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 醫聲.醫聲要聞
搜尋
育兒津貼
共找到
16
筆 文章
-
-
2024-06-06 養生.家庭婚姻
少子化是年輕人養不起?月薪多少才能生小孩?網友公認「超過x萬」才敢生
隨著物價、房價上漲,年輕人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上班族的薪水連養活自己都很勉強,更別說再養家庭跟小孩,這樣的現況導致結婚生子的意願普遍偏低!對此,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專頁詢問大家意見「少子化是因為年輕人養不起?你認為月薪要多少才能生小孩」,引發了許多網友表示自己對於生小孩與財力的看法。少子化是因為年輕人養不起?月薪要多少才能生小孩?此問題引發廣大迴響,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年輕人不生小孩的看法。「什麼都漲..哪敢生,薪水沒漲卻物價一直漲,真的非常扯」、「如果下一代是來複製你的貧窮,不生也是一種慈悲」、「現在少子、長照、租屋房貸、低薪,處處都有問題」、「沒有錢,不婚不生就是一種善良」、「都要工作沒人幫忙帶小孩」、「不是薪水的問題,是房價高物價高,社團動蕩不安,神經病滿街跑」、「不是豬有得吃就好,需要花時間陪伴教育,不要生產出一堆詐騙集團工具人」、「很多人養得起也不生,每個人都有權利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是窮苦人太多,生了也只能繼承貧窮」、「不是薪水養不起而是單身快樂更有性價比」、「生小孩來幫忙繳稅金跟勞健保?現在大環境房價物價高、學校霸凌課綱亂;再來小孩制度不齊全,就拿為什麼都是小孩,原住民或單親的福利比較好?可上公托什麼都有補助」、「人類進化了不婚不生一人幸福100分」。部分網友針對月薪要多少才能生小孩,發表自己的看法。「雙人至少要月薪12萬以上」、「不只薪水趕不上物價,一個月不到15萬根本無法養小孩和房貸,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導致不敢生孩子」、「10萬生一個小孩一個老婆才能擁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扣掉要自己買房買車那些,品質品質懂嗎!不是為了單純的活著而已~亞洲人都習慣把過勞當正常」、「現在的物價至少要20萬才夠」、「有房的人薪俸要5萬,無房的人要8萬的薪俸才敢養小孩子,必竟父母的年齡增長又會生病,薪資低根本無法負擔的起日常生活的」、「應該不是月薪問題!而是要考量雙方家庭狀況!薪水多少都可以生」。也有網友表示其他看法。「想要生的怎樣都養的起,很多人只想自己爽,當然養不起」、「執政黨只會顧財團及養外國小孩,自己的產業不提升只會空頭話」、「生來給政客、富人作工的」、「事實上是,大多數人不願犧牲自己生活跟花時間在小孩上,而不是收入又多少」、「不生!當人類變保育類動物再來煩惱就好了」、「世紀末過好自己就好」、「高消費的社會當然養不起,如果國家栽培到高中都不需要學費,人人都養得起,希望國家能體會人民的辛苦」、「小時候家裡更窮,爸媽也生養5個小孩啊!現在個個都是退休軍公教」、「養不起是藉口,當父母的人潛能無限,撐著撐著孩子就長大了」、「小孩生了就養得起」。整理上述網友們的看法,年輕人不生小孩的原因主要來自於經濟壓力和生活品質的考量。隨著物價和房價不斷上漲,許多年輕人的薪水僅能維持基本生活,難以負擔養育孩子的高成本。許多人認為要有穩定且較高的收入才能考慮生育,否則可能會繼續面臨經濟困境。此外,社會環境的不穩定、教育和育兒支援系統的不足,也讓年輕人對生養子女感到望而卻步。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少子化現象的普遍存在。5個改善年輕人不生的方法針對台灣年輕人不敢生小孩,5個方法助改善,增加年輕夫妻生小孩意願:1.提供經濟支援:政府可以推出財政政策,例如提供育兒津貼、減免學費或稅收優惠等,以減輕年輕夫妻生育的經濟負擔,增加他們的生育意願。2.降低住房壓力:政府可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提供多元化的住宅選擇,包括建設公共租屋、推動長期租賃市場發展等,以降低年輕人購房的壓力。3.優化工作環境:企業應提供更彈性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制度,鼓勵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平衡。同時,建立友善的職場文化,禁止對待孕婦或育有小孩的員工的歧視,以促進年輕人生育的決策。4.加強育兒支援:政府和社會應建立完善的公共育兒設施和服務,提供高質量、可負擔的托兒所、幼兒園,減輕年輕父母在育兒方面的負擔,增加生育意願。5.增進教育品質:提高教育品質,包括提供優質的學校和教育資源,減少家長為子女教育負擔的壓力。此外,也應加強性教育和生育知識的普及,讓年輕人對生育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準備。這些改善方法的目的在於從經濟、住房、工作、育兒支援和教育等方面提供支持,解決年輕人不生育的問題,並創造一個更有利於年輕夫妻計劃生育的環境。同時,政府、社會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也是解決少子化問題的關鍵。大部分年輕人不生小孩的原因主要來自於經濟壓力和生活品質的考量。你認為,造成年輕人不想生小孩的原因是什麼?月薪要多少才能生小孩?歡迎跟元氣網分享。延伸閱讀:.養兒防老反被啃老?他直指:窮人沒資格生小孩,6點評估你是不是合格父母.二寶媽曝坐月子血淚經驗!第一胎在家簡直人間煉獄 坐月子3方式如何挑選?.網紅列出16個「不想生小孩的理由」引共鳴,但想生的原因只需一個就夠!
