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5 新聞.杏林.診間
搜尋
心態
共找到
840
筆 文章
-
-
2021-04-04 養生.抗老養生
「清明」宜補陽養肝! 2種養生茶飲助降火解燥
曰清明風,掃墓祭祖「清明」二字,最早是用來形容氣象的「日清明風」,也收在《淮南子》的八風之說。《淮南子.天文訓》記載:「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條風至四十五日,明庶風至;明庶風至四十五日,清明風至;清明風至四十五日,景風至;景風至四十五日,涼風至;涼風至四十五日,閶闔風至;閶闔風至四十五日,不周風至;不周風至四十五日,廣莫風至。」依時間進展下,區分為八風。就在「清明風至」的時節,白桐花開始滿山遍野地盛放,田鼠因為烈焰的太陽躲入陰涼的洞穴之中,喜愛陽光的鵪鶉小鳥躍上枝頭,吱吱喳喳地歡鳴,剛剛下過雨的天空,在遠方掛上一道美麗的彩虹,一下子就把「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畫面勾勒出來了。《歲時百問》提及:「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在整個二十四節氣當中,同時身為節氣,又屬於民俗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其中,過年、清明、端午、中秋同列為傳統四大節,顯見文化的重要意涵。當杜牧這首︿清明﹀再度在腦海響起時,也是家庭成員們再次團聚的日子,共同踏上紛紛細雨的祭祖路。從古至今,清明流傳下來許多的節俗,多懷抱一份慎終追遠的心態,包括:掃墓祭祖、禁火冷食、春遊踏青、插柳戴柳、盪鞦韆、拔河、放風箏等,在在彰顯對於故人的思念、平安豐足的企盼。寒食蛋雕,斷鷂放災「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寒食節,又稱為禁火節、禁煙節、冷節。古時對於寒食節較為重視,根據描寫北宋都市景觀百科的《東京夢華錄》記載,直到宋代,人們開始在這幾日出城掃墓,加上清明(節氣)緊隨著寒食(習俗),歷史層疊相沿之下,清明節就和掃墓更加密不可分了,節氣也被賦予了更豐富的意涵。《台灣府志》記載:「清明日,人家展謁墳墓;輿步壺漿,絡繹郊原。祭畢,藉草啣杯,遞為酬勸;薄暮乃歸。」並於一九三五年明訂此日為民族掃墓節。話說,隱遁山林、堅不出仕的介之推,被一把狂火給燒盡,後人為紀念才有「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的推崇活動。然而根據後人考證,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源自古代的鑽木、求新火的俗制,在新火未到的時候,就禁止人們生火,才有寒食的由來,草仔粿、潤餅、棗糕應運而生。此外,祭祖準備的供品,在祭祀完畢就會由家人們一起團聚共食,當中的雞蛋還會被雕畫出不同的花樣,成了一種別出心裁的民俗技藝。《荊楚歲時記》寫道:「古之豪家,食稱畫卵,今代猶染藍茜雜色,仍加雕鏤,遞相餉遺,或置盤俎。」描繪出此景。清明也是個踏青的好日子,俗稱「踏青節」,古人會穿上新鞋子踩踏青草,感受風光明媚的輕鬆氣氛,既然來到了戶外,自然就適合舉行放風箏活動,古稱「紙鳶」的風箏,相傳戰爭時以鷂鷹製成紙鳶,風起順風並且迎風飛舞,便可藉此送達給友軍求援,後來的人將災病寫在紙鳶上面,放飛風箏後,再把引線剪掉,象徵所有不愉快的事也會隨風飛散。春餅自助餐,清肝明目俗話說:「女子傷春,男子悲秋。」或是少女懷春的說法,指的就是春天容易使敏感纖細的人多愁善感,這一種情緒上的不安或異狀,需要透過情志上的調整,避免避居在封閉的空間之中,透過春遊踏青,或是放風箏的活動,使心境遼闊舒展。除此之外,《雜病源流犀燭.諸鬱源流》提及:「諸鬱,藏氣病也。其原本於思慮過深,更兼藏氣弱,故六鬱之病生焉。」也可能是因為氣鬱內虛、肝血不足導致的情緒失常,因此春分時節更要注重養肝調血。春天也是筍子盛產的季節,筍鮮味美,清炒或煲湯都是人間美味,然而竹筍性味甘涼,吃多容易滑利耗氣。《本草從新》記載:「虛人食筍,多致疾也。」身體陰虛或有隱疾的人,不宜再吃筍或「發」物,建議改為吃柔肝養肺的清淡食材,藉由麵粉做成的薄潤餅皮,夾上炒熟放涼的各色蔬菜(豆菜、韭菜、煎蛋絲、肉絲),最後撒上花生粉或白糖粉,再捲成圓筒狀,就像是頓豐盛美味的自助餐。若能另外搭配花草茶,舉凡枸杞、菊花、玫瑰等一起入茶湯飲用,有助清肝明目,舒肝理氣。春日養肝,降火解燥春暖花開的季節,也是花粉過敏症候群的好發時間,五官病(眼耳鼻喉口齒唇舌)容易併生相關症狀,像是鼻塞、流鼻涕、打噴嚏、鼻竇炎、結膜炎、喉炎、氣喘、皮疹等,此時節需要留意呼吸道的防護,外出可佩戴口罩,減少前往擁擠的公共場所。《黃帝內經》記載:「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春天養肝就從飲食著手,「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食材的選擇上,就以草木萌芽復甦的青綠色為主,舉凡此時節的節令菜:高麗菜、花椰菜、綠豆芽、菠菜、萵苣、皇帝豆等,有助降肝火、解燥熱,更有助益於青春的滋養。循令食.家の味♦ 絲瓜香蜜花露飲食材:絲瓜花十五克、蜂蜜八克作法: 1.絲瓜花洗淨,備用。 2.取茶杯,放入絲瓜花,沖入開水。 3.靜置數分鐘,倒入蜂蜜拌勻。 4.濾掉花瓣,溫熱飲用。♦ 冰糖銀耳茶食材:銀耳十五克、茶葉三克、冰糖適量作法: 1.銀耳泡軟,備用。 2.茶葉經熱水沖泡,留茶湯。 3.取鍋加適量水,放入銀耳燉熟後,再倒入茶湯,續煮兩分鐘。 4.拌勻後,加入冰糖調味,即成。※本文摘自博思智庫《循令食 家の味:24節氣歲時紀》 作者:陳品洋出版社:博思智庫出版日期:2021/02/04
-
2021-03-31 養生.人生智慧
金錢議題常出現在家庭衝突中!美國心理專家:理財與幸福感存在 4 個關係
「理財很重要」這個道理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但卻很多人因為怕麻煩、低估風險等因素,沒有真正將它視為一回事。美國心理專家 Jeffrey Bernstein 在心理治療領域超過三十年,接觸過很多前來諮商的家庭,從中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金錢議題時常出現在家庭的衝突中。有很多夫妻,是一方管理家庭的所有財務,另一個人對金錢管理卻心不在焉。「給他魚吃,不如給他釣竿」這句話是在金錢觀念教育上常出現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對自己的財務負責,若談到金錢與幸福的關係,美國作家 Natasha Munson 的這句話很是貼切:「金錢和情緒一樣,都需要管理才能在正軌上。」理財知識會影響關係的質量錢多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有很多中等收入的家庭也生活得很幸福,重點在於「理財知識」,即如何更合理地做出關於花費、儲蓄、投資與稅務相關的決策。我們完全無法預測「風險」,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哪天會失業、哪年會有金融風暴,哪時像新冠肺炎這樣的傳染病會爆發,有足夠的財務知識,你就能事先做好準備。對壞事的「無法掌控感」往往是我們陷入憂鬱和焦慮的原因,這樣的負面情緒也會影響你身邊的重要他人,甚至變成衝突的導火線,破壞彼此的關係,別小看金錢壓力帶來的傷害性。綜合以上,美國心理專家 Jeffrey Bernstein 整理了以下四個觀點,來闡述財務知識和幸福感的關係。1. 越少經濟壓力,你會感到更快活,這點無用置疑。2. 你越重視你的財務管理能力,當生活中出現經濟壓力時(例如家人生病、小孩要出國留學),你會感到更有能力感和控制感,應對各種難關。3. 在財務管理能力上保持「成長心態」(grouth mindset),也就是相信能力是可以靠後天學習而進步的,在面對財務上的挑戰時較不會感到挫折。4. 當你能管理你的財務,你會以更正向的眼光看待自己,提升自尊。對金錢掌控度越高,人生的彈性就越高「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很老話我們都聽過,但其實「金錢也是時間」,對於我們人生的自主程度和控制度,影響了我們的幸福感,誰想要當個一生中總在為他人工作,時間運用都不由得自己呢?而需要這樣的時間彈性,我們必須擁有健康的財務狀況,這又需建立在金錢管理能力上。在華人社會中,我們有時很避諱去談到金錢,可能是認為談錢傷感情,也可能是害怕談錢顯得滿身銅臭味,不符合高尚的美德。但事實就是,金錢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幸福水平」,因此在心理健康上,學會管理金錢的重要性不亞於管理情緒、管理壓力。參考資料:1.《Psychology Today》:Why Financial Literacy Is Vital for Happiness2.《Genbiz》:How Financial Literacy Makes Us Happier※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經濟越自由,你會感到更快活】美國心理專家:理財與幸福感的 4 個關係
-
2021-03-30 該看哪科.兒科
家長嫌太胖 國中女信偏方吃「棉花」減重釀嚴重腸沾黏
體重過重、過輕都不好,然許多兒童、青少年不知正常體位標準,常常不該減重卻減重,應該減重卻不知。身形纖細的15歲女國中生,身高、體重、BMI數值均正常,但家長卻常嫌棄女兒胖、大腿粗,不該吃宵夜,讓女學生十分在意,誤信網路謠言「吃棉花減重法」,一年下來,竟吃下整整一條厚棉被與鋪棉外套,導致嘔吐不已、腸道阻塞,經手術,才將塞滿腸道的棉花由肛門擠出,但未來仍可能有腸沾黏後遺症。4月4日兒童節即將到來,台灣兒科醫學會今舉辦「支持與鼓勵推動體重管理記者會」,呼籲家長、小朋友都應對體位有正確的認知,平時生活習慣維持「健康吃、睡眠足、運動多」,避免慢性病上身。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5至19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有肥胖問題者超過一成,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表示,台灣兒童、青少年肥胖盛行率雖逐年下降,但臨床上也看到許多青少年對肥胖有錯誤見解、不了解自己正常體位的數值,導致健康亮紅燈。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胃腸科主治醫師楊俊仁說,之前收治過一名16歲的患者,食量比同齡學童大出許多,但家長覺得男生「高高壯壯」並無不好,直到收到學校體檢報告,發現身高172公分、體重卻高達139.4公斤,BMI值飆高到47.12,屬於極度肥胖,連帶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問題,另也有脂肪肝、肝臟輕微纖維化。為方便家長、小孩共同管理體位,維持身體健康,國民健康署建置「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只要輸入性別、年齡、身高與體重,即可算出該年齡層建議的BMI,快速檢定體位是否正常。不同於成人BMI大於24即過重,大於27則有肥胖問題,楊俊仁指出,兒童與青少年在不同年齡層均有不同標準,當BMI超過該年齡層的85百分位以上,即為過重,超過95百分位以上時,則為肥胖。李宏昌表示,有愈來愈多實證研究證實,兒童時期過重與肥胖會增加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也會影響社交與學習;臨床上發現,許多有體位管理困難的兒童、青少年,很多都是因為家長對於體位管理沒有正確認知,對兒女的言語也會影響他們的減重心態。若兒童體位已達到肥胖、極度肥胖,李宏昌建議,應帶小孩就醫,兒科醫師會評估體位及危險因子,包含飲食、運動等行為及態度、有無家族或基因等,並藉由身體檢查了解是否有潛在疾病,愈早接受專業治療與定期追蹤,愈能免於疾病的威脅。●兒童及青少年版BMI計算機:https://km.hpa.gov.tw/ChildBMI/ChildBMI.html●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https://www.hpa.gov.tw/Pages/EBook.aspx?nodeid=3792
-
2021-03-26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聲帶長息肉、甲狀腺結節 雙重衝擊皮膚科名醫險得憂鬱症
去年的我很沮喪,快要得憂鬱症,平常已經沒有什麼嗜好,唯一的紓壓就是哼哼唱唱,結果卻連高音都哼不上去,當時覺得人生很無望,活著到底是為什麼?聲音沙啞 講話很吃力大約2年前開始,我覺得發音不太舒服,到了8月中旬,聲音開始沙啞,當時以為是感冒、喉嚨發炎,一拖就拖到年底,講話變得很吃力,高音都發不出來。「我是很鴕鳥心態的人,真的沒辦法才肯就醫,最後是回老東家三軍總醫院看診。」在三總做了耳鼻鏡發現聲帶長息肉,推測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經常說話和發聲不對造成,醫師說這很常見,可以不開刀。後來他順便幫我檢查脖子,竟意外發現左側甲狀腺腫大,因為很深層,從外觀都看不出來,結果超音波一照,已經有3.2公分的甲狀腺結節,通常2公分以上就要做穿刺,於是我做了細針穿刺,化驗為良性結節,之後每三個月回診並做穿刺。回診等宣判 心理受煎熬因為有5%至10%的惡性機率,我不敢大意,乖乖配合醫囑,該吃藥就吃藥、該回診就回診,不過每次回診,除了得挨針,還要等化驗報告,就像等宣判一樣,那種心理煎熬很難受。這兩種疾病持續困擾我,服藥大半年,狀況時好時壞。門診中常有癌患因為吃藥有皮膚問題來找我,很多患者原本是良性腫瘤,但患者自覺想切除,最後確診為惡性腫瘤的案例,這讓我警覺,選擇積極處理甲狀腺問題。去年2月底我進開刀房切除結節,總算除掉心頭大患,不過聲帶息肉的問題還是存在,聲音依舊沙啞,而且講的不久、也講不清楚,有時得大聲講話,這樣對患者很不禮貌,也就是那時候覺得人生沒意義、很憂鬱。處理聲帶 做綠光雷射之前想過作聲帶顯微手術,但要噤聲一個月,我每天都有門診,根本不可能不講話,後來發現聲帶手術有兩種雷射方式,一種是二氧化碳雷射(波長10600奈米)、一種是綠光雷射(波長532奈米),雷射是我的專長,波長越長傷害越深,所以選擇自費做綠光雷射,只須噤聲一到兩周,而且雷射後立刻取出息肉,聲帶乾乾淨淨。現在我的聲音已經完全恢復,也體認到要服老,從小病就要開始預防,健康真的是無價之寶!尤其家人很重要,以前還會和太太吵架,生病後看著妻兒擔心我、照顧我,讓我很感動也感恩,更珍惜家人。我也聽從醫囑,每天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物、不喝酒,連平常最愛的茶,也改成偶爾喝,只要全家人都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醫學辭典/聲帶息肉聲帶的微血管破裂,所滲出的血液在聲帶黏膜下形成血腫,久而久之,血腫被吸收液化後就形成息肉,影響聲帶的閉合及振動,大多發生在單側的聲帶上,症狀包含聲音沙啞、嗓音變粗、發聲困難、調整聲音的能力下降等。小息肉可以透過噤聲休息而消失,大一點的息肉就需要類固醇注射或雷射手術,治療後如果不好好保護聲帶,仍可能再次復發。提醒聲音沙啞超過2周,持續數天聲音完全喪失或嚴重改變時,應盡快就醫。趙昭明小檔案現職: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中華美容暨健髮教育學會理事長年齡:57歲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專長:一般皮膚疾病、醫學美容、醫美光療、微整型、減重管理經歷: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三軍總醫院皮膚科部主任三軍總醫院醫學美容中心副主任
-
2021-03-25 養生.人生智慧
72歲單身的豐富!陳淑麗:盡情快樂助人,走時最好像插頭一樣一拔就離開
