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施打疫苗
共找到
1458
筆 文章
-
-
2021-06-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彰化疫苗殘劑接種順時中 65歲以上長者及造冊對象優先
因新冠肺炎疫苗不足,疫苗殘餘量的處理廣受民眾關切,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疫苗施打主要是預防高風險者感染而死亡,原則上會依照年齡層施打。彰化疫苗總數約9萬劑,但65至84歲長者仍有16萬8548人尚無疫苗可以施打,所以疫苗殘餘量,仍須以中央已公布開放類別為優先接種對象。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彰化縣除了65至84歲長者共16萬人8548人沒有疫苗可以施打,加上之前已經造冊的長者也有一些人尚未施打,所以現在的彰化疫苗殘餘量,就是以之前已經公告類別造冊對象及65歲以上長者來做優先施打,因為他們是風險最高的族群,所以也請民眾配合,至於不在中央已經公告類別的對象,就不在疫苗殘餘量的施打對象。葉彥伯強調,施打疫苗殘劑不用再透過電話預約,因為目前也都用在長者優先施打且都已經有造冊,因此請民眾暫時不要打電話到醫療院所詢問,以免造成醫護人員的負擔。在疫苗還沒有完全撥發下來的情況下,還是會以65歲以上長者以及公告類別造冊對象來施打疫苗的殘餘量。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整理包/疫苗殘劑開放18歲以上候補接種 各縣市規畫預約方式
疫苗陸續進來,但目前疫苗接種速度變慢,為有效利用COVID-19疫苗,指揮中心今(25日)拍板決議,當日最後一瓶開瓶剩餘劑量將開放候補接種,18歲以上尚未開放類別的民眾可望打到疫苗。候補機制:一、接種單位公告COVID-19疫苗接種作業及開放候補名單登記。二、其他18歲以上接種對象。指揮中心指出,當剩餘劑量使用於非現行開放類別對象時,請於該等人員之接種同意書空白處進行註記「剩餘劑量使用者」,該同意書由接種單位備查,並將接種資料上傳。另針對接種站設站、至機構/洗腎診所接種或外展接種服務作業,亦比照上述原則事先規劃候補名單。接種單位可依上述建議事先規劃,以利有效並妥善的運用疫苗資源。各縣市規畫.台北市:住在醫院、診所旁邊的民眾可以表達預約,只要民眾符合公費接種資格,甚至不是第1至10類也可以,只要向醫院、診所表達有意願施打,要是有剩餘殘劑的時候,就可以立即通知前往施打,就由各個診所接受鄰近民眾登記。民眾可上衛生局網站查詢住家鄰近的醫院、診所:https://reurl.cc/rg9Xm1。.新北市:可向全市27家醫院、29區衛生所及177家合約診所進行殘劑候補登記,相關資訊請見:https://vaccine.ntpc.gov.tw/info/.基隆市:市長林右昌:基隆市統一造冊且無開放診所施打,不太有殘劑問題,因此殘劑只給8、9、10類列冊人員施打,不開放給一般非列冊民眾。.桃園市:開放民眾向11家責任醫院與合約診所預約接種殘劑,但前六類接種對象未接種完畢,因此會以前六類未接種者為優先,仍然有剩才會開放給預約的一般民眾。.新竹縣:由各醫療院所,依照當下現場狀況,由現場醫護決定使用,18歲以上民眾如果有接種需求,可以依照各接種單位或醫療院所開放接種疫苗殘劑的規定,先向各單位登記,當疫苗施打有殘餘劑量時,才通知登記民眾依順序立即施打。.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指出,依照CDC的指引進行,殘劑如何開放施打下周將會有明確規畫。.苗栗縣:暫無疫苗殘劑問題。.台中市:台中市政府今訂出線上登記流程,並在28日公告的「台中市新冠疫苗殘劑施打資訊網」公布,讓市民預約。.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彰化縣除了65至84歲長者共16萬人8548人沒有疫苗可以施打,加上之前已經造冊的長者也有一些人尚未施打,所以現在的彰化疫苗殘餘量,就是以之前已經公告類別造冊對象及65歲以上長者來做優先施打。施打疫苗殘劑不用再透過電話預約,因為目前也都用在長者優先施打且都已經有造冊,請民眾暫時不要打電話到醫療院所詢問。.南投縣:衛生局表示,即日起開放向全縣59處可供注射的醫療院所預約登記,滿18歲以上對象都可候補,當日接種最後一瓶疫苗開瓶後仍有剩餘量時,才能開放施打。.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縣內快打站的殘劑依照中央疫苗預防接種殘劑處理規範,優先給現場第1至10類有意願者接種。衛生局也會轉達給合約醫療院所依規範辦理,民眾可直接向醫療院所查詢。.嘉義市:疫苗主要施打地點在4家醫院、港坪體育館,或派專人到機構,都是依照名單施打,之前若有殘劑,就要求立即聯絡一、二類已造冊未施打人員到場施打。未來若有疫苗殘劑,仍將依照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公費疫苗施打順序,依原預約造冊名單施打、嚴格管控,若有變動會依狀況做滾動式調整。.台南市:台南施打率達百分之百,會依照中央預計開放到第8類65歲以上長者的順序施打,將造冊、免預約,不會有殘劑問題,民眾即使到場排隊也等不到。.高雄市:6月26日公告之高雄市COVID-19疫苗殘劑施打原則:https://khd.kcg.gov.tw/tw/news/show.php?num=4267&page=1.宜蘭縣:縣內12鄉鎮市衛生所從下午4點開始,接受民眾電話預約,每所限額150名。.花蓮縣:依之前施打狀況,縣內接種站一天最多會剩6劑殘劑,因此以每站受理最多7人預約,包含6名正取、1名候補。年滿18歲民眾可帶身分證、健保卡到接種站現場預約,若排上名單,會在施打快結束後,會通知到場施打,仍須視該站當天剩餘殘劑數量而定。.台東縣施打疫苗採預約制,無剩餘殘劑問題。最新接種對象順序(6/21公布)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拍板 疫苗殘劑開放優先名單向下施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天表示,今天起施打單位每天最後一瓶的殘劑可以為尚未開放類別的接種對象施打,但若是非現行開放類別,要請接種人員在同意書上註記使用者並上傳全國接種系統。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今天上午召開的全國防疫會議中將和地方政府研議開放一般民眾施打疫苗殘劑,也會討論是否將公車、貨運司機納入優先接種對象。陳宗彥在今天全國防疫會議後記者會上表示,疫苗開瓶後有一定保存時間,若有預約對象報到就可以開瓶,至於每天最後一瓶的殘劑,接種單位要先公告候補名單登記,先給尚未開放的類別接種對象,接著才是其他對象不在後續類別的名單。陳宗彥表示,但對於非現行開放類別,要請接種人員在同意書上注意殘劑使用者,注射完後將資料上傳到全國接種系統。陳宗彥說,若殘劑分量不足以施打一劑,不建議和其他瓶的疫苗混合抽取使用。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多重慢性病百歲阿嬤接種AZ疫苗 打完7天飲食如常能高歌
