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3 科別.皮膚
搜尋
流汗
共找到
607
筆 文章
-
-
2020-08-22 新聞.健康知識+
高溫易中暑!中醫師提醒,最容易中暑的2時段
連日來的高溫讓人受不了,在戶外稍微走動一下,即汗流浹背,非常不舒服,若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這波熱浪給「燒」到,因為酷熱而中暑。幼兒、老人、病人、失眠者 身體能力調節差易中暑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一般說來,對溫度調節差的5歲以下幼兒,以及身體調節能力差的老年人,是屬於較容易因氣溫太高而中暑的人。此外,若是正在生病如發燒,或本身已因為腹瀉而有脫水症狀的人,還有失眠及睡眠不足者,如果在高溫的環境下,一下子無法調節過來,也很容易發生發生中暑。張家蓓說,即使是健康的人,在天暑地熱的的高溫環境下工作,或是旅行在戶外逗留太久,由於「暑濕穢濁之氣傷人,感受暑熱之邪,閉塞清竅、清升濁降失療、氣化失常」,便會導致陰陽氣血失和而產生中暑的症狀。而體弱者或是病後患者,由於正氣不足,導致體內的陰津虧損,也較容易中暑。中暑易發生在上午10點、下午1-2點 需多補充鹽、水而在環境中,如果氣溫比前一天的溫度急速攀升,或是溫度雖不特別熱,但濕度卻很高時,也是容易發生中暑的時候。張家蓓表示,有統計顯示,中暑通常好發在上午的10點,以及下午1到2點,因此,如果屬於容易疲乏、氣短,動不動就出汗,冬天怕冷而夏天又怕熱,且肌肉鬆弛無力的「氣虛體質」,在這些時候就要避免外出,以免中暑熱。夏天暑氣之酷熱,除了要避開暑氣外,由於暑氣使人汗,既知道會大量流汗,就要多補充水分,避免體液耗損,但如果汗水大量流失,在補充水分的時候,也要注意補充鹽分,否則鹽分缺乏過多,便可能引發嚴重中暑。中暑症狀出現就太晚 猛灌運動飲料電解質會不平衡很多人在戶外活動之後,雖然已適度補充水分,仍覺得非常疲累,常常都是電解質輕微不平衡的現象,因此,可以在水裡面加少許的鹽,或喝一小瓶運動飲料,但也不要因為運動飲料好喝,而整天猛灌運動飲料,反而會造成鹽分攝取過量。等到中暑了才來治療,這是「討皮痛」的笨方法。張家蓓提醒,很多人過去都有中暑熱的經驗,而有過這些經驗者,自己就要知道自己的體質很容易犯暑熱,因此,最好在發作引起不適症狀之前,趕快想辦法預防。★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8-21 新聞.杏林.診間
我的經驗/長紅疹以為水痘復發 原來是玫瑰糠疹
女兒的皮膚一向不太好,剛出生,臉部就長了些嬰兒粟粒疹,小學時出水痘長滿全身,不但情況比後發病的弟弟嚴重,還在額頭上留下幾個凹陷的疤痕。病灶還會產生皮屑據聞,自然感染水痘過後,幾乎可以終生免疫,不料去年20多歲的她疑似再度染病,讓我憂心如焚。因為小孩得水痘,通常症狀輕微,成年人則因免疫力較強,會更激烈對抗病毒,病情反而會較嚴重,發生併發症,如腦膜炎的機率也較高。幸好這次不像往日那般鋪天蓋地而來,看過醫師後很快痊癒。今年初,打完流感疫苗不久,她發現左邊鎖骨下方突然長了一顆紅疹,疹子由小變大,像開花一樣。病灶還會產生皮屑,摸起來粗粗的,後來靠近體側的四肢出現愈來愈多的紅點,平時沒感覺,但劇烈運動流汗或洗完熱水澡後,會變得又紅又癢。疹子顏色像玫瑰花懷疑是去年水痘的餘毒未清,只是進入休眠狀態,其完整的病毒基因體仍存於細胞中,也不會產生新病毒,但有可能因外界刺激或其他因素而復發,變成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於是催促她趕快到皮膚科就診。診斷結果讓我倆都鬆了一口氣,原來是不治療也會自己好的「玫瑰糠疹」,由於疹子的顏色像玫瑰花,且疹子上有糠狀的鱗屑,因而得名。皮膚小紅疹持續至少6周以上,甚至12周左右,平均約45天,而且有超過半數的人會覺得癢。多發生在春、秋兩季醫師說,這是一種皮膚自限型疾病,好發於10到35歲的年輕人及孕婦,多發生在溫差變化較大的春、秋兩季,目前病因還不是十分清楚。可能是身體出問題或是太累了,導致免疫力下降,但通常得過一次以後,很少再復發。女兒回想,自己大概是因為焦慮新冠疫情肆虐,導致免疫力失調,才會發病。嬌豔的玫瑰固然惹人憐愛,但密密麻麻分布在身體上的玫瑰糠疹,可是一點也不美呢。
-
2020-08-20 科別.泌尿腎臟
夏天容易尿路結石 醫師:每天喝水超過2000CC防治
夏天是尿路結石易發作季節,天氣炎熱,汗流得多,如果水份補充不足,尿量減少,尿液的濃度增高,結石發作的機率便大幅提升。南投醫院泌尿科醫師李昇平說,尿路結石指的是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等泌尿系統結石,是相當常見的疾病。結石的成因很多,家族史、飲食習慣,例如常吃大魚大肉、重口味等食物、水分攝取不足等,都是罹患結石的危險群。結石發作可能會有腰痛、腹痛、解尿困難、解尿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症狀。夏天溫度高,民眾流汗量較大,若水喝較少,尿量減少,結石發作的風險便大增。李昇平醫師表示,當尿量減少,會使尿液中的結石成分,例如草酸、鈣離子或尿酸等濃縮,造成結晶質的沉澱,形成結石,依結石阻塞的部位來判斷是腎結石、輸尿管結石抑或是膀胱結石。小於0.5公分結石,有機會隨著尿液自行排出;小於2公分的結石則可考慮體外震波碎石術;大於2公分的結石則可能會以手術方式清除。由醫師會根據結石大小、位置等狀況來安排治療計畫。南投醫院引進新型體外震波碎石機,電磁震波頭可大幅減輕患者的疼痛感。過去的機型在療程後可能會出現傷口,新型體外震波碎石機也降低了對組織的損傷。李昇平醫師提醒民眾每日應喝超過2000cc的水,維持足夠的尿量,不要憋尿,均衡飲食,適當運動,預防結石發作與復發。
-
2020-08-20 科別.皮膚
戴口罩戰痘 少用化妝品 要注重清潔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口罩成了外出必備配件;南投有名32歲陳女因工作需求得戴口罩整天,長期下來嘴邊與下巴狂冒痘,還長出一堆粉刺,使用抗痘洗面乳和藥膏都沒用,下巴慘不忍睹。夏天原本皮膚長痘問題多,包括塗抹防曬產品導致毛孔阻塞問題、或流汗皮膚停留悶熱環境造成細菌孳生,近期更因戴口罩,求診患者增加1成。南投醫院皮膚科指出,痘痘生成原因主要是毛囊開口阻塞、皮脂分泌旺盛與痤瘡桿菌增生,部分民眾因本身荷爾蒙或皮膚油脂分泌量較多,屬於易長痘體質,若加上戴口罩悶熱或毛孔堵塞等,易造成痘痘爆發。皮膚科醫師李瑜芬說,疫情爆發後,民眾外出或工作不離口罩,天氣悶熱,臉部皮膚在悶熱環境下增加皮脂腺油脂分泌,易讓毛孔阻塞、發炎,若再加上防曬乳、化妝品與汗水,長痘狀況會加劇。李瑜芬提醒民眾長痘,切莫自行購買抗痘藥物或產品,不論是口服及擦拭外用藥物,都應與醫師討論。疫情期間必須配戴口罩,李瑜芬也建議若在戶外空曠處、或非人潮密集處,可適時拿掉口罩,讓臉部皮膚透氣;若需長時間戴口罩,盡量少用化妝品,避免毛孔阻塞,且要注重清潔,可使用溫涼水與中性不含香料的洗面乳,保養品改用成分單純產品。
-
2020-08-18 科別.皮膚
汗皰疹其實與流汗無關!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致病原因
手或腳長出一顆顆小水泡,伴隨搔癢感,不停想抓,抓破皮不只疼痛、皮膚還可能變厚、粗糙,不但影響美觀也非常困擾,很可能是汗皰疹惹禍!陳太太近來發現右手食指和中指指側處,出現數顆小水泡,有搔癢感,幾天過去,連左手手掌也出現小水泡,而且越抓越癢,有些水泡乾掉之後,形成小圓圈狀的脫皮,去看皮膚科醫師,確認是汗皰疹作崇。汗皰疹季節交替易出現 7成出現在手部新竹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建和表示,汗皰疹是在季節交替、特別是春季轉夏季時好發的濕疹疾病。根據統計,有70%症狀出現在手,10%是出現在腳,20%是手腳同時出現,盛行率約為0.05~10%,由於台灣天氣濕熱,患者相當多。雖然汗皰疹有個「汗」字,但病因與汗腺異常或流汗都沒有直接相關。朱建和指出,有些人會合併手腳掌多汗症,但與流汗本身無關,而手腳掌小汗腺較多,可能是吃到過敏物質,過敏物質從手腳掌小汗腺排出,接觸到手腳掌皮膚導致汗皰疹,並不是汗水或汗腺異常導致,只是間接造成此病症。汗皰疹與流汗無關 致病原因有這些汗皰疹的致病原因說法很多,大致相關因素如:體質、壓力、熬夜或作息不正常、氣候或季節變化、多汗症、抽菸、黴菌感染,或者異位性皮膚炎體質、接觸性過敏等,特別是接觸或吃進含有鎳、鈷、鉻等重金屬,這些重金屬普遍存在於土壤中,以及罐頭食物、可可、巧克力、堅果、燕麥、豆類等食物中,還有項鍊、眼鏡、耳環等含有金屬的配件;另外,香精、防腐劑等物質,也可能誘發汗皰疹。汗皰疹難斷根 適時紓壓 規律生活防復發汗皰疹是一種難以斷根的皮膚疾病,只能就「可能」的發生原因加以預防。朱建和則建議,要適時抒發壓力,保持運動習慣與情緒平和、作息正常,都有助於減少汗皰疹的復發,並提醒,皮膚上有異常的小水泡,最好就醫檢查,特別是「出血型水泡」,很可能並非只是單純汗皰疹,有可能是「皮膚淋巴癌」或「類天皰瘡」的自體免疫疾病,必須做皮膚切片檢查,清楚鑑別診斷,再對症治療,否則會延誤病情。★本文經《常春月刊》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8-18 科別.心臟血管
為什麼夏天也會出現心臟病?心臟科醫師告訴你原因
今年氣候屢創高溫,台灣已成紅通通的「烤番薯」,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者,若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自身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 高溫炎熱也傷心臟 別再以為冬天才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其實夏季高溫炎熱也易傷心,千萬別輕忽。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名譽理事葉宏一指出,因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恐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值得一提的是,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戶外至室內應先穿薄外套 避免溫差造成心血管負擔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在室外活動或辛苦的戶外工作者,穿著應儘量以寬鬆、透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戴遮陽帽及太陽眼鏡並備足水。當天氣悶熱、空氣濕度大時,建議冷氣設定在26至27度,從戶外到冷氣房內最好先穿薄外套,可減緩因經常進出冷氣房,冷熱溫差較大所造成的心臟血管負擔,另外如果不開冷氣則保持室內良好通風。生活習慣功不可沒 飲食、運動配合定期檢查是關鍵飲食宜清淡可多選用蔬菜、水果、糙米、全穀雜糧,儘量少吃油膩或高飽和脂肪食物;烹調建議以蒸、煮、川燙代替油炸,且飯菜不宜過鹹,因食鹽過多會使血壓升高。此外,要及時補充水分,養成每天至少喝2,000㏄白開水的好習慣。運動有紓解壓力、增進血液循環等益處,每週累積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快走、慢走、騎自行車等,或將運動融入和家人一起做家事、陪小孩玩的過程中,例如站著比坐著消耗卡路里高達二倍;而若在戶外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切忌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烈日下運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2016年全球因酒害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300萬人,其中就有19%死於心血管疾病,建議盡量避免飲酒,如有需要,以茶(水)代酒;而吸菸或二手菸,都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因此戒菸也是當務之急。此外,應善加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已有三高者更應積極採行健康的生活型態,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延伸閱讀: 熱到頭昏想吐! 刮痧解暑5件事沒注意超NG 消暑吃冰反更熱! 精選10招超有感降溫解熱秘訣
