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3 科別.骨科.復健
搜尋
膝蓋彎曲
共找到
71
筆 文章
-
-
2020-09-1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秋天到了開始關節痠痛? 四大穴道幫你舒緩
最近晚上帶孩子出去走走時,迎面吹來的風開始帶點寒意,大家對於進入秋天是不是越來越有感覺了呢?注意秋天的季節交替溫差大,容易讓人不知不覺地受涼,有些人的關節處就會開始拉警報。早上出門時天氣可能不冷,但是秋季日夜溫差大,等夜晚來臨最先發出哀號的會是關節,這個季節是時候把稍微有厚度的衣物拿出來穿,如果害怕白天太熱,可以外搭一件可以禦寒的外套,遇冷遇熱穿脫都方便。如果遇上秋季關節痛 ,我會建議可以先按摩四個穴位緩解一下疼痛感,大家在日常生活上都可以自己動動手。大椎穴:位於低頭頸背交界,骨頭突起的下緣外關穴:手背向上,位於手腕向手肘處的三指處曲池穴:位於屈曲肘關節,位於肘彎橫紋的底處百里穴:位於腿的後方,膝蓋彎曲皺褶向下約五公分處秋天到了,大家要記得保暖和注意休息,才不會讓病痛有機可趁。來源出處:郭大維中醫師
-
2020-08-22 科別.骨科.復健
鍛鍊「負責保護關節的肌肉」復健專家10秒伸展超簡單!
專門協助高齡者與運動員復健的物理治療師、日本復健專家笹川大瑛,研發出「一次用力10秒、集中鍛鍊一個肌肉」的簡易運動,緩解疼痛與僵硬。每個動作就只鍛鍊一個肌肉,每次維持10秒即可,容易達成、不用額外花時間的小運動,長期維持運動習慣非難事喔。※編按:本文為作者之親身運動、伸展紓壓等經驗分享,僅供參考,請依照個人情況斟酌,如有不適切勿勉強進行。【10秒運動的進行方式】每一個關節都有兩個應該要鍛鍊的肌肉,務必要以「兩個動作為一組」的方式來進行。起初如果覺得有點勉強,可以各做一次就好,但習慣了以後,若能每一個動作重複做三次較為理想。請試著一邊與自己的身體對話,一邊在不勉強的範圍內努力練習。先從讓你感到煩惱的關節開始運動吧!每一個關節都務必要做A與B兩個一組的運動,一次10秒,在這10秒內集中最大的力量,習慣後再增加次數與運動的種類,什麼時間做都可以,但早上最好。【膝關節肌肉鍛鍊運動A】● 內收肌鍛鍊 抬起單邊臀部背部平貼在地面,好像要翻身一般,將其中一側的臀部向上抬起的姿勢。抬起時要注意夾緊髖關節的內側。1. 身體仰躺,臉朝上方,兩腳張開與腰同寬。左腳膝蓋微彎,腳尖朝向內側,腳拇趾儘量壓向地面。2. 以手肘與腳跟做為支點,將左側的臀部從地面抬起,同時大腿內側用力,維持10秒鐘。3. 另一側也重複同樣的動作。把腳跟和手肘當作穩定身體的支點,將單邊臀部向上抬。● 內收肌鍛鍊重點提醒注意腰部抬起時,是否只有內收肌用力!僅使用大腿內側的力量,將臀部向上抬。若感覺大腿或小腿的外側緊繃,便是姿勢錯誤,請再確認一次吧!【注意NG的姿勢】●腳尖沒有朝內如果腳踝向外延伸,大腿外側就容易出力。所以要將腳尖向內,壓到拇趾碰到地面為止。●膝蓋過度彎曲如果膝蓋過度彎曲,就會變成不是大腿內側用力,而是腳部整體的力量將臀部上抬。●胸部懸空如果胸部上抬,腰部就會難以抬高,所以要將背部貼在地面。●手肘伸直如果手肘伸直,就不是大腿內側用力,而容易在腰部等其他部位出力。●手肘過度彎曲如果手肘呈現銳角,就會變成靠身體上半部的力量將臀部抬起。【膝關節肌肉鍛鍊運動B】● 膕旁內肌鍛鍊:腳跟內縮這是一種以單腳阻止另一腳移動的訓練。