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4 科別.呼吸胸腔
搜尋
發霉
共找到
278
筆 文章
-
-
2020-06-13 橘世代.健康橘
遺物整理師廖心筠:留下回憶就夠了,空間留給活著的人。
當至親離世,留下來的東西,每一件都化身為他,讓我們痛得無法面對。要如何開始整理,如何把空間留給生者、把祝福送給亡者?遺物整理師廖心筠走進無數的家,在往生者留在這個世界最後的物品間,聽到看到感受到屬於這個家的傷心、寂寞與故事。表面上是整理遺物,實際上卻在撫慰家屬,找到另一種思念摯愛的方法。滿滿遺物 傳達往生者想說的事廖心筠接過事隔最久的遺物整理案子是10年。委託人是亡者的女兒,過去10年都沒有勇氣踏進媽媽的家。整理塵封超過10年的舊物,廖心筠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小屋子裡有5個衣櫃,滿滿的衣服,奇怪的是,多數衣服連吊牌都未拆。「她真的很愛亂買!」女兒見狀氣憤地說,並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媽媽是小三,不孕的媽媽為了留住爸爸,收養了她和姊姊,但是爸爸依舊不歸,失落傷心的媽媽會打女兒出氣,有次打耳光出手太重,她有隻耳朵從此聽不清楚。從小覺得家裡沒有愛,讓她和姊姊都在18歲就離家北上自立,不再回家。即便如此,她們依然每個月寄生活費給媽媽,沒想到媽媽竟然拿來買根本不穿的衣服!接著,她們在衣櫃裡發現好多乾淨的少女及男性內褲。愈整理,媽媽生前的生活愈清晰:原來媽媽一直在等待,等先生、等女兒回家,準備好足夠的貼身衣物,希望家人只要直接回來就好,什麼行李都不用帶。但是沒有任何人回來,寂寞的媽媽開始逛街,和櫃姐聊天,買了大量用不到的衣服和鞋子。最後,他們打開媽媽的化妝台抽屜,看見一張泛黃的全家福照片。女兒一陣鼻酸,眼淚掉了下來:「原來媽媽那麼寂寞、那麼想念我們!」清完媽媽的家,女兒了解了媽媽生前想要表達卻始終沒有機會說的情感,她原諒了媽媽,也從那個不被愛的角色中走出來。廖心筠說,她是遺物的送行者,透過亡者留下的東西,找到他想要表達的訊息。只留回憶 把空間留給活著的人另一戶人家,則是因為爸爸車禍驟逝後陷入悲傷,覺得任何東西都和爸爸有關、都不能丟,兩年下來,家裡每間房間都成了倉庫,連睡覺的地方都沒有。當天清出了好多垃圾,整理到爸爸房間時,發現抽屜有包車禍現場的證物,裝著爸爸的證件、錢包及鑰匙,原本勉強振作的一家人,看見證物後想起當時情境,又陷入愁雲慘霧中。廖心筠在全家人面前將那包證物撕掉:「爸爸已經離開了,不會再回來了!就算他再回來,他回到你心裡、你夢裡,也用不到這些東西。」整理完後,哥哥擁有了一間自己的房間,並且在書桌上放了一張照片,是姊姊還是個小寶寶時,爸爸抱著她的照片。大家看見清出來的空間,以及那張可以想念爸爸的照片都覺得好感動。「留下回憶就夠了,空間留給活著的人。」這是廖心筠常常對案主說的話。幾年前,她整理外公的遺物,只留下了一本日文古書,以及外公的老花眼鏡,「因為那是開啟我對外公回憶的按鈕。」拋開糾結 徹底放下對物的執著另一個案主是個失去媽媽的女孩。她帶著媽媽的遺物離開原來的家,搬家時貨運不小心將媽媽生前很珍愛的烤箱摔壞,看著無法修理的烤箱,嗚嗚嗚地哭到停不下來,她問廖心筠:「怎麼辦?這是媽媽很重要的東西。」廖心筠跟她說,烤箱是媽媽的,媽媽過世了上天堂了,烤箱壞掉了也會跟著主人去天堂。接著,廖心筠用媽媽的語氣,傳了一則訊息給女孩:「女兒,烤箱我已經收到,雖然門壞掉了,但是在天國還是可以用的。」女孩破涕為笑,跟廖心筠說謝謝。從事遺物整理師的工作超過8年,對廖心筠來說,最難的從來不是整理技巧,而是理解與溝通。理解這個人的生命全貌,以做出比較好的判斷;溝通「物品使用過的軌跡不代表這個人」這件事。在亡者留在世間最後的物品裡,有著他們想要傳遞給至親的訊息,廖心筠就是那個在人間的轉譯者。【何謂遺物整理師?】遺物整理師,顧名思義是受到家屬邀請,整理已經離世的人留在世間的遺物的職業。這個職業在日本與韓國行之有年,在台灣需求卻很少被提及。一直到8年前,廖心筠在協助一位案主整理完屋子後,案主邀請她整理離世的媽媽的房子,開始了廖心筠的遺物整理生涯。廖心筠是目前台灣做最久,也是唯一搜尋得到的遺物整理師。這個職業在國內並無核可單位或是證照資格,只要案主有需求,而收納師也願意到府整理,都可以稱之為遺物整理師。【只留下最有意義的 3步驟清空裝滿傷痛屋子】廖心筠分享,在她的經驗裡,至親過世至少半年後才有辦法從傷痛走出,有能力整理遺物。她提醒,整理遺物就像剝洋蔥,一層一層慢慢來、不要急,有些東西或許你現在仍無法割捨,不要勉強自己,先用箱子留著,過陣子再拿出來整理,或許會有不同的決定。著手整理遺物,可以分成3個步驟:1.先丟掉無關緊要的、已經壞掉的物品:發霉的食物、壞掉的鞋子、過期的洗髮精等垃圾類。2.清空大型家電、家具:抽屜已壞的書桌,陳年的冰箱、電視等。即便物品仍可用,廖心筠還是建議送人或是捐贈,一來避免觸景傷情,二來也不會因為勉強使用和原來家中擺飾格格不入。3.回憶類物品:像是相片、卡片、小紀念品等。這類物品整理起來最耗時,她建議只留下最有意義的,能夠開啟你對亡者回憶的按鈕的紀念物即可。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6-12 新聞.健康知識+
除了不能裝熱的,塑膠容器也不能裝這2種飲品!台大農化系教授:6關鍵避免把毒吃下肚
食器塑化劑溶出問題保麗龍便當盒、塑膠餐具、泡麵碗,還有各種塑膠包裝的食品……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常常出現。但許多研究陸續發現,製造塑膠使用的塑化劑在某些塑膠材質中可能因加熱溶出,若長期接觸、攝取會干擾內分泌系統,因此引起民眾的重視。塑化劑是一種統稱,大約是數十種化學物質,主要添加在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VC),目前有24項塑化劑是環保署列管毒性化學物質,其中17項屬於第4類毒化物。依照〈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將毒化物分成4類,分別是:・第1類「累積性」在環境中會蓄積、不易分解,致汙染環境或危害人體健康者;・第2類「慢毒性」有致腫瘤、畸胎或慢性病者;・第3類「急毒性」經暴露會立即危害生命者;・第4類「疑似毒化物」有汙染環境、危害人體健康之虞者。2011年臺灣爆發重大食安事件,昱伸香料公司在食品添加物起雲劑裡違法加入的塑化劑DEHP,則是同時具有累積性及慢毒性的塑化劑成分。食器會溶出哪些可能具危害性成分,與溶媒(容器盛裝的液體)、容器材料及接觸容器的條件(容器盛裝的液體溫度、酸鹼及盛裝時間長短)有關。因此,容許溶出哪些成分是以溶出試驗條件去定義。塑膠材料有可能含有重金屬及塑化劑,但法規對於含量與用來盛裝食物時可能的溶出量均訂有規範。含量部分,如鉛、鎘要在100ppm以下;塑化劑溶出量則規範在正庚烷下溶出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 DEHP)1.5 ppm以下。由於消費者對於食安問題的重視,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為讓食品業者與消費者能清楚了解塑膠產品的相關資訊,正確且安心地使用可能接觸到食物的塑膠類產品,於2016年4月18日公告修正〈應標示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品項〉及〈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標示相關規定〉,自2017年7月1日起製造之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若食品接觸面含塑膠材質,必須揭露該產品的材質、耐熱溫度,以及做為重複性或一次性使用等資訊,並明確告知使用該產品的注意事項,以利消費者正確使用。●如何選擇安全食器目前正提倡減塑風潮,所以盡量不要使用塑膠器皿,當非得要使用塑膠製的食器時,必須注意選擇的重點。應注意產品標示內容,選購標示完整之產品,並依標示說明正確使用,產品上如有刮痕、霧化、缺口、破裂等情況,應立即更換。而且不僅是塑膠材質的製品或器具,所有食品容器具的「接觸面」只要含塑膠材質,都要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6條的規定標示。例如塑膠杯、表面有塑膠膜的紙杯,或是有一層塑膠覆膜的紙袋,都需要揭露該產品使用的材質、耐熱溫度、是否可重複使用或僅能做一次性使用等資訊。此外,也要從我們的直覺去判斷食器是否有異狀,若器具、容器或包裝有變色、臭味、異味、汙染、發霉、含有異物或纖維剝落的情形,都要避免購買或是使用。●如何安全使用塑膠食器1. 清潔塑膠類容器、器具時,要注意不可造成塑膠材質的刮傷,因此應避免過度激烈刷洗,要選擇柔軟材質的刷洗工具與溫和洗劑,並且不要直接在塑膠餐具上使用刀具切割食物。2. 塑膠類容器或餐具,若有刮傷或是磨損,應立即更換,避免溶出物質;而刮傷或磨損的地方,也可能會沾染汙物或是有微生物生長。3. 要注意塑膠材質的種類是否適合所盛裝的食物,但基本上避免盛裝高溫、過酸或是含酒精成分的食品或飲料。4. 除非產品上有說明或是明確知道這材料可加熱使用或可微波,否則塑膠製品(包括保鮮膜或是盒子)加熱時都要注意不宜與食物直接接觸。5. 消毒殺菌時,避免使用紫外線或是用熱水蒸煮,一旦發現有材質龜裂、變形或顏色異常的情況,應盡量避免使用。6. 其他不合適的使用方式,例如有些店家會用塑膠袋包住盤子,再把食物直接放上面端給客人,這種做法要盡量避免,因為盛裝高溫食物時,塑膠袋易溶出有害健康的物質。書籍介紹正視威脅,別讓毒駭到你:家庭必備!認識毒物的真相,積極避毒、減毒,降低全家人健康風險作者:顏瑞泓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18/11/15作者簡介/顏瑞泓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負責主持農藥暨環境毒物研究室,曾獲頒「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年輕學者學術研究獎」,並分別獲國立臺灣大學及生農學院評選為「教學優良教師」,學生評價授課風格生動有趣,擅長以大量的生活知識或小故事,讓看起來很難記的東西變得令人印象深刻。曾榮獲2014臺灣農業化學會第五十二屆大會學術榮譽獎。著有《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延伸閱讀: 明明沒撞到,身上卻出現「不明瘀青」?中醫師:這3種部位,小心是癌症前兆!
-
2020-06-09 橘世代.時尚橘
除濕妙招/家裡又濕又悶,「開窗時機」原來有訣竅!
