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5 橘世代.愛吃橘
搜尋
心血管疾病
共找到
2645
筆 文章
-
-
2020-06-25 養生.健康瘦身
快速減肥又怕胖回去?「減肥評估表」讓你瘦得快沒煩惱
減肥是一件需要長時間去證明的一個事情,就像結婚前新人們的減肥大作戰中有提到;運動至少都要維持半年以上效果才是最好,而且這樣也讓身體養成運動習慣,不容易中斷也能較不復胖。至於為什麼營養師、健身教練都希望各位能夠自己學會飲食控制跟運動?因為當你懂得怎麼吃,怎麼運動,就會自然而然的渲染到週遭的人,產生一種病毒式的擴散,讓越來越多人都知道營養跟運動的重要。成功的減肥2001年時,科學家Wing跟Hill就提出成功的減肥定義在:『人刻意的減重10%體重以上,並且至少保持一年以上』,因為這種程度減重效果,是可以顯著改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或許減重體重的10%,不會使肥胖人群恢復到非肥胖狀態,但10%體重的差異已經被證實對健康的有顯著影響。資料來源:Wing RR, Hill JO. Successful weight loss maintenance. Annu Rev Nutr. 2001;21:323-41.復胖原因復胖的原因其實很多,從生活、飲食到妳本身的生理機制都會有影響,多數人都是以過度節食的方式來達到快速減肥的效果,如此的執行減肥又不做運動來維持肌肉量,而造成初期是肌肉和脂肪會同時減少。當目的達成而停止節食時,減肥者的身體時常會有嚴重飢餓反應,使身體的脂肪增加,體重因而反彈。想要不復胖,就要克服以下幾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真的要開始減肥又擔心復胖,那就買一台厲害的體重機吧!能夠有檢測體脂率、肌肉量…等的功能更好,但要注意的是每台機器、不同時間點測出來都會有誤差,所以希望可以避免更換機器、固定同一個時間測量,長期看來數據的變化量會比較準確。其他需要克服的1. 持續的飲食計畫:如果只是為了短期的減肥效果而做出飲食改變(生酮飲食、低碳飲食、營養代餐…等),如果無法貫徹這樣飲食,當達成目標而立即回覆,就容易產生復胖的問題。2. Energy Gap:我們開始減肥時,我們身體會主動的想要把所有失去的吸收回來,甚至降低新陳代謝、刺激食慾,讓我們想要去吃更多的食物來補足缺口,這時可能會比正常飲食去吃下更多的熱量。3. 堅持一年:往往我們減肥到一定階段,可能會有停滯期(撞牆期),這時最常發生的事在沒有營養師、醫師或教練的協助下而無法堅持下去,最終導致復胖的問題。其實這時候換一種飲食法,換一種運動都是會有明顯效果的。4. 了解自己該吃多少:或許有人會說『每個人身體吸收率不同,所以不用精算熱量也能快減肥』,但是其實這都是建立在『你已經對自己及食物非常了解』有辦法設計出屬於自己的減肥菜單時,才能這樣的去減肥。快速減肥 打造不復胖的我藥物治療,多數人會接觸到的第一種減肥方式,目前兩種合法的藥物,機制有所不同,但畢竟是用藥物來控制,不少人會擔心是否會有副作用,而選擇另外的方式飲食及運動。營養師想說:單靠飲食或運動效果都有限,想要快速減肥一定要兩者並進。任何減肥的方式都請諮詢門診醫生或營養師喔。康健雜誌就曾轉述國泰醫院汐止分院簡志誠院長:每天都要喝柳橙汁的人,殊不知只要減掉這個習慣,一年就可以減下10公斤。不復胖的第一步,先調整飲食吧!減去多餘不必要的熱量攝取,增加多種營養素的吸收來維持身體運作,透過乾淨的食物跟全方位的營養素來達到減肥效果。以下問題可以自行評估一下,有幾點是你有的?是否知道一天該吃多少量?是否三餐主菜都是油炸類(炸排骨、雞腿)?是否會吃零食、宵夜(餅乾、含糖飲料、鹹酥雞)?是否有熬夜習慣?是否有運動習慣?是否有抽菸喝酒?Q:你覺得肥胖跟生活周遭的速食店、飲食習慣會有相關性嗎?A:一篇針對65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生活周遭如果速食店密度增加,是會導致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較差的社會心理狀況;老年人肥胖風險也隨之增加。資料來源:Fuzhong Li, Ph.D., Peter Harmer, Ph.D., MPH, Bradley J. Cardinal, Ph.D., Mark Bosworth, M.S., andDeb Johnson-Shelton, Ph.D. Obesity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Does the Density of Neighborhood Fast-Food Outlets Matter? Am J Health Promot. 2009; 23(3): 203–209.A:另一篇針對9-14歲小朋友的研究發現,習慣外食油炸食品的小朋友,伴隨著攝取了更多的熱量、更多的含糖飲料與反式脂肪。此外,也造成蔬菜、水果及低脂奶攝取量降低呢!資料來源:Taveras EM, Berkey CS, Rifas-Shiman SL, Ludwig DS, Rockett HR, Field AE, Colditz GA, Gillman MW. Association of consumption of fried food away from home with body mass index and diet quality in olde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ediatrics. 2005 Oct;116(4):e518-24.所以想要減肥,先從自己壞習慣的『斷、捨、離』開始做起:斷:斷掉那些好吃卻完全沒有營養價值的食物。(含糖飲料、餅乾、油炸類食物)捨:捨棄宵夜、點心這些不良飲食習慣。離:離開原本的不健康生活,重新開始。不復胖第二步,養成運動習慣不僅僅是讓我們流汗增加熱量消耗,更重要的是養成我們不要一直久坐的習慣。為什麼要養成運動習慣呢?1. 肌肉:如果是做重量訓練,能夠有效的讓肌肉肥大,增加瘦肉組織2. 內分泌部分:● 胰島素:長期運動可以提升身體對胰島素敏感性,更能夠讓肌肉儲存更多的肝醣。● 生長激素:顧名思義主要是作用在我們人體細胞的促進生長,除了運動時會促進分泌外,在睡覺的時候也會分泌,所以小孩子真的要睡飽一點才會長高長壯~2005年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發表了一份整合33篇的研究,其中有6篇是在比較『飲食+運動』及『單靠飲食』之間的差異:發現飲食搭配運動比單靠飲食,體重多減輕20%(-13kg/-9.9kg)更發現同時介入飲食及運動1年後,體重可持續減輕20%(-6.7 kg/-4.5 kg)但研究中也發現:不管哪一種減肥法(飲食+運動或單靠飲食),一年後的復胖率更接近50%,甚至,運動及飲食共同介入減肥的效果也沒有更持久。資料來源:Curioni CC, Lourenço PM. Long-term weight loss after diet and exercise: a systematic review. Int J Obes (Lond). 2005 Oct;29(10):1168-74.減肥後不復胖的關鍵整理如果想要達到快速減肥又不復胖,飲食的調整、運動的習慣;堅持的決心都是必須的。飲食調整:都需要諮詢營養師或醫師,飲食劇烈改變伴隨包括復胖、不適症…等的風險也較高。(生酮飲食就可能會有口臭、便祕、掉髮、尿酸高、酮疹…等的問題)。運動習慣:規律的重量訓練或是有氧運動都是能幫助我們減肥的,但至少持續六個月以上,對於減肥的效果最好決心:如果下定決心要開始減肥,那至少持續一年!1年減少10%體重是一個標準,才可以認定是一次成功的減肥唷※本文經SuperFIT授權提供,原文請點此
-
2020-06-25 科別.消化系統
擔心長期熬夜猝死?照顧好腸道也許能「倖免」
睡眠不足、晝夜節律失調會導致腸屏障功能障礙和腸道菌群失調,導致活性氧在腸道的累積,引起氧化應激和細胞損傷,這是導致機體代謝功能紊亂和進一步誘導猝死的關鍵。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細胞》上的研究報告稱,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長期熬夜致死,問題不在大腦或心臟,而是在腸道。長期熬夜之所以會引發過早死亡,是源於氧化物在腸道內的蓄積。而且研究人員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通過主動清除動物腸道內的氧化物,即使長期熬夜,其壽命也和保持正常作息的動物沒有差異。這份研究報告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關注。那麼,氧化物在腸道蓄積為何會引發人猝死?該研究與以往熬夜致死原因的認知有何不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國內相關專家。熬夜已成生活中的新常態在專家看來,由於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熬夜已成為生活中的一種新常態。但是,經常熬夜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長期從事腸道益生與疾病研究的中國藥科大學副教授儲衛華告訴記者,熬夜會導致腸道產生大量氧化物,活性氧(ROS)因此在腸道中蓄積。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常州第二人民醫院林敏博士解釋,ROS是生物體有氧代謝產生的一類活性含氧化合物的總稱,主要包括過氧化氫、超氧陰離子、羥自由基等。儲衛華說,ROS會大量破壞DNA以及細胞的其他成分,摧毀基於肌膚彈力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從而引起皺紋、鬆弛。ROS也會刺激色素細胞產生大量黑色素,繼而產生黃褐斑、蝴蝶斑等;ROS還會摧毀細胞膜,使細胞不能從外部吸收營養,繼而導致細胞死亡,使組織器官衰老甚至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神經性疾病及腫瘤等200多種疾病。睡眠不足、晝夜節律失調會導致腸屏障功能障礙和腸道菌群失調,導致ROS在腸道的累積(尤其是小腸),引起氧化應激和細胞損傷,這是導致機體代謝功能紊亂和進一步誘導猝死的關鍵。腸道菌群扮演關鍵角色專家介紹,睡眠是人類以及其它動物生命活動的基礎,科學家長期以來都在研究睡眠,試圖深入了解睡眠的奧秘,但至今仍有許多關於睡眠的秘密無法解開。眾所周知,人如果沒有足夠的睡眠,會產生一系列嚴重的後果,包括罹患慢性睡眠障礙、心髒病、2型糖尿病、癌症、抑鬱症等多種疾病。早在1983年,就有美國學者通過對大鼠進行研究發現,長期的睡眠剝奪會造成動物死亡。隨後,科學家們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探索,但始終未能發現動物不睡覺就會死亡的確切原因。睡眠是由大腦調節的一個重要生理過程,有研究者發現腸道,尤其腸道菌群可能是睡眠機制的關鍵調節者。腸道參與了機體的各種生理、病理過程,還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和代謝等途徑,與睡眠覺醒機制的調節。多數研究認為,腸道菌群對睡眠的調節是通過腦腸軸內多種途徑的綜合作用實現的。江南大學無錫醫學院院長陳永泉教授表示:以往的研究認為熬夜引發的猝死與心血管疾病有關,比如原本就有某些心血管疾病的人在熬夜後會突然發生意外。但近來發現,一些發生猝死的年輕人生前並沒有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上述研究顛覆了對猝死原因的傳統認識。不過,也有專家提出,儘管這些研究揭示了睡眠障礙與腸道菌群可互相影響,但研究人員還是沒能弄清楚為什麼睡眠不足會導致腸道內的ROS蓄積,以及為什麼會如此“致命”。目前為止,由於腸道與睡眠障礙關係的相關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睡眠障礙是如何影響腸道變化的具體機制還停留在動物實驗階段,還缺乏大規模針對失眠與腸道問題的臨床實驗研究,因此,未來可能需要對腦腸軸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6-24 科別.耳鼻喉
他一夜打鼾1080次還暫停呼吸71秒 尋醫治終能安心睡
宜蘭一中年男子整晚打鼾上千次,自己與枕邊人都睡不好,近日還因經常會暫停呼吸長達數十秒,讓太太提心吊膽,每每忍不住叫醒,確認無恙才能再入睡,經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鉉智確診為「呼吸中止症」,手術切除多餘的軟顎及懸雍垂後,睡眠指數降,每晚打呼減為175次,最低血氧上升,他與太太終一夜好眠。羅東博愛醫院指出,這名39歲患者睡眠品質長年不佳,且睡覺時打鼾嚴重,常讓太太的睡眠品質大打折扣,近日太太發現,先生睡覺時,經常會暫停呼吸長達數十秒,每每都讓她忍不住叫醒先生,直到確認他安然無恙,才能再度入睡,提心吊膽之餘,陪同先生就醫。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林鉉智確診男子為「呼吸中止症」,造成打鼾的原因,通常與病人鼻咽部位的結構有關,例如咽喉部位的軟顎與懸雍垂等組織,在病人睡著後,常因肌肉放鬆而阻塞氣體通道,會使呼吸道變狹窄,進而造成呼吸時周邊組織震動,即會造成所謂的鼾聲,因此,手術切除多餘的軟顎及懸雍垂改善。林鉉智表示,若偶爾打鼾,也許尚不會影響身體健康與睡眠品質,但若是嚴重的打鼾,會降低病人睡眠時的血氧濃度,除了會因氣道阻塞出現睡眠時的呼吸中止現象外,長期睡不安穩也會影響白天的精神,嚴重時還可能因為長期疲勞造成交通意外,不可不慎。除打鼾外,羅東博愛醫院指出,睡眠中止症的臨床表現包含:睡眠猝醒並感覺呼吸困難、睡眠中經常嗆到及咳嗽、睡不安穩、夜間頻尿、性慾變低等,白天的症狀則包括白天嗜睡、無論怎麼睡都覺得精神不好、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減退、早上睡醒後頭痛、個性改變、焦慮不安等。患者在羅東博愛醫院睡眠中心接受檢測時,睡眠指數為57.6,超過30為重度,他屬於極重度呼吸中止症,睡眠時的血氧量最低為73%,正常值為99%到100%,且整個晚上的打鼾多達1080次,過程中更長達71秒出現呼吸中止現象。院方表示,患者從來不知道自己睡不好的主因來自打鼾,一直到接受懸雍垂顎咽整形術後,睡眠指數降至10.6,每晚打呼降至175次,最低血氧則由73%上升至89%,才真的讓他感受到一覺好眠的幸福感。羅東博愛醫院指出,睡眠中心一般配有多項睡眠生理檢查儀及同步影像擷取系統,可紀錄病人睡眠時的腦波、打鼾頻率、血氧狀況、血壓、心電圖與四肢活動狀況,民眾若懷疑自己或家人可能患有呼吸中止症,建議盡早找出病因、恢復睡眠品質,同時避免長期血氧不足可能造成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
