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新冠肺炎
共找到
8007
筆 文章
-
-
2022-04-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疫情今年只3縣市0確診 南投縣為台灣本島唯一淨土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擴大,本土確診病例數更是連續兩天破百,尤以昨天新增160例本土達到近期新高。根據「傳染病統計資料查詢系統」的2022年全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本土病例地理分布,台灣本島今年度只有南投縣仍維持0確診。根據資料統計,今年國內本土病例總計1488例,多縣市淪陷,國內只有南投縣、連江縣、澎湖縣今年保持0確診。本土確診數重災區超過百例的有桃園市519例、新北市270例、高雄市237例、基隆市139例、台北市103例。其他縣市本土病例兩位數有新竹縣72例、台南市35例、宜蘭縣19例、台東縣18例、苗栗縣14例、新竹市13例、彰化縣12例,本土病例個位數縣市有花蓮縣8例、台中市7例、雲林縣6例、嘉義縣6例、嘉義市4例、屏東縣4例、金門縣2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頒布分流新制、收治原則、擴大醫療量能等新制,盼能讓疫情受到控制。不過,雙北及台中市首長都喊話,要中央說清楚「要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桃園市長鄭文燦昨說,看起來多點傳播情況已產生,未來要執行動態清零策略,展現防疫韌性,只要有傳播鏈,就要想辦法收斂,但「百人以上確診,未來可能經常性會看到」。
-
2022-04-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聞眼/疫情遇選情 防疫玩兩手策略
國內Omicron疫情大爆發,確診個案已連續兩天破百例,疫情來得又急又猛。如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每天仍緊緊抓著各條傳播鏈,監控疫情發展,卻又明確指出,台灣的大方向是往「開放的路走」,如此一手「清零」,另一手又好像是「與病毒共存」的做法,讓人有如霧裡看花,更不清楚台灣的未來要何去何從。陳時中對防疫走向曖昧不明,讓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紛紛站上火線,疾呼中央要把防疫政策講清楚、說明白,顯見地方首長於疫情爆發期,已開始擔心市民累積的不滿,不知何時就會爆發。但就防疫專家觀察,社區疫情已多點爆發,不明感染源的確診病例不斷增加,要「清零」談何容易,但要「與病毒共存」更要顧及民眾對疫情的容忍程度,有如國王的新衣,多不敢輕易說出口。今年「疫情」遇上「選情」,是特別的一年,民意可以載舟也能覆舟,一旦疫情失控,對民進黨年底縣市首長選舉將是一大利空,相反的,若能守住疫情就是一大利多。陳時中肩負指揮官的重責大任,同時劍指台北市長,站在防疫的十字路口上,他遊走在「清零」與「與病毒共存」的兩手策略,如何拿捏恐是他內心不能說的祕密,說出口怕承擔不起疫情後果,不說出口又飽受政治壓力,猶如走在鋼索上,一不小心就可能失足跌落。
-
2022-04-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鄭文燦:百人以上確診恐常見
新北市昨五十二人確診,各縣市最多,三峽某國小老師前天確診,造成十八人感染。桃園市凡美電商工作室群聚昨再添十例,累計卅二例;台中婚宴傳播鏈再擴大,新添七人達卅三例,還燒進新竹縣某醫院,護理師吃喜宴染疫,照顧的病患也確診。桃園市長鄭文燦說,桃園新增廿二例,分屬七條傳播鏈,多點傳播情況已產生,未來要執行動態清零策略,只要有傳播鏈,就想辦法收斂,但「百人以上確診,未來可能經常性會看到」,將增加開採檢站。新北市三峽某國小前天傳出老師確診,因老師有帶其他國中社團,經匡列採檢,三峽共兩國中、一國小十八人確診。這名老師為樹林科技廠超商店員的妹妹,十八名個案與樹林科技廠有關。台北市昨新增十八例本土確診個案,僅八例找到感染源。基隆市昨新增卅七例,市長林右昌說,昨增加一條傳播鏈,中正區一處建築工地有六例確診,疫調研判和台中婚宴有關。花蓮昨新增五名確診案例,其中三人為花蓮慈濟醫院病患。院方證實,其中一人曾與急診確診病患病床相鄰,疑因此感染,再傳給同病房二名病友,「符合院內感染定義」。
-
2022-04-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輕症分流新制 加強版集檢所採2人1室
入境檢疫期縮至十天後,本土、境外案例不斷增加,確診案例以輕症為大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公布分流原則、收治原則、擴大醫療量能等三大新制,民眾若於機場確診分流至中南部加強版集中檢疫所,社區內確診則就近收治至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因應新制,各縣市都必須要設置至少五十間加強版防疫旅館因應。指揮中心統計今年一月起至四月一日,總計一三七○人確診,其中九十九‧七%屬於輕症或無症狀患者。重症比率為○‧二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一波疫情以「輕症為多」,但目前的政策尚未規畫到要讓輕症患者留在家中隔離,仍舊採異地隔離,因此輕、重症的分流必須要做好。指揮中心公布的三大新制。分流原則,依照確診後的症狀,採檢地點做分流。輕症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是防疫旅館,高齡長者或中重症患者送醫院。機場落地採檢確診者送中南部加強版集檢所;社區採檢到的本土案例則是採取「就近收治」為原則。收治原則是指,無症狀、輕症確診,包含落地採檢陽性者,且年齡六十五歲以下,生活可自理者,均收治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專責病房、加強版集檢所及防疫旅館,均以二人一室收治,以往是限制家人、同住或同行者,現在則不限制。因應疫情變化,針對台北、新北、基隆以及桃園四縣市要求擴大醫療量能。四縣市急性一般病床總數五百床以上的急救責任醫院及相關應變醫院,於三日內恢復開設急性一般病床總數各為五%及廿%作為專責病房,據統計將增加一千四百九十五床。
-
2022-04-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專家:台灣勢必要與病毒共存 放太快會失控
國內要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至今態度曖昧不明。專家認為,台灣勢必要與病毒共存,但實際做起來不容易,怕放太快,疫情可能會瞬間失控。也有專家認為,當Omicron開始流行時,台灣就該往與病毒共存的方向前進,將新冠肺炎列為第四類傳染病,就能做到經濟、防疫共存的效果。疫情持續升溫,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多次強調,不會升級,持續往開放的路走,但現在還不是放棄清零的時候。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接下來的疫情「肯定會大爆發」,雖不樂見、但必須快速應變,指揮中心現在加速開設專責病房、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方向是對的,必須將輕症分流,別再讓輕症占據醫療量能。隨著邊境鬆綁,邱政洵表示,我國勢必要與病毒共存,但不容易,尤其現在雖重症率低,但若疫情大爆發,首當其衝絕對是長者、長照機構,屆時只要一間長照機構群聚,所有的長照機構都會被感染,「一旦傳開速度非常快,就像香港一樣,長照機構垮下,醫院一樣承受不起」。不過,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台灣和香港的應變作為有很大差別,因輕症不住院,目前醫療系統撐得住,「不至於跟香港一樣」,台灣現在不是完全與病毒共存或清零,就是在中間,因為疫情還有變化,腳步走得慢一點,但要往與病毒共存的方向,「怕放太快,疫情會失控」。我國目前庫存一萬多份瑞德西韋、四千多劑單株抗體,口服抗病毒藥物則採購二點五萬人份、僅到貨七千多份,邱政洵直言「這樣的數量極度不足」,呼籲中央應計算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尚未完整接種疫苗,去計算應購買多少份藥物,「不一定會重症但仍要準備」。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早在Omicron變異株出現後,台灣就該往與病毒共存的方向前進。他指出,新冠肺炎應列為第四類傳染病,輕症無需通報,唯有重症才需要通報隔離,以Omicron傳染力這麼高,且以輕症為主,無需再動用這麼多資源去阻隔傳染。
