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9 橘世代.時尚橘
搜尋
幸福
共找到
1507
筆 文章
-
-
2020-02-18 該看哪科.巴金森氏病
相似症狀/比巴金森氏症更麻煩 台美合作發現顫抖症病因藏小腦
全球有4%成年人、20%老年人患顫抖症,多數患者做事時雙手發抖,病因不明。台大與美國哥大合作,發現患者是因小腦神經細胞共振異常而顫抖,有助新藥開發和臨床診斷。這項研究成果今年也刊登在國際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台灣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潘明楷今天出席科技部研究成果記者會,他表示,顫抖症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手抖,有時說話聲音和頭也會不自覺發抖,至今仍找不到病因。醫院目前開藥給病患吃,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的唯二藥物,有效率都低於五成。也有患者接受手術,燒掉大腦深處細胞、在腦部埋電刺激器,初期有效率達七成,但術後數年療效減弱。潘明楷剛從台大醫院神經科轉任台大醫學院藥理所,他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醫生郭昇翰是同學,兩人發現,患者小腦細胞中有一種控制神經連結的蛋白會減少,導致小腦神經纖維過度增生,讓小腦細胞產生過強連結,造成小腦神經過度共振,因而產生顫抖症狀。潘明楷說,小腦神經的共振異常,也可做為全球第一個生物標記,幫助顫抖症的臨床診斷和新藥開發。西方人逝世後捐腦風氣較盛,這項研究成果運用哥大的大型腦庫,結合台大的活體動物研究、光電技術,以及哥大的病理研究專長,以小鼠的小腦進行神經機轉研究,終於找出顫抖症患者小腦神經的不正常共振。醫界對同樣具顫抖症狀的巴金森氏症的研究較多,但潘明楷說,全球顫抖症患者是巴金森氏症的五倍,顫抖症患者生活更受影響。因為顫抖症是不做事時不發抖、做事時才抖,巴金森氏症則相反,是平時抖、做事時反而不會顫抖。科技部表示,這項跨國團隊的研究方向合作模式獲國際重視,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補助。哥大為此成立新的研究中心,由郭昇翰擔任主任,推動相關研究。潘明楷也被推選為世界動作障礙學會唯一的台灣代表,共同制定顫抖症相關的國際診斷治療官方準則。【加入臉書社團】幸福巴士[巴金森‧帕金森病園地]招募新成員!社團提供病友、照顧者及關心此疾病的成員一個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平台,提供醫療知識及互相鼓勵,立刻加入:https://user137758.psee.io/3j74yy
-
2020-02-17 橘世代.健康橘
六十歲如何盡情享受當下? 從「寫日記」開始吧!
透過「旅行」與「日記」給予大腦良性刺激當我們思考困難的事情時,腦活動會變得非常活絡。一直以來大家都對這個說法深信不疑吧?可是,根據腦科學家的研究報告,證實動腦筋演算簡單的一位數算術題目,比起閱讀艱澀的書本,腦活動更顯活絡。事實上大家都知道,用注音符號看書或一位數的演算練習才是更有效的腦部訓練活動。同時大家也知道,好奇心能刺激大腦,活化腦功能。有人說,「好奇心旺盛的人,不容易罹患失智症。」可是,好奇心的培養不須靠教育或強迫自己培養知性的興趣,只要關心電視新聞或報紙的時事,就能充分刺激大腦。倦怠感中,大腦的倦怠感占了八成。當你覺得累、沮喪、失眠時,就回想以前快樂的事。於是,大腦會獲得療癒,心情平穩。隨著年紀增長,人總會記不住最近發生的事。雖然這是每個人的必經歷程,如果置之不理,只會讓腦功能更差。就算記住了也馬上忘記,即使如此,也絕對不能放棄,一定要反覆練習,努力記住。寫日記也是強化記憶力的妙招之一。當天發生的事,以及對於這件事有何想法,透過文字寫下來的話,可以刺激大腦,還能豐富生活,維持腦功能。想刺激大腦,「旅行」也是很棒的方法。接觸跟平常不一樣的事物、身處陌生場所、學習異族文化、在不習慣的土地生活所造成的不便感等,都可以刺激大腦。早在幾年前就有研究報告指出,「旅行愛好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很低。」人生只有一次,每個人都希望一生活得精采。若要活得精采,先決條件就是要有健康的身心,可是,讓身心一直處於良好狀態並非易事。可能因為這樣,才有這麼多人為了「健康」,認真奉行健康法。可是,為了能夠做想做的事,便有了努力擁有健康的想法,這正是「抗老化」的真正意涵,身心健康是為了實現人生願望的必備條件。因此,六十歲以後的你一定要「盡情享受當下」。「在過程中,一定可以找到幸福。」生命的意義不在達成目標,而是過程,這正是增進健康的原動力。本文摘自《60健康老:心靈、飲食、運動、睡眠, 促進回春賀爾蒙分泌,60歲啓動健康老》,天下雜誌 2019/04/24 出版【延伸閱讀】。以謙卑之心勇往最高峰 62歲丁博慶:「這輩子與山結緣了!」。阿吉船長捨棄自尊 65歲重拾陸地生活。60歲退休員警讓魚骨重生 開拓漁村文創。愛心不落人後!熱愛重機的不老騎士環島做公益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17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陸導演常凱1家4口新冠肺炎亡 陸媒揭17天「煉獄過程」
大陸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傳出一件又一件悲傷的案例,大陸導演常凱一家4口染新冠肺炎先後去世,疾病導致家破人亡,有陸媒揭露了他們家過去17天如同「煉獄過程」的經歷。據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娛記小池」刊文:哭了!看完導演常凱一家四口這17天的遭遇之後,情不自禁地哭了。因為這場蔓延至全大陸的冠狀病毒,常凱和他的家人在17天之內先後去世。他的朋友為了緬懷已逝的好友,於是發文公開了常凱的抗病過程和臨終遺言!故事很悲傷,但卻是常凱一家過去17天真實的「煉獄過程」。常凱原本是湖北電影製片廠的一名員工,主要負責電影拍攝剪輯等工作。今年55歲的他和父母以及妻子,姐姐均生活在湖北。唯一的兒子現在在英國留學,因為中國大陸去年底突然爆發了新冠肺炎,所以兒子沒能回到家鄉和父母共度春節。因此,兒子也成為了一家人中唯一沒有被感染新冠肺炎的幸運者。冥冥中,無法團聚的遺憾挽救了這個家族中唯一的孩子。再說常凱一家,除夕夜還在其樂融融吃著年夜飯,迎接春節的到來。但他們沒有想到,這是屬於他們一家的最後一個幸福的晚上,因為2020年大年初一,噩夢降臨!常凱的父親無故發燒,咳嗽,之後病情加重直至呼吸困難。此時,新冠肺炎在全大陸各處爆發,湖北的疫情更是重中之重。眼看父親的各種症狀疑似感染冠狀病毒,心急的常凱無奈帶著父親開始一家一家醫院的求救。可是,病房滿員,物資緊缺。在拜託遍了身邊的熟人和朋友之後,依舊是無法住院,沒有單位可以接收。失望之極之後,常凱只得把父親帶回家中自行照顧,僅僅三天,父親便病情加重而去世。初三,父親撒手人寰,但悲劇並沒有停止,因為年邁的母親也被感染了冠狀病毒。在失去老伴和冠狀病毒的雙重打擊下,母親勉強撐了一個星期,同樣是無藥可治,無院可住,於是初九的清晨,母親去天上和父親「團圓」了。年才只過了一半,但是家裡的人已「走」了一半。眼看著父母相繼離世,常凱既不能為父母操持後事,也無法送父母最後一程。因為冠狀病毒的兇猛,父母的後事只能草草了之,作為兒子,常凱只能置身事外,任憑外人簡單處置。還來不及花更多的時間與父母告別,沉浸在悲傷之中的常凱和妻子以及姐姐也出現了新冠肺炎的症狀。是的,他們三人也感染了。此時,湖北(武漢)已經封城,湖北周邊各地的疫情也更加嚴重,感染冠狀病毒的病人日益增加,想要等到病床更是難上加難。可生病的人哪還禁得起遙遙無期的等待!一小時,一分鐘,「死神」隨時在等待他們的投降!果然,幸運沒有來臨,常凱和姐姐率先投降了。他們一步步病入膏肓直至錯失醫治良機。2月14日,大部分人在感嘆情人節的到來,常凱的妻子親眼看著丈夫死於家中。這一天清晨,55歲的常凱去世,下午年長他幾歲的姐姐也不幸離世。如今,這個家中,還剩下病重的妻子與病魔繼續鬥爭,奇蹟是否會出現,誰也無法預料。在預感可能將不久於世之時,常凱留下了一封既委屈又絕望的遺書。他在遺書中有一段這樣寫道:「奄奄氣息之中,廣告親朋好友及遠在英倫吾兒:我一生為子盡孝,為父盡責,為夫愛妻,為人盡誠!永別了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之後,他走了,帶著一身的病痛與遺憾離開了人世間。從父親染病去世到常凱和姐姐離去,不過17天的時間,一家四口人先後因為冠狀病毒告別人間。這樣滅門之災的傷痛,到底需要多久,常凱的其他親屬才能釋懷與遺忘,僥倖活著的人如何才能平靜的度完餘生?再說如今常凱還病重的妻子,親人一個個離去之後,她還有信心繼續活下去嗎?而遠在國外的兒子,誰可以給他勇氣面對家族的悲劇?文章說,答案都是未知的,他們一家的生活該如何繼續,作為外人的我們真的不忍去想,惟願早日「雨過天晴」,天下人都能一世平安!
-
2020-02-16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從醫學文獻得出的三個「21世紀的長壽處方」
內政部最新公布的2018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7歲,男性77.5歲、女性84.0歲,創歷年新高。截至2019年12月底,65歲以上人口高達15.2%,並持續攀升中。因此長壽不是問題,如何有個健康的老年,做到「老康健」(healthspan)才是重要的。老康健除了身心健康,其他層面也很重要。2020.1.9《美國醫學期刊》的一篇論文「21世紀的長壽處方」,引用醫學文獻,提出健康老年的三要素,很值得參考。生活有目標:美國一個「健康與退休研究,HRS」,請6985位平均年齡68歲的居民填寫「心理幸福量表」中的七個題目,以評估是否有生活目標。題目如「有些人生活沒有目標,但我不是這樣的人」,分數愈高表示愈有生活目標。四年後,發現分數最低者的死亡率為分數最高者的2.43倍,可見具生活目標有益健康。其作用機轉不明,可能與降低血中皮質醇與促發炎細胞激素的濃度有關。我們小時候幾乎都寫過作文「我的志願」,銀髮族也要有目標才會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感。目標不一定要遠大,可以是擔任志工、上社區大學、學樂器、陶藝、寫作、繪畫、國標舞等圓夢計畫,以擴展視野,成就自己;也可以是照顧孫輩,含飴弄孫,樂在其中,且讓中年兒女在事業上能全力衝刺,成就子女。維繫社交圈:一個統合分析了148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前瞻性流行病學的研究報告,共有308849位參加者,平均年齡63歲,追蹤平均7.5年。發現整體而言,社交關係較強者的存活率比社交關係弱者多了50%。社交有益健康可能來自於抒解精神壓力,或受到幫助的關係。人是群居的動物,需要與親友互助、取暖,有歸屬感才比較不覺孤單、少憂鬱。有些上班族努力工作,平常接觸的都是同事,退休後才發覺沒有朋友,因此在年輕時就要依個人興趣或需要加入不同社團。這些社團成員來自不同行業,沒有利害關係,不僅一同成長變老,且有新血加入,可以交換訊息、互通有無,如生病要看哪位醫師等。又如最近為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有位朋友在LINE群組上說她到處排隊,都買不到口罩,就有朋友送口罩到她家,令她好感動。健康的生活型態:美國芝加哥的「記憶與老化研究,MAP」追蹤921位無失智症的居民,平均年齡81歲,6年後有220位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發現飲食中黃酮醇(flavonols)量最高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黃酮醇量最低者少了48%。黃酮醇存在於茶與許多蔬果中,如甘藍、菠菜、豆莢、花椰菜、橘子、番茄與梨子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抽菸、飲酒適量、多動腦、多運動、多從事休閒活動、多吃蔬果、睡眠充足等不僅是健康的基礎,能提升免疫力,也有助於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其實生活有目標、維繫社交人脈與健康的生活型態應該從年輕或中年就開始,慢慢培養,才能長長久久,長壽且健康。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0-02-15 橘世代.愛吃橘
有食譜也熬不出的好味道 最難忘的媽媽菜
紅燒獅子頭 (Vivian Lee)在兒時的記憶裡,家裡總是忙著做生意,不過媽媽覺得外食不夠營養,還是想為我們下廚,平常大概是炒飯、水餃的速成班等級;所以只要桌上出現紅燒獅子頭,總會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早早準備好碗筷伺機搶食,隔天帶便當到學校,又是同學們虎視眈眈的目標。獅子頭看似簡單,其實光是備料就十分考驗功力,需要使勁地拌攪與摔打的揉捏塑形,在這樣費勁的歷程中,一併將這個家的喜怒哀愁包覆其中;搭配入味的滷白菜把獅子頭吃下肚,似乎也把不順心的事情給囫圇吞棗殆盡了。自從媽媽出了點小車禍摔傷手後,許久已不復見這樣的「大菜」。前陣子我以「復健」的名義,嚷嚷著想吃獅子頭,記得那天一大早洗菜剁肉的微僂背影,突然發現陪伴家人的時光好似愈來愈少了。還好這道獅子頭,讓全家人有了久違的餐桌時光,我想這就是家的味道吧!材料:豬絞肉、洋蔥丁、鰹魚粉湯包、大白菜、胡蘿蔔、醬油、紹興酒、鹽、白胡椒粉、生薑泥作法:1.豬絞肉加洋蔥丁(可以軟化肉質,並且讓肉更鮮甜),與醬油、紹興酒、鹽、白胡椒粉、生薑泥等同方向拌勻到出筋2.使勁摔打絞肉,讓肉更有彈性3.將肉丸子塑形成圓球,下油鍋炸4.另煮水加入鰹魚粉湯包,將炒過的大白菜、胡蘿蔔倒入砂鍋5.最後加入獅子頭,一起燜煮15分鐘,大功告成醬油麵 (胡益芬)醬油麵是媽媽的拿手料理,每當夜歸或突襲回娘家,餐桌剩菜已不夠吃,媽媽總是能夠立即煮個簡單的醬油麵填飽我們的肚子、暖我們的胃。尤其一群孩子不約而同地回家,媽媽發現飯菜不夠就問大家想吃什麼?大家口徑總是那麼一致:「醬油麵!」媽媽總能讓飢腸轆轆的食眾們很快獲得滿足。女兒常問我:「阿嬤有招牌醬油麵,那媽媽的招牌菜是什麼呢?」想想好像沒有,除了回娘家享受著當女兒的幸福外,我的手藝差強人意,所以嘗試著複製媽媽的醬油麵,結果不是太鹹、太淡,就是麵煮太軟,後來孩子們說終於有阿嬤的味道,讓我雀躍不已,希望可以傳承媽媽令人回味的這一味。材料:麵條、醬油、醬油膏、老薑、青菜、油作法:1.老薑切絲、青菜洗淨切段、麵條適量,醬油及油膏依口味調整對半2.水煮滾後,麵條下鍋,待7、8分熟後加入青菜燙熟,關火備用3.麵條下鍋時,同時炒鍋放油,油熱後薑絲放下炒熱,放醬油及油膏拌勻備用4.待麵條、青菜燙熟後,瀝乾移入炒鍋與作法3.拌勻即完成看更多報導:《橘世代》【延伸/美味料理推薦↘↘↘】。過年去油解膩 3道自製沙拉清爽吃。懶人必學!三步驟鍋燒料理一吃就上癮。一人大滿足! 好吃火鍋只要掌握3祕訣。無可替代 平淡中愛的滋味 強力募集 橘世代社團 人生最自由開闊的階段就是熟齡,50以後的橘世代,用不同的態度看世界,深度旅行、體驗文化、品味人生,你也愛玩嗎?歡迎加入「愛玩橘」,展開生命的新旅程!【立即申請 專屬社團】
-
2020-02-14 新聞.健康知識+
讓身體放鬆提升睡眠品質 睡眠專家教你3個助眠小動作
