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新型冠狀病毒
共找到
635
筆 文章
-
-
2022-06-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基因研究找致兒童腦炎機轉 羅一鈞:16醫學中心進行
新冠肺炎染疫兒童罹患兒童腦炎,已奪走多名幼童生命,衛福部通過「台灣兒童新型冠狀病毒合併神經系統併發症之基因易感性研究」,以找出國人是否有特殊基因表現,導致兒童染疫後併發腦炎,研究由林口長庚醫院及國衛院負責。對此,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證實,將由前衛福部長林奏延帶領16個醫學中心共同收案,等研發組可分享成果時會再請該組報告。羅一鈞表示,衛福部昨晚通過相關研究計畫,因兒童併發腦炎不一定集中某縣市或區域,因此和北、中、南、東醫院,透過抽血檢測等全基因體定序方法,研究腦炎相關個案。這項研究由衛福部前部長林奏延負責,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等人共同主持,目前已與衛福部桃園醫院及台大兒童醫院等醫學中心,總共16家醫院合作,目前已預計開始收案,因研究對象為50名腦炎病童,人數多、收案困難,因此會尋找更多醫院參與。另外,他說,兒童染疫後引發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的病童有增加趨勢,常以休克表現,往往是確診後2至6周又開始發燒,合併皮膚、心臟、胃腸、腎臟等變化,家長一定要注意。林奏延也表示,將與指揮中心研發組討論,希望MIS-C可以納入這次研究,希望有更好的結果。至於兒童疫苗間隔縮短時間,陳時中則表示,下一步疫苗施打計畫將請ACIP委員討論,目前還在安排時間,但一定會在本月進行。
-
2022-06-0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為什麼我們無法像消滅天花那樣 靠疫苗根除流感和新冠病毒?
▍流感和COVID-19:大流行的威脅我們能不能藉由專門的疫苗接種計畫,根除流感大流行的威脅,就像根除天花那樣?儘管疫苗可能證實愈來愈具有預防作用,新的抗病毒藥物也可能改善流感的療法,但恐怕我們不太可能澈底根除流感。天花能被根除,是因為人類是天花病毒唯一的傳染窩― 但人類並不是流感病毒唯一的天然傳染窩。全世界的水鳥都是流感的天然傳染窩。野鴨、其他水禽,已經窩藏了約十四種不同的H抗原。恐怕這就代表這個天然基因庫已經有潛力產生新的流感大流行病毒株。這些不同的流感病毒都會在野禽的消化道中複製,然後再被這些鳥類排泄到牠們棲息的水生生態系統中。例如,當科學家在冬季從加拿大廣大的湖泊中採樣時,發現不同種群流感病毒的廣泛汙染。然後呢,沒錯,這裡再度出現如同發生在其他病毒與天然宿主關係中的情形:當科學家檢視被流感病毒當成天然宿主的鳥類時,發現流感病毒並未引起明顯的疾病。幾年前,我拜會了亞特蘭大CDC當時的流感部門主任南希.考克斯,討論未來流感大流行的風險。考克斯的說法是:「在人口缺乏免疫力、毒性強大的流行病毒株蠢蠢欲動的情況下,我們觀察到的發展情形相當戲劇性。」考克斯博士辦公室的牆上貼著世界地圖,上面裝飾著四散的輪廓線和各種彩色圖釘。她就像全球其他流感專家一樣,試圖預測何時、何地可能會出現新的流感大流行。她相信過去的行為可能會有蛛絲馬跡,讓她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因應大流行流感病毒株的專家,多數時間都會像這樣檢視病毒株的行為,追蹤病毒的演化。她的牆壁下半部是一張中國地圖,有六個不同的地點被圈了起來。這些地點都有觀察員密切注意,希望在新病毒株一出現就發現牠們。但中國並不是唯一可能出現病毒的地方,觀察員也在密切注意全球其他地點的情況。二○一七年,H7N9禽流感捲土重來,創下自二○一三年首度出現以來最致命的紀錄,在中國造成七百一十四人重病,死亡率據報超過三分之一。一有新的流感大流行病毒株出現,就是一場戲劇性競賽的開端,目標是盡快將新病毒的適當抗原納入預防性疫苗中。這種大流行病毒株一問世,我們就只有幾個月的時間,能搶在病毒以噴射客機的速度橫掃全球之前,準備、分配足夠的新疫苗。速度和預測的準確性將成為攸關全球人命的關鍵。二○○二年,一種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簡稱為SARS的全新病毒威脅在中國廣東省出現。SARS不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而是由一種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的冠狀病毒引起的。在SARS流行之前,世人已知冠狀病毒會感染動物和鳥類,導致類似感冒的疾病。SARS冠狀病毒讓我們對這類病毒完全改觀:牠引起類似流感的疫情爆發,在三十七個國家感染約八千零九十八名患者,其中約七百七十四人死亡,然後才被嚴厲的公衛干預策略控制。自二○○四年以來,SARS銷聲匿跡,世界各地都沒有疫情回報。但是這種令人安慰的統計數字,隨著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在武漢爆發,一路發展成當前的大流行而瓦解。那麼,我們對冠狀病毒整體、尤其是對 COVID-19 的了解有多少?冠狀病毒這一科的組成病毒與流感不同;兩者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都具有由RNA編碼的基因組,其他統統不一樣。流感病毒的基因組或遺傳資訊很小、相對簡單,但冠狀病毒的基因組,是所有以RNA為基礎的病毒中最大、最複雜的,意思就是冠狀病毒的生物、遺傳機制也更加複雜。讀者已經見識過,當兩種不同的病毒株在同一宿主身上重組時,會產生能釀成大流行的流感,意思就是個體被感染時,體內的免疫防禦系統面對的基本上是一種新的病毒。因為冠狀病毒具有更複雜的基因組,演化出非凡的重組潛力,這是牠們基因的一部分。兩種不同的冠狀病毒可能和流感一樣重組成新病毒株之外,還能重組表面抗原,不需要將兩種不同的病毒混合成一種。這種能進行演化的內建變化潛能十分驚人,加上極高的傳染性,讓 COVID-19有成為「超級病毒」的潛力,與流感疫情旗鼓相當。冠狀病毒藉由患者咳嗽時噴出含有數十億病毒的飛沫狀液滴,讓附近的人因為吸入飛沫而被感染,造成人際傳播。吸入飛沫後,病毒會直接接觸呼吸道內壁細胞,突棘會與細胞壁上的關鍵受體結合,使病毒能將基因組釋放到細胞內部。病毒在這裡挾持核糖體,就是充斥在細胞內的迷你蛋白質工廠,指示核糖體製造以病毒編碼的蛋白質。受到病毒指示製造出來的第一批蛋白質,是名為RNA聚合酶的關鍵酶。讀者可能還記得著名的PCR,全名為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能大幅強化犯罪現場留下的DNA痕跡,在鑑識科學界掀起革命。病毒聚合酶對病毒基因組RNA的作用相同,也是在受感染的人類細胞內產生數十億子代病毒的第一步。子代病毒身披病毒殼體和包膜蛋白,包括為傳染性突棘編碼的蛋白,讓大量新病毒穿過細胞膜、釋放到宿主氣管中,然後被咳到周圍空氣裡,形成具高度傳染性的飛沫。COVID-19 的傳染與流感非常相似,在人群匯集的地方特別容易發生,例如地鐵、汽車、公車、飛機、遊輪、辦公室、學校、酒吧、咖啡館、劇院、大眾娛樂性音樂會、體育場館,還有,唉,家庭住宅。另外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 COVID-19 還有第二種極其有效的途徑傳播―感染者咳嗽時用手摀嘴,然後將手上的病毒轉移到周圍的表面,如門把、交通工具上的拉桿和圍欄、電腦鍵盤、手機和無數其他表面。相關研究顯示,COVID-19 在飛沫中可存活並具有傳染性長達三小時,在紙板上長達二十四小時,在塑膠和不銹鋼上長達七十二小時。第二種傳染途徑是病毒接觸嘴脣、嘴巴、鼻子、眼睛之後,從這些身體部位設法進入氣管和肺部。不幸中的大幸是,大流行等級的新興病毒非常罕見,但牠們仍為全球政府和國家衛生當局帶來最具挑戰性的困境。那麼,這種威脅性十足的新病毒是哪裡來的呢?在首篇有關COVID-19 的公開科學論文中,中國醫生透露,約百分之七十的個案曾去過湖北省武漢市的海鮮市場―非法交易「現殺野味」在這裡是家常便飯,就是捕獲野生動物後把動物運到市場,在市場當場宰殺取其鮮肉。讀者可以想像一下,驚慌失措的動物(多數是哺乳類)被運到市場,與其他動物和人類密切接觸― 這種危險的親密關係,在野外絕不會發生。後面兩章中我們會發現,這種情況造成的風險,就是病毒可能會與這些動物自然地共同演化,從而跨越物種並感染人類。我已經從漢他無名病毒的行為中學到相關知識,並將這種演化現象稱為「侵略性共生」,表現出這種行為的病毒則稱為「侵略性共生體」。以 COVID-19 而言,即使是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人,也能將病毒傳播給身邊其他人。患者會經歷長達十四天的潛伏期,有時甚至更久。但病毒不是一路長驅直入。從病毒入侵開始,人類免疫反應的回擊就愈來愈明顯。常見的早期症狀包括喉嚨痛、發燒、顫抖、不舒服、疲勞、頭痛、四肢和背部疼痛。在輕微的個案身上,病症的發展可能不會超出這些前期症狀太多,與流感的症狀發展相似。但與流感不同的是,COVID-19 似乎在兒童身上不會造成太嚴重的疾病,卻對老人較具威脅性。在較嚴重的個案身上,患者體溫會飆升至攝氏三十九度左右,導致大量出汗。更險惡、令人不安的症狀是呼吸困難,可能代表病毒性肺炎即將開始。到這個階段,患者會因為毒血症(血液中有毒素)而一病不起。在大約百分之二十的個案身上,病毒性肺炎預示著疾病將危及患者性命,因為這種肺炎能抵擋抗生素,對大多數已知的抗病毒藥物可能都具有抗藥性。諷刺的是,這些表示感染已發生的症狀、體徵中,有一部分並不是病毒感染呼吸細胞的直接影響,而是由我們自身奮勇抵抗的免疫反應引起的。病毒入侵會引起白血球(又稱為巨噬細胞和嗜中性球匯集到受感染的組織,製造名為細胞激素(cytokine)和趨化激素(chemokine)的化學物質來發出警報,召喚增援部隊,包括被稱為「士兵細胞」的T淋巴細胞,與病毒戰鬥。「戰鬥」在這裡是名副其實的關鍵字,這些士兵會殺死我們自身被感染的細胞,導致殺戮區嚴重發炎,湧出大量黏液,堵住氣管、引起咳嗽。雖然病毒通常被限制在氣管中,但同樣的化學警告成分會進入血液,引發高燒、頭痛、懨懨無生氣的疲勞感、不舒服的肌肉痠痛。雖然自身的士兵會殺死自己的細胞著實讓人困惑,但T細胞功能下降這樣在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身上會發生的情形,可能使情況變得更糟,遲遲無法康復,或導致少數病患罹患病毒性肺炎或繼發性細菌性肺炎,兩種都可能危及生命。令人欣慰的是,與季節性流感一樣,大多數 COVID-19 患者只會發展出較輕微的症狀,無需住院即可完全康復。但我們不應低估少數患者可能發展出的嚴重病症;這些患者可能是任何年齡層的人,甚至包括一般的健康人士。不幸的是,這種病毒性疾病已經證實對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特別危險。這類患者住院風險明顯較高,死亡風險也很大。如貫串本書的說明,傳染病流行、尤其是大流行,基本上都是由致病微生物和宿主之間強烈的演化交互作用驅動的。COVID-19 正是因為事先已演化出這種演化的必要條件,因此牠在人類身上出現後才短短幾個月,就從湖北省開始一路感染了近十萬人;這些相同的必要條件現在正驅使病毒擴展到中國以外的地區,傳播模式變得更全球化。現代世界被恰如其分地形容為是「地球村」,就算是最孤立、遙遠的人群,也可以藉由飛機、鐵路、輪船、機動交通工具而接觸到彼此。到二○二○年三月,由於中國政府嚴厲的圍堵措施,包括湖北省強制封城,有效控制病毒傳播;但與此同時,世界其他地方正開始目睹感染個案節節上漲。許多國家的衛生當局對似乎勢不可擋的統計數字益發感到震驚。這些數字中的感染人數,根據驚悚的數學可預測性,似乎約每三天就會翻一倍。一如預期,較大的市鎮和城市是必然的感染源,因為大量人口在這些地方親密無間地生活、往來、工作。同樣一如預期,人類的天性就是一開始會不相信當下發生的事情,公共與政府部門的回應就會發生各種誤解、延遲、混亂,難以因應一九一八年流感大爆發以降最嚴峻的公衛威脅。※ 本文摘自《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病毒圈:從COVID-19、流感到愛滋與伊波拉,全面認識在我們身邊的病毒》作者:法蘭克‧萊恩譯者:范明瑛出版社:貓頭鷹出版日期:2022/04/09
