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8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臉書
共找到
2437
筆 文章
-
-
2021-08-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蘇貞昌:自購10萬劑莫德納 今下午抵台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表示,政府採購的10萬劑莫德納疫苗,於今日凌晨自盧森堡起飛,預計下午3點多抵達桃園機場。蘇貞昌在臉書指出,在全球疫苗供貨不穩,周邊國家變種病毒疫情逐漸升溫下,台灣疫苗覆蓋率自5月16日不到1%,現在已超過910萬人施打疫苗,涵蓋率達到36.88%。蘇貞昌表示,本土確診人數也從每日五百多例,迅速降低至兩位數,甚至個位數。政府會持續努力加速疫苗出貨進度,同時確實做好各項防疫工作,讓國內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
2021-08-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防疫天團因這事夜間會議暫停 王必勝:沒花生吃真不慣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團隊自社區疫情爆發後,天天召開「夜間會議」,重要核心幹部常時常邊吃晚餐、邊嗑零食相互討論如何精進防疫作為,礙於明天就是父親節,指揮官陳時中難得下令夜間會議「放假」兩天,讓防疫團隊夜間能返家好好過節,難得的休息讓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今晚在臉書上PO文笑稱,突然沒有開夜間會議,覺得怪怪的,原來是今晚沒吃花生,真不習慣。王必勝指出,自從五月中旬,台灣面臨了首波的社區大流行,經歷前面三周的衝擊以及後面九周疫情持續緩和下降,台灣現在已經屬於穩定的低度流行期。國人的生活也稍稍恢復正常,只是社區一旦進入大流行就很難清零,必須要學習與病毒共存,在盡量維持正常生活下,還要隨時提高警覺持續防疫,這成為你我都要學習的日常。王必勝指出,當然希望疫情不要再起,只是更重要的是,當疫情再次來臨時,能及早發現防堵,但這有賴政府和所有國民一起合作。台灣經過幾次的疫情洗禮後,王必勝指出,他相信台灣仍是世界防疫工作成效不錯的國家,他份為成功的防疫,無非是確診盡量少、疫苗覆蓋率盡量高、高強度管制時間盡量短。台灣目前每百萬人口確診數排名世界179,屬於確診數最少的一些國家之一。近期疫苗覆蓋率也在短短二個月中,從個位數一路衝到36.8%,仍持續增加中。王必勝指出,台灣這次疫情爆發並未封城,三級警戒72天,相較很多國家算影響民生經濟是比較小的。這些都是國人一起努力拼出來的,當然不能以此為自滿,但也不須妄自菲薄,要以自信、謹慎的態度,再面對未來的挑戰。王必勝表示「這80幾天以來,指揮中心團隊幾乎每天從早上戰到深夜。每晚8點多所有幹部集合開會,討論政策方向、工作狀況、明日重點……也檢討受人批評之處。」他也說,在陳指揮官的風格之下,面對所有的批評指教,一定先虛心檢討政策方向是否需要修正?執行是否有不完善之處?再研討如何改善如何精進。防疫工作從來不是完美,團隊只希望能盡力謀求民眾最大福祉。他說,很榮幸自己是這個團隊的一員。礙於明天是父親節,王必勝透露「今天指揮官說夜間會議休息兩天」,讓所有人回家陪家人好好過個父親節。只是忽然覺得怪怪的,原來是今晚沒吃花生,真不習慣。
-
2021-08-0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朱立倫跑攤「人超多」違群聚? 陳時中:依照事實認定
國民黨前主席朱立倫日前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昨日到新竹跑攤,事後於臉書粉專po出與國民黨在新竹基層民意代表的聚會照,不過照片中室內人數超過20人以上,且會議桌上擺放食用完畢的水果餐盒,質疑是否違反室內聚會防疫規定。對此,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若依照這描述,的確跟規定不合,但還是要依照事實認定。指揮中心7月23日公布二級警戒相關指引,包括室內集會不能超過50人,若餐飲內用須符合梅花座、使用隔板等規定。而朱立倫臉書照片可見,室內聚會用餐達十多人,此外也沒有隔板做防護,疑似違反二級警戒指引。媒體今於記者會詢問,陳時中表示,不清楚事情原委,但若依照媒體提問所述,「的確有跟我們規定不合的地方,但事實如何要由地方政府依照當時情況,來做事實認定」。朱辦表示,前主席朱立倫拜訪新竹縣黨部,活動期間全程配戴口罩也並未飲食,活動地點不是用餐場所、聚會人數也在50人以下,桌上的餐盒是主辦單位提供給參與人員帶走的餐盒。若有人不慎違規,會請主辦單位提醒。
-
2021-08-07 養生.人生智慧
「人生第二階段的父親節」歡樂阿公小野珍惜陪伴時光
父親節將至,對於每個「阿公」來說,「人生第二階段的父親節」的滋味鐵定和當爸爸時不同。擁有4個孫子的「資深阿公」小野,今年將度過第9個以「阿公」身分過的父親節。小野近期臉書貼文都是和孫子相處的趣事,有時鬥智有時鬥勇,在疫情延燒的日子,祖孫日記深受喜愛,「歡樂阿公」的形象深植人心。但小野說,這不是他意料中的生活。小野的人生里程和一般人不太相同,37歲就從中影退休回家陪小孩,大量時間和青少年兒女相處,那個時期創作出許多童話和親子散文。50歲重返職場的小野,有好多想做的事,希望啟航到全世界,和許多人想要退休含飴弄孫的心情大不相同。收心當阿公 帶孫玩樂更瘋狂60歲的小野更忙了,大孫子和大外孫出生時他正在美國郵輪上旅行,接到當阿公的消息,「好像在作夢,好不真實。」當阿公的前兩年,他依舊投入重要議題、參與運動,「我兒子覺得我很好笑,他的小孩都見不到阿公。」一直到小孫女報到,他才驚覺:「我有4個孫子了!」那時太太協助照顧孫子們也需要幫手,曾經遠颺流浪的他,終於「回家」成為真正的阿公。生物學背景的小野相信大自然,喜歡帶孫子到大自然裡散步、遊戲;他為孫子說自編的故事,寫、畫日記;他玩起來比孫子更瘋狂。孫子會在玩了一整天要回家前問他:「阿公,明天我們從早玩到下午好不好?太好玩了。」孫女曾在日記上寫:「今天我好幸福,阿公和我們玩打打殺殺的遊戲。我好開心。」看孫像自己 但又完全不相同生命第二次陪伴孩子,阿公身分更從容、有更多觀察。例如同樣的對待方式,但4個孩子的反應卻大不同,讓他更相信人出生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帶著某些本性而來。聊起孫子經,小野總說大孫子熱情、好奇又衝動,個性和他最像,但又補充,「小外孫也像我,像另一個我,敏感卻愛哭」。成為阿公的小野,同時也在面對自己的老去,對人生的了解愈來愈深刻,更清楚看見人生的道路、自己的模樣,所以會在孫子身上看見不同的自己,那個未經雕琢的、沒有社會化的本性。「你會在他身上看見一點點自己,但他又完全和你不同,這對阿公來說是很奇特的經驗。」昔醉心工作 今享受爺孫互動好久以前,太太鄭麗貞曾提醒為人父的小野:「你再不陪兒子女兒,他們就再也不需要你了。他們會長大,你的人生會錯過。」後來他選擇在家工作,陪伴兒子最困難的青少年階段、女兒想休學的高中時光,為彼此生命寫下許多故事。幾年前,鄭麗貞對著還在雲遊四海、醉心工作的小野說:「你會錯過最好的時光。」鄭麗貞認為,為人爺奶,能和孫子親密互動、提供生活照顧的時光只有短短幾年。這次,小野同樣選擇了陪伴。
-
2021-08-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台灣1個月後恐爆發Delta疫情 醫憂心:中央應加速混打