-
2022-04-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朝與病毒共存方向專家樂見 指揮中心有2件事仍需努力
國內要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紛紛要中央說明白,柯文哲則批指揮中心,若像香港戰略上想共存,戰術上卻想清零,兩者一矛盾就會死很慘。專家認為,台灣不至於像香港一樣,但長者接種率仍未提升、抗病毒藥物尚未備足,若疫情大爆發,長照機構垮醫療體系一樣撐不住。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大方向是往開放的路走,除非有特殊情況,需要特殊手段來加強,但整體不走向加強的路,重點是如何保存醫療量能。至於預測感染或損失數目,歡迎各界若有精準數字可提供指揮中心參考,雖本身有在做模型,但世界上的模型都混亂,不容易得到共同的共識。感染科專家、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坦言,接下來疫情「肯定大爆發」,雖不樂見、但必須快速應變,現在加速開設專責病房、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是對的,必須將輕症分流,不要讓輕症佔據醫療量能。邱政洵認為,不論輕症者還是被匡列的接觸者,就算在集中檢疫所隔離,也要有配套措施,當確診數增加時,周邊匡列者很容易就會佔滿集中檢疫所或防疫旅館,恐走上香港、上海「爆滿」後塵,建議中央應考慮匡列者或輕症者居家一人一室隔離。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台灣和香港的應變作為有很大差別,因輕症不住院,目前醫療系統撐得住,「不至於跟香港一樣」,台灣現在不是完全與病毒共存或清零,就是在中間,因為疫情還有變化,腳步走得慢一點,但要往與病毒共存的方向,「怕放太快,疫情會失控」。隨著邊境鬆綁,邱政洵表示,我國勢必要與病毒共存,但不容易,尤其現在雖重症率低,但若疫情大爆發,首當其衝絕對是長者、長照機構,屆時只要一間長照機構群聚,所有的長照機構都會被感染,「一旦傳開速度非常快,就像香港一樣,長照機構垮下醫院一樣承受不起」。藥物方面,我國目前庫存1萬多份瑞德西韋、4000多劑單株抗體,口服抗病毒藥物則採購2.5萬人份、目前僅到貨7000多份,邱政洵直言「這樣的數量極度不足」,呼籲中央應計算75歲以上長者尚未完整接種疫苗,去計算應購買多少份藥物,「不一定會重症但仍要準備」。除了擔心長者染疫,尚未接種疫苗的孩童也不能輕忽。邱政洵說,雖然小孩染疫重症率低,但小孩確診常出現發燒等急性症狀,對醫療院所一樣是負擔。他認為,目前確診數不要等比級數增加、維持每日百例是理想,但相當不容易,中央必須要加緊腳步。
-
2022-04-02 癌症.大腸直腸癌
哪些人易得大腸直腸癌?醫:約8成與後天有關,3症狀速就醫早期存活率達九成
大腸直腸癌已蟬聯14年國內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之冠,每年約有1.7萬人被診斷為大腸癌,為維護國人健康,國民健康署補助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透過定期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異常、早期接受治療,阻斷癌症的發生或惡化。 哪些人易得大腸直腸癌? 醫:約8成與後天有關!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與死亡人數逐年增加,依據108年癌登資料統計顯示,平均每30分22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暨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蔣鋒帆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患者中約2成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其餘8成則與年齡、肥胖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等後天因素有關,呼籲民眾應多攝取蔬果等高纖食物,維持穩定作息,就算是無症狀者也應於50歲後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是高風險族群則應更早進行大腸內視鏡檢查,以遠離大腸直腸癌的危害。 便祕、腹瀉、血便是大腸癌?出現3大症狀立即檢查!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癌關懷協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教授說明,大腸直腸癌主要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然而,大腸直腸癌罹患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故學會依臨床患者就醫時最常見的症狀,統整出腸癌三大「自覺症狀」,呼籲民眾若出現腹脹腹痛、血便中帶有黏液便,以及明顯排便習慣改變(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應提高警覺,立即就醫檢查。除了上述自覺症狀外,其他如大便變細小、經常性腹瀉或便秘、體重減輕、貧血、可觸摸到腫塊等,亦是大腸直腸癌的高風險症狀。 腸癌早期治療存活率達9成,四期已非末期別放棄! 一旦確診,早期治療腸癌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即使為晚期腸癌亦不要灰心。標靶藥物問世後,大腸直腸癌第四期已非末期,透過不同化學治療與標靶藥物的組合,第一線總緩解率可達7成、疾病控制率更高達9成 。根據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癌五年存活率研究調查統計,第四期存活率接近2成,大幅優於歐美日韓之醫學中心,呼籲患者應積極治療、不要放棄任何希望。 臺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黃聖捷醫師表示,依照目前健保規範,大腸直腸癌患者於第一線到第四線治療,若能持續使用健保標靶藥物,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可達近兩年半。換句話說,「接力治療」就是患者能夠打到越多標靶藥物、接受完整治療,其整體存活期與疾病穩定期也最長。 防疫也要防癌,腸癌篩檢、治療不能拖! 受新冠疫情影響,除了民眾篩檢意願降低,臨床上也發現約2成患者的治療時程亦有延誤。