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31 養生.聰明飲食
搜尋
加工肉品
共找到
129
筆 文章
-
-
2024-12-30 焦點.健康知識+
東西一丟冰箱又放到忘記! 營養師點名13種「過期特別危險」的食物
有些食物往冰箱或儲藏櫃一放就被遺忘,等發現時已經過期了,有些人認為食物看起來沒壞吃了應該沒事,日本營養師荒井名南解釋如何識別過期食品,和過期時特別危險的食物相關知識。新井指出食物過期是否危險取決其儲存條件,包括過期幾天、是否開封等,以下列出的食物並非一旦過期就不能食用,但需要特別留意:1.牛奶牛奶開封後很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如果發現有腐臭味或異常酸味,請馬上丟棄。倒出要飲用或烹飪的量後,將開口封好放入冰箱。一旦開封無論有效期到幾號,應該盡快喝完。也可以將牛奶放入製冰盒或冷凍袋進行冷凍保存,即使放冷凍也應在一個月內食用完畢。2.優格、優酪乳優格如果有霉菌、異味或變色的情況,則表示可能有危險。優格應該蓋好蓋子並放入冰箱保存,吃多少就取出適量放入碗中,剩下的立即放回冰箱。也可以冷凍保存。無糖優格可以加入10%的砂糖後攪拌均勻,再放入保鮮袋並壓平放冷凍庫,這樣解凍後就不會分層,冷凍的優格建議1個月內食用完畢。3.雞蛋雞蛋的賞味期限是指可以生食的期間,過期的雞蛋會增加沙門氏菌的風險。若雞蛋在水中浮起,應該丟棄。有些冰箱在門邊有專門放雞蛋的空間,但由於該地方容易受到冰箱門開關的溫度變化影響,因此建議將雞蛋存放在冰箱內部較不易受溫度變化影響的地方,將雞蛋的尖端朝下保存,可以減少破裂並延長鮮度。雞蛋可以在帶殼的情況下冷凍,但由於冷凍會使殼破裂,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建議加熱後再食用。4.香腸、火腿等加工肉品加工肉品如果表面有黏滑感或異味,則表示可能有危險。開封的火腿香腸應該用保鮮膜緊密包裹,再放入密封容器或保存袋中,並存放在冷藏室,也可以冷凍保存。對於切片火腿,可以將每片用保鮮膜包裹後放入保存袋,再放入冷凍庫。如果是整塊火腿,則可以切成方便食用的大小並分小包,包好保鮮膜後放入保存袋中。使用時可以在冰箱內解凍,或者直接從冷凍狀態下炒或煎來使用。火腿香腸冷凍保存的建議期限約為1個月。5.果汁未開封的果汁可以避免陽光直射並在常溫下保存,但開封後應該將瓶蓋或注口緊密關閉,並存放在冰箱中,無論賞味期限如何,都應盡早飲用完畢。對於塑膠瓶裝的果汁,建議不要直接從瓶口飲用,而是將需要的份量倒入杯中,剩餘的部分立即放回冰箱。也可以將果汁放入製冰盒或冷凍袋放冷凍保存。如果塑膠瓶不適合冷凍,將瓶子直接冷凍可能會造成瓶子破損,因此在冷凍前應仔細查看包裝標示判斷是否適合冷凍。6.酒精飲料啤酒和發泡酒會氧化,風味會明顯改變,應將其存放在避光且涼爽的陰涼處,並盡早飲用完畢。至於葡萄酒建議避免陽光直射並將其存放在冰箱中。如果瓶塞損壞,應使用市售的瓶塞,或將葡萄酒倒入乾淨的小瓶中,並儘量避免與氧氣接觸,密封保存。7.罐頭即使未開封,如果罐頭膨脹或液體變濁,應該丟棄。未開封的罐頭可以避開陽光直射並在常溫下保存,但最好存放在涼爽且通風良好的地方,應避免將其放在暖氣或加濕設備附近。開封後應將其轉移到其他密封容器中並放冰箱保存,並盡早食用完畢。雖然有時會將罐頭用保鮮膜包裹,但因為接觸到氧氣會腐敗,因此建議將其放入密封容器中保存。8.冷凍食品冷凍食品如果出現凍燒、異味或表面附著大量冰晶的情況,則需注意,這可能表示食物已重複被解凍冷凍,存在危險。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會在10°C以上開始增殖,已解凍的食物,由於溫度上升,會處於細菌增長的狀態。如果重複冷凍解凍,會使細菌繼續增殖,從而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冷凍並不會殺死所有的食物中毒細菌,因此解凍後的食物應該盡量一次性食用完畢。9.油類如果發現油脂已經酸化,產生異味或變色,應該丟棄。像是沙拉油或橄欖油等,開封後應該為了防止酸化,避開直射日光並存放在陰涼的地方。避免將其放在瓦斯爐附近,因為那裡的溫度較高不適合存放。若放入冰箱,油中的成分可能會結晶,雖然不會完全無法使用,但會變得較難用,因此建議常溫保存。奶油開封後,應用保鮮膜或附帶的鋁箔紙包裹緊實,並放入冰箱保存。也可以將奶油切成適當大小,單獨包裹後放入保存袋中冷凍,這樣也很方便。人造奶油不適合冷凍,因為解凍後會使水分和油分分離,建議冷藏保存。10.乾燥食物(如義大利麵條、乾香菇、沖泡湯)乾燥食物容易吸收濕氣,可能會發霉或引發蟲害。開封後尤其需要注意。開封後應將乾物用保鮮膜包裹,並放入密閉容器或保存袋中保存。基本上可常溫保存,但在梅雨季節或夏天等溫濕度較高的時期,建議放入冰箱保存。無論季節如何,將乾物放入密閉容器或保存袋中後存放於冷凍庫,可以有效延長保存時間。乾燥食物應避免受潮,因此無論用何種保存方式,盡量將空氣擠出是保存的要訣。11.堅果如果發現堅果發酸化、有異味,則表示可能存在危險,並有霉毒(黃麴毒素)的風險。堅果容易因為光線和熱量而加速酸化,因此開封後應將其放入密閉容器或保存袋中,並儘量避免直射日光,存放在低濕度的陰涼處。也可以進行冷藏或冷凍保存。堅果屬於水分較少的食物,因此即使冷凍,也不需要解凍,可以直接食用。12.糖果點心如果發現點心變色或長霉,應該丟棄,這不僅表示已經走味,而且無法保證安全性。開封後應將其放入密閉容器或保存袋中,並存放在陰涼處。對於小包裝的點心,建議將小袋子放入密閉容器中保存。最好存放在通風良好的暗處,或也可以放入冰箱中保存。13.嬰幼兒食品由於嬰幼兒的免疫系統較弱,需要特別注意,避免食用過期的產品。奶粉應該將蓋子關緊,避免直射日光並在常溫下保存。若放入冰箱,由於溫差可能會導致結露,這樣奶粉容易吸濕並結塊,因此不建議將其放入冰箱。嬰兒食品可以分裝在乾淨的容器中,有些可冷凍保存,請務必仔細閱讀包裝上的說明,並按照指示進行保存。不要保留吃剩的嬰兒食品,這會導致細菌增生。除了上述提到的13種食品之外,還有其他基本的辨別方法:‧外觀:確認是否有霉菌、變色、膨脹等情況。‧氣味:如果有異常氣味,則需要注意。‧觸感:如果表面有黏滑感或感覺黏稠,應該丟棄。‧味道:即使視覺和嗅覺上沒有異常,如果食用時感到「酸味」的異樣感,也應該丟棄。即使已經經辨識有無腐敗,並且判斷食物可以食用,仍然建議在食用前加熱。可以減少由細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風險(不適用於無法加熱的食品,如零食等)。資料來源/women's health
-
2024-12-13 養生.聰明飲食
吃鍋不健康?譚敦慈:你以為很營養的「一物」別吃!火鍋食材順序這樣煮
依據衛生福利部癌症登記報告,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依序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和子宮體癌,其實當中就有許多癌症和「吃」及生活習慣有關。病從口入,我們平常吃的食物你有注意過嗎?紅肉、加工肉品、火鍋真的很危險?除了飲食外,還有哪些地方可能會有致癌風險?就由長庚毒物實驗室兼任護理師譚敦慈來一一替大家解惑。日常生活中的毒物飲食中的毒素在日常生活中我比較害怕的是「黃麴毒素(編按:較常見於花生及其製品、玉米、開心果以及乾豆類。且黃麴毒素具有肝毒性,也已被證實為致癌物質)」,也因為台灣正處海島型、氣候屬屋暖潮濕的國家,就比較容易長黃麴毒素,其實我們平時只要控制在12度以下,食物買回家打開後放在冰箱、乾燥箱,降低溫度及濕度後,就算發霉,也不會有黃麴毒素的問題。香味的毒素許多人愛擦香水,或是在家中放置香氛增添儀式感,但這些持久不散的香味其實都可能加了定香劑(恐含有塑化劑或有機溶劑)。再來很多人擦香水喜歡擦在手腕,或是脖子、耳朵後面,但毒物學會建議若要擦香水,往上噴一下再走過去,香水落下來的味道不僅更適合你外,這方式對自己也比較不會造成傷害。生活用品中的毒素再來就是五顏六色的餐具、居家用品等,這些物品可能含有重金屬的定色劑,用久剝落就可能攝取到重金屬。想防癌,一定要吃或一定不能吃的食物?如同上面提到的黃麴毒素,許多人會認為病從口入,那飲食方面是不是也要特別注意?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絕對要吃跟絕對不要吃的,就算偶爾吃到加工食品也不需緊張。雖然紅色加工肉品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致癌物質,高雄醫學大學和哈佛大學曾有個研究顯示,小孩子一個禮拜吃兩片火腿,就會增加兒童血癌的風險。能抑制亞硝胺的水果農委會也曾做過一項實驗,一顆芭樂解18根香腸的毒,這告訴我們,高維生素C含量的水果可以抑制亞硝胺。但其實亞硝酸鹽不是那麼毒,算是必要之惡,若香腸沒添加亞硝酸鹽我自己也不敢吃,因為就可能會生肉毒桿菌。再來,吃香腸的烹調方式不要直接炸或是烤,因為其中的亞硝酸鹽遇到高溫,就會變成亞硝胺,建議香腸先用水煮蒸過後,再稍微烤、煎一下,讓溫度的變化不那麼大,就可以減少亞硝胺的發生。另外,很多人會覺得酸的水果維生素C高,錯了!其實維生素C第一名的水果是芭樂,再來是釋迦、木瓜。還有要注意的是,醃漬菜類的製程需要發酵,若發酵時間過長,很容易產生黴菌,導致黃麴毒素的汙染,像是酸白菜、梅乾菜等,但如果黃麴毒素不小心入口也不用太緊張,只要多搭配深綠色蔬菜,就可將黃麴毒素加速排除掉。「濕式煮法」避免癌症威脅很多人養生都是清蒸、水煮、不加油和鹽,其實不需要不一定要這樣。我建議其實可以靠「濕式煮法」來烹調,濕式煮法顧名思義就是要有點水,像是炒菜加點水,不僅不會焦掉,也不會有因高溫產生的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對人體具有致突變性或致癌性)。至於調味料,我就會使用多一些九層塔和香菜。煮菜盡量要有多顏色的變化以及避免乾式烹煮。再來,以下列舉三種常見的加熱、烹調方式:・烤箱、氣炸鍋:溫度儘量設在120度以下,較不易產生有毒物質。若怕不熟,就延長烹調的時間。・微波爐:根據研究,微波爐是最能夠保留食物營養的方式,但微波爐的使用還是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第一、溫度。微波爐是靠水分子撞擊產生熱,因此當超過500cc湯品放入後,可能會造成受熱不平均的問題。因此想要加熱完全,就一定要加熱一下,拿出來拌一拌再繼續加熱。第二、容器。微波容易生成有毒物質的容器包括塑膠製品、美耐皿、有金屬邊的、有顏色的,還有保鮮膜。第三、帶殼帶膜的食物(如荷包蛋)不放入微波爐。冬季必備的火鍋,需要注意什麼天氣漸冷、冬天要來了,許多人開始吃鍋,網路謠言總說吃鍋不好?過去有研究,火鍋湯煮了30分鐘後,亞硝酸鹽量增高,也可能會有致癌的風險,但陽明交大今年有項新研究發現,國人吃下最多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食物來源並非加工肉類製品,而是來自蔬菜與米飯。調查也指出,吃香腸(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對於降低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幫助。雖然亞硝酸鹽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是火鍋的湯還是不要多喝,很多人會認為湯很營養,我們就有遇過很多病人開刀、癒後不佳,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喝湯(沒吃料單喝湯)。我認為吃鍋就是在補充纖維素,菜吃得比較多,像我自己就特別愛吃麻辣鍋,我的點法是「麻辣鍋去油」,煮法的順序則是:青菜-海鮮、豆腐-肉。最後要特別留意的是,洗腎患者不要吃組合肉(會有磷酸鹽的問題),若一般人要吃組合肉,就要煮到全熟。延伸閱讀: 正常人不需要吃維他命,吃多了恐洗腎!營養博士揭開「維他命」真相
-
2024-12-12 養生.聰明飲食
火腿真的不健康,一口都不能吃嗎?專家分析加工肉品這樣說
火腿是常見的食物,也是很多佳節大餐的主角,但火腿是否健康、能不能多吃也是很多人所在意的,康乃爾大學營養科學學院主任克斯騰(Sander Kersten)說,偶爾吃並不會對健康有重大影響,而沒有或是只有少量加工肉品的全面、均衡的飲食才是維繫長期健康的方法。今日美國(USA Today)報導,佳節假期來到,無論是帕瑪爾火腿(prosciutto)還是熟食板上的伊比利亞火腿(jamón serrano),火腿是大餐主角的常客,也被認為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獲得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但專家近幾年對加工肉品的攝取量提出擔憂。農業部表示,火腿是醃製過的豬腿肉,美國癌症研究中心對加工肉品的定義是醃製、鹽漬、煙燻過的肉,醃製過程中很常用到硝酸鹽和亞硝酸脂類;火腿可分為乾醃和濕醃,也有未經醃製的火腿,這種火腿不含硝酸鹽和亞硝酸脂類,農業部規定要標示「新鮮」、「未經醃製」。克斯騰說,每種火腿含有的營養都不同,而火腿是獲得硒和所有必要九種胺基酸的來源,也有鐵、鋅和不同的維生素B,還有只能在以動物為來源的食物中找到的維生素B12。克斯騰指出,過去十年的研究指出,食用加工肉品和部分疾病有關連,特別是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火腿因為其保存方法,鈉含量也較高。根據Healthline,2盎司的火腿就占每日鈉攝取量的26%。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高鈉飲食可能會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肥胖、胃癌、骨質疏鬆症、腎臟疾病和梅尼爾氏症的風險。克斯騰說,綜合這些原因,不鼓勵大家吃加工肉品,雖然火腿含有多種營養素,但那些營養素也可以透過吃其他食物獲得。美國癌症協會指出,加工肉品應少吃,甚至不要吃。報導指出,但若喜歡吃火腿,偶爾淺嚐不會出大事,但最重要的還是全面、均衡的飲食。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2-06 養生.聰明飲食
