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搜尋
指揮中心
共找到
7827
筆 文章
-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陳其邁建議居隔一律送集中檢疫所 陳時中:視量能
指揮中心昨天下午宣布北市出現第三件疑似防疫旅館群聚案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相關人員應採41人,34人陰性;另有一人檢驗中、六人待採。另高雄市長陳其邁建議居家隔離者應一律送集中檢疫所,陳時中對此表示,須看量能狀況。其中,案17181因檢疫期滿返家後才因有症狀採檢確診,其同住者匡列為居家隔離,小孩就讀的學校今明兩天也停課。陳時中表示,家人採檢結果都是陰性;旅館同樓層九人待採、七人陰性,其他樓層14人、10人陰性,員工九人陰性、一人檢驗中。採檢陰性後,解隔離時會再採檢一次,現在隔離開來對社區沒有威脅。針對旅館群聚事件一再出現,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表示,今起展開第二波防疫旅館聯合稽查,催種第三劑疫苗,並建議中央對於居家隔離者能採全國一致性作法,統一住到集中檢疫所。陳時中表示,居家隔離者全面集中檢疫,還是要看供應量能,除非有高風險或高風險專案會送到安心旅社或是集中檢疫所,如果地方申請可評估量能再決定,會請地方警政民政單位做好關懷和電子圍籬。不過也民眾反應自中國返台採「7+7」的方案,和朋友借房子住,但被主委趕走只好另找防疫旅館,質疑主委是否可以這樣做?陳時中表示,主委當然沒權利這樣做,「如果一時找不到地方住導致區域染疫,他(主委)要負責」。若民眾有安置處所也經過民政檢查,若因不能居住導致有空窗期或找不到地方住不巧造成地區染疫,這個人要負責,「是很嚴重的事情」。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Omicron旅館群聚 陳時中曝兩人改判本土原因
12月30日指揮中心公布台北市一旅館有三名境外移入個案,案17058、案17085、案17099。經連日調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宣布,12月28日及12月30日公布的案17058及案17099兩例個案,改判為本土病例,為案17085的相關感染個案。陳時中強調,雖然兩人列本土個案,但並非一定是旅館感染,「只是先這樣判定」。他解釋,因案17058入境的時間點到現在,沒有Omicron的病例報告。而案17099自日本入境,12月15日之前日本境外移入的也只有32例,都在機場攔截,因此從日本帶病毒進入台灣的可能性相對低很多。至於案17085從美國入境,當地已經有幾千例報告,且這名個案與另外兩名個案分別有兩個和四個變異位點的差異,且他的Ct值從16變成27,病毒量往下降,因此認為染疫時間相對較早,所以判定為群聚。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今本土+0境外+25 Omiron旅館群聚兩人改列本土
國內今天新增25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無新增本土和死亡個案。不過出現三例Omicron的旅館群聚,案17058及案17099則改列為本土案例,指標個案則為案17085。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2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15例,案17182-17183、案17186-17191、案17196-17197、案17199、案17201-17203、案17205)、土耳其(4例,案17192-17195)、德國(案17184)、加拿大(案17185)、義大利(案17198)、菲律賓(案17200)、亞美尼亞(案17204)及千里達及托巴哥(案17206)入境,入境日介於去(2021)年12月19日至今(2022)年1月1日。另去年12月28日及12月30日公布的2例(案17058、案17099)境外移入病例經疫調後改判為本土病例,為案17085之相關感染。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7095例確診,分別為2439例境外移入,1萬4602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0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0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內第3劑接種率僅0.68% 專家籲第3類接種間隔縮至3個月
Omicron變異株壓境,境外移入個案數屢創新高,已有多家防疫旅館破功,但國內目前第三劑接種率僅百分之○點六八,國內專家呼籲,政府應盡速為機組員、防疫旅宿人員、防疫計程車駕駛等第三類高接觸風險對象接種第三劑,最短間隔三個月即可,不需等到五個月。然指揮中心表示,如欲縮短間隔,仍需專家研判決議。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全國第一劑覆蓋率達八成,第二劑覆蓋率達七成,但基礎加強劑覆蓋率僅百分之零點零二,追加劑百分之零點六六,等於第三劑覆蓋率才百分之零點六八。目前不限對象類別,只要間隔第二劑滿五個月都可接種第三劑,約四十萬人符合資格,已有十五萬人接種,籲踴躍施打。截至十二月廿七日統計,第三類對象中,十九萬六千多人次接種第一劑,十三萬八千多人次接種第二劑,僅七千八百多人次接種追加劑。依指揮中心資料顯示,第三類對象中,近兩成五空服員打了第三劑,機師則有百分之十八點五接種,至於防疫旅館人員施打率應該更低。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說,「本月很可能是下一波本土疫情的爆發點」,第三類人員為染疫風險最高的族群,「如果這邊守不住,疫情進入社區,醫護人員才會面臨風險。」為何不能讓第三類接種對象提早打追加劑?黃立民說,不明白原因為何,畢竟一直以來「指揮中心要怎麼做,理由都隨便他們說。」目前情況緊急,除非疫苗不夠,否則政府應積極促成第三類高接觸對象接種第三劑,不需再死守五個月間隔原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持同樣看法,他表示,面對傳染力超高的Omicron,施打第三劑才能提升預防效果,現在符合資格的四十萬人絕大多數都是醫護人員,但是機組員和防疫旅宿人員風險最大,現在打都還來得及,建議滿三個月就應接種追加劑。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2確診房相鄰 入住時間重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舉行臨時記者會,宣布台北市再添一起防疫旅館疑似群聚事件,已有兩人確診(案一七一八一與案一六九四一),由於房間相鄰(三○○六號、三○○七號)且入住時間重疊,高度懷疑是旅館群聚。北市至少五家防疫旅館防疫破功。陳時中表示,昨天新增廿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案一七一八一於十二月十二日返國,入境後住在北市某防疫旅館,期間採檢均為陰性,二十六日檢疫期滿進入七天自主管理期,一月一日出現症狀,自行快篩陽性,就醫採檢確診。案一七一八一的家戶接觸者一共六人,包括母親、太太、三名小孩和到府保母,均未參加跨年大型活動。由於個案在自主管理期間曾經到幼兒園接送小孩,幼兒園今、明兩天停課,將視採檢結果決定復課時間。防疫人員回溯檢視該旅館染疫狀況,發現案一六九四一(自美國入境的本國籍四十多歲男性),十二月十九日入境、二十二日確診,入住房號為三○○七號,而案一七一八一住三○○六號,房間相鄰,且兩者病毒基因定序為Delta,高度懷疑是旅館群聚。陳時中表示,在該防疫旅館住宿時間重疊的檢疫者均須召回採檢,員工也需採檢,同樓層房間清空。昨天廿例境外移入病例中,男女各半,年齡介於未滿五歲到六十多歲之間,其中十一例來自美國,英國兩例次之,其餘為澳洲、加拿大、越南、沙烏地阿拉伯、泰國、希臘與中國大陸各一例。十八例為突破性感染,一例未滿五歲而未打過疫苗,一例調查中。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3人染Omicron 張上淳:防疫旅館疑似群聚