陰雨綿綿的天氣讓人濕熱難耐,不僅衣服永遠乾不了,還容易滋生異味和細菌,影響居家生活品質。除濕妙招一:濕氣停在玄關!雨滴先緩衝一下梅雨下不停,回到家全身都溼漉漉,設計家Searchome表示,避免將雨水及外面濕氣帶回起居空間,無論你是在外租屋或是一般住家,都可規劃「玄關緩衝區」,將濕氣先停留在門外。除濕妙招二:集雨小幫手!傘桶、傘架是雨天好朋友剛回到家,先別急著把雨傘亂丟,建議可在玄關擺放傘桶、傘架,避免傘上的雨水亂噴,並一定要將集水盤的雨水倒出,避免孳生蚊蟲。若是空間較小的租屋套房,建議可選用鏤空設計的傘桶,方便水氣散出。除濕妙招三:保持空氣流通!開窗時機很重要家裡又濕又悶,想要開窗通風,又怕濕氣隨之入侵嗎?究竟什麼時候開窗、開什麼窗,則是能保持空氣暢通,同時又防止水氣累積的重點。梅雨季吹南風,因此南面充滿水氣,陰雨連綿時,建議面南方的窗戶可關上。初夏時,中午至下午一、兩點溫度最高,濕氣也最重,須避免此時開窗。不過,也不要因此都不開窗,在雨勢稍停時,建議可把握時機開窗,並搭配電扇加強空氣循環。此外,也建議在浴室、廚房或地下室等易潮濕處,可加裝獨立通風系統;或是利用大風扇吹易潮溼的天花板、牆壁,保持乾爽避免發霉。除濕妙招四:浴室除濕法!解決居家潮溼大魔王浴室若沒有對外窗,在夏季洗澡像是考驗,是梅雨季的潮溼大魔王。建議可採用「浴室除濕法」,洗完澡後先用電風扇將浴室內吹乾,由於水氣並未因此消失,所以應再使用除濕機在浴室外除濕。此外,也建議浴室門口可置放吸水踏墊,隨時保持室內乾燥。除濕妙招五:台灣人必備法寶!一機可除濕去蟎抗過敏台灣氣候潮溼,除濕機已成居家必備法寶。初夏時台灣室內濕度動輒上看80%,但濕度約在40-60%才是適合人體的環境。近年除濕機功能再進化,廣受消費者歡迎,若對空氣較為敏感者、或是家有過敏兒,建議可考慮購買結合空氣清淨的兩用除濕機,抗敏除濕一次解決。不過,要注意除濕機使用安全,除濕時要保持進出風暢通,避免直接靠牆以及將衣服直接放置在出風口上;也提醒民眾,定時清理除濕機濾網,保持除濕機最佳性能。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6-07 養生.生活智慧王
5大類食物的保鮮方法 用對才能延長食物保鮮期!
打開冰箱,發霉的水果、腐爛的蔬菜、變硬的麵包……當購買的食物超過所需(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瘋狂購物行為),「食物浪費」成為許多家庭的大問題。當然,有時是因為冰箱管理不善,成為發爛食物與細菌的溫床。如果我們更了解冰箱的正確使用,及各種食物的儲存方式,有助於延長食物的保鮮期限,減少食物浪費、節省荷包,也能防止食物中毒。蔬果、香草、菇類1. 用紙巾鋪在保鮮盒裡當內襯在保鮮盒裡鋪上紙巾,可以幫助吸收蔬菜和水果冷卻時產生的冷凝水。潮濕的環境會加速蔬果腐壞。2. 以檸檬汁或橄欖油保存切開的酪梨喜歡吃酪梨的朋友很困擾,切開的酪梨,若未馬上食用完畢,很快會氧化變成褐色。試試用檸檬汁或橄欖油塗在切開的酪梨表面,檸檬酸和橄欖油的成分,可保護酪梨免受氧化。3. 用濕紙巾存放新鮮香草香菜、百里香、迷迭香等香草類植物,以略濕的紙巾鬆散包覆,再放入夾鏈袋中,可以保存較久。4. 讓蘋果遠離其他蔬果蘋果會產生乙烯氣體,加速其他水果成熟,因此請讓蘋果遠離其他水果,並以塑膠袋存放在冰箱中。為了防止香蕉快速褐變,除了遠離蘋果,可用保鮮膜或蜂蠟紙將整串香蕉的莖部包裹,可延遲成熟速度。5. 在馬鈴薯袋內放一顆蘋果蘋果會加速其他水果成熟,卻能防止澱粉類蔬菜發芽,維持硬度好幾個月。6. 不要把番茄放在冰箱番茄應放在室溫,如果放進冰箱將會失去風味。7. 切掉胡蘿蔔的頂端在將胡蘿蔔放進冰箱前,先將頂端切除,莖葉會竊取胡蘿蔔的營養。白蘿蔔、甜菜根也一樣。8. 將新鮮蘑菇(香菇)放在牛皮紙袋中紙會吸收菇類的水分,不會讓菇體處在潮濕中,加速腐壞。辛香料1. 洋蔥、大蒜和紅蔥頭不要放冰箱擺放在乾燥、通風良好處有助保持新鮮。2. 薑可放入夾鏈袋確保袋子中的空氣已排出,然後放入保鮮盒中。新鮮的麵包用乾燥且乾淨的布巾蓋住麵包,然後放進紙袋。這樣能讓麵包呼吸,也不會變乾。蛋奶類食物1. 把牛奶放在冰箱中間或底部層架多數人習慣將牛奶放在冰箱門上,但這是很糟糕的地方。我們每天多次開關冰箱,冰箱門處的溫度一直在變化,牛奶與其他奶製品變質的速度會更快。正確是把牛奶放在冰箱中間或底部層架、靠冰箱內壁的地方,這是冷度最穩定的地方。2. 用乳酪紙、蠟紙或烤盤紙包裹起司常見的錯誤保存法,是將起司緊緊包裹在保鮮膜或錫箔紙中。正確保存方式應該是,用起司專用紙或蠟紙、烤盤紙(烘焙用紙)包裝後,放入未密封的塑膠袋中。蠟紙會在起司和塑料間形成屏障,而塑膠袋能防止起司變乾。3. 雞蛋放在冰箱靠內層架和牛奶一樣,雞蛋不該放在門上,應該放在溫度最穩定的靠內壁層架。如果想讓雞蛋鮮度維持比3-5周更長,可將雞蛋煮熟,便可以再延長一周的保鮮期。肉、禽類,魚和海鮮1. 依食用時間,決定冷藏或冷凍如果沒打算在購買後立刻食用,請放入冷凍庫保存。可以保鮮幾個月。2. 解凍時應放在冰箱靠內壁冰箱內壁是溫度最低的地方,放在此處解凍,可確保烹調時仍保持新鮮。記得將解凍的肉類海鮮,放置在大碗中,防止解凍的水流到其他食物上。3. 未用完的肉類或海鮮處理勿將未使用完的肉類或海鮮,放回原來已打開的塑膠包裝中,否則很快會被冰箱凍傷。放入密封的容器,才能使剩餘的肉類長保新鮮。
-
2020-06-02 養生.聰明飲食
歐美賣場的生菜沙拉能放10天 為何便利商店的不行?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在美國超市的冷藏貨架上能看到盒裝的、袋裝的截切蔬果產品,而通常保存期限能到7天~10天以上都有!原因之一是他們會使用特殊的包材來包裝產品,稱為MA包裝(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在歐美已被廣泛應用。一般台灣的7-Eleven、全家等等便利超商能買到的沙拉、水果切盤,保存期限幾乎都只有3天,扣掉物流運輸的時間,到消費者手上僅剩兩天的時間。如果店家進貨數量較多的話,很容易就過期需要報廢,而你買回家沒有馬上吃掉的話,到隔天保存期限就到了!大家都知道食物不可能永遠保持新鮮,你買的牛奶放久了會變酸,水果會爛掉,麵包會發霉,肉會發臭等等,這是為什麼?食物會變質有很多原因,如微生物、時間、溫度等等,那有沒有能夠特別延長保存期限的方法呢?國外的蔬果沙拉卻能保存7~10天!是怎麼做到的?在美國的Walmart、Costco、Trader Joe's等等超市、賣場隨處可見一大片擺得整整齊齊的生菜沙拉或是水果切盤,對於消費者來說非常方便快速就可以食用。這些盒裝的、袋裝的截切蔬果產品,通常保存期限能到7天、10天以上都有!為什麼跟台灣同樣的商品,卻能存放那麼久呢?蔬果在採收分切後,其呼吸作用及生理變化仍舊會持續進行,未經過處理的話劣化速度會相當快,分切蔬果在包裝中會持續進行吸收氧氣、吐出二氧化碳的作用,如果包裝內沒有足夠的氧氣,微生物便會進行無氧呼吸而產生發酵的異味。美國超市貨架上販售的截切蔬果產品,除了與台灣一般的蔬果分切廠注重原料的篩選、分切、清洗、殺菌、倉儲及運輸溫度外,更進一步的作法之一,是使用特殊的包材來包裝產品,稱為MA包裝(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在歐美已被廣泛應用。能呼吸的包裝袋!少數台灣廠商已應用台灣希悅爾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包材技術諮詢專員洪坤楠指出,MA包裝能使產品在密封的狀況下,也能夠調節袋內的氣體,使外部的氧氣緩慢地透進包裝袋中,內部累積的二氧化碳也能夠排出。也因為包裝膜能夠適當地控制氧氣以及二氧化碳的進出,且不需要穿孔就可以達到透氣性,因此能避免微生物的污染,以達到保鮮效果。而目前台灣麥當勞生菜產品的截切蔬菜供應商即是使用此種包材將蔬菜運送到麥當勞各個店家做使用,為的就是保鮮以及延長保存天數。國內目前使用此技術的廠商不多,但已有應用於包裝肉品(如:大成的土雞)、菇類等難以保存的產品上,都能達到延長鮮度的效果!成本相對高、市場需求量少 在台灣應用仍少那為什麼能夠延長保存期限、又能維持美觀的方法在台灣目前卻很少人使用?推測是因為目前國內零售通路的生菜沙拉產品需求量還不算大,因此目前並無將產品保存天數延長的需求,且此包裝技術在台灣也較鮮為人知!以成本方面來說,一個MA包裝袋的成本是一般無保鮮功能包裝袋的2~3倍,在市場需求低的情況下,很多業者也會以「成本」為優先考量。為了讓包裝食品更新鮮安全,食品科技已不斷在進步中,下次到國外賣場去看到生菜沙拉竟能保存那麼久,絕不要以為加了什麼防腐劑喔,這可是包裝技術的突破革新!延伸閱讀▶環保材料新革命!魷魚也有機會成為海洋救星?▶放在蔬果箱內就能減少微生物?能釋放二氧化氯的小型袋將成為農業福音▶你用的塑膠包材是否安全?是如何被驗證的呢?(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5-28 養生.生活智慧王
大雨狂炸「雨神同行」!鞋子濕掉的4招急救術
暴雨轟炸,各地即時路況均傳出淹水、樹倒塌、土石流等影響通車與安全的情況。而對於還是得外出的人來說,最惱人的就是被浸溼的鞋子了,不旦腳悶在裡面很不舒服、對鞋子本身也是一大傷害。有什麼急救撇步可以拯救在外淋濕的鞋子?不同材質的鞋有哪邊要注意?以下四招可以試試看。1. 報紙、廚房紙巾、乾毛巾報紙就不用說了,揉成紙團放進鞋子可以幫助除溼,但如果穿的是布鞋或皮鞋要注意,因為報紙本身有油墨,這時候用乾毛巾或廚房硬式紙巾,或是乾淨的紙團是比較好的選擇。另外,皮鞋外部若淋濕了要先擦乾表面,否則容易長黴菌。運動鞋或布鞋可以用吹風機或除溼機加速風乾。2. 竹炭鞋塞竹炭鞋塞通常只要銅板價,就有除濕、除臭、乾爽三樣功能,隨身攜帶很方便,也有分成人與同鞋尺寸,給鞋子塞過紙團吸水之後,斜放通風,再置入鞋塞,利用竹炭的吸附分解能力幫助除去鞋子的異味和濕氣。3. 防水噴霧出門前就下雨好討厭?網路上有流傳在鞋子上塗蠟燭或護唇膏可以防水,但也有人實測之後發現防水力不高,而且皮鞋或軟布鞋塗蠟之後,可能會影響鞋子表面的材質和顏色,尤其是真皮和麂皮的鞋子更要小心對待,最好還是使用含矽或奈米的防水噴霧,衣物和包包也可以通用。4. 雨鞋+室內鞋雙管齊下專家建議,怎麼樣的天氣就穿怎麼樣的鞋,因此在梅雨季、雷雨季來襲的季節,外出還是直接穿雨鞋最保險,上班族可以在公司先放一雙室內鞋替換,排除雙腳濕漉漉的困擾。另外,台灣天雨路滑,如果穿夾腳拖很容易滑倒,還沒買雨鞋的水水們,快幫自己跟家人挑一雙實用性高的雨鞋吧!
