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4 科別.兒科
搜尋
肺功能
共找到
657
筆 文章
-
-
2020-04-04 新聞.健康知識+
不焚香燒紙 環保祭祖更健康
焚香、燒金紙是國人掃墓的傳統習俗,不過,衛福部國健署表示,此舉會增加碳排放而汙染大環境,自身也可能吸入有害物質而影響健康,建議民眾祭祖時雙手合十、以花代香,心誠則靈。衛福部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羅素英表示,焚香、燒金紙會產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苯、甲苯、甲醛、多環芳香烴及細懸浮微粒等多種物質,其中苯、甲苯、甲醛、多環芳香烴具致癌性。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空氣品質指引就載明,長期暴露於環保署空氣品質指標「橘色」等級的環境中,肺癌患者的死亡率將提高15%,心肺功能障礙患者的風險尤高。我國知名廟宇行天宮及龍山寺已不焚香、不燒金紙,羅素英援引台灣大學研究指出,2015年研究團隊於龍山寺測得的PM2.5濃度為每立方公尺1360微克,經過寺方2017年減爐、2019年禁燭,研究團隊於2019年測得的PM2.5濃度已降至35微克,周邊空氣品質明顯改善。羅素英建議民眾不焚香、不燒金紙,雙手合十、以花代香即可。如果真的需要,務必選用符合國家標準(CNS)規範的香品、使用防空汙的環保金爐,並減少焚燒量;焚燒時注意良好通風,並可佩戴口罩,以避免大量吸入燃燒煙霧。國健署建議,民眾清明祭祖時,可以採取以下3措施,保護自己與家人健康:• 雙手合十,以花代香,心誠則靈。• 如需焚香燒金紙,務必選用符合國家 標準(CNS)規範的香品,使用防空汙的環保金爐,並減少焚燒量;焚燒時注意良好通風,避免大量吸入燃燒煙霧。• 可配戴口罩,減少暴露。
-
2020-04-03 橘世代.健康橘
為促兒運動!60歲醫師每天健身,一練10年不中斷
耳鼻喉科醫師許慶芳一幀和妻子做雙人瑜伽的照片傳上好友群組後,引起大家驚呼連連,紛紛問:「怎麼那麼強!」事實上,許慶芳10年來健身不中斷,而且小心照顧好腸胃,使得即使已年近60歲,健康檢查表上竟沒有一項是紅字、腰圍也僅有30,連當兵時的腰帶都還打得上。談起這些,許慶芳說,一切得從10年前一個想讓兒子養成運動習慣的想法開始。那時,他帶著兒子上健身房,沒想到受惠最大的是自己。他說,這10年來,他每天中午看完診,簡單吃幾片餅乾就去健身房;即使有時心裡有些想偷懶,都還強迫著自己去,那怕是做些較輕的運動也行。就這樣,一周至少5天,每天下午兩小時,持續了10年。許慶芳說,他多年來有游泳的習慣,有助於心肺功能,但感覺這還不夠。因此,他在健身房裡,加強的是肌力訓練。他看過醫學報告,人的肌肉從30歲以後每年以6%的速度流失,到了65歲流失速度更加快到15%,骨骼裡的鈣質也同步減少。若不加強,肌力一定會愈來愈不足,這也是為什麼人年紀大之後容易跌倒和骨折的原因。他說,身為耳鼻喉科醫師,每天為患者吸鼻,手就得抬起1、2百次,雖然吸鼻管不重,但次數一多,又長期下來,他40幾歲時就經常落枕;自從加強肌力訓練後,就再沒有這個問題。人上了50歲以後,消化能力減弱,經常容易吃了後會胃脹;腸胃機能不好又會影響食慾。吃的少,蛋白質吸收不足,又會造成肌肉流失,這些都有連帶影響。顧腸胃也是許慶芳「顧健康」的重點之一,方法則是每天服用益生菌。他考慮每家公司生產的益生菌菌種不同,以及腸胃需要更多種不同的菌種,他經常更換使用,以維持均衡;並在遇有聚會吃大餐前,都會刻意多吃一次,以維護消化機能。許慶芳說,年過50之後,身體機能不如年輕時,自然會發出警訊,此時再多的財富也比不上健康。他認為步入中年後更應積極追求健康,若感覺太久沒有動,一動就肌肉酸痛也不要放棄,可以從輕微的開始,逐步加強,在保有好的肌力之後,身體上的酸痛自然減少,活得也更健康。【更多好讀延伸↘↘↘】。只要10分鐘 熟齡族在家2招養肌力。一輩子都要戀愛!62歲遇真命天子,浪漫披白紗。幫爸媽預約體力自由 健身教練建議兒女3招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5死3人有糖尿病 分析陸案例:糖友染疫死亡率破8成
我國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已來到329人,其中5人死亡,45人解除隔離;分析我國五名死亡案中,有三例具有糖尿病史,專家提醒,無論是從大陸的確診案例分析,或是回顧過去SARS的死亡案例,糖尿病患染病後死亡率是無病史者的8.11倍,防疫期間趨吉避凶最佳的方式,降低血糖波動,避免因焦慮大吃,穩定血糖、戴口罩、勤洗手為最佳防疫之道。根據中國大陸公布至2月11日總計7萬多名的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分析死亡率,其中以具有心血管病史者,死亡率最高,達一成多,其次為糖尿病患,死亡率為百分之七點三,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表示,若是與一般無病史者相比,糖尿病患一旦確診,死亡率將是一般人的8.11倍。同時回顧文獻,有研究針對135名SARS死亡案例分析,也發現有2成1的死亡患者,具有糖尿病史。黃建寧說,我國目前確診案例的共病情況,指揮中心未對外公布,但從死亡案例中,也可看到五名死亡案例有三例具有糖尿病史,凸顯糖尿病患不但染疫風險高,且死亡率也高。黃建寧說明,高血糖本身就會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已有明確的研究顯示,高血糖會使白血球吞噬能力以及淋巴球產生抗體能力變差,再加上高血糖容易產生血管併發症,將抗體運輸的全身的效率又差,等同對抗病毒的免疫戰力就比常人低上一截,同時也會影響心肺功能。高血糖對於肺部的影響,從不少研究也能發現,2019年出版的台灣糖尿病年鑑中,糖尿病患者罹患一般肺炎的比例就逐年上升,女性糖尿病患從2000年的2.06%,至2014年提升至6.86%、男性從2.84%提升至7.27%;糖尿病因肺炎住院人數女性從2000年的3.45%至2014年已提升至7.44%、男性從5.09%提升至9.54%。黃建寧說,我國因疫情居家檢疫者已達到9萬多人,若以我國糖尿病盛行率10%來看,恐約有9000人為糖尿病患者,他認為防疫期間一定要確保用藥無虞,水分一定要攝取足夠,穩定血糖才能穩固免疫功能。黃建寧說,不少糖尿病患者自知是高風險群,採取「足不出戶」的方式,不運動也不好好使用胰島素,且過度擔憂染疫,取而代之的是在家中大吃,反而糖化血色素飆升,近期門診至少有一成五到二成的患者,原本糖化血色素控制良好,卻在疫情期間飆升。他再次呼籲,糖尿病患者最好的防疫方法就是控制血糖,依照醫囑服藥,另外用藥選擇方面,建議可與醫師討論能穩定控制血糖、不易造成低血糖的藥物,才能達到最佳的糖尿病控制。同時,避免高糖飲食,避免外出,不過即使在家也得維持運動習慣,若是仍有餘力,建議可以施打流感疫苗,防堵一般的流感病毒,降低病毒的雙重感染。
-
2020-03-3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慢性病患得肺炎、流感多重症且致死率高?這點是自保關鍵
文/吳依桑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45期目前全球各國仍處於武漢肺炎(COVID-19)流行期的進行式,雖然台灣當前疫情控制得宜,也逐漸挺過流感高峰期,但依舊不能掉以輕心,尤其是有慢性病史的民眾要特別當心!慢性病患得到武漢肺炎或流感,比起一般人多重症且致死風險更高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為碩表示,就目前已經觀察到的數據顯示,感染武漢肺炎、流感的重症或死亡個案,的確多數是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共病症的患者。抗體產生能力是關鍵主要是因為慢性病患者的免疫力比較差嗎?他解釋,簡單來說,針對武漢肺炎的藥物治療,目前都還在臨床實驗階段,在尚未有明確治療藥物之際,若是感染武肺病毒,就得靠病患本身產生抗體去對抗病毒。因此,病患自身產生抗體能力的好壞,就大致決定了該病患之後會不會變成重症的關鍵。一般而言,年老或是本身有慢性共病症的人,原本就屬於免疫力相對比較不好的族群,也就是身體產生抗體的能力有問題,或是產生抗體的速度太慢,一旦遭受到病毒的侵襲,就容易引發重症。主要的原因在於無法在對的時間,產生足量且強度剛好的抗體來有效對抗病毒。免疫反應過強也不行若以流感為例,在前幾年尚未普遍施打疫苗之前的大流行期間,當時因流感死亡的人,有一部分卻是免疫力都不錯的年輕族群,為什麼會這樣?張為碩解釋,這是因為人體的免疫反應必須要適當才行,簡言之,就是得在適合的時間點產生免疫反應,還要產生適合的強度才行。目前推測年輕族群死亡率反而偏高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過強的免疫反應在中和病毒之餘,連帶的破壞了大量正常的身體組織。由此可見,人體的免疫力並不是越強越好,而是必須在適當的時間點,產生適量的免疫強度。「當身體在刺激免疫反應時,剛開始可能刺激得比較微弱,但是隨著時間過去,免疫反應變大的速度就會急遽增加,形成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 storm);打個比方來說,免疫反應就像滾雪球一樣,初期的雪球既小且慢,但是越滾越大之後,就再也擋不住了。」張為碩接著解釋,雖然類固醇被認為可以抑制過量的免疫反應,但是,使用的時間點非常難抓。在明顯產生細胞激素風暴之後才使用類固醇,基本上是沒有用的。而在疾病初期,類固醇確實可以抑制過度免疫反應,無奈的是,在這個階段是看不出誰的免疫系統會過度反應;甚至讓免疫功能抑制過頭的話,病人反而會死於病毒感染,所以,目前仍然是沒有常規建議使用類固醇。避免被感染就是自保張為碩提醒,本身患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問題,或是有糖尿病史、腎臟病、肝病、癌症等免疫功能障礙的慢性病患者,一旦感染武漢肺炎或流感,病況的確有可能會比一般人更容易引發重症。因為這類慢性病患者的抵抗力本來就比較差,也就是身體產生免疫力的強度不夠,或是刺激免疫力的速度太慢,相對重症的機率就會提高。針對目前正在全球造成大流行的武漢肺炎,患有慢性病的民眾該如何自保?張為碩認為,最重要也最簡單的自保關鍵,其實就是「避免被感染」。畢竟提升身體的抵抗力並非短時間內一蹴可幾,尤其是免疫力較差的糖尿病患、需要常常進出醫療院所的洗腎患者,都會比只需要長期服藥控制的高血壓患者,受到感染的風險相對提高許多。另外,像是癌症病患接受化療對免疫力的傷害也很大,還有有抽菸習慣、慢性肺病者等肺功能較差、呼吸系統較弱的族群,都是感染武漢肺炎後,容易變重症的高危險族群。自我保護防疫5件事「就目前已知的數據來看,武漢肺炎死亡案例年齡層偏高,重症的比率大約是一至兩成,而流感重症比例則是一成以下。因此,非必要還是建議避免前往感染風險較高的醫療院所或地區,並隨時做好自我防疫措施,就是最佳的自保之道。」張為碩表示,有別於武漢肺炎,感染流感容易重症的高危險族群,還包括了65歲以上的長者、學齡前幼童、孕婦、BMI值大於30的肥胖者、有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以及有重大傷病者,這些都是需要特別留意避免得流感的對象。面對仍處於現在進行式的武漢肺炎疫情,張為碩強調,當下最重要的就是在未來面對可能的中大型社區感染時,慢性病患該如何自我保護避免感染。他建議平常就要隨時自我提醒防疫最基本的5件事,才能真正遠離武肺和流感重症可能致死的威脅。1.多洗手,尤其是要接觸臉、口、鼻之前,想一想是不是該洗一下手。2.非必要不出入醫療場所。3.確實參考疾管署公布之「公眾集會指引」,避免參加人數過多的大型集會、不前往人多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以避免群聚感染。4.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除確實帶好口罩外,觸摸眼口鼻前,一定要確定手部乾不乾淨,濕洗手會比酒精消毒或乾洗手來得好,以降低沾染環境中潛藏病毒的機率。5.外食族最好與陌生他人保持兩公尺距離,以降低感染的可能,也就是不要同桌或近距離一起用餐。延伸閱讀: 武漢肺炎全球大流行! 5精神症狀你中了幾項? 疫情期間怕就醫? 因病非就診不可必做5重點
-
2020-03-25 科別.呼吸胸腔
新冠肺炎可能導致肺纖維化 醫師告訴你有這症狀要注意
