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8 養生.運動天地
搜尋
藍光
共找到
144
筆 文章
-
-
2020-08-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LED路燈增罹癌風險? 藍光可能會提高大腸癌罹患率
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基於環保或省電考量,轉而使用會發出「藍光」的LED路燈,而藍光在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上也很常見。不過,有1項壞消息,日前新的研究表示,過度暴露於藍光環境中,可能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研究發表在《流行病學雜誌》(Epidemiology)。西班牙的研究人員指出,大多數LED燈以及3C用品發出的藍光,都與睡眠障礙、肥胖症,以及增加罹患乳癌、攝護腺癌的風險有關。西班牙巴塞隆納全球衛生中心的研究人員Manolis Kogevinas表示,由於大腸癌罹患率位居全世界第3大癌症,僅次於肺癌和乳腺癌,因此決定比照之前的研究方法,分析LED燈與大腸癌之間的關係。研究中,Manolis Kogevinas及其研究小組追蹤了居住在巴塞隆納和馬德里城市中,約2,000名成年人的數據,不列入從事晚班工作的人,有660人患有大腸癌。這項研究雖然無法肯定藍光照射會引起大腸癌,但研究人員表示,與較少暴露在藍光環境中的人相比,經常接觸藍光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高出60%。Manolis Kogevinas解釋,此作用可能是生理因素造成的。因為夜間暴露於人造光源中,會降低褪黑激素的分泌,現在人們也越來越關心光線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影響,其他與暴露在光線中潛在影響的研究,目前仍處於初期階段,因此需要進一步探討來提出有效的證據及建議。編輯:陳盈臻★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8-08 科別.精神.身心
失眠治不好,原來是冷氣溫度調錯!美權威專家超好用「身體降溫法」,讓你一夜好眠
無法一覺到天亮,怎麼辦?傑伊,現年41歲,從事壓力繁重的管理工作,非常忙碌,以至於從來沒有時間運動。我第一次見到他時,他矮小的體格至少超重40磅(約18公斤)。他告訴我他的睡眠品質很糟糕,每晚醒來2、3次,然後就開始擔心自己再也睡不著。為了彌補這一點,他試圖每晚睡8小時,但由於睡眠時間零散,醒來時從不覺得神清氣爽。我建議他嘗試限時進食,每天固定只有10小時的進食時段。幾週後,傑伊跟我聯繫,他聽起來很有精神。雖然他先前追蹤每天進食時段長達15個小時,但他沒多久就適應了新的飲食習慣。他回報說,在短短幾週之內,他已經可以一覺到天亮,連續睡足7小時,體重也減輕大約10磅(約4.5公斤),我對此並不感到驚訝。真正有趣的是,傑伊告訴我,他每天早上都感到精神抖擻,而且只睡了7小時工作效率反而更高。他再也不必在床上躺8小時,還能利用額外多出的1小時陪伴家人。夜間光照會抑制睡眠調整睡眠最簡單的方法是保持黑暗的睡眠環境。大家都知道在明亮的燈光下很難入睡,你的生理時鐘也不允許,藍光感應會接收到亮光、抑制睡眠並使你保持清醒。但是,光譜中的其他顏色(特別是橙色和紅色)則比較不會抑制睡眠。注意你在晚上所接觸到的光線類型。我們不可能回到黑暗時代,也不能在日落之後關掉所有的燈光。但是,管理好夜間光照,對改善睡眠和保持健康確實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你發現自己對光特別敏感,請嘗試使用眼罩,也確保眼罩的舒適度,在你翻身時會固定在原位。如果太緊,早上可能會感覺耳朵疼痛,合適的眼罩可以改善你的睡眠品質。青少年和睡眠青少年尤其容易受光照影響而破壞自身晝夜節律。他們比較有可能在晚上熬夜,不只是因為功課或其他活動。也有研究顯示,青少年對光線非常敏感,這代表晚上暴露在強光之下,會延遲他們的睡眠、降低褪黑激素的分泌。我們至少可以做2件事來幫助我們的孩子。首先,可以在傍晚提早準備晚飯,好讓他們在睡覺之前空腹,也比較有可能在晚餐後3至4個小時入睡。同時,我們還應該教育他們黑暗和睡眠的重要性,在寫功課時,也許可以為他們打造一個有助於睡眠的環境,包括書桌上的聚光燈或檯燈,可以照亮桌子,但不會照到他們的眼睛。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邁克・高曼(Michael Gorman)對老鼠和光照進行一項簡單的實驗。晚上他在老鼠窩裡開了很暗的燈,比許多人家中用的典型夜燈更暗,幾乎相當於電視、電話或類似產品的指示燈所發出的昏暗光線。令人驚訝的是,即使對這種昏暗的光線,老鼠也非常敏感,牠們的睡眠週期也受到影響。根據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薩默・哈塔爾(Samer Hattar)實驗室的最新研究顯示,即使是來自無害光源的昏暗光線,也會影響動物的睡眠和晝夜節律。雖然尚未針對人體進行嚴格測試,但據說許多人真的對昏暗的光線非常敏感,使用眼罩、或在光線完全無法滲透的黑暗房間裡,會讓他們睡得更好。如果你在半夜醒來喝水、或去上洗手間,開燈絕對會讓你更難以入睡。盡量減少光照,在床旁邊放一杯水,這樣你就可以省了這一趟。或者,萬一你需要上廁所,放在床邊的手機正好可以派上用場,用手電筒功能照亮地板,也能幫你找路。我總是在床邊放一杯水。有些人認為,如果在半夜喝水,會很容易再次醒來。事實上,你喝的水又不超過幾盎司,而且忽視口渴信號才是更糟糕的,喉嚨乾可能正是你半夜醒來的原因。微幅調整照明,你可以睡得更安穩我並不是建議整晚都待在黑暗的房間裡,直到我們上床睡覺。有許多技巧和產品可以幫助我們減少暴露在藍光下。例如,在晚上關掉天花板吊燈,改用檯燈。像廚房和浴室這些房間,調光器開關很好用,可以幫助減少四周環境的光線,甚至還有照明設備可以設定燈光在一天不同時段關閉和開啟。這些策略對青少年和成年人都有好處,是減少夜間居家照明簡單的解決方案。設法讓自己夜夜好眠良好的睡眠可確保第2天有更好的表現。在你休息時,生長激素的分泌會增加,使大腦和身體恢復活力,也使你保持最佳的晝夜節律。良好的睡眠也會增加早上皮質醇的分泌,有助於提高警覺性,同時平衡你的飢餓和飽腹激素,幫助新陳代謝。最重要的是,良好的睡眠可以調和體內所有的生理時鐘,使你全身運作處於最佳狀態。如果你一直無法睡個好覺,或是時常半夜醒來,不妨試試下列方法:調低室內溫度身體必須在夜間冷卻下來才能入睡。最好將臥室溫度降低到20°C區間或以下,讓皮膚感覺更涼爽,如此一來,血液會流向你的皮膚,讓皮膚保持溫暖,由於血液從身體的核心流出,因此核心體溫可能會下降,會使你更容易入睡。如果無法控制家裡的自動調溫器,不妨在睡覺前淋浴或洗個熱水澡,熱水也會迫使血液流向皮膚,遠離身體核心。有些人會在入睡幾小時之後被熱醒。試試不同的毯子,找出最適合自己用的。如果毯子不是罪魁禍首,檢查一下床墊。泡綿床墊以能夠吸收熱量聞名,在最初的幾個小時,泡綿床墊其實可以幫助身體降溫,但之後會將熱量反射回身體,讓你保持溫暖。書籍介紹書名:用生理時鐘,養出好健康:生醫權威的8/7/12作息法則,助你有效減重、日日好眠、精神飽滿作者:薩欽.潘達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20/06/11作者簡介/薩欽.潘達Satchin Panda, PhD世界知名生醫研究所,索爾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醫學家、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晝夜節律生物學中心(Center for Circadian Biology)創辦執行委員、皮尤學者(Pew Scholar)。潘達博士是研究生理時鐘對行為、生理機能及新陳代謝的權威專家。曾獲美國年齡老化研究協會(American Federation of Aging Research)中生代成就獎。延伸閱讀: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已經是世界第一!胃腸肝膽科醫師:早餐我絕不吃的4種食物
