暈、尿失禁,以及「看到魔神仔」的幻覺,被送至醫院急診就醫、生命徵象穩定,尿液鹼性藥物篩檢出「脫磷酸裸蓋菇素」(Psilocin),為「裸蓋菇素」的代謝物,但因檢體保存不當,無法DNA鑑定,若有照片可協助外觀鑑定,採摘時為白色可能為綠褶菇,褐黃色則可能為赭黃裸傘。 楊振昌說,含「裸蓋菇素」的蕈類俗稱為魔菇,在墨西哥一帶用於宗教儀式,其他地區如北歐則有濫用個案,毒素成分主要為「裸蓋菇素」,其次為裸蓋菇素的代謝物「脫磷酸裸蓋菇素」(Psilocin)與「苯乙胺」(Phenylethylamine),會產生迷幻、交感神經興奮、及副交感神經的拮抗作用。楊振昌表示,這類蕈類中毒後30至60分鐘,可產生頭暈、無力、焦慮,及擴瞳、視力模糊、脈搏加速、高血壓等交感神經興奮表徵,並可能有時空錯亂、幻覺及躁動不安,少數人會有反社會行為,多數症狀在4小時內會消失,少數病患的欣快感則會持續至12小時,極少數病患則會有影像倒敘現象,嚴重者主要為兒童,可能會有昏迷、高燒、抽搐及死亡。路邊野生菇類 應遵守「不採不食」食藥署提醒,路邊的野生菇類,應遵守「不採不食」的原則,也不要送給親友,以免因誤食而危害身體健康,如因誤食不明野菇出現生理不適的中毒症狀時,應盡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楊振昌說,要保存蕈類檢體不受汙染,需盡速烘乾,包含日曬4天、平底鍋煎60至70度、低溫烘烤等。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對於蕈類中毒個案建議處置,包含給予病人支持性治療、請病人提供蕈類的照片、以冷藏或冷凍方式,將蕈類檢體寄送至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以提供後續鑑定,包括物種外觀辨識及DNA定序鑑定等。
-
2024-11-06 醫聲.罕見疾病
健保點值滑落陷道德困境,致罕病「極弱勢團體」遭排擠
台灣的健保制度曾被譽為最佳,但隨著即將邁入第30年頭,這一制度面臨嚴峻的道德困境。醫界因不堪長期承擔點值下滑的苦果,醫界代表在114年健保總額協商時,主張將罕藥專款歸零,即不再編列任何預算,引發罕病患者及其家庭的極端驚恐,惟恐此舉將直接切斷近1萬7000名罕病患者的治療生機。為了支持罕病患者,立法委員劉建國在日前舉辦「懇請衛福部支持114年罕病專款付費者方案」公聽會,邀請立委黃秀芳、王正旭、蘇清泉、陳昭姿、前立委吳玉琴等人,以及53個罕病病友相關團體、臺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等代表出席,健保署、國健署、社保司等官員,以及醫界代表健保研商會議委員暨清泉醫院院長羅永達也與病友進行對話。罕病家庭:我們非祭品,而是活生生人命在公聽會上,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情緒激動,忍不住哽咽。她說,當她得知醫界建議將罕見專款歸零時,深感焦慮,因為這將直接剝奪罕病病患的治療機會。陳莉茵強調,罕見疾病通常是遺傳性疾病,患者無法加入商業保險,唯一依賴的醫療資源就是健保,「如果健保將罕病患者排除,這等於是剝奪我們的生命線,我們不是雞鴨魚祭品,我們是活生生的人命。」身為病童的父母親們,長期處於照顧病童的壓力,如今又面對治療可能斷炊的困境。家長顧雲崧表示,「作為父親,為了女兒的生命,我也是可以豁出去。身為小人物,我只想要好好過生活,不要將我們當做祭品。」他呼籲醫界不要放棄他們,也希望健保署能夠給予更多支持。立委:健保應照顧罕病,不該排除立委蘇清泉安慰病團代表並表明立場,「孩子們出生得了罕病,也不是他自己要的,孩子們何其無辜,以台灣的水準,照顧這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罕病就是一種疾病,給予健保照顧也是理所當然的。」長期關注罕病議題的前立委吳玉琴指出,醫界在面對點值下滑的情況下,以罕病專款突顯問題,這種做法雖可理解,但也無疑是針對弱勢群體,會讓罕病患者陷入更深的困境;健保對於罕病的支持至關重要,若將罕病患者排除在健保體系外,將會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她喊話,「衛福部長一定不會做這樣的決定。」