【文、圖/摘自幸福文化《越睡越瘦的睡眠聖經:改變人生的神奇魔法》,作者友野尚】想提升睡眠品質,讓身體放鬆,從白天的緊張感中釋放出來非常重要。在此介紹幾個簡單的絕招,可讓你在睡前的空檔將身心放鬆並溫暖起來。「這樣做,讓你一覺到天亮!」坊間流傳著各種偏方,我親身實驗過後,去蕪存菁並持續在做的有三項,分別是:「助眠瑜珈」、「肌肉鬆弛運動」,以及「高爾夫球腳底按摩法」。這三個方法都不困難,只需花費一分鐘就可以完成。也不需要太大的工具或特殊的場地,在外出差或旅行的時候都可以做,隨時隨地都可以對自己施展熟睡的魔法。關於瑜珈,我們並不講求姿勢要有多美、多標準,隨時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深呼吸才是最重要的。動作停留的時候要有「啊,好舒服」的感覺,千萬不要勉強自己的身體。上面三樣中,隨便選哪一樣來做都可以,當然也可以三個都做。總之,請打造專屬於「你自己的睡眠儀式」吧!● 「加深呼吸」的助眠瑜珈:眼鏡蛇式白天伏案工作或滑手機,讓我們的身體經常處於前傾的狀態,趁就寢前把背部的肌肉拉開,胸腔打開,讓呼吸變得更深沉。血液循環變好,身體自然就溫暖起來了。●「消除緊張」的肌肉鬆弛運動一整天活動下來,身心都非常緊繃,這時若能放鬆了再睡,熟睡度自然會增加。訣竅在於從臉部到腳趾,全身肌肉都要放鬆才行。●「輕鬆入眠」的高爾夫球腳底按摩腳後跟中央有個「失眠穴」。睡不著的時候,刺激這個地方就對了。建議單腳踩著高爾夫球,以前後滾動的方式按摩腳底,很快就會舒服地想睡了。放鬆身體,召喚熟睡睡前的伸展運動深度呼吸助眠瑜珈 • 眼鏡蛇式STEP 1臉朝下趴著,從腳趾到頭呈一直線延伸。手肘彎曲,手掌平貼在地板上,擺放在胸部的兩側。STEP 2慢慢地伸直手肘,把上半身推起來,下巴略抬、腰往後彎。這時骨盆不可離開地面。停留五個呼吸,十秒的時間。一邊吐氣,一邊回到STEP1的姿勢。消除緊張肌肉鬆弛運動STEP 1仰躺下來,雙手握拳,腳尖翹起朝天花板。全身肌肉用力,拼命繃緊,停留五秒的時間。STEP 2五秒後,一邊吐氣一邊把全身的力氣放掉, 瞬間盡可能地放鬆。如此重複三到五次。輕鬆入眠高爾夫球腳底按摩坐在椅子上,把高爾夫球放在腳底的位置,踩著它,讓它前後滾動。過程中請保持流暢的呼吸,不要憋氣。
-
2020-02-13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我不勇敢誰幫你堅強」我第二例痊癒患者自白:家人平安,我願被隔離
我國新冠肺炎再傳好消息,國內第10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臨床症狀改善、三套採檢皆呈現陰性,目前恢復狀況良好,經由專家會議評估後,最快今日可解除隔離限制,可望於近日內出院。他也寫下治療過程的心聲,堅定地說,「我不勇敢誰幫你堅強」。我第二例痊癒新冠肺炎患者感謝函原文:誠如台灣出現的第一例病人所說:「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要生病」。當我看到陳部長在記者會上哽咽落淚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心中滿滿的感慨,我要向第一線的所有防疫人員說聲,您辛苦了!謝謝你們!打從在大陸工作,一直沒有習慣在大陸看醫生,在返台前也沒有感冒,直到1月12日返台後的幾天,可能是兩地溫差著涼流鼻水,便到醫院就診,醫生做了CT檢查、喉嚨觀察,都沒有任何異狀,所以我也就遵循醫囑領藥回家休息並自主管理。但當28日太太因頭痛自行到醫院就醫後,卻被確診為武漢肺炎,這真的是晴天霹靂,我非常自責,更一度不能諒解醫生怎沒能在第一時間把我隔離呢?(後來才知,因當時不符合通報條件)。三天後我也被確診,我們夫妻倆就這樣一前一後,住進了負壓隔離病房,即便失去自由很不方便,面對未知的疾病也有些不安,但我只能勇敢面對,只要家人還有社會大眾都能平安,我願意被隔離。我住進醫院後,家人全部都變成全民公敵,我內心非常不捨與無奈,我明白人性都是擔心自己,深怕被傳染,但生病之後才能同理病人的無奈與無助。謝謝我的家人一直用語音方式陪我渡過這些日子,給我最大的精神支柱。當然,還有身邊的好朋友們,一直給我鼓勵,真的非常感恩,非常謝謝你們。「換成您:明明知道有被傳染,會有危險的事,你會去做嗎?」但一線的醫生、護理人員,為了要治療我們,必須近距離的接觸我們,幫我們量血壓、體溫、採檢體,不厭其煩的為我們說明病情。除此之外,還要照顧我們的日常,天冷了拿熱水、送棉被,在我們心情低落時,像是朋友般的陪我們聊聊天、加油打氣,給我們心理建設,甚至也把我們當作家人般,自掏腰包的買點心來跟我們分享,只希望我們能度過這難熬的治療時間。而當他們三班倒回到家還要跟家人做隔離,為我們保密個資,工作、家庭間奔走,一人分飾多角…試想她們內心需要多強大,而當我們康復後,她們還要再自主隔離14天,醫護人員的付出真的很令我們感動,真的真的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謝謝您們!我想告訴大家,生在台灣真的很幸福,如果大家的抱怨能少些,多些感恩,正能量就能多一些。面對未知的疾病疫情,雖然造成我們很多生活上的不便,但相信台灣的醫療實力是可以讓國人受到良好的醫療照護。再次謝謝陳時中部長帶領的團隊及所有的照護我的醫護人員,謝謝您們,有您們真好,真的非常感恩您們。
-
2020-02-13 新聞.生命智慧
22歲嫁給總統、一夕失去所有 79歲黛薇夫人的傳奇一生
曾經獲得、卻又失去一切,經歷常人難以想像的起落人生,會造就何種心境?總是以華麗貴婦形象現身螢光幕,被稱為「日本賈桂琳」的黛薇夫人,今年79歲,從社交界活躍到演藝圈,卻經常語出驚人或辛辣評論時事;72歲時,日本綜藝節目為她做了一個「死前想完成的10件事」特別企劃,她破天荒地完成了高空跳傘、衝浪、海豚表演等挑戰,對此她說:「別人能做到的,我沒理由不行。」回顧她的大半生,恐怕是編劇也寫不出的波瀾萬丈:22歲嫁給印尼總統蘇加諾、25歲時因印尼政變,懷著身孕的夫人逃亡海外,卻因此進入巴黎社交界,被稱為「東洋的珍珠」,她既是成功的企業家,也愛好藝術、熱心公益,且從不失去對人生的好奇心。她曾說:「很多人覺得我是幸運的灰姑娘,但其實我比別人多付出了3倍的努力、3倍的學習,但只有1/3的睡眠時間。真要說有什麼幸運的話,應該是因為我很早就必須要獨力照顧自己和家人,有目標,人生才有不斷向前的動力。」貧窮是人生的禮物,22歲嫁給印尼總統蘇加諾從小經歷戰亂和貧窮的黛薇夫人,原本家境就不寬裕,16歲時父親過世,身為長女的她為了支撐家計,以及供應弟弟念書的學費,在赤坂的高級俱樂部工作,她在這裡學會了英語、社交禮儀,也為了接待客人而學習茶道、日本舞等傳統技藝。「我覺得貧窮是我人生中所獲得最大的禮物之一,是它讓我有努力向上的動力,沒有這段過去,或許就沒有現在的我。」 19歲時黛薇夫人因緣際會下認識了印尼總統蘇加諾,蘇加諾對她一見傾心,22歲時2人在印尼正式成婚。她曾說,直到從飛機上走下來,看到眼前的紅地毯和夾道歡迎的人群,才確實感到自己真的是總統夫人了。一夜間失去所有,從此獨當一面幸福的時光沒有持續太久,27歲時她因懷孕回到日本待產,印尼卻在此時爆發政變,蘇加諾一夜之間成為階下囚、3年後病死牢中。「我什麼都沒有了,只多了一個女兒,我腦中沒有別的想法,就是從今以後要如何跟孩子一起繼續過日子。」 從巴黎社交界到回歸印尼,她先後經營國際貿易顧問,以及投資印尼的石油、天然氣等事業,她證明即使沒有權勢作為後盾,也能成為獨當一面的企業家。在事業成功之餘,她也成立基金會幫助弱勢,為環境、動保議題發聲,「我若獲得的比別人多,自然也應該付出得多些。」女兒成年後,黛薇夫人在51歲時移居紐約,並陸續出版傳記書,逐漸開始受邀上節目成為談話來賓。「一開始看到報紙上稱呼我為『藝人』時嚇了一跳,但後來想想,被歸類為藝人又何妨?如果以現在流行的人生100年來說,剛好在人生的折返點重新開始另一種身分,那也沒什麼不好。」保持熱情的關鍵:學著對小事情感動經常在公開場合暢所欲言的黛薇夫人,卻也沒有貴夫人的矜持或架子,即使年過70歲,仍然在節目中大膽嘗試各種極限運動、和海豚一起表演,挑戰鋼管舞等等,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大部分獨立自主的女性,都是能夠把自己照顧得很好的人。要達到這個目標,盡情工作、然後盡情玩耍就很重要,人生中不能缺少有趣的事情。我能走到今天,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不害怕變化,而是將它視為享受和樂趣,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如何對人生持續保有熱情?黛薇夫人的秘訣是:試著對小事情也要感動。「每天試著至少對10件事情感到開心,再怎麼細微都可以,像是路邊的花草、和朋友聊天,或是讀到一個好的故事。每天累積小小的感動,既保持新鮮感、也可能從中觸發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個人心沒有任何動靜的話,就真的要變成化石了。」皮膚身材保養秘訣:拍打臉部100下 不穿寬鬆衣服除了常保活躍的心境,今年79歲的黛薇夫人,無論體態或膚質都維持著絕佳狀態。她曾大方分享自己的美容秘訣:「每天洗臉過後擦保養品的同時,輕輕拍打臉部100下,給予適當的刺激;洗澡後趁著毛孔打開時,花15分鐘在全身擦上乳液並來回按摩讓肌膚保持滋潤,我從20歲開始就持續這個習慣。」此外,她每天除了早晚趁著陽光柔和時各曬10分鐘,其他時間必定做好嚴密的防曬措施,「紫外線是皮膚的大敵,而皮膚又最能洩漏女人的年齡。」黛薇夫人也以一口完美無瑕的美齒著稱,去年她曾接受牙醫檢查,不只一顆牙都沒有掉,甚至沒有任何蛀牙,這要歸功於她每天刷牙5次,時時保持口腔清潔。而為維持窈窕身形,黛薇夫人外出時總是穿著合身挺拔的套裝,避開針織一類的柔軟材質,即使在家裡,也絕不穿過於寬鬆的衣服、並時時記得保持良好的姿勢,讓身體有適度的緊張感。「因為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要死好像還沒空呢(笑)。對我而言,眼前永遠有自己設下的目標,然後盡情地享受、挑戰它,這種動力自然會讓人保持年輕的身心。」黛薇夫人如此說。原文:跳傘、衝浪、鋼管舞都試!79歲黛薇夫人:每天有10件事開心,要死還沒空呢
-
2020-02-13 橘世代.健康橘
因為愛所以「休婚」 婚姻關係真的可以休假嗎?
在休婚前,我們夫妻無止盡的爭吵,從決定暫時分開住那天起,就進入了緩和狀態。我們一起吃飯,一起喝酒,週日的時候還會一起去郊外。不再浪費那些不必要的感情之後,我們甚至可以看著對方的臉開懷大笑。但只要提起「那天」的事情,彼此又瞬間變得情緒化起來,開始用語言刺傷對方的心。因為那是讓我們關係走到現在這個地步的決定性事件。我們至今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是對的,絲毫無法體諒對方。不過就在十分鐘之前,先生還在我面前烤著肉,又因為提起了一些事,突然就生氣了。先生氣憤的離開,留下我一個人獨自喝著酒。那時候正好是晚餐時間,越來越多家庭進來餐廳用餐。獨自一人處在這些和樂的家庭中,我又點了一份豬皮打算繼續吃。我邊喝酒邊想:「這應該就是我跟先生分開之後的樣子吧!」就在我聳了聳肩且深深嘆了口氣後,先生又出現在我眼前了。先生說是為了讓彼此有冷靜的時間,才短暫離開。再次看到先生回來時,我有點驚慌,但內心一下子就釋懷了,甚至還有點高興。我們不再談「那件事情」,轉移了話題,在彼此的心情都很愉快時才回家。乍看之下,我們的關係好像很好,但這些都只是表面。因為我們不去碰觸樹根,而是輕輕撫摸樹葉而已。終究是到了我必須搬走的那天,我正在打包行李的時候,先生打了電話過來,問我搬家費用和週末兒子住處的問題。坐上搬家公司的車後,到新住處的途中我跟卡車司機整整聊了一個小時。司機問我結婚幾年後,說了句讓我意想不到的話:「結婚都五年了,還好像是新婚夫妻喔!」什麼?現在我可是帶著行李要離開家的人,這是什麼話呢?看著我直搖手後,司機接著說:「剛剛講電話的氣氛很甜蜜啊!」類似的情況又發生了一次。那是搬家的隔天,住在大田的作家招待了我。那位作家是我在曾參加過的讀書會認識的。她聽說我很會喝酒,也想跟我聊一聊,於是主動跟我聯絡。我直接對作家說:「其實……我好像會跟先生離婚。」說完突然覺得自己可以在沒見過幾次面的人面前,如此自然的說出這些話,實在很帥氣!我們喝得很愉快,正想多去買幾瓶酒的時候,突然接到先生的電話。只是一通問新住處是否會冷?週末兒子可以過去嗎?的問候電話而已。最後,我們互道了「晚安」才掛了電話。掛完電話後,作家睜大眼睛問:「這是要談離婚的夫妻會有的通話嗎?會不會太甜蜜了?」我告訴作家,我猜是因為我跟先生維持著不帶入感情的距離,所以才能如此互動。那位作家依舊非常好奇,不斷地問我問題,為了滿足她的好奇心,我也毫無保留的據實回答。最後我跟她說,我跟先生彼此愛著對方,只是性格不合才暫時分開住。沒想到這些話反而讓她陷入悲傷。(我再也不想去辯解「其實不是那樣」。因為嘗試了好幾次後,至今才了解,人們是不好說服的。)不論是卡車司機,還是作家姐姐都只看到表面。我跟先生其實處於相當防禦的狀態。那些沒解決的情緒層層堆積,我們都努力不去碰觸。只是單純地說些日常生活的事,「孩子流鼻涕了,沒事吧?」類似這種不會讓人情緒激動的話,來保持理性。我們特意不說那些會令人不舒服的話,特別是像我們這種分開住的夫妻,如果兩人之間連輕聲細語都沒有的話,那忍受目前這些現況的意義和目標也就消失了。換句話說,正是這份危機感讓我們關係變好,不,是看起來關係很好。休婚,也就是婚姻的休假,彼此的角色暫時中斷的意思。每個家庭都有不同或獨特的角色分擔或存在,一般來說先生身為一家之主負責經濟來源,妻子則負責家務和育兒。我擺脫了結婚這個架構下的義務,再次回到結婚前的狀態。在婚姻狀態中無法逃避的婆家和娘家的關係也暫時停止,現在的我感覺興奮且自由自在。但面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情感,心裡都需要特意去中斷,讓我依然感到困惑。那天為了整理剩餘的行李,我暫時回到「原本的家」。整理行李後,我又去了政府單位,幫因腰間椎盤突出而無法工作的公公詢問醫療費用的補助。再過幾天,公婆就會搬入「我們的家」,到時候我就無法按下那個家的密碼直接進門,而公婆和媳婦的關係也暫時中斷了。「幾月幾號開始休婚」我們並沒有明確的日期,但媳婦搬走而公婆搬進去的那天,是我自己心裡的期限。因此,在媳婦有效期內,該做的事還是要去做。我拿著資料走出政府單位時,給先生打了電話,感覺就像是在執行最後的任務似的。我和先生、孩子住的家,家裡的客廳也兼書房。客廳其中一面牆全是書架,架上擺滿了我這十多年來所買的書。從單身到結婚後,我至少搬了五六次家。雖然每次都會丟棄一些,但至今還留有三百多本書。要搬去新家的前一天晚上,我坐在書架前呆呆望著,看來是無法全帶走了,必須有所抉擇。隨時都可以閱讀卻從沒碰過的書、無法再次閱讀的書……感覺每一本都是那樣的特別。經過一段時間的挑選,書架上的書少了一半。那就是那個家最後的風景。四天後,我接到了先生的電話,先生問我剩餘的書是否可以丟掉。我內心其實很希望可以保留下來,但同時也想起廁所外留言板上的訊息:「為了要搬進來人,請把位子空出來。」就這樣,因為休婚,我們不再做表面功夫了。本文摘自《休婚:婚姻卡住了,我們決定讓關係休假,竟喚回重新幸福的可能……》,采實文化 2019/03/28 出版【橘世代婚姻特輯】。日本熟齡夫妻「愛情保鮮」秘訣大公開!。日本掀起「卒婚」潮:各行各路夫妻感情更加升溫?。老了要更浪漫!他們每天重新為對方戴戒指說「我願意」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2-1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防老抗衰的健康生活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老人照護」。旅居國外的作家朋友夏祖麗寄來一篇她追憶父親名作家何凡在步入晚年,對老、病、死的看法,充分流露出老人如何以睿智、幽默面對人生無法避免的終點。同時我們也收到一位基礎醫學的名教授在耄耋之年仍然不忘研究教學之餘,寫出一篇對老年健康的看法,內容包含中西醫學不同看法,同時提出健康食品、增進記憶、保健養生的新思維。我們也很榮幸能邀請到國內主導老人照護的衛生福利部薛瑞元常務次長發表他對這主題的看法:「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也許不是意味著台灣將像一個老人走向遲暮,而是一個新文化建立的開始――不同世代的對話、不同血緣的融合,新的國族認同促使共同面對解決新的問題。」一、老年如何健康快樂全世界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已不斷上升,因此老年醫學非常受重視,有關延年益壽,防老抗衰,永保青春的相關基因(FoxO、p53、sirt1、PP63 shc 等等)及細胞訊息傳遞因素(growth factors、hormones、cytokines、free radicals、oxidative stress、antioxidants)的細胞分子作用機制,已有很多研究,但結果仍處於各說各話,尚未建立實驗可行的防老抗衰的方法或藥物,因大部分的實驗均在試管中或培養細胞所作的研究,直到最近才開始有鼠類實驗成功的例子,發現有些藥物已能瞄準標靶穿入衰老且已不再分裂的細胞,將其清除,因此,具有防老及治療白內障之功效,科學家預測發明不老藥,激發身體自我修護能力及延緩衰老的藥物,渴望延長人類的壽命至一百五十歲或更長,這些研究的重點不但延長壽命,而且提高健康生活品質,實現健康快樂的老年生活。