編按:72歲的資深藝人陳淑麗,身材輕盈,聽她說話心情也很輕快!她擔任董氏基金會終身志工、長年推動反菸運動,也因此勤於保養身體,練了數十年的瑜珈,體能極佳。她曾渴望走入家庭,多年來卻始終單身,然而卻發現:原來沒有完成願望也無所謂,因為一定有別的快樂,說不定比你預想的更好!如果從小就有一個願望,但始終沒有達成。心情是什麼?對資深藝人陳淑麗來說,這個願望再簡單不過,就是很多人都有的身分:「想當一個媽媽」。這是她小學2年級第一次寫作文 〈我的志願〉時,寫下的答案。當時還被同學笑當媽媽有什麼了不起的?未料,人生的路有時很幽默。今年72歲的她,一路以來就是緣分未到,仍舊單身。但她多年來活躍於公益活動、並修習瑜珈,雖然本來的願望沒實現,但發現:人生也還是很豐盛啊!所以,每個人的人生都會轉彎,後來的路也許比你預想的更好。17歲進入演藝圈 但只想過普通人的生活陳淑麗17歲時被挖掘進入演藝圈,以模特兒身分出道。當時收入豐厚,卻也花錢花得兇,台上台下都光鮮亮麗。然而,陳淑麗對這樣的生活並不太眷戀,「我只想和普通人一樣,做一個朝九晚五的工作,或找人嫁了就好。我心想:大多數人都是這樣過日子,應該沒那麼困難吧?」29歲時,她曾有一個穩定交往多年、論及婚嫁的對象,不料對方母親卻因為她從事模特兒工作,強烈反對2人交往,面對來自家長的壓力,她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更不想讓男友為難,最後自己選擇果斷分手。陳淑麗說,自己的個性屬於坦率直腸子類型,凡事容易認真,「我談戀愛很慢熱,但面對情傷,又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平復心情」,此後她陸續有過幾回戀情,卻都以分手收場,反覆受挫下,或許因此讓她對於感情逐漸卻步。「差不多過了35歲後,我算是斷了一定要結婚的念頭。」多年菸癮 因為一聲咳嗽決定戒菸1986年,她37歲,決定加入董氏基金會,擔任終身義工至今,和「孫叔叔」孫越一樣大半生都致力反菸運動。原來,她曾經是個菸不離手的大菸槍。當時董氏基金會創辦人嚴道的乾女兒卜仁美是民生報的娛樂記者,和陳淑麗是同住一室的姊妹淘。「嚴先生的丈母娘愛燒菜,只有我吃不胖最捧場,老太太喜歡我來,久而久之就變成嚴家的常客。嚴先生曾說,每次他回到家只要聞到菸味,就知道我來過了。」為何決定不抽菸了?「我第一次想戒菸,是為了愛漂亮。那時有個同樣是模特兒的朋友,一個多月沒見,我發現她氣色很好,一問之下才知道對方戒菸了。」但難以抵擋菸癮誘惑,陳淑麗經常戒了又抽、抽了又戒,前前後後拖了3、4年,「最後朋友都虧我說:這次妳要戒多久?我都不好意思再跟別人說我要戒菸。」最後陳淑麗徹底戒菸,是在她第一次拍8點檔連續劇《四千金》的時候。「當時在拍一個重要場景,我卻因為忍不住喉嚨癢,在現場乾咳了一聲,導致那段戲整個重來,讓我很過意不去,也覺得這有損演員專業。這次總算真的成功,就算朋友在旁邊吞雲吐霧滿室菸味,我也不會想抽了。」投身公益30年 獲得人生最大感動董氏基金會是台灣禁菸運動的重要推手,陳淑麗除了經常擔任活動、記者會的主持或代言,為了推動立法,到立法院對立委遊說也是家常便飯。陳淑麗說,這樣熱心公益的性格,或許和她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有關。出身澎湖的陳淑麗,小時候家裡開報關行,在她的記憶中,家裡門從來沒鎖過,簡直就像社區活動中心。「因為那時候澎湖本島跟離島之間船班每天只有一趟來回,往來做生意的人有時搭不上船,我爸就會留他們住一晚。所以從小我就很習慣家裡有陌生人吃飯、留宿,沒把外人當外人。」陳淑麗在世新念書的時候,學姐經常在假日拉著她去育幼院給孩子們說故事、或是到YMCA幫忙,把當時一些駐台美籍家眷捐的衣服、用品等物義賣出去;出社會第一次賺了錢以後,陳淑麗就把錢拿給爸爸,要他幫忙捐給澎湖救濟院。「對我來說,自己有能力時幫助別人,就是一件很自然、直覺的事。」直到她演出《上錯天堂投錯胎》一炮而紅,她做公益的心態也有些不同了。「過去做善事是別人拉著我去幫忙我就去了,心裡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後來我的心境慢慢轉變,覺得自己得到這麼多名聲、觀眾的喜歡,應該要去做一些回饋的事、盡一分社會責任。」不只是董氏基金會,當時不少慈善團體包括世界展望會、聯合勸募等,都來邀請陳淑麗幫忙募款,如果活動不巧撞期,她會優先參加沒有酬勞的活動,「因為沒有酬勞,表示他們經營更辛苦、更需要幫助。」陳淑麗說,要做公益,其實捐錢是最簡單的,長期參與其中最不容易,「當中董氏基金會又更特別,因為反菸屬於社會倡議運動,和一般公益團體救助弱勢族群不同,必須花時間說服大眾。」《菸害防制法》正式通過後,有次陳淑麗搭公車,有個陌生人下車前忽然轉頭對她說:「陳姐謝謝妳,讓我上班終於不用吸二手菸了。」她說:「當下我很感動,覺得自己努力了十幾年,真的有回報。」40歲後開始練瑜珈 有體力就能完成更多事為了投身公益,陳淑麗修習瑜珈將近30年,如今更擁有多張專業證照。最初她單純是想找個運動鍛練身體,人才有力氣。學了幾年之後,碰上921大地震,她和一群志工一起到現場賑災,「到晚上每個人都精疲力竭,但我反而沒什麼事,才感覺原來真的有練有差。」她說,年輕時在演藝圈作息不正常,經常拍戲到凌晨,隔天睡到下午,後來因為做公益,她經常得一大早就起床跑活動,久而久之,生理時鐘自然調整成早睡早起,「過這樣的生活,你想不好吃好睡也很難」。也因為接觸到環保概念,陳淑麗也養成了少吃肉、少吹冷氣的習慣,這些都是她無形中保養自己的小秘訣。練習瑜珈超過10年後,一起上課的朋友都跟陳淑麗說:「妳動作做得比老師好!」紛紛鼓勵她去考師資證照。「那時候我很傻,想說當瑜珈老師的話,就不用花錢上課了!沒想到真的當老師之後,反而更掉進更大的錢坑,因為你必須花更多時間和心力精進自己,才能把學生帶好。」陳淑麗笑說。因為多年練習瑜珈,72歲身形仍然維持得纖細有致。現在陳淑麗一週上6堂瑜珈課,班上學生無一例外,全都比她年輕。「有時候學生說這個動作她做不來,我就鼓勵她說:我70歲都可以,妳比我年輕怎麼會不行?」有時陳淑麗也會問她的老師同樣的問題,這時老師會說:「妳這時候不練,難道要留到下輩子才練嗎?」陳淑麗笑說,她會教瑜珈直到做不動為止,「我沒有忘記自己幾歲,但不需為了年紀阻礙自己想做的事,而是可以一直到終老都有活力、有目標。」順利但不盡如意 人才會有所成長走過大半生,此刻陳淑麗覺得,自己其實是幸運的人。「一個沒什麼背景的女孩子,就這樣順順地進入演藝圈、一路上又遇到這麼多幫助我的人。年輕時我一心想嫁人生小孩,很怨歎地認為自己要的不多,為什麼就是無法如願?卻忽略了除此之外,我其實什麼都不缺。」她笑說,很多女人永遠不滿意自己的外表、覺得自己不夠年輕美麗:「我活了幾十年,一路都在嫌自己老,但現在我回頭看30歲、40歲或50歲的照片,都覺得我還蠻漂亮的啊!現在過了70歲還可以維持這樣,也很不錯了。」陳淑麗和媽媽同住長達20年,和母親的關係,也因為從事公益才有了改變,「我媽媽是從小管教很嚴格的人,有時其實是關心,彼此卻習慣用帶刺、負面的方式講話,和媽媽的關係就很緊張。直到我做活動,接觸到很多人的故事,可能因此開始反省自己,也更容易站在對方立場去理解。」後來陳淑麗開始改變和媽媽的相處方式,言詞不再尖銳,經常把「我愛妳」掛在嘴邊,2人更養成每天回家就會擁抱的習慣,「其實人與人的相處就是一面鏡子,先改變自己,對方就會感受得到。」2014年媽媽因病過世,她坦言至今還沒能完全走出傷痛,「但我心裡已經保存了媽媽的愛。」而面對老後的未來,陳淑麗心裡已有了安排。目前她暫租一間小套房,原本住的房子則是適度作整理修繕,準備在此終老,「只要還有呼吸,就快樂出門;走的時候,最好能像插頭一拔就離開!」她笑說。原文:72歲單身的豐富!陳淑麗:盡情快樂助人,走時最好像插頭一樣一拔就離開
-
2021-03-24 癌症.癌友加油站
歌手朱俐靜、邰肇玫 癌後愛上不完美的自己
●罹癌讓人學會更愛自己、更懂珍惜●朱俐靜認為,癌症不是老人專利,定期健檢才不會留下遺憾●邰肇玫當志工分享罹癌心路歷程,才會更愛自己也愛別人罹患癌症,會是什麼心情?像心理動力學理論從否認、憤怒、接受到適應四個階段?還是默默垂淚、自怨自艾?這些理論上會出現的情緒,朱俐靜和邰肇玫都沒有,反而因為罹癌,更珍惜現有的一切,更體會生命的意義。身體疲累 發現罹患乳癌39歲的朱俐靜,一向是個乖寶寶,從小就學鋼琴、對自我要求極高,拿下超級偶像第三季冠軍出道後,憑藉爆發性唱腔和甜美外型,廣受歌迷喜愛,她也兢兢業業、不敢有一刻的鬆懈。前年底忙完尾牙場後,她自覺身體疲累,怎麼休息都不會好,按摩、泡湯也都沒改善,就醫後赫然發現罹患乳癌,當時陪她就診的姊姊擔心的直說:「怎麼會搞成這樣?」她卻只是淡然回應:「都這樣了,那就配合醫師吧!」直到治療期間,出現蜘蛛網狀皮疹等副作用,她才開始有情緒上的波動,擔心這是怎麼了?會不會好?心情跟著起起伏伏。調整心態 學會放過自己她也因為體力大不如前,一度情緒低落,甚至懊惱自己的表現不佳,幸好工作夥伴的體貼與關心,讓她感受到滿滿的愛,很快就調整好心態,也學會放過自己,讓自己不夠好也可以。「壓力背久了,就忘記它其實滿重的。生病就像老師一樣,教會我重新看待人生。」朱俐靜透過癌症,重新認識自己,不再工作滿檔,飲食只吃原型、新鮮食物,她更體認,癌症不是老年人專利,年輕人也要做好身體保健、定期健檢,才不會「千金難買早知道」。如廁掉血凍 子宮內膜癌也罹癌的民歌手邰肇玫,則是樂天的大姊大,什麼事都大而化之、不以為意。已屆更年期的她,經血仍滴滴答答流不停,她也不覺得奇怪,直到如廁時掉出豬肝般的血凍,才驚覺不對勁,就醫發現已是子宮內膜癌第三期。家人擔心落淚,她卻無驚無恐,因為相信自己一定會好起來,不好的東西切掉就好。化療期間她頂著大光頭,照常到病房當志工,鼓舞跟她一樣的病友,只要有需要她的活動,都積極參與。對她來說,當志工分享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生命本來就有很多痛苦,每講一次痛一次,就過濾整理一次,越講就越不會糾結,講到後來,我能分享的越來越少,因為痛都化解掉了!」鼓勵癌友 當志工好得快邰肇玫也在罹癌期間,以自己為例談病人角色,拿到碩士學位。撐過癌症最危險的前五年,邰肇玫已經算是「畢業生」,她鼓勵癌友「出來當志工好得更快!因為當志工要愛別人,你才會更愛自己,要愛上自己的每一面,才能幫人打氣。」2021全癌解碼精準治療 癌症高峰論壇3月27日(六)、3月28日(日)10時起全程直播,請鎖定元氣網粉絲團直播留言抽總金額2萬元禮券!
-
2021-03-24 新聞.長期照護
願景專題/從受助到助人 「暖暖」社區讓長者不怕孤老
基隆市暖暖區位於峽谷間,多數民房蓋在緩坡上,人口成長停滯、鮮有新建案,正面臨嚴重的老化危機。由王醒之成立的左下角工作室扎根於此,他們替老人家修繕房屋,也成立「社區互助防跌工班」,邀請長者走出家門,分享生命故事、開班傳授手工藝,從受助變互助。「先住的安全,才有力氣重整生活」,這是王醒之的目標。暖暖在大多數民眾印象中,是歌手梁靜茹代表作《暖暖》的MV場景,但暖暖另一特色是獨居老人眾多,不少舊眷村及公家宿舍座落在此。工作室營運逾五年,王醒之已看遍各式長者。有位老太太獨居兒女租下的樓中樓套房,她不良於行,好多年沒出門,連「樓中樓的二樓」都沒上過,直接在客廳打地鋪睡覺。工班成員多次拜訪她,其中一次等了廿幾分鐘,只聞其聲,不見其人,最後竟發現她當天關節不適,只能緩慢爬到門前。老太太沒有長期照護者,兒女頂多每週送食物來,但她連電視壞了都「不願說」,每天最大的樂趣是「站在陽台看著樓下路人」。工班希望替她安裝輔具,還號召其他社區長者一起陪老太太散步,她始終拒絕,這成為王醒之的遺憾。王醒之每逢長者,必先問「你怎麼洗澡?」因此發現另一位獨居阿嬤家中的熱水器壞了,「不知道該找誰來修?更不願造成離家兒女的負擔」,於是險象環生。她每天從廚房燒一大壺熱水,再搬回浴室,倒進臉盆中擦澡,這段路沒有任何扶手,起坐只能扶著洗手台。燒水、抬水、沐浴過程,危機四伏,直到工班幫她修繕衛浴。工班都是暖暖在地志工,協助修繕只收材料費。同樣的問題,伊甸基金會住宅服務發展處督導曾華昶也感受深刻,長輩常有「不得不習慣」的心態,總令他十分惋惜。但長者常是資訊的化外之民,又容易蝸居家中,社福團體只能主動出擊尋找需要協助者。王醒之觀察,許多長者自認「我不值得」,在照顧好自己之前,容易先想著「我的時間不重要了,我還可以幫孩子做什麼?」他強調,這是社會歧視老化、害怕老化的結果。「老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各種因心理及社會風氣導致的『障』,才是問題。」王醒之說,修繕房屋只是起點,他認為工班的重點是「互助」,每個人都重要、也都有用,接受修繕的長者可以用自己的專長「換工」,與社會連結。老人家常會缺乏自信,問「我能和人家換什麼?」換工班必須慢慢等待,鼓勵長輩看見自己的特殊之處。那些「工」可能是他們的日常小才華,或者埋在心中的珍貴回憶。王醒之形容,「這過程像等待花開。」最常見的換工是食譜及口述歷史,有位擅長太極拳的爺爺,教授兩位年輕人絕學,再編成課程,教給其他社區居民。每場換工交流結束後,王醒之會邀請參與者一起思考自己的「可換之工」,延續這段緣份。原本互不熟識的鄉里有了新話題,更重要的是,讓長者從「鄰居家的老人」或「被救濟者」等身份,轉變為社區的一分子。王醒之說明,「長照」已是當代政府與人民的龐大負擔,甚至成為一種商業關係;但他希望將在醫療性照顧(medical care)之外,嘗試出社會性照顧(social care)的可能性。以「換工」活化高齡族,打破他們自認為「我不值得」的心理狀態。甚至組織起志工團,陪伴老人家散心、談天、就醫,最後達成可以互助的社區關係。王醒之期盼,若人與人的相處多點包容心,甚至讓「友善空間」遍佈全台,當長輩不必再擔心拖累他人,「老,或許可以是件幸福的事情。」▌延伸推薦:【囚居晚年】完整報導https://vision.udn.com/vision/cate/122046【囚居晚年】數位報導https://bit.ly/3rDih82
-
2021-03-24 新聞.長期照護
願景專題/走出白色巨塔 北市聯醫推動居家醫療
樓梯,本該是通往不同幸福家戶、鄰居間相互關懷的道路,但樓梯,對失能者或長輩而言,卻是一條不敢直視的惡夢,不再溫馨、不再是通往充滿歡笑聲的日常,而是徹底因為虛弱的身體,必須得在人生中,強制拔除的一條道路。2002年,年僅38歲的阿正,因事故頭部外傷受創,接續而來的中風,造成他左側身體偏癱,他和哥哥同住在台北市大同區一處老舊2樓國宅,從醫院返家後,就沒辦法再離開10坪大的房子。每天阿正只能靠輪椅在家中繞來繞去。對於社會的認識,除了電視節目以外,就是從二樓望下去的風景。就這樣,他被困了15年。台北市聯合醫院院長黃勝堅說,在居家醫療服務開始之前,他從未想過有人會因為「樓梯困在家中15年」,而且還僅僅是二樓,就已成囚籠。2017年,他陪著市長柯文哲來到阿正家中,北市聯醫的居家醫療已介入多年,團隊認為應讓阿正復健水平達標後,再協助他外出,當天柯市長問了他「你都沒想出去嗎」,阿正回說「想啊,每天都想」。大家為了圓他一個「你我都不可能設為夢想的夢」,當下嘗試了各種方法,4個人一前一後抬著輪椅,想著可以帶他下樓,卻因為樓梯間太矮加上階梯間距落差大,才下幾個台階就放棄,最後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揹他下樓。按下樓下大門的開門鈕,大門外的陽光直接灑在阿正臉上,正對大門的麵攤阿姨看著他說:「哎唷!你是阿正唷!」已兩年未見。黃勝堅說,短短的一段階梯,阿正走了15年。・里長、鄰居不說 醫療端永遠不曉得這群人被困住如果沒有到家裡看,根本無法想像,幾階樓梯竟囚禁人生,況且不僅就醫困難,連生活品質也一併失去。黃勝堅說,以目前「長照2.0」的服務方式來看,這群被老屋困住的長輩們,根本無法被挖掘。黃勝堅說,這幾年看著這群人,好像是時光縮影,房子沒變、道路沒變,唯獨變的就是「人老了」,房子不適住了,卻已來不及脫離。・五層公寓下不來 一樓平房卻得爬山都會區「老宅老人」的問題比偏鄉嚴重,黃勝堅說,偏鄉主要是與醫院間的距離遙遠,但居住環境比都會區都大,台北市人口稠密,居住空間比其他縣市差。至於北市的居住型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沒有電梯的老舊公寓,一種是依山邊而建的老房。像在迪化街,幾乎都是沒有電梯的公寓。從前建築設計沒有法定標準,於是階梯高度、寬度不一,黃勝堅還說,自己身材比較魁武,某次去大同區一處探訪病人,樓梯窄到自己得「側身才上得去」,有些則是樓梯間太矮,他必須要彎腰避免撞到頭。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型態,則是依山而建的一樓平房,回家得爬很長很長一條樓梯或脅迫。距離台北101相當近的六張犁,周邊全是這類建築,對當地長者而言,他們同樣不便出門就醫。但居家醫療資源始終跟不上人口老化速度,全國多數醫療所對在宅醫療仍存觀望,推動量明顯不足,需要更多基層醫師和醫療單位投入。黃勝堅解析,推動居家醫療,必須改變醫師心態,例如當患者一年沒回診、只請親友拿藥,醫師會說:「請爸爸有空來看我一下。」但隨著高齡化加速,醫師的叮嚀該改成:「有空我去看你爸爸一下。」另一方面是要與鄰里有好溝通,要讓里長、里幹事相信聯醫的決心,才會樂於轉介個案。▌延伸推薦:【囚居晚年】完整報導https://vision.udn.com/vision/cate/122046【囚居晚年】數位報導https://bit.ly/3rDih82
-
2021-03-22 養生.心理學解密
你都怎麼站和怎麼坐?心理學研究顯示:改變「姿勢」就能提升自信
