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3 該看哪科.婦產科
搜尋
氨基酸
共找到
118
筆 文章
-
-
2020-09-10 養生.保健食品瘋
穀胱甘胺酸是什麼?我們真的需要補充穀胱甘胺酸嗎?
讀者Kevin Liu2020-7-29在臉書詢問:教授您好,又來叨擾您。在網上看到有人鼓吹服用NAC當健康食品服用。有空再麻煩教授解析一下。感激萬分我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就回答:「這篇文章大致正確,但有兩個嚴重錯誤。它並沒有很明顯鼓吹要吃,倒是有其他幾個網站明顯鼓吹要吃。我有發表過一篇有關 NAC的文章。」這篇文章的作者是陳思廷藥師,沒有日期,標題是:解毒新希望,穀胱甘胺酸(GSH)前驅物-乙醯半胱胺酸。我把它的幾個重點整理如下:1.穀胱甘胺酸(glutathione,簡稱GSH),是肝臟解毒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2.穀胱甘胺酸是一種短鏈的胜肽(小段的蛋白質),口服小段蛋白質到胃部就會被胃酸及專門分解蛋白質的胃蛋白酶給分解。3.乙醯半胱胺酸(N-Acetyl Cystein,簡稱NAC)則能在人體內快速有效率的轉化成穀胱甘胺酸。4.NAC雖然是一個絕佳的天然健康產品,但由於NAC是一種短鏈的蛋白質…。上面的第一點是正確,第二點是有些爭議(等一下會解釋),第三點有兩個錯誤:(1)N-Acetyl Cystein是錯誤,應該是N-Acetyl Cysteine才對(2)《轉化成穀胱甘胺酸》也是錯誤,因為NAC只是轉化成Cysteine,然後Cysteine才被用來合成穀胱甘胺酸。第四點則是錯的離譜,因為NAC並非天然,更不是蛋白質,而是人工合成的氨基酸(乙醯化的半胱胺酸)。讀者William Chen在2020-8-20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 平安!在書店架上看到您的書,我隨即把前兩本都看完了,實在是受益匪淺,許多我們信以為真的營養認知,原來都是不正確的!有朋友來找提及「glutathione」,又提到有許多好處,排毒、養顏美容、美白、保肝、安眠、癌症放療補助、食品添加物 … 宛如神仙妙藥!我不解和好奇所以上網查,結果又令我嚇一跳,竟然有那麼多有關於「谷胱甘肽」的文章、產品、研究,因我並非生化領域的專業背景,所以想請教您的專業科學意見。特別在我仔細爬文後,發現有的說GSH無法透過飲食取得和吸收,有的又說可以完全吸收,莫衷一是!還有關鍵的問題是:我們真的需要「補充」GSH嗎?因此想請林教授協助解疑,謝謝!沒錯,網路上的確是把穀胱甘胺酸(穀胱甘肽)說成是神仙妙藥,無所不能,而網路上也的確有人說它無法通過飲食攝取(例如上面提到的那篇陳思廷藥師的文章),但也有人說可以。William Chen所提供的那個網路連結打開的文章是《微笑藥師》在2018-9-3發表的,標題是《口服穀胱甘肽可否被身體吸收?》。這位藥師有提供5篇研究論文來支持他《口服穀胱甘肽可以被身體吸收》的論調(發表於2102,2014,2015,2017)。但問題是,絕大多數的研究論文並不認為口服穀胱甘肽可以被身體吸收,而近幾年發表的論文也都不認為口服穀胱甘肽可以被身體吸收,例如這篇2019年發表的:The absorptive effects of orobuccal non-liposomal nano-sized glutathione on blood glutathione parameters in healthy individuals: A pilot study(口腔非脂質體納米穀胱甘肽對健康個體血液中穀胱甘肽參數的吸收作用:一項初步研究)。還有,這位藥師提供的5篇論文裡有兩篇是認為口服穀胱甘肽可以使皮膚美白,可是這種論調是被高度懷疑的,例如下面這三篇論文:2016年:Glutathione as a skin whitening agent: Facts, myths, evidence and controversies(穀胱甘肽作為皮膚增白劑:事實,神話,證據和爭議)2018年:Glutathione for skin lightening: a regnant myth or evidence-based verity?(穀胱甘肽用於美白肌膚:是神話還是基於證據的真實性?)2020年:Systemic Glutathione as a Skin-Whitening Agent in Adult(全身性穀胱甘肽作為成人的美白劑)一些規模較大,信譽也較好的健康醫療網站也都是說口服穀胱甘肽的效果不好,例如WebMD和Healthline。所以,這位藥師很可能是為了凸顯他的與眾不同,而挑選了幾篇與眾不同的論文。只可惜,這些與眾不同的論文並沒有得到醫學界廣大的認同。至於讀者William Chen所問的《我們真的需要「補充」GSH嗎?》,答案是不需要,因為GSH本來就是我們身體自己會合成的。如果真的有所謂的《GSH缺乏症》,那也就需要注射GSH,而不是口服。原文:穀胱甘胺酸、乙醯半胱胺酸,瑕疵資訊
-
2020-07-28 養生.聰明飲食
專為無法分解蛋白質的人設計 元素配方會造成腹瀉嗎?
讀者Cassie在2020-7-7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我有看到一篇文章您提到蛋白質的吸收,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您。就我所知在醫院有一種元素配方是針對那一些腸道消化吸收有問題的人使用,所以配方中的蛋白質都已經被分解成胺基酸了,可是,這種元素配方的滲透壓都很高,照理說,滲透壓高容易造成腹瀉,腹瀉時,營養素的吸收也會很差,那這樣,這樣的元素配方不就對這些腸道消化吸收有問題的病人沒有意義了嗎?謝謝您看過電郵後,我立刻回覆,要求這位讀者提供元素配方的品牌,而她也立刻回覆,提供了雀巢的《非凡寧適》跟亞培的《創快復》。(註:這兩個產品是讀者Cassie提問的,不是我有意推薦或做廣告的,也跟我沒有任何利害關係)雖然這位讀者提到《我有看到一篇文章您提到蛋白質的吸收》,但事實上我有發表過至少20篇有關蛋白質吸收的文章,例如胜肽,蛋白質,怎麼吸收。發表這些文章的目的是要告訴大家,有一大堆文章、廣告吹噓什麼《膠原蛋白的功效》,《胜肽的功效》,《酵素的功效》,《鹿胎盤幹細胞的功效》。但是,這些都是騙人的,因為我們的腸道必須將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才能吸收,而這些什麼膠原蛋白,胜肽,酵素,細胞在被分解成氨基酸之後,當然也就不再會有任何功效。也就是因為我們的腸道只能吸收氨基酸,所以《元素配方》就是專為無法將蛋白質分解的人而設計的。根據非凡寧適所提供的資訊,該產品的適用對象是《胃腸道功能障礙者、區域性腸炎患者》。根據創快復所提供的資訊,該產品的適用對象是《因外傷而導致腸胃功能失調、重傷及手術前後,吸收不良病患》。關於這位讀者所說的《滲透壓》,根據非凡寧適所提供的資訊,該產品的滲透壓適用對象是《650mOsm/公斤水》,而根據創快復所提供的資訊,該產品的滲透壓是《606mOsm/公斤水》。在正常生理的情況下,食物在腸道裡的滲透壓大約是《300mOsm/公斤水》。所以,就如這位讀者所說,非凡寧適和創快復的滲透壓都是遠高過於正常生理情況。但,這是無可避免的,因為《滲透壓的高低是與溶質顆粒的大小成反比》。正常食物所含的是蛋白質,但元素配方所含的則是氨基酸。蛋白質的大小是遠高過於氨基酸,所以元素配方的滲透壓就一定是會高過於正常食物的滲透壓。(註:元素配方所含的單醣和脂肪酸在單位體積上也是比正常食物所含的澱粉及脂肪來得小,所以這些也是會提高滲透壓的因素)滲透壓過高有可能會引發《傾食症候群》(Dumping Syndrome),也就是食物過快地從胃流入小腸,從而造成腹部痙攣疼痛。還有,滲透壓過高及傾食症候群也都有可能會引發腹瀉。也就是因為有這樣的潛在風險,所以非凡寧適和創快復的說明書裡都有寫:「本品屬特定疾病配方食品,不適合一般人食用,須經醫師或營養師指導使用」。一般來說,剛開始服用時,是會將元素配方的濃度調得較低,也會減少供應量,以及拉長用餐的時間。等慢慢適應之後,才漸漸調整到正常的濃度,正常的供應量,和正常的用餐時間長度。原文:元素配方會造成腹瀉嗎
-
2020-07-26 養生.聰明飲食
蜂蜜真的比糖更健康?教授解析蜂蜜是否對健康有益處
讀者Simon Wang在2020-6-17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林教授您好: 我是一名藥師,看了您的前兩本書後覺得受益良多,也讓我顛覆了一些想法,已經買好您的第三本書(維他命D的真相),但還未看過,我有一個問題想請問蜂蜜是否比糖更健康呢?許多文章說蜂蜜比糖還要健康?導致每次去外面飲料店買飲料時,總會偏向點含有蜂蜜類的茶飲來取代糖的不健康。首先,我需要吹毛求疵地糾正這位讀者的用詞。他所問的《蜂蜜是否比糖更健康呢?》意思是《糖是健康的,那蜂蜜是否更健康呢?》。但很顯然,這不是他的意思。尤其是他本人是位藥師,就更不可能會認為糖是健康的。所以,他真正的意思應該是《既然糖是不健康,那蜂蜜是否會比糖健康些呢?》這位讀者所說的《許多文章說蜂蜜比糖還要健康》,是真的 – 中文的,英文的,都不少。但是,我到公共醫學圖書館PubMed搜索,卻是連一篇《蜂蜜和糖的比較》的論文都沒有。所以,所有這些聲稱《蜂蜜比糖更健康》的文章,都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事實上,要做《比較蜂蜜與糖對健康影響》的研究,在技術上是太困難了,而且也不會有任何人或機構提供研究經費。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目前沒有任何這方面的論文,而毫無疑問地,以後也絕不會有。那,許多文章所聲稱的《蜂蜜比糖健康》,到底比的是啥東西呢?答案是,它們比的是《成分之間的差別》。然後,光是根據這些成分之間的差別,它們就大躍進到《對健康影響的差別》。事實上,絕大多數聲稱《A營養素比B營養素更健康》或《A食物比B食物更健康》的文章,都是採取這種《大躍進》手法,而非根據真正的實驗數據。雖然有些這種《大躍進》的文章是可以拿來做參考,但請您千萬不要完全相信任何這類的文章。好了,在您有這樣認知的前提下,我可以來介紹兩篇《有學者氣息》的文章(而不是網路上絕大多數那種吆喝式的《菜市場》文章)。第一篇文章是哈佛大學健康網站的編輯Harvey Simon醫生在回答一位讀者的提問(我女兒說蜂蜜比糖健康,是真的嗎?)。這篇文章是2011年7月發表,標題是Honey for health?(蜂蜜有益健康嗎?)。Harvey Simon醫生說:「人們早在使用蔗糖和甜菜糖之前就開始將蜂蜜用作甜味劑。 儘管歷史悠久,但尚不清楚蜂蜜是否對健康特別有益。蜂蜜主要由水(17%)和兩種單醣組成:果糖(38%)和葡萄糖(31%)。 次要成分包括各種複合糖,礦物質,維他命和蛋白質。 這些成分中有一些是具有抗氧化特性,但含量很小,以至於它們不會影響健康。 一湯匙的蜂蜜約含64卡路里; 相比之下,一湯匙的糖含有45卡路里的熱量。當涉及到您的家人時,我當然不建議您反對您的親愛的。 相反地,我建議您做出任何您認為最甜蜜的選擇。」【註:《親愛的》(honey)是雙關語,既可以是《蜂蜜》,也可以是提問人的女兒】第二篇文章是發表在我的母校(任職22年)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個網站。這個網站叫做Sugar Science(糖科學),所以它是專門在提供與糖相關的科學資訊。這篇文章是由Evans Whitaker醫生所撰寫,標題是The Sweet Science of Honey(蜂蜜的甜蜜科學)。Evans Whitaker醫生說:「蜂蜜含有約40%的果糖,而糖則含有50%的果糖。由於一些健康問題,例如肝臟和代謝疾病,都與果糖的大量攝入有關,所以果糖較少的蜂蜜是具有一些潛在的健康優勢。蜂蜜也含有一些對健康有益的營養素,例如抗氧化劑,氨基酸,和維他命。但是,蜂蜜的熱量則比糖多,分別為21和16卡路里(每茶匙)。所以,總體而言蜂蜜是具有一些額外的功能,但請記住,蜂蜜仍然是糖的一種形式。 因此,我們建議您仍然要將蜂蜜算作每天添加糖攝入量的一部分,並將食用量保持在專家小組建議的限制內,即每天女性是6茶匙(25克) ,男性則是9茶匙(38克)。」從這兩位醫生所說的就可看出,就成分而言,蜂蜜是具有一些小優勢,但這是否就代表比較健康,實在是很難說。我個人是認為,蜂蜜最大的優勢是在於它的風味,例如蜂蜜檸檬冰。所以,我的建議是,根據個人對風味的喜好來做選擇,而不是比較健康與否。附註:我在2017-6-21發表蜂蜜的神奇保健力?,駁斥台灣一位所謂的名醫在YouTube上發表的一大堆有關蜂蜜的誇大言論。原文:蜂蜜比糖健康嗎
-
2020-07-12 養生.營養食譜
朱慧芳/盛夏吃醃菜 冰又涼!
