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癌細胞
的結果:共找到 2589 筆 約 0秒肺腺癌
肺腺癌是肺癌的一種,屬於非小細胞癌,大多發生在較小的支氣管粘膜分泌粘液的上皮細胞,肺部的週邊,腫瘤擴大的速度較慢,早期無徵兆,通常診斷出來時已經是晚期。
- 症狀:咳嗽, 咳血, 胸悶, 胸痛, 發燒
- 併發症:
膽囊癌
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膽汁則可以幫助油脂食物的消化,膽囊癌非常少見,大部份的膽囊癌在發現時都已很難治療處理,若是膽囊癌已到末期,也無法將膽囊切除治療。
- 症狀:右上腹脹痛, 食慾不振, 噁心, 嘔吐, 黃疸, 高燒、右上腹腫塊, 腹水
- 併發症:
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是由於「人類乳突病毒」長期慢性感染子宮頸上皮細胞,導致上皮細胞化生不良,進而癌化。早期的子宮頸癌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後期的子宮頸癌的症狀則因侵入或擴散的器
- 症狀:陰道出血, 分泌物增多
- 併發症:
子宮內膜癌
女性子宮腔內覆蓋著一層上皮稱為子宮內膜,包含有基質與小腺體,子宮內膜癌是子宮內膜上的細胞變化長出癌細胞。
- 症狀:停經後出血, 異常子宮出血, 腹部疼痛, 月經不規則, 子宮積膿, 貧血
- 併發症:
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尤其是右側的大腸癌,初期只會出現大便潛血,根本一點感覺都沒有;而左側的大腸: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長出的癌症中後期後比較會
- 症狀:血便, 排便習慣改變, 腹痛, 體重減輕, 貧血, 腹瀉, 便祕, 黏液便, 容易疲倦
- 併發症:腸阻塞, 腸穿孔, 癌細胞轉移
大腸癌
大腸屬下消化道,分為結腸與直腸。有時大腸內壁細胞會有不正常生長,出現息肉、潰瘍或其他形態腫塊,但這些大部份為良性腫瘤,唯也有小部份可能發展成為惡性腫瘤,稱為大腸
- 症狀:下消化道出血, 排便習慣改變, 便秘, 大便解不乾淨感, 大便變細, 大便有黏液, 腹痛, 腹部腫塊, 貧血, 血便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肝臟、肺臟、膽囊、膀胱、骨頭、皮膚等), 腸阻塞, 腸穿孔
皮膚癌
皮膚癌是指皮膚表面發生的惡性腫瘤,好發生臉、頸、手臂常被陽光照射的部位,最常見的三種為:
.基底細胞癌:為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通常看起來表
- 症狀:皮膚不明腫塊, 痣變大, 痣變色, 傷口久不癒合
- 併發症:
肝癌
肝癌是指發生於肝臟的癌症,如果是肝臟內的細胞所引發的癌病,我們稱之為「原發性肝癌」,若是肝外的癌細胞透過血液或其他途徑擴散至肝臟的話,則稱之為「轉移性肝癌」。
- 症狀:肝區疼痛, 乏力, 黃疸, 腹水, 體重減輕, 食慾減退, 上腹悶脹, 噁心嘔吐, 腹瀉, 咳嗽, 咳血, 發燒, 胸痛, 呼吸困難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肺臟、肝臟、腎臟、腦部、骨骼、胰臟、脾臟、橫膈、胃、結腸、網膜、卵巢), 門靜脈高血壓, 頑固性腹水
胃癌
從胃任一部位發生癌變,長出來之惡性細胞的腫瘤都被稱為「胃癌」,包括腺癌、淋巴癌、惡性肉瘤等,不過由胃黏膜腺體細胞長出的腺癌佔了絕大多數,因此一般通稱胃癌指的就是
- 症狀:上腹部不適, 胃痛, 泛酸, 噯氣, 食慾減退, 噁心, 胃脘部灼熱, 腹瀉, 黑便, 體重減輕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肺臟、肝臟、腦部、骨骼、胰臟、大網膜、橫結腸、肝臟、橫膈、脾臟、食道、十二指腸), 惡性腹水, 腸道阻塞
胰腺癌