-
2020-05-24 新聞.健康知識+
黴菌會跑進身體發芽! 家中4處最易暗藏致命危機
台灣氣候潮濕,是黴菌孳生的溫床,居家的廁所、浴室、牆壁、衣櫃、床墊、廚房水槽等處,最常見到小黑點「黴菌」蹤跡,影響全家人的健康。馬偕兒童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資深主治醫師徐世達表示,台灣高溫多雨,濕度高,造就了黴菌孳生的溫床。黴菌是一種真菌,它不像植物,不能從陽光空氣合成,黴菌是菌絲個體裡面產生,由黴菌菌絲組成,其個體結構就是「菌絲」,當菌絲繁殖時,就會產生孢子,孢子會隨著空氣飄散,掉落在任何有「有機物」的地方生長,會附著在人體的皮膚上、家具上、地毯上,甚至室內的植物上,只要潮濕的地方就會有黴菌繁殖的可能。家中4處最易有黴菌蹤跡的地方: 1.寢具、床墊尤其棉被、床單、被褥、枕頭等寢具,也都容易有黴菌存在,徐世達說,特別是床墊用「發泡海綿」墊的,常常都會是黴菌生長的溫床。 2.天花板、牆壁、地毯、浴室、磁磚一般台灣家庭的天花板、牆壁、室內植物都有黴菌,居家中最容易躲藏黴菌的地方是在地毯、浴室、浴缸、磁磚上,甚至躲藏在浴室設備和牆壁的接縫中,因為長時間的潮濕,黴菌就會在這些潮濕的地方,形成黑黑的黴點。 3.洗衣機、抽油煙機、冰箱水盆、水糟洗衣用的洗衣機、烘乾機,甚至烹飪用的抽油煙機、冰箱接合的黑色墊片、冰箱積水的水盆、水槽等,也都常見小黴點的蹤跡。 4.除濕機、空氣清淨機、冷氣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家庭會購買除濕機、空氣清淨機或者裝冷氣,但沒想到這些機器當中,也是黴菌孳生的溫床,平時不轉動還好,若這些機器已經受到黴菌的污染,當機器轉動的時候,剛好把這些黴菌孢子吹散,成為散播孢子的溫床,原本僅是1~2處有黴菌,最後變成到處都是黴菌,清也清不掉、弄不完,徒增加困擾。  延伸閱讀: 貼身內衣褲沒洗乾淨 小心這個東西上身! 加熱、切除發霉都殺不死毒素! 換季食物保鮮有3撇步
-
2020-05-22 焦點.健康知識+
枕頭又黑又髒還長「香菇」 網友看了崩潰作嘔
床鋪是每人每天一定會接觸到的地方,不管是棉被或枕頭,一段時間一定要拆下來清洗,否則會孳生細菌。一名網友在臉書上貼出兩張枕頭照片,只見照片裡的黃色枕頭套相當骯髒,更誇張的是還長出了兩朵「大香菇」,讓人看了很傻眼。從原PO在臉書「爆廢公社公開版」貼出的照片裡可看到,在粉紅色床鋪上有一個黃色枕頭套包著的枕頭,外觀上卻是留有大片滿滿的口水痕跡,時間久了也變得黯淡泛黑。不僅如此,從枕頭的邊緣竟然長出兩朵「大香菇」,其中黑色的還分支長了好幾朵,讓人看了忍不住作嘔,原PO傻眼的說「口水要流多少才能長香菇?」照片一出也嚇壞許多人,多數網友看了直呼太噁心,「天啊!太噁了吧,是多久沒洗啊?」、「光那個枕頭套我都不想躺了,長菇根本不是重點」、「你的臉還好嗎?」、「這是有多潮濕才會這樣」、「這種情況之前還能睡得下嗎?枕頭還睡到長菌菇,真厲害」、「我要擔心我兒子的枕頭了」、「這是發霉才會這樣,以前我家淹水,木櫃都爛了濕了又乾之後,也長過這種菇」。還有網友搞笑的說「自己吃的自己種」、「你確定那顆是枕頭而不是壞掉的食物?」、「原來香菇這麼好種」、「可以採收了,燉雞湯不錯」、「原來吃香菇可以不用買餒」、「睡覺時,突然肚子餓時就可以吃了」。不過也有人憂心的提醒原PO趕快丟掉,「丟了吧,都黴菌對身體不好,尤其肺部」、「說真的發霉(長菌類)對人體健康很傷,假如使用的人剛好抵抗力弱,是有機會死人的」。
-
2020-05-20 橘世代.時尚橘
日本家政婦「一分鐘打掃法」,浴室髒污隨手清乾淨!
洗手間(更衣室)雖然一天要用個好幾次,但也許是因為每次都只停留短短幾分鐘吧?這個地方就算髒了也常常會忘記打掃。其實,家裡最適合「順手打掃」的地方,就屬洗手間了。像是早上洗完臉或是用完洗衣機之後,利用人在洗手間的機會快速清理擦拭一下。只要做到這點就可以維持洗手間的乾淨整潔。首先是洗臉盆。使用打掃用的抹布也無妨,但如果可以的話,儘可能準備一條市面上買得到的「玻璃專用」超細纖維布會更方便。因為它是專門用來擦拭玻璃的,不但不留水痕,而且單用清水擦拭就能讓玻璃乾淨透亮,另外,用它來刷洗臉盆,不用菜瓜布或鬃刷就可以刷得一乾二淨。每天早上洗完臉、用完洗手台之後,將抹布沾濕快速擦拭一遍。如果做得順手了,連1分鐘都不用。不過這種抹布不能用來擦洗手間的地板。地板上積了一些沾有濕氣的毛髮、灰塵和線頭等等,一旦用抹布一擦會變得到處都是碎屑。結果地板會變得很難清理,打掃起來也會覺得很麻煩。這時只要用廢布(用過即丟的抹布。詳情請參考第三章)把垃圾一一擦起即可。如果沒有廢布,用衛生紙或廚房紙巾也無妨。我自己都是利用每天早上洗完衣物的時機擦拭清理一遍。順便一提,洗手間的地板不適合用吸塵器清理。吸塵器一旦吸進了長頭髮或是含有水分的結塊垃圾,會導致故障或內部發霉的情況發生。用完洗手間後順手快速擦拭。只要養成習慣就會產生打掃的連鎖反應,「反正抹布都拿在手上了」,漸漸地連洗衣機的外觀、集水盤,還有浴室的門片等等都會囊括進來,擦拭的範圍自然會越來越廣。「順手打掃,洗手間亮晶晶」重點歸納●只要有一塊「玻璃專用」的超細纖維布,洗臉盆和洗臉盆周遭都不留水痕●地板用廢布或衛生紙將垃圾一一擦起即可,不要用抹布或吸塵器●「順手擦」的習慣養成之後,擦拭清理的範圍會自然地越變越大=整間都亮晶晶本文摘自《時短掃除:日本當紅家事部落客教你分時打掃術》,出色文化 2019/12/05出版【更多「清潔收納」精選特輯↘↘↘】。日本斷捨離女王:第一步與「浪費」說再見 重新找回生活主導權!。三大「收納效果」讓日本主婦,從收納新手變身成為教主級達人!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4-11 養生.聰明飲食
加熱、切除發霉都殺不死毒素!換季食物保鮮3撇步
時值春夏轉換的高溫多溼氣候,正是黴菌易滋生的環境,當食材儲存不當,尤其是乾貨或雜糧類的產品,就容易發霉導致食品變質腐敗,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購買及存放食物,要掌握以下3點小撇步:首先「挑選採買新鮮」,食藥署說明,食材宜少量分次購買,避免一次大量採買及囤積食材,才能確保新鮮;選購時,應儘量購買新鮮、包裝完整、標示正確且外觀良好的產品。另外,「保存儲放確實做」,任何開封前的乾貨及雜糧類產品,都要妥善保存於陰涼乾燥環境;在使用時,應確認有效期限,且要標示開封日期、先開封的也要優先使用,也就是先進先出原則,再者開封後,如未使用完,則要密封存放,例如以密封夾封口後,再儲存於乾燥的密封罐中。最重要的是,「貯存過期Let it go」,食藥署說,冰箱並非萬能,要定期清點存放冰箱的食材,如果有發霉或逾期的食材,應丟棄不再食用。食藥署強調,發霉的食品可能會產生有害人體健康的真菌毒素,加熱烹調或切除發霉部位,都無法確保完全去除真菌毒素,所以,食材存放應依照上述的小撇步,以降低發霉或腐敗之可能性,才能確保吃得安心又健康。延伸閱讀: 吃蔬果最怕農藥殘留! 這5種清洗方式只會愈洗愈毒 蔬菜要先洗還先切? 營養師告訴你如何處理營養不打折
-
2020-04-07 新聞.健康知識+
梅雨季存糧 3招預防霉問題
梅雨季即將來臨,現正值春夏轉換的高溫多濕氣候,黴菌易孳生,若是乾貨或雜糧類食品儲存不當,就容易發霉,導致食品變質腐敗。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購買及存放食物,要掌握以下3撇步:一、挑選採買新鮮「Go」:●食材宜少量分次購買,避免一次大量採買及囤積食材,才能確保新鮮。●選購時,應買新鮮、包裝完整、標示正確,且外觀良好的產品。二、保存儲放確實做:●開封前:乾貨及雜糧類產品,要妥善保存於陰涼乾燥環境。●使用時:確認有效期限,並且要標示開封日期、先開封的也要優先使用(先進先出原則)。●開封後:未使用完,要密封存放,例如以密封夾封口後,再儲存於乾燥的密封罐中。三、貯存過期Let it go:冰箱並非萬能!要定期清點存放冰箱的食材,如果有發霉或逾期的食材,應丟棄不再食用。發霉的食品可能會產生有害人體健康的真菌毒素,加熱烹調或切除發霉部位,都無法確保完全去除真菌毒素。所以,食藥署提醒民眾,食材存放應依照上述的3撇步,以降低發霉或腐敗之可能性,才能確保吃得安心又健康。
-
2020-04-06 養生.生活智慧王
棉被曬完後的味道是塵蟎?換季被子收納防潮大法!