特發性肺纖維化可能是大家比較陌生的一個病名,但近年來發生率持續增加。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肺部發展出許多疤痕組織而影響氣體交換能力,導致肺部功能逐漸惡化,使患者呼吸困難,預後相當不好,目前醫學界尚未了解肺纖維化的確切病因。特發性肺纖維化的患者中,男性多於女性,年齡介於50到70歲。全世界約有五百萬人患有特發性肺纖維化,近年來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首先我們先來認識正常肺部功能:空氣進入體內經過氣管、支氣管,最終抵達肺泡。肺泡壁很薄,周圍密布微血管。氧氣在此擴散進入血流,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則回到肺部呼出。萬一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肺部變得像菜瓜布一般粗糙,不再有彈性。堅韌的纖維組織阻礙氣體交換,使身體雞以獲得氧氣,也無法排除二氧化碳,肺部失去功能。罹患特發性肺纖維化會怎麼樣?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最常表現呼吸困難,慢性咳嗽,倦怠。 隨著疾病持續進展,會出現發紺,杵狀指,身體逐漸消瘦。若肺部功能持續惡化,心臟功能亦會受到影響。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生原因至今仍無法斷定,但可能和抽菸、空氣汙染、病毒感染、胃食道逆流、基因等原因有關。若有症狀後,該做什麼檢査?假使醫師聽診聽到爆裂音,懐疑患者罹患肺纖維化,會安排電腦斷層檢査肺部的細微變化。若無法由影像確診,則需要進行肺部切片,用手術取出部分肺部組織,放到顯徼鏡下檢查肺部構造。確診肺纖維化後醫師會確定患者肺部功能好不好?!因此會安排肺功能測試及檢査動脈血氧濃度來了解患者的狀況。該如何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目前醫學無法根治特發性肺纖維化,但接受治療能減緩疾病進行並提高生活品質。● 服用藥物:目前有能夠延緩病程的藥物,科學家也繼續努力開發療效更好的藥物。● 補充氧氣:補充氧氣增加血氧濃度能改善患者生活品質及睡眠品質,並減少低血氧帶來的併發症。● 肺部復健:透過運動增強耐受力,學習呼吸技巧讓肺部運作更有效率,也要攝取均衡營養。● 移植肺臟:若各種治療方式已無法幫助患者,手術移植肺臟是最後的選項。除了要按時服用藥物以外,患者還需記得戒菸、多運動、攝取均衡營養,並定期接種疫苗減少肺部感染。提醒各位,假使患者有胸部疼痛不適、呼吸過於困難、發燒、體重下降太多就要趕緊就醫。特發性肺纖維化是容易持續悪化的疾病,唯有認識疾病丶配合治療及持續復健,才能改善生活品質!原文:
-
2020-03-25 科別.心臟血管
劉真手術之憾 醫嘆:重症機率僅1%…
國標女王劉真辭世令人不捨,她因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接受傳統手術,但術後心臟功能恢復不佳,且陸續發生腦部栓塞與出血,最終經救治無效。專家遺憾表示,這項手術已是常規手術,但醫療技術還未進展到零風險,「即便發生嚴重併發症的機率只有1%,落在哪個病人身上,對該名病人而言都是100%」。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黃建龍表示,人體內的四片心臟瓣膜包括主動脈瓣、二尖瓣、肺動脈瓣與三尖瓣,它們能協助控制全身血流方向。瓣膜狹窄的成因可概分為年長型與年輕型,年長型患者可能早在年輕時就因感染造成慢性發炎、破壞瓣膜,以致老後瓣膜打不開,造成瓣膜口狹窄的現象。年輕型患者可能源於先天性瓣膜異常。先天性二瓣化畸形 隨年紀惡化一般人的主動脈瓣有三瓣,少數人可能先天性二瓣化畸形、瓣膜容易打不開。已知自身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應每半年至一年進行心臟超音波檢查;年長者如發現有輕度至中度的主動脈瓣狹窄也應每半年至一年追蹤,重度者則須直接手術治療。黃建龍表示,主動脈瓣狹窄的最有效治療是以外科方式置換主動脈瓣,分為傳統手術及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兩者成功率都超過九成五,造成嚴重併發症,如中風、心肌梗塞與急性心衰竭等機率在1%至3%之間。臨床上依據患者年齡與身體狀況作建議。主動脈瓣狹窄 兩種手術成功率都高傳統手術需要鋸開胸骨置換主動脈瓣,手術傷口大且復原時間較長。TAVI則是經由導管將瓣膜支架置入主動脈瓣部位,將原來病變的瓣膜向外撐開,讓植入的瓣膜取代原有瓣膜而恢復正常運作,侵入性低、術後恢復時間快,「但唯一沒有辦法保證的是,這項手術所置換瓣膜年限有多久」。黃建龍說,全世界第一例TAVI手術在2010年由法國執行,國內2012年首度引進,因此接受這項微創手術的患者,其後續的狀況只被觀察了不到十年。如果瓣膜無法久放,年輕患者未來就可能再接受第二次置換術。年輕患者 臨床常建議傳統手術臨床上通常建議年輕患者進行傳統手術,實證資料顯示術後瓣膜可用15至20年,使用金屬瓣膜者更有機會不用再開刀置換瓣膜。但想生小孩、無法長期吃抗凝血劑者不宜使用金屬瓣膜,必須採用動物瓣膜。80歲以上、肺功能不佳而不適合全身麻醉者,則建議接受TAVI。黃建龍說,很多醫院心臟外科每個月都會執行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頻率甚至更高,但即使已是如此常規的治療術式仍有風險。
-
2020-03-23 科別.腦部.神經
劉真來不及換心病逝!裝心室輔助器卻提高腦出血風險,認識最嚴重的急性腦血管病
【03/23編按:即時新聞更新,國標舞女王劉真,於上月進行主動脈狹窄置換瓣膜手術,因心臟功能不佳緊急裝上葉克膜搶救,之後換裝心室輔助器等待換心,卻仍於22日晚上病逝,享年44歲。】認識腦出血(腦溢血)自發性腦出血指的是非外力、外傷導致的腦出血,腦溢血又稱腦出血,它起病急驟、病情兇險、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腦血管病中最嚴重的一種,為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除了劉真因為避免血栓形成而搭配使用抗凝血劑,造成腦出險狀況,一般而言腦出血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硬化有關。而血管病變又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密切相關。腦出血症狀患者常常會因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表現為失語、偏癱,重者意識不清,半數以上患者伴有頭痛、嘔吐。若是小範圍的腦出血,通常人體會自行吸收,但若範圍太大或發生的部位不佳,就會需要開顱。常見的腦出血手術有開顱手術、血塊清除、顱骨減壓手術等等。嚴重腦出血會怎樣?由於蔣永孝醫師並不清楚劉真老師的實際病情,僅以醫學專業做原則性的說明,他表示腦是一個封閉空間,若無法清除出血部位的血塊,腦內就會像壓力鍋,腦壓越來越大,最終造成腦功能的損傷,甚至完全喪失功能。44歲的國標女王劉真,近日因先天性主動脈狹窄問題進行心臟手術,2月19日傳出手術過程有突發狀況,心跳一度停止,裝上葉克膜。目前,劉真仍在台北榮總加護病房,經紀人也對外呼籲,希望大家一起幫劉真老師集氣加油。當媽媽的心情2018年劉真因宣傳公益活動,接受媽媽經的專訪,當時女兒年僅兩歲,她還算是新手媽媽,氣色紅潤的推廣大家一起來做瑜珈。受訪時劉真提到,當媽媽之後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可以跟自己的女兒分享任何事;她認為當媽媽其實並不辛苦,但是會無時無刻擔心自己的孩子,「這是真的,什麼事都擔心。」劉真坦承自己在當媽媽之前,是很重視自我實現的人,「我覺得我很做自己,有什麼夢想或是想做的事,我幾乎就會去做,沒有什麼顧忌。」但是,有了女兒之後,她不再無所顧忌,凡事更加小心翼翼,她表示為了寶寶,媽媽要一直很健康,才能夠好好照顧孩子,「像我以前是不會去打流感疫苗的人,但是有了寶寶之後,寶寶打我自己也會打,因為就會覺得自己的健康很重要。」那時,她也謝謝老公辛龍,一直很包容,讓她能做自己,還提到很感謝自己的爸爸媽媽一直以來給予很多的愛,「我也希望我自己能帶著這麼多的愛去傳給我的小孩。」網友紛紛留言替劉真老師加油打氣,希望她為了寶貝女兒趕緊甦醒,平安康復。此外,劉真的病況曝光,也掀起大眾對「主動脈狹窄」的警覺心,為什麼主動脈瓣膜狹窄會帶來生命危險?葉克膜是什麼?什麼是主動脈狹窄?人體的心臟有4個瓣膜,主動脈瓣是其中之一。若瓣膜狹窄、變厚變硬,無法完全開啟,通過的血流量變少,心臟就必須更用力,才能讓血液通過狹窄的瓣膜開口,長久下來引發心臟衰竭。主動脈狹窄有哪些症狀?通常會出現喘不過氣、呼吸困難、胸痛、心律不整、心悸,甚至昏倒等症狀。一般來說,主動脈瓣膜狹窄多為先天性疾病,假如會影響生活品質,無法以藥物改善,就需要動手術,手術又會依照個人身體與病況不同,分為傳統開胸手術,微創手術及導管放置支架瓣膜手術等。另外,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一旦出現心絞痛、暈厥、心衰竭等症狀,僅使用藥物治療,不接受瓣膜置換術的話,1年死亡率高達50%,5年存活率幾乎為零。葉克膜是什麼?根據林志群律師粉專,專家指出,葉克膜是一種醫療急救設備,用在病患離開手術室之後,維持心肺功能的心肺支持機器,只能拿來暫時替代心臟功能,不能拿來治療疾病。坊間新聞寫「劉真動心臟手術,裝葉克膜搶救中」的說法可能有一點謬誤。正常狀況下,人體推動體內循環的沯浦是心臟,但是人在動心臟手術時,心臟無法持續跳動,要先停下來,這時候就需要「體外循環機」讓身體進行血液循環,提供身體器官必要的養分。不過,體外循環機是手術過程中使用的,使用葉克膜的時間,則是按照病患心肺功能維持的所需時間而定。根據華人健康網訪問心臟權威名醫,葉克膜並不是無限期的裝下去,一般最多使用2、3週,不過,也有例外超過100多天的案例。根據鏡週刊報導,有知情人士指出,劉真和辛龍夫妻倆其實一直有生一個兒子的想法,但是醫師評估劉真的心臟狀況,擔心她的身體難以負荷生二胎的風險,因此她才會選在日前低調入院開刀。
-
2020-03-1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出國到疫區玩對台灣傷害有多大? 醫曝龐大花費勸別心存僥倖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台灣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更是連日暴增,對此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分析出國到疫區遊玩,會對台灣造成多大的社會負擔,也呼籲民眾醫療資源有限、防疫資源也有限,「不要再存僥倖心態出國旅遊了」。昨(17)日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表示,這幾天新冠肺炎的案例快速增加,且大多是境外移入的案例,這讓他呼籲民眾,「第一線醫護人員拜託每一位國民,不要再存僥倖心態出國旅遊了」。另外蘇一峰提到,如果是工作原因必須到國外出差,大家都可以體諒,但如果出國只是為了出去玩,請務必要三思,他也提到,醫療資源有限、防疫資源也有限,一但爆發社區感染後果難以收拾,他更特別製作了表格讓大家了解「一個人出國到疫區後,所造成的社會影響超乎你的想像!」表格中顯示,許多人現在還選擇出國遊玩的理由不外乎都是「想出去玩,我有人權出去玩,生病在台灣醫療有健保,相信自己的運氣沒那麼差!」蘇一峰指出,回國若疑似感染但檢查後沒問題,防疫耗損為2次採檢陰性、4到5天隔離病房、20套隔離服裝備,每人約花掉國家2到5萬元。蘇一峰進一步分析,一旦確診就算沒有傳染給任何人,仍要進行多次採檢、3到4周隔離、用掉上百套隔離服,還要動員人力查接觸史,約花費國家20到50萬元,而且就算治癒仍可能會影響肺功能,若重症還有死亡風險。然而最壞的情況是確診並傳染給其他人,會造成社區感染、防疫資源大量耗用、醫護人員過勞,對台灣的影響難以估計。
-
2020-03-16 科別.風溼過敏免疫
硬皮症奪命主因 肺纖維化最大宗
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的敏感時期,日前更有確診案例治癒後出現肺纖維化,肺纖維化可怕之處,在於它會阻礙肺泡間正常的氣體交換,導致肺功能下降,走路會喘、乾咳,且肺功能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態。更值得留意的是硬皮症患者,因為肺纖維化往往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纖維化是硬皮症患者致命主因臺灣國立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許秉寧教授說明,硬皮症是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依疾病影響部位和範圍,分為局部性硬皮症及全身性硬皮症。局部性硬皮症僅會使患者身上一小塊皮膚產生硬化;而全身性硬皮症則會影響大片皮膚。許秉寧教授特別提到,因為硬皮症皮膚表徵比較明顯,所以通常會被大家留意和在意,忽略了真正導致死亡的其實是肺部的侵犯,像是肺動脈高壓與間質性肺病;其中,最常併發的間質性肺病就是肺纖維化。硬皮症患者中有高達五成以上會併發間質性肺病,導致肺部發炎。當發炎進展到後期便會產生纖維化現象,重創肺部功能。硬皮症不僅要留意皮膚外顯症狀 更應留意肺功能狀況硬皮症進展雖然緩慢,但有相當高的機率會併發肺部疾病。初期併發間質性肺病的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常誤認為是感冒,或是體力下降,因此輕忽長期乾咳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併發肺部疾病初期可能會有無痰乾咳症狀,接著是運動時呼吸困難,直至肺纖維化後期,即便在平地走動也會上氣不接下氣,日常生活無法自理,僅能臥床仰賴家人照料。期間若罹患流感或感冒,更會誘發肺功能急性惡化,加速侵蝕患者生命。建議患者可主動與醫師溝通安排肺功能檢測、肺部高解像度電腦斷層掃描(HRCT),進一步檢視肺部功能與狀態。許秉寧教授語重心長地說,現代醫療雖不斷進步,但面對硬皮症合併有間質性肺病的患者,仍希望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一旦出現長達2個月的咳、喘現象,應立即告知醫師,及早檢查、治療,維持正常生活品質。【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