不知怎的,覺得今年的夏天來得早,也來得特別熱。白天不過午後胃口不開,即使感到肚飢,也只想吃些涼菜、冷食。為了圖方便,我用當季盛產的蔬果簡單醃漬調味,封罐存放在冰箱裡,想吃就吃,或是簡單料理就可以飽腹。用點心思擺盤的話,上桌待客也是豐盛的一頓。最便利 糖醋紫酥嫩薑許多東西一年四季都有,但嫩薑是少數還依著時節,只在端午前後出現在市場的食材。嫩薑用鹽水浸泡隔夜,鹽水會逼出薑的辛辣,洗掉鹹辣味之後,放入黃砂糖、新鮮紫蘇葉、陳年醋,大約三天後就可以取出食用。天熱的時候,嫩薑配海苔片加一粒醃梅子,就像飯糰一樣的可口便利。最好配 檸檬小黃瓜片取新鮮小黃瓜,切成薄圓片,用鹽抓洗,等一兩個小時出水後,以食用水沖洗擰乾。這時的小黃瓜片質軟透明,加入現擠的檸檬汁、黃砂糖,混合攪拌後裝入玻璃罐內,隨時可食。醃好的小黃瓜片,可以涼拌雞絲、腐皮、豆乾絲,更可以直接當小菜吃。最賣座 迷迭香義大利醋醃蘑菇蕈菇的氨基酸接近動物肉,難怪在各式涼菜中,這道漬蘑菇穩居最受歡迎的冠軍寶座。將中小朵的蘑菇洗去紅土,放入烤箱以180度烘烤15分鐘,取出略為攪動後,加入新鮮的迷迭香續烤15分鐘。烤過的蘑菇大約是原本的三分之二大小,口感更韌潤。撒上海鹽,再淋上義大利紅酒醋,即可食用。我習慣一次做二、三斤以上的份量,裝瓶後放冰箱,自用送禮都很受歡迎。最搶眼 紅酒醋漬烤甜椒紅黃甜椒擁有遇熱不變色的鮮豔魅力,放入烤箱把皮烤得焦黑後,剝去薄焦皮,把又軟又厚、顏色依舊的果肉切開,簡單地用鹽、糖、紅酒醋、橄欖油、綜合義式香料拌勻,就可以入罐冷藏,越久越入味。單獨作為主角,或是肉類配菜都很搭。最養生 九層塔蒜泥紫茄朋友傳來中醫建議大家多吃蒜頭和茄子。茄子正當季,我並不特別在意鮮豔的亮紫外皮水煮會褪色,簡單燙軟就取出用冷水降溫。把大蒜和九層塔切碎後加海鹽,再以橄欖油調勻,淋灑在冷茄子上,享受簡單的真滋味。當令的秋葵、絲瓜、大黃瓜等,也可以用同樣的做法食用。最花稍 薄荷番豆鳳梨番豆是客語花生的說法,但這道用碎花生調味的冷菜是從南洋傳來,並不是客家吃法。鳳梨切小塊,以少許鹽調和酸度,加入砂糖和切碎的薄荷葉攪拌均勻,最後加上壓碎的花生,再滴入檸檬汁,讓酸度更有層次。如果有小紅番茄、油漬黑橄欖,更能提升口感和視覺效果。最吃苦 芝麻花生醬苦瓜苦瓜切薄片,用水浸泡冷藏,半天換一次水,隔天苦瓜就會變得透明涼脆。混合白芝麻醬和花生醬,適量的鹽糖和白醋加水調勻,淋在苦瓜片上,會讓不吃苦的刁嘴也愛上這味。冷菜的要點是保鮮,因此鹽和酸不可缺少,加油添醋更是必要。掌握原則,其他的變化就看自己喜好。
-
2020-06-26 養生.聰明飲食
你以為鮑魚、海參蛋白質更高?這10種食物才是優質蛋白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人體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生命的表現形式,本質上都是蛋白質功能的體現,因此生命離不開蛋白質。根據食物的兩個指標,一個是數量指標,即蛋白質含量,是指每一百克這種食物中蛋白質的數量。另一個是質量指標,即蛋白質的氨基酸評分。氨基酸評分是通過將食物蛋白質組分與參考蛋白比較限制性氨基酸的量,來評價蛋白質質量的高低,得分越高則說明蛋白質質量越好,機體越容易吸收和利用。綜合蛋白質含量和氨基酸評分兩方面的數據,排在前十名的「優質蛋白質十佳食物」出爐,希望對人們日常進行優質蛋白質的補充有幫助。1、雞蛋雞蛋中的營養素含量豐富,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雞蛋蛋白質含量在13%左右,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非常接近,通常可作為氨基酸評價的參考蛋白。雞蛋含有的維生素種類齊全,礦物質如鈣、磷、鐵、鋅、硒等的含量也很豐富。建議健康人每日吃一個雞蛋,蛋白蛋黃都要吃。2、牛奶牛奶營養成分豐富、組成比例適宜、易消化吸收,可以提供優質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鈣等。牛奶因為是液態食物,水分含量高,所以蛋白質含量只有3%。但是一方面牛奶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人體需要,屬於優質蛋白質,另一方面牛奶方便飲用,很容易達到幾百克的攝入量,所以,牛奶是很重要的蛋白質食物來源。奶製品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液態奶、奶粉、酸奶、奶酪等。酸奶經過發酵,乳糖、蛋白質和脂肪都有部分分解,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嘗試飲用酸奶代替牛奶。推薦每人每天攝入300克牛奶或相當於300克牛奶的奶製品。3、魚肉魚類富含蛋白質、脂類、維生素和礦物質,其蛋白質含量約為15%-22%,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尤其富含亮氨酸和賴氨酸,屬於優質蛋白質。魚類肌肉組織中肌纖維細短,組織柔軟細嫩,較畜、禽肉更易消化。魚類含有豐富的n-3多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PA),適量攝入有利於降低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推薦成人每日水產品攝入量為40-75克。4、蝦蝦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1、B2和菸酸、鈣、磷、鐵等成分,其蛋白質含量約為16%-23%,脂肪含量較低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其富含的維生素、鈣、磷脂等對小兒、孕婦尤有很好的營養補充作用。5、雞肉雞肉蛋白質含量為20%左右,雞胸肉是許多健身增肌人群喜歡的蛋白質來源,其脂肪含量低,還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和亞油酸。其含有多種利於人體消化的氨基酸,同時也是銅、鐵、鋅等礦物質,以及B族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來源。此外,雞肉中含有豐富的磷脂類,對人體發育具有重要作用。6、鴨肉鴨肉的營養價值與雞肉相仿。鴨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約為16%,主要是肌漿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間質蛋白,其中含有溶於水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此外還有少量的明膠,其餘為非蛋白氮。鴨肉中含氮浸出物比畜肉多,所以鴨肉味美。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鴨肉中鉀含量較高,100克可食部分達到近300毫克。7、瘦牛肉瘦牛肉的蛋白質一般在20%以上,牛肉的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接近,且比例均衡,人體吸收利用高。牛肉的脂肪含量比豬肉、羊肉低,在10%左右。此外,牛肉中還富含礦物質(鉀、鋅、鎂、鐵等)和B族維生素,包括菸酸、維生素B1和核黃素。8、瘦羊肉瘦羊肉蛋白質的含量在20%左右,羊肉中的礦物質含量豐富,其中銅、鐵、鋅、鈣、磷的含量高於許多其他的肉類。羊肉中含有的成人必需氨基酸與總氨基酸比值達40%以上,是優質的蛋白質食品,人體吸收利用率高。羊肉的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和蘇氨酸的含量與其他肉類相比一般較高。9、瘦豬肉瘦豬肉的蛋白含量大約20%,必需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接近。豬肉中含有豐富的磷、鉀、鐵、鎂等元素,是人體所需礦物質元素的重要來源。豬肉中含有微量的水溶性維生素。建議每天攝入畜禽肉類總共40-75克。10、大豆大豆包括黃豆、黑豆和青豆。作為唯一上榜的植物來源蛋白,大豆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鉀和維生素E等。大豆中蛋白質含量約為30%-40%,必需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與動物蛋白相似,而且富含穀類蛋白缺乏的賴氨酸,是與穀類蛋白質互補的天然理想食品。此外大豆還含有多種有益於健康的成分,如大豆異黃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醣等。我國大豆製品種類繁多,常見的有豆漿、豆腐、豆腐乾、豆腐腦等,不過豆豉、腐乳等發酵豆製品因為含鈉量過高,要注意控制食用量。有朋友認為昂貴的“鮑魚”、“海參”等蛋白質含量更高,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研究表明,每100克鮑魚中含蛋白質12.6克,每100克海參中含蛋白質16.5克,並不比大黃花魚(17.7克)多,鮑魚、海參的其餘營養成分與其他水產動物相比,也有高有低,營養價值並不像人們所認為的那麼高。所以,請合理膳食巧搭配,日常補充更優質。(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5-27 癌症.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可預防! 7個飲食秘訣助維持大腸健康
大腸癌發生人數連續第11年盤踞10大癌症之首,根據國健署最新105年癌症登記資料統計,每天約有41個人罹患大腸癌,每年約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死亡人數約5千700多人。但事實上,大腸癌不難預防,也並非絕症;根據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指出,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類型之一,1/2的大腸癌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習慣、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快來看看預防秘訣。根據紐約長老會醫院(New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指出,大腸是排除廢物的重要器官,長5英尺,由肌肉組成,這些肌肉進行蠕動運動,將廢物送往肛門排掉。如果排便不規律,廢物的毒素會累積並危害健康。據估計,50%的大腸癌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習慣、運動與體重控制來預防。已知熱狗、香腸、培根等加工食品與大腸癌的風險密切相關。這可以歸因於其製造過程,添加了化學試劑(例如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在食用時會在腸內產生致癌物。另外,食用紅肉和酒也與大腸癌有關,因此節制也相當重要。健康飲食是重要選擇,如素食,且最好從食物中來獲取所需的營養,而不是服用營養品。研究顯示,攝取天然食物可以獲得抗癌物質、纖維等健康物質。預防勝於治療,紐約長老會醫院提供七個健康飲食的秘訣,可幫助維持大腸健康:1.攝取蔬菜:蔬菜和豆類(小扁豆和大豆等)都含有纖維和植物營養素,已被證明可以抵抗癌症。2.多吃大蒜和洋蔥:這類常用來調味的蔬菜,都具有降低大腸癌風險的功效。若切碎的大蒜在使用前應靜置10分鐘,可能有助增加其健康益處。3.少吃紅肉:將紅肉(牛肉、豬肉和羊肉)的攝入量限制為每週500克。根據研究,吃紅肉與大腸癌密切相關,而且吃的紅肉越多,風險就越大。4.在較低的溫度下料理肉類:在煎鍋上料理肉類會引起致癌劑(例如雜環氨基酸)的產生。5.避免加工食品:例如培根、香腸和熱狗等。加工肉品的大腸癌風險是紅肉的2倍。6.低脂乳製品和含鈣蔬菜:例如菠菜和秋葵等,富含鈣的食物被認為可以降低大腸癌的風險。7.飲酒適量:男生每天最多喝兩杯,女生則一杯。參考資料:SEVEN WAYS TO HELP REDUCE YOUR RISK OF COLON CANCER(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延伸閱讀: 大腸癌發生率連年增! 嗯嗯出現「這狀況」就應有警覺 平均每天41人確診大腸癌! 醫師說這項檢查一定得做