去參加一場重要會議或出席某個重要社交場合時,我們會在意自己的儀容,注意自己的穿著,留意自己的口條,卻經常忽略自己的站姿和坐姿如何。你可能經常聽過有人告訴自己要「抬頭挺胸」吧,但光是改變自已的姿勢,就能讓我們有更高的機率克服挑戰嗎?姿勢影響你對自己的看法我們都知道挺直、展開的姿勢能避免腰痠背痛,也能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但很多人不知道,改變姿勢可以影響你對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是個不太有自信的人,改變姿勢會讓你對自己有更多正面看法。而你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會大大影響他人看待你的方式,創造一個正向循環。Pablo Briñol 等人的心理學研究證實了這一點,實驗是這樣進行的,研究者將受試者分成 A、B 兩組,每個人都要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優缺點,A 組被指定以挺胸的坐姿來進行,B 組則被指定以蜷縮的姿勢(肩膀內縮、駝背、雙手交握)來進行,結束後,研究者再請兩組受試者填寫一份「自我評價量表」,結果發現,以挺胸坐姿進行作業的 A 組之自我評價分數顯著比 B 組更高。以推廣「權力姿勢」(Power posing)聞名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Amy Cuddy 曾做過一系列關於肢體行為對心理影響的研究,她發現當我們有意識的維持看起來有自信的「權力姿勢」時(例如站著時雙腳打開與肩同寬且雙手叉腰),真的可以改變我們腦內的荷爾蒙濃度,進而影響心理的情緒,讓自己做出更有自信的行為表現,從內而外改變自己的心態。好的姿勢能促進心理健康講到身材,很多女性對自己極為嚴厲,在照鏡子時總覺得自己很胖,即使身旁的人一點都不這樣覺得,因此看待自己時有過多的負面認知和情緒,影響心理健康,很多飲食疾患患者(如厭食症)的病因即是如此。而改變你的姿勢,也能影響你的心理健康,Mart Miragall 等人的研究找來了 68 位對自己身體不滿意度極高的女性,請他們照完鏡子後進行後續的測驗,一組在照鏡子是使用抬頭挺胸的姿勢,另一組則否,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抬頭挺胸姿勢的那一組在情緒、自尊、身體意象方面的分數相較另一組都呈現較正向的結果。因此下次當你腦中出現對自己的負面想法時,留意一下自己的姿勢,改變你的肢體語言,就能改變你的心態。參考資料:1.《Psychology Today》:Stretch For Success: How Posture Can Improve Self-Esteem2.《Science Daily》:Body Posture Affects Confidence In Your Own Thoughts, Study Finds※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你都怎麼站和怎麼坐?】心理學研究顯示:改變「姿勢」就能提升自信
-
2021-03-21 養生.人生智慧
老後最適合住在什麼地方?80歲退休教師黃育清:搬到安養院當作住旅館
老後最適合住在什麼地方?是自己的家、回到鄉下、還是寄宿在兒女的孝親房?80歲的退休教師黃育清,在67歲時,就選擇和先生搬到「安養院」,一住10多年,日子還在持續累加當中。安養院就坐落在木柵山區裡,環境清幽,當時先生來此一看,直覺般地認定,這是餘生最後一個「家」。不過,黃育清剛搬進來時,對外有些羞於啟齒,經過幾年心境轉換,如今生活俯拾皆樂趣,她像人類學家勤於做田野調查,寫下實際見聞加上心得隨筆,也讓更多人發現:原來住安養院並不可怕。67歲搬到安養院 當作住旅館黃育清原本擔任台北市啟聰學校教師,自年輕時交遊廣闊,退休後更是一天到晚往外跑,先生大他10來歲,身體小病痛不斷,常一個人待在空蕩蕩的家裡,難免有些失落。直到一次家中遭逢小偷意外,黃育清終於點頭同意,和先生搬進安養院,3個女兒也不反對,但她仍想保有過去熱鬧的生活,和先生約法三章:「我把這裡當作旅館,還是會往外跑,跟同事朋友聚會。」安養院的住民多屬高齡族群,黃育清和先生一起外出時,常被人當作「看護」,還有人以為2人是父女,但她與更年長的「長輩」相處,反而感到親切,「可能因為跟爸媽感情好,我很習慣在老人堆裡,他們對我也比較寬容疼愛。」比起剛搬來的時候,三不五時外出赴約,忙得不可開交,這幾年更勤於安靜地閱讀、寫作,她說:「現在是最輕鬆的時候。」在我們來訪前,黃育清正在閱讀日本推理作家宮部美幸的小說,她熱切地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是東野圭吾的作品,「他的小說我都看完了,還跟小女兒去看改編的電影。」她一一細數,自己也是松本清張、遠藤周作等人的書迷,形容「看別人寫好開心喔,不用自己來寫,有點像偷懶。」安養院是寶礦 面對人生百態更成熟換個地方生活,不只要調適自己的心態,也同時要應付許多人的好奇與臆測。剛開始她和老同學分享住進安養院,總得到一雙雙同情的眼光,別人無心的一句評價,也讓她頗為受傷,諸如:「妳就是懶得做飯」、「是不想做家事吧」,搭計程車報地址,司機也問起:「是因為妳沒有兒子,才住在這裡嗎?」那陣子面對別人迎面而來地「潑冷水」,她索性都說自己去安養院是「看朋友」。「反正我80歲了,現在不一樣。」如今她的態度落落大方,這些年在這裡起居坐臥,已轉換心念,還覺得安養院如同一座「寶礦」,提前預習人生百態,做足了準備,所以快樂居多,哪裡還有委屈?住安養院後和先生感情更好,大男人更柔軟她描述,現年超過90歲的先生,最近有感而發地告訴她:「當初選這裡是對的吧,幸好有妳在這裡。」看似嚮往自由的黃育清,忽然有些感動,表情也溫柔了起來。她觀察老伴,從以前的大男人,到現在變得更容易妥協,「他現在比較依賴我,到這裡以後,感情比以前好,他放我去哪裡玩,都覺得無所謂。」2人年紀相差一大截,先生幾度擔心,黃育清往後的日子孤零零,不時提醒她做好「準備」,老是說:「如果我有一天走了,就趕快把我處理掉,不用告訴大家。」她則透過日常互動,想讓先生安心,從外面返「家」時,她會先摸摸先生的光頭,或是臨出門前,捏捏他的手臂。長年的感情,盡在不言中。意外的是,黃育清生日當天,先生特別提議,一塊去速食店慶生,用炸雞來代替蛋糕許願,讓她每次想起,都忍不住笑瞇了眼。安養院裡寫作,集結日記成書黃育清談到安養院裡的作息,「感覺時間變多了」,不時拿起筆記本來寫作,遇到各式各樣的「鄰居」,有所感觸就記錄下來,日記、散文、隨筆都不設限,累積到一定篇章後,自行印刷成冊,打算讓親友留念。沒想到這份「紀錄」傳到出版社編輯手中,大為驚豔,促成她出版隨筆集《一群人的老後:我在台北銀髮村的3千個日子》。寫作對她而言,不只是一種習慣,還有「調節情緒」的功能:「現在如果不開心或悲傷,寫完情緒就會放開,鬆一口氣,如同跳完一支舞般暢快。」再忙都要運動,樂在學新東西如何在安養院但不「悶」?黃育清的日常亦靜亦動,直說「不能只待在家裡、房間裡。」她每週有3天和不同朋友聚會,偶爾打打麻將、訓練腦力,也在院內教手語課,生活安排得忙碌充實。黃育清特別喜歡走路,「每次走回來就覺得心情煥然一新。」她從30歲起,還持續訓練仰臥起坐,「我有36招,到現在不管多忙都要運動,練肌肉。」每天早上先練20鐘的氣功。近幾年和老朋友聚會時,也發現自己的身心狀態,的確比許多同輩來得健康。「我比較頑皮,喜歡學新的東西。」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最近還去報名國台語老歌的表演課程,課後常在房間練習,她當場清唱一段鄧麗君的〈幾多愁〉:「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過去再多的憂愁,似乎也能隨著歌聲淡去。黃育清盡興地談起一個新的夢想──學電腦,她希望能自己打字寫稿,如此一來,就不用再請出版社,逐字逐句辨識自己的手寫字。「老了身體和心都要健康,要培養一種嗜好,像我晚上會寫毛筆字,寫完心情很恬靜、快樂。」她持之以恆培養多種興趣,而快樂似乎源源不絕而來。住安養院保有自由,孤單時有同伴黃育清認為,住安養院的好處,是保有「自由」,也有「同伴」,還能對照自己的狀態,「我以前個性不開朗,可能後來接觸很多人,慢慢受到影響。」她看到一位要好的朋友,獨居在大房子裡,常常半夜睡不著,只能醒來孤身看電視;她也看到許多人雖有另一半,彼此卻放棄互動,老是避不交談。對照自己,先生就在旁邊,偶爾拌嘴,還有很多「鄰居」相伴,其實已感到幸福非常。安養院裡的心態建議:放下過去,保持開放對於安養院新來的「鄰居」,黃育清常主動付出關懷。同層樓的一位爺爺,剛住進來時就止不住哭泣,不停地表示「想回家」,她屢屢勸慰,「多走出來,大家陪你聊聊天」,那位爺爺仍然是把自己「封閉」起來,近來得知,他因為中風送醫,情況並不樂觀。黃育清感嘆:「放不下過去,心態閉鎖了,身心怎麼會快樂?」反之,她見過一位坐輪椅的奶奶,雖然不良於行,卻積極把握運動的機會,還把椅子給坐壞了,這股不向生命屈服的動力,強烈感染周遭的人。遇過形形色色的住民,讓她感到難為情的,就屬於「好為人師」型的長者。一位高齡9旬的伯伯,老是在她挾菜時,教訓她的飲食有多麼不健康,讓氣氛尷尬不已,黃育清堅定地說:「我絕對不要像他那樣。」看見好友陸續凋零,努力鍛鍊身心這幾年來,陸續得知親友凋零的訊息,黃育清神色不禁黯然:「我也會難過,過不了這個關,有點像逃避一樣,還是沒辦法正面對抗。」她有一位好朋友因癌症轉移到腦部,現在已經無法再認人,讓她充滿感慨,她激勵自己,更要加強運動,「身體和心智一定會走上這條路,但至少讓這一天來得晚一點。」若有一天,真的要住安養院,日子不一定負面悲慘,只是換種空間罷了!反而多了很多「教材」,讓自己擁有還不錯的老後!如此想開,海闊天空。原文:老後搬到安養院要換心情!80歲退休教師黃育清:有伴有自由,反而最輕鬆
-
2021-03-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開打 郭旭崧建議施打後數據跟國產疫苗比一比
AZ疫苗下周一開打,還在二期臨床的國產疫苗力拚6月緊急上市,進度也受關注。曾任疾管局局長、前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建議,AZ疫苗施打後的數據可跟國產疫苗數據比一比給食藥署參考,「假若打國產疫苗產生的抗體跟打AZ疫苗的抗體不相上下,既然都給AZ許可,為何不給國產疫苗許可?」陽明交大防疫科學研究中心今天上午舉辦「疫情下的真實世界資料用」線上研討會,學者專家一起探討國際疫苗研發保護力議題,郭旭崧表示,這個建議,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在擬的COP保護力連結標準為概念,特別是兩種疫苗都在國內,也都是健康人。陽明交大防疫科學研究中心副執行長連加恩解釋,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將國際新冠疫苗三期的抗體數據,建立一套COP(Correlation of Protection)保護力連結標準,將來待上市的新冠疫苗若符合這標準,將可不須執行三期試驗即可上市,是加速國產疫苗上市的推力。連加恩說,有民眾擔心,國產疫苗沒有三期就不能打或者不敢打,部分原因可能是國內疫情不嚴重,對疫苗施打心態趨於保守。事實上,美國FDA從2009起就討論是否COP來加速疫苗核可,而WHO在2013年也針對COP有初步指引,希望透過科學上合理之推估可能作為專家評估快速核可參考,此次新冠疫情來得凶猛,將有機會導入應用,尤其已有多家國際疫苗完成三期實驗,這些數據都有利COP連結訂定標準。連加恩表示,只要WHO制定好COP,這會是加速疫苗核可的趨勢,打破過去用臨床三期核可疫苗的流程,尤其這次COVID-19變異株流行,以及很多地區確診患者太多有臨床倫理問題,未來走COP是正確選擇。此外,連加恩說,民眾不敢打,通常是擔心安全性,這也是為何指揮中心這次把國產疫苗二期試案人數安全性拉大,本來只要1500人擴大打到3000多人,這樣就可以看到一萬分之一以上的嚴重不良事件。雖然也有學者認為,二期只能看一萬分之一是不夠的,應該要收到1萬5000人到2萬人,出現三萬分之一甚至五萬分之一的不良事件才比較安心,但連加恩就說,一萬分之一或十萬分之一,「差異並不大」,反而是疫苗上市後的社區監控,要出現百萬分之一的不良事件率才有意義。「但疫苗不可能只有EUA,一定要做社區監控,要有效,有疫情嚴重的國家,才是很好的場域」,意味國產疫苗得去國外做臨床試驗,最終有效性才能被國際認可。
-
2021-03-2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強調願意替人民釋疑 陳時中:天天都在打政治免疫疫苗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上午南下屏東,出席大仁科技大學55週年校慶活動,除了為校方表示祝賀,也向護理系學生勉勵,同時體驗漆彈槍掃蕩「病毒」體驗。對於鮭魚亂象,只說「事情過了就好」,至於面對施打疫苗的政治口水戰,陳則說,天天都在打政治免疫疫苗,面對批評與質疑,都願意站在有利於人民的角度來釋疑。陳時中向大仁科大護理系同學勉勵,從事醫療工作有笑有淚,也會接觸生老病死,希望在學期間,除注重專業,還要注意生命教育、溝通能力,若對生老病死沒有正確認知,很難帶給病人或周遭民眾的幸福。陳時中還說,護理師工作有許多的層次,不僅需要進修,面對嚴重疾病時,地位會越來越重要,此外,在學期間就應該要建立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觀,也會對未來投入護理行業有所幫助。校慶活動中,校方安排陳時中體驗漆彈射擊肺炎標靶,象徵標靶防疫的掃蕩疫情,即便「滿靶」,還將漆彈槍餘彈射罄,並直呼「好玩」。此外,陳時中也被問及對於近期鮭魚亂象的看法,他只說,「社會上總是會有些一時性和一窩蜂的行為,事情過了就好。」在校內演講時,陳時中分享,無論在學或出社會,都要學會傾聽,不要急著辯,聆聽不僅能悟出道理,也能建立同理心,以及利他的心態,就能與他人建立合作關係,合作也能順利。會後媒體提問,是否擔憂打疫苗會淪為政治口水戰,有打好政治免疫疫苗嗎?陳時中則說,「天天都在打政治免疫疫苗」,且每一件公共事務難免會有一些批評與質疑的聲音,政府會站在有利人民的角度思考問題,有任何疑問,政府都願意回答清楚,替民眾釋疑。
-
2021-03-19 科別.呼吸胸腔
吃什麼能減低空汙對身體傷害?胸腔科醫師:沒有!唯有這件事
人可以一天不吃東西,卻沒辦法一刻不呼吸,但最近空氣品質頻繁拉警報,面對這個無所不在的「恐怖份子」有何對策?醫師認為,對抗空汙,必須正視空汙結構,避免成為空汙製造者,建議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目前沒有任何食物可解決空汙對身體的衝擊,唯有「多喝水」,可加速部分空氣汙染物質排出體內。 空汙不完全等於肺癌 只能說是危險因子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林孟志指出,肺癌連續10年位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不抽菸、沒有家族史的肺癌患者逐年增加,北醫於2019年發表研究,指國內南部肺癌患者大幅增加,疑與空汙有關。但至目前為止,醫界尚未發現空汙影響肺癌的確切病理機轉,「只能說是危險因子,要從危險到風險,兩者還沒有直接關連。」林孟志說。那麼,空汙何以提高肺癌的發生率?林孟志表示,各種空氣汙染源中,最直接影響肺部的就是PM2.5,顆粒大小只有毛髮的1/30,因為最快、最容易進入呼吸道,容易引起發炎反應。不只是肺癌,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甚至肺纖維化等,都可能因PM2.5濃度增加,增加罹病率或急性惡化。由林孟志擔任理事長的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去年針對「空氣汙染與肺部健康」出版長達64頁的照護手冊,裡面提及,2002年針對一百多萬個不抽菸的志願者追蹤16年以上,發現每增加10單位的PM2.5濃度,會增加8%的肺癌相關死亡率,隨時間增加,比率還會上升。該手冊編輯團隊之一的台中榮總胸腔內科醫師暨呼吸加護中心主任傅彬貴說明,空氣中的PM2.5拉高了肺癌發生危險,但從暴露到罹患肺癌,通常不是一天兩天,「起碼是十年以上」,以這樣的時間長度來看預防甚至解決空汙,其實相當從容。減少空汙 從自身做起傅彬貴認為,首先要正視空汙結構,就像打敗敵人要先摸清底細,台灣空汙來源只有三分之一來自境外,三分之二仍為島內,包括汽機車、地下工廠排放、火力發電廠都是主要汙染源,其中,影響肺癌的PM2.5主要來源是汽機車廢氣排放。許多民眾謾罵空汙的同時,可能也是摩托車汽車一族,「也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製造空汙?」建議改騎電動車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是共同協助環境改善的行動配套。再者,改變環境才是終極之道,他建議政府可以1952年倫敦有名的空汙事件「倫敦霧霾」作借鏡,當時倫敦死了6千多人,後來透過抓源頭治本,花了80年才逆轉,台灣目前透過政策如電動車補助也在慢慢引導產業轉變,「是好的開始」。在根本環境尚未解決前,民眾如何與空汙相處?林孟志表示,若知道室外空汙不好,只有盡量減少外出時間,若外出,要防止無孔不入的PM2.5,最有力的選擇其實是N95口罩,只是要兼顧便利與防護力的平衡,醫療口罩或國家認證防霾口罩加上布口罩,或許是相對適合的選擇,目前政府正進行防空汙口罩認證,避免不實廣告造成大家的困擾。沒任何食物可解決空汙影響 唯有「多喝水」生活飲食方面,林孟志表示,目前並沒有任何食物可解決空汙對身體的衝擊,但「多喝水」可加速部分空氣汙染物質排出,攝取含維生素ACE的食物,可以抗發炎,魚油、微量元素如鐵鋅能幫助維持身體免疫機能,綠色蔬菜蔬果也是類似概念。「其實,把空汙跟肺癌發生的邏輯搞清楚,就不會自己嚇自己」,林孟志呼籲民眾,正確的認知,才有健康的心態。