新北仁愛之家有名高齡百歲的人瑞羅阿嬤,接種AZ疫苗迄今已一周,不僅飲食如常,還能吃下午茶、高歌一曲。羅阿嬤也在佛堂前捻佛珠頻感謝佛祖的保佑,羅阿嬤的孫子也感謝仁家協助安排她施打疫苗。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高齡者染疫易亡,中央流行指揮中心安排高齡者施打疫苗後,全台各縣市卻接連傳出,有高齡者接種疫苗後死亡。不過指揮中心昨也公布,26件解剖案件死因出爐,暫無跟疫苗接種有因果關係。羅阿嬤的3名子女有2名已往生,女兒又住在台中,阿嬤記憶力、聽力衰退在家經常跌倒,家屬擔心獨居容易發生危險,2018年安排住進萬里仁愛之家,其孫子約每周前往探視1次,但疫情期間禁止訪客,祖孫就靠視訊聯絡。羅阿嬤不僅是高齡族群,又罹患有多重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及高血糖等,害怕接種疫苗後會有不良副作用和風險,不過仁家護理人員與家屬聯絡、討論,家屬和阿嬤都同意施打,希望能增強防護力。6月18日羅阿嬤接種完疫苗後,仁家護理人員關心其身體狀況和反應。平時負責照顧的照服員林素真表示,羅阿嬤迄今沒有任何副作用,每天食慾正常、情緒穩定、氣色佳,阿嬤邊看電視邊吃最愛的玉蜀黍餅乾,甚至還高歌一曲。仁愛之家主任吳欽仁說,高齡者染疫容易重症,因此鼓勵長者施打疫苗,接種前會由醫生評估,再逐一量血壓、測脈搏,確認狀況。所有住民接種率達到80.2%,迄今未有嚴重不良反應,感謝家屬的信任,讓機構形成群體免疫力。
-
2021-06-2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只打疫苗不夠!何美鄉:這種維生素能降新冠重症風險
國內新冠(Covid-19)疫情嚴峻,所有民眾都在等待何時能輪到自己接種疫苗;然而,只要有了疫苗就一切萬事OK嗎?有專家指出,為身體補充維生素,可以有效降低染疫後發展成重症,甚至死亡的機率。 「你身體欠維生素D,趕快補上吧! 」這是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給民眾的「抗疫」建議,何美鄉指出,Covid-19疫情蔓延,或許不少人早已收到許多有關維生素D與Covid-19的訊息——缺乏維生素D與罹患Covid-19重症或死亡的風險,成正相關。 「或許你把他當網路謠言,丟進垃圾桶。或許你相信它,但認為與自己無關, 因為『台灣陽光如此充沛』,所以你不會缺乏維生素D。」但何美鄉表示,不清楚民眾是否缺乏維生素D,但她知道的是,「多於一半的機率,你維生素D的血液值是低於30ng/mL, 也就是不足的意思。」 何美鄉舉例,台灣喝母乳的嬰兒有86%缺乏維生素D,主因在於,台灣的育齡婦女有高比例缺乏維生素D。 身體欠缺維生素D有何重要? 何美鄉這麼說... 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因此我們需要藉由施打疫苗來對抗病毒;然而,「無論是對抗病毒的免疫功能,或是藉由疫苗的刺激,來產生抗病毒的特異性免疫反應,都需要正常運作的免疫功能。」 重點來了,多種維生素(包含維生素D在內)正是維持這些免疫機制正常運作的重要分子。何美鄉指出, 若是缺乏的話,就得將它補滿補齊,這樣比較容易使每一個免疫反應的步驟最佳化,用以減低感染後罹患重症的風險。 何美鄉說,「施打疫苗, 不也就是要減低感染後罹患重症的風險嗎?」補充維生素D的功能亦是如此。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為何在藥局買藥品較便宜?所有商店開了就是要賺錢?那些藥師不跟你說的真心話.中年人最易罹患「足底筋膜炎」!如何舒緩刺痛、治療?醫師一次解惑.甲狀腺亢進怎麼吃?營養師5招正確飲食,減緩手抖心悸症狀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影/林右昌宣布為街友施打疫苗 和雙北採取同樣措施
台北車站有8名街友確診,新北也有快篩檢測陽性個案,雙北都已為街友施打疫苗。基隆市長林右昌今天在防疫記者會,回答媒體詢問時說,街友的確在防疫上容易造成缺口,市府已規畫為街友施打疫苗,和雙北採取同樣的措施。基隆市天行者慈善協會1個多月來,在基隆火車站、文化中心、公車循環站送街友愛心便當,累計已有2000個,並發送口罩及面罩,做好自我的防護。理事長李昌萬今天建議基隆市政府比照雙北,將設籍在基隆市的街友們造冊施打疫苗,因為他們沒有固定的工作及居住場所,避免造成防疫破口。林右昌說,街友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生活的環境和移動的狀況,的確在防疫上容易造成缺口,他贊成和支持為街友施打疫苗,目前列冊街友約30位,人數並不多,市府已規畫為街友施打疫苗,和雙北採取同樣的措施。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想選AZ疫苗還是莫德納? 北市預約系統將標示
隨著AZ疫苗、莫德納疫苗陸續到貨,台灣開始進入大規模施打疫苗階段。許多民眾紛紛詢問預約時可否選擇疫苗品牌,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目前預約系統的確只有AZ疫苗,接下來莫德納疫苗到貨,假設有兩種疫苗同時上的話,系統一定會標示清楚。有診所反應近日接到許多長輩電話詢問「能否打莫德納?」隨著各式疫苗廠牌陸續到貨,北市府被問及未來線上預約系統,能否標註哪間診所施打什麼廠牌疫苗?蔡炳坤說,只要確定後預約系統就會啟動,假設有兩種疫苗同時上的話,系統一定會標示清楚,將來不管預約也好,或是專案造冊施打疫苗,都一定會標示清楚讓民眾知道打什麼疫苗。至於,北市何時會有新一批疫苗到貨,蔡炳坤說,到目前為止,預約系統的確只有AZ疫苗,接下來莫德納疫苗將到貨,到貨的數量跟時間正密切關注中。
-
2021-06-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振興醫院替連戰打疫苗罰30萬 丁守中自爆北市正在稽查
「好心肝」、「小禾馨」傳出違規施打疫苗風波,日前振興醫院也因替連戰夫婦及8名志工打疫苗,遭北市衛生局調查,前立委丁守中昨也自爆已在5月底打了AZ疫苗。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丁守中是否有違規施打疫苗,市府目前已請稽查科在醫院稽查中。前立委丁守中今天在臉書表示,因5月26日醫院通知屬「第一類施打人群」,自己尚有餘AZ疫苗要他盡速完成注射,他確實已經施打AZ疫苗,且手中有7張高端股票,將來無論漲賺跌賠,他都祝福國產疫苗能成為台灣驕傲。黃珊珊表示,振興醫院也因替連戰夫婦及8名志工打疫苗,衛生局已經在6月22日做出裁處,由於院方所說的志工,並不符合中央規定。中央規定是保健志工,長期固定服務於醫療院所含門診的衛生所之衛生保健志工,領有志願服務冊,並於衛生局登記有案者,經調查院方所施打的對象,包括連戰、連方瑀、8名志工都不屬於保健志工,因此依傳染病防治法29條,罰款30萬元。至於,丁守中已在5月底打了AZ疫苗有無違規,黃珊珊表示,市府目前已請稽查科在醫院稽查,若有違規將會處理,並對外說明結果。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日本施打莫德納傳首例死亡 指揮中心:與疫苗無關
針對日本施打莫德納疫苗傳出疑似接種後死亡首例,另外據美國數據指出,施打mRNA疫苗後,傳出有心肌炎、心包膜炎比例高,引起民眾疑慮。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日本該死亡案例為蜘蛛膜下腔出血,初步研判跟疫苗接種無關。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目前日本剛開打莫德納疫苗,已累計40多萬人,目前爆出首例接種不良事件,是一位90多歲民眾,出現蜘蛛膜下腔出血,目前該症應非疫苗所引起,仍持續在研判。他表示,除了莫德納疫苗外,輝瑞也會引起不良反應。其中開放12歲至30歲青少年及青年接種mRNA疫苗,會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案件數較多。根據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報告分析,發現接種第二劑mRNA疫苗,發現年輕男性有高於預期值。另外不管性別的12歲至39歲年齡者,每百萬劑於第二劑接種者有12.6%於接種後一周內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等症狀,總計393例個案。但羅一鈞說,這些個案多恢復良好,無人死亡,風險評估即使青少年等,施打疫苗仍舊是利大於弊,美國疫情仍流行中,罹患新冠仍是有機會轉為重症,經過評估還是建議接種。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診所加入疫苗施打遭鄰居驅趕 基層醫師籲:請多點體諒
