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養生.運動健身
搜尋
功能性
共找到
251
筆 文章
-
-
2024-12-09 焦點.健康知識+
別再打赤腳!室內拖鞋有3大好處 選對還能幫助鍛鍊下半身、改善體態
許多人會在室內穿拖鞋,尤其冬天到了更需要毛茸茸的材質包覆溫暖雙腳。時尚舒適的室內拖鞋除了保暖外還有防止受傷,有些設計還可以幫忙鍛鍊核心肌群。日本家居網站整理3個室內拖鞋的好處,以及該怎麼挑選適合的類型。一、防止腳底弄髒家裡地板即使清得再勤快也非一塵不染,例如落塵、烹飪噴出的油水、落髮、寵物毛髮等,讓在室內穿的襪子都變黑,但如果穿室內拖鞋就不會被這些灰塵和污垢弄髒;另外腳底的汗腺會出汗,穿室內拖鞋可以防止地板被汗水弄髒。二、讓腳變暖冬天即使穿襪子腳還是很冷,腳冷會導致全身發寒,進而影響健康,尤其夏天吹冷氣更容易使身體降溫。保持雙腳溫暖具有促進全身血液循環,緩解寒冷和消腫的功效,穿著保持雙腳溫暖的室內拖鞋有助防止在家也覺得冷。三、防止受傷在家打赤腳可能會撞到意想不到的地方(例如尖銳小物或桌腳等,如果在家打破杯盤,赤腳走路很可能踩到碎屑割傷腳,若有穿室內拖鞋可以當作護墊,讓你在家安心走路不必擔心受傷。如何選擇室內拖鞋?室內拖鞋有各種不同材質、形狀和功能可供選擇,考量季節與目的來挑選一雙適合的室內拖鞋。室內拖鞋的形狀包括一般拖鞋型、鞋套型和靴子型,如果在家需要不斷穿脫、或者給客人方便穿,可選擇一般拖鞋型,而且在尺寸上限制也較小。在家打掃和搬運物品時穿一般拖鞋容易脫落,選擇有後跟的鞋套型可以像外出鞋一樣固定方便做事;另外也可權當暫時走出室外的用途,例如到陽台和花園工作,或是短暫外出。室內拖鞋材質‧棉布四季皆可使用,透氣又吸水,可快速吸走汗水,在夏天保持涼爽,在冬天通過匯聚空氣保持溫暖。 皮膚上觸感很好,即使在流汗的季節赤腳穿也很舒服。‧羊毛保暖性高的羊毛和Boa材料適合作為秋冬穿的室內拖鞋,羊毛是一種容易導熱的材料,因為纖維中含有空氣。Boa(ボア)是一種蓬鬆的質料,看起來像綿羊或貴賓犬的毛髮,大多數由丙烯酸材料製成,看起來體積大但重量輕。‧麻/網眼透氣的亞麻和網眼室內拖鞋主要用於春夏季,大麻的特點是質地粗糙、很舒適,即使在容易出汗的季節也不會黏在皮膚上。 網眼是一種有孔的織物,主要由尼龍和聚酯纖維等材料製成,熱氣從孔中散出不會悶熱,並且以出色的速乾性迅速排出汗水。‧皮革皮革具有優雅和奢華的光澤,適合給來訪客人使用,穿得越多次就越貼腳,可說是愈陳愈香的材質。 最重要的是容易去除污垢和具高度耐用性,只要保養得宜就能穿很久。功能性室內拖鞋有些室內拖鞋還具備附加功能,例如內含減輕腳底負擔的記憶海綿,接觸腳底的表面採用低反彈材質,不僅踩上去蓬鬆舒適,還可減輕雙腳負擔,長時間走動都不會累,而且也能吸收體重減輕腳步聲,避免在家走路發出「啪啪」的噪音。還有些室內拖鞋可以幫助訓練核心肌群和改善體態姿勢,例如無跟鞋或底部突起的設計,讓人在保持平衡之際會讓腿部和腹部肌肉出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鍛鍊下半身的肌肉力量。資料來源/MODERNLIVING
-
2024-11-14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看遍各科看不好,「心理性咳嗽」做一件事後才緩解!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二十:心理性咳嗽【建議就診科別】身心科 (精神科)美魔女上班族陳姊,去年得過新冠肺炎後,一直反覆咳嗽。一開始有痰,新冠康復後轉成乾咳,並合併腦霧和失眠的症狀。陳姊描述這種乾咳,比較像是喉嚨癢引起咳嗽、常常因為覺得癢癢的清喉嚨,導致不容易入睡,干擾生活與睡眠。看遍各科看不好咳嗽 放長假後終緩解陳姊看過很多醫生,做了很多檢查,胸腔科醫師和耳鼻喉科醫師都覺得肺和喉嚨沒有問題,氣喘的檢查均陰性,嘗試給過氣喘藥物,症狀也不見改善。腸胃科也去看過了,懷疑是鼻涕倒流或胃食道逆流,但吃胃食道逆流和鼻涕倒流的藥物也沒有明顯改善。陳姊看遍了各科的醫師,咳嗽問題還是不見緩解。因嚴重影響睡眠,而轉至身心科治療。身心科諮詢後發現,陳姊在職場上是女強人,在外力求完美,一定要化妝打扮才會出門,身為主管,工作壓力也大,尤其是月底結算業績前,咳嗽症狀較明顯,反而在休假出遊改善,曾經去放長假去東部度假一周,完全沒有咳嗽。生理性、心理性病因常彼此影響 醫人醫病要醫心在進入醫學鑑別診斷殿堂時,前輩們很常會提醒我們,當排除所有具體生理可能導致疾病原因還是找不到病因時,要考慮心理性因素。這句話的前提就是,要先努力的把生理性的病因都檢查過,才能說是心理性的病因。踏入臨床十幾年後,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更轉變為,其實有很多生理性病因也是來自心理性病因,他們彼此會交互作用,因此,很多時候,生理與心理無法切割的十分清楚。陳姊的狀況,其實可能仍合併了焦慮相關的胃食道逆流咳嗽,甚至也有可能具有過敏性呼吸道的體質,然而,為什麼前面的醫師治療都沒有效果呢?有句話說,醫人醫病要醫心。心病沒醫,身病難好。舉例來說,在腸胃科功能性消化不良症治療建議中,除了腸胃科的治療藥物外,已經很明確地把身心科用藥放在最後一線。身心症常因自律神經功能已異常在精神科的領域,這些無法歸類的心理導致生理疾病,稱為身心症(somatic disorder),以咳嗽來說,過去簡稱心理性咳嗽,目前正名為身體化咳嗽症候群 (Somatic Cough Syndrome),身心症的診斷前提如前所述,要先排除生理性疾病,後續再經由精神科醫師的診斷。這些個案的身體化症狀,雖然是心理性因素引起,並不代表他們是「故意」演出症狀,身體化症狀的表現,是因為個案的自律神經功能已經有異常,因此可能出現異常的調控,導致咳嗽的症狀。陳姊在王醫師診斷身體化咳嗽症候群,給予身心科藥物治療後,咳嗽痊癒,睡眠品質也明顯改善。因此,臨床上對於咳嗽治療反應不佳,諸多檢查已排除了實質器官造成疾病,個案仍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應轉介身心科做身心、自律神經狀況的檢查,評估有沒有身心症的可能性,做到同時醫人醫病又醫心。【參考資料】1.Vertigan, Anne E., et al. "Somatic cough syndrome (previously referred to as psychogenic cough) and tic cough (previously referred to as habit cough) in adults and children." Chest 148.1 (2015): 24-31.2.Vertigan, Anne E. "Somatic cough syndrome or psychogenic cough—what is the difference?." 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 9.3 (2017): 831.3.Dockry, Rachel J., et al. "Chronic cough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eporting of autonomic symptoms." ERJ Open Research 7.3 (2021).(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1-07 焦點.健康知識+
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咳不停、呼吸不順…甲狀腺良性結節阻塞呼吸道,該不該動刀?
「醫生驚治嗽!做土水驚抓漏。」門診常常會遇到很多慢性咳嗽的病患,動輒咳上一兩個月以上,原因五花八門,細細數起來就可能有20種以上,本系列文章,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和疾病簡單的做一些介紹,讓久咳不癒的患者可以掛對科,看對人!久咳不癒的二十種可能之十九:甲狀腺結節【建議就診科別】新陳代謝科、一般外科(甲狀腺專門)60歲左右的林太太,這二十幾年來常為乾咳和頸部壓迫感所苦,林太太的症狀還包括異物感和吞嚥困難,更困擾的是,只要躺平睡覺就很快被一陣連續乾咳和呼吸困難的窒息感弄醒,因此只能側睡。這麼困擾的問題,怎麼會持續二十幾年都沒有解決呢?咳不停、呼吸不順…甲狀腺問題導致原來,林太太三十幾歲時時曾經有甲狀腺亢進和頸部腫大的病史,這次來新陳代謝門診是來詢問第二意見。林太太早年的甲狀腺亢進,服藥治療痊癒後,便由醫師指示停藥。停藥後追蹤一陣子後沒有異狀,林太太想說好了,就沒有規律追蹤。然而,十年過去後,頸部腫大的感覺又開始慢慢出現,更伴隨著乾咳與頸部壓迫感呼吸不順的症狀。林太太再回新陳代謝科門診檢查,甲狀腺超音波發現兩側甲狀腺和中間的峽部都有數顆大小不等的結節。這二十幾年來林太太也接受過好幾次細針抽吸,結果都是良性。也因此,一直沒有決定去做手術切除。然而,這些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和生活,因此,林太太來到莊醫師門診,尋求建議。莊醫師詢問完病史後,仔細用超音波評估患者的結節。原來林太太數顆甲狀腺結節中,有一顆乒乓球大小的結節,剛好「騎」在患者的氣管軟骨上,造成她乾咳與呼吸敏感不順的症狀。莊醫師執行了甲狀腺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結果也是良性。「醫師,有沒有不用開刀的辦法?」林太太對於一樣的良性結果,還是無法決定去手術,擔心切除甲狀腺會有永久甲狀腺功能低下和可能的低血鈣風險,想了解有沒有不用開刀的治療。臨床上,胸腔科醫師有時候也會遇到咳個不停加上嚴重呼吸困難,一眼就可以看到脖子很大的病人,這些患者有可能是甲狀腺異常增生、甲狀腺良性結節、甚是是甲狀腺癌。因為甲狀腺的解剖位置,剛好包覆著我們的氣管,倘若異常增生或長出腫瘤,常常會刺激呼吸道造成咳嗽,甚至呼吸道壓扁導致呼吸困難。有些癌症患者,嚴重時甚至要做氣切才能維持呼吸。因此,要處理這群患者的咳嗽和呼吸困難的症狀,原則上是需要處理根本的甲狀腺問題。甲狀腺良性結節需不需要動刀?首要考量呼吸道阻塞情況相較於惡性腫瘤,甲狀腺良性結節治療方式的考量需要評估是否有呼吸道阻塞的症狀,所謂呼吸道阻塞的症狀包含呼吸困難、吞嚥困難以及咳嗽。案例中的林太太,已經具備了三種症狀。除了症狀以外,氣道阻塞的徵象可以藉由電腦斷層、肺功能檢查、鋇劑食道攝影來協助診斷。因阻塞可能會因為結節生長日益嚴重,而呼吸道的通暢於否是攸關生命危險的重要的考量,因此,無論是有阻塞的症狀或是徵象,都要和患者討論手術的可能性。替代療法興起 甲狀腺問題不一定要手術倘若患者願意接受手術,常規的流程是安排手術。然而醫療的發展日新月異,手術的替代療法發展也越來越被重視。如果患者的結節是功能性結節,會攝取碘製造甲狀腺素,可考慮放射碘的療法,因為具有功能性的結節攝取放射碘後,可以被破壞,達到治療的效果。而對於在鎖骨以上的甲狀腺良性結節,另外一個微創的治療方式是超音波導引的甲狀腺射頻消融術(Thyroi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也是近期越來越熱門的門診治療方式。射頻消融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其原理是在超音波導引下將電極針放置在結節內,利用交流電誘導電極針週邊組織分子互相摩擦產生熱量,造成局部組織凝固性壞死使甲狀腺結節縮小。目前根據韓國2017年甲狀腺射頻消融治療指引建議: 射頻消融術可以應用在以下狀況: (1)良性甲狀腺結節,並且造成患者有吞嚥困難、壓迫感、或是影響到外表美觀 (2)毒性甲狀腺腺瘤(或做自主高功能性甲狀腺腺瘤)(3)復發甲狀腺癌或者是轉移淋巴結,且患者不願意或是不適合開刀。至於確切大小來說,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是多以2~3公分為主,2公分以下或3公分以上則要根據患者需求和醫師的臨床判斷來決定。RFA跟傳統手術有什麼不同?目前射頻消融手術在台灣是自費的手術,若患者有不能開刀或是不想開刀的考量,又擔心術後要長期補充甲狀腺素。射頻消融手術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替代選擇。為解決林太太的長期咳嗽和呼吸不順與頸部壓迫感,林太太同意進行甲狀腺消融術,術後一個月,結節縮小了三成,回診表示終於可以躺平睡覺了。半年後她又回診,結節縮到一半以下(減少六成),並表示已經不再咳嗽,生活品質也比以前好很多。【參考資料】1.Overview of the management of benign goiter, UpTodate, https://sjr.uptodate.com/contents/overview-of-the-management-of-benign-goiter2.2017 Thyroi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Guideline: Korean Society of Thyroid Radiology, Korean J Radiol 2018;19(4):632-655, https://doi.org/10.3348/kjr.2018.19.4.632(本文經作者授權,原文部落格連結、作者臉書專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11-03 名人.劉秀枝
感染力比打哈欠還強 劉秀枝分享開懷大笑對健康有什麼好處
