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莫德納疫苗
共找到
1739
筆 文章
-
-
2021-07-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影/防疫之手 醫師脫下手套手掌變白發皺讓人動容
南投縣今天接種莫德納疫苗,醫護人員穿上防護衣,全身密不透風在高溫炎熱下工作幾小時,揮汗如雨,中午休息有醫師脫下手套,才發覺手掌泡在汗水中數小時,竟已變白發皺,醫護人員為防疫付出的辛勞讓人動容。竹山鎮東華醫院副院長蘇俊郎說,今天為74歲至85歲400名長者接種疫苗,清晨6點多就有長輩來等候,為了給民眾舒適施打環境,醫院花了2萬元租了8台水冷機,動用30名醫護服務。上午10時氣溫已達攝氏31度,醫護人員接種疫苗前,就已穿防護裝備悶熱不已,但為了防疫,醫護人員雖然揮汗如雨,也只能互相鼓勵,耐心為民眾施打疫苗。竹山鎮長陳東睦到場關心疫苗接種過程和動線,致贈民眾及醫護人員口罩。陳東睦說,長者對莫德納疫苗接種非常踴躍,不管是AZ或莫德納都是很棒的疫苗,希望輪到就要施打,讓竹山鎮施打率能夠再提高。中午短暫休息時間,蘇俊郎脫下手套,發現左手掌已經變白發皺,直呼「手怎麼變這樣?」,但隨即想到是因手掌浸在汗水造成,除提醒醫護人員天氣炎熱要多補充水分,也要求其他醫護人員多休息,為防疫做好準備。
-
2021-07-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南85歲阿嬤昨施打莫德納疫苗 今傳出猝死衛生所釐死因
台南市山上區85歲王姓阿嬤昨天下午3時在山上國小活動中心施打莫德納疫苗後,晚間6時出現發燒現象,今天上午6時29分家屬發現她已無呼吸心跳,經緊急通知衛生所後,將由配合醫療院所行政相驗。據調查,該名85歲阿嬤昨天甫施打莫德納疫苗,今天過世,死因是否與施打疫苗有關,衛生局配合醫療院所將行政相驗,釐清死因。台南市衛生局等相關單位也已通報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協助了解,該起不良反應案件,恐為這一波莫德納疫苗接種以來的第一起死亡案例。
-
2021-07-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國首例!台南85歲老婦昨施打莫德納疫苗 今晨驟逝
台南市疑似出現施打莫德納疫苗後的首例死亡病例,山上區一名85歲婦人昨天下午1時施打疫苗,返家後,今天上午6時猝逝,據了解,老婦沒有慢性病史。台南市衛生局表示,已將該案列為疫苗施打不良反應案件呈報中央,下午3時防疫記者會將進一步說明,該案例恐也是全國這一波莫德納疫苗接種以來的首起案例。
-
2021-07-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南長者現人龍搶打莫德納 清晨5時天未亮家屬輪流排隊
莫德納疫苗開打第3天,台南市政府今天在多個行政區設置中小型施打站,清晨5時天未亮,北區施打站即有長輩的家屬輪流來排隊,由於民眾施打踴躍,上午6、7時就出現排隊人龍,更有民眾因擔心打不到疫苗,不斷對工作人員抱怨,幸好8時15分開始發號碼牌時,現場排隊的民眾都有領到。AZ疫苗日前出現緩打潮,但莫德納疫苗一開放施打,診所、衛生所都是預約額滿。南市北區施打站今天設置中型施打站,上午和下午各有308個接種名額,上午場是8時15分發號碼牌,8時30分開打。「我們很怕打不到啊!」排在第1順位的長者家屬說,他們清晨5時就來排隊,6時多再換班輪流排,否則家中80歲長輩要是打不到該怎麼辦?況且也不能請長輩在戶外排這麼久,會撐不住。另外,也有一名5時多來排隊的家屬說,政府給的疫苗實在太少,難怪大家都要用搶的。由於排隊人潮多,將近8時才到現場的民眾看見人龍繞了好幾圈,紛紛擔心是否會打不到,有人一來就說「怎麼看不到尾巴?」、「排不到不就浪費時間」。區長李皇興連忙安撫排隊民眾的情緒,並告知領到號碼牌後,可進到活動中心2樓吹冷氣等候,或是先回家等到時間快到再過來,有阿嬤特地向他說「你們真的很辛苦」。李皇興表示,今天有部分長輩反映他們習慣就近施打,之後會改增加診所的劑量,讓他們就近施打,比較零散的民眾再開中小型施打站集中接種,避免大家大排長龍。
-
2021-07-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為搶打莫德納殘劑民眾熬夜排隊 花蓮縣將改線上預約
花蓮今天起開放殘劑預約,原本採現場登記,每站限額7人,但民眾搶破頭,有人昨天就來排隊。縣長徐榛蔚今天說「不捨」,已緊急設置電腦系統,將改採線上預約,下午記者會將公布新的殘劑預約方式,至於已排隊的人,今天還是按照原來登記辦理。花蓮今天起一連3天,針對75歲以上(原民65歲)以上長者施打莫德納疫苗,同步實施現場殘劑預約。有限的數量讓民眾爭搶,昨晚就有人搬著椅子、行動電源等裝備,到各接種站排隊,今天一早花蓮市的中華國小接種站一開門,排了一整晚的民眾,以跑百米速度衝刺進入搶登記,還有人不小心摔倒。排隊民眾感嘆,如果台灣的疫苗足夠,根本不需要搶成這樣,「人民搶疫苗搶得這麼辛苦,都是中央政府造成的」。縣長徐榛蔚徐榛蔚一早到花蓮市中華國小接種站視察接種狀況,對於殘劑亂象,她說,看到昨天深夜都還在排隊的民眾,心中相當不捨;縣府已經做好預約系統,殘劑預約將改成線上網路預約,也是採當天預約當天打最後殘劑,也會有排序,可以直接看得到。她說,殘劑施打縣府秉持公平、公正和公開方式,會有這些亂象,都是因為疫苗的不足,如果疫苗充足了,其實這些亂象都會解決。
-
2021-07-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開打屏東縣打氣旺 長者異口同聲「就在等它!」
屏東縣第二波大量疫苗施打今天首日開打,由於天氣晴朗,一早各施打及速打站就湧入人潮,縣府緊急宣佈中型施打站延長施打一天,從原來的7月2、3日延長到4日,共3天,小型施打站則依原計劃施打2天,並爭取疫苗提前撥補到位,讓這一梯次順利施打;基層村里長說,不少之前憂心英國AZ疫苗後遺症而緩打的長者,就是在等美國的莫德納。縣府這一梯次分配到2萬1700劑莫德納疫苗,主要施打對象是71、72歲及原住民61、62歲的長者,依村里別分流分批施打,由村里長及村里幹事通知。但昨日開始從坊間傳回可能施打人數會更高於第一波,因此主要速打站都緊急調置帳蓬、椅子等設備,因應長者在開打之際的人潮。今天上午天氣明朗,很多習慣早起的長者一早就抵達施打站,8時開打時間還沒到,各站幾乎已滿滿的人,屏東市位於縣立體育館的大型施打站打氣旺,步行、自行騎開車、搭乘免費接駁車的人不斷湧入,社工、長照、交通服務人員、志工及員警都忙著協助保持社交距離;多位之前緩打的長者異口同聲說,不打AZ是看到太多有後遺症的新聞,子女也建議等莫德納來了再打。因今天施打人潮踴躍,縣府決定啟動預擬的應變模式,將中、大型施打站的施打時間從2天延長到3天,包括屏東市、長治、里港、萬丹、內埔、潮州、東港、佳冬、新園、枋寮,均改為7月2、3、4日,其餘各鄉衛生所的施打站按原計劃施打2天,請村里長及村里幹事緊急通知長者延後施打時間,以疏散人潮。縣長潘孟安也緊急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協調,希望能夠調撥疫苗,讓屏東縣,鎮可以再緊急撥補,同時也請長者不用擔心,下一梯次預計7月6日開始,他說,無論如何一定打得到,不要急於一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
2021-07-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莫德納第二批41萬劑疫苗 將提早到5日撥發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天表示,第二批莫德納疫苗將提早到5日撥發,今天已在全國防疫會議上和各縣市說明。指揮中心日前表示,莫德納疫苗第二梯次配送約41.8萬劑,預計7月8日陸續配達。陳宗彥在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上表示,因為莫德納疫苗需要解凍的時間,第二批將於5日配發;媒體追問先前宣布的是8日,現在是否提前?陳宗彥說,指揮中心觀察各縣市施打的計畫,是有提早。