指揮中心日前公布北市中正區某防疫旅館三名感染Omicron變異株事件,基因定序位點有二至四個位點的差異。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昨天表示,三人S蛋白基因定序完全相同,其餘基因雖非百分百相同,但國外經驗顯示,病毒傳播後複製產生小小位點差異,因此該事件視為「疑似群聚」,相關人員需召回採檢,旅館樓層清空。張上淳指出,案一七○五八住六樓,十二月廿七日期滿採檢為陽性,廿九日住五樓的案一七O八五也出現症狀,採檢陽性,兩案Ct值分別為廿六與十六,後者應剛發病。另外,住五樓的案一七○九九也在廿九日篩檢陽性。三人病毒基因定序皆為Omicron,S蛋白基因完全相同,全基因定序則有二到四個位點差異,應該是傳播後病毒複製才產生的位點差異。至於傳染順序,張上淳推測,應是案一七○八五傳給案一七○五八,另傳給案一七○九九,因此,有必要視為疑似群聚。三案分住兩層樓,感染途徑為何?張上淳表示,防疫人員在旅館採檢十四處檢體,均為陰性,尚無環境汙染的證據,有可能曾遭汙染,只是現在驗不到,「Omicron傳染力很強,不論是環境汙染、空調系統,都是令人擔心的傳染途徑。」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疫情緩 陳時中「叫不動」部會
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病例激增,加上防疫旅館驗出多例Omicron病毒,府院高層如臨大敵,最近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感受極大壓力,但在本土疫情持續和緩的情況下,指揮中心跨部會協調卻常碰壁。首先是春節「七加七」專案實施後,許多國內民眾憂心零確診破功,要求防疫應加嚴回到「十四加七」,另一個壓力是部會首長叫不動,許多指揮中心召集的會議,各部會只派代理人參加,原本該參加會議的次長不見人影,導致跨部會協調曠日廢時。據了解,國內疫情長時間零確診,反而讓指揮中心協調各部會遇到困難。去年指揮中心研擬春節專案時,曾因為擔憂防疫旅館不夠,一度打算要求國防部及各部會轄下國營事業幫忙,但最後指揮中心沒有提出要求,原因在於前年起,指揮中心陸續探詢國防部出借國軍英雄館、交通部出借轄下的中華電信會館及經濟部協調轄下的台電會館等,都碰了一鼻子灰,指揮中心也決定不再提出。直到近日Omicron病毒在全球快速蔓延,指揮中心雖然感受到問題嚴重性,但國內本土疫情始終零確診,各部會對於開會並不積極。知情人士透露,對於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召集的會議,多個部會僅指派專員等代理人參加,有參與會議的代理人表示,因為次長沒有來,只能將資訊帶回再轉達,效率不彰可想而知。知情人士說,去年五月本土疫情爆發時,行政院長蘇貞昌經常召集會議,各部會神經緊繃,在蘇貞昌強力壓陣之下,沒人敢不配合陳時中,但隨著本土疫情消失,各部會似乎故態復萌,陳時中的領導威信備受考驗。知情人士說,疫情已經持續兩年,防疫旅館就算完全遵照標準作業程序,也可能因為長時間防疫而鬆懈,最近是非常時期,國內不可能永遠維持零確診,各部會應該超前部署,再度動起來。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6防疫旅館淪陷 疑群聚擴大
防疫旅館群聚案例近日激增,指揮中心昨天下午宣布北市出現第三件疑似防疫旅館群聚案例,晚間本報記者再掌握北市新增兩間防疫旅館群聚案件正在調查中,還有另一間尚待確認,累計北市共有六家防疫旅館的疫情拉警報。連同桃園 七家旅館破功指揮中心原本於元旦連假暫停召開疫情記者會,但昨天下午臨時舉辦,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表示,北市又多一例防疫旅宿疑似群聚案件,昨公布確診的案一七一八一與上月廿二日確診的案一六九四一曾住在北市中山區同一家旅館,房號相連,均感染Delta病毒株。晚間北市再傳三例疑似群聚感染的旅館,北市正針對其中兩家疫調,另一家尚待確認。從去年十二月中起,北市累積六家防疫旅館破功,連同桃園一例,全國已有七家旅館相繼淪陷,顯示這一波防疫旅館群聚疫情嚴峻。接送小孩 幼園停課二天陳時中指出,案一七一八一於去年十二月廿六日檢疫十四天期滿,一月一日出現症狀,就醫採檢確診,Ct值十八點一;回溯追查發現,其所住的防疫旅館於廿二日也有人確診,案一六九四一Ct值為廿三點八。為此,已匡列接觸者四十一人,其中八人列居家隔離,包括案一七一八一同住家人六人、保母一人及計程車司機一人,除計程車司機待採檢,另七人檢驗結果均為陰性。飯店工作人員、回溯及在館旅客共卅三人,均列為自我健康監測,廿三人檢驗中、十人待採。案一七一八一曾至幼 兒園接送小朋友,幼兒園今、明停課。昨晚北市再傳三家防疫旅館疑似爆發群聚感染,分別為中正區兩家、北投區一家,業者連夜清潔消毒,檢疫者撤離原本房間;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尚未接到北市政府的通知。但北市消息人士透露,確有此事。專家籲 旅宿業打第三劑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愈來愈多防疫旅館破功,可見在旅宿工作的第三類人員染疫風險遠高於醫護人員,一旦沒守住,病毒可能入侵社區,指揮中心應讓第三類接種對象盡快打第三劑,別死守五個月間隔原則。陳時中僅表示,是否縮短間隔需專家研判。指揮中心統計,符合接種第三劑者(施打第二劑已滿五個月)約近四十萬人,十五萬人接種,整體第三劑覆蓋率僅百分之零點六八。
-
2022-01-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再爆三家防疫旅館淪陷! 累計六家旅館防疫破功
台北市今晚(2日)晚間再爆三起防疫旅館疑似群聚感染事件,分別為中正區兩家、北投區一家,如果確定,台北市共有六家防疫旅館相繼淪陷,連同先前桃園市一家,全國已有七家旅館破功。目前仍有數萬名春節返鄉民眾尚未入境,但防疫旅館頻出漏洞,令人擔憂。根據本報掌握最新消息,今晚台北市再添三家防疫旅館爆發疑似群聚感染,其中兩家正在進行疫調,緊急清消,另一家旅館則還在確認中。兩家在中正區,一家在北投區。連同先前三家防疫旅館出包,北市恐有六家防疫旅館出現漏洞,四家於中正區,中山區、北投區各一家。對於北市晚間再添三家疑似群聚感染的防疫旅館,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尚未收到北市方面的消息。至於台北市衛生局相當低調,不願證實及公布這三家疑似群聚感染的防疫旅館之確診人數等相關訊息,僅表示,中央還沒認定、也還沒對外公布,因此,衛生局無法回應。北市衛生局表示,若出現隔離者入住防疫旅館後採檢確診等特殊情況,將要求該防疫旅館至少先靜置72小時,暫不收檢疫者,全面清消,依照北市觀傳局的SOP行事。
