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5 科別.呼吸胸腔
搜尋
肺炎鏈球菌
共找到
171
筆 文章
-
-
2020-12-04 科別.感染科
「老人隱形殺手」肺炎 這些人是高危險群
肺炎有「老人隱形殺手」之稱,因老人家免疫力較年輕人差,秋冬容易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打噴嚏、發燒,嚴重時甚至引發肺炎。若未妥善治療,會導致活動力變差,必需臥床,甚至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死亡。萬芳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蘇迎士說,一位年約90的長者身體還不錯,因冬天天氣變化引起小感冒,雖逐漸好轉,後來卻突然咳嗽發燒,送到急診,經過治療,病情仍持續惡化,插管救治一段時間才逐漸康復。不過,長者肺炎就算痊癒,有時仍可能留下後遺症,造成不可逆傷害。包括臥床一、兩周,插管限制病人活動,會造成重症後肌無力、肺部功能受損,體力大不如從前,除需他人照顧,還要長期心肺功能復健。哪些長者可能是肺炎高危險群?蘇迎士說,若有三高、肥胖、缺少運動、肌肉無力,或常常出入人多的公共場所,一旦遭病毒感染,就容易發病導致肺炎。肺炎預防之道,平時需飲食均衡、增強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機率,他建議,應定期接種疫苗,如肺炎鏈球菌、流感疫苗,包括家人及周遭的照顧者,也要注射,形成群體免疫。此外,蘇迎士說,老年人家養成運動習慣也很重要,如有氧運動、散步、登山、體操及舞蹈等,都保持體力最好的方法;無氧運動的重訓,如啞鈴、彈力帶,深蹲及伏地挺身等,則可以增加心肌力,一旦感染引起肺炎,可以加速身體復原,避免後遺症發生。
-
2020-11-16 科別.兒科
醫師:幼兒小感冒 也可接種流感疫苗
109年公費流感疫苗開打作業中,衛福部疾管署呼籲幼兒盡快接種,但很多爸媽卻苦惱,孩子在托嬰中心交互傳染,反覆感冒,若要沒感冒才能接種,不知等到何時。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請家長別緊張,小感冒其實也可以接種流感疫苗。黃瑽寧說,若孩子感冒,但沒有發燒或嚴重疾病,經醫師評估,多數可以接種,因為流感疫苗是去活性病毒疫苗,也可以跟活疫苗一起打,水痘、麻疹疫苗也可以接種。但若有熱痙攣病史,不建議同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與流感疫苗,其餘常規疫苗可一起接種。很多家長把孩子關在家裡,擔心染上流感,但黃瑽寧表示,流感病毒在未發病時就有傳染力,家長染病返家,就可能傳染給孩子。黃瑽寧表示,接種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提醒家長不可輕忽流感威脅,應盡速帶家中小寶貝至合約院所或衛生所接種疫苗,並建議先行預約後再前往。
-
2020-11-15 失智.失智專題
失智友善/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 陪你健康 長壽 慢老
臺北市是六都中老年人口占比最高城市,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截至109年9月,全臺65歲以上人口已占15.86%,而臺北市達18.8%,預計於2021年提早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讓每位長輩生活在健康、快樂、安全有尊嚴的環境,與整個城市慢慢「憶」起變老,是高齡友善宜居城市能帶給市民最大的福祉。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世傑表示,如何讓長者「健康長壽」、「活躍老化」、「在地老化」,達到「安居樂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的社會穩定狀態,是臺北市一直以來的高齡者政策構想與規畫方向。什麼是高齡友善城市?世界衛生組織(WHO)為因應高齡社會快速來臨,2007年提出高齡友善城市指南八大面向,包含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大眾運輸、住宅、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融入、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社區及健康服務,分別提出行動方案與執行建議,提供長者更貼心、有感的健康、安全與友善服務。而臺北市透過「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平臺,結合市府策略地圖的「精進健康安全」主題,整合各局處將資源導入八大面向,例如2011年起依循國家政策臺北市12行政區全面推動「高齡友善城市」,2016年成立健康城市跨局處推動平臺,結合各局處資源,加速高齡友善城市的腳步。高齡友善城市八大面向與臺北市亮點方案1.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深入民眾生活的巷弄改善,優先考量行人安全,透過標線型人行道劃設改善行人通行環境、禁停紅黃標線調整規範停車。2.大眾運輸持續補貼公車業者汰換低地板公車,提供年長者、身障者、孕婦、幼童及民眾更安全、舒適的無障礙運輸環境。3.住宅辦理居家安全簡易修繕費用實施計畫,協助長者家庭進行居家安全評估、修繕。4.社會參與開辦「長青樂活遊臺北」,提升長者生活品質、豐富生活樂趣。5.敬老與社會融入開辦「長青學苑」、輔導在各行政區國中、國小設置「樂齡學堂」,推動健康促進,增進長者身體健康及知性涵養;另外,運動中心公益時段與免費公益課程,提升高齡民眾運動頻率,養成規律運動習慣。6.工作與志願服務辦理原住民長者志工提供文化傳講服務,安排前往國小、幼兒園、福利機構進行文化傳承、原住民樂舞及技藝教學等課程,建立自我價值。7.通訊與資訊資訊結合教育,運用「數位希望號」行動式教學車實地走入社區,客製化課程,幫助長者可運用電腦科技,處理日常生活問題。8.社區及健康服務結合社區資源推動促進身體活動、認知╱情緒支持、均衡飲食、口腔衛生及慢性病預防等課程介入,營造高齡友善支持環境;另提供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服務,提升長者免疫力;針對失智症長者依確診疾病程度提供多元化的活動課程,以維持其日常生活模式。黃世傑局長指出,為迎接超高齡社會,衛生局以預防及延緩失能為主軸,整合相關局處資源成立資源合作平臺,透過「跨領域資源整合」、「師資培訓與社區人員增能」、「教材教具共享運用」及「資源轉介」四大面向,讓有限資源運用最大化,全方位部署臺北市高齡健康政策,打造健康長壽城市,落實聯合國在地老化與健康老化目標。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關心您 廣告
-
2020-11-14 科別.兒科
孩子反覆感冒想打疫苗好辛苦 黃瑽寧:小感冒可接種