為了確實給「膕旁內肌」施加負擔,要注意內縮腳的膝蓋高度。1. 坐在地板上,兩膝張開,右腳腳尖朝上。POINT 只有單腳腳尖朝上。2. 一邊將右膝蓋彎曲、腳跟內縮,一邊以左腳阻止其移動。發揮右腳最大的力量,維持10秒鐘。POINT 以反向的腳阻止移動。3. 兩腳姿勢交換,重複同樣的動作。以反向的腳抵抗向內壓迫的腳跟。大腿內側深處是否用力到顫抖呢?● 膕旁內肌鍛鍊重點提醒要是不將腳尖朝上,大腿內側就無法出力!出力的時候摸摸看大腿內側的肌肉,如果變得緊繃就沒問題。【注意NG的姿勢】●腳尖沒有向上如果內縮腳的腳尖橫躺,就會造成大腿外側等部位用力。●膝蓋立得過高如果膝蓋過高,大腿前側就會不小心用力。※作者介紹:笹川大瑛,物理治療師。曾在大阪的骨科為許多高齡患者、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疼痛患者進行復健治療。除了在醫院擔任臥床患者們的復健治療,也協助高中排球隊和體操隊、日式踢拳和摔角選手們的復健、調整。【以上摘文選自:《關節修復自癒運動》、作者:笹川大瑛、譯者:謝孟蓁、圖文提供:蘋果屋出版社】
-
2020-06-16 養生.運動健身
髖部太緊影響肌力及活動度 你需要這九個瑜珈動作拯救
「終於下班了!」莉香轉轉脖子,站起身,正要離開辦公桌,冷不防覺得髖部右側好像緊緊、痛痛的,站了一會兒才能邁開步伐離開公司。下背痛、膝蓋痛、與髖部疼痛可說是現代人身體的三大困境。而上班、讀書一整天,或是放假縮在沙發上追劇一整天,都是維持坐姿。久坐之後,髖部的肌肉群維持在緊繃縮短的狀態,且如果中途沒有起來活絡筋骨,肌肉持續緊繃,活動度降低,之後就會容易覺得髖部很緊,臀部也會無力、變形。 鍛鍊臀部肌肉可以訓練到髖關節,對肌力、活動度、與髖關節健康都有幫助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臀部訓練菜單」與提供一些「臀腿訓練」的肌力練習,大家可以參考看看。不過,假使你是久坐之後髖部很緊、活動度降低,剛開始練習深蹲、弓步蹲等經典動作時,可能會因為髖關節太緊繃而有所限制。就連練習最基本的跑步動作,都可能因為髖部太緊而增加受傷機會。因此,我們今天來看看幾個能增加髖關節活動度的瑜珈動作。英雄一式兩腿前後展開,形成弓步,前腳膝蓋彎曲成九十度,後腿伸直。雙臂往上伸直,掌心相對,感覺髖部的伸展,停留約30秒。再換邊練習。低位弓步式可從下犬式開始,右腳往前膝蓋彎曲,形成大跨步的弓步,左腳在後,膝蓋著地,小腿到腳背處也著地。也可以從像英雄一式這樣的高位弓步姿勢直接放下後腳。身體打直,雙手可放在前腳,也可以向上延展,停留30秒。再換邊練習。蜥蜴式從下犬式開始,右腳往外大跨步,跨到右手外側,然後左腳(後腳)下降至膝蓋著地,降低身體高度並手肘彎曲,變成由雙手手肘撐地。如果無法由手肘支撐,就維持在雙手手臂打直、手掌撐地的狀況。停留30秒。再換邊練習。鴿式由下犬式開始,左腳往前,把腳掌放到右手掌的後方,彎曲,雙手繼續撐地,下降身體高度坐下。左小腿此時橫躺於前方,右腳(後腳)伸直於地墊上。腰椎頸椎打直,感覺脊椎和髖部的充分伸展。停留30秒。再換邊練習。反向鴿式有的人練習鴿式時會覺得後腳膝蓋著地很不舒服,這時可以練習反向鴿式。仰躺,雙膝彎曲雙腳踩地。左腳彎曲跨到右腳大腿上,抱住右腳大腿往自己身體方向,感覺左側髖部的伸展。停留30秒。再換邊練習。三角式雙臂平展,雙腳分開,讓手腕與腳踝落在同一條垂直線上。左腳往左,右腳向前,往左下延展,直到左手碰觸到左腳腳踝,眼睛看向位於上方的右手,身體脊椎保持直線不要側彎。