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該看哪科.婦產科
搜尋
生命
共找到
4185
筆 文章
-
-
2020-07-29 醫聲.數位健康
智慧醫院/廣達人才技術支援 台大醫院智慧醫療如虎添翼
如果能在病情惡化前,醫師就能夠得到預警,有機會挽救更多急重症病人的生命。這在過去幾乎是天方夜譚,但現在已是全球快速發展大數據與智慧醫療的現況。台大醫院也跟上這個趨勢,今與廣達電腦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人才技術合作,與國際重要資料庫結合,成為未來醫療強大的後盾。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表示,台大團隊是最強大的有最好的醫學院和醫師,過去兩年來廣達與醫學和科學兩大科學的合作,用廣達的技術去促成更多很好的科學發現和成果。現在延續過去兩年的合作,希望未來擴及更廣的面向,未來的幾年會有更美好的研究成果。台大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葉育彰表示,台大醫院2017至2018年和紐澳加護醫學會接觸,其資料庫有30年歷史、250萬筆資料。以澳洲為例,其政府支援下,其資料具有可比較性,提供當地醫療品質管理的重要指標,包括常見疾病的嚴重度、死亡率、住院天數等。葉育彰表示,台灣是第15個加入紐澳資料庫的國家,目前台大醫院每年有7000多筆重症加護資料,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腫瘤癌症等,經過一年多已建置一萬多筆資料。現在有15家醫院將採取與紐澳同樣的資料格式開始擴大建置資料庫。這15家院所包括台大醫院、台大新竹分院、台大雲林分院、部立雙和醫院、長庚醫療體系、萬芳醫院、亞東醫院、北醫、馬偕醫院、烏日林新醫院、中榮、中山附醫、高榮、高醫、奇美醫院。葉育彰表示,在廣達資訊人才及技術的協助下,台大醫院也將有能力提取並運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第三代、第四代資料庫(MIMIC)六萬筆珍貴數據。葉育彰說,MIMIC資料庫已經走到臨床應用階段,將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產生的判讀,以友善臨床人員的方式建置在醫療系統中,這也是台大醫院發展智慧醫療的重要目標。葉育彰表示,加護病房有24小時持續不斷的病人生命徵象數據更新,可以每隔幾小時就會整最新的醫療處置建議給醫師。例如幫助醫師可以在病人血壓掉之前30分鐘、病人腎功能出現危機之前八小時,就提前示警。智慧醫療也能提醒醫師,或許再做什麼檢查就能更確定診斷;繼續用利尿劑或開始洗腎的勝算比各是多少;這個病人可能要住院多久、存活率如何等。目的是讓醫師判斷下一步處置時,有更完整精確的資訊可參考。MIMIC資料庫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台灣追得上嗎?葉育彰表示,MIMIC六萬筆病人資料當中只有900個亞洲人,台灣若發展起來,亞洲人資料很快就會超越MIMIC,這有助全世界的醫學大數據庫具備更完整的內涵。在未來,智慧醫療將是輔助醫病溝通的重要參考、醫療品質提升的關鍵依據,也可望發展跨國外遠距醫療,讓世界各國的醫療人員成為彼此即時的團隊。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暨小兒部主治醫師胡務亮表示,人體的大數據就在基因之中,23染色體,兩萬個基因,30億個鹼基對。遺傳疾病診斷需要大量的電腦運算能力,因為做全基因體定序的資料,一個人的檔案就是200G,如果只做外顯子也要15G,要能隨時運算和存取,電腦永遠不夠用。胡務亮說,廣達電腦有強大的高密度儲存伺服器,台大醫院有專業團隊可做臨床判讀,目標是結合硬體和軟體,建立符合基因運算的系統,是基因醫學發展趨勢的必備基礎。台大醫院院長陳石池表示,台大與廣達還有很多合作計畫,在廣達強大的支援下,可望提升台灣醫療品質。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表示,今年底的台灣科技展,台大醫院的主題就是智慧醫療,將呈現臨床應用成果。
-
2020-07-29 養生.樂活人生
23歲就被醫生說活不久!71歲劉墉:有一分氣,就欣賞世界一分的美
編按:是作家也是畫家的劉墉,今(2020)年出版《小沙彌遇見劉墉》《爸爸不會哭》2本新書,一是生活禪小故事,背後是他看待世事的豁達眼光,另一則是關於女兒出嫁、關於熟年的心情。年過七旬的他,天天與氣喘為伍,去年還動了腰椎手術,但看待生死、親子與人生裡的逆境,依然一派劉墉式的奇趣。活了大半輩子,有沒有什麼故事,是你想一再說給年輕的孩子聽的?劉墉的書如《超越自己》《我不是教你詐》系列,在5、6年級生的年少時光,以一則則小故事指出人生不同的思考方向。今(2020)年71歲的他收錄了過去50年寫的生活禪小故事,配上親自新繪的水墨插畫,並邀兒子劉軒與女兒劉倚帆翻譯(太太則是監製),合一家之力推出《小沙彌遇見劉墉》。小沙彌就像俗世中的你和我。有回他抱怨庭院裡的落葉掃了又來、掃了又來,覺得根本就像煩惱;師父卻認為這比喻甚好:「煩惱來了,掃掉!煩惱再來,再掃掉!」「今天落,今天掃;明天落,明天掃。不必擔心因為掃了會再落,就不掃。」今日難處今天當,不去煩憂未來,這種看待世事的豁達,實在很劉墉。就像他常講,「每天都打電話給子女的父母,其實是滿可憐的,心情一下起一下落。孩子一說怎麼了,父母就睡不著覺,第二天又趕緊打電話,結果孩子說沒事呀,昨天只是不高興。你慘透了,他卻像個沒事人。」語畢,劉墉馬上承認,自己也屬於掛念孩子的父母,「我很慘呀!」他大笑。大多時間與孩子分隔兩地的他,每天都跟女兒通email,採訪前一天他才剛叮嚀女兒要多運動、注意身體。「掛念子女雖然辛苦,但也是種幸福。就像癢,如果你從來都沒有癢的感覺,就不會享受抓癢的滋味。」這是父母天性,但也要學會豁達放手,「揪著然後放鬆、揪著然後放鬆,這人生就有收穫了!」在牽掛的鬆緊之間,親情累積成人生中的一張愛的密網。過度操心的父母 反會成為兒女的絆腳石去年女兒出嫁,劉墉原先擔心自己會老淚縱橫,沒想到婚禮從頭笑到尾,女兒的幸福感染了他,但劉墉更明白孩子長大了就要放飛。他曾說,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就不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而是獨立個體,一步步走向外面世界,是人生的必然,「他們嫁娶了,是父母完成了任務,把快樂的小鳥放飛呀!」就像蒲公英的白絮,隨著微風吹向遠方,父母能做的,就是祝福孩子有段平安旅程。雖然掛念,他謹記不打擾孩子的生活。當兒子劉軒結婚,就不只是自己的孩子,同時也是別人的老公、爸爸,就連面對孫子、孫女,即使祖孫關係親近,卻不過分黏膩。有回,孫子上直排輪課不認真還搗蛋,挨媽媽罵,當爺爺的不忍看孫子遭罵,撂下一句「爺爺避難去了」,便溜回對門畫室畫畫,以示對媳婦教育的尊重。不只生活不干涉,連兒女在職場的創新,劉墉現在也太不給意見了。發生過這樣的事:2015年劉軒參加中國節目「我是演說家」,事前劉墉思量競爭既激烈、製作單位可能會有些「特殊考量」,擔心不是兒子能控制的,沒想到劉軒仍拿定主意去了,甚至贏得第一名。後來劉墉自省:「這小子如果沒有老子在、老子少講話,會比較有潛能。」便在臉書寫下:「過度操心的父母,非但不是助力,還可能成為絆腳石。」生病就像人生暫停鍵 空白裡也有享受聽劉墉說起話來中氣十足,目光炯炯,很難想像他一直是和大小病痛為伍的人。他從小就罹患肺病,高中無故吐血休學一年,還有嚴重氣喘,心臟也有問題,總是缺氧,再加上食道逆流,只要一天不吃藥,酸水就能湧到喉嚨。去年他動了腰椎手術,在背上切了10公分的口子,打入4根釘子,「最近我還發現腦袋少兩根筋!」他去醫院照了磁共振造影,竟發現腦袋裡完全沒有調配血液流動的威利氏環,醫生說這是腦發育不全。年紀漸長後每個人多少都有病痛。長年與病共處的劉墉認為,如果不是病到不省人事,生病不算是件壞事,反而可以充實自己。疾病,像是人生的暫停鍵,讓自己多了喘息時間,「就像走台階,一步步往下,遇到一塊平地,生病就是供你喘口氣的平地。」高中休學那一年裡,劉墉盡情看愛看的書,畫想畫的畫,開始對文學和詩詞感興趣,並發展出自己的繪畫風格,就此改變了一生。去年腰椎手術復原期間,既然不能彎腰畫大畫,就坐在椅子上刻印章,從原本的日常軌道岔出一條小路,在看似空白的階段裡自得其樂。「我的病都是哪一天氣不喘了、腰不痛了,我就覺得好幸福。它已經成為你的朋友,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了,所以我很感恩能活到今天。」灑脫人生的態度 隨時走人也不牽掛藥罐子竟然活到古稀之年,連劉墉自己都覺得是個奇蹟,所以他看淡生死,「我『總是』想到死亡,我的人生態度是任何一刻都可以走人。」他認為離世的最高境界就是「平安往生」,就是在走的那一刻,心裡沒有牽掛。在生前,就把要說的話說完,要交代的事安排好,有虧欠的也都彌補,有遺憾的則都釋懷。人不能預知自己何時離開,所以在中壯年時就要提早準備,「當你心安了、少牽掛、少擔憂,自然有正面能量,也容易健康長壽。」劉墉很早就做好安排,除了打點收藏,採訪前兩天剛交給兒子所有的保險名單。很多人到了中年才意識到生命倒數,劉墉則在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人生無常。3歲離開親生父母,6歲生父因肺病過世,9歲養父又因直腸癌病死,13歲家裡一夜之間失火燒盡,16歲突然吐血休學,19歲母子被迫搬到違章建築區,23歲兵役複檢,醫生確定他不用當兵,同時宣告他活不久了。當下劉墉五雷轟頂,「我告訴自己,人不可一日無必死之心。」人生不虛度 連半天都不要混從此,他珍視活著的每一天,從不浪費時間,也很少應酬,「如果明白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就不會懵懵懂懂把今天混過去,我不混過半天的!」「我以前看到一句話,給我很大的警惕──年歲大了,就失去追求卓越的能力。」劉墉拒絕這個套路,他偏要不斷進步。女兒念書時有回考數學帶計算機赴考,劉墉說以前我們考試都用手算,女兒忍不住回說:「以後我可是要上火星的!」彷彿想把老一輩遠遠拋在腦後。但其實劉墉追求卓越、學習新東西也有這股上火星的氣勢,仿若要像莊子《逍遙遊》的大鵬鳥,一飛衝天,一路往上!去年他完成了這輩子最大的絹本山水《仿范寬雪景含林圖》,畫作高達2公尺,寬達3公尺,還臨摹了范寬的《谿山行旅圖》,精細還原畫中的山頭樹叢、岩石紋理。近來則愛上畫童年的花,馬纓丹、蜀葵、朱槿……在一筆一畫間琢磨,也靠近童年的回憶。曾有朋友鼓勵他多訓練核心肌群,有助改善腰椎滑脫,但對劉墉來說,在藝術表現上的卓越更重要!光健身這一小時,就能畫多少畫、寫多少文章?在創作領域極盡探索,對他來說,顯然重要的多。和病痛共存 有一分氣就欣賞這世界一分的美和劉墉談話,一雙眼睛比銀燦白髮還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彷彿有著孩子般對世界的好奇!身為5、6年級生年少時的心靈導師,將如何為我們的人生下半場指出新的方向?劉墉沒直接回答,反倒說起兒時家裡失火的回憶:滅火後,一眼望去黑壓壓的景色,讓他想起日本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的畫,一幢幢日本房子矗立在黯藍夜天下,一派詩情畫意。整塊地燒得不見房子,只剩土做的廁所沒燒掉。雨天上廁所時,上頭滴滴答答,下頭也滴滴答答,他就背起李清照的《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到了晴天上廁所,看到滿天星子,他又想到希臘劇場,覺得浪漫至美。就連四周燒焦柱子的焦味,和家裡曼陀羅花的香味摻在一起,「我突然覺得我好像在廟堂之上,美極了!」「可能我這人駑鈍,碰到很慘的事都不覺得慘。」他笑著說。對他而言,比起花時間來感受慘,實實在在地活著,好好感受這世界,才是更重要的。即使和病痛天天相依的劉墉,仍深愛旅行,平時則每天按表操課,伏案寫作,勤快寫生,「有一分氣,就欣賞這世界一分的美。」頑皮如他,又補了一句:「難道活著只是為了看明天早上的太陽出不出來嗎?我覺得這還比較痛苦。」原文:23歲就被醫生說活不久!71歲劉墉:有一分氣,就欣賞世界一分的美
-
2020-07-29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新手談「醫病溝通」藉由醫病關係的建立 幫助病人更省力達到理想生活
【編者按】今年四月我們曾以「病人與醫師的由衷之言」為主題,刊載一位文字工作者由本身罹患癌症的經驗,娓娓道出病人所受到的委屈,想不到因此引起一位關心這議題的學者霍教授幾個月後的回應,因此我們再度以「醫病關係」為主題,除了刊登這篇回應以外,也登載一位醫學生最近在門診實習後分享他對「醫病溝通」的深度反思,同時也轉載醫病平台一周年時,於「民報」所發表的「介紹『醫生』這幅名畫」。希望這星期透過這三篇由不同角度探討醫病關係,可以使大家對這重要的議題有更深入的認識。臨床實習有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跟著醫師看門診,在門診中可以看到許多疾病初期的表現,以及學習醫師如何跟病人解釋病情及討論治療計畫。在跟過不少老師的門診之後我自己也開始思考,有一天我會有自己的門診,我應該要怎麼樣面對病人?這其實真的是一門藝術,有些醫生對病人非常兇,非常專斷,但是他可以很有效率的幫病人作決定,降低病人做出對自己不利決策的可能,但是這種「父權主義」(paternalism)」在現今強調病人自主及共享決策的社會已經漸漸不受到認同,但是在門診那樣短短的時間要如何在體諒病人情緒的同時,盡可能地將重要的醫學資訊傳達,然後幫助病人做出最好的決策,這是非常困難的。這讓我想到Eric Fromm非常有名的一本書「逃避自由」,裡面提到:「因為個體相信透過權威的秩序或是經由權威管理,可以取消自由選擇的內心衝突,以減緩本體上的焦慮不安。個體透過納入自動性機械模仿的團體規範,以減除自由選擇的焦慮,或生成群眾服從的新權威主義代理人模式,以逃避自由的不確定感,或是透過自我貶抑的低度自尊與自我詆毀的方式來逃避自由。」在我們不斷強調「自由」跟「病人自主」的同時,我們很有可能創造出新的恐懼,那個恐懼就是「自由」本身,我們藉由提供了病人「自由」反而更加創造了他們轉而依賴權威的驅力。醫生都自認為已經完整的解釋了各項方案的利弊,但是病人真的了解嗎?病人真的有辦法作決定嗎?我們要怎麼消除病人忍不住想要把這個選擇權交給權威的衝動(不管是神、懂醫學的親戚或是醫生)?我自己的答案是在給予任何所謂的「自由」之前,非常關鍵的一步是要先營造出一個沒有顯著權力落差的溝通環境,醫生的確擁有較多專業知識,但病人擁有自己身體至高的自主權,在這樣的關係之下最理想的互動應該像是同事或夥伴一樣,彼此協助完成一個目標。要創造出這樣的氛圍(ambience)可以從兩個方向著手,第一個是「賦權」(empowerment),這件事在東方社會尤其困難,我們的文化崇尚團體,崇尚「為了家奉獻」,我們把個人權益擺在很後面,在這樣的文化框架下面病人看似自己做的決定,真的是對病人自己好嗎?在我們沒有完全的讓病人覺得被賦予決定自己生活的權力之前,我自己覺得交付任何選擇給他們都是不負責任的。但是這樣的賦權非常困難,我們要怎麼樣真的讓病人知道他道德跟實務上都有責任、有權力作一個完全對自己著想的決定呢?我自己也沒有很好的答案。第二個方向是「資訊的不平等」,只要有任何的未知就會創造出不確定感,而人類最討厭不確定與未知的事物,因此人們常常會想要保持現狀,因為現狀對我們來說是最熟悉的。我常常覺得醫生花了非常多時間解釋疾病跟治療的利弊,但是很少很少有醫生問病人一個簡單的問題:「您能不能跟我重述一遍我剛剛跟您講的話?」或是「您可不可以跟我說說看,如果您回去要轉達我剛剛講的給您的家人聽,您要怎麼說?」我自己在跟幾個病人解釋過以後都試著問了這個問題,結局是我發現病人真的能夠理解的頂多就是五六成(而我們往往以為病人說他們聽懂了就是八九成懂了)。對於學習來說,真正理解一個觀念的判準並不是選擇題會選或是老師問有沒有問題說沒有,而是能夠用自己的話轉達給別人聽,或是把另外一個人教懂。我們太習慣跟醫學專業,或是學測指考非常高分的人相處,我們根本不知道我們的語言跟一般人相去多遠,不過當我真的聽到病人重述了自己的理解之後,我就比較能知道他們的理解與背景知識,讓我能夠進一步的補充,或是根據他的回應想一個比較能夠契合他們生活的例子。坦白說以上這兩點真正能夠構築出有意義的醫病互動關係的要件在門診的條件之下非常困難,醫生可能也沒有足夠的誘因與時間去訓練自己怎麼樣把一個困難的疾病解釋到一個小學生都能聽得懂,如果成為一個獨立的醫師之後,我自覺可以勉力做到的就只有一小部分的賦權了,我希望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向病人傳達出我是來幫忙的,而病人握有他生命、身體、及生活的最終決定權,我的職責就是當個顧問,建議他如果要達成這樣的目標,站在我的角度我覺得怎麼作比較好。曾經我覺得醫生是個「修復者(fixer) 」,藉由權威跟專業知識將病人「推向正軌」,後來我覺得醫生是個「療傷者(healer) 」,藉由醫病關係的建立,療癒病人,但漸漸的我覺得醫生可能就只是個「推進者 (facilitator) 」,藉由我們的幫忙,讓病人能夠更舒服、更省力的到達他理想的生活,僅此而已,而光把這件事情做好我認為就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了。