-
2021-03-18 新聞.元氣新聞
歌后詹雅雯克服喉瘤 暴瘦確診帕金森氏症「左腦萎縮」
「金曲歌后」詹雅雯樂觀克服喉部腫瘤、無法自行分泌口水的罕見疾病之後,近2個月因為食慾不振,體重驟降8公斤,就醫做完一連串檢查之後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已經中度痿縮,又對她的人生投下一枚震撼彈。她的身體狀況一直處於緊繃狀態,這次的病痛超乎前2次的艱難,她說醫師宣布的當下感到很震驚,覺得是老天爺在開玩笑,「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沈澱,覺得能輕的像一陣風也不錯。」再度展現樂觀個性。她認為每個病痛都是有原因的,是在提醒自己要愛自己的身體,「我應該把速度慢下來了,現在最重要的課題是學習聽醫師的話、學習不要恐懼和新的生活方式並珍惜現在擁有的。」目前她固定回診、吃藥治療,行動能力尚未出現異常,只是服藥完會有暈眩的副作用,讓她更加沒有食慾。如今生活、工作又遭遇重大難關,甫推出新專輯的「幸福過敏」的她開始調適心態,感性地說:「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帶著很多病痛的,不論是身體與心靈的,只是每個階段的病痛都不一樣,年少的狂躁、成年的壓力、現在的積累……病痛一直是我們的朋友,提醒我們不要急,不要貪求,不要放不下。」好友許常德則替她打氣,表示知道她健康亮紅燈好長一段時間,「希望詹雅雯健康快快好起來,我常常是她唯一可以訴苦的人,我給她的安慰就是對她說恭喜啦,生病的人最幸福了,總是可以休息,並得到人心疼,相信她一定可以戰勝這一切。」
-
2021-03-16 養生.聰明做健檢
我需要做健康檢查嗎?醫籲這「3類人」最好定期做
人體大部分慢性疾病如能在臨床期之前發現就應及早治療,治療效果會遠比症狀顯現後才治療來得好多,復原機率也比較高,早期發現是醫療面外很重要治療因子。醫師提醒,做健康檢查精神就是趁疾病還潛在人體中但症狀尚未顯現出時,先檢查出並加以治療,以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減少疾病繼續惡化。3類人應加強對自我身體警覺性 預防疾病更惡化安南醫院健檢中心主任黃守正醫師表示,建議有以下情形的民眾最好都能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為宜:1.30歲以上,不論男女,有不尋常的身體型態和功能有變化者。2.有家族病史者。3.自覺有需要者:健康檢查對那些「沒有症狀」、「外表看來沒有疾病」的正常人更別具意義,因無日常警告訊號與自我身體警覺性,當一旦症狀發生時反而會延誤治療良機。並非每一項疾病檢測都百分百 錯過治療時機很危險黃守正醫師提到,這跟疾病本身篩檢方法準確性和儀器限制性都有關係,有些受檢者在檢查後的結果可能會超出正常值就誤以為有疾病,而一些體內有潛在疾病因子的人有可能因沒有被檢查出來而錯過早期矯正或治療時機。此外,一些受檢者檢查後報告顯示正常就認為很健康,於是放心大吃大喝或忽視日常保健,這種觀念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健康檢查有異狀 應照醫囑定期追蹤、治療黃守正主任提醒,健康檢查後民眾大多有一些異常數據出現,醫師有做任何建議時,受檢者應遵從建議,後續追蹤來診斷治療並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來減少危險因子,如此健康檢查才有實質意義。倘若只是應付心態,想說每年定期健康檢查就認為是對健康有交待,但健檢後無追蹤檢查改善生活習慣,如此一來健康檢查有做跟沒做一樣。
-
2021-03-11 新聞.元氣新聞
獨/藥品部分負擔新制 擬維持一定免收額度
今年健保費率已調漲,衛福部與健保署正緊鑼密鼓討論部分負擔新制草案,原本免收的藥品及檢驗檢查部分負擔,都將開始按照一定規則收取,引起診所醫師及藥師擔憂造成民眾就醫障礙。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今透露,昨天才與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討論過,各界意見都納入考量、繼續討論。原方案藥品部分負擔最低要收40元,現研擬藥費在一定額度以下者,維持免收藥品部分負擔,另也考慮在某些部分負擔的收取規則,把地區醫院與診所放在一起,未來作法「一定會更好、讓分級醫療更到位。」李伯璋今出席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全民腹超十年計畫」記者會致詞時表示,今年健保雖然調漲費率,但仍比國際上的醫療費用低甚多。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交代研議配套,衛福部最近要推出部分負擔新制,昨天他才跟部長陳時中討論過,「價格還是很低」,都是為了讓每個人都得到健保最大的照顧,希望社會大眾挺部分負擔,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健保需要永續經營。李伯璋離席前受訪表示,這次部分負擔方案,包括健保署所提的草案,以及各界踴躍表達意見,部長都很聽得下去,繼續朝務實方向討論。原方案藥品部分負擔最低要收40元,現在也考慮維持一定免收額度,至於額度是診所醫界建議的100元還是另有金額,李伯璋說,這還不能公開。另外,地區醫院其實是類似於「聯合診所」的概念,現在也考慮在一部分部分負擔新制,把地區醫院和診所放在一起考量。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理事長林應然表示,協會曾行文向健保署表達意見,認為百元以下的藥品若要收取40元部分負擔「太沒道理」,如果新制低價藥增收40元,高價藥最多只收200元,好像懲罰不浪費拿低價藥的人,縱容浪費高價藥的人。林應然樂見現有研議方向,也支持開始收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藥品部分負擔。因為慢箋藥不乏價格高昂者,應落實使用者付費,否則現在有些人為了免部分負擔而領慢箋,卻不珍惜藥品,很多都浪費掉。李伯璋說,健保總額有限,過去民眾就醫有浪費,醫界也會衝量,經費若跟不上,點值會被稀釋。核刪雖然可以穩定點值,但核定金額與申報金額之間,落差高達五百億,導致醫界需要實施「斷頭」等自主管理措施,對醫界也不公平。李伯璋表示,希望醫界、藥界、民眾都要認知到,一直衝量就是會造成這樣結果,不必要的浪費一定要控制下來,不能太理想化,否則錢從哪裡來?健保署研議新制,目標是要落實分級醫療,支持醫療體系不需要搶病人、創造病人,民眾也不會忘了醫療的價值,不再以「反正有健保就免錢」的心態去就醫。林應然提醒,如果未來部分負擔新制每一筆上限僅設在200元,還是太低了,因為有許多檢驗檢查的價格遠高於此,最高僅收200元也不合理,建議考慮依健保母法收20%部分負擔。
-
2021-03-04 養生.家庭婚姻
江宏傑福原愛傳離婚/當不得已結束婚姻,如何降低對孩子的傷害?
【2021/03/03編按】台灣桌球好手江宏傑跟日本桌球天后福原愛結婚4年多,先後生下2個可愛的寶寶,夫妻倆常常分享可愛的互動;近日兩人卻屢傳婚變,福原愛3日再度爆出雙方已經在1月就協議離婚。當父母決定要離婚,若未能先妥善處理各自的心結,可能會被負面的情緒所壟罩,難以顧慮孩子的需求,間接影響其身心狀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暨盼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梁淑娟指出,在協商離婚的過程中,雙方應先調整個人情緒,才能更理性地與另一半溝通,以及留意孩子的需求,協助孩子度過生活的難關。離婚前.先調節各自情緒離婚的原因有百百種,而有些情況,並不是夫妻和平決議分開,例如,若一方外遇,另一方可能就會感到憤怒、悲傷,將重心放在如何報復、傷害另一半等,而不得不走上離婚一途。若夫妻沒有先處理兩人之間的問題,調節各自的情緒,就更容易忽略孩子的需求,造成巨大的傷害。梁淑娟心理師提醒,在離婚的過程中,要留意以下2件事情:1.不爭輸贏,考慮孩子的最佳福祉「我看過夫妻互相控告對方或爭奪監護權等,這些行為,都不是以孩子的最佳福祉做為考量。」梁淑娟心理師說,當夫妻的情緒在高漲的狀態下,也容易遷怒孩子,無意識將孩子捲入夫妻之間的爭執。離婚時,夫妻應將孩子的需求擺在第一順位,不應抱持比較、爭奪輸贏、或報復的心態,甚至要求孩子在雙親之間選邊站,讓孩子陷入忠誠撕裂。2.小心勿讓孩子變成情緒配偶或小大人當夫妻決議要離婚,必然要經歷一段難熬的過程,有些人會在孩子面前訴苦,把小孩當作心靈上的依靠。然而,當孩子也處在傷心、難過的情緒中,同時還要安慰父母,將會使孩子承受很沉重的負擔與壓力。梁淑娟心理師建議,夫妻可多多找尋資源,透過專業人士的協助以排解內心的痛苦,當夫妻雙方能較理性地面對關係的變化,更有助於將焦點放在離婚後的安排,給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主動告知孩子離婚消息向孩子宣布離婚的消息相當不容易,尤其當孩子年紀還小,更讓許多父母難以開口。然而,父母仍應該在孩子面前好好說清楚。若父母選擇不向孩子說明,孩子仍可能感受到家庭氣氛的變化,或從父母、親戚朋友的對話中得知消息。因此,父母應該主動告知孩子離婚的事宜以及後續的安排,並且雙方應該有一致的說法,避免讓孩子情緒混亂、產生錯誤的聯想等。梁淑娟心理師建議,面對年紀較小的孩子,不必跟孩子說明離婚的複雜原因、細節,避免將夫妻之間的爭執牽扯進來,而是用簡單的方式做說明,例如說:「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候會吵架、會不開心,所以之後不會住在一起了。」在告知的過程中,注意要讓孩子理解到即使父母離婚了,對他的愛並不會改變,給予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採訪諮詢/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暨盼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梁淑娟※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3-04 養生.家庭婚姻
江宏傑福原愛傳離婚/婚前熱戀感不再,難道真的回不去了?
採訪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式社區預防曁心理健康中心諮商心理師李珊婚後,夢寐以求的小夫妻生活開始步上軌道了,雖然早已預想這樣的相處模式,有心理準備接受最初可能會因為習慣、價值觀、處事態度等不同而產生磨擦,但實際面對這些生活大小事,卻讓人明顯感到幸福感降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式社區預防曁心理健康中心諮商心理師李珊指出,夫妻關係,在剛結婚、相處模式改變時,可能還存在著許多熱情與激情,但生活習慣、姻親互相適應、財務、性關係或新生命誕生等事件,其實都在考驗著彼此的情感連結,尤其是當兩人無法達成共識、解決問題時,感情的磨損會更加明顯。婚姻的壓力來源李珊諮商心理師表示,婚姻關係中不論是婆媳問題、帶養孩子、工作等壓力事件,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很容易影響其他生活層面。她認為,仍存在傳統觀念的長輩不在少數,加上婚後為符合社會普遍的價值觀,不少夫妻婚後會選擇與公婆同住,其中不乏未來方便請公婆幫忙帶小孩、尚未計畫買房或為省房租、交通便利、就近照顧長輩等理由,但姻親彼此「適應」應是雙向、互相的,不單只是搬入的太太,而是先生以及其他家人都需以同理心去思考,居住空間多了一個成員,該如何調整才能讓大家和平共處。若適應的壓力只落在太太一個人身上,本應是避風港的家,只會成為另一個巨大的包袱。 「姻親」適應常是婚姻中的大問題社群網站幾乎已是現代人主要的互動平台之一,擁有共同身份的使用者也經常聚集在同一個頻道互動,關於婆媳或姑嫂間的話題,有好幾個具代表性的社群,從文章快速更新的狀態,可以理解女性婚後和姻親關係間的「糾葛」不在少數,李珊諮商心理師指出,姻親關係確實常是婚姻中的大問題,尤其是婆媳問題,傳統社會賦予婆婆的性格就像白雪公主裡的壞皇后,而媳婦就像白雪公主一樣,但不是每個成為婆婆的女人都會變成壞皇后,她建議,為人媳婦應拋開先入為主的觀念,試著理解長輩的狀態,再問問自己「我不能接受什麼」,如果不擅長與長輩溝通,可請先生幫忙,因為媳婦和公婆間的關係走向,先生一定是個關鍵。放下攻擊姿態與逃跑心態婚姻不僅是彼此的承諾,更是一種「包容與接受」,雙方或姻親關係間相處,可能會存在著不曾思考過的狀況發生,面對事件應學會「先接受問題的存在」,因為不接受它就無法解決,再來就是調整自己的姿態,善意的舉動與氛圍,有助溝通順利,或許沒有一種溝通方式適合每對夫妻、每個家庭,但以對雙方都好為出發點,才能好好經營這得來不易的緣分。 婚姻不是粉紅泡泡當你正在籌備婚禮時,是否常聽到旁人告誡「小倆口一定會有許多爭吵,小心別吵到不想結婚了!」或許,真正經歷過才能體會這之中的酸甜苦辣,但正因為兩人有了共同目標,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克服。李珊諮商心理師認為,「共同目標」與「共識」對夫妻關係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議題,例如:未來藍圖是什麼?什麼是我想要的婚後生活?要生小孩嗎?當前有哪些必須克服的狀況等,否則若婚後目標不明確,加上姻親相處適應、生活磨合、他人意見相左等情形發生時,要達成共識會更加辛苦,因此做好婚前心理準備,預想未來可能會碰到哪些問題、互相討論、了解對方的想法,能幫助雙方在面對問題時,愈早達成共識,減少彼此情感的磨損。做最壞的打算與最好的準備李珊諮商心理師指出,「婚後躺在同一張床上的人不是只有彼此,因為我們都帶著原生家庭的習慣與期待」,也就是說,進入婚姻不單只是兩個人的問題,而是牽動著兩個家庭,因此進入婚姻前要問問自己,這是我們要的嗎?許多被看見的「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我們要學習看見水面底下的核心問題,「做最壞的打算」及「做最好的準備」。 理解差異.認識雙方家庭人人常說「相愛容易相處難」,每個人對婚姻生活可能存在不同的期待,舉例說明:身為長子的先生對照顧父母親以及弟弟妹妹多了分責任感,希望太太也能夠善待自己所重視的家人,但或許太太從小就是倍受寵受、照顧的老么,或因為太愛自己的家人,短時間而無法將這份愛再分給他人等各種因素,和先生意見不合。此時,夫妻間也許會因為無法理解對方而產生怨懟,直指「這不是我想過的婚姻生活」。李珊諮商心理師認為,所謂「理解」是指,對方因為來自不同家庭,所以價值觀或生活習慣可能會和自己不同,也就是說,夫妻不僅要了解雙方,更要認識雙方的家庭,才能明白所期待的婚姻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如果不是又該如何調適?討論不出結果的問題有意義嗎?「開啟不同話題、討論,並不一定要有個結果,最重要的是了解對方的想法。」李珊諮商心理師強調,有時候兩人相處久、習慣了,反而更容易忽略彼此的感受與想法,夫妻生活不只是短短的3、5年,應避免等到問題發生才思考如何處理,先有一定的認知與心理準備,對和平解決問題很有幫助。 準備好自己才能跳好「雙人舞」就東方國家來說,多數女性在婚姻關係中比較偏向順從和犧牲,但「婚姻關係就像跳雙人舞,必須先站穩自己的腳步」,李珊諮商心理師認為,婚姻關係中如果雙方沒有站好自己的位置、過度干涉、不信任對方或將個人界線劃分太大,就很容易造成「跳舞時不正確的拉扯、踩到對方,甚至是被絆倒」等狀況傷害彼此,如何保有自己界線又能與對方合作無間?她提醒,認識自己絕對是第一關鍵,先懂得情緒背後的原因,才有機會讓對方明白。 耍點心機.甜蜜加溫夫妻關係中,熱情、激情的火滅了是人之常情,但平凡的生活更容易凸顯小貼心的別出心裁,像是知道對方喜歡吃什麼,下班偶爾帶一份回家,或是很喜歡另一半唱歌時流露的神情,不妨利用兩人的空閒時間,安排K歌行程,「重溫對方當初之所以吸引你的點滴」,簡單卻能讓雙方在各式各樣的煩雜生活中,激發彼此曾經的那股熱情。人的一生中會經歷許多角色改變,沒有人天生就能扮演好一個先生、太太的角色,如何把自己準備好絕非一朝一夕,個人的進步與改變對提升雙方的互動品質很有幫助。共同面對問題時,如果我們是以「對方是生命中重要的夥伴」看待時,當出現爭吵或冷戰,就不會像刺蝟般,只想著扞衛自己的立場,而用布滿尖刺的背部攻擊對方,損害彼此情感。※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提供,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
2021-03-04 性愛.性福教戰
江宏傑福原愛傳離婚/為何男人外遇是為了維持婚姻 女人外遇則是為了終結?
