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獎勵金
共找到
88
筆 文章
-
-
2022-07-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BA.5社區感染 1匡列者有症狀待檢
新冠疫情維持平盤,本土案例昨增二萬五二五一例,國內首例BA.5社區感染案例,五位密切接觸者PCR陰性,但個案母親匡列其七位職場接觸者,其中一人出現咳嗽症狀,將採檢釐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新增二萬五二五一例本土案例、七十二例死亡、一百六十五例中重症。死亡案例中,最年輕案例是一位四十多歲女性,患有精神疾病,未接種疫苗,七月十三日發病,並於當天死亡。國內首例BA.5社區感染案例,北部廿多歲女性,她不僅是第一位BA.5本土案例,也是第一位重複感染個案中,第一位感染BA.5案例。指揮中心初步懷疑感染源為她確診康復的父母,高度懷疑為家庭群聚,目前與她密切接觸的五人,PCR採檢皆陰性,但她的母親有職場足跡,於職場再匡列七人,其中一人出現咳嗽症狀,但該名同事六月曾確診,衛生單位將進一步做PCR採檢釐清是新感染個案還是舊症狀復發,才能研判BA.5社區疫情是否擴大。衛福部長陳時中先前允諾七月底將會全數發放防疫津貼給醫護人員,護師工會指出,有些醫護人員至今未拿到半毛,批評陳是「落跑部長」。不具名專責護理師爆料,近二個月收到的防疫獎金,金額與想像不太一樣,感覺滿羞辱人的。據了解,各縣市醫院發放的津貼或獎勵金狀況不一。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一一○年後的防疫津貼及獎勵金,衛福部會預撥八成發放。各醫院津貼發放情節不一,她說「這無法控制」,但員工可投訴,亦可到衛福部官網查詢醫院申請以及撥發進度。
-
2022-07-1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獨/防疫津貼沒發完就去選 工會轟陳時中「落跑部長」
即將卸任衛福部長投入台北市長選戰的陳時中,於本周一將交棒薛瑞元接任部長、王必勝接指揮官及政務次長,日前感慨說「自己可以安心離開了」。不過先前他允諾,7月底前會發放醫事人員防疫津貼及醫療機構獎勵金,至今發放不完全,護師工會直批,陳時中自己開出的支票沒兌現,對醫護來說就是「落跑部長」。國內去年及今年歷經兩波疫情大流行,尤其今年Omicron傳播速度快,導致每日新增確診數破萬例,讓全台醫院吃不消。衛福部為鼓勵防疫前線,針對實際照顧確診者的醫事人員,發放個人防疫津貼,像是負壓、專責、急診等醫師、護理師,每班10000元;協助防疫事務的醫事人員,雖沒有防疫津貼,但按比例分配,也有醫療機構獎勵金可以拿。昨一名護理師於論壇發文,表示自己近兩個月收到防疫獎金,分別為5000元及9800元,兩個月共領1萬4800元,雖然領到獎金很開心,但金額與想像不太一樣,「覺得滿羞辱人的」。據了解,各縣市醫院發放醫護防疫津貼及獎勵金狀況不一。像台中慈濟專責護理師領到20多萬元津貼、中山醫專責護理師則領到10幾萬元津貼,亞東專責護理師尚未領到防疫津貼;獎勵金部分,中國醫護理師反應,只有領到去年第二季的2500元獎勵金,同事則領到4200元獎勵金。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秘書長王棋筠表示,一線醫事人員基本上不清楚醫院發放津貼的狀況,像是台大目前只領到去年的津貼,今年的津貼仍在發放中。其他醫院做法不同,有的醫院要等到中央全數撥款後才願意發放。不過指揮中心先前已說明,醫院若領到津貼,應該於一周內發放,呼籲各醫院應將發放程序透明化,讓各單位了解津貼實際金額。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說,衛福部規定個人津貼是每班1萬元,原則上1人照顧5病人,但有不少醫院出現「違法侵占」醫護津貼,硬是將10000元分配給多位護理師,而非確實按規定發送;還有工會會員反應,有醫院主管要專責護理師把10000元津貼「拿3000元充公」,分配給其他主管或醫事人員,她直批「簡直是流氓行徑」。陳玉鳳表示,目前工會持續搜集相關證據,若醫院端未如實發放津貼,工會將替會員代為提告。她認為,陳時中先前公開允諾,7月底前一定要把津貼、獎勵撥發,甚至還對行政單位撂狠話,沒付出去「就要懲處」,如今仍有多數醫護未領到該有的津貼,陳時中說選舉責任來他就扛,「但自己開的支票卻不負責任,讓人沒有信任感,對醫護來說就是落跑部長」。衛福部統計防疫人員津貼及機構獎勵金發放狀況,自109年1月迄今,人員津貼已撥117.73億元,機構獎勵金則撥發234.37億元,其中津貼部分,109年1月至110年3月,已撥款34億6521萬7000元,110年4月至111年5月,撥款78億7463萬1000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防疫獎金約有7種不同類型,包括醫療照護之醫事人員及相關人員津貼、醫療機構獎勵、專責病房基礎跟收治獎勵、治療獎勵、醫院採檢案件及個案獎勵等。他說,醫事人員有照顧確診病人,都會有津貼,但醫院要向衛福部提出申請,據統計,110年4月至12月,仍有89家醫院尚未申請,須在7月20日前提出津貼申請。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110年後的防疫津貼及獎勵金,有提出申請的醫院,衛福部會預撥8成比例發放。針對各醫院狀況不一,劉說,這我們無法控制,但醫院員工可以投訴,也可以到衛福部官網查詢醫院申請津貼狀況,了解撥發進度。
-
2022-07-15 養生.生活智慧王
勤洗冷氣濾網、冰箱不要開開關關…家庭大小9樣家電,「這樣做」電費秒降
夏天隨著2022電費調漲和家戶用電量大增,如何節約能源同時也守護自己的荷包,儼然成了地球公民們的夏季必修常識課。小編幫你整理了冷氣、冰箱、燈具、電視、洗衣機、電鍋、除濕機、電熱水器、電熱水瓶⋯9樣家電節電小撇步,馬上跟著做,讓你不僅省電又省荷包。 夏天怎樣吹冷氣最省電?8招+1建議 炎炎夏日總是離不開冷氣,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統計,冷氣佔家庭夏季用電的47%,是你家吃電大怪獸。省電關鍵就在於冷氣的心臟——壓縮機的運轉,如何維持在用電較少的「低功率」?以下是可以馬上做到的幾招:.冷氣每調高1度可以省6%電,台電建議室內溫度維持在26度~28度之間,最省電。 .冷氣搭配電風扇使用,可使冷氣在室內分布均勻,維持整體舒適感,就不用一再調低溫度,導致壓縮機為了達成低溫而持續高功率運轉而浪費電。 .勤勞清洗冷氣的空氣過濾網,建議2週1次,維持出風順暢。 .減少關閉開啟的次數,因為冷氣剛運轉時,最耗電。 .關好門窗、加裝遮陽窗簾,避免室外高溫影響室內冷房效果。 .運用活動隔間,適當縮小冷氣吹送範圍,集中冷房效果。 .室外機加裝遮陽設備,避免太陽直射,有助於機器散熱。 .冷氣安裝在室內通風處,高度避免陽光直射。此外,可能無法馬上做到,但若仍在使用定頻冷氣的家庭,建議認真考慮更換「變頻冷氣」會是更省電的選擇。原理在於,當冷氣剛開啟時,必須以「高功率」運轉,快速達到你期待的冷房效果,但當室內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後,傳統定頻冷氣會關閉壓縮機,直到室溫又回升才再度重新啟動,壓縮機的開開關關會頻繁損耗電力。變頻冷氣則不會關閉壓縮機,而是改以「低功率」維持室溫,不同於定頻冷氣,減少了啟動、關閉壓縮機次數的方式,藉此達到省電目的。開開關關剁手手!冰箱這樣用也能省電 夏天忍不住就想打開冰箱,看看有沒有點心、冷飲能夠消暑。冰箱雖然是全年都要使用的東西,但也是用電量較多的家電,由於跟冷氣一樣也有「壓縮機」,只要調整一些使用習慣,也能讓你馬上就能省電: .冰箱周圍散熱空間:無論是後方可靠牆冰箱,或是嵌入式冰箱,都有根據產品設計預留散熱空間,應按照產品說明確實保留,以免冰箱無法散熱,造成壓縮機持續運作,損耗電力。 .冰箱周圍環境:外在溫度太高,也會增加耗電量,應避免放在陽光直射處。 .冰箱內部配置:建議8分滿,才能維持冷空氣流通與保鮮功能,此外也要注意食材不要擋住送風口。 .減少冰箱開關次數:收納時標示清楚,方便取用,可以縮短開門時間;開門前想好該拿什麼,盡量在短時間內1次取用。燈具選用、天花板顏色也能幫你再節電 燈光照明看似用電量不多,但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的統計,實際上仍佔全年家庭用電約10.8%,若能從小細節開始逐步調整,也能多省一點:.採用節能標章LED燈具,能比螢光燈具節電50%以上。 .照明應配合照度標準要求設置,建議選用適當流明數(lm)之LED燈具,效率(lm/W)越高,瓦數(W)越小。 .天花板及牆壁顏色應儘可能選用反射率較高之乳白色或淺色系列,增加光線的漫射效果,讓室內空間明亮,進而減少所需的燈具數量。 .走廊及通道等照度需求較低之場所,可設定隔盞開燈或減少燈管數量;照度需求較高之場所,採用一般照明加重點照明方式或自動感應裝置,補強照度。 .設置晝光感知器,當白天光線足夠時,可自動調降靠窗燈具的亮度或關閉燈具。 .在會議室、會客室、廁所….等場所,可裝設感應開關,有人時自動開燈,沒人時自動關燈,既方便又可減少照明用電。 .定期擦拭燈具及燈管,避免髒污灰塵降低照明效率。 空間內燈具可做區域控制迴路設計並搭配獨立開關,依實際使用需求啟用,可達有效節電。 .檢討各環境照度是否適當及照明開燈數量是否合理,空間照明適亮即可,照度過高易造成眩光。 .隨手關燈。大小家電只要改變習慣,隨手都能省 1.電視: 建議電視至少應離牆10公分以上,散熱效果較好。 調低亮度及聲音,可減少耗電量。 電視關機卻仍處於待機狀態(指示燈亮著)仍會耗電,長時間不看可關閉主電源。 2.洗衣機: 少量如個人內衣褲,可每天手洗;大件衣物累積到一定數量再使用洗衣機。 洗衣前,衣服浸泡20分鐘會更乾淨。 3.電鍋: 白米先浸泡30分鐘再煮,縮短烹煮速度,就能減少耗電。 善用蒸架、蒸盤堆疊,一次使用就能煮2~3道菜,有效率又省電。 定期清節電鍋底部污漬水垢,提升加熱效能。 4.除濕機: 開除濕機時,搭配電風扇或循環扇帶動室內空氣流動,效率更好。除濕時務必關閉門窗。 定期清洗濾網。 5.電熱水器: 長時間不在家,建議還是關閉電源。 容量挑選依據家庭人數挑選,過大多耗電。 淋浴用水量與用電量,比起盆浴來說更為節省。 定時定溫機型,建議設定在洗澡前1小時,預先通電加熱。節省運作時的大量耗電。 6.電熱水瓶: 善用快煮壺,有需要再煮。減少熱水壺插電長時間保溫的耗電。 善用保溫瓶,開水煮沸後保存。登錄節電獎勵,電費直接降 什麼是節電獎勵?最後一招也最直接,只要這當期電費比上一期低,電費馬上能獲得折扣。台電從2018年起開辦的「節電獎勵」至今,為鼓勵民眾節約能源,針對住宅、國中小學(含立案幼兒園)之用電戶提供優惠,只要用戶當期用電度數較去年同期低,就能獲得每度0.6元獎勵金,金額會直接在當月帳單電費中直接回饋折抵。 用戶必須先進入台電官網「申請登錄」,2022年度節電活動截止日期為12月13日,至活動頁面登錄,就可以獲得各期節電獎勵金。資料來源.省電小撇步-電力生活館-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省電36計-便民服務-經濟部能源局-全球資訊網 .節電 從我改變 | Power Saving Tips | 節電小撇步 .家庭電器用電家計簿-工業技術研究院 .省電節能撇步Q & A-便民服務-經濟部能源局-全球資訊網 .台電電力粉絲團 | Facebook【本文獲uho優活健康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uho.com.tw/article-58175.html】
-
2022-06-08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獨/確診阿公洗腎發飆怒掐瘀青 護理師曝專責病房心酸
台灣為趕上世界「與病毒共存」,逐漸放寬防疫措施,指揮中心昨宣布已確診過的6類族群,免篩檢即可進醫院,但至今醫院專責病房醫護仍須全副武裝(兔寶寶裝),才可入病房照顧確診者。有醫護表示,穿兔寶寶裝很難替病人打針,病人一憤怒下就會拳打腳踢,實在心酸。台中市區某醫學中心一名專責病房洗腎護理師表示,近日因確診者不斷增加,持續加開專責病房,為了創造負壓環境,需要將內部空氣往外抽,病房內也無法開冷氣,穿兔寶寶裝更加悶熱,這夏天炎熱天氣下,上班時間「幾乎從頭濕到尾」。護理師表示,洗腎屬專業技術,需由洗腎護理師執行,洗腎患者確診送至醫院,隔離期間還是得洗腎。護理師穿兔寶寶裝外,還要戴4層手套防護,幾乎很難摸到血管,病人時常因此發飆。先前一位失智症阿公,洗腎時因拔掉針,且止血帶已無彈性,為了不讓阿公「噴血」護理師用手幫忙壓,但阿公情緒暴怒,加上隔離近10天沒剪指甲,一怒之下竟往護理師手臂狠掐長達5分鐘,手臂全變黑青,「平常他動手動腳我還能躲,但為了止血,即便很痛也沒辦法放手」。除了專責病房內確診患者洗腎,還得到「各地」幫病人洗腎。護理師從「專責病房」內穿兔寶寶裝待5個小時幫洗腎,若「專責加護病房」內的24小時洗腎機壞掉,護理師要花10分鐘「重新換裝」前往處理;「急診急救室」的病人也要洗腎,成天不斷地在不同單位換裝、奔波。一般血液透析(洗腎)約在2至4小時完成,若洗腎機連接在病人身上,護理師都得待在病人身旁。護理師說,因確診病人太多時常被「呼叫」,逼得她被迫中斷病人洗腎,暫離1小時後返回再繼續幫病人洗腎,她非常反對中斷洗腎,「非常危險,根本玩病人的命」。護理師表示,血液透析是把病人血液從體內引流出,透過機器調整壓力,清除血液中的尿毒素及水分,再將乾淨的血液回輸給病人。若洗腎過程不斷被打斷,護理師得用生理食鹽水「還血」給病人,如此可能多給病人水分,且洗腎廔管也暫時無法移開,都是增加風險。護理師說,5月已陸續有3、4位專責護理師離職,即便醫院起初簽約時,會給一筆留任獎勵金,條件是需要服務期滿,否則就要還錢。假設醫院給10萬元留任獎勵金,有護理師再半個月就要期滿,卻毫無懸念地遞離職單,「寧願花10萬好好休息,在這邊一秒都不想待。」除了醫護辛勞,疫情也看到許多人性面。有位確診的洗腎阿姨,因發燒、呼吸喘到急診,經過治療後,兒子竟然丟下一句「這2天我都不在台中,不會接電話,不會送吃的過來」,直接把媽媽丟包在急診1周,醫院報警了3次都找不到人,但醫院無法丟下病人,只能照單全收。另一名專責加護病房的確診病人,剛來院時已CPR兩次,狀況不佳,兒子還要醫師幫媽媽裝葉克膜,經醫師評估認為病人年紀太大,裝葉克膜成效不大等,兒子才作罷,但半夜時病人再度CPR,搶救30分鐘不幸死亡,醫院從半夜聯絡到隔天下午,兒子才接電話,態度十分消極。
-
2022-05-2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醫護怨有床沒人顧 陳時中:請告訴我們是哪家醫院
衛福部每天公布專責病房空床率都有三、四成,近期更宣布提高專責病房護病比,引起醫界大反彈,直呼空有病床也沒有對應人力去照顧病人。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反問媒體「到底是哪家醫院,請私下跟我們講。」陳時中表示,大家一直在提這個問題,「但事實上我們問過醫院,沒有問到這個問題,他們都說情況算穩定。」如果媒體知道「有床沒人」是哪家醫院,希望能私下告知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會私下了解,如果需要,會協助解決問題。陳時中並強調,護病比調整後,獎勵金的發放方式也會更加合理,津貼會比較多,今天就會正式發文下去。指揮中心統計,全國專責加負壓病床空床率為46.8%,台北市31.9%、新北市35.2%。
-
2022-05-2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積欠醫療防疫獎勵 陳時中:7月再不付就懲處行政單位
