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9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蔡英文
共找到
426
筆 文章
-
-
2020-08-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蔡總統祝父親節快樂 不忘提醒珍惜防疫新生活
今天是父親節,總統蔡英文除祝福父親節快樂之外,也特別提醒,不論是外出聚餐,或是逛街、旅遊,記得都要勤洗手、戴口罩,確保家人平安健康,一起珍惜台灣的防疫新生活。蔡總統上午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天是父親節,「我要祝所有的爸爸和阿公們,父親節快樂!」網友也在下方留言,「防疫很重要,大家共同來祝全天下爸爸快樂、台灣加油!」副總統賴清德也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很高興收到樂山教養院院生家誌寄來的卡片,非常感動,謝謝教養院的老師們,就像爸爸一樣,當院生最大的依靠,「今天是父親節,祝福每個守護孩子的爸爸跟您,父親節快樂!」賴副總統並附上家誌所寫的卡片,上面寫著:「親愛的賴副總統,祝你父親節快樂,平安喜樂、身體健康、幸福快樂」,賴副總統回信給家誌,表示很高興收到他的卡片。下方則有網友留言,「副總統百忙中親筆回信,真是太感動。」
-
2020-08-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衛生部長訪台前夕 讚台灣防疫有效應獲認可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部長艾薩即將抵台訪問。他今天說,此行是要加強雙方在衛生安全方面的夥伴關係,並希望學習台灣對新型冠狀病毒「極為有效」的因應作為。艾薩(Alex Azar)這週末將率團啟程到台灣進行3天訪問,期間將晉見總統蔡英文、拜訪衛生系統主要負責人等,艾薩也將向公衛領域畢業生發表演說。美聯社指出,在總統川普政府與中國關係爭議頻頻的背景下,美國訪團這趟行程是地緣政治上的一步棋。艾薩受訪時避談中國,僅說「此行的訊息是關於台灣」。他表示:「(此行)關乎公共衛生,關乎我們與台灣的夥伴關係,也關乎台灣向全球社會所展現透明、開放衛生照護系統的模範。這是其他人可以借鏡的典範。」艾薩稱台灣處理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做法「極為有效」,並表示他願意「向他們學習如何因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衛生政策學者鄭宗美認為,美國現在向台灣學習,還不算太遲。她說:「如果我們的衛生首長能向台灣學習,看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這是好事。有關如何有效控制及抑制病毒擴散,(台灣)真的是一個充滿非常有用資訊的寶庫。」報導提到,台灣經歷過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所以不敢小看新型冠狀病毒,政府運作的衛生照護系統讓公衛機關得以動用資源追蹤病例、防止疫情擴散,公民也很願意配合遵守公衛建議。也因此,即使台灣與最早爆發疫情的中國僅有一海之隔,目前只累計不到500起確診病例,而與台灣人口數相當的美國佛羅里達州卻已通報超過50萬例,而且還在與夏季病例激增的趨勢苦鬥。鄭宗美表示:「台灣制定了正確政策,兼有基礎設施和領導力。領導力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反觀美國,川普一開始淡化疫情可能造成的影響,後來也時不時就輕描淡寫。即使公衛專家及在野的民主黨籍國會議員都呼籲聯邦政府提出全國性防疫計畫,聯邦政府仍把篩檢等重要問題推給各州。而艾薩推崇台灣的同時,也說美國遇到的情況「非常不同」。他表示:「(台灣)是一座有2300萬人口的島,還親身經歷過SARS。」他還說,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陸地國家之一,聯邦系統給予各州很大的運作空間,而且美國還有個人自由的傳統。