我參加了一個向心力超強的英文KTV課,能幹的班長安排大家排練一首歌的快閃活動。那晚出席15位,分為4組,每組唱一小段,中間穿插了幾段合唱,輪到唱歌的同學要快速從低矮的長沙發站起來,唱完立刻坐下,有時還得全體一起站起來。動過腰椎手術的我永遠慢半拍,現場像是此起彼落的「蘿蔔蹲」,變成運動訓練了,因為畫面太好笑,我一笑不可收拾。看到我笑得涕淚橫流,很多同學也跟著笑起來。後來班長改變策略,輪到唱歌的那組往舞台走,之後再從舞台走下來,有同學說好像是阿公阿嬤的「頭七禮數」,童言無忌,大家笑得更厲害了。每個人的笑相不一,包括捧腹大笑、眉開眼笑、以雙手或以歌譜遮臉大笑等,笑聲洋溢整個教室。當晚,我一路笑著走回家,笑著入睡。笑是世界通用的溝通工具,不僅有親和力,且有很強的感染力,能增加團體的凝聚力。笑的感染力比打哈欠還強,可能來自於人類的模仿力。不僅是看到,聽到別人的笑聲也可能跟著笑,所以有些節目會使用「罐頭笑聲」來誘發觀眾的情緒。六個星期大的嬰兒就會微笑,老一輩的人說是「床母在逗他笑」,四個月大的嬰兒開始與人互動地笑,惹人疼愛。如果看到有人對你微笑走來,你也會不自主地揚起嘴角相應。即使在疫情期間,人人都戴口罩,也可看出對方瞇著眼裡的笑意。笑,不僅有益人際關係,大笑時幾乎全身都在動,包括臉部、喉腔、胸腔與腹部肌肉,可以增加肺活量。醫學文獻報導,笑時腦中釋放出腦內啡以增進幸福感,降低體內的皮質醇濃度約三成而能放鬆、減低壓力,並且與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呈負相關,可見有保護作用。腦部功能性影像研究顯示,人類笑時,除了大腦額葉的前扣帶皮質區與運動輔助區被活化,還動用了許多其他腦區的神經細胞,並經由腦幹的神經傳導,傳到臉部等肌肉。所以有些腦幹的病變如中風,病人有時會出現「病理性笑聲」,即毫無理由的突然笑或哭出來,但其心裡並不覺得歡樂或悲哀。還有一種少見的「發笑性癲癇」,出現無法控制的短暫性笑聲,大多是腦部的下視丘或顳葉的病變所引起的一種癲癇。我很欣賞「淡然一笑置之」,但更喜歡自我解嘲而引起眾人大笑,化被動為主動,幽默地引領大家一起歡笑。例如百歲醫師麥加莉在她的《人間值得》,提及她還是學生時上台自我介紹,因為太緊張,跌了一跤,裙子裂開。這時,趁著所有人還在驚嚇中,她站起來,拋下尷尬說道:演講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吸引聽眾的注意,希望你們喜歡這個表演!笑是會感染的,帶來欣悅、放鬆、快樂與健康,讓我們互相傳播吧。FB粉絲團請搜尋:劉秀枝joy筆記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12 癌症.抗癌新知
放射加標靶 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斷治療一把抓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歷經八年抗癌,仍不敵病魔去世。對很多人來說,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很陌生的疾病,其實台灣一年有1,400人罹患此病,發生率持續上升中。神經內分泌腫瘤過去是以手術、標靶藥物等方式治療,現在最新的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radio-ligand therapy),不僅可用來治療還可以當成診斷的工具,療效比標靶藥物高了近十倍。神經內分泌瘤變化多端難診斷 甚至五至七年才揪出神經內分泌腫瘤可以長在很多地方,最常見的原發部位是直腸、胰臟、小腸等。依有無分泌過量荷爾蒙引發症狀,可分為功能性(會分泌荷爾蒙,有症狀)和非功能性(不會分泌荷爾,無明顯症狀),早期症狀不明顯,且症狀變化多端,不容易診斷,有些病人甚至要五到七年才被診斷出來。標靶鎖定、鎦-177破壞 合力殲滅癌細胞和信醫院核子醫學科主治醫師黃玉儀表示,過去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方法包含了手術、標靶藥物及化療,而現在最新的療法是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這是放射加上標靶的療法,機轉是將放射性同位素與標靶配體分子聯結,標靶鎖定癌細胞後,放射性同位素會釋放放射線,可以診斷及治療癌症。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用在治療部分,是放射性同位素鎦-177與標靶配體聯結後,經由靜脈注射進入人體,標靶尋找癌細胞後會連結上去,接著鎦-177釋放Beta射線,以物理方式精準破壞、殺死癌細胞,不會波及正常細胞。做為診斷工具時,是將鎦-177更換成鎵-68,同樣的進入體內找到癌細胞後,鎵-68會釋放伽瑪光,這時再利用正子掃描,即可以看到癌細胞分布的位置。精準放射標靶療法可治療多種癌症 台灣只適用神經內分泌腫瘤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謝佳訓指出,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可以運用在多種癌症,如神經內分泌腫瘤、攝護腺癌等的診斷及治療,台灣目前只適用於神經內分泌腫瘤。根據全世界最有名的歐洲ENET指引,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屬於分化良好G1、G2病人,做過其他治療、出現淋巴轉移時,標準治療就是精準放射標靶療法。黃玉儀有一名64歲的女性病人,她在2019年因為肚子不舒服就醫,赫然發現罹患晚期神經內分泌腫瘤,轉移到胰臟及淋巴結。但是在開刀及荷爾蒙治療後,短短2年就復發,且已轉移到肺、肝臟等器官。雖然再次動手術、化療及放射治療,最終宣告失敗,全身從頭到腳幾乎都有癌細胞。去年5月,這名病人接受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結果發現,癌細胞數量不斷減少,做完四次的標準療程後,腫瘤指數完全降回正常。不過,鎵-68正子掃描顯示體內還有殘留癌細胞,未來會再做接續的治療。精準放射標靶療法標準療程四次 殘留癌細胞用其他方法接續治療謝佳訓補充,像這樣的病人可以繼續做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但是考慮到身體可能無法承受同樣的治療,或是因為此治療的費用昂貴等,可以選擇荷爾蒙治療,搭配標靶、免疫療法或新型的化療藥物等進行後續治療。病人接受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後,體內會有的放射線,劑量非常低,回家後不需要隔離;不過,一到二週內要與人保持一至二公尺的距離;體內的放射線劑量不高,但是因睡覺時間較長,累積的放射量會稍多一點,一周內不要與他人同床共枕;另外,病人的排泄物也會有少量輻射線,上廁所後應沖水二次,避免讓他人接觸到。精準放射標靶療法(RLT)這項可診斷、可治療的工具,不僅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最新的治療趨勢,未來擴及適用於其他癌症亦指日可待。
-
2024-10-08 養生.運動健身
肌力訓練最容易被忽略的部位 專家教你4動作有效增強雙腿力量
一般說到肌力訓練時,大多傾向談論鍛鍊胸部、手臂和肩膀等較明顯的肌肉群,腿部訓練則經常被忽視。然而,腿部訓練不僅對於塑造強壯有力的大腿和臀部至關重要,而且對於促進新陳代謝、強化骨骼和改善姿勢也具有一定的幫助。 專家指出,透過交替進行大重量訓練和中等重量訓練,你可以有效地增強力量,並鍛鍊出既外觀好看又能提升日常生活和運動表現的功能性肌肉。大重量訓練和中等重量訓練有何差異?大重量訓練專注在較低的重複次數範圍內(例如每組10至12次),以較重的負荷來建立力量和強度。相比之下,中等重量的訓練則以較高的重複次數(例如每組20至25次),旨在提高肌肉耐力、增加持久力和促進新陳代謝。為了優化腿部訓練,你可以每週訓練腿部2到4次,像是其中一天進行大重量訓練,另一天則專注於中等重量訓練。以下4個的腿部練習,可以鍛鍊你的股四頭肌、腿後肌、臀肌和小腿肌。1.側弓箭步側弓箭步可以鍛鍊臀肌、股四頭肌和大腿內側,同時還能提升臀部的活動能力。首先站直,雙腳分開並與肩同寬,交叉雙臂,也可手持啞鈴以增加難度。然後走向一側,彎曲膝蓋並降低成弓箭步,同時保持另一條腿伸直。用腿將身體推回起始位置並在另一側重複動作。側弓箭步可增強側向力量和穩定性,對於涉及橫向移動的活動至關重要。2.高腳杯深蹲高腳杯深蹲主要訓練股四頭肌、腿後肌和臀肌,同時改善平衡和協調性。從弓箭步位置開始,一隻腳在前,另一隻腳在後,將啞鈴垂放在胸前。降低臀部,直到後膝蓋幾乎接觸地板,保持前膝蓋與腳對齊。推動前腳跟恢復站立狀態,完成一側的重複次數後換腿進行。高腳杯深蹲有助增強上半身和核心力量,同時有效地鍛鍊腿部肌肉。3.保加利亞分腿蹲保加利亞分腿蹲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變化動作,可以分別鍛鍊兩條腿,同時增加平衡的元素。站在長凳前的位置,一隻腳放在長凳上。雙手各別握住啞鈴放在身側,或將壺鈴放在肩上。降低身體,對於站立的腿進行蹲下,保持上半身直立,然後用前腳跟推地回到站立姿勢。保加利亞分腿蹲適合增強股四頭肌和臀肌的力量,並改善平衡和協調性。4.臀推臀推是針對臀肌和腿後肌的最有效練習之一,同時也能改善核心穩定和下背部力量。坐在地上,將上背部靠在長凳上,通過擠壓臀部將臀部向上推,可以在髖部上方放杠鈴以增加阻力。如果使用杠鈴,藉由臀部力量將其抬起,直到你的身體從肩膀到膝蓋形成一條直線,然後降低回到起始位置,並重複動作。臀推可訓練出強而有力的臀肌,對於運動表現和預防受傷非常有幫助。除了透過運動鍛鍊肌肉之外,如何保持腿部肌肉的健康?根據美國克里夫蘭診所的資料,為了避免腿部肌肉出現問題,你應該留意以下4件事:1.維持健康體重超重的人更有可能拉傷肌肉。體重過重會對你的雙腿造成壓力,使你面臨更高的受傷風險,例如拉傷。2.保持水分喝大量的水和其他液體可以減少腿部抽筋的機會。3.運動前伸展和熱身在進行體育活動之前,務必進行熱身,以拉伸腿部肌肉並提高靈活性。在運動時,應逐步增加強度。4.注意藥物使用某些藥物可能會導致腿部抽筋。【資料來源】.Five easy exercises for building strong legs.Cleveland Clinic: Leg Muscles
-
2024-10-07 養生.保健食品瘋
益生菌能有助改善排便嗎?美國醫學會期刊最新研究這麼說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前天(2024-10-3)發表Eight-Week Supplementation With Bifidobacterium lactis HN019 and Functional Constipation(八週補充乳雙歧桿菌 HN019 和功能性便秘)。在介紹這篇論文之前,我想先讓讀者知道,我已經發表了21篇跟益生菌有關的文章,一再指出,益生菌在改善腸道功能方面是有些還算可靠的證據(儘管仍嫌薄弱),但是在其他方面,例如憂鬱症、失眠、腎臟病、過敏體質等等,則都是誇大不實。請看下面這5篇:益生菌,弊多於利:在正常情況下,吃了益生菌,幾乎是等於沒吃,而在生病的情況下(服用抗生素),吃了益生菌,可能反而有害。腸道菌能控制我們?益生菌能改善憂鬱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目前,我們沒有太多證據表明服用益生菌會改變憂鬱或焦慮。便秘益生菌?《健康指南》的推薦能信嗎?:《健康指南》網站所說的4種《務必選擇,具備人體實驗,證實可以幫助排便順暢的益生菌》,要嘛就是被證實無效,要嘛就是根本沒有人體實驗。「台灣01益生菌」玩弄科學:廣告說「研究顯示TW01可調整體質、幫助排便」,但它所引用的那篇論文根本就沒有做關於「體質」或「排便」的實驗。腎臟醫學會聲明稿→益生菌改善腎臟病?:台灣腎臟醫學會:千萬不要相信過度誇大的廣告效益,現階段還是將益生菌的角色放在改善便秘、腹瀉、消化不良等。更重要的是配合專業腎臟科醫師的治療和建議,以免錯失護腎良機。我現在把前天發表的論文整理如下:研究動機:過去的研究顯示,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 HN019(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HN019 )可以改善成人的便秘和胃腸道症狀,劑量範圍為 1.0 × 109 至 17.2 × 109 菌落形成單位 (CFU)/天,持續 2 至 4 週。然而,還沒有研究探討以排便頻率(bowel movement frequency,BMF)作為主要結局的 HN019 治療功能性便秘。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 HN019 在中國患者中經完全自發性排便(complete 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ts,CSBM )測定的功能性便秘的治療效果。研究地點:本試驗於2020年12月25日至2月28日在中國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協調地點)、上海同濟醫院、上海中山醫院、上海同仁醫院及上海第六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進行。研究對象:共招募到229名符合資格的志願者,平均年齡45(範圍38-52),其中194位是女性。他們平均每週的CSBM是0.77(大約是每10天才自動排便一次)。他們被隨機分成兩組,試驗組(112人)每天早餐前吃4.69 × 109 CFU的HN019,安慰劑組(117人)則是吃安慰劑,持續8週。研究結果:試驗組的每週CSBM平均是0.80,而安慰劑組則是0.66。(版主加註:都跟試驗前的0.77沒有統計學上顯著差異)結論:儘管據報導益生菌可以改善腸道功能,但這項大型、實施良好的隨機臨床試驗並未證實這樣的結果。每天服用 4.69 × 109 CFU 測試劑量的雙歧桿菌 HN019 在增加完全自發性排便方面並未優於安慰劑。原文:益生菌能改善排便嗎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10-01 養生.聰明飲食