衛福部近期宣布提高專責病房護病比並強調獎勵金將加碼,卻遭第一線醫療人員冷回「去年的都沒發全,再也沒人會相信獎勵金」,也有呼吸治療師投訴說講好每班1萬元獎勵,去年4月發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衛福部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對行政單位烙下重話「7月一定要付出去,不然就懲處。」陳時中表示,津貼獎勵延遲發放有很多原因,一部分是申報問題,一部分是統計發放的問題,但行政單位有責任在一定時間內發出,就算對申報有疑義,也可以打折先給。陳時中強調,他上周已經很明確下達指令,6月一定要清查完畢,7月一定要付出去,不然就有相關懲處。
-
2022-05-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專責護病比上限提高遭轟 陳時中:多顧一人獎勵金多2千
指揮中心日前發函提高各級醫院專責病房護病比,由原上限1:5調整為醫學中心1:9,區域醫院1:12、地區醫院1:15,台大醫院企業工會今也批評此舉是「惡質護病比就地合法」。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今強調這是上限。他說,原本每班獎勵金固定1萬元,未來將有更合理的獎勵金計算方式,根據一個病人就是2000元,1:7護病比就有每人每班1萬4000元,以此類推,明天就會開會定案並發文,讓大家安心。陳時中表示,新的護病比標準是上限,意思是不能超過這個人數,而且整體來說,「本來護病比就是這樣」,現在只是回歸正常。原訂每人每班獎勵金1萬元,是根據原本1:5的護病比標準計算而來,新的護病比照顧人數較多,獎勵金計算方式會更合理。陳時中說,明天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就會開會討論,以每班一人2000元方式計算,如果照顧7人就是1萬4000元,8人就是1萬6000元,照顧不到5人仍以1萬元計算。他強調,人力調配很重要,這些都有規劃,周一就會把獎勵方案定案並且發文下去,讓大家安心。他說,大家辛苦了,獎勵金一定會更合理計算。指揮中心今公布專責病床最新空床率,全國空床率46.8%,台北市空床率31.9%,新北市35.2%。
-
2022-05-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需翻身換尿布病人大增 台大護理師痛批1:9照顧不可能
指揮中心日前發函提高各級醫院專責病房護病比,由原訂的1:5,正式調整為醫學中心1:9,區域醫院1:12、地區醫院1:15,引發護理工會團體怒批「不把護理師當人看」。台大醫院企業工會今也發出聲明指出,許多確診住院病患年近百歲,多重共病又長期臥床,三餐、翻身、換尿布都要護理師一手包辦,衛福部卻將「惡質護病比就地合法」,令人憤怒。台大醫院專責病房護理師也公布工作內容,「1:9根本不可能」。台大醫院專責病房林護理師表示,之前規定1:5的時候,實務上就已經是1:7了,早上9時到10時之間必須給病人治療,就算護理師提早8時開始做,也只有120分鐘。每天上班時間已經非常緊繃,喝個水都要趕、大家都沒吃飯,如果一個護理師得照顧9人,平均一個人都不能超過15分鐘,「那根本是不可能的」。首先,光是穿脫隔離衣,就要花很多時間。林護理師表示,護理師身上有三層隔離衣,第一件正穿布面隔離衣,第二件反穿防水隔離衣,第三件反穿布面隔離衣,頭上兩層髮帽、面罩、N95加外科口罩、兩層鞋套、兩層手套。每照顧完一個病人,就要把第三件隔離衣、外層鞋套和外層手套脫掉,每脱一件就要洗一次手,然後重新穿上乾淨的,才去照顧下一個病人。再者,長照機構來的病人逐漸變多,照顧所需時間更長。林護理師表示,這些病人除了新冠肺炎所需的給氧、打藥等治療,還可能有氣切需要抽痰、有插鼻胃管需要管灌營養品、每兩小時需翻身換尿布。林護理師也照顧過躁動失智的確診長者,因為沒有額外的人力可以幫忙,照顧前只能先將病人綁住,光照顧他一個人就要花大約一小時。「都會比較晚換尿布,也不可能兩小時翻身,當然擔心病人會褥瘡,但真的做不到!」林護理師表示,護理師都會盡量把長照機構的病人平均分配,護理師手上都有1到2個,但1到2個就已經是極限了。其他常見的住院確診者雖然生活可自理,但是都各有治療需要,例如身上有傷口需要照顧的癌症病人、需要抽痰的、需要氧氣的、需要打點滴的,每個病人都需要一定的照顧時間。林護理師表示,護病比太高,照顧品質就會很差,每天上班都在擔心病人出事沒人發現、沒有人可以去救他。每個群組都在狂罵,定出這種護病比「根本搞不清楚基層在幹嘛」。如果現在衛福部再提要發獎勵金,大家也已經不會相信,因為連去年的都還沒達到,「說到要做到,確定發得出來再說吧!」
-
2022-05-1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人力缺…確診照服員 無奈照顧染疫長者
國內長照機構染疫狀況嚴重,指揮中心統計,全台住宿型機構已逾四千人確診。雙北不僅有機構長者確診死亡,更爆出人力短缺,提前召回確診照服員照顧住民。指揮中心表示,明起針對六十五歲以上及機構住民等對象提供第四劑疫苗,也利用獎勵辦法增加長照工作人員津貼,盼留住人力。北市浩然敬老院被踢爆照服員染疫後,被迫要返回職場照顧住民。北市社會局指出,一接獲確診通報即啟動分艙分流照護,至五月十三日止,七名長輩在醫院治療、三名長輩死亡,另外六十七名長輩確診後於院內居家照顧,而工作人員也相繼染疫,在人力不足下才向中央申請確診同仁提前返工。新北市三峽某養護中心出現嚴重群聚,院內住民五十名及工作人員八名,PCR採檢發現五十二人陽性,確診率九成,之前已有三人死亡。新北衛生局表示,已就地安置該機構確診住民,連結核心醫院照護,提供視訊診療、藥物及專線電話諮詢,目前住民及人員就地隔離中,預計十八日解隔後消毒環境。指揮中心代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若機構內發生群聚事件,先進行機構感染管控,將確診者跟非確診者區隔,染疫長輩盡快給予抗病毒口服藥物,若快篩陽性的長輩不用再PCR,即可投藥。因應機構急需人力照顧長者,羅一鈞表示,機構可先啟動備援計畫,依衛福部辦法提前召回居隔工作人員,但須無症狀才能照顧長輩。衛福部也提供獎勵辦法,提供護理人員每班五千元、照服員白班及小夜班三千八百元,其餘工作人員三千五百元,社工也有獎勵基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長照機構發生群聚可能性高,若長輩快篩陽性應立刻給口服藥,透過快速安置、快速給藥,也提高獎勵金,希望住宿型機構能照顧好確診者。有私人長照機構呼籲中央提供公費快篩,羅一鈞表示,請機構跟地方衛生局、社會局請求撥補,若不夠再跟中央申請。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補助不夠風險高 診所採檢有疑慮
本土疫情嚴重,眾多想做PCR採檢的民眾湧進醫院急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公布,快篩陽性者才可做PCR、地方政府加開社區篩檢站、鼓勵診所投入PCR採檢等五大應變措施,希望改善急診壅塞困境。不過,指揮中心徵召基層診所投入PCR採檢,基層診所醫師反應不一。新北市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耳鼻喉科醫師周慶明表示,眾多居家快篩陽性、有症狀民眾擠向急診進行PCR採檢,反而增加感染風險。鼻咽採檢為耳鼻喉科的強項,耳鼻喉科相關醫學會願意協助採檢,現正調查診所意願。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則認為,欲提供採檢服務的基層診所必須擁有採檢獨立空間、實體屏障區隔,確認動線分流、工作人員是否能正確穿脫防護裝備,規定嚴格,但每通報採檢一案僅能獲得五百元獎勵金,還減少原本看診時間,有意投入採檢的診所家數恐怕有限。林應然建議,改以快篩陽性判定確診,輕症或無症狀者在家休息,即能免除目前PCR採檢、通報、隔離等繁瑣行政事務,將重點放在重症高風險群。急診醫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發言人陳亮甫表示,中央宣示新措施或許可阻卻一些沒有快篩就直接到急診做PCR的民眾,愈多診所提供採檢並評估給藥,可望舒緩急診壓力,畢竟至急診就醫費用遠高於診所,不過,診所空間狹小,如民眾蜂擁而至,將增加群聚感染風險,且補助獎勵不夠,多少診所願意投入檢測行列,仍是未知數。