-
2022-06-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疾管署官網出包!新冠死亡數暴衝至22815人 莊人祥回應
衛福部疾管署(CDC)官網今天發生數據誤植事件,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暴衝至22815人,截至晚間九時仍未修正。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疾管署官網每日下午2點後,都會更新國內確診總死亡數欄位,今日更新資料時,原本應該填寫「2815人」,但多寫了一個2,是人工維護時填錯,已於晚間9點發現並重新更新,因為網站更新需20分鐘過檔,因此約莫9點半前後會更新為正確數據。根據指揮中心六月四日發布新聞稿,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分別有1萬3131例境外移入、232萬960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2815例死亡病例,其中2800例本土。
-
2022-06-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中重症死亡雙新高 本土+68118例 中重症+496 死亡+152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6815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萬8118例本土個案及3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2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8,118例本土病例,32,043例男性,36,053例女性,2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9,820例)、高雄市(9,657例)、台中市(9,511例)、桃園市(6,926例)、台南市(5,631例)、台北市(5,228例)、彰化縣(4,475例)、屏東縣(2,737例)、新竹縣(1,949例)、苗栗縣(1,719例)、新竹市(1,551例)、雲林縣(1,407例)、南投縣(1,308例)、宜蘭縣(1,212例)、嘉義縣(1,129例)、基隆市(1,024例)、花蓮縣(1,019例)、嘉義市(738例)、台東縣(672例)、澎湖縣(194例)、金門縣(185例)、連江縣(26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5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87例男性、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44例具慢性病史、71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9日至6月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8日至6月1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3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8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3例、泰國1例、調查中29例。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2日至6月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1,541,78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203,202例排除),其中2,342,794例確診,分別為13,131例境外移入、2,329,60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2,815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2,800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086例、台北市625例、台中市160例、高雄市127例、桃園市118例、基隆市113例、台南市91例、彰化縣89例、屏東縣68例、宜蘭縣66例、花蓮縣62例、雲林縣38例、台東縣32例、南投縣30例、新竹縣24例、嘉義市及苗栗縣各21例、嘉義縣18例、新竹市6例、金門縣4例、澎湖縣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7萬6517例 中重症增409、142人確診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7656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6517例本土個案及4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42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76,517例本土病例,35,999例男性,40,480例女性,38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1,766例),高雄市(10,790例),台中市(10,651例),桃園市(7,196例),台南市(6,620例),台北市(6,143例),彰化縣(4,593例),屏東縣(2,951例),新竹縣(2,139例),苗栗縣(1,784例),新竹市(1,616例),宜蘭縣(1,542例),雲林縣(1,528例),南投縣(1,423例),基隆市(1,295例),花蓮縣(1,246例),嘉義縣(1,194例),台東縣(911例),嘉義市(708例),澎湖縣(233例),金門縣(155例),連江縣(33例)。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4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87例男性、55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34例具慢性病史、67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7日至5月3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4日至6月1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4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為22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2例)、法國、西班牙及印尼(各1例)移入,另42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6月1日至6月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1,459,22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189,517例排除),其中2,274,666例確診,分別為13,098例境外移入、2,261,51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2,66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2,64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1,053例、台北市609例、台中市146例、高雄市118例、基隆市111例、桃園市104例、彰化縣80例、台南市78例、宜蘭縣60例、屏東縣59例、花蓮縣54例、雲林縣37例、台東縣31例、南投縣27例、新竹縣22例、嘉義市19例、嘉義縣17例、苗栗縣13例、新竹市6例、金門縣3例、澎湖縣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6-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福吉美唾液快篩驗不出Omicron? 陳時中:國內有測試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開記者會指控日前高速取得進口許可的「福吉美」唾液快篩,原廠說明書上寫著「驗不出Omicron」,衛福部卻還緊急核准根本是草菅人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有新的變異株出來,以前的仿單就不會提到,不過經過國內檢驗,也有用Omicron檢驗,符合國內規定。食藥署也發稿澄清,食藥署參酌國際間對這類產品審查要求,公布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緊急使用檢驗試劑相關參考文件。考量新冠病毒持續變異,無論原廠產品說明書是否列出可測得變異株種類,食藥署皆要求業者應根據病毒突變和變異株的發生率,評估產品檢測新出現的突變和變異株性能,並檢附評估變異株性能評估報告,經審查確認可檢測Omicron變異株方可核准。我國已專案核准的家用抗原新冠病毒檢驗試劑,陳時中則表示,這之前已澄清過,快篩棉棒等都經過食藥署檢驗合格,沒有問題。棉棒等材料主要是因為漂白,可能殘存螢光劑,但都在檢驗值、安全標準值中,都是合格的。食藥署醫粧組科長蔡文偉表示,因新冠肺炎病毒一直在變異,食藥署審查都會根據全球當下變異株情況做評估,並要求業者定期檢視,產品對變異株的檢驗情形,進行評估測試。不過,未來是否會要求廠商更新說明書?蔡文偉則給予否定的答案,強調食藥署都會確實把關,只要有專業核准字號,確認後都可以測到相關變異株。廠商也不見得每當有新的變異株出現,就會改版說明書,他們有企業管理上的考量,因此不見得會把所有可測得的變異珠,統統羅列出來。
-
