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腹瀉
共找到
1492
筆 文章
-
-
2021-08-30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心肌炎不是打疫苗才會有!醫指3風險,胸痛、喘、累速就醫
國內持續拚疫苗施打覆蓋率,疫苗當中mRNA的莫德納和BNT疫苗,與「心肌炎」、「心包膜炎」的關聯受到關注,成了不少民眾施打疫苗前的考量。 不過其實不論是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兩者皆並非僅有疫苗才會引起,提醒民眾關注疫苗之餘,日常也需多留意防範,如有相關症狀應盡早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mRNA疫苗易引心肌炎?醫:極為罕見,留意即可。 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表示,根據歐洲藥管局結至7月10日分析,BNT接種1.77億劑當中出現145例心肌炎、138例心包膜炎;莫德納在接種2000萬劑當中出現19例心肌炎、19例心包膜炎。mRNA所發生的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主要發生在年輕男性、接種第二劑的時候,發病的時間約為一周至28天發生。雖然主要發生於男性,但並不代表僅有男性會發生,任何年齡、性別都應留意。 不過施奕仲醫師也表示,因疫苗所引起的心肌炎、心包膜炎,計算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12.6,屬於極罕見的案例。且據美國疾管中心統計,除了極少數案例以外,絕大多數都可以康復。因此從整體的公衛角度來看,施打疫苗仍是利遠大於弊。提醒民眾多加留意即可,不必過度恐慌。 心肌炎不是打疫苗才會有,日常相關風險也要注意! 心肌炎和心包膜炎並非只有疫苗才會引起,日常也有許多風險因子需多加留意,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導致嚴重的後果。 心肌炎成因3風險,胸痛、喘、累速就醫! 施奕仲醫師說明,心肌炎顧名思義為心臟組織發炎,臨床上發生的主要原因為病毒感染,包括了腸病毒,上呼吸道病毒、消化道病毒等感染,例如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若病毒進入到心臟造成心肌感染發炎,即所謂的「病毒性心肌炎」。另也有一部份的心肌炎原因不明,推測與免疫失調或異常有關,例如自體免疫引發的心肌炎,mRNA疫苗所引起的心肌炎也推測可能為免疫異常所致。而文獻上也曾有報導過因細菌性或寄生蟲所引起,不過此情況極為罕見。 施奕仲醫師表示,因上呼吸道或腸胃道疾病病毒感染所引發的心肌炎,症狀非常多變且難以發現,提醒民眾若感冒症狀遲遲未好、病程異常延長、身體逐漸虛弱就應提高警覺。除此之外,患者也容易出現胸痛、易喘、疲勞、四肢冰冷、臉色蒼白的症狀出現。而情況嚴重的猛爆性心肌炎,恐會使人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若有出現相似情況應盡早就醫,以利掌握黃金治療時間。防範心肌炎發生,除了在疫苗上的選擇外,平時也要注意相關風險,平時應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也要維持良好的免疫力,並每年施打流感疫苗,以利預防病毒性心肌炎。 心包膜炎成因廣,預防、控制慢性病是重點! 至於心包膜炎,施奕仲醫師表示發病原因與心肌炎相似,主要為病毒感染,其他也包括了結核菌感染、尿毒症、癌症轉移、化療電療等。 心包膜炎的症狀,常見為中央或左側的胸痛,特別是在呼吸時會更加不適,在躺下時也可能會合併呼吸易喘、身體虛弱、發燒、心悸、腹瀉、嘔吐等症狀。若造成心包膜填塞,未及時執行心包膜穿刺引流,病人有死亡的風險。 因心包膜炎的形成的原因眾多,醫師建議預防心包膜炎主要著重在提升免疫力,以及預防、控制慢性疾病,日常應均衡飲食、攝取多樣營養素、規律運動強健身體、並積極地控制三高。 《延伸閱讀》 .高端、AZ、莫德納、BNT打哪支?疫苗比一比,洪暐傑醫師破除迷思! .高端疫苗有用嗎?安全嗎?招名威解析,並指最大關鍵問題!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8-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高端疫苗會怎樣?毒理專家親曝接種後24小時內「3個有感反應」!
毒理學家、中原大學生科系副教授招名威已在日前施打國產高端疫苗,親曝「三個有感」反應。另外,對於目前有人施打過高端傳出猝死的消息表達遺憾,並指責那些「見獵心喜」的人,「一直在放大民眾的恐懼,煽動大家的情緒」。招名威強調,全世界沒有人可以號稱百分之百安全的疫苗,「以高端目前的比例,施打16萬人有2個人死亡,它的死亡率會是每一百萬人有12.5個人死亡,機率比AZ、莫德納和BNT低非常多!」招名威說明,高端疫苗施打後24小時內,比較有感的反應有三個: 第一個是略有疲倦感:就是有點想睡覺,大概發生在施打後的第4小時開始,很輕微,不至於是會度估的那種,持續了一下下,若有時間,稍稍休息片刻是可以快速恢復精神的。 第二個是體溫略微上升:發生在施打後第8小時,但只有「夯夯」的感覺,沒有超過37.5度,多喝一點水,維持兩個小時就降到36.5度了。 第三個是肚子餓:時間是在第10個小時,剛好是體溫下降之後,不過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沒有太誇張的餓。 招名威說,「當晚凌晨1點鐘睡,早上7點後起床精神還不錯!」至於發高燒、肌肉酸痛、注射處腫脹、腹瀉、嘔吐等症狀,在自己身上則都沒有發生。 最後,招名威呼籲「國產疫苗好不容易開始大規模施打,之前面對的挑戰很多,口水也很多,以後我相信也不會少,但很榮幸可以參與到這場國家大事,貢獻一己之力,感覺很驕傲!」 「很難過看到發生施打高端之後猝死的案例!」招名威說,畢竟施打疫苗是為了保護生命,絕對沒人期望在施打疫苗後,會發生任何生命上的損失,「但奇特的是,一堆人看到這個狀況出人命好像見獵心喜似的,一直在放大民眾的恐懼,煽動大家的情緒,其實這只反應了你們這些人的無知而已。」 第一,全世界所有廠牌的疫苗,甚至所謂「WHO認證」的疫苗,都沒有人可以號稱百分之百安全,舉列,像是AZ每100萬人約有80個人會死亡,莫德納和BNT則有30個死亡,若以高端目前的比例,施打16萬人有2個人死亡,它的死亡率會是每100萬人有12.5個人死亡,機率比AZ、莫德納和BNT低非常多。 「當要抗議的時候,看清楚數據,不要雙標,請一併連你們最愛的BNT一起禁用;請根據科學數據說話!」 第二,若打疫苗會死亡,表示疫苗確實會在身體裡面產生免疫反應,這不是也間接的打臉你們這些人說「高端是糖水」的謠言嗎?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幸災樂禍的人,和造謠的人竟然是高度重疊,也可以說他們根本就是同一群人,我真的不敢想像,天底下竟然有一幫人、一個政黨,會要求自己的國民仇恨自己國家的疫苗,要自己的國民不要打,編織各種謠言讓這支疫苗從頭到尾就沒一刻好過,最好整個生技產業爛掉,我完全匪夷所思。」 招名威強調,若看不起自家產的疫苗,可以選擇不打,這是個人選擇,但是不用一天到晚用幾乎是「零水準的醫學知識」,去評論EUA、有沒有過三期,講難聽點,搞不好連AZ、莫德納、BNT以及高端的技術有什麼不同都不知道,「好意思講得頭頭是道?」 招名威表示,自己力挺的是國家制度,因為高端是一個有經過政府獨立委員會審議通過,而且有數據可供公評的疫苗,倘若施打出現問題,是由國家出面賠償。 「要是不信任這樣的程序,那麼在台灣,別用健保了,我們也不用相信任何醫師,不用吃任何藥,因為這些都是經過這群人正在批評的國家所發給的執照;你甚至不該相信任何法律程序以及軍警制度,反正現在的執政模式,一切都是假的,你覺得這樣對嗎?」
-
2021-08-27 癌症.其他癌症
童腹瀉變瘦 以為患新冠 腹部竟長瘤
年紀不到10歲的女童,日前因咳嗽、腹瀉、食欲不振就診,媽媽說「女兒最近一直拉,瘦了2公斤」,且下腹部硬硬的,擔心得了新冠肺炎。排除是病毒感染後,北醫附醫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簡睦旼觸診,按壓女童腹部認為「怪怪的」,透過電腦斷層與腹部超音波檢查,竟發現一個長了近20公分的生殖細胞瘤,目前透過手術切除,後續追蹤女童健康。北醫附醫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台北癌症中心兒童腫瘤團隊主治醫師劉彥麟表示,兒童生殖細胞瘤一年約有60名新增案例,是兒童常見的腫瘤。生殖細胞瘤通常不會有症狀,女童非常幸運,因為腸胃型感冒就診而提早發現,通常這類患者都已經嚴重影響泌尿系統,如嚴重便祕或腹瀉、腹部嚴重腫脹,才會被發現。劉彥麟說,生殖細胞瘤大多發生在0到17歲兒童青少年,根據研究,東亞國家的人比較容易罹患,特別是日本人,有研究顯示他們帶有特殊的基因,部分兒童容易發生生殖細胞瘤。生殖細胞瘤是因為胚胎發育時,生殖細胞迷路掉到不該掉落的地方,讓生殖細胞長在性腺之外,如中樞神經、薦椎、尾椎、腹腔等。通常生殖細胞瘤屬於良性,但少部分屬於惡性,必須開刀切片檢查才知道。劉彥麟指出,生殖細胞瘤會不斷長大,長在腹腔內的腫瘤就會擠壓到其他器官,影響生長。生殖細胞瘤若能及早發現,手術切除得愈乾淨,愈能降低復發率,術後2到3年沒有復發,5年存活率將可達到9成,不影響日後成長。簡睦旼表示,這位女童真的非常幸運,腫瘤被膜包覆未破裂,透過外科手術切除,完整取出腫瘤,目前術後狀況良好。提醒家長,孩童若排尿或排便突然出現異常,如尿不出來、突然腹瀉或便祕,且腹部腫脹等,千萬要提高警覺,及時就醫確認。
-
2021-08-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新冠疫苗會出現「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嗎? 專家解答
近期全台民眾仍持續在等待接種疫苗,關於疫苗接種的話題熱議不斷,有1名60歲女性在2年前注射流感疫苗後,突然感覺四肢麻痺,無法行走,緊急前往醫院就診,被醫師判定為「急性多發性神經炎」,經住院治療仍無法使力走路,需要使用輪椅代步,不免有民眾擔心,注射新冠肺炎的疫苗,是否會發生急性多發性神經炎的副作用?急性多發性神經炎 非不治之症根據目前的研究指出,BNT與莫德納均無發生類似案例,AZ在國外有極少數案例,嬌生疫苗注射後的發生機率則略高,但目前在台灣只有進口AZ與莫德納疫苗,也不曾發生過注射疫苗後出現急性多發性神經炎的案例。中醫師高資承認為,民眾無須過度擔憂,仍可放心注射新冠肺炎疫苗,且急性多發性神經炎並非不治之症,中西醫皆有不同的對症療法,該名患者歷經2個多月的日式針灸療法與西醫藥物治療後,已恢復行走能力,逐步回到以往的生活品質。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又名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是免疫反應所造成,神經周邊受到傷害,症狀從輕到嚴重都有,包含肌肉無力或呼吸困難,嚴重恐怕需要使用呼吸器維持生命機能。 發病前3周有症狀 中西醫合併治療高資承表示,這種急速惡化的周邊神經病變,在發病前3周,常見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或腹瀉等症狀,後續會發生身體的運動、感覺及自主神經系統異常,像是雙側肢體漸進式無力、疼痛、感覺異常,以及走路困難,或是出現心律不整、高血壓、顏面神經麻痺、吞嚥困難或呼吸窘迫的問題,致死率約為7.5%,即使注射流感疫苗,仍有約10萬分之1的機率罹患此症。中醫認為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屬於「痿證」,可分成4種類型,分別使用不同藥物治療:1.肺熱津傷:使用「清燥救肺湯」治療。2.溼熱痺阻:使用「四妙散」治療。3.脾胃虛弱:使用「參苓白朮散」治療。4.肝腎虧損:使用「虎潛丸」治療。此外,高資承說明,多發性神經炎所造成的肢體無力,使用針灸療法可達到很好的復健效果,在病症的急性期過後,採用復健治療搭配針灸,可使病患的肢體力量恢復、四肢麻痺減輕,並修復感覺異常。高資承建議,急性期的病患可先尋求西醫診療,透過支持性治療如症狀治療、維持心律、降血壓等,以及免疫調節治療如血漿置換術和高劑量免疫球蛋白緩解症狀,再配合中醫調理,中西醫雙管齊下,以發揮最佳治療效果。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打完疫苗手臂痠、肩膀痛!手叉腰or自然下垂哪個姿勢對? 專家解答「基本觀念」 ·緩解疫苗副作用,買不到普拿疼怎辦? 藥師曝「2種成分」都具止痛、退燒效果