醫界:健保瀕臨崩潰,罕病專款應由公務預算支付面對病友的哭訴,醫界代表羅永達坦言,身為醫者也很揪心,陷於道德困境中;健保總額不足以支應費用,已經對醫療服務造成壓力,然而醫界卻要承接被甩鍋的點值問題。他表示,健保系統正面臨崩潰的風險,並建議罕病專款應由政府編列公務預算,而非依賴健保總額。羅永達還提到,許多為罕病患者服務的醫師,每次診察費僅為60多元,遠低於其他科別的診察費。他質疑,如果醫師的付出無法得到合理的報酬,醫師是否能繼續為病人服務?更重要的是,若醫師無法繼續提供服務,誰來照顧罕病患者?立委、醫界盼健保保費開源 滿足醫病雙方需求對此,立委們表示理解醫界的困境。蘇清泉強調,「點值一直稀釋下去,誰也凍未條。」他表示,台灣要持續發展,醫界也必須活下去。王正旭則指出,正在進行醫界點值的優化討論。陳昭姿認為,健保保費應該開源,以穩定點值。吳玉琴也呼籲,各界應該共同努力爭取醫界的保障。然而,羅永達不具信心,他說,如果政府真心關心罕病病患,應該編列足額預算、國發會可以編預算,部長可以裁示,「大家嘴巴都講得很好聽,最後只有醫界沉淪。」如今擔任立委的陳昭姿,過去在健保共擬會中擔任主席。她說,29年來目睹健保對於新藥、罕藥審查過於嚴格,就是因為財源受到限制,問題癥結在於國家整體投資不足,應該要鬆綁、開源,健保保費不足的問題不僅造成各種新醫療新科技引入時程延緩,也影響點值,讓醫界面臨費用被斷頭。她呼籲,讓健保穩定運作,讓醫師可以照顧更多人。前線醫師:須照顧弱勢病患,不標籤處理人類遺傳學會秘書長簡穎秀身為第一線的罕病醫師,她說,健保點值下降對醫療服務的永續性造成威脅,應該要予以正視;然而身為一個醫師、一個國民,要落實健康平權,不去遺忘任何一個人,讓每個人生病都可以使用健保,不應該對罕病患者進行特殊標籤處理。人類遺傳學會理事楊佳鳳醫師表示,前兩週她剛診斷出一名極為罕見的病童。病童的母親告訴她,自己已經失去了兩個女兒,這個孩子是她唯一留下的。楊佳鳳猶豫是否該告訴病童的母親,現在美國已有相關藥物上市,但如果申請不到,是否會增加母親的痛苦。楊佳鳳說:「弱勢病患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應該為他們發聲,因為誰也無法預測,自己會不會有一天成為那個少數。」
-
2024-11-05 醫聲.醫聲
新冠病毒易誘發高齡慢性病惡化,犧牲防疫預算代價高昂
「許多研究顯示,一旦感染新冠,可能誘發第一型糖尿病,慢性病也易惡化!」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所長陳宜君指出,不少國內外研究發現,新冠的致死率不僅是流感的八到九倍之多,更有大約百分之三的感染者三個月後仍飽受「長新冠」之苦。此外,更有研究發現,有特殊體質者甚至在感染後出現第一型糖尿病,年長者可能慢性病惡化、誘發中風、心肌梗塞,或者原本穩定的慢性病控制變得困難。疫情詭譎多變,不要輕忽疾病威脅事實上,與過去SARS、流感相比,新冠所影響的規模、層面更廣大,時間更長遠,因新冠病毒株的變異速度很快,疫情也持續起伏不定。陳宜君說,因為疫情上升,今年十月美國政府開始配發免費的新冠快篩試劑,鼓勵民眾提高警覺、自主檢驗,高危族群更要注意在黃金時間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近期國際會議專家表示,進入秋冬,流感病毒、呼吸融合病毒等開始活躍,再加上整年流行的新冠病毒,混合感染的現象更須留意。國際調查顯示,每十名感染症病患中,有1-2人同時感染兩種以上病毒,也可能合併感染細菌。當同時感染兩種以上病毒、細菌,病情通常比較嚴重,診斷與治療也更為複雜、棘手。防疫預算應常規化,以因應未來挑戰不過,在台灣,根據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在114年度,新冠防疫預算僅編列1.9億,多數集中在實驗、研究。疾病管制署表示,往後一旦遭遇緊急疫情變化,將以衛福部相關預算進行調度。對此,陳宜君認為,防疫相關實驗、研究的確重要,不過對於抗病毒藥物、檢測篩劑與疫苗的預算編列,亦值得重視。