【編按】最近天氣漸漸變熱,媽媽們也陸續準備將棉被曬一曬收起來。而棉被曬完後會有股好聞的「太陽的味道」,網路上卻流傳一些謠言說那其實是塵蟎屍體的味道,到底哪個說法才正確呢?首先那個味道絕對不是塵蟎屍體的味道,因為陽光的溫度不足以消除塵蟎。塵蟎非常耐高溫,至少要55~60度才有辦法把塵蟎熱死,所以單靠太陽是沒辦法消除塵蟎的,而且塵蟎也會鑽逃到棉被下層的陰涼處,通常曬完後依然留在棉被裡。其實那是紫外線照射布類後所產生的「臭氧」。被子裡的空氣在經過照射,會有一部份轉化為臭氧散發出來,而被子纖維及被子上附著的皮屑也會因溫度升高而改變並產生氣味,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就是大家常說的「太陽的味道」了。那到底要怎麼成功除蟎呢?主要可以用高溫或保持乾燥兩種方式,不論使用哪種方法,都要記得在曬完、除濕完,用棍棒類的物品「打」被子,這樣才可以讓附著在棉被裡的塵蟎或微生物飛散掉。【參考資料:塵蟎生態研究室】台灣氣候潮濕,不管在哪個季節濕度都動輒超過70、80%,棉被衣物摸起來總是濕濕的,牆壁也出現各種霉斑。而最近氣候變暖,媽媽們開始準備將棉被收起來,這時不免開始頭痛要怎麼收納不同種類的被子,才能避免它們發霉或失去保暖功能。五種棉被的收納法羽絨被羽絨的保溫性高,且輕柔透氣,是目前很受歡迎的被子種類。羽絨被不可以直接水洗,因為會將羽絨上防止沾黏的油脂洗掉;至於收納的部分,一定要記得密封處理,不然會吸收濕氣而滋生細菌,雖然羽絨被是可以重壓的,但在收納時最好還是留些空隙,才不至於久置後失去彈性,降低保暖的功能。蠶絲被蠶絲被的原料為純天然動物蛋白纖維,絲滑、輕柔、透氣又抗靜電,不過它比較嬌貴,怕濕氣所以不能夠水洗也不能夠擠壓,收納前可以將被罩洗乾淨,把被芯放在避光通風的地方晾晒一下後,再用乾爽的新被套套起來收納。人造纖維被人造纖維被的收納方便,可以水洗,也不怕太陽晒,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是最佳的曝晒時間。不過人造纖維被怕潮,也不能受重壓,晾晒後將被子疊好後收納起來就可以了。羊毛被羊毛被耐久保暖,即使長時間使用仍能保持原來的蓬鬆及彈性。雖然羊毛被理論上可以水洗,但它非常怕受潮,又不能在強烈陽光下曝晒,所以建議還是乾洗比較好,以免烘乾不徹底造成發霉。另外,不只在換季時,平常使用時也要經常將羊毛被拿出來在避光通風的地方晾晒。而羊毛被也不可重壓,所以不建議用真空壓縮袋的方式進行收納,因為它很怕受潮,所以可以用通風防霉效果好的無紡布收納盒,將羊毛被平整的放入。傳統棉被傳統棉被比較厚重且怕潮,一般也不太適合水洗,如果經常晾晒及拆洗被套的話,被芯其實在換季時是不用清洗的,至於它的原料強韌,經的起曝晒,且收納時可以使用真空壓縮袋以節省空間,非常方便。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被套清洗後一定要徹底烘乾,才不會讓棉被受潮。 另外,在收納被子時,要記得不要直接把樟腦丸、乾燥劑等抗潮小物直接接觸被面,因天然材質的被子吸濕性高,如果直接把乾燥劑放進收納袋中,會產生化學作用而使被子產生黃斑,真的要使用乾燥劑的話,可以用衛生紙包裹後再放進櫃子裡。確保環境的乾燥此外,除了棉被本身的防潮收納外,由於台灣常年的潮濕氣候,平時也應注意維持環境的乾燥。1.通風除濕晴天開窗戶通風,雨天時就關閉門窗除濕。2.清掉不要的雜物家裡盡量不要堆積雜物,讓空氣自然流通,帶走濕氣和灰塵就不容易產生霉味。3.衣櫃防潮可以用餐巾紙把木炭包起來,放進衣櫃裡,可以有效去除濕氣。4.烘被除蟎用高溫60度的烘被機,將被套烘一烘,可以有效消滅塵蟎。
-
2020-04-04 養生.生活智慧王
當心「冰箱食物中毒」 21種放冰箱超NG的食物
食用冰箱食物的危害❶冰箱食物中毒夏天是炎熱的季節,為了防止食物餿掉,利用冰箱來保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是因為太方便了,很多人買了食物之後,就往冰箱堆,如水果、青菜、罐頭、飲料、調味品等,再加上每天吃不完的飯菜,好像冰箱是萬能的,東西冰進去就完全不用擔心。冰箱食物中毒,是指食物在冰箱的存放時間過長,細菌家族開花結果,吃了可能會讓人產生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雖然食物吃不完就冰冰箱,但危害人體健康的許多疾病,卻是因為吃了冰箱裡被汙染的東西導致的。❷冰箱腸炎夏季,特別是在潮濕的地方,細菌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天氣熱,大家又喜歡找冰箱拿吃的、喝的,冰箱門開開關關,裡面的溫度很難維持一定,當然就給細菌長大變多的機會啦。大熱天常喝冷飲,會干擾腸胃的正常蠕動,影響人體的消化功能,容易使人罹患「冰箱腸炎」。另外,每個人都習慣在冰箱中長期地儲存大量的食物,而且生食、熟食不分開,全部混雜在一起,平日又不定時清理,細菌多(尤其是大腸桿菌)不足為奇;假使又從冰箱直接取出食物食用,沒有經過充分加熱,也是生成「冰箱腸炎」的原因之一。「冰箱腸炎」的症狀有腹部隱痛、畏寒、發熱、渾身乏力、噁心嘔吐,厭油以及輕中度的腹瀉,嚴重的可能導致中毒性腸麻痺。因此,冰箱只是一個冷藏的好幫手,不是萬用消毒櫃。在冰箱中,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一定要分開,熟食應該放入加蓋的容器中保存,避免細菌交叉感染;還有,要定期清理冰箱,少喝冰鎮飲品。使用冰箱存放食物的注意事項❶4類食物不宜放在冰箱裡:a.根莖類蔬菜。馬鈴薯、地瓜、胡蘿蔔、南瓜、冬瓜、洋蔥等蔬菜,在通風、陰涼的室溫下保存即可,長時間放在冰箱裡容易變黑變軟。b.熱帶水果。香蕉、芒果等熱帶和亞熱帶水果,對低溫環境的適應性較差,放在冰箱裡冷藏會凍傷,影響其口感。c.醃製肉。臘肉、火腿等肉類醃製品,適合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才有利於保存原來的風味。如果把它們放進冰箱,容易出現異味,縮短了儲藏的時間。而冷凍食品,在解凍之後,細菌就會迅速地大量繁殖,所以不適合再放回冰箱。若是要冰的東西量多,最好先分裝成一包一包,一次拿一份進行解凍。d.麵點。饅頭、花捲、麵包等澱粉食物,放在冰箱裡容易類變乾變硬。在儲藏之前,可以先用保鮮膜或者保鮮袋裝好再放入冰箱。❷隔夜飯菜不適合長時間存放在冰箱逢年過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非常豐盛的食物,例如各類蔬果、肉類等,三兩天是吃不完的,於是把剩菜剩飯放進冰箱,然後越放越多。實際上,冰箱只是透過降溫的方式,抑制細菌的繁殖速度。如果東西太多,溫度不夠冷,接下來的情況就會如前所述,吃了噁心、嘔吐、腹瀉輪流出籠。食物在冰箱裡的儲存時限冰箱分為冷藏室和冷凍庫2個空間,前者溫度大約在4∼5℃,而後者則是零下18℃。蔬菜、水果或待解凍的肉類、食品通常放在冷藏室,而冷凍庫則是冷凍食品、肉類、魚類、海鮮的天下。簡單介紹經常食用的食物在冰箱中的儲藏時間。❶肉:冷藏1∼2天,冷凍90天左右。❷雞肉:冷藏2∼3天,冷凍360天左右。❸肉排:冷藏2∼3天,冷凍270天左右。❹魚類:冷藏1∼2天,冷凍90∼180天。❺番茄能夠冷藏12天,芹菜能夠冷藏7∼14天。❻新鮮雞蛋能夠冷藏30∼60天,而熟雞蛋一般冷藏6∼7天。❼牛奶能夠冷藏5∼6天,優酪乳能夠冷藏7∼10天。❽飲料和酒類飲品:在4℃左右儲藏,開啟後應儘量喝完。❾剩飯的冷藏不超過3天,剩菜尤其是素菜不適宜在冰箱裡存放,應該現燒現吃。❿花生醬、芝麻醬等:開罐之後能夠冷藏90天。適宜在室溫儲藏的食物冷藏某些食物會導致其口感改變,營養降低,甚至加速腐敗變質,因為它們在室溫下儲存的效果比冷藏更好。❶麵包:麵包在冷藏後容易變乾、變硬、掉渣,口感不如常溫下保存。❷咖啡豆:冷藏的咖啡豆容易吸收冰箱中其他食物的異味,同時,溫度驟降會導致咖啡豆脫水,影響香味。❸紅酒:紅酒的儲藏以12℃左右的恆溫最適宜。❹辣椒醬:辣椒醬在一般的室溫下就能夠儲藏3年。❺蜂蜜:蜂蜜放在冰箱裡冷藏,容易加快糖分結晶的速度,而影響口感。❻番茄:番茄冷藏過久,果肉會呈現軟爛的水泡狀,或者出現散裂的黑斑,時間一長還會腐爛。❻馬鈴薯:低溫冷藏後的馬鈴薯會變硬,產生如沙粒般的口感。❽洋蔥:洋蔥在冰箱中冷藏的時間過長,容易失去水分,導致黴變。同時,它的味道會影響其他食物。❾大蒜:溫度較低的冷藏室,容易使大蒜發芽、變質或發霉,蒜瓣也會變軟。使用冰箱保存食物的注意事項❶要定期清理消毒冰箱的常用冷藏溫度是4∼5℃,在這種低溫的環境下,絕大多數細菌的生長速度都會放慢。但是有些細菌嗜冷,在低溫的狀態下反而能迅速增長繁殖。如果食用感染了這類細菌的食物,也會引起腸道疾病。而冰箱的冷凍溫度通常在零下18℃,一般的細菌都會被殺死,但是冷凍並不等於完全殺菌,抗凍能力強的細菌仍會存活下來。因此,如果不進行及時定期的消毒,容易成為部分細菌的「溫床」。❷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不能放在一起生食和熟食的存放時間以及對溫度都有不同的要求。生食中普遍都存在各種細菌,與熟食放在一起容易將其汙染。因此,應該使用保鮮膜或者保鮮盒來將兩者分開存放。❸肉類食物要特別處理魚肉、豬肉、牛肉等肉類食物放入冰箱前,最好先用塑膠袋封裝,再放入冷凍庫貯藏。而蔬菜、水果則需要把外表的水分擦乾,再放入冷藏室為宜。❹食物不宜存放過多冰箱內的食物存放過多,容易使食物的外部溫度低而內部溫度高,導致變質;最好要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冷氣得以正常對流,來減輕冰箱的負荷。❺瓶裝飲料不宜放在冷凍庫各類飲料、牛奶等有寶特瓶或紙盒包裝的食物,不要放進冷凍庫,以免包材凍裂。●書籍介紹一天一排毒,身體才會好:中醫師的全身天然排毒法,清淨五臟,防生病作者:張霆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19/12/04作者簡介張霆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習各科醫術,師從多位名家,其中包括著名兒科專家方鶴松教授、知名中醫專家王鳳岐主任、皮膚科中醫專家許銑主任、民間名老中醫,有“神針王”之稱的王修身大夫等知名專家,同時研讀各家經典古籍,中西醫結合針藥並用,對中醫保健養生有豐富的經驗。出版了《解決小病痛,不用看醫生》《醫生秘而不傳的養生秘笈》《氣血調養好,疾病不來找》《腎好人不老,胃好命就長》等作品。責任編輯:陳宛欣核稿編輯:呂宇真
-
2020-03-24 癌症.食道癌
戒掉「菸檳酒」還不夠!防食道癌,8飲食習慣要做到