Delta變異株肆虐各國,台灣以嚴格邊境管制,未讓Delta於本土再爆出疫情。不過北市聯醫傳出高層評估未來疫情,在1至2個月後出現,高峰還是萬華區經驗的1.5倍。醫師認為,台灣現在疫苗覆蓋率不足,邊境防疫底線要守住,也須慎防家庭感染,並儘早預備第三劑應採納洗牌式混打,別拘泥於疫苗廠牌,反而拖慢疫苗覆蓋率。因Delta有更強的傳染力,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內科主治醫師姜冠宇於臉書指出,近日院內高層觀察,亞洲各國擋不住Delta,二劑疫苗從退守轉為避免重症,先進國家為防Delta紛紛搶疫苗作為第三劑,排擠窮國取得疫苗,接下來恐出現疫苗供貨不足、延遲交貨、產能不足等因素,預估台灣1至2個月後會出現疫情,高峰更是萬華區經驗的1.5倍。姜冠宇指出,有專家評估英國現在面臨Delta盛行,日前解封開放、確診數卻緩緩下降,原因與英國二劑覆蓋超過60%有關,但台灣目前完成二劑基礎,仍遠遠不夠。姜冠宇指出,美國NIAID(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曾建議,若以公共衛生政策來看,施打第三劑疫苗若要鎖定同廠牌,實施上太困難,民眾、政府都不方便,第三劑勢必要混打。姜冠宇表示,萬華區先前爆發疫情,醫護紛紛施打第一劑AZ,現在早已超過10周,若不開放混打,醫護接觸變異株機率高,若一人染疫、全單位都得匡列,恐折損醫療量能。此外,若醫護僅靠AZ,反而讓民眾打莫德納或BNT,配置上不太對,應要讓更多醫護有更多細胞免疫,才能對抗Delta病毒株。姜冠宇認為,政府可以有決策考量,但近期看到除了國產疫苗外,對於其他決策都格外保守,在疫情時代難通融保守政策,未來勢必得採取「洗牌式混打」,指揮中心應該要更有膽識,若能接受國產疫苗採取免疫橋接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對於混打第三劑也應比照辦理。若未來真的爆發疫情,姜冠宇指出,醫療量能會做好準備,在最短速度完成集體員工教育訓練,直接上戰場。但預防永遠勝於治療,除了安養院感染外,應該慎防家庭感染,感控防護作業需提升,並準備家庭隔離量能,若病房、檢疫旅館不足,需要像美國一樣居家隔離觀察,並確保若隔離期間需要照顧小孩,可討論社區有互助托育的機制。姜冠宇建議,邊境底線防守、二劑接種率達標、維持建築物通風外,政府在衛教上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外,應宣導民眾返家接觸家人前,第一件事是全身清洗乾淨,像先前看環南市場案例,多代家庭中,爺爺與爸媽、小孩同住,不同年齡層衛生習慣有差異,必須特別注意。
-
2021-08-06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巴金森治療/爸爸不怕巴金森症 家人和醫療團隊給你靠
男性罹患巴金森症的比例較女性高,尤其有些男病友正值壯年,更是家中經濟支柱。在父親節前夕,醫界鼓勵病人及家屬不要氣餒,因為目前新趨勢是以整合性團隊概念來治療病友,讓巴金森病人有機會早日重返工作和社會,並且和家人重拾良好生活品質,可以再一起度過許多父親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副主任陳凱翔說,巴金森症發病平均年齡為60歲,男性及女性病人比約1.5比1,近年來臨床上不乏年輕型病人,他就診治過30多歲及40多歲的男性病人。陳凱翔治療過一位44歲的男病人,他本來是一位承包商,但陸續出現行動緩慢、四肢僵直和手部顫抖等症狀,一開始給予藥物還能有所改善;然而隨著症狀持續,只好待在家裡給妻子照顧,病人心裡也有一些鬱鬱寡歡。「治療巴金森症,醫師需要根據病人的需求共同討論並設立一個治療目標,最高目標是盡可能讓病人重拾該有的社會功能。」陳凱翔說,他這位病人,數年後接受深腦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病況改善很多,不但可以爬樓梯,還能繼續去做裝修工作,病人很高興能重新負擔家計,也不要讓妻子太累,找回全家原來的生活步調。不過,陳凱翔強調,深腦刺激術能有效改善巴金森症的「動作斷電」及異動症,或使藥量減少,改善生活品質,但不能停止疾病的退化;在漫長的病程中,病人所需要的除了藥物,其實還有整合性團隊的照護和家人的關心照顧。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已成立一年半的“巴金森症整合治療團隊”為例,除了醫師鑑別診斷及提供治療計畫,還有營養師從飲食設計改善病人便秘、語言治療師協助改善病人說話小聲及口吃、藥師檢查病人用藥副作用與交互作用,以及物理治療師幫忙病人做軀幹彎曲及凍僵步態等復健;更重要是,有心理師及社工師提供家庭及心理層面的協助,該團隊成立以來,已照顧治療過90位病人。「常常家屬累到倒下,病人也就跟著倒下,這也是病友需要整合性團隊的原因。」陳凱翔強調,有些病人初期會因為情緒不穩,和家人發生口角;中期因認知功能受損,出現幻覺或懷疑別人偷東西,家屬照顧到身心疲累,有時陳凱翔也要協助病人家屬就醫,舒緩照護者的壓力。此外,巴金森症常伴隨憂鬱症狀,容易讓病人及家屬忽略真正病因。陳凱翔指出,巴金森症病人較不會像憂鬱症病人容易哭泣,有時候淡漠的表現更明顯,因此臨床上會先做鑑別診斷。像醫界發起每個月的「8」日來做巴金森症自我檢測,用大拇指和食指比OK姿勢25下,就是監測此病常有見的肢體障礙問題,若有疑似症狀,可以到神經內科就診;瞭解病人是否合併有憂鬱、嗅覺改變、失智、便秘等症狀,如能早期發現,有助延緩病況惡化走向失能。陳凱翔強調,由於巴金森症的主體是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但病程中腦部前額葉功能也會逐漸影響,病人行動與執行力不好,或是對事物失去興趣,與人互動出現淡漠或固執表現,的確需要家人多加體諒。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每月8號自我檢測巴金森病【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巴金森病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8-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唯一控制住Delta病毒的國家」謝金河揭臺灣防疫模範4關鍵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達到2.0019億,死亡人數高達425.6萬。而台灣從5月本土疫情爆發至今,兩個月時間已讓疫情趨緩,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就在臉書PO出4點觀察,表示「台灣是這一波Delta變種病毒肆虐下,唯一能把疫情控制住的國家」,國內現階段疫苗覆蓋率約33.9%,是亞洲國家的中前段班,每日確診數比覆蓋率57.4%、70%的美國和以色列還低,並問民眾「這樣的台灣,大家還不滿意?」謝金河在文章中開頭就問「這樣的台灣,大家還不滿意?」回顧疫情開始從武漢封城至今,全球確診人數已達到2.0019億、死亡人數425.6萬,幾乎是人類歷史上百年來的大浩劫,直至今日還未看到曙光,謝金河指出在這段疫情期間,有4大重點值得注意。首先,這波變種病毒亞洲的確診數超過歐美,共計6302萬人染疫,遠超歐洲5228萬人、北美4222萬人以及南美3591萬人;在亞洲重災區中,印度、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確診數都超過百萬,日本也是逼近百萬人,因此東協各國都持續加強防疫,南韓也宣布四級警戒要再延長兩週。第二點,8月疫情以來出現一些特殊變化,包括全球防疫最好的澳門出現4例本土病例、中國疫情持續擴散、台灣及越南也出現防疫破口,今年5月台灣每日確診數均突破5、600例,指揮中心也被罵到體無完膚,但回頭看越南直到現在每日確診數仍高達1.6萬至7295例,就會發現台灣有多好,其他亞洲國家確診數如日本,4日也新增1萬2045例,泰國1萬8901例、馬來西亞1萬7105例、菲律賓6779例、南韓1776例。「我特別要告訴大家的是,台灣是這一波Delta變種病毒肆虐下,唯一能把疫情控制住的國家。」謝金河說,第三點就是台灣的疫情控制,5日新增6例本土、零死亡,是台灣疫情爆發的數字最低,對照美國一天15萬人確診、越南確診人數成千上萬,台灣應該值得安慰。最後一點,謝金河說道,台灣的疫苗覆蓋率約33.9%,算是亞洲國家的中前段班,每日確診數卻比疫苗覆蓋率57.4%、70%的美國和以色列低,現在雖然很多人在吵疫苗、不滿意台灣的防疫表現,但疫苗不是唾手可得的資源,再拿我們跟其他國家比一比,「台灣人民的自我防衛、遵守紀律,還有台灣有陳時中、王必勝這些做到流血流汗,卻仍被罵到體無完膚的人,他們默默守護台灣!這是台灣的無價之寶!」