陳宜君解釋,大部分機構編列預算多參考歷史資料,但是,台灣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高齡人口逐年增長,加上新冠病毒於社區常態流行,高齡長者等高危族群對於抗病毒藥物等醫療需求,往往遠高於一般民眾。當新冠疫情再度高漲,或規模超乎預期,靠緊急預算應急,可能面臨調度上極大考驗。因此,建議編列預算時,須將高齡等高危族群的增長趨勢納入考量,並設置常規防疫預算,面對疫情的詭譎多變,才能減少新冠等感染症所帶來的急重症傷害與長期的健康衝擊。感染新冠,也可能影響慢性病控制陳宜君也直言,台灣在慢性病防治上耕耘許久且有成效。近來國際不少大型研究顯示,有些病患等到中風發作、心肌梗塞,進行病史追溯、檢測時,才發現正感染新冠病毒,或近日曾感染新冠病毒。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慢性病控制也破功,若防疫預算缺少穩定來源,如此現象又大規模發生於台灣,對於慢性病防治將極為不利,且加重整體醫療負擔。舉例來說,去年秋冬,由於新冠、流感加上呼吸融合病毒等疾病大肆流行,歐美的醫療量能再度承受極大壓力,而這樣的前車之鑑,很值得台灣作為觀察、借鏡。打疫苗、即時快篩、用藥,才能做好防護陳宜君也提醒,民眾也要多留意新冠病毒與其他各種病毒、細菌的威脅,首要之務在於盡速接種最新JN.1疫苗、流感疫苗,當出現疑似感染症狀,也要盡快篩檢,若確診為新冠陽性,高風險族群須在五天內用藥,以免疾病日趨惡化、造成進一步傷害。
-
2024-11-05 癌症.胃癌
「恐怖漫畫之神」楳圖一雄胃癌逝!胃癌症狀像胃潰瘍、胃炎,胃痛自行吃藥可能忽略
有著「恐怖漫畫之神」稱號的日本漫畫家楳圖一雄於10月28日因胃癌過世,享壽88歲。楳圖一雄代表作品「漂流教室」在日本深受歡迎,更在1987年翻拍成電影,2002年翻拍成電視劇,由山下智久、常盤貴子等人主演。胃癌3大病因 發生率男高於女 依衛福部11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胃癌排名第8位,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0人,每年新發生個案約4000人,男性發生率為女性2倍,好發年齡為40至60歲,威脅國人健康與生命。台北榮總副院長、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偉強說,胃癌致病原因包括遺傳、長期食用醃製食物、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等,由於日本飲食中多醃製食物,造成日本人罹患胃癌情形為世界第一,但醫學研究發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也為胃癌重要致病原因,罹患胃癌個案中,約8至9成都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如未改善,胃部可能因慢性發炎進展成胃癌,而若父母、兄弟姐妹有胃癌病史,也要提高警覺胃癌初期無明顯症狀 有症狀也與胃潰瘍、胃炎相似李偉強說,胃癌初期無明顯症狀,即使有症狀也與胃潰瘍、胃炎症狀相似,如胃痛、胃脹等消化不良情形,門診收治胃癌患者已多為晚期,主要是胃不舒服時,民眾常自行購買藥物服用,而延誤了黃金治療期,建議若服用藥物後2至3個月症狀都未好轉,「病情可能就不是想的那麼簡單」,應盡速到醫院進行胃鏡、內視鏡檢查。李偉強說,確診罹患胃癌時,首先就是以手術切除腫瘤,但癌細胞容易侵犯胃四周的淋巴結、肝臟等,如有需要還須搭配化療殺死癌細胞。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增胃癌風險衛福部指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會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依研究顯示,一等親屬有胃癌病史者、50歲以上民眾,以及居住於胃癌高發生率地區民眾為胃癌高風險族群,為幽門螺旋桿菌優先篩檢的對象。