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新聞.長期照護
搜尋
色素
共找到
858
筆 文章
-
-
2020-08-06 新聞.健康知識+
指甲可以傳遞哪些健康信號?有「黑線」代表疾病嗎
長輩們從小就教育我們,指甲一定要剪短,如果小時候誰指甲留得長了點。那麼免不了被家長教育一番,這還沒完,很多人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也要求每天指甲保持乾淨整潔。實際標準只有一個字——短!如果稍微長那麼一點點,可能就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剪指甲,到最後恨不得都剪到肉,說多了都是淚。從小我們聽到的是,指甲長了會藏污納垢,可是指甲是做什麼用的?逼你剪指甲的人似乎並沒有說過,事實上把指甲剪到貼著肉那麼短並不科學,保持長度合適的指甲才健康。具體多長才合適呢?讓我們先從指甲的結構和作用說起吧。指甲的結構和作用指甲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甲板、甲母質和甲週皮膚。甲板:是指甲最外層的堅硬部分,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指甲蓋兒,發揮對甲母質的保護作用。甲母質:從外表面是看不到的,位於甲板下方,功能是可以產生新的指甲。甲週皮膚:是位於甲板和甲母質周邊的皮膚組織,與甲板之間的間隙為甲溝,甲週皮膚對甲板具有保護作用。指甲是做什麼用的呢?主要是讓指尖不容易受到傷害。指甲為何不是剪得越短越好?剪指甲只是把指甲剪短,一定不能使指甲組成的任何一部分受到損傷。而如果指甲剪得太短,甲週皮膚則會利用其良好的彈性,將指甲末端部分覆蓋包裹,隨著指甲的繼續生長,末端邊緣部分便會扎進周圍皮膚,發生「嵌甲」現象。「嵌甲」不僅損傷甲週皮膚組織,破損的皮膚還可能會讓細菌趁虛而入,形成甲溝炎。嚴重的細菌感染化膿可能還會引發細菌向血液中擴散,在極少數情況下甚至會引發全身的敗血症而危及生命。由此可見,小小的剪指甲問題也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所以,如果嵌甲症狀比較嚴重,有明顯的疼痛、腫脹、化膿,或者伴發甲溝炎的情況,應及時就醫,請專業的皮膚科醫生處理。除了指甲剪太短,將指甲末端兩側修剪成弧形也是錯誤的,儘管圓弧形的指甲末端看著比較美觀,但是這種修剪方法也容易形成「嵌甲」,最終可能導致甲溝炎等嚴重情況。最後,也不應暴力手撕甲週皮膚的倒刺,很多人看到自己的倒刺會忍不住想手撕得乾乾淨淨,其實這樣也會容易損傷甲週皮膚組織,增加發生皮膚感染的風險。如何科學修剪指甲?既然剪指甲有這麼多講究,那我們該如何科學修剪指甲呢?1.首先,可以用溫熱水泡手或泡腳,使指甲軟化,這樣有利於控制使用指甲刀的力度。2.其次,應將指甲末端修剪成一條直線,並分別與指尖保持齊平,保留的長度約1mm。然後將指甲末端的左右邊角稍作修剪。3.最後,對銳利的指甲末端進行打磨,使其邊緣光滑順暢。另外,手上的倒刺也應該用指甲刀在其根部剪斷,避免手撕發生皮膚破損。這樣就完成了科學的指甲修剪全過程。簡單吧?指甲還可以傳遞哪些健康信號?有的人在剪指甲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指甲可能跟別人不一樣,這是不是表示有什麼疾病呢?事實上每個人的指甲外觀不會完全一樣,但出現這些情況就要注意了:1.指甲薄軟。指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如果指甲又薄又軟甚至可以輕易撕裂,則很可能是營養不良的表現。這提示應多食用蛋白質豐富的魚蝦類,以及補充有利於指甲健康的微量元素,如鐵、鉀、鋅等。2.指甲脫落。如果指甲發生部分或者全部脫落,則提示可能是發生了急性感染,尤其是嬰幼兒可能出現了手足口病,應及時就醫。3.指甲增厚、變色變形、無光澤。可能是灰指甲,這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且腳指甲比手指甲出現的概率更高。及時就醫,堅持用藥,灰指甲是可以治癒的。4.指甲出現一條或多條黑線。可以從指甲近端延伸到遠端。這種情況可能是黑色素沉積或者黑色素細胞引起的良性或惡性病變,需要儘早尋求醫生的專業幫助和判斷。而指甲月牙(甲半月)大小、甲週皮膚倒刺並不能反映身體健康的一些信號,與健康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要注意,如果指甲上的月牙突然變大或者變小,那麼有可能是甲狀腺出了問題。平時如何呵護指甲?1.養成修剪指甲的習慣,保持規律的修剪週期。根據自己的指甲生長情況,保持一周一次或兩次。2.科學修剪指甲,保留指甲長度適中,太長不衛生且容易斷裂,太短則可能導致甲溝炎甚至化膿性感染。3.接觸使用刺激性產品(如洗潔精、洗液粉、洗衣皂等)時應佩戴手套,減少對指甲的傷害。4.使用護手霜。保持指甲及甲週皮膚濕潤,可以預防倒刺的發生。綜上所述,指甲不是剪得越短越好,更不要天天剪,只要保持每週剪1-2次,保持長度適中就可以,剪時要注意指甲有沒有什麼異狀。(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8-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降低機構增染疫風險 長照司祭獎勵鼓勵醫師赴機構看診
疫情逐漸升溫,因應下一波疫情來襲,為避免住宿式機構出現「院內感染」,衛福部長照司宣布從8月起,鼓勵醫師至住宿機構看診,若半年內能達成降低住民外出就診率等三大指摽,每位醫師可領取12萬獎勵金,從8月起申請最快明年一月檢視指標並核發獎勵金。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自疫情爆發後,健保署提高醫療院所至照顧機構診療服務的時段上限,原本每周3個時段會有醫師到照顧機構協助看診,提高到5個時段,300人以上的大型身障機構,從原本每周6個時段提高至10個時段,有效減少住民外出就診機率。周道君表示,照顧機構的住民多有慢性疾病,定期都必要外出看診,慢性疾病沒有控制好,遇上緊急狀況更加麻煩,但機構住民大多行動不便,外出看診得花錢叫救護車,或是找人陪伴就醫,種種都是一大工程。周道君表示,既然醫師有到機構協助看診的服務,長照司期盼願意赴機構看診的醫師,能連帶照顧住民的健康,檢視藥物是否有交互作用、教導慢性病控制等,避免慢性病沒控制好,需要突然就醫,醫師的角色像是住民的專責醫師。公告內容是一位醫師照顧50位住民,每半年檢視績效,達到三大指標包含建立照顧機構專責管理制度、管理住民平均就醫次數、住民若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色素要小於8.5%。三者同時達標半年可領12萬,若僅達標一項也有獎勵金。周道君強調,該獎勵金是直接給予醫師,目前希望現行正在協助照顧機構的醫療院所可以盡快提出申請,根據統計,仍有一成的住宿型機構,如兒少機構、小型身障住宿型機構,未與醫療院所簽約,周邊社區的診所若有意加入,不同科別的診所可以結盟制定計畫,向長照司申請。
-
2020-08-05 新聞.健康知識+
為何血液是紅色而非藍色?跟宇宙含量最多的金屬有關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看懂元素週期表,掌握生命奧祕》,作者吉田隆嘉】負責運送氧氣的重要金屬生命體熟練地運用著周遭的各種金屬,這些金屬當中最重要的是鐵。畢竟人體是透過鐵來運送氧氣,人體的六十兆個細胞全要靠氧氣而生,鐵對人類而言,可以說是生命所繫之元素。血液負責從肺部將氧氣運送至全身,再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從全身送往肺部丟棄。可是,氧氣與二氧化碳的運送方式截然不同。血液運送二氧化碳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因為二氧化碳溶於水,會變成碳酸,所以只需溶解於血液的水分裡,予以運送即可。換言之,二氧化碳很容易就會變成碳酸水,血液不需要特別做任何事,只要讓水分循環全身,就能運送二氧化碳。相較之下,血液運送氧是一件辛苦的工作。氧溶於水的份量只有一點點,跟二氧化碳相比,真的極少。如果是冷水,氧氣還算能夠溶解,可是當體內溫度上升至三十七度,溶解量就會大幅降低。這個原理也就是南國海水呈現透明狀的原因。熱帶地區的海水水溫高,含氧量少,因此大多的浮游生物無法生存。所以,海水才會看起來澄澈。另一方面,北國海水的水溫低,就有較多的氧溶解。於是,浮游生物繁殖,海水看起來灰濁。結果,當水溫越低,會吃浮游生物的魚種會更豐富。這也是巨大鯨魚棲息於北極海域或南極海域的原因。話說回來,由於人體內血液溫度比熱帶地區海水的水溫高,光是使氧溶於水,人體並無法運送氧。這時候就需要紅血球的血紅蛋白幫忙。血紅蛋白中有個名為「血基質」的紅色色素,心臟部位有鐵附著的就是血紅蛋白。因為血紅蛋白有鐵,所以才能有效率地運送氧。其實,利用化合物運載氧並非易事。因為光是能與氧結合的物質便非常多。氧化的物質全部都與氧結合。但問題是,必須將結合的氧交給細胞。如果只是一直保持與氧結合的狀態,那麼對人體細胞而言,一點用處也沒有。在肺中與氧結合粘附,再將氧轉送到全身細胞。為了啟動這個作用,非得需要一定大小的金屬才行。碳、氫、氧、氮等一般有機化合物,由於它的們原子太小,根本不能與氧結合粘附,不然就是會完全與氧結合鍵結而無法轉送。但是,生命體透過充分利用比這些元素的原子還大得多的鐵原子的外層電子軌域,設計出一種絕妙的特性,使鐵在溫度低的肺部會與氧結合粘附,並在溫度高的全身釋放出氧。而能做到這一點的,就是血紅蛋白。因此,當體內鐵元素不足,氧氣無法充分運載,就會引起貧血。尤其是女性,每個月因月經排血,很容易缺鐵,許多女性為貧血所苦。事實上,從化學的觀點來看,負責運載氧的重要金屬未必非鐵不可。外層電子軌域與鐵相似的金屬,譬如鉻(Cr)、錳(Mn)、鈷(Co)、鎳(Ni)、銅(Cu)等等,只要也在它們的蛋白質結構下功夫修飾,就能製造出功能跟血紅蛋白一樣的物質。這件事在理論上是可行的。可是,在眾多的候選金屬中,人類會將生命委託給鐵,就是因為鐵在宇宙中的存在量最多。如果宇宙中全是鈷的話,那麼人體利用鈷運送氧的可能性便很高。如此一來,或許我們的血液會是鈷藍色。
-
2020-08-02 新聞.健康知識+
天然手工皂對肌膚好? 揭開你必須知道的4真相
近幾年來,標榜「天然」、「手作」的產品很夯,坊間也推出不少宣稱「溫和、不乾燥、不刺激」肌膚的各式各樣手工皂,不過,所有的手工皂真的都適合每個人使用?手工皂並非無風險 可能誘發皮膚過敏反應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在他的門診中,每個月都有2、3例因使用手工皂出問題的人就醫,尤其不少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在使用了標榜天然的手工皂沒多久之後,異位性皮膚炎就可能變得更為嚴重,常會出現嚴重脫皮、紅腫等症狀,必須給予口服抗組織胺、塗抹凡士林、保濕劑等治療,紅腫才告逐漸消退。手工皂都是偏鹼性的,但只要不過鹼且接觸皮膚時間不要太久,手工皂對於皮膚的傷害並不大;然而,手工皂原料標榜使用天然油脂、鹼劑或香料色素等成分,其實這些都屬於化學成分,所以並非宣稱「手工皂」,就表示完全無風險。手工皂 常見4種挑選問題1. 不同膚質挑選不同油脂的「皂」手工皂的溫和度與選用的油脂有關,若是使用含脂肪酸鏈長較短的油脂做出來的「皂」,清潔力較強,刺激性也較大,長期使用的話,恐造成皮膚乾燥、脫皮、緊繃,甚至還可能引起皮膚炎;而鏈長較長的油脂做出來的「皂」,則清潔力較弱,但也較為溫和。所以,選擇手工皂時,根據不同的膚質耐受性,也需要挑選不同的產品。2. 品管參差不齊易變質孳生細菌製造手工皂時會需要加入多種油脂,甚至有些製作過程中還會添加蔬菜、水果及萃取液,這時候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防腐,成分很容易變質、孳生細菌或黴菌。當皮膚有傷口時,如果遭受病菌入侵,就容易引發感染。3. 成分愈複雜傷害皮膚風險愈大為了強調自家手工皂的特殊性,不少人會在手工皂中加入各種精油與植萃,但添加的成分越多種,對於皮膚來說,反而風險越高。如果有過敏體質的人,使用這些產品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根本就很難搞得清楚是對哪一種成分過敏。4. 添加香精太香恐會致過敏有些手工皂聞起來特別香,很有可能加了香精,因此,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尤其有異位性皮膚炎問題或容易過敏的人,建議購買任何手工皂、清潔用品時應注意,在使用前不妨先做皮膚過敏測試,以免誘發過敏反應。盡量挑選弱鹼性手工皂 成分簡單為宜趙昭明建議,最好挑選有信譽的品牌,並且盡量選擇弱鹼性的手工皂。他解釋,因為人的皮膚屬於弱酸性,最好不要再用過鹼的產品,一般來說,選擇pH值9以內的產品較適當;此外,購買時看清楚成分,盡量不要挑選成分太複雜的產品,以免增加過敏的機會。