-
2022-01-02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以色列孕婦同時染新冠流感 羅一鈞:國外冬季常見情況
外電報導以色列出現同時感染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年輕孕婦,有醫學專家稱這種雙重感染為「Flurona」。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在口罩依從度比較低的國家,這種同時感染的情況在這兩年冬天都很常見,不必要為此再創新詞;空手道代表團也有一位,症狀輕微、沒發燒。 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提醒,這名以色列孕婦新冠或流感疫苗都沒接種,提醒國人應接種疫苗。羅一鈞表示,台灣社會大眾對於口罩的遵從度高,因此秋冬流感疫情特別低,但在其他國家,特別是對於口罩遵從度不佳的,過去兩次冬季都有看到流感疫情,也有同時感染新冠病毒者,並非不常見的情況,所以不需要再用特別的詞彙去形容。至於空手道代表團案17014經流感快篩發現同時A型流感,但只有咳嗽、流鼻水等輕微症狀,沒有發燒或全身倦怠。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昨天疫苗接種9062人次,第一劑覆蓋率已達到80%,第二劑覆蓋率69.10%,基礎加強劑覆蓋率0.02%,追加劑0.66%。陳時中表示,免疫低下者接種基礎加強劑不受五個月間隔限制,追加劑0.66%雖然還不高,但並不限接種對象類別,只要間隔滿五個月都可接種追加劑,至於是否在縮短間隔,還需要由專家研判。
-
2022-01-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疑旅館群聚個案曾接送小孩恐成破口? 陳時中:已先停課
北市防疫旅館才剛出現三名Omicron個案,疑似旅館群聚事件,正在調查中;今又出現另一間旅館出現兩名入住時間重疊且房號相鄰的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稱「高度懷疑」為旅館群聚事件。針對個案造成的社區感染風險,陳時中表示,已先宣布個案孩子就讀的幼兒園先停課兩天,爭取時間進行採檢、釐清傳播途徑。今天公布的境外移入個案,案17181,於12月26日檢疫14天期滿,1月1日出現症狀,就醫採檢確診。回溯追查發現其所住的防疫旅館曾有案16941於22日確診,Ct值為23.8,兩人房間相鄰且入住時間重疊,高度懷疑為旅館群聚事件。目前已定序出案16941為Delta病毒株,陳時中表示,案16941傳給案17181的可能性相對高,但案17181的定序還需要一些時間完成定序;而針對於該旅宿入住時間有重疊的旅客都要召回採檢。由於其檢疫期滿返回家中,且案17181曾接送小孩,外界擔憂社區感染風險。陳時中表示,其密切接觸者包含同住家人6人及保母1人,全列居家隔離。至於密切接觸者的採檢狀況尚未出爐,不過個案孩子就讀的幼兒園明後天停課兩天,才以爭取時間進行周遭採檢、釐清傳播途徑;如果親密家人採檢結果為陰性會比較放心。而針對防疫旅館陸續爆出群聚事件,陳時中表示,這些案例發生的時間點都比旅館全面清查還要早,雖然不能完全判定為群聚事件,但不能大意。另其他國家針對在旅宿檢疫者都於房間內採檢,台灣則是排隊下樓採檢,外界懷疑是否會因移動時將病毒帶進社區。,成為破口。陳時中則表示,採檢時交互感染可能性不高。現都要求旅館在通風良好地方採檢,有些地方則有安排採檢車,如果注意社交距離、通風良好,應該不會有問題;國外很多都沒有採檢,台灣是算嚴格的。
-
2022-01-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驗出Omicron的旅館確認群聚? 張上淳:可能複製時變異
針對驗出Omicron變異株的旅館,指揮中心昨天公布三名個案雖皆確定感染Omicron變異株,但基因定序位點差異加上發病日不符,無法確認是否為群聚感染。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雖然不是百分百相同,但有相當可能在傳播後病毒複製產生小小位點差異。張上淳表示,居於六樓的12月27日第一個個案,案17058期滿採檢陽性,同時很快在29日居於五樓的案17085也有症狀,發病時送醫採檢陽性,這兩個個案定序都是Omicron變異株,Ct值分別為26、16,看起來案17085為剛發病。另外,居於五樓的案17099於29日同日篩檢發現陽性,基因定序也是Omicron。進一步定序知道三者的S蛋白基因定序完全相同,全基因定去案17058和案17099有四個位點差異,三者比較則是只有兩個差異,雖然不是100%相同,但是有相當的可能性是在傳播後病毒複製產生小小的位點差異。根據基因定序,推測可能是案17085傳給案17058,另外又傳給案17099,所以就在整個處理過程當作疑似群聚狀況做必要召回隔離和必要的篩檢。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案17085剛開始症狀輕微沒注意,直到29日症狀清楚才認為有發病,此可能性也暫時無法完全排除。然而這三案分屬兩層樓,究竟如何感染。張上淳表示,可能因為Omicron傳染力很強,因此包括環境污染、空調系統都令人擔心。但環境採檢的14個檢體都是陰性,無法得到環境污染的證據。不過張上淳說,也無法排除過去曾有污染的可能性。
-
2022-01-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又1起旅館群聚? 陳時中:房間相鄰+時間重疊 高度懷疑
又一起防疫旅館群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天臨時舉行記者會主要是又一旅宿發現疑似群聚案件,今天公布的案17181於12月26日檢疫14天期滿,但因之後出現症狀採檢確診,回溯追查發現其所住的防疫旅館曾有案16941於22日確診,Ct值為23.8,兩人房間相鄰且入住時間重疊,高度懷疑為旅館群聚事件。陳時中表示,案17181於12月12日入境,入境及檢疫期滿採檢均為陰性,1月1日因出現症狀就醫採檢確診。其匡列對象7人,包括媽媽、太太、三個小孩以及保母。相關採檢結果尚未出爐,但明天幼兒園先停課至明後天。回溯採檢飯店,發現案16941為自美國入境的本國籍40多歲男性,12月19日入境、22日確診,定序為Delta。由於案16941入住房號為3007,案17181入住房號為3006,房間相鄰且入住時間重疊,因此高度懷疑為旅官群聚。另外,飯店工作人員應採10人,九人已採檢、一人待採,會等結果出爐加以研判更多資料。不過匡列人員跨年期間都沒有跨年,是好消息。
-
2022-01-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0! 境外增20例 來自美國最多 19例突破性感染
