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搜尋
指揮中心
共找到
7824
筆 文章
-
-
2021-12-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Omicron進社區 陳時中:加強旅宿守好前七天最重要
北市一防疫旅館出現三名確診個案,指揮中心懷疑為旅館群聚事件正展開調查。不過,其中案17058採取「10+4」方案,於返家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因此外界擔心春節前Omicron是否會進入社區。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則表示,依據觀察,變異株的潛伏期較短,前七天守好非常重要,因此已訂定幾道防線,包括縮短PCR陰性證明、避免旅社群聚等。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觀察到50多位Omicron病例,超過八成個案於入境當天攔截,其他個案也幾乎都在六天內攔截。陳時中表示,針對入境前繳交的PCR陰性證明已將時間拉近,且將報告日從工作天改為日曆天,希望在登機前篩掉一些確診個案;入關時在機場也會進行機場深喉唾液篩檢,也可減少入境的確診個案,如此一來旅館群聚的可能性就會下降。另外,也將確保旅館內不要發生群聚,若發生時也能及時匡列、將人員移出,希望把這條線守好,回到家裡風險相對較低。前七天是重要防線,若在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發生群聚而未注意,就可能造成社區感染。不過對於北市這起疑似旅館群聚事件,指標個案是否為案17058?陳時中則表示,還要等基因定序出來才弄得清楚。至於58人自原旅館移出,是否需要增加隔離天數,還要等確定是否為群聚才有後續住宿增加金額等問題;若非群聚,則照原來天數檢疫隔離即可。
-
2021-12-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情再爆發 指揮中心增快篩試劑發放診所至272家
新冠肺炎Omicron變異株在全球擴散、疫情嚴峻,國內近期境外移入個案都在「雙位數」,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自明年1月1日起擴大辦理社區加強監測方案,全國發放公費新冠肺炎家用快篩試劑的診所由86家增加至272家,民眾如有出現呼吸道症狀,可多加前往診所,由醫師評估發放試劑後自行檢驗。陳時中表示,國內目前已發放一萬餘劑公費新冠肺炎家用快篩試劑,考量近期社區傳播風險提升,為提高民眾取得公費家用快篩試劑可近性與及早發現自身感染的可能,增加試劑發放點。陳時中呼籲,現值呼吸道病毒活躍期,請民眾多加留意自身健康,如出現呼吸道症狀,可前往計畫定點診所;民眾如為兩歲以上出現呼吸道症狀的病患至公費快篩試劑發放診所掛號就醫,經醫師評估後發放試劑及注意事項說明單張,如為兩歲以下幼兒的陪同看診者,也由醫師評估後發放。民眾領取試劑後,請配合依注意事項說明內容盡速採檢,並至線上(https://forms.gle/8gh7Kb3ZkYE5aArW7)填寫試劑領取診所名稱及快篩結果等資料,此為匿名方式收集,無須擔心個人資料外洩情形。指揮中心提醒,如居家快篩檢驗為陽性時,請勿慌張並儘速至鄰近的社區採檢院所( https://reurl.cc/MArG1L )進一步PCR檢驗。民眾前往社區採檢院所時,請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對於使用過之採檢器材請用塑膠袋密封包好,並攜帶至社區採檢院所,交予院所人員處理。
-
2021-12-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該打什麼疫苗抗Omicron變異株?醫教最佳接種策略
再過一個月,就要迎接一年一度的農曆春節,春節假期是民眾南來北往的時候,甚至連遠在異國的親人也回國團聚,雖瀰漫著濃濃的過節氣氛,但肆虐全球兩年的病毒並未因此停歇。根據國外的經驗,感恩節、聖誕節這類團聚的節日,往往更容易增加COVID-19病毒流動與傳染的機會。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翁資閔表示,連續假期及年節將至,一定要預防COVID-19疫情再度擴大與擴散,除了維持好勤洗手、戴口罩的防疫措施,不外乎就是應儘快取得完整疫苗接種的額外保護,才能有效的降低死亡率,抑制疫情升溫。疫苗對Omicron變種病毒仍然有效在疫苗充足供應與醫療人員的努力下,目前台灣已有8成人口完成第一劑疫苗接種,第二劑的接種率也緊追在後;但隨著距離接種時間越來越久、病毒持續變異,持續維持與更新保護力是必須的。許多人擔心疫苗對於變種病毒是否沒效,翁資閔舉例,Omicron表示雖變種病毒比起前幾代的COVID-19病毒傳播力更強,但目前死亡案例幾乎都是沒有完整接種疫苗的民眾,顯見疫苗仍有預防重症與死亡的保護力。接種完整疫苗,才能獲得最佳保護力翁資閔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已全面開放兩劑接種不同廠牌疫苗的混打、已完成基礎劑五個月以上民眾之追加劑疫苗,以及針對免疫力低下族群的第三劑基礎加強劑接種,民眾可依據自身健康狀況挑選合適的疫苗接種策略:1.針對第二劑混打不同廠牌疫苗的建議,第一劑接種高端者,第二劑可選擇高端或mRNA疫苗(Moderna、BNT);而第一劑施打AZ或mRNA疫苗者,第二劑可選擇AZ、Moderna、BNT、高端。2.免疫力低下或免疫不全者,且為12歲以上之民眾,應在接種第二劑的28天後,優先以mRNA疫苗(Moderna、BNT)或次單位蛋白質疫苗(如高端)作為第三劑之基礎加強劑(Additional dose)。3.已完成所有基礎劑接種(一般民眾為兩劑、免疫不全或低下者為三劑)之18歲以上民眾,應於最後之基礎劑五個月以上,接種追加劑(Booster dose)。建議可選擇mRNA疫苗(Moderna、BNT)或次單位蛋白質疫苗(如高端)。追加劑副作用不大,安心施打翁資閔特別說明,以上所述之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是指有特定疾病或治療的對象,若不確定自己是否屬於免疫力低下者,建議可諮詢平時看診的主治醫師。目前接種追加劑(Booster dose)之大部分民眾,接種後副作用較小,呼籲勇於施打追加劑,只要符合以上條件可儘速接種,好讓團聚的時光沒有病毒侵擾。延伸閱讀: ·對抗變異株!第三劑疫苗選哪款? 圖解「中和抗體、保護力」 ·第三劑疫苗「保護力效果排列」曝光! mRNA疫苗、蛋白疫苗、腺病毒疫苗比一比
-