-
2020-07-22 橘世代.時尚橘
「墨鏡護眼」也得選對顏色,黑色不是最好的護眼鏡片
疫情趨緩,晴朗天氣就想出外走走,但近來紫外線指數偏高,要兼顧護眼和時尚美感,墨鏡是一個好選擇。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建議,紫外線和藍光都會傷害眼睛,雖然黑色墨鏡很時尚,但是現在研究顯示,黃棕色的墨鏡兼具抗紫外線和藍光的效果。另外,玩具墨鏡的那種色素鏡片,完全不能抗紫外線,卻會使瞳孔放大,加重紫外線和藍光眼睛的傷害。呂大文表示,可見光當中包含很多種顏色的光,有紅橙黃綠藍靛紫,其中對眼睛影響最大的是紫外線,其次是藍光。如果眼睛沒有防曬,紫外線穿過水晶體的時候被吸收,長期累積會產生白內障,另外眼睛若長期暴露於藍光,則會導致黃斑部病變。呂大文提醒,一般人都知道要遠離紫外線,但其實避掉紫外線之後,藍光會被加強,藍光的屏蔽卻很容易被忽略。雖然黑色墨鏡很時尚,但是黑色對藍光抑制效果有限,如果戴墨鏡的目的是保護眼睛,呂大文建議,根據目前研究證據,最好選擇黃棕色的墨鏡,可以同時對抗紫外線和藍光。即便在室內,如果鏡片也有淡淡的黃棕色,也有助於保護眼睛免於室內光和3C產品的藍光傷害。至於鏡片,則要以光學鏡片為優先,比較不會傷害眼睛。呂大文表示,玩具式的墨鏡並非光學鏡片,而是色素染色的塑膠鏡片,這種鏡片光學品質不好,看東西會扭曲,對眼睛有害。而且,這種鏡片不但抗紫外線能力不夠,還會因為戴了以後瞳孔放大,導致更多紫外線和藍光進入眼睛,導致更嚴重的傷害,可能比不戴還糟。呂大文提醒,強烈的陽光經過海水、玻璃、雪地的折射,高強度的紫外線可能從各種角度照射進眼睛,這時如果沒有做好眼睛的防護,可能導致畏光、流淚、異物感、睜不開眼、視力減退等急性角膜燒傷症狀。一般墨鏡都只有遮蔽正前方,如果夏天到海邊玩,建議要選擇更大面積、可以遮蓋到眼睛側邊的鏡片。|夏日精選延伸閱讀。濾藍光鏡片怎麼挑?偏黃,才管用。50+更要防曬!如果防曬係數選錯,熟齡肌越曬越老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14 科別.皮膚
整天待在辦公室也要防曬?皮膚科醫師建議至少擦這係數
待在辦公室裡也需要防曬嗎?其實如果坐在窗邊,室外陽光長波UVA可以穿透玻璃,某些室內燈源也有讓人變黑的紫外線,長時間暴露於藍光之下,也會使膚色變暗。皮膚科醫師建議,即便整天待在辦公室,雖不用高係數防曬,但可能還是需要使用大約SPF30,PA++的防曬品。最常見防曬標示SPF是針對UVB的防曬係數,PA或PPD則是針對UVA的防曬係數。UVA穿透性比較深,會促使皮膚老化,UVB則會導致表面曬紅曬傷,反覆曬傷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兩個都要防。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說,研究發現,日光燈等可見光中的藍光,也會引起膚色變暗,而且持續時間更長。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表示,上午10點到下午2點的紫外線最強,如果座位在窗邊,也會受到長波UVA的影響。另外,某些室內燈源也有會讓人變黑的紫外線,其中鹵素燈與投射燈的紫外線最強。如果室內不防曬,長期下來還是可能會變黑,建議至少擦SPF30,PA++的防曬品。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紫外線UVA會活化黑色素細胞,變成黑色素,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即便不追求白皙,還是建議應該做好防曬。蔡呈芳表示,一般人在攝氏18度以內環境不會流汗,大約攝氏20度才開始會流汗,若在冷氣房、沒流汗,其實不太需要補擦防曬,如果比較容易流汗的人,最好選擇防水的防曬品,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提醒,防水型防曬乳的測試是撐超過80分鐘就過關,所以還是建議,超過80分鐘仍要補擦。
-
2020-07-14 科別.皮膚
經常SPA三溫暖害你長斑!醫師提醒8生活習慣都NG
在保養通路上,除斑、褪斑的產品一直是最暢銷的商品之一,可見得斑真的是女性美麗的心頭大患, 要預防斑點形成,必須要知己知彼,才能夠有效對抗。為什麼有的人容易長斑,有些人卻不容易長斑呢?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斑的形成有個人體質以及家族遺傳體質的影響,不過皮膚上的斑斑點點,最主要還是和紫外線有關,其中惱人的曬斑、老人斑和雀斑,都跟紫外線有關;此外,少數的斑點和化妝品有關,而有許多女性的斑點則是和荷爾蒙有關。壞習慣1:不做防曬日光中的紫外線是造成斑點最主要的原因,因為黑色素其實是保護人體免於遭受紫外線傷害的保護機制,只要皮膚曬到紫外光,黑色素細胞就會啟動其中的酪氨酵素,酪氨酸會轉化為黑色素來對抗紫外線對皮膚的破壞。若曝曬時間不長,產生的黑色素可經由皮膚的新陳代謝自然分解排出,但若是曝曬時間太長、陽光太強,產生的黑色素過多,皮膚的新陳代謝無法將黑色素代謝排出,黑色素就會從基底層往上浮在皮膚表皮層,可能形成黑皮膚,也可能形成不均勻的皮膚色斑。壞習慣2:以為有擦防曬,就不怕陽光 因防曬乳主要還是以防紫外線B光跟A光為主,而且防曬乳無法百分之百阻隔紫外光,例如以SPF15的產品來說,大約可隔絕93%的紫外線B光,但還是有7%的紫外線B光會進到皮膚;SPF30的防曬品能阻隔97%的紫外線B光,但還有3%的紫外線B光無法阻隔。所以,選擇防曬產品時,除了選擇SPF防曬係數外,最好選擇有物理性防曬的氧化鋅或氧化鈦的產品,皆具有反射紫外線的作用,但缺點是這種防曬品比較悶熱。壞習慣3:經常SPA三溫暖許多人喜歡享受SPA三溫暖,想要增加新陳代謝,逼出汗水「毒素」,加強排毒或是加速減重,很喜歡到蒸氣室、烤箱排汗。蔡呈芳提醒,熱會活化皮膚黑色素,而且烤箱會有紅色線,會使肝斑增生。除了三溫暖烤箱,天氣冷的時候,很多人喜歡開著電暖爐直接照著取暖,這種熱傷害會產生「火逼性紅斑」,火逼性紅斑可能會使皮膚裂開,而且產生的紅斑不容易退掉,少數患者還可能形成皮膚癌。