-
2021-08-0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記者問高端被嗆「態度不健康」 陳時中道歉:大家都很健康
高端疫苗已逾卅五萬劑通過檢驗封緘放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八月下旬很有機會開打。對前天記者提問高端疫苗品質問題,開嗆「態度不健康」,陳時中昨道歉說:「很抱歉,我應該修養好一點,大家都很健康。」高端疫苗從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到檢驗封緘,爭議不斷。外界質疑高端疫苗分為「2L」和「50L」兩種製程,若高端以2L製程產品進行臨床試驗和申請EUA,量產以50L製程的產品供貨,是否也能用於公費接種?陳時中則表示,高端疫苗已經衛福部食藥署審核通過EUA,製程則需符合另外的審查標準。陳時中表示,EUA審查標準是今年六月訂定標準,透過與其他廠牌疫苗比較中和抗體,確認效果;至於安全性部分,已有三千多名受試者,「是完完全全的安全」。陳時中表示,EUA是很多專家討論結果,行政體系尊重專家意見。民眾關心若接受高端疫苗臨床試驗,是否可登錄黃卡,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已聯絡廠商遞交受試者資料,讓指揮中心可上傳資料庫,黃卡須請廠商幫忙填寫發給。陳時中前天在記者會上嗆聲記者,台北市長柯文哲出言諷刺,若以「台灣沒有疫苗可打」質問中央,「這問題會不會不健康?」陳時中昨天第一時間回應「是有一點」,但到記者會最後則主動道歉,表示自己修養應該好一點。對於鴻海、台積電和慈濟洽談的一五○○萬劑BNT疫苗,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臉書表示,已在捷克施打BNT疫苗,更稱此行是「催貨進行式」。陳時中則表示,郭台銘對BNT疫苗整體進度非常關心、努力,他(郭台銘)到歐洲與相關人員見面希望促成,「祝他馬到成功」。
-
2021-08-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BNT疫苗9月到貨?郭台銘赴歐展開「催貨進行式」 陳時中回應了
鴻海、台積電和慈濟洽談的1500萬劑BNT疫苗,指揮中心好不容易通過EUA,並同意12歲以上民眾接種施打。但疫苗的影子至今未見,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在臉書表示,自己已在捷克施打BNT疫苗,更稱此行是「催貨進行式」,希望替台灣爭取疫苗盡快到貨。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回應:「祝他馬到成功」。郭台銘更在臉書表示,台灣目前疫苗到貨量仍不足,談體驗或許有人會說想太多,但還是能借鏡捷克的施打經驗,讓台灣疫苗接種更人性化,體驗更好。而對於BNT疫苗九月是否能到貨150至200萬劑?陳時中則表示,郭董事長對於購買、贈送國家疫苗的整體進度非常關心,也非常努力。他(郭台銘)到歐洲打算跟相關人員見面,看是否促成機會,這是非常困難的工作,「我們祝他馬到成功」。【中央社】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昨天分享在捷克接種BNT疫苗體驗,外傳鴻海/永齡採購150萬至200萬劑BNT疫苗9月會先到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不願正面回應,僅祝馬到成功。郭台銘昨天在臉書(FaceBook)表示,他在捷克布拉格打疫苗,施打體驗非常棒,已經取得歐盟通用證明。台灣目前疫苗到貨量仍不足,希望能借鏡捷克施打經驗,讓台灣疫苗接種更人性化、親善,體驗更好。台積電、鴻海暨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專案採購各500萬劑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BNT疫苗,最快9月底後可依序送抵台灣捐贈國人使用。食藥署3日下午簽核公文通過BNT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讓疫苗製造與輸台的排程較順利。今天下午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中,有媒體問及外傳鴻海/永齡採購的BNT疫苗會先有150萬至200萬劑於9月抵台,是否真有此事。陳時中僅說,郭台銘對於BNT疫苗整體進度非常關心、努力,這次前往歐洲目的是與採購BNT疫苗相關人員見面,「這是非常困難的工作,祝他能馬到成功」。
-
2021-08-0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郭台銘赴歐催貨 在捷克接種BNT「體驗佳」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日前透過鴻海與永齡基金會成功採購五百萬劑德國BNT疫苗,郭昨在臉書表示,正在「催貨進行式」,剛到歐洲,在捷克布拉格的第一個行程就是打疫苗,「因為我需要取得一張歐盟證明,才可以接續在歐洲的行程」。郭台銘說,在台灣,疫苗施打仍完全依靠醫療體系,相關醫療院所的壓力也很大;台灣目前疫苗到貨量仍然不足,但還是能借鏡捷克的施打經驗,將來能讓台灣疫苗接種更人性化,更親善,體驗更好。郭台銘表示,在歐洲同事的安排下,原本以為會去醫院或診所,沒想到竟被帶到一個shopping mall,體驗了非常棒的施打體驗;施打點布置的氛圍活潑有朝氣,迎面就是熱情招呼的幾位女士,從詢問想選擇那一種疫苗到身體健康狀況及疫苗施打,沒有沉重的氣氛,服務品質讓每一位接種者的身心都得到放鬆。郭台銘表示,他選擇BNT,需要收費,但費用大概美金卅五元,不算不合理,更何況是提供了極好的注射體驗。過程約廿分鐘,在shopping mall裡休息卅分鐘即可離開、結束後發一張歐盟通用的證明、應可以通行世界。
-
2021-08-04 醫療.巴金森病
慢病最愛問【巴金森病】警訊自我檢測:巴金森病不只會手抖 手指若做不到這動作應就診
●約有兩到五成的巴金森病友有憂鬱問題●憂鬱、嗅覺改變、便祕、睡眠障礙等是巴金森症狀●快樂飲食、運動有助對抗憂鬱情緒在大學擔任教授的60歲巴金森病友丁雲龍,因手部顫抖無法騎單車,6年半前檢查確診。他是一名慢跑健將,30年來即使下雨也照常外出跑步,但生病後對運動失去興趣,「現在外面下小雨,內心反而會慶幸,太好了,今天可以不用去跑了」,以前熱愛研究財經,如今也完全提不起勁。巴金森病典型的4大動作障礙,分別為靜止型顫抖、動作慢、肢體僵硬與步態不穩,多數人不知道還有嗅覺改變、憂鬱、便祕、睡眠障礙等症狀。醫師提醒病友,當情緒改變、做事提不起勁時應提高警覺,建議50歲以上民眾注意心情變化,定期動手做「巴金森病手指操」搭配量表檢測,有疑似症狀可至神經內科進一步確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說,當巴金森病友做事提不起勁或懶洋洋沒動力、興趣轉變、睡眠出現障礙等,病友可能存在憂鬱問題,除接受藥物治療外,應鼓勵病友保持樂觀的心,如出現上述症狀,照顧者可協助病友走出憂鬱情緒,外出曬太陽、參與社交活動、透過家人陪伴及運動紓壓改善憂鬱。巴金森病是中腦黑質區域的多巴胺細胞提早退化,導致多巴胺分泌不足出現運動功能障礙,隨著病程演進,到後期逐漸走向失能,攸關情緒控管的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分泌也會減少。