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搜尋
手搖飲
共找到
279
筆 文章
-
-
2020-10-10 養生.聰明飲食
控制血壓、預防腎結石...這種果汁功效驚人 運動後喝效果更好
減肥瘦身時還能兼顧增強免疫系統的水果就屬檸檬啦!檸檬這種水果,沒有辦法直接生吃,卻可以拿來應用在生活各種地方,甚至是減肥也可以利用喝檸檬水,達到替代高糖份手搖飲,達到減肥的功效;我們常見餐廳裡都使用的檸檬水,切一小片放在水裡增加水的層次感,讓顧客感覺水被升級了!由於檸檬去除異味的能力強,除了常常會在海鮮料理中看到,還可以用沾滿檸檬水的棉球來去除冰箱裡的異味。當然,檸檬這種水果沒有辦法直接吃,最直接攝取的方法,就是炸一杯檸檬汁了。可別小看一杯檸檬汁,它的功效可是多到嚇人,不僅可以幫助病人控制血壓、減輕頭暈和噁心的症狀、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礦物質或是預防腎結石等,好處多道說不完。不過你知道嗎?運動完喝上一杯檸檬汁,對於人體可是有極大的好處。運動後喝檸檬汁的好處1. 促進免疫系統檸檬汁之於人體就像是催化劑,它可以加快人體吸收維他命C的速度。對於剛運動完快速流失身體能量的你來說,每天喝一杯檸檬汁可以幫助人體儲備所需要的「緊急能量」,將流失的能量迅速補回。2. 強化韌帶並防止扭傷如果你跟小編一樣非常喜歡運動,看到這點想必非常開心。當因受傷而無法從事心愛的運動,這種想見卻又不能見的傷痛小編最了解啦!檸檬汁可是有幫助你避免運動傷害的功效,強化你的韌帶機能,降低扭到腳的機率。另外,檸檬汁本身就是酸性,它可以使身體消除體內過多的酸,預防乳酸的堆積。因此久未運動的朋友,若你某天突然大量活動,想要避免隔天起床全身痛得像是被拆解,趕快大口喝下檸檬汁就對了!3. 有助於減肥 同時增加能量如果你正在減重,運動過後嘴巴想來點水以外的味道,但手搖杯卻是減肥的地雷食物,那你不妨用低熱量的檸檬汁代替。冰冰涼涼的檸檬汁,絕對可以解決你運動過後的口渴,還可以加上一些天然的蜂蜜,調和一下,風味絕佳。用檸檬汁搭配重訓減肥還有個好處:維持你的肌肉張力,同時達到減肥的功效喔!4. 幫助補充水分運動時的隨水壺,可以替換成檸檬水,讓你可以在運動時邊獲得礦物質鹽的補充,不會增加任何熱量。提醒你,要記得稀釋一下檸檬水,才不會傷胃喔!5. 抗菌力道增強檸檬汁很神奇,可以幫助身體殺死體內的細菌,減少生病感冒的機會。這樣一來,對於還未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的你,就不會漏掉任何一堂健身課程,如期的出現在運動教室啦!6. 促進血液循環檸檬汁可以幫助心臟的謝液循環,讓你的體內系統更有效率的運送新鮮血液,可以幫助你縮短重訓時,組數與組間的休息時間,更快的恢復身體狀快,達到健身效能。看了這麼多檸檬汁的好處,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呢?檸檬汁對人體可說是相當的好,也是運動者的好夥伴。攝取的方式也很多,你可以參考以上的方式,或運用創意,發明自己獨特的飲料。※本文摘自SuperFIT,原文「減肥與免疫系統:來一杯這種果汁,快速去除運動後的痠痛」
-
2020-10-07 科別.心臟血管
每26分鐘有1人死於心臟病! 除了天冷,4危險因子就藏在生活裡
近來因名人心血管疾病(CVD)突然驟逝的新聞層出不窮,日常生活中,你我身邊也偶有案例。衛生福利部108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6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3萬人死亡。三高、心血管疾病 增加COVID-19致命風險國際疫情持續嚴峻,更凸顯護心保健行動的重要。根據美、義、中等國研究亦指出,三高、心血管疾病會增加COVID-19(武漢肺炎)致命風險。