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搜尋
冠狀病毒
共找到
1771
筆 文章
-
-
2022-02-0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40例、境外32例! 亞旭電腦復工爆增25例
國內本土確診新增40例,分別在桃園有30案、高雄有10案,另外境外移入有32例,落地採檢13例、居家檢疫19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表示,今日本土有40例個案較多,但對社區影響不大,其中有33例已在居家隔離中陰轉陽。另外本土個案40例中,桃園有25例是亞旭園區,集中檢疫期滿採檢,全部都是陰轉陽個案,1例為錢都涮涮鍋相關個案,同樣於隔離期滿檢疫出來。其中有4例為日翊物流相關個案。而高雄10例中,高雄港相關有9例,另外是諾貝爾幼兒園1例由陰轉陽。國內新增7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0例本土個案及32例境外移入(1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9例男性、3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9例男性、1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8例)、日本及菲律賓(各3例)、瑞士、法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德國、加拿大及印度(各1例)移入;另12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20日至2月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736,51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717,196例排除),其中19,101例確診,分別為3,864例境外移入,15,18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28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2-05 養生.保健食品瘋
疫情期間如何增強免疫力?營養師:透過日曬、飲食方式攝取維生素D,可增強對抗病毒感染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進入社區感染風險增加,農曆新年假期、初春時節是病毒肆虐的高峰。專家指出,避免染疫,除了做好防疫措施、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提升免疫力相當重要,不妨適當補充維生素D,可增強對抗病毒感染。維生素D有「陽光維他命」之稱,對人體骨代謝極為重要,也具有促進免疫系統調節作用,對抗病毒感染,人體可透過日曬、飲食方式攝取維生素D。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維生素D缺乏與新冠肺炎的病情和預後具有密切關係,補充維生素D有其重要意義。營養師楊斯涵表示,維生素D能活化巨噬細胞及免疫細胞,減少細胞發炎,進而調節免疫系統。在一份急性呼吸道疾病和冠狀病毒的觀察型研究中發現,染疫後重症及死亡的個案,體內維生素D較低,有學者主張,補充維生素D可增高抗發炎和減少新冠肺炎的感染力,但需臨床試驗確定此作用。若沒有注重維生素D的補充,容易遭到病毒感染,兒童易罹患佝僂症,成人則易罹患骨質疏鬆症。楊斯涵認為,可透過適當日曬、飲食及營養補充品等方式,補足維生素D的攝取。一、適當日曬人體內九成維生素D,透過日曬產生。建議每日上午10點前、下午3點後,讓身體四肢於陽光下曬10至15分鐘。二、攝取含維生素D食物維生素D植物來源包括黑木耳、菇類,可提供維生素D2;動物來源包括鮭魚、雞蛋、牛奶、牛肉等,可提供維生素D3。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香菇、魚類等用油炒,營養吸收更好。三、維生素D營養補充品若要補充維生素D營養補充品,建議可先抽血測量維生素D狀況,若低於正常人濃度的30ng/mL,需與醫師諮詢後,規畫適當的補充劑量。新生兒、孕婦、成人及長者,所需的維生素D含量皆不同。新生兒每日需補充400國際單位、一歲至五十歲為200國際單位。五十歲以上及孕婦族群,因行動不便,日曬少,長輩牙口不好,容易營養素攝取不足,建議維生素D攝取量可補充400國際單位。
-
2022-02-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新增25例、境外46例 陳時中感謝春節匡列不停歇
國內新增7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5例本土個案及46例境外移入,有2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今天本土新增25例,感謝過年期間疫調、檢驗、匡列的地方及中央人員採檢、匡列全年無休、沒有停歇,表達感謝。至於境外移入昨日篩檢676位,陽性率達3.40%,上午篩檢航班有542位,陳時中說,「人也蠻多的,只有1人陽性,陽性率0.18%。」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4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26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7例)、菲律賓及澳大利亞(各3例)、荷蘭、印度、秘魯、越南及泰國(各2例)、日本、奈及利亞、加拿大、以色列、香港及中國(各1例)移入;另17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15日至2月4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719,42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699,979例排除),其中19,029例確診,分別為3,832例境外移入,15,14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28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2-04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新竹縣足跡 包括麻將館、洗衣生活館及安親班
新竹縣政府今天說,桃園市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者案19075(40多歲男性)及19054(10多歲女性)有1月28到31日的新竹縣足跡,包括麻將會館、洗衣生活館及安親班。新竹縣長楊文科在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表示,案19075及19054是同住家人,都由於同住家人確診被匡列,2日採檢雙雙確診。兩人足跡包括1月28日上午8時到傍晚6時30分弋果美語忠孝分部安親班(新豐鄉忠孝路129號);1月29日下午1時到4時30分、1月30日下午1時到5時健康麻將快樂打麻將會館(湖口鄉中興街);1月31日上午10時到11時藍天洗衣生活館(湖口鄉民生街241號)。楊文科說,新竹縣政府環境保護局將派員到3處環境消毒,相關接觸者目前正由竹縣府衛生局人員疫情調查中。
-
2022-02-04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
香港本土病例連3天破百 官方呼籲員工在家工作
香港政府衛生防護中心今天公布,新增COVID-19本土確診病例121例。官方表示,病毒株Omicron傳播快速,有多起源頭不明案例,推估未來勢必有更多病例;呼籲雇主盡量使員工在家工作。香港正在經歷第5波疫情,香港政府衛生防護中心今天下午公布,截至今天0時,新增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病例142例;121例為本土病例,其中有31例源頭不明,擴及香港、九龍和新界。這也是香港連續第3天,本土病例破百例。綜合港媒星島日報、香港電台報導,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源頭不明個案涉及香港、九龍和新界,不少患者的病徵輕微或是無症狀,相信社區有不少傳播鏈。Omicron傳播呈幾何式上升,按照目前趨勢,不斷地有不明個案出現,擔心未來將增為數百例甚至是更多個案,使得醫療系統加重負荷。張竹君建議,市民在假期期間不要外出聚會,盡量留在家中。目前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活躍度較低,倘若出現病徵,很大機率是COVID-19;而非流行性感冒,市民若有出現病徵,應該盡快地接受檢測。香港政府今天下午4時許發布新聞稿指出,為了大幅減少社區人流和社交接觸,政府政策局和部門明天會擴大特別上班安排,除了提供緊急和必要公共服務、防疫抗疫等有關人員外,其他政府僱員盡量留在家中工作,這項安排暫定實行至2月11日。另也呼籲(民間企業)雇主,盡量讓員工在家工作。新聞稿內容強調,疫情非常嚴峻且有惡化趨勢,政府必須做特別上班安排,在實行特別上班安排期間,政府部門會維持緊急和必要公共服務以及各項抗疫工作,政府將密切觀察疫情發展,因應疫情實際需要,靈活調配人手全力支援抗疫。
-
2022-02-03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大年初三疫情持續延燒!本土+22、境外+34 高雄15例最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5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2例本土個案及34例境外移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境外移入34例中,有1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1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莊人祥表示,本土22例中,高雄占了15例,桃園有7,其中隔離陰轉陽共有9例。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4例男性、19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10例)、中國、英國、菲律賓、日本及澳大利亞(各2例)、泰國、土耳其、德國、西班牙及瑞典(各1例)移入;另9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15日至2月2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706,26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687,120例排除),其中18,958例確診,分別為3,786例境外移入,15,11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1例空號病例 (案18758本土個案,後續採檢為陰性,改判排除),累計128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2-03 養生.聰明飲食
青花菜水煮會比油炒好!如何讓綠色蔬菜加熱後不變褐色?