雙腳要打的夠開才能有適當的延展。停留30秒。再換邊練習。全蝗蟲式趴姿時身體呈一直線,手臂放在身體兩側,頭、頸、胸、腿、雙臂都離開地面,繼續保持直線,由髖部支撐於地面,臀部收緊。停留30秒。蹲坐式站姿打開雙腳,約1.5倍的肩寬,兩腳腳趾微朝外,彎曲膝蓋向下蹲坐直到最低,雙手在胸前合掌,感覺脊椎向上延長與髖部的伸展。停留30秒。轉向側弓這個動作不僅可以伸展髖部,也可以伸展大腿後側的肌群。雙腳打開至三倍肩寬,兩腳腳趾微朝外,保持左腳伸直,右腳彎曲往右側蹲下,左腳伸直腳尖朝天花板方向,雙手於胸口合掌。停留30秒。再換邊練習。透過這些動作的練習,好好舒展緊繃的髖部吧。如果擔心自己動作不正確,可以先找瑜珈老師當面指導。原文:髖部好緊!你需要這九個瑜珈動作!搜尋附近的診所:家醫科、復建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5-10 橘世代.健康橘
圖解居家運動操/4個步驟跟著做,有椅子就能運動!
新冠肺炎增溫,很多人為了防疫宅在家,減少出門運動,但又想到很多研究證實適度運動能增強免疫力,尤其橘世代規律的運動更是不可少,相當兩難。童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陳佑昇設計一套椅子運動,隨時隨地就地取材,想到就做。若宅在家,也可跟電視、網路教學,跳健康操、做八段錦、學氣功、伸展操等。陳佑昇說,防疫期間,除了戴口罩、勤洗手,維持適當的社交距離,如何簡單運動就成為一大課題。他提醒,橘世代想提升免疫力,均衡飲食、睡眠充足、規律且健康生活習慣、定時運動缺一不可,其中,運動不宜過度激烈,尤其是從事體操等伸展運動,動作要慢並量力而為;運動頻率可依衛福部「333運動法」,就是指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運動3分鐘,且每次運動後心跳需達每分鐘130次以上。椅子運動四步驟一、扶高背椅半蹲:先站立,腰挺直半蹲,膝蓋彎曲高於90度,再恢復站姿;蹲下、站起算1下,早晚各25下。二、坐椅子舉水瓶:單手往側邊伸直,吸氣上舉水瓶直到高過頭頂,吐氣放下,換手,每次5分鐘,也可往前伸直舉水瓶,也是每次5分鐘。三、腿伸直手摸腳:椅子坐1/3,一腳伸直踩地,翹起腳尖,再以手摸腳尖,再換腳做,各3分鐘。四、抬腿伸展:椅子坐1/3,一腳踩地,膝蓋呈90度,然後膝蓋打直抬腿,翹起腳尖撐10秒,左右腿各15個。【健康精選延伸閱讀↘↘↘】。只要一張椅子兩瓶礦泉水 在家也能輕鬆練肌力!。坐椅子就能拉筋 防疫不悶!熟齡族在家活絡筋骨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5-06 養生.運動天地
專家教你這樣做!一個動作就能伸展全身肌肉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鬆筋解痛の最強瑜伽伸展式》,作者Kaz(森 和世)】一個動作就能伸展全身肌肉正如同之前所告訴大家的,實踐下犬式伸展運動有說不完的好處。其中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只要做這個動作就能同時伸展很多肌肉。在此特別為大家詳細解說可以伸展到的重點肌肉。①斜方肌:從頸部後方延伸到背部的肌肉。可以幫助手臂發揮功能、讓肩胛骨維持在正確的位置。②上臂三頭肌:上臂後側的肌肉。