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3 名人.張金堅
搜尋
張金堅
共找到
77
筆 文章
-
-
2021-11-26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癌症病友有需要施打第三劑新冠疫苗嗎?
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已漸趨緩,本土感染幾乎掛零,每天只有零星境外感染個案,反觀國外,歐洲疫情較劇,多國進行「封城」政策,引起一些民眾抗議示威,美國一些州,亦現疫情復熾情形,拜登總統因此下達強制接種疫苗令,但受到一些州的反對,認為違憲。大陸遼寧亦有疫情爆發,仍然執行「清零」策略,在亞洲則比較傾向「與病毒共存」,南韓亦有些許不穩,日本則趨於平穩。目前國內疫苗接種對癌友有優先施打的措施,可說是對癌友一大利多政策,但癌友們在治療與追蹤過程,仍有許多疑慮,它們最關心的莫過於:(1)疫苗可以施打嗎?(2)疫苗接種第二劑後,所產生的免疫保護力與常人一樣嗎?(3)疫苗接種比起正常人,有需要施打第三劑嗎?以下根據最近兩篇權威性國際Lancet Oncology(2021年10月5日發表)及Nature Cancer(2021年10月21日發表),及相關文獻綜合整理,供讀者參考如下:(1)根據Lancet Oncology的期刊指出,在此次疫情期間,有一非官方之合作組織COVID surg collborative(全球新冠肺炎針對手術病人組成之合作機構),從2020年1至8月,統計61個國家,466間醫療機構,共收20,006位計畫癌症手術患者,進行前瞻性世代研究,結果發現非藥物介入之公共防疫措施(NPI)越強,則患者接受原計畫癌症手術的可能性降低,而且手術延遲的時間越長。(2)根據Fendler等人在Nature Cancer(2021年10月21日發表),在一項前瞻性的研究(CAPTURE研究計畫),共收集585位癌症患者,其中24%為血癌患者,76%患者為固態腫瘤,評估施打BNT或AZ兩劑疫苗後之抗體保護力(從2020年5月至2020年6月),結果發現癌症患者施打兩劑BNT或AZ疫苗2~4週後,有78%可產生棘蛋白IgG抗體,血癌患者產生的抗體比固態腫瘤低,另外發現施打一劑無法產生有效的中和抗體,施打二劑,對Delta和Beta病毒株比原始株保護力下降,血癌患者對抗Delta病毒能力較固態腫瘤低2倍。而且在所有585位癌症病患中有1%為突破感染,以Alpha及Delta病毒株為主,因其原因是無法有效產生免疫T細胞,所以建議針對癌症病患應給予補打第三劑。(3)根據多項研究臨床試驗發現施打第三劑,可使中和抗體增加,特別Moderna施打第三劑,中和抗體濃度倍增,而輝瑞BNT第三劑施打,可有效對抗Delta病毒,對年長者特別有效力。英國的研究證實,第三劑可以預防症狀個案發生,發表於今年英國醫學期刊。(4)至於混打疫苗的醫學實證:在今年Nature雜誌,Lewis等人證實,多國研究均指出,混打疫苗效益高,其包括AZ混打BNT(有德國、英國、西班牙),及AZ混打Moderna(瑞典),皆可產生較強的免疫反應,大家公認的原因,因載體疫苗(AZ)可誘導強烈而且有效的T細胞反應(如殺手T細胞,CD8),mRNA疫苗(BNT、Moderna) 可誘導更高中和抗體濃度。結語癌症患者根據多項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不幸得到新冠肺炎,其死亡率較高,如果又是60歲以上,加上合併有慢性疾病共病的話,則死亡率更高,所以一定要施打二劑疫苗,在可行範圍內可以考慮施打第三劑。
-
2021-11-22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關於抗新冠口服藥 你需要知道的4件事
在全球新冠疫情籠罩之下,台灣自不例外,歷經部桃院內感染、諾富特事件,今年五月本土爆發,也是一波一波洶湧而來,現在疫情趨緩,但疫情很難完全止住,後續仍然需要提高疫苗接種覆蓋率,個人的防疫措施也不能鬆懈,當然疫情的監測,仍然需要持續進行,醫療量能隨時都要保持足夠,以因應秋冬以來,除了新冠疫情外,流感及禽流感的威脅也不能掉以輕心。除了新冠疫苗的接種已陸續開打以外,全世界各大藥廠亦聚焦在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的研發,到目前為止已有二個口服新藥研發完成(包括默克藥廠研發口服病毒藥物molnupiravir,又叫Legevrio,另一是由輝瑞藥廠研發Paxlovid),可以降低新冠肺炎的住院率及死亡率,茲分述如下,供讀者參考。(一)Molnupiravir(莫奈拉韋-Legevrio)口服抗病毒新藥的醫學實證:此口服新藥是由默克藥廠研發,根據Malone的報告指出,透過此藥使用後,會給予病毒不對的原料,使病毒無法複製,在Fischer及Mahase(第三期)的臨床試驗,證實可降低新冠肺炎50%住院率及死亡率,目前已取得英、美緊急受權,將可提供高風險確診者服用,每日口服二次、服藥五天,可使症狀減輕,減低死亡風險,減輕醫療負擔。(二)Paxlovid口服抗病毒新藥的醫療實證:根據美國輝瑞公司的報告指出,此口服新藥是新型蛋白酶抑制劑(PF-07321332)合併若億亞(ritonavir,反轉錄病毒治療藥),此藥亦是每天口服二次,服藥5天,根據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證實,症狀出現3天內,服用可降低89%住院/死亡風險,症狀出現5天內服用可降85%住院/死亡風險,此藥對變異病毒株亦有效,目前美國緊急授權(EUA)申請中,至於副作用與安慰組並無差異,且無嚴重不良反應。(三)兩大藥廠宣稱將對高所得與中低所得國家有不同的販價使每個人負擔的起:到目前為止,兩家藥廠都同樣宣稱將根據販售地點的所得水準調整訂價,高所得國家每一人每一次療程為700美元,中低所得國家則降為20美元。而且默克將生產Legevrio 300萬份製劑留給低收入國家,今年預計生產1千萬份製劑,2022年預計生產2千萬份製劑;而輝瑞今年預計生產18萬份製劑,2022年預計生產2千1百萬份製劑,並與90個國家簽訂合約,此乃新冠肺炎患者一大福音。(四)老藥無鬱寧(Fluvoxamine)新用,亦有醫學佐證:無鬱寧(Fluvoxamine)本來治療憂鬱症用藥,但此藥證實對新冠肺炎產生的激素風暴有效。根據巴西TOGETHER從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之隨機分派試驗,使用無鬱寧組別可顯著降低因COVID-19住院/轉院風險達32%,有80%之病患接受完整藥物治療療程之病患其效益可達66%。不失為臨床上可以使用的藥物。結語目前疫苗施打覆蓋率已漸漸提高,加上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不斷研發成功,而且具有臨床療效實證,相信與病毒共存是可以期待,不再一昧思考清零政策,而是在「疫苗」、「藥物」、「檢疫」三管齊下,尋求平衡,相信在不久將來,大家一定可以「安心」、「放心」過正常生活。
-
2021-10-11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到底要不要驗?先弄懂何謂血清抗體檢測
最近四叉貓抗體檢測事件弄得沸沸揚揚,到底要不要進行抗體檢測,抗體檢測的原理如何?其檢測之規範如何?也是大家亟需知道而且關心的議題,美國疾病管制局在今年9月21日也草擬一份指引與規範,謹此本人收集一些文獻資料,將一些與新冠肺炎血清抗體檢測有關訊息稍作整理,與讀者分享: (一)血清抗體檢測之種類根據美CDC公佈之血清抗體檢測大約分成兩大類,其一叫做結合抗體檢測,另一大類叫做中和抗體檢測,第一大類結合抗體檢測又分為二部分:(1)結合抗體快篩試劑:它是利用簡單之側流測定方式(lateral flow test method),不需額外專門或昂貴設備,約10-15分鐘(小於30分鐘)就可以知道結果,抗體快篩能夠找到已被感染的病患或已接受疫苗施打的民眾,此檢測只要利用指間針刺滴血即可測試,非常簡單快速。(2)結合抗體-實驗室檢測:是利用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或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CIA)來檢測抗體,可以分別檢測IgG,IgM或二者合併,可偵測對抗棘蛋白(S)、核鞘蛋白(N)或二者合併之抗體,此需要由檢驗室專業人員在實驗室利用特殊儀器進行,費時要數小時之久。至於第二大類中和抗體檢測:此檢測法是利用類似ELISA的方法進行測試,了解血清中是否有中和抗體可以阻止病毒中棘蛋白(S)之受體結合區域與細胞之ACE-2受體結合。此方法需要數小時至數天,比較費時。 (二)全球新冠肺炎之抗體檢查概況到目前為止,英國曾對17歲以上健康捐血者隨機抽選250份樣本(在此期間英國疫苗之覆蓋率第一劑89%,第二劑82%),利用抗體快篩檢測,結果發現所有抗體陽性的受檢者,其中81%是疫苗產生的,另外19%是由自然感染產生的。至於美國,從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針對16歲以上捐血者,每月隨機抽選2,000位血液採樣,結果發現在2020年12月14日施打前,抗體陽性率由3.5%增至11.5%而已,而後開始施打疫苗則抗體陽性率激增至83.3%,其中的76%是因疫苗而得到抗體,足見疫苗施打的重要性。另外在此項研究中發現有一非常重要的現象,就是血清抗體陽性率隨著年齡、地區及種族有不同的陽性率而有所不同,老年及亞洲族群有較低自然感染陽性率,而施打疫苗後陽性率變為最高,足見疫苗施打對老年及亞洲族群特別有效。(三)疫苗保護原理從全球疫情及疫苗施打的狀況,充分顯示疫苗雖然無法百分之百的防止感染,但只要施打疫苗,可以刺激體內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其抗體反應可分IgG及IgM,其作用可使抗體與病毒結合,防止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加上疫苗亦可啟動細胞性免疫,亦會產生毒殺性T細胞、記憶性 T細胞及B細胞。所以疫苗施打,無可諱言,是防疫抗疫最重要的一環。(四)如何區分是自然感染或施打疫苗的抗體反應因為疫苗是針對病毒表面S蛋白製造的,所以打疫苗後產生的抗體只有針對S棘蛋白產生的抗體,如果是自然感染的產生的抗體,因新冠病毒本身之表面除了S蛋白還有N蛋白(核鞘蛋白),所以會同時產生對抗S及N蛋白的抗體。一般而言,只要有抗S棘蛋白的抗體就具有免疫保護力。(五)抗體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的重要性此次萬華社區新冠肺炎確診者較多,台北市政府即將進行新冠肺炎血清抗體服務計劃,其服務計劃,主要有下列四大重要性:(i).了解過去實際感染情形,可以知道其盛行率如何?(ii).可以協助疫情追蹤調查,阻斷可能的感染源(iii).可以了解感染後免疫如何變化?何時變化?整個感染後的免疫反應可以充分掌握(iv).有助了解疫苗的保護力如何?所以此項服務計劃,有其重要性。結語有關新冠肺炎之血清抗體檢測,可用來回溯了解過去的疫情,可以用可能感染的人做為檢測對象,來了解血清中抗體是否陽性,如果抗體陽性表示已產生抗體而具有保護力,而且也有助於了解疫苗施打後產生抗體保護力的情況,對於公共衛生流行病學的調查可以提供寶貴的資料,對將來的防疫政策可供參考,希望此項計劃能夠順利成功。
-
2021-09-14 該看哪科.精神.身心
睡太多或太少都有事!每天要睡多久才夠?一表看9個年齡層睡眠時間建議