2022-05-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80835! 中重症+408、死亡+127 雙創新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8萬88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萬835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28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 ;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7例死亡。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今天新增本土病例比前一天少一些,境外新增46例,死亡127例,跟前一天差不多。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0,835例本土病例,為38,139例男性、42,641例女性、5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6,001例),高雄市(9,641例),台中市(9,031例),桃園市(8,999例),台北市(7,998例),台南市(6,666例),彰化縣(3,597例),屏東縣(2,648例),新竹縣(2,509例),苗栗縣(2,024例),宜蘭縣(1,870例),新竹市(1,759例),雲林縣(1,466例),基隆市(1,433例),花蓮縣(1,326例),嘉義縣(1,014例),南投縣(997例),台東縣(774例),嘉義市(585例),金門縣(203例),澎湖縣(200例),連江縣(9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2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74例男性、5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8例具慢性病史、48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19日至5月2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5月25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46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8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4例、調查中42例。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26日至5月2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899,26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080,117例排除),其中1,815,703例確診,分別為12,816例境外移入、1,802,83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91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89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833例、台北市521例、基隆市95例、台中市66例、高雄市60例、桃園市50例、彰化縣48例、花蓮縣35例、台南市32例、宜蘭縣31例、屏東縣29例、台東縣及雲林縣各19例、新竹縣18例、嘉義縣11例、南投縣及嘉義市各9例、苗栗縣7例、金門縣及新竹市各2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9萬4808例、中重症增343 死亡126例 全創新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9,485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9萬4808例本土個案及47例境外移入(4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 ;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6例死亡。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新增病例9萬4808人,比昨一天多一些,主要是因為昨天開放所有快篩陽個案經醫師確診為確定病例,所以多一些。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94,808例本土病例,44,942例男性,49,823例女性,4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9,363例),台中市(11,501例),高雄市(11,270例),桃園市(10,074例),台北市(9,503例),台南市(7,376例),彰化縣(4,240例),屏東縣(2,765例),新竹縣(2,716例),苗栗縣(2,195例),新竹市(2,147例),基隆市(2,043例),宜蘭縣(1,779例),花蓮縣(1,749例),雲林縣(1,713例),南投縣(1,330例),嘉義縣(1,088例),台東縣(932例),嘉義市(651例),澎湖縣(192例),金門縣(147例),連江縣(34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2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77例男性、49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3例具慢性病史、52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30日至5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6日至5月24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4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8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50多歲,感染國家均為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25日至5月2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789,01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9,059,842例排除),其中1,735,067例確診,分別為12,770例境外移入、1,722,24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78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76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793例、台北市507例、基隆市88例、台中市59例、高雄市47例、桃園市42例、彰化縣38例、花蓮縣30例、台南市28例、宜蘭縣27例、屏東縣23例、新竹縣及台東縣各18例、雲林縣16例、南投縣及嘉義縣各9例、嘉義市8例、苗栗縣6例、金門縣2例、新竹市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27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一包鱈魚香絲,竟有可能讓你「高血壓」!營養師教5招預防心血管疾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行(COVID-19),日前《中國流行病學雜誌》上發表慢性病會增加新冠肺炎的致命風險,且直指「心血管疾病」為慢性病致命風險第1名!另,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數的31%。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有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狹心症及心肌梗塞)和中風等。一般最為被民眾認知預防心血管疾病就是避免或減少對於高油脂食物的攝取,但還有一項飲食地雷千萬要注意,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提醒民眾「鈉」攝取也要留意,吃太鹹容易造成體內鈉離子濃度增高,血管中的水份也會相對增加,血管壁的壓力就會連帶增加造成高血壓。根據國健署105年統計數據,成人每日食鹽攝取量男性平均為9.6克、女性平均則是7.6克,男女平均攝取量皆超出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克食鹽或1茶匙食鹽)。尤其是國人飲食習慣大多以鹹食為主,若再加上餐間的鹹食零嘴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攝取「鈉」超標!以常見零食舉例:罐裝約163克的原味洋芋片鈉含量大約816毫克,佔單日鈉攝取量的34%;一包114克的鱈魚香絲鈉含量約2411毫克,一整包吃下去就直接超標單日攝取量。潘富子營養師建議幾項飲食減鹽方法,避免攝取鈉過多:1.減少使用調味料(鹽巴、醬油)以天然食材或辛香料(檸檬、蔥薑蒜等)取代。2.少吃加工食品(罐頭食品、香腸、火腿等)。3.少吃含高鹽分的食物(醬瓜及其他醃漬物等)。4.避免喝太多味道濃郁的湯(日式拉麵的湯頭、豬骨湯)。5.若有高血壓問題民眾要記得維持低鹽飲食,而不是完全不吃鹽。每日應維持2~4克食鹽的攝取量,過低或過高都可能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可參照為改善高血壓所設計的「得舒飲食法」。編按:「得舒飲食」是一種為了降低血壓而被開發出來的飲食模式,提倡高血壓患者應多吃的東西,而不只是一味禁止,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是得舒飲食的5大要素。食譜看這。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但近幾年來,心血管疾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含缺乏運動習慣、不均衡飲食習慣所引起的三高問題(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肥胖、抽菸及飲酒等因素。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也提醒民眾除了做好防疫自主健康管理外,也做好「飲食健康管理」,並且每年定期安排健康檢查為自身健康做好把關!作者簡介_潘富子 營養師專長:預防醫學保健、健康講座現職: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營養師學歷:輔仁大學 營養科學系碩士經歷:聯夏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營養師健檢報告沒寫的人生故事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係國內唯一命名「健康管理」之健檢醫院,為建立特色及市場區隔,強化健康管理之品牌形象,提供您及家人量身訂作、獨一無二之專屬健康管理服務。http://www.tpehealth.com/延伸閱讀: 「你們不要再救他了」林醫師的太太哭跪著拜託...一位急重症醫師最心痛的急救
-