其實,八成的心臟病與中風的過早死亡是可以預防的,但若缺乏規律運動、常喝手搖飲料、吃速食或油炸食物、抽菸或吸二手菸,小心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及心血管疾病遲早找上門。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解釋,因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近年來受氣候變遷的影響,極熱極冷的氣候型態也是誘發因子之一。預防重於治療 落實生活避免憾事發生心血管疾病常發生突然,導致無法挽回的憾事,留給家人無盡傷痛。依據國民健康署研究107年「運用臺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探討三高相關疾病歷程及主要死因評估」分析發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個案後續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分別是1.78倍、1.47倍及1.43倍。「預防重於治療」雖是老生常談,但其實是最好的保命之道,就是將「護心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王英偉強調,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遠離菸酒、定期健檢、控制三高: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才是護心之道。 延伸閱讀: 防中風、降心臟病風險 5種清血管食物現在起要常吃 心臟病發作都有這些徵兆! 冒冷汗、強忍胸悶痛,再拖恐沒命
-
2020-10-06 養生.聰明飲食
明年新制上路 手搖飲須標示總糖量、總熱量
明年一月一日起,手搖飲料不可再簡單標示全糖、半糖,業者必須一併計算珍珠、椰果、布丁等內容物熱量,並在菜單或看板上清楚標示總糖量(幾顆方糖)和總熱量(多少大卡),衛福部食藥署昨天公告新制,屆時標示不實最高依違反食安法處新台幣四百萬元罰鍰。新制規範對象為連鎖飲料、便利商店的手搖飲及速食業現場調製的飲料。新制「得以最高值表示之」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李婉媜表示,現行只要求業者標示飲料本身額外添加糖量,但許多手搖杯都添加珍珠、椰果、芋圓等配料,消費者即使選擇了三分糖也不清楚配料熱量。為加強揭露市售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訊息,食藥署多次邀學者專家討論,擬定「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於昨天公告,重點為將現行添加糖量及該糖量所含熱量之標示,修正為「應標示該杯飲料總糖量及總熱量,並得以最高值表示之。」須計入珍珠椰果配料熱量李婉媜指出,新制上路後,商家必須幫消費者計算加在飲料中的珍珠、椰果、芋圓等配料的熱量,依據不同品項、大小杯,清楚標示總糖量和總熱量;另也可直接標示「全糖」最高值,例如,大杯半糖珍珠奶茶總熱量約估四百大卡,業者可標示全糖珍奶總熱量六百大卡,誤差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十。原汁率一成才能標示果汁現行現場調製飲料咖啡因含量以紅、黃、綠代表含量二○一毫克以上、一○一毫克至二○○毫克、一○○毫克以下,明年可直接標示咖啡因含量的最高值。果蔬汁含量部分,含原汁比率一成以上才能以「○○汁」為品名,否則必須標示為「○○飲料」或等同意義字樣,例如柳橙綠茶、柳橙飲料;未含果蔬汁者應標示「○○風味」或「○○口味」等字樣,例如柳橙風味茶。對於標示手搖飲料總熱量,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樂觀其成。