2020-03-1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被新冠病毒傷害後,肺還能修復嗎?醫教從4方面康復治療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大家也開始關注這個病是否會對身體有遠期影響,尤其是損傷的肺,是不是能修復?絕大多數不會有後遺症一句話說明白:肺修復能力強,絕大多數不會有後遺症。人一共有兩個肺,左、右各一個。但實際上左右兩個肺並不是完全對稱的。右肺有三個葉,而左肺有兩個葉,這跟心臟的位置有關。心臟在雙肺之間,位置偏左,佔據了不小的空間。不僅人類如此,貓、狗等很多哺乳動物的肺部,都是左二右三這樣的肺結構。肺部的主要功能就是換氣。通過呼吸,將空氣中的氧氣通過肺部交換到血液當中,並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所以在肺部出現比較嚴重的問題時,患者會感覺呼吸困難。肺是一個內臟器官,要瞭解肺部病變的性質和位置,較常用的辦法的是拍肺部CT。通過CT掃描的三維重建,醫生可以更好地評估病變情況,制定更準確的治療方案。從目前已公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屍體解剖報告來看,危重症死亡病例明顯有肺損傷。按照第七版診療方案的出院標準,出院患者肺部影像學顯示急性滲出性病變明顯改善;同時建議患者出院後第2周、第4周到醫院隨訪、複診。病情危重的癥結不是「肺啃噬」根據中國疾控中心對七萬多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例統計,81%的患者都屬於輕/中症,重症大約占了14%,而只有5%的患者是危重症。危重症患者雙肺彌漫性實變,這並不是病毒對肺部的直接攻擊,而是自身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在病毒的刺激下,免疫系統火力全開,引起細胞因數風暴,導致全身臟器受損。經過系統的治療後,患者肺功能可以逐漸恢復。根據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的觀測情況,絕大多數新型肺炎患者經過治療,病灶範圍縮小,密度逐漸減低,病灶數量減少,磨玻璃陰影可完全吸收。根據之前SARS患者的跟蹤研究,實變影可以轉歸為磨玻璃陰影或消失,也有一些磨玻璃陰影可持續存在。重症患者的癒後康復治療新冠患者出院後,需進行康復治療,包括儘快恢復體力和肺功能。尤其對於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後,若遺留部分肺纖維化,肺功能未完全恢復,即存在呼吸困難、運動耐力減退、活動受限等,都需要康復治療。患者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康復治療:1. 肺功能鍛煉 新冠肺炎患者主要是肺泡滲出增加,影響肺泡氧合。肺康復的重點是肺功能的鍛煉,使氣道打開,改善肺通氣及肺容量。肺功能鍛煉的常用方法為縮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具體方法如下:★ 縮唇呼吸:吸氣時氣體從鼻孔進入,呼氣時縮口唇呈吹口哨狀,讓氣體均勻自雙唇緩慢呼出,吸氣與呼氣的時間比是1:2,每天3~4次,每次10分鐘。★ 腹式呼吸:患者髖關節、膝關節輕度屈曲,全身處於舒適的體位。一隻手放在腹部,另一隻手放在胸部,進行縮唇呼吸,吸氣時把腹部鼓起,呼氣時把腹部縮回,訓練時間5~10分鐘。2.全身運動 康復運動的形式主要是有氧運動,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全身的耐力,改善心肺功能。建議可以選用慢走、太極拳、健身跑、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方式。3.均衡營養和飲食 多食用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適當吃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如梨、百合等。4.作息規律,改善家居環境 注意空氣流通,避免有害氣體、煙霧、粉塵的刺激。提倡禁煙,創造無煙環境。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
-
2020-03-15 科別.心臟血管
劉真持續等換心!心臟外科醫:心室輔助器3大使用時機,用久併發症多
近日有台灣知名女藝人劉真因患有心臟主動脈狹窄,於大醫院進行手術,過程一度危險,故緊急裝上葉克膜搶救,逾半月後拆除葉克膜改裝「心室輔助器」,即俗稱的「人工心臟」,以等待心臟移植的機會。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諶大中主任說明,「葉克膜」是緊急時用來給予病患心肺功能支持,待病患肺臟功能恢復,只需心臟功能的輔助時,就可以考慮卸下葉克膜改裝「心室輔助器」;若從「葉克膜」換裝「心室輔助器」,表示其肺臟功能已可正常運作。諶大中表示,「心室輔助器」可支撐心臟大部分的輸出功能,通常用於三種情況:1、心臟功能不佳或心臟手術後的病人,協助其心臟功能的復原或改善。2、為需要換心的病人在等待移植期間提供心臟功能的支持。3、罹患末期心臟衰竭但不適合心臟移植的病人,長期裝置心室輔助器維生。另外,心室輔助器可分為「短效型」與「長效型」兩種。「短效型心室輔助器」是將機器放在體外,需插電連接,術後患者可以下床但不能出院,建議使用時間是一個月左右,只要是符合政府心臟移植手術施行資格的醫院跟醫師診斷需要即可使用,有健保給付,不需自費。「長效型心室輔助器」則是全植入式,機器安裝在體內,術後病患需將電池背在身上,並有一條導線用以連接充電,可以出院恢復正常生活,使用時間可從數個月到數年不等;國外曾有病人安裝後存活超過十年的例子。而在健保給付方面,「長效型」的評估條件嚴格,未通過健保審查者,需自付500多萬元的高額費用。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短效型」或「長效型」心室輔助器,都有產生併發症的風險。諶大中強調,由於血液透過機器管路循環,容易形成血栓、溶血等血液問題,或因血流型態改變造成腸胃道出血,也可能因裝置引發感染,同時還需注意裝置的正常操作及維護,以免因為機器失效而意外喪生。延伸閱讀: 心臟病不只會胸痛! 身體3部位會痛也是警訊 猝死前身體有警訊! 必知心臟4求救信號才能救命
-
2020-03-12 科別.呼吸胸腔
肺阻塞染疫高風險 4招避傷害
新冠肺炎升溫,許多人害怕傳染病纏身,其中肺部慢性病的患者更是感染高風險族群。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呼籲,肺阻塞患者在防疫期間更須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尤其新冠肺炎感染症狀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包括鼻塞、流鼻水、咳嗽、發燒等,因此必須做好自我健康照護及管理。隱形殺手慢性阻塞性肺病嚴重威脅國人健康,過去十年間每年都有5千人因下呼吸道疾病死亡,肺阻塞就是死因之一,醫學會估計台灣全人口患有肺阻塞者約80至100萬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肺阻塞患者即是容易遭到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風險族群之一。肺阻塞患者怎麼做,才能避免新冠肺炎傷害?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依據「台灣肺阻塞臨床照護指引」提供四個簡單方法,讓肺阻塞患者遠離威脅。首先,最重要的是戒菸及遠離二手菸害,吸菸為導致肺阻塞重大危險因子之一,戒菸可改善呼吸道症狀,預防肺功能惡化。其次,患者務必持續規律用藥,依照醫生指示持續且規律的服藥,才可有效降低肺部發炎症狀。第三,適當肺部復健運動也有助於改善患者狀況,但強調應經醫師評估,依照身體狀況安排運動項目,以增強肺功能,如散步、騎腳踏車或呼吸訓練。第四,適量補充營養及水分也很重要,吳建遠說,營養不良會引起肺阻塞患者肌肉減少、體重減輕,影響肺功能及運動能力,經醫師指示,可適量補充蛋白質、膳食纖維及維生素等新鮮營養的食物,能有效改善患者情況。吳建遠呼籲,疫情期間,肺部慢性病的患者也要保持勤洗手的好習慣,如有清理痰或鼻涕等穢物,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乳將手洗乾淨。建議減少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降低病毒感染的機會,並隨身攜帶藥物及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
2020-03-11 科別.呼吸胸腔
這些肺部慢性病是新冠肺炎高危險群 四招避免疫情傷害
新冠肺炎升溫,好怕傳染病纏身,其中肺部慢性病的患者更是感染高風險族群,國健署署王英偉署長呼籲肺阻塞患者,防疫期間須更加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新冠肺炎感染症狀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包括鼻塞、流鼻水、咳嗽、發燒等,應做好自我健康照護及管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肺阻塞患者就是高風險族群之一,隱形殺手慢性阻塞性肺病嚴重威脅國人健康,過去十年間每年都有5千人因下呼吸道疾病死亡,肺阻塞就是死因之一,醫學會估計台灣全人口患有肺阻塞者約80至100萬人。肺阻塞患者怎麼做,才能避免疫情傷害?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吳建遠依據「台灣肺阻塞臨床照護指引」,提供四個簡單方法,讓肺阻塞患者遠離威脅。首先最重要的是,戒菸及遠離二手菸害,吸菸為導致肺阻塞重大危險因子之一,戒菸可改善呼吸道症狀,預防肺功能惡化。吳建遠也提醒,患者務必持續規律用藥,依照醫生指示持續且規律的服藥,才可有效降低肺部發炎症狀;此外,適當肺部復健運動也有助於改善患者狀況,但強調應經醫師評估,依照身體狀況安排運動項目,以增強肺功能,如散步、騎腳踏車或呼吸訓練。除運動習慣,適量補充營養及水份也很重要,吳建遠說,營養不良會引起肺阻塞患者肌肉減少、體重減輕,影響肺功能及運動能力,經醫師指示,可適量補充蛋白質、膳食纖維及維生素等新鮮營養的食物,能有效改善患者情況。另外,吳建遠呼籲,疫情期間,肺部慢性病的患者也要保持勤洗手的好習慣,如有清理痰或鼻涕等穢物,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乳將手洗乾淨。建議減少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降低病毒感染的機會,並隨身攜帶藥物及口罩,以備不時之需。
-
2020-03-08 科別.婦科
30至40歲女性常見健康問題有哪些?醫提醒小心相關病症