-
2020-07-29 科別.牙科
健康保衛站/齒內漂白 笑容不被黃牙綁架
一名25歲黃姓女子多年前撞壞門牙,雖然持續接受根管治療,但這顆受傷的門牙顏色卻愈來愈暗黃,漸漸她不再開口笑,擔心笑了「反被笑」。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牙醫師吳郁屏指出,現行已有根管治療專屬的牙齒漂白療程,適合解決單一顆因為牙髓壞死、牙齒外傷或根管治療後產生的牙齒染色問題。吳郁屏說,牙齒變色主要有外因性染色及內因性染色兩種原因。長期食用易染色的食物及飲料,有抽菸、嚼食檳榔、口腔清潔不佳或長期不當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水屬前者;牙齒隨年齡增長與老化造成齒構改變,或在生長發育過程過量使用某些藥物,如四環黴素染色、氟斑牙等屬後者。而黃小姐的案例則屬內因性染色,即因根管治療材料或填補物染色,造成單顆牙齒疾病。吳郁屏建議,有類似案例的患者,也因受過傷且做過根管治療,可選擇接受「齒內漂白」療程。齒內漂白療程將會先完成根管治療後,接著在牙髓腔內置放漂白藥劑,並暫時將牙齒填補起來,再利用藥劑的氧化還原原理,將有機色素分子轉換結構而退除顏色,達到牙齒漂白效果。
-
2020-07-28 養生.聰明飲食
喝咖啡會心悸,要戒掉嗎?注意這5件事,喝咖啡其實利多於弊
防疫要做,生活也要過。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登出一篇"咖啡、咖啡因與健康"的文獻回顧,大致是再次確認了之前已經知道的一些正面訊息,對愛喝咖啡的人,算是多一顆定心丸。 而就像茶、可可等,咖啡除了含有咖啡因,也含有許多植物性化合物;本篇優點是針對喝咖啡的好處(與壞處),試著區別是否與咖啡因有關,提供大家到底喝一般咖啡好,或喝去咖啡因咖啡好的選擇參考。 美中不足是,第一作者雖任職於新加坡,對於亞洲人較關切的骨質疏鬆症風險並未著墨。摘述整理如下,參考就好,倒也不必當藥喝。此外,台灣人骨架子小,而且鈣質攝取普遍不足,所以,喝咖啡雖未必會直接導致骨鬆,但仍高度建議搭配優格、牛奶,多多補充鈣質。1. 一般熟知的咖啡副作用,例如心悸、利尿,大多與咖啡因及咖啡因代謝能力有關。在習慣飲用後,通常會有耐受性。提神作用亦是源自咖啡因。2. 咖啡醇會增加血中壞膽固醇,但此成分可被濾紙濾掉;其含量在未過濾的咖啡中最高(濾壓壺或直接煮),義式咖啡居中,在有使用濾紙的咖啡中濃度最低。臨床試驗發現平均每天喝6杯未過濾咖啡者,血中低密度膽固醇比喝過濾咖啡者高17.8 毫克/百c.c. (相當於增加11%心血管重大事件風險)。3. 喝咖啡可能會些微降低某些癌症風險,例如黑色素瘤、皮膚癌、乳癌、攝護腺癌。而較明顯的保護現象是與子宮內膜癌及肝癌風險呈反比。對子宮內膜癌的保護現象,不論是喝去咖啡因咖啡或一般咖啡,效果相近;但,對肝癌的保護現象,僅在喝一般咖啡者。此外,咖啡亦有降低肝硬化風險 (此可能與咖啡因及咖啡多酚皆有關)。4. 膽結石、腎結石風險較低。5. 巴金森氏症風險較低。此效應僅在一般咖啡。6. 每天喝2-5杯咖啡 (1杯235c.c.或8盎斯)的人,總死亡率最低,不論在哪一人種或哪種咖啡因代謝能力皆有此現象。喝一般咖啡或喝去咖啡因咖啡,總死亡風險皆比不喝的低。7. 咖啡因可通過胎盤,且懷孕期間咖啡因代謝較慢 (尤其第三姙娠更嚴重),對嬰兒健康恐有不利影響(體重較輕,甚至流產)。喝咖啡與喝茶都與胎兒體重較輕有關,且與飲用量呈正相關 (喝得越多,寶寶體重越輕),推測與咖啡因有關。至於流產,在咖啡因飲用量較低時,則無相關。懷孕時每天咖啡因攝取量勿超過200毫克,約當於兩杯咖啡的量。綜上,我的建議是: 1. 喝咖啡可以是健康生活的一環,不必因擔心健康而刻意戒掉。每天可喝2-5杯咖啡。勿加糖。避免人工奶精。2. 要補充牛奶、優格。3. 有心血管風險者 (膽固醇過高、有糖尿病、肥胖、抽菸、冠心症家族史等),建議用濾紙,喝過濾過的咖啡。4. 喝一般咖啡,好處可能較低咖啡因咖啡完整。5. 孕婦減半喝或不喝。(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網址)
-
2020-07-28 該看哪科.皮膚
天然手工皂溫和、不刺激對肌膚較好?4個你必須知道的真相
近幾年來,標榜「天然」、「手作」的產品很夯,坊間也推出不少宣稱「溫和、不乾燥、不刺激」肌膚的各式各樣手工皂,不過,所有的手工皂真的都適合每個人使用?手工皂並非無風險 可能誘發皮膚過敏反應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在他的門診中,每個月都有2、3例因使用手工皂出問題的人就醫,尤其不少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在使用了標榜天然的手工皂沒多久之後,異位性皮膚炎就可能變得更為嚴重,常會出現嚴重脫皮、紅腫等症狀,必須給予口服抗組織胺、塗抹凡士林、保濕劑等治療,紅腫才告逐漸消退。手工皂都是偏鹼性的,但只要不過鹼且接觸皮膚時間不要太久,手工皂對於皮膚的傷害並不大;然而,手工皂原料標榜使用天然油脂、鹼劑或香料色素等成分,其實這些都屬於化學成分,所以並非宣稱「手工皂」,就表示完全無風險。手工皂 常見4種挑選問題 ❶不同膚質挑選不同油脂的「皂」手工皂的溫和度與選用的油脂有關,若是使用含脂肪酸鏈長較短的油脂做出來的「皂」,清潔力較強,刺激性也較大,長期使用的話,恐造成皮膚乾燥、脫皮、緊繃,甚至還可能引起皮膚炎;而鏈長較長的油脂做出來的「皂」,則清潔力較弱,但也較為溫和。所以,選擇手工皂時,根據不同的膚質耐受性,也需要挑選不同的產品。❷品管參差不齊易變質孳生細菌製造手工皂時會需要加入多種油脂,甚至有些製作過程中還會添加蔬菜、水果及萃取液,這時候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防腐,成分很容易變質、孳生細菌或黴菌。當皮膚有傷口時,如果遭受病菌入侵,就容易引發感染。❸成分愈複雜傷害皮膚風險愈大為了強調自家手工皂的特殊性,不少人會在手工皂中加入各種精油與植萃,但添加的成分越多種,對於皮膚來說,反而風險越高。如果有過敏體質的人,使用這些產品容易發生過敏反應,根本就很難搞得清楚是對哪一種成分過敏。❹添加香精太香恐會致過敏有些手工皂聞起來特別香,很有可能加了香精,因此,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尤其有異位性皮膚炎問題或容易過敏的人,建議購買任何手工皂、清潔用品時應注意,在使用前不妨先做皮膚過敏測試,以免誘發過敏反應。盡量挑選弱鹼性手工皂 成分簡單為宜趙昭明建議,最好挑選有信譽的品牌,並且盡量選擇弱鹼性的手工皂。他解釋,因為人的皮膚屬於弱酸性,最好不要再用過鹼的產品,一般來說,選擇pH值9以內的產品較適當;此外,購買時看清楚成分,盡量不要挑選成分太複雜的產品,以免增加過敏的機會。延伸閱讀: 洗澡用香皂or沐浴乳好? 專家分析各別特性及風險 洗髮精含矽靈害禿頭? 其實是你洗髮時犯了4個錯誤 
-
2020-07-28 新聞.健康知識+
如何保持美白的肌膚? 醫師教你夏日正確防曬8觀念
民間一句俗語:「一白遮三醜」,尤其是女孩子一味為了美白,花了大把的金錢跟時間,但卻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其實只要有正確的觀念,夏日美白非夢事。首先我們要知道「紫外線」可分為「紫外線A光」、「紫外線B光」和「紫外線C光」,而會到達我們的地球表面的只有「紫外線A光」跟「紫外線B光」,有個重要的觀念,「紫外線A光」會造成皮膚的立即曬黑,原理是因為紫外線A光引發發炎和已經合成儲存在黑色素細胞內的黑色素釋放,造成「立即性」曬黑,而「紫外線B光」刺激黑色素細胞活性增加,合成製造新的黑色素,在24-72小時後產生「延遲性」的曬黑反映,所以紫外線B光的曬黑通常會比較晚出現,如果真的要達成美白的效果,紫外線A光跟B光都要避免。夏日美白正確的防曬八觀念1.首要就是做好防曬的工作第一個步驟就是出門一定要擦防曬乳液,達到身體全面性的覆蓋,我們要選有防紫外線A光跟紫外線B光的防曬乳液,而且強度要夠。紫外線A光的防曬係數至少要調到PA+++到PA++++(日系標法),而歐系則用PPD來表示(PPD6~8等同於PA+++),然後紫外線B光之防護,至少要含防曬係數30以上,目前製作較為嚴謹之廠商,他們甚至會做成「不易激發粉刺(Non-comedogenic) 」的產品,其比較適合油性肌膚使用的防曬品,還有些廠商會做到「低敏感度 (low-sensitive)」之防曬產品,讓想要美白但敏感肌膚的人得到更安全且適用的產品。除了用防曬乳液保護我們之外,正確的防曬觀念是很重要的。第一點,防曬乳液要在出門前30分鐘前就要先擦,而且厚度要足夠,因為廠商所標榜的防曬係數是用表皮面積1平方公分以上,塗上兩公克的防曬品來做防曬係數之測試,所以要達到廠商標榜的係數就必須要厚擦到足夠的用量。2.在日常活動過程中如果有防曬品脫落的現象,就要馬上做補擦通常建議在病人擦完防曬品出門3個小時後,可以再行補擦,但若是做劇烈運動,而產生流汗現象,防曬品因而流失,就需再提早補擦。3.從事水上活動也是要注意防曬我們都以為水裡面應該沒有紫外線,但這個觀念其實是錯的,紫外線是可以穿透水面,所以我們在潛水時,也必須要擦防曬乳液,而防曬乳液通常設計成兩款,有些會標示water resistant,有些則標示waterproof,標示為「防水(water-resistant)」的防曬可以撐40分鐘,標示為「極防水(very water-resistant)」的防曬則可以撐80分鐘,如果要維持足夠的保護,每隔40到80分鐘就需要補擦防曬,有些防曬產品標榜「不透水(waterproof)」,事實上防曬不可能做到這樣,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目前已要求廠商停止使用這個標示。4.應隨時隨地注意紫外線方向來源比如說我們坐在窗邊,紫外線也可能斜射進房間,而照到我們的皮膚,因此應儘量不要坐在窗邊,然後開車的駕駛座,若沒有貼防曬紙,紫外線也是會通過玻璃,而傳導到駕駛座,造成我們曬傷或曬黑的風險。5.平時的穿著應要特別注意一般建議如果可以的話,儘量穿淺色的衣服,而且是編織比較緊密的衣服,因為深色衣服會吸收紫外線,而且編織鬆散的衣服也容易讓紫外線穿透,另外若想達到更佳的防曬效果,可穿長袖衣物,也可戴大帽沿的帽子,也能有效達到防曬的效果。6.陰天也要防曬因為紫外線A光、B光會透過雲層到地面,就算是陰天時,也不可忽略防曬。7.應儘量避免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出門因為此時太陽是直射的狀態,很容易造成皮膚曬黑及曬傷的現象。8.參考當天氣象局所播報的紫外線指數預報,做好相對應之防曬工作最後,如果已經曬黑該如何改善?以外用美白產品來說,目前醫學上認為安全而有效的成份,包括左旋維他命C、傳明酸、熊果素、麴酸、鞣花酸、洋甘菊精等等,建議有此需求的病患,前往諮詢皮膚科醫師,共同討論溝通,找出一個最適合您的美白產品。除了外用之外,目前也有些雷射機種可幫助我們去除皮膚上的色素,例如:皮秒雷射機器,其波長為10的12次方米,其能量可傳導到皮膚,震碎皮膚內的黑色素,另外像較早期的釹雅鉻雷射,也有淨膚美白的效果。除此之外,脈衝光(IPL)機器,其能量為一段光波,黑色素能有效吸收,進而破壞黑色素之沉澱。炎炎夏日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有正確的防曬觀念,做好萬全的準備,萬一還是曬黑了,即可請教醫師,選擇適當的美白產品或進行適宜的脈衝光治療或雷射治療,一定可以度過一個美好的夏天!