24歲職場菜鳥曬「電鍋煲飯晚餐」吸千萬人狂讚:營養均衡竟然才60元
在有限的伙食經費下,如何維持餐飲品質和營養?一名剛出社會的男子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晚餐,配上一句對人生的感嘆,意外引發網友熱議,許多人歪樓大讚他的晚餐看起來美味又營養,他透露伙食成本更是低到令人訝異。一名日本網友在X分享自己的晚餐,他寫道沒有重考和留級,盡管有溝通障礙仍努力找工作,直接進入大公司任職,「這就是24年來的成果嗎?」。隨文附上一張自炊晚餐照,在電鍋裡裝了水煮肉、花椰菜、萵苣、紅蘿蔔和米飯一起煲。浪人も留年もせず、コミュ障ながら就活も頑張ってストレートで大手企業に入社した24年間の結果がこれなのか…… pic.twitter.com/78JIr3Ebu8— ていろ (@kiiro2622) 2024年11月22日這則貼文意外收到很驚人的迴響,兩週以來累積1300萬觀看數、1.3萬人按讚。網友一面倒認為很健康:「看起來好好吃」、「這營養價值很高,你的體脂會降到死,從此喜歡上清淡的口味」、「300圓就能吃到這麼營養的食物,而且可以自己做飯」、「電鍋煲飯太方便了」、「似乎對身體很好,很養胃」、「營養非常均衡」、「請分享食譜!」,但也有人認為很像給狗準備的鮮食。這名網友很意外僅僅一張平凡晚餐照會引發這麼大的迴響,他補充自己是新進員工所以想降低伙食費,但還是想吃營養的食物,所以製作了這樣的餐點。他表示自己並不介意每天吃一樣的東西,這份餐加上納豆,成本約300日圓(約新台幣60元)。針對有網友嘲笑像狗食,他還強調「這不是薩摩耶的食物」。三餐要怎麼吃才均衡?根據衛福部的衛教文章,均衡飲食是每天都要均衡的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並用「我的餐盤」圖示及口訣將均衡飲食概念落實在生活中,計算每個食物種類的比例,如果每餐都能達到建議的標準,飲食上大致就均衡。1.每天早晚一杯奶:每天早晚各喝一杯240毫升的乳品,或是用起司、無糖優酪乳等方式增加乳品類食物之攝取。2.每餐水果拳頭大: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切塊水果約大半碗~1碗,1天應至少攝取2份水果,並選擇在地、當季、多樣化。3.菜比水果多一點:青菜攝取量應足夠,體積需比水果多,並選擇當季且深色蔬菜需達1/3以上(包括深綠和黃橙紅色)。4.飯跟蔬菜一樣多:全穀雜糧類之份量約與蔬菜量相同。5.豆魚蛋肉一掌心:蛋白質食物1掌心約可提供豆魚蛋肉類1.5~2份,但應避免加工肉品。6.堅果種子一茶匙:每天應攝取1份堅果種子類,1份堅果種子約1湯匙量或三茶匙(約杏仁果5粒、花生10粒、腰果5粒)。
-
2024-12-06 醫療.新陳代謝
決定長壽最關鍵器官!香腸和超商便當是大敵?日名醫教增強腎臟力體操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有時生病也很難意識到,腎功能惡化會損害血管,增加腦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風險。腎臟對於壽命具有關鍵性的影響,日本醫師呼籲除了注意飲食,提升腎臟力是健康長壽的鑰匙。腎臟健康掌握長壽關鍵日本埼友診所門診部主任、腎臟專家高取優二指出,腎臟的作用是過濾體內血液中的廢物,產生尿液排出體外,也就是說腎臟在維持健康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你問我掌握長壽的關鍵器官是哪個,我會優先說是腎臟」。高取指出腎臟調節體內的水分平衡並平衡鈉和鉀等電解質,電解質失衡會導致各種疾病,如高血壓、四肢麻痺和心律失常,在某些情況下還會導致心力衰竭等嚴重疾病。腎臟還可以激活食物中的維生素D,使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有助於生成強壯骨骼。腎臟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保持血液乾淨,腎臟能保持血液呈弱鹼性,以增強防禦功能抵抗疾病,並在貧血時將氧氣分配到全身,聚集在腎臟中的血液被收集過濾,使乾淨的血液在全身循環。腎不好百病纏身 和壽命息息相關東北大學專精腎病治療研究的名譽教授上月正博警告,腎功能低下會增加多種疾病風險。當腎功能下降時,鉀、血尿素和氮等廢物和毒素會在體內積累,特別是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患者,堆積廢物讓血管變窄,罹患動脈硬化的風險增加,另外當廢物在大腦中循環,會導致意識障礙。這些疾病的組合最終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心肌梗塞和心絞痛,因此保持腎臟健康與壽命直接相關。儘管腎臟的作用如此重要,但它被稱為「沉默的器官」,除非功能受到嚴重損害,否則幾乎沒有明顯徵兆難以察覺。 當功能惡化時,會出現腫脹、呼吸急促、疲勞等症狀,如有反應遲鈍和血尿千萬別輕忽。醫師指出如果太晚發現腎病,可能就要淪落到洗腎,因此每天照顧腎臟病「鍛鍊腎臟力」將能延長健康壽命。食品添加劑是腎臟大敵 鹽和蛋白質不宜過量保持腎功能良好最要注意的是日常飲食,高取指出最要避免的是食品添加劑,尤其是無機磷是腎臟的最大敵人,經常添加於於火腿和香腸等加工肉品中,以及超商便當、速食、泡麵和甜麵包中。磷是人類生存必需的礦物質之一,然而過量攝取會導致鈣從體內排出,進而使骨骼變脆並增加患骨質軟化的風險。比起天然食品中含的有機磷只有20~40%被吸收,超過 90%的無機磷會被吸收。 磷由腎臟代謝,但代謝過量磷時產生的物質會損害血管並引起發炎。此外,過量的鹽攝取量會給腎臟帶來很大的壓力。 煮菜若要加鹽建議使用礦物質含量高且鹽濃度低的天然鹽,而不是普通食鹽。 只需改用天然鹽,就可以達到鹽分限制的效果。高取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建議攝入蛋白質來增強骨骼和肌肉,但要小心不要過量, 過多蛋白質會被腎臟代謝並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因此過量攝取也會給腎臟帶來負擔。建議可以多攝取蔬菜水果,當中含的維生素C,以及洋蔥中含有槲皮素,可以去除老化細胞,有助保持腎功能正常。培養運動習慣增加「腎臟力」上月建議應該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每天鍛鍊有助改善腎臟功能。他舉一位62歲的男性患者正在接受腎衰竭、心力衰竭的透析治療,他同時加入運動療法,當初住院連起床都很困難,出院時已恢復到能輕鬆行走。上月開發了一套運動療法,也是「讓腎臟恢復活力的體操」,包括以下三步驟:預備體操、走路和肌肉訓練。這套運動療法持續兩、三個月就能讓腎功能得到改善,然而長期未活動的人肌肉力量低落,最首要是養成活動身體的習慣,最好每天做三組,但如果有困難,做一組也可以。1.預備體操首先透過抬起和放下腳後跟、高舉雙手等熱身運動來軟化身體(如下圖)。2.走路熱身完開始走路。每週步行3至5次,每天20至60分鐘,總共4000步以上,而且走得越多越有效。走路具有活化心臟並增加到達腎臟血液量的作用,如果長期做可讓血壓、血糖水平和膽固醇也會降低,有助於預防導致腎功能惡化的生活方式相關疾病。3.肌肉訓練步行後進行肌肉訓練,像是「扶牆挺身」和「屈膝挺胸」等(如下圖),最好將任何一種與步行結合,兩者重複進行有望改善腎臟的血液流動。上月強調即使腎功能下降,也可以透過運動療法延長壽命,不要因為腎不好而放棄人生,相關運動最好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他表示腎臟是保持身體健康的無名英雄。改善腎功能不僅可以預防各種疾病,還可以提高生活品質,為來臨的冬季做好準備,增強腎臟力是健康生活的關鍵。資料來源/女性セブン
-
2024-12-06 養生.聰明飲食
早餐吃水果優格、穀片很健康?科學家說這樣吃可能加速老化
水果優格、早餐穀片能增加維生素、纖維素,很健康?義大利科學家的研究竟說它們是「超加工食物」,不僅無益健康,還會加速老化?早餐該怎麼吃才健康? 義大利神經醫學研究中心(IRCCS Neuromed)和卡薩馬西馬市LUM大學(LUM University of Casamassima)的科學家想了解食物對身體的影響,特別以「生物年齡」來觀察攝取不同食物對人們身體細胞和組織的影響。生物年齡是衡量身體細胞和組織衰退程度的指標,這個年齡可能與實際年齡不同,甚至有可能逆轉,生物年齡比出生年數更能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 研究團隊收集了超過2.2萬名受試者,研究中分析受試者的飲食習慣和與生物年齡相關的血液分子數據,結果發現,攝取大量超加工食品的人,其生物年齡普遍高於實際年齡,也就是「比實際年齡更老」,這項研究已經獲刊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 一般人都以為「超加工食品」指的就是大家說的「垃圾食品」,像是汽水、洋芋片、加工肉品這些。但研究人員指出,許多大家認為「健康」無害的食品也屬於超加工食品,包括包裝麵包、即食優格、加糖的早餐穀片等。這些食物經過高度加工後,營養價值已大大降低,還可能因為影響腸道菌群或改變食物結構,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超加工食品為何加速人的老化?研究的第一作者Simona Esposito表示,攝取大量超加工食品會對身體造成多方面的負面影響,除了營養不良外,這些食品可能通過改變腸道微生物群、誘發發炎反應等方式,進一步加速老化過程。因此,這些食品對健康的負面影響遠超過它們的營養價值問題。 研究人員提醒,選擇早餐和其他餐的食物時,不僅要關注食物的營養成分,應該更加注意食品的加工程度。儘管有些包裝食品營養豐富,但它們依然屬於超加工食品,可能對健康產生潛在風險。因此,建議選擇自然、未經過多加工的食物,如新鮮水果、全穀類、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等,來保持身體的最佳狀態。延伸閱讀: .優格增強腸道健康,對於1疾病患者來說,更是超級食物之一.優格表面浮一層淡黃色水還能吃嗎?專家曝真相 忘1事小心愈吃愈肥
-
2024-09-26 癌症.食道癌
方文琳證實罹食道癌!為何會得9成男性患者的癌症,方文琳自曝2致命習慣
59歲女星方文琳今(26日)凌晨在社群發文吐露自己罹食道癌零期,自曝罹癌可能原因是愛喝濃烈的高粱及熱湯。方文琳在動完手術後兩個月,確定自己沒事才發文分享這段期間的心路歷程,同時提及謝謝江蕙牽線認識榮總醫療團隊,也謝謝江蕙來探病。方文琳得食道癌 自曝愛喝濃烈高粱及熱湯方文琳表示自己是在今年6月底於健檢中心做全身健檢發現食道癌,當時切片報告是癌前病變,之後轉榮總接受切除腫瘤手術。方文琳提到,術後幾天喝水、流質食物,都有吞嚥困難和疼痛感,「有說忍不住可以吃止痛,但我不願意,因為必須記取教訓,我無法忘記女兒滿是淚水無助的雙眼,看得我心都要碎了…」說到生病原因,方文琳提及女兒哭著對她說:「不該妳會有啊,這癌幾乎是以男性為主,都是妳!都是妳愛喝高粱!」方文琳坦承,這幾年來都在睡前喝一小杯58高粱,原本不喝酒以及討厭喝酒人的她,因緣際會認識了高粱,尤其在更年期煩躁身心症狀時當作睡前的放鬆解藥,沒啥酒量的她喝上幾口就可熟睡七八小時。此外,她還指出自己平常也超愛喝熱湯,燙到嘴巴破掉都沒關係,因此她認為可能就是因為愛喝濃烈的高粱及熱湯,傷害了食道吧!食道癌9成以上患者為男性 初期多發現吞嚥困難根據衛福部112年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序,食道癌排名第九,高達9成以上為男性,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是因食道癌驟逝。日前因電視武俠劇「天蠶變」走紅的港星徐少強,也是因為食道癌病逝。食道癌好發於50至70歲男性,發生原因與抽菸、喝酒、常吃含亞硝胺的食物、過熱飲食、食道曾受腐蝕傷害有關。由於食道癌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多數病人都是因出現吞嚥困難、吃不下、體重減輕、胸部或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解黑便或慢性咳嗽等症狀時才發現。根據元氣網「疾病百科」中的「食道癌」介紹,真正引起食道癌原因仍不清楚,但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食道癌可能5成因年齡:大部分的病人都超過60歲,且以男性居多。