【文、圖/摘自創意市集《我要的歡愉你該懂!》,作者欣西亞】男人外遇是為了維持婚姻,女人外遇是為了終結婚姻親愛的欣西亞,男人和女人婚後為什麼會外遇,他們的動機是什麼?要的東西有不一樣嗎?國外有位兩性專家曾在演講時曾公開發表:「男人外遇是為了要維持婚姻,女人外遇是為了要終結婚姻」的論述。雖然不能一言以蔽之說明男女外遇的動機就是如此,但我認為多少八九不離十,而且和性愛分離或性愛合一有著很大的關係。說到性愛分離,男人通常比女人更擅長,所以他們對於自己在外面偷腥的行為,視為純粹找樂子、尋刺激;「雖然吃家常菜比較習慣跟合胃口,卻免不了偶爾想來點野味,試試不一樣的味道及口感!」我身旁的男性友人如此詮釋。如果妳問他這味兒究竟是什麼?他會說是新鮮,然後再進一步解釋:「老婆給我的滋味曾經也很新鮮,但吃久了就膩了,當初活跳跳的鮮味成了中規中矩的家常菜,所以才偷吃。」跟別人有肉體抽插,只要不動情,靈肉分離,和婚姻忠誠就不互相違背。至於,為何搞外遇是為了維持婚姻?男人也有自己一番見解: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找小三的概念大概就是如此。她提供了一個溫柔鄉,裡頭沒有現實,不用過日子,跟她一起不需面對生活,而是做一場夢。在平淡的夫妻日常中穿插,像是中場休息一樣,和她抽插充完電,才有精力回家面對現實中的柴米油鹽。說穿了,有些男人在婚姻裡,比起女人,還是比較大的既得利益者,因為有老婆幫他持家、洗衣、煮飯、燙襯衫、顧孩子等,所以他才能無後顧之憂,「穩定中求發展」──在穩定的婚姻關係中向外發展。否則,假若單身,拚工作都來不及了,沒有另一半的悉心照料,哪來西裝筆挺去招惹看對眼的異性?是吧!換句話說,已婚男人的魅力,多半是因為「婚姻」才衍生出的,他們的吸引力,是「老婆」創造的,沒了妻子,他哪裡有時間去塑造玉樹臨風的形象?沒了家庭,他哪裡有場合扮演好先生、好爸爸?若不是結婚,他哪裡有機會為自己加分。所以,多數男人外遇是為了維持婚姻,因為沒了婚姻,他很可能根本什麼都不是,不離婚,是因為家花跟野花的好處他都要享受,家花跟野花的優點,他都要全拿。女人明顯不同,多數女人外遇是為了要終結婚姻首先,我覺得女人要偷吃需要極大的勇氣,因為一旦東窗事發,她得面對三種失去:一是老公,二是孩子,三是人格清譽。首先,比起多數老婆願意挽回外遇的老公,很少有丈夫會原諒偷人的妻子!畢竟被戴綠帽是極盡羞辱的事,若要他回收,面子拉不下,自尊心也掛不住。而且男人多是家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有沒有另一半,對家庭生計幾乎沒有影響,但女人偷吃在先,若再加上離婚後無法負擔孩子的生活費,很可能就會失去監護權。最後,社會對男人出軌的包容力還是比較大的,若是女人,下賤、破麻、淫蕩……種種羞辱和難堪的字眼得照單全收,她得付出人格名譽全毀的代價。因此,基於上述種種,面對外頭小王的誘惑,人妻一定會先深思熟慮,仔細權衡輕重,並且做好最壞打算。不像男人一下子讓龜頭控制大腦,畢竟外遇被抓包,她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多。所以,若不是有終結婚姻的覺悟,一般女人大多不會,也不敢外遇,付出的代價太高了!另外,就是女人較傾向於性愛合一,就算她當初懷抱玩玩的心態,也會因為有了肉體關係而對小王產生依戀。假使此時孩子大了,不需母親照顧,可以獨當一面,她對老公也不再有情,連經濟都能自給自足,對不幸福的婚姻自然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直接選擇跟別人遠走高飛。男人外遇是為了要維持婚姻,女人外遇是為了要終結婚姻。雖然不能用短短兩句話結論男女出軌要的究竟是什麼,但我覺得也不失其參考價值,而且有幾分道理。無論如何,外遇不能合理化,想繼續遊戲人間,嘗盡新鮮野味,就別輕易簽字畫押,踏入婚姻。如果在婚姻中遇見自覺更好的對象,有種,就先離婚,也別腳踏兩條船。
-
2021-02-27 養生.無退休時代
你想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 27年志工徐爸上山下海護生態
你想過什麼樣的退休生活?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還是四處遊山玩水?這一題,人稱「徐爸」的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分會長徐朝強早在退休前12年就思考過了。徐爸因偶然讀到《思源埡口歲時記》書中的一席話:「21世紀最好的消遣活動是當志工」,讓他在尚未退休前,就決定展開自己的志工人生。70歲徐爸 退休比上班更忙70歲的徐爸至今已有27年的志工經驗,從搶救生命到環境保育的志願服務項目,他無一不涉獵,這使他在宜蘭小有名氣,卻也使退休生活變得比工作時還要忙碌。但他一點也不在意,反而笑著說道:「我很享受,而且忙得很痛快!」到底是什麼樣的契機,讓徐爸如此熱愛當志工,而且願意無償投入環境保育工作,再忙也不說累呢?這就要從他到空中大學上課談起了。喜歡嘗新的徐爸原本在學校當公務行政人員,秉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他向空中大學申請進修。「當時的老師說,如果想讓人生像彩虹一樣的繽紛,就應該有第二人生,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做不同的事。」偶然一句話 開啟第二人生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就激發他規畫起第二人生,想找到工作以外的興趣。好巧不巧,他在翻書時又瞧見一句話:「21世紀最好的消遣活動是當志工。」這句話出自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徐仁修的著作《思源埡口歲時記》。徐爸前後被這兩句話深深影響,於是主動報名成為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那時是民國82年,他還沒從工作崗位退休。此外,他也同時報名擔任太平山的國家森林解說宣導志工,以及生命線協會的協談志工。換句話說,他不只要學習與求助的民眾對談,還要了解太平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人文歷史,同時跟著荒野保護協會一起關注自然生態及環境保育的相關議題。怕錯過傻勁 退休前就投入人都還沒退休,要顧及工作,又要兼顧志工服務,不累嗎?徐爸坦言不簡單,但他也相當幽默地比喻道:「如果想結婚卻不趕快結,會錯過那股傻勁;如果想當志工卻等退休後才投入,也可能因為無法即時轉換心態而放棄。」憑著這股傻勁,徐爸再陸續加入不同的單位當志工,包括:宜蘭監獄、宜蘭縣政府警察局與少年隊、冬山河生態綠舟森林公園、仁山植物園、羅東水資源回收中心、羅東運動公園等。這讓徐爸在94年退休後,很快就習慣四處跑的全志工生活。當時的他只有52歲,算是退休族裡的「年輕人」,常常戴上一頂漁夫帽、披上一件防風衣、套上一雙防水登山鞋,再帶著一台相機,就「出任務」去了。也因為他對志願服務有極大的熱愛,不只得過多項獎章,民國101年更獲得「全國志願服務績優金牌獎」,算是志工界的最高榮譽。荒野保護協會 影響他最深不過,影響徐爸最深遠的志願服務,還是在荒野保護協會當志工。荒野保護協會民國91年成立宜蘭分會,徐爸是分會的重要幹部,近年則接下分會長一職。為什麼影響最深?徐爸說,人們對所處的環境本就應當善盡關懷責任,例如他前陣子才和夥伴們沿著北橫公路,一路從桃園拉拉山行腳回到宜蘭,一邊走一邊淨山,同時向路過的當地居民和遊客宣導「無痕山林運動(Leave No Trace)」的概念,降低環境迫害。什麼是「無痕山林運動」?徐爸解釋,這是林務局的政策,呼籲人們以減少衝擊的活動和行為,達成親近山林的體驗,愛護台灣這塊美麗寶島。維護無痕山林 記住七準則無痕山林有七大準則,包括:事前充分的規畫與準備、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尊重野生動植物、考量其他的使用者。由於一般人到山上健行多是一天來回,徐爸又將七大準則簡化為8個字:輕裝、簡食、慢行、寂靜。徐爸舉例,想帶午餐上山吃,午餐就應使用最簡單的包裝,最好是可再利用的塑膠盒,下山帶回家清洗再用;若用塑膠袋則應帶回家丟棄。另健行應安靜不喧嘩,別干擾到動物的作息。「而且到野外首重安全,可別穿著高跟鞋上山。」憾山間垃圾 籲培養生態心「可惜的是,百姓需要更多的教育來培養『生態心』。」徐爸感慨,山路邊坡或懸崖下方常見被遊客隨手亂丟的垃圾,例如去拉拉山一趟就撿了10大袋垃圾回來。「最常看到的垃圾就是飲料瓶和菸蒂。」如何培養「生態心」?徐爸說,他們習慣在上山行腳後的回程路上,在車上做分享會,回想當天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與所學,最後進行反省與檢討。此外,荒野保護協會也會主動向國中小學接洽,派志工前往校園授課,讓「生態心」能從小培育。徐爸不只是與荒野保護協會的夥伴倡導無痕山林,也相當關注全台各地的保育議題,例如他們曾經響應全國環保團體,反對國光石化在彰化大城濕地開發;或發起桃園大潭藻礁的公投,拒絕中油新建天然氣接收站,目前還在連署中。為倡導環保 不惜跟監抗爭「我們對環境保育的倡導是非常認真的,比政府更積極而且出力更多。」徐爸很直白地表示,如果道德勸說無法阻止業者開發,他們就會發動連署抗爭、跟監查察或向民代陳情,「我們時常笑稱自己是荒唐野蠻的一群人。」這也代表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為了宣導環境保育,必須上山下海,不像一般志工待在同一地點就好。「幸虧我們很有熱忱,否則真的又耗時又花錢。」徐爸目前的生活是一周七天都當志工,雖然忙碌,但也忙得精彩。「鐘鼎山林,各有天性。」他強調,退休後做什麼都好,日子開心最重要。他也會偶爾排假,暫時放下志工工作去旅遊,放鬆身心,也能發現更多環境保育的好教材。聊天互動健行 當志工養生徐爸會當志工到什麼時候呢?他笑道:「等到有人叫我這位阿伯別再出現為止。」他說,其實當志工也是一種養生方法,因為心有歸屬就有固定的生活節奏,又能常常與他人聊天互動、爬山健行,有助熟齡族保持身心健康。面對自己的退休生活,徐爸可是給自己打了高分。他認為,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只要沒有財務困難,建議在經濟許可下早點退休,開展第二人生,「心態上比較能笑話由他,也不用再過於在意別人的評價,人生更瀟灑自在!」
-
2021-02-26 癌症.癌友加油站
結婚2年老公就罹癌!陳月卿:癌症,是包裝很醜的禮物,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感
「在死亡面前,你的迷惑就不再是迷惑啦!」養生專家陳月卿,曾把工作當成人生頭等大事,但婚後,家務佔據了許多時間,令她不禁想「這樣的生活,是我要的嗎?」念頭一起,先生蘇起就被診斷出肝癌。於是,家庭變成她人生的頭等大事,為了幫助蘇起抗癌,陳月卿天天在廚房忙來忙去,研究食譜,時間一久,丈夫的身體由虛弱無力,被調養得豐潤有精神!而她對婚姻的疑惑也消失殆盡。陳月卿今年66歲,皮膚嫩滑,圓潤有光。她是癌症關懷基金會的董事長,也是養生專家,更是位成功幫助老公抗癌的妻子。 回想這28年來,陪伴蘇起抗癌的心路歷程,陳月卿感恩地說:「癌症,是包裝得很醜的禮物。」這個醜陋的禮物,除了替她與蘇起帶來健康,還有幸福的婚姻。 當癌症來敲門,重心從工作轉向家庭 1991年,記者出身、服務於電視台的陳月卿,獲得美國夏威夷文化中心的傑佛遜獎學金,前往夏威夷參加為期兩個月的美國與亞洲記者研討交流計畫,這是個提升格局視野、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卻在此時,她突然得知42歲的蘇起,肝臟長了腫瘤。 「先生要我繼續參加完課程,我悄悄打給醫生,才知道肝長腫瘤很少是良性的,我馬上飛回來陪他開刀…當時很害怕,認為這是天大的噩運。」 當時,夫妻倆結婚2年,才剛經歷了小產的打擊,兩人的生活腳步也還未調整和諧,癌症就來敲門,「當年我38歲,在他得肝癌前,我人生最重要的是新聞工作,第二才是家庭,後來順序完全對調。」 蘇起的肝腫瘤有10幾公分之大,且當年的醫療不如今日發達,「醫生說,肝癌年復發率高達50%,5年存活率不到15%,許多肝癌患者就算開了刀,還是沒挺過來...。」 但她鄭重地告訴蘇起:「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現在腫瘤割掉了,現在起,我們要重新開始!」於是她發揮記者的專長,廣泛蒐集健康養生相關的資料,替先生做術後保養、調理身體,為了那15%的存活率努力衝刺。 研發好喝精力湯,幫助預防癌症復發 她首先找到國外醫師亨利‧畢勒所寫的《食物是最好的醫藥》這本書,書裡提倡:飲食習慣所累積的毒素,會造成身體狀況的敗壞,首要之務是減少大魚大肉,尤其是過度烹調的食物。 於是,她開始分配各類飲食的比重,兩人餐盤上的肉變少了,蔬菜多了,口味也更清淡,「雖然我先生一開始很不習慣,但就是逐次、逐量減少。而我身體原本也差,是個藥罐子,我們陪著彼此改善飲食。」 後來她接觸到美國安‧威格摩爾博士所提倡的「生機飲食」,主張天然食物能幫助對抗癌症,尤其要將食物磨碎了更有益。於是,陳月卿開始利用各種天然食材做成精力湯給蘇起喝。 一開始,蘇起總是捏著鼻子、勉強喝下精力湯,陳月卿心裡打起了鼓,想著「慘了,這樣捏鼻子喝,一定不會喝超過兩周。食物不是仙丹,一定要長期喝才會有效果!」 後來她又翻閱到派屈克‧奎林的著作《用營養擊退癌症》,才找到讓精力湯不濾渣也好喝的方法。 「精力湯要打得綿密、纖維細緻就會好喝,而且不要過濾,濾渣過後,精力湯的營養素剩下1/8。我本來有胃痛的老毛病,開始養生後,這個毛病逐漸消失,而且精神與皮膚都變好了。」靠著天然精力湯,她與先生越喝越健康。 蘇起接受醫師的專業治療、定期追蹤之外,配合生活習慣改變,這28年來,肝癌都沒有復發。 吃得營養還不夠,心態正面才是關鍵 除了吃得營養、健康,抗癌還有更重要的關鍵因素:心態要正面。因此,陳月卿從不把先生當病人,兩人也從來不談疾病,而是把重心放在調整生活型態。 「除了一起努力,病患的情緒調節能力也很重要。當時肝癌死亡率高,但他會想『多健康一天,就是多賺到一天』沒有欲求,就不會患得患失、過度擔心受怕。」 雖然兩人心態都非常正面,但畢竟蘇起罹患的是癌症,家裡難免還是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抑鬱氛圍。 於是,陳月卿除了張羅健康飲食,還絞盡腦汁地想,該怎麼樣打破這個氛圍,增加先生的「幸福感」。最後,本就喜歡孩子的她,決定再次嘗試,替這個家帶來生機。 「結婚不久時我流產,他罹癌後我又流產了一次,但後來我不放棄,終於懷了女兒,後來還懷了兒子,全家充滿新生氣息。」 她幸福地說,當年她與蘇起每天下班回家,看到門口擺著的可愛小鞋,就會忍不住笑出來,「覺得好幸福喔!」 ▲陳月卿除了張羅健康飲食,還絞盡腦汁地想,該怎麼樣打破這個氛圍,增加先生的「幸福感」。(圖/陳月卿臉書) 癌症是人生禮物,健康快樂一次找回來 陪伴蘇起抗癌近30年,陳月卿感觸很多。「養生是回報最多的事情,因為健康會帶來快樂,全家就會跟著幸福。」陳月卿甜笑說,現在她每天早上喝的那杯精力湯,是曾經不愛進廚房的先生做的,「現在他會幫忙洗碗、打精力湯,以前他是不做這些事情的!」 蘇起罹癌前,她曾為了家務分工不均的情況,不斷思索婚姻意義。沒想到,因為癌症來敲門,人生繞了一大圈後,現年近70歲的蘇起不只更健康,還會幫忙做家事;而陳月卿多年前為了照顧先生,無法專心衝刺事業,現在卻也因為癌症,讓她另闢一條助人的事業道路。 陳月卿除了寫書、演講,告訴大家精力湯的好,身為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的她,更透過基金會的課程等資源,幫助許多罹癌的病友和家屬。她說,有許多癌友控制住病情後,還回來基金會服務呢! 「有位90幾歲的伯伯,看起來才70幾歲,說跟著我這樣吃,身體變健康了,握住我的手溫暖且有力,收到這些回饋,我真的很開心!」 回首28年助蘇起抗癌的歷程,陳月卿想要提醒大家,人生選擇有很多,不要因為忙於工作而忽略健康,選擇健康,絕對是最有回報的事情,從現在開始改變飲食和生活習慣,勇敢克服惰性,才是人生頭等大事! 陳月卿、蘇起的抗癌4妙招:1.當個聽話的病人:接受正規治療,遵從醫囑。(若須做重大決策,建議參考2位不同醫師的意見)2.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盡量食用原型食物,遠離加工食品,並保持規律作息、規律運動。3.保持正向心態:保持正面、輕鬆、積極的態度,不要過度害怕。4.尋求心靈寄託:例如家人情感支持、宗教寄託等,只要讓心情保持愉悅,都可以嘗試。原文刊載於2019年08月28日《今周刊 幸福熟齡》:結婚2年老公就罹癌,陳月卿:癌症,是包裝很醜的禮物!「它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感」 ●延伸閱讀:.獨力照顧失智丈夫幾十年,很有成就感!妻子:如果我先離世,一定很掛心老伴.血管衰老,當心失智找上門!白雁:1個動作暢通氣血循環,健腦、增強記憶力.母親失去記憶...醫師卻無法診斷是不是失智症!女兒:分離,是隨時會發生的一種存在