2021-12-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又有疫苗來了 第15批BNT疫苗93.83萬劑運抵桃機
第15批輝瑞BNT疫苗約93.83萬劑約在清晨六點三十一分到貨,由華航CI-62航班運抵桃園機場,班機降落後滑行至A8停機坪,由地勤人員將三個溫控櫃的疫苗卸下,海關人員在機邊完成驗放通關程序,疫苗由海關及航警護送至華儲碼頭拆裝後,將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再提供COVID-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接種,目前總共到貨量已達1333.62萬劑。由永齡/鴻海、台積電和慈濟共同購買捐贈的1500萬劑疫苗,前14批已到貨1239.79萬劑,根據指揮中心統計, BNT疫苗到貨分別為首批9月2日93萬劑、第二批9月9日91萬劑、第三批9月30日54萬劑、第四批10月1日67萬劑、第五批10月4日27萬劑、第六批10月7日88.92萬劑、第七批10月8日88.92萬劑、第八批10月14日82.7萬劑、第九批10月28日90.21萬劑、第十批10月29日91.03萬劑、第十一批11月5日87.17萬劑、第十二批11月12日92.66萬劑、第十三批11月25日93.83萬劑,以及第十四批12月9日192.35萬劑。
-
2021-12-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兩變異株結合成「Delmicron」成魔王?羅一鈞解答了
近月歐美染疫人數狂增,外媒報導恐是Delta與Omicron結合的雙重變異株「Delmicron」惹的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這一說法指的是Omicron輕症類似的發燒症狀,並非指出現新變異株。羅一鈞今日於記者會說明,關於「Delmicron」說法是源自印度報導,指的是臨床觀察中,認為Omicron症狀多屬輕症,與印度發現有民眾發燒或全身症狀相似,所發明新詞,非指檢驗出病毒有新組合。他解釋,Omicron變異株本身的突變多,也包括Delta變異株的位點,兩者有相近之處。隨國外個案增加,也陸續看到染上Omicron的民眾,會出現類似母株Delta個症狀,例如味覺異常或發燒、輕微感冒或全身倦等症狀。但他強調,「Delmicron」的現象,不代表新變異株出現,無須用新名詞取代病症的必要。
-
2021-12-2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美縮短無症狀患者隔離天數 陳時中曝不跟進理由
美國近日宣布將COVID-19無症狀者的隔離天數從10天縮短為5天,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台灣不會跟進,強調至今未觀察到病毒潛伏期縮短,也希望再安全一點。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近日更新建議,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無症狀患者的隔離天數從10天砍半到5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台灣不會跟進,主要是還沒有觀察到病毒潛伏期時間縮短,或許隔離5天就夠了,但他認為應該要更安全一點。陳時中並指出,先前在訂定春節檢疫方案時也曾討論過檢疫、隔離天數的問題,因此決定出7+7、10+4、14+0等3種檢疫方案,強調7+7已是最大可接受限度。印度媒體報導,當地出現Delta和Omicron變異株結合的Delmicron,不僅傳播力極高,也容易引發重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印度主要是透過臨床觀察到Omicron以往大多是輕症患者居多,包括咳嗽、喉痛痛等症狀,但最近發現愈來愈多患者出現發燒、全身性症狀,因此發明了Delmicron一詞。羅一鈞說,Omicron帶有的突變很多,其中也包括Delta的突變位點,病毒學特徵上有些相近的地方,但並沒有新型變異株叫作Delmicron。羅一鈞指出,國內隨Omicron個案增加,也發現1例味覺異常、數例發燒個案,顯示Omicron個案不見得都是輕微感冒症狀,也有人全身倦怠、發燒等症狀,在人數多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呈現不同症狀。
-
2021-12-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疫情一月再爆發? 陳時中:境外移入越多風險越高
國內今天新增14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而近日境外個案大增,每天都以「二位數」增加。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天於廣播節目中表示,一月下旬是最危險的時期,返鄉人數在逐漸增加,大家要戒慎恐懼。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累計境外移入病例越多,對於社會風險越高,不能掉以輕心。李秉穎表示,今年疫情最危險的時刻應是一月下旬,加上台灣仍有二成國人尚未接種第一劑疫苗,疫情仍有爆發的可能。陳時中表示,看到國外的染疫的人數正在大爆發中,這段時間境外移入個案也每天維持在雙位數,不能掉以輕心。不過防疫旅館在我國邊境檢疫上承擔重要任務,日前卻發生旅館群聚事件,因此指揮中心於12月27日啟動防疫旅館訪視輔導作業,並要求地方政府須於明年1月3日完成防疫旅館總體檢。針對目前檢視進度,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各地政府將於1月3日前完成查核,事後告知指揮中心相關結果,並請旅館修正、改善。目前也與感染管制和通風專家合作,12月27日起陸續訪視各防疫旅館,預計於春節前完成全國460家旅館訪視。而新北也傳出有兩位居家檢疫者申報不實,莊人祥表示,相關裁罰權責都在地方政府。
-
2021-12-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學美國無症狀確診只隔離五天?學者:重點是檢測量要夠
