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妊娠高血壓
的結果:共找到 84 筆 約 0.109秒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女性在懷孕前沒有糖尿病,懷孕期間因荷爾蒙變化,出現高血糖的症狀。生產後,血糖值恢復到正常範圍,發生率約為1%~3%。
- 症狀:多吃, 多喝, 多尿, 疲倦
- 併發症:糖尿病, 流產, 早產, 難產, 妊娠高血壓, 羊水過多, 酮酸中毒, 水腫, 急性腎盂炎, 胎兒先天畸形, 死胎, 巨嬰症, 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 新生兒低血糖症, 新生兒黃疸症, 新生兒紅血球過多症
懷有身孕能否做重量訓練?醫師:多動致流產觀念已過時
新竹一名29歲詹姓孕婦平時有重訓習慣,有身孕後擔心繼續重訓恐流產,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產檢,並詢問醫師是否可持續運動,經醫師問診與檢查,詹女無孕期運動禁忌症,若沒有身體不適,懷孕期間仍可規律運動,維持...
口服安胎藥禁不禁兩難 醫界要求替代藥
乙型受體素類口服安胎藥由於副作用風險較高,歐盟早已禁用,衛福部食藥署最近研議跟進,婦產科醫師陷入兩難,因為台灣、歐美的國情不同,認為找出替代用藥更是當務之急。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台平均每...
避免子癲前症讓孕婦送命 長庚找出亞洲孕婦篩檢模組
衛福部國健署統計,2019年孕產婦死亡個案達28人,為歷年最高。造成孕產婦死亡,子癲前症是最常見的原因。長庚醫院發現,台灣孕婦體重與胎盤重量遠低於歐美,現行風險指標皆以歐美數值為標準,導致篩檢精準度...
媽媽懷孕月份決定你生什麼病! 這4個月罹病風險最高
打算懷孕生子的準媽媽,如果想要生個相對健康的寶寶,不能輕忽懷孕期間曝露的環境也可能影響寶寶健康。一項由臺北醫學大學參與的跨國研究發現,孕婦妊娠期間曝露於較高的一氧化碳環境,可能導致寶寶罹患憂鬱症風險...
新版孕婦手冊上路 加強準爸爸參與感
新手媽媽們的年紀越來越高齡。據內政部人口資料最新統計,國人女性平均生育年齡再創新高,2019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1歲、35歲以上占30.9%,較10年前增加一倍。為了讓準媽媽掌握自身健康與胎兒...
大數據分析 媽媽懷孕月份環境可能影響孩子健康
一項台北醫學大學參與的跨國研究發現,孕婦妊娠所處環境及懷孕月份,可能與孩子罹憂鬱症、第二型糖尿病等疾病風險高低有關。參與研究的北醫大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烏斯馬(Usman Iqbal)...
北醫大研究:懷孕月分影響胎兒健康 年底出生兒易憂鬱
台北醫學大學與美國、韓國等專家學者與「觀察性健康醫療數據與資訊學會」(OHDSI)合作進行的「揭露生產季節曝露環境對疾病風險的影響」跨國研究,分析數據資料發現,在台灣,懷孕前三個月若在年底,孩子出生...
38歲孕婦突視力模糊癲癇 緊急剖腹搶救母嬰均安
新竹一名懷孕32周的38 歲孕婦,近日突然視力模糊且全身性癲癇抽搐數次,家人驚覺不對勁緊急送醫,經醫師診斷為子癲前症,胎兒在腹中嚴重缺氧,情況危急必須立即終止妊娠,生產過程中孕婦一度昏迷,嬰兒也因早...
生育高齡化 子癲前症恐致孕婦及胎兒死亡、早產
初期幾無病徵孕婦等待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許多併發症,如羊水栓塞、大出血、子癲前症等導致有死亡風險。婦產科醫師表示,子癲前症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最大;初期幾乎沒有病癥,一旦併發,恐導致胎兒生長遲滯、胎盤...