有一間我與家人們經常去用餐的披薩店,其披薩香味相當特殊,不僅妻子愛吃、外孫女也相當愛吃。妻子特別喜歡這家放有滿滿生芝麻葉的香蒜披薩,但這一款與蘿蔔相似味道的芝麻葉披薩,卻是外孫女絕對不會吃的披薩,因為對妻子來說是美味的芝麻葉,外孫女就是覺得難吃。通常也會跟披薩一起點的家庭沙拉,含有滿滿的葉菜類,兼具顏色、香氣與營養的橘子、番茄、胡桃以及力可達乾酪(Ricotta Cheese),上方灑上義大利香醋,當然這一道沙拉,一樣是外孫女不吃的菜單之一。近來提倡健康的因素,餐桌上多了許多綠色蔬菜,我年輕的時候,只要看到餐桌上都是蔬菜野菜的話,人們總是會想起美國四兄弟合唱團所演唱的「綠草地」(Greenfields),口氣中表達著遺憾的情感(畢竟無肉不歡呀)。韓國有幾種吃蔬菜的方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每天吃的沙拉跟包菜葉,其中將蔬菜煮熟、或是以發酵的方式製作泡菜的技術相當發達,所以就來看看餐桌上的綠草地所隱藏的幾項科學。蔬菜與沙拉醬撞出絕妙滋味英文的「salad」是從法國的「salade」而來,如果再深究就會知道是來自於保加利亞系拉丁文「herba salata」(salted greens、鹹菜)。英文世界首次使用salad這一詞彙是在十四世紀,出現的原因是羅馬、古希臘,以及波斯人會將鹽、或是帶有鹹味的油醋等調味料灑在蔬菜上食用。沙拉可以分成兩大類,身為主角的生菜、番茄等固體蔬菜,以及圍繞著這些蔬菜的液體沙拉醬。有人認為沙拉的本身好似原子構造,固體狀態的蔬菜就如同中子與質子組成的原子核,而液體沙拉醬就像是周圍散落的電子雲。原子的性質決定原子核,沙拉的種類就由沙拉的蔬菜決定;電子雲中電子的個數會依據原子核,平衡沙拉味道的沙拉醬也會依據固體蔬菜的種類而不同,沙拉就是一道蔬菜與沙拉醬結合,碰撞出的嶄新味覺。傳統蔬菜沙拉所使用的沙拉醬,其主成分是與橄欖油相似的油品,以及發出酸味的食醋,還會添加胡椒或大蒜一類的辛香料。舉例來說,傳統法式沙拉使用的沙拉醬是使用橄欖油與紅酒醋調成的黑醋,再添加大蒜與辛香料的龍蒿,但若要在家製作的話,光是將食用油混合食醋的這一步驟就相當不簡單,不論怎麼努力的搖,即便一開始好像均勻混合一樣,但最終兩種成分還是會分離。沙拉醬成分與科學沙拉醬所使用的食醋,其主成分是醋酸(乙酸、Acetic acid)與水,不過醋酸分子一側的尾端帶有微弱的負電荷(Negative charge),另一側尾端帶有微弱的正電荷(Positive charge),這些分子稱為極性分子(Polar molecules)。一般而言,這些電荷的分佈與不均衡的極性分子相當親近,因為一個帶有負電荷的分子與其他帶有正電荷的分子,會彼此相吸之故。由兩個氫氣與一個氧氣組成的水分子,也帶有微弱正電荷的氫氣與負電荷的氧氣也具有極性,因此這一極性分子就帶有與水相容的親水性(Hydrophilic)。相反的,橄欖油一類的油品就帶有與水不相容的特性,橄欖油是由具有長分子結構的脂肪酸(Fatty acid)組成,這類分子稱為非極性分子,結構中的電子分佈均勻,不像極性分子那樣有負電荷與正電荷。當非極性分子與水混合時,無法與水分子結合,就會自成一團並與水分離,其討厭水的特性稱為疏水性(Hydrophobic),所以混合橄欖油與葡萄酒食醋的沙拉醬就很容易分離。水與油經過強力的混合攪拌後,油會變成小滴狀,在水中混合稱為乳化液(Emulsion),最具代表性的乳化液就是由蛋白質、乳脂肪、水等各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牛奶,因此所謂乳化液可說就是牛奶。那麼,若想要乳化液放久一點也不會分離的話,該怎麼做呢?這時可以使用乳化劑(Emulsifier),其結構多半是一條直鏈分子,一端是親水的極性基,另一端是親油的非極性基,這類物質擔任了中間橋樑的角色讓水與油結合,最具代表的天然乳化劑就是蛋黃,因為蛋黃含有卵磷脂成分,此外豆類卵磷脂、大蒜、芥末內所含有的物質也可擔任乳化劑的功能。在生活中最常見的乳化劑就是肥皂,它能夠將手上、或是衣服上的油酯與水結合沖刷洗淨。近來也證實用肥皂洗手能有效防止冠狀病毒,因為病毒有在表面突起的「棘蛋白」,會插入脂肪層膜上,肥皂的界面活性劑會溶解冠狀病毒部分脂肪質,破壞其型態,達到消滅的作用。有人討厭吃菜,為什麼?花椰菜、青花菜一類的十字花科蔬菜富含有β-胡蘿蔔素(Beta-carotene)、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K以及膳食纖維等,但也含有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的物質,異物質經過分解酵素後產生「蘿蔔硫素」(Sulforaphane),會誘使癌細胞死亡,是一廣為人知的抗癌食品。但這類蔬菜切片咀嚼時,其中的蘿蔔硫素就會發出苦味,所以在食用時會感到苦澀。根據研究指出,人們攜帶有兩對TAS2R38的味覺基因,基因分別有AVI與PVI兩種態樣。有人只會有兩個AVI、也有人是AVI與PVI各帶一個,其中會感受到苦味明顯的就是PVI,有30%的人只帶有兩個AVI,所以吃蔬菜時就不會覺得苦;但帶有兩個PVI的人,比僅帶有一個PVI的人能感受多2.5倍以上的苦味,所以他們會討厭吃蔬菜。正如前文所述,人類對於苦味敏感是因為多數情況下有苦味的物質會帶有毒素,是保護生命的基本裝置。例如咬食蘋果籽會覺得有苦味是因為杏苷,當這物質被咬碎、或磨碎後,會變成毒素氰化氫。但是,並非所有具有苦味的食物都是有毒的(例如咖啡、青花菜),因此還是需要克服這苦澀感,食用這些對健康有益的飲食。根據研究指出,只要長期食用這類食物,唾液中蛋白質的成分就會產生變化,感受到的苦味就會降低。對健康更好的烹調關鍵生食蔬菜還是熟食蔬菜對健康更好呢?有一研究針對生食組做調查顯示,維生素A在平均數值、β-胡蘿蔔素較平均值高,但抗氧化物質之一的番茄紅素(Lycopene)反而低於平均值。番茄紅素是番茄、西瓜、紅椒等紅色蔬果所具有的紅色色素,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心臟疾病的危險,比維生素C更具有抗氧化效力。番茄在88 ℃經過三十分鐘的調理後,其順式茄紅素(Cis-lycopene)會增加35%,且加熱後番茄的細胞膜會被破壞,細胞內番茄紅素一類的營養素就會變得好吸收。紅蘿蔔、菠菜、香菇、高麗菜等許多蔬菜,經過調理後就會產生類胡蘿蔔素或阿魏酸(Ferulic acid)一類的抗氧化物質,而且紅蘿蔔、南瓜、青花菜裡面的類胡蘿蔔素經由水煮、或是蒸煮的方式,會比用油炒炸的方式更能保留其抗氧化的物質。然而青花菜所含的類胡蘿蔔素化合物,若待在水中過久就容易被溶解,且在熱水中會導致酵素無法發揮其功能,不能製造出蘿蔔硫素,因此稍微川燙過即可。川燙,保留鮮味又防「褐變」綠色蔬菜不僅含有許多營養素,外觀看來也是充滿生命力的綠色,然而水煮、或是蒸煮等方式加熱後,時而會變成褐色,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蔬菜在調理過後,也能呈現清新的草綠色嗎?蔬菜之所以會呈現綠色,是因為蔬菜葉內的葉綠素。葉綠素是植物行光合作用的核心,具有吸收光線的功能,其分子中心是由氧氣、碳與氮所組成的一個環,鎂(Magnesium)位於中心位置,當該中心接收到光線時,會將光線轉換為化學能量,此時,它會吸收其他波長的光線,並且僅反射出綠色波長的光線,所以人們只能看到綠色。不過當蔬菜煮沸後,空氣氣泡就會膨脹破裂,露出原本好似被霧氣遮住的鮮豔綠色,但如果是在氧氣離子過多的水溶液中加熱,葉綠素中心的鎂離子就容易被置換成氫離子,改變吸收光線的波長,當反射的波長轉變為褐色、或是黃色系時,綠色蔬菜就會變褐色了,這個現象在氫離子活性高的酸性環境中,會更加活躍。若要減少褐變現象,在水煮蔬菜時,要減少與氫離子接觸的機會,因此要採用川燙的方式。在熱的水中放入少量的小蘇打粉,製造一個鹼性的環境,一般來說都會使用少量的鹽(1~2%),在鮮豔綠色出現時就要撈起放入冰塊水中,就能防止褐變現象。蔬菜富含有膳食纖維、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性化合物(Phytochemical),若能以科學的方式攝取好吃又健康的蔬菜,增進免疫力一定可以獲得從肉類所無法獲得的最佳食補。※ 本文摘自《料理美味的科學:五星主廚無法解釋,權威科學家告訴你食物更好吃的幻變魔法》。《料理美味的科學:五星主廚無法解釋,權威科學家告訴你食物更好吃的幻變魔法》作者:朴容基 譯者:陳聖薇出版社:方言文化出版日期:2021/12/29