今天是婦女節,對忙碌的現代女性來說,該忙的還是要忙,該煩惱的事不會消失。但是,不管你正處於人生哪個階段,都不能不照顧自己的健康。30歲以後,人生會經歷幾個分水嶺,身心靈的風暴,也會在不同階段出現。如何在各個階段安步當車,飲食、運動和心靈調適,不可或缺。30到40歲這個階段女性,常見的健康問題有哪些?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婦幼醫學中心主任徐明洸說,輕熟女常見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缺鐵性貧血等症狀。育齡常見 子宮肌瘤、內膜異位徐明洸說,現代女性多晚婚,較晚生小孩,因而容易有上述的病症出現。子宮內膜異位,是指原本屬於子宮裏面的內膜組織,跑到子宮外面,隨著每個月經血來潮,在其他地方引起慢性發炎。他表示,這些組織除散落在腹腔或腹膜表面,也有可能長在卵巢或子宮肌層,就是俗稱的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其症狀有經痛、骨盆疼痛、性交疼痛、不孕,也因經血量多,長久下來就延伸出缺鐵性貧血等病徵。徐明洸提到,子宮內膜異位症不是惡性疾病,但很常見、也是慢性疾病,目前可透過手術、口服藥物治療,建議尋找嫻熟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婦科醫師診斷治療。熬夜、不當節食 帶來健康問題處於輕熟女階段的女性,看似活力旺盛,但雌激素分泌開始下降,工作或玩樂熬夜、不當節食等,可能帶來各種健康問題。徐明洸說,現代人習慣熬夜,飲食也不健康,經常暴飲暴食,吃下過多脂肪、高油和高鹽的食物,首先就得面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問題,這些都是誘發糖尿病、心臟病、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以輕熟女來說,若生活型態不正常,更容易有心血管疾病,乳、胃癌致癌率也提高。因此建議不分年紀、性別,想要身體健康,最好還是保持作息規律、定時定量飲食。兼顧養兒育女與工作,職業婦女兩頭燒的困境,如何平衡?徐明洸表示,現在的家庭多半是雙薪家庭,也早已沒有所謂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建議先多跟丈夫溝通,共同分擔家務、照顧孩子。以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小孩距離先生公司較近,可請先生協助接送,洗衣、曬衣或打掃等簡單家務事,兩人共同承擔,還能促進彼此感情。如果雙方都得加班工作,家中長輩若許可,也可請祖父母幫忙帶孫,最重要的是兩夫妻的和諧與溝通,才不會讓其中一方累垮。選低GI澱粉類 快走慢跑都好至於輕熟女的飲食方式和運動,徐洸明表示,現在許多上班族、小資女多半是外食族,建議多菜少肉,挑選各類蔬果,台灣葉菜類、水果種類多,例如芭樂、番茄、地瓜葉等都是好的食材。他說,現代人飲食精緻又吃太多,體內用不完的多餘醣分轉換成脂肪,若怕吃澱粉類會變胖,則可挑選低GI澱粉類食物,例如全麥麵包、燕麥粥、糙米飯。平時則除蔬菜,也可多攝取魚類、瓜果、豆類、瘦肉類,均衡攝取營養,就能保持青春活力。至於運動部分,他建議可以快走、散步或慢跑,只要一雙好的運動鞋就能開始,不僅達到增加心肺功能,也提升柔軟度,且到公園、運動場也能邊運動邊欣賞風景舒緩壓力,孕婦則建議嘗試游泳。常見尿道、膀胱炎 多喝水別憋尿建議這階段該做的健檢項目?他說,女性相關的健檢有子宮頸抹片、骨質密度分析、婦科超音波、人類乳突病毒檢查和乳房攝影跟超音波等。建議輕熟女定期婦科檢查,有性行為、30歲以上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35歲以上每年做乳房超音波檢查,預防子宮頸癌或乳癌病變。最後,徐洸明提到,女性尿道較短,加上離肛門近,容易造成如大腸桿菌之類的細菌感染,經常罹患尿道炎、膀胱炎。有些職業例如百貨公司櫃姐、銀行行員、老師,經常長時間工作,一忙就憋尿,更是容易患病。他提醒,女性同胞不論年紀,最好都不要憋尿、多補充水分,排尿及排便後要擦拭時,由陰道口擦至肛門,即由前往後擦拭,避免肛門周圍細菌的傳播。輕熟女健康表單怕發胖菜單● 可選低GI澱粉類食物,例如全麥麵包、燕麥粥、糙米飯。● 外食族建議多菜少肉,挑選各類蔬果。並攝取魚類、豆類、瘦肉類等蛋白質,維持營養均衡。小心相關病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缺鐵性貧血、尿道炎、膀胱炎建議健檢項目● 有性行為、30歲以上者,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預防子宮頸癌。● 建議35歲起,每年應定期做理學檢查與乳房超音波檢查。有乳癌家族史者更應定期追蹤。● 骨質密度檢查
-
2020-03-01 醫療.慢病好日子
慢病主題館【肺纖維化】空汙嚴重 菜瓜布肺恐急速惡化
澳洲野火延燒,不僅吞噬當地生態環境,燃燒產生的大量煙霧更讓空氣汙染達到有害級別。適逢澳洲網球公開賽開打,嚴重空氣汙染衝擊著選手的健康,甚至有選手因為猛咳退賽,令各界再次正視空氣汙染與肺部健康的課題。下肺纖維化 常有爆裂聲近年因天氣變化劇烈加上空氣汙染嚴重,誘發菜瓜布肺患者因急性惡化而送醫的比例逐年升高。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指出,菜瓜布肺是一種嚴重的肺部纖維化疾病,由於患者的肺功能持續惡化,對於空汙的敏感度高,極易引發急性惡化造成乾咳、呼吸喘而住院治療。此外,菜瓜布肺相較於其他肺部疾病的特別之處在於,菜瓜布肺通常從下肺葉開始纖維化,因此,當醫師聽診患者後背下背肺葉時,會聽到類似撕開魔鬼氈的連續性爆裂音,此時醫師會高度懷疑有菜瓜布肺的可能性,並安排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描做進一步檢查。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分享,診間就有一名65歲的男性,一年前確診菜瓜布肺,原本病情穩定,但最近因為感冒導致疾病急性惡化,感到嚴重呼吸困難,血氧濃度從百分之九十幾下降到百分之八十,緊急安排住院治療。一旦受刺激 疾病進展快由於菜瓜布肺疾病的進展快速,若延誤治療或受外來物刺激,如空汙或感染,都有很高的機會發生急性惡化,加劇死亡的風險。不過,目前治療的藥物已能減緩肺功能惡化,呼籲患者應定期服藥,並搭配肺部復健、規律運動,減少急性惡化的風險。根據過往健保資料庫統計顯示,在台灣確診菜瓜布肺後平均存活期約8-10個月,患者長年乾咳、呼吸喘,嚴重時甚至坐著也會喘。所幸,現階段有抗纖維化藥物可減少細胞激素的生成,抑制發炎反應,減少肺功能衰退,依臨床試驗的結果,可減少一年內近七成(68%)的急性惡化發生機率,在治療期間可減少超過四成(43%)的死亡率。注意空氣品質 多食抗氧化物如何預防急性發作?曾敬閔醫師建議,由於空汙難以預防,因此,民眾平時應留意空氣品質,外出時可配戴口罩,若是住在空汙指數高的地區,家中也可以使用空氣清淨機。此外,患者在流感高峰的秋冬季節應注射疫苗,避免感染誘發疾病惡化,平常可以多喝抗氧化物例如維他命E、D及綠茶等飲品,減緩肺部老化。雖然現今菜瓜布肺的治療有長足進展,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仍是影響疾病預後的重要關鍵,呼籲咳嗽、疲累、容易喘持續兩個月未改善的民眾,應至胸腔內科做進一步診斷,並請醫師做聽診檢查。【慢病好日子】糖友早上出門太匆忙,不吃早餐會影響血糖控制嗎?為什麼洗腎的人會便秘?有什麼助排便的好方法?提供最接近病友真實疑問的慢病衛教資訊,與您一起好好過慢病日子! 📍瀏覽專題>>慢病好日子主題圈 📍觀看影音>>慢病好日子YouTube 📍專屬訂閱>>慢病好日子電子報 📍追蹤加入>>慢病好日子94愛你慣粉絲團
-
2020-02-26 科別.心臟血管
術後吃喝拉撒都在床上 婦人肺栓塞險送命
50歲的伍姓婦女手術後出院,在家休養的1週內幾乎未下床走動,因虛弱無力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住院竟發生急性肺栓塞,沒有呼吸心跳,經急救才恢復生命,但大腦受損導致講話困難、無法走路,醫師強調,民眾對於長期臥床要有風險意識,伍女手術後都不走動引發下肢深層靜脈栓塞,進而造成肺栓塞,差點喪命!伍女在某醫院切除子宮肌瘤,住院幾天後回家休養,但覺得虛弱,不想下床,連吃飯、大小解都在床上,1周後覺覺得喘,全身乏力,食慾不振,才到到彰化醫院急診。彰化醫院急診室醫師黃鎧翊指出,伍女有10多年憂鬱症病史,來診時身體相當虛弱,先收住院觀察,沒想到天伍女竟突然心肺功能停止,沒呼吸心跳。院方對伍女CPR並插管急救,但伍女心跳恢復後不久又停止,來回急救多次後才恢復穩定,轉送加護病房卻又心跳停止,醫護人員接連急救4次,歷經2個多小時才救回,經電腦斷層確診為急性肺栓塞,因多次心肺功能停止,大腦缺氧受損,語言及手腳功能都缺損,講話困難、難以行走,由復健科收住院治療,伍女不到1個月已能慢慢行走,原本吞嚥不良及講不出話的情況也改善,黃鎧翊強調,若醫師允許,術後最好要盡快下床走動,不然就容易引發下肢深層靜脈栓塞,若其血栓往上流,肺動脈突然被血塊塞住,造成肺栓塞就非常危險,伍女即是如此。
-
2020-02-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病毒進化更聰明!不僅能像F22戰機匿蹤攻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擴及全球,專家觀察這次新冠病毒的演化及傳播過程,認為病毒為了存活、求勝,成功演化出眾多病毒還學不會的「匿蹤」技術,能像人類F22戰鬥機一樣暗中進行攻擊,相當聰明。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建議,新冠病毒肺炎的發展,很像是2009年的H1N1新型流感(豬流感),應疫調國外疫情發展,否則一旦防疫方向錯誤,很容易出現防疫破口。●SARS攻擊力強 但已銷聲匿跡冠狀病毒是一類RNA病毒的總稱,病毒外觀如其名,猶如戴著皇冠般的圓球狀病毒。冠狀病毒有許多種,小從傷風感冒,大到威脅全球的流行疾病,包括2002年底爆發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造成約30國淪陷、8096名病例、774人死亡,就是冠狀病毒作怪;近期威脅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COVID-19),也是冠狀病毒的一種。根據疾管署資料,原冠狀病毒為導致感冒的致病原之一, 引起症狀較輕微;SARS病毒是新發現的一種冠狀病毒,發燒前不會傳染給他人,發病後7至10天內是最危險的傳染期,退燒後10天即不具感染力。研究顯示,野生動物包括果子狸、貉、獾、蝙蝠、猴、蛇、老鼠身上,都曾帶有SARS病毒。SARS病毒傳播力、致病力都比流感等一般造成呼吸道疾病的病毒要強,得了SARS的病患可能發生肺纖維化,甚至呼吸衰竭而死,即使康復,也會留下肺纖維化的後遺症,例如肺功能打折扣、走路容易喘等不適。冠狀病毒之父、中研院院士賴明詔日前在一場專家論壇表示,原本醫界認為人類感染冠狀病毒不會致死,頂多就是傷風感冒,SARS爆發後,發現禍首竟是冠狀病毒,醫界、生物界等專家均無法置信,才對冠狀病毒另眼相看。值得注意的是,SARS的攻擊性、致死率雖強,但流行過後就銷聲匿跡,不再出現。專家也發現,SARS病毒屬於「同歸於盡」型的病毒,一旦達成攻擊、致命的目的,也就「功成身退」,不再進一步演化、突變,繼續在世上作亂,這也是人類要值得慶幸的地方。●MERS致死率高 還好台灣沒個案SARS之後又來了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 MERS-CoV)冠狀病毒,2012年在中東發現全球第一例,因與SARS 同屬冠狀病毒所引發,也會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病症,所以被稱為「新SARS」。2015年5月,南韓首爾曾發生MERS院內感染群聚事件,致死率高達36%,動物宿主為駱駝,感染途徑包括近距離飛沫傳染、接觸傳染、動物接觸傳染或飲用駱駝奶;台灣迄今無確診個案,但冠狀病毒的威力再添一樁。台中市衛生局長、耳鼻喉科醫師曾梓展說,病毒沒有宿主不能活,冠狀病毒會寄居在哺乳類身上,過去造成傷風感冒等輕症,沒有被人們注意,直到SARS、MERS後,大家才見識到冠狀病毒突變後帶來的威脅。●新冠病毒不只超強感染力 還會進化曾梓展指出,SARS與MERS都屬於高致死率、低傳染率的流行病,SARS致死率為15%、MERS更高達30%,高毒力的病毒很快殺死宿主,幾乎一罹病即為重症,但病毒也隨宿主死亡,無法繼續擴散下去,在演化過程算是失敗。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卻不一樣。除了也有很強的感染力,最令醫界憂心的是,許多感染者無症狀,卻可能繼續傳染給別人,攻擊的對象、引發的症狀反應也不一致,看似一場經過精心設計的病毒演化秀。國內感染科權威、台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表示,從生物學演進的角度來看,這次新冠病毒是成功演化,許多感染者無症狀,卻可能繼續傳染給別人,遠比SARS病毒還要聰明。曾梓展也說,現階段新冠肺炎低致死率、高傳染率,從無症狀到輕症、重症都有,演化過程確實較為「聰明」,也跟流感病毒大不相同;尤其是寄宿在無症狀者,好比讓自己「匿蹤」,更容易在人群傳播,也提供病毒更多的突變機會,讓人類捉摸不定,宛如與人類鬥智。張上淳說,正因如此讓醫界了解到「症狀前偵測」的重要性,因為醫學界至今仍無法真正了解這個冠狀病毒,各國防疫專家難以完全比照過去模式防範,必須有一段摸索期,防疫措施也要多方調整;一旦方向錯誤,將引起難以收拾的風暴,未來防疫上可能面臨更大困難。●專家:政府防疫不能老套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建議,政府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措施上不能「老套」,不能因為SARS、MERS與新型冠狀病毒都同屬冠狀病毒,在防疫措施以過去對抗SARS經驗,把新冠病毒歸類為院內感染、沒有社區感染的方向防疫。王任賢認為,防疫方向也應有所調整,要把疫情阻絕於境外的難度相當高,檢疫的任何小缺失都可能讓病毒鑽到社區。當疫情出現轉折,是調整防疫政策的良好時機,一旦出現新冠肺炎社區感染的往生案例,代表應該多篩查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例,同時提升檢驗量能與速度,也能讓醫護避免暴露於風險之中。
-
2020-02-17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如果SARS時代可以這樣,林重威就不會離開了吧!?