2022-05-2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84587例 中重症+223例 再增59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8萬46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萬4587例本土個案及52例境外移入(3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9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4,587例本土病例,為40,348例男性,44,215例女性,2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3,346例,台北市10,590例,桃園市10,453例,台中市7,989例,高雄市7,646例,台南市4,609例,彰化縣2,808例,新竹縣2,472例,屏東縣2,265例,宜蘭縣2,019例,基隆市1,757例,苗栗縣1,601例,新竹市1,575例,花蓮縣1,219例,雲林縣1,128例,南投縣924例,嘉義縣780例,台東縣576例,嘉義市505例,澎湖縣184例,金門縣135例,連江縣6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2例男性、27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56例具慢性病史、29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0日至5月21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5月19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5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31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19日至5月2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171,17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926,804例排除),其中1,240,897例確診,分別為12,484例境外移入,1,228,359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34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32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615例、台北市435例、基隆市68例、桃園市37例、台中市29例、彰化縣27例、高雄市21例、新竹縣15例、花蓮縣14例、屏東縣13例、台東縣11例、台南市及宜蘭縣各9例、雲林縣7例、嘉義縣6例、苗栗縣及南投縣各4例、嘉義市2例、新竹市及金門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2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單日確診較昨日略降 本土+8萬5720例、死亡增49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8萬576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萬5720例本土個案及41例境外移入(27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9例死亡。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表示,今日新增之85,720例本土病例,為 40,942例男性,44,744例女性,3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3,704例),桃園市(11,684例),台北市(11,414例),高雄市(7,525例),台中市(7,144例),台南市(4,707例),新竹縣(2,762例),彰化縣(2,341例),屏東縣(2,270例),宜蘭縣(2,201例),基隆市(2,045例),新竹市(1,708例),苗栗縣(1,282例),花蓮縣(1,187例),雲林縣(1,009例),南投縣(730例),嘉義縣(679例),台東縣(650例),嘉義市(366例),澎湖縣(169例),金門縣(131例),連江縣(12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9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8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且具慢性病史、21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16日至5月17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8日至5月17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4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7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20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2月10日至5月1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0,063,65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904,378例排除),其中1,156,291例確診,分別為12,432例境外移入,1,143,805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28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26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599例、台北市417例、基隆市65例、桃園市37例、彰化縣24例、台中市23例、新竹縣15例、高雄市及花蓮縣各14例、台東縣11例、台南市及屏東縣各9例、宜蘭縣及雲林縣各7例、嘉義縣6例、苗栗縣及南投縣各4例、嘉義市2例、新竹市及金門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1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判確診給藥 5/18上路
指揮中心昨天宣布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性經醫師評估即可給予抗病毒藥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公布新制將從5月18日上路,65歲以上長者快篩陽性後,可攜帶快篩檢測卡匣就近至醫療院所或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或透過遠距門診醫療,請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即視為確診,可評估使用輝瑞抗病毒藥物(Paxlovid)治療。陳時中進一步表示,經醫師依病人提供之抗原快篩陽性檢驗結果與臨床研判,認定病人高度疑似感染新冠肺炎且達成醫病共識者,由醫師以健保IC卡上傳檢驗結果等方式通報確診。判定確診後進行輝瑞口服抗病毒藥適應症評估。醫師經詳細說明治療效益與副作用,於取得病人或其代理人同意後,即可開立處方箋。持釋出處方箋者,可由親友持前往社區藥局或Paxlovid配賦醫院領取藥品,進行治療。陳時中表示,若無共識或仍有疑義,民眾可進行PCR採檢,或於現場,或以視訊方式,於醫事人員監督、指導下再次執行快篩,如仍為陽性結果者,由醫師通報確診,並由醫師進行前述流程評估藥物治療及進行系統通報。民眾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後應依醫囑指示服藥,完成完整療程,切勿自行增減藥量或改變使用方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如出現服藥後不適症狀,應立即聯繫諮詢開立處方之醫療院所、居家照護團隊或各地方政府關懷中心,以及配合指示就醫。指揮中心表示,依據國際已發表之隨機對照試驗,以Molnupiravir治療發病5天內門診病患,住院或死亡率下降31%,Paxlovid則下降88%。另考量Molnupiravir的作用機轉為使病毒基因組錯誤累積,可能造成病毒突變,且有胎兒毒性及骨骼與軟骨毒性等副作用,因此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感染臨床處置指引」中,建議本藥品提供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之具重症風險因子(除懷孕外),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5天內之≧18歲的病人使用。因此該藥品以提供血液透析、以管灌方式進食、思覺失調等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病人為主,不以釋出處方箋方式提供;開立Molnupiravir處方箋之院所需循程序向配賦點申領後,再將藥品提供病人治療。
-
2022-05-1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6萬3964 增40病歿 新北市2萬1336例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國內新增6萬404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萬3964例本土個案及77例境外移入(6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0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3,964例本土病例,為30,451例男性,33,488例女性,2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1,336例),台北市(9,560例),桃園市(9,482例),台中市(4,409例),高雄市(3,766例),台南市(2,627例),基隆市(2,004例),宜蘭縣(1,757例),新竹縣(1,661例),新竹市(1,243例),彰化縣(1,128例),屏東縣(1,107例),花蓮縣(913例),苗栗縣(649例),雲林縣(634例),台東縣(426例),南投縣(414例),嘉義縣(398例),嘉義市(215例),金門縣(112例),澎湖縣(108例),連江縣(15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38例具慢性病史、15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1日至5月12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5日至5月12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7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41例男性,3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感染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12日至5月13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464,19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765,184例排除),其中699,824例確診,分別為12,169例境外移入,687,601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4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1,03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503例、台北市369例、基隆市46例、桃園市36例、彰化縣18例、新竹縣及台中市各14例、宜蘭縣7例、花蓮縣及高雄市各5例、屏東縣4例、苗栗縣3例,雲林縣、南投縣、台南市及台東縣各2例,新竹市及嘉義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1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41例染疫亡創新高! 本土6萬4972例、39例境外
