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2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搜尋
血栓溶解劑
共找到
91
筆 文章
-
-
2021-08-14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時間就是腦細胞!中風發作時怎麼做?4招爭取黃金治療時間
80歲林先生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某天晚上10點多出現右側手腳無力,到凌晨兩點變得更為嚴重,被家人緊急送醫急診,診斷為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經醫院動脈取栓小組成功取出血栓,打通了阻塞的血管,右側手腳無力改善,出院時可自理生活。腦中風不僅可能會造成死亡,更是導致失能的主要原因。受到影響的除了病人本身,也影響了飽受壓力的家庭,並造成社會的巨大損失。因此,必須積極預防腦中風的發生,提供急性腦中風有效的治療至關重要。FAST、臨微不亂 辨別中風自1996年以來,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已成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標準治療。透過簡單的FAST辨別中風四步驟:「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觀察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A」 是ARM,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無力下垂;「S」是SPEECH,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把時間「Time」趕快送醫。此外,還有「臨微不亂」四字訣,「臨」時手腳軟、「微」笑困難、講話「不」清楚、別「亂」快送醫,在發現急性腦中風症狀時,應立即或協助他人就醫,爭取黃金治療時間。血栓溶解劑 提升三成好預後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相對提升了三成良好功能預後的機會,且在某些條件下可將黃金治療時間從3小時延長至4.5小時。但仍然有不少病人無法接受rt-PA治療,例如發病時間超過黃金治療時間,或有注射rt-PA的禁忌症。此外,rt-PA治療對大血管阻塞的效果不佳,例如內頸動脈、中大腦動脈或基底動脈阻塞,大約只有兩成的血管打通率,遠低於其他血管阻塞的治療效果。2015年後,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除了rt-PA治療外,對於前循環大血管的阻塞,若能在6至8小時加上動脈血管內取栓(EVT)治療,其效果顯著優於僅使用靜脈注射 rt-PA治療的效果,高達四至五成的病人有恢復良好的機會,能重拾獨立自主的生活。時間即腦細胞 治療分秒必爭新近發展的腦部影像提供了更精確的腦細胞血流灌流狀態,發病的時間不再是判定可以接受rt-PA或是EVT治療的唯一標準。2018年兩個大型研究顯示,藉由特殊腦部影像的篩選,分別針對6至16小時與6至24小時前循環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提供緊急的EVT治療,動脈取栓組的病人預後相較於保守治療組病人,有較好的功能恢復。「時間就是腦細胞」,無論是rt-PA或EVT治療都是分秒必爭的。在發現急性腦中風症狀時,應立即打119,將病人送至可以提供rt-PA治療的醫院。若臨床醫師確診或懷疑是大血管阻塞,且在黃金治療時間內,不論是否有接受rt-PA治療,應提供EVT治療的機會。
-
2021-08-0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眼球偏向一邊、說話不清楚 大血管阻塞型中風危險性高
Q:阿公與兒女同住,這幾天阿公常喊手沒力、頭有點脹,家人以為只是高血壓影響不以為意,某天早上阿公無法從床上起身、話講不清楚,兒女已經出門上班了,現場剩老伴和外籍看護也無法分辨是什麼症狀,這時該怎麼辦?腦中風名列國人十大死因前四名,民眾未及時警覺腦中風徵兆,可能錯失黃金救援時間。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教官李均祈表示,除了因民眾警覺性不足延誤送醫的情況外,救護員也常碰到長輩誤把偏方當急救,反讓患者更不適。他曾遇過一名70歲阿嬤急性腦中風,阿公竟拿針扎阿嬤手指「放血」;或是有擦綠油精、按摩人中、亂餵心臟病或降血糖藥物等錯誤行為,既無助於急救處置,還可能引發感染風險,增加救護員現場評估難度。聯合報與台灣腦中風學會共同合作急性腦中風教育課程,由神經科專科醫師至消防分隊分享,提供救護員更快速判斷腦中風祕訣。李均祈說目前使用的評量表為FAST辛辛那提,課程中醫師提供更多項到院前腦中風評量表,針對急性腦中風,較容易失能的大血管阻塞特性加以說明,包括半側肢體或面部嚴重癱瘓、眼球偏向一邊、失語症等,因為治療大血管中風有特定的治療醫院,若救護員有機會盡速辨識出來,就能提高送往正確醫院的機會。李均祈說,不少民眾曾出現小中風,沒有及早發現、健康檢查追蹤,都是到二次中風才不得已送醫,他建議民眾平時應多注意身體異狀、提高警覺,排除腦中風帶來致命風險。【教官小叮嚀】李均祈/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教官曾出現頭部腫脹、肢體無力等情況,民眾需自我警覺,可能有小中風危機,應定期健檢追蹤。若長輩有異常身體不適,家人應盡快撥打119,把握黃金救援時間。【醫師開講】身體異狀、提高警覺 留意腦中風帶來致命風險大血管阻塞腦中風,拖延1小時老3.6歲。國軍桃園總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明華說,中風患者中以缺血性腦中風佔大宗,其中屬大血管阻塞最危險。致病原因區分二類,血管粥狀動脈硬化血栓栓塞及他處血栓栓塞(常見為心房顫動導致),根據國外學者研究,大血管阻塞若未及時處理,1分鐘將有190萬神經元壞死、12公里長神經纖維受損,拖延1小時相當於老3.6歲。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內科主任尹居浩則表示,大血管阻塞有特定的送醫治療醫院,若能於第一時間辨識出可能的中風型態,可以多爭取治療的時間。另外,中風患者有時症狀不典型,透過神經功能評估,如喊叫病患、觀察眼睛位置、嘴型是否歪斜,捏手腳是否有反應,是否有口齒不清,異常喉音或吞嚥困難等,亦可作為救護員到院前評估。他也提醒,民眾要多注意俗稱的中風前兆(暫時性腦缺血),也會出現突發性單側肢體無力、感覺異常或麻木,也有可能暈眩、步態不穩,但發生時間較短且較輕微,容易被民眾忽略,錯失及早治療避免惡化的機會。眼球偏一邊為大血管阻塞特性,需考慮取栓手術。尹居浩課程中說明,第一線救護員多使用FAST量表評估,若碰到病患如四肢無力、頭暈等不典型症狀,較難精準判別。他說,針對非典型症狀,可透過另一種評量表BEFAST評估,增加B(平衡)身體步態平衡和E(眼睛)視野缺損、複視或眼球偏向一邊等徵兆,有助於救護員二次理學檢查。陳明華說明據統計,FAST可篩出85%腦中風病患,BEFAST可增加到95%,提高急性腦中風篩選通報率。及時於黃金3-4.5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有三成病患會有良好預後,如符合GFAST(眼睛邊斜一側+FAST)大血管阻塞特性,除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外,應接續接受動脈血栓移除手術,可再額外增加三成病患可回復至良好預後。年長者條件允許,還是可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陳明華曾收治一個案,高齡97歲的余奶奶有高血壓、心房顫動及巴金森病,平時有輕微姿勢性頭暈症狀,但仍可自行走路不需攙扶,當日與家人外出散步時,突然頭暈發作、手腳無力難站立,家人警覺心高立刻送醫,經診斷為急性後腦循環腦梗塞,到院1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治療,入住加護病房2天後轉到普通病房後續復健治療,現在已能站立、步行到廁所,住院僅12天順利出院。他表示,余奶奶能成功救治原因是及時於發病黃金3小時內送至醫院,醫療團隊在1小時內給予治療,減少失能,大幅提升病人生活品質。陳明華強調1次中風就會增加10倍二次中風風險,民眾應保持警覺,有中風徵兆就立刻就醫,及時治療減少中風失能。透過課程,讓緊急救護員於第一時間,更能熟悉運用中風評估量表如FAST、BEFAST、GAST辨識出急性腦中風,快速通報可處置醫院,縮短就醫處置時間,及時搶救患者,減少中風失能程度,減少個人、家庭及社會經濟負擔。
-
2021-07-2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嘔吐、高燒…腦中風什麼症狀都可能發生!提高救護員辨識能力,翻轉病人命運
「教育可以改善病人的命運,減少中風造成的失能。」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國防醫學院教育長李俊泰說,腦中風長年位居國內十大死因前四名,為救回病人,加快後送速度要打「團體戰」,從教育第一線消防救護員如何快速辨識中風症狀開始,並連結醫院端待命,提升大眾腦中風識能,一環扣一環,深入全國。醫師授課 提供辨識祕訣近期熱播的公視消防職人劇「火神的眼淚」,救護員協助老奶奶送醫時,老爺爺在旁干擾問病史,引發口角。現實中,若為腦中風病患,患者從被發現到上救護車抵達醫院,目前台灣是3小時內,國際趨勢是4.5小時,但很多人因辨識中風的危機意識不足,已錯過施打血栓溶解劑的黃金時間,釀嚴重後果。腦中風是造成國人失能的主因之一,包含臥床、使用助行器、拐杖及輪椅者約占四成,為減緩失能率,加快中風送醫速度與正確性,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台灣腦中風學會共同推動全台消防隊緊急救護員教育,由神經內科醫師親自授課提供「快、狠、準」辨識腦中風的簡易祕訣,新竹縣、苗栗縣及南投縣消防大隊陸續加入,邀集全台消防弟兄打團體戰。消防救護 可翻轉病人命運「中風,如風之驟至,什麼症狀都可能發生」李俊泰說,包含突然地嘔吐不止可能是小腦中風;或突然高燒40℃不退恐是基底動脈阻塞,症狀十分多樣。為協助前線消防救護員更易區分中風症狀,三總腦中風中心團隊曾對內湖區內湖分隊、大湖分隊、東湖分隊、民權分隊消防隊進行三個月的腦中風症狀識別教育,再由醫院端配合後送啟動「快速通關」,包含清空電腦斷層室、急診室待命等,成功提高病患在黃金搶救時間內施打血栓溶解劑的比率,自2%提升至10%,李俊泰說,「消防員的作為足以翻轉病人命運。」中風衛教 盼擴及家庭學校「能將病患送到該送的地方,才是關鍵。」李俊泰舉例,每到周末、國定假日時部分醫院會調整人力,但中風的發生不分平假日,透過學會的整合有機會提供消防救護員假日、凌晨仍可進行急救的醫院清單,或整合區域的後送模式,如於A醫院施打血栓溶解劑,評估有需求再送至B醫院進行動脈內取栓術等,確保病人能得到完善治療。除此之外,中風辨識教育若能推展至家庭、學校,從小學生開始教育,包含教育中風危險因子的預防、中風辨識、急救處置等,無形中就能幫助更多人,減少腦中風的發生。減少失能 雲端即時指導搶救腦中風,消防員的教育僅是開端,李俊泰說,除推動腦中風辨識教育擴及全台消防隊外,也希望推動學生中風衛教,建立行動聯繫網絡,例如雲端救護行動急診室,由醫師提供即時線上醫療指導,提升救護現場、救護指揮中心與醫院間的資訊傳遞,加速入院後急救程序。李俊泰說,搶救全台腦中風病患不再是靠醫師單打獨鬥,藉由消防救護員的加入打出團體戰,期待能將腦中風逼退到十大死因之外,也希望能讓腦中風病人減少失能,重拾希望。