2020-06-24 養生.抗老養生
婉拒國民黨補選徵召/徹夜開刀,隔天演講還元氣飽滿!「超人」陳肇隆這樣養體力
【2020/06/23編按】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確定由李眉蓁出戰,不過傳出在此前,黨中央極積徵詢醫界重量級人物陳肇隆,但陳的太太反對,後來婉拒。陳肇隆是台灣及亞洲肝臟移植的開拓者,醫技自不在話下,而體力也是一流,歸因於他長久以來貫徹日行萬步,體能訓練的成果。名醫過人的毅力及獨特的養身之道,都值得我們學習。【2018-01-07 聯合報/記者李樹人/報導】你今年許下的健康承諾是什麼?減肥?戒菸?運動?醫界人士平時為促進全民的健康努力,卻往往忽略自己的身心狀態。忙碌的他們是怎麼照顧自己,你一定也很好奇,元氣周報開年專訪,看看閣員醫師們有沒有身體力行健康守則。想要健康、長壽,就應該善用科技。對於有「亞洲換肝之父」美名的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來說,手機及特殊APP正是他維持身材、檢視運動量的健康小幫手。每晚睡覺前,他總會打開手機APP,看看當天是否日行萬步,如果還不到一萬步,二話不說,套上運動衣、穿上球鞋,就在自家社區走了起來,陳肇隆說,「如果沒能走到一萬步,就不睡覺。」凌晨四點下刀 隔天演講元氣飽滿不管出現在哪個場合,陳肇隆總是神采奕奕,活力十足,高雄長庚移植團隊私下稱他「老大」、「超人」。明明徹夜開刀,一站就是7、8個小時,凌晨四點多才下刀,小睡之下,出席八點多活動,現場演講時,整個人還是充滿元氣,思緒清晰。現年67歲的陳肇隆,外表比實際年齡年輕,即使在手術台連續幾個小時開刀,仍不見疲態。他認為,這是長久以來貫徹日行萬步,體能訓練的成果,養成習慣後,除了體力變好,整個人心平氣和,遇到煩事、雜事時,也變得更有耐心。APP隨時計步 機場候機走不停每天走一萬步,看似簡單,但對行程滿檔的陳肇隆來說,可是充滿挑戰。為了保持這項紀錄,就算在機場候機,他也會繞著候機室不停行走。為了減少腳部壓力,他特地挑選了彈性佳的氣墊皮鞋,可以不費力的快走,出席正式場合時,也可上台。他說「晚上睡前打開APP,看看當天行走的總步數,超過萬步,呈現綠色,才會放心地睡覺。」最近一兩年高雄空汙嚴重,陳肇隆下載空氣品質監測APP,每天出門前打開手機,看看當天空氣品質,如果AQI超過100,他就會戴上口罩,抵禦空汙。如果AQI超過140,他盡量不在戶外,趁著空閒時,在院區兩棟大樓之間走路,一圈約一千步,花上半小時,走上幾圈,當天運動量就可達標。自種地瓜葉 力行地中海飲食最常出現在陳家餐桌上的菜餚,不是昂貴的餐點,而是新鮮翠綠的地瓜葉,這也是讓他充滿元氣的小祕訣。在手術室救人無數的靈活雙手,回到家之後,則成了綠手指,在自家庭園種植青菜、樹苗,而地瓜葉就是陳肇隆的最愛。陳肇隆說,地瓜葉生長速度快,較少蟲害,種植時不需使用殺蟲劑,相當適合居家種植,隨時可以吃到新鮮、含有豐富纖維的蔬菜。煮法簡單天然,用熱水汆燙,淋上一些蒜醬,就相當好吃。陳肇隆指出,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地中海飲食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這些年來,他身體力行,盡量少吃紅肉,多吃海鮮及新鮮蔬果、堅果、大蒜,並以橄欖油取代其他油品。每天一萬步,加上地瓜葉等清淡飲食,這讓身高182公分的陳肇隆,始終維持好身材,體重介於70至75公斤之間,BMI低於24,如果自覺腰帶緊了一點,就增加運動量,減少熱量攝取。挖洞能紓壓熱中種樹 萬棵樹苗留後人●如何常保身心健康?除了運動、飲食,肝臟移植權威陳肇隆還喜歡種樹,從栽種小樹苗中,領悟出待人處事的真理,就是不藏私、大方與人分享,跟活體肝臟移植技術一樣,只要有人願意學,他就大公無私地傳授。陳肇隆指出,儘管卸下行政職務,但工作時間仍然超長,每周兩天門診、三天開刀,門診量動輒一兩百人,每年海內外演講接近百場,數十場示範開刀,生活如此忙碌,但他還是熱中於種樹,因為動手挖洞、培育及植栽樹苗,能讓他紓壓,徹底放鬆放空。陳肇隆十幾年前就在自家旁的空地種植樹苗圃,在他細心栽培下,現在隨時都有一萬棵以上的樹苗,只要長到可以移植的高度,他大方送人,或移植到高雄長庚醫院院區內空地,幾年下來,醫院充滿綠意,有如公園。「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陳肇隆說,這就是他人生的座右銘,任何小事,只要對環境、社會有些幫助,他就願意去做,在醫界如此,在日常生活也是如此。陳肇隆小檔案年齡:67歲現任:高雄長庚榮譽院長、中國大陸工程院院士自我健康期許:持續日行萬步,清淡飲食,嚴格控制體重。
-
2020-06-24 科別.新陳代謝
肥胖是危害健康之首!遠離肥胖,和糖尿病、三高、代謝症候群說再見
現代人因為飲食習慣日漸精緻與高熱量,及生活中勞力降低熱量消耗減少的關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肥胖的問題,國際上最常使用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或腰圍來作為評估肥胖的指標。在國內當BMI≧24為過重,≧27是輕度肥胖,>30是中度肥胖,在35以上屬重度肥胖。依據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的盛行率為45.4%(男性為53.4%,女性為38.3%),相較1993至1996年的32.7%及2005至2008年的43.4%可說是逐年上升。肥胖不只影響外觀,更是對健康有非常大的傷害。世界衛生組織直接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世界各國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因為比起健康體重者,肥胖的人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三倍,而且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兩倍風險。接下來將肥胖跟民眾最耳熟能詳的三高問題的關聯做介紹。肥胖與糖尿病糖尿病大致分為兩型,第1型糖尿病多發生於孩童與青少年,病患體內只能製造少量的胰島素,或根本沒有製造胰島素,但佔糖尿病患比例十分的少。大多數的人還是第2型糖尿病,這類病人則是因為身體製造的胰島素不足,或是無法利用所製造的胰島素(胰島素阻抗較高)造成。肥胖及糖尿病的關係除了非常主觀的因為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常常有零食或含糖飲料,不只造成肥胖,更讓糖尿病找上身外,很大的原因是因為當體重過重時,會造成體內的胰島素阻抗跟著增加,因此身體需要更多的胰島素才能維持血糖的平衡。 這時如果沒有改善飲食習慣,在體重不斷增加、胰島素的阻抗愈來愈大的情況下,胰臟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來抑制血糖,就很容易導致血糖失控,引發第2型糖尿病。而肥胖不僅跟糖尿病的成因有關係,跟預後也有很大的關聯,研究指出,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減重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就可以改善糖尿病的控制,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及嚴重度。而且改善程度與體重減輕程度成正比。肥胖與血脂異常血脂異常是指血中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指標出現異常。肥胖容易有血脂異常通常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可能的原因有進食脂肪多、體內脂肪儲存多、高胰島素血症、血脂的清除功能障礙...等。異常的血脂會促使動脈硬化、受傷,若再加上過高的體重會更研重的增加心臟及腦部血管的負擔,進而造成包括心絞痛、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臟及腦血管疾病。肥胖與高血壓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高血壓治療指引中定義,高血壓以門診坐姿測量之血壓為診斷標準。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即可診斷有高血壓。但對於下列病患:冠心症、冠心症等危症(頸動脈狹窄、腹主動脈瘤、周邊動脈阻塞患者)、陳舊性腦中風、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者,收縮壓超過13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超過80毫米汞柱,即可視為高血壓。目前醫學上很多前瞻性觀察均指出,體重增加者比維持體重不變者的血壓更容易上升,而病患若體重減輕血壓亦自然下降。其實這個原因非常簡單,因為體重過重時,我們相對地心搏出量亦需要增加來維持日常活動,相對血壓當然較高。在美國甚至有調查研究顯示,肥胖者較瘦者有六倍多高血壓的風險,也有研究證實,高血壓患者每減少1公斤體重,血壓值也會跟著下降1毫米汞柱,等於透過減肥瘦身,可以同步遠離肥胖與高血壓帶來的恐怖健康威脅。代謝症候群腹部肥胖、血壓高、飯前血糖偏高、三酸甘油脂高、高密度膽固醇偏低,並列為代謝症侯群的診斷標準,若是上述五項有三項或超過三項異常,就屬於代謝症侯群。有代謝症侯群的人,其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心臟病及腦中風的機率,分別為一般人的六倍、四倍、三倍及二倍。 所有我們平時常聽到的慢性疾病幾乎都跟肥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甚至越來越多的研究都指出肥胖與各種惡性腫瘤也有關聯性。而肥胖其實就是因為熱量攝取過多、消耗太少,導致熱量累積造成脂肪堆積。首先我們需要意識到肥胖的問題,接著開始注意食物熱量的攝取,搭配多多運動消耗熱量,就能保持合宜的體重,大大的降低罹患上述疾病的風險。
-
2020-06-22 新聞.健康知識+
久坐和抽菸一樣致命?哈佛博士告訴你科學研究的真相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手機、咖啡、情緒的化學效應》,作者阮津玫】久坐和抽菸一樣致命?大家正悠哉舒服地坐著看書嗎?趕快站起來!因為:「久坐和抽菸一樣致命。」「凡久坐,必早死。」「缺少運動的德國死亡人數是抽菸者的兩倍。」我的工作經常需要出差,忙東忙西。相反的,宅在家裡的時候,我的屁股總是黏在椅子上,很少起身走動。最近我花很多心思與時間撰寫這本書,坐在電腦前的時間更變得有增無減。只要待在家裡工作,我會和馬修同時起床,然後立刻打開電腦,「簡短地」回覆一些電子郵件。馬修早上七點去上班,傍晚六點回到家。對我而言,這段時間「颼」一聲就過了,彷彿僅僅一個小時。我可能已經整整工作了十一個小時,身上卻還穿著睡衣。因此,我知道自己應該多站起來活動活動筋骨。因為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久坐和抽菸一樣致命。奉勸老菸槍們不要坐著抽菸,還是一邊吞雲吐霧一邊散步吧!「科學證實之事」如果聽起來很瘋狂,那麼或許它的事實並不瘋狂,或者根本無法百分之一百通過科學的檢驗。以「久坐和吸菸一樣致命」這句話為例,它的確透露出一部分真理,不過卻也有些浮誇。先討論這句話糟糕的地方。在科學領域裡,「久坐的生活型態」(sedentary lifestyle)經常與心血管疾病、肥胖、第二型糖尿病、癌症及憂鬱症劃上關聯。我真想知道,人類祖先一天裡有多少時間是坐著的?也想了解,人類祖先是不是一逮到機會就想坐在地上或是石頭上,因此才發明了椅子?還是說,久坐根本違反人類生物特徵,只是文明的(危險)產物?專家們傾向於支持第二種觀點。巴德萊醫師在〈久坐等於新的吸菸〉(Sitting is the new smoking: Where do we stand?)一文中提及:外星訪客對於現代人類的生活型態一定倍感驚訝,尤其是現代人類的身體活動量。在過去六百萬年的歷史當中,人類忙著狩獵及農耕。現在呢?大家待在舒服的辦公室室內空間裡,坐在舒服的沙發上,看著電腦螢幕。完全不想用腳走路。上下樓層,寧願等電梯。穿梭世界五大洲,一定選擇搭飛機。另一方面,外星訪客也會心存懷疑:同樣的這批現代地球人,為什麼不論颳風下雨都熱衷慢跑?他們為什麼願意花錢上健身房,努力費勁地做舉重鍛鍊呢?或是寧願在跑步機上跑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唉,我也繳了健身房年費,只不過不常去罷了。我猜,很多健身房會員都和我一樣,僅僅掛名擔任「乾股東」。事實的確如此,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淪為慢性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簡稱NCD)患者。慢性病並不會傳染,卻像「現代瘟疫」一樣大肆流行。這些疾病進程緩慢,屬於長期的慢性疾病。四大慢性病指的是: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或中風)、癌症、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第二型糖尿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七成一的死因來自於慢性疾病;在三十歲至六十九歲的年齡群當中,全球每年因慢性病之死亡人數高達一千五百萬人。寫這些告訴大家,不是為了破壞大家的好心情,而是為了告訴大家:大部分的這些慢性病是可以預防的。