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7 科別.消化系統
搜尋
免疫力
共找到
2297
筆 文章
-
-
2020-04-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治癒者有抗體? 專家:武漢是最安全城市
關於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能否免疫,世衛專家至今持保留態度。不過,中國感染科專家李太生卻表示,確診獲治癒的易感人群都已產生抗體,就SARS經驗,抗體保護作用約6個月到2年。與此同時,對於疫情重災區湖北武漢在「解封」後仍受到關注,李太生稱「相對來講,現在的武漢應該是全國最安全的城市」。中央社報導,世界衛生組織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萊恩(Michael Ryan)13日表示,尚不清楚患者痊癒後是否將有免疫力,不會二度感染。北京協和醫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著名感染科專家李太生14日接受人民日報專訪時說,新冠肺炎獲治癒的易感染族群都已產生抗體,從SARS的研究看,SARS抗體對個體的保護作用在6個月到2年。他並強調,「相對來講,現在的武漢應該是全國最安全的城市」。李太生還提到,所謂「復陽」的可能性不大,「很可能當時就是陽性,只是出於種種原因沒有檢測出來」。至於無症狀感染者是否具有傳染性,他則認為,目前為止,無症狀感染者是早期核酸檢測陽性,這種情況的傳染性應該非常低,「我們應該保持警惕,但也沒必要談虎色變」。上觀新聞報導,對於外界關注武漢現在到底有多少無症狀感染者?對此,武漢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胡亞波,在節目上回應,指出武漢解封一周以來,一共做了22.6萬次核酸檢測,其中檢出的無症狀感染者是130人,比例大概是萬分之五點七。另外,武漢一些復工復產的企業自發組織了員工去做核酸檢測,次數達到14.3萬人次,一共發現113例無症狀感染者,這個比例不到萬分之八。他還呼籲,五一時進武漢應該沒有任何障礙,大家可選擇自駕、坐飛機、乘高鐵等方式來武漢。另據新民晚報報導,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一個是頻講座上被問到「群體免疫」策略是否可行時指出,美國如果達到群體免疫,三億人口應該至少達到50%的感染人群,也就是需要1.5億的感染,才能達到群體免疫。如按照目前的重症率,至少會有1500萬的重症率,重症中的重症會有750萬人,按照紐約危重症的搶救成功率來算,大概會有600萬人死亡。因此,建立群體免疫是不現實的。他並稱,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例傳染病的控制是靠群體免疫。
-
2020-04-16 養生.聰明飲食
你喝的咖啡會致癌?達人教你喝對咖啡,才不會變癌細胞的最佳食物
咖啡愛好兩大族群不喝咖啡者將咖啡形容為黑色苦藥,認為會讓身體產生過敏、心悸而不敢喝;甚至產生睡眠障礙,過午不喝,這是最常聽到的論調。咖啡愛好者又可分為二種:原味黑咖啡的忠實者,喜好的是熱氣中的香味瀰漫,吸引人趕快享用一杯,唇齒之間,咖啡汁液浸潤,舌頭上層至舌根的回甘度長留,勝過茶葉。一杯好咖啡的香醇、回甘,讓人五口左右喝完後,仍想續杯。通常筆者會建議喝咖啡前先喝白開水潤口,喝完基本消費三杯後,再喝水,此時味蕾的回甘,讓人有如喝到甘泉的甜度。喝咖啡重點是咖啡杯中上層的那一層油脂,厚度夠時,味蕾加上嗅覺享受,讓人回味無窮、難以釋懷。另一種愛好咖啡的族群,就是要加糖之類的甜味劑才喝,台灣對咖啡的認知,多數還是要加糖、奶精、奶油球或鮮奶。有此習慣者佔多數,原因是加糖蓋過苦味,加奶精增加香氣,奶油球的油脂可保溫,而加鮮奶可口美味,營養又保鈣,但果真如此嗎? 