壞習慣4:使用來路不明的化妝品有些人的皮膚看起來臉部感覺黑黑的,仔細看皮膚底下有網狀色素沈澱,臉看起來花花的,這種稱為「化妝品中毒斑」,主要是因為化妝品的品質不良或是原料不純。壞習慣5:過度美白很多人竭盡所能使用美白產品,甚至自己使用號稱可以美白的偏方,不過黑色素細胞在人體內有一定的保護功能,過度使用美白產品超過黑色素細胞可耐受的程度,可能反而破壞黑色素細胞,造成皮膚脫色。壞習慣6:過度使用平板電腦、手機等3C產品藍光引起的色素斑顏色雖然不深,但是非常持久,很難消除。雖然電腦等3C產品的藍光強度是否強到會引起皮膚的色素沈澱尚不清楚,但還是提醒喜歡沒日沒夜使用3C產品的人要小心。壞習慣7:自行使用避孕藥等含荷爾蒙的藥品含荷爾蒙的藥物可能會使皮膚產生黯沈或黑斑,如某些避孕藥含的黃體素較高,可能會增加皮膚黑色素生成,因此,建議必須使用含荷爾蒙的藥物時,一定要請醫師針對體質開立藥物,千萬不要自己買來服用。壞習慣8:熬夜不睡當心內分泌失調不少女性到了30、40歲時,臉上顴骨突然出現了斑點,而且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黑,用蓋斑膏都遮不住。顴骨斑算是「肝斑」的系列,也被稱為後天的太田母斑,是因為荷爾蒙的影響,或是高熱溫度等刺激,引起黑色素細胞增生。不少患者努力治療不僅毫無起色,還越來越嚴重,一來是因為顴骨斑的黑色素必須用雷射才能破壞,二來若常熬夜使內分泌失調,也會使黑斑惡化。延伸閱讀: 白天用美白產品會反黑? 常見成分使用時機一次搞懂 戴口罩就不用擦防曬? 專業皮膚科醫師提3點建議
-
2020-07-12 科別.皮膚
正確使用防曬乳 皮膚科醫師:卸除防曬乳別用卸妝棉
放暑假了,高溫抵擋不了出去玩的決心,上山下海、尋幽踏浪之際,你是否備妥因應環境變化的方案?不想出遊帶回一身「紅豆冰」、曬到皮膚脫皮發紅變黑,甚至脫水、遭雷擊引發致命危機,出門前多一分常識與準備,才能讓每趟遊程畫下完美句點。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不過,今年氣溫飆高,紫外線指數也不容小覷,藥粧店裡琳琅滿目的防曬品,到底該怎麼選、怎麼擦、怎麼卸?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說,現在疫情期間出門有戴口罩和帽子,他就不擦防曬,但如果知道自己會在大太陽底下走路,還是會擦防曬。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表示,她只要出門必擦防曬,因本身非敏感性膚質,物理性或化學性防曬都可以擦,如果擦化學性防曬,就會注意要在出門前20到30分鐘擦。UVA讓人老 UVB讓人黑、罹癌最常見防曬標示SPF是針對UVB的防曬係數,PA或PPD則是針對UVA的防曬係數。蔡呈芳表示,UVA穿透性比較深,會促使皮膚老化,UVB則會導致表面曬紅曬傷,反覆曬傷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簡而言之,UVA令人老,UVB令人罹癌,兩個都要防。蔡呈芳表示,化學性防曬吸收光波之後再重新釋放,是對特定波長選擇性的防護;物理性防曬透過物理顆粒反射光波,無差別地擋掉各種波長,比較全面。現在有研究發現,日光燈等可見光中的藍光,也會引起膚色變黑,而且持續時間更長,現在有些新的物理性防曬成分,進化到連藍光都可防。選擇高係數 以免擦不足量廖怡華表示,她自己都擦SPF50的高係數防曬品,因為SPF係數標準測試是每平方公分塗抹兩毫克,大約是一個手指尖的量擦整臉,廖怡華表示,很多人不會擦到這麼足量,所以寧可選高係數,才不會因為用量不足,讓防曬效果打折扣。如果想達到防曬品標示係數的效果,建議要以一個指尖的量擦臉,一個指尖的量擦脖子。廖怡華表示,平常在醫院工作,整天不外出,也不太會流汗,所以她不會補擦防曬;如果有外出或流汗,就一定會補擦。她說,一般型的防曬遇到汗水或水,都會流失,所以只要流汗就要補擦,建議在戶外至少兩小時要補擦一次,補擦前記得把皮膚擦乾。防水型防曬 照樣要補擦到海邊戲水或容易流汗的人,廖怡華建議選擇防水型的防曬乳。如果能正確補擦防曬,再善用有UPF認證的衣帽或陽傘等物理性遮蔽,基本上不太會曬黑。但千萬別以為擦防水防曬乳就萬事俱備,因為防水測試是撐超過80分鐘就過關,所以建議80分鐘就要補擦。各種防曬係數測試可信嗎?蔡呈芳表示,目前台產防曬品是塗在塑膠片上測試,並不能模擬皮膚有毛孔、會收縮的情況。國外生產的防曬品則是以人背測試,比較能忠實反應實擦情況。消費者選擇的時候,可以留意其測試方法,再按照自身需求及產品所建議的方式擦,通常都有一定效果。卸除防曬乳 別用卸妝棉至於防曬品質地,蔡呈芳和廖怡華都覺得,無論水狀、凝乳狀、噴霧都無妨,重點是正確使用、補擦。要提醒的反而是防曬品和卸妝品都可能引起過敏。蔡呈芳表示,相較於化學性防曬,物理性防曬主成分不太會引起過敏。但是防曬品還有界面活性劑、香料、防腐劑、殺菌劑,有些防曬品為了讓效果更全面,會同時有物理性和化學性成分,這些次要成分通常才是過敏原。廖怡華說,理論上,防曬乳用界面活性劑就可以洗除,所以她只用洗面乳、以手指在臉上畫圈,絕對不用洗臉機或卸妝棉摩擦,以免傷害皮膚角質這個重要的保護層,反而變成敏感肌。防曬卸過頭 最怕傷害角質蔡呈芳表示,理想的防曬是一個清爽透氣的膜,不被皮膚吸收、不容易流失、可以隔絕光線、能夠洗得乾淨,這是很困難的技術。如果防曬卸過頭會破壞皮膚保護層,很多人洗完臉感覺乾乾澀澀,不是因為太乾淨,是因為太刺激,讓皮膚中的蛋白質都變硬了。另一方面,若沒洗乾淨,防曬成分殘留在毛孔又遇到油脂,會導致粉刺、毛囊發炎等問題。有些防曬品乾脆直接添加去粉刺成分,這種成分會去角質,結果讓該留在體外的防曬成分被身體吸收。蔡呈芳提醒,如果卸防曬之後,皮膚感到乾燥、發紅、緊繃,甚至紅腫、脫皮、發癢,就要趕快找皮膚科醫師協助,並且重新檢討所用的防曬和卸妝產品。
-
2020-07-05 科別.眼部
「直線」看成「歪線」?小心老年黃斑部病變
一名60多歲設計師近年視力下降,使用工具尺畫草圖,直線怎麼看都是歪線,就醫確診為老年黃斑部病變,幸在接受抗血管新生因子注射療程後,視力慢慢從0.2恢復到0.7。眼科醫師呼籲,平時應多吃深綠色蔬菜,50歲以上民眾則應每年接受一次眼科檢查,才能保護好靈魂之窗。隨年紀增長 感光細胞凋亡黃斑部位於眼球正後方的視網膜中心處,具感光功能,是視覺最重要的區域。台中榮總眼科部主治醫師林俊賢表示,若將眼球比喻為照相機,視網膜是底片,黃斑部就是控制成像效果,當黃斑部出問題,可能引起視力下降或視覺變形。但隨年紀增加,除了黃斑部的感光細胞會凋亡,協助眼球排出代謝廢物的視網膜色素細胞層也會退化。當代謝廢物沉積成「隱結」,視網膜得不到養分,容易生成不健康的構造——新生血管。林俊賢說,當尚未有新生血管生成時,被歸類為「乾性病變」,對視力的影響較細微,注意防曬、適量多補充葉黃素及深綠色蔬菜可延緩惡化。但當新生血管生成且破裂,會產生黃斑部水腫或出血,又稱「濕性病變」,此時若未及早治療,嚴重恐使視力降至0.1以下,有失明危險,有必要治療。病變因子 三高、抽菸、紫外線前述病變均因好發於55歲以上民眾,又被統稱為「老年黃斑部病變」。危險因子除了年齡,也包括紫外線曝曬、抽菸、三高、以及家族史等。外界認為3C產品的藍光也會造成黃斑部病變,但林俊賢說,目前未有直接證據,其傷害仍以乾眼症、白內障與近視加深等有關。老年黃斑部病變可自我察覺嗎?林俊賢建議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評估工具,輪流交替遮單眼注視方格,一旦線條會扭曲或視野出現中央黑影,就應該要接受眼科檢查與診斷。及早密集治療 能維持視力目前針對濕性的老年黃斑部病變治療共識為使用「抗血管新生因子(Anti-VEGF)」的眼內注射劑,與傳統的雷射治療相比,較無視網膜結疤的副作用。林俊賢說,若能及早並密集用藥治療,藥物反應佳,較有機會能維持視力在不錯的程度,且可隨治療效果來延長治療間隔,慢慢降低回診的次數。反之,若拖延或不定期治療回診,藥物反應會比較差,若效果實在不好,就得再考慮使用光動力療法進行輔助治療。有病人會怕在眼內打針,拖到有症狀才回診。林俊賢強調,上針前都會點麻藥,且症狀回穩後就有機會拉長回診打針的時間,「不然等同前功盡棄。」過去針對老年黃斑病變,健保僅給付一眼最多7針的抗血管新生因子,其餘需自費。不過今年6月起,每人每隻眼睛至多可給付14針,減少患者經濟負擔。