-
2020-04-28 新聞.健康知識+
宣稱可抗衰老的SOMADERM是什麼?教授告訴你真相
讀者Stanley在2020-4-13用臉書短訊寄來一張產品說明書,並且說:「林教授:最近美国台湾 上海 很多人在瘋推这産品 , 这是一个什麼樣的產品?請您開釋一下」。此產品叫SOMADERM,是由一家叫做New U Life的多層次直銷公司生產和販售的。SOMADERM是由Somatropin及Dermis兩個字合併而成的。Somatropin是人造生長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重組人生長激素),而Dermis則是皮膚(醫學名詞)。所以,SOMADERM的意思就是說,此產品的有效成分是生長激素,而把它塗在皮膚上就能使生長激素進入人體。這個產品所聲稱的功效是多不勝數,但最主要的是說能返老還童,而它也會說是有FDA認證。例如上面那個貼圖就是拷貝自一個叫做Women’s Journal News(婦女雜誌新聞)的網站(聽起來是不是很正經,很權威?)。但是,根據美國聯邦司法部下屬的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藥物執法署)2019年9月的文件,沒有生長激素藥物有被批准用於《抗衰老》。它還說:「除非已獲得衛生部的許可,以及醫師的處方,否則分發或擁有生長激素就會被判處五年重罪。」有一個叫做Truth in Advertising(廣告的真相)的網站在2019年9月5日向FDA和FTC(聯邦貿易委員會)提出針對New U Life的投訴,其中強調SOMADERM的不當和欺騙性營銷,並敦促這兩個聯邦機構對該公司進行調查和立即採取執法行動。它也說FDA的法醫化學中心於2019年1月對SOMADERM進行測試,發現該產品並不含生長激素。這並不意外,因為要是它真含有生長激素,那就是非法產品,是會被追究刑責,判處五年重罪的。事實上,就醫學的層面來說,生長激素是一個由191氨基酸鏈接而成的蛋白質,而如此大的分子是絕無可能可以從皮膚吸收。另外,有些所謂的口服生長激素,也是騙人的, 因為一旦吃進肚子,生長激素就會被分解成氨基酸,所以絕對不會有任何功效。真正有效的生長激素一定是注射劑,而且一定要有醫師處方。網路上有一大堆見證,或什麼個人經驗之類的言論,說用了SOMADERM之後就精神百倍,百病俱除,真是奇蹟,等等。但是,您需要認清,SOMADERM的行銷模式是多層次,所以會發表這類言論的人,極可能就是想趕快把他手上的貨品賣掉。當然,也一定會有一些人真的是感覺有效。但是這些人的經驗就是所謂的《安慰劑效應》,也就是說,縱然明明只是塗了一些稀鬆平常的乳膠,但不知道為什麼就會莫名其妙地感覺精神百倍(請看明明有效,你為什麼說沒效)。我想您應當有聽說過,有人喝了一罈虎鞭酒,感覺嘿咻功力大增,但後來才發現虎鞭是條塑膠管。請看膠原蛋白,膽固醇,維他命。原文:最近瘋傳的SOMADERM是啥東西
-
2020-04-10 科別.骨科.復健
中老年人登山 暖身拉筋不可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日許多人喜歡往山林走,登山健行更是許多退休族的日常休閒,省錢又健身。衛服部旗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書樊提醒,登山前要做暖身運動,拉筋不可少,善用護具、登山輔具,若要攀爬3千公尺百岳,也要加強肌力與肺活量。台灣有200多座3千公尺以上高山,近年政府推「山林解禁」,進入管制區無須再申請入山證。無論是3千公尺高山或中級山,各地熱門登山路線常見中高齡人士,帶著小背包與三五好友相約運動。醫師提醒善用護具、輔具 若要攀爬3千公尺高山 要加強肌力與肺活量林書樊建議,出發前暖身運動與結束後收操拉筋可避免運動傷害,郊山路線通常有階梯,腳跟在步道階梯往上提,可伸展小腿後方肌群,或雙手支撐在牆壁伸展膝蓋後方,充分熱身後再啟程。在山徑中,常看見山友雙手各拿一把登山杖輔助行進,最怕膝蓋不聽使喚。林書樊說,中高齡登山族常受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兩大疾病所苦,若有退化性膝關節炎者,可能出現膝蓋內側疼痛與後膝窩緊繃感。許多山友有相同感受「上山容易、下山難」,有人因下山膝蓋疼痛,習慣「倒退嚕」下山,藉此減輕膝蓋負擔,可能會因視線不良導致摔倒,林書樊不建議這樣做。林書樊說,膝蓋兩邊側韌帶與中間十字韌帶建構出膝蓋整體穩定度,多數老年人十字韌帶較鬆、膝蓋不穩定,退化的痛加上膝蓋鬆脫的痛。因為爬山是緩慢上升過程,可靠肌耐力來彌補關節穩定度,下山時全身重量往前擠壓,疼痛感加劇。林書樊建議,運動族要對症下藥,先釐清是膝蓋或腳踝有問題,選用適合護具來輔助。以醫療用護膝來說,它會產生擠壓作用,上下坡卡到膝蓋情形降低,可舒緩疼痛,搭配使用登山杖,對需要跨大步的山徑也有幫助。此外,運動後別馬上喝冰涼飲品,慢慢讓筋放鬆。若要挑戰大山,肌力與肺活量要加強。林書樊說,隨著海拔攀升,氧氣濃度下降,身體容易堆積乳酸,乳酸代謝需要時間,若肌肉量少的話,爬升到1、2千公尺時,乳酸堆積得差不多,就難再堅持下去。想親近高山者可嘗試加強肌肉重訓,登山時可準備威而剛,或適度補充人體無法合成的氨基酸(BCAA)因應高海拔登山行程。看橘世代 更多新聞
-
2020-03-29 橘世代.健康橘
50+登山客要注意! 登山前、中、後都有「保健守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日許多人常往戶外跑,登山健行是許多退休族的日常休閒,省錢又健身。衛服部旗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書樊說,登山之前要做暖身運動,收操拉筋不可少,另善用護具與登山輔具,若要攀爬3千公尺百岳,記得要加強肌力與肺活量。台灣有200多座3千公尺以上高山,近年政府高喊「山林解禁」,進入管制區無須再申請入山證。無論是3千公尺高山或者中級山,各地熱門登山路線常見中高齡人士身影,只要帶上小背包隨時可與三、五好友相約運動。旗山醫院骨科醫師林書樊建議,出發前的暖身運動與結束後的收操拉筋可避免運動傷害,郊山路線通常有階梯,可以腳跟在步道階梯往上提,這樣可以伸展小腿後面肌群,或雙手支撐在牆壁伸展膝蓋後方,充分熱身之後再啟程。在山徑中,常看見山友雙手各拿一隻登山杖輔助行進,山友最怕膝蓋不聽使喚。林書樊說,中高齡登山族常被骨質疏鬆與退化性關節炎兩大疾病所苦,尤其年逾50歲熟女停經後更容易受骨鬆困擾,若有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人,可能出現膝蓋內側疼痛與後膝窩緊繃感。山友都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難」,有些人因下山膝蓋疼痛,所以習慣「倒退嚕」下山,藉此減輕膝蓋負擔,不過這樣反而會有視線不良導致摔倒,林書樊不建議這樣做。林書樊說,膝蓋兩邊的側韌帶與中間十字韌帶建構出膝蓋整體穩定度,大部分老年人十字韌帶比較鬆、膝蓋不穩定,退化的痛加上膝蓋鬆脫的痛,會讓上年紀的人爬山時不舒服,甚至下山時感覺更痛,因為爬山是緩慢上升過程,可靠肌耐力來彌補關節的穩定度,下山時全身重量往前擠壓膝關節軟組織導致疼痛感出現。林書樊建議,運動族要對症下藥,先知道自己是膝蓋還是腳踝有問題,之後選用適合的護具來使用。以醫療用護膝來說,它會產生擠壓作用,上下坡卡到膝蓋的情形降低,可以舒緩疼痛,另搭配使用登山杖,對需要跨大步的山徑也很有幫助。此外,運動完不要馬上喝冰涼飲品,要慢慢讓筋放鬆。若要挑戰大山的話,肌力與肺活量都要加強。林書樊說,隨著海拔攀升,氧氣濃度下降,身體愈容易堆積乳酸,乳酸代謝需要時間,若肌肉量少的話,1、2千公尺乳酸就堆積差不多,後面就沒辦法繼續堅持下去。前十年國人宣導骨質疏鬆,後十年開始重視肌少症問題,骨頭猶如摩天大樓地基,肌肉則是大樓鋼筋,兩者相輔相成,就可以承受高難度挑戰。要爬高山的人可嘗試加強肌肉重訓,考慮攜帶威爾剛或適度補充人體無法合成的氨基酸(BCAA)來因應高海拔登山行程。【健康橘精選延伸特輯↘↘↘】。熟齡族要自由 這個關鍵力絕不可少。聽過「肌少症」嗎? 愛窩沙發追劇的人要注意了。看懂退化性關節炎 6法寶護膝蓋「保持軟Q」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3-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處方!醫師、營養師教你吃這些食物強身抗病毒
新冠肺炎還無藥可治,增強抵抗力、避免感染是目前最可靠的方法。中醫說氣足 抵抗力就好彰濱秀傳醫院中醫部醫師邱伯恩說,中醫講求內外平衡,可提升自身免疫力避免感染,而免疫力在中醫角度的語彙就是「氣」,氣足,抵抗力就會好。人體免疫系統就像身體的防衛軍,要提升抵抗力,最根本就是從日常飲食、生活、運動做起。「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就是自身免疫力,邪氣則為病毒、細菌等侵犯人體的物質。邱伯恩說,中藥有補氣的藥材,也有抗病毒藥材,像是基本的黃耆、枸杞、紅棗,或是人參類的高麗參、西洋參等,都可以補氣,而板藍根、魚腥草等則可清熱解毒抗發炎。黃耆、人參補氣 生薑殺菌黃耆是補氣聖品,具有補氣升陽,益衛固表的作用,邱伯恩說,由於含有甙類、多醣、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枸杞、紅棗內的蛋白質、醣類也有增強細胞與體液免疫的作用。而許多人常服用的人參類,如擔心因補氣太過而上火,可用西洋參代替,參類所含的皂甙,可改善因免疫力下降產生的氣虛症狀。邱伯恩說,肺炎屬呼吸道受損,肺內的肺泡長期屬於濕潤狀態,所以在用藥上常以潤肺為主,可以蓮子、百合、麥門冬等滋陰降火的藥物。邱伯恩說,可在飲食中添加少量生薑,生薑富含薑辣素,有殺菌作用,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減少呼吸道感染。他也提供一道茶飲:●防疫人參茶飲材料:人參2錢、麥門冬2錢、紅棗3錢、板藍根2錢、生薑薄5~7片服用方式與功效:藥材清洗乾淨,生薑不要去皮,切成1.5mm的薄片加500毫升水煎服,約20分鐘後即可服用,溫熱服用較佳,可提升自身免疫系統,調節體質。維生素A 防感染入侵第一線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醫學防治中心主任蔡玲貞營養師表示,營養均衡才能增強體力及免疫力,每天應攝取六大類且多樣化的食物,並質量充足。蔡玲貞說,維生素A會使上皮細胞健康,它是人體防衛異物入侵與感染的第一線。維生素C使皮膚健康、幫助清除細胞內自由基,保護維生素A與E等等,人體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A,容易造成免疫功能失調、抗體反應變差。維生素D 強化免疫細胞維生素D可強化腸道黏膜與免疫細胞,對抗病菌的攻擊力,維生素D多由體內合成,透過曬太陽的紫外線即可促進體內生成。從飲食中攝取的動物性維生素D3,包含沙丁魚、鮭魚、乳酪、蛋黃;植物性的維生素則為D2,如黑木耳、大豆、菇類、五穀類等。維生素E也有助於製造抗體,增加T細胞的活性,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特別重要。維生素B 維持細胞黏膜健康蔡玲貞說,每天至少吃1.5碗全穀雜糧,如糙米飯、全麥食品、燕麥、玉米、甘薯等。除能提供細胞組織運作熱量,更能提供豐富維生素B群和各種礦物質,身體需要大量的維生素B群,和細胞黏膜健康及製造抗體等免疫功能有關。也要攝取足夠蛋白質,包括肉、蛋、豆腐、牛奶或無糖優酪乳等,優酪乳含益生菌,有助提高免疫力,例如常見的雙歧桿菌有益產生抗體,還可消除各種外來的致病微生物。秀傳醫院營養師蔡宜珊說,新冠肺炎造成人心惶惶及恐慌感,維生素B群能發揮調整內分泌及平衡情緒的效果。B群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胚芽米、糙米、全榖雜糧飯、深綠色蔬菜、低脂乳品等。維生素C能產生抗精神壓力的荷爾蒙,即副腎上腺皮質素,可選擇菠菜、花椰菜等深綠色蔬菜,還有柑橘、葡萄柚、檸檬、奇異果等水果。鈣鋅鎂 安撫情緒、鬆弛神經蔡宜珊說,含鈣鋅鎂食物可舒緩緊繃肌肉,富含鈣的食物如牛奶、優格、豆腐、黑芝麻等是天然的神經穩定劑,能安撫情緒、鬆弛神經;含鎂的香蕉、菠菜、葡萄乾,可以讓肌肉放鬆、避免抽筋;含鋅的瘦肉、蛋類、豆類、燕麥等,能使荷爾蒙運作正常。
-
2020-02-07 新聞.科普好健康
防肺炎靠保健品增強抵抗?免疫力不是愈強愈好
