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生態保育
共找到
7
筆 文章
-
-
2024-06-16 養生.營養食譜
鴻時代/回到最初的地方
父母在,不遠遊,回到最初的地方,帶著媽媽輕旅行,沿途路過我的家鄉新竹縣新埔鎮的美麗風景。江南庭園融合閩式建築,傳承並創造新埔的傳統美味。十年前,我與母親曾一起入住「南園」,往事如煙,十年後在晨光中再見到母親的佝僂身影回眸一盼,不由得涕零光陰的無情。The One南園人文客棧位在新竹縣新埔鎮,許多元首級人物,如柴契爾夫人、戈巴契夫都曾為座上賓。此處以寧靜怡人的環境及高隱私性著稱,由臺灣建築之父——漢寶德先生操刀設計,借取〈宋趙伯駒阿閣圖〉人間天宮意境,完美融合江南庭園、閩式建築及巴洛克拱廊三種建築風格。園區內的空間利用以永續價值為念,攜手各方藝術家、農友,讓每一次行旅足跡都為土地盡一份心力。例如水潤餅,是只有新竹才吃得到的限定小食,傳統工藝加入南洋的丁香、肉桂等香料,以老麵發酵養生智慧做成的地方特色點心,是南園中菜西吃的新食尚概念。以法國點心的工藝做成柿餅蛋黃酥、柿餅桃膠銀耳羹令人驚艷;把關西仙草及紫蘇釀成的醬油,拿來做上海菜飯。The One南園把新竹的土地元素打造成台灣文創殿堂級的展示空間,呈現在地生命力,為地方創生的最佳示範平台。北台灣蘭花育種基地,打造專屬的居家蘭景。很多人都知道我愛植物,也尊敬對綠化有貢獻的人,台灣青農一路上像摸著石頭過河一樣,從外行到領先地位,可以復育全世界最美的蘭花。位於新埔的「富茂蘭園」是北台灣最大蘭花育種基地,隱身在山裡的基地有一群專業的技術人員,在花花世界裡馬不停蹄地完成組裝任務。有很多住在竹北的朋友會親自到場選購,比花市更新鮮實惠;這裡也有代售花器,或用家裡的舊盆請店家選配再組合也可以。貼心的老闆怕客人等太久,親切招呼,特別安排一個區域可以坐下來喝喝茶和咖啡,難得的人情味。當藝術遇見美食,足以消磨一整個下午。尋遇精靈的+(有藝思藝術餐廳)是新埔少有的藝術與美食結合的店家。取名「精靈」,來自店內展示的藝術家李元慶的精靈畫作,另外還有梁成福先生的陶瓷雕刻作品。一進門就喜歡上這兒的氛圍,主人花了心思在入口處打造園藝空間,提供打卡拍照,不但有美食可品嚐,整體空間感也呈現出相當濃郁的藝文氣息。用餐空間寬敞舒適,用餐也不限時間,讓人很容易一進門後就想耗在這兒,悠閒度過午後時光。套餐附的奶酥小餐包,塗上新竹最著名的福源花生醬代替奶油,很接地氣,主餐的部分:雞腿排套餐、橙汁鴨胸,我推薦德國豬腳搭豬肋排,份量足到可以打包。意外的在這裡找到沒有重鹹辛辣的牛肉麵,而是真材實料的麵條與牛肉原汁原味。以台灣食材製作西方糕點,越簡單越迷人。熱愛藝術、大膽追求人生價值的魔法屋主人安琪拉,十年前捨棄竹科新貴的工作,花了多年時間,向羅綺雲老師學習美式烘焙,從學徒到主廚,歷經篳路藍縷的艱辛與繁盛枝葉的美好,如今已是在網路世界自成一格的糕點女主。安琪拉重視生態保育,食材選用重視土地與人互相依存的生態關係,除了起司從國外進口,多數採用台灣在地食材,尤其青睞對環境友善、不施農藥小農栽植的有機作物。烘焙過程中,也流露她對料理的堅持與用心,焦糖蘋果蛋糕剛好使用一顆至少300公克重的蘋果,奶油炒香的焦糖和微酸的蘋果結合,加了杏仁粉和蘭姆酒的蛋糕主體,值得一嘗。重乳酪蛋糕依據不同進口乳酪調配,越簡單越不簡單的迷人魅力,是竹科工程師家中儀式感少不了的療癒美味。美味的甜點一如戀人,散發獨到的魅力,引誘著蠢蠢欲動的味蕾,撫慰人心。
