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1 癌症.頭頸癌
搜尋
減重
共找到
1414
筆 文章
-
-
2020-05-20 科別.新陳代謝
監控血糖、體重 糖尿病並不可怕
現代人的物質與飲食生活富裕,糖尿病人口愈來愈多,台灣約有250萬人罹患糖尿病。糖是重要能量來源,但過量會對健康造成威脅,本報健康版「我的控糖妙招」徵文,讀者投稿踴躍。針對讀者提出的問題。糖尿病醫師認為,糖尿病並不可怕,只要好好監控血糖變化、控制體重、按醫囑適當用藥,就能與糖尿病和平共處。多因飲食失控 導致肥胖台灣的糖尿病患95%以上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台安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毅欣表示,第二型糖尿病與家族史、家族性多基因遺傳有關,現代人物質生活、飲食生活富裕,會加速致病基因的催化,加上後天與時間的因素,只要活得夠久,就易罹患糖尿病。其實糖尿病與老化、退化有關,林毅欣說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人,大多因為物質與飲食失控,導致身體過度肥胖、脂肪增加,產生胰島素的阻抗、胰島素的凋亡,最後胰臟細胞負荷不了,進而得到糖尿病。現在台灣糖尿病盛行率10%,尤其60、70歲以上的老年人,20至30%甚至40%以上都有血糖不耐症。慢性退化疾病 只能控制「糖尿病屬於慢性退化的疾病,只能控制。」林毅欣指出,糖尿病容易因大血管、小血管的併發症,以及全身性感染症而死亡,糖友罹癌的機率也高。如果控糖不佳、血糖高,身體細胞和表皮傷口就不易癒合,易產生細菌感染,若感染入骨而會導致截肢。若是血糖控制得當,這些初期症狀都可以緩解。血糖應控制在標準範圍,如果體檢發現變胖、空腹血糖高,這是糖尿病的警訊。林毅欣強調,糖尿病主要以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色素值來確診。正常人血糖值是在100mg/dL以下,若在126mg/dL以內則屬糖尿病前期的灰色地帶,超過126mg/dL即為糖尿病。正常的糖化血色素標準在5.7%或是6%以下,若介於5.8%到6.4%間的範圍,則是糖尿病前期屬灰色地帶,若是6.5%以上就確診罹患了糖尿病。用藥搭配飲食及運動肥胖的人易有糖尿病,有研究顯示,肥胖的人和身體質量指數(BMI)正常的人相較,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二倍;大陸的研究則顯示,胖的人每增加10公斤體重,得到糖尿病的機率多1.2到1.5倍。林毅欣認為,如果發現是初期糖尿病,且是肥胖的年輕人,一定要趕快瘦下來,恢復身體健康。一般空腹血糖超過130mg/dL,建議用藥搭配飲食及運動控制來改善血糖。「體重控制可以預防糖尿病」,過胖的糖尿病初期患者,必須減重,嚴格控制飲食,減低熱量的攝取,以減少身體的負擔,讓血糖得以控制。研究發現,喜歡吃油炸、高油脂、高鹽食物的人,易引發糖尿病,因此預防糖尿病,不僅要減糖,也應減鹽和減油。林毅欣建議,患者要多吃原形食物,少喝含糖飲料,勿吃高熱量食物,更要好好監測血糖。糖友膽固醇高 易中風糖尿病人如果膽固醇高,易有心肌梗塞、中風的風險,林毅欣強調,對於糖尿病患來說,膽固醇控制要更嚴格,患者膽固醇應控制在160mg/dL以內、壞膽固醇在100mg/dL以下,患者更應吃膽固醇藥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是免疫力較差的族群,容易發炎感染,應優先施打流感、肺炎鏈球菌疫苗防護,女性患者更要避免泌尿道系統感染問題發生。更年期女性因女性荷爾蒙衰退,會產生更年期症狀,糖尿病發生率高,此時更要花心思追蹤血糖變化,根據追蹤狀況看是否要提早用藥或以飲食及運動來更嚴格控制。
-
2020-05-19 科別.牙科
開會睡著還打呼差點丟飯碗 睡覺戴牙套擺脫困擾