-
2022-02-01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大年初一疫情延燒 指揮中心:本土+16、境外+44無死亡
今天是大年初一、虎年第一天,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16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總計60例,零人死亡。發言人莊人祥說,16例本土個案中,10例為居家隔離期間陰轉陽個案,另外境外移入中有7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莊人祥說,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7例男性、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指揮中心統計,截至今天下午4時,居家檢疫人數為1萬5118人,其中1080人將於明日解除列管。居家隔離則有6839人,其中425人於明日解除隔離可回家。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33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50多歲,分別自馬來西亞(20例)、美國(6例)、英國(3例)、日本(2例)、波蘭、菲律賓、越南、巴西、印度、巴拿馬、瑞典及法國(各1例)移入;另5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年1月17日至1月3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684,88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665,865例排除),其中18,850例確診,分別為3,715例境外移入,15,08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27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2-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匿蹤Omicron」傳播速度是原版1.5倍
今天刊出的丹麥研究指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高傳染力變異株Omicron的亞變種BA.2,比原始版本的傳染力還要高。BA.2又稱「匿蹤Omicron」,今年稍早首度現蹤。法新社報導,BA.2目前已取代Omicron首代變異株BA.1,成為丹麥主要病毒株。丹麥最高的傳染病防治機構「國家血清研究所」(Statens Serum Institut, SSI)發布聲明說,感染BA.2的個體有39%的機會於一星期內將病毒傳染給家中另一人,反觀第一代Omicron僅為29%。SSI研究人員和丹麥各大專院校所做的這項研究涉及1.8萬人,研究時間為去年12月20日至今年1月18日。SSI醫師莫勒(Camilla Holten Moller)表示,BA.2比BA.1更可能感染沒打疫苗的人。她表示完整接種疫苗者,尤其是已經打過加強針的民眾,感染的可能性低很多。SSI先前表示,根據初步數據,BA.2傳染力是BA.1的1.5倍。丹麥明天將成為第一個解除所有防疫限制的歐盟成員國,一來因為境內疫苗覆蓋率高,二來Omicron重症比率低。原始Omicron變異株最初於2021年11月在南非發現,自此之後成為全球主要病毒株。
-
2022-01-3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8萬多劑BNT疫苗 擬2月4日開放預約、7日起施打
台北市第21期疫苗尚餘8萬多劑BNT量能,副市長蔡炳坤今天表示,預計在2月4日重啟台北市疫苗預約系統,開放預約在2月7日起施打。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表示,民眾偏愛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莫德納疫苗,導致第21期公費疫苗預約台北市剩下8萬多劑BNT量能,考慮重啟台北市預約系統。蔡炳坤今天接受媒體電訪表示,考量若採隨到隨打方式,可能會讓人潮不平均,產生醫療量能浪費,所以預計在2月4日、5日重啟台北市疫苗預約系統供民眾預約,2月7日開始接種。蔡炳坤指出,現在除了莫德納之外的廠牌,都比較沒有這麼多人想接種,但BNT與莫德納一樣好,都是mRNA疫苗,呼籲民眾多加利用。此外,蔡炳坤說,第21期除BNT剩下8萬多劑外,高端也還剩下6000多劑,不過若系統上同時提供2種疫苗預約會比較複雜,所以這次僅提供BNT疫苗預約;正在考慮是否要在台北車站接種站施打的時段,同步開放高端隨到隨打。有關北車接種站未來規劃,蔡炳坤說,北車隨到隨打服務已在1月27日告一段落,春節期間暫停接種,2月7日開始配合第21期調整為預約接種,同時在東側迴廊保留一條施打線,每天提供BNT及AZ共600劑的量能隨到隨打。
-
2022-01-29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15! 境外33例 有6例本土對社區有影響
國內新增48例COVID-19確診病例,分別為15例本土個案及3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15例本土,有9例是居家隔離裡面陰轉陽性,對社區有影響的是6例。至於上午有四個航班入境,目前檢驗108人,還沒有檢驗的相關案例。目前有9例是落地採檢驗出,居家檢疫驗出有24例,目前陽性率約0.9%。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5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9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9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新加坡(各2例)、日本、中國、澳大利亞、越南、墨西哥及荷蘭(各1例)移入;另14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9日至1月28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640,59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621,502例排除),其中18,681例確診,分別為3,593例境外移入,15,03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1例空號病例(案18315境外移入病例,再次採檢為陰性,改判排除),累計127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確診幾乎無症狀 專家盼朝「感冒化」演變