隨著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必然會有一堆保健產品打著增強免疫力的旗號出場。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免疫力越強越好嗎?在講免疫力之前,我們先來講一個故事。有一位朋友去紐約玩,因為太興奮忘了上廁所,結果實在是憋不住了,於是找了個僻靜的巷子,把車停在路旁,對著牆方便(當然,這種行為也是不對的)。正在舒緩膀胱時候,聽見巡邏的警察大喝一聲“Freeze! Hands up!”。尷尬了,你說這情況應該是舉手還是不舉手呢?不舉手,後面可能就開槍了;舉手,褲子就掉尿上了。我們都希望生活在一個絕對安全的環境裡,於是我們有了越來越高效的治安和安保體系。但是如果這個體系過於敏感,那也不是什麼好事兒,比如過馬路稍稍靠近運鈔車就被保安按倒在地,付錢的時候看了兩眼收銀機就被噴了防狼噴霧,或者是不小心擦鼻涕的紙巾在風中脫手結果被警察圍起來丟進監獄。我想,任誰也不想在這樣的社會中生活。那麼,這些問題與免疫力有啥關係呢?當然有!所謂的免疫力不是一種虛幻的能力,而是實打實的免疫系統的能力。那麼免疫系統是什麼又是乾什麼的呢?簡單來說,免疫系統就是人體的內衛部隊,它們的作用就是防禦清除外來的和內生的搗亂分子。我們經常聽到的白血球,淋巴球都是免疫系統部隊中的戰士,隨時做好好對抗混亂的準備。可能有朋友會想到了,對付外來入侵者這個比較容易解釋,那內部的搗亂分子又是什麼呢?別著急,我們先來一致對外的故事。1.免疫系統【對付入侵者的事叫免疫防禦】內衛部隊有很多種對抗外來入侵者的方法,比如利用抗體把有害的入侵者抓起來,阻止它們幹壞事兒。就像老鼠夾子逮老鼠一樣。這段時間,大家經常聽到的丙球蛋白,就是幹這個事情的。接下來,免疫系統中淋巴細胞還會釋放出干擾素,來阻止病毒合成。大家注意了,要想勝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認清楚壞人再行動,別忘了我們每天都是呼吸吃飯喝水,與環境做那麼多交換的事。如果說不加辨別地供給外來物質,那我們身體就要出亂子。褲子就要掉到尿上去了。還好,我們的免疫系統通常能認出那些壞蛋的臉,在病毒表面有很多特別的蛋白質,比如我們熟悉的禽流感H1N1,其中的H和N就是這樣的識別特徵, H代表紅細胞凝集素, N代表神經氨酸酶,這兩種蛋白質是病毒侵染細胞的工具,也是免疫系統識別壞人的標誌。又一個問題出現了,如果免疫部隊不認識壞人的臉,怎麼辦?理論上,只要得過一次疾病,我們的身體就有了相應的抗體。但是,很多疾病得了就好不了(狂犬病,愛滋病,天花,脊髓灰質炎),那就不能靠患病來解決問題。還好疫苗的出現了,這挽救了大量生命,疫苗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將滅活或者降低毒性的病毒注射到人體中,讓人體擁有免疫力。就好像說張貼出通緝令,讓免疫部隊都認準壞人的臉。但是別認為有疫苗就萬事大吉了。像B肝,天花這樣的不容易變臉的病毒,注射一次疫苗就能維持很長時間,但是像流感這樣容易變臉的病毒,我們就得每年注射疫苗來對付新的壞人。好了,這樣看起來,免疫系統功能強了是好事啊。但是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2.免疫系統還有一個職責,就是【對人體內部的細胞進行免疫監視】你可能會想,人體的細胞不都是我們自己人嗎?幹嘛要監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體內的細胞都會有條不紊地執行自己的工作。但是在有些特殊條件下(比如輻射,病毒侵染),細胞就會出現問題。舉個例子,如果樹上的樹葉會凋謝一樣,那些工作時間已到或者已經損壞的細胞按照程序,就會被拆解,這個過程叫細胞凋亡。但是有些細胞跳過了凋亡這一步,獲得了永生。細胞永生不是好事嗎?對人體來說,不是!因為這些永生的細胞本身是有問題的,換句話說它們已經失去了正常的功能,這些細胞大量擴增只會給人體帶來大麻煩。這種情況在疾病表現上就是,癌症!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免疫系統會及早清理掉那些搗亂的癌細胞,所以健康人才避免癌症的侵襲。說到這裡,我們還是會得到一個結論,那嚴格監控細胞,越嚴格就越好啊。但事情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回到故事的開頭,如果你稍有可疑行為就被執法人員摁倒,提不起來褲子,那就不好玩了。同樣的,如果免疫系統處於過激的狀態,那我們的身體就一團糟了,比如踏青的時候沾了一點點花粉,身上就起疹子;空氣中上有一點塵蟎,就不停的打噴嚏。這種情況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過敏了。免疫系統還有更神經質的行為,就是把我們自己的細胞當做外來有害物質進行攻擊,這些新冠肺炎中就有這樣的情況,免疫系統迷失了自我,開始無差別攻擊,結果就把人體自身搞得亂七八糟,甚至喪失功能。所以在通常情況下,我們既不希望免疫系統低下認不出入侵者,當然也不希望免疫系統發神經。說到這,大家大概已經明白了,免疫系統的活性並不是越高越好,一定要維持在一個正常的水平。免系統通過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調節兩種主要的機制來達到免疫系統內的穩定。免疫耐受就是說,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按下警鈴,普通人從運鈔車邊上經過的就不應該按警鈴。至於免疫調節,就是區分出壞人和好人,更好地做出反應。這既是免疫自身穩定。穩定壓倒一切,這句話對免疫系統來說也是完全正確的。好了,我們最終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免疫系統並非越高越好,低了會出問題,高了也會出問題。只有維持平衡狀態才是最好的狀態。那麼怎麼能維持正常的狀態呢?1.合理多樣的食物來源,充足的營養供給是免疫系統運轉的基礎支撐。我們講到的球蛋白就是蛋白質,而合成蛋白質自然需要攝入充足的氨基酸和蛋白質。2.合理的作息安排,免疫調節涉及多種激素,而良好的睡眠對正常平衡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因為有些激素只有在睡眠時會大量產生。3.適當與環境接觸,避免過度無菌環境,免疫系統需要進行鍛煉和調動,如果一直在過度潔淨的環境下會讓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當然,在這個特殊的防控時期,大家還是要多在家裡,勤洗手,勤通風,出門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本文摘自植物學博士史軍微博
-
2020-02-06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港作家稱武漢病毒是生化武器 第三次世界大戰已開打
讀者Elvis Chan問我武漢病毒是否真的是生化武器。事實上,有關這個議題,我的臉書朋友Andy早在1-23就已經徵詢過我的意見,而之後又問過我好幾次,但我一直避免發表文章來公開談論。現在決定發表文章,主要是因為:1.Elvis Chan寄來一篇文章,標題是「陶傑: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已開始」,副標題是「哈佛、化學間諜、武漢、蝙蝠竹鼠,然後是擴散到各地的瘟疫,其中有何邏輯關係,任何人智商在80左右,當無推斷的困難」。2.這篇文章的結尾是「但目前有一點可以肯定: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已經開始」。3.Elvis Chan說:「陶傑是名人, 文化人, 有一定數量的讀者追隨. 我好想求証一下他提到的研究是否有事實根據」。 【編按:陶傑生於香港,曾居於英國16年,為華文作家及傳媒工作者。】陶傑先生所說的「哈佛、化學間諜、武漢、蝙蝠竹鼠」,我全都知道,甚至於可以說是了若指掌。但是,我絞盡腦汁就是無法將它們之間的邏輯關係推斷出「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已經開始」。陶傑先生說:【大陸「中國科學:生命科學」期刊於 1 月 21 日發表三名研究員合作成果,其中最重要的結論是:武漢新型冠狀病毒,雖然有4個關鍵蛋白發生了變化,但與人ACE2 的交融力仍然強烈,可感染呼吸道上皮細胞。所謂ACE2是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的簡稱,意即「血官收縮素轉化酶2」,是一種能催化血管收縮素的受體,存於人的血液之中。這披露十分重要:在自然環境中,任何病毒,即使一萬年自然「進化」,也不可能完成 4 個關鍵蛋白的替換。替換工程在實驗中操作,結果是有人抽蓄意將病毒偽裝為沙士,令防疫者難以分辨,引起救治的延誤】。這段話很顯然就是在說武漢病毒是人工合成的生化武器,而這也就是為什麼陶傑先生會說「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已經開始」。但是,他所說的【任何病毒,即使一萬年自然「進化」,也不可能完成 4 個關鍵蛋白的替換】,是真的嗎?發表在大陸「中國科學:生命科學」期刊的那篇論文是Evolution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from the ongoing Wuhan outbreak and modeling of its spike protein for risk of human transmission(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及其對人類傳播風險的刺突蛋白的建模)。這篇論文是由八位研究員共同發表,而不是陶傑先生所說的三位。更重要的是,陶傑先生所說的「4 個關鍵蛋白的替換」事實上只是「4個氨基酸的替換」,而研究人員是在分析蛋白質模型之後,發現這四個氨基酸的替換並不影響該蛋白質的功能(也就是說,並不真的是關鍵)。那,既然沒有影響到功能,還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說武漢病毒是人工合成的生化武器?要知道,病毒的繁殖週期通常就是幾個小時,而在每個週期裡病毒基因體是被複製上萬倍,所以突變的機率當然也就遠遠高過於像人類這樣的高等生物。而也就因為如此,「4個氨基酸的替換」對病毒而言,可以說是家常便飯。在中國大陸那篇論文裡有這麼一段話(翻譯):為了了解武漢冠狀病毒的起源及其與其他冠狀病毒的遺傳關係,我們對來自各種來源的冠狀病毒序列的收集進行了系統發育分析。…因此,蝙蝠是武漢冠狀病毒的原生宿主,這將是合乎邏輯且方便的推理,儘管從蝙蝠到人類的傳播級聯中仍然可能存在中間宿主。也就是說,研究人員認為武漢病毒是原生於蝙蝠,然後在經過一些中間宿主之後,最後才演化成可以感染人類。那,為什麼陶傑先生偏偏就要說武漢病毒是人工合成的生化武器?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另一位臉書朋友Vincent又寄來另一個「生化武器的證據」。那是昨天剛“發表”的一篇論文Uncanny similarity of unique inserts in the 2019-nCoV spike protein to HIV-1 gp120 and Gag (2019-nCoV spike蛋白中獨特插入片段與HIV-1 gp120和Gag的不尋常相似性)。這篇論文是發表在一個叫做bioRxiv的網站,而這個網站就是讓一些為了要搶功勞的人來發表未經審核的論文。我是寧可沒飯吃也絕不會在這個網站發表論文。這篇論文的作者是10位印度學者,而他們會用Uncanny(不尋常)這個字在標題裡,分明就是要“暗示”武漢病毒是人工合成的。但是,他們所提出的證據也只不過就是用pBLAST電腦程式所做出來的一些基因序列的比較(發現有4個片段類似艾滋病毒)。但是,那4個片段也只不過就是短短的幾個氨基酸,而這是pBLAST電腦程式分析經常會出現的現象,實在是不足為奇。我敢跟你保證,這篇所謂的論文是絕無可能會被高檔的醫學期刊接受。因為怕讀者會聽不懂,所以我就不深入討論病毒基因演化的細節。我只希望讀者能思考一個問題:你會去發展一個你無法控制,分不清敵我的生化武器嗎?不管如何,如果您真的相信陶傑先生這篇文章,那我建議您趕快去買一套生化武器防護衣,甚至於趕快挖個防空洞。原文:武漢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已開始?
-
2020-01-26 養生.聰明飲食
10種被過度吹捧卻沒什麼用的食物 別再當冤大頭了!