-
2021-08-26 該看哪科.該看哪科
經痛怎麼辦?它比四物湯更厲害!中醫師推薦這種「當歸」藥膳
根據調查,女性有經痛的機率在50%以上,使「大姨媽」的止痛也不意外的成為女人之間的共鳴,尤其炎熱夏天將至,冰涼的食物或冷飲是許多女孩子無法抗拒的「毒藥」,總想著先吃了再說,等到經痛真正發生時卻後悔莫及。由此不論是網路資訊或口耳相傳,許多女人們的止痛經驗談,從止痛藥、熱敷到吃巧克力等等諸多秘方來緩解疼痛,但巧克力含糖量不少,漂亮的妳要是因此發胖可就麻煩了,不如讓中醫來告訴妳新的替代選擇:婦科聖藥—「當歸」。且慢!看到答案是當歸先別跳出去啊!當歸不僅是出名的可調經止痛的中藥材,而且做成藥膳又美味(例如當歸鴨、當歸麵線、四物湯等等),還可以消除月經的水腫喔!比四物湯調經更周全,還可消除水腫—「當歸芍藥散」當歸是中藥材,但也經常用於美食藥膳中,例如當歸鴨、當歸麵線、當歸羊肉、藥燉排骨、當歸四神湯等等,裡面都離不開當歸的甜味,而當歸本身具調經止痛、活血化瘀及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所以從古代就開始被廣泛應用於女性婦科的調理與治療。除了平時可吃當歸藥膳來補補身子,中醫也有專門配伍的處方來調理經痛、月經不順,例如最著名的四物湯,相信你肯定聽說過「四物湯的補血神效」,但今天我們要為你介紹的是比四物湯更厲害的「當歸芍藥散」。當歸芍藥散是什麼?由當歸、芍藥、川芎、茯苓、澤瀉、白朮組成此處方被譽為「婦科聖藥」,凡是肝鬱血虛、脾虛濕困,以致肝脾不和、氣血失調而發生的腹部疼痛,或是先兆流產、痛經等婦科疾病都可廣泛應用。當歸芍藥散比起知名的四物湯,在調經方面表現更周全,因為四物湯中含有熟地黃,容易對於月經期間易脹氣、腹瀉的女性造成負擔,而當歸芍藥散去除滋膩的熟地黃,換成健脾的茯苓、白朮,更適合腸胃功能不佳、脾胃氣虛的人。此外許多女性月經期間容易水腫,感覺就像變胖了一樣,當歸芍藥散內含茯苓跟澤瀉能調節水分的代謝,因此使用這個處方還能一併消除水腫、減肥。醫師特別囑咐:吃當歸前得留意,這2類人不宜食用由於現代藥理發現當歸成分可能刺激乳腺癌細胞生長,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以下2類人並不適合使用當歸:1.乳腺癌的患者請避免服用。2.正在使用抗凝血藥物:如阿斯匹靈、可邁丁或肝素等等,若與當歸混用,可能會造成出血。此外當歸雖然屬於性質較溫和的藥材,但若服用後出現皮膚起疹子、發紅、瘙癢,或食慾不振、胃部不適等症狀,可能是藥物副作用,還是要先停止用藥並盡快就醫。除了上述情況,其他女性在月經期間適量攝取當歸藥膳,能夠舒緩經期的不適、補充身體所需元氣,但若想要徹底調理身子,讓你月經變順暢、經痛不再來,建議還是諮詢中醫為你量身訂製治療方案比較好唷!(更多當歸所組成的中藥處方和說明,可參考此篇文章:當歸補血調經功效多,醫生卻爆:2類人吃了會大出血!)
-
2021-08-25 癌症.其他癌症
9旬翁皮膚變黃暴瘦剩40公斤 胰臟癌手術順利出院
90歲張姓老翁暴瘦只剩40公斤,肌膚變黃,到台中慈濟醫院門診,經肝膽腸胃、血液腫瘤科檢查,確認罹患胰臟癌。老翁家人擔心高齡手術風險大,但老翁堅持要開刀,術前補充營養,術後再休養增加體力,已順利出院。張姓老翁是名退休公務員,短短一個月內暴瘦5公斤,但作息如常,住家社區保全發現「爺爺皮膚怎麼變黃?」家人才驚覺有異帶他到台中慈濟醫院門診。腸胃內科醫師林忠義檢查後高度懷疑是胰臟癌,轉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典錕進一步確認病情,再與外科部主任余政展討論治療計畫,一致決定「開刀是惟一的解決方式」。90歲高齡手術,家人皆擔憂手術風險高,老翁則堅持手術治療。余政展表示,患者胰臟腫瘤位於消化系統中樞,手術必須一次處理消化道、膽道、胰臟腺,完成3個臟器重建,手術難度非常高。為讓高齡病人的身體有更好準備,老翁先以全靜脈營養補充養分,並訓練體力一周後,才進行「胰頭十二指腸切除併胰腸吻合、膽腸吻合、胃腸吻合的消化道重建手術」,手術長達6小時,術後恢復良好,幾天就能下床,老翁住院休養後順利出院。余政展表示,胰臟癌是從胰臟細胞生長出來的惡性腫瘤,5年存活率低於5%,是各種癌症中預後最差、最兇險的癌症。早期病變時,症狀不是很明顯,且由於胰臟位在後腹腔,時常會被忽略,更不容易透過一般檢查早期診斷。余政展說,胰臟癌隨腫瘤擴大,腫瘤形成時在胰臟的部位變化,病人會陸續出現體重減輕,黃疸或上腹悶脹疼痛、背痛、嘔吐感、胃口變差、腹瀉症狀。他提醒,預防胰臟癌,除了少糖、少油、少鹽、高纖維質飲食,也要養成遠離菸、酒,並養成運動習慣,防治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也是防癌的不變法則。
-
2021-08-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腸胃道症狀比呼吸道症狀還早出現 醫:兒童染疫應提高警覺
原以為幼兒比較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但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發現,去年三月起,美國兒童染疫人數穩定成長。林口長庚兒童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葉栢睿表示,國外臨床文獻發現,約百分之六至十七點七的兒童確診者出現「腸胃道症狀」,部分幼兒感染者腸胃道症狀比呼吸道症狀還早出現,甚至一成只有腸胃道症狀,家長與醫師應提高警覺。葉栢睿分析今年初發表的國際文獻,發現約二成的成年新冠患者出現腸胃道症狀,其中近四成肝指數上升,一旦肝指數上升,重症比率可達六成。至於兒童染疫者,腸胃症狀比率略低,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少部分則出現迴腸炎、盲腸炎、腸套疊等,國外研究證實,出現腸胃道症狀的病童住進加護病房的風險較高,如何早期發現,介入治療,是重要課題。北醫附醫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簡睦旼表示,新冠肺炎症狀與其他感染性疾病太過相似,即使出現腸胃道症狀也沒有專一性,要釐清是否為新冠肺炎,仍需要搭配詢問TOCC(旅遊、職業、接觸、群聚等風險評估),才能判定,呼籲家長,若兒童曾有相關接觸足跡,又出現呼吸道或腸胃道症狀,需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訊息。
-
2021-08-21 養生.聰明飲食
外食族喝包裝果蔬汁,真的能把營養攝取進去嗎? 5大細節教你如何正確挑選
有人說喝果蔬汁比較健康,加上外食族無法有效補充蔬菜和水果,許多人期望能藉由包裝果蔬汁攝取所需營養,不過事實真的如此嗎?讓食藥署告訴您選擇時要注意什麼:1.果蔬汁含量:果蔬汁含量多寡會影響口感、價位及營養成分等,挑選時應注意果蔬汁含量,而食藥署對於市售果蔬汁的包裝飲料標示有以下規定:①未含果蔬汁者:應於產品外包裝正面顯著處標示「無果(蔬)汁」或等同意義字樣;若產品品名含果蔬名稱者,並應於品名中標示「口味」、「風味」或等同意義字樣。②果蔬汁總含量未達百分之十者:除內容物名稱外,不得標示果蔬汁或等同意義字樣,並應於外包裝正面處顯著標示「果(蔬)汁含量未達百分之十」或等同意義字樣,或直接標示原汁含有率。③果蔬汁總含量達百分之十以上者:應於外包裝正面顯著標示原汁含有率,如由二種以上果蔬汁混合而成,且品名標示為果蔬汁者,尚須符合下列規定:★品名揭露全部果蔬名稱,其名稱應依含量多寡由高至低依序標示。★品名未揭露全部果蔬名稱,應於品名或外包裝正面處顯著標示「綜合果(蔬)汁」、「混合果(蔬)汁」或等同意義字樣。2.保存期限:果蔬汁產品的保存期限與加工流程有關,經較高溫度及較長時間的熱殺菌,可去除較多微生物及酵素,延長保存時間,但也會使色澤、營養及風味部分被破壞或流失。近來出現冷殺菌產品,訴求無熱破壞,可保留原始色澤、營養成分及風味,惟價位偏高,且多需冷藏貯存。3.成分及營養標示:部分市售果蔬汁產品,會添加蔗糖或果糖,攝取過多會使血糖上升、導致體脂肪形成,產生肥胖問題。故挑選時,應先看內容物及營養成分,才能喝得無負擔。4.貯藏溫度:有些果蔬汁產品只能以冷藏貯藏,開封後要儘快飲用完,才能避免微生物滋生、產品腐敗變質引起食物中毒或腹瀉等情況。5.過敏原警語:芒果及其製品為果蔬汁常見的過敏原,消費者如對其過敏,挑選時要特別留意,以免發生過敏症狀。 食藥署提醒:有些產品的果蔬汁含量低、糖分含量高,不僅營養成分含量少,喝多了反而對身體產生負擔。因此,選購時可參考上述幾點建議,才能讓您喝得更安心。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1-08-20 養生.聰明飲食
隔夜菜加熱「1閃失」小心急性腸胃炎! 專科醫授拉肚子「能吃&不能吃」食物
61歲鄭女士,有糖尿病的慢性病在服藥控制中,日前因為嚴重的上吐下瀉合併高燒不退兩天至醫院急診,抽血發現白血球、發炎指數均高,且合併有急性腎衰竭和電解質不平衡,後續糞便和血液培養均長出沙門氏菌。醫師一問之下,原來鄭女士在發病前吃了放在室溫已經兩天的肉粽。感染沙門氏菌 症狀與急性腸胃炎相同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表示,沙門氏菌為一種細菌,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常是因為吃到受到污染的食物進而感染,尤其易好發在天氣炎熱的時節。感染者一般臨床症狀為急性腸胃炎,會有噁心、嘔吐、腹痛、嚴重腹瀉、高燒不退等症狀產生,且糞便中常夾雜著黏液和血絲。 王宿鴻說明,一般病情輕微者,發燒會在兩三天內退燒,腹瀉則會在一星期內逐漸改善。但若是嬰兒、老年人或是有其他慢性疾病造成免疫低下者,則要小心症狀會比其他人來得嚴重,甚至會產生嚴重併發症如脫水、敗血症、休克、腸出血、壞死性腸炎等。 食物調理要注意 室溫超過35℃易變質由於沙門氏菌常是因為吃到受到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因此在食物的選擇跟調理上需要特別注意。王宿鴻指出,最常受到細菌污染的食物,例如:生雞蛋、奶製品、肉製品等,因此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食物要完全煮熟、牛奶和奶製品需經過滅菌過程;在調理食物的時候,生食和熟食需要分開、使用安全的飲用水或自來水處理食物、蔬果類需清洗乾淨。另外,若吃不完的食物一定要用保鮮膜包裹放入冰箱,再次食用前再加熱煮熟;臺灣的夏天尤其炎熱和潮濕,沙門氏菌又最喜歡生活在室溫35℃左右的環境,因此食物若放在室溫太久會大大增加受到污染的風險。 緩解不適症狀 這些東西要少碰針對一般症狀較輕微者,王宿鴻分享,感染時可以使用支持性療法即可,可多補充電解質水分,但需注意不能太甜,因為糖分在生病的腸道中會增加水瀉的嚴重程度,如市售的運動飲料常糖分太高,建議可以加入白開水稀釋飲用;另外,乳糖和纖維類食物在腸道出狀況時吸收能力也不佳,因此乳製品食物跟蔬菜水果類的在這段時間也要少食用。值得一提的是,在腸胃發炎時可以吃白稀飯、白飯、白麵條、白土司等食物,若肚子不痛不會吐的話也不建議讓腸子空腹太久的時間;但假若是高危險族群,如:嬰兒、老人、免疫力不全者,亦或是症狀持續、高燒不退、連喝水也沒有辦法的話,就應儘速就醫避免更嚴重的併發症產生。 延伸閱讀: ·愛吃涼拌食物?熱菜放涼再冰? 專家警告「9NG行為」:食物中毒風險暴增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
2021-08-20 新聞.健康知識+
不明顯的發炎是「症」、明顯的發炎是「病」 醫:偏高的溫度環境會導致人體的大小病痛!