美國確診及死亡人數持續上升,造成醫療量能極大負擔,為減輕醫療體系壓力,美國CDC宣布無症狀確診者僅需隔離五天。《蘋果日報》今報導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將於明天召開專家會議時討論是否跟進。美國做法並非僅縮短天數,還有許多項配套,台大公衛者指出,美國實施這項策略的挑戰在於,篩檢量要夠才能杜絕隱性傳播鏈,所以美國明年起要投入數千醫護投入增設的篩檢站,並將發下五億份快篩試劑。台大公衛學者古玫生表示,美國確診病例目前集中在東北方的州別,面臨Delta與Omicron雙重打擊。因為該區域覆蓋率提升得早,也比較快面臨保護力不足的問題,目前個案已流鼻水、頭痛等輕症為主。整體來說,美國無論確診人數、住院人數、死亡人數都在上升,還需要分析資料才知道感染Omicron和Delta之後衍生死亡的比例如何。古玫生指出,美國總統拜登近日宣布「5+5新抗疫政策」,是將無症狀確診者隔離天數縮短為五天,但後續要強制戴口罩5天。此外,已接種第三劑者如果曾接觸確者者,則不需隔離,但是要強制戴口罩10天。此外,美國政府正在整備數千名軍醫及醫護人員,2022年都要投入增設的篩檢站及疫苗接種站,另將發放五億份的家用快篩試劑,目前各大篩檢站已人滿為患。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美國住院死亡的增加是因為Omicron或Delta,還需要更多資料來證實,不能太輕忽就認定Omicron一定都是輕症。美國政府知道,即便打到第三劑,還是要靠篩檢,才能杜絕社區感染,因此這項5+5政策最大的挑戰,是檢測量一定要夠。現在歐洲許多國家也在透過提升採減量、實施通行證、加嚴公衛防疫措施等方法,試圖控制疫情。「歐洲疫情就像一部沒有結局的電影,」公衛學者王威淳表示,幾乎全歐疫情都在上升。法國已將第三劑接種間隔縮短到三個月,恢復室內外口罩令,每人每周三天遠距辦公,開始考慮實施不承認陰性檢測證明的「超級綠色通行證」。瑞典則將篩檢量能提升到每周30萬次,百人以上聚會都要實施健康通行證,並且恢復室內口罩令。
-
2021-12-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地圖上線「卡卡」 廠牌不齊全 近午新增BNT、高端
新冠疫苗預約及接種平台已暫緩使用,指揮中心宣布將回歸各醫療診所預約施打,今日上午開放「疫苗防治一網通」疫苗地圖,供查詢施打廠牌、服務時間,民眾實際查詢發現資料不齊全,且網站速度慢,直到中午才陸續更新。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天中午過後接種地圖資料已大致更新完畢。指揮中心今日上午開放「疫苗防治一網通」平台上線,供查詢施打廠牌、服務時間等資訊。民眾上到這個網站,可依照自己想要施打的疫苗、所在的行政區域,查詢最近的疫苗接種點,並且致電到該診所進行預約查詢。但首日上路,網站資料不齊,且速度也不順暢。民眾實際查詢台北地區診所,竟跳出基隆或台南診所,且原先疫苗品牌僅開放AZ及莫德納,品牌不齊全,也讓民眾感到奇怪。直到中午才將高端、BNT疫苗等疫苗選項補齊。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中午過後接種地圖資料已大致更新完畢。
-
2021-12-29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獨/還是學不會? 旅客爆桃園防疫漏洞百出
桃園日前才發生防疫旅館群聚感染事件,今天又有旅客向本報投訴,表示自己住在桃園火車站附近的一間防疫旅館,隔離期滿前一天,旅館竟集合所有需要篩檢的民眾到一樓大廳,過程中大家還擠在小小的電梯裡,此外,自我健康管理結束前要做的快篩,結果竟只要用文字簡訊回傳給指揮中心,許多人根本沒做快篩就回覆自己是陰性,批評流程漏洞百出。對此,桃園市衛生局長王文彥表示,在電梯內只要民眾戴上口罩、全程不講話,「基本上沒有違規問題」,且民眾到一樓大廳篩檢時都有排隊,保持一個手臂的距離。當天負責採檢的敏盛醫院則不回應。向本報投訴的張先生,本月7日至21日住在桃園火車站周邊一間防疫旅館。當天和他需要篩檢的民眾約10位。張先生表示,他原以為旅客到一樓篩檢時,一次只有一位下樓,等到上一位旅客篩檢完回到房間,電梯也消完毒後,才換下位旅客下樓篩檢,沒想到防疫旅館竟沒有分流,所有人還擠在同一部電梯裡,到大廳時大家也沒有維持1.5公尺的防疫距離,「實在太誇張了!」張先生說,在防疫旅館住了13天,前面的防疫措施滴水不漏,但第13天的PCR篩檢過程,卻讓民眾暴露在交互感染的風險中,不僅之前的努力恐化為烏有,如果當天發生交互感染,現場的PCR根本篩不出來,「是否又是另一場社區群聚的開始?」張先生也提到,不管是哪種隔離方案,自我健康管理結束的前一天都需要快篩,快篩試劑會在旅客抵達桃園機場時發放,並標明要做快篩的日期,但快篩後的結果竟只要用文字簡訊回傳給指揮中心,他身邊一些朋友因為不喜歡被戳鼻子,所以根本沒有做快篩,就直接簡訊回覆結果是陰性。張先生直言,政府至少應該要求民眾附上實際檢測照片,並請民眾拿快篩過的試劑一起拍照,才能避免有人逃避檢測,否則根本是考驗民眾誠不誠實。張先生指出,之前住在中國大陸的防疫旅館,旅館人員都會親自到房間內替旅客篩檢,結果台灣的防疫旅館反而便宜行事。他直言,先前桃園防疫旅館發生群聚感染,市府衛生局跟指揮中心的發言一度讓他相當心安,未料實際體驗卻大相逕庭,讓人震驚又擔心。
-
2021-12-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贈索馬利蘭15萬劑高端 莊人祥:效期可至四月中
外交部今日宣布,將捐贈15萬劑高端疫苗,給台灣的非邦交國「東非索馬利蘭共和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高端還要請外交部評估我國有多少存量、對方希望獲贈數量、該國有無通過EUA認證才能使用。他表示,目前捐贈的疫苗數量都需要雙方能夠配合,針對高端存量和各國需求進行評估後捐贈,目前預計捐贈的疫苗效期會到四月中。根據索馬利蘭共和國,現也已經通過高端EUA的緊急授權,雖非屬國內邦交國但近期外交互動良好,我國駐索馬利蘭代表處也已與索國衛生部長Hassan Mohamed Ali Gafadhi共同簽署台灣援贈索國疫苗協議。
-
2021-12-28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你申請了嗎?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QA一次看