-
2023-06-28 焦點.元氣新聞
年輕人為何不敢生小孩?眾人點破3原因:養兒防老觀念害慘年輕人
台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出生率比死亡率少,自2020年起連續三年人口數呈負成長。這樣的現象導致從學校到企業,缺人、缺工問題層出不窮,已成嚴重的社會問題。有民眾在網路上發文提出疑問「為什麼大家都不敢生小孩?」,網友們紛紛點破導致現代年輕人不敢生小孩的主因。為什麼大家都不敢生小孩?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出生率比死亡率低「生不如死」,造成私校有一堆要退場或被輔導評估、補習班也衝擊很大,一堆企業傳統製造業都缺工,人口不足的情況導致從學校到企業,都有許多缺人問題。對此,該名網友好奇發問「為什麼大家都不敢生小孩?爸媽那年代說自己月薪很少也生兩三個」。此問題引發廣大迴響,許多網友紛紛留言表示自己不敢生小孩的原因,無非就是責任、花費、生活品質的關係,但其中最大原因就是因為「沒錢」。「生了要對生命負責」、「自己都養不活了,要有家才能成家,現在年輕人怎麼買一個家?」、「以前生一堆是房價低,除了房貸還可以應付。高房價根本買不起直接躺平,你房價砍低肯定一堆人生」、「上一代養兒防老觀念非常重,才不管老了有沒有錢拼命生,所以現在一堆沒錢老人等著下一代養」、「養不起幹嘛生,階級複製害慘小孩子」、「薪水中位數才4萬多,養什麼小孩」、「作人要有良知,沒錢就別亂生」、「光生就幾十萬要噴掉了,後面還要養」、「買車、買房,快把一輩子的積蓄花光哪來的閒錢養小孩」、「就是錢啊!生活品質差很多」、「房貸負擔太重,小孩的開銷很大,而且生活品質又會降低,這樣生下來會讓人覺得是虐待自己」、「現在什麼都比以前貴,而且貴很多,重點就是沒錢」。也有網友表示「應該先問自己為什麼要生小孩吧?」、「養小孩不如養隻貓狗」、「我同學結婚十年也是決定不生,倒是養一堆貓咪夫妻也高興」。年輕人不生孩子的5大主因以上網友提出年輕人不生孩子的主因,可以總結如下:1.經濟壓力:生活成本上升、房價高昂和教育費用昂貴是年輕人不敢生孩子的重要原因。他們認為自己養不起孩子,生活品質會降低,無法承擔孩子的經濟負擔。2.職業壓力:現代女性更加重視事業發展,生孩子會影響工作和職業發展。女性懷孕或照顧小孩在職場上可能會受到歧視,導致她們不願意生育。3.家庭壓力:現代家庭的雙薪模式使父母們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無暇顧及孩子的撫養。此外,月子中心的費用昂貴也是一個因素,家庭經濟負擔更重。4.未來不確定性:長期的房貸負擔、孩子的開銷以及未來的經濟前景不確定,使年輕人對未來感到無望,缺乏生育的動力。5.社會觀念的改變:傳統觀念的轉變也對年輕人不生育產生影響,現代人更注重個人的自由和發展,不再將生育視為一種義務或責任。5個改善年輕人不生的方法針對台灣年輕人不敢生小孩,5個方法助改善,增加年輕夫妻生小孩意願:1.提供經濟支援:政府可以推出財政政策,例如提供育兒津貼、減免學費或稅收優惠等,以減輕年輕夫妻生育的經濟負擔,增加他們的生育意願。2.降低住房壓力:政府可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提供多元化的住宅選擇,包括建設公共租屋、推動長期租賃市場發展等,以降低年輕人購房的壓力。3.優化工作環境:企業應提供更彈性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制度,鼓勵工作與家庭生活的平衡。同時,建立友善的職場文化,禁止對待孕婦或育有小孩的員工的歧視,以促進年輕人生育的決策。4.加強育兒支援:政府和社會應建立完善的公共育兒設施和服務,提供高質量、可負擔的托兒所、幼兒園等,減輕年輕父母在育兒方面的負擔,增加他們的生育意願。5.增進教育品質:提高教育品質,包括提供優質的學校和教育資源,減少家長為子女教育負擔的壓力。此外,也應加強性教育和生育知識的普及,讓年輕人對生育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準備。這些改善方法的目的在於從經濟、住房、工作、育兒支援和教育等方面提供支持,解決年輕人不生育的問題,並創造一個更有利於年輕夫妻計劃生育的環境。同時,政府、社會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也是解決少子化問題的關鍵。延伸閱讀:.養兒防老反被啃老?他直指:窮人沒資格生小孩,6點評估你是不是合格父母.二寶媽曝坐月子血淚經驗!第一胎在家簡直人間煉獄 坐月子3方式如何挑選?.網紅列出16個「不想生小孩的理由」引共鳴,但想生的原因只需一個就夠!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3-10 焦點.元氣新聞
健康永續論壇/桃園力抗少子化 王明鉅:寶貝非婚生子女