在科學家發現不老藥前,我們又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實現健康快樂的生活呢?總合一些簡易可行的方法,與大家分享。二、中國古代名醫抗衰老的典範中國古代許多名醫,各有著名的養生術,似乎與現代的醫藥學養生保健觀點,差異不大,舉例如下:1、華佗(141-208年)三國外科鼻祖:「世間萬物分陰陽,陰陽平衡生長壯,陰平陽秘靠調養,加強運動身心強。」2、葛洪(284-341年)東晉道教、理論家、醫學家、煉丹家、我國化學鼻祖:「東晉道家葛稚川,一生精煉內外丹,清除六害靜觀座,氣行周天可駐顏。」3、孫思邈(581-682年)唐醫學大家及藥王著千金要方:「養生行善最為要,積德自然少煩惱,欲要長壽成真人,請君深研孫思邈。」4、李時珍(1518-1593年)明代偉大著作本草綱目的作者:「吸菸益少害處多,品茶利多弊端少,若問飲酒怎評估,關鍵在度最為要。」5、長生諺語(1)人怕不動,腦怕不用;早起活動腰,一天精神好;運動好比靈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2)笑口常開。青春常在;不氣不愁,活到白頭;遇事不惱。長生不老。(3)久視傷神,久立傷骨,久坐傷血,久臥傷氣。 三、現代抗衰老的典範現代醫藥學的研究,顯示老化衰弱的罪魁是氧化壓力及發炎,維持腦與心靈的寧靜安祥,乃是防老抗衰最重要的守則,綜合現代各家的養生術,重點如下:1、老化現象(1)形體衰退:白髮、皺紋、黑斑。(2)慢性疾病:癌症、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骨質疏鬆、關節炎。(3)情緒低落、健忘。2、改善老化的健康生活範例(一):(1)減輕壓力。(2)愛自己、愛別人。(3)在腦中有幸福及快樂感。範例(二):(1)力行健康飲食。(2)良好的生活習慣。(3)充分休養與修持。(4)適度運動(起床前,吐納深呼吸、丹田功、生活在感恩及幸福中)。範例(三):(1)許多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臟病、肝病是不良生活習慣促成。(2)習慣能夠改變基因。(3)幸福感是健康生活的要素之一。3、避免大量消耗能量及抗氧能力(1)吸菸喝酒(2)暴飲暴食(3)食物添加物(4)壓力大的生活習慣(5)毒素(6)紫外線、放射線、電磁波。四、藥食同源的觀念及警訊近年來國內外、學界及坊間,均興起保健食品的研究,市面上充斥各種不同的保健食品使用的風潮,值得我們醫藥學界正視,在此嘗試從藥理學觀點,剖析最近有關保健食品的基礎科學與臨床的相關研究。1、 美國參議院特別委員會研究國民營養問題,並調查疾病增加原因,麥高文報告指出,藉由飲食生活的改善,可減少25%心臟病,50%糖尿病,80%肥胖症和20%癌症。2、 理想食物:85%植物性加15%動物性;其中「植物性」食物,係指含45-50%穀物包括豆類,而穀物則以未精緻者為佳,另含35-40%蔬菜水果,這些植物性食物,必須新鮮,保持天然狀態食用,若經過人為加工後,比較不理想。就寢前,讓胃部淨空。3、十四類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物(1) 豆類:扁豆、青豆、豌豆、四季豆、黑豆、紅豆,含維生素B complex。富含蛋白質。具降脂、降血糖、減肥的功效。(2) 藍莓類:藍莓、紅葡萄、草莓、櫻桃、黑莓,具抗氧化。防癌、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白內障,護眼。(3) 青菜:花椰菜、甘藍菜、高麗菜、白菜,青江菜、芥菜、蕪菁。強力抗癌、補鐵。(4) 穀類:燕麥類、糙米、小麥胚芽、小米、黃玉米、亞麻子粉、大麥、小麥、蕎麥、黑麥。富含纖維、蛋白質、礦物質、植物雌激素。(5) 水果:柳橙、檸檬、葡萄柚。富含維生素,吃比喝更有效,含果膠、葉酸。預防癌症、中風及糖尿病。(6) 南瓜、紅蘿蔔、地瓜、橙椒。富含β-胡蘿蔔素、纖維、礦物質。防癌、護眼。(7) 鮭魚、黑鮪魚、牡蠣、蛤蠣、沙丁魚、比目魚、鮪魚、鱒魚。富含必須脂肪酸、ω3、ω6。防心血管疾病、健全細胞膜。(8) 黃豆、豆腐、豆漿、味噌。富含礦物質、維生素E、植物蛋白質、ω3。防心血管疾病、癌症,防骨質疏鬆。(9) 菠菜、甘藍菜、芥菜、青江菜、萵苣、橙椒。β-carotene、維生素C/E/K、B complex、CoQ 10 、礦物質、葉綠素、植物醇、ω3。防心血管疾病、癌症、護眼。(10) 茶含茶多酚。防癌、降血壓、減肥、防骨質疏鬆、抗病毒、抗蛀牙。(11) 蕃茄、紅西瓜、紅葡萄柚、柿子、木瓜、紅心芭樂,茄紅素。含維生素C、β-carotene,抗氧化,維生素B 6 。護心、護眼。(12) 火雞、瘦肉蛋白、去皮雞胸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 6 、B 12 、minerals、nicotinic acid。(13) 核桃:杏仁、開心果、胡桃、榛果、南瓜子、葵瓜子、腰果、芝蔴。堅果富含必要的不飽和脂肪酸(ω3)及維生素E。降膽固醇、降心血管疾病。防癌及防糖尿病。(14) 優酪乳(低脂或脫脂):活益生菌強化免疫,蛋白質、Ca、維生素B complex。防癌、降血壓及膽固醇。4、保健食品(nutraceuticals)及功能性食物(functional food)簡稱NFF。最近的研究顯示,食物不但供給營養素而且具有功能性的保健效果,然而有關濫用保健食品引起不良的效果已有報告,因此我們必須提高警覺,適當的使用保健食品。(1)保健食品定義及功效a. 調整免疫系統 b. 改善骨質疏鬆 c. 調節血脂功能 d. 護肝 e. 調節血糖 f. 抗氧化 g. 調整腸胃功能 h. 牙齒保健 (2)保健食品的選擇及警訊a. 保健食品不宜單一大量長期使用。b. 天然食材保健功能最好。c. 加工純化後,不比天然好。d. 每個人因遺傳基因不同,生活環境及生活型態差異,必須考慮個人化的需求,尤其是使用劑量及期間,求取適當的保健規劃。(3)保健食品的臨床實驗結果,部分顯示不良的效果如下,因此必須謹慎使用健康食品。a. β-胡蘿葡素不具預防反而增加肺癌。b. 維生素C增加動脈血管硬化。c. 葉酸增加大腸直腸癌。d. 高鈣、高維生素D可降低大腸直腸癌,但增加攝護腺癌。e. 停經婦女補充荷爾蒙(動情素加助孕素)增加乳癌罹患率。五、老年人增進記憶的方法年紀大,令人感到變化最大的是健忘,因此,除了注意養生的健康生活外,下列幾種簡易的增進記憶的方法,不妨試試看。1. 穩定情緒、舒暢心情、精神愉快、記憶靈敏。2. 調節大腦功能增強記憶:聽音樂、散步、栽種花木、短程旅遊。3. 保護大腦神經:防治腦血管疾病、戒菸酒,適度用腦。4. 鍛鍊大腦功能:多學習文化知識及技藝。5. 生活不可過於悠閒。6. 合理有序的生活節奏,大腦功能活動正常、意識清晰、思維有條理、記憶深刻準確。7. 睡眠充足、飲食適量。8. 遇事,細看細聽,使記憶深刻持久9. 注意明瞭事物信息的內容及特點。六、個人化保健養生新思維由於每個人的遺傳及天生體質的差異很大,保健養生必須講求個人化的養生,才能達到實質上的效果。最近的研究顯示下列各種因素,導致我們對保健食品及各種藥物的反應,差異很大。因此,務必講求個人化的養生術。1. 遺傳疾病:癌症(乳癌、白血病等等)、糖尿病、高血壓等等,家族疾病與遺傳基因多樣型或突變相關連。2. 過敏症,免疫力差,自體免疫疾病。3. 早年型(50-60歲)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小腦脊椎退化症、脊椎側彎硬化症等等。4. 藥物及毒物代謝酶(cytochrome P450)之多型性及差異性。
-
2020-02-12 橘世代.健康橘
診所也有週年慶?台東都蘭診所推動社區型「在宅醫療」
台東都蘭診所每年12月會舉行「診所祭」來慶週年。診所也有週年慶?沒錯!從去年的「共生輔具節」,再到今年「友善失智.共生都蘭」,診所祭已漸漸成為在地社區指標性活動。除此,都蘭診所還有小客廳與小菜園,每週固定去3個部落巡迴醫療,每個月還有「共生保健員」培訓,吸引許多志工一起投入。都蘭診所是台灣第一家在宅支援診所,所長余尚儒同時也是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2016年秋天,他帶著日籍太太與2個小孩從嘉義搬到台東,最初在泰源村擔任居家醫師,2017年年底自行開業。為了同步推動共生社區,2019年5月又成立「好家宅共生文化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好家宅基金會)。經過多方耕耘,都蘭診所去年12月慶祝開業滿2週年,並於12月21日在都蘭部落「阿美族聚落長青會所」舉行「都蘭診所祭」。當天豔陽高照宛如夏日般熾熱,場內氣氛更是沸騰,獨一無二的「診所祭」讓平日因為病痛或衰老而來到診所的眾多參加者,難得可以有輕鬆對談、把手言歡的場面。看見都蘭共生社區生命力什麼是診所祭呢?就是在熱鬧活動中穿插衛教簡報、病人與志工家屬心得分享,甚至還有創作俱佳的小劇場形式,讓人認識失智症等高齡相關議題。診所祭當天來賓也相當多元,包括病人與家屬、社區夥伴、志工團隊、友善店家、部落住民、合作對象、社福團體、相關政府單位、大學教授、醫護長照人員,以及所有關心在宅醫療與共生社區的人士。正如余尚儒在致詞時所言,都蘭診所是一間「開放型診所」,藥師、居家護理師、物理治療師,以及對在宅醫療有興趣的年輕醫師都會前來觀摩與實習。診所與社區更是多方交流與互動,在地志工不僅常常擔任司機,協助接待遠道而來的貴賓或實習生,也幫忙在菜園種菜。致力推動共生社區的都蘭診所不但有自己的週年慶「診所祭」,還有自己的小菜園與小客廳。小客廳在都蘭診所成立巷弄長照站「平菘ㄟ厝」之前,由社區志工駐點,去年秋天再號召志工,一起將小客廳後方荒地闢成菜園,經過2個月除草、整地、做畦,已漸漸有了雛型。余尚儒說,期待菜園早日有收成,屆時歡迎社區志工一起來賣菜。共生社區在都蘭正在起步,因此都蘭診所志工們經常要出任務,不但平日要當司機、當農夫,診所祭當天音樂節目也都由志工上場。隆昌部落發展協會前任理事長陳政憲一個人就貢獻了薩克斯風與吉他演奏,還編了一首歌獻給都蘭診所,感謝診所每週固定到部落進行巡迴醫療。歌詞寫著︰「我的好朋友,如果你不知道診所在哪裡,東河鄉都蘭村路的旁邊——是都蘭診——所——」非常巧妙的置入性行銷,讓前來參加診所祭的當地居民能更認識都蘭診所。鋼琴演奏者周美君則是留學奧地利的古典鋼琴家,她從都蘭診所籌備期間就熱心投入,她的先生、台東市詠康藥局藥師陳昭宏除了以自身專業與都蘭診所密切合作,也在台東市區設立了「厝邊ㄟ咖啡廳」巷弄長照站。不只志工們臥虎藏龍,有職業水準的音樂演出,都蘭診所工作人員在診所祭當天也全員出動,與她們口中的「志工叔叔們」自編自導自演「失智小劇場」。診所祭當天辦桌般澎湃又美味的原住民風味午餐,不用說,也是社區志工一起出動、攜手共煮。激發自助力量關鍵推手——共生保健員共演共唱、共煮共食,都蘭診所祭有熱鬧、有歡笑,也有很多內行與門道,其中「共生保健員」是最大亮點。從去年9月起,都蘭診所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開發系列課程,培訓「共生保健員」,找尋社區中熱情、有耐心的居民,提供教育訓練,讓共生保健員成為社區的照顧種子,成為醫護人員的眼與手,主動照顧周遭需要協助的居民,成為社區彼此連結的橋梁與力量。共生保健員課程每月一次在都蘭診所巷弄長照站(俗稱C據點)進行,已經推出的課程包括如何操作基本的醫療器材、吞嚥困難照顧等。診所祭當天除了回顧保健員培訓過程,也頒發證書給完成12小時訓練門檻的志工,並邀請他們分享心路歷程與擔任保健員的心得。余尚儒說,共生保健員不在目前的體制內,但他們生活在社區裡,可以擔任醫護人員的樁腳,遇到某些事情時,診所會詢問他們。舉例來說,一位獨居長者不接電話,又沒有家人同住,要如何掌握他的情況呢?就是靠共生保健員。共生社區強調公助、共助、互助、自助,其中自助是最難的一環,培訓共生保健員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激發出社區自助的力量,尤其都蘭位於偏鄉,公助與共助資源都不足,甚至有時呈現真空狀態,更需要互助這一塊來填補。2019都蘭診所祭主題是「友善失智.共生都蘭」,清楚點出高齡社會無法只靠醫護人員,還必須落實共生社區的理念,才能讓社區每一個居民都能在熟悉的環境繼續生活、安心安老到最後。共好共榮 一起打造共生力都蘭診所推動共生社區引起很大迴響與注目,接下來,他們將與東河鄉公所合作,打造「共生共榮好東河」。這是一種結合了地方創生與共生社區的模式。九二一之後,台灣有超過20年的社區營造經驗,余尚儒認為,過去的社區營造著重發展農特產品、藝術和文化活動,但面對即將到來的超高齡社會,甚至人口減少的趨勢,應該更認真思考以「醫療與福祉」為中心的社區營造,並結合目前方興未艾的地方創生,照顧年長者、創造就業,才能留住年輕人甚至進一步吸引人才移居。兩年來,余尚儒以都蘭診所為核心,除了為在地居民提供在宅醫療,也積極推動共生社區,投注在社區的心力人力不比醫療本業少。他說,日本花了10年以上來建立「社區整體照顧」體系,政策與措施都已到位,居家醫療醫師可以專注於醫療,台灣則還在起步階段,所以有許多工作必須同步進行。身為醫生的余尚儒認為,人口高齡化帶來的問題千頭萬緒,無法只靠醫療解決,但醫療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有助於打破現有藩籬與限制,尤其在宅醫療與病人家庭有較多互動,更能促動社區共生。余尚儒說,都蘭診所與好家宅基金會攜手進行中的種種努力與嘗試,都是希望能架構起社區居民的互助網絡,並進一步引導出大家的共生力。期待在2026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時,能創造適合台灣的共生模式,實現在地幸福、在地安老的目標。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熟年誌2020年2月號(NO.95)》
-
2020-02-11 養生.家庭婚姻
「住家裡不等於啃老」年輕人:與父母同住也很好
你是自己租屋、買房,還是跟父母住在一起呢?現代人買不起房,但是到了一定年紀搬離家裡似乎才是「自力更生」的標誌。如果一個35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依然與父母同住,就算有工作,還是不免被外界貼上「啃老」的標籤。但其實在房價飆漲的世代,就算年輕人要買房,多半也得依靠父母金援,就像台北市/新北市老屋改建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偉良所言:「年輕人捆綁父母買房已成常態」。由於城市物價攀升,很多人就算不吃不喝20年也很難買到房子,受制於現實條件下,年輕人寧願跟家人住在一起,也不要背負沉重的房貸!近日,好房網一篇討論年輕人不買房的文章,題為「房價貴到買不起 年輕人啃老錯了嗎?」引發網友論戰,有人認為是否與父母同住,主要建立在未婚/已婚的前提下:「婚前住一起沒有什麼問題,婚後還是要試著獨立,不然永遠也不會有自己想要的家跟嚮往的生活方式。」「如果我的孩子結婚後還是想跟我住,我會覺得他很窩囊,也影響到我的生活規劃與獨立的空間。」 另一方面,也有網友認為,住家裡與啃老畫不能畫上等號,與父母同住其實是很好的行為:「買房不是現代年輕人可以負擔的起,支持年輕人與父母親同住、三代同堂促進家庭和諧、另一半可以接受並和樂融融的與父母相處的話,住在一起真的很棒。」「到現在我還是溫室裡的阿草,我喜歡窩在宅裡,真心覺得好舒服。」「住家裡不等於啃老,有心的話,孝親費、幫忙付基本開銷、水電費也都很常見。不要將吃喝住都靠父母的青年與有基本能力的人混為一談。」年輕人不買房,的確又牽涉少子化、不婚、晚婚晚育等等各種社會現象。旅行文字作者雪兒曾在臉書發表過一篇文章【30歲多歲跟家人住,這樣好嗎?】,內文提到她已經38歲了,現在仍跟父母住在一起。她被問過有沒有買房的打算,也曾經懷疑「女生這樣子太沒出息,是否應該要找到更好的薪水或是買個房子證明自己很厲害。」 不過,經過人生的歷練,比起在意世俗的眼光,現在的她更重視讓自己感到舒適的生活。「誰說女兒一定要嫁出去?女生一定要很厲害?還要搬出去住?曾經我想過離開,現在,沒有這個想法,畢竟有父母陪在旁邊的日子,真的很幸福,40歲還能窩在老媽旁邊撒嬌也真心了不起。」當然,我們可以反過來說,住家裡不用煩惱三餐和房租,直接享有爸爸媽媽的愛很幸福;但這並不代表搬離父母就是不好,子女能享有更大程度的自由、父母也能卸下擔子,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人生苦短,世事無常,與其爭論到底要不要買房,多多充實自己、珍惜陪伴家人,對未來有所規劃,就不怕以後無法安居樂業。
