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0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少油
共找到
396
筆 文章
-
-
2020-03-14 養生.保健食品瘋
補充葉黃素護眼?營養師:這些蔬菜裡就有!3種烹調方式最能吃進完整營養
以前很多人到美國旅遊,經常受托買綜合維生素、維生素C、E等回台,不過現在這些都退燒啦!因為現在最流行的健康保養品非葉黃素莫屬,不只舶來品的葉黃素超夯,在電視購物台中的葉黃素也賣得嚇嚇叫,為什麼葉黃素這麼紅呢?在過去大家都以為「魚肝油」才是保護眼睛最重要的營養品,不過現在大家的營養不缺乏了,魚肝油吃多了反而對健康造成負擔,反倒是在10多年前,美國農業部委託的研究發現,普遍存在植物中的葉黃素、玉米黃素等,對視力特別有幫助,自此的近10年間,有關葉黃素的各項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大家都在研究葉黃素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屏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室組長劉純君表示,類胡蘿蔔素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胡蘿蔔素群(Carotenes),例如α-胡蘿蔔素(α-Carotene)、β-胡蘿蔔素(β-Carotene)和茄紅素(Lyeopene)等,另一類為葉黃素群(Xanthophylls),如玉米黃素(Zeaxanthin)、葉黃素(Lutein)。葉黃素又名「植物黃體素」,在自然界中與玉米黃素共同存在。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是構成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組分,也是構成視網膜黃斑部的主要色素。眼睛的黃斑部是負責中央視力的地方,劉純君說,研究發現,在人類視網膜的黃斑部上有大量的葉黃素聚集,而葉黃素可以吸收藍光等有害光線,有助保護眼睛免受氧化及光線傷害,降低白內障及老化性視網膜黃斑部退化的發生。而葉黃素也是唯一可存在水晶體的類胡蘿蔔素,研究發現,葉黃素的抗氧化能力比過去被認為是最強的抗氧化劑的維生素E還要高出1000倍,因此,也被認為可保護眼睛的水晶體、減緩白內障,甚至還有研究顯示,葉黃素的高抗氧化能力和對抗人體老化及細胞病變癌化等有關,還有研究認為葉黃素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等。劉純君認為,雖然葉黃素確實是人體必須攝取的營養素,但目前市面上的葉黃素製劑,大多被過度誇張可以預防眼睛疾病,事實上,適量食用對健康有助,但過量服用就可能會對肝臟造成負擔。一般建議,每天只要吃到6毫克就夠用,所以,只要到自家附近市場,買便宜的時令深綠色的蔬菜,每天至少吃1碗深綠色的蔬菜,這樣就很充足了。葉黃素是一種脂溶性的物質,不易溶於水,劉純君提醒,但葉黃素很容易被光和熱分解,而且在酸性環境下也不穩定,所以在烹調富含葉黃素的蔬菜時,利用大火、少油、快炒,最能吃到葉黃素的營養。而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在深綠色蔬菜中,例如菠菜、芥菜、地瓜葉、空心菜、綠花椰菜等,或橘黃色的食物,例如南瓜、玉米、胡蘿蔔、奇異果,甚至是在各種蛋的蛋黃中也有少量葉黃素。事實上,葉黃素是一般日常食用的蔬菜及水果中,很容易可以吸收到的營養素,雖然歐美的人士好像常發現有缺乏的情況,但在台灣各種深綠及深黃紅蔬菜水果豐富的環境中,除非是非常偏食的人,否則很少會缺乏。延伸閱讀: 久盯螢幕眼睛痠! 3個常見舒緩行為其實很NG 狂盯3C眼睛乾! 不用人工淚液,日常8習慣也能幫眼睛保溼 滴眼藥水舒緩眼睛疲勞  忽略4件事不但浪費又沒效 
-
2020-03-08 橘世代.時尚橘