胰腺癌為由胰臟細胞生長出來的惡性腫瘤,是一個高度惡性的疾病,約90%的病人無法以手術根除治療,因爲胰腺位於腹膜後,惡性腫瘤藏在體内,通常在晚期才被發現以致患者存
- 症狀:右上腹脹痛, 背痛, 食慾不振, 噁心, 嘔吐, 腹瀉, 便秘, 疲倦, 黃疸, 體重減輕, 皮膚搔癢, 灰白色糞便, 茶色尿液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肝門區、十二指腸、小腸、大腸、胃、橫結腸、腹膜腔、脾臟、膽管、肝臟、肺臟、淋巴結), 慢性胰臟炎, 糖尿病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是一種主要出現在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細胞腫瘤,是皮膚癌中罕見的一種,但惡性程度高,是皮膚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較常出現在肢端如手指腳趾、手掌腳掌、趾甲等處。
- 症狀:痣變大, 痣變色
- 併發症:
淋巴癌
淋巴瘤為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依照病理診斷,可分成「何杰金病」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兩個大類。淋巴癌初期並無明顯特殊的症狀,後期是因為引起免疫反應而造成症狀。
- 症狀:淋巴腺腫大, 貧血, 發燒, 出汗, 體重減輕, 皮膚瘙癢, 疲倦, 咳嗽
- 併發症:
睪丸癌
正常的男性陰囊內有兩粒睪丸,右左各一粒, 主要的功能是製造精子及產生睪丸固酮,以維持男性生殖及性功能。睪丸癌是指一個或兩個睪丸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
- 症狀:睪丸腫大, 睪丸有沈重感, 睪丸疼痛, 陰囊積水, 睪丸內出血, 乳腺增大, 乳腺疼痛, 背痛, 咳嗽, 咳血, 骨頭痛, 下肢浮腫
- 併發症:
膀胱癌
膀胱癌是指各種發生在膀胱的惡性腫瘤,也就是膀胱內有異常細胞大量增殖而不受控制。膀胱癌的種類:90%是「移形性細胞癌」,6%是「上皮細胞癌」,另有少部分是「腺癌」
- 症狀:無痛血尿, 頻尿, 排尿困難, 膀胱炎, 尿路感染, 膀胱出口阻塞, 腎絞痛, 體重減輕, 腹痛, 骨頭痛, 貧血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腹腔、淋巴結、骨骼、肺臟等器官), 腎衰竭
食道癌
食道癌為食道腫瘤,食道的腫瘤常會導致吞嚥困難、疼痛和不舒服,須靠活組織切片檢查做診斷。小的且沒有轉移的腫瘤可靠外科手術治療,而侵犯性強的腫瘤則須靠化學療法、放射
- 症狀:吞嚥困難, 吞嚥時有疼痛感, 噁心, 嘔吐, 嘔血, 胃食道逆流, 咳嗽, 發燒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肝臟、肺臟、橫膈膜、腦部、骨頭等), 黃疸, 腹水, 呼吸困難, 胸腔積水, 吸入性肺炎, 敗血症
鼻咽癌
鼻咽癌是鼻咽腔內長惡性腫瘤,由於鼻咽腔位於鼻子後方和喉嚨交界之處,因此常被誤為是感冒、火氣大,而延誤治療佳機,鼻咽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常在未發覺鼻咽部長出惡性腫瘤
- 症狀:頭頸部腫大, 單側耳塞, 持續性耳鳴, 聽力障礙, 單側鼻塞或鼻涕增多, 頭痛, 口鼻不明原因滲血, 鼻腔蓄膿, 眼球內斜, 複視, 視力模糊, 臉部知覺麻痺
- 併發症:
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依其組織形態之不同,可大分為乳突癌、濾泡癌、髓質癌、未分化癌四類,其中以「乳突癌」所佔比例最高,其他的癌則較少。甲狀腺癌的發生率較低,容易治癒。
- 症狀:頸部腫大, 頸部硬塊, 聲音沙啞, 吞嚥困難, 體重減輕, 呼吸困難, 胸部不適
- 併發症:
腎癌
腎臟位於後腹腔脊柱的兩旁,主要負責生成尿液和排泄尿液。廣義的腎臟腫瘤包含了血管脂肪瘤,腎囊腫等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其中惡性腫瘤佔1~5%,又稱為腎臟癌。