今天是九天春節連假首日,不少民眾礙於Omicorn疫情,猶豫是否要返鄉過年。專家認為,目前國際、國內機場及港口皆設有落地採檢、篩檢站,可在源頭攔阻病毒,民眾無須太過擔心,只要中央不干涉,在地方衛生局努力疫調下,絕對可在春節前攔下病毒。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表示,去年諾富特事件、到今年桃園機場群聚,病毒源頭都是在關口,只要機場即時篩查,將陽性確診者攔下、匡列,加上地方衛生局這兩年的訓練,疫調能力相當強,雖現在社區看似多點、零星不明感染源,但中央不干涉,地方一定可以在過年前壓下病源,讓百姓好過年。但病毒仍有潛伏期,王任賢指出,檢疫及自主管理仍有必要性,但建議可參考大陸作法,增加篩檢次數,若已通過病毒檢驗,基本上可以縮短檢疫時間到三至五天,未來目標應朝著關口立刻篩查,篩查通過即放行,無需再有檢疫時間。國外歷經Alpha、Delta、Omicorn等大流行,相較我國並無大流行經驗,這次同時要面對Delta、Omicorn。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國外民眾部分重複染疫,但台灣從去年萬華疫情、到現在桃機相關,幾乎也都是第一次感染,並沒有重複感染經驗,目前本土病例累積近2萬人,相較日本1天確診超過1萬、美國1天100萬,台灣確診人數仍然算少。黃玉成表示,Omicron容易造成突破性感染,台灣目前以疫苗來預防,不幸確診的話,也多半像流感症狀,包括發燒、全身痠痛等。近期國內專家討論,Omicron目前重症死亡率仍高於流感,仍希望新冠肺炎不要走向「流感化」,而是往輕微「感冒化」發展,如同大多冠狀病毒演變為感冒,即便感染也只有流鼻水、咳嗽、喉嚨癢等,連發燒都沒有,這是專家期待的。
-
2022-01-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直播/本土+27例!有9例是居隔轉陽性 境外增44例
國內新增7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7例本土個案及4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落地採檢14例、居家採檢30例,後者比前者高,因為日前入境者高峰解隔人數多。本土個案有27例,有9例是居家隔離轉陽,希望多在匡列中還在控制範圍內,而不明感染源能夠少,他說,「這樣是我們所期待的。」今日上午有5航班,篩檢境外337位,陽性有2位,境外陽性率為0.59%,目前境外陽性率平均降為3%。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8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25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及菲律賓各8例、中國5例、印尼3例、日本、瑞典及越南各2例、孟加拉國、荷蘭、土耳其、英國、奧地利及丹麥各1例移入;另8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13日至1月27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613,922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594,976例排除),其中18,634例確診,分別為3,561例境外移入,15,01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3例空號病例(案18314境外移入、案18425本土、案18438本土,再次採檢為陰性,共3案研判排除),累計12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4.8億份報告證實,打完疫苗有「9大症狀」恐中了Omicron:其中第9點是確診關鍵
新冠(COVID-19)病毒已在全球橫行逾2年,除了主流病毒株之外,陸續出現傳染力強大的變異株,讓疫情一波接著一波來襲;即使完整接種過2劑疫苗,也經常發生突破性感染事件。對此,有研究團隊針對4.8億份報告進行分析,發現接種疫苗後,仍確診Omicron變異株的患者通常會出現「9大症狀」。 綜合外媒報導,據「ZOE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症狀研究」(ZOE COVID Symptom Study)首席研究員(Principal Investigator)Tim Spector指出,研究團隊針對ZOE取得的4.8億份報告進行分析,發現病毒隨著進化,其在人體內所產生的症狀也略有不同。 「2020年時就已得知,新冠原始病毒和Alpha變異株的3種常見症狀為咳嗽、發燒和嗅覺喪失,接著在Delta變種病毒出現後,染疫者的症狀開始有了轉變。」 Tim Spector表示,確診Delta的個案症狀類似感冒,像是流鼻涕、打噴嚏、喉嚨痛、咳嗽、頭痛等,而這些症狀在接種過疫苗的人身上更是常見;反之,噁心、肌肉痠痛、腹瀉等症狀已相對少見。 不過,時至今日,Omicron已取代Delta在全球肆虐,成為新的主流變種病毒,由於症狀變得愈來愈像感冒,造成已打完2劑疫苗的民眾確診後,難以分辨自己是否染疫或感染Omicron。 對此,ZOE團隊分析所有Omicron突破性感染案例後,總結出打完疫苗依舊染疫的Omicron患者通常會出現「9大症狀」: 1.流鼻涕、2.喉嚨痛、3.打噴嚏、4.頭痛、5.咳嗽、6.噁心、7.肌肉痠痛、8.腹瀉、9.皮疹 不過,外媒指出,並非每個人在確診Omicron後都會出現上述症狀,這9項當然也不是唯一的判斷標準;但一旦發現自己出現了上述症狀,就應要盡篩檢,以免染疫而不自知,又再度將病毒傳染給他人。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50後膝蓋不舒服,一點都不想動、疼痛反而更嚴重!9招改善膝蓋痛、老後走更長的路.生性愈敏感的人,愈嚮往心靈自由!愈想在挫敗和迷惘中看明白,渴望洞悉永恆的出口.98歲豐興林文貴辭世》365天只休息2天、天天騎車巡廠!堅信「別人教我兒子,比我教得好」
-
2022-01-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21期疫苗119萬多人預約完 莫德納預約率逾97%