在討論冷熱的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知道人體是一個恆溫的有機生物體,運作溫度保持在攝氏三十七度上下,差異約只有○.五度,我們量到的表面溫度大約比核心溫度低○.五度。 在一天當中,早晨六點左右我們的體溫最低,約是攝氏三十六.四度,而在下午五點時體溫高達約攝氏三十六.九度。所以,黃昏休息後如果活動減少,體溫就會慢慢降低。如果體溫在攝氏三十八度以上,就開始有發燒的現象,如果在攝氏三十六度以下就有體溫過低的現象。因此,身體在正常情況之下,會運用各種生理反應以保持體溫的穩定。實際上我們對冷的容忍度比熱高 人體的新陳代謝作用終日持續不斷,意思是我們身體不斷的燃燒熱量作工而發熱,因此,實際上我們對冷的容忍度比熱高。所以,氣溫只要超過攝氏三十度就會讓我們感到炎熱難耐,如果達到攝氏三十八到四十度,也就是說比體溫高二至三度,我們就很容易發生中暑或熱衰竭而危及性命。相反的,我們覺得舒適的室溫大約是攝氏十八到二十五度,這個溫度比我們的體溫低了十二度左右,這是因為我們不斷在發熱而需要涼爽,只要所處環境的溫度夠,就不需要刻意提供額外的熱源;也就是說,人體對熱的容忍度比冷的容忍度低很多。 偏高的溫度環境,對於身體不好的人影響很大在台灣的生活環境中,我們在夏天最舒適的溫度約攝氏二十三到二十六度(感覺涼),到了冬天如果室溫保持在攝氏二十到二十五度(感覺不冷),這樣是比較理想的室內溫度。以台灣的氣候來看,多數時候都在舒適的溫度以上,因為自己產生的熱已經很多,所以散熱對我們來講就更為重要。很多人很在意冷氣病這個問題,其實冷氣對於維護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設備,因為偏高的溫度環境,對於身體不好的人影響很大,所以在醫院裡、加護病房、與手術室,冷氣都很強就是這個緣故。冷氣病的產生,主要是與我們的運動不足,或冷氣清潔做得不好有關,而不是溫度冷的問題。 細胞對熱真的很敏感 人體對冷有較高的忍受度,因此喝比體溫低二十度的水,我們會感覺涼快,但是比體溫高二十度的水,也就是接近攝氏六十度的水溫,就可能有致癌的可能性。所以,即使我們喝冰箱裡攝氏五度到十度的冰開水,也不會有致癌的危險。其實,我們的細胞對熱真的很敏感。根據醫學研究,常喝熱飲如茶或咖啡的人罹患食道癌的比例偏高,這可能是喝攝氏六十度以上熱飲的習慣所使然,也有研究認為喝熱茶甚至與胃癌相關。 我們身體的發炎反應也與體溫有密切的關係,溫度高發炎強,溫度低發炎弱,所以體溫超過攝氏三十七.五度就顯示可能有問題,超過三十八度明顯是發燒。根據醫學的研究,發炎反應跟很多疾病息息相關,包括現代人常有的心血管疾病、癌症與退化,所以說減少發炎是我們保持健康與養生的關鍵因素。 人體本身就是發熱工廠 我們有多會發熱呢?一般人日常代謝的熱量需求約二千大卡以上,大都以熱的形式發散出來,相當於五十公斤的水升高四十度。一天當中,身體散發出這麼多熱,如果冷卻做得不好,身體機能就會衰退而感到疲倦,也會有食慾不振的現象,因為吃東西會產生更多的熱令人受不了。尤其,我們新陳代謝的效率只有二十五%,換句話說,有七十五%所吃進去的熱量都要以熱的形式散發出去。這麼多熱跑出來,就須要有良好的散熱能力,主要靠的就是呼吸、排汗與排尿。 呼吸跟排汗都需要消耗能量,於是又得製造更多熱。所以,過熱時與其經過皮膚來散熱或者喘氣來散熱,不如直接喝冰開水或吃冰來得有效。人們在炎夏之際,都會喜歡各種冰品冷飲,這是因為有生理需求而產生心理反應。當我們降溫之後,常常會感覺心情放鬆愉快,這是因為冰冷帶來副交感神經作用所使然。過熱效應會導致大小病痛 人體為了保持體溫的穩定有很多平衡的機制,我們的選擇並不是一面倒的保暖,或者喝溫熱水就好了,因為這麼做可能破壞我們身體的平衡機制,造成我們的生理失去應付環境變化的彈性,反而會引起很多不適的症狀 。 【過熱案例1:中暑和熱衰竭】 人在中暑的時候,會頭痛、體溫過高、噁心嘔吐、心跳過快,甚至失去意識。在這之前,如果有熱衰竭的現象,雖然意識還清楚,但是可能會有頭昏、盜汗、心跳變快,甚至抽筋的現象。 實際上,嚴重的過熱現象表現出熱衰竭或者中暑的情形,而輕度或者中度的過熱現象在初期症狀可能不明確,如果沒有注意很容易疏忽,一旦慢性化後會有各種症狀,例如口乾舌燥、頭昏腦脹、眼睛脹痛、慢性鼻塞、胃食道逆流、食慾不振、便祕、下腹脹、腰痠、皮膚或者黏膜乾澀,以及各種慢性疼痛。 【過熱案例2:女性月經過量 】 有些女性有月經過量,月經出血日數過長的現象。在我多年接觸的患者中,女性與年長者特別容易有過熱引發的自律神經失調症。他們的不舒服,時常被以為是身體虛寒來調理,結果反而引起更嚴重的症狀。這些案例給予點滴治療以補充水分,並且降低體溫之後,通常效果很好。 【過熱案例3:農作或勞動的年長者】 在鄉間從事農作或勞動的年長者,許多都有太熱或不舒服就打點滴以補充水分養分恢復疲勞的習慣,除了補充水分恢復體力之外,冷的點滴液有讓身體降溫的效果,進而恢復活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大城市裡的人們多數在炎熱的季節可以待在冷氣房裡,因此對於打點滴的醫療習慣不能理解。 慢性過熱,會變得又怕冷又怕熱 慢性過熱會使體質變成外冷內熱,也就是又怕冷又怕熱,這是因為身體過熱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會造成體質流失、體力變差,因此四肢無力怕冷,但是內臟又處於過熱,因此很容易累,體力更差。大多數的家屬很驚訝,我說患者雖然看起來虛弱,其實是處於過熱發炎的狀態,必須要認真地降溫抗發炎,而且要避免過度給予溫熱。一般台灣的民間習慣,以為生病或身體虛弱怕冷就必須要給予熱補,其實在台灣的氣候裡,多數時候我們要擔心的是過熱加重發炎的副作用。 恆溫動物的身體會對溫度變化做出生理調整以適應環境,因此飲食的溫度也會產生生理作用。對多數人而言,一天當中多數時間都待在室內,身體會以室溫為基礎來運作,如果擔心喝冰開水或溫熱水對身體的影響,或是不確定該怎麼做,建議飲用室溫的涼水以保持中性的溫度效應。 不明顯的發炎是「症」、明顯的發炎是「病」 觀察百年來人類的體溫,科學家發現一般人的體溫比以前下降了一些,同時人類的壽命也比以前增長不少。除了因為醫藥的發達之外,我們體力的消耗減少,跟著發炎也減少,身體的負擔比古人輕鬆多了。 明顯的發炎反應可以從驗血實驗室檢查得知,並據此推斷疾病的原因,但是多數症狀從不舒服到癌症,絕大多數都與低度發炎有關,卻不容易從血液得到明確的答案。醫學臨床上,通常以幾個指數(如C-Reactive Protein,Rheumatoid Factor等等)概括,以解釋低度發炎的情形。 簡單的說,明顯的發炎是「病」,但是不明顯的發炎常常只有「症」。身體各處的低度發炎無法從臨床的儀器檢驗出來,只能由間接的臨床表現作判斷,例如從心率或交感神經的症狀,慢性疼痛或慢性病的存在,或者組織慢性發炎後的黏連現象去估算。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明明不舒服,到醫院做了一大堆檢查卻沒有明確的答案。 冷與熱的副作用與禁忌,知多少? 偏離標準體溫的冷或熱刺激,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冷刺激的副作用:可能引起凍傷、心跳緩慢、高血壓、咳嗽、氣喘、腹痛、腹瀉等副交感神經症狀。 •冷刺激的禁忌:手腳冰冷等失溫的狀態、寒冷環境下、高血壓、心臟病等系統性疾病;未經少量漸進測試者不宜。 •熱刺激的副作用:可能引起過熱燙傷、腫脹發炎、血栓、高血壓、低血壓、高血糖、心跳過快、心臟衰弱等交感神經症狀。 •熱刺激的禁忌:慢性疼痛、自律神經失調、心臟病、炎熱的環境下;未經少量漸進測試者不宜。※本文摘新自然主義《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 ●講座資訊不吃藥,也能搞定自律神經!求助無門的病痛、找不到病因的這裡痛那裡痛,很多是自律神經對溫度變化的發炎反應!疼痛科權威梁恆彰醫師與楊翠蟬醫師首創,以「冷處理」改善自律神經失調、降發炎。9月5日下午2點金石堂信義店,梁恆彰醫師演講「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分享改善自律神經失調與各種疼痛問題的撇步。洽詢電話:(02)23925338分機16或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uSWWJUmG4PdAxE8b7
-
2021-08-17 該看哪科.骨科.復健
低頭族不只傷頸椎!醫:4情況速就醫,簡單1招助防範!