葉篤學表示,有兩到五成的病友會出現憂鬱,部分病友因臉部僵硬、面無表情變成撲克臉,往往看起來不太開心。物理治療師游政璋表示,巴金森病程分為5期,每階段可進行不同的復健,如臉部僵硬、面無表情的病友可做「臉部微笑操」,減緩臉部緊張,也讓說話、吞嚥時能輕鬆一些。進階版「坐姿復健」能訓練平衡力,增強核心,提醒病友如進行居家運動,身旁有照顧者陪伴較為安全。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說,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DHA及EPA的鮭魚、深海魚類能抗發炎、抗憂鬱,是調整心情的重要營養素,多吃蔬果、使用好油等可保護心血管、抗發炎及氧化,亦能保護腦細胞。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每月8號自我檢測巴金森病【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8-0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圖表/疫苗副作用來了,止痛藥一次可吃幾顆?一表了解普拿疼安全使用劑量
最近許多40-50歲的民眾前往接種新冠疫苗,此波接種以AZ疫苗為主,而AZ對中年以下族群產生的副作用較明顯,像是發燒或全身痠痛等,一般建議吃普拿疼止痛退燒,因此造成了目前市面上普拿疼缺貨的現象。但家醫科醫師許書華在臉書分享先前有1名女大生吞了5顆普拿疼,提醒服用過量會造成肝臟損傷,這張圖表讓大家了解止痛藥「每日安全劑量」。
-
2021-08-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羅紹和自曝打過AZ仍持續工作的五大不適 這項很罕見
從事慈善事業備受肯定的前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日前施打AZ疫苗,他在臉書分享自已強忍施打後的不適,勉力工作的歷程。而歷經各項工作下來,羅紹和發現自己的視力模糊、雙眼浮腫、頭痛加遽、臉色暗沉,「甚至肛門出血」,醫界朋友提醒我趕快回家休息,如果狀況沒有改善就得送急診了。現任安得烈慈善協會執行長的羅紹和日前在臉書貼文分享自己打過疫苗的心得,他說,「或許每一個人的狀況不盡然相同」。羅紹和表示,「星期三上午,終於輪到我去打疫苗了,一早排隊打了AZ,上午,身體沒有什麼感覺,但中午之後,頭開始有點昏沉,按照醫生的囑咐,應該好好休息,可是下午有退輔會馮主委的參訪行程,主委是一百分的老長官,我再怎麼不舒服,也不能失禮,必須親自接待。」他說,做簡報時,一直感覺自己有點精神恍惚,而且聲音沙啞,但是他努力地做完簡報,引導主委參訪及解說,任務一結束,有一種難以形容的疲累感,頭也隱隱作痛,我只好回家,吞了一顆普拿疼,躺著休息,傍晚,狀況才得緩解,但到了半夜,又開始頭痛不舒服。羅紹和說,身體不舒服,只要有足夠的休息,或許可以舒解,偏偏星期四上午8點至12點,他在某單位預排了4小時的課程,本想請假,另找時間補課,但是他的個性向來不喜歡自己的事造成主辦單位的困擾,於是忍著不舒服去上課。以前都是直挺挺的站著授課,但是這一次,幾乎是軟趴趴的坐著授課,還好事前做好準備,不會因為身體不舒服而耽誤了學員的課程。羅紹和說,課程結束,又趕回協會參加台灣科大EMBA獅子會的捐贈儀式,活動結束後,發現自己的視力模糊、雙眼浮腫、頭痛加遽、臉色暗沈,甚至肛門出血。打電話請教醫界朋友,對方提醒自己趕快回家休息,如果狀況沒有改善就得送急診了,朋友的話讓他心情緊張,心想壯志未酬、志業未竟,實在心有不甘,於是乖乖的回家休息,並且吞下第二顆普拿疼,還好,星期五早上,狀況逐漸穩定了。他回頭看看前二天的照片,面露疲態、眼睛浮腫、黑眼圈明顯。羅紹和表示,他的醫界朋友說,像他這樣上了年紀、長期疲勞的人,注射完疫苗,除了多喝水,也需要足夠的休息,不能過於疲累,同時也要力求心情的平穩平靜。但是,也有很多人說,年齡越輕,打AZ的反應越大,對過去二天的經歷,自己似乎應該感到高興才對。
-
2021-08-02 醫療.巴金森病
圖表/不只手抖、慢動作 憂鬱也潛藏巴金森病風險
●巴金森病初期和晚期是憂鬱症出現的雙峰時間。●巴金森病程進展較快、易焦慮、曾有憂鬱症病史、女性病患,罹患憂鬱症風險也較高。●憂鬱巴金森病友的表現多是身體逐漸退化,擔心拖累家人或感到人生無望。憂鬱的巴金森病 新冠肺炎疫情稍緩,但民眾仍須謹慎防疫。根據國際臨床與健康心理學雜誌統計,自2020年1月1日疫情爆發後,全球憂鬱症的發病率與2017年相比高出近7倍;但除此之外,憂鬱也與腦神經疾病相關,尤其是巴金森病,這群病患也希望有好心情,但源於大腦的病變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憂鬱起來。靜止時手部顫抖、肢體僵硬及動作緩慢是巴金森病三大典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疾病也會影響腦部正常功能,引起異常的精神表現,稱為器質性精神病,憂鬱症便是病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統計盛行率高達四成三。部分病患會在尚未出現動作障礙時就感到悶悶不樂,憂鬱成為巴金森病的前驅症狀,也會在病程中後期出現,令病友個性大變。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召集人、神經部主任吳瑞美表示,國外學者曾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在社區裡的巴金森病患中,約有7.7%符合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III)的重度憂鬱診斷標準,再進一步依程度區分,中重度憂鬱占5.1%、而有45.5%的症狀屬於輕度憂鬱。巴金森病造成憂鬱症好發時間點,吳瑞美說,在病程中可看到「雙峰」分布,分別在剛確診及病程的中後階段,但較為特殊的一點,會有部分病友在尚未確診前就出現憂鬱傾向,與其病理特性有關。會發生憂鬱的時間點在疾病的第三期階段,此時病友會出現步態異常,平衡感變差,走路駝背、脖子前傾等姿勢改變,對藥物的反應出現減退現象。當更多的多巴胺神經細胞缺乏,也會影響人體對外界喜、怒、哀、樂的反應,因而變得憂鬱。另一群病友則會在剛確診巴金森病時,因對疾病的不能接受,加上需長期服藥,對五十多歲正值事業黃金期,或六十多歲正要開始享受退休生活的病友來說,他們開始怨天尤人、鬱鬱寡歡。吳瑞美鼓勵病友,保有正確的疾病觀念,調整生活型態、多運動,規律服藥等,在疾病初期的前六年,甚至十年,多數的病人能維持獨立生活的良好狀態。若要確定巴金森病友是否罹患憂鬱症,醫師會透過看診時病患的主訴,情緒表現、肢體語言、家屬透露出的訊息等,再搭配量表的輔助診斷區分嚴重程度,並照會精神科共同治療與照護。隨著憂鬱程度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吳瑞美表示,輕度憂鬱透過心理諮商、家人支持有機會改變現況;中度以上的憂鬱症便須透過藥物治療,如施以增加腦部血清素等抗憂鬱藥物,或某些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除能改善運動功能外,也能改善憂鬱情緒,當重度憂鬱症對精神科藥物效果反應不佳時,則會考慮採取電擊治療。吳瑞美說,雖然憂鬱症不一定會發生,但可以防患未然,尤其是有較高風險的病友,建議打造友善的外在環境,如參與社交團體、運動以及調整生活型態。一般民眾可透過巴金森自我檢測量表,或在家進行簡易的巴金森手指操,便有機會提早發現疑似症狀,及早至神經內科就診,用藥治療延緩失能。 >>>快來看影片測測看,手指開合速度是否有變化?每月8號自我檢測巴金森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3RxMMnbko&t=12s【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8-01 該看哪科.腦部.神經
