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7 活動.精彩回顧
搜尋
數位人道協會
共找到
3
筆 文章
-
-
2022-06-17 活動.精彩回顧
精彩回顧/【公益計劃】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攜手數位人道協會 用科技縮短偏鄉與健康距離
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攜手數位人道協會贊助雲林縣社區遠距健康促進計畫發表會,6月16日於雲林縣政府舉辦,由雲林縣長張麗善、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景明、社團法人數位人道協會理事潘人豪、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劉宏輝、台西五港C據點執行長蘇芋璇等貴賓,共同見證遠距健康促進計畫執行成果。線上遠距教學 打破城鄉醫療資源落差張麗善以自身專業的護理經驗,進行「遠距教學」,同步與當天線上與會的十幾個社區據點長輩分享健康知識,藉由這場發表會,實踐雲林縣數位科技,智慧城市發展目標。現場人士透過VR實境體驗,真實感受偏鄉長輩的遠距健康促進課程。數位人道協會理事同時是WaCare平台創辦人潘人豪說明,「線上遠距健康促進計畫」是協會自2018年主力推動的計畫,透過超過千人的專業醫事人才庫,運用WaCare遠距健康平台,針對偏鄉長照據點進行「衛教健康促進、醫療諮詢」等課程,打破城鄉醫療資源落差問題。張麗善感謝張榮發慈善基金會,除了認養雲林10個社區關懷據點,還提供專屬社區的衛教和諮詢課程,導入「健康導師」遠距諮詢顧問,進行長者健康能力調查、照服員能力調查與積分教育訓練,透過前端預防醫學,有效減少急症就醫頻率及延緩失能。公益計劃讓偏鄉享受更好的醫療健康資源。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吳景明表示,看到線上長輩熱情的參與,就知道這個計畫成效相當好。基金會除了協助數位人道協會運用線上遠距live方式與講師互動學習,將健康促進概念傳播至更多據點,也希望號召各界一起攜手投入「偏鄉遠距健康促進課程公益計劃」,幫助更多長輩達到預防疾病及延緩失能的最終目的。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劉宏輝表示,這幾年台大雲林分院透過雲健康社區中心,與民眾分享衛教資訊、介紹醫療品質和醫療團隊,營造社區健康支持網路,很高興張榮發慈善基金會攜手數位人道協會大力投入,促進雲林地區民眾健康。台西五港C據點執行長蘇芋璇表示,數位課程導入後,長者記憶力、行動力和健康意識顯著提升,情緒低落沮喪感下降,同時照服員也透過諮詢專家,改善長者視力障礙和用藥情況。根據2021年量化成果顯示,此計畫協助長者獲得健康識能,照服員在照顧知識、掌握社區長者健康狀況能力都有所提升,甚至提高自身提供專業照顧的信心和支持程度。目前導入此計畫的據點共236個,仍有超過150個社區需要各界協助,因此數位人道協會與WaCare 將持續以「用科技縮短偏鄉與健康距離」為使命,打造一個更豐富的健康數位健康生態元宇宙,讓偏鄉社區透過WaCare的技術,完成虛擬化的據點串連,享受更好的醫療健康促進資源。
-
2021-08-29 新聞.元氣新聞
斜槓醫師捐版稅 挺遠距醫療
年輕醫師「斜槓」的例子不少,甫獲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神秘女聲「?te壞特」,是通過國考的外科醫師;今年東京奧運羽球「麟洋配」奪金,最先畫出球在界內得分決定性畫面,被稱為「新時代國旗」的原創者「黃豆泥」,也是醫師。他長期關注偏鄉醫療,把作品拍賣所得版稅捐給數位人道協會,支持偏鄉遠距醫療。「黃豆泥」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曾在榮總體系擔任實習醫師,目前就讀研究所,同時也是圖像創作者,與夥伴合創「病態美學」,曾與台中科博館合作「島嶼浮塵─PM2.5視界特展」,以肺癌病理切片凸顯中部空汙問題。他說「看病理切片很痛苦,但圖像卻是美麗的,體現疾病痛苦跟美麗相互矛盾之處」。日前東奧羽球男雙金牌戰,最後一顆壓線球得分,為台灣奪下一面金牌,令不少民眾津津樂道。黃豆泥表示,很喜歡乾淨、具象徵性的符號,看到壓線球畫面後,腦中立刻浮現靈感,比賽結束十五分鐘內便完成繪製,沒想到後續反應熱烈,甚至出現版權爭議,讓他始料未及。版稅雖非大額捐款,黃豆泥決定捐給長期做遠距醫療的數位人道協會。黃豆泥說,就讀台中一中時曾參與偏鄉課輔近三年,發現資源分配嚴重不均,而台灣一年僅有一千三百個醫師名額,稀缺性高,但大多數想在大都市服務,希望藉捐款,提高社會對偏鄉醫療資源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