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癌症.攝護腺癌
搜尋
台中榮總
共找到
306
筆 文章
-
-
2020-12-13 癌症.攝護腺癌
台中榮總攝護腺癌病友會 婦人問:丈夫能重振雄風?
衛生福利部統計,攝護腺癌位已攀升10大癌症發生率第4名,死亡率位居第6名。台中榮總上午舉辦攝護腺癌病友活動,一早上就有2百餘人參加,病友們相互打氣,交換術後經驗,還有女子當場詢問丈夫術後使能否再重振雄風的問題,醫師都一一的答覆。泌尿科醫師陳卷書指出,攝護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且是較沉默疾病,通常早期沒有症狀,部分的人會有尿急、排尿困難、尿流較小及較細、斷斷續續解尿不乾淨感覺,也或有頻尿、夜尿、血尿或腰背部疼痛、骨折、脊椎神經症狀等。一般民眾因為沒有定期攝護腺篩檢習慣,發現有上述症狀常認為是攝護腺肥大或老化症狀而不以為意,當出現更嚴重症狀檢查時,往往已確診為中後期攝護腺癌。他說,一般若50歲以上、沒有家族史,應該每1至2年進行PSA(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檢查,但若有家族史,則應在45歲以上即進行每年1次的檢查。若是指數達到4以上,應該警覺就醫,但即使是4以下,若指數有逐年上升情形,也應進一步接受檢查。陳卷書說,若是發現有攝護腺癌,為免其有顯微性擴散,會先進行全身性的荷爾蒙癌症治療,接著再進行手術切除。一般而言,為了徹底清除癌細胞,手術時也許會傷及括約肌,導致術後會有漏尿情形;若情況輕微,復健可以恢復正常,若實在太嚴重則需以人工括約肌改善。另也有人關心術後是否影響性功能,這得視個案有無切除雙側的性相關神經血管叢,若是沒有切除,或僅是些微傷及,經過術後休養恢復,搭配使用些壯陽藥物,應都不會影響性生活。但若罹癌情況嚴重,而必須切除雙側的性相關神經血管叢,就會影響性能力。一名65歲病友分享,他5、6年前因小便不順而持續至診所拿藥控制,去年發現 PSA從31到8月檢查高至39,到台中榮總先行荷爾蒙治療半年後,今年進行達文西攝護腺癌根治性手術治療,病理報告是第3期,術後46天完全不漏尿,現在每3個月追蹤一次,抽血值PSA
-
2020-12-12 新聞.科普好健康
「藥用錯了就是毒」吃止痛藥又用顯影劑,小心急性腎損傷!
●避免洗腎,有三高、尿酸高、老年人及長期用藥者應注意●中重度慢性腎臟病人健保卡貼上「禁用NSAID」標籤,提醒用藥● 規則運動、多喝水,定期檢驗保腎安劉媽媽三年前退休後,常和好友遊山玩水,但最近出遊卻很累,走快了有點喘,坐或站久一點還會腳腫。經診所檢查發現,她的腎功能竟剩下不到40%;轉介到台中榮總腎臟科進一步診察,其實她的腎功能只剩下29%。查詢她近幾個月的用藥,找到她腎臟功能變壞的元凶和共犯了。原來在診所抽血檢查一周前,劉媽媽出遊回來腳不舒服,曾吃了幾天的止痛藥;後來她和先生一起做全身健檢,有使用顯影劑做電腦斷層檢查,因此可能發生急性腎臟損傷的機率大增。吃止痛藥 小心副作用 止痛藥可能會傷腎、傷胃和傷心,因此腰痠背痛或關節痛、甚至痛風發作時,想要使用止痛藥之前,一定要小心。尤其NSAID(非固醇類消炎藥)類的止痛藥,還有COX2抑制劑止痛藥,可能比較不傷胃,但要留心傷腎的副作用。如果併用會影響腎臟血流的藥物,包括電腦斷層和心導管檢查使用的顯影劑、利尿劑和部分降血壓藥等,會讓傷腎的機率升高。若腎臟病人在使用NSAID止痛藥期間,又發生其他會加重腎臟傷害的因素,就可能會出現急性腎損傷。