抽菸、飲酒過量、飲食失衡以及缺乏運動,就是最嚴重的風險因子。逆轉命運,操之在己啊!眾人早就明瞭:運動有益健康,不運動對身體不好。幾乎動也不動的「沙發馬鈴薯」到處都是。這究竟有多危險呢?簡化的科學有什麼不妥?在網路上搜尋「久坐和抽菸一樣致命」,相關報導堆積如山。其中經常提到,即使規律運動也無法抵銷久坐的負面影響。(老天爺啊!既然如此,我也甭去健身房了。我每天幾乎都坐著,身體早就完蛋了!)重要的是:切勿連續坐太久。每個小時至少要站起來動一動,或者站著打電腦工作。不然的話,從健身房或慢跑辛辛苦苦得來的健康促進效果會被扣光光。如此看來,久坐不僅僅是缺少健康的運動,更對健康有害。這類說法究竟有何不妥呢?我很樂意回答這個問題,但請大家瞭解:科學研究給的答案通常都又臭又長,而且不一定正確。我們會認為,科學旨於陳述事實,必須清晰明確。其實,並不盡然如此!科學家傾向於運用數字及測量值來呈現研究結果,但解讀數據卻是一門相當複雜的學問,未必每次皆可解釋清楚。某些情況下,必須透過實驗加以推測及驗證。不過,推測並不等同於事實,最多只是「有科學憑據的推測」。基本上,眾人傾向於認為:「經過科學證實的論點等於就是事實。」但被證實之事並不等同於事實,只不過是合理的推測罷了。其中部分觀點可能被視為「真」,但之後也可能被其他研究推翻。想學習科學思考的方法嗎?那麼,請你不要輕信簡化過的答案。舉個例子:我邀請同事來家裡晚餐。保羅是第一次來。我既不清楚他喜歡的口味,也不知道他的飯量。那天晚上的主菜是備受眾人青睞的義大利燉飯。大家吃得盤底朝天,頗符合我的期待。雖然保羅也一直讚美桌上的食物,但只有他一個人沒吃完。疑問:為什麼保羅沒把燉飯吃完?可能的回答包括:他不喜歡燉飯。或者,他肚子還不餓。或者,他飯量小。或者,他正在減肥。大家可能會給出這些簡單明瞭的答案,對不對?唉,如果問科學家這個問題,他們的回答可能是如此:和當晚其他同事的飯量相比,保羅的飯量比較小。保羅可能吃得比一般人少,或者其他同事都是「大胃王」。一直以來,其他同事們享受的燉飯量通常都比較多,只有保羅一個人吃不完。綜上所述,明顯的證據顯示:此事起因於保羅異於常人的飲食行為。很多不同的原因都可能引起保羅的食量低於平均。其中一項可能原因是:保羅對於飢餓的感知能力低於一般人。不過,有關這項原因,目前尚待釐清。另外,也可能是因為保羅湊巧吃了太多午餐,或他習慣只吃少量的晚餐。另一個原因可能與保羅的口味喜好有關。他可能不喜歡義大利燉飯的口味,因此一律拒絕品嚐義大利燉飯,或他特別討厭玉米義大利燉飯。不過,為什麼他還讚美我做的燉飯呢?基於以往累積的觀察經驗,我們知道:這類的恭維只不過為了討好主人,強化正向的社會互動關係,未必符合事實。或者這是社會標籤。目前缺乏有關保羅平常飲食習慣的資料,也不瞭解他的社會行為,因此務必謹慎地採用社會互動觀點的詮釋。保羅當晚的行為成因亦可能來自於數項原因之加成效果,但目前無法確定有哪些相關的影響因素。必須進行後續研究,加以釐清。大家還清醒嗎?還是已經睡著,自動停止思考了呢?科學期刊裡的文章大約就是這種形式。真的!我發誓,沒騙你們!但原則上,報章雜誌裡的科普文章就不是這種調調。當然,這得歸功於科學新聞記者的妙筆生花。不過在詮釋科學研究結果時,科學記者們也可能過於簡化或取材錯誤。問題在於,我們很難只憑科普報導來判斷真正的研究結果。當然,我們可去查閱原始文獻。但科學文獻裡充斥著專業術語,根本就艱澀難懂!而且科學文獻乃以專業語言為基礎,充滿鉅細靡遺又層層分化的文字堆疊。你我想從其中找出重點,簡直比登天還難。相較之下,前面那段有關「保羅與燉飯」的專家說法還算淺顯易懂。但請問大家,有誰能彙整出那段內容的重點呢?不容易吧!對不對?科學文獻的閱讀難度高,一般人無法駕馭。加上部分科研結果並未向社會大眾公開,必須付費才可取得閱讀權限。在種種原因背景之下,媒體開始促成科學與公眾之間的交流。透過這樣的解釋,大家能夠瞭解優質科學媒體的重要了吧?但記者們也心知肚明,媒體喜歡簡潔的答案以及俐落的標題。如果能夠列出既簡單又戲劇化的大標題,更讚!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坊間才出現了例如「久坐等於新的吸菸」等駭人聽聞的字句。
-
2020-06-22 科別.心臟血管
天氣太熱會「傷心」!身體出現8狀況都是心臟病前兆
今天是夏至!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者,若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雖然天氣冷對於心臟血管傷害較為明顯,但是高溫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心臟學會黃瑞仁理事長指出,因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再加上夏天流汗,身體水分蒸發讓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嚴重時恐會導致心肌梗塞,而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美國心臟協會也呼籲,心臟病患者、50歲以上及體重過重者,應特別注意熱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中午至下午3點應避免到戶外活動;外出時盡量穿著通風、淺色衣物、穿戴帽子及太陽眼鏡、在陰涼處適當休息以避免熱傷害,並多補充水分,遵循醫囑服藥。那麼,在炎炎夏日該如何護心?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強調,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王道,就是將「護心行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向菸說不、定期健檢、控制三高,並定期量血壓及血糖,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依症狀調整藥量或停藥。延伸閱讀: 三餐亂吃很要命! 醫師忠告:40歲後這3飲食習慣一定要改 一顆粽子下肚要多久才能消耗? 一張圖曝7款粽需要時間
-
2020-06-21 科別.眼部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揪出黃斑部病變
視力茫霧、世界變得灰暗,原本筆直的線條突然歪曲,趕快拿出「阿姆斯勒方格表」或方格子自我檢測,如果看到的影像已經有中央視野不清楚、盲點,或線條變得扭曲,衛福部桃園醫院眼科專任醫師蔡孟儒提醒,眼睛恐怕已有黃斑部病變,若拖延就醫,嚴重將失明,破壞生活品質。自以為白內障 延誤就醫蔡孟儒同時提醒,超過50歲、有黃斑部病變家族史的民眾,千萬別輕輕放過視力模糊等症狀,這些高風險族群最好每一年都能定期檢查視力。視力模糊有不同原因,邁入高齡,罹患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的機率也會增加,蔡孟儒表示,有部分長者同時患有白內障、黃斑部退化,也因此來門診時只是表達「視力模糊不清」,自以為只是白內障而延遲就醫。但黃斑部退化導致惡視力通常來得快又急,蔡孟儒表示,黃斑部位於眼球後方的視網膜中心,可直接受光線、形成影像,一旦黃斑部受損,將出現中央視野有盲點、視物變大變小扭曲等狀況。濕性病變 就醫時多晚期黃斑部病變有乾性、濕性兩大類,以老年人居多,通常伴隨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血管疾病、肥胖、抽菸以及天生基因所致,但也有30多歲的年輕人因高度近視而導致黃斑部退化。而乾性、濕性黃斑部病變之中,濕性雖然只占10-15%,但就醫時幾乎是晚期。蔡孟儒解釋,濕性黃斑部病變是指黃斑部下方的脈絡膜合併有血管增生,造成水腫或出血,產生結痂疤痕,需要積極治療,且需要維持一段時間,定期回診,否則嚴重將惡化至失明。中斷治療 視力恐難挽回目前治療濕性黃斑部病變的選擇有在眼球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蔡孟儒表示,主要機制是抑制血管新生因子,好處是可延長治療間隔,且自六月起,健保給付從原本7針放寬至14針,由醫師依據病況給予治療建議,可減輕病患經濟負擔。但他也提醒,因治療黃斑部病變需維持一段時間,最忌中斷治療,曾有一位近60歲病患中斷療程,事隔半年後回診,悔恨問醫師:「我還能有進步的機會嗎?」蔡孟儒強調,黃斑部病變可以從改變生活型態提早預防,例如戒菸、控制三高、外出戴墨鏡,減少紫外線曝曬等。同時,平時可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測,只要感覺視力異常,盡速就醫確診,有機會救回惡視力,維持生活品質。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測1. 把方格表放在眼前30公分之距離,光線要清晰及平均。2. 如有老花或近視,須配戴原有的眼鏡進行測試。3. 先用手蓋著左眼,右眼凝視方格表中心黑點。4. 重複步驟1至3檢查左眼。5. 當凝視中心黑點時,發現方格表中心出現空缺或曲線,就可能是眼底出現毛病的徵兆,請盡快找眼科醫師作詳細檢查。
-
2020-06-20 養生.聰明飲食
怎麼吃才不會面臨洗腎風險?5大類護腎食物,減少30%慢性腎臟病機率
「怎麼吃、吃什麼,才不會面臨洗腎風險?」營養師解釋,腎臟是身體排除毒素的器官。因此,日常飲食盡量挑選天然食物,少加工、醃漬、油炸等易含毒素的食物,就能達到保護腎臟的作用。來自澳洲的研究團隊,探討飲食習慣與腎臟病之間的關係,發現那些經常吃健康飲食的人,可以減少30%慢性腎臟病的機率,以及減少 23% 得到蛋白尿的機率。 健康飲食是什麼?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說,包括多吃全穀物、蔬菜、水果、堅果、豆類和魚類;少吃紅肉、加工肉品、鹽分與含糖飲料。以下就請營養師帶大家看看,哪些食材特別能夠保護腎臟? 全穀雜糧類 黑米、栗子、黑蕎麥 主食類,成人建議每天可吃1.5∼4碗,建議最好是以全穀雜糧為主,如黑米、糙米、地瓜、山藥、南瓜、芋頭、燕麥、黑蕎麥或栗子,特別是黑米、栗子、黑蕎麥。 中醫認為,不同顏色的食物歸屬於人體的五臟,其中黑色入腎,腎虛的人可多吃黑色食物滋養腎,現代醫學發現,黑色食物裡頭,因含有較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及植化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較多,可以對抗體內自由基,達到養腎作用。 不過,倘若你本身已有慢性腎衰竭,就得限制飲食中主食的分量,因每份主食含有1.5∼2公克的蛋白質,而蛋白質會生成含氮廢棄物,增加腎臟負擔,必須請營養師替你算出一天能吃的主食份數;另外,全穀雜糧類因為含有較高的鉀、磷離子,患有慢性腎衰竭的民眾,應限制量的攝取。 蛋白質類 黑豆、黃豆、豆漿、豆腐、豆干 一位成人每天正常蛋白質攝取量約為4∼6份,陳詩婷解釋,一份蛋白質為一顆蛋、一杯牛奶、一杯豆漿、一兩肉、三片小豆干,尤其是豆類製品,研究發現大豆蛋白具有保護腎功能、延緩腎病進程的作用,建議三餐中若有一餐的蛋白質能以豆類為主,是最佳護腎飲食原則。 提醒民眾,很多人喜歡吃肉,往往中午一個炸雞排便當下肚,火鍋、燒烤或是吃到飽,一不小心海鮮、肉類吃過量,要知道蛋白質在代謝過程中,會形成含氮廢棄物,含氮廢棄物必須由腎臟排除,假使長期蛋白質攝取過量,腎臟負擔會較大,容易加速腎臟老化,影響腎功能。 蔬菜類 洋蔥、韭菜、羽衣甘藍、香菜 各種天然蔬菜都可以達到排毒的作用,特別是洋蔥、韭菜、羽衣甘藍、香菜這幾種蔬菜,排毒作用又更好。 陳詩婷說,洋蔥本身可以消炎、抗菌、抗血糖、抗血壓、降膽固醇等,整體而言對腎臟具有保護作用。至於韭菜,中醫認為可以補腎益陽,煮成韭菜炒蝦仁或是韭菜炒蛋都很不錯。香菜則被發現具有排除重金屬的作用,尤其我們在吃海鮮時配點香菜,移除海鮮潛藏的重金屬,減少腎臟過濾的負擔。 水果類 桑椹、蔓越莓、黑棗、葡萄 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健康民眾可以依照國健署建議的每日2份水果攝取。中醫認為,黑色入腎,顏色較深的水果,如桑椹、蔓越莓、黑棗等,都被證實含有花青素、白藜蘆醇等抗氧化物質,可以幫助腎臟的健康。 其中,蔓越莓,被證實可以預防泌尿道及陰道感染,還能幫助身體平衡過多的尿酸,是預防腎臟病的水果。至於桑椹,本身有補血養顏的作用,而黑棗的鐵質、鈣質含量豐富,一樣有益脾胃、養腎補血的作用。提醒民眾,楊桃含有豐富的鉀離子,腎病患者因難以負荷太多的過濾能力,建議避免吃楊桃。 油脂類 黑芝麻、腰果、核桃 國健署建議,每天可以吃一湯匙堅果類食物,以攝取好的油脂。陳詩婷說,含不飽和脂肪酸高的堅果類,被證實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進而起到保護腎臟的作用(註:腎臟對於血壓相當敏感,患有三高問題的民眾,很容易併發腎臟病)。 特別是黑芝麻、腰果、核桃等,可以幫助補氣血、強壯腎氣、通便的作用。提醒你,堅果屬於油脂類,不宜多吃,口味則盡量選用少調味、加工的原味為宜。(本文摘自今周特刊《這樣做,成功逆轉腎》)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中暑發燒、頭痛、拉肚子怎麼辦?醫師:3招解除、預防熱衰竭,這樣處理最有用!.不婚主義變天作之合!50歲婚姻更圓滿:用心經營感情,夫妻要當對方最好的鏡子.夫妻拼事業拼出病,放下執著找回健美體態:沒有健康身體,有錢也無法到處去
-
2020-06-20 養生.聰明飲食