今年端午節假期因疫情導致家人無法團聚,許多醫護更秉持「同島一命」精神,犧牲休假準備6月15日的疫苗擴大接種作業。當時台北市共有135家診所加入施打,開業耳鼻喉科醫師柯仁弘也是其中一員,身在一線的他分享,診所在施打時,因不小心占用騎樓空間,遭鄰居脫口而出要求「走開」驅趕,面對不友善的對待,只希望大家能多一層體諒。日本提供的124萬劑AZ疫苗上周擴大施打,接種對象大部分為高齡長者,許多開業診所也加入施打。柯仁弘說,開業診所在疫情間受影響,診所病人相對減少,而現階段台灣欲克服困境,就得靠施打疫苗,自己是第一批加入施打的耳鼻喉科醫師。他指出,在這次施打過程中,診所的壓力是很大的,包含面臨行政問題,環節不盡完善,像是來接種的對象是否有符合資格,核准身分上面無所適從,大家都急著把覆蓋率做出來,不過也是為了疫情好。柯仁弘說,施打疫苗是傾診所之力,護理師常常搞到三更半夜,穿著防護衣的大家更忍著高溫,「我的初心就是互相幫忙。」其中,最讓他感到無力的是,診所施打疫苗時,會在騎樓拉開社交距離,卻遭到鄰居不友善的對待,他們除了用腳踏車隔開外,嘴邊還會嚷嚷著「走開」。他呼籲,這時期大家都是傾國家之力互相體諒,接種苗的人是健康的,並非生病的人。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沒滿18歲!高雄兩名16歲護專生接種AZ 發文希望隔天不要死在家裡
高雄兩名在長照機構打工的16歲護專生,20日前往高雄巨蛋接種時未被發現年齡不符,都完成疫苗施打,事後兩人發限時動態,寫著「祝我們兩個好運,希望打完疫苗隔天不要死在家裡」,被朋友質疑特權接種,養護機構坦承造冊疏失,高市衛生局指如有違規,將懲處開罰。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年滿18歲以上才能施打AZ疫苗,但高雄市卻傳出兩名16歲在高雄楠梓區一家養護機構打工的護專生,被機構一併造冊完成接種,兩人都有燒現象,分別上網發限時動態自曝心情,「希望打完疫苗隔天不要死在家裡」;「希望開學還能活著跟大家見面」。女學生的發文引起同學質疑,兩人既年齡不符,也不是機構醫事或照護人員,怎麼能夠接種?養護機構對此表示,兩名女學生是夜班工讀生,負責電腦資料輸入,因考量她們出入的風險,造冊列入施打對象,但不知道她們未滿18歲,絕沒有濫權,機構也表示,不解為何兩人前往接種時,沒被查驗出身分。高雄衛生局查察表示,兩名女學生5月中旬起到養護構工讀,被造冊列入施打疫苗名單,20日到高雄巨蛋完成接種,可能是報到時作業流程發生疏誤,目前衛生局已發文機構要求說明造冊過程,若有違規,會對機構及相關作業人員懲處及開罰。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仍憂心血栓風險!澳洲10月起擱置AZ疫苗、僅依要求使用
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公司生產的AZ疫苗,因與血栓副作用的關聯性而持續引發爭議。對此澳洲政府23日更新疫苗供給時程計畫,隨著60歲以上人口將全部接種完成,10月起改為以輝瑞/BNT(Pfizer/BioNTech)和莫德納(Moderna)疫苗為接種主力,AZ疫苗則將暫時擱置。英國「衛報」報導,澳洲聯邦政府23日公布「修正版全國疫苗供應時程規畫」,認為7月到8月期間、AZ疫苗將繼續做為主要施打疫苗,每周接種劑量預期最高達260萬劑,主要用於60歲以上族群。然而從9月開始,AZ供應量將減半、同時提高另外兩款疫苗供給量,因此將不再以AZ疫苗為主。而且隨著60歲以上人口將近全部接種完成,政府預期從10月起,AZ疫苗將只會在民眾提出要求下才會使用。新公布的文件指出,9月每周將有最高12萬5000劑莫德納疫苗提供給主要醫療網使用,在此階段,輝瑞/BNT疫苗供應量也將從一周75萬劑增加到有130萬劑可用、且將持續增加,到年底前可達每周170萬到230萬劑。目前澳洲僅3%成人接種完整兩劑疫苗,政府上周改變疫苗接種指南,因AZ疫苗與極為罕見的血栓副作用之關聯,不建議60歲以下者使用。澳洲約翰弗里溫中將(Lt Gen John Frewen)表示,21日向國家內閣提交的數據的發布,將使澳洲各地能夠更好地規畫部署,並表示「這將有助於盡快獲得可以向公民提供的所有疫苗的訊息」。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哪一縣市疫苗接種率最高? 國研院疫情地圖帶你看
新冠肺炎公費疫苗開打,國研院國網中心製作各縣市疫苗施打地圖,發現連江縣接種率最高,其次為台北市、嘉義市。以接種人次來看,台北市已有14萬人接種是最多。此地圖也整理各國疫苗接種率,目前最高的是以色列,其次為巴林和智利。國研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去年3月建置「COVID-19全球即時疫情地圖」,因應台灣疫情變化,此項資訊服務的內容功能於今年6月進一步提升,增加了全國鄉鎮市區確診案數分布地圖,以地圖、數值及顏色的方式動態呈現,讓使用者用手機就可以對在地或全國的疫情一目了然。國研院進一步說,「COVID-19全球即時疫情地圖」也新增台灣各縣市確診人數的統計圖表,民眾可以看到全國、各縣市乃至各鄉鎮市區的確診趨勢分析來了解疫情的發展,也可以看到各縣市已經施打疫苗的人數及接種率。按統計,近期網站一個月可達300萬閱覽人次,成為台灣民眾了解疫情數據變化的重要管道之一。網站也彙整了各種統計數據的原始資料,自去年1月起至今,每日不間斷累積國內外疫情數據,提供研究人員進行資料加值運用。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竹縣再增2長者接種後死亡案件 累積5死
各縣市陸續傳出長者施打疫苗後猝死案件,新竹縣竹北市一名90多歲魏姓婦人6月15日接種疫苗後,隔天過世;新埔鎮也有一名90多歲彭姓婦人15日施打疫苗,今天往生,2名長者家屬都不打算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縣府將發放10萬元慰問金,目前竹縣已有5起長者接種疫苗後死亡案件。據了解,魏姓婦人雖因年紀大行動不便、以輪椅代步,也有些慢性病史,但身體狀況一向良好,在15日前往竹北市衛生所接種疫苗,未料接種完24小時就過世。新竹縣政府衛生局長殷東成今天在直播中表示,接獲通報新埔鎮一名90多歲彭姓,15日施打疫苗,在今天不幸往生,衛生局已派員關懷,家屬不申請疫苗災害救濟,但因符合14天內接種後猝逝的資格,縣府將發放10萬元慰問金。殷東成也指出,長者接種疫苗意願略有提升,前天475人接種,昨天則有699人;而今天有41名孕婦接種莫德納疫苗,還未接獲不良反應案例。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3歲老翁打AZ疫苗後死亡 屏東累計7死