-
2022-05-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中央撒錢徵召診所採PCR 醫:政府放不下身段改快篩確診
大量民眾湧向急診尋求PCR採檢,已嚴重排擠急重症醫療。為舒緩急診壓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月30日發函徵召基層診所投入PCR採檢,希望醫師公會全聯會5月5日前完成診所意願調查。雖然每通報採檢一案可獲得500元獎勵金,但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並不樂觀,因為要符合採檢點設置的空間、防護裝備、通風換氣、動線分流,對於診所來說難度很高,還要減少原本看診的時間,損失可能還是高於獎勵,可能不會有很多診所願意做。根據函文內容,有意願提供公費PCR採檢的診所應先自我檢視,有符合檢核表的要求才提出申請。檢核表規定診所要有獨立空間在遠離主要動線的角略,也要有實體的屏障區隔。診所必須自備N95口罩、手套、防水隔離衣、全面罩、髮帽,也要考慮添購移動式醫療級空氣清淨機、掛扇等增加通風換氣的設施。申請後會由地方衛生局安排感管專家進行實地或書面查核,確認動線分流、工作人員是否能正確穿脫防護裝備等。林應然表示,診所已經不會因為有確診者足跡就動輒被停診,只要戴外科口罩就可以診察病人的喉嚨,如果進行會導致病人飛沫噴濺的檢查或治療才需要戴N95口罩、穿防護衣,所以目前停診已經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人力空間配置。很多診所根本沒有適合做採檢的空間,就算有空間,診所要自行準備防護裝備、減少看診的時段、採檢後空間的清消和整理,對照採檢通報一案500元的獎勵金,其實不算有誘因。林應然表示,診所現在雖然沒有做PCR採檢,但是一直有在幫忙發快篩給病人。社區疫情盛行率高,快篩準確性跟PCR已無太大差別,如果擔心一次不夠準,也可以篩第二次。快篩不需要醫療人員執行,能以快篩陽性取代PCR作為確診標準,可保存更多醫療量能。林應然建議,改以快篩陽性判定確診,輕症或無症狀者在家休息,不需要再衍生PCR採檢、匡列、通報、電子圍籬、開隔離單等一大堆繁瑣的行政事務,把介入重點放在重症高風險群就好了。可惜「政府現在還放不下身段改成快篩陽性,也認為醫療量能還夠,其實光採檢就已經快癱瘓急診了。」林應然表示,過去基層耳鼻喉科醫師曾經發起志願支援社區採檢站,社區篩檢站多在戶外空曠通風處,這次指揮中心徵召診所採檢,也是因為耳鼻喉科醫學會發文提議的,預期可能耳鼻喉科診所會比較踴躍回應。
-
2022-04-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大增 500元獎勵長者催打延至5月底
本土案例再創新高,昨增四四二例,境外增一三六例,並新增一例死亡案例,為九十多歲女性未打過任一劑疫苗。國內長者約近二成一劑未打,指揮中心昨宣布,延長六十五歲接種疫苗五百元獎勵措施至五月底,盼長者盡速接種,但專家指出獎勵誘因恐有限,可借鏡他國,放寬疫苗救濟金等方式催打,盼覆蓋率能超過九成。90歲以上未施打 致死率二成五國內中重症案例昨新增五例,累計達十例,其中一例死亡,為Omicron疫情以來第二例死亡案例。案二四四五八,為一名九十多歲女性,具高血壓、巴金森氏症慢性病史,並未打疫苗,於居家隔離期間因症採檢,四日確診,七日死亡。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案例定序未出爐,推斷應為BA.2,與二月中首例死亡個案感染的八十多歲女性,定序的BA.1不同。另外,新增四例中重度個案,一人有高血壓病史、二人有心血管病史、一人有肺癌病史,都使用過瑞德西韋,目前仍在醫院治療,其中僅有二人打二到三劑疫苗。羅一鈞表示,九十歲以上年齡層未打疫苗致死率達二成五、八十歲以上也有四點五%,中高齡長者一定要盡速接種疫苗,五百元接種獎勵金措施將延長至五月卅一日。南韓高額補助 催出九成覆蓋率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國家喊出「重症清零」,長者疫苗覆蓋率須提升至九成以上,韓國為提升長者接種,疫苗救濟補償採從寬原則、即時性發放,每人新台幣數十萬元高額補助,催出九成覆蓋率,台灣可借鏡。重症清零政策須有層次進行,若再不行動,重症清零將淪為口號。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李秉穎說,國際透過獎勵催打均有困難,長者不打原因很多且複雜,長輩多有先入為主印象,但在沒其他好方法前,目前持續透過金錢獎勵催打。越南入境航班 需前6小時快篩境外移入個案一三六例中,有一○七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但越南航班入境旅客陽性率仍高。指揮中心七日規定三家越南航空(越南、越捷、越竹)來台旅客,除檢附搭機前二日內病毒核酸檢驗報告,還要「搭機前六小時內抗原快篩報告」,昨宣布擴大至「所有越南航線航班」,新制即起施行至五月六日。總統蔡英文因與確診者於官邸用餐遭居家隔離,PCR篩檢為陰性。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若居隔過程出現症狀及解隔期滿後也會再行篩檢。但專家表示,總統或重要官員被匡列「多少享特權」,應針對特殊個案分析風險。
-
2022-04-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社區藏不明感染源 鄭文燦:提高長者、長照疫苗覆蓋率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下午表示,目前社區當中可能有潛在不明感染源,和無症的確診者形成黑數,因此要提高疫苗的覆蓋率,桃園市在65歲以上長者疫苗覆蓋率無論第1、2、3劑都是6都最高,而且高過全國平均值很多,不過還是要繼續提高覆蓋率,尤其是第5類長照機構是高風險族群,希望提高這些機構的疫苗覆蓋率,降低重症的風險。市政府針對第5類提高疫苗覆蓋率規畫專案,計畫花1個月的時間到5月15日執行完畢,原則上每一個機構都要有合約醫療院所進入服務,市政府會給3000元的作業費,服務人員除了可以領取健保提供的給付,市政府也會發給每人200元獎勵金。鄭文燦說,市政府還要推出到宅接種的服務,只要完成1位到宅接種服務,會發給醫療院所500元獎勵金;另外,只要是機構住民(不限年齡)和65歲以上的長者完成接種,就發給700元的禮券,鼓勵還沒有接種的長者和機構住民,從現在開始執行一直到5月15日。鄭文燦說,根據香港的經驗,長者和長照機構的住民仍然是高風險族群,因此要再提高疫苗覆蓋率,之前提貨到獨居長者可以由社工員提供1對1的到宅服務,接送長者到醫療院所打疫苗,也可以安排復康巴士,由居家照服員陪同。
-