-
2020-08-12 新聞.健康知識+
往死亡的路前進再回來的過程 全身麻醉之後還有意識嗎
【文、圖/選自臉譜《麻醉之後》,作者凱特‧科爾-亞當斯】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在網路上搜尋「麻醉醒覺」(anaesthesia awareness)之時,看見在雪梨大學網站一篇入門的麻醉研究上寫著:「我們無法確知病人是否睡著,尤其是他們已麻痺,無法移動。」我上一次搜尋時,這篇研究已隨著近年來腦部監測的進步而稍有調整,但傳達訊息依然相同。一個人看起來無意識,並不代表真的無意識。設備可能失靈,例如監測儀器有瑕疵,插管漏氣。此外,某些手術(例如剖腹產、心臟與外傷手術)需要的麻醉劑量相對較低,而醒覺風險會是十倍之高。一九八○年代,曾有一項研究是對動過外傷手術的病患進行訪談,發現有將近半數的人記得部分的手術過程,雖然長期下來,藥物與監測方式有進步,但整體而言,高風險外科手術病人記得手術過程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一。某些種類的麻醉(打入血液,而不是吸入式)若單獨使用,風險會提高。某些類型的人也比較可能在手術中醒來:女性、肥胖者、紅髮人,以及藥物濫用者,尤其是未提過自己有這方面問題的人。孩子們醒來的情況遠比大人頻繁,但似乎不被特別在意(或許是因為小孩不太有能力談論)。有些人的遺傳體質就是比較容易醒來,人為失誤也占一部分。但即使扣除這些情況,麻醉依舊是不精準的科學。能讓某個強壯年輕人不省人事的劑量,應用到另一人,那人或許能照舊和外科醫師聊天。「從某種方式來說,」這篇入門報告的原版提到,「麻醉術可說是比較複雜的猜測,與其說是科學,不如說是藝術⋯⋯我們希望能給予正確的藥物和劑量,希望病人能失去意識。」我去尋找這篇報告的作者—雪梨皇家阿弗列德王子醫院(Royal Prince Alfred Hospital)的麻醉醫師克里斯.湯普森(Chris Thompson)。那天他有手術要進行,因此我們這次見面相當短暫。我們在手術室外小小的等候室見面,他仍穿著刷手服,戴外科口罩,我的第一印象是,他那雙眼氣場強大,一時間讓我無法言語。湯普森拿下口罩之後,露出一張英俊、平易近人臉龐,而他的雙眼—我想是藍色的—比例也比較正常。他馬上向我保證,麻醉醫師懂得如何給予正確的藥物與劑量。現今的麻醉專科醫師都經過十二、三年的訓練,在幾秒鐘就能讓你沉睡,維持這狀態幾個小時,並在幾分鐘之內讓你醒來。他們能愈來愈精準地施予特定藥物,藥物組合更加細膩。他們擁有設備可偵測你的身體反應,而在訓練過程中,也會學著觀察跡象—例如流淚、流汗、心跳或血壓增加—這些跡象代表你可能比表面上還要清醒。他說,應用麻醉是集結技術能力、同理心與科學的技藝。「經驗比光講究知識重要多了。」湯普森散發出令人放心的氣息。他有知識,善於表達,又投入工作。不過,我兩次與他見面時都發生了怪事。我彷彿進入催眠狀態。我不認為那只因為他的眼神,或許是因為他聲音的抑揚頓挫,或說話的節奏,也可能是他說的有些內容相當技術性。他說話時,我盡量保持專注、投入、集中精神,卻發現自己被催眠。當我設法組織詞彙或句子時,它們聽起來卻像從很遠的地方傳來,或者是其他人在說話。很奇怪。每當我想到湯普森,我就認為他是麻醉先生。無論如何,麻醉醫師受的訓練解釋了為什麼全身麻醉的死亡率在過去三十年來,從兩萬分之一降到二十萬分之一或二。不過,這並未改變麻醉在某些情況下和煉金術差距不大的情形,至少比與算術的差距還要大。「顯然,我們會給予麻醉藥,也很能控制,」另一名資深麻醉醫師在我剛開始研究時告訴我,「但從真正的哲學與生理層面來看,我們不知道麻醉如何運作。」從那之後,事情開始有了進展(如果不從哲學思考,而是從生理學來看),但是「混合麻醉劑」似乎是種異想天開的委婉之語,代替了可能致命的安眠藥水,雖然後者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接近事實。麻醉醫師掌握了能改變心智狀態的各種藥物,有的是吸入式,有的是注射式,有些短效,有些長效,有些會催眠,有些導致幻覺—這些藥物會在不同腦區,以無人確知的方式作用。諸如乙醚(這種揮發性液體會氣化成氣體)、笑氣(即氧化亞氮),以及更新近的氯胺酮(ketamine,又稱K他命),都被當作娛樂性用藥。(美國詩人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曾在裝假牙時吸入乙醚,於是寫道:「如果你喜歡旅遊,就用些乙醚吧!你會前往最遠的星球。」)不同的麻醉醫師會混合不同的藥劑,人人喜歡的做法不同。要加橄欖或擠檸檬,悉聽尊便,沒有標準的調劑做法。話雖如此,今天的麻醉混合藥劑有三大要素。首先,「安眠藥」是用來讓你失去意識,且維持在沒有意識的狀態,此外還有控制疼痛的「鎮痛劑」,許多時候還會加上「肌肉鬆弛劑」(神經肌肉阻斷劑),避免你在手術臺上移動。安眠藥如乙醚、笑氣,或是藥效雷同的現代藥物,都是威力很強的藥物,且差異不大。安眠藥在阻斷我們的意識時,抑制的不只是我們的感覺,還有心血管系統,包括心率與血壓,也就是身體的引擎。如果你送家中的老狗最後一程,獸醫就會用過量的安眠藥讓牠上天堂。每次你全身麻醉,就是往死亡的路前進,之後再回來。醫師用愈多安眠劑,你就需要愈長的時間恢復,出錯的機率也愈大。但醫師用得愈少,你愈可能醒來,也愈可能出岔子。要施打多少必須講究平衡,而麻醉醫師非常擅長拿捏。但無法改變的事實是,有些人在施打麻醉劑、睡著之後,卻在手術中醒來。
-
2020-08-10 科別.皮膚
可怕口罩痘!輕熟女爛下巴 醫師出招搶救危肌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口罩幾乎成了外出必備配件,南投縣32歲陳姓女子更因工作需求,一戴就是一整天,長期下來,嘴邊和下巴狂冒痘,還長出一堆粉刺,就算用抗痘洗面乳和藥膏也沒用,下巴慘不忍睹,到衛福部南投醫院求診才改善。南投醫院皮膚科指出,痘痘生成原因主要為毛囊開口阻塞、皮脂分泌旺盛及痤瘡桿菌增生,部分民眾更因自身賀爾蒙或皮膚油脂分泌量等因素,本來就屬於易長痘痘的體質,若再加上外在環境悶熱或毛孔堵塞等,就更容易造成痘痘爆發。而入夏難免塗抹防曬產品,恐導致毛孔阻塞問題,只要動一動就容易流汗,若未及時沖掉汗水、更換乾淨衣物,皮膚停留在悶熱環境則恐造成細菌孳生,都可能促使痘痘生成,也因此夏天求診者比冬天多,近期更因口罩求診狀況又稍增1成。皮膚科醫師李瑜芬說,疫情爆發後,外出或工作不離口罩,但天氣熱,臉部皮膚長時間戴口罩處在悶熱環境下,本來就易增加皮脂腺油脂分泌,導致毛孔阻塞、發炎,再加上防曬乳、化妝品和汗水,長痘痘狀況加劇,上述陳姓患者就是如此。治療上,切勿自行購買抗痘相關藥物或產品,不論是口服及擦拭外用藥物都應與醫師討論,必要時可透過專業醫療自費使用果酸換膚,由醫師依患者需求及膚況來安排使用果酸治療濃度和接觸時間長短,來改善粉刺、痘痘及膚色不均等症狀。而在疫情期間必須配戴口罩,李則建議,若在戶外空曠且非人潮密集處可適時拿掉口罩,讓臉部皮膚透氣;若需長時間戴口罩,盡量少用化妝品,避免毛孔阻塞,注重清潔,使用溫涼水及中性不含香料的洗面乳,保養品則使用成份單純的產品。
-
2020-08-08 養生.抗老養生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吳明賢的養生祕訣/平日八字養生 假日「相反休假法」
台大醫院新任院長吳明賢,現年56歲,被問到個人養生祕訣,他的回答簡單有力:「養身在動,養心在靜。」這是他在上班日的養生心法;至於假日,則是採取「相反休假法」,讓身心真正休息。「養身必先養心」,吳明賢說,若能做到身體在動、飯好好吃、心靜得下來、好好睡覺、保持心情愉快,人就不太會生病。但現代生活步調緊湊、3C產品發達,人心很難靜下來,運動量也不夠。睡不夠、心不靜,長期下來,健康勢必出問題。養心在靜,行醫30多年,吳明賢每天一大早開晨會,一看診就是一整天,還要查房,大量消耗心力。他早睡早起,保持好精神和體力。偶爾覺得心煩時,他便專心讀書,就不會胡思亂想,心就靜下來。吳明賢每天走路上下班,醫院工作也需要頻繁走動,日行萬步是家常便飯。升任院長後,開始有專車接送,讓他走路量變少,他計畫下班後要額外再去走一走,這是養身在動。即使吳明賢每天走很多路,他深知「勞動」和「運動」不同,只要周末沒有會議,必定與兩三同學好友爬郊山。吳明賢說,爬山時也不能胡思亂想,腦袋真正放空,以免危險,其實任何運動都會有這個效果,所以人在運動後會格外愉快舒暢,這是勞動所不能達到的。「研究證實,上班族生活靜態,休息時若繼續呼呼大睡,往往會愈睡愈累。」吳明賢提醒,最好休假時做一點和上班時相反的事,所以他一直採取「相反休假法」。由於平常耗腦力、身體沒有什機會活動,吳明賢會利用休假時讓身體動一動,頭腦則放空。然而,如果平常是做勞動流汗體力活的人,建議休假時可從事靜態活動。吳明賢小檔案 年齡:56歲專長:一般內科學、腸胃學、分子生物學、醫學教育、流行病學現職:台大醫院院長、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台灣內科醫學會秘書長給病人的一句話生病想盡快痊癒,除了要有好的醫療,心態也很重要,很多研究證實,正面樂觀面對病情,並與醫療團隊合作,才可得到最好的療效和恢復。
-
2020-07-30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消暑吃冰反而更熱!中醫教你10招超有感降溫解熱秘訣