-
2023-08-28 養生.保健食品瘋
為何來自食物的Omega-3對健康有益 但魚油補充劑的Omega-3則有爭議?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今天(2023-8-23)發表Health Claims and Doses of Fish Oil Supplements in the US(魚油補充劑在美國的健康聲稱和劑量)。我把文摘翻譯如下:重要性:儘管多項隨機臨床試驗顯示,沒有關於魚油補充劑對心血管有益的數據,但五分之一的 60 歲以上美國成年人經常服用魚油補充劑來維持心臟健康。補充劑標籤上的聲稱可能會影響消費者對健康益處的看法。目的:評估在美國魚油補充劑標籤上的健康聲稱,並檢查常用配方中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的劑量。實驗設計:這項橫斷面研究使用了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膳食補充劑標籤數據庫獲的得的市售魚油(和非魚 ω-3 脂肪酸)補充劑標籤的數據。本研究於 2022 年 2 月至 6 月期間進行並分析數據。結果:在 2819 款魚油補充劑中,有2082 (73.9%) 至少提出了 1 項健康聲稱。其中,只有 399 款(19.2%) 使用了 FDA 批准的合格健康聲稱;其餘的【1683 [80.8%]】僅提出結構/功能聲稱(例如,“促進心臟健康”)。心血管健康是最常見的聲稱【1747 [62.0%]】。在 16 家領先品牌/製造商中,確定了 255 款魚油補充劑。其中,每日劑量存在很大的變異性:EPA 每日劑量從135到647毫克,DHA每日劑量從140到500毫克,EPA+DHA每日劑量從300到1100毫克。在評估的 255 款補充劑中,只有 24 款(9.4%) 含有每日劑量 2 克或更多的 EPA+DHA。(註:這些劑量是標籤上顯示的,真正劑量可能更低)結論:這項橫斷面研究的結果表明,大多數魚油補充劑都做出了健康聲稱,通常以結構/功能聲稱的形式,暗示對各種器官系統的健康益處,儘管缺乏顯示功效的試驗數據。現有補充劑中 EPA+DHA 的每日劑量存在顯著的異質性,導致補充劑之間的安全性和功效存在潛在差異。可能需要加強對膳食補充劑標籤的監管,以防止消費者錯誤信息。註:來自食物的Omega-3是對健康有益的,但來自藥罐的Omega-3則是一直具有爭議。請看魚油補充劑,棺材添釘及魚油對抗憂鬱症,再度受挫。後記:讀者Elliot留言:「來自食物的Omega-3是對健康有益的」是毫無疑問。題外話,也提倡民眾選用食用海鮮時,參考中研院「臺灣海鮮選擇指南」:紅燈「避免食用」、黃燈「斟酌食用」、綠燈「建議食用」,以及整體選購大原則,環境健康也是人類健康的一環,食用海鮮時,也能為永續海洋、生態保育、氣候變遷等盡一份心力,才能年年有魚。台灣的指南是中研院制定,世界國家也基於相同準則下發表指南,請參照各地的指南。註:綠燈區已經有不少平價且高脂/魚油的海鮮水產。原文:魚油補充劑護心:吹噓是常態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0-08-31 橘世代.好學橘
從警30年為「初心」退休,如今成野生「博學家」!