109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529.9萬劑,疾管署不斷呼籲幼兒盡快接種,但很多爸媽卻苦惱,孩子在托嬰中心,因為小孩多比次交互傳染,反覆感冒,若要沒感冒才能接種,等到天荒地老也沒有這天,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表示,小感冒其實也可以接種。黃瑽寧說,若孩子感冒沒有發燒或是嚴重疾病,經醫師評估,多數是可以接種,且因為流感疫苗是去活性病毒疫苗,也可以跟活疫苗一起打,水痘、麻疹都可以接種,只有有熱痙攣病史族群,建議肺炎鏈球菌疫苗與流感疫苗不要一起打,其餘都可以常規一起打。過去流感季期間,很多家長會把孩子關在家裡,但黃瑽寧表示,流感病毒還沒發病,就具有傳染力,家長染病工作返家,就可能傳染給孩子,且接觸都是阿公阿嬤也是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接種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今年度我國使用的各廠牌公費流感疫苗,在品質上有保障,請家長放心。同時提醒家長不可輕忽流感威脅,應儘速帶家中小寶貝至合約院所或衛生所接種疫苗,並建議先行預約後再前往。
-
2020-11-11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爭取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林明溱鬆口放寬到70歲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台都預防性接種疫苗,不只流感疫苗外,南投縣政總質詢時,有議員建議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應從現行的75歲以上公費接種限制,要求南投縣政府在財政預算許可下,年齡應下修到65歲,但縣長林明溱本於照顧老人健康,初步同意下調到70歲以上,估算全縣超過5萬人。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目前全縣流感疫苗16萬7000劑分14批全數到貨來看,全縣接種率已達84.8%,總供有11萬6000多人有了第一層的保護,而肺炎鏈球菌疫苗多建議在流感季節時,與流感疫苗分開不同部位同時接種,更能有效地預防肺炎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過去均由中央衛福部針對全國75歲以上長者,給予公費提供 23 價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民進黨籍議員今天總質詢時指出,國內成年慢性病患者因社區性肺炎住院的比例,較一般人高,罹患肺炎時,如未及時就醫接受治療,持續惡化將導致死亡,尤其肺炎已是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在多位議員的爭取下,縣長林明溱指示衛生局進行估算,縣內70歲以上未滿74歲人口超過5萬人,若全數採購肺炎鏈球菌疫苗將花費2000餘萬元,對縣府有一定的負擔,而且全球的疫苗荒,想買還不一定買的到。
-
2020-11-10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10歲男童染肺炎鏈球菌兩度心跳停止命危 疾管署這麼說
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在臉書描述一名10歲男童因感染肺炎鏈球菌,在基層診所治療三天不見起色,到兒科急診後病情急轉直下,甚至兩度心跳停止而命危,引發社會大眾關切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IPD)。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2015年起,出生滿兩個月到未滿五歲之兒童都可公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其後發生率和死亡率都大幅下降,今年又因全民落實防疫措施,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都顯著低於往年。肺炎鏈球菌疫苗已是台灣幼兒的常規接種項目,疾病管制署也全年提供全國75歲以上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之長者,接種一劑公費疫苗。羅一鈞指出,去年及前年第一周到第四十四周則分別累計有360例及389例確診IPD,各有74例死亡,今年同期則計是193例確診IPD,其中13例死亡,明顯較低,這是與新冠肺炎的防疫措施有關。另外,2015年全面接種以來,IPD發生率也從每十萬人6.96人降到3.71人,死亡率則從每十萬人0.41人下降到0人。疾管署指出,肺炎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的鏈球菌,細菌表面的莢膜多醣與致病力有關,到目前為止一共發現了90種血清型。這種病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並可透過飛沫傳播。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可侵入呼吸道或血液中而引發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嚴重病症,統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疾病感染症(IPD),肺炎鏈球菌也是幼兒中耳炎、鼻竇炎最常見的病原。5歲以下幼童及65歲以上老人為IPD的兩大高罹病率族群,其他不論年齡均亦列為高危險群的包括脾臟功能缺損或脾臟切除、先天或後天免疫功能不全、人工耳植入者、慢性病、酒癮或菸癮者等、接受免疫抑制劑或放射治療的惡性腫瘤者或器官移植者。
-
2020-11-10 科別.感染科
流感疫苗打氣銳減八成 疾管署提醒:幼兒得流感易重症
自從國內外傳來多起疑似流感疫苗不良反應的通報事件,國內自費、公費流感疫苗原本熱烈的施打狀況都受到衝擊,疾病管制署統計昨天全國只打1000劑,幼兒接種率仍不如去年同期。小兒專科醫師陳映庄提醒,最近基層診所打疫苗人潮銳減八成,學齡前嬰幼兒為流感重症高危險群,身體原本和平共存的細菌可能演變為續發感染,提醒家長勿輕忽。陳映庄表示,今年流感疫苗開打之後,不論公費自費都比往年熱烈,但自從南韓傳出多起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國內施打人潮就銳減了八成,原本早早預約要打疫苗的民眾,最後很多都爽約。在門診也常遇到家長或民眾會詢問疫苗廠牌,只要聽到是賽諾菲就搖頭,但其實該廠牌在不良反應通報案件的佔比並不高。陳映庄表示,為了化解不良反應消息的陰霾,醫師耗費加倍時間進行衛教,詳細說明打疫苗之後的不良反應,例如施打部位的局部疼痛、打完針一兩天內發燒、不舒服、出現類似感冒症狀,目前台灣都沒有因疫苗引起嚴重不良反應的例子。陳映庄提醒,學齡前嬰幼兒為流感重症高危險群,研究統計一到五成會併發中耳炎,併發重症以肺炎為主,還有腦膜炎、橫貫性脊髓炎、多發性神經炎等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機會,都比成年人更高。趁得到流感時抵抗力下降,平常在與人和平共處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也可能演變成續發性的感染,導致重症和死亡。疾管署統計,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504.8萬劑,其中醫事人員接種率71%最高,其次為學生族群55.7%、65歲以上長者或機構對象47.9%,都高於去年同期;唯6個月到小學前的幼兒41.8%,仍比去年同期接種率低。疾病管制署呼籲,六個月以上到學齡前幼兒儘速接種流感疫苗,及早獲得保護力、避免發生流感重症。
-
2020-11-07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鏈球菌是什麼?對健康威脅有哪些? 醫:這4種高危險群宜及早接種疫苗,降低感染風險!