民眾日常3C產品不離身,長期低頭滑手機、使用電腦不僅容易造成頸部傷害,也可能引起全身各種毛病,原力復健診所院長侯鐘堡醫師提醒民眾多加留意,注意身體的狀況,平常也可以用簡單的伸展方式進行保養。 長期低頭滑手機,影響廣泛不只頸椎! 侯鐘堡醫師表示,人體的筋膜是一整組的,長期處於低頭狀態,傷害到的是一整組的筋膜,不單單只有頸部。患者往往起初會先出現肩頸痠痛、容易落枕等情況,日子久了,頸椎逐漸退化,症狀也會越加頻繁,是個警訊不可忽視。而因神經壓迫、血循及呼吸不順的關係,陸續也容易出現頭痛、喉嚨沙啞、胸悶、心悸甚至胸痛等情況,其中對神經的影響更是深遠,可能引起失眠、記憶力衰退、情緒焦慮、感到不安等,手腳也容易出現麻痺、疼痛、關節痠痛等。狀況越往下情況越加嚴重,包括背部、腰部都可能感到僵硬、疼痛甚至容易突然扭傷。除了脊椎、筋膜的傷害,也可能影響到內臟的健康,包括容易胃痛、消化不良、便秘或腹瀉、頻尿、尿不乾淨等。因此侯鐘堡醫師提醒,若有出現上述的情況,特別是有各處筋膜容易痠痛、麻痺、扭傷等,可特別注意自己是否有3C產品使用時間過長的情況。 經常落枕、閃到腰?醫:4大情況盡早就醫! 侯鐘堡醫師提醒,身體若出現落枕、閃到腰等急性傷害,時,建議盡早檢查為佳,找出原因以利治療並改善,特別是若出現了持續疼痛一周沒有趨緩,或者吃止痛藥沒辦法改善,以及出現麻痺情況超過24小時者,或落枕次數過於頻繁,半年內超過3次者,這四種情況更應盡早就醫。 一般而言,落枕、閃到腰等急性傷害,通常一周以內就會好轉,吃止痛藥也有助於趨緩,且落枕半年約2~3次為可接受範圍。反之,恐怕代表著身體已經出現較嚴重的問題所導致,而非簡單的肌肉、筋膜傷害,因此吃止痛藥也難以好轉,甚至發生頻繁、或出現麻痺時間過長的情況。 侯鐘堡醫師表示,日前診間就有肩頸痠痛的上班族求診,該案例輕碰觸到肩頸就會感到痠痛,有如觸電一般,檢查後發現是較嚴重的筋膜炎,因此吃止痛藥也無法改善。後續建議該案例先冰敷兩至三天,並再進行熱敷及復健,先減緩疼痛再進行後續治療進行改善。 低頭族必學!反向伸展助防「低頭傷害」 如欲改善或避免長期低頭等姿勢不良所帶來的負擔,侯鐘堡醫師建議可以反向伸展進行伸展,也就是頸部、手臂、腰部等向後延伸,形成與低頭反方向的伸展姿勢。可以早晚各做一次,或感到不適時做一次,而若情況允許也可以經常進行此伸展,每次30~60秒或感到舒適為止。如此便可充分的伸展因低頭等不良姿勢形成的筋膜疲勞,達到改善或預防的效果。《延伸閱讀》 .上班族腰痠背痛常見6大原因!醫教「直線坐姿」維持平衡最省力 .睡醒老是肩膀僵硬、腰酸背痛?醫教簡單3撇步有助改善睡眠。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1-08-17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敗血症引起急性腎衰竭 緊急腹膜透析救他一命
一名76歲男性因脊椎感染造成膿瘍,整天食慾不振,後因敗血性休克被送往急診,當時血中氧氣不足、血壓下降,且尿不出來,抽血檢查發現血液中尿素氮、肌酐酸飆高,研判為急性腎衰竭,經醫師為他緊急腹膜透析治療4天後,身體各項數值才大幅改善,並在一周後拔除腹膜透析導管,救回一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指出,患者因脊椎旁膿瘍感染造成敗血性休克,到院時收縮壓僅90毫米汞柱、尿素氮70、肌酐酸9.97,且血中動脈氣體分析7.07,研判為敗血症引起急性腎衰竭,出現危害生命的代謝性酸中毒,因此立即透過緊急腹膜透析矯正治療,搶救治療黃金時間。他說,引發急性腎衰竭的原因,按照結構可以分為腎前性、腎性,及腎後性。腎前性包括敗血症造成的低血壓、腹瀉,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脫水、心臟衰竭等;腎性包含腎毒性藥物、腎絲球腎炎等;腎後性大多由於泌尿道阻塞引起,例如急性尿滯留、結石、腫瘤造成阻塞,或攝護腺肥大等原因。家屬乍聽「腎衰竭」相當害怕,擔心父親是否因此喪失腎臟功能,需要終身透析。他說,急性腎衰竭與慢性腎衰竭有些不同,急性腎衰竭只要於早期診斷出病因,並快速解決,腎臟功能有機會回復或脫離透析。例如患者是由於敗血症引起,敗血症控制後,腎臟功能就會好轉。再者,並非所有急性腎衰竭都需要緊急透析,若急性腎衰竭沒有危害生命或造成其他器官衰竭,可以先治療原始病因;但若急性腎衰竭影響生命,甚至引發呼吸衰竭、肺水腫,或嚴重代謝性酸中毒,就要考慮短期透析,避免其他器官進一步惡化。緊急透析治療以往都以血液透析為主,這是由於短期血液透析的導管為雙腔靜脈導管,置放快速且能立即使用,但若患者進入長期透析,需要放希克氏管及動靜脈廔管,必須再進行透析導管置放手術。透過床邊腹膜透析植管方式,能夠局部麻醉且快速置放腹膜透析導管,日後若患者需要長期透析,也毋需另外置放導管,原有導管即可終身使用,如患者腎臟功能回復而脫離洗腎,也可直接拔除。此外,相較於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保存較多殘餘腎功能,也較不會影響急重症患者的血壓,急性腎衰竭的患者往往合併多重器官衰竭,緊急腹膜透析治療能在不影響患者血壓之下,幫助患者清除毒素。林軒任提醒,當發生急性腎衰竭時,務必把握治療黃金時間,千萬病急亂投醫,只要配合醫師接受治療,都能免於留下終身遺憾。
-
2021-08-16 該看哪科.兒科
女嬰肚子拉不停 原來是牛奶過敏引起
一名3個月女嬰,滿2個月開始改換配方奶粉哺育後,原本一天排便3次,卻突然暴增至8至10次,甚至曾一天腹瀉15次,解出水便、血絲便,就醫才查出是因為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烏日林新醫院小兒及過敏氣喘科賴永清醫師表示,女嬰的父母親分別有嬰幼期腹瀉病史和過敏性鼻炎及異位性皮膚炎,因此她有8、9成機率會遺傳過敏體質。女嬰長達一個月慢性腹瀉,體重無明顯下降或增加,理學檢查只有腹脹,以及大便細菌培養無明顯致病菌或病毒感染,再經由抽血檢查免疫球蛋白IgE特異抗體,發現數值高達4.18以上,高於正常平均值為0.6至1,因此確診為牛奶蛋白過敏。賴永清說,起初先給女嬰喝部分水解牛奶蛋白嬰兒奶粉,雖然有改善腹瀉情形,但一周後又再度腹瀉,期間有出現血絲黏便;接著改喝無乳糖止瀉奶粉,有改善腹瀉也無血絲黏便,但兩周後又再度一天排10次便。最後,當換為「無乳糖高度水解蛋白止瀉奶粉」才成功改善因牛奶蛋白過敏而引起的腹瀉情形,觀察一個月都恢復正常了,建議之後至少6至9個月後再換回一般配方奶粉。他指出,牛奶蛋白過敏的發生率為2%至5.9%,對嬰兒來講牛奶蛋白是外來的蛋白質,而牛奶有近20種會引起過敏的蛋白質,其中常見的有酪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新生兒因為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發生過敏性腸炎機會比成人更為普遍。由於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為非特異性且多元,如腹脹腹痛、腹瀉、嘔吐、血便等,也可能會產生其他過敏反應,如異位性皮膚炎,打噴嚏、流鼻水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過敏性休克,因此在診斷上需要高度的警覺,否則容易漏診或誤診。 賴永清說,針對牛奶過敏的寶寶,有50%會在1歲後消失,有70%會在2歲時消失,有85%會在3歲時消失。如果家中有對牛奶蛋白過敏的新生兒,至少4至6個月都要盡量哺餵母奶或高度水解牛奶蛋白配方奶粉,母乳媽媽應該避免攝取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至於副食品,則建議滿6個月後再添加,蛋白及全蛋製品則延遲至18至24個月大時,花生、堅果、魚類、甲殼類,至少滿3歲後才可提供。
-
2021-08-16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消除脹氣 按摩這3穴
現代人生活作息不正常,無法定時吃三餐,或吃了太多豆類、五穀類等產氣食物,而且經常吃飽後坐著繼續工作,都易導致腸胃無法消化,增加其負擔,容易引起胃脹氣問題。要想消除脹氣,可以針對肚子作按摩動作,在腹部的三個穴位進行按壓,一是「水分穴」,位於肚臍上一指寬處,可幫助改善腹瀉、水腫與消化不良;二是「氣海穴」,位於肚臍下二指寬處,可助消化、改善女性的婦科問題;三是「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約4寸處,此穴位主管所有的消化不良,常按壓可舒緩胃脹氣。
-
2021-08-15 癌症.大腸直腸癌
轉移性腸癌患者新福音 健保給付RAS基因檢測拚延命
大腸、直腸癌連續13年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每30分鐘有一人得腸癌。其中,約2成病友確診時已是第4期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這時爭取手術機會,是腸癌肝轉移的重要治療策略。轉移性腸癌病友新福音,健保自今年六月開始給付,每人一生一次的RAS基因檢測,篩檢可精準辨別,腫瘤為RAS原生型或者是變異型,研究發現,RAS基因無變異者約占6成,健保數據指出,RAS基因無變異者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能有效幫助延命約兩年。63歲郭先生平日作息正常、不菸不酒,但有癌症家族史,包括爸爸、媽媽與七個兄弟姊妹在內,一家九口就有四人罹癌。長期輕微腹瀉的他,有鉛筆便(糞便細軟少)症狀,卻不以為意,僅認為是單純的腸胃不適,去年公司例行健檢中,意外在肝臟超音波發現一處小陰影,進一步追查發現是晚期大腸直腸癌併發肝轉移,所幸透過精準治療,腫瘤得到妥善控制,肝腫瘤也剩鈣化小點。109年有6500人因腸癌逝世。其中,約2成病友確診時已是第4期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這時病患5年存活率約13%,對比第1期確診病友存活率超過90%,差距懸殊。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以化療搭配標靶藥物為主。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學會理事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院長楊純豪表示,但腸癌標靶藥物概分為「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和「抗血管新生標靶」兩種,病友在確診為轉移性腸癌後,應該先做RAS基因檢測,再決定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研究顯示,轉移性腸癌病友中,RAS基因無變異者占6成,建議優先使用化療合併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讓腫瘤獲得較佳的控制。