忌口很痛苦 營養師推薦預防糖尿病的10大控糖好食物!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日常飲食扮演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環;對於糖尿病患來說,忌口可是件相當痛苦的事情,面對日益加速老化的血管,其實糖尿病的飲食原則,就如同正常人一般「均衡飲食」。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私人家庭營養師程涵宇表示,糖尿病患的飲食可依據自己的喜好來調整,只要依照均衡飲食的原則,利用各種不同食物的組合,日常飲食也可以是多元、多樣化,建議盡可能選擇完整的天然食物,而不是高度加工的食物,尤其可以多攝取非澱粉類的蔬菜,盡量減少添加糖及精製穀物。降低碳水化合物優先對於剛被診斷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病患,程涵宇強調,首先可以從減少總碳水化合物著手,理想的碳水化合物應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礦物質,且低添加糖、低脂肪、低鈉。根據研究發現,減少糖尿病患者的總碳水化合物攝取量,被證實為改善血糖最有效的方式。短期看來,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也是幫助糖尿病患達到血糖目標的優先方法。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2020年版糖尿病標準醫療照護」資料顯示,碳水化合物是身體最容易使用的熱量來源,也是對餐後血糖波動最主要的影響。程涵宇說明,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其糖、澱粉及纖維的比例各不相同,對血糖反應有廣泛的影響,可能導致血糖濃度持續升高或緩慢下降,甚至導致血糖快速升高、隨後又迅速下降。地中海飲食,有效長期控制血糖不過,糖尿病如同其他慢性病仍無法治癒,因此,糖尿病患要學會與糖尿病和平共處。程涵宇指出,根據長期追蹤研究顯示,以蔬菜、全榖雜糧類、魚類,以及富含橄欖油、堅果類的地中海飲食,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及預防糖尿病,進而減少使用藥物治療,以及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過去認為,糖尿病患應採取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不過,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研究發現,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肥胖成年人,隨機分為「卡路里限制的地中海飲食組」及「卡路里限制的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組」,研究結果顯示,地中海飲食組的空腹血糖低於低脂、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組。程涵宇提醒,控制血糖應盡可能多喝水,並避免飲酒及含糖飲料;若是使用代糖減少總熱量及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時,應避免補償心理,以免吃進額外的食物及額外的熱量。1 0大控糖好食物程涵宇提供10種控糖好食物,幫助提升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飆高,同時設計簡單快速料理的早午晚三餐,幫助預防糖尿病上身。1.堅果營養功效:鎂、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糖尿病患的空腹血糖、三酸甘油酯、血壓及體重,並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建議量:每天30公克。料理:早餐-水果優格。食材:無糖優格150ml、腰果5顆、夏威夷豆3顆、莓果或其他水果50g作法:無糖優格撒上腰果、夏威夷豆、葡萄乾及水果。2.大蒜營養功效:有機硫化合物及槲皮素、類黃酮素,可降低血糖及血脂,改善空腹血糖、三酸甘油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提升葡萄糖轉運蛋白及胰島素作用。建議量:每天2顆。料理:早餐-大蒜起司三明治食材:吐司1片、瑞可達起司1大匙、菠菜1株、大蒜6顆、橄欖油適量、黑胡椒粒適量、鹽適量。作法:(1)橄欖油入鍋,放入大蒜及菠菜拌炒,加入鹽及黑胡椒。(2)吐司烤至金黃。(3)吐司對半切,其中一片放上起司、菠菜及大蒜,蓋上另一片吐司。3.人參營養功效:三萜皂苷可提升空腹血清胰島素及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空腹血糖、提升葡萄糖代謝,以及降低胰島素抵抗。建議量:當作配料食用。料理:早餐-人參山藥雞湯食材:日本山藥去皮切塊200g、雞腿1隻、紅棗5顆、薑片2片、參鬚適量、鹽適量、水適量。作法:(1)鍋子煮滾水,將雞腿肉汆燙去血水,撈出用冷水沖涼,洗淨備用。(2)鍋中放入冷水、雞腿肉、薑片、紅棗、人參鬚,山藥,加蓋燉煮30分鐘。(3)加入鹽調味。4.鮭魚營養功效:Omega-3脂肪酸、EPA、DHA,可提升葡萄糖耐受度、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三酸甘油脂,預防糖尿病。建議量:每天70公克。料理:午餐-鮭魚串燒佐酪梨食材:200g去皮鮭魚排、1湯匙橄欖油、20毫升檸檬汁、3ml蜂蜜、鹽適量、胡椒適量、1湯匙黑芝麻籽。作法:(1)將鮭魚縱向對切成長條狀。(2)製作醃料,將橄欖油、檸檬汁與蜂蜜放入碗中,加入鹽和胡椒攪拌均勻。(3)將鮭魚放入醃料靜置。(4)以竹籤串起鮭魚,撒上芝麻。(5)將平底煎盤放上瓦斯爐,以大火加熱後放入鮭魚串。每面煎3分鐘,然後取出完成,可佐以酪梨沾醬。(6)沾醬材料:酪梨半顆約140g、新鮮檸檬汁8ml、大蒜1顆、辣椒粉適量、鹽適量、黑胡椒適量。沾醬作法:●將酪梨取出果肉切塊。●將酪梨塊與其他食材放入調理機中,攪打至滑順。5.花椰菜營養成分:蘿蔔硫素,增強血清胰島素及胰島素抵抗的總抗氧化能力,並降低三酸甘油酯,減少脂質過氧化,預防糖尿病及血管併發症。建議量:每天150公克。料理:午餐-烤花椰菜。食材:花椰菜150g、鹽適量、橄欖油適量、黑胡椒適量。作法:(1)預熱烤箱至200℃。(2)花椰菜洗淨切小朵後完全瀝乾。(3)烤盤鋪上花椰菜需注意彼此不重疊,均勻淋上少許橄欖油、再灑一些鹽及黑胡椒後,送入烤箱烘烤20~25分鐘,花椰菜表面微有焦糖化的褐色烤痕。6.大豆營養功效:α-亞麻油酸(ALA),可增強胰臟細胞分裂,促進胰島素分泌,同時可維持血清胰島素穩定,預防糖尿病及血管併發症。建議量:每天半盒~1盒豆腐。料理:晚餐-豆腐芝麻濃湯食材:豆腐半盒、青蔥適量、白芝麻15g、鹽及黑胡椒適量、雞高湯500ml。作法:(1)豆腐、白芝麻及雞高湯熬煮後放入調理機攪打。(2)出放入鹽、青蔥及黑胡椒完成。7.山苦瓜營養功效:南瓜三萜,苦瓜素等多肽-p,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抑制α-葡萄糖活性,降低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後2小時血糖,以及降低總膽固醇,預防視網膜病變及心肌梗塞併發症。建議量:每星期1條。料理:晚餐-沖繩山苦瓜食材:山苦瓜1條、雞蛋1顆、豬肉薄片100公克、醬油1.5大匙、米酒適量、糖適量、柴魚片適量、鹽少許、橄欖油適量。作法:(1)瓜洗淨切半去籽,白色部分用湯匙刮乾淨,並切成約0.3cm的薄片。(2)煮一鍋滾水放入苦瓜,約1分鐘撈起備用。(3)熱鍋下油炒肉片。(4)放入山苦瓜及調味料炒勻。(5)淋上蛋液拌勻加入柴魚片。8.肉桂營養功效:肉桂醛、前花青素,提升葡萄糖攝取及胰島素分泌,降低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以及三酸甘油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總膽固醇。建議量:當作香料使用。料理:晚餐-香蕉燕麥肉桂濃湯。食材:香蕉半根、燕麥1/3杯、葡萄乾5公克、牛奶500ml、肉桂粉少許、鹽適量。作法:(1)燕麥顆粒蒸熟備用。(2)香蕉去皮切段和牛奶燕麥一起入鍋中熬煮。(3)放入葡萄乾、肉桂及鹽調味。9.橄欖油營養功效: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糖尿病患的空腹血糖、三酸甘油酯、血壓及體重,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建議量:每天20~50公克,當作烹調用油。10.生薑營養功效:薑油、薑醇、薑烯酚,增加胰島素釋分泌,降低血糖及糖化血色素HbA1c和胰島素抵抗,提高總抗氧化能力,降低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功效:降低血糖。建議量:當作配料使用。文章出處/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47期
-
2020-06-19 科別.心臟血管
夏天也可能致心血管疾病 醫籲勿戴口罩運動
天氣真的好熱,花蓮富源今天上午11時30分更出現38.6度高溫。近日氣溫高溫炎熱,民眾除了要預防中暑,更要注意心血管疾病突發。心臟內科醫師提醒,雖天冷對心臟血管傷害較為明顯,但夏天高溫對人體的危害也不容小覷,民眾要小心血管阻塞、缺血性腦中風等風險外,也不建議民眾戴口罩運動、白天在戶外運動,避免喘不過氣、體內電解質流失而中暑。國民健康署表示,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據統計,平均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缺乏規律運動、不健康飲食所引起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過重或肥胖、吸菸及過量飲酒等問題,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而夏天民眾曝曬在豔陽下,也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夏天為何會引發心臟病?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表示,夏天因氣溫升高,人體血管擴張,容易流汗造成脫水,血液較容易凝集,且黏稠度增加,容易出現冠狀動脈堵塞,導致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風險;而脫水現象也會讓心跳加速,容易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而夏天血管舒張,血壓是否會較低?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吳彥雯表示,冬天血管收縮,血壓較高,到夏天時血壓則回歸到正常,並不是降低;但夏天天熱,民眾若暴露在烈日下,也可能導致血壓升高。且因今年梅雨季極短,前幾周都是暴雨,和現在氣溫落差大,若民眾常進出冷氣房到戶外,體溫變異也可能造成心血管收縮。另外,近期天熱也有民眾搞出「烏龍」。吳彥雯說,因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國內在6月上旬大解封,但有些民眾仍過分警慎,連運動跑步時都戴上口罩,感到氣喘吁吁而就醫,表示喘不過氣、胸悶;但天熱又戴口罩運動,當然會喘不過氣,拿下口罩後問題自然解除,烏龍一場。黃瑞仁說,美國心臟協會呼籲心臟病患者、50歲以上及體重過重的民眾,應特別注意熱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在中午至下午3時應避免戶外活動;外出時盡量穿著通風、淺色衣物、穿戴帽子及太陽眼鏡、在陰涼處適當休息並多補充水分,以避免熱傷害或使病情加重。國健署也提出護心五招,包括保持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向菸說不、定期健檢、控制三高,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
2020-06-18 新聞.健康知識+
頭暈頭痛,是中暑還是熱衰竭?注意不曬太陽也中暑的6原因
受全球暖化效應影響,夏季氣溫愈來愈高,衛福部統計每年的6至7月是民眾因為熱傷害而就醫的高峰期。熱衰竭、熱中暑都屬於熱傷害,任何人都有可能會發生,提醒民眾多加留意,尤其是慢性病患、體重過重者等8大高危險群,更要提高警覺。夏季氣溫飆高,常讓民眾大喊「熱浪」來襲! 事實上,台灣目前沒有明確的熱浪定義,但將每日最高溫攝氏35度以上的天數稱為「高溫日數」,近年來不僅平均氣溫愈來愈高,一年之中的高溫日數也愈來愈多。 當有太平洋高壓籠罩,颱風靠近或因西南風引起的「焚風效應」時,屢有高溫破紀錄的情形發生。 慎防中暑、熱衰竭!8大族群多注意 連續高溫對於戶外工作者可能會造成健康或生命威脅,而老年人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等,對高溫適應能力較差,也易引發健康衝擊,尤其是以下8大高危險族群,更要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 1. 65歲以上長者 2. 慢性病患 3. 體重過重者(身體質量指數BMI≧24) 4. 服用特定藥物者 5. 密閉空間工作者 6. 戶外工作者 7. 運動員 8. 嬰幼兒 盛夏時,應儘量避免長時間曝曬於陽光下,儘可能待在室內,並做好防曬工作,多補充水分及適度鹽分攝取,以及安排適度休息,以避免中暑。 萬一發生熱傷害,最重要的是了解傷害的嚴重程度,並牢記熱傷害急救5步驟:蔭涼、脫衣、散熱、喝水、送醫。 此外,熱衰竭、中暑的症狀不太一樣,兩者的常見症狀與處置方式如下: 頭暈頭痛恐是熱衰竭!牢記處理4步驟 若在高溫環境大量流汗後,未正常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此時會感到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心跳加速、呼吸淺快、虛弱無力、體溫升高(一般不超過40度),甚至肌肉痙攣、抽筋等。 若遇到可能熱衰竭之患者,應採取以下步驟處理: 1. 將患者移至通風陰涼處、移除多餘衣物 2. 給予補充約1000c.c.水分及適量鹽分 3. 其次可使用冷水噴灑或利用風扇幫助降溫,並多休息 4. 若症狀沒有改善,需立即送醫 皮膚紅、沒流汗恐中暑!3步驟快急救 如果發現病人體溫飆高(超過39.5度)、皮膚紅熱,沒有排汗、沒有尿、少尿或血尿,脈搏快且強,呼吸急促或困難,甚至意識模糊,代表可能中暑,應採取以下步驟處理: 1. 立即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環境,讓病人平躺、腳抬高,鬆開身上衣物 2. 快速降低病人體溫,方法包括: (1) 提供風扇 (2) 將冰袋放置於病人頸部、腋下、腹部、鼠蹊部 (3) 浸泡冷水 3. 若情況未迅速好轉,則要儘速送醫治療 不曬太陽也會中暑?常見6原因要注意 值得一提的是,不曬太陽也有可能中暑!常見的情況有以下幾種,提醒民眾注意: 1. 夜跑 2. 穿衣過多 3. 藥物導致排汗不良 4. 長時間處在通風不良的地方 5. 持續勞動 6. 上班族:辦公室內外溫差大,上班族平日若較少從事戶外活動,一旦到了較高溫環境,就容易因不適應而中暑。 炎炎夏日,提醒民眾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適度增減衣物,並適度休息、補充水分,降低中暑、熱衰竭的機會。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中暑發燒、頭痛、拉肚子怎麼辦?醫師:3招解除、預防熱衰竭,這樣處理最有用!.不婚主義變天作之合!50歲婚姻更圓滿:用心經營感情,夫妻要當對方最好的鏡子.夫妻拼事業拼出病,放下執著找回健美體態:沒有健康身體,有錢也無法到處去