國內今天新增20例新冠肺炎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無新增本土和死亡個案。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20例境外移入個案,為1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11例,案17162-17163、17165-17166、案17168、案17170、案17172、案17174-17175、案17179-17180)、加拿大(案17164)、澳大利亞(案17167)、英國(2例,案17169、案17177)、越南(案17171)、沙烏地阿拉伯(案17173)、泰國(案17176)、希臘(案17178)及中國(案17181),入境日介於去(2021)年12月12日至12月31日。其中,只有一例個案在調查中,其餘皆完整接種,為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7070例確診,分別為2415例境外移入,1萬460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5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0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第3類旅宿人員應速打追加劑 黃立民:風險比醫護高
Omicron變異株壓境,境外移入病例屢創新高,防疫旅館又接連傳出群聚,多名國內醫師及專家都已預估,1月中旬以後國內疫情將面臨最嚴峻威脅,防守關鍵就在於包括防疫旅宿等第三類高風險接觸人員,現在能否守住,而各大廠牌疫苗都已被證實要接種三劑,才足以防範Omicron。然而,第三類高風險人員僅近8千人已接種追加劑,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憂心,這些人現在比醫護更危險,指揮中心應積極促成儘速接種第三劑。第三類高接觸風險工作者包括1萬多名國籍航空機組員,上周指揮中心曾報告機師第三劑接種率有18.5%、空服員有24.5%。另外還有國際商船船員、防疫車隊駕駛、港埠第一線作業人員、防疫旅宿實際執行居家檢疫工作之第一線人員,以及因應疫情防治經指揮中心認定有接種亟需之對象,人數未知。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截至12月27日最新統計,第三類對象有19.6萬人次已接種第一劑,13.8萬人次接種第二劑,但僅7815人次完成追加劑接種。至於第一類醫事人員總人數大約45.5萬人,74.4萬人次接種第一劑,66.5萬人次接種第二劑,6.5萬人次接種第三劑。「1月很能是疫情爆發點,」黃立民表示,當然沒爆發最好,但若有就要準備好。現在最高風險的就是第三類人員,如果這邊守不住,疫情進入社區,醫護人員才會面臨風險,因此第三類是現在風險最高的人員,除非疫苗不夠,否則都應該要積極促成他們接種第三劑。既然疫情威脅臨門,為何第三類追加劑接種不能即刻加緊腳步?黃立民表示,他也不明白為什麼,畢竟一直以來,「指揮中心要怎麼做,理由都隨便他們說。」但除非疫苗不夠,沒有理由不積極促成這些最高風險的對象1月趕快把第三劑打一打,不需要再死守五個月間隔。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春節不是最危險時期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曝Omicron可能的疫情高峰
新冠疫情肆虐,今年邁入第三年。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回憶2021年經歷國內疫情大爆發的種種,他認為未來疫情的走向將是「審慎樂觀」。Omicron取代Delta成為主流株,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是它的重症率比Delta低,憂的是傳播力強,染疫母數增加,一樣會拖垮醫療量能。所以他非常支持台灣採取「以根除為手段、共存為目標」,他也指出,面對Omicron的威脅,春節並不是最危險的期間,而是一月中到一月底之間,國人一定要堅持現有的防疫習慣。以根除為手段、共存為目標,台灣因「謹慎」而防疫成功。吳明賢表示,自疫苗研發成功後,全球對於疫情都走向「樂觀」,後續卻發現疫苗保護力難以長時間維持,突破性感染不斷發生,病毒持續變異都讓疫情走向變調。從美國現在的確診案例都是Omicron來看就能窺知一二,快篩站都來不及重設,患者人數就持續暴增。他認為,台灣的防疫之所以成功,取決於「謹慎」,無論是歐美國家或是新加坡,疫苗接種率都非常高,從疫情趨勢來看,病毒逐漸走向流感化,但各國都太早樂觀,提早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讓病毒有機可乘。他回憶今年疫情大爆發,台大醫院面臨內憂外患,內憂是5月15日,指揮中心公布萬華社區感染,爆發感染源的地點是阿公店,台大醫院緊鄰萬華,5月18日有兩名工務人員染疫,立即啟動全院採檢,總計有十人染疫,院內感染必須要立即控制。外患則是,和平醫院不久後宣布只出不進,導致一周內台大醫院湧入超過135名確診患者,其中有30多人需要住加護病房。不過,長期的演練,以及專責病房快速設置,不只解決院內的危機,也幫其他醫院爭取到一周的整備時間。吳明賢表示,承平時期就得憂患,事件可能會爆發,隨時做好準備,才能即時因應。因應春節返鄉疫情高峰,醫院初三就恢復人力備戰。吳明賢表示,緊接下來,台灣也可能面臨內憂外患,春節返鄉潮加上境外Omicron的威脅,各家醫院其實都已經做好準備。他笑說,這次的春節大概只能吃個團圓飯就趕緊回到醫院,醫院初三就開始恢復人力,以因應這次春節返鄉潮可能帶來的疫情。而他預估,除夕到初六不會是疫情的高峰,推估最高峰會落在一月中旬到一月底之間。吳明賢強調,疫情再怎麼變化,疫苗仍是可以提升保護力的最佳方式,再搭配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需要靠全民一起努力,再搭配醫療體系的配合,台灣才能屢屢戰勝病毒。院長抗壓密技上班前抄心經 穩定自己 才能穩定軍心2021年5月,疫情來得又快又猛。身為國內龍頭醫院,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坦言,當時壓力非常大,為了紓解壓力以及穩定自己的心性,五、六月期間,一到辦公室就先抄一遍心經,有時候下班前再抄一遍。他說,防疫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穩軍心」,如果身為最高指揮官心都定不下來,就不要談防疫了。疫情大規模爆發時,台大醫院立即將醫療量能降載,停止手術、醫療業務等,但確診患者卻不斷湧入,急診主任一度提出要關急診。吳明賢說,若當時停急診,恐怕又走向18年前SARS的路,畢竟當時轉來台大醫院的許多確診患者,都已經轉了好幾家醫院,頻頻被拒收,如果台大醫院再不撐著,民眾的恐慌可能會更深。從五月起醫療降載,影響到醫院的基本運作,包含連續虧損、部分患者就醫遭到延宕,吳明賢說,那時沒日沒夜都在協調,以及思考如何提升院內士氣。他說,醫療同仁遇到疫情,並沒有人卻步,即使他曾經寫過一封給住院醫師的信,絕大多數的醫師都是為了國人健康挺身而出,甚至主動做了更多,像是休假時也出勤協助篩檢等,「真的很感動」。吳明賢說,整家醫院的運作是靠全體同仁的努力建立起來,套一句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話「不要浪費一場好危機」,任何的危機都是轉機。疫情戰場上訊息萬變,若不是全體同仁一起面對與解決,台大醫院也沒辦法頂住壓力,守住防疫戰場。吳明賢小檔案年齡:57歲現職:台大醫院院長經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台大醫院副院長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不必等到五個月!黃立民與指揮中心「唱反調」:應盡速接種第三劑