夏季炎熱的天氣,不只容易食不下嚥、心情煩躁,更嚴重的是會造成許多熱病發作,一不留意可能影響健康!而錯誤的消暑、降溫方法更會傷害身,甚至加重慢性疾病的病情。中醫師賴睿昕提供10招杜絕熱浪威脅的良方,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做,有效幫助改善暑熱的不適,還具有預防保健的效果。第1招:早晨散步運動是最好的身心調節方法,夏季可選擇上午7至9時氣溫較低的早晨,此時太陽才剛出來,依循太陽的運行,能增長陽氣、養心氣;從事適度的有氧運動,不僅能鍛練身體,也能調節脾胃功能及穩定自律神經,幫助夜間安穩入眠。第2招:靜坐30分鐘夏季炎熱的高溫,容易令人心煩氣燥,不只情緒受到影響,也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中醫認為「靜則神安」,建議可在晚飯後靜坐30分鐘,並配合腹式呼吸法,不僅可以幫助心平靜下來,同時藉由呼吸能夠穩定自律神經、調整心跳及血壓,以及調節大腦神經傳導物質,讓心腦徹底休息。第3招:喝白開水炎熱的高溫,容易過度流汗,一定要充分補充水分,千萬不能等到很渴時才喝水,建議每小時喝一杯白開水,大約是250c.c.,一日水分攝取至少達到2000c.c.;若是在戶外活動更容易大量流汗,最好每20分鐘喝水一次,一日喝水量建議達到3000c.c.。第4招:多吃蔬果蔬果是很強的抗氧化食物,尤其深色的蔬菜及水果,富含大量的多酚類抗氧化劑,可防止自由基產生、降低膽固醇,並修復受損的心肌細胞,有助改善血管健康、穩定心律。夏天水分攝取不足,很容易造成便秘,建議多吃粗纖維的蔬果,例如:芹菜、香蕉等,有利於通便。另外,大蒜、洋蔥可幫助調節血脂、穩定血糖,減少血栓的形成,有益心臟健康;秋葵、茄子、海帶及燕麥等黏稠食物,不但可防止血栓及血液黏性增加,也能增加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硬化、心臟疾病。第5招:減少攝取刺激性食物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防護力不佳的族群,最好盡量少碰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咖哩、竹筍、酒,以及油炸食物等,都屬於中醫所稱的「發物」,攝取過多的話,容易引發過敏,甚至加重皮膚炎的病情。第6招:避免生冷飲食夏天高溫、悶熱的環境,不少人嗜吃冰品、冷飲降溫,但生冷飲食反而會造成體內濕熱氣不容易排出,同時也會影響脾胃正常機能,造成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讓原本虛弱的脾胃功能更加低落,更容易出現食慾不佳、疲倦等症狀。第7招:多吃點堅果類堅果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纖維及不飽和脂肪酸,包括: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開心果、夏威夷果等,具有改善心臟機能的效果,建議每天吃10~20克,有助提高好的膽固醇,防止壞的膽固醇更高,避免損害血管健康。第8招:適量喝綠茶由於綠茶屬於未發酵茶,具抗氧化作用的兒茶多酚,以及有抑制血栓形成的綠茶素,可防止細胞及組織被氧化破壞,同時具有抗發炎的作用,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醫認為,喝綠茶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清心除煩、降火明目、止痢除濕等功效;不過,胃腸功能不佳者要注意不能空腹喝茶,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另外,有便秘及心血管疾病者,則不適合喝濃茶,以免加重腸胃及心臟的負擔。第9招:喝綠豆湯夏季天氣濕熱,容易感到倦怠、沒有食慾,甚至容易火氣大,造成身體出現紅腫熱痛等發炎現象,例如:口臭、口苦、冒痘痘、便秘等問題,且夏季細菌繁殖快,容易傳染腸道疾病。此時,喝綠豆湯是最佳的消暑、解毒良藥,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等功效,能調節胃腸功能、提高免疫力。第10招:喝紅豆水赤小豆性偏寒,具有去濕、利水、解熱等功效,同時能夠減少細菌及病毒滋生,改善小便黃赤、頻尿的困擾,達到預防泌尿道感染、發炎的效果。延伸閱讀: 熱火氣大? 多吃4類食物幫身體消暑、退火 熱到快中暑 刮痧解暑人人都適合嗎?
-
2020-07-29 新聞.健康知識+
夏日高溫戶外活動 小心「熱急症」發生
當東北季風逐漸減弱,源自於南方熱帶海洋的西南季風逐漸增強向北推進,此時冷暖氣團便會在華南至台灣一帶交會形成一道近似滯留的鋒面系統在台灣附近徘徊,因鋒面帶上氣流的不穩定及充沛的水氣,便容易引發中小型對流,而出現連續性的降雨並造成局部性豪雨或大雨的現象,此乃台灣五、六月春夏交替之際常見的梅雨季的由來。注意高溫、高濕度或者不透風的環境中隨著梅雨季節的到來,北台灣很快就會步入又熱又悶的夏季。而在全球暖化勢不可擋的潮流之下,近年來台灣的高溫與極端高溫天數持續增高。高溫加上高濕度,對人體的影響不容小覷。台灣民眾因熱急症而掛急診的人數也節節攀升。簡單來說,人體利用「輻射」、「傳導」、「對流」以及「蒸發」等方式來達到體溫的恆定。在外界溫度高於體溫時,「輻射」、「傳導」與「對流」便會失效。若再加上高濕度,人體透過出汗「蒸發」來散熱的效率也會降低。人體曝露在高溫、高濕度下,就有可能出現傳統上所說的中暑。很多民眾會誤會中暑定義,其實「中暑」在醫學裡為熱急症最嚴重的一種。常發生在高溫、高濕度或者不透風的環境中,人體的體溫調節失效、流汗蒸發也失去散熱功能,所引起的症狀。患者會有高體溫(通常高於40.5°C)、排汗不良合併神經學症狀(包括:躁動、迷糊、抽搐、昏迷等)。早期快速降溫是決定中暑病人預後的最關鍵因素,因此將患者移至陰涼處,保持通風涼爽,維持呼吸道暢通,在處理過程中儘速送醫。熱急症的五種症狀在急診醫學裡,熱急症包括:「熱水腫」、「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以及「中暑」。●熱水腫「熱水腫」通常發生在老年人,曝露在熱環境的前幾天內發生,尤其在經過一段長時間坐汽車、火車或飛機的旅途後;剛從冷環境旅遊回來的年輕人也會發生。它通常發生於手或腳。其成因為皮膚血管擴張及姿勢性組織液停滯所致,通常幾天內會自然消失,少部分可能延遲至6週才消失,病人可以抬高腿部以及穿彈性襪,以幫助組織液回流。請不要使用利尿劑或者其他不明藥物。●熱痙攣「熱痙攣」通常發生在濕熱的環境下從事劇烈的運動者,因為大量的流汗而使水份與電解質隨汗流失,引起腿部(大部份是小腿)、肩膀或腹部肌肉強烈抽筋,可能持續長達15分鐘。此時應先將病人移至陰涼處,給予鹽水或運動飲料。若是自身發生小腿痙攣,可以立即伸手抓緊抽筋那一腳的腳趾,腳尖儘量向上翹、腳跟儘量下蹬,同時用力伸直膝關節。若是抽筋持續無法停止則需轉送到醫院處理。●熱暈厥「熱暈厥」一般是發生在熱環境中久站時,主要成因為靜脈血液滯留於下肢造成相對的液體不足,產生姿勢性低血壓所致。只要將病人移到陰涼的地方、躺平並給予補 充水份,通常休息片刻,症狀很快會消失。●熱衰竭「熱衰竭」通常發生在高溫中工作或因為空氣流通不良而造成大量流汗,使得水份與電解質隨汗流失。患者常會有頭暈、虛弱、噁心、嘔吐、頭痛、皮膚出汗、濕冷、脈搏快而弱、姿勢性低血壓、暈倒、視力模糊等症狀。一般體溫正常或稍高(不高於40°C),病人意識清醒。在現場要先將患者移至陰涼處,讓患者躺下,維持呼吸道暢通,降溫並儘速送醫。防範勝於治療,提醒民眾在炎炎夏日,避免在大太陽底下運動或活動太久,高溫時應隨時補充水分,並穿著寬鬆、通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以避免吸收紫外線;儘量避免在密閉環境作業,若因工作需要,應注意水分補充及空氣流通。
-
2020-07-28 新聞.健康知識+
如何保持美白的肌膚? 醫師教你夏日正確防曬8觀念
民間一句俗語:「一白遮三醜」,尤其是女孩子一味為了美白,花了大把的金錢跟時間,但卻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其實只要有正確的觀念,夏日美白非夢事。首先我們要知道「紫外線」可分為「紫外線A光」、「紫外線B光」和「紫外線C光」,而會到達我們的地球表面的只有「紫外線A光」跟「紫外線B光」,有個重要的觀念,「紫外線A光」會造成皮膚的立即曬黑,原理是因為紫外線A光引發發炎和已經合成儲存在黑色素細胞內的黑色素釋放,造成「立即性」曬黑,而「紫外線B光」刺激黑色素細胞活性增加,合成製造新的黑色素,在24-72小時後產生「延遲性」的曬黑反映,所以紫外線B光的曬黑通常會比較晚出現,如果真的要達成美白的效果,紫外線A光跟B光都要避免。夏日美白正確的防曬八觀念1.首要就是做好防曬的工作第一個步驟就是出門一定要擦防曬乳液,達到身體全面性的覆蓋,我們要選有防紫外線A光跟紫外線B光的防曬乳液,而且強度要夠。紫外線A光的防曬係數至少要調到PA+++到PA++++(日系標法),而歐系則用PPD來表示(PPD6~8等同於PA+++),然後紫外線B光之防護,至少要含防曬係數30以上,目前製作較為嚴謹之廠商,他們甚至會做成「不易激發粉刺(Non-comedogenic) 」的產品,其比較適合油性肌膚使用的防曬品,還有些廠商會做到「低敏感度 (low-sensitive)」之防曬產品,讓想要美白但敏感肌膚的人得到更安全且適用的產品。除了用防曬乳液保護我們之外,正確的防曬觀念是很重要的。第一點,防曬乳液要在出門前30分鐘前就要先擦,而且厚度要足夠,因為廠商所標榜的防曬係數是用表皮面積1平方公分以上,塗上兩公克的防曬品來做防曬係數之測試,所以要達到廠商標榜的係數就必須要厚擦到足夠的用量。2.在日常活動過程中如果有防曬品脫落的現象,就要馬上做補擦通常建議在病人擦完防曬品出門3個小時後,可以再行補擦,但若是做劇烈運動,而產生流汗現象,防曬品因而流失,就需再提早補擦。3.從事水上活動也是要注意防曬我們都以為水裡面應該沒有紫外線,但這個觀念其實是錯的,紫外線是可以穿透水面,所以我們在潛水時,也必須要擦防曬乳液,而防曬乳液通常設計成兩款,有些會標示water resistant,有些則標示waterproof,標示為「防水(water-resistant)」的防曬可以撐40分鐘,標示為「極防水(very water-resistant)」的防曬則可以撐80分鐘,如果要維持足夠的保護,每隔40到80分鐘就需要補擦防曬,有些防曬產品標榜「不透水(waterproof)」,事實上防曬不可能做到這樣,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目前已要求廠商停止使用這個標示。4.應隨時隨地注意紫外線方向來源比如說我們坐在窗邊,紫外線也可能斜射進房間,而照到我們的皮膚,因此應儘量不要坐在窗邊,然後開車的駕駛座,若沒有貼防曬紙,紫外線也是會通過玻璃,而傳導到駕駛座,造成我們曬傷或曬黑的風險。5.平時的穿著應要特別注意一般建議如果可以的話,儘量穿淺色的衣服,而且是編織比較緊密的衣服,因為深色衣服會吸收紫外線,而且編織鬆散的衣服也容易讓紫外線穿透,另外若想達到更佳的防曬效果,可穿長袖衣物,也可戴大帽沿的帽子,也能有效達到防曬的效果。6.陰天也要防曬因為紫外線A光、B光會透過雲層到地面,就算是陰天時,也不可忽略防曬。7.應儘量避免上午十點至下午兩點出門因為此時太陽是直射的狀態,很容易造成皮膚曬黑及曬傷的現象。8.參考當天氣象局所播報的紫外線指數預報,做好相對應之防曬工作最後,如果已經曬黑該如何改善?以外用美白產品來說,目前醫學上認為安全而有效的成份,包括左旋維他命C、傳明酸、熊果素、麴酸、鞣花酸、洋甘菊精等等,建議有此需求的病患,前往諮詢皮膚科醫師,共同討論溝通,找出一個最適合您的美白產品。除了外用之外,目前也有些雷射機種可幫助我們去除皮膚上的色素,例如:皮秒雷射機器,其波長為10的12次方米,其能量可傳導到皮膚,震碎皮膚內的黑色素,另外像較早期的釹雅鉻雷射,也有淨膚美白的效果。除此之外,脈衝光(IPL)機器,其能量為一段光波,黑色素能有效吸收,進而破壞黑色素之沉澱。炎炎夏日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有正確的防曬觀念,做好萬全的準備,萬一還是曬黑了,即可請教醫師,選擇適當的美白產品或進行適宜的脈衝光治療或雷射治療,一定可以度過一個美好的夏天!