-
2020-06-18 科別.腦部.神經
突感頸部背部劇烈刺痛… 脊椎中風來得快,幾小時內就四肢癱瘓
因腹主動脈剝離動手術的葉姓男子,原以為術後能遠離疾病的糾纏,但術後卻出現併發症,下半身失去知覺,確診為「脊椎中風」,連起身都沒辦法,必須仰賴他人照料。去年11月,義大院長杜元坤採取神經繞道手術,幫助他從下半身沒有知覺,到現在能進行復健嘗試走路,逐漸恢復生活功能。杜元坤表示,脊椎中風係指脊椎內血管阻塞,導致脊椎出現缺血性壞死,根據研究顯示,脊椎中風的病人占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0.5%到0.8%之間,推估台灣每年約有200多名脊椎中風的患者。脊椎中風來得快,患者會突然感受到頸部或是背部劇烈刺痛後,最快幾分鐘、最慢幾個小時內,出現突發性雙腳或四肢癱瘓,伴隨感覺喪失、大小便失禁,嚴重者呼吸困難需要立即急救插管。杜元坤表示,脊椎中風不限發生在術後的患者,有些患者是去做泰式按摩或是衝浪後,突然引發脊椎中風,進而導致癱瘓。臨床上面對脊椎中風的患者,多採取保守療法,以復健作為治療的依據,或是採取神經減壓手術,只是手術的成功率僅有一成,杜元坤說,這類疾病的患者一旦罹病後多數會終生癱瘓,造成家庭、國家沈重的負擔,因此他積極追求新的治療模式。杜元坤六年前率領「杜式神經重建團隊」的夥伴,透過神經重建的手術,讓病人能再站起來的機會,從原本的一成提升至七成。他說,此手術為脊髓神經繞道手術,繞過脊髓神經受損的區域,克服神經疤痕組織形成的物理性障礙,以及抑制神經再生的細胞因子形成的化學性障礙,使得脊髓神經得以沿著重建的途徑,順利的再生,和遠端的神經組織形成功能性的突觸,將神經訊號傳遞下來,達到功能性的恢復。
-
2020-06-17 養生.健康瘦身
生酮飲食怎麼吃?5個QA確認自己是否適合執行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法越來越紅,近年不少人為了瘦身嘗試生酮飲食。但是吃法正確嗎?一直努力減肥的玲玲,最近從姊妹淘那邊知道生酮飲食,一向不輕易相信非正規方式的她,努力在網路上尋找資料,幾天之後還是對這個似懂非懂,只知道主要是以降低或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對她來說就是拒絕麩質飲食法的一種,在自己沒有頭緒的情況下,帶著疑問去問營養師,希望能夠得到比較專業的答案。聽完玲玲疑問的營養師,笑笑的對她說:「生酮飲食雖然很多人推薦使用,但這算是一種偏食方式,有優點也有缺點,並非全然只有好處,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進行!」追根究柢的玲玲又問這種方式的原理,於是營養師拉了張椅子,讓她坐下來慢慢聽。※只要知道多少量,沒有東西不能吃,包括碳水化合物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簡單來說就是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醣);適當的蛋白質的一種飲食法。起初是發現對於癲癇患者的症狀改善而出現的一種飲食法。並且因為網路上有眾多因為生酮飲食而減肥成功案例,不少人把生酮飲食與減肥聯想再一起。是否每個人都可以吃生酮?生酮前該做哪些功課呢?如何簡單入門生酮飲食呢?什麼是生酮飲食?生酮飲食的真面目到底是甚麼呢?其實沒甚麼神秘的,重點就是幾乎不吃可消化性的碳水化合物(澱粉、水果、糖等)為手段,分為「飢餓型生酮」與「營養型生酮」,前者是透過身體攝取極低熱量,強迫性代謝脂肪產生酮體,後者不強調大幅降低熱量吸收,主要透過極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提高脂肪攝取,強迫脂肪代謝產生酮體,這種飲食方式才會被稱為「生酮飲食」。生酮飲食幾乎斷絕可消化性碳水化合物,也限制許多食物攝取,如:米飯麵食(高精緻澱粉)、水果(含果糖、蔗糖)、牛奶(含乳糖)等,這樣飲食方式會造成微量營養素不足的問題,還會發生血糖降低,身體為了維持足夠的血糖和能量,在生酮初期肝臟與肌肉會釋放肝醣,更釋放水分至血液中有利尿脫水的效果。身體要提供甘油以作為糖質新生的原料,就會開始大量分解脂肪,肝糖能在肝臟與腎臟製造血糖,分解出來的脂肪酸在細胞氧化產生能量。正常生理狀態下,脂肪酸要完全氧化產生能量,要由糖類代謝而來「碳骨架」協助。可是生酮飲食的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無法提供足夠的碳骨架讓脂肪酸完全氧化,於是產生脂肪代謝時的副產品酮體,這就是是生酮飲食的名稱來源。生酮飲食的優點1. 生酮幫助治療癲癇禁食這類療法原先就是以治療癲癇為目的,近代醫學研究發現飢餓過程產生酮體,在腦部中促進GABA的合成,GABA是一種抑制性神經傳導物質,在酮體的刺激後,增加GABA能減少腦部不正常放電,減少癲癇發病機會。2. 生酮飲食能有效幫助減肥因為可以有效代謝脂肪,成為許多人採取這方式的主要目的。醫學研究顯示生酮飲食確實能幫助減重,速率也比傳統的減低熱量飲食為高,不過該方式初期反應為脫水,並非期待的脂肪代謝,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效果。研究來源:生酮飲食長期對於肥胖患者的影響3. 調節血糖生酮飲食法有助於改善糖化血色素(HbA1c)、禁食血糖等健康指數,根據2005年研究,以沒有服用降血糖藥物與注射胰島素糖尿病患,作為研究對象,歷經4個月的生酮飲食後,糖化血色素降低1.2%、禁食血糖比原先減少16.6%。生酮飲食的缺點與副作用1. 酮酸中毒因為酮體是酸性物質,該飲食法會造成酮酸中毒的傳言,其實一直沒有停過。不過經研究發現正常人採用生酮飲食,升高的酮酸並不會影響血液pH值,會造成酮酸中毒的風險並不高。2. 血脂問題由於斷絕可消化性的碳水化合物來源,雖然三酸甘油酯指數有可能會降低,但攝取大量油脂且要攝取奶油、豬油或椰子油等含有高飽和性脂肪酸的油脂,這時低密度脂蛋白會有增加的現象,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3. 心臟問題從事生同飲食法的人,出現沒有心肌梗塞的疾病史,卻發生急性心肌梗塞問題。有學者推測可能與心肌缺乏肝醣的能量有關,生酮飲食法的水果、全穀雜糧與蔬菜量受到限制,讓抗氧化營養素與微量營養素攝取量減少,直接影響心臟的功能。你適合執行生酮飲食嗎?Q1:你對食材『營養成分』了解嗎?Ans:『醣、脂肪、蛋白質之間的比例』是生酮飲食最主要的一環,在還不了解前建議不要輕易嘗試Q2:你可以克制『糖跟醣』的誘惑嗎?Ans:雖然有『代糖』可以替代,但如果無法克制自己去吃甜食,還是很容易誤踩地雷。Q3:你可以勤勞自備三餐嗎?Ans:就如同剛剛說到,生酮是要去計算份量、熱量的。外食族除非選擇一些有品牌的營養餐盒,要不然是較困難去落實生酮飲食的。Q4:你是否有些特殊疾病呢?Ans:依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之機轉及臨床應用有提到,有先天性代謝缺陷,進而會影響到脂肪酸運輸或氧化的病患,是絕對不可執行生酮飲食的。Q5:你是否做足了功課?Ans:生酮飲食是一種完全改變熱量來源的一種飲食法,所以身體在初期勢必會有一些不適應症的產生,這些是要去克服或是去了解的。諮詢專業營養師或是熟識你身體狀況的醫師是最簡單的方式如果以上五題,都充分瞭解了那就可以開始嘗試執行生酮飲食了,就讓我們進入Step.2。執行生酮飲食前的準備 你的熱量該如何分配?首先,你必須知道你每天該吃多少熱量,不知道的話可以參考TDEE網路計算機(好像每篇都會提到TDEE,沒辦法因為控制飲食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熱量囉)例如:你一天的熱量是1800大卡,那就需攝取脂肪140~160公克、蛋白質90~112.5公克、醣5~45公克。大家不妨可以試著去算算看。食物種類你都搞清楚了嗎?主食類: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米、麵、冬粉、麵包外。地瓜、南瓜、芋頭、山藥、菱角…這些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所以這些都是生酮飲食要盡量避免的。豆魚肉蛋類:看上面比例就知道,生酮飲食其實還是有在控制蛋白質的量,根據國健署-食物代換表,一分的豆魚肉蛋類蛋白質大約7公克,如果一天1800大卡約只能吃13~16份蛋白質。蔬菜:那5~10%的醣熱量基本上都可由蔬菜類取得喔(提醒大家:小番茄是水果、大番茄是蔬菜唷)水果:水果含有果糖、蔗糖就跟主食類一樣,要盡量避免或透過精算去攝取喔。脂肪:生酮飲食大部分的能量來源都由脂肪提供,而且因為是主要的飲食來源,所以需要攝取多種不一樣的油脂,才能平衡每種油脂的特點喔(這等下會好好介紹)。如何簡單入門生酮飲食1. 看懂營養標示不管是醬油、胡椒、醬汁…調味料,根據法規都是需要有完整營養標示。在挑選時,注意營養標示中的『碳水化合物』、『糖』這兩項的量是很重要的,但也必須說因為在法規上有制定,如果每100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及糖量小於0.5公克,是可以註記為0的,所以還可以用成分中是否有添加『糖』或是『○○澱粉』去判斷唷!但也再次提醒,只要妳的碳水化合物量控制得當,還是可以吃少許的水果、主食喔!!!2. 了解油脂的種類及特性油脂大部分是由脂肪酸合成,而脂肪酸又可以分為SFA飽和脂肪酸、UFA不飽和脂肪酸[PUFA多元不飽和脂肪酸(ω-3、ω-6)、MUFA單元不飽和脂肪酸(ω-9)]ω-3:足夠的ω-3脂肪酸對於大腦記憶力及學習能力使有益的,大家眾所皆知的EPA、DHA都是ω-3的一種,所以除了一些堅果種子類富含ω-3外,深海魚類也有喔。ω-6:與ω-3相似的一種脂肪酸。但已有許多研究證明,過多的ω-6是會增加慢性發炎反應(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在一些植物油中ω-6都是明顯高於ω-3的。包含:花生油、紅花油…等。ω-9:為非必需脂肪酸,有研究證明是有益於心血管的預防保健。最常見於:酪梨、苦茶油、橄欖油 營養師會建議我們攝取的油脂ω-6:ω-3的比例是1:1~4:1是最理想的。但是現在市售單品油好較少有這樣子的比例,所以執行生酮飲食時,才會需要攝取多種的油脂來達到這樣的平衡。一篇311位7~12歲小朋友的研究中發現,攝取較多比例的PUFA是有較高的除脂體重,及較低的內臟脂肪及體脂。進一步分析ω-6、ω-3比例發現,較高的ω-6:ω-3比例與是更有利於降低腹部脂肪的。資料來源:Cardel M, Lemas DJ, Jackson KH et al. Higher Intake of PUFAs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Total and Visceral Adiposity and Higher Lean Mass in a Racially Diverse Sample of Children. J Nutr. 2015 Sep;145(9):2146-52.3. 椰子油、MCT oil又是什麼?中鏈脂肪酸,與上述的脂肪酸不同的地方在碳鏈較短。在小腸吸收時因為碳鏈較短,代謝路線不同於以往的長鏈脂肪酸,是經由肝門靜脈直接運送到肝臟產生酮體當作能量使用,所以能夠快速的當作產生能量,重點是代謝過程中幾乎不產生三酸甘油脂。營養師的簡易生酮飲食菜單以1800大卡為例,脂肪140~160公克、蛋白質90~112.5公克、醣22.5~45公克去設計。生酮飲食是否會影響運動表現很多人都會擔心,如果成功進入生酮飲食世界減肥了,那會不會也把自己身體的力量減掉,導致運動表現越來越差。網路上面其實有很多實測影片,在執行生酮飲食後會有一段時間身體會感到不適,大多是因為改變飲食所產生的不適症。2014年研究中發現,給予越野自行車運動員生酮飲食後觀察運動員的體能表現中發現:1.長期高脂飲食再訓練期間,其實是對有氧耐力型運動員有利的(推測是因為減少體重、並減少運動後肌肉傷害)。2.但須要注意的是,較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會影響執行高強度工作的能力。另一篇有關生酮飲食與身體表現的文章中也提到,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仍然可以保有身體的最大肌力,但須注意的就是酮適應症問題、礦物質營養及蛋白質的攝取量的限制,最後作者也不約而同的提到:生酮飲食導致的肌肉肝糖不足會限制無氧運動的運動表現喔。執行生酮飲食小叮嚀大家都認為生酮飲食只要完全『戒醣』就可以,其實是錯的。因為在生酮飲食中是要足夠的蔬菜,搭配適量的豆魚肉蛋及大量且多種的油脂,才是最重要的。這種方式有許多隱藏性的風險,採行之前強烈建議找專業人士,像是醫師、營養師以血糖、血脂、疾病史等資料評估健康狀況,沒有確認之前切忌貿然採行生酮飲食!開始生酮飲食後,初期會有水分排出現象,體內電解質也會被排出,容易有出現疲倦、頭痛等情況,經過適應期後這些問題隨之消失。最後警告,這種飲食法用酮體取代葡萄糖,減重效果的確明顯,不過回復正常飲食後,復胖機會也頗高,不要超過個半個月比較安全。這邊也要呼籲各位朋友執行生酮飲食時,需要喝足夠的水來維持身體正常運作,且千萬不要在還沒了解生同飲食透徹前就隨意嘗試生酮,要做任何飲食調整前,都需要諮詢相關專業醫生或營養師再去執行才會安全又有效喔!※本文摘自SuperFIT,原文請點此
-
2020-06-17 科別.皮膚
紅腫脫屑癢、甚至睡不好 異位性皮膚炎怎麼防?