冬天是病菌好發的季節,政府單位也呼籲民眾可評估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提升身體保護力。但肺炎鏈球菌是什麼?對健康又有什麼威脅?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具有致病性的細菌,若不慎感染可能造成發高燒、氣喘、咳嗽、胸頭痛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菌血症、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後果。因此,呼籲民眾可主動請醫師評估是否需補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染病風險。 肺炎鏈球菌是一種會造成人類染病的細菌,雖然全年都有病例發生,但以冬季至隔年春天是疾病好發的高峰期。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指出,肺炎鏈球菌的主要的傳染途徑有二,其一為人與人直接接觸到帶菌者的口鼻分泌物,其二為吸入含有此病菌之飛沫,但通常需長時間或密切切處才可能受到感染;雖然一般人均可能受到感染,但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力低落者、慢性病患等更容易受到感染。目前所知肺炎鏈球菌可分成92種以上的血清型,其中大約30中血清型會造成人類感染,其中10多種血清型則可能造成較嚴重的侵襲性感染,其中又以血清型4、6B、9V、14、18G、19A、19F及23等類型最常引起嬰幼兒侵襲性感染。台灣自2000年推動新生兒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目前已將肺炎鏈球菌疫苗 (PCV13) 列入新生兒常規接種項目之一,同時年滿75歲以上(部分縣市下修為65歲以上)符合資格的長者亦可公費接種一劑PPV23;因此提醒民眾可在病毒活躍季來臨前及早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提升身體保護力。吳書毅醫師補充,肺炎鏈球菌會依照感染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症狀,常見的病症包括發高燒、咳嗽、氣喘、胸頭痛、頸部僵硬、嘔吐、意識不清等,若是較嚴重的侵襲性感染患者通常會合併出現肺炎、菌血症、敗血症及腦膜炎等嚴重病症;若兒童不慎染病可能會出現痙攣、癲癇、智力及聽力受損等嚴重後果,因此依時程接種疫苗有其必要性,提醒家長應留意疫苗接種時間,以保護孩童的健康。 肺炎鏈球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29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研究發現:施打肺炎疫苗 老年癌症病人減少死亡率
大林慈濟醫院放腫科醫師邱文彥研究發現,肺炎鏈球菌疫苗能減少老年癌症患者肺炎住院機會,減少死亡率,獲歐美醫療期刊引用;他建議老年癌症病人施打肺炎疫苗增加保護力。大林慈濟醫院今天發布新聞指出,肺炎在老年癌症病人中很常見,也常是住院原因;放射腫瘤科醫師邱文彥研究發現,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對不同老年癌症病人都具保護效果。邱文彥進行肺癌、大直腸癌、攝護腺癌等老年癌症病人做研究,施打疫苗能減少他們肺炎住院機會兩到三成,並顯著減少病人死亡率,且越嚴重的癌症,疫苗保護效果越顯著。邱文彥整篇研究獲得美國國家癌症治療指引(NCCNguideline)存活篇(Survivorship)討論引用,建議施打。肺癌病人的效果研究,則獲得歐洲醫學腫瘤學會期刊「腫瘤學年鑑」(Annals of Oncology)中的德國腫瘤學會感染指引文章引用,並歸為強烈建議等級。攝護腺癌的研究,最近則刊登在美國癌症協會的官方期刊「癌症期刊」(Cancer)。邱文彥指出,台灣自2007年起便已開始75歲以上全面免費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政策,但即使免費,目前台灣老年病人和老年癌症病人的施打率都不到2成,癌症病人低施打率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對癌症病人保護效果的臨床證據。邱文彥表示,希望他的癌症與肺炎鏈球菌疫苗的研究成果,在全球公衛議題獲得重視,突顯台灣也能幫忙(Taiwan can help)口號,並鼓勵老年癌症病人接受免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邱文彥建議,老年癌症病人癌症治療期間若要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請詢問主治醫師,如果治療中間間隔、追蹤階段、賀爾蒙治療中、長期存活者,都建議施打,以減少住院率和致死率。
-
2020-10-11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除了流感疫苗 專家提醒:成人也要接種的9種疫苗!