主要是在手肘伸展時發揮作用。③脊椎起立肌:沿著脊椎,從頸部上方一直延伸到骨盆的肌肉。具有輔助脊椎的功能。④背闊肌:位於肩胛骨下方的大範圍肌肉。每當手臂彎曲時會收縮。⑤臀大肌:從臀部延伸至大腿的大範圍肌肉。腳往後踢的時候會發揮作用。⑥膕旁肌群 (腿後側肌群):位於大腿內側的肌肉。主要是在膝蓋彎曲時發揮作用,也用於站立時維持姿勢。⑦腓腸肌:位於膝蓋內側,經過阿基里斯腱連接到腳跟的肌肉。有維持行走、跳躍、站立等姿勢的功能。⑧比目魚肌:從脛骨上方經過阿基里斯腱連接到腳跟的肌肉。與腓腸肌具有同樣的功能。
-
2020-03-07 養生.運動天地
醫師:防疫在家靠1張椅子動一動就能提升免疫力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增溫,加上空汙季,民眾戴口罩、減少到公共場合因應,戶外運動也減少。醫師推薦,在家就可以從事有氧、阻力運動,搭配作息正常、均衡飲食,提升免疫力。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陳彥志說,根據美國2011年的研究,每天從事中等強度運動超過一小時,比不運動,上呼吸道感染少1/3;運動強度可用談話測試推估,中等強度運動時,無法完整講出一整句話,中間必須要換氣。陳彥志建議,民眾在室內,每日可做3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周3次60分鐘阻力訓練。有氧運動可以騎室內腳踏車、飛輪,或是登山者徒手訓練。阻力訓練可以進行徒手的深蹲、伏地挺身、分腿蹲等,也可以利用水罐、彈力繩增加強度與難度。童綜合醫院物理治療師陳佑昇認為,均衡飲食、睡眠充足、規律且健康生活習慣、定時運動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民眾在家可利用椅子做運動,動作要慢,老人減半,量力而為。也可跟電視、網路教學,跳健康操、做八段錦、學氣功、伸展操等。椅子運動如下:一、扶高背椅半蹲:先站立,腰挺直半蹲,膝蓋彎曲高於90度,再恢復站姿;蹲下、站起算1下,早晚各50下。二、坐椅子舉水瓶:單手往側邊伸直,吸氣上舉水瓶直到高過頭頂,吐氣放下,換手,每次10分鐘,也可往前伸直舉水瓶,也是每次10分鐘。三、腿伸直手摸腳:椅子坐1/3,一腳伸直踩地,翹起腳尖,再以手摸腳尖,再換腳做,各5分鐘。四、抬腿伸展:椅子坐1/3,一腳踩地,膝蓋呈90度,然後膝蓋打直抬腿,翹起腳尖撐10秒,左右腿各30個。
-
2020-01-26 養生.運動天地
全身不明疼痛和更年期有關?50歲美女醫師教你解痛
【文、圖/選自聯經出版《鬆筋膜‧除痠痛‧雕曲線的強肌伸展解痛聖經》,作者金修然】全身不明疼痛和更年期有關?女性年過四十會受荷爾蒙影響四十三歲的女性來到診間。「我渾身疼痛,全身上下都在痛。」接著她臉部漲紅,隱忍的委屈湧上心頭,眼淚彷彿一下子就會潰堤。了解患者身體的疼痛是我的工作,但是理解患者心情也是治療的一部分,這點我也沒有忘記,所以我會盡可能地從頭到尾傾聽他們的故事。「我的兩個兒子是高三準考生。」「嗯?兩個兒子一起應試嗎?」「是的,老大去年沒有考到理想分數,所以現在正在重修中。」說不出話來好一會兒後,她突然看著我的臉好像要告白似地說:「大考結束後我也要接受治療!」兩個兒子和先生應該將媽媽當作女王一樣對待,可是這群無情的男人們卻完全不在意她。即使媽媽痛得叫苦連天,他們也只會說一句「去看醫生!」