【編者按】「醫病平台」的終極目標是促進醫療團隊與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互相了解。本週的主題「醫生的心語」是由三位不同世代的醫師說出他們在行醫生涯難忘的經驗:一位是在學生時代勤於筆耕的年輕醫師,因為「武漢肺炎」而追憶2003年SARS肆虐台灣時不幸犧牲的同學林重威醫師,並說出醫師對目前這緊要關頭的誠懇呼籲;一位中生代、長年在美國執業的癌症專科醫師,追憶一位不幸過世的癌症病人,道出醫生內心的遺憾;一位醫學院畢業五十年,大部分時間都在美國行醫,最近才退休的老醫師,回顧自己行醫生涯特別留下印象的幾個病人。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我們更了解醫師的內心世界,我們也盼望不久能有更多的社會大眾與我們分享他們自己或陪伴家屬就醫的經驗與意見。重威殉職之後,台灣的蛻變重威,你的名字再度被提起。我們許多人又想起那段歲月,談起當年種種,但十七年過去,我們其實都不再是十七年前的自己。那時候,我還單身,擔任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醫院指派家醫科駐守發燒篩檢站,為醫院安全把關,N95口罩存量不足,發燒篩檢站醫師配給的N95口罩是兩天一個,幸而當年似乎沒有瘋搶外科口罩的情形,我們能每天用一個新的外科口罩蓋在N95外層,另外也不知是否真的有幫助,總摺張衛生紙墊在N95口罩內,減少說話時唾沫附著口罩,衛生紙隨呼吸飄近飄遠,常搔著臉。相較起來我們還是輕鬆的,真正照顧SARS病患的醫生,值班時是戴著N95口罩睡覺的。當SARS風暴終於結束,科內舉辦了一場感恩禱告會,同事們分享各自心路歷程:有人在過程中尚要承受來自家裡擔驚受怕的長輩壓力,不斷勸說他們辭職或是轉科,也有人說好久不敢抱孩子了,但我們都慶幸SARS的威脅終於解除,也慶幸自己服務的醫院至少制度健全、主管睿智,在科內住院醫師輪排發燒篩檢站時,主任領著主治醫師扛下科內其他大大小小的事,並暫時刪除其他不緊急的業務,我也記得有回代表家醫科參加臨時會議,副院長沉痛的說:那些犧牲的醫護人員不是英雄,他們是無辜的受害者啊!重威,我們都不希望你是英雄。你走的那天,我去到隔離病房外,一群同學圍著你的父母,你母親的淚還洶湧地落,便被催促穿上隔離衣進去看你最後一面,然後要火化了。我記得那一幕在當時帶給我的衝擊,你是那麼熱心的班代,那麼和氣的同學,怎麼會是你?一年一年過去,我始終沒忘記那場景,當我後來成為母親,再想起那一日,那股椎心已不僅止於失去一位好朋友,更為你的母親而痛。你的父母卻那麼堅強,與北市府打官司,以國賠添存款成立了「林重威基金會」照顧澎湖清寒子弟,參與「SARS,再見」舞台劇紀念活動,難以想像他們的心一次又一次的磨著痛著,依然面對並且前行。澎湖有座「重威紀念公園」,班上幾位同學去過,在那兒拍張照,「舒服卻感傷的地方」,他們說。十年前我給你父親寫過信,他回信說道:「有些事,重威沒有活著看見,或許也是好事。」那是個紛亂的時局,擺盪的政治、口水、權力鬥爭,一度我覺得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只能無可奈何的下坡。但這次,武漢肺炎的嚴重疫情讓我們欣慰的看到台灣社會的成長與成熟。此刻的我已不是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對我來說,學校延遲開學、學生要不要戴口罩的議題更加切身。想起許多年前社會輿論對「草莓族」憂心忡忡,如今他們已長成國家棟樑,在醫療前線上義不容辭的防守,而政府官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紙上談兵,人民感受到總統的強韌,看著行政院長、衛福部長等人每天帶著倦容卻絲毫不懈怠的堅守崗位,在對疾病的惶惑當中,至少有同舟共濟的凝聚力,看到民間對口罩配額自發性提出「我OK,你先領」的禮讓運動,醫生發起「醫療人員連署支持政府堅持防疫底線」,也有許多人透過網路留下對政府的支持鼓勵話語。如果SARS的時代可以這樣,或許,重威就不會離開了吧,但肯定的是,因為當時這些人的犧牲,帶來了反省,也讓政府與人民都提高警覺,才能有今日。心裡默念台灣因SARS殉職的十一人名單,深深感謝並且祝福他們的家人,然而名單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長,當年付出的代價其實不止於此,有感染SARS後痊癒的醫生,病後花了好長時間調適他易喘的後遺症,也有更令人傷心的,逃過SARS的死劫,卻或許因著心肺功能的侷限,剛屆不惑之年便心肌梗塞離世,留下稚齡兒女。懷著最深的敬意,感念過去,同時感謝此時為防疫與治療病患而努力著的國人:全神戒備的醫療體系,不停加班的口罩廠,業務量暴增的先是便利商店、而後藥局,以及一些微瑣卻不可或缺的細節,例如菜市場裡賣菜的那位老家在湖北的中國新娘告訴我,她媽媽原本預定大年初三來台灣陪她過節,但事前接到陸委會的勸阻電話因而未成行……防疫不是一道命令,而是一張嚴密的網。病毒仍擴散蔓延著,讓我們繼續謹慎面對。開啟網頁關心疫情變化,常看到重威燦爛的微笑,你一定是在鼓勵著活著的大家吧!「永遠不要放棄希望,我們可以同心協力一起度過。」名利一下子,健康一輩子!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我們是來自聯合報系家族、最有活力的「元氣網」,給你最需要的保健、疾病、樂活訊息!加入>>
-
2020-02-15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不好全身都受累!台大醫圖文解說正確心臟保養
心臟負責推動全身血液循環,每分每秒都持續跳動。然而,日常生活中卻有很多可能傷害心臟的狀況,一定要盡量避免,做好心臟保養,以免心臟持續受傷,導致心臟衰竭。血糖太高,心臟也受害!台大醫院心臟外科許榮彬主任指出,血糖偏高時,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容易輕忽,其實血糖過高,全身器官都會受到影響,控制血糖的目的就是為了預防糖尿病相關併發症。過高的血糖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讓動脈逐漸狹窄、阻塞,輸送往器官的血流減少,各器官的功能都會受到影響,例如在腦部可能造成血管阻塞、缺血性中風;在心臟可能造成冠狀動脈阻塞,導致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周邊血管阻塞,肢體會缺血,導致肢體疼痛不良於行,由於血液循環差,傷口不容易癒合,部分患者恐怕需要截肢。總而言之,糖尿病的併發症是多面向的,從頭到腳都會出狀況,特別是可能導致心肌病變,讓心臟功能進一步惡化,而演變成心臟衰竭導致死亡,不可不慎。 持續高血壓,心臟難負荷許榮彬醫師表示,高血壓會導致全身血管病變,腎臟、眼睛等器官都會受損,影響相當全面。血壓過高會造成血管受損,甚至破裂。例如急性發作的主動脈剝離,是非常危險的狀況,患者可能感到劇烈撕裂性胸痛,極為難受且死亡率很高。腦部血管破裂的出血性中風,可能造成死亡,也會有神經學後遺症。如果是慢性的高血壓,我們的心臟會因為長期負荷過大而漸漸邁向心臟衰竭。當冠狀動脈狹窄、阻塞,心肌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心絞痛、心肌梗塞的機會愈來愈高,容易演變成心臟衰竭。血脂過高,血管狹窄、阻塞,恐致心臟衰竭高血脂是很常見的狀況,許榮彬醫師解釋道,血脂包含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膽固醇對身體有幫助,而低密度膽固醇會導致動脈硬化,對身體有害。全身各器官都需要血液供應,當血管受損,就會造成器官病變,雖然原因不同,但是造成的結果都類似:腎臟血管阻塞會造成腎臟衰竭,肢體血管阻塞會造成缺血、疼痛,腦部血管阻塞會造成腦中風,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阻塞會造成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一定要多加注意。抽菸傷肺又傷心!許榮彬醫師提醒道,對心血管疾病而言,抽菸是個重要的危險因子,抽菸也會造成血管病變,進而導致器官損傷。不過抽菸除了造成血管損傷之外,還可能致癌。提到抽菸,大家容易聯想到肺癌,其實不只有肺癌,抽菸將導致口腔癌、食道癌、乳癌、膀胱癌、腎臟癌等多種癌症的風險增加,是非常重要的危險因子。即使一天只抽一根菸,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就會明顯上升。吸入二手煙也同樣有害。 戒菸的好處很多,戒菸12小時後,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濃度恢復正常。戒菸兩週後,血液循環及肺功能開始改善,戒菸一年後,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減半。戒菸五年後,口腔癌、食道癌、膀胱癌的風險減半。戒菸十年後,死於肺癌的風險減半。戒菸十五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和不抽菸者相同。許榮彬醫師強調,心臟功能不好的患者務必戒菸,避免刺激心臟。吸菸會讓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皆會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臟衰竭惡化。酒精會傷害心肌細胞,惡化心臟功能酒精會造成心臟細胞的傷害,許榮彬醫師道,所以有所謂「酒精性心肌病變」,飲酒過量或長期喝酒的病患,心肌細胞可能受損,造成心臟衰竭。雖然大家可能聽過適量飲酒有好處的說法,但是酒精對心肌細胞本身是有害的,所以究竟適量飲酒是否有益處?一天可以喝幾毫升?目前仍沒有定論。美國心臟學會不建議民眾藉由喝任何酒類來獲得好處,尤其是心臟衰竭患者務必戒酒,避免酒精對心臟造成進一步的傷害。留意溫差,避免冷熱交替刺激大許榮彬醫師道,「心臟外科的病患,很多都有心臟衰竭,我都建議病患不要泡密閉式三溫暖,至於露天的空氣流通比較好的地方,沒有說一定不能去,但要注意冷熱之間不能刺激過大。」心臟疾病就是要避免刺激過大,尤其是在冬天天氣很冷,從室內到室外,突然接觸到冷空氣就是心臟病最容易發作的時間。洗熱水澡、泡溫泉也是同樣道理,原本處在溫暖的環境,忽然回到溫度較低的環境,刺激太大容易誘發急性發作。在大熱天進入冷氣房也得注意,要盡量避免溫差太大。心臟衰竭患者的病情很容易變動,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都要多加留意。規律運動,有益心臟功能許榮彬醫師解釋道,心臟衰竭患者還是要維持適度運動,至於適合什麼運動,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對心臟病患而言,快走是不錯的運動方法,舉重就不建議。醫院都有復健科門診,能夠在完整評估後,給予運動處方。台大醫院有心臟衰竭小組,小組成員包括內外科醫師、復健科醫師、個管師、營養師等。如果是因為心臟衰竭住院的患者,我們都要照會復健科醫師,出院後也可以轉介到復健科門診做運動諮詢。 除了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等危險因子外,還要跟大家提醒一點,部分心血管疾病與遺傳有關,所以心臟病患的兄弟姊妹、子女,也建議要做檢查,看看有沒有心臟疾病,若有的話,提早就醫及保養,可以避免心臟功能一再惡化,最終導致心臟衰竭。許榮彬醫師回憶道,遇過不少例子,都是父母親動完心臟手術後,兒子陪同回來看門診,經過五、六年後,突然發現兒子沒有陪來,經過詢問才知道兒子在家裡心肌梗塞過世。「我現在都提醒患者,治療告一段落後一定要叫兄弟、姊妹、子女,尤其是兄弟和兒子,去做檢查,因為心血管問題平常可能沒有症狀,唯有做檢查才知道血管有沒有阻塞。」許榮彬醫師道,「我一直想要跟社會推廣的就是,心臟病會遺傳,因為彼此有類似的體質及相同的生活環境。由於初期症狀都不明顯,容易疏忽,突然走掉實在太可惜。」心臟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心臟功能不好,全身都會受牽連,心臟衰竭又是所有心臟疾病最終的終點,因此死亡率很高,甚至比某些癌症還要高。大家務必維持理想體重、規律運動、健康生活型態、避免各項危險因子、按時服藥、定期檢查,做好日常保養,才能養心、護心。原文:正確心臟保養,醫師圖文解說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心臟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2-09 養生.運動天地