大家都知道睡眠很重要,睡眠不足可能導致肥胖及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等疾病的風險。但它佔據人生太多時間,尤其現代人每天忙得團團轉,許多人會說「我忙到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究竟人每天要睡多少時間才夠,才足以維持最基本的健康運作?談到人每天要睡多少時間才夠,最重要的是看你的年齡及睡眠品質而定。根據美國睡眠基金會(Sleep foudation)建議,睡眠時間依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需求,中壯年的成人階段(26-64歲),大約需要7-9小時的睡眠時間。而如果我每天就是沒有那麼多時間睡覺,睡眠不足會怎樣?又或者我太貪睡,睡太多又會怎樣?9個年齡層睡眠時間建議階段年齡範圍建議時間新生兒0-3個月大14-17小時嬰兒4-11 個月大12-15小時學步兒童1-2歲11-14小時學齡前3-5歲10-13小時學齡6-13歲9-11小時青少年14-17歲8-10小時年輕人18-25歲7-9 小時中壯人26-64歲7-9 小時老年人65歲或以上7-8小時資料來源:美國睡眠基金會(Sleep foudation)睡眠不足的影響睡的不夠,可能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包括免疫系統下降,代謝功能變差,皮膚老化快速、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等疾病。現代人還有一個常見狀況,就是平常忙碌睡很少,假日才狂睡補眠。但眠真的能補嗎?根據元氣網專欄作家、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蔡宇哲撰文指出,周末補眠看似可以解決週間睡眠不足,實則又造成了另一個生理時鐘混亂的問題,可說是「挖東牆補西牆」的作法,他建議還是要盡可能增加週間的睡眠時數,及讓周末作息不要差異太大。>>【延伸閱讀】蔡宇哲/週末睡好睡滿是補眠還是傷身體?睡太多又會怎樣根據元氣網專欄作家張金堅教授撰文指出,睡眠太充足也不宜,根據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睡眠時間過長(超過9小時),可能導致神經認知功能下降,這也包括學習能力與記憶力的下降,睡太久可能使心臟疾病風險增加約35%至40%,另外與肥胖、糖尿病以及癌症均有相關。>>【延伸閱讀】張金堅/睡眠時間多久才足夠?教授教你怎麼睡出健康睡不好如何改善還有一種人,明明準時睡覺,但睡不好,睡眠品質不佳,導致睡眠時間依然不足。腦神經科學博士鄭淳予醫師曾在其臉書教大家改善睡眠品質,他指出白天就該有些「準備工作」,他提出以下5個訣竅幫助你睡得更好。1、培養日、夜分明的節律2、維持運動習慣,但避免睡前運動3、白天補眠、午睡勿超過30分鐘4、睡前準備黃金期少接觸3C5、睡前準備黃金期多靜態活動>>【延伸閱讀】睡不好超傷身 腦神經科醫師教你睡好覺的5訣竅
-
2021-09-10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新冠疫苗施打後可能有不良反應?2種機轉一次看懂
前言面對2020年快速蔓延的新冠肺炎大流行,世界各國莫不投注資源於新冠肺炎疫苗之發展,疫苗被視為拯救人類脫離瘟疫的最終武器。疫情爆發已近二年,美國生技大廠輝瑞(Pfizer)和莫德納(Moderna),以及英國牛津大學所開發的疫苗,分別提出了大型臨床實驗報告,進而獲得緊急使用許可。期望能以最快的速度開發具有保護效益且安全的疫苗並且施打於民眾,以接種疫苗的方式達到全球以及在國家與區域層級的族群免疫,以防治此波歷時一年多的世界大流行。截至9月8日為止,全球已有二億2千萬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而且造成近460萬人死亡,全球至少第一劑疫苗接種率為32.4%,完整疫苗接種率則達24.4%,而台灣疫苗第一劑覆蓋率達45%,完整接種率4.24%。從各國大型臨床試驗對疫苗保護力研究都證實,經過國際核准的疫苗施打,確實可以降低新冠肺炎的感染,而且減少重症及住院的風險,進而使死亡人數相對大幅度下降。然而施打過程中或施打後不免有些副作用或不良反應,但其比例相對很少。整個抗新冠肺炎疫苗的開發流程,包括(1)抗原表位(epitope)的篩檢與設計,(2)動物實騐及人體實驗,(3)安全性及有效性及有效期間的評估,(4)上市後的安全監控等四個階段,一般而言耗時、耗錢、耗人力,有時為了因應此次全球大流行,加速研發加快核准,往往會在上市後的安全監控疏忽或未做充份詳細評估,尤其疫苗是提供給健康人做疾病預防用,安全性的要求門檻極高。疫苗副作用的機轉及嚴重度疫苗施打後安全性與效益評估在不同臨床試驗階段及上市後的監測同等重要,依據嚴重度不同,不良反應包括不良副作用(adverse effect)、抗體依賴增強效應(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及疫苗相關性增強呼吸道疾病(vaccine-associated enhanced respiratory disease, VAERD)。抗體依賴增強效應(antibody-dempndent enhancement, ADE)(圖一),其產生之抗體如果不是中和性抗體,其Fc段會與巨噬細胞(或單核球、樹狀突細胞)之Fc受體結合,使病毒可以感染不含ACE2受體之巨噬細胞(及單核球或樹狀突細胞)結合,反而強化病毒的感染。輕度會產生免疫失調,重度則會引起免疫激素風暴。過去文獻之ADE實例為呼吸道融合病毒、登革熱等傳染疾病發生時,也會引起ADE。除了ADE之外,另外一種施打疫苗所造成的嚴重不良反應為疫苗相關性增強呼吸道疾病(VAERD)。 此種副作用可分二種(一)由抗體介導(二)T細胞介導,第一種由抗體介導乃因疫苗產生之抗體無法中和病毒,反而使大量病毒與抗體產生免疫複合物之沈積並與補體激活,產生過敏發炎反應而使病情加重。第二種由T細胞介導,其機轉主要是與傾向T cell第二輔助(Th2)細胞的免疫反應相關,易導致過敏性發炎性細胞因子過度反應,因此產生急性肺損傷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表一及圖二列出疫苗施打後不良免疫反應之機轉、效應子及降低風險的方法。 有關新冠肺炎疫苗所產生的施打後不良反應,根據目前為止不同疫苗廠牌第I/II期臨床試驗報告指出,Oxford載體疫苗(ChAdOx1 nCoV-19)實驗組的接種者在七天內出現之不良反應多為輕中度反應,無嚴重及住院之不良反應,若搭配止痛藥使用更可改善不良反應。俄羅斯非隨機分派試驗之疫苗結果顯示施打疫苗出現的不良反應多為疼痛、體溫上升、頭痛、虛弱、肌肉及關節疼痛,但無嚴重之不良反應。如表二詳列此疫苗四種發表於同儕審查期刊之疫苗評保護效益與不良反應及效益綜合評估結果。若根據已發表於同儕審查文章之四支疫苗(輝瑞BNT162、默德納m1273、牛津 ASZD1222,以及俄國Gam-COVID-Vac)將其結果進行統合分析,可得知疫苗效益約為89% (95%CI: 0.76-0.98),對於疫苗後續造成嚴重不良反應之結果亦對其進行統合分析,發現施打疫苗者與未施打疫苗者其後續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比例無顯著明顯差異(勝算比:1.15,95% CI: 0.35-1.97)。結語綜上所述,施打疫苗確實會有些局部及全身不良反應,包括注射部位局部腫痛、全身疲勞、虛弱、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發燒等,但都屬於輕度或中度,極少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所以施打疫苗絕對是利遠大於弊,希望民眾不要誤聽信不實的傳言或不正確的報導,造成內心過度恐慌,而逃避疫苗的施打,應儘早接種疫苗保護自己及週遭家人、親友、同事或同學等的健康與安全。
-
2021-08-25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為什麼癌症治療會出現抗藥性?看懂6種抗藥性機轉
前言「化學治療」(chemotherphy)這個名詞首先由諾貝爾獎醫學獎得主,德國科學家保羅•埃爾利希(Paul Ehrlich)於1900年代首先提出而後沈寂很久,癌症治療一直由「手術」及「放射線」治療主宰,一直到1960年代以後,化學治療才廣泛加入癌症治療行列,及至20世紀末期標靶藥物崛起,在B細胞淋巴瘤、乳癌、肺癌、大腸癌等相繼有適用的標靶藥物問世,及至近年來亦有熱門的免疫治療藥物,儘管各類癌症治療藥物蓬勃發展,但仍然會出現抗藥性,也就是藥物失效,造成癌症復發或轉移,使病情惡化甚或死亡,所以針對抗藥性的議題,引起大家的關注與重視。腫瘤化療抗藥性機轉具多樣性一般而言,不管是化療、標靶治療對癌細胞造成的毒性,就是期待此等藥物在癌細胞內之濃度較高,可以對大量增生癌細胞一舉殲滅,甚至對於比較頑固,而且原始的腫瘤幹細胞一併毒殺,其毒殺作用,大都是造成細胞凋亡(apoptosis),細胞凋亡為一種細胞程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但有時侯,不如預期,初期用藥有效,後來卻產生抗藥性,到目前為止,腫瘤抗藥性的機轉非常多樣,相當複雜,以下針對較重要而且常見的抗藥性機轉作簡介:(1)將藥物自細胞排出(drug efflux):早在1983年Kartner博士等人,就發現細胞表面的蛋白質p-glycoprotein,會與ATP結合,獲得能量,可以將化療藥物排出細胞外,使化療藥物無法留在癌細胞內將癌細胞毒殺,其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盛名Science(科學期刊)。目前這種蛋白質至少有15種,可使化療造成抗藥性,特叫多重抗藥性(MDR)蛋白。(2)細胞凋亡途徑(apoptosis pathway)失靈:一般而言,不論化療或標靶治療,其藥物的作用,會使癌細胞凋亡,但人體有時會出現抑制細胞凋亡的因子(如Bcl-2、Bcl-XL及IAP等)使得粒線體的通透性不增加,那麼細胞色素α(cytochrome C)及凋亡蛋白酶(caspase)無法釋放,使細胞凋亡的路徑受到抑制,因而產生抗藥性。(3)DNA修補系統過度活躍:腫瘤細胞因DNA修補系統發生突變,使修補系統過度活躍,腫瘤細胞之凋亡程序受到抑制,化療或標靶藥物便無法毒殺癌細胞,進而產生抗藥性。(4)致癌基因活化或抑癌基因去活化:祇要致癌基因活化或抑癌基因去活化,則癌細胞的訊息傳遞路徑不受限制,因而造成癌細胞大量增生,如乳癌PIK/Akt/mTor之訊息傳遞就是典型的例子。(5)腫瘤幹細胞的存在:一般認為腫瘤幹細胞是發展成腫瘤之最原始的細胞,它高度表現像p-glycoprotein的抗藥性蛋白,它可活化癌細胞DNA修補能力,對細胞凋亡亦有抗性,所以對癌症的治療藥物有很強的抗藥性,所以化療藥物可以殺死腫瘤中大部分的癌細胞,但對極少數的腫瘤幹細胞無法毒殺,致使腫瘤縮少一陣子後,可能沒有被殺死的幹細胞再度增生又使腫瘤變大甚或轉移其他器官。(6)腫瘤微環境缺氧:絕大多數腫瘤的微環境多少都有缺氧(hypoxia)狀況,腫瘤缺氧的狀態下會刺激產生缺氧誘導因子HIF(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會造成許多影響,而使腫瘤細胞延長存活,產生抗藥性。這些影響包括:代謝功能改變、多重抗藥性蛋白質的過度表現、細胞凋亡的抑制等,這些也都造成抗藥性的原因,另外缺氧可能也與癌症進展造成遠端轉移有關聯,因為HIF可以影響上皮細胞轉型成間質細胞(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細胞遷移(cell migration)、建立有利於轉移的利基(pre-metastatic niche)。結語我們都知道癌症治療可能產生抗藥性,而抗藥性的機轉具有多樣性,所以針對不同癌症產生不同機轉的抗藥性,如何因應、如何調整或改變藥物,仍是一大挑戰與困境,唯有透過對抗藥性機轉的深入研究,才有機會破解它,然而可以想見的是,抗藥性機轉的複雜性,有如一卷綿密的漁網,需要努力的抽絲剝繭才有可能釐清彼此的關聯性,也才有機會在這場抗癌戰爭中取得勝利,當今二十一世紀,已邁入精準醫學及個人化醫療的時代,癌症治療自不例外,已經慢慢改變過去傳統「一體適用」(one size fit all )之標準療法,而是根據每位癌友個別狀況做量身訂製之個人化的用藥選擇,如此可以達到療効極大化、副作用極小化、如有抗藥性產生亦可適時調整改變用藥,進而提升活存率,降低死亡率,更重要的是讓癌友在治療過程中免受治療期間因為副作用造成之痛苦,使生活品質提升,相對地,也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此乃癌友之福。
-
2021-08-13 新聞.活動快訊
抽獎/你想找哪位醫師來元氣網直播?留言抽「乾拌麵」
元氣網粉絲團名醫在線直播已經上線好幾個月了,我們曾找過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台大醫學院外科名譽教授張金堅、中醫師吳明珠、鄒瑋倫、營養師劉怡里、物理治療師簡文仁等多位大咖來直播,現在我們邀請大家來幫我們想主題,讓我們聽見你的聲音,為大家準備未來的直播。現在在元氣網粉絲團留言「你想找哪位醫師來元氣網直播」,即有機會獲得牛頭牌乾拌麵,共抽三組。※ 活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udn/posts/5742297922506849※ 元氣網直播:https://www.facebook.com/watch/739049559498402/200547955428864※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8月24日(二),隔日開獎牛頭牌乾拌麵 抽3組快煮5分鐘 拌一拌能上桌一般人對於牛頭牌的印象,就是那經典的沙茶醬吧?但最近牛頭牌也推出乾拌麵囉,一共分為「經典沙茶」、「紅蔥香醬」與「勁辣椒麻」三種口味。只要煮個5至7分鐘,拌上香濃的特調醬汁就能食用,最適合有點懶又挑嘴的水水們啦!