-
2021-04-17 醫聲.院長講堂
輔大醫院院長王水深/醫院從零到有,規模比照醫學中心 在黃金時間內搶救病人生命及有效治療
位於新北市新莊區的輔大醫院,在知名心臟外科醫師王水深帶領下,打造為「敬天愛人,視病猶親」的醫院,深獲當地居民信任。輔大醫院成立已3年半,「當初醫院是一張空白的紙,從零到有,曾遭遇過經營上的困難,經由學校的調度,現在已告穩定。」輔大醫院院長王水深說,醫院營運至今,提供的醫療服務已獲得當地居民的信任。緊急醫療 不必遠送台北過去新北市新莊、五股、泰山地區的醫療資源較缺乏,大多數民眾看病必須到台北市的醫院求診,若碰到已無生命跡象的病患,因送醫路程遠,常會錯失急救的黃金時機。王水深指出,輔大醫院成立後,不僅方便附近居民就醫,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救活率更是新北區域醫院第3名。輔大醫院各科門診齊全,民眾常為了腰痠背痛看骨科、復健科外,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非常多。對於送醫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以立即施行心導管手術;若有腦出血或腦血栓的中風病人就醫,腦中風團隊也能即刻手術清除血腫塊、注射血栓溶解劑溶栓治療,或動脈內導管溶栓治療,在黃金時間內搶救病人生命及有效治療。從醫44年 心臟移植權威 王水深從醫44年,過去是台大醫院心臟外科、心臟移植的權威醫師。王水深形容,血管就像是自來水系統的水管,提供血液在體內行走,心臟瓣膜就像一扇門,兩者必須配合,才能讓血液輸出後再重新回流到心臟。心臟內科多是吃藥來控制病情,外科則可用心導管將不通的血管打通治療。王水深說,輔大醫院雖然是區域醫院的等級,但規模比照醫學中心,目前已有180位醫師,他會持續率領醫院同仁通過醫院評鑑,努力朝向成為醫學中心邁進,為地方帶來更好的醫療服務品質。建立制度 重視組織文化「建立組織文化很重要」,輔大醫院核心價值是「敬天愛人,視病猶親」,不論對員工或病人都一樣。王水深除了擔任院長職,仍持續在心臟外科看診,若在巡房時遇到護理師、醫師,關心之餘,他還會直接詢問他們對於醫院制度的看法,被問到的員工多半會嚇一跳,王水深說,這樣溝通比較快,也能更了解基層的心聲。王水深小檔案年齡:70歲專長:心臟血管外科、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瓣膜手術、靜脈曲張、心臟移植現職:輔大醫院院長學歷:台大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台大管理學院國際企業研究所商學碩士、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經歷: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外科研究員、美國德州心臟研究所外科研究員、台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理事長、台灣血管外科學會理事長、台灣靜脈學會理事長、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給病人的一句話用心過日子,天天開心,用感恩、讚美的心來看宇宙萬物。
-
2021-02-25 科別.腦部.神經
急性腦中風快打119協助送到對的醫院!醫師提醒: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
新冠肺炎防疫作為的超前部署,讓疫情對台灣的危害降到最低,大家也體會出當疾病終究來臨時,第一時間的正確處置能有效減少傷害。但腦中風總是來得又快又急,也許是昨天一起上班的同事、也許是今天早上打過招呼的大樓管理員,也許是剛才一起吃過早餐的家人…,中風剛發生時,種種慌張的錯誤作為,如自行就醫送錯醫院、誤聽謠言扎針放血,往往只會延誤分秒必爭腦中風的黃金治療時間,但只能掌握以下三大原則,就能在中風真正來臨時,將中風對個人及家人的危害降到最低:原則一:急性腦中風務必撥打119 尋求協助,有許多想不到的好處台灣醫療院所密度高,就醫便利,特別是在都會區,許多中風病人都是家屬自行送醫,但就算決定自行就醫前,也建議撥打119尋求意見,原因如下說明。◎不是每家醫院都能提供急性中風治療,撥打119能協助送到對的醫院急性腦中風最重要的治療,是在腦血管剛發生阻塞的前幾個小時,儘早打通腦血管重新恢復血流,方式包括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 (通血管藥物治療)及動脈取栓治療(腦導管治療)。但24小時隨時待命的急性腦中風治療小組不是每家醫院都有,只有中度至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能夠提供治療,最新的腦導管治療,也只有部份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能全天候提供。一般民眾無法得知醫院當天能否進行急性腦中風治療,不過119到院前救護系統,能隨時掌握最新狀況,依照診療能力及病患當時病情,將病患送往最合適的腦中風急救醫院。◎119能提前啟動醫院急診腦中風團隊,有效縮短到院後等待治療時間第一線救護人員依專業辨識出急性中風病人後,會儘快將病人送往合適醫院,也同時會回報119勤務中心,協助在救護車抵達醫院前就先通報急診室,讓醫院急性腦中風治療小組能超前部署,並且空出腦斷層檢查室,開啟腦中風快速通道,讓病患到達醫院後,就能第一優先進入急救室,接受快速檢查並銜接後續治療。本院與新北市政府消防局合作建立的急性腦中風到院前緊急處置銜接院內快速通道流程,證實經由119救護車送達醫院的中風患者,會比自行到院中風患者,能在更短時間內接受急性腦中風治療,獲得2019年醫療品質金獎肯定,目前正持續推廣到各大醫院急診室。原則二:自己或家人發生急性腦中風,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確認時間、攜帶物品、家屬陪同」在中風剛發生的黃金治療期打通血管,有可能讓急性中風病人恢復原本正常生活,但治療本身也有出血風險,所以在打通血管前要做快速但完整的,項目包括確切的中風發病時間、最近使用藥物、過去疾病史、最近是否有不適症狀(如腸胃出血、發燒)。由於病人中風後可能無法表達或自主決定,需要家屬或照護者才能得知相關資訊並簽署同意書,因此在緊急就醫或上救護車前,要記住三件事,首先要「確認時間」,要確認發病時間及相關症狀,醫護人員才能得知是否仍在黃金治療期、接著要「攜帶物品」,攜帶健保卡及平時用藥,醫護人員才能在治療前即時得知必要醫療資訊、最後要「家屬陪同」,主要家屬及照護者要陪同或是儘快通知到院,確認病史以及簽署同意書。所以,平時就要讓家屬知道健保卡及慢性病藥物擺放位置,並建立緊急聯絡人清單,超前部署以應對包括中風在內的突發健康狀況。原則三:中風後可能無法表達或行動,平時做好小準備,避免陷入求救無門困境中風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當急性中風造成無法表達或無法行動,又身處無人認識的環境中或獨處時,求救上會很困難,就算有旁觀者或路人通知119送到醫院,如果無法辨識身份或找不到家屬也無法即時進行治療。◎建議隨身備用以下相關物品◎隨身物品(手機、手錶、錢包),務必要有緊急聯絡人電話,不能只有個人證件若是使用行動手機或智慧手錶,務必要在醫療卡上設置緊急聯絡人及電話,醫護人員可經由手機或手錶緊急服務按鈕,快速查到醫療卡事先寫入的訊息。◎熟悉穿載裝置的緊急求救按鈕穿載裝置的普遍化,讓智慧手機、手錶、手環能夠化身成為現代人對外求救的利器,但不能等到中風發生後才來熟悉操作方式,並且要設想中風後肢體無力仍能操作的可能性。最後小叮嚀醫療與科技的進步,讓腦中風有了全新的治療方式,但唯有學會超前部署,才能妥善利用這些資源,減輕中風對個人及家人朋友的危害。
-
2021-02-10 慢病好日子.腦中風
慢病主題館【腦中風】Dr.命:放血治療中風?趕快阻止他
中風,又稱作腦血管事件,指的是腦部因為血管疾病造成腦細胞缺血死亡的情形,一般而言中風分為兩大類:出血性腦中風(又稱腦出血)、缺血性腦中風(又稱為腦梗塞)。 延伸閱讀:衛教建立正確觀念 破解5大中風迷思中風後由於大腦細胞大量死亡,對身體的掌控能力會大幅喪失,包含肌肉無力、感覺喪失、全身癱瘓、視野缺損等等,常造成無法復原的嚴重後果。由於中風造成的後遺症往往非常嚴重且無法恢復,我們都會希望在時間內給予最正確的治療方式,常用做法為3-4.5小時的黃金時間給予血栓溶解劑tPA,以恢復腦部血流供應。目前沒有其他藥物可以像tPA一樣,它(tPA)有效地治療急性的缺血性腦中風,當親人朋友有懷疑症狀時,不要遲疑,要立刻送醫晚了就來不及。另一個常見的迷思「放血」:放血治療是一種古老的治療方式,用針鋭針具刺入我們的組織或血管,使其流失適量的血液,達到治療目的。臨床上在腫脹發炎、潰爛、中毒的組織上均可能會使用,但是沒有辦法治療中風若聽到放血治療中風趕快阻止他,否則很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間。【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一起最愛問粉絲團
-
2021-02-07 科別.心臟血管
衛教建立正確觀念 破解5大中風迷思