張世慶教授表示,近兩年門診觀察,腸道阻塞與破裂就醫的患者,以及院內緊急手術的比例皆有增加。推測主要原因為民眾懼怕感染新冠肺炎而不敢就醫,即便出現症狀也選擇隱忍,直到病灶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才願意就診。 因疫情不敢前往醫院,婦腸癌拖延治療結果… 黃聖捷醫師分享,診間一名57歲女性患者,原先為第三期大腸直腸癌,經過多次電療、化療後再透過手術切除腫瘤,後續僅需透過輔助性化學治療與定期追蹤即可。然而不幸的是,追蹤期間正逢本土疫情最嚴峻時期,患者心生恐懼而無定期回診,直到有一天發現肛門與會陰部外流出黏稠分泌物與組織液,才意識到情況不對!緊急就醫診斷後,腫瘤復發且從肛門口突出,如此一來不僅前面的治療功虧一簣,復發後的腫瘤發展也更加快速、兇猛與廣泛,以致暫時無法透過手術切除。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防疫也要防癌,疫情期間醫院都有良好的防疫措施,鼓勵民眾積極接受癌症篩檢,以保護自己的健康。糞便潛血篩檢結果如有異常,為避免錯過黃金治療,請務必遵循醫囑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早期診斷與治療,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防腸癌定期篩檢、追蹤是關鍵,頻道《iCare愛幫忙》助防癌! 在腸癌的預防與治療上,最重要的是定期篩檢與追蹤,楊純豪理事長表示,現今大腸直腸癌治療選擇多樣、網路資訊龐大,患者較難全面性吸收或於回診時詳細詢問。有鑑於此,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首度推廣,為腸癌患者服務的Line頻道《iCare愛幫忙》,預計於下半年上線,化身病友貼身小秘書,其功能包含:就醫提問單、保單試算、腸癌照護攻略,以及在治療旅程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等,期望藉由此醫病共享決策的輔助工具,提供癌友更多照護秘訣,讓醫病雙方於看診時可更充分溝通。 臺中市腸腸久久協會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微創中心主任陳宏彰醫師也呼籲,不幸罹患也不要氣餒沮喪,現今已有許多治療武器,配合醫囑、治療不中斷是首要之道!除了醫師專業治療,患者間抗病經驗交流與心路歷程分享,也是抗癌重要動力之一,鼓勵癌友可多參加病友團體活動,一起攜手勇敢面對! 《延伸閱讀》 .防便祕、大腸癌、護血管!膳食纖維營養師4招簡單吃滿。 .30歲男腸阻塞竟大腸癌末期!標靶藥縮小腫瘤救回命 以上新聞文字、照片皆屬《今健康》版權所有,非授權合作媒體,禁止任何網站、媒體、論壇引用及改寫。
-
2022-04-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1至3月染Omicron重症皆長者 逾99%無症狀及輕症
指揮中心昨公布最新病毒基因定序結果,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上周針對境外移入病例四十五例進行定序,全數檢出Omicron變異株;本土病例中無症狀及輕症比率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七六,但七十歲以上長者重症度高,必須特別注意。統計顯示,今年一月一日至昨天,本土Omicron病例共一二六六例,無症狀及輕症患者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七六,中重度患者三人,六十歲至七十歲、七十歲到八十歲及八十歲以上各一人,另九十歲以上有一人死亡,致死率萬分之八。羅一鈞指出,就感染年齡分析,目前患者多介於廿至五十歲,以卅歲最高,達百分之廿二,七十歲以上致死率、重症率均比其他年齡層高,提醒長者應盡快接種第二、三劑疫苗,加強防護力。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關注第四劑疫苗何時開打及採購,曾為台灣採購BNT疫苗的永齡健康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昨出席活動指出,自去年八月回台後,一直跟衛福部溝通,也想繼續捐贈BNT疫苗,但未獲回音。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指出,「國家的疫苗總不能一直叫私人來捐。」但對郭台銘的心意表示感謝。
-
2022-04-02 該看哪科.新陳代謝
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營養師:影響肥胖的因子有7種,教你從BMI檢測自己的健康狀況
新冠肺炎(COVID-19)的疫情仍然持續中,這段時間以來疫苗接種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國都關注的議題,「打了究竟有沒有效?」、「打了會增加什麼風險」之類的問題便是大家最為好奇的。先前就已經有許多研究指出,肥胖者不僅較健康人更容易罹患新冠肺炎,且演變成重症以及不良的預後機率也更高。日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也提醒,肥胖、內臟脂肪過高者,打疫苗的效果可能會打折扣,這也讓大家開始擔心自己是否也是肥胖的體位而影響疫苗的保護力。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大眾正視肥胖對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體重過重與肥胖的盛行率為45.4%,雖然上升的趨勢較前幾年已有趨緩,但比例仍在增加中,代表「肥胖」已經是我們必須好好正視與面對的問題。今天《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品牌營養師Evelyn就來帶你認識一下什麼是肥胖?肥胖又會造成哪些問題呢?以及教你一些小撇步讓控制體重不再是難事喔!肥胖的定義首先我們要認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WHO建議使用BMI來衡量肥胖的程度。BMI的公式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下表列出由BMI分類各種體位,在台灣,BMI介於24~27 kg/m2被定義為體重過重,27 kg/m2以上則為肥胖。範例:身高170公分,體重60公斤的人計算BMI計算:BMI=60/1.72 =20.76 (kg/m2)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以下這些方法,來評估自己是否有肥胖的問題:• 體脂肪率體脂肪重量占身體總重的百分比,男性的正常體脂肪率為15~25%,女性則為20~30%,超過這個範圍就算是肥胖喔!• 腰圍衛福部定義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80公分者為腰圍過大,意指腹部脂肪過多,罹患代謝相關疾病的風險也會變高喔!• 腰臀比腰臀比是由腰圍除以臀圍計算得來的,這個數值更能夠初步的看出脂肪分佈的位置,因此近年來腰臀比也成為重要的參考依據。當男性腰臀比>0.9、女性>0.85時就算是異常喔! 肥胖的種類常見的肥胖依照脂肪分佈的部位不同有三種類型,而不同類型在減重時要著重的地方也不同喔!• 蘋果型蘋果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及腰部,主要為上半身的位置,體型就像是一顆蘋果一樣,通常男性肥胖屬於這個類型。蘋果型肥胖因為脂肪常分佈於內臟,因而容易提高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減重時應著重在「飲食控制」會更加容易喔!