屏東縣長者打完疫苗後死亡案,今天通報1例,屏東市73歲老翁,長期入住護理之家,這老翁6月15日下午由責任醫院入駐施打AZ疫苗後,老翁沒有抱怨不舒服,22日早上發現冒冷汗、臉色蒼白,給予採頭高腳低姿勢並協助喝水,之後又出現嘔吐、血壓仍偏低,送醫急救後不治,醫院也展開疫苗不良事件通報。屏東縣長者施打疫苗後死亡的案例累計7例。據了解,這名老翁有糖尿病、心臟疾病、AMI病史,曾做過心臟繞道手術、膽囊結石開刀等,平時腳無力行動緩慢,怕摔倒多以輪椅輔助。老翁在6月15日下午在機構內由責任醫院入駐接種COVID-19疫苗,沒有抱怨不舒服,6月22日早上發現個案冒冷汗、臉色蒼白,給予採頭高腳低姿勢並協助喝水,之後又出現嘔吐,血壓仍偏低,送醫急救,當時緊急會診心臟內科醫師,懷疑急性心肌梗塞,但因意識不清,無法執行心導管手術,經急救無效,於6月22下午16點40分宣告死亡,院方開立死亡證明書,死因為心肌梗塞。
-
2021-06-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阻北農風暴!台中7大批發市場首批快篩1359人結果出爐
台中市政府為遏阻北農群聚感染風暴延燒,今明兩天進駐台中七大市場,對員工、行口、貨運司機與搬運工共計2305人全面列冊,並向中央爭取優先施打疫苗,今起進行快篩。台中市政府統計,截至中午快篩台中果菜市場等四大果菜市場共計1243人,另篩檢搬運人員及司機共116名,總計1359人全數陰性。台中市長盧秀燕說,大家可以暫時放心,但不能掉以輕心,市府會持續做好防疫工作,讓大家安心,同時確保食物供應鏈。盧秀燕說明,今天上午快篩四大果菜市場共計1243人,包括台中果菜市場364人、豐原果菜市場179人、東勢果菜市場443人、台中肉品市場257人,結果全數陰性;下午將繼續針對大安肉品市場進行快篩,而台中魚市場、台中花卉市場則安排明日下午執行快篩作業。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竹市今天接種375名孕媽咪 報到接種率7成7
新竹市昨天開始替孕婦接種疫苗,昨施打報到率7成1,今天持續施打,市府統計一共通知485名孕婦,最後前來施打共375人,報到率為77%,比昨天要高,醫師分析,可能是因孕婦昨天先諮詢自己的產檢醫師評估許可後,接種人數大幅提高。新竹市政府針對孕婦接種疫苗以免預約、免排隊等方式,統一由衛生局先簡訊通知,再以電話聯繫前往新竹市立體育館的疫苗接種站接種,孕婦報到後約20分鐘可接種完畢,直接留在座位上休息30分鐘,現場也有婦產科醫師逐一問診諮詢,讓孕婦安心。赴站接種的36歲韋姓孕婦表示,這是她第二胎,因工作接觸較多人群,想要保護自己、寶寶與家人,家人都支持接種疫苗,月初產檢時醫生也跟她說如果有莫德納疫苗一定要打,昨天收到疫苗接種通知後,就更堅定她要來施打疫苗。竹市府指出,新竹市是全國最年輕的城市,出生率也很高,許多媽媽們都希望可以藉由疫苗接種守護肚子裡寶寶的健康,疫苗接種站現場安排婦產科醫師進行諮詢評估,也有貼心觀察室設置床、氧氣筒、胎兒心跳監測儀、超音波儀器,如果有任何不適,婦產科醫師將進一步給予診斷及照顧,疫苗諮詢專線可撥03-5355137。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對印度變種病毒有足夠保護力嗎?老人、孕婦、慢性病患該不該打疫苗? 專家詳解常見疫苗問題!
新冠肺炎在台灣社區感染爆發開以來病例快速增加,目前進入大規模施打疫苗階段,但疫苗施打以來產生的不良反應及死亡事件不在少數,也令多數民眾對疫苗有很多的疑問。對此亞東醫院物理治療師陳乃綸整理出幾個老人與孕婦施打疫苗前常見的問題,希望能替有問題的民眾解答。Q1:現在印度變種病毒(Delta )肆虐各地,之前的疫苗主要針對英國變種病毒的,那打疫苗還有足夠的保護力嗎?A:施打疫苗,並不能保證不會染疫,但可「有效預防COVID-19重症發生的機率,以及減少住院和死亡的可能性」針對病毒的變化性,打疫苗可以讓體內產生抗體,產生一定程度的保護力,對於印度變種病毒即有一定程度的防範。除了疫苗接種外,落實三大防疫三部曲,才能有效對抗新冠肺炎。防疫三部曲:1. 戴好口罩,鼻口部分盡可能貼合臉2. 勤洗手,洗手至少30秒(內外夾攻大立腕)3. 保持社交距離(室外1.5公尺;室內2公尺)Q2:阿公/阿嬤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還有他們看到新聞報導很害怕打疫苗,該怎麼辦?還是要勸他們打疫苗嗎?A:如果心中有疑慮,也很害怕,請先暫緩打疫苗,姑且有無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當心理狀態不穩定,也會影響到生理的表現,尤其老人家的心理狀態較為敏感,需要多加留意。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在有藥物控制的情況下,且狀況穩定,是可以打疫苗的,施打前請和醫生加以確認,經醫生評估,決定是否接受疫苗接種。Q3:帶老人家去打疫苗打注意事項:A:1. 先確認有無過敏史與慢性病的控制狀況2. 近期的血壓和心跳變化是否穩定(2周內的紀錄,有高血壓的患者平常應養成血壓及心跳測量紀錄的習慣,早晚各量一次)3. 目前的身體健康狀況,最近一次(一年內)的健檢結果是否良好(建議維持身體健康檢查的習慣,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4. 打疫苗前,請補充適當的水份(人在緊張以及情緒轉換時,會使得身體產熱增加,水份散失較快,這時候可以喝一些水)Q4:可以混打疫苗嗎?A:目前台灣尚未開放混打,這其中有許多疑慮,故採取相同疫苗施打兩劑,除非第一劑有強烈的過敏反應,才改為另一家廠牌。關於新聞報導說,國外傳出疫苗混打效果佳?!關於這一點,目前混打的人數沒有像同樣的疫苗打兩劑的人來得多,在樣本數不足的情況下,實驗沒辦法有效的證實有沒有效益,故台灣CDC採取較保守的作法。實驗的設計方法會影響結果的呈現,舉一個臨床常見的問題,高壓氧對於腦部復原有沒有效果?在文獻中,有很多沒有顯著差異的結果,這表示高壓氧對於大腦的復原沒有益處嗎?由於高壓氧目前為自費,個案數目少,樣品數不足,使得實驗在最終結果呈現如此,實際上,在臨床上做高壓氧的患者,絕大多數大腦的復原情形是有進展的。(我的個案當中,有一部分的腦傷患者復健搭配高壓氧的成效都相當不錯,大腦的活化有利於肢體動作的復原,對日常生活的功能性表現也提升許多)Q5:打完疫苗可以捐血嗎?A:AZ疫苗接種者請先暫緩14天,其他疫苗則沒有影響,等副作用都消退後,再挽袖捐血。Q6:打完AZ疫苗後的血栓變化(4-28天)A:1. 嚴重持續性的的頭痛、視力變化及癲癇(可能是腦靜脈血栓)2. 嚴重持續性的腹痛一天以上(可能是腹內靜脈血栓)3. 嚴重胸痛和呼吸困難(可能是肺栓塞)4. 皮膚自發性出血,有瘀青和紫斑有發生以上症狀,請儘速就醫,症狀緩解後,將症狀的表現情形回傳到Taiwan V watch。Q7:孕婦需要打疫苗嗎?建議施打哪一種疫苗?A:目前的染疫情況,懷孕婦女染疫後的症狀較一般婦女來的嚴重,且可能危及媽媽以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懷孕婦女生產時入院,受到院內感染的風險也相對較高,所以強烈建議懷孕婦女們都要接種疫苗。根據目前文獻的建議,懷孕婦女適合施打mRNA的疫苗,且疫苗在懷孕期間可能有效的保護嬰兒。至於打疫苗後的副作用和一般人是一樣的,沒有差別。施打疫苗的懷孕婦女與沒有打疫苗的懷孕婦女,其流產機率是相同的。台灣現有的疫苗mRNA疫苗為莫德納疫苗,施打前請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請醫生評估是否適合施打疫苗。Q8:哺乳的婦女可以打疫苗嗎?對寶寶有沒有影響?A:可以的,目前的疫苗都可以打,並沒有研究指出哪一種比較好,AZ、輝瑞及莫德納疫苗都有人接種。接種後,母乳含有抗體,可以保護新生兒,目前相關的研究並不多,有疑慮者,請和醫生再三確認。Q9:打完疫苗後的5-6天出現頭痛、體溫微高的症狀。目前聽到48小時症狀就會消失了,我還是有症狀,這樣是正常的嗎?A:在打完疫苗後,症狀多半於1-2週內可以緩解,「48小時症狀緩解」這點主要是指「持續發燒>38度」,建議在打完即多喝水,以幫助代謝。