公費流感疫苗10/5開打,今(2020)年民眾因為COVID-19疫情防疫意識提升,預期接種狀況更為踴躍,為節省等候排隊的時間,鼓勵民眾於10月5日開打後,可先向合約院所預約;若院所僅提供現場掛號,請民眾可先電話詢問合約院所疫苗剩餘情形後再前往,合約院所名單可透過疾病管制署流感防治一網通、疾管家或1922防疫專線查詢。也請醫療院所預先安排預約接種及現場掛號動線,做好人潮分流,避免排隊動線混亂,並讓預約者優先接種疫苗。衛生福利部指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與去年相同,包括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國小至高中(職)學生、50歲以上成人、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安養、養護、長期照顧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醫事及衛生等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及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動物園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等,除學生於校園集中接種外,其餘公費對象可於10月5日開打後,攜帶健保卡及相關證明文件(如: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等)前往合約院所接種。衛生福利部進一步表示,今年提供的公費四價流感疫苗共有3家廠牌,其中2家為雞胚胎蛋培養,1家為細胞培養,均經食品藥物管理署檢驗合格,品質安全有保障。民眾於接種前應由醫師進行評估,已知對疫苗成份過敏者或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反應者,不予接種;發燒或有急性中重疾病者,請待病情穩定再接種。為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民眾前往醫療院所或接種站接種時,應佩戴口罩、適度保持安全距離及落實手部衛生等措施;接種流感疫苗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休息觀察至少30分鐘,待無不適再離開,另可能會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等,一般會在發生後1至2天恢復,若有持續發燒、意識或行為改變、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異常狀況,應儘速就醫並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管署。因為擔心感染流感再加上新冠肺炎會讓自己和家人置身危險內,本來只有家有年長者或幼兒的成人才會主動自費打的流感疫苗,今年則是疫苗還未開打,很多診所就已經被預約一空。除了流感疫苗以外,還有什麼疫苗是成人應該接種的嗎?很多人都以為我們小時候所有傳染病的疫苗全都打完了,但其實疫苗有它的時效性,有些有二十年,有些則只有十年,流感因為病毒變異性很強,所以一年要打一劑針對當年預測會流行的幾種病毒株的疫苗。也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除了萬眾齊待的新冠肺炎疫苗以外,很多過去大家忽略的疫苗重新受到重視,以下我們來為大家介紹還有哪些疫苗,是成人應該要趕快去打的。流感會引起全身症狀,第一個必打疫苗因為感染流感,會引起從呼吸道,到全身痠痛等全身性影響,加上從過去的經驗得知,感染流感再併發肺炎雙球菌會讓病情更嚴重,因此在目前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到開打仍遙遙無期的情況下,所有醫師都建議先預防流感,避免兩種病毒夾擊而引發重症,因此現在世界各國都在搶流感疫苗。所以在新冠肺炎疫情捲土重來前,大家絕對不要錯過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上呼吸道感染後,很容易併發肺炎,這不只好發在兒童,根據疾管署統計,每年的嚴重性可能致命的「侵襲性肺炎」,約有六到七成是發生在五十歲以上,若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感染肺炎鏈球菌,死亡率超過25%,若併發腦膜炎或敗血症,死亡率更超過30%以上。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提醒,雖然目前國內針對75歲上以有公費23價肺炎疫苗,但是它是以23種肺炎雙球菌血清的「莢膜多醣體」當抗原,這種抗原只能留在血液,無法預防血外感染,研究顯示多醣體疫苗無法引起免疫記憶,保護期只有2到4年,兩年內的保護效果不到一半,即使連續接種也無法提高抗體反應,而且容易引起敏感反應。因此目前多鼓勵接種13價肺炎結合型疫苗,可以將肺炎鏈球菌莢膜多醣體跟載體蛋白質接合在一起,改進T淋巴細胞依賴型反應,吸引B細胞產生免疫記憶高的IgG。50歲以上、合併糖尿病、心臟病及癌症等肺炎鏈球菌感染高危險群,最好接種13價肺炎疫苗。帶狀疱疹疫苗新冠肺炎疫情之後,大家注意到個人免疫問題,帶狀疱疹被認為和流感和肺炎併列為「秋冬三大流行病」。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提醒,秋冬季因為天冷、壓力大,是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好發的季節,尤其五十歲以上、六、七十歲的長者特別好發,約有二、三成的人一生中至少會得到一次帶狀疱疹,而更要注意的是,年紀愈大的帶狀疱疹症狀較嚴重,而且更容易留下神經痛後遺症。神經痛後遺症不只一般的止痛藥無效,患者甚至得服用到抗癲癇藥物止痛,止痛效果還有限,因此目前建議五十歲以上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五十歲到五十九歲施打的預防發病的效果高達七成,六十歲以上則是五成。施打疫苗者即使發病,水泡發疹數大幅減少,疱疹後神經痛的預防效果高達近七成,特別是年齡愈大者的預防效果愈好。水痘疫苗日前成功嶺爆發役男群聚感染水痘,由於成人感染水痘後容易併發嚴重病情,多數發病者發病後都住院療養。黃玉成提醒,成年人才感染水痘,包括皮膚易併發細菌感染、指數上升、併發水痘性肺炎、易引發血小板低下的出血性水痘,死亡率是兒童患者的數十倍。台灣是2004年才全面施打水痘疫苗,所以17歲以上沒接種過疫苗,如果這些人過去未得過水痘,由於水痘傳染力高達九成,未來若不小心接觸水痘病患,或是帶狀疱疹病人(帶狀疱疹為水痘病毒引起),很容易併發嚴重的水痘病情。