楊純豪說,若能精準阻斷癌細胞生長與分化,使腫瘤縮小不再變大,以延長存活期,若腫瘤快速縮小,進而增加手術切除的機會。病人需優先考慮化療合併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王照元補充,表皮生長因子是一種蛋白質,外於細胞膜表面,易刺激癌細胞生長,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藉由阻斷表皮生長因子訊息傳遞路徑,進而抑制腸癌細胞的生長,同時增強腸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提升治療效果。國際研究顯示,相較於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轉移性腸癌RAS基因無變異者,接受作用專一的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治療,整體存活延長6至10個月。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今天公布,長達6年的研究成果,醫院追蹤173位RAS基因無變異的轉移性腸癌病友,標靶治療差異,結果顯示,一線接受化療併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治療的組別,中位存活期長達40個月,比併用抗血管新生標靶組多10個月。這項研究更打破過往「左大腸優先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右大腸用抗血管新生標靶」的用藥習慣。王照元表示,影響轉移性腸癌病友治療成效的關鍵,在於RAS基因是否變異,而非病灶位置。另外,大腸直腸癌轉移部位以肝臟占4成為最高,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梁逸歆醫師表示,主要可能與血液回流機制有關。而腸癌腫瘤轉移至肝臟,倘若無法直接以手術根除性治療,則必須先使用精準有效的標靶藥物與化學治療,進一步使得無法手術切除的病況,轉變成能夠進行根除性手術,才能延長存活。RAS基因檢測成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的檢驗必備項目,過去RAS基因檢測需自費,約需要新台幣8000元,臨床常見癌友礙於經濟負擔,錯失及早正確用藥的時機,好消息是健保從6月開始給付RAS基因檢測,盼幫助癌友延命。
-
2021-08-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染Delta出院仍「生不如死」 醫指17項症狀持續維持
新冠肺炎疫情逐漸趨緩,但Delta變種病毒來勢洶洶,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表示,「不要以為死亡率很低,就不擔心了」,許多確診者治療完畢從醫院出來後,仍在「劫後餘生的處境」,呼籲大家仍要戴好口罩、勤洗手。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不要以為得了Delta病毒,死亡率很低,就不擔心了,你們是否聽過「生不如死」的痛苦嗎?根據統計,英國30萬人得Delta病毒感染,50歲以上死亡率0.2%、50歲以下死亡率0.027%。染疫後,就算順利從醫院出來,1.4人中仍有1人,其比率占25%,會有一堆不舒服的症狀,並維持4周以上;另外,也有10%感染病毒後,會維持12周以上仍有一堆不舒服症狀。其不適症狀包含疲倦、頭痛、耳鳴、胸痛、心臟發炎、肌肉疼痛、有針刺感、健忘、抑鬱、味覺喪失、持續咳嗽、呼吸急促、心悸、腹瀉、腹痛、皮疹、反覆發燒等。黃軒表示,在醫學上,只是多了一個名詞叫「長期新冠症候群」(Long COVID Syndrome),說得就是這些Delta病毒感染患者,他們出院後的「劫後餘生」處境,黃軒說,若不想要經歷在pandemic下的劫後餘生,呼籲大家還是要好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並加上疫苗接種。
-
2021-08-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嬰幼兒出現這些症狀,恐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速就醫!
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病毒,SARS-CoV-2)自2019年底從中國武漢爆發以來,席捲全球造成上百萬人死傷與商業社交活動停擺,已成為這兩年全世界最深刻的共同記憶。新冠肺炎的傳染模式主要藉由病人飛沫或接觸被病毒染污的物體來傳染人,但相較於過去的SARS,具有較多無症狀高傳染性的特性。對人體危害程度可輕可重,從完全無症狀的輕微感染至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需要葉克膜的嚴重肺炎重症均有。現今已知高齡、免疫系統不全或有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衰竭與肥胖)族群是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 心肺相關自體免疫疾病兒童最需要小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品君指出,新冠肺炎感染中,嬰幼兒染疫臨床症狀以輕中症為主,無症狀比例也高於成人;常見症狀以發燒、咳嗽、無力、肌肉痛等;但相較於成人更多特異性症狀,如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兒童相較於成人感染比例較低,台灣歐美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顯示兒童約占2-5%。兒童重症相對比例也較低,義大利與美國致死率0.1%;重症者多為小於一歲或具有潛在病史(心臟疾病,糖尿病,肥胖,慢性呼吸道疾病),因此提醒家屬心肺相關自體免疫疾病兒童最需要小心,目前台灣尚無兒童新冠肺炎死亡案例。兒童肺部ACE2受體量明顯少於成人的其中與成人相異可能原因與新冠病毒進入人體以後,必須要依靠細胞上的ACE2受體當作侵入大門,來進入細胞內造成感染。目前醫學研究已證實,兒童肺部的ACE2受體量明顯少於成人的ACE2受體量,所以使兒童和成人相比,較不容易因為暴露到病毒而造成感染。另一可能原因兒童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相較於成人也較不易後續造成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 syndrome)。 此外,兒童新冠肺炎感染源在研究指出常具有家族群聚史,在中國的數據,兒童感染者約有七成家中至少有一名感染者;而美國資料則高達91%兒童因接觸到家庭或社區感染者而染疫。因此第一線醫療人員針對具有接觸史的無症狀兒童建議要積極採檢。 新冠肺炎對於兒童的特有表現: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陳品君說,雖然兒童相較於成人為低感染率與嚴重度較輕,但近期英國和美國出現了與新冠病毒有關的非常罕見兒童炎症綜合症(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病例,引起醫學界關注。MIS-C的症狀會出現在SARS-CoV-2感染數周後,也可能發生在無症狀感染的兒童中,其臨床症狀會類似川崎氏症造成全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腹痛、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心血管功能,造成急性心臟衰竭或冠狀動脈擴張。 血液檢查可能會顯示出發炎症狀升高的指標,包含C反應蛋白、紅血球沉積率和前降鈣素原。通常會涉及各種器官系統包含心臟、腎臟和神經異常。由於MIS-C會加速造成心源性休克,因此需要對兒童進行重症監護以及免疫球蛋白或類固醇治療來幫助病人改善病況。 嬰幼兒出現這些症狀,請盡速就醫如何觀察孩子有變成重症的傾向呢?陳品君表示,如果感染過程中,有發現小朋友高燒不容易退,或是燒退了,但是精神、活動力不好,或是有食慾不佳、嘔吐、腹瀉、脫水的症狀,以及呼吸困難,就是重症預兆,需要儘快就醫。此外還要留意MIS-C症狀: 持續性發燒不退身皮疹、結膜炎、口部粘膜發紅、手腳腫脹,腹痛、腹瀉等等,對於有慢性疾病患者的兒童更要小心留意。最近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增溫,最佳保護是預防新冠肺炎。為了您的家人,減少出門待在家中並請保持社交距離,外出在公共場所戴好口罩及勤洗手。
-
2021-08-13 養生.聰明飲食
腸保健康怎麼吃? 營養師推薦7類食物有助補充益生質
腸道健康的關鍵在於飲食,現代人生活忙碌,飲食難以均衡,腸道壞菌多,容易有便祕、腹瀉、腸躁症、皮膚或鼻過敏等免疫問題,營養師建議,可以從發酵食物或額外補充益生菌,攝取多菌種的益生菌株,幫助腸道健康,提升身體免疫力。聯欣診所營養師劉語潔表示,益生菌的功能很多,除了負責將膳食纖維轉換成可被吸收利用的短鏈脂肪酸,還協助製造維生素及調適免疫功能。因此,適當補充益生菌,可以抑制「壞菌」在腸道中的產生,規律刺激腸道蠕動,做有效的消化吸收、解便,改善便祕、腹瀉情形,甚至預防大腸癌發生。發酵食物 含天然益生菌科學家發現,益生菌菌株與益生質結合,提供充分的食物給益生菌,可增加腸胃道益生菌的繁衍,能有效增加腸道中益生菌的存活數目與時間。劉語潔說,如果是腸道健康的人,可直接攝取天然益生菌食品,如無糖優酪乳、無糖優格、乳酪、泡菜、味噌、納豆等發酵食物。若是三餐外食族或壓力大者,因為較容易重複食用同類食物,攝取營養素過於單一,建議可在每日早晚空腹時適量補充益生菌保養腸胃,讓腸道好菌增加,並維持菌叢種類的多樣性。劉語潔強調,補充益生菌的同時,更要多攝取天然「益生質」,提供益生菌足夠的養分。益生質可以培養良好的腸道環境,增加腸胃道益生菌的繁衍。市面上最普遍的益生質為果寡糖及菊糖。若要從天然食物攝取,可選擇不易消化的膳食纖維,包括水溶性、非水溶性纖維,以補充益生質。多吃五穀雜糧 搭配蔬果膳食纖維中富含益生質,衛福部建議每日應攝取25至35克的膳食纖維,例如高麗菜、青江菜、小白菜、萵苣、珍珠芭樂、黃金奇異果、香吉士、香蕉等,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其他還包含糙米、燕麥片、堅果、酪梨、筍等全穀根莖類食物。劉語潔建議,每日多食用五穀雜糧,並搭配5至7份青菜及2至3份水果,就能提高膳食纖維攝取量,也能獲取足夠的益生質,維護好腸道,才能與益生菌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
