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 失智.失智專題
搜尋
衛福部
共找到
5633
筆 文章
-
-
2024-12-04 養生.保健食品瘋
缺B12竟起蕁麻疹!補充B群也不夠 醫建議多吃肉類、乳製品
40歲葉小姐,長期工作壓力大,一年多來飽受失眠、消化不良困擾,未料,近幾個月反覆出現蕁麻疹症狀,就醫檢查才發現,她體內嚴重缺乏B12是一連串健康問題的主因。聯欣診所院長、家醫科醫師顏佐樺表示,人體缺乏B12會引起甲基化代謝機制失衡,導致組織胺濃度過高,進而引發蕁麻疹,甚至干擾睡眠。國際研究指出,在所有B群維生素中,以B12最容易缺乏。缺乏B12不僅可能引發如同葉小姐一連串的健康問題,還可能影響大腦記憶、神經系統及自律神經的平衡,甚至可能導致貧血,或影響同半胱胺酸的代謝,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少吃精緻加工食品 多吃肉類、乳製品顏佐樺說,葉小姐食量較小,偏好精緻加工食品,加上長期消化不良,間斷服用制酸劑藥物,都讓B12的吸收率低於一般人,加上高壓工作大幅消耗體內的B群能量,因此她即便有補充B群營養品,仍可能缺乏B12營養素。建議多吃未經加工的動物性食物,如肉類和乳製品。衛福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國人攝取維生素B群都符合建議攝取量,但顏佐樺引述診所「B群代謝分析」統計,25.8%民眾有缺乏B群問題,攝取B群維生素並沒有明確上限,較不需擔心過量,反而應該注意攝取不足問題。顏佐樺說,B12可被人體儲存應用,但主要來源為未經加工的動物性食物,如肉類和乳製品。現代人普遍偏好精緻飲食,且茹素或偏植物性飲食者也日益增加,雖可能有攝取相同的營養素卻仍缺乏,或以為攝取足夠,實際上卻是不足,因此B12不足的情況要特別留意。
-
2024-12-02 醫療.心臟血管
每天多運動5分鐘就能改善高血壓 研究: 一定要做「比走路更劇烈的運動」
世界上約有26%人口患有高血壓,而台灣衛福部統計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這幾年約落在24~27%之間,如果沒有經過適當診斷和治療,高血壓會增加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每天多動5分鐘就能降血壓近日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增加5分鐘的運動時間,例如跑步或爬樓梯,就能有效降低血壓、維持心臟健康。這對平常沒有運動習慣、體能較差的人來說無非是個好消息。綜合外媒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澳洲雪梨大學在全球醫學雜誌《Circulation》上發表了這項研究。研究人員從五個國家14761名志願者身上的追蹤器收集數據,他們將受試者的日常活動分為六類,分別是:「坐著」、「站著」、「睡覺」、「慢走」、「快走」和「劇烈運動」,並分析血壓和運動的關係。研究人員發現,人們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是躺著或坐著的,平均每天坐10小時,睡7小時,站立3小時,快走或慢走2個小時。而在血壓方面,除了劇烈運動之外,延長睡眠、站立與步行時間對於降低血壓也有幫助。這是因為站立和步行可以增加血管的舒張壓,而與清醒時相比,夜裡長時間的睡眠會讓交感神經放鬆下來,血壓也會降低10-20%。長期睡眠不足則會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負擔,導致血管收縮頻繁,並因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活躍導致高血壓。提升運動強度血壓管理效果更好主要研究人員之一Joe Blodgett表示:「步行對健康雖然有好處,但如果要更有效降低血壓、改善心血管系統,還是得透過比走路更劇烈的運動。」他建議每天增加五分鐘的運動,例如:跑步、騎腳踏車、爬樓梯,並不需要花很長的時間,但關鍵是提升心率,透過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加強對血壓的影響。
-
2024-12-02 養生.聰明飲食
降血糖甩壞膽固醇…芭樂削皮吃更健康?醫師教從食物飲食概念看真相
你可以先知道: (1)傳言出處是一份人數極少、操作簡單、整體不夠嚴謹、來自印度的研究,且因為實驗設計的收案標準並不嚴格、也沒有控制其他飲食變項等重要的干擾因素,無法確立二者的因果關係,傳言說法易誤解。 (2)依營養學的「全食物」概念、國健署推廣的「彩虹飲食」,蔬果的不同顏色本身,就含有不同的植化素,芭樂綠皮也有植化素、粗纖維等營養價值,傳言只講研究提到的血糖功效,未全面性的論述不同部位的成分、功能,傳言說法易造成誤解。網傳「1 水果削皮吃更健康」貼文,提到芭樂削皮再吃較能降低血糖、血脂,不削皮的芭樂只能降體重。但專家表示,傳言出處是一份人數少、時間短的研究,實驗設計不夠嚴謹、也無法確立兩者的因果關係,因此民眾毋需因此改變原本的飲食習慣,就當作是一個參考即可。且根據國健署等單位的衛教宣導,「彩虹飲食法」中不同顏色的食物含有不同成份的植化素,例如綠色的蔬果含有葉綠素、兒茶素等。喜歡吃芭樂皮脆硬口感的人,可以因此吃進植化素,且芭樂屬低升糖指數食物、是適合糖尿病患的水果,但吃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份量。 吃芭樂削皮比較好?原始謠傳版本: 「1水果」削皮吃更健康!能降血糖、血脂避免糖尿病 有相關的新聞報導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MyGoPen 查詢該傳言的出處是全印度醫學科學研究所(AIIMS)生物化學系的研究團隊於 2016 年所發表的「番石榴對健康人體受試者血糖和血脂的影響:一項隨機對照研究」,MyGoPen 致電諮詢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他表示該研究將健康的大學生分為三組,每組 15 人,A 組吃不削皮的芭樂、B 組吃削皮芭樂、C 組則是對照控制組,以 400 克芭樂為單位、過了 6 周後測量,發現不管是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血糖、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都比較好,例如 A 組的血糖是 102.9,B 組是 93.8,研究團隊推測,可能是因為芭樂皮的「鎂」濃度較低,而鎂離子在葡萄糖代謝、酵素反應中扮演重要地位,所以以同樣 400 克比較,B 組吃到的白果肉中的鎂離子、植化素和果膠等成分較多、有助於降血糖和血脂。 實驗人數太少、收案條件太寬鬆顏宗海強調,該研究每組 15 人共三組的實驗人數實在太少,是該研究很明顯的不足之處,此外它的研究設計非常簡單,雖有記錄學生的身高、體重、血壓、血脂、血糖,排除吃降血糖藥、降血脂的藥、降高血壓藥、吃荷爾蒙藥物的人,以表示收案的對象都是健康學生,但卻不像一般專業的研究,都會有腎功能、肝功能的檢驗項目,這些基本的實驗步驟、收案條件,才能排除腎感染、肝功能較差等受測者。 無法控制其他飲食、無法確立因果關係顏宗海指出,研究雖然是比較芭樂削皮與否的差別,但是受測者不可能只靠吃芭樂過日子,實驗期間如何嚴密控制每個人的飲食、避免干擾因素是非常困難的,而這些其他的飲食可能產生交互干擾,使得研究結果的因果關係變得非常難以確認,不同組別、不同受測者的飲食量、飲食習慣可能差異極大,再加上才 15 個樣本,誤差可能更大。傳言只提單一研究的結果,不提該研究本身的局限性,且不提芭樂的營養觀念,傳言說法易造成誤解。 「整顆」芭樂是低升糖水果 適合糖尿病患顏宗海表示,傳言的主要訴求是血糖控制,而糖尿病患飲食最重要的原則之一就是儘量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飲食,其中當然也包括水果,芭樂的升糖指數大約只有 31,屬於低升糖指數、是適合糖尿病患的水果,但是糖尿病患吃芭樂的時候也還是要注意份量,維持每天三蔬二果,每一份水果的份量就是拳頭大小。 MyGoPen 查詢食藥署「食物營養成分資料庫」所公布的「珍珠芭樂」,每一百克的珍珠芭樂就富含 193 毫克的維他命 C,比進口的金黃奇異果 90 毫克、綠色奇異果的 73 毫克都高,農業部長年推廣「吃在地」、「食當季」,芭樂在台灣是相對便宜划算的好水果。 芭樂綠皮含植化素 另有其他營養價值而衛福部國健署多年來也推廣「彩虹飲食」,衛教彩虹飲食就是「攝取各種繽紛顏色的天然食物,而這些天然食物因為有不同種類的『植化素』而呈現出不同顏色,植化素能提供人體抗氧化力、增強抵抗力」,「植化素主要存在於蔬菜、水果與全榖雜糧類等天然食物,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綠色含有葉綠素、兒茶素」,鼓勵多吃彩虹飲食有益身體健康。結論 總結而言,傳言出處是一份來自印度、規模極小、全文只有 4 頁的研究報告,且實驗設計簡單、無法確立因果關係,對於這樣的研究,專家認為「當作參考」即可,不必因此大受影響、不吃這不吃那,原本喜歡吃芭樂皮、比較脆硬口感的人,還是可以吃不削皮的整顆芭樂、依「彩虹飲食法」吃進綠色的植化素;而原本就不喜歡吃芭樂皮、喜歡白色果肉軟甜口感的人,也能在相同份量下吃進較多的鎂、幫助血糖調節,喜好不同、各有優點。 傳言僅呈現單一研究的結果,未以更全面的研究細節的討論、營養觀念的完整論述,網傳說法易造成誤解。衛教資源: 國泰醫院 - 防癌小尖兵 - 植化素 農業部 食農教育 - 芭樂所含營養成分 諮詢專家: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醫師 - 顏宗海(本文轉載自《MyGoPen》查證參考:https://www.mygopen.com/2024/11/guava.html)
-
2024-12-01 焦點.元氣新聞
醫療╳AI 智慧醫療 擴展對健康生活的想像
科技與醫療的結合是未來趨勢,網路和通訊產業發展,數位科技促成現在的智慧生活,大量醫療資訊被分析運用與交流,成為數位醫療基礎,幫助提高就醫效率、提升疾病判讀準確度,更將治療帶向精準化與個人化,也是醫護短缺的解方之一。智慧醫療改變醫療產業的面貌,更幫助我們擴展對未來健康生活的想像。花蓮慈濟/影像判讀更精準 資訊共享見成效台灣半導體、AI等產業表現,傲視全球,如與醫療接軌,將是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近年來,花蓮慈濟醫院積極引進軟硬體科技,設立人工智慧醫療創新發展中心(AI中心),副院長吳彬安表示,該院積極發展行動化、智能化、大數據分析等智慧醫療,並落實精準醫療、遠距醫療,造福花東居民。吳彬安表示,在林欣榮院長支持下,花慈積極發展AI智能,組織AI團隊,運用於許多科別,大幅提高病理及影像判讀的精準度,例如,腸胃內科胃食道逆流、心臟內科心肌梗塞、神經外科的腦腫瘤轉移聯邦式學習、乳房外科乳癌篩檢、胸腔外科肺癌轉移、胸腔內科肺結核等,均獲極高評價。資訊共享也是花慈智慧醫療的發展重點,吳彬安表示,近年來衛福部提出次世代醫療,要求資訊標準化,為此,花慈團隊整合花蓮秀林鄉等所有鄉鎮、台東、苗栗及南投等山地偏遠地區患者身體資料、就醫紀錄,為遠距醫療奠定厚實基礎。至於醫院與醫院之間的資訊交換,則為智慧醫療也是邁向次世代醫療的重頭戲,吳彬安表示,衛福部推出新一代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標準規範,希望各醫院從「電子病歷交換欄位」開始,統一國內醫療院所資料格式,促進院內作業系統智能化、同時加速智慧醫療在台灣落地擴散,且能符合國際標準,為此,花慈投入大量人力與經費,在跨院系統的互通上,已見不錯成效,提升效率,為台灣醫療科技產業打了良好基礎。