社區醫療服務面向多元,淡水馬偕醫院社區醫學中心舉辦衛教講座中,曾有一名參與講座的男性聽眾,當場出現腦中風症狀,緊急送醫。近年腦中風位居國內十大死因第四名,亦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成為國人關心的重要健康議題之一,但在社區醫療衛教中發現,民眾對於腦中風存在不少迷思,以訛傳訛後衍生出許多問題,因而延緩送醫危及生命。由於部分民眾輕忽控制慢性疾病的重要性,加上對於腦中風的了解不足,以致於產生諸多誤解,施以錯誤的「急救」手段,導致更多問題出現並影響預後。像許多人以為指尖及耳垂放血、吞降血壓藥有助延緩中風症狀、中風後自行搭車就醫、等家人返家後再就診,或輕忽小中風帶來的警訊,這些其實都是錯誤觀念。迷思1 聽信民俗療法,指尖、耳垂放血能搶救腦中風。許多人認為透過放血,促使血液疏通,能搶救腦中風、緩解症狀,但馬偕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傅維仁表示,腦中風是因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局部或全面性的腦細胞傷害,可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腦中風。指尖、耳垂放血等民俗療法,尚缺乏相關研究證實能延緩中風惡化。衛福部國健署亦指出,出血性腦中風若以針刺放血,反而可能刺激血管造成收縮,惡化出血狀況,不利病情。唯有透過119救護團隊緊急送醫治療,爭取急性腦中風黃金治療時間,才是正確的搶救方式。迷思2 腦中風發作、血壓飆高時,服用降血壓藥物能緩解症狀。當腦中風發作,出現相關症狀,感覺半邊手、腳麻痺無力,同時量測血壓發現數值異常時,馬上服用降血壓藥物或含舌下錠,強迫血壓驟降,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傅維仁解釋,人的大腦具有自動調整器的功能,當血壓降低時,大腦會自動調節血液灌流;血壓過高時,也會自行調節。不過,一旦發生腦中風,大腦的調節功能故障,加上腦血管已被阻塞,吃降血壓藥物不僅無法救急,強迫降低血壓,會使得血液灌流至腦部的量更加不足,可能加劇病情。迷思3 爭取腦中風搶救時間,自行搭車就醫,前往經常就診的醫院急救。急性腦中風的治療,僅具備緊急處理能力的合格醫院才能處置,許多人自行到診所或習慣就診的醫院後,才發現這些醫療院所無法以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進行治療,或沒有動脈取栓手術的技術與設備,白跑了好幾趟。醫師建議,疑似腦中風病患切勿自行就醫,應立即通知119,由專人協助送往具有緊急醫療能力,可處理腦中風的合格醫院,並記錄發作時間點以利診斷。迷思4 長輩獨自在家,疑似中風無法判斷,還是等家人返家再就醫。依照國際治療指引標準,缺血性腦中風的黃金搶救時間,以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進行治療,應在症狀發生後4.5小時內完成,動脈取栓手術則應在6小時內。如長輩白天單獨在家,待家人返家再就醫,已錯失黃金治療時間。醫師建議,當無法判斷是否為腦中風,掌握「微笑、舉手、說你好」三口訣,可初步辨識腦中風症狀,且病患無論是獨居或與家人同住,皆可主動撥打119求救,經專業人員送往正確的醫院,爭取搶救時間。迷思5 「暫時性腦缺血」不算中風,因症狀輕微且會逐漸好轉,不用太在意。暫時性腦缺血俗稱「小中風」,可透過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病灶,症狀雖較中風輕微,卻不能輕忽。傅維仁解釋,暫時性腦缺血的血栓,雖會隨著血液流動而溶解,或移動至遠端部位,症狀因而逐漸緩解或消失,卻也因此經常讓人誤以為會自行好轉。不過,一旦小中風二度、三度出現,當次數增多,症狀緩解的時間也會逐漸拉長,從5至10分鐘,延長到30分鐘至一小時,時間間隔愈久,中風機率就愈高,仍須提高警覺。
-
2021-01-16 科別.心臟血管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根據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inization)之資料指出,腦中風在全球死因排第二位,也是致殘的主因,每人一生中將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會發生中風,而2020年預期有1450萬人罹患腦中風,其中550萬位患者將致死;整體數據而言,全球有8千萬人曾罹患腦中風倖存下來。腦中風是高死亡率、致殘率 缺血性是最常見類型世界中風組織表示,腦中風是高死亡率與致殘率的疾病,但幾乎所有的腦中風是可以避免的。由於腦中風常留下許多後遺症,而成為台灣國人慢性殘障最重要的原因,有三分之一將造成終身殘廢,三分之一中度殘廢,生活部分需仰賴他人照顧,剩餘三分之一則為輕度功能障礙,即使可以回歸社會和自我生活照顧,身體動作已大不如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教授級主治醫師李宗海醫師表示,腦血管疾病,俗稱腦中風,是指腦內某區的血管突發性地發生破裂或阻塞,使得腦內受壓迫、腦細胞因缺血而死亡損傷,而缺血性腦中風是最常見的中風類型,如腦血栓、腦栓塞、暫時性腦缺血,占70至80%。父系罹患中風風險高 後天危險因子可改變台灣在1982年前腦中風高居十大死因首位,但在2016以後位居第四,顯見台灣群體對腦中風病識的提升,但李宗海指出,55歲以上患者,每增加10年,與健康人士相較,中風的發病風險將會提升50%;先前曾中風,發生心臟病的機率提高2至3倍,再次復發的機率更是正常人的9倍;而家族史中如父系罹患中風,風險是2.4倍,母系罹患則是1.4倍。年齡、性別、種族、腦中風病史與家族史中有腦血管及心血管疾病病史,都是不可改變的危險因子,但抽菸、飲食、生活習慣、肥胖、酒精及藥物濫用、三高、高尿酸、糖尿病、心律不整、頸動脈病變都是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腦部不同部位 急性腦中風常見症狀‧右大腦中風:忽略患側肢體、左側肢體無力或麻痺、左側視野障礙、眼球偏向右邊‧左大腦中風:失語症、右側肢體無力或麻痺、右側視野障礙、眼球偏向左邊‧腦幹或小腦中風:意識障礙、步態不穩、暈眩頭昏、複視、眼球震顫、吞嚥困難、口齒不清 大腦腦中風治療黃金期約為8小時 小腦、腦幹為24小時李宗海提及,大腦腦中風治療黃金期約為8小時,小腦、腦幹為24小時,儘速就醫請專業醫師提供評估與治療方式是關鍵,不同部位的中風,在治療時間窗與方式可能都不盡相同。急性中風的處理方式,在3小時內經醫師評估後投放靜脈血栓溶解劑、3至6小時則是使用動脈血栓溶解劑或機械性溶栓治療(衛生署未核准),超過6小時則以抗血小板劑、抗凝血劑或肝素進行治療;李宗海補充,過往多以時間來評估處置方式,但靜脈血栓溶劑臨床有腦出血風險。 延伸閱讀: 腦中風瞬間致殘! 急救應把握黃金180分鐘,「1機警動作」人人都會 抗凝血劑忘記吃最忌自行補吃! 蛋黃、菠菜、豆類都可能影響藥效,出現這些異常症狀快就醫
-
2021-01-14 科別.腦部.神經
服降血壓藥止血壓上升?一種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
寒流來襲,各地急診腦中風病人明顯增加,中風發生時間以冬季時節最多。老年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巴金森氏症候群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患者,更要小心防範腦中風。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是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第三名,腦中風更是造成身障的主要原因。除了天氣變冷會造成腦中風患者明顯增加,「自主神經功能不良」也是導致腦中風發生的重要原因。自主神經功能是調節血管收縮及舒張的重要調控因子,當腦血管已有動脈硬化時,不適當的血管收縮或舒張可能進一步造成腦血管堵塞而引起缺血性腦中風。研究顯示(2014年Journal of neurologic science),腦中風病人自主神經功能明顯不良,特別是腦部大血管堵塞的病人約八成自主神經功能不良,腦部小血管堵塞的病人也有約六成自主神經功能不良。 自主神經功能不良在臨床上較容易被忽略,舉凡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腦中風病史、年紀大、糖尿病、巴金森氏症候群、脊髓損傷病人及遺傳或後天性神經病變疾患等,皆為高危險群。急性腦中風常會造成血壓明顯上升,有些病人會自行服用降血壓藥物,此舉對腦中風的改善不但沒效,若病人患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更可能因動脈硬化的血管無法舒張,血壓下降進一步導致腦部大片缺血,反而造成不可回復之永久殘障。自主神經功能不良者,常見頭暈、腹脹、眼乾、心悸、四肢冰冷或感覺異常、黑矇症等症狀,很容易為病人甚至醫師所忽略,經常是病人暈倒才被發現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可經神經學儀器檢查心律變異、皮膚交感神經測試及傾斜床等檢查進一步確診。腦中風症狀通常發生很突然,研究顯示,腦部血管堵住在1至2分鐘內即會出現神經學症狀。臨床上常見為口齒不清、面部及肢體的無力或走路更加困難、突發性的頭暈,若為自主功能不良高危險群,須小心為腦中風的症狀。腦中風症狀若在小於三小時進入急診,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評估及住院治療,即可有效降低永久性殘障發生率。
-
2020-12-29 科別.腦部.神經
血壓飆高立刻吞降血壓藥?搶救腦中風 別誤信3大迷思
● 迷思一:指尖、耳垂放血延緩腦中風症狀?醫:無實證研究支持● 迷思二:吞降血壓可緩解中風症狀?醫:恐影響血液灌流加劇病情● 迷思三:中風趕快搭計程車去醫院?專家:切勿自行就醫,請打119,送往腦中風處理特定醫院指尖、耳垂放血,或血壓飆高時立刻吞降血壓藥,有助延緩中風症狀?醫師指出,這些都是錯誤觀念,一旦延誤就醫,錯失黃金治療時間恐釀永久傷害,提醒疑似腦中風患者切勿自行就醫,記下症狀發生時間,立即通知119,由專業人員協助送往可處置急性腦中風的緊急醫療院所。馬偕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傅維仁表示,民眾對於腦中風的預防、治療存在不少迷思,尤其是在中風發病當下至抵達醫院這段時間,往往不清楚正確的就醫流程,隨時間流逝,到院後才發現已錯過黃金治療時間。缺血性腦中風 搶時間溶栓、取栓傅維仁解釋,腦中風是因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局部或全面性的腦細胞傷害,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腦中風,以前者占比8成最高。依照國際治療指引標準,缺血性腦中風的黃金搶救時間,如以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進行治療,應在症狀發生後4.5小時內完成,動脈取栓手術則應在6小時內。由於許多患者及家屬難以辨識腦中風症狀,等到驚覺需要就醫時,才自行至診所或平常習慣就診的醫院,一到現場,發現這些醫療院所不具有溶栓、取栓的設備與技術,白白浪費許多時間、精神與體力。長輩發病 別等家人回來再送醫加上坊間的錯誤觀念,以為放血、吞降血壓藥有助緩解中風症狀,以及長輩白天獨自在家,想說等家人返家再就醫,皆已來不及。傅維仁表示,腦中風常見症狀,包含半邊手腳無力麻痺、突然間無法說話、口齒不清、頭暈、頭痛、走路不穩、視力模糊或複視等,當以上部分症狀出現時,須即刻送醫,記錄症狀發生時間點,以利診斷治療。專業人員護送 可直送急救醫院由於急性腦中風的治療,僅有具備緊急處理能力的合格醫院才能處置,為避免患者白跑一趟,傅維仁建議,無論患者獨自在家或與家人同住,皆可主動撥打119求救,經專業人員協助護送,能立即送往可處置的急救醫院,爭取時間。此外,指尖、耳垂放血等民俗療法,尚缺乏相關實證研究證實有助緩解中風症狀;甚至當患者出現疑似症狀,且血壓飆高時,如立刻服用降血壓藥,被阻塞的血管反而會因為血壓遽降,血液灌流上不去而加劇病情。再次中風機率高 釐清病因控制傅維仁提醒,一旦中風過,再次中風的機率非常高,需釐清導致中風的致病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戒菸、戒酒、避免肥胖、過度的壓力及憂鬱等,若有心臟病、心房顫動及睡眠呼吸中止症也需規律接受治療,積極控制。