天氣變熱,民眾有時會因流汗而皮膚癢,但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來說更是災難,一旦發作,身體常會出現紅腫過敏、流膿等症狀,搔癢難耐,甚至影響工作與生活。35歲的林先生從小就有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身體多處出現紅腫、脫屑、紅斑等狀況,常會癢不停而搔抓破皮,雖有就醫也有擦藥,但控制時好時壞,且因長期服用類固醇而出現白內障、骨質疏鬆等症狀,讓他生活品質變差,並長年睡不好。大人小孩都會得 8成是輕症收治林先生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張廖年峰表示,異位性皮膚炎(AD)是一種慢性皮膚炎症,無論是全球或台灣的患者皆逐年增加。根據2016年研究,全球約20%的人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台灣皮膚科醫學會2020年發表治療共識、北榮2010年研究顯示,近十年台灣的異位性皮膚炎患病率也從4.1%增至6.7%。張廖年峰說,雖然大人小孩都會有異位性皮膚炎,但通常被視為兒童期疾病,據統計,60%患者在一歲前發病,90%在五歲前發病。有八成患者都是輕症,且多數患者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自然緩解。不過,也有約四分之一的成人是在成年後才發現有異位性皮膚炎。常見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包括基因、環境、免疫等因素,近年的醫學研究發現,絲聚蛋白(Filaggrin)缺損是患者較為重要的致病基因,其他像是免疫失調、皮膚屏障缺乏、食物過敏等,皆為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致病原因。食物過敏、吸菸 都是誘發因子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好發部位為手腳伸展側,如肘關節與膝關節前側;成人則是手腳內曲側,且更好發於臉部、手部和腳部,並出現紅腫、脫皮、脫屑、流組織液等。目前已知食物過敏和吸菸可能導致成人異位性皮膚炎發生,長期可能影響身、心、社會交際、經濟等,並出現憂鬱、焦慮、甚至鼻子過敏、氣喘、精神與心血管疾病等共病。作息規律、勤保濕 減少復發另外,異位性皮膚炎病程,以體表面積、病灶嚴重程度、皮膚發紅腫脹等,區分為輕、中、重度。治療時,也依嚴重程度而有不同治療方式,如同接力賽事一般。張廖年峰說,患者即使病情控制,也得保持規律生活作息,勤擦保濕、無香味為主的乳液,來抵抗外來環境的刺激物質,如出門、回家、洗完澡、睡覺前等各擦一次;另因患者皮膚較為脆弱,洗澡水溫勿過高、擦拭身體時應用毛巾壓乾再擦拭,才能提供皮膚屏障,達到減少疾病復發的作用。
-
2020-06-17 養生.健康瘦身
生活不規律 小黃女運將胖到破百
生活作息不規律嗎,小心肥油上身。一名45歲的計程車女司機因長時間開車、久坐,生活作息、飲食都不規律,身高160公分,體重竟有118公斤,BMI值(身體質量指數)高達46,已是重度肥胖,因走路易喘而就醫,接受胃袖狀切除術治療,術後配合運動、定期回診,BMI值降到27,體重降到72公斤。三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徐國峯表示,現代人常因飲食失衡、缺乏運動、生活不規律等因素,導致過重和肥胖人口不斷攀升。據國健署2013至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45.4%,20年前盛行率為32.7%、8年前為43.4%。「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徐國峯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BMI值衡量肥胖程度,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一般人BMI值應落在18到24間,大於24為過重,大於27為輕度肥胖,若大於35則是重度肥胖。根據研究統計,比起標準體重者,肥胖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血脂異常、關節炎及痛風等機率超過數倍以上。如為重度肥胖者,罹病風險更高。為此,健保有條件給付減重手術,標準為BMI≧37.5,或BMI≧32.5且有肥胖相關疾病者,如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壓、呼吸中止症候群等,在專業醫師評估下,可選擇接受手術治療。徐國峯說,這名女性患者符合減重手術給付對象,接受胃袖狀切除術,順利甩去46公斤重量。目前減重手術以胃袖狀切除術及胃繞道手術為主,視患者的體質、共病等因素而定,前者約占七成。雖然減重手術效果良好,但術後務必定期運動,建立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並配合醫囑定期回診,否則容易復胖。
-
2020-06-17 科別.心臟血管
心臟衰竭知多少 有些潛在危險因子可透過飲食運動來改善!
最近除了防疫外,相信另一件很多人都知道的就是藝人劉真的離世。大家在報導中可能看到是因為術後的心臟衰竭引起。事件後有不少民眾來門診詢問:醫師,我很容易上氣不接下氣,這是不是心臟沒力?心臟沒力是不是都要動手術?怎樣才能避免心臟沒力?希望以下的基本介紹可以解除讀者的諸多疑惑。 心臟衰竭是統稱在一群病狀下,當心臟功能不足以滿足身體的需求時即可稱之。最常見引起心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心臟功能衰退異常所造成,包括心臟肌肉病變,冠狀動脈病變阻塞,心臟瓣膜病變,大血管病變等;除了心臟本身的問題外,若是身體的代謝或需求異常超過正常心臟負荷,也有可能引起心衰竭,例如:甲狀腺亢進、重度貧血、嚴重缺乏維生素B1、懷孕等。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人口老化的問題日益顯著,心衰竭的發生率及盛行率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逐年上升。下列統整了一些民眾常見的疑惑。一定要心臟沒力才能算是心臟衰竭?大家以往印象中都喜歡把心臟比喻作幫浦(pump),自然而然以為只要幫浦夠力就不會是心臟衰竭,其實這種觀念已經修正,心臟不僅要加壓收縮,將血液打入大血管進行循環,其實在收縮之後的舒張期也是同等重要,這時期心臟並不是被動式放鬆,而是需要消耗能量使心室內壓急速下降,產生類似抽吸的力量,讓心房等上游的血液可以平順的流入心室,心室再週而復始的收縮循環。近年來有相當多的研究顯示即使心臟收縮功能正常,但是舒張期嚴重異常,也會引成心臟衰竭。這狀況常發生在老年人、女性、過度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病患。上述的相關因子中,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是可以及早積極控制或預防的,尤其民眾若是忌諱就醫,以為高血壓或是糖尿病必須一輩子藥物治療,或是沒有身體不適就不用看醫生而逃避,反而等到併發症產生才就醫,往往適得其反,需要更多藥物輔助治療也只能部份緩解症狀,更是為時已晚。糖尿病病患是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根據國外的統計數據,即使將血壓、肥胖程度、膽固醇等因子校正之後,糖尿病病患仍然比沒有糖尿病者有更高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這點重要性不能不強調。心臟衰竭是否都會有症狀 ? 有那些常見症狀 ? 其實心臟衰竭的症狀要視病情的潛在病因及進行速度、控制與否而定,通常心臟衰竭的症狀包括:累、喘、腫,容易呼吸急促,倦怠,體能衰退,下肢水腫等現象。紐約心臟學會(NYHA)將心臟衰竭依症狀嚴重程度分成四級:●第一級:正常活動時不會呼吸困難●第二級:正常的活動時感覺有呼吸困難●第三級:輕度活動就呼吸困難●第四級:休息時也會覺得呼吸困難心臟衰竭患者在病情惡化時症狀可以嚴重至第四級,但如果治療得當,可以恢復至無症狀或維持在第一至二級的輕症。若進展快速或惡化嚴重甚至出現意識改變,盜汗、呼吸困難、四肢冰冷、發紺、尿液減少等重大症狀出現時,往往已經病況危急,需要緊急救治。心臟衰竭要如何診斷?當然除了症狀主訴參考及基本身體檢查評估之外,還要包括:心電圖、胸部X光、基本血液、生化檢驗、核子醫學檢查、核磁共振成像、電腦斷層、心肺運動功能測試、心臟超音波等,都可以提供診斷依據、追蹤評估、以及需不需要進一步治療之參考。 心臟衰竭要如何預防與治療 在討論心臟衰竭要如何治療之前,一定要先談心臟衰竭要如何預防,因為有些心臟衰竭的潛在危險因子,是可以通過飲食、運動及戒除不良習慣(如:酗酒抽菸)等來改善,其他諸如: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亢進的良好控制,達到治療目標,也可以減緩心臟衰竭的發生。至於慢性心臟衰竭要如何治療,包括:非藥物、藥物治療及介入性治療,三者需要相輔相成,以減少病情惡化,降低反覆再住院率。非藥物的基本治療準則,首先是適當體重的監測,尤其要避免體重的暴增,例如三天之中增加貳公斤以上,就是警告訊號,必須回診以調節利 尿劑等劑量,其中鹽分及水分過量攝取往往是關鍵所在,所以心臟衰竭明顯時,必須限制鹽分及水分攝取量,不要有輕微不適就去要求大量點滴靜脈注射。 慢性心臟衰竭的病患應該積極的戒除抽煙及酗酒等重大惡習,才能避免病情加速惡化或引起併發症。避免非必要的長途飛行,尤其是前往過度寒冷,過度高溫等極端氣候地區之前,應該先與醫師商量討論,避免過高風險。小心避免特殊藥物服用會增添心臟病發生風險,即使是(非心臟科)醫師處方用藥例如: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心律不整藥、抗憂鬱藥物等,服用的必須性與劑量,最好先與心臟專科醫師咨詢之後再開始。 對於控制較穩定的心衰竭病人,應該要積極地進行適當運動,以不增加不適為基本原則;但是對於較急性發作或是心衰竭控制不良惡化的病人,反而必須儘量臥床休息,減少或限制活動。 用來治療心臟衰竭的口服藥物,包括:乙型阻斷劑、血管加壓素轉換酶抑制劑(簡稱ACEI)、血管加壓素阻斷劑(簡稱ARB)、醛固酮拮抗劑(簡稱MRA)、血管張力素受體併腦啡肽酶抑制劑(簡稱ARNI)等。美國心臟學會(AHA)將心臟衰竭依疾病嚴重程度分成ABCD四個階段,並且根據不同嚴重程度制定其最佳治療策略。心臟衰竭依疾病嚴重程度分成ABCD四個階段●A階段:高危險群心衰竭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疾病、肥胖、代謝症候群,接受具心臟毒性的藥物治療的患者、及有家族性心肌病變的患者)但尚無結構性的心臟變化。治療:生活方式調整(戒菸、戒酒、減重、運動、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肪),及對糖尿病或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使用ACEI/ARB類的藥物治療。●B階段:已有結構性心臟變化,(陳舊性心肌梗塞、瓣膜疾病、左心室收縮功能低下、左心室肥大)但尚未有心衰竭症狀。治療:建議ACEI/ARB,對於具陳舊性心肌梗塞、左心室收縮功能低下的病患加上Beta-blocker使用。●C階段:具結構性心臟變化,並已有心衰竭的症狀。治療:ACEI/ARB/ARNI,及併用Beta-blocker及利尿劑,仍無法控制症狀時就要考慮加上毛地黃,及其他血管擴張劑。對於心臟收縮無法同步的患者可以考慮心臟再同步治療(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使心臟能夠同步收縮進而改善心臟功能,減少死亡率。對於發生心室頻脈/心室顫動的病人,可以裝置植入式心臟去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以減少猝死的危險。●D階段:末期心衰竭,經藥物治療後於休息狀態下仍有心衰竭症狀,以致需要特別的介入性治療。治療:重度心臟衰竭的死亡率相當高,四年存活率以往不到一半,比部份癌症更可怕,需結合非藥物與藥物以延長存活,改善生活品質。當心臟功能已經很差,藥物反應不好,就需要考慮心臟移植。而在等待合適的捐贈者期間,可以使用葉克膜(簡稱ECMO)或左心室輔助裝置(簡稱LVAD)。這些方法均用於支撐或延長壽命,ECMO及LVAD使用時間有限以及有其風險存在,往往是為了待心臟衰竭改善(例如:心肌炎)或是等到合適捐贈者(要在捐贈名單排隊等待)。 以上簡單介紹心臟衰竭給各位。如果你的心臟很健康,請好好愛護它。如果你的心臟已經有衰竭現象,請善待它,除了生活方式調整及非藥物治療,請規則服藥並定期回診由專業醫療團隊幫你追蹤評估以作最佳藥物治療及評估有無其他介入性治療之需要,避免走向心臟功能持續惡化的不歸路。
-
2020-06-16 科別.新陳代謝
代謝症候群導致四大死因 85歲以上肺炎最致命
衛福部公布十大死因中,其中有四大死因與心血管有絕對的關係,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性疾病,四類死因去年總死亡人數為4萬8286人,逼近癌症的5萬232人。這四類疾病,都與飲食、生活習慣不佳引發的代謝症候群有絕大的關係。衛福部今公布十大死因排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若用年齡分析主要死因,1到14歲以事故傷害為最大宗,其次為癌症、15到24歲第一名同樣為事故傷害,其次為自殺、25到44歲則是癌症居首、自殺居次、45到64歲及65歲以上則是癌症位居第一,心臟疾病居次。由於我國已是高齡社會,另針對65歲以上人口進一步分析各自的十大死因。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65到74歲及75歲到84歲均以癌症、心臟疾病位居前二名,但是85歲以上高齡者,則以肺炎居首。陳雅俐說,肺炎、高血壓以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會隨著年紀增長,排名往前且風險增高,而糖尿病以及事故傷害則隨著年齡增長排名往後。台大醫院生醫園區分院院長余忠仁表示,肺炎是老化的疾病,當社會愈來愈高齡,死亡率也相對上升。另外,癌症患者或是重大手術病人,也可能因為免疫力低下而併發肺炎。余忠仁表示,肺炎主要還是因為感染流感病毒或是肺炎鏈球菌而引發,因此最好的方式施打疫苗。而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接種,余忠仁說,國際指引是建議55歲以上便需施打。但僅有少數地方政府放寬接種年齡層至55歲,疾管署目前僅針對75歲以上長者給予公費疫苗。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的心臟疾病、第四的腦血管疾病、第五的糖尿病、第八高血壓性疾病,這些疾病皆與代謝性疾病有關。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蕭成儀表示,這些疾病都與飲食、生活習慣有絕大的關係,雖然近年國人開始注重飲食以及運動,但是質量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蕭成儀表示,這四類疾病都不是一蹴可及,都是長時間累積的疾病,這四類的疾病根本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肥胖」。依據2013到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為45.4%,男性為53.4%、女性為38.3%,我國肥胖盛行率仍逐步提升。臨床觀察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習慣,雖然開始注重健康飲食,但飲食西化已經不可擋,質量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且健康飲食也是近幾年才開始注重,想要立即根除相關的心血管疾病,仍需要時間,而國人運動的意願仍「非常非常地差」,這部分仍待政府以及公衛體系積極推動。蕭成儀表示,心臟疾病中最致命的大概就是心肌梗塞,過去心肌梗塞好發於50歲以上的民眾,但近年來30歲就出現心肌梗塞的案例已經見怪不怪了,代謝症候群引發的心血管相關疾病,使近20年發病時間快速地年輕化。他呼籲,民眾應該要多加強健康飲食以及規律運動的觀念,也建議民眾可以遵循「S-ABCDE」的健康守則,該守則雖然是推薦給高血壓患者使用,但一般人也建議可以遵循,避免心血管疾病上身。S-ABCDE 生活降壓口訣:-限鹽(Salt restriction)每日食鹽攝取量低於6公克或食品標示上鈉含量低於2400毫克,多選擇新鮮食材,減少攝取加工食品、醃漬食物。-限酒(Alcohol limitation)男性:每天酒精少於30公克;不超過2當量。女性:每天酒精少於15公克;不超過1當量。註: 1個酒精當量=15公克酒精=罐裝啤酒一瓶(酒精濃度5%)或 紅酒130 cc(酒精濃度12%) 或 白蘭地40cc(酒精濃度40%)或高粱酒 30cc(酒精濃度53%)-減重(Body weight reduction)身體質量指數(BMI)控制在18.5~24。腰圍: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戒菸(Cessation of smoking)戒菸能遠離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風險。-飲食控制(Diet adaptation)每天攝取8到10份蔬果、2到3份低脂製品、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攝取註:宜多選用清蒸、水煮、涼拌、滷、燉、燒烤等烹調方式,盡量減少油炸、油煎的食物。-持續運動(Exercise adoption)每周運動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鐘,強度要能達到心跳每分鐘130跳以上。資料來源/國健署 製表/陳雨鑫聯合報