如果沒有持續性嚴重的頭痛,經休息或是服用藥物有緩解的話,不用太擔心。Q10:打完後,手臂肌肉很腫可以擦藥嗎,我覺得好痛,都不敢動。A:手臂肌肉酸痛依個人的代謝狀況,持續的時間不一定,建議多喝水,加強代謝。此外,在疼痛可以接受的程度下活動手臂,勿維持不動,會使得手臂血液循環不良,不利消腫與代謝。不建議擦藥,避免引發過敏反應,可用濕毛巾放置在施打部位,緩解紅、腫、熱、痛的症狀,15分鐘/次,2-3次/天。復健科的患者可以打疫苗嗎?Q11:老師,我中風,可以打疫苗嗎?有建議打哪一種嗎?A:可以的,若是急性期的中風患者請於急性期(1-2週)後與醫生確認是否適合施打疫苗。目前中風並不是疫苗接種的禁忌症,中風的種類會影響處置方式,施打哪一種疫苗,請與醫生討論,決定施打哪一種疫苗。Q12:心臟裝過支架,正在服用抗凝血劑,可以打疫苗嗎?A:可以,服用抗凝血劑非施打疫苗的禁忌症,在施打前,請與醫生確認服用的抗凝血劑為何,與醫生討論是否需要「暫緩服藥」再打疫苗,施打完加壓在施打處5-10分鐘,確認沒有血腫,再服用藥物。Q13: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肺疾病/洗腎等慢性病,可以打疫苗嗎?A:建議施打疫苗,慢性病族群為COVID-19染疫後重症的高危險群,住院率以及死亡率也較高,疫苗接種後可降低重症的風險。施打前不需停用其相關藥物,請常規服藥。Q14:膝蓋退化,醫生說我骨質疏鬆,可以打疫苗嗎?A:可以的,若有服用相關藥物,請與醫生討論服藥時間是否需要與疫苗間隔數日,來決定施打日期,平日服用的Vit D仍可繼續服用。建議此類患者可做簡易的有氧運動,循序漸進的增加肌肉耐力與有氧適能,以減緩骨質疏鬆的速度,若不清楚可以執行什麼運動,請向物理治療師諮詢。資料來源:1. 台灣腦中風學會2. 台北捐血中心3.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4. USA CDC5. 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6. COVID-19疫苗-知識就是力量
-
2021-06-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北農明持快篩陰證明 黃珊珊:拚午夜前完成近4千人快篩
對於北農第一、第二果菜市場,從24日起,必須持快篩陰性證明才能進入,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表示,為了趕在明天進北農須持快篩陰性證明的時效,北市府調整與新北一致做法,原來台北市快篩、PCR同步做,改為快篩陽性才做PCR。黃珊珊說,北市府希望在今天午夜、明天承銷人進場前,可以完成三至四千位的快篩,快篩站也會設置到凌晨,期待北農承銷人都可以拿到陰性證明。黃珊珊也提到,為了讓效率提升,北市府今天在三處快篩站也都提升為六線採檢,至於疫苗施打部分,北農員工快篩完成,已經部分員工開始施打疫苗,目前已經有800多人快篩陰性通知施打疫苗,預計北市批發市場及環南市場本周將全數打完疫苗。另外,對於北農傳出一名送貨司機,一個多月來反覆發燒,因擔心生計,自行準備退燒藥降溫,直到發生車禍送醫檢測才被確診。台北市長柯文哲說,當新冠肺炎病毒已經穿越國境,正確的態度就是「你要當病毒就在你身邊」,柯說,這已經沒有辦法,對於任何沒有打完整疫苗的人,都要有這種體認,這種情形一定還會再發生。
-
2021-06-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莫德納疫苗有哪些副作用? 物理治療師建議打完後勿做兩件事
由於工作環境渲染,有一些相關的正確資訊和大家分享,下圖是大部分人打完疫苗後會有的反應,如果你的反應異於常人也沒關係,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獨一無二的,合理範圍內有不同的反應也是正常。打完疫苗後發燒需要看醫生嗎?一、接種後2天內發燒,可先服用普拿疼退燒,若溫度持續超過40度,且服用藥物後未緩解,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請盡快尋求醫師的幫忙。二、2天後持續發燒,出現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改變,建議請醫師評估。打完疫苗後的副作用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盡相同,發生副作用是不是我的身體怎麼了?打完疫苗產生副作用,代表的是身體中的免疫細胞正活躍起來,產生對抗新冠肺炎的抗體。沒有產生強烈副作用的族群,身體產生的反應讓你的感覺比較沒有那麼明顯,只要身體有產生抗體,即有一定的保護力,不用太擔心。何謂「新冠手臂」這是一種延遲性的過敏反應,大約在施打第一劑莫德納疫苗的5-9天後才會出現在施打的那隻手臂,出現一點一點的紅色疹子,有些人甚至會佈及到軀幹,幾天會疹子逐漸消失,就沒事了,目前沒有相關案例嚴重到危及生命。(打mRNA疫苗,比較會有此種副作用)關於老人家打完疫苗猝死依照目前的文獻來看,打疫苗這件事情不會造成死亡,AZ引發血栓的風險,歐洲人目前的統計為萬分之10-20,為亞洲人的5-10倍。那為何新聞裡常常聽到有老人打疫苗猝死?在這裡要先解釋一個名詞叫做「背景值」,假設在平行時空裡,那一個台灣沒有新冠肺炎,這些年紀稍長,身體長期有慢性病,平常鮮少做身體健康檢查,乍看之下旁人與家人覺得身體硬朗,因為突然之間的心肌梗塞,送到醫院,死亡的人數每天都會有一定的數量,這個數值即為背景值。(血塊在心臟即心肌梗塞,在大腦即腦中風)所以CDC目前報告指出沒有個案因施打疫苗而死亡,這些患者多半有慢性病,且沒有高於背景值的意思為此。白話來說,無論有沒有打疫苗,每天都會有人發生心肌梗塞還有腦中風,在加護病房,每天都會收治新的個案,多半會進行心導管或是血塊清除等手術,等患者生命徵象穩定會診復健。而這些打完疫苗後,發生心肌梗塞或是腦中風而死亡的個案,就在那個時刻… 這並不等同於因為打疫苗而死亡。如果仍然不太理解,不能接受老人家可能死亡的悲痛,也認為打完疫苗後死亡的族群,都是死於疫苗;心裡有這些疑慮的民眾,建議先暫緩施打疫苗!把疫苗留給需要的人,並請做好自身的防疫工作,確實清消環境,勿四處趴趴走,保護家裡的老人家吧。資料來源:1.Taiwan V-Watch(截至2021.06.19)2.台灣疾病管制署3.美國疾病管制署4.世界衛生組織5.莫德納疫苗接種通知註:Taiwan V-Watch為「疾管家」新建立之COVID-19疫苗接種後健康回報系統。主動監測國人接種緊急使用授權之不同廠牌疫苗常見的不良反應,或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mRNA疫苗恐出現「新冠手臂」 3招緩解接種後皮膚過敏