• 梨型梨型肥胖的特徵是脂肪通常堆積在腹部、臀部及大腿等下半身的位置,因體型類似一顆西洋梨而得名,通常女性肥胖屬於這種類型。梨型肥胖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雖不像蘋果型一樣高,但風險相較於一般人仍是比較大的,且仍會增加雙腿的負擔因此容易有靜脈屈張、關節相關的問題。而這類型的肥胖主要需要對抗「頑固脂肪」所以不容易減重,建議除了飲食控制外,最好著重在下半身的肌力訓練才更有效果喔!• 沙漏型沙漏型肥胖是蘋果型與梨型的綜合,常發生在停經後的女性身上。通常是本來就有梨型肥胖,停經後因為少了雌激素的保護,囤積脂肪的速度更快,造成上下半身都胖的狀況,內臟脂肪也增加,因此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跟著增加了!沙漏型肥胖者減重時建議飲食控制與肌力訓練等運動並行,會有更好的效果呦! 影響肥胖的因子造成肥胖的原因是很複雜的,有些不單單只是熱量攝取過多的問題,可能還跟生活習慣、疾病…等等其他的原因有關係。在執行減重之前,一定要先知道造成自己肥胖的真正原因有什麼,才能正確的減重喔!• 遺傳參與人體體重調節的基因與神經因素很多都是受遺傳影響,這也是為什麼常常會有「一家人都胖」的現象產生,當然這一部份也跟共同的生活習慣及環境相關,但遺傳也是決定肥胖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喔!• 飲食習慣經常過度飽食、三餐不定時、宵夜習慣、經常外食、偏食等等不佳的飲食習慣,常常會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營養不均,也容易造成內分泌或神經失調,進而導致肥胖喔!• 活動量(運動)活動量多寡是決定每天熱量消耗的一大因素,在同樣的飲食攝取下,久坐不動的人熱量消耗低,容易造成熱量盈餘,體重也會上升喔!另外,運動有助於增加肌肉量,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讓每天消耗的熱量更提高喔!• 睡眠習慣睡眠時間不足會影響飢餓以及食慾的內分泌調節,晝夜顛倒或是習慣晚睡也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造成脂肪堆積進而導致肥胖喔!• 疾病有許多內分泌或代謝相關的疾病都會造成肥胖,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多囊性卵巢等等,必需先改善疾病的狀況才有機會改善肥胖的問題。• 藥物有些藥物可能會影響體內的代謝系統而造成肥胖,例如:部分糖尿病藥物、類固醇等等。• 心理因素情緒及壓力因為容易影響內分泌以及個人行為,在失調的狀況下容易會導致肥胖。 肥胖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衛福部公布的109年國人十大死因的結果,其中就有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7項與肥胖有關,肥胖確實造成了許多健康上的不良影響,WHO也提出了肥胖可能會提高罹患以下疾病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主要為心臟病及中風)• 糖尿病• 肌肉骨骼疾病(特別是骨性關節炎)• 部分癌症(包括大腸癌、乳癌、肝癌、前列腺癌等等)而除了上述這些疾病之外,由於肥胖會導致體內代謝異常,進而引發一連串的健康問題,因此肥胖還有許多「併發症」,包括我們常說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是近幾年很常聽見的「代謝症候群」,這些疾病除了跟生活型態相關,其實也都跟肥胖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有許多研究都證實,肥胖者只要能夠減輕5%~10%的體重(例如90公斤的人,減少5公斤),就能為健康帶來許多益處,也減少上述這些風險喔!此外,除了生理上的問題,肥胖可能也會導致心理上的影響,由於出現肥胖的年齡層已經越來越低,在心智都未發展成熟的孩童階段,體重過重以及肥胖的孩子可能會要承受許多同儕間歧視的眼光,甚至是到了成年後進入社會,仍有許多人因為身材問題而飽受冷嘲熱諷。種種原因讓肥胖防治成為現今非常重要的課題。 減重小撇步-成功不再是難事相信嘗試過的人一定知道,減重必需非常有恆心毅力才能成功,除此之外還須具備正確的觀念,才能「健康的瘦」。許多人往往因為沒辦法堅持下去而放棄,導致體重一直停在原地甚至復胖,這邊就來教大家一些減重小撇步,讓你的減重之路不再看不到終點喔!1.設定「可以達成」的目標及合理的速度,每週以減輕0.5~1公斤為原則較適當,並將目標階段化,達成一個階段就可以給自己一些小獎勵,提高堅持下去的動力。2.選擇適當且自己有興趣的運動,除了能夠事半功倍之外也要能持之以恆3.訂定「能夠執行的」飲食、運動計畫,太高難度或短時間內大幅度改變的計畫很容易造成執行上的困難導致失敗4.尋求專業的醫師及營養師協助制訂減重計畫及菜單,並詳細紀錄每日的飲食及運動狀況,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偏方5.食用保健食品須選擇正確且經過認證的6.飲食相關: ✓ 三餐定時定量,且不偏重任何一餐,避免宵夜及點心 ✓ 細嚼慢嚥,增加進食的時長(最好超過20分鐘) ✓ 用餐順序可以將湯、蔬菜及水果往前擺 ✓ 學習拒絕親友遞來的非計畫內食物7.在可能過度進食的時間計劃做點別的事、培養新的興趣,轉移注意力8.保持良好的心情,並避免利用進食來抒發情緒9.充足睡眠,每天睡滿7小時10.同居者、親友間的支持及肯定很重要 看完這篇文章後有沒有更認識肥胖了呢?將自己的身體保持在最好的狀態才能讓疫苗發會最好的效果喔!如果你正在被體重問題所困擾著,也可以來看看我們前面的文章:想減重?各種常見減重飲食方式,你了解多少? 由營養師帶你認識不同的減重飲食,再來搭配上面這些小撇步,一起來戰勝肥胖吧!本文為《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
2022-04-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新增20確診者 13天足跡遍及南北桃園賣場等62處
桃園市今天新增20名新冠肺炎確診者,市政府防疫團隊一口氣公布多確診者62處足跡,包括各大主要賣場、便利商店、影城、公車站、麥當勞、火鍋等知名店等場所。市長鄭文燦強調還不到社區大流行的程度,呼籲踴躍打疫苗,並提醒清明連續4天假日結束後,無論回到家或返回職場上班前,都能夠自己做快篩,確保建立好防疫防火牆。市政府新聞處長詹賀順提醒民眾,如曾出入上述相關場所,請於足跡重疊次日起14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如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頭痛、打噴嚏、流鼻水、疲勞等疑似症狀,請儘速撥打1922或0800-033-355防疫專線通報,並至醫療院所採檢(勿搭乘大眾運輸),就醫時請主動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