2022-03-1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發1500元才有催打效果? 陳時中:也要考量經費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從3月10日起至4月10日,針對65歲以上長者加碼新冠肺炎疫苗獎勵金至500元。但有醫師建議應直接發1500元,才有催種效果。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獎勵越大當然鼓勵效果越多,但加碼到500元也有一些效果,第一天就增加將近五千人,以五千人來看也要支出250萬元,經費上也需要考慮。目前國內新冠肺炎覆蓋率第一劑為83.19%、77.62%、追加劑為46.63%。陳時中說,本來就願意打的人都打得差不多了,獎勵評估已經不少,地方也有加碼,會思考其他方法吸引更多人接種。而指揮中心日前宣布設置「COVID-19防治一網通」疫苗地圖,讓民眾除了透過疫苗預約平台預約第三劑外,也可透過地圖查詢可接種第一、二劑的醫療院所。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為便於民眾查詢接種地點和隨到隨打接種地點,也設置超連結的橫幅於疾管署網站首頁。橫幅廣告提供的接種資訊,裡面包括疫苗院所地圖及各院所的資訊,以及可以看到有各縣市院外隨到隨打的接種站地點,相關資訊每周更新。除了長者接種疫苗外,青少年第三劑何時開打?陳時中表示,青少年疫苗接種等專家會議通過後,最快也要四月初才會開打。而次世代疫苗,中研院、國衛院都在積極辦理相關業務,國際藥廠方面,國內也積極尋求代工和合作的機會。
-
2022-03-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宮廟旅團添6確診 傳播鏈擴大
國內昨新增八例本土個案及四十五例境外移入。在新增本土個案中,六人和宮廟旅行團群聚衍生相關,其中台南四例(案二一○三一至案二一○三四)與之前確診者案搭乘同一台復健巴士就醫復健,另高雄一對夫妻確診。還有兩例是宜蘭家庭群聚事件的新增染疫者。宮廟旅行團相關確診案例再增六人,全案已累計十七人確診。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台南四例皆為案二O九七四的同車接觸者,曾一起搭乘復健接駁巴士,Ct值為十一點二至十七點五。台南市府衛生局說,該班巴士有乘客八人及一名司機,昨四名乘客確診,包括兩名病患、一名陪病者與一名外籍看護。另該衍生案也新增高雄一對夫妻確診,為案二O八六二所經營美容院的客戶與先生。高雄市府說,自助餐店一家四口確診個案中的姊姊,在美髮職場中傳染給五十多歲女顧客,女顧客又傳染給同住先生,燙髮者未落實戴口罩,因此在兩個半小時接觸後感染。另還有二例為宜蘭家庭群聚事件的新增染疫者。莊人祥說,案二○O八九(該家庭中的妹妹)於二月十日入境,十八日返回宜蘭家中一人一室隔離,由姊姊負責送餐,不料姊姊在廿三日因有喉嚨症狀採檢確診,隨後又傳給職場同事。昨天非同住的母親與哥哥也確診,均在隔離期滿前採檢陰轉陽,該群聚累積五人染疫。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在該家庭群聚事件中,姊姊送餐時僅至門口,並未開門,也沒交談,不排除氣流相通而染感的可能性。至於疫苗接種部分,一九二二疫苗平台第廿六期今上午十時起提供追加劑(第三劑)預約,對象為去年十二月廿六日前已完整接種兩劑,且十八歲以上民眾,五一○萬人符合資格,指揮中心提供一二三萬劑疫苗。為刺激打氣,除加碼接種獎勵金五百元外,指揮中心建置疫苗地圖,供民眾上網搜尋第一至第三劑疫苗可接種的院所,綠色顯示當日可提供接種的院所、灰色則為休診,該院所如有預約網站也可直接連結預約。
-
2022-03-0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一、二劑到底去哪打?指揮中心推疫苗地圖查詢還加碼獎勵金
指揮中心日前祭出65歲以上打疫苗可拿500元禮品的獎勵措施,但想打疫苗不知道要去哪兒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建置「COVID-19防治一網通」疫苗地圖,不論第一至第三劑疫苗都可在此系統查詢,顯示綠色為當日可接種院所、灰色則為休診,該院所如有預約網站也可直接連結預約。莊人祥表示,現行預約平台僅提供追加劑預約,但因現在有65歲以上接種加碼獎勵措施,希望提供民眾可以查詢預約接種站或是隨到隨打的醫療院所,因此建置此地圖,可利用不同頁面分別查詢一、二劑和追加劑。莊人祥表示,指揮中心每周彙整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提供的接種地點資訊,更新於疾管署全球資訊網的「COVID-19防治一網通」疫苗地圖,以利民眾能選擇住家或工作地附近的接種地點,就近接種。另各縣市衛生局網頁均有彙整合約醫療院所接種資訊,提供民眾運用查詢。莊人祥說明,為方便民眾依個人接種需求查詢,「COVID-19防治一網通」已將「查詢追加劑」及「查詢第1、2劑」的疫苗地圖分開呈現,民眾進入地圖頁面後,可依個人喜好的廠牌及接種地點,查詢「當日」接種院所的開診情形及諮詢電話,該院所如有預約網站也可直接連結預約。而部分縣市有設置隨到隨打服務的接種站,相關資訊也每週更新於疾管署全球資訊網「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項下的相關頁面,有需求的民眾亦可參考運用。另針對指揮中心祭出的加碼獎勵措施,外界關心若提升至500元若還不能刺激打氣,是否會針對未打疫苗者有限制措施。莊人祥表示,目前疫情上沒有任何變化不會有更近一步限制,至於加碼獎勵部份還沒開始,「大家不要都這麼唱衰這樣的政策」。他強調,過去獎勵金為200元時對疫苗接種有幫助,實施後接種者確有增加,相信對於65歲以上不願意施打者應該有助益,也希望醫師加以說明增加接種。另若醫師有服務到家的需求,也可向衛生局提出。
-
2022-03-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疫苗獎勵金沒拿到?指揮中心:資料龐大還在核算
政府為提升民眾新冠疫苗接種率,給予協助接種的醫療院所獎勵金。但有基層診所抱怨,幫忙打疫苗拿到的補助金額差別大,也沒有固定入帳的時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處置費每月結算,目前已撥付至去年12月底,至於獎勵績效因資料龐大,還需要針對醫療院所醫事機構代碼檢核,無法立即撥付。第25期疫苗預約今天上午開始分流預約,提供151萬劑的量能。截至下午一時,已有7.1萬人預約、預約率4.73,其中莫德納預約最踴躍,已預約4萬4127人,尚餘117萬2360人次可預約。莊人祥表示,四個廠牌目前都還有非常多量能可以預約。針對醫療院所的處置費和獎勵金等,莊人祥表示,為鼓勵合約醫療院所協助辦理疫苗大規模接種作業除每劑次補助100元接種處置費外,也提供「COVID-19疫苗合約醫療院所免費提供民眾接種服務獎勵措施」,項目包含按接種人次提供獎勵、醫療院所達每月目標接種人次提供接種獎勵及再加給績效獎勵等。目前指揮中心已陸續撥付疫苗接種處置費及獎勵費,截至目前已撥付約新台幣67.6億元。莊人祥表示,處置費已撥付各合約醫療院所及衛生所至110年12月底的費用,總計約34.7億元。合約醫療院所執行按接種人次提供獎勵,也已撥付各合約醫療院所至110年12月底之費用,總計約29.5億元。至於疫苗接種每月達目標人次接種獎勵採每季撥付,已撥付至110年11月份至費用總計約3.4億元,其中包含診所為2.4億元,地區醫院、區域醫院及醫學中心共1億元。莊人祥強調,各期疫苗接種處置費及獎勵費,由全國3000餘家合約醫療院所上傳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的資料核算,由於接種資料龐大,後續須依各該執行接種作業醫療院所醫事機構代碼,並檢核排除非合約醫療院所、異常或重複之接種資料後,才能進行核算及撥付作業,無法立即撥付處置費及獎勵費。為避免因異常接種資料之多重修正作業及核算,亦請地方政府衛生局督導合約醫療院所進行接種作業前應先行檢查系統之設定,於每日上傳接種資料應先行檢視接種單位及使用批號正確無誤再執行每日上傳接種資料等作業,提升民眾接種資料之正確性。
-
2022-02-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疫情延燒…陳時中:不影響下月商務客入境