-
2020-07-02 科別.精神.身心
睡回籠覺 影響生理時鐘 恐致失眠
許多民眾都有睡回籠覺的習慣,特別是家庭主婦送完小孩後,終於有自己的時間,有些媽媽會選擇再睡一下,醫師提醒,睡回籠覺的習慣,恐大大影響生理時鐘,身體內分泌系統也可能因此混亂,進而影響睡眠品質,嚴重將會導致失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守宏表示,連續的睡眠與片斷睡眠相比,連續性睡眠的品質遠優於片斷性的睡眠。睡眠結構分為非快速動眼期以及快速動眼期,入睡後,會先進入到非快速動眼期,非快速動眼期分一到三階段,睡愈久進入階段愈後期,身體也愈放鬆,睡眠時間超過90分鐘後,則會進入到快速動眼期。黃守宏說,睡醒後,再睡回籠覺,需要再花時間重新進入睡眠結構,每個人回籠覺的時間不一,若一睡就是一個多小時,此時再醒來,身體將會比沒有睡的狀態還要累,主要是進入到深層睡眠後,身體分泌褪黑激素幫助放鬆身體,此時又醒來,等於打亂生理時鐘,長期下來就會使身體處於混亂的狀態,連帶影響原本睡眠時間的睡眠品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周百謙表示,若要睡回籠覺,建議以30分鐘為限,與午睡時間一樣,不能太長,不過出現回籠覺的行為,也得思考是否是正常的睡眠品質不佳導致,常見的因素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焦慮或手機成癮症,若發現白天常常想睡,可以尋求醫師的幫助找出原因。黃守宏說,睡前滑手機「最傷睡眠品質的習慣」,手機的藍光會阻止腦部分泌褪黑激素,加上手機提供大量的資訊,會讓大腦轉個不停,影響睡眠品質,因此,睡前30分鐘,最好不要用手機好好放鬆。
-
2020-06-08 科別.眼部
轉動、按摩眼球護眼?眼科醫揭5個你以為護眼的真相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3C看久了,眼睛好酸澀!很多人都會想說,來做個眼球操舒緩眼睛疲勞,還能矯正視力、散光、老花等好處。事實上,這些「護眼偏方」,都無助於改善各種視力問題,還可能導致視網膜剝離的風險!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護眼達人陳瑩山指出,近年來受到歡迎的「眼球操」,宣稱只要轉動眼球、轉換焦點、按壓眼睛,就能夠活化眼睛、改善視力,甚至讓視力恢復1.0。但早在2005年眼科期刊《小兒科及斜視雜誌》研究中早已證實,眼球操並沒有改善視力的功能,僅能透過眼球遠近交替方式來幫助眼睛睫狀肌放鬆,短暫消除眼睛的疲勞而已。但無法使已經拉長的眼軸長度變短,也不能改變水晶體的狀況,更不能逆轉老化,所以,並不能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等問題,當然更不可能改善白內障、青光眼與飛蚊症,大眾不應期待過高。眼球操原理1 轉動眼球陳瑩山說明,眼球操建議每天讓眼球快速轉動幾分鐘,就能矯正視力,並增加眼部血液供應,改善白內障和青光眼。事實上,卻容易造成眼睛痠、麻、脹、痛,進而增加疲累感;對於高度近視者(大於600度),則會明顯引起不適感,或出現看不清楚的狀況,還有視網膜剝離的風險,請務必小心。眼球操原理2 針孔眼罩此外,眼球操訴求配戴針孔眼罩或墨鏡看物品,就能改善對焦,甚至直接刺激視網膜和大腦,有助於視力恢復。事實上,利用針孔眼罩看東西,確實可以幫助短暫看清物體,但無法幫助改善視力。他提醒,隨便拿張紙戳個洞試看看,拿下來還是看不清楚的,別被騙了。眼球操原理3 遠近調節而遠近調節練習,則是讓眼睛盯著來回伸縮的手指或手拿字卡,讓睫狀藉由遠近調節,改善近視或老花眼。陳瑩山說,老花是自然老化現象無法逆轉,該練習最多是幫助睫狀肌稍微放鬆,但無法讓已彈性疲乏的睫狀肌、水晶體恢復原本的調節力。而現代人普遍用眼過度,睫狀肌已過勞,不如讓眼睛多休息。眼球操原理4 光線明暗此外,面對太陽練習,閉上眼30秒、用手摀住30秒,或改換手電筒照射眼部,可提高夜間視力品質。他則斥責,夜間視力和視網膜桿狀細胞多寡有關,此舉無助夜間視力提升,反而可能導致光線灼傷眼睛,誘發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嚴重時甚至可能失明。眼球操原理5 按摩眼球而利用眼睛按摩替眼睛「紓壓」,陳瑩山提醒,這方法不僅效果有限,還可能存有極大風險。臨床上也常發現,為了想要透過按摩來舒緩眼睛疲勞,未注意按摩位置與力道,結果造成視網膜剝離、水晶體受損等狀況不勝枚舉。他呼籲,給予眼睛最好的呵護,就是讓閉上眼休息不讓光源進入,讓眼外肌、瞳孔肌、睫狀肌等肌肉放鬆;再忙的工作,都得多起身走動,讓眼睛看看遠方,都比做眼球操來的有效果。陳瑩山提醒,眼睛十分脆弱,在嘗試或使用任何眼睛相關產品、方法之前,建議詢問專業眼科醫師,以免造成不可逆的眼睛傷害。(圖文授權提供/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4種人最易長針眼! 要冰敷、熱敷醫師告訴你關鍵 3C過度使用傷眼! 抵抗藍光這樣做才有有幫助 
-
2020-05-30 橘世代.時尚橘
濾藍光鏡片怎麼挑?偏黃,才管用
到了一個年紀開始出現老花,看遠又要看近;去配個眼鏡,店員一會兒推薦「抗UV」,一會兒又推銷「抗藍光」。鏡片到底該怎麼選?才能看得清楚又保護眼睛,真是讓人霧煞煞。眼睛有一個蛋白質組成像雙凸透鏡的水晶體,能使光線透過並且聚集在視網膜。但到了40歲左右,因調節能力變差,水晶體彈性變小,再加上睫狀肌長時間工作出現疲乏,開始出現老花,看近物變得模糊,因此需要配戴眼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副院長蔡景耀表示,配戴眼鏡的功用一個是屈光矯正,以治療近視、遠視、散光或是老花眼等看遠看近的問題;另一個則是利用偏折或濾光的方式來遮蔽、改變光線。有些人會選擇配戴多焦鏡片,上方看遠、下方看近,希望能夠一副搞定。但蔡景耀說,通常原本近視度數就已經300度以上的民眾才建議選配多焦鏡片。他表示,多焦鏡片雖然方便,但從上到下分為「看遠區」、「看近區」,中間則為「中距離漸進區」,製作上,便會在中間漸進區的左右兩旁,會產生影像扭曲的「盲區」,容易頭暈等出現不適應的情形。因此若不是有特別看近和看遠需要矯正的情況,建議還是準備兩副眼鏡,分別看遠、看近。