正因醫療資訊共享上有傑出表現,花蓮慈濟獲選健保署首波電子處方箋試辦計畫的主責醫院,在花東地區正積極推廣電子處方箋,省去紙張,流程簡易,實踐了醫療減碳環保、環境永續等目標。台北榮總/AI扮演副駕 引導醫師精準治療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未來影響民眾最深遠的是「智慧醫療」與「精準醫療」。台北榮總目前致力於發展生成式AI,收集相關醫療數據、影像資料,以進行大數據分析,由AI扮演副駕駛的功能,引導駕駛(醫師)執行醫療行為。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說,醫療技術主要分為硬體、軟體兩個領域,科技進步下,許多醫療行為已是「軟硬兼施」,一是利用先進醫療儀器,二再搭配人工智慧(AI)為疾病、檢查等資訊進行大數據分析,在確保病人安全下,提供更好的治療品質。李偉強說,醫療技術硬體方面,包括達文西機械手臂、重粒子治療等先進設備,軟體則是精進電腦程式、人工智慧(AI)等數位轉型,並擴及再生醫療、基因檢測等項目。在手術方面,如達文西機械手臂現在已經可以結合AI;在基因工程上,過去基因排序的電腦流程需花一個多小時,現在若結合AI僅需一分鐘就可以完成判讀。「AI科技進步,模糊了軟硬體醫療技術的界線。」李偉強說,往後更能定義個人體質的差異性,給予符合個人病情的精準治療,甚至利用穿戴裝置早一步監測,未來醫療趨勢一定是「智慧化」、「精準化」及「個人化」。李偉強說,醫療技術方面,AI不是唯一,但確實是未來的趨勢,但運用至醫療時須十分謹慎,應確保給予生成式AI的資訊、數據必須夠乾淨,如此AI才不會學習錯誤,才能真正提升精準化的個人醫療。林口長庚/開發各種偵測軟體 已取得相關許可證數位科技改變了智慧生活,包括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表示,長庚醫院自2018年起,擘畫智能醫療發展策略藍圖,彙整珍貴的「數據」,加速傳統醫療系統的轉型。AI正推動個人化醫療的革新,陳建宗認為,未來的發展趨勢與關鍵為「人工智慧輔助醫療」,可提高診斷準確率、提升就醫體驗。林口長庚醫院運用「服務病患數最多」的優勢,將病歷資料結構化,加速開發疾病診斷模型,逐步實際應用於臨床。2014年,林口長庚即拿下台灣首家「智慧醫院標章」,陳建宗說,長庚醫院在成立之初,已經超前部署導入電腦系統。這10年來,醫院陸續推動電子病歷結構化、成立醫療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與高速運算中心,將數位科技與人工智慧大量應用在醫療領域,並陸續開發出許多輔助判讀的軟體工具。智慧醫療發展的型態非常多樣化,陳建宗強調,人工智慧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一環,除了協助醫師做更準確的診斷,也增加醫護工作的便利性。林口長庚開發的腕部舟狀骨骨折偵測軟體、心房顫動偵測軟體已經取得食藥署醫材許可證,2024年2月,篩檢心臟衰竭的偵測軟體也取得第3張許可證。陳建宗說,AI把數據變資訊,臨床應用可優化醫護人員的人力,改善民眾就醫體驗。未來,可為遠距醫療帶來新功能,偏鄉民眾不用舟車勞頓,透過連線會診落實醫療平權。台中榮總/全球百大最佳智慧醫院台灣首次、唯一入列科技之於醫療扮演什麼角色?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說,科技是帶動醫療往前走的力量。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 今年九月公布全球最佳智慧醫院(World's Best Smart Hospitals),由陳適安帶領的台中榮總獲全球第99名,是國內入選的八家醫院中,唯一進入百大,也是台灣首次有醫院進入全球百大行列。他表示,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持續進步,醫院數位轉型並非專注於單一技術,而是打造完整的數位生態系統。除了台中榮總院內執行專案,也與外部合作,陳適安也是國科會「智慧醫療系統跨院驗證與取證計畫」總召集人,帶領全國醫學中心共同發展AI模型。陳適安今年在慈濟人醫年會(TIMA)分享,台中榮總於2021年建置power BI,每年優化,讓各部科主任掌握病人狀況、改善平均住院天數等;在雲端整合患者數據,全面給予照顧。陳適安說,醫療科技發展勢不可當,已有住院醫師利用ChatGPT詢問患者可能的診斷,但AI用於梳理患者病歷,的確有助快速找重點,他經常勉勵台中榮總同仁,「應最大限度發揮人工智能的優勢,也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科技帶動醫療進步,但人類智慧是科技的基礎。高醫大附醫/南台灣首家 通過國際HIMSS EMRAM六級認證人工智慧在醫療應用愈來愈廣泛,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近年把AI科技導入精準醫療、預防醫學,並參考大數據訂定個人化治療,提高病患存活率。院長王照元表示,智慧醫療在預防惡化和降低死亡扮演關鍵角色。王照元指出,高醫深耕智慧醫療領域,屢創佳績,2022年獲醫策會智慧醫院全機構標章,與台大醫院並列為全台獲獎醫院,去年通過國際HIMSS EMRAM六級認證,成為南台灣首家達成此標準的醫院。智慧醫療不僅著眼疾病治療,更重視疾病預防、早期診斷及個人化醫療方案。王照元說,以大腸直腸癌為例,可根據健檢報告數據早期評估,提供個人化預防建議,透過基因檢測,快速準確得到病人可用藥基因變異結果,在預防和治療有很大成效。高醫近來更開發能預測肺阻塞病人急性惡化AI預測模型,能精確預測肺阻塞疾病進展及預後,在病情惡化前介入,並制定精準個人化治療。此外,高醫機械手臂手術中心引進第四代達文西機械手臂(Xi系統)獲得美國認證,智慧醫療與精準手術走入國際。高醫麻醉科「術後急性腎損傷(POAKI)風險預測與風險最小化系統」也精準降低術後風險。另外,透過遠距智慧醫療平台,病人在家即可接受即時監測、醫療指導。「AI無疑是醫療翻轉的關鍵。」高醫也把智慧醫療延伸到偏鄉,縮短城鄉差距,實現醫療平權,未來更期許AI科技減輕臨床照護負擔,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
2024-12-01 焦點.元氣新聞
「床的世界」總經理陳俊傑失足逝 預防居家跌倒風險留意5要點
老字號本土寢具品牌「床的世界」30日發重訊公告總經理陳俊傑過世,享年51歲。陳俊傑弟弟透過臉書揭露噩耗,「Jason哥爬樓梯不慎失足跌倒,撞到頭部,顱內出血,送醫急救無效。」為何跌倒如此奪命?事實上,絕大部分民眾並未意識到居家防跌的重要。醫師指出,跌倒致死事件層出不窮且不分年紀,只是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建議老年人平時多訓練自身的肌力,當跌倒發生時才可以增加緩衝的時間,防堵直接撞擊頭部後死亡。台北神經醫學中心院長蔣永孝曾受訪表示,腦部是人體中最脆弱的部位,送至急診的腦外傷患者,多數是「路倒」的民眾,雖然難以想像,若是跌倒時並沒有即時用手部或身體其他部位支撐,來緩衝撞擊力量,光是跌倒直接撞擊頭部都可能造成腦死。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跌倒為年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二位。65歲以上年長者1年內曾跌倒的比率為16.5%,最常跌倒的地點為居家家具旁(23.7%)、浴室及淋浴間、廁所(12.3%),最常見的跌傷部位在下肢、頭部、上肢及髖骨。【延伸閱讀:專家籲65歲以上每年做防跌篩檢 3問題中1項即跌倒高風險族群】預防跌倒風險5要點國健署傳授居家環境安全檢核5要點,呼籲民眾平時多注意居家環境安全,減少跌倒風險,也避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發生期間因跌倒就醫而須進出醫院,減少感染風險。第1點:地板乾淨又暢通 行走活動沒煩惱.地板保持乾燥,避免滑倒。.家具遠離走道,雜物收納整齊,電線靠牆收好,避免絆倒。.去除地毯及踏墊皺褶及捲起的邊緣,腳踏墊底下加上防滑墊。第2點:居家照明要注意 看得清楚不跌倒.注意室內燈光是否足夠明亮,可加裝小夜燈增加亮度。.電燈開關應接近門口,並且能輕易觸按。 第3點:樓梯安全要顧好 上下樓梯更可「靠」.樓梯應有穩固的扶手,並收拾整潔。.樓梯的邊緣需能辨識清楚,最好與樓梯面不同顏色並加裝止滑條。.樓梯上方及底部應各有1個電燈開關。第4點:浴廁防跌做得好 洗澡如廁沒困擾.於洗臉盆及馬桶旁加裝扶手。.浴室放置防滑墊。.沐浴用品及毛巾放置在合適高度,避免彎腰或踮腳拿取。第5點:臥房環境規劃好 起床活動精神好.床的高度不宜過高或過低,要能容易上下床。.床邊應有放置助行器或拐杖的地方,以便長輩上下床時拿取。.從床上要能輕易開關燈,黑暗中需能清楚辨識開關。》國健署「長者防跌妙招手冊」
-
2024-11-30 退休力.來測你的退休力
2024退休力大調查/優雅退場 準備好人生斷捨離
資深媒體人高愛倫說:「人生只有退場,沒有退休」。但人生要如何優雅退場,求得善終?在十一月九日舉辦的二○二四年退休力論壇中,聯合報與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發布攜手製作的「以防萬一─終活筆記本」,內容教導理解死亡、安排死亡、實踐終活,完成人生斷捨離。在退休準備指標中,「有沒有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或預立醫療決定(AD)」是必問題,但根據二○二四年退休力大調查,今年回答「不知道/第一次聽到這些訊息」比率創下新高,超過兩成;進行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醫療決定的比率連續四年未有顯著進步,今年創新低,僅百分之十七點三。調查結果與器捐病主中心統計相符,衛福部積極推動善終三法,分別是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病人自主權利法。遭遇疫情,簽署安寧緩和、器捐、預立醫療人數皆下降,如今回升,安寧緩和條例今年累計破百萬人次簽署,器捐簽署人次也累計超過六十三萬人次,病主法推動六年,預立醫療有八點七萬人。最後決定 要讓親友知道 「終活」語出日本,是「臨終活動」的簡稱,指對於到達生命終點所做的準備活動,例如安排葬禮或預立遺囑,為什麼寫下自己的「終活」如此重要?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蔡宏斌說,身為在醫學中心工作的醫師,每天經歷生死無常,許多患者被送到急診時已無法表達,若對人生的最後有一些想法和決定,一定要提早準備,並讓親友知道。外電曾報導,有民眾在胸口刺青「NO CPR(拒絕心肺復甦術)」,表明不想被急救。但奇美醫院老人醫學科主治醫師簡嘉威說,刺青在法律上沒有效力,醫師不執行急救醫療有一定條件,已簽署「不實施心肺復甦術同意書」(DNR」,且死亡已不可逆才會生效。蔡宏斌也說,醫療決策專業性、複雜度均高,要民眾理解有其困難,病人時常要經過一次插管、拔管出院的親身經驗,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臨終醫療項目有哪些,並凝聚家族共識,作出決定。建議大家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並簽下預立醫療決定,由醫師、社工師、護理師等專業人員見證,也可由信任的朋友陪同。談論善終 台灣文化不容易不過,要開口討論並不容易。蔡宏斌說,臨床上狀況很多,有時長輩一開口,子女擔心是不祥預兆,不想討論;也有老人家說「你就跟我兒子講,他決定就好,不要來煩我。」正襟危坐談論善終,在台灣文化中不容易,建議民眾可挑選家族旅遊、年夜飯等場合提出,接受度可能較高。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本「以防萬一─終活筆記本」,屬於自己的終活筆記,書寫生命歷程,並規畫身後安排。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表示,隨著高齡社會發展,死亡、老化、疾病成了避不開的話題,終活不只為了做好生命走到最後階段的準備,更是為了活在當下。吳貞瑩提到,手冊不僅是「終活」指導書,也類似生前遺囑,內容小從生活瑣事,大至預立醫療決定、安排葬禮等。宛如提前規畫告別式,寫下個人喜好、欲邀請的人、背景音樂播放、想放哪一張照片,在書寫過程中學會面對死亡,好好告知家人最後的決定,人生代辦清單自己作主。