宗教團體聚餐群聚延燒,且一名參與餐會的國中生傳染給同班同學,是否影響解封時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需持續觀察,但不影響三月開放商務客入境腳步;至於台灣何時放寬口罩禁令?他指出,口罩自我防護效果好,將來不會放棄戴口罩,但對於戴口罩場合會有限度的限制。宗教團體聚餐群聚累計卅四人染疫,專家認為,必須觀察兩波傳播期,也就是要到三月初,才知疫情是否擴散,如此是否影響三月開放商務客入境?「這大概是不會影響。」陳時中說,將持續觀察及進一步評估。美國有多州放寬口罩規定,國人口罩令何時解除?陳時中表示,「對台灣來講,口罩對自我防護好,將來不會放棄戴口罩,但對於戴口罩場合會有限度的限制。」他指出,在室內若長時間待著,戴口罩防疫仍是較好的方式,且對防治流感有效,未來將根據疫情狀況訂定配套措施。有專家建議,唱歌每廿分鐘應換口罩。陳時中表示,一般戴口罩是為了避免接觸到外來的病菌飛沫,如果是聽歌的人,沒必要廿分鐘換一片,至於唱歌的人若想謹慎一點,並不反對,不過他個人認為沒有頻繁更換口罩的必要。指揮中心統計,前天國內共接種卅一萬五九○五劑,累計接種逾四五五一萬劑,第一劑疫苗涵蓋率百分之八十二點五七、第二劑百分之七十六點一六、第三劑卅五點四四。指揮中心是否再祭出獎勵金催打第三劑?陳時中表示,打疫苗是民眾權利也是義務,目前疫苗量充足,呼籲民眾接種降低染疫重症風險。
-
2022-02-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屏東霧台鄉誤打無溫控疫苗 陳時中透露接種者現況
為及早達到3月第三劑疫苗涵蓋率5成的目標,指揮中心鼓勵民眾積極接種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表示,依最新統計,昨天施打的新冠疫苗稍微多,達到31萬5905人次,但以周五來看不算多,疫苗涵蓋率第一劑為82.57%、第二劑76.16%、基礎加強劑0.78%、追加劑為35.44%。此外,屏東霧台衛生所誤打46劑沒有溫控的疫苗狀況,他說,衛生所第二劑誤打屏東某山地鄉46人,整體來講,疫苗不是完全失去溫控,專家認為安全顧慮影響小,而施打疫苗後產生保護力的效期,還要在進行研究,現在處理方式是,屏東對46人給予關懷,目前為止,無人不舒服或局部疼痛狀況,但要持續觀察,相關有違失的人員,屏東縣政府已記大過,主管記小過。媒體問,外界關心,第23期第三劑新冠疫苗預約率僅有6成,如此3月涵蓋率的5成目標可達標嗎?為鼓勵民眾接種疫苗,應提供第三劑獎勵金來催出打氣?陳時中說,接種第三劑疫苗是大家的權利,也是義務之一,希望大家盡快來打疫苗,目前疫苗量夠,施打意願有降低,但我們呼籲大家快打,這是保護自己、避免重症死亡的最好方式。至於,民眾控訴,送到集中檢疫所的飯菜被打開翻攪,零食也被碾碎,像是被當犯人。陳時中說,集中檢疫所管理比較嚴格,所以出問題相對小,嚴格帶來安全,代價會有一點隱私被侵犯的地方,事實上,指揮中心也查過有放相關違禁品及相關毒品,而這對裡面管制是不好的,也提醒檢查人員檢查時不要破壞,或讓人不舒服,但檢查還是有必要的,而細節要盡量仔細。
-
2022-02-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防疫大作戰」影片催長者接種 專家曝溝通重點:不能只談副作用
75歲以上長者的疫苗接種率停滯不前,目前第一、二、三劑接種率分別為75.5%、69%、42.1%,有待提升。指揮中心表示,除了提供陪同服務對象接種疫苗的居服員200元獎勵金,也會針對特定對象拍攝「防疫大作戰」宣導影片。長期投入長照實務的專家建議,影片重點可放在「不完整接種」會怎樣,如果只談「疫苗副作用」,很容易淪為無解。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表示,根據這兩年長照實務溝通疫苗接種的經驗,長輩和家屬最擔心的議題是「疫苗副作用」,只要家屬反問一句「出問題誰負責」,就無法繼續溝通下去。因此,即便中央祭出「居服員帶長輩去打疫苗有兩百元獎勵金」的美意,居服員也只會在長輩原本就想打疫苗的情況下陪同,不會積極鼓吹長輩接種,以免萬一出事、有糾紛,擔不起這個責任。副作用溝通容易淪為無解,黎世宏建議可以多從「如果沒有完整接種會如何」的客觀數據去說明,會更有說服力。另外也要讓個案及家屬了解,現在社區裡面無論是有症狀、無症狀,都很難確定誰是否染疫、會不會傳染,高風險群如果沒有完整接種,面臨高致病率、高重症率的數據,或許可幫助民眾更願意接受疫苗。
-
2022-02-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5類人不願打疫苗? 莊人祥:針對特定對象推防疫大作戰
國內疫苗昨天接種8.4萬劑,目前第一劑覆蓋率82.28%、第二劑為72.57%、基礎加強劑0.77%、第三劑為29.3%。不過台大公衛團隊發現不只長者,對疫苗有疑慮而接種猶豫的族群,還有慢性病患、孕婦、另類療法者及藍領階級等五類人。而是否有新政策提高施打率,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宣導費除從100元提升至200元外,也會針對特定對象拍攝「防疫大作戰」進行宣導。莊人祥表示,75歲以上長者在過年前,以1月27日的統計數字來看,接種率為第一劑75%、第二劑68.4、第三劑36.3,過年後,以2月7日統計數字來看則分別為75.5%、69%、42.1%;接種率皆略有提升。莊人祥表示,為提升長者接種率還會利用多項措施,除之前公布給予居服員帶服務對象獎勵金外,也希望長照、洗腎機構能加強副作用的說明,另外目前到2月底接種也都還有200元的宣導品。
-
2021-12-28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署推「糖尿病+腎病」一站式照護 22.8萬人受惠
台灣去年有242萬人因糖尿病就醫,病情若沒控制好,會衍生慢性腎臟病,國衛院2019年腎病年報指出,半數洗腎患者合併有糖尿病。健保署過去20年陸續分別推出糖尿病、慢性腎病論品質計酬的方案,兩病都有的人得參加兩個方案、接受重複檢查,明年元旦起健保署推出「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給予醫療院所雙倍管理照護費,預期22.8萬名共病病人受惠,增加健保支出1.17億點。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科長陳依婕表示,民國90年開辦糖尿病論質計酬,已有1300家院所承辦,民國100年開辦初期慢性腎病論品質計酬,也有1100家院所承辦。上述兩方案都會繼續,明年起再增加一個整合兩者的新方案,收案對象是同時具有糖尿病和初期慢性腎病的病人,估計人數有22.8萬人,至少有840家院所可兼顧兩種疾病,可強化疾病追蹤照護,避免病人病情惡化。陳依婕表示,以往分成兩個方案,共病病人可能得需要跑兩個院所、接受一些重複的檢查追蹤,才能夠加入方案,明年起病人就醫更方便。對於醫療院所來說,也有更高的獎勵誘因,管理照護費由原單一方案的200點調升為400點,品質獎勵金由原單一方案之400點至1000點不等,調升為1000點。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病人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導致腎臟功能衰退,嚴重者甚至會因腎臟功能喪失而須長期洗腎。透過本方案推動,鼓勵院所組成跨疾病之整合性照護團隊,更有效地應用資源與人力,透過衛教及追蹤提高病人參與疾病管理的意願,病人可以於同次就醫獲得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的檢查、衛教等醫療服務。
-
2021-12-28 新聞.元氣新聞
近百醫檢師 未獲採檢獎勵金