-
2021-07-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開打 各地現搶打潮
「莫德納」開打再度引發「疫苗之亂」。高雄市昨率先施打,各站點人潮滿滿,有民眾被勸導數小時後再來,發現一樣大排長龍還得重新排隊,與工作人員爭吵;新北、桃園的預約名額都出現秒殺,新北市還一度因瞬間湧入百萬瀏覽量,導致系統負荷不了;台中市府未清楚告知接種資訊,一早民眾搶預約卻沒名額,醫療院所無法受理被罵爆。高雄市昨天開放七十五歲以上長者施打莫德納疫苗,包括美濃國中等大型疫苗施打站人潮滿滿,成另類群聚;有民眾照安排時間前往,現場人太多,工作人員請他們晚點再來,過幾小時後人潮依舊很多,還要重新排隊,家屬擔心長輩群聚又等得很疲累,心情激動大罵。嘉義縣昨也為七十二至七十四歲長輩打莫德納,出現搶打潮,很多長輩一大早就報到卡位,還有人跨鄉鎮接種,各鄉鎮都超出原預計接種數量,不少被通知民眾反而無法打疫苗抗議,衛生局只能發放「優先接種卡」。台中市前天宣布孕婦與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可預約施打莫德納疫苗,卻未先告知十八家醫療院所分配疫苗數量,昨一早各醫療院所電話被打爆;台中豐原區呂維國婦產科診所表示預約電話接到手軟,擔憂配發疫苗數量不夠先暫停,另公告的六家診所可預約其中一家休假,民眾大罵資訊不正確。市長盧秀燕昨下午在記者會緊急說明預約辦法「挽救」。
-
2021-07-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想找診所打殘劑?當日最後一瓶剩餘量 最多不超過4人
台中市今獲中央撥配6.23萬劑莫德納疫苗,基層診所也首獲配發疫苗,3日執行接種任務。但目前而言,因有對象限制,不同科別的診所卻有不同的煩惱,尤其許多人認為也許有殘劑可打,紛向診所詢問,或託人講情。一位醫師坦言,人情壓力很大,已失眠兩天了。一名診所醫師指出,因為接種對限是一至六類,以及75歲以上長輩,所以一般的內科、家醫科這類患者比較多,每天兩瓶的量很容易就打完,也不易有殘劑,但若是小兒科,因為患者以小兒為主,75歲以上長輩比較少,加上為了不浪費殘劑,衛生局已規定除了已預約施打對象,還得事先預備好10名的替補名單,若有殘劑就從替補名單找,這就費力了。另名醫師說,平常診所的患者很多,都有長期的信任關係,但若非一至六類,以及75歲以上對象,卻又希望能打到殘劑,就不免讓診所感受到壓力了。像有位74歲的長者,就僅差了一歲而不在這波名單內,就難掩失望表情。他說,以目前而言,只能先把順利完成接種任務擺在第一位,另再依預約順序安排施打;因為疫苗實在有限,診所也無能為力。台中市政府說明,7月2日到5日的合約醫療院所殘劑原則,以當日最後一瓶剩餘量為準,最多不超過4人,並秉持公開預約、公平接種以及公布接種名單的三公原則。
-
2021-07-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副作用比例較流感疫苗高 新冠疫苗4廠牌副作用比較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0期文/郭岳潭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為了降低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接種疫苗效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宣布已編列40億元經費,6月7日起,符合公費資格者免費接種新冠疫苗,也就是指全民都可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只是接種順位早晚的差別。根據指揮中心日前公布的疫苗資訊,自藥廠採購的AZ疫苗、莫德納疫苗,以及COVAX配送的AZ疫苗,再加上日本無償提供124萬劑AZ疫苗,以及美國提供250萬劑疫苗,還有緊急授權使用的2家國產疫苗,預計8月底將有1000萬劑疫苗到位,屆時將啟動大型接種計畫。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指揮官、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指出,目前新冠疫苗根據製成使用技術,主要分為mRNA、腺病毒載體、重組棘蛋白、減毒等,透過將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質片段注射至人體內,誘使免疫系統產生可長時間抵擋病毒入侵的抗體。目前的新冠疫苗大多需要接種2劑,只有嬌生疫苗例外,通常第1劑疫苗可以激發免疫力,但其強度可能未理想,抗體持續時間也可能較短,是為免疫系統打下地基;第2劑疫苗,則能夠強化免疫反應,讓抗體持續時間更長,依照標準時程打完2劑疫苗,才會有完善的保護。黃玉成表示,如果是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應等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另外,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病患,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可能減弱。國際認證4種新冠疫苗❶AZ疫苗AZ疫苗為腺病毒載體疫苗,根據臨床試驗資料分析顯示,接種間隔12星期且完成2劑接種,保護力可達81%、降低重症風險100%。目前建議2劑間隔至少8星期,而間隔10~12星期,疫苗接種效果更佳。黃玉成指出,根據AZ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常見的副作用及頻率,前3大分別為注射部位疼痛54.2%、疲倦53.1%、頭痛52.6%,再依序為肌肉痛44%、畏寒31.9%、關節痛26.4%、發燒超過38度7.9%。其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硬塊、嘔吐,發生率約為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不常見的副作用,有淋巴結腫大、食慾下降、頭暈、腹痛,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黃玉成提醒,接種AZ疫苗後28天內,若是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何一種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日前國內發生首例接種AZ疫苗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該名30多歲男子,接種疫苗後出現發燒,7天後出現持續性頭痛、腹痛,急診就醫發現是施打疫苗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一度發出病危通知,經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才保住性命。黃玉成指出,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為接種AZ疫苗後,非常罕見的併發症,接種前請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他提醒,對於AZ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的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❷莫德納疫苗莫德納疫苗是mRNA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2劑接種,保護力約為94.1%,依國際指引及衛福部建議接種間隔為至少28天。