-
2024-11-29 醫聲.罕見疾病
罕病成立權促會/擴大篩檢 許多罕見疾病可預防
罕病專款作為救治患者的醫療資源,這意味著政府對罕病患者的支持,不僅是道德義務,更是法定責任,具有適法性與優先性。罕病基金會董事長蔡輔仁指出,在考量高價藥物時,決策者需平衡臨床數據與患者實際改善的效果,有些藥物能提升生物指標,但病人生活品質是否改善,仍需數據支持。蔡輔仁曾在藥物小組會議中遭到質疑,「為何參與臨床實驗的罕病患者多數是七歲以下?」他解釋,原因是患者很少活過7歲,而新藥物可以延長3到5年的生命。對方竟反問他,「若是不能改善病患生活品質,延長的壽命是否只是增加痛苦?」令他深感震撼。蔡輔仁強調,應考量治療對病患生活品質的提升。對於目前無藥可治的病症,健保署應允許患者嘗試高價治療,並收集治療結果,若治療無效則建立退場機制,確保資源分配的有效性。在防治策略方面,蔡輔仁強調,關鍵在於早期介入。海洋性貧血的產前診斷,衛福部國健署提供適切的協助,但對於其他可預防疾病,卻未達相同標準。他建議,應將遺傳性疾病,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納入產前諮詢與篩檢範疇。立法委員陳菁徽也說,她也是婦產科醫師,透過精準篩檢與新生兒檢測,許多罕見疾病被預防,不僅減輕家庭負擔,也為醫療體制注入更多可能性。若能擴大篩檢範圍,將大幅為家庭與社會減輕壓力。罕病患者的存在是社會的責任,也是人類進化重要一環,他們的治療權益應成為政策優先考量核心,真正實現醫療人權與社會正義。
-
2024-11-29 醫聲.癌症防治
婦癌之首卵巢癌要小心,腸胃出現「這症狀」趕快就醫,精準醫療增存活期
總統賴清德宣誓二○三○年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卵巢癌為三大婦癌之首,每年新增患者一千八百名,近五成是晚期,多位婦癌專家指出,精準醫療用於晚期卵巢癌可延長無疾病存活期,但健保限縮給付加上基因檢驗須自費,導致這群媽媽病人成為弱勢病患,希望藥物給付接軌國際治療指引,提升患者疾病控制。日前網紅江老師罹患卵巢癌,引起外界注意,卵巢癌第三期五年存活率不到五成,第四期下降到三成,即使化療,部分病患一年半內復發。近年卵巢癌診治有所進展,台灣癌症基金會與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共同舉辦「展望治療新希望,卵巢癌精準醫療」圓桌會議,婦癌權威與會,希望提升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療效果。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王鵬惠、馬偕癌症中心主任張志隆都指出,隨著精準醫學發展,發現卵巢癌病患中,有五成HRD陽性,而在HRD陽性族群中,四成屬於BRCA基因突變;其餘六成HRD陽性但無BRCA基因突變。目前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可幫助HRD陽性病患減少復發、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但健保給付只限帶有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使用標靶藥物 已列國際指引「如果可以延長生命,為什麼不做?」林口長庚副院長賴瓊慧指出,最新研究顯示,手術仍是卵巢癌治療首選,不過術後維持療法已有大型臨床試驗證實,若是HRD陽性,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加上PARP抑制劑,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從五十七點三個月延長至七十五點二個月,降低死亡風險達三成八,已被列為國際治療指引重要選項。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副主任呂建興指出,一名婦人七年前罹患卵巢癌第三期,兩年前五十歲的女兒也罹病,基因檢測發現是非BRCA突變基因的HRD陽性患者,後來自費使用PARP抑制劑,控制良好,婦人的另一位女兒也同時被驗出,因此,建議她進行預防性卵巢切除,可減少九成罹癌機會;HRD檢測對卵巢癌患者很重要,但現在檢測及藥物都得自費。台灣藥物給付 不及歐美日韓「在醫院婦科病房,八成都是卵巢癌病患。」張志隆觀察到,不少患者是媽媽、職業婦女,病情不斷復發,來回住院化療,影響整個家庭。目前癌症藥物給付依據基因檢測結果,但健保給付NGS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大套組,很多尚無對應藥物,HRD陽性患者可使用PARP抑制劑,卻未給付,台灣的藥物給付與美、歐及日、韓等有落差。台灣癌症基金會從兩年前針對卵巢癌患者進HRD檢測,發現一千多名接受補助檢測的患者中,有五成一是HRD陽性患者,另也調查,患者最關心基因檢測及藥物健保給付,對於「基因檢測項目」、「檢測報告內容」、「治療後復發風險、藥物副作用」等,充滿疑惑。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及副執行長蔡麗娟呼籲,醫界及政府應協助病患獲得更多疾病知識,也須讓病人了解檢測結果與治療的相關性,更期盼衛福部優先通過已有癌症相關計畫獲核准的實驗室,以增加HRD檢測的可近性,治療也應接軌國際指引。高雄榮總婦女醫學部主任劉文雄提醒,卵巢癌第一時間的診治影響預後,民眾若有非典型的腸胃症狀,赴腸胃科就醫後仍反覆出現,記得可到婦科就診。王鵬惠也認同,其他科別醫師發現疑似卵巢癌患者,應協助轉診,調查發現,在婦科接受手術及治療,存活率增加一倍。
-
2024-11-29 醫聲.癌症防治
基因檢測審查大塞車,醫籲彈性處理以救命為優先
「聚焦基因檢測及精準醫療」是健康台灣治癌三支箭之一,衛福部為提升檢測品質及病人權利,將實驗室開發檢測服務(LDTs)納入特管辦法,今年二月施行,但申請案件增加,審查塞車,導致卵巢癌相關的「HRD(同源重組修復缺失)」檢測也卡關,專家建議彈性放行或同一基因公司案件可整併審查,避免影響病人權利。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指出,兩年前衛福部公告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將LDTs納入管理並請欲執行的醫療院所送件申請,但不少醫療院所壓線送件,導致大塞車,目前LDTs採滾動式管理,邊做邊調整,但案件消耗仍得持續一段時間,大家得共商解套方式,跨院合作就是其一。台中榮總婦女醫學部副主任呂建興指出,醫院目前已與取得審查核准的醫院合作,請患者赴他院檢查,拿到報告後再回門診就醫;對於目前審查進度較慢,據了解傾向整併處理,改善塞車現象,讓患者就醫順暢。林口長庚副院長賴瓊慧建議,實驗室若已取得國內外認證且執行相關檢測已久,可考慮先放行,以HRD檢測為例,三年後可交報告與國際數據比對,若差距太大就取消資格。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張志隆也指出,HRD檢測相對複雜,台灣癌症基金會已與實驗室合作檢測數據已逾千例,可協助建立檢測機制。
-
2024-11-29 醫聲.罕見疾病
厚生會成立「罕病委員會」 健保署:審查中罕藥明年全給付
衛福部健保會討論明年度健保預算時,醫界提出要將健保罕藥專款歸零,病友陷入恐慌。為解罕病患者困境,立法院厚生會今天成立「罕見疾病權益促進委員會」,多名立委呼籲政府提高罕藥經費挹注。健保署長石崇良說,行政院已編列20億預算,預計明年可將等待納保罕藥全數納入健保。厚生會罕病委員會召集委員王正旭說,自己出身醫界,長年照顧癌症病人,發現癌症病人與罕病病友同樣面臨治療帶來的「財務毒性」,即新藥價格太高,無法納入健保,影響病友權益。而罕病篩檢進步,找出病人的同時,政府應提升病人用藥權益,集社會之力幫助病友與家庭,才能落實賴清德總統所說,讓弱勢在社會自在生活的文明社會指標。「天選之人一詞用在罕病病友身上,不是幸運而是辛苦承擔。」厚生會副會長蘇巧慧說,政府應從罕藥經費、審查速度雙方面改善病友權益。罕見疾病人數少,藥物費用高,健保署議價空間也較少,為落實治療平權,政府增加經費挹注,幫助病友用藥,並縮短藥物從罕藥認定到納入健保的時程。健保署長石崇良說,在通過罕病認定的246個疾病中,共有罕病藥物110個,健保已給付84個,尚未納入健保的26藥物中,10個審查中,其中一個已通過審查,明年1月1日起生效給付,有9個藥物廠商未申請給付,另一個藥物未獲健保共擬會通過,還有5個藥物因廠商撤案,不申請健保給付。石崇良表示,去年罕藥專款執行率99%,今年執行率預計超過100%,甚至必須用明年藥價填補缺口,行政院已撥款公務預算20億元,若立法院通過,明年將挹注健保罕藥專款,該筆預算可讓剩下審查中的九種罕藥,在明底前納保。至於藥物審查速度,石崇良表示,去年各罕藥從申請至通過的時間,平均為18.5個月,今年為11.6個月,健保署已成立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CHPTA),預計明年會再加快審查速度,在10個月內完成審查。不過,罕病基金會對健保署說法提出質疑,罕病執行長陳冠如說,罕病藥的健保給付率,在一代健保為86.79%,二代健保為61%,藥物等待時間若從罕藥認定至健保給付計算,一代健保5.2個月,二代健保30個月,可見在藥物給付時效上,仍有縮短的空間。陳冠如表示,2017年至2023年罕病新藥面臨給付停滯期,未執行預算達41億元,去年起健保雖恢復給付罕病新藥,但總額協商時竟傳出醫界要將罕藥專款歸零,對病友而言非常挫折,讓目前使用健保給付罕藥的8458位病友陷入恐慌,還在等待救命藥納保的6007位病友,也憂心永遠等不到藥物。為提升罕藥可近性,罕見疾病基金會提出,應全面檢討罕藥給付流程中各項障礙,與未符合倫理的行政流程與作業辦法,優化醫療科技評估流程,並建立「罕病次委員會」取代共擬會前的專家諮詢會議,同時應擴大病人實質參與,搜集病人意見,並將用藥證據納入藥物價值討論。
-
2024-11-28 焦點.健康你我他
如何照護老寶貝/身障重鑑定 跑兩趟磨人
十月初,高齡97歲的師母傳簡訊告知:「收到區公所來信,通知她身心障礙卡即將到期,請盡速完成聽力重新鑑定。」師母與我相識近半個世紀,和藹的她非常照顧我,如今年邁,嚴重失聰,又因罹患巴金森氏症而走路顫巍巍,而她的子女均在國外。接到消息,我立刻幫師母到區公所拿身心障礙重新鑑定手冊,請她的外籍看護在十月中旬就診時順便安排鑑定。外籍看護信心滿滿表示,她有經驗,一切會搞定。前兩天醫院社工師來電,告訴我醫師已為師母鑑定完成,要我為師母安排到醫院社工室鑑定「活動參與及環境因素評鑑」。「嗄?還要再到醫院評鑑一次?為何請醫師評鑑當天不一起完成?再跑一趟多折騰人?長照評估都由社工師到家中評估,身障手冊可否比照辦理?」懷著滿腔疑惑請教,社工師告知是衛福部的規定。這項規定是「除非全癱無法自行下床、24小時須用呼吸器或維生設備、長期重度昏迷、其他特殊困難,且經戶籍所在地縣市衛生局公告者」,始能申請到宅鑑定。因此我電洽衛福部及衛生局,都認為再到醫院接受第二次評鑑為宜,否則身心障礙卡過期失效後,現有權益均註銷,能享未享之權益亦無法申請。如果事前我查明所有流程並提醒外籍看護,或上次評鑑我陪著做,能否更順利?
