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4 養生.營養食譜
搜尋
有機食品
共找到
14
筆 文章
-
-
2024-11-18 退休力.理財準備
開心退休要有「4包錢」 理財顧問給3建議讓你提早準備
「退休」是人生重要的階段,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想像一下,不用再被工作綁住,可以自由安排時間,享受生活,含飴弄孫,或是追求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這畫面真令人羨慕!開心退休 必備「退休四包錢」老丁在一間知名企業工作了快40年,終於到了準備退休的時間,他帶著既興奮但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來跟退休理財顧問諮詢有關退休金請領的相關問題,顧問除了提醒老丁,請領勞保老年年金及勞工退休金的細節和協助試算金額外,也提醒他退休還有「4包錢」,4包要花的錢!要先分項做好規畫,因為美好的退休生活需要穩健的財務基礎作為後盾。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 2022 年的統計,國人平均壽命已達 80.86 歲,其中男性 77.67 歲,女性 84.25 歲。假設 65 歲退休,平均還有 15 到 20 年的退休生活。這段期間,我們的基本生活費、休閒娛樂費、營養保健費、醫療長照費等4大支出從哪裡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主題:「退休四包錢」。第一包「基本生活」維持開銷首先是「基本生活」。退休後,雖然不用再負擔房貸、子女教育費等支出,但仍有食衣住行育樂等基本開銷。根據 2023 年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台灣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約為 25,726 元。當然,每個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費習慣不同,所需的費用也不一樣。建議您在退休前仔細檢視目前的開銷,並預估退休後的生活費用,例如:•住房: 租金、房貸、房屋稅、水電瓦斯、房屋修繕等。•伙食: 在家煮食或外食,不定期與親友聚餐等。•交通: 自用車維修保養、大眾運輸工具交通等。•日常: 家用物品、清潔用品、衣物、美容保養等。•通訊: 電話費、網路費、手機更換、家電添購等。第二包「休閒育樂」享受生活退休後,終於有時間可以好好享受生活,發展興趣,安排旅遊,實現年輕時的夢想。這些休閒育樂都需要一定的費用,例如:•國內外旅遊: 機票、住宿、餐飲、景點門票等。•學習課程: 才藝班、進修課程、書報雜誌等。•興趣愛好: 攝影、繪畫、運動、收藏等。•社交活動: 與親朋好友聚餐、參與社團活動等。第三包「營養保健」注重健康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更需要注重營養保健,維持健康。這方面的費用包括:•均衡飲食: 購買新鮮食材、有機食品等。•保健食品: 維他命、鈣片、魚油等。•健康檢查: 定期健檢、癌症篩檢等。•運動健身: 參加健身房、購買運動器材等。第四包「醫療長照」費用驚人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醫療和長期照護的需求日益增加。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國人平均每人每年醫療保健支出約為 72,687元。萬一又碰到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例如:植牙手術 、白內障手術、膝關節手術、心臟支架手術 等,更是一筆龐大的花費。而長期照護的費用更是驚人,每月可能需要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這部分的費用包括:•一次性費用: 醫療復健器材、輔具、無障礙環境設施等。•照護材料費:營養品、衛生紙、尿布、醫療用品、手套。•長期照護費: 聘請看護、居家照護、安養機構、護理之家等。如何準備退休四包錢?了解了退休後可能需要的費用,接下來就要思考如何準備這四包錢。以下提供一些建議:1.善用政府資源:•勞保老年給付:勞工朋友退休後可領取勞保老年給付,依投保年資和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國民年金:沒有參加勞保的民眾,可以參加國民年金,保障老年基本生活。•勞退新制:雇主每月提撥 6% 的薪資到勞工個人帳戶,退休後可一次領取或按月領取。2.規劃個人儲蓄和投資:•設定退休目標:計算退休後每月所需的生活費用,並設定儲蓄目標。•選擇適合的投資工具:例如銀行定存、股票、基金、保險等,分散風險,穩健投資。•定期定額投資:每月固定投入資金,長期累積財富。3.及早規劃醫療和長照保障:•購買醫療險和長照險:轉嫁醫療和長照風險,減輕負擔。•定期健康檢查:早期發現疾病,及早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降低罹病風險。老丁聽完退休理財顧問的建議之後,決定在退休前認真的將這退休4包錢,要花的錢先好好計算一下,並且先做好規畫和準備,屆時才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好命退休』。作者/孫國城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保險管理學會理賠人員資格壽險公司處經理 從業30年壽險公會人身保險業優秀從業人員現代保險基金會信望愛最佳專業顧問天下雜誌709期專訪專長:保險/退休/傳承/信託
-
2024-01-15 癌症.肝癌
倒扁靜坐時即診斷出肝癌!施明德自認不太注重保養:我是一個揮霍生命的人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今天清晨病逝台北榮總,享壽83歲。施明德罹患肝癌多年,於2006年倒扁靜坐時,向外證實罹患肝腫瘤,並確診是惡性腫瘤。施明德於七十歲時曾受訪指出,他減少應酬,練瑜伽,打乒乓球,但也說:「我不太注重保養,我是一個揮霍生命的人。」2006年9月,倒扁靜坐時,施明德證實自己罹癌。當時施明德的主治醫師李壽東指出,施明德B肝帶原,是肝癌高危險群,一直在台北榮總追蹤治療,2006年7月在例行健康檢查中,左邊肝臟「看見壞東西」,進一步確認有1.5公分的惡性腫瘤,經射頻電燒治療,術後情況良好。但2007年2月,施明德赴美身體檢查,發現肝癌復發,在當時春節進行手術。【延伸閱讀:施明德罹肝癌多年,「沉默殺手」5症狀,診斷出來多已晚期!這些名人都因肝癌病逝】施明德過去受訪時曾說,他2006年經台北榮總診斷出罹患肝癌,回憶幾十年前美麗島大審時被宣判死刑,他早就置生死於度外,但發現罹癌正值他號召紅衫軍發起倒扁運動之際,得知肝癌的那一剎那,心中仍有小小的驚訝。施明德於七十歲時受訪表示,自己有B型肝炎,本來得到肝癌的機率就比較大,幸好有定期健康檢查,發現的早,當時連第一期都還稱不上,院方馬上為他開刀切除。施明德說,之後這幾年來,他每天一早起床,都習慣喝500CC內含豆芽、堅果、蘋果、鳳梨等食材的精力湯。連最愛的酒,也戒了不少。以前一餐可以喝三瓶紅酒,現在收斂很多,只喝半瓶,再high一些,頂多喝掉一瓶。 「很多朋友發現罹癌時,為時已晚!」施明德得了肝癌後,妻子陳嘉君從此不再去傳統市場、超市買菜,改成只吃天然和有機食品,這也成為施明德抗癌的最佳助手。陳嘉君受訪表示,飲食對於個人健康,有絕對的影響,現在市面食品有太多的添加物,立法院應該修法,杜絕致癌添加物加在食物中。 陳嘉君說,健康沒有他法,就是拒絕任何加工食品。她說,盡量回到食物的原貌,盡量吃粗糙的飲食,米就吃粗糙的米,不要吃加工過的米,鹽巴盡量吃粗糙的鹽,不要吃精緻過的海鹽。陳嘉君也認為,天然食物本來是很美味的,但一般人慣於吃加工食品,而失去判斷力;如果任何人斷食兩星期,回來後味覺會完全不一樣。【參考資料】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 救自己一命
-
2023-10-10 名人.潘懷宗
潘懷宗/哈佛大學教授:有機食品是一場騙局!到底該不該買有機食品?