第21期第3劑疫苗預約於今天下午4時截止,據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共119萬多人完成預約,總預約率超過78%,其中莫德納疫苗預約最踴躍,多達68萬人搶約,預約率超過97%。為加速第3劑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接種,1922疫苗預約平台昨天上午10時起,依年齡分流開放預約,廠牌含莫德納、BNT、高端及AZ疫苗,今天下午4時預約截止,預計2月7日至2月13日施打,力拚2月底第3劑施打率達5成。第21期追加劑開放量能為152萬2976人,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今天下午4時截止時預約狀況,共119萬1621人完成預約,總預約率超過78%。據各廠牌預約人數,仍以莫德納疫苗最搶手,這次莫德納疫苗開放69萬7687劑,共有68萬992人預約成功,預約率超過97%。同樣是mRNA疫苗的BNT開出67萬3272個預約名額,42萬431人完成預約,預約率約62%;高端疫苗共開出12萬5278個名額,8萬2086人預約成功,預約率也有約65%;連不建議作為追加劑的AZ疫苗也有人8112預約,預約率約30%。指揮中心說明,民眾若有第1、2劑或基礎加強劑接種需求,可持接種紀錄(小黃卡)至各地方政府指定安排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預約接種,或所設置隨到隨打接種站接種。前述醫療院所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項下,利用「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或「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地圖」,依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提供資訊連結預約接種。指揮中心提醒,請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前,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並經醫生評估過往疫苗接種史及檢核接種紀錄後,提供民眾疫苗接種。另外,18歲至未滿20歲民眾,如自行前往接種,請持家長簽具意願同意書,若由家長陪同前往接種,請本人與家長於現場共同簽署意願同意書。
-
2022-01-28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防餐廳群聚感染 確診者到高雄赤鬼用餐隔離66人
高雄赤鬼牛排館曾有確診者到店用餐,採檢隔離33名員工和33名同時用餐者。高雄市政府今天說明,經風險評估,考量用餐環境與吧檯餐具共用,為避免餐廳群聚感染而匡列。高雄市政府昨天匡列赤鬼炙燒牛排館高雄博愛店33名員工,及33名曾到店用餐顧客採檢隔離;市府今天說明,曾有2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者在22日到店用餐。但有媒體報導,赤鬼牛排表示,店家落實實名制,員工服務期間也有戴口罩,並按規定清潔消毒;對於高規格防疫隔離多名員工感到不滿。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在COVID-19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上強調,是否要求人員隔離是看風險評估,衛生局人員會調閱錄影帶確認餐廳內部桌椅擺設、空氣流通、人員流動、環境清消及吧檯共用餐具等情況評估,為避免再發生餐廳群聚感染情況,才匡列這些人。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簡任技正潘炤穎說明,因為餐廳用餐期間大家都沒戴上口罩,且牛排館吧檯餐具共用、也沒有要求取餐時要戴手套,座位又是比較開放的空間,為了避免餐具污染等傳播情況,疫調人員秉持「霹靂手菩薩心」原則,匡列66人隔離。潘炤穎也說,日前桃園的牛排館才發生餐廳群聚感染,有個案在用餐後3天才確診,期間都有傳播風險;所以盡可能精準評估風險後隔離,避免病毒進到社區。至於是否會加嚴自助餐吧檯餐廳的防疫措施,陳其邁表示,會持續看整體傳播風險來考量。赤鬼牛排高雄店稍早也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目前所有匡列同仁採檢都是陰性,並配合防疫措施,今天起到2月5日自主停業,2月6日起正常營運;並聲明店家員工都已接種2劑COVID-19疫苗,用餐後也會消毒桌椅、點餐螢幕,且餐具都經高溫殺菌,其他環境也有定時消毒。
-
2022-01-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鴻海分享防疫新知 病毒可在飛沫中存活三小時
鴻海(2317)近期召開第200場全球防疫行動會議,針對新冠肺炎啟動防疫機制已經2周年,為集團有史以來,任務最久的專案會議,每次透過100多方的連線,讓亞洲、歐洲、美洲各地的鴻海人共同防疫不間斷。鴻海也指出,新冠病毒在被咳出之後,在飛沫中可以存活三小時,透過空氣和接觸受污染的物體後,可能受到病毒感染,提醒大家要小心!鴻海於官方臉書中指出,新冠病毒在不同物體表現的存活時間,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提出,冠狀病毒在氣溶膠和物體表面上,可以存活數小時至數天,透過空氣和接觸污染的物體後可能受到病毒感染。鴻海並指出,病毒可以在飛沫中存活三小時、在鋼上存活四小時、在塑膠上存活超過72小時、在外科口罩上存活96小時,鴻海並提醒員工春節防疫十大要點,期許員工防疫不鬆懈、平安過好年。
-
2022-01-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21例! 境外43例 境外陽性率4.07%
國內新增6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1例本土個案及4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境外移入個案中,落地採檢15例、居家檢疫有27例,檢疫後有1人是很久的個案。今日上午有5個航班入境,陽性率4.07%。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1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21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14例)、印度(3例)、越南、印尼、英國及法國(各2例)、衣索比亞、坦尚尼亞、新加坡、土耳其、菲律賓、南非、芬蘭、日本(各1例)移入;另10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去(2021)年5月2日至今(2022)年1月2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581,51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562,679例排除),其中18,566例確診,分別為3,518例境外移入,14,99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1例空號病例(案18418,再次採檢為陰性,改判排除),累計123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桃市府公布疫調足跡 曾赴菜市場、健身房等29處