台灣疫苗推動協會與聯合報共同舉辦「2023城市健康永續論壇」,六都副市長或衛生局局長齊聚,交流母嬰健康相關政策。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表示,在六都中,桃園市人口最年輕、育齡婦女生育率最高,但仍需積極對抗生育率下滑趨勢。桃園市預計今年成立婦幼局,目標讓人願意結婚、願意生,將辦理萬元凍卵營養金補助、中醫助孕及養胎、遠距智慧醫療、加強產後心理健康照護,不讓家長孤軍奮戰。王明鉅指出,去年台灣出生數只有13萬,總生育率掉到0.87,低於先進國家平均,不過桃園生育率高於全國,去年就有1萬8000多個寶寶誕生。雖然生得少,但生下來的孩子每個都是寶,他認為少子化危機的問題在於國人「不生」,成因至少有四個面向,值得分別研議對策。首先是不婚不生、為了升遷不敢生。王明鉅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他以女性住院醫師為例,幾乎沒有人敢在當完總醫師以前去生小孩,因為只要少一個人,剩下幾個住院醫師就值班到會累死。還有其他工作是只要去生育,升遷就沒救了。不過友善生育的職場,衛生單位幫不了忙,有待勞動部和企業主多努力。再者,是想結婚卻沒對象。王明鉅說,職場上的性別隔離也是個問題,很多工作根本沒有機會結交朋友,想結婚也結不成。比如醫院的醫療從業人員大多是女性,還有「宅男大本營」的新竹縣市,這些人也常常工時過長,忙到沒時間認識異性朋友。第三是結了婚卻不想生或生不出來。王明鉅表示,明確想生孩子的人,政府一定要協助,重點不是補助,而是協助家長不孤軍奮戰。針對孕前,桃園市提供30幾歲女性一萬元凍卵營養金、孕前健康檢查、中醫助孕;孕期有偏鄉數位子癲前症照護系統、智慧產房、中醫助孕、高風險個案管理、婦幼交通等協助。產後則要銜接心理諮商、婦幼小管家、企業托嬰/教保服務、生育/育兒津貼、家庭教育中心親職教育講座。第四則是對於非婚生子女的污名。王明鉅說,在歐洲國家非婚生子女的佔比遠高於東方國家,東方國家通常是結了婚才會生小孩,要是結婚被疫情或其他因素耽誤了,就會乾脆不生,或是想要晚一點再生,這也是很可能是去年台灣出生數掉到13萬的部分原因。王明鉅呼籲,如果少子化是國安危機,應該要推廣「非婚生子女也是寶」,不要讓人擔心汙名而不敢生。
-
2022-12-28 焦點.元氣新聞
勞保紓困每人10萬、電動機車、節能家電再延續…2022到2023你不能錯過的津貼補助
2022年上半年仍受到疫情影響,許多人在生計上也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為減輕勞工負擔,勞動部勞工保險局推出「勞工保險被保險人紓困貸款」,昨(26)日開放申請,每人最高可貸10萬元。除此之外,電動機車補助確定再推4年,2023年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也將再擴大補助。《元氣網》整理今年底至明年,攸關大眾荷包的大小事,希望每個辛苦打拼的人們都能省錢發紅包。勞工保險被保險人紓困貸款申請資格被保險人同時符合下列各款條件者,得申請本貸款。〉生活困難需要紓困。〉參加勞工保險年資滿15年(計算至111年1月14日止)。〉無欠繳勞工保險費及滯納金。〉未曾借貸勞保紓困貸款,或曾借貸已繳清貸款本金及利息。申請限制〉已請領老年給付、終身無工作能力之失能給付或向其所屬機關請領勞工保險補償金者,不得申請。〉申辦本項貸款無需繳交任何費用;每人限申請1次,重複申請者不予受理。每人最高可貸10萬元。申請期間110年12月26日(星期一)至111年1月7日(星期六)止。申請方式1.網路受理:111/12/26 09:00-112/1/7 23:59 。符合土地銀行所定之網路簽約及對保資格者,可線上申辦。》線上申辦網址2.郵遞受理:111/12/26-112/1/7 (郵戳為憑)。以掛號郵寄至土地銀行所屬分行或其委託之金融機構(地址請至該行網站查詢),俟核定通過後再檢齊第五項應檢附文件,親自到原申請之分行或金融機構辦理簽約對保及撥款手續。3.臨櫃受理:111/12/26-112/1/7 (營業日09:00-17:00)。備齊文件後,親自向土地銀行所屬分行或其委託之金融機構提出申請。【詳細申請資訊】》112年勞保紓困貸款承辦土地銀行電動機車補助再推4年經濟部宣布,電動機車補助確定再推4年,維持每輛最高7,000元。另,考量便利民眾維修保養及儲備傳統機車行轉型能量,推動補助機車行升級所需維修保養工具及試乘車。【詳細補助資訊】》申請淘汰老舊機車並換購二輪車補助相關資訊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1.節能電器推出減徵2000元補助,活動延長至2023年6月14日。2.另為加速汰換老舊耗能家電,經濟部推動「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2023年1月1日正式啟動,共計輔助64萬台,只要家庭住戶汰舊換新、購買1級能源效率的冷暖空調或電冰箱,每台補助3,000元。發票日期:112/01/01~112/12/31申請期間:112/02/01~113/01/15【1級能源效率產品查詢】》補助產品查詢【詳細補助資訊】》112年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台電節電獎勵持續台電節電獎勵自2018年改為登錄制,民眾只要主動登錄後才可以獲得節電獎勵資格。凡是比去年同期節省一度電,每度可享0.6元回饋金,另外還有84元的基本獎勵額度,等於完成登錄並且節電就可享有每期至少84元的優惠。