2023年初,瑞士「有機農業研究所」循往例,在德國國際有機食品展上,公布了最新(2021年)的《世界有機年鑑》,顯示出全球有機耕種面積、種植戶數和市場均有所成長,並且預估未來,此成長仍將持續。哈佛大學教授:購買有機食品完全沒有必要另一方面,「有機耕種」和「有機食品」對於地球或人類到底有沒有益處,也依然持續爭論不休,未有定論。值此之際,2023年9月全球頂尖的哈佛大學,永續發展科學計畫項下的帕爾伯格教授(Robert Paalberg),向全球媒體表示,沒有可靠的證據表明有機種植的食品更有營養、更健康或更安全,吃一般農產品也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在符合法規下),因此,購買有機食品,完全沒有必要,甚至是一場騙局(buying organic food is a total con)。話說得那麼重,立刻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英國每日郵報健康版記者上州女士(Emily Joshu)也專文報導了這項事件。2021年價值超過4兆902億元台幣的全球有機銷售額,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優於傳統種植食品,甚至一些研究聲稱它們具有增加健康特性並可以預防疾病。超過三分之二的美國人也認為,有機食品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化學農藥、肥料,雖然價格比普通食品高許多,但食品應該更健康。也因此美國成為全球有機食品的最大單一市場,佔年銷售額的39%(1兆5928億元台幣),歐盟排名第二,佔年銷售額的37%(1兆5305億元台幣)。有機食品較一般食品較無農藥殘留?討論到有機食品農藥殘留和營養成分,許多科學家都會引用史丹佛大學 2012 年發表在《自然》的一篇回顧論文,該論文比較了237 篇有機食品的過往研究(1996年~2011年)。結果發現有機食品和傳統食品在營養成分或健康益處方面並沒有令人信服的差異,雖然有機食品確實含有比較少的農藥殘留(台灣規定零檢出),但是一般農產品,只要合於法規,其任一農藥殘留量都在安全範圍以下,應該是安全的。雖然也有科學家質疑,每樣農藥都在安全值以下,但多樣農藥的交互作用,卻仍缺乏安全論證。根據美國農業部規定,有機食品也可以使用農藥,但僅限於銅和硫等天然來源(約25種),而傳統產品則是可以使用人工化學農藥(約900多種),差距很大。帕爾伯格教授認為,現今美國傳統農業中農藥的使用已經受到嚴格的監管,農藥的使用量比起1972年,已經減少了82%,況且在超市中的農產品,也必須被清洗,以便去除幾乎所有可能殘留的化學農藥,所以他認為吃一般農產品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符合法規下),於是建議,如果你是成年人,有獨立的自我思考能力,可以自己做出決定,有必要購買有機食品嗎? 真正的「有機」定義嚴格什麼是有機食品?「有機」一詞是指食品的特殊生產方式。為了擁有「有機」標籤,食品的種植和養殖不得使用如:人造化學品、荷爾蒙、抗生素和基因改造物,有機食品包括新鮮農產品、乳製品和肉類。同時也可以包括加工食品,如餅乾、飲料和冷凍食品(有機≠生機)。美國農業部也規定,耕種的土地必須休耕三年,三年內不得使用任何人工化學品,以及阻止所有被間接汙染的可能性,以確保種植土壤是乾淨的。另外,在有機肉品方面,法規要求動物必須在適應其自然行為的條件下飼養,例如在100%有機飼料的牧場上放牧,並且不得使用任何抗生素或激素。2021年,美國農業部曾經針對10,000多個傳統食品樣本,進行了農藥殘留的檢測,結果是99%的農產品合乎規定,其農藥殘留量均低於環保署(EPA)的人類耐受水平,即有害暴露量的百分之一。所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食品科學家從這項調查中得出的結論為: 想要以有機農產品的消費來減少人類在飲食中接觸農藥的想法,應該是很小且微不足道的。吃有機食品到底會不會比較健康?但儘管如此,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調查結果顯示,仍有40%的美國人希望他們吃的食物至少部分是有機的(如果無法負擔起全部),且68% 的美國人仍然認為有機食品比傳統種植的食品更健康。另一方面,支持有機食品的研究也不是完全沒有,像是2018 年,法國人的研究,發表在《JAMA 內科醫學》雜誌上,在 70,000 名成年人中,食用有機食品的人比從不吃有機食品的人罹患癌症的機率低 25%。約兩年前(2021年),《英國營養學雜誌》的一項統合分析發現,有機肉類和牛奶比非有機產品多提供了50% 的 omega-3 脂肪酸,而這些EPA/DHA的脂肪酸對大腦和心臟健康至關重要。除了在營養成分和健康益處,存在著不同看法外。在兼顧環保和生態永續上,也有諸多異見。像是在地球人口膨脹且仍然持續上升的環境下,使用量產低的生產方式(有機種植比一般生產量低26~34%),反對方認為一點也不合理、不環保(屬廣義環保),因為有機耕種更加擴大後,會排擠到一般農產品的生產,導致全球農產品供給總量下降,價格上漲,最後使得窮困地區買不起食物,長期缺乏營養。要不然就是繼續砍伐森林,增加耕地(法令應該禁止吧?)。確實,目前有機食品消費大國,都是像美國、德國、法國等經濟強勢的國家,若以人均消費量(不以全國總銷售量)來看,排名前幾名的國家,依序是瑞士、丹麥、盧森堡和奧地利等人口總數少但有錢的地區,其它弱勢地區當然消費不起(非洲和拉丁美洲)。雖然自己消費不起,但卻願意種植,獲取利潤,在全球有機農民接近370萬人之際,印度是全球有機生產最大國家(160萬人),而亞洲和非洲的有機農民佔據全球有機農民的8成左右。但是像北美洲消費大國,卻僅僅占據全球4.2%的有機農民,可見一斑。根據台灣農委會對有機農業的定義是:「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所以,「有機」除了追求農產品的安全健康以外,更需兼顧地球環保和生態永續,應該不像反對方所說,「有機耕作」對環保沒有貢獻。到底該不該買有機食品?行筆至此,不知讀者決定站在支持方,抑或是反對方。最後,引用哈佛大學帕爾伯格教授同樣的一句話:「你是成年人,有獨立的自我思考能力,可以自己做出要不要購買有機食品的決定。」參考文獻:1.Emily Joshu, I'm a Harvard researcher - this is why buying 'organic' food is a total con, DAILYMAIL.COM, 2023/09/26.2.Seufert V, Ramankutty N, Foley JA (2012) Comparing the yields of organic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Nature 485:229-232