喝奶就拉、脹氣是乳糖不耐症嗎?腸胃科醫師教你4招辨別差異
剛上高中的小璇近期只要早上喝牛奶,上午第一節一下課立刻跑廁所,有時第一節上課時肚子就已經在絞痛,某次腹部嚴重脹氣,課堂間偷偷解氣舒緩,沒想到卻止不住閥門,內褲沾上些許糞便,嚇得她趕緊舉手到廁所清理,回家後跟媽媽訴苦,媽媽判斷她可能患有「乳糖不耐症」,自此戒喝牛奶,未料最近她喝到乳清蛋白時,腹絞痛症狀再次出現。多數東方人 缺乏乳糖酶多數的東方人都飽受「乳糖不耐症」所苦,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朱光恩表示,腸胃道消化乳糖時,需要「乳糖酶」將乳糖分解為葡萄糖以及半乳糖供人體吸收,但多數的東方人都缺乏乳糖酶,導致乳糖累積在體內,就會形成脹氣、腹瀉等症狀。有些人小時候具有乳糖酶,但隨年紀增長漸漸失去分解乳糖的能力,後天才出現乳糖不耐症。朱光恩指出,乳糖不耐症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人體的缺陷引起的功能性症狀,所以臨床上並沒有乳糖不耐症的檢測機制與治療方式。對於因乳糖不耐症求診的民眾,大多建議盡可能減少食用乳製品,或是採購低乳糖牛乳或無乳糖牛乳,避免腹瀉症狀而影響日常生活。調整喝奶方式 改善症狀如果無法戒除牛奶或買到低乳糖或是無乳糖牛乳,則可以調整喝牛奶的方式,以改善脹氣、腹瀉症狀。朱光恩建議,乳糖不耐症患者在喝牛奶時,不要一次喝完,可以分批次慢慢喝,讓身體慢慢接觸乳糖,讓乳糖在體內累積速度變慢,同理食用乳製品時也是要慢慢吃或分批吃,或是將牛奶加熱,可破壞牛奶中的乳糖,降低人體攝取乳糖的量,達到改善症狀的效果。朱光恩表示,腹瀉、脹氣這兩種乳糖不耐症的經典症狀,其實發生在各類疾病中,有時候民眾會自以為是乳糖不耐症,反而疏忽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腹瀉或脹氣。在胃腸肝膽科門診中,常見會有腹瀉、脹氣症狀的疾病就是「大腸癌」,其餘包括腸躁症、蛋白質過敏的患者等。以小璇的狀況為例,屬於典型喝完牛奶就出現不舒服症狀,但牛奶中約有三成屬於酪蛋白、乳清蛋白則具有乳球蛋白,她的腹瀉症狀可能是對某一種酪蛋白或乳球蛋白過敏所導致,可透過抽血釐清是否為蛋白過敏的患者,不過她也可能同時是乳糖不耐症以及蛋白過敏者。嚴重腹瀉 就醫釐清原因朱光恩強調,當腹瀉症狀過於嚴重時,別輕易判斷自己就是乳糖不耐症,應盡速就醫,釐清導致腹瀉的原因,避免已經罹癌卻不自知。建議可觀察吃食物後的反應,初步辨別乳糖不耐症與其他疾病差異:1.乳糖不耐症引起的腹瀉等症狀,往往發生在喝牛奶或接觸乳製品之後,一個小時內立即發生。2.蛋白質過敏者的腹瀉等症狀,是發生在吃肉製品等高蛋白食品後。3.腸躁症患者是只要吃完任何東西,就會因為腸道蠕動過快而腹瀉。4.大腸癌患者是不管有沒有吃東西,一天腹瀉會超過10到15次,且腹瀉時糞便會伴隨血絲及如鼻涕般的黏液,合併體重快速下降。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9-29 寵物.照顧指南
寵愛毛孩這樣吃 貓狗保健食品大有學問
寵物保健食品琳瑯滿目,該怎麼吃?有必要吃嗎?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譚大倫表示,貓狗有各自不同的保健需求,想給毛小孩最適合的保健食品,就必須先瞭解牠們的需求。如果吃錯了,輕則無法發揮效果,重則增加健康負擔。貓狗對營養的需求不分年齡,但營養的補充需要針對功能性,並依寵物的體型、年紀、身體狀況調整劑量,最重要的是「專業評估」。譚大倫說,貓狗飼料品牌都有自己的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礦物質、脂肪等配方,精心調配比例、定時定量餵養,能獲得均衡營養。飼主若想額外補充寵物保健食品,一定要先諮詢過獸醫師,避免成分重複。譚大倫強調,飼料遵守標準製程指南,已含有犬貓所需的完整營養素以及水分,除非是自製鮮食,可以額外添加魚油、鈣磷粉、維他命等營養品。建議選購前,詳閱產品標示、成分列表,特殊成分建議事先請獸醫評估合適性。既然寵物飼料有各種營養素,頻繁更換是不是可以多元攝取呢?譚大倫提醒,不要換來換去,每個牌子的成分都不同,太常換飼料容易拉肚子或不適應,也無法發揮飼料營養成分所帶來的效果。有些貓狗吃的是肝、腎、心臟的專用處方糧,這些是針對特定健康問題的毛小孩所調配的特殊營養,長期吃才有保護臟器的效果。除了注意飼料的成分外,添加魚油、牛磺酸、益生菌、關節粉等保健食品,要確保產品有穩定的品質、通過安全認證。例如:通過美國VOHC(獸醫口腔健康委員會)認證的口腔保健食品、符合美國AAFCO(飼料管理協會)的營養標準,有信譽的大廠品質較有保障,對於生產製造有嚴格把關。飼料輔以保健食品,讓毛小孩漂亮又健康!在餵食禁忌方面,譚大倫說,要按照包裝上的體重比例、餵食時間,千萬不能「隨興」提供,避免貓狗身材走樣。當然,部分保健食品也不可以跟藥物一起食用,可能會影響效果。毛小孩保健食品挑選與食用注意事項1.選擇有信譽的大廠牌,品質有保障。2.餵食要定時定量,依照標示勿過量。3.補充寵物保健食品需諮詢獸醫師,避免成分重複。4.部分保健食品不可以跟藥物一起食用,例如:益生菌和維他命。5.如果毛孩變胖或變瘦,請醫師評估適用性。更多寵物健康資訊請上PFI粉絲團美國寵物食品協會 關心您的寵物健康
-
2024-09-20 醫療.眼部
眼睛沒防曬,小心造成「白內障」!想做手術,人工水晶體該怎麼挑?眼科醫師公開:「這樣做」就能申請健保給付
根據健保署2020年的統計資料,白內障(Cataract)診斷人數共57.4萬;同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白內障患者已超過6500萬人。此外,白內障也有年輕化的趨勢,20歲以下患者逐漸增加,但是若有符合條件,就可申請健保給付做手術。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基隆長庚紀念醫院眼科醫師孫啟欽指出,不只老化才會造成白內障,其實疾病、紫外線都是風險因子,因此平時的保養格外重要。白內障竟可能是眼睛沒防曬造成?常見的白內障原因有老化、遺傳、外傷,甚至是疾病(如糖尿病)造成,但是眼睛沒防曬可能會加速眼睛的老化,造成白內障。 不只皮膚要防曬,其實連「眼睛」都要!「雪盲」就是個例子,光線射到雪地上會反射紫外光,而這些反射的強光會刺激眼睛,造成眼睛的傷害,因此適當的眼睛防曬是關鍵。 至於什麼是紫外線?一般可見光的波長約400~700nm,短於400nm就屬紫外線。 而波長越長對組織的傷害越深,如UVA320~400的波長,可能造成眼睛視網膜、黃斑部的問題病變;UVB280~320的波長,也有機會導致白內障;UVC因波長短,所造成的傷害較多表現在眼睛角膜的表皮,如電焊工人沒有做好防護,夜晚發作時就可能會有流汗、怕光、不舒服的狀況產生。有白內障一定要做手術嗎?白內障手術會先用雷射切開角膜,用超音波把水晶體震碎,將這些物質吸出,再將人工水晶體放入。不但傷口更小,也幾乎不需要縫線縫合,術後傷口復原的時間也縮短,手術完即可回家休息,甚至視力回復的狀況也都相當良好。 但並非有白內障就一定要手術,雖然白內障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越發嚴重,其實要視個人生活需求而定。如計程車駕駛可能就需要早點治療、接受手術;熟悉家中環境、不常出門走動的七八十歲長輩,若沒有引發生活中的不便,也可能不見得需要立即手術處理。 長輩可能會有的疑慮是,若自己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是否適合進行白內障手術。其實白內障手術的傷口不需要太長的癒合時間,若擔心,可以控制好高血壓、糖尿病(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左右)等慢性疾病後,再來執行手術。白內障手術有健保給付未滿55歲的白內障患者,須經健保局事前審核後即可使用健保給付白內障手術,否則就須要自費。但55歲以上白內障患者,則不需要遞交申請資料,健保就能給付「超音波晶體乳化術」的白內障手術。進行白內障手術 水晶體怎麼挑?至於如何選擇人工水晶體,同樣也是依據自己需求。如希望手術完後不要有老花,可以選擇能看遠又看近的多焦點水晶體;若有散光,就可以選擇有散光處理的類型。 雖然目前水晶體(球面單焦點)有健保的給付,但並沒有給付以上「功能性的人工水晶體」(如非球面、散光矯正、多焦點、多焦點及散光矯正)。若無法滿足自身需求,與醫師一同討論,也可以自付差額選擇自費的人工水晶體。 【延伸閱讀】白內障有哪些症狀?白內障一定要動手術嗎?教你最佳的白內障手術時機、人工水晶體怎麼挑【延伸閱讀】「看不清楚」怎麼辦?是近視、老花、還是白內障?「8大眼疾」視力模糊的原因、症狀一次解析 責任編輯:陳宛欣核稿編輯:林勻熙延伸閱讀: COSTCO秒殺的是「希臘優格」還是「希臘式優格」?差一個字差很多...你以為的健康食品,小心讓你吃下一堆添加物 10大習慣養出癌細胞!喝熱湯、睡覺不關燈...你沒想過的習慣都上榜,腎臟科醫師公開「應對的防癌建議」
-
2024-08-16 醫療.精神.身心
17歲確診思覺失調!當年醫師的一句話讓我勇敢走過29年
「如果你不會害怕,那麼就要勇敢地接受它。」這是我當年被確診後,醫師跟我說的一段話,至今我記得牢牢的。在那次確診後回家,我一個人蒙在棉被裡大哭,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我不是一個害怕生病的人,17歲前只要生病了,我都會跟媽媽拿健保卡,一個人到診所就醫。世事難料,這一生既然跟這樣難醫治的疾病結下了緣分,就在一次發作之後,被朋友帶去醫院治療,當時雖然很不安,但是天性樂觀的我,心想「也許老天爺看我太忙了,要我休息、度假、享福啊」。發病時幻聽幻影過去此疾病稱為「精神分裂」,現今改稱「思覺失調」。17歲那年,我突然感覺自己的生活變得不一樣,不斷地聽到有人在耳邊說話,常看到神明和王母娘娘的身影,我不敢跟家人說,我只知道我大概要去看醫師了,我求助於教會的大姊姊,從此展開了我的治療之路。那時我在一家幼稚園工作,卻因為生病離職了,隔年母親也生病,我必須在家照顧她,但我隱瞞了我生病的事情,經常家中、醫院兩頭跑,搞得身心俱疲。也常想我是否應該再就醫,可是當時的我連出門都懶,因此中斷治療一年多。隔年母親往生,全家都深陷在悲痛中,爸爸和哥哥都忙碌地為媽媽策畫追思會,而我卻把是否再就醫的事放在心上,在爸爸和哥哥恢復工作之後,我又踏上了治療的路程。這麼多年來,我一直為自己的健康努力,26歲那年,因為病情的不穩定而發作,竟要從自家5樓跳下去,在大家的勸阻下將我強制送醫,那一年是我人生轉變的開始,我告訴自己「將來我的人生,一定要變得不一樣,變得光彩奪目」。康復之家找到愛29年來,我不斷地嘗試新的用藥,也在醫院社工介紹下,來到彰化縣康復之家,多年來在這裡受到照顧,有時會想家,但很快就調適過來,我在這裡住了18個年頭,每一天康復之家就像一個小型社會,每一個住民都是生命的鬥士,雖然我是一個病人,但我也想要活出自己,讓自己的生命有光彩。如今的我,依然有病,依然有幻聽幻覺,但我知道必須要勇敢,我也算堅強,住院時、在康復之家,我也交到許多好朋友,大家雖然身心不健康,但是都有一顆勇敢的心,面對病魔、面對未來都有不一樣的挑戰,縱使我們還需要治療,吃藥或打針,但我還是希望自己再勇敢一點,也因為我的勇敢,不會再害怕了。專業觀點/思覺失調盡早治療 可避免疾病惡化【整理/記者黃妙雲】精神分裂症因長期被汙名化,使許多患者不願就醫,台灣2014年正名為「思覺失調症」。這是一種慢性且重大的疾病,與腦內功能運作失常有關,好發於青少年晚期及成年初期。思覺失調症臨床症狀,包括知覺、思維、情感、行為等功能性障礙,特別是與一般人的現實有明顯脫節,以幻聽最常見,或病患深受聽覺的控制,按照某個聲音去殺人或自殺等,也可能出現被害妄想,總覺得有人在某處監視他並打算加害於他,因而過度恐慌,可能重複一些怪異的舉止,突然間表現得很退縮、不與任何人互動,某些患者還會出現暴力的攻擊行為、傻笑、大哭。早期症狀可能包含了睡眠型態的改變,如突然難以入睡、多夢,或容易受驚醒等,情緒上的變化,對人際關係和周遭事物變得不理不睬,失去原本的熱情,行徑逐漸變得難以理解、怪異、愛發愣,思考障礙,失去組織語言的能力,開始胡言亂語、言語片段等,這些初期症狀若可及早注意,將能盡早處置而避免疾病的惡化。在治療上,思覺失調症往往需要長期用藥來調整腦部化學物的濃度,再佐以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環境治療與精神復健等方式,以改善精神官能異常的症狀。(資料來源/元氣網疾病百科)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7-29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網路慮病症