-
2020-02-08 橘世代.好野橘
大齡女子買房不是問題! 二二三三理財法幫她達標
「幸福的輪廓長怎樣?是走入婚姻,還是命運操之在我最自在?」單身的阿蘭年輕時認為趁著青春無限好,就該好好衝出一番事業,但隨著年紀逼近40大關,也不得不開始疑惑起來。大齡女子 高含金人生加值照理說充實的生活、當個自給自足的單身貴族應該要感到開心才是,但阿蘭年邁的父母總放心不下,擔心阿蘭的下半輩子沒人照顧,父母的關心反讓阿蘭備感壓力,時常陷入焦慮。阿蘭決定從財務自主著手讓父母放心,開始注意年金改革、退休金等議題,她發現若理財行動再不積極,可能將繼續錯失寶貴的時間成本,於是找上了富蘭克林投顧,希望專業的理財顧問能給予像她這樣的大齡單身女,一個量身打造的財務規畫。單身理財 基金相伴訂目標阿蘭月薪5萬元、年屆40,主要的理財目的是購屋以及為退休作準備,理財顧問了解她的想法後,為她規畫「二二三三」理財計畫,也就是其中的2成作為孝親費、2成滿足日常所需;3成用於累積退休基金、3成是儲備買屋頭期款,循序漸進達成理想目標。當「我單身,我驕傲」的想法愈來愈普及,富蘭克林投顧根據實務經驗,建議像阿蘭一樣享受單身生活的女性,依不同的年齡層以及對應的理財目的,以「定期定額」的方式設定3階段的目標報酬率。25至35歲的輕熟女,建議設定報酬率在10至12%;36至49歲的熟女則是7至10%;50歲以上的資深熟女建議降低4至7%,完成每個人生階段的理財目的。像是阿蘭若預計拿出3成月薪也就是1萬5千元,報酬率設定在10%,希望以200萬元作為購屋頭期款,大概8年的時間即可達標。及早規劃幫自己增退休金專家指出,想要經濟自主,光是仰賴薪水、省吃儉用都太消極保守,應善用收入,創造更多財源,而投資理財如同女人的基礎保養,及早開始、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定期定額勤耕耘,長期投資將見真章!日劇女王天海祐希現實生活中的不婚宣言,鼓舞許多獨身女孩,誠如她在「Around 40」一劇中所詮釋的緒方聰子,經濟獨立又樂在工作,單身反而擁有更多選擇機會,一個人的生活也顯得自在而迷人。投資理財是需要耐心與堅持,如果太忙、太累或是一時為市場情緒影響而不知所措,不妨參考富蘭克林提供深入淺出的投資建議,一步步帶您完成理財計畫!欲退休理財者可參考:https://lihi1.com/pOn4n從定期定額開始理財:https://lihi1.com/pw4j3果敢行動、線上開戶:https://lihi1.com/zOZfK本公司所提供之資訊,僅供接收人之參考用途。本公司當盡力提供正確之資訊,所載資料均來自或本諸我們相信可靠之來源,但對其完整性、即時性和正確性不做任何擔保,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受僱人,並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人因信賴此等資料而做出或改變投資決策,須自行承擔結果。本境外基金經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或申報生效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獨立經營管理】投資基金所應承擔之相關風險及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公開說明書及投資人須知中,投資人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http://www.fundclear.com.tw)下載,或逕向本公司網站(http://www.Franklin.com.tw)查閱。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富蘭克林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機關核准之營業執照字號:101年金管投顧新字第025號 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87號8樓 電話:﹝02﹞2781-0088 傳真:﹝02﹞2781-7788 http://www.Franklin.com.tw
-
2020-02-06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醫為抗疫錯過婚禮 隔玻璃向未婚妻喊話:欠你的婚約用一生守候
新型冠狀病毒在中國大陸湖北省武漢市爆發起,至今已經成為全球所關注的重大議題。而處於防疫第一線的中國大陸也出現了許多「抗疫英雄」,為搶救病患的生命和防止疫情擴散,不眠不休的努力著。中國大陸四川省成都市的醫生張仕華便是一例。根據澎湃新聞報導,張仕華是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的內科醫生,在疫情爆發之後,他第一時間報名,成為醫院第一批疫情防控黨員突擊隊隊員。他自1月21日起便進入隔離病區和冠狀病毒搏鬥,以致於無法參加自己原訂在2月2日的婚禮。他以字條隔著隔離區的玻璃,向未婚妻表達歉意:「今天,我欠你一個婚約;今生,我用一生去守護。」張仕華的未婚妻劉鑫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他能走在疫情抗戰的第一線,我也覺得非常支持他,希望他可以平安回來。希望張仕華可以加油、中國也可以加油、武漢也可以加油。你們都一定要平安回來:所有的醫護人員、所有為這場疫情抗戰做出努力的所有的人,都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家。」大陸網友們紛紛在新聞下感動留言:「你老公現在守護世界,以後守護你一生!」、「以後可以驕傲的說:我老公是拯救過世界的男人」、「餘生,你們一定是最幸福的人」、「遇到這樣的老公,你會幸福一輩子」、「你守護世界,我守護你」、「醫護人員、軍人、科學家們,才是我們整個社會最應該崇拜和追崇的明星」、「你們的付出會得到全國人民的祝福」
-
2020-02-06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影/「沒人想生病」首例武漢肺炎患者出院 道謝:在台灣很幸福
中國武漢肺炎侵台,我國目前確診十三例病例,相對正面的消息是,目前尚未有社區傳染的情形,且首例台商患者痊癒已出院。她親筆寫下感謝信,感謝陳部長、防疫人員與醫療團隊付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下午宣布這名台商出院的好消息,指出其臨床症狀改善、三次採檢皆呈現陰性、X光檢驗結果也有改善,無檢驗出新型冠狀病毒、解除隔離限制,已經出院。這名台商的手稿寫道,當看到陳部長在新聞上哽咽落淚的那一刻,心中有滿滿感慨,忍不住想向第一線所有防疫人員說聲辛苦了、謝謝。她寫道,在大陸工作,卻不習慣在大陸看醫生。回台前就有感冒,但因為一直沒有發燒,所以只想回來看個醫生就沒事、依照計畫回來過節,下機前也主動告知上呼吸道症狀。沒想到確診武漢肺炎,這個年就在醫院度過,但也因此救了自己一命,也沒有危害到身邊的人。她寫道,第一線的護理師、防疫人員明知有被傳染風險,但為了治療與幫助患者,他們必須接觸患者,甚至天冷為患者拿被子、送熱水與熱飯,唇裂時也立即拿藥拿棉棒,且不厭其煩地說明病情、給患者鼓勵,「真的真的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謝謝您們」。以下為女台商親筆信全文:「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要生病」當我看到陳部長在新聞上哽咽落淚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心中滿滿的感慨,我要向第一線的所有防疫人員說聲,你辛苦了!謝謝你們!您試想:明明知道有被傳染、會有危險的事,你會去做嗎?但第一線的護士、防疫人員,為了要治療我、要幫助我,他們卻必須接觸我、面對我,甚至天冷了為我多拿一床被子、幫我拿熱水、飯冷了微波了、熱了才為我送過來,我的嘴唇裂了,馬上幫我連絡醫生幫我拿藥、拿棉棒。醫生也不厭其煩的為我說明我的病情,給我鼓勵,真的真的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謝謝你們在大陸工作,一直沒有習慣在大陸看醫生,在回台前知道感冒,由於一直沒有發燒,所以也只是想回來看個醫生就會沒事,所以依照自己早就做好的計畫回來過節,下機前聽到飛機的廣播,說有不舒服要告知空服人員,我想自己感冒加上有點喘,就主動告知。說真的,沒有想到就這樣,這個年在醫院過,但也因為這樣,也救了自己一命,也沒有危害到身邊的人,想想如果自己沒說,走出機場,那後果......當21日得知確診為武漢肺炎,真的是晴天霹靂,完全嚇呆了,謝謝家人從我住院,雖然回來一直沒法見到,但一直在醫院陪我,給我送三餐,給我最大的精神支柱,當然還有身邊的好朋友們一直給我鼓勵,真的非常感恩,謝謝你們。在台灣,其實真的很幸福,如果大家能抱怨少一點,快樂就會多一點、感恩多一點,相信我們的世界更美好,再次謝謝疾管局及所有的醫療團隊,謝謝你們,太感恩了!
-
2020-02-05 橘世代.健康橘
夫妻情感不合最大元兇?專家:彼此過多期待和幻想
成為彼此的療癒者 兩個相愛的人,為了獲得完整的愛,彼此都必須努力。然而,如果對方完全沒有改變,就必須懂得適時放手。因為光靠一個人努力,很難去改變對方。不過,在最後決定放手前,我認為相愛的兩個人,也必須努力成為彼此的療癒者。原本互不相識的兩個人,成為這輩子最親密的伴侶,要好好珍惜這段奇蹟般的緣分,互相扶攜照顧。以真誠又不失同理心的方式,說出心中的問題、彼此的缺點,圓滿一段成熟的愛。無論是戀人或夫妻,都很幸運能擁有療癒彼此的夥伴,在互相扶持的過程中,自己和對方也都會獲得成長。或許有讀者會認為,這樣的建議太過老套且不合時宜。在多元化的文化和價值觀中,不管哪種戀愛方式或婚姻生活,都需要被尊重。然而,追求愛和自由的價值觀所依循的真理,並不會因為時間或流行趨勢而改變。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如果這麼做能讓我們獲得療癒和幸福,即便落於俗套或許也是有必要的。我曾遇過某對夫妻,先生和太太帶著各自需要被療癒的問題,踏進諮商室。「我老公常常發脾氣,很容易不耐煩,只要稍微不順他的意,就會立刻發飆。每次出門不管去哪,都一定會吵架,小孩也跟著有樣學樣,動不動就生氣……這樣的生活,快把我逼瘋了。」「我實在不懂為什麼我老婆這麼常對小孩生氣,動不動就大吼大叫,也經常對我發飆,而且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許多大人,不管年紀多長,心智年齡依然跟孩子一樣。即使上了年紀、結婚再久,還是有夫妻會因為心智不成熟,而互相傷害。只要對方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就會像年幼的孩子一樣,對另一半生氣發飆。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是因為結婚之前,思考還不夠成熟。遇到某個人陷入熱戀,決定結婚時,通常是因為內在需求。當我們和某人相識相戀時,會無意識地對另一半有所期待,希望對方能幫助自己療癒兒時創傷,或是填補內心的缺口。雖然在意識層面來說,幾乎察覺不到,但在心裡會無意識抱著期待和幻想,希望對方擁有超人般的能力,解決自己內心尚未解決的問題。然而,這樣的期待和幻想,或許就是造成婚姻生活不幸的元兇。不過,如果婚後兩個人都能意識到這點,慢慢了解對方的期待,在互相磨合的過程中,彼此也都能獲得療癒,因而進一步成長。兩個人之所以能相識相戀,是神的禮物,也是祝福。本文摘自《年屆四十,中年迷路:不安是人生課題未解,重新盤點現狀,找到最值得努力和期待的事》,采實文化 2020/01/22 出版
-
2020-02-04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阻絕病毒封城抑制疫情 「無聊」卻會傷害身心健康
2020年1月28日,當代心理學網站(www.psychologytoday.com)發表題為「中國的封鎖病毒會導致無聊感,可能對身心有害」的文章。文章說,中國媒體報導,武漢和其他被封鎖地區的數百萬居民「正在越來越無聊」。如果封城只持續幾天,這種狀況可能幾無危害,但是如果持續數周或數月,可能會對中國人造成嚴重的心理健康後果。研究發現,長期無聊會導致成癮行為。早期作家 發現無聊產生問題1852年,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小說「荒涼的房子」中使用了「無聊」(boredom)一詞,然後該單詞開始流行。該小說描述了倫敦閒散的富人的嗜睡。除了狄更斯以外,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也寫過無聊,但他們主要將其描述為懶散地方的一種社會狀況,但不是個人問題。每個人都會時常感到無聊。無聊可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長期無聊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可能有害幸福。科學研究也證實了文學家和哲學家們早就知道了的事實。從1960年代開始,由馬斯洛(Abraham Maslow)領導的人文主義心理學家認為,當人們限制自己天生學習新知識、發展新技能和克服新挑戰的需求時,就會產生無聊。在馬斯洛看來,當人們追求個人有意義的知識、技能或挑戰時,無聊感就會消失。梅以(Rollo May)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另一位創始人。梅以說,無聊的心理狀態起源於人們很小的時候。他說:「成年後要避免無聊,你必須學會在小時候面對它。無聊有可能使你陷入自己的想像中。」梅以認為,童年時期未能有效應對無聊問題,將對成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產生重要影響。證據表明 無聊導致成癮行為如今,大量科學證據表明,長期無聊會導致多種成癮行為,從酗酒、吸毒到過度賭博、強迫性暴飲暴食。例如,威爾遜(Glenn Wilson)博士在英國進行的一項開創性研究發現,無聊是暴飲暴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女性中。最近,荷蘭馬斯特里奇特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的哈弗曼斯(Remco Havermans)博士領導的一項實驗研究表明,被迫觀看60分鐘單調電影片段的人吃的巧克力糖果大約是觀看有趣紀錄片的人吃的巧克力糖果的兩倍。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乏味是激發食物消費的強大情感因素。」病態賭博也與無聊有關。在一項具有影響力的澳洲研究中,由布拉茲辛斯基(Alex Blaszcynski)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接受治療的無法控制的賭博衝動和賭博行為的人的無聊傾向(以及憂鬱症)得分明顯高於對照組。根據這些研究,布拉茲辛斯基和他的同事們認為,幾種不同的人格類型可能會影響到賭博,特別是那些容易無聊的人。有關無聊危險的健康研究大多集中於青少年。馬里蘭大學的伊索阿豪拉(Seppo Iso-Ahola)博士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吸毒者對休閒活動的厭煩程度明顯高於未吸毒的青少年。根據美國國家成癮和物質濫用中心的一項2003年研究,與那些很少或從未感到厭倦的青少年相比,經常感到無聊的青少年將其濫用藥物的可能性提高了50%。在英國和南非進行的研究也發現,無聊與青少年濫用毒品之間存在密切聯繫。在一項針對1000多名青少年的調查中,一家英國慈善機構發現,將近10%的16和17歲的年輕人至少每周一次是因為無聊而喝酒。而29%的人報告說,他們由於無聊而至少喝過一次酒。在一項涉及1000多名南非青少年的研究中,通過「我的空閒時間很無聊」(My free time is boring)調查項目發現,休閒無聊可以預測過去四周內酒精、香煙和大麻的使用。中國最近研究了大學生的無聊感。廣州大學黃世華(Huang Shi-Hua,音譯)帶領的一個團隊發現,無聊包括單調和孤獨等因素。同時,佳木斯大學孟慶新(Meng Qingxin,音譯)發現,厭倦傾向明顯預示著大學生的暴飲暴食。