黃玉成指出,根據莫德納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及頻率,包括:注射部位疼痛92%、疲倦70%、頭痛64.7%、肌肉痛61.5%、關節痛46.4%、畏寒45.4%、發燒超過38度15.5%。其他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紅斑、蕁麻疹、泛紅,發生率約為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不常見的副作用為接種部位搔癢,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以及顏面神經麻痺、臉部腫脹的罕見副作用,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黃玉成表示,莫德納疫苗沒有特別的禁忌症,如果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疫苗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者,則不建議接種。❸輝瑞疫苗輝瑞疫苗是mRNA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2劑接種,7天後保護力約為95%、降低重症風險達95%。根據輝瑞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及頻率,包括:注射部位疼痛84.1%、疲倦62.9%、頭痛55.1%、肌肉痛38.3%、畏寒31.9%、關節痛23.6%、發燒超過38度14.2%。其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接種部位腫脹、泛紅、噁心,發生率約為十分之一至百分之一;不常見的副作用,有淋巴結腫大、不適,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以及任一側臉部麻痺的罕見副作用,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黃玉成強調,對於輝瑞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應避免接種,而未預期的嚴重不良反應非常罕見,通常發生在接種輝瑞疫苗後數分鐘至1小時內,包括:呼吸困難、臉部及咽喉腫脹、心跳加速、全身紅疹、暈眩及身體虛弱等症狀。❹嬌生疫苗嬌生疫苗是腺病毒載體疫苗,根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完成1劑接種,保護力約為57~72%、降低重症風險達86%。根據嬌生疫苗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常見副作用及頻率,包括括:注射部位疼痛49%、頭痛、疲勞、肌肉疼痛38%、發燒超過38度0.3%。黃玉成表示,根據美國FDA報告顯示,與輝瑞疫苗、莫德納疫苗相比,嬌生疫苗的副作用較為輕微且和緩,且無個案在臨床試驗中出現過敏反應;只有極少數個案,可能出現極罕見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分之5,在全球接種嬌生疫苗的700萬人中,僅有8例,接種新冠疫苗整體益處仍大於風險。新冠疫苗副作用,適當休息數天可復原黃玉成說明,接種新冠疫苗後,應在現場觀察至少30分鐘,等待無不適再離開,新冠疫苗副作用的比例較流感疫苗高,可能發生的副作用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千萬不可按揉、可適度冰敷;而接種疫苗後產生的發燒反應,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另外,其他可能症狀,例如: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及發熱,通常症狀輕微,適當休息即可於數天內自行復原。黃玉成也提醒,新冠疫苗接種後,需要2星期後才能產生免疫力,且接種2劑才算完成接種,雖可降低罹患新冠肺炎的機率,但仍有可能感染,仍需做好勤手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才能避免因暴露病毒而受到感染。黃玉成補充,目前國內已通報多例疑似新冠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事實上,不良事件並不等於副作用,不良事件是指注射疫苗後,發生任何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但不一定存在著因果關聯性。另外,根據衛福部建議,目前新冠疫苗不得與其他廠牌交替使用,且新冠疫苗不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最好間隔至少14天。10大類公費新冠疫苗接種對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月22日在疫情例行記者會宣布,自7月1日起,開放第一至第八類接種對象「自由選擇」疫苗廠牌,包括AZ疫苗或莫德納疫苗,6月25日公布,疫苗殘劑供未開放類別候補登記;若已完成第一劑疫苗,可依建議接種第二劑時間,以同廠牌完成接種。根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開專家會議,目前公費接種順位:第1類:醫療院所執業醫事人員。 第2類:中央及地力政府防疫人員。例如:海關、警察、消防員、海巡。 第3類: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例如:國際航空機組員、港埠第一線作業人員。 第4類:因特殊情形必須出國者。 第5類:機構及社福照護照顧者與受照顧者、洗腎患者。例如:長照機構住民、照護者及其服務對象。 第6類:75歲以上長者、孕婦。 第7類:維持國家安全運作及社會機能正常之必要人員。例如:軍人、憲兵、運輸及倉儲業者、高中職以下學教職員、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雙北基桃計程車司機、外送員……等。 第8類:65~74歲長者。 第9類:19~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 第10類:50~64歲以上成人。延伸閱讀: 。莫德納疫苗大規模開打,這些是『正常』可能會發生的皮膚反應,不用太緊張 。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猝死頻傳,我該打嗎? 陳亮恭建議4類人先暫緩
-
2021-07-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疫苗哺乳2月大女嬰猝死 指揮中心列接種疫苗不良事件