2022-04-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郭台銘想送疫苗等了1年多 陳時中曝沒聯絡的原因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大家關注第四劑疫苗何時開打及疫苗採購情形。曾為台灣採購BNT疫苗的永齡健康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今表示,「要我再送疫苗嗎?」,「但國家沒有提出這樣的需求,我等了一年多了」,「我從去年8月回國到現在,no answer。」,「好了,不說了、不說了。」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下午記者會說,「國家的疫苗,總不能一直叫私人來捐。」陳時中說,他知道郭董很有心,對公益事務都非常有心,今年比較沒有,但去年BNT疫苗在進口時,他常常跟郭董通電話,相互協助上,郭董對於發展RNA相關精準醫療也很有興趣,雙方也都希望可以及早發展出來。陳時中說,購買疫苗,台灣有錢,我們自己的國家有錢,我們自己買,去年那段時間,我們非常謝謝,因與疫苗藥廠溝通困難,而透過私人企業把這環節打開來,今年環節打開來,我們國家有錢,採購疫苗當然是我們自己出。陳說,「郭董一直都很有心,這我知道。」
-
2022-04-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指揮中心為迅速阻斷傳播鏈 啟動池化方式提高核酸篩檢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今天新增病例破百例,達104例。指揮中心因應持續調整邊境與防疫措施,今起將使用池化方式,提升社區核酸篩檢量為可行的配套措施,藉由早期檢測病毒帶原者,迅速阻斷傳播鏈,兼顧與維持防疫量能、社會經濟活動及有效控管風險。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4月1日起,有一個新檢驗原則一比十的池化方式,不管是住院陪病等高風險篩檢,十個檢體一起上機篩檢,如果都是陰性就是陰性,如果有陽性分開再個別做,經評估可以提高效率,但不用於臨床有症狀就醫診斷,或防疫旅館的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者,都不是用這個方式。羅一鈞表示,依這些相關試劑仿單記載的檢測靈敏度換算,單一檢體上機可偵測陽性個案Ct值約介於34~38之間,若進一步採用1:10池化模式進行,除可大幅提升單位時間的可檢驗件數,並加速陰性個案排除效率;針對陽性個案檢驗,仍可正確檢出Ct值介於31~35的陽性患者。羅一鈞說,1:10的池化檢驗,是針對例行性篩檢的方式,僅適用於發生率不高的族群,而若有急著陪病住院的情形,也會盡快告知醫院,如果有緊急需求四月起也能使用一比一的檢驗。另針對高感染風險的疑似個案,仍採用非池化標準流程,維持精準檢驗的要求。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園確診個案足跡今增18處 夜市、購物中心上榜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桃園新增15例新冠肺炎本土個案,桃園市政府稍早公布個案關係圖,指多數個案與大潭電廠群聚感染事件有關,全市目前累計確診2089人,有963人隔離中。桃園市政府稍早也公布近日確診者相關足跡,包括桃園區一九九三老嬉皮、龍潭觀光夜市、全聯平鎮祥安店、南台灣土魠魚觀音店、過嶺廣東粥新屋區佳合五金行、觀音區林師傅泰式養生館、萊爾富觀音觀海門市、觀音區中華牛肉麵、觀音區小菜多多和八方雲集觀音成功店。另外,近日個案26日到27日有信阡機械五金股份有限公司、哈皮寵物沙龍、雲頂休閒農場、約客國際事業有限公司、阿城鵝肉中壢店、萊爾富平鎮桃勤門市和大江國際購物中心。桃園市政府呼籲足跡重疊民眾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有必要,可至社區採檢站採檢。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再起、飯店停業 醫:疫情類流感政府不必堅持清零
疫情擴大,已多日沒有疫情的台中市也傳出確診個案,還有飯店因此被令停業清潔消毒,民眾真的該恐慌嗎?大台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魏重耀認為,在疫情初起流行時,沒有對抗的武器,但現在有疫苗,還有治療藥物,且omicron致死率甚至不比流感高,民眾實在不必恐慌,政府也到了該評估應正常化看待疫情的階段,讓社會恢復正常的運作。另亦有衛生官員私下指出,只要訂出一旦感染的處理流程,例如重症者可以拿了藥在家休息等,新冠肺炎疫情到了目前類流感化的階段,應該可以思考解封,讓民眾恢復一般正常的生活作息,不必再堅守清零的政策。魏重耀說,病毒本就難防,很難做到全面的清零,目前在有疫苗下,雖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但至少可以做到不至於重症和死亡,加上又有治療的藥物,現已進入類流感化階段,民眾不必恐慌,政府也不必一直想著要清零、疫調。政府目前做的很好,就是有疫情發生就去清潔消毒,另也鼓勵民眾打疫苗,像是要求疫苗護照、遶境工作人員以及娛樂業從業人員須打3劑等,都是正確的方向,但重點是應讓社會活動正常化。
-
2022-03-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衛福部:若要施打第四劑疫苗 供應無虞
對於新北市長侯友宜呼籲規劃施打第四劑疫苗,衛福部次長薛瑞元今(31)日表示,這還需搜集國內外醫學證據後,由專家會議討論認為合適後施打;他也強調,未來若有施打第四劑疫苗的必要,疫苗供應無虞。侯友宜今日呼籲應規劃準備施打第四劑新冠肺炎疫苗。薛瑞元今日於行政院院會後記者會回答記者提問表示,有關第四劑疫苗,須搜集國內外醫學證據交到專家會議討論後,若適合才會開始施打。薛瑞元表示,關於第三劑疫苗的規劃,目前疫苗存量、合約數量都足夠,指揮中心也根據疫苗施打的速度,調節進貨量,這包括已有的Moderna還有BNT,洽購中的NOVAVAX,COVAX也答應會提供,並在安排時程中。薛瑞元表示,至於國內疫苗,還有高端疫苗可隨時啟動生產、使用;他說,未來若有施打第四劑疫苗的必要,供應不會有問題。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類普篩=堅持清零 何美鄉:名詞定義不清會混淆好政策
指揮中心宣布要在基隆做36萬人「類普篩」,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今午間在臉書發文表示,這等於是間接公布「堅持清零」的政策,令她很擔心,「政策面的利弊分析後,此時持續清零是最佳選項?」如此茲事體大、嚴肅而影響深遠的政策,「有與其他政府各部門討論過嗎?蘇貞昌院長知道嘛。王美花部長知道嗎?」何美鄉文中表示,況且要以普篩來清零,一定要搭配限制個人行動,才能達到清零的效果。不過,一旦在一個縣市如此行,意味未來其他城市也會持續此政策,「問題是,我們要清零到何時?」如果當局認為此時持續清零是最佳選項,應把這推理過程公布,就更有利於民眾的配合度。何美鄉表示,如果只是在社區廣設發放篩劑的點,好讓有需要的民眾自行前往篩檢,他會全力支持,因為「同時達到防疫與減災的策略,也是此時必須進行的上好策略。」在疫情蔓延之際,以最快速度、最便民的方式,進行診斷和隔離,提早找出高風險確診者,並提供醫療。然而,何美鄉澄清,上述可同時達成防疫與減災的上好策略,其實與「普篩」的概念毫無關係!「類普篩」是很混淆的名詞,害人民都虛驚一場,何美鄉呼籲,「不要用一些定義不清的名詞,來形容一個其實是理性分析後,所選取的上好防疫政策。」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宜蘭驚傳新生國小學生確診 舞蹈老師傳播鏈再擴大
宜蘭羅東國中及凱旋國小昨天與今天共有3名外聘舞蹈、體能老師確診,今中午傳出,新生國小1名在舞蹈班上課的女學生也確診,這是舞蹈老師疫情傳播鏈中,宜蘭第一位被驗出確診的孩子,正匡列篩檢500多位師生。由於很多學校的孩子在確診老師兼課的喜姆比舞蹈教室上課,衛生局陸續通知篩檢70餘名學生,擔心再爆疫情。宜蘭昨天得知羅東國中有2名桃園來的外聘舞蹈老師確診(案23258、另1人尚未有案號),由於這兩人除了在學校兼課,同時在喜姆比舞蹈藝想空間授課,昨晚得知凱旋國小有一名同時在舞蹈教室兼課的體能老師也確診,今天通知凱旋國小含幼兒園500多名師生上午篩檢結束。據了解,宜蘭市新生國小確診的低年級女學生也在舞蹈教室上課,她是昨天被衛生局通知確診接觸者的篩檢對象之一,近中午傳出確診,縣衛生局已經針對該校師生下午進行篩檢,此外宜蘭市及員山鄉也有多所學校的孩子在喜姆比舞蹈教室,學校及家長都很擔心出狀況。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東今再增5例確診 案23264一家四口全中