-
2020-07-27 科別.眼部
及早發現追蹤治療 人生下半場別毀在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是視網膜最重要的部分,它跟身體組織一樣會因老化受損,嚴重影響視力。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珊霓表示,隨年齡增加,黃斑部病變風險會提高,以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最常見,以往多發生在50歲以上,但近來門診出現不少50歲以下的案例。但她指出,患者只要長期追蹤治療,人生下半場仍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自立生活不靠他人。長出新生血管 濕性病變惡化快陳珊霓說,老年黃斑部病變分乾性與濕性兩類,區別在於有沒有新生血管。其中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會發生例如新生血管滲漏、出血等,快速引發黃斑部結構破壞和視力喪失;而乾性黃斑部病變則惡化速度較慢。歐美國家約10%,台灣及亞洲人種濕性比例明顯高出許多。陳珊霓表示,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細胞每天需要大量代謝廢物,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成因,是因年齡增長,加上基因和體質關係,代謝能力變差,造成廢物堆積,引發發炎反應,阻絕養分和氧氣,感光細胞慢慢退化,導致視力變差。而濕性黃斑部病變則是長出新生血管,破壞視網膜結構,造成滲漏液體,甚至黃斑部出血,視力在短時間內惡化。55歲以上 一個月自我檢測一次但許多患者視力模糊時,常誤以為是老花眼、白內障,陳珊霓說,黃斑部病變會在視線旁邊或中心出現暗點,影像被遮蔽或影像扭曲。她鼓勵民眾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查,超過55歲以上,建議一個月自我檢測一次。日常生活中,也可透過廁所磁磚、櫃子邊角直線,以單眼注視是否變形。陳珊霓說,改善乾性、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策略不同。晚期的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建議攝取葉黃素、維他命A、E和鋅,有助減緩退化。平常也可多攝取深色蔬菜、枸杞、胡蘿蔔、深海魚類改善。陳珊霓表示,過去醫學上對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束手無策,但近十多年來醫療飛躍性進步,濕性治療以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讓患者視力維持穩定。一般療程需連續打3針,一個月打一針,但醫師根據患者病況可能延長到每隔3個月打1針,經追蹤,治療者相較於未治療患者,視力損失有很大差距。且目前健保給付已從原本7針放寬至14針,對減輕病患的經濟負擔大有幫助。
-
2020-07-27 癌症.癌友加油站
先後罹2癌,葉金川車照騎山照爬「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我更怕被維生管子束縛」
葉金川的人生經歷太精彩,從中央健保局首任總經理、坐鎮和平醫院的抗SARS英雄、衛生署長、馬英九總統的政治救火隊。始終鮮明的是犀利的個人風格與態度。淡出政治圈後,葉金川瀟灑活成夢想生活家,獨木舟、鐵人三項、高空跳傘、攻百岳,生活得不亦樂乎,卻鮮少人知道他先後罹患淋巴癌與皮膚癌。不過,葉老大始終是葉老大,連抗癌歷程也要一直帥帥的、不讓家人擔心,才不枉男人的氣概啊!二○一四年十二月,葉金川左眼皮突出一個綠豆大小的硬塊,在不該有淋巴的位置長出淋巴塊,長大的速度又快,有醫學背景的他,很快警覺不太對勁。先找眼科醫師檢查,也讓病理科化驗,醫師起初判斷是淋巴增生,無須過度憂心。誰料隔了半個月不到,另一邊的右眼皮上又長了一顆。「兩邊都是淋巴增生,那就是癌症了!」葉金川心中暗喊不妙。為了確診究竟是單純的淋巴增生還是淋巴癌,病理切片送第一家醫院無法確認,為求慎重,再送第二家醫院進一步分析。回顧當時的心情,葉金川笑,當然會嚇到啊,會緊張啊!也會覺得「我怎麼會那麼倒楣?」他說:「只是你要很冷靜!」在等待病理檢查報告的三天內,就像是等翻撲克牌一樣,到底是死神牌,還是高掛無事牌呢?「等待的時候最難受了。」「要死的話也早點告訴我。」一直要很帥的葉老大,此時心裡其實忐忑煎熬,為了不想讓太太張媚擔心,男子漢的浪漫是善意隱瞞了太太,獨自承擔。結果出爐,是淋巴癌。台大畢業的他,選擇到花蓮慈濟低調就醫葉金川冷靜的查閱相關醫療書籍,一步一步的規畫,安排如何應對這突然其來的人生轉折。淋巴癌分期將大大影響治療計畫與存活機會,現在是局部的病兆,還是已經擴散到全身了呢?他進行了骨髓穿刺,看看骨髓裡面造血細胞有沒有變化,如果已經發生變化,那麼就是第四期。所幸骨髓造血細胞沒有變化,接著進行PET正子掃描,看身體的其他部位是否擴散,所幸也無事。「但是PET只能看到○‧三公分以上的腫瘤,就算掃不到腫瘤,不代表沒有更細小的腫瘤在蔓延。」醫師建議葉金川進行預防性的標靶治療,以降低未來復發的機會。治療正式展開,台大醫學系畢業的葉金川,卻低調選擇回到熟悉的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當時他任職血液基金會董事長,治療期間就在花蓮與台北之間通勤往返。葉金川是台大醫學系第二屆畢業生,這一班的學生縱橫醫界,出了三個衛生署長,包括林芳郁、葉金川與侯勝茂;兩個健保局長,分別是葉金川還有賴美淑。同學中還有各大醫學中心的院長,群醫遍布全台醫界重要角色,想要尋求醫療照顧,葉金川比誰都有資源,他卻選擇到遙遠的花蓮慈濟就醫。葉金川說,除了跟花蓮慈濟的感情深厚,他當時也不想驚動太多人,他說,比一般人有資源就會比較好嗎?選擇一個信任、親切、可以誠實給予忠告的醫療團隊,對病人才是最好的選擇。瞞著太太、朋友治療,單車照騎、山照爬治療期間,在花蓮的清晨,他一人先赴醫院接受放射治療,戴上訂製的頭罩,可以讓放射線更精準對準患部,眼罩則保護眼球不會在治療後惡化為白內障。治療完成就繼續到慈濟授課,同事沒人知道他在幹嘛,只覺得怪,葉老師怎麼那麼早來上班。葉金川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但是因平日服用抗凝血劑阿斯匹靈的關係,放射治療後眼睛出血腫脹比常人更嚴重。不知情的人,還以為葉金川去做眼睛美容手術。逢人問起,他便把話題岔開,笑稱「被老婆打了」。標靶治療期間,葉金川單車照騎、山照爬。主治醫師婉轉勸說,治療期間免疫力會降低,要他好好靜養。堅持要正常生活的葉金川頑固的跟醫師頂嘴,「你們不是說標靶治療只會殺死癌細胞,不會傷及正常細胞嗎?」「我正常的淋巴球都在的話,免疫力就不會降低啊。」「不是啊,你要說個理由說服我啊!」每周五次的化療,連續二到三周,每次注射藥物需要六小時,都在門診進行治療。一直到不得不住院時,需要家屬簽名,這下紙包不住火了,拿著住院單給太太簽名,「我得到淋巴癌,現在要去住院。」張媚才知道葉金川罹患淋巴癌,而且已經偷偷治療一段時間。太太問:「如果是第四期怎麼辦?」他囁嚅回答:「就化療啊!」太太再逼問:「如果化療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說:「一步退一步啊,就去骨髓中心啊!」一向溫婉的太太此時已經瀕臨抓狂邊緣:「如果骨髓中心也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耍賴說:「那就辦告別式啊。」早年罹患淋巴癌等同被宣判死刑,葉金川坦白說,放射治療、標靶治療都不痛苦,最辛苦的是等待病理報告,那種等待命運被宣判的感覺。「面對癌症,你能怎麼辦,一定會發生這些過程,該來的還是會來,就是面對它。」葉金川也領了重大傷病卡,在期滿五年後失效,很慶幸。在六十五歲生日時,開了同學會,告訴同學「我罹癌了」、「但我好了」,一貫的葉金川作風。健保制度的創辦者,如何看待癌症病患的醫療費用負擔呢?葉金川說,治療期間的費用幾乎全是健保包辦,不過,只能給付到放射治療。他也笑稱,「標靶藥物需要三十萬元,全部得自費,健保也真的滿狠的。」隨後念頭一轉,他維護地說,因為健保沒有辦法給付降低復發可能性的費用,只能幫你給付治療費用,預防要靠自己。健保始終就是他的心頭肉。皮膚癌再上門,從此防曬更嚴密告別淋巴癌後,二○一九年,葉金川在脖子上又發現皮膚癌,一顆痣在頸間長大,會癢。這次一樣沒跟太太報告,自行處理了。帶著未癒合的傷口出國旅遊,揣了把小剪刀,意圖自行拆線,可是脖子上的縫線沒辦法自己拆,只好央求護理背景的太太幫忙。這次他準備好說辭,「皮膚癌有三種,我這種基底細胞癌是最簡單的一種,切除就可以了。」他對太太說,基底細胞癌像是象棋中的卒子,每次只會走一步,進展很慢。不像是黑色素瘤,那就像是俥,橫衝直撞的,就很危險。葉金川自己推理說,熱中戶外活動的他,雖然戴護目鏡、穿著長袖,但是脖子沒有保護好,常常曬到皮膚「燒焦」,因此罹患皮膚癌也不奇怪。現在他已經學乖,外出時,防曬工作更為嚴密,戴帽子、領巾等,把自己一寸不露的緊緊包裹起來。葉金川擁有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碩士背景,讓他總習慣用客觀角度審視自己的癌症。他說,台灣的男性一輩子有五成的機會、女性有四成的機會得到癌症。而絕大多數的癌症不會奪命。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葉金川更害怕中風、洗腎,長年躺床,被維生管子束縛。「你必須要想清楚,你的生活價值,生活就是要能跑、能動、能飛、能跳,如果都不能,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如果翅膀被剪掉,那他還是鳥嗎?蛇的鱗片被刮掉,那他還是蛇嗎?那麼,你想過,你是什麼呢?」要怎麼活著?葉金川說:「我要精彩,活得帥氣。」書籍簡介書中深度採訪了12位名醫與公衛權威,他們或在臨床照顧病人,或在海外醫療團服務,或在深山海濱小鎮裡義診,或在擘畫國內醫療政策,或在致力提升全民公共衛生。在醫界的領域各有擅場。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 、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創局總經理葉金川。當有一天,他們罹患癌症,當醫師變成了病人,為了鼓舞癌症病患,願意展現他們在生病過程中的驚愕、掙扎、脆弱與釋然。並無私的分享私房抗癌方法,用自身的抗癌歷程,殷切叮嚀也曾在泥沼中的癌症病患。用自身的抗癌歷程,展示遭遇逆境也能溫柔微笑以對的生命的教育。立即購書》.udn買東西:https://bit.ly/2YNNdW2.博客來:https://bit.ly/3fzwnRw
-
2020-07-26 科別.眼部