生活中,保健品花樣和宣傳方式層出不窮,功效也是被吹捧的天花亂墜。不少人往往被某一誇大功效的產品給呼攏,結果花了一堆冤枉錢。人民日報整理了10種被吹捧上天,卻沒什麼用的食物,呼籲民眾別再上當了。1、蛋白粉:健康人根本不需要現代人多外食,營養容易不均衡,有商家聲稱應該補充蛋白質。然後,蛋白粉就開始賣起來了。實際上:一罐的蛋白粉動輒上千元,然而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的蛋白質,這些數量的蛋白質是完全可以通過正常飲食來滿足的。因此,正常飲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蛋白粉的。2、葡萄籽:商家偷換概念平時吐掉了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傳為能抗癌、抗氧化、延緩衰老,各種「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賣得火熱。實際上: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細胞的實驗數據不少,但結論前提都寫得很明確——「體外實驗能夠抑制癌細胞」。體外實驗只能說明可以針對特定癌細胞進行進一步研究,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夠在體內抑制癌細胞。3、有機食品:只是心理安慰每逢逛超市,總有人跟你推銷各種綠色蔬菜、有機大米,聽起來就很高級健康,再加上包裝上的天然無農藥,簡直就是吸引力滿分。但其實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實際上:早前已有消費者協會對市面上的有機食品、綠色蔬菜等進行抽樣檢查,分別對農藥殘留量、重金屬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標進行檢測。試驗結果顯示,這些所謂有機食品、綠色蔬菜,雖然在價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多,但品質上卻不一定比較優。4、高鈣奶:並不比普通牛奶有用大家在買牛奶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高鈣奶,其價格也比普通奶高出不少。營養師介紹,所謂高鈣奶只是在生產的時候人為地額外添加了一些鈣,也就使得奶中的鈣含量高一些了。實際上:普通牛奶中的鈣為乳酸鈣,吸收率較高,而高鈣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鈣,吸收率較低。高鈣奶喝了也不等於能將所含鈣成分完全吸收,其實普通牛奶也就夠了。5、魚油:吃魚就夠了各大保健品專櫃,魚油總是熱銷品,真的這麼有用嗎?實際上:既然魚油來自於魚,提純魚油並不穩定,那麼吃魚不是更直接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除了魚油之外,魚還提供優質的蛋白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魚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很低,這對於心血管健康也是極好的。6、海參:不比雞蛋強海參是海鮮餐廳的高級食材之一,老闆總說海參蛋白質含量很高,好吃又對身體有益。實際上:海參的價值在於蛋白質,不過它的蛋白質含量雖然很高,但質量並不高。蛋白質有高質和低質之分,其質量主要通過人對蛋白質中氨基酸的吸收率來做評判。雞蛋才是最符合人體氨基酸模式的食物,所以雞蛋是一個完美的蛋白質來源。人吃海參還不如一天吃兩個雞蛋,再搭配些豆製品和青菜,後者攝入的蛋白質在質和量上都要遠遠勝於海參。7、解酒藥:並不能減輕醉酒危害商場上應酬不斷,席間又必須喝酒。藥店裡打著各種解酒藥,有些還宣稱可以千杯不醉。實際上:解酒藥只是個噱頭,它們的成分只是一些護肝的成分,並不能減輕醉酒的危害。解酒最根本的是適量飲酒。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8、酵素:一進嘴就失去活性酵素也是近年火熱的保健食品,不少商家紛紛聲稱能幫助排毒美容減肥。實際上:「酵素減肥」是一個大騙局,酵素是日本名,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酶」。但胃中的酸性很強,一般而言,酶在這樣的環境中很難經受住考驗。再加上胃中還有專為酸性環境而生的胃蛋白酶,可以把別的酶切開,到了小腸的蛋白酶攻擊性更強,不管食物蛋白還是酶,都會被切得七零八落,不可能再有活性了,吃了等於白吃。9、兒童醬油:有害無益兒童醬油的廣告宣稱「專為兒童健康研製的釀造低鹽淡口醬油」,適合拌飯、清蒸食物等,一則起到開胃的作用,二則補充營養,充分考慮處於發育期的兒童味覺特點,富含18種氨基酸、有機酸、碳水化合物等兒童所需的營養元素。實際上:專家提醒,兒童飲食完全不需要額外再用醬油來調味。正常飲食中含有的鈉,已經足夠滿足兒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鹽都是多餘的。而且小時候越重口,長大之後就越難以控製鹽的需求量,高血壓風險也就越高。10、黑糖:只是長得黑生理期一直是困擾女性的大問題,尤其是這兩年年輕女性生活作息不規律。於是黑糖食品成為很多人喜歡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稱為天然健康食品,有美容養生作用,價格也要比紅糖高。實際上:專家說,其實黑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紅糖,功效上和普通紅糖無異。很多人認為黑糖功效比其它糖更好,其實,黑糖和紅糖一樣都屬於蔗糖,兩者本質上並無差別,在營養價值與食用功效上也相同。專家提醒,不必盲目相信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養生推薦。日常飲食中合理搭配、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就是最好的養生方式了。
-
2020-01-20 新聞.食安拉警報
3釀造醬油標示不實 挨罰12萬
避免成本低廉的速成醬油,佯裝製作費時的釀造醬油,以高價販售,衛福部明定標示需依照製造過程如實規範釀造、速成、調和醬油,食藥署公布去年醬油製造業稽查案,75家醬油業者有三家的醬油產品標示不合格,總計裁罰12萬元。食藥署中區管理中心簡任秘書林炎英表示,108年醬油製造業稽查專案,總計有三件醬油產品標示不合格。分別為台南市合利醬園的「合陳年醬油」、高雄市協美醬油工廠的「黑豆醬油」以及屏東縣新豐食品園的「新豐純釀醬油」,這三件都屬於釀造醬油,依規定每100毫升的黃豆總氮量應為0.8克。但合陳年醬油以及新豐純釀醬油,經檢驗後皆未達標,依規定不得標示釀造字樣;而黑豆醬油則是被驗出含有防腐劑苯甲酸,業者並未在標示上標明,三件不合格產品,裁罰後業者也已完成修正。北醫附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表示,民眾若要靠肉眼或是嗅覺,確認購買的醬油是否符合標示,有一定的難度,雖然釀造醬油與速成或調和醬油,在口味上仍有一定的差異,但隨著食品科技的進步,若非行家很難自行辨認。蘇秀悅表示,釀造醬油為原始的黃豆透過發酵而來,風味甘醇,單價也較高,但製作時間長,無法大量生產,後續才出現速成或是調和醬油,其原料為氨基酸。她說,挑選醬油,釀造不一定就是最好,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她認為只要是通過政府標準,經過認證的醬油產品,都是民眾可以挑選的,不過,醬油最擔心是吃過量,導致每日攝取含鹽量過高,以健康飲食而言,每人每天鈉攝取含量應於2400毫克以下,慢性病患應該更低,建議民眾在吃飯時,降低使用醬料頻率,才能降低每日攝取鈉含量比例過高的風險。
-
2020-01-09 養生.健康瘦身
健身族想增肌減脂 「完美食物」平價、有效
各式健身營養補給品中,幾乎無一能夠勝過「蛋」這種平價完美食物,來幫助有效增強體能。在能量補給方面,蛋類不僅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他命、蛋白質、以及脂肪,熱量也充足,每顆熱量大約70卡路里。在增肌減脂方面,蛋類更是一大利器;每顆蛋含有超過6公克的蛋白質,而且最棒的是蛋裡都是完全蛋白質(complete protein),含有蛋白質合成所需九種必要的氨基酸;而且蛋類還能讓燃脂代謝機能更加活躍。很多人擔心蛋對心臟的副作用,但是農業部(USDA)研究人員宣稱現代的蛋類內含的膽固醇,比先前報告的含量減少14%。當今蛋的維生素D含量也比以往多64%,體型較大的蛋每顆內含41國際單位(IU);而各年齡層成年人最新的維生素D建議攝取量為600IU。適當攝取較多維生素D有益身體健康;能夠幫助提高體內睪酮含量,讓較年長的成年人增強體力。行動力與健康情況正常的女性,每天攝取一顆完整的蛋,包括蛋黃,能幫助增加肌肉、減緩肌肉疼痛、還能增強腦力;一顆蛋的所有蛋白質中有44%都來自蛋黃。一項新研究也顯示,連續八周內每天早餐吃兩顆蛋的個人,體重平均減輕六磅,幾乎是吃一個貝果麵包的個人減重幅度的兩倍;吃蛋族群的腰圍也減少83%,體能增加,體內膽固醇含量也沒有顯著增加。為了確保食用安全,建議民眾將蛋放入冰箱,並在三到四周內食用完畢;烹飪時溫度要超過華氏160度,並將蛋翻面加熱至蛋黃凝結。建議民眾將所有含蛋食物放入冰箱冷藏;不要在無法充分加熱的食物中加入生蛋。
-
2020-01-09 科別.骨科.復健
走路爬樓梯卡卡靠補鈣改善?硬骨、軟骨傻傻分不清
好友羅先生在2019-12-24用臉書簡訊詢問:【報告教授,為何要「鎖住」鈣質?這篇FB用的詞彙 令我起疑】。我點擊他附上的連結後看到這篇文章:《80%的人 骨質保健都錯了!!??每天吃兩顆真的好有感!!!》,作者是《營養師小趙》。我把文章裡的幾句話拷貝及整理如下:其實去年我並不是像現在這樣行動靈活。我跟所有上了年紀的朋友一樣,上下樓梯、過馬路上下車都卡卡的不舒服,甚至有時候從椅子上站起來就忍不住發出陣陣哀嚎……(配上的圖片顯示老人爬樓梯痛苦的模樣)。朋友推薦我吃【固立穩定】,才知道這是台灣之光!!! 中化健康生技經過十年的研究,從高加索山區長壽村的傳統食物【克弗爾發酵乳】中研究出專利【克弗爾胜肽】!!!可以有效鎖住鈣質,提升補鈣效果5倍!!! 這位《營養師小趙》,竟然連硬骨軟骨都搞不清。台灣怎麼會教育出如此不堪的營養師?《上下樓梯、過馬路上下車都卡卡的不舒服》是膝關節軟骨退化的現象。那,它怎麼會跟《提升補鈣效果5倍》扯上關係?很不幸的是,在中文裡,「硬骨」是骨,「軟骨」也是骨,而這就給了不肖廠商渾水摸魚,偷天換日的機會。不信的話,請你問你自己,下面這些產品到底是軟骨保健品,還是硬骨保健品:健骨力,健骨素,健骨樂,健骨龍,健骨寧,健骨寶,骨力素,維骨力,維骨素,維骨康,補骨丸…。還有,《骨質》通常指的是「硬骨」的本質,所以,這篇文章標題裡的《骨質保健》當然就應該是《硬骨的保健》。那,《硬骨的保健》怎麼又會跟《上下樓梯、過馬路上下車都卡卡的不舒服》扯上關係?這本糊塗賬是不會在英文文章裡出現的,因為,「硬骨」是Bone,而「軟骨」則是Cartilage,清清楚楚,壁壘分明。所以,在英文資訊裡我從沒看過有人把軟骨保健品拿來保護硬骨,也沒看過有人把硬骨保健品拿來保護軟骨。在身體裡,「硬骨」和「軟骨」,不論是在結構上或功能上,都是截然不同的。而它們所衍生出來的毛病,當然也是截然不同。對年紀大的人而言,最擔心的「硬骨」問題是《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會造成骨折),而最擔心的「軟骨」問題則是《退化性關節炎degenerative osteoarthritis》(關節會痛)。《上下樓梯、過馬路上下車都卡卡的不舒服》是屬於《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而《提升補鈣效果5倍》則是為了防止《骨質疏鬆症》。但是,這位《營養師小趙》,竟然把《補鈣》說成是可以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真不曉得這位營養師的學位和執照是怎麼拿到的。不過,儘管醫學常識不怎麼樣,這位營養師的推銷技術則毫無疑問是一流。《鎖住鈣質》這一個“醫學‘名詞,不要說是羅先生,縱然是我這個醫學教授都還是第一次聽過,真是當頭棒喝、如雷貫耳。看來我還真該拜門求教,洗耳恭聽鈣質到底是如何能被鎖住。還有,這位營養師說這個能「鎖住鈣質」的產品是【克弗爾胜肽】。可是,胜肽在被吃進肚子後,就會被分解成氨基酸,怎麼可能還會有什麼《鎖住鈣質》的功效?事實上,有關胜肽的種種謊言,我已經發表了二三十篇文章予以抨擊,例如胜肽謊言何其多。不過,對一位連軟骨硬骨都搞不清的人,我也不敢奢望他會知道胜肽只會是白吃的。在這位《營養師小趙》的網站上,他名號下面有個《瀏覽簡介》的點擊鈕,但是點擊後,就只是一片空白。所以,很顯然,這個名號就只是個名號。至於他所發表的十幾篇文章,清一色都是在推銷這個所謂的能「鎖住鈣質」的產品。所以,我幾乎可以肯定,這個所謂的《營養師小趙》就只是保健品公司的化名。原文:硬骨軟骨搞不清
-
2019-12-29 養生.營養食譜
簡單家常菜 清脆爽口沒負擔