國內新增6萬50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萬4972例本土個案及39例境外移入,有3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41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本土個案跟昨日數量差不多,但今天死亡個案41例,是今年死亡個案最多的一天。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4,972例本土病例,為30,657例男性、34,292例女性、2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2,483例)、台北市(11,613例)、桃園市(9,434例)、台中市(3,708例)、高雄市(3,664例)、台南市(2,357例)、基隆市(2,036例)、新竹縣(1,626例)、宜蘭縣(1,425例)、彰化縣(1,169例)、屏東縣(1,154例)、花蓮縣(1,008例)、苗栗縣(742例)、雲林縣(580例)、新竹市(579例)、台東縣(348例)、南投縣(317例)、嘉義縣(314例)、嘉義市(228例)、澎湖縣(104例)、金門縣(65例)、連江縣(18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4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8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40例具慢性病史、21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8日至5月10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日至5月10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3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8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11日至5月1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374,08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739,409例排除),其中635,870例確診,分別為12,092例境外移入、623,72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1,009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99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83例、台北市360例、基隆市44例、桃園市36例、彰化縣16例、新竹縣14例、台中市11例、宜蘭縣6例、花蓮縣5例、屏東縣4例、苗栗縣3例、高雄市、雲林縣、南投縣、臺南市及台東縣各2例、新竹市及嘉義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1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研究證實金銀花、板藍根有助對抗新冠病毒感染!中醫師教防疫料理這樣入菜最適當
隨著疫情擴散,每日都是破萬的確診數,民眾似乎不像疫情剛爆發時的害怕,但是隨著周遭親朋好友不斷地宣告中獎,大家的擔心恐懼還是會提升。面對這樣的狀況,日子還是要過下去,若想要維持正常生活,醫書寫「正氣存內,邪不可侵」,體內正氣充沛,則外界致病的邪氣就不能入侵,有哪些中醫藥膳茶飲可以增加抵抗力來面對新冠肺炎呢? 五月初高雄醫學大學發表研究報告,說明中藥材「金銀花」能誘發人體的防禦機制抵抗新冠病毒、腸病毒及登革病毒的感染,減緩病況症狀不適感,同時搭配黃耆還能防止新冠病毒造成的肺部纖維化。以中醫角度而言,金銀花味甘性寒,入肺,可清熱解毒,的確可用於新冠病毒引起的咽喉腫痛。但是金銀花本身偏寒性,不建議長期單一使用,尤其體質偏寒、或常拉肚子、或手腳冰冷、或子宮虛寒者,更是要多加提醒注意。因此,可以酌加溫性藥材例如當歸來平衡藥性,或顧脾胃藥材例如白朮來強化胃腸功能。 金銀花元氣雞湯 • 材料:金銀花3錢、當歸3錢、白术3錢、紅棗1.5錢、枸杞1.5錢、桑葉1.5錢、甘草1錢、雞腿600克 • 作法:雞腿600克放入18克的鹽(3%),醃至少8個小時,雞腿洗淨三遍。紅棗洗淨去核,帶核的棗子性燥,所以去核備用。取一湯鍋,加入上述藥材,去核紅棗、枸杞,開大火滾後。加入雞腿放入電鍋40-50分鐘,調味完成。 若民眾不方便至中藥行抓藥,也可以詢問中醫診所是否有推出類似的燉包,便於在家調理烹煮。 但是,縱然這波新冠疫情幾乎輕症或無症狀,生理健康影響不大,但心理層面的壓力仍不斷上升。例如不知道何時自己會被感染、擔心居隔期間的家庭收入、或甜蜜的負擔(防疫在家與小孩朝夕相處),種種情況可能出現情緒容易波動,有時低落,有時急躁易怒,甚至脅肋疼痛、呼吸不暢、筋骨緊繃感。這些其實都是肝氣不舒或肝氣鬱結的情況,我們可以酌加一些疏肝理氣藥物例如柴胡、香附進行調節,又或是活血通經藥物例如丹參、刺五加等等,讓整個身體解壓放鬆來面對疫情的變動。 另外,中醫希望「治未病」,也就是預防醫學的概念,希望民眾不要生病也就是避免染疫。在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新型冠狀病毒病(新冠肺炎)中醫會診分期治療指引中,就有提到金銀花及板藍根具實驗證據可對抗新冠病毒。而一般民間常見的西洋參、黃耆,由於可以補氣生津、益衛固表,都很適合做為茶飲使用。不過還是要提醒民眾,每個人體質不同,切勿人云亦云,還是需要由專業醫師診脈評估才能找出最適合自身的處方。 養生茶1 • 材料:板藍根3錢、菊花2錢、金銀花2錢、水500毫升 • 作法:板藍根、金銀花、菊花稍微清洗後,放入鍋中加水煎煮5分鐘,加蓋悶泡5分鐘後可飲用。 養生茶2 • 材料:西洋參3錢、黃耆1錢、水500毫升 • 作法:西洋參、黃耆稍微清洗後,放入鍋中加水煎煮5分鐘,加蓋悶泡5分鐘後可飲用。
-
2022-05-1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6萬5385例「增加12%」 死亡個案17例
國內新增6萬544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萬5385例本土個案及61例境外移入,有4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17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確定病例比昨天增加12%。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65,385例本土病例,為31,102例男性、34,146例女性、13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3,788例)、台北市(10,751例)、桃園市(10,039例)、台中市(3,830例)、高雄市(3,261例)、台南市(2,332例)、基隆市(1,876例)、新竹縣(1,348例)、花蓮縣(1,259例)、宜蘭縣(1,186例)、屏東縣(1,061例)、彰化縣(1,000例)、新竹市(851例)、苗栗縣(760例)、雲林縣(613例)、台東縣(392例)、嘉義縣(362例)、南投縣(354例)、嘉義市(172例)、金門縣(78例)、澎湖縣(67例)、連江縣(5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9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5例具慢性病史、6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9日至5月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5日至5月10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6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5例男性、36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6例、調查中55例,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16日至5月1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284,35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712,480例排除),其中570,870例確診,分別為12,052例境外移入、558,76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6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95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63例、台北市346例、基隆市41例、桃園市36例、彰化縣16例、新竹縣14例、台中市7例、宜蘭縣6例、花蓮縣5例、屏東縣4例、苗栗縣3例、高雄市、雲林縣、南投縣、台南市及台東縣各2例、新竹市及嘉義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1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獨/韓國進口首款唾液快篩試劑上架了!今開賣單劑175元
韓國製「福吉美」(Gmate)唾液快篩來了!隨著政府鬆綁防疫規定,居家隔離、學生快篩陽性視同確診,快篩試劑需求居高不下,尤其染疫兒童人數不斷暴增,對免戳鼻子的唾液試劑更是需求若渴。據悉,連鎖醫材通路龍頭杏一(4175)已向進口商爭取到唾液試劑,並在今(12)日上架,售價為一盒一支175元,首波每間門市配貨數量達100劑,每人限購2劑。有鑑於兒童確診數激增,家長協助小孩執行採檢鼻腔病毒的快篩不易,唾液試劑還未上架就受到熱烈討論。杏一上架的為日前通過食藥署公布的韓國進口「福吉美家用新型冠狀病毒唾液抗原快速檢驗套組」,型號屬於家用型。食藥署先前對外表示,該款唾液試劑的陽性準確率為95.3%、陰性準確率為99.6%。國內疫情爆發以來,政府滾動式調整防疫措施,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等對象,如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後為陽性,並且經醫事人員確認後,即為確診,將於今日起實施,使得快篩試劑需求量持續擴大,目前不少藥局除了配合國家快篩實名制外,也提供多款快篩試劑讓民眾選購。