國內7月起進入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階段,但不少人仍擔心疫苗所產生的副作用,書田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蔡長祐指出,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施打部位的局部皮膚反應,而近期美國捐台的莫德納疫苗是mRNA疫苗,可能會出現「新冠手臂」,在接種1周後,手臂開始腫大。隨著各種疫苗陸續到位及施打,蔡長祐表示,除之前接種AZ疫苗後出現極少見的血栓狀況外,其實,大部分人施打後會出現全身痠痛、發燒、頭痛等全身性的反應,且施打部位的局部皮膚反應,如紅腫、疼痛、壓痛等也是常見的症狀。針對接種mRNA疫苗後最常見的5個皮膚副作用,蔡長祐表示,根據2021年4月美國皮膚科醫學期刊所發表一篇414名施打mRNA疫苗後皮膚出現紅疹的案例分析,最常見的5個皮膚副作用分別為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局部注射處反應、蕁麻疹、麻疹樣紅疹、肢端紅痛症。蔡長祐指出,有些人接種完疫苗當天隔天都沒有事,但7至8天後手臂就腫一大包,又腫又熱,又痛又癢,這就是「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又叫做「新冠手臂」,是mRNA疫苗有特有的皮膚反應,而大部分的人4天左右會消退;目前機轉不明,推測有可能是對疫苗中的賦形劑聚乙二醇過敏。此外,蔡長祐表示,由於國內先前還沒有接種過mRNA疫苗,有一些比較少見的副作用,如凍瘡樣病灶、填充物注射處(如打玻尿酸在臉上)紅腫、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玫瑰糠疹等,很有可能在7月大規模接種後出現。蔡長祐進一步指出,雖然這些不良反應多數都會在1周內慢慢緩解,但若民眾希望在家舒緩副作用帶來的不適,蔡長祐表示,可透過3招來緩解。●招式1:冰敷局部冷敷、冰敷可降低癢跟痛的感覺,此外,避免反覆抓過敏部位,紅腫就會慢慢退掉。●招式2:擦藥膏除了感覺到癢,若有些人痛得比較厲害,可使用家中以前的過敏濕疹藥膏,以類似一般過敏的處理方式處理即可,不需過度緊張。●招式3:就醫當症狀很不舒服、疼痛感持續加劇,甚至還發燒,為區分出臨床其他感染症,這時可到診所或醫院就醫,由醫師協助判斷。而接受第二劑疫苗注射後,「延遲型大型局部反應」還是有可能再度出現,但蔡長裕指出,出現的時間較快,消退的時間也較快,主要是以女性為主,約85到90%,以及接受Moderna疫苗的人居多,約占92到94%,但這並非是再打第二劑疫苗的禁忌症。蔡長祐提醒,以上報告的疫苗接種對象主要是英美兩國的白人為主,亞洲人對施打疫苗後的反應比例或許會有些不同,但仍值得參考。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全國累計622名學生確診 大專教師爭取納疫苗優先對象
教育部今天公布最新統計,全國累計622名學生確診,包括大專校院208人、高中98人、國中98人、國小152人、幼兒園66人。大專生確診人數最多,多個教師團體和大專校院協會呼籲將大專教師納入疫苗施打對象。指揮中心近日公布新冠肺炎疫苗優先施打順序,將高中以下教職員、幼兒園及托育機構人員分別列於第七順序的第七類和第八類,昨天再公布,第七順序的第五類將考試工作人員、國小安親班教育人員、托育機構人員也納入施打對象。全教總對此表示,各類教育人員看似齊備,卻獨漏了大專教師。全教總指出,一旦學校正常復課,大專教師和高中以下教師都是同樣必須在密閉的教室中,面對數十名學生進行長時間的教學工作,其所承擔的風險責任都是相同的,不應該把大專教師排除在優先施打順序。全教總說,雖然高中以下教師施打疫苗的主要目的在於避免教師感染學生的風險,但大專教師作為室內群聚的授課者,在講台前口沫橫飛的講述課程時,同樣可能成為風險高的傳染者,所以也應該列為疫苗優先施打對象。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禾馨遭重罰230萬 蘇怡寧、林思宏喊冤齊開嗆北市府
特權疫苗風波延燒,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昨日表示,禾馨旗下4家診所有違規施打疫苗情況,違規施打人數總計81人,最終裁罰230萬元,並宣佈終止疫苗合約診所資格,禾馨醫療營運長林思宏及執行長蘇怡寧先後在臉書發文喊冤,林思宏最後以「市府是人民的公僕,當他換了想法時,我們做什麼都會像是偷搶」諷刺北市府。蘇怡寧在臉書發文寫「小明的故事」,內文表示他夢到小明某天上課口渴想喝水,於是舉水詢問老師並得到老師的同意,但訓導主任經過看到後,斥責小明為何上課喝水,「你這個壞學生,我要罰你230元」。小明回說已取得老師同意才喝水,但訓導主任擺出一副「我才是老大」的姿態罵說,「誰說可以的,我說的算,你跟老師都必須接受處罰」。小明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明明老師已經同意喝水,但訓導主任執意開罰,氣得回嗆說上次隔壁班小花慶生時,校長那時候還答應可以喝酒;訓導主任說,所以小花那次被罰200元,但校長沒有被處罰。蘇怡寧表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認知跟認定權利,他也予以尊重,但真心希望每個人的認知標準跟認定是一致,千萬不要大小眼,老百姓很希望長官能夠用同樣的標準去檢視每家醫院,而不是故意用放大鏡來找碴。醫療單位的廚務人員因規定需另外申報在另一間公司,但同樣都是在醫療單位裡工作,「若您認為這樣不行的話,我尊重你的認定,當然我也有申訴的權利」。蘇怡寧也酸說,「我希望老師必須確定每個學生都有照你的認定這樣做喔,不然安捏麥賽」。蘇質問,老師你要我告訴你,哪個學生沒有遵照你的認定嗎?你是真的不知道,還是裝作不知道呢?另外,林思宏昨得知禾馨被罰230萬元時,也即刻在臉書發文表示,「What doesn’t kill me make me stronger」,市府可以開罰,禾馨也有申訴的權利,而認知上的差異,應該是開罰的主因。林思宏說,禾馨民權廚務人員的薪水是民權付的,就歸屬民權,屬於一類非醫事人員,是可以打疫苗;然而士林月中的廚房人員,因月中的「月子餐」規定要成立公司,所以成立「禾膳股份有限公司」,不屬於前三類對象,不可以打疫苗。林思宏表示,同樣是穿梭在院所內送餐的廚務人員,一個合法可以打、一個不合法不可以打,他們在造冊時確實沒想這麼多,這18人施打,市府裁罰小士林50萬元。林思宏最後表示,「市府是人民的公僕,當他換了想法時,我們做什麼都會像是偷搶」。此外,林思宏也感謝立委高嘉瑜在禾馨最需疫苗時願意幫忙協調,強調他們不認識也沒通過電話,但仍感謝高嘉瑜得協助,「這樣寫又會引來非常多反向的留言,但我還是要說謝謝,真心感謝」。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整理包/孕婦打新冠疫苗 周產期醫學會5大問題解析
自昨天起,開放全台孕婦可以接種新冠疫苗,並有AZ及莫德納二種疫苗品牌可以選擇,不過,長者開始接種疫苗後,不斷傳出接種後死亡案件,也令孕婦格外憂心。台灣周產期醫學會整理五大問題,提供孕婦接種新冠疫苗時參考。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表示,孕婦屬於脆弱族群,面對疫情建議應接種疫苗,學會特別成立「懷孕與COVID-19」工作小組,隨時將最新國際的研究與發展,分享給國人。Q:孕婦打新冠疫苗會造成胎兒畸形、流產、胎死腹中、早產嗎?A: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指出,無論是BNT、莫德納或AZ疫苗,並沒有證據顯示,孕婦接種這些疫苗會增加胎兒先天畸形、流產、胎死腹中、早產、或懷孕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孕婦可以安心接種。施景中指出,雖然國外專科醫學會並沒有建議將孕婦列為優先接種對象,也沒有建議應全面對孕婦進行施打疫苗,但一致強調,孕婦如果有染疫的風險時,不需要因為擔心疫苗可能對胎兒或孕婦本身引起不良副作用或併發症,而不願接種疫苗。Q:新冠疫苗製成方式不同,孕婦該選擇哪一種?A: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指出,相對於以腺病毒為載體製成的疫苗,如AZ、嬌生疫苗。國外已有3萬5000多例女性在懷孕期間接種mRNA疫苗,如BNT、莫德納,疫苗的安全性數據比較完整,因此建議孕婦如有意願接種新冠疫苗時,仍以mRNA疫苗為優先考量。