台東縣今再新增5例確診個案,全縣累計17例,其中,昨天案23264的兩個小孩、先生及婆婆今天也被篩檢確診,另一名50多歲男性,曾參加3月26台中喜宴被匡列居家隔離者,採檢後確診。縣府表示,因案23264的小孩就讀永安國小,學校自昨天起至4月8日採停課10天措施,並且緊急匡列22人,包含同班同學、同舞蹈班、英語班15位學生及7位教師,目前8人PCR結果呈陰性。而案23264一家四口確診,是屬於卑南鄉初鹿村群聚鏈的延伸;至於今天另一例50多歲男性確診者,則是參加台中喜宴被匡列居家隔離者,因出現喉嚨癢、頭暈症狀,經採檢後確診。縣府表示,目前卑南、初鹿、池上、關山快篩站,過去2天共篩了1184人,全為陰性。這2天快篩站仍會持續開設,有需要民眾可依開設時間前往篩檢,或者可到便利商店、藥局購買家用快篩試劑。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今再燒2校學生確診 黃珊珊:Ct值低 全校擴大採檢
全台疫情持續延燒,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上午再爆,今天會再有兩所學校也有確診,昨天世新大學,今天還有一個文山區學校,目前正在疫調,包括同班同學停課,並全校擴大採檢。不過黃珊珊說,現在台北市還沒有大規模群聚,目前案例都還是外縣市群聚感染過來的。媒體追問,今天這兩例是哪些傳播鏈過來的?黃珊珊說,北市今天這2例目前都還在查,今天看到的報告是學生,學生有可能是從家裡被感染,要查家裡的狀況,沒有辦法一下子確認,不過Ct值,昨天晚上看都是比較低的。對於市長柯文哲喊話中央,應該確認防疫戰略要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黃珊珊說,這個就是中央政策,與地方的政策不可能不一樣,必須採取統一的標準,中央目前看以來,沒有大規模管制,北市府也在觀察,若有風吹草動,都在討論。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竹縣確診+2例 5歲男童、護理師與確診者用餐中招
新竹縣今(31日)新增2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個案,分別是1名就讀新豐鄉某私立幼兒園的5歲男童,以及湖口鄉某醫院1名護理師,另有1名住新北市的軍人昨採檢陽性確診,衛生局人員今上午前往該軍人服役的關西營區疫調,初步匡列採檢約50人,目前已安排國軍桃園醫院進駐營區採檢中。衛生局說明,該名5歲男童曾在3月27日在燒肉店與台北市確診者案23063同桌共餐約2小時,與父母皆被匡列居家隔離,男童一採陰性,昨因發燒再次採檢,結果陽性確診,CT值14.1,安排收治專責醫院治療。男童就讀的幼兒園則緊急派遣採檢部隊進駐,匡列採檢全校師生145人(學童118人、教職員27人),目前正持續疫調中,幼兒園全園停課10天。另外一案則是新竹縣某醫院護理人員,她3月26日曾到台中市與表妹夫一起參加表弟婚宴,用餐採Buffet方式,期間曾脫口罩拍照,因獲知表妹夫(案23277)確診,主動通報醫院,昨衛生局安排採檢陽性確診,Ct值15.4,已打滿3劑疫苗,衛生局立即啟動疫調,初步匡列醫院50人(員工29人、病患21人)連夜緊急採檢送驗,疫調持續中。另外,竹縣衛生局昨深夜獲報,新竹縣一處國軍新訓中心一名住新北市的軍人昨採檢陽性確診,CT值24,衛生局人員今上午前往營區疫調,初步匡列採檢約50人,目前已安排國軍桃園醫院進駐營區採檢中。衛生局說明,國立新竹特教學校昨共採檢338人,全數陰性。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東今疑新增5例 衛生局:卑南鄉初鹿群聚鏈延伸
台東縣今天疑再新增5例確診案例,衛生局表示,新增5例均為卑南鄉初鹿群聚鏈的延伸,不過,實際確診案例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為準,下午3點半縣府會統一說明。至於離島是否重啟篩檢站,暫無重啟豐年機場篩檢站的規畫,若是旅客有需求可逕行到綠島及蘭嶼衛生所篩檢。衛生局表示,今天5名新增確診個案,其中包括昨天通知案23264就讀鹿野鄉永安國小的孩子,CT值34,這5位均是卑南鄉初鹿群聚鏈的延伸,但以中央公布為準;相關人員的匡列、篩檢及足跡疫調仍在進行中,下午3點半線上疫情記者會,將統一對外說明。由於卑南鄉初鹿群聚鏈確診者持續增加,縣府今天早上針對永安國小師生專案篩檢,另卑南、鹿野、關山及池上等鄉鎮公所,也持續消毒工作,地方農民也組隊自發性加入清消行列,利用平時務農的噴藥機具,在大街小巷噴灑消毒。同時卑南衛生所、關山衛生所、池上福原聚會所持續開設快篩站,鹿野快篩站今天啟動。而離島金門縣今天傳出首例確診者,是否重啟離島率篩站,衛生局表示,目前沒有重啟豐年機場篩檢站的規畫,若是旅客有需求可逕行到綠島及蘭嶼衛生所篩檢,但會配合中央防疫指引,一旦有公布新防疫措施,縣府會滾動修正。
-
2022-03-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憂社區大流行「小孩老人案例恐增」 基隆採類普篩因應
國內出現多點爆發疫情,指揮中心與地方下令針對基隆進行「類普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李秉穎表示,目前專家都有共識不會回到過去嚴格三級警戒,但也不能放任社區感染擴散,而是視篩檢狀況將疫情壓在可控制的範圍。基隆地區小吃店個案已累計68例,且範圍涉及到國高中生及家屬,李秉穎今日接受周玉蔻《新聞放鞭炮》節目訪問表示,目前還沒有大規模社區流行,但有解封合理的小群聚,但不能放任社區感染擴散,否則疫情將會流散導致小孩子與老人家感染,該年齡層人口將逐漸上升。李秉穎表示,基隆目前採取「類普篩」方式,別於大規模強制全面PCR篩檢,而是視疫情變化而採取發放家用快篩,並沒有強制民眾都要接受,準確度不如PCR檢測,但其方便、使用門檻低且成本較低,可以廣泛進行篩驗。而台灣過去從邊境14天檢疫縮短成10天是否是造成此波「多點散發」個案出現的關鍵?李秉穎則表示,國內累計Omicron傳播鏈有23條就有23條破口,都是從境外流進來感染,檢疫期縮短至10天,仍有3%入境者仍可能漏掉。他認為國內正從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的「模糊過度期」,最重要需提高疫苗覆蓋率至九成五,才有辦法承擔大規模社區流行導致的重症住院及收治後果。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揪社區黑數拋基隆執行類普篩 王必勝:希望民眾配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今早在基隆說,實施類普篩是考量病毒特性及桃園機場監測經驗。快篩可以民眾自己操作,不需要集合,成本也可負擔,好處是方便性跟數量大,可以試著推動看看。王必勝今早在基市府表示,台灣做篩檢,有的時候根據疫調具強制性,基隆要執行的普篩,大概不會用強制方式來做,就是以一個特定族群為對象,現在還在談。假設是以基隆市全體市民為母體,再看能夠發多少,大家領回去多少,實際上做多少。沒有強制一定要做,但希望大家盡量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拋出在基隆做類普篩,王必勝表示,政策執行要尊重基隆市政府,要跟市府討論,因為實際執行一定會有些問題,如怎麼發放、怎麼回收,評次怎麼定義等,很多問題要處理,取得市府同意後再進行。民眾快篩陽性,下一步就是PCR確認,確診就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跟防疫旅館沒有關聯,也跟醫療量能沒有關聯。王必勝表示,所謂回收只是回收結果,至少篩檢陽性要有通報管道,再做下一個動作,至於陰性是否要回收要再討論。普篩很難非常精確,當然也考慮民眾在使用上是否正確,後續動作有沒有辦法了解,應該會製作單張文宣或影片,指導民眾正確使用。王必勝說,考慮實施類普篩的原因,第一因為病毒特性,傳統方法還是積極在做,也看到疫情應該有稍微收斂的跡象,但擔心Omicron傳播太快,可能沒有這麼多時間,等著大家都出來到快篩站採檢,或是經由疫調去查,擔心社區還有潛在病例,希望趕快把它找出來。第二是依過去經驗,例如桃園機場除PCR篩檢,平常監測時會發家用快篩劑做類似普篩,做監測也好,做疫情監控也好,效果都不錯。這個方法因為民眾可以自己操作,不須要醫療人員,不需要集合,成本也可以負擔,方便性跟數量大都是類普篩的好處。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基隆類普篩被批雙標 陳時中嘆:時空背景完全不同