-
2020-06-16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稱霸十大死因之首38年 多集中在55歲以上族群
新冠肺炎疫情暫歇,衛福部今公布去年十大死因,癌症仍居於十大死因之首,已蟬聯38年,而去年的十大死因排名與前年完全相同,而十大癌症仍以肺癌居於首位,值得關注的是卵巢癌再次進入到十大癌症榜單內,且為女性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7位,癌症多集中在55歲以上族群。衛福部統計處今公布「十大死因」,有四類的死因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去年的十大死因排序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去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數高達5萬232人,占去年總死亡人數17萬5424人的28.6%,其次為心臟疾病占總死亡人數的11.3%,肺炎占8.7%。十大死因若是區分性別,男性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女性的十大癌症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事故傷害、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血管性及未明示之痴呆症。而我國去年的十大癌症排名,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去年的十大癌症若是與前年的十大癌症相比,其中胰臟癌與胃癌的排序對調,前年胰臟癌位居第八名,去年提升一個名次到第七名,胃癌則是從原本的第七名退位到第八名;不過前年卵巢癌未進入到十大癌症的榜單內,去年則是踢掉原本子宮頸癌的位置,提升到第十位。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232人,占所有死亡人數的28.6%,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的212.9人,比前一年上升1.8%,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為121.3人,則是降低1.4%,癌症多集中在55歲以上族群。
-
2020-06-16 科別.腦部.神經
天熱也會腦中風!無法做這4個動作快立刻就醫
日前,台中客運司機因腦中風連撞9車而不自知、知名演員吳朋奉猝死才被判定為腦中風致死。接二連三的腦中風事件,讓大家開始關注腦中風的議題。其實,腦中風的發生並不是都像大家所想像如戲劇性地昏迷倒地,更常出現的是「突然間」身體單側無力,手無法高舉、腳無法抬,或是臉歪嘴斜、講話不清楚,一旦輕忽這些症狀背後隱藏的危機,更會增加腦中風的致死威脅。據統計,因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自97年10,663位上升至107年11,520位,相當於全台平均每47分鐘即有1人死於腦中風。腦中風多半好發於60-70歲的熟齡族,但隨著飲食、生活型態的改變,患者中近2成為年輕型患者。腦中風是腦血管阻塞或自發性破裂,分成阻塞性及出血性腦中風,有超過75%因頭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造成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為動脈供應腦部血液突然阻塞,使腦部對應部位的細胞突然短暫缺氧,一旦栓塞移除或溶解,供血恢復正常,腦部功能也會恢復。然而,腦中風的治療方式包含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及動脈取栓術,而靜脈血栓溶解劑為目前臨床上具即時性和可行性高的治療選擇,只要及時治療,患者恢復正常率高達4成,因此「及時送醫」直接影響患者日後的復原狀況。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逾3萬人發生腦中風,近1/3患者為此喪命,逾半數因而失能,更為我國成人殘障的主因。在過去很多人都以為腦中風常發生在冬天,但其實夏天發生腦中風的機率並不會比冬天少,夏季炎熱使身體流失過多水分,造成血液濃稠而易阻塞,吹冷氣室溫溫差大導致血管異常收縮,也容易腦中風。依照國際治療指引建議,於症狀發生後最慢應於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然而,台灣平均送醫時間高出標準1倍,甚至偏遠地區最高更耗時34小時;一旦出現突然單手無力、臉歪嘴斜、口齒不清的症狀時,可運用「臨微不亂」四字訣進行判斷:「臨微不亂」腦中風判斷口訣#臨: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微: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不: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亂:別亂快送醫-立刻記下發作時間撥打119,於4.5小時內緊急送醫「腦中風送醫時間」是救治的關鍵,腦中風搶救分秒必爭,一旦出現疑似腦中風症狀,可透過「舉手、微笑、說您好」等動作辨別,當無法完成動作,應快打119送醫。「舉手、微笑、說您好」腦中風生活評估指標簡易動作檢測「舉手」:左右手皆能舉高打招呼「微笑」:微笑時左右嘴角都能上提「說您好」:口齒清晰且清楚的說出「您好」延伸閱讀: 心血管疾病最無情! 力行4件事遠離台灣人二號殺手 看見有人中風怎麼辦? 等救護車時你要做這幾件事
-
2020-06-16 養生.聰明飲食
愛吃重口味等於慢性自殺!4招為飲食減鈉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數的31%。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有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狹心症及心肌梗塞)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但近幾年來,心血管疾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包含缺乏運動習慣、不均衡飲食習慣所引起的三高問題、肥胖、抽菸及飲酒等因素。大家都知道,預防心血管疾病就是避免或減少高油脂食物的攝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潘富子提醒,但還有一項地雷食物容易被忽略,那就是飲食中的「鈉」攝取量也須留意。她進一步說明,許多人喜愛重口味、無辣不歡,但吃得太鹹時會攝取過多的鈉,造成體內鈉離子濃度增高,使血管中的水分也會相對增加,導致血管壁壓力大增,連帶影響高血壓的發生,甚至動脈硬化、中風等。根據國健署105年統計數據,成人每日食鹽攝取量男性平均為9.6克、女性平均則是7.6克,男女平均攝取量皆超出國健署建議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相當於6克食鹽或1茶匙食鹽)。潘富子指出,國人飲食習慣多以鹹食為主,若再加上餐與餐之間的鹹食零嘴,一不小心就可能攝取「鈉」超標!以常見零食舉例,罐裝的原味洋芋片(約163克)鈉含量約816毫克,佔單日鈉攝取量的34%;一包鱈魚香絲(114克)鈉含量約2411毫克,一整包吃下去就直接超標單日攝取量。潘富子師建議,利用幾個小撇步,為飲食減鹽「鈉」。1. 少吃或避吃加工食品:罐頭食品、香腸、火腿、培根、泡麵、餅乾、肉乾、魚乾、醬菜、醃漬物等。加工食品具有四特性:高脂、高鹽、高糖、低纖,才能得以長效保存並維持美味,因此,才會被說是不健康食物。2. 避免喝太多味道濃郁的湯:例如,日式拉麵的湯頭、關東煮湯汁、豬骨湯、火鍋湯等,能不喝湯就儘量不要喝,尤其是過鹹或過於鮮甜的湯,而火鍋湯底可用白開水取代。3. 減少使用調味料:少用鹽巴、醬油等調味,以天然食材或辛香料,如檸檬、蔥薑蒜等取代。湯品是鈉含量隱藏地雷食物,建議儘量使用新鮮食材熬湯,比較能掌控用鹽量,並運用食材的原味,如牛蒡、柴魚、大蒜、番茄等提鮮。4. 維持低鹽飲食:尤其是有高血壓問題的人,不是完全不吃鹽,而是要採取低鹽飲食。每日維持2~4克食鹽的攝取量,過低或過高都可能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可參照為改善高血壓所設計的「得舒飲食法」。(圖文授權提供/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蛋白質吃太多腎臟會受不了? 4種攝取方式都NG 洗腎前多數人都罹這3種病! 別等身體有警訊才想到要預防
-
2020-06-14 科別.心臟血管
高血壓控制 達標者不到四成
三金影帝吳朋奉日前因為腦中風猝逝,留給影迷無限的遺憾。而高血壓是腦中風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若血壓控制不良,恐帶來更多心腦血管疾病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全球有三成的死亡肇因於心血管疾病,每年約1790萬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遠高於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造成的全球逾40萬人死亡,民眾切勿輕忽高血壓控制不良對健康帶來的影響。十大死因 五項與高血壓有關據統計,全台灣約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罹患高血壓,治療上除了改善生活習慣,還需規律用藥以控制血壓。如果血壓無法穩定,就容易罹患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急重症。此外,血壓過高,還可能引發許多疾病,107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五項與高血壓有關,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至少五萬人因此死亡。儘管高血壓嚴重危及國人健康,但調查發現,國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並不理想,能達標者還不到四成。即便有六成多患者明知應該遵從醫囑穩定服藥,但仍會忘了服藥,擅自減藥、停藥。根據研究,高血壓患者於治療過程中換藥或停藥的原因,近七成是藥物副作用的問題所導致。血壓降低了 性生活卻出問題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表示,高血壓常用藥物可分為四大類,分別為鈣離子通道阻斷劑、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利尿劑,以及乙型阻斷劑,每種藥物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表現症狀不太一樣。以乙型阻斷劑為例,患者服用後,可以降低心跳,達到保護心臟的效果,但部分患者常抱怨,用藥後出現疲勞、手腳冰冷等副作用,最讓男人掛不住顏面的是出現勃起功能障礙。黃瑞仁表示,服用高血壓藥物,應該就像是吃維他命一樣,沒有感覺,毫無副作用,患者才能遵從醫囑,持續用藥,這正是用藥最高指導原則。黃瑞仁指出,高血壓患者如有心跳過快、心房顫動等心臟疾病,幾乎都需服用乙型阻斷劑。近期門診中的50多歲金融業男性主管就是典型個案,因為工作壓力沉重,除了高血壓之外,心跳常每分鐘超過90下。經過診斷評估後,病人合併服用鈣離子通道阻斷劑、乙型阻斷劑,一段時間後,血壓正常,心跳則降至每分鐘68下,治療效果看似不錯,但床上表現竟一敗塗地,心有餘而力不足。降低副作用 提高服藥順從性隨著製藥技術的進步,新一代心臟專一性血管舒張型乙型阻斷劑問世,大幅降低副作用問題。黃瑞仁指出,南韓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當地3000多名高血壓患者在服用新型乙型阻斷劑之後,不僅能有效降低血壓,也幾乎沒有疲累、手腳冰冷等問題外,更沒有任何患者因為藥物而引起陽痿。另外,此次參與的患者都是亞洲人,這避免試驗可能因為人種不同而造成在藥物劑量與副作用上的差異,對於台灣患者與醫護人員更具參考價值。研究顯示,高達98%患者順利接受治療,並未因副作用而停藥,該項研究成果今年3月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引起眾多討論。黃瑞仁認為,如果療效好、副作用低,當然就會讓患者樂於按照醫師囑咐,接受標準治療劑量,穩定控制血壓。此外,這項研究也發現,此新一代乙型阻斷劑與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或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合併使用時,能有效更進一步降低血壓,讓醫師不會顧此失彼。在顧心臟、控血壓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不再需要開那麼多藥物,使得患者能穩定服藥。在換藥之後,上述病人回診時,不再面有難色,而是開心地說,現在血壓控制平穩,且「另一半相當滿意。」黃瑞仁提醒,高血壓患者應每天早晚量測血壓、生活作息正常、按時服藥,如果血壓忽高忽低,或覺得服用藥物後,出現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都應主動向醫師反映,經醫師評估後,調整劑量或是換藥,切莫擅自減藥與停藥。
-
2020-06-12 養生.聰明飲食
心臟的健康是吃出來的!5 大天然護心食材,讓你擁有最強心臟