個人因素:長期有吸菸、嚼食檳榔和飲酒過量等不良習慣以及口腔衛生不良的人皆會增加罹患食道癌之風險。飲食習慣:長期食用高溫或太燙的食物、醃燻燒烤的食物及醃漬食物,也會增加罹患食道癌之風險。發霉的食物也可能會導致食道癌的發生。其他食道本身的疾病,例如:食道被化學灼傷、逆流性食道炎、巴瑞特氏食道症、食道憩室、食道失弛張症、食道灼傷狹窄以及放射線照射食道,皆可能會誘發食道癌。環境因素:飲水及食物中含有過量的「亞硝基胺」是高度導致食道癌的物質。》看完整疾病百科食道癌酒精與7種癌症密切相關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資料顯示,酒精與食道癌、肝癌、大腸癌、直腸癌、口咽癌、喉癌和乳腺癌等7種癌症密切相關。台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主任、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方俊凱曾受訪指出,酒精、乙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明訂為一級致癌物,不論有沒有基因缺陷導致的酒精不耐症,民眾都不應該喝酒過量,若有酒癮,建議尋求專業管道戒酒。日常3件事預防食道癌在食道癌的預防上,國健署提醒民眾日常生活中應注意3件事,避免對食道造成負擔。多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多運動,都是防癌的老生常談。1.避免過燙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當覺得食物燙口時,有可能達到傷害食道的溫度,請民眾將食物送進口中時,務必注意溫度是否過燙,或是儘量待食物稍微溫涼後再食用。2.減少含亞硝胺食物,及時戒除菸、酒、檳榔: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指出,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食物,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減少食用此類含亞硝胺食物,有助「離」癌遠一點。3.有異狀速就醫:食道癌的症狀除了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外,也可能導致食物逆流、火燒心、聲音沙啞、胸後痛、體重減輕、上腹痛及久咳等情形,而食道癌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因此平時就需留意自身的不適感,切勿輕忽,如出現上述症狀時,務必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參考資料】.《方文琳》臉書粉絲專頁 .國健署.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4-08-30 醫療.新陳代謝
吃加工紅肉不但易罹腸癌,也增糖尿病罹患風險!專家建議2類食物替代
吃加工紅肉不但會增加罹患腸癌風險,研究指出,還會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專家建議以植物性食物和魚類來取代加工紅肉。吃加工紅肉易罹患2型糖尿病根據《healthline》報導,9月即將發表在《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吃紅肉和加工肉類(如火腿、培根和香腸)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風險。因為加工紅肉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鈉和防腐劑,例如硝酸鹽,這些物質與導致胰島素阻抗有關。加工肉類中使用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形成的化學物質亞硝胺,也可能破壞 DNA 並傷害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從而導致胰島素水準降低。烹飪方式也是一項重要因素,小規模試驗顯示,肉類在油炸或燒烤高溫下會產生影響葡萄糖代謝的副產物,可能會導致氧化壓力、促發炎反應以及隨後的胰島素抗性。此研究雖不可能完全忽視所有其他可能的風險因素,但結果仍可作為參考。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體雖能夠製造胰島素,但其量不足以降低血糖。當體內長期處於血糖偏高的環境,細胞對於胰島素的需求增加,時間久了就會加速這些細胞的衰竭,產生「胰島素阻抗」,使細胞對胰島素的作用降低,細胞無法利用體內所製造的胰島素,亦即體內細胞無法正常運作使葡萄糖進入細胞。慢性胰島素阻抗可能導致糖尿病前期,如果不治療或無法治療,則可能導致2型糖尿病。【延伸閱讀】.胰島素阻抗是什麼?胰島素阻抗有哪些症狀?可以吃什麼及不能吃什麼?.疾病百科/糖尿病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替代品雖然肉類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但紅肉及加工肉品吃太多會增加腸癌、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等多種問題,因此專家建議幾種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替代品,適時替換食用,不但可攝取到等質的營養,也可減少疾病罹患風險。1.植物性蛋白質:豆類、扁豆、鷹嘴豆和豆腐等食物也富含蛋白質、纖維和必需營養素2.魚類:尤其是鮭魚、沙丁魚和鯖魚,富含有益心臟健康的 omega-3 脂肪酸。【參考資料】.《healthline》 .《BBC》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7-19 癌症.抗癌新知
癌症是「養」出來的?常見10大生活習慣竟潛藏致癌危機
近年來,癌症在國人死因中佔據首位,而醫學研究已明確指出,多數癌症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除少數遺傳因素外,生活環境、飲食與其他不良習慣可能導致潛在的癌症風險逐漸升高。有位六旬婦人因吞嚥困難,連稀飯也難以下嚥,半年內體重掉了8公斤,經檢查後確診為食道癌末期且已經轉移到肺部、肝臟,經詢後問才發現婦人由於獨居,會邊看電視邊喝米酒、配醃製醬菜,並喝重複烹煮的鹹菜肉湯及燙口的熱湯;腫瘤科醫師聽聞後都搖頭表示,這麼多致癌習慣難怪她會罹癌。 對此,腎臟專科醫師洪永祥在fb粉絲專頁《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揭曉,容易被忽略但有罹癌風險的「10大養癌習慣」,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並能儘快戒除這些壞毛病。 癌症潛伏期與生活方式的影響 洪永祥提到,癌症的形成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從正常細胞演變成癌細胞,潛伏期可能長達10至20年,這段時間內,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健康飲食、定期運動以及遠離致癌因素,能有效降低罹癌的機率。反之,不良習慣如抽菸、喝酒及飲食不均衡,則有增加罹癌風險的可能性。 看似無害,卻潛在增加罹癌風險的十大致癌習慣有: 第10名:愛喝會燙口的熱湯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超過攝氏65度C的熱飲,定義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口腔是身體非常耐熱的部位,通常可以容忍到約攝氏60度C左右,黏膜被湯燙傷約3天左右的時間就能修復好,但若不停反覆傷害,在來不及修復的情況下,也可能提高罹患口腔癌與食道癌的風險。建議在飲用熱湯、熱飲前先稍稍放涼,以避免黏膜受損。 第9名:高溫下使用有疑慮的塑料容器 現在市售的泡麵碗多為紙盒容器,但仍有少部分附的是保麗龍碗,許多泡麵碗是由6號塑膠製成,如果用熱開水沖泡麵、又在鋁箔蓋上壓本厚書,在高溫的悶燒下,很可能會超過 6 號塑膠的耐熱範圍,長期累積恐對人體產生致癌風險;建議泡泡麵還是用陶瓷碗最安全。 第8名:喜歡食用烤焦食物 很多人喜歡焦香美味,但過度烤焦的肉類脂肪和蛋白質會產生危險的一級致癌物「多環芳香烴」,而澱粉食物經過高溫烹煮,也會出現不宜過量的丙烯醯胺;因此建議避免食用過度焦黑的食物,並攝取富含大量膳食纖維的蔬菜以降低致癌風險。 第7名:睡覺時不關燈 據《Cancer》癌症期刊上一項研究顯示,睡眠中長期暴露在光線下,可能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建議入睡時環境應保持黑暗。另外《美國醫學會雜誌》有研究發現,睡眠時長期暴露在人工光線下,會增加變胖的機會,而肥胖又是導致多種癌症的危險因子,因此建議入睡時把燈光都關閉。 第6名:頻繁接受電腦斷層檢查 照一次頭部電腦斷層所接受的輻射量相當於照100次的胸部X光,而照胸部電腦斷層則相當於照350次胸部X光,美國權威期刊《循環(Circulation)》研究發現,經常重複接受複雜影像檢查者會增加罹癌風險險,其中電腦斷層和心臟導管檢查是主要的輻射來源;建議每人1年內照胸部X光不要超過50次,除非必要才做電腦斷層檢查。 第5名:口腔清潔不足 最近研究發現口腔內的細菌可能會增加患胰臟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等風險。其中最明顯的例子也是影響人類健康最大的是幽門桿菌,幽門桿菌會引發胃癌或胃淋巴瘤;因此建議每天固定刷牙、漱口是重要的預防步驟。 第4名:長期接觸甲醛 甲醛是一種已被證實致癌的化學物質,據統計,裝潢5年後有4成仍能偵測出甲醛超標,卻只有不到三成消費者知道建材或家具中的甲醛氣味,最長需要15年才能完全揮發。長時間曝露在甲醛環境中,除了致癌外還會導致頭暈、噁心、嘔吐,學齡前兒童更容易造成過敏性鼻炎、氣喘等問題,甚至肝腎都會出狀況;建議裝潢可選擇通過綠建築標章的產品,或採用原木建材與家具。 第3名:過量攝取加工紅肉 加工肉品與紅肉的高攝取量與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密切相關;應適度減少豬、羊、牛等紅肉的攝取,以魚肉、禽肉等白肉來取代紅肉,同時多吃天然蔬果。 第2名:久坐不動 除睡覺外每天坐著或躺著6個小時以上的長時間久坐行為與多種癌症的增加風險有關,據《歐洲流行病雜誌》研究發現,久坐行為會增加罹患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直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等風險;建議每坐30分鐘起來伸展活動並避免長時間久坐。 第1名:攝取過多的甜食及鹽分 每周喝3杯以上含糖飲料的女性,乳房組織密度會增加,提高細胞癌變的風險,而攝取高鹽食物則容易罹患胃癌;建議多吃天然食物,建議飲食均衡並適度限制高GI精緻糖及鹽分的攝取。 【延伸閱讀】比你想得更危險! 醫:臺灣人「1基因」喝酒致癌風險高達數百倍洗衣精「香害」暗藏危機恐致癌?【本文獲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網址: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2327】
-
2024-07-14 醫療.骨科.復健
鈣片吃吃停停恐致骨密度下降更快 3個NG行為可能害鈣質流失