-
2020-11-29 失智.照顧喘息
失智故事/為失智媽媽創業 科技人讓愛延續
人生有些時刻就是命定,因為母親中風倒下導致失智症,成為照顧者之後,東海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潘人豪的創業,反而走出不一樣的路。他所創立的WaCare遠距健康平台從醫療數據分析科技公司,擴展出服務,成為以失智照護諮詢為主題的科技平台,連結相關專家,每晚與失智症家屬及專業人士在線,解決七大失智照護的難題。中風失智 女強人好挫折潘人豪是WaCare執行長,也是大學教授創業的案例,科技背景讓他凡事多看數據和機率。潘人豪的母親在生病之前是個活躍職場的女強人,還身兼扶輪社等公益團體要務,三年前,一場中風意外,潘媽媽卻因治療選擇,成了血栓溶解劑產生併發症的少數,腦出血留下半邊偏癱以及失智症的後遺症,潘人豪事後對「機率只是一個數字」感觸特別深,因為當疾病發生在一個人的身上,那就是零或是100%的事。他拿出手機中母親健康時馳騁職場的受獎照片,感嘆如今母親即便失智了,也能感受到自己「變得不一樣」,挫折感相當深。而這一年,他正式開設公司,是科技新創界的新星。自創APP 共享看護經驗潘人豪說,母親在健康時投入過多心力在志工、公益等事務,家人擔憂她過勞,因此借助健康手環提醒母親多外出走路,增加肌力,而他也能透過手環的數據來掌握母親的健康情況,持續運動的數據也反映到其穩定的血壓等生理指數,但潘人豪說,科技照顧策略奏效的關鍵其實是,「每天晚上兒子打給母親那一通關心的電話」,這個經驗也讓一個看冰冷數據的科技人開始思考人與人的連結。潘人豪母親中風後,失智症狀多是妄想,最令照顧家屬為難的是母親害怕飲食被下毒,經常抗拒不吃,營養失衡;更曾發生過不慎跌倒受傷,忘記自己發生過什麼事,妄想外籍看護偷打她等情境,潘人豪說,過去失智症照顧的問題只能向醫護人員求診請教,但日常照顧必須面臨不同情況,他直言醫院的看護實戰經驗最豐富,也是指導他們最多照顧技巧的專家。來自照顧資源充沛的家庭,潘人豪的家庭關係連結深厚,他說因為父親早逝,兄弟姊妹的核心就是圍繞著母親,因此當母親倒下後,他們迅速分工,對科技嫻熟的他,善用資訊數據分析專業,在自家的APP產品上增加個案健康追蹤功能,讓兄弟姊妹可以24小時監控母親的生理數據,並且共作筆記,提醒外籍看護應變技巧。3種技巧 減輕照護壓力特別的是,潘人豪不走傳統賣弄大數據的路線,而是回到人與人的連結,他的科技照顧法反而搭配了再平凡不過的影音、電話,搭配APP幫助外籍看護照顧更輕鬆。而這些技巧也相當適合一般人使用。一、隨手拍下提醒影音失智症者會忘記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潘人豪舉例母親有一次跌倒磕破額頭,經急診室醫師處置之後,母親立刻說她額頭很疼,問說是誰打了她?潘人豪擔心母親誤會是外籍看護所為,因此就在醫院門口對著手機鏡頭錄製影音,內容說的是「今天是幾月幾號,妳因為跌倒受傷送到醫院…」,只要母親對自己的傷口有疑問,外籍看護就會拿出影音讓母親看,讓她清楚完整的過程,省去誤會。二、向外求援照護知識許多照顧失智症者的難題在精神行為症狀,例如黃昏症候群,情緒躁動;睡眠時間顛倒,和其他家人就像生活在兩個時區;妄想飲食被毒害,餐桌成為戰場等,潘人豪坦承,即便和兄弟姊妹照顧分工,情感緊密,但仍會遇上因照顧想法不同,導致摩擦。例如潘人豪說,母親吃飯很緩慢,他因不是直接照顧者,只要能有空陪伴母親吃飯,花上2個小時也沒關係,但他大哥認為吃飯耗費母親太多精力,擔心她體力不支,主張該休息就休息,吃不下也無妨。像這樣的照顧歧見,不一定是醫師能解答,潘人豪說即便他是資歷3年的照顧者,也得找人諮詢。他與聯合報系合作,先從社群中了解照顧者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七大照顧主題,包括有精神行為、吞嚥飲食、衛生清潔、居家改造、資源申請、肌力提升以及照顧紓壓。同時,除了邀約失智症領域的各專家解答,同為照顧家屬,他認為資深的照顧者也很有意願分享實戰經驗給其他人,因此他將udn×WaCare線上照護課設計成多人團課的形式,不但同時間可以容納一百多人在線聽專家開課,留有諮詢互動時間,還為照顧者開設課後的專屬討論區,讓熱心的專家負責回覆每一個難解的照顧問題。他自己也是忠實會員,例如母親擔心被毒害等飲食問題,就是在線上團課時和其他會員互動得到幫助技巧。三、打一通問候電話吧科技抵不過來自家人的問候,潘人豪說,udn×WaCare聯手推出失智症遠距健康平台之後,來自超過百位照顧家屬的回饋意見可以看出,有一半的照顧對象是中度失智症者,而且照顧人力平均高達3~4位,顯見照顧是牽動整個家庭的大事。失智照顧資源哪裡找1.想即時學到更多失智照顧的技巧,解決難題,udn×WaCare每周有不同主題線上團隊課程免費上架,12月有營養師開設「牙齒清潔還不夠,讓失智者吃出好口腔」、「失智者牙齒汙垢好嚇人,口腔護理有眉角」等;護理師「失智者送醫好失控,引導合作不慌亂」、「冬季皮膚乾癢,失智者美肌之道」、「末期才談臨終太遲,如何談安寧」以及給照顧家屬的紓壓活動課等。如何加入,請至網站:https://www.wahere.wapro.live/udnxwacare2.失智照顧七大系列影音課程請至網站:https://bit.ly/2Kg1zuJ3.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NTCDementia
-
2020-10-28 科別.腦部.神經
59歲男午睡後連刨削絲瓜的力氣都沒有 診斷睡醒後中風
住苗栗通霄的59歲陳姓男子有天午覺醒來發現身體半側無力,他不以為意,直到妻子下班回家看他表情古怪,且想煮絲瓜刨到一半就放棄了,她擔心丈夫可能中風,送至大甲光田綜合醫院急診,被診斷為睡醒後中風,光田腦中風團隊緊急施以顱內動脈取栓術移除腦內血栓,同時進行血管整形術與顱內支架植入,救回陳男一命,在數日內症狀完全恢復。光田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神經放射診療科醫師嚴寶勝指出,缺血性中風黃金搶救時間愈早、預後愈好。如果在中風後3小時內送醫,醫師會立即給予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陳男這類型的患者是在睡覺起床後出現中風症狀,稱之為「睡醒後中風」,因為無法確定中風發生的時間是否在3小時內,所以不能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在沒有顱內動脈取栓的時代,醫療只能保守治療,現在透過顱內動脈取栓術積極治療取出血栓,大大降低病人失能的風險。嚴寶勝說明,根據統計,在缺血性腦中風有1/5到1/3屬睡醒後中風,這些病人無法執行靜脈血栓溶解劑的情形下,顱內動脈取栓術給予患者新的治療曙光;而陳男就醫診斷為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光田醫院腦中風團隊即時取出血栓後發現,患者腦血管狹窄超過70%,即使血栓取出,血管仍隨時都會有再次阻塞的風險,必須再施以腦血管整形術及顱內血管支架置放術,他術後恢復順利,已經出院返家,平安重回生活及職場。意外發生當天,陳妻回家看見丈夫臉色明顯怪異、臉部表情不對稱,把絲瓜拿到廚房料理台且刨削一半就擱置不動,說右手使不上力,陳妻說:「我第一個念頭就是他中風了」,即時送醫,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腦中風治療。陳男住院時主責照顧的神經內科醫師柯麗櫻提醒,血壓高、心臟病、血糖高、血脂高、抽菸、高齡和肥胖等等都是引起腦中風的危險因素,10月29是世界腦中風日,腦中風不僅對個人性命造成威脅,也可能成為家庭傷痛,盼民眾重視且有效預防;陳妻說丈夫有三高問題,體重也破百,沒有好好控制,甚至鐵齒認為自己不會這麼剛好得中風。
-
2020-10-28 科別.心臟血管
中風不可拖,每分鐘腦細胞多死190萬個!「微笑舉手說你好」三大徵兆要注意
秋冬季節中風危險性增 注意微笑舉手說你好三大徵兆 心血管疾病是國人重大死亡與傷殘原因,秋冬後氣溫下降更是疾病高峰期,而民眾對腦中風徵兆的認識度,以及中風緊急處理方式的正確認知仍未普遍。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醫師指出,腦中風分為缺血性與出血性,缺血性中風約佔4分之3,出血性中風約佔4分之1。無論是哪一型中風,只要發生就可能造成嚴重傷害,鄭建興表示,中風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忽然視力減損、講話困難或聽不懂他人言語、劇烈暈眩或頭痛。提醒民眾留心「微笑、舉手、說你好」三大徵兆,「微笑」是指臉部表情是否不對稱或嘴角歪斜;「舉手」是指單側手腳是否有無力現象;「說你好」是指有無口齒不清。一旦出現上述徵兆,應立刻撥打119送醫。 血壓沒顧好中風多2.8倍 控制三高注意生活型態 腦中風發生與慢性病關係非常密切,鄭建興說明,一旦高血壓發生將會增加2.8倍中風風險;糖尿病則增加2.9倍中風風險;高血脂則增加2.4倍中風風險。台灣心臟學會名譽理事黃瑞仁醫師表示,血管問題引發腦中風的主因是三高,另一項重要因素是抽菸。在三高與抽菸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中,腦中風發生率是心肌梗塞的3至4倍。而心律不整與心房顫動族群,產生腦中風的機會也較一般人多出5倍。黃瑞仁提醒,預防腦中風首要仍是血壓、血脂、血糖控制,並注意戒菸、運動、飲食三大生活型態。高風險族群建議進行定期健康檢查,規律記錄血壓、血糖、血脂肪、膽固醇,提早警覺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 取栓溶栓有搶救黃金時間 勿自行開車快撥119 國人發生腦中風徵兆後,易有延誤就醫,造成性命或失能風險增加。