-
2020-07-28 科別.骨科.復健
膝蓋差的人,通常肛門也鬆弛!為何下半身有力很重要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徹底終結膝蓋痛 10分鐘神奇甩甩體操》,作者鈴木登士彥】膝蓋差的人,「肛門」也鬆弛!?三十幾年來,身為手技療法施的我為許多人診療過身體,有一件事我可以很肯定地說。那就是有膝蓋痛問題的人,通常「肛門」也是鬆弛的。這突如其來的粗俗字眼或許會嚇到你。但由於非常重要,所以我想稍微做個說明。當我們把人類視為生物來看,你知道哪的部位最能表現出「活力」和「生命力強弱」的差異嗎?你可能會以為女性會表現在肌膚的好壞、男性會表現在勃起功能上,但這些都不是我的答案。我的答案是「肛門」。肛門的鬆緊度,與「年輕和老化」有直接的關係。所有活力四射、到處奔馳的動物,肛門都非常緊實,無一例外。但是,一旦生病或變老,肛門的肌肉就會逐漸鬆弛。有養過寵物的飼主,應該多少都懂。人類和動物都一樣。如果我說「大小便失禁」,有照顧過高齡者的人一聽就知道我在講什麼吧?實際年齡還很年輕,肛門卻鬆弛的人,其實就是身體已經老化、生命力變弱了。實際上,這種人容易疲倦、容易喘,一有空就想躺下來休息。反之,實際年齡大,但肛門還很緊實的人,無論活到幾歲都還是充滿活力。換句話說,下腹部沒力的人,是肛門鬆弛、生命力薄弱的老年人。而下腹部強而有力的人,是肛門緊實且生命力強大的年輕人。「下半身」有力和沒力的人「肛門緊實」與「下腹部的肌肉力量」有密切關係。下腹部,也就是「腰」和「腹部」,是人體的中心部位。而引發膝蓋疼痛的根本原因,就在於「腰部」和「腹部」肌力衰退。總而言之,有膝蓋疼痛問題的人,下半身通常柔弱無力。所以,他們的肛門才會鬆弛。說到這裡,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我在本節一開頭就肯定地說「有膝蓋痛問題的人,通常肛門也鬆弛」。另外,現代人比古時候的人更少搬提重物。每天走路的步數變少,坐著的時間則明顯變多。現代人光是過一般的生活,支撐身體的肌肉(核心肌群)就會逐漸衰弱,無一例外。一輩子都能靠自己的雙腳行走況且,若腳有問題,就會更不想活動。而這樣的情況,會導致每天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少。據說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一旦無法靠自己行走就等於等死。人類的生活環境雖然不像野生動物那麼嚴苛,但是我們仍然是動物。人類一旦無法靠自己活動,除了頭腦的運作之外,內臟功能、關節活動等身體所有的機能都會急速衰退。也就是說,一旦膝蓋有問題,會大幅影響身體整體的健康,令人逐漸失去生命力。
-
2020-07-28 養生.樂活人生
47歲是人生「幸福指數」反彈關鍵!中年危機的應對,決定老年快樂與否
編按:人們常說的中年危機是真有其事嗎?美國一項跨國研究發現,人對於生活的滿意度和年齡有極大的關聯。不分收入、種族、國籍,47~49歲都是多數人一生中最憂鬱的時期。為什麼中年人特別容易陷入情緒低潮?從生理、心理等層面下手,提早做準備,才可能讓老年愈過愈快活。中年的你,過得快樂嗎?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知名經濟學者David Graham Blanchflower今(2020)年發表了一項引人注目的研究,指出人一生的「幸福指數」呈現 U 型曲線分佈:多數人都認為童年是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期,隨著年齡增長,煩惱愈多、對生活的滿意度愈低。這種憂鬱感會在47~49歲之間「觸底」,50歲以後才開始緩緩回升。這項研究的出現,為人們熟悉的「中年危機」找到了具有普世性的科學證據。Blanchflower的研究橫跨全球132個國家,資料的來源包含了南極以外的全球各大州。研究人員排除了健康、收入、職業、婚姻、子女等變項,請受試者評估自己的整體生活滿意度。統計的結果,讓Blanchflower相當訝異。「幸福指數」的測量尺度以1分為最低,4分為最高。以美國為例,20歲年輕人的幸福指數高達3.38左右,30歲時就降至 3.16。此後分數一路下滑,在47~49歲時來到一生中的最低點 3.11。約50歲過後,分數開始明顯的逐年上升,等到80歲時回升到相近於20歲的3.35。且不僅是美國,其他各國的資料也呈現相近的趨勢。中年幸福和財富無直接相關 重點是能否自己肯定人生上下半場的轉折點,為什麼特別容易陷入低潮?Blanchflower指出,這個現象很難找到單一歸因,但快樂與否和經濟條件並無絕對關連。研究的資料來源包含了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平均來說,前者的人民在47.2歲時「幸福指數」最低,後者則是48.2歲,顯示中年危機不分收入高低。Blanchflower 認為,中年人的情緒低落,或許和自我期待與現實間的落差有關。在生命的折返點,人們會回過頭檢視自己的生命軌跡:在工作、關係、財富等不同領域,自己是否達到了理想中的成就?答案未必盡如人意。特別是在這個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人們更傾向認為他人過得比自己好。不過,好消息是憂鬱狀態並不是永久的。年紀增長,人累積的智慧愈多,愈有能力解決生命的難題。近年來生物學家對人猿的研究顯示,猿猴和人一樣,在「中年」時情緒最為低落。這代表,中年危機也可能是種生物本能。憂鬱的情緒會促使我們採取行動、做出改變。增加生存機會,迎向更好的老年。為自己準備「中年危機」工具包 迎向快樂老年身處低谷的時候,如何才能讓「幸福指數」觸底反彈?Blanchflower認為,除了制度性的社會與經濟支持,例如國家福利、健康保險等,中年人必須有一張屬於自己的人際安全網。當你感到寂寞或悲傷時,家人、朋友,或者任何能夠在情緒上支持你的社群至關緊要。醫療網站 《Healine》同樣指出,友誼的重要性確實不容小覷。英國倫敦大學的公衛研究顯示,女性在45歲時所擁有的人際網絡多寡,和她在50歲時的幸福感呈現正相關,其影響力甚至高於家人。有一群能分享心事的朋友,會讓中年變得沒那麼難熬。不過,如果既有的人際網絡無法解決你的問題,也可試著尋求專業協助。心情低落、焦慮等症況都可能和荷爾蒙失衡有關。和醫師聊聊,對症下藥可以更快改善情緒困擾。此外,《Healine》為中年憂鬱者整理出幾個度過難關的原則:生理上,照顧自己的身體。心理上,調整看待事情的角度。以前者而言,天天吃足彩虹七色蔬果,攝取雞、魚等白肉所含的精益蛋白質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提升生活品質。菠菜、堅果等食物富含微量元素鎂,乳製品、肉類所含的色胺酸是合成血清素、褪黑激素的原料,會讓人晚上睡得更好、減少焦慮。鬱悶的時候,不要把自己關在家裡。一份紐西蘭的研究指出,凝視藍色的實體空間能有效降低壓力指數。日本專家則提出「森林療癒」的說法,走在樹林當中,新鮮空氣和芬多精會讓人放鬆、轉化負面情緒。心情低落時不妨出門走走,看海賞樹,向自然尋求療癒的力量。心理層面,請多肯定自己。懷疑自我價值時,找一張紙,一一寫下你成就過的事:不只是獎項、文憑、工作頭銜,還有那些你度過的低潮、曾受你幫助的朋友、被你愛過的人、旅行過的場所、讀過的書、被你照顧而存活下來的植物⋯⋯。回首來時路,你會發現自己做得比想像中還要好。相信「明天會更好」 為自己找生活的動力看得見未來,才有力量從低潮中站起來。想想有哪些事情,是你一直以來想做卻沒時間做的?試著為自己擬定幾個計畫,例如註冊線上課程、研究新的興趣,甚至是發展副業都好。哪怕只是很小的目標,都會為你帶來新的生活動力。除了上述對策以外,63歲的英國《衛報》資深專欄記者John Crace也以幽默口吻,提醒人們面對中年危機應有的態度。對健康,不要疑神疑鬼,每次咳嗽都以為自己得了癌症。對伴侶,在嫌棄對方之前不妨照照鏡子,打消「向外發展」的念頭。對孩子,要記得能平凡快樂比成為菁英更好,無需把彼此弄得緊張兮兮。最重要的是,永遠相信未來會更好。當下的焦慮、失落、對生命價值的懷疑都有釋然的一天,取而代之的是老年的智慧和圓融。中年危機,其實就是促使我們反思人生、做出改變的契機!資料來源/Greater Good Magazine、Prospect、The Guardian、Inc.、PNAS、Healthline原文:47歲是人生「幸福指數」反彈關鍵!中年危機的應對,決定老年快樂與否
-
2020-07-28 科別.腦部.神經
前額流血頭暈…不知鐵釘入顱內
高雄市一名裝潢工人,工作時突然覺得頭暈不適,前額有一個小傷口在滴血,就醫時意識清楚,經電腦斷層竟發現有根2公分、已變形的鐵釘。病患對為鐵釘何時射入顱內渾然不知,高醫團隊將頭顱骨鋸開,清除顱內出血,取出金屬異物;雖然病患術後頭暈症狀有些殘存,但沒有明顯的神經受損,目前已回到工作崗位。高醫醫師張書翰昨天表示,病人來時意識是清楚的,只是稍微有點頭暈不舒服,因為看到額頭有些流血,緊急做電腦斷層掃描,看到疑似金屬異物在顱底的正中央,伴隨部分腦內出血。醫師很怕出血擴大,加上異物入侵有可能導致感染與後續併發症,可能有生命危險,所以緊急手術,把頭蓋骨打開。張書翰形容,釘槍威力很大,頭顱骨有些破損,過程中先把頭顱骨鋸開,清除顱內出血,再用X光定位,發現鐵釘尖銳物,在顯微鏡下把這根釘子夾出來。因為異物很髒,又伴隨血塊,把它清乾淨,術後頭暈症狀有些殘存,但已經沒有明顯的神經受損,後來頭顱骨也順利補回去,持續追蹤。主治醫師鄒榮達表示,釘子先從骨頭貫穿大腦,然後停留在顱底。鐵釘已經變形,因為年輕人骨頭堅韌,打到骨頭有些減速,還有撞擊力道,金屬有些折彎的現象。病人後來有些局部性的癲癇發作,不過經過追蹤,已回到工作崗位。高醫神經外科教授林志隆呼籲,工安事件頻繁,工作時要戴安全帽及護目鏡,高醫曾治療過幾起工傷意外,因為受傷部位都是在額葉,所以病人幾乎沒有症狀,傷口也很小;甚至有病患就醫時傷口幾乎已經癒合了,因頭痛不舒服就醫才發現。還有工安,如說從工地樓上掉下來,結果地上鋼筋插進腦袋,工人們只好用油壓剪斷送醫,如果能戴安全帽及護目鏡,應該有些保護措施。林志隆表示,甚至有小女孩走在路上,幾天之後才覺得頭暈不舒服,後來發現在額頭有個很小的傷口,發現被BB彈流彈打中,還有患者被強力彈弓彈珠射入。
-
2020-07-28 科別.新陳代謝
全台200萬人都有! 傷口總是好超慢恐與「這個」國民病有關
54歲的病友李先生受糖尿病困擾已20年,左腳趾頭已截肢,因為腳部的傷口兩年都好不了,出門一定要綁腳,且不耐久站、無法提重物,甚至失去賴以維生的廚師工作,後來接受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醫師的自體細胞臨床試驗治療,到現在一年多都沒再復發,相當令人鼓舞! 糖尿病友口難癒合 自體細胞治療作用廣 三軍總醫院院長蔡建松少將表示,呼應《特管辦法》國家政策,與訊聯生技合作的自體脂肪「間質幹細胞」,移植慢性及滿六週未癒合困難傷口細胞治療計畫,成為我國第一項、也是目前唯一獲衛福部核可、列入常規可收案執行的自體細胞治療傷口申請案!透過傳統的外科手術和先進的幹細胞科技結合,既能照顧有國民病之稱的廣大200萬糖尿病人口,又可照顧國軍傷口,相當具指標性。 蔡建松指出,間質幹細胞具有分化、抗發炎的特性,能修復損傷或病變組織、器官,為患者爭取時間與病毒對抗,因此備受科學家重視,全球已有40多件運用細胞治療的研究案如火如荼進行中;然而,間質幹細胞不只用在肺損傷、肺纖維化、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的修復治療,還能治療困難傷口。 慢性傷口受罪 自體細胞治療可多次使用、不排斥、少過敏 《特管辦法》的開放,讓細胞治療成為更新、更符合人性的先進醫療技術可選用。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部主任戴念梓醫師指出,治療慢性傷口以往取皮、補皮,病患要受很多罪,以外科手術的癒合仍有進步的空間,醫者莫不希望追求更完美的方式,精進病患的生命品質;而自體細胞治療正可多次使用、減少手術次數並減少麻醉的深度、免排斥、過敏少,實在是符合人性的先端醫療趨勢。 尤其脂肪間質幹細胞可分化成為皮膚細胞的一部分,能活化傷口附近殘餘的組織細胞,促進細胞再生及血管增生,加速傷口癒合、調節免疫能力, 將困難傷口癒合納入常規治療的細胞治療,不僅長照族群、意外傷患、重大手術人口,逐年攀升的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族群也受惠,包括緊張忙碌、偏好高油、高糖、高熱量等失衡飲食的亞健康大眾,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以及抽菸人口。 延伸閱讀: 糖尿病減肥最忌做4件事! 先吃肉再喝湯也NG 洗腎前多數人都罹這3種病! 別等身體有警訊才想到要預防 
-
2020-07-27 科別.腦部.神經
釘槍射入顱內 年輕裝潢工人渾然不知
高雄市一名裝潢工人,工作時突然覺得頭暈不適,前額有一個小傷口在滴血,就醫時意識清楚,經電腦斷層竟發現有根2公分、已變形的鐵釘。病患對為鐵釘何時射入顱內渾然不知,高醫團隊將頭顱骨鋸開,清除顱內出血,取出金屬異物,雖然病患術後頭暈症狀有些殘存,但沒有明顯的神經學受損,目前已回到工作崗位。高醫醫師張書翰表示,病人來時意識是清楚的,只是稍微有點頭暈不舒服,因為看到額頭有些流血,緊急做電腦斷層掃描,看到疑似金屬異物在顱底的正中央,伴隨部分腦內出血。醫師很怕出血擴大,加上異物入侵有可能導致感染與後續併發症,可能有生命危險,所以緊急手術,把頭蓋骨打開。張書翰形容,釘槍的威力很大,頭顱骨有些破損,過程中先把頭顱骨鋸開,清除顱內出血,再用X光定位,發現鐵釘尖銳物,在顯微鏡下把這根釘子夾出來。因為異物很髒,又伴隨血塊,把它清乾淨,病人服用長期抗清素治療,術後頭暈症狀有些殘存,但已經沒有明顯的神經學受損,後來頭顱骨也順利補回去,持續在門診追蹤。主治醫師鄒榮達表示,釘子先從骨頭,貫穿大腦然後停在停留在顱底。鐵釘已經變形,因為年輕人的骨頭蠻堅韌,打到骨頭有些減速,還有撞擊力道,金屬有些折彎的現象。病人後來有些局部性的癲癇發作,不過一年來的追蹤,病患已經回到工作崗位。高醫神經外科教授林志隆呼籲,工安事件頻繁,工作時要戴安全帽及護目鏡,高醫遇過幾個在工作中受傷的個案,因為受傷的部位為都是在額葉,所以病人幾乎沒有感到什麼症狀,傷口也很小;甚至有病患就醫時傷口幾乎已經癒合了,才發現頭痛不舒服。還有一些工安事件,譬如說從工地樓上掉下來,結果地上的鋼筋直接插進去,在工地只好用油壓剪趕快剪開送來醫院,如果能帶著安全帽及護目鏡,應該有保護措施。林志隆表示,近年高醫發現顱內異物個案還不只這些,有個小女孩在路上走,幾天之後才送來覺得頭暈不舒服,後來發現在額頭有個很小的傷口,發現是BB彈跑進去,應該是被流彈打到。還有遇過用強力彈弓的彈珠射入、被武士刀刺入的,這些異物都是經由手術取出,並預防術後感染。