-
2021-08-13 養生.聰明飲食
夏季吃西瓜解暑!你適合吃嗎? 專家曝「食用禁忌&最佳食用時間」
夏季炎熱吃上西瓜超解暑!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游明謙醫師表示,西瓜是很好的水果,富含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但是要注意腸胃系統不佳、糖尿病人、慢性腎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過敏疾病的族群,記得食用的量不宜過多,最多一個手掌為限,也因為西瓜屬性較寒,從冰箱取出後應先退冰才不會傷及脾胃,建議飯後食用,有助於維生素吸收。 西瓜清涼解暑 天然白虎湯清熱解暑游明謙表示,西瓜含水量高達93%,具有糖分甜度,並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包括茄紅素、β胡蘿蔔素、維生素A、C等維生素,飯後攝取有助於吸收。中醫觀點來看,西瓜屬性甘寒,又有天然白虎湯之稱,能夠用來清暑熱、發燒、感冒、喉嚨痛腫及消炎的功用。 容易腹瀉體質 西瓜不宜過量攝取西瓜屬性甘寒,中醫角度來看,若是體質較寒涼、腸胃不佳、容易咳嗽、腹瀉體質、大便不成形或軟稀感、腸胃敏感不宜吃太多西瓜。游明謙解說,西瓜偏寒常有拉肚子症狀,不過拉肚子原因多,包括脂溶性維生素太多無法吸收、自律神經系統改變腸胃敏感、食物過敏等原因都可能引起拉肚子,但並非所有人都不能吃,需注意攝取的份量、症狀和疾病的穩定性。 糖尿病人把握份量 血糖起伏不飆升游明謙舉例,糖尿病的人攝取西瓜份量不宜過量,比如每100公克西瓜,熱量約35大卡,熱量不算高,但是飯後吃一大盤西瓜,等於100、200大卡,相當吃一碗飯。飯後吃一大盤西瓜,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佳,若是糖尿病者,最多以一個手掌為限,建議優先選用纖維水果,避免血糖上升迅速。 腎臟病需限水者 攝取份量避免喘西瓜含水量高達93%,一口接著一口相當解渴,若必須要限水的病人要特別注意。游明謙提醒,洗腎病人、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病、心臟衰竭的人,小心水分的攝取量,很可能吃完西瓜後會變得更喘,或者是腎臟水份排不出去,所以要注意食用的份量。 氣喘或呼吸道疾病 瓜果類要少吃游明謙補充,氣喘的小孩吃瓜類容易咳嗽,以醫師多年臨床經驗來看,每五位就有一位對西瓜過敏。西瓜很可能是過敏體質的過敏原。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是罹患呼吸系統疾病、氣喘、過敏體質的人,吃完西瓜出現咳嗽問題,應少量攝取為宜。西瓜怎麼健康吃? 飯後吃、退冰吃、少量吃至於西瓜該怎麼吃?游明謙建議,西瓜是很好的水果,飲食符合中庸之道,適量少量即可。但西瓜的脂溶性維生素因為需有油脂才能吸收,不像水溶性維生素能隨時吸收,所以建議飯後吃為佳。天氣炎熱把西瓜放冰箱保存以免細菌滋生,但西瓜屬性寒涼加上冷藏後,直接吃下容易導致腸胃更加敏感,建議退冰後再吃。若有身體上的不舒服,即時調整食用用量。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西瓜消暑!紅肉or黃肉哪個好? 營養師解析「兩者差異」:男性補充精胺酸要吃這色 ·水果愈甜熱量愈高? 營養師公布「夏季水果TOP15熱量排行」...西瓜竟墊底
-
2021-08-13 新聞.健康知識+
脫水10跡象!尿液出現這種顏色代表你已經脫水了
夏日氣候酷熱難耐,在外頭活動的大家,是否偶爾覺得頭昏、疲憊想睡,或是尿量變少?如果您發現上述現象,您可能已經「脫水」了。水分是維持人體運作的重要成分,一旦脫水,可能造成認知能力下降、影響性生活表現,甚至引發熱痙攣、昏厥…等併發症,需要儘速接受醫療處置。觀察尿液顏色、排尿頻率 及早發現脫水徵兆不論是在外工作還是活動,體內水份因為流汗而大量流失,如果忘記補水,就有可能脫水。尤其老人、小孩、慢性病患,都是脫水的高危險群,應特別注意。事實上,尿液的顏色是判斷脫水與否最簡單、實用的方式,小便後別急著沖水,先往馬桶內看一眼,就可以知道自己需不需要補充水分。在一篇《健康線上(Health Line)》的文章中,將尿液顏色由淺到深,分為5個漸層,各代表不同的缺水程度:若尿液呈現透明,代表水分過多,應暫停喝水;呈接近檸檬汁的淺黃色,是最佳狀態,體內水份含量適中;尿液顏色接近啤酒的黃色時,仍屬正常;若出現琥珀色,則已屬輕微脫水,建議開始多喝點水;尿液呈褐色或深橘色時,代表已經脫水,應補充大量水份及電解質。不過尿液的顏色也可能因為食用特定食物如:蘆薈…等,或腎臟病、肝病所致,未必僅是脫水所致。而除了尿液顏色以外,脫水的跡象還包括:頭暈、頭痛、疲倦、口渴、皮膚乾燥、排尿次數下降、淚液減少…等,較嚴重的脫水患者,還可能出現低血壓、心跳過快、呼吸急促…等症狀。脫水在醫學上屬於急症,若有上述不適應儘速補水或就醫。除了補水,還要補電解質 善用糖、鹽在家就能做針對脫水患者,補充水分是首要的重點,除了同時有嘔吐、腹瀉症狀的患者,需到醫療院所接受靜脈注射外,一般民眾以多喝水的方式補水即可。專家建議,除了喝白開水之外,可以選擇低含糖量的運動飲料或電解水。手邊沒有電解水的患者,在家也可以1/2茶匙鹽、6茶匙糖,搭配1公升開水的比例,自行製作。補水時,也需切記避免碳酸飲料、酒精、過甜的飲料及含咖啡因的飲料,這些類型的飲料會使脫水情形惡化。對於脫水等熱傷害症狀,預防絕對勝於治療,平日適時補水、避免於太陽直射下從事強度過高的活動,是避免脫水的好方法。一般成人的每日水分建議攝取量,是女性約9杯,男性則是13杯,每杯為8盎司(236毫升),也就是說,平均每日飲水量約為2000毫升,依照居住環境、個人的健康情況,以及活動量多寡,需再行增減。此外,一位成年人每日的正常排尿頻率,則落在每日9-14次之間。不論是氣候、運動…等任何原因導致的脫水,都會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除了出現脫水徵兆時,儘速補水或就醫,平日也做好補水措施,並適量補充電解質,是炎炎夏日的最佳自保之道。脫水10跡象1.尿液呈現琥珀色、褐色或深橘色2.排尿次數下降3.頭痛、頭暈4.疲倦5.口渴6.皮膚乾燥7.淚液減少8.低血壓9.心跳過快10呼吸急促脫水怎麼辦1.大量補充水分,白開水、低含糖量的運動飲料或電解水。2.避免於太陽直射下從事強度過高的活動。3.有嘔吐、腹瀉症狀的患者,需到醫療院所接受靜脈注射。參考資料:.https://www.healthline.com/health/dehydration#prevention.https://www.webmd.com/a-to-z-guides/dehydration-adults
-
2021-08-11 養生.抗老養生
汗流太多易增心臟負擔!醫授「夏季6個養心術」:愛賴床、愛生氣要當心
夏天氣溫高、環境易悶熱,人體新陳代謝快、加速了血液循環,也使得心臟的做工量增加。中醫科醫師黃中瑀指出,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汗為心液,過度流汗就 容易傷心、增加心的負荷;心又主神明,掌管著對外界的反應。也就是說,在夏天又悶又熱的環境裡,人容易疲勞、倦怠、頭暈等,再加上心的工作量增加,心又主神明,所以,人就容易暈眩不清、反應不靈敏。因此,到了夏日,養生的重點在於心,以免混沌不清:方法1、睡眠要充足夏天容易煩熱、煩躁、影響睡眠品質而睡眠不足、神智不清爽,且睡眠不足容易使中氣不足、通體不暢,而容易生病。因為心主神明,所以先要睡眠充足,讓身體得到適當的休息,才不會頭昏腦脹,而能神清氣爽、頭好壯壯。中醫認為,夏天最好晚睡(但晚上11點前必須上床睡覺)早起(早上5、6點就起床)。在古時候夏天很熱時,太早睡覺容易因悶熱無法入眠,晚點上床氣溫涼些,反而有助睡眠品質的提升。現在大家有了冷氣,不必擔心悶熱睡不著的問題,但仍需注意冷氣不要吹太多、溫度調節在 25~28℃就好,以免毛孔閉合、身體難以散熱,或甚至打亂了體溫調節中樞。夏天原本身體就容易呈現微微排汗的狀態,使新陳代謝增加,來加速排除身體產生的廢物,而不堆積在體內,因此冷氣開太強,反而使體內產 生的廢物難以排除。方法2、勿睡過多,早起運動雖然說睡眠充足對養心很重要,但也不建議因 為夏日炎炎正好眠,就睡太多。早起多運動,可以使身體新陳代謝變好,晚上更容易入眠,而提高睡眠品質;且早上起床後做些輕鬆的運動、散步等,可提高身體免疫、防禦外侵的能力,使氣血流暢,如此一來,整天的工作就會比較有精神、思緒也會比較清明。現代人很容易有「冷氣病」,中醫辯證論治,近年來常常在夏天開冬藥治療疾病。 因為很多人從酷熱的大太陽下進入強冷的冷氣房,立刻著涼中暑生病,所以,必須使用冬天用的大熱藥來排出體熱;冷氣病成了現代人的文明病,因此在夏天一定要適度的運動、讓體熱排出,身體才會健康。方法3、養心之外,也要顧脾胃隨著季節愈來愈熱,尤其到了梅雨、颱風季節,就得注意暑濕問題,暑易傷氣傷陰、濕易傷脾。夏天的食物很容易腐壞,因此在飲食上要注意新鮮衛生、食物煮熟少生食。此外,因為天夏天人體體溫比較高、腸溫也高,容易引起腸胃痙攣、腹痛、腹瀉等問題,所以,飲食以清淡為宜,不要過度增加腸胃的負擔。方法4、補充水分,加速病菌代謝夏日養心最擔心心氣不足,過度流汗容易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引起心悸、血壓降低等而「傷心」,所以,水分的補充一定要足夠;且因為夏天容易潮濕、流汗、泌尿道感染等,體內的廢物產生也相對的比較多,充足的水分補充不但可幫助排除體內的病菌,也可加速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此外,若有輕微的中暑現象,可以運動飲料加熱水飲用,不但能發汗、補充電解質,又可退暑。方法5、補充蔬果,冰冷少食因為夏天的人體新陳代謝很快,必須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來幫助體內細胞的修復;而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的攝取,以蔬果的來源最好,對人體的幫助最大,當季的時令水果是最好吃又最有營養的,台灣夏天的當令水果很多,但有些較屬於冰冷的瓜果少吃,例如西瓜寒涼,所以最好不要晚上吃,因為晚上腸胃也要休息,寒涼的食物容易引起腸胃痙攣,導致腹痛發生;而腸胃較弱的人,鳳梨最好少吃一點。此外,夏天很多人都很喜歡吃冰,一吃冰就覺得消暑又涼快,但是冰淇淋、剉冰等冰品冷飲,易寒食傷胃,對腸胃系統的保養很不好,所以能少吃就盡量少吃。方法6、夏日養生,使志無怒因為夏天體內新陳代謝快、容易火氣大,所以,做事情要保持身心愉快、心情平和、情緒保持平靜、不要動輒煩惱或動怒,否則「逆之則傷心」,不論是功能上的心,或心理、思慮等,都可能受傷;若夏天未能好好照顧身體,到秋天就容易秋燥,容易有燥熱疾病產生。延伸閱讀: ·為什麼夏天也會出現心臟病? 專科醫師解析背後原因 ·夏天吃對蔬果對心臟好! 專家認證「護心飲食3大重點」:今天吃了嗎? 