居家檢疫春節專案上路後,入境者採檢次數大增,需採檢六次才能回到社區,醫檢師工作量大增,醫檢工會、北市聯醫企業工會等相關工會昨舉行聯合記者會控訴,衛福部訂定檢驗獎金條文中以「檢驗相關人員」帶過,以致各醫院逕行挪作他用,許多醫檢師從未拿到獎勵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醫院在分配獎勵金時一定要有公平機制,「內部管理分配,我們不介入,但增加的錢一定要分給相關人員」。根據衛福部「執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中第四點,「公費核酸檢驗費用每件至少一千元分配給相關人員」。醫檢工會秘書長陳韋錡表示,醫檢師拿到檢體後須在廿四小時內提出報告,許多醫檢師每日工作十七小時以上,但醫檢工會今年十月調查發現,近百位醫檢師中,無人領到今年五月起的獎勵金,且僅有半數醫院造冊,九成認為政府制定分配方式過於模糊。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醫護獎勵金必須「實報實銷」,編列名冊,因此較遲。
-
2021-12-27 新聞.元氣新聞
沒日沒夜驗檢體卻拿嘸獎金 醫檢師要衛福部說清楚
居家檢疫春節專案自16日起要求不論何種方案,都需採檢六次才能回到社區。不過協助檢驗的醫檢師驗獎勵金卻「看得到吃不到」。醫檢工會、北市聯醫企業工會以及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企業工會以及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今天舉行記者會控訴,獎勵金不是被各醫院逕行挪作他用,就是以負擔試劑耗材為由被扣住不發,許多醫檢師至今沒有拿到獎勵金。北市聯醫工會秘書高若想表示,國內防疫成果全民有目共睹,各職類醫療人員不可沒,其中「醫檢師」更是重要的一環。尤其疫情期間的檢驗量驚人,且一拿到檢體須在24小時內出報告,許多醫檢師睡在醫院無法回家、披星戴月每日工作17小時以上,但一月至今的獎勵金卻都還沒拿到。醫檢工會秘書長陳韋錡則表示,依據醫檢工會今年10月發起的調查,發現近百位醫檢師當中,竟然沒有任何一位醫檢師領到今年五月份起的獎金,且僅有半數獲醫院造冊,九成認為政府制定的分配方式過於模糊。根據衛福部「執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中第四點表示,公費核酸檢驗費用每件至少應有一千元分配給相關人員。國軍高雄醫院左營分院企業工會理事長劉惠雯則表示,該院五月的獎勵金直至十二月才發下,六、七月則尚未撥配。醫檢師在醫院中相對弱勢,而衛福部在文字上僅用模湖的「檢驗相關人員」帶過,導致醫院可任意控制該筆獎金的分配,將獎勵金挪往他處。有些醫院以須負擔試劑耗材為由,扣住獎金不發;有些醫院雖然決議將獎金留在檢驗部門,但仍然設定獎勵上限,或規定「加班費」和「獎勵金」只能擇一領取,獎勵金和勞務不成正比;有些醫院則因為獎金至今分配談不攏,至今都沒有發下。劉惠雯表示,衛福部應將「檢驗相關人員」正面表列清楚並適當分配獎勵金,且應將「每支檢體1000元」的獎勵全數留在檢驗部門。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回應表示,謝謝所有相關人員,尤其是醫檢師,發下去的錢醫院分配上一定要有公平機制;「內部管理分配我們不介入,增加的錢一定要分給相關人員」。
-
2021-12-0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獨/台大某病房要求護理師回捐3成防疫津貼 還要付現
為慰勉醫事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辛勞付出,衛福部醫事司訂定獎勵辦法並給予獎勵津貼。台大醫院護理人員好不容易等到今年5、6月最累時期一部份的獎勵金,卻有胸腔內科病房護理主管要求「回捐三成」,要求護理學姊分組跟學妹追討「捐款」,還要領出現金、不可轉賬;另外,獎勵金發放比例疑似按照「輩份」,未依實際照顧確診的工作情形。台大醫院護理部表示,該單位已打消此意,不會要求回捐。該病房護理師小青表示,10月底部分獎勵金撥款,主管發給單位學姊一些表格,表格上有學妹名單、個別獎勵金額、三成回捐金額等資訊,要每個學姊負責向名單上的學妹收取三成回捐,而且要領出現金繳回、不得匯款。由於該病房已向每名護理師收過1000元公費,許多人都覺得回捐三成甚不合理,便詢問為何再多收?主管僅說是作為婚喪喜慶紅白包、吃吃喝喝等用途。詳細檢視獎勵金分配方式也發現,資深者有人領到15萬元以上,中間資歷大約是7萬、9萬多元,最資淺的僅4萬多元,與實際照顧確診者的情形有差異,但主管也說不清楚計算方式。根據衛福部獎勵辦法,只要對照實際工作情形,獎勵金計算可以相當清楚。小青說,基本原則是給主要照顧的護理師每人每班1萬元,但臨床實務可能需要其他護理師一起幫忙,因此衛福部也已告知醫院可在申請資料載明理由,經審核通過,輔助人力也能拿到一人1萬元。小青表示,去年衛福部給醫院的申請表單上,有當事人簽名欄,送出資料前可以確認內容再簽名,但今年簽名欄卻消失了。醫院交給衛福部的資料內容,只有醫院和衛福部兩方知道,基層醫護不知道自己拿到的獎勵金是怎麼算出來的。醫院主管階級處理方式不公開透明,只想叫大家不要吵、把問題推回基層,結果只是加重單位內部人際關係的壓力。「這是哪家醫院?」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聞訊相當驚訝,她說,衛福部希望盡快加速發放獎勵金,但同時也要求醫院申報和發放獎勵金必須要「透明、公開」,就算文件上沒有同仁簽名欄,醫院也應該要給同仁個別確認無誤,再送交到衛福部。如果有醫護人員發現醫院作法不符合此原則,可向衛福部提出申訴,醫事司會去了解,要求醫院說明,並講清楚要如何做到透明公開。台大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林綉珠表示,去年衛福部尚未編列清潔人員獎勵金時,有些單位確實曾經回捐獎勵金,以分給清潔人員;後來衛福部獎勵範圍納入清潔人員,回捐款項都已經退還。至於今年,林綉珠證實,確實有一個單位曾有此想法,但「回捐獎勵金」並非護理部的政策,護理部認為不妥,該單位也已打消此意。「個人津貼就是個人津貼,不該這樣統籌管理,」林綉珠表示,除非單位內部自己討論過、大家都同意;比如有些單位會認為獎勵金是屬於大家的,有共識要捐一部分給弱勢團體。至於這類款項運用的討論如何進行、各單位領多少錢,則是各別單位提出申請、由衛福部核發,護理部不會介入。有關同仁反映申報資料未經確認就送出、獎勵金分配方式不符合實際照顧情形,林綉珠表示,醫院的標準作業流程都有要求「獎勵金申請資料送件前,必須給本人確認過」,如果單位沒給本人確認就送件,這也是不行的。台大醫院企業工會秘書長王棋筠表示,同仁辛苦防疫的津貼,護理長卻以「有福單位共享」的美名,強制要求回捐、提撥至病房公基金作為吃喝玩樂之用,「這不是假公濟私、以權謀私利的瀆職行為嗎?」王棋筠表示,如果護理部做不到透明公開,台大醫院院方應成立第三方進行調查,不能放任有問題的單位自行內部處理。工會並呼籲院方嚴懲有瀆職行為的主管,同時也呼籲衛福部恢復造冊名單的簽名欄,或以其他形式讓當事人認證,並要求醫院確實供本人核對,以避免後續爭議。
-
2021-09-29 新聞.食安拉警報