食道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明顯症狀,不痛也不癢,高達7成以上的患者在發現時,已經屬於中晚期的階段,主要原因是食道沒有感覺神經,當腫瘤阻塞食道一半以上,才會發生吞嚥困難而就醫檢查。 然而,預防食道癌,在戒除菸、酒之外,正確的飲食之道也十分重要,馬偕醫院營養師許碧惠建議,可以採取8種方式進行改善: 1、多吃含維生素C食物:不吃發霉的食物及減少食用煙燻食物的頻率,以免吃入太多致癌物質,同時也要少吃含硝酸鹽的加工食物,宜多吃含豐富維生素C的天然食物,以產生保護機制,促使亞硝酸胺生成的作用減緩;含維生素C多的食物如芭樂、奇異果、橘子、柳橙、葡萄柚等水果,還有青椒與綠色蔬菜等。 2、每天吃五份蔬果:最好能做到天天五蔬果,蔬果中不只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還有許多如β-胡蘿蔔素、維生素E、植物化學物質等抗氧化物質,可有助預防食道癌。天天五蔬果的配置,以蔬菜3份、水果2份為基礎,蔬菜的量可多食無妨,水果可以吃到3份 大約1顆柳橙或拳頭大小的水果,或是木瓜、西瓜等瓜果類切大塊裝滿1飯碗的量為1份。 3、各種顏色的蔬果都要吃:蔬果食材顏色的搭配,最好能做到紅、紫、綠、白、黃等七彩皆有。蔬果中含有多樣化的植物化學物質,像是茄紅素、花青素、吲哚、異黃酮等,也都具有抗氧化的保護作用,且各種顏色的蔬果當中,各含有不同且多樣的植物化學物質,最好能在日常菜餚中妥為搭配食用。 4、每天吃30種以上食物:每天食用的食物種類,最好達到30種以上,並且盡量食用天然食物為原則。食物的種類吃得愈多,具防癌保護作用的物質與元素就會較為充足,平均每餐可以吃10種以上。 5、不吃燙口的食物:食物的溫度最好能控制在60℃以下,以不燙口為原則。長期以太燙的食物刺激食道易導致食道癌,因此,最好能將熱鍋中的食材先撈置一旁,放涼些再入口食用,喝湯的方法也相同,可先盛一碗放旁邊,等湯涼些再喝,以入口溫而不燙為原則。國人喜歡喝的老人茶,避免燙口的飲用方式也雷同,盡量不要現泡現喝,先經聞香的過程,可以慢一點再品茗。 6、蛋、豆、魚、肉均衡吃:蛋白質的攝取要多樣化,蛋、豆、魚、肉皆有,不要只是肉類等動物性蛋白質。平均每人每天攝取的蛋白質量以4~5份(即4~5兩)為宜,計算的方式,雞蛋1顆就是1份,豆腐1塊(4小格)或豆漿1杯(約260c.c.)也各是1份肉類1份則約為女性手掌1/4大小與前端的厚度,或是一般長度約3根手指的量,若是絞肉則大約為2平湯匙的量就約1份。 7、低溫少油的烹調:烹調宜採低溫少油的方式。以炒1道4人份的蔬菜為例,可以減少用油量,只用半湯匙的油,再略為翻炒後就加水入鍋,用小火烹煮,這種低溫烹調方式,也可有助於降低罹患食道癌的機率。 8、少量多餐,七分飽:胃食道逆流或是過於肥胖等屬於食道癌的高危險群,在飲食方面也應調整改善。為避免胃酸逆流刺激食道,建議最好是少量多餐,每餐不要吃超過八分飽,而且液體與固體食物最好能夠分開食用。 為避免過於肥胖,宜調整避免高油脂、高熱量與低蛋白質的飲食型態,減少攝取過於酥脆的食物如西點、燒餅、油條或炸薯條、煎蘿蔔糕等高油、高熱量與高澱粉的食物,做好體重的管理,維持BMI值在18.5~24之間,男性腰圍勿超過90公分,女性腰圍則維持在80公分以內,這些也都是預防食道癌所不可忽略的重要事項。 延伸閱讀: 食物趁熱吃才好吃 但超過「這溫度」恐燙出癌! 吞嚥困難才就醫太遲了! 早期食道癌用「這招」燙死癌細胞
-
2020-02-21 癌症.飲食與癌症
咖啡能防癌!台大名醫:防慢性病、抗致癌物的正確喝法
咖啡是許多人生活之必要,但它究竟傷身或是養生?負面看法指出,會讓骨質疏鬆與胃食道逆流更嚴重,但正面看法則指出咖啡是降低慢性病、心血管疾病與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甚至是改善癌症的良方。孰是孰非?台灣大學醫學院外科名譽教授、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認為:一切都是知識與喝法的問題。喝對了,對身體的好處還真不少!到底,咖啡應怎麼喝才正確、成為每日身體的滋養良方?要具備哪些知識?咖啡致癌研究修正:「連續」喝2,000杯以上,才有罹癌風險曾獲頒台灣癌症醫療終身成就獎的台大乳癌名醫張金堅,今年73歲,是標準的「咖啡迷」,一天平均喝上3杯黑咖啡,但在65歲前,原本對咖啡抱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因早期喝三合一咖啡時,每次都感覺腸胃不適,長期下來便覺得是傷身的飲料。沒想到在一次搭高鐵的途中,被咖啡香氣吸引,重新嘗試喝黑咖啡,「哇,結果不只沒有胃痛,印象也完全改觀。」他從此對咖啡著迷,破除心中疑慮。張金堅在每週看診、開刀外,花最多時間的就是研究咖啡。他走遍台灣,尋訪阿里山、屏東、台東等咖啡豆產地,甚至遠赴非洲、越南、寮國、夏威夷,體驗不同的咖啡文化。此外,他更研讀國內外的相關文獻,發現咖啡含有許多活性化合物,如咖啡因、綠原酸、咖啡醇、葫蘆巴鹼、菸鹼酸,若好好利用,就是對人體有益的良藥。 過去許多咖啡傷身的研究,須重新被解讀。例如,咖啡曾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評為2A類致癌物,到了2016年,則修改了此項結論,改列為第3類,代表致癌證據並不充分。對此,他表示目前並沒有足夠的研究可證明,而烘焙過程會產生的致癌物「丙烯醯胺」,殘留的量並不大,成人要連續喝2,000杯以上,才有罹癌風險;反而是其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質,有可能形成抗癌和延緩慢性病的功效。綠原酸成分可抗氧化,對多項疾病都有益處張金堅說,咖啡成分達1千多種,其中「綠原酸」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生豆的綠原酸占9.6%,烘焙後還是有4.8%,能幫助清除身體的自由基與發炎因子,保護細胞組織。綠原酸的抗氧化成分,對於心血管、糖尿病、消化器官機能、抑制葡萄糖吸收及減輕體重,都有正面效果。他透露,自己長年的痛風問題,也在喝咖啡後不藥而癒。許多慢性病的產生,都是身體長期發炎的結果,而他指出許多文獻說明,咖啡可以減少發炎,進而降低死亡風險。國內的研究則指出,飲用咖啡者平均壽命增加2.1歲。此外,咖啡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推測咖啡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血管阻塞的內生酶。抑制血糖飆升!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針對第二型糖尿病,醫學界也發現,喝咖啡能降低罹病風險。目前雖然沒有明確機轉,張金堅根據實驗結果推論,「咖啡中的抗氧化物,如綠原酸、咖啡酸,可改變新陳代謝,對胰島素抗性會好一點。」由於「綠原酸」可能抑制體內肝糖轉化葡萄糖的過程,延遲血糖吸收,使得血糖值不會忽然飆升;「咖啡多酚」可增加腸泌素等物質分泌,使得血糖降低;礦物質「鎂離子」可能增加胰島素,提高細胞對葡萄糖敏感度。張金堅說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是喝「不加糖與奶精」的黑咖啡,每天3杯內較適合,咖啡可作為控糖的輔助方法,但仍不適合過度飲用。罹癌可以喝咖啡嗎?可減緩某些症狀與降低發生率常有患者在看診時詢問張金堅,罹患癌症還可喝咖啡嗎?他表示,一般人喝咖啡有助於降低癌症發生率,而針對癌症患者,確實也能減緩某些癌症的症狀。他解釋,咖啡裡的多種抗氧化成分與植化素,如咖啡因和咖啡酸可抑制細胞分裂,加速癌細胞的凋亡;酚酸類可促進體內合成穀胱甘肽,對抗致癌物質亞硝胺。近年研究發現,對肝癌和直腸癌,的確有改善的效果。不過,對於乳癌和肺癌是否能飲用咖啡,仍存在著一些爭論。 每日不超過3杯,最好降到60度以下再喝如何正確喝咖啡?張金堅提醒,咖啡的飲用「量」是關鍵。通常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從40到300毫克左右,建議每天不宜攝取超過400毫克。也就是說,即使能帶來好處,也應在每日不超過3杯的安全範圍內。曾有研究顯示,一天超過8杯,則會提高心律不整的機率。至於最理想的飲用時間,他建議由於咖啡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最好在上午10點及下午3點,能幫助頭腦清醒。此外,咖啡不能過燙,會讓食道組織受損。最適宜的咖啡溫度是85度,最好降到60度以下再喝,並且不要加糖和奶精,以免抵銷咖啡本來的有益成分。 哪種人不適合喝咖啡?骨質疏鬆患者、腸胃症狀患者需酌量哪幾種人比較不適合喝咖啡?以下2種情況,需要特別酌量。1. 骨質疏鬆患者「喝咖啡是不是對骨頭不好?」是很多人的疑問,張金堅認為,骨質疏鬆患者,或是鈣質攝取較差者,的確有可能會提高嚴重程度。尤其女性到了更年期後,雌激素減少也會導致骨質流失,這時期飲用咖啡的女性,可同時配合日曬和運動,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來減緩骨質疏鬆的程度。2. 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患者由於咖啡會刺激腸胃蠕動,若有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拉肚子等症狀,攝取咖啡最好也能減量,或避免空腹飲用,以防增加刺激。怎麼挑咖啡?2個基本動作確保品質對於入門者來說,怎麼挑選,才能買到好咖啡?張金堅偏好淺烘焙的咖啡,「香味達30幾種,淺焙口味偏酸,產生的香氣比較多,有柑橘、草莓、櫻桃等。」對於中年後品嘗咖啡,更融合了人生滋味在心頭。咖啡的風味反應了產地的氣候、土壤、水質等條件,如產於非洲的咖啡風味較為豪放,海島咖啡則較為溫和清淡,從咖啡樹上的一顆豆子,經採收、加工、烘焙、萃取,到成為眼前的一杯咖啡,處處是學問。他建議,不一定昂貴的咖啡就代表品質最好,而是慎選信譽良好的店家,可依下列原則來選擇。1. 觀察咖啡豆最好是單品咖啡豆,仔細觀察外觀是否有深有淺的豆子摻雜在一起,或是有發霉、蟲蛀、縮水、破損等跡象,聞聞看是否有油耗、酸敗的氣味。新鮮的咖啡豆應具有果香、焦糖等令人感到愉悅的氣味。2. 包裝標示清楚有產地來歷,標示日曬或水洗等處理方式,以及烘焙時間、賞味期限、SGS認證,確保沒有農藥和赭麴毒素,才能發揮抗氧化成分的最佳功效。原文:咖啡能防癌!台大名醫張金堅:預防慢性病、對抗致癌物質的正確喝法
-
2020-02-2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醫藥膳如何補得安全又安心?中藥師教你藥材挑選準則