Q:新冠疫苗在任何懷孕週期皆可接種嗎?A: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產科主任區慶建指出,懷孕任何期間,甚至是產後哺乳的女性都可以接種。不過,多數的醫師仍建議孕婦延緩至第二孕期,也就是滿13週後再施打疫苗,避免與懷孕前三個月常發生的萎縮性胚囊、自發性流產、胎死腹中,或早期診斷出的重大畸形有不當的聯想,造成困擾,這也是英國和德國醫學會建議施打的時期。Q:曾對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病史,或罹患風濕免疫疾病須例行住院的孕婦可以接種嗎?A:不建議接種。 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彥廷指出,若正在發燒、罹患急重症治療中、或是有明顯感冒症狀的孕婦,等到病情穩定之後再接種疫苗,避免和施打疫苗後的反應發生混淆。在懷孕期間如果有使用阿斯匹靈或其他抗凝血藥物的人,並不需要停藥或更改劑量。Q:孕婦接種疫苗後常見的副作用?A: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葉長青指出,依照國外的統計資料顯示,除了注射部位疼痛外,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在接種完疫苗後會有疲倦感、肌肉酸痛或頭痛的現象,少部分的人可能還會有噁心、嘔吐、發燒、甚至是畏寒的表現。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多半輕微,可以藉由休息、補充水分、或是服用普拿疼來改善,在48小時內就會緩解。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莊雅淳指出,國外有報告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免疫血小板低下症的案例,發生時間大多介於接種疫苗後5到28天。因此,工作小組的醫師專家們提醒,如果接種疫苗後持續高燒、出現嚴重頭痛、視力改變、嚴重腹痛、呼吸困難、四肢浮現紫斑等症狀時,應該立即就醫尋求協助。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表示,孕婦接種新冠疫苗後,如果出現陰道出血、懷疑破水、規則宮縮、持續下腹疼痛、或是自覺胎動減少的情形,應該儘快前往醫院進行檢查,確定胎兒健康狀態。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擔心AZ風險 醫師:3族群不建議打
高齡者施打AZ疫苗以來,出現數十起接種後死亡案例,以心血管疾病患者施打後發生猝死案例最多,引起許多人的擔心與關切,「該不該讓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打疫苗?」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國外打AZ疫苗發生大腦靜脈血栓及肺栓塞風險較高,東方人發生率低,但長者染疫變重症或死亡風險高達3至5成,建議國內75歲以上、慢性病控制好的長者宜接種疫苗。但郭志東提醒,動骨科手術患者、長期臥床病患及癌症病人等3大族群,可能使用利尿劑、易脫水、血液較濃稠,因而容易發生靜脈血栓問題,因此較不建議打AZ疫苗。若是真的有靜脈血栓問題的人、孕婦等,則可選擇施打莫德納或輝瑞BNT疫苗,兩款均屬mRNA疫苗,但國外有年輕人施打後發生心肌炎副作用。郭志東指出,對於長者接種新冠疫苗問題,基於老人家染疫變重症或死亡風險高,重症醫學會建議,75歲以上長者宜施打疫苗,希望能讓長者身體產生足夠的抵抗力,可以對抗病毒,而不致於染疫或變重症。目前台灣有不少慢性病長者在接種疫苗後出問題,郭志東說,並不一定是因打了疫苗才發生猝死,衛福部等單位應再進行統計分析釐清。如果是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在施打疫苗前,應詳細評估其血壓、血糖等是否控制良好,若穩定控制沒有問題,即可以接種疫苗。畢竟慢性病患一旦感染了新冠病毒,引起併發症多,變成重症就比較難治療處置。郭志東強調,施打疫苗前,一定要審慎評估是否適合施打,若有胸悶、發燒、全身倦怠、喘等不適症狀,就不可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後,若出現腳水腫、喘、胸悶、冒冷汗等心血管疾病常見的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救治,避免猝死發生。打完疫苗後,一定要多喝水,勿躺著,可散步,讓血液不至濃稠,就不會發生靜脈血栓問題。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禾馨違規打疫苗 重罰終止合約
特權疫苗風波延燒,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昨天表示,北市府一一比對禾馨疫苗的施打對象,發現四家診所有違規施打狀況,北市府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第廿九條,裁處小禾馨小兒專科診所卅萬元、禾馨民權婦幼診所裁罰五十萬元、小禾馨士林小兒專科診所裁罰五十萬元、小禾馨懷寧小兒專科診所裁罰一百萬元,總共二三○萬元,並同時終止疫苗合約診所資格。北市府昨天也公布禾馨診所違規施打人數,包括小禾馨小兒專科診所違規施打三人、禾馨民權婦幼診所違規施打十四人、小禾馨士林小兒專科診所違規施打十八人、小禾馨懷寧小兒專科診所違規施打四十六人,總計違規施打八十一人,違規施打對象為小禾馨診所的三間關係企業工作人員,包括禾馨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關係企業人員。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也再度自爆,他十九日當天爆出高嘉瑜「喬」疫苗的前一個小時,他有跟高嘉瑜通過電話。柯說,當時他跟高嘉瑜說,「紙包不住火,與其讓人家擠牙膏,搞你更慘」,不如直接講出來,動機還可以再去處理。對於外界解讀,柯文哲是為了掩護好心肝,才爆出高嘉瑜,柯文哲昨天也重話表示,台灣這個社會,政治愈來愈黑暗,一天到晚在想柯文哲用小禾馨掩護好心肝,才將高嘉瑜扯出來,「政論節目沒有消滅,台灣不會安定。」柯文哲說,北市府十九日舉行記者會前,市府發言人也曾問他,「與高嘉瑜交情不錯,是不是不要講?」柯說,他當時回答,議員會索資,名字也寫在公文內,與其讓人家擠牙膏,不如直接講;幕僚也曾建議,是否讓副市長黃珊珊或其他人講,他當時回答,「不用,我自己處理」。至於禾馨診所昨天公開與北市衛生局的通訊紀錄,指稱施打對象都有事先回報,黃珊珊說,施打疫苗的事前名冊、事後名冊,都是由診所提出,北市府是根據實際施打名冊稽查,這些名冊沒有辦法掩飾,因都有上傳健保資料庫,只要是市府提供的疫苗,診所還是要合法施打,施打非規定的人,就要負這個責任。禾馨:盼北市府回歸初衷對於遭北市府開罰二三○萬元,並終止合約疫苗診所資格,禾馨診所發出聲明,表示後續各項細節就交由禾馨醫療律師處理,不再就此事件一一回覆。至於北市府所為行政處分涉及禾馨醫療權益者,定將依法主張及維護。禾馨聲明也表示,此事件的起因,源自六月八日的疫苗事件,盼北市府及社會大眾回歸原始初衷,如同市府第一次針對此事件召開記者會所言,秉持透明公開原則,調查該調查的對象,以正視聽。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孕婦易血栓 建議mRNA疫苗優先