-
2020-07-27 科別.心臟血管
胸悶心悸誤為中暑 大熱天心肌梗塞發作
80歲林爺爺自認身體硬朗,時值炎熱夏季,某天在家看電視突然覺得一陣胸悶、心悸及頭昏,以為是天氣悶熱導致中暑,家人幫忙刮痧去暑,但幾小時過後,狀況並未改善,趕緊將林爺爺送醫檢查。一到醫院急診,做了心電圖檢查,赫然發現林爺爺根本不是中暑,而是急性前壁心肌梗塞發作。心肌梗塞救護團隊在一小時內將嚴重血栓阻塞的血管打通,並置放冠狀動脈塗藥支架,以維持血流暢通,把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的林爺爺搶救回來。流汗脫水增加血液黏稠度 以往認為心肌梗塞好發秋冬時節,近年來在春夏兩季發作者也不在少數,且有愈來愈年輕化的趨勢。根據衛福部公布2019年國人十大死因排名,心臟疾病位居第二名,許多可以早期預防發作的心血管疾病仍高居不下,造成許多家庭重大打擊。大熱天也會心肌梗塞發作,若大量流汗脫水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或進出冷氣房、室內外溫差大,易導致不穩定血管硬化斑塊破裂,都可能引發血栓而造成心血管阻塞。高風險族群須加強預防其實,辨識心血管疾病及加強高風險族群預防,就能避免憾事一再發生。若自身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問題,或是長期洗腎患者、抽菸、肥胖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等族群,都是臨床上好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需多加留意。心血管疾病常見的症狀,包括:胸悶或胸痛,如胸口緊縮,重物壓迫感或絞痛、冒冷汗、呼吸快或覺得吸不到氣的喘、頭暈,嚴重甚至暈厥、昏倒、心悸,如心跳快或心跳重等,若有上述症狀,需尋求心臟專科醫師協助,及早找出病因,避免不必要的危險。把握黃金治療時間一旦發生無法緩解或加劇的症狀,如心肌梗塞發作,應把握黃金治療時間,速至急診尋求幫助,且須將堵塞的血管以心導管氣球擴張撐開血管並置放血管支架,以減少心臟缺血缺氧所產生的後遺症,如致命性心律不整、心臟衰竭或心臟破裂等。心血管疾病不分貧富或貴賤,唯有良好的慢性疾病控制、足夠的早期症狀辨識及盡早的就醫治療,才能避免憾事發生。
-
2020-07-26 科別.皮膚
用的是止汗劑還是體香劑?醫師:2者使用時機大不同
全台飆高溫,只要一走出門就大汗淋漓,不免也出現可怕的汗臭味,因此許多人會選擇使用止汗制臭劑。但有人出門前使用卻沒效,腋下還是溼兩塊,好不尷尬。醫師表示,首先要認明買的到底是「止汗劑」還是「體香劑」,且使用時機也大有學問。開業醫師趙昭明表示,止汗劑和制臭劑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止汗劑主要成分為鋁鹽,與汗腋作用後,會在汗孔頂部形成凝膠,將汗腺填滿以達到止汗效果。由於須等待鋁鹽作用,使用後約六至八小時才會見效,因此最好的使用時機為洗完澡、睡前將身體擦乾使用。目前衛生福利部核准於特定用途化粧品的止汗制臭劑共五種,其中四種可止汗,均為鋁鹽。趙昭明表示,止汗劑分為滾筒、塗抹或是噴霧,可選擇自己方便的產品類型。而止汗劑雖然是透過將汗腺阻塞來達到阻塞效果,但因為通常屬於局部使用,且一天使用一次即可,也不影響中樞神經,不至於造成中暑。但他提醒,止汗劑濃度在10%至25%左右,濃度越高效果越好,但也越容易刺激皮膚,造成過敏。至於制臭、體香劑,趙昭明表示,通常這類產品毫無止汗效果,主要是添加殺菌成分,抑制皮膚表面細菌使其無法發酵產生異味,並添加酒精、香精等來改善體味。也因為制臭劑毫無止汗效果,民眾一天可能會使用多次,且因其成分較複雜,趙昭明說,診間常看到因使用制臭劑導致皮膚發炎、過敏的民眾,一個月約有二到三的個案。趙昭明提醒,若是因止汗制臭劑造成皮膚紅腫、發癢等,要盡快停用並就醫;且止汗制臭劑雖能抑制出汗或減少體臭,但僅有局部效果,如果有大量出汗或嚴重體臭,還是必須應就醫治療。
-
2020-07-25 癌症.乳癌
噴腋下止汗劑易得乳癌?國健署:證據不足
不少愛美人士為避免流汗浸濕衣服,會噴用腋下止汗制臭劑。近日有民眾在衛福部國健署健康九九網站問道,經常噴用腋下止汗制臭劑,是否會提升罹患乳癌的風險?國健署回應,目前尚無有力證據證實兩者之間有關。國健署表示,網路上有「止汗制臭劑會導致乳癌」的流言,導致許多使用者心生憂慮。這個傳聞來自止汗制臭劑的主要成分及防腐劑分別是鋁鹽(aluminum based compounds)及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過去研究顯示,這兩種成分有類雌激素的作用,會促進乳癌細胞增生、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因此部分科學家認為含鋁鹽及對羥基苯甲酸酯的止汗制臭劑可能與乳癌的發生有關。國健署表示,其實,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IH)與美國癌症協會(ACS)資料,目前為止尚無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止汗制臭劑會導致乳癌。國健署表示,證據較豐富的預防乳癌之道,包括均衡飲食、規律身體活動、維持理想體重、遠離菸酒等致癌因子、釋放壓力等。平時也宜少用塑膠類製品、含香料化妝品、保養品與個人衛生用品,少吃加工食品與不必要的藥品保健品,並少吃動物脂肪與內臟等。另外,40-44歲且二親等內血親曾患乳癌的女性、45-69歲女性宜每兩年做一次政府補助的乳房攝影篩檢,以期不幸出現惡性腫瘤時能及早發現與介入。
-
2020-07-25 科別.皮膚
多汗、體臭好困擾 ,止汗劑和制臭劑該如何正確使用?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
您有多汗、體臭的困擾嗎?止汗劑和制臭劑又該怎麼用?為了解決難纏的體臭煩惱,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邱足滿醫師,為多汗者排憂解惑。汗水經皮膚表面細菌作用後,會產生獨特氣味 邱足滿醫師說明,人體的汗腺有大汗腺和小汗腺,小汗腺分布於全身,而手掌、臉部及腳底特別多,這種腺體的導管獨立開口於皮膚表面,成分99%是水,呈弱酸性,主要是透過排汗幫助調節體溫,然而皮膚表面細菌作用後會形成汗臭味;而大汗腺(又稱頂漿腺)主要分布在腋窩、肛門及陰部等部位,其導管開口於毛囊,汗液中含有蛋白質和脂肪酸,呈弱鹼性,經皮膚表面細菌作用後,會產生獨特氣味(費洛蒙)來吸引異性,但若味道令人不悅就會產生體臭。 小汗腺出汗是身體對熱的反應,情緒也會影響出汗;大汗腺是受到性腺和神經控制,在青春期之後才開始分泌,情緒激動時也會刺激大汗腺分泌,對於多汗的人來說,社交穿著會很困窘,如果是大汗腺分泌旺盛,加上細菌作用產生的體臭,就真的糗大了!止汗劑的最佳使用時機是「睡前」面對多汗困擾,許多人會使用止汗劑,最常見的是鋁鹽,透過在汗孔頂部形成凝膠來止汗,塗抹後不能馬上見效,需等待6-8小時。塗抹鋁鹽時要注意,人在睡覺時汗腺分泌會減少而保持乾燥,睡前是最佳的使用時機,而塗抹部位的皮膚,必須在完全乾爽的情況下,如果皮膚略帶水氣,可能會產生弱鹽酸而刺激皮膚,產生搔癢或乾燥粗糙的狀況。經過一個晚上作用,鋁鹽會在汗孔頂部形成凝膠狀物質,白天就不會出汗了,到了早上可用濕毛巾擦在使用部位,藉此減少止汗劑殘留與刺激性皮膚炎,日間出門流汗後就不用再補擦。若每晚重複使用,一週之後效果顯著的話,即可減少使用頻率,通常一週使用一次即可發揮止汗效果,但停用後就會逐漸回到原本的狀況。對於過敏體質、曾發生皮膚過敏、腋下有毛囊炎或傷口者不宜使用,以免發生刺激性皮膚炎。邱足滿醫師說明,止汗劑產品有水劑、乳劑、膏劑、噴霧或滾珠等劑型,越水性的劑型效果越好,越膏狀的劑型的使用舒適度越佳,濃度越高者效果越好,但對皮膚刺激的風險也越高。至於噴霧劑型使用時要避免吸入。制臭劑的作用原理?而制臭劑則是改變皮膚的化學性質,保持腋下不產生異味。許多除臭劑可以降低皮膚的酸鹼值,將皮膚環境變成對細菌較不利的弱酸性,阻止某些微生物繁殖;或含有抗菌成分抑制皮膚表面的菌叢,使其無法發酵而產生異味,藉此減少汗臭、體臭。某些制臭劑含有香料或稱體香劑,透過制臭劑的主要有效成分,並添加其他香味修飾體味,適合在出門前或運動後盥洗完、皮膚乾燥時使用。最後提醒消費者,止汗制臭劑只能抑制出汗或減少體臭,如果有大量出汗或嚴重體臭,應就醫治療。原文引用自: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
2020-07-24 養生.生活智慧王
西曬房又沒冷氣怎麼辦?一個小秘訣可自動降溫