11年前基隆市野鳥學會常務理事席平剛滿50歲,為了找回喜愛大自然的「初心」,決定在從警30年的當年申請退休。多數退休族生活悠閒,席平卻忙著四處享受大自然帶給他的驚喜,既跟著鳥會同伴上山觀察動植物,又報名海科館志工下海尋找海中生物,去年新買的新機車,才1年就騎了1萬4000公里。席平的父親是警察,媽媽在醫院工作,早年基層公務人員生活清苦,席平一直記得很小的時候,就要牽著妹妹去領取配給油米的場景。有次颱風天席家成為受災戶,但席平發現爸爸一直在外面幫別人,卻無暇照顧家人,因此對警察工作有微詞。只是因為沒考上大學,席平最後報名警校,還是當了30年警察,在刑事小隊長任內退休。席平說,從小就對種盆栽、養小動物有興趣。擔任警察期間,因為種了上百盆仙人掌,還曾接受聯合報記者採訪報導。到了符合退休資格的時候,他想起了年少時寫「我的志願」,立志要當懂星星月亮、懂昆蟲鳥獸、懂動植物的「博學家」,幾經思考決定退休,結束日夜顛倒的刑警生涯。席平是基隆鳥會創會成員,他說因為基隆人口數不多,無法再組織蝴蝶學會、蜻蜓學會,因此鳥會開的生態課程很多樣化,從中學到很多。基隆海科館成立後,他又報名當志工,並選擇沒在館內吹冷氣,而是得到海邊忍受艷陽、寒風的「潮間帶定期觀察」工作。過程雖然辛苦,但又向海科館「專家中的專家」學到很多。像以前只知海裡有魚、蝦、螃蟹,現在才知海底世界精彩程度,遠遠超過他的想像。基隆因為多雨,給外地人的印象是「烏烏、臭臭」,席平說,那是指早年基隆市區一帶的舊建築,其實在基隆要去山裡,要到海邊都很近,而且環境優美,生態豐富。1、20年來席平上山下海,四處拍攝各種動植物照片,並有系統的分類建檔。不管是提到陸地的鳥、蟬、蝴蝶、蜻蜓和螢火蟲,或是海中的魚蝦蟹貝、海蛞蝓和海兔,都能透出一張張美照供人觀賞。席平說,過去他問上一代早年的基隆生態環境,通常只能得到「鳥很多」的空泛描述,具體要說什麼鳥、多少隻又說不上來。現在他們這一代喜愛生態環境的同好,就是希望好好為基隆生態留下紀錄,不再空白。更多精選延伸閱讀↘↘↘退休人生3等份,1/3當志工,1/3給家人,1/3做自己73歲民間生態專家-退休後才開始學,門外漢變高手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8-05 橘世代.愛玩橘
夏天消暑好去處》花蓮千頃森林秘境 伸手擁抱芬多精!
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是平地森林園區,擁有豐富自然生態,炎炎夏日在園區裡騎單車,因有樹蔭下十分涼快,騎累了還有蟻窩二手書區可歇息,或跟裝置藝術合影。想要更了解生態,可到孕育魚類、蛙類的馬太鞍濕地,還能嘗到原民石頭火鍋和烤魚,最後到光復糖廠吃冰或到餐廳享用餐點,結束花蓮中區小旅行。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位於花蓮的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間,面積達1250公頃,相當於48座大安森林公園,園區內種近20種、逾百萬棵低海拔常見樹種,是花蓮中區著名景點。森林園區有北環、南環二自行車道,道路平緩,騎單車邊聽蟲鳴鳥叫,還能享受森林浴,幸運時還可看見環頸雉覓食。園區內還有大片草原以及裝置藝術,可隨意停下來拍照,遠方還有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環繞,遼闊景色令人心情愉悅。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不定期在大農大富園區內舉行各種生態展或手作體驗,有平地森林情境裝置展、新鮮直送平森可食地景作物、植物染手帕等體驗活動,遊客可關注粉絲專頁或花蓮林管處官網,報名參加。