-
2024-11-28 醫聲.疫苗世代
連歌神都受害 RSV也威脅嬰幼兒! 醫籲:放寬單株抗體給付
對嬰幼兒威脅極大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這兩年因免疫負債感染人數持續上升,據衛福部調查,每年約有千名嬰幼兒因感染RSV住院。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彭純芝指出,現在每個月都有嬰幼兒,因RSV感染導致呼吸急促被送進加護病房,尤其早產兒免疫力不全,約有七成會住進加護病房、更有五成須使用呼吸器輔助治療,目前健保僅給付三十三週以下的早產兒施打RSV單株抗體,希望未來有機會放寬照顧到三十三週至三十五週的早產兒,與鄰近日韓的保護政策同步。抗體可直接獲得保護力對付病毒的入侵,最好的方式就是預防,包含施打疫苗或是單株抗體,彭純芝指出,疫苗與單株抗體的差別在於,前者接種的是抗原,打進體內後產生抗體,而單株抗體是直接把抗體打進體內,對於免疫力較低的早產兒來說,可直接獲得保護,目前一歲以前都可以施打,每個月一劑,最多六劑,用來保護嬰幼兒的健康。不過,彭純芝也提及,由於RSV單株抗體的施打不在預防接種的黃卡(常規接種疫苗時程表)裡,臨床上早產兒常常需要在前六個月每月回診監測生長狀況,建議家長要記得RSV單株抗體的每月接種時程,定期監控追蹤。另外,經過新冠防疫經驗,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疫情,醫師也呼籲政府能儲備多種的預防武器,以維持防疫藥品供貨穩定及量能。RSV就連成人都難抵威脅,日前歌神張學友就因感染RSV導致演唱會延期,何況是肺部發育不全的早產兒,彭純芝指出,感染後會造成發燒、咳嗽等感冒症狀,很多家長可能都聽得出「咻咻咻」的聲音,容易引發成細支氣管炎,即使痊癒,也容易種下氣喘的病根,若肺部感染較為嚴重,造成「大白肺」這時就須提供較高氧氣濃度或呼吸器治療。籲比照日韓保護早產兒RSV的傳染方式與流感相同,都是飛沫傳染,因此,有小小孩的家庭,大人若有感冒症狀要避免接觸新生兒,若孩子出現發燒及呼吸急促每分鐘六十次以上、喘鳴聲等,都須要立即送醫。彭純芝呼籲面臨少子化衝擊的台灣應做長遠規畫,比照同為面臨少子化的日韓兩國,讓未滿卅六週的早產兒都能施打單株抗體獲得保護,為台灣的早產兒築起完整的防護牆。
-
2024-11-27 焦點.元氣新聞
免費「肺鏈疫苗」年底前打第二劑 全台35萬人符合資格
秋冬為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65歲以上長者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重症及死亡高風險族群。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最新統計,今年截至11月25日,國內累計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定病例268例,病例數為5年同期新高,其中32例死亡,65歲以上39%,共有105例;性別以男性居多,占62%,有165例。疾管署指出,肺炎已躍居我國十大死因第3位,其中肺炎鏈球菌是肺炎常見致病菌,去年10月起分三階段擴大提供公費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及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接種,目前間隔已滿一年,建議已接種疫苗者接續接種23價疫苗,估計至今年12月底,陸續有34.9萬人符合接種條件。肺炎鏈球菌感染對長者健康影響甚鉅,呼籲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長者,盡速前往接種,已接種13價疫苗滿一年者,請接續接種23價疫苗;以前已接種過23價疫苗者,別忘記還有1劑13價疫苗接種,完成「1+1」接種,才能使免疫保護力完整,有效減少IPD發生風險及疾病負擔。疾管署指出,65歲以上民眾如為IPD高風險對象,包含脾臟功能缺損、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腦脊髓液滲漏及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及器官移植者,以及機構住民及洗腎患者,接種13價疫苗後,間隔8周即可接種23價疫苗,以及早獲取免疫保護力。研究資料顯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後併發如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風險,對中重症保護力高達75%,預防勝於治療,請符合民眾儘速安排接種,減少疾病威脅。
-
2024-11-27 養生.營養食譜
「亞硝胺」剋星,用它包烤肉吃解膩又健康!一狀況避免選購
你認識萵苣嗎?聽到萵苣可能就以為是西式義式餐點吃的「生菜」,除了生菜,平常你可能也蠻常吃萵苣,只是不知道。例如去小吃店麵館常會叫一盤「大陸妹」,它就是萵苣的一種,叫做「福山萵苣」。萵苣堪稱「最乾淨蔬菜」 更是「亞硝胺」剋星萵苣是相當優質的蔬菜,含有95%以上的超高含水量及豐富營養,包含維生素A、維生素C及多種礦物質鉀、鈣、磷、鎂、鈉等。並且它熱量很低,每100克只有12大卡。而因為萵苣生長速度快、較少病蟲害,栽培過程使用少用農藥也是它一大優勢,在食藥署年度水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大部分都是合格,堪稱「最乾淨蔬菜」。更厲害的是,萵苣葉可以分解食物中的亞硝胺,被稱為天然的亞硝鹽阻斷劑。尤其烤肉時最常出現亞硝胺,所以很多人用它包著烤肉吃,不但可解膩也更健康。挑選萵苣小秘訣 葉脈紅化避免選購而萵苣家族不止一種,根據《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指出,其實萵苣有很多種類,根據食用部位,分為葉用萵苣 和莖用萵苣,其中葉用萵苣又依照生長的形狀分為結球萵苣、半結球萵苣與不結球萵苣。挑選時,注意看葉片應要完整無破損或蟲孔,葉片顏色翠綠不要黃化,葉片硬質不軟化腐爛。結球萵苣與蘿蔓萵苣長期貯藏後,葉片上會產生褐斑,如果外葉葉脈紅化成粉紅色或紅褐色,應避免選購。萵苣與蘋果、香蕉一起放較容易爛萵苣的葉片遇水容易軟爛,保存時應避免事先清洗,需保持乾燥以塑膠袋包裹好,擠出空氣置於冰箱的冷藏區即可。還要特別注意的是,萵苣要避免與蘋果、西洋梨、木瓜和香蕉等水果一起保存,由於這些水果保存過程中會產生高量乙烯與二氧化碳,易造成萵苣葉片黃化甚至出現褐色斑點,影響萵苣品質。【參考資料】.《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衛福部食藥署》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27 醫聲.慢病防治
糖尿病重擔/慢病控制從糖尿病開始 黃振國:大家醫計畫減少腎病變發生
一名退休老教授罹患糖尿病已20多年了,長年來糖化血色素控制在10%,被轉到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的門診時,即使把能用的口服新藥全用上了,糖化血色素雖降至8%,但離正常值仍有段距離,因此花了一段時間,終於說服病人打胰島素,也才讓糖化血色素達標控制在6%。黃振國說,「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何其難,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糖尿病為慢病之母 成照護計畫首要目標糖尿病有慢性病之母的稱號,失控的血糖造成無法收拾的併發症,依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指出,台灣糖尿病的負擔比高達6.17%,台灣洗腎人口眾多,其中有近半數是糖尿病引起。為了慢性病的管理,總統賴清德推出三高防治「888計畫」,同時研議納入大家醫計畫中。黃振國指出,政府推動家醫計畫已20餘年,大約有800萬人加入, 大概七成需要被照護的慢性病都被納入其中,而升級版的大家醫計畫,目標更明確就是阻止疾病惡化產生併發症,以追蹤糖尿病及慢性腎病變為主,藉由定期檢測糖化血色素、膽固醇及腎功能檢測尿液微白蛋白(UAC),來減緩糖尿病腎病變的發生,明年計畫將再加上氣喘。大家醫計畫就朝全人整合照護前進,黃振國認為,這是正確的道路,尤其是病人若在其他醫療院所就診,多數不願分享用藥經驗,曾經在雲端藥歷上發現患者拿了一、二十種藥物,仔細詢問下,患者並沒定時的服藥,有些人還把藥分給老公吃,藥物及疾病的監控,對於超高齡社會來臨非常重要,還能減少多重用藥的發生。由於健保署欲將中醫及地區醫院納入全人全社區照護計畫,黃振國指出,醫師要提供全人照護,包括教育訓練及實務運作都須要提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願意扮演跨層級院區的訓練,提供完整的訓練及考核發證,共同推動健康台灣政策。慢病初級預防 從代謝症候群開始在慢性病的初級預防上,112年衛福部開始推動的新陳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就是扮演教育民眾改變生活習慣的火車頭,收案的標準有四項,腰圍男≥90公分,女≥80公分,BMI ≥27、血糖空腹≥100mg或已用藥、血壓≥130/85毫米汞柱、TG ≥150mg/dl或已用藥、HDL男
-
2024-11-26 養生.聰明飲食
「冬豆」花生抗氧化又抗癌 營養師提醒注意保存方式及熱量攝取
花生一年2穫,農曆10月至12月所採收的花生又稱為「冬豆」,富含維生素E,可幫助身體抗氧化、降低發炎反應。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花生屬於堅果種子類,除了脂肪含量較高外,也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鎂、磷、色胺酸以及珍貴的白藜蘆醇等營養成分,有抗癌、防止血管粥狀硬化等作用。每100公克的花生,約有26公克蛋白質、49公克脂肪、16公克多元不飽和脂肪酸、16公克碳水化合物。徐佳靖指出,從升糖指數來看,花生的數值約為14,可視為低GI食物,食用後血糖在短時間內不會大量升高,但前提是使用清蒸、水煮的烹調方式。一般市售的「油炸鹹花生」,熱量、鹽分都超標,容易發胖、膽固醇飆高。花生的油脂含量高,每公克可產生9大卡的熱量,要特別注意隱形熱量。由於整顆花生80%的不飽和脂肪酸中,Omega-6含量高,攝取過多容易造成身體發炎。徐佳靖提醒,食用花生應該與腰果、核桃、葵花籽、夏威夷豆等輪替著吃,均衡攝取營養素。徐佳靖指出,花生的白藜蘆醇成分,大部分存在於外層的膜,對人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整顆吃才不會浪費了營養。花生也含鎂,可以幫助精神放鬆,穩定睡眠,但磷含量高,腎臟病友要限制攝取。另外,膽囊切除後的患者,也要避免進食高脂肪食物,花生應少吃。花生有特殊的堅果香氣,但有些人易出現過敏反應,衛福部已訂定「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提醒有特殊過敏體質的消費者,小心引起過敏反應。花生的保存也令人頭痛,相關產品可能產生黃麴毒素,長期接觸恐致癌。徐佳靖強調,生的花生直接冷藏、熟的花生一定要冰,避免貯存於潮濕環境,並盡早食用完畢。