-
2023-07-05 醫聲.癌症防治
等不到肺癌新藥納保 百萬退休金年底燒光/新藥納保3
「新藥納保我是等不到了,但仍希望政府加緊腳步,讓後人受益。」徐女士語氣中盡是無奈。不菸、不酒,愛好有機食品且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她,卻在2年前確診肺癌第四期,使用標靶藥物泰格莎治療後,又在去年底出現抗藥性,腫瘤範圍擴大且與靜脈沾黏、無法開刀切除。醫師說,能保住一命的方式只有使用泰格莎、德邁特雙標靶,後者雖在110年9月8日取得衛福部食藥署藥物許可證,但至今已過700天仍未納保。身為家庭主婦,她只能靠著先生微薄的退休金,每月自費10餘萬用藥,過著不知下個月還能否接受治療的日子。2021年5月,一次出遊後,徐女士發現自己「骨頭怪怪的」,脊椎、肋骨的劇痛,讓她夜夜失眠。使用藥膏、吃止痛藥均無顯著改善,徐女士到基隆三軍總醫院骨科檢查,骨科醫師原已認定僅是肌肉緊繃,卻在重看X光片後,發現胸腔黑影,要她趕緊檢查。經胸腔外科精密檢查後,確診肺癌第四期,且腫瘤已轉移到骨骼及腎上腺。因檢出EGFR基因突變,徐女士可以使用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治療,卻在使用一段時間後不幸出現抗藥性,腫瘤恢復到5公分之大。醫師告訴她,須把切片送至國外進行基因檢測,並考量徐女士家庭經濟狀況,安排送至費用較低、自費價格台幣6萬5000元的韓國進行檢驗,結果發現腫瘤出現另一種MET突變,須使用另一項標靶藥物才得以治療。徐女士家境小康,先生基層公務員退休,兒子也才剛出社會,薪水支應自身生活已無太多剩餘,龐大的醫藥費造成家庭經濟壓力,自己身心煎熬,還須擔心隨時到來的抗藥性,「有時想說乾脆放棄治療。」在先生的鼓勵下,她雖持續接受治療,但也做好抵押房產的準備。老母親已經80多歲,看著自己罹癌卻無藥可用,主動提出要掏出老本,甚至不惜賣掉房子,讓她相當不捨。徐女士說,台灣醫療制度表面上人人稱羨,但像她一樣的弱勢癌友,卻是有藥用不了,希望政府投入更多醫療預算,也要修改制度提高新藥可近性;自己奉行健康生活,罹癌絕非自願,可能與空氣、環境品質都有相關,政府應負起責任,照顧人民健康。
-
2022-06-19 養生.聰明飲食
雞蛋的品質真能從等級標章看出來嗎?專家這麼說
▌您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雞蛋嗎?現今的雞蛋區產品精良,在冷藏區域占據極大空間。過去買蛋的選擇很簡單:白色、棕色、大的或小的、以及多年來農業部標章以某種方式賦予雞蛋價值的分級。雞蛋的等級單純與蛋殼外觀有關,僅表示蛋黃和蛋白外觀良好,標章與安全性、無汙染或雞的品質並無關聯。您買過B級蛋嗎?我個人從未見過B級標章,但它確實存在,而且水準不在A級之下。真是可憐了那些高於平均水準的B 級雞卵!只因為得了個B,而永遠不會被頂級雞蛋學院錄取。但這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烏比岡湖效應(Lake Wobegon effect)分級制已不再是重點,因為我們現在還能選擇那些產卵的雞(在將未出世的後代捐給我們之前)如何受到對待。我們從雞蛋的來源(大型養雞場新鮮直送的雞蛋、自由放養的雞生產的雞蛋、吃了您才剛買的有機食品的雞所產的雞蛋、還是純天然雞蛋),就可知道產卵的雞受到的待遇如何。儘管晝夜不停的新聞會播報真實的農場生活景象,但我們許多生活在城市或郊區的人,仍耽溺於農場的田園生活形象:一大清早,公雞報曉,雞隻咯咯叫,同時傳來烤餅乾的香氣,人們刻板印象中的農夫(總是男性)戴著草帽早早出門,一一問候每隻動物,還一邊撒些飼料到雞舍,將昨晚的廚餘倒到豬圈,然後餵他最愛的牛吃草。農夫的妻子穿著圍裙,總是看上去身形圓潤、笑容滿面、且臉頰紅潤,鎮日烘焙,並照料總在裙邊嬉鬧亂竄的孩子。抹去這個印象吧!現代農場生活差得可遠了。農業是地球食物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但可不像1950年代的童書《農夫約翰和妻子珍妮》所描繪的那般,這些「農場」雖然生產新鮮直送雞蛋和自由放養(free-range)的雞,但雞蛋既不如您所想的新鮮,雞也沒那麼自由。養雞場飼養的雞隻生活在籠裡,雞籠一個挨著一個。直到最近,每隻雞的生活空間大約為四百平方公分,等於二十公分乘二十公分,約莫是您最小的烤盤大小。現在有些養雞場將空間擴大到七百三十平方公分,讓我替您省點算術時間:每隻雞大約擁有二十七公分乘二十七公分的空間。所謂「農場新鮮直送」根本毫無意義。即便是聲稱「非籠飼」(cage-free)的雞隻,其實也生活在擁擠不堪的大穀倉裡,裡面裝滿了成千上萬隻雞。每隻雞的活動空間僅三十公分見方。自由放養的雞幸運一些,每天有幾分鐘時間,可以外出伸伸腿。但即便如此,這些雞也是飼養在難以置信的狹小空間裡,由於生活空間如此窄小,又無籠子隔離,牠們死於疾病或互啄至死的機率,比起羽翼完好的籠飼雞高出一倍。由此可知,這些生活空間狹隘的自由放養、非籠飼、大型養雞場飼育的新鮮雞隻,產下了您那自由放養、非籠飼、農場新鮮直送的雞蛋,而且還號稱有機!看到雞蛋上有「不含激素」(hormone-free)或「不含抗生素」(antibiotic-free)的標籤時,千萬別上當。根據法規,為雞隻注射激素是違法的,但是牠們確實會與一同飼養的牛,一起施打抗生素。不過,即使雞隻真的施打了激素,在被人體消化後,也不具有活性。(若激素能維持活性,那糖尿病人就無需自行注射胰島素了,只要吃藥即可。)另一方面,抗生素則持續對食品業造成嚴重破壞,不僅是雞肉,我們食用的農牧場飼育肉類多半亦是。正如人類濫用抗生素而產生抗藥性和更嚴重的感染,致使將來可能無法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我們的禽類朋友也是如此。當雞蛋注射了抗生素後(正是如此,甚至在孵化前就已逐一注射了抗生素),生命力較強的微生物會存活下來,導致家禽普遍產生抗生素抗藥性。即使貼上「不含激素」或「不含抗生素」的標示,也只是讓您的雞蛋看起來像無麩質咖啡一樣健康而已。還有,這些不是那麼歡樂的雞,平常究竟吃些什麼呢?許多蛋盒或雞肉產品會聲稱自己的雞隻吃素。這可不太妙,因為雞是雜食性動物,仰賴野生的蟲子和穀物維生。現代養雞場餵養他們的素食食品,很可能是當中充滿了氨基酸的玉米飼料。※ 本文摘自《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醫師教您如何分辨虛與實》。《誇大不實的醫療迷思:醫師教您如何分辨虛與實》作者:妮娜‧夏皮羅 , 克莉絲汀‧羅伯格 譯者:張嘉倫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3/31