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醫師指出,國內急性腦中風與心肌梗塞都有清楚的就醫流程,希望病人發生症狀後,應在黃金時間4.5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或是在8小時之內進行動脈取栓。黃集仁表示,現今取栓技術進步,已延長至24小時內都有機會替病人手術取栓,由於中風發生時間愈久,對腦細胞功能損傷會更加嚴重,民眾應認識腦中風症狀,掌握黃金時間,也建議不要自行開車就醫,避免途中發生危險,一旦有「微笑、舉手、說你好」的徵兆,立即打119報案送醫。 1分鐘腦細胞多死190萬個 常見錯誤中風處置方式要避免 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陳柔賢醫師說明,發生中風的處理最重要的是「快」與「準」,每慢1分鐘送醫治療,腦細胞將會多凋亡190萬個,這樣的腦細胞死亡速度將使腦細胞、腦髓鞘快速凋亡,加速老化3.1個禮拜。民眾最常見的中風錯誤處理方式包括先在家休息、自行放血醫療、自己或由家人開車送醫,都可能延誤黃金救治時間而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陳柔賢指出,中風民眾往往會詢問是否還能「通血管」恢復正常健康。如果以稻田比喻大腦,中風就有如乾旱後稻田枯死,這時再以水流灌溉也於事無補。陳柔賢強調,若能在3到4.5個小時內接受靜脈融栓治療,溶解塞住血管的血栓,未來產生功能受損的風險將會降低40%至50%,有機會恢復良好。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0-10-28 科別.心臟血管
移工中風一度命危 台灣醫療搶救80天幫他可以走路回家
38歲菲籍男移工3個多月前上班突然腦中風倒地昏迷,他一度命危,苗栗縣頭份市為恭醫院啟動腦中風急救小組,黃金3小時內給予血栓溶解劑治療,搶救80天,醫療費用28萬多元,僅有輕度語言障礙,清醒而且行動自如回家。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前夕,為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朱清華今天發表病例,菲籍移工在工作場地突然失去意識倒地,到院昏迷指數8分,無法言語、雙眼一直看向左側,右側肢體完全無法動,懷疑左側大血管腦中風,腦中風急救小組電腦斷層頭部沒有出血,給予血栓溶解劑治療。病人轉入加護病房插管治療,一度病危,左側瞳孔放大,昏迷指數掉至6分,同時發現心臟早期衰竭,有心臟病家族史,經內科治療脫離危險期,拔管成功,由中風後期復健照護計畫後續復健治療,經過80天治療後,清醒而且行動自如,僅有輕度語言障礙,醫療費用28萬多元,除了健保給付外,自付2萬4000元出院。朱清華說,腦中風先進治療除了血栓溶解劑,合併動脈取栓,可以讓中風癱瘓病人,提升3到5成可以走路出院,免除終身癱瘓,原本黃金3小時治療延長到前循環8小時,後循環24小時內,都還有辦法拯救,動脈取栓後,雖然無法避免腦中風大血管阻塞14%的死亡的風險,可以由原本26%死亡率下降一半。她指出,世界中風日目的要引起公眾關注中風的問題,,提高預防及治療中風的意識,減低中風對破壞大眾健康的風險,提醒病人或家屬發現,如有突發性嘴歪眼斜、口齒不清、半邊肢體無力,應立即到院就醫。
-
2020-10-25 科別.心臟血管
民眾誤解徵兆送錯醫院 腦中風治療易陷瓶頸
高血壓、糖尿病提高腦中風風險;醫師提醒,多數民眾對腦中風認知不足,不清楚須緊急送醫的徵兆,且多數民眾以為症狀輕微自行開車或送到無法處理的醫院,而錯過急救時間。腦中風的發生與慢性病息息相關,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表示,腦中風病人當中,每3人就有1人為糖尿病患,近8成患有高血壓,慢性病者應較一般人更注重腦中風的徵兆與辨識。台灣心臟學會名譽理事黃瑞仁表示,長期高血壓會讓血管壁承受較大的壓力,造成動脈硬化狹窄、血管阻塞,更增腦中風發生率。根據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追蹤調查研究,高血壓患者5年內發生中風的風險為一般人的2.8倍。高血壓患者往往也會伴隨心房顫動等心臟疾病,因心臟無法正常且有效的收縮,導致血液無法正常流程而產生血栓,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更是正常人的4倍以上。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秘書長張恬君說,長時間高血糖,導致血管病變,將導致早發性動脈硬化,進而增加腦中風的發生風險。台灣最新糖尿病年鑑指出,糖尿病中風發生率在7%以上,不到40歲糖尿病患併發腦中風的盛行率較10年前上升3成,年輕糖友也應提高警覺。慢性病患者應意識疾病併發腦中風的高風險性,提高對腦中風徵兆的辨別,但今年台灣腦中風學會最新腦中風認知調查指出,多數民眾對腦中風仍認知不足,高達4成民眾對腦中風的徵兆仍停留於昏迷倒地,僅3成民眾清楚知道腦中風主要徵兆,其中臉歪嘴斜最容易被誤判,近6成的民眾認為可能是顏面神經失調。鄭建興表示,缺血性腦中風多半是「突然間」身體單側無力,手無法高舉、腳無法抬、臉歪嘴斜、講話不清楚,一旦出現「任何一種」徵兆,「快速辨識、送醫時間」更是決定患者預後的好壞。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陳柔賢說,腦中風治療是透過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或動脈血栓移除手術,使血管、血流暢通,靜脈血栓溶解治療為目前臨床上具即時性和可行性高的治療選擇,若能在有效治療時間內施打靜脈血栓藥物溶解劑,患者有高達4至5成的機會可恢復正常或是僅輕微功能受損。調查結果也顯示,近8成民眾會因為症狀輕微而自行騎車或開車就醫,可能錯過就醫時間。雖然7成民眾了解愈快送醫愈好,卻有多達8成還是自行選擇認為離自己最近的醫療院所就醫。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代表、北榮腦血管科主治醫師鍾芷萍說,腦中風治療並非所有醫療院所都能執行,僅有中重度級醫院方可進行處置,民眾在搶快的同時也要送到對的醫院,避免錯過治療時間。若前往無法治療的醫院,經過檢傷、確認後轉院,反而會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台灣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表示,國際及台灣治療指引建議,出現腦中風症狀最慢應於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據統計台灣平均送醫時間超出標準1倍,更有8成患者無法在2小時內到院。黃集仁說,全台可執行腦中風治療、施打的責任醫院達100家以上,若患者能透過打119報案送醫,將可大幅縮短送醫、檢傷時間,患者便能接受最妥善的治療。
-
2020-10-23 科別.腦部.神經
做不到「這三件事」當心腦中風 快撥119
腦中風是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三萬名腦中風患者,平均44分鐘即有一人死於腦中風。但台灣腦中風學會最新腦中風認知調查卻發現,即使民眾知道腦中風應及早送醫,但在三小時內到院的卻不到三成。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提醒民眾,一旦發現做不到「微笑、舉手、說你好」任一個動作,就要懷疑是腦中風症狀,趕緊撥打119,才能及早、正確就醫。鄭建興表示,腦中風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種,其中缺血性腦中風佔七成五,主要是因腦血管硬化所造成的血栓或膽固醇等物質形成的斑塊導致血流受阻,腦細胞因而缺血、缺氧而壞死。他說,缺血性腦中風多半是「突然間」身體單側無力,手無法高舉、腳無法抬、臉歪嘴斜、講話不清楚,一旦出現「任何一種」徵兆,「快速辨識、送醫時間」更是決定患者預後的好壞。台灣神經學會理事長陳柔賢則表示,腦部因為為血液阻塞缺氧,一旦晚一分鐘就醫,就會造成大腦內神經細胞死亡超過190萬個,最慢應在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24小時內則必須進行動脈血栓移除手術,才有可能有效降低失能風險,減少臥床機會。但是近八成民眾知道腦中風三小時內,越快送醫越好,但大多數民眾選擇的是離所在地最近的醫院、診所,或是過去習慣就診的醫院。然而這些醫院可能無法提供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必須再次轉診,反而延誤就醫,最好還是由119直接送到急救責任醫院。另外,根據調查發現,多數民眾對腦中風仍認知不足,高達四成民眾對腦中風的徵兆仍停留於昏迷倒地,僅三成民眾清楚知道腦中風主要徵兆,其中臉歪嘴斜最容易被誤判,近六成的民眾以為可能是顏面神經失調。腦中風搶救分秒必爭,鄭建興提醒,謹記腦中風FAST的衛教標語,一旦發現「微笑(Face-突然間臉歪嘴斜)、舉手(Arm-突然間身體單側無力,手無法高舉、腳無法抬)、說你好(Speech-講話不清楚)」任一個動作無法輕易完成或是有異狀,不要遲疑趕快撥打119,由救護員協助判斷並啟動派遣系統,送到可進行治療的醫院,以減少憾事發生。
-
2020-09-23 科別.腦部.神經
義大腦中風中心成立 每年救治逾600位缺血性腦中風患者