為降低國人罹患胃癌機會,國健署已於全台9個縣市試辦幽門螺旋桿菌篩檢計畫。民眾若想了解自己是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建議可以選擇非侵入式檢查,如碳13尿素吹氣法、糞便抗原檢查及血清學抽血檢查,若有上消化道不適症狀或胃癌高風險族群,則須經醫師評估後進行侵入式胃鏡檢查。李偉強說,民眾若檢測出為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務必至消化專科就醫,並服藥治療,以降低胃癌發生的機會。【疾病百科】胃癌
-
2024-11-05 焦點.用藥停看聽
2050年超級細菌「3秒殺1人」!年輕人也有抗藥性 就醫勿做1事
全球面臨超級細菌威脅,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傅郁螢指出,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只有細菌性的發炎,或懷疑是細菌感染時,才須要使用抗生素。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邱俊翔指出,具抗藥性的細菌可見於各年齡層民眾、門診,因此不主動服用抗生素、勿隨便停藥或減少劑量,都是幫助預防抗藥性問題的好習慣。台灣抗藥性問題已擴及各年齡層邱俊翔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已將抗藥性列為全球性的醫療緊急危機,臨床上過去也以為,抗藥性問題多見於醫療院所加護病房的患者身上,由於疾病而過度使用抗生素產生,後來發現並非全然如此,具抗藥性的細菌也可能因為畜牧業、農業所使用的抗生素而產生並存活在環境中,一旦人類在受傷時,就很容易遭受感染、危及生命。他提到,台灣的抗藥性問題影響範圍廣,且不侷限於過往認知的長輩、重病族群,在各年齡層、門診都可見到,顯示整個醫療體系都面臨抗藥性的挑戰,在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中,除了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其他具抗藥性細菌比例較10年前持續攀升,比例最高增加至3倍。邱俊翔指出,據研究估計,每年有495萬人遭具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到了2025年除了將影響全球2至3.5%的GDP,若以2%計算,台灣損失將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而在2035年前全球平均壽命縮短1.8年,且2050年每3秒更有1人死於具抗藥性細菌感染,因此「對抗抗藥性,你我有責」。抗生素只該用於「細菌性」發炎感染 秉持「四不一要」守則傅郁螢指出,抗生素常用於拔牙手術、感染性肺炎、泌尿道發炎、婦科疾病,但民眾常以為抗生素是消炎藥,其實只有細菌性的發炎,或懷疑是細菌感染時,才須要使用抗生素,因此病毒引發的新冠肺炎、流感等疾病,需要服用的是抗病毒藥物,而抗生素也不適用於黴菌引起的香港腳。不過具抗藥性細菌其實也存在於人體內,民眾又該如何面對?他強調,時刻警惕「四不一要」守則,包括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來吃、不吃別人或給別人吃抗生素、不要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就醫不主動要求抗生素 「診間三問」預防抗藥性細菌邱俊翔也表示,常有民眾在感冒就醫時主動要求以抗生素治療,或去藥局主動選購藥物服用,「如果醫師臨床上判斷有細菌感染的可能,就能服用抗生素,但民眾的感冒普遍是單純的病毒感染,就不需要抗生素,若不當使用後可在口、鼻、腸道、皮膚等器官,篩選出具抗藥性的細菌,而當人體少了不具抗藥性的細菌與其競爭,身上就會只帶有具抗藥性的共生細菌。」