要是先生生病了,她會抓藥給他吃,並且照顧他;如果兩個兒子發燒了,她會熬夜照料他們,然而卻沒有任何人照顧她。「院長啊,家裡的男人們有關心我嗎?如果我老了、病了,也許會像舊皮箱一樣被拋棄也說不定,從現在起我要更關心自己的身體。」雖然是半開玩笑半認真說的話,但是冷靜想想卻是事實。為兒子和先生犧牲卻忽略照顧自己的身體,最後年老生病,即使治療也不見效,將會讓家人被迫承受更大的犧牲。嚴格來說,如果自己沒有好好注意身體,家人就要一肩扛下所有責任。看著她充滿信心地大喊:「現在我真的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健康!」我也不知不覺地面露微笑。大考結束後,她果真來了,且對我說:「我的手腕痛到無法洗碗,腳踝也痛到無法走路。」四十歲後,肌肉量和代謝率都會開始下降人的身體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老化,沒有歇息的一刻。膝蓋軟骨消失導致關節炎、脊椎有椎間盤退化症、手腕有腕隧道症候群等,這些都是老化所帶來的自然現象。一旦到了四十歲,不僅肌肉量減少,肌肉的力量也會以飛快的速度驟降,因此基礎代謝量也會隨之下降。不管再怎麼進食依然無精打采,甚至變成易胖體質。從更年期開始,女性荷爾蒙便會逐漸消失,腹部肥胖的問題也會日漸嚴重,所以女性荷爾蒙十分重要,為此更要運動,避免肌肉量減少。你或許會反問:「一把年紀了還運動?」然而,只要六十歲做適合六十歲的運動,八十歲做適合八十歲的運動即可。兒子大考結束後,她為了正式做好健康管理而前來看診,並且開始做增肌運動,後來不但身體年齡減輕了,也擺脫疼痛問題。Doctor's talk初經及更年期前後,女性要好好照顧身體!在健康方面,女性有所謂的重要時期,那就是初次月經前後與更年期。這時,受到荷爾蒙劇烈變化的影響,身體也會發生變化。性荷爾蒙會迅速增加,不僅是身體上的發育,心靈和思想等一切事物也會產生劇烈變化。近來受到飲食和生活習慣不規律所影響,更年期提早的情況日益增多。一般來說,更年期約莫始於五十歲出頭,月經逐漸減少、生理期變短為其徵兆。為了避免女性荷爾蒙量急遽驟降,需要做強化肌肉的運動。運動能掌控荷爾蒙,為身體帶來活力。解痛伸展操-強化全身肌肉的運動下犬式抬臀【每次5秒,反覆10次】功效:舒緩大腿後側、小腿和上半身的背部肌肉,也能提升腳踝周圍肌群的活動力。1. 身體呈三角形,雙臂伸直貼地,膝蓋盡量打直。2. 踮腳使臀部向上抬起,延展上半身。腳後跟抬起來5 秒後,再放下回到原位。 Point 努力維持打直的狀態,避免背部或膝蓋彎曲。俯趴側抬腿【每次5秒,反覆10次】功效:能找到骨盆的平衡感,鍛鍊臀部肌肉,具有打造美麗臀線的效果。1. 呈四足跪姿,雙膝打開至與骨盆同寬,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2. 右腳彎曲呈90度,左腳直接往旁邊抬起,維持5 秒後再放下,並換邊動作。Point 這時要避免將另一側的骨盆推向旁邊。抬不起來的那一腳可增加運動次數。
-
2020-01-16 養生.運動天地
走路千萬不要用「腳趾抓地」 專家告訴你正確走路姿勢