另外,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發出的藍光能量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高雄長庚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提醒,許多人會選配抗藍光的鏡片,但通常只有塗上一層薄膜,僅能折射從四周來的藍光,對於3C產品「直射」進眼睛的藍光較無過濾效果。他建議可以選配偏黃的鏡片,才能有效過濾藍光。除了3C產品所發出的藍光,戶外陽光的紫外線也會導致水晶體提早硬化,因此到戶外活動建議配戴太陽眼鏡。但蔡景耀提醒,太陽眼鏡不是塗黑就好,最重要的是選擇通過CNS檢驗標準的抗UV太陽眼鏡。他解釋,雖然塗上黑色或灰色的眼鏡,可擋掉大部分可見光,但對於不可見的紫外線卻沒有過濾效果。加上眼睛在暗處瞳孔會放大,因此若是戴上只有塗黑卻沒有抗UV效果的眼鏡,反而會因為瞳孔放大,讓更多的紫外線進入眼睛而造成傷害。眼睛是靈魂之窗,就算年紀漸長仍要好好保養,選對鏡片才能看得清楚,保護好眼睛。【延伸閱讀↘↘↘】。眼球動一動/宅在家太久,小心3眼疾找上門!。血糖失控竟成為「眼睛」殺手 醫:務必牢記三個「防盲」觀念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4-24 橘世代.健康橘
睡前忌洗澡? 醫師推9招找回一夜好眠
女性年過50歲進入更年期後,時常有失眠問題。花蓮門諾醫院表示,隨年齡增長,深層睡眠時間變短,且更年期易有熱潮紅問題,常睡到一半體溫升高、冒汗,從睡夢中驚醒,若熱潮紅很厲害的話,可找醫師看診,短期使用藥物改善熱潮紅現象。身心科醫師更提供9招做法,找回一夜好眠。門諾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王志弘表示,女性更年期容易有熱潮紅現象,主要症狀為上半身出現突然的火熱感,並伴隨有心悸和盜汗,時間持續約3至5分鐘,原因可能是與血液中雌激素低、黃體素突然大量釋放有關。更年期還有可能影響心情,產生焦慮、緊張和壓力,產生慢性失眠的現象;有些人體重增重,或是舌頭肌力下降,睡覺時往後倒,產生睡眠呼吸中止情形,同樣影響睡眠。一天應該要睡幾小時才夠?身心科醫師鍾德表示,睡眠會隨著年齡增長而縮短,因人而異。好的睡眠品質,可保養大腦功能,讓學習、記憶更好,但睡眠品質差時,健康與生活品質下降,還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失調等問題。醫師鍾德建議,只要遵守以下9項做法,可幫助找回一夜好眠:1.白天盡可能少喝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咖啡因對人體來說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如果有失眠的人,不建議飲用咖啡、茶、可樂等這些飲料,因為停留在體內的咖啡因有時比想像中還長,會影響晚上睡意。2.忌白天躺床及過度晚睡熬夜,盡可能在晚上11點前固定時間就寢,白天不躺床或閉眼休息太久,午睡最好不超過30分鐘。3.睡前1小時減少玩手機、看電視、用電腦,螢幕含有藍光光線,這些光線進入眼睛刺激大腦後,會降低褪黑激素,反而讓人保持清醒。4.睡前2小時內忌洗熱水澡及激烈運動,否則會喚起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及人體中樞體溫升高,會影響睡意而延後入眠的時間。如果睡前要洗澡,建議以淋浴方式,水溫不要太冷或太熱。5.睡前1至2小時避免吃宵夜或晚餐吃太飽,睡前進食會增加胃酸分泌,易增加胃食道逆流的風險;也會導致胃排空及消化時間增加,進而影響睡眠。如果肚子餓,以清淡及少量的食物為主。6.不過度依賴喝酒助眠,酒對中樞神經來說具有抑制效果,的確可以幫助入睡,但酒精退了後,反而更清醒,就算入睡容易淺眠及中斷。另長期飲酒助眠,反而增加失眠嚴重性及增加酒精依賴風險。7.忌躺床思考及計畫事情,床不應該是用來反省今日或計畫明日的地方,在床上思考及計畫事情,容易導致焦慮而影響睡眠。8.未經醫囑自行服用助眠成藥或安眠藥,未經專業精神科或睡眠專科醫師評估,自行服用助眠藥物,對於失眠改善的效果不一,且易造成對於安眠藥依賴,拖延失眠病情。9.若躺床超過30分鐘仍沒有睡意,建議起身離開床,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如溫柔光線下看書、聽音樂、或散步等,等到有睡意再回到床上睡。【關於更多「睡眠」精選特輯↘↘↘】。如何讓肌肉休息?睡眠品質是關鍵!。想睡得更好 上床前做對3件事。圖解運動/1分鐘!舒緩睡醒痠痛,躺床就能做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4 科別.眼部
影/居家檢疫滑手機頻追劇 女子打瞌睡手機砸眼險盲
-->一名年輕女子從日本回來居家檢疫14天,沒事只能滑手機、狂追劇,結果在床上正躺、仰面以手機看節目,累得打瞌睡、手一滑,手機不偏不倚砸到左眼,造成嚴重的玻璃體出血與黃斑部出血,視力模糊,隔天檢疫期滿趕緊求醫。大仁科技大藥眼科副教授洪啟庭表示,患者經治療左眼最佳矯正視力稍微回到0.05,提醒民眾夜間在床上滑手機,最好坐起來,保持至少40公分以上距離,不至於造成近視與老花度數、甚至眼壓的快速增加,且儘可能開室內大燈,相對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每天使用手機的總時數不要超過4小時,以減少手機帶來的病變。洪啟庭表示,今年三月底收治一名完成居家檢疫14天後的26歲女性,剛從日本返國,自述左眼視力突然嚴重降低,初步檢查結果,病患雙眼約為300度近視,但右眼可配鏡矯正到1.0,左眼只能矯正到0.01,將近失明狀態,且雙眼立體感消失。左眼出現嚴重的玻璃體出血,遮住視網膜與視神經,角膜沒有破裂。患者說,居家檢疫因為太無聊,除了睡覺外,每天幾乎以滑手機和手機追劇來打發時間。白天玩手機,夜深人靜仍無睡意,甚至還會關大燈、不戴眼鏡下玩手機,距手機螢幕只25公分的距離。在居家檢處結束前一天,她仰躺且以雙手握住手機、面對螢幕觀看韓劇,看著竟不小心打起瞌睡,握手機的雙手突然一鬆,手機直接以自由落體的速度,撞擊臉部,正好打到左眼。一開始眼冒金星,隔天早上左眼出現嚴重的視力模糊,隔離一期滿,立刻就醫。洪啟庭表示,患者的視網膜與黃斑部下出血經治療,左眼最佳矯正視力稍為回到0.05,目前仍在持續觀察中,不過可能需要一段很長的治療時間。但此類出血可能不容易消失,而縱使血塊消失後,非常容易結疤而形成永久性失明,預後不甚樂觀。洪啟庭與日本跨國性研究發現,每使用1小時手機的疲勞程度,相當於使用3小時的桌上型電腦。這個案例是手機撞擊眼睛所造成的視網膜病變。建議睡前滑手機時,一旦有睡意,最好立刻關燈就寢,不僅可以避免繼續使用手機後,睡意全無與衍生的失眠,最重要的是避免打瞌睡時,手機不慎滑脫撞擊眼睛,造成眼睛嚴重病變、甚至一輩子失明的終身遺憾。洪啟庭提醒,夜間在床上滑手機,最好坐起來,或是背後貼著枕頭,保持適當距離至少40公分以上,不至於造成近視與老花度數、甚至眼壓的快速增加。而且儘可能開室內大燈,相對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每天使用手機的總時數不要超過4小時,以減少手機帶來的病變。
-