【編者按】:本週邀請兩位資深精神科醫師發表他們對時下網路資訊氾濫的環境,有些誇大其詞的醫學報導引起社會大眾疑惑、精神不安的現象。希望這兩篇文章可以幫忙安定人心。最近有一個名詞Cyberchondria「網路慮病症」,指的是很多人看到網路上寫的某種病症,越看越像自己有的情況,從而擔心自己生了這些病,或是充當醫師自我診斷,跳過就醫的環節,開始自我治療的旅程。在網路上看到各種症狀,看什麼像什麼,認為自己這個病也有,那個病也相似,這樣的狀況其實還蠻常見的。在心理學的領域,也有一個類似的情況叫作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又名福勒效應(Forer effect),是1947年由心理學家福勒(Bertram Forer)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福勒認為只要講出一些比較模糊、涵蓋性高的人格描述,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就是屬於那一型。身體症狀與疾病也是如此,如果不熟悉症狀學、診斷標準的一般民眾,確實會認為自己各種疾病都很相似。很多醫師不喜歡病人自我診斷,即便是客氣地來到診間諮詢醫師自己是不是罹患某種病,還是很容易招受到不耐煩的口氣,可能有下列幾個原因:首先,由各種疾病出發,然後一一排除其可能性,違反醫學診斷的邏輯。醫學教育中關於疾病診斷的訓練,都是告訴我們要由病人有什麼不舒服開始,逐步了解病症發展的經過,並透過身體檢查來確認對於其診斷的推論,如果是亂槍打鳥地亂猜是這個病或是那個病,一定會受到老教授一頓罵,所以病人如果帶著一串病名來詢問醫師,而不是好好地報告自己有哪些症狀與病程,馬上就會把醫師拉回課堂上挨罵的不愉快經驗。其次,醫療的養成是透過嚴謹的訓練,從症狀學、身體檢查訓練、到內外科的各種疾病的介紹,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多專業知識,如果沒有基礎的人,很容易產生似是而非的概念,例如痲瘋病不能夠顧名思義把他歸類為精神異常。所以有一個網路上流傳的笑話,就是有人在診間掛上一個告示,請那些透過搜尋Google自我診斷的病人,如果來看診只是想得到第二意見,其實也可以試試Yahoo就好。最後,診間時間有限,醫師可能明明知道病人對於疾病一知半解卻又充滿擔心,卻無法作太多的疾病教育,也沒有過多時間處理病人的焦慮。總而言之,病人就醫時,即便是反覆發作的病症,先前也經過多位醫師診斷確認,還是不要自己妄下結論,問醫師說我這個是不是就是XX病?一定要把這個從症狀到診斷,如同福爾摩斯查案推理的樂趣,留給醫師。我有一次去看耳鼻喉科醫師,他問我怎麼了?我說跟以前每次感冒一樣,這幾天鼻涕倒流,喉嚨有些發炎。他馬上回我說,你又看不到自己的喉嚨,怎麼能自己判斷。我只能改口說,我感覺到有後鼻腔好像有些分泌物,喉嚨有紅腫熱痛的反應,請醫師幫我看一下怎麼回事,這才勉強過關。如果不談醫師的因素,從病人的角度出發,經常出現非典型、非特異性的身體症狀,例如頭痛、疲憊、食慾不振、胃部不適、呼吸困難、胸悶、失眠、全身酸痛等,從而擔心自己得了網路上所說的某種疾病,很有可能是身體與心理相互影響的結果。這些有的已有明確的醫學名稱,如緊張性頭痛、功能性腸胃病等;有一部分可以用情緒或精神疾病來解釋,例如焦慮症、憂鬱症等;也有一些是持續的身體症狀,但找不出確切病因,現在統稱為身體症狀障礙症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這些身體症狀障礙症的處理,最重要的是讓病人感到安心,減少侵入性檢查和治療的需要。我曾經有一位年輕的女性病人,因為經常性的腹痛無法正常上學,一遇到學校中的困難情況,問題變得更加明顯,父母非常擔心,因此她接受了幾次剖腹手術探查,但仍很難確定病因。我們的工作是在沒有明顯病灶的情況下,盡量控制不要過多地進行檢查和手術,同時幫助她控制身體症狀、情緒,讓她能夠正常生活和身心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協助這類的病人不被汙名化,因為找不出明確原因的症狀,很容易被認為是「自己想出來」、「不是真實存在的」狀況,只要忍耐一下或是勉強自己多活動就會恢復了。過去曾有英國的PACE研究,主張慢性疲憊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透過運動就會改善,惹惱了病友團體,大衛‧圖勒(David Tuller)作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全球公共衛生中心的記者和公共衛生講師,不斷抨擊這個研究的客觀性。總結來說,Cyberchondria「網路慮病症」,似乎是網路時代才出現的產物,在AI時代說不定又會出現新的變形,畢竟AI也可能會綜合訊息,產生捏造的事實,稱作「AI hallucinations」(人工幻覺)。身體症狀與疾病的關係相當複雜,台灣的健保體系健全,醫療可近性非常高,因此還是要將問題交給專業的醫師來處理。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7-29 焦點.長期照護
小中風不復健,恐錯失恢復機會!小中風出院照護4選擇
62歲蘇大哥假日在朋友家泡茶時,茶杯突然從手中滑落,朋友見狀驚覺可能是中風前兆,緊急撥打119盡速就醫,入院後診斷為「暫時性腦缺血」,也就是俗稱的「小中風」,很快獲得治療,預後狀況佳。小中風還好,自行休養即可?入院後大約2周,醫院通知可以辦理出院,因為肢體表現症狀輕微,日常生活不需要協助,但需要有人在旁看顧,曾經半夜起床如廁跌倒過,因此家屬陷入兩難,想回家,擔心沒人照護;想住院復健,又覺得不需要24小時待在醫院。由於小中風患者的受損功能不多,不少患者覺得休養即可,反而錯失許多功能性的恢復。事實上,小中風後一定要固定時間回診用藥、切勿聽信偏方,飲食控制、規律的運動、良好生活作息缺一不可。臨床上,小中風出院後,常見的照護有4種選擇,家屬可依照經濟能力、家中人力安排、身體功能性復原考量,再與醫療人員、個管師一起討論,如何讓患者運動訓練一段時間後,以恢復日常功能。小中風出院照護4選擇1.住院復健:在鄰近縣市尋找可收住院復健的醫院,患者不需要交通往返時間,療程中體力不佳或不舒服,也可以直接回病房休息。但是住院總天數需視收治醫院而定。2.門診復健:患者經醫療團隊評估後,可往返住家及醫療院所執行復健,居住環境較熟悉,復健成效易於模擬居家環境應用。但是交通時間增加,患者日常生活獨立性不足之前,照顧者負荷較高。3.長照2.0(出院銜接):可經由醫院出院準備服務小組個管師或家屬聯繫1966長照專員詢問,但往往小中風礙於年紀、功能表現,可以使用到此項服務的為數不多。4.居家復健:患者在居家生活、社區外出時,遇到的不方便可與治療師討論,可實地模擬、規畫運動,訓練功能性活動與日常環境直接結合,復健時間較為彈性。
-
2024-07-21 養生.健康瘦身
肥胖未必是不知節制!醫揭減重手術後食欲下降關鍵:在腸與大腦的關係
國內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超過五成,肥胖影響的不只是外觀,世界衛生組織更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國人十大死因中,有多項疾病與肥胖相關。近年各式減重方法備受討論,醫學界也不斷有新的觀念出現,今天我們請專家分享減重新趨勢。關於減重方式,近期醫學界熱議焦點之一,是「腸—腦軸線」觀念,即攝食行為與消化系統至腦部的訊號調控機制有關,藉由控制腦部訊號傳遞,有機會幫助減重。台大醫院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調查減重手術患者,發現不少患者術後食欲下降、飽食感增加、對食物刺激吸引的反應也發生變化。減重手術在腸胃施作,連帶也會影響到大腦。「患者動了胃部手術後,對於食物喜好、吸引力發生改變,術後就像腦部訊號重新啟動、人生重新開機。」台大醫院減重暨代謝手術中心臨床副教授楊博仁表示,許多民眾對減重手術有刻板印象,甚至把它當作一種醫美手術,其實肥胖是一種疾病,必須透過醫療方式處理,台大針對嚴重肥胖且有相關併發症患者,以縮胃手術、胃繞道手術等術式,協助減重,重獲健康。楊博仁說,肥胖是綜合生理、心理及社會等各層面問題的疾病,國內外許多研究證據顯示,減重手術雖在胃腸道動刀,但對腦部也造成影響。相關人體研究藉由功能性影像如核磁共振、正子掃描等,觀察腦部訊號變化;動物研究則可將腦部取出分析,或對活體動物腦部不同區塊進行刺激,以觀察攝食行為及體重的變化。老鼠經減重手術後,攝食行為相關腦區發生改變。國內外研究顯示,實驗老鼠經減重手術後,食物選擇發生改變。台大研究團隊選定不同腦區,對其刺激或抑制進行研究,目前發現許多與攝食行為、飲食選擇相關的腦區,包括管控生存行為的下視丘,及負責調控味覺、嗅覺、情緒、認知等高階功能的許多腦區,在術後發生變化,一旦找出特定影響攝食行為及體重調控的腦部區域,未來不僅可以開發藥物,也可發展經顱刺激等治療方式,患者不必經過手術也能減肥。楊博仁表示,在腦科學工具發達以前,就有研究顯示,肥胖者與身材正常者腦部體積不同,胖的人腦部灰、白質體積比瘦的人更低,進行減重手術後,肥胖者腦部體積增加,變得傾向正常人的腦體積,結構上有明顯變化。美國以調控神經傳導機制,抑制腦部飢餓訊號。美國在「可樂比水便宜」的飲食文化影響下,也是出了名的肥胖國家。楊博仁表示,美國醫界發展各式減重醫療方式,其中一項正是針對神經傳導機制進行調控,胃腸道的訊號會經由迷走神經傳導至腦部調控食欲、飢餓感及攝食行為,一項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可的醫材,透過在患者迷走神經裝設節律器,白天開啟時抑制腦部飢餓訊號,達到減重目標。楊博仁曾有一位年約五十歲的男性患者,是中小企業主,應酬很多,受到「職業傷害」,曾胖到130公斤。接受減重手術後,患者回診時開心表示,終於可以彎下腰綁鞋帶,不會受大肚子影響無法自理;另一位女性患者,則手術後分享,與丈夫出遊時,丈夫友人竟把她誤認為丈夫的「小三」。肥胖未必是不知節制,該適時以藥物或手術介入。「台灣是完成亞洲第一例減重手術的國家。」楊博仁表示,近十年全台每年約完成3000例減重手術,在2023年更有四千多人接受減重手術,多數患者選擇接受縮胃手術;隨著國內肥胖人口增加,實際需求估計可能有十倍到百倍以上。楊博仁呼籲,民眾應保持正確觀念,了解肥胖並非人格特質不知節制引起,而是身心及社會各方面都生病了,需要飲食、運動、藥物、行為治療及手術介入等方式治療,且手術更可大幅改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等肥胖相關併發症,及減少乳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癌症發生率。衛福部健保署近年雖放寬減重手術給付資格至BMI≧37.5,或BMI≧32.5且合併有高危險併發症,且年齡介於20至65歲者都可獲得給付,但愈來愈多國際建議,不該設有年齡限制,尤其是青少年肥胖,小時胖、長大也胖的機率高,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機率也會大幅提升。
-
2024-07-12 醫療.腦部.神經
林肯總統也罹患這種病! 從手腳末端不斷長大,手毛腳毛增多竟與腦下垂體腫瘤有關
林肯總統被譽為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他晚年的五官突出,例如額頭變凸、眉毛深皺,鼻子肥厚、耳朵變大,手指末端也變粗,外傳他因為腦下垂體腫瘤,罹患「肢端肥大症」,彰化秀傳醫院神經腫瘤外科主任辛明泰說,「美國林肯總統是個蠻典型的例子」。辛明泰指出,「肢端肥大症」是腦下垂體腫瘤增生,導致生長激素分泌,影響所及造成體內軟組織增生變大,身體外觀明顯改變,如手部關節變大,腳趾頭變大,鞋子穿不下,前額、下巴、鼻子、嘴唇、耳朵不正常增大,且因為生長激素分泌,許多患者手毛腳毛還會狂長。辛明泰指出,發生在腦下垂體的腫瘤大部分屬良性,原因不明,約占顱內腫瘤5至10%,分為功能性腺瘤及非功能性腺瘤,其中一半以上病人並無明顯症狀。辛明泰表示,腦下垂體腫瘤好發於任何年齡層,但以成年人居多。臨床上可經由頭顱X光、腦部斷層掃描、腦部磁振造影等來診斷。舉例來說,二次世界大戰時,經解剖陣亡軍人發現,十位軍人中,就一位有腦下垂體腫瘤。為什麼沒有臨床症狀?辛明泰解釋,這些屬於非功能性腺瘤,因為腫瘤小,沒有功能性,臨床上無任何症狀,所以往往不會發現。也因此,並不是發現腦下垂體腫瘤,就一定手術切除。辛明泰又舉一個非功能性腺瘤就醫個案為例,五年前,一位52歲中年男子,左眼視茫茫看不清楚長達半年,原本是視力退化,到眼科就醫未見改善。經核磁共振檢查,赫然發現眼睛左側有3公分腦下垂體腫瘤,已壓迫視神經且影響內分泌,有失明之虞。所幸經過手術治療,順利清除腫瘤,左眼視力逐漸恢復,後續僅需在內分泌科門診追蹤。辛明泰說,非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難被發現,通常到了腫瘤體積大,造成壓迫,導致頭痛、視力模糊、複視、突然視力喪失或頭暈、昏厥,才發現問題。若需要手術,可進行「主流微創手術」,以雙鼻孔鼻內視鏡,經由鼻腔蝶骨竇,再到腦下垂體窩,摘除腫瘤,保留正常的腦下垂體,手術後以電腦斷層確保腫瘤是否完全切除,若有併發症,也立即處置;另外,手術室中配備的導航系統即時提供影像,輔助醫師精準徹底切除腫瘤,降低傷害周邊正常組織的風險,提高手術安全性。傳統腦下垂體腫瘤手術通常經單鼻孔進行,手術受腫瘤大小限制,可能僅縮小腫瘤,無法完全摘除,復發率達16%。鼻內視鏡腦下垂體雙鼻孔手術,經鼻腔進入蝶竇,外觀看不出傷口、住院時間短,跟單鼻孔手術比較,能將大於一公分甚至巨大腦垂體腫瘤徹底摘除,降低復發率。部分腦下垂體腫瘤有可能局部再生長,辛明泰提醒,術後不可掉以輕心。一般來說,治療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準則,是一定要治療,而生長激素瘤,不只是單純使生長激素分泌,身體其他荷爾蒙都有可能受影響,近年研究指出, 腦下垂體腫瘤可能造成心肌梗塞、周邊血管中風,甚至惡性腫瘤。「手術是為了降低日後風險。」辛明泰指出,罹患生長激素瘤病人,以流行病學統計死亡率高於正常人,若一直未就醫與處置,可能5年到10年就會罹患癌症或心血管疾病。他強調,別認為腦下垂體腫瘤,「沒有那麼惡性」,由於可能造成健康風險,「手術是第一優先」,建議患者積極處理。術後多久回診一次?辛明泰建議,起初一周先回診一次。以雙鼻孔鼻內視鏡手術腦下垂體腫瘤,經鼻手術鼻內會產生結痂,有些病人術後會聞到一股臭腥味,所以需定期清結痂,直到一、兩個月後,待比較穩定,固定回診追蹤即可。
-
2024-07-09 焦點.長期照護
跌倒並非不可避免 5招降低年長者因跌倒而提高受傷死亡風險