迎接人生下半場,首先要有好的骨質,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骨質疏鬆症?醫師提醒,可以觀察自己或家人是否出現體型改變,例如駝背、變矮、下背疼痛、走路不方便等狀況,都是骨質疏鬆的前兆。6個危險族群,建議自費接受骨質密度檢查。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說,骨質疏鬆是一種慢性的骨骼疾病,往往數十年間都沒有任何明顯症候,一旦遭外力撞擊或跌倒就容易發生骨折,尤其是在脊椎、手腕、還有大腿骨等部位。周立偉建議,最佳檢查方式是到醫院透過儀器檢查骨質密度 (BMD),診斷是否罹患骨質疏鬆症。目前骨質密度檢測儀有「骨超音波檢測(Ultrasound)」和「雙光子能量檢測(DEXA)」兩種,原則上以雙光子能量檢測較為準確,也是臨床上判斷是否有骨質疏鬆的主要依據。周立偉說,健保提供特定條件下給付,其餘多需自費受檢。童綜合醫院骨質疏鬆照護中心主任梁哲翰表示,骨質疏鬆大多不會有明顯症狀,但若有以下幾種特徵,可能更容易罹患骨鬆:1.女性。2.體型過瘦或運動太少。3.停經或卵巢切除。4.年長者。5.有骨鬆的家族史。6.營養不均衡或服用特定藥物(類固醇、荷爾蒙藥物)。補鈣還要補維生素D,鈣質才能被吸收利用。周立偉提醒,多數民眾認為運動和補鈣為預防骨質疏鬆的不二法門,殊不知維生素D在預防骨質疏鬆上,扮演極重要角色。鈣質並非進入人體後立刻被利用,若一味補充鈣質,卻沒有足夠維生素D幫助鈣由腸胃道吸收,並從腎臟回收鈣,恐使鈣質白白流失。而維生素D不足的年長者,也容易增加肌肉無力、老年衰弱跌倒風險,甚至增加認知功能障礙的問題。人體獲得維他命D主要方式為曬太陽,例如曝曬在正午陽光下約15分鐘,皮膚能將維生素D前驅物,經肝臟及腎臟轉化為有活性的維生素D3,並刺激腸胃細胞吸收鈣離子。周立偉指出,食物中也能獲取維生素D,如奶油、動物脂肪、蛋類及奶製品、魚油類與肝臟、麥片、早餐穀物及嬰兒食品等,因東方人對奶製品攝取量低於西方人,故也可透過維生素D補充劑獲得。反覆補鈣又中斷,恐加速鈣質代謝。相關調查發現,台灣有吃鈣片習慣的民眾,每四人就有一人維持不到半年。雖然長期鈣質攝取不足會造成骨鬆,但若長期反覆補鈣又中斷,更會加速骨骼中鈣質代謝,最後骨質疏鬆的程度,可能比沒有補鈣習慣的人更嚴重。周立偉認為,原因在於原本有補鈣習慣的民眾,一旦中斷補充,因血鈣濃度需求,骨頭會釋出大量鈣質至血液中以維持平衡,進而造成骨質密度急速下降,且下降速度會高於從來沒有補鈣習慣者。補鈣建議可結合既有飲食,如固定早餐喝牛奶的人,可於牛奶中加入五穀粉,平時也可多攝取深綠色蔬菜、乳製品、豆製品等,都能有效補充鈣質。梁哲翰說,維生素C也能夠促進膠原蛋白合成,連接骨質組成物,使組織有健康的支撐。常見高鈣食物有牛奶、起司、小魚乾、小蝦米、深綠色蔬菜、板豆腐、豆干、海帶、黑芝麻。補充維生素D可食用高油脂魚類(鮭魚、鮪魚、沙丁魚、鯖魚)、木耳、香菇、蛋黃等。負重運動最能提升骨質,慢跑、健走、登山都不錯。骨鬆患者建議做哪些運動?周立偉建議,加入適當的負重運動,能有效提升骨質,而慢跑、健走、游泳、太極拳等也是不錯的運動選項,只要能持續上述的補鈣方式,就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梁哲翰建議,養好骨質,年輕人或停經前婦女可以去登山、健行、打籃球、體操、韻律操、舉啞鈴或壺鈴。年長者或停經後婦女可以執行健走、慢跑、球拍類運動、舞蹈、太極拳、游泳等活動。規律活動,減少骨密度流失,改善生活功能,以維護獨立生活的能力。鈣質流失3個NG行為1.常吃高鈉食品避免食用可樂、加工肉品、泡麵等食物,會加速腎臟代謝過多的鈉,也會同時排出鈣質。2.脂肪、動物性蛋白質過量過量脂肪會妨礙身體吸收鈣質的效率,動物性蛋白質會增加尿酸濃度,使尿液中排出更多鈣。3.過度激烈運動長時間和高強度運動會增加身體對鈣的需求,可能導致鈣從骨骼中被釋放出來,進而降低骨骼的鈣含量。而大量的汗液流失也會導致鈣的流失。Q:骨鬆如何自我檢測?1.現在的身高比年輕時減少4公分以上。2.風險計算公式:[年齡(歲)-體重(公斤)]X0.2,結果≧2為高風險,
-
2024-06-20 養生.聰明飲食
癌症及心血管疾病風險都降低 最新研究揭這種飲食法有助長壽
一項針對2.5萬多名婦女進行長達25年追蹤調查的新研究顯示,嚴格遵循地中海飲食習慣的婦女比未這樣做的要長壽得多。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心臟病專家、哈佛醫學院教授薩米雅·莫拉(Samia Mora)指出,對於希望長壽的女性來說,他們的研究顯示,奉行地中海飲食模式,可在超過25年的時間裡降低約四分之一與癌症、心血管相關的死亡風險,而這兩種疾病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地中海飲食的特點是烹飪簡單、以植物為主,每餐大量攝取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和種子,加上些堅果,並特別強調使用特級初榨橄欖油。除了橄欖油以外,很少選擇奶油等脂肪,且應避免食用糖與精製食品。此外,盡量少吃紅肉,只用它來增添菜餚的風味。地中海飲食鼓勵人們食用有益健康、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而雞蛋、奶製品與家禽的食用量也要比傳統的西方飲食少得多。日前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網路開放」(JAMA Network Open)的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訪查了2萬5315名參加「婦女健康研究」(Women’s Health Study)者的飲食情況,並收集她們於1993至1996年間的血液與其他生物標記;這些婦女在2018至2023年間再度接受了檢測。研究發現,嚴格遵循地中海飲食不僅讓早死風險降低23%,還能將死於癌症的風險降低17%,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20%。生活型態醫學專家大衛·卡茲(David Katz)表示,在這項研究中,對地中海飲食的堅持程度代表了飲食的品質。他說,那些最嚴格遵守這項飲食習慣的人,吃更多的豆類、蔬菜、水果,更少的肉類與加工肉品。未參與該研究的卡茲指出,雖然這屬於觀察性研究,無法證實直接的因果關係,但此一發現與其他許多關於地中海飲食的研究結果完全一致。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6-10 癌症.飲食與癌症
從飲食降低罹癌風險的最佳方法 腫瘤專家自揭很少吃一類食物
生活消費網站Parade報導,如果想藉由飲食來預防癌症,腫瘤學家提供了一些建議,包括一種應該盡量少吃的食物。休士頓胃腸道與血液腫瘤內科專家麥克索德(Anaum Maqsood)表示,多吃抗炎食物,是透過飲食降低罹癌風險的最佳方法;雖然沒有任何食物能預防癌症,不過健康飲食有助於降低風險。她說,多吃蔬菜、全穀物、水果、豆類、堅果和種子,這些食物富含抗氧化劑,能對包含癌症在內的各種疾病發揮防護功用。那麼又該避免哪些食物?麥克索德說,她很少吃的一種食物是加工肉類,因為它們含有亞硝胺(nitrosamines)。亞硝胺被認為是一種強致癌物,與肺癌、腦癌、肝癌、腎癌、膀胱癌、胃癌和鼻竇癌等多種癌症有關。科學研究已證明,多吃加工肉類與癌症風險增加存在關聯。一項研究發現,食用加工肉類會使患乳腺癌的機率增加 6%,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增加 18%,此外還會提高罹患其他癌症的風險。腫瘤與血液疾病專家蘭道(Daniel Landau)說,他盡量避免食用過度加工的食物。 他常說,只要是袋裝的,就可能不健康,這包括洋芋片與其他含有大量鹽、防腐劑的零食。他指出,多數袋裝食品都含添加劑,以防止變質;這些防腐劑通常具有毒性,其中一些甚至被列為高度致癌物。研究顯示,飲食中含大量超加工食品與整體癌症風險間存在關聯。除了盡量少吃包括加工肉類在內的超加工食品外,麥克索德還建議盡量少飲酒;在數百項科學研究中,飲酒與增加罹患各種癌症的風險有關。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5-18 養生.聰明飲食
圖解豬肉全部位,松阪、大里肌口感絕佳!豬肝不是不能吃,豬肉常見5迷思
豬肉算是台灣人的主要肉食之一,農業部指出,一隻豬除了豬毛與部分內臟不吃外,其他部位幾乎都可以拿來料理,不管煎、滷、炒、炸、煙燻、煮火鍋,各有不同口感與滋味。農業部介紹,豬肉常被食用的部位有:霜降頸肉(松阪肉)、肩胛肉、前腿肉、大小里肌肉、五花肉以及後腿肉,每個部位特色和烹飪方式都不一樣,油花分布的很均勻的是「松阪豬肉」;里肌肉原來還有分大里肌、小里肌,看看你最喜歡吃哪個部位的肉。圖解豬肉各部位特色1.霜降頸肉(松阪肉)豬頸肉又稱為松阪豬肉,並不是因為它來自松阪,而是因為它像松阪牛肉一樣油花分布均勻,因而取名為松阪豬肉。頸肉是在豬頰連接至下巴脖頸處的位置,一頭豬只有2片,價格不斐,因為油花分布均勻,肉質鮮嫩,是豬肉口感中最佳的,適合燒烤、煎、炒等方式。2.肩胛肉(梅花肉及胛心肉)肩胛肉又分為上半部的梅花肉及下半部的胛心肉,梅花肉片位在豬的背脊到肩頸骨處 ,吃火鍋常吃的部位。胛心肉,油脂較少,瘦肉率高,可作為絞肉。這部位的肉質鮮嫩,油脂均勻,適合燉煮、燒烤、烘烤等料理方式。3.前腿肉前腿肉即豬的前腿,通常會去皮、去骨,這部位的肉質粗厚、結實,適合燉煮、紅燒等料理方式,也常作為各類豬肉品加工原料。有名的萬巒豬腳、德國豬腳都是使用豬前腳部位製作。4.大里肌肉里肌肉位在豬隻背脊處,通常會去皮、去骨及僧帽肌(豬的肩胛部分,通常附著在靠近肩胛部的外緣)等,是豬肉中最長的肌肉。由於肉塊完整、組織均一,排骨便當中的排骨多採用這部位。適合以煎、炸等方式料理。有機會可以試試僧帽肌(俗稱二層肉),它跟松阪一樣有油花分布,且具有脆脆的咬感。5.小里肌肉小里肌肉又稱為腰內肉,含2條小腰肌,位在背脊骨下方位置。這部位無骨無筋,特別鮮嫩,油脂含量低,肉味偏淡,不適合長時間燉煮,以免味道流失,建議以煎、炒、炸等方式料理。6.五花肉(三層肉、培根肉)五花肉是腹脇肉其中一塊,位在豬的腹部位置,豬皮、油脂、瘦肉一層層分布相當清楚,被稱為「三層肉」,又常被做成培根,因此也叫「培根肉」,有名的 東坡肉、梅干扣肉也是使用這一部位。五花肉的油脂、瘦肉極具層次,口感軟嫩、風味十足,適合用來燉煮、紅燒等方式。7.後腿肉位在豬的臀部位置,後腿肉質較其他部位結實,瘦肉比率高、油脂較少,肉質的口感上較柴澀 ,常被用來做絞肉、肉羹或快炒,也很常用做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及貢丸等。豬肉常見5迷思正因為豬肉是我們很常吃的肉食,因此長期以來,關於豬肉的各種奇怪的傳言還真不少,《元氣網》整理一些常見的迷思與誤解,讓大家對豬肉有更多的認識,安心吃豬肉。1.肝臟是豬身上最毒的器官,豬肝不能吃?A:《MyGoPen》曾訪問臺安醫院營養師陳俞均,她表示肝臟確實是用來解毒,肝臟會將酒精、咖啡因、藥物等有毒物質分階段還原、分解成無害物質,水溶性就由腎臟、膀胱排出體外,非水溶性的就變成糞便的一部分、由腸道排出,所以肝本身其實不會有有害物質殘留,所以如果擔心內臟殘留毒素、內臟有毒的話,其實腎功能不好的豬,反而才是比較值得擔心的問題,豬腎比豬肝的風險更大。不過豬肝膽固醇、普林偏高,所以須控制每餐的份量大概一個掌心的大小和厚度即可。2.「梅花肉部位」常是打針部位,最好別吃?A:台灣目前已非疫區,已不對豬隻使用口蹄疫疫苗,因此近幾年豬隻因注射疫苗或治療針劑造成病變及出現肉瘤的機會相當小。長庚腎臟科主治醫師暨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曾受訪表示,台灣的法規下,豬肉不可施打生長激素,尚不用擔心會吃到相關的藥物腫瘤,消費者在購買肉品時注意,若有粉色、綠色肉瘤,或其他不正常的組織增生,建議避開。3.進口豬不能吃?A:2021年起,我國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農委會稱進口豬萊克多巴胺可容許攝取量相當安全,而國產豬肉則不會有萊克多巴胺。若仍有疑慮,建議在採買豬肉、豬製品時,可注意原產地標示篩選。4.吃豬蹄可以補充膠原蛋白?A:國健署指出,以食物成分的角度來看,豬蹄、雞爪等部位確實含有膠原蛋白,但因為食物中所含的膠原蛋白分子量太大,吸收率並不高,所以不是多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就能促進肌膚的膠原蛋白合成。而且豬蹄、雞爪等食物除了含有較豐富的膠原蛋白,通常也含有較高量的油脂(3),如果大量攝食這些食材反而會吃下過多的油脂與熱量,因此要注意攝取量,不要過度期待這些食物可以補充肌膚的膠原蛋白。5.吃豬皮可以降三高?A:依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資料顯示,豬皮含有較豐富的膠原蛋白,通常也含有較高量的油脂,如果大量食用反而會攝取過多的油脂與熱量,增加三高及後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吃豬肉注意5件事1.減少食用豬內臟,以避免引發心血管疾病。可選用豬後腿肉或是油花較少的部分。2.食用過多紅肉、加工肉品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因此盡量少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3.為避免攝取過量脂肪,烹飪時盡量避免高溫油炸,油脂變性不利於心血管健康。4.豬肉一定要煮熟才能吃,食藥署建議豬肉的中心溫度要超過70度。5.選擇有CAS認證的商家購買。【參考資料】.《農業部》臉書粉絲專頁 .國健署保健闢謠.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
-
2024-05-10 養生.聰明飲食
精緻穀物、加工肉類及含糖飲料,哪個是你最需要避免的超加工食品?美國30年研究解答