-
2021-07-29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免疫治療對哪些癌症有效?精摘癌症免疫治療最新趨勢
腫瘤與免疫的關係非常密切,每當腫瘤產生時,如人體的免疫系統健全的話,其腫瘤細胞的抗原往往被體內的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發現,即所謂的抗原呈現細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這些細胞會以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的方式傳遞信號到T細胞,而T細胞接收信號後開始發號施令對腫瘤細胞進行攻擊,但如果腫瘤細胞隱藏其自身特異性抗原,則無法被體內免疫系統識別,那麼免疫系統就無法識別與傳遞,就無法發揮攻擊力,反而使腫瘤長大甚至蔓延。近年來免疫治療發展非常快速,但仍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最近美國國家衛生院Waldman等人及美國南加州的Genentech Inc. Daniel S. Chen分別在Cellpress(Immunity)及Nature Communication發表有關癌症免疫治療的發展趨勢及關鍵挑戰加上本人收集相關文獻,特摘錄重點與讀者分享。(1)癌症免疫治療的研發需藉助臨床前模型試驗,但不是能概括全部採用,仍有其限制。此類藥物之開發臨床前模型(動物試驗),主要是進行藥物作用靶點及機轉的研究、給藥方式、劑量及安全性評估,但此等模型大多在動物皮下注射腫瘤細胞,其長出的腫瘤,因實驗的期程較短,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讓腫瘤長大,這與在人類腫瘤在體內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甚或十幾年才自然發展的方式不盡相同,不能重現影響人體腫瘤免疫反應的真正特徵。(2)腫瘤免疫的主要驅動因素在各種癌症不盡相同,當今癌症的免疫治療因各類癌症的免疫表型不盡相同,而有不同的療效,其免疫表型,大致分為①炎症型(Inflamed),②免疫排除型(Immune excluded)和③沙漠型(desert)。炎症型是對免疫治療有效,如使用免疫查核點抑制劑(CTLA4及PDI, PDL1抑制劑),即所謂熱腫瘤(hot tumor),此型癌細胞PDL1之表現強,而且腫瘤浸潤淋巴球(TIL)較多,如非小細胞肺癌、腎細胞癌、黑色素瘤、泌尿上皮膀胱癌及三陰性乳癌等,至於第三型沙漠型,缺少T細胞及相關免疫細胞又叫冷腫瘤(cold tumor),是屬於名符其實的免疫沙漠,對免疫治療完全無效,如攝護腺癌及賀爾蒙接受體陽性之乳癌,至於第二型,即所謂的免疫排除型則介於其中(如胃癌、大腸直腸癌等)。(3)組織特異性的腫瘤免疫:促進腫瘤生長,可分二個部分:(i)瘤細胞的內在特性(ii)腫瘤所在的器官也就是不同腫瘤患者的癌症轉移器官不盡相同,不同器官有不同的免疫特性,比如肝臟比較容易引發免疫耐受性,對免疫治療較無效;而淋巴結和肺,則可以發揮較佳的免疫治療,所以進行免疫治療的時侯要考慮器官的免疫異質性。(4)原發與繼發免疫逃脫不盡相同:有些癌症,在初次接受免疫治療就無效(原發免疫逃脫),有些癌症,則在初期免疫治療有效,隔一段時間後再發,則無效(繼發免疫逃脫)。所以在治療過程中要做有系統的腫瘤組織收集,以做區分,否則在不適當時機使用免疫治療反而無效,而且徒增副作用。(5)內源性免疫與合成免疫不盡相同—目前免疫治療有二大方式:(i)以PD-1及CTLA-4為主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使用,使患者產生高效的內源性免疫反應,此二藥分別於2011年及2014年美國FDA核准使用,而美國的James Allison教授及日本的本庶佑教授於2018年因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ii)用人工方式將可殺滅腫瘤的T細胞,在體外擴增,再打回病人身體的治療方法,即所謂CART療法,此療法,首先由美國賓州大學Carl H.June在一位急性淋巴白血病小孩治療成功,而FDA於2017年開始核准使用。如何利用此二種方式做理想的組合,而提升更高的療效,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另外,CART療法對實體腫瘤(如乳癌、肺癌等)的應用,亦有努力與發展的空間。(6)如何使免疫治療與化、放療及手術治療的組合,提高療效,目前有超過1000多種的聯合治療方案,但如何提升療效,仍是極大的挑戰。(7)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如何使用類固醇(早期或晚期使用劑量、療程、連續或單次)仍未定論,尚需進一步研究。(8)免疫治療期間的生物標誌(biomarker)監測尚不明確,到目前精準的生物標誌監測與追蹤,其準確率不高,從7~50%不等,仍有待後續積極研發,使其準確率提高。(9)癌症免疫治療的臨床研究終點仍需優化(improved regulatory endpoint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從免疫治療的成果來看,時間越長,免疫治療的長期效果就愈加凸顯,這就需要進行長期的追蹤與監測,所以如何精進,需要更進一步的探索。結語癌症免疫治療,從21世紀開始積極發展,歷經基礎研究、轉譯醫學、乃至臨床應用,目前已有重大突破,但仍有上述的瓶頸與挑戰,展望將來,癌症免疫治療勢必蓬勃發展,新藥研發、副作用降低與其他療法併用,甚至癌症疫苗、融瘤病毒還有其他細胞療法的研發,應是將來努力的方向,相信會使療效更佳,副作用更少,活存率更高,世人一定可以期待。
-
2021-07-23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降級能安心?專家建議餐廳內用須有5策略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防疫三級警戒可望降級,依目前情況看來,除了嚴格境外管制外,有關家戶及公共場域,如何做適當規範,使民眾知所遵循,以杜絕病毒傳播,減少零星的小群聚感染,已刻不容緩。不同物體 病毒存活時間不一根據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社的報導指出,病毒傳播途徑,主要由呼吸道透過直徑大於5-10微米的飛沫傳染及直徑小於5微米的氣溶膠感染,在不同的距離造成傳播,所以戴口罩、保持1.5公尺社交距離,則感染機會極低。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刺胳針醫學期刊指出,除了飛沫及氣溶膠傳染外,病毒可以在不同物體活存一段時間,如手指、穿著衣物或身體接觸等都可造成感染,也就是接觸感染。經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病毒最喜歡口罩、塑膠和不鏽鋼,門戶握把、電梯按鈕、餐桌、公共交通工具的座椅、下車鈴、賣場推車、賣場冷藏庫門把、紙鈔、硬幣、手扶梯、廁所開關最易感染病毒,但其存活於物體表面的時間不等,要格外小心。國外調查 遵循規範可聽演唱 刺胳針醫學期刊發表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的臨床研究指出,蒐集1047位18-59歲民眾,一組參加5小時共500人的室內演唱會,另一組沒參加。活動當天12小時內快篩陰性始得進場、全程戴口罩,活動期間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800ppm,出入口保持空氣流通,參加該場活動後追蹤8天,結果顯示參加與不參加活動二組的感染率沒有差別,證明在嚴格管控下參加500人的集會或相關活動是可行的。英國衛生部官方報導,民眾疫苗施打率超過50%,可重啟大型活動及運動賽事,但活動時要出示快篩陰性證明,全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歐美各國疫苗施打率提高亦相繼解封,准許旅遊、參加或觀看各種賽事等活動。國內適當程度解封 勢在必行重新開放餐廳內用餐的規範,Gery博士今年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指出,美國實施口罩令後再開放餐廳,其死亡率及肺炎分別下降80%及90%,除用餐外,其餘時間全程戴口罩非常重要。目前國內疫情發展已趨緩,為了經濟復甦與疫情控制二者能夠兼顧,適當程度的解封勢在必行。快速施打疫苗仍為當務之急外,落實防疫守則還是不可或缺,但政府要漸次放寬並提供公共場域的開放,軟、硬體規畫及規定一定要落實執行,才能把感染的機率降至最低。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建議,疫情穩定後,可以考慮餐館開放。
-
2021-07-13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微解封後能安心出門了嗎?科學文獻指引一次看懂
新冠肺炎近日在台灣的疫情已漸趨後,指揮中心雖然延期三期警戒至7月26日,但從7月13日開始已有相關微解封措施,依目前情況看來,除了嚴格境外管制外,有關家戶及公共場域,如何做適當規範,使民眾知所遵循,以杜絕病毒傳播,減少零星的小群聚感染,應是刻不容緩,根據國內外文獻報導,整理如下,供讀者參考:(1)根據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社的報導指出,到目前為止,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由呼吸道,透過直徑大於5-10微米的飛沫(飛沫傳染,droplet infection)及直徑小於5微米的氣溶膠(氣溶膠感染,aerosol infection),在不同的距離造成傳播,所以戴口罩而且有1.5公尺社交距離,則感染機會極低。(2)到目前為止,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及刺胳針的權威國際期刊指出,除了飛沫及氣溶膠傳染以外,病毒可以在不同物體活存一段時間,如用手指、穿著衣物或身體接觸等,亦可造成惑染,即所謂接觸感染,其存活於物體外面的時間不等,經各項研究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最喜歡口罩、塑膠和不銹鋼,一般認為,門戶握把、電梯樓層按鈕、餐桌、公共交通工具之座椅、下車鈴、賣場推車、賣場冷藏庫門把、紙鈔、硬幣、手扶梯、廁所開關最易感染,要格外小心。(3)根據今年5月27日在刺胳針醫學期刊的發表,由西班牙巴隆納大學的臨床研究,收集1047位從18-59歲民眾,分成二組一組參加演唱會(5小時共500人的室內演唱會,另一組沒有參加),在活動當天12小時內快篩陰性始得進場,參加該場活動後追蹤八天,八天追蹤期間不得參加過過五人以上之聚會,需戴口罩,再觀察感染情形,而且演唱會當天的會場入口均有體溫監測、全程配戴口罩,會場保全監測人流動線,大廳及廁所避免排隊,多處設置乾洗手液,活動室內CO2控制與戶外空間相同(417-440ppm),活動期間內不超過800ppm,出入口全程開放保持空氣流通,結果顯示參加與不參加活動二組之間,感染率沒有差別,所以在在證明,在嚴格管控下參加500人的集會或相關活動是可行的。(4)根據英國衛生部官方報導,全國民眾疫苗施打率超過50%以上,可以重啟大型活動及運動賽事,但活動時要出示快篩陰性證明,並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另外歐美各國疫苗施打率漸次提高,亦相繼解封,淮許旅遊及參加或觀看各種運動賽事及相關活動。(5)至於重新開放餐廳內用餐的規範,根據Gery博士今年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指出,美國實施口罩令後再開放餐廳其死亡率及肺炎下降率分別為80%及90%,除了用餐以外,其餘時間全程配戴口罩非常重要,另外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的建議,在疫情穩定後,可以考慮餐館開放,但要有下列五大策略:1.制定員工輪班制度並全程配戴口罩及護目境或護面罩2.維持社交距離3.提供戶外用餐區4.提供洗手區域、酒精維持手部清潔5.保持空氣流通結語國內疫情的發展,目前已漸趨緩,為了經濟復甦與疫情控制能夠二者兼顧,適當程度的解封勢在必行,當然如何快速施打疫苗,仍為當務之急外,落實防疫守則還是不可或缺,但政府要漸次放寬並提供公共場域的開放,一些如上述所提的軟、硬體規劃及規定一定要落實執行,才能把感染的機率降至最低,民眾的健康才能獲得確切的保障。
-
2021-06-22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為何肥胖者容易染疫且重症機率高?權威期刊揭密
國內新冠肺炎漸有趨緩,但仍陷膠著,特別在6月8日有位三十多歲年青女性,體重90多公斤,於確診發病12天後死亡,而後於6月18日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教授特別提醒,除了年老長者及慢性病外,肥胖也是新冠肺炎易感染、易成重症的高風險因子,根據國外的報告,世界衛生組織及全球衛生觀察站的統計,發現肥胖者接受新冠疫苗注射後產生的中和性抗體祇有正常人的一半,而且比較容易受到感染,一旦感染後症狀較重,根據英、美二國研究報告指出BMI超過30以上肥胖患者,住院風險增加二倍,需要重症治療比率高出70%,而且死亡風險升高50%。另外,根據世界肥胖聯盟的最新報告指出,全球九成染疫死亡病人,都來自肥胖國家。為什麼肥胖者的容易受到病毒感染、造成重症及死亡率偏高,其作用機轉如何?如何防範居宅在家,不想變胖,以下簡單介紹與讀者分享。(1)由於肥胖者,體內有較多肥厚的脂肪細胞,分佈在內臟及皮下,而且這些脂肪細胞其功能均不正常,有過度ACE2(第二型血管收縮素轉化酶)受體表現,可與新冠病毒結合,變成新冠病毒容易寄宿與貯存的溫床,必要時隨著血流分佈全身其他有ACE2受體的細胞,如肺臟表皮細胞等進一步造成肺部傷害。(2)肥胖者之脂肪細胞因病毒入侵可以引進諸多巨噬細胞及單核球環繞於脂肪細胞的周圍,並激發不好之促炎性細胞激素大量釋放,如α-腫瘤壞死因子(TNFα),介白質1ß (IL1ß)及介白質6(IL6),這些有害的細胞激素,可能引發全身性之過度發炎反應,在免疫方面造成失調,導致肺泡之表皮細胞受到細胞激素的大量引入,肺部受到浸潤、水腫、換氣不良、攝氧不足,嚴重時造成急性呼吸衰竭,即所謂細胞激素風暴,此時需進入加護病房藉助插管及呼吸器治療,如情況惡化,可能不幸往生,有些病人積極的介入治療後,也許可以復原,但可能引起永久性肺部纖維化的後遺症。(3)由於疫情爆發以來,大家減少出門,久坐不動,加上多吃零食,難免增加體重,根據國際知名醫學雜誌,「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報告,在今年2月1日至6月1日封城期間,美國人民平均每10天體重增加0.27公斤,每月增0.68公斤,另外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亦指出,由於疫情關係,缺少運動,肌肉量減少,有益的細胞激素,如介白素15減少,導致免疫力下降,這種脂多肌少的現象,在疫情期間,普遍增加,根據國內外統計,大約有20-40%的人體重增加,被稱為「疫情性增肥」(pandemic weight),此等增肥發生在年輕人較多,男性比女性嚴重。值此疫情非常時期,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馬庫斯博士特別提出五大建議,提供參考:1.不要買讓你掙扎的食物,不在環境中放誘人的食物造成誘惑 (如甜點等)、2.自煮備餐,不叫外食、3.多喝水、4.攝食較高蛋白質飲食、5.強迫每天要有室內運動:有氧及耐力運動均要兼顧、線上APP或YouTube等運動課程值得採行,當然室內跑步機、瑜珈、跳舞、體操、舉啞鈴、太極拳等均是建議可行的運動。結語根據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發現BMI比正常值,每多一單位,新冠肺炎患者就多5%的機率住院,多10%進入加護病房,多4%的機率死亡,一般認為其原因可能是肥胖患者體內肥厚的脂肪細胞引發不正常發炎因子的分泌,使正常免疫細胞受到干擾,造成免疫力下降,導致病情嚴重,甚或死亡,所以在疫情期間更要注意飲食的節制,盡量避免零食、餐食外送、糖飲等「肥胖三害」,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避免體重增加。