【文、圖/摘自采實文化《練腳掌是最好的復健!》,作者松尾タカシ】腳掌、膝蓋、臀部的連動才是重點我是一名臀部運動專家,當初會開始關注腳掌,是因為我的腳掌感覺怪怪的,還有臀部運動效果不彰的緣故。我將臀部形容成引擎,能產生強大的力量,將腳掌用輪胎來解釋,可將這股強大力量傳達至地面。想要走得穩,必須將臀部產生的力量,從腳掌有效率地傳達至地面。而且臀部還能「吸收步行時來自地面的衝擊力,保護髖關節及膝蓋關節」,腳掌則可以「維持步行時的平衡感」,將「臀部力量傳達至地面」。想要充分發揮這些功能,包含臀部、膝蓋至腳掌,都得位於正確位置才行。比起足關節及髖關節,膝蓋原本就是可動性較差的關節,因此如果膝蓋彎曲時朝內或朝外的話,將帶給膝蓋多餘的負擔。腳掌、膝蓋、臀部位於正確位置腳掌至膝蓋及臀部的線條須呈一直線,否則會在膝蓋及腰部等部位,對身體造成極大負擔。走路時腳掌(腳跟)→膝蓋→臀部的線條呈一直線,才可以有效率地傳達力量,以及吸收衝擊力膝蓋彎曲時膝蓋不能朝內(也就是所謂的X型腳)。單靠內側,而不是以三角構面支撐身體,將造成膝蓋關節內側的負擔膝蓋彎曲時膝蓋朝外的話,就會變成單靠外側在支撐身體(也就是所謂的O型腳)。這樣會造成膝蓋關節外側的負擔Column 千萬不要用「腳趾抓地」「腳趾抓地」,就是腳趾彎曲抓著地面或地板以保持身體平衡的狀態,這個動作最常在單腳站立時發生。沒用腳掌的三角構面支撐身體的人,會不自覺地用腳趾抓地以保持平衡。單腳站立時,需要極佳的平衡感才能保持平衡。我們在走路時,一定會有一瞬間以單腳的三角構面支撐身體,所以在這種狀態下會用腳趾抓地的人,步行時可能已經習慣用腳趾抓地了。再次重申,腳趾抓地會破壞足底筋膜(覆蓋在腳掌上的膜)的柔軟度,使得步行時吸收雙腳衝擊的能力變差,所以腳趾抓地並不可取。否則最後將導致足底筋膜發炎,導致腳底出現疼痛現象,這就是所謂的「足底筋膜炎」。想要避免腳趾抓地成為一種習慣,最有效的作法,就是放鬆由小腿肚延伸至腳尖的肌肉。建議大家養成「入浴時自我按摩」的習慣,同時持續做腳掌運動來逐步改善。
-
2019-12-19 科別.消化系統
打嗝不停好尷尬!學會6招不求人,比被嚇更有用
「嗝嗝嗝」幾乎每個人都有打嗝的經驗,如果剛好在跟客戶談案子,或是向老闆報告明年的年度預算,卻打嗝打不停,每次開口就擔心突然來一個嗝,不但糗得不得了,又讓人覺得沒有禮貌,且缺乏專業的感覺。 國泰綜合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江技坤表示,打嗝是由於位在胸腔與腹腔之間的橫膈膜肌與肋間肌,產生不自主的間斷性痙攣,肌肉收縮造成瞬間吸入空氣,當氣體急速通過時,喉嚨的聲門猛然關閉,就會發出無法控制的「嗝嗝嗝」聲音。引起橫膈肌群收縮的原因,大多是由於膈神經,或迷走神經受刺激時,發生的一種神經反射,且部分受中樞神經的影響。 所以,打嗝本來就為正常的生理現象,用來幫助消除「一肚子氣」的自然反應,幾乎每一個人都有打嗝的經驗,尤其以短暫性的打嗝最為常見,短暫性打嗝多半是由於吃太撐、吃東西時連帶將空氣吃進去,或吃了容易脹氣的食物有關 在正常情況下,於48小時內會自動停止,不要過於擔心。坊間出現許多止嗝的小訣竅,到底這些方法正不正確呢? 1、打嗝時往上跳,腳跟著地法:這個方法是江技坤的獨門絕招,在打嗝的同時,突然往上跳,讓腳跟先著地,也有助阻斷打嗝的神經反射。2、憋氣法:暫時停止呼吸,憋氣數秒,或摀住口鼻吐氣。3、快速喝一杯或連續喝冰水法:邊憋氣,邊連續喝冰水。4、咽喉刺激法:例如以棉花棒刺激咽喉,止住打嗝的神經反射。5、搔癢法:尤其特別適用於兒童的打嗝,因為人被搔癢時,容易忘記打嗝,進而阻斷打嗝的神經反射。6、壓迫胸部法:將膝蓋彎曲拉向前胸,或將上半身往前傾壓迫胸部,也有助阻斷打嗝的神經反射。 延伸閱讀: 不只吃太飽會打嗝! 4部位生病也與打嗝扯上關係 頻頻脹氣好難受 超過3天可能是重病前兆!