日前一名雲林婦人施打AZ疫苗後,返家哺餵2個月大女嬰,沒想到隔日凌晨女嬰猝死,引發各界關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名2個月大個案,是母親6月接種疫苗當天下午哺乳這名個案,次日凌晨發現個案沒有呼吸心跳,解剖後發現有上呼吸道感染、雙肺大葉肺炎,列為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莊人祥表示,新增16例COVID-19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包括8女8男,死亡年齡為2至95歲間(其中9人為75歲以上長者),為疫苗接種後當日至38日間,目前累積271例(133女、138男)COVID-19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而目前死亡解剖61案,有45人慢性病、2人頸椎骨折、3人疑似肺炎、氣管管段倒流液體、胃穿孔覆膜炎、2人待釐清。莊人祥表示,6月30日新增COVID-19疫苗接種3萬6151人次,其中AZ接種3萬2995人次,莫德納接種3156人次,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約8.52%。其中48例接種後不良事件、12例疫苗接種後非嚴重不良事件、16例死亡、20例疑似嚴重不良事件。指揮中心指出,6月30日新增16例(8女8男)COVID-19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死亡年齡為2至95歲間(其中9人為75歲以上長者),為疫苗接種後當日至38日間。目前累計271例(133女、138男)COVID-19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死亡年齡為2至101歲間(其中204人為75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後當日至38日間發生;271例中有1例原通報危及生命後轉死亡事件;1 例原通報非嚴重不良事件後轉死亡事件。感染新冠肺炎死亡人數今新增13名,案例數較前幾日多,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其中一名70多歲男性,患有慢性肺病、帕金森氏症,因呼吸困難、咳嗽而住院,醫院剛好陸續有確診群聚,被匡列為居家隔離,前3次PCR陰性,第4次居家隔離期滿前轉陽性確診,最後因為感染肺炎惡化,在6月28日家屬簽署DNR過世。羅一鈞說,另一名50多歲女性,長期洗腎、高血壓,因家人確診列居家隔離,6月5日PCR陰性,後來因為有咳嗽新症狀,6月13日陽性,確診後也因為病況惡化,於6月17日過世。
-
2021-07-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疫苗送抵 台北慈濟:零下20度保存
新北將於明天開打莫德納疫苗,相關疫苗已陸續配發至醫院等施打點,台北慈濟醫院藥學部主任吳大圩指出,莫德納疫苗是保存在負20度冷凍冰箱,醫院的冰箱設有監控隨時掌握溫度,確保疫苗安全性。吳大圩說,疫苗廠牌很多,各廠牌製造過程不一樣,保存溫度也不一樣,AZ疫苗是2到8度C的冷藏溫度,若是輝瑞的BNT疫苗,可能要到負80度冷凍冰箱才可以保存,莫德納疫苗理論上也是負20度冷凍冰箱。吳大圩表示,原則上疫苗使用,疾管署有明確指示,一拆封疫苗要6小時內用完,不然就要丟棄。
-
2021-07-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直播/41萬劑莫德納疫苗來了 政府自購第3批抵台
政府購買的莫德納疫苗,第3批41萬劑30日預計下午4時51分由長榮航空公司班機從荷蘭阿姆斯特丹載運降落桃園機場,裝載在1個航空貨物盤的疫苗箱卸載後,海關及衛福部官員在停機坪機邊驗放,地勤人員把貨盤拖入長榮空運倉儲公司快遞機放倉,迅速裝上貨車送往冷鏈物流中心存放。這批疫苗是第2度由長榮航空BR-78班機運送,長榮調派機號B-17805的波音787-10客機執勤,以腹艙載貨不載客的模式營運,從荷蘭阿姆斯特丹直飛桃園機場。班機雖然使用客機班號,因為機上沒有旅客,飛機落地後直接停放長榮倉儲前面的502貨機坪,方便疫苗及貨物卸載。第3批莫德納疫苗共41萬劑,原本傳出於20日由華航全貨機運回桃園機場,不過當天只有美國贈送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抵達,41萬劑這批疫苗並未如外傳的時間運到,原因不明。政府對外購買的莫德納疫苗共505萬劑,第1批15萬劑於5月28日運抵桃園機場,6月18日第2批24萬劑抵達,加上30日到達的第3批,目前共到貨80萬劑。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增13件疫苗接種後死亡事件 8人75歲以上
國內今日新增64例疫苗接種後不良死亡案件,其中有12例死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除新增的12例死亡外,另有一例為原通報危及生命後轉死亡事件,共13件,為七女六男;其中大於75歲者有八人。目前累計253例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死亡年齡為41至101歲間,其中194人為75歲以上長者,於疫苗接種後當日至13日間發生;253例中有1例原通報危及生命後轉死亡事件。另扣除死亡,新增34例疑似AZ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15女19男,發病年齡為21至97歲,接種疫苗後1日內至17日間發生。包含疑似為血小板低下、下肢深部靜脈血栓、肺栓塞、血栓併血小板低下、腦中風、硬腦膜下出血、癲癇、心肌梗塞、心衰竭與胸積水、顏面神經麻痺、發燒與皮膚出疹等過敏反應、接種疫苗前有開放性傷口後續發生敗血性休克、雙側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肝功能異常與肺水腫、胸悶與暈厥等等。另外,同期新增一名46歲女性,疑似莫德納疫苗接種後其他嚴重不良事件,為接種疫苗後8日間發生,疑似接種部位蜂窩性組織炎與左下肺葉肺炎。但有民眾反映,接種第一劑AZ疫苗後出現過敏反應,醫師也建議第二劑打不同品牌疫苗,但醫療院所都還沒接到可以混打的公文,不知該如何接種。陳時中表示,將以醫師證明作為統一規定,會行文讓大家有明確依據執行。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民團要求居家清潔、坐月子等納第7類 陳時中回應了
美國助台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完成檢驗封緘,今撥配110萬劑到各縣市;另我直購的莫德納疫苗也將於今天傍晚到貨41萬劑。但對於許多團體要求希望將名單列在第七類接種對象,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先以既定類別開放施打,再走向全部開放。許多團體呼籲指揮中心應正視高接觸性行業,將月嫂、家管等居服人員納入第七類接種對象。但陳時中表示,現在有很多相關團體都提出列在第七類的要求,每一案指揮中心都會計算人數、需求再比較。目前希望按照既定類別開放,再來走向全部開放,但不會不考慮這些人的需求。至於前立委丁守中在振興醫院施打疫苗,外界質疑董事是否可算在優先接種對象群?陳時中說,以病人接觸的行政人員、實際執行業務為主,由地方單位認定。執登、外包、行政人員都可以列冊,而外包人員指的是實際工作者,不會是總經理,以相關證件做為依據。而疫苗涵蓋率目前約為8.5%,外界關心預計何時達到理想涵蓋率?陳時中表示,希望下半年有機會達到六成,但也希望高一點;至於第三劑的計劃和購買談判都已展開一陣子。另外,由於沒有AZ和莫德納混打的研究,因此目前我國不建議民眾混打。但陳時中表示,目前我國混打相關計劃已在呈報中。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41萬莫德納效期至明年1月 陳時中:朝更多接種對象開放
我國直購的莫德納疫苗今天下午將再到貨41萬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批疫苗的效期到明年1月6日。目前將先封緘檢驗,並視目前的疫苗接種狀況,再決定開放更多對象;目前接種策略為先求廣,再求強度。美國助台的250萬劑莫德納疫苗今天先撥配110萬劑到各縣市,提供第一至第八類對象接種。而今天到貨的41萬劑莫德納疫苗,外界關心將優先給哪些族群施打?陳時中表示,這41萬劑疫苗還需要封緘檢驗,先看美國助台的250萬劑疫苗接種速度,再來決定如何開放,方向會盡量往更多對象族群開放。至於目前110萬劑發下去後如果都打完,接下來若無法完全確定到貨時間,民眾是否能如期打到第二劑?陳時中則表示,當然朝著讓大家如期打到第二劑的方向前進,「但無法保證」。他說,每個國家第一波都希望接種對象廣,第二劑再將保護力追上來,也就是先求廣、再求強度,我們也不例外,「但我們不會故意讓它不夠」。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我採購莫德納疫苗到貨41萬劑 下午4時40分抵台