大家想一想,當我們再回頭仔細檢視,就會發覺這一類的添加物,已經讓咖啡失去原本的香、濃、醇、回甘的享受,您是否該了解咖啡的正確喝法呢?台灣走味的咖啡潮流曾是部長級的師長,喝濃縮咖啡之前,直問說好喝嗎?會不會睡不著啊?結果隔天證實一夜好眠。這些年來,訪客眾多怕睡不好者,喝完第二杯之後就有人打起瞌睡了,很清楚好咖啡就是要讓人好舒眠。享受一杯咖啡要從咖啡史了解,漸進式的真正感受,不要學他人來一杯知名品牌咖啡跟隨流行,那樣根本喝不出咖啡的經典,高價位不等於質優,花俏不一定健康。台灣流行飲料比大杯比便宜,但其實水跟糖並不貴。今天台灣咖啡文化也在店家的競爭,和缺乏咖啡文化的薰陶之下,也走大杯量了,其實是煮完加水的增加量。但那還是咖啡嗎?那到底多少量才是真正一杯咖啡的量呢?加奶泡的拿鐵咖啡為250∼350C.C,美式咖啡200 ∼240C.C.,義式為150C.C.左右,而Espresso 為70 ∼100C.C.,如果冰咖啡就不一定了,原味冰滴一杯加冰塊200C.C.,讓冰涼度過暑夏,而加鮮奶泡或奶昔類冰咖啡約300C.C.。至於一杯熱咖啡外帶,如果變涼了,那咖啡肯定走味,所以可以預先煮好咖啡再拿去冰凍,等有空想喝時再加熱,香氣一樣是瀰漫吸引人。在此和大家分享,目前市面許多糖都是精製糖,它是癌細胞的最佳食物,而且糖份過多造成人體攝取過高熱量;奶精、奶油球找不出一點真奶,只有反式脂肪被驗出,雖然經常被媒體踢爆,但是民眾總是健忘。在國外近期研究報告指出,糖是致癌的物質,跟慢性疾病相當關聯。好咖啡:不心悸、能舒眠一般穀糧經過焙炒後,焦香中帶微苦,而咖啡因無色、無味、微苦,主要是因為咖啡中氯原酸的成分,經過焙炒而產生微苦的氯原酸內酯。所以,咖啡汁液會苦屬正常成分,但是咖啡豆在經烘焙焦糖化的過程中,果酸轉化和碳水化合物加乘產生的回甘,只有在原味時較能完全表現出來。簡單講,一杯好咖啡不可能讓會心悸者心悸;再晚喝,也不能影響您的睡眠,而且要能舒眠;不加任何甜味與香料添加物也要香甜回甘,咖啡絕對不會傷害到腸胃或造成胃酸過多;而且能加速刺激腸胃蠕動,輕鬆大量排出宿便。要健康,不只是重口感很多人排斥黑咖啡,覺得很苦怎會美味呢? 筆者父親就是其中一位,說那是中藥,苦! 不喝。可是在翁學長的好意邀請又不好意思不喝,再苦也喝了一杯,慢慢隨著時間過去,有一天發現他也能喝到三杯的量了,問他會苦嗎? 他說不會啊! 怎麼差那麼多? 因為他知道第一口忍一下,慢慢越來越好喝,到最後就能享受喉韻回甘的滋味,有時他甚至會說給我一杯咖啡吧! 原來他也迷上咖啡了。如果您周邊有朋友每天大量喝咖啡,而且是加甜味劑,不喝就沒精神,無法好好作息,那已經是上癮的傾向了。有很多例子,因大量喝甜味咖啡造成糖份過高,引起血糖失調,直到某天暈倒送醫,才在醫師的警告下,喝咖啡時改加入糖尿病患者用來替代蔗糖的木糖醇,而它的甜度與蔗糖接近,熱量約蔗糖的六成左右。木糖醇是從白樺、玉米、或覆盆子等植物中萃取,再經加氫還原而來。雖然在初期不需要胰島素來分解,但長期食用,還是會造成胰島素負擔,導致血糖升高;當然也曾有報導木糖醇的負面分析,其實木糖醇加氫就有負面的氫化作用。因此還是建議朋友,無論如何,嘗試黑咖啡微苦後的回甘,調整您的味蕾,選擇健康養生的咖啡吧。雖然筆者大力的推廣黑咖啡養生理論,但並不是每一杯黑咖啡都是養生的好咖啡,豆質的好壞,加上身體體質耐受力等因素,都有可能會讓人不舒服。如果您喝完咖啡有不適時就應停止飲用,多喝水代謝。但如果第一口苦味,就讓您忍不住加入甜味劑,那再差的咖啡都會因甜味劑的掩蓋,而在不知不覺中傷害身體。如同廚師料理時,因菜色鮮味不足而加入鮮味劑,您用餐完馬上會有口渴的感受一樣。但我們要的是健康,而不只是重口感。三杯咖啡享受理論幾次在咖啡課堂上和大家分享,基本三杯咖啡的享受理論,首先會請同學從第一杯第一口開始記錄味蕾感受,直到第二、第三杯喝完,每位同學彼此分享記錄中的三杯味蕾差異,幾乎每位都會說,第一杯第一口很苦;第二杯不苦、回甘很明顯;第三杯即明白為何很多人要喝原味咖啡了。原味咖啡擁有各種飲料中少有的濃郁、無糖卻持久的甘醇口感,長留口腔舌根。