台北市華江高中前校長陳今珍退休後,經常在家製作家常菜,讓讀者輕鬆在家就能上手。「醃漬白玉蘿蔔」是陳今珍的拿手好料理之一。陳今珍說,白玉蘿蔔是高雄美濃地區的特產,每一年就這時侯有生產,只能趁此時做醃漬蘿蔔,特別是醃漬過的別具風味。陳今珍說,經過了兩周的醃漬,來自美濃的白玉蘿蔔,在調汁中浸潤出微酸微甜的曼妙滋味,喀喀喀的脆聲,今年的成品特別的爽脆。「醃白玉蘿蔔配上瓠瓜煎餅,更是對味」。陳今珍將瓠瓜煎成餅,配上已經醃製十天的醃蘿蔔,真是清爽又美味。「鹽水煮毛豆」也是一道可口的小點心。陳今珍說,她在傳統市場看到一包包處理好的毛豆莢,已經剪除頭尾,80元就帶回兩大包。陳今珍說,毛豆和肉類一樣擁有豐富的蛋白質,是可以提供能量又不易造成肥胖的食物,除了可穩定血糖,更富含機能性成分。例如,大豆纖維可改善代謝症候群,大豆異黃酮可改善胰島素阻抗,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發生,毛豆除了擁有上述優點,還具備高濃度的游離氨基酸、胺基丁酸等,是營養價值高的豆類蔬菜。陳今珍說,毛豆除了是日本人最愛的下酒菜之一,更因為營養價值高,在日本更被譽為保健食品。營養師李婉萍表示,瓠瓜煎餅是一道很適合小朋友吃的點心,因為瓠瓜有很好的膳食纖維。大人如果覺得吃起來太乾,可搭配湯品。想要減重的人,也可搭配香菇雞湯,增加蛋白質來源。李婉萍說,醃蘿蔔可以幫助消脹氣,是一道飯前開胃或是飯後結尾小菜;毛豆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膳食纖維也高,是一道適合「壓力肥」的人的點心。因咀嚼毛豆可幫助釋放壓力。【瓠瓜煎餅】材料:瓠瓜絲(約800克)、蝦米半碗、雞蛋1顆、麵粉200克、青蔥2支。調味料:鹽、胡椒、香油1.5大匙。作法:1.瓠瓜削皮刨絲後加入一匙鹽,用手抓揉讓瓠瓜絲軟化,擠乾鹽水加入調味料及爆香的蝦米、雞蛋、麵粉、切碎青蔥拌勻。2.準備下鍋煎,瓠瓜軟化後會釋出水分,拌勻時不必再加水,口感較Q。3.平底鍋適量油微火慢煎,兩面煎熟即可,可沾胡椒鹽或番茄醬。【鹽水毛豆】材料:毛豆。調味料:鹽巴、八角、花椒。作法:1.水中加鹽,將毛豆放入,稍浸泡後洗淨。2.將搓洗乾淨的毛豆瀝乾水份,用剪子剪去兩頭尖角備用(較能入味)。3.鍋內注入清水,加入鹽、八角、花椒,大火煮開後放入毛豆,再煮六分鐘即可。4.準備好加入冰塊的白開水,將毛豆撈出瀝水後迅速放入冰水中浸涼。5.加入蒜薑蔥末及切碎紅辣椒拌勻即可。【醃漬白玉蘿蔔】材料:白玉蘿蔔20台斤(一斤鹽拌合出水)。調味料:一碗糯米醋、兩斤二砂糖、兩碗米酒、薑片十片、紅辣椒兩條。作法:1.蘿蔔洗淨後晾乾切塊。2.洗淨鹽水,將蘿蔔脫水(找重物如石頭或石板等把出水的蘿蔔壓瀝掉水分)。3.醃蘿蔔放多少醬汁拌合有黃金比率(醃蘿蔔的醬汁包括米酒、糯米醋、二砂糖、薑片、少許辣椒)。4.醃製兩天後可食用,放愈久味道愈入味,將醃蘿蔔用密封箱放在冰箱冷藏室醞釀,兩星期後是最佳賞味期。
-
2019-12-28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吃地瓜跟雞蛋容易消化不良?營養師來分析
早餐是全天中的第一餐,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從營養學的角度上來看,早餐佔三餐的比例為30%,補充適量的穀薯類、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新鮮蔬菜水果、奶製品,有利於一個上午的營養攝入。可為什麼有的人說早餐不能吃地瓜跟雞蛋呢?知情的人表示,地瓜跟雞蛋一起吃容易消化不良,引發腹痛等不良的情況。其實在不知道這個事情之前,可能很多人都親自實驗過,兩者一起食用並沒有出現不好的反應,到現在有時候還會這樣吃。對於個別人來說,如果你是屬於天生就不能吃地瓜或者是雞蛋,每當在吃完其中一種食物後, 立馬就有腹痛、腹瀉的反應。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你對這種食物不耐受,單獨找出來過敏的食物,就大可以幫你避免這種情況。或者是你可以到正規的醫院做下過敏原的篩查,有利於幫你找到難受的病因。除了這種情況,地瓜跟雞蛋的搭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並不存在不科學的理由。在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每天每人吃穀薯類的量要在50g~150g,而地瓜則是其中的一員,每天適量食用有利於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地瓜比較突出的特點,還是膳食纖維、維生素A、胡蘿蔔素、維生素C比較突出,對人們美容養顏、清除體內自由基、護眼、提高晚上的暗視力都有很好的幫助作用。並且,人們把地瓜當成早餐的主食來吃,它的飽腹感非常強, 更有利於我們一天的精力滿滿。那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呢?從食物成分表中可以查出,地瓜的血糖生成指數為77,屬於高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雖然如此,糖尿病患者適量吃也是沒有問題的,況且它跟別的主食相比,特別是愛吃精白米麵主食的人,人體所吸收的熱量更低,更適合人們食用。而雞蛋的好處,大家應該都知道,它所含有的優質蛋白跟氨基酸成分,可以說都是最接近人體的。即便是血脂高,或者是高血脂的人,每天吃一顆雞蛋對身體也是百利而無一害,最好的吃法則是水煮,並不建議的吃法則是煎雞蛋、炸雞蛋、烤雞蛋,容易讓機體額外吸收大量熱量, 反而讓雞蛋的整體營養價值下降。所以,大家適量吃雞蛋、地瓜即可。本文摘自《爆炸營養食堂》,由十餘位專業營養師和媒體人組成的健康自媒體工作室,用原創文章和短視頻來評論熱點健康新聞,講述健康、營養、中醫、食療相關知識及趣事,帶您遠離健康謠言。
-
2019-12-25 癌症.飲食與癌症
「把食物當藥物」癌症患者怎麼吃?營養師圖文解說
已有很多研究發現,營養不良的癌症病患接受治療的效果會比較差。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王馨羚營養師表示,營養不良會讓患者的體力變差、降低治療效果及生活品質,以致病情惡化等問題。王馨羚營養師指出,評估癌症病患的營養狀態時,除了營養攝取量之外,還會去了解營養攝取的種類,是否符合患者體態以及體重變化所需要的建議量,為每一位病患進行完整個人化的評估。六類營養,缺一不可營養師提供建議時,會分成六大類食物,包括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乳品類、油脂堅果種子類。要「吃飽」也許很簡單,尤其癌症病患有時會有「早飽」的效應,建議病患能以均衡飲食搭配方式,在正餐中能攝取全穀雜糧類之澱粉食材,配上蛋白質類,即豆(指黃豆、黑豆、毛豆及其製品)、魚、蛋、肉等,再加上蔬菜纖維質類的食材,兩餐中間可以搭配水果,一天可以喝一次乳品。由於部分患者喝乳品會有腹瀉,且為增加病患的營養攝取量,並有體位較輕狀況者,可以考慮把乳品改成不含乳糖的配方營養品。 王馨羚營養師表示,有些患者在治療過程會有食慾不振的情況,以致造成攝取量降低,我們會建議搭配營養補充品,以輔助熱量以及蛋白質的攝取。抗癌過程,把食物當藥物治療前期,主要會建議患者均衡營養的概念,首先確認患者體位是否過輕,體位過輕的患者要加強營養輔助,否則將可能在後續的治療中體力透支,這也是治療前的營養補充很重要的原因。在治療中期,患者可能出現藥物副作用,例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狀況,營養師會依照患者狀況給予建議。最常發生的噁心、嘔吐或腹瀉,會建議少量多餐,在最舒服的時候就盡量吃。傳遞「把食物當成藥物」的觀念給患者,食物的重要性不亞於藥物,一定要吃不然身體沒辦法承受後續的狀況,這樣患者比較能夠理解。關於熱量攝取,有個常見的迷思,很多家屬會燉雞湯、燉魚湯,他們認為營養都在湯裡,所以就多喝湯,不去吃裡面的固體食材。王馨羚營養師強調,固體食材才有足夠的營養,正確方法是先把料吃完,有多餘的空間再來喝湯。癌症病患如果沒有糖尿病,偶爾可以吃些濃湯、奶昔、蛋糕等高熱量食材,補充熱量。或適時地搭配一些配方營養品,希望患者每一口吃進去的熱量能夠比平常一口進去的熱量多一些。 治療後還是要繼續維持營養攝取,原則一樣秉持均衡飲食的概念,除了每餐裡面能夠均衡攝取之外,也希望能夠「多樣化」。有些病患聽別人說哪一樣東西很營養,就幾乎都吃那一樣,會造成營養不均衡。王馨羚營養師建議要多樣化均衡的攝取,譬如說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豐富的植化素、營養素、抗氧化劑的種類就不同,能多樣化攝取為佳。當然,我們也建議少吃不健康的食物,減少紅肉、醃製、煙燻、燒烤等食物的攝取量,有含酒的料理要盡量避免。很多患者在食慾不振、腹瀉的時候會吃益生菌,但是患者若有白血球較低的狀況,則不建議。同時,白血球較低時也要避免生食。均衡飲食最優先!王馨羚營養師解釋道,蛋白質的功用就是建造、修復組織,蛋白質經過分解後會變成胺基酸,胺基酸有很多種,人體細胞會利用胺基酸來合成各種蛋白質,維持生理機能,是非常基本、重要的營養。海中多醣體褐藻醣膠、胺基酸如麩醯胺酸、不飽和脂肪酸如精氨酸、核苷酸、魚油、乳清蛋白等特殊營養品,皆有助調節生理機能。其中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萃取褐藻中水溶性纖維,近年在台灣有許多針對免疫相關的研究報告,於醫學上使用備受矚目。從營養師的角度,最建議均衡攝取各種營養素,在不足夠的情況下,可以適時地用配方營養品補充熱量、蛋白質等。患者、家屬很關心的特殊營養品,其實要在基本熱量、營養足夠的狀態下再來補充。只吃這些特殊營養品,其中的蛋白質、氨基酸也會被身體當成熱量利用掉。我們非常強調基本營養要攝取足夠,再來談其他的營養品。 王馨羚營養師表示,許多患者被診斷癌症後,家人都很緊張,所以會燉魚湯、雞湯,或者買很多蔬菜汁、保健食品等,反而正常的食物不太重視。經過一兩次治療之後,患者便開始發覺肌耐力不太夠。我們會分析飲食給病患一些正確觀念,建議患者一餐要攝取到至少碗的七八分滿的飯量,搭配蔬菜量,一碗飯配一碗蔬菜,再加份一個手掌大小的蛋白質量。一次進食中沒辦法把一餐吃完沒關係,可以分成兩次的量,少量多餐,這樣的進食方式,大部分患者都會覺得比較有體力,從抽血中也可以看到營養指標逐漸回復。建立正確的營養觀念,完整攝取,對身體最好!原文:癌症營養支持,營養師圖文解說搜尋附近的診所:內科免費註冊,掛號、領藥超方便!
-
2019-12-24 養生.聰明飲食
素食者最易缺6種營養素 吃素的正確方式學起來
以前逢年過節必吃肉,現在恨不得每天都“吃草”。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女性,開始追求純素食飲食。雖然看似健康,但長期吃素很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風險。素食者最容易缺少的6種營養素1、維生素B12據英國《電訊報》12月18日報導,英國牛津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學專家在一次報告會上指出,針對172名純素食男性的研究發現,約1/5的參與者嚴重缺乏維生素B12 。而維生素B12缺乏可能導致的結果有:惡性貧血、神經受損、雙腳、雙手麻木、男性不育等問題。專家指出,由於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魚、肉、家禽、雞蛋、牛奶和奶製品中,絕大多數植物性食物中並不含有。因此,純素食者長期得不到補充,就會出現缺乏的情況。解決方法:長期完全素食者可食用額外添加維生素B12的食品或膳食補充劑。2、n-3多不飽和脂肪酸不含魚、蛋或海洋蔬菜(海藻)的飲食通常缺乏長鏈n-3多不飽和脂肪酸,如EPA和DHA等,它們對心血管健康以及眼睛和大腦功能很重要。與非素食者相比,素食者,尤其是純素食者,血液中的EPA和DHA濃度較低。解決方法:素食者可以從部分海藻類食物(海帶、紫菜、螺旋藻、髮菜、裙帶菜等)、亞麻籽油、紫蘇油等食物中補充它們。3、維生素D在EPIC-Oxford研究中,素食者維生素D的平均攝入量最低(0.88微克/天),是葷素搭配者平均攝入量的1/4。解決方法:對於純素食者來說,維生素D的狀態取決於陽光照射和維生素D強化食品的攝入。4、鐵動物血、肝臟、瘦肉中的鐵為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高,而植物性食物雖然鐵含量較高,但主要是非血紅素鐵,吸收利用率低。解決方法:對於純素食者,可以從菠菜、蠶豆、扁豆、黑木耳等食物中補充,但利用率不高,此外,還可以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促進鐵的吸收。5、鋅純素食者的鋅攝入量比雜食者低,缺鋅的風險也相對較高。解決方法:素食者,特別是純素食者注意,要適當增加堅果、菌菇類、豆類、全穀物等的攝入。不過在食用堅果時要注意控制量,防止攝入過多脂肪。6、鈣對於那些連奶製品和雞蛋都不吃的純素食者,鈣的來源非常局限。解決方法:多吃其他富含鈣的食物,如綠色蔬菜、杏仁、用石膏做的豆腐等。如果缺鈣問題嚴重,建議適當攝入一些乳製品,甚至雞蛋。吃素也要營養均衡,不建議單純靠吃素來減肥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臨床營養科臨床營養師胡環宇提醒,人們從“吃素”中得到的氨基酸,鐵,鈣,鋅,一些維生素等必需的化合物很有限。此外,植物蛋白的吸收要慢得多,所有這些都會對免疫力和生殖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天然素食品中,想獲得全面豐富的營養,並非就是青菜豆腐那麼那麼簡單,還得有所講究。建議素食者堅持喝奶類,特別是牛奶,補充鈣質。吃素的人,吃糙米或胚芽米才更完善,因為糙米或胚芽米中補充了麵筋所缺的氨基酸,至於碳水化合物、脂肪、穀類、植物油都可以足量滿足要求。而對於想通過吃素來減肥的人,營養專家並不推薦。不平衡飲食結構,很可能造成營養素不足,如果素食者不能很好的掌握飲食方法,不能及時補充容易缺乏的營養素,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純素食並不值得過度提倡。本文摘自《搜狐健康》