-
2022-05-1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確診增5.7萬例「成長12%」 死亡個案8例
國內新增5萬721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萬7188例本土個案及28例境外移入,有2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8例死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個案較昨日增加12%,今日可售41.1萬劑快篩,已售出20.5萬人份較慢。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57,188例本土病例,為27,776例男性、29,373例女性、39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9,620例)、桃園市(9,751例)、台北市(8,265例)、台中市(3,356例)、高雄市(3,153例)、台南市(2,073例)、基隆市(1,825例)、新竹縣(1,444例)、屏東縣(1,222例)、花蓮縣(1,018例)、新竹市(996例)、宜蘭縣(979例)、彰化縣(934例)、苗栗縣(650例)、雲林縣(476例)、南投縣(358例)、台東縣(357例)、嘉義縣(313例)、嘉義市(205例)、澎湖縣(117例)、金門縣(59例)、連江縣(17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8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6例具慢性病史、5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30日至5月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日至5月8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5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50多歲,移入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5月3日至5月1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191,84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684,461例排除),其中505,455例確診,分別為11,991例境外移入、493,41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93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50例、台北市343例、基隆市41例、桃園市36例、彰化縣16例、新竹縣14例、台中市7例、宜蘭縣6例、花蓮縣5例、屏東縣4例、苗栗縣3例,高雄市、雲林縣、南投縣及台南市各2例,新竹市、台東縣及嘉義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10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確診增5萬780例「上升二成五」 新增死亡12例
國內新增5萬082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萬0780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有4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數字比過去增加25%,多為輕症增加,中重症比例沒有增加那麼快。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50,780例本土病例,為24,799例男性、25,964例女性、1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 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6,906例),台北市(10,283例),桃園市(7,006例),台中市(3,346例),高雄市(2,552例),台南市(1,774例),基隆市(1,734例),宜蘭縣(1,279例),新竹縣(933例),花蓮縣(759例),彰化縣(736例),屏東縣(680例),新竹市(658例),雲林縣(620例),苗栗縣(523例),南投縣(307例),台東縣(222例),嘉義縣(216例),嘉義市(138例),澎湖縣(64例),金門縣(43例),連江縣(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8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0例具慢性病史、3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8日至5月8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6日至5月8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8例境外移入個案中,18例男性,30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1例、調查中47例,入境日介於今年4月20日至5月9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074,30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636,383例排除),其中448,323例確診,分別為11,963例境外移入,436,306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4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92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48例、台北市343例、基隆市41例、桃園市32例、彰化縣16例、新竹縣14例、台中市7例、宜蘭縣6例、花蓮縣5例、屏東縣4例、苗栗縣3例,高雄市及雲林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台南市、台東縣及嘉義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0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增4萬0263例「遇假日被低估」陳時中:高峰仍未到
國內新增4萬030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萬0263例本土個案及41例境外移入,有21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疫情持續再往上,還沒看到高峰,國外看來漸次往下降。陳時中表示,今日本土確診數字連續兩天下降,比前一天少了9%,可能是母親節周末效應,要看兩天才知道情況,相信這是稍微低估的量。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0,263例本土病例,為19,317例男性、20,936例女性、1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4,179例)、台北市(7,057例)、桃園市(6,358例)、台中市(2,099例)、高雄市(1,910例)、基隆市(1,480例)、台南市(1,448例)、宜蘭縣(992例)、屏東縣(773例)、花蓮縣(767例)、新竹縣(758例)、彰化縣(497例)、雲林縣(370例)、苗栗縣(340例)、新竹市(336例)、台東縣(276例)、南投縣(197例)、嘉義縣(180例)、嘉義市(131例)、澎湖縣(89例)、金門縣(17例)、連江縣(9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2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10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1例具慢性病史、3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13日至5月7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5日至5月7日,詳如新聞稿附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2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移入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23日至5月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9,018,46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619,519例排除),其中397,504例確診,分別為11,914例境外移入、385,536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3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91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43例、台北市339例、基隆市40例、桃園市32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4例、台中市及宜蘭縣各6例、花蓮縣5例、屏東縣4例、苗栗縣3例、高雄市及雲林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台南市、台東縣及嘉義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0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增4萬6536例、死亡11例 境外+159例