-
2021-02-20 養生.抗老養生
退化和老化大不同!專家提醒:逆轉退化該這樣做
從現在開始,請你記住,老化與退化之間有著很大的不同。老化是不可避免的,但在生物學上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很多我們所謂的老化,以及大多數我們最害怕的變老,實際上都是退化。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擺脫不掉真正的老化,但退化是有選擇的。這代表著大多數的機能老化也是有選擇的。 老化不可逆 但你可以改變心態 老化是不可變的生物規律,你無法改變:頭髮變白、地心引力會帶來影響、開始可以用優待票價看電影。無論你的生活多活躍,你的最大心率都會隨著時間而穩定下降,這對你是很重大的影響。無論你的生活方式如何,你的膚質都會變差。因此,無論如何,你看起來都會顯老。但是,你的行為跟感受不用顯老,這才是最重要的。我們還沒有找到一種可以持久的方法,但是老化可以是一個緩慢、最小化且非常優雅的過程。甚至在外表上,一個好看、健康的老人,與一個放任一切的老人,兩者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大自然用你的身體與生俱來的退化傾向,來平衡生長與退化。這些訊號並不強大,但它們是持續的,它們永遠不會停止而且每年都在增強。克里斯把這稱為無情的浪潮,這是一個很好的比喻。 無論你怎麼稱呼它,在我們四十幾歲和五十幾歲的時候,我們的身體都轉變成「預設退化」的模式,享受免費青春浪潮的旅程已經結束了。在缺乏生長訊號的情況下,你的身體和大腦會退化,而你將「老化」。現在,我們可能不滿意這種安排,但是我們也無法改變它。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覆蓋那些預設的訊號、逆著浪潮而游,並將退化逆轉回成長,而且非常輕鬆就可以做到。 如何避免退化 日常運動、情感的投入、合理的營養都是解方 我們該如何避免退化?改變我們傳送給身體的訊號。覆蓋退化程式的關鍵,是日常運動、情感的投入、合理的營養,與真正投身於生活。但一切都始於運動。 你必須要常常運動,因為運動就代表了你是誰。更重要的是,這也代表過去你曾經是誰,代表了你幾億年前的起源。你的身體是來自數萬億祖先的禮物,而你存在的事實代表著牠們都存活下來了。牠們每一個都做對了某件事情,每一個都將多一點的力量、速度和智慧傳遞給下一代。 我們的身心是為了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而精密設計的工具。我們確實是為了在順境中成長而設計的,為了保持警惕、狩獵、探索、共同合作、建造、笑、玩耍、奔跑、康復、去愛,和生存。要做到這事情,我們的身體和心靈都需要強壯、活躍並且完全同步。 然而,在生物方程式的另一端,退化必須在必要時發生,因為每一部分的身體結構都需要能量來維持。每條肌纖維、每一小塊骨頭和軟骨、每一組大腦網路連結、每一個皮膚細胞,甚至每一個思想都會消耗必須的能量燃料。而每一份能量消耗都必須有助於生存和再生,否則會降低遺傳的成功。因此,在環境狀況差的時候、壓力大的時候、乾旱、飢餓或冬天時,我們被設計成停下來、冬眠與休養,加速停止發育和退化的發生。從物種的角度來看,一旦完成了多年的生育和撫養,這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老化方式。在這種模式下,可以減少食物的耗損,當然,死亡會更快發生,為下一代在生存壓力中騰出空間。這是達爾文的老化程式,大自然也是依據這個老化程式打造你的身體,這也是退化每年都會變得更加持久的原因,就是因為這樣生命的循環。現在,你即將邁入人生的這些階段,這種說法你可以接受嗎? 也許不行。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從你的角度來看,這都是有問題的。這是可怕的生活方式,而且,這完全不合理。我們住在溫度可以控制的房子內,並不是處在冰河時期,而且大多數人都是吃太多,而不是吃太少。沒有寒冬跟饑荒會讓我們全面停下來,你可能因此認為,我們的身體會開始適應並遠離半冬眠的防禦機制。但是人類逃離這些壓力源才一百年左右,在人類的發展上,這是一個驚人的事件,但是從演化的時間來看,這不算什麼。我們的身體結構根本無法適應現代的退休世界,它們在未來也不會適應。是的,數百萬年來,人類身體系統的設計並沒有任何改變,我們的身體系統被設計成在不確定的環境中運作,那時的食物永遠不夠吃飽,而且總是充滿危險。 演化的改變可能會發生,但是不會在幾百萬年內發生,所以你可能會需要做其他安排。你可能會想從現在開始,想辦法應付你那老化且遵從達爾文規則的身體,然後看看在你的人生中,可以做些什麼來強迫你的身體適應。請記住,如果你不介入,你的身體就會持續誤解現代世界的訊號,它會啟動「預設退化」的設計。你會開始退化,最後死亡。要了解原因,我們需要同時考慮自然界中的好的情境和壞的情境,以及我們的祖先如何使用現在我們仍具備的機制和訊號,以適應它們。(本文出處/摘錄自高寶書版出版《高年級逆齡先修班》)
-
2021-02-16 養生.心理學解密
愛吃甜好相處、挑食的人感情穩定…心理研究:你的進食偏好揭露了隱藏性格
英國營養學家 Victor Lindlahr 曾說過:「你吃什麼,決定了你是誰。」(You are what you eat)。其實不只是這樣,你怎麼吃,也決定了你是誰。根據洛杉磯進食行為研究中心 Food-ology 創辦人 Juliet A. Boghossian 和紐約州立大學進食行為心理學家 Julia Hormes 的研究指出,進食習慣已悄悄透露了你的「隱藏性格」。現在就來看看準不準吧!你怎麼吃,決定了你是誰慢食者:懂得掌握大局相信大家的身邊都有這種朋友,聚餐時當所有人都完食了,卻發現他還在秀氣地細嚼慢嚥。事實上, 這代表著他們懂得掌握全局,享受生活,且通常較有自信,在工作上做事穩健,認為做得快不如做得好。快食者:富有野心吃飯猶如疾風掃落葉,永遠以最快的方式打完收工。 這類型的人通常富有野心、目標導向、喜歡擁抱新事物,做事很有效率,也能夠多工,是十分能幹的角色,並且常把別人的需要擺在自己之前 ;但另一方面,「快食者」也可能較沒有耐心。Boghossian 更補充:「你吃飯的速度其實也反映了你如何看待生活、享受生活的步調。」別忘了適時放慢腳步!冒險者:富有創意「最近那家餐廳新開幕耶!下次我們去吃~」你也喜歡到處嚐鮮、熱愛探索美食新大陸嗎?除了食物,這樣的你通常在生活的其他面向也較大膽,喜歡尋找刺激並且勇於冒險;同時 富有創意,在需要創意發想的職位上都能勝任,也因為有趣的性格讓大家都喜歡和你當朋友。挑食者:擁有穩定關係如果你也是個會把不喜歡的東西挑出來不吃的人, 在生活上通常有老朋友包圍,擁有穩定的關係、勇於發問的人,樂於追求知識。 但進食行為心理學家 Hormes 也補充,其實就有一種病就叫「食物恐懼症」(food neophobia)!指的是對嘗試新食物感到遲疑,研究指出這可連結到他們個性上的特徵,像是焦慮或神經質。隔絕者:做事謹慎習慣吃完某一樣食物再進行下一樣的朋友, 他們通常是個做事謹慎、注重細節、很有原則,是個令人十分放心的人,但可能許多人摸不著他心裡的想法 。Boghossian 也補充:「這類型的人較不是一個多工的人,紀律嚴明跟墨守成規有時候只是一線之隔,有時候適時的彈性也許會更好。」混食者:富有責任感,很多事都往自己身上攬喜歡把所有菜混著吃,每一口都想吃到不同食物的朋友, 通常是個很堅強、願意扛很多責任在身上的人。同時這類型的人通常外向友善、人緣好,擁有健康的關係,也十分願意花時間在對你而言重要的人身上和他們相處。 但另一方面,可能要注意有時可能會因太想做好人事事都想兼顧,太多事情都攬上身而顧不好輕重緩急。灑脫者:人緣好,和你相處就是舒服如果你習慣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吃東西時不時會發出聲,這樣的你 通常有一顆自由的靈魂,不太擔心他人怎麼看你,跟著自己的調調,有自信 ;而這也是很多人會欣賞你的原因,他們喜愛你的勇氣與擅言,坦率的個性也讓他人和你相處起來很舒服;但你的直爽有時也可能惹惱一些人,要記得做自已和沒禮貌有時只有一線之隔。準備者:邏輯力強,有前瞻性的思想家你習慣把食物都先切好再開始吃嗎?那麼你就是典型的「準備者」。 這類型的人通常勇敢做夢,懂得計畫且富有執行力,同時傾向渴望長遠的關係。(難怪韓劇《金秘書為何那樣》裡面有一次副會長帶金秘書去遊樂園玩幫金秘書把所有牛排都先切好)但善於計畫的你也別忘了享受當下。同場加映:你愛吃什麼,也決定了你是誰愛吃甜:外向、富有同情心你也愛吃甜點嗎?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曾發表一篇研究,發現愛吃甜的人個性通常比熱愛其他口味的人外向好相處、友善且富有同情心;但熱愛巧克力的人可能會較情緒脆弱。愛吃辣:較大膽、有主見根據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的研究指出 ,發現受試者裡較樂於接受飆車、跳傘、在極冰的水裡游泳等…… 的人大部分皆是愛吃辣的人。原因是 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會刺激人,讓人興奮而願意去從事冒險的事,因此他們通常大膽、有主見,且熱於幫助人。 營養科學博士 Keith Kantor 也補充:「吃辣感覺正在燃燒自己嘴唇的冒險感,就像跳傘的冒險一樣;愛吃辣的人也比他人更能包容、擁抱改變。」愛吃鹹:較理性穩重臨床心理學家 Dr. Jen Nash 指出,偏愛鹹食的人通常喜歡得到快速的回饋,這樣的心態讓他們在事業上擁有競爭力,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做事很有效率但容易因生活中一些小事而感到困擾,像是交通阻塞或排隊隊伍太長。愛吃酸:較嚴厲、高標準Dr. Jen Nash 也近一步發現,偏愛吃酸的人傾向較愛挑剔、嚴厲,但換個角度想他們或許只是標準較高。(參考資料來源:Huffpost、Springerlink、Broadly、reader’s digest’、earth.com)※本文由《VidaOrange生活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9/01/04/eat-2/
-
2021-02-16 養生.健康瘦身
每餐吃七分飽就好…年後減重 5步驟自信換上春裝
度過幾波寒流,過了一個年,隱藏在厚厚冬衣之下的肚腩也愈來愈藏不住。該怎麼用最快速度收心,消滅身上這些令人悔恨的肥油呢?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分析,只要做到五個動作,且耐心持續一個月,減重兩公斤不是問題,如果能養成習慣長期落實下去,一定可以更有自信換上春裝、夏裝。這五個動作分別是開始量體重、減少食量、改變飲食內容、注重睡眠,還有開始運動。一、開始量體重:當人發現自己變胖,通常會逃避站上體重計,但如果能鼓起勇氣站上去,這個「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態,測量體重就是啟動成功減肥計畫的開始。在減肥過程中持續定時、定期測量,也能夠讓人有成就感,激勵自己繼續努力,如果有家用體脂計更好,可以同時參考更多數值。不過,蕭敦仁提醒,減重效果需要日積月累,不能操之過急,健康的減重速度大約是每周0.5到1公斤,如果天天測量,一定會看到數值起伏,但其實拉長時間來看,體重和體態都是在往好的方向變化,只是短時間內還看不出來。如果發現自己對數字的短期變化太過在意,可以將測量頻率放寬一點,搭配記錄體態變化。二、減少食量:每餐吃七分飽就好,慢慢吃,每一口都多咀嚼幾下。多咀嚼有助增加飽足感,慢慢吃有助於聆聽自己身體的感覺,感覺飽了就不要繼續吃。三、改變飲食內容:減肥期間飲食要多攝取纖維,除了增加飽足感,也有助腸胃道健康,改變腸道菌相,使排便順暢。此外,也要減少重口味食物,年菜多是大魚大肉,調味較重,「甜、鹹、油」這三項元素會刺激食欲,要減少攝取,才能夠順利進行飲食控制。四、注重睡眠:年節假期作息改變,可能熬夜打牌、看電影、吃零食,但是熬夜會使腎上腺素和飢餓素升高,瘦素和血清素下降,容易食欲失控而變胖。如果能一天睡滿六到八小時,就能改變上述荷爾蒙變化,幫助新陳代謝回歸正常,更容易瘦身成功。五、開始運動:過年期間運動場館關閉,天氣又冷,人們出門運動機率大減,活動量下降又大吃大喝之下,不肥一圈也難。找回運動習慣,可以打破惡性循環,可從每天抽空半小時,做些讓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的有氧運動開始,不但能燃燒卡路里、瘦身減重,還能提升整體健康,遠離慢性病。
-
2021-02-15 新聞.生命智慧
一輩子都被責任追著跑....一個精神科醫師罹帕金森氏症告白:生病12年,我才真正「活著」
「我是精神科醫師、寫過幾本暢銷書,同時是一名妻子、兩個孩子的母親、孝順父母的女兒與媳婦;我在43歲、剛實踐夢想開設個人醫院時,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 這個疾病就像拿一條繩子,緊緊綑綁著身體,就算移動一小步,都能費勁到汗水浸溼整件衣服。在那之前,我被無止境的義務與責任追著跑,只顧著向前衝、扮演每個身分,但唯獨缺少了──自己。現在,我開始學習如何在綑綁的呼吸及人生中,一點一滴找回自我、練習『活著』。」──金惠男 (編按:2014年1月,因病情惡化,她停止看診,專心治療,不過仍然持續夢想著她的新人生。雖然,有時候連翻身都要別人幫忙,但病痛與病痛間,總有症狀比較輕微的時間,這段時間她運動、做家事、散步、寫文章、學習中文……做一切她想做的事。)我用12年,重啟43年的人生 2001年2月,我在遞愛援助福利基金會(Love Aid Foundation)有一堂課。而那天早上,我確診罹患了帕金森氏症。 當時的心情,就像是被鐵鎚狠狠敲了後腦勺,頭暈目眩。不過,課程不能說取消就取消,我仍是一如往常地上課。然而,直到下課準備搭計程車離開時,淚水終究潰堤了。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因腦部無法正常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進而引起四肢發抖、肌肉萎縮、身體僵硬、行動緩慢、無法言語表達等症狀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這是一種退化型疾病,好發於65歲以上的年長者。像是若望.保祿二世(Ioannes Paulus PP. II)、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Haj,美國拳擊手)、羅賓.威廉斯(Robin McLaurin Williams,美國演員)都患有此病。 不過,我才43歲,這真的太殘忍了! 帕金森氏症還會伴隨不少可怕的併發症,如憂鬱症、失智症、妄想症(也就是被害妄想症)等。我簡直不敢相信,人生竟要面對這麼殘酷的試煉。最可怕的是,至今仍然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法。這個「罕見疾病」通常在發病的15至17年間,就會出現嚴重障礙或死亡。也就是說,我的人生在60歲以前,就將畫下句點。 18歲時,姊姊因車禍離開人世,我一時無法面對,曾想過自殺結束生命。 不過心裡出現轉念,我開始覺得既然活下來了,就更應該認真過日子。爾後的人生,我比任何人都勤勉努力。 為什麼我會生病?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盡心盡力服侍公婆、辛辛苦苦生下兩個孩子,好不容易開了個人診所,卻突然跑出帕金森氏症這個不速之客。不久前,我甚至野心勃勃地想著要帶兩個孩子到美國留學,自己順便進修關於精神分析的課程。大兒子剛念國中、小女兒才國小,如果我不在了,這兩個孩子該怎麼辦?這一切實在太過荒唐了……! 我無法保持平常心,只好休診。後來,幾乎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我只躺在床上,什麼事也不想做。