- 症狀:腹部疼痛, 血尿, 疲勞, 發燒, 盜汗, 食慾不振, 體重減輕, 腹部腫塊, 貧血, 咳血, 感覺遲鈍, 雙腿水腫, 腰痛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腦部、肝臟、肺部、骨骼等), 精索靜脈曲張, 神經系統障礙, 腎動靜脈廔管, 高血壓(腎動脈栓塞引起), 病理性骨折
肺癌
肺癌指的是肺部組織內細胞生長失去控制的疾病。肺癌通常分成兩大類型:「小細胞型肺癌」和「非小細胞型肺癌」。「小細胞型肺癌」多發生於男性,且與抽菸有密切關係。「非小
- 症狀:咳嗽, 咳血, 厭食, 呼吸困難, 肋膜積水, 聲音嘶啞, 吞嚥困難, 上腔靜脈症候群, 手臂疼痛, 手臂無力, 頭痛, 嘔吐, 視覺障礙, 骨頭疼痛, 體重減輕
- 併發症:
乳癌
乳房是由乳腺小管、乳腺小葉及腺泡上皮構造所組成的,主要功能是製造乳汁。乳癌是由於惡性腫瘤侵略並破壞乳房正常組織而形成的癌病腫瘤,是比較容易早期發現的癌症。
- 症狀:乳房腫塊, 乳腺疼痛, 乳頭流液, 乳頭出血, 乳頭凹陷, 乳房外型改變, 乳房皮膚呈橘皮組織, 乳房紅腫, 乳房潰爛, 腋下淋巴腺腫大
- 併發症:
卵巢癌
卵巢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主要功能是排卵,並且產生女性荷爾蒙,包括動情激素及黃體激素,卵巢癌是指女性卵巢內的正常細胞出現異常分裂的情形,並形成腫瘤。
- 症狀:便秘, 腹瀉, 腹部疼痛, 腹部腫脹, 噁心, 脹氣, 體重減輕, 下肢水腫, 外陰水腫, 月經失調, 陰道出血, 頻尿, 排尿困難, 腰部疼痛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子宮、輸卵管、結腸、小腸、肺臟、肝臟、骨頭等), 腹部積水
陰道癌
陰道是女性外生殖器通往子宮頸的通道,陰道癌是指發生在陰道部位的惡性腫瘤。陰道癌好發於陰道上三分之一段,也就是接近子宮頸的部份, 通常是繼發性的。原發性陰道惡性腫
- 症狀:白帶增多, 陰道分泌物增多, 陰道出血, 頻尿, 血尿, 血便, 便秘, 腹痛, 陰道異味, 腰部酸痛, 腹脹, 性交疼痛, 陰道搔癢, 陰道有隆起物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陰道旁組織、膀胱、直腸等), 直腸陰道廔管
攝護腺癌
前列腺屬於男性生殖系統,主要功能是製造與貯存前列腺液,並在射精時成為精液重要的一部份,前列腺癌是發生在前列腺的惡性腫瘤,發病率隨年齡而增長。
- 症狀:排尿疼痛, 排尿困難, 頻尿, 夜尿, 血尿, 性功能障礙, 勃起困難, 射精疼痛, 漏尿, 背痛, 臀部痛, 骨盆痛, 尿流口徑減小, 血精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骨頭、骨髓、淋巴結、肺部、肝臟等), 下肢無力, 大小便失禁, 病理性骨折
子宮惡性肉瘤
女性的子宮由內而外,可分為子宮內膜層、肌肉層、漿膜層,子宮惡性肉瘤是生長在肌肉層中。子宮體癌又可以分為子宮內膜癌和子宮惡性肉瘤,後者佔子宮體癌比約2~5%,相當
- 症狀:異常出血, 停經後出血, 陰道分泌物, 陰道腫塊, 腹部疼痛, 腹部飽脹感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 肺部遠端轉移
口腔癌
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之總稱,大部分屬鱗狀細胞癌,可出現在口腔的任何部位,包括唇、舌、口腔底、頰黏膜、齒齦、硬腭部、臼齒後區及軟腭部。絕大多數的口腔癌是由
- 症狀:口腔黏膜變白, 口腔出現紅白斑或紅斑, 口腔腫塊, 口腔潰瘍久不癒合, 口腔不明出血, 頸部硬塊, 舌頭知覺喪失, 舌側緣出現周圍變硬的腫塊或潰瘍
- 併發症:
血癌
白血病就是血癌,是一種造血細胞的惡性增生性病變。病人的骨髓造血系統產生大量不成熟、無法正常工作的白血球,造成正常的血小板、紅血球、白血球減少。