她表示,從配料源頭進行熱量管理,下游飲料店直接根據珍珠、芋圓等所標示熱量來計算每一杯總熱量,即使是每一杯都是客製化,也能容易算出總熱量。半糖實際甜度和全糖一樣許多人以為加珍珠、芋圓的熱量容易爆表,其實不然。許惠玉說,調查發現「含奶」飲料熱量最高,許多奶茶是使用奶精而非牛奶,而奶精為植物油和玉米糖漿合成物的油脂類,熱量驚人。新制即將上路,許惠玉建議,食藥署應該更明確規範「全糖、半糖、三分糖」等定義,之前調查發現,所謂「半糖」並非「全糖的一半」,例如全糖含十克糖,半糖卻是六、七克,而非五克,有些半糖飲品實際甜度和全糖一樣甜。新制明年元旦上路,未依規定標示可依食安法處以新台幣三萬元至三百萬元罰鍰,標示不實者可處四萬元至四百萬元罰鍰。
-
2020-10-06 養生.聰明飲食
手搖飲客製化 每杯恐難明確標示糖熱量
明年起手搖飲標示總糖量、總熱量,若標示不實最高可罰四百萬元。聽到這項新規定,台南奉茶連鎖店老闆葉東泰嘆說,每杯茶都不一樣,不知道要怎麼標示,「真的很想用三字經跟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官員打招呼」。葉東泰說,每個人都贊同吃得健康,但這種把業者搞死的標示法,真的不是一個好方法,只是搞死大家,最後落得做做樣子。他舉例,七月規定連鎖速食店等四類對象內食餐飲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但很多地方仍在使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如果政府真的想要民眾健康,應該要想出可行的辦法,而不是搞這麼麻煩的標示,「真的是沒事找事做」。他表示,可以從學校營養教育開始,提醒年輕人吃得健康,自然就會少吃含糖飲料,否則「要找麻煩應該大家一起找」,以後自助餐、炸雞店、鹽酥雞等年輕人愛吃的東西,都應該要全面標示熱量,不能光找飲料業者麻煩。葉東泰說,國內茶飲都是客製化,每一杯糖量、內容物都不太一樣,要標示實在很難;還有每一季的茶含有的咖啡因量都不一樣,以後是不是每買一批茶就要先送驗咖啡因含量?否則要怎麼標示?他甚至懷疑,這根本就是檢驗業者與食藥署講好的賺錢方法,茶飲業者為了生存只好付錢送驗。新北市飲料調製運送服務職業工會副理事長張峻維表示,以連鎖飲料店而言,有統一的產品標籤系統,可針對糖量多寡及珍珠、椰果等內容物熱量進行計算後標示於產品上,技術上問題不大;但對於小店面或攤商,若遇到客人有客製化需求,恐難以每杯都明確標示。知名網美系手搖飲料店「舒油頭」表示,若按照新規定誤差範圍不可超過百分之廿,難度雖不大,但仍希望中央公布統一度量方式,讓業者能更精確計算,真實呈現總熱量及糖量。位在高雄市政府的「樓下那家」手搖飲店,聽到食藥署規定標示到那麼細,無奈地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到時候看政府怎麼規定,再配合怎麼做。圓石連鎖茶飲董事長楊紘璋說,將來包括糖量,內容物等熱量都要標示,擔心將來整個茶飲菜單可能變得密密麻麻。
-
2020-09-11 養生.聰明飲食
預防泌尿道結石,一天該喝多少水?醫師替你解答!
天氣炎熱,許多人只是稍微一動就滿身大汗,如果沒有適時補充水分,小心引起泌尿道結石。義大大昌醫院男性健康中心主任王啟杰指出,國人的結石成分以草酸鈣為主,其次為磷酸鈣,建議要民眾多喝白開水、多上廁所。王啟杰指出,少喝水及飲食失衡是造成泌尿道結石的2大原因,其中以少喝水為主要原因,有些人以為汽水、奶茶、手搖飲都是水分,喝這些飲料就夠了,其實不然,不少飲料還含有鈣,經常飲用也可能形成草酸鈣堆積。王啟杰建議,一般民眾1天至少要飲用體重乘以30c.c.的白開水,例如,70公斤的成年男性,就應該飲用2,100c.c.白開水;如有泌尿道感染,則每日飲水量需要更多,體重乘於40c.c.;至於泌尿道結石患者,則需飲用體重乘於50c.c.的白開水,相當於70公斤的成年男性就需飲用3,500c.c.的白開水。在飲食方面則要特別注意豆花,由於製作豆花時必須加入石灰,因此豆花屬於鈣質超高的食物,若想要避免泌尿道結石應該少吃。