桃園市府今天中午公布社區型個案14處疫調足跡,及遠雄自貿港相關個案15處足跡,包含超商、菜市場、私立補習班、市立圖書館、大潤發、好市多Costco、健身房及搭乘亞通客運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國內疫情持續,桃園市政府中午公布社區相關個案18551、18552、18555、18556、18572、18614、18615、18631、18632、18636,以及遠雄自由貿易港區相關個案足跡。桃市府表示,社區相關個案曾在1月15日至24日,去過7-11新德鴻門市、全聯八德大湳門市、全家桃園後站店、全家八德廣豐店、7-11金學門市、龍潭區公有零售市場、私立群倫補習班、桃園市立圖書館八德分館。以及八德公有零售市場、全聯八德興豐門市、全聯平鎮中豐門市、大潤發八德店、MD髮客、麥町吐司工房蘆竹南崁店等14處。桃市府表示,遠雄自貿港相關個案,曾在1月17日至23日去過好市多Costco桃園南崁店、World Gym桃園南崁店、全聯中壢福州門市、南崁菜市場、7-11遠雄門市、全聯龜山大同門市、萊爾富桃縣桃錦店、全家蘆竹南亞店。以及宏門有限公司、57商店、星巴克大園門市、大園海港餐廳、萊爾富龜山同福店、TGI FRIDAYS星期五美式餐廳台茂餐廳,以及搭乘亞通客運703路線等15處。桃市府表示,上述公共場所已全數完成清消,曾出入相關場所者,請於足跡重疊次日起14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
-
2022-01-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本研究:瑞德西韋與默沙東口服藥對Omicron有效
日本東京大學等單位研究COVID-19治療藥對Omicron變異株的效果,結果顯示,抗病毒藥「瑞德西韋」與默沙東口服藥「莫納皮拉韋」抑制Omicron的效果,與抑制Delta同樣有效。日本放送協會(NHK)、日本電視台報導,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特任教授河岡義裕率領的研究團隊,將培養的細胞感染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變異株Omicron,再投以各種治療藥物並觀察反應。結果顯示,瑞德西韋(Remdesivir)和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這兩種藥物抑制Omicron變異株病毒增殖,與抑制Delta變異株有相同等級的效果。此外,抗體治療藥物Sotrovimab對感染Omicron細胞造成的反應較過去其他變異株降低至1/14,但對Omicron可保持必要效果,阻止病毒傳染。至於厚生勞動省不推薦用於治療Omicron的抗體雞尾酒療法Ronapreve(藥物成分為Casirivimab及imdevimab),對Omicron的效果則幾乎難以確認。河岡義裕表示,Omicron產生許多變異,研究臨床使用藥物的有效性相當重要,希望研究結果能提供醫療現場參考。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美國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2022-01-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最新研究:吸菸降低新冠疫苗效力 抗體濃度剩不到一半
國內Omicron疫情持續延燒,許多民眾搶打第三劑疫苗。董氏基金會指出,國際最新研究證實,吸菸恐讓新冠疫苗抗體濃度降低至少一半,專家呼籲,吸菸者應即刻戒菸,才能確保疫苗效果正常發揮。巴塞隆納大學學者發表最新研究,針對已接種疫苗的醫護人員進行比較分析,包括施打一劑、二劑疫苗,以及混打BNT與莫德納兩種疫苗產生的中和能力(neutralizing capacity)、抗體濃度(antibody levels)的差異。其中一項結果發現,吸菸者接種疫苗後,所產生的中和能力下降43%、抗體濃度下降35%。而本身有其他共病的醫護,接種疫苗後中和能力下降45%、抗體濃度下降55%。台大醫院家醫部醫師郭斐然表示,最新研究顯示,吸菸讓疫苗抗體濃度下降近4成,共病症患者甚至下降近6成,吸菸者接種疫苗的抗體濃度、中和能力均下降,影響疫苗效果的正常發揮,奉勸吸菸者立刻戒菸,才能確保疫苗應有的防護功能。義大利米蘭大學公共衛生研究中心最新研究,針對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期間,已接種兩劑BNT疫苗的醫護人員進行實驗,在接種完兩劑疫苗的60天後,以血清檢測確認體內的冠狀病毒抗體濃度。研究發現,不吸菸者的體內抗體濃度有487.5 AU/mL,但吸菸者的抗體濃度卻只有211.8 AU/mL,比不吸菸者低了將近6成。台北榮總家醫部醫師賴志冠指出,若民眾打疫苗加上戒菸,等於可以增加一倍以上的抵抗力。英國牛津大學近期研究也發現,吸菸者感染新冠病毒住院風險,比不吸菸者高出8倍,重度吸菸者染疫後死亡風險更高達10倍。面對疫情再起,董氏基金會呼籲,迎接新年的健康防疫除了打疫苗、戴口罩及勤洗手外,為了保護自己及家人,更應決志戒菸,拒絕紙菸、電子煙、加熱菸、雪茄菸、水菸等所有菸品,積極增強對新冠肺炎的抵抗力。董氏基金會提醒,戒菸可撥打國民健康署提供的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外,建議上24小時全年無休的「華文戒菸網」,並下載「戒菸就贏APP」,加入「戒菸就贏LINE@」,一起擺脫菸癮,除舊布新迎新年。
-
2022-01-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北市258人與科大確診者足跡重疊 遭居家隔離
台北市政府今天公布2名科大生足跡,副市長黃珊珊表示,有258人與他們足跡重疊,曾到過S-DARTS TAIWAN飛鏢專賣店等地,呼籲接到通知後勿外出,等候通知送往旅館居家隔離。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有258人曾經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者案18589及案18611的足跡重疊,包含馨洹音樂技藝短期補習班、蔡佩芳國際髮型沙龍、Touch撞球飛鏢運動館、S-DARTS TAIWAN飛鏢專賣店、鍋in百元風味火鍋、89 LOOP Sports Bar美式餐酒館。黃珊珊指出,這258人請於接獲通知後,暫時待在家中勿外出,等候專人聯繫確認個人資料、安排採檢及後送防疫旅館居家隔離事宜,若有問題可向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或防疫專線洽詢。此外,黃珊珊提醒,20日曾造訪鷹流東京醬油拉麵蘭丸的144人,請在接獲通知後儘速自行前往7家醫院進行公費採檢,到院時須出示簡訊。黃珊珊表示,另有837人曾造訪巧雅麵食館(西寧南路)、RS電子競技館(西門店)、築間幸福鍋物(西門町店)及薩利亞(西門店),請在接獲通知後,儘速自行前往採檢,一樣須出示簡訊。衛生局補充,案18611為全家辛亥店店員,最後到店日為23日晚間,提醒民眾注意,而案18589因打工時為非傳染期,故不另行公布。礁溪長榮鳳凰酒店1名染疫員工傳染給就讀北市某科大的友人(案18521)後,案18521又參加聚會,導致就讀某科大的案18589及案18611確診。
-
2022-01-27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染疫編輯12天足跡曝 北市還在等LV發表會名單