台電節電獎勵網站目前已公告持續獎勵,只要112年12月13日前(含)報名登錄成功者,自登錄日起之各期電費之節電量可獲得獎勵金。【詳細補助資訊】》台電節電獎勵活動登錄2023育兒津貼/托育擴大補助不排富為落實「0-6歲國家一起養」,行政院自2022年8月起,育兒津貼已達成加倍發放目標,每月發放5,000元;0-2歲托育補助,依家庭經濟條件,送托公共化托育機構每月補助5,500元至9,500元,送托準公共托育服務者,每月補助8,500元至1萬2,500元,減輕家長育兒經濟負擔。自2023年1月起,未滿2歲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將取消排富規定,5至未滿6歲幼兒就學補助,也將擴及沒有就學的幼兒。【詳細補助資訊】》0-6歲國家一起養
-
2022-03-03 新聞.元氣新聞
國家幫你一起養小孩 盤點0到6歲育兒利多
教育部上午在行政院會陳報「0至6歲國家一起養」報告。行政院表示,少子女化是國安問題,支持家長養兒育女是政府的責任,透過落實執行「0-6歲國家一起養」的政策,給養兒育女的家庭最大的奧援,減輕家長負擔,讓家長實質有感。行政院自2021年8月起推動「平價教保續擴大」、「育兒津貼達加倍」及「就學費用再降低」等三大策略,持續提升平價教保供給量、加碼幼托補助及育兒津貼,達到「增名額」、「減負擔」及「加津貼」的政策目標,減輕家庭育兒負擔。●增名額:擴大平價教保服務量一、0至2歲(未滿):至2021年累計增設公共化托育313處,增加約1萬個名額;準公共的居家式托育(保母)及私立托嬰中心提供約7.9萬個名額;整體0-2歲(未滿)平價名額約8.9萬個,2021年送托率成長至17.1%,較2016年提高約6.8%。二、2至6歲(未滿):(1)公共化幼兒園提前於今年達成增設3000班之目標:教育部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2022年整體公共化供應量達23.7萬個名額,至2022年累計將增設2,704班;另外鼓勵政府機關設置員工子女教保設施,累計將設置347班,合計3051班,共同營造友善職場環境,妥善照顧員工子女。(2)準公共幼兒園計1769園,提供超過20萬個平價就學名額。(3)整體2-6歲(未滿)平價幼兒園(公立、非營利及準公共園)提供超過43萬個名額,且入園率再提高,2021年2歲入園率成長至35%,較2016年提高超過20%;2021年3-6歲(未滿)入園率成長至87.2%,較2016年提高12%,顯見政策有助於提升家長讓幼兒就學的意願。●減負擔:就學費用再降低針對就讀公共化及準公共托育機構的幼兒,今年8月再降低費用,負擔減輕更有感,讓政府成為年輕爸媽的神隊友:一、0至2歲(未滿):2歲以下的幼兒送去公共化托嬰中心、托育家園,和準公共托嬰中心和保母,今(2022)年8月開始,每個月托育補助再加1500元,2胎、3胎、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幼兒的補助再增加。二、 2至6歲(未滿):就讀公共化及準公共幼兒園的2-6歲(未滿)幼兒,今年8月起,家長每月繳費再減500元,每月繳費最多不超過3000元;就讀公幼每月甚至只要繳交1000元,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幼兒免費就讀。●加津貼:育兒津貼達加倍2021年約有99.3萬名幼兒受益,今年8月起,達成蔡總統育兒津貼加倍的目標,每月發放5000元,2胎、3胎以上再加發。在一般私立幼兒園讀書的5-6歲(未滿)小朋友,就學補助也比照津貼額度。
-
2021-11-14 新聞.元氣新聞
早產兒基金會30周年 早產兒媽媽蘇巧慧飆淚訴真情
回憶起11年前二女兒早產的過程,問政風格強悍立委蘇巧慧,今在早產兒基金會30周年感恩記者會真情流露、哽咽落淚。蘇巧慧致詞時先深深一鞠躬說,對於早產兒來說,「救命恩人」這四個字是貨真價值,不僅是形容詞,女兒出生時只有一隻小老鼠這麼大,現在已經身高160公分,今早還跟為了洗碗分工媽媽討價還價。蘇巧慧表示,永遠不會忘記懷孕27周晚上突然大出血,連夜被送進台大醫院,被判定有生產跡象。醫師給她72小時連續注射藥物安胎,蘇巧慧在這三天內心跳飆到130,還要維持仰躺著不能亂動下床,身體超難受,心情又很緊張,「 對於安胎產婦的心情支持真的很重要」。熬過三天身心煎熬,蘇巧慧原以為覺得應該穩下來了,但經過評估,還是需要趕緊進產房。「進產房之前,我拉著醫師的手,流著眼淚跟他說,如果看小朋友會太辛苦,就讓他...」蘇巧慧哽咽地講不下去,擺擺手、停頓拭淚後又露出笑容,強調很幸運有這麼好的醫生,所以說再多政策都不如「告訴大家我的心情,還有我想和大家一起努力的心意。」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陳治平表示,國健署歷年統計提早於懷孕不滿37周即出生的早產兒,約占當年度出生人口的8.47%到10.53%,這代表每年有將近2萬個早產兒,必須提早面對艱難的成長歷程。設備再完善的保溫箱都比不上媽媽的子宮,因此基金會從1998年開始「安胎示範病房」,以推廣到11家醫院,多年經驗證實可以降低產婦憂鬱焦慮,提升生活品質。陳治平表示,現在年輕人不想結婚懷孕,但站在醫學觀點,適齡適婚才有好的寶貝,才能讓台灣生氣蓬勃。衛生福利部次長李麗芬表示,政府希望透過連續性照護,陪伴父母照顧孩子,重難罕症的困難醫材取得制度已經建立,行政院明年度「少子女化對策經費」高達801億,創下歷史新高。李麗芬表示,為減輕年輕父母扶養負擔,今年8月、明年8月的育兒津貼、托育補助會漸次增加,家長月繳費用則會漸次下降。今年起也開始「優化兒童照顧計畫」,優化兒童照顧,從周產期照護網絡、兒童緊急救護網,放寬產檢次數及補助項目。李麗芬指出,針對低出生體重的孩子,可安排居家照護;只要父母同意,衛生局也可為三歲以下兒童安排指定專責兒科醫師,目前已有17個縣市在推動專責兒科醫師,比如桃園市就有一萬多個孩子有自己專責兒科醫師。