40歲徐姓男子在外商公司,常要出國出差當空中飛人調時差,老是睡不飽,枕邊人則抱怨他睡覺時鼾聲如雷,更慘的是與客戶開會時竟睡著了,還鼾聲大作,差點丟了飯碗,赴醫檢查確診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選擇睡覺時配戴止鼾矯正牙套,症狀改善八成,擺脫長久的困擾。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牙科主任廖明德說,徐姓男子曾在耳鼻喉科確診為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曾嘗試用正壓呼吸器治療,但因適應不良作罷,加上需經常飛往國外出差,也不想接受手術,因此轉診到牙科,希望透過止鼾矯正牙套解決長期以來的困擾。廖明德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好發於男性、肥胖、抽菸、喝酒、糖尿病等群眾,主要是因睡覺時上呼吸道發生塌陷,氣流阻滯造成呼吸中止,不僅會出現打鼾、白天疲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高血壓、睡醒時口乾舌燥等症狀,也是心血管、內分泌及腎臟、肺部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高風險群,不可不慎。廖明德介紹,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為阻塞型和中樞型,前者是最常見的睡眠呼吸障礙,又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治療方式包括減重、改變睡姿、藥物治療、配戴正壓呼吸器、接受口咽整形手術,或切氣管手術等。止鼾矯正牙套是將下顎往前移位,經由相連組織牽引,帶動軟顎和咽喉壁肌肉,將上呼吸道打開,讓空氣可以順利進入肺部,也能減少鼾聲的產生,適合輕度和中度的患者,具有輕巧、攜帶方便、於口內異物感較低、下顎能做一定範圍運動等優點,通常較易為病人所接受。廖明德提醒,止鼾矯正牙套就和眼鏡一樣,需要長期配戴治療效果才會明顯,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病人約2個月自行微調下顎位置,且需定期回診觀察咬合變化,並依據睡眠檢查報告隨時做調整。
-
2020-05-18 橘世代.健康橘
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可以靠保健食品改善嗎?
有人過60歲以後為自己寫下世界6大馬拉松完賽紀錄,一些路跑社團60多歲的會員全馬可以跑出4小時上下,甚至3小時半大有人在,讓比他們年輕10多歲,已經出現膝蓋關節炎症狀,力不從心的會員羨慕,希望藉重保健食品找回雄風。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醫師吳易澄指出,跑步是不是傷膝蓋一直都有兩派爭論,一派認為跑步會造成膝蓋磨損和傷害,加速膝蓋退化;另一派認為跑步對膝蓋周邊的肌肉有強化、整體保護的效果,國內外這方面研究越來越多,而且偏向適當的路跑訓練不會造成膝蓋退化,且能延緩退化的時間。醫師表示,其實如果能先做好體重控制和搭配適度的運動,不會影響下肢關節炎患者從事路跑運動,如果有過重又疼痛的人,可以考慮先選擇其他適合的運動,同時減重、控制飲食,如果體重和關節炎都得到良好的控制,即使很多中度到高強度的運動,都是未來可以選擇的。吳易澄醫師表示,市面退化性關節炎保健食品種類多,簡單分可以從關節成分補充、抑制發炎兩大類區分,第一大類補充關節成分的保健食品比較熟知的是軟骨基質和關節液的主要成分之一葡萄糖胺。早期的研究認為葡萄糖胺可以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疼痛,不過最近這幾年呈現兩派說法,門診也顯示有些人服用後有效,有些就不顯著。美國骨科醫學會認為葡萄糖胺效果不明顯,關節炎患者不需花錢服用,可是歐洲的相關學會認為,硫酸鹽類的葡萄糖胺還是有效果,可以減少疼痛和改善功能。目前醫療專家的共識認為症狀輕微,可以考慮服用三至六個月葡萄糖胺,看是否有改善,如果是中、重度關節炎就比較不建議對這類保健食品期待太高另一大類是維他命E、植物固醇、薑黃素的保健食品,吳易澄強調,無論哪一種保健食品都不應該取代原本的治療方式,因為吃了再多保健食品卻沒有適當的治療、運動、體重控制,都無法減緩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進展。【健康精選延伸閱讀↘↘↘】。「步伐跨對方法」500步,換來3000步的健康。疫情後的我們,是否能具備當初的心肺能力?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共
4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