有多項研究指出高度加工的食物與多種健康狀況,像是癌症和心臟疾病等之間存在聯繫,也有科學家提出,食用超加工食品可能與失智症的發生有關。但食用大量超加工食品真的會導致早逝嗎?一項為期 30年、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表明,食用超加工食品與早期死亡風險有關,然而不同的食物有不同影響。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美國超過10萬名沒有癌症、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病史的健康專業人員的數據。參與者每兩年提供一次有關其健康和生活習慣的資訊,並且每四年他們完成一份詳細的食物調查問卷。研究人員發現,大量攝取超加工食品的確可能會增加過早死亡的風險。除此之外,超加工食品攝取量與死亡之間的關聯因特定食品類別而異,其中以肉類、家禽和海鮮為基礎的即食產品、加糖和人工甜味劑飲料、乳製品甜點和超加工早餐食品與死亡率結果有更強的關聯。不過研究人員也補充,在考慮整體飲食品質後,這種關聯就不那麼明顯了,這表明飲食品質對長期健康的影響比吃超加工食品更大。另外,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因此無法得出確切的因果關係。所有超加工食品都不健康嗎?超加工食品包括包裝烘焙食品和點心、碳酸飲料、含糖穀物以及即食或加熱產品。它們通常含有色素、乳化劑、香料和其他添加劑,通常熱量含量高、添加糖、飽和脂肪和鹽,但缺乏維生素和纖維。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臨床流行病學和營養學副教授Mingyang Song博士告訴《CNN》,不一定要完全拒絕所有超加工食品,因為它是一個多樣化的類別。Song指出,例如精緻穀物、全麥麵包,它們也被認為是超加工食品,但它們含有各種有益的營養素,像是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但他也建議,人們應該盡量避免或限制某些超加工食品的消費,例如加工肉類、含糖飲料以及可能的人工甜味劑飲料。Song表示,降低死亡風險的最重要因素是一個人的整體飲食品質。如果人們保持整體健康的飲食習慣,他們不需要因為吃了超加工食品而感到害怕或驚慌。換言之,整體飲食模式仍然是決定健康結果的主要因素。為何穀物和麵包是超加工食品?根據「NOVA食品分類(Nova food classification)」,早餐麥片和大量生產或包裝麵包等日常用品可以被視為超加工食品,這是因為它們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添加額外的成分,例如乳化劑、甜味劑、人工色素和香料。此類食品雖然可以成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但卻與營養價值較低的超加工食品並列,這也是NOVA食品分類方法遭受批評的原因之一。NOVA的食物分類法將食品和飲料依照加工性質、程度和目的,分成四級:(1)未加工或最少加工食品,例如肉類、雞蛋、飲用水、蔬菜和果實。(2)經過加工的烹飪原料,包括油、鹽、糖,加工目的為了與(1)組合菜餚。(3)加工食品,如蔬菜罐頭、魚罐頭和水果罐頭,通常是(1)+(2)組合成(3)。(4)超加工食品,包括各式各樣含糖飲料和碳酸飲料、包裝餅乾、加工肉品和魚排、超商量產的包裝麵包、泡麵、冷凍食品(如饅頭、包子等)、微波即食食品(義大利麵、炒飯等)。【資料來源】.30-year US study links ultra-processed food to higher risk of early death.Here are the ultraprocessed foods you most need to avoid, according to a 30-year study.Ultra-Processed Foods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Premature Death.Ultra-processed foods: how bad are they for your health?.國泰醫訊:超加工食品和肥胖
-
2024-04-13 癌症.飲食與癌症
做出7項改變可望降低罹癌風險、助長壽!與「飲食」相關占了5項之多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和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致力於癌症預防的研究和倡導,2大機構縮寫簡稱為WCRF/AICR。最近1項研究表示,遵循WCRF/AICR提出的7項健康生活建議,就能夠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這項研究發表在《BMC Medicine》上。遵循7大健康生活建議 可能影響罹癌的風險WCRF/AICR提出的建議包括一系列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生活方式可以大大影響1個人終身罹患癌症和其他非傳染性疾病的可能性。以下為其提出的7項健康生活建議:1.保持健康體重2.保持適度的運動3.遵從更好的飲食習慣4.限制快餐和加工食品的攝取5.限制紅肉和加工肉品的攝取6.減少含糖飲料的飲用7.限制酒精攝取研究小組透過分析來自英國生物庫的94,778名受試者的數據,評估了遵從WCRF/AICR建議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係。此項研究的受試者平均年齡為56歲,經收集其飲食和運動數據,以及身體質量指數和腰圍測量數據後,研究人員再對建議的遵從程度,根據最高7分的評分制度來進行評估,最後得出受試者的平均分數為3.8分。遵從分數愈高、罹癌風險愈低! 最新研究結果曝光在研究期間,參與者中約有8%(7,296人)罹患癌症,分析顯示,每增加1分的遵從分數,癌症風險就減少7%,遵從分數較高(4.5分或以上)的參與者,總體癌症風險降低16%。每增加1分的遵從分數,乳腺癌風險就降低10%,結腸癌風險降低10%,腎臟癌風險降低18%,食道癌風險降低16%,肝臟癌風險降低22%,卵巢癌風險降低24%,而膽囊癌風險則降低30%。由於該研究是觀察性的,因此無法提供遵從WCRF/AICR建議與癌症風險之間的因果關係,研究人員表示,這部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了解這些因素之間的關聯性。資料來源:7 Healthy Lifestyle Recommendations To Cut Cancer Risk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長壽最佳步數不是1萬步? 歐洲研究:走「這個步數」可降低死亡風險.當70歲時想過什麼樣的生活?6種生活態度讓你更健康長壽、自在圓滿★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04 養生.聰明飲食
不是香腸!國人吃最多的硝酸鹽、亞硝酸鹽是「每餐必吃2種食物」 1動作降危害
 普遍民眾存在這項認知──「吃香腸、加工肉品或吃太多烤肉,因含有大量硝酸鹽、亞硝酸鹽,將大幅提高罹癌風險。」這個說法不盡然正確,近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調查發現,國人攝取最大量的硝酸鹽、亞硝酸鹽來源,其實是「蔬菜」、「米飯」,事實上,亞硝酸鹽還具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顛覆眾人觀點!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指出,真正導致罹癌的罪魁禍首,其實是「亞硝胺」,尤其在烤肉時,當含有硝酸鹽、亞硝酸鹽的食物遇上高溫,就會導致亞硝胺的產生。 亞硝酸鹽遇高溫 產生「亞硝胺」才是罪魁禍首 顏宗海醫師說明,許多流行病學研究、醫學理論都指出,含有亞硝胺的食物要少吃,否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癌症風險。根據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研究統計,每人每日攝取超過50克(約1.33兩)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約2.66兩)的紅肉(豬、羊、牛),將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亞硝酸鹽其實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根據食藥署規範,凡加工肉品類,包括香腸、火腿、培根、臘肉,可適量添加硝酸鹽、亞硝酸鹽,以預防微生物汙染(例:肉毒桿菌)、腐敗,及食物中毒;硝酸鹽、亞硝酸鹽會使肉品的顏色更鮮豔,因此又稱之為保色劑。 加工肉品先水煮再烤 降低亞硝胺產生 不過,目前亞硝酸鹽類不宜添加過量,食藥署規定,每1公斤不能添加超過0.07公克的亞硝酸鹽類,乃因當含有亞硝酸鹽的加工肉品經過高溫烹煮,如:燒烤,就會產生大量的亞硝胺,顏宗海醫師表示,「有的人形容,硝酸鹽、亞硝酸鹽是必要之『惡』。」必須添加於食物中,以避免食物中毒的風險,但添加過量,會造成癌症風險,必須有所限制,此乃權宜之計。因此建議民眾,想品嚐美味燒烤,同時避免亞硝胺危害,建議先將加工肉品水煮至七、八分熟,再放上烤盤,「因為水的沸點只有攝氏100度,而燒烤可能高達攝氏200度,此舉能減少高溫烹調產生的亞硝胺。」食用時也可以搭配新鮮蔬果,因其具有抗氧化的作用,也可降低亞硝胺的危害。 蔬果所含硝酸鹽水煮後被破壞 不需擔心產生亞硝胺 不過,蔬菜中若含有硝酸鹽,經過高溫烹調是否亦會產生亞硝胺,提高罹癌風險呢?顏宗海醫師解釋,農民種菜時,會施加肥料(氮肥),使得蔬菜裡會含有硝酸鹽,不過,由於硝酸鹽屬於水溶性物質,通常烹煮過程中,成分就會被破壞,因此不用擔心。而蔬菜所含的其他成分,包括:膳食纖維、多酚、維生素等,對於身體有龐大的助益,已大幅超過硝酸鹽帶來的風險。不過,千萬不要食用不新鮮的蔬菜,因為當進入腸胃道和胺類結合,就會形成亞硝胺。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紅麴餅乾,紅麴香腸、紅糟肉,紅麴加入食物真有保健效果? ·烤香腸配發酵乳品會致癌? 專家曝「要害成分」
-
2024-03-30 癌症.飲食與癌症
不是只有抽菸才會罹肺癌!6危險因子要當心,常吃紅肉、煎炒食物竟也會導致新癌王
最近很紅的台灣電影《周處要除三害》,男主角(阮經天飾)在得知自己罹患肺癌末期恐死期將至,導致他想在死前幹一些大事...詳細電影劇情就再不爆雷,有興趣的民眾請自行觀看。衛福部國健署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肺癌新發個案人數超過大腸癌成為新癌王。針對台灣的新癌王,營養師高敏敏告訴你肺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怎麼吃才能遠離肺癌!為什麼沒抽菸也會得肺癌?誰是肺癌危險因子?不要以為只有抽菸的人才會罹患肺癌,若你有以下6種危險因子,也會是罹患肺癌的高危險群。1.肺癌家族病史爸媽、兄弟姐妹、子女中,如果有人罹患肺癌,則有機率會是高危險族群!可能是遺傳或生活在相似的致癌環境中所致。2.變異基因研究發現,華人肺腺癌與高風險遺傳因子YAP1變異基因,有很大的關聯,尤其女性罹患機率會更高...是正常基因的5.9倍。3.長期接觸致癌物質或肺部病變例如柴油引擎、廢棄、石綿、重金屬物質(鉻、砷等等)皆有可能提高罹肺癌機率。4.吸菸、二手菸世界衛生組織透過研究發現吸菸的人,罹患肺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30倍,而長時間處在二手菸環境的人 罹肺癌機率比沒接觸的人多了30%5.油煙女生肺癌很有可能與烹調產生的油煙,尤其是高溫炒菜、油炸的方式,更會產生致癌物。6.污染源懸浮微粒例如工業廢棄、汽機車廢氣、石化燃料等等,懸浮微粒已被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如果長時間處在有懸浮微粒的環境,會大大增加罹癌風險。怎麼吃才能遠離肺癌?想預防肺癌,也要從飲食開始把關!高敏敏盤點「3種食物」容易導致罹患肺癌,應避免多吃以下3類食物。1.少吃紅肉、加工肉加工肉品已被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第一級致癌物,而紅肉被列為第二級A類致癌物,這2種食物營養師建議還是少吃為妙。2.避免飽和脂肪、精緻糖飽和脂肪酸攝取和肺癌風險正相關,且肥胖者也會提高罹癌的機率,而精緻糖也會造成身體處於發炎狀態。3.縮短烹煮時間在煮東西時,避免高溫長時間烹調,如油炸、燒烤、煙燻、煎炒,易產生致癌物質;建議以蒸煮、燉滷的方式烹調。5種防肺癌營養素吃起來1.植化素:各色蔬果各色蔬果本身含有不同的植化素,而植化素本身就有強大的抗氧化力、消除自由基、減緩發炎的功效,也可抑制癌細胞初期分裂。2.膳食纖維:菇類、深綠色蔬菜腸道健康自然可以有良好的免疫力,因此攝取膳食纖維可以降低罹癌風險。3.天然β-胡蘿蔔素:胡蘿蔔、南瓜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會轉化成維生素A,有助於修護粘膜,進而提升防護力。4.Omega-3:魚油、藻油、堅果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發炎症狀、維持免疫力。5.天然維生素C:芭樂、櫻桃、蔓越莓維生素C是維持免疫力的重要維生素,我們也可以透過攝取維生素C,來增加膠原蛋白製造,幫助增強肺部的結締組織;不過營養師建議從天然食物中攝取,更天然健康,也要避免一次補過頭,反而會有反效果。你是肺癌的高危險族群嗎?看完以上高敏敏介紹的預防肺癌飲食,知道平日該怎麼吃有益肺部健康了吧,一起從飲開始預防肺癌吧。延伸閱讀:.幾歲開始老很快?醫曝3年紀是斷崖式衰老關鍵,6方法延緩老化.肺癌成為台灣最新癌王!9大篩檢步驟教你預防肺癌.久咳是肺炎還是肺癌?目前肺癌病人半數不抽菸,「這檢測」可早期發現!