-
2021-07-31 該看哪科.婦產科
加碼拍板!育兒津貼托育補助8月起加1千 明年再加1500元
鼓勵生育,蔡政府提出0到6歲一起養,加碼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衛福部今宣布從8月起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皆加碼1000元,調整後分別為3500元及7000元;明年8月再加碼一次,增加1500元,調整後分別為5000元及8500元,新制仍有排富規定。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李臨鳳表示,新制今年8月上路,新制是針對未滿2歲兒童之父母或監護人,經稅捐稽徵機關核定之最近一年綜合所得總額合計未達申報標準,或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者,可申請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二者擇一,不得重覆請領。新制分二階段逐步提高發放金額。自行照顧孩子的育兒津貼從今年8月起將由現行的2500元調高為3500元,第2胎4000元,第3胎4500元;明年8月再調高至5000元,第2胎6000元,第3胎7000元將0到2歲孩子送托準公共保母、準公共托嬰中心,可領取托育補助,托育補助今年8月起將由現行6000元調高為7000元,第2胎8000元,第3胎9000元;明年8月再調高至8500元,第2胎9500元,第3胎1萬500元。李臨鳳指出,今年7月領有未滿2歲兒童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且8月仍符請領資格的民眾,政府將主動提高發放金額並直接入帳至原請領帳戶,民眾不用重新申請。她也提醒,目前正在請領育嬰留停津貼、弱勢家庭生活類補助的民眾,8月起可同時請領育兒津貼,須至兒童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提出申請。
-
2021-06-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照服單位因疫情停業 雇主、員工統統有錢可以拿
行政院今通過防疫紓困特別預算,其中衛福部獲得792億,社福紓困占其中的107.7億元,負責0到2歲嬰幼兒的衛福部,負責發放該族群的防疫補貼一萬元,衛福部估計有37萬名0到2歲嬰幼兒符合資格;紓困對象首次擴及到照服單位與機構,雇主員工皆受惠,員工最高可獲得4萬元,住宿機構則可紓困人事費以及貸款優惠。衛福部社家署署長簡慧娟表示,家庭防疫補貼補助國小以下學童,未滿2歲嬰幼兒屬於衛福部負責範疇,初步統計有37萬名嬰幼兒符合資格,將發放37億,現在領有育兒津貼或托育補助的家長,衛福部會在6月15日直接匯到帳戶中,沒有領取育兒津貼或托育補助的家長,自6月15日起,家長或監護人可憑兒童健保卡號至網路(10000.gov.tw)登入匯款帳號供政府撥款,或至ATM領取現金;第三種是無法透過網路登錄或ATM領取的家長,將待疫情趨緩後,以臨櫃方式領取,衛福部將會另外公告。此次紓困擴及到照顧服務的位,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表示,因應第疫情三級警戒,長照及身障日間照顧、家庭托顧、托嬰中心等照顧單位配合陸續停業,紓困情形分為二大類,一為照顧服務收入減少50%,或經中央政府通知停業,且給員工薪資未達到基本工資者,符合資格者超過3100多家。照顧服務收入減少50%的業者,今年4月底以前持續提供服務,依照員工數,每人給4萬元,給予一次性營運補貼。是經中央政府命令停業者,且其給付薪資未達基本工資,雇主的補助是按照員工數每人給予一萬元,如聘僱10位員工的雇主,給予雇主10萬元,而給予員工每人四萬元,一次性提撥。家庭托顧服務員、居家保母,不分是否為準公共化,符合收入減少達50%者或經中央政府命令停業,今年4月底以前持續提供服務,每人給予3萬元補貼,一次提撥。住宿式機構及社福事業單位紓困,則比照過去紓困模式、標準繼續辦理補貼。居家式社區式長照機構,將發出2.3億元、社福事業單位約編列9000萬元。
-
2021-06-0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紓困4.0懶人包/防疫紓困誰可以申請?何時申請?