-
2021-06-0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英國變種病毒」世衛列入高度警戒! 現有疫苗有效嗎?3種情形應快篩檢
去年12月30日台灣疫情指揮中心證實,在12月23日華航自倫敦返台班機中,有一位少年入境發燒確診為台灣首例英國變種病毒感染者。其實英國於去年九月已發現此一新變異株,命名為「B.1.1.7」,短短三個月在英國迅速傳播,去年底也登陸美國,如今足跡遍布全球114國,台灣雙北失守,日本疫情再起,也都是此型變種病毒,到底新冠肺炎病毒的變異情形如何?新冠病毒突變更詭譎新冠病毒屬於RNA病毒,是全世界最長單鏈RNA病毒,有3萬個鹼基極不穩定,很容易發生突變,大部分突變都不起任何影響或在病毒群中被淘汰,但有些突變則比原型更容易適應外在環境或在人體複製蔓延。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變種病毒觀察名單」,主要以病毒的傳染率、致死率及病毒抗疫苗能力做基礎,並依病毒流行程度或變種程度作區分,將病毒分為高度警戒引發全球擔憂及中度警戒受全球關注,目前已有四種變種病毒被列入高度警戒名單,英國變種病毒也是其一。(如圖1)●為何列入高度警戒?英國變種病毒B.1.1.7的遺傳序列中,有23個位置出現變化,其中8個突變位在重要的S蛋白(棘蛋白),這當中又有兩處變異點最關鍵,一是N501Y,就是S蛋白中第501個胺基酸,本來原型病毒是天門冬胺酸(簡稱N),但突發變成酪胺酸(簡稱Y);另一是此變種病毒株S蛋白在第69、70個胺基酸消失。由於這二個位置變異,導致病毒與人體細胞ACE2受體更緊密結合,此一改變,使得傳播能力可增強70%。(如圖2)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在5月19日防疫線上直播也表示,此次社區感染大多沒有戴口罩,又近距離接觸,造成相當嚴重的感染,目前病毒基礎再生數(Ro值)達5.5,平均一人可傳給5.5人,顯示英國變種病毒株傳染力驚人(平常的Ro值2.0左右)。●症狀比較嚴重?原型的新冠肺炎常見症狀為發燒、長久乾咳及失去味嗅覺等,而新的英國變種病毒症狀較多,除了上述症狀外,還包括肌肉痠痛、結膜炎、咽喉痛、腹瀉、手指腳趾變色、頭痛、皮疹等,但建議不能以症狀來區分原型及變種型。感染者各年齡層均涵蓋,有些年輕人或小孩亦會受到感染,無症狀或輕症居多,且容易傳染給他人,在台灣65歲以上且合併慢性病人(如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患者)以及抽菸者,容易變成重症,死亡率較高。●現有疫苗有效嗎?文獻證實,多數疫苗對B.1.1.7變種病毒仍具保護力,例如AZ疫苗雖然中和病毒的抗體較少,但對此種變種病毒亦有70%的保護力,根據專家學者解釋,這可能是英國變種病毒比起其他病毒更容易被抗體中和,即便抗體數量下滑,但現有數量已足以對抗感染,所以AZ疫苗仍然對英國變種病毒有效。三種情形應快篩檢台灣近三周來,疫情嚴重,且是詭譎莫測、狡猾奸詐的英國變種病毒株,很多確診者完全沒有症狀,卻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別人,造成雙北變成重災區,全國社區感染。因此,全程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盡量少出入公共場所,少搭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這些守則必須內化成新生活的一部分。在疫苗尚未普遍施打前,特別提醒雖然沒有症狀但有下列三種情形時,應趕快主動篩檢:1.曾經到過確診者去過的地方停留超過15分鐘。2.曾經和確診者有1.5公尺以內的接觸。3.曾和確診者在同一空間沒有戴口罩。
-
2021-06-05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比英國變種突變快、傳播快的印度變種病毒可能來襲!疫苗對它有效嗎?
在亞洲地區除了英國變種最多約佔44%, 就新冠肺炎病毒株的演化分佈,目前是印度變種病毒株已佔24%,迄今已蔓延全世界55個國家也包括美國高達46州,而在印度已是最普遍的病毒株,加上最近越南又有同時具有印度及英國變種病毒株兩者的混合種,使我們不得不提防印度變種病毒也有可能侵襲台灣(圖1.)認識印度變種病毒此等變種病毒株,特命名為B.1.617,於去年10月5日首次在印度被檢測到,而後相繼被英國公共衛生局及世界衛生組織(WHO)證實。據英國、印度及中研院根據全球最大的病毒基因資料庫(GISAID,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發現,B.1.617比近日在全台肆虐的英國變種病毒(B.1.1.7)威力更強大,此突變種,因在病毒尖峰上有兩個關鏈突變:L452R及 E484Q,特別叫做雙突變(如圖2.),其一叫L452R突變,已在美國加州被發現(B1.427及B1.429),它可以增加棘蛋白(S蛋白)與人體細胞上ACE2受體的結合力,可以更具傳播性,而且加強病毒的複製,另一個叫E484Q突變早在英國變種(B.1.1.7)及南非(B.1.351)發現,它可以繞過免疫監測,有對人體中和抗體的逃脫能力,目前的研究證實,它比英國變種的傳播力又增強60%。隨著B1.617病毒的傳播與突變後,目前印度變種病毒株已衍生3個子系(Sub-lineages, B1.617.1, B1.617.2, B1.617.3),其中B1.617.2已升級被列為「深受關切的變異株」,中研院的研究亦顯示有同樣的結果。在其「病毒監測網」中,印度變異株的棘蛋白上有5個變異點,其中除了上述L452R, E484Q外,另有P681R,它在S蛋白中之S1及S2之間介於切割之位置,其由脯氨酸(proline)變成精胺酸(arginine),可以增加正電荷,提高棘蛋白S1及S2之切割效率,促進病毒與人類宿主細胞快速融合,進而增加病毒進入人類宿主細胞,讓病毒複製更多,傳播更快速。(如圖3.)疫苗對印度變種病毒有效嗎?由於印度變種病毒慢慢地在世界各地蔓延,從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的公告裡,顯示在亞洲地區及大洋洲竄升最快已高達24%及34%,傳播力比英國變種株強,疾病嚴重度與英國變種株差不多,所以令人擔心。在亞洲,除了印度外,在日本、新加坡已有嚴重流行,而且在兒童之間容易傳染,還好目前輝瑞及AZ的疫苗根據英格蘭公共衛生署的報告及Bernal教授之研究指出,若僅打一劑,祇有33%的效果,如打二劑,則有很高的保護力,分別高達88%及60%,所以疫苗肯定可以降低病情的嚴重度,當今之計,疫苗的接種,已是刻不容緩。(如表1.)到目前為止,雖然印度型流行比率不及英國變種多,但世界衛生組織特別提醒,印度型的突變最快,而且目前已由B.1.617母系分成B1.617.1、B1.617.2及B1.617.3三種子型,它會持續傳播,快速突變,再度演化,所以不能大意,台灣自不能置身事外,現在正處於三級警戒的當下,疫情膠著,除了共同期待疫苗早日接種以外,民眾一定要遵守所有防疫守則養成防疫生活好習慣,尤其邊境管制更要嚴格把關,落實執行,如此多管齊下,方可避免另一變種病毒進襲,早日解除疫情。
-
2021-06-01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為何英國變種病毒傳染力高?有3種情形應主動篩檢
早在去年12月30日台灣疫情指揮中心證實,在12月23日華航自倫敦返台班機其中一位少年入境發燒確認為台灣首例英國變種病毒感染者;其實在英國於去年九月,研究人員已發現此一新變異株,命名為B.1.1.7, 短短三個月在英國迅速傳播,去年底也登陸美國,如今B.1.1.7足跡遍佈全球高達114國,台灣雙北失守,日本疫情再起,也都是此型變種病毒,到底新冠肺炎病毒的變異情形如何?眾所周知,新冠病毒是屬於RNA病毒,而且是全世界最長單鏈RNA病毒,有3萬個鹼基極不穩定,很容易發生突變,大部分突變都不起任何影響或在病毒群中被淘汰,但有些突變則比原型更容易適應外在環境或在人體複製蔓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5月3日公佈,「變種病毒觀察名單」主要依照病毒的傳染率、致死率及病毒抗疫苗能力做基礎,並依病毒流行程度或變種程度作為區分,主要將病毒分為高度警戒引發全球擔憂及中度警戒受全球關注,到目前為止有四種變種病毒被列入高度警戒名單,英國變種病毒也是其中之一。(如圖一)英國變種病毒為何列入高度警戒英國變種病毒B.1.1.7,它的遺傳序列中有23個位置出現變化,而其中8個突變位在重要的S蛋白(棘蛋白, 亦即病毒進入人體有ACE2之受體細胞-密切結合之處亦即受體結合區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這8個變異點有兩處當中最關鍵,(i)所謂N501Y, 就是S蛋白總共有1273個氨基酸,其中第501個氨基酸,本來原型病毒是天門冬氨酸(簡稱N), 但突發變成酪氨酸(簡稱Y),(ii)加上此變種病毒株S蛋白在第69、70個胺基酸消失,由於這二個位置之變異使得病毒與人體細胞ACE2受體更緊密結合。此一改變,使得傳播能力可增強70%,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陳秀熙教授在今年5月19日防疫線上直播也表示,此次社區感染大多沒有戴口罩,又近距離接觸,造成相當嚴重的感染,目前病毒基礎再生數(Ro值)達5.5,平均一人可傳給5.5人,顯示英國變種病毒株傳染力驚人(平常之Ro值才2.0左右)。(如圖二)英國變種病毒造成的症狀與原型相同嗎?有沒有比較嚴重?致死率高嗎?原型的新冠肺炎常見症狀為發燒、長久乾咳及失去味嗅覺等,而新的英國變種病毒症狀較多,除了上述症狀外,還包括肌肉酸痛、結膜炎、咽喉痛、腹瀉、手指腳趾變色、頭痛、皮疹等,但一般建議不能以症狀來區分原型及變種型。另外感染各年齡層均涵蓋,有些年輕人或小孩亦會受到感染,無症狀或輕症居多,但容易傳染給他人,在台灣大於65歲而且合併慢性病人(如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患有癌症及抽煙者)容易變成重症而且死亡率較高。現有疫苗,對變種病毒有效嗎?文獻證實,到目前為止,多數疫苗對B.1.1.7變種病毒仍具保護力,包括台灣現階段僅有的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疫苗雖然中和病毒的抗體較少,但對此種變種病毒亦有70%的保護力,根據專家學者解釋,這可能是英國變種病毒比起其他病毒更容易被抗體中和,雖然抗體數量下滑,但現有數量已足以對抗感染,所以放心,仍然對英國變種病毒有效。結語台灣近二週來,疫情嚴重,而且是詭譎莫測、狡猾奸詐的英國變種病毒株,很多確診者完全沒有症狀,卻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別人,造成雙北變成重災區,及全國社區感染。在疫苗尚未普遍施打前,特別提醒有下列三種情形雖然沒有症狀,還是要趕快主動去篩檢:1.曾經到過確診者去過的地方停留超過15分鐘2.曾經和確診者有1.5公尺以內的接觸3.曾和確診者在同一空間沒有戴口罩當然全程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儘量少出入公共場所,少搭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這些守則已是不能回頭,而且要內化成新生活的一部分。
-
2021-05-07 癌症.乳癌
罹乳癌別害怕 《乳癌旅行手札》陪姐妹度過關卡
罹患乳癌對女性是一大衝擊,為讓病友減少對未知的恐懼,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歷經一年策畫「最懂病友的衛教指南」,訪問48位乳癌病友,推出電子版《乳癌旅行手札》,以病友觀點出發,從衛教知識,到日常生活後勤照護,包括飲食、運動、環境、心理支持等,全方位協助病友,預計本月六日發表。乳癌病友Angel今挺著孕肚分享抗癌中的生存保育規畫。「第一次聽到強而有力的心跳聲、感受到她在肚裡翻滾。」Angel原先不孕,但仍希望與先生有愛的結晶,罹癌後憂心化療造成卵巢受損,影響卵子品質。在醫師建議下,抓緊時間取卵、凍胚胎,進行生育保存,更在母親節前夕成功升格準媽媽。台灣年輕病友社群「我們都有病」與台灣年輕乳癌病友社群「花漾女孩Gogogo」,長期陪伴年輕癌友度過關卡,去年成立「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與病友一對一訪談,盤點「抗癌必知五大面向」,幫助癌友掌握即將面臨的狀況。《乳癌旅行手札》以病友經驗及需求出發,盼成為乳癌姐妹治療「啟程」前必備工具書。台灣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擔任手札內容總監製,他表示,過去病友接觸資訊偏醫學面,專業性高、較深澀,這本手札使用表格化、口語化的呈現方式,淺顯易懂,能讓癌友較好吸收,手札內容設計活潑,比醫師說得更貼切、比衛教單張說明得更好理解,對準備「啟程」治療的癌友有極大幫助。「花漾女孩Gogogo」社群創辦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Mina)說,「許多癌友對疾病的恐懼,大多來自後續未知的治療歷程。」盼透過「學姊們」的經驗分享,瞭解到療程中可能遭遇的境況以及選項,面對醫療團隊的解說有所疑惑時,也能在手札中找到答案,感受到「妳不孤單」。《乳癌旅行手札》由張金堅、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總外科部主任曾令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劉良智、台中榮民總醫院乳房腫瘤外科主任洪志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歐陽賦等多位專家共同審查、把關,以確保手札內容的專業度及正確性。《乳癌旅行手札》電子版免費索取,請上https://aboutsick.com/breast-note下載。
-
