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在國人十大癌症中排名第九,是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台灣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發生率遠高於何杰金氏淋巴瘤,約為9:1,近年患者有逐年增加情形,隨著年齡增長發生率愈高。 淋巴系統負責人體的免疫功能,B細胞製造免疫球蛋白來對抗致病原,T細胞和NK細胞則是透過不同機制消滅致病原。因此被感染時局部的淋巴結可能會腫大,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就是淋巴細胞轉變成癌細胞的疾病。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治療方法與效果,依據細胞的種類有所不同。預後狀況也依惡性度而定,低惡性度淋巴瘤5年存活率達8成以上;高惡性度淋巴瘤侵襲性較高,對化療反應好,但存活率隨期別增高而降低,有6成的病人在治療後能達長期存活。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會發生在各種器官上,症狀多樣化,常見的有局部或全身有淋巴結的地方無痛性腫大,例如頸部、腋下、鼠蹊等;另外,也會因肝脾腫大造成腹脹腹痛;侵襲呼吸道則有咳嗽、呼吸困難;侵襲腸胃道系統會出現潰瘍、出血、穿孔、消化不良等症狀。 侵襲到骨髓會有貧血、出血;神經症狀如頭痛、運動或感覺異常、疼痛或神智異常等。但無論侵襲何種部位,都常伴有發燒、體重減輕、夜間盜汗等症狀。 以下是常見6大症狀: 燒:發燒38度以上,發燒至少連續14天,通常是下午或傍晚 腫:身體出現不痛的一個或多個淋巴腫塊 瘦:體重不明減輕,6個月內減少10%的體重 汗:夜間盜汗 癢:皮膚出現紅疹騷癢 咳:咳嗽、呼吸急促困難 淋巴組織存在於身體的許多部位,所以淋巴瘤可以發生在淋巴結以外的任何其它器官,如胃、口咽、鼻腔等,也會轉移至骨髓或其他器官,如肝,肺等。
- 症狀: 發燒 淋巴腫塊 體重不明減輕 夜間盜汗 紅疹搔癢 咳嗽 呼吸急促困難
- 併發症: 淋巴瘤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