-
2021-08-0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完疫苗變大食怪?醫曝5種「很少人知道卻很常見」副作用
新冠肺炎疫苗開打,不少人打完疫苗出現副作用,其中以酸痛、疲倦、發燒最多,小兒科醫師徐嘉賢另外提出5種較少人知道卻又蠻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腹瀉、皮膚搔癢、注射處腫塊,其他較少見的副作用還有食欲增加、手部麻痺、帶狀皰疹、頭暈、耳鳴,有網友坦言「打完疫苗變大食怪2天」。小兒科醫師徐嘉賢6日在臉書上發文說明「容易被忽略、但常見的新冠疫苗副作用」,他表示,「最近陸續遇到打完新冠疫苗有一些小副作用的民眾,其中以酸痛、疲倦、發燒為大宗」。另外還有一些比較少人知道,卻又蠻常見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腹瀉,這三類副作用比例不少,而且是大部分當天或隔天就會出現。如果本身腸胃道比較不好的民眾,還會持續一、兩周。還有皮膚搔癢,部分民眾施打部位紅腫和搔癢,這個比較少見,冰敷會稍微緩解。有少數比較明顯的,需要局部藥膏才會緩解下來。另一種比較奇特的副作用為「注射處腫塊」,有些民眾一個禮拜之後就自己消失,有些民眾則兩、三個禮拜都還沒變小,但是大部分這些問題都會隨著時間而減緩。其他比較少見的副作用包括食欲增加、手部麻痺、帶狀皰疹、頭暈、耳鳴……等等。不過徐嘉賢表示,千萬不要被這些小小的副作用嚇到,就不敢打疫苗了。跟得到新冠肺炎來相比較之下,這些都算是相對輕微的事情。徐嘉賢表示,「任何副作用的發生,都一定很不舒服,我自己本身打了之後,手痛了三天,感覺像被車子撞到,也失眠了好幾個晚上,又發燒,但是打疫苗所得到的好處,遠比壞處大,所以欣然接受,不能因噎廢食」。其他網友也紛紛留言「打完莫德納一個星期多,注射的地方,有一點點感到搔癢」、「打完AZ第12天M因為我本身治療乾燥症,藥物副作用也會有些腹痛,所以我以為是藥物副作用。但最近這幾天腹瀉愈來愈明顯…昨天還突然頭暈眼睛看東西突然炫光」。還有人留言「打完變大食怪整整兩天」、「打完AZ隔天開始全身肌肉輪流抽筋...像被電到」、「打完之後還竊喜不痠不痛不發燒,隔天開始類似蕁麻疹症狀快一週,又癢又睡不好,吃某些食物還更加重」。
-
2021-08-09 新聞.健康知識+
食物過敏常見誤解/驗血可找出過敏食物?半數以上出現偽陽性
因為飲食引起的過敏反應,常見如皮膚搔癢、紅腫、起麻疹或嘔吐、腹瀉、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甚至導致死亡。世衛組織估計,世界人口有20%患有過敏性疾病。民眾對食物過敏常有許多的誤解,舉例來說:1.驗血是檢驗食物過敏的最好方法?事實上這種方法有50%到64%假陽性。2.食物過敏僅僅是在兒童期而已?其實因體質和食物而有不同,根據一項對4萬4000個食物過敏者所做的研究,發現一半的人並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減輕過敏反應。一般來說,兒童對牛奶、雞蛋、大豆和小麥的過敏反應可能隨年齡而減輕;但對花生、堅果、魚和貝類的過敏反應往往是終生的。3.為了避免食物過敏,孩子出生後就應該避免接觸常常引起過敏的食物?事實上美國的小兒科、過敏科,和免疫學會都建議,在孩子斷奶時吃一些日後可能引發過敏的食物,可以激活腸道免疫系統,觸發健康反應,減低敏感性。
-
2021-08-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提醒父親節在外聚餐做好防疫 侯友宜:要避免飛沫傳染
新北市新增4例確診個案,分別為永和2例、蘆洲1、板橋1例,市長侯友宜表示,這周是開放內用第一個周末,剛好又是父親節,「口罩拿掉、病毒就到」,要避免飛沫傳染。衛生局公布確診者足跡,案號15875在7月31日下午3點至5點去過中和區中山路二段的大潤發中和店,民眾如曾出入相關場所,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侯友宜說明,今天新增確診個案1例,居家隔離採檢確診3例,3例居家隔離採檢確診分別為永和、板橋個案都是兒子傳染給媽媽,為家戶感染,蘆洲個案是台北市某櫃姐的同事,居家期間採檢確診,為職場感染;新增的永和個案是台北市某公會員工,因職場有確診者足跡被匡列,居家隔離期間再次採檢確診,屬職場感染。明天是父親節,侯友宜表示,今天是開放餐飲內用的第一個周末,今天到碧潭京站確認內用有無落實防疫,餐廳不但採實聯制、隔板、用梅花座隔離,桌距1.5公尺,容留人數達到原有人數的3/1,沒有共食、都是個人套餐、也不提供分菜,明顯處都有標示「離開餐桌都會戴上口罩、不提供唱歌設備使用」,業者都符合標準。侯友宜也提醒,要小心翼翼防疫,「口罩拿掉、病毒就到」,用口號不斷提醒,吃飯一人一套餐、盡量少交談,要有隔板,避免飛沫傳染,度過平安健康的父親節。新北市的社區篩檢站昨天篩檢2502人,快篩陽性1人,PCR陰性,陽性率0.04,總篩檢量246000人,快篩陽性數1261人,陽性率0.5,侯友宜說,快篩站還在監測掌控新北市的疫情,隱形傳播鏈又有下來的趨勢,新北市的篩檢站只會轉型不會裁撤,持續監控新北的疫情。侯友宜表示,盧碧轉為熱帶性低氣壓,會帶來豪大雨,新北市已經強化三級,熱帶性低氣壓從東北角離去,仍要注意豪大雨帶來的傷害。另外,衛生局公布確診者足跡,案號15875在7月31日下午3點至5點去過中和區中山路二段的大潤發中和店,衛生局呼籲,民眾如曾出入相關場所,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燒、上呼吸道、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症狀,儘速到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就醫,不得搭乘大眾運輸,就醫時主動告知接觸史、旅遊史、職業暴露、周遭其他人是否有類似症狀等。
-
2021-08-07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防疫在家食物沒保存好常感染沙門氏菌 醫師呼籲注意
防疫宅在家,食物沒保存好,很容易感染沙門氏桿菌菌;奇美醫學中心近來病患增多,鄭姓女子因嚴重上吐下瀉、高燒不退送急診,抽血發現其白血球、發炎指數都偏高,糞便和血液培養都驗出沙門氏菌;醫師一問才知她吃了放2天沒冰的肉粽,經抗生素治療點滴補充,一星期才出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表示,民眾常因吃到受汙染食物感染沙門氏菌,尤其天氣較炎熱時,會有噁心、嘔吐、腹痛、嚴重腹瀉、38~40℃高燒不退等急性腸胃炎症狀,尤其糞便中常夾雜黏液和血絲,造成恐慌。還好沙門氏菌不耐熱,低溫60度經過20分鐘或100度5分鐘就可以殺死。王宿鴻說,生雞蛋、奶製品、肉製品等易遭汙染,務必完全煮熟,牛奶和奶製品需滅菌;調理時生食和熟食分開,吃不完的食物一定要用保鮮膜包裹放冰箱,再吃前也要加熱煮熟。他說,症狀較輕微者,以支持性療法補充電解質水分即可,但需注意腸胃發炎時要少吃甜食,建議吃白稀飯、白飯、白麵條、白土司等易消化食物,若症狀持續、高燒不退、連喝水都很不舒服的時候,就應就醫避免嚴重併發症。沙門氏菌感染一般症狀持續 2到3天後會痊癒,但有5%的人會成為帶菌者。可經人、貓、狗、蟑螂、老鼠等途徑汙染食物。生存溫度在4到48℃間,在35到37℃間繁殖最快。王宿鴻表示,台灣炎熱最近又一直下雨潮濕,沙門氏菌又最喜歡生活在這種環境,食物放在室溫太久,風險會大大增加,民眾一定要多注意保存。
-
2021-08-07 養生.抗老養生
立秋之後如何健康吃?營養科專家教你3道有藥膳功效的美味食譜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今年的立秋在8月7日。身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季即將來臨。立秋時節暑氣仍難消,但天氣總的趨勢是逐漸轉涼。飲食上建議多食粥品,少吃蔥、薑、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及油炸食品。從立秋開始,空氣逐漸變得乾燥,宜多吃滋陰潤燥、祛除濕熱、健脾胃的食物,忌食生冷。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營養科主任提供3道美味食譜,讓你在立秋時節也能吃的健康又養生。【黃豆小米粥】材料:小米、黃豆、白糖做法:1.小米、黃豆洗淨。2.鍋子放置火上,先倒適量清水用大火煮至沸騰。3.將黃豆倒入鍋中,用大火煮沸。4.再下小米,用小火慢煮。5.米煮熟後,用白糖調味即可。藥膳功效:黃豆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化解人體暑濕之氣。小米性微溫,味甘、咸,有健脾益胃、溫補五臟的功效。黃豆富含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鉀、膳食纖維、植物甾醇、大豆異黃酮等營養物質;小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及維生素B1,其中維生素B1含量居所有糧食之首,兩者合用成為一道營養豐富的主食。【白灼秋葵】材料:秋葵、大蒜、生抽、糖、精鹽和植物油做法:1.秋葵洗淨根部切除,蒜瓣製成蒜蓉備用。2.熱鍋燒水,水沸後倒入秋葵,汆燙1分鐘後撈出瀝乾。3.把生抽(淡醬油)、糖、精鹽、油放入碗中調勻。4.干鍋燒熱,下入調好的醬料和蒜蓉一起翻炒。5.出鍋後淋在秋葵表面即可。藥膳功效:秋葵口感爽滑,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稱,富含膳食纖維、多醣、咖啡因等物質,具有促排便、降血糖、降脂、抗疲勞的功效,是營養價值較高的蔬菜。秋葵好處多,但其性味偏寒,胃腸虛寒、常腹瀉者不可多食。秋葵烹飪方便,可炒食、煮食、涼拌、做湯,唯一要提醒的是,製作秋葵如需焯水,不要把秋葵先切片,這樣會損失很多營養成分,最好把秋葵洗淨後整棵焯水,撈出後再切片。【蓮藕排骨湯】材料:排骨、蓮藕、大蔥、生薑、料酒、鹽、胡椒粉、鮮香菜做法:1.豬肋排洗淨,剁成小段;蓮藕洗淨,切成滾刀塊。2.將排骨段放入沸水中汆燙,反覆撇幾次直到沒有血沫冒出,撈出瀝乾。3.將排骨段放入湯鍋,加蔥段、薑片和料酒,注入3/4鍋的溫水,蓋上鍋蓋,大火燒開,煮15分鐘。4.打開鍋蓋,放入藕塊,大火煮開後調成小火,保持微沸狀態燉煮,燉1小時。5.燉好的蓮藕排骨湯中調入鹽、胡椒粉,準備食用前放鮮香菜調味。藥膳功效:蓮藕味甘、性寒,有清熱、生津、涼血、散瘀、補脾、開胃、止瀉功效;配以具有補腎生津、解熱毒功效的豬肉,使得此道菜餚滋陰潤燥、清熱消痰、補血養顏功效明顯,尤其適宜立秋時節食用。從營養學角度看,此菜葷素搭配,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1、鐵及膳食纖維。要注意的是,豬小排脂肪含量較高,肥胖、高血脂者適量攝食。(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1-08-04 該看哪科.泌尿腎臟
炎夏出汗多…泌尿科醫師提醒多喝水 減少尿路結石機率