-
2020-07-27 癌症.癌友加油站
先後罹2癌,葉金川車照騎山照爬「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我更怕被維生管子束縛」
葉金川的人生經歷太精彩,從中央健保局首任總經理、坐鎮和平醫院的抗SARS英雄、衛生署長、馬英九總統的政治救火隊。始終鮮明的是犀利的個人風格與態度。淡出政治圈後,葉金川瀟灑活成夢想生活家,獨木舟、鐵人三項、高空跳傘、攻百岳,生活得不亦樂乎,卻鮮少人知道他先後罹患淋巴癌與皮膚癌。不過,葉老大始終是葉老大,連抗癌歷程也要一直帥帥的、不讓家人擔心,才不枉男人的氣概啊!二○一四年十二月,葉金川左眼皮突出一個綠豆大小的硬塊,在不該有淋巴的位置長出淋巴塊,長大的速度又快,有醫學背景的他,很快警覺不太對勁。先找眼科醫師檢查,也讓病理科化驗,醫師起初判斷是淋巴增生,無須過度憂心。誰料隔了半個月不到,另一邊的右眼皮上又長了一顆。「兩邊都是淋巴增生,那就是癌症了!」葉金川心中暗喊不妙。為了確診究竟是單純的淋巴增生還是淋巴癌,病理切片送第一家醫院無法確認,為求慎重,再送第二家醫院進一步分析。回顧當時的心情,葉金川笑,當然會嚇到啊,會緊張啊!也會覺得「我怎麼會那麼倒楣?」他說:「只是你要很冷靜!」在等待病理檢查報告的三天內,就像是等翻撲克牌一樣,到底是死神牌,還是高掛無事牌呢?「等待的時候最難受了。」「要死的話也早點告訴我。」一直要很帥的葉老大,此時心裡其實忐忑煎熬,為了不想讓太太張媚擔心,男子漢的浪漫是善意隱瞞了太太,獨自承擔。結果出爐,是淋巴癌。台大畢業的他,選擇到花蓮慈濟低調就醫葉金川冷靜的查閱相關醫療書籍,一步一步的規畫,安排如何應對這突然其來的人生轉折。淋巴癌分期將大大影響治療計畫與存活機會,現在是局部的病兆,還是已經擴散到全身了呢?他進行了骨髓穿刺,看看骨髓裡面造血細胞有沒有變化,如果已經發生變化,那麼就是第四期。所幸骨髓造血細胞沒有變化,接著進行PET正子掃描,看身體的其他部位是否擴散,所幸也無事。「但是PET只能看到○‧三公分以上的腫瘤,就算掃不到腫瘤,不代表沒有更細小的腫瘤在蔓延。」醫師建議葉金川進行預防性的標靶治療,以降低未來復發的機會。治療正式展開,台大醫學系畢業的葉金川,卻低調選擇回到熟悉的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當時他任職血液基金會董事長,治療期間就在花蓮與台北之間通勤往返。葉金川是台大醫學系第二屆畢業生,這一班的學生縱橫醫界,出了三個衛生署長,包括林芳郁、葉金川與侯勝茂;兩個健保局長,分別是葉金川還有賴美淑。同學中還有各大醫學中心的院長,群醫遍布全台醫界重要角色,想要尋求醫療照顧,葉金川比誰都有資源,他卻選擇到遙遠的花蓮慈濟就醫。葉金川說,除了跟花蓮慈濟的感情深厚,他當時也不想驚動太多人,他說,比一般人有資源就會比較好嗎?選擇一個信任、親切、可以誠實給予忠告的醫療團隊,對病人才是最好的選擇。瞞著太太、朋友治療,單車照騎、山照爬治療期間,在花蓮的清晨,他一人先赴醫院接受放射治療,戴上訂製的頭罩,可以讓放射線更精準對準患部,眼罩則保護眼球不會在治療後惡化為白內障。治療完成就繼續到慈濟授課,同事沒人知道他在幹嘛,只覺得怪,葉老師怎麼那麼早來上班。葉金川以為自己隱藏得很好,但是因平日服用抗凝血劑阿斯匹靈的關係,放射治療後眼睛出血腫脹比常人更嚴重。不知情的人,還以為葉金川去做眼睛美容手術。逢人問起,他便把話題岔開,笑稱「被老婆打了」。標靶治療期間,葉金川單車照騎、山照爬。主治醫師婉轉勸說,治療期間免疫力會降低,要他好好靜養。堅持要正常生活的葉金川頑固的跟醫師頂嘴,「你們不是說標靶治療只會殺死癌細胞,不會傷及正常細胞嗎?」「我正常的淋巴球都在的話,免疫力就不會降低啊。」「不是啊,你要說個理由說服我啊!」每周五次的化療,連續二到三周,每次注射藥物需要六小時,都在門診進行治療。一直到不得不住院時,需要家屬簽名,這下紙包不住火了,拿著住院單給太太簽名,「我得到淋巴癌,現在要去住院。」張媚才知道葉金川罹患淋巴癌,而且已經偷偷治療一段時間。太太問:「如果是第四期怎麼辦?」他囁嚅回答:「就化療啊!」太太再逼問:「如果化療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說:「一步退一步啊,就去骨髓中心啊!」一向溫婉的太太此時已經瀕臨抓狂邊緣:「如果骨髓中心也沒效怎麼辦?」葉金川耍賴說:「那就辦告別式啊。」早年罹患淋巴癌等同被宣判死刑,葉金川坦白說,放射治療、標靶治療都不痛苦,最辛苦的是等待病理報告,那種等待命運被宣判的感覺。「面對癌症,你能怎麼辦,一定會發生這些過程,該來的還是會來,就是面對它。」葉金川也領了重大傷病卡,在期滿五年後失效,很慶幸。在六十五歲生日時,開了同學會,告訴同學「我罹癌了」、「但我好了」,一貫的葉金川作風。健保制度的創辦者,如何看待癌症病患的醫療費用負擔呢?葉金川說,治療期間的費用幾乎全是健保包辦,不過,只能給付到放射治療。他也笑稱,「標靶藥物需要三十萬元,全部得自費,健保也真的滿狠的。」隨後念頭一轉,他維護地說,因為健保沒有辦法給付降低復發可能性的費用,只能幫你給付治療費用,預防要靠自己。健保始終就是他的心頭肉。皮膚癌再上門,從此防曬更嚴密告別淋巴癌後,二○一九年,葉金川在脖子上又發現皮膚癌,一顆痣在頸間長大,會癢。這次一樣沒跟太太報告,自行處理了。帶著未癒合的傷口出國旅遊,揣了把小剪刀,意圖自行拆線,可是脖子上的縫線沒辦法自己拆,只好央求護理背景的太太幫忙。這次他準備好說辭,「皮膚癌有三種,我這種基底細胞癌是最簡單的一種,切除就可以了。」他對太太說,基底細胞癌像是象棋中的卒子,每次只會走一步,進展很慢。不像是黑色素瘤,那就像是俥,橫衝直撞的,就很危險。葉金川自己推理說,熱中戶外活動的他,雖然戴護目鏡、穿著長袖,但是脖子沒有保護好,常常曬到皮膚「燒焦」,因此罹患皮膚癌也不奇怪。現在他已經學乖,外出時,防曬工作更為嚴密,戴帽子、領巾等,把自己一寸不露的緊緊包裹起來。葉金川擁有台大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哈佛大學流行病學碩士背景,讓他總習慣用客觀角度審視自己的癌症。他說,台灣的男性一輩子有五成的機會、女性有四成的機會得到癌症。而絕大多數的癌症不會奪命。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葉金川更害怕中風、洗腎,長年躺床,被維生管子束縛。「你必須要想清楚,你的生活價值,生活就是要能跑、能動、能飛、能跳,如果都不能,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如果翅膀被剪掉,那他還是鳥嗎?蛇的鱗片被刮掉,那他還是蛇嗎?那麼,你想過,你是什麼呢?」要怎麼活著?葉金川說:「我要精彩,活得帥氣。」書籍簡介書中深度採訪了12位名醫與公衛權威,他們或在臨床照顧病人,或在海外醫療團服務,或在深山海濱小鎮裡義診,或在擘畫國內醫療政策,或在致力提升全民公共衛生。在醫界的領域各有擅場。他們是,台大權威林肇堂醫師 、失智權威劉秀枝醫師、仁醫陳愷鴻醫師、無菸餐廳推手韓柏檉教授、不孕症名醫林禹宏醫師、肝臟移植專家林俊昌醫師、心身醫學領航者陳冠宇醫師、海外醫療團長廖學聰醫師、產科名醫陳樸、後山家醫守護者陳淑媜醫師、大砲衛生署長楊志良、健保創局總經理葉金川。當有一天,他們罹患癌症,當醫師變成了病人,為了鼓舞癌症病患,願意展現他們在生病過程中的驚愕、掙扎、脆弱與釋然。並無私的分享私房抗癌方法,用自身的抗癌歷程,殷切叮嚀也曾在泥沼中的癌症病患。用自身的抗癌歷程,展示遭遇逆境也能溫柔微笑以對的生命的教育。立即購書》.udn買東西:https://bit.ly/2YNNdW2.博客來:https://bit.ly/3fzwnRw
-
2020-07-27 橘世代.好學橘
創夢大叔楊錦聰 六十歲的熱情 活出十六歲的快意
引領風潮音樂走過32年歲月,創辦人暨總經理楊錦聰身兼品牌經營者、音樂創作者與夢想實踐者,四十歲前,音樂是他全部的夢想;四十歲後,跳脫侷限,活出豐盛的倒金字塔人生。邁入花甲之年仍不忘初心,創夢大叔楊錦聰發行第二張個人創作精選 《陸拾.拾陸》,集結近二十年來8首暢銷單曲及3首最新創作〈微笑的瞬間〉、〈日出旅程〉、〈日出旅程—星夜版〉,11首作品匯集了二十年來的豐盛,宛如一場暢遊世界的生命探索之旅,美麗壯闊。「最大的夢想是在世界上不知名的城市或角落,發現有人聽風潮的音樂、喜歡風潮的聲音。」楊錦聰不只一次帶著滿足的笑容,說著自己的夢想。風潮音樂自1988年創立以來,曾6度入圍葛萊美獎,獲53座金曲獎榮耀,以及百餘次海內外入圍、得獎紀錄,已是華人音樂的傳奇品牌,但在經營公司之外,他始終保有那顆熱愛音樂的赤子之心,不放棄創作,自比「音樂傳教士」,持續透過音樂傳達生命的美好。內在探索 找回自己的力量2000年,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發行了個人首張專輯《遇見天空》,但成功背後的壓力,卻也使他深陷瓶頸,於是他開始向內探索,接觸「蘇菲旋轉」、「葛吉夫律動」、「快樂細胞」等一系列心靈體驗,更在一次次旋轉中感悟人生與經商的道理,「旋轉時,身體看似不斷在動,其實軸心不動」,很像投身音樂產業,載體、喜好潮流、商業模式等外在環境不斷改變,不變的是做音樂的初心、相信音樂的價值,終能戰勝對市場高低變化的恐懼。但他強調:「向內探索時,並不代表所有焦慮、不安和壓力都會消失,而是我找回了自己的力量,足以面對一切」,不僅找回內在的平靜,也開啟了生命的另一個向度,成為倒金字塔人生的起點。勇於探索的旅人,總看得見與眾不同的風景近幾年來,年屆耳順的楊錦聰開始挑戰體能的極限,學習衝浪、拳擊、芭蕾、參加三鐵、馬拉松……等。今年,他送給自己的60歲生日禮物,是與好友們騎自行車,從花蓮到臺灣的最南端-貓鼻頭,四天三夜,完成總長352公里的單車之旅。雖被笑稱是「自虐行程」但他卻樂在其中,不只享受沿途風景,也享受著心靈與身體的對話,期許自己不論向外與向內,都能活出生命的品質,擴展生命的向度。二十年前,楊錦聰用首張個人專輯《遇見天空》,將最美好的新世紀音樂送給所有有夢的人,其中〈櫻花雨〉感動無數海內外樂迷,成為撫慰人心的療癒經典;二十年後,他以第二張個人創作精選《陸拾•拾陸》,將持續向外挑戰、向內探索的倒金字塔人生分享給勇於創夢的人。你將在我的陸拾裡,看到拾陸的美麗《陸拾•拾陸》收錄了楊錦聰近二十年來陸續發表的8首暢銷單曲及3首新作,其中〈微笑的瞬間〉是紀錄曾經對身體感到自卑,但當開始學習向內探索之後,發現其實每個瞬間,我們都被體內所有的細胞呵護與真愛著。這些細胞的旅程短暫如一瞬,卻也閃耀著燦爛光芒。當我們能夠感受細胞的舞動,也就開始懂得愛自己與擁抱世界;〈日出旅程〉是楊錦聰在澳洲拜倫灣旅行時,每天清晨欣賞瞬息萬變的日出雲彩所獲的生命體悟,看著黑暗間一線微光初透,到最後一片光燦奪目,宛如生命的誕生,一旦開始,就堅定地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直到全力綻放、光芒四射,日復一日,每天都是全新的開始;〈日出旅程—星夜版〉則以寂靜呼應燦爛,如日出與日落,生命就是一場輪迴的遊戲,走過燦爛,終要回歸寂靜,再等待下一次日出。11首作品匯集了二十年來的豐盛,宛如一場暢遊世界的生命探索之旅,美麗壯闊。《陸拾•拾陸》2020年7月30日數位/實體同步發行。★近期演出活動★「大地的呼吸——守護健康・守護地球」音樂會蘇菲旋轉x身心放鬆x心靈音樂●邀集台灣知名聲音療癒音樂家,及融合伊朗音樂的Mastaneh Music Band、巴塞隆納音樂家所組成的YK樂團等,以現場演奏傳遞美好聲波頻率。●邀請社福團體與公益單位一同參與,將愛心傳遞到弱勢族群,攜手度過疫情難關。時間:2020/08/14(五) 19:00-21:30地點:臺北大安森林公園 露天音樂台楊錦聰風潮音樂創辦人暨總經理/音樂創作者楊錦聰,一位擁有赤子之心的音樂品牌經營者,也是引領台灣非流行音樂界邁向國際的重要舵手,同時也是位勇於向外嘗試、向內探索的音樂創作者。熱愛音樂的他,1988年創辦了風潮音樂,自製及引進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榮獲超過50座金曲獎,也成為史無前例唯一入圍六次葛萊美獎的華人唱片公司。經營公司之外,音樂創作一直是他最大的夢想。一路上,楊錦聰把生命的豐盛集結成旋律,陸續發表在各張合輯中,希望能與更多人分享他生命中這些受到啟發或感動的瞬間。2020《陸拾.拾陸》將他多年的創作集結成輯,是他二十年來的豐收,也是人生60歲階段的下一個啟程。「楊錦聰-創夢大叔」粉絲專頁>>>https://reurl.cc/Qdq3m2|創夢大叔.楊錦聰精選特輯↘↘↘。讓自己重新誕生一次 風潮音樂楊錦聰:「我渴望80歲時站上伸展台。」。若樹若魚楊錦聰 人生要找到的2種運動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6 養生.樂活人生
三度罹癌的體悟!寶媽:天塌下來不要搶著去擋,不如一路玩到掛
編按:以星媽身分出道的寶媽,螢光幕前總是笑容可掬。然而,近年來,她卻陸續被診斷罹患甲狀腺癌、淋巴癌和肺腺癌。一直以來,她都是擔任家庭中承擔責任的照顧者,甚至每年都會送月餅給所有認識的朋友。然而,3度罹癌讓她有了不同的體會:讓自己休息,天塌下來不要搶著去擋!沒什麼事,少了你不行。去(2019)年年底,寶媽在臉書上宣布自己剛開完刀切除肺腺癌腫瘤,而這已經是她第3度被診斷出癌症。照片裡她笑容可掬,一點也不像剛經歷一場大病的模樣。半年之後見到寶媽,她氣色依舊、同樣笑得開心:「最近我才剛通過手術完第一次大考(術後她必須定期回診,確認癌細胞沒有復發狀況)!」為何選擇對外公開自己的病情?寶媽說,她想讓大家知道,生病並不可怕。「像我這樣領有3張重大疾病卡的人,一樣可以樂觀面對自己的人生。」她笑稱,那篇貼文出來後,她足足回了5小時的訊息,全是親朋好友來關心問候,寶媽在圈內的好人緣可見一斑。不願親友擔心 住院帶面膜淡定保養一般人可能很難想像,被醫生3次宣告自己得了癌症是什麼感覺?2004年,寶媽第一次被告知罹患甲狀腺癌時,她堅持獨自搭公車回家。「我從榮總坐車回家差不多要一個小時,晚上公車沒人,剛好可以讓我冷靜一下。」寶媽笑說。「我就一個人坐在公車上發呆,腦子裡一直反覆想:天啊,我真的得癌症了!要開刀耶……我要先跟誰講?還是不要講好了?女兒一個在加拿大、一個在大陸工作,一個還在念書,我到底要跟誰講?然後人生很多畫面就跑出來。」不巧的是,在開刀後一個禮拜,她還有一場新書記者會要辦。「你也不可能到這個時候才要叫停,只好硬撐著上場。」到了這次肺腺癌手術,她已經對住院治療的SOP駕輕就熟。「我就帶足了各種保養品進醫院啊,這麼多人要來看我,怎麼可以邋遢呢?晚上無聊的時候剛好可以敷個面膜。所有我遇過的醫生和護理師都說,我是他們看過最冷靜的病人。」就在開刀前,寶媽還和小禎等幾個好友一起去蘇美島度假,當時她已經知道自己的病情,卻沒告訴任何人,「因為我真的不想掃大家的興。」與其隨時隨地小心翼翼過活,寶媽寧願一樣生活、吃飯和旅行,自在地過每一天。(推薦閱讀:先後罹2癌,葉金川車照騎山照爬「與其擔心癌症奪走生命,我更怕被維生管子束縛」)三度罹癌 在意與否日子都得過 現在寶媽已經動完手術,療程也告一段落。但因為發生在腺體的癌症容易轉移,所以仍然必須按時回診做檢查。「我現在就是3個月一個小考、6個月一次大考。」然而,腫瘤雖然可以切除,卻並非船過水無痕:「比如說現在只要稍微有點變天,氣壓變低,我就會開始覺得喘,比氣象台還準(笑);然後淋巴和甲狀腺影響我最多的就是睡眠,兩邊的甲狀腺切除、做化療還要長期服藥,身體是不可能恢復到沒生病以前的狀態。」每一次生病,帶給寶媽的感受都不同。10幾年前第一次得癌症,她才50歲出頭,不怎麼覺得嚴重,開刀完回診就沒事了,但因為切除甲狀腺,身體缺少內分泌作用,從此得吃一輩子的藥。