如果平時無糖不喝咖啡者,經過上課或連續三杯黑咖啡洗禮,接著給他一杯加糖咖啡,這位同學或朋友馬上會說:這是糖水,不是咖啡。從此改掉加糖及奶精的習慣。咖啡是多纖維性飲品食品的成分中只要含有酚類,就有抗氧化效果,咖啡、茶、蔬果都是。營養學家廣為提倡天天五蔬果是有根據的,那五種蔬果是需要多少量呢? 和各位分享,每餐蔬菜和水果各約一個拳頭大的量。多纖維性物質會將體內腸道自由基包覆以排出體外,被認為是腸道的清道夫,而咖啡也是多纖維性飲品。運動時呼吸加速,心臟幫浦大量輸送高含氧血液至全身,讓體溫升高,曾有醫學專家發現,人體長期體溫升高超過37.5度時會使體內癌細胞凋亡,約略可知保持天天運動者,為什麼會較健康且精神飽滿,因長時間體溫升高,運動提升了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運動讓體溫升高,加速毛細孔排汗,排汗是人體代謝途徑的一種,它具有排毒功能,如果各位的時間及環境無法允許運動,也可藉由泡熱水澡,讓皮膚出汗、排毒、保濕。而皮膚表層薄薄一層油脂保護裸露的毛細孔,展現美容效果。咖啡讓身體各器官活化,加速血管收縮、胃液分泌、腸道蠕動,快速排便同時排毒。在人體排泄器官中,腎臟為主要排泄器官,多喝咖啡會促進體內物質經生化作用,增加親水性,促進尿液排出,經由腎絲球體及尿小管被動與主動運輸分泌,快速將代謝產物排出,不致累積毒素,而血漿中的毒素,和代謝產物會運送到尿小管中,如不快速排出它會與小分子蛋白質結合,會使有毒代謝產物又再回收至腎小管,引起毒性產生,所以喝咖啡利尿,對人體排毒功能貢獻很大。其次,大腸排便如不順暢,導致便秘,腸道中水份被回收以致糞便乾燥,致癌糞素再度回抽利用,體態會變胖,皮膚無光澤,甚至粗糙,精神變差,癌細胞活躍,是年紀稍長女性常有的困擾,可以試試喝咖啡,每天五、六杯,任何時間皆可,它會刺激腸道、順暢排便。喝咖啡順暢排便的快感是很多人的寶貴經驗,尤其是配合早上運動,效果最明顯,保持每天兩次以上的排遺習慣,身體機能活化,基礎代謝率提高,筆者就是因此瘦身成功。咖啡的新鮮度與保管方法在媒體或書本中常看到說明咖啡熟豆要密封,那為何又要透氣閥呢? 其實咖啡生豆會呼吸,經過烘焙完成更會呼吸,吐出惰性氣體保護熟豆,是自然界中的奧妙。惰性氣體會自然天成,保護豆子新鮮度持久,會造成膨罐現象是正常的。豆子新鮮度高,熟成後馬上裝袋會有膨袋現象,這不是腐敗,而是保鮮現象。許多咖啡豆商似乎知道或不知道,為了不膨罐或膨袋,就讓烘完豆子跟空氣接觸,使惰性氣體流失,此時豆子也會吸收空氣中水分,如此就較難對咖啡熟豆保鮮。保鮮存放,簡單有撇步許多人會問咖啡豆如何保鮮存放,其實很簡單,首先看清楚烘焙日期,記載三個月內屬新鮮;包裝為密封、不透明;不接近熱源,室溫存放,不能儲放於冰箱,因為每次從冰箱取出打開,由於高度溫差,袋子裡外會馬上附著凝結的水氣,一而再的增加濕度,豆子就會不新鮮。筆者曾做過實驗,放室溫一到二個月和同時期儲放冰箱作對照,室溫中豆子香氣香濃不變;而冰存的咖啡香則淡淡的。一般咖啡豆會呼吸,同時豆子帶有油脂,如果將豆子冷凍或冷藏,會將豆子中油脂凍結而無法呼吸,導致風味流失。密封小包裝保有新鮮咖啡豆要小包裝,存放密封袋或密封罐,儘快泡完趁新鮮,但是我們也常看到有人為了低價省錢買大包裝,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喝完,那已經不新鮮了。大袋中經常打開接觸空氣,讓細菌孢子跑到咖啡袋中,讓鮮度降低至腐壞而不知。新鮮豆子從外觀乾燥、香氣逼人,就很清楚新鮮度,讓人衝動馬上沖煮喝一杯咖啡。濾紙掛耳式鮮度難辨筆者對濾紙掛耳式咖啡較擔心它的鮮度難判別,磨成粉狀無法從豆子外觀判別鮮度,而且粉粒磨成時,咖啡香流失,所以掛耳式很難喝出好口感,只能方便解饞,很難解渴,它的成本高,包裝時手部接觸面積大,衛生也是問題。當然三合一或二合一咖啡內容物不營養,無法和新鮮烘焙豆子相比,但是掛耳式咖啡嘗味者的選擇,以及特別偏好這種口味的愛好者眾多,因為攜帶方便,沖泡也方便。延伸閱讀: 雙親失智 差點拖垮銀行經理家庭●書籍介紹健康喝咖啡:咖啡有益健康的神奇密碼【增訂版】作者:王神寶 出版社:晨星出版日期:2015/12/11作者簡介/王神寶致力於健康咖啡的推廣,舉凡大大小小的公益團體贊助咖啡免費暢飲,接受各單位邀請擔任咖啡研習講師,偶而出任電視劇、廣播推廣健康咖啡等,都有他的身影,其對健康咖啡的執著無人能比。學經歷:中興大學 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 碩士亞洲大學 營養保健生技學系 學士現任富苑咖啡主題旅遊會管董事長現任中華民國青年創業協會總會長 中區會長