如果我不是醫生,就不會這麼了解帕金森氏症,也許不會像現在一樣恐懼。但是醫生的背景,讓未來的人生清清楚楚地刻畫在眼前。我陷入憂鬱,失去動力,躺在床上呆望著天花板胡思亂想。 我曾經天真地以為,就算自己得了絕症,只能活幾年,仍能比一般人冷靜,以最快的速度接受現實。畢竟這種事,就算一哭二鬧三上吊也於事無補。事實上,我根本接受不了,也害怕面對一切,更恨透這個世界。我愈是憤怒,就被憂鬱的泥沼埋得愈深,甚至想一死了之。 不過,某一天一個念頭,我告訴自己:「妳到底在做什麼!不是好好的嗎?只是未來沒那麼光明燦爛,行動有點不方便,有什麼好自怨自艾的?竟然為了『未來』瞎操心,毀掉自己的『現在』。」 雖然疲勞的時候,右腳會有些無力, 寫字變得辛苦,但是只要適當休息,日常生活跟看診都沒有太大問題。何必因此毀掉自己?一開始,我懷疑自己得了「漸凍症」,漸凍症患者通常撐不過5年,所以我已經算很幸運了。 雖然目前帕金森氏症還沒有方法治療,不過醫學不斷進步,說不定以後就有了啊!就算腦中多巴胺細胞已經消失了80%,不過我還有20%。即使治不好,還是可以努力減緩發病速度。 我重新振作,繼續看診,教課,做家事,照顧公婆、老公和小孩。奇蹟就這麼發生了。一般來說,多巴胺致效劑(Dopamine agonists)只能維持3年,我卻靠著它撐過了12個年頭。直到2013年才開始左旋多巴(Levodopa)的療程。這12年間,我總共寫了3本書,持續教課,到目前都沒有痴呆症狀,憂鬱症也只是輕微而已。 如果當年我選擇躺在床上繼續憎恨世界,那麼我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呢? 也許身體已經無法正常運作,併發失智症,還患有重度憂鬱症,過著毫無意義的日子。人生總有許多不幸,誰都避免不了。然而,發現不幸之後是好是壞,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同樣的12年,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這是2001年2月確診帕金森氏症後,我所領悟到的事。 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是幸福2014年時,我跟媽媽一起從濟州島飛回首爾。兩人站在機場的行李轉盤前時,我突然動也動不了,「發作了。」我集中精神看著雙腳,內心吶喊著: 「一步,只要一步就好。」卻一點用也沒有。 好不容易支手撐著牆,看了眼錶上的時間,發現離下次吃藥時間還有兩個多小時。當時,所有人都拿完行李離開了,只剩下我和媽媽。禍不單行,我又想上廁所了。媽媽心急如焚,想攙扶我前行卻動也動不了。(編按:帕金森氏症患者非常頻尿,常常得勤跑廁所。) 那時,一個打掃的婆婆剛好經過,問我們發生什麼事了。聽完緣由的她,立刻推了臺手推車過來。如果不想尿褲子,就只剩下這個辦法了。我坐上手推車,上完廁所,不得已還是提前吃了藥。平常如果不遵守一天三顆的原則,過量服藥就會產生副作用,不過那天真的是走投無路了。 到現在我還不敢想像,如果沒有那臺手推車,我會發生什麼事……。 「真的走不動了嗎?求求妳,再試試看吧?」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是不會懂的。家人們對我的狀況雖瞭若指掌,但遇到這種情況,還是會一時心急、手足無措,說出這樣極其卑微的話。 我很清楚他們的心境,但還是會難過傷心。這種感覺,就像生孩子時椎心蝕骨的痛,不曾親身經歷的人很難體會。 不能走,就只能爬,連爬都爬不動只能躺著的時候,內心的煎熬比想像中更難受。有人這麼形容:「身上的骨肉都如蜻蜓翅膀般剝落一地,好痛。好想就這麼死去,就這樣不再痛了。」 聽到這段話,讓我瞬間淚流滿面。坦白說,面臨極度痛苦時,我曾想過從窗戶一躍而下,死了算了。每當夜深人靜,家人熟睡,我獨自在拂曉時分痛到難以入眠,我就會忍不住想,與其痛苦地活著,不如死一死好了。 不過,我並沒有這樣做。因為我知道總有不痛的時候。24小時裡,痛與痛之間,總會有緩解的時候。我等待,等待病痛緩和,等待吃藥後的自由活動。 在這段時間,我會做自己想做的事,吃飯、運動、散步、買菜,或者跟朋友一起談天說地。 等待變成一種希望!如果沒有不痛的時段,吃了藥也不能活動,也許我也會萬念俱灰。幸運的是,到目前為止只要等待,緩解的時刻總會來臨。 「昨天痛到連尾椎都痛,今天竟然可以側躺了耶!身體不能動,但手指頭可以亂動,蠻開心的。當今天的藥效只撐了兩個小時,我就會猜想明天會不會久一點呢?」 如果今天比昨天好,那便是一種幸運。當然,今天也可能比昨天更糟。不過,我不會輕言放棄,因為明天也許又不一樣了。羅馬思想家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曾說:「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我不奢求痊癒,只希望惡化速度可以減緩,讓我做更多想做的事。 幸好在我前往濟州島療養後,急速惡化的病情好轉了不少。原本除了藥效持續的三小時外,寸步難行的「關機狀態」也已逐漸好轉。雖然還不到可以奔跑的程度,但走路的速度變快了,可以漫步到鄰近的地方逛一逛,甚至還能寫稿。 對我來說,這些都是奇蹟,因為六個月前,我甚至還想跳出窗臺結束生命。沙漠中,有與我不離不棄的小草。大火燒盡的森林中,有相信生命、屹立不搖的大樹。火山灰覆蓋、熔岩侵蝕的山腳下,有蟲兒與動物趕來掃走灰燼。我若放棄,無人伴我。若不放棄,不論身於何處,都將有萬物伴隨。成堆的石頭,枯竭的溪谷,仍會有水注入,再次化為涓涓不息的河流。唯要,永不放棄。這是韓國詩人都鍾煥的詩──《荒廢之後》。我想成為詩中的小草與大樹。如果就這麼放棄人生,實在太可惜了。 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人比我先離開,或是面臨更重大的挑戰,我能像現在這樣活著,已經謝天謝地了。 雖然沒有人能代替我承受痛苦,但是他們會握住我的手,關心著我:「很不舒服嗎?」甚至,為了我哭泣。我沒有理由絕望,即使病況繼續惡化,我仍會找到可以做的事。人生既然如此,快樂地活著不是更好嗎?書籍簡介書名:什麼時候,你才要過自己的人生?:一位精神科醫師,從捆綁的呼吸中,找回自我作者: 金惠男譯者:蔡佩君出版社:商周出版出版日期:2016/12/03作者簡介/金惠男感動韓國120萬讀者的人氣勵志作家‧精神科醫師一九五九年出生於韓國首爾,畢業於高麗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在國立首爾大學醫院當了十二年的精神分析科醫師;二○○六年獲得韓國精神分析學會的學術賞。擔任慶熙醫大、成均館醫大、仁濟醫大的門診教授,以及首爾醫大的客座教授,同時是金惠男精神科醫院的院長。著作《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感動韓國六十萬名讀者;相關暢銷著作深受超過一二○萬名讀者喜愛。但是她的人生並非一直如此順遂,在二○○一年、四十三歲時,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當時,她才剛實踐夢想開設個人醫院不到一年。這本書記錄了她三十年來擔任精神科醫師,以及罹患帕金森氏症這十五年來所領悟到的人、事、物。她說,「就算病情再惡化,我也會找出那時候能做的事,有趣地活著!」
-
2021-02-13 癌症.抗癌新知
我需要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嗎?專家:3大特徵是罹癌高風險群
目前台灣醫療院所專門為癌症開設的遺傳諮詢服務較少見,大多需要經過醫師轉介,或視醫師個人是否包含此類專業能力。建議有意進行遺傳諮詢的民眾,先向自己的醫師評估自身情況,若有需要再進行轉介。若能選擇擁有分子腫瘤團隊的醫院,除了腫瘤科醫師、放射腫瘤科醫師、病理科醫師,還會包含心理師、營養師、個管師、藥師、遺傳諮詢師、醫檢師,甚至是社工師等各種專業人員的參與,可視病人不同階段的需求提供不同服務,將可預期獲得更完整的諮詢。遺傳性癌症:遺傳性癌症的評估與基因檢驗現今罹癌人數快速增長,癌症蟬聯多年的十大死因之首,但有時候也會注意到某些人家族中罹患癌症的人數特別多,因此引發了癌症是否會遺傳的疑慮。遺傳性癌症約占癌症發病者中百分之五至十五,但有醫師認為,這比例還有往上調整的空間。這也就表示,對於基因,我們仍然知道得很少,但隨著定序(sequencing)技術越來越進步,能力越來越大,我們認為遺傳性癌症的比例可能不止百分之十五,甚至可能會增加到百分之三十。確定的是,目前約有百分之五至十的癌症患者屬於遺傳性癌症,遺傳性癌症有一半的機率會遺傳給下一代。其他遺傳性癌症家族的特徵包括:家族中有多人罹患相同癌症、年輕的癌症患者、雙側乳癌或腎癌,以及罕見癌症。遺傳性癌症家族的成員,若能透過基因檢測諮詢,提早確定自己是否帶有家族遺傳基因變異,就可早點開始設立健康管理計劃。不只討論基因問題,遺傳諮詢師的角色定位由於基因檢測技術的大躍進,目前針對特定遺傳疾病做基因檢測已很普遍,價格也漸為大家所接受,只是檢測項目太多,專業又複雜的名詞常讓醫師與民眾混淆,於是就需要一位瞭解醫學、基因遺傳學、基因檢測技術的專家,協助大家正確選擇基因檢測產品、評估遺傳風險以及臨床應用解釋,這樣的人稱為「遺傳諮詢師」。遺傳諮詢不僅是討論基因問題這麼簡單,因服務對象不只是病人本人,更包含其所有家屬,因為基因檢測的結果關乎整個有血緣關係的家族成員。每個人對於遺傳疾病與基因檢測的想法差別很大,有些人對於基因檢測結果正面看待,認為能藉此多瞭解自己的體質,進而達到預防或治療的效果;但有些人想到這是一個終身無法改變的結果,還可能遺傳給子女,還要面對其他親友的壓力,就害怕得不敢面對。此外,依照病患或家屬不同的年紀,也會有不同需要考慮的面向。因應以上種種複雜考量,遺傳諮詢師就會在諮詢過程中,主動協助病人做更全面的思考,再進一步做決定。所以,諮詢過程不僅牽扯到醫學與檢測,還要加上心理學的技巧,好讓整個諮詢過程更完善。遺傳諮詢是一個審慎複雜的流程,故一次的諮詢時間大約需要一個小時,諮詢師會仔細詢問家族病史,評估整個遺傳風險,確認病人真正瞭解做基因檢測需承擔的醫療問題與心理風險,才讓病人進行基因檢測。隨著全球基因檢測科技的發展,遺傳諮詢師成為重要的職業。在台灣,由民間團體人類遺傳學會與台灣遺傳諮詢學會認可的遺傳諮詢師約有一百位,但大多專精於新生兒與產前基因篩檢,癌症領域的遺傳諮詢師人數仍非常少。此外,亦有台灣的遺傳諮詢師前往國外,取得專業的學位與認證。由於目前台灣尚無遺傳諮詢師的國家考試,還無法獨立執行臨床工作,必須在醫師的授權下解說報告,協助病人瞭解檢測後相關醫療選擇,再由病人與醫師依照自身需求與臨床狀況做進一步的決定。我需要進行癌症遺傳諮詢嗎?帶有遺傳性基因變異的家族,會有多人多代、多癌、年輕等三個大特徵。分述如下:一、多人多代:由於是遺傳問題,故家族中罹患癌症的人數不只一人。可以回顧父親(或母親)的家族中,父親的兄弟姊妹是否有多人罹患癌症,爺爺奶奶是否有癌症病史,自己的堂表兄弟姊妹(姑姑叔叔的小孩)是否有人罹患癌症。二、多癌:遺傳性癌症的基因會在不同人身上,表現出多種類別的癌症。例如,在遺傳性乳癌家族中,也可能出現卵巢癌、胰臟癌、胃癌、攝護腺癌、皮膚癌等;大腸癌家族中可能出現大腸直腸癌、小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乳癌、食道癌等癌別。有許多病友及家屬容易誤會乳癌家族只會表現乳癌、卵巢癌,而輕忽其他癌症問題,此外,如果一個人身上出現兩種以上原發癌,也算是遺傳性癌症的高風險群。三、年輕:一般而言,帶有遺傳性癌症的發病年紀普遍較早,例如目前乳癌、大腸癌平均年齡約為五十多歲,如果四十五歲以前就罹患癌症,就要小心是否可能是遺傳性癌症的高風險群。有些癌症跟遺傳的關係較小,像是肝癌、肺癌、子宮頸癌、鼻咽癌等,因為這些癌症受外來因素影響較大,大多不會被納入家族遺傳風險評估中。而像胃癌、大腸癌的家族評估,除了家族病史之外,還要排除飲食習慣、酒精、胃幽門螺旋桿菌等外在因素。根據統計,癌症病人中約百分之十至十五為遺傳性癌症,也就是先天因素所引起,而百分之八十五的患者是後天因素,像是環境汙染、飲食、生活習慣、壓力或病毒等所造成。遺傳性癌症需要考慮的細節很多,建議病友或家屬若有疑慮,可收集家族病史後,找遺傳諮詢師進行專業的評估。如果民眾自行評估後,發現很符合遺傳性家族的條件,建議先找家族中的罹癌者做檢測,先確定是否真的有基因變異,其他健康的親屬再依此做相同變異點確認即可,如此一來檢測費用也會較低。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雖然基因遺傳是罹患癌症中一項重要的因素,但後天的預防也不能忽略。什麼時機適合進行遺傳性癌症基因檢測?雖然目前基因檢測的時機沒有明確規範,但從醫學倫理的角度看,還是希望當事人可在理解檢測內容與意義、瞭解疾病內容、確認可以接受檢驗結果所帶來的影響、對人生規劃有想法的情況下再接受檢驗。從過去的例子看到,對於年輕且未婚的女性來說,一旦確認帶有基因變異,要考量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婚姻關係中的其他人。例如,是不是有一天我就要失去乳房,身上有手術的疤痕,以後就不能穿泳裝?或者是,往後是否能接受可能罹患癌症的高風險而結婚生子,萬一真的遺傳給下一代怎麼辦?如何面對夫家的雙親與家族可能有的壓力?對於已經完成生育的人來說,除了擔心自己的疾病,更怕把這樣的基因遺傳給下一代,怕下一代怪罪自己,更怕子女要受手術、治療之苦。當然也有人十分正面樂觀,既然遺傳性癌症可以預防、也可以治療,就乖乖定期進行追蹤。或是提前做好人生規劃,必要的話也能進行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技術(PGD)篩選出不帶基因突變的胚胎,避開遺傳疾病傳遞給下一代的機率。但這一切都必須考慮周詳才能進行,諮詢師會在討論過程中確認個案的心態後,才協助進行基因檢測。況且,基因檢測並非個人選擇,也會影響到父母、兄弟姊妹以及整個家族,即使確認不帶有基因變異,也不見得是件開心的事情,個案可能會有罪惡感,難以面對其他帶有基因變異的家人。假設你的家族史或個人病史疑似遺傳性癌症的高風險族群,有幾個比較建議的時機或年紀來做基因檢測:一、 已罹癌患者:急性期的治療已完成,比較瞭解癌症之後,想確認自己是遺傳型或後天型的癌症。二、 對於有家族史且尚未罹癌的健康人:可在二十五歲後進行諮詢及檢驗,以達到預防癌症的效果。三、對家屬來說:當有親人已經驗出遺傳性癌症基因變異的時候。基因檢測異常,怎麼辦?基因檢測異常不一定會發病,只是得到該病的機率較高。類似是子彈上膛,但不一定會發射的概念。事實上,癌症的發生不只是先天遺傳因素,後天因素像是飲食、環境、生活習慣、壓力等也有重要影響。以遺傳性乳癌中大家較熟悉的BRCA1/2 基因為例,帶有基因變異的人到七十歲發生癌症的機會為百分之八十;臨床上確實見過帶有基因變異的女性,到七十歲仍沒有罹患癌症,但其他姊妹在五十多歲確診乳癌的例子。其他表現強度較低的乳癌相關基因發病率有可能是百分之五十或更低。基因不同,帶有遺傳性癌症基因突變的人,其發病機率也不太一樣。基因變異所引起的癌症不會比較惡性、進展也不會較快。但平均來說,遺傳性癌症發病年紀較早,所以易被忽略,等到察覺異狀時,常為時已晚。因此建議帶有遺傳性癌症基因突變者,要盡早進行較為頻繁且較深度的檢查;例如一般人約四十五歲以後才進行乳房超音波或攝影篩檢,而帶有基因變異者建議提早到三十歲就開始每年進行超音波或乳房攝影,三十五歲以後定期進行核磁共振攝影。一般男性約六十歲以後才會注意攝護腺的問題,但遺傳性乳癌家族中的男性,須提前到四十歲開始,定期進行攝護腺的超音波與觸診檢查。經過基因檢測確認基因變異後,諮詢師會根據國際遺傳性癌症指引以及家族病史,給予後續醫療或健康檢查的建議,給病人與主治醫師參考,再由病人根據自己的需求與身體狀況和主治醫師共同進行。除了檢查,有些遺傳性癌症可以使用預防性投藥,甚至有些人願意接受預防性切除,但要進行這樣的手術之前,必須經過多次的諮詢與討論。帶有遺傳性癌症基因突變並不可怕,目前遺傳性癌症可預防也可治療,已經有針對遺傳性癌症基因突變,設計出特定的藥物,將來,研發出預防性藥物也指日可待。(本文摘自博思智庫《我也曾經不勇敢:解密精準醫療,個人化抗癌新趨勢》)書籍簡介本書特別安排專家學者於專欄中介紹「精準醫療」,以深入淺出的分析,呈現醫界與科技結合在癌症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讀者接軌最新癌症治療參考的依據。節錄抗癌鬥士的心情故事、抗癌的心路歷程,希望能激發癌友自助力,正面迎向生命的陽光。以往,癌症常規治療通常以同一套方式,符合多數癌症病人;然而,同一種癌症,不同病人適用的療法可能不一樣。拜基因檢測與定序技術進步所賜,個人化且更精準的治療方式不斷出現,不僅能命中要害、降低副作用,還能節省不必要的醫療費用,讓抗癌又多了一項新利器!