「第2次3年前淋巴腺開刀,對我來說影響比較大,那時我差不多60、61歲,照人的平均年齡來講,應該還有20年好活,那時是我真的第一次感覺到:日子是不是剩下不多了?」至此,身體病痛給寶媽的體會是:「不在意的時候,日子過得很快;但若開始計較了,日子只會過得更快。即便是20年,也只是一晃眼過去的事情。」照顧家人30年 堅強已成習慣多年下來,寶媽幾乎成為身邊親友的醫療顧問,舉凡生病了該掛哪科、看哪個醫生最好,或是臨時有狀況該送哪家醫院,幾乎都會來徵詢她的建議。這不只是因為「久病成良醫」,寶媽之所以熟悉醫院大小事,更因為她其實是有著近30年資歷的照顧者。除了自己家中長輩,甚至連前夫一家人從香港搬來台灣定居後,都由寶媽一手打點家中的大小事務。她曾在媒體訪問中表示,當年她隻身旅居香港,幸而公婆對她非常照顧,這個恩情不能不報。習慣了當那個負責堅強的人,更不想讓身邊人擔心,第2次罹癌時,她甚至在開完刀之後才告知人在美國的小女兒。「她知道以後哭到不行,當時還很生氣地跟我說:媽媽妳生病怎麼可以不告訴我?」寶媽說著說著,忍不住紅了眼眶:「這麼多年來,所有人生病都是我陪著,醫院我太熟了。正是因為太了解那種陪伴病人的憂慮、對未知病痛的恐懼,我會捨不得身邊的人難過。再苦的治療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你說我還有什麼好怕的?」在三令五申、下不為例「以後生病絕對不能瞞著我」後,這次肺腺癌手術,寶媽只得老實「通報」小女兒。沒想到特地從美國飛回台灣陪媽媽的小女兒,卻因為時差在病房睡得不省人事。「那時候我一邊傷口插著引流管,一邊感覺想吐、又想上廁所。但女兒怎麼叫都叫不起來,按了鈴也沒有護理師過來,我沒辦法自己起床,硬生生在床上忍了2個小時。」寶媽苦笑著說。5年辦6次告別式 身後一切都不如及時說愛反覆治療、陪病,出入醫院的日子,之於寶媽就像是日常的一部分。然而讓寶媽真正對生死變得豁達的原因,實則是近年她直面了不少身邊親人的離世。「這5年當中,算算我辦了6場家人的告別式。不管是準備好之後走、措手不及地走,還是等了很久才走,甚至處理晚輩的葬禮,我都遇過了。」「我每辦一場告別式,就告訴自己:我不要設靈堂、不要念經、不要燒香,不要供品,經歷愈多次,就愈覺得這些事情對我而言沒有意義。人到這個年紀,大概都已經處理了上一代的離開,但我想教下一代怎麼處理我的離開,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該學會的功課。」因而,寶媽除了交代家人免去一切繁瑣儀式,更已為自己備妥塔位、連骨灰罈的樣式都選好了。她笑說:「我往生之後都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哪還會回來聽你們念經?一個人走了之後就一了百了了,什麼都歸零,還不如在人活著的時候對他好一點。」寶媽的母親在2011年過世,她憶起母親在病中常不肯好好吃藥打針,是個很不配合的病人。「她心臟不好、又有糖尿病,所以我們很嚴格規定她的飲食。沒想到她竟然偷偷買了食物藏在冰箱深處,半夜爬起來偷吃,家人聽到聲音起來看,媽媽一個緊張嗆到,老人家就這樣插管在加護病房住了10天。」「有時候自己沒有察覺,但那個負面情緒其實會不自覺反應在病人身上。如果有機會重來,或許我不會說這不准吃、那不可以吃,可以改說:這個我們吃一點點就好,好不好?」學習放下責任 只求玩到人生終點過去寶媽有個維持了10幾年的習慣:每逢中秋節,她就會送月餅給所有圈內認識的朋友、甚至包括節目所有工作人員,每回都得送出幾百份。「那段時間我每天眼睛睜開就在想:我今天要去哪裡錄影?來賓有誰?工作人員有誰?要準備幾份?有一次還焦慮到過度換氣,整個人喘不過氣,醫生就說:寶媽,你太緊繃了。」「到了60歲生日這天,我給自己的禮物就是:我不要再做這件事了。以前我是什麼都要面面俱到、一肩扛起的個性,後來我覺得包括生病這些事情,可能是一個警訊,告訴我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少了你會塌下來。」是而,寶媽近年有意減少工作、花更多的時間和親朋好友聚會、旅行,也和姊妹淘一起投身公益、到醫院分享自己多年來如何與癌症共處的經驗。問她接下來有何安排?她爽朗回答:「一路玩到掛啊!」「其實人生每個人都有最後一天,年輕時你會有目標、有未來很多想做的事,要照顧小孩等等,但我一個65歲的人,這些事我都做完了。我現在每次跟朋友約吃飯,就當作少了一次,但這不是悲觀,是讓我更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機會。」多年來一人獨居的寶媽說:「我的想法是,再給自己5年的時間,到了70歲,我就去住養老院。我的小孩都長大了,他們都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我也沒有後顧之憂。」寶媽也想跟很多辛苦了一輩子的50、60世代說:天塌下來不要搶著去擋,試著把擔子放下,對自己和別人都是解脫。「不要總是和別人比較,做真的會讓自己快樂的事情,也是一種斷捨離。」原文:三度罹癌的體悟!寶媽:天塌下來不要搶著去擋,不如一路玩到掛
-
2020-07-26 橘世代.健康橘
前胸痛到後背!「這些」症狀別輕忽,以免心肌梗塞找上門
李小姐近兩個月來總覺得胸口悶,嚴重時甚至呼吸困難,痛的感覺傳到背部,上網一查,發現自己的症狀和心肌梗塞好像,相當擔憂。醫師指出,李小姐其實是因為工作壓力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長期下來,出現自律神經失調,而引起胸痛。台東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吳寶榮醫師表示,李小姐不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也沒抽菸或身材肥胖,其胸痛常在休息時發生,並持續超過半小時甚至一小時。經心電圖及胸部X光檢查後,排除心臟問題,是工作壓力衍生胸痛問題,建議可至身心醫學科門診尋求協助。若是本身有慢性疾病呢?吳寶榮也遇過一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65歲婦人,在一般診所接受規律治療,卻在近一個禮拜出現呼吸困難,夜晚平躺睡覺時會有咳嗽及胸口緊緊的感覺。丈夫直覺情況不單純,立即陪同婦人到心臟內科門診就醫。經初步心電圖及胸部X光檢查後,確診為心肌梗塞併發心衰竭及肺水腫,立刻轉診至具有心導管設備的醫院,接受緊急心導管手術,及冠狀動脈塗藥支架置放術,目前已平安出院,接受門診追蹤及藥物控制。吳寶榮指出,上述兩個胸痛案例在門診都很常見。究竟胸痛是否為心臟病,需要先了解造成胸痛的原因,才能判斷,而胸痛的原因可簡單分為心因性、非心因性區分。心因性胸痛有哪些症狀?當心是心肌梗塞 心因性胸痛有可能是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包膜炎、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狹窄、二尖瓣(三尖瓣)脫垂症候群等原因造成。其中,典型冠心症胸痛(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症狀為,前胸靠近左側有壓迫感,或是重物擠壓感,有時合併呼吸困難的感覺。悶痛感可能會輻射到左肩、下巴、背部、頸部或左臂內側。非典型心絞痛是噁心、嘔吐、頭暈或昏厥、感覺異常等。症狀發生時間可從數分鐘到15~20分鐘不等,通常這種疼痛如果與活動(工作或運動)有關,可以在休息或使用藥物(如硝化甘油舌下含片)後症狀減輕。非心因性胸痛原因多,緊張憂鬱也有可能非心因性的胸痛有:一、肺部問題:例如肺炎、氣胸、氣喘。二、腸胃道問題:例如胃食道逆流、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胃穿孔等。三、胸廓肌肉神經疼痛:例如肌肉拉傷、帶狀泡疹引起的神經痛、挫傷或撞擊後的疼痛等。四、情緒問題:例如憂鬱、緊張或壓力可能會引發胸悶、胸痛,有時還會合併心悸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典型的就是換氣過度症候群。胸痛要不要就醫?2個關鍵點協助判斷如何自我評估是否需要盡快就醫或進一步檢查?1.胸痛的感覺及位置首先,從疼痛的感覺及位置來看,假使疼痛是刺刺的痛,集中在某一個點,或是有壓痛點,抑或伸展動作會加重疼痛,這些都比較像是肌肉神經的痛。通常適度休息或服用止痛、肌肉鬆弛藥物可緩解症狀。如果胸口正中央有灼熱或噁酸水,就偏向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假使胸痛感覺像壓迫感,有呼吸困難或冒冷汗等心絞痛現象,疼痛範圍大約有一個拳頭大小,位置在胸口中間偏左,甚至會痛到下巴或左上臂,就要強烈懷疑與心臟血管狹窄有關,必須盡速就醫。 2.胸痛的時間其次是疼痛持續的時間,假使短暫幾秒鐘就消失,通常比較不是太大的問題,只需觀察。如果疼痛已經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完全沒有惡化跡象,比較傾向於非心因性的胸痛。一旦胸痛位置及範圍符合心絞痛的症狀,且持續5分鐘以上,並導致患者無法再繼續目前的活動或工作,且引起呼吸困難等加重病情的症狀,就要考慮前往急診就醫,必要時撥打119請求協助。 吳寶榮呼籲,有胸痛問題,應就醫請專科醫師檢查,才是上策。本文摘自《今周刊 幸福熟齡》|幸福熟齡延伸閱讀。頭暈頭痛,是中暑還是熱衰竭?牢記急救步驟、注意不曬太陽也中暑的6個原因。頭痛該吃止痛藥嗎? 林志豪醫師:破解4大常見迷思。拉血便、黑便是消化道出血!可能是大腸癌造成,出現6症狀要小心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7-26 科別.心臟血管
急性心肌梗塞年奪逾萬命 3縣市發生率最高
心臟病長年盤踞10大死因第二,108年全台有1.9萬人死於心臟病,急性心肌梗塞是主因,以花蓮縣發生率最高,其次為南投縣、基隆市。醫師呼籲出現「心痛喘、冒冷汗」,快叫救護車。多數民眾對「急性心肌梗塞」都不陌生,卻不見得明白這是個怎樣的疾病。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表示,心臟需要冠狀動脈供應大量的氧氣和養分,當冠狀動脈因血栓阻塞時,心臟缺乏氧氣及營養,心臟肌肉就會壞死,容易併發心律不整及心臟衰竭,危及患者生命。黃瑞仁指出,急性心肌梗塞根據心電圖型態分為3種類型,其中又以「ST上升型急性心肌梗塞」(STEMI)最為緊急,這類心肌梗塞患者的冠狀動脈已完全被阻塞,自梗塞的那一刻起,負責心臟收縮力的心臟肌肉就開始流失,必須緊急進行心導管手術打通血管。成大醫院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李貽恒指出,據統計,台灣小於55歲年輕族群的ST段上升型心肌梗塞發生率,近8年攀升近8%,每延遲30分鐘治療,一年後的死亡率將上升7.5%。正因如此,若能在到院前的救護車上,及早以心電圖做出診斷,提前給予雙重抗凝血藥物,同時通知醫院的心導管團隊,於到院時立刻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將有助於縮短治療所需的時間,早期打通血管,降低死亡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民國97年至107年全台各年齡層民眾心肌梗塞急診就診率逐年攀升,40至64歲中壯年族群平均增2成。高雄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表示,107年全台共有1萬6000多人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以發生人數來看,新北市2869人居冠,其次依序為台中市1737人、台北市1717人;但從每10萬人發生率來看,則以花蓮縣15.4人居冠,南投縣12.3人、基隆市12.1人。心肌梗塞治療分秒必爭,但多數患者即便自覺不適,卻仍選擇自行就醫。黃偉春說,過去曾對高雄地區心肌梗塞患者就醫方式進行調查,發現只有20%患者會叫救護車,其餘80%患者認為叫救護車不好意思,還是會選擇找家人來或甚至自行就醫,恐有30%患者會在就醫途中死亡。黃偉春呼籲民眾謹記救心救命口訣「心痛喘、冒冷汗,卡緊叫救護車」,當出現心痛、胸悶、噁心嘔吐、氣喘吁吁、冒冷汗症狀,代表很可能是心肌梗塞,必須立刻撥打119請救護車送醫,必要時才能救自己或救他人一命。
-
2020-07-25 新聞.科普好健康
攝護腺癌威脅增 醫:50歲後應每年篩檢
台灣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發生率雖然不比歐美國家,但近年攝護腺已悄然成為台灣男性發生率第四名,病患確診時有超過三成已經遠處轉移,分析主要原因是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的篩檢率不夠普及。PSA是攝護腺的正常分泌物,在癌症患者的血液中指數通常會升高,因此普遍用來作為攝護腺癌篩檢及攝護腺癌治療後的療效評估。由於攝護腺癌大多發生在50歲以後男性,建議50歲以後的男性每年一次,藉由血液中PSA指數檢查,來評估攝護腺癌的風險。診斷靠切片 確診考慮三件事攝護腺癌的最有效診斷工具還是攝護腺切片檢查,施行的方法分為經直腸或經會陰部兩種,雖然經直腸切片的方式較普遍,但術後併發感染的風險相對較高。攝護腺癌盛行率雖然逐年增加,但是癌症病程進展卻相對緩慢,且不常轉移重要器官,因此,一旦確診為攝護腺癌後,該如何選擇治療方式,至少需考量三件事,一是自身身體狀況及生命期望值、二是疾病期別,三是癌症的惡性度。例如一位85歲的老先生,若確診為低惡性度的早期攝護腺癌,他可能完全不需要任何治療,患者得知罹患攝護腺癌時,不需慌亂,應該與醫師討論分析,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術後副作用 近年已有新療法如同其他絕大多數的實質癌症,唯一能根治攝護腺癌的方法,就是早期發現並接受根除性攝護腺癌切除手術,但攝護腺位於骨盆腔深處,此類手術的困難度較高,且有多種可能的術後副作用,例如術中出血及術後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礙等。近年微創手術包括腹腔鏡及機器人輔助手術,已大幅減少術中出血的危險性,並且經由許多術前評估,術中技巧改進及術後復健訓練,讓術後尿失禁的比率和時間都相對減少。至於受擾於持續性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礙的病患,可與醫師討論補強。攝護腺癌為相對進展緩慢的癌症且多侵犯年長男性,加上攝護腺根除手術有可能的術後併發症,因此,許多潛在可以控制攝護腺發展的治療也被廣泛應用,其中最有效果的方法當屬放射線治療(俗稱電療)。當然,此種治療方式也有可能的副作用,但總體而言,其治療結果和根除術手術相比,八年內大致相當。荷爾蒙去除 抑制癌細胞生長對於遠處轉移的患者,治療上必須考量全身系統性治療,目前最有效的全身性治療法為荷爾蒙去除療法,透過雙側睪丸切除術或針劑注射法,讓體內男性荷爾蒙盡量降低,抑制攝護腺癌細胞生長。若荷爾蒙去除療法無效時,可再考慮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近年許多大規模臨床追蹤報告顯示,針對診斷時已轉移的某些高危險族群患者,在第一時間除了荷爾蒙去除法,就加上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甚至針對局部的病灶施行手術切除或放射線治療,可有效提供患者更好的疾病控制。
-
2020-07-25 名人.許金川
許金川/肝病後果嚴重 就醫謹遵醫囑