以為「運動=減肥」?專家:女性瘦子更需要運動增肌
瘦子更需要運動增肌想要擺脫肥胖,肌肉訓練與有氧運動二者皆很重要。事實上對許多女性而言,會讓她們驚覺必須運動」的契機,應該就是減肥。希望身材變得更好看,覺得胖胖的很丟臉,這些都是很多女性的共同心聲,因此才會有愈來愈多人,以為「運動=減肥」。結果現在反倒出現一個問題,就是身材纖瘦的女性以為「自己不胖所以不需要做運動」。東方女性與歐美女性相較之下,瘦子確實比較多。這大概是因為體質不容易發胖,而且不容易長肌肉的女性比例較高的關係。這些身材纖瘦的女性,認為自己不需要做運動也無妨,長時間缺乏運動之下,上了年紀之後會發生什麼情形呢?根據研究指出,人類的肌肉量在三十幾歲之後,每年大約會減少1%左右。若是沒有養成運動習慣,將使得原本就已經夠少的肌肉量,持續不斷地減少,很有可能會演變成運動障礙症候群(Locomotive Syndrome)。可能連站立或行走等基本動作,都會出現障礙,那麼未來臥床不起的機率也勢必將大幅增加。養成肌肉的三大原則不胖的女性,更需要做肌肉訓練好好培養肌肉。然而,愈是這類型的女性,體質上愈難長出肌肉來。女性的肌肉量,本來就不像男性那麼容易增加,這是因為在肌纖維變粗的過程中,男性荷爾蒙會發揮極大影響力。所以說,男性荷爾蒙量較少的女性,即便做了肌肉訓練,還是很難長出肌肉。具備這種體質的女性,想要藉由運動增加肌肉量時,建議最好在事前深入了解一下肌肉生長的機制。接下來介紹的三大原則,雖然偏向專業知識,但是想要練出肌肉的人一定都要知道。1.過負荷的原則。2.漸進性的原則。3.持續性的原則。第一項「過負荷的原則」,意指必須給予肌肉超出日常生活的負荷,這樣肌肉才會成長。舉例來說,一名上班族每天提著裝有電腦,重達三公斤的包包來來去去,如果他用500公克的啞鈴鍛鍊手臂,無法將肌肉練壯。所以說,就算多走一個車站的距離,假使只用和平時一樣的速度步行的話,也還是無法長出肌肉來。人類的身體,在進行相同動作時,會選擇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動作,盡可能避免消耗能量。所以若運動的負荷如同平常生活所負荷的一樣,甚至是更低,如此一來肌肉當然不會長得更大。縱使持續進行有氧運動,但運動強度一直沒有加重的話,最終還是看不出成效。總是搭乘手扶梯或升降梯的人,只要開始改爬樓梯上上下下,相信沒多久就能練出肌肉,心肺功能也會提升。但是過了一陣子之後,爬樓梯變成天天在做的事,負荷就會變得不足,所以肌肉也就不會再長出來了。其次,所謂的「漸進性的原則」,意思是說必須逐漸增加負荷,肌肉才會增長。培養出肌力之後,若以一開始的訓練強度及負荷做運動,會開始覺得很輕鬆。這證明體力及肌力都有所提升了,但是想要獲得更好的訓練成效,就必須將強度拉高。不過有一點要請大家留意,突然過度拉高強度的話,受傷的風險將會升高。話雖如此,強度提升的幅度太小時,又無法滿足漸進性的原則。「持續性的原則」顧名思義,就是必須持續做運動才能看出成效。運動並不是只做一次的活動,切記要養成習慣。所以做些自己能樂在其中的運動,也是很重要的事。皮下脂肪型肥胖對症運動 下半身肌肉訓練抬臀(單腳)1仰躺下來雙膝立起,單腳靠在另一隻腳的膝蓋上。慢慢數4下的同時,運用大腿後側及臀部肌肉,將臀部往上抬高。2抬高至身體呈一直線後,再數4下同時慢慢將臀部放下。以20次×2組為目標。左右腳換邊也以相同方式進行。扶椅單腳深蹲1站在椅子後方,雙手放在椅背上。單腳往後跨一大步, 呈現前傾姿勢。使體重落在前腳。2維持體重落在前腳的姿勢,花4秒鐘將膝蓋打直後使腰部抬高。接下來,再花4秒鐘回到動作1 的姿勢。以20次×2組為目標。左右腳換邊以相同方式進行。
-
2020-02-07 橘世代.健康橘
不用拚命、不用意志力 「慢健身」讓你每天都想動起來!
很多人新年一開始總會訂定新年新希望,如開始慢跑、瘦下3公斤,穿上你最愛的那件洋裝,不管目標為何,你決定開始改變。遺憾的是,往往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那該怎麼辦?你並不孤單,許多人和你一樣,在健身和癱在沙發上掙扎,最後往往是沙發贏了。其實,有些方法讓你的目標實現。首先、不需要動用動機,也不需要動用意志力,先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那樣的人會穿什麼、會吃什麼以及會做什麼事。運動心理學家歐科納(Eddie O'Connor)接受《預防》誌採訪時說,如果你問如何有動機運動?你已經輸了。因為動機不持久,不管你想瘦兩公斤、想增強體力,當你第一次需要費盡心力克服偷懶一下的慾望,動機就開始遠離。歐科納建議,與其想如何才有動機運動,還不如給自己一個清新的圖像,想想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想要瘦下來並不具體,例如我想成為健康的人更有力量。」因此,想想健康的人怎麼做、怎麼吃。歐科納以自己為例,以前他也會懶得去跑步或做其他訓練,直到他自覺,自己是個混合健身(Crossfit)教練,就要像個教練的樣子,也要吃得像個健身教練,然後和健身社群互動後,更清楚自己應該怎麼做。執行目標的過程中,如果障礙出現,歐科納建議,「告訴自己這是達到目標必須有的代價,」以為可以輕輕鬆鬆達到目標是愚蠢的,所以他建議,擁抱過程中所有的挑戰,並相信自己可以突破,這會讓你在看到成果後更有成就感。目標砍半為健康網站Web MD 執筆的營養師卡茱伽(Sally Kuzemchak)建議,對自己期望低一點,反而能達成目標且持續下去。例如設定每天深蹲五下,每天都會達到目標,如果設定每天深蹲30下,就會想算了,何必這麼累?當你達到目標,就給自己小小的獎勵,如享受Spa、買一件新的上衣等,當作自己恭喜自己。只給自己5分鐘卡茱伽也提供自己另一個方法。如果不想運動,她會設定鬧鐘,只運動5分鐘,如果運動了五分鐘後還是不想運動,就停止。但她運動五分鐘後,百分之百會繼續運動,對她而言,這是讓自己起身動起來的小技巧。讓運動容易點如果開始覺得沒有動機運動,或必須逼迫自己,表示你沒有享受運動。例如你討厭跑步機,覺得在跑步機上跑步很無聊,就改去公園快走或去上堂舞蹈課,選擇同樣加強心肺功能的運動。運動有很多選擇,沒必要讓自己痛苦,也就難以持續。專注在運動後的感受每次提到運動後的獎勵,歐卡納認為,「運動後的感受就是最大的獎勵,」很多人持續運動,成為運動咖,就是因為運動後更放鬆、更有活力、更正面,覺得世界真美好,希望人生裡持續有這樣愉快的感受。如果你是需要獎勵的那種人,也建議不要將運動後的獎勵和美食連結,以免功虧一簣。相信什麼,得到什麼,就是這麼簡單。最適當的運動強度是,運動完,想著明天還要運動。去嘗試任何你不討厭的運動,不管什麼都好,如果沒有任何想法,穿上最舒適的鞋子、輕便的衣服,出門走路就好。從散步到快走,從10分鐘到20分鐘,到半小時,覺得快走有點無聊了,就開始慢跑,跑五百公尺,到跑一公里,一直到3公里,一天一天、一週一週,你會欣喜地發現,體力在不知不覺中建立,往後你更可以挑戰各種你想要挑戰的運動,成為別人眼中的運動咖。每天早上10 分鐘,神清氣爽一整天如果你沒有時間走出大門運動,下面還有來自瑜伽的體位法可供選擇。每天早上十分鐘,練習完後再靜坐調勻呼吸,回到身體,就能神清氣爽地出門去。雨刷式 放鬆髖關節採躺姿。雙腳與瑜伽墊同寬,隨著呼吸,雙膝左右倒,如同雨刷,意識停留在髖關節的活動,練習5 次。下犬式強化手臂和大腿從四足跪姿開始,手腕在肩膀下方、臀部在膝蓋上方。腳指頭捲進來,肚子接近大腿,吸氣、膝蓋離地,吐氣、大腿出力,將臀部往斜後方延伸,初學者可以維持膝蓋彎、腳跟顛起,停留5 個呼吸。平板式(或稱棒式) 強化核心從跪姿開始。兩腳往後踩,腳球往後頂,手臂和腳指撐起身體,大腿繃緊、核心收穩,肚臍往上收,身體中段不要拱起或下垂,視線往前,保持脊椎延伸。維持這個姿勢直到想休息。但切記這個動作不該造成腰酸或腰痛,量而為。寧可10 秒、10 秒累積幾次,也不要一次過長時間造成腰傷。本文摘自《不減肥才能瘦 》,天下雜誌 2020/02/04 出版【延伸/慢老教主最新作品《不減肥才能瘦》】。從慢老到不減肥,黃惠如的優雅生活學。為什麼95%的人都減肥失敗?不急、不餓、不拚才是必勝關鍵!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04 科別.呼吸胸腔
醫病天地/六旬婦進補竟咳血 支氣管擴張症作祟
天氣寒冷,不少人吃鍋進補,南投有名6旬婦人煮羊肉爐進補,2碗下肚竟咳出鮮血,送醫確診為支氣管擴張症合併感染,醫師呼籲有相關症狀患者在感染時期,不建議吃補。衛福部南投醫院指出,該名婦人到院持續有濃痰,痰中帶血,醫師初步確認症狀是在吃完羊肉爐後才發生,經胸腔內科檢查為支氣管擴張症合併感染,住院並進行藥物治療,症狀獲改善。南投醫院胸腔內科醫師王耀麟說,「支氣管擴張症」是支氣管不正常且不可逆擴張,症狀有慢性咳嗽、咳嗽伴隨痰,部分患者甚至有咳血、呼吸困難及胸痛等症狀,疾病無法完全痊癒,只能持續追蹤,必要時接受治療。中醫科醫師張慈文表示,這類疾病患者在未感染期間可稍微進補,但若已出見感染症狀,不建議吃補,否則會增加發炎反應,出現發燒、出血、膿瘍等症狀。張慈文指出,急性感染或慢性疾病患者碰上急性發作,應先就醫且服藥控制,以免引起更嚴重的併發症;王耀麟也提醒,支氣管擴張症不會痊癒,患者應均衡飲食,定期返診追蹤,並遵守醫囑改善肺功能,降低反覆感染的風險。支氣管擴張症患者要怎麼吃才健康?張慈文建議,可多吃山藥、百合、木耳等保養肺部或支氣管的食物,避免吃橘子、柚子、西瓜、火龍果、蓮霧等太冷水果,花生、燒烤炸等太燥熱食物勿過量,生薑或乾薑別單吃,須配合紅棗、枸杞、黑糖才不會過燥。
-
2020-01-31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武漢肺炎「吹哨者」:三周前就知道可「人傳人」了