指揮中心宣布,12月28日上午8時開放我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供國人下載使用。到底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是什麼?以下整理常見問題、適用對象、用法與申請辦法。●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是什麼?民眾未來到歐洲只要出示證明,就能縮短入境查驗時間。部分國外餐廳、酒吧也可能會要求出示。「歐盟數位新冠證明」系統目前已有60國加入,包括27個歐盟會員國、33個非歐盟會員國。●適用對象數位證明提供所有於國內接種疫苗或進行PCR檢驗者自行下載,初期限持有有效護照者,申請方式以電腦或手機直接上網辦理,網址為:https://dvc.mohw.gov.tw。12月28日上午8時開放。●三步驟取得證明一、確認身分:(一)國人:(1)身分證號+健保卡號+有效護照號碼;(2) FIDO(為安全且便利的生物辨識方式,提供指紋或臉部辨識登入)+有效護照號碼;(3)自然人憑證+有效護照號碼。三種方式擇一。(二)外來人口:(1)統一證號+健保卡號;(2) 統一證號+入出境證號;(3) 統一證號+護照號碼。三種方式擇一。二、選擇項目:選擇「疫苗接種數位證明」或「檢驗結果數位證明」。三、取得證明:於申請成功畫面點選「下載/列印 數位證明」,檔案格式為PDF,提醒要先保存於行動裝置或電腦硬碟中,再視個人需要列印紙本。無列印設備但又有列印需求者,可於申請成功畫面選擇超商並點選「取得超商列印碼」,系統將產製超商取件條碼或取件編號,請自行攜至超商付費列印。●怎麼使用?實際使用時,出示紙本或行動載具中的QR code都是可接受的方法,查驗人員掃瞄QR code後會出現不同顏色的號誌表達接受與否。但各國或不同場所仍可能有不同方式驗證,請民眾特別提醒留意。●國內也可用嗎?優先提供民眾出國使用,至於國內何時開放使用,再由疫情指揮中心另行發布。●數位證明是否可重複請領可以重複請領,遵循申請步驟並妥善保存。
-
2021-12-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秀接種QRcode認證 縮短入境時間
我國「數位疫苗接種證明」正式起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今上午八時開放網站平台,供國人申請「接種證明」或「PCR檢測證明」,資料可列印出來,或存於平板、手機中,出國時只要出示QRcode,即可縮短入境查驗時間,超過六十國適用此認證。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一階段開放對象為計畫出國者,日後也將用於醫院、八大行業等特定場所。陳時中表示,只要通過我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以及世衛組織認可的疫苗,且在國內完成施打,就會登錄在數位接種證明,當然也納入高端疫苗;目前先供出國者申請,未來國內特定場所也會試辦使用。指揮中心資訊組副組長龐一鳴表示,申請過程簡易,只需完成確認身分、選擇項目、取得證明等三步驟,三十六小時後,就可收到證明,可列印出來,如果家中沒有印表機,可取得列印碼至超商列印。或存放在平板、手機等備忘錄,出入歐洲國家海關時,螢幕出示畫面,就可驗證QRcode。目前已有六十國加入「歐盟數位新冠證明」系統,包括廿七個歐盟會員國、卅三個非歐盟會員國。另外,美國也公開接受旅客持歐盟數位新冠證明供入境查驗,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數位新冠證明也與之互通,龐一鳴說,我國接種數位證明使用範圍將超過六十國。
-
2021-12-28 新聞.元氣新聞
近百醫檢師 未獲採檢獎勵金
居家檢疫春節專案上路後,入境者採檢次數大增,需採檢六次才能回到社區,醫檢師工作量大增,醫檢工會、北市聯醫企業工會等相關工會昨舉行聯合記者會控訴,衛福部訂定檢驗獎金條文中以「檢驗相關人員」帶過,以致各醫院逕行挪作他用,許多醫檢師從未拿到獎勵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醫院在分配獎勵金時一定要有公平機制,「內部管理分配,我們不介入,但增加的錢一定要分給相關人員」。根據衛福部「執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中第四點,「公費核酸檢驗費用每件至少一千元分配給相關人員」。醫檢工會秘書長陳韋錡表示,醫檢師拿到檢體後須在廿四小時內提出報告,許多醫檢師每日工作十七小時以上,但醫檢工會今年十月調查發現,近百位醫檢師中,無人領到今年五月起的獎勵金,且僅有半數醫院造冊,九成認為政府制定分配方式過於模糊。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醫護獎勵金必須「實報實銷」,編列名冊,因此較遲。
-
2021-12-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數位證明 打完疫苗約36小時後上傳系統
指揮中心宣布「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明天8時起開放國人下載,但外界關心除了出國使用外,國內是否也會要求進入特定場所需使用數位證明。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國內規畫在特定場所使用,但目前還沒有要使用,先讓緊急出國者使用。至於明早開放國人下載,流量上有把握,但民眾不需要太著急「有需要再來申請」。不過疫苗數位證明等打完疫苗過多久會上系統?指揮中心資訊組副組長龐一鳴表示,從醫院上傳、彙整打包,時間差大約是36小時,至於在國外接種因非由我方來開證明則無法估計。陳時中表示,我國的數位證明也會包含高端,只要經我國EUA和WHO認可的疫苗,且在國內接種,就會登錄上去。這個數位證明顯露的資訊是經過我政府認證,至於其他國家施打的疫苗,則需要另外的證明。而國內疫苗這兩天接種劑量僅2.4萬劑。第一劑接種率達79.8%、第二劑接種率達67.04%、第三劑0.42%。隨接種速度趨緩,目前疫苗預約平台也已「暫時退場」,外界關心疫苗地圖何時會上線。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疫苗防治一網通」預計於12月日上線,將提供疫苗廠牌、服務時間地點,以及預約的電話等相關資訊。
-
2021-12-27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縮短歐洲入境時間 我「數位疫苗證」明8時開放下載使用