-
2020-04-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癒後想生育 專家建議:等3個月後
新冠病毒是否會通過母嬰垂直傳播?感染後是否會影響生殖系統?北京大學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領導組組長喬杰院士指出,目前沒有發現母嬰垂直傳播的病例,但仍建議新冠癒後患者至少三個月後再考慮生育。央視新聞報導,喬杰院士應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邀請,解答網友們關心的問題。喬杰指出,從目前國內和國際的報導上來看,嬰兒的咽拭子檢測結果都呈陰性,暫時沒有發現母嬰垂直傳播的病例。有少部分樣本量報告表明,新生兒可能通過胎盤獲得了IgG抗體,一出生就有了免疫力。目前為止,因為重復性病例比較少,不能證明新冠病毒母嬰垂直傳播。喬杰認為,退一萬步說,因為有從媽媽來的抗體,出生以後的新生兒大部分都是健康的。有一些新生兒感染的報告,是因為家人或者照顧新生兒的成人感染了,跟新生兒有了密切接觸,真正沒有密切接觸而感染的病例數非常少。總體上,專家們現在認為能證明母嬰垂直傳播的證據不充足。報導指出,追蹤感染新冠肺炎後,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系統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目前證據還不確鑿。喬杰院士建議感染新冠肺炎後治癒的患者,最好還是三個月到半年之後再進行生育。
-
2020-04-1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WHO稱不知新冠肺炎痊癒後是否有免疫力 張上淳:病毒不尋常
世界衛生組織(WHO)專家13日表示,目前不清楚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是否將有免疫力,不會二度感染。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過去確實出現身體有抗體,但還驗得出病毒的狀況,對許多感染疾病來說,新冠肺炎病毒比較不尋常。張上淳表示,已經產生抗體是否以後不再二次感染,這裡面要探究的事情蠻多,科學上希望驗證中和抗體、是否能中和病毒,如此才能避免再次感染,而要證明這點需要實驗室技術來證明,正與世界各國研究中,目前沒看過類似的發表報告。
-
2020-04-14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飲食防疫基本功:想儲糧或居家隔離時,這些你都做到了嗎?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擴散,截至目前全球共累計超過150萬人確診。因此,各國政府鼓勵大家盡量減少社交活動,在家做好自我管理。不過,對於如何在疫情期間採購、製備食材、改善飲食習慣,成了現在須學習的新課題。從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至今尚未緩和,每天從新聞中還是可以看到確診人數仍持續增加中。