又有疫苗要來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公布,第三批莫德納疫苗41萬劑,已於歐洲時間6月29日晚上9時30分自阿姆斯特丹啟運,預定台灣時間今天下午4時40分抵達桃園國際機場。陳時中表示,這批疫苗為我國與供應商採購之一部分,包裝與美國贈送的不同,為多劑型包裝每瓶10人份可以在攝氏2至8度保存使用30天。他說,首批15萬劑已於5月28日、第二批24萬劑也於6月18日分別到貨。今日抵台疫苗待完成通關程序後,將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接種。指揮中心指出,這次到貨的疫苗屬於莫德納購買505萬劑疫苗供應合約,該疫苗為多劑型包裝,每瓶10人份,存放於-20℃可保存6個月,於2-8℃之使用期限為30天,依臨床試驗結果,每人需施打2劑,2劑間隔28天以上,疫苗保護效力可達94%。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月1日起擴大疫苗接種 各縣市措施一次看
7月1日起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擴大接種,地方政府均已做好規劃,各縣市施打對象均以長者優先,但年齡限制略有不同,至於施打地點與疫苗數量等措施,中央社為你彙整如下。台北市:市政府此次開放8萬7136劑莫德納疫苗,供72歲以上長者及55歲以上原住民到「COVID-19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預約施打,施打時間為7月2日到7月5日,接種地點包含34家醫院、12家聯醫門診部、212家社區診所,共258個接種點。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如果這次沒預約到不用難過,預計7月8日會再獲配6萬多劑疫苗,所以7月7日會再開放預約,7月9日開始打。新北市:不限戶籍72歲(原住民62歲)以上長者接種莫德納疫苗,6月30日到7月1日每天上午8時到晚上10時預約,7月2日到7月4日接種,每天上午8時到12時、下午1時到5時,接種的地點在28處中大型接種站、29區衛生所、33醫療院所。新北市同時也開放第1到第5類公費對象在上述時間進行預約及接種。這種地點僅29區衛生所、33家的醫療院所。若想要接種AZ疫苗,開放接種對象可以預約186家合約診所來做接種。桃園市:下一輪疫苗接種將以莫德納疫苗為主,預計7月2日展開,民眾可以持接種通知單、身分證與健保卡到既有29個社區接種站接種,也可透過線上預約平台方式,前往已簽約公告的64家合約醫院、診所及衛生所接種,本次施打年齡層從78歲造冊至73歲(原住民族68歲至63歲),7月2日到4日每天規劃2個年齡層接種,2日是77歲到78歲、3日是75歲到76歲、4日為73歲到74歲長者施打,6日再開始打72歲長者,會一路打到65歲。台中市:市政府表示,莫德納疫苗到貨後將依照中央公布的接種類別依序開放市民施打,提升社會保護力。台南市:配發4萬4000劑莫德納疫苗,原則上接種對象是75歲以上長者(視各區調整為定)。孕婦及第1類至第5類對象需向全市13家專責醫院掛號預約。高雄市:將從7月1日下午開始,依照施打順序施打,第一波將於7月2日起開放72歲至74歲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施打疫苗接種,請依照通知單、指定地點,攜帶身分證、健保卡前往施打。高雄市也將於7月1日下午、2至4日下午4時至5時,開放已有通知書的75歲以上長者、65歲以上原住民長者補打疫苗,請民眾依照市府公告地點補打。7月1日下午將開設9個接種站,包括巨蛋、鳳山體育館及高雄展覽館等。2日至4日的接種站點會陸續公布。基隆市:市政府將於7月3、4日,為75歲以上(原住民65歲以上)預計共1萬4088名長者,及7月5、6日為72歲至74歲(原住民62歲至64歲),預估9080名長者施打莫德納疫苗。市府表示,各施打站已建置完畢,現正發送通知單到家戶,若符合資格的民眾沒有收到通知單,可就近向區公所洽詢。新竹市:7月1日將獲配8400劑莫德納疫苗,2日於9處疫苗施打站全面開打,為第1至6類公費疫苗接種對象施打,包括孕婦、已造冊之不在籍長輩,也開放第八類73、74歲共5126名長輩施打疫苗,市府已造冊完成,陸續發放通知書。新竹縣:這波獲中央撥配1萬6800劑莫德納疫苗,因數量遠不足中央所指定類別的人數,為精準掌握、避免浪費,將分兩梯次給第1至3類、第5類、第6類孕婦和75歲以上長者、第8類72至74歲長者等對象施打。新竹縣政府表示,第一梯次1萬500劑將在7月2日至7日施打,接種對象為第1到3類尚未接種疫苗的人員,第5類住宿型機構住民及洗腎腎友,第6類的孕婦及75歲以上長者。除了住宿型機構和洗腎腎友由醫療機構進駐機構施打外,其餘類別民眾皆須向各鄉鎮市衛生所和合約醫療院所電話或網路預約,預約時間從6月30日上午8時起,額滿為止。縣府指出,第二梯次的6300劑疫苗將保留給72至74歲的長者施打,長者不需要預約,將由村里長、村里幹事和鄰長們發送通知單,再依通知單後時間地點前往接種。第一梯次已開打的孕婦,由於有保留3000劑,於第二梯次開始後,仍可持續預約施打。苗栗縣:獲撥2萬2400劑,第1批1萬4000劑預計7月1日撥入、7月8日配送第2批8400劑。縣府表示,目前針對首批撥入疫苗規劃開放第1至6類、第8類(本次優先75歲以上長者及孕婦施打)及已接種莫德納第1劑之鄉親施打,7月2日起,於18鄉鎮市衛生所、社區接種站及各合約醫療院所開打,75歲以上長者,仍維持由村里長或村里幹事依分里別、分時段通知接種。彰化縣:預計可獲得3萬3600劑的莫德納疫苗,由於縣內75歲以上長輩人數將近9萬人,這批疫苗主要是幫65歲以上長輩施打,75歲的長者接到通知單後,可從7月2日起,依通知單上指定的衛生所、社區治動中心等地點接種疫苗。南投縣:獲得中央配撥2萬3800劑莫德納疫苗,南投縣衛生局會提供符合接種年齡層接種通知單電子檔,由各鄉鎮市戶政事務所造冊列印接種通知單,請74歲到85歲的長者7月3日起攜帶健保卡、身分證、接種通知單,依照通知單上接種日期及時間至指定地點接種。雲林縣:將在7月1日獲配1萬8600劑,縣府已規劃29個注射點,讓符合資格的民眾可以就近施打。由於雲林縣75歲以上的老人施打率偏低,雲林縣衛生局規劃開放70歲以上老人施打為主,各注射點可視當天施打情況彈性調整,逐漸下修施打年齡層。嘉義市:第一批獲配7700劑美國捐贈的莫德納疫苗,考量疫苗數量有限、加上65歲以上市民約有4萬6000人,因此,採取分齡、分批接種,優先開放70歲以上市民線上預約,29日上午開放預約2、3個小時後,系統顯示已經額滿。中央若配發第二批莫德納疫苗,市府將立即安排施打計畫。這波70歲以上市民疫苗接種地點,分別在東、西區各開設一處大型場館、同步開打;西區地點仍為港坪體育館,建議行動不便者優先選擇,東區在北興國中活動中心作為施打站。接種時間為7月2日至7月4日,現場限一人陪伴入場,須提早15分鐘報到。嘉義縣:縣長翁章梁表示,中央這次分配給嘉義縣3萬1360劑莫德納疫苗,預定7月1分配1萬2600劑疫苗,7月7日7700劑,其餘1萬多劑時間未定,7月1日起莫德納和上一波未打完的AZ疫苗同步施打,但以莫德納為大宗。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指出,7月1日起至7月7日將在各鄉鎮市開設14場大型接種站,番路、六腳、大埔與阿里山鄉未設大型接種站,由衛生所人員巡迴村里施打。受疫苗數量限制,通知單發放72至74歲民眾,未來視疫苗剩餘數量下修接種年齡,也鼓勵75歲以上鄉親踴躍接種。滿65歲以上原住民7月1日就可施打疫苗。屏東縣:7月2日及7月3日施打,施打年齡為71、72歲長者(原住民61、62歲),73歲以上長者,如果未施打疫苗,仍可施打,居住屏東符合資格,但戶籍不在屏東的長輩,也可施打,這波約有1萬6000人符合資格宜蘭縣:宜蘭縣75歲以上長者已於6月28日完成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施打,接種率約3成。配合宜蘭縣獲中央配發1萬8200劑莫德納疫苗,將安排7月2日至7月6日為82歲以上的長者(原住民65歲以上)施打,7月7日至10日為75歲至81歲的長者施打。施打地點除各鄉衛生所,宜蘭市與羅東鎮另有接種中心。花蓮縣:以75歲以上、65 歲以上原住民及孕婦為主要接種對象,7月3日開打。台東縣:尚未公布。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莫德納疫苗預約秒殺 醫師提醒這4類孕婦快去打