病人開刀,局部麻醉。醫師:「不要亂動!」病人:「平常都是我叫別人不要動!」病人在公司是大老闆,平日發號司令慣了,居然在手術時要被醫師吆喝,情何以堪啊!術業有專攻,入境隨俗,看病聽醫師的,告別式時聽禮儀師的,這是常規,在醫療上有關人命更要如此。例如B肝帶原,有些人終其一生可能肝指數正常,有些人肝指數會跟股票一樣高高低低、起起伏伏,但一輩子罹患肝癌的機率比一般人大了150倍。肝指數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B肝病友,很容易肝臟長期發炎之後,演化為纖維化,甚至肝硬化,最後長出肝癌出來。但是最可怕的還是肝硬化之前肝指數大幅度飆高,演變為猛爆性肝炎而致命。最近就有一位老病友,B肝帶原幾十年,肝指數一直居高不下,我請他服抗病毒藥物,他就堅持不吃,結果有一天,人出現黃疸、精神不濟才來就診,抽血肝指數二千多,黃疸10以上,緊急用B肝抗病毒用藥,但肝衰竭已經很厲害,太慢了,來不及換肝就往生了,享年不到50歲,令人扼腕。凡事虛心一點,聽從專家的意見,不可太自以為是,尤其攸關生命的事更應該如此。●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定期出版好心肝會刊、並發行B型C型肝炎暨肝癌治療小手冊,最新好心肝會刊91期已出,歡迎來電索閱。若您有肝病醫療問題請洽本會免費肝病諮詢專線0800-000-583或上網:www.liver.org.tw查詢肝病相關資訊。
-
2020-07-25 癌症.癌友加油站
25歲癌末女最後心願「見母一面」 網友集氣找到媽媽了
一名25歲洪姓女子罹患乳癌末期,渴望見20年來不曾謀面的母親最後一面,洪女親友拍下洪女身著藍色禮服躺在病榻上的影片,張貼尋母訊息,影片與文章被轉貼到桃園各大臉書社團,上萬網友集氣分享,昨晚傳出好消息,洪女生母已經聯繫上,今天搭上客運將到林口長庚醫院探視女兒,許多網友聞訊都放下心中大石,也替洪女集氣。據悉,洪姓女子父母離異20多年,也斷了聯繫,洪女生母看到女兒病況訊息,主動聯繫洪父表示要來探望女兒,但她已經另有家庭,婉拒媒體採訪,目前正在搭客運往林口長庚醫院途中,洪父表示,正在安排探視事宜,目前母女倆還未碰面。洪姓女子親友昨天PO出影片,可見洪女身著藍色禮服躺在病床上,可能因病勢嚴重,精神、體力都很微弱,多名親友接力陪伴在旁,洪女男友也多次親吻著她,令人動容。網路貼文提到,這名洪姓女子處遇可憐,5歲時父母親離婚再也沒見過母親,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因為渴望家庭的溫暖,放棄治療,想為她男友生一個孩子,結果懷孕6個月孩子胎死腹中,現在在林口長庚醫院等待著死亡,期待能夠見母親最後一面。由於洪姓女子父母離異多年,早就斷了聯繫方式,洪女將近20年沒看過母親,如今來到生命最後一刻,她最大心願就是希望能再見母親一面,貼文也附上洪女母親全名,年約50歲、桃園人等相關資訊,希望網友們能幫忙轉傳分享,不少網友轉傳分享,也紛紛留言「加油」、「堅持下去」、「母女連心!默默心念會出現的」,替她集氣。
-
2020-07-25 新聞.生命智慧
「醫師拜託你,不要跟他說可以出院了...」病房裡,一位阿嬤的最後願望
回家,好難常常,我走近一個新面孔的床邊,那白髮皤皤的爺爺、奶奶甚少一開始就關心自己的病況與醫療需求。反而總是幽幽地說:「醫生,我不想住院哪。我想回家。」如果,某一次離開家門的就醫,會讓你一輩子都再也回不了家,你是會忍著病痛,就這麼堅持在家中待著?還是多眷戀地看上幾眼呢?每一回,想著眼前的病人,在離開家的那一刻,總是走得如此急促,甚至不曾想過就此與家訣別,我總是感到心裡強烈的疼痛,而我也總是沒有勇氣,問上家人一句:「你們為他感到心痛嗎?」雖然,有時我無法辨認那些在家人心中為此遺憾或捨不得的分量,到底有多重,我知道的是,家人通常不會沒來由的不肯讓病人回家,而是那照護的複雜性以及承擔生死的重量,讓他們挑不起,於是只好害怕地做出另一種他們認為對病人,也對自己更好的選擇——讓病人前往護理之家,接受長期照護,或是在醫院往生。這樣的回家,還有沒有意義呢?盧奶奶終於要回七股鹽山的老家了。聽到居家護理師對我轉述,我欣慰得都快要落下淚來。感覺即使在生命與健康上,我們已經無法幫上忙,但至少在重要的心願上,終於幫上了奶奶。但我還是揮不去內心的難過,因為奶奶遭受癌細胞與嚴重感染攻擊的身軀,已經破敗,無法再供予她的靈魂居住了。她處於即將啟程,前往極樂國度的狀態已經有了一陣子,然而,此時此刻,她卻無法用清明的雙眼,再看看她想念的老家,只能在高燒囈語中,搭著救護車回老家與世長辭。究竟這樣的回家,還有沒有意義呢?中華文化的落葉歸根,造成了醫院裡非常多的病人家屬,要求讓病人留一口氣回家,但是因為擔心無法應付臨終的照護,家人常提出「形式上返家」的要求,我們自然總是慨然應允。但我卻總是思考,已然沒有任何氣息,卻形式上掛著氧氣面罩返家那一口氣,是為誰而留的呢?又是在安誰的心呢?病人家屬的擔憂與懼怕常常,我走近一個新面孔的床邊,那白髮皤皤的爺爺、奶奶甚少一開始就關心自己的病況與醫療需求,反而總是幽幽地說:「醫生,我不想住院哪。我想回家。」「醫生,他沒有好起來,怎麼可以出院?」「醫生,他這樣怎麼叫做穩定。我們回家,要怎麼照顧?」家人們總是常常在聽到出院2個字時如驚弓之鳥,即使,我多年陪伴安寧病人的經驗,已經讓我對於家人質疑出院的合理性,不再感到挫折,但對於家屬如此的懼怕照顧,還是常會深深地嘆息。「他現在的器官功能都在退化。退化是一種慢性的狀況,一定會有症狀的。我們已經把他的症狀控制得舒適很多,現在沒有哪些治療一定要在醫院做。我們會教你們照顧的技巧,告訴你們,突然有不舒服的時候要怎麼做,也會安排居家訪視喔!」「醫生,你要跟我們保證,回家不會再有症狀,不用再來住院。」「醫生,在醫院,我們比較放心啦。沒關係啦,不要聽他亂講什麼要回家。醫院照顧比較好。」「媽,你乖乖聽醫生的話,我們很快就會好了,就可以回家了。」醫療無法帶給生命最後一程的病人什麼樣的滿足與改變,但是回家可以。有時,我會在現場靜默,因為我既無法保證,也無法無視於病人從來都不是亂講,更不可能應和一個即將走上生命最後一程的病人,「聽我的話,就會好」這樣的結論。然後,我會在靜默後,坐在病人的床邊。問問他,想回家做什麼。如果真的無法再回家了,是否會很遺憾。家人剛剛說不能讓他回家,可能是在擔心什麼事情。如果很想回家,我們給彼此一點時間準備,好嗎?大多數的時候,病人雖然有點不情願,但是會點頭答應。然而,同樣的循環出現了好多次之後,病人或許會對所有的人生氣。他或許再也不說話,他或許心裡煩悶影響著身體症狀感受加劇,於是,呼叫護理師的紅鈴頻頻響起。查房時,醫師所聽到的抱怨越來越多,而這一切的不順遂與不舒適的起因,卻無法碰觸,以至於這一切的緊繃,越演越烈。甚至家人被病人鬧得煩了,還會把我叫出門外:「醫師,拜託你,不要再繼續跟他說,可以出院了。如果健保真的不能讓我們繼續住,我可以自費。或是我會加快找安養中心,但是,我真的無法帶他回家。」有時,這種家人自個兒聯想到健保規定而為我找的台階,還真是讓我哭笑不得,但這一切卻無法撫慰我淌血的心,因為我太瞭解醫療並無法帶給生命最後一程的病人什麼樣的滿足與改變,但是回家可以。然而,無論我用盡多少的力氣,沒有盡頭地說明著,仍舊改變不了現實。絕望的奶奶,再不願開口說話曾幾何時,口口聲聲的落葉歸根、壽終正寢,早已不復存在、扭曲不已。我每天都在推著由家屬層疊而成的銅牆鐵壁,只為這些病人或是長輩們,尋一個轉圜的餘地。讓他們能在意識仍清明時,能回自己最安心的處所,靜望那一方熟稔的磚牆,嗅聞那伴了大半輩子的氣味。有時候,病人不停地譫妄與躁動,只要回家就會好了。但是因為無法透過實行回家的策略來做驗證,我們的病人常常就這樣心裡痛苦得一路躁動到生命的末尾。七股鹽山的盧奶奶,就是如此。她不平靜,我們都知道。住院診斷癌末,到出院,直至病危,前後不出1個多月。奶奶因為解便不順,長期灌腸,殊不知已是腸癌末期併嚴重腸阻塞。一心盼著住院後,症狀改善,可以不用再灌腸,然而,檢查與治療越做越多,身體狀況卻是越來越糟,而孩子們卻緘默不語。奶奶急了、倦了、絕望了,她一步一步的退守。最後只求,若是要死,讓她可以死在家吧。而且,這些爺爺、奶奶的臨終,可不是最後一刻死在家,而是趕緊地離開醫院,在熟悉的地方享盡餘生。盧奶奶無論如何衝撞,都無法如願。因此,她像個蚌殼一樣,把自己緊緊閉住,不願意說話,直到我們問起她過去的工作時,她才既緬懷又驕傲地說,自己是辛苦的鹽工,就在那座「被踩得好扎實,現在已經黑嚕嚕的鹽山」附近,操持著她一生的責任。但除了聊聊往事的幾許時間之外,奶奶總是充滿著無奈、憤怒與憂鬱的情緒。生命結束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我開了一次1個多小時的家庭會議。每回巡房,總是一次次地溝通,近乎拜託的希望家屬,可以讓我和奶奶談談現在的病況,她心理的需求,以及未完成的大小心願,但他們總是不願意。奶奶除了想回家,還想去某個神壇求平安符,但兒子以聽不懂,不曉得那地方在哪,非常輕易地否決了奶奶的想望。於是,奶奶又不說話了。直到在安寧病房團隊的照顧下,症狀趨於舒適、穩定。我跟她說,即將安排要回家的那一刻開始,她才又現笑容。但我說不出口的是,孩子並不打算讓她回老家,而是讓她與初至台灣,語言與老人照護都極其生疏的外籍看護工,一起回兒子家。我看著她的笑容,在心裡忖度著,盧奶奶還有多長的餘生,可以讓我繼續努力為她奮鬥著這生命結束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出院後1週,我前往兒子家裡看望她。發現盧奶奶高燒不退、血壓下降、呼吸急促、嗜睡,種種跡象顯示著奶奶大限將至,但她依然困頓地窩在兒子家裡,某個房間一方電動床上,被蒼白的牆面圍繞,還有車庫的鐵門,而不是鹽田鹹潤的空氣和未被高樓阻擋的鄉野陽光。我又開始遊說。一次又一次地引領著家屬,去面對奶奶的心願,去正視她最需要被滿足的需求。此刻,所有的醫療與藥物都幫不上忙,能牽著她的手,走往死生之門的,只有家人的愛與陪伴,還有老家的庇蔭。直到我離開奶奶的家,他們都還是沒能下個決定。所幸,下午能得知奶奶即將啟程的消息。殘忍的場景,卻天天上演我於是想起另一樁故事。在那段故事裡,我不停地被重量級人物關說施壓,幾位兒女硬是不肯讓高齡90好幾,想要在老家優雅辭世的心衰竭母親,離開醫院系統。奶奶從離開老家來到急診的那一刻起,就與她數十載相連的根狠狠被斷開了。這樣的故事,層出不窮。回家的路,越來越長,越來越顛簸,直到人生的燭光燒盡,都還走不進那個門。曾經那麼輕而易舉就跨進的門檻,曾經那麼自在歡笑哭泣一生的樓房,如今,連再次感受,都比登天還難。生命的最後一段路,所見盡是冰冷的病床、單調的病床鋪單、蒼白的牆壁、幾面之緣的醫護人員,而且,常常還掛著鼻胃管、尿袋、引流袋、點滴針頭,嚥下最後那口氣的當兒,往往鼻胃管裡還灌流著營養配方,護士還推著一管子藥,臂彎上還綁著血壓帶,臉上罩著呼嚕嚕作響的氧氣罩,心電圖機嗶嗶嗶地響個沒完。這樣的場景,想了就殘忍,卻天天上演。大多數的人可能都希望,如果,這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刻,我們可以穿著一襲最愛的衣裳,在最熟悉的那把椅子上,搖入夢鄉,安然而美麗的長眠。而我總夢想著,有一天,我能在醫囑單上,鏗鏘有力地寫上一句治療的囑咐:「回家!」最後一哩路的安心錦囊大多數的人都希望在家往生,但是,數據上卻顯示,最後大多數的病人卻都在醫療機構中過世,國、內外皆然。到底,要讓重病的人返家這件事情,有多麼困難,才讓大多數的病人都無法如願呢?●不知道如何照護: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症狀,家人即便有心要帶病人回家,但也擔心在家中若遇到病人有突發症狀時,自己無法因應,因此,讓安寧居家團隊來協助是必要的。除了由醫師評估返家後,可能會有哪些症狀發作,應當用什麼樣的藥物或是方式來緩解,並備妥足夠的藥物與衛教使用時機,以及安排能24小時聯絡的電話,好讓心慌的家屬可以隨時來電諮詢。另外,也需預演一旦在家的症狀照護或緩解有困難,甚至需要返回醫院處理的流程為何。同時,返家前,醫療人員也會教導家屬瀕死症狀如何判斷,以及這些症狀,是否會對病人造成舒適度的影響,是否需要介入處理。●擔心無法開立死亡證明書:在家往生的病人,只要備妥診斷書或是病歷,均可以聯繫在地衛生所的醫師(目前台灣部分從事在宅醫療的醫師,也可以協助開立),順利的開立死亡證明書。不必因為證明書而將瀕死的病人送回醫院,增添病人的痛苦、不適。●擔憂回家的照護品質,或是醫療可近性比醫院差:對於末期的病人而言,醫院中的交叉感染,過度醫療所引發的併發症,或是長期住院,所引致的失能和低落的情緒,都對末期病人的疾病狀態和生活品質沒有助益。回到熟悉的環境,除了對病人的休息睡眠、心緒的穩定,以及避免交叉感染風險等方面,有極大的助益外,文化上,在家的環境是最不會有被隔絕或是遺棄之感的,這對於讓病人心理、靈性圓滿走完一程,通常也是不可或缺的。而只要有安寧居家團隊的指導,居家環境其實還是有很多的創意可以進行,並不一定需要租、借病床,或是將所有的設備、儀器都放在家裡,病人才能得到很好且舒適的照護。書籍介紹書西:因死而生:一位安寧緩和照護醫師的善終思索作者: 謝宛婷出版社:寶瓶文化出版日期:2019/03/11作者簡介/謝宛婷醫師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緩和醫療病房)主任。曾獲頒院內傑出教師與跨職類教學特殊貢獻的終身獎。1983年生,臺南人,因為渴望工作不要一成不變而選擇踏入醫療,從此對那屬於同一個疾患章節的百樣病貌入迷。本身是安寧緩和醫療、家庭醫學與老年醫學的專科醫師,長年推動緩和醫療教育與社會宣導。工作場域從病房到民宅,治療意圖從病徵到人心,對文學、哲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充滿興趣,目前就讀成大法律研究所,正力行成為法律和生命科學之間的轉譯者。近年擔任衛生福利部推廣「病人自主權利法」計畫的專家顧問以及核心講師,協助推動該法案,也是安寧緩和醫學學會專科醫師培訓課程的講師與醫療法規因應工作小組的委員。延伸閱讀: 病人原本可能不會死的...一個麻醉醫師的真心話:碰到這一種外科醫師,你真的要多打聽一下
-
2020-07-24 養生.樂活人生
弘道董事長王乃弘不染髮 籲欣賞老樣子無須恐老
光田綜合醫院總院長、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董事長王乃弘,昨在台北獲頒衛生福利專業獎章三等獎,肯定他在醫界與社福界的長期貢獻,不過頒獎典禮現場,比獎章和得獎證書更引人注意的是王乃弘不再染髮,閃耀自信的滿頭銀白。他說,一個美麗的意外,終結我7、8年的染髮習慣,讓我深刻感受到「白髮」也可以很有型、很有自信,所以我開始不再染髮。王乃弘停止染髮,讓他「一夕白頭」,但他笑著說,他期許自己,要善用這一頭銀髮,傳達生命中每一階段平等的美好,提倡「邁入銀老世界,正好歡喜迎老」的概念,發揮出「銀髮的新價值」,讓社會大眾改變對高齡長者的看法;更希望讓許多因恐老而逐漸失去活力的長輩,能夠重新提起熱情,迎接充滿希望的老年生活。現年79歲的王乃弘,自7、8年前開始白髮漸增,為保持年輕的感覺、增進自信心及維持形象,雖然覺得染髮很麻煩,也知道染髮對健康有害,仍一直維持染髮的習慣。直到今年初,新長出的白髮自髮根處圍成一圈,黑髮上彷彿多了一頂馬桶蓋,不勝其擾的他求助設計師,設計師以漸層推剪手法,將他兩側的黑髮都剪掉,將一頭白髮剪成今年最流行的漸層短髮。一頭帥氣的銀白讓王乃弘在親友間收穫無數稱讚,眾人紛紛直呼「好看!型男!」也讓他突然理解「白髮也可以讓人很有自信」,形象和看起來是否年輕無關,而是和自我感受是否良好有關。當內心感覺愉悅,心態就會自然輕快起來,自信也隨之而來。王乃弘分享,許多長輩因為「心理老化」,覺得自己老了、沒用了,在自我設限的心理暗示下,社交活動逐漸減少,不再對生命懷抱期待和熱情,就愈容易加速生理上的衰老而造成「失能」,以及因接收到的外界刺激降低,認知也加速衰退,而造成「失智」。王乃弘說,與其因為恐老,虛度老後時光,不如盡早推開恐老症,勇於嘗試人生還未完成的夢,多參與活動,燃起對第二生命的熱情,也歡迎大家參加弘道基金會舉辦的不老夢想活動。
-
2020-07-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後疫苗時代的疫苗策略:我們準備好了嗎?