歐盟於12月22日起承認台灣「數位疫苗接種證明」,指揮中心將於明天上午8時開放我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供國人下載使用,未來民眾至歐洲,只要出示QRcode證明,就可縮短入境查驗時間。資訊組副組長龐一鳴表示,不論彩色、黑白列印,抑或放在平板、手機備忘錄中,都可以驗證QR code。截至12月22日,「歐盟數位新冠證明」系統目前已有60國加入,包括27個歐盟會員國、33個非歐盟會員國。另美國已公開接受旅客持歐盟數位新冠證明供入境查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數位新冠證明也與之互通,因此我國數位證明於國際旅行不限上述的60國。龐一鳴表示,我國「疫苗接種數位證明」或「檢驗結果數位證明」的資料欄位、數位簽章、防偽機制、個人資料保護、QR Code顯示與電子驗證等均依照歐盟標準,尤其是個人資料保護完全依據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以最小使用、自行攜帶、可被遺忘等原則,符合可被遺忘的個資保護,政府也不會知道你去過哪裡。本數位證明提供所有於國內接種疫苗或進行PCR檢驗者自行下載,初期限持有有效護照者,申請方式以電腦或手機直接上網辦理,網址為:https://dvc.mohw.gov.tw,或在衛福部官網取得連結,三個步驟即可取得證明:一、確認身分:(一)國人:(1)身分證號+健保卡號+有效護照號碼;(2) FIDO(為安全且便利的生物辨識方式,提供指紋或臉部辨識登入)+有效護照號碼;(3)自然人憑證+有效護照號碼。三種方式擇一。(二)外來人口:(1)統一證號+健保卡號;(2) 統一證號+入出境證號;(3) 統一證號+護照號碼。三種方式擇一。二、選擇項目:選擇「疫苗接種數位證明」或「檢驗結果數位證明」。三、取得證明:於申請成功畫面點選「下載/列印 數位證明」,檔案格式為PDF,提醒要先保存於行動裝置或電腦硬碟中,再視個人需要列印紙本。無列印設備但又有列印需求者,可於申請成功畫面選擇超商並點選「取得超商列印碼」,系統將產製超商取件條碼或取件編號,請自行攜至超商付費列印。指揮中心提醒,實際使用時,出示紙本或行動載具中的QR code都是可接受的方法,查驗人員掃瞄QR code後會出現不同顏色的號誌表達接受與否。但各國或不同場所仍可能有不同方式驗證,請民眾特別提醒留意。本數位證明優先提供民眾出國使用,至於國內何時開放使用,再由疫情指揮中心另行發布。詳細系統操作方式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官網數位證明專區( https://covid19.mohw.gov.tw/ch/np-5345-205.html )。
-
2021-12-27 新聞.元氣新聞
沒日沒夜驗檢體卻拿嘸獎金 醫檢師要衛福部說清楚
居家檢疫春節專案自16日起要求不論何種方案,都需採檢六次才能回到社區。不過協助檢驗的醫檢師驗獎勵金卻「看得到吃不到」。醫檢工會、北市聯醫企業工會以及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企業工會以及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今天舉行記者會控訴,獎勵金不是被各醫院逕行挪作他用,就是以負擔試劑耗材為由被扣住不發,許多醫檢師至今沒有拿到獎勵金。北市聯醫工會秘書高若想表示,國內防疫成果全民有目共睹,各職類醫療人員不可沒,其中「醫檢師」更是重要的一環。尤其疫情期間的檢驗量驚人,且一拿到檢體須在24小時內出報告,許多醫檢師睡在醫院無法回家、披星戴月每日工作17小時以上,但一月至今的獎勵金卻都還沒拿到。醫檢工會秘書長陳韋錡則表示,依據醫檢工會今年10月發起的調查,發現近百位醫檢師當中,竟然沒有任何一位醫檢師領到今年五月份起的獎金,且僅有半數獲醫院造冊,九成認為政府制定的分配方式過於模糊。根據衛福部「執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醫療照護及防治發給補助津貼及獎勵要點」中第四點表示,公費核酸檢驗費用每件至少應有一千元分配給相關人員。國軍高雄醫院左營分院企業工會理事長劉惠雯則表示,該院五月的獎勵金直至十二月才發下,六、七月則尚未撥配。醫檢師在醫院中相對弱勢,而衛福部在文字上僅用模湖的「檢驗相關人員」帶過,導致醫院可任意控制該筆獎金的分配,將獎勵金挪往他處。有些醫院以須負擔試劑耗材為由,扣住獎金不發;有些醫院雖然決議將獎金留在檢驗部門,但仍然設定獎勵上限,或規定「加班費」和「獎勵金」只能擇一領取,獎勵金和勞務不成正比;有些醫院則因為獎金至今分配談不攏,至今都沒有發下。劉惠雯表示,衛福部應將「檢驗相關人員」正面表列清楚並適當分配獎勵金,且應將「每支檢體1000元」的獎勵全數留在檢驗部門。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記者會回應表示,謝謝所有相關人員,尤其是醫檢師,發下去的錢醫院分配上一定要有公平機制;「內部管理分配我們不介入,增加的錢一定要分給相關人員」。
-
2021-12-26 新聞.元氣新聞
醫院長期經營講求績效 陳時中:5月疫情就嚐到苦果
公立醫院協會今舉行「新冠肺炎未來趨勢」研討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致詞表示,台灣醫療體系長期財團法人化,講求「績效」和「獨立經營效率」,因為「大家用最少的人力和病房服務更多的病人」,5月面臨疫情,要挪出一部分做防疫時,就吃到苦頭。既然已經嚐到苦果,就要思考如何建立更強大的防疫體系。陳時中表示,後疫情時代的預算分配和財政思考都要一起改變,重新思考醫療體系的任務,也包括要留餘裕培育更多人才,遇到國家有難才能義無反顧發揮最大效果,新冠疫情2019年底爆發以來,即將邁入第三年,陳時中表示,鑑往知來,可說去年是有驚無險的一年,今年是驚濤駭浪的一年,明年希望是否極泰來的一年。「新冠病毒唯一不變的,是他一直在變」,導致人們對於疫情走向的預測、疫苗的發展、疫苗的打氣、疫苗接種策略,也跟著一變再變。「記者每天都問我,第三劑間隔要不要縮短?我開玩笑說,距離你前兩天問我,已經縮短兩天了。」陳時中表示,時局一直在變,原本AZ研究團隊提出的報告說,兩劑AZ加上一劑mRNA疫苗效果很好,他很敬佩AZ研發團隊放棄專利、做出便宜疫苗,也不掩飾其他廠牌疫苗的好處。沒想到最近更新的報告又說,打三劑AZ疫苗的效果也不錯,所以只好交給專家委員來判斷該怎麼做。
-
2021-12-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來勢洶洶 專家再籲縮短第3劑間隔