【編按:一名網友PO表示,家中只有一台冷氣,但卻是在曬不到太陽的房間,自己睡覺的房間卻是西曬房,每天晚上只能開窗、吹電扇睡,甚至一進房就流汗。他表示「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搬出去,每天吹冷氣吹到頭痛」,只好向有廣大網民求助「還能怎麼做才能涼一點?」網友一PO完,下面留言如雪片般飛來,如「晚上沖個冷水澡,把電扇開到最大,馬上睡覺」、「去買冰冰涼涼的小物,如涼感抱枕、水冷墊」和「買移動式冷氣」。】讓房間降溫的方法:建議提前2小時開窗散熱!其實熱都附著在牆壁上,最好的方法是下午就請人幫你先開窗,利用「對流法」,對面窗戶也要打開,讓外面的風吹進來,這樣牆壁的溫度才會降溫。如果房間有筆電或桌電,建議也可以加裝散熱底座,此外,讓身體降溫的方法還有:多喝冷開水,脫衣,平躺,抬高足部休息,都有助迅速解熱,但如何在夏天吹冷氣省電,也是小資族關切的一門重大學問!連日高溫,家中電費狂飆?台電(6/19)日宣布,今年用電量新最高出爐,發生在下午13點34分,用電量高達3634萬瓩,也是歷史6月用電量新高。暑假將至,溫度和用電量都會持續增加,因此台電分享了超多省電絕招,讓媽媽可以輕鬆省荷包!夏天吹冷氣三大省電妙招1. 溫度設定26~28度+吹電風扇就很涼2. 冷氣溫度每調高1度,可省空調電力6%3. 汰換老舊冷氣,改用能源效率1級的冷氣也能省電揪出家中的吃電怪獸:電熱水器天氣好熱!台電提醒民眾,如果喝熱水的次數減少,可考慮讓電熱水瓶放暑假,因為電熱水瓶除了加熱時要耗電之外,「長時間保溫」也會耗掉不少隱藏電量!以5公升的電熱水瓶為例,光是「保溫」一年,不同能源效率級別,分別會耗掉這麼多電。能源效率1級:每保溫耗電量約233度能源效率2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347度能源效率3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393度能源效率4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489度能源效率5級:每年保溫耗電量約558度想省荷包,我們可以這樣做1.選擇能源效率1級的產品購買2.連續假期、長時間外出不在家時,可關閉熱水瓶電源,省電又兼顧安全3.可加裝定時器4.改用快煮壺,要用熱水時再煮,多餘的熱水可再倒入保溫瓶中保溫一動作讓妳回家室內不悶熱平常下班回家一踏進家門,屋內悶到受不了!原來很大的原因是輻射熱,夏天太陽曬到家裡的傢俱、地板,吸熱一整天下來,就會無形中讓室內溫度上升。所以,如果媽媽不想要每天回家就開一整晚的冷氣,要記得在平日白天沒人在家,出門前記得先「拉上窗簾」就可以阻擋熱輻射,讓家裡不再變烤箱!另外,如果是有陽台的落地窗,可以在窗外掛上竹簾,減少陽光直接照射到玻璃進屋,這樣效果最好;如果窗外不能掛簾子,則可採用90%以上遮光窗簾,要特別注意,窗簾的尺寸需比窗戶稍微大一些,這樣才能阻止熱能進入屋內唷!家住頂樓者可善用黑網隔熱有些人住頂樓或透天厝,太陽直射屋頂造成室內悶熱,台電建議在屋頂上架農用的黑網(遮光網),隔熱又省電!台電介紹,這種黑網常見於農田,能降低太陽直射的高溫,為農作物防曬。黑網也可以裝設在建築物屋頂上,隔絕直接照射到水泥屋頂的陽光輻射熱,黑網與屋頂地板中間形成類似空氣隔熱層外,也能利用對流帶走高溫的熱氣唷!架設黑網的小技巧架設時,最好挑選遮光率80%以上的黑網,並裝設在距離地面50~100公分的高度,較可以達到隔熱功效。另外,為了避免黑網受損,颱風天或下大雨前要記得把黑網收起來。參考資料:電力粉絲團
-
2020-07-24 科別.皮膚
夏天止汗除臭 皮膚科醫師:這兩件事超NG
健康版X元氣網推出元氣醫點靈科技進步,卻也造成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對身體健康的危害也愈來愈多。聯合報健康版與聯合新聞網元氣網聯手出擊,合作推出「元氣醫點靈」專欄,邀請醫師深入淺出的解說生活中最實用的保健知識,透過文字與影音,教導大家可以輕鬆簡單的過日子,樂享元氣滿滿的健康生活。夏天高溫炎熱,往往動一動就滿身大汗,常見體臭、汗臭、腳臭等臭味飄出。當汗臭夾雜著體臭,總會讓人忍不住想躲開,該如何化解這令人難堪又尷尬的狀況?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傳授「夏日除臭大作戰」妙招,讓大家清爽過一夏。今年夏天好熱啊,許多人的身體會散發出臭味,尤其在密閉空間裡,常會飄散出腳臭、汗臭、體臭…,讓人相當困擾。最特別的是,要對抗腳臭,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並不建議常穿涼鞋。體臭 與新陳代謝有關人體會散發出體臭,主要是外分泌腺及頂漿腺經細菌分解代謝作用而產生味道,常從腋下或足部,甚至嘴巴冒出臭味。曾德朋說,腳臭也是一種體臭,一般人以為穿涼鞋很通風,可以避免腳臭發生,其實易流汗的人穿涼鞋,因為沒有穿襪子,反而會讓腳板直接踩在腳汗裡,更容易引起腳臭。外分泌腺就是「汗腺」,分泌汗水,當汗水分泌過多,汗液經細菌作用後,就會散發出汗臭味、酸臭味的體臭;頂漿腺則是「皮脂腺」的分泌,主要分布在腋下、生殖器周圍等處,如果分泌油脂等較多時,細菌分解代謝過程就會產生更多的體臭、狐臭。夏天人體容易飄散出腳臭、體臭,與體內的新陳代謝有關。當天氣悶熱時,若是常穿包覆性的皮鞋、球鞋等,雙腳整天都會被鞋子包住,腳又容易出汗,很快就會冒出臭味,加上鞋子材質及襪子材質不適當的話,會加速這些味道的累積,腳臭問題會變得更嚴重。建議飲食清淡少吃高油脂體臭與睡眠及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曾德朋指出,如果嗜食辛辣、重口味、油脂多、油炸的食物,比較容易刺激皮脂腺的分泌,造成更多的細菌分解代謝而產生體臭,建議飲食應清淡,少吃高油脂、辛辣的、加工的食物,多攝取高纖食物,更不要熬夜。消除體臭、汗臭、狐臭,「徹底做好清潔最重要」。曾德朋解釋,不少運動量大的人,運動後都會散發汗臭味,當身體大量流汗後,如果無法馬上沖澡的話,最好方式是拿濕紙巾或濕毛巾趕快把汗擦掉,不要讓汗及油脂在身上滯留太久,才不會增加油脂的代謝機會,汗臭味、體臭味、狐臭味因此會減少。噴止汗、體香劑因人而異也可以噴止汗劑、體香劑,抑制出汗、降低出汗量,並且改善身上的氣味,但是因人而異。曾德朋提醒,若有狐臭、體臭的人,噴了香水後,香水味與體味混雜,可能身上氣味會變得更不好聞。噴灑止汗劑有撇步,汗量多的部位保持乾燥後,於睡前噴上止汗劑,可維持止汗功效三至五天,止汗劑除了能殺菌,並且減少汗量,但需注意長期使用會導致毛囊炎、長痱子。穿棉質襪或吸汗的襪子避免腳臭,曾德朋建議,穿棉質的襪子或是能吸汗的襪子,流汗多的人就一天換穿兩、三次襪子,減少腳汗、腳臭發生。如果遇到下大雨,腳浸泡在濕鞋子裡,應將腳和鞋子清洗乾淨,腳要擦乾,以免產生腳臭。
-
2020-07-21 養生.抗老養生
「大暑」怎麼養生?中醫:寒涼瓜果消暑生津,多加這個平衡寒性
在傳統醫學的角度來說,許多疾病都是跟著節氣走,順著節氣改變做出身體上不同的預防及調理,正是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養生之道。即將到來的「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節氣,大約在每年的陽曆7月22日至24日,是一年中天氣最酷熱的時刻。老人小孩氣血不足者 慎防中暑面對這樣炎熱的「大暑」節氣,有可能會出現甚麼樣的疾病?究竟又該如何養生?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楊佩鈺表示,由於氣候和濕氣的關係,大暑由於氣溫高,最要小心提防「中暑」,其中又以老人家、小孩,以及氣血不足的人最需要注意。因為流汗是人體散熱的機制,但氣血不足的人容易流不出汗,年紀大的人則是體表毛細孔控制能力比較差,兩者都較難藉由流汗調節體溫;至於小朋友則是體溫調節系統還不太成熟,加上新陳代謝較快,因此必須要多補充水分,最好每15分鐘到半小時就喝一次水。其他像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流汗過多、活動太喘會加重心臟負荷、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經較不敏感,對外界溫度反應不靈敏、孕婦新陳代謝比較快,本身心跳體溫都比依般人來得高……,這些人都要在大暑的節氣裡特別注意,小心散熱的問題,以防中暑。然而不只太陽高掛時要注意,有時濕度太重,也會導致流汗蒸發速度受影響,散熱也會比較慢,尤其在午後雷陣雨要下不下的時候相當悶熱,這時也要特別小心中暑。多吃清涼消暑氣食物及多補充水分至於「大暑」的養生,楊佩鈺指出,主要是在飲食上多注意,可以多吃一些清涼消暑氣的食物,許多當季的瓜果類像是:絲瓜、黃瓜、冬瓜、西瓜,清涼解毒的綠豆也十分適合,有清暑生津的功效。不過,就如同一般常聽到的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師開處方」,在吃這些寒涼的食物或綠豆湯等涼品的同時,不妨聽從老祖宗的智慧,平時的菜餚多加些熱性的薑或紫蘇來平衡寒性。不過對於已經中暑的人來說,因為會有腸胃道的症狀,就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要注意的是,寒涼的食物雖包括冰品,但在中醫的角度來說,十分不建議在大熱天吃冰,因為正在流汗的時候,冰品會讓毛細孔瞬間關起來,導致汗流不乾淨,久了會造成人體不舒服、容易起皮膚濕疹,且吃太多冰品也會對腸胃道造成傷害,恐造成腹痛、腹瀉的症狀。楊佩鈺提醒大家,大暑節氣嚴防中暑發生,最好不要在上午11點到下午2點在大太陽下活動,事實上只要是高於體溫的溫度,就不適宜戶外活動,否則即使流汗也散不掉熱;也要注意水分的補充,成人每天至少要喝1500cc以上;室內冷氣溫度也不要開太低,否則冷熱交替也容易感冒或中暑。若是已經中暑,中醫的刮痧有立即緩解的效果,強迫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加強體表散熱機制,不過刮痧不要太常刮,也建議最好找合格的中醫醫療院所較保險。若是一直反覆中暑,可能就屬於本身氣血較虛的體質,最好以中醫調理身體。
-
2020-07-21 科別.泌尿腎臟
夏天猛灌「水」竟腎結石?醫師:咖啡、茶別當水喝
最近天氣炎熱,腎結石好發於工作型態易流汗,體質尿酸偏高,水喝得少、啤酒喝多了的族群;台中一名35歲女上班族整天待在室內,一天喝2杯咖啡,也把茶當水喝,以為「水喝很多」,直到腰痛、下腹痛就醫,腎結石超過1公分,才發現是喝太多利尿的飲料所致,經接受體外震波碎石後,擺脫腰痠痛的夢魘。台中台安醫院泌尿科醫師簡佑全說明,這名女患者把咖啡、茶當水喝,咖啡和茶都利尿,卻很少喝白開水,長期下來身體處於缺水狀態,也是腎結石高危險群。女患者經衛教後,每天出門都會帶一瓶2000CC白開水出門,適時補充。簡佑全說明,水份補充夠不夠?可以看排尿顏色,淡黃色OK,深黃色代表水喝不夠。成人至少一天適量補充2000公升水。肉類攝取適量,啤酒、火鍋類高湯普林高都要少喝。中央健康保險署資料統計,國人泌尿道結石的盛行率約9.5%到9.6%,也就是大約每十人就有一人。簡佑全說,生得結石風險約女生的2~3倍,且好發於30~50歲,在炎熱的天氣或是易流失水分的工作環境會增加結石的機會,近年來屢屢飆破紀錄的高溫更是助長尿路結石的發生。民眾若足量喝水,可以減少結石發作。而近年來,更因飲食西化及肉類攝取的比例日增,尿酸型結石的比率節節高升,甚至可以高達2成的尿路結石是尿酸型結石。他指出,輸尿管的管徑約0.5公分,保守治療易排出小於0.5公分的結石,大約有近五成機會自行排出;輸尿管結石直徑超過0.6公分建議採用介入性治療如體外震波碎石或內視鏡手術治療,其中體外震波碎石沒有傷口、不用麻醉,不用住院,門診處置即可,約一到二周回診。