2020-04-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只要1滴血…12分鐘檢測新冠病毒 靈敏度達90%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各國亟需即時檢測產品。科技部「研發成果萌芽計畫」支持的柏勝生技今天宣布,已成功開發新冠病毒檢測設備,能在12分鐘內快速完成檢測。且上周在丹麥醫院執行初步臨床驗證,靈敏度高達90%,預計5月取得歐盟認證。柏勝生技的國際團隊,結合台灣IT產業優勢,以藍光光碟機為基礎,設計開發可攜式醫療檢測平台BluBox,搭配微流道生物檢測碟片ViroTrack,攜帶與操作十分便利,適合用於機場、港口等第一線防疫場所使用。柏勝生技表示,此檢測產品僅需受測者一滴血液檢體,不須進行離心等前處理,12分鐘即可取得定量且高靈敏度與專一性的檢測結果,可減低醫檢實驗室負擔。柏勝生技也表示,此血清測試可用於社區回溯與檢測疑似無症狀患者,也可確認病患是否已無傳染力,符合出院標準。柏勝生技說,此產品上周於丹麥第二大醫院(Hvidovre hospital)執行初步的臨床驗證,靈敏度高達90%。下周會在義大利醫院完成更大量的臨床驗證,預計在5月取得歐盟認證。
-
2020-03-17 養生.營養食譜
防疫在家用眼過度 專家有護眼食譜
疫情升溫,民眾減少出門,不少人「宅」在家中追劇、打手遊,眼睛長時間、近距離承受強烈藍光與影像閃動刺激,出現疲勞、乾澀、血絲,視神經與血管易生病變,南投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提醒適當用眼,更要懂得「亮眼ABC」、「黃花3鋅」,靠吃護眼。營養師陳怡瑄說,維生素A能維持黑夜中視覺、滋潤眼睛,從肝臟、蛋黃、牛奶及奶製品、魚肝油,胡蘿蔔、花椰菜、南瓜、芒果、菠菜等深綠或深黃蔬果取得;B群中B1參與醣類代謝,產出能量供給視神經,從糙米、燕麥、玉米等全穀類取得;B2缺乏時易使眼睛乾澀、眼球結膜充血、角膜炎等,B12則可預防視神經傷害,透過牛奶、奶蛋製品、肝臟、蛤蠣和深綠色蔬菜獲取營養素。維生素C則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增加眼睛微小血管韌性和修護細胞,維持水晶體透明度,降低形成白內障,適量花椰菜、青椒、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水果、番茄等深綠蔬菜及水果,可達抗氧化效果。另「黃花3鋅」即葉黃素、玉米黃素、花青素、Omega-3、鋅;陳怡瑄表示,3C藍光恐致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可減輕眼部因藍光傷害,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多吃深綠色、黃紅色蔬果,搭配油脂可提高吸收率。花青素、Omega-3和鋅則減少水晶體、視網膜、感光細胞等傷害,提高對光的敏感度,也改善眼睛疲勞;其中花青素多存在茄子、葡萄等紫紅色蔬果,Omega-3則在深海魚、蝦油脂,鋅在全穀雜糧、堅果種子、動物肝臟、紅肉、帶殼海鮮等。南投基督教醫院則也提醒除了正確營養可保護眼睛,更要適當用眼,每隔15分鐘休息放鬆,有助眼睛健康。
-
2020-03-14 養生.保健食品瘋
補充葉黃素護眼?營養師:這些蔬菜裡就有!3種烹調方式最能吃進完整營養
以前很多人到美國旅遊,經常受托買綜合維生素、維生素C、E等回台,不過現在這些都退燒啦!因為現在最流行的健康保養品非葉黃素莫屬,不只舶來品的葉黃素超夯,在電視購物台中的葉黃素也賣得嚇嚇叫,為什麼葉黃素這麼紅呢?在過去大家都以為「魚肝油」才是保護眼睛最重要的營養品,不過現在大家的營養不缺乏了,魚肝油吃多了反而對健康造成負擔,反倒是在10多年前,美國農業部委託的研究發現,普遍存在植物中的葉黃素、玉米黃素等,對視力特別有幫助,自此的近10年間,有關葉黃素的各項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大家都在研究葉黃素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屏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室組長劉純君表示,類胡蘿蔔素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胡蘿蔔素群(Carotenes),例如α-胡蘿蔔素(α-Carotene)、β-胡蘿蔔素(β-Carotene)和茄紅素(Lyeopene)等,另一類為葉黃素群(Xanthophylls),如玉米黃素(Zeaxanthin)、葉黃素(Lutein)。葉黃素又名「植物黃體素」,在自然界中與玉米黃素共同存在。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是構成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組分,也是構成視網膜黃斑部的主要色素。眼睛的黃斑部是負責中央視力的地方,劉純君說,研究發現,在人類視網膜的黃斑部上有大量的葉黃素聚集,而葉黃素可以吸收藍光等有害光線,有助保護眼睛免受氧化及光線傷害,降低白內障及老化性視網膜黃斑部退化的發生。而葉黃素也是唯一可存在水晶體的類胡蘿蔔素,研究發現,葉黃素的抗氧化能力比過去被認為是最強的抗氧化劑的維生素E還要高出1000倍,因此,也被認為可保護眼睛的水晶體、減緩白內障,甚至還有研究顯示,葉黃素的高抗氧化能力和對抗人體老化及細胞病變癌化等有關,還有研究認為葉黃素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等。劉純君認為,雖然葉黃素確實是人體必須攝取的營養素,但目前市面上的葉黃素製劑,大多被過度誇張可以預防眼睛疾病,事實上,適量食用對健康有助,但過量服用就可能會對肝臟造成負擔。一般建議,每天只要吃到6毫克就夠用,所以,只要到自家附近市場,買便宜的時令深綠色的蔬菜,每天至少吃1碗深綠色的蔬菜,這樣就很充足了。葉黃素是一種脂溶性的物質,不易溶於水,劉純君提醒,但葉黃素很容易被光和熱分解,而且在酸性環境下也不穩定,所以在烹調富含葉黃素的蔬菜時,利用大火、少油、快炒,最能吃到葉黃素的營養。而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在深綠色蔬菜中,例如菠菜、芥菜、地瓜葉、空心菜、綠花椰菜等,或橘黃色的食物,例如南瓜、玉米、胡蘿蔔、奇異果,甚至是在各種蛋的蛋黃中也有少量葉黃素。事實上,葉黃素是一般日常食用的蔬菜及水果中,很容易可以吸收到的營養素,雖然歐美的人士好像常發現有缺乏的情況,但在台灣各種深綠及深黃紅蔬菜水果豐富的環境中,除非是非常偏食的人,否則很少會缺乏。延伸閱讀: 久盯螢幕眼睛痠! 3個常見舒緩行為其實很NG 狂盯3C眼睛乾! 不用人工淚液,日常8習慣也能幫眼睛保溼 滴眼藥水舒緩眼睛疲勞  忽略4件事不但浪費又沒效 
-
2020-03-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睡前忍不住滑手機 醫:3C影響睡眠恐惡性循環