美國日前贈送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首批110萬劑將於明天起配送至各縣市施打。在婦產科醫學會建議下,指揮中心將孕婦列在第六類優先接種對象,上週也開放預約接種,各縣市不少孕婦立刻搶名額。婦產科醫師表示,除了建議孕婦優先打莫德納疫苗,還有另外四類族群的孕媽咪也應儘早施打,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產生併發症。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林啟康表示,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無針對特定疫苗給出建議,但建議高暴露風險、妊娠高風險孕婦可施打。《NEJM》醫學期刊今年4月底發表文章,孕婦施打輝瑞、莫德納等mRNA疫苗後無安全上的問題,第一孕期施打的流產風險、胎兒異常的比率沒有比較高,第二、三孕期施打的早產風險也跟一般族群相同,在《NEJM》發表後文章後,美國、英國、歐洲也修正指引,建議孕婦施打mRNA疫苗。林啟康指出,英國過去多施打AZ疫苗,後來建議孕婦優先考慮莫德納、輝瑞BNT等mRNA疫苗,此外本身有嚴重內科疾病,或是染疫風險高的醫療相關工作人員、妊娠糖尿病或BMI>40以及45歲以上的孕婦,應優先考慮施打。若第一劑已經打AZ疫苗,除非有嚴重過敏反應,不然第二劑仍建議施打AZ。林啟康說,英國先前提出AZ安全性報告,有十萬分之一風險會出現血栓,不建議40歲以下民眾優先施打。台灣染疫人數相較他國低,評估20到29歲的一般女性,若懷孕、或剛生產完、正進行不孕療程,施打AZ疫苗增加血栓風險,此群族不建議施打AZ疫苗。若要準備懷孕的女性,不需因為打疫苗特別避孕,英國建議打完第一劑後發現懷孕,可等到懷孕12周再打第二劑。林啟康表示,三總本周開始協助孕婦接種莫德納疫苗,內湖有26萬人口,產婦約500至1000人,上週開放預約後立即秒殺。近期Delta變異株入侵台灣,目前國際上疫苗都可有效對抗,若孕婦感染新冠肺炎,妊娠併發症很多,包含嚴重感染、子癲前症、早產風險都相當高,加上孕期肺活量低,若肺部浸潤就有損傷風險,建議盡快施打疫苗;但有妊娠高血壓、對疫苗過敏、血栓靜脈炎等可能有安全性問題,建議與產檢醫師討論評估。哺乳期間是否可施打疫苗?林啟康指出,疫苗裡沒有新冠病毒,目前各國研究中,不論AZ或是mRNA疫苗,疫苗成分都沒有跑進母乳中,建議打完疫苗還是可以餵母乳。日前《JAMA》跟《AJOG》期刊發表文章,施打mRNA疫苗後,發現乳汁中有對抗新冠肺炎的抗體,哺餵母乳可讓新生兒降低染疫風險。
-
2021-06-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速打疫苗有助解封 台大公衛估日打15萬劑、感染數
新一批美國捐贈之莫德納疫苗將於6月30日晚間配送,7月1日上午會陸續送抵各縣市並擴大接種對象。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今預估,相較於每天僅接種4萬人次,每天接種20萬人次可將感染個案數降低67%,如果每天施打率有15萬劑以上,可以降到2.5級,每天感染人數都在30人以下,「打的越快,降級解封機會越高。」陳秀熙表示,屏東雖然有小群聚但有妥善檢測,疫情會受到控制,基於康復率達到75%、有效再生數(Rt值)連續三周小於一,本周解封指數已從前一周的0.5更降低到0.4。陳秀熙指出,截至6月28日為止,綜合第一到第六類對象,第一劑施打率以達到62%。分別看第一到第四類,第一劑接種率甚至超過預期(第一類115%、第二類122%、第三類196、第四類2183%),第五類機構長者及洗腎患者接種率則有62%,第六類75歲長者第一劑接種率35%、孕婦5%。陳秀熙表示,基於以上台灣已經達到科學解封的條件,應該多照顧庶民經濟,7月起擴大接種疫苗,社區會更加安全。假設台灣7月以後可打的AZ和莫德納疫苗共有600萬劑,相較於每天只打4萬劑,如果每天可以接種20萬劑,可以將每天感染個案數大幅減少67%。陳秀熙預估,隨著接種人數增加,每天感染人數就會減少,打的越快,解封機率越高。如果每天施打率有15萬劑以上,可以降到2.5級,每天感染人數都在30人以下,如果進一步加速到每天30萬劑,即便降到2級,每天感染人數也只有117人,這相較於全球大流行來說,還是相對低的個案數。陳秀熙表示,如果又發現社區有南非或巴西變異株,對於解封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現在一定要加速打疫苗,也要做好篩檢監測,控制小群聚不要擴大成社區流行,特別是要加強檢測那些難以落實口罩及社交距離的場所或產業。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41萬劑莫德納疫苗確定!蘇貞昌報喜訊:今下午5點抵台
外傳有莫德納疫苗將於6月底抵台,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在臉書上證實,41萬劑莫德納,於凌晨3點多從阿姆斯特丹出發,預計今下午5點抵達國門!蘇貞昌表示,在全球面臨疫苗短缺時,感謝友邦們的慷慨贈送,但政府對外購買的疫苗也會陸續到貨。7月起,政府將擴大優先施打對象類別,而只要疫苗到貨順利,下個月也會繼續擴大施打對象,讓更多民眾能夠接種。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預約莫德納不發通知單 里長嘆:打不到里長會被罵
台北市今天開放72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長輩預約施打莫德納疫苗,許多台北市里長表示,因這次開放的是莫德納疫苗,長輩們「大家都很搶」,一早搶著預約,上午預約狀況相當順利。不過也有里長反映,這次北市府僅開放上網預約或打電話到公所登記,恐有長輩不知道訊息,導致打不到這波疫苗,盼市府還是要發通知單,更有里長直言「發通知單會花一點時間,但至少里長不會被罵。」台北市今天首日開放莫德納疫苗預約施打,一早北市系統預約狀況踴躍,松山區中正里長洪樸陽說,這波預約大家都很搶,系統也相當穩定,不過市府作法與前幾波不同的是這次不發通知單,就怕有的長輩不知道要上網預約,也不知道要打電話去區公所登記施打疫苗,里長盼,還是希望有個通知單,「畢竟發通知單里長會花一點時間,但至少不會被罵」,「我們是第一線,若長輩沒打到疫苗,我們是第一線會被罵的。」另外,信義區永春里長許蕙蘭也說,今天的預約狀況還蠻順利,不過她也擔心,這次市府不發通知單,可能會有老人家不知道要打電話登記,錯過這波疫苗施打。許里長說,她覺得北市府還是要發通知單,提醒長輩不上網、也要「打電話預約」,萬一完全沒有通知單,恐怕有的長者根本不知道打疫苗的訊息,還是希望服務能夠做得位。洪樸陽說,他現在就是遇到長輩就提醒不上網預約、就要打電話登記施打疫苗,還有提醒老人家下午三點半要看北市府的防疫記者會,因為中央的疫苗施打訊息,施打年齡各縣市的不一樣,不過這次北市府不發通知單,里長也都在煩惱怎麼做?才能讓每位長者不會漏掉預約或登記。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開放長者預約莫德納 30分鐘湧3.9萬人取號