艾薩像其他政府官員一樣,稱川普為控制疫情採取迅速行動,例如針對從中國來的旅客實施旅行限制;艾薩還提到,政府鼓勵研發及之後分配疫苗的動力,就是川普承擔責任的直接證據。美國代表團這趟訪台行程議題還包括貿易,因為美國試圖擴大醫療產品進口來源,過去美國進口的許多產品是中國製造。美國前幾任政府也曾派遣內閣層級官員訪台,但艾薩此行被視為美國與中華民國自1979年斷交以來的最高層級訪問。報導最後提到,美國訪團成員將戴口罩,遵守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出發前、抵達台灣後,以及返程前,都會接受病毒檢測。艾薩說:「這次訪問是要加強美國與台灣在全球健康及衛生安全方面的夥伴關係。台灣在全球衛生居於領先地位,我相信台灣值得如此獲得認可。」
-
2020-08-0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懷念「關島史懷哲」陳光明教授 從他身上學到許多神經內科的寶貴經驗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醫界典範」,介紹三位傑出的台大醫學院早年畢業的校友:兩位年輕醫學生採訪前衛生署署長李明亮教授;資深神經科醫師追思剛過世的「關島史懷哲」陳光明醫師;「永遠的陳拱北」這本書的兩位教授作者介紹這位台灣公共衛生的先驅。讓我們透過這幾篇文章,體會學醫之路可以是如此的多采多姿,希望台灣有更多的有理想、有熱情、有愛心的年輕人能夠投入醫學的領域。在90年代初期,認識了從關島來的陳教授夫婦。陳教授在台大時本來就是我父母和舅舅的舊識,當時林口長庚的朱迺欣主任也曾經邀請他到科內來演講交流,因此1991年剛升上主治醫師的我,才開始和這位前輩有了來往。在這之前,只有從人手一冊的「圖解臨床神經檢查學」書上,得知編著者陳光明教授的名字。後來也知道他把這本書的版稅收入,全數捐給了台灣神經學會。當年鄭紹沂醫師離職後,林口長庚神內的肌電圖室無人負責,而我正好對神經電學有興趣,因此就一腳踏進肌電圖的領域。當初也無人指導,就靠著自己摸索和技術員的幫忙,慢慢累積經驗,另外也在蒐集資訊,看有沒有比較適合的地方,可以讓我可以去進修做更進一步的學習。當陳教授得知我對肌電圖有興趣後,在1993年的某一天,他忽然從關島致電告知我說梅育診所,Mayo Clinic 有一組人要到關島做一週的Guam ALS-Parkinsonism-Dementia Complex的肌電圖追蹤研究,問我有沒有興趣去參加觀摩,機會難得,我當然是欣然前往。陳教授曾經在Mayo Clinic 接受過完整的神經內科Neurology訓練,而且因為在關島照顧ALS-dementia-Parkinsonism 的病患,和美國國家衛生院NIH與Mayo Clinic都一直有合作研究的關係。我到了關島,拜會了Mayo Clinic肌電圖室主任Dr. William J. Litchy領軍團隊,包括醫師和技術員,日本也有一位年輕醫師來一起觀摩,就在陳教授的「帶路」(因為都是他的病人)之下,一行人每天就是搭車跑遍關島,挨家挨戶的去病患家中探訪並做神經傳導和肌電圖的檢查。陳教授還透露一個歷史,說以前最早Dr. Kurland 和Dr. Lambert 來關島研究時,他們是坐牛車去探訪病患、他還有保留照片為證,照片裡面就是他們幾個戴斗笠,抱個肌電圖儀器坐在水牛車上,這真的是醫學史上一筆很奇特的紀錄。關島現在是美國的領地,他們對這些病患的照顧相當不錯,病患在家中或療養院中都非常清爽乾淨,我們還看到一位氣切使用呼吸器的病患,拉了一條繩子,利用僅剩能動的腳趾來操作掛在頭頂上搧風的蒲扇,令人印象非常深刻。關島對美國中北部Minnesota來的醫護人員來說簡直像個熱帶天堂,每個人對這趟遠行的興奮之情都溢於言表,不過他們都非常敬業,每天都7點半準時會合出發,中午也不怎麼休息,整天都在探訪病人並施予肌電圖檢查。只有到了傍晚工作告一段落後,才會去泡泡海水吃個飯喝喝啤酒放鬆一下。他們唯一不太習慣的就是濕度太高,覺得身體怎麼都油膩膩的,這也難怪,在Minnesota Rochester那邊的濕度,一般都只有30%而已,關島日常濕度比台灣還高,幾乎都是90%以上。