腦中風是國內十大死因第四位!每45分鐘有一人因腦中風死亡!義大醫院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肩負南部地區腦中風急救重任,每年收治約600多位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今年成立腦中風中心救治成效卓越,從病發至到院2小時內靜脈血栓溶解劑施打比例超過15%,符合適應症接受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比例兩年達100%,且血管疏通率高達71%,降低病人失能風險,治療成效卓著,更於上個月獲得醫策會「腦中風」及「創傷性腦損傷」疾病照護品質認證獎。義大醫院今(23)日舉辦衛教記者會,林俊農副院長以衛福部急診就診統計資料指出,腦中風為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且30歲以上青壯年發生人數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高雄地區腦血管疾病每年發生人數就已突破六千多人,為南臺灣人數最多的縣市。其中義大每年就收治了約900多位腦中風患者。義大醫院由於地理位置交通便捷,除了與屏東、台南、澎湖等建立轉診聯防機制外,腦中風中心成立後,更透過優化處置流程、標準化急診中風醫囑、縮短檢查報告產出時間、優化醫病溝通流程等方式,加速患者救治!腦中風中心謝孟倉主任說明,義大在救治腦中風的成效卓越,目前患者病發後2小時內靜脈血栓溶解劑施打比例超過15%,6小時內接受藥物、手術比例達30%;甚至近兩年符合適應症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比例更達100%,血管疏通率高達71%,為患者搶救到最佳治療時間、有效降低腦損傷程度。此外,根據院內收案人數顯示,夏季及冬季是南台灣地區腦中風好發的高峰期,夏季以7月和8月最高,9月至10月走下坡後,11月開始上升至隔年2、3月達到最高峰。謝孟倉醫師說明,腦中風的成因多元,除三高等慢性疾病外、溫差亦是重大危險因子!時序接下來就要進入秋冬了,可以預期又將面對腦中風患者增加的挑戰,民眾對於防治腦中風不可不謹慎!謝孟倉醫師強調,腦中風每延誤一小時疏通血管,腦部將加速老化3.6年2,每提早15分鐘接受治療,就能增加4%機率恢復正常活動功能、降低出血機率與死亡率5。因此,腦中風急救的關鍵正是「搶時間」!目前治療方式以「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及「動脈取栓手術」為主,前者採用靜脈血栓溶解藥物(rt-PA)達到治療效果,後者則以手術方式將血栓取出。研究顯示,若在腦中風發生4.5小時內送醫接受診斷,先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可幫助四成患者增加復原機會,有效減少中風導致之殘障等後遺症。除了院方的即刻治療,民眾對於腦中風的判斷與及早送醫也是關鍵。臨床發現,逾96%腦中風患者於發作時未及時就醫,甚至過半數超過5.5小時才抵達醫院。而發生腦中風後未能及時送醫的原因多為腦中風徵兆認知不足或有錯誤迷思,唯有提升警覺、及早送醫治療,才能有效減少腦中風造成的失能比例,並維持自主的生活能力。
-
2020-09-18 科別.腦部.神經
腦中風復健有黃金期 麻豆新樓醫院打造專屬團隊相助
63歲徐姓女子年因腦中風導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BMI >40等病史,因右側肢體無力入麻豆新樓醫院急診診治。臨床評估後發現左大腦中風導致右側肢體癱瘓無法獨立行走,住院初期僅能臥床活動。腦中風病情穩定了,但完全臥床,無法自主移動,面臨半身癱瘓無法自我照顧,產生沮喪、哭泣等情緒,加入急性後期照護計畫,在「腦中風復健醫療團隊」協助下,每日規律復健運動,逐漸恢復肢體功能。麻豆新樓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創州表示,病患因肢體癱瘓失去自我照顧能力,且因臀圍較大,在院內無合適尺寸輪椅供其下床活動,更是讓病人經歷了沮喪、挫折等情緒。因目前正值COVID-19疫情期間,採購大規格輪椅需耗時多月,團隊唯恐耽誤復健黃金期,在大家幾番腦力激盪努力下,設計一張適合病人乘坐的臨時輪椅,讓病人在復健期間能有下床活動機會,使其重拾信心面對往後的生活。麻豆新樓醫院自2014年開始執行急性後期照護計畫(PAC),由神經內科主任楊創州為首,結合復健科林恆騰醫師帶領的復健團隊,組合成一支以病人為中心之中風復健跨單位醫療團隊「腦中風復健醫療團隊」。急性期病人神經症狀穩定後,可進入急性後期照護,醫療團隊會評估復健介入時機和擬定適合計畫,透過高強度密集復健運動,提供3到6周住院照護模式,目標是誘發神經功能恢復、重健病人的步態行走和運動能力、訓練日常生活自理,加強獨立性,並配合輔具彌補身體喪失功能,減輕病人失能風險。麻豆新樓醫院指出,為使腦中風病人能即時接受治療,該院醫療團隊合作訂定緊急處置流程,提升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治療成效。2017年至今年6月期間,對於急診的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在中風三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比率為 6.31%,優於醫院評鑑規範比例1%。符合靜脈血栓溶解劑適應症者,排除家屬不同意施打因素外,接受注射達成比率更可達 100%。施打血栓溶解劑病人中,比較病人施打前與出院時之日常活動依賴程度(MRS),約有半數病人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
-
2020-09-17 科別.腦部.神經
腦中風搶救 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超高齡社會來臨及生活飲食型態改變,腦中風成為國人的重大健康問題。若能在腦中風發生後,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內進行搶救,即可讓傷害降到最低。聯新國際醫院成立「桃竹苗地區腦中風緊急醫療網絡」,盼從患者一上救護車期間能協助判斷中風型態,後送至有能力治療的醫院,減少錯過治療黃金時間的憾事。腦中風分兩型 8成屬阻塞型聯新國際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日前舉辦「桃竹苗腦中風緊急醫療網聯合論壇」。聯新神經醫學中心執行院長陳啟仁表示,急性腦中風分為出血型與阻塞型,臨床上八成的腦中風患者屬於阻塞型,依照是否在黃金治療時間內及阻塞血管的位置,判斷是否有機會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和施行「經動脈取栓術」。陳啟仁解釋,若血栓阻塞在小血管內,患者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即可解決;一旦阻塞的位置在大血管,則可能需要額外施行經動脈取栓術來去除血栓,此手術需要一定規模的儀器與設備,目前桃園僅有林口長庚及聯新國際醫院有能力可以執行。未及時正確判斷 恐增加轉院時間陳啟仁表示,患者從被發現到上救護車抵達醫院,很多人要花上五小時,已錯過施打血栓溶解劑的黃金時間,目前台灣是3小時內,國際趨勢是4.5小時,此情況下若第一時間沒有正確判斷阻塞位置,或送至無法手術的醫院,可能會增加「轉院」的時間。桃園消防局、聯新國際醫院 下月起合作桃園市消防局緊急救護科長林志淵指出,緊急救護技術員在面對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患者,除了透過胸悶、胸痛等症狀判斷,也會使用十二導程心電圖協助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且心電圖會在第一時間傳送到醫院端,由醫院做判斷。下個月起與聯新國際醫院合作,增加緊急救護技術員的能力,可有效判斷患者情形,增加後續的存活率。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表示,國際上在2015年就提出緊急醫療網絡可幫助急重症醫療的照顧,台灣2016年引進從消防端到醫院端的教育訓練以及開闢綠色通道,縮短救援時間,除了桃園外,僅有部分縣市首長願意推行。後送到對的醫院 治療效果最有效鄭建興認為,腦中風緊急醫療網絡最重要的部分在後送醫院的機制,現在救護車的後送醫院機制,都是以距離近為主,並未針對患者病情多加判斷,反而出現患者到院後無力治療,轉院反而延誤就醫的情形,第一線若能將患者後送至對的醫院,將可達到最有效的效果,也能把握住黃金救援時間。桃園市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也期許,腦中風每年奪走全台約一萬多條性命,而失能、殘障往往成為家庭經濟、國家健保醫療支出的龐大負擔,希望透過桃竹苗區域聯防合作與綠色通道,可以讓最新醫療儀器與技術發揮最大效益,有助於爭取治療黃金時間。
-
2020-09-14 科別.腦部.神經
37歲男橋腦中風 顱內動脈取栓手術延長治療黃金時間
新竹一名37歲的周姓男子日前突昏迷送急診,原以為是心臟問題導致昏迷,但住院後發現雙側手腳無力,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是基底動脈血管阻塞,造成橋腦中風,經過醫師施以顱內動脈取栓手術,約半小時時間搶救,順利將血栓取出,術後周男意識回復,雙側的肢體也開始回復力氣。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科醫師李喬華表示,中風有治療黃金時間,以往只能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但只有在中風後3至4.5小時送達醫院的病患可使用。而顱內動脈取栓手術則有三大優點,首先是治療的時間能延長,從8小時甚至到24小時都有機會處理,第二,動脈取栓手術使用偏物理的方式將大動脈內的血栓移除,不像靜脈血栓溶解劑透過藥物,會有全身各部位出血的風險,第三是血管打通率更高。大動脈中風往往造成更嚴重的症狀,更高的死亡率與致殘率,過去使用靜脈溶栓劑可打通率約3成,某些位置的血管甚至不到1成,但現在加上動脈取栓手術,可以達成7至9成的打通率,治療方式彼此相輔相成,讓有機會恢復的腦細胞再次獲得血流供應,給了生活功能回復的契機。李喬華強調,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腦中風仍在前5名,但可怕的不是它造成的死亡率,而是後續引發的致殘率,致殘導致病人可能長期的臥床,生活無法自行料理,需要家人全天候的照顧,日子久了,熱情與期待恢復正常的心被磨滅。李喬華也指出,周姓病患從昏迷開始算起可能已中風近24小時,因病人非常年輕,一旦中風可能會導致終身肢體癱瘓,與家屬討論手術風險後,決定以顱內動脈取栓手術處置,因及時接受治療,配合住院期間與出院後的復健,再次回診時雙側肢體力量已正常,回到了正常生活。李喬華提醒病患及家屬,中風發生時,一定要謹記黃金時間,及早送醫,越早接受治療越能拯救更多的大腦,越有機會取回自己與家人的美好人生。
-
2020-07-15 科別.腦部.神經
缺血性腦中風 黃金治療時間僅3小時