-
2024-03-13 癌症.飲食與癌症
保持健康就是別吃太多紅肉?紅肉為何容易致癌的5大科學原因
吃肉得以讓人發展智慧,是人類文明的轉唳點,在前文【給人類智慧的是紅肉,不是蘋果】就有分析,這對人類歷史的重要性,猶如普羅米修斯將天火交給了人類。烹煮,讓人更容易得到肉裡的營養。其實經過教育,就連猩猩都知道烹煮的好處,史上第一隻猩猩界的小當家,莫過於這隻叫作坎茲Kanzi的侏儒黑猩猩了,根據研究,在經過教導之後,他懂得自己用打火機生火,然後自己烤肉、煎東西吃,是不是充滿了智慧呢?但是吃太多肉類,尤其是紅肉,確實與大腸癌等癌症是非常相關的,所以不要吃太多紅肉是公認健康的原則。為何紅肉容易致癌但是這樣生火烤肉,從此就開起了肉食的負擔之門。根據許多大型研究,吃肉尤其是烤肉或加工肉品,與致癌特別是大腸癌息息相關。但是一開始科學界其實並不清楚到底為何紅肉容易致癌,直到最近多項研究成果發表之後,人們才開始知道裡面的機轉。紅肉之所以容易致癌主要是以下5個因素:血紅素鐵紅肉裡面的血紅素鐵 (Heme iron):血紅色鐵是於血液裡或是肌肉裡的血紅素;或是肌紅素與鐵質形成的複合物,紅肉固然含豐富鐵質,可以作為營養補充,但是鐵對人可說是兩面刃,血紅素鐵對人體來說太好吸收,如果鐵質過量,鐵可是會在人體裡面作怪的。鐵大家都知道很容易生鏽,也就是被氧化了,在體內的鐵也是一樣,鐵一旦在體內被氧化,會生成很多氧化物、自由基,對細胞甚至DNA產生很多破壞性的連鎖反應,DNA一但被破壞,就可能讓一般的細胞轉為癌細胞。N-羥基乙醯神經胺酸 Neu5Gc紅肉裡面含有 一種特殊的糖分子Neu5Gc, Neu5Gc中文叫做 N-羥基乙醯神經胺酸),它是唾液酸(sialic acid)衍生物的一種。它在紅肉或內臟裡含量豐富,但是因為人體裡面沒有它也無法代謝它(猩猩、黑猩猩卻都可以),所以在人體內會誘發許多免疫反應,誘發人體出現微發炎狀況。這些慢性發炎狀況可能與氣喘、心臟病、關節炎甚至癌症都有關。尤其是科學家發現在腫瘤組織中所含有的 Neu5Gc 濃度比正常組織中要高出許多,因此強烈懷疑這個分子對腫瘤的成長有所幫助。氧化三甲胺 TMAO紅肉中大量存在的膽鹼和左旋肉鹼,當人類食入過量的肉鹼或膽鹼,它們在到達腸道時會被腸道菌代謝產生三甲胺 (TMA)。TMA 被腸壁吸收後會通過肝門靜脈進入肝臟,在那裡被酵素-FMO氧化成氧化三甲胺 (TMAO)。目前已有許多研究指出,人體內的腸道菌若生成過多的氧化三甲胺,可能導致粥狀動脈硬化、心肌梗塞、中風、慢性腎臟病等疾病,而且TMAO也被認為與大腸癌細胞的增殖有密切關係。TMAO常見於部分深海魚類和海洋生物體內,也是海鮮產生腐臭味的來源之一。高脂肪高熱量紅肉含高脂肪高熱量,科學家已經有證據顯示,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與癌症風險呈現相關現象,尤其如果累積在身上形成過高的體脂肪的話,又會形成慢性發炎狀況,一樣是刺激癌細胞生成的因子。異環胺紅肉如果經過高溫燒烤,其豐富的蛋白質會形成異環胺(Herterocyclic amine)化合物,簡寫成HCA,是已知的致癌物。溫度越高、加溫時間越長都會會導致大量產生異環胺,或甚至另外產生致癌性高的多環芳香烴(polyaromatic hydeocarbons, PAHs)。這兩類物質會破壞DNA,因而致癌,因此會提高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實驗證明,吃青花菜就可以顯著提高肝臟解毒酵素P450的活性,也因此可以讓體內毒物如烤肉生成的多環芳香烴(PAH)含量降低,參考防癌明星青花菜,有哪些功效?要怎樣料理抗氧化力才更高?輕鬆適量吃紅肉因此吃太多肉類,尤其是紅肉,確實與大腸癌等癌症是非常相關的,所以不要吃太多紅肉是公認健康的原則。但是就該嚇到從此就不敢碰紅肉了嗎?其實也不需要太緊張,因為就算如此,紅肉也僅僅是提高癌症的風險而已,不是完全不能碰。在國際研究期刊Lancet Oncology 刊登的發表(Lancet Oncology Volume 16, No. 16, p1599–1600, December 2015)裡,國際專家小組審查800多個研究,探討肉類和癌症之間的關係。結論是每天吃超過50克加工肉類(大約兩片培根),會增加18%罹患大腸癌的危險;而每天吃超過100克的紅肉增加了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基於這些估計,「若吃很多紅肉或加工肉,每1,000人中大約有66人,在其一生中會發展出大腸癌」;相較之下,「若吃很少的肉類或加工品,每1,000人約有56人會發展出大腸癌」,所以完全是一個較高風險的問題。這時候,是不是覺得該來一份牛排佐培根來壓壓驚呢(誤)?!其實只要適量攝取紅肉,比如說以英國政府將根據最新的研究建議,每個人每週攝取紅肉的量最好是低於500公克,也就是每天不要超過70公克。這樣就不用太過擔心,輕鬆享受紅肉的美味與營養。原文出處:韋恩的食農生活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18 醫療.風溼過敏免疫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能吃什麼?補品、中草藥可以吃嗎?地中海飲食5秘訣有助抗發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除了靠藥物治療,日常也應避免吃容易引起發炎反應的食物。地中海飲食是最適合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一種飲食方式,能維持營養降低發炎。醫師更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可進補」,吃補品等於火上加油,讓亂了套的免疫系統更強大。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為自體免疫疾病,為一種慢性漸進式破壞關節的疾病,常侵犯手部小關節。患者初期會有疲倦、很累、精神不佳、胃口不好、體重減少、晨間僵硬感等全身症狀,關節腫脹達6周以上。好發於40歲以上女性,女性患者約是男性的3倍。臨床治療多為緩解疼痛,抑制發炎及減緩關節破壞。類風濕關節炎不可以吃什麼食物?也因為是發炎症狀的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靠藥物治療,飲食方面應避免吃容易引起發炎反應的食物,如苜蓿芽、油炸食物等盡量少吃,並減少紅肉、甜食、加工食物的攝取,菸酒也要戒掉。類風濕性關節炎能吃什麼?日常飲食大原則就是「均衡飲食」,食物愈粗糙愈好,整體而言,以地中海飲食最有助抗發炎,此外還要攝取適度的鈣、含鐵食物。根據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轉載臺北榮民總醫院營養部楊子穎營養師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季刊》的撰文,地中海飲食5秘訣可維持營養降低發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地中海飲食5秘訣秘訣1:全榖雜糧類取代精製澱粉,減少甜食。秘訣2:大量攝取蔬菜和水果。每天目標至少要攝取5份的蔬菜和水果。祕訣3: 減少紅肉及加工肉品的攝取,以魚、海鮮、蛋、家禽或豆製品為主。秘訣4:每日攝取低脂乳製品,以攝取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秘訣5: 使用新鮮香料來減少調味料使用。(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類風濕性關節炎能不能吃補品、中草藥?診間常見許多病患問醫生,補品、中草藥能不能吃?其實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自體免疫系統錯亂,攻擊身體組織導致發炎,並不是免疫力不夠。彰化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田雅之曾受訪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可進補」,吃補品等於火上加油,讓亂了套的免疫系統更強大。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也認為,補品、中草藥等都不建議,而麻油雞、薑母鴨等進補食物能免則免,否則常常一吃就發作疼痛。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才能避免免疫失衡類風濕性關節炎沒辦法斷根,但並不是絕症,患者最重要的還是配合醫囑持續治療,不要擅自停藥,或胡亂服用消炎止痛藥、來路不明保健食品或中草藥,避免發炎因子持續破壞關節,導致關節變形。應遠離抽菸、壓力、長期不當飲食和加工食物,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熬夜、多運動、多攝取新鮮食物且飲食均衡,藉此降低體內慢性發炎風險及免疫失衡危機。【資料來源】.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 .聯合報系新聞資料庫.疾病百科/類風濕性關節炎
-
2024-02-14 名人.好食課
一咳就止不住?一圖看懂7大NG飲食可能害你咳嗽咳不停
咳咳咳!有時一咳就止不住,不論在會議場合又或學校課堂間,持續性的咳嗽都會使本人感到煩躁又無奈,但你知道飲食其實也可能加重甚至導致咳嗽發生嗎?就讓好食課Titan林世航營養師分享7大咳嗽NG飲食,小心吃這些讓你從小咳變咳不停!.甜食:雖然適度的蔗糖可降低喉嚨敏感度,蜂蜜也可幫助舒緩咳嗽問題,但甜食大多參雜人工添加物及油脂,容易引發過敏性咳嗽,或加重發炎問題。.油炸食品:炸物通常乾且硬,容易刺激口腔及食道黏膜,加重咳嗽、喉嚨乾癢問題。.辛辣食物:容易刺激食道黏膜,加重發炎情形。.高組織胺食物:如果自身本來就是過敏體質,遇上花粉、灰塵等過敏原就容易因體內釋出大量組織胺而有紅腫、發癢、流鼻水等問題,此時建議避免食用高組織胺食物(如:加工肉品、發酵食品、酒),以避免體內組織胺過多,加重咳嗽等過敏反應。.易碎/鬆散食物:吞嚥困難或是喉嚨痛的人食用餅乾、糕餅等易碎或容易產生屑屑的食物,很可能因食物太乾難成團而被嗆到引發咳嗽問題。.冰品冷飲:雖然喉嚨痛喝冷飲可舒緩疼痛感,但如果有嚴重咳嗽問題者,需注意冰品可能因刺激呼吸道而加重咳嗽問題。.易引發胃食道逆流食物:胃食道逆流其實不單單只有火燒心這一症狀,除了常見的打嗝、脹氣、嘔吐外,胃食道逆流還有一些非典型症狀,其中就包含了咳嗽這一項!可能是因胃酸或胃中的酸氣刺激到食道神經而造成咳嗽不斷,所以如果是飯後容易咳嗽者就要注意了!除了避開上述甜食、油炸食品、辛辣食物、酒精飲品外,咖啡、巧克力、產氣食物(如:汽水、地瓜)、過酸的食物(檸檬汁)也易引發胃食道逆流,建議先減少食用,也注意吃飯要細嚼慢嚥,勿一次大量進食,飯後兩小時內也不要躺平,以防胃酸逆流引發咳嗽!*如果咳嗽問題久久沒好轉,建議至醫療院所諮詢醫事人員並接受檢查為佳。【本文獲好食課授權刊登,原文標題:【#一張圖懂吃】咳嗽咳不停?7大NG飲食別再碰!】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2-08 養生.聰明飲食
蒟蒻吃多恐腸胃道阻塞…年節必吃7大類零食 熱量、食用禁忌總整理
農曆年節總是少不了吃吃喝喝,而常見的零食多具有高油脂、高鹽、高糖特性,重點是,有些食物看似無傷大雅,但可能對某些族群有其危險性,如蒟蒻、果凍可能造成腸胃道阻塞,堅果類有嗆食、噎到的可能。《元氣網》整理春節常見零嘴熱量及禁食族群,讓大家過年放心吃喝。第一類:蒟蒻、果凍特色:熱量低、富含膳食纖維地雷:1.蒟蒻不容易消化,必須要充分咀嚼再吞下去,才能從胃部進入小腸,是整塊誤吞,可能造成腸胃道阻塞。2.千萬別以為蒟蒻熱量低就可以狂吃,蒟蒻被加工製零食時,如蒟蒻果凍,因蒟蒻本身沒味道,所以會加入大量糖份,因此仍要注意別吃多。禁食族群:老人與小孩吃的時候要特別當心,若吞嚥功能不佳則不建議吃。第二類:加工肉品類魷魚絲、肉乾、肉紙、牛肉乾、鮪魚糖特色:魷魚絲、肉乾、肉紙等加工肉品類零食,口感及風味都讓人很「涮嘴」吃個不停,不止過年,平常也很多人愛吃。地雷:1.魷魚絲需要一直嚼,如果一直不停吃不停嚼,可能出現張口困難、臉部痛、偏頭痛等症狀,造成顳顎關節炎。2.加工肉品零嘴會添加大量的油脂、糖及鹽等調味料來提升口感,含較多蛋白質,鈉含量不低。熱量預估:.豬肉乾:81大卡(25克,一片約手掌大小).牛肉乾:64大卡(20克).魷魚絲:43大卡(15克)禁食族群:腎臟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飲食需要限制蛋白質患者需小心食用。第三類:堅果類開心果、堅果、腰果、瓜子、花生等…特色:堅果富含維生素E及不飽和脂肪酸,對於降血脂及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有益。地雷:堅果種子屬油脂類,也算高脂肪和高熱量的食物,攝取過多容易造成肥胖。熱量預估:45大卡(3顆核桃或10顆開心果)。以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一天一份堅果約45大卡來討算,一般大小的堅果/杏仁大約5顆=核桃3顆=開心果/花生10顆。市售堅果類零食,多添加鹽、糖,建議優先選擇無調味的堅果。禁食族群:1.不要讓5歲以下幼兒及老人吃花生、堅果、核桃、開心果、瓜子等核果類零食,易發生氣管異物阻塞、嗆食的危險。2.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選吃無調味堅果。第四類:海苔特色:日語稱紫菜為海苔,富含維生素A、E、B1、B2及菸鹼酸含量。當零嘴吃的海苔,就是以紫菜為原料,經烘烤、調味後製成。地雷:加工後含有較多糖、鹽和鮮味劑,鉀、磷、碘含量偏高,建議食用量一天吃4~5片。禁食族群:1.腎臟病患食用時要節制。2.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也要避免。3.高血壓患者可以吃原味海苔,要避免食用過鹹的海苔。第五類:麻荖(芝麻、花生)特色:麻荖是台灣傳統年節拜天公的甜食供品,有各種不同口味,有特殊香氣及口感。地雷:屬油炸類零食,且麻荖外皮沾有糖粉、芝麻、花生、又裹上麥芽糖,容易吃進過多熱量。熱量預估:2顆約100大卡。禁食族群: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避免。第六類:芝麻糖、花生糖、牛軋糖、核桃糕地雷:這類風味極佳的糕點,都是高糖、高油、高熱量、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熱量預估:牛軋糖一顆的熱量就有50多大卡。芝麻糖 、花生糖等,3小塊約有100大卡。禁食族群:糖尿病患、減重者。第七類:果乾(乾燥蔬果)特色:脫水蔬果乾類雖標榜由天然食材脫水製成,但製作過程通常經過油炸及加工調味,實則在製程中已流失大量營養。地雷:果乾體積小且常會額外加糖,成了隱形高熱量零嘴。熱量預估:蔬菜片 20克╱100大卡香蕉片 19克╱100大卡芭樂乾 30克╱100大卡芒果乾 30克╱100大卡禁食族群:糖尿病患、減重者。【註】衛福部國健署建議,女性一天約需1450至1900大卡熱量,男性一天需攝取1800至2400大卡熱量,一天攝取零食的熱量不要超過一天應攝取總熱量的10%。成人每日鈉攝取量為2400毫克,建議控制在每日2000毫克(當於5公克鹽)較健康。【資料來源】.吃飯嘴巴張不開、臉頰兩側發出喀喀聲 顳顎關節卡住了.零嘴解饞 高尿酸者 肉乾豆干要忌口.營養師提醒:這方式吃堅果,等同喝下600毫升沙拉油.少鹽少油 專家建議四大類健康零食.紫菜/相傳可催乳 鐵營養豐富.衛福部國健署-熱量來源
-
2024-01-15 癌症.食道癌
食道癌常伴隨這癌症同時發病!醫籲日常留意3要點,過燙食物、加工肉品都危險
食道癌罹患者男性居多,與喝酒、嚼食檳榔等習慣息息相關。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顯示,109年食道癌罹患者9成都是男性,且多半都有吸菸、喝酒、嚼食檳榔習慣有關,國健署提醒3點生活型態要注意;醫師則說,食道癌發生部位有上中下段,很多患者罹患食道癌後,連帶有下咽癌,且並非「擴散」,高風險族群一定要定期健檢。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登記統計,109年有2875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男性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9歲,近7成個案在50至70歲間罹病,成為男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名、癌症死因第5名。而食道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癌5年存活率3成,遠不及全國癌症病患的6成,存活率也大幅落後於日韓。得食道癌後 常連帶罹患下咽癌國健署統計更發現,109年食道癌新發個案中,77.9%有吸菸行為,53.5%的個案有偶爾喝酒或習慣性喝酒,48.5%有嚼食檳榔習。國泰醫院胸腔外科主任顏銘宏表示,食道癌發生率在台灣男性是女性的9倍,患者共通點都是有菸酒檳榔的嗜好,且多為勞務工作者,因此即使不舒服,都會選擇硬撐,到最後真的不行才就醫,往往都已經晚期癌症。顏銘宏說,食道癌發並位置在食道的上中下段都有可能,生活習慣狀態不佳導致的往往是中段也最常見;下段第二常見,主要是HPV病毒感染的問題,導致下咽癌;許多患者不只下咽癌,同時還會罹患食道癌,且並非擴散,而是多點同時發病。食道癌日常留意3要點 國健署提醒民眾平時生活要注意3要點:1.避免過燙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當覺得食物燙口時,有可能達到傷害食道的溫度,請民眾將食物送進口中時,務必注意溫度是否過燙,或是儘量待食物稍微溫涼後再食用。2.減少含亞硝胺食物,及時戒除菸、酒、檳榔: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指出,煙燻、燒烤、醃漬、加工肉品等食物,都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減少食用此類含亞硝胺食物,有助「離」癌遠一點。3.有異狀速就醫:食道癌的症狀除了吞嚥困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外,也可能導致食物逆流、火燒心、聲音沙啞、胸後痛、體重減輕、上腹痛及久咳等情形,而食道癌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因此平時就需留意自身的不適感,切勿輕忽,如出現上述症狀時,務必提高警覺,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國健署指出,抽菸、飲酒及嚼檳榔是多種癌症的共通危險因子,呼籲有接觸菸檳酒習慣的民眾儘速戒除,以避免癌症找上門。顏銘宏則說,高風險族群特別是有吸菸、喝酒、吃冰郎習慣的民眾,每1至2年要做一次消化道胃鏡,若能及早發現不一定要開刀,可以刮除甚至用電燒就好;日本推動健檢相當早,因此篩出許多第0期的患者,台灣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4-01-06 養生.聰明飲食
健康飲食可延年益壽? 研究:「這年紀」開始改變多活10年,多吃3類食物有助延壽
適當的飲食對於整體健康和長壽很重要,近來有研究發現,在40歲時轉向更健康的飲食,可延長壽命長達10年。根據發表在《自然食品》(Nature Food)期刊上的1項研究表示,從典型的西方飲食,轉向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並堅持下去,可以分別使男性和女性的預期壽命延長10.8年和10.4年。健康飲食竟能延長壽命? 研究結果曝光:愈早開始愈好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約50萬名年齡在40至69歲之間參與者的數據,研究他們的飲食習慣,以及多年來的飲食變化,追蹤時間至少長達30年之久。研究結果顯示,這些從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轉向健康飲食,並保持健康飲食模式的中年人,可以使他們多活10年,但在晚年轉向更健康飲食的參與者,壽命雖然也有改善,但不如40多歲的人那麼明顯。舉例來說,70歲時轉向更健康的飲食模式,可能只能帶來比40多歲人預期壽命增長的一半。多吃這些食物有助延壽! 研究人員望政府對不健康食物課稅另外,研究人員還確定了與增加壽命相關的食物類別,包括堅果類、豆類和全穀類食物,都是對健康最有益的食物,而建議限制攝取的食物則包括含糖飲料和紅肉。研究人員指出,減少攝取含糖飲料和加工肉品,並增加全穀物和堅果的攝取量,估計將會使預期壽命得到最大的改善。研究人員期望這些結果將有助於政府制定更好的健康政策,同時也建議實施對不健康食物課稅,並為健康替代品提供補貼的政策。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失去至親如何走出悲傷?心理師教你「怎麼好好說再見」.癌症翻轉婚姻!罹乳癌後改善關係:願為對方犧牲才是永恆愛情★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2-18 癌症.飲食與癌症
6種癌症是吃出來的!盤點5種防癌天菜,每天要吃到多少量才有效?