-
2024-11-26 醫聲.慢病防治
糖尿病重擔/強化三高防治 AI神隊友 助糖尿病分級照護
總統賴清德的健康台灣政策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三高防治「888計畫」。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說,台灣人口快速高齡化,將面臨醫療支出與失能人口持續增加的兩大困境,「888計畫」期盼藉由運動、飲食、生活習慣等三面向來控制三高。至於慢性病中疾病負擔最重的糖尿病,仍有68萬人位處照護網的邊緣,健保署也預計利用疾病分級模式,未來分派這些人到各級醫院,接受完整照護。三高防治「888計畫」將八成三高病人加入照護網、照護網內八成三高患者接受生活型態醫療,讓三高控制率達到八成,台灣約有534萬名三高患者,40歲以上的患者就有510餘萬人,其中65歲以上占了五成,成了超高齡社會的隱憂。石崇良說,八成慢性病患納入共照網,主要期盼發現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前期病人,初級預防早在2022年6月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截至九月底參與院所2759家,收案數達25.6萬人,去年銜接大家醫計畫後,提供個案管理計畫,降低患者急重症及失能、死亡的機會。其次是提供共照網內的八成個案生活型態醫療,但評估量表仍以西方生活為主,石崇良舉例,像國人不懂地中海飲食,也不會上教堂進行社交活動,台灣或許可納入白沙屯拱天宮媽祖進香活動等,目前正研擬本土化評估指標,並培力指導員教導民眾如何過得健康。最後經「生活型態醫學」教導個案,其中八成達到三高控制。未來更會採人工智慧(AI)將個案的疾病風險分級,石崇良指出,如目前已制定糖尿病及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患者分級標準及照護指引,預計明年上路。最新三高防治「888計畫」也整合家醫計畫、大家醫計畫及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不過,經統計,三高患者中以糖尿病的疾病負擔最大,經健保署統計,約有68萬糖尿病病人尚未被家醫計畫或糖尿病論質計酬照護計畫(P4P)中,為照護網的邊緣人,健保署正利用疾病分級模式,後續會依其嚴重程度,分配予相對的醫療院所收案。石崇良表示,慢性病人未來管理會把健康資訊放入個人健保「健康存摺APP」,方便家庭醫師追蹤,也會推薦住家附近的醫師成為個人家庭醫師,並強化預防保健、健康促進等初級照護政策,以減少重病及失能情形。
-
2024-11-26 醫聲.慢病防治
糖尿病重擔/糖友將破300萬 專家建議設「健康儲金」鼓勵改變生活型態
為了管理慢性病,政府提出三高防治「888計畫」,希望可以落實健康台灣政策,其中糖尿病帶來多種併發症與共病,有慢性病之母之稱,實際上,據國際糖尿病聯盟預測,2030年,台灣糖尿病患者將飆破300萬人,加上成人肥胖率高達五成,加劇糖尿病管理困難。專家們認為,糖尿病的疾病負擔沉重,近年又有年輕化、高齡化的趨勢,雙箭重壓慢性病控制不易,除了繼續提升國人健康識能,必要時提供藥物支持,也應設計「健康儲金」概念,鼓勵民眾從事生活型態的改變。糖友年輕化 死亡率高出4倍糖尿病每年新發個案高達16至18萬人,由於易引發大、小血管病變等併發症與腎臟病、高血壓等共病,每年醫療花費402億元,常居健保支出第三名,成為慢性病之最。依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台灣糖尿病負擔比高達6%,台灣洗腎人口眾多,其中有近半數是糖尿病引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提醍,明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全台近半糖友、約125萬人為高齡者,由於中高齡糖友失智風險增加1.3倍,加上營養不均導致肌少症、衰弱、跌倒失能,死亡率比癌友高;糖尿病還得面臨年輕化的現象,19歲以下糖友增加9倍,造成罹患共病時間長,醫囑遵從率又較低,死亡率比中高齡糖友還高,40歲以上糖友死亡率比健康人高1.5至2倍,年輕糖友則高出4倍。三高收案照護 目前僅五成六為減緩慢性病對健康衝擊,政府提供跨科別全人照顧,最新三高防治「888計畫」整合家醫計畫、大家醫計畫及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期盼2030年八成三高患者加入照護網,其中八成接受生活習慣諮商,最後三高控制率達八成。檢視國內各項指標,全國三高患者約534萬人,已收案照護約301萬人、占五成六,還有2333萬人未被收案管理,目前三高的控制標準,以國內現行疾病臨床照護指引為依據,黃建寧指出,若達標率均為八成,就須至少51.2%糖友同時達標,但目前仍未達20%。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也分享,血糖控制並不容易,一位罹患廿多年糖尿病的退休教授,都以口服藥控制血糖,糖化血色素長年高達10%,在不斷的衛教下終於接受施打胰島素,糖化血色素才控制在6%標準內。黃建寧認為,現已有藥物能控制血糖,並保護心腎、減少共病風險及死亡率,盼政策能多加支持,一起對抗300萬糖友大關的難題。慢性病的管理也已由疾病治療轉變為積極的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台灣是亞洲第一胖,18歲以上過重及肥胖比率高達五成,衛福部早在2023年推出新陳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將三高及腰圍BMI超標者納為收案標準。黃振國認為,肥胖最難控制,初期減重時若與設定目標有落差,適當借助藥物幫忙,後續再靠飲食及運動維持,可增加民眾信心,減少挫折感。中醫及地區醫院 將納大家醫目前衛福部正在推動大家醫制度並朝全人整合照護前進,也欲納入中醫師及地區醫院,黃振國也說,政府應推出配套計畫,提升全人照護相關的醫師教育訓練及實務運作,且建立未來可折抵部分負擔金額的儲蓄金概念,鼓勵民眾改變生活,醫病共同推動健康台灣。
-
2024-11-24 醫療.耳鼻喉
聽神經損傷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 只能藉助聽器或電子耳矯正
「我跟阿公講話,阿公都不理我。」七旬男子因聽力退化導致反應慢半拍,逐漸被朋友冷落,就連孫子也不和他交流,讓他非常失落。同樣是七旬的女子,發現女兒對她講話愈來愈大聲、幾乎失去耐心,不解對方「為何態度這麼壞」,經耳鼻喉科醫院轉介後,由專業人士建議配戴助聽器,才逐漸改善母女倆的相處方式。90%以上成人屬感音神經性聽損,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臨床上建議聽力損失超過25分貝者配戴助聽器。」科林儀器主任聽力師蔡鋕鑫表示,除了部分傳導性聽力障礙可靠手術恢復,約90%以上的成人聽損都是感音神經性聽損,聽神經損傷無法靠手術、藥物恢復,若聽力損失過大,則可透過手術植入電子耳。至於助聽器種類,蔡鋕鑫觀察,傳統的口袋型助聽器體積大,市面上已越來越少;目前聽損者配戴耳掛型、微型耳掛助聽器居多,由於掛在耳背上,體積雖然小,外觀卻較明顯。耳掛式、耳道型助聽器,依聽損程度與需求而選配。耳內型助聽器包括體積更小的耳道型助聽器、深耳道型助聽器,需要依靠聽損者的耳膜形狀客製化,配戴在耳殼及耳道外側,體積較微型耳掛助聽器更小,外觀較不明顯。蔡鋕鑫說,學齡前的嬰幼兒、學齡後的兒童,由於尚在發育階段,通常建議配戴耳掛型助聽器,隨著身體成長,只須更換助聽器與耳朵的連接端,又稱耳模。至於還在工作的青壯年、退休的老年,會以方便性為出發點,多以微型耳掛式,或依靠耳膜形狀客製化、體積較小的耳內型助聽器為主要選項。聽損已久不習慣聲音,可從一天戴2小時開始適應。由於每個人聽損持續的時間不同,有的老年族群可能長達數年處在寂靜的環境中,聽不到翻報紙、拖鞋磨地、開水龍頭的聲音,一旦配戴助聽器後,反而可能會覺得是噪音而無法接受。為了讓聽損者逐漸適應助聽器,習慣充滿不同聲音的環境,蔡鋕鑫建議,採循序漸進配戴方式,在第一個月的第一周單天戴2小時;第二周單天戴3至4小時;第三周單天戴4至6小時;第四周單天戴8至10小時或更長。聽損者重拾社交生活,能避免失智、減少孤獨感。愈來愈多文獻調查發現,聽損會導致孤獨感、憂鬱感,也和失智症有關。以往的助聽器功能較差、體積也大,難免讓人有「顯老」的感受;不過現在助聽器體積小,功能、舒適度上也不斷精進。蔡鋕鑫說,聽損很像近視,因為度數不同而有差異,老年族群難免覺得聽損是正常老化現象,不當一回事,直到不自覺地將電視聲音開得很大、交流都不回應,家人發現後才就醫並說服配戴助聽器。但隨著國人健康意識高漲、檢查的意願升高,不論是聽損者主動察覺,還是經家人發現,都有增加趨勢。配戴助聽器改善生活品質,也減少家人溝通衝突。上述案例中的男子,原本社交活動多采多姿,因中度聽損加劇孤獨感,所幸經朋友提醒,到耳鼻喉科醫院檢查後,戴上微型耳掛式助聽器,重拾朋友、祖孫情誼。在配戴助聽器一年後,他詢問蔡鋕鑫,「我的助聽器是不是進水了?」蔡鋕鑫才發現,原來他已習慣助聽器在耳朵上的感覺,連洗澡時都忘記取下。另一個案例的七旬女性,因為聽力退化不太敢去菜市場買菜,女兒發現媽媽「怎麼聊天都沒有回應」,導致母女關係緊張。還好心思敏銳的女兒懷疑媽媽可能是因為聽力退化導致反應慢半拍,在戴助聽器後,她才發現對生活幫助很大,也解開與女兒相處上的誤會。助聽器不是愈貴愈好 雙耳戴能平衡音感助聽器價格通常以功能多寡為主要差異,蔡鋕鑫坦言,並非越貴越好,會以聽損者的需求、體驗感受當作挑選指標。除了聽不聽得到,聽不聽得懂也很重要,若聽損問題太嚴重,助聽器雖然能幫助聽到聲音,但對聽懂意思的幫助有限。有些人預算有限,只想配戴單邊助聽器,但蔡鋕鑫指出,雙耳佩戴助聽器,除了幫助身體平衡音感、精準定位聲源,進而幫助識別危險,成為過馬路時對車流、喇叭的來向判斷依據,及遭遇危險時的防禦機制。選配過程中,會讓聽損者知道單耳、雙耳助聽器的優缺點,若只想配戴單邊助聽器,也會尊重對方意願。助聽器常見類型耳掛型助聽器.好操作、不受耳型限制.外觀較明顯.適合所有聽損者耳內型助聽器.外觀較隱匿,需配合耳型客製化訂製.聲音易反饋產生嗶嗶聲.適合輕、中、中重度聽損者耳道型助聽器.在耳道深部幾乎看不見.聲較不適合濕耳患者,選配及維修都比較麻煩.適合輕、中、中重度聽損者聽損不只發生在老年族群,年輕人也容易因為工作、興趣、習慣而導致聽力退化。