國內新增4萬65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萬6377例本土個案及159例境外移入,有5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11例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隨著病症數變多,中重症比例仍會升高,也跟地方政府開會因應。昨天落地採檢共篩1132人,陽性者有56人,陽性率為4.95%,航班仍以越南入境的陽性率相對偏高,早上六個航班檢驗共67人,沒有人陽性。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6,377例本土病例,為22,270例男性、24,093例女性、14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6,670例),台北市(9,245例),桃園市(6,882例),台中市(2,517例),高雄市(2,163例),基隆市(1,910例),台南市(1,352例),宜蘭縣(840例),花蓮縣(803例),新竹縣(788例),屏東縣(584例),彰化縣(517例),新竹市(457例),雲林縣(369例),苗栗縣(338例),南投縣(266例),台東縣(261例),嘉義縣(188例),嘉義市(110例),澎湖縣(74例),連江縣(22例),金門縣(21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7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與具慢性病史。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4日至5月3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30日至5月4日。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159例境外移入個案中,75例男性,8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菲律賓(4例),捷克、日本、泰國及美國(各1例)移入,另151例移入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12日至5月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882,85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568,101例排除),其中314,983例確診,分別為11,811例境外移入、303,118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907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9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32例、台北市333例、基隆市36例、桃園市32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4例、台中市及宜蘭縣各6例、花蓮縣4例、苗栗縣及屏東縣各3例,高雄市及雲林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台南市及台東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在小吃部唱歌聊天不戴口罩 南投四大鄉鎮近百人中鏢
民眾在小吃部唱歌、聊天、不戴口罩,成為南投縣近來疫情蔓延的主因,家庭群聚感染一天就增加了52例,南投衛生局表示,縣內今日確診個案共計138例,截至目前南投縣累計確診782例,目前居家隔離人數674例,居家照護人數496例,今日已解除隔離人數316例。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民眾不要不信邪,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變異株有多嚴重,疫調發現有人在小吃部唱歌、聊天、不戴口罩,已經有4人中鏢,而職場確診個案中,有1位草屯鎮的47歲女性,是某某小吃部店員工,在職場遭到感染,自行快篩陽性,經採檢PCR陽性,該小吃部已累積4例,其中1例甚至是外縣市最先發病者。值得注意是,另一確診個案與小吃部同事同住,泡茶聊天且未配戴口罩,下班後又同住在宿舍,與同事密切接觸增加感染機率,衛生局已緊急通知該業者加強環境清消,執行員工健康監測及管理;並再次公布24類場域,如會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高傳染風者險,都需要打滿3劑疫苗;以及健身房、八大行業等場合,請業者及民眾務必遵守該防疫規定。陳南松強調,南投縣四大鄉鎮仍是高傳染區,過去防疫政策以清零為目標,由於目前社區感染人數驟增,相關防疫政策轉向於病毒共存,希望朝向全民接種疫苗群體免疫努力。因此對特種行業染疫政府不再公布名單,但是縣府將鎖定為特定對象進行稽查,嚴格要求業者及消費者接種3劑疫苗,否則將依法開罰。
-
2022-05-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破3.6萬例、死亡10例 中重症87例皆創新高
國內新增3萬621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6168例本土個案及45例境外移入,有22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10例死亡。其中本土案例及死亡創新高。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隨著確診人數增加,中重症人數也增加,但整體比例沒有提升,其中11例重症個案、76例中症個案。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6,168例本土病例,為17,454例男性、18,699例女性、1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2,066例)、台北市(7,716例)、桃園市(6,271例)、台中市(1,890例)、高雄市(1,737例)、基隆市(1,427例)、台南市(923例)、宜蘭縣(686例)、新竹縣(577例)、彰化縣(448例)、屏東縣(431例)、雲林縣(384例)、花蓮縣(382例)、新竹市(348例)、苗栗縣(255例)、台東縣(169例)、南投縣(166例)、嘉義縣(130例)、嘉義市(103例)、澎湖縣(39例)、連江縣(13例)、金門縣(7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0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與具慢性病史。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1日至5月3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29日至5月2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45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2例男性、22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分別自日本(1例)、越南(1例)移入,另43例移入國家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17日至5月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806,655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536,695例排除),其中268,569例確診,分別為11,656例境外移入、256,85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9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8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30例、台北市328例、基隆市35例、桃園市32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4例、台中市及宜蘭縣各5例、花蓮縣4例、苗栗縣及屏東縣各3例、高雄市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及台東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0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快篩陽性即確診急轉彎改5月12日上路 法傳系統沒準備好
近期本土疫情急遽升溫,為維持國內病例監測及防疫採檢量能,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原於下午二時記者會回應媒體,「快篩陽性及確診」即日起上路,到了傍晚卻發新聞稿更正為「5月12日」實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傍晚表示,由於該措施需要更動法傳系統,讓醫師進行確診檢驗結果,該系統需要新增檢驗項目功能,並需要時間做測試後,才能夠上線提供服務,改為5月12日上路。但陳時中下午表示,「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或居家檢疫期間使用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篩試劑檢測陽性,且經醫事人員確認」為確定病例條件,被媒體群問是否即日起上路,回答「是。」晚間變旋即更正日期。其中居家隔離對象於3天居家隔離及4天自主防疫或居家檢疫對象於7天檢疫期間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應留在家中不可外出,並透過遠距門診醫療。民眾可免費使用 24 小時視訊諮詢「健康益友APP」或聯繫所轄衛生局安排,請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快篩陽性結果,個案及醫師對評估陽性結果如達成共識,則由評估確認醫師所屬醫事機構進行通報,並由系統自動研判為確診。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確診個案後續將由地方政府衛生局依確診個案分流收治原則,安排於住家居家照護或其他指定處所進行隔離或隔離治療,但民眾或評估醫師對於快篩陽性結果如未有共識或有疑義,仍可通知衛生局安排PCR採檢。指揮中心呼籲,民眾於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期間或居家檢疫期間如自行快篩陽性,應透過遠距門診醫療,請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及通報,以利地方衛生局盡速安排居家照護,並由醫護團隊評估提供必要之醫療服務或治療藥物。
-
2022-05-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指揮中心修訂「新冠肺炎」定義:快篩陽性即確診
指揮中心放寬新冠肺炎病例定義,針對居家隔離、自主防疫、檢疫者採用快篩陽性檢測陽性,並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三類人染疫風險高,確診相對沒有疑義。為了避免居家隔離或檢疫者為出來確認PCR陽性,還要交通配套措施,增加行政負擔。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新制,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居家檢疫對象使用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篩試劑檢測陽性,且經醫事人員確認即為確診。不過居家隔離檢疫對象於居隔、自主防疫或檢疫期間使用家用快篩陽性不可外出,可使用「健康友」APP或聯繋所轄衛生局安排,透過遠距醫療或視訊方式由醫師確認快篩結果進行評估且通報。後續由地方政府衛生局依「確診個案收治分流原則」,於住家或其他指定處所進行居家照護或隔離治療。指揮中心指出,民眾或評估醫師對於快篩陽性結果如未有共識或有疑義,仍可通知衛生局安排PCR探檢。羅一鈞表示,快篩陽性確診居家照護者,等同PCR陽性的居家照護者,若出現警示徵兆,需緊急就醫,可事先聯絡衛生局,也開放直接打119或家人接送自行前往醫院不罰。非緊急的一般病症,則建議先用視訊或遠距診療讓醫師評估後決定是否緊急送醫。