-
2021-08-08 養生.聰明飲食
有機蔬果比較健康且能降低罹癌率?教授:是迷思
臉書朋友林先生在2021-7-24寄來一篇文章,希望我能檢查它的真實性。這篇文章是2018-10-25發表在HEHO網站,標題是:貴是有道理的!國際期刊指出 多吃有機蔬果 降低25%罹癌機率!。它說:【為了避免吃到農藥或是其他有害身體的物質,有些人會選擇購買「有機食物」,期望有比較高的價格,幫自己的身體健康多一重保護!那麼,花費額外的金錢常吃有機的食物,真的比較健康嗎?最新的研究肯定了這種想法,研究發現,與那些幾乎不吃有機食品的人相比,常吃有機食物的人,罹患癌症的風險低了25%。這篇發表在《JAMA》期刊上的研究,是透過近7萬份的問卷分析得出的結論,首席研究員Julia Baudry表示,即使考慮了社會人口、社會經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以及癌症家族史,「吃有機蔬果降低罹癌率」的結論依然成立。】在我討論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讓讀者知道,我在2016年3月設立這個網站不久之後,就發表了4篇關於「有機」的文章,而在兩個月之後我又發表了另一篇。這5篇文章分別是:天然就是好?多種化學物在有機農作的使用農夫市場是真有機嗎?有機食品較營養?有機5迷思HEHO那篇文章所說的研究是2018年發表的Association of Frequency of Organic Food Consumption With Cancer Risk: Findings From the NutriNet-Santé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有機食品攝取頻率與癌症風險的關聯:來自 NutriNet-Santé 前瞻性隊列研究的結果),而它的結論是,越常吃有機食物的人,罹患癌症的風險就越低。但事實上,這篇論文的內容卻顯示,這個關聯性只存在於乳癌和淋巴癌,而不存在於其他癌症(攝護腺癌、大腸癌、皮膚癌)。這篇論文也有說它的研究結果是與之前的一項更大型的研究(10倍人數)相反。這項之前的研究是發表於2014年,標題是Organic food consump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ancer in a large prospective study of women in the United Kingdom(英國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中的有機食物攝取和癌症發生率),而它的結論是,有機食物的攝取與癌症風險(包括乳癌)無關。HEHO那篇文章所引用的論文是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而事實上JAMA有邀請專家寫了一篇針對那篇論文的評論。這篇評論的標題是Organic Foods for Cancer Prevention-Worth the Investment?(有機食品預防癌症——值得投資嗎?),而它在結尾是這麼說:「雖然癌症風險與有機食品攝入量之間的關係仍不確定,但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改善其他因素,如體重、體力活動和飲食,可以降低癌症風險。就整體健康而言,目前的證據表明,食用傳統種植的農產品的好處可能超過接觸農藥可能帶來的風險。對農藥風險的擔憂不應阻止傳統水果和蔬菜的攝入,特別是因為有機產品通常價格昂貴且許多人無法獲得。雖然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檢驗有機食品在癌症預防中的作用,但目前的建議應繼續關注有確鑿證據支持的可改變的風險因素,並鼓勵健康的飲食模式,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無論是傳統的還是有機的。」(註:「傳統的」就是「非有機」)從這段話就可看出,專家的意見是:(1)癌症風險與有機食品攝入量之間的關係仍不確定,(2)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改善其他因素,如體重、體力活動和飲食,可以降低癌症風險,(3)有機產品通常價格昂貴,不是人人負擔得起,(4)應鼓勵健康的飲食模式,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無論是傳統的還是有機的。這篇專家評論的通訊作者是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的系主任Frank Hu醫生。但是,很諷刺的是,HEHO那篇文章竟然引用Frank Hu來支持它所聲稱的「貴是有道理,有機蔬果降低罹癌機率」。事實上,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有發表Can eating organic foods cut cancer risk?(吃有機食品能降低癌症風險嗎?),指出「有機食品能降低癌症風險」的論調是證據不足。哈佛大學營養系的研究人員更是在上個月(2021-7-10)發表了研究論文Intake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by pesticide residue status in relation to cancer risk(根據農藥殘留狀況與癌症風險相關的水果和蔬菜攝入量),而它的結論是,通過攝入傳統種植的水果和蔬菜所接觸到的農藥量,與癌症風險無關。這篇論文還特別提起HEHO那篇文章所引用的研究,指出它有很多實驗上的缺陷,以至於它所取得的「有機食物能降低癌症風險」結論,並不可靠。總之,儘管「有機較健康」是深入人心,而媒體也喜歡配合演出,甚至鼓勵,但是,根據目前的科學證據,這個觀念仍就只是個迷思。原文:貴是有道理?有機蔬果降低罹癌機率?