「藥食同源」是華人社會長久存在的養生飲食文化與膳食習慣,國人常將部分中藥材作為藥膳、食品原料或各種食品產品,但是,你吃的中藥真的安全嗎?你知道中藥如何辨真假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師張崇訓表示,為了長時保存、賣相好,中藥材加工過程中可能會使用二氧化硫熏製,能替藥材漂白、預防蟲蛀、殺菌防霉等功效,若食入過量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腹瀉、嘔吐等症狀。更別提中藥常有假貨問題。一些來源不明的藥材,可能含有重金屬,若長期食用,導致重金屬蓄積於人體內,可能引發免疫系統功能病變,以及肝腎功能損傷。他特別提醒,一種藥材會因為炮炙方法不同、品質等級不同、真假優劣等原因,而導致功效不同。若要購買具療效的安心中藥材,務必掌握以下基本原則,就能挑選到安全藥材,並達到強健補身的效果。中藥房停看聽 在購買場所你要做的幾件事張崇訓指出,購買中藥材最好到有信譽、重視衛生、且具有合格販售證明的中西藥局或中藥房選購;並多觀察中藥店販售的藥材是否有冷藏保存、配藥的人抓藥時有無戴口罩、手套。藥材若是顏色太過鮮豔、或過於純白,就很可能有問題;並檢查有無發霉、蟲蛀、蟲卵、灰塵附著;聞聞味道是否散發出獨特的中藥材香味,若是沒有味道或有不自然香味、有霉味或油耗氣味,都可能有問題。用手觸摸中藥材的質感!新鮮的藥材外觀摸起來一定是乾燥的,絕對不會是濕濕黏黏的,最保險的方法,是可以請信任的中醫師或藥師推薦值得信任的中西藥局或中藥房購買。中藥房停看聽 注意藥材包裝標示與產地履歷張崇訓提醒,最好購買具包裝的藥材,而安全藥材外包裝會標示廠商名稱及地址等,且有藥材溯源及合格檢驗報告,包含二氧化硫、黃麴毒素、重金屬、農藥等殘留容許量須符合政府規定。這些資訊可透過掃手機QR Code取得,可便利讀取「藥材產地」與「檢驗資訊」,一般民眾也能快速的瞭解到品管過程與結果,絕對不要隨意聽信推薦,購買不明來源、不完整包裝或標示不清之商品,以確保消費者的健康與權益。張崇訓呼籲,中藥畢竟還是藥,即使相對安全、副作用較低,但過度吃補反而增加身體負擔。想要擁有健康身體,不可過度依賴所謂的補品,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和生理需求,均衡飲食,才是聰明強身之道。
-
2020-02-20 養生.抗老養生
春天重養肝!多吃2類食物膽、眼睛都幫你顧到
《黃帝內經》中寫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由此可知,春季養生應保健體內的陽氣,讓陽氣處於不間斷、持續旺盛的狀態。傳統中醫注重五行,而春季是草木繁榮、百花齊放之時節,對應五行中的「木」,而五臟中的「肝」又對應「木」,因此才會說:「春季宜養肝」。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表示,肝臟具有藏血的功能,當失血過多或是女性經期的時候,都容易導致氣血不足,進而連帶造成肝血的不足。一旦肝血不足時,就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給肝臟,導致肝臟功能受到損害,就容易出現眼睛痠澀、眼花,女性生理期發生紊亂等情形,因此,在春天的時候,除了養肝之外,補血也是養生的一大重點。 春天對應中醫五色中的「青」色,綜合而論,青色能夠促進肝氣循環與人體的代謝作用,有益於肝臟的排毒、消除身體的疲勞,還有明目、保健視神經以及提升免疫力的效果。 青色對應的味覺是「酸」味,春季養肝應該多吃些青色且帶有酸味的食物,包括奇異果、檸檬、番石榴、白醋、綠豆、毛豆、大黃瓜、小黃瓜、竹筍、花椰菜、菠菜、芹菜、海帶等,能夠照顧肝、膽及眼睛等部位。 以中醫書《本草推陳》的紀錄指出,芹菜主治肝陽頭暈、面紅目赤等症狀。從營養學中也可以知道,芹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C與鈉、鉀等礦物質。有平肝清熱、發汗解熱以及降血壓的效果,不過因為芹菜含有高鈉,平均1根芹菜,就含有35mg的鈉,因此,高血壓患者,不宜食用過多。 而中醫藥學中指出,牡蠣入肝腎兩經,有滋陰補血、消除煩悶以及解除失眠的效果。陳潮宗表示,牡蠣富含ω-3脂肪酸、EPA及DHA,不但能降低壞的膽固醇含量,還可預防心血管疾病與脂肪肝。但是生吃牡蠣容易遭受到細菌感染,因此,建議連同適量的薑、醋等調味料一同吃下肚,達到殺菌的效果。 此外,菠菜是春天當季的蔬菜,性涼味甘,富含維生素K、葉酸、草酸、蛋白質以及鐵質,有利於活絡血脈、五脈運行,針對肝氣不順所引起的胃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不過,陳潮宗提醒,盡量不要跟豆類製品一起吃,否則容易形成草酸鈣,而導致結石的發生。 春天是肝病的好發季節,酒精也被證實對肝細胞會直接造成傷害。陳潮宗強調,對於已經有慢性肝炎症狀的患者來說,飲酒是必須絕對禁止的行為與消遣,以免酒精增加肝臟的負擔。 另外,可能含有黃麴毒素的花生、豆腐乳等過期食物,也是傷害肝臟的兇手,必須特別注意;如果是發霉的生米、花生等食材,千萬不要因為節省就繼續吃,長期下來,將對肝臟造成嚴重的傷害。 雖說春天養生建議吃酸性食物,且酸性物質會讓繃緊的肌肉變得柔軟,幫助分解體內囤積的脂肪,但若是吃太多酸度過高的食物如檸檬等,也容易傷胃,因此,建議留待飯後或是非空腹時食用,較能保護胃部。 延伸閱讀: 肝不好易疲勞? 指緣長肉刺可能也是警訊 降低脂肪肝單靠低油飲食不夠 還要加上這件事才行 排毒從斷食開始? 一次搞懂3種斷食法要怎麼吃才對 
-
2020-02-16 新聞.科普好健康
一項簡單的「麵包實驗」噁心到讓人意識洗手多重要
衛生習慣裡洗手是很重要的一環,但是要如何具現化洗手的必要性?美國一個小學老師Dayna Robertson在臉書上展示一個麵包實驗,讓人直呼以後不敢不洗手了。Robertson與行為專家Jaralee Metcalf一起,與學生們一起進行了一個課堂實驗,他們讓具有不同手部清潔度的孩子們,觸摸同一天同一條麵包上切下來的白吐司片。然後將麵包密封在塑膠袋裡,一個月後會發生什麼事。這個麵包實驗中共使用了五片吐司,其中一片不用手觸摸,一片用沒洗過的手觸摸,一片用過乾洗手的手觸摸,一片用溫水和肥皂洗過的手觸摸,然後還有一片在教室的筆電上摩擦。放置近一個月後,未被觸摸的吐司片基本保持著原先的狀態(2號)。肥皂和水洗過的手碰觸的吐司片除了因為大量觸摸形成的凹陷外,看起來也尚可(4號)。另外三種吐司片則呈現糟糕的狀況,摩擦筆電(1號)和髒手(3號)碰觸的吐司片被微生物污染,滋生了大量黴菌;值得注意的是,用乾洗手後碰觸的吐司片(5號)則有部分發霉的現象,顯示乾洗手並沒有想像中乾淨。這項實驗是一項有名的經典課堂實驗,流行病學家Terri Stillwell表示,我們應該在準備食物之前、之中和之後洗手。還應在用餐前、使用洗手間後、擦鼻涕後,接觸動物後以及任何手部變髒的時候洗手。
-
2020-02-14 新聞.健康知識+
早晨不刷牙就喝水 會喝進一堆細菌傷腸胃?
大多數人習慣一天刷兩次牙,在早上起來之後就會先去刷牙。而還有一部分人會先喝一口水,因為據說早起喝水對於預防便秘有好處,還有許多其他的養生效果,但是有些人擔心早上不刷牙就喝水,口腔裡積攢了一晚上的細菌會被沖到胃裡,損傷我們的身體。其實,晚上我們的口腔裡的微生物確實會大量地繁殖,這些微生物會損害我們的牙齒,讓我們的口腔充滿異味,所以我們才需要晚上好好地刷牙、清潔口腔。但我們身體本身就存在許多的微生物,當我們喝水、吃東西的時候,都會有許多微生物進入我們的身體。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微生物的量比較小,只要不吃發霉變質、來源不可靠的食物,基本不會致病。因為有我們機體屏障的存在,所以即便進入人體,也不會進入血液裡,而是進入到腸胃裡,被胃腸道的屏障阻擋,無法進入人體內環境,隨後微生物會在胃裡被胃酸殺滅。所以大家放寬心,即使早上不刷牙會吞下細菌,也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不過不管先後順序,早上最好還是刷一下牙,可以讓我們的口氣更清新,避免口腔異味的產生。建議大家刷牙的力度不要太大,很多人認為,在刷牙的過程中力度越大越好,這樣才能盡可能清除牙齒表面的污垢。但其實,刷牙過程中用力過度,可能會導致牙齦組織受到損傷,在牙齒清潔過度時還可能會破壞牙齒的健康。另外,除了看得見的部分清理乾淨,牙齒背面、牙齒縫隙等部位才是主要藏污納垢的地方,需要充分清潔。如果只是清潔表面的牙齒,很有可能會讓裡面的污垢逐漸形成,甚至引發牙結石。除此之外,舌頭也需要進行清潔,因為舌頭表面也會藏有食物殘渣,甚至有細菌滋生。如果沒有註重該部位的清潔工作,可能牙齒清潔乾淨了,但是舌苔上面依然隱藏著許多的細菌,仍然會危害我們的牙齒。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20-02-09 養生.聰明飲食
哪些食物不冰比較好?根莖類放冰箱會加速發芽
很多人習慣有東西就往冰箱塞,東西太多的結果,不但放到壞掉,甚至被遺忘。其實很多食物不需要冰,室溫下保存更適合,可以為冰箱節省很多空間。有傷口或切過 就要進冰箱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馬鈴薯、洋蔥、大蒜、胡蘿蔔等根莖類,放冰箱會促進發芽,只要用絲襪或網袋包好,放在室內陰涼處就好。資深醫藥記者暨家事達人吳霈蓁(豆豆媽)提醒,這些根莖類如果切過或有傷痕,比較容易孳生細菌,就要裝進盒子放冰箱。袋裡放蘋果 抑制馬鈴薯發芽譚敦慈說,沒有用完的馬鈴薯,可以在袋子裡放一顆蘋果,因為蘋果的乙烯會抑制馬鈴薯發芽。不過蘋果和後熟型水果,例如香蕉、奇異果,就不能放在一起,以免太快就過熟。譚敦慈每天早上吃一根香蕉,為了不讓整串香蕉一起熟,她會把它們剪開成一根一根,平放在一個大盤子裡,放在通風的地方,讓乙烯散掉,這樣就能避免整串香蕉快速全熟而吃不完。乾貨未開封 可以不必冰存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各式穀米、辣椒、薑、大蒜、乾香菇、豆子等乾貨,如果是真空包裝或未開封,都不用冰,只要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就可以了。但如果曾經打開,又沒有很快會吃完,因為台灣氣候比較潮濕,建議還是要冰起來,以免生蟲或受潮發霉,導致變質或毒素產生。有些醬料未開封之前,因為經過真空殺菌,不需要冰,如果開封,還是不建議放常溫。包裝別急著丟 看清保存標示吳霈蓁提醒,每一種醬料或油品的保存方式都略有不同,記得要先看清楚標示和保存期限,才能把外包裝丟掉。如果購買的時候,店家就是放在冷藏,買回家就要繼續冰,以免退冰後產生水氣,影響到保存。譚敦慈提醒,乾貨保存最常見的大問題,就是「看不到」。因為不常用,堆放在平常看不到的地方,也沒有定時整理。時間久了,就完全忘記那裡堆了什麼東西,更別說記得保存期限,還會以為家裡沒有這項食材,再買了更多,造成囤積和浪費的惡性循環。因此譚敦慈建議,這些不須冷藏的食材和乾貨,一定要放在人眼看得到的地方,每一種最好都是少量,才能一目瞭然,即時取用,避免浪費。如何去除冰箱異味?