他提醒,民眾若被醫師囑咐服藥1周,若在此期間內因症狀改善而擅自停藥,或害怕副作用而擅自減少劑量,原本還未被抗生素清除的細菌就會具抗藥性,增生後則再度導致宿主生病,原先的藥物也隨之無效,進一步導致可用於治療的藥物減少,或影響身體既有的細菌,並傳播給他人。邱俊翔強調,民眾就診時應確認自己所使用的藥物與準則,拋出「診間三問」,包括「有沒有」、「吃多久」、「小心什麼」,也就是要確認藥物是否有抗生素、若有則應服用幾天與該注意何事,幫助預防具抗藥性細菌在體內產生。2050年超級細菌「3秒殺1人」 產官學籲重視抗藥性危機抗生素濫用,導致全球面臨抗藥性問題,若不積極採取行動,2050年時每3秒就有1人因遭具抗藥性的細菌感染死亡。三軍總醫院攜手衛福部疾管署、醫療品質策進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感染管制學會,今天起共同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期盼藉此提升全民對抗生素正確使用的認知,喚起對抗藥性問題的警覺。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由於具抗藥性細菌傳播,導致病人住院天數、醫療費用增加,也因可使用的抗生素數目減少而威脅生命,世界衛生組織(WHO)2019年已將抗藥性列為全球性的醫療緊急危機,政府各部門也響應每年11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抗生素認知周,有11家醫療院所同步舉辦衛教巴士展,幫助民眾深入了解抗藥性的知識、各類抗藥性細菌的危害。莊人祥指出,據研究估計,每年約有500萬人遭具抗藥性細菌感染而死亡,若此危機不解決,到了2025年除了將影響全球2至3.5%的GDP,若以2%計算,台灣損失將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而在2035年前全球平均壽命縮短1.8年,且2050年每3秒更有1人死於具抗藥性細菌感染。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認為,抗藥性是全球沉默的疫情,特別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具抗藥性細菌的盛行率更嚴峻,若以臨床數據說明,雖然5歲以下兒童遭具抗藥性細菌感染的死亡率下降50%,但70歲以上老年人死亡率上升80%,隨著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此問題在長照機構將變得嚴峻。張峰義說,醫療機構的加護病房的重症患者,由於具抗藥性細菌感染,往往需要使用第二、三線的藥物,甚至可能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最終導致死亡,而門診開出的抗生素,占總體抗生素使用量的80%至90%,這與患者對抗生素治療的期待、醫師的診療壓力及工作量有關。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表示,當他還是住院醫師時,發現大家對抗藥性的認知普遍不足,且不論醫療端、病人端,只要身體一有小病或不舒服,就想尋求抗生素治療,直到如今醫療院所許多病人的出現抗藥性後,因無藥可醫而死於感染症,嚴峻的情況才喚起各界關注。洪乙仁強調「抗藥性細菌的防範,沒有人能置身事外」,而為了響應每年11月的世界抗生素認知周,三軍總醫院攜手衛福部疾管署、醫療品質策進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台灣感染管制協會,共同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以「對抗抗藥性,你我有責,快上車!」為主題,透過衛教展板、互動小遊戲及影片播放,幫助民眾深入了解正確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及抗藥性危機的嚴重性。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衛福部健保署今年投入2.25億元用於感染控制提升計畫,透過對醫療的獎勵機制,改善抗生素使用和感染控制,期望降低具抗藥性細菌傳播的比例,且行政院也將於2025年啟動防疫一體抗藥性管理計畫,全力阻止抗藥性問題。