-
2020-02-02 性愛.性福教戰
夫妻分床睡 關係更健康?專家:分床睡反而有利性生活
夫妻一定要睡同一張床嗎?專家認為,分床睡是獲得一夜好眠、改善健康並增進幸福關係的關鍵。英國一項調查顯示,大約六分之一的夫妻分床睡,不是因為感情不好,而是為了好好睡一覺。一方打呼或翻來覆去,或一方早早入睡,一方半夜才上床,睡眠品質將大受影響。這份調查是由一家床墊公司進行,但睡眠專家也表示贊同。1/3睡眠障礙 是伴侶造成尼爾·斯坦利(Neil Stanley)博士已經進行了35年的睡眠研究,他跟伴侶分床睡也持續了差不多的時間,他說自己是分床睡的主要倡導者。2005年時,他參與一項共同研究,讓受試夫妻睡覺時配戴能監測醒來和翻動的裝置,結果顯示,當一個人翻動時,另一個也會受影響而翻動,他說,三分之一的睡眠障礙是由伴侶造成的。這樣的睡眠干擾,可能對健康影響重大。2016年德國Paracelsus醫科大學對早先的研究進行分析,證實睡眠問題和人際關係往往同時發生。研究還顯示,睡眠品質差的人,離婚率更高----他們通常缺乏同理心,並且易與人爭執激辯。2015年的研究也顯示,一夜難眠會使罹患感冒的機率增加四倍。斯坦利補充,睡眠不足會影響工作表現、人際關係,增加發生事故的風險,長遠看來更與肥胖、二型糖尿病和憂鬱症相關。他解釋,身體每個細胞都有自己的「時鐘」,長期缺乏睡眠會破壞節律,讓細胞產生連鎖反應。分床睡 反而有利性生活那麼,分床睡會影響性生活嗎?斯坦利博士認為反而會有所改善,因為雙方必須為了進行性行為而刻意營造氣氛。社會學家在一篇論文中指出,人們習慣在睡前做愛,是因為這是兩人唯一的私密時光,但睡前未必是情感上或生理上最佳的做愛時間。蘭開斯特大學的研究員希拉里·辛德斯(Hilary Hinds)教授說:「畢竟,睡眠是我們可以做的最私人的事情。您無法與任何人分享睡眠,那麼為什麼要分享您的床呢?」
-
2020-02-02 橘世代.時尚橘
不老男星修杰楷:養生秘訣從「戒糖」開始
修杰楷和賈靜雯與女兒咘咘、Bo妞一家人的互動受到許多粉絲關注,為了維持這份幸福、陪伴孩子們更長久,夫妻倆都很注重養生,過去是肌肉型男的修杰楷,成為奶爸後笑稱,現在做的運動都比較像在「復健」,不會刻意做重訓,雖然肌肉線條不如以往,體脂也變比較高,但好處是比較不怕冷了。修杰楷提到,以前沉迷健身,幾乎天天上健身房,體脂很低,所以也很怕冷;且這兩年身體出現一些毛病,包括膝蓋積水、肩膀抬不起來,可能都是過去的運動傷害造成,因此也不適合做太激烈的運動,現在開始較常做伸展、筋膜放鬆的動作,並找教練一對一針對問題上課。對於飲食方面,修杰楷說自己一直都有早起喝溫水的習慣,最近更會和賈靜雯一起煮薑茶喝,上市場買竹薑後回家自己煮,且完全不加糖。喝薑茶好處多,包括祛寒、健胃、活血、養顏、解毒等,修杰楷則聽說薑茶能護肝,因此開始飲用。此外,修杰楷本來就不太吃糖,覺得戒糖也是很重要的養生,因糖是很多癌細胞的養分,更不會喝手搖杯。但他認為戒任何飲食也都不能太激烈,例如他有段時間都不吃澱粉,結果心情變很差、容易暴怒。。延伸/關於人生2.0—沈文程:我不是變老,只是繼續長大。延伸/蝴蝶姐姐童顏秘訣大公開:一直在演藝圈,到80歲都沒問題!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2-01 橘世代.健康橘
毛寶貝的紅牽繩 止不住思念
前年,愛犬嘟嘟過世了,讓我如同老年失去家人般的心痛,至今仍無法忘懷!退休後,女兒們都已立業成家,獨居的我在「嘟嘟」的陪伴下,一點也不寂寞。隨著嘟嘟年歲日增,我放棄餵牠飼料改為牠親手煮3餐,看著牠以秒殺的速度吃著飯盆裡的雞肉或鮭魚餐,對我們而言都是幸福的一刻,因此,牠最愛的飯盆我始終珍藏著。飯後,我只要拿出那套紅色的胸背帶與牽繩,嘟嘟就知道咱們要出去散步了,開心地對著我叫,甚至許多時候是牠主動咬著牽繩,搖著尾巴站在我面前,示意要我帶牠出去,相信這也是許多黃金獵犬會做的萌事之一。更可愛的是,當我們走入離社區較遠的小徑時,我會放開牽繩讓牠自由活動。久而久之,牠竟然會主動將牽繩搶去,咬在口中一路上 自己保管,讓老媽輕鬆地走在一旁,咱們「母女」的默契常令一旁的狗友們羨慕不已!前年9月,15歲的嘟嘟因腫瘤及癲癇發作再也沒有醒來,我將牠的骨灰深埋在後院樹下,願牠化作春泥更護花。半年間我幾乎無法一個人散步,因為長久習慣了手牽著繩子與牠同行,手上沒有了牽繩及牠,我突然不會走路了。我常看著牠的照片及遺物,一遍遍地告訴牠:媽媽真的好想妳!止不住的思念與淚水潰堤而出!漸漸地,我試著將對牠的愛分享出去,去照顧其他需要照顧的狗兒。用牠的牽繩去帶鄰居家的小柴犬散步,希望能找回一點從前的感覺;用牠的飯盆餵食偶爾寄住在我家的狗客人,猶如在照顧牠一樣,相信溫暖的牠絕對不會介意的。但是,在用完牠的私物後便立即洗淨,將這些緊緊牽繫著我們之間如母女般情感的重要遺物,珍藏在櫥櫃中,如同我們15年來的美好生活回憶,是永遠無法割捨與忘懷的!徵求毛小孩萌照●每個毛小孩都有獨特的生命與故事,牠們和我們一起共度的時光,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歡樂與幸福。《橘世代周報》邀請讀者分享「你家毛小孩萌照」,即日起至2月21日(五)止,Email至ubrand@udngroup.com.tw或加入「橘世代」粉絲專頁分享,來稿請附上:1.毛小孩照片1~3張2.寫下照片背後的故事,400字內3.個人資料:姓名、居住地、出生年、聯絡方式。你的經驗就有機會刊登在日後的《橘世代周報》看更多報導:《橘世代》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31 武漢肺炎.周邊故事
「世界安靜的可怕」 29歲獨居女的武漢封城日記
編按:郭晶家住武漢市,是一名29歲的社工,獨自生活。過去一周,她記錄了武漢「封城」以來的生活點滴。1月23日我算是一個遇事冷靜和淡定的人,直到1月20日武漢新增病例過百,別的省市出現病例,我開始感到不知所措。此前公佈的消息顯然存在瞞報的情況。也是從那天起,武漢街頭戴口罩的人突增,好多藥店的醫用口罩都賣光了,還有很多人在買防治感冒的藥。剛好這段時間有點感冒,儘管基本好了,但在排隊買口罩的時候,看到前面的人買了4盒奧司維他(防治流感的藥),我也買了一盒,62一盒,還是有點貴。這幾天我一直處於焦慮中,從各地更新的消息來看,大部分確診的都是在15日前過武漢的。武漢是全球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而1月中旬是大學放假的時間。現在又正值春運,車站人流量必然很大。然而,武漢火車站也並沒有嚴格的監管。我春節本來就不回家,留在原地是最安全的。今天一早醒來看到封城的消息就不知所措,無法預料這意味著什麼,會封多久,要做什麼準備。這幾天看到很多令人憤怒的消息:很多病人確診後也沒能住院的消息;很多發燒的病人無法得到醫治;湖北省W書J、省人大常委會Z任蔣·超良,省委副書J、省長王·曉東等領導於1月21日觀看了湖北省春節團拜會文藝演出…… 朋友們讓我趕快囤點東西,我本不想出門,看到X了嗎還在接單就先下了單,但又擔心外賣也隨時會停。我也抱著看看外面的情況的心情出了門,外面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年輕人比較少。到了附近的超市,很多人都在排隊結帳,米麵這些保命的食物已經所剩無幾啦,慌亂之中我隨便拿了一些。有個男的賣了很多鹽,有人說你買那麼多鹽幹啥,他說萬一封個一年呢。出門的時候沒想太多,沒背包,也沒拉箱子,拿不了很多東西。我又第二趟出門,開始意識到剛才“搶東西”時絕望的欣喜,我開始感到可怕。看到路上有的老人並不健壯,他們在這樣的情況下更艱難。後來我覺得即便封城應該還是會有日常生活用品供應的,所以我第二趟就買了一些“奢侈品”,像酸奶、蜂蜜。 回家的路上去了趟藥店,藥店在開始控制人進入。藥店已經沒有口罩和酒精,感冒藥也在限購,我準備出藥店的時候就不讓人進了,有個中年女人攔住我讓幫她買酒精。她的語氣充滿了急切,像是在乞求救命稻草。屯完食物後,我依然處於震驚中。今天路上的車輛和行人越來越少,一個城市就這樣一下子停了下來。它什麼時候再活過來? 1月24日世界安靜得可怕。我是獨居,偶爾聽到樓道裡的聲音才能確定還有其他人在。我有很多時間思考我怎麼活著下。我沒有任何體制內的資源和人脈,如果我生病,必然跟很多普通人一樣無法得到救治。因此,我的目標之一是盡量不讓自己生病,我要堅持鍛煉。要活下去還要有必要的食物,所以我需要了解生活必須品的供給情況。目前,政府沒有說要封城多久,也沒有告訴我們封城後怎麼保證城市的運轉。而有人根據目前干擾的人數預測過可能封城到5月。為了生存,我必須了解我生活的地方的周圍情況,不要活在楚門的世界中。因此,我今天出了門。小區樓下的藥店和便利店都關了門。我往附近不到1公里左右的超市走,路上看到了X了嗎的外賣員還在送餐,感到一絲絲安慰。 超市裡搶購的人依然很多,麵基本被搶光了,米倒是還有一些。我想著既然來了,就買一些東西,蔬菜類的東西需要稱重,而稱重的隊伍排了二三十人,我就只買了一些香腸、下飯菜、餃子、肉。接下來,我去了藥店,依然沒有口罩和酒精。我買了維C泡騰片和碘消毒液。我家里基本不儲存藥物,因為我很少生病,我開始決定這段時間堅持吃維C泡騰片。(網友留言說不要天天吃VC泡騰片) 排隊結賬的時候看到很多人戴雙層口罩,決定以後要效仿。前面的一對夫妻在聊著還要買什麼,他們買了一次性的醫用手套,說出門可以戴著,太機智了。我趕快也買了一盒。後來,醫用口罩到貨了,1袋100個,我本來拿了兩袋,導購員說一袋要198,我就默默放回去了一袋。結賬的時候發現一袋只要99,我又感到後悔。不過我也增加了可以活久一些的信心。匱乏讓人沒有安全感,尤其在這種有關生存的極端情況下。我又去了菜市場,攤位少了一半,賣的菜也比較少,我買了芹菜、蒜苔和雞蛋。有幾個零星的店開著門,香辣牛肉麵說今天內就關門。花圈店我沒問,他們似乎在看非典紀錄片。看到一個還在開門的花店感到意外,下次出門它還開,我就買個盆栽。 回家後,我就把身上的衣服全洗了,也洗了澡。保持清潔衛生現在也異常重要。一天大概要洗二三十次手。半天就這樣結束了,我就開始做午飯。出趟門讓我感到和這個世界還有聯結,也從別人那裡學到了一些生存的小技巧。這場戰爭裡,大多個體都只能靠自己,沒有體制的保障。我相對年輕,很難想像那些獨居老人、殘障人士等更弱勢的個體要怎麼打贏這場仗。 1月25日武漢的天氣正如現在的武漢一樣陰鬱。昨天是除夕,今天是春節。我對節日一向沒有太大的興趣,現在節日更加與我無關了。昨天,我發了自己這兩天的經歷和感受,意外地獲得了很多人的關注。這種關注變成我和世界的一種聯繫。呂頻建議我把自己在武漢的經歷寫出來的時候,我有些許猶豫。有很多原因,我不想被當作一個完全的悲慘的受害者,不想給別人只有留下“她真慘”的印象。我19年11月才搬到武漢,很多人並不知道,我不太想應對很多問候,可能有人會提出幫忙,我也不想給別人帶來麻煩。我對獲取關注也感到不適,坦白講我不是最慘的,還有更多生病的人需要切實的關注。可能更根本的是,我不願意承認我很慘,承認自己的弱勢需要勇氣。作為一個倡導性別平等的行動者,我比別人更清楚要解決一個社會問題,首先要有人講出來。我決定嘗試堅持記錄,因為我現在的確需要支持。我公開自己的記錄後獲取了很多幫助,包括實用的生活技巧,比如還是不要每天吃泡騰片、注意取口罩和手套的方式、奧司他韋不能隨便吃;包括感動和心靈慰藉,有人說要給我寄南京的鹽水鴨,不是那種超市買的鹽水鴨,也不是所謂的名牌鹽水鴨,是那種平時排隊買的滷菜店的,民間老百姓都覺得特別好吃的,可以真空包裝的,有人說記得塗潤唇膏;有人給我寄口罩、酒精,還有朋友打錢給我。 這兩天做飯的時候我已經開始控制菜量,每頓炒菜的菜量是平時的一半,希望不要那麼快過只吃鹹菜的生活。除夕晚上,我的晚餐是300克的玉米蔬菜豬肉餡的餃子加5個紅燒雞翅。當然,昨晚沒有減量。吃飯的時候跟一些朋友視頻,我們無法逃過肺炎的話題,其實各地的人都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響,有朋友在武漢的地級市,有不同地方的朋友因為肺炎決定不回家,有朋友“冒死”相聚。幸好,我們的談話沒有被肺炎佔據,談肺炎的時候還可以拿它調侃。視頻過程中有個朋友咳嗽,有人開玩笑說請退出視頻。出於對異性戀的嘲諷,我們開始玩一個“讓陌生人迅速相愛的36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如果可以在世界上所有人中任意選擇,你想邀請誰共進晚餐”,有兩個朋友說我。我略顯尷尬,她們當然是真心的,尤其是我現在不知道要被困在一個城市多久。我插了話說,這個問題應該是讓大家說自己的偶像、明星、性幻想對象。結果,大家的答案都很別樣,還有人選了鐘南山。 可能問題沒有那麼有趣,我們很快就沒有玩下去了。不知道要聊啥,就有人說最近對一些話題感到困惑,想要跟大家一起討論。於是,我們就進入了嚴肅的議題討論,包括為什麼大家都在攻擊吳昕個人、怎麼看待親密關係中女性的示弱。我的女權夥伴總是會看到女性所處的環境,而不只單看某個人的言行。討伐個人總是更容易,可是我們處在一個社會結構中。我現在的絕望感無法歸咎於某個具體的個人,而是對腐爛的社會制度和結構的失望。政府是有資源和權力的一方,理應有所作為,而事實正相反。後來,有朋友的家人點了燒烤外賣,看著她們在我面前肆無忌憚地吃燒烤好幸福。我也很開心她們沒有迴避我,因為這完全沒有必要。每個人過好自己的生活都很重要。 我們聊到11點多,聊了差不多3個小時。我感到片刻的幸福,以為可以帶著這份滿足睡去。沒想到閉上眼睛,最近發生的種種都開始在腦子裡閃現,這一切真的太魔幻了。腦子裡閃過“我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事”,我趕快把這個想法叫停,因為這是一個不太好的預兆,人如果一味地對生活的質疑,只會增加人的無力感。我知道很難,可是“怎麼辦”更重要。想著想著,淚水就不自覺地流出來。這些淚水五味雜陳,有無力,有憤怒,有感動,有傷心……我還想到了死亡,其實沒有太大的遺憾,因為我已經在做我認為有價值的工作。人生最幸運的事情就是成為一個女權主義者,並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工作,互相支持和陪伴。然而我始終還是不想結束。於是腦子裡又冒出了解封後要做什麼,我想像那該是怎樣的喜悅,度過這一關,我的人生就又升了一級。我很快又打斷這個想法,畢竟才封城了兩天。不知道這麼想了多久,我終於睡去。 早上7點多就醒了,不想起床,賴了一會又睡不著還是起床啦。疑病可能是現在最大的心理障礙。我早上擤鼻涕的時候看到有血絲,著實嚇了一跳。丟掉紙巾後對生病的擔憂就在腦子裡揮之不去。我的腦子裡又回想了12月底至今一切可疑的跡象,我12月30日去同濟醫院眼科做檢查,1月9日去桂林玩,當時有朋友感冒,我就被傳染感冒,1月13日回武漢,我沒有吃藥,但感冒明顯是有好轉。之後,有朋友在我家住了幾天,我也見過幾個朋友。她們目前都還好。我又在想自己是不是不應該出門。可是我並沒有發燒,我很有食慾,我想和朋友一起吃火鍋。我不能讓自己困在疑病的漩渦中,我打開Keep,開始做運動,做完運動我還是出了門。 外面依然很蕭條。今天我戴了雙層口罩,儘管很多人說沒用,也沒有必要。我擔心萬一有假冒偽劣產品,再不濟它也能增加我的安全感。出門的時候在電梯的鏡子裡發現有眼屎,我覺得還是不處理比較好,就隨它去了。看到一家腰花面開了門,我剛要往裡進,老闆擺了擺手錶示不營業。花圈店還開著,而且特地在門口擺了些菊花,不知道是否有特別的寓意。離花圈店5米遠的一個巷子口擺著同樣的菊花,一個老人家站在那裡,有種肅穆的感覺,我走過了才小心翼翼地扭過頭拍照。我去了同一家超市,蔬菜架基本是空的,餃子和麵也都所剩無幾。今天沒啥人排隊稱重,我就買了一些紅薯。來超市好像必須要買一些東西,其實我已經存了大概7公斤的米,我還是又買了2.5公斤的米,還沒忍住買了一些餃子、鹹鴨蛋、腸、紅豆、綠豆、小米。我並不怎麼喜歡吃鹹鴨蛋,存著只是為了以防萬一。等解封了還剩鹹鴨蛋我要把它送人。忽然覺得這種做法有點病態,其實我家裡儲備的食物至少夠我吃一個月啦。可是我又怎能在這種情況下過分苛責自己呢。我也去了同一家藥店,問有沒有酒精,導購員回答完沒有後,又說你昨天不是來過嗎。我說是呀,心想我可能會每天都來。花店還開著,剩下的盆栽都沒有那麼綠意盎然。我就選了一盆葉子上有些斑點的綠蘿,因為它好養。我家裡有一盆病了的薄荷,它的葉子開始慢慢變黃。