本土疫情大爆發影響許多個人及行業生計,行政院今(3日)通過防疫紓困特別預算案,以下整理哪些人能領、何時能領等資訊。對象個人7大類企業、產業申請時間.去年申請通過的、有留存摺資料的,6月4日後會開始直接匯入戶頭.去年申請通過、沒有存摺資料的,政府6月7日後會寄發通知單.今年新申請的,6月7日起開放線上申請網站.孩童家庭防疫補貼與勞工紓困貸款,6月15日開始受理申請。申請方式擴大急難紓困:6月7日起採線上申請(https://swis.mohw.gov.tw/eip)或郵寄方式,提出申請。申請表格同上網址下載或電洽1957或至鄉鎮市區公所索取,截止申請日期至6月30日為止。家庭防疫補貼:5月份已領有育兒津貼或托育補助之孩童,由政府於6月15日直接撥入申領帳戶,其餘可透過以下2種方式:(1)其他未領有育兒津貼或托育補助者,自6月15日起,家長或監護人可憑兒童健保卡號至「孩童家庭防疫補貼網」(10000.gov.tw)登入匯款帳號供政府撥款。(2)至實體ATM插入提款卡並輸入密碼,選擇孩童家庭防疫補貼項目,輸入孩童健保卡卡號,即可領取現金。自營作業者或無一定雇主:去年已領取勞動部生活補貼勞工,將直接撥入勞工帳戶;今年擴大納入補貼者,可於6月7日至7月5日間至勞工保險局e化服務系統線上登錄,確認後匯款。相關網站及專線.行政院:1988紓困振興專區,或1988紓困振興專線.勞動部:「疫情紓困」專區或1955專線各縣市防疫紓困.新北市110年防疫助扶方案.台北市短期紓困措施.基隆市紓困方案.桃園市新冠肺炎防疫紓困專區.新竹市紓困方案.宜蘭縣政府紓困方案.臺中市政府Covid-19 紓困10方.高雄市防疫紓困.臺南市政府紓困振興方案.彰化縣防疫紓困專區.雲林縣防疫紓困專區.嘉義市疫情紓困專區
-
2021-05-08 該看哪科.婦產科
育兒津貼排富條款未改 引民怨
行政院日前公布育兒津貼今年八月起,加碼至三五○○元,二○二二年起則調高至每月五千元,但不變更現行的排富條款,引發家長哀嚎,認為排富政策未考量家庭扶養人數。新北陳先生日前在公共網路政策平台,提案優化育兒排富政策,不到幾天就有五千人呼應。不過,政府卻回應經費不足以支應,讓家長們感嘆,這種粗糙的政策不是催生而是減產。此外,行政院前天公布多項催生新政,不過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彩虹平權大平台、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昨發出聯合聲明,指少子女化對策忽視台灣同志家庭的存在,已婚同志配偶至今仍被排除適用人工生殖法、也無法共同收養子女,呼籲政院政策應納入多元家庭,盡速修正人工生殖法,開放共同收養。根據育兒津貼現行的排富條款,只要綜合所得稅率達百分之廿的家庭(換算人所得淨額約在一二一萬元以上)就無法請領。不過卅三歲陳先生表示,高壓、高工時工作讓他年收兩百萬元左右,但其實在雙北市生活,並不算富有,所得百分之廿以上家戶感覺像被剝三層皮,一是原本就比較高的稅率百分比,二是沒有學前特別扣除額,長照扣除額稅基無法往下降,三是沒有育兒津貼。卅出頭的小咪媽咪跟先生在竹科工作,兩人育有三名子女。小咪媽說,幼稚園月費一萬五千元,托嬰月費兩萬元,若三個小孩都送托,等於月支出要五萬五千元。排富政策未考量家庭扶養人數,只是簡單用百分之廿切割,並不合理。
-
2021-04-27 該看哪科.婦產科
不孕症擬放寬補助、公費產檢14次
行政院昨天召開性平會,行政院長蘇貞昌承諾,政府將研擬提高產檢次數、擴大不孕症補助對象,以及放寬育嬰留職停薪等項目,讓媽媽和孩子更能確保健康。根據婦產科學會提出的版本,公費產檢補助將增到十四次,不孕補助則不再僅限中低收入戶,將擴大補助對象,但會設下排富條款。蘇貞昌表示,為讓願意生育的家庭減輕負擔,讓夫妻共同分擔育兒責任,全力幫助女性在家庭及工作中取得平衡,是政府在性平會上的承諾。蘇貞昌指出,為了提高生育率,除了學齡前幼兒扣除額已增加超過四倍、公托準公托據點增加、學費降低,育兒津貼明年八月提升到每月五千元外,政府還可做更多;台灣每年有一點八萬個婦女接受不孕症治療,費用高、療程更辛苦,因此政府將會研議擴大不孕症補助對象,用國家的力量,讓願意生育的父母減輕負擔。蘇貞昌說,養兒育女,需要另一半共同分擔,夫妻一起育兒,也希望彼此都能夠在家庭與工作中取得平衡,政府將會參考國外作法,研擬放寬育嬰留職停薪,以及彈性工作制度,讓隊友多出點力、女性也更能在職場中自我實現。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說,現行產檢公費補助十次,未來將增加至十四次,首次補助提早至懷孕第八周,由醫師給予完整衛教,另在懷孕第廿四周、卅周及卅七周再各增加一次產檢,大幅降低孕婦自費負擔。至於不孕補助,目前僅限於中低收入戶,黃閔照認為,意義不大,這次擬放寬補助門檻,擴大補助對象,設下排富條款,規定家庭年收入在多少萬以下者均可申請,採收入分級制度,年收入低者,補助金額就較高。