-
2020-07-21 科別.腦部.神經
連日高溫中風患者增加 醫師:別以為冬天才會中風
炎夏也是中風的好發季節,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最近就接到不少中風個案,醫師表示,不少人以為天冷才會中風,事實上盛夏中風個案也不少,特別是缺血型的中風,又以平日有三高與心律不整問題的患者,中風機率高,盛夏還是要注意。一名60多歲、平日有三高問題的患者,最近突然發生右側肢體無力的狀況,由於症狀並非很嚴重,一開始還不以為意,上午發生後一直到下午還沒有改善,才在家人催促下到安南醫院就醫。經診斷為左側大腦的缺血性腦中風,患者過去曾有冠狀動脈狹窄的情況,放置過支架,醫師檢查發現左側頸動脈也嚴重狹窄,經進行氣球擴張與支架置放,出院後並使用三高與抗血小板藥物,目前狀況穩定。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張哲肇表示,盛夏因為容易流汗,造成血液濃稠,或是因為室內有冷氣,造成室內外溫差過大,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都容易引發中風。他表示,中風有缺血性及出血性兩種,其中又以前者居多、約占7成,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與「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即糖尿病)和抽菸關係十分密切,如病人又有心律不整者,尤其是「心房纖維顫動」者更是高危險族群。三高及抽菸會造成動脈硬化,血管內壁增厚,並形成硬化斑塊,斑塊引發血管管腔狹窄,一旦有血塊就可以發生堵塞,形成腦中風。張哲肇表示,頸動脈是通往腦部主要血管之一,也是大腦主要血液供應來源,左右各一位於頸部前方側邊。國外研究顯示頸動脈狹窄程度若大於70%以上,在18個月內發生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機率將高達24%,狹窄程度達50%~69%者,約22%機率在5年內會發生腦中風。一旦有頸動脈重度狹窄,尤其是已發生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者,病人就必須考慮評估接受頸動脈氣球擴張與支架置放或是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
-
2020-07-21 科別.泌尿腎臟
遊民無處去曬到中暑休克住院 醫:多喝水少曬太陽
好熱的天氣,衛福部立彰化醫院最近一周連續收治5名熱衰竭病人,及一名中暑的50歲遊民。遊民疑因喝水量不足,在溪湖街上昏倒,到院體溫高達攝氏40度,進一步檢查發現他已急性腎衰竭,直到今天仍住院治療。部立彰化醫院表示,中暑的遊民居無定所,大熱天沒任何防曬措施,照樣在外蕩,5天前被人發現路倒,昏迷不醒,好心的民眾通知119送到部立彰化醫院,急診醫師量測他的體溫為攝氏40度,皮膚乾燥、無尿,疑因喝水不足又曝曬過度,已造成急性腎衰竭,醫護人員搶救後挽回一命,也幸好不必洗腎。送到部立彰化醫院的熱衰竭病人,都有噁心、想吐、頭暈、大量流汗等不適症狀,在急診室注射較冰涼點滴和藥物,症狀很快緩解,當天出院。遊民休克昏倒後才被送醫,昏倒前應有皮膚乾熱、肌肉痠痛、抽筋等症狀,有些中暑的人甚至發生橫紋肌溶解。部立彰化醫院急診室醫師黃鎧翊說,一般人夏天不舒服常以為是「中暑」,其實是熱衰竭,待在高熱環境過久,持續流汗,未補充適當的鹽分及水分,造成全身性不舒服,但體溫大多正常或稍微高一點,熱衰竭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中暑前兆,中暑是在高溫環境下,身體難以散熱,造成體溫超過攝氏40.5,同時中樞神經功能出現障礙,危及生命。醫師建議多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找陰涼地方避暑,不時用濕冷毛巾擦拭身體,在戶外活動應穿容易散熱的寬鬆衣服,撐傘、戴帽遮陽。
-
2020-07-20 養生.健康瘦身
努力運動減重卻瘦不下?教你揪出不瘦反胖3大原因
常見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運動,運動完飢腸轆轆又大吃大喝,反而愈減愈重,這是因為運動型態錯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張小姐和同事們參加了公司附近的健身課程,下班前匆匆吃了幾片蘇打餅乾止飢,上了兩小時的飛輪後,為了加強瘦身效果,下課後刻意忍住不吃,但餓了幾餐下來,總會放縱一天去大吃大喝,一個月下來,體重不減反增。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詹貴惠表示,會有以上的結果,是因為進食的方式不對、運動型態也不對所造成的。她解釋,由於運動是靠骨骼和骨骼肌的活動,所以運動後,血流會再分配,人體安靜時,血液是平均分布在各器官的,但運動後,血液會大量地流往骨骼肌,所以其他器官的血液會相對減少,這就是吃完飯不要馬上運動的原因,因為餐後有較多的血流會分布至胃腸等消化器官,若立即運動,會讓血液往骨骼肌集中,以致影響食物的消化。當運動強度愈高,持續時間愈久,骨骼肌所需血流量愈多,這樣的比例就會更明顯,如果只是短距離散步等強度不高的運動,血流再分配的情況就比較不明顯。所謂健身運動(exercise)是指有計畫的、結構式的、重複性的身體活動,其目的在改善或維持體適能。多數人多是為了健康的理由而從事運動,建議不要進行太激烈的運動,運動強度太高除了會使運動後有明顯的飢餓感,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是有些人常陷入「運動完好餓,而又大吃大喝」的惡性循環,看看你是否有以下的錯誤習慣?有效率的運動加飲食,才能讓減重事半功倍!錯誤1 →運動完好餓中強度的運動型態對健康有益,且比較不會產生不適感,詹貴惠表示,如果運動後產生明顯的飢餓感,表示運動強度太高!醣類、脂質、蛋白質等3大營養素是主要的熱量來源,運動時,體內的有氧能量系統主要以醣類及脂質做為能量來源,兩者的比例會隨運動情況而有所不同,強度愈高時,醣類的利用率會隨之增高,因此,運動強度不要太高時,會用到較高比例的脂肪,也較不易有飢餓感。一般而言,健康體適能倡導「運動333」即每週至少運動3天(次),每次約30分鐘,每次心跳率約達每分鐘130次。另一方面而言,運動時間愈長,用到的脂肪比例會愈高。所以總結來說,如果從體重控制的角度出發,建議是採長時間、中強度的運動,會比較容易消耗掉體內脂肪,而且這樣的方式因為不會消耗過多的醣類,所以運動完不會那麼餓。所以,常見一些人為了控制體重而運動,運動完飢腸轆轆又大吃大喝,反而愈減愈重,詹貴惠提醒,這是因為運動型態錯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嚴格來說,減重跟減肥不一樣,減重其實很簡單,用烤箱、三溫暖等增加體溫,身體為了散熱會排出水分,就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減重的目的。但真的想瘦下來的人,應該是以消除體脂肪為目標,則應選擇長時間、中強度的運動,運動後也不會餓得必須飽餐一頓,才能達到體重控制的目標。根據研究,隨著運動強度的增加,所消耗掉的醣類比例是上升的,脂肪利用率是下降的;而隨運動持續增加,醣類利用的百分比是下降的,脂肪利用百分比則是上升的,可得到的結論是,強度不要太高、長時間持續的運動,是消耗比較多脂肪的有效方式。但是,何謂中強度的運動呢?詹貴惠表示,一般人只要遵守體適能333原則,即能符合中強度運動的標準。還有另一種談話測試(talk test)的自我判別方式,即運動後呈現「可說話但不能唱歌」的感覺即是,簡單的說就是有點喘又不會太喘,如果運動後上氣不接下氣,絕對是運動強度太高,再加上運動時間長,會產生飢餓感也不足為奇。當運動的型態對了,運動後不會很餓的狀態下,自然不會想再吃東西。詹貴惠說:「當人處於飢餓的狀態時,要節制飲食是很困難的,且節食兩、三頓後,有可能會因為代償的心理而突然大吃大喝,所以,比較實際的做法是用對的方法運動,自然不會餓到想飽餐一頓。」錯誤2 →運動完馬上吃運動員希望藉訓練使體能與運動成績提升,所以,運動員在練習前、中、後都需要進食,以維持訓練的效果。但一般人運動多為了得到健康的體適能,健康體適能的要素包含心肺適能、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如果想要改善身體組成,使體態看起來更好,運動前最好不要進食,且希望運動時消耗的是脂肪,所以運動後也就不要再補充熱量了。但也別空腹運動,最好運動前1小時進食完畢,既可止住飢餓感,又不會影響消化,所攝取的食物最好選擇體積小、低脂、富含醣類的食物。而運動後至少半小時再進食比較理想,因為運動後,人體中的酵素活性會特別高,例如高強度運動會消耗較多肝醣,此時肝醣合成?的活性變高,只要有醣類進入就會趕快合成,所以,運動員運動後應盡快進食,趁著吸收好的時候迅速恢復體力,但一般人如果是為了擁有理想的體態,那就不要馬上進食,以免食物被身體太快吸收。但也有學者認為,因為運動時是使用活動肌,所以,運動完補給的營養會回歸給肌肉使用,並不會增加脂肪,不過,從整個熱量攝取的角度來看,還是有增加體重的可能。錯誤3 →運動後大吃大喝至於運動後吃哪種食物較好,則要視個人運動型態而定,多數運動都使用醣類做為能量來源,尤其是高強度運動,所以會感覺特別餓,這時身體的吸收也是特別快的,由此可見,運動後身體是需要醣類來補充能量,對醣類的吸收也會比較快。食物的補充方面,如果從營養成分考量,詹貴惠建議,可以從低熱量且有飽足感的食物選擇,如蒟蒻、寒天等食物。此外,也可以選擇相對熱量低的食物,例如70公克香蕉可提供60大卡熱量,115公克青龍蘋果也可提供60大卡熱量,所以從提供同樣熱量來看,選擇蘋果可以吃比較多、較有飽足感。再舉一例解釋,30公克雞胸肉可提供55大卡,100公克白海參也可提供55大卡熱量,而100公克牛番茄卻只有25大卡的熱量,所以這3種食物相較之下,牛番茄會是最好的選擇。在水分補給方面,許多人習慣在運動時飲用運動飲料,運動飲料是可以提供人體電解質的含糖飲料,為了維持運動中的能量需求,其適宜的醣類含量為6%~8%,以運動時汗液流失的程度來看,當運動持續時間達1小時以上且流汗量多時,才適合補充運動飲料,否則,一小時以下的運動量補充水分就已足夠。運動飲料主要是提供競技運動員運動中水分、電解質及醣類補充的方便有效之產品。專長於營養領域的詹貴惠表示,要控制體重、維持姣好的體態,還是從好的飲食習慣著手最實際,一邊控制飲食,一方面輔以運動消耗多餘熱量,會是比較輕鬆的方式。【本文摘自 常春月刊363期】延伸閱讀: 睡前吃東西超NG? 研究證實了!想減重千萬別這麼做減重失敗都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是「它」在扯你後腿減肥減到狂掉髮、便祕? 專家教你3解決之道