炎炎夏日,一名50歲的林先生在洗澡時突然左半身無力倒地不起,送醫初步判斷為腦中風,衛福部桃園醫院加護病房護理師張書華指出,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是目前唯一被認為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有效的藥物,但僅限於發病3小時內使用,能即時治療的患者有限,有待加強宣導「中風黃金救援時間」的觀念。林先生在洗澡過程中,因左半身無力倒地不起,妻子見狀趕緊撥打119救援,醫護人員在20分鐘到達,並依急性腦中風處置,確定發病時間並做完初步判斷為腦中風,將病人送上救護車後,立即與醫院急診室連絡,到院後經評估為發病2小時內,立即啟動急性腦中風團隊治療流程,包括請神經內科及神經外科專家會診。張書華表示,依據台灣腦中風學會,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指引,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IV rt-PA thrombolysis)須在腦中風症狀發生3小時內,並需要經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年齡須在18歲以上,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江俊宜補充,目前使用靜脈注射rt-PA,已無年齡大於80歲的限制。,另外,在美國國衛院腦中風評估表(NIHSS)的分數須≧4且≦25分。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還要排除臨床禁忌症,張書華說,若過去有顱內出血病史、近3個月有中風病史、嚴重頭部創傷、急性心肌梗塞,近14天曾動過大手術,近21天有胃腸道或泌尿道出血等都不適合,其他臨床禁忌症則以醫師的評估表為準。治療風險,有100為病人使用血栓溶解劑rt-PA治療,有6個病人可能引起腦部出血的危險,不過有研究顯示此種藥物並不會增加死亡率。、衛生福利部指出,腦中風測試「G+FAST」包括動眼 (Gaze)測試,請患者凝視前方筆尖,當筆尖移動時觀察眼球轉動情、 臉部(Face)測試,請患者露出牙齒,觀察嘴角兩側是否對稱、手臂(Arms)測試,請患者閉眼平舉雙手約10秒,觀察是否能兩側對稱平舉、言語(Speech)測試,請患者說一句話,評估言語功能是否正確且清晰、時間(Time),3項以上異常則為陽性反應。
-
2020-07-02 科別.心臟血管
高溫!熱傷害要警覺 心血管患者慎防中風
夏季來臨,桃園、新竹近來高溫超過攝氏35度,在烈日下工作,要格外小心。最近兩周來,桃園及新竹共發生12件熱傷害送醫救治事件。 新竹市政府衛生局建議,出門應注意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若發現身體不適,應採取蔭涼、脫衣、散熱、喝水及送醫等急救5步驟。桃園市衛生局統計,全市近2周有8人因熱傷害緊急送醫。新竹市有3件,新竹縣有1件。熱傷害可分為熱筋攣、熱暈厥、熱衰竭和熱中暑。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江俊宜說,最近有兩名農夫晚上睡覺時,因腳不斷抽筋而就診,就是熱傷害症狀之一。他建議,選擇低糖電解補充液,能避免攝取過多糖分,也比光喝白開水還好,最重要的是適時補充。「有心血管疾病者更須留意!」江俊宜說,天氣炎熱會讓人體溫上升、血液黏著,易造成血栓,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風的風險也增加。一名60歲女病患定期服用降血脂、防血栓藥品,日前在家中無預警脫水、全身無力,右手幾乎癱瘓,經家人緊急送醫,在黃金3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目前右手握力恢復約4、5成,算是相當幸運。江俊宜提醒,也不要盲目補充水分,有人因汗流太多,狂灌水導致低血鈉,出現疲倦、頭痛等狀況,引發水中毒。他建議,每個人的排汗量不同,水分補充量也不一樣。一般人每天小便約5次,若發現次數減少,尿量明顯比平常少,就應該需要補充水分。
-
2020-07-02 科別.泌尿腎臟
天氣熱心血管疾病患者留意中風 狂灌水小心水中毒
夏天來臨,近期氣溫節節高升,對在外奔波工作的民眾來說是一大惡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江俊宜指出,最近天氣炎熱,心血管疾病引發中風案例增加,還有不少民眾狂灌水導致水中毒,提醒民眾適當補水即可。桃園市衛生局統計,近2周有8人因熱傷害緊急送醫,熱傷害種類又可分為熱筋攣、熱暈厥、熱衰竭和熱中暑,江俊宜分享,昨天有兩名種田農夫,發現晚上睡覺時腳會不斷抽筋,就診要求開肌肉鬆弛劑,這就屬於熱傷害的症狀之一。他建議,選擇低糖電解補充液,能避免攝取過多糖分,也比光喝白開水還安全,最重要的是適時補充。「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更須留意!」江俊宜指出,天氣炎熱會讓人體體溫上升、血液黏著,易造成血栓,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中風風險也增加,有名60歲的女病患有心血管疾病,定期服用降血脂、防血栓等藥品,日前在家中無預警脫水、全身無力,右手幾乎癱瘓,家人趕緊將其送醫,在黃金3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現在右手握力恢復約4、5成,算是相當幸運。江俊宜說,天氣炎熱也不可盲目補充水分,有民眾擔心汗流太多,狂灌水導致低血鈉,身體出現疲倦、頭痛等狀況,引發水中毒。江俊宜建議,每個人的排汗量不同,因此水分需要補充的也不一樣,可以用監測小便來分辨,每天要小便5次,一次小便需要約200cc,若小便量少、次數不足,就代表水分不夠、需要補充。
-
2020-06-16 科別.腦部.神經
天熱也會腦中風!無法做這4個動作快立刻就醫
日前,台中客運司機因腦中風連撞9車而不自知、知名演員吳朋奉猝死才被判定為腦中風致死。接二連三的腦中風事件,讓大家開始關注腦中風的議題。其實,腦中風的發生並不是都像大家所想像如戲劇性地昏迷倒地,更常出現的是「突然間」身體單側無力,手無法高舉、腳無法抬,或是臉歪嘴斜、講話不清楚,一旦輕忽這些症狀背後隱藏的危機,更會增加腦中風的致死威脅。據統計,因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自97年10,663位上升至107年11,520位,相當於全台平均每47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中風。腦中風多半好發於60-70歲的熟齡族,但隨著飲食、生活型態的改變,患者中近2成為年輕型患者。腦中風是腦血管阻塞或自發性破裂,分成阻塞性及出血性腦中風,有超過75%因頭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造成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為動脈供應腦部血液突然阻塞,使腦部對應部位的細胞突然短暫缺氧,一旦栓塞移除或溶解,供血恢復正常,腦部功能也會恢復。然而,腦中風的治療方式包含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術,而靜脈血栓溶解劑為目前臨床上具即時性和可行性高的治療選擇,只要及時治療,患者恢復正常率高達4成,因此「及時送醫」直接影響患者日後的復原狀況。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逾3萬人發生腦中風,近1/3患者為此喪命,逾半數因而失能,更為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在過去很多人都以為腦中風常發生在冬天,但其實夏天發生腦中風的機率並不會比冬天少,夏季炎熱使身體流失過多水分,造成血液濃稠而易阻塞,吹冷氣室溫溫差大導致血管異常收縮,也容易腦中風。依照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於症狀發生後最慢應於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然而,台灣平均送醫時間高出標準1倍,甚至偏遠地區最高更耗時34小時;一旦出現突然單手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的症狀時,可運用「臨微不亂」四字訣進行判斷:「臨微不亂」腦中風判斷口訣#臨: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微: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不: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亂:別亂快送醫-立刻記下發作時間撥打119,於4.5小時內緊急送醫「腦中風送醫時間」是救治的關鍵,腦中風搶救分秒必爭,一旦出現疑似腦中風症狀,可透過「舉手、微笑、說您好」等動作辨別,當無法完成動作,應快打119送醫。「舉手、微笑、說您好」腦中風生活評估指標簡易動作檢測「舉手」:左右手皆能舉高打招呼「微笑」:微笑時左右嘴角都能上提「說您好」:口齒清晰且清楚的說出「您好」延伸閱讀: 心血管疾病最無情! 力行4件事遠離台灣人二號殺手 看見有人中風怎麼辦? 等救護車時你要做這幾件事
-
2020-06-10 科別.腦部.神經
預防腦中風 兩大殺手要注意
55歲「金鐘視帝」吳朋奉因突發的腦中風猝逝,衛福部嘉義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英和提醒,引發腦中風兩大隱形殺手分別「高血壓」和「心房顫動」,不可不注意,要從飲食、戒菸和運動等方式預防,更勝於治療。黃英和說,腦中風是指腦血管因阻塞或破裂造成腦部功能受損,常見的症狀包括突發性的臉歪嘴斜、某一邊的肢體無力和說話不清楚等,嚴重可能導致長期臥床或死亡。衛生福利部統計,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為11520人,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目前有血栓溶解劑及顱內血管取栓等先進療法可以減少中風的傷害,但仍然有許多患者錯失了治療黃金時間。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18歲以上國人平均每4人中就有1位罹患高血壓,且高血壓盛行率是隨年齡增加而上升,若不控制好,腦中風的各項心血管疾病風險便增加一倍。民眾除了平時養成在家量血壓的良好習慣外,也建議限鹽, 一天只攝取2到4公克的鹽,限制飲酒量男性每天小於30公克,女性則小於20公克,還有減重,每減少1公斤體重,減少1毫米汞柱的血壓值。其他還有戒菸、多吃蔬果,乳製品及全穀堅果類,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量,一周也至少做有氧運動3到4天,每次40分鐘。另外心房顫動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特徵是脈搏完全不規則,時快時慢,但是患者卻不一定有感覺,心房顫動容易引發腦中風,及早治療,便可降低至少一半風險。
-
2020-06-10 橘世代.健康橘
金鐘視帝腦中風驟逝 醫:預防兩大隱形殺手從「限鹽」開始!