新冠肺炎疫情從2019年底冒出頭,至今在全球已延燒兩年。但去年到今年初,在全球疫情告急下,台灣一直維持「加零」好似一切都不受影響、歌舞昇平時,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好似「一隻烏鴉」,不畏當前輿論,用專業知識不斷向國人示警疫情可能發生。建議及早將抗體拉起,預防旅外入境可能引發的大流行。而前陣子國際疫情才稍微趨緩,沒想到又出現Omicron變異株,各國疫情再度升溫,紛紛接種第三劑疫苗。黃立民再度基於自身專業,與指揮中心「唱反調」,認為應盡快讓高風險族群接種第三劑,不必等到五個月。指揮中心日前決議,仍維持第三劑追加劑的間隔為五個月,無縮短必要;黃立民則表示,因耶誕、春節假期緣故,許多旅外國人入境,預期一月將迎來一波大流行。而許多人都是在九、十月接種第二劑疫苗,須等到三月才能接種第三劑,屆時「都流行完了,再打有什麼意義?」「可以理解指揮中心做了決議不願修改,但什麼是正確的,總是可以討論。」黃立民直言,「之前要等(間隔拉長)是因為疫苗不夠,但如果疫苗夠何必等?」他解釋,國外研究指出Omicron變異株讓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減少30倍,而之前Delta變異株也只減少六倍。因此就算之前中和抗體效價600、1000,遇上Omicron只剩下20、30左右,不用等到接種一段時間後抗體消退,就已讓保護力「掉到不容易擋住」新的變異株。因此不要等到五個月,就應及早將抗體拉起來,才有辦法抵擋接下來可能的疫情。即使新冠流感化,每年病毒株不同,仍可能引發重症威脅。不過,國際間也認為Omicron有趨向流感化的趨勢,是否意味著邁向正常生活不遠矣?黃立民表示,國際上有些專家認為Omicron變弱,有些認沒有,「既然大家意見不一致,表示沒有定案。」他說,就算新冠肺炎往流感化方向走,但每年流感病毒株不同,也還是會突然造成重症、死亡率突然升高,因此僅看新冠肺炎的重症和死亡率,斷言可否過正常生活或是與病毒共存「是不穩定的」,最重要的還是要研發出有效的疫苗和藥物。黃立民表示,尤其一旦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出現,只要出現類流感症狀立即給予克流感和新冠肺炎抗病毒藥物,大幅降低死亡和重症,「大家就不怕了」。而現在目前新冠口服藥已陸續問世,現在就等大規模使用後,能否驗證和臨床試驗一樣好,以及我國何時可以拿到藥物,預估還要半年,民眾生活才有可能回歸正常。專家防疫法寶看偵探片放鬆 吃維生素D提升免疫身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也是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的黃立民,不僅就疫情提出各項建議,也身負醫院的感染管制重任。他說,不論醫院或是政府,感染專家都是同一批在「操」,而且其他科別的醫師也會來諮詢相關意見。醫學中心會議及相關行政事務本來就多,身為院長「確實滿忙的」。因此下班時,黃立民喜歡看影集、書籍,尤其是偵探片、推理小說。他笑說,感染科醫師本身就像偵探一樣,面對病人要立即針對他的症狀、染病時間,推測敵人可能是病毒還是細菌等,立即給予適當的用藥。而且下班有時還是會想東想西,看偵探片腦筋較能專心想劇情,就可以轉移注意力。面對持續兩年的疫情,黃立民如何做好防護,讓自己和家人免於感染?黃立民表示,打疫苗很重要,因此一開始開放醫護同住家人施打疫苗時,就讓家人接種。自我防護方面,黃立民則說,因為自己是感染科醫師,對於如何做好自我防護不是太大的問題。他指出,除了戴口罩外,染疫最大的風險「都出在手」。因此提醒民眾回家之後一定要把手洗乾淨,尤其摸臉之前一定要勤洗手。而他自己則在辦公室各處放上乾洗手,「只要經過就按一下」,增加洗手頻率。另外,黃立民也會兩三天補充一次維生素D。他表示,現已有非常多研究發現維生素D有助於免疫力提升,且一般日照仍無法補足所需,因此建議一般民眾也可適時補充。黃立民小檔案年齡:64歲現職:台大兒童醫院院長、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台大醫學院兒科教授經歷:台大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今年能出國玩嗎?前台大醫林氏璧曝2022年最樂觀的劇本
曾任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的孔祥琪,以「林氏璧」為筆名,成為知名日本旅遊部落客,過去三天兩頭往日本跑的他,疫情來襲兩年,只得收起玩心當「宅男」。但他不負感染科醫師專業,遍閱國內外疫情趨勢、疫苗進展及醫學期刊,提供大家第一手資訊。2022年到來,他盼如世衛組織預想,這是終結疫情的一年。2022年最樂觀的劇本:新冠肺炎流感化,再不需逐例通報。台灣去年度悲喜交加,五月本土疫情爆發多起群聚感染,引起民眾恐慌,但隨著疫苗催打發威,年底有長達一個多月的零確診,但與此同時,新變異株Omicron又虎視眈眈。相較SARS不到一年就宣布終結,新冠疫情卻遙遙無期。「今年度能否終結疫情,仍傾向樂觀。」孔祥琪表示,Omicron傳染力雖強,短時間就躍升為全球主流株,但其重症人數仍較過去低,有逐漸「流感化」趨勢。「以南非來看,隨群體免疫或自然感染數增加,患者卻多屬輕症,對避免醫療量能崩潰,仍屬於好現象。」歐美疫情再起,若與南非趨勢相似,可以斷言「疫情差不多走向終點,大流行將過去。」孔祥琪說,2022年最樂觀的劇本,將是新冠肺炎案例再也不需要逐例診斷、通報,高風險患者及長者比照流感逐年施打疫苗。但是能否走到這一步,端看台灣民眾暴露的風險有多高,是否能完成「邊境開放」的期末考。歐美催打第三、第四劑仍難敵疫情,恐應回歸防重症目標。台灣疫情都在控制之中,加上疫苗施打率不錯,當各國疫情再起之際,台灣仍然不敢放鬆邊境,只能一延再延。他認為,對比現今疫苗覆蓋率數字,從Alpha病毒出現後,指揮中心喊出「六成覆蓋率」,至今已無法應對Delta或是Omicron病毒,除前線防疫人員及邊境打滿第三劑外,未必執著於民眾得盲目追求第三劑、第四劑。以國外為例,德國及以色列催打第四劑、歐美催打第三劑,卻仍擋不住疫情攻勢,傳染力強的Omicron,遲早會突破邊境重圍,因此,得回歸「防止重症」等公衛目標,台灣現今仍可爭取施打時機。首要應確認,施打二劑是否對現今及未來防重症皆有效,且盡快補足二劑缺口;接下來是國內篩檢等措施多管齊下,加上口服藥物上市,甚至在今年度三或四月次世代疫苗出爐,可加惠準備施打第三劑的民眾。個人疫苗計畫衝高抗體濃度 出國前28天再打第三劑春節即將到來,孔祥琪說過去兩年疫情期間,除非必要,他都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舉凡逛街、逛夜市等一概拒絕,且隨身攜帶酒精、乾洗手,自助加油前後都會消毒,若需要按電梯、手扶梯也同樣嚴格清消一遍。平時除了解最新疫情趨勢,接送小孩、開PODCAST節目或撰文分享觀點外,上電視台節目時,也留意隔板架設,且遵守快篩陰性等規定。他表示,去年已施打二劑疫苗,第三劑準備選擇莫德納。「我採策略性接種疫苗,打算在出國前28天接種第三劑,再次將抗體濃度衝高。」他說,不能出國的兩年,花最多時間在追日劇,若未來有機會到日本,希望能到東京旅遊,即便只是到現場發呆、無所事事也沒關係。至於春節是否有旅遊計畫?他說,目前國旅出遊人數眾多,他偶爾會到宜蘭旅遊,春節也會與太太一起回娘家拜年。近年國內博物館推出一年份家庭卡等優惠,也因疫情延長使用期限,會帶孩子一起去參觀。原預計今年度春節可望開放邊境,卻又遇到Omicron疫情。他呼籲,台灣無法一輩子靠鎖國防疫,為了健康著想,無論是春節拜年、抱孫,為了家人及自己,務必打滿兩劑疫苗,別等疫情爆發才匆匆施打,恐已來不及。林氏璧小檔案本名:孔祥琪現職:全職旅遊部落客經歷:台大醫院內科感染科主治醫師
-