警訊自我檢測/不只手抖 逾四成巴金森病友併憂鬱症狀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台三級警戒,民眾在家悶得慌。根據《國際臨床與健康心理學雜誌》統計,自2020年1月1日疫情爆發後,全球憂鬱症發病率與2017年相比高出近7倍。除此之外,憂鬱也與腦神經疾病相關,尤其是巴金森病,這群病患也希望有好心情,但源於大腦的病變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憂鬱起來。靜止時手部顫抖、肢體僵硬及動作緩慢是巴金森病三大典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疾病亦會影響腦部正常功能,引起異常的精神表現,稱為器質性精神病,憂鬱症便是病友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統計盛行率高達四成三。隨著憂鬱程度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而輕度憂鬱有機會透過心理諮商、家人支持改變現況;中度以上的憂鬱症便須透過藥物治療,如施以增加腦部血清素等抗憂鬱藥物,或某些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除能改善運動功能外,也能改善憂鬱情緒,當重度憂鬱症對精神科藥物效果反應不佳時,則會考慮採取電擊治療。巴金森病常被當作老年退化及中風,導致病患於錯誤科別流連多年,如果有憂鬱、手抖、動作遲緩、肢體僵硬、平衡困難很可能是巴金森病,尤其是50歲以上民眾更要注意!一般民眾可透過巴金森自我檢測量表,或在家進行簡易的巴金森手指操,便有機會提早發現疑似症狀,及早至神經內科就診,用藥治療延緩晚期失能危機。【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1-08-01 養生.聰明飲食
國民小點心「湯包」熱量超高!營養師建議這樣吃
全民瘋奧運!年僅20歲的台灣射箭選手「湯包」湯智鈞在稍早的銅牌戰錯過銅牌,雖然錯過了,但是「湯包」已經在網路上刷起聲量,可千萬別小看這個「國民小點心」的熱量,吃了一份,可能就要帶著440大卡進肚。據台安醫院食物營養成份分析顯示,小籠湯包餡料雖為高脂肉類,提醒民眾搭配川燙或涼拌青菜類,即可為均衡一餐,並可減少醬料使用以達減鹽效果。而高敏敏營養師也在臉書分享一張「中式早餐熱量圖鑑」,揪出暗藏的熱量危機的餐點:1. 飯糰 /185g熱量:616kcal2. 燒餅夾油條 /一份熱量:554kcal3. 蔥抓餅 /53g熱量:480kcal4. 小籠湯包 /8顆熱量:440kcal5. 炒麵 /一份410g熱量:415kcal6. 蘿蔔糕 /一份115g熱量:357kcal7. 鍋貼 /5顆135g熱量:350kcal8. 油條 /一根54g熱量:298kcal9. 韭菜盒子/ 一個138g熱量:295kcal10. 原味蛋餅 /一份115g熱量:265kcal11. 燒餅 /一片80g熱量:256kcal12. 饅頭 /一顆約100g熱量:246kcal13. 水煎包 一顆116g熱量:193kcal14. 鹹豆漿 /一碗500ml熱量:185kcal15. 荷包蛋 /一顆50g熱量:96kcal飯糰難消化 這些人食用要注意高敏敏指出,飯糰大部分是糯米製作,難消化的支鏈澱粉比較多,因此,腸胃道功能比較不好的人就會比較容易脹氣、腸絞痛,所以要細嚼慢嚥或少吃一些。鹹豆漿2樣東西放太多 小心造成腎負擔另外,鐵板麵、燒餅油條油脂含量高,有高血脂、脂肪肝、或正在減脂的人要謹慎攝取;飲料方面,則建議點無糖或是選擇鹹豆漿,因鹹豆漿是用無糖豆漿加醋製作而成,但比較要注意就菜脯跟油條不要放太多,否則鈉太高容易造成腎臟負擔。
-
2021-07-31 醫療.心臟血管
慢病最愛問【血栓】小藥師健康營養資訊:血栓病患不能打疫苗? 幾個自我檢測破除迷思
前陣子施打疫苗後猝死或血栓的新聞層出不窮,搞得人心惶惶,在政府力拚疫苗施打率的情況下,民眾心裡不禁納悶到底哪些人絕對不能打疫苗?打疫苗之後,有多少機率會造成血栓呢?如果本來有血栓的病史可以打疫苗嗎?小藥師幫大家整理一些相關的問答! Q1.哪種人「絕對不能打」新冠病毒的疫苗?1.對先前注射的新冠病毒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者。2.曾對MRI顯影劑、電腦斷層含碘顯影劑過敏者,請告知並諮詢您的醫療人員,以防對某類有相同成分的疫苗過敏。3.對疫苗有潛在嚴重過敏反應者,則可利用下表做過敏風險評估:Q2.看新聞感覺打疫苗會血栓或猝死,這些機率高嗎?病毒載體疫苗(如AZ, Janssen)施打後,全球累積數位病例是發生罕見部位的靜脈血栓同時合併血小板低下的狀況。在歐洲跟美國,其發生率約百萬分之十。粗估血栓約為每十萬人中0.79至3.77人。Q3.有腦中風病史,可以打疫苗嗎? 可以。因為,目前研究認為,施打疫苗後產生特殊免疫反應引起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與多數腦中風的原因不同。Q4.有血栓相關疾病病史可否施打疫苗?大部分人可以。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一般靜脈血栓病史的人,施打疫苗後會提高產生此不良反應的機率。但如果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病毒載體疫苗(如AZ)。 Q5.我有在服用抗血栓藥/抗凝血藥,可以打疫苗嗎?打之前要停藥或調整嗎?可以。由於新冠肺炎疫苗為肌肉內注射,抗血小板藥物及抗凝血藥物可能造成局部肌肉內血腫,但打疫苗的利大於弊,故建議施打疫苗。以下是藥物的說明及注意事項:不管是服用哪種抗血栓藥/抗凝血藥,若施打前幾日內有出血傾向(例如:不明原因的皮下出血或牙齦出血),或您有其他關於服藥的問題,建議還是先與醫師先進行討論,評估且確認風險後,再決定是否施打疫苗。資料出處:1.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2021 Apr;9(4):1423-14372.CDC: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for Use of the Janssen (Johnson & Johnson) COVID-19 Vaccine After Reports of 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Among Vaccine Recipients — United States, April 20213.台灣腦中風學會【慢病報你知】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慢性病佔最多項目。罹患慢性病的日子該怎麼過?慢病好日子有營養、運動、用藥、照護、治療五大主題,以專欄或影音輕鬆呈現,每個月不定期寄送,提供最生活化又最專業的資訊給你。聯合報和你一起好好過日子!【加入臉書社團】慢病好日子社團招募新成員啦!社團主要討論各種慢性疾病,透過文章、影片、圖片、課程及病友故事分享,提供醫療知識及互助鼓勵。🔔加入臉書社團🔔加入會員,訂閱電子報 【延伸閱讀】-居家防疫動起來 「超慢跑」簡單效果好-中風後的復健長路 風友「要認真」定目標-莊昕悅營養師/腎臟不好的糖友怎麼吃?3個小技巧攝取低蛋白飲食又兼控血糖
-
2021-07-31 養生.人生智慧
踏上人生第3次奧運舞台!戴資穎分享「左手腕」的故事:力量就來自這裡