- 症狀:貧血, 皮膚點狀出血, 皮膚青腫, 發燒, 淋巴結腫大, 骨頭疼痛, 關節痛, 牙齦腫脹, 肝脾腫大, 頭痛, 嘔吐, 心包膜積水, 肋膜腔積水, 心臟衰竭, 呼吸困難, 心跳加快, 有倦怠感, 體重減輕, 帶狀皰疹, 肺炎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淋巴結、脾藏、肝藏、中樞神經系統), 腦出血昏迷, 腸胃道大出血休克, 敗血症, 心肺衰竭
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生長快速的腫瘤,是兒童癌症當中,最常見之惡性腫瘤,兒童神經母細胞腫瘤是交感神經系統細胞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產生突變而長出的腫瘤,這些神經節分布在身
- 症狀:症狀與腫瘤位置有關(如在肚子內、胸腔、脊髓內、腎上腺內,會引起不同症狀), 肚子腫大, 呼吸困難, 下肢麻痺, 四肢無力, 步態不穩, 貧血, 高血壓, 頭痛, 潮紅, 盜汗
- 併發症:癌細胞轉移(骨髓、骨頭、肝臟、軟組織、遠處淋巴結、腦部、皮膚、肺臟、肝臟及皮膚), 淋巴結腫大, 肝腫大, 上眼瞼下垂, 上下眼瞼附近之瘀斑(熊貓眼)
乳癌成文明病每36分鐘增1例 妙齡女4大問題釀病纏身
乳癌逐漸成為「文明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統計,去年全球乳癌新增病例數,首度超越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醫師指出,除遺傳性乳癌、老化等,年輕女性因晚婚或未生育,及抽菸喝酒、不健康飲食、...
月經不規則、停經後出血 醫籲:盡速就醫
一名33歲女性月經常未準時報到,量也不多,但她多年來不予理會,沒想到最近一個月來兩次,經血量還大增,就醫檢查出罹患子宮內膜癌肉瘤,最後不得不手術切除子宮。醫師提醒,若經期不規則、出血量異常,務必盡速...
何時該切除食道?醫師詳解食道癌手術過程及術前術後照顧
認識人體腸道構造食道是一條中空管狀構造,由外層的肌肉和內層的黏膜構成,總長度約25公分,上面接著下咽部,下面接著胃部。食物吞入後的路徑,是從口腔、咽部、食道、胃,再到小腸、大腸消化吸收,最後形成排泄...
海扶刀精準度大躍進!國衛院模擬技術縮短40倍手術時間
癌症長達40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標靶藥、外科手術、放射治療的共同精進目標都是「專殺癌細胞、保護正常細胞」,像是高強度聚焦超音波手術(海扶刀)、射頻灼燒術,都是特別適用於乳癌、肝癌、肺癌這類實體...
男子罹患肝腫瘤 微波消融術10分鐘讓肝腫瘤壞死
一名68歲男子近日常感覺腹部隱隱作痛,以為是胃炎而求診。醫師檢查發現他的肝右葉有一顆約3.2公分肝腫瘤,並確診是惡性肝癌,經施以「微波消融術」治療,僅花10分鐘就利用熱能讓肝腫瘤快速凝固壞死,讓肝腫...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吃辣就血便竟是大腸癌末期!不菸不酒愛運動卻罹癌,原來是忽視這個重要因子
我長期推動健康促進,不菸、不酒,每天運動,總以為身體很強壯,卻輕忽身體發出警訊,4年前的定期健康檢查,發現罹患大腸癌末期,癌細胞轉移到肝,當下沒有猶豫,面對、接受,歷經手術、化療,現今持續追蹤。血便...
晚期肝癌免疫組合延命大突破 無奈高藥費阻礙治療路
新冠肺炎疫情侵擾,各大醫院醫療量能緊縮,許多民眾自覺身體異常,也難以及時就醫,60多歲陳先生就是典型個案,腹部腫脹,容易疲累,食欲變差,但遲遲未就醫,等到疫情和緩,到院檢查才發現,肝腫瘤竟17公分,...
檳榔汁吐掉就不會罹癌? 醫師:纖維摩擦口腔也會癌變
台灣每年約有8千人罹患口腔癌,死亡人數約有3千多人,其中檳榔是導致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子。不過,有些人認為「吃檳榔把汁吐掉,就不會罹癌」、「吃特幼、菁仔不會有事」。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黃明裕則表示...