李文亮,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去年12月30日傍晚,他在一個約150人的微信同學群中發布訊息稱:「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在我們醫院急診科隔離」,是大陸這次武漢肺炎第一批「吹哨者」之一。李文亮30日接受大陸《財新網》專訪時爆料,事實上早在1月8日左右,相關單位就已經知道,當時被視為是「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的疫病,明顯能夠人傳人。報導稱,李文亮去年底在微信朋友圈發出這項訊息後不久,就被醫院監察科約談,1月3日被叫到轄區派出所簽下一份對「違法問題」警示的《訓誡書》。在此之前,武漢警方今年元月1日已通報八名「造謠者」,八人因散布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消息而遭查處的報導,當時還登上央視新聞。李文亮隨後在看診過程中也遭受感染,病情一度惡化到住進加護病房。住院18天後,李文亮的核酸檢驗結果終於轉為陰性,但目前仍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監護室的隔離病房中休養。李文亮30日接受財新網採訪時表示,他現在能以手機與外界保持聯繫。儘管核酸測試結果已轉為陰性,但肺功能恢復還需要一段時間,目前也還吃不下太多東西。對於一個月前發出的這則訊息,李文亮說,他是在一個150人左右的同學群發的,主要只是想提醒也在臨床工作的同學們注意防護,當時還強調不要外傳。儘管當時病例還不多,但他擔心疫情會擴散開來,因為這個病毒和SARS很像。李文亮並稱,很早就知道武漢肺炎明顯存在人傳人。他自己在1月8日左右就收治了這類病患。當時一名患者因急性閉角型青光眼住院,當日食欲不佳,但體溫正常。第二天病患眼壓恢復正常,但食欲還是不佳,中午發燒,肺部CT檢查顯示為「病毒性肺炎」,其他各項指標也都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的標準。「當天晚上照顧她的家屬也發熱了,她的另外一個女兒也發熱,這是明顯的人傳人。」李文亮表示,當時醫療團隊立刻上報醫務處和院感辦公室,請了院內專家組會診,會診後建議將患者隔離治療。三天後,又給患者做了複查CT,結果還是「病毒性肺炎」,且病情加重,因此將患者轉入呼吸內科隔離病房,但之後的情況他就不知道了。李文亮表示,因為最初病人並未發燒,他大意沒有做好防護。結果病人轉走當天,他開始咳嗽,第二天發燒,他就戴上N95口罩,1月12日因高度懷疑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就住院了。與他同科室的同事之後也出現感染症狀,他父母隨後也因相繼出現症狀而住院。回顧一個月前率先發出警訊,李文亮稱,他當時將訊息傳到同學微信群時還強調不要截圖轉傳,但最後還是被傳播出去了。李文亮說,當天晚上,微信上就很多人拿著截圖問他,「看到這些,我感覺要倒楣了」。去年12月31日深夜,李文亮被醫院領導叫去詢問情況。天亮上班後,又被醫院監察科約談,追問他消息來源、事情經過和是否認識到錯誤。1月3日,公安打電話叫他去派出所簽《訓誡書》。李文亮說,他從未和警察打過交道,當時也很擔心,怕不簽不能脫身。去了走完流程就簽字走了。這事他當時並未告訴家人,因為擔心會被處罰,影響日後工作與升遷。對於警方讓他簽署的《訓誡書》指其在互聯網發表不實言論,當時甚至還有人認為他在造謠。李文亮表示,他只是想提醒同學注意,並不想引起社會恐慌,也沒想要當什麼「吹哨者」,未來也沒計畫透過司法途徑「要個說法」。李文亮說,「司法途徑恐怕很麻煩,我不想跟公安局找麻煩,我很怕麻煩。大家知道真相更重要,平反對我而言不那麼重要了,公道自在人心。」但他也表示,「我覺得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該只有一種聲音,不同意利用公權力過分干預。」李文亮也澄清,外傳他醫師執照被吊銷並非事實。
-
2020-01-28 新聞.健康知識+
抗武漢肺炎除了戴口罩 專家教精油和藥草增加免疫力
中國武漢從去年爆發不明病毒肺炎後,如今台灣及美國也有確認個案,而且是住在我所居住的華盛頓州,民眾除了遵照防疫專家的建議外,從藥草及芳療保健的角度,教導大家可以準備一些抗病毒的清潔劑及藥草茶,可增加免疫力及保護呼吸道及肺部健康。早在中世紀黑死病流行時,當時流行區域的三分之一的人難逃一死,但有人發現,薰衣草精油萃取廠的工作人員卻逃過一劫。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精油成分如香芹酚(carvacrol)、百里香酚(thymol)、茴香腦(anethole)、香芹酮(carvone)、β-石竹烯(beta-caryophyllene)、檸檬醛(citral)、丁香酚(eugenol)、檸檬烯(limonene)、沈香醇(linalool)、醋酸芳樟酯(linalyl acetate)會破壞病毒結構或強化免疫系統,減少病毒對人體的持續破壞。精油方面,奧勒岡精油又稱「超級精油」,常用於食品加工,達到抑菌作用,因其含高量的香芹酚,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於2012年,在「運用藥學科學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harmaceutical Science)發表,奧勒岡精油抑制HIN1病毒的成果。研究人員從市面買來五個濃度不一的奧勒岡精油,五個樣本的「香芹酚」濃分別為75%、93%、80%及2個未標示濃度。由於奧勒岡精油直接用於皮膚,刺激性強,所以加上橄欖油混合稀釋。結果發現,奧勒岡精油無論是否稀釋與否,都具有抑制H1N1效果。2009年整合基礎醫學期刊「Holistic Primary Care」曾發表期刊,研究人員以奧勒岡精油進行體外試驗,發現冠狀病毒接觸到奧勒岡精油約廿分鐘,會被破壞失去複製能力,病毒顆粒從原來的每毫升五百萬個病毒顆粒,廿分鐘降到每毫升167個病毒顆粒,研究人員混合奧勒岡與其他精油如肉桂、孜然及鼠尾草等製成複方精油,再進行實驗,廿分鐘後測不到病毒顆粒。不過,這個實驗配方的鼠尾草精油的神經毒性較強,民眾不宜自己調製使用。奧勒岡精油用於皮膚易有刺激性,兒童可以用含香芹酚較低的冬季薄荷替代,其他相關具有抑制病毒的精油還包括佛手柑、萊姆、肉桂、檸檬、絲柏、尤加利(globulus, radiata, smithii等三種品種均可以)、永久花、綠花白千層、羅文沙葉、迷迭香、百里香及廣藿香;增加免疫力的精油有綠薄荷、乳香、檸檬、血橙;輔助呼吸道抗發炎的有尤加利、赤松、絲柏及藍絲柏。精油因生產區域、緯度及土壤,每批產生不同化學結構,要注意的是,不要買到稀釋、混充或加入塑化劑的精油,同時也不能內服,美國及英國芳療師執業規範對內服有嚴格規定,內服不當會造成食道灼傷及肝腎毒性。很多人問,精油與藥草相比,那個較有效?部分藥草也有很好的效果,建議藥草與芳療可以雙管齊下。以下是和肺肺部健康有關的藥草:抗微生物:能幫助身體對抗外來病毒、細菌,強化免疫系統,包括紫錐花、大蒜(藥草界俗稱便宜的紫錐花)、接骨木、百里香及osha(奧沙根)。抗筋攣:可以放鬆氣管及肺部平滑肌,減少劇咳帶來的疼痛,平常也可以用於氣喘,包括野生櫻桃皮、半邊蓮、接骨木。心臟功能:心臟功能不好,氧氣不足會影響肺功能,這類香草包括山楂、益母草及菩提花。排痰:幫助將過多分泌物,如對抗病菌而戰亡的細胞、白血球排出,同時有化痰作用,讓痰液變稀才能咳出,舒緩乾咳及敏感性咳嗽,這類藥草有土木香、毛蕊花葉、藥蜀葵、半邊蓮、款冬、甘草。神經緩和:重病時,會有焦慮及壓力情況,可幫助緩和呼吸道神經功能,這類藥草如半邊蓮、牛膝草、刺毛萵苣。強化肺功能:強化與重建肺部功能,如排除異物,這類藥草有毛蕊花葉及土木香。民眾可以用精油適度薰香,每次半小時至一小時,一天數次,不要一次連續數小時,因為這樣效果不佳,且容易造成血壓及心跳上升,每次都要更換新的精油及開窗,讓空氣流通;或與酒精、有機純露及5%的精油製成乾洗手。提醒民眾,懷孕者、巴金森氏症、G6PD及癲癇患者等,使用精油有特別的注意事項,使用前宜諮詢專業的臨床芳療師。
-
2020-01-21 癌症.癌友加油站
吃一整碗飯要花7年 長庚抗癌志工用傷疤和運動勉勵病友
林口長庚醫院癌症資源中心今天舉辦歲末關懷活動,罹患口腔癌第四期的病友葉明祥出席和大家分享他的抗癌經歷。他說,由於長期抽菸導致肺功能極差,治療期間必須一直被抽痰;術後第一次拿下鼻胃管嘗試由口進食,營養品竟然從手術傷口流出,這種種過程雖然很挫敗,但他靠著積極運動,終於撐到戰勝的那一刻,還能在醫院擔任癌症志工,因此他鼓勵所有的病友要多運動,可以改變人生。65歲的葉明祥說,治療初期一直被抽痰非常難受,為了改變現況,他每天拿著拐杖在醫院樓梯間穿梭當作運動,一周後醫生說可以不用再抽痰了,他高興的如獲恩賜。不過手術後身體構造與面容的改變,讓他很多事情需要調適,連最基本的吞嚥動作都要重新學習。復健開口動作,每日每小時要做10分鐘,每日至少10次,持續2年,「第一次拿下鼻胃管嘗試由口進食,營養品竟從手術傷口流出,傷心的淚水也跟著掉下」,他說那一刻覺得自己像極了科學怪人,但他總相信自己可以撐到戰勝的那一刻。葉明祥於是更積極運動,雖然為了要補齒齦做為支撐,讓他少了左小骨,他仍舊騎腳踏車挑戰登高山,要證明他一樣可以擁有正常的生活。他說,附加的好處竟是氣喘不再發作,也開啟他吞嚥訓練的契機,花了7年的時間終於可以吃完整整一碗飯,才發現能吃到食物真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葉明祥擔任林口長庚癌症資源中心志工已經2年,帶著臉上傷疤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在門診及病房鼓勵病友積極治療。儘管復健會流血,但是渴望開口的動力讓葉明祥不放棄,他的兒子也被感動,陪著父親復健,一邊準備考大學,一舉考上台大經濟系。癌症中心林永昌主任表示,運動對於癌症病人有明顯的幫助,我們除了關注治療成效外,更鼓勵大家做適度規律運動的習慣,每週3至5次,每次至少30分鐘,透過這種運動方式能有助提升免疫功能,改善生活品質。
-
2020-01-20 新聞.杏林.診間
為何看診醫和執刀醫不同?動手術前您該問清楚的事