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聽力受損的程度分為四個等級,聽力損失小於25分貝者為正常,若在26至40分貝為輕度、41至60分貝為中度、61至80分貝為重度,大於80分貝為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損患者最多,屬大腦聽覺中樞神經問題。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聽損分為感音神經性聽損、傳導性聽損、混合性聽損,其中感音神經性聽損是內耳或大腦聽覺中樞神經問題;傳導性聽損源於外耳或中耳的構造異常或損害;混合性聽損則為感音神經性聽損、傳導性聽損的結合。若依照發生時間區分,聽損分為先天性、後天性。力博宏說,遺傳的聽力障礙是基因突變導致,有些病毒、疾病也可能導致先天性聽損,包括巨細胞病毒感染、梅毒螺旋菌感染,或胎兒在母體生產時缺氧與窒息、新生兒高黃疸、聽小骨硬化症、先天性耳道閉鎖(小耳症)。力博宏說,人類大腦必須在五歲前接收到聲音的刺激,否則無法發展語言,因此患有嚴重聽損的幼兒須在五歲前植入人工電子耳,並搭配語言治療,往後才能說話。研究:聽力受損每惡化10分貝,失智症風險就會增加。後天性聽損則為胎兒出生後,因種種原因導致的聽障,包括腦膜炎、中耳炎、肺炎、麻疹等病毒感染,或因為外力受傷、噪音刺激、精神壓力、食品藥物作用,包括酒精中毒、化療藥物、抗生素等,及最常見的老化。力博宏表示,一般來說,男性45歲、女性55歲開始,聽力會開始明顯退化,這樣的年齡差距,是因為男女的荷爾蒙差異,女性的荷爾蒙較有保護聽神經的作用。英國的《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指出,失智症的12大危險因子包括:頭部受傷、聽力受損、年幼失學、吸菸、飲酒過量、憂鬱、社交疏離、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空氣汙染、缺乏運動。其中聽力受損每惡化10分貝,失智症風險就會增加。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降低失智症的風險指南包括,體能活動介入、戒菸介入措施、營養介入措施、酒精使用疾患介入、認知介入措施、社交活動、體重管理、高血壓管理、糖尿病管理、血脂異常管理、憂鬱症管理、聽力損失管理。勿過度沉溺聲樂場所等噪音環境中,避免聽力損傷。新生兒通常可由篩檢發現聽損,但有些後天因素造成的聽損則不易被發現。力博宏說,長期處在噪音環境,是近年導致年輕人聽損的主要因素之一,像是在工地、聲樂場所工作的職業傷害,就會使聽力提早退化;另外,常去演唱會、KTV、電影院,與戴耳機聽音樂、看影片的習慣也是危險因子。他建議,不要過度沉溺這類噪音環境中,也別輕忽平時的微小病灶,像感冒、發燒,都有可能造成聽力損失。依聽損程度不同,使用助聽器或電子耳。部分的傳導性聽損,如耳垢阻塞、耳膜穿孔、中耳炎、腫瘤,若症狀較輕,有可能透過手術、藥物等醫療途徑改善或恢復聽力。若為身體機能老化,導致不可逆的聽損,只能透過矯正盡可能恢復聽力,關鍵就是配戴助聽器或手術植入電子耳。力博宏說,聽損患者若可聽到70分貝以下的聲音,可配戴助聽器。助聽器是類似麥克風的輔具,可透過擴大聲音幫助配戴者聽見細微的聲音。不過,他強調,不會強硬建議患者聽損到達何種程度就要配戴助聽器,病患本身的主觀意識和動機,才是最重要的關鍵,若聽損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工作,此時助聽器就成為不得不的生活必需品。人工電子耳為微創手術,術後可於24小時內開機。至於人工電子耳手術方式,是於耳後腦殼經微創手術打開約2.5公分傷口,將電極順著耳蝸的形狀植入耳蝸,並利用耳朵外的聲音處理器接收聲音,再以電訊號方式經聽神經傳至腦幹,重新建立傳導途徑。因手術傷口小,可讓人工電子耳於24小時內開機,加快聽損幼兒語言復健的時間。除了幼兒,成人也可能因耳蝸絨毛細胞受噪音傷害造成聽損;服用抗生素、癌症化療藥物及治療肺結核等耳毒性藥物,或是暴露於有害重金屬等,都可能造成雙耳全聾,必須植入人工電子耳。衛福部近年修訂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第八條附表二,放寬輕度聽力損失的標準,6歲以上民眾雙耳整體障礙比率45%至70%,或一耳聽力閾值超過90分貝及以上,且另一耳聽力閾值超過48分貝及以上等條件,就能被鑑定為輕度身心障礙。
-
2024-11-24 醫療.耳鼻喉
老公為何聽不到我講話?50歲後聽力明顯退化 高頻接收能力最先下降
近年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聽力損失與失智症有密切關係,聽損的人可能減少或拒絕社交,大腦也需要花更多時間處理認知運作,進而加速失智症的風險。很多人認為老了退化聽不見是正常現象,因而錯失矯正聽力的最佳時間。今天的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探討國內的聽損人口數與年齡分布,並提醒正視聽力問題,減少相關併發症。每年約有13萬人因聽力損失就醫,其中因神經損傷造成的聽力損失約9至10萬人,是聽損最主要的原因,與退化有關。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不少人認為聽力漸差是自然老化現象,不需要就醫,其實聽力減損是可以透過治療與輔具等改善。超高齡社會來臨,聽力改善對於維持正常社交功能、生活品質更顯重要。受疫情影響,近年聽損就醫人數較少。近年聽損就醫人數,110年11.5萬人、111年12.3萬人、112年13.7萬人,男女就醫比例相近,多好發於中老年人。石崇良表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幾年聽損就醫人數較少,從統計看起來112年人數成長,但與疫情前相比,就醫人數相近,並未出現攀升現象。聽力、視力衰退常被認為是正常老化,有人可能不會因此就醫,石崇良表示,健保就醫數據恐難以反映真實聽損人數,有些長輩就算耳背嚴重,但覺得自己老了自然不會「耳聰目明」,因此不願意就醫。他提醒,聽力損失的原因很多,不只有老化,也有因聲波傳導受阻造成的傳導性聽損、因內耳神經損傷導致的感音性聽損,還有混合性聽損、突發性聽損等,建議找出原因,對症治療。突發性耳聾多可逆,及早就醫很重要。石崇良表示,自己在臨床服務時,與患者的關係大多不錯,但有次跟一位患者打招呼後,對方卻沒反應。後來才知道對方因打抗生素造成腎毒性跟耳毒性,導致「突發性耳聾」,這是抗生素藥物的副作用,隨著症狀改善而停藥,聽力就逐漸好轉。聽力受損並非都是正常老化,有可能受到藥物、病毒影響,民眾不要諱疾忌醫。我國即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健康台灣的目標就是建立良好的國民生活習慣。石崇良說,適當營養、運動、減少有害物質、壓力管理、睡眠品質、正向社會關係等都是重要條件;長者維持社交活動不只是正向社會關係,更是維持健康重要一環,因此,聽力照顧不可忽視。聽力影響學習,去年放寬兒童人工電子耳給付標準。健保署於106年7月1日起,給付18歲以下嚴重聽損兒童的一耳人工電子耳,石崇良指出,聽力在學習階段相對重要,給付電子耳讓聽損兒童可聽見,正常回歸學校就讀。當時推估每年嘉惠277位兒童,平均年挹注1億6,540萬元。健保署於112年7月1日起,放寬未滿18歲兒童植入人工電子耳的第二耳給付。電子耳單耳要價57至58萬元,石崇良說,健保給付以前,若自費使用單邊電子耳,後來同一邊耳朵需要更換,也可以再次獲得健保給付,一人終身可獲兩組給付。近期接到耳鼻喉科醫學會建議,將研擬放寬人工電子耳手術給付,針對放寬3歲至18歲兒童聽損程度,也希望增加單耳全聾者納入健保給付條件;等待醫學會補件後將,將送至專家會議討論。健保快易通APP,分階段進行無障礙友善使用。根據衛福部社家署統計,聽覺障礙者約13萬人。112年起健保署跟五大身障團體,包含聽障、視障、肢障等啟動溝通討論,希望聽取意見改善,把健保署的「健保快易通APP」打造成更無障礙友善的使用。第一階段針對視覺部分改善,例如字體顏色設計、語音朗讀等。下一階段改善規畫即是針對聽障團體的主要訴求「電話掛號」,目前正在研擬如何透過健保快易通APP,串接到各醫療院所的掛號平台,目前程式開發已經完成,屬於驗證階段,預計明年上路。人工電子耳手術健保給付標準成人(18歲以上).學語後失聰且兩耳聽力損失呈≧70dB HL( 0.5、1、2、4KHz).助聽後開放式語言測試得分
-
2024-11-23 養生.營養食譜
「海上烏金」烏魚全身是寶,這樣烹調去油脂!膽固醇高可以吃烏魚子嗎?
今天(22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小雪氣溫開始顯著下降,有句俗諺說:「小雪小到,黑金烏魚跟著到」,農業部推薦大家此時可吃冬季限定美味烏魚!除了大家熟悉較常吃的烏魚子,其實新鮮烏魚魚肉的肉質軟嫩又富含蛋白質,非常適合咀嚼功能較差的老人家食用。烏魚富含蛋白質、油脂 烏魚三寶經濟價值高小雪至大寒的時節,正是臺灣沿海的「烏魚」汛期期間,冬至前後十天為主要盛漁期。農業部臉書指出,有「海上烏金」之稱的烏魚可說是全身都是寶,經濟價值極高,雌烏魚的烏魚子、雄烏魚精囊烏魚鰾、胃囊烏魚肫,被稱為「烏魚三寶」。而剖腹後取了精卵的烏魚魚體,稱為烏魚殼,肉質鮮嫩肥美,含豐富蛋白質和豐厚油脂。烏魚富含蛋白質,尤其經醃製、日曬處理的烏魚子,其蛋白質含量也比烏魚肉來得高。烏魚整體脂肪含量也不低。100公克烏魚,脂肪含量就占了10公克,熱量約有100大卡,屬於中脂肉類。但是跟豬肉、牛肉相比,肉質較軟嫩,蛋白質吸收情況也比一般肉類更好,去除魚刺後,非常適合咀嚼功能較差的老人家食用。產婦吃富含蛋白質的烏魚,也能幫助產後傷口癒合,還能促進乳汁分泌。此外,食欲不好、消化不良的人也很適合食用烏魚等魚肉。而因烏魚肉油脂含量較多,用火烤烹調處理其實是不錯的選擇,能順道除去些許油脂。膽固醇高可以吃烏魚子嗎?烏魚子一天能吃多少?烏魚三寶裡,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烏魚子。烏魚子是烏魚的卵,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每100公克的烏魚子,含有632毫克的膽固醇,但烏魚子膽固醇雖高,飽和脂肪含量低,建議一天食用量最好控制在20公克以下。且烏魚子鈉含量也高,不只是高血脂患者不能多吃,高血壓患者也要節制;尿酸過高、有痛風問題的人也要少吃。【參考資料】.《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農業知識入口網》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22 癌症.大腸直腸癌
29歲男罹大腸癌晚期 他坦言只能怪自己飲食習慣「狂吃一家健康速食店」