紙片人練成厚片猛男 偶像淡出星壇變健美先生
從偶像創作團體「南拳媽媽」二代出道的張傑,迷上健身健體,短短3年,從憂鬱瘦弱的吉他手,搖身一變成陽光肌肉男,去年6月參加INBA自然健美分組拿下亞軍,下月將2度參賽,談到健身的好處,他說,最大收穫就是生活變得規律與增加自信。張傑表示,過去音樂創作作息都是日夜顛倒,為了健身打造好體態,三餐正常是必須,因而調整好作息;而他單飛出輯後音樂路走得崎嶇,健身也改變他心境,「自信來自於抗壓性,不會有太多負面壓力的影響,遇到問題、重量就突破他」。問到是否比較少感冒?他說:「其實練健身的人很容易感冒,因為肌肉一直呈現發炎的狀態,但因為運動會提昇免疫系統,就算感冒也很快就會康復。」張傑4月將參加WNBF台灣自然健美比賽,但早從1月就開始進入備賽狀態,3餐只吃水煮雞肉、青菜與蛋,每天健身2小時,目前體脂肪10%的他,希望將體脂降到8%。他表示,比賽前要抽血,特別的是還得先去刑事局接受測謊,證明自己沒有使用禁用藥物;健身3年,他曾在硬舉時傷及肩關節,被迫休息2個禮拜,但舊傷後遺症仍在,只要肩舉就會酸痛卡卡。張傑坦言,備賽期間不能吃想要吃的,烹煮方式幾乎都是水煮,沒糖少油少鹽,且避免吃澱粉類,且每天都會健身2小時以上,「根本沒有生活品質」。【延伸閱讀↘↘↘】。吃得飽又有「媽媽味」 健身網紅May公開3大關鍵。不老男星修杰楷:養生秘訣從「戒糖」開始。運動後肌肉一定要有酸痛感 減肥才會有效果?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3-03 養生.聰明飲食
「蕗蕎」嗆辣開胃 台灣原住民的防疫偏方
17年前的SARS疫情狂掃世界、今年的新冠肺炎風暴龍罩全球,坊間都流傳許多健身防疫飲食偏方,除了傳統中藥或食補方帖,其實台灣原住民也有防疫偏方,就是食用蕗蕎防疫健身。蕗蕎阿美族語為「根閙」,卑南族語「達隔閙」,排灣族稱「lukiu(路奇捂)」。台灣坊間常流傳防疫偏方,從鳳梨﹑蜂膠﹑蕃茄汁﹑精力湯﹑大補茶﹑養生鍋﹑抗疫菜等不勝枚舉,如今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這些偏方又再被流傳,不過,原住民如何食用蕗蕎?引人好奇。蕗蕎正名為「薤(讀蟹)」源自大陸,因此它的英文名稱就是Chinese Onion;蕗蕎又稱火蔥、蕎頭、辣韭或小蒜,栽培歷史悠久,台灣由早期移民從大陸傳入,日本人也喜愛吃此菜。台東的原住多數是混合香菜、辣椒、蒜末、薑末拌醬油,再抓一小把蕗蕎蘸沾混合香菜、辣椒、蒜末、薑末的醬料直接吃下肚,辣到讓人渾身冒汗,原住民相信這樣吃,對防疫有幫助。另一種吃法用蕗蕎沾鹽巴,直接吃。排灣族獵人魯瓦說,蕗蕎(lukiu)是天然殺菌食材,也是很好的開胃菜,如果上山打獵,他都會帶1把,餓了沾鹽巴配飯就很開胃,也會配烤肉來吃,老人家代代相傳,說吃蕗蕎能殺死身體裡面的壞東西。阿美族人也愛吃蕗蕎,因嗆辣,他們另叫「火蔥」,傳統吃法是沾鹽巴生食或配鹹豬肉來吃。另卑南族人蔡宗義表示,蕗蕎他們叫達隔鬧,平時家裡的涼拌菜,通常把蕗蕎洗一洗後,就配上香菜、辣椒和蒜頭,淋上醬油,就能直接吃,有助增加身體免疫力。台東市一心中醫診所院長林聰明說,新冠肺炎有如古代的瘟疫,不論東、西方國家,每隔一段時間,數十年或數百年就會發生一次,古代發生瘟疫,醫藥不發達,不像現代能研發出相應疫苗或藥物,在古代抵抗力強的人,就熬得過,抵抗力弱的人就熬不過,該死的死,不該死的活下來,瘟疫就自然消失,跟新冠肺炎疫情一樣,有人感染病毒沒有症狀,有人發病就是重症,甚至死亡,差別在於人的抵抗力高低。林聰明說,坊間流行的抗疫偏方,什麼喝蒜水、薑汁、養生鍋、精力湯等對抵抗新冠肺炎,根本沒有效,雖然吃了,不傷身,但他呼籲民眾千萬不要拚命吃這些偏方,已生病的人更不要去吃什麼偏方,這樣無助抗病與治療,正確作法還是就醫。他說,中醫強調「固本培元」就是要增強自己的抵抗力,當然依季節中醫有不同的食補藥材,那都只是輔助,最重要的自己的生活作息要規律,飲食要正常、不偏食、少油少鹽少糖,還要適量運動,天天保持心情愉快,身體自然健康,抵抗力就強。
-
2020-02-27 新聞.用藥停看聽
慢性病患者無止盡的漫漫長路…長期吃藥會洗腎嗎?