這是我第一次養薄荷,我不確定是怎麼回事,不知道怎麼辦。接著,我去了菜市場,它今天關門了。 我計劃今天去江邊走一走。出門的時候喝了點水,逛超市的時候就有尿意,再加上拎著東西,我有點想放棄。可是我的生活實在太單調了。超市離江邊的距離大概500米,我就從超市旁邊的路繞去江邊,路上也有2家小賣鋪開門,還有人在遛狗。這是一條我沒有走過的路,莫名覺得自己的世界被打開了一點點。江邊也有零星的散步的人,他們也是不願被困住的人吧。每天去超市對我來說像是在抓住最後一些可以抓住的東西,我不能每天都去超市,得讓自己有放鬆的時間。等哪天有太陽,我就不去超市,只到江邊走一走。 1月26日正在被封鎖的不只是一個個城市,還有人們的聲音。我第一天把筆記發微博的時候圖片就上傳不了,文字也發不出去,我只得把文字轉成圖片發。昨天,我把文字轉成圖片也無法在朋友圈發,微博發出來之後明顯被限流。1月24日的微博有近5000人轉發,而昨天的微博只有45人轉發。有一瞬間我還懷疑是不是我寫得不好。互聯網的審查和限制不是現在才有,可在這個時候卻顯得更加殘忍。很多封城的人被困在家裡,大家靠互聯網獲取信息,保持和家人朋友的聯繫,讓我們不用真的是孤島。24日發了微博之後,央視新聞調查的編導打了電話給我,她說看到我的微博,沒想到我在武漢。她去年在拍一期關於就業性別歧視的節目,因為我這些年一直在做相關的工作,她就採訪了我。之後,我們的聯繫就很少,接到她的電話我感到些許驚喜和感動。這兩天,有人跟我分享他們現在的處境,有人發來關心和祝福。一開始寫得時候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堅持每天寫,但現在我決定許下這個承諾,我會堅持寫,並努力發出來。也許之後還會有封鎖,我希望大家如果看到我的筆記就幫忙轉發,並記得@我,讓我知道有人在看。 昨天的晚飯是紅薯、酸奶加炒茄子。昨晚,我又和我的朋友們視頻聊天了3個多小時,有很多閒聊。我們又聊到““如果可以在世界上所有人中任意選擇,你想邀請誰共進晚餐”,前一天選擇跟我一起吃晚飯的朋友昨天就換了人。大家都知道保持鍛煉很重要,可是一個人堅持很難。前幾天在我家借住的朋友說,她在我家的時候可以做到每天逼著我倆練尤克里裡,她自己一個人在家就沒有練。於是我們就提議大家在視頻的時候做運動,真的有好幾個人動了會。一個在北京的朋友說北京的城際大巴停運了。廣州的朋友也有看到一些關於廣州封城的小道消息。大家說讓我寫一下購物清單(我放在最後啦)。我們也聊到很多志願組織,有組織捐贈物資的,有整理信息的。我們擔心在肺炎中女性照顧者等女性的身份和視角可能會被忽略,於是我就建立一個“關於肺炎的女權主義者”的群,希望從女權的視角展開討論和行動。和大家一起討論怎麼辦,可以幫助個體克服一些無力感。 生活發生巨變的時候,重新建立日常會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早上我繼續做Keep。Keep是有提示音的,本來該做支撐側提膝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做支撐交替摸肩。我並沒有集中註意力在做運動,腦子被很多東西佔據著。但是建立新的日常生活是在找回掌控感,為了保持健康,我必須要努力。準備出門的時候,我發現昨天的衣服忘了晾。我不得不再準備一套出門的衣服。走出小區的那一刻,蕭條感撲面而來。兩邊的店鋪全都關了門。我只看到3個人,一個環衛工,一個門衛,還有一個路人。我開始在心里數我今天會遇到多少人。走到離我家500米的腰花麵店的時候遇到了8個人。 腰花店還開著門,老闆原來在做外賣。花圈店關了門。昨天的那個老人家還站在巷子口,沒戴口罩,看著零星的路過的人。超市還開著門,放蔬菜、麵條、大米的架子都空蕩蕩的,今天再次有很多人在排隊稱重。我在超市轉了一圈,今天終於沒有再買東西啦,感到一些自豪。花店外出送花了,菜市場依然關著。 走完每天必走的路線,我突然不想回家,不想生活只是困在一定範圍內。於是,我決定往前走一走。來武漢2個多月,我不喜歡逛街,在這個城市也沒啥朋友,就很少出門。12月底一個朋友從外地來,她帶我去了我家附近的網紅街——曇華林。當時我說,以後有朋友來我就可以帶她們來這裡。看到路上有去往曇華林的指示牌,我就跟著走啦。紅綠燈還亮著,看到紅燈,我自覺地停了一下,然後驚覺路上根本沒啥車,就繼續走。指示牌把我引到了一個城中村,走在狹窄的小道上,聽著自己的腳步聲,彷彿感到我對武漢多了一些了解。有一個開著的門裡擺著靈堂,不知道她是不是死於肺炎。城中村總是像迷宮,不知道會走向哪裡。 我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裡,反正沒有走到曇華林。不過曇華林本來也不是我必須的目的地。走了大概1公里,我就往回走。往回走的路上,那個擺著靈堂的門關上了。路上四五家的門口都貼著輓聯,第一次路過的時候我壓根沒有註意到。從超市開始我就沒法精確地計數啦,我今天大概遇到百餘人吧。回家依然是洗衣服、洗澡、拖地、做飯。吃完飯,我才感到能喘口氣,也有些許疲憊。這大概就是很多家庭主婦的日常工作吧,她們能日復一日地如此真是厲害。我打算睡會,也沒睡著,因為想著要寫今天的筆記。我要繼續發聲,打破封鎖,也希望你保有希望。朋友,有機會見面聊。 購物清單生存底線:大米、麵條、鹹菜、鹹鴨蛋等(這些屬於必須且保命的食物,且可以存放很久)基本生活:土豆、紅蘿蔔、洋蔥、芹菜、蒜苔、肉等(這些屬於日常做飯的食材,相對耐放)“奢侈品”:小魚乾、豆腐乾、肉乾、蜂蜜、酸奶等(這些食品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我們的匱乏感,感到生活還有不止是生存下去而已)1月27日昨天寫完日記後我在床上癱了兩三個小時。沒想到寫日記是如此耗費心力的事情。這場封鎖讓時間和空間靜止了下來,而我們的情感和情緒卻被放大。我從未如此關注過自己,很多細小的思緒在此刻很難轉瞬即逝。我們平常有很多渠道調整、發洩甚至逃避自己的負面情緒。而在封鎖中這變得異常困難。以往我們可以通過聚會、玩遊戲、發展興趣愛好等很多方式自我調節,如今都難以做到。有個巨大的陰霾佔據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無法忽略。我有個愛玩遊戲的朋友最近在失業中,她說她焦慮得都不想玩遊戲了。打遊戲是她日常逃避生活的一個方式,而當找工作緊要到她無法逃避的時候,打遊戲就失去了意義。躺在床上刷手機的時候突然聽到鄰居的談笑,覺得異常珍貴。這幾天在外面看到的都是緊張和焦慮。網上看到一些心酸而搞笑的事情,有人打開窗戶大喊“對面有木有人,出來吵個架呀”,有人說和對像一起困在家裡,沒事幹做愛做到厭煩。 昨天的晚餐是麵條。我依舊和朋友視頻聊天了3個多小時。有個最近打了耳洞的朋友耳釘掉了,現在不敢出門買,就用茶葉梗當耳釘。有個在洛陽的朋友說她爸爸特別淡定,可能因為他經歷過很多事情。災難似乎是人類無法逃避的一部分,比如2003年,我們經歷了非典;2008年,我們經歷了汶川地震。有人說明年春節會不會有變化,沒有那麼多聚會,不用和很多並不熟悉的親戚尬聊。大家紛紛表示肯定不會,還有人說可能會報復性地聚餐和逼婚,今年因為肺炎沒能安排上的相親,明年可能會加倍。晚上夢到我和幾個朋友外出旅遊,夢裡也還有肺炎。我們打算出去吃飯,也確實有店還開門。我極力反對在店裡吃,建議我們打包走,因為在店裡吃要摘下口罩。結果,不知怎麼地,我們還是在店裡吃了飯。昨晚聊天的時候,有個朋友說解封了之後要請我吃飯,我說要吃火鍋。 今天武漢天氣明朗了一些,儘管依然是陰天。出門沒走幾步看到廢墟上的兩隻貓,我們互相對視。這個場景的末日感太強烈了,我們對視的時候好像這個世界只剩下我和這兩隻貓了。可惜我沒有帶任何吃的。我再出門可以帶點吃的餵一些流浪貓和流浪狗。腰花麵店還在做外賣。昨天在花圈店門口的兩個花圈今天不見了。前兩天在巷口的老人家今天也不在。超市的蔬菜、米架、面架依舊處於稀缺狀態,賣鹽的架子也空了。今天排隊稱重的人更多了,可能有人要補充存貨,可能有人只是想出來逛逛就順便買點東西。今天超市有84,我就買了兩瓶84。不再繼續購買食物,讓我覺得自己一定程度上戰勝了匱乏感。其實我前兩天就在擔心我是不是存太多東西,但又忍不住。這大概跟貧窮有關。我會在打折店和甩賣點門口走不動路,總是想在打折的時候買最划算,就會買一些可能最終並不會用到的東西,本來是為了節約,最後反而造成了浪費。藥店依舊沒有口罩和酒精。花店還是處於“外出送花”的狀態。菜市場沒有開門,但有兩三個人在擺地攤賣蔬菜。 我今天走到了曇華林。巷子口也有人賣一些蔬菜。進入曇華林,一個美味小吃店傳來了香味,店門口站著一個人。我驚喜地以為這個店開著門,就問了一句。店家說現在這種情況怎麼開門。曇華林是一條網紅文藝街,有很多咖啡店、飲品店、飾品店等。人們本可以在這裡度過閒暇時光,現在整條街反而處於閒暇中。有個老人家打開窗戶,從樓上看著外面的世界。曇華林歷史文化街區的院子里傳來葫蘆絲的聲音,進入院子只有那些新春裝飾品還在。一些店門口掛著玻璃風鈴,隨風吟出清脆的歌曲。風鈴上掛著人們對於工作、學業、愛情、身體的願望。平常我會覺得這些很矯情,此刻我的腦海中浮現很多人認真寫下自己願望的畫面。 走出曇華林,我看到了一個盒X鮮生,就走了進去。門口有人在檢測體溫。這個超市更大一些,但蔬菜架也是空蕩蕩的。超市裡播放著春節歌單。沒有買東西的壓力,我只是隨便逛逛,走到自煮小火鍋的架子前,想著今晚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也可以偷個懶,就狠心花了65.7買了一盒自煮火鍋和螺螄粉。在等結賬的時候,我還隨著音樂搖晃了起來。我喜歡廣場舞,廣場舞的節奏都很強,也比較歡快,跳廣場舞的人也都很有勁頭,讓人看著就很開心。走出超市的時候我的腳步都變得輕快了起來,還哼起了歌。走到武昌區人民政府的門口,看到一個中年女人騎著小黃車在門口喊話,她喊的武漢話,我大概只聽懂“請領導接待”“二十多年”。她一遍遍地重複喊。陸續有幾輛車進入,保安也在,沒有人理她。她就像是透明的一樣。在這樣的時候,她都堅持在政府門口喊話,這應該不是第一天,可能也不是最後一天。我的心情一下子又變得沉重起來。走出100多米後,我身後依然傳來“請領導接待”的聲音。 走到一個警務綜合服務站,門口掛著一個喇叭,一個播音員在激情昂揚地念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站已經打響……我們守望相助,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這個的口號在空蕩蕩的街道上重複播放著,充滿了諷刺。回到小區門口,有一個人在大聲喊:出來聊天呀,要長毛了。幾個人在旁邊嬉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我沒法用一種統一的心情來寫整篇日記。世界如此荒誕,我只能一一記錄下這些荒誕。1月28日封鎖帶來了恐慌,而恐慌在加深人們之間的隔離。很多城市開始要求必須在公共場合戴口罩。這看上去是為了肺炎的防控,實際上帶來的是權力的濫用。昨天廣州有未帶口罩的市民被拖下地鐵、被噴辣椒水。我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沒有戴口罩,也許因為沒有買到,也許他們並沒有看到必須戴口罩的通知。可是不管怎樣,他們出門的權利都不應該被剝奪。政府還有很多方式可以鼓勵市民少出門,在公共場合戴口罩,比如確保每個市民有口罩,給不出門的市民發放獎勵金。網上還有視頻是一群人封了在家自我隔離的人的家門。湖北人在外地被驅趕,無處可去。這很可怕,應對肺炎的方式不應該是人防人。與此同時,有人在努力打破隔閡,他們主動為在外地的湖北人提供住處。在封鎖中建立信任和聯結並非易事。昨天有個記者問我會不會考慮去跟別人交流,我回答說不知道。整個城市都被沉重的氛圍籠罩著,身處其中,我不自覺地小心翼翼起來,不敢隨意去和人溝通。封鎖讓人們的生活進入原子化的狀態,失去和他人的聯繫。然而人們並不甘於現狀。昨晚八點左右,窗外響起呼喊聲,大家一起開窗喊“武漢加油”。這個集體的吶喊是一種自我賦權,人們從中尋找聯結,從中獲取力量。 昨天的晚餐是自助小火鍋。晚餐後,我照常和朋友們聊天。每天聊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很快會變得無話可說。於是,我們決定大家要輪流分享秘密。北京Bcome小組創作了《陰道之道》(中國版的陰道獨白),裡面有句台詞是:“我們不說的東西會成為秘密,這些秘密將產生羞恥、恐懼和神話。”我們說到一些獨特的生活習慣,比如有人說自己不喜歡洗澡,有人講到自己和家人的關係,家族的秘密等等。我們還聊到自己都交過哪些智商稅,買過的神奇物品,有人買過辣椒膏,聲稱可以減肥的東西,抹在身上會發熱。當然,我們無可避免地聊到了肺炎,大家分享了自己看到的一些信息,說到一些在維持城市運轉卻被忽略的群體。我決定去了解這些人的需要。這幾天我的生存焦慮已經慢慢消除。儘管我在試圖每天走得更遠,可是如果我不和這裡的人發生聯繫,我能走得再遠又有什麼意義?社會參與是人的重要需求。人們需要在社會中有自己的社會角色,可以發揮自己的社會價值,為自己的生命賦予意義。我要在這座孤城中重新尋找我的位置。儘管我在這個城市沒有很多資源和人脈,也沒有車,行動空間會受限。不過昨天我看到有人騎共享單車,想到我也可以騎單車出門。 今天武漢的天氣終於放晴有了陽光,猶如我的心情。出小區看到的人多了一些,有兩三個社區工作人員,他們似乎在做排查,說是要檢查外來人員。我問一個大姐她們是否有發口罩,她說沒有,另外一個男的趕快過來說有的。 接著我訪問了8個環衛工,六個女性,兩個男性。他們大概每天工作七八個小時,工資約兩千三四,稅後不到兩千塊。我問到肺炎期間他們的工資是否會有變化,有人說春節有3天是雙倍工資,有人根本不了解。他們現在每天能領到84消毒液、重複使用的勞保手套,沒有一次性手套,普遍缺口罩。情況好的可以一次發20個口罩,用完再領;最差的自封城以來只發了2個口罩。他們都很善良,有的人沒有一次性醫用口罩,用圍巾把嘴包起來。我把出門備用的三個一次性醫用口罩送了出去。他們中有人說話有口音,我聽起來會費勁,有個大姐忍不住要摘下口罩,又很快戴回去。有人自己備口罩,說“為了家人,為大家,為國家”。我問到他們的家人是否會擔心,有個大姐說肯定擔心,她已經和兒子媳婦分開住,他們不出門,她會買東西送到門口,自己心裡也慌,心理壓力大。他們拿著微薄的工資,沒有基本的防護保障,卻還在堅持工作。我們真的值得他們的堅持嗎? 我還問了3個外賣員,都是男性。外賣員的工作時間不定,基本都會有配備口罩,至少一天兩個,每天會對外賣箱進行消毒。X團外賣的還會發洗手液。我問到會不會增加工資,他們說外賣分類比較複雜,根據供應商、貨物重量等會有不同。X團外賣的專送一單會比平常多3.5元;一個X了嗎的外賣員說他一單比平常多4元,另一個則說沒有變化。我還去了一個便利店,早上5點開門,晚上11點關門,1天發一個N95口罩,比較缺酒精,現在主要是接X了麼訂單。我要讓自己成為一個聯結點。所以我把自己的微信二維碼發出來,歡迎大家加我。如果你在武漢,也想為打破封鎖出一份力,我們可以一起為那些被忽視的群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你在外地,想捐一些口罩等必需的物資,可以寄給我,我可以出去派發給需要的人。讓我們一起形成一個網絡。 1月29日2017年底,我發起成立了074職場女性法律熱線,為在職場遭遇性別歧視的女性提供法律支持。昨天下午,我接到一個懷孕歧視的電話諮詢。打來電話的是一名男士,他的妻子潘女士是一個國企的行政職員。潘女士19年7月份入職,現在懷孕3個月。潘女士的妊娠反應比較大,嘔吐得比較厲害,醫生建議休息。因為多次請假,公司開始說她不適合這個工作,暗示讓她離職。潘女士的心理壓力很大。因為公司還未直接說讓潘女士離職,我只能建議潘女士繼續工作,並蒐集被區別對待的證據。特別巧的是,潘女士夫妻現在也在武漢,他們儲存了一些食物。希望解封後,我們有機會見面。工作現在是很多人的擔憂。春節假期現在延長到了2月2日,可是如果疫情還在繼續發展,人們怎麼可能安心地返工。大公司可能有足夠的財力維持運營,延長假期給一些小企業和個體戶帶來的損失更嚴重,他們的盈利可能並不多,會有房租的壓力,給員工發工資的壓力,就可能會裁員。在裁員中,女性經常是首先被裁掉的員工。對於個人,大家會在考慮要不要冒著一定風險去上班,他們中可能有人面臨房貸的壓力,有人要照顧家庭。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最終國家要負擔起這些責任,為企業減稅,為個人發放基本的生活補貼。 昨天我收到一個多年沒聯繫的高中好友的信息,她現在是一名護士。她說:“你的每一篇日記,我都在看,我想不到更多的詞彙去給你慰藉,心裡滿是沉重,我只想跟你說,我今天向單位提交了申請到一線的請戰書,如果有可能,我願意到那里和你並肩作戰,你不孤單,國家文明的腳步越來越近,可能還有些地方未能完善,但是請你不忘愛與希望。