全美屆滿65歲的人口數頻創新高,老人跌倒已成嚴重公衛問題。據調查,全美每年約四分之一老年人跌倒,面臨受傷、骨折甚至死亡風險。所幸,跌倒並非不可避免。杜克大學醫學院(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研究跌倒問題的麥克德莫特 (Cara McDermott) 說,老人只要保持健康就未必會跌倒。用對方法可降低跌倒風險。1.打造安全居家空間從物品放置開始,考慮拆除小面積地毯,更換昏暗燈光、不要將鍋碗瓢盆放在難以取用的地方。接著,在易失去平衡的地方加強穩定度,例如在樓梯兩側安裝欄桿、在浴室安裝扶手、在木地板或瓷磚地板上安裝防滑條。保持家中清潔也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要將物品攤放在地板上,並在湯品等溢出物變乾並變得難以處理前將盡早清理乾淨。必要時應考慮用助行器或手杖以確保穩定。美國國家老年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官網提供完整指南。2.靠著運動增強體力和平衡力許多運動有助於預防跌倒,例如座椅瑜伽、太極拳和步行。麥克德莫特說,並不是要老人外出跑馬拉松,只是簡單進行功能性的運動。不妨和他人一起運動或與孫子玩耍,讓運動變得有趣。關鍵是了解自己的極限,並依醫生建議以適合方式運動。3.藥物可能增加跌倒風險宜提高警覺許多藥物會導致頭暈、嗜睡或其他損害平衡。麥克德莫特建議老人與家庭醫生討論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以及如何適當的合併使用,藉此找出不會導致失衡的藥物;與開處方的醫生討論前勿自行停藥。4.持續追蹤檢查隨著年齡增長,聽力、視力和其他感官經常發生變化,可能導致跌倒。應定期檢查聽力和視力。骨骼健康也很重要。診所Mayo Clinic估計,全美1000 萬人骨質疏鬆,跌倒時易骨折。服用維生素D和鈣有幫助,必要時請醫生測量骨密度並建議治療。5.了解跌倒通常非單一因素造成跌倒往往是多種原因造成的結果。除力行專家建議以降低風險,萬一跌倒務必要告知醫生,找到並解決根本原因。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7-08 醫療.消化系統
胃食道逆流近5年增加近9萬病人:一次了解成因、症狀、日常保健與飲食禁忌
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胃食道逆流的病人在民國108年診斷出約48.7萬人、109年約49.1萬人、110年約50.9萬人、111年約56.5萬人、112年約57.3萬人。患者的年齡分布,108至109年都是以50至59歲為大宗,到了110年起被60至69歲族群超車,不過40歲至69歲間的「3個十年」,均為病人數的前三名。為什麼會引起胃食道逆流?與喝咖啡、吃甜食有關嗎?「喝咖啡,吃甜食讓你胃食道逆流嗎?」這是民眾相當熟悉的廣告台詞,胃食道逆流與不良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振興醫院腸胃科主治醫師林信吉指出,如三餐不正常、暴飲暴食、沒有細嚼慢嚥、喜歡刺激性、過甜、過酸、過辣等重口味食物,或長期抽菸、喝酒,喝茶、咖啡等,也都會造成胃酸分泌較多,最終引起胃食道逆流。部分高齡的病人是因為下食道擴約肌退化、鬆弛,容易導致裂孔疝氣,病人一部分的下食道括約肌會「關不緊」,造成胃食道逆流。自110年起,60至69歲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的病人者,位居所有年齡層之冠。胃食道逆流其實「各個年齡層、職業都有遇到過」,甚至有病人是高中階段就出現,此時多半是學業壓力大所致。年輕族群的生活壓力與工作壓力,也都是導致胃食道逆流的因素之一。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有哪些?如何進行治療?臨床上觀察,因為胃食道逆流求診的患者,的確有變多。病人的症狀往往時好時壞,許多病人在診所就醫仍未改善,後續才轉介到胃腸肝膽科治療。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有二:1.俗稱「溢刺酸」的胃酸逆流。2.胸口灼熱的「火燒心」。胃食道逆流的非典型症狀,病人會因為這些症狀前往胸腔科或心臟科就診:●胸口不舒服●喉嚨「卡卡的」有異物感●容易覺得有痰、時常要清喉嚨。胃食道逆流有時也會導致逆流性咽喉炎,患者一開始前往耳鼻喉科就醫。常見的症狀:●聲音沙啞●慢性咳嗽胃食道逆流如何治療?胃食道逆流治療上,最常見的還是用降胃酸的制酸劑,或透過胃乳或胃乳片輔助治療。65歲以上中老年人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和中壯年可能些不同,林信吉解釋,有些高齡病人是因為下食道擴約肌退化、鬆弛,容易造成裂孔疝氣,病人一部分的下食道括約肌會「關不緊」,造成胃食道逆流,但在正常狀況下,沒有進食時的下食道括約肌會關上,避免胃酸和食物逆流至食道。林信吉提醒針對下食道擴約肌退化的胃食道逆流,治療方面就不是使用制酸劑或胃乳等,一般手術要先評估症狀,術前進行24小時酸鹼度測試,確認病人的症狀是否和胃食道逆流是否相關。長期胃食道逆流會導致什麼問題?會引起癌症嗎?林信吉表示,胃食道逆流的時間一長,胃酸就會跑到氣管,引起類似氣喘的症狀;胃酸逆流到食道下端跟胃的交界處,食道就會反覆發炎,有機會演變成「巴瑞氏食道」,此為癌前病變,會增加食道癌的發生率;也有些個案,病人會合併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慢性胃炎。胃食道逆流的病人該如何進行日常保健?營養室建議要根據分期選擇適當的方式書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胃酸不是吃東西才有,到了該吃東西時卻沒有進食,胃酸就會影響到脆弱的胃壁黏膜,有些人會因為吃太多會不舒服,可依個人生活型態跟狀況調整,不要暴飲暴食,定時定量最重要,少少的保久乳、茶葉蛋、地瓜等都可以,但不能不吃。李婉萍提醒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寡糖是好的物質,但在胃酸很多或容易脹氣的時候,反而可能容易脹氣不舒服;山藥、地瓜等澱粉來源,也都容易刺激胃酸分泌;鮭魚、秋刀魚等油脂相對高的蛋白質來源,同樣會比較刺激,「不是護胃的東西都是吃到底」。胃食道逆流分為疼痛期、恢復期和預防期來看,李婉萍建議:●「疼痛期」的民眾,可選擇白飯、白麵條,軟爛的小白菜、絲瓜、冬瓜等蔬菜,蛋白質可選擇「瘦一點」的魚類,如鱸魚、黃魚等。●「恢復期」可以開始選擇軟飯、乾飯、稀飯等,並可先吃蒸蛋等蛋白質,並避免炒飯、燴飯等較油膩的飯類,蔬菜基本上沒有限制,不過還是建議少量進食,確認身體可適應再加量。●「預防期」的原則是健康飲食,紅藜麥、糙米、五穀米等高纖維的澱粉,或者被認為是養胃聖品的「山藥」等,有助降低後續胃食道逆流的發生,青菜則建議多攝取,同時也要謹記蛋白質、蔬菜、全穀雜糧類的進食順序,如果要喝湯,建議喝完10分鐘再吃正餐,避免邊喝水或湯邊吃飯,容易影響消化。營養師林恩如提醒胃食道逆流病人要注意的飲食禁忌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病人,避免再復發的,以下飲食禁忌須留心:1.用餐順序為蛋白質、蔬菜、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等蛋白質,可增加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預防胃食道逆流;增加蔬菜可增加消化速度,讓胃裡的食物排空,避免堆積在胃裡進一步導致逆流;最後攝取全穀雜糧,如地瓜、糙米等高纖食物,都是不錯的選擇。2.便利商店購買餐點的話,雞胸肉、茶葉蛋等,都是可選擇的蛋白質;全穀雜糧類可以考慮地瓜、馬鈴薯、玉米等;三角飯糰屬於精緻白米飯,要再另外搭配蛋白質。3.胃食道逆流患者不建議攝取甜食,這會導致括約肌壓力下降、引起胃食道逆流。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也建議避免,如果還是希望白開水中有點味道,則可以選擇不含咖啡因的茶、水果茶、麥茶等,避免刺激性的飲料。4.不少民眾有吃宵夜的習慣,胃消化食物需要時間,平躺就容易讓胃裡面的東西逆流,建議吃完後2至3小時再躺下。以一般上班族約晚間7至8時吃晚餐、11點就寢來看,要再消化掉宵夜,其實有點困難,正餐也建議定時定量,吃7分飽為宜,不然對胃的壓力很大。中醫師如何看待胃食道逆流?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說,「胃食道逆流」在中醫觀點屬於「功能性問題」,舉凡噎嗝、嗝氣、噯氣、吞酸、火燒心,都有類似胃食道逆流狀態,情緒緊張、壓力、睡眠品質不佳等,都是可能的影響因子,在處理腸胃不只是關注在器官本身,而是全身性的循環、免疫都有看到,依據體質狀態區分,可能是《傷寒論》六病分類或是《金匱要略》雜病分群,選用適合的處方,會再搭配針刺與灸療。陳麒方表示,中醫使用的「瀉心湯」處方系列,包含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都是和胃食道逆流可能有相關的品項。臨床上會依據發病當下的體質狀態選用,體質較熱的患者,對應的是半夏瀉心湯、黃芩湯;體質較寒的則對應到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或柴胡桂枝乾薑湯等。值得注意的是,食療用錯不止沒效果,反而可能產生不良反應,因為胃食道逆流不像水腫或火氣大,可以直接對應紅豆水和綠豆湯等產生的效果,建議還是要尋求專業中醫師的診治,評估採取適合病人體質的方劑和療法。責任編輯 吳依凡
-
2024-06-19 養生.抗老養生
如何健康地變老?5項簡單測試可顯示你身體的老化狀況
若你想健康地變老並保持獨立自主的能力,除了營養均衡的飲食之外,你還需要什麼才能達成這項目標?專家指出,關鍵是身體的平衡、力量和靈活性。由於年過35歲以後,人體的骨密度和肌肉質量就會開始下降。所幸,許多研究表明,運動可以逆轉因年紀漸長所帶來的身體變化。例如運動可增強肌肉力量和靈活性、改善平衡和姿勢,上述都是能在晚年保有日常活動無障礙以及預防受傷和骨質疏鬆症風險的關鍵。 以下五項簡單測試可顯示你身體的靈活程度及老化狀況:1.單腳站立跌倒是常見的意外死亡原因,而缺乏平衡能力則被證實與較早死亡有關。平衡需要大腦同時利用眼睛、前庭系統以及四肢的本體感覺器官向腦部發送訊號,告訴它發生了什麼。你可以在繫鞋帶時嘗試單腳站立,此時可檢測你的左右平衡能力是否有所不同,多加練習能幫助改善這一點。2.平板支撐強大的核心有助於日常活動,包括做家事、搬運雜貨和從事園藝,所有這些都需要用到我們的核心肌群。平板支撐是衡量身體健康的常見指標,比仰臥起坐更能鍛鍊腹肌。除此之外,加強深層核心肌群是預防背痛的有效方法,3.從椅子上站起來如果你從椅子上起身很費力,那麼你的身體力量可能較低,這會導致活動量不足、平衡問題、跌倒、受傷和意外死亡的風險增加。 另外,該項測試也被視為有助預測久坐的人出現肌肉骨骼問題的風險,例如上班族常見的下背痛問題。4.深蹲並用水瓶負重 深蹲是種功能性訓練,功能性訓練就是模仿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卻沒有意識到的練習,而這對長壽至關重要。於此同時,深蹲還是一項複合運動,可以在同一時間結合許多肌群。它們不僅有助於增強下半身和核心力量,還可以改善你的平衡和姿勢以防止受傷。例如,膝蓋出現問題可能會增加晚年跌倒的機率。5.握力許多研究表明,中年時期的握力與死亡率下降之間存在相關性。大致上,握力是整體健康狀況的良好指標,而握力低則可能是肌少症的症狀。 握力為什麼這麼重要?日常生活許多面向都跟握力息息相關,例如打開瓶罐、搬運雜物等,甚至在你摔倒時能夠抓住欄桿。【資料來源】.The five simple tests that tell how well you’re ageing
-
2024-06-11 失智.新手照顧
失智症照護解惑 居服員與治療師四大差異
「既然居服員都可以做了,為什麼還要請治療師?」「老師好像指導的內容,跟預期的不一樣?」最近,因為服務時間久了,開始會和比較熟習的個管師討論個案狀況,因此,也聽到來自家屬不一樣的聲音及對於復能的期待與困惑。不可否認,在長照服務過程中,居服員擔任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取代家屬為訓練個案的功能,但相較於居服員,治療師可提供的內容,不僅僅是「訓練」個案,由於在養成當中,治療師會學習到生理、心理及病理等相關基礎知能,甚至也需要學習動作控制、功能發展,或是相關輔具,以利於面對患者給予適當協助或治療。 因應不同階段給予不一樣訓練內容由於多數個案會依照著病程逐漸進步,因此當個案能力回復到某一程度時,則須採取的運動方式或策略則不一定相同,這時則需要治療師們協助調整並設計居家訓練目標,並轉由居家服務員或主要照顧者協助平日的執行,藉由反覆練習,來增加患者能力。提供個案評估,給予適當功能性策略然而並非每一個案都適合給予訓練或治療,有些疾病依會照病程而逐步退化,到底是配合現有能力給予相對應執行策略? 還是給予適當的訓練? 這就需要仰賴治療師們在就學期間所習得的相關疾病,給予適當的輔具,或是提供居家環境調整,來改善個案現有的功能性問題。指導主照者相關之照顧技巧在日常生活當中,不免會於到個案需要轉移位、關節活動,甚至功能性練習的時候,但這些每天需要執行的內容,並不是一個1.2周進場一次的治療師可以完成,此時,指導家屬或主照者如何有效及安全的執行日常基本活動,才是治療師的介入目標,甚至有時候在活動當中,僅僅為協助者,目的就是希望照顧者可以放心且安全的協助個案。比起居服員,治療師就像是學校老師一般,因應每位學生的特質不同,給予不一樣的教學方式,當學生已經完成現階段的學習,則會適時的退場,還給個案與家屬應有的生活品質,也許常常看到治療師提供的內容和居服員類同,但「量身訂做」,才是治療師最大的價值,有時候甚至需要居服員協助執行,讓個案更頻繁的練習,才可以有效達成設定之目標,居服員、治療師並不是互相取代,而應該是互相合作,尊重不一樣職業,了解長照服務人員中的價值,才可以讓個案回歸到穩定生活。
-
2024-06-05 醫療.消化系統
B肝表面抗原陽轉陰不等於痊癒,別忽略做一件事!