-
2021-04-16 該看哪科.婦產科
調查:已婚女7成2不想生子 晚婚憂成高齡產婦最大因素
台灣新生兒人數屢創新低,未來18歲以下人口將成為稀有族群,學者憂心台灣人口結構恐快速倒塌,盼政府應盡速想出對策;台灣社會調查所今公布「台閩地區婚育調查結果」,發現已婚女性有七成二不想生子,最主要的原因與「晚婚」導致的生理因素影響生育意願,達五成三最高;而已婚男性不想生的原因,則是無法負擔照顧小孩的費用最高:台灣社會調查所長楊志良說,低薪、高房價、晚婚、無人照顧都造就低生育率,其中晚婚最需要被重視,盼有關單位提出鼓勵婚育政策。楊志良表示,台灣目前的總生育率為0.9,等於一位育齡女性生不到一名孩子,台灣的生育率與結婚率習習相關,台灣平均初婚年齡從民國90年的27.4歲到108年已延後至32.1歲,高度不婚的狀況,將嚴重威脅台灣社會的健康,他笑說,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能再活久一點,恐不用一兵一卒就能直接攻略台灣。台灣社會調查所針對國內20歲到39歲做一電話問券調查,調查期間為3月27日到28日,完成有效訪談人數為1068人,其中已婚者為32.96%、未婚67.04%,男性已婚比例46.88%、女性已婚比例53.13%,但29歲以下結婚的比例僅在9.88%到15.77%之間,最集中在35歲到39歲族群,占59.09%。所有已婚者中育有小孩比率占77.56%,未生育占22.44%,其中育有一子占53.13%、育有二子占24.43%;育有一子者僅有12.83%願意再生育,育有二子者都表示不願再生第三胎,而男性願意再生二寶的比例高於女性。至於已婚但未生育的男女,54.43%沒有生子計畫,主要是女性沒有生子意願,多與晚婚,擔心高齡產婦的問題有關,男性不願生的因素與經濟有關,多表示自己沒有房,無法負擔孩子的照顧費用。楊志良表示,台灣長期討論低薪、高房價等,但是晚婚一直沒有被重視,甚至有關單位都沒有提出鼓勵結婚、生育的方式,現行推出的育兒津貼,每個月補助幾千元,不太可能撼動「不想生子」的這群民眾踏入生子圈。盼政府能儘速推出解方,鼓勵婚育。
-
2021-03-14 該看哪科.婦產科
政府催生 婦產科女醫師:關鍵並非補助
根據國發會推估,明年年台灣總生育率將再度低於一,生育率低迷,投入婦產科的女醫師卻變多。婦產科女醫師指出,提高生育率的關鍵不在補助產檢、發育兒津貼,而是社會觀念必須翻轉,不再弱化孕婦、別讓孕婦為風險負責、努力追求性別分工平等。統計顯示,一九九九年西醫男醫師有兩萬二千六百五十八名、女醫師僅二千四百九十名,到今年二月,男醫師人數增為五萬一千一百七十八人,女醫師人數大增四倍,達一萬零八百廿七人。女醫師執業比率以小兒科最高,成長三成,其次是婦產科。根據健保署委託報告,一九九九年到二○一三年,取得婦產科專科醫師執照的女醫師比率逐年增加,從百分之八點六增加到十九點七;執業婦產科女醫師比率,也從百分之十一點五增加到百分之廿三點六。此外,二○一六年到二○一九年,女性婦產科醫師增加九十六,是男醫師三點五倍。此外,婦產科女醫師大都比男醫師年輕,二○一九年,卅一到五十歲的婦產科女醫師占七成,五十一歲以上占三成,但同年度婦產科男醫師逾五十一歲占八成六,卅一到五十歲的婦產科男醫師只有一成四。對於生育率低落,女性婦產科醫師也提出建議。烏恩慈表示,孕產婦風險提升與高齡懷孕確實有關,但政府部門並未基於科學、站在女性立場進行衛教宣導,一方面強調風險、強調懷孕不能運動,導致女性心生恐懼、弱化自我;一方面又怪女性怕痛、怪醫師愛開刀剖腹。烏恩慈建議,應有一筆金額指定用於補助孕產照護,支持女性可以選擇減痛分娩、找助產師、甚至剖腹產。新竹國泰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每個人養育孩子的計畫都不一樣,需要更多元的觀點來支持女性。
-
2021-03-08 科別.婦科
生育率怎麼救? 婦產科女醫剖析現代女性需要的是這些