20210730編按:世界球后戴資穎今日在東奧女單8強對戰泰國選手依瑟儂(Ratchanok Intanon),戴資穎以14比21、21比18、21比18,擊敗對手晉級4強,成為台灣羽球史上,首位闖進奧運4強的單打球員,再來要跟印度一姐辛度交手。「踏上人生中第三次的奧運舞台,加油!」戴資穎日前在臉書上,寫下抵達東京練球的心情,並開心秀出給選手試打的比賽球,上面印著每個人的大頭照。戴資穎說:「我會非常努力爭取勝利,因為8強之後每場都是非常困難,希望能夠超越自己過去的成績,今年奧運目標是拿牌!」 戴爸用愛灌溉小戴:多鼓勵多陪伴 27歲戴資穎從小跟著「戴爸」戴楠凱,打遍高雄各球館,戴楠凱過曾說過,讀書不是唯一人生的出路,只要孩子專業領域有興趣,家長能做的就是當他們的後盾,多鼓勵、多陪伴。 戴楠凱的陪伴,從小地方都能看出來。像是戴資穎鞋裡的合腳鞋墊、專屬球拍的線,都是他親手處理的,用心之細微,因為只有他知道愛女的習慣。 也正因為成長歷程充滿愛與關懷,戴資穎和家人感情非常好,不時看到她在臉書分享和爺爺奶奶、家人們的合照,她更是把對父親的愛,直接刺青在左手腕上。 小戴自稱不受控,刺青前還是盼得認可 戴資穎說,其實戴爸一直都不喜歡刺青,但她就是個不受控的女兒,一直沒行動,也是希望得到爸爸的同意,因為她不想做任何父母會不高興的事,也不想讓他們難過,最後在沒有拒絕也沒有同意下,終於刺上了! 小戴說,想起爸爸總是說,無論如何都要「相信自己」,這句話是從小聽到大,最後能夠刺上爸爸手寫的「相信自己」,還有爸爸的生肖「蛇」,讓她在比賽過程、舉起左手為自己打氣時,都能充滿力量。 感謝父親忍受她「雲霄飛車般」的脾氣 「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戴資穎2019年父親節在臉書上寫著:「謝謝你在從小到現在的每一天生活、每一場比賽,都給我最動聽的鼓勵和支持及用行動陪伴,支持我的每一個喜愛,忍受我像雲霄飛車一樣的脾氣,你真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了!」 小戴真心話: 去年對我及大家來說,都是相當辛苦的一年,也常常難免會有自我懷疑的時候,所以今年的生日願望,是希望大家平安健康、疫情早日過去。 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在對我說加油,沒有遇到的人,也都在訊息上跟我說加油,我會帶著大家滿滿的祝福跟力量,去拼戰。 先謝謝各位的加油打氣,你們就透過螢幕陪我比賽吧!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一件S號T恤讓她鬧到離婚!婚姻毀滅都從縫隙開始,修補關係「5原則」,把摩擦變愛的養分.得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生病並不可恥,需要的是別人的幫忙不需要憐憫.想當「上流老人」,現在就讓自己過得好!中年後打造「優老計畫」,從這一步開始做起
-
2021-07-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公布好心肝違規打1000多人?柯文哲:社會有偷窺、仇富
台北市政府不當配發疫苗給好心肝及小禾馨診所事件,台北市廉政透明委員會27日將調查報告放在官網,引來前立委黃國昌質疑,既已確認好心肝1000多名施打對象為何不公布名單?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社會有偷窺、仇富,但這種施打名單公布與否,仍要基於法律基礎。黃國昌29日在臉書表示,對北市府特權疫苗調查報告十分失望,台北市政府既已確認好心肝1000多名施打對象違規,為何選擇不公布?到底在為哪些權貴遮掩?柯文哲表示,長官還是負最後責任,對於管理用人還是要負責。整個社會有那種不管是偷窺,還是仇富,常常覺得有「特權名單」,但台灣是法制國家,這種施打名單公布與否,仍要基於法律基礎。北市政風處副處長紀嘉真表示,重點在於衛生局配發、管理疫苗是否妥當,至於診所違規施打的對象,衛生局依據權責受稽查,受施打的對象名單是否公開,涉及個人隱私。因此,診所違規施打是屬於刑事調查,是司法偵查不法的部分,但不會牽涉到說違規施打的民眾。
-
2021-07-30 養生.人生智慧
每7位已婚女就有一位喪偶!一葉蘭陳霈瑀:失去另一半,仍有權將人生過得完整
編按:據統計,2020年全台每7位已婚、有過婚姻的女性中,就有一位是喪偶者。喪偶者的悲傷,旁人往往無法體會,甚至難以安慰。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陳霈瑀分享,她自己在50歲時先生驟逝經歷的哀傷歷程,也提供喪偶者與身旁的安慰者一些具體的建議。人人都希望與伴侶白頭偕老,但事實是,總有一方會先走,若自己是被留下的一個,要如何走出悲傷,重建自己的人生?一篇臉書網誌〈給喪偶者的溫馨提醒〉,內容寫下喪偶後的糾結心情:「喪偶後連哭都哭不出來,感覺不到自己的感受,怎麼辦?」「身分證配偶欄被迫更正為空白,亦即從此單身了,心情原本就低落,像再一次被迫離棄的感覺,心裡好酸,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這是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陳霈瑀從親身經歷整理出的心得。這些失落、痛苦與懷疑,只有經歷伴侶離世的人才能感同身受。50歲那年丈夫驟逝,9年來陳霈瑀經歷了不同的悲傷階段並做了許多努力,重新為自己找到人生定位,更在一葉蘭成為接住他人、陪伴喪偶者度過哀傷幽谷的一股力量。喪偶者的悲傷歷程沒有時間表 時好時壞是常態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統計,2020年全台已婚女性(包含有偶、離婚與喪偶)中喪偶者占15.7%,也就是每7位已婚女性中,就有一位是喪偶者(全台男性中喪偶者則占3.99%)。中文常用「另一半」指稱伴侶,我是一半,對方是一半,當其中一方離世了,自己的人生也剩下一半了嗎?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由一群有同樣際遇的喪偶者共同組成,透過支持、理解與陪伴,協助彼此找到安定與新的人生意義。「面對摯愛生命的結束,內心一定會經歷修復和調適的歷程,沒有時間表也因人而異,唯有好好走過哀傷才能從中成長、學習。」即便傷口已結痂,但疤依舊在,談起先生的離世,陳霈瑀眼眶似乎仍有淚水盈滿。2011年陳霈瑀的丈夫從確診罹胰臟癌到離世僅4個月,原本事業家庭一帆風順的她,人生一夕天崩地裂!如今回頭看,陳霈瑀說,「悲傷是一個起起伏伏、時好時壞的過程,要給自己時間調適與接納。」好命婆驟成寡婦 麻木、自責、憤怒等情緒反覆湧上喪偶頭2個月,陳霈瑀像是被凍僵般麻木,「之前送走雙親雖然難過,心裡多少有準備。但先生53歲就走,太年輕了,是我從來沒想過的事。」失去依靠,連生活的熱情也消失了,恍惚度日。直到有天得知,丈夫的好友也因知交驟逝每天都很傷心,陳霈瑀聽了忍不住同情對方,瞬間才驚覺,「那我身為逝者的另一半,應該要比他悲傷才對啊?我竟然感受不到我的悲傷!後來才知道,哭不出來很正常,那是我的防衛機制,拒絕接受事實,心想如果我哭了,就是相信先生已經走了。」這段期間情緒很混亂,有時自責,「如果當時多注意他的健康就好了」甚至變得消極,「人生太痛苦了,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幹嘛那麼努力?」丈夫走的前一年兒子結婚,不到一年從人人稱羨的好命婆變成寡婦,心理落差非常大,因而有很多憤怒,連鄰居的關心都嗤之以鼻,「看到全體住戶簽名的慰問卡,我很生氣,為何要擅自幫我昭告全天下我先生走了?那時只覺得別人的關心,都是在看我笑話。」當時從沒想過,9年後的她能走過哀傷,能享受每天與女兒聊天、陪孫兒玩耍,與我們分享辦公室同事情同姊妹的溫馨,以及在一葉蘭裡與夥伴相聚、出遊的日常。找到能理解自己的人 悲傷才能被接住她提醒正在經歷喪偶悲傷的人,不管是震驚、憤怒自責、混亂重整、接受到重新出發,每段時期都是探索自我的人生功課。在混亂重整的2年之間,陳霈瑀找尋各種方法自救,學畫畫、拉二胡、參加合唱團、表演課,也去做心理諮商、參加張老師培訓、完形工作坊等,甚至考上心理諮商研究所,將自己的生命故事寫成論文,透過書寫爬梳、療傷。