2022-01-0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防疫旅館3人 確定染Omicron
昨天新增廿一例境外移入病例,無本土及死亡病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廿一例境外移入個案中,十七例為突破性感染,四例調查中;至於北市防疫旅館疑似群聚事件,三名案例皆確定感染Omicron變異株,但基因定序位點差異加上發病日不符,無法確認是否為群聚感染,尚待調查。國際疫情持續延燒,台灣邊境管控嚴格,為避免衝擊勞動力,國內已陸續重新開放引進印尼與泰國移工,但移工失聯嚴重,根據移民署統計,全台已有五萬五千二百四十三名失聯移工,外籍家庭看護工跨行轉作廠工的「洗工」現象,一樣問題叢生,學者呼籲正視外籍家庭看護工待遇,以免長照人力困窘雪上加霜。北市防疫旅館疑似群聚事件,莊人祥表示,五樓案一七○八五、案一七○九九,以及六樓案一七○五八,基因定序皆染Omicron變異株,日前擴大匡列八十一人採檢,除案一七○九九已納入確診個案,其餘七十四人陰性、三人檢驗中、三人待採。莊人祥說,三案即使感染同一變異株,但兩兩個案的基因定序,都有二至四處位點不同,據國外研究,同起群聚位點僅相差一至二處;另外,莊人祥分析,倘若由最早發病的六樓案一七○五八,傳染五樓案一七○九九與案一七○八五,發病日時間也不符。「發病日是否可能有誤或有其他可能,仍需要交由專家判斷。」莊人祥表示,目前只能說不排除旅館群聚,但視同群聚,進行全館清空隔離等措施,社區並無感染疑慮。由於三人分別自中國、日本及美國入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若要研判為同一起群聚,定序至少要有九成六以上相似。若傳染途徑未明或日期不合,只能說剛好在同旅館驗出,加上Omicron潛伏期短,需進一步查核相關時間點,互相驗證才能確定。莊人祥表示,昨天境外移入的十七例突破性感染案例中,以美國九例最多,越南六例,埃及、寮國、瓜地馬拉、羅馬尼亞、烏克蘭及德國各一例;指揮中心統計,去年最後一天,疫苗接種人數為兩萬八九三三人,人口涵蓋率第一劑百分之七十九點九九、第二劑百分之六十九點零七。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抗病毒藥物是結束疫情最終武器 儲備量需求專家這樣算
Omicron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全球確診患者屢創新高,想要終結疫情,各界看重抗病毒藥物,指揮中心也已默沙東完成簽約,預計購買一萬人份抗病毒藥物。專家表示,依推估台灣至少需要15萬人份藥物,目前全世界都在搶貨,台灣一定要儲備且數量愈多愈好,因抗病毒藥物是結束疫情的終極武器。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經兩年觀察,有別於流感有好發季節性,新冠病毒沒有季節性,但若要終結疫情,仍須期待走流感化路線。也就是說,疫苗、抗病毒藥物缺一不可,首先國人接種第二劑疫苗覆蓋率需達8成,並盡速催打65歲以上長者第三劑疫苗,快速提升長者保護力。其次,一定要備足抗病毒藥物,以全台65歲以上長者約300萬人計算,其中150萬人未接種第三劑疫苗,當中一成、約15人感染新冠病毒引發輕症,而台灣抗病毒藥物基本上就需要15萬人份,目前僅採購1萬人份,遠遠不夠。蘇益仁表示,抗病毒藥物主要是治療病情輕中度患者,但現在藥物多儲備在醫學中心或專責醫院,往後藥物足夠時,應該要放到基層診所,讓醫師針對輕症患者直接使用,降低病毒擴散機會,大家就不會恐慌。目前指揮中心仍重視本土疫情清零政績。蘇益仁說,要如何從清零跨越到流感化的鴻溝,這是一大挑戰,因不知道民眾能不能接受每天確診病例暴增情形。「抗病毒藥物目前產量也有限,全世界都在搶貨。」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台灣一定要儲備抗病毒藥物,且數量愈多愈好,目前看來抗病毒藥是物終結疫情的最終武器,大家都很期待,如可能克流感治療流感病毒一般。邱政洵說,抗病毒藥物調配,應由指揮中心統一調度較為適合,因指揮中心較能掌握哪些人需要治療可以適當調度,有利控制疫情。
-
2022-01-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施打意願低醫界籲疫苗殘劑勿浪費 建議當醫護第3劑
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歐美多國取消跨年等大型活動,但台灣如期照辦,且農曆春節人潮移動高峰將到,國內防疫尚存在風險,但醫界發現,最近疫苗施打意願驟降,許多診所出現殘劑,卻又無法替尚未接種第3劑的醫護施打,最終丟棄,形成防疫資源浪費,建議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縮短第3劑接種的間隔時間,既能提升整體防護力,也解決殘劑浪費問題。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王宏育及高雄市診所協會理事長楊宜璋表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定,已施打第2劑的醫護需隔5個月才能接種第3劑,目前大型醫院醫護已陸續接種第3劑,基層診所醫護距接種第3劑時間尚有1個多月,而這段時間恰巧碰上過年人潮流動高峰,建議中央應縮短接種第3劑的間隔時間。王宏育近日也投書媒體表示,最近國內疫苗打氣消退,唐鳳系統18期預約人數少得可憐,已於去年12月22日結束,23日起由醫院、診所自行預約病人接種,不過預約的民眾零零星星,來2、3人也需開一對疫苗注射,剩餘殘劑丟棄,非常可惜。診所協會也發現這個現象愈來愈普遍,理事長楊宜璋建議,在疫苗寬裕情形下,中央不妨縮短第3劑接種間隔時間,讓基層診所醫護可提早接種,避免疫苗劑量浪費。王宏育指英國目前第2劑與第3劑施打的相隔時間是3個月,加拿大是4個月,台灣規定5個月,但不少診所醫護距第2劑施打時間都還不到規定的時限,不能提早注射,眼睜睜看著疫苗殘棄丟棄。他也說,絕大多數醫護儘管接種兩劑AZ,中和抗體的濃度仍偏低,第3劑如能補上半劑莫德納或1劑BNT,就能有足夠防疫力。楊宜璋說,農曆新年將屆,最近入境民眾很多,入境者愈多,染疫風險就愈高,目前歐美各國是Omicron及Delta兩種病毒都盛行,儘管染上Omicron多為輕症,一樣會增加國內醫療負擔。
-
2022-01-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旅館群聚? 3例定序全是Omicron變異株
國內北市旅館已知3人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3人且皆為Omicron變異株,但仍無法確認是否為旅館群聚案,包含有定序位點差異、發病日不符,仍持續調查中。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現已擴大匡列81人採檢,除了原案17099已納入陽性確診個案外,其餘有74人陰性、3人檢驗中、3人待採。針對基因定序結果,案17058、案17085、案17099,即使同屬為Omicron變異株,但兩個案都有2-4個位點不同,不排除為同一群聚。但他表示,仍要請專家調查旅館的可能感染途徑,還有個案發病日仍不相符,需要進一步做查證,目前視同群聚案進行全館清空隔離等措施,社區並沒有感染的疑慮。
-
2022-01-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Omicron肆虐台灣,1到3月是關鍵!第三劑疫苗打不打、怎麼打?專家不同調