-
2024-11-04 醫聲.癌症防治
響應癌症登月計畫 專家提4建言
根據衛福部一一二年統計,台灣共有五萬三一二六人因癌症死亡,其中肺癌、乳癌與消化道癌症占了七成,賴清德總統期許二○三○年癌症死亡率減少三分之一。為此,立法院日前成立「台灣癌症登月政策促進委員會」,並發布政策建言書,與會專家學者認為,必須訂定癌篩成效指標、補足治療缺口、治癌指引接軌國際及落實肺癌防治指標等四大方向,目標是在廿五年內讓主要癌症死亡率減少一半。著重肺癌、乳癌、消化道癌立法院厚生會「台灣癌症登月政策促進委員會」由立法委員林俊憲擔任召集人,台南市立醫院名譽院長吳明和擔任榮譽主委、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擔任主任委員,並邀請多位國內治療癌症專家、學者共同發表「促進台灣癌症登月計畫」政策建言書。建言書主要呼應二○二三年台灣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所啟動的「癌症登月計畫二.○」,並以國內死亡率較高的肺癌、乳癌及消化道癌為重點,合作建立癌症精準診斷、治療方針大數據分析及臨床轉譯等,期待在未來廿五年內將主要癌症死亡率降低五成。主動追陽 盼逐步增至九成早期篩檢政策一直是施政重點,明年還會擴大篩檢。出席會議的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指出,一一二年癌症篩檢高達近五百萬人,發現癌前病變五點二萬人、一萬名的早期病人,未來希望癌前病變人數達八萬、早期病人達兩萬人,目前的主動追陽模式,期待將追陽率逐步提升至九成。不過,林俊憲以衛福部推動肺癌高風險族群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LDCT)為例指出,目前已超過十一萬人受檢,發現一千多人有早期病變,翻轉一千多個家庭命運,即使如此,癌症還是連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而光靠早期篩檢並不足夠,若要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政府需提供更多臨床治療選項,幫助癌症病患延長存活期。吳明和則建議,目前使用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早期肺癌,也可同時檢查其他部位,建議制定標準化流程,醫療端可有效追蹤、評估。立法院厚生會執行長陳柏同表示,根據統計,我國整體癌症存活率低於鄰近日、韓等國,這代表我國的癌症防治政策還有進步的空間。早篩有效 晚期治療也重要「早篩很重要,晚期治療也同等重要!」楊志新強調,目前晚期肺癌仍占六成以上,但現今免疫、標靶等多種治療策略已讓肺癌五年存活率超過兩成,讓患者回復正常生活、工作,且有機會延長生命,「難道要輕言放棄?」與會專家也建議,癌症治療須接軌國際,是未來減少癌症死亡率的重要方針,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回應,肺癌、乳癌治療指引的落差,健保署都已入案並持續開放,目前部分藥物也同步採用生物相似藥滿足需求,未來會更積極思考,並優先接軌NCCN國際治療指引category1及preferred treatment的建議藥物,以確保病患獲得所需治療。林俊憲強調,癌症對國人有嚴重威脅,除訂定癌症篩檢率成效指標,應優先補強治療缺口,且治療指引須接軌國際,針對死亡率最高的肺癌應設肺癌工作小組,才能逐步落實降低癌症死亡率的目標。
-
2024-11-03 癌症.乳癌
確診乳癌要更冷靜 記住4重點並問醫師2個關鍵問題