30歲趙先生從小知道自己B型肝炎帶原,長期追蹤肝功能都正常,今年健檢發現「B肝表面抗原(HBsAg)」呈陰性。他不禁好奇,「我的B肝痊癒了嗎?」醫師提醒,在免疫系統作用下,確實可能清除B肝表面抗原,但此時肝臟內可能還是有B肝病毒,仍有肝癌風險,當免疫力變差,表面抗原可能復陽,所以仍因追蹤肝功能及超音波。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B型肝炎是B肝病毒感染肝臟造成,在血液中可以驗出B型肝炎表面抗原,但大多是慢性感染,通常會在很多年後才出現症狀;傳染途徑可分為「水平傳染」的血液、體液傳染,或「垂直傳染」,生產時經媽媽傳染給孩子。表面抗原呈陰性 「仍可能是B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陽性患者又稱帶原者,康本初指出,在人體免疫系統作用下,表面抗原可能消失,指表面抗原陰性,可用「功能性痊癒(functional cure)」形容,這時肝臟裡可能還是有B型肝炎病毒,當免疫力變差時,表面抗原有可能復陽,重新在血液裡驗到,因此B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陰性,「仍可能是B型肝炎患者」。康本初提醒,帶原者在病毒量上升、肝功能異常時,應積極治療,引免併發慢性肝炎、肝纖維化,甚至進展為肝硬化、肝癌等;病毒量低的帶原者,肝臟尚未出現病變,沒有明顯不適症狀,但能傳染他人,因此要注意與他人的體液或血液接觸。表面抗原「陽轉陰」 仍應每年定期追蹤康本初表示,即便B型肝炎表面抗原由「陽轉陰」,仍應至少每年定期追蹤肝功能及超音波,沒有病史,但有肝炎、肝硬化、肝癌家族史者,應至腸胃肝膽科門診,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抽血檢驗B肝核心抗體(AntiHBc),或是其他肝臟檢查,目前國健署提供45至79歲民眾(原住民40至79歲),終身一次B型肝炎篩檢,民眾可至合約醫療院所篩檢,了解自身情況。(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4-05-30 退休力.健康準備
「第二大腦」的腸道不健康竟引起失眠等問題,營養師公開保健腸胃的3撇步
在繁忙生活中,腸道身為人體的「第二大腦」,而不規律的飲食、壓力和環境,往往給腸胃帶來沉重負擔,可能造成失眠、憂鬱、注意力變差;營養師蘇韋霖表示,腸道健康能有效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多補充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秋葵、山藥、菇類和海藻類等。尤其日常三餐要定時、細嚼慢嚥,避免暴飲暴食、高脂食物、甜食和酒精,平時多補充有益腸胃食材,才能保持身體健康。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規劃退休5力「逆齡料理系列—打造愈吃愈年輕的餐桌」5堂系列課程,邀請蘇韋霖分享養腦、舒壓、強健腸胃、肝腎排毒、保護血管的飲食原則,現場也帶大家自製健康料理。6月2日第三堂課將傳授「讓腸胃變健康」的秘訣,並自製味噌養胃蔬菜捲和山藥雞肉丸味噌湯。蘇韋霖強調,壓力、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內容都會影響腸胃功能。長期處於慢性壓力下,可能導致腎上腺疲勞、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潰瘍等問題。不良生活習慣如三餐不定時或暴飲暴食,會加重胃部負擔,導致脹氣消化不良,甚至胃食道逆流和胃痛等嚴重問題;飲食方面,油炸和甜食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增加胃食道逆流風險,而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則容易引起便秘,進而影響腸道健康。醫學研究證實,腸道擁有數百萬的神經元,是獨立自主的神經系統,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腸道菌透過迷走神經與大腦相互聯絡,構成「腸腦軸線」;腸道菌更是影響行為和心情的重要關鍵,健康的腸道能促進血清素分泌,讓人愉悅快樂,而不健康的腸道則可能提高憂鬱等情緒障礙風險。因此,保持腸道的健康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蘇韋霖提醒保健腸胃的3大重點:一、進食時要多注意細嚼慢嚥和飯水分離,二、少吃刺激性食物,三、多補充有益腸胃的食材,富含益生菌的發酵食品,如優酪乳、泡菜、納豆、味噌等。蘇韋霖指出,益生菌需要益生元才能在腸道中存活並發揮作用。膳食纖維和寡糖都是益生元的來源,包括全穀雜糧類(如:地瓜、南瓜)、蔬菜類(如:菇類、葉菜類)和水果類(如:香蕉、柑橘、莓果類、小番茄等),這些食物能幫助維持腸內菌叢的平衡,促進腸道健康。「讓腸胃變健康」課程,蘇韋霖將介紹護胃和顧腸道的食材及選購技巧,學習自製味噌養胃蔬菜捲和山藥雞肉丸味噌湯,這兩道菜能有效護胃和顧腸。護胃食材包括高麗菜、秋葵和山藥,高麗菜含有維生素U,能有效保護胃黏膜和強化腸道功能;而秋葵和高麗菜中的纖維質則提供益生元,幫助益生菌生長,改善菌叢生態,維持腸道功能。並示範調製味噌醬,可與肉類搭配,有助於補充乳酸菌。自製味噌養胃蔬菜捲材料:豬絞肉、綜合味噌醬、秋葵、高麗菜葉、米酒、韭菜(固定高麗菜捲)綜合味噌:洋蔥末、水果醋、白味噌、紅味噌作法:1.將高麗菜葉片取下,取高麗菜葉將梗修平,同時將韭菜一同燙軟備用。2.將餘料(高麗菜梗、韭菜梗)切碎,拌入點鹽出水,擰乾備用。3.將豬絞肉剁細,加入米酒拌出黏性,後續加入秋葵碎、高麗菜碎、韭菜碎及味噌醬、香油拌勻。4.取高麗菜葉鋪平,將豬絞肉置於高麗菜葉上,將兩側葉片向內包,又後往前捲再使用韭菜綁緊即可。5.將高麗菜捲置入味噌湯底中,以小火煮25分鐘即可。山藥雞肉丸味噌湯山藥雞肉丸材料:雞胸肉、山藥、薑泥、紅蘿蔔、蔥、鹽、米酒、白味噌、白胡椒粉作法:1.將薑磨泥、蔥切花備用。2.雞胸肉、山藥、薑泥、紅蘿蔔及白味噌醬、白胡椒粉放入,使用食物調理機絞碎。3.燒一鍋熱水,使用湯匙將雞肉丸舀起,置入滾水中,當雞肉丸浮起即可盛起備用。4.將雞肉丸置入味噌湯底中,以小火煮5分鐘即可。蘿蔔味噌湯底材料:白蘿蔔、海帶芽、味噌、洋蔥、麻油、白芝麻、蔥花作法:1. 鍋中加入香油,依序放入洋蔥炒香,放入海帶芽加水。 2. 將白蘿蔔切塊,放入白蘿蔔開始熬煮。3. 將包裹好的高麗菜豬肉捲放入,共同熬煮25分鐘。4. 最後放入雞肉丸熬煮至熟即可撒上白芝麻與蔥花。逆齡料理系列─打造愈吃愈年輕的餐桌課程時間•6月02日(日)讓腸胃變年輕 吃出保護力•6月16日(日)讓肝腎變年輕 吃出代謝力•6月23日(日) 讓血管變年輕 吃出抗老力地點:台北市衡陽路72號3樓 (捷運西門站4號出口,沿衡陽路直行約5分鐘)洽詢:02-8692-5588轉5869,請先報名。報名請點:https://reurl.cc/Wxbqp9
-
2024-05-28 失智.失智專題
「VR虛擬實境」讓復健變好玩 發現失智者為何不洗澡
以智慧科技進行復健是全球發展趨勢,晁禾醫療科技開發多款數位遊戲,讓漫長的復健之路變得好玩起來;盤古銀髮日前舉辦認知症VR體驗活動,展示本土化的失智症VR體驗內容,透過影片讓大家解惑。晁禾醫療科技:打電動復健效果佳「金瓜石系列」是由晁禾醫療科技與一粒麥子基金會合作,為了服務平溪鐵道沿線的機構而開發,考量到此區域長者的成長背景,因此將金瓜石、九份老街、黃金博物館等作為場景,設計出敲石頭、淘金等過關得分的遊戲,透過懷舊的情境讓人心情放鬆,搭配互動引導,重複做出某些動作,達到健康促進、延緩失能的目的。本身是職能治療師的執行長林昶霆表示:「從熟悉的情境中練習,使用者會更專注,配合度和參與時間也會跟著提升。」林昶霆表示,遊戲化復健的出現,源於治療師人手不足,無法一對一跟在使用者的身邊觀察動作和回答問題,再者,傳統復健的輔助方式是使用紙卡等實體道具,較平面單一,如今數位遊戲讓復健變得立體、互動,例如金瓜石挖礦遊戲,腳需要抬到一定高度才能過關,並非好玩而已。此外,數位互動遊戲還能吸引同儕共同參與,有促進社交的效果。晁禾團隊發現,每次到長照機構或據點服務時,旁觀的長者也會很投入,不斷鼓勵正在進行的玩家,有些長者原本抱持觀望態度,當氣氛炒熱後也願意試玩。但林昶霆強調,「數位遊戲可以調整情境,有時候需要長者獨自專注練習,但有時候適合在公開場合,透過夥伴鼓勵,長輩會更努力想要完成。」田園認知教練 沉浸式虛擬實境另一套「田園認知教練」則是運用VR虛擬實境或是AR擴增實境技術,以第一人稱方式沉浸式體驗田園生活與園藝活動,原理都是透過遊戲化的數位互動,重複做出「有目的」或是「工具使用與功能性」的動作,達到認知健康促進的效果。晁禾醫療科技總代理的「田園認知教練」,由悅陽健康科技進行專案開發,組合成員包含長庚大學醫學院吳菁宜副院長、電機系林韋丞教授、職能治療學系所莊宜靜助理教授等不同背景專家。這類客製化數位遊戲的建置成本從過往數百萬投資,降至十幾萬就可以取得,已經大幅降低機構的負擔,目前以學校、機構團體為主要推廣對象。科技來自於人性當科技的應用普及度愈來愈廣,當新一代的老人愈來愈熟悉數位裝置,這些數位互動商品自然而然將成為日常用品。好比VR虛擬實境,有些人會聯想到十幾前年戴上眼鏡裝置頭暈的經驗,但隨著技術愈來愈進步,如今早已大幅降低不舒適感,現在的VR虛擬實境不僅畫面精緻度高,而且反應速度快,在在提升體驗感受。「很多人會認為玩遊戲復健,我直接玩Wii不就好了。」林昶霆點出許多人心中的疑問,他表示,這類遊戲畫面看起來繽紛生動,但不是設計給銀髮族或是反應速度偏慢的人,更不是拿來輔助復健,簡單來說目的不同,「例如我玩Wii是為了娛樂,不會想要達到復健目的。」盤古銀髮:以VR技術模擬失智者眼中的世界「為什麼阿公失智後不願意洗澡,每次都站在浴室門口不肯走進去。」「爸爸明明就在家裡,卻一直吵說他要回家,心好累。」「阿嬤一直說飯菜裡面有很多蟲,質疑我們怎麼叫他吃這種東西,該怎麼辦?」盤古銀髮日前舉辦「2024認知症VR體驗計畫」活動,展示本土化的失智症VR體驗內容,以上常見的失智症照顧問題,都能透過影片解惑。2020年開始,盤古銀髮導入日本銀木犀失智症VR體驗,四年多來在台灣各地舉辦過超過兩百場體驗活動,如今正式推出符合台灣社會場景與故事的自製影片,利用虛擬實境(VR)技術,以第一人稱視角進行「認知障礙症(失智症)」症狀模擬,幫助我們同理心體會失智者看到的世界。盤古銀髮執行長林偉正表示,過去看待失智症的視角,都是看到「沒有」的能力,但是老化、失能及失智都不應該是放棄好好生活的理由,他感性地強調,失智症照顧最重要的是先看到「人」,如果不了解失智者的生命經歷,照服員會感到很難做好服務,家屬則會感到困擾和痛苦,「愈了解失智者,愈有機會找到他心中的那把鑰匙,例如不洗澡並非不愛乾淨,只是還沒找到真正原因。」本次推出的本土化VR影片共有「不洗澡的阿公」、「想回家的父親」、「可怕的食物」三支,劇本發想來出自盤古銀髮團隊實際的服務經驗。戴上VR眼鏡後,每個人都成為失智者,虛擬實境體會失智者的世界。原來失智者不洗澡是因為…盤古銀髮營運長曾筱芸表示,每支影片有不同的學習點,「不洗澡的阿公」原來是阿公眼前的地板會浮動;「想回家的父親」眼前出現的是無法辨識的面孔,讓人理解父親為何吵著回家;「可怕的食物」來自於視幻覺,感到盤中充滿蠕動的蟲子。曾筱芸表示,失智症者的大腦如同被網子覆蓋拉扯,讓他們的生活進入另一個時空,原本腦部的功能有可能錯置或消失,這個狀態是隨機出現不可恢復,他們出現的行為都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同理心的落差助長了偏見,透過失智症VR體驗,同理對方的感受,了解到「失智者不是故意的!」盤古銀髮希望透過本土化失智症VR體驗,與社會共同建立失智友善環境。
-
2024-05-24 醫療.皮膚
用髮蠟、髮膠會禿頭?該幾天洗一次頭?皮膚科醫師授4招護髮
為了固定好看的髮型,不少人會選擇使用髮蠟或髮膠,卻又怕變成禿頭,皮膚科醫師指出,除非本身頭皮就有些問題,如雄性禿、圓禿、慢性休止期落髮、嚴重毛囊炎、脂漏性皮膚炎等,否則一般狀態下,使用髮蠟或髮膠,不太會發生禿頭,但要落實清潔、頭皮有狀況時避免染燙,或選擇不適合的造型產品。除非頭皮本身有問題 使用髮膠、髮蠟不會禿頭衛福部食藥署「食藥闢謠專區」指出,髮膠、髮蠟、定型液等頭髮造型用化粧品,主要用途為固定毛髮、定型雕塑,部分產品兼具改善毛髮光澤、觸感及易梳性等功能,造成禿頭的原因很多,與頭髮造型用化妝品並無正相關。開業皮膚科醫師周宛儀說,除非頭皮本身就有些問題,否則一般狀態下使用這些產品,不太會造成落髮,而常見問題包含男女都會碰到的雄性禿、圓禿、慢性休止期落髮等,都屬於原本頭髮就比較脆弱的族群,如又有嚴重的毛囊炎或脂漏性皮膚炎等症狀,也可能導致落髮。周宛儀說,當皮脂腺因體質、飲食、環境悶熱、換季、荷爾蒙改變、作息改變壓力大、部分藥物等原因,分泌太過旺盛,或時常塗抹髮油等造型產品、清潔不乾淨、很久才洗一次頭、選用不適合的洗髮精或潤髮乳等,就會造成油膩膩的頭皮,此時頭髮也會變得扁塌,直髮或短髮的人尤其明顯。頭皮清潔視出油程度而定 偏乾澀者可2天洗一次針對頭皮的清潔,周宛儀說,這還是要根據每個人頭皮出油程度而定,例如油性頭皮很久才洗一次就不行,沒有洗可能會癢、毛囊發炎;偏乾澀者可2天左右洗一次,提醒這類族群,避免使用清潔力過強的洗髮精;脂漏性皮膚炎,可選擇抗敏舒緩的功能性洗髮精,部分含抗黴菌成分的洗髮精建議不要過度使用,否則會產生抗藥性,越喜越沒效;毛囊發炎者,建議選擇沒有護、潤髮成分的產品,避免阻塞毛孔反而惡化毛囊炎。有些民眾習慣「洗頭洗2次」,周宛儀表示,的確有很多廠商這樣宣稱,但其實認真洗一次、洗完好好沖乾淨就可以,也提醒民眾,當頭皮有狀況時,不要染燙或使用造型產品,頭皮有紅癢或落髮狀況時,建議趕快到皮膚科報到。育髮4心法「有健康的頭皮,才會有健康的頭髮」,周宛儀表示,在治療落髮前,必須先掌握「育髮4心法」:作息正常:避免熬夜、晚睡或壓力大飲食均衡:避免偏食或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早期治療:毛囊一旦萎縮、死掉就沒救了盡速就醫:掉髮成因很多,要經由正確診斷、對症下藥,萬一方向錯誤,砸再多錢都沒效周宛儀說,有時候民眾自己覺得很嚴重的掉髮,其實,一般而言正常的落髮,每天掉50至100根都還在正常範圍,有落髮問題,可以做1周的「掉髮日記」,計算每天掉落的頭髮根數,帶到門診給皮膚科醫師參考,醫師會評估頭皮與頭髮狀況,並搭配拉髮測試與皮膚鏡檢查,有時甚至需要做進一步的抽血檢測找出落髮原因。食藥署提醒,使用噴霧劑型髮粧品時應保持距離、避免吸入或噴灑於臉部及口腔等部位,使用後若尚未乾燥,不可靠近火源,以免引發燃燒,造成危險,選購及使用相關產品時,也要看清楚標示,避免與頭皮直接接觸,使用後當日用洗髮劑仔細清洗乾淨,就無須過度擔心。