台北市今天開放72歲以上長者及55歲以上原住民上網預約施打莫德納疫苗,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指出,系統開放30分鐘後已有3.9萬名長者取號,約占此次開放總劑量的45%。台北市政府昨天宣布,今天、明天的上午8時到下午5時,居住在台北市的72歲以上長者及55歲以上原住民,不限戶籍都可以到「COVID-19疫苗接種預約系統」上網預約施打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莫德納疫苗。蔡炳坤今天上午接受電訪表示,開放預約才30分鐘,就已經有3萬9249人成功取號,約占這次開放預約總劑量8萬7136劑的45%。蔡炳坤指出,這次72歲以上、沒預約過的約7萬名長者都能預約,但目前75歲以上長者的疫苗接種率約45%,也就是仍有約10萬人尚未接種疫苗,除了代表疫苗量現階段仍不足,從今天預約踴躍狀況也可看出長者對於疫苗廠牌有些想法。他進一步表示,因為預約系統無法判別長者有沒有打過疫苗,所以預約以一次為限,過去有些長者預約後但沒來打,這次就不能再預約,不過不用太緊張,政府一定會繼續努力,只要疫苗夠,每個人都會打到。蔡炳坤提醒,由於較難預測還會有多少名額可以讓長者在7月3日、7月4日的上午9時到下午5時讓長者打電話到區公所登記,呼籲有意接種疫苗的長者盡量上網預約,這次不會再統一發通知單給沒預約的長者。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研究:莫德納疫苗對Delta變異株能產生抗體 但數量較少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莫德納公司(Moderna, Inc.)29日表示,該公司的研究顯示,莫德納新冠疫苗對源自印度的Delta變異株能產生抗體。莫德納的研究人員檢測8人的血液樣本,尋找對不同變異株的棘蛋白所產生的抗體。公司聲明表示,莫德納疫苗「對所有測試的變異株都產生了中和抗體」,包括Delta變異株。疫苗產生的防護蛋白稱為中和抗體,能夠防止病毒侵入細胞。不過,與針對原始病毒產生的抗體數量相比,針對Delta變異株的中和抗體量減少了2.1倍,針對源自奈及利亞的Eta變異株降低4.2倍,針對在安哥拉發現的A.VOI.V2新變異株則降低8倍。這項實驗室研究未直接測量莫德納疫苗的防護力,但中和抗體的量仍高到足以預防染疫。莫德納執行長班塞爾(Stephane Bancel)表示,「這些新數據令人鼓舞,加強了我們的信心,莫德納疫苗應該對新發現的變種病毒仍有防護力」。莫德納股價在紐約股市盤中大漲5.9%。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衛院盤點量能 陳時中:不放棄任何機會
傳出國衛院爭取代工莫德納等mRNA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證實此事,他表示,確實和相關公司洽談中,會竭盡所能談各種可能性,但這也牽涉到製造量能、技術門檻以及各大廠隊疫苗的全球布局策略。指揮中心研發組長、國衛院長梁賡義則說,「授權量產機會不見得高,但我們會努力。」台灣採購的第三批莫德納疫苗,今天將有四十一萬劑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昨天表示,若按照正常狀況,應是今天傍晚時間到貨。去年八月指揮中心與AZ疫苗洽談代工,最後因量能不足而碰壁,這次莫德納疫苗真能談成?陳時中說,「代工碰壁這個形容不是那麼好」,談判有成有敗,無法保證每一次都能成功。目前先評估量產能力和技術平台,持續談判,不會放棄任何機會。梁賡義表示,之前談判因量產能量而無法談成,不管莫德納或其他疫苗公司需要一定量產能量。食藥署跟經濟部工業局聯手,了解國內的產能,「這是第一步」;接下來將與莫德納協商,希望該公司願意在台灣設廠,產出的疫苗給台灣或全球其他國家使用。梁賡義表示,成否成功代工,最重要因素還是在台灣是否有量產能力,目前國內廠商本身有意願,且部長也很重視,將全力配合達到支援能量。至於這是台灣單方面提出希望代工,還是已經和莫德納初步接觸?梁賡義並未直接回覆,只表示,「談判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點,外交人員很努力牽線,簽完線之後國內再接手。」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研究:mRNA疫苗保護力達數年
美贈我莫德納疫苗將於七月一日大規模開打,最新一期權威期刊「自然」研究顯示,接種兩劑輝瑞BNT、莫德納等mRNA疫苗,有可能在人體內產生長久免疫作用。對此,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類疫苗於去年底才開始使用在人體上,目前並無實證資料指出,幾年後的免疫力到底還剩多少,該項研究只是推測結果。另有研究指出,若AZ疫苗第一劑及第二劑間隔四十五周施打,免疫效果較佳,對此,張上淳說,該項研究發現,將打第二劑時間拉到更長,兩次接種相隔時間更久一點,細胞性免疫反應相當不錯,第二劑與第一劑相隔超過十二周,免疫反應會更強。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並非以中和抗體來研究分析,而是一般的抗體做分析,因此,延後施打第二劑,確實會增加感染風險,因此,大多數國家仍建議仍在八至十二周施打第二劑。加州大學研究結果顯示,接種過二劑mRNA疫苗後,在人體保護力可能隨時間下降,需再追加一劑;但「自然」期刊一項研究卻發現,這二款疫苗在人體內的保護力可能長達數年,張上淳認為,這只是學理上的推測結果。國內昨日新增十四例疫苗接種後不良死亡案件,累計二百四十例新冠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不良事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目前已有四十四例解剖,其中一例吸入食物窒息、二例頸椎骨折、一例氣噎、一例顱內出血、二例疑似肺炎、二例泌尿道感染,其餘案例待釐清。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mRNA技術困難…代工莫德納疫苗 專家:天方夜譚
指揮中心積極洽談莫德納疫苗代工,而國衛院籌備「疫苗二廠」,盼與莫德納簽約量產授權。看似有譜,但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這是天方夜譚」,去年政府成立口罩國家隊,表現傑出,但口罩技術門檻極低,mRNA技術困難,依照台灣現有技術、量能,宛如空中畫大餅,感覺只是喊爽的。台廠頂多做到充填 產能大考驗 3~5億量產不可能蘇益仁表示,每一家疫苗廠都有固定疫苗產線,要這些上市櫃公司放棄自己原先的產線全改為mRNA疫苗,「除非全收為國有,才有可能」。蘇益仁點出兩大問題,台灣從未研發過mRNA疫苗,前端生產技術等於空白,此外,疫苗能量也不足,有報導宣稱國家隊想要「六至九個月生產三至五億劑莫德納疫苗」,這個牛未免吹得太大,內行人一聽,就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蘇益仁說,mRNA疫苗為全新技術,少量細胞培養或許還沒問題,但光從五毫升想培養至五十毫升就相當困難,如想大量製作,製作五十毫升、一百毫升、兩百毫升,乃至五百公升、兩千公升等原料,每個級距的挑戰相當大,「量愈多,難度就更高」。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家齊表示,如何將mRNA包裹成脂質膜送進人體中,這是目前技術上最大的挑戰,是莫德納最厲害的技術,也是我國必須學習、取經的部分。此外,我國也需發展相關佐劑等系統,一旦爆發疫情,才能自己製造生產。蘇益仁認為,除非莫德納原廠派員進駐國衛院,傾全力技術支援,否則台灣廠商頂多做到充填這一塊。