及早發現 追蹤治療人生下半場 別毀在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是視網膜最重要的部分,它跟身體組織一樣會因老化受損,嚴重影響視力。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珊霓表示,隨年齡增加,黃斑部病變風險會提高,以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最常見,以往多發生在50歲以上,但近來門診出現不少50歲以下的案例。但她指出,患者只要長期追蹤治療,人生下半場仍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自立生活不靠他人。長出新生血管 濕性病變惡化快陳珊霓說,老年黃斑部病變分乾性與濕性兩類,區別在於有沒有新生血管。其中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會發生例如新生血管滲漏、出血等,快速引發黃斑部結構破壞和視力喪失;而乾性黃斑部病變則惡化速度較慢。歐美國家約10%,台灣及亞洲人種濕性比例明顯高出許多。陳珊霓表示,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細胞每天需要大量代謝廢物,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成因,是因年齡增長,加上基因和體質關係,代謝能力變差,造成廢物堆積,引發發炎反應,阻絕養分和氧氣,感光細胞慢慢退化,導致視力變差。而濕性黃斑部病變則是長出新生血管,破壞視網膜結構,造成滲漏液體,甚至黃斑部出血,視力在短時間內惡化。55歲以上 一個月自我檢測一次但許多患者視力模糊時,常誤以為是老花眼、白內障,陳珊霓說,黃斑部病變會在視線旁邊或中心出現暗點,影像被遮蔽或影像扭曲。她鼓勵民眾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查,超過55歲以上,建議一個月自我檢測一次。日常生活中,也可透過廁所磁磚、櫃子邊角直線,以單眼注視是否變形。陳珊霓說,改善乾性、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策略不同。晚期的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建議攝取葉黃素、維他命A、E和鋅,有助減緩退化。平常也可多攝取深色蔬菜、枸杞、胡蘿蔔、深海魚類改善。陳珊霓表示,過去醫學上對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束手無策,但近十多年來醫療飛躍性進步,濕性治療以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讓患者視力維持穩定。一般療程需連續打3針,一個月打一針,但醫師根據患者病況可能延長到每隔3個月打1針,經追蹤,治療者相較於未治療患者,視力損失有很大差距。且目前健保給付已從原本7針放寬至14針,對減輕病患的經濟負擔大有幫助。
-
2020-07-25 橘世代.健康橘
不捨母親打針苦!她靠「天然食材」奠基媽媽8旬健康
歲月增長,人的外貌和身體也產生改變,白髮、白內障和老人味等常成為熟齡人士說不出的苦,長年研究有機保養的作家向學文,分享用簡單的天然食材,改善身體毛病。以熟齡最困擾的白髮為例,她說辣木含有豐富胺基酸、維生素,可減少脫髮、促進毛髮生長和增加髮量;充足礦物質、微量元素可恢復黑色素毛母細胞,重新長出秀髮。隨著年紀增長,人的新陳代謝變慢,汗液、皮脂等多種分泌物和細菌混合而成氣味,因此出現「老人臭」。葛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有吸汗功效,搭配除臭效果的小蘇打粉,與抗菌功效的椰子油,可自製消除異味的體香膏。鼓勵母親改善病況 帶她研究天然飲食向學文說母親有高血壓、心臟病及膝關節不適等慢性病,長年服用藥物,易產生水腫、頻尿等副作用。醫師建議注射玻尿酸,她很心疼母親受苦,便利用在國外學習的能量醫學等天然食材保養方式,鼓勵母親改變生活習慣,調整飲食和作息。「我不會規定母親要吃什麼,而是邀請母親與我一起吃。」母女倆一起共進三餐,母親看久了也感到安心,其實家人需要的是陪伴與安全感。向學文說,她和母親常一邊整理食材,一邊練習綁腿練肌肉。後來,母親坐車、坐飛機都會綁腿,就連打麻將的朋友們也受影響跟著綁腿,呼朋引伴,愈來愈多友人也加入一起養肌肉。向學文說,經過8、9年的努力,母親身體恢復健康,不用再吃藥,也無須擔心出門不方便,看著高齡80歲的母親,出國環遊世界,為母親感到幸福。善待自己 用「天然」食材改善身心向學文從小志願是學醫,希望人不要為病痛所困,雖然沒能如願當上醫師,但因緣際會下在美國學習能量醫學和自然療法,回台後開廣播節目,並出版有機不老一書。她鼓勵熟齡朋友,年紀增長的確會面臨身心改變,但不能消極面對,從生活飲食改善,疾病是有機會逆轉,像她的母親原有老花眼,透過番紅花茶湯保養眼睛,改善看不清楚的困擾。現年55歲的向學文也邁入熟齡階段,她建議「多善待自己的身體,給身體一個機會,因為健康和療癒是掌控在每個人的身上,而不是在醫師的藥方裡」。向學文的天然保養妙方抗白髮:辣木葉粉髮膜材料:磨碎的燕麥粉1杯(120g)、辣木粉2大匙(30g)、鹽1杯(273g)、椰子油1/2杯作法:1.將燕麥粉、辣木粉、鹽混合均勻2.加入椰子油,拌成膏狀即完成3.儲存在密封容器中,可保存長達1個月使用方法:髮膜抹在全部頭髮上,塗敷10~15分鐘後,用清水沖洗乾淨,一周使用一次抗老人味:葛粉體香膏材料:葛粉1/4杯、小蘇打粉1/4杯、椰子油4大匙、精油20~25滴作法:1.將等量的葛粉、小蘇打粉混合均勻2.把椰子油倒入葛粉和小蘇打粉中3.攪拌均勻後,滴入精油使用方法:每次用量僅需少許,均勻塗抹所需部位【天然保養妙方直播影音】【有機不老系列專輯↘↘↘】【天然保養妙方01】一株藥草「能喝能抹能飲」 古希臘藥草讓50+逆齡生厚髮【天然保養妙方02】白髮不用染?逆轉白髮變黑髮可靠奇蹟之樹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24 科別.新陳代謝
早期使用胰島素 保持器官功能
50多歲男子因頻尿到醫院檢查,才知是糖尿病,飯前血糖值高達250mg/dl。他因早期就接受胰島素治療,維持胰臟功能,半年後改用口服藥,高血糖的不適症狀消失,至今控制良好。醫師表示,糖尿病早期介入注射胰島素,能讓器官功能維持更好,是治療好時機。不少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存在迷思,誤認會上癮、引發洗腎或要打一輩子等,聯合報健康版本月徵文,邀請糖友分享使用胰島素的經驗,並請醫師破解迷思。大鈞診所院長陳琨砇表示,糖尿病治療藥物,常見口服降血糖藥和胰島素注射劑,無論使用哪種藥物,目標都是穩定血糖值,不讓個案器官受到損害,延緩併發症發生。雖然目前胰島素注射劑成分多為接近人體生成的胰島素類似物,相對口服藥物的副作用更少,但多數人還是怕「打針」。不免很多人問:「一定要打胰島素嗎?」陳琨砇指出,第一型糖尿病因胰臟功能受損、胰島素不再製造,有必要在確診之初就注射胰島素治療,讓血糖狀況受到控制,否則容易出現酮酸中毒。雖然大部分第二型糖尿病人可以靠口服藥,讓糖化血色素達到國際或台灣醫學會標準6.5%或7%,但是仍有一些人口服藥治療後糖化血色素在8%以上,此時可以選擇盡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避免高血糖持續太久,而造成急性或慢性併發症。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第二型糖尿病在初期診斷時,空腹血糖高於300mg/dl,且出現多吃多喝多尿等高血糖症狀,或體重下降,或急性血糖值升高,可以選擇使用胰島素治療,讓血糖快速平穩,減少高血糖毒性,讓胰島細胞凋亡速度下降,這是胰島素治療的重要好處之一,有些人甚至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後,可以經由調整飲食生活型態就能讓血糖達標。但很多人擔心胰島素一打就是一輩子。陳琨砇說,這和能否穩定控糖有關,不只是用藥,還要改變生活型態。當胰臟在「保養」後能讓整體控糖穩定,胰島素有機會改口服藥,甚至可以不必再用藥。陳琨砇強調,過去一些研究顯示,糖尿病越早控制好,重大疾病的發生率,像中風,洗腎都會減少,未來生活品質比未早期良好控制血糖的人好。他指出,這種早期穩定血糖,使未來合併症減少的好處,稱為遺贈效應(legacy effect)。
-
2020-07-24 科別.心臟血管
別再認為貧血「補補」就行了!背後恐有隱匿疾病
黃老伯身體素來健康,最近體檢時提示有輕度貧血,醫生建議他去血液科就診。老伴和鄰居都覺得瘦的人才會貧血,而黃老伯挺胖的,都認為他應該不會貧血,就算有貧血,吃點紅棗、枸杞就行了。但老伯不放心,立即去醫院血液科就診了,結果發現了另一種血液疾病——骨髓瘤。醫生說,還好老伯及時就診,情況還不是很嚴重,經積極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個骨髓瘤跟貧血的關係是偶然,還是有牽連關係?誰說貧血不是病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頭暈、乏力或胸悶、心慌等症狀,以為自己有心腦血管疾病,往往忽略了貧血也會有這些症狀。還有人即使知道自己有貧血,也不在乎,認為貧血不是病。事實恰恰相反,貧血是一種需要引起重視的疾病。貧血並不僅僅有頭暈、臉色差等表現而已,由於貧血是提示攜帶氧的血紅蛋白含量減少,因此會造成全身組織和器官出現缺氧。通常,血紅蛋白60-90g/l為中度貧血,30-60g/l為重度貧血,小於30g/l為極重度貧血。貧血嚴重時,可造成飲食不振、噁心、腹脹、黃疸、感覺障礙、神志改變,同時可有心悸、短氣、胸悶、心率加快等表現。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偏差,貧血發生後會加重心功能負擔,造成貧血性心衰,危及生命。背後或牽出隱匿疾病貧血的病因有許多種,並不是只有營養不良,所以不是 「吃點好的」就能改善貧血的。尤其是老年人,貧血的症狀表現多變,特異性不明顯,常常和其它內科疾病雜合在一起,有時甚至被其它內科疾病所掩蓋。因此,對老年人的貧血原因要有多方面的考慮。根據紅細胞的體積,貧血可分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和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小球性貧血常見於缺鐵性貧血和慢性病性貧血,在老年人往往可能有腫瘤性疾病、特別是消化道腫瘤導致,如不及時發現,可能出現消化道大出血、腫瘤迅速惡化的情況。●巨球性貧血有些老年人臟器老化,胃壁細胞萎縮,胃酸和內因子分泌不足,加之老年人食慾下降、牙齒咀嚼功能下降,許多食物因為咬不動就長期不攝入,導致造血原料葉酸、維生素B12的缺乏,出現了巨幼細胞性貧血。這是一種大細胞性貧血,嚴重時常常並發血小板、白細胞減少、溶血、小便發紅、黃疸、甚至神志障礙,給老年人的生活會造成極大傷害。●正球性貧血老年人特別不能忽視的是血液科的專科疾病,特別是多發性骨髓瘤。這個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經趕超了白血病。它起病隱匿,有時甚至發病初期只表現為貧血,不易被發現,等到全身其他症狀明顯時,病情大多已發展到非常危重的地步。黃老伯就是一例由於骨髓瘤造成的貧血,所幸發現早而得到了及時治療。由此可見,造成老年人貧血的原因很複雜,只有找到病因,才能有效治療。要對貧血提高警惕,不能只考慮營養不良,自行一味補充蛋白質、吃紅棗赤豆等紅色食物,這反而可能延誤病情。因此,建議老年人在發現貧血後應及時至醫院血液專科就診,通過詢問病史、配合血液學檢查,最終得到正確的診斷及相對應的治療。(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7-23 科別.消化系統
中醫治胃食道逆流 一併改善三高
現代人飲食西化,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增快,加上熬夜、吃消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使得罹患胃食道逆流的人愈來愈多,根據統計,台灣有四分之一人口罹患此病。除了西醫外,中醫在胃食道逆流的治療上也有不錯的成效,甚至還能一併改善三高問題。腸胃症狀緩解八成59歲葉先生為名銀行經理,平時工作壓力大,常有胸悶、胃灼熱、胃堵堵、胃痛等症狀,因而前往中醫求診。經中醫診斷後發現「胃氣上逆」,罹患了胃食道逆流,俗稱「火燒心」,因此給予麥門冬湯並酌量加減黃芩和生薑,使用「辛開苦降」的藥方來降胃氣。治療後,他的腸胃症狀緩解約八成,高血壓、膽固醇、飯後血糖和糖化血色素也都大幅下降。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曹榮穎表示,中醫認為人體消化吸收有賴於肝、膽、脾、胃和諧運作,一旦功能發生障礙,就會導致「胃失和降」,進而胃酸上逆。中醫著重根本治療 中醫在治療胃食道逆流與西醫不同的地方,除了選用有制酸效果的中藥外,更著重在「胃氣上逆」的原因,以疏肝理氣、和胃清熱、降氣化痰的方式,從根本治療。曹榮穎笑稱,許多胃食道逆流病患前來就診,治療後往往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穫」,除了可改善三高問題,還有患者增加精子運動性,解決多年難孕的困擾。中醫在胃食道逆流的療效上也獲得實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賴香君表示,2019年研究證實,中醫的「吳茱萸湯」與西醫常用來治療頑固型胃食道逆流患者的氫離子抑制劑(PPI)相比,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上有差不多的療效,且藥效維持的時間更長,研究並登上國際期刊《Phytomedicine》。最大關鍵生活習慣賴香君指出,中醫常用於治療胃食道逆流的「六君子湯」,日本研究若合併PPI治療頑固型患者,可改善三成胃酸逆流症狀;中國大陸研究發現,「半夏瀉心湯」治療食道外症狀的有效率約八成五;美國研究則發現,若以針灸輔以PPI治療胃食道逆流患者,比使用雙倍劑量的PPI更能控制胃食道逆流症狀。曹榮穎表示,雖然中醫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上有不錯的效果,但如果患者外在條件、生活習慣沒有改善,便須長期治療。因此最大的關鍵,仍在於必須處理自身情緒、壓力,並且避免食用易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及增加胃酸分泌的飲食,如糯米製品、辛辣食物、咖啡、茶、碳酸飲料等。