2021-05-05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乳癌細胞會不會惡性轉移?研究發現「骨微環境」是關鍵
骨骼常是乳癌或前列腺癌最常見轉移的器官,如果僅發生骨轉移的患者,其預後比起其他器官轉移預後較佳。根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從去年開始所有癌症的發生率,乳癌已超過肺癌,高居世界第一位,台灣自不例外,亦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另外,不管國內外的研究均証實,在第四期轉移性乳癌中,高達45%的患者,首次發生轉移病灶是在骨骼。且其發生率遠高於肺(20%),肝(5-10%)及腦(2-5%)。單獨轉移骨骼,預後較佳,但值得注意的是,大約超過三分之二的病例,轉移如限於骨骼,而之後再發生其他器官的轉移,其病情惡化會相當嚴重。因而很多專家學者認為乳癌的首先在骨骼轉移後在骨骼微環境中可能暗藏玄機,提供什麼幫助,使得乳癌的癌細胞造成規模更大的全身性轉移。最近在美國德州Baylor醫學院X.H.F.Zhang教授所領導之研究團隊,在最負盛名的醫學期刊「細胞」(Cell),今年4月29日發表重大的研究成果,其結論簡述如下:(一)乳癌患者如果單獨轉移至骨骼,而不轉移到其他器官,表示乳癌在骨的微環境中在表觀遺傳調整還沒起任何變化,所以治療方面比較單純不會產生抗藥性,所以預後較佳。(二)乳癌患者,如果初期轉移骨骼,但後來衍生其他器官的轉移(二次轉移),表示骨微環境可能透過表觀遺傳調節提升組蛋白甲基轉移(EZH2)的活性,使癌細胞轉變成幹細胞的特徵,成多功能分化,使惡性增加,造成了極強抗藥性,並賦予更強的轉移能力。(如圖一)(三)如果第二次續發性骨轉移合併其他器官轉移的乳癌患者,可以在周邊血液檢測到更多的循環腫瘤細胞,而且這些循環腫瘤細胞如果進行單細胞測序分析,發現有更高幹細胞標誌物的表達如ALDH1和CD44蛋白。同時發現表皮細胞轉成間質細胞(EMT)的相關蛋白增強,表示癌細胞的惡性度增強。(四)如果我們可以使用對抗EZH2的抑制劑(如EPZ)將有望可以破壞骨微環境賦予腫瘤細胞的轉移能力,預防後期乳癌的第二次全身性轉移,讓腫瘤控制在易於治療的範圍內,使得更多乳癌患者獲得重生的機會。綜上所述,發生在乳房的癌腫瘤,具有異質性,有些比較溫和,有些比較惡性,具有幹細胞的性質,會伺機轉移至身體的其他器官,其中轉移至骨骼,惡性度較低,但在骨微環境一段時間後,可能受表觀遺傳的調控,增加組蛋白甲基轉移酶(EZH2)的活性,使乳癌細胞變成轉移性較強的幹細胞,導致其他器官的第二次轉移,而流竄到身體各器官,所以骨微環境可能是孕育癌細胞更惡性轉移的溫床。
-
2021-04-01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癌友別輕忽!比疼痛、噁心或掉髮更困擾的癌因性疲憊
癌因性疲憊(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顧名思義即為因為癌症治療所引起之身心疲憊症。約有75-80%的癌症病人有身心疲憊症的問題,為所有治療副作用的首位,於80%的化療及90%放療病人,甚至治癒後都還會有CRF。身心疲憊症帶來的影響甚至比疼痛、噁心或掉髮更常令癌症病人困擾,而且會與其他副作用並存或互相影響如焦慮、憂鬱、貧血與睡眠障礙,造成診斷與治療上的困難。癌因性疲憊跟一般疲憊症不同,癌因性疲憊症是一種與癌症或癌症治療相關持續且難以遏止的主觀性的體能、情緒及認知的疲憊或筋疲力竭,且與近期活動與日常身體功能的影響無關,多半在治療結束後仍會持續,嚴重程度會依癌症種類、治療方式或疾病進程而不同。由於癌症病人生活品質照顧的重要性逐漸被重視,因此癌因性疲憊在美國國家整合癌症資訊網(NCCN)就已被規範出來,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把癌因性疲憊列在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之統計第十版中(ICD-10),已是無可忽視的病症。目前癌因性疲憊的病理機轉還不盡明確,最被廣為探討的假說可能是因為一種造成炎症的訊號促炎細胞激素 IL-6 (interleukin-6)造成以下3種反應:(1)透過內分泌中的重要系統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皮質軸(HPA axis)抑制了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分泌;(2)造血細胞受到影響而產生貧血;(3)改變神經傳導物質(5-HT)的代謝所造成。 對抗癌因性疲憊的方法,可分為3個部份:1.營養:攝取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幫助你身體的修復,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攝取高熱量及營養密度的食物。 攝取足夠的水分,一天至少要攝取超過1公升的水分,盡量避免咖啡因的攝取。以及攝取足夠的維生素。2.運動:運動就是醫療(Exercise is medicine.),運動能有效緩解癌因性疲憊症,長時間輕度到中度的運動有助於減少疲憊及其他副作用,能改善人際關係與生活品質。目前大型臨床試驗已經證實,瑜珈能有效治療乳癌緩解者的癌因性疲憊症。3.藥物:分成下列幾種:(1)治療貧血藥物:主要針對因為貧血造成的疲憊,如紅血球生成素(EPO)。(2)精神類藥物:用於沮喪或憂鬱造成的疲憊,如Fluoxetine (百憂解)。(3)神經傳導藥物:影響神經傳導物質的運作,如Methylphenidate 類藥物(利他能 )。(4)植物新藥:這也是目前研發的重點,像黃耆、靈芝、西洋蔘等都有國內外研究,尤其是國人自行研發,成分為黃耆多糖注射劑,能促進免疫功能及造血機制,目前已經獲准上市,並於今年3月1日起針對乳癌第四期病人若合乎癌因性疲憊條件者,可以健保給付。結語總之,癌因性疲憊在癌友身上相當常見,但這些癌友認為「癌症本身就多多少少有疲累的感覺」而視為當然,不敢向醫護人員提及,其實病人應勇於向醫護人員反應,透過積極治療,有助提升生活品質,增強體力,讓治療更有效。
-
2021-03-17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睡眠時間多久才足夠?教授教你怎麼睡出健康
睡眠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議題,在全世界有超過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以上的人都有某種程度的睡眠問題,我們都知道,每天晚上睡覺時會規律地發生不同階段的睡眠深度與活動,在夜間也是組織或細胞修補的高峰期,人類的生長荷爾蒙(HGH)被釋放,(兒童的前期生長主要在睡眠時),蛋白質的合成,脂肪被分解用來修補組織,特別在2017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特別提出控制晝夜節律(生理時鐘)的控制機制,也再次強調夜間睡眠的重要性。其實有關睡眠的報導與研究非常廣泛,有關睡眠的生理機轉,與疾病的關係及解決失眠問題都有很多報導與討論,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統計,台灣每5人就有1人深受失眠之苦,失眠人口已突破400萬大關,其中65歲以上、有失眠經驗的比例高達二分之一;健保署統計,全台已處方超過9億顆安眠藥,約可環島十二圈。本人在乳癌門診亦常接觸乳癌患者在乳癌治療及追蹤期間,除了疾病本身以外,經常會有嚴重睡眠障礙問題,進而要求藥物治療。這裡特別統整近幾年來有關睡眠的重要發展與讀者分享:(1)最近發表研究顯示,當我們尊重我們的晝夜節律,在我們應要休息時休息,應當活動時活動,我們才能得到最佳的健康。如果熬夜,晚睡會讓生理時鐘紊亂,交感神經活性上升,腎上腺素增加,胰島素阻抗性增加,導致血壓及血糖上升,同時有十種以上與發炎有關的介白素發生變化,免疫系統下降,易罹患心臟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2)適宜睡眠時間因年齡層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成人7至9小時為宜,在此段時間,根據波士頓大學近年在極具權威的科學期刊發表,在睡眠過程中,腦細胞間隙會變大,腦脊髓液間流動比較順暢,睡眠時大腦內β波澱粉樣蛋白這樣的代謝副產物,如果熬夜不睡,或深夜才睡,清洗廢棄物功能銳減,可能導致失智的風險,科學期刊中利用功能磁振造影技術證實了夜間睡眠時腦脊髓液的流動頻繁。(3)但睡眠太充足也不宜,根據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發現,睡眠時間過長(超過9小時),可能導致神經認知功能下降,這也包括學習能力與記憶力的下降,睡太久可能使心臟疾病風險增加約35%至40%,另外與肥胖、糖尿病以及癌症均有相關,根據最近研究,睡太多或睡太少,都和癌症、中風增加有關。所以建議在晚間十一點以前最好就寢。(4)根據2020年歐洲心臟病學會的大型研究發現,每天午睡超過60分鐘以上會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34%,也會使壽命減短,所以改為每周一至二次的短暫午睡,反而有助心臟健康。(5)過去有關睡眠研究都偏重與體重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但最近有許多研究也顯示睡眠不足會導致癌症風險增加及罹癌後預後不良。克里夫蘭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發現,停經的婦女若長期睡眠不足,更容易形成侵襲性較高的乳癌,治療後復發率較高,另在大腸癌亦有此情形。所以目前諸多學者都強調,罹癌病人要特別注意睡眠品質,特別在化療期間更要留意晝夜規律。(6)賴床或周末補眠對於週間缺眠的人而言,對健康是相當不利的,反而打亂了睡眠周期,所以不建議賴床或補眠。綜上所述,讓我們更深刻體會到,睡眠就像飲食與運動一樣,適度最重要,太多太少都不好,對成年人而言,最佳睡眠時間儘量7至9小時為宜,老年人6至7小時即可。
-
2021-02-05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加速癌細胞惡化 這些邪惡鄰居是助紂為虐的禍首
過去對於癌症的研究,都著重在癌細胞本身,然而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腫瘤細胞旁邊的細胞外基質及間質細胞等,與癌細胞之間有密切關係。算是腫瘤細胞周邊的鄰居與環境,統稱腫瘤的微環境,這些鄰居與腫瘤細胞互動頻繁,互相支援,反而使癌細胞更加惡行惡狀,大肆擴展,甚或造成轉移,至於細胞外基質及間質細胞到底是什麼?包括哪些?對癌細胞的作用如何,分述如下:(1)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是一群多樣性細胞,主要來自腫瘤周邊組織或骨髓,分二種型態:M1及M2,在腫瘤早期大部分為M1,可以抑制腫瘤生長,但M2反而促進腫瘤生長,一般認為腫瘤在組織缺氧情況下,可以誘發M2之增加,其腫瘤惡性度反而增高,預後不佳。(2)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此等長在腫瘤附近的纖維母細胞,與一般纖維母細胞不同,他會受一些生長因子的活化,而會分泌血管上皮生長因子,促使血管新生,使腫瘤變大。至於為什麼變成作惡性多端的纖維母細胞,其原因尚不明,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探討。(3)腫瘤附近新生血管:在1971年,Folkman醫師提出一個嶄新的概念,認為所有腫瘤的生長都需要有新生血管的產生,而後新生血管成了一門顯學。一般認為正在長大的腫瘤需要氧氣與養分,而這需要有新生血管來運送。這些新生血管的結構與一般血管不同,其血管外被細胞與血管周邊細胞是有缺口的,且通透性較大,也就是有漏洞、不緊密的血管系統。所以如何抑制血管新生使腫瘤不致坐大變成非常重要。(4)細胞外基質:細胞外基質並非細胞成分,其組成很複雜,包括有膠原蛋白、彈性蛋白、蛋白多醣、生長因子、蛋白酶,以及位在細胞表面,負責黏附細胞到細胞外基質的黏附分子,如integrin(整合素)、其在腫瘤生成中占有很重要的角色,其生理作用參與了細胞生長、分化、附著、移動、血管新生,而在腫瘤微環境中,它可以加強腫瘤細胞的存活、遷移、侵入,因而促進腫瘤的轉移。(5)腫瘤附近的免疫細胞:在腫瘤生成時,從骨髓移動出來並浸潤在腫瘤的中間及附近;其功能包含,促進腫瘤血管生成、破壞樹突細胞的抗原呈現、抑制T細胞活化、促進M2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增生、抑制NK細胞的細胞毒殺作用等。另外在腫瘤附近有很多這些浸潤淋巴球,與腫瘤免疫息息相關,隨著醫學進步,才開始發現「免疫查核點」的重要性。免疫查核點的分子有點像是免疫系統的煞車,負責抑制免疫的過度反應,而癌細胞非常狡猾地利用這些免疫查核點的分子來抑制免疫系統,逃脫免疫細胞的攻擊,使腫瘤越長越大。目前有許多的免疫查核點分子被發現,包括:CTLA-4 會降低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攻擊;PD-1/PD-L1 則會讓在腫瘤周圍的免疫T細胞處於沉默(不活化)的狀態,不去攻擊癌細胞。因此,科學家發現如果能設計針對癌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便可喚醒原本沉睡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細胞。經過大型臨床試驗證明:免疫查核點抑制劑的抗癌療效比先前的刺激免疫反應的藥劑來得有效。如三陰性乳癌,在2018年第一次證明了使用免疫查核點抑制劑(Atezolizumab)搭配化學療法進行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的第一線治療,相較於標準對照(傳統化療)組別,能明顯增加存活期,且這樣的免疫療法的效益在有表現PD-L1的患者中效益更為顯著(大約有40%三陰性乳癌病患有PD-L1的表現)。這也是對三陰性乳癌提供另一項有效藥物的選擇。結語腫瘤微環境在腫瘤的生成、進展、侵犯、轉移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組成也是相當複雜,包括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腫瘤相關纖維母細胞、細胞外基質、血管新生、腫瘤浸潤淋巴球等,還有許多的細胞激素或生長因子構成一個極其複雜的網絡。目前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藥物是以腫瘤微環境當做標靶,希望可以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甚至是殺死腫瘤細胞,將來可以掌握腫瘤附近的邪惡鄰居,對癌症治療想必會有很大的幫助,以嘉惠更多癌症病人。
-
2021-01-07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脂肪細胞亦敵亦友 有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嗎?