-
2020-11-24 養生.抗老養生
賈伯斯對食物相當挑剔!為什麼健康狂熱者還是死了?
【文、圖/選自左岸文化《老到可以死》,作者芭芭拉‧艾倫瑞克】很多染上二十世紀晚期健康「狂熱」的人,即便他們運動、注意飲食、不抽菸而且飲酒有節制,還是死了。引領我接受健身文化的女性連鎖健身房老闆露西兒.羅伯茲(Lucille Roberts),五十九歲時,很沒道理地死於肺癌,儘管她「自稱是個運動狂」,而且《紐約時報雜誌》報導說她「連一根炸薯條都不碰,更別說抽一根菸了」。魯賓晚年致力於嘗試所有據稱有益健康的飲食風尚、治療和冥想系統,五十六歲違規穿越洛杉磯的威爾希爾大道(Wilshire Boulevard),兩個禮拜後傷重不治。要是這趨勢繼續下去,每個參與健身文化的人──還有每個不那麼做的人──總有一天都會死。這些死亡案例有的著實令人震驚。《預防》(Prevention)雜誌創辦人,也是有機食品的早期提倡者傑羅姆.羅德爾(Jerome Rodale),在錄《迪克.卡維特脫口秀》(The Dick Cavett Show)時,因心臟病發作享年七十二──羅德爾的死令人更加難忘,因為他曾在鏡頭之外宣稱「決定要活到一百歲」。暢銷書《路跑全集》作者費克斯相信他可以靠著每天跑步十英里,以及克制自己基本上只吃義大利麵、沙拉和水果構成的飲食,智勝當初讓他父親英年早逝的心臟問題。但他在一九八四年被發現死在佛蒙特州的路旁,死時年僅五十二。暢銷書《抗衰老,更年輕》(Younger Next Year: Live Strong, Fit, and Sexy──Until You’re 80 and Beyond)作者之一亨利.S.洛奇(Henry S. Lodge)二○一七年以仍算年輕的五十八歲死於胰臟癌。他的共同作者克里斯.克羅利(Chris Crowley)在一篇訃聞中寫道:我想人們會質疑:他的早逝難道不會削弱書中的假設?不會,一點也不會。我們總是說,我們提倡的生活方式──也是亨利嚴格遵守的生活方式──在種種好處之外,還會降低死於癌症和心臟疾病的五成風險,但並非徹底消滅。你可能運氣不佳,「滑雪撞上樹」或「腦袋瓜裡長了顆橘子」,誠如(我們的)書所說的。讓知情者更惶恐的是洛克斐勒基金會主席諾爾斯的英年早逝,他就是後來被稱為健康「個人責任說」宣言的頒布者。多數疾病都是自找的,他主張疾病是「貪吃、酗酒、疏忽駕駛、濫交和吸菸」,以及其他不良選擇的後果。「健康是一種『權利』的觀念,」他寫道,「應該被個人有道德義務維持自身健康的觀念取代。」但他在五十二歲死於胰臟癌,導致一名醫師評論家說「顯然健康出問題,不總是我們的錯」。即便如此,我們認定任何早逝者都該接受某種生物道德解剖:她抽菸嗎?酗酒嗎?吃太多脂肪、太少纖維嗎?換句話說,她的死是不是自己造成的?當兩位英國藝人大衛.鮑伊(David Bowie)和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雙雙在二○一六年年初因美國主要報紙報導的「癌症」而過世,部分讀者抱怨訃聞有責任透露他們死於何種癌症。表面上,這些資訊有助於促進對相關癌症的「疾病意識」,就像福特夫人坦承確診罹患乳癌,幫助乳癌去汙名化。這麼做毫無疑問也會引發對死者「生活方式」的指指點點。大衛.鮑伊在世時若沒抽菸,還會死嗎?──但我們也該指出,六十九歲已經算是還不錯的壽命了。蘋果共同創辦人賈伯斯二○一一年死於胰臟癌一事持續引發熱議。他對食物相當挑剔,只吃裸食純素的食物,特別是水果,即便醫生建議他吃高蛋白和脂肪的飲食幫助補償胰臟功能衰竭,他也拒絕偏離裸食純素的路線。他的辦公室冰箱擺滿了Odwalla即飲果昔;他試圖對非純素的同事傳教還因此惹惱他們,傳記作家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指出:有一次和蓮花軟體(Lotus Software)的董事長米奇.卡普爾(Mitch Kapor)用餐時,賈伯斯震驚地看著卡普爾在他的麵包上塗奶油,然後問說,「你難道沒聽過血清膽固醇嗎?」卡普爾回覆,「我和你做個交易。你不要來評論我的飲食習慣,我也不談論你的個性。」純素主義的捍衛者辯稱,他的癌症可能源自偶爾會吃蛋白質(有人說他吃過一次鰻魚壽司),或年輕時修電腦接觸到了有毒金屬。然而,我們可以說,殺死他的是果食主義的飲食:從新陳代謝的角度來說,水果組成的飲食等同糖果組成的飲食,只不過他吃下肚的是果糖而不是葡萄糖,導致胰腺被迫持續產生更多胰島素。至於個性問題──近乎躁狂抑鬱的情緒波動──若說是頻繁的低血糖導致也不過分。附帶一提,六十七歲的卡普爾在我寫作此書時仍舊健在。同樣地,只要發揮點創意(或不良意圖),幾乎任何死亡都可以怪罪於逝者的某些失敗或過錯。費克斯跑步首次感到胸痛和緊繃的時候,肯定沒有「聽他身體的話」;要是魯賓不那麼自顧自的,他也許會在過馬路前看看左右來車。人類的腦袋大概就是會這樣運作,總之每當有壞事發生或有人去世,我們就想尋求解釋,而且偏好一個包含有意識行動者的解釋,譬如神明或精靈、惡人或忌妒的泛泛之交,甚至是死者本人。我們看偵探小說不是想看清宇宙毫無意義,而是想知道,只要有充分資訊,一切都有它的道理。
-
2020-10-31 新聞.食安拉警報
食藥署開罰10知名超商超市!大腸桿菌超標、營養標示不符