-
2020-07-23 科別.皮膚
曬傷冰敷、塗蘆薈緩解! 脫皮時這2件事千萬別做
在河濱公園盡情恣意的痛快騎著U Bike;籃球框架下,三對三鬥牛激烈對尬中;戴上耳機聽著音樂,沉浸在與自己體力及耐力的比拼,享受路跑抵達終點線的那股激情;穿著清涼的比基尼、海灘褲在沙灘上盡情踏浪、玩著沙灘排球,各式活動繽紛登場。但一整天下來,卻發現手臂、背部被太陽曬得紅紅一塊,大面積曬傷了! 曬傷部位多為身體較突出位置 長期保護部位也較易曬傷 皮膚科醫師表示,通常容易曬傷的部位都是身體較突出的位置,像是鼻子、臉頰、頸部、背部,或是一般人較不會注意到的耳朵。另外,若平時上班穿著有袖衣服,假日戶外活動則選擇無袖背心等衣著,長期有保護的部位如肩膀、大腿、上臂等,頓時曝露在陽光之下,就容易比手背等長期接受紫外線照射的部位更容易曬傷,因此這些部位都應該要做好防曬措施。 曬傷初期會出現灼熱、發癢 冰敷、擦蘆薈有助修復肌膚 一般曬傷的症狀多發生在曝曬陽光後的6~12小時,起初會因為血管擴張而有灼熱、刺痛的感覺,這屬於身體的物理反應,接著紫外線會引起皮膚深層的化學反應,釋放出大量組織胺引起過敏反應,例如皮膚發癢等症狀。 皮膚科醫師建議,使用手帕或毛巾包覆冰塊冰敷,或用成分單純、完全不含香料、酒精等刺激性成分的絲瓜水或是活泉水,先在冰箱冷藏後,再取出來倒在化妝棉上濕敷曬傷部位5~10分鐘,次數不限,可藉此緩和皮膚發紅、發炎的狀況。 冰敷曬傷部位後,接著塗抹保濕凝膠或是乳液,最好能夠使用添加玻尿酸、尿囊素等吸水性佳的保濕成分,以提升表皮含水度,或使用含甘草、燕麥、蘆薈等成分的保養品,能夠幫助鎮定、修復發炎的肌膚組織。 曬傷24小時候會開始脫皮 刻意撕除、美白恐致色素沉澱 在曝曬陽光後24小時,身體代謝的脫皮現象則會開始發生,但切記不要刻意將破皮撕除,應等待破皮自行慢慢脫落,在脫落之前則要注意保濕,千萬不要急著美白或去角質,必須等到脫皮完全脫落之後,再使用成分溫和的美白乳液,例如維生素C、傳明酸等,以減緩色素沉澱的現象發生。 此外,若曬傷的範圍深達真皮層,引起的發炎反應會更嚴重,皮膚上將會出現一顆顆的小水泡,嚴重的話,還可能有滲出液,此時不要自行處理,因為在處理過程中,若是不慎造成破皮或是水泡破裂,將會導致細菌侵入皮膚,很可能會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預防曬傷 擦防曬乳+物理性遮蔽才徹底 要預防大面積曬傷,最重要的當然就是防曬要做得徹底。皮膚科醫師提醒,防曬不只是擦上防曬乳液,而嘴唇則可以擦上有防曬作用的護唇膏,並搭配物理性遮蔽方式,如穿著長袖衣服或外套、袖套、戴帽子、太陽眼鏡、撐陽傘等,以遮蔽陽光照射,防曬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延伸閱讀: 夏季肌膚保養懶人包! 6個必備基礎觀念看這篇就對了 紫外線會讓你老得快! 醫師提醒3習慣每天都要做到 
-
2020-07-23 科別.消化系統
一箭雙鵰! 中醫治胃食道逆流 三高也搞定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嗎?」現代人飲食西化,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增快,加上熬夜、吃消夜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使得胃食道逆流的人越來越多,根據統計台灣有四分之一人口罹患此病。不過除了西醫外,中醫在胃食道逆流的治療上也有不錯的成效,甚至還能一併改善其他的症狀。59歲葉先生為一名銀行經理,平時工作壓力大,常有胸悶、脘堵、胃痛等症狀,因而前往中醫求診。經中醫診斷後發現「胃氣上逆」,因此給予麥門冬湯並酌量加減黃芩和生薑,使用「辛開苦降」的藥方來降胃氣。葉先生治療後不僅腸胃症狀緩解約八成,原本變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他,膽固醇、飯後血糖和糖化血色素也都大幅下降。收治葉先生的台中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曹榮穎表示,中醫認為人體消化吸收有賴於肝、膽、脾、胃和諧運作,一旦功能發生障礙就會導致「胃失和降」,進而胃酸上逆。中醫在治療胃食道逆流與西醫不同的地方,除了選用有制酸效果的中藥外,更著重在「胃氣上逆」的原因,以疏肝理氣、和胃清熱、降氣化痰的方式,從根本治療。曹榮穎笑稱,許多病患胃食道逆流前來就診,治療後卻往往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收穫」,除了有患者一併改善三高問題,還有病患順道增加精子運動性,解決多年難孕的困擾。而中醫在胃食道逆流的療效上也獲得實證。中醫大附醫中醫部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賴香君表示,2019年國內研究證實,中醫的「吳茱萸湯」與西醫常用來治療頑固型胃食道逆流患者的氫離子抑制劑(PPI)相比,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上有差不多的療效,且藥效維持的時間更長,研究並登上國際期刊「Phytomedicine」。除了「吳茱萸湯」外,賴香君表示,國內外研究也發現,中醫常見於治療胃食道逆流的「六君子湯」,日本研究若合併PPI治療在治療頑固型患者上,可改善三成逆流症狀;中國大陸研究則發現「半夏瀉心湯」治療食道外症狀的有效率達約八成五。另外,美國研究則發現若以針灸輔以PPI治療胃食道逆流患者,比使用雙倍劑量的PPI更能控制胃食道逆流症狀。曹榮穎表示,雖然中醫在治療胃食道逆流上有不錯的效果,但如果患者外在條件、生活習慣沒有加以改善,便須長期治療,因此最大的關鍵仍是須處理自身情緒、壓力,並且避免食用糯米製品、咖啡、茶、碳酸飲料等,易刺激交感神經興奮、易增加胃酸分泌及辛辣的食物飲料。
-
2020-07-22 橘世代.時尚橘
「墨鏡護眼」也得選對顏色,黑色不是最好的護眼鏡片
疫情趨緩,晴朗天氣就想出外走走,但近來紫外線指數偏高,要兼顧護眼和時尚美感,墨鏡是一個好選擇。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建議,紫外線和藍光都會傷害眼睛,雖然黑色墨鏡很時尚,但是現在研究顯示,黃棕色的墨鏡兼具抗紫外線和藍光的效果。另外,玩具墨鏡的那種色素鏡片,完全不能抗紫外線,卻會使瞳孔放大,加重紫外線和藍光眼睛的傷害。呂大文表示,可見光當中包含很多種顏色的光,有紅橙黃綠藍靛紫,其中對眼睛影響最大的是紫外線,其次是藍光。如果眼睛沒有防曬,紫外線穿過水晶體的時候被吸收,長期累積會產生白內障,另外眼睛若長期暴露於藍光,則會導致黃斑部病變。呂大文提醒,一般人都知道要遠離紫外線,但其實避掉紫外線之後,藍光會被加強,藍光的屏蔽卻很容易被忽略。雖然黑色墨鏡很時尚,但是黑色對藍光抑制效果有限,如果戴墨鏡的目的是保護眼睛,呂大文建議,根據目前研究證據,最好選擇黃棕色的墨鏡,可以同時對抗紫外線和藍光。即便在室內,如果鏡片也有淡淡的黃棕色,也有助於保護眼睛免於室內光和3C產品的藍光傷害。至於鏡片,則要以光學鏡片為優先,比較不會傷害眼睛。呂大文表示,玩具式的墨鏡並非光學鏡片,而是色素染色的塑膠鏡片,這種鏡片光學品質不好,看東西會扭曲,對眼睛有害。而且,這種鏡片不但抗紫外線能力不夠,還會因為戴了以後瞳孔放大,導致更多紫外線和藍光進入眼睛,導致更嚴重的傷害,可能比不戴還糟。呂大文提醒,強烈的陽光經過海水、玻璃、雪地的折射,高強度的紫外線可能從各種角度照射進眼睛,這時如果沒有做好眼睛的防護,可能導致畏光、流淚、異物感、睜不開眼、視力減退等急性角膜燒傷症狀。一般墨鏡都只有遮蔽正前方,如果夏天到海邊玩,建議要選擇更大面積、可以遮蓋到眼睛側邊的鏡片。|夏日精選延伸閱讀。濾藍光鏡片怎麼挑?偏黃,才管用。50+更要防曬!如果防曬係數選錯,熟齡肌越曬越老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22 科別.皮膚
求古銅肌不成曬成斑馬紋 亂用助曬劑還有罹癌風險
想均勻曬出古銅肌?亂用助曬劑可能弄巧成拙。追求膚色白皙已不再是社會審美觀的唯一主流,有人喜歡讓肌肉線條更明顯的古銅色肌膚,坊間也有各種助曬劑在販售。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戶外陽光的強度不定,身體皺褶處或迎光面很可能曬不均勻,如果曝曬時間過長,可能導致局部嚴重曬傷,甚至曬成斑馬紋,白忙一場。健身教練使用後 曬傷曬不勻一位28歲男性健身教練,想趁夏天曬黑一點,便自行購買助曬劑塗抹身體,正午時間到海邊曬了兩小時。沒想到回家以後皮膚又紅又痛,局部甚至起水泡。除了曬傷,曬後膚色也不均勻,有些部位太黑,有些皺褶部位又太白,完全不是預期中的古銅色,因此到皮膚科診所求救。收治這名個案的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助曬劑原理是在皮膚上塗抹光敏感物質,讓皮膚吸收紫外線,膚色均勻變暗色,卻不致曬傷。這在能夠控制紫外線強度、均勻受光的助曬艙,比較容易達到均勻,但在戶外,紫外線強度不定,迎光面皮膚上可能過黑或曬傷,皮膚皺褶處可能曬不到,變得不均勻。曬失敗怎麼辦?趙昭明表示,有人以為多曬一次就能補強,但因為沒有解決曬不勻的因素,往往只是越曬越花,更糟糕的是如果多次曬傷,得到皮膚癌的風險會提高。其實曬失敗之後,唯有耐心能救,趙昭明說,因為表皮層至少28天才完成代謝周期,表皮層7到14天,所以通常到耐心等候至少一個月,膚色才會慢慢恢復均勻。當心罹癌風險 使用前先諮詢醫師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助曬劑會增加紫外線UVA的穿透率,讓黑色素細胞活化,變成黑色素,理論上應該要同時防止UVB穿透,防止曬傷。不過,站在皮膚科醫師的立場,紫外線會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即便不追求白皙,還是會建議應該做好防曬,不要助曬。趙昭明建議,助曬劑只能短期使用,如果用太多,皮膚癌風險會增加,因此建議使用前最好要先諮詢皮膚科醫師。若要嘗試助曬機,要確認操作人員具備助曬機操作專業執照,曬後也要做好皮膚保濕和舒緩的工作。選擇領有許可證助曬劑衛福部食藥署醫粧組科長張家榮表示,助曬劑是一種「特定用途化妝品」,這類產品需要申請查驗登記、領到許可證,才可以製造或輸入於國內市場販售。產品也必須載明品名、全成分、用途、用法、保存方法。目前台灣只核發過五張許可證,同張許可證可能有不同品名,區別不同配方、色調、香味等差異,民眾可以到「藥物化妝品許可證查詢系統」,輸入品名即可查詢。正中午或紫外線強時 最好別使用張家榮表示,為了避免民眾日曬過久造成傷害,根據產品上市前所通過的測試,產品用法都會包括建議使用量、日曬時間不宜超過多久,消費者一定要看清楚標示,並且按照建議去使用,也不要在正中午或紫外線指數很強時使用,以免過度曝曬。張家榮也提醒,最好不要選擇網路上販售的國外代購商品,因為很多來源不明,又沒有中文標示,這些不利於消費者的資訊落差,可能導致使用上的困難或不預期的效果。助曬注意事項1. 查詢「藥物化妝品許可證查詢系統」,優先選擇有許可證、完整標示的產品。2. 曬前諮詢皮膚科醫師建議並遵照產品標示的用法,勿曬超過建議使用時間。3. 避免於正午或紫外線強的時間日曬。4. 曬後注意做好保濕和舒緩,如有曬傷跡象,應尋求皮膚科專業協助。5. 助曬機操作人員應具備相關專業證照。
-
2020-07-20 養生.聰明飲食
高鈣牛奶更營養?無香料優格好健康?食品標示的3大地雷,你看懂了嗎?