55歲「金鐘視帝」吳朋奉因突發的腦中風猝逝,衛福部嘉義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英和提醒橘世代,引發腦中風兩大隱形殺手分別「高血壓」和「心房顫動」,不可不注意,要從飲食、戒菸酒和運動等方式預防,更勝於治療。腦中風是指腦血管因阻塞或破裂造成腦部功能受損,常見的症狀包括突發性的臉歪嘴斜、某一邊的肢體無力、還有說話不清楚等,嚴重者可能導致長期臥床或死亡。根據民國107年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為11520人,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目前有血栓溶解劑及顱內血管取栓等先進療法可以減少中風的傷害,但仍然有許多患者因錯失了治療的黃金時間,而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後遺症。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18歲以上國人平均每4人中就有1位罹患高血壓,且高血壓盛行率是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相對於正常120/80毫米汞柱的血壓,收縮壓每上升20毫米汞柱、舒張壓每上升10毫米汞柱,包含中風的各項心血管疾病風險便增加一倍。民眾除了平時養成在家量血壓的良好習慣外,可也建議限鹽, 一天只攝取2到4公克的鹽,限制飲酒量男性每天小於30公克,女性則小於20公克,還有減重,每減少1公斤體重,減少1毫米汞柱的血壓值。其他還有戒菸、 多吃蔬果,乳製品及全榖堅果類,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量,一周也至少運動3到4天,每次40分鐘。另外引發腦中風的還有心房顫動,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特徵是脈搏完全不規則,時快時慢,但是患者卻不一定有感覺。心房顫動容易造成心臟內血栓,當血栓打出去到腦血管時便形成腦中風。60歲以上的族群中,每100人就有4人罹患心房顫動,到了80歲以上,盛行率提高10%,民眾平時量血壓時,如有脈搏不規則的狀況,請至心臟內科門診求診,醫師安排立即做心電圖,10分鐘內就可確認是否有心房顫動的情形。除了日常的控制血壓血糖之外,依照個別的中風風險,醫師可能會開立抗凝血藥物來加強中風的預防。在適當的治療之下,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風險可以減少一半。【更多熟齡健康大小事↘↘↘】。降血壓藥反引發高血糖!藥師:這兩種藥物最容易影響血糖失控。家中長輩突然血壓過低 千萬不能拖!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4-07 科別.腦部.神經
婦人擔心染疫不就醫 腦中風錯失黃金3小時救援時間右側全癱
台中市一名85歲老婦患有三高及心律不整,平時規律服藥也能自理生活,但上月上午菜園種菜時,起身感覺右腿麻,中午吃飯時右手無法拿筷,家人見狀起初並不在意,加上疫情籠罩不想進醫院,直到晚上症狀仍無改善,送急診後確診為缺血性腦中風,但因錯失黃金治療時間,現仍右側全癱,讓醫師大嘆「遺憾!」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紫英說,老婦從當天早上10許右腿痠麻,到晚上近9時才就醫,錯過治療黃金3小時,不能使用血栓溶血劑、動脈取栓術等方式治療,僅能施以傳統中風照護及治療方式。現雖意識清楚,但右側全癱、言語表達困難,需以輪椅代步,並依賴鼻胃管餵食。她說,中風可分為「缺血性腦中風」及「出血性腦中風」,前者是因血栓塞住血管,使血流無法通過,造成組織缺氧;後者是因腦部血管破裂,使血流溢出血管,造成局部組織壓迫及缺氧,兩者都會出現如肢體無力、感覺麻木、吞嚥困難、語言障礙等中樞神經學症狀;而其中又有高達7成的腦中風病人屬於缺血性腦中風。黃紫英指出,缺血性腦中風患者在中風後3小時內,可以採取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的方法,增加復原機會,或配合腦血管攝影,在6小時內啟動動脈取栓術,在動脈內放置支架進行取栓,來降低腦組織受損的範圍。但這名老婦到院時為時已晚,故僅能使用傳統通血路藥物,如抗凝血劑、血小板抑制劑等藥物,防止血栓繼續生成擴大及預防二次中風,無法將已阻塞的血栓溶解並打通血管,而拯救腦組織免於缺血壞死的傷害。黃紫英提醒,民眾應謹記辨識中風口訣「臉、手、說話、119」當自己或親人朋友出現臉部表情不對稱、嘴角歪斜、雙手平舉10秒出現單側手臂下垂、口齒不清及言語表達障礙,就應立即撥打119送往急診。防疫期間若發現家人出現中風症狀,更不能輕忽,才能把握搶救中風3小時的黃金治療時間,增加復原機會。
-
2020-03-26 科別.腦部.神經
遇疑似腦中風怎麼辦 醫:4字訣判斷症狀後速送醫
新竹一名65歲的陳姓男子,日前準備吃午餐時,突然感覺頭暈、說話口齒不清,且右手、腳無力,他意識到很可能是腦中風,立刻請家人送醫,到院後急診室啟動急性腦中風檢查與處置流程,在發作3小時內的黃金時間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症狀在24小時內便逐漸恢復,目前已經痊癒。根據衛福部近10年來統計,腦血管疾病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第2到第4位,且即使存活後通常會遺留下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沉重的負擔,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榮總新竹分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尹居浩表示,急性缺血性中風是最常見的腦中風類型,約占7至8成,血栓溶解劑可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增加約3成的復元率、減少失能的後遺症,但施用時有3到4.5小時「黃金時間」的限制,一旦患者發生腦中風,必須分秒必爭緊急就醫。尹居浩指出,陳男因自身警覺性高,因此把握搶救時間,在腦中風發作3小時內就送急診接受治療,經醫護團隊合作下,順利完成檢查並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當遇到疑似急性中風症狀時,請民眾牢記口訣「臨微不亂」,「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爭取黃金治療3小時。尹居浩也提醒民眾,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避免三高,飲食少油、少鹽、不酗酒,每周規律運動及每年定期健檢,才是預防腦中風最好的健康策略。
-
2020-01-15 科別.腦部.神經
健康殺手腦中風 醫師:血管內治療新技術爭取救治時間
腦中風影響中老年人健康,嚴重的會造成病患死亡與失能,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張哲肇今天說,「機械式取栓」血管內治療技術,在國外臨床試驗中進展到了部分病人可接受治療時間延長到16至24小時,也延長發作時間超過6小時,如睡眠中發生中風病人,可以接受治療,這部份雖未有健保給付,但符合治療條件的病人,仍有改善預後和減低病情惡化的機會。張哲肇表示,2015年起,陸續發表在知名醫學期刊的幾個大型臨床試驗,顯示以「機械式取栓」進行血管內治療技術,來打通大腦的大血管阻塞,可增加治療成功的機率,改善病人的預後,也因為使用取栓支架打通後,可降低嚴重腦水腫發生機率,降低嚴重中風病人的死亡率。張哲肇說,此一治療技術將可接受治療時間,延長到中風發作後6小時內,健保署也順應國外最新治療建議,自2017年2月1日起將「機械式取栓」用的支架與抽吸導管納入健保給付範圍。不過,血管內治療技術需要有具相關技術認證執行醫師,醫院必須有可進行特殊檢查的儀器設備,台南市僅有安南醫院、永康奇美醫院、成大醫院能進行血管內治療。安南醫院說,該院位處台南市兩大交通樞紐,即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與國道8號間,病人可由國道快速轉送,過去安南醫即已具備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的中風緊急處置能力,為幫助在地與可經由國道快速送達的病人,去年底爭取成大醫院醫師張哲肇加入安南醫院團隊,已經啟動血管內治療技術團隊的運作,完成數例病例的治療技術,爭取中風病患就醫的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