2020年3月11日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訂為「大流行(Pandemic)」,目前各國政府大多數也開始鼓勵大家盡量減少社交活動,在家做好自我管理。但是民以「食」為天,生活總是要過下去,對於如何在疫情期間採購、製備食材、改善飲食習慣,成了新課題。新冠病毒經過研究證實不會藉由食物傳染因過去曾經推斷過新冠肺炎的源頭可能是來自於以販售「野味」聞名的中國武漢水產批發市場,許多輿論紛紛指向恐怕會透過食用到「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病毒)附著表面的食物」而受到傳染,因而有民眾陷入恐慌。針對新冠病毒是否會透過食物傳播的疑問,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簡稱EFSA)首席科學家Marta Hugas說明,以往相關冠狀病毒(例如嚴重的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SARS-CoV)和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MERS-CoV))的經驗表明,從未發生過食物傳播的案例,目前也沒有證據證實新冠病毒在這方面有任何不同。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簡稱ECDC)也表示,雖然中國的動物可能是最初傳染來源,但新冠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仍是人與人之間,通過人們打噴嚏、咳嗽或呼氣等飛沫傳播。烹飪前、進食前仍須注意如何清潔但英國飲食協會(British Dietetic Association,簡稱BDA)也表示,雖然目前無證據顯示新冠病毒不會藉由食物傳染,不過也無法確定該病毒是否會透過「接觸食物或食品包裝」感染到新冠肺炎。因此,BDA仍建議民眾遵循安全食品處理規範和製備過程中良好衛生習慣的建議,加強洗手和清潔。而WHO針對此次防疫期間的飲食也已發布相同預防性建議,例如:1、準備食物前,應先徹底洗淨雙手、清潔工作區及用具。2、將生和熟食物分開處理,防止交叉污染的可能性。3、在烹調時徹底將食物煮熟,避免食用生食。4、將食物保持在安全溫度下,低於5°C或高於60°C。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簡稱FAO)也指出,不應處理或食用不明原因死亡的野生動物的肉品,也應盡量避免食用未經烹煮的菜餚。若要預備儲備糧食,也應適量選擇適合儲存的食材或食品這次新冠肺炎爆發而引起的恐慌性搶購,聯合國兒童基金會(The United Nations Children's Fund,簡稱UNICEF)則提出了幾項選購食材的要點:1、選擇可冷凍的蔬菜和水果,保持攝取量。2、在沒有新鮮農產品的前提下,可選擇健康乾燥食品或罐裝食品(如蔬菜罐頭、豆干、穀物等乾貨)。3、儲存健康零食(如堅果、奶酪、果乾等等)。4、限制高度加工食品攝取量。此外,UNICEF也建議家長,趁著防疫期間漫長而無聊的空檔與孩童一起透過做飯、吃飯,除了聯繫感情外,也是從小建立良好健康飲食觀念的重要時刻!與此同時,BDA也提到,沒有必要儲存或購買比平時更大量的食物,以減少食材敗壞而浪費的可能性。BDA建議可優先消耗易腐爛的食材,保質期較長的食材或較新鮮的食材可先放置陰涼處,讓出更大的冰箱空間給易腐敗的食物儲存。自我隔離期間應健康均衡飲食針對居家檢疫或自我隔離期間的民眾,WHO歐洲分部提出的「自我隔離期間飲食及營養指南」,提供最佳的飲食建議。1、限制鹽的攝取量在新鮮食物供應量可能會減少之下,必要時只能依賴罐頭食品或加工食品,然而這類的食物中都含有高量的鹽分。由於WHO建議每日攝取的鹽少於5克,因此在烹煮食物的過程中應減少或不加鹽,甚至可以考慮漂洗罐頭食品(如蔬菜或豆類),也就是將罐頭食材取出後稍加以煮沸過的水調整鹹度。另外,WHO提醒醃製食品同樣經常含有高量的鈉,如果想增加菜餚的風味可以改用新鮮或乾燥的藥草或香料。