肥胖可說是這個世紀以來,人類面臨最大、持續嚴重的文明病,不但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另外與包括乳癌在內多達13種癌症有關。身體質量指數(BMI,Body Mass Index)因其簡易方便,一直以來都用來診斷肥胖的測量工具,但其實脂肪才是關鍵所在。脂肪細胞褒貶互見、亦敵亦友脂肪可以製造熱量、隔絕器官、向免疫系統傳達信號,它同時負責儲存能量與管理能量,若身體不以脂肪的形式將能量儲存起來,那些多餘的碳水化合物、糖、脂肪、蛋白質便會透過血管在身體流竄,堆積在不該堆積的地方,嚴重損害器官功能,因此脂肪雖有壞處但並不是萬惡之源,再者,沒有脂肪容易變得腦袋空空、亦容易骨質疏鬆,因此,對減肥的關注點是慎選那些食物含有有用的脂肪而摒棄有害的脂肪,那些方法可以長期平衡身體能量攝取與消耗。人體脂肪的種類與特性人體的脂肪可以區分為三種(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其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白色脂肪是儲存能量的脂肪,也是人們減重時最想甩掉的脂肪;棕色脂肪因為具有高密度的粒線體,所以呈現咖啡色,其分布於頸部、背部與心臟;米色脂肪又名「新的棕色脂肪」,是 2012 年由波士頓喬斯林糖尿病中心(Joslin Diabetes Center)研究員布魯斯.斯皮格曼(Bruce Spiegelman)所發現,他觀察到人體在運動時,肌肉會分泌一種叫「鳶尾素」(irisin)的荷爾蒙,該荷爾蒙會向米色脂肪發出訊息,最終將米色脂肪轉換成棕色脂肪。三種脂肪功能大有不同如下表:脂肪過多對身體的負面影響及解決之道白色脂肪太多會導致肥胖,同時與許多慢性疾病有關。如:是第二型糖尿病、三高、心臟病風險、脂肪肝、癌症等。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遠離肥胖?建議如下:(1)運動運動可導致棕色脂肪的生熱作用,並使得白色脂肪褐變,轉化為米色脂肪燃燒能量。同時,運動會誘發肌肉激素的分泌,像是鳶尾素(irisin),這些也能促進棕色脂肪代謝活動。(2)慎選含有好脂肪的食物在食物攝取,也要含有適量的脂肪,一般而言像奶油、動物性脂肪、糕點或油炸物,含有大量飽和脂肪或像奶精等加工(氫化)反式脂肪盡量少吃,以免體內增加壞的膽固醇。建議多攝取單元不飽脂肪酸Omega-9預防心血管疾病(如苦茶油、橄欖油、酪梨油、茶籽油、芥花油、玄米油),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預防身體發炎反應(如亞麻仁油、魚油、核桃、胡桃、種子堅果及魚類),這樣體內會增加好的膽固醇。(3)腎上腺素刺激有研究證實寒冷、運動和應急都可以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能夠幫助你產生更多的棕色樣脂肪,但也不能無限制地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反而有害。(4)褪黑激素刺激研究證實褪黑激素具有減肥作用,其減肥原理也是促進米色脂肪棕色樣脂肪化。褪黑素的分泌,主要受色氨酸的攝入量、晝夜節律(光線照射刺激)影響,因此保證色氨酸的充足攝入、以及睡眠時間和質量,能夠通過褪黑素刺激,促進米色脂肪更多的轉化為棕色脂肪。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援引棕色脂肪專家阿倫•賽普里斯博士的話:「人體內最多可以激發出約85克棕色脂肪。這些棕色脂肪可以幫助人體每天多消耗400至500卡路里熱量。」(5)寒冷刺激在寒冷的外在刺激下,身體自然顫抖能刺激骨骼肌釋放許多內分泌因子,從而促進棕色脂肪和米色脂肪活動,提升活性開始燃燒。同時,暴露在寒冷中,會刺激棕色脂肪細胞線粒體燃燒產熱,且較長的冷刺激時間,可能會使白色脂肪褐變。控制飲食跟好好運動一個脂肪細胞在空間足夠的狀況下,體積可膨脹到1000倍大!一般來說,到了20歲左右,脂肪細胞的數量基本上就固定了,但如果體重增加太多,脂肪細胞吸收膨脹到極限之後,就會使脂肪細胞增生。2008年在Nature中刊載的研究發現,成年以後就算減重(除了經抽脂溶脂手術之外),也只是脂肪細胞的體積變小而數量維持不變;原本體型正常的人體重增加之後,也是脂肪細胞體積增加,數量也是不大會變動的。所以,減肥並非速成,雖然棕色脂肪可以幫助減脂,但基本功夫還是不能少,攝取均衡飲食並維持規律運動習慣,才能避免白色脂肪恣意囤積唷!小時候為了不要把脂肪細胞越養越多;成年後為了不要把脂肪細胞越養越大,大家還是好好控制飲食跟好好運動吧!
-
2020-12-21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致癌、降生殖力!環境荷爾蒙無所不在,從2面向減少毒害
近年來,科技的進步,帶來生活舒適與便利,但相對地,農藥使用不減反增,塑膠餐具因外食而廣泛使用,環境荷爾蒙遍布於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所謂環境荷爾蒙並非特定種類的化學物質,它是一些與人體荷爾蒙結構相似的人造化學物質,有些在身體中會與性荷爾蒙的受體結合,引起類似性荷爾蒙的作用,有些則不直接與荷爾蒙受體結合,而是影響細胞內訊息傳遞的路徑,藉此產生特定的蛋白質,影響正常的生理機能運作。因此,它是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作用的化學物質,又被稱為「內分泌干擾物質」(Endocrine Disrupting Substance,簡稱EDS)。長期接觸環境荷爾蒙 女誘發婦女病、男降生殖力簡單來說,環境荷爾蒙包含各種不同人造化學成分,經由空氣、水、土壤、食物等途徑進入人類或是動物體內。目前被認為對一些動物或人類造成多方面的影響,包括:影響鳥類和魚類的甲狀腺功能與發育、降低生殖力或孵化率;造成魚、鳥、爬蟲類的性別發育不正常;對於人類,環境荷爾蒙在女性身體中會與雌激素的受體結合,引起類似雌激素的作用,造成女性受孕能力降低。長期接觸容易誘發許多婦女疾病,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乳癌、子宮內膜癌,以及青少女發生性早熟。對於男性的影響則會降低男性生殖力,造成精蟲數每年以2%速度持續減少,精液品質下降,免疫功能降低,也會導致前列腺癌及睪丸癌。可見環境荷爾蒙的接觸與誤食,也是誘發癌症的因素之一,必須嚴肅看待。 常見的環境荷爾蒙與半衰期環境荷爾蒙大概可分為下列四大類:1.雙酚A:雙酚A已知會干擾荷爾蒙的平衡及功能,還好雙酚A在人體內之代謝較快,半衰期只有1天,大約7-10天就可以完全排出體外,但若長期而持續的攝入,仍是有害健康。2. 鄰苯二甲酸酯: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約為3-5天,被大量的用在各種產品,包括:兒童玩具、塑膠食物容器、添加於食物作為乳化劑和懸浮劑,個人護理用品也多含有鄰苯二甲酸酯,如:香水、眼影、潤膚霜、指甲油、液體肥皂、和髮膠。3. 多溴二苯醚:為脂溶性物質,容易被人體吸收與殘留,在人體內的半衰期約為14天,會干擾體內荷爾蒙,影響生長與生殖作用,也可能會損害肝臟與腎臟。目前大量運用於電子商品,如:3C產品外殼、電路板、變壓器等。一旦開啟電子用品,溫度上升到某個階段,就會聞到一股塑膠味,代表該環境荷爾蒙正在揮發中,使用時間越長,揮發越多,不只可能經由空氣進入體內,還可能變成粉塵掉落在工作或居家環境中,尤其嬰幼兒及小孩容易吃進帶有多溴二苯醚之灰塵,不可輕忽。4.戴奧辛:半衰期約7~8年,它包括75種的化合物,又叫「世紀之毒」,和多氯聯苯一樣是脂溶性的有害化學物質,主要透過燃燒廢棄物而產生。容易累積在動物脂肪裡,因此體內脂肪多的人,累積的量就會越多。如下表列出常見的環境荷爾蒙種類及其正確替代方式:用品種類環境賀爾蒙成分正確替代方式塑膠餐具、水壺雙酚A玻璃、陶瓷、不銹鋼製品保麗龍、紙杯、鋁箔包烷基酚自備餐具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對羥基苯甲酸酯、烷基酚食用有機蔬果石化類清潔劑烷基酚使用天然清潔劑化妝品、香水、衛生用品烷基酚、鄰苯二甲酸酯類儘量少用罐頭食品雙酚A新鮮蔬果玩具、嬰兒固齒器鄰苯二甲酸酯類乳膠品、PE(*)、pp(*)* PE(聚乙烯,聚乙烯)在制程中不需添加塑化劑及安定劑,使用上較安全。燃燒時不會產生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毒的致癌物質。PE具有耐腐蝕,耐酸鹼之特性,也常被用製成塑料袋,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瓶。* PP(聚丙烯,聚丙烯),材料成分佳,可抗酸鹼,耐熱(100-140 ℃ ),PP比PE更耐高溫且無口服毒性,也不會增加人類癌症的機會,因此在塑膠上容器中為較理想的食品容器材質。從2個面向減少環境荷爾蒙對人體影響從「食物途徑」著手:(1)食材多樣化,避免化學物質在體內累積。(2)做好資源回收,減少廢棄物中的化學物質流入環境造成污染。(3)不吃標示不明的食品。(4)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品。(5)吃新鮮、不經加工的食物。(6)多吃蔬菜、水果及補充綜合維他命,以強化身體抗氧化能力。(7) 海鮮是環境荷爾蒙的重要來源,食物鏈愈上層的魚如鯊魚、旗魚等大體積魚類,體內毒性多;反之,食物鏈下層的魚,體積較小,毒物累積較少。(8)深海、遠洋魚較養殖魚乾淨,某些養殖魚飼料中添加豬油,其中戴奧辛含量高。(9)魚的內臟、脂肪毒性含量比魚肉高,少吃魚腸、魚卵、魚肝。(10)挑選經認證的標準產品。(11)原始設計單次使用的塑膠餐具絕不可重複使用。從生活習慣設法排毒:(1)化學毒物雖為脂溶性,但並非完全不溶於水,只是隨水排出量低,多喝水對排毒仍有助益。(2)持續而規律運動排汗,加上適量喝水,會排出較高量的毒物。(3)乾洗衣物不要急著將乾洗衣物掛回衣櫥,最好放在戶外通風處,減少衣服殘留的化學物質。(4)愈新的建材,甲醛濃度愈高。裝潢期間若是通風情形不佳,會累積高濃度甲醛;住家愈通風,室內甲醛愈不易累積。(5)保持家中清潔:環境荷爾蒙會聚集於家中灰塵中。(6)乳液、沐浴乳或洗衣精減少香味需求。(7)保持每天排便習慣,避免便秘,讓毒素排出體外。(8)勤洗手,把殘留手上的化學物沖掉。(9)儘量減少使用塑膠用品,提倡「生活減塑」的健康意識。(10)減少保鮮膜使用,不吃罐頭食品,不用美耐皿餐具或塑膠袋盛40℃以上高溫食物或熱湯。至目前為止,已知有多達 70 種化學物質被列為環境荷爾蒙,其中40多種為農藥,如: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等,其他包括有機氯化物,如:戴奧辛、多氯聯苯、PCB、DDT等,清潔劑原料、塑膠原料…等。隨著人類文明愈進步,環境荷爾蒙的種類持續增加,這將對人類造成更多更大的傷害,所以每個人應該把「警覺意識」內化成「日常生活」,從「食物選擇」、「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來避開有害環境荷爾蒙,才能營造對健康有利的環境。
-
2020-12-15 癌症.抗癌新知
20歲女性每月要自我檢查一次!乳房超音波、X光攝影...各項檢查的費用比較