因應Omicron變異株威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新冠疫苗兩劑保護力顯然已不足夠,容易接觸確診者的第一至三類人員第三劑疫苗施打間隔,應從五個月縮短為三個月,且接種率應達百分之百,為增加保護力,提早施打是「必然之惡」。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昨說,專家會議已決議第三劑疫苗須間隔五個月,再過一至二周將再討論,如AZ疫苗第三劑報告對Omicron變異株也有保護力,是否縮短接種間隔,要尊重專家意見。上周五全面開放疫苗第三劑混打,首日施打數一點一萬劑創新高。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選擇莫德納者九千八百人,BNT一千一百多居次,施打高端者達二二六人,暫無人以AZ疫苗為追加劑。截至昨天,追加劑累計九點四萬劑,另有二三一位免疫低下者施打基礎加強劑。莊人祥說,莫德納仍是許多人偏好選項,未來第三劑高峰期將落在明年三至四月;國人疫苗涵蓋率一劑已達百分之七九點七六,第二劑達百分之六六點九五,追加劑接種率達百分之零點四。日前中研院前研究助理確診,共匡列四八三人,針對密切接觸者匡列一一○名居家隔離,檢驗期滿皆為陰性,卅六人居家管理,另有三三七人自我健康監測。截至十二月廿四日,皆無新增感染者,莊人祥昨宣布「全案落幕」。昨天無新增本土及死亡案例,境外移入十八例,其中十七例屬突破性感染,案一六九八九為十多歲本國籍男性,自柬返台,打過兩劑國藥疫苗。
-
2021-12-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疫情流感化明年春節見分曉? 陳時中點頭表達認同
新冠肺炎疫情襲台近兩年,疫情不斷出現新的變化,公衛專家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流感化,將於明年春節見分曉。衛福部部長陳時中點頭表達表示,這點他是認同的,新冠疫情的發展於1個月後,應該會有一個明確的可能性,但必須是現在單純的Delta、Omicron變異株,如果又有新的變異株,就可能有新的變化,將比較難以預測。陳時中今天參加「COVID-19」關鍵「疫」戰感謝有您頒獎典禮。對於有專家表示,為因應Omicron變異株,第一至三類人員的疫苗施打率應要達到100%,但有可能達到嗎?陳時中說,現在施打率約為95%,但要達到100%,他認為有困難,因為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也還有許多不同的情形,但盡量拉高是應該的。目前第三劑追加劑施打率占應施打人數的千分之幾,這部分指揮中心要如何提升?陳時中指出,主要是現在可以施打的族群還算少,現在可以施打的族群也只占整體的3成左右。有專家建議,第三劑與第二劑的施打間隔應從現行5個月縮短為3個月。陳時中說,上周已於專家會議討論,做成間隔5個月的共識,約再過1至2周會再討論,如AZ疫苗已有第三劑報告,對於保護力的效果也有,是否要縮短接種間隔,將尊重專家意見,並隨時加以因應。
-
2021-12-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萬華居民抗體濃度高代表安全了? 陳時中:不能這樣看
台北市饒河街夜市出現確診者足跡,北市府立即要求暫停營業並清消,而北市府今年9月曾針對萬華地區民眾進行血清抗體研究,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受測者體內抗體及中和抗體達到97及82,是否代表萬華安全了,沒有威脅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於防疫記者會表示,如此斷言萬華安全了,他認為「不能這樣看」。「當然,萬華具有抗體的人多,有一定防禦率在。」陳時中說,但目前突破性感染多,雖然當地有一定的防禦率,但防疫措施不能少,如要戴好口罩,還沒打疫苗的要趕快打。指揮中心也於今天起開放新冠疫苗第二劑可以選擇各廠牌混打,但如莫德納+BNT疫苗,或是莫德納+高端疫苗等尚未看到相關實驗結果,往後這些實驗會補上嗎?若這些疫苗組合混打沒有相關實驗,民眾可以參考其他類似混打嗎?如BNT+高端沒有研究,可以參考BNT+Novavx的情形?陳時中說,Novavax產量還沒到一定的大量,市場上也不會有BNT+Novavx的相關數據;目前國內開放不同類型疫苗混打,基本上都有數據參考,可以讓民眾明白實驗的結果,另有些則是專家建議的混打也可以選擇,如果不放心,打同品牌也相當好,但若是要追求疫苗保護力高,目前看來是混打的中和抗體效價高一點。
-
2021-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萬華無感染威脅?陳時中指不能斷言 接種地圖月底上線
今年5月本土爆發大規模新冠疫情,台北市政府於今年9月進行萬華地區血清研究,結果顯示抗體的比例高,萬華已無感染威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不能斷言社區已安全,仍有突破性感染存在。對於北市針對萬華地區的血清抗體研究,傳受試者體內抗體達97%,中和抗體更高達82%,代表受試者受感染或已施打疫苗出現抗體的比例高,盼能拋開汙名化標籤。「數據不能這樣看」,陳時中說,已知抗體人數多,代表有一定的防禦率在,但突破性感染也多,認為當地雖有防禦例,但防疫措施仍不能少,呼籲民眾仍要戴口罩、盡快打滿疫苗。目前昨日單日施打率僅4萬6649劑,其中一劑覆蓋率達79.72%,二劑覆蓋率達66.50%,追加劑為0.35%,目前暫停使用預約平台施打,包含青少年等可至醫療院預約第二劑疫苗,此外已籌備疫苗接種地圖,將於12月底上線。
-
2021-12-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羅列居家檢疫必遵守事項 指揮中心:「這動作」最危險
隨著春節防疫專案上路,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有7+7、10+4等不同方案,而居家檢疫期間再三強調是與其他家人不接觸,而居家檢疫要注意事情必須再三強調。衛福部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蘇家彬說,檢疫者與家人溝通應在房間內使用通訊軟體,不要打開門用喊的,這真的很危險。蘇家彬說,最近返鄉國人增加,也有人返家居家檢疫,國人在海外很久均思鄉心切,但返家檢疫者不代表自由了,還是要像在防疫旅館一樣「不能外出」,必須與同住家人不接觸,只能待在自己房間內,也別把門打開用喊的,盡量待在房內用通訊軟體或電話溝通,非得要打開門溝通,務必兩人要全程戴口罩,距離一公尺且縮點接觸時間,減少感染。至於,清洗衣物應在自己房間處理,檢疫期間結束後再一併清洗,房內應減少垃圾產出,若垃圾真的滿了,處理時切記要把垃圾袋綁好、綁緊,確定不會露出汙染到外面,開門拿到外面放好,同住者處理時要戴手套及酒精消毒。蘇家彬說,與檢疫者同住者一定要注意,不可以跟檢疫者共用房間、衛浴或一起吃飯,這是非常危險動作,重申若要溝通,應在房間內通訊軟體,不要打開門用喊的,這很危險。若採用7+7+7方案入境者的同住人屬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因此外出一定要戴口罩,跟他人保持社交距離,並記錄行程,這段時間不要搭大眾交通工具、不要去演唱會、早晚要量體溫紀錄,實名制紀錄,同住者也要第三天、第七天家用快篩確認有無感染,同住者若有類似症狀一定要跟衛生局聯繫,或撥1922告知,才可以就醫,就醫時也要跟醫師講清楚,家裡有檢疫者,讓醫師做最適當判斷。