吳霈蓁提醒,食物如果能包好、密封,冰箱比較不會有異味,特別是一些氣味較重的食物,例如醃漬泡菜,她都會用多層袋子包住,以免影響其他食物的味道。小碟子放柑橘皮:吳霈蓁會用小碟子裝柑橘皮,或是把用小孩不用的舊襪子裝乾燥的咖啡渣,再放在碟子上,這樣放個兩碟,就有除臭的效果。不過通常三天就要更換。微波過的咖啡渣:李婉萍說,咖啡渣可以用微波加熱的方式讓它變乾,再放進冰箱,乾燥過的咖啡渣釋放的香氣較強。切片檸檬去汁:如果平常不喝咖啡,也可以切一片檸檬,把汁擠掉,放在冰箱的角落,也會自然散發香氣。李婉萍說,很多人沒有定期清冰箱的習慣,都等到飄散怪味才想到要整理,其實有味道通常表示食物已經變質了,建議至少一個禮拜要整理一次。清理冰箱的技巧?冰箱裡還有食物時怎麼清冰箱?吳霈蓁說,通常都是一格、一格清,分很多天慢慢處理,這樣工程不會太浩大,達成率也比較高。她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冰箱一格的東西拿出來,用一湯匙小蘇打粉溶解於500cc的溫水,仔細擦完,再用清水擦一次,即可同時去汙除垢和異味。剩菜何時進冰箱?吳霈蓁表示,如果沒用公筷母匙,一定會有比較多細菌,就算進冰箱也最好隔天就吃完。關於剩菜進冰箱的時間,李婉萍建議夏天的剩菜應越快放冰箱越好,冬天也要在兩小時內冷藏。不同類型的剩菜,李婉萍提供以下建議:海鮮類:建議一餐吃完,盡量不要再冰。紅肉類熟食:可以冷凍,但之後再熱會影響風味。大鍋食物:剩菜反覆加熱會提高孳生細菌的風險,所以如果剩菜量大,像是大鍋滷肉,可以分裝後再冰,一次加熱一包並且吃完。湯品:如果是剩湯,蓋著鍋蓋煮滾,熄火後不打開鍋蓋,等於經過殺菌,可以用電風扇吹涼然後放冰箱。但如果打開鍋蓋放涼,就等於暴露於空氣中的細菌,放涼到五十幾度,反而是細菌最容易大量孳生的溫度,千萬不宜久放於常溫。適合室溫保存根莖類未切的馬鈴薯、胡蘿蔔等根莖類,放冰箱會促進發芽,用絲襪或網袋包好,放在室內陰涼處。各式穀米如果是真空包裝或未開封,不用冰,只要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乾貨乾香菇等乾貨,如果是真空包裝或未開封,只要儲存在乾燥陰涼處。這類乾貨建議少量購買。辛香料辣椒、薑、大蒜等辛香最好買一周能用完的分量,放置陰涼處,或以網袋壁掛保持通風良好。香蕉保存小撇步把整串香蕉剪開成一根一根,平放在大盤子裡,放在通風的地方,讓乙烯散掉,這樣就能避免整串香蕉快速全熟而吃不完。
-
2020-02-08 武漢肺炎.專家觀點
網友分享17年前的N95口罩 專家揭3種口罩的保存期限
「不要囤積口罩,因為口罩也有保存期限」自從韋恩分享了17年前SARS時代留存的酒精後,網友也熱心分享給我同樣那個時候沒用完的N95口罩。所以韋恩只是要提醒大家,口罩夠用就好,千萬不要囤積,留給更需要的人。而且口罩也是有保存期限的,過期了沒用完的更是資源上的浪費。一般來說,口罩的保存期限是:-N95口罩:保存期限5年-醫療用口罩:保存期限3年-活性碳口罩丶棉布口罩:保存期限3年(當然還是要以各個廠商的標示為主)目前有一些專家出來提醒大家,在某些情況下口罩雖然過期,還是可以繼續用的,條件是:-包裝良好-沒有潮濕-沒有明顯發霉不過這過期17年的口罩,還是別冒險了吧。本圖、文取自韋恩的食農生活臉書
-
2020-02-01 養生.聰明飲食
市面上「每日堅果」一包補足一天攝取量?營養師揭3雷點
根據衛福部「國人每日飲食指南」,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每份提供45大卡的熱量,建議每天堅果種子類攝取量為1份,約是大顆的堅果(腰果、杏仁果)5顆或是小顆的堅果(花生)10顆。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沒有把堅果吃夠。很多人只有過節聚會的時候遇見堅果,才會吃上一點,平時基本是不碰的。那怎麼辦呢?有些人意識到這個問題後,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購買市場上的那些“每日堅果”。這種產品一般都是一天吃一包,商家會按照推薦量把吃的堅果搭配好,這樣吃起來簡單又方便。但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提醒一下大家,這樣的“每日堅果”往往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既然被製作成了商業產品,就必然要考慮到口感,可能就會額外加入糖和鹽分。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存在吃鹽和吃糖過量的問題。如果再食用過多的此類堅果,勢必會對健康不利。其次,“每日堅果”往往會有好幾種堅果,而且不少都會配些葡萄乾和水果乾。這些食物的保存條件往往是不一樣的,所以放在一起很可能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很容易變質。然後這種組裝的“每日堅果”,其堅果的質量可能會比較低。而且配比也說不定會偷工減料,這樣每日的堅果攝入量還是很難達標。所以在最後,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建議大家,如果大家真的沒有時間,只能選擇“每日堅果”,希望大家多注意以下4點:第一是要選擇大品牌的“每日堅果”,不要貪圖便宜買一些“雜牌”,這樣質量才能夠更有保證,吃起來才會更放心。第二是多看看成分表。很少有人購買食品時去看成分表,但為了健康,大家最好能學會觀看。不僅僅只是買“每日堅果”的時候,任何食品都應該這樣,要選擇糖分和鹽分含量更低,更適合自己的食品。第三是要多多留意是否出現變質和發霉的情況,別只會看保質期,如果你沒有保存好,食品會很容易壞掉。第四就是“三高人群”、慢性腎病和愛腹瀉上火的人,盡量不要選擇這類“每日堅果”。不然很容易讓病情失控,對健康不利。這些人最好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原味堅果,每日自己搭配,並限量食用。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20-01-28 養生.聰明飲食
發芽的生薑、紫薯可以吃嗎?只有一種情況必須丟棄
吃什麼食物會中毒,是當下很多中老年人都會注意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在常見的食物裡面,人們也有了警惕之心。有的人聽說發芽的生薑、紫薯,常吃容易中毒,這是真的嗎?先來看看發芽的生薑有沒有毒, 經常做飯的人對於生薑應該是非常熟悉的了。人們用到它的地方,也多是炒菜做飯,還有的人可能會用切好的薄生薑片泡水喝。這麼做確實是可以的,但不保證生薑具有傳說中的多種功效,如用生薑可以抗癌、治療感冒、緩解腸胃不適等等。在後面的研究上,都沒有確認生薑有這種好處,大家也就不用信以為真了,如果真要說有點效果的。那就是我們做菜時生薑的作用了。除此以外,生薑治痛經的說法,也並非能適用在所有女性身上,經過實際調查發現,部分女性是比較管用的,大家可以抱著能的心理試一試。可家裡出現了已經發芽的生薑,還要不要繼續食用呢?其實大家不用擔心,生薑是一種普通的調味品,跟馬鈴薯不同的是,它在發芽的過程中,並不會產生有害有毒的物質。只不過會損失一部分的營養而已,讓整體上的營養價值下降。真正不能吃的則是生薑在出現發霉、變質後,這樣的生薑就不適合吃了,就真的會食物中毒。吃發芽的紫薯會中毒嗎?市面上薯類越來越多,除了過去人們常吃的紅薯、白薯以外,還有紫薯。因為它的口感軟糯香甜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它的熱量相比於精白米麵低一點,在平時更適合當每餐的主食來吃。尤其是其中的紫薯,營養價值還要更高。跟紅薯、白薯相比,紫薯中還有較多的花青素成分,可起到清除自由基的好處,近幾年來成為了人們的新寵。有的老人看到超市或者是菜市場上的紫薯有促銷活動,還會多買一些,反正也是冬天不容易壞。可過了一段時間, 卻發現家裡的紫薯發芽了,很多人擔心這樣的紫薯吃了會中毒, 到底還能不能吃呢?對於發芽的紫薯,大家需要仔細檢查,如果裡面的薯心沒有變質,在做熟後也沒有異味是可以吃的。但如果是出現霉變的現象,裡面很可能產生了甘藷酮毒素,這樣的紫薯就不要吃了,容易有食物中毒的危險。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20-01-21 養生.聰明飲食
吃不完年菜隔餐繼續吃 復熱要到達這個溫度
農曆春節將至,春節常有人因食物復熱未達中心溫度75°C以上,導致腸胃炎發生,或是熬夜玩通宵,造成身體突然出現異狀,又或者有感冒的人沒戴口罩,間接傳染給其他親友,醫師及營養師提醒,春節連假這幾天要注意飲食及個人衛生,才能健康過好年。豐原醫院營養科主任鄭秀英表示,春節圍爐團聚,吃不完的年菜放到隔餐繼續吃時,食用前記得要復熱到中心溫度75°C以上,隔餐或隔天就要吃完,如有異味避免再食;年糕如不小心放到發霉,別為了節儉切掉發霉的部分繼續食用,建議發霉的年糕還是要忍痛丟掉,因為黴菌分泌的毒素無法用高溫去除,嚴重的話可能導致肝臟病變。豐原醫院急診室主任林技政說,春節期間各診所、門診多為停診,患有慢性疾病患者應提前備好藥物,減少慢性疾病發作,另外民眾在放長假時刻避免暴飲暴食,才能減少急性腸胃炎等症狀發生;出遊玩樂、拜訪親友時,勿過度疲勞駕駛,才能降低意外事故發生。豐原醫院感染科主任王唯堯說,每年1至2月是流感高峰期間,返鄉人潮南來北往,疫情也可能隨著感染者的活動而擴散至各處,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透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流感疫苗、維持手部清潔、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有流感症狀立即就醫,並依醫師囑服用藥物,才能儘早恢復健康。另外,前往中國武漢旅遊回國後,若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並在就醫時,患者及陪同者戴上口罩候診、就診時主動告知醫師武漢旅遊史、接觸史與不適症狀,以利診治與減少他人感染。
-
2020-01-20 養生.聰明飲食