明天是 3月13日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深受失眠之苦,全台失眠人口超過400萬人;根據健保署統計,2018年全台灣處方超過9億顆安眠藥。醫師指出,失眠背後很多原因,其中一項主因,跟使用3C產品有很大的關係。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表示,一般夜晚光線減弱後,大腦中的松果體就會分泌褪黑激素,促進睡眠。現代人使用的3C產品螢幕發出的藍光在進入視網膜後,會被轉換成神經訊號傳至大腦的視交叉上核,經交感神經傳導至松果體,松果體被錯誤通知了「天還亮著」的訊息後,抑制並延後了褪黑激素的分泌,睡意下降。若是在床上使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常常越看越起勁,讓腦袋運轉不停、難以放鬆,會讓人與床產生了錯誤的制約,從「放鬆、睡覺」逐漸轉變為「清醒的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更睡不著,失眠的狀況形成惡性循環。2015年台灣睡眠醫學會曾對「睡前3C用品使用狀況」展開調查,發現20至49歲的族群中,失眠者睡前使用3C產品的比例略高於非失眠者,而且47.3%主觀認為使用3C產品會影響睡眠品質。王明鈺建議,若真的需要在睡前使用3C用品,須離開床上再使用,讓床真正的回復為「放鬆、睡覺的地方」;調整3C產品的螢幕背光,降低藍光的強度,讓松果體促進褪黑激素分泌,增加睡意。身心科醫師周伯翰也表示,失眠跟焦慮、憂鬱、壓力或是身體疼痛有關,如果沒有仔細評估找出背後原因對症下藥,若只開安眠藥給患者,可能會導致安眠藥越吃越重的情形。臨床心理師林詩穎和洪櫻慈也針對有失眠困擾、希望靠自己的力量而非藥物控制睡眠的患者,提供了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透過睡眠的認知行為治療協助找出問題癥結,協助調整想法和行為,營造出成功的入眠經驗,提升自行入眠的自信心。
-
2020-02-09 新聞.健康知識+
沉迷手機 4件事危害健康
智慧型手機基本上就是一台可以放進口袋裡的超級電腦,不可否認它真的很好用,讓人類的日常生活變得更方便;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智慧型手機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對想要減重的民眾來說,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不但可能阻礙進度,更恐傷害身體健康。一項針對1000多名學生的研究發現,連續使用手機超過六個小時者,肥胖率增加43%,也更容易養成其他不健康的習慣。1.步行速度變慢:很多人慢跑時喜歡帶著手機,但一邊走路一邊使用手機,可能會導致步伐變慢,進一步影響燃燒卡路里的總數。所以民眾帶著手機運動時,可考慮用手機播放音樂後放到一邊,專心跑步。2.打亂睡眠周期:減重最重要的習慣之一就是要保持睡眠充足,並在較劇烈運動後適度休息。可惜的是,智慧型手機讓人難以做到這點,因為很多人習慣躺在床上滑手機,至少使用幾個小時才會睡覺。此外,過度接收藍光也會迫使人體分泌更多壓力荷爾蒙。一旦睡眠不足,恐怕會影響負責調整飢餓感與胃口的荷爾蒙,同時讓人變得無精打采,沒有體力去運動。3.導致運動分心:許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到健身房運動時,如果不停查看手機、隨時追蹤一切動態,會讓真正運動的時間變少。這種狀態可以被視為「手機成癮症」。4.讓你壓力更大:由於民眾可以在智慧型手機上查到各種測量數字,對人造成更大的壓力。而在壓力下,人體內分泌系統會受到影響,免疫系統效率降低,讓人體更容易出現慢性症狀。
-
2020-01-11 養生.聰明飲食
油炸食物含糖飲料不只變胖 還會傷害視力
油炸食物及含糖飲料導致肥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風險,但高脂肪食物還會影響視力健康。最近有研究指出,經常攝取不健康飲食的民眾,黃斑部病變的機率比起地中海飲食習慣的人高出三倍。南投醫院眼科主任何建賢說,黃斑部是視網膜中心處的感光區,當黃斑部病變或退化時,視野會出現扭曲、變形或視力下降等症狀,若沒有治療恐導致視力嚴重惡化。用眼過度、工作高度依賴光線、長時間暴露藍光和紫外線、高度近視等因素,都有可能促使黃斑部病變提早報到。美國一項研究針對約1300多人進行18年研究,所有參與者進行2次與飲食相關的調查,研究人員將食物分為29類,研究發現,黃斑部病變晚期患者,多半偏好西式飲食,高風險的食物包含紅肉、奶油、加工食品、脂肪類、高脂乳製品及油炸食品等,這項研究發表在「英國眼科學雜誌」。何建賢說,紅肉、奶油、加工食品、脂肪類、高脂乳製品及油炸食品等食物的攝取對於黃斑部病變的影響,尚待進一步釐清,但建議民眾平時應均衡飲食,可多攝取蔬果,禁菸,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少接觸3C產品,都是視力保健的好方法。南投醫院也引進眼球光學電腦斷層掃瞄儀,能夠提供視網膜黃斑部及青光眼視神經精密檢查,在診斷及治療上更加準確,可即早發現視網膜病變及視神經變化,以利即早治療。
-
2019-12-24 科別.眼部
清大曙光攜手研究藍光 看電視離1.5公尺遠最健康
清華大學周卓煇教授領導的OLED照明團隊與曙光女中科學專題研究團隊,今天揭示電腦螢幕及顯示器對人眼的傷害,並提出配戴黃色鏡片,能夠延長高達8.27倍的電腦螢幕觀看時間並僅降低10%的清晰度;夜間看電視時,以32吋電視為例,若考慮清晰度,在1.5公尺的視距下觀看電視,能兼顧清晰度以及人體健康。現代人使用電腦的頻率與日俱增,眼睛疾病早有年輕化的趨勢,曙光女中學生張家寧、林芝妤實驗不同顏色鏡片對人眼的視網膜可容許最大曝光極限,研究發現配戴黃色鏡片,能夠延長高達8.27倍的電腦螢幕觀看時間,且僅降低10%的清晰度;最差的藍色鏡片僅提升1.1倍、清晰度僅剩一半。針對現在許多人工作離不開電腦,曙光女中學生謝季恩、葉又瑄、張梓榆研究發現,瀏覽電腦螢幕時,螢幕設定為黑底白字、白底黑字或黑底橘字,都不影響鍵盤的清晰度,但將螢幕設定為黑底橘字,再將外在光源更換成橘白光,運用光譜來進行螢幕比對的實測,透過由周卓煇所研發的計算公式「褪黑激素抑制敏感度」來換算,可保護人體褪黑激素的分泌多5倍,護眼多20.2倍。至於夜晚長時間看電視可能會引起眼睛不適等問題,曙光女中學生許雯淇、陳宖姍以32吋電視研究發現,看電視時距離越遠,對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及眼睛視網膜的傷害越小,若同時考慮清晰度,在1.5公尺的視距下觀看電視,能兼顧清晰度以及人體健康。曙光女中學生張彣、任詠薇以豌豆苗作為研究,結果顯示,適當的照光環境,對豌豆苗的生長有顯著提升,重量相較無照光重35%。學生蘇芷榆、黃凱琳、曾家暄、魏榆芳針對酵母菌研究顯示,在不同時段下適當的照光,對酵母菌的產量有顯著提升,其中酵母菌產量在夜晚照光是不照光的4.2倍,且夜晚照光、白天不照光為酒精總產量的最佳條件。周卓煇表示,今年曙光女中學生與清大研究生學習論文的撰寫、投稿、發表,論文皆於OPTIC國際研討會中發表。
-
2019-12-21 科別.眼部
學童點散瞳劑近視增加100度 醫師提醒要注意這三點