誘發癌症的原因諸多,其中飲食是關鍵的要素之一。一名29歲的美國男子被診斷罹患大腸癌晚期,他回想自己並沒有這方面遺傳基因,也許一切都要歸咎自己不良的飲食習慣,其中還包括標榜健康的速食店Subway。《每日郵報》報導,住在美國洛杉磯的男子喬(Joe Faratzis)今年34歲,他2019年(當時29歲)被診斷大腸癌第四期。年紀輕輕就得這樣的病讓喬難以接受,他進行基因檢測,證明沒有遺傳易患結腸癌的因子。他回憶起生活習慣:「我真的認為可能是自己的習慣導致了大腸癌。」喬表示:「我的飲食以外食為主,基本都是加工食品和紅肉,我經常點像賽百味(Subway)三明治之類的加工食品,還喜歡吃宵夜。我因為太懶不想自己做飯,經常吃Subway,像是義大利潛艇堡之類的,幾乎是不停地吃。」,另外他說也喜歡吃牛排,只要有機會就是吃爆。喬指出醫生說腫瘤可能已經存在大約三年左右,當時大約25歲,沒有好好照顧自己。喬20多歲時首次出現癌症症狀,當時他彎腰時胸部感到隱隱作痛去就醫,醫生要求進行CT檢查,當時他認為太貴並不必要。大約六個月後,他發現自己時常血便,但他依然沒有太在意,他自認身為一個20代的人不可能有什麼問題,所以我沒有採取進一步動作。然而幾個月後,當他坐在沙發上,突然看到沙發上有血跡,他趕緊跑到廁所,身體裡流出了大約半杯血。他趕緊去看醫生,醫生要求進行CT和大腸鏡檢查,當時他被診斷為大腸癌四期。之後他接受化療,並在2020年初接受手術,切除了含有癌細胞的結腸部分。過去幾年裡喬進行了11次手術,以移除不斷出現的癌症斑點。積極治療下目前已經一年沒有出現新的癌症了,但他仍然需要每三個月去醫院進行複檢。喬經常在社交媒體記錄抗癌生活,同時他告訴網友會罹癌需歸咎為自己的錯,因為從來沒告知有大腸癌的遺傳因素,覺得是飲食最終誘發了大腸癌。 @radiant14percent Replying to @David quick rundown of a few symptoms i had before my colorectal cancer disgnosis for those asking! #cancer #cancersurvivor #cancersymptoms #coloncancerawareness #coloncancersymptoms #rectalcancer #guttok ♬ original sound - radiant14 直到2014年,Subway潛艇堡都含有防腐劑偶氮二甲醯胺,它可以在體內分解成致癌物質,歐盟和澳洲於2005年宣佈該物質為非法,在美國、中國大陸和加拿大為准許使用之麵粉改良劑,根據衛福部食藥署公告,我國也可合法添加使用於麵粉,用量為45 mg/kg以下,並訂有規格標準。有許多醫生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大腸癌的受害者之一,他們將此歸因於不良飲食和加工食品。幾項研究還將大量食用紅肉與大腸癌進行連結,警告稱肉類中的亞硝酸鹽可以分解成損害腸道細胞的物質,導致罹患腸癌的風險增高。
-
2024-11-21 醫療.新陳代謝
75歲糖尿病嬤腳趾發黑險截肢 細胞治療重塑壞死組織
一名75歲糖尿病患者,末期腎病變需血液透析,因急性右下肢血管阻塞、右腳趾多處壞死而就醫。三軍總醫院為這名患者執行感染控制右足第二趾截肢手術,再施以細胞治療,重塑部分壞死的大腳趾及周邊足部傷口,經過4個多月治療,患者已逐步恢復。三總整形外科病房主任喬浩禹表示,感染性傷口、燒燙傷、自體免疫傷口、壓瘡、糖尿病傷口與放射性潰瘍等,超過四周未明顯改善,就屬於「困難傷口」,對於這類患者,可考慮細胞療法。以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為例,喬浩禹說,延遲癒合起因於巨噬細胞失衡,使用細胞療法可將幹細胞置放在慢性傷口表面上,搭配進階傷口敷料,屬於個別化治療。喬浩禹指出,這名糖尿病患者須洗腎,因急性右下肢血管阻塞,導致腳趾在一周內迅速壞死發黑,因此執行右足第二趾截肢手術,傷口感染穩定後,使用自體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PRP)促進組織活化,後續以細胞治療連續六周,重塑部分壞死的大腳趾及周邊足部傷口,達成最大程度復原狀態。喬浩禹解釋,過去這類傷口壞死的患者,往往只能選擇截肢,可能會接連截去腳掌、小腿等,對生活產生極大影響。細胞治療有可能幫助患者保留身體組織,維持行走或抓握的能力。但喬浩禹指出,治療效果取決於傷口狀況,細胞培養的同時,需要先把傷口「養好」,不能放任傷口化膿。衛福部2018年頒布特管法,正式開放六大項細胞治療技術,細胞治療可運用在抗癌及再生醫療領域,目前細胞治療僅能使用自體細胞,以糖尿病傷口相關治療為例,一個療程需數十萬元。喬浩禹說,未來如放寬至異體細胞治療等,有望降低成本,減少患者負擔。
-
2024-11-21 醫療.心臟血管
前警政署長猝逝…冷熱交替好發心血管疾病 醫揭發病前有一重要警訊
前警政署長張四良19日凌晨辭世,享壽83歲,由於不久前才與好友、部屬聚餐,席間並無異狀,驟然的噩耗讓人震驚。最近天氣多變,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提醒,環境冷熱交替時,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都會升高,患者發病前幾天或一、兩周,通常走路或運動時感到不適,建議民眾留意身體警訊,及時警覺與求助。最熱和最冷好發心血管疾病 發病前走路就不舒服衛福部統計,2021年急診20大疾病,包括頭(部)傷害、食道與胃和十二指腸疾病、泌尿系統其他疾病、流行性感冒(流感)及肺炎,其中缺血性心臟病位居第11名。洪惠風說,缺血性心臟病包括急性冠心病、慢性冠心病,其中心肌梗塞、不穩定型心絞痛,屬於急性冠心病。針對忽冷忽熱的天氣,洪惠風曾引述醫學雜誌《循環》(Circulation)的一項研究,天氣最熱和最冷時,包括中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升高,且冷比熱更可怕,兩者相差4至5倍。他也提醒,患者發病前的幾天或一、兩周,通常走路或運動時會感到不適。心肌梗塞病情十萬火急 拖久了很多後遺症另外,胸悶、胸痛,肩部、頸部、背部,甚至是下巴痛、左手痛、耳朵痛,或呼吸困難、疲憊、冒冷汗等症狀,可能都與心肌梗塞有關,行動或運動時,不適感能更明顯。洪惠風說,也有患者在發病前沒有症狀,只是突然胸悶、胸痛,接著心律不整倒地,此時若未及時接受心肺復甦術(CPR)或立刻送醫,很有可能因此死亡,「不是每個心肌梗塞的患者都救得回來。」洪惠風強調,心肌梗塞就像火燒房子般十萬火急,要把握每分每秒趕快就醫,越早把血管打通,被火燒掉的房子區域就越小,甚至可以幾乎完全康復,「但如果病情拖久了,就會留下很多後遺症,甚至死亡。」洪惠風說,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包括身體老化、罹患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患者,且若長期情緒不佳、壓力過大、飲食與作息不良、病毒感染、組織發炎等,發病風險就也愈高,而當心肌梗塞當下,救援的黃金時間非常重要,及時警覺與立刻求助,才能留住一線生機。
-
2024-11-21 焦點.健康知識+
咖哩是抗發炎好物、辣椒可緩喉嚨痛?感冒適合及不適合吃的食物整理
最近身邊感冒、流感的人愈來愈多。多數人偶爾都會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扁桃腺炎、鼻咽炎等,如果症狀輕微,有的人甚至不看醫生,靠自身免疫力自行痊癒。但流感則最好還是要就醫治療,以免引發重症。而不管有沒有看醫生吃藥,如能輔以食物補充營養、舒緩症狀,一定可以好得更快。當你快感冒了、或感冒了,請注意以下這些適合及不適合吃的食物,如秋冬盛產的柑橘類水果就是感冒時的好食物,辣椒竟能緩解喉嚨痛!而咖啡因及油炸物等,請暫時不要吃,以免病情加重。感冒適合吃的10項食物1.雞湯具有抗發炎作用,湯汁也提供必要的水分補充,以及電解質、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素。2.柑橘類水果如柳丁和葡萄柚,其含的維生素 C 可以增強免疫系統,從一開始就降低患感冒的風險。3.優酪乳優酪乳含有活的有益細菌,例如乳酸菌和雙歧桿菌,這些益生菌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組,對整體免疫健康有幫助。4.辣椒辣椒無法治癒感冒,辣椒當中的辣椒素可以稀釋粘液以清理鼻塞並緩解充血、但幫助清理呼吸道,還可以作為溫和的鎮痛劑,緩解喉嚨痛。5.蜂蜜蜂蜜的抗氧化劑可以減少炎症並促進組織修復,舒緩喉嚨,減少刺激和感染,使其更容易吞咽並抑制咳嗽。6.大蒜與柑橘類一樣,大蒜可以從一開始就降低感冒的風險、增強免疫力。感冒了也可更快地恢復並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7.香蕉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提供快速、易消化的能量。香蕉還富含鉀,對體液平衡、神經功能和肌肉收縮都很重要。8.生薑生薑含有薑辣素,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有助抵抗感冒和流感,減緩喉嚨痛和發炎情況。可將新鮮生薑片浸泡在熱水中 10 分鐘,當水喝。9.咖哩咖哩包含了所有治療感冒的最佳成分,如大蒜、生薑和辣椒,提供抗發炎、抗菌等好處。10.新鮮蔬果蔬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水分。它們也是纖維的主要來源,多吃能創造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環境,進而強化免疫系統。感冒不適合吃的5項食物感冒、流感生病時,也應暫緩吃一些平時你可能愛吃的食物,它可能本來就不是很健康,在你生病時更會讓你症狀惡化。包括酒精、咖啡因、糖分、高鹽、油炸食物。感冒一定要吃藥嗎?也有不少人疑惑,感冒一定要看醫生吃藥嗎?一般是建議,輕微的感冒是可以靠自身抵抗力逐漸痊癒,但若因自體免疫不足,病毒感染到其他器官引起喉嚨發炎、鼻竇發炎、嚴重可能會引起肺炎等併發症,一定要盡速就醫治療。及症狀較嚴重流感,也最好就醫治療。事實上,對抗感冒沒有什麼特效藥,就是多休息、多喝水、平時多運動,吃藥的目的只是讓患者在感冒的過程中舒服一些,但並不能縮短病程。食藥署也指出,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入侵所致,市售綜合感冒藥主要的作用亦是緩解症狀,不能預防感冒,且要依症狀挑選感冒藥,才能對症下藥。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發布的數據,本流感季從十月至今,已累積219例流感重症,以A型H1N1居多,並已有34人死亡,創下十年同期新高。下周又迎來一波冷空氣,疾管署預估12月流感流行期將提早報到,提醒慢性病及長者、幼兒等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接種疫苗,減少重症和併發症的發生。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11-20 焦點.食安拉警報
陸「三無」網紅食品霉豆腐恐入台 衛福部籲別買!霉豆腐是什麼?