基隆疫情嚴峻,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至基隆視察,隨即宣布針對基隆36萬名市民進行「類普篩」。外界批評,陳時中對基隆採取「類普篩」這是雙標,原因是陳時中過去曾表示,進行普篩容易有偽陰、偽陽的問題,這是台灣難以承受的,而不願意進行普篩。陳時中嘆了一口氣說,「這兩個時空背景完全是不一樣的情況。」陳時中今出席立法院社會環境及衛生環境、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第1次聯席會議,並於會前受訪回應「類普篩」雙標問題。陳時中說,如果前年要進行普篩,當時還沒有快篩試劑,去年要做也只有專業用快篩,且當時快篩精確度不足,大約僅有7成。不過,現在已有家用快篩試劑,且比較普及,準確度也達到9成以上。陳時中說,「因此這兩個時空背景,完全是不一樣的情況。」而現在於基隆進行「類普篩」,也是擇定有社區傳播可能性的地區進行試辦計畫,如果成功,往後可以用在其他社區防堵模式。至於,偽陰、偽陽的問題應如何解決?陳時中說,偽陰、偽陽這是比率的問題,PCR也一樣有偽陰、偽陽的問題,現在就是大規模、快速的篩檢,找出潛藏個案。外界關心,如果要控制這波Omicron疫情,需要觀察哪些指標?陳時中說,「現在就是要把疫調做好,逐步把社區的案子(潛在個案)找出來,這是現在最主要的共同目標。」陳時中說,病毒度會自己產生,因此基隆等地疫情有可能都是從境外移入個案而引爆疫情。有專家表示,現在疫情已擴散,進行「類普篩」的時間已經晚了。陳時中說,怎麼會說太晚?目前基隆疫情還是存在許多潛藏的傳播鏈,「類普篩」就是要把這些個案趕快找出來。至於快篩試劑要如何發放?陳時中說,這部分基隆市的民政或衛政會比較清楚,目前就是中央、地方共同合作,指揮中心會準備好快篩試劑。指揮中心面對疫情,如今是要清零或與病毒共存?陳時中說,追求共存,往往是疫情所逼,不得不共存,並尋求社會可以接受的方式,當然台灣未來有可能走向共存,原因是Omicron變異株傳播力非常強,但依目前指揮中心可以做到的情形下,確保社區安全。公衛學者詹長權說,類普篩要成功,必須篩檢後一天內要有檢驗結果。陳時中說,其實最重要的是,要把確診者通報出來。而為何選擇「類普篩」而非PCR篩檢,陳時中說,選擇類普篩是著眼經濟效益、時間,選擇重要地點,此外社區篩檢站進行的PCR篩檢也會持續進行。民眾是否有可能需要接種第四劑疫苗?陳時中說,如果時間到了,專業相關證據足夠,「當然是可以」,相關疫苗數量也是足夠的。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台中婚宴傳播鏈又擴大 高雄今+4、2人是小學生
高雄市今新增4例本土個案,市長陳其邁在31日上午10時臨時加開召開市政暨防疫記者會,新增4個案,1例為基隆計程車司機(案22688)密切接觸者。另1例為3月26日參與台中婚宴密切接觸者及其2位同住家人,同住家人就讀高雄市某國小,兩名小學生均就讀同一班級,同班師生及補習班師生採檢全數陰性,詳細情形將於稍後記者會由陳其邁說明。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影/世界麵包冠軍台灣代表隊今晨返台 教練落地採檢陽性送醫
台灣烘焙再度在國際發光,有「烘焙界奧林匹克」之稱的路易樂斯福世界盃麵包大賽,日前在法國登場,台灣隊以3項都第一的好成績,首度拿下團體冠軍。台灣代表隊成員教練吳武憲、選手武子靖、李忠威和徐紹桓今天上午7點07分搭乘長榮航空BR88班機抵達桃園機場,機場公司也於入境大廳螢幕電子看板歡迎選手榮歸。教練吳武憲因落地篩檢陽性,直接後送專責醫院。第11屆「世界盃麵包大賽」(Coupe Du Monde DeLa Boulangerie)日前於凡爾賽門展覽中心(Porte de Versailles)舉行。台灣隊由教練吳武憲帶隊,「歐式麵包」選手武子靖、「甜麵包」選手李忠威和「藝術麵包」選手徐紹桓皆在各自負責的項目中奪下第一,為台灣贏得首座團體冠軍。由於代表隊所搭乘的長程航班依規定必須落地採檢,代表隊入境後必須先在候機室接受PCR採檢,長榮航空也特別安排地勤人員舉布條歡迎,因媒體採訪不可接觸入境旅客,隊員也在候機室等候採檢時自己録影發表得奬感想。但最後教練吳武憲篩檢結果為陽性,直接由機坪搭乘救護車後送專責醫院。教練吳武憲在錄製的影片中表示,選手在比賽中非常認真,不負所望拿下這個獎項,當下非常感動;「歐式麵包」選手武子靖表示,很高興這次比賽中,3個人完全展現了團隊合作,獲得評審的認同;「甜麵包」選手李忠威則特別感謝喜互惠總經理一直以來的支持,他們平安回來了;「藝術麵包」選手徐紹桓也感謝賽前支持他們的各位。
-
2022-03-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讓開發過程縮短了好幾年 AZ疫苗牛津負責人坦言一開始就「賭很大」
即使牛津大學有自己的臨床生物製造機構,也有能力執行臨床試驗,但當我們要進行大規模的第三期試驗時,所需資金也超出大學能取得的金額。所以我們必須發表研究結果,等待大藥廠或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這類大金主對我們的研究產生興趣。這就像是把所有的蔬菜都煮好,把熱騰騰的菜放在窗前展示,然後希望有人願意賣你一隻雞。這種從決定要做疫苗到第一期臨床試驗要花好幾年時間的做法,就像是跛足前進,在2020年根本緩不濟急。疫情正在導致數十萬人喪命、使整個社會停擺,用疫苗來控制疫情已成了當務之急。在1月、2月和3月時,我們決定冒險搶先開始作業,使牛津大學承擔巨大的財務風險,也把我們在業界的聲譽推上火線。但是到了4月,投入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是當務之急已經成為普遍的共識,於是我們得以一次購足所有的食材。在2020年,從前的資金申請週期被極度壓縮,讓開發過程一下子縮短了好幾年。我們能獲得的金額也大幅提高。我們原本只靠極少的資金在運作,到了4月底,我們得到政府挹注的兩千萬英磅,以及阿斯特捷利康公司的充沛資源,包括疫苗開發和大規模生產的能力。美國政府也在5月投入十二億美元,透過曲速行動(Operation Warp Speed)計畫,在美國進行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的臨床試驗。隨著疫苗開發工作在資金界從灰姑娘變身成公主,其他的重要資源也開始大量湧入。格林的臨床生物製造機構暫停伊波拉疫苗的生產,轉而開始製造新冠肺炎疫苗。尋找數百位志願接種者來進行第一期試驗原本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我們在幾個小時內就搞定了,因為所有人都很想幫忙。藥物與保健產品管理局決定優先審查與核准我們的臨床試驗,然後再看結果,於是把我們和其他的新冠肺炎疫苗排在審查名單的第一位,同時召集數十位外部專家參與,他們和我們一樣,每天長時間工作,而且沒有休假。由於其他的研究失去急迫性,原本要進行其他臨床試驗或研究的許多優秀科學家,也開始加入我們的行列。