因此建議沒得過水痘又沒打過疫苗的成人,建議要接種水痘疫苗。成人最好要補接種的疫苗1.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由於非自然感染,而是由疫苗產生的抗體,有效抗力過了十年效價減半、二十年幾乎失效,因此目前對於許多幼時曾接種過的疫苗,疾病管制署建議成人某些疫苗應該補接種疫苗,增強抗病效力。其中麻疹是近年來各國好發的傳染病,尤其包括歐洲和日本等許多國家的麻疹接種率低,抗體不足者接觸到麻疹病人發病率幾乎百分之百,病毒傳染力超強以外,成人感染後併發中耳炎、肺炎與腦炎的機率高,因此建議若需出國到麻疹疫區前宜補接種疫苗,19歲以後到65歲間建議宜補打2劑。2.破傷風、白喉、百日咳相關疫苗建議每10年接種一劑。3.日本腦炎疫苗日本腦炎易併發後遺症,因此建議在十九到六十四歲成人宜接種一劑,六十五歲以上再補接種一到二劑。4.B肝疫苗、A肝疫苗雖然台灣自民國87年起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但是三十四歲以上成人仍有部份民眾無B型肝炎抗體,為預防B型肝炎,建議沒有抗體的成人宜接種3劑疫苗。另外部份新生兒接種過疫苗的民眾,年過二十歲就驗不出抗體,針對這些族群,建議宜再補接種疫苗增強抗體。現在的國人多無A型肝炎抗體,倘若要出國到A肝疫區,或是國內有小型群聚感染時,建議接種二劑A肝疫苗。5.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十九到四十五歲三劑108年國內在女性十二到十五歲有公費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政策,可預防子宮頸癌等多項癌症,一般建議女性十九到四十五歲的女性可以自費接種。
-
2020-10-09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搶手 帶動肺炎鏈球菌也接種熱烈
公費流感疫苗十月五日開打至今,因受新冠肺炎影響,接種踴躍,同步帶動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熱烈。有診所表示,近期進的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已全打完,已向衛生局反映;也有診所醫師表示,除自費流感疫苗預約人數破歷年紀錄外,自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最近民眾詢問度也變高、接種人數變多,甚至有一家人一同自費接種的情形。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開業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他十月五日共進了兩百支公費流感疫苗,當日就打了近七十支,現只剩廿支,預計明天就會全數打完,隨後要再去衛生局領,但未必有貨。他說,因新冠肺炎讓民眾強化了預防觀念,讓公費流感疫苗搶手,不少診所連自費都超搶手。他自己的診所往年九月才開放自費預約,但今年不斷有民眾詢問,只好提早七月即開放預約;他進貨約七百支,往年民眾預約量僅半數,今年則是幾乎已預約光,民眾也已陸續來施打。林應然也提到,流感最怕的是併發肺炎,肺炎鏈球菌是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主要病原菌之一。他進的是自費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往年詢問度不高,今年因疫情帶動民眾施打意願;上門詢問民眾變多,有民眾更是「左流右肺」,一次接種兩種疫苗,更有一家三代五口都來施打。位於台北車站附近的和眾診所則表示,公費流感疫苗幾乎打光,近期進的卅支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民眾詢問度高,已全打完,已向衛生局反映、等待通知領貨中。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表示,民眾若搶不到流感疫苗,建議可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尤其慢性疾病患者、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群,應優先考慮,可降低雙重感染對肺部的傷害,無論流感或新冠病毒,都可能引發肺炎而威脅生命。
-
2020-10-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流感季開打流感疫苗 台大:可減少2成新冠肺炎風險
流感疫苗本周一起開打,社會大眾皆期待流感疫苗也能有助新冠防疫。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的研究團隊,今於防疫說明會進行專題報告,分析前半年已經歷流感與新冠肺炎夾擊的南半球經驗,並綜合北半球相關研究,結果顯示流感疫苗打的多,新冠疫情嚴重度較低,且施打時機很重要,在流感季或發生新冠症狀後接受流感疫苗,減少新冠肺炎風險效果最大,效益可達20%到27%。公衛學者張維容表示,根據巴西9萬2264人的研究發現,這群人流感疫苗接種率為31.1%,相較於沒有接種者,30歲以上接種流感疫苗者新冠肺炎死亡率都較低,將近兩成(18%)的新冠肺炎死亡率下降與流感疫苗接種有關。巴西研究者也將流感疫苗接種時間分三類,第一類為流感季之前就打的,第二類為流感季接種,第三類為流感季期間發生新冠肺炎症狀才接種。結果發現,第二類與第三類的接種時間,對於新冠肺炎風險的降低效益較大,流感季接種者風險減少20%,流感季期間出現新冠肺炎接種者風險減少了27%。義大利的研究結果也和巴西不謀而合。公衛學者任小萱指出,義大利分析22個省份3到6月流感疫苗接種率與新冠肺炎臨床指標的相關性,結果發現,這22省份接種率介於37-62%,調整五類干擾因子之後,證實流感疫苗接種率與新冠肺炎各類臨床指標呈現負相關,包括抗體盛行率、住院率、加護病房住院率、新冠肺炎死亡佔比,顯示接種率較低的地區也是疫情較嚴重的區域。除了流感之外,研究團隊也提醒需注意新冠肺炎與其他病毒、細菌的共同感染,對於年長及多重慢性病者,可能構成致命威脅。公衛學者古玫生指出,有共同感染的人新冠病毒排毒時間顯著較長,康復情形也比較不好。如果使用抗病毒藥物兩個禮拜後,可以顯著改善肺部感染,不過28天後治癒或死亡的比例並沒有明顯的不同,新冠肺炎嚴重度也沒有明顯不同。公衛學者王威淳指出,根據廣東首第二總醫院49例疑似案例的痰液樣本比對,發現七成患者有共同感染,共有13種細菌病原體,包括肺炎鏈球菌、綠膿桿菌等,其中以嗜血桿菌最常見的。另外,江蘇省醫院257名確診患者則發現11種細菌,肺炎鏈球菌、克雷白氏細菌、嗜血桿菌是前三名,而且在發病第一到第四天內,共同感染率最高,重症者的共同感染比率也最高。急診醫師許辰陽表示,美國及土耳其的個案報告顯示,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的病人,容易發生共同感染而快速併發重症,因此施打呼吸道疫苗是很重要的,例如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病毒感染為細菌感染打開大門,導致病情加劇,惡化病程,」許辰陽提醒,流感季節在加護病房及住院個案的增加,會導致次發性感染風險提高,這是許多感染症共同的特性。這關係到臨床醫師是否要早期投藥,例如認為個案有較高細菌感染風險,而提早給預防性的抗生素投藥。