產能是另一大難題,蘇益仁表示,早在去年四月,參與創建COVAX平台的「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派人來台,瞭解我國生技廠商代工疫苗量能,當時評估一個月頂多僅能生產一千萬劑新冠疫苗。國內疫苗產能有限,這解釋了去年八月指揮中心與AZ疫苗洽商代工破局的原因。蘇益仁表示,國光、聯亞、高端等國內三大疫苗廠均積極研發自家新冠疫苗,能挪出的生產線非常有限,至於另一家廠商台康,產能也不大。指揮中心想集國內眾廠之力,在六至九個月內,生產三至五億劑mRNA疫苗,這絕對不可能。「生產mRNA疫苗絕非簡單之事。」蘇益仁說,莫德納公司去年年底也才生產幾千萬劑,在克服許多問題後,今年才逐漸擴大產能。此外,南韓之所以順利取得mRNA疫苗,除了政治因素外,「三星生物」廠房規模夠大,才是主要因素,但就算如此,南韓也只談妥後段無菌充填、標籤與包裝合作,能否技術轉移,還是未知數。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教授施信如強調,mRNA疫苗可快速大量倍製,台灣一定要發展自己的mRNA疫苗,才能因應未來的大流行疫情。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買BNT疫苗被排台積電、鴻海後面 慈濟院長嘆:救人不能等
國內疫苗短缺,行政院積極協助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洽購各500萬BNT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目前雙方洽購進度都很滿意,接下來由鴻海、台積電去做採購談判。日前慈濟有派人拜會指揮中心,他表達感謝外,仍希望先讓前兩家公司進行,「前路走清楚,慈濟接著做會比較快」。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坦言覺得可惜,但理解部長有苦衷,「牽涉政治有困難度」。行政院日前宣布,台積電、鴻海都提出各捐贈五百萬劑疫苗提案,政府也依循日本捐贈苗前例,發函授權兩家廠商代表政府洽談購買。陳時中表示,會全力協助這兩家疫苗洽購,目前進展「雙方都很滿意」,後續採購洽談仍在進行中,但坦言「買疫苗不是上街買菜,有很多相關程序要進行和談判」。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也有意購買500萬劑德國原廠BNT疫苗,23日慈濟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副執行長何日生及律師陳昱瑄至食藥署遞交文件。陳時中表示,慈濟前日有來拜會,雙方交換想法、意見,知道慈濟基金會也很急,更感謝慈濟「為善不落人後的心」,但強調照原來的步驟,先讓前兩家公司進行,若不同團體洽購,擔心進行不順暢,「先路走清楚,慈濟接著做會比較快,仍很歡迎慈濟參加,後續會做出最好安排」。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Delta變異株傳染力比英國變異株厲害,且已入侵台灣,很擔心疫情「回馬槍」,強調疫苗一定要夠,民眾才會有群體免疫,尤其看到美國買疫苗數量是人口的四倍,「未來或許要打第三劑,我們現在都不夠,跟預期量還差太多,疫苗不怕太多,買疫苗當然越快越好,救人的事不能等」。陳時中說讓台積電、鴻海先進行,「慈濟跟著做會比較快」,意味要慈濟再等等。林欣榮表示,「部長好人啦,我猜他可能這批先搞定,下批再來」。慈濟無法順利跟上「先發戰隊」,是否覺得可惜?他認為,部長有他的苦衷、困難,「畢竟疫苗是國家防疫物資,除了商業行為,還牽涉到政治,可能加減有影響,政府有他的困難度」。台灣已到貨疫苗數量,首批3月3日AZ疫苗11.7萬劑(購自AZ藥廠)、4月4日AZ疫苗19.92萬劑(購自COVAX平台)、5月19日AZ疫苗41.4萬劑(購自COVAX平台)、5月28日莫德納疫苗15萬劑(購自莫德納藥廠)、6月4日AZ疫苗124萬劑(日本贈送)、6月18日莫德納疫苗24萬劑(購自莫德納藥廠)、6月20日莫德納250萬劑(美國贈送),明日莫德納41萬劑(購自莫德納藥廠)將抵台,累計527.02萬劑。
-
2021-06-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研究:輝瑞、莫德納疫苗 保護力可能長達數年
科學家今天表示,輝瑞/BioNTech疫苗與莫德納疫苗,能在人體引發持久免疫反應,可能可以抵禦新型冠狀病毒數年之久。目前已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只要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病毒及其變異株演化結果不會跟現在差太多,接種這2款mRNA疫苗的大部分人可能不須追加注射。最新研究再度呼應這項看法。此外,即使病毒確實大幅變異,接種疫苗前曾染疫康復的人,可能也不需要追加劑量。「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報導,帶領上述研究的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University in St. Louis)免疫學家艾里貝迪(AliEllebedy)表示:「這種疫苗能讓我們免疫力如此持久,這是個好跡象。」研究結果已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上。艾里貝迪與同事上月曾表示,染疫康復者體內能辨認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細胞,會在感染後留在骨髓內至少8個月;另有團隊的研究指出,所謂的記憶B細胞會在染疫後至少1年內持續成熟和強化。研究人員基於這些發現表示,染疫後再接種疫苗的人,免疫力可能維持數年,還可能終身免疫。但從過往的研究未能了解,光靠接種疫苗可不可能產生類似的持久效果。為了找出問題解答,艾里貝迪團隊觀察了記憶細胞的來源─淋巴結。人體在染疫或接種疫苗後,淋巴結會形成一種叫作「生發中心」(germinal center)的特殊結構。生發中心猶如B細胞的訓練營,能讓B細胞更熟練地發揮作用,並學習辨識多種病毒基因序列。這些細胞練習的序列愈多、時間愈久,就愈有可能擊退可能出現的變異株。人體染疫後,生發中心會在肺部形成;但接種疫苗後,生發中心會出現在腋窩的淋巴結,正好方便研究者取得。艾里貝迪團隊一共找來41名接種過兩劑輝瑞(Pfizer)/BioNTech疫苗的人參與實驗,其中8人有染疫史。在這41人當中,有14人於接種首劑疫苗後的3、4、5、7、15週,由研究團隊從淋巴結取得樣本。艾里貝迪團隊發現,在接種首劑後的第15週,這14人的生發中心仍高度活躍,而且認得新型冠狀病毒的記憶細胞數量並未下滑。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免疫學家巴塔查雅(Deepta Bhattacharya)說,通常生發中心在4至6週後就所剩無幾。但mRNA疫苗激發的生發中心幾個月之後都還在,在多數人的體內並未大量減少。上述結果顯示,絕大多數接種過疫苗的人都能獲得長期保護力,至少對現存變異病毒來說是如此。但長者、免疫系統較弱的人,還有服藥抑制免疫反應的人,可能需要追加注射疫苗。至於接種疫苗前曾染疫康復者,則可能完全不用追加。艾里貝迪指出,染疫後再接種疫苗可大幅提升體內抗體濃度,這很可能是因為製造抗體的記憶B細胞在接種前已經進化好幾個月;所幸追加注射疫苗也可能達到染疫後再接種的效果。艾里貝迪的研究並未納入嬌生(Johnson &Johnson)製造的COVID-19疫苗,但他預期這類使用較傳統方式製造的疫苗,免疫反應的持久性可能比不上mRNA疫苗。但有學者認為這種比較不盡公平,因為嬌生疫苗只需施打一劑,若經追加注射,可能也有同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