29歲的娃娃:以為是纖維囊腫 結果是三陰性乳癌二期每位乳癌患者都讓我心疼,尤其年紀輕輕就罹癌的病友。在聽到確診那一剎那、哭得無法控制的時候,我都希望自己成為她遭逢生命海嘯時,能夠抓到暫且棲身的浮木。娃娃就是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患者。在29歲那年,娃娃先是摸到自己胸部有個腫塊,但她認為自己高中時也曾長過良性纖維腺瘤,這次應該也是。她沒多想,只是趁著公司健檢,順便做了胸部超音波檢查。那天在健檢的時候,醫師觸診一摸就覺得是不規則形狀,囑咐娃娃要盡快去做進一步檢查。結果一到大醫院,醫師在門診檢查後立刻幫娃娃做了切片,並要她一周後回診看報告。娃娃說,那個時候她還是很有信心,覺得應該不會有事,因為之前有良性纖維腺瘤的經驗,自己又這麼年輕,絕對不會這麼倒楣的。然而,天不從她願。回醫院看報告那天,她的號碼到了,卻被一再跳過、延後。她看到後面號碼出來的好幾位患者,都確診乳癌,她已緊張到快哭了。當她終於進入診間,醫師抬頭先問了一句:「妳是一個人來嗎?」這時候,她的眼淚已經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那天,醫師到底都說了些什麼,娃娃說:「我幾乎沒有印象了,因為哭到腦中一片空白。」只記得有位志工媽媽帶她下樓去辦了重大傷病卡,恍恍惚惚回到家,就開始上網瘋狂搜尋各種跟乳癌有關的資料。後來她來到北榮乳醫中心求診,先是想要聽取第二意見,接著決定在這裡接受治療,我因此成為她的個管師。娃娃的故事很長,但我要說的是,歷經化療、乳房全切除、乳房重建,接著為期一年的口服化療藥物後,在追蹤期的第三年,娃娃發現自己懷孕了!她順利生下了一位可愛的女孩,現在還在備孕,準備生第二胎,一路陪著她走過治療歷程的我,真的非常為她開心。像娃娃這樣,因為摸到腫塊發現乳癌的患者愈來愈多。不過許多女性也跟娃娃想法一樣,「我這麼年輕,乳癌不會找上我。」我想告訴大家,乳癌不會敲鑼打鼓找上門,看到、摸到胸部異常,務必就醫檢查,即使沒有症狀,45歲到69歲婦女定期接受乳癌篩檢,是讓癌細胞早期現蹤的最佳方式(國健署自2025年擴大乳癌篩檢年齡從40至74歲)。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發布的癌症登記報告,在2021年所有確診的17,432位乳癌(包含原位癌)病友年齡,從20歲到超過85歲都有。震驚之下,我該問醫師什麼呢?即使在懷疑罹患乳癌前,就已經先查詢相關知識,自以為已經做好了功課,但多數患者在聆聽醫師講述診斷與建議醫療措施時,就算頭腦沒有因為震驚與害怕而一片空白,在冷靜狀態下要立即聽懂醫師全部建議,也實在不容易。主要原因是,現今乳癌治療組合運用多元,對癌友來說,是比以往更複雜許多的醫療選擇。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乳房外科曾令民醫師就常說,要學習做個冷靜的聰明病人,對日後的醫療決策大有幫助。記住4個重點:1.聽懂或記下醫師的解釋建議聽報告時找親朋好友陪同,在醫師解釋病情及說明治療建議時,幫忙記下重點或者在醫師同意下進行錄音。包括乳癌分期、分型(如荷爾蒙接受體和HER2是陰性還是陽性等),或請個管師協助說明。2.問2個關鍵問題● 以我目前的狀態,國際的治療準則建議?● 以醫師的臨床實務,會怎麼建議?只要遵循國際的準則,不違背臨床實務的情況下,基本上醫師都會依病人狀況做出最佳的治療規劃。3.可尋求其他醫師的第二意見、求證治療建議必要時,可把乳房攝影光碟、病理報告等相關檢查資料準備齊全,去徵詢其他醫師的第二意見。4.要理智,不要陷入「最新就是最好的治療」迷思醫學是個實證科學,必須經過嚴謹的大型臨床試驗追蹤病友成效才能推到臨床實務應用。例如,有一個很有名的抗血管新生藥物剛推出的時候,臨床試驗發現對晚期乳癌等有很好的療效,提升了無病存活率,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2004年加速對此藥的核准進度;於2008年核准用在治療轉移性乳癌;不過,後來臨床試驗實驗結果顯示,接受Avastin的病人,與標準化療的病人相比較,存活時間相似。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記住這4個重點,就能幫助自己找到最適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