2、限制糖的攝取量想吃甜的食品時,新鮮的水果應是首要選擇,而不是冷凍水果、果汁或罐裝水果。想吃其他甜點時,需確保它們的糖分低且熱量少。另外,也要限制添加進入菜餚或飲料中的糖或蜂蜜量。3、限制脂肪攝取量WHO建議將總脂肪攝入量限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其中,飽和脂肪不應超過10%。因此應使用較少的油或不使用食用油的烹飪方式,例如蒸、炒或烤,且改用不飽和脂肪油烹煮。此外,儘量避免食用反式脂肪的食品,例如加工食品或油炸食品,必要時可選擇加工程度較低的食品。4、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膳食纖維有助於消化,且能維持長時間的飽足感。WHO建議所有餐點都應包含蔬菜、水果、豆類及全麥食品(如燕麥、藜麥等),而不是白米飯、白麵包等精緻醣類。5、補充足夠的水分足夠的水分補充對於保持健康至關重要。以喝水代替含糖飲料,是限制糖和過量卡路里攝取的最簡單方法。為增加口感,可添加新鮮或冷凍的水果片,以及黃瓜或香草等香料。另外,盡量避免飲用大量濃咖啡及濃茶、含咖啡因的軟性飲品和能量飲料,以避免對睡眠產生負面影響,長期可能導致免疫功能下降。6、避免飲酒或減少飲酒量酒精不但會影響精神及產生依賴性,造成生理功能消耗、損傷,甚至會削弱身體的免疫力。因此WHO認為,大量飲酒會破壞身體應對傳染病(包括新冠肺炎)的能力。此外,酒精還會使某些藥物無效,同時增加其他藥物的效力和毒性。整體來說,目前尚未證實新冠病毒會由食物傳播,但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及維持均衡飲食,仍值得我們在防疫期間特別注意與遵守的原則。延伸閱讀▶時時擔心中標、讓心好累!新冠肺炎讓這些食材成為熱門關鍵字▶防疫新冠肺炎,除了戴口罩更要「均衡飲食」顧好免疫力!▶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增強免疫、促進肺部健康的保健品銷量持續增長!參考資料▶COVID-19 / Coronavirus - Advice for the General Public▶Easy, affordable and healthy eating tips during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outbreak▶Q&A: COVID-19 pandemic – impact on food and agriculture▶Food and nutrition tips during self-quarantine▶How COVID-19 Spreads▶What is the mode of transmission? How (easily) does it spread?(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4-1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封城斷航停工何時解除?陳秀熙:發展抗體快篩是關鍵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今舉辦第十次疫情說明會,會中副院長陳秀熙表示,台灣圍堵感染有成,但全球確診個案已經快要突破兩百萬,而且致死率隨人數增加而上升,康復人數卻無法突破二成五。這是一個壞消息,代表全球經濟必然遭受衝擊和損失。運用抗體快篩技術,找出最安全的、可以恢復正常生活的人口,是每個國家的減災計畫決定何時劃下句點的關鍵。陳秀熙表示,根據四月十二日全球疫情最新統計,新冠肺炎致死率是6.2%。一般來說,傳染病發展這樣一段時間,康復率應該要至少達到40%,但新冠肺炎的康復率現在卻還不到25%,只有23%。同時間南美洲、非洲等醫療體系比較脆弱的國家,疫情還正在興起,令人擔心。