全球受Omicron變異株肆虐,確診病例數不斷創新高,台灣也不能輕忽。專家表示,全球正歡度新年假期、台灣下個月也準備迎接春節,此時民眾南來北往,且天冷有利病毒存活,推估今年1至3月為台灣防疫最嚴峻時刻,期間一定要嚴守邊境,即便出現社區疫情,也必須維持在小規模,避免病毒擴散。為預防Omicron疫情,指揮中心開放一般民眾追加第三劑疫苗,但專家卻持不同意見。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國際Omicron疫情十分嚴重,台灣是「挫咧等」,今年1至3月將為防疫最嚴峻時刻,民眾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千萬不可輕忽,3月後疫情是否趨緩進而開放邊境,還需觀察國際疫情變化而定。Omicron變異株肆虐,接種兩劑完整疫苗者,也陸續出現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去年12月24日開放年滿18歲以上,不限疫苗品牌已完成兩劑接種,並與第二劑疫苗間隔五個月,可以追加第三劑疫苗。專家表示,追加第三劑疫苗應針對65歲以上長者、醫護人員等高危險族群積極施打,但對一般民眾追加第三劑疫苗,專家卻持不同意見。「所有人都去追加第三劑疫苗,不一定這樣最有用。」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台灣疫苗施打政策,一直採用疫情平緩模式,依醫護人員、長者等高風險族群優先順序施打,與其他國家全民大規模施打不同,現在開始追加第三劑疫苗,也應是積極催打醫護人員、長者等高風險族群,這樣可以避免醫護人員染疫影響醫療量能,也不會因長者等高風險族群感染後,增加醫療量能負擔。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接種疫苗預防感染重症或死亡,需要的是針對Delta、Omicron變疫株的次世代疫苗,但現在追加第三劑疫苗,仍是針對新冠病毒早期病毒株,對新變疫株保護效果低,就比如說是用去年的流感疫苗,預防今年的流感病毒。「一般民眾不需追加第三劑疫苗,這是錯誤觀念。」邱政洵說,Omicron出現至今約1個多月,愈來愈多證據顯示,追加第三劑疫苗可提升免疫力,尤其是20、30歲年輕族群,不要自認身體健康,就不追加第三劑疫苗,美國是全民追加第三劑疫苗。至於是否要等次世代疫苗再打?邱政洵說,雖有藥廠積極研發次世代疫苗,但距離正式上市、施打,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有可能要到今年年中、年底才有可能,但可能還有疫苗分配不均問題,指揮中心已先採購次世代疫苗,情況可能好一點,但仍不要期待次世代疫苗,「還是做好眼前最重要的防疫工作為主。」尚未接種第一劑疫苗者應盡速接種,才能形成完整保護網。他說,不論是mRNA、腺病毒、次蛋白等疫苗,但追加第三劑疫苗提高體內中和抗體,還是可以中和新冠病毒變異株,避免重症及死亡,因此尚未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應盡速施打。邱政洵說,指揮中心會依國內疫情發展及疫苗到貨情形,隨時討論是否要縮短第三劑間隔5個月的規定,如英國已提早為3個月,這都有在進行考慮。美國也準備跳脫現有疫苗設計,研發可以針對任意變異都能有效預防的新冠疫苗。王任賢說,觀察Omicron疫情確實發現,許多被感染者都未接種疫苗,就國內65歲以上長者,仍有2成5未接種第一劑疫苗,呼籲尚未接種第一劑疫苗的65歲以上長者、免疫力不全等族群,應盡速接種第一劑疫苗,讓體內產生基礎抗體避免感染。
-
2022-01-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0! 境外21例 自美國、越南等8國入境
國內新增21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沒有本土個案或死亡個案,有21例境外移入個案,有17例為突破性感染,餘4例調查中。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21例境外移入個案,為15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9例,案17141、案17148、案17149、案17151、案17154、案17156、案17159-17161)、越南(6例,案17142、案17145、案17147、案17150、案17152、案17153)、埃及(案17143)、寮國(案17144)、瓜地馬拉(案17146)、羅馬尼亞(案17155)、烏克蘭(案17157)及德國(案17158)入境,入境日介於去(2021)年12月17日至12月3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961,49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4,942,271例排除),其中17,050例確診,分別為2,396例境外移入,14,60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0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新冠疫苗累計接種3497萬劑 2劑涵蓋率68.9%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持續接種,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昨天共接種20.2萬劑,累計接種3497萬劑,第1劑疫苗涵蓋率79.96%、第2劑68.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統計,昨天COVID-19疫苗共接種20萬2841劑,其中包括1468劑基礎加強劑、1萬6577劑追加劑,累計接種3497萬5846劑。據統計,COVID-19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第1劑79.96%、第2劑68.9%、基礎加強劑接種率0.02%、追加劑接種率0.63%。在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方面,至12月29日,國內累計通報1萬5463件不良事件,其中7804件為非嚴重不良事件、7659件其他疑似嚴重不良事件;嚴重不良事件當中,有37件疑似嚴重過敏、1225件死亡、6397件其他嚴重事件。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接受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截至12月8日,也觀察到40歲至49歲女性接種COVID-19疫苗後引起嚴重過敏反應通報數高於背景值,共通報9例個案,比原本每年發生率10萬人分之5.36來得高,但因COVID-19疫苗過敏反應原本就預期會比較高,且相較他國沒有比較高,因此建議持續監測即可。據統計,加拿大AZ疫苗嚴重過敏通報率為每百萬劑8.9件、台灣為1.5件;莫德納(Moderna)疫苗通報率每百萬劑9.7件、台灣1.5件;BNT疫苗通報率每百萬劑12.2件、台灣0.3件,暫未觀察到須立即採取相關措施的安全疑慮。
-