南投縣張姓國小四年級學童點散瞳劑一年多,但一年來近視仍加深,家長著急平常沒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為何近視仍持續加深。南投基督教醫院眼科醫師楊舒雲說,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近視度數增加的重要因素,除了點散瞳劑,還得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才能避免度數加深。楊舒雲說, 一般眼科醫師控制近視的方法,開始會給近視的小朋友低濃度長效的散瞳劑(阿托平),再根據孩子狀況調整濃度,阿托平是目前唯一證實具有控制近視療效的眼藥水。不過,如果點散瞳劑超過一年,近視仍增加100度以上,可能是生活習慣造成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才會導致度數增加。她建議家長注意3個習慣,1、近距離的用眼活動,建議不超過30分鐘,每30分鐘的近距離用眼就必須休息5分鐘看遠方,將讓睫狀肌放鬆。2. 叮嚀孩子每節下課都要離開教室,就算在走廊活動也有控制近視的效果,目標是每日戶外運動兩個小時。3. 很多家長不喜歡讓小孩戴眼鏡,覺得只要一戴上眼鏡後度數就會越來越深,這個觀念是錯的,只要近視度數達到100到150以上,建議配戴足度眼鏡,因為沒戴眼鏡反而讓小孩更加近距離用眼,且會用歪頭、瞇眼等方式試圖看清楚遠方目標,對改善近視十分不利。而點散瞳劑治療的學童,在戶外活動時須做好適當的防曬,如戴帽子、變色眼鏡或太陽眼鏡,避免散瞳劑造成的畏光及不適,也能避免黃斑部接觸過多的藍光。另外建議一般民眾外出活動,也都應注意眼睛的防曬。許多家長擔心點散瞳劑會有副作用,但大型研究證實低濃度的阿托平並不會增加眼壓,且醫師在門診會針對持續點用散瞳劑的小朋友安排做眼壓檢測,家長不用過度擔心造成青光眼的問題。如果在有點散瞳劑的狀況下,一年還是增加100度以上,建議讓孩子配戴角膜塑型片來控制近視,角膜塑型片經由特殊的弧度設計,採用最高透氧材質之硬式隱形眼鏡,於夜間睡眠時配戴6至10小時,早上起床取下後可不需戴眼鏡,一般而言近視在500度以下矯正效果較佳,可達到一整天不戴眼鏡的目標,角膜塑型片除了可以讓小孩在白天不用戴眼鏡以外,最重要的是它對於近視控制的效果,目前研究顯示結合低濃度阿托平和角膜塑型片能夠最有效的控制近視。
-
2019-12-13 科別.眼部
40歲鎖匠直視LED燈照成高度白內障 新技術助他重見光明
40歲的李先生是一名鎖匠,因此需長時間單眼直視LED強光,某日察覺眼前出現霧茫茫一片,前往診所檢查確診為白內障,但由於水晶體中央混濁程度太高,前使用傳統光學式檢查設備無法量測到準確的度數,還好搭配最新即時術中測量科技,才得以恢復裸視1.0,順利回到工作崗位。50歲的陳先生為了找回年輕視力,三年前接受雷射近視手術,成功擺脫戴了數十載的沉重眼鏡,但過了幾年,發現自己看電腦螢幕越來越霧茫茫,確診白內障。所幸也透過術中即時測量科技,視力恢復1.0讓他直呼「重回裸視的感覺真好。」白內障是全世界最主要的失明原因,據健保署統計,白內障手術一年近20萬例,彰化秀傳醫院副院長暨眼科主治醫生林浤裕指出,雖白內障最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但近年3C產品盛行,白內障患者年紀也逐漸下降。千萬別等到眼睛真的嚴重惡化再開刀,惡化會引起青光眼甚至失明。林浤裕說,過去白內障手術測量精準測不易,許多患者自掏腰包選自費人工水晶體仍無法擺脫「霧煞煞」,術後還需戴眼鏡,隨醫療進步,目前可搭配術中即時測量新科技,拿掉混濁白內障後,進行測量植準確入人工水晶體,大幅改善受術後視力清晰度。常聽人說換人工水晶體需要等白內障「熟」一點比較好,但林浤裕提醒,這樣的說法已過時,現今白內障手術以「超音波乳化術」成為主流,利用超音波將「核」震碎、吸出,水晶體太硬,就須加大超音波能量,恐造成角膜內皮層損傷,絕不建議「過熟」才做手術。白內障手術的最佳時機並非人人相同,醫師通常要評估年紀、生活狀態和職業,林浤裕建議,「影響到日常生活」如上下樓梯、騎車看不清就要考慮動手術,強調每個人應視情況與醫師討論,找出最佳的治療時機。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學會理事林鴻源提醒,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可能造成視網膜跟黃斑部病變,防藍光保護設備有限,市面上只能抗25%藍光,減少使用時間才是不二法門,建議每半小時近距離使用眼睛就應休息5分鐘。
-
2019-12-09 科別.眼部
竹科人用眼過度 醫師開護眼菜單
竹科工程師有高學歷、高收入的特質,但因工作關係長期使用電腦、3C產品,過度使用眼睛,眼睛特別容易出問題,為保護眼睛,竹科不少公司會幫員工定期視力檢查,眼科醫師陳瑩山建議「內服兼外用」,使用抗藍光產品及葉黃素、蝦紅、DHA及花青素的營養補充。針對員工視力保健,工研院醫務室從今年6月到年底提供「免費自助眼底檢查活動」,每周四下午1點半至4點半提供服務,需先進行線上預約,員工反應熱烈,訊息才釋出馬上就已報名額滿,工研院也將評估是否明年繼續舉辦,也提醒員工若檢查出眼部有不正常的情形,還是要就醫做更詳細的檢查。友達光電則除了每年體檢時,讓員工填寫視力疲勞問卷調查,也在全台各廠區舉辦巡迴視力檢查活動,邀請員工進行驗光、眼壓、辨色力等檢查,尤其是對於長期在暗室環境工作的精密作業員工,更會特別注意,定期舉辦護眼講座。陳瑩山表示,想護眼需「內服兼外用」,「外用」就是使用抗藍光產品,如配戴抗藍光眼鏡、藍光保護貼等;使用熱敷眼罩可讓淚腺不易阻塞、增加局部血流;人工淚液可讓眼睛補充水分,緩解乾眼症。「內服」則是從飲食著手,葉黃素能保護黃斑部,使影像清晰,蛋黃是目前已知葉黃素吸收率最高的食物,也可多吃深綠色蔬菜及黃色水果;蝦紅素能放鬆睫狀肌、增加調節力,主要食物來源包括蝦、蟹、鮭魚等。DHA能保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可多吃鮪魚、鯖魚、秋刀魚等;花青素則可提升視覺的敏銳度,可攝取蔓越莓、蘋果、藍莓等深色莓果。醫師也提醒,除了均衡飲食,適當休息才是保護眼睛的根本之道。
-
2019-12-03 橘世代.健康橘
麻將「紅中」變粉紅?白內障前兆注意!
學會使用手機的陳媽媽最近下載麻將遊戲,每天除了料理三餐時間,沒有碰手機時就摸兩圈,其餘時間都沈迷於麻將遊戲。最近她漸漸發現,「紅中」竟變成粉紅色,「東」、「西」、「南」、「北」風明明應該是黑色,卻漸漸成了灰色。陳媽媽以為休息就好,但隔天顏色仍舊「少了好幾個色階」,就醫才發現是白內障。年紀愈大,罹患白內障機率愈高,三總眼科部一般眼科科主任呂大文表示,根據統計,50歲以上的民眾約有6成罹患白內障,60歲以上有8成、70歲以上高達9成。他指出,白內障主要是老化引起,但隨著國人3C產品使用頻繁,患者日趨年輕化,臨床上不只有30歲到40歲的患者,甚至連20多歲的患者都曾看過。呂大文表示,3C產品的LED螢幕會釋放大量藍光,眼睛長時間緊盯著螢幕,藍光不斷刺激眼睛,不只會有黃斑部病變,也會造成白內障,且緊盯著3C產品,眨眼時間變少,同步也增加乾眼症風險。當世界的顏色開始變了調,顏色愈來愈淺,極可能是白內障前兆,根據衛福部統計,2017年罹患白內障的患者中,10歲到30歲約有3300多人就醫,比率與高齡族群不相上下。呂大文表示,白內障是最容易導致失明的疾病,呼籲民眾一旦發現有異,應立即就醫,民眾千萬別延宕就醫時間,對於病情控制不利。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