根據國發會推估,2022年台灣總生育率將再度低於1,儘管生育率如此低迷,投入婦產科的女醫師卻越來越多。兩位女性婦產科醫師指出,提高生育率的關鍵並不在補助產檢、發育兒津貼這些「給寶寶」的事,而是整個社會的觀念必須翻轉:別再弱化孕婦、別再強求孕婦為某些難以預期的風險負責、努力追求性別分工平等,並認知到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女人的成就也不該被限縮在母職。禾馨婦產科主治醫師烏恩慈表示,孕產婦風險提升與高齡懷孕確實有關,但政府部門並未基於科學、站在女性立場進行衛教宣導,一方面不斷強調風險、強調懷孕不能運動,導致女性心生恐懼、弱化自我;一方面又怪女性怕痛、怪醫師愛開刀剖腹。社會迷思則把孕婦評價為「病人」,任何人都可以對她指指點點、管東管西。就算懷孕本身既有許多無可避免的風險,但人們常會自行歸因到不相干的事物,堅信一定是產婦或醫師做錯了什麼,才會「保不住」。烏恩慈指出,目前政府對於懷孕的補助集中在產檢,著重於胎兒的部分,建議應有一筆實際金額指定用於補助孕產照護,支持女性可以自由選擇打減痛分娩、找助產師、甚至是剖腹產。建議政府應該要從國民教育就好好傳達備孕、懷孕的知識,別再讓大家透過誇大的影劇情節學習錯誤的觀念。新竹國泰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張瑜芹表示,每個人養育孩子的計畫都不一樣,需要更多元的觀點來支持女性。「育兒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媽媽也不是只有育兒一件事要做,」張瑜芹表示,女性生育需要很多支持,比如育兒時,有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持、精神支持?孩子年紀可以上幼稚園了,可負擔的幼稚園數量、容額是否足夠?有沒有管道讓女性可以再就業?烏恩慈表示,近十年來,好像要當全職媽媽才算愛小孩、不會錯過孩子成長,但現代女性事業表現越來越好,生育代價太高。社會制度應該要支持女性不因生育而喪失選擇,就算回到職場也不會受到指責,就像沒有人會因為爸爸不放棄工作而指責他。他也呼籲政府要多推廣男性請產假和陪產假,促進投入共同育兒、促進男女平權、性別分工平等,「讓每個人都能開心舒服地在各場域貢獻自己的能力,豈不是全體社會共贏的局面?」
-
2021-02-05 新聞.元氣新聞
育兒津貼加碼 教團籲保障女性勞權、簡化申請
行政院今天宣布加碼育兒津貼。教育團體提醒,應配套增加女性勞動權的保障,也有人呼籲簡化補助申請方式,達到「一次申請,補助到6歲」的理想目標。行政院宣布「0至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育兒津貼從現行一個月新台幣2500元,今年8月起提高到3500元,民國111年8月提高到5000元,超過87萬人受惠。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幼教委員會主委楊逸飛接受中央社電訪指出,以0到2歲台北市幼兒來說,如果沒抽到公托,送私托平均一個月要花新台幣2萬元,兩個小孩就是4萬元,相當於一名年輕上班族的月薪。楊逸飛表示,育兒津貼加碼後,可能會使女性傾向辭職、留在家中帶小孩領津貼,比賺了錢都拿去給私托划算。家中長輩也可能給予這樣的壓力,間接影響到女性的勞動權。楊逸飛表示,從勞動市場角度來看,並不樂見女性辭職育兒,希望政府在提高育嬰津貼的同時,也要配套保障女性勞動權。例如拉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給付成數,或是修法將請育嬰假期間併入勞工年資。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總會長洪懿聲表示,「0至6歲國家一起養」是政府給的大紅包,雖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階段調高金額,但已可見政府建立友善嬰幼兒照顧環境的誠意。不過洪懿聲提到,目前5歲幼兒是由幼兒園代辦補助,育兒津貼如何銜接現行就學補助,以及沒有進入幼兒園的5歲幼兒家長,該如何申請相關津貼,細節都還需要行政單位說明清楚。洪懿聲也提到,行政院今天宣布的「0至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數字表格仍相當複雜,應想辦法簡化流程,最好能達到「一次申請,補助到6歲」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