乳房自我檢查介紹每月乳房自我檢查並非要自我診斷,而是要自我關心乳房有沒有異樣,重要的還是每年定期給乳房外科看診,接受乳房健康檢查。乳房自我檢查時機1.一般女性:在生理期開始的第一天算起的第5∼7天內實施。2.停經或更年期女性:採取每月固定一天實施即可。乳房檢查的要領1. 指法:以指頭觸摸,手指併攏。2. 範圍:兩側乳房皆包括鎖骨下方、胸骨中線、肋骨下緣及腋下。乳房自我檢查4步驟──看、觸、臥、擰看:1. 可利用洗澡時,面對鏡子,兩手下垂,仔細看看兩邊乳房,大小是否一致(但需了解有些女性的乳房可能天生就大小不一),兩邊是否對稱。2. 乳房皮膚是否有脫皮、溼疹變化、凹陷、橘子皮樣、紅腫、潰瘍。觸:1. 利用洗澡時,將一手放於腦後,另一手手指伸直併攏,以指腹來檢查。2. 以按壓、螺旋、滑動的方式進行。3. 全面檢查整個乳房範圍,包括左右兩側鎖骨下方、胸骨中線、肋骨下緣及腋下。4. 由乳頭開始,依環狀順時鐘方向,由內逐漸向外檢查約3 ∼ 4 圈,看是否有乳房腫塊、腋下淋巴腫大等情形。5. 同樣方式檢查另一邊乳房。臥:1. 保持平躺,檢查左側乳房時在左肩下面墊一個小枕頭,左手置於腦後,用右手按摸左邊乳房。2. 檢查的方式與站著時一樣。3. 換左手檢查右側乳房,方法同上。4. 腋部檢查,則是將手臂上舉,輕輕地用手指觸摸腋下看有無摸到淋巴結腫大。擰:以大拇指與食指壓擠乳頭,看有無異常分泌物。※ 乳房自我檢查可以提高乳房健康警覺意識,但無法發現早期乳癌,需靠定期之乳房X 光攝影篩檢。乳房外科理學檢查乳房外科醫師通常會為受檢者做的「乳房檢查」方式,可分為問診、視診和觸診。問診醫師初步會先透過問診來了解受檢者個人的狀況,如:年齡、婚姻、生育情形及月經史,有沒有乳癌家族史、是否曾服用避孕藥或荷爾蒙製劑等。至於乳房的部分為是否曾開過刀、有沒有發現任何異樣的變化,如:兩側乳房大小不一、硬塊、疼痛、異常分泌物、乳頭或皮膚凹陷,及乳房表皮的變化等。視診● 在良好的光線下,受檢者衣服拉到腰部,檢查乳房外觀皮膚有沒有橘皮樣紅腫等變化。● 醫師檢查兩側乳房大小、形狀是否對稱?乳頭有沒有凹陷?或異常分泌物。(受檢者坐姿容易比較兩側,有時也會請受檢者配合前彎。)● 請受檢者挺胸、舉起兩隻手或將兩手放於頸後,再做同樣的觀察檢查。觸診檢查頸部、鎖骨上方● 受檢者坐著,雙手輕放於大腿兩側,身體放輕鬆,以便於醫師檢查頸部及鎖骨上方的淋巴結。● 有的淋巴結位於上鎖骨窩或在胸鎖骨交接處後方的深處,這時候醫師站在受檢者背後做檢查,比較容易觸摸得到。● 淋巴結的數量、硬度、形狀和附近組織沾黏情形,醫師也會逐一詳細記載下來。檢查乳房及腋下1. 受檢者坐著,醫師利用雙手診查腫塊的位置,並用單手的指腹做檢查。2. 醫師以大姆指與其他手指輕捏乳房,這種檢查方式在腫塊較小時,有不錯的檢查效果。3. 受檢者躺著,重覆上述的檢查。4. 腋下也要進行檢查。醫師對受檢者的乳房檢查,包括詢問病史、視診、觸診,大約可以有80%的正確率,同時醫師對腫塊的性質,也比較能研判。對於直徑小於一公分的腫瘤,無論再高明的醫師,也難以察知,需要藉助乳房超音波檢查或是乳房X光攝影檢查,來提高正確診斷率,當然對乳癌高危險群有時也考慮使用磁振造影檢查。各項乳癌檢查的比較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攝影、3D乳房X光攝影、乳管X光攝影、電腦斷層掃描、粗針切片檢查、細針穿刺查、立體定位乳房微創切片檢查、核子醫學部骨骼掃描、乳房磁振造影檢查、正子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適用對象、費用、檢查報告等資訊:各項檢查的費用,並無所謂的「公定價」。表中所列的價格,會因各醫院、健診中心而有差異,所謂符合給付條件給付,是以健保屬新規定為準,此表僅供參考。乳癌檢查流程圖20歲以後的女性,每月自我檢查:※本文摘自《超越乳癌》/作者: 張金堅 /出版社:原水
-
2020-11-27 癌症.乳癌
乳癌化療中,我是不是無法生育了?年輕、中年、老年得乳癌要怎麼治療,名醫提供指引
乳癌自民國98年便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年增萬名以上病例,且逐年增加。雖然乳癌治療進步,整體五年活存率達85%,早期(0-1期)乳癌更超過九成,但對於年輕的乳癌患者,罹癌是人生的全面衝擊,工作、婚姻、育兒皆面臨之前未曾設想的挑戰;對於年長的患者,應該接受何種治療、治療程度等,也是需要思考的功課。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外科名譽教授張金堅,繼十多年前出版 「乳房診治照護全書」之後,最近推出「超越乳癌」, 由國內七位乳癌專家,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從乳癌的預防、診療乃至追蹤等各方面,提供乳癌病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書中內容更印證了年乳癌治療的進步,重點如下: ●乳癌進入精準治療階段,朝向個人化治療過去十年,藉由微陣列(microarray)晶片分析乳癌基因表現進展,乳癌依特定基因轉錄體(transcriptome)表現型態,實際上是四種基因突變與臨床表現迥然不同的次分類組成的疾病集合。使用分子亞型分類法,讓乳癌從傳統TNM分期,進步到精準醫療,乳癌不再是單一疾病,在基因突變、基因轉錄與蛋白質轉譯層次上,都有特定脈絡可循,可辨識不同的分子亞型並找出特定基因突變,甚至相對應的治療標的。•管腔A型(Luminal A):占所有乳癌30~40%,對荷爾蒙治療效果良好,預後最好。•管腔B型(Luminal B):同上,但預後稍差。•HER2過度表現型(HER2 overexpression):淋巴結轉移,遠端轉移及復發機會較高,預後也較差。•三陰性乳癌(Triple Negative):約占15%,細胞分化趨於惡性,預後也較差,幸好化療仍有反應,帶有BRCA1/BRCA2 乳癌遺傳基因突變的病患大多屬於此類。 ●乳癌治療與生育不必二選一在台灣,約有三千位女性乳癌患者,在生育年齡(45歲之前)時被診斷出來,約占全體乳癌患者兩成。文獻發現,乳癌患者於治療後懷孕並不會增加復發機會,但在治療過程中使用的化學治療,非常可能傷害卵巢功能,在35歲以前,化療後約9成女性在一年內月經可恢復;35至40歲,月經恢復比率約50%。一般認為,乳癌復發風險隨時間減少,最好在2至3年後再懷孕。建議冷凍保存卵子在化療前進行,若患者已婚,可考慮讓卵子與先生的精子受精,形成胚胎後冷凍保存。但要提醒的是,人工生殖法規定,冷凍胚胎在夫妻離婚或有一方死亡時,必須立刻銷毀,使用時也需要配偶同意。●老年人透過CGA評估可改善治療結果高齡社會來臨,老年乳癌患者勢必增加。目前老年乳癌患者接受標準治療比率偏低,但治療強度的考量應著重其功能年齡評估,而非只考慮實際年齡。使用周全性老年評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藉由多專科團隊根據8種面向評估老年患者:共病症、營養、功能狀態、疲累、認知功能、用藥、心理狀態、社會支持,可幫助老年癌症患者進行治療選擇。放射治療的劑量與頻率都應思考是否可以降低治療的毒性。臨床上無淋巴轉移的老年乳癌患者,可考慮不做腋下手術,對於無法接受手術或拒絕手術的老年乳癌患者,仍可使用荷爾蒙療法治療。●乳房手術開得大不一定比較好!重建可幫助恢復信心手術是乳癌治療最重要的一部分,手術目的在於完全切除腫瘤和腋下淋巴結廓清。淋巴結是否有癌細胞轉移,是乳癌病患最重要的預後因子。多年來,乳房保留手術加上術後放射線治療,已被證實與傳統乳房全切除術,有相同的預後。根據美國史隆.凱特琳癌症中心 Monica Morrow 教授研究分析,因為現代醫學有了良好的全身性治療,例如化學治療及荷爾蒙治療,與放射線治療,手術安全距離無論是1毫米或5毫米以上,復發機率並無不同。乳房局部切除後,仍有一大部分組織存在,可在乳癌切除時,同時結合整形概念,稱為「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Oncoplastic Breast Surgery),可用剩餘乳房重新排列出乳房形狀,或使用乳房附近組織填補缺陷,提供較佳的乳房外觀。在「超越乳癌」新書分享現場,有三位不同年齡的乳癌病友到場。高齡97歲的王研清行動自如,腦袋更是靈活,她勇敢接受治療,現已抗癌十餘年。53歲的連敏暖抗癌14年,患病時才38歲,曾接受乳房切除,而後接受化療,而後有多處骨轉移,歷經放射治療丶荷爾蒙治療及卓骨她丶癌骨瓦等治療,都能與癌細胞共存,經常快樂旅遊,並當基金會志工,幫助更多癌友一起樂活。潘怡伶在新婚5個月時就發現罹癌,為了把握治療的黃金期,並與醫療團隊溝通,依照個人的想法與意願選擇了適當的生育計畫、並且乳房進行全切除、隆乳、化學治療等。張金堅從事乳癌防治逾40年,「超越乳癌」由他總策畫,邀請國內權威乳癌專家醫師群 ,包括台大外科部主治醫師郭文宏、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臺北榮總乳醫主治醫師黃其晟與劉峻宇、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葉顯堂、台中澄清中港分院院長鍾元強共同撰寫。期望能幫助乳癌病人與家屬獲得最正確的乳癌知識。許多乳癌患者得知罹癌時,心情非常不好,沮喪的心情對治療沒有幫助,乳癌防治基金會總監蔡愛真也在書中提供攝影作品,鼓勵病友打開心的視窗,人生旅遊難免出現難解與無奈的習題,超越問題,才能找到答案。
-
2020-10-29 養生.聰明飲食
罹癌還能喝咖啡嗎?纖維囊腫會不會癌變?張金堅解密咖啡與乳癌
在10月粉紅乳癌防治月的尾聲,元氣網粉絲團邀請台大外科名譽教授、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醫師喝咖啡聊乳癌防治。喜愛喝咖啡、進而鑽研咖啡的張金堅指出,很多患者在門診問他,罹癌了還能喝咖啡嗎?張金堅指出,在癌症的預防上來講都是正向的,而若已是癌患,一般而言也都是可以喝的,喝咖啡還可防止乳癌、大腸癌、肝癌的再發及降死亡率。以下整理昨天直播網友熱烈的提問及張教授的回答。Q:空腹可以喝咖啡嗎?黑咖啡還是拿鐵比較好?A:咖啡還是喝黑咖啡較好,若要加東西請加鮮奶。奶精有反式脂肪不宜,糖會增加熱量也不宜加。而早上一起床其實精神還算旺盛,也先不用急著喝,早上10點左右,或下午3點喝較佳。Q:咖啡需要加牛奶預防骨質疏鬆嗎?A:咖啡確實對鈣質的再吸收較差,因此有骨質疏鬆就建議不要喝。或者喝了咖啡一段時間後,再單獨喝鮮奶,也有助補鈣。另骨質疏鬆也需靠多曬太陽、多運動來補足。Q:請問膽結石可以喝嗎?A:有報告指出,已有膽結石,喝了就不會再變大;但是已有的膽結石是不會消失的。Q:我有胃食道逆流可以喝咖啡嗎?A:建議少喝,若要喝請飯後喝。咖啡有助腸胃蠕動、胃酸分泌,所以當你有拉肚子的情況,請不要喝;但如果便秘,喝了倒是可促進排便。Q:老人家飯後都要吃很多藥但又想喝咖啡,可以嗎?A:有些藥確實會與咖啡產生交互作用,所以建議吃藥後至少間隔半小時後再喝。但吃止痛藥又喝咖啡,反而藥效更好。Q:睡前大概幾個小時最好不要喝咖啡?喝咖啡會睡不著,怎麼喝才好?A:這因人而異,若喝了會睡不著,中午後就不要喝了。Q:淺焙的咖啡因比較少嗎?A:咖啡因約佔1.4%,不會隨烘焙減少,脂肪也不會。但蛋白質及少許糖份會隨高烘焙減少。有益處的抗氧化物及綠原酸,淺烘焙含量較高,約9.6%。重烘焙隨之減少,剩4.8%。Q:咖啡一天最多能喝多少?義式濃縮咖啡 有沒有量的限制?A:美國標準一天上限約400毫克,歐盟及台灣是300毫克。換算到杯數來看,依萃取濃度不一,取平均值,一天大約3杯為上限。而咖啡利尿,應同時多補充開水。Q:什麼人不適合喝咖啡?A:不建議喝咖啡的族群包括停經有骨質疏鬆症狀者、懷孕前半期、小孩、胃酸過多者。還有人說咖啡會心悸,其實是選到不好的咖啡豆,好的咖啡豆其實不會。對心臟不好?其實也是迷思,其實喝咖啡對心臟有好處,但有的人剛喝血壓會升高,這部份需注意。此外,還能抗癌、對糖尿病、痛風、牙周病,延緩失智都有幫助。