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一名雜誌編輯(案18518)從11日到23日的足跡,個案曾到過台北101參加LV男裝發表會等。市府指出,要等主辦單位提供參與者名單,才能進一步匡列疫調。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公布案18518從11日到23日的足跡,個案曾搭乘捷運,到過台北101購物中心參加國際精品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春夏男裝系列發表會,並到微風南山、微風信義、ATT 4 FUN 信義店、CITYLINK松山壹號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及A11等地,並至多家餐廳內用。至於這名個案的疫調狀況,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在台北市政府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記者會上表示,還在等這名個案參加派對的主辦單位提供參加者名單,才能進一步匡列。
-
2022-01-26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新增46例、境外46例 再增餐廳群聚案共5例
國內今日新增46例本土確診個案,境外移入新增46例個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本土46例個案較多,境外有25例是落地採檢確診,有21例是居家隔離驗出。陳時中說,今日桃園新增29例,其中案18555為未知感染源個案。自貿園區已累計102位確診,加值園區原本有2家公司較嚴重已經停工,已採檢2789人,有5位陽性,都是本國籍員工,都是二採檢驗陽性,仍在居家隔離中。另外居家隔離中有症狀而採檢驗出陽性者有9位,都是一採陰性,二採轉陽,分別為7位外籍人士、2位本國籍人士,因此今日亞旭電腦廠相關個案,今日總共新增14例個案。目前亞旭持續停工,還要持續篩檢。另外案18514退休人員,他歌唱足跡多也有租屋,他的1位姊姊因此確診,此外同餐廳用餐也有3人確診,包含案18135之前是太陽能公司人員確診,媽媽也有大湳市場足跡案,原本這一對母女沒有來源,如今發現也在同家餐廳用餐。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24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27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9例)、英國、加拿大及荷蘭(各2例)、馬來西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法國、中國、瑞典、柬埔寨、越南、新加坡(各1例)移入;另23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9日至1月25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542,669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523,800例排除),其中18,503例確診,分別為3,475例境外移入,14,97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22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台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25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璩大成:無論何種疫苗 打滿3劑都有保護力
催打第3劑疫苗,北市聯醫副總院長璩大成今天指出,無論是BNT加莫德納、AZ加BNT還是高端疫苗,各種排列組合打滿3劑都有臨床上或實驗數據上的保護效力。台北市政府下午舉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防疫記者會,台北市長柯文哲指出,從第20期公費疫苗預約狀況可看出,民眾還是偏愛莫德納,但在醫學上,BNT跟莫德納是沒差的。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台北區副指揮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璩大成說,有關第3劑疫苗的效能,其實坊間說法莫衷一是,不同醫師也有不同說法,因此聯合醫院教學研究部同仁以實證醫學(Evidence-based)的精神,找尋所有最新數據製成圖表。璩大成說明,以BNT為例,打完2劑到了第6個月後,與未接種過疫苗的人相比,面對Delta變異株會有約30%的被感染後有症狀風險,面對Omicron變異株更有60%的被感染後有症狀風險,但注射第3劑疫苗後,風險皆明顯下降到25%以下,顯示第3劑疫苗無論對何種變異株都有效。璩大成進一步表示,實際上來講,無論是3劑都BNT、BNT加莫德納、AZ加莫德納或AZ加BNT等各種排列組合,保護效力都非常好,可以有效降低被感染後有症狀機率到約30%,避免重症住院的保護效力更高達88%,不需要特別做比較。璩大成說,至於高端或諾瓦瓦克斯(Novavax)等次蛋白疫苗,雖沒有臨床數據,但以綜合抗體數據來看,打完第3劑後的綜合抗體數量非常明顯上升,顯示無論是何種疫苗,打滿3劑都有臨床上或實驗數據上的保護效力。此外,對於是否加開高端疫苗接種點,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表示,最近大家很關心高端疫苗,台北榮總週末加開的特別門診還剩下1000多劑,今天開始還有第20期疫苗接種中,將視最後接種情況,把剩餘量能規劃進第21期的量能裡。
-
2022-01-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春節抗疫不停歇 北市25醫院急診續供公費PCR
國內疫情升溫,台北市衛生局今天呼籲,春節期間請持續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並留意健康情形,如有疑似症狀可以先自主快篩或到聯合醫院等25家持續開設急診的醫院進行公費PCR。春節連假將至,台北市衛生局專門委員歐佳齡今天在視訊記者會上表示,全台各地接連爆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疫情,春節期間民眾回鄉又會增加疾病傳播與感染風險,呼籲大家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落實勤洗手、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歐佳齡說,假期間應盡量避免外出,可用其他方式替代行程,若出現呼吸道症狀請提高警覺,先用家用快篩自主篩檢,或是到持續提供急診服務的醫院進行PCR核酸檢測,就醫時請告知TOCC或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等資訊。歐佳齡提醒,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期間的民眾,須持續落實遵守相關防治規定,不可外出;自主健康管理者不可以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應避免出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容易近距離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佩戴口罩的公共場所。衛生局醫事管理科視察吳秀娥說,春節期間各醫院門、急診將有所調整,台大、新光、三總、萬芳及聯合醫院7個院區等25家醫院將持續開設急診,詳細資訊可以上台北市衛生局網站、撥打1922或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查詢。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本土+82例、境外48例 高雄港和亞旭電腦廠兩頭燒