陳教授知道我在找地方進修,因此鼓勵我和Dr. Litchy多溝通一下,看有沒有機會去學習,因為Mayo Clinic的神經內科不僅是全美排名第一,也是肌電圖的發源地重鎮,如果能夠去進修,對我們的病人會有很大的幫助。一個禮拜的切磋觀摩下來,大家都相處得非常愉快,在討論之中,也是獲益良多。因為關島這邊陳教授出動關島大學和他自己診所的人力物力支援,把一切都安排的好好的,Dr. Litchy他們非常感謝。技術員的leader Lavon還說,太驚訝了,沒有想到這裡居然還有這麼多的支援。行程要結束之時,我就請教Dr. Litchy,問有沒有機會去他那邊進修,他說可以啊,只是外國人如果沒有美國醫師執照,只能在旁邊看,不能動手幫病人做檢查。我告知在當兵服役時候有考試通過兩階段的美國外國醫師考試FMGEMS,他說這樣應該是可以了,我補充說長庚醫院會給我經濟支援,他說這樣更沒有問題。Mayo Clinic的醫師進修可以有幾種方式,一是三個月的visiting clinician (訪問醫師),純粹是觀摩性質,二是一年的clinical fellow(臨床研究員),主要是次專科的訓練,三是research fellow,在實驗室做實驗或資料整理,不用接觸病患,時間可以一年以上。做clinical fellow 因為會接觸病患,外國人必須有ECFMG、FMGEMS,或 USMLE的資格才可以。其他兩種就不用這些考試資格。我的目標就是去當一年的肌電圖clinical fellow。關島之行結束後我就開始做一些出國進修的準備,包括向醫院申請經費。隔年1994年去參加美國神經學年會AAN在華盛頓舉行,除了和Dr. Litchy再度碰面外,陳教授還專程帶我去拜見Mayo的神經內科主任Dr. Jasper Daube,當面遊說他一定要收我這個學生。Dr. Daube 是Dr. Edward Lambert 的學生,Dr. Litchy 的老師,也是前任的肌電圖室主任,肌電圖大師級人物一脈相承。和Dr. Daube初次見面,大家都先講一些客套話,陳教授因為和他本來就是舊識,看起來比我還急,一直催促他一定要收,害我有點不好意思。陳教授和他說了很多,說台灣很需要肌電圖的技術,學成歸國會大大的造福我國的病人等等等。只見Dr. Daube一直在微笑點頭,看著我也沒說好或不好。我當時心裡還在想,這會不會全部是一場空?不過幸好,後來Dr. Litchy就跟我說,十月就可以來了。在補足相關文件時,陳教授還幫我寫了一封推薦信。華盛頓AAN會後,陳教授還帶我去美國衛生研究院NIH去拜訪一些一起做研究的學者老朋友,他們閒聊對高漲的「動物權」非常不滿,一些故事聽起來簡直像是笑話。在愛護動物人士的策動下,美國國會已經立法,做動物實驗如果有虐待動物的情事是會被罰款和坐牢,這種法律對醫學研究人員形成了一個不小的心理壓力。萬分感謝陳教授的大力幫助,讓我1994到1996在Mayo Clinic完成了一年的肌電圖clinical fellow和三個月的自主神經research fellow訓練。亦師亦友,良師益友,真的是感謝再感謝。1998年再度到關島,參加陳教授主辦的Guam ALS-Parkinsonism-Dementia Complex研討會,結論就是這個很顯然和環境有關係的怪病快消失了。當關島被美國統治,原住民查莫洛人的飲食習慣被美國化以後,該病就逐年累月的減少。依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菲律賓人移民關島,也會得此病。查莫洛人移居美國,就不會得到這個病。經美國日本等多方研究,被討論引發的可能因素包括當地的蘇鐵麵包樹,或陳教授傾向主張的鋁製鍋具等等,但還是沒有一定的結論。2005年以後,就沒有新的病例發生了。那次會中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有一天大會忽然宣布說柯林頓總統要來關島視察訪問,說有歡迎會,結果陳教授說,只有柯林頓來他不會去了,如果是露文斯基小姐來,他一定去。關島的神經內科醫師很少,確實數字我不記得了,應該是少於五位,因此陳教授除了在自己的診所服務當地病患以外,也在關島醫院兼職,常常on call被會診,也有急診。我去拜訪他的診所的時候,看過他在接電話接受會診,甚至還需要開車到醫院去看病人。病患幾乎都是查莫洛人,年紀比較大的,陳教授都用查莫洛語和他們溝通,原來他也會查莫洛語,我除了只會一句問候語其他的都聽不懂。遇到比較不好溝通(非語言問題)的病患,陳教授也都有耐心和他們說明,非常心平氣和。