「霉豆腐」透過抖音等平台在大陸走紅,已成網紅食品,近日在台灣社群網站也出現販售蹤跡。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這類食品為「三無」食品,跟先陣子流行的蠟瓶糖一樣,食品製造到販售的流程都沒人把關,呼籲民眾不要食用。林靜儀表示,「三無」食品是指沒有製造商、沒有核准標準、沒有經過檢驗。這些食品從源頭到食品安全,都沒有人知道過程,例如霉豆腐的黃豆如何儲存製造、調味劑跟色素都沒有經過檢驗,跟很多先前抖音等社群平台看到不明來歷的食物一樣。至於目前是否有霉豆腐進入台灣販售,還需要調查。林靜儀呼籲,台灣本身就有很多優良食品,衛生局跟食品業者對食安都有保障跟控管,民眾不要透過社群平台購買食物,更不要公開販售這些來路不明食品,否則恐面臨刑責。她提醒,有些罐頭類食品若沒有經過適當消毒,恐怕還有肉毒桿菌致命的危險。什麼是霉豆腐?根據百度百科介紹,毛豆腐也叫黴豆腐,徽州地區傳統名菜,是一種表面長有寸許白色茸毛的黴製品。主要做法是將豆腐切成塊狀,進行發酵的過程,使之長出寸許白毛,然後用油煎成兩面略焦,再紅燒。
-
2024-11-19 醫療.呼吸胸腔
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 重視肺功能變化
11月20日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今年主題是「Know Your Lung Function」,呼籲民眾多重視自身肺功能的變化。WHO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全球第三大死因,台灣每年超過5000人因為COPD死亡。COPD是影響肺部和呼吸道的慢性病,因吸菸、空氣汙染、呼吸道感染、長期過敏、老化、遺傳等因素產生長期不正常發炎反應,導致肺部氣管產生不可逆、退化性的狹窄或阻塞,COPD患者較一般人感染肺炎風險增8倍,罹患肺癌風險增2倍。患者會出現「咳、痰、喘」症狀,治療目標以減少症狀、降低發作頻率和惡化程度為主。臨床上,除了口服藥物外,患者可藉由使用不同成分的吸入劑(Inhaler)控制疾病,若疾病進展到末期,藥物療效不佳時,可考慮安排外科手術,如肺氣泡切除手術、肺臟容量縮減手術、肺臟移植等來改善肺部功能。藉由吸入方式攝取藥物,可達到良好治療效果,亦可降低全身性吸收,避免全身性的副作用。此外,藥物經由肺部吸收的途徑,可避免因藥物經過消化道、肝門靜脈系統而被代謝失去活性,導致進入循環的藥量減少、藥效降低的風險。吸入性類固醇在COPD治療扮演重要角色,有人擔心使用含類固醇吸入劑會產生副作用。事實上,以吸入取代口服投藥,可減少全身性不良反應,有些患者使用後可能喉嚨疼痛、聲音嘶啞、口腔黏膜念珠菌感染等,但用藥後以清水漱口或刷牙可獲得改善,用藥後如有不適,回診時應告知醫護人員,避免因不敢用藥而錯失治療黃金時機。患者需正確使用吸入劑,才能使藥物順利進入肺部達到期望的療效,各類吸入劑的使用方法與技巧不盡相同,可藉由醫療人員的現場指導或透過藥物仿單、衛教單張、線上教學影片,學習正確的使用方法。COPD除了用藥控制外,民眾也可透過戒菸和避免接觸二手菸、三手菸來預防惡化。
-
2024-11-18 退休力.理財準備
開心退休要有「4包錢」 理財顧問給3建議讓你提早準備
「退休」是人生重要的階段,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想像一下,不用再被工作綁住,可以自由安排時間,享受生活,含飴弄孫,或是追求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這畫面真令人羨慕!開心退休 必備「退休四包錢」老丁在一間知名企業工作了快40年,終於到了準備退休的時間,他帶著既興奮但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來跟退休理財顧問諮詢有關退休金請領的相關問題,顧問除了提醒老丁,請領勞保老年年金及勞工退休金的細節和協助試算金額外,也提醒他退休還有「4包錢」,4包要花的錢!要先分項做好規畫,因為美好的退休生活需要穩健的財務基礎作為後盾。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2 年的統計,國人平均壽命已達 80.86 歲,其中男性 77.67 歲,女性 84.25 歲。假設 65 歲退休,平均還有 15 到 20 年的退休生活。這段期間,我們的基本生活費、休閒娛樂費、營養保健費、醫療長照費等4大支出從哪裡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退休四包錢」。第一包「基本生活」維持開銷首先是「基本生活」。退休後,雖然不用再負擔房貸、子女教育費等支出,但仍有食衣住行育樂等基本開銷。根據 2023 年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台灣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約為 25,726 元。當然,每個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費習慣不同,所需的費用也不一樣。建議您在退休前仔細檢視目前的開銷,並預估退休後的生活費用,例如:•住房: 租金、房貸、房屋稅、水電瓦斯、房屋修繕等。•伙食: 在家煮食或外食,不定期與親友聚餐等。•交通: 自用車維修保養、大眾運輸工具交通等。•日常: 家用物品、清潔用品、衣物、美容保養等。•通訊: 電話費、網路費、手機更換、家電添購等。第二包「休閒育樂」享受生活退休後,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享受生活,發展興趣,安排旅遊,實現年輕時的夢想。這些休閒育樂都需要一定的費用,例如:•國內外旅遊: 機票、住宿、餐飲、景點門票等。•學習課程: 才藝班、進修課程、書報雜誌等。•興趣愛好: 攝影、繪畫、運動、收藏等。•社交活動: 與親朋好友聚餐、參與社團活動等。第三包「營養保健」注重健康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更需要注重營養保健,維持健康。這方面的費用包括:•均衡飲食: 購買新鮮食材、有機食品等。•保健食品: 維他命、鈣片、魚油等。•健康檢查: 定期健檢、癌症篩檢等。•運動健身: 參加健身房、購買運動器材等。第四包「醫療長照」費用驚人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醫療和長期照護的需求日益增加。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國人平均每人每年醫療保健支出約為 72,687元。萬一又碰到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例如:植牙手術 、白內障手術、膝關節手術、心臟支架手術 等,更是一筆龐大的花費。而長期照護的費用更是驚人,每月可能需要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這部分的費用包括:•一次性費用: 醫療復健器材、輔具、無障礙環境設施等。•照護材料費:營養品、衛生紙、尿布、醫療用品、手套。•長期照護費: 聘請看護、居家照護、安養機構、護理之家等。如何準備退休四包錢?了解了退休後可能需要的費用,接下來就要思考如何準備這四包錢。以下提供一些建議:1.善用政府資源:•勞保老年給付:勞工朋友退休後可領取勞保老年給付,依投保年資和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國民年金:沒有參加勞保的民眾,可以參加國民年金,保障老年基本生活。•勞退新制:雇主每月提撥 6% 的薪資到勞工個人帳戶,退休後可一次領取或按月領取。2.規劃個人儲蓄和投資:•設定退休目標:計算退休後每月所需的生活費用,並設定儲蓄目標。•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例如銀行定存、股票、基金、保險等,分散風險,穩健投資。•定期定額投資:每月固定投入資金,長期累積財富。3.及早規劃醫療和長照保障:•購買醫療險和長照險:轉嫁醫療和長照風險,減輕負擔。•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降低罹病風險。老丁聽完退休理財顧問的建議之後,決定在退休前認真的將這退休4包錢,要花的錢先好好計算一下,並且先做好規畫和準備,屆時才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好命退休』。作者/孫國城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保險管理學會理賠人員資格壽險公司處經理 從業30年壽險公會人身保險業優秀從業人員現代保險基金會信望愛最佳專業顧問天下雜誌709期專訪專長:保險/退休/傳承/信託
-
2024-11-17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反覆感冒、咳嗽未必免疫力差 4個好習慣有助支持健康免疫系統
氣溫變化大,感冒頻繁不易痊癒、過敏嚴重、倦怠感揮之不去,可能都是免疫力下降的警訊。身體的免疫細胞擔當「保家衛國」的任務,太弱容易被各種病菌入侵,太強可能起內鬨打起細胞內戰。在各種病毒肆虐的環境中,如何適當強化免疫力?免疫系統是人體健康的關鍵,不過「免疫力」和人們口語常說的「抵抗力」不完全相同,抵抗力可以視作免疫力的泛稱。以過敏為例,表現出來的症狀,是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醫師指出,「但是他們的免疫力沒有比人家差」,生病只是「身體這次作戰輸了」,下次再碰到這個病菌的抵抗力就上升。均衡飲食、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和壓力管理,都是提升抵抗力的方式。被病毒侵犯如「更新病毒碼」,能提升抵抗能力。秋冬天氣變化,免疫力較容易下降嗎?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認為「不會」,免疫力下降應該是指個人的體質,精確來說,「免疫力差」應該是指患者「免疫功能有問題」。每個人都有免疫力,少數罕病個案,是基因等先天因素導致免疫力缺損,遭受病毒或細菌強烈攻擊時,可能完全無抵抗能力,因此引發敗血症等。葉國偉表示,免疫力是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有很多不同的細胞,一般來說,是當身體遇到外來病菌侵犯的時候,細胞會趕快製造出對抗外來侵害的「武器」,作戰贏了當然就不會生病,輸了就會產生疾病症狀,但也代表身體再遇到同個病毒就不會生病、下次的對抗能力會提升,就像是家長常說陪孩子「更新病毒碼」。孩子常咳嗽、流鼻水,過敏症狀可能被誤為免疫力差。有些小朋友常感冒、咳嗽、流鼻水,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免疫力比較差,但其實有時候是過敏症狀。葉國偉指出,以過敏症族群為例,表現出來可能是反覆感冒、咳嗽、流鼻水,但是他們的免疫力沒有比人家差,而是身體出現的過敏症狀被誤會成免疫力差。常有人說,高壓忙碌會造成免疫力或抵抗力低下,因而容易生病。葉國偉說,有可能是生活作息改變,壓力大的確會影響身體對抗病菌的侵犯,「抵抗力」變弱就容易生病,未必是「免疫系統」出問題;而且抵抗力變差有時候是暫時性的,只要調整好作息、壓力解除,這些症狀自然就會減少。免疫系統與生俱來,過強可能侵犯正常細胞。葉國偉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與生俱來,多數人都有正常的免疫系統,僅少部分的人有免疫缺損,如抗體缺乏、嚴重的複合型免疫功能缺乏等,可能比一般人更容易遭受病毒或細菌的強烈攻擊,甚至對於病毒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或在出生幾個月後,被嚴重的細菌感染,導致敗血症甚至死亡。不過,免疫能力也可能在後天受到影響,例如愛滋病就屬於「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病毒感染會造成患者的免疫能力整個被壓制,容易受到感染。不過,免疫系統太強也不好,會讓身體喪失辨識病源的能力,可能發生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自體免疫疾病」。帶狀疱疹病毒活化 多因老化致免疫力下降談到免疫力減弱,常讓人聯想到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說,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活化引起的皮膚病,好發於冬季至早春,通常在過度勞累、緊張、季節變換之際發生,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所導致的免疫力下降,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再次活化的重要因素。治療方面,使用抗病毒藥、藥膏敷料及減緩神經痛藥物,主要目的是抑制病毒繁殖及水泡擴散,並避免傷口感染以及後續神經痛。預防帶狀疱疹,需要良好的免疫力,施打帶狀疱疹疫苗是提升抵抗力的方式之一。蔡長祐提醒,罹患過帶狀疱疹不代表終身免疫,當人體抵抗力下降,還是有可能復發,特別是50歲以上、慢性病患者或生活作息不正常、壓力大等免疫力較差者,都是高危險族群,應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充足睡眠、調適壓力及接種疫苗,都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感冒頻繁不易痊癒、過敏嚴重、倦怠感揮之不去,都可能是免疫力變弱的警訊,就好像身體內的士兵,要抵抗入侵身體的病菌,可透過調整生活作息、規律運動、釋放壓力等,飲食也是重要的關鍵,包含國健署「我的餐盤」所列的六大類食物。參考「我的餐盤」口訣,盡量攝取原型食物。對於提升免疫力的食物,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李哲佑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等巨量營養素都不能缺乏,可參考衛福部國健署推出的「我的餐盤」,口訣包含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很多民眾可能會認為,直接吃維生素保健品更方便,但營養師建議應該先補充巨量營養素,並建議從「原型食物」中攝取,如南瓜、馬鈴薯、地瓜等,之後才是維生素C、D和鋅、硒等微量元素,其中鋅、硒可從海鮮類取得;維生素C可從蔬果等攝取;維生素D則能藉由菇類或牛奶等補充。攝取植化素抗氧化:茄紅素、花青素、葉黃素。除了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外,有抗氧化功能的植化素也很重要。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包含葉黃素、葉綠素等,都能免於自由基的發炎反應,間接提升免疫功能。許惠玉說,常見的植化素如茄紅素,協助人體清除導致老化與眾多疾病的自由基,具有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等作用,可從番茄、紅椒、胡蘿蔔等獲取;花青素可抗氧化、抗發炎、預防罹患癌症,以及增強血管的彈性,預防心臟疾病、舒緩過敏症狀等,可藉由紫高麗菜、茄子、紫菜等獲得。增加腸道好菌、睡個好覺,都能增強免疫力。李哲佑說,很多研究都傾向維持腸道健康,免疫力會增加。因為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除了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菌叢的多樣性、生態平衡,更重要的是日常飲食,腸道容易發炎的人,通常是加工製品攝取過多、原型食物吃太少。除了飲食,充足的睡眠也和抵抗病菌有關。李哲佑表示,常見於蛋白質食物的酪胺酸如奶製品等,屬於褪黑激素的原料,建議在睡前約30分鐘至1個小時,可以喝一杯溫牛奶;其餘如最近熱門的GABA也可助眠,常見於糙米、發酵的茶等,但建議不要太晚吃這類食物,以免反而影響睡眠。長期規律運動,再忙都要給自己15分鐘動一動。除了食物,長期規律運動也相當重要。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葉國偉說,最基本的「健走」簡單又省錢,也可以騎腳踏車,或稍微提高強度,跑步或爬郊山,也可以到健身房運動,「我自己以前也很少運動,現在一天不運動很難過。」有時候覺得工作很累,就要有點「強迫自己」動起來,每天至少半小時,如果真的很忙,15分鐘稍微伸展也好,好過直接坐在沙發上休息。葉國偉說,有時候結束工作很累,也會有想偷懶的時候,但他會強迫自己至少騎半小時的腳踏車,能換來身心舒暢。他也建議民眾,運動不要只做一兩天,就因為肌肉痠痛想放棄;短時間的運動累積起來雖然也有好處,但不建議每次只動個3、5分鐘,因為5分鐘內的運動,通常只是在熱身而已,持續較長時間可以讓心肺功能更提升。每個人對壓力的適應能力不一樣,葉國偉表示,小朋友可能因為考試或學業因素,上班族則因工作節奏帶來壓力,會導致睡不好或亂吃東西而營養不均,進而衍生失眠等慢性問題。如果因為工作或學業壓力,覺得自己的免疫力稍微減弱,就要找到自己的壓力來源並改善,例如正向思考,或把自己的時間管理做得更好。責任編輯:辜子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