-
2021-12-2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整理包/基礎、基礎加強、追加劑怎麼分? QA一次看懂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已於12月2日起開放接種第二劑滿五個月者,即日起可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並自今天起,新冠肺炎疫苗第二、三劑開放全面混打,但第三劑間隔仍維持五個月,並無縮短。一般民眾知道新冠肺炎疫苗第一劑、第二劑、第三劑,不過後來出現新名詞如基礎劑、追加劑、基礎加強劑,反而感到迷惑。聯合新聞網整理相關QA,希望幫助讀者清楚了解相關資訊,以便自我評估、規畫。●什麼是基礎劑?答:即指第一劑和第二劑,都已完整接種。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建議,符合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與間隔之民眾,應盡速完成基礎劑接種。●什麼是追加劑?答:即指一般族群的第三劑,針對已完成基礎劑新冠肺炎疫苗之一般民眾,因疫苗保護力隨時間逐漸消退,因此在多接種一劑提升保護力。ACIP專家建議,已完成基礎劑接種且滿5個月之民眾,應接種追加劑。第3劑追加劑以莫德納(Moderna)疫苗半劑量、BNT疫苗及高端疫苗(滿20歲以上)全劑量為主,第3劑間隔維持為5個月。●什麼是基礎加強劑?答:基礎加強劑是給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者接種,這族群若只接種2劑基礎加強疫苗,無法產生足夠的免疫保護力,因此基礎加強劑接種全劑量可達到較佳的效果,完成基礎加強劑後滿5個月可再打追加劑。基礎加強劑僅需與2劑基礎劑間隔28天。目前只開放接種接種全劑量的莫德納、BNT或高端。不建議接種AZ疫苗,因研究顯示AZ疫苗可能無法達到基礎加強劑效果。●誰需接種基礎加強劑?答:要檢視民眾的診斷證明書和病史,如果平常就在某家醫院診斷治療,可直接於該院所接種,或請醫師開立診斷證明書進行加強劑接種,但因這群民眾不完全是第九類對象,因此人數較難估計。疫苗諮詢小組建議八大類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應盡快接種第三劑基礎加強劑,與第二劑接種僅須間隔28天,不建議接種AZ疫苗,除非經醫師評估後建議施打。由於第三劑屬於加強劑,因此滿五個月後仍可再施打追加劑。八大類族群包含一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癌症患者、器官或幹細胞移植患者、中度或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血液透析患者、HIV陽性患者、正在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治療、六個月內接受化學或放射性治療,及其他經醫生評估免疫不全或低下者,因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不足,屬於高風險族群。●追加劑該如何選擇疫苗?答:可自由選擇廠牌。ACIP委員檢視國內5項混打試驗,發現混打不同廠牌疫苗安全性並無特別顧慮,且可引起相當的免疫增強作用,達到基礎劑的抗體高度。現存疫苗中,抗體最高是mRNA疫苗,有95%保護效果,其次是次單位疫苗,再者是AZ疫苗;混打時抗體濃度也有這樣的傾向。但第三劑以後抗體濃度衝高,廠牌差異變小。不過抗體刺激的強烈順序是,混打第二劑mRNA疫苗,抗體會大於或等於兩劑同廠牌,其次是次單位疫苗,再來是腺病毒疫苗。●我符合打追加劑,要怎麼預約?答:指揮中心預估明年2月後,才會出現第三劑接種潮。1922疫苗預約接種平台將「暫時」關閉,近期不會規畫第19輪疫苗接種,有意施打疫苗者,回歸醫療院所,指揮中心將加速建置「疫苗地圖」協助民眾找尋。
-
2021-12-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預約接種平台暫關 加速建疫苗地圖
國內一劑疫苗接種率達七成九,二劑達六成六,第三劑施打未達一成。目前施打需求大幅下降,疫情指揮中心預估明年二月後,才會出現第三劑接種潮。已啟用十八輪的疫苗預約接種平台將「暫時」謝幕,近期不會規畫第十九輪疫苗接種,有意施打疫苗者,將回歸醫療院所,指揮中心將加速建置「疫苗地圖」協助民眾找尋。指揮中心拚催打,但近期新冠肺炎疫苗打氣仍無法衝高,前天單日接種量約六點一萬劑,是單日最高卅五萬劑紀錄的近六分之一。指揮官陳時中呼籲,符合資格者應盡速施打疫苗。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國內已偵測到十六例境外移入個案感染Omicron。根據南非以及英國的初步研究,Omicron住院率儘管遠低於Delta,但台灣還是要防範大量住院的情形。陳時中表示,昨新增十三例境外移入,有十例屬於突破性感染,顯示疫苗效率會因應變異株下降,疫苗諮詢小組建議八大類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應盡快接種第三劑「加強劑」疫苗,與最後一劑接種僅須間隔廿八天,不建議接種AZ疫苗,除非經醫師評估後建議施打。由於第三劑屬於「加強劑」,因此滿五個月後仍可再施打追加劑。八大類族群包含一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癌症患者、器官或幹細胞移植患者、中度或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血液透析患者、HIV陽性患者、正在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治療、六個月內接受化學或放射性治療,及其他經醫生評估免疫不全或低下者,因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不足,屬於高風險族群。
-
2021-12-24 該看哪科.感染科
怕疲乏?全民接種流感疫苗待評估