如果疫苗和藥物發展不及,可預期這些國家將有大量人口死於新冠。陳秀熙說,正因為這是一個世界流行,每個國家為了控制疫情,都做了各種大動作大規模的管制。然而,每個人都在問,現在這些什麼時候可以解除?何時可以返回工作、上學、正常營業?航空業觀光業集會活動可以復甦?可以解除社交距離措施和口罩?陳秀熙建議,針對還沒有大規模感染的國家,如台灣,快篩找抗原(病毒)是很重要。因為偵測感染是控制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治療的基礎。對於已經有發生感染的國家或地區,快篩找「抗體」,知道哪些人已經對這個疾病具備免疫力,找出最安全的一群人,可以回到工作崗位,是讓社會回到正軌的關鍵。陳秀熙舉例說,德國的大規模社區篩檢模式,是目前全世界最具前瞻性的篩檢方式,不只找抗原,也找抗體,同時阻止流行爆發,也為將來社會的恢復做好準備。陳秀熙預估,抗體的快篩,是全世界現在就在思考,也是台灣最快五六月以後就無法迴避的議題。
-
2020-04-12 養生.營養食譜
為小情人做早餐 焦桐的90道人生之味
做菜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情感的傳遞。作家焦桐在新書「為小情人做早餐」中,收錄30多年來,他為妻子和女兒所做的90道菜。他不僅記錄食譜,也寫下發想與做菜的過程,「通過烹煮食物,呵護最摯愛的家人,讓她們也相愛。」他透過書中的每一道菜,記錄往日的美好時光,留下親情與愛情的滋味。看似簡單的荷包蛋,是很多人學會的第一道菜,充滿文學與歷史典故,也是焦桐小女兒八歲時首次為父親烹煮的食物。據說「荷包蛋」名稱源於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各端一碗蛋,互吃對方碗中的蛋,意為「合抱蛋」,久而諧音「荷包蛋」。如此充滿綿綿情意的蛋,焦桐形容烹煮訣竅是「手勢需溫柔謹慎,專心致志,以免破損」。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小小的荷包蛋看似沒什麼特別,其實營養豐富等同「綜合維他命加鐵質加蛋白質」,在貧困的年代,吃一個荷包蛋等於把一顆「綜合維他命」吃下肚。鱈魚營養豐富,焦桐深知女兒不愛吃魚,於是在煎魚時加上芒果誘引,並加上白葡萄酒和巴西利碎,自創這一道洋溢父愛的「芒果煎鱈魚」。李婉萍表示,鱈魚EPA、DHA含量高,三酸甘油脂高的人可一周吃三次、每次吃手掌大小的分量。而芒果可以去掉魚的腥味、增加甜味;巴西利碎、白葡萄酒都可以去掉魚的腥味。「牛郎義大利麵」是焦桐為亡妻量身打造的美食。當時妻子罹癌化療、焦桐每天提早下班,回家親手做晚餐給她吃。長期化療的人胃口差,味蕾變得遲鈍,焦桐親自下廚、每天變化不同菜色,取悅妻子的食慾。他將南義特色菜「煙花女義大利麵」,改造成符合妻子口味的「牛郎義大利麵」。「煙花女義大利麵」據說是早年拿坡里妓女鍾愛的菜色,食材包括鯷魚、酸豆、橄欖、紅辣椒、蒜頭、洋蔥、番茄、巴西里等。菜如其名,「煙花女」色彩妖豔、口感激烈,不論視覺或味覺都能強烈「挑逗」食客的味蕾與胃口。焦桐自創的「牛郎義大利麵」,將南歐的食材改成台灣在地食材,並將妻子不吃的乳製品改成台灣的豆腐乳,用菜色的顏色和口感挑逗食慾不振的妻子。如今想念妻子時,焦桐會為女兒調製這道「牛郎義大利麵」,讓孩子品嘗父母的愛情與思念。李婉萍形容「牛郎」這道菜很「酷」,西式的做法卻都是中式食材,還加上豆腐乳。她指出,這道菜可增強免疫力,青椒黃椒紅椒維他命C高,而番茄熟吃茄紅素會變高,對免疫系統有利,香菇的多醣體也可增強免疫力。第1道菜 荷包蛋食材:蛋、鹽、胡椒粉、烤鴨作法:煎荷包蛋最佳鍋具是平底鍋,少量油加熱後,仔細打入蛋,以小火單面煎熟,撒入適度的鹽,對折如半月狀,翻面,稍加續煎即成,建議蛋黃煎至七分熟。也有繁複豪華的皇家版荷包蛋,法國文豪大仲馬根據法國皇家食譜的荷包蛋,煎完荷包蛋後取烤鴨肉汁加上鹽與胡椒粉,趁熱澆在荷包蛋上。第2道菜 芒果煎鱈魚食材:鱈魚、蒜末、芒果丁、巴西利碎、白葡萄酒、檸檬作法:取輪切鱈魚(鮭魚亦可)一片,均勻抹鹽與胡椒粉,裹粉以小火油煎至熟、裝盤。