「以前我很ㄍㄧㄥ,覺得表現悲傷代表自己是弱者。但從每一次的自我認識或悲傷敘說團體中,情緒流動對我很有幫助,講出來,讓別人幫你做見證、你的哀傷就會有人接住,無形中給了我支持、溫暖的力量。」而她也認為,找到一群能理解自己的人更重要。有回聽說某個認識的朋友,因為承受不住另一半病逝而自殺,陳霈瑀意識到,自己是否可以當志工陪伴有相同遭遇的人?便在網路上搜尋到一葉蘭協會。「在朋友圈中我是第一個喪偶者,和他們在一起時,總會覺得自己是最可憐的,他們也不能理解我的感受。但在一葉蘭的聚會,一屋子的人都和我一樣,就覺得自己被接住了,好像沒那麼孤單了。」旁人靜靜陪伴就好 不適切的安慰會有反效果喪偶是人生路上的一個狀態,不見得每個人都會遇到,遇到的人可以彼此支持,其他人又可以怎麼安慰喪偶者呢?陳霈瑀指出幾個自己聽過較不舒服的安慰句,與她聽到時的內心想法,是她覺得安慰者可以避開的地雷說法:・「你先生可能是福報不夠……」——難道我先生是因為做了壞事才會早走?・「你幹嘛哭呢?至少你經濟條件很好,想想我們都還在為五斗米折腰。」——難道我工作努力,就應該失去丈夫嗎?・「你現在還在哭?還沒走出來喔?」——想哭是我此刻的情緒,哭就應該被指責嗎?・「加油,趕快好起來。」——難道我還不夠努力嗎?如果真不知如何安慰,陳霈瑀提醒,「喪偶者需要的其實就是陪伴,譬如說在哭泣時靜靜傾聽,或是表達:『我也很難過,那有沒有什麼是需要我幫忙的?』就算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只是拍拍肩膀也可以。」被留下的人不是剩一半 仍是有追求快樂權利的完整個體走過這段歷程,陳霈瑀才察覺到,社會普遍於悲傷和失落是避而不談的,而有些傳統觀念仍深深影響著我們,「我以前會把『寡婦』和『不幸』畫上等號,失去丈夫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因此內心有許多不平。」過去總覺得和丈夫是生命共同體,另一半走了,世界也毀了。直到研究所老師提醒她,「妳本來就是獨立的個體啊」。陳霈瑀才重新將自己視為一個整體,於是理解到,自己的人生始終是完整的,只是先生參與的階段結束了,自己仍擁有很多美好,身旁有兒女、朋友、同事圍繞,以及有很多自己的目標,擁有追求快樂的權利。以前是凡事都追求完美的A型人格,如今懂得將腳步放慢、身段放軟,也不再委屈自己討好他人,好好愛自己、學會和自己和解。更將陪伴喪偶者當成人生志業,「我以前是依附別人的小公主,現在是真正獨立的女人了,可以柔軟、可以堅強,不會只等著要別人來滿足我的需求,學會更尊重自己,勇敢為自己而活。」Info台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網址:http://www.singleleaf.org.tw原文:每7位已婚女就有一位喪偶!一葉蘭陳霈瑀:失去另一半,仍有權將人生過得完整
-
2021-07-29 新聞.用藥停看聽
女大生打AZ連吞5顆普拿疼 醫揭「每日安全劑量」吃多恐喪命
不少民眾可能因接種完AZ或莫德納疫苗產生的副作用,像是發燒或全身痠痛等,配上普拿疼來止痛退燒,家醫科醫師許書華就分享先前有1名女大生吞了5顆普拿疼,她認為服用過量會造成肝臟損傷,製圖讓民眾了解「每日安全劑量」。一名18歲的女大生日前分享自身經驗,表示打完AZ疫苗後出現發燒、關節痛、頭痛等症狀,陸續吞了5顆普拿疼仍止不住痛,提醒網友們注意後續副作用。醫師許書華看完此分享後在臉書表示,普拿疼裡頭的「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能止痛退燒,但服用過多的乙醯胺酚,恐怕導致肝臟損傷甚至死亡,一般建議最大日劑量不要超過4000 毫克(mg),而平常頻繁使用的人,應在安全前提下,「盡可能每天不要超過 3000毫克。」許書華提出5點提醒,並做出「每日安全劑量」表格。像是購買非處方的咳嗽、感冒或止痛藥物時,需觀察是否含有乙醯胺酚的成份,「一般常見劑量為325、500或650毫克」,其中服用到500或650毫克需格外小心;再來是不應再配其他含有乙醯胺酚的藥物,避免劑量過高;也須避免在服藥時飲酒或配上含酒精之飲料,避免加重藥品肝毒性。若不幸服藥過量,出現中毒症狀,早期發現也相當重要,許書華表示,大約過量服用後24小時內,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右上腹部疼痛,嚴重中毒時,皮膚可能會變黃及感到倦怠。「若能在中毒後8小時內給予解毒劑治療最有效。」最後她提醒,打疫苗不需要常規服用普拿疼,打完後有發燒再吃即可。不少網友看完後大讚許書華的分享相當實用,「立馬收藏起來」;也有人提出詢問,「大量喝水(一天3000c.c.)對AZ很有用,這是真的嗎?還是只是傳聞?」許書華回應,「可能是指發燒過程中人體排汗散熱,排汗愈多,水分流失愈多。需要適度補充水分。」
-
2021-07-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蔡總統登記施打高端疫苗 賴副總統等聯亞EUA
國產高端疫苗(6547)已開放民眾登記施打,各界關切一再強調支持國產疫苗的蔡總統、賴副總統,何時會施打國產疫苗?總統府昨(28)日做出回應,表示蔡總統已上網完成高端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至於賴副總統,則是一旦聯亞通過EUA,他傾向優先施打聯亞。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昨日表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開放國產高端疫苗線上登記,蔡總統在27日下午已上網完成意願登記,等候預約通知以進行後續接種。總統府也將視預約結果,妥適安排後續作業。張惇涵說,賴副總統一樣支持國產疫苗,他也認為,辛苦投入研發的國產疫苗,都應該受到鼓勵。目前聯亞仍在進行EUA審查程序中,一旦聯亞通過EUA,賴副總統傾向優先施打。因此,副總統將待審查進度與結果,再行後續規劃。蔡總統也在臉書上說,她已經完成疫苗意願登記,並且選擇接種國產高端疫苗。安全、有效、合法,符合科學標準的疫苗,才會提供給大家接種。「我也會去接種,請大家放心」。針對蔡總統宣布她已登記施打國產高端疫苗,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在北市疫情記者會上被問及對此有何看法時表示,醫學倫理學有四項原則,第一是不傷害,第二是有益於人,第三為尊重自主權,第四是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
2021-07-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林飛帆也跟進表態 疫苗預約改登記「只打高端」
蔡英文總統今天在臉書宣布,已完成疫苗意願登記,選擇接種國產高端疫苗。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隨後跟進表態,自己也改登記高端。林飛帆表示,過去特定政黨持續汙名化國產疫苗,作為還未接種疫苗的執政團隊的一分子,自己可以身體力行,鼓勵大家將國產疫苗列為接種選項之一,因此才更改登記。林飛帆指出,這是自己只勾選國產的原因,但建議大家三種疫苗都勾選,不要挑選疫苗,無論是AZ、莫德納,還是國產疫苗,都能降低染疫或重症機率;若有特殊身體狀況,應該洽詢專業醫師,遵照指揮中心指引,不用因為流言排斥特定疫苗。林呼籲,還沒預約登記接種意願者,建議盡早預約,無論是AZ、莫德納、還是國產疫苗,輪到你,就去打。據了解,除了林飛帆,包括黨主席特助洪耀南等黨務主管也都完成了預約高端疫苗,以行動響應蔡總統的支持國產疫苗政策。民進黨立委高嘉瑜也表態,已取消預約到的疫苗,將改接種高端。但高也說,雖然支持台灣生技產業,但高端還是必須取得國際認證,開大門走大路,才能讓國人有信心。
-
2021-07-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4輪疫苗預約成功到診所發現全額滿 民怨﹕莊肖維!