到了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入口處,可見長長筆直道路,隨著地形起伏,被譽為「花蓮伯朗大道」,只要在安全前提下,吸引許多遊客拍照留念。離開大農大富後,還可到7.8公里遠的光復馬太鞍濕地,這裡是一處湧泉的天然沼澤濕地,不但有豐富的蛙類、魚類和鳥類等多樣化生態,只要提前預約,還能體驗獨特的阿美族巴拉告生態捕魚法,並品嘗現撈的魚蝦、鹽烤吳郭魚,以及原民石頭火鍋。馬太鞍是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區域,以前長滿了樹豆,因此被稱為馬太鞍(vataan),也就是阿美族語的樹豆。居住在此的阿美族人,發明巴拉告生態捕魚法,利用中空的竹子、樹枝等,製作出三層的魚籠放入溪水中,經過一段時間後,即可輕鬆捕獲魚類,並秉持抓大放小的原則,保護自然生態。8月到馬太鞍溼地可看蓮花,只要沿著平緩的T型木棧道走,享受夏季悠閒心情,登上瞭望台後,可俯看馬太鞍溼地,還有自行車道可騎車、散步。離開馬太鞍濕地後,隔著台9線就是光復糖廠,是夏天消暑的好去處;在糖廠附近,有一間日式木屋,有業者租下開「啄木鳥的家義式餐廳」,不但有沙拉、烤蔬菜等蔬食,還有各種口味的義大利麵,好吃又有特色。要前往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從花蓮市區往南行駛台9線,至255.7公里處,即可看見左方有看板指示,左轉後一直開到遊客中心即抵達。若要到馬太鞍濕地,可沿台9線前往光復鄉大全街,於大全街(花47鄉道)向右轉,看到馬錫山環山道路再向右轉即到達。光復糖廠同樣經台9線,至263公里處即可看到糖廠指標,左轉進入即可。在地人推薦美食可選「紅瓦屋老地方文化美食餐廳」,有招牌烤鹹豬肉、鹽烤魚、石頭火鍋、情人的眼淚及野菜拼盤,都是阿美族道地美食,食材新鮮,適合坐下來大快朵頤。更多愛玩精選延伸閱讀↘↘↘。夏季泡湯排毒素!走走松鶴-啖美食,穿越時光賞河谷。桃園消暑勝地!天空廊道漫步雲端 山林奇觀一覽無遺推薦▶▶▶找同好,來揪團!不用line來line去,揪團幫手搶先體驗》
-
2020-07-24 橘世代.愛玩橘
桃園消暑勝地!天空廊道漫步雲端 山林奇觀一覽無遺
天氣炎熱,位於山區的桃園市復興區有樹林遮陽又風景優美,是避暑首選,有巴陵古道生態園區、小烏來天空步道、角板山行館都是超夯的觀光勝地。角板山是北橫公路上的主要風景區,角板山行館為已故總統蔣中正曾居住、巡視停留、度假的處所,能俯瞰溪口台地美景、遠眺大漢溪河階地形,行館附屬戰備隧道,當時用於保護國家元首安危,現軍事色彩淡去已成為遊客紛至的觀光景點。園區內除行館外還設有樟腦收納所,樟腦收納所是全台唯一存留的樟腦公館,當時的角板山是重要的樟樹產地,砍伐後的樟樹便直接在此處收納集中,再運往台北市南門工廠製腦,不僅如此,園內還種有松、柏、梅、竹等樹種,每逢梅花季,2公頃大的梅園內一片白花似雪。小烏來天空步道也位於桃園復興區,懸掛於小烏來瀑布上方,為實現旅客漫步在雲端的夢想,打造凌空伸11公尺的天空步道,遊客只要站上玻璃平台就能一控底下70公尺深的瀑布,居高臨下欣賞小烏來溪谷的秀麗美景,還曾被票選為全台最浪漫景點。復興區還有巴陵古道生態園區,以拉拉山風景特定區在地動植物生態環境及地質景觀特色為主軸,有蝴蝶生態館暨觀察廊道、甲蟲生態館、生態探索廊道、飛鼠廊道等,更有連接巴陵1、2隧道及巴陵舊吊橋、鐵線橋遺址等形成兼具人文歷史與生態園區。有著神秘面紗的後慈湖,因為軍事單位的解禁,讓這處世外桃源開放參觀。