年前清完…別再塞了!冰箱七分滿才保鮮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婆婆媽媽忙著打掃環境,廚房更是春節打掃的一級戰區。許多家庭常趁年節把冰箱清空,但沒過多久又因為剩菜剩飯把冰箱塞滿,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說,冰箱不是萬能,把冰箱塞滿,內部無法循環,反而增加食物腐敗的機會。譚敦慈說,別以為冰箱是「萬能的」,曾有婆婆媽媽告訴她,冰箱可以殺菌,食物放進去就不會壞,她強調「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冰箱最多放到七分滿,才能維持循環。她分享,自己家的冰箱則是七分空,把保存食物的責任交給生鮮超市,買多少吃多少,不小心買多了,也盡可能把多的食物放在冰箱的明顯處,防堵自己忘記,以致生鮮食品變成腐敗食品。譚敦慈說,有些民眾會認為包裝食品冰在冰箱裡冰很久,即使過期一點也沒關係,她說,人眼畢竟不是顯微鏡,滋生的微生物或是黴菌等,可能已經導致食品發霉變質,即使煮熟再吃也可能殺不死這些細菌,最好的方法仍是吃多少買多少,盡可能降低冰箱的庫存。食藥署提醒,調理食品應謹守五要原則「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注意保存溫度、要徹底加熱」,就不用太擔心吃自己料理的食物會有中毒的風險。料理前後一定要洗淨雙手,生熟食刀具、砧板應分開,不要混用,以避免交叉污染;如生魚片、生蠔等海產最好煮熟再吃,以免引發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食物中毒。
-
2020-01-19 養生.聰明飲食
年前清完後就別再塞了 冰箱七分滿才保鮮
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婆婆媽媽忙著打掃環境,廚房更是春節打掃的一級戰區。許多家庭常趁年節把冰箱清空,但沒過多久又因為剩菜剩飯把冰箱塞滿,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說,冰箱不是萬能的,把冰箱塞滿,內部無法循環,反而增加食物腐敗的機會。譚敦慈說,別以為冰箱是「萬能的」,曾有婆婆媽媽告訴她,冰箱可以殺菌,食物放進去就不會壞,她強調「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冰箱最多放到七分滿,才能維持循環。她分享,自己家的冰箱則是七分空,把保存食物的責任交給生鮮超市,買多少吃多少,不小心買多了,也盡可能把多的食物放在冰箱的明顯處,防堵自己忘記,以致生鮮食品變成腐敗食品。譚敦慈說,有些民眾會認為包裝食品冰在冰箱裡冰很久,即使過期一點點也沒關係,她說,人眼畢竟不是顯微鏡,滋生的微生物或是黴菌等,可能已經導致食品發霉變質,即使煮熟再吃也可能殺不死這些細菌,最好的方法仍是吃多少買多少,盡可能降低冰箱的庫存。食藥署提醒,調理食品應謹守五要原則「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注意保存溫度、要徹底加熱」,就不用太擔心吃自己料理的食物會有中毒的風險。料理前後一定要洗淨雙手,生熟食刀具、砧板應分開,不要混用,以避免交叉污染;如生魚片、生蠔等海產最好煮熟再吃,以免引發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食物中毒。
-
2020-01-13 養生.聰明飲食
達人教煮飯,照這4步驟煮出好吃米飯
米飯人人會煮,但不見得煮得好吃,在台北市士東市場賣了30多年米的「四行倉庫」老闆王伯群,不僅對各種米的產地及特色如數家珍,也了解米食的精髓與滋味,想知道怎麼煮出好吃的米飯,問他準沒錯。煮好飯先選好米要煮出好吃的米飯,首先得選擇好米,王伯群說,台東池上米口感香Q、即使放涼了也好吃,還能做壽司飯;想吃泰國米,則選A級香米,口感佳、香氣足,而且沒有油味。王伯群說,若想嘗試養生米食,建議選擇五穀米,包括糙米、薏仁、小麥、蕎麥、燕麥,習慣後,可改為十穀米,除了「五穀」,還有芡實、黑糯米、蓮子、紅薏仁、小米,種類更多、營養成份更周全。煮飯前先浸泡 王伯群建議,米買回家後,應先試煮調整水量,找出適合家人食用的軟硬度,不同米種浸泡時間也不同,如十穀米需泡2小時,池上米或台梗九號只需30分鐘即可。 每年5~6月是「米尾」出清,屬於舊米、米心較硬,浸泡後會發漲;其他月份則是新米,不能泡水太久,有些人煮飯時會加點油、讓米飯看起來有光澤,但反而易使米粒變黃。撿、聞、洗、泡4步驟 step1:把米放在手心,剔除生蟲、小石頭或碎米、黃米(舊米)。step2:湊近聞聞米的氣味,有無發霉的難聞味道。step3:輕輕搓洗,十穀米大概洗3次、一般白米洗2次即可。step4:依米種不同調整浸泡時間,浸泡後,換水再洗1、2次沖掉雜質。(本文授權轉載自台灣好食材)
-
2020-01-12 科別.皮膚
治療乾癬重在穩定控制 勿求偏方傷身
冬天來臨,又到了乾癬好發季節。乾癬又稱為銀屑病,許多患者會有迷思,認為西藥久用對身體不好,反而尋偏方「求斷根」。但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慢性免疫疾病,因無法根治而會反覆發作。目前並無特效藥,醫師表示最好的方式是對症下藥,穩定控制疾病,千萬不可誤信偏方,花錢又傷身。免疫失調致發炎 易生併發症日前舉辦的「癬中求勝」講座,邀請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與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鐘文宏、義大醫院皮膚科主任劉懿珊與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現場200位病友及家屬參加,不少是與乾癬抗戰超過十年的病友帶著問題前來,醫師現場分享乾癬常見的治療迷思以及如何從發炎上游對症下藥。鐘文宏表示,乾癬又稱作銀屑病,典型皮膚表現為紅斑、脫屑,盡早治療才能避免惡化。但因為這個疾病有個「癬」字,常被民眾誤以為會傳染,因而遭到汙名化,以致病情拖延。事實上,亁癬一詞來自日本,劉懿珊表示,乾癬是因自體免疫失調導致的「慢性發炎」疾病,由於皮膚受到免疫細胞攻擊而出現發紅現象,甚至刺激皮膚角質增生而脫屑。乾癬不只是皮膚病,而是一種全身性發炎疾病,除皮膚紅疹,若不及時接受治療,可能合併關節炎造成關節腫脹、疼痛、變形。另外,乾癬合併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機率也較高。誘發因子不同 輕重程度有別劉懿珊表示,乾癬成因不明,推測與遺傳有關,外傷、感染、壓力、內分泌和藥物也可能是誘發乾癬或使其惡化的因子。另外,不同地區亁癬患者的誘發因子也可能不同,臨床上看到北部患者多因天氣乾冷誘發,南部則多與肥胖相關。乾癬依據嚴重程度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嚴重程度則依病灶面積而定。通常以一個手掌為單位,病灶面積大約三個手掌以下,為輕度乾癬,十個手掌以上則是重度乾癬。通常輕中度乾癬可使用外用藥膏、局部照光來治療;中重度乾癬則必須搭配口服藥物。亂食偏方 反覆發作當排毒黃毓惠表示,診間常發現,病人怎麼開藥都治不好,一問之下才發現病人誤信偏方食用含靈芝、牛樟芝成分的保健食品,反而過度激化免疫系統去攻擊自己的皮膚,使得症狀更為惡化。甚至還有病人認為乾癬反覆發作是「排毒」現象,而不願意到皮膚科就醫。鐘文宏說,上網搜尋「乾癬」二字,常常跳出許多中醫批評西藥「傷肝傷腎」的廣告,甚至公路上也常見大型看板,號稱「接受中醫調理三個月後,乾癬消退近九成」。但他強調,乾癬沒有特效藥、無法「斷根」,接受治療穩定控制病情是最好的方式,並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當中醫無效 還是得找皮膚科黃毓惠則表示,約20%至30%的病患同時接受中西醫乾癬治療,無論中、西醫,都要先確診並對症下藥,而非購買來路不明的中草藥偏方或保健營養品。若是中醫治療沒有起色或病情更嚴重,還是要回頭找皮膚科醫師,不可任由發炎反應不斷地進行。劉懿珊表示,醫療技術發展,若使用外用藥膏、局部照光和口服藥物仍無法改善症狀,可與醫師討論向健保申請使用生物製劑。生物製劑直接作用於乾癬的發炎因子,像是TNF-α、介白素17(IL-17)或介白素-23(IL-23)等,目前新一代藥物甚至可達到病灶接近消失的程度。但健保對生物製劑採取有條件給付,須為乾癬重度患者。也就是診斷超過半年、接受兩種口服藥各三個月及照光治療仍未改善,才可申請,同時有B型、C型肝炎及腫瘤的乾癬患者,也需適當評估後再使用,以免增加感染風險。劉懿珊和黃毓惠皆表示,乾癬不只是皮膚的疾病,對全身器官都有影響,包括併發心血管疾病、乾癬性關節炎等,若出現相關症狀,最好盡快就醫與醫師討論治療方式,切勿聽信偏方,延誤治療,影響學業、工作及生活品質。預防復發小叮嚀勿碰刺激食物 少吃甜食加強皮膚保濕 避免搔癢劉懿珊說,避免乾癬復發,除了使用藥物控制,也要維持良好生活型態,避免誘發發炎因子。飲食上避免飲用酒精、食用發霉或不新鮮食物、油炸食物。另外,甜食會導致身體發炎指數升高,也要減少食用。黃毓惠則表示,加強保濕可避免皮膚搔癢,洗澡後塗抹乳液,軟化角質後再擦藥,使藥物更容易滲透,可達到保濕和藥物治療的雙重效果。
-
2020-01-09 養生.抗老養生
冬令進補 中醫藥師教你如何買得安全吃得安心
不少國人有冬令進補、祛寒強身的觀念,氣溫驟降也使中藥需求增加,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師張崇訓指出,中藥有真假優劣等問題,購買最好到有信譽、重視衛生,且具有合格販售證明的中西藥局或中藥房選購;另外,有感冒發炎等問題,不宜吃溫補藥膳,孕婦、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者,吃中藥前建議要先諮詢醫師或藥師。「藥食同源」是華人社會長久存在的養生飲食文化與膳食習慣,國人常將部分中藥材作為藥膳、食品原料,但如何吃得安全?張崇訓表示,為了讓中藥長時保存、賣相好,有人將中藥用二氧化硫熏製、染色,若食入過量可能會造成呼吸困難、腹瀉、嘔吐等症狀,一些來源不明的藥材除有假貨問題,也可能含有重金屬,長期連續攝食,可能引發免疫系統功能病變及肝、腎功能受損。張崇訓說,觀察藥材,若是顏色太鮮豔或純白無瑕的中藥很可能有問題,另可觀查有無發霉、蟲蛀、蟲卵、灰塵附著;而中藥材都會散發出獨特的香味,若是聞起來沒有味道,或有過度不自然的香味,有霉味或是走油的氣味,都可能有問題;用手觸摸中藥材的質地,新鮮藥材不會濕黏,應為乾燥的,最保險是請信任的中醫師或藥師推薦值得信任的中西藥局或中藥房購買。張崇訓指出,購買藥材除了推薦外,自行購買也可注意藥材包裝要有廠商名稱及地址等資訊,還要有藥材溯源及合格檢驗報告,包含二氧化硫、黃麴毒素、重金屬、農藥等殘留容許量須合格。除了選購,張崇訓也提醒,中藥即使相對安全、副作用較低過度吃補反而增加身體負擔,例如當歸吃多可能引起腹瀉、鉀離子高的甘草對高血壓患者不利;而十全大補湯等溫補類藥膳,對有發炎的人而言將加重症狀,因此也不宜感冒發炎、口乾舌燥、失眠、便秘者食用;其他如孕婦、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者,服用中藥、藥膳時建議仍要諮詢醫師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