再生醫療超級昂貴 CAR-T新藥抗癌費用逾千萬元
台灣每年約新增近3000名B細胞淋巴瘤癌友,其中3成治療棘手,日前衛福部核准國內生技業者(宇越生醫)與三軍總醫院,針對復發或頑固B細胞淋巴瘤患者,進行CAR-T新藥一期臨床試驗合作計畫,希望有效延長...
前氣象主播李富城想念愛妻,過馬路恍神警覺生病! 憂鬱助長失智,透過運動交友走出失落與悲傷情緒
擁有超過30年氣象播報經驗的李富城,預測功力被譽為「氣象神算」,顛覆傳統的播報方式更讓人印象深刻。卸下主播職務後仍用心經營生活,與結褵55載的另一半享受退休時光,但2019年愛妻病逝,他封閉了二年多...
郭聰鈴罹癌退休,靠羽球交新朋友:退休做喜歡的事,但不是安逸的事!
「做什麼,像什麼」,是郭聰鈴的人生座右銘。過去的他,在科技業大展身手,ULi首席執行長、NVIDIA亞太區副總裁、宇力電子總經理到憶正存儲總經理,都曾是他的身分;現在的他,拿出的名片是「台大EMBA...
消除腫瘤只靠清除癌症幹細胞足夠嗎?張金堅詳解癌症幹細胞真面目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71期 文/張金堅(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幹細胞(stem cell)定義為具有自我複製或更新(self-renewal)與分化為其他細胞能力(differe...
我的經驗/被醫師宣告只剩一周的生命!面對肺癌末期 這樣做我撐過來了
去年過完年,一直咳不停,咳到無法入睡,即使入睡也會喘不過氣,在附近診所看診,吃了很多藥,卻沒改善。轉至醫院就醫,接受X光、電腦斷層掃描、支氣管鏡、核磁共振及骨骼掃描等檢查,醫師診斷為「肺癌第四期」,...
未必會變少奶奶!免疫加化療 提高三陰性乳癌治癒率
台灣每年新增1萬5000多名乳癌患者,其中15%屬於三陰性乳癌,因為治療選擇少,容易復發、轉移,傳統被認為最難治療。不過,這個觀念已經過時了,免疫療法問世後,開啟治療新契機,早期的三陰性乳癌治療預後...
為什麼通過症狀早期發現不容易?醫師詳解食道癌危險因子、檢查及治療方式
「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這句經典的廣告詞家喻戶曉。在人手一杯手搖飲、燒烤火鍋隨手可得的現代社會裡,胃痛、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已然是文明病的最佳代表。可是,這些症狀若只是藉由胃乳與胃藥...
乳癌術後運動 3種訓練增免疫力、降副作用
● 運動是癌症術前術後保持健康重要的一環● 乳癌術後的淋巴水腫、傷口沾黏要特別注意● 經過醫師評估,掌握體能狀況即可運動訓練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且有年輕化趨勢。患者不只...
未健檢難發現!近三年鼻咽癌人數減少恐因疫情影響
健保大數據統計,108至110年每年因鼻咽癌就醫者約兩萬人,但從108年2萬10人、109年1萬9,406人,到110年下降至1萬9,270人,連續兩年就醫人數減少。臨床醫師認為,許多鼻咽癌患者因健...
每年就醫人數約兩萬人 健保大數據揭鼻咽癌患者這年齡層最多
三立董事長林崑海今年2月傳出因鼻咽癌離世;近日主演韓劇「我們的藍調時光」的韓星金宇彬,也曾因罹患鼻咽癌暫停演藝工作五年,經兩年治療康復。依健保署108至110年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鼻咽癌患者每年治療人...
亞洲人好發!權威醫揭鼻咽癌3大危險因子 6大症狀與預防方法一次看
韓星金宇彬常流鼻血,27歲發現鼻咽癌。以「繼承者們」韓劇竄紅的韓國偶像男星金宇彬,2017年罹患鼻咽癌,當時才27歲,在歷經三次抗癌治療、35次放射線治療,兩年半後終於戰勝病魔,順利復出,重回演藝圈...
骨頭痛像「被卡車撞到」是疫苗後遺症?別把疼痛合理化,當心副作用是乳癌復發!
新冠肺炎疫苗開打以來,不少人說:「打疫苗的副作用好像被火車輾過、被卡車撞到。」由於每個人的感受不同,這樣的形容一般人或可想像,但不一定要合理化,尤其是有癌症病史的人更不可以「對號入座」,把疼痛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