後慈湖原為蔣公與夫人散步、划船的小湖,園區步道由慈湖側門進入後,越過小丘陵,約兩公里路程,沿途景觀迷人,還有戒嚴管制時期所留下來的指揮所、碉堡、管制鐵門、辦公室等,值得一遊。每年6月至8月是復興區拉拉山水蜜桃盛產期,來復興鄉一趟還能品嚐汁多甜美的水蜜桃。角板山行館交通資訊:國道三號高速公路下大溪交流道,轉台三號省道接台四號省道直行,至32.6k處埔尾依指標左轉,接台七號省道直行接北橫公路直行至角板山,依指標前進即可抵達小烏來天空步道交通資訊:下北二高大溪交流道,接7號省道,經雲霞橋後循指標左轉即抵達。巴陵古道生態園區交通資訊:從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下,接縣道112甲線,經省道台3線、省道臺台4線、省道台7線,接鄉道116線即可抵達。慈湖園區交通資訊:自南崁交流道下→循4號省道至大溪→轉7號省道往復興方向行駛即可抵達。當地民眾推薦特色美食:巴陵古道生態園區旁,位於下巴陵部落裡的納桑麻谷泰雅風味餐廳,是遊客們暢遊北橫不可錯過的美食朝聖地,納桑麻谷泰雅族語是「我的家」,餐廳自民國58年創立以來深受遊客喜愛。地址:桃園市復興區7鄰20號上巴陵停車場旁的阿真小吃,是間平價小吃美食,老闆娘阿真運用拉拉山上的野菜和卡拉溪水裡的養殖鱒魚,吸引眾多老饕品嚐山野美味。地址:桃園縣復興鄉華陵村124號推薦▶▶▶揪團出去玩,認識新朋友!專屬熟女的揪團平台,搶先體驗》
-
2020-07-20 橘世代.好學橘
73歲民間生態專家-退休後才開始學,門外漢變高手
「退休一定不要把自己關在家裡」,一名73歲八里的文史工作者、生態觀察者周先生,退休後從「盲人摸象」不了解生態,到處跑、到處學,至今觀察生態已經17年,現在聚焦淡水河口生態觀察,是東方環頸鴴的民間高手,儼然成為一番專業及事業。周先生目前除了自己有興趣到戶外觀察,也擔任荒野保護協會的顧問,提供八里挖子尾保留區相關經驗。他退休前在太太開的幼兒園幫忙,退休後自己找樂子,大約在17年前到十三行博物館擔任導覽志工,當時他會散步到挖子尾溼地附近,後來因為荒野保護協會在當地缺解說員,他就順勢觀察當地生態變化。他與荒野保護協會15年前,展開對挖子尾附近的水鳥「東方環頸鴴」地毯式觀察,看看每年巢位變化,一開始連鳥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更不懂生態,且東方環頸鴴的資料也少,他就「盲人摸象」、一年一年摸索出來。他也會翻閱書籍,但認為找專家問更快,因此淡水社大、北投社大和八里當地等社團,哪邊有開課他就去上課,找螃蟹老師、鳥會老前輩討教,也參加紫斑蝶協會、原生植物協會,只要有心力,他就跟著往外縣市跑。他說,對生態知識就這樣一點點累積而來,笑說,「我年紀雖然大,但還算新秀」,因此遇到的專家也熱心傾囊相授,他將頂著大太陽勤跑戶外,當作運動。雖然荒野保護協會調查人員來來去去,他一待就15年,一開始每年6到8月觀察,熱得半死,8月也觀察不到巢數,就按照雛鳥的時間往前推,一路推到現在3月開始蹲點,這10多年累積的知識,更了解鳥類的習性,雖然不是學者出身,但也是專家了。他說,「沒人是天才,要一直學」,生態每年都在變化,像現在要蓋淡江大橋,又要加入思考不同變因,不斷學習也是他認為觀察生態有趣的地方。他也大量吸收網路、電視及書籍上關於生態的知識,再加上親眼所見,對八里當地的生態有自己獨到見解,他說,只要體力還行,就會繼續當個快樂的觀察家。【熟齡精選延伸閱讀↘↘↘】。82歲還在學!工程退休轉農業,人人稱他「可可爺爺」。好歌喉一唱80年-不識字的8旬嬤,把家鄉記憶哼成曲」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