外食族當心了,食藥署今年進行冷凍冷藏調理食品大稽查,揪出12件違規,統一超商、頂好、全聯都在列,以大腸桿菌超標最多,全家便利商店則是便當營養標示與實際不符挨罰。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7月至8月間啟動「市售流通冷凍冷藏調理食品稽查專案」,針對全台190家超市、量販店、便利商店及外帶店等冷凍冷藏調理食品販賣場所進行查核,今天公布稽查結果。食藥署指出,本次稽查共抽驗290件冷凍冷藏調理食品,檢驗微生物衛生標準,12件冷凍冷藏調理食品初抽驗不合格,以大腸桿菌群超標占大宗,其中3件經限期改善複抽驗後仍不合格,均開罰。頂好超市共2款食品違規,包括「陶爸爸手工韭菜水餃」被驗出大腸桿菌超標,限期改善再驗仍超標,另一款「熟鍋貼」則是初驗大腸桿菌群超標、複驗合格。全聯超市的「帕瑪奶香培根義大利麵」初驗生菌數超標,「滷味拼盤」初驗大腸桿菌群超標,而「米漢堡三杯猴頭菇」初抽驗生菌數超標,複驗不僅生菌數超標、大腸桿菌也超標。統一超商的「高雄空廚青醬蛤蜊義大利麵」、生機店聖德科斯的「番茄義大利醬」、知名有機食品店里仁的「鮮蔬米漢堡」、台南多那之麵包「鮮蔬烤雞三明治」、高雄俗俗的賣生鮮超市「手工熟鍋貼 」,初驗均發現大腸桿菌群超標。台中領好超市的「雙寶雞」大腸桿菌群超標,初驗、複驗均不合格;雲林省錢超市「冷凍韭菜豬肉水餃」則是初驗生菌數超標。此外,這次稽查專案中也抽驗11件便當類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示,發現4件營養標示與實際狀況不符,包括全家便利商店的「泰式打拋豬飯」、「健身G肉餐盒」以及北投「來來超商」的「蠔油牛肉燴飯」、「蕃茄培根蛋炒飯」均違規。食藥署指出,上述違規產品一共依法開罰新台幣16萬元,也呼籲民眾選購冷凍冷藏調理食品時,應挑選環境乾淨、整潔及商譽良好的店家,所購買的食品應注意色澤及氣味是否正常並應注意產品貯存溫度(冷藏攝氏7度以下,冷凍負18度以下),購買後應盡速食用完畢,以避免常溫下細菌過度滋生。
-
2020-07-18 新聞.科普好健康
「環境荷爾蒙」藏在想不到的地方 可能經由多種途徑入侵!
環境荷爾蒙充斥於日常生活的用品,如塑膠製品、保養化妝品、清潔劑原料、殺蟲滅菌劑甚至醫療器材。人們可能經由多種途徑接觸到環境荷爾蒙,食物、飲用水、空氣與家塵、個人用品(如乳液)等都是常見的來源。兒童的某些特質,可能增加暴露的風險。以每單位體重與成人相比,孩子喝較多的水,呼吸較多的空氣;再者,習慣把手放到嘴巴的行為,可能增加來自地毯、家塵或土壤中的毒物接觸。環境荷爾蒙大多可以通過胎盤或經由母乳傳給幼兒,但嬰幼兒的代謝系統發育較不成熟,且處於快速生長與發育的階段,這些精細的發展進程容易受到外來因子的干擾、破壞。科學研究證據指出,孕期或生命早期的環境暴露,不僅與嬰幼兒時期的健康發展相關,也可能增加成人期慢性疾患的風險。職場要防護 居家應定期清潔兒童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暴露大多是低劑量的,卻可能混合多種汙染物,使得健康影響變得複雜。因此,採取預防措施以關照懷孕婦女和小孩的健康是必要的。釐清職業與環境的暴露史是首要工作,父母親在工作時正確地使用相關防護具,可避免經由衣物或其他用品將職場上的危害物質帶回家。為了防火安全之需求,阻燃劑多應用於建材或地毯及電子用品塑膠外殼,電器用品溫度升高時,可能釋放出溴化二苯醚等有害物質,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多擦拭居家環境或用吸塵器定期清潔,以減少粉塵吸入。PVC地板、玩具 別讓兒童接觸由於塑化劑廣泛地應用於聚氯乙烯(PVC)地板,應避免讓兒童在塑膠地板上爬行、減少接觸這類玩具,最重要的是多洗手;各種塑膠容器會有1至7號的三角形標示,代表不同的化學組成,例如3號(Polyvinyl Chloride)是最常添加塑化劑的材質,1、2(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4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5(Polypropylene, PP)是比較安全的選擇,7號是其他物質需注意是否含雙酚A,嬰幼兒的奶嘴和奶瓶更應該確認其組成標示,當然若不使用塑膠食品包裝,更可減少一半的暴露。選用化妝品、乳液 應注意成分化妝品、乳液、指甲油等可能含有塑化劑,孕婦或嬰幼兒的產品建議慎選產品的成分;而有機食品也可大量降低殺蟲劑的接觸。預防是兒童環境健康的核心,了解成分並正確地使用各種生活用品,同時考量生態的平衡,才能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生活便利,並減少各類環境汙染物的未知威脅。
-
2020-07-13 新聞.生活用品毒害
日常這些用品都有毒!釋出雙酚A恐致荷爾蒙亂、心肺功能異常
生活眾多塑膠用品,不僅僅對海龜有傷害,塑膠餐盤、微波器具、飲水機、熱感應紙等多種物品,很有可能釋出雙酚A,一旦接觸進入體內很容易讓荷爾蒙混亂,而對腹中胎兒與幼童而言,恐怕還導致幹細胞異常功能,也會有肺部發炎或心臟功能異常等不當反應。因此,一旦決定或發現懷孕,就必須嚴格控制減少塑膠用品。 高雄師範大學生科系副教授許惇偉表示,人體會藉由雌激素(女性荷爾蒙),調控胎兒與幼童發展,然而雙酚A化學式結構與雌激素非常像,如果不小心讓雙A進入體內,身體很有機會發生誤判,以為血液雌激素濃度上升,讓胎兒或幼兒有多種不良影響,目前已經證實雙酚A有生殖系統毒性。 許惇偉強調,生活中有許多方式,都會讓環境雙酚A進入體內,飲食方面就有很大的占比,部分食物或食品,在種植或製作時,就吸取土壤裡的雙酚或器具上的雙酚A,讓媽媽們不知不覺把雙酚A吃下肚,胎盤會直接吸收再轉送給胎兒,讓讓胎兒發展有可能脫離原本的人體生長,誘發出許多不當反應。 另一方面,在養育幼兒時,雙酚A也很可能藉著母親奶水,讓孩子吃到肚子裡,導致幼童發展異常。因此許惇偉強烈呼籲,不論孕婦或養育孩子的父母親,一定都要小心雙酚A影響,減少塑膠用品使用外,食材最好也選擇比較健康的來源。 