對於許多慢性病患者來說,彷彿就像走在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單行道。我了解這樣長期用藥,不管是對患者本身或家屬來說都是容易感到灰心的。或許初期還會積極吃藥治療,但當時間一拉長,就會開始出現「不想一輩子吃藥」、「反正吃不吃藥都好不了」、甚至是「吃太多藥搞不好還要洗腎」的想法。我常常笑說,治療慢性病患者最難的地方是「說服」,由於目前很多老一輩的人心中還會有「長期吃藥會洗腎」 的想法,所以每次聽到需要長期吃藥,都會馬上搖頭拒絕,深怕自己吃藥吃久了無法停止,甚至需要洗腎,但事實是如此嗎?今天就先來簡單和大家分享吃藥到底會不會洗腎、以及該如何正確吃藥!【長期吃藥會洗腎嗎?】當任何藥物吃下肚,都是靠肝臟或腎臟來代謝掉。基本上只有藥物濫用才會導致洗腎,像一般慢性病的治療,醫師都是根據每位患者的情況給予合適的藥物治療,只要按藥囑服用,不要自己額外亂吃,就不必擔心會導致洗腎。但如果今天因為不想吃藥,導致糖尿病、高血壓沒有控制好,反而更傷腎!簡單來說,當高血壓惡化,會導致動脈硬化、血液循環變差,導致腎功能惡化。而長期血糖過高,可能會導致腎絲球病變,嚴重者就可能要洗腎。所以想要遠離洗腎,就要先吃藥控制好慢性病,同時日常中也要留意以下幾點:1.不要自行到坊間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服用2.勿過度濫用止痛藥3.多運動並控制體重4.飲食上以原型食物為主,烹調方式盡量少油、少糖少鹽,少吃加工食品。治療慢性病的路雖然漫長,但只要和醫師好好配合,定時服藥並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就可以找回更好的生活品質!來源出處:永蘊聯合診所 https://www.facebook.com/yyclinic/
-
2020-02-23 養生.營養食譜
牙醫師的廚房/三高銀髮族也能吃得澎派
銀髮族的三高料理食譜相較於一般青壯年的三高飲食,應該有更多寬容與理解的心。銀髮族的身體機能退化與堅持傳統、守舊的飲食方法應該被顧慮且尊重,希望他們至少吃得下、進而喜歡吃,比一味堅持他們吃下更養生的料理來得重要。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是唯一正式納入美國最新高血壓教育計畫手冊的降低血壓飲食治療法。不但可以降血壓、血脂,甚至美國糖尿病學會也認定對血糖控制有幫助。不過許多人看到得舒飲食的特色之一:每天攝取5份蔬菜及5份水果,就卻步了,覺得是很難到達的境界。其實只要將餐桌上常見的菜餚稍做變化,適時置入各式蔬菜,不僅增添色澤及營養,還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風味。炸雞蔬菜味噌粥(3人份)惜物的銀髮族常有將剩菜反覆烹煮的問題,這道菜可算清冰箱料理,把家中的剩菜,如番茄、胡蘿蔔、菠菜等,丟到鍋中與糙米稀飯一同滾煮,再加以味噌調味,就是一道暖胃健脾的「蔬菜鹹粥」。