-
2022-05-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單日確診破三萬例 又增一名20多歲重症死亡
國內新增3萬010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萬0035例本土個案,及71例境外移入,有36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本土首度破三萬,成長率還算好,只有5.7%。昨天落地篩檢共篩946人,有36人陽性,陽性率3.81%,陳時中表示,越南航班只有一班特別多陽性,其他班算穩定,將持續觀察。上午共篩93人,有2人陽性,陽性率2.15%。陳時中表示,隨確診本土案例越來越多,中重症人數持續增加,因為整體確診母數大,比例大致維持不變。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0035例本土病例,為14,634例男性、15,386例女性、15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10,122例)、台北市(6,422例)、桃園市(4,872例)、台中市(1,776例)、高雄市(1,136例)、基隆市(924例)、台南市(847例)、宜蘭縣(675例)、花蓮縣(625例)、新竹縣(570例)、屏東縣(460例)、彰化縣(382例)、雲林縣(246例)、苗栗縣(204例)、新竹市(194例)、台東縣(152例)、南投縣(151例)、嘉義縣(121例)、嘉義市(93例)、澎湖縣(35例)、金門縣(22例)、連江縣(6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80多歲,皆屬重度感染個案與具慢性病史。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4日至4月29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26日至4月29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7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37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移入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13日至5月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740,450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503,984例排除),其中232,402例確診,分別為11,611例境外移入、220,73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8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7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22例、台北市328例、基隆市34例、桃園市32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4例、台中市5例、花蓮縣及宜蘭縣各4例、苗栗縣及屏東縣各3例、高雄市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及台東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較昨日多三成」本土2萬3102例 5例死亡 境外37例
國內新增2萬31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萬3102例本土個案及37例境外移入,有1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前兩天平穩,今天增比較多,比昨天多三成。昨天入境採檢共篩579人,有14人陽性,陽性率2.42,下午越南入境者比較多,但比以往已經大有改善,檢查有比較落實,要持續觀察。今日上午篩檢兩航班,共篩64人,有陽性6人,陽性率9.38。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3,102例本土病例,為11,193例男性、11,899例女性、10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8,278例)、台北市(4,806例)、桃園市(3,604例)、基隆市(1,220例)、台中市(1,196例)、高雄市(818例)、台南市(509例)、宜蘭縣(448例)、花蓮縣(428例)、新竹縣(333例)、屏東縣(292例)、雲林縣(254例)、彰化縣(214例)、新竹市(171例)、苗栗縣(145例)、台東縣(102例)、嘉義縣(87例)、嘉義市(79例)、南投縣(73例)、澎湖縣(22例)、金門縣(15例)、連江縣(8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5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7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與具慢性病史。確診日介於今年4月16日至4月30日,死亡日期介於4月29日至4月30日。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37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0例男性、16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10多歲至80多歲,移入國家均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5日至5月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8,602,84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8,426,123例排除),其中173,942例確診,分別為11,481例境外移入,162,40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2020年起累計87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61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8例、台北市326例、基隆市34例、桃園市30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花蓮縣及宜蘭縣各4例、苗栗縣及屏東縣各3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及台東縣各1例;另15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台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5-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基隆確診超過5000例 多數無症狀 累計4人染疫死亡
國內新冠肺炎本土個案激增,基隆市每日公布確診人數也逐日攀升。基隆陳姓女子確診居家隔離死亡,是基隆今年這波本土疫情第2名死者。依中央昨天公布的全國疫情資訊,基隆新增715例個案,累計5327例;基隆昨天另增2例死亡個案,累計4人染疫不幸死亡。基隆3月24日爆發疫情,感染源指向一家小吃店,並有員警染疫。疫情隨後多路擴散,多條社區隱形感染鍊待追查,確診人數也不斷上升。疾管署製作本土病例地理分布地圖,昨天下午公布的資訊顯示,基隆累計共5327例。新型冠狀病毒Omicron變異株傳染力強,感染人數不斷增加,大多數為無症狀或輕症,但仍有人不報死亡。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每天公布各縣市新冠肺炎確診者死亡人數,基隆市去年為29人。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資訊,4月9日基隆新增1名死亡個案,去年至今累計30人死亡。指揮中心28日再公布基隆1名確診者死亡,是今年的第2例。30日又有2名確診者死亡,今年累計4例,加上去年死亡的29例,共33人不幸染疫死亡。
-
2022-04-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首款唾液快篩引進被質疑與「高端副董」有關 陳時中這樣說
食藥署昨火速核准國內首款唾液家用快篩試劑,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今天於臉書發文,直指此廠商「是高端副董事長」,更寫下「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呢」。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跟高端有關,有什麼關係?」食藥署官網「專案輸入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檢驗試劑核准名單」,昨新增由福又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輸入「福吉美家用新型冠狀病毒唾液抗原快速檢驗套組」,型號規格屬於家用型,未來將可普及於一般民眾使用。徐巧芯在臉書表示,根據媒體報導,福又達的創辦人是陳燦堅,他是高端的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真的不是大家要陰謀論,講了這麼久的唾液快篩遲遲不進來,講了千百種理由,還說是因為沒有廠商來申請。結果抵不住輿論壓力時,第一個核准的又是跟高端有密切關係的廠商,「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呢」。陳時中今於記者會回應此事,「跟高端有關,有什麼關係?」認為大家都是正常公司,基本上正常程序,廠商產品不分藍綠或誰,依照科學證據,根據法定要求程序把它辦好,使用時有需要會,就會參酌專家意見來規畫。對於首款唾液快篩試劑,陳時中表示,該試劑Ct值23、24可驗得出來,與現在的鼻咽快篩可驗到Ct值27至30,使用上仍有限制,但對於無法做鼻咽篩檢的人,也許是個好選擇。至於唾液快篩價格,陳時中說,因為不是中央管制、也沒有徵用,食藥署若已核發緊急使用授權(EUA)給它,屆時販售價格就依照市場認同度。未來是否徵用唾液快篩做快篩實名制,要再跟專家討論,以目前來說,除非快篩準確度較高,廣泛使用效果必較好。目前有多少唾液快篩提出申請?陳時中說,要核准快篩試劑,需要備妥技術性資料,包括相互認定的國家所做技術性資料,其程序可以簡化,基本上要坐實質審查,相信現在的進口藥商對於準備技術性資料都很了解,「不是今天才做,一直都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