而且,全世界的科學家和專家比以往更樂意協同合作。我加入世衛主導的視訊會議,許多疫苗研發團體在會議上展示他們的計畫並報告進度。所有人都想要向彼此學習,全都明白現在是非常時期,大家並不是為了有限的市場在比賽或競爭,所以沒有贏家全拿的情況。一般對於某些有商業價值的疫苗來說,搶先進入市場可以賺到最多錢,因為當市場廣泛採用最早進入的疫苗之後,其他的公司將難以進入。但這一次有七十億人的性命岌岌可危,需要靠不同國家、不同公司、以不同方法生產的多種疫苗來對抗病毒,所有人都需要分享自己所知道的東西,才能盡快達成目標。▌下重注我們的動作如此快的第三個原因是,我們從一開始就「賭很大」,我們把原本要按照順序進行且相隔漫長等待的很多工作,改採同時與接連不斷的進行。我們說過,「賭很大」指的不是冒安全性的風險,而是指從事開發工作的人賭很大,我們有可能會浪費時間和金錢。舉例來說,我們通常會等到研究等級疫苗在動物身上看到效果之後,才會讓格林的臨床生物製造機構開始製造臨床試驗等級的疫苗。這一次,我們讓這兩件事同時進行,我們冒的風險是,假如疫苗在動物身上沒有效果,我們製造疫苗的時間和金錢就白白浪費了。同樣的,我們通常要等到完成所有的臨床前試驗(動物試驗)之後,才會開始設計臨床試驗。因為如果臨床前試驗顯示疫苗不安全或沒有效果,我們就不必浪費時間為不會進行的臨床試驗做準備。這一次,我們在臨床前試驗還在進行的時候,就開始設計和準備臨床試驗,包括召募與篩選志願接種者。因為我們冒了這些險,我們才能在取得臨床前試驗安全性數據的隔天,也是臨床生物製造機構做出疫苗的那一天,就讓第一批志願者接種疫苗,展開第一期安全性試驗。我們一拿到所需的安全性數據,就開始同時進行臨床試驗的不同階段。我們在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之前,就開始大規模生產疫苗。在正常情況下,這種做法連想都不敢想,因為代價太高昂了。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及其合作夥伴在我們取得數據證明疫苗有效之前,就已經生產了數百萬劑疫苗。他們的代價更高,因為假如證明疫苗沒有效果,他們就必須把這數百萬劑疫苗拿去丟掉。我們很早就開始和藥物與保健產品管理局溝通,而且一直保持聯繫。他們並沒有等我們交出每一項證據後才開始審查,而是以滾動式機制審查我們所有的數據(超過五十萬頁)。在滾動式審查機制之下,他們會和平常時期一樣,謹慎的檢閱他們平常會看的所有資料,包括臨床前試驗資料、生產資料,以及安全性與效力資料。只不過,他們起步的時間提早了,也投入更多人力,所以他們完成審查的速度變得更快。我們最後縮短的是等待效力試驗結果的時間。2014年伊波拉疫情爆發之際,等到第三期試驗開始的時候,疫情已經控制住了。因為接受試驗的人已經不那麼容易接觸到病毒了,使得我們難以判斷疫苗有沒有效果。不過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世界快速擴散,而志願接種者大多是最容易接觸病毒的醫護人員,所以我們不需要等那麼久才進行第三期試驗。在2020年之前,沒有人在一年之內開發出一種疫苗,但這並非因為辦不到,而是因為沒有人嘗試過。我們在2020年的動作比平常快,不是因為我們走捷徑,或是拿產品來冒險。研發安全的疫苗需要做的每一件事,我們都做了。我們沒有跳過任何步驟,我們以同樣的謹慎和專注完成每一項工作(充填製劑、為志願者接種疫苗、分析圖表)。我們的速度加快,是因為這一次我們非這麼做不可。全世界需要盡快取得疫苗,我們從每天公布的死亡數字知道,我們必須分秒必爭。※ 本文摘自《疫苗先鋒: 新冠疫苗的科學戰》。《疫苗先鋒: 新冠疫苗的科學戰》作者:莎拉.吉爾伯特, 凱薩琳.格林譯者:廖建容, 郭貞伶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02/25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時中剛宣布基隆「類普篩」 基警再添1名警官確診
基隆市警局傳出再加1名確診者,累計13人。警局配合衛生局匡列接觸者,並重新調配警力分流出勤,確保人力運用與警政服務不中斷,治安維護不因疫情襲捲警界而有空窗期。基隆市汪姓、林姓刑警21日深夜前往銀河小吃店消費前,疑有感染者進入消費,因此染疫。汪因當晚同行女性友人24日出現症狀,陪同就醫雙雙確診。林24日晚間出席市警局餐會接受基隆市長林右昌表揚合照,隔天確診,因兩人都未戴口罩,林右昌居家隔離10天,預計4月5日零時解除隔離。市警局雙警染疫後,病毒藉餐會等途徑蔓延開來。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下午公布的資訊,市警局共有12人確診,其中10人為員警,2人為行政職員。昨晚又傳出市警局有警官快篩陽性,再接受PCR檢測,今早確診,讓警界染疫人數增加到13人。基隆市小吃店群聚感染案,若加上今早傳出的確診者,已有69人染疫,包括市警局13人,二信高中9名學生,海大1名教師和1名學生,其他分為4家小吃店從業人員、消費者及其接觸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在基隆表示,疫情已經蔓延一段時間,擔憂在市區、社區裡面還有個案。如果只有用社區篩檢站,有些人沒有警覺心未出來篩檢,恐怕就很難清零,因此將在基隆做類普篩社區採檢,中央提供快篩試劑,由市府規畫發放、統計及回收作業。基隆市長林右昌昨天也說,非常認同、很支持陳部長的看法,但執行面還有很多細節需要釐清,市府會進一步跟衛福部疾病管制署(CDC)討論作業程序。
-
2022-03-3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金門防疫破功!出現首例確診 縣府緊急匡列居隔23人
金門防疫破功!金門縣長楊鎮浯在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金門出現首例確診個案,這名26歲的確診男子是在26日赴台參加喜宴,與確診案號23277接觸,縣府接獲彰化縣衛生局轉介,立即將人送金門醫院進行PCR採檢,昨晚20時30分許檢驗結果出爐,PCR為陽性,判定為確診個案,目前已將人安置在負壓隔離病房。縣長楊鎮浯今天上午7點舉行金門縣疫情指揮中心緊急防疫記者會,包括秘書長陳祥麟、衛生局長李錫鑫、金門縣警察局主秘李智源等人都出席。楊鎮浯表示,衛生局在昨日中午12點30分接獲彰化縣衛生局轉介1名居家隔離者,這名男子已確認為確診個案, 據縣府掌握的情況,這明確診者目前無症狀,3月24日赴台,26日於台中參加喜宴,29日搭乘立榮B7-8829(17:20)班機自台北返回金門,足跡都是台灣活動,返金後即返家沒外出。楊鎮浯說,個案已接種過3劑新冠肺炎疫苗,屬「突破性感染」。其他詳細疫情依法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進一步公布。縣府縣衛生局昨晚已完成相關接觸者匡列及PCR採檢,接觸者包含接機友人、同班機同排及前後2排旅客,共匡列居家隔離24人,除1人已返台外,其餘23人皆在金門,由衛生局安排PCR採檢後入住防疫旅館隔離,返台者轉由他縣市衛生局追蹤列管。縣府在昨晚也火速召開緊急專案會議,由楊鎮浯主持,審視此事件的處置過程與預擬相關預案,楊鎮浯更是一晚沒睡,早上直接開記者會,楊鎮浯說,確診個案1人,已收住金門醫院負壓隔離病房進行觀察與處置;居家隔離23人已入住防疫旅館,進行10天的隔離;確診個案3月29-30日之金門足跡展開清消;縣府將加強執行宴席全面禁止逐桌敬酒;此外,提醒鄉親避免聚餐、餐飲鼓勵外帶;清明掃墓納骨塔不開放入內,於戶外搭棚供鄉親祭拜。據了解,這名確診者疑似從事服務業,此專案23名居家隔離者於今日凌晨完成PCR採檢後全數入住防疫旅館,PCR報告陸續於凌晨3時許完成,報告全數為陰性。為即時監測居家隔離者變化,將於隔離期間增加採檢次數;此外,有關居家隔離者之同住家人及其相關密切接觸者衛生局提供公費居家快篩試劑,供前述人員倘有健康疑慮可於第一時間進行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