我腦子裡你還是那個瘦弱中倔強的你,相信你一定能在這場疫情中平安歸來。”看完後,我留下了感動的淚水。(PS:我現在不瘦啦。)昨天的晚餐是煮成了米飯的粥加芹菜炒雞胸肉。晚上,我繼續和朋友視頻聊天。那個不愛洗澡的朋友已經一周多沒洗澡,她決定第二天洗澡。廣州的芹菜十多塊一斤,北京的朋友買了5個土豆,有大有小,花了十幾塊。有朋友開始聽偵探故事,讓自己和肺炎的信息有個短暫的隔離,調整一下狀態。我們討論可以為環衛工做些什麼,有人提議發放如何戴口罩的指南,考慮到環衛工的狀況,可能有人不識字。我有個打印機,可偏偏這個時候壞了。有兩個網友捐了錢給我,讓我轉給環衛工。我就跟大家討論要不要為環衛工募捐。我只是一個個人,很難保證透明化和公信力,不具備管理捐款資質。我會把已經收的錢捐出去,不再接受給環衛工的捐款。而且,這未必是他們當下的需要。對於我們來說,某種程度上捐款比較容易,而真正關心他們的生活更難。 今天天氣依然晴朗。我早上七點多醒了一次,太困了就又睡了。結果昏昏沉沉地睡到快十點。起床後,我照舊先做了運動。昨晚有個朋友發了武漢物流協會誌願團隊的聯繫方式給我。吃完早飯,我聯繫了他們,想看看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幫助。我想今天能跟環衛工多聊聊。出門碰到的第一個環衛工是昨天那個要給兒子和兒媳送東西的大姐。一開始,她有一些防備,她問我是做什麼的,目的是什麼。我說我只是志願者,想要了解和記錄環衛工的生活。她還是不解,讓我不要拍照和錄音,也不願透露名字。她是老武漢人,說話有口音,有一些我沒有完全聽懂,能記錄下的也有限。大姐很健談,她做環衛工一年多的時間,以前在一個廠裡做核算員,45歲就退休了。現在的單位不再為她交社保。我說那生病了怎麼辦,她說她身體還好。她一周有一天的休息時間,工作以來她從未請過假,不管刮風下雨、酷暑嚴寒,她都在街上打掃衛生。一天99%的時間都要站著。一天站下來,晚上腿都是酸的。有時候回到家都不想洗衣做飯。她負責的區域是大概500米的街道。大姐說除了打掃的時間,環衛工會在一個隱蔽的角落裡觀察著自己管轄的範圍,哪裡髒了就馬上過去清掃,如果不是在打掃人們一般都不會看到他們。她丈夫去世多年,她還有一個兒子。兒子得了心臟病,前年在廣州的醫院做了手術,現在還要吃藥,一個月千把來塊醫藥費。兒子身體狀態不好,能夠選擇的工作也受限,就開始租車開滴滴,有時候開幾天要休息幾天,收入也不穩定。大姐的工資除了保障自己的生活,有時候還要貼補兒子。 每個環衛工都有自己的管轄區域,休息的時候不能跟臨近區域的同事聊天。大姐經常一天都不說話。她經常會遇到問路的人,很多人並不客氣。有一些開車的人遠遠的招手讓她過去。有一個問路的人在問完大姐後,又問了別人,大姐說自己明明指的路是對的,那個人卻又回來指責她,還說“你就只能做環衛工”。所以她有時候都不想回應問路的人,她說自己並沒有義務給別人指路,她只是好心,而那些路人把這些當作理所當然。她說孤獨和不被尊重很傷元氣。武漢封城後,為了生存她還是要繼續工作。她每天11點上班,6點下班。家附近的超市10點才開門。她說她不能買了菜拿著菜上班,只能下班了后買菜,有些菜漲價,能買到的菜就很少。幸好附近有個酒店把一些菜便宜賣,她買了一些土豆和花菜。她花198買了100個口罩,卻在休息的時候被人偷了。臨走的時候,我留了幾個口罩給大姐。她跟我說謝謝,我可以在那條路上找到她。可是,我覺得自己還配不上她的謝謝。在我看來,她的講述是一個控訴,控訴社會的不公,控訴人們的歧視和傲慢。本文取自社工郭晶微信號
-
2020-01-29 橘世代.健康橘
日本熟齡夫妻「愛情保鮮」秘訣大公開!
在美國,要是一天沒有說10次以上「我愛你」就會離婚──這應該是玩笑話吧?不過,和日本的夫妻相較之下,美國夫妻確實較常以言語、擁抱、親吻等行為來表現對彼此的愛情。今後日本的夫妻不妨也實踐「如果真的幸福,就以行動表現出來」吧!現在50多歲的人雖然想法已經有所改變,不過要日本人說出:「我愛你。」或是擁抱、親吻,多數人還是會覺得難為情。那麼,以下這些話,你是否能自然而然說出口呢?根據糕餅業「不二家」的不二家家庭文化研究所2013年11月的調查,「丈夫對你說的讓你開心以及生氣的一句話」,調查對象是全國20~60歲的已婚女性。以下就介紹40~50歲以上的回答吧!(丈夫說的令我覺得被愛的一句話)‧ 沮喪的時候丈夫說:「就算沒人讚美妳,我還是要讚美妳。」(結婚第29年/58歲)‧「或許妳認為有其他的人生選擇,但我的選擇只有妳。」(結婚第19年/50歲)‧ 不經意地對我說:「謝謝妳。」(結婚第32年/61歲)‧「我的心裡只有妳。」(結婚第16年/57歲)‧ 被老公稱讚:「菜好好吃!」(結婚第26年/51歲)‧ 老公說:「妳真的很漂亮!大家都這麼說我好開心。」(結婚第21年/53歲)(老公說的一句令我生氣的話)‧ 被說中不想被指出的缺點時。(結婚第29年/58歲)‧ 老公說:「我們果然合不來。」(結婚第4年/ 47 歲)在「令人生氣的一句話」回答當中,有一個回答令人注目:「因為決定要立刻就忘,所以我忘了。」這樣的妙招,希望大家也都能記住。把時常讚美對方當作禮物,夫妻的感情就會很圓滿。本文摘自《50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暢銷新版】》,麥浩斯漂亮家居 2020/01/17 出版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1-28 新聞.生命智慧
老後本就要獨立!萬人追蹤網紅奶奶十個豪邁人生金句
編按:64歲學會上網、76歲開始玩推特,短短幾年內就吸引近9萬名網友追蹤的日本「推特奶奶」溝井喜久子,可說是不折不扣的高齡網紅。從人生哲學到世代關係,她見解獨到又一針見血的發言讓許多粉絲大讚中肯,本文精選10句令人超有感的名言集錦,從中一窺她豁達的人生智慧。這位「推特奶奶」之所以廣泛受到討論和注目,不只是因為在這個年紀還能和年輕人一樣對網路駕輕就熟,更因為她在推特的發文,總是能引起廣大網友的共鳴。因嚮往居禮夫人和日本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湯川秀樹,而就讀御茶水大學理學部的溝井喜久子,在當年算是少數具備高學歷的女性。從小就對新事物有著旺盛好奇心的她,儘管在結婚後辭去高中老師的工作成為家庭主婦,凡是感到興趣的事物,像是地方舉辦的茶道、三味線、太極拳等課程,她都踴躍報名。「就算學了之後發現不如所想的有趣,或改變心意也沒關係,對這門技藝或學問的知識,就會成為內涵的一部分,還可以因此認識新朋友。」學電腦玩推特,人生永不害怕新嘗試溝井喜久子接觸電腦的動機,最初其實是想幫退休後投資股票的丈夫記帳,「聽說Excel很好用,就想著也來試試看」。但這次她沒有去上電腦教室,全靠摸索自學而成,不料學會用電腦後,輪到平板逐漸普及,她嫌電腦和家人一起共用太麻煩,又轉而嘗試使用平板。她笑說:「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會抗拒接觸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又不會爆炸,有什什麼好怕的!」像是新的3C產品有人怕自己學不會、怕浪費錢而捨不得買,這種「小氣」會養成消極的心態,「久而久之就真的什麼都不會了。」之所以開始用推特,則是因為想幫朋友的社團活動宣傳,她靈機一動,想到這個方便又不花錢的法子。「那個時候總理大臣(鳩山由紀夫)開啟了推特帳號剛好是新聞熱門話題,我就想:如果60幾歲的人可以辦得到,那我應該也沒問題才對。」 不過她也是後來才知道,在推特發文,如果沒有人追蹤的話,是不會有人看到的。雖然宣傳計畫失敗,但溝井喜久子卻開始對推特產生了興趣。她開始在推特上記錄自己的生活日常、心得感想,或是回憶自己年輕時昭和戰後生活的點滴,慢慢開始累積追蹤者。時代不同,女人更要為自己活「因為推特有140字的字數限制,因此不用鋪陳太多,一開始就直接把結論寫出來就好。但是也不要一次把所有的內容毫無保留的說完,我會留下3成,讓大家有相互討論的空間。」今年已經86歲的溝井喜久子,如今對如何經營推特,已是很有心得。由於她的追蹤者大多也是50後世代,因此關於照顧長輩或婆媳關係、孩子的獨立、丈夫的抱怨等切身話題,總是特別能引起迴響。「大家會不斷轉傳,再加上自己的評論,由於大家立場相近,特別能暢所欲言,我就覺得這樣讓大家有一個抒發的管道很好。」多的時候一天會發將近60條推文,且會花上好幾個小時回覆,溝井喜久子為何願意花這麼多心力在推特上?「可能是我的正義感比較強吧!過去媳婦侍奉公婆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是如今社會環境已經不一樣,女人在兼顧工作之餘,還要打點先生、孩子,甚至照顧長輩,承受不住重擔而因此累倒的人非常多。如今社會福利好了、物質條件也比過去豐富太多,老年人即使靠自己也能生活下去。」 她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要為了家庭、孩子或公婆而活。「這是我最想透過推特告訴大家的事。」以下便是從溝井喜久子的推特中精選出的名言金句:1.「我不想變成那種得靠孩子照顧的人,我也不覺得那樣有什麼好。每個人所認定的幸褔都不一樣,也很討厭被別人決定什麼是幸福。這是我從小就有的想法。」2.「照顧孩子到他能自立是父母的義務,在這之後就要為自己老後打算了。」3.「還會感覺到後悔,就是你還年輕的證據。像我這個年紀早就把後悔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把眼下的每一天過好就好。也不知道這樣算不算幸福呢?」4.「每次見到溺愛兒子的母親,都覺得總有一天會害了這孩子的人生。我總是會很雞婆地想:怎麼不把這份心力拿去對待自己的丈夫呢?」5.「現在看我身邊同年齡的人,如果感覺過得還不錯的,大多是在某方面曾經努力過:可能是工作、運動或是學習。反之,如果只是什麼都不做,好運是不會平白無故降臨的。」6.「我看過很多女性在離婚之後獨力把孩子撫養長大;但反過來看,男人在離婚之後,總是無法獨自生活,忍不住要找新的對象。」7.「常說有的人會在喝了酒之後就個性大變,其實那只是因為酒精的關係,把原本壓抑的部分釋放出來而已。所謂結婚後、有了小孩之後個性就變了,那是因為他本來就是這種人。」8.「推特或是社群網路實在是個有趣的地方,對於身邊的人講不出口的話,卻能對著遙遠的陌生人暢所欲言。」9.「說到底,別人的事情和你沒關係吧!把自己管好比較重要。只有看不見自己的人,才會整天對別人的事情說三道四。」10.「我從小就對於自己不想變成什麼樣子、不想變成什麼樣的人有很深刻的體認,因此才造就現在的我。」原文:老後本來就要獨立!9萬人追蹤的日本奶奶溝井喜久子,10個豪邁人生金句
-
2020-01-27 橘世代.健康橘
面對長期照護的壓力 試著降低門檻放過自己也放過家人
不要求自己作到「百分百的照護」「長照殺人」雖然是絕對做不得的事,還是不時會聽到這類新聞。之所以照顧到最後會親手殺害最愛的父母,也是因為在毫無避風港的每日生活中被逼到臨界點,從而導致心靈生病的緣故吧。在被逼到那樣無路可走前,有需要在漆黑的隧道內打個通風口,讓亮光和新鮮空氣進入。話是這麼說,我當時自己身處照顧母親的漩渦時,也是遲遲無法身體力行,如今我重新回顧當時的狀況,找到一些花點心思便能緩解鬱悶心情的提示,希望能給大家當個參考。首先比什麼都來得重要的就是,「絕不要求自己作到百分百的照護」。因為絕不可能有人能作到滿意度百分百的照護。就算你再怎麼貼近受照顧者的心情拚命努力,還是不可能完全懂得受照顧者真正的心情。要是對方說:「我背後癢,你幫我抓一抓」,你問對方:「抓這邊可以嗎?」時,對方就算對你說「好,謝謝你」,事實上可能離最希望你抓的那個點偏了一點。忙著家事與雜務來不及做飯時向對方說:「對不起,你應該餓了吧。」對方就算回應你:「沒有,我還不餓。」實際上說不定餓得要死。就算再怎麼追求完美,受照顧者真正的心情還是只有本人會懂。要是想太多,覺得自己還能做,不做不行的把自己逼太緊,整個人就會越來越疲累的直奔照顧者憂鬱症之路。為了不讓自己走上這條路,就先從「作不到百分百的照護是理所當然」開始吧。要是以百分百為目標,神經緊繃的照顧病人,其實受照顧者也會覺得有壓力。我母親在身體健康時,明明講起話來一向都是高人一等的語氣,自從我開始照顧她後,她常會把「謝謝」、「對不起,不好意思」這些表達謝意的話掛在嘴邊。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顧慮到表情極度緊繃的我吧。當我聽到她說「我是在給妳找麻煩,還是早死早好」時,我整個人深受打擊當場呆立不動。在這樣的狀態下,照顧者和受照顧者雙方都不會感到幸福。拚了命照顧病人的心意是很重要沒錯,但父母會比兒女先離開人世也是理所當然。何不放鬆心情想一想,不管是誰,哪一天總會遇到這一關。讓照顧變得過度辛苦,根本是本末倒置。如果要求自己作到百分百,將目標門檻訂太高,會把自己壓垮。請目前正在照顧病人的各位,以及日後要照顧病人的讀者,以此為準則展開照護生活吧。本文摘自《不勉強自己才是最好的長照》,高寶書版 2019/12/25 出版 致照護者│填問卷抽好禮 因為愛而成為「照顧者」,不要讓這份愛壓垮自己。我們希望透過調查可以聆聽照顧者們的聲音,讓照顧者知道你不是自己一個人。(提交問卷即可兌換贈品)《照顧者生活調查》立即填寫:https://bit.ly/2VwMLej
-
2020-01-23 養生.聰明飲食
醫護除夕夜值班吃什麼?第一名的餐盒長這樣
比床位數量、就診人次,近幾年來,醫療院所竟也開始互尬「除夕餐盒」,除夕夜裡在網路舉辦「餐盒大PK」,許多醫師、護理師在臉書社群裡貼出自家除夕夜菜色,這一兩年,新光醫院以老爺酒店五星級餐盒備受肯定,副院長洪子仁說,「只要花點心思,就能營造員工幸福感。」對於除夕年節值班的護理人員來說,過年過節無法與家人團聚,一起吃年夜飯,已經夠令人感傷,如果又只能吃冷便當、冷披薩,想當然會一肚子氣,大罵醫院沒人性。四年前,中部一家醫學中心護理師在除夕當天於臉書貼出自家九宮格豪華餐盒,引發熱烈討論,不少人接棒貼文,反應熱烈,其中一家地區醫院員工貼出超普通餐盒照片,引來負評,高層不以為意,認為小題大作。沒想到,該醫院隔年招募護理師時,竟然乏人問津,內部檢討,才得知這個「寒酸除夕餐盒」留下嚴重後遺症,許多護理師將該醫院形象與便當餐盒直接聯想在一起,「小氣血汗」,根本就不想來應徵。「看似小事,但對於員工來說就是大事。」洪子仁說,網路社群發達,醫院一舉一動都可能被放大比較,如果能在關鍵時刻臨門一腳,就算是小事也可營造幸福感。為此,新光醫院前二年委託老爺酒店掌廚除夕餐盒,菜色精緻可口,連水果、甜點、湯品熱度等用餐細節均考慮周到,在護理師網路群組上大獲好評,連續贏得第一名。基隆長庚醫院開刀房護理師陳麗華說,「沒有比較,還真不知其他醫院除夕餐有多好」,廿幾年前北上工作,除夕夜只在乎有沒有得吃,不在乎是否已經冷掉,近幾年來,則是愈吃愈好。陳麗華指出,以前護理部除夕餐大都是炸雞、披薩,冷了後,就不好吃,三年前新光醫院以五星級除夕餐盒一舉成名,不只贏得美名,也造福了廣大醫護人員,因為輸人不輸陣,醫療院所都更用心幫護理人員準備除夕餐點。不過,有些人就是不喜歡吃便當餐盒,林口長庚外傷急診外科主治醫師傅志遠的除夕大餐,竟然是統一超商的包子。他說,急診醫師不太重視吃什麼,幾顆熱騰騰的包子就吃得很滿足。談起年節值班的悲慘經驗,陳麗華想起十年前的跨年夜被緊急叩回的無奈。生平第一次帶著女兒至台北市政府廣場看跨年晚會,親眼目睹101大樓震撼煙火秀,不料,倒數計時剩下29分鐘時,手機響起,醫院通知急診室收治眾多連環車禍傷者,手術室開急刀,要她速速回醫院。陳麗華表示,當天下午三點就抱著女兒,擠在人潮中,期盼著燦爛煙火,卻在關鍵時刻接到電話。她感慨地說,「手機螢幕顯示醫院電話號碼,能不接嗎?」當時共有六名護理師接到電話,幾乎都帶著小孩趕回醫院,陳麗華表示,忙完手術後,凌晨三、四點回到辦公室,有小朋友睡在地板,女兒則正看電視,當時看到這個場景,一陣鼻酸,不自覺地哭了出來。對於醫護人員年節值班的辛酸,陳麗華滿腹委屈,她說,寧願春節值班時手術一刀接一刀,如果空下來,就會觸景傷情,想到自己不能跟家人過節,直想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部主任陳維恭則是同樣感性,在年節、除夕夜值班,最大感觸就是人生無常,他說,如果收治猝死、車禍致死個案,心情頓時沉重。陳維恭表示,有些人年紀輕輕,只是熬夜打牌,突然心肌梗塞,或是開車買宵夜,意外死亡,理應開心熱鬧的年假,全家人突然籠罩在悲傷氣氛中,在急診放聲大哭。儘管已執醫廿多年,但在過年遇到這類悲情事件,仍覺得難過,希望大家都能過個平安圓滿年。
-
2020-01-23 橘世代.健康橘
突破長照困境 石頭湯模式啟動新未來!