奶油炒香蒜末,加入芒果丁、巴西利碎、白葡萄酒,用小火拌炒,再滴入檸檬汁。起鍋,覆上魚肉。檸檬皮刨絲盤飾。第3道菜 牛郎義大利麵食材:義大利麵條、鮭魚卵、青椒、黃椒、紅椒、番茄、豆腐乳、干貝XO醬、羅勒葉、作法:取義大利麵,加橄欖油、鹽煮熟,撈起,放入冰水中備用。用橄欖油爆香蒜片,加上香菇、培根肉;續炒青椒、黃椒、紅椒、番茄。加入豆腐乳拌至溶解;最後麵條下鍋,加入干貝XO醬與羅勒葉,起鍋前加入鮭魚卵。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4-12 科別.呼吸胸腔
呼吸都會生病!新冠病毒+冬季空汙 肺正受雙重打擊
過去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現在大家得重新認知「呼吸致病」的嚴重。從全球化的空氣汙染,到現今新冠病毒的肆虐,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及治療,已是口罩族最關切的求生術。目前要保養肺部除了積極抗疫外,留在室內躲疫情的民眾,更要留意室內空氣品質,減少家人間群聚感染。冬季空汙嚴重 心血管疾病飆升今年冬季,我們的肺部被雙重夾擊,秋冬本來就是空氣品質最差的時節,加上新冠病毒來攪局,吸一口新鮮空氣成了奢求。大家都知道,PM2.5對身體的危害最先傷及呼吸道,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醫學研究所陳裕政副研究員團隊,於2014至2015年間,在彰化及雲林地區調查每日PM2.5濃度對65歲以上長者呼吸道疾病就診的影響,發現冬天較為嚴重,PM2.5濃度每增加10,呼吸道疾病就診增加2%。但PM2.5不只傷害呼吸道器官,有愈來愈多證據證實,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尤其愈細小的懸浮微粒,愈可能深入肺泡,透過氣體交換進入血液循環中,影響到身體組織,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台大醫院更發現,每當冬天空汙指數升高,急診室病人就明顯增加,除了氣喘、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外,在嚴重空汙後的一到三天後,心肌梗塞、中風的病患也跟著增加。除了病人本身的血管狹窄問題外,發現有可能是汙染物進入血液循環後,引起發炎反應,促使血管收縮發病。細菌小於PM2.5 病毒更細微可怕空汙造成的危害是長期可見的,但今年冬天給肺部致命一擊的,是比PM2.5更微小的病菌。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莊凱任指出,新冠病毒大概在0.1微米以下,細菌約1微米、黴菌則是真菌的一種,直徑最大約3-10微米。這些病菌能對身體造成立即的傷害。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主任王振泰指出,黴菌為真核細胞,存在於環境中,常是病人免疫力不佳時被感染;至於細菌屬於原核細胞,變異性不大,但因細菌性疾病具有致命性,因此,醫藥界研究最多,藥物也最多,而因為感染者多、治療也多,就容易產生抗藥性。至於目前正困擾著人類的病毒,則必需附著於活的細胞中才能存活,但因病毒非常容易變異,很容易讓藥物產生抗藥性,加上很多病毒感染會自己痊癒,因此抗病毒藥的研究相對比較少。這也就是為何每當一種新的病毒大規模傳染時,醫界會束手無策的原因,最終得靠疫苗來終結病毒的作亂。成日待在家 更要注意空氣品質目前新冠病毒全球已破百萬人感染,逾7萬人死亡,有不少人更是無症狀傳染,國內甚至驗出無症狀陽性患者有肺浸潤的現象,新冠病毒被認為是長驅直入傷害下呼吸道,目前統計的死亡率約在2%。目前防止疫情擴散最好的式就是隔離,生病的人在負壓隔離病房內治療,接觸者居家隔離,一般人