-
2021-02-11 癌症.癌友加油站
揮別癌症陰影擁抱人生夢想 崔咪:「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沒有目標的活著。」
二○一七年的冬季,我確診罹患荷爾蒙型乳癌第三期,因此進行乳房切除手術,接著開始化療。經過兩年多追蹤,二○二○年七月進行了乳房重建與淋巴重建。癌友們正在經歷的,我也經歷過,但因為我非常愛美,為了不想掉頭髮影響外觀,甚至曾經拒絕化療……。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沒有目標的活著療程後,我很快地回到美妝部落客的工作崗位,繼續與大家分享美麗。許多人對於我這麼快開始工作感到訝異,認為癌症病人應該多休息才對,但這並不是我想要的人生!自從罹癌後,我真切感受到,人生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沒有目標的活著。還記得醫生看著報告說:「腫瘤已經感染到淋巴了,癌細胞擴散的範圍可能遍及全身。」我一踏出診間,當場忍不住痛哭,以為自己快要一命嗚呼,甚至開始跟先生討論身後事,也開始回顧自己並不算長的人生,想想是否還有什麼遺憾,又是否還有哪些尚未實現的夢想?想過一遍後,很幸運地發現,我已經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是興趣,也是夢想。後來,也逐漸發現身邊的人並沒有因為我生病,或是外觀上發生改變而不再愛我,這是最幸運的事,也讓我更有勇氣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考驗。以前的我非常追求完美,覺得自己必須要夠美夠好,其他人才會喜歡我。為了有更多時間繼續做美妝部落客的事業,也為了我愛以及愛我的人,低落了一陣子後,決定好好地面對這場突發的人生意外。適當宣洩、良性溝通,家人陪伴成為抗癌養分治療開始前,我發揮部落客的專長――資料收集,在資訊發達的時代,網路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工具,也有許多為癌症患者成立的網路社團,透過互相交流、經驗分享,都能更有助於提升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同時,我也放心地把自己交給醫療團隊,配合醫師的建議,積極治療,透過閱讀大量的相關資料,以及與醫療團隊的療程安排、溝通,更瞭解病情後,起初得知罹癌的恐慌、擔憂也漸漸平復。話雖如此,事情卻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我母親看著我因化療受苦,竟然在我面前掉淚,這讓我感到非常自責,但也只能用盡全身力氣擠出笑容安慰媽媽:「我會努力好起來,妳也要堅強!」癌症治療是個很漫長的過程,就像電玩遊戲一樣,一關過完還有一關,家人的陪伴與支持非常重要。治療期間,我的情緒變得非常不穩定,後來才明白,這是因為荷爾蒙變化所造成,但壓抑情緒也不是個好方法,建議適時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周遭親友瞭解你的想法。在良性的溝通下,家人的陪伴與支持也是抗癌歷程中非常重要的養分。現在的我,更珍惜當下療程結束後,順利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但你說生病之後有沒有什麼改變?當然有,我發現生命真的好脆弱,我們永遠無法預測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我不再成天陷入「復發」的擔憂之中,而是把焦點放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讓每一天都可以充滿盼望。療程結束後,我並沒有改變自己愛美的信念,只是在罹癌之後,對於美的定義有所不同,也更感受到,只要覺得舒服與自在,就是「美麗」。後來,我也拍了很多治療期間相關主題的影片,除了與大家分享我的抗癌歷程、分享自從外觀發生變化後,如何打扮,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更有精神等內容,也收到許多病友及家屬的回饋,表示這給了他們很大的鼓勵。乳癌會讓外型與身材有所改變,對年輕女性來說,心情難免會產生影響,但我想說的是,現在醫療科技越來越進步,相信自己、調整好心態,也相信你的醫療團隊,不要因為癌症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有了作夢的勇氣,也將會更有動力面對治療期間的挑戰。所以,當有人問我:「罹癌之後,妳有什麼改變呢?」我會回答:「現在的我,更珍惜當下。」 .(本文摘自博思智庫《我也曾經不勇敢:解密精準醫療,個人化抗癌新趨勢》)書籍簡介本書特別安排專家學者於專欄中介紹「精準醫療」,以深入淺出的分析,呈現醫界與科技結合在癌症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讀者接軌最新癌症治療參考的依據。節錄抗癌鬥士的心情故事、抗癌的心路歷程,希望能激發癌友自助力,正面迎向生命的陽光。以往,癌症常規治療通常以同一套方式,符合多數癌症病人;然而,同一種癌症,不同病人適用的療法可能不一樣。拜基因檢測與定序技術進步所賜,個人化且更精準的治療方式不斷出現,不僅能命中要害、降低副作用,還能節省不必要的醫療費用,讓抗癌又多了一項新利器!
-
2021-02-10 癌症.癌友加油站
兩次罹癌,復發又骨轉移 歷經四次生死的奇蹟人生!
原以為只是一般健康檢查,沒想到卻一發不可收拾……。當年三十七歲的我,發現乳房超音波有異狀,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到醫院做了詳細檢查,確診乳癌第一期。兩次的罹癌經驗,讓我因禍得福?聽聞噩耗時,腦袋一片空白,沒有力氣思考下一步應該怎麼做,滿腦子掛心的是還在就讀國小的女兒。「我會為了兩個女兒努力治療!」抱持活著就有希望的信念,我要親眼看著她們步入禮堂。為了根除癌細胞,將右乳局部切除、腋下淋巴清除的手術;八次化療、三十五次放療、五年的荷爾蒙治療,原以為抗癌歷程到此告一段落,生活可以回歸正軌,卻沒想到老天又對我開了一次玩笑。「在妳的身體發現一顆一.二公分的腫瘤……。」二○○七年,我罹患第二個癌症――肺腺癌第一期。當醫師說要切除右肺中葉,我才驚覺是不是過去不規律的生活作息,成為壓垮自己的原因。右肺中葉切除後,說話會喘、走路緩慢,經常忍痛咳嗽,心想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因此,開始每天練習吹氣與爬樓梯,訓練肺活量。每個週末先生會陪我去爬山,持續一段時間,體力甚至比手術前更好,也算是因禍得福吧!命運再給一巴掌,肺癌復發、骨轉移治療結束後,於二○一○年回醫院定期追蹤肺部情況時,發現右肺下葉再次冒出三顆惡性腫瘤。「從來沒有菸酒的不良嗜好,也很努力治療,為什麼癌症一直找上我?」我的心跌落至谷底,成天鬱鬱寡歡,不斷責怪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恐懼與不安吞噬了我。「之前的治療,右肺中葉已經全部切除,如果這次再把右肺下葉切除,會嚴重影響生活,可能往後走路都會喘。」醫生語重心長地表示。「切除之後,腫瘤要是再長出來怎麼辦?」我下定決心徹底改變生活習慣與心態,每天早起運動,認真對待每一口放進嘴裡的食物,學習與癌和平共處。我的抗癌之路異常艱辛,以為歷經三次罹癌後,一切能重新開始,萬萬沒想到二○一七年會再次經歷生死。炎炎夏日,一如往常的我到公園拉筋,聽到骨頭「喀擦」一聲,大腿開始疼痛,檢查後發現是脊椎滑脫,後續接受復健、喬骨、原始點治療,都不見好轉,反而日漸嚴重,彷彿有電鑽不停地往骨頭裡面鑽,在這期間體重掉了七公斤。檢查後,肺腺癌轉移到髖關節,當天緊急安排住院,進行左腿髖關節置換手術。怎麼也沒想到這是我經歷過最嚴峻的一次,住院治療二十五天中,引流管裝了三星期才拆除,前後輸血數次,還因為酒精導致全身過敏……。在腳疼與全身過敏雙重夾擊下,光是抬腳復健都會痛到掉淚,剛出院的那陣子只能依靠輪椅行動,失去了行走的能力,甚至連如廁洗澡都要旁人攙扶,最難過的是平時熱愛的爬山、瑜珈以及跑步等運動,從今往後都要避免。直到我失去這些後,才驚覺看似平凡的日常有多麼珍貴。還好,身旁有親愛家人的關懷與支持,細心照護我的生活起居,不斷陪伴復健,慢慢不依賴助行器與枴杖,恢復自行走路。人生終極考驗,喪偶、癌症雙重打擊當我日漸復原時,一向身強體壯的先生,因咳嗽就醫後,就再也沒有回來……。家中頓時失去依靠,這種椎心之痛遠遠超過治療過程中承受的痛苦,整顆心瞬間被掏空,日子過得渾渾噩噩,天天以淚洗面。當心情沮喪得無以復加時,我的腳再次痛到幾乎無法行走,肺部的癌細胞也加速長大。「我會照顧好自己,你放心離開吧!」想起曾經對先生應下的承諾,再多麼心痛難耐,我還是打起精神繼續治療。還好有女兒無微不至的照顧、陪伴,努力克服所有副作用,時間漸漸帶走傷痛,病況也趨於穩定。罹癌迄今已邁入第十六年,仔細想想,老天其實對我很好,給了我四次機會,讓我能檢視自己過往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人生觀念,不再把工作和金錢擺在第一順位。生病之後,開始學習陶笛、竹笛、烏克麗麗、薩克斯風、合唱等,考取桃園市街頭藝人的證照,為我音樂志工的道路揭開序幕,經常前往各地的養老機構、關懷服務協會、公益單位表演,透過輕快的陶笛樂聲,療癒更多為疾病所苦的朋友。我們不能決定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決定它的寬度。當有困難來臨時,面對它、接受它、放下它,每一天都要開心地活著,帶著這份信念,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本文摘自博思智庫《我也曾經不勇敢:解密精準醫療,個人化抗癌新趨勢》)書籍簡介本書特別安排專家學者於專欄中介紹「精準醫療」,以深入淺出的分析,呈現醫界與科技結合在癌症治療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讀者接軌最新癌症治療參考的依據。節錄抗癌鬥士的心情故事、抗癌的心路歷程,希望能激發癌友自助力,正面迎向生命的陽光。以往,癌症常規治療通常以同一套方式,符合多數癌症病人;然而,同一種癌症,不同病人適用的療法可能不一樣。拜基因檢測與定序技術進步所賜,個人化且更精準的治療方式不斷出現,不僅能命中要害、降低副作用,還能節省不必要的醫療費用,讓抗癌又多了一項新利器!
-
2021-02-08 養生.抗老養生
癌症、慢性病和失智症哪項最能補救?專家的答案可能讓你意外
保持活動:對於活躍的老年人而言,最大的威脅是最能補救的事老年病醫師喬安.林恩(Joanne Lynne)在報告關於美國臨終照護的窘況時,用以下這個問題來開場:「你們有多少人預期死亡的來臨?」林恩接著提供三個選項:癌症、慢性心臟或肺臟疾病,或者虛弱和失智。她的圖表描繪每種疾患的臨終情況(Y軸顯示功能,X顯示時間進程),而她所描繪的每種疾患的傷害,讓聽眾和我感到吃驚。癌症通常在病患死亡之前有幾週或幾個月的急劇衰退期。慢性心臟或肺臟疾病的特點是幾次的重症,間隔著功能減弱、相對穩定的時期。第三種情況是可能伴隨失智症而來的擴大虛弱,包括長期緩慢的衰退,這是大多數人最壞的夢魘,等著降臨在許多熟齡美國人身上。他們通常年逾八十五,女性人數多得不成比例而且寡居。我們不知道造成失智症的原因,因此難以預防,不過我們知道對於老化的積極態度能防止失智症,即使是遺傳上傾向於罹患該疾病的人。對照之下,其脆弱指標(體重下降、虛弱、疲憊、步行速度變慢、活動減少)則易於偵測。可靠的檢測確實存在,但比起老年病醫師,一般醫師鮮少執行。隨著年齡而喪失肌力是自然而然的事,往往不被注意,但最終可能演變成無力跨出浴缸或爬階梯。我母親一輩子不喜歡淋浴,她在浴缸裝設了許多起初看來古怪的把手,但她變得太衰弱,根本無力撐起自己進出浴缸。保持身體活躍可大大提升熟齡者的體適能、肌肉大小和力氣,並強化骨頭強度和平衡感。這麼做能改善和甚至預防認知衰退,配合飲食還可以補救和甚至逆轉促成虛弱的許多因素,無論你年紀多大或多晚才開始。即使已然虛弱的更高齡熟齡者,也能從適度的介入措施,例如走路或從事簡單的重量訓練,獲得極大的好處。熟齡者也毋須比年輕人更努力,就能維持相同程度的健康。拉克斯醫師說,「要做的話永遠不嫌遲。這有點像是看見遠處的冰山。只要你修正一、兩度航向,就能完全避免撞上冰山。」讓「器官獨奏會」變簡短「器官獨奏會」(organ recital)─我聽人這麼稱呼,指隨著年歲會愈來愈長的關於疼痛和疾病的叨叨絮絮─不必總是挾持了聊天內容。我想知道朋友健康問題的近況,但我確信我們能訓練彼此快速講完。我認識某位住在海外的女士,她每年都會回來跟上家鄉每個人的現況。她會提醒朋友,她回來是為了聽聽他們生活中發生的事,而不是內臟裡發生的事。一旦器官獨奏會開始,她便提醒朋友她不是醫生,並且轉身離開。「我花了好幾年時間,終於成功戒除他們這個習慣。」她露出笑容道。說起你的病痛,或許除了你媽之外,沒有人真正那麼感興趣。在某場會議中,一位新聞工作上的同事問每位發言者對於逐漸變老的感受。我最喜歡的回答是:「就像有個疼痛的腫塊,它會到處移動。」我把它想成「一次只能有一個嬰兒哭」的疼痛理論。當我們把老二從醫院抱回家時,他的兩歲姊姊突然哭了起來,我丈夫面無表情地宣布:「一次只能有一個嬰兒哭!」他實事求是地告訴她。這讓她嚇一大跳,給予我們足夠的時間克制住脾氣。現在如果我久坐或走太長的路或諸如此類,我會感覺疼痛,但如果我的背不舒服,我就不會注意到膝關節的問題。一次只能有一個嬰兒哭。我必須提醒自己,疼痛就只是疼痛,不盡然與年齡有關。幾年前我那當騎師的女兒和我都被診斷出髕骨骰骨疼痛症候群,並且定期接受物理治療。我很難把這當成一早起來要記住的第一件事,結果便是東倒西歪地往門把扶,好幫助自己站直。我祖母所說的僵硬,我的整形外科醫師稱之為狹窄症,我的針灸師稱之為氣血淤塞,而我的全科醫師說是關節炎。我不跟別人多談這件事,一來因為無聊,二來是我不想給它更多頻寬。我的目標是能繼續做我想做的事。到目前為止一切順利,雖然終點柱一直在改變。我前以會騎著單車一路颼颼急馳,現在改騎慢車道。我在人行道上仍然走得飛快,一旦非得慢下來,就像露絲.弗蘭德利(Ruth Friendly)那樣心不甘情不願。「你感覺自己仍然是五十歲、六十歲、六十五歲,就連七十五歲也好。」這位電視製作人說。她每週日開車從威斯徹斯特進城,參加家庭聚餐。「我們沿著河濱路步行,突然間我忍不住說:『你們能不能慢一點?』這不是我,我不喜歡這樣。」弗蘭德利告訴我。那是以前的她,不過較小的步伐並不能阻止她參與活躍的社交生活和吃力的工作。「我的身體遲鈍許多,即使只與兩年前相比。」九十二歲的教師暨紀錄片製片人喬治.史東尼(George Stoney)說。「光是要走出我住的大樓,就不斷被所有人超前。我還是無法接受,這種情況始終令我惱怒。」那不是唯一的剝奪,但他不會否認以對。當某項學生評鑑抱怨這位教授的聽力時,史東尼立即購置了助聽器。在地鐵上幾乎總會有人讓座給他,「我經常很高興可以坐下來。」史東尼說。我也是,感覺被冒犯是件傻事。那是內化的年齡歧視在作崇,公車上讓人倒胃口的標語更是無濟於事。「你會不樂意讓座給年長者或失能者嗎?」標語的寫法充滿屈尊降貴的心態。標語應該這麼寫:「請讓座給任何看起來需要的人。」※ 本文摘自《年齡歧視:為何人人怕老,我們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又如何形成》。《年齡歧視:為何人人怕老,我們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又如何形成》作者:艾希頓‧亞普懷特 譯者:林金源出版社:木馬文化出版日期:2021/01/13《年齡歧視:為何人人怕老,我們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又如何形成》書封。圖/木馬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