加工品陷阱多,添加物會耗損營養素,加速老化!經常減肥的人一定都聽過,想吃零食就選蒟蒻干吧!因為廣告標榜它熱量低又高纖具有飽足感……。事實上,蒟蒻干可以做成這樣子,一定加了10項以上的添加物,我們常說化學添加物的東西就形同等於藥物,它是不能留在身體裡面的,必須透過肝臟和腎臟代謝掉,而在代謝這些東西不只是把它排出去這麼簡單,這個過程會耗損掉你很多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素,才有可能代謝成功。所以我常講的,現代人營養素沒有開源,又沒有節流,包括飲食作息,或吃很多要耗損身體僅存營養素的加工品,到最後身體負擔就會變得非常大,甚至加速老化。因此,為了避免吃下更多莫名其妙的添加物,買東西時一定要仔細看背後的成分標示,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食物含有多少熱量、蛋白質、脂肪?又含有哪些營養素?很重要嗎?不管是不是在減肥,學會看食物的營養成分標示,不僅可以遠離食安風暴,還能減少衰老、罹癌的危機!記得,不要只看總熱量,一般來說,越是垃圾食物,它所標示的每份單位越小,以洋芋片為例,通常會標示「本包裝含4份,每份含……」所以,如果一次會嗑掉一整包的餅乾,你就必須將熱量乘以4份。除了看熱量,還要記得看脂肪含量和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像是1克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皆乘以4大卡,1克的脂肪乘以9大卡,所以,如果有3克的油,就會有27大卡的熱量被吃進身體裡!總而言之,不要靠想像力,不被廣告牽著走,看成分、營養標示,懂得區分何謂加工品,比較加工品的可怕,那麼不能攝取加工品的理由已經非常清楚,大家就知道「第一不」的重要性了!不看成分標示,吃錯食品就「肥」大了!以下是大家常買的3組食品,可以自我檢視,是否會看營養成分標示,看哪一個會是相對健康的呢?CASE 1 想吃餅乾時,你會選哪一個相對健康呢?首先,比較都是100克,就算上述B海苔米果一次全吃完(因為本包裝含4份,一份20克)也吃不了100克,整包相當於多吃一碗飯(幾乎沒有油),加上一點調味料,添加物很少。A洋芋片,如果也同樣吃80公克(必需自制力很好,因為本包裝有500克)雖然總熱量多了80大卡,感覺沒有差很多,但是相當於3/4碗白飯+1杯30cc的油+多到嚇死人的添加物(就像藥物一樣,必需在肝、腎代謝)。CASE 2 鮮奶VS.高鈣鮮奶,哪一個才健康?一般民眾聽到「高鈣」鮮奶,一定誤以為比鮮奶成分好,但食品法規上,只要有添加物,政府就定義為調味奶,而不是屬鮮奶類,這樣的產品,廠商很愛製造一方面民眾因為錯誤資訊,誤以為健康所以很愛買,另一方面既然歸類調味乳,廠商不需100%鮮奶,可以加奶粉、糖、一大堆的添加物、香料等,成本降低很多,保存時間往往也比鮮奶長,但是營養價值相對鮮奶,差很多!CASE 3 真假優格,你能分得出來嗎?民眾容易受討喜漂亮的廣告包裝影響, B原味活性發酵乳瓶身印有鮮奶優酪(背景還有一個大大的純字),就會自動聯想,100%純鮮奶,加上還印有無香料、無色素又是0脂肪,就以為一定很健康,其實不然,一定要看成分標示,A原味無糖優格才是只有100%生乳、乳酸菌,值得攝取的優質蛋白質來源,和B對照, 一看成分就知道:加很大!含糖、生乳比例低,添加成本低的奶粉,還有一堆的增稠劑,以創造濃稠口感,而不是真的全靠乳酸菌發酵!烘烤類製品藏著2大惡魔,不只變胖、還會老化發炎、致癌!1. 高溫烘烤:產生大量自由基,加速身體老化!此外,烘焙食品常摻有大量的植物奶油、人造酥油,再經攝氏150度至200度以上高溫烘烤,才能有香噴噴、酥脆的效果;這一口吃下去,不僅是熱量問題,高溫烘焙除了會破壞食材的營養素,更產生很多自由基,加速身體發炎、老化。2. 釋出毒性物質:直接破壞身體機能,致癌性超高!①丙烯醯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再度建議民眾應減少攝取薯條與洋芋片,主要是這一些食物中都含毒性化學物質「丙烯醯胺」(acrylamide)。首先,在食物學原理、食品加工裡有個化學反應:「Maillard reaction(梅納反映)」,是非酵素之「褐變反應」。它指的是食物中的還原糖(碳水化合物之一種)與胺基酸/蛋白質,在常溫或加熱時發生的一系列複雜的反應,其結果是生成了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質,包括還原酮、醛和雜環化合物,這些物質為食品提供了宜人可口的風味和誘人的色澤。②天門冬醯胺(Asparagine):20種最常見的胺基酸之一,但不是必需胺基酸,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時,天門冬醯胺可與還原糖或羰基在食物中反應,生成丙烯醯胺,後者常在薯條、薯片、烤麵包等烘烤食品中出現。因此消費者要特別注意以下2點:A. 對炸的或烤的食品要金色、淺黃色,不可為棕色的,顏色愈濃丙烯醯胺愈多。B. 避免於炸烤前於食品上沾上糖粉或糖漿。③多環胺類/異環胺(heterocyclic amines,簡稱HCA或HCAs):肉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因富含胺基酸,在高溫(150度)烹煮時,蛋白質會分解或變性而產生異環胺,這正常產生的物質。只是溫度越高、加溫時間越長會導致更多異環胺的生成,甚至產生致癌性高的多環芳香烴(polyaromatic hydeocarbons, PAHs),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烹調溫度從200度升高到250度之間增加了3倍HCAs的含量。多吃糖會導致脂肪堆積與不易分解代謝!為什麼不要喝含糖飲料?首先先解釋「醣」與「糖」的不同?簡單來說,分子結構大小與複雜程度的不同!「糖」是「醣」的一種,醣=碳水化合物=多糖!醣(C6H10O5)n 的5大基本特性:①無甜味。②不溶於水。③不能直接通過細胞膜,因此不可直接被吸收,從食物來的澱粉(多醣)和雙醣,都需要經由人或動物體內的腸道酶(酵素)將其分解成單糖,才能被腸道細胞吸收,才可被細胞利用。④常見的有澱粉、肝醣(人體內儲存醣類的主要形式)、纖維素等。⑤醣類還會與身體內的蛋白質、胜肽、脂肪透過化學反應,鍵結成具備有其他重要生理功能的複合醣類。現在大家就知道,醣類很重要,不是只有熱量、能量的功能,可不是越少越好,請不要再把「醣類」視為敵人,也該知道為什麼採用「不碰澱粉」減肥法的民眾,最後會損及健康的原因吧!單糖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其結構是醣類中最簡單的(CH2O)n,從結構就明白,醣類為什麼又稱為碳「C」、水「H2O」化合物的原因了!單糖是糖分子內含有碳原子的數量來分類。通常含有3∼7個碳原子,一般人最熟知的是六碳糖類: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單糖直接吃就具有甜味(如果把蔗糖的甜度當作1,果糖大約是1.5∼1.7倍,葡萄糖約是0.7 倍)雙糖當然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種,直接吃也有甜味。是由兩個單糖經縮合反應去掉一個水分子而成。常見的雙糖有:蔗糖=1分子葡萄糖+1分子果糖組成,乳糖=1分子葡萄糖+1分子半乳糖組成,麥芽糖=1分子葡萄糖+1分子葡萄糖所組成。雙糖直接吃也有甜味所以這裡所說的不要喝含「糖」飲料,所指的糖就是吃起來直接會甜的單糖和雙糖!這些小分子的糖容易造成血糖的高低起伏,引起胰島素的過量分泌,長期產生身體組織對胰島素的阻抗、不敏感,導致脂肪的堆積與不易分解代謝的結果!一定要少吃高果糖糖漿!常見手搖飲料店,調配冷飲,加入透明液狀的糖漿,就是高果糖糖漿,製造高果糖糖漿,現在多用玉米澱粉(特別是基因改造的玉米澱粉作為原料,更大大降低成本)透過酵素轉化而來,因此又稱為高果糖玉米糖漿,大部分用做飲料調配的高果糖糖漿成分比例為55%果糖及42%葡萄糖。過去認為使用果糖代替蔗糖(砂糖),相同甜度下可以減少糖分使用,就減少熱量攝取,其升糖指數也很低,認為果糖在預防及控制糖尿病上較佳。如今已被挑戰!現代科學、醫學研究發現:果糖是不會醉的酒精(會造成脂肪肝、肥胖及成癮性),易造成代謝紊亂,更容易造成慢性疾病、糖尿病!最新的統計顯示,高果糖糖漿甚至干擾肝臟尿酸的代謝,造成血中尿酸的升高,提高果糖攝取量,痛風機率也會提高。高果糖糖漿其可能的健康傷害日漸明確。(另外,當大家聽到這邊,就會開始問我,那蜂蜜、楓糖……等有沒有比較好,我可以告訴大家,直接吃起來會甜的,對健康都沒有太好,不要再想盡辦法找理由吃糖了。)蜂蜜裡的糖(因已經由蜜蜂的唾液中的酵素分解)是直接以單糖類的葡萄糖和果糖所構成,可以為人體直接吸收,所以比砂糖(蔗糖)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另外,楓糖是由楓樹木質部汁液製成的糖漿,主要成分為蔗糖和水。延伸閱讀: 雙親失智 差點拖垮銀行經理家庭●書籍介紹頂尖營養師教你吃出瘦子體質【暢銷修訂版】:1分鐘學會「4321黃金餐盤」飲食,啟動身體的年輕基因,5週腰瘦3吋!作者: 林佳靜 出版社:蘋果屋 出版日期:2019/05/31作者簡介林佳靜/最多名人信賴的營養師!‧生化代謝暨功能性醫學、分子矯正營養學(orthomolecular nutrition)暨營養治療研究、運動營養。‧歷任聯欣/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產品研發顧問/VIP門診資深營養師‧樂活診所醫療研發顧問/資深營養師‧競技、運動團隊(台啤、兄弟象)營養執行顧問/專業講師‧中華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養師/教育訓練講師
-
2020-07-20 科別.眼部
搶救失明危機 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用藥給付放寬
50歲的陳先生,原本視力不錯,僅有輕度老花,某天眼前突然出現黑點,想看的字也看不清楚,求醫發現罹患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視力只剩0.4,經注射抗血管生長因子眼睛用藥治療後,視力順利回復到0.8,目前持續追蹤,狀況穩定。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惡化速度快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眼科主任鄭凱駿表示,許多民眾突然看不清楚也不在意,以為是年紀大的自然現象,等拖到眼前出現黑影、影像扭曲變形才就診,黃斑部已出血受損,視力難以回復。黃斑部是視網膜最重要的區域,當黃斑部老化,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細胞無法順利代謝廢物,導致色素上皮層萎縮及脈絡膜血管的異常增生,一旦脆弱的新生血管滲出液體或破裂出血,就會導致視力減退。50歲以上中老年人是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高危險群,濕性雖只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10%,但惡化速度很快,若不積極治療,視力會嚴重受損,是老年人失明的主因之一。且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復發機率高,可能半年到1年新生血管又會增生,必須長期密集追蹤治療。醫療負擔降低 鼓勵積極治療鄭凱駿表示,治療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關鍵在於抑制異常血管增生,眼球內注射抗血管生長因子的藥物,能使脈絡膜新生血管萎縮,減少黃斑部水腫、出血,改善視力,每次注射約10分鐘能完成,副作用較少,療程相對簡單。鄭凱駿說,抗血管生長因子眼睛用藥一針約需三萬多元,過去健保在特定條件下,每人每隻眼睛可給付7針,超過即須自費,不少患者無力負擔費用而放棄治療,增加失明風險。在各界爭取下,健保署6月起放寬抗血管生長因子眼睛用藥給付針數,從原本7針給付增加為14針,為病患省下鉅額的治療費用,減輕負擔。復發機率高 治療後務必追蹤抗血管生長因子眼睛用藥直接作用在新生的異常血管,有些病人注射後視力明顯改善,誤以為已經痊癒,導致疏忽後續追蹤,不久再度惡化,因此鄭凱駿醫師提醒,「定期追蹤治療非常重要。」之前因新冠肺炎疫情,許多人害怕上大醫院,他就有一位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病患長達4個月沒回診,解封後回診檢查發現,黃斑部已水腫得厲害,他呼籲患者應盡快回診,讓醫師掌握病情進展。
-
2020-07-19 科別.眼部
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用藥給付放寬
50歲的陳先生,原本視力不錯,僅有輕度老花,某天眼前突然出現黑點,想看的字也看不清楚,求醫發現罹患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視力只剩0.4,經注射抗血管生長因子眼睛用藥治療後,視力順利回復到0.8,目前持續追蹤,狀況穩定。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是老人失明主因之一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眼科主任鄭凱駿表示,許多民眾突然看不清楚也不在意,以為是年紀大的自然現象,等拖到眼前出現黑影、影像扭曲變形才就診,黃斑部已出血受損,視力難以回復。黃斑部是視網膜最重要的區域,當黃斑部老化,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細胞無法順利代謝廢物,導致色素上皮層萎縮及脈絡膜血管的異常增生,一旦脆弱的新生血管滲出液體或破裂出血,就會導致視力減退。50歲以上中老年人是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高危險群,濕性雖只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10%,但惡化速度很快,若不積極治療,視力會嚴重受損,是老年人失明的主因之一。且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復發機率高,可能半年到一年新生血管又會增生,必須長期密集追蹤治療。醫療負擔降低 鼓勵積極治療鄭凱駿表示,治療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關鍵在於抑制異常血管增生,眼球內注射抗血管生長因子的藥物,能使脈絡膜新生血管萎縮,減少黃斑部水腫、出血,改善視力,每次注射約10分鐘能完成,副作用較少,療程相對簡單。鄭凱駿說,抗血管生長因子眼睛用藥一針約需三萬多元,過去健保在特定條件下,每人每隻眼睛可給付7針,超過即須自費,不少患者無力負擔費用而放棄治療,增加失明風險。在各界爭取下,健保署6月起放寬抗血管生長因子眼睛用藥給付針數,從原本7針給付增加為14針,為病患省下鉅額的治療費用,減輕負擔。復發機率高 治療後務必追蹤抗血管生長因子眼睛用藥直接作用在新生的異常血管,有些病人注射後視力明顯改善,誤以為已經痊癒,導致疏忽後續追蹤,不久再度惡化,因此鄭凱駿醫師提醒,「定期追蹤治療非常重要。」之前因新冠肺炎疫情,許多人害怕上大醫院,他就有一位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病患長達4個月沒回診,解封後回診檢查發現,黃斑部已水腫得厲害,他呼籲患者應盡快回診,讓醫師掌握病情進展。
-
2020-07-18 新聞.用藥停看聽
「微營養素」是人類必需營養素之一,該補充哪些呢? 專家分析給你聽!