例如誤用會傷腎的中西草藥,像八月間發生的中藥含鉛事件即是,所以,使用藥物一定要小心副作用。健康食品或草藥 要慎服「別人的補藥可能是您的毒」,吃藥以前一定要詢問醫師或藥師。「藥用錯了就是毒」,即使是健康食品或是中西草藥,都可能有副作用。尤其慢性腎臟病的病人,更是急性腎損傷的高危險群,用藥務必謹慎小心。食品安全也是民眾會擔心的事,最佳護腎的自保方法,建議盡可能使用當季新鮮少加工的食材,最好是在烹煮後還可以看到食物原型,同時採用新鮮的調味料。腎臟病初期 通常沒症狀腎臟病越早期發現越容易治療,抽血和驗尿檢查是早期診斷腎臟病最好的方式。腎臟病的初期,通常沒有症狀,甚至到中度腎臟病,如果不是有嚴重蛋白尿造成的水腫,可能只會出現非特異性的症狀,例如容易累而已。因此,有嚴重水腫和惡心嘔吐等症狀才接受檢查的病人,常已是重度腎臟病,快要洗腎了。超過半數老年人都有兩到三種常見的慢性病,尤其有三高問題及尿酸高,常會合併有慢性腎臟病,因此,除了控制好各種慢性病,更要每三至六個月抽血檢查腎臟功能、是否出現尿蛋白,才能及早偵測到腎臟功能的變化,並且設法用藥治療和避免急性腎損傷,進而延緩腎臟惡化。少吃蛋白質 減輕腎負擔此外,減少肉魚豆蛋奶等蛋白質的攝取,能幫助慢性腎臟病患者減少腎臟的負擔。
-
2020-12-08 科別.骨科.復健
骨質悄悄流失別輕忽 醫師教你保密防跌顧骨本
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常見慢性病之一,近年隨飲食型態改變,有年輕化趨勢,而因骨鬆症早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僅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而被當成正常老化,等到發現罹患,通常已是受傷時,台中榮總埔里分院籲民眾應預防減緩。台中榮民總醫院埔里分院指出,正因骨鬆症早期沒明顯症狀,許多患者多不以為意,但當不小心跌倒或突然用力過猛,骨骼脆弱而造成骨折,不僅影響生活品質,嚴重甚至致死,因此骨質疏鬆症又有「無聲的殺手」之稱,不能輕忽。而為讓民眾重視骨質疏鬆風險,台中榮總埔里分院除辦理健康識能宣導,今年更成立骨質疏鬆照護團隊,並辦理「骨質疏鬆運動班」,由該院復健科醫師柳復威診察,針對骨鬆患者設計復健課程,每週一次進行職能及物理治療上專業指導。柳表示,針對骨鬆患者設計負重運動、加強全身肌耐力及平衡訓練的課程,最後搭配伸展及柔軟度的牽拉來增加學員的身體靈活性,維持良好姿態,進而預防駝背及跌倒發生的風險,健康民眾則該學習維持骨骼健康及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而預防骨質疏鬆症最重要的就是改善日常生活行為,像是戒菸、減少咖啡因飲品能減緩骨質流失,去除危險因子;且多攝取乳製品、豆類、深綠色蔬菜、小魚干、堅果等高含鈣量食品,維生素D3能促進鈣吸收,足量補充是顧骨本的根本之道。此外,多運動能增加骨密度、增強肌力,改善平衡功能,減少跌倒和骨折,而骨鬆患者適合進行負重運動;停經前婦女和年輕人以重量訓練、負重有氧運動、抗阻力訓練較為適合;停經後婦女及老年者則採用慢跑、太極拳、游泳等規律運動。台中榮總埔里分院也提醒,若知道已罹患骨鬆症,尤其是老年人和停經後的婦女,日常生活中提高警覺,應定期追蹤骨質密度,了解自我身體狀況,並改善居家環境,慎防跌倒;若要從事不熟悉的高強度運動,經專業醫療諮詢後再進行為宜。
-
2020-11-27 科別.新陳代謝
餐餐有魚又有肉也能瘦?糖尿病患開心:右腳也不痠了!