Q:我得了乳癌還可以喝咖啡嗎?A:大原則是無害,在預防上來講都是正向的,而若已是癌患,一般而言也都是可以的,還可防止乳癌、大腸癌、肝癌的再發及降死亡率,更有報導指出大腸直腸癌第三期化療患者,喝咖啡反而有助化療療效。而喝咖啡究竟是不是較不易罹癌?依台灣的統計數據看,大腸直腸癌及鼻咽癌的發生率較有幫助。Q:不愛吃甜食,但常吃速食,罹乳癌風險高嗎?A:速食、pizza、薯條等都是高熱量食物,以及甜食,最好都要少吃。Q:如何降低乳癌罹患風險?A:飲食要均衡,不要吃剩食、隔夜菜,不要用塑膠袋裝熱食。多運動,多消耗體內脂肪就不易肥胖。光這二點就可減少40%罹癌率。另外,還要特別注意環境荷爾蒙,塑化劑、PM2.5等也都要避免,這些都可能導致乳癌發生。Q:本身有乳癌,自己的女兒需要何時開始定期追蹤?如果家裡沒有人得過乳癌,自己也有罹癌的機率嗎?A:媽媽有乳癌,當然家族罹患機率會比較高,但也不必過度緊張,例如擔心15歲就得癌,這樣反而還沒得乳癌就先焦慮得憂鬱症。較適當的規畫是20歲開始,每2至3年就醫超音波檢查,畢竟還年輕時還有月經,乳腺還很緻密,這時X光的偵測敏感度不高,常擠壓也有幅射劑量,太年輕實在沒必要硬做太多檢查,頂多35-45歲做一次,40歲以後做乳房攝影。Q:有纖維囊腫會不會變惡性?A:多數人分不清纖維腺瘤、纖維囊腫、乳癌的關係。基本上纖維腺瘤都是良性,不用擔心。停經前的纖維囊腫,也多是良性,少數有異狀可抽取組織檢查,若為非典型增生,就會有致癌可能,要特別小心。Q:如果照超音波發現陰影、照出硬塊,我該做什麼?有需要開刀嗎?A:超音波發現陰影、硬塊,需根據實際的狀況及診斷做處置,如為常見的纖維囊腫或腺瘤等良性腫瘤,通常只要定期追蹤即可;如果有乳癌懷疑時,則會安排在超音波導引下進行粗針切片檢查,如果病理確認乳癌,則要找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治療及處理,如果確認良性,則定期追蹤即可。Q:有人說胸部摸到腫塊,不要揉,可能會讓腫瘤變大?A:胸部摸到腫塊應至一般外科或乳房外科檢查,醫師會根據實際狀況進一步檢查,確認腫塊是否為良性或惡性。Q:更年期後補充健康食品,是否需要,應注意哪些事項?A:改善更年期症狀,可以先從飲食中補充天然雌激素,可多選用黃豆類及其製品、全穀根莖、牛蒡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有助於改善更年期不適。另外,多吃蔬果、規律運動,每天補充適量的水及並適度日曬20分鐘,有效預防骨質疏鬆也能有所幫助。如果無法改善可以依症狀請教婦產科或相關科別醫師,荷爾蒙補充療法,一定要在醫師指示下服用。Q:「丙烯醯胺」比較常出現在淺中深焙哪種咖啡豆?會否有危害?A:丙烯醯胺在烘陪過的咖啡豆中含量極少,雖然其為2A類致癌物,但對人之危害極微,應可放心,每天飲用5杯內無害。Q:不喝咖啡會頭痛,請問該怎麼辦?義式咖啡壺會對身體有害嗎?需不需要選特別的材質?A:不喝咖啡會頭痛,應可飲用咖啡,不過頭痛亦有其他原因,還是要請教醫師為宜,義式咖啡壼對身體應該無害。
-
2020-10-27 新聞.活動快訊
張金堅來了!10/28元氣網粉絲團 泡咖啡談乳癌防治
喝咖啡不僅是一種時尚,更是許多人日常生活的必需,早上喝一杯咖啡,不僅精神加倍,還可以防癌、防失智、防巴金森氏症、減肥…,好處多多,但如何正確喝咖啡、一天喝多少,才會有益健康?明(28)日下午2時「元氣網粉絲團」將進行直播,邀請對咖啡很有研究的台大醫學院外科名譽教授、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親自示範說明如何手沖咖啡、喝咖啡的正確喝法、咖啡為什麼可以降低罹患乳癌等風險?要避免得乳癌又該如何防治?歡迎讀者及網友在線上踴躍留言提問,張教授將會有最詳細的解答。直播留言還可抽張教授提供的五組濾掛咖啡組合包及三本「超越乳癌」新書。
-
2020-10-09 新聞.杏林.診間
專業觀點/用藥須依患者狀況 保留生機
近年來,國內年輕乳癌患者愈來愈多,與其他癌友相較,醫師擬定治療策略用藥更為複雜,須依照患者身心情況決定用藥,例如,仍想生兒育女者,就需避免使用放療或是部分化療藥物,以免損及卵巢功能。若必須使用某些藥物,就必須會診生殖醫學科醫師,透過凍卵、凍胚胎,以保留一線生機。年輕乳癌病友所承受的壓力更大,有人一想到孩子還小,就哭到不行,有人則是擔心切除乳房之後,是否遭另一半嫌棄,因為性生活而影響婚姻。因此,術後必須考慮乳房重建,如果因化療而嚴重掉髮,也應該尋求協助,透過假髮等其他方式,來提高自信。憂鬱是百病之源,建議年輕乳癌病友,除了遵照醫師指示,接受治療,更要維持規律生活,健康均衡飲食,以及養成運動習慣,尋找最佳紓壓方式,建議參加病友團體,透過病友們的經驗分享,一起走過人生最低潮。(諮詢╱台大醫院外科教授張金堅)
-
2020-09-18 癌症.乳癌
45至69歲婦女免費乳癌篩檢!預防乳癌專家建議這樣吃
每年10月是全球乳癌防治月,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院外科部名譽教授張金堅表示,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預防乳癌,應避免攝取高糖、油炸、燒烤類食物,尤其是珍珠奶茶、可樂等高含糖飲料應少喝,盡量選擇食用天然、不含添加物的食物,並配合運動,都是對抗乳癌的最佳利器。張金堅說,乳癌發生原因很多,危險因子包括家族史、肥胖、高糖高油飲食、常喝酒、初經早或停經晚,或是外食族常以塑膠袋裝熱食的環境荷爾蒙等,都可能增加乳癌風險。國內乳癌多發生在40到55歲女性,較國外年輕,相關防治很重要。女性要怎麼拒絕乳癌上身?張金堅說,健康身形很重要,現代人幾乎攝取過多營養,而「肥胖」可能導致乳癌,也可能使已治療的患者再度復發,飲食攝取應以天然食材、不含添加物的食物為主,多吃優質蛋白質和蔬菜水果。即便是吃下午茶,也可選擇如堅果、藜麥等,含抗氧化物與蛋白質含量高的健康食材,而不含糖的黑巧克力也具抗氧化功能。張金堅提醒,女性應定期透過如乳房X光攝影、超音波檢查,衛福部國健署也提供45至69歲婦女免費乳癌篩檢,據統計,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41%乳癌死亡率,民眾應善用。乳癌防治基金會與飯店合作,推出限定公益下午茶,食材以代表溫柔堅毅的粉紅色做為主題,所得15%將捐贈乳癌防治基金會。
-
2020-09-18 癌症.乳癌
乳癌防治基金會跨界公益下午茶 宣導乳癌防治為愛齊跑
10月是全球乳癌防治月,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與台北遠東飯店、美麗佳人雜誌跨界合作,推出響應乳癌防治月的期間限定「粉紅十月時尚公益下午茶」,以代表溫柔堅毅的粉紅色做為下午茶主題,所得將捐贈15%予乳癌防治基金會。同時,乳癌防治基金會也協助美麗佳人雜誌,10月24日將於淡水漁人碼頭舉辦裙擺澎澎RUN路跑。今邀來藝人黃子佼、徐若瑄擔任公益大使,呼籲民眾不受性別侷限,穿上粉紅澎裙,向發起人Bob Carey致敬,並以行動力支持乳癌防治的重要性。而民眾只要報名該路跑,就會從報名費中撥款50元,給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作為研究發展之用。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乳癌一直是國內女性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每年超過萬名女性罹患,約2000人因此喪命,且乳癌多發生在40到55歲中間,相關篩檢跟防治很重要。張金堅說,「粉紅十月時尚公益下午茶」的食材包含堅果、枸杞,沒有有過多添加物。他打趣地說,其中有款甜點造型,做得非常像基金會雙雁標示,像是女性的乳房,象徵團隊合作與走向光明的精神,希望關心乳癌防治的民眾多多響應。
-
2020-09-0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情威脅這些族群最慘 慢性病及高齡死亡率高10到15倍
由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所主持的跨領域新冠肺炎防疫科學說明會,今由陳秀熙分析弱勢族群在疫情中受到的衝擊,指出種族和社經地位的不平等已經被證實是疫情持續傳播、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則指出,慢性病患及高齡者罹患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是健康年輕人的10到15倍。陳秀熙表示,美國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發生率和死亡率,非白人都高於於白人,其中又以非裔人士差距最大,其死亡率是白人的2.4倍。最新美國醫學期刊報告顯示,家戶收入低、家戶內擁擠程度高、建物規模小、失業率高、平均地價低,孕婦感染新冠肺炎的機率越高。緬甸現在爆發本土疫情,也可以發現當中沒有國籍的難民,羅興亞人,其人權和醫療照護的既有困境,都因疫情雪上加霜。另有研究分析美國工作場所群聚感染也發現,以西班牙裔與非白人為主的第一線工人佔73%,而且58%工作場所群聚感染發生於製造、批發貿易、建築業,男性比例明顯較高。在美國,參與瑞德西韋藥物臨床試驗的弱勢族群比例也偏低,未來即使有機會發展出有效治療藥物,弱勢族群取得藥物的機會和可近性也比較低。陳秀熙指出,在南美亞馬遜流域原住民現在也深受疫情所害,沿河城市城鎮人均死亡率最高,是全國平均的三倍以上。亞馬遜河航跨八個南美國家,掌握三千萬居民重要命脈,船隻供應貨品及人的運輸。原住民特性是基因純性高、缺乏免疫力、醫療資源與知識缺乏,今年三月有英國遊客去亞馬遜州首府旅遊確診,河流傳播病毒,加上脆弱的醫療體系、非法礦工等隱憂,偏僻村莊深受其害。透過船隻運送救護車,必須航行數小時能救到一個人,即便用飛機,也有許多病患在飛機運送過程中喪命。張金堅根據中國疾病防控中心研究指出,4萬4600個確診病例,雖然不到半數有潛在疾病,但結果發現,沒有健康問題者死亡率只有0.6%,但有慢性病者死亡率明顯較高。前五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10.5%)、糖尿病(7.3%)、慢性呼吸器官疾病(6%)、高血壓(6%)、癌症(5.6%)。以年齡層分,年紀越大死亡率也越高,80歲以上死亡率高達14.8%,70到79歲死亡率8%,60到69歲死亡率3.6%,50到59歲死亡率1.3%,49歲以下各年齡層死亡率都不到1%。陳秀熙強調,疫情的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行動計畫,必須要納入女性、孕婦、兒童與青少年、失能者、難民、老人、重大疾病者、需要人道關懷者、少數民族、愛滋病患、性別少數。從法律地位、歧視、語言障礙、財務困難、難以自理、社會隔離、醫療資源及資訊進用困難等多方條件上給予支持,包括提供多種溝通形式、提升翻譯系統、提供非歧視性的使用權等方式,使其具有行動力。張金堅也提醒,居家檢疫或隔離會造成嚴重的心理衝擊,弱勢族群、確診者、年幼兒童、年長老人、第一線醫護人員所承受的心理影響比正常人更嚴重。成年人面對兒童要保持冷靜,讓孩子有安全感,要有同理心,不迴避談論目前狀況,但當疫情擴大時要限制他們看電視報導。張金堅強調,重點是,要讓兒童感覺自己也能保持自己的健康,保持正常作息,提供正確訊息給孩子。對居家隔離的孩子,可以鼓勵班上同學輪流打電話關心問候關懷,而不是嘲笑躲避。如果發現兒童身心狀況情況惡化,也要尋求小兒心智科專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