忙碌的現代生活已成常態,使得外食人口逐年增加,加上國人飲食西化已久,致使肥胖率居高不下。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5.4%,其中成人男性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3.7%,而成人女性過重及肥胖率則是30.8%。因此,多數人會認為現代人早以營養過剩了,哪會有營養不良、不均的問題發生。事實則不然,據奇美醫學中心資料庫統計,有5.3%的人缺乏維生素C、8.7%缺乏維生素A,但B群卻超出參考值的比例偏高,意即可能過量補充。奇美醫學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劉如偵建議,「微營養素」是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總稱,是人類必需營養素之一。但不能完全由人體自行合成,需由飲食補充獲取,且會受年齡、壓力、孕期等健康狀態影響。而體內維生素、礦物質參與體內酵素合成及代謝活性,若有攝取不足易有代謝障礙問題發生。有不少研究指出,維生素缺乏與癌症、慢性疾病及自體免疫疾病等有關,更與多種疾病息息相關。奇美醫學中心病理中心臨床病理科高專吳麗卿指出,例如,近年倍受關注的維生素D,國人不足的比例相當高。但維生素D除與鈣質吸收有關外,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亦與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慢性疾病等有關。根據奇美醫學中心統計逾3萬筆微養營素檢測資料數據顯示,發現高達61%民眾缺乏維生素D,其中,近八成為年齡介於31至60歲之民眾,是為生產力最佳的年齡層。劉如偵進一步建議,可考慮透過「微營養素」檢測,以提供營養補充方向。接受檢驗的人,不僅能了解體內微環境狀態外,再接受醫護人員的專業衛教建議後,有41%民眾的維他命D有顯著提升,改善體質。目前,「微營養素」檢測可檢驗9項維生素及11項微量元素。劉如偵提到,微營養素對身體的功能,以及缺乏恐造成的健康影響如下。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維持正常視覺、基因表現、免疫功能。注意!需和油脂一起攝取才能有好的吸收效果。若缺乏恐有乾眼症、夜盲症問題。★維生素D:用於調節人體中鈣和磷的正常濃度,幫助骨骼對鈣的吸收,維持骨骼正常功能。缺乏則會產生骨質疏鬆症、軟骨症。★維生素E:在體內扮演良好的脂溶性抗氧化劑,保護細胞不受自由基傷害。如不足,會出現溶血性貧血、腸胃不適、陽痿、皮膚病害、肌肉衰弱。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1:協助神經傳導物質合成,有保護周邊神經傳導功能正常運作的作用。攝取不足會有腳氣病、視神經病變。★維生素B2:參與能量代謝反應反應,與其他維生素B群一起輔助供給細胞所需的能量,並可幫助血球正常增生。缺乏會出現口角炎、視力模糊、發癢流淚、眼睛酸痛、角膜充血。★維生素B6:協助排出含氮廢物、抗體的合成、消化系統中胃酸的製造、脂肪與蛋白質利用、維持體內鈉鉀平衡。缺乏會出現食欲不振、嘔吐、貧血、關節炎、小孩痙攣、學習障礙。★葉酸:胚胎發育時最重要的營養素,可以降低胎兒發生神經管缺陷的機率。若不足則有惡性貧血、胎兒神經管發育的缺陷。★維生素B12:於體內協助活化葉酸的功能,與骨髓細胞的造血功能有關。缺乏會出現惡性貧血。★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夠保護身體免於氧化劑的威脅同時也是一種輔酶。不足則出現壞血病,或者身上常見多處瘀血。微量元素★鐵:是構成人體血紅素的必要元素,與氧氣的運送、儲存及能量的生成以及細胞免疫、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有關。不足則出現缺鐵性貧血。★鋅:對於細胞生長及代謝非常重要,也是體內進行正常代謝反應所需金屬酵素的組成成分之一。缺乏則恐生長遲緩、生殖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銅:是細胞電子鏈細胞色素C氧化酶的關鍵成分。在人體中主要分布於肝臟、肌肉和骨骼中。缺乏則會有貧血、毛髮和骨骼異常、腦障礙。★錳:具有促進骨骼之發育以及生長、維持腦功能的正常運作和維持糖以及脂肪之正常代謝等功能。★硒:參與體內抗氧化及甲狀腺代謝素代謝,可調節細胞內氧化還原狀態,減少有害自由基的產生。不足會發生生長不良、肌肉疼痛、頭髮和皮膚色素的流失。★鎳:具有加強胰島素的作用以及協助血液製造之功能。★鉻:能協助脂肪的代謝來減少體內脂肪及增加肌肉量而改善體格,亦可藉由增加胰島素的效力來調節葡萄糖量,進而避免低血糖症及糖尿病的發生。缺乏會導致骨質疏鬆、神經焦慮、手腳易抽筋。重金屬類的微量元素:非人體必需元素,但若超過恐造成的後果★砷:非人體必需元素。砷中毒在皮膚、中樞及周邊神經病變及周邊血管病變,如四肢壞死(烏腳病),造血功能也受影響,罹癌機會也會增加。★鋁:非人體必需元素。恐致使腎衰竭、透析性癡呆、何杰金氏病、囊性纖維化症、腦病變、軟骨症。★鎘:非人體必需元素。長期暴露會引起肺部纖維化、腎衰竭、軟骨病(日本的痛痛病)。★鉛:非人體必需元素。影響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引起小兒發育障礙、小球性貧血及癌症發生。劉如偵提醒,在繁忙的工作和高壓的生活中,大家應有營養素檢測觀念,透過精準檢驗、聰明補充,正確調整身體微營養素,以全方位營養調理的觀念照護自己。 諮詢專家/奇美醫學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劉如偵、奇美醫學中心病理中心臨床病理科高專 吳麗卿
-
2020-07-18 科別.皮膚
紫外線會讓你老得快! 醫師提醒3習慣每天都要做到
臉部會反映健康狀況 皮膚問題多因體內失調所致整體濕熱環境伴隨暑氣,實在讓人難受!對愛美的女性而言,盛夏要面對高濕高熱高紫外線已十分困擾,加上今年防疫新生活戴口罩規範,長時間在高溫溼氣重的環境下配戴口罩,進而產生臉部肌膚過敏、紅癢、皮脂腺旺盛出油阻塞毛細孔、長痘痘等狀況,更是懊惱。 紫外線毒辣辣 衰老速度超越身體修復 中醫診所院長陳玫妃中醫師指出, 女性大多認為皮膚困擾僅需注重外在保養護膚,但中醫道「有諸內必形諸外」,說明人體內若有疾病,必會反應在外表上,而女性最在乎的皮膚困擾就有可能來自體內失調所導致。 中醫進補因人而異 做足3件事避免暑病找上身台灣暑季高濕高溫,容易使體內積濕熱生暑病,氣候轉換導致體內濕熱、循環失調就容易反應於外在膚況;加上近年的紫外線毒辣的傷害,更容易加速皮膚老化產生皺紋、膠原蛋白流失、鬆弛、黑斑、色素沉澱等問題;嚴重可能造成皮膚細胞病變,誘發皮膚癌;面對炎炎夏日豔陽,陳玫妃分享皮膚養護得從內外兼備的美肌調理三法:1、做足物理防曬:隨時隨地都應做好隔離霜、防曬乳、椰子油等物理性防曬。醫師更提醒,就算在室外逗留超過15分鐘,皮膚也會接受過量紫外線傷害,所以不論室內室外、曝曬時間長短,均應做好防曬工作。 2、清淡飲食控制:避免油炸、過辣及易上火的食物,導致肝火胃熱轉而影響皮膚膚況。 3、補充蔘類食材:依據草藥集大成的《本草綱目》記載,蔘類食材可增強體力、滋補強身、促進新陳代謝有大補元氣之效。 盛夏調理飲品:人蔘夏日薏仁湯盛夏調理可飲用「人蔘夏日薏仁湯」,人蔘1.5錢、紅棗3粒、枸杞2錢、薏仁2錢,加入1500cc水煮沸後飲用。藉仁蔘補元氣、薏仁去濕解熱,而枸杞營養豐富,含有高量抗氧化物,不僅是中醫提神解暑的調理妙方,更能綜效溫補、由內而外幫助女性調理氣血,讓皮膚散發潤澤光亮。 不過,陳玫妃提醒,中藥食材須依體質進補,而膚況與身體狀態及自身免疫力有很大的關聯,暑夏在即,應多加留意紫外線對皮膚所造成的傷害,除藉由日常食補調理,最重要的還是應透過做足物理防曬、清淡飲食控制,才能避免暑病找上門。延伸閱讀: 有擦防曬就不怕長斑? 8生活習慣都NG 不是所有中暑都能刮痧! 陰暑VS陽暑處理原則大不同
-
2020-07-16 科別.新陳代謝
及早打胰島素 糖友可防器官病變
糖尿病患者施打胰島素會造成失明、洗腎或截肢?這誤會大了。專家表示,人體胰島素分泌不良就應從體外補充,適時注射胰島素,搭配飲食控制、運動及戒菸,才可降低糖毒性所致的器官病變傷害。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黃建寧表示,糖尿病的治療目標為降低併發症發生,隨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制度的建立與照護團隊的多年努力,台灣整體糖友的平均餘命與一般人的差距漸漸縮小,女性從4.7年降至2.6年,男性從6.2年降至3.2年。要減少併發症,不只是要控制糖化血色素(A1c),也要控制血壓(Blood Pressure)及膽固醇(Cholesterol)。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最新一次發布的「糖尿病ABC護心運動」調查結果,我國患者三項指標總達標率僅12.9%,顯見糖尿病整體照護仍有進步空間。黃建寧認為,糖尿病的照護,醫師、政府、患者都有責任。基層醫療應加強「共照」量能,也就是診所應配置衛教師和營養師,加強糖友的自我照護識能。但考量經濟成本,政府應擬定計畫,在基層給付端進行調整,才能幫助診所擴充照護能量。然而,相較美國胰島素的施打率33%、英國施打率23%,台灣的施打率僅約12%,其原因多是糖友圈傳言打胰島素會造成失明、洗腎或截肢,而且誤會胰島素一打就是一輩子。黃建寧闢謠,這是部分糖友因迷思延宕治療,出現併發症後才打胰島素,倒果為因,卻也讓謠言甚囂塵上。「適時注射胰島素,有助提升照護品質。」黃建寧指出,新診斷患者施打胰島素可降低高血糖引起的糖毒性,持續約3個月至半年時間,慢慢將糖化血色素降到7%以下,就能逐漸降低胰島素使用次數,並過度至口服藥治療,能讓病況控制得更佳。研究顯示,糖化血色素每降1%,可減少患者37%大血管病變風險,24%腎衰竭風險及19%視網膜病變風險。為打破迷思,糖尿病學會及糖尿病衛教學會近年著重胰島素的衛教,強調及早治療的重要性。黃建寧認為,使用基礎胰島素與可增加腸泌素的受體促效劑所組成的複方針劑,將會是未來糖尿病治療的主流,有臨床試驗證明,這對需打胰島素的高血糖患者是很好的治療選擇。明年是胰島素發明的一百周年。黃建寧表示,隨醫療科技進步,胰島素發展從動物胰島素進展到人類胰島素,也從短效發展至中長效及超長效胰島素等,針頭也逐漸變細。無論何種改變,都是以糖友的生活品質與胰島素注射方便性為目標。
-
2020-07-14 科別.皮膚
整天待在辦公室也要防曬?皮膚科醫師建議至少擦這係數