防非洲豬瘟10月起小規模豬場禁廚餘 已60場願增養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宣布,為杜絕廚餘養豬爆發疫情,10月起199頭(含)以下豬場禁用廚餘,否則開罰;此規模2101場中有273場原可餵廚餘,已60場願增養以利飼餵廚餘。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召開臨時記者會,重申因應越南走私肉製品驗出陽性,防疫從阻絕於境外,成為全力防堵相關產品經廚餘餵養豬隻引發疫情,為此,除9月全國豬場暫停飼餵廚餘,應變中心再規劃10月起,199頭(含)以下小型養豬場禁止使用廚餘等餵養豬隻。針對新制即將上路,應變中心再度召開記者會提醒豬農,199頭(含)以下的小型養豬場禁止使用廚餘、動物性廢渣、畜禽屠宰下腳料進入及餵養,否則根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飼料管理法規定,對違者首罰新台幣8萬元,再犯罰40萬元。應變中心統計,全國199頭(含)以下計2101場,其中273場為原本取得環保署廚餘(高溫蒸煮)再利用資格的小型養豬場,原本可用廚餘養豬,因應新制將上路,已有60場有意願增養至200頭以上,以便持續廚餘養豬,這意味著這些豬場須再投資、革新,設置三段式污水處理設備;另外有100多場有意願改用飼料養豬。應變中心說明,若豬場要轉型每頭可獲2500元補助;退場(離牧)申請則從10月1日到111年1月底止,相關設施將在核定後6個月內完成拆除,相關補助包含畜舍補助每平方公尺1200到1800元,另外有廢棄物清除補貼上限15萬元、獎勵金1萬到60萬元(以頭數或豬舍面積計算)不等。應變中心強調,10月起新制上路,會加強查緝199頭(含)以下養豬場,提醒豬農不要違規;環保署也會針對200頭以上合法使用廚餘養豬的豬場強化監督,以落實高溫蒸煮,避免防疫產生漏洞;另外,邊境也會持續查驗,全力防堵走私。
-
2021-09-15 醫聲.健保改革
共體時艱 健保九月已撥付367億元給184家醫院
疫情二級警戒延長至九月廿日,為讓醫院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抗疫,健保署今年第二季先比照前年同期的八成預撥,6月已撥付225家醫院453億元,第三季預撥比例更提高到去年同期的九成,9月9日已撥付184家醫院367億元。健保署醫管組專委林右鈞表示,這是各級醫院協商出來的方式,基於「同島一命」的精神,可以幫助到比較艱困的醫院。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今年5月宣布分三階段挹注健保現金費用,5到6月按照108年同期醫院總額費用的8成一次給付,6月已撥付225家醫院達453億元。7到8月預撥費用比率更提高至109年同期9成,並於9月9日已預撥184家醫院醫療費用367億元入醫院帳戶。即日起,也開始啟動9月費用提前撥付,皆讓醫院較往常更快取得暫付的醫療費用。林右鈞表示,本次採彈性財務分配之預撥醫療費用機制,是以醫院協會提出的總額分配方式為基礎,保障醫院110年第三季收入達109年同期一般服務收入之9成,並以109年同期為上限,餘款再由各分區共管會議依據當地醫療狀況予以分配,這個結算方式由醫院各層級凝聚共識所提出的醫院互助及共體時艱模式。李伯璋舉例說,如果去年同期健保給付醫院100元,今年醫院申報80元,健保結算時會保障補到90元;但如果醫院今年做120元,也只給付100元。林右鈞表示,今年醫院服務量大都低於去年,依此模式對於絕大多數的醫院都有幫補的作用,今年如果還有總額成長多餘的部分,各分區會再按一定規則分配下去,至於診所,林右鈞表示,目前沒有按照去年比例結算的機制,還是依照今年申報的去暫付、核付、結算。健保署會協助衛福部各司署儘速撥付防疫獎勵金、新冠疫苗接種處置費用、獎勵費等,讓醫療院所除健保費用收入外,儘速取得防疫相關費用。110年5月至9月16日止,健保署協助撥付費用達39.89億元,包含協助疾病管制署撥付新冠疫苗接種處置費用及獎勵費用約14億元,維持醫療院所營運現金流。
-
2021-09-02 新聞.元氣新聞
呼吸治療師獎勵爆被欠一年 衛福部官員這麼回應...
「我們也都在第一線,為什麼連清潔人員都拿到獎勵津貼,我們卻被遺忘。」一位於新北市服務的呼吸治療師忍不住發聲,批評衛福部沒有照顧呼吸治療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秘書高若想表示,初步統計多家醫院並未對呼吸治療師造冊,即使造冊獎勵也未核發,而有造冊通過衛福部審核,也只發到去年6月,後續的獎勵,完全無消無息。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回應,去年度團體獎勵已在8月底全數發出,今年上半年的獎勵,礙於加照顧「疑似」案例也可領取獎勵,重新撈健保資料,預計9月會陸續發放。高若想表示,照顧確診患者,衛福部給予的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津貼,一部分是獎勵。呼吸治療師並未有專屬的津貼,而大部分的津貼發放都有準時發給。獎勵的部分,衛福部給每一個專責病房之病室,獎勵費用上限10萬;專責加護病房之病室獎勵上限為15萬;依照收治個案以及佔床率給予獎勵費用,每一個病室每月一萬,應有15%以上,分配給病房的相關工作人員;依收治個案數、病情嚴重度及住院天數給予獎勵費用,且應全數分配予第一線及共同照護之醫事人員:肺炎患者每人日3000元,使用呼吸器或高流量氧氣鼻導管全配系統患者每人日1萬元。高若想表示,呼吸治療師大多沒有拿到獎勵,日前詢問衛福部,對方指出因為醫院在呼吸治療師的造冊名單錯誤百出,直接調閱健保資料,只要有使用呼吸器就編列獎勵給醫院,8月已經把獎勵發給醫院,醫院一個月內要把獎勵發放給員工。高若想表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衛福部還是希望醫院能提供造冊名單,以確保未來有呼吸治療師未拿到獎勵時可以核對。反之,若沒有呼吸治療師反應,醫院到底有沒有把獎勵發下去給呼吸治療師,不在他們監測範圍中,很多醫院目前沒有工會,導致呼吸治療師的力道很薄弱,後續會提醒所有呼吸治療師,向醫院詢問獎勵金,確保自身權益。劉越萍表示,針對呼吸治療師的獎勵,原本109年的規定是僅給予照顧確診者,今年2月左右工會爭取將照顧疑似病例也應該納入獎勵,衛福部同意後,原本僅撈確診的健保碼,目前還在整理照顧疑似案例的資料,近期資料會統整,今年上半年的獎勵金將會在9月左右發放,比照去年用上半年、下半年各發一次的方式,發放給各家醫院。劉越萍表示,津貼的部分每個月都有陸續發放,獎勵才是採取半年一次發放。獎勵發放的方式,衛福部會先撥款八成給醫院,醫院核對名冊後,確認符合,將院內造冊的名冊提供給衛福部,衛福部會將後面的二成全部提撥給醫院;今年八月底已將去年下半年所有的團體獎勵金都發給醫院,員工可以向醫院詢問,實際發放時間。
-
2021-08-25 新聞.元氣新聞
降載效應/台大績效獎金減少 私立醫院醫護收入更慘
台大本月績效獎金大幅減少,一位護理師單月少2700元,台大工會表示,醫護實際工作並未減輕,薪資結構紅利績效占比高,績效減少對員工福祉和士氣都有負面影響。台大院長吳明賢表示,台大本薪未減,五六月因降載虧損,仍盡力保障員工福祉。吳明賢表示,台大有教學研究補助,五、六月降載虧損,仍依法用一到四月盈餘發出績效獎金。他也指出,部分私立醫院影響更大,薪資結構以績效獎金為主的主治醫師,月薪嚴重縮水,月收入銳減幅度可能以萬元計,相較之下,台大醫院已盡力保障員工福祉。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表示,公立醫院有公務預算的挹注,涉及校務的部分還有教育部的補助,私人醫院沒有任何公家預算,「所有的錢都要靠醫院自己賺」,確實如吳明賢院長所說,私立醫院受到疫情的衝擊大於公立醫院。朱益宏表示,部分私人醫院給主治醫師的底薪很低,如果疫情期間都沒有病人,醫師收入勢必大受影響;但其實醫院也很苦,如果健保署沒有即時補助,有些醫院可能連薪水都會發不出來。一名任職於私立醫院的不具名醫師表示, 私人醫院主治醫師底薪占月收入的比率低,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是由年資、業績等因素綜合決定。平常外科收入高於內科,疫情期間反而更苦,因為非緊急手術幾乎都不能做。兒科、耳鼻喉科、復健科也因病人不敢來、呼吸道傳染病減少而業績大減,倒是內科因為病人大多有慢性病、需定期回診領藥,收入沒有差太多。吳明賢透露,為了幫助醫院度過難關,健保署已經宣布將今年疫情期間的給付金額,補足到去年同期的九成。只要這筆錢下來,院方也會立刻換算為績效獎金,再補發給員工。衛福部編列給專責醫護的防疫獎勵金還沒發下來,未來醫院拿到之後,也會儘速按照造冊發給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