美食作為人們最為心動的,最具有誘惑的東西,總是帶給美食家不同的驚喜,那種吃到之後的滿足感讓我們心曠神怡,但是健康的安全信號會提醒我們身體的健康才最重要。心臟作為人體內最中心的位置,所以心臟的健康也是吃出來的。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有益於心臟健康的食物有哪些:Omerga-3脂肪酸的食物Omega-3脂肪酸存在於多指魚類以及一些堅果和種子類,根據美國AHA的研究,它可以降低甘油三酯,降低高膽固醇人群的心律失常的風險。富含Omerga-3脂肪酸的食物有:三文魚、金槍魚、沙丁魚、核桃、杏仁、亞麻籽等;不過要注意的是堅果類雖然對心臟有好處,但是熱量太高,容易堆積脂肪,建議每天食用30g 。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具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作用,有一定的降壓作用,還可延緩因高血壓所引起的心血管合併症,多吃膳食纖維還是有好處的。多攝入蔬菜有利於降低人體的炎症反應,降低冠心病的發作風險。流行病學研究證明,多吃蔬菜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較低,特別是缺血性的心髒病。其中十字花科蔬菜和深綠色葉菜的作用得到肯定。注意事項:綠葉蔬菜和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可能會限制某些藥物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例如抗凝血劑華法林!如果你正在服用華法林,並不意味著你應該把富含維生素K的蔬菜從你的飲食中完全去掉。據相關研究顯示,目前較合理的建議是讓患者繼續其平日飲食,避免偶然的過多攝入。漿果人們常吃藍莓和草莓,能降低心髒病的發病危險。藍莓、草莓等紅、藍、紫色漿果和蔬菜中所含的抗氧化劑花青素具有防止和修復細胞受損的作用;另外黑莓、草莓、枸杞中含有類黃酮,可以降低血壓,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枸杞還有抗凝血的作用,所以服用香豆素類(華法林)或氯吡格雷的人應該諮詢醫生,看他們是否需要限製或避免食用。而藍莓、蔓越莓等果汁也同樣可能影響部分藥物的效果,有疑問可以諮詢醫生或藥師。綠茶研究人員認為,綠茶之所以對降低心髒病死亡危險會有幫助,主要可能歸功於綠茶中所含有的天然抗氧化劑類黃酮。此前的一些研究結果表明,類黃酮有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作用。(來源/轉載自《文匯報》)
-
2020-06-12 科別.骨科.復健
5招宅運動 隨時隨地積骨本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人每周身體活動量至少做到中度有氧運動150分鐘,但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高達47.3%國人每周身體活動量未達標準,沒時間做運動是最常見的藉口。為鼓勵民眾隨時隨地找時間運動,國健署邀請韻律體操國手「體操精靈」宋語涵及籃球國手林正示範5招「宅運動」。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院院長湯文慈指出,每天運動30分鐘,其實可以利用零碎時間,每次10分鐘,分階段執行積少成多,運動效果一樣好。研究指出,適度運動可以增強防護力,只需準備兩瓶礦泉水或毛巾,就能在家達到運動效果。很多為了事業打拚而忘記運動重要性的30至40歲上班族,誤以為退休後再運動還來得及,湯文慈則強調,40歲以前是存骨本及保留肌力抗老化的黃金時期。運動可提升肺活量、避免肥胖,增加氧氣消耗及血液循環,降低心血管疾病及三高風險,但賈淑麗說,國人運動不足是排行第四名致命隱形殺手。「體育妖精」宋語涵及籃球國手林正昨日示範5招「宅運動」,無需特殊裝備,不受場地的限制,只需準備兩瓶礦泉水,運用隨手可得的毛巾、彈力帶等物品,就能隨時隨地健身,「運動程度不輸健身房。」居家協調訓練-推推球運動:爸爸和小朋友一起推著彈力球走,訓練小朋友的大肌肉群及手部肌肉與身體協調。居家爆發力與協調訓練-反向跳運動:親子一起玩雙人反向跳,可以訓練雙腳爆發力和身體協調性,還可以互相挑戰,看誰的耐力比較好,提升運動的樂趣。居家肌力訓練-深蹲運動:手握彈力帶兩側末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踩住彈力帶往下蹲,可以強化下肢肌力,也可以親子面對面一起做,增加默契。居家心肺及肌耐力訓練-跑步機:手扶穩桌子或家具,穿運動鞋各踩一條抹布來回移動,以訓練下肢肌群為主,核心為輔,過程中手部不能離開扶手,以保持安全。居家下肢肌耐力訓練-坐式健身車:左右手維持不動,雙膝輪流輕頂礦泉水,可以訓練上肢、核心及下肢肌力,只要2瓶礦泉水,運動6分鐘,消耗約32卡熱量。
-
2020-06-11 養生.運動天地
影/久坐1小時=抽兩根菸 顧打拚不運動一個月少活2天
我國「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國人每日平均久坐5.9小時,若根據澳大利亞2011年研究所述,久坐1小時等於抽兩根菸,會減少約22分鐘的平均餘命,換句話說,如每天上班8小時久坐不動,上班族只顧打拚、不運動,一個月恐少活2天,久坐者需靠每天運動30分鐘延長壽命。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人每周需身體活動量至少做到中度有氧運動150分鐘,但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及108年教育部體育署「運動現況調查」 發現,高達47.3%國人每周身體活動量未達WHO建議標準,沒時間做運動是最常見的藉口。運動可提升肺活量、避免肥胖,增加氧氣消耗及血液循環,降低心血管疾病及三高風險,賈淑麗說,運動不足是排行第四名致命隱形殺手;國立體育大學運動與健康科學院院長湯文慈說,每天運動30分鐘,其實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分階段執行積少成多,運動效果一樣好。湯文慈表示,很多為了打拚而忘記運動重要性的30至40歲上班族,誤以為退休後在運動還來得及,事實上,40歲以前是存股本及保留肌肉抗老化的黃金時期,研究指出,適度運動可以增強防護力,只需準備兩瓶礦泉水或毛巾,就能在家達到運動效果。為鼓勵民眾隨時隨地找時間運動,國健署邀請韻律體操國手「體操精靈」宋語涵及籃球國手林正現場示範5招式「宅運動」,無需特殊裝備,不受場地的限制,只需準備兩瓶礦泉水,運用隨手可得的毛巾、彈力帶等物品,就能隨時隨地健身,連林正都認證「運動程度不輸健身房。」●居家協調訓練-推推球運動:爸爸和小朋友一起推著彈力球走,訓練小朋友的大肌肉群及手部肌肉與身體協調。●居家爆發力與協調訓練-反向跳運動:親子一起玩雙人反向跳,可以訓練雙腳爆發力和身體協調性,還可以互相挑戰,看誰的耐力比較好,提升運動的樂趣。●居家肌力訓練-深蹲運動:手握彈力帶兩側末端,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踩住彈力帶往下蹲,可以強化下肢肌力,也可以親子面對面一起做,增加默契。●居家心肺及肌耐力訓練-跑步機:手扶穩桌子或家具,穿運動鞋各踩一條抹布來回移動,以訓練下肢肌群為主,核心為輔,過程中手部不能離開扶手,以保持安全。●居家下肢肌耐力訓練-坐式健身車:左右手維持不動,雙膝輪流輕頂礦泉水,可以訓練上肢、核心及下肢肌力,只要2瓶礦泉水,運動6分鐘,消耗約32卡熱量。
-
2020-06-11 科別.精神.身心
憂鬱、焦慮會牽連泌尿道?研究證實兩者因果關係
48歲吳女士,因為失眠問題在診所拿藥,卻覺得效果不佳,於是轉至大醫院求診。經精神科醫師詳細問診後,發現吳女士不僅有焦慮症狀,也有夜尿及尿失禁症狀,轉介至婦女泌尿科門診合併治療後,症狀已改善,生活品質也提高。一般人可能以為大腦跟膀胱看似沒有關係,但真的如此嗎?因此,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部定副教授黃隆正博士與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部定教授吳銘斌博士連袂在這幾年展開一系列的聯合研究,卻意外揭開此謎團。奇美醫學中心跨團隊研究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大數據的分析,對下泌尿道症候群(簡稱LUTS)深入研究。研究發現,下泌尿道症候群不只是發生下泌尿道症狀而已,還會增加門診就診次數,同時增加住院次數,更可能合併其大重大疾病之發生,如腦心血管、阿茲海默症、憂鬱症、躁鬱症等風險。根據統計,下泌尿道症狀的人腦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冠心症、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了1.34倍;阿茲海默症增加1.63倍;焦慮、憂鬱增加了2.56倍(焦慮2.05倍、憂鬱2.19倍、合併發生2.14倍)。而下泌尿道症候群個案後續罹患焦慮及憂鬱的危險比(HR)分別為2.12跟2.03;焦慮症後續罹患LUTS的危險比為2.01;憂鬱症後續罹患LUTS的危險比為2.37。以上的研究結果已分別刊登在兩個國際知名期刊:2015年的精神科研究(Psychiatry Research)及2017年的心身研究期刊(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兩位專家的研究證實了憂鬱、焦慮與LUTS不僅有共病關係,而且為雙向的因果關係,其臨床意涵為:憂鬱焦慮導致LUTS;LUTS導致憂鬱焦慮;兩者有共同致病機轉。這樣的發現提供「腦-膀胱軸疾病」(Brain–Bladder Axis)理論一個強而有力實證支持。由於憂鬱、焦慮與LUTS存在雙向因果關係,暗示兩大疾病間可能有共同致病機轉,建議醫師應適時的相互轉介及合併治療,才能有更好的效果。黃隆正指出,憂鬱症和焦慮症是最常見的輕型精神疾病,兩者常合併發生。國內的憂鬱症、焦慮症合計盛行率約24%,發生原因為壓力或先天體質因素,此外,也常與慢性疾病有關,共病會對預後有不良影響,進一步惡化生活品質。吳銘斌說,下泌尿道症候群的盛行率約12~18%,其症狀包括(1)尿液還在膀胱時,出現失禁、頻尿、夜尿、尿床等;(2)排尿出現尿得很慢、斷斷續續、排尿疼痛、滴滴答答等;(3)排尿後感覺尿不乾淨;(4)其他如性交疼痛、骨盆腔器官脫垂、生殖泌尿道疼痛、反覆泌尿道感染等症狀。發生下泌尿道症候群的原因很多,包括年紀、神經系統、血管系統、免疫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等。黃隆正說,近幾年更發現心理因素也會有所影響,尤其是壓力造成的焦慮、憂鬱,可能是導致下泌尿道症候群之發生及病程延長的關鍵。反而言之,下泌尿道症候群對於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包括日常作息的干擾、特殊需求的經濟花費,以及情緒沮喪低落等,可能造成患者的長期壓力,進而產生焦慮、憂鬱症狀。黃隆正解釋,憂鬱、焦慮與下泌尿道症狀之所以有因果關係,在生理層面也有一些可能的解釋,譬如,透過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相關的神經內分泌系統,以及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HPA axis)的神經免疫系統,來交互影響。臨床經驗發現,抗憂鬱劑不僅只對憂鬱/焦慮有效,也可以改善一些疼痛及身體症狀,例如壓力性尿失禁。研究顯示,抗憂鬱劑可能是LUTS的危險因子;血清素系統可能和LUTS的發生病理有關;抗憂鬱劑可能對LUTS的治療有效。黃隆正建議,未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其詳細機轉、藥物發展及其他治療方法。他提到,而在奇美醫學中心相關科別之間已經有個案的跨科別轉介治療,也都有一定的成效。(圖文授權提供/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天熱泌尿道易發炎! 4NG衛生習慣超多人都在做 泌尿道反覆感染與吃也有關! 4NG飲食習慣要戒掉
-
2020-06-11 科別.腦部.神經
夏天也會中風 三高族群別輕忽
「三金影帝」吳朋奉上月因腦中風辭世,震驚不少人,大家多認為腦中風易在冬季天冷時誘發,南投醫院神經內科提醒,「三高」才是重點,夏天也別輕忽,要多預防。南投醫院指出,南投日前有名50歲張姓男子突癱軟、口齒不清,緊急送醫,確診是腦中風,幸好及時動刀救回,經了解張男有高血壓,入夏疏於控制血壓險送命。南投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嘉為說,不少人對腦中風刻板印象是「冬天或天氣冷才會發生」,其他季節疏於防範;但夏季炎熱愛喝冰涼飲料,甚至酒品消暑,對「三高族群」相當危險。張嘉為說,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臟病、抽菸、喝酒和肥胖等都是中風的危險因子,患者及有家族史者都是高危險群,不能因季節或氣候鬆懈,平時就該控制好慢性病,定期追蹤回診,維持良好生活作息,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他指腦中風可分為「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前者多因長期血壓控制不良所致,後者主要是動脈硬化造成血管逐漸阻塞;腦中風往往無聲無息,不容易察覺出異常,發生後得把握黃金治療時機,否則恐失能甚至喪命。張嘉為提醒,若出現突發性的單側肢體無力偏癱、口齒不清或詞不達意、頭暈或步態不穩、不明原因頭痛、單眼或雙眼看不見等徵兆,應立即送醫、越快越好,最好把握黃金3小時的搶救時機,降低失能與神經功能障礙等後遺症。
-
2020-06-11 養生.聰明飲食
嘴饞吃不停又怕胖? 1常見零食不僅降食慾還能讓「腰瘦」
不論是已經罹患心血管疾病或想要提早預防,在日常飲食中加入一些杏仁,可能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研究發現,經常食用堅果類食物有助降低壞膽固醇和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研究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研究團隊要求受試者吃杏仁或熱量差不多的零食,進行6個星期的比較,在把這些食物添加到飲食後,研究人員將測量參與者的心臟健康指標變化直到試驗結束,發現每天食用杏仁的參與者,血管內皮功能和壞膽固醇指數都比較低,表示杏仁有助降低32%心血管疾病風險。 該研究同時也佐證了團隊於早期進行的另1項研究,先前研究指出,攝取杏仁對人體具有正面效果,研究發表在《歐洲營養學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表示堅果類食物可以縮減腰圍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研究人員紀錄6,800多名英國成年人4天的食物,並表示每天吃杏仁的飲食較為健康,因為蛋白質、總脂肪、維生素C、纖維、鉀和其他健康補品的攝取量都增加了。進行上述2項研究的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首席研究員Wendy Hall表示,食用杏仁這類堅果,是實施健康飲食的重要因素,但從龐大的英國人口數據庫顯示吃堅果的成年人並不多,但那些有吃杏仁的人,飲食型態較健康,而且體內脂肪含量也更低。如果想擁有更健康的身體,就透過杏仁取代餅乾和薯片吧!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 吃下午茶擊退負能量! 但這些食物只會讓你愈吃愈累 壓力大到喘不過氣 多吃7種食物紓壓解鬱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罹癌發生率增加所幸死亡率下降 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
2020-06-10 科別.腦部.神經
預防腦中風 兩大殺手要注意
55歲「金鐘視帝」吳朋奉因突發的腦中風猝逝,衛福部嘉義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英和提醒,引發腦中風兩大隱形殺手分別「高血壓」和「心房顫動」,不可不注意,要從飲食、戒菸和運動等方式預防,更勝於治療。黃英和說,腦中風是指腦血管因阻塞或破裂造成腦部功能受損,常見的症狀包括突發性的臉歪嘴斜、某一邊的肢體無力和說話不清楚等,嚴重可能導致長期臥床或死亡。衛生福利部統計,腦血管疾病死亡人數為11520人,為國人十大死因第4位,目前有血栓溶解劑及顱內血管取栓等先進療法可以減少中風的傷害,但仍然有許多患者錯失了治療黃金時間。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18歲以上國人平均每4人中就有1位罹患高血壓,且高血壓盛行率是隨年齡增加而上升,若不控制好,腦中風的各項心血管疾病風險便增加一倍。民眾除了平時養成在家量血壓的良好習慣外,也建議限鹽, 一天只攝取2到4公克的鹽,限制飲酒量男性每天小於30公克,女性則小於20公克,還有減重,每減少1公斤體重,減少1毫米汞柱的血壓值。其他還有戒菸、多吃蔬果,乳製品及全穀堅果類,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量,一周也至少做有氧運動3到4天,每次40分鐘。另外心房顫動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特徵是脈搏完全不規則,時快時慢,但是患者卻不一定有感覺,心房顫動容易引發腦中風,及早治療,便可降低至少一半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