癌症是造成台灣人死亡的第一殺手,每年都有超過五萬人死於癌症。但其實透過改變飲食跟攝取正確的營養,就可能改變罹患癌症的結果。你害怕癌症嗎?那你知道自己每天都可能吃下致癌食物嗎?六種吃出來的癌症根據一篇系統文獻回顧,有幾種癌症跟飲食的確高度相關。包含台灣人發生率第一名的大腸癌、死亡率前三名的肝癌,還有近幾年人數增加的胃癌。1. 大腸癌:紅肉、加工肉。2. 肝癌:酒精。3. 胃癌:鹽。除此之外,台灣人死亡率第一名的肺癌,以及仍排在前十大癌症中的口腔癌,還有無聲殺手胰臟癌,根據台灣的本土研究,也是禍從口入的癌症。4. 肺癌:抽菸、煙燻食品。5. 口腔癌:菸、酒精、檳榔。6. 胰臟癌:含糖飲料。為什麼?這六種食物竟然會致癌1. 紅肉、加工肉2. 酒精3. 高鹽4. 精緻糖(含糖飲料、糖果、糕點等)5. 煙燻食物6. 檳榔研究顯示,紅肉在經過高溫烹調之後,會含有高量的雜環胺(HAAs),雜環胺是強力的致癌物質,會誘發DNA突變、促進癌細胞增生;加工肉品同樣也會刺激大腸,造成腫瘤產生。不只是大腸,跟大部分癌症的發生率都有關。煙燻食物雖然也是加工食品,但跟肺癌有比較明確的關聯。除了食品本身就可能會增加肺癌機率之外,有菸癮的人吃下煙燻食品,得到肺癌的機率則會加乘。酒精則是在B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逐漸被滅絕之後,造成肝癌的最大因子。在代謝酒精的過程中,肝臟會逐漸變成脂肪肝,下一步就是轉成肝癌,因此每日攝取超過10克酒精以上,就有可能影響健康。過高的鹽分則有可能會傷害胃黏膜,或是造成幽門桿菌的生長,這兩種都會誘發胃癌,應該要遵守每天攝取鹽分不超過6小匙的份量,也不吃太多高鹽高油的醬料。精緻糖在國外的研究中,跟胰臟癌的關聯比較小,但根據台灣的本土研究,喝越多含糖飲料的年輕人,得到胰臟癌的比例越高,可能是台灣遍地飲料店造成的地區性現象。這五種防癌天菜,每天要吃到多少量才有效?目前防癌證據最充足的飲食法就是「地中海飲食」,也就是包含蔬果、全穀類、健康油脂、魚、堅果的飲食習慣。1. 蔬菜水果:12歲以下每天要吃5份、女性要吃7份、男性要吃9份蔬果。一份蔬菜約生食100公克,熟食標準碗的半碗;水果一份約一個拳頭大。2. 全穀類:選擇非精緻糖的米飯、全麥、五穀雜糧來補充所需的碳水化合物。3. 健康的油脂:屬於不飽和脂肪,以橄欖油為主,一天一湯匙。4. 魚:一週內至少要攝取兩份魚,最好是鮭魚或鯖魚。5. 堅果:每天吃一小碗堅果,大約半個拳頭大小。堅果熱量很高,要注意份量別吃太多。當然,地中海飲食也不完全適合每個人,不過針對飲食習慣與癌症的相關研究都顯示,想要防癌,最重要的是「均衡飲食」,只吃一種食物容易營養攝取不足,但透過足夠、健康的營養素,的確是目前最有效預防癌症的方式。想要打造抗癌體質,就從改變飲食開始吧!延伸閱讀:癌症其實是種發炎疾病!長庚名醫江坤俊:吃這個預防16種癌症,降60%癌症風險參考資料:Enrique Contreras García, Ana Zaragoza-Martí, Influence of food or food groups intake on the occurrence and/or prote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 systematic review. Nutr Hosp. 2020 Feb 17;37(1):169-192.Katie M Di Sebastiano et al., Nutrition and Cancer Prevention: Why is the Evidence Lost in Translation? Adv Nutr. 2019 May; 10(3): 410–418.Chien Hua Chen et al.,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rom Pancreatic Cancer: Based on Half a Million Asian Cohort Followed for 25 Years. Front Oncol. 2022 Apr 7;12:835901.延伸閱讀: 段純貞、林東芳排不到第一...第1名還被譽為「神級牛肉麵」!網友熱議「雙北牛肉麵」TOP 10店家大公開
-
2023-12-03 癌症.食道癌
為什麼食道受傷難發覺?醫師告訴你熱飲及熱湯最理想飲用溫度
氣溫一降,身體渴望溫暖,本能會驅使我們尋求熱飲、熱湯的慰藉。廣告詞說「熱熱喝,快快好」,但現實是「熱熱喝,未必好」。尤其東方人愛吃鍋、愛喝熱湯、喝燒滾滾的稀飯,專家不斷提醒高溫食物有害食道黏膜,世衛組織(WHO)更將超過攝氏65度的熱飲定為食道癌可能的致癌因子。此外,熱飲帶來的危機還包含「容器」可能釋出的毒物。但,冬天怎能沒有熱湯?該怎麼安全飲用?許多人不知燙口食物可能致癌,主要與高溫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有關。長期吃過熱食物可能引起黏膜炎症,進而增加食道癌風險。食道感覺神經不敏銳,燙傷疼痛難靠「自覺」發現。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畯棋表示,有些人較不怕燙,熱湯熱飲輕鬆入口,但食道感覺神經與舌頭不同、相較是「非常不敏感」,要靠感覺到疼痛而發現食道受傷「是不切實際的」。楊畯棋說,因高溫食物對食道的傷害不容易馬上有感覺。當食道黏膜損傷漸進地變嚴重時,癌化病灶可能早在病人自覺之前就已存在。因此,不可因為自己不覺得燙口、疼痛,就忽略高溫食物對食道的潛在危害。熱飲溫度應控制在攝氏65度以下,避免對食道黏膜造成損害,但最理想的狀態是,不要吃超過攝氏50度的食物。除高溫食物,抽菸和喝酒更是食道癌危險因子。楊畯棋表示,有動物實驗證實非常高溫的飲料會誘發黏膜損傷;中國大陸研究指出,高溫食物合併每日抽菸飲酒者,罹患食道癌機率較高,但相較之下,抽菸或喝酒比燙口食物更危險。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醫師黃文威則表示,研究清楚顯示,長期大量飲用60度C以上熱飲,會增加食道癌機會。而食道嚴重受傷後,患者可能會覺得吞嚥疼痛、吞嚥困難、胸痛。楊畯棋表示,要判斷熱咖啡、茶飲是否已降溫到可飲用,可在沖泡後稍等一會兒,輕輕吹一口氣或用手臂皮膚靠近感受溫度,在感覺溫度降到「溫熱但不灼熱」時,應已適合飲用。濃湯看起來不燙,卻常在入口後才被燙傷。至於冬天流行的火鍋、麻辣湯、粥品,目前醫學上並無針對特定熱食研究傷害程度。不過,油膩湯品在放置一段時間後,油滴會浮在表面而把熱量鎖在湯水內,從表面不容易察覺到食物熱度,若不注意囫圇飲用,就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燙傷。黃文威說,凡是加熱過的食物都要小心。通常道理大家都知道,傷害就只是疏忽造成。值得一提的例子是,許多人愛喝的玉米濃湯,加入奶油比較多時,高溫不一定會冒煙,很多人匆匆入口才發現太燙,要特別注意。除了熱湯熱茶,黃文威指出,抽菸、喝酒、嚼檳榔、攝取太多紅肉或加工肉品、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尤其還有巴瑞特氏症,都是食道癌危險因子。早期沒有症狀,感覺吞嚥困難、胸部疼痛時已晚期。食道癌最常見的早期症狀「就是沒有症狀」,晚期可能有吞嚥困難、胸部疼痛、咳血、吐血、嘔吐、慢性貧血、體重下降等等。因此,要留意是否有家族史、抽菸、喝酒、嚼檳榔等風險,長期接觸這些因子會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尤其男性、肥胖、蔬果攝取不足的人,更要定期接受篩檢與內視鏡檢查。楊畯棋說,提高警覺才是盡早發現癌變關鍵。若出現症狀,通常病程已較嚴重,應盡早就醫。食道腺癌巴瑞特式食道癌化風險高 與長期胃酸逆流相關食道癌各種危險因子當中,民眾較不熟悉的是食道「巴瑞特氏(Barrett's esophagus)」症狀。常見的食道癌指的是鱗狀細胞癌,但有一成左右是腺癌。腺癌發生與長期胃食道逆流胃酸刺激有關。原本食道黏膜是複層扁平上皮,上皮細胞受胃酸刺激反覆發炎後,會產生黏膜細胞變性,從鱗狀上皮轉變成類似腸道黏膜的柱狀上皮細胞,黏膜變性的食道為巴瑞特式食道。巴瑞特式食道通常是長期胃食道逆流合併症,是食道細胞癌前病變,有腺癌化風險,每年約有0.5%機會進展成癌症。目前巴瑞特式食道診斷,仰賴胃鏡檢查發現疑似病灶後,再合併切片化驗。台灣健保規定,切片確診為巴瑞特氏食道的患者,可以給付一年份質子幫浦抑制劑(PPI),這是目前針對胃食道逆流效果最好的一類藥物。治療後應一年內再次做胃鏡檢查並切片,評估治療效果。黃文威表示,雖然胃食道逆流不一定是高溫飲食造成,要看胃食道逆流的成因及常吃什麼熱食。另外,胃食道逆流的特效藥PPI種類多,有些已不需醫師處方,可在藥局買得到。一旦發現巴瑞特式食道並有分化不良情形,可至胃腸專科門診諮詢是否該接受內視鏡治療根除。當胃鏡看起來發炎不明顯時,可以考慮接受酸鹼值檢測來確定診斷。
-
2023-11-25 養生.聰明飲食
吃素也能進補嗎?「補冬掌握3大要訣」選對食材也可進補,為來年健康打基礎
進補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立冬補冬,補嘴空」,如何根據自己的體質,以正確補法適當的補冬,是大家需要注意的課題,尤其本身有三高、腎臟病、癌症等慢性病患,在進補上更不能馬虎。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林源泉強調,民眾只要把握「適當飲食」、「忠於原味」、「減少油脂」3個原則,就可健康補冬了,也呼籲民眾,對於進補有任何疑問,最好先諮詢合格專業的中醫師後,再選擇針對自己體質合適的藥材及方式進補,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各族群補方都不同 茹素者選對食材也可進補民眾在補冬時常會選擇麻油雞、羊肉爐、薑母鴨等料理,但從中醫角度來看,民眾體質有分寒、熱、虛、實;中藥藥性則分辛、涼、甘、溫,因此每個人所適合進補的方式也不一樣,且對三高、腎臟病、癌症患者來說,有些進補料理含有高普林、高膽固醇,因過於燥熱關係,對特殊飲食及體質者並不適合。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說明,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仍在發育中,所以不應過度食用補品;青少年位於成長階段,適合使用白芍、熟地、當歸、川芎、黃耆、茯苓、黨參等藥材,並與雞腿、排骨等富含蛋白質的肉類一起烹煮的料理;孕婦可選擇白朮、杜仲、桑寄生、菟絲子、枸杞子等藥材,是能保胎、安胎、健脾補腎的藥物;容易手腳冰冷、疲倦的銀髮族則適合採用熟地、當歸、何首烏、菟絲子、枸杞子、山藥等藥材的補品,能補氣血、腎氣。針對茹素者適合的進補方式,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補充,蔬菜多寒涼,長期茹素者體質也偏冷,因此料理可添加姜、花椒、八角、咖哩等辛熱藥材,改變蔬菜的性味。烹飪方式調整為煲湯、燉煮、紅燒,同時注意補充鈣質及蛋白質,可以選擇紅莧菜、菠菜、芥藍菜、豆腐、豆乾等食材,搭配出營養滿分的料理。林源泉強調,民眾只要把握3個健康飲食原則,就可以健康補冬:▸1.適當飲食:選擇適合體質的進補方式,美食當前避免暴飲暴食。▸2.忠於原味:避免加工肉品及高鹽份調料,享受藥膳及新鮮食材原味。▸3.減少油脂:避開高油脂帶皮肉品,享受藥膳湯頭時先撈去浮油。選擇適合的食材 慢性病患進補不困難關於本身有慢性病的民眾,該如何進補呢?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患有心血管疾病者,食用麻油雞等溫補藥膳反而不利身體健康,料理中的酒精與肥肉油脂,會導致血脂的上升,若要進補應以平補或涼補為主。料理上選擇牛蒡、木耳、冬瓜、山藥、蓮藕、番茄、參鬚、決明子茶、西洋芹等材料,並搭配當歸、黃耆、枸杞子與紅棗等中藥材,以少油、少鹽、少糖原則做補湯,才能達到健康又養生效果。以中醫角度,慢性腎病是「腎虛、氣虛、血虛」,藥膳調理重點在於補腎、補氣、補血,同時以中醫療法可降低腹膜透析病患,在治療中遇到搔癢、倦怠感、水腫等副作用症狀。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醒,藥膳藥膳湯液內含有高濃度的普林、鉀離子及磷離子等物質,容易造成水份的堆積,建議腎臟病患不要喝湯;食用肉類尤其是內臟時,份量以1塊肉為限,避免使血中肌酸酐、尿 素氮上升。同時提供2款適合的藥膳食譜,讓腎友也能補冬:▸赤小豆粥:食材包括赤小豆100克,、大米100克,將上述食材用水適量熬成粥,每日1餐。具有清熱利水消腫功效,用於急性腎炎、慢性腎炎等水腫為濕熱者。▸西瓜翠衣茶:西瓜青皮10克、綠茶適量,新開水適量沏茶飲用,可達到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之效,用於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水腫的人。對於正在接受化學標靶治療的癌症患者,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到,化療藥物傷陰液,病患的口腔粘膜脆弱,進補忌食大辛大熱的食材,像是花椒、八角、高麗參、麻辣等物。進補要點以養陰修復細胞,提升胃氣為主,適合補充牛蒡、蓮藕、銀耳、山藥等食材。除了飲食外,中醫獨有的三九天(貼),「夏養三伏,冬補三九」也是很好的補冬方式,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表示,從冬至的次日算起,每9天一數,共推算出的3個9天,分別在112年12月31日、113年01月09日、113年01月18日這3天的時間,使用辛溫散寒、祛痰逐飲的藥物,在特定的穴位進行敷貼,可改善過敏性疾病和易感冒的體質。延伸閱讀:.素食者注意!營養師告訴你素食食物的3大好處,及需要補充的2種營養素.吃素不喝牛奶怎麼補鈣?可選加鈣植物奶 配麵包、燕麥一起吃.不吃肉怎麼補充蛋白質?可透過互補原則:糙米飯加黃豆增營養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11-23 癌症.大腸直腸癌