-
2020-07-19 橘世代.健康橘
銀齡練健身「慢慢來,身體狀態不退步就是進步」
電視台退休記者賴昇宏25歲開始,即扛10多公斤攝影機四處採訪,工作20多年後手、腳出現麻、無力感,經檢查判定為職業傷害「頸部椎間盤突出」,因緣際會下他開始健身、重訓,至今10年感覺病痛不藥而癒,呼籲每個人都應該為健康「超前部署」,財富、權位都比不上健康。65歲賴昇宏6年前退休,雖然勞工月退不多,但他知足表示「夠用就好」,現在每周保持3到5天上健身房,透過重訓健壯肌肉,保持健康活力,一身汗水中他神采奕奕地說,「流汗很舒服,我現在比10年前跑新聞還要健康!」賴昇宏說,早期扛的攝影機不像現在輕便,除主攝影機還要背電池、攝影燈,裝備重量10幾公斤,新聞工作量可能沒有現在記者多,但每天扛「重機」出勤是必要工作,10年前出現職業傷害,真的是從沒想過的事,只能聽醫師建議勤做復健。●健身停止老化?專家:讓自己比昨天進步「健身助我停止老化!」他說,10年前為採訪新成立的健身中心,他決定到健身房試試,一開始純粹只想趁機「減肥」、變壯一點,沒想到健身重訓後,原來手腳麻的症狀忽然不見了,而且身體越來越精壯。賴昇宏坦言,6年前因為企業合併、他突然被強迫退休,能領退休金有限,但轉念一想「錢夠用就好,應該開始賺健康」,少了追逐新聞,更有時間全力投身健身、體適能活動,最近更發現原來滿頭白髮,居然長了不少黑髮。現在健身已成為習慣,「捨不得不練了!」賴昇宏的健身教練鍾志宏說,健身重訓要循序漸進,不須要跟他人比,「只要讓自己比昨天進步」,但絕不能偷懶,許多初練者遇到撞牆期、疲累就想休息,一不小心就可能放棄,年紀大的銀髮族要謹記「身體狀態不退步就是進步」,健身房許多中高齡長者,都相當享受重訓汗水帶來健康。●醫師說明肌力訓練、重訓好處多嘉義聖馬爾定醫院骨科醫師黃立人表示,肌力訓練可以增加骨質密度、防止骨質疏鬆、增加肌肉量、防止肌少症,而且可以減重,重量訓練時所消耗的卡路里,可持續達38小時,另研究顯示,休息時代謝率也會提升。他說,持續肌力訓練也可以幫助提升平衡感、協調性和姿態,當長輩下肢肌肉越強、越不容易跌倒,而且可有助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疼痛、改善程度大,可減少止痛藥物使用,並可以提升腦內啡產生、使人產生愉悅。【熟齡健身精選延伸閱讀↘↘↘】。請問潘若迪/50+運動原則「可以慢,但不可以斷」。退休後「做自己老闆」 健身設目標,3個月拿全國冠軍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18 新聞.健康知識+
天熱戶外活動小孩喊渴不想走 可能是中暑警訊
在景點常聽到小孩大叫「好熱、好渴,不走了」,家長常以為是耍性子。醫師王士豪說,炎熱天氣下活動,口渴、頭昏、走不動是中暑警訊,尤其小孩更容易中暑,應循序補充水分及鹽分。台灣野外地區緊急救護協會理事長、急診醫師王士豪日前到知名景點象鼻岩出遊,當天天氣很熱,體感溫度近44度。他觀察到2個家庭,家長帶著約幼兒園大班至國小一年級的孩子,大人全身遮陽、撐著陽傘,小孩則是短褲短袖、沒有任何遮陽。王士豪當時聽到,一個小孩走到哭,一邊喊著口很渴、沒辦法走,走不動了;但大人硬扯著手要求繼續走。另一個家庭的孩子也喊著「好熱、好累,好渴,不想走了」,身旁的人則堅定鼓勵「加油,快到了」。看在王士豪眼裡,這其實是危險訊號。王士豪說,中暑的初期症狀可能只是頭昏、口很渴、手腳無力、走不動、躁動不安、脾氣暴躁。但如果一旦進展到昏迷,死亡率就大大上升。王士豪說,人體的蓄熱及散熱,不管是輻射或是汗水蒸發,主要都是依靠面積很大的皮膚。只要在氣溫高於攝氏36度環境下激烈活動,又加上缺水、散熱不良,人體的體溫,會因為吸熱遠大於散熱,溫度愈來愈高。必須適度休息、確實遮陽或是補充水分,以免中暑或熱衰竭致命。身體表面積占身體比例愈大的人,如愈小的小孩,因體表面積占身體比例較大,且新陳代謝效率比大人高,體內產熱較快。如果氣溫愈高(體外吸熱多),愈激烈運動(體內產熱多),飲水不足(汗水不足散熱減少),會直接導致身體的蓄熱遠遠大於散熱,小孩比成年人更容易發生中暑。預防之道,王士豪說,氣溫高於36度就不要出門激烈活動、室內要打開冷氣;在豔陽下活動要避免陽光直射皮膚,戴帽、撐傘、薄長袖都可有效降溫;高溫下活動要適時休息,只要活動15至30分鐘,或身體覺得有任何不適、覺得口渴,就要找遮陽處休息並補充水分,直到身體不適消失為止。補充水分也有訣竅,王士豪表示,建議戶外活動前,先喝300至500c.c.水,每15至30分鐘休息時,再補充300c.c.水。因此高溫下戶外活動,3小時內的行程,身上至少要準備容器攜帶2公升的飲用水。但切記飲水循序漸進,不能一下子猛灌好幾公升,以免水中毒。除了補水,也要補充鹽分,鹹餅乾是最方便的幫手。王士豪說,注意身體是否已經飲水充足的指標,只要身體還有流汗,甚至全身汗流浹背,且還會想尿尿,且尿液顏色為透明無色或淺黃,代表喝水充足。相反的,若高溫環境下,一點汗都沒有,尿液顏色非常深,甚至完全沒有尿液,那代表飲水不夠,很危險。
-
2020-07-18 科別.皮膚
太熱流汗「背後狂冒痘」!醫師教3招養出最強完美背殺
台灣近期屢創高溫,一走在外面,馬上就汗流浹背,如果一不注意清潔,背上馬上會狂冒痘,如果要去海灘玩,一脫掉衣服就好尷尬,或是要穿露背的衣服,也會讓人看到背部痘。皮膚科醫師就表示,其實背部是很容易長痘的部位,而且難清理,重點是容易形成痤瘡,導致更嚴重的皮膚問題。皮膚科醫師廖苑利表示,痘痘的形成,包括汗水、油脂及角質堆積,加上細菌滋生,特別是油性肌膚的人,背部容易長痘,但乾性、混合或敏感性肌膚,也會因為常常忽略後背部的保養,讓痘痘狂冒,醫師提醒,有3招可以解決背部長痘危機,打造最完美的背部肌膚,當個背殺。一、醫師處方一般狀況下,醫師會開立口服抗發炎藥物、外用藥膏,如果狀況比較嚴重,則可以口服A酸,加強治療效果。二、使用正確的乳液不管肌膚是什麼性質,可以在每天固定時間,使用含有果酸,或含有溫和酸類的身體入埸,擦拭按摩後背部肌膚,能加強角質層代謝,不會讓角質層累積,就能養出美背。三、注意清潔清潔是防範背後痘的重要事情,除了每天洗澡外,皮膚科醫師廖苑利也建議,如果會容易流汗的人,可多帶一件替換衣物,或是隨身攜帶毛巾,擦拭汗水,減少汗水在肌膚上停留時間,也能減少肌膚產生問題的機率。醫師特別提醒,近期有許多降溫產品,如降溫噴霧、紙巾等,對敏感性肌膚的人來說,會容易導致過敏發生,因此使用前一定要記得做簡單的過敏測試,避免肌膚出狀況。
-
2020-07-17 橘世代.時尚橘
田馥甄人生理念:2件事永不後悔,運動和回家看爸媽
田馥甄雖曾透露自己追求自然,「凍齡是不可能的」。但今年37歲的她,體態幾乎與出道相仿,而外貌則是越美越飄仙氣;她透露過去長達十多年幾乎都是半夜三點才睡,保養品注重保溼,認為保溼做得好就不容易出現細紋。而近期因迷上爬山,幾乎都得早起,她發現:「保養的撇步現在就是睡覺、睡覺、睡覺,有睡好就差很多。」她自認是沒有辦法睡很久的人,只要起床照鏡子就可以知道有沒有睡好,而只要睡飽肌膚、氣色就有明顯改善;她透露在維持身材方面,飲食、運動都不會逼自己太緊,惟有重大工作前,便會進行少油、少澱粉、多補充蛋白質的「收心操」。而她運動的項目包括瑜伽、有氧運動、重訓,「重訓也是沒有壓力,舉很輕那種像是復健,主要是用來開啟身體肌肉,瑜伽則是身心靈同步的感覺,天氣很好就會出去外面跑跑步、流汗」。田馥甄分享她的理念:「人生兩件事不會後悔,去運動和回家看爸媽,運動之前會很累、不想啟動,但每次運動完不會有任何後悔;而每次工作很忙會想要不要回家看爸媽,但每次看完爸媽也不會後悔。」她也認為維持美麗不敗的法則就是「保持心情愉快」。【更多女星精選特輯↘↘↘】。連放鬆都在「努力」 林雨宣放過自己後變瘦又變美。飲食運動雙管齊下 楊小黎靠自制力逼出好身材 立即按讚 更多橘世代精彩內容不漏接!>>現在立即加入粉絲團
-
2020-07-15 新聞.健康知識+
不是所有中暑都能刮痧! 陰暑VS陽暑處理原則大不同