病患離開後,我問他:「那個是來亂的嗎?」他半開玩笑的說:「他們是我們台灣人說的『南洋番仔』,不要去計較。」所以算一下陳教授會台、英、日、查莫洛、中五種語言,從他身上,我算是也體會到那種書上看到很古老醫生對病人「視病猶親」感覺,有人稱呼陳教授為「關島史懷哲」,絕對不是溢美之詞。2017年蔡英文總統訪問關島時,關島的副總督還特別向她報告說他從小就是陳教授在幫他看病的,十分感謝。陳教授的診所人滿為患,陳太太江榮女女士也都在裡面幫忙,還提供腦波和肌電圖的服務,我有次還碰到一個中國來的女醫師在那裡學做肌電圖,接受陳教授的指導。陳教授最初到關島就是為了研究Guam ALS-Dementia-Parkinsonism這個疾病,後來在關島定居,行醫將近50年,除了繁忙的臨床工作,學術研究也未間斷,一直都和美國日本的研究單位保持合作關係,共發表了79篇相關論文著作。陳教授對關島的服務,是全面性的,有一次連我也幫上忙,他拜託我護送陪伴一位意外頭部受傷腦出血開完刀的台灣漁民回國,搭機時我和那位病患都被西北航空升級坐頭等艙,那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坐頭等艙。陳教授送了我一本「The final days of my Mother」(中文譯本「寸草心」,林信男、賴其萬二位醫師合譯),他用專科醫師和照護子女的雙重角度,鉅細靡遺的詳細紀錄了他和夫人親手一起照顧年邁失智母親人生最後將近4年的疾病過程和自己的心路歷程,除了提供最真實寶貴的醫學紀錄,字裡行間展現的真誠、孝心和耐心,令人萬分動容。陳教授於2020年6月19日以差7天90歲的高齡於睡夢中在家中嗑然逝世與世長辭。他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他高大的身影和溫暖的笑容,卻還是無時無刻不斷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之中。一個真正偉大的人,其實都很平凡,自自然然,就如蔡同榮博士所言:「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就要用生命來拼。不計毀譽、無視成敗、盡己之力,陳教授的一生,讓我們看到一個榜樣,面對艱難的人生,來自家庭、事業、社會、甚至國家不斷的挑戰,而能夠以豁達的胸襟,無懼無悔、不卑不亢,有時候還會幽默一下,以不斷的積極努力,克服壓力勇敢面對,終於能夠利己利人、發光發熱,讓自己有限的人生,發揮了無限的最大價值。謹以此文,紀念令人敬佩的了不起關島史懷哲,陳光明教授。
-
2020-07-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中衛彩色口罩連總統幕僚也瘋狂 下波推加零紀念口罩
「今天安排中衛行程,讓我的幕僚都很興奮!」總統蔡英文今天到以彩色口罩賣到秒殺的彰化彩色口罩大廠「CSD中衛」公司參訪,特別稱讚中衛公司將抗疫的口罩變成時尚,表示十分敬佩;中衛執行長張德成說,國慶籌備委員會邀請CSD中衛替雙十國慶日客製化生產「國慶口罩」,中衛決定主動贊助1萬5千個國慶口罩,供國慶典禮使用。CSD中衛為防疫需求,特別請蔡總統選擇一款戴上,感受一下高品質時尚口罩的舒適度。蔡總統面對中衛「形形色色」的口罩,挑了一款粉紅口罩,中衛公司人員說:「這是ELLE聯名款的浪漫花都」,直讚總統好眼光。中衛總經理張豐聯與營運長張德成在簡報中,介紹全球獨家生產的時尚醫療口罩,強調中衛彩色口罩發展近5年以來,已經發表超過30款素色及印花圖案,不僅與姐姐謝金燕、ELLE國際品牌等合作多款聯名口罩。今年1月超前部署,領先全球將口罩變成時尚配件,登上柏林時尚周伸展台。接下來CSD中衛仍將繼續參與全世界各大時裝周,希望讓台灣MIT優質口罩推廣至全球。中衛表示,國外疫情仍未降溫,中衛不斷接獲海外市場詢問訂單,不過因目前仍屬口罩半徵用期,故短期內中衛仍將以內銷為主。內銷部分,近年來中衛採取快速擴張銷售據點,除了各大電商,實體通路販售據點也高達上萬個,包含康是美、屈臣氏、家樂福及各大連鎖藥局等,可說是國內通路布局最廣的專業醫材大廠。CSD中衛營運長張德成表示,很榮幸被邀請生產國家重大慶典口罩,中衛將以最先進的數位印刷方式,來製作這批獨一無二的口罩,希望替國慶日當天創造新亮點;中衛下一波還將推出「加零」防疫紀念包口罩,將是新亮點。針對近來各通路秒殺中衛口罩,讓許多消費者無法如願購買,張德成表示,由於目前政府徵用量約在6成左右,因此能進入市場的產量較少,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購買需求,十分遺憾,請消費者諒解,中衛也會持續推出彩色口罩新品,帶給消費者更多驚喜。蔡總統隨後著全套除塵衣帽,進入彩色口罩生產間視察生產流程,對彩色口罩製程感到好奇,不斷詢問細節。