-
2019-12-20 新聞.科普好健康
食物能使人變大方!攝取某氨基酸讓人更願意捐錢
左旋色氨酸是一種廣泛存在於魚、雞蛋、大豆和牛奶等食物中的氨基酸,荷蘭萊頓大學認知心理學系的研究者發現,補充左旋色氨酸—— 血清素(也稱為5-羥色胺,5-HT)的生化前體,可以促進人們的慈善捐贈行為,該研究結果於2014年12月17日發表在《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前人的研究中發現,補充左旋色氨酸可以提高人血漿中左旋色氨酸的水平,並影響大腦中血清素的合成。血清素是一種非常關鍵的神經傳遞素,其水平的高低可以影響我們的行為。血清素水平的下降,可能會引發焦慮、抑鬱和攻擊行為;而其水平的增加會促進人們的親社會行為,比如合作和從屬等。此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32名健康的學生作為志願者,然後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口服0.8克左旋色氨酸(大概相當於3個雞蛋中所含的左旋色氨酸的量),另一組服用0.8克微晶纖維素(一種中性的無效對照劑)。服用前和服用一個小時後,研究者分別對每位志願者的情緒狀態、心率、血壓等各項指標進行了檢測。接著,志願者參與了一個30分鐘的注意瞬脫訓練(訓練要求被試者識別屏幕上連續且快速呈現的兩個目標,該訓練其實與研究目的無關)。 之後,志願者得到了10歐元報酬,然後研究人員問志願者是否願意將他們的部分報酬捐給慈善機構,如果願意,可以將錢放進桌上的4個捐款箱裡(分別屬於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特赦組織、綠色和平組織以及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志願者事先並不知道,慈善捐贈任務也是本次實驗的一部分。結果與研究人員預期的一樣,服用左旋色氨酸的志願者比服用安慰劑的志願者捐出的錢更多。而志願者的情緒狀態、心率、血壓等指標在服用左旋色氨酸或者微晶纖維素前後並沒有明顯變化。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補充左旋色氨酸及其導致的血清素水平提高,可以使志願者更願意捐錢給慈善機構。不過他們也提出,這一初步的結果還需要用更多的樣本進行重複和擴展實驗。另外,接下來還應該對捐款數目和志願者血漿中的左旋色氨酸水平進行相關性分析。最後研究人員指出,該研究結果或許驗證了:“吃什麼,是什麼”(You are what you eat)這一觀點——我們的飲食可能真的可以改變我們與社會打交道的方式。本文摘自果殼網
-
2019-12-18 養生.聰明飲食
百歲人瑞都吃什麼?長壽飲食共通點是這7種食物
長壽研究員布特納(Dan Buettner)在新食譜「藍區廚房」(The Blue Zones Kitchen)中指出,全世界活到100歲以上的人瑞,其飲食有許多共通點,或許這就是他們的長壽秘訣;雖然長壽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但普遍認為飲食可促進老人健康。 所謂「藍區」就是指居民壽命長的地區,從哥斯達黎加到日本、希臘及加州,這些居民的飲食通常富含以植物為主的食物,而且藍區飲食攝取的糖、肉和乳製品,也遠低於美國飲食。以下是布特納列出的七種藍區食物:1.豆子:每天至少半杯從鷹嘴豆到大豆、黑豆,藍區居民都愛吃豆子。豆類的纖維含量很高,對健康和長壽至關重要,因為有助腸道內健康的細菌,還含有大量蛋白質。豆子配上像米或玉米的全穀物,就形成完全蛋白質,也就是含有健康所需的所有氨基酸。藍區居民所吃的豆類是美國人的四倍,布特納建議每天至少吃半杯。2.堅果:每天吃兩把百歲人瑞的另一個共同點,就是習慣把營養豐富的堅果當零食,堅果富含健康脂肪、纖維、鉀、鎂和蛋白質。布特納認為,如果每天吃兩把左右的堅果,可能給自己延壽幾年。3.橄欖油:減少慢性病藍區居民把橄欖油用於幾乎所有的烹調,還與麵包、沙拉和蔬菜一起食用。橄欖油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壞」的 LDL膽固醇,繼而降低心臟病的風險。它還具有抗炎作用,並富含抗氧化劑,降低罹患許多慢性病的機率。4.十字花科蔬菜:減緩衰老在典型的美國飲食中,不常吃包括綠花菜、白花菜和高麗菜的十字花科蔬菜,但它們卻是延長壽命的關鍵。布特納發現屬於藍區的義大利撒丁島(Sardinia),居民就特愛吃十字花科蔬菜。這些蔬菜的飲食有益於甲狀腺功能,可減緩衰老過程,而且富含纖維、葉酸和維生素C、E和K,對大腦和神經系統的健康、強壯骨骼、加強免疫系統都很有幫助。5.水:藍區最愛飲料除了食物,飲料對長壽也很重要,藍區居民最愛的飲料就是水,他們大量的飲水。在美國飲食中,每天多達一半的糖來自汽水,即使是無糖汽水,所含的人工甜味劑對健康的傷害不輸糖。6.咖啡和茶:防癌健腦許多研究表明咖啡對人有好處,可以降低心臟和肝臟疾病的風險,且有助大腦健康。若你不愛喝咖啡,可試試喝茶。在藍區之一的日本沖繩,人們喝大量的綠茶,有助防癌和降低糖尿病風險。7.適度飲酒:葡萄酒預防心臟病藍區另一個共同特點是人們適度飲酒,尤其是葡萄酒。葡萄酒的酒精濃度不高,但有豐富的多酚(polyphenols),這種葡萄皮的化合物可以預防心臟病。紅酒還可提高你吸收抗氧化劑的能力。
-
2019-12-11 養生.聰明飲食
5種常見「補腎」法 不但無效還可能毀掉你的腎
冬天到了,許多人又開始進補。傳統認為,“腎是先天之本,是生命力的源泉”,所以進補養生首先要補腎。但是,傳說中的一些“補腎”方法,不但補不了你的腎,可能還會毀掉你的腎!1.吃腰子補腎吃腰子補腎,這大概是流行最廣的說法,吃什麼補什麼、以形補形嘛。動物腰子,除了膽固醇含量高、嘌呤含量高之外,沒有什麼營養。據統計,每100克羊腰子中,膽固醇含量高達354毫克!食物的膽固醇含量如果超過200毫克/100克,就屬於高膽固醇食物。每100克羊腰子中,嘌呤含量大於150毫克,也屬於高嘌呤食物。這樣的食物,偶爾吃點也無妨,吃多了、長期吃肯定導致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高尿酸沉積在腎間質,以及形成尿酸性腎結石,都會損害腎臟,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痛風治療指南》也明確建議痛風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避免食用動物內臟。高脂血症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也是實錘的事情,如果心血管出了問題,腎動脈粥樣硬化,腎臟能好嗎?此外,重金屬也容易蓄積在肝、腎等動物內臟中,長期吃腰子,當心重金屬!2.羊寶補腎羊寶是羊的睾丸。這玩意兒能壯陽嗎?分泌雄激素的是腎上腺和睾丸,而不是腎臟,腎臟和雄激素沒什麼關係。就算你吃了動物的腎上腺和睾丸,動物的雄激素能壯你的陽嗎?何況動物的雄激素經加熱後早已經變性失活了,就算你生吃不加熱,雄激素(其實是蛋白質)也會被胃液消化成氨基酸而失活。再說了,生吃你能吃下去嗎?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是男性器質性陽痿的主要原因。再大量的吃動物內臟和羊寶,血脂越來越高,只會適得其反,越吃越重。吃羊腰子不補腎,吃羊寶也不補腎,道理是一樣的。3.吃牡蠣補腎牡蠣也叫生蠔,膽固醇的含量並不高,但嘌呤含量比羊腰子還高,每100克牡蠣中,嘌呤含量大於239毫克,屬於高高嘌呤食物。牡蠣補腎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也都是傳聞,如果你不擔心自己痛風和痛風性腎病,你可以經常補。4.煲湯補腎湯的種類很多,別的湯不敢說,肉湯不但對腎臟無益,反而有害。涮鍋湯也差不多。有研究發現,和煮熟的肉相比,肉湯中含有大量的嘌呤和磷,加重高尿酸血症和高磷血症,加速腎病的進展。高溫下,嘌呤和磷易析出,長時間煲湯,食物中的嘌呤和磷都轉移到湯中。有人統計,肉湯中嘌呤的含量是肉中嘌呤含量的40多倍。煲湯不要超過1小時,寧吃肉也不喝湯!腎病患者,痛風及高尿酸血症患者,“三高”人群,肥胖人群,都不宜常喝煲湯,最好選擇清淡的蔬菜湯。5.保健品補腎目前,經過大數據證實的、具有腎臟保護(保腎)作用的藥物有普利類降壓藥(貝那普利、賴諾普利、雷米普利等)、沙坦類降壓藥(纈沙坦、坎地沙坦、厄貝沙坦、替米沙坦、奧美沙坦、阿利沙坦等)和列淨類降糖藥(卡格列淨、達格列淨和恩格列淨等);治療勃起障礙的有磷酸二酯酶V選擇性抑製劑(西地那非,也叫萬艾可)。除此之外,其它所有號稱補腎、壯陽的藥物和保健品,都是傳說。保健品不保健;亂用藥物,有可能損害腎臟。到底怎樣才能補腎呢?其實,腎臟根本不用補,保護腎臟免受傷害是最好的“補腎”!兩個腎臟就像一個足球隊,全體隊員有23人,但上場踢球者只有11人。平常情況下,大部分腎小球並不工作,而是作為替補。而且腎臟的潛力巨大,小的損傷不會影響腎功能。對腎臟而言,不繼續傷害就是最好的保護。常見損害腎臟的因素有:自身免疫、三高、藥物和毒物等。1、自身免疫:反复或者慢性呼吸道感染、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可誘發自身免疫損傷腎臟;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導致腎損傷。2、“三高”:這裡的三高指的是高血壓、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長期三高肯定損害腎臟。3、藥物和毒物:常見的傷腎藥物有抗菌素,止痛藥,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毒品和汞、鉛等重金屬。本文摘自李青微博
-
2019-12-02 養生.聰明飲食
喝牛奶也要喝對時間 補鈣或安神2個黃金時段別錯過
鮮奶、保久乳、奶粉、機能奶、調味乳、果汁牛奶等,超市或便利商店貨架上經常擺放各式各樣的乳製品,包括脫脂、高鈣、含鐵、整腸等相關產品至少上百種,到底該如何挑選?又該怎麼喝呢?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組組長陳紋慧表示,1c.c.的奶可以提供1毫克的鈣質,但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孩子喜歡喝的草莓牛奶、巧克力牛奶、香蕉牛奶等調味乳或果汁奶,雖然也含有奶的成分,但乳含量卻不到5成,而且產品還添加許多糖、香料及色素。一旦攝取過多的糖分,不僅味覺會被寵壞,也比較容易挑食、愛吃甜食。坊間還有針對不同族群設計所謂的機能乳或配方奶,包括銀髮族的脫脂(或低脂)高鈣奶粉、孩童的成長發育或抗過敏奶粉、嬰兒配方奶、成人的順暢奶粉、高鐵高鈣奶粉等,通常順暢奶粉會添加果寡糖及菊苣纖維,前者是益生菌原料,可以營造好的腸道環境,後者則含纖維質可以增加排便量、有刺激排便效果。不過,陳紋慧提醒,鈣與鐵的營養素會互相干擾吸收,即使產品含有豐富的鐵質及鈣質,身體也不一定能夠吸收;此外,成人及嬰兒喝的奶粉也不能交換、互相飲用,以免大人營養素不足或寶寶營養素過量,恐致身體無法吸收負荷。陳紋慧提到,牛奶含有優質蛋白質,是修護人體組織細胞很重要的營養素,若每天只喝1杯牛奶,最好能在早餐飲用,主要是很多人的早餐是穀類食物,但穀類缺乏一些氨基酸,而牛奶的優質蛋白質卻能補足穀類缺乏離胺酸的缺點,使得蛋白質在體內的互補及利用率更好、可達90%以上。如果是1天喝2杯牛奶的人,建議第2杯可以在睡前喝,因為牛奶含有色胺酸,具有安神助眠的效果,因此,睡前喝有助於一夜好眠。另外,牛奶不可煮沸,以免蛋白質被破壞,若要加熱最好別超過70℃,喝牛奶的時候應搭配食物一起食用,或是選擇餐後再喝,記得別空腹喝牛奶,才不會增加胃酸分泌,造成身體不適。延伸閱讀: 一喝牛奶就拉肚子? 做到2件事就能反制它 新鮮牛奶最營養? 營養師:與保久乳、奶粉無異
-
2019-11-30 養生.聰明飲食
想要品嘗最鮮美的原味!台灣一年四季最該吃哪些水果