許惇偉提醒,由於雙酚A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除減少塑膠餐具使用次數外,選擇低風險食物也非常重要, 2016年1約3.5萬名許女性調查研究,發現日常生活偏好有機食品的女性,孩子出生時發生尿道下裂與隱睪症的比率較低。衛福部食藥署也提醒,雙酚A在干擾荷爾蒙的狀態下,未來發生糖尿病與心臟疾病風險會上升。 食藥署提醒,如果必須使用塑膠用品,首先應該避免使用塑膠材質容器具進行加熱或長時間之陽光直接曝曬,瓷器使用發現有刮傷、霧面或變形時,應立即更換,就能減少許多雙酚A進入體內。目前台灣規定,任何奶瓶奶嘴的嬰兒用品,必須完全不得檢出雙酚A,讓胎兒孩子能有良好的發展。(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瓶裝水放高溫車內會溶出塑化劑? 實測解答是...... 食物吃不完放保鮮盒 非PVC塑膠就沒有塑化劑危險? 抗生素vs.消炎藥別傻傻分不清 吃錯問題恐怕更嚴重 吃素還是會得大腸癌! 最好的預防方式掌握3原則
-
2020-07-02 該看哪科.婦產科
懷孕憂食物汙染影響胎兒 孕媽咪瘦成38公斤紙片人
準媽媽別因過度擔心吃到不安全食物而恐懼進食。32歲的婷婷(化名)本身就瘦,懷孕前僅41公斤,懷孕後為了寶寶健康,變得過度注重食物安全,只要對食材有疑慮或添加化學成分的食品都不敢吃,僅只吃白飯和少量蔬果。結果懷孕24周產檢時,婷婷體重反瘦到38公斤,成「紙片人孕婦」,且胎兒體重也過低,恐造成營養不良與胎兒早產風險。經婦產科醫師溝通後,調整飲食方式跟補充營養素,婷婷體重增至50公斤,也順利產下2600公克重健康寶寶。 收治婷婷的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表示,以往有準媽媽是擔心體重過重而偏食,但據自己臨床門診發現,近來約2成孕婦因食安疑慮而有「懼食」現象,卻影響胎兒發育。李世明說,懷孕期間胎兒營養成分完全來自母體,若媽媽營養不良也會影響胎兒發展,早產比例偏高、神經系統發育、骨骼系統發育、整個發展會遲緩。如擔憂所攝取食物有農藥殘留或重金屬,可與醫師跟營養師討論,來攝取有機食物、奶粉、營養補充品。高師大生科系副教授許惇偉表示,研究發現,一般食物中的化學物質殘留物或重金屬,的確已證實不利胎兒健康。因動物和農作物會接觸到環境中的塑化劑、殺蟲劑、戴奧辛等化學物質,其環境荷爾蒙長期累積下,恐對影響胎兒的生殖系統發育異常,如出現尿道下裂等情形。建議孕期間,可盡量選擇有機食品,尤其是乳製品與蔬菜,相對可避免攝取環境荷爾蒙污染物。李世明建議,準媽媽懷孕期間,體重增加的幅度最好是原來體重的1/4、約10到12公斤,懷孕期間應避免過胖或過重、也不懼食或偏食,並充足攝取鐵、維生素C、D、DHA等營養素,才有適合胎兒發育的受孕環境。
-
2020-01-26 養生.聰明飲食
10種被過度吹捧卻沒什麼用的食物 別再當冤大頭了!
生活中,保健品花樣和宣傳方式層出不窮,功效也是被吹捧的天花亂墜。不少人往往被某一誇大功效的產品給呼攏,結果花了一堆冤枉錢。人民日報整理了10種被吹捧上天,卻沒什麼用的食物,呼籲民眾別再上當了。1、蛋白粉:健康人根本不需要現代人多外食,營養容易不均衡,有商家聲稱應該補充蛋白質。然後,蛋白粉就開始賣起來了。實際上:一罐的蛋白粉動輒上千元,然而健康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的蛋白質,這些數量的蛋白質是完全可以通過正常飲食來滿足的。因此,正常飲食的健康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蛋白粉的。2、葡萄籽:商家偷換概念平時吐掉了的葡萄籽,也被商家大肆宣傳為能抗癌、抗氧化、延緩衰老,各種「葡萄籽油」、「葡萄籽粉」也賣得火熱。實際上: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細胞的實驗數據不少,但結論前提都寫得很明確——「體外實驗能夠抑制癌細胞」。體外實驗只能說明可以針對特定癌細胞進行進一步研究,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葡萄籽提取物能夠在體內抑制癌細胞。3、有機食品:只是心理安慰每逢逛超市,總有人跟你推銷各種綠色蔬菜、有機大米,聽起來就很高級健康,再加上包裝上的天然無農藥,簡直就是吸引力滿分。但其實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實際上:早前已有消費者協會對市面上的有機食品、綠色蔬菜等進行抽樣檢查,分別對農藥殘留量、重金屬污染物限量、理化指標進行檢測。試驗結果顯示,這些所謂有機食品、綠色蔬菜,雖然在價格上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多,但品質上卻不一定比較優。4、高鈣奶:並不比普通牛奶有用大家在買牛奶的時候,常常會看到高鈣奶,其價格也比普通奶高出不少。營養師介紹,所謂高鈣奶只是在生產的時候人為地額外添加了一些鈣,也就使得奶中的鈣含量高一些了。實際上:普通牛奶中的鈣為乳酸鈣,吸收率較高,而高鈣奶中是人工添加的碳酸鈣,吸收率較低。高鈣奶喝了也不等於能將所含鈣成分完全吸收,其實普通牛奶也就夠了。5、魚油:吃魚就夠了各大保健品專櫃,魚油總是熱銷品,真的這麼有用嗎?實際上:既然魚油來自於魚,提純魚油並不穩定,那麼吃魚不是更直接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除了魚油之外,魚還提供優質的蛋白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魚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很低,這對於心血管健康也是極好的。