-
2019-12-09 科別.骨科.復健
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
在網路上搜尋「深蹲」,許多文章推崇這是個簡單又有許多好處的動作,形成一股健身潮流,然而,蹲這個姿勢不是很傷膝蓋嗎?究竟怎麼蹲才不會傷膝蓋?36歲的李小姐是上班族,平常沒有運動習慣,最近和同事一起加入健身房參加團體有氧課,課程中有些快速蹲下再站起來的動作,她上了幾堂課後,右邊的膝蓋就不行了,走路也怪怪的,上下樓梯更不舒服,於是來復健科就診。X光檢查發現骨頭沒有異常,超音波下關節則有少量積水,膝蓋穩定度正常,但膝蓋前方髕骨周圍疼痛。醫師建議李小姐先減少運動量,尤其是先避免蹲的動作,接受幾天消炎止痛藥和復健儀器治療,疼痛漸漸改善後,配合運動治療增強肌力,再逐漸恢復運動。像李小姐這樣的案例,其診斷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又稱為「跑者膝」。發生原因可能是本身下肢骨頭排列角度、肌力不足或肌力不平衡等因素,使得膝蓋在彎曲時髕骨移動軌跡異常。另外,蹲的姿勢不正確、加上短期內活動量上升,髕骨軟骨壓力增加,造成磨損而導致發炎疼痛。常見症狀為膝蓋前方、髕骨周遭不適,容易在跑步、蹲、久坐和上下樓梯時引發疼痛。蹲姿時膝關節承受8倍體重壓力蹲這個動作就是膝關節彎曲,而膝關節彎曲的角度會影響關節內的壓力,包含股骨脛骨和髕骨股骨接觸面的壓力都會增加。根據過去力學的研究,走路時膝關節會承受1~2倍體重壓力;爬樓梯會承受3~4倍體重壓力;蹲跪則膝關節會承受8倍體重壓力;而髕股關節則是在膝蓋彎曲60~90度時,壓力達到最大。這也是一般所謂蹲會傷膝蓋的原因,長時間的膝蓋彎曲、過高壓力下,是有可能造成關節間的軟骨磨損或退化,所以會建議減少長時間的蹲、跪姿,例如:跪著擦地板的習慣。不過,除非如同上述案例的李小姐,平時沒有運動習慣,又刻意短時間內做了很多蹲下去又站起來的動作,一般情況下膝關節並沒有這麼脆弱,不需要太過綁手綁腳過度擔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動作,例如從坐到站、蹲下去綁鞋帶等,都需要彎曲膝蓋,不會因為膝蓋壓力增加個幾秒鐘就會受傷。在膝蓋沒有受傷疼痛的情況下,適度給膝關節壓力,可以訓練膝關節周邊的組織、強化膝關節穩定度,避免將來膝蓋退化或受傷。一旦因為過度頻繁採蹲姿而傷膝蓋,受傷的部位可能包括關節軟骨和肌腱、韌帶等。因為膝蓋在彎曲時,膝關節內的關節軟骨、半月板壓力會增加,長期不當使用、沒有足夠休息和復原的情況下,會造成關節軟骨磨損和退化;此外,膝關節的構造除了關節軟骨之外,還有前後十字韌帶、內外側副韌帶、橫跨關節的許多肌腱等,在蹲的過程中,其實這些構造都會受力,因此,如果姿勢錯誤或過度使用,除了關節軟骨,上述韌帶、肌腱都有可能受傷。深蹲到底有什麼好處?近年來健身界很流行深蹲,這個動作有哪些優點?又該注意什麼? 雖然膝蓋彎曲角度增加會讓關節內壓力增加,甚至造成軟骨磨損,但是所謂深蹲並不是只有膝蓋彎曲而已,深蹲會使用到整個核心肌群,包括下背、臀肌到大腿股四頭肌、腿後肌群、以及小腿肌群,跨過整個髖、膝、踝關節,還牽涉到下肢的肌肉神經控制、協調和平衡能力。所以在正確的訓練下,是可以增加核心肌群和下肢肌力及穩定度。