【編者按】這星期以「醫療的不平等」為主題,由三位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由不同角度闡述台灣目前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呼籲政府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這次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導致無數生命財產的損失。國人與各國民眾都生活在這個傳染病的恐懼之中。現在疫情進入中場時段,各國無不全力開發有效的治療以及更重要的「 疫苗 」。各國專家以及我們的疾管署也明白疫苗對於解除邊境管制的重要性。其實在過去數十年中,疫苗的推廣幫助了無數的台灣人。大家都知道B型肝炎是我們的國病。但是自從民國73年全面幫新生兒施打B型肝炎疫苗後,台灣的肝炎就逐漸減少。再過幾年,肝癌、肝硬化等也會進一步地減少。這對於國人的健康促進,非常重要。十多年前,我剛開始當兒科醫師的時候,有不少孩子都是因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而住院。甚至有好幾位孩子因為肺炎鏈球菌的感染而失去性命。然而自從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問世之後,孩子的感染就大幅下降。甚至是年長者的肺炎也跟著減少了。一支疫苗,保護的是整個家庭。依我國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規定,預防接種不列入保險給付範圍。但是以往公務預算也不支持預防接種所需之各種費用(專業人員的接種技術、針筒棉花消毒酒精等耗材費用、專業又昂貴的疫苗冰箱等等)。所以過去二十多年來,負責預防接種的各單位如:醫院、診所等等,全部都是自行吸收這些高昂的成本。直到三年前(民國106年),衛福部才開始由菸捐等非常規歲入成立的疫苗基金,補助微薄的「接種處置費」。根據108年6月疾病管制署「充實國家疫苗基金及促進國民免疫力」報告書所揭露的資料:「疫苗接種是國際公認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衛生投資作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花費1美元於疫苗,平均可節省7至20美元後續醫療支出;而疫苗對國民免疫力的長期維護與促進成效,端賴接種政策的持續與擴增。」然而,公務預算對於疫苗的支持,是嚴重不足的。根據同一份報告書所言:「疫苗基金於99年成立,然而公務預算,均未能依第一期核定原則,補助疫苗經費需求之60%,造成疫苗政策推動延遲。」 「如以107年疫苗接種所需經費三十一億為基準估算,公務預算補助60%經費應核予十八億元。而107年公務預算實際補助疫苗基金之額度七億三千萬元,僅佔疫苗需求經費之23.3%。」我檢視了疫苗基金108年度與109年度的預算書。這兩年都入不敷出。108年預算短絀九億一千萬元,109 年預算短絀五億五千萬元。到了109年末,預算書估計,期末基金餘額將只會剩下九千三百多萬元!肺炎疫情提醒了全球政府疫苗在防疫上的重要性。為了不要讓防疫優等生的台灣輸在下半場,希望我們引以為傲的「防疫國家隊」,可以注意到現行疫苗政策的缺漏之處,進而改進我國疫苗的研發、接種等制度。這的確是「會做事」的政府不容拖延的當務之急。兒童的預防接種,其實不只是打針,是全人健康照顧。孩子的表達能力多半都還不成熟,因此孩子的生長、發育、發展都仰賴周邊成人的仔細觀察與評估。然而在少子化與核心家庭化下的影響下,孩子身邊往往缺乏豐富育兒經驗的成人,可以發現孩子的「 小問題」。有時候都要等到孩子已經出現明顯狀況、或發展落後了,才被帶至兒科醫師處就醫。台灣已經嚴重少子化了,我們更要珍惜每一個孩子成長的機會,儘早發現問題,做好「超前部署」。零至六歲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孩子共有十八隻公費常規疫苗需要注射。另外每年的冬天也需要注射流感疫苗保護孩子的健康,重視孩子的家長都會準時帶孩子來接種疫苗。其實這是一個幫助孩子與家長的好機會。以我為例,家長經常在門診詢問我孩子的發展、身高、體重、偏挑食問題、情緒問題、溝通問題等等。同時家長也很關心疫苗注射的必要性與可能的副作用、應注意事項。對孩子好好的評估,對家長仔細的解釋,絕對是可以幫助孩子與家長,同時做好防疫與健康促進。然而,過去數十年,政府對於疫苗的接種,似乎抱著一個得過且過的態度。不僅要求接種單位自備專業人力、自備專用昂貴的疫苗冰箱、不斷電系統、自備各種耗材。數十年如一日。好像給了疫苗,這支針就會自己打到孩子身上一樣,非常的不合理。三四年前,才開始有了一筆「疫苗注射處置費」,是接種人員的技術費與耗材成本,並無疫苗諮詢、兒童評估與健康促進的預算。如果國家認為打疫苗,就只是打疫苗,不需要去評估孩子、協助家長,那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依前述疫苗基金短絀的情況,現行的公務預算顯然無法支應疫苗接種時的全人照顧需求。也許有人認為,零到七歲之間有七次「預防保健」可以協助孩子,但這並不符合臨床的現況。特別是二到三歲間這一年,只有預防保健一次,三到七歲的四年之間的孩子,也只有評估一次的額度,這真的是嚴重的不足。如果政府真的認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那麼請幫每一個孩子都有足夠的機會讓專業的人員評估。早期發現問題,早期處置。因此,建議善用疫苗接種的時機,用足夠的公務預算來支持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每一次疫苗接種時,孩子都能獲得專業評估與諮詢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能長得更好,厚植未來的國力。這才是物超所值的超前部署!
-
2020-07-24 養生.更年期變化
我這麼重視養生,健檢還是一片紅字?營養師:你可能犯了更年期最常做錯的5件事
年近50的李太太體態好、氣色佳,喜歡養生更規律運動,可是健康檢查卻出現「一片紅字」,懷疑是更年期引起的。不只是她自己納悶,連營養師也頗感訝異,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她的體脂肪一直降不下來,體重52公斤卻有38%的體脂肪率。但她表示自己的飲食正常,一週還運動三次,想透過營養師來找出自己到底哪裡不健康。」 接受諮詢的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進一步了解後發現,原來李太太中午只吃冰糖蓮子白木耳,以為膠原蛋白很高,但誤會大了!白木耳不僅不含膠原蛋白,這樣的主餐反而因為只吃蓮子和甜湯,澱粉與糖比例很高,幾乎沒有蛋白質,營養並不均衡;而她的運動是只做伸展瑜伽,忽略了應該要增加肌肉負重力、肌耐力。諸此總總,難怪體脂高居不下。 有許多女性因更年期不適,來找營養師諮詢,通常不是因為營養不足,而是不均衡;或是掉入「隱形陷阱」而不自知,導致即使拼命重視養生,依然無法達到健康目標。營養均衡最重要!更年期常做錯的5件事 除了均衡飲食之外,六大食物均衡攝取是基本的條件,每天都要補充。另外我們再來看看,劉怡里營養師提出的5點建議,是否也落實在你的每日飲食裡,或是你其實做錯了呢: 1. 忘了至少一餐全穀類 三餐至少一餐的全穀類。全穀類包含胚乳、胚芽和麩皮,可用蕎麥麵、全穀麵包、全穀饅頭,或是燕麥、紅藜等代替精緻澱粉。 2. 不敢吃肉,維生素補充不足 多補充B群、葉酸。這兩類營養素可預防血管栓塞,尤其是維生素B6、B12(來自動物性食物,如:魚、肉、蛋、乳製品)需同時補充。 3. 湯總是要喝到見底 減少鹽分的攝取。一般人經常忽略,鹽分往往集中在「湯」裡,許多湯的含鹽量都很高,喜歡喝湯的朋友要戒掉這個習慣,喝一兩口就好,不要喝到碗見底。 4. 蔬菜水果攝取太少 增加維生素C。最好從水果中攝取,國民水果「芭樂」就是很好的選擇。 5. 肉食主義卻隨便吃 選擇優質蛋白質。挑選吸收率好的蛋、魚、海鮮、紅肉等瘦肉。 *六大食物: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及堅果種子類等六類。每類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素,因此每類食物都要吃到建議量,才能達到均衡。擊退3大更年期症狀!補充植物雌激素與水分 若已經有更年期不適症狀,飲食上可以做這些調整: 1. 熱潮紅補充植物雌激素,四大類食物不可少:紅薏仁、糙米、菠菜、味噌。但要注意避免過量吃太鹹的味噌,有高血壓的風險。 2. 私密處乾燥更年期女性的荷爾蒙降低,私密處比較乾,建議要更常補充水分,可以用一次喝一杯250CC水的方式,一天喝6~8杯。 3. 晚上頻尿 雖然說要補充更多水分,但睡前一到兩小時之間,就不宜喝太多水,以及吃太多水分的水果。老人家常說睡前不吃西瓜,這是有道理的。 不知不覺吃下肚!小心「糖油酒」3大惡魔除了以上注意事項,劉怡里營養師也特別提醒,食物裡有三大惡魔:精製糖、油、酒,許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吃下肚。多半人都會認為:沒有呀,我不愛吃這些。孰不知,它們是潛伏在飲食的其他地方。 食物裡充滿隱藏糖和隱藏油,像是義大利麵的紅醬、烤雞排的醬料;雞絲麵與泡麵等是油炸食品等等。大家不是直接吃「精製糖、油、酒」,但它們一直在我們的生活飲食裡,尤其是外食族要特別注意,因為一時的方便,不知不覺攝取過量的飲食惡魔,當然健檢一片紅字。 尤其大家嘴饞時喜歡吃的零食、餅乾,都加了不少的椰子油、棕櫚油。這些潛藏在加工食品內的植物油,飽和脂肪含量高,攝取過量也會影響心血管功能。 過去曾有出家師父腦中風的新聞,許多人訝異,都吃素了還會有心血管疾病?推測也與過量食用加工食品有關,例如:百頁豆腐、炸豆皮等,都不建議經常食用。 烹調方式很重要!正確料理才能防癌 劉怡里營養師最後提醒大家,重視營養、飲食,不能忘了最後一哩路,就是食物的烹調方式。 「不只少糖、少鹽,在烹調上更要注意溫度與時間。因為高溫與煮食太久,會導致營養素流失、吸收下降,花椰菜等蔬菜,烹煮超過4分鐘後,有50%的營養會流失。」此外,像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B、C在高溫之下會產生異變,產生有害人體的物質。 仔細來看,蛋白質類食物,容易產生致癌的「雜環胺類」物質,脂肪類則易產生「苯并芘類」致癌物,碳水化合物會因此產生較多的「丙烯醯胺類」物質等。高溫烹調的時間越久,越容易產生有害的致癌物質,尤其是食物中焦黑部分的毒素量更多,建議少食用。 「怎麼煮才健康」是最後一道學問,鎖住營養,身體更好吸收,養生、抗癌、更健康!才不會以為吃了許多健康食物,最後功虧一簣。●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不愛運動較容易有糖尿病?白雁:每天3分鐘這樣做,活絡氣血、穩定血糖.牙痛就診,竟是口腔癌第一期!醫師:6大關鍵是警訊.子女會長大,我也會衰老!台大教授:傳承生命美好,才能讓我們的生命生生不息
-
2020-07-24 科別.心臟血管
別再認為貧血「補補」就行了!背後恐有隱匿疾病
黃老伯身體素來健康,最近體檢時提示有輕度貧血,醫生建議他去血液科就診。老伴和鄰居都覺得瘦的人才會貧血,而黃老伯挺胖的,都認為他應該不會貧血,就算有貧血,吃點紅棗、枸杞就行了。但老伯不放心,立即去醫院血液科就診了,結果發現了另一種血液疾病——骨髓瘤。醫生說,還好老伯及時就診,情況還不是很嚴重,經積極治療,病情得到了控制。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個骨髓瘤跟貧血的關係是偶然,還是有牽連關係?誰說貧血不是病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頭暈、乏力或胸悶、心慌等症狀,以為自己有心腦血管疾病,往往忽略了貧血也會有這些症狀。還有人即使知道自己有貧血,也不在乎,認為貧血不是病。事實恰恰相反,貧血是一種需要引起重視的疾病。貧血並不僅僅有頭暈、臉色差等表現而已,由於貧血是提示攜帶氧的血紅蛋白含量減少,因此會造成全身組織和器官出現缺氧。通常,血紅蛋白60-90g/l為中度貧血,30-60g/l為重度貧血,小於30g/l為極重度貧血。貧血嚴重時,可造成飲食不振、噁心、腹脹、黃疸、感覺障礙、神志改變,同時可有心悸、短氣、胸悶、心率加快等表現。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偏差,貧血發生後會加重心功能負擔,造成貧血性心衰,危及生命。背後或牽出隱匿疾病貧血的病因有許多種,並不是只有營養不良,所以不是 「吃點好的」就能改善貧血的。尤其是老年人,貧血的症狀表現多變,特異性不明顯,常常和其它內科疾病雜合在一起,有時甚至被其它內科疾病所掩蓋。因此,對老年人的貧血原因要有多方面的考慮。根據紅細胞的體積,貧血可分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大細胞性貧血和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小球性貧血常見於缺鐵性貧血和慢性病性貧血,在老年人往往可能有腫瘤性疾病、特別是消化道腫瘤導致,如不及時發現,可能出現消化道大出血、腫瘤迅速惡化的情況。●巨球性貧血有些老年人臟器老化,胃壁細胞萎縮,胃酸和內因子分泌不足,加之老年人食慾下降、牙齒咀嚼功能下降,許多食物因為咬不動就長期不攝入,導致造血原料葉酸、維生素B12的缺乏,出現了巨幼細胞性貧血。這是一種大細胞性貧血,嚴重時常常並發血小板、白細胞減少、溶血、小便發紅、黃疸、甚至神志障礙,給老年人的生活會造成極大傷害。●正球性貧血老年人特別不能忽視的是血液科的專科疾病,特別是多發性骨髓瘤。這個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已經趕超了白血病。它起病隱匿,有時甚至發病初期只表現為貧血,不易被發現,等到全身其他症狀明顯時,病情大多已發展到非常危重的地步。黃老伯就是一例由於骨髓瘤造成的貧血,所幸發現早而得到了及時治療。由此可見,造成老年人貧血的原因很複雜,只有找到病因,才能有效治療。要對貧血提高警惕,不能只考慮營養不良,自行一味補充蛋白質、吃紅棗赤豆等紅色食物,這反而可能延誤病情。因此,建議老年人在發現貧血後應及時至醫院血液專科就診,通過詢問病史、配合血液學檢查,最終得到正確的診斷及相對應的治療。(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7-23 新聞.生命智慧
退休校長癌末居家安寧 臨終與故舊團聚歡笑安詳離去
「一開始我們也有懷疑,但是看到爸爸最後安詳的逝去,心裡真有無限感激」,84歲的退休校長汪榮哲今年初過世,家人在他生前選擇居家安寧照護,過世之前一直行動自如,過世前4天還安排親朋故舊到家中開心團聚,過世時躺在自己家中的床上、兒女環繞下安詳離去,讓家人平安又感激。成大安寧緣恩病房今天慶祝22周年,院方特別邀請曾經參與安寧療護的病人家屬,一起到場紀念,其中也包含汪榮哲的家人,他的子女感謝安寧團隊在父親生前的陪伴與協助,特別捐出150萬元給安寧基金。曾經擔任過新營高中校長,從嘉義民雄農工退休的汪榮哲,3年前發現罹患大腸癌,當時已經是末期,雖然經過開刀等積極治療,仍然擴散到肝、肺,他的兒子汪威達是家醫科醫師,選擇在去年8月讓父親接受安寧居家照護,之後在今年1月2日過世。他的女兒汪秀蓮表示,家人雖然都贊成安寧照護,但是也會有質疑,擔心萬一父親到臨終前有醫療照顧需求,在家裡可能無法滿足,怕父親受苦,但是居家團隊定期到家中探視,並教導家屬照顧技巧,父親到臨終只有躺床兩、三天,之前都行動自如,飲食也都正常,可以說是非常「善終」,父親生前個性豁達,這樣的離去可以說是最好的結果。汪秀蓮表示,在居家團隊照顧的過程中,藉由抽血等檢驗報告,讓家屬了解父親的狀況,當護理師告訴他們「父親的時間不多了,想做的事情要趕快去做」,家人陪著喜歡逛街的父親去百貨公司,還回到嘉義的老家做最後的巡禮。汪秀蓮表示,在父親去世的前4天,並找來父親在當校長時的學生、同事,團聚一堂,讓父親非常開心。過世當天護理師中午來看過之後,當時父親已經虛弱的躺在床上,護理師提醒「當呼吸由急促變緩慢,就是最後了」家人趕快聚集陪伴在床邊,沒多久父親就呼吸漸漸停止,傍晚安詳離去。「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可以更早就進入安寧的階段」,汪秀蓮表示,一開始家人還是認為如果進入安寧,彷彿就是告訴爸爸他已經不行了,所以家人有疑慮,但是事後來看,如果能夠更早進入居家安寧,父親生命的最後階段可以過得更舒服,家人也希望藉由父親的例子,與大家分享,共同推廣安寧照護。