2021-12-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境外增逾50人? 專家:若有漏網疫情出現就要緊張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國際疫情嚴峻,12月以來,確診人數呈倍數成長,「未來一天新增50人並不稀奇」,且防疫旅館疑似再傳群體染疫事件。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黃玉成說,昨天境外移入個案高達24人,但今天境外移入個案可能會更多,但不知道會不會超過50人,呼籲防疫旅館工作人員務必落實個人防疫、環境清消等SOP,不要等到爆發疫情時再來檢討。至於,元旦三天假期,民眾外出仍應戴口罩、勤洗手,最好是隨身攜帶酒精消毒。黃玉成說,現在國內疫情平穩,民眾不需太過擔心,但最重要的是邊境防疫,還是要十分注意,如果有一個較大的漏網疫情出現,可能就要緊張了,可是相較國外疫情嚴峻,對國內連假疫情相對樂觀。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今說,目前中央規範第二劑疫苗打滿5個月可以打第三劑,不過也許北市找專家討論一下,如防疫計程車司機等高風險族群,是不是要提早打。黃玉成說,目前第一至第三類高風險族群多已符合間隔5個月接種第三劑資格,且目前國內疫情平穩,暫時不會討論縮短第三劑接種間隔時間的議題。黃玉成說,專家會議上都有針對相關議題進行討論,主要是著眼,如果第一至第三類高風險族群,均依規定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目前已符合間隔5個月接種第三劑資格,即便是晚一點,往後陸續也都可以接種,且目前國內疫情平穩,目前沒有縮短間隔時間的需要,如果疫情有變化時會再討論。
-
2021-12-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世衛示警:Omicron+Delta將致疫情海嘯
世界衛生組織示警,高傳播力的變異株Omicron與Delta同時傳播,將導致如「海嘯般」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湧現,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數也已創下紀錄。國內昨天境外移入確診案例也創史上新高,單日達廿四例,半數以上自美國入境,境外案例本月呈指數成長,累計至今日估將突破四百例,未來單日破五十例也不足為奇。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沉重呼籲,「跨年是最大考驗,這一關一定守好」。新冠疫情已邁入第三年,陳時中表示,歐美疫情確診人數破數十萬例,邊境絕對要嚴守。國內雖無本土個案,但跨年將是很大的考驗,一旦有破口發生蔓延至社區,疫情將會直線上升到最高點才有機會逐步趨緩,而台灣目前面臨相當大的威脅。據指揮中心統計,國內九月至十一月仍維持二百例以下境外移入個案,但到了十二月,直接飆升至三八七例,呈現倍數成長,預計今天將突破四百例個案;且明年元旦起,春節返鄉潮將使入境旅客達到最高峰,單日恐超過五十例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近一周基因定序結果,已累計五十九例Omicron變異株,五十五例為突破性感染,且本周新增卅二例個案中,壓倒性勝過同期新增的六例感染Delta的境外確診案例。面對Omicron威脅,國內也不平靜,昨天疑似爆出國內第三起旅館群聚。北市一防疫旅館出現三例散發個案,初步調查皆來自不同國家入境,且採不同檢疫方案,分別為十四天檢疫方案與十加四方案,三名個案分屬五樓與六樓,共二樓層,待基因定序出爐釐清是否為群聚事件。這三人中雖無人採七加七方案,但其中有一人採十加四方案,外界憂心病毒已經進入社區。陳時中表示,「沒人能把握不會,將盡全力嚴陣以待。」據觀察,變異株的潛伏期較短,前七天守好非常重要,因此已訂定幾道防線,如縮短PCR陰性證明、避免旅社群聚等,避免造成社區感染。陳時中呼籲,這段期間民眾一定要做好個人防疫,放假沒事快去打疫苗,新年度也與輝瑞洽購抗病毒藥物,元旦起也將有廿六場域完整接種疫苗等新制規定上路。世界衞生組織祕書長譚德塞也呼籲人們採取全面防護措施,並再次呼籲各國更公平的分享新冠疫苗。他警告,富裕國家強調要接種加強劑,會使窮國缺乏疫苗;但如果二○二二年中可以達到所有國家疫苗接種率達到七成的世衞目標,則有助全球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嚴重期。
-
2021-12-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醫曝九成年輕人胸痛都打BNT 指揮中心:沒接到通報
國內正值疫苗施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指出,近期有百位胸痛患者就醫,其中有二成心電圖異常,部分為輕微心衰竭、心室肥大。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尚無心肌炎第二劑的通報個案。蘇一峰於臉書表示,來看診的民眾中,有近九成為年輕人,且多施打BNT疫苗。莊人祥指出,北市聯醫沒看到有任何通報不良反應事件會持續了解。指揮中心表示,已知我國自12月29日止,有32萬9241人青少年施打過第二劑疫苗,有43例不良事件,分別為9女、34男,莊人祥說,有出現起疹、發燒、呼吸喘、心悸、胸悶等,但暫無收到第二劑心肌炎通報個案。莊人祥指出,文獻已知接種mRNA疫苗,如BNT或莫德納,在第二劑施打後,在年輕男性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率較高,台灣也是一樣,民眾若有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心悸等相關症狀,應立即就醫讓醫師評估。目前國內被歸類為心肌炎、心包膜炎的12-17歲青少年族群,有兩人住院,而18歲至29歲,有1位,其餘皆屬輕症,就醫後讓醫師進行判斷。
-
2021-12-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國外期刊曝打疫苗除病毒速度快?羅一鈞:數據仍要觀察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近期指出,針對NBA球員、球隊職員的研究,打過疫苗染疫後較快恢復陰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接種疫苗能降低重症致死率已是定論,但清除病毒的快慢仍要觀察。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這項研究只針對Alpha和Delta變異株,尚無Omicron變異株仍需要研究證實。羅一鈞指出,按照學理上預估,疫苗對於Omicron的預防效果較差,清除效果是否維持那麼好,還有待觀察,已知國內觀察23例Omicron個案中,除了1位以外,皆有完整接種疫苗。但是排除病毒的時間,根據篩檢第一次Ct值需要大於30,最短也需要八天才能達到,最長則耗時十二天,看來跟過去Delta變異株沒有相差很遠,所以疫苗效果未必有明顯大幅縮短,仍要更多資料佐證。而面對境外移入個案多,醫護人員是否會有過勞情形。陳時中表示,醫護人員一直都很過勞,但依照目前個案數看,醫療量能仍可負荷。而國內開放數位疫苗證明二天內,截至中午十一點半,已有9萬6784人次申請,未來國內使用會推行兩個禮拜才會開放,陳時中說,「希望這段時間把問題都排除,國內將有限制使用在特殊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