1922中央疫苗接種預約平台開放第4輪疫苗預約,不少台中市民預約成功也接到簡訊,通知民眾可以去平台登記接種,才赫然發現台中所有的預約都額滿,不少市今也在市長盧秀燕臉書留言「全台中打不到疫苗?」國民黨中市議員羅廷瑋表示,昨日接獲民眾陳情「有登記成功,卻預約不到診所」到底系統有問題?還是疫苗根本不足?中市衛生局回應,預約系統是中央設計,人數有上限,無法讓民眾點選,最後可能要在現場等殘劑!民眾直呼「不是符合資格了?預約成功還打不到是怎樣?」市長盧秀燕的臉書也不少留言抱怨,請假到診所打疫苗,診所去表示沒看到預約記錄,且全部額滿。羅廷瑋指出,有市民反映在系統完成預約,但到了診所卻被告知沒有預約記錄,經調查是系統發生錯誤。他認為,從開放預約至今問題叢生,顯示1922系統不完善、中央疫苗不足,中央面對疫苗窘態百出。羅廷瑋說,疫苗攸關人命,中央過多政治考量,人民的卑微的要求「讓我打疫苗」疫情都過一年半了,逾七成的國民還在苦等疫苗。
-
2021-07-2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42歲大馬男神打疫苗「1夜吐6次」 自嘲還年輕
大馬男神謝佳見長期在台發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長達一年多沒回家鄉。他透露日前已打完疫苗,以為經歷12小時無任何副作用後,沒想到開始疲倦發冷、頭痛,「一晚連吐6次」,自嘲:「我是被疫苗認證的年輕人。」42歲謝佳見在臉書發長文分享打完疫苗後的副作用,表示當晚做直播時,還沒什麼特別感覺,「12個小時後,感覺終於來了」。剛開始覺得疲倦發冷、發燒,他心想:「好吧,就趁現在趕緊睡覺。」沒想到趟在床上到凌晨1時多全身發熱、頭痛,「翻來覆去難以入眠,漸漸地,我的頭痛得像是被錘子在敲打著自己,難受死了! 劇痛!本來還鐵齒不想吃panadol(普拿疼),但最後還是吞了。」謝佳見以為過了一陣後應該會沒事,伴隨而來的是整晚的劇烈頭痛、反胃,「整個晚上都像在撞牆一樣,躺也不是,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總共吐了6次。」坦言腦袋裡什麼畫面都跑出來,轉個不停,反覆折騰到早上7時多,直到身體過於疲憊直接倒下,「真的累慘了」。疫苗的副作用,讓謝佳見感嘆:「要做個被疫苗認證的年輕人,真的不是件容易的考驗啊!」除了感謝粉絲關心,分享接種疫苗後的反應,直呼:「腫痛倦燒吐,我就是沒有腫跟肌肉痠痛而已」笑說:「現在又是個全新的年輕人了! 」
-
2021-07-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蔡英文完成疫苗登記:我選擇接種國產高端疫苗
蔡英文總統在臉書貼文,表示自己已經完成疫苗意願登記,選擇接種高端疫苗。蔡英文總統在臉書表示,昨天下午,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 已經重新開放意願登記,也將高端疫苗列為選項之一。呼籲所有符合資格的民眾,都盡快進行疫苗意願登記與預約。疫情警戒降級不鬆懈,請大家繼續努力,衝刺提高接種率,達成更完善的群體免疫力,相信不久後就可以恢復如常生活!蔡英文總統說,安全、有效、合法,符合科學標準的疫苗,才會提供給大家接種。她表示,自己選擇了高端疫苗,「我也會去接種,請大家放心。」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昔喊清查高端炒股官員 高嘉瑜今登記打高端
高端疫苗爆發炒股疑雲,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日前喊出清查政府高層是否持有或投資高端股票。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重新開放疫苗接種意願登記並提供「高端疫苗」為新選項後,高嘉瑜立刻在臉書表示,「剛剛得知高端已可預約,立刻決定取消已預約的疫苗,等待下一波意願登記完成再施打高端」。高嘉瑜表示,高端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疫苗不去打,「但我還是認為高端必須取得國際認證,才能讓國人有信心。」她強調,雖然支持台灣生技產業、支持台灣必須有自己的國產疫苗,但還是必須按步就班,開大門走大路,用最嚴格的標準審查,才能禁得起質疑跟檢驗。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約翰紅茶確診工讀生父親為AIT油漆工 2劑BNT仍確診
台北市政府今公布4例確診足跡,其中案15680與案15681為父子,兒子案15680在知名手搖飲料店「約翰紅茶公司」擔任工讀生,父親案15681為美國在台協會(AIT)油漆工,已打過2劑BNT疫苗仍確診,目前已匡列12名AIT相關人員。約翰紅茶公司26日於臉書紛絲團公告,內湖門市一名工讀生7月24日出現味覺喪失症狀,快篩後陽性25日就醫做PCR篩檢也呈現陽性,配合政府疫調程序,針對17名同事進行快篩,結果均為陰性,目前自7月26日至28日停業3天並進行清消。北市府進行疫調時發現,該確診工讀生案15680的父親案15681為AIT油漆工,具有本國籍,已施打過2劑BNT疫苗但仍確診,台北市政府發言人陳智菡證實,總共匡列者為18人,包含家人共6人、AIT保養組員工12人,並聯繫AIT保養組長、護理師進行清消作業。陳智菡指出,確診工讀生案15680是被朋友新北確診者案15655傳染,而確診工讀生與確診AIT油漆工父親於7月25日一同就醫篩檢陽性確診。
-
2021-07-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捷克贈疫苗 游錫堃:印証台捷共享的自由民主普世價值
捷克捐贈台灣3萬劑疫苗,立法院長游錫堃在臉書發文表示,感謝民主盟友捷克,今晨遠從歐陸另一端,捎來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游錫堃表示,許多人和他至今記憶猶新,去年9月,捷克議長韋德齊 Miloš Vystrčil 訪台時在立法院公開演說強調: 「我堅信每一位民主主義者,有義務支持所有捍衛民主原則、建造民主的人。因為,捍衛民主原則,就等於捍衛我們社會的自由民主精神。」這段話鼓舞了同屬民主陣營的每一個台灣人。游錫堃表示,去年,台灣捐贈捷克口罩,如今,捷克回贈台灣疫苗。疫情雖防礙了台捷兩國的實體交流,卻阻擋不了彼此的良善循環,也再次印証兩國間的堅定情誼、共享的自由民主普世價直。游錫堃說,捷克是台灣對歐洲投資的第4大國,有著堅實的工業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相信疫情過後,台捷交流會更加發展,兩國情誼更加綿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