長期照護,應該是當作類似「醫養結合」中「安養」的部分,包括病人的一些生活起居方面的照顧,家庭經濟問題提報……是屬於照顧的範圍。施至遠主任解釋:「長期照護,根據國外學者的定義,其實裡面本來就包含了醫療、社會支持與個人照顧,以人為中心來考量,本來就應該是一起協作的,因為照護一個人不可能切割來、切割去。可是現在國內的長照,較偏向照顧的意味,需要長期照顧的民眾,絕大多數應該都需要醫療的介入,而且剛好醫療與長期照顧在錢的來源上,又分別屬於全民健保跟長照保險,就需要有個模式,把這兩個不同的給付機制給圈在一起,所以才會衍生出『石頭湯』的模式。」石頭湯臺北市社會局在社區整體照護模式的據點,之所以取名「石頭湯」,意在「集合資源、大家共享」。《石頭湯》是歐洲很有名的民間故事,話說三個疲憊不堪的士兵,進入一個殘破的村莊,但因戰亂大家都民不聊生,沒人願意資助三個又餓又累的士兵,分他們一點食物或讓他們借宿一夜。百般無奈下的士兵,請村民借口大空鍋子給他們煮石頭湯,用石頭煮湯來止飢?這讓村民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當石頭湯煮沸了,士兵喃喃自語:「煮湯,若能加點鹽和胡椒,多美味啊!」其他兩位士兵猛點頭;想想有道理的村民,跑回家拿來鹽巴和胡椒給士兵。士兵們相視一眼:「如果能再有點蔬菜放進湯裡,就是人間美味了。」一個小孩拉著媽媽說:「給他們一條紅蘿蔔吧,我們家應該可以的。」一位老奶奶說:「若加點洋蔥,味道會更好。」村民們七嘴八舌的討論著讓湯變更好喝的食材,開始有人拔腿回家去拿各種食物放入湯中,香氣四溢的石頭湯煮好了,三個士兵招呼村民們一起分享。「原來用石頭也可以煮出這麼好喝的湯啊!」「是啊,活到這把年紀,從來沒喝過這麼美味的湯。」「謝謝你們,教我們做大家都能一起吃、一起分享的好吃食物,我們好久都沒吃得這樣滿足、這樣快樂過了。」醫療在長照中的定位長期照顧體系人員多為居家服務單位,對於連結醫療資源不熟悉,或者不會主動評估其需求,形成很多長期照顧個案僅接受生活照顧而沒有醫療照顧。本文摘自《希望你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的長照》,大塊文化 2018/10/27 出版 填問卷抽好禮 照顧者才懂的旅程「辛苦也幸福」;我們希望透過這份問卷了解照護者的真實需求,在照顧這條路上你我不孤單!《照顧者生活調查》立即填寫:https://bit.ly/2RXJpyv
-
2020-01-21 科別.腦部.神經
腦中風失語? 理學檢查有意外
腦中風是學習大腦功能最好的疾病;哪裡受傷了,就會出現哪部分的功能缺損,通常是變差,但有些功能反而會異常強化。盡管影像科技一日千里,有經驗的神經科醫師還是能夠只由患者的理學檢查,準確判斷腦部大致受損區域,甚至日後恐會留下那些後遺症。但人生總有看走眼的時候。在家突然不說話斷層攝影沒異狀四年前遇到藍先生,家屬說他在家突然不說話,手腳有點不靈活。當時他的腦部斷層攝影未顯示異狀,但腦梗塞的急性期影像就是這樣,診斷主要靠理學檢查。藍先生眼睛斜視前方,如何揮手吸引他都沒用,他右手自發性運動似乎比左手少。種種跡象顯示,他應該是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而且可能合併部分語言功能障礙,也就是失語症。病床旁藍太太及一雙兒女面露憂色。我語帶保留:「初步看起來語言與理解能力受影響,可能是塞住左側中大腦動脈。具體後遺症得再觀察幾天。」接下來兩天藍先生還是不理人,但神色似乎不像聽不懂,像是冷眼旁觀世界。由於不太符合傳統中大腦動脈梗塞症狀,我突然對自己的診斷猶豫。但仍教導實習醫師,仔細觀察神經學變化。某天實習醫師很激動跑來說「患者會寫字耶!」看護也證實,患者看著眼前紙筆,居然可以緩慢寫出名字。我安排磁振造影血管檢查釋疑。結果真的跌破眼鏡,他居然是前大腦動脈阻塞!約莫一半左側額葉呈現缺血狀態。比較特別的是,他有一小部分語言區似乎由這條血管供應,所以才會誤判他有失語症。我尷尬的向學生坦承「看走眼了」。但這是有趣的案例,大家要好好學習。額葉中風藍先生就是不想講話我向家屬解釋,藍先生額葉中風,不是無法說話,可能只是不想講;往好處想至少不是失語症。額葉症候群有很多正負向病徵,患者可能作任何事都沒動機,包括不想講話、卻也有案例變得很愛說話;也可能有情緒障礙、行為脫序等後遺症。因為症狀類似精神疾病,最後可能得請精神科協力治療。我拿「眼鏡」、「手表」考他,他都能寫出名稱,但就是不出聲。某天查房時,他的手機響了,他居然反射式接通,跟對方回應「好、不好」。於是我再度測試認知功能,除了「家住哪裡」、「早餐吃什麼」這類切身問題,我通常愛問時事,例如現任總統是誰、最近聽過什麼政治或社會新聞?觀察患者記憶力和陳述邏輯。我溫言鼓勵藍先生:「總統選舉到了,你要趕快恢復才能出院去投票!」見他不理睬,我繼續說:「你知道今年有幾個人要選總統嗎?你要選誰?」時事話題讓他第一次對我說話藍先生緩緩轉過頭注視著我,下巴微抬,口中冷冷吐出「蔡-英-文」,接著眼神飄到別處。那是他第一次對我說話,只不過不屑表情彷彿嘲笑我「這種簡單問題還需要考我嗎?」實習醫師見到這一幕,紛紛笑出來。我不以為忤,改以振奮口吻安慰藍太太及家屬:「他雖然腦中風,但還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不要太灰心。」眾人點頭。藍太太喜極落淚,卻哽咽說:「我老公會接電話、跟醫師講話,就是不跟我講話!為什麼?」我一時語塞。這種情況是否涉及夫婦間的難言之隱,我未深究,只能鼓勵太太多點耐心。幾天後,我推薦藍先生加入PAC。PAC是「提升急性後期照護品質計畫」,在復健科評估後,篩選合適患者,在三到十二周的黃金期間積極復健,一般患者是一天復健一次,PAC患者一天兩次,神經科醫師每周評估狀況。以過往經驗,加入PAC,患者每周幾乎都看得出進步。藍先生經一個半月復健,已可獨立行走,話也變多,但一直是撲克臉。在春節前準備出院時,藍太太害羞地說,老公變得很熱情,對她甜言蜜語又摟又親,公眾場合可以技巧性閃躲或制止,回家後怎麼辦?我想她隱晦表達的可能不光是行為熱情,或許還有性欲需求等。這可能是額葉中風的併發症,但說不定只是住院久了想求歡。我只好概略說,萬一變成長期後遺症,我再請精神科醫師協助。「表達愛意 就好好珍惜吧」我忍不住白了藍太太一眼:「以前抱怨他不跟妳說話。現在他勇敢表達愛意,妳就好好珍惜吧!」藍太太苦笑著接受了開導。最近這對夫婦要去瑞士旅遊,我說很好啊!提醒注意事項。轉頭取笑藍太太說:「要去二度蜜月喔?」她羞紅了臉。最後冷不防藍先生說:「醫師,我們認識四年了喔!我還記得你問我,總統要選誰!」我笑著說:「是啊!你的腦筋挺不錯。」接著他問:「那醫師這次要選誰?」我拉下口罩、抬高下巴,表情高傲的看了藍先生一眼後,轉頭望向別處。診室裡的人都笑了。笑得最幸福燦爛的,當然就是藍太太了。
-
2020-01-21 癌症.癌友加油站
吃一整碗飯要花7年 長庚抗癌志工用傷疤和運動勉勵病友
林口長庚醫院癌症資源中心今天舉辦歲末關懷活動,罹患口腔癌第四期的病友葉明祥出席和大家分享他的抗癌經歷。他說,由於長期抽菸導致肺功能極差,治療期間必須一直被抽痰;術後第一次拿下鼻胃管嘗試由口進食,營養品竟然從手術傷口流出,這種種過程雖然很挫敗,但他靠著積極運動,終於撐到戰勝的那一刻,還能在醫院擔任癌症志工,因此他鼓勵所有的病友要多運動,可以改變人生。65歲的葉明祥說,治療初期一直被抽痰非常難受,為了改變現況,他每天拿著拐杖在醫院樓梯間穿梭當作運動,一周後醫生說可以不用再抽痰了,他高興的如獲恩賜。不過手術後身體構造與面容的改變,讓他很多事情需要調適,連最基本的吞嚥動作都要重新學習。復健開口動作,每日每小時要做10分鐘,每日至少10次,持續2年,「第一次拿下鼻胃管嘗試由口進食,營養品竟從手術傷口流出,傷心的淚水也跟著掉下」,他說那一刻覺得自己像極了科學怪人,但他總相信自己可以撐到戰勝的那一刻。葉明祥於是更積極運動,雖然為了要補齒齦做為支撐,讓他少了左小骨,他仍舊騎腳踏車挑戰登高山,要證明他一樣可以擁有正常的生活。他說,附加的好處竟是氣喘不再發作,也開啟他吞嚥訓練的契機,花了7年的時間終於可以吃完整整一碗飯,才發現能吃到食物真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葉明祥擔任林口長庚癌症資源中心志工已經2年,帶著臉上傷疤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在門診及病房鼓勵病友積極治療。儘管復健會流血,但是渴望開口的動力讓葉明祥不放棄,他的兒子也被感動,陪著父親復健,一邊準備考大學,一舉考上台大經濟系。癌症中心林永昌主任表示,運動對於癌症病人有明顯的幫助,我們除了關注治療成效外,更鼓勵大家做適度規律運動的習慣,每週3至5次,每次至少30分鐘,透過這種運動方式能有助提升免疫功能,改善生活品質。
-
2020-01-20 橘世代.健康橘
世代衝突 熟齡後如何重建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
家,是老年的情感依靠家庭是文化的縮影,世代關係對於生活有著強大的影響。在理想的情況下,老年人從家庭及家庭中的角色獲得支援、關心、尊重、地位與使命感,反過來,他們提供家庭文化意義、安定力量和歷史延續。祖孫之間的互動常常是玩耍、互相關愛、交流知識,孫兒尊重祖輩,祖輩疼愛孫兒。如果我們關愛孩子,孩子又看到我們關愛我們的父母,他們也許也會關愛我們。到了晚年,最大的恐懼是被迫從負責任的成年人變成仰賴他人幫助的人。依賴讓我們受他人擺布,感到不安。許多老年人不信任中年人,這或許是知道他人和自己之間可能存有虛偽、不真誠與雙重標準。例如,我見過一些老年人輕描淡寫或否認生病,為的是阻止家人一有機會就把他送去安養中心(雖然他們未必有這種想法)。這種緊張關係不只限於年邁父母和子女之間,夫婦互相關心支持,但是對於未來還是會感到焦慮和不確定,雙方都承擔著雙倍的壓力。世代衝突有一句波斯諺語說:「孩子是通往天堂的橋梁。」老年人的情感平衡往往取決於同子女的關係。年老後,我們必須重建改造與孩子(如今成年了)的關係,在這件事的成功與否會決定他們對我們感到喜愛、矛盾還是敵意。有的子女可能永遠無法克服年少時對於父母的怨懟,當父母的如果十分在意自己依賴子女,把自己視為負擔,或是要求過高、疑心太重,都可能加劇這種情感衝擊。古往今來的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親子關係的刻板印象,那些誇張諷刺的描繪往往帶有錯誤或過時的假想,不過了解它們、清楚它們與自己的生活相仿之處也有用處。例如,父子經常被描繪成水火不容,互相爭奪權力或統治地位,父女間關係往往比較溫柔。希臘劇作家歐里庇得斯(Euripides)得出一個結論:「對一個老去的父親,沒有什麼比女兒更寶貝的了。」母女關係在青春期偶爾會陷入服從與叛逆之間的掙扎,美國作家博貝克(Erma Bombeck)幽默地提出一個觀點:「我的母親不會承認,不過我老是讓她失望,在她的內心深處,她永遠不會原諒自己生下了一個不肯把鋁箔紙洗乾淨再利用的女兒。」世代之間的關愛世代之間可能存在衝突,可是世代關係也是愛與支持的重要來源,這些互動對人人都很重要。有一句話我認為是米德說的(不過我找不到出處):「老人能教年輕人,變老沒關係;年輕人也可以教老年人,死亡也沒什麼大不了。」與孫兒互動也許能給老年人帶來最溫暖、最幸福的感受,引用已故專欄作家范布倫(Abigail van Buren)的話,「我不是會隨身攜帶照片的奶奶──但是我那幾個孫子──恰好是美國大陸最漂亮、最聰明、最彬彬有禮的孩子——在加拿大和維爾京群島也一樣。」有開放與互相尊重的溝通管道時,為人祖父母可以給人帶來很大的安慰,祖孫可以公正慷慨給予對方關愛,因為他們彼此之間沒有權利,也沒有重大責任,也往往不像父母和子女之間有那麼多的情感包袱。今日老年人能與許多人情感交流,一生得以持續與他人建立深厚且豐富的關係,在許多情況中,科技提供了各種形式的即時通信,即使我們身在遙遠的地方,心理和情感的親近也可以繼續支持豐富這些彌足珍貴的世代關係。本文摘自《老的藝術:高齡醫學權威的身心抗老祕方》,天下文化 2020/01/20 出版。延伸/李佳蓉:給孩子想回家的理由,不要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延伸/不怕空巢期 洪荒與外地女兒只有「一個手機的距離」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檢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