-
2020-10-05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防禦力要升級 胸腔病院建議流感肺炎疫苗同時打
天氣轉涼醫界預期流感及肺炎疫情將升溫,今年多了新冠肺炎威脅,如何提早準備且有完善防禦力成為重要課題。衛福部胸腔病今天呼籲高風險族群同時接種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可降低肺炎感染死亡風險。兩種不同疫苗可同時、不同部位接種。今年流感疫苗符合公費施打族群今天同步開打,胸腔病院提供服務。院長黃紹宗表示,細菌性肺炎為流感病毒引起重症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細胞免疫相關研究也證實,流感病毒感染後所造成的免疫失衡,會讓呼吸道細菌有機可乘,進而引起繼發性的細菌感染。黃紹宗說,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若感染流感,會造成醫師診斷困難,建議民眾應盡早施打疫苗,讓醫師能更快診斷。藥劑科藥師黃俞甄指出,今年政府提供的三種四價公費流感疫苗都不含硫柳汞成分及佐劑,也請民眾安心。黃紹宗提醒,發燒或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再接種。接種疫苗後應觀察至少30分鐘以上,待無不適後再離開醫院或診所。少數人可能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反應,一般2天內恢復。接種後應注意有無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意識或行為改變等異常狀況,如有不適,應盡速就醫。衛福部疾管署建議,18歲以上未滿65歲高危險群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者,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疫苗(PCV13),間隔至少8周接種23價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PPV23),間隔至少5年再接種第2劑。65歲以上長者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者,可接種1劑PPV23或PCV13,或先接種1劑 PCV13,間隔1年以上再接種1劑 PPV23。65歲後接種過1劑或以上PPV23者,間隔1年以上可再接種1劑PCV13。
-
2020-10-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避免和新冠肺炎分不清 李秉穎籲打流感疫苗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今天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初期感染症狀不易分辨,基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和流感防疫及重症致死率考量,呼籲大家都應打流感疫苗。新北市政府今天舉辦公費流感疫苗開打記者會,找來新手爸媽的香蕉哥哥及草莓姐姐主持,會中安排市長侯友宜施打疫苗,侯友宜以過來人身分為施打疫苗的幼兒園小朋友們加油打氣,李秉穎也應邀出席。李秉穎致詞表示,今年不管是公費或非公費對象,大家都要加強來打流感疫苗,因為,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和流感的症狀在初期時不易分辨,都會發燒咳嗽,不做檢驗是不知道感染什麼病毒。他表示,新冠病毒的疫苗迄今仍不知何時才能做出來,台灣目前的染疫死亡人數是7人;但從去年到現在因流感死亡人數就達112人,致死率比新冠病毒高出16倍,但大家都怕新冠病毒卻不怕流感病毒。他表示,流感重症患者有95%是沒有接受流感疫苗注射,大家應該都去打流感疫苗,除保護自己生命安全,也可減少防疫的負擔。侯友宜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新北市特別自編預算加碼購買了2萬2000劑,使得公費流感疫苗數達91萬劑,從今天開始施打,希望符合公費施打資格的民眾前往670家指定的醫療院所來施打疫苗。他表示,市府也針對65歲以上的長者,特別再購買了6萬劑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供免費施打,在疫情肆虐的時可以保護長者的健康,尤其流感跟新冠病毒症狀分不清楚,希望長者藉此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
2020-10-03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流感、肺炎防護力 新竹縣東元醫院推雙疫苗施打
天氣轉涼逐漸進入流感發生季節,公費流感疫苗將在5日開始施打,尤其更有專家呼籲民眾一定要接種,避免流感症狀與新冠肺炎症狀混淆導致診斷誤判,東元醫院則推出施打流感疫苗者,不論公費自費,加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者,一律免加收掛號費及診察費的活動,希望提升民眾施打疫苗意願。東元綜合醫院感染科主任林玉春表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預估施打情況將會相當踴躍,主要是因爲為新冠肺炎與流感症狀類似,常常難以區分,造成臨床上判斷的困難,因此病患常需要被隔離篩檢;此外,研究也發現,施打流感疫苗不但減少流感威脅,也降低已罹患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與死亡率。林玉春提醒,接種流感疫苗,不僅可保護自己,更可保護周遭親朋好友,特別是比較不會傳染給免疫力低下的家人,增加重症的風險,即使自己施打後還是不幸得到流感,通常感染後的症狀會比較輕,復原速度也會快些。他同時說明,肺炎鏈球菌是流感及新冠肺炎併發重症的主要病原菌,研究發現45歲以上的新冠肺炎確診者,有6成也合併感染肺炎鏈球菌,而肺炎鏈球菌也是導致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呼籲同時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鏈球菌疫苗。東元綜合醫院表示,自10月5日起,醫院開始「左流右肺,護肺防武肺」疫苗接種活動,凡施打流感疫苗者,不論公費自費,加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者,一律免加收掛號費及診察費,名額有限。