炎夏時尿路結石發生機率升高,一旦發生會突然感到劇烈腰痛,痛到讓人臉色發白、冷汗直冒、坐立難安。衛福部基隆醫院泌尿科主任許汶蒼提醒民眾,夏天多喝水,少憋尿,調整飲食,多運動。如果察覺結石可就醫,現代體外震波碎石機器設計精密,可有效協助解除病症。許汶蒼表示,腎臟製造尿液後,經由輸尿管到膀胱,再經尿道排出體外,尿路結石就是在泌尿道內產生的結晶物質。引起尿路結石的主因包括尿液減少,夏季如果出汗多、喝水少,或是常腹瀉機率會提高。此外個人體質因素或經常尿滯留,長期大量飲用乳類,吃過多的肉類、動物內臟、海鮮也是危險因子。許汶蒼說,尿路結石的症狀也括腰部鈍痛或腎部絞痛,可能反射到男性睪丸,女性膀胱。有人會胃腸不適導致腹脹、下痢、反胃、嘔吐,或是出現尿急、排尿不順、發燒或發冷,嚴重者出現血尿。基隆醫院新成立泌尿科整合醫療中心,對面就是體外震波碎石中心。民眾求診經醫師評估可能是結石問題,可立即安排尿液檢查及超音波、放射診斷科檢查。必要時電腦斷層、靜脈注射泌尿道顯影檢查,診斷結石位置,當天安排震波擊碎石頭成細小沙粒。患者接受體外震波碎石術後應多喝開水,每天維持2000C.C以上,以利碎石排出。碎石經過輸尿管排出體外時,部分病人會產生腎絞痛或輕微血尿,可用藥物及大量飲水來控制。若有嚴重腎絞痛、高燒、嚴重血尿等異常現象,則要立即就醫。
-
2021-08-04 該看哪科.傳統醫學
防疫茶當水喝小心反傷身 中醫師解密「正確喝法」
自全台防疫升3級警戒以來,部分診所陸續改為線上看診,因應民眾想提升免疫力的需求,不少中藥行、中醫診所也紛紛推出防疫茶包,但有民眾天天看著新聞報導,越看越焦慮,於是每天將中藥材製成的防疫茶包當水喝,不料連日豔陽高照,竟覺得越喝越怕冷,中醫師鄭愛蓮呼籲,防疫茶雖然有提升免疫力的作用,但飲用不當仍會產生負面效果,若察覺身體出現異狀應立即停止飲用。防疫茶提升免疫力 腸胃較無力易腹瀉1名年約50歲的中年男子,平時工作常跑外務,身體強健,無特殊疾病,近幾個月來因為受到新冠疫情相關新聞的影響,便每天將中藥材配製而成的防疫茶當水喝,想要藉此預防罹患COVID-19,不過防疫茶的配方通常以清熱、解毒的藥材為主,其中包含金銀花、板藍根等,其藥性較寒,如果是腸胃功能不佳或體質較虛寒的人,最好經醫師診斷評估後再使用。鄭愛蓮表示,依據中醫理論,鼻子和皮膚是肺的系統,就像人體的城牆,若防護系統完善、城牆足夠密合且堅固,病毒就不容易入侵人體,防疫茶的作用是使身體的城牆和防衛系統牢固,使外邪不易入侵。不過如果體內的臟腑本就虛弱,則必須先調理臟腑,使其正常運作,例如腸胃較無力的人,喝了防疫茶可能會容易腹瀉,需搭配醫師開立的處方調節腸胃系統,同時強化腸胃和免疫系統功能。注意適量飲用 早睡讓病毒沒有可趁之機至於平時該如何正確飲用防疫茶呢?鄭愛蓮說明,可將防疫茶包加入1000.c.至2,000c.c.的水煮開,每天喝1個馬克杯的容量,約400c.c.至500c.c.左右,若沒喝完可先冷藏,隔天再加熱喝,防疫茶包的配方主要是抵禦外邪入侵、提升免疫力、補肺氣、調和營衛,只要注意適量飲用,健康的小孩和成人都可以喝,若有其他疾病或腸胃功能不佳者,建議先詢問中醫師的意見,再另行調理。值得注意的是,想提升身體的防疫能力,不能只靠防疫茶,鄭愛蓮提醒,平時在家還是必須關掉冷氣,多運動至流汗的程度,透過排汗將體內毒物排出,也可挑選戶外人較少的時候,在住家附近曬太陽,改善手腳冰冷、少吃生冷的食物,像是生菜沙拉、涼拌菜,連去冰飲料也須避免,更重要的是注意避免熬夜,晚間11點起是人體內臟代謝廢物、休息的時段,應盡量早睡,讓病毒沒有可趁之機。(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服用「清冠1號」能預防新冠肺炎? 中醫師解答 ·新冠肺炎疫情發燒!害怕染疫?焦慮爆表!營養師強推解憂食材
-
2021-08-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已完整接種新冠疫苗還會傳播Delta變異株嗎?一次看懂Delta最新資訊
你知道,我們「身邊有共同的敵人叫Delta」嗎?你們了解這位敵人至今橫行90幾個國家,你住的地方,你身邊的人,搞不好就是帶著這個Delta橫行也不自知啊!什麼是Delta變種病毒所有病毒都會隨時間變種,而COVID-19病毒已經歷了數千次變種。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始COVID-19病毒就一直在發生變異,從一個人類宿主跳到另一個人類宿主,這些突變導致了比原始COVID-19更具有一些新特徵,例如更大的傳播力。Delta變種病毒以前被稱為B.1.617.2,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傳播性最強的變種,比最初的毒株和在英國首次發現的Alpha變種更易傳播。Delta變種病毒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具傳染性的病毒。例如在6月19日,Delta變種病毒在美國佔比例僅為30%,而至7月17日,在美國的新COVID-19病例超過80%已是Delta變種病毒引起。Delta變種病毒的傳染力?1.和原始COVID-19病毒比較根據統計發現,自COVID 19 爆發的原始病毒來比較,1個確診者,原本只可以傳染2.6人,變種之後:美國變種病毒=1傳3英國變種病毒=1傳5印度變種病毒=1傳8(Delta病毒)2.和常見的病毒比較美國CDC表示,這種變種病毒株比普通感冒、流感、Ebola、天花和水痘,更具有傳染性。3.和COVID-19變種病毒比較Delta病毒株傳播能力高,比起最初在英國首次發現的Alpha病毒株更易傳播。Delta比起Alpha變種病毒,傳染力高出40至60%。相對於一年前,現在Delta變異株也比原來COVID-19病毒的傳染性要強2.5倍以上。Delta病毒,傳染力為什麼會更強了?1.複製能力更高?一個Delta病毒感染者,其呼吸道內病毒載量是原始COVID-19病毒株的1260倍,也就Delta病毒變得更具有快速的複製能力,也只有維持高複製能力(+1000以上複製能力),才能夠使Delta病毒適合在宿主內快速傳播。2.病毒量,更濃了80.65%的Delta病毒,其病毒量都是維持在>6x105 copies/mL,高濃縮的量。反之,只有19.05%的原始病毒,會維持如此高濃縮的量而已。3.傳播期,更提早 研究指出,早期原始毒株在人體內可被檢測出來的時間為7天,而Delta毒株高複製、高濃縮量,使其僅需3.7天就能被測出,更提早傳播出去。Delta變種病毒特別之處是,短時間內可以大量繁殖,令病人可以將病毒傳播出去。這時間病人可能自己也並不知道已感染病毒,幾日後才發病時才去看醫生,但等到檢測結果發現時就太遲了。4.氨基酸點,突變成功了Delta病毒變異株內的氨基酸,和原來的COVID-19病毒的氨基酸突變到有點不同了,使Delta病毒更加容易跟人體細胞的ACE2接受器結合,人更容易感染,傳播力因此更大。同時也可以,逃避身體內的免疫系統功能辨識。因此接種疫苗後,體內抗體有時候會更難認清Delta病毒變異株,從而降低了疫苗保護力。感染Delta病毒,會有什麼症狀?英國Zoe Covid Symptom研究發現,自5月起感染肺炎的患者,最多出現頭痛、其次是喉嚨痛、流鼻涕及發燒。「咳嗽也變成少見,甚至嗅覺喪失幾乎已消失了。」早前COVID-19病毒確診患者會出現發燒、頭痛、嗅覺味覺消失和腹瀉。所以,Delta病毒症狀更像一般感冒,有些患者連發燒都沒有,只有輕微的喉嚨痛、頭痛、流鼻涕等病徵。甚至有專家指出,很多Delta病毒患者僅是「重感冒症狀」為主,這得小心以免耽誤治療及增加傳播他人機會。Delta變種病毒,有高住院率?Delta病毒確實會導致致病率和住院率會上升。那是因為Delta病毒已經變種到一旦進入身體之後,理應想繁殖下一代,不會即時害死宿主。蘇格蘭最近的研究發現,感染Delta變種病毒的人,其住院率可能性大約是感染Alpha變種病毒的兩倍以上。Delta病毒,死亡率更高?從感染後28天數據來看,原始COVID-19病毒毒株的死亡率為1.9%;而到目前為止,其Delta變異毒株的死亡率為0.3%。到目前為止從死亡率來看,Delta變種病毒會死人,但並非更加致命,也非死亡率更高。但是「小心高住院率,仍然會消耗醫療資源的」。疫苗對Delta變種病毒是否有效?蘇格蘭發表在權威醫學雜誌《刺絡針》(Lancet) 上的統計數字,在第2劑COVID-19疫苗接種至少兩週後,輝瑞BNT疫苗對Alpha變異的保護率是92%,對Delta的保護率則下降到79%。而牛津阿斯利康AZ疫苗對Alpha的保護率則從73%,下降到對Delta保護率的60%。疫苗保護率雖然有降低,但並沒有降低太多,尤其對於重症的保護力還是有九成以上。不要以為現在的疫苗,對抗變種病毒效力不好,至少「不會輕易讓你變成重症和死亡」!你知道在美國Delta毒株感染,在這其中得到感染的新病例,有近97%的重症患者,其實都是未接種過任何疫苗的人。也許你有聽說,以色列衛生部最新報告顯示,受Delta變種病毒影響,輝瑞(PFE-US)與BioNTech(BNTX-US)的新冠疫苗效力降至39%。這不是完全沒有保障了嗎?其實這些都是小族群的研究。該份報告由於尚未公開參與實驗的人數,且針對已接種與未接種的人群進行的測試方法不同,因此統計數據可能存在偏差。儘管對變種病毒有效率降低,統計數據也同時顯示保護力下降中,輝瑞疫苗預防重症的效力估計為91%,預防住院的效力估計為88%。又根據7月21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面對變種病毒,疫苗保護力可能會少一些。我們原本的疫苗從來沒有說是100%有效的,到目前為止它們似乎對所有已知的變種都仍然有效。即使有Alpha、Delta、Gamma、Kappa、Lambda等,但「疫苗仍然沒有完全失去作用」,至少有打疫苗,你可以活著健康安心一點。已接種疫苗的人,還會傳播Delta病毒嗎?新的研究顯示,已接種過疫苗的人在感染了Delta變種之後,其鼻腔和喉嚨裡都攜帶了大量病毒。那些所謂的「突破性感染」影響的人,即便沒有症狀,也可能與未接種疫苗者一樣具有傳染性。這意味在高傳播的地區,接種過疫苗的人仍可能需要戴上口罩,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身邊每個人。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6月23日的研究報告發現:1.如果打了AZ疫苗或BNT 疫苗後,就可以減少40至50%的家庭傳播。(Overall, the likelihood of household transmission was approximately 40 to 50% lower in households of index patients )2.如果自己是確診者,也因有AZ疫苗或BNT疫苗後,症狀也比較輕微,也較少傳播給家人(those who had been vaccinated were likely to be less severely symptomatic、and might have been less infectious than those who were unvaccinated.)(原文:Effect of Vaccination on Household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England)可見得打疫苗,不管是面對變種或不變種的病毒,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沒有注射疫苗,怎樣減低變種病毒感染風險?對於那些沒有資格或無法獲得疫苗接種的人來說,「戴口罩」仍然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防疫。出門要注意個人衞生、保持「社交安全距離」。要「勤洗手」,不要隨意觸碰眼、鼻和口。這是最基本的防疫措施。希望一般民眾能看懂,我們不要擔心Delta變種病毒,我只擔心:1.你沒有完整接種疫苗。2.你沒有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社安距離。3.而一直怪疫苗不好,忘了「自己個人防疫行為不好,才是各種變異病毒🦠最易侵機而侵入的弱點」。※本文由黃軒醫師博士 Dr Hean Ooi MD MM PhD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