聽到需要開刀,患者總是非常緊張,腦袋一片空白,忘記確認許多重要事項。讓我們一一列出來,您一定要記得詢問以下的問題,與醫師好好討論。手術有很多種,實行的地點也不太一樣。像是取下小部分腫瘤組織去化驗的些切片手術,像乳房腫瘤的粗針抽吸,在門診即可進行。要取部分肝腫瘤組織的切片手術,則可能在超音波室進行。如果是完整地取下小型的皮下腫瘤、乳房腫瘤,或是置放化療時使用的人工血管裝置,則會以「門診手術」方式進行。患者在約定時間抵達手術室,手術結束後即可回家,不用住院。(雖然名稱是「門診手術」,但實施地點仍在開刀房。)住院手術代表患者可能於手術前一天或當天先到醫院報到,做完術前檢查,於開刀房進行手術後,還需住院數天休息復原。說到「誰會替我開刀」,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奇怪,難道不是看診的醫師替我開刀嗎?其實不一定,像教學醫院裡面的門診手術常是由住院醫師獨力完成,患者進到手術室會感到困擾:「為什麼醫師長的不太一樣?」所以,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議,請記得問清楚看診及安排手術的醫師:「誰會幫我開刀?」配合不同手術,麻醉方式也不一樣。像取下部分皮膚的切片手術時,醫師會先注射局部麻醉。這時負責麻醉的醫師就是開刀者,患者在手術過程中人都是清醒的。如果是開腰部以下的範圍,例如下肢骨骼、腹股溝疝氣、闌尾炎、剖腹產等手術就可用半身麻醉。手術時間較長、範圍較廣、失血較多的手術就須使用全身麻醉。有的只是打藥睡覺,多數則要插上呼吸管幫助呼吸。要實行半身麻醉與全身麻醉之前,麻醉醫師會向患者再度確認、解釋麻醉過程。這部分準備做醫美手術的患者最需注意,請務必向醫師確認:「麻醉是誰負責的?是手術醫師本人?還是有聘請麻醉醫師負責監控患者狀況呢?」患者若即將面臨手術,也要了解自己的角色及健康控管非常重要。要讓醫師知道自己現在正在吃哪些中藥、西藥、及健康食品,並向手術醫師確認哪些在手術之前就要停用。最常見需要停用的藥物是會造成出血併發症的藥物,例如抗凝血劑、阿斯匹寧、或銀杏健康食品等。每種藥物的半衰期不同、作用機轉不同,該停用的時間點也不一樣,請務必向醫師確認。另外,戒菸能夠改善肺功能及心血管問題,還會讓傷口復原較好,醫師通常建議有菸癮患者在進行手術前要戒菸。有酒精成癮問題的患者也該戒酒。術前要多吃什麼是患者最常問的問題之一,雖然此題不一定有標準答案,但你可以藉此向醫師確認自己對疾病的觀念是否正確,是否有錯誤的期待。手術通常包括「切除」與/或「重建」兩部分。若是闌尾炎、膽囊炎等,醫師會切除發炎的器官。氣胸手術也是切掉出問題、正在漏氣的小部分肺部組織。至於大腸癌時,醫師會切下帶有腫瘤的部分腸道,若情況允許,則會重新接合腸道兩邊斷端,這就是重建。有些術式的重建則負責更多,包含多段接口。有些手術要置放外來物,向是人工血管、支架、瓣膜、或關節手術的金屬墊片等等。因此,你需要向醫師詢問,有哪些身體組織會被移除,會做哪些改變,會不會放進外來物?開刀在某種程度上,會明顯改變我們的生活,因此你可以先問問醫師,手術後的恢復過程大致為何,讓自己對過來生活有個初步規劃。該問的問題像是:「手術後,我需要服用哪些藥物?」若接受了支架或瓣膜的置放手術,很可能接下來需要服用抗凝血劑。若是做了器官移植手術,接下來就要服用免疫抑制劑來減少排斥現象。你也需要了解接受這手術後,一般需住院幾天?之後回家通常復健多久?做什麼復健?知道以後,比較有辦法調整生活模式。只要是手術,誰都無法保證百分之百成功,每樣手術都有一定的併發症機率,所以你應該向醫師詢問一下,最常見的併發症是什麼?會出血嗎?會感染嗎?最不好的狀況會怎樣?併發症發生機率高不高?再考慮自己是否接受。有些手術是用來「救命」,不開刀的話患者死亡機率極大,即使醫師告知可能會有嚴重併發症,患者權衡之下為了保命,可能還是會接受手術。但若是較不嚴重的事件,例如你想從事醫美手術,最好要評估及了解併發症的發生率及可能性,再想好自己是否能應付與接受。當醫病雙方都同意手術後,患者也要記得提醒醫師自己過去的病史,有沒有藥物或食物過敏的經歷,以及列出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清單,讓醫師更了解自己的狀況。這些都能夠讓保障手術安全喔!原文:動手術前您該問清楚的事(懶人包)搜尋附近的診所:外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20-01-19 科別.兒科
冬天濕冷讓過敏兒狂哈啾 醫師:過敏種類可分為4種
9歲的小君最近晚上睡覺時咳的特別厲害,咳到臉漲紅、無法好好睡覺外,早上起床也會打噴嚏,且感冒時都咳特別久,家長原以為是氣喘而請醫師開藥吃,但未顯著改善。經醫師檢查肺功能發現,小君的支氣管比較敏感,進一步詢問家長發現,原來小君特愛絨毛玩具,整個床都是娃娃且晚上都要抱著睡,研判是此過敏原誘發支氣管過度反應。撤掉娃娃兩個月測試,並搭配醫師所開抗組織胺藥物後,小君過敏情況改善、晚上咳嗽大幅減少。收治小君的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主任謝錦桐表示,冬天晝短夜長天氣仍冷,民眾普遍待在室內時間較長,但冬、春天氣候相對潮濕,過敏的孩子也特別多。臨床上來說,此季節因過敏來看診的孩子會比平時多上兩成。而為何會過敏?謝錦桐說,當人體內的免疫細胞碰到抗原,也就是灰塵、塵蟎、毛毯、花粉等外來過敏原時,會產生抗體。若持續接觸過敏原,身體不能適應,抗體就會跟抗原結合,導致身體對過敏原出現過度反應,產生過敏症狀。如絨毛玩具就是小君的過敏原。在過敏種類上,謝錦桐說可粗分為四種,一是常年性過敏,以屋內塵蟎、絨毛等過敏原而引發如鼻子不適等症狀為主,一年四季皆可能發病;二是氣溫變化所造成的空氣變化,如冬天環境潮濕,有過敏或輕微氣喘的民眾症狀就會明顯,但夏天氣候熱卻不會發作。三是穿著導致,如太厚重、特殊材質衣物,造成穿著時皮膚摩擦出現發癢、紅疹等不適症狀,或穿換季衣物時沒清洗過出現塵蟎。第四則是冬季癢的皮膚過敏,因寒冷季節會讓皮膚的皮脂腺分泌減少,若油脂分泌較缺乏,患者皮膚就容易出現乾癢、發炎等過敏症狀。然而,過敏治療非一蹴可幾,謝錦桐說原則是先找出過敏原,再配合用藥,要緩解過敏症狀,必須從日常生活做起。若家中已有過敏兒,居家環境應勤於清理,吸塵除濕、避免地毯和填充絨毛玩具,避免飼養貓或狗等來避免毛屑。此外,穿著換季衣物時應先清洗過再穿,以免放置衣櫃過久而有塵蟎。寢具、窗簾等也應定期更換。如冬天環境太潮濕應除濕,室內空氣濕度應維持在30%至50%間。藥物治療方面,依不同症狀發作時,多為口服抗組織胺、類固醇藥膏或噴劑等,並注意皮膚保濕為主。必要時,建議可至醫療院所進行過敏原檢測,了解造成過敏的原因,對症下藥。
-
2020-01-19 科別.感染科
流感肺炎形影不離 年節防重症
再一週就要過年了,依照以往的經驗,預估流感疫情會在農曆年節進入高峰期。實際上,國內流感疫情去年12月中旬就進入流行期,且單月流感併發重症人數,創下五年來同期的新高。由於鄰近日韓及美加也都處於流行期,加上肺炎死亡人數近年不斷增加,還未施打疫苗的民眾建議依醫囑接種,有類流感症狀提早治療,減少重症發生。在流感疫苗擴大開放施打對象後,台北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特別提醒,家有6個月以下嬰幼兒的父母及孕婦要接種疫苗。日前紀鑫才接獲一個家族9人感染A型H1N1流感群聚感染個案,其中一名未滿週歲的嬰幼兒還因此住院。紀鑫說,這個家族是三個家庭住在一起,剛開始是阿嬤感染上A流,之後傳給未滿一歲的小孫子,但群聚感染的家族裡,還有其他感染源,是一名從幼稚園帶回流感的小小孩傳回家中,造成一人感染流感病毒傳給2至4人。因此,建議家中的照顧者要打流感疫苗,保護還不能打疫苗的嬰幼兒。孕婦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族群,有研究指出,懷孕時因為體內荷爾蒙變化及懷孕時的營養、情緒與壓力等因素,影響心肺功能,導致免疫力下降,使得孕婦感染流感後,成為易引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也增加流產、早產及死產機率,尤其在懷孕後期以及產後2週內最危險。民眾也不用擔心孕婦接種疫苗風險,疾病管制署曾針對2009至2010年,接種流感疫苗的14,474名孕婦進行調查,發現接種流感疫苗的自然流產率為2.3%,相較於一般的流產率12.8%低很多,且未增加胎兒風險。目前台灣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以A型H1N1為主,與疫苗病毒株相符,不過,這與國外流行的A型H3N2,及B型維多利亞株不同,必須要密切觀察,防止重症出現。流感併發症每年約14%的人會因肺炎或流感住院,在重症個案中,死亡率約兩成。尤其肺炎一年約有100多萬人就醫,總醫療費用約133億元,平均一人約13萬醫療費用,進一步分析,有67%的費用支付在65歲以上的肺炎病人,佔所有肺炎人口的25%。隨著人口老化,肺炎死亡人數不斷上升,從105年開始,肺炎就列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三名,107年死亡人數與106年相比,還多了7.5%,增加的幅度比第一名的惡性腫瘤及第二名的心臟病來得多。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顏啟華指出,肺炎仍以肺炎鏈球菌感染為主,且又有高抗藥性問題,治療上較棘手,老病人經常反覆感染,從小病拖成大病,嚴重者還得住進加護病房,耗費的醫療成本相當驚人。顏啟華指出,預防流感或肺炎最好的方法就是依醫囑打疫苗,但依疾病管制署的統計,今年新增13萬名75歲長輩,他們都可以依醫囑施打肺炎鏈球菌公費疫苗,但直至去年下旬,接種率仍偏低,還未接種的長輩,最好趁過年前快去施打,打完疫苗後要一段時間才有抗體,才能降低春節感染風險。而流感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同時施打,已有研究證實,能有效降低因流感或肺炎住院率,還能減少44%侵襲性肺炎的住院率。即使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對整體降低肺炎感染也有幫助。
-
2020-01-16 橘世代.好學橘
愛心不落人後!熱愛重機的不老騎士環島做公益
「為了騎重機,我每天早起運動,還戒掉多年菸癮。」走進台灣火神重機推廣協會台南分會會長陳炳華,位於台南市安南區廚具辦公室,他忙著和員工將瓦斯爐、熱水器裝箱。重機車友還經常環島送愛心,捐贈物資給弱勢家庭。「做事情要用心,持之以恆才有成功機會。」58歲陳炳華經營生意小有成就,他回憶說,當年退伍後,曾做過直銷業務,累積人脈轉型賣廚具,他表示,國人對於新廚具接受度不高,一定要勤於拜訪,被拒絕後還得臉皮夠厚,多跑幾次,至少讓顧客認同你的態度,取得潛在客戶信任後,才會接受新的產品。他年少時愛看外國電影,很羨慕美國人戴牛仔帽、穿牛仔褲,手握高架手把重機,奔馳在彎延公路上,無奈當年忙於事業,只能看影片過過乾癮,約4年多前,陳炳華重拾年輕時興趣,買了一輛美式重機車,並加入重機車隊,開始了騎乘重機養生之旅。當陳炳華和會員分別騎上美式重機車,全副武裝帥氣上路,大車身霸氣前進於台1線上,只見一輛輛「火神」重機拋光的進排氣管,搭配車身個性塗裝,不時傳來低調沈穩引擎聲浪,他們不僅熱愛騎重機,還載著滿滿的愛心和物資,環島做公益。「車友一起響應關懷弱勢,做有意義的事,更有力量!」陳炳華除了經常組隊出遊,曾帶隊到雲林縣信義育幼院捐贈物資,關懷弱勢兒童和少年,並到高雄市田寮區星星兒的家,探視身心障礙者,行善回饋社會。陳炳華說,為凝聚和營造車友家庭和樂氣氛,火神車隊每個月舉辦一次家庭日,會員和眷屬可騎重機或是開車參加,隊友和家人快樂相聚,增進情誼,也讓家人休假時,和樂地生活在一起。陳炳華有多年煙癮,他起初和同好騎重機車出遊,中途短暫休息習慣抽根菸,卻發現其他人都沒有在抽菸,警覺抽菸對心肺功能很不好,下定決心戒菸,大多數的人戒菸後都會胖,但陳炳華每天早起在住家附近快步走半小時,飲食清淡,多吃蔬菜少吃肉,減重約5公斤,還能維持令人羨慕的帥氣體態。 為自己而學 橘世代來了! 【歡迎加入】建立自己的學習進修清單,充實精彩人生2.0,鑽研興趣、挑戰新領域、豐富生活,逐一實現手裡的那張學習清單!【歡迎加入好學橘FB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