至於咖啡、茶葉以及碳酸飲料,則應盡量少喝。國民健康署表示,草酸鈣結石原因為高草酸血症所導致,在攝取含有草酸食物的同時,也要攝取鈣質,才能提高草酸和鈣離子在腸道結合的機會,以減少草酸的吸收,降低草酸鈣結石的風險。許多人以為菠菜豆腐湯也可能造成結石,不過事實上,菠菜的草酸與豆腐分解出的草酸及鈣質,雖然會在腸道結合成草酸鈣,但並不會被腸道吸收,反而會形成糞石,再隨著糞便排出體外,所以民眾不需太過擔心。★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
2020-08-28 養生.聰明飲食
含糖飲喝多真的會增加心臟病風險! 教你6方法成功減少喝飲料
攝取太多含糖飲料會增加健康問題,不僅增加腰圍,還會影響膽固醇。美國心臟醫學會報導,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喝超過12盎司含糖飲料的成年人會降低了他們良好的高密度膽固醇水平(HDL),並增加了三酸甘油酯的比例,兩者數值異常均會提高心臟病的風險,而蘇打水,運動飲料,水果味飲料以及加糖的咖啡和添加糖正是最大的罪魁禍首。攝取過多含糖飲料 帶來身體全面危機對此,美國心臟協會健康指標與評估中心主任Eduardo Sanchez博表示,含糖飲料導致體重增加已是不爭的事實,而這項研究強調含糖飲料對健康的全面性影響,特別是加強了對血液和膽固醇的潛在負面影響,至於如何減少含糖飲料,美國心臟醫學會提供6點建議:1.使水成為首選:在攜帶的水瓶中,適量加一點純果汁或切片的柑橘、黃瓜來添增風味,這個小步驟可以幫助你多喝水,走得更健康的道路。2.慢慢減少糖份:如果有定期喝蘇打水和甜茶的習慣,試著將一半含糖和一半不加糖混合,逐步減少糖分的攝取。3.適量喝奶昔:下午想吃點甜食或需要能量補充時,跳過含糖咖啡和蘇打水,試著將水果、蔬菜、水、低脂酸奶或牛奶混合變成奶昔飲用。4.在家製作飲料:輕鬆在家製作喜歡的食物,防止糖份攝取過多。5.不添加糖開始:先從100%果汁、低脂或無脂牛奶,香草和香料調味開始。6.檢查營養標籤:注意成分標籤上的添加糖,像是蔗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葡萄糖、糖漿、濃縮果汁、龍舌蘭、蜜糖都要留意營養成分的標籤,因為添加糖可能比你想像中還多,例如能量飲料可能被廣告宣傳為健康飲料,但它們通常富含卡路里和添加的糖分。 建議限制添加糖 注意糖攝取上限攝取多少量比較適合?如果以1公克糖熱量4大卡計算,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對大多數女性和兒童來說,每日添加糖應該低於100大卡,也就是低於25公克(約糖6茶匙);對男性來說,每日添加糖應低於150大卡或36公克(約9茶匙)。而一罐12盎司的蘇打水包含8茶匙的糖,甚至咖啡店的飲品的糖量可能是其兩倍或三倍,所以下次喝飲料前,別忘記看一下挑選的飲料吧。參考資料:SUGARY DRINKS AREN’T SO SWEET ON YOUR CHOLESTEROL(圖文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延伸閱讀: 糖真的吃不得? 營養師解析背後真相 每天一杯全糖手搖飲? 3大超慘後果曝光
-
2020-08-28 養生.聰明飲食
疲倦頭痛可能是身體發炎警訊 營養師籲改變飲食習慣