天氣愈來愈熱,光是坐著不動,可能就能熱出滿身大汗,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好像中暑了,但是在西醫的角度卻會說:「這不是中暑。」可是明明就覺得混身乏力,但醫師又說這不是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可能得了「陰暑」了。中醫的中暑和西醫略為不同,可區分為「陽暑」和「陰暑」兩種,一般如果是在大太陽底下曝曬太久、出現類似西醫熱衰竭的症狀,就屬「陽暑」。不過,在現代都市裡,除非是在學校上課或士兵出操,以及要在烈日下工作的重工作者,一般真正屬「陽暑」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得的幾乎都是「陰暑」。陰暑的症狀不像陽暑那樣劇烈到快要致命的程度,往往是會覺得全身微微地發熱但無汗,會覺得胸悶而有氣短的現象,也會昏昏沉沉地,感覺非常疲倦及身體有沈重感,特別是常覺得兩個肩頸痛得很,因此,只要一流汗,症狀就會大為緩解。特別是很多女生,平常怕熱、怕流汗,很少運動而對冷熱調節能力差,以及經常得跑進跑出,出入冷氣房的上班族或是業務員等職業的人,很容易因一下曝露在室外高溫,一下又進到冷氣涼風爽爽的冷氣房中,大開的毛孔一下子緊閉起來,雖然覺得很舒服,但卻「陰寒襲人者快而莫知」引起。針對不同的中暑症狀,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張家蓓說,陽暑是屬於受熱後,急速傷津耗氣所致,所以在處置時,通常會以清熱、補氣為主,夏天常喝的綠豆湯,就是很好的陽暑清熱食材。至於陰暑的處置則不同,因為陰暑通常是「因暑而受寒」引起,所以,不能一直喝綠豆湯,否則反而會更虛弱。治療陰暑最好用幾片薑片煮紅糖水飲用,或使用紫蘇等藥材,利用「辛溫解表法」來處置。而現在大家常用的刮痧,其實也是防治陽暑很好的方法。張家蓓提醒,由於刮痧後會使汗孔打開,將邪氣外排,因此會消耗體內的津液,所以,注意刮痧後一定要喝杯溫熱開水,不只是補充津液的作用,還能促進刮痧後的代謝產物加速排出。很多人中暑熱時會有頭痛及頸部疼痛,除了刮痧之外,也可揉捏頸部枕骨下、大筋外側凹陷處的風池穴,而太陽穴的位置可用小小的刮痧器具稍微刮痧,或在太陽穴用指腹揉壓,也有疏風清熱及止痛的作用。延伸閱讀: 熱到快中暑 刮痧解暑人人都適合嗎? 有擦防曬就不怕長斑? 8生活習慣都NG
-
2020-07-14 橘世代.愛玩橘
「登山新手村」看這! 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
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想體驗獨特的山林之美,是許多民眾休閒時投入登山活動的主因,但在進行登山活動時,確保自己的安全,才能更進一步體會戶外活動的樂趣。《登山新手必備指南》作者為資深山友分享多年登山經驗,提供新手可能比較容易忽略的細節,有充分訓練、萬全準備、加上可靠有經驗的隊友,期盼大家都能有美好體驗,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容易發生意外的5大可能原因】平時多學習,行前多準備,就能盡量避免意外發生。每隔一段時間,總是會聽到又有某人在哪一座山區發生意外,而且各種形式的意外都可能發生,甚至是公認好像很容易的路線。發生意外的原因看似很多種,但其實都是有跡可循的。1.趕路趕時間可能是大部分的登山者都因為時間或假期有限,只好盡量走快一點,往往將3天能夠舒適走完的路線壓縮為2天結束。這種趕路的登山方式一點也不舒服吧?當然也是有人體能佳,腳力好,喜歡走得很快,這也是一種享受的方式,但顯然多數人不適合。另一方面,行進快速代表停留時間短,也就無法仔細觀察或欣賞景物了。2.高度適應不良高山症的主要起因就是因為上升太快,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高度適應。高山症是因為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和密度隨之減小,以致肺部換氧效率降低,造成動脈含氧下降,因此會產生一連串的症狀。短時間內上升海拔高度太多,尤其是睡眠的位置和前一夜的海拔高度落差太大,讓身體來不及適應,就容易發生高山症。以台灣常見的3、4天的大眾級高山行程而言,最好是第一天先在中海拔地區的登山口過一夜,隔天再慢慢走到第一個山屋或營地,第3天登頂後回到登山口,當然更舒服安排是第三天只要回到山屋,第四天再慢慢下山。3.體力不濟團體行動時,要以全隊體力最弱、狀況最差的隊員為行進依據,並且盡力互相幫助。體力不濟絕對是在登山過程出事的重要原因之一,疲累會降低注意力,也會讓身體的運動能力下降,當過度疲累又要趕路時,當然就會大大增加意外的風險了。認清自己的實力與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行程參加,不要因為嚮往某地的美景而忽略前往的難度。也許時間拉長可以降低強度,但並不是每一條路線都能任意這樣安排啊!因為有些路線適合過夜的地點不多,許多一日行走的距離長短,正是受到過夜位置的限制,而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別聽信有些老鳥說的「那條路線很簡單啦」這句話不一定是真的。4.裝備不足高山天候變化極大,基本裝備就是要用來應付突如其來的緊急需求的,最常見的就是因為保暖不足造成「失溫」。穿著使用正確的裝備(服飾也是裝備)可以有效降低發生失溫的現象,登山者應選擇潮濕後仍具有一定程度保暖效果的材質,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內層與中層衣物,可選擇的材質相當多。雨衣一定要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在無遮蔽物又颳風下雨時,就只能靠它了。5.慎選隊友每一種戶外活動都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參加誰辦的活動,或是自組隊,領隊一定要講究安全控管之外,更應重視傳達正確的常識與觀念。(領隊未必是最資深喔!)每一位參加者應該要在意的是每次參加活動後,能否學習到各種正確知識與觀念,並把這種觀念傳播給別人。但是,就算路線一樣,行程安排不同時,難度就會不一樣了。所以該和哪些人同行其實也是要慎選啊!如果隊友彼此喜好不同,一起行動注定不會愉快。或是觀念不同、能力不同,只要有任一位隊友不願意與他人配合,肯定也是不愉快收場。所以,不要以為同好的人很容易找,尤其網路上相約的陌生人很不可靠喔!【登山者身體不適的3大可能情況】每一位登山者對於登山的急救與病因的辨別,也都應該盡量涉獵。1.失溫在台灣的登山活動中,最容易發生的生理失調症狀是失溫,失溫有程度上的不同,輕微的只是感覺身體不適,嚴重者可能失去意識於昏睡中身亡,其發生機制很容易明白。簡單的說,人體因為大量流汗、天氣寒冷、長時間吹風、穿著潮濕的衣物,貼身衣物水份蒸發,帶走身體的熱量,使人體體溫降低,體溫降低,代謝產生熱量的能力隨之降低,若潮濕、不夠保暖的衣服持續帶走身體的熱能、體溫更低,產生熱量的能力更差,於是人體先感到寒冷,然後有起身走動打哆嗦,小口喝冷水打寒顫,再到意識稍微模糊、判斷力減弱,甚至到最後意識不清、死亡等幾個階段,整過演變過程快則數分鐘,如:跌入冰冷的溪水中,慢則數小時導致死亡,如:穿著濕冷的衣服,昏迷倒臥在低溫高山上。由於高山氧氣稀薄,降低人體產生熱量的效率,因此於高山上特別容易發生失溫的狀況。本書在飲水、服飾的章節都曾提到相關症狀或自救方式,無非是想讓初學者增加印象,其中提到希望登山者使用鋁質或不鏽鋼水壺,此類水壺可裝熱水,讓失溫者置於懷中取暖,再飲溫開水,外敷內服雙管齊下,是非常有效治療輕微失溫症狀的方法。其中尤以吞飲溫開水最有效,若飲用溫開水,溫水由食道入胃,患者仍感到胸腔冰涼,此乃進入漸漸喪失意識的開始,得特別注意。若發覺某隊員自身感到失溫,行進中應立刻要緊盯其後,以防意識不清而脫隊、迷路、跌下山崖,尤其在下雨、颳強風,要強制更換乾衣服、飲用溫水、再吞食糖果(如果還有的話),搭設營帳包裹睡袋休息等,一直到症狀和緩再上路。失溫者很快體力變差,很多脫隊、迷路、跌下山崖的意外,都因失溫而起。若已經抵達營地,搭起帳棚,失溫者脫掉濕衣服,赤裸、穿乾的保暖的衣服,包裹在睡袋內,飲用溫水、抱著裝滿熱水的金屬水瓶,吞食糖果。直到自覺身體變暖和、症狀緩和為止之前,不可讓其入睡。2.高山症登山因身理機能失調,最容易發生病變的第二名是高山症,又稱高山反應。海拔高度升高,空氣的壓力隨之減小,人體肺臟吸收空氣中氧氣的能力降低,因人體體質不同,所能忍受海拔高度的變化之能力隨之不同,而以貧血者反應更明顯。有些人在平地搭車不暈車,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搭車,就比較容易暈車,就是因為氧氣略微稀薄,影響到身理機能的緣故。隨各人體質不同,很難定出一定的標準,一般而言,經常運動,體能較佳、身體健康、有充分休息者不容易有高山症,反之則容易有高山反應。此外,經常在海拔1000公尺活動者,到2000公尺處不容易有高山反應,常在2000公尺處活動者,到達3000公尺處不容易有症狀,因此出國遠征5000公尺以上高山者,常利用台灣高山做體能訓練,就是想提前適應激烈的海拔高度變化。太久沒爬大山、常在低海拔地區活動者,比較容易有明顯的高山反應。每個人產生高山反應,症狀輕重並不一致,有些輕症者在高山上1、2天症狀漸消失。有些人只是感覺呼吸困難,或者呼吸急促,增加呼吸的頻率與深度,卻仍然感覺缺氧、呼吸沉重、沒有體力、舉步維艱,吸3口氣只能走2步。比較嚴重的則有頭疼、頭痛欲裂、眩暈,無法入睡。更嚴重者同時擁有數項症狀,並且有無法入睡、缺乏食慾,飯後作嘔,而且因為無法正常飲食、入眠的症狀,都使患者體力不濟的情況更嚴重,若有這種情況,勉強跟著隊伍繼續行走,可能誘發脫隊、迷路等意外,或耽擱隊伍行程等等。因此一般缺乏經驗,不知體能狀況者,盡量參加折返式的行程,沒有必要參加長距離縱走行程增加風險。3.中暑、熱衰竭都是因為天氣太悶熱,患者不習慣氣溫突然升高、照射太陽、脫水所引起的,初學者可能無法細分其中的不同。今天大家習慣吹冷氣,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多少已經退化,夏日的登山行程宜盡量避開晴朗無雲的上午10點以後,到下午2點之前,這段時間豔陽高照、氣溫炎熱,不適合持續重裝行走。台灣東部、東南部的山區有焚風,更需要提高警覺。穿著抗紫外線的排汗衣、戴一頂遮陽帽等高科技的衣料,多少能降低中暑、熱衰竭的發生機率。編按:本文為山友分享登山知識僅供參考,病徵判斷須以專業醫師之實際解讀為準。本文摘自《登山新手必備指南》,四塊玉文創 2020/05/07出版推薦▶▶▶line來line去好麻煩!揪團小幫手,搶先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