國內新增13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2例本土個案及48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本土個案有82例,是非常高的數目,其中兩個來源分別為高雄港個案和桃園亞旭電腦廠個案,其中亞旭電腦廠驗出63例及離職員工1人。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12例男性、7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指揮中心說,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29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分別自美國(13例)、加拿大及新加坡(各4例)、菲律賓(3例)、印度、土耳其及香港(各2例)、奧地利、奈及利亞、義大利、柬埔寨、德國、越南及巴西(各1例)移入;另11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去(2021)年12月31日至今(2022)年1月21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418,95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400,086例排除),其中18,238例確診,分別為3,331例境外移入,14,853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新增1例空號病例(案18182,再次採檢為陰性,改判排除),累計117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
2022-01-22 新冠肺炎.台灣疫情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擴大採檢1117人 PCR皆陰性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1月16日曾有確診者到訪,東吳大學校方今天表示,21日共採檢1117人,PCR檢測顯示皆為陰性。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公布2名桃園市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個案在台北市的公共場所足跡,其中案18116曾在1月16日搭捷運到東吳大學城中校區上課。東吳大學校方新聞稿指出,台北市衛生局連2天派遣行動採檢巴士到城中校區,針對城中校區師生進行採檢,20日共採檢662人,PCR檢測全數陰性,21日再擴大採檢1117人,PCR檢測也皆為陰性。東吳大學校方提到,遵照教育部防疫指引指示,城中校區已於21日至30日停課,請學生勿到校;學校也呼籲1月16日到19日間曾出入城中校區的師生到學校採檢,已返鄉的師生也建議就近到衛生局或醫院採檢。
-
2022-01-22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陳建仁:追求零確診不切實際 要準備與病毒共存
Omicron變異株成各國主要傳染變異株,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陳建仁今天說,在有快篩、疫苗、口服抗病毒藥物下,追求零確診已不切實際,應要有「與病毒共存」心理準備。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延燒,近日出現多起感染Omicron變異株的確診個案,讓外界憂心疫情再起,陳建仁今天在臉書粉絲專頁貼文,籲應繼續提升完全接種覆蓋率,也提醒民眾不要害怕與病毒共存。陳建仁指出,他過去曾提出「冠狀病毒流感化的醫藥產業因應對策」的觀點,提到冠狀病毒可能漸漸演變成為流感一樣的病毒、可能成為持續存在且有週期循環的傳染病,因此必須加強相關防治藥物的研發與量產,包括快篩試劑、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等。「兩年後的現在,COVID-19的演化果真朝著『傳染力越來越強、毒力越來越弱』的方向來演化。」陳建仁說,Omicron變異株從去年12月起,迅速成為各國的主要變異株,占所有定序病毒變異株的百分比超過90%,而Omicron傳染很快、重症很少,更令人慶幸的是「快篩、疫苗、口服抗病毒藥物」等防疫三寶,都已獲得緊急使用授權,正在被廣泛使用中。陳建仁指出,在疫苗與抗病毒藥物尚未上市前,當時COVID-19的平均致死率高達2%,零確診成為第1階段防疫的目標,而疫苗上市後,就進入COVID-19防疫的第2階段,主要目標是快速提升疫苗覆蓋率。陳建仁說,接種第1劑疫苗經過一段時間後,中和抗體濃度會自然逐漸下降,必須藉著接種第2、3劑疫苗來繼續提升中和抗體濃度至高原值、增加疫苗的保護力,而中和抗體濃度偏低的人,在暴露於Omicron變異株後,會產生突破性感染,但是絕大多數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重症與死亡比例相當低。他也舉數據指出,曾經被感染過或打過2劑疫苗(累計確診感染率加上完全接種覆蓋率)的人口百分比,分別以法國98%最高、其次為英國93%、新加坡92%、以色列87%、加拿大85%、挪威83%、美國83%、台灣71%,由於9成以上的人民已經具有保護力,英國、新加坡等國家已經採行「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新對策。陳建仁指出,COVID-19已演變出傳染力高而輕症或無症狀占多數的新變異株,人類很難完全撲滅它,COVID-19很可能會轉變成地方性疾病,而目前已經有快篩、疫苗、口服抗病毒藥物,追求「零確診」已經不切實際,而要有「與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陳建仁說,由於台灣防疫很成功,累計確診感染率是全球最低的少數國家之一,因此必須比其他國家更加努力,繼續提升完全接種覆蓋率,才能確實保護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