-
2020-07-13 橘世代.愛玩橘
走讀金門史 「聚落出人才,明熹宗御賜里名-瓊林」
金門「御賜瓊林」蔡氏家族繁衍發展有近千年歷史,人文薈萃,文化史蹟豐富,是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金門聚落文化之一,被縣政府列為觀光旅遊主打特色景點,推出「日遊瓊林」導覽遊程,由堅強解說員團隊導覽,遊客對絕無僅有的瓊林歷史人文充滿好奇心,大開眼界,這裡還有守護金門最「給力」、外型各異的特色「風獅爺」和民間傳說深深吸引。瓊林過去原叫「平林」,因為這裡人才輩出,小小的村落,出了不少進士舉人,昔日只要有人中進士,就會建造一座宗祠,所以在瓊林大大小小的宗祠就有6座之多,號稱「七座八祠」,可說是金門島上宗祠最多的聚落。在明熹宗御賜里名為「瓊林」,這裡的居民大多姓蔡,就連總統蔡英文都曾慕名來此祭祖;是個具備完整性和特殊性的傳統聚落。瓊林除了廟堂林立,有寺廟、宗祠、牌坊等,國定古蹟、歷史建築和文化資產繁多,還有軍事戰役遺蹟、戰鬥坑道等,保存良好,兼具多元旅遊特色景點,旅遊瓊林令人宛如置身時光隧道,可飽覽一頁金門人文史。金門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風獅爺」,在「御賜瓊林」自然也少不了,且外型各具特色,甚至列入金門文化資產,值得「追風」巡禮,見識風獅爺的八面威風。例如「北風獅爺」功能為鎮風煞、避邪,村落守護神,屬金門文化資產。大陸泉州白花崗石雕刻,身高193公分,有令旗、葫蘆 (雄性)、鈴鐺,笑口常開。平時受到很多善男信女虔誠膜拜祈福,也有企業拍攝廣告,請風獅爺代言。「南風獅爺」位於聚落裡的溪沙溪,早年下雨泛濫時常淹沒農田、房舍,南風獅爺以鎮水煞為主,守護村落,屬金門文化資產。白花崗石雕刻,立姿,身高114公分,有令旗、葫蘆 (雄性),神情較嚴肅。「蔡氏家廟後壁石獅爺」,功能為鎮巷煞,屬城垣型風獅爺,青斗石雕刻,身高76公分,特徵是雌性,笑口常開。「21號民宅牆上石獅爺」位在一處民宅後方,功能為鎮路、鎮風厭勝物(避邪物),其下另有一塊石敢當紅磚,有加強避邪功能,屬於城垣型風獅爺。青斗石雕刻,身高只有20公分。瓊林聚落除了有宗祠與風獅爺外,還有一個熱門的新景點,就是金門藝術家吳鼎信打造的一面窯燒紅磚樹牆,為了跟周邊的傳統建築色調風格一致,這面牆完全用傳統工法打造,看起來就像是傳統聚落中的渾然天成的一景,這面牆高3公尺、長18公尺,吳鼎信使用紅土,在利用傳統窯燒紅磚的方法,作成一棵花團錦簇的木棉花,他並書寫了兩段文字,敘述「瓊林」之名來由,同時簡介「金門之珠」--瓊林豐富的人文史蹟。在瓊林玩累了,也可以到隔壁村落小徑品嚐道地戰地美食「蛋狗」、「蛋香」,「合泉平價中心」看起來像是柑仔店,可是所販售蛋狗、蛋香卻是金門著名的小吃,其實就是蔥油餅夾蛋,或是夾上熱狗或香腸,據了解,當初是阿兵哥來點菜,點菜時將「蛋餅、熱狗」、「蛋餅、香腸」講快了就變成蛋狗、蛋香了,也意外創造2項美食的名稱。縣府每周六、周日下午四點有辦導覽,在瓊林民防館前集合,下午3點半至4點間登記,解說路線為民防館️、怡穀堂️、隘門群️、出磚入石出磚入瓦️、社區總體營造頹屋保存️、十一世宗祠️、家廟後壁風獅爺️、蔡氏家廟️、十世宗祠️、介紹屋瓦上的厭勝物️、瓊林聚落的牡丹穴風水池️、保護廟️、北風獅爺️至介紹瓊林聚落閩南建築的特色。導覽約2小時,將介紹瓊林聚落特色風獅爺,如頗具特色的北風獅爺,還有瓊林傳統建築及悠久文化資產。【更多愛玩精選延伸閱讀↘↘↘】。花蓮濱海一日遊/天空步道賞百萬海景、黃金稻田!。台灣最美沿海村莊 百年傳承噶瑪蘭族人手藝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共
1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