61歲徐姓男子罹糖尿病20多年,原本體重84.1公斤,一天注射四次胰島素加上口服降血糖藥控制血糖,胰島素一日總劑量可達91單位,傳統上注射胰島素會有體重上升的副作用,右腳也常喊膝蓋痠痛,吞一堆葡萄糖胺,加入台中榮總雲端減重飲食控制2個月後,今天開心分享,自己不但瘦近5公斤,血糖控制獲改善,改為一天注射3次胰島素,最開心是肚子消了,右腳也不痛了,不用吃葡萄糖胺了。徐姓病患說,他依照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醫師鄭由承建議,餐餐多選用雞肉、魚肉,蔬菜,菜色很「豐盛」,已經到了雙主餐程度,飯量減到不半碗,熱量控制一天在1800大卡,結果他一天大約吃到1300大卡就很飽,餐與餐之間不會餓,也不用吃零食,很多親友看到,還詢問他「這真的是減肥餐嗎?」徐姓病患說,在第一個月瘦下2.3公斤,胰島素也漸漸調降至一天67個單後,血糖控制也改善,糖化血色素八月初為7.2%,十月底測量已降至6.5%,減了4.9公斤,「肚子漸漸消了很開心」,體重下降後的好處是,除了減藥以外,右腳也不痛了。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醫師鄭由承說明, 徐姓病患採用的是低碳飲食,採用飽足感高的蛋白質原型食物,例如魚、雞、蛋、豆類等,以及大量蔬菜,控制總熱量在一天1800大卡,記得要掌握均衡飲食,飯要吃,每餐約100大卡,約不到半碗飯,可用五榖飯取代白飯,避免加工、油炸食物,多吃原型食物,一餐當中,水果、飯二擇一。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結合糖尿病衛教中心、健康與體重管理中心、一般外科、胃腸科與家庭醫學部共同成立體重管理整合門診,為推廣居家減肥運動,不但拍攝「彈力帶運動」教學影片,並且在今年9月推出「雲端減重」,病患在家上傳每餐吃的食物、體重,並由醫師及營養師即時回覆。
-
2020-11-26 科別.新陳代謝
難瘦想哭?32歲吃素的他低碳飲食 2月瘦10公斤
台中市32歲江姓醫院員工吃素,外食族的他,常吃加工類豆干、豆輪、素火腿等居多,瘦不下來,且有脂肪肝,二個月前加入台中榮總雲端減重,採取低碳飲食,經調整為飽足感高的蛋白質原型食物如蛋料理取代,一天總熱量1300卡就可以吃很飽,成功減下10.9公斤,肝指數從197降至20正常範圍。台中榮總新陳代謝科醫師鄭由承說明,江姓員工採取低碳飲食,即採用飽足感高的蛋白質原型食物,大量蔬菜例如早餐無糖豆漿、二顆茶葉蛋加一根香蕉,可以撐到中午,中午蔬菜加煎蛋,五榖飯不到半碗,晚餐也有三色蛋,掌握均衡飲食、控制總熱量,可用五榖飯取代白飯,多吃蛋料理、豆漿、豆類等高飽足感的原型食物,一餐當中,水果、飯二擇一。鄭由承說,減重最重要的環節為飲食控制,台中榮總體重管理整合門診雲端減重,使用台中榮總與研華科技共同研發的糖尿病先導照護平台,病患加入返家後照護APP後,拍照上傳每餐吃的食物、體重,並由醫師及營養師即時回覆,教導如何調整,優點是省時間、做中學,而且接受度高,醫師看診也可以藉由飲食紀錄與患者討論,建構客製化的減重模式。江姓醫院員工說,他大學時期曾採不吃晚餐、大量有氧運動減重,但無法持久,很快復胖至90公斤以上,即便運動、控制熱量,但因無法達到飽足感而瘦不下來,直到加入台中榮總雲端減重,經醫師鄭由承指導,調整飲食,熱量控制在一天1300大卡,就能吃很飽,也不會想吃零食,搭配運動,很好執行。
共
1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