-
2024-05-15 醫療.消化系統
每10就1人受腸躁症所苦,台中榮總分享透過「這飲食原則」協助患者改善腹脹、腹瀉等問題
台中市1名24歲男性,長期受腸躁症所苦,幾乎天天腹瀉,腹部常不適,心情也因而常受影響。後來經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醫師林穎正與營養室團隊為他調整飲食,把原先喜歡吃的加工食品、炸物、泡麵、含糖飲料以及乳製品等等,用「低腹敏食物」例如米食、無乳糖飲料取代,症狀才大幅改善,心情因而穩定,飲食品質也提升。什麼是「腸躁症」?引起的原因有哪些?林穎正說,腸躁症是一種慢性腸道功能障礙,特徵是經常有腹部不適、脹氣、便秘、腹瀉症狀,或是交替發作,盛行率大約在10%左右,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疾病。但是,它沒有特定的生理學異常,也不會導致結構性的腸道損傷,只是一種功能性障礙。他說,腸躁症確切的原因尚不明確,可能因素包括腸道運動不規則、神經系統過度敏感、腸菌異常、生活方式、飲食、壓力和精神健康等。腸躁症與飲食有關嗎?能透過飲食改善嗎?病人可能對特定食物、感染或壓力等因素更為敏感。大多數的腸躁症病人認為症狀跟飲食有關連性,甚至自行進行飲食調整,這和低「腹敏飲食」有關。什麼是腹敏食物?林穎正說,腹敏食物是一群在腸道難消化的短鏈碳水化合物,通常是由10個以內的單醣(半乳糖、果糖、葡萄糖)串聯而成的,包括果聚糖、半乳寡醣、乳糖、果糖、山梨糖醇及甘露醇等,它們不容易被腸道消化、吸收,因此滯留在腸道中發酵產生氣體,因而導致脹氣。低腹敏飲食就是透過限制腹敏含量高的食物,可減少氣體產生和腸道不適的飲食方法。文獻資料顯示,超過7成的腸躁症患者,可以透過低腹敏飲食達到顯著的改善。不論是整體腸道症狀、生活品質、排便習慣,甚至連焦慮憂鬱也可以好轉。元氣百科提供預防「腸躁症」的小撇步:●少吃高油脂及刺激性食物,或是像糯米等較難消化的食物,儘量避免食用乳製品。●飲食宜儘量清淡,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蔬菜水果,適量攝取蛋白質,少食用易產氣的食物。●生活作息規律、不要過度勞累、避免熬夜。●養成每日運動的習慣,強化腸胃機能,提升身體免疫力。●培養樂觀的態度,保持愉快心情,減輕工作壓力,尋找適當抒發情緒的方式。●適量補充益生菌、乳酸菌或比菲德氏菌,可減緩腸躁症的症狀。●定期身體健康檢查,早期發現問題,早期治療。→資料來源:元氣百科 腸躁症責任編輯:吳依凡
-
2024-04-23 醫療.耳鼻喉
長年鼻塞難呼吸怎麼辦?是長鼻息肉嗎?醫師詳解原因、治療方法
相信台灣民眾常聽到周遭親友,甚至是自己深受過敏性鼻炎所苦。根據統計,國人的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在青少年族群甚至更高,大大降低了生活品質,因而國人時常前往社區診所或醫院求診,甚至三天二頭便去藥局購買鼻噴劑來使用。其中,患有鼻塞症狀的病人,常常被告知有可能是長了鼻息肉而閉塞了鼻孔,需要切除鼻息肉加以治療。事實上,患有鼻塞症狀的族群僅有少數患有鼻息肉,而鼻息肉發生的原因大多為長期性的鼻竇炎,與一般過敏性鼻炎所導致的鼻塞有所不同,治療方式亦有不同的選擇。在此,下列敘述二種鼻塞的成因介紹。鼻息肉(Nasal Polyps).定義:鼻息肉是一種鼻腔内的軟組織增生,通常是由鼻黏膜所衍生出的非癌性腫大組織。它們通常以半透明狀或淡黃色的囊狀組織呈現。.成因:鼻息肉的確切成因並不完全清楚,通常被認為有許多的外在及免疫因素所共同導致。且它們時常與慢性鼻竇炎共同發生。.症狀:鼻息肉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鼻塞,且會有鼻涕倒流、黃鼻涕、嗅覺異常以及頭部悶痛等鼻竇炎相關症狀。甚至有時候病人忍受過久,可見鼻息肉從鼻孔突出或往鼻咽生長,有類似著鼻腔腫瘤完全堵塞的情形。.治療:藥物治療的方式包括:抗過敏、抗發炎等口服藥物以及類固醇鼻噴劑等局部用藥,用於減輕發炎和緩解症狀。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的減少過敏原刺激及鼻腔局部沖洗對於某些類型的鼻竇炎病人亦有幫助,較新型的免疫療法亦是治療的選擇之一。然而,對於鼻塞症狀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仍為手術。鼻甲肥大(Hypertrophic Nasal Turbinates).定義:鼻甲是位於鼻腔内的正常構造,由彎曲的骨片結構及其上的鼻黏膜所組成,分為上中下三部分,鼻甲肥大是指其中之一或多個鼻甲變得較正常更肥厚。.成因:鼻甲肥大通常是由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引起的鼻黏膜腫脹所引起,並且時常伴隨著鼻甲骨片較正常突出的情形,特別是下鼻甲。.症狀:鼻甲肥大可導致鼻塞、進氣不足呼吸困難、打鼾及睡眠不佳等症狀。患者可能感到鼻腔内的空間受限,引發不適感。.治療:藥物治療包括使用抗過敏藥物,如抗組織胺、抗鼻腔黏膜充血劑、抗白三烯類藥物及局部抗組織胺及類固醇鼻噴劑,或者新型免疫製劑及減敏療法皆為藥物選擇,以減緩發炎及紓解症狀。日常生活中的過敏管理亦相當重要,若因鼻甲肥大所導致的鼻塞症狀,藥物無法緩解,手術將鼻甲縮小仍是最徹底及立竿見影的治療方式。手術治療由於鼻息肉及鼻甲肥大的成因不盡相同,手術治療之方式亦大相逕庭,以下此二種鼻塞成因的手術方式的介紹。.鼻息肉之手術治療.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在全身麻醉下,以內視鏡清除擋住鼻道的鼻息肉,並根除鼻竇的發炎病灶,包含鼻竇內的細菌及黏液、黴菌及息肉樣黏膜等,恢復正常鼻竇通道之開口,使鼻竇黏膜恢復健康,以避免再度生長出鼻息肉。.電磁導航鼻竇手術:除了上述內視鏡之外,搭配導航微創動力系統,可更精準定位息肉處及避免觸及正常構造及鼻黏膜,加速手術完成並避免併發症。鼻甲肥大之手術治療.雷射鼻甲成型術:在局部麻醉下,以雷射的能量使鼻甲上的黏膜收縮並減小其體積,使鼻道的空間稍加增大。.微創下鼻甲成型術:在局部麻醉下,以微創刀片伸入下鼻甲之黏膜下層並進行刮取及抽吸,使其組織減少並進而纖維化來縮減體積。.下鼻甲切除術: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將一部份之下鼻甲骨片切除,並同時移除其上附著之部份下鼻甲黏膜,使下鼻甲的體積大幅縮減而達到較佳的鼻道通暢度和較長的術後效果維持。鼻塞乃因鼻道狹窄所引起,大抵因鼻腔黏膜之增生而壓縮空間所致,皆可用不同類型的手術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然而,仍有其他原因會導致鼻塞症狀,例如:鼻腔腫瘤、鼻中膈彎曲、鼻咽癌等,需要經過就醫詳細檢查才能查明原因。因此若有相關症狀,仍建議經由耳鼻喉科醫師評估後才能給予適當的治療方針。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4-04-08 焦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氣功養生——預防失能與失智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資深醫師的人生智慧」。一位旅居美國多年的大學醫院退休教授以個人長期對氣功的興趣,加上這幾年來與一群亞裔銀髮族結緣,透過互動與學習,開始構思在高齡化社會,應該有的養生法則,尤其應該重視如何預防失能、失智。他也在同週的另一篇文章,以 ChatGPT 輸入關鍵字「如何預防失智」,瞬間得到十項重要的預防方法以及該注意事項,而將之整理出「預防失智症需要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一篇是一位資深腫瘤科醫師分享她在參觀一座非常精緻的私人博物館,巧遇一位已退休多年的同事,不覺想起過去受到她的影響,而深思自己在退休之後的生涯規劃。1989 年,一句話:「站樁抱球是練氣功最好的方法」,開始了我對氣功的探索。站在西洋醫學的角度看,氣功一詞是不存在的,而在我探索的過程中,我試圖用西洋醫學的生理學、神經生物學等知識,來闡述一些練氣功所產生的覺知變化,例如:酸麻、腫脹、脈動及溫熱等感覺;同時想藉此打破氣功的神秘面紗。當然,既然稱為「氣」功,脫離不了空氣的吸呼,或更通俗的說法,就是呼吸吐納!經過個人的體驗,覺得把呼吸的次數訂於在一分鐘吸呼六次以內,就是進入了「氣功」的範疇,這是很主觀的認定。同時在探索體驗中,提出了四種呼吸法:吸滿呼盡法、灌頂法、氣注丹田法及氣血暢流法,完全是以呼吸生理學以及解剖學為思考的基礎。為了配合這些呼吸法,找出六個式子,藉肢體動作來達到「抻筋拔骨治百病」 以及「骨正筋柔,氣血暢流」,來達到養生的目的,這第一代的MBC養生功法,就此誕生,適用於30至55歲工作繁忙又家務繁重的族群,提供快速簡易的養生功法,同時宣稱能延緩老化!十多年後(來到了2015 年)筆者搬到西雅圖,有幸與亞裔銀髮族結緣,開始了互動與學習,也開始構思,在高齡化、高齡、超高齡社會下,應該有的養生法則,尤其應該重視預防失能以及預防失智上。為了預防失能,美國國家衛生院倡議老年人(壯年族)的運動一定要包含下述四個重要元素:強化心肺功能、肌力/重力訓練、平衡功能的強化、靈活伸展筋骨。顯然,我原有的六式養生功法,有所欠缺不足。除此之外,如何預防失智,若能一併考慮,豈不一舉兩得。可是困難來了,若要能預防失智,一定得對發生失智的機轉有充分的了解。縱觀失智的發生機轉共有七種(如附註),眾說紛紜,沒有定論,而且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大腦血流不順暢(因阻塞或微小出血),還不包含在內。這個可麻煩了。分區灌溉理論:心臟的收縮,一次可送出大約80cc的血液,其中15%(大約12cc) 分給大腦,這 15cc 的血並無法分佈到所有的腦血管,我們至今仍不明暸大腦的血管管控機制,只能由功能性核磁共振或正子攝影,來暸解血液的分佈;只要是功能運作,該區域就會因血流增加,而在fMRI或PET的影像顯露出來,例如:看單字,視覺中樞會亮起來(表示含氧血液量較多),聽到單字,聽覺中樞 (W 區)亮起來,而說出單字,腦前額與語言中樞 (B-區),會亮起來。我們把這概念吸收後,推展應用,似乎養生功法有了新的方向。假設把大腦想像成一大片田地,「田無溝,水沒流」,若要讓所有的區塊得到水分的灌溉,要把溝渠保持通暢,同時要建立分區灌溉的系統,最後變成全部的田地,都得到水的滋潤。若應用在大腦上,血液要有足夠的營養物以及最重要的足夠的氧分子,使缺氧區很快得到延續生命力所需的養分,能繼續發揮大腦的功能。筆者就以這個觀念為主軸,延續當初呼吸吐納的原則,在單位時間內吸入更多的氧分子,同時把這些含氧血,藉不同的功法,使大腦的每個區塊,儘可能的在40分鐘的運動中,得到血流的灌溉。因此,在養生功法內,增加了許多元素,來強化各個部位的功能:包括腦皮質運動區、感覺區、基底核、小腦平衡區、腦神經核分布區,視覺/聽覺/說話/文字語意等區,同時對工作記憶、語義記憶、執行中樞、專注中樞等的強化與刺激。這裡有前大腦動脈,中大腦動脈與後大腦動脈的分別強化。如果每天灌溉一次,腦細胞一定活得更好,若無法每天做,至少也要一星期四次以上,長久下來,失智的概率應該會降低的。就這樣,筆者在2020年於我們的社區推展,已經三年多了,看起來效果還算不錯。附註:Beta-amyloid hypothesis 澱粉樣蛋白假說Tau hypothesis Tau 假說Cholinergic hypothesis 膽鹼能假說Neural inflammation 神經發炎假說Oxidative Stress Hypothesis 氧化壓力假說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hypothesis 粒線體功能障礙假說Synaptic dysfunction hypothesis 突觸功能障礙假說
-
2024-03-24 醫療.皮膚
每天洗幾次臉對臉部肌膚最好?皮膚科醫師絕不會做的3大傷皮膚NG行為