現代人生活忙碌,生活緊張易造成疲倦、頭痛、腰痠背痛、過敏等,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營養師洪凱婷提醒,這些都是身體處於發炎狀態的警訊,降低身體慢性發炎反應,可從飲食方面著手。身體處於慢性發炎反應時,許多人會吃止痛藥來舒緩症狀,但治標不治本,洪凱婷說,在飲食方面可以嚴守6大要點,包括少碰手搖飲、勿食用反式脂肪食品、勿過量飲酒、少食用精緻榖物、 勿以市售果汁,取代新鮮水果、攝取含Omega-3脂肪酸食物。洪凱婷指出,市售手搖飲都添加不少糖,攝取過量的糖會使身體發炎指數升高,進而造成身體發胖,據衛福部國健署國民飲食指標,精緻糖熱量不可超過每天總熱量的10%,以60公斤的男性為例,一天總熱量需求1800大卡,換算糖量不可超過45g,一杯700CC全糖的珍珠奶茶就超過了攝取上限。反式脂肪已被研究證實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洪凱婷點名,早餐店的麵包、吐司會添加烤酥油、瑪琪琳,油條、燒餅、乳酪餅、炸薯條、爆米花、餅乾等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在選購時應注意食品上的營養標示。洪凱婷說,成年女性每天以1個酒精當量為限,相當於啤酒375CC或白蘭地40cc;成年男性每天以2個酒精當量為限,適量飲酒有益身體健康,過量飲酒易會引起身體發炎反應。少食用精緻榖物,如白麵條、白米飯、白吐司、白麵包、玉米穀片都是精緻碳水化合物,洪凱婷建議,可選擇未精緻全穀雜糧類,如糙米、紫米、燕麥紅豆、綠豆、地瓜等高纖全穀雜糧類,不僅吃進更多的營養且有效保護健康。另外,洪凱婷表示,市售果汁含糖量高,不可以此取代新鮮水果,更要攝取含Omega-3 脂肪酸食物,如鮭魚、鯖魚、秋刀魚、生蠔、淡菜;植物性食物有亞麻籽、核桃等都是最佳來源。
-
2020-08-25 科別.泌尿腎臟
雙腳劇痛寸步難行!專家提醒,恐是這問題導致
34歲的楊先生,平時愛喝手搖飲料及吃海鮮,日前和友人聚餐時狂吃蝦,當大夥準備離開時,突然感到雙腳一陣劇痛且無法站立,只得原地苦坐,直到店家打烊,才勉強忍痛離開。 隔天連忙就醫檢查,發現尿酸值高達9.3mg/dl(男性正常值3.0~7.0mg/dl),透過腎臟超音波檢查也發現幾顆痛風結晶石,屬於高尿酸血症患者,確診為「痛風」。 經給予降尿酸藥物、調整飲食,以及每天喝至少3公升開水,約4個月後尿酸值順利降至4.3mg/dl。收治個案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任周哲毅表示,患者自述,日前也曾購物完欲返家時,痛風突然發作,從店門口到停車場短短100多公尺,卻幾乎寸步難行。楊先生認為自己還年輕,覺得「應該沒什麼要緊」,直拖到再度復發,才願意就醫,但也因此讓他體會「痛起來真要命」的感覺!痛風是一種普林(又稱為嘌呤)代謝障礙,而使得尿酸累積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因為此症好發在常吃大魚大肉的達官貴人或有錢人身上,古時稱之為「王者之疾」、「帝王病」、「富貴病」。周哲毅指出,人體在正常狀況下,會將攝入的普林分解成為尿酸,尿酸會於血液內分解,再經過腎臟和腸胃道排出體外。但如果攝取過多高普林(嘌呤)的食物,導致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或因腎臟功能變差使尿酸不易排泄時,都會使尿酸於血液內不斷累積,繼而形成尿酸鹽結晶堆集於關節腔內,使關節發炎腫脹,嚴重時甚至變形。痛風好發於30至50歲的男性,或是停經後的女性,男性罹患的機率較女性高。痛風通常在半夜或清晨時發生,患者會於睡夢中感到關節突然劇痛,此時關節會變得紅、腫、熱、痛,就像是著了火般,症狀通常要過一段時間才會逐漸消退,因此,多數患者均會趕快急診檢查。周哲毅說明,造成尿酸偏高的原因,包括遺傳、慢性腎臟病、大量食用含普林的食物,以及服用利尿劑、抗排斥藥物患者。治療上,除了藥物治療及調整飲食外,有些患者會透過運動試圖讓尿酸值下降,他提醒,在運動過程中,如果沒有攝取足夠水分,反而很容易因脫水增加疾病發生的風險。周哲毅呼籲,有痛風困擾者平時應多喝水、減少食用含糖飲料、醬料,節制攝取紅肉、內臟、海鮮、酒精等高普林食物,良好控制體重,並配合醫囑按時服藥,當尿酸值下降且穩定一段時間後,再由醫師評估是否減少藥量,才能確保尿酸值維持穩定,避免痛風再度發作。
共
10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