高雄市府廿一日晚間搶先宣布,一到五類孕婦可打莫德納疫苗,指揮中心昨早先強調,「只限一到三類孕婦」,但半小時後又改口「孕婦經醫師評估,可選擇接種AZ或莫德納」。指揮官陳時中否認政策轉彎,僅表示「跟時間賽跑愈快愈好」。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提醒,與其擔心打AZ還是莫德納,孕婦應該要更知道自己體質適不適合打疫苗。亞東醫院產科主任彭福祥表示,目前國外數據均顯示孕婦打莫德納或輝瑞BNT等mRNA疫苗,副作用較小;AZ比較不建議,主要是因為女性在懷孕時,是屬於高凝血狀態,容易形成血栓的副作用,就婦產科醫師的角度而言,建議孕婦一定要打疫苗,但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以mRNA疫苗為主。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AZ在年輕族群易致血栓,而孕婦本就是易致血栓的族群,他才會函文給CDC,建議孕婦都能施打疫苗,且希望能以mRNA為優先。盼中央安排孕婦至醫療院所接種,與一般民眾分流。黃閔照提醒,與其擔心打到AZ還是莫德納,孕婦應該要更知道自己的體質適不適合打疫苗。他舉例,對疫苗嚴重過敏者別打,雖然過敏風險是萬分之幾,但過敏性休克也是很難避免;第二,要排除急性疾病情況,像正在發燒、流產中或不完全流產等緊急狀況。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7月優先打疫苗/造冊難!攤商非法比合法多 外送員入列恐掀兼職潮
傳統市場攤商表示,贊成攤商施打疫苗,但光傳統市場造冊編列就有許多問題,且非合法攤販可能更多,不列可能成破口;攤商或小吃店家人當外送員能否列入,也被質疑這種疫苗施打排序法根本掛一漏萬。台中有攤商說,很多市場會員未實際擺攤營業,將攤位轉租給攤商,造冊要登記會員還是攤商?如造冊施打會員,又未實際擺攤營業,失去施打意義。另外,一個攤位登記一個會員,但很多攤位是夫妻一起經營,甚至全家人一起幫忙,該怎麼造冊施打?由於攤商眾多,雖然立意良好,但造冊恐有漏網之魚。攤商不合法比合法多 夜市抗議沒納入「要怎麼證明自己是攤商啊?」台南周姓男子因疫情失業,跟家人開著小發財車賣水果,中央表示將把攤商列入第七類擴大注射疫苗對象,但要造冊,他沒加入工會,也沒有相關證明,不知道要如何證明自己是攤商。但如果不需相關證明,自己說了算,可能也會有人蒙混。新北市蘆洲傳統市場攤商黃小姐表示,以台灣的型態來說,許多市場、夜市攤商都是在馬路上,「不合法」的攤商可能比「合法」的還要多,這種分類打疫苗的方式,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漏網之魚多到不行,恐還會讓民眾放鬆警戒,造成破口。外送員也被列入新施打名單,但有小吃商家擔心,美食平台的外送員門檻不高,是否為打疫苗會掀起一波兼職潮。另許多小吃店或餐廳如今也靠外送求生,但可能就是自己家人或兼職工讀生,這些人又該怎麼說?經營包子店的李雲郁說,攤商流動性大,打疫苗應該從店家開始,店員是與消費者接觸的最前線,更該打疫苗,但像工讀生可能做了二、三天就離職,若沒施打都可能成破口,除了要確實造冊,更應做好防範。蘆洲夜市陳先生說,只看到政府宣布要讓傳統攤商施打疫苗,沒看到夜市在名單內,但夜市同樣是提供民眾生活必需的飲食,卻被差別待遇,實在沒辦法接受,好像有吵的人就有糖吃。還有超商店員無奈表示,薪水低、接觸的人多,但臨時人員不確定能否列入優先施打名單,而且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還計畫,將來讓民眾到超商機台操作預約打疫苗,就像之前預購口罩一樣,到時候一定一堆人不會操作,求救店員。「疫苗打不到,還要被客訴。」
-
2021-06-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打完疫苗喝雞湯助維持免疫力!營養師教接種後飲食3重點
台灣疫情尚未趨緩,國內開始施打疫苗,嫚嫚營養師建議,施打完疫苗之後可以像做完開刀手術一樣適度進補並注意飲食,將有助於身體狀況的恢復、完善的啟動身體的保護力。 打完疫苗飲食3重點,喝雞湯助維持免疫力! 嫚嫚營養師表示,施打完疫苗後的飲食,主要可著重在維持免疫力和降發炎反應,良好的免疫力有助於盡早啟動完善的保護力,而發燒、頭痛等副作用和發炎息息相關,降低發炎反應有助緩和副作用、避免不適。因此建議施打疫苗後飲食可著重三大重點,包括了優質蛋白質、多色蔬果、充足水分。 優質蛋白質 嫚嫚營養師指出,蛋白質為建造白血球、抗體的主要成分,份量一定要充足,而質地較軟的攝取來源可以避免增加腸道負擔,因此正如做完手術、開刀,打完疫苗後也可喝點清淡的魚湯、雞湯、雞精進補,當中可先以魚肉優先,其次可選擇雞肉,因為魚肉除了優質蛋白質以外,也含有Omega-3脂肪酸有助降低發炎反應。而這類熬煮過的補品也有個好處,術後、打完疫苗後不僅往往身體虛弱,也變得會沒食慾不振,這些補品內含的蛋白質分子比較小、容易吸收,液態也容易下嚥,因此建議在打完疫苗後可以適度補充,有助加速營養吸收,調節身體機能。其他也可選擇豆腐、蒸蛋等。 多色蔬果 蔬果方面建議以「蔬果579」的方式進行,也就是小孩5份,成年女性7份,成年男性9份。嫚嫚營養師表示,蔬果除了有各種不同的維生素、礦物質,更有蔬果特有的各種植化素,國內外皆有不少研究指出,充足的攝取蔬果對於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都有非常出色的幫助。且蔬果當中也有膳食纖維,有助調節腸道菌叢生態、增加益菌,使腸道健康,人體有7成的免疫細胞位於腸道周圍,腸道健康免疫力自然就好。也提醒民眾,蔬菜和水果皆有各自的營養,不可互相取代,攝取時應以多色為佳,以利攝取各種不同的植化素。 充足水分 至於水分攝取也相當重要,嫚嫚營養師表示,身體水分充足有助促進新陳代謝,身體代謝好,便有助於緩解不適。打完疫苗後發燒、流汗等狀況,皆可能使得身體出現體液不平衡、缺水的情況,應留意水分補充。水分攝取量建議以自身體重乘以40為佳,例如體重若為60kg,一日就喝2400 ml毫升/cc,但注意一小時以250~300 ml毫升/cc為佳,避免超過1000 ml毫升/cc,以免加重腎臟負擔。 接種疫苗後宜地中海飲食,菜:澱粉:蛋白質=2:1:1 在飲食整體比例上,嫚嫚營養師建議蔬菜、澱粉、蛋白質以2:1:1的比例攝取為佳,可以「地中海飲食」為主,地中海飲食已連續蟬聯4年最佳飲食方式,其飲食特色就包括了大量的蔬果,以及使用好的油脂,包括了橄欖油、堅果等,蛋白質也以前述提到的雞肉、魚肉等白肉為主,並以其它有助抗發炎的辛香料輔佐,攝取充足的水分,搭配適度的運動,整體而言不論是對術後、施打疫苗後,或是平時日常的健康保養都非常有幫助。不過飲食調節健康需要時間,通常約三週左右就可以漸漸感受到改變,就和減肥一樣,提醒民眾別求快、急著看見效果,慢慢培養出習慣才是關鍵。 打完疫苗4NG飲食、行為不要做! 除了健康良好的飲食、進補外,嫚嫚營養師也提醒,接種完疫苗後應盡量避免不良飲食及習慣。例如抽菸、飲酒,抽菸以有各項研究證實不利身體健康,甚至是各項致病重要因素,而酒類的乙醛容易引起頭痛等不適,打完疫苗後通常身體虛弱,酒精代謝速度也會變慢,且可能干擾判斷頭痛是因為酒精還是因為副作用或不良反應。 除此之外也應避免容易導致身體發炎的食物,例如油炸類、精緻碳水化合物、加工肉品等。嫚嫚營養師解釋,油經過油炸高溫容易裂變,增加自由基、致癌物,易促使發炎情況增加、干擾代謝,除了一般常見炸雞等炸物外,像是洋芋片、泡麵也都屬於油炸類。而精緻碳水化合物,除了容易形成發炎反應,也容易使得血糖不穩,此時也應盡量避免。加工肉類則包括了香腸、培根、火腿等,這類食物製造過程會經過高溫烹調,也可能加入糖類等各項添加物,也是一種容易產生發炎反應的食物,以原型食物為主為佳。 《延伸閱讀》 .是疫苗副作用還是染疫?重症醫:注意「一疲二發四疼痛」 .為何施打疫苗仍染疫?醫指3關鍵:群體免疫前仍要戴好口罩!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