深蹲不需要器材,沒有場地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訓練。深蹲是比較複合式的運動,自己做很容易姿勢錯誤而產生疼痛,因為深蹲姿勢錯誤而來門診求診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如有不適請先停止深蹲,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如教練、物理治療師或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如果本身髖關節、膝關節和腳踝的活動度有限制,或原本就有疼痛,可能不適合深蹲,建議可以從單一關節的訓練開始,比較不容易受傷。例如若有退化性關節炎,可以坐在椅子上,將要訓練的腳伸直離開椅面,腳板背屈往上勾,再用腳畫圓15次(如圖一),可自行增減,但是要讓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覺得酸酸的才有效。平常如果較少運動,筋也會比較緊,可以先做背部、髖、膝還有踝關節的伸展,再來做深蹲比較安全,也降低受傷的機會。如果一開始肌力不足或平衡不佳,也可以先從靠牆蹲開始,站在牆壁前約大腿長度的距離,背靠著牆,向下蹲至大腿平行地板。(如圖二)或是深蹲時放椅子在屁股後面作輔助,一方面做為姿勢的引導:臀部向下、髖關節先啟動;一方面如果不小心往後倒,可作為安全措施。至於一般生活上的蹲姿動作,如前面所述,一般日常生活中是不需要太過拘泥膝蓋彎曲角度,如果有膝關節退化或曾受傷,可以提醒自己先站穩、身體保持平衡再蹲下,動作可以放慢一些,膝蓋對準第二腳趾的方向,不過度偏移並維持穩定,不要在膝蓋彎曲的過程中扭轉,這樣可以避免受傷。 深蹲、半蹲、蹲馬步有何不同? 深蹲是指蹲至大腿與地板平行甚至更低一些,膝蓋彎曲角度大約會到達120度左右,此時臀肌的出力較多;而半蹲是在膝蓋大約彎曲90度左右的蹲姿,在這個角度下,出力比較多的是大腿前上方的股四頭肌。而蹲馬步是武術的基本功,可以穩固下盤,訓練平衡,不同派別也許蹲的姿勢稍稍不同,有些雙腳間距大、有些較窄,蹲姿有些是半蹲有些是蹲到大腿平行於地板;蹲馬步和健身的深蹲、半蹲最大的差異是蹲馬步注重持久,可能是以5分鐘、10分鐘為目標,因此蹲馬步的訓練以肌耐力、平衡為主,而健身的深蹲、半蹲一般來說一次只蹲下去3~5秒,一組做個10~15次,一天兩到三組,可以逐漸增加負重,是以訓練肌力為主。 深蹲注意事項:深蹲是指蹲至大腿與地板平行甚至更低一些,膝蓋彎曲角度大約會到達120度左右。1 雙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或微向外開,腳底踩穩。2 核心收好穩定脊椎,脊椎保持中立。3 臀部往後坐。4 注意膝蓋朝向第二腳趾頭,不內夾,否則容易傷到內側副韌帶。5 下蹲到大腿與地面平行。6 應避免重心過度向前、膝蓋超過腳尖太多,這樣會使得壓力集中在膝蓋。7 一次蹲下去3~5秒,一組做個10~15次,一天兩到三組。【本文轉載自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好健康雜誌》第48期(2019-04-15出版),原文連結】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