用煎的方式處理雞腿肉,減少油量,但利用雞皮油煎,多少仍有動物性脂肪的問題,就養生觀點雖未盡善盡美,不過對於喜歡炸雞酥香的銀髮族而言,也不失為取巧的方法。食材:糙米80克、去骨雞腿肉200克、菠菜120克、胡蘿蔔100克、番茄1顆、雞蛋豆腐1盒、海帶芽5克、乾香菇5朵、味噌1/2大匙、葵花油1/2茶匙、高湯(或水)900cc作法:1.糙米先煮成粥。雞腿肉表面撒少量鹽,皮面朝下以中小火煎成金黃色。2.菠菜汆燙冷卻後,切成容易吃的長度;胡蘿蔔切細絲;番茄切塊;雞蛋豆腐切薄片;海帶芽洗淨後泡水;乾香菇泡軟切絲。3.平底鍋加入橄欖油,以小火炒香胡蘿蔔及乾香菇後,再加入番茄續炒。4.加入高湯(或水),接著倒入糙米粥,再放入雞腿肉。5.起鍋前放入味噌、海帶芽、菠菜及豆腐約30秒即可熄火。● 加入味噌後不要滾太久,否則容易失去風味。本道料理食材豐富,是否使用高湯,不太影響滋味及營養。南瓜蝦仁茶碗蒸南瓜果肉鮮豔,尤其與雞蛋及低脂牛奶共同融合,就能做出與往常截然不同口感的茶碗蒸。南瓜含有纖維、葉酸、鉀及鎂可幫助改善血壓和膽固醇水平。不過要注意的是,南瓜屬於高GI澱粉類主食,不要錯認是蔬菜類而過量攝取,反而造成血糖升高。食材:雞蛋2顆、南瓜80克(切塊先蒸熟壓成泥狀)、開水100cc、低脂鮮奶100cc、蝦仁4隻、蛤蠣2顆、舞菇適量、秋葵2根、鹽少許、蔥花作法:1.南瓜切塊蒸熟壓成泥狀、秋葵切丁。2.蛋打散後加入低脂鮮奶和水,拌入南瓜後再加少許鹽調味。(以順時鐘方式拌勻,可避免產生過多氣泡)。用濾網過篩去除表面氣泡及雜質。3.在電鍋的內鍋放入一杯水,並放入作法2蛋液,蒸至跳起(鍋蓋要留一個小縫)再悶兩分鐘。4.放入蝦、蛤蠣、秋葵、舞菇等食材。用半杯水蒸至跳起,再悶3分鐘即可。5.上桌前再撒蔥花裝飾。● 茶碗蒸的蛋與水(鮮奶)的比例大約是1比2,但因南瓜蒸過會出水,可酌量減少一些水分。● 茶碗蒸上的食材亦可先煮熟處理後,等茶碗蒸完成後再置放。繽紛低GI寒天水果凍(6人份)GI值指進食前到進食後2小時,身體血糖及胰島素的變化。低GI水果如蘋果、芭樂、番茄、黃、綠奇異果等,多了膳食纖維當緩衝,甜口卻不激升血糖。這道甜點放了少量蜂蜜及白酒,希望銀髮能悠然回想起年輕時參加party飲用水果酒的歡愉。食材:蘋果 1/2顆、芭樂 1/2顆、柳丁1顆、黃色奇異果100克、綠色奇異果90克、葡萄柚1/3顆、小番茄30顆、水500cc、洋菜粉5克、蜂蜜1/2匙、砂糖1/2大匙、白酒150cc、薄荷6片(泡成開水)作法:1.水果切成小丁(番茄剖半即可)。2.鍋中倒入水,開中小火並放入蘋果及芭樂。水滾後轉小火,繼續煮到喜歡的熟度。3.放入洋菜粉及番茄再煮約1至2分鐘,熄火後加入蜂蜜及白酒拌勻。4.將3倒入容器,並將奇異果、柳丁、葡萄柚放入容器內均勻混合。5.冷卻後放入冰箱,約30分鐘後即成水果凍。6.切成適量大小放入碗或杯子內(也可以一開始就放入),再加入薄荷開水。● 蘋果切完後先泡水避免變色,且水果都切成小丁,不僅美觀也方便咀嚼。● 蜂蜜必須熄火後再加入,否則會減損其風味。
共
1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