今年流感疫苗打氣明顯比往年低,中央統計流感疫苗接種五四六萬劑,低於去年同期的五九一萬劑,六十五歲以上接種率四二點六%,未達到目標值五十三點五%,不過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前天卻說,「是否擴大全民接種有待評估」。專家分析,若開放全民接種流感疫苗,可能出現排擠效應,加上「疫苗疲乏」,讓中央猶豫了。為提高接種率,新北市已在社區及職場設流感接種站;高雄市推出七十五歲以上民眾打流感疫苗送兩百元禮券,但打氣仍未明顯提升。高雄市診所協會理事長楊宜璋說,新冠肺炎與流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病毒型,只要相隔一周,就可以再接種流感疫苗,但多數人心理上就是擔心不同疫苗會有交互作用。另今年考量疫情,社區鄰里普遍未設流感疫苗接種站,也間接影響了打氣。楊宜璋認為,指揮中心還在評估是否開放全民施打公費流感疫苗,應是擔心重演去年狀況,對高危險群造成排擠效應,不過打氣低落是全面性的。以他的診所為例,一天頂多打十名長輩左右,跟往年比真的少了很多。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新北市衛生局前局長林奇宏認為,目前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的施打率不如預期,中央應準備配套鼓勵接種方案,繼續催打。
-
2021-12-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春節專案戳鼻採檢苦 專家:深喉唾液準確率相當
國際COVID-19疫情升溫,台灣加強春節專案,每名入境者抵台21天內須採檢6次,戳鼻次數最多可達5次,民眾苦不堪言,盼改深喉唾液採檢,專家也曾表示,兩者準確率相當。防堵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強化春節檢疫專案3項方案篩檢次數,3方案於入境時、檢疫第3、6或7、10、14及第21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6到7天)進行PCR檢驗或公費快篩;居家檢疫期間也將加強查核,違反規定者將加重裁處。面對必須數次戳鼻採檢,不少民眾害怕脆弱鼻腔禁不起戳刺,目前台灣部分縣市,除機場採檢使用深喉唾液採檢,其餘5次全是鼻咽拭子,僅少數縣市使用唾液採檢。林口長庚醫院病毒室主任施信如先前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COVID-19病毒可能存在喉頭,透過咳嗽將深喉唾液咳出,可作為檢驗檢體,研究團隊先前曾針對同一組人進行鼻咽、深喉唾液採檢,證實兩者準確率相當。施信如說,相較「戳鼻子」的鼻咽拭子,深喉唾液可由民眾自行採檢,降低醫事人員暴露風險,另因可在家中進行,即便是居家檢疫、隔離的民眾也不用專程搭防疫計程車到醫院採檢,可望省去移動過程中的傳播風險。不過,正因深喉唾液是民眾自行搜集,民眾必須按照特定步驟執行,施信如舉例,像是民眾必須要咳一咳再吐口水,不能隨便吐,有些國家甚至會要求視訊採檢,確保採檢確實。根據指揮中心發布的「春節COVID-19採檢專案說明」,檢疫期間檢體可為鼻咽/咽喉拭子或深喉唾液,居檢14天期滿前及居檢轉居隔期滿前的檢體則限採鼻咽/咽喉拭子。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雖然以現行模式,在飯店可能有兩種不同採檢方法,但究竟使用哪一種採檢方法,需視醫院與衛生局簽約內容,民眾無法自行選擇。不是每個實驗室都有能力做出深喉唾液採檢結果,才會出現採檢方法差異,盼民眾諒解,也感謝民眾配合防疫,守護社區。
-
2021-12-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8類免疫不全、低下對象 應打第3劑全劑量加強劑
指揮中心今天表示,癌症、器官移植、洗腎以及免疫力不全或低下等8類對象,應於第2劑COVID-19疫苗間隔28天後,施打全劑量的基礎加強劑,以獲得較佳保護效果。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專員邱南昌今天出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建議12歲以上、經醫師評估病情穩定的免疫不全以及免疫力低下對象,應接種第3劑基礎加強劑。這8類人包括目前正進行或1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或幹細胞移植患者、中度或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血液透析患者、HIV陽性患者、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過去6個月內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者,以及其他經醫師評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者。邱南昌說,上述族群免疫功能較差,接種疫苗後可能無法產生好的保護力或無法持續較久,專家會議有討論決議應予以基礎加強劑。邱南昌說,免疫不全與低下者接種第3劑加強劑,與一般人間隔5個月後接種第3劑追加劑,2者意義不同,一般人追加第3劑是打半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而免疫不全與低下者的加強劑則是須打全劑量,才有較好效果。至於第3劑加強劑要接種何種疫苗,邱南昌表示,目前來看,各種疫苗都能讓免疫力大為提升,建議接種莫德納、輝瑞BNT(Pfizer-BioNTech)與高端疫苗,但若之前接種其他廠牌有嚴重不良反應,醫師評估也可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
-
2021-12-2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歷經18輪開設!疫苗平台暫落幕 第3劑高峰再重啟
國內疫苗平台剛結束第18輪施打,暫時落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未來第19輪暫無規畫,目前預約接種平台將暫停,回歸到醫療院所、外展施打站或造冊施打。陳時中表示,會讓新冠疫苗比照流感疫苗接種,將各地診所及疫苗施打地圖擴大,方便民眾尋找施打點接種,目前平台暫時不使用,已知可施打第三劑疫苗的民眾較少,若遇到高峰期需要調配,再將平台啟動。他說,針對疫苗接種地圖會盡力完善各項資訊,例如什麼地點提供什麼品牌疫苗等,目前昨日施打數達6.1萬人,有3萬多為校園施打,實際人數偏少,若未來符合施打人數增加,量大時再回歸平台進行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