-
2020-09-18 科別.呼吸胸腔
肺阻塞初期像感冒!「一分鐘358」登階測試可初篩
花蓮一名60歲陳先生有抽菸習慣,前陣子以為感冒咳嗽,卻連坐著呼吸都非常喘,緊急就醫後發現是肺阻塞,戒菸並按時服藥才恢復健康。門諾醫院胸腔科主治醫師許智凱表示,肺阻塞初期就像感冒,容易忽略,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約1.5層樓),而且會喘,就有可能是肺阻塞,應該盡快就醫檢查。國際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肺阻塞盛行率約占成年人10%。引發主因為呼吸道長期受髒空氣刺激,其中,「菸害」是罹患肺阻塞最大危險因子。許智凱表示,肺阻塞最常見症狀為「慢性咳嗽、有痰、喘不停」,有時還會伴隨胸悶、活動時特別容易呼吸喘促等症狀,若有長期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或曾暴露危險因子的病史時,可能是肺阻塞,應盡快就醫治療。想要知道有無罹患肺阻塞,醫師說,可透過簡易的「一分鐘358」登階測試初步篩檢,如在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約1.5層樓)就開始喘,且有吸菸病史或喘咳痰症狀,就屬高風險族群;若登階30至50階(約2.5層樓),屬中重度風險族群,要多加留意,身體若不適應及早就醫;若能登50階(約3層樓)以上者,代表肺功能尚可。醫師表示,想要改善肺阻塞,最重要的就是戒菸,並且適度運動,定期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都可以改善生活品質,必要時使用吸入型的氣管擴張劑,改善肺功能與呼吸喘促等症狀,減少肺阻塞的傷害。
-
2020-09-17 科別.呼吸胸腔
癮君子易罹肺阻塞 1分鐘檢測是否高風險
花蓮一名60歲陳先生有抽菸習慣,前陣子以為感冒咳嗽,只是坐著呼吸卻非常喘,緊急就醫後發現是肺阻塞,決心戒煙並按時服藥才恢復健康。門諾醫院胸腔科醫師許智凱表示,肺阻塞初期就像是感冒,容易忽略,提醒只要1分鐘內登階未達1.5層樓就會喘,就有可能是肺阻塞,應盡快就醫檢查。國際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肺阻塞的盛行率約佔成年人的10%,衛生福利部公布台灣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0大死因,肺阻塞排名第7。引發的原因主要是呼吸道長期受到髒空氣刺激,其中「菸害」是罹患肺阻塞最大的危險因子。許智凱醫師表示,肺阻塞最常見的症狀為「慢性咳嗽、有痰、喘不停」,有時還會伴隨胸悶、活動時特別容易呼吸喘促等症狀,提醒若有長期的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或曾有暴露在危險因子的病史時,可能是肺阻塞,應盡快就醫治療。想要知道有無罹患肺阻塞,醫師說,可透過簡易的「一分鐘358」登階測試進行初步篩檢,如在1分鐘內登階未達30階(約1.5層樓)就開始喘,且有吸菸病史或喘咳痰症狀,就屬高風險族群;若在1分鐘內登階30至50階(約2.5層樓),屬中重度風險族群,要多加留意,身體若不適也應及早就醫;若能登50階(約3層樓)以上者,代表肺功能尚可。醫師表示,想要改善肺阻塞,最重要的就是戒菸,並適度運動、定期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都可以改善生活品質,必要時使用吸入型的氣管擴張劑,改善肺功能與呼吸喘促等症狀,減少因肺阻塞造成的傷害。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2020-09-04 科別.泌尿腎臟
洗腎男肺炎鬼門關走一遭 康復又回醫院找醫師做這件事
今年40多歲的阿勝(化名),雖然長期洗腎,但病情控制良好,活動力佳,也從不認為自己需要打疫苗防肺炎,不料今年初感染肺炎,健康狀況兵敗如山倒,一度命危,經醫療團隊搶救、鬼門關走一遭,阿勝康復後,餘悸猶存,到診所自掏腰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根據腹膜透析腎友協會調查,約6成透析病友未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有2成3的人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有無施打過,僅17%腎友有定期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全台約有9萬名洗腎病患,平均每5名死亡洗腎者就有1人是因感染性疾病,但多數病友卻缺乏積極預防感染的意識。台灣透析患者數逐年攀升,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說明,洗腎患者長期以透析方式濾出血液中代謝的廢物,透析治療後容易食慾不振、營養不良,在免疫力機能低落的情況下,易成為感染重症的高風險族群。根據統計,在美國,更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洗腎患者曾感染肺炎。肺炎對洗腎患者而言是致命殺手,腎臟病防治基金會執行長林裕峯說,過去有研究發現,慢性腎病患者若罹患肺炎,半年後死亡率是無感染肺炎的腎友五倍,五年後死亡率則是無感染肺炎的慢性腎病患者2.1倍。疾管署建議慢性腎病變病友均要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且透析病患在開始接受透析前,也需要做疫苗接種狀態評估,建議流感等疫苗等,但衛福部目前對肺炎鏈球菌疫苗僅公費補助75歲以上長者施打,林裕峯建議,有腎臟相關疾病者,含腎衰竭、腎臟移植者、腎臟疾病自費接種。林裕峯提醒,血液透析腎友每周需三次進醫院血液透析,可主動詢問護理師;再者是腹膜透析病友,每個月回診一次,可主動請醫師進行評估;另外,腎友首次開始接受透析治療前,會進行疫苗接種評估,腎友可把握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三時機。對腎友而言,降低肺炎感染風險方法,除定期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及流感疫苗外,黃尚志表示,腎友需留意提升自身防護,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也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衛生保健及防護措施。