高齡孕婦 子癲前症風險高近2倍
婦產科醫師表示,以35歲以上高齡產婦,或本身已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的女性,較可能出現子癲前症。國健署也表示,高齡孕婦罹患子癲前症風險,比一般孕婦高近兩倍。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宜靜表示,內政部人口統...
高齡孕婦子癲前症風險 國健署:比一般孕婦高出近兩倍
懷孕雖是喜悅之事,但婦產科醫師表示,以35歲以上高齡產婦,或本身已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的女性,較可能出現子癲前症。國健署也表示,高齡孕婦罹患子癲前症風險,比一般孕婦高出近兩倍。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
妳知道子癲前症嗎? 對孕婦和胎兒影響大
母親懷胎十月後,迎接新生命是值得喜悅之事,但在等待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許多併發症,如羊水栓塞、大出血、子癲前症等導致有死亡風險。婦產科醫師表示,其中子癲前症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最大;子癲前症初期幾乎沒有...
胖孕婦罹「子癲前症」險要命 醫師籲及早篩檢
一名36歲女性身形福態,懷孕34周時出現血壓高、呼吸喘和水腫等情形,經急診診斷為「子癲前症」醫師給予藥物降血壓、施打胎兒肺泡成熟劑以及靜脈注射硫酸鎂控制痙攣後,狀況漸趨穩定,並立即安排引產,所幸最後...
婆婆逼生男 她胎死腹中下場淒涼
過去傳統觀念認為要生男孩才能傳遞香火,但卻因此讓一些長輩給產婦過多的壓力。23日《醫師好辣》節目中,中醫師廖婉絨變分享過去看診經驗,一位38的產婦因婆婆施壓要為家裡添丁,而讓她在懷孕5個月時流產,還...
降低生產突發意外 婦產科醫師這樣建議
近期一則網路文章「女人生產真的是用命換」引起討論,文中提及一名母親生產時,從自然產突然改成剖腹產,更發生休克情形,後續長達9個小時的急救才驚險保住性命,深刻凸顯女性生育的艱辛。婦產科醫師提醒,孕婦應...
胎盤早期剝離無聲無息?魔鬼藏在細節中!
作者/施俊宇醫師澳洲一名滿心期待二寶到來的27歲孕婦,全家沉浸在這幸福的時刻,卻在生產前突然大出血,家人緊急將她送往醫院急救,隨後檢查出腹中胎兒已無心跳,死因為「胎盤早期剝離」,連這位孕婦也差點死於...
首份生產事故救濟報告 產婦死因羊水栓塞最多
衛福部首份生產事故救濟報告出爐。孕產婦死亡以羊水栓塞最多、次為產後大出血,救濟申請案發生地較多在診所。專家說,孕婦應聽醫囑照顧身體,若屬高風險妊娠最好在醫院生。一名年近40的孕婦有妊娠高血壓,定期產...
年逾40才生產 早產兒風險倍增
10個月大的醬醬看來頭好壯壯,身體結實,但她是早產寶寶,出生時僅1120公克,還沒有兩杯手搖飲來得重,必須靠呼吸器維生,合併吞嚥功能障礙,且一度感染黴菌,所幸在醫療團隊的細心照護下,才逐漸恢復健康。...
晚婚趨勢高齡孕婦增 成醫:需重視高危險妊娠
國人有晚婚的趨勢,高齡孕婦快速增加,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婦產部醫師康琳今天表示,高齡孕婦生產時更易面臨高危險併發症,高危險妊娠確實是少子化社會需重視的議題。康琳指出,隨著少子化、高齡化的轉變,高齡...
即使只是維他命,一定要給每個人一些藥丸?一位急診室醫師的真心告白
【文/選自臉譜《我在一樓急診室的人生》,作者詹姆斯.馬斯卡利克】我學習在醫生不多、沒有醫院,在樹下成立的診所看診時,恩師曾提醒我,一定要給每個人一些藥丸,即使只是維他命。他說,如果不給藥,求診的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