待在辦公室裡也需要防曬嗎?其實如果坐在窗邊,室外陽光長波UVA可以穿透玻璃,某些室內燈源也有讓人變黑的紫外線,長時間暴露於藍光之下,也會使膚色變暗。皮膚科醫師建議,即便整天待在辦公室,雖不用高係數防曬,但可能還是需要使用大約SPF30,PA++的防曬品。最常見防曬標示SPF是針對UVB的防曬係數,PA或PPD則是針對UVA的防曬係數。UVA穿透性比較深,會促使皮膚老化,UVB則會導致表面曬紅曬傷,反覆曬傷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兩個都要防。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說,研究發現,日光燈等可見光中的藍光,也會引起膚色變暗,而且持續時間更長。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趙昭明表示,上午10點到下午2點的紫外線最強,如果座位在窗邊,也會受到長波UVA的影響。另外,某些室內燈源也有會讓人變黑的紫外線,其中鹵素燈與投射燈的紫外線最強。如果室內不防曬,長期下來還是可能會變黑,建議至少擦SPF30,PA++的防曬品。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紫外線UVA會活化黑色素細胞,變成黑色素,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即便不追求白皙,還是建議應該做好防曬。蔡呈芳表示,一般人在攝氏18度以內環境不會流汗,大約攝氏20度才開始會流汗,若在冷氣房、沒流汗,其實不太需要補擦防曬,如果比較容易流汗的人,最好選擇防水的防曬品,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提醒,防水型防曬乳的測試是撐超過80分鐘就過關,所以還是建議,超過80分鐘仍要補擦。
-
2020-07-14 科別.皮膚
經常SPA三溫暖害你長斑!醫師提醒8生活習慣都NG
在保養通路上,除斑、褪斑的產品一直是最暢銷的商品之一,可見得斑真的是女性美麗的心頭大患, 要預防斑點形成,必須要知己知彼,才能夠有效對抗。為什麼有的人容易長斑,有些人卻不容易長斑呢?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斑的形成有個人體質以及家族遺傳體質的影響,不過皮膚上的斑斑點點,最主要還是和紫外線有關,其中惱人的曬斑、老人斑和雀斑,都跟紫外線有關;此外,少數的斑點和化妝品有關,而有許多女性的斑點則是和荷爾蒙有關。壞習慣1:不做防曬日光中的紫外線是造成斑點最主要的原因,因為黑色素其實是保護人體免於遭受紫外線傷害的保護機制,只要皮膚曬到紫外光,黑色素細胞就會啟動其中的酪氨酵素,酪氨酸會轉化為黑色素來對抗紫外線對皮膚的破壞。若曝曬時間不長,產生的黑色素可經由皮膚的新陳代謝自然分解排出,但若是曝曬時間太長、陽光太強,產生的黑色素過多,皮膚的新陳代謝無法將黑色素代謝排出,黑色素就會從基底層往上浮在皮膚表皮層,可能形成黑皮膚,也可能形成不均勻的皮膚色斑。壞習慣2:以為有擦防曬,就不怕陽光 因防曬乳主要還是以防紫外線B光跟A光為主,而且防曬乳無法百分之百阻隔紫外光,例如以SPF15的產品來說,大約可隔絕93%的紫外線B光,但還是有7%的紫外線B光會進到皮膚;SPF30的防曬品能阻隔97%的紫外線B光,但還有3%的紫外線B光無法阻隔。所以,選擇防曬產品時,除了選擇SPF防曬係數外,最好選擇有物理性防曬的氧化鋅或氧化鈦的產品,皆具有反射紫外線的作用,但缺點是這種防曬品比較悶熱。壞習慣3:經常SPA三溫暖許多人喜歡享受SPA三溫暖,想要增加新陳代謝,逼出汗水「毒素」,加強排毒或是加速減重,很喜歡到蒸氣室、烤箱排汗。蔡呈芳提醒,熱會活化皮膚黑色素,而且烤箱會有紅色線,會使肝斑增生。除了三溫暖烤箱,天氣冷的時候,很多人喜歡開著電暖爐直接照著取暖,這種熱傷害會產生「火逼性紅斑」,火逼性紅斑可能會使皮膚裂開,而且產生的紅斑不容易退掉,少數患者還可能形成皮膚癌。壞習慣4:使用來路不明的化妝品有些人的皮膚看起來臉部感覺黑黑的,仔細看皮膚底下有網狀色素沈澱,臉看起來花花的,這種稱為「化妝品中毒斑」,主要是因為化妝品的品質不良或是原料不純。壞習慣5:過度美白很多人竭盡所能使用美白產品,甚至自己使用號稱可以美白的偏方,不過黑色素細胞在人體內有一定的保護功能,過度使用美白產品超過黑色素細胞可耐受的程度,可能反而破壞黑色素細胞,造成皮膚脫色。壞習慣6:過度使用平板電腦、手機等3C產品藍光引起的色素斑顏色雖然不深,但是非常持久,很難消除。雖然電腦等3C產品的藍光強度是否強到會引起皮膚的色素沈澱尚不清楚,但還是提醒喜歡沒日沒夜使用3C產品的人要小心。壞習慣7:自行使用避孕藥等含荷爾蒙的藥品含荷爾蒙的藥物可能會使皮膚產生黯沈或黑斑,如某些避孕藥含的黃體素較高,可能會增加皮膚黑色素生成,因此,建議必須使用含荷爾蒙的藥物時,一定要請醫師針對體質開立藥物,千萬不要自己買來服用。壞習慣8:熬夜不睡當心內分泌失調不少女性到了30、40歲時,臉上顴骨突然出現了斑點,而且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黑,用蓋斑膏都遮不住。顴骨斑算是「肝斑」的系列,也被稱為後天的太田母斑,是因為荷爾蒙的影響,或是高熱溫度等刺激,引起黑色素細胞增生。不少患者努力治療不僅毫無起色,還越來越嚴重,一來是因為顴骨斑的黑色素必須用雷射才能破壞,二來若常熬夜使內分泌失調,也會使黑斑惡化。延伸閱讀: 白天用美白產品會反黑? 常見成分使用時機一次搞懂 戴口罩就不用擦防曬? 專業皮膚科醫師提3點建議
-
2020-07-13 橘世代.健康橘
【天然保養妙方02】白髮不用染?逆轉白髮變黑髮可靠奇蹟之樹
《聖經》出埃及記中,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過紅海,進入曠野卻遇到不能喝的苦水,摩西求告,神賜予一棵能讓水變甜的樹,正是辣木,故辣木又稱為奇蹟之樹、生命之樹。辣木,辣木科、辣木屬,從其根部的辣味而得名,依果莢形狀也叫鼓槌樹。原產於印度喜馬拉雅山,適宜生長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臺灣也已成功栽植。辣木是有數千年歷史的超級能量食物,多種含量密度高的胺基酸和豐富維生素A、B群、C、D、E,礦物質如鈣、鉀、鎂、磷、鐵、銅、錳,微量元素硒、硫,以及強效的抗氧化物質,都是頭髮需要的營養。辣木的葉、花、根、豆莢、種籽均有食用價值,辣木籽油可以是烹調用油、工業用潤滑油,同時也是非常好的髮膚保養品,以抗老為主要訴求的國際知名品牌,也都標榜含有辣木籽油成分。尤其難得可貴的是,辣木籽對水源還有清潔、淨化功能。目前在臺灣比較容易取得的是辣木葉粉,吃法很多,簡單調水、茶、湯飲用,或直接口服,也可以加在精力湯裡,亦可和入米粥、燕麥糊內,也可與麵粉調拌做成餃子、麵條等各類綠色美食。辣木籽油含微量元素 恢復頭髮黑色素辣木籽油含豐富植物營養素,對於乾燥、易斷裂的頭髮有很好的保溼效果。高含量的維生素,可減少脫髮、促進毛髮生長和增加髮量。充足礦物質、微量元素可恢復黑色素毛母細胞,重新長出黑髮。自己食用辣木葉粉,外用辣木籽油按摩頭皮來護髮,效果極為明顯,不僅頭髮生長速度變快,而且新長出的都是黑髮。也注意到在前額髮際處,冒出許多毛茸茸的幼細髮絲,這可是自中學後就消失了,非常驚人!重金屬汙染 當心引起白髮 曾經,自己幾乎滿頭白髮時,做過重金屬檢測,才知道重金屬汙染也是引起白髮的原因之一。為了做好體內淨化、排除重金屬,需要留意日常用水品質,因此辣木籽就成了我出門旅行時,隨身攜帶的淨水器。辣木籽有特別的膠凝性蛋白質,會使水中的細菌、雜質聚集,沉澱到底層,上面的水即是澄澈乾淨的好水。每一公升的水加入兩粒辣木籽的粉末,大約一個半小時即可完成淨化。將上層淨水煮沸後即可飲用2洗髮使用除氯、無汙染的淨水,也是重要的護髮關鍵。建議可將辣木籽過濾後的水,加入熱水中來洗頭。辣木葉粉保養方法辣木葉粉有消炎、抗菌的功能,搭配富含維生素E的燕麥片,有舒緩同時潔淨的功效。可照顧乾性、敏感的頭皮,解除頭皮屑、搔癢、頭髮乾澀、毛燥打結的煩惱。材料:磨碎的燕麥粉1杯(120g)、辣木粉2大匙(30g)、鹽1杯(273g)、椰子油 1/2 杯做法:1. 將燕麥粉、辣木粉、鹽一起混合均匀。 2. 加入椰子油,拌成膏狀即完成。 3.做好後,儲存在密封容器中,可保存長 達1個月。使用方法:1. 從髮線中慢慢探到頭皮,無須按摩,用力不當會傷頭皮。 2. 慢慢地抹在全部頭髮上。 3. 塗敷10-15分鐘後,用清水沖洗乾淨。4. 建議一週使用一次。【天然保養妙方直播影音】本文摘自《有機不老:優雅、無病、享天年的天然保養妙方》,時報出版 2020/02/25 出版【有機不老系列專輯↘↘↘】一株藥草「能喝能抹能飲」 古希臘藥草讓50+逆齡生厚髮。看牙齦知健康?! 「骨頭湯食譜」為營養打基礎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10 科別.皮膚
夏季隱翅蟲迎面來襲 醫師提醒穿長褲、不拍打蟲體
夏天是隱翅蟲季節,聯新國際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文惠提醒民眾到戶外活動應儘量穿著長袖長褲,並且不任意拍打蟲體,如發現昆蟲停留在身上,也應以吹氣或抖落方式讓昆蟲離開。桃園一名鄭小姐日前中午下班騎車回家梳洗後午睡,結果醒來時,下巴開始紅腫、有刺痛感,她不以為意仍舊洗臉並擦上乳液保養,結果當天晚上情況惡化,隔天上午下巴與嘴邊化膿,趕緊前往聯新國際醫院就診,她才知道原來是隱翅蟲造成,醫師給予類固醇藥物及藥膏治療,情況獲得改善。鄭小姐回想猜測,可能是下班騎車途中遇到蟲襲,雖然已戴半罩安全帽,因為沒有戴口罩,仍被迎面而來的隱翅蟲撞撃下巴導致發炎。陳文惠表示,隱翅蟲不會螫人或咬人,常見的隱翅蟲皮膚炎多半是因為隱翅蟲的體內有一種劇烈且刺激性的毒素(隱翅蟲素),這個毒素只有在蟲體爆裂的時候,才會被釋放而刺激人類皮膚。隱翅蟲大約只有0.5公分至1公分,人們常常忽略牠的存在。臨床上常見求診的病患多是睡覺、騎車時,或是莫名出現劇癢、劇痛、水泡、膿皰才知遭遇蟲襲,因為隱翅蟲非常小,揮趕或拍打時,蟲體在當下破裂,毒液就會刺激皮膚,造成發炎。陳文惠提醒,夏天是隱翅蟲季節,民眾到戶外應儘量穿著長袖長褲,並且不任意拍打蟲體,如發現昆蟲停留在身上,也應以吹氣或抖落方式讓昆蟲離開;如果不小心接觸到隱翅蟲破裂後的毒液,可能導致皮膚急性發炎,建議儘快以大量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並前往就近的皮膚科請醫師治療,讓醫師檢視傷口與給藥,通常醫師會開立消炎藥膏外用塗擦,或是膿皰給予抗生素處理。陳文惠說,不要自行將水泡或膿皰弄破,否則容易造成傷口感染、疼痛度增加。陳文惠說,隱翅蟲皮膚炎較常見的後遺症是色素沉澱,大多需要2至 3個月才能慢慢恢復原皮膚顏色,也要注意潛在危險部位,如眼部、角膜,會造成眼睛過度刺激與角膜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