-
2020-08-28 新聞.長期照護
高齡人口直線上升 彰縣設目標1村里1關懷據點
彰化縣竹塘鄉小西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既是社區關懷據點也是C級巷弄長照站,108年7月成立後,每周一和周五的上午開放長者使用,縣長王惠美今天前往關心,同時告訴長者,縣政府超前部署預防流感併發症,今年採購3萬3000劑肺炎鏈球菌疫苗,全國10月5日同步開打流感疫苗,彰化縣從那天起為65歲以上長者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竹塘鄉小西社區周一和周五的服務時間,幹部和志工夥伴合作,打電話問安,提供餐飲及健康促進活動的服務,每次都有60至70名長者前往,有專人帶領社區長輩「動一動」,促進身體健康、延緩老化。王惠美說,小西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育萬到外面奮鬥,事業有成回饋地方,帶動地方關懷據和照顧長輩,目前據點由清祖寺提供活動中心作為社區關懷據點,環境很好,她看到長輩開開心心在一起,共餐後回家,縣府感謝鄉公所、鄉代會、農會和所有的志工互相支援,讓鄉內年輕人無後顧之憂,在外認真拚事業。到今年7月底,彰化縣老年人口達20萬7061人,占全縣16%,縣政府已設置262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朝向一個村里設置一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目標邁進。
-
2020-08-21 醫療.自體免疫
預防發病 避免惡化 名醫魏正宗如何與僵直性脊椎炎和平共存
僵直性脊椎炎病患應積極接種各種公費、自費疫苗,包括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帶狀皰疹疫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本身也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暨過敏免疫風濕科魏正宗教授提醒,接種疫苗是為了減少感染,因為僵直性脊椎炎病患,一但發炎就可能演變為終身的慢性疾病,此外,為避免病情惡化,應戒菸、溫和運動、減少受傷、遵循醫囑服藥。既是僵直性脊椎炎醫師,也是病患的魏正宗說,他在大學期間,半年間持續腰痠背痛,雙側大腿與髖關節痠痛,連機車都無法跨上,直到服兵役的哥哥因僵直性脊椎炎而被驗退,他也前往接受檢查,確認為僵直性脊椎炎,家族親戚都去檢查,將近一半確定有陽性基因。魏正宗在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當實習醫師兩年,恩師正是台灣最早出國學風濕免疫疾病的藍忠亮醫師。他從此遵照醫囑,吃了2年的傳統免疫調節劑和消炎止痛藥。因疾病與免疫系統有關,也調整作息,多吃蔬果及益生菌。病況控制佳就逐步減藥、做柔軟操、游泳,近年還學氣功和太極拳。從22歲發病至今,保養得宜,常以自身經驗與病友分享。魏正宗說,「預防發病」、「避免惡化」是僵直僵直性脊椎炎病患的兩大保養原則。在預防方面,他建議,僵直性脊椎炎病患應該積極接種疫苗,接種疫苗以減少感染,預防發病。公費疫苗別忘了,另外自費疫苗像是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帶狀皰疹疫苗、子宮頸癌疫苗等,都應接種。另外,避免外傷,適當的運動及戒菸也很重要。魏正宗特別強調,健康的生活型態是預防保養的最重要一步。在避免惡化部分,雖然已經發病,但是還是可以透過生活的調整來減少惡化。例如避免身體過度勞動、避免受傷、努力戒菸,因為受傷之後,會誘發嚴重度變高,應該維持和緩的運動習慣,游泳、柔軟體操、氣功、瑜伽都很好,戒菸更是首要的工作。國內僵直性脊椎炎病患盛行率約0.4%,推估全台大約有8萬名病患,依據健保資料庫顯示,接受僵直性脊椎炎治療的病患約為5萬人,也就是說,還有3萬名病患沒有接受治療,可能與沒有找對就醫科別有關。此外,即使接受治療的5萬名病患中,也只有一半規律就醫。魏正宗特別提醒,僵直性脊椎炎的病人都應該找免疫風濕科醫師定期追蹤。魏正宗同理地指出,他明白,僵直性脊椎炎病患身心都很煎熬,疼痛讓生活品質不好,甚至萌生不想結婚生子的念頭,事實上,生活型態的調整就可以大幅改善病情,不要放棄。此外,遵從醫囑規律服藥,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以及免疫調節劑,可以控制發炎情況,效果很好。僵直性脊椎炎病患若是未能積極控制發炎,不僅會出現骨頭沾黏的嚴重後遺症,也可能產生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眼部虹彩炎、皮膚乾癬等共病。魏正宗說,門診中,一名延遲就醫三十多年的男子,不僅骨頭沾黏、皮膚乾癬、疼痛纏身。在就醫用藥之後,便感嘆的說「從來沒有那麼輕鬆過。」魏正宗小檔案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教授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碩士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美國加州大學(UCLA)免疫風濕實驗室研究員英國皇家國立風濕病醫院(RNHRD)研究進修經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任/副院長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醫師 高雄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總醫師嘉義榮民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第二屆理事長專長:(1)僵直性脊椎炎(2)風濕病(3)過敏、免疫疾病(4)痛風(5)中西整合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