-
2020-07-23 科別.心臟血管
動脈瘤破裂風險性高 血管攝影檢查及早防範
動脈瘤最怕破裂危及生命,卻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有動脈瘤。一位50多歲葉姓婦女有高血壓疾病,因多日頭痛、脖子痠痛求診,結果發現腦中有2顆動脈瘤,其中一顆已破裂,葉女相當幸運,大部分動脈瘤破裂時會導致昏迷,但她只有頭痛、脖子痛症狀。經過2次微創動脈瘤栓塞手術後,沒有留下後遺症,已康復出院。聯新國際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執行院長陳啟仁表示,動脈瘤的發生率約4%至7%,其中有2至3成以上還會有2顆以上的動脈瘤。什麼人較易形成多顆動脈瘤呢?根據文獻的報告,分別為抽菸、女性及年齡;其中有抽菸者有2.1倍罹患多顆動脈瘤,女性則有1.6 倍。由於動脈瘤在破裂前幾乎沒有明顯症狀,陳啟仁建議45歲以上民眾、有家族動脈瘤病史者,最好至少一次至醫院以核磁共振檢查頭頸部血管。葉女因持續一周的頭痛及頸部僵硬,經初步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無法確定有無出血,但因腦迴不對稱,再以核磁共振檢查確實有蜘蛛膜下腔出血現象,隨後透過磁振造影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在左、右腦各有1顆大動脈瘤,其中左側9mm大的動脈瘤已破裂,造成蜘蛛膜下腔出血現象,隨即進行微創動脈瘤栓塞手術。右側7mm大的未破動脈瘤經健保事前審查通過後,進行微創栓塞手術,日前已順利康復出院。陳啟仁說,當動脈瘤破裂出血時,有1/3人會當場死亡、1/3可以健康出院、1/3則可能有癱瘓等後遺症,因此建議45歲以上民眾,尤其有家族動脈瘤病史者,可以至少做一次核磁共振血管攝影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另外,動脈瘤不是腫瘤,只是血管膨出血,所以無良性、惡性區分,動脈瘤的形成大部分與動脈硬化有關,陳啟仁說,動脈硬化的形成則與5大因子有關,包含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及遺傳,可能使動脈硬化會造成血管壁產生裂縫,血壓變高時,會讓血管壁突出,越突出,壁就變得越來越薄,最後導致破裂。目前醫院治療動脈瘤手術有健保給付,微創手術以微導管從腹股溝進入體內血管,透過可調式線圈填滿突出的動脈瘤。把動脈瘤用缐圈填滿,血液無法進入,就沒有破的機會;另一種方式是用密網支架來阻截或改變血液流入動脈瘤內,當血流入愈少及愈慢,動脈瘤就會變小,最後消失。
-
2020-07-23 新聞.生命智慧
親自照顧癌父一年仍留遺憾!急診室醫師田知學:經歷過才知放手有多難
田知學身為急診室醫師,看盡不知多少生死離別,可是唯有自己親自經歷,才知道放手有多難,把握當下又有多重要,所謂的「珍惜所愛」,沒有痛過,很難體會愛的可貴。去年藝人高以翔猝死的新聞令人惋惜,同時有部急救教學影片(註)在網路上瘋傳,一位五官深邃的急診室醫師示範如何在黃金急救4分鐘內,利用CPR(心肺復甦術)和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急救的4步驟。 她是田知學,來自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族,搶救生命是她的工作,愛護生命則是她的使命。 「我的專長就是『拆炸彈』!在急診室裡,有時候一個危機解除了,另一個危機馬上就響起警報。我能判斷的時間不多,快速地為患者做緊急處置,我就像是在生死線上工作的人。」 急診室彷彿地雷區,專長就是拆炸彈 「我記得有位年輕人說胸痛,沒多久就倒地昏倒。我們馬上撕開衣服,立刻用電擊、上點滴就救回來了。猝死都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發生,只有黃金4分鐘的急救時間,拖延太久會造成腦部缺氧。」 「而且年紀愈大,猝死的機會愈高,因為過了45歲的三高、肥胖多,但現在三高與肥胖問題的年紀又不斷提早,如果人人都知道怎麼判斷與急救,而且身邊就有AED設備,你可能救人一命,或是被人救你一命。」 在振興醫院急診室裡,忙進忙出的田知學,每分每秒都與時間賽跑,她還上節目、寫專欄,進衛福部協助推行原住民健康政策,到偏鄉宣導衛教知識;這麼奔波的她,同時是一位職業婦女,再忙都要為孩子準備便當。 她不只是位醫師,她相信這幾年陸續埋下關懷的種子,總有一天會成為護蔭眾人健康的巍巍大樹。 小朋友把她當偶像,再辛苦也會挺下去 「我很愛小孩子,本來我的第一志願是小兒科,但去了小兒癌症病房、加護病房後,我真的太不忍心,我會把情緒帶回家。」但在她開始上節目後,有原住民小朋友寫信給她,跟她說:「謝謝你,你是我們的偶像,你做得到,我們也做得到。」 孩子能受到鼓舞,給她前行莫大的動力,也讓她不停止前進偏鄉,用各種方式宣導衛教與急救觀念,即使路途有些阻礙,她也始終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 「我認為我的抗壓性夠高,因此選擇急診醫學。每當心情低落時,我的紓壓方式就是『放空』,一個人在外面晃一晃、走一走,老公看我晚回家,就知道我在急診室遇到一些狀況。」 「有些病人進院時還有心跳,但很快地就可能病情急轉直下,離開了,家屬經常無法接受死亡的結局,我也必須去承接家屬的情緒,以及接受醫師仍可能救不回病人的事實。但即使如此,我能夠堅持下去,也是因為這裡(醫院)充滿令人感動的故事,我的人生意義,就在這裡。」 父親上的一堂生死課:眼淚因為愛而存在 「過去我在安寧病房工作時,有位長輩的家人彼此間在『演戲』,不想讓長輩知道他快往生。但有天,我跟病人聊天發現,其實他早就知道了。他說:『我知道我快離開了,我也知道他們在演戲,但因為我愛他們,我要假裝不知道。』」 「他是一位很有智慧的長輩,我很不忍心。我跟他說,我要調去其他單位,因為我不要跟你說再見。我邊說,邊哭得稀裡嘩啦。」 「他只是很慈愛地對我說:『有一天,你會是一位成熟的醫師,你就不會輕易地為病人掉淚。』他的話深深影響了我,這麼多年過去,我時常想起他。」 田知學感性地提到,面對親人過世,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她的父親也罹患癌症時,了解膽囊癌嚴重性的她,再愛、再想讓父親留下,仍在一年多後就「送走」了父親、告別最愛的父親,她的這堂生命課,深刻地印記在她的生命裡,因愛而哭泣,也因愛而重生。(推薦閱讀:「我死都不插管!」父母逼簽放棄急救書 先問5個問題) 「過去我覺得很重要的,其實不重要;再重要的,我們可能抓不住。父親罹癌一年,父親說他並不怕死,我還是很煎熬。他離開後我很遺憾、自責,我不停想,我要學習原諒我自己嗎?我做不到,但我到底在害怕什麼?」 身為急診室醫師,看盡不知多少生死離別,可是唯有自己親自經歷,才知道放手有多難,把握當下又有多重要,所謂的「珍惜所愛」,沒有痛過,很難體會愛的可貴。 急診工作操勞,養生秘訣在於「一把穀物」 工作日夜奔波的她,有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養生秘訣,她剛上小學的孩子就是最好的驗證。 「我在他嬰兒的時候,就只給他吃『全食物』,副食品一定是親自製作,開始吃飯後,就天天吃纖維高的全穀類(像是糙米、燕麥等)。」 「現在我為他帶便當,也會幫自己帶一個全穀便當,只要一手掌穀類,營養比一盤蔬果還多,裡面有礦物質、維生素B、抗氧化劑等等,讓身體減少發炎,不容易中風、心肌梗塞,延長我們健康的壽命。」 「現在我的孩子反而不習慣吃加工食品,喝不慣濃縮果汁或其他加工品的味道。我也靠這長久的飲食習慣,維持自己健康的身體。」 我有一個夢: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 工作繁重,如此拼命的田知學,給自己的一句名言是「你若想自己做不到,你就會做不到!」在她的努力之下,現在衛福部已經增設部落的AED設備,而她的口號「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也藉著網路傳播給更多人;很愛小孩的她,還出了本童書繪本《為什麼不能去打獵》。 接下來,她仍會肩扛著使命,繼續往前行。這是她的女人40,美麗、自信,還有責任! 【註】影片請搜尋「必學CPR+AED急救4步驟」●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不愛運動較容易有糖尿病?白雁:每天3分鐘這樣做,活絡氣血、穩定血糖.牙痛就診,竟是口腔癌第一期!醫師:6大關鍵是警訊.子女會長大,我也會衰老!台大教授:傳承生命美好,才能讓我們的生命生生不息
-
2020-07-23 科別.呼吸胸腔
戒菸8年少追蹤? 84歲肺阻塞病患送急診插管救命
84歲曾姓老翁菸齡超過50年,罹俗稱「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阻塞多年,他8年前戒菸,以為可遠離病魔,沒有規律用藥,防疫期間抗拒回醫院追蹤,直到肺阻塞急性發作喘不過氣,送急診插管搶救、住院治療,救回一命;老翁也因此配合規律用藥、回診,不敢拿生命開玩笑。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郭家維提醒,肺阻塞急性發作時,患者都會歷經一次次呼吸困難的加遽、呼吸衰竭、嚴重需要插管、呼吸器支持,瀕臨死亡風險。患者若能配合長期治療、控制和追蹤,有助穩定控制病情,可降低日後急性發作的頻率。郭家維說,曾姓病患因長期菸癮導致慢性咳嗽、肺阻塞症狀,也出現肺心症、心房顫動等心血管疾病,過去曾反覆因肺阻塞急性發作住院,但仍沒有規律用藥、回診追蹤,家屬苦勸不聽,常醫院、住家兩邊跑,十分苦惱。新冠肺炎防疫期間,曾姓病患以此為由,不願赴醫追蹤治療,直到今年五月因發燒、喘不過氣被送往急診,到院時已呼吸衰竭,經插管治療,並配合藥物治療和控制後,病情才逐漸改善,一周後拔管脫離呼吸器轉至一般病房,並順利出院。郭家維說,肺阻塞為不可逆的慢性呼吸道發炎疾病,常見危險因子包括老菸槍、長期室內外空氣汙染、職業上接觸粉塵等,症狀常為慢性咳嗽,漸進性呼吸困難,也可能衍生心臟衰竭等病症。
-
2020-07-22 橘世代.健康橘
「她孝順一輩子,媽媽最惦念是少來探望的兒子...」寫給憂鬱、照顧、陪伴者的理解之書
如果此刻不美好,該怎麼過?當身邊的人得憂鬱症,該如何相處?最暖心的暢銷作家高愛倫,寫給憂鬱者、照顧者、陪伴者的理解之書!她想告訴你,憂鬱不可怕,「不快樂」更是可以說出來的事!《我微笑,但不一定快樂》精采試閱:這樣舉例吧!家有鬱卒就有獄卒。有憂鬱症的人我們形容他滿心鬱卒。照顧或陪伴憂鬱症者的家人,我們稱他「獄卒」。鬱卒和獄卒這樣的形容都沒有不敬的意思,只是覺得這樣的字詞存有可以類比的情緒。憂鬱症患者就是心思細碎的鬱悶患者,在整個家庭關係裡,照顧者總是在束縛或關懷的關係中,努力找尋彼此和平共處的模式。鬱卒並不容易屈服獄卒的律令,反倒是獄卒管不住鬱卒的動靜。我們必須承認,憂鬱症患者在很多家庭裡是受寵如「王」的。基於愛,家裡成員都願意對那位始終心情不好的家人無事不讓。但是,「讓步」解決得了問題嗎?我對外大概是太理性溫和,所以即使我完全沒有能力隱藏我的「鬱顏」,我的朋友最多只會說:「妳看起來沒什麼精神。」幾乎沒有人直接認定我是在情緒障礙中,只是覺得我提不起勁,我的穿著也不再鮮豔。我在鬱中,還是時有機會和別的朋友談各自家中的鬱事。我所聽到的每個故事,都讓我有一種感慨:父母對子女的愛,真的遠遠超過子女對父母的愛。大凡是長輩有憂鬱症的,子女都覺得盡量盡孝道,配合做讓父母開心的事最重要。如果是子女有憂鬱症的,父母也是盡量配合做讓子女開心的事。但是其中有一個差別,子女照顧爸媽是帶著孝思,父母照顧子女除了無盡的愛,也有無盡的擔心,因為世代交替過於迅速,打破倫理中的百年鐵律:親人親不過家人,信人信不過父母。當孩子不再跟父母講心事時,父母不是失望或不親密而已,父母會因為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而顯得驚慌,有太多的母親告訴我:「我這麼愛他,可是我常常覺得好怕他。」我看得出來他們是如何小心翼翼,又屈意奉承著所謂有憂鬱症的孩子。我的好朋友,她孝順一輩子,從結婚就把媽媽當嫁妝帶到夫家,女婿也是孝順的好女婿。媽媽心裡最惦念著的,是很少來探望她的兒子,但是日常生活裡又對女兒緊黏不放;媽媽年紀大了,朋友也年紀大了,照護辛苦仍甘之如飴,但是媽媽不准她離家寸步,終於也把她折騰到失常了。我們喝咖啡,聽著她哭,她說媽媽是憂鬱症,我說:「不,是妳憂鬱症,妳必須為自己爭取一點生活空間。」「我只要出門,我媽就會鬧!」「妳出門,家裡有兩個外勞和妳先生照顧她,所以她百分百安全,妳只要在約定的時間回到她面前,她就有安全感;她心裡掛念的是哥哥,她鎖住妳只是為了安全感,如果繼續這樣,是妳先垮,然後誰來照顧她呢?妳先生這麼好,妳要他一人承擔嗎?」朋友找到協議方法,現在母女都過得很好。醫生說憂鬱症有心裡性病源,有生理性病源,如果是環境因素造成的問題,只要把關鍵事件調整到適當位置,憂鬱情緒是會被消滅的。跟憂鬱症的家人在一起,關於情感的表達不妨直接熱烈一點。妳家上下兩代或三代,說過這些話?做過這些事嗎?一、「我愛你」我愛你三個字是很重要的藥方,需要用非常具體的方式讓患者「服用」,你可以用語言說出藥方,你也可以用肢體擁抱傳遞藥方,你更應該常常跟他視線接觸,點滴藥方。你相信嗎?視線冷冽還是溫柔,有可能左右一個憂鬱症患者的生死選擇。我愛你,不是戀人的話。「我愛你」,是任何一種好關係的情話。二、「我需要你」「需要你」也該透過一些簡單設計,讓對方為你做些什麼。「需要他」就是提升他的重要性,這些重要性會形成他對自己內在的穩定。與其說:「我帶你出去走走。」不如說:「你陪我出去散步。」與其幫他倒茶做飯,不如跟他說:「你幫我配的衣服很出色。」三、「我以你為榮」我以你為榮的說法也許太官式,太硬邦邦,那也可以用同義字:你真的好出色、我就是知道你與眾不同、你的能力超過我的想像……。華人家庭喜歡把對孩子的讚美寫在臉書上,寫在簡訊裡、寫在群組裡,就是不肯直接對孩子說,就是覺得肉麻,最後孩子覺得父母只是拿他炫耀,而不是接受任何狀況的他,只會拿他跟別人做比較,他不願做父母的戰利品,不稀罕也不在乎父母對自己的評價,誤會了最真實的愛。四、「我喜歡自在觸摸你」肢體語言不限於擁抱,可以運用的太多太多了。撩撩頭髮、拍拍臉;討論美甲、捏捏肩;母女勾著手臂看電視;開放討論同性或異性的觀點;各自在一張瑜伽墊上,一起研究健身姿勢。我的小姑吳潔如來家裡吃飯,她曾是商務口譯員,走遍全世界,兒子是實習中醫師。餐桌上,來自高雄的媽媽撫著來自台中的兒子臂膀,眼睛在跟我們聊天,情感上母子沒有停止交流,他們一家四口感情親密是有道理的。五、「我們一起和身心科醫生討論我們的狀況?」如果病人沒有病識感,也沒有主動改善情緒的意圖,極大的意外是:家人幾乎都不敢有看診的提議;或者是提議之後,無法應付憂鬱症患者更大情緒的反撲。對健康的人而言,善待自己真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但是對被憂慮症籠罩的人而言,淺淺一笑都像移山倒海一樣的困難。就算越老越豁達的好人生,還是難免會遇到風浪,行船過暗礁,擦傷撞傷當然會留洞留孔。不要怕求醫!憂鬱症是人類史上新發現的生物疾病,這個現象就像最佳海域突然蹦出各種險峻礁石,但是警覺夠的船長水手,只要懂得改弦易轍,補救急難,船就不會沉。幫助患者理解:看病是必須又絕非不名譽的事,在解說過程中,醫生要柔軟與心平氣和。不要對他說:「我陪你去看病、我帶你去看病。」而是要告訴他:「我們一起去聽聽醫生的說法好嗎?」六、「易子而教是可行之策」有些孩子不會對自己父母敞心,偏執的認為別人家的爸媽才較開明。沒關係,就接受這個不是事實的事實吧!健康的父母親,如果對憂鬱症的孩子實在束手無策,也許,可以試著先從自己出發去做相關科別的諮商,試試看能不能得到一些專業的建議。看看自己的親戚朋友中, 有無長輩或平輩是特別受憂鬱者信賴的,隔一層關係多一層想像。有時,也許一個距離得宜的角色, 反而特別容易對焦,會成為憂鬱者的解惑人。本文摘自《我微笑,但不一定快樂》聯經出版 2020/05/07出版【關於更多家庭關係大小事↘↘↘】。張曼娟: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照顧者也會生病,別把自己當「超人」!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7-22 醫療.婦產科