台灣素有「水果王國」的美譽,水果種類豐富,一年四季皆可品嘗到鮮甜可口的水果,但是季節轉換快,你是否也常常在選購水果時,擔心是否是當季水果而苦惱呢?據農業易遊網報導,台灣水果依季節分成春、夏、秋、冬與全年產期的類型,一起享受這些水果帶來的幸福、健康、新鮮的好滋味吧!春季水果(3-5月)梅子:風味以清酸稱絕,滿口生津而別有風味。西瓜:香甜多汁,被稱為「夏季瓜果之王」,傳統中醫認為西瓜味甘、性寒,助於解暑、止渴、開胃、利尿等。李子: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B12等營養成份芒果:早在明朝,李時珍便將芒果稱為「果中極品」,有止暈、行氣、消食等功效。另外,芒果富含大量的維生素C,也有助於抗氧化及美膚。枇杷:枇杷果肉酸甜適中且柔軟多汁,除了鮮食之外還可製成加工品如果膏、果露,釀酒等,以及非常知名的枇杷膏。草莓:草莓擁有豐富的維生素C,每100公克有60毫克,是蘋果的7-10倍;果肉內富含果膠和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荔枝:每年春末夏初時期,最好吃的其中一項水果就是荔枝,玉荷包的價錢常常是新聞的焦點。夏季水果(6-8月)紅龍果:火龍果果實含花青素、鈣、磷、鐵等礦物質、維他命群、植物性蛋白及高量水溶性膳食纖維。糖分以葡萄糖為主,幾乎沒有果糖和蔗糖,這種天然葡萄糖,容易吸收,適合運動後食用。桃子:台灣水蜜桃有平地及高山之分,因栽種區域不同產生不同口感,水蜜桃味甘、性溫,且富含蛋白質、鈣、磷、鐵和維生素B、C。梨子:梨子的含水量達89%,是優質的天然飲料,內含有大量果糖,可迅速被人體吸收,水梨大部份的纖維都在果皮上,連皮一起食用可得到較多完整的纖維化合物。葡萄:葡萄營養豐富,含有維生素B1、B2、C、P、胡蘿蔔素、蛋白質、氨基酸及鈣、鉀、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其總抗氧化力在水果中獨占鰲頭;另外,葡萄含有大量葡萄糖及果糖,容易被人體吸收,迅速轉化為熱量,幫助恢復體力、消除疲勞,但糖尿病患者應忌食,一般人食用完畢則應盡快漱口、刷牙,否則容易造成齲齒。酪梨:酪梨是金氏世界紀錄中記載最營養的水果,雖然沒有水果的甜味,但是視為建康的水果。其中脂肪高達8.3%~22.8%,這些脂肪的主要成份﹐是對人體有好處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必需脂肪酸,所以有利於血脂肪的控制。酪梨也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鉀鎂等礦物質,兼具一般水果的營養價值。龍眼:龍眼營養豐富,幾乎含有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包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C、E、K、鉀、磷、鈣、鐵、鋅等,具安神定志、補血益脾、降脂護心、健腦抗衰等益處。但因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只能淺嚐;腎臟病忌鉀者應少量品嘗;有上火發炎徵兆、消化不良者及孕婦則不宜食用。其它還有:百香果、西瓜、李子、芒果、荔枝秋季水果(9-11月)文旦柚:文旦柚也稱為柚子,諧音「佑子」具吉祥含意。文旦柚熱量很低,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P、胡蘿蔔素,以及鈣、鉀、磷、鐵等微量元素,可健胃、化痰、美容養顏、幫助消化、降低膽固醇。柿子:柿子不僅美麗,還富含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C、碘及各種礦物質等,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可補充養分、潤肺生津、幫助消化,對缺碘所引起的甲狀腺腫大也有幫助。洛神:洛神花含有豐富的花青素、黃酮素、β胡蘿蔔素、酚類化合物等,能抗氧化、助消化、降血壓、消暑降火、養顏美容。腸胃不適者建議不要空腹飲用,體虛氣弱、腎功能欠佳的人需適量,血壓偏低者、生理期間的女性及孕婦則不宜食用。其它還有:紅龍果、百香果、芒果、梨子、酪梨冬季水果(12-2月)金棗:新鮮的金柑果實呈圓形或橢圓形,金黃色,大約如大拇指,可連皮帶肉吃是最大的特色,果皮甜中帶點苦味,可潤喉,生津解渴,幫助消化。柑橘:柑橘由內至外都具有營養及經濟價值,果肉有豐富的維他命C和礦物質等。番茄:番茄最重要的營養成分是茄紅素,具有獨特的抗氧化能力,而且不會因烹煮而被減損,甚至會因為細胞壁被破壞而釋出更多茄紅素。正因如此,番茄是少數鮮食和熟食皆宜的食材。蜜棗:棗子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B1及B2,尤其維生素C,是西瓜的5倍,水梨的9倍,蘋果的20倍,堪稱為「維生素C果」。臺灣的產地集中在南部,以高雄、臺南和屏東為主。其它還有:柳丁、柿子、草莓全年盛產水果:木瓜:木瓜富含維生素B1與B2、維生素A、維生素C、木瓜酵素及多種礦物質,可預防感冒、幫助消化,對產後婦女來說,也有促進乳汁分泌的功用。紅肉木瓜含大量的β胡蘿蔔素,算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延緩衰老。鳳梨:鳳梨果實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如維生素A、B、C,有機酸、氨基酸、胡蘿蔔素、膳食纖維,以及鐵、鎂、鉀、鈉、鈣、磷等。鳳梨中的酵素能解油膩、助消化、降血壓,適合飯後食用。但不宜吃太多,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出現腹瀉、嘔吐、頭痛、全身發癢等症狀。蓮霧:蓮霧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B6、鈣、鎂、硼、錳、鐵、銅、鋅、鉬等微量元素,屬於微鹼性水果,可調節人胃腸的酸鹼度。蓮霧富含水分、清涼解渴。釋迦:釋迦內含豐富維生素C、蛋白質、鐵、鉀、鈣、磷等,助於調節血壓、促進腸胃蠕動。對於未患有糖尿病,牙齒不好且高血壓的長者來說,釋迦是良好的營養補充食物。水果產季月曆
-
2019-11-27 橘世代.健康橘
事倍功半的3種錯誤排毒觀念
資訊爆炸時代,排毒方法彷彿沒有標準答案,從古老的祖傳秘方到似是而非的偽科學理論。不管標榜的效果有多神奇,若不經過驗證就照單全收,不僅浪費時間、精力,盲目追求看不到實際效果,反而可能對健康造成損害。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的網路專欄「健康營家」,最新主題「小心這些荒謬的排毒理論」中,邀請芒果社企營養中心執行長、營養師林雅恩介紹錯誤的排毒觀念,快跟營養師一起檢查,坊間流的排毒方法到底對不對。Q:血糖平衡才能排毒?A:這是完全沒有根據的說法。最自然的排毒,就是讓身體原有的生理系統做該做的事,如腸胃道排泄、泌尿、排汗等。事實上,排毒器官和血糖調節關聯,並非那麼直接。換句話說,人體不會因血糖高低起伏就不流汗、不排泄。所以「一定要在,血糖平衡狀況,肝臟才有能力排毒」說法,是沒有科學基礎,肝臟是很活躍的器官,掌管很多生理代謝功能,不會1次只做1件事,參與血糖調節同時,也還是會進行解毒程序,所以血糖有沒有平衡,與肝臟是否有能力解毒是兩回事。Q:肝臟排毒過程,需要很多氨基酸,要多吃蛋白質的食物,如大骨湯、蛋白粉等,才能幫助肝臟排毒?A:對肝臟而言,最常見的毒素是藥物及人體不需要的化學物質,如酒精、咖啡因等。肝臟解毒須經2兩步驟,首先將毒素分解,就像丟垃圾前要先分類;再者是將這些分解的代謝物和其他化合物接合,身體才知道要將打包好的垃圾查出去丟掉。肝臟就像大工廠,同時好幾條生產線運作,這些生產線都需要不同原料、加速器和包裝材料。也就是各式營養素參與,除氨基酸,還有維生素B群、葉酸、錳、鋅、膽鹼等。這些營養素並非單從蛋白質食物取來,必須搭配足夠蔬果、全穀類等多樣食物,若不是在處於缺乏營養素的狀況下,貿然大量補充蛋白質也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多餘的負擔,排毒不成反而增加肝臟的工作量。Q:有人說,排毒過程會上好幾次廁所,軟便、腹瀉是正常排毒過程?A:規律排便習慣是天生人體排毒中重要一環,如身體沒這樣的好習慣,應找營養師檢視目飲食、生活、運動,慢慢調整腸胃蠕動狀況,才是正確排毒清宿便觀念。坊間很多標榜清宿便的產品,要小心是否有輕瀉劑成份,長期使用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失去原有蠕動規律。另外,如是標榜富含纖維的產品,也要看清楚是可溶性還是非可溶性纖維,並搭配足夠水分攝取,才不會一堆難消化的纖維進入,反而造成腸胃道的負擔,常有營養師遇到住院患者,都是使用太多纖維質,卻沒有攝取足夠水分,造成腸阻塞危機。立即加入FB社團!面對人生下半場,橘世代要優雅過好日!所以,我們創立了【健康橘】社團,從現在開始,邀請各位一起提前為第二人生準備,讓身心活得更健康、自在又任性,打造亮麗熟年。加入>>
-
2019-11-25 養生.聰明飲食
絕佳蛋白質來源!營養師推大豆6大益處、破4大謠言
小小一顆大豆,對健康的益處真是出乎意料的多。像是增肌減脂、預防骨鬆、平衡賀爾蒙、預防失智…。但關於大豆的網路謠言也不少,營養師整理出盛傳的4大謠言,一次破解!為了讓國產大豆進入民眾的日常餐桌,成為三餐好食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近期舉辦「國產大豆網路食譜募集票選活動」。在活動成果發表記者會上,親子食尚創辦人張益堯營養師表示:「正如衛福部推薦蛋白質攝取優先順序『豆魚蛋肉』,黃豆、黑豆等豆類名列首位,是絕佳蛋白質來源!」而且大豆還有六大益處: 1.增肌減脂、預防肌少症 蛋白質是肌肉組成的關鍵,依照身高、體重與計畫,有不同的蛋白質攝取建議,一般而言,每人每天約需6~10份的蛋白質食物(蛋白質食物=豆魚蛋肉類)。對健身或想減重者來說,補充蛋白質加上足夠運動,可增肌減脂、避免肌少症。 相對於熱量、膽固醇、飽和脂肪都較高的肉類食材,大豆有「蔬菜中的肉類」之稱,富含大豆蛋白,低熱量、富飽足感,不含膽固醇、飽和脂肪低,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困擾。根據研究,大豆所含的皂素、大豆異黃酮也可抑制醣類與脂質的吸收呢。 建議運動後立即補充營養:40%的蛋白質+60%的碳水化合物,幫助穩定血糖與修復肌肉組織,因此運動後可以吃無糖豆漿加上一根香蕉。不過,營養師提醒,若是蛋白質攝取過多又不運動,也容易造成熱量過剩喔!2.蔬食者必備植物性蛋白大豆屬植物性蛋白質,好吸收、不會造成心血管負擔,而有乳糖不適症者以喝豆漿取代喝牛奶,也能輕鬆補充蛋白質。 大豆也是茹素及蔬食者絕佳的蛋白質來源,建議茹素者除了避免含油量高、加工過程有風險的油炸加工品(百頁、油炸豆皮...),也要避免用油炸、勾芡等方式製作大豆料理。 此外,大豆富含人體必需之八種氨基酸,但缺少了甲硫氨酸;穀類富含甲硫胺酸,卻缺乏離胺酸,因此,以大豆搭配五穀,如黃豆飯、黑豆稀飯、黃豆燉花生等,營養更互補加乘。 3.強健骨骼預防骨鬆黃豆的鈣質是牛奶的兩倍,怎麼吃留住鈣?張益堯建議,大豆鈣質多在豆渣,若是濾過豆渣的豆漿則無法補充鈣質,建議補鈣要吃原豆或不濾渣豆漿。而加了凝固劑硫酸鈣(食用石膏)的豆製品:傳統豆腐、五香豆干,其中鈣含量又大大提升,平均每100g的豆腐含有140mg鈣質;每100g豆干含273mg鈣質。除了補鈣,大豆異黃酮還可防止鈣質從骨骼中溶出,也可預防骨質疏鬆。4.平衡賀爾蒙好情緒女性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女性荷爾蒙變少,易造成失眠、發汗、情緒不穩;因缺乏雌激素,鈣質易流失,也容易有骨質疏鬆。大豆富含的大豆異黃酮是類雌激素,可與身體雌激素競爭,反而可穩定荷爾蒙、預防骨質疏鬆,而色胺酸、維生素b6,也可助眠呢。 5.遠離三高預防失智大豆富含卵磷脂,有助於修復受損的腦細胞,進而促進腦神經的訊息傳遞,對於消除腦部疲勞、增強記憶力、預防失智都有正面的幫助。另外,大豆卵磷脂可幫助代謝壞的膽固醇,預防血管硬化,具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 6.孕婦、哺乳增加體力、免疫力大豆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及人體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對於寶寶的成長發育及媽媽的體力、免疫支持,都很重要。尤其,鈣攝取不足易引起抽筋,甚至導致骨質疏鬆症,因此懷孕與哺乳媽媽要特別注意鈣質攝取。假訊息充斥 破解網傳4大食用迷思另外,有此一說:乳癌、痛風不能吃豆製品?菠菜與豆製品一起吃會結石?資訊爆炸的年代,真假訊息充斥,讓人一知半解,甚至被誤導飲食觀念。終結網路謠言,營養師張益堯解答迷思,為了家人健康一定要知道! Q1:乳癌別吃豆製品?張益堯解釋,早期用雌激素改善更年期不適,但後來發現易造成乳癌。大豆異黃酮是類雌激素,但不是真的雌激素,研究發現適量補充,1天1杯豆漿,可降低乳癌風險。但若是保健產品單位濃度較高,則較可能有過量問題。 Q2:痛風不能吃豆製品?痛風是血液中的尿酸過高,多喝水可以幫助尿酸代謝。近年研究發現,海鮮、肉類、酒是引發痛風的主要原因,大豆雖是高普林,並不會造成痛風。健康狀況下吃豆製品不會造成痛風,但若是急性痛風時仍要避免食用。 Q3:菠菜與豆製品一起吃會結石嗎?張益堯解釋,菠菜屬於高草酸食材、添加凝固劑食用石膏(硫酸鈣)的豆製品是高鈣食材,一起煮成菠菜豆腐湯,在腸道時就結合成草酸鈣結石,經糞便排出。兩者一起食用,還可避免草酸和血液中的血鈣結合造成結石呢! Q4:基改黃豆=品種改良的黃豆?基改黃豆是轉殖了抗除草劑或抗病蟲害等基因體,而傳統育種是運用選種及交配,保留好的特質,類似優生學概念,兩者並不相同。 (本文授權轉載自台灣好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