西化飲食易患大腸癌 飲食「3多3少3去」降風險
國人飲食西化,吃下肚的紅肉愈來愈多,蔬果長期攝取不足,讓大腸癌容易上身。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大腸癌是國人發生人數第2名癌症,目前政府有補助50至74歲的民眾每2年1次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35%死亡率;建議飲食採行「3多3少3去」原則,降低罹患大腸癌機率,享用大餐也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國健署資料顯示,110年大腸癌新增1萬6238例,成為國人10大癌症中第2名;衛福部111年死因統計,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初步研判與國人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燒烤與紅肉往往是主流餐飲選擇,但很多人缺乏運動或肥胖,且沒有定期篩檢,導致大腸癌罹患速度快速攀升。建議飲食可採行「3多3少3去」原則。3多:多蔬果:挑選當令、顏色豐富蔬果,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減少肉類或主食類的攝取量。多喝水:每天建議飲用6至8杯水,每杯240ml,避免血液黏稠,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祕。多運動:研究指出,21%至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3少:少油鹽:建議選用植物油,當中不飽和脂肪酸可保護心血管,但避免高溫烹煮導致油脂變性。少紅肉:研究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至18%罹患大腸癌風險。少醬料:多嘗食物原味,避免添加過多醬料。3去:去肉皮:肉類的皮,盡可能少吃,降低熱量攝取。去肥油:盡量吃瘦肉,減少食用肥肉。去焦黑:肉片上的焦黑是致癌物質-多環芳烴,建議切除或不食用。(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10-28 醫療.心臟血管
心律不整怎麼吃?6飲食原則與禁忌一次看,多吃富含2類營養素食物助改善
你有心律不整的問題嗎?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公布十大死因第二名為心臟疾病。正常成人的心跳速率每分鐘在60至100次之間,心臟跳動是有規律的,並隨著身體狀況加快或減慢。心律不整大致可分為「跳太快」的快速心律、「跳太慢」的慢速心律以及「跳的忽快忽慢」的不規則早期收縮。有些較嚴重的心律不整每天都會發作,有些可能一年發作不到一次,持續時間的長短也各有區別。心律不整並不一定會出現症狀,但一些較能被察覺症狀如:心悸、全身倦怠、呼吸困難、暈眩等,嚴重時可能昏倒,甚至有猝死的風險。心律不整的6飲食原則與禁忌心律不整的病患平日飲食應攝取適當熱量、忌食刺激性食物,並以低油、低鹽份飲食習慣為主。飲食原則如下:1.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多吃蔬果不但有益心臟健康,也可以維持健康體重,避免過多熱量,一天至少要吃五份蔬果。建議早上可以來一碗全穀燕麥粥或糙米粥,一天可盡量達到攝取六份全穀類目標。2.減少高膽固醇含量食物攝取,如蛋黃、蝦卵、蟹黃、海鮮、動物內臟。3.減少脂肪攝取,並以植物油取代動物油。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烹調食物也禁用油炸方式。4.多吃魚類食物,含不飽和脂肪魚類有助減少心臟病風險,可保護心臟,降低心律不整機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建議,民眾一星期至少吃2次魚,煮魚時,最好多採用水煮、清蒸、烤箱烘烤等方式。5.忌刺激性食物。飲食宜清淡,忌辛辣、避免菸、酒、濃茶、濃咖啡。6.限制鹽分攝取,攝取過多鹽份容易引起高血壓,而高血壓會增加心律不整風險,並讓症狀更難控制。建議一天鹽份攝取量最好少於2400毫克,因此選購食品時,最好看一下成分標示。避免高鹽分食物及鹽漬食品、即時濃湯、臘味、罐頭加工肉品等含鹽量高的食品,烹飪食物及吃東西時也不要加太多鹽。心律不整可以吃什麼改善?攝取足夠的鎂與鉀,有助於平衡鈣的作用以減緩心跳及心肌收縮,以改善心搏過速發作。.含鎂食物:豆類、核果類、麥麩.含鉀食物:香蕉、番石榴、葡萄乾、蘋果、莧菜、海帶、牛肉、鱈魚心律不整如何調養、照顧自己?1.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充份休息與睡眠,維持情緒的穩定,讓心情能放鬆及生活步調穩定。2.飲食方面儘量清淡均衡不要過度油膩。3.避免抽菸,香煙中的尼古丁容易造成血管硬化、血管收縮、心律不整。4.切勿亂服藥、減肥藥或興奮劑。5.學習自我監測脈搏次數(1分鐘)及跳動形式並記錄,每天固定測量脈搏、血壓,觀察脈搏是否規則,並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自己的心搏,以便發作時及時覺察。常測量脈跳的部位如(1)腕動脈:手腕外側、(2)動脈:手肘內側、(3)頸動脈:喉結兩旁頸6.請依醫師處方服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同時應定期心臟內科門診追蹤。抗心律不整藥物偶有副作用,必須配合醫囑服藥,勿自行調藥或停藥,以免發生意外。7.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溫度不宜過熱。8.適當運動可增強心肌功能,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不勉強做劇烈運動。看完以上介紹的6個飲食原則與禁忌、幫助改善症狀的食物,及平日8種調養好習慣,知道要怎麼做避免發作了吧。但除了預防外,每當病況發作時應立即停下手邊工作讓身體休息,不要硬撐著不舒服的身體,充份的休息與睡眠是停止發作的最佳方法。延伸閱讀:.心跳幾下是正常?心跳過快或過慢會怎樣?如何正確測量心率?.黃小柔老公胸悶送院查出心跳慢!每分鐘心跳僅51下正常嗎?.心律不整不治療真的會猝死?必知4種惡性心律不整及預防5方法參考資料:.台北榮總護理部健康e點通-心律不整之照護.新北市藥師公會-防心房顫動,飲食3妙招.南投衛生福利部醫院-認識心律不整.烏日林新醫院-心律不整
-
2023-10-25 失智.大腦健康
改變飲食習慣為時不晚 中年這樣吃可在幾十年後有益大腦健康
在中年時期改變飲食習慣以保持大腦健康還為時不晚!根據一項刊登在《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期刊的研究表明,女性在中年期間採取旨在降低血壓的飲食方式,例如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簡稱DASH),幾十年後出現記憶力減退和其他認知能力下降跡象的可能性會降低。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檢視超過五千名中年女性對遵行控制高血壓的得舒飲食嚴格程度,參與者當時的平均年齡為49歲。該飲食包括大量食用富含鉀、鈣和鎂的植物性食物,並限制飽和脂肪、膽固醇、鈉和糖。過去有研究表明,中年時期若出現高血壓,是認知能力下降和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延伸閱讀:得舒飲食怎麼吃?不該吃什麼?對哪些人特別有益?】研究人員發現,最嚴格堅持得舒飲食的女性在老年時出現記憶問題的可能性降低17%。該研究的資深作者Yu Chen博士表示,「經過30多年的追蹤研究,我們發現中年時堅持得舒飲食的程度越高,女性在晚年出現認知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小。」對心臟有益的飲食如何預防認知能力下降?營養師和營養顧問Kelsey Costa告訴《healthline》,有益心臟健康的得舒飲食富含一些常見於蔬菜、水果、豆類、堅果和種子中的營養素和生物活性化合物。這些成分具有抗發炎和抗氧化特性,可以減少大腦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同時促進神經元的連接,有助於大腦的整體健康和功能。Costa還指出,通過限制紅肉、加工肉品和含糖食物的攝取,對心臟健康有益的飲食方式可能可以減輕高脂肪和糖對觸發腦部發炎和澱粉樣蛋白生成的損害,而這些蛋白與阿茲海默症有關。Costa補充,心臟健康飲食可以對腸道微生物產生積極的變化,這可能通過減少發炎並支持影響情緒和認知功能的神經傳遞物質的產生,有助於抵抗年齡增長所帶來的認知能力下降。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還有哪些?美國德州大學休士頓醫學中心心臟科醫師John Higgins告訴《healthline》,除了得舒飲食之外,另外兩種有益心臟健康的飲食還包括地中海飲食和植物性飲食。【延伸閱讀:地中海飲食是什麼?地中海飲食有哪些食物、怎麼吃及好處一次看】Higgins指出,這些飲食具有以下核心要素:.它們含有來自特級初榨橄欖油或鮭魚等來源的單元不飽和脂肪或多元不飽和脂肪。.它們降低了膽固醇和鈉的攝取量。.它們提供富含鉀的食物,如菠菜、山藥、酪梨和香蕉。.它們提供豐富的新鮮蔬菜、豆類、堅果、全穀物和瘦肉蛋白質。除此之外,大多數遵循心臟健康飲食的人還遵循其他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體育活動。.每週至少進行一次社交,最好是面對面的。.減重,使體重指數恢復正常,讓BMI數值低於25。.讓血脂、血壓和血糖處於正常範圍內。.戒菸或不吸菸,包括避免二手菸在內。.每晚獲得7至9小時的睡眠。【資料來源】.Women with a Heart-Healthy Diet in Midlife Are Less Likely to Report Cognitive Decline Later.Women Over 40 Who Adopt DASH Diet May Have Lower Risk of Cognitive Dec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