6、海參:不比雞蛋強海參是海鮮餐廳的高級食材之一,老闆總說海參蛋白質含量很高,好吃又對身體有益。實際上:海參的價值在於蛋白質,不過它的蛋白質含量雖然很高,但質量並不高。蛋白質有高質和低質之分,其質量主要通過人對蛋白質中氨基酸的吸收率來做評判。雞蛋才是最符合人體氨基酸模式的食物,所以雞蛋是一個完美的蛋白質來源。人吃海參還不如一天吃兩個雞蛋,再搭配些豆製品和青菜,後者攝入的蛋白質在質和量上都要遠遠勝於海參。7、解酒藥:並不能減輕醉酒危害商場上應酬不斷,席間又必須喝酒。藥店裡打著各種解酒藥,有些還宣稱可以千杯不醉。實際上:解酒藥只是個噱頭,它們的成分只是一些護肝的成分,並不能減輕醉酒的危害。解酒最根本的是適量飲酒。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8、酵素:一進嘴就失去活性酵素也是近年火熱的保健食品,不少商家紛紛聲稱能幫助排毒美容減肥。實際上:「酵素減肥」是一個大騙局,酵素是日本名,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酶」。但胃中的酸性很強,一般而言,酶在這樣的環境中很難經受住考驗。再加上胃中還有專為酸性環境而生的胃蛋白酶,可以把別的酶切開,到了小腸的蛋白酶攻擊性更強,不管食物蛋白還是酶,都會被切得七零八落,不可能再有活性了,吃了等於白吃。9、兒童醬油:有害無益兒童醬油的廣告宣稱「專為兒童健康研製的釀造低鹽淡口醬油」,適合拌飯、清蒸食物等,一則起到開胃的作用,二則補充營養,充分考慮處於發育期的兒童味覺特點,富含18種氨基酸、有機酸、碳水化合物等兒童所需的營養元素。實際上:專家提醒,兒童飲食完全不需要額外再用醬油來調味。正常飲食中含有的鈉,已經足夠滿足兒童的生理需求,任何外加的鹽都是多餘的。而且小時候越重口,長大之後就越難以控製鹽的需求量,高血壓風險也就越高。10、黑糖:只是長得黑生理期一直是困擾女性的大問題,尤其是這兩年年輕女性生活作息不規律。於是黑糖食品成為很多人喜歡的零食,也一直被宣稱為天然健康食品,有美容養生作用,價格也要比紅糖高。實際上:專家說,其實黑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紅糖,功效上和普通紅糖無異。很多人認為黑糖功效比其它糖更好,其實,黑糖和紅糖一樣都屬於蔗糖,兩者本質上並無差別,在營養價值與食用功效上也相同。專家提醒,不必盲目相信一些聽起來很厲害的養生推薦。日常飲食中合理搭配、均衡營養,適量運動,就是最好的養生方式了。
-
2019-12-31 癌症.飲食與癌症
燒烤、加工肉增罹癌風險?專家解析無須為此放棄美食
燒烤和碳酸飲料,真會增加患癌風險嗎?如果有人告訴你,燒烤、加工肉製品、甚至碳酸飲料中的一些添加劑和化學物質,會提高患癌風險,你能忍心放棄這些受歡迎的美食嗎?這些所謂的風險到底有多少可以相信?癌症專科醫院希望之城臨床營養師Beatriz Campos,分析了有關食物的五個癌症傳聞。1.吃燒烤會增加你的癌症風險嗎?Campos表示,如果你烹飪的時候溫度過高,一些肉類可能會被燒焦,在肉中發現幾種化學物質,可能增加患癌風險。但是這種風險非常小,小到你沒有必要捨棄美味的燒烤。在燒烤的同時,可以嘗試降低火量,不要讓食物烤焦,這樣可以讓你攝入到更多健康的蛋白質而不是焦肉,更有助於身體健康。2.使用不粘鍋會增加患癌風險嗎?市面上常見的不粘鍋塗層是聚四氟乙烯,而製造聚四氟乙烯需要使用全氟辛酸。根據某些研究,全氟辛酸會增加某些患癌風險。話雖如此,但聚四氟乙烯本身和患癌風險並沒有什麽關系。Campos表示,使用聚四氟乙烯塗層的不粘鍋進行烹飪時,食物實際上是不會吸附其中的化學物質的。但要強調的是,如果不粘鍋塗層損壞了,那你需要換一口新鍋。更重要的是,聚四氟乙烯不粘鍋塗層很有用處,可以在烹飪時少放點油,實際上不應僅僅要關註烹飪的工具,最應該關注的其實是,過量脂肪攝入和肥胖本身。3.硝酸鹽會帶來更高的患癌風險嗎?硝酸鹽是一種添加到熏肉、熟製肉類或醃製加工肉類產品中的食品防腐劑。除了在加工過程中可使肉類有更長的保質期之外,在醃製肉類時還能讓肉製品有一種特別誘人的顏色。Campos說,已有研究表明,由於硝酸鹽,一些加工肉類可能增加患癌風險。但是這樣的結論並非一種直接的關係,並非你喜歡吃培根肉,你就一定會患上癌症,但相關風險的確會有所增加。所以要盡量避免硝酸鹽的攝入,尋找一些快捷、健康的蛋白質和替代品,比如雞蛋沙拉、金槍魚、新鮮烤雞等,要選擇更新鮮的食物而不是硝酸鹽。4.碳酸飲料是否真如傳說中那麽有害健康?碳酸飲料是否會升高潛在的患癌風險?一直備受爭議,問題的關鍵在於肥胖,這和飲料的甜度沒有太大關係。糖和癌症之間確實是和肥胖有關,所以說,如果喜歡甜飲料,可以選擇無糖飲料或代糖飲料,而不要選擇普通的添加了白砂糖的飲料。無糖是一種更健康的選擇。Campos表示,水、不加糖的冰茶和富含果汁的飲料,才是最好的選擇。癌症的風險和人體的體重關聯更大,人造甜味劑或糖並不會直接導致癌症。5.食用有機食品可以降低患癌風險嗎?Campos說,沒有證據表明有機食品可以減少癌症風險。只是希望人們可以多食用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無論它們是不是有機食品。降低癌症風險的最佳方法是保持健康的體重,也要選擇健康的食物和烹飪方式。所以,你可以繼續享用美味的燒烤,使用不粘鍋來減少用油量、烹飪食物。最後,請關注自己的整體健康,這才是應該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