女生做愛會痛要當心!恐是這5種婦科病導致性交痛
作為女人,有一些難以言說的疼痛,比如“啪啪啪”時的疼痛,也就是性交痛。由於性生活是一件比較私密的事情,所以即便有性交痛方面的困擾,也很少有女性選擇主動就醫。但事實上,性交痛不僅影響著伴侶之間性生活的和諧,也可能是很多婦科疾病出現的信號。性生活是繁衍後代的必需,更是增進伴侶間感情的利器。女性在性生活中,如果出現障礙或者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診治,千萬不要因為覺得難以啟齒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出現性交痛 切莫諱疾忌醫為了能讓大家正確認識性交痛,以及看清隱藏在其背後的危害,我們就來深入聊一聊這種難言之痛——性交痛。所謂性交痛,就是指女性在性生活時或性生活後,感到會陰部或陰道深部以及下腹部有輕重不同的疼痛。引起性交痛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理性的,比如初夜、絕經後的老年女性、長時間無性生活者、性技巧缺乏、粗暴性生活、女性對精液或保險套過敏等。也可能是心理性的,比如若女性有過不好的性經歷,或者在性生活中過分緊張、懼怕,都可能會導致陰道的濕潤功能障礙,更增加痛感。警惕5種婦科病除了以上這些因素,還有一些婦科疾病也可能會導致性交痛的出現。這些隱藏在性交痛背後的疾病,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後果。1.骨盆腔炎女性的骨盆腔通過輸卵管、子宮、宮頸、陰道和體外是相通的,因此容易被微生物侵入感染。尤其在陰道有炎症或性伴侶有炎症的情況下,性行為更容易誘發骨盆腔炎,通常會表現為性生活後腹痛、白帶增多、嚴重時會發熱。如果女同胞們的“啪啪啪”痛和骨盆腔炎有關,那麼只要按照醫囑積極消炎並好好休息,一般都會治癒的。但是在痊癒之前,建議性生活最好暫停一下。2.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異位症主要發生在雌激素分泌旺盛的育齡期,以20歲~40歲的女性多見。內膜異位症會引起女性痛經、不孕、以及性交痛。內膜異位症病灶最容易長在盆腔底部,在進行性生活時一旦觸碰到病灶,就會引發劇烈的疼痛。並且性生活的次數越多、性交幅度越大,性交時的痛感就越劇烈。這常常會造成女性因恐懼性生活疼痛,而躲避夫妻之間的親密行為。長此以往,甚至可能因此導致家庭關係發生破裂。因此,一旦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應及時治療,尤其是合併有不孕的育齡女性,更要積極清除病灶。3.黃體破裂卵巢每個月都會培養生命的種子——卵子。卵子一般在兩次月經中間排出,排出後卵巢上會有一個囊腔,即黃體囊腫,裡面充滿了血管。囊腔裡的細胞會繼續工作,開始生產懷孕所需的孕激素。但如果這個囊腫太大或合併有盆腔炎症,在性生活時遇到外力的壓迫,就會破裂並發生腹腔內出血。黃體破裂一般發生在月經的後半週期,痛感比較劇烈,出血多的時候甚至會出現休克的症狀。雖然大部分情況下,黃體破裂時破口較小,會自行止血,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但如果腹痛持續沒有緩解,說明出血一直沒有停止,那麼就必須及時前往醫院確診,必要時採取手術方法治療。4.子宮外孕子宮外孕最常見的情況是輸卵管妊娠。只有幾毫米寬的輸卵管,肯定容納不了不斷長大的胚胎,所以大多會發生破裂,除非能在破裂前發現胚胎的存在。雖然子宮外孕患者一般都有停經和不規則出血史症狀,但有些宮外孕患者沒有明顯的停經,可能在性生活或婦科檢查等外力的作用下發生破裂出血。此時,患者會出現劇烈腹痛,腹腔出血多時會有大便樣感覺,出血過多時還會出現休克的情況。如果沒有及時就診,會有生命危險。子宮外孕的出血大多不會自止,需要急診手術。5.陰道炎女性是需要激素滋潤的,假如卵巢早衰或早絕經,不再分泌女性激素,陰道上皮細胞就會變薄,引起腺體萎縮、陰道乾澀、陰道菌群失調。這種情況下,除了容易發生陰道炎,也常會引發性生活困難、性交痛的情況。不過,只要補充激素,激素缺乏性陰道炎的症狀就可以得到改善。
-
2020-07-22 養生.樂活人生
總是「不得不」?人生的不如意,其實配你都剛剛好!商業周刊創辦人的「活學之道」
大約10餘年前,我進入了世俗定義的「人生顛峰」和「超級舒適圈」。當時的我,事業順遂,交遊廣闊,家中無事,生活悠閑。隨興所至,常騎著自己養的馬馳騁,駕飛行傘御風而行,著潛水裝和魚群共舞。 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年,表面春風得意,內心卻日漸空虛。開始問自己:「生而為人,我到底是來做什麼的?」帶著這個問題,我遍搜典籍、請教高人,折騰了幾年,最後終於浮出一句話:「我是來學怎麼活的!」當這句話變得不容忽視後,10年前,終於下定決心,放下自己創辦的事業,走上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 這10年,前7年我主要在做義工,從業餘做到全職,從台灣做到全世界,從刷馬桶、拖地板、種樹開山、服務學員、到當講師,無所不做。最近3年,我開辦了自己的「學怎麼活」相關課程,分享人生心得,與有緣人一起同行。人生總是「不得不」?不得不,就是半吊子人生,對自己的處境既不願面對、接受,又無法處理、放下。春節期間,好友相聚,聽了不少故事,其中當然不乏無奈和抱怨的情節。每逢這種時候,常不由自主想起一則經典段子:女婿向岳父抱怨自己老婆,說她常常如此這般,有時居然如此那般⋯⋯,岳父聽完後回答:「你說的全都對,所以她才會嫁給你呀!」這段子,道盡了人生:你所遇到的人、所發生的事,當然不盡如人意,但毫無例外的,都「配你剛剛好」!這就是人生實相。人常感到無奈、或忍不住抱怨,就是因為看不見這個無所不在的人間實相!他們的人生,因此充滿了「不得不」:遇見了這種人真倒楣,但不得不;發生了這種事太離譜,但不得不;進了這家公司太委屈,但不得不⋯⋯。不得不,就是半吊子人生,意味著對自己的處境既不願面對、接受,又無法處理、放下,卡在半空中,除了無奈和抱怨,還能做什麼呢?這種時候,唯一脫困的出路,只有「轉念」。因為不得不的感受,大部分出自未被認真檢視過的念頭。所以「轉念大師」拜倫.凱蒂才會建議,先用書寫的方式,在紙上盡情的宣洩,把各種不滿的想法和不顧後果的做法,淋漓盡致的寫下來,再透過反覆的自我詰問,一一認真檢查。我對她的建議深有同感,因為人之所以「不得不」,正是因為半吊子,除非真實的全然面對,否則轉念必不徹底,起不了太大作用。拜倫.凱蒂的建議,完全吻合「必須做最壞打算,才可能盡最大努力」的原則,真實不虛。根據我自己的實踐經驗,通常所有的「不得不」,在經過反覆檢視後,都會看到「一切都是因為我」!抱怨都是因為自己的「不受」,無奈都是因為自己的「不做」,這就是真相。世上所有事,只要甘願受、歡喜做,就沒有「不得不」。我自己在這條路上走了很久,迄今尚未完全過關。但只要覺察自己升起了無奈的感受、或產生了抱怨的情緒,就告訴自己又半吊子了,又「不得不」了。二話不說,立即轉念。常做「轉念作業」的人,一定能看見:人生真的沒有不得不,只有不接受和不願意,接受了就不會抱怨,願意了就不會無奈。「不得不」真的是人想出來的!以後遇見不得不,轉念就對了!「執念」即地獄人到底要「讓」什麼?難道不是讓出自己的「執念」?在書裡讀到一段關係的場景:你在餐桌上對伴侶說「早安」,但沒聽到回應。你內在產生干擾,覺得對方不再愛你了。這想法帶來了傷痛,傷痛又帶來評判,投射出一個不真實的對方,使彼此的連結中斷。你因此被禁錮在受限的自我中,導致沮喪、冷漠和怨恨,激發出破壞性情緒和行為⋯⋯,從此陷入惡性循環而無以自拔。傷痛使你盲目,只看見自己想看的。這樣的戲碼,大家應該很熟悉,因為每天都在上演。這齣拖棚大戲,角色常更換,但情節從來不變,總是照表操課:發生、解讀、情緒、評判、投射、失去連結、自我禁錮、負面能量、破壞性言行⋯⋯。這齣戲,有時是內心獨白劇,有時是雙人秀,當然也經常大卡司、大製作。而剛開始時,劇情通常很單純,卻越演越複雜,時間越長,角色越多,就越不明白到底「所為何來」?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說:他人即地獄。我的另類解讀是:你把別人想成那樣,你自己就墮入地獄;如果彼此都把對方想成那樣,關係就墮入地獄;如果一群人把另一群人想成那樣,社會就集體墮入地獄。而這些「想」,從來都不是全部的真相。這一切,到底所為何來?毫無例外的,都是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有人「亂想」開始的。一旦有人開始亂想,就引發各種計較,人人拿起自己的一把尺、算自己的一本帳,損益從此不可能平衡。這念頭一動,就是經典上說的「因地」,從此因果相生、糾纏激盪、共食惡果。所以才說「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就是要人「善護持」自己的起心動念,慎之戒之。修行人講究的「戒」,最主要的,就是「不要亂想」!這是一切戒的源頭。自古以來,菩薩少、凡夫多,但過去的凡夫,自作自受而已。而當今之世,凡夫特別活躍,形成的「共業」特大。人一旦陷入自我的思維模式、情緒模式和行為模式中,就業力纏身,一群人的業力糾纏,則陷入共業。身處共業的人,對真相看不見、也沒興趣,即使鐵證如山,仍然不信,繼續上演羅生門。如今又有一種論調:在公眾事務中,可以溫良恭儉,但絕對不能讓。但人人都不讓,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難道不是地獄?無怪乎美國政治家托馬斯.潘恩說:政治是必要之惡。人到底要「讓」什麼?難道不是讓出自己的「執念」?因為它是一切「對立相」的源頭。必須有人先放下執念,才可能重建人與人的連結,有機會一起從地獄中解脫。誰先做?除了自己還有誰?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人生最終的圓滿,算的總帳,不是「日益」了多少,更是「日損」了多少。多年前,我觀察周圍朋友們的成功之道,發現「了解自己」是關鍵。我曾如此議論:一個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因此不難發揮優點、避開缺點,成就當然就比別人大。這議論的關鍵字,是「避開」。我為什麼不說「修正」,而說「避開」缺點呢?因為我發現自己的缺點很難修正,周圍的朋友們也一樣。即使只是小小的缺點,也其來有自、非常頑強,很不容易改的。更何況,很多人的缺點和優點,根本就是「配套」的。譬如說,衝勁十足的人,就難免不慎思詳慮;溫柔細緻的人,就很難雄才大略。萬一把缺點改了,優點也沒了,豈不成了庸碌之輩。所以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死腦筋的人,每天忙著改自己的缺點,又屢改屢犯,結果陷入自責自怨的悲慘境地,連自信也沒有,更別提大展宏圖了。聰明人就不一樣,他「知道」自己有缺點,但巧妙的「避開」,然後專注在自己的強項上,發光發熱,取得成就,最後大家都看不到他的缺點,只看到他的成就。如此人生,豈不快哉?更過分的是,有些人成就夠大,連缺點都可以大剌剌的公開示眾,自有人代為巧飾。不是說,成功自己會說故事嗎?所以,關於缺點,我用「避開」這兩字,是有事證基礎,不是隨便說說的。在快速取得成功上,它確實是討巧的方便法門。然而,隨著年事漸長,我又看到了更多「事證」:有些人靠著某一強項,一招半式走江湖,迅速成功,但也隨即碰到了瓶頸,再也無法更上層樓;有些人強項真的超猛,可以一路過關斬將,成就非凡,打下一大片江山,但終有一日「弱項反撲」,闖下了大禍;還有一些人,把優點真的經營得很好,缺點避開得很成功,事業一帆風順、平步青雲,但最後在人生境界上遇到瓶頸,午夜夢迴,覺得自己這一生並不盡興,更別提圓滿了。有了這點體悟,我必須承認,自己以前所說的,只是人生「小道」,離「大道」則一謬數千里。正如老子所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一般人為了追求世俗成就,拚命「為學」做「加法」;但人生的「大道」,卻盡在「減法」之中。要做減法,缺點就不能避開,而必須面對、接受、處理、放下(聖嚴法師語),如此才是「為道日損」。人生最終的圓滿,算的總帳,不是「日益」了多少,更是「日損」了多少。這才是真正的「大道」。書籍介紹書名: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作者:金惟純出版社:商業周刊出版日期:2020/06/08作者簡介/金惟純1952年,出生於台灣高雄眷村。29歲便成為台灣《中國時報》主筆,30歲負笈美國,35歲回台創辦《商業周刊》,發展成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第一的雜誌。現在商周集團屬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的TOM集團一員,堪稱兩岸三地華人圈傳媒鉅子。2009年6月,卸下商周集團執行長一職,現為商周集團榮譽發行人,以及《商業周刊》「創辦人聊天室」專欄作家,並持續投身生命教育工作的推動。延伸閱讀: 濕疹、尿布疹、念珠菌感染...「萬用藥膏」止癢抗炎真那麼神?醫師從成分到用法一次解密
-
2020-07-21 癌症.頭頸癌
擺脫臉部巨大腫瘤黑暗人生!動脈注射化學療法見好轉
「我以為我一輩子不能再說話,臉又這樣,只能等死了...。」林先生因口腔癌腫瘤侵犯口腔底及顏面,不僅患部潰爛,半張臉都是可怕的腫瘤,甚至壓迫氣管,住院接受氣管切開術及全身性化療,但未見好轉。後來轉到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腫瘤外科接受動脈注射化學療法,顏面腫瘤在治療後消失,終於有機會取出氣管套及鼻胃管,可正常說話及飲食,「讓我又有了活下去的勇氣。」高雄市立聯合醫院院長張宏泰表示,台灣口腔癌發生率居高不下,國健署統計每年約新增7千名病患,死亡率已進入十大癌症前5名,部分患者卻因畏懼開刀,擔心切除手術導致顏面外觀受損,口腔機能喪失,或是因高齡、身體狀況不佳,而無法接受治療。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與高醫建教合作,成立全台唯一提供動脈注射化學療法的區域醫院,提供患者快速、簡單且副作用輕微的治療選擇。高市聯醫腫瘤外科教授沈茂昌表示,當口腔癌的巨大腫瘤侵犯整個顏面時,不僅健康堪慮,更嚴重影響生活。林先生 顏面腫瘤有10x8公分,朱先生顏面腫瘤有12x8公分,都因巨大口腔癌侵犯整個顏面,潰爛流膿又發臭,終日以紗布覆面,多年不願出家門。經動脈注射化學療法治療,林先生的顏面腫瘤三個月後已完全消失;朱先生的顏面腫瘤治療剛滿一個月,已消失9成以上。現在兩位病患會出門與朋友話家常。沈茂昌說,台灣地區口腔癌好發部位像是舌頭、頰黏膜,若是腫瘤生長在外側,就對顏面外觀造成重大影響。「動脈化學注射療法」是一種局部性化學療法,透過插管手術,經由耳朵前面的淺顳動脈放置導管,至外頸動脈內,外端導管留至於耳後及頸側皮下,並連接至鎖骨下方皮下的基座,外觀如10元硬幣大小的突起,完全不影響日常生活及休閒活動,術後隔天開始給藥。動脈注射化學療法可用於頭頸部癌症,以口腔癌為大宗,治療特色包括:短期內使腫瘤縮小;對患者的顏面外觀及口腔功能幾乎沒有影響;動脈導管的置入手術簡單,在局部麻醉下即可進行;全身性副作用較輕微,治療期間病患可照常工作。腫瘤外科團隊教授沈茂昌與醫師陳裕元,提供導管植入手術、抗癌藥物注射治療,健保給付。沈茂昌表示,高市聯醫以動脈注射化學療法治療晚期口腔癌超過70例,初步統計結果有效率為80%以上,其中腫瘤完全消失的比例占52%。對一些較晚期患者,雖不能治癒,但可延長生命及減輕痛苦。動脈注射化學療法必要時搭配手術及放射治療合併使用,以達更佳的療效。病患從事醫療行為前,一定要向主治醫師確認手術細節並了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