皮膚乾淨透亮、無細紋,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專門解決皮膚疑難雜症的皮膚科醫師,如何保養自身的皮膚?長庚診所副院長胡倩婷說,她的保養守則為保濕、防曬,自詡為「皮膚界的神農氏」,有任何新的保養品或是新的醫美項目都會親自嘗試,試驗後好用才敢推薦給患者,而皮膚保養的最高守則為「保濕」。長期曝曬肌膚老化,過度洗臉破壞角質。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皮膚狀態不佳的狀況。胡倩婷說,台灣的皮膚科診所林立,但很多民眾出現皮膚問題,多是先上網爬資料,找保養品改善皮膚問題,而不是先就醫。她提醒,特別是皮膚過敏患者,如果沒先找出導致皮膚過敏的原因,自行嘗試反而讓皮膚過敏愈來愈嚴重,就醫時,往往得使用口服藥物才能改善。身為皮膚科醫師,絕對不會做的三大傷皮膚NG行為是:「不防曬、過度洗臉、使用含酒精的保養品。」胡倩婷說,防曬應該是所有皮膚科醫師一定會做的事情,紫外線傷害皮膚證據確鑿,長期曝曬也可能會導致皮膚疾病發生,她只要外出,一定擦三層防曬。胡倩婷現在每天只洗一次臉,她強調臉部清潔千萬不要過度,特別是年紀愈長,保護皮膚的油脂會逐漸變少,應該更避免過度清洗。另外,肌膚保養最重保濕,如果使用含有酒精的保養品,會帶走皮膚的水分,讓皮膚變得乾燥,也因為酒精的滲透力強,容易傷害皮膚角質層,讓整體肌膚失去平衡。出門前的保養、防曬步驟胡倩婷分享每天外出的防曬上妝與保養步驟:步驟1:先使用化妝水,用手輕拍,讓化妝水吸收且乾燥後,進入第2個步驟。步驟2:上一層功能性的保養品,如抗皺、美白,等待吸收後,再上一層滋潤的保濕保養品,完成妝前的保濕肌底。步驟3:先上一層防曬係數50+的防曬乳,等待乾燥後,再上第二道防曬霜,這兩道防曬都是使用「無顏色」的防曬產品,最後再上防曬係數同為50+的隔離霜。步驟4:撲上具有定妝效果的蜜粉,蜜粉也選擇有防曬效果的產品。幾道手續完成後,一整天都不需要擔心脫妝,她平時都在室內上班,也無需再補防曬。回家後的卸妝保養步驟返家後,胡倩婷會立刻清洗臉部,再進行保養:步驟1:卸妝洗臉→先用油性卸妝油清理眼妝,再用溫和的手工肥皂洗臉。胡倩婷說,坊間的手工肥皂品質不一,建議要選用洗完後臉部感覺舒服,不會脫屑或乾澀的產品,目前使用的手工肥皂含牛奶,是她現階段使用後,認為對臉部最為清爽的產品。步驟2:敷面膜→洗完臉後,會在洗澡時,使用火山泥面膜,趁著洗澡的熱氣,增加臉部吸收面膜礦物質的機率。敷面膜的次數為每二到三天一次。步驟3:保養→敷完面膜後,使用噴的化妝水,讓臉部的皮膚安定。而睡覺時,因為會開冷氣或是暖氣,空氣相對乾燥,會先擦拭功能性保養品,如抗皺、美白的產品,等待乾燥後,再採取「厚敷」的方式敷上乳霜。胡倩婷說,因為在暖氣房皮膚偏乾,她才採取厚敷乳霜,一般民眾建議使用清爽的乳液即可。乳霜對她來說並不會有太大的負擔,隔天不會特別用洗面乳清洗,頂多用清水擦拭。她強調,臉不要用洗面乳等洗潔劑一直洗,會增加肌膚的負擔。醫美不能當保養,皮膚狀況差才需補強。胡倩婷表示,每一個人保養的方式都不同,除了塗抹保養品,讓肌膚維持保濕狀態,她每天早上把5顆柳丁榨成汁,攝取足量的維生素C,讓肌膚狀態保持健康。同時也會攝取維生素B7,有利於頭髮及指甲的生長;另外,皮膚很需要微量元素「鋅」,同樣能讓皮膚狀態變得更健康。因熬夜、加班、壓力等,每個人偶爾會出現肌膚狀態不穩的情況,胡倩婷表示,此時醫美就是很好的工具。她認為,醫美不該像「做臉」一樣有固定療程,而是皮膚狀態出現問題時再去做,不建議用「保養」的概念,每二到三個月就做一次,反而有過度治療的疑慮。她也是採取同樣的方式在做醫美,比較常做的項目為脈衝光,皮膚狀態變差時,會請同事幫她打。至於其他項目,則是因為要幫患者施打,她把自己當白老鼠嘗試,使用過後若有效果,才會推薦給患者。胡倩婷醫師小檔案.現職:長庚診所副院長長庚醫院皮膚科系副教授.經歷:長庚紀念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長庚科技大學部定副教授、SNQ國家品質標章化妝品類評審委員.給患者的一句話::皮膚出狀況別病急亂投醫,應先找皮膚專科醫師診斷,別誤信高價保養品或民間療法.粉專: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4-03-15 活動.精彩回顧
依膚質自製 草本手工皂護全身
居家植物製成草本手工皂,不僅成分天然、環保,也能依據個人膚質調整成分比例及添加的草本植物,像皮膚乾癢者為保濕可增加橄欖油比例,濕熱起疹子者可再添加左手香消炎等,手工皂性質溫和,能一皂呵護全身肌膚。聯合報健康事業部與MOA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攜手,規畫退休5力課程「實(食)用園藝系列」,教導民眾認識、照顧適合居家種植的植栽,再製成各式手作品。3月31日邀請園藝治療師林昭慧,介紹草本手工皂的製作過程與注意事項,並融入左手香、艾草等草本植物,客製化適合自己膚質的手工皂。手工皂主要是由橄欖油、椰子油、棕櫚油、氫氧化鈉、水依比例製成,有別於市售香皂或沐浴乳等清潔用品含有化學合成的人工界面活性劑。林昭慧表示,手工皂成分天然,肥皂水一天內便自動分解完畢,十分環保,可依據個人膚質與需求量身訂製。曾有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對肥皂成分裡的椰子油過敏,改使用棕櫚油替換比例的手工皂後,膚況穩定許多。林昭慧說,過度清潔將傷害皮膚保護層導致過敏,溫和的手工皂剛好適合皮膚敏感的民眾,甚至頭髮、臉、身體都適用。若要增添手工皂功能性,林昭慧建議,可加入能消炎又好種植的左手香,協助緩和換季皮膚乾癢或天氣濕熱起疹子引起的不適,混合艾草不只促進血液循環、安神,也能讓手工皂外觀添色,充滿儀式感。林昭慧說,草本手工皂製程簡單,先將草本植物洗淨陰乾榨汁取代等量的水,再與其餘四種主要成分攪拌至美乃滋狀,接著放進模具保溫一天皂化後,取出切塊放置陰涼處,約一個月後使用試紙檢測酸鹼值,若為中性就大功告成。尚未使用的手工皂需用肥皂膜包覆放陰涼處,加上乾燥劑保存,但若出現異常斑點或異味,可能油脂變質,不建議使用。實(食)用園藝系列—輕鬆打造植感居家生活●3月31日(日):草本植癒 香皂工坊(複方左手香皂製作)●地點: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273號4樓●洽詢:02-8692-5588轉5869或2070●線上報名:https://health.udn.com/service/course/015d0cea/gardening5-senior-240118
-
2024-02-28 焦點.元氣新聞
醫病平台/好人
【編者按】:本週是繼續各醫學院各校分享「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討論,這次由台大醫學院師生團隊發表。小兒科陳教授以兩則故事說出將「拒絕檢查或治療」作為對病人或家屬的標籤之前,醫者需要先學習「傾聽」與「同理」,要了解拒絕只是一時的,病家需要時間去消化與理解,考量病人與家人的心情與接受度,以及家庭的安排。同時呼籲耐心與詳盡的專業病情說明,也需要在醫療系統及健保的支持,以及病家的理性溝通中,才能長遠的繼續下去。→想看本文一位在臨床實習的醫學生寫出她在照護生死一線間的柔弱生命,所感受到的各種衝擊。一位醫學二年級學生寫出在還沒有進入臨床階段的醫學生由課堂裡的體驗,敘述自己對「醫學人文」的學習脈絡,忠實的分享這階段的學生的領會、感受和目標。希望各醫學院校對醫學人文的教與學的經驗分享,可以使台灣醫學人文教育更上一層樓。引言:本文是吳婷茹同學於兒科加護病房,參與病人照顧和解釋病情的感想與省思,藉由臨床實習的過程,看到照護生死一線間的柔弱生命,對於醫學生所產生的衝擊。「醫師たるの前提は人となるにあり。」 欲為醫者,當先為人。 高木友枝人是由什麼構成的呢?陽光、空氣、水?碳、氫、氧、氮?對我而言,人是由情緒與記憶構成的靈魂,附著在脆弱不堪的肉體上所構成,如何成為人,又是如何才能被稱為「好」,我想我將一輩子在此叩問中尋求解答。先由情緒說起,此為統合自己內在感受與外在環境的綜合表現,以文學描述情緒,常見心中五味雜陳、肚子裡面有蝴蝶等等;以科學的角度,我們透過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支援多種感知處理功能,Papez circuit描述情感與生理在迴路中互相影響協調的關係,透過大腦皮質與邊緣系統的溝通,我們得以產生情緒面對外在環境。至於記憶,人類不似電腦,能透過數據和一行行的指令,儲存往事於晶片上面,我們仍依賴複雜神秘的傳導,將篩選過的知覺轉變為短期記憶,再經由圖書館管理員一般的海馬迴(hippocampus)將短期記憶分類編碼,放置於適合的地方,於是我們可以提取、可以反思、可以經由回顧進而創造更多記憶。情緒與記憶脫離不了大腦的掌控 當大腦失去功能時,「人」該何去何從?我曾在兒童醫院加護病房遇到一位病人,他是十二歲男性,這是多麼美麗的年紀,是詩的第一章,該是永不終結的故事!然而,一次突如其來的感染誘發了腦炎,引爆一場無聲無息的衰亡,病況又快又急,從發燒躁動到昏迷無波不過數日,神經學理學檢查、腦波、核磁共振報告再再顯示器質性與功能性不可逆的損傷,就醫學的角度來說,這位弟弟已然腦死,現在躺在床上的,不過是維生機器的一部份以及親人滿滿的思念,我思考,這還是一個人嗎?但對家屬來說,哪怕是腦波圖的一個擾動,那怕只要弟弟的肺能隨著正壓呼吸器收縮擴張,他們的希望永不減退。於是弟弟從某院轉至本院,祈求著在這家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能看見一片曙光。而現實是,經由最先進的檢驗及影像及各種比照最先進國家標準的治療下,仍無法帶來家屬想要的奇蹟答案。雖動員了大量的人力及資源搶救,生命彷彿有自己的方向,我們再也追趕不上。看著熙熙攘攘的車輛快速奔馳,而弟弟的年華永遠停止於這一刻。「沒有什麼創新療法了嗎?幹細胞移植呢?」醫師與科學家們,在醫療不可及的最前線,一直致力於治療的突破,例如幹細胞移植,目前已經於研究證實有效且於臺灣核可臨床使用的適應症包含白血病、淋巴瘤、固態瘤、血色素疾病與血液異常、先天性代謝性缺陷、免疫缺乏病變等等,幹細胞移植對於腦瘤主要應用於轉移性腦瘤,治療機制為利用培養出的內皮前驅細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重建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減低腦內發炎反應,而非長出新的神經細胞填補受傷的空白。另一方面,仍在積極發展中的領域的確很多,科學家必須了解腦部再生的自然限制包含微環境(microenvironment) 的不確定性,神經細胞的分化、發育與傳導需要結構上的支持和化學物質誘導,而在尚未進入臨床階段的實驗室研究中,科學家們試圖克服限制,利用幹細胞、生長因子、胞外體(exosomes) 和 si/miRNA等等創作出許多修復腦部的實驗,可查閱的論文固然洋洋灑灑,能應用且通過安全及有效性審查的仍非常有限,實驗或成功或失敗,無論前途茫茫,人類終歸努力航向器官再生的海洋,倘若有一天真的能透過幹細胞長出有功能的腦實質,弟弟是否就能重拾停擺的人生?最近有一部電影【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華麗頹靡的場景搭配荒誕不經的實驗與冒險,演繹出學醫者皆欲一展長才的外科夢幻世界,故事起源於一位外科醫生,他做了腦袋移植手術,讓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相連,創造出新的「人」,當生命可以掠奪可以改造,「人」的本質又該如何定義。回到腦死弟弟的處境,假想他處在電影裡頭的科幻世界,科學家能利用他自己的幹細胞重新培育出一個全新有良好功能的腦袋,然後置換掉原本因腦炎而水腫、萎縮、空洞化的腦袋,那麼弟弟能夠繼續處理情緒、能夠產生動作並且聯繫到相對應的運動單位,然而卻缺少了記憶,曾經與家人的點點滴滴隨著開顱而逸散,於是在那個假想情境裡面,身體依舊是他、外表依舊是他、腦袋依舊是他的,弟弟回來了,但他卻不再是他,生命形成最大的弔詭,這也是醫學倫理未來可能要面對的議題。現實中,於加護病房的會談室,父母持續冷靜地和重症醫師、神經科醫師討論,從病因、病況、現行治療與未來計畫,一項項抽絲剝繭,彷若這不是一場家庭會議,而是一群專家在年會上的集思廣義,我在旁觀摩記錄著這過程,在當下,我總有一股違和感,很想要理解原來家屬在聽到醫師宣判自己的孩子腦死時,竟然仍能如此自持。這份異樣的迷惑梗在心頭,終於在老師的經驗分享下找到原因。老師說:「在醫師解釋嚴重病患的病情時,每一位病患家屬的反應差異很大,有的淚流滿面,有的表情毫無反應,有的人卻是如同外人一般的冷靜討論,甚至針對某些數據或治療方式執著。但對於醫師而言,反而是看到家屬如果哭了,表現出情緒反應,表示他聽懂醫師所說的;表情意外的冷靜者,常常是家屬還是聽不進去,或仍在晴天霹靂的空白狀態。」對於家屬而言,隱藏其中的訊息有可能是: 一旦哭了,就代表病情真如醫師所言,以目前的醫療能力已無挽救之地。但他還只是個孩子呀,這對父母不懂、一時也不能接受為什麼會發生在孩子身上,因此表面上他們只能武裝起來,只要自己足夠堅強,那麼那些客觀數據、那些主觀分析都無法迫使他們接受,對於醫療專業所判斷的「無效醫療,無實證支持的療法」,仍一再再的追尋,抱持希望,醫師本著以病人為中心,希望在生命末期可以接受到緩和的醫療,不用再經歷過度醫療的辛苦,也為病家著想,不用花費無謂的金錢,然而幾經會談,最後,這位弟弟再次轉院至另一家醫院,嘗試著更多積極治療。於理,面對醫療資源的有限性,許多病患正等待著床位,已經判定腦死病人,多次轉院使用加護病房資源,似乎並不符合資源分配及倫理原則;但於情,家屬的積極度與堅強使人敬佩,並能共感他們對孩子的愛,我們醫療人員本著職責給予專業的說明及最佳處置建議,但有什麼權力讓他們放棄希望呢?在生死瞬間,醫師必須要說實話,也必須將最好及最壞的預期告知家屬,這對於家屬而言絕對是「壞消息」,但我們有什麼能力使家屬背負後悔呢?我常想著要做個好人,要慈善、要勇敢、要睿智,不過這一切都相當困難,在這些情境中,一定要說出「壞消息」的角色中,我還能當個「好人」嗎? 有太多糾纏的難題等待被釐清,而大多本身不帶解答。我認為人是由情緒、記憶與肉體所構成,或許再加上一副矛盾和一縷不確定性,我們永遠無法看見另一個選擇下的平行時空,仍能盡力選擇做個「好人」,去溝通、去理解、一起淒風苦雨披星戴月、去嘗試在個人的悲喜與社會的框架下找到可行的路,路上未必能百花齊放,但願月色溫柔,撫平行人的痛。指導老師的話:在加護病房中,日日見著一個個在平常情境看到的生死離別,盡宇宙洪荒之力拉回一個個孩子,有喜有悲,每一個故事都是生命的精粹,但也常令人心碎。我們很少有時間寫出加護病房中的每一個感動的故事,也常常因為各種事情而煩惱沮喪,但每次看到困境中堅強的家長和小孩們,就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能在這裡陪著一個個小戰士奮鬥,且常常救回一個個的嶄新生命,自己受到的挫敗實在是微不足道了。此次吳同學能在加護病房的實習中,深度參與醫療層面,以及醫病溝通的全方位面貌,理解救治病患不僅是急救及重症醫療的SOP而已,面對家屬的傷痛與心情轉折,以及困難的醫療決定過程,面對「無解」的醫療現場,能以一個新鮮人的視角,反思生命的內涵,實在難能可貴。也希望家屬能理解,醫療人員有職責提供專業具實證的醫療及說明,但對於我們而言,每一次都很難,面對命懸一線的生命,我們同樣有著深刻的觸動及痛,但也因為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我們願意繼續走下去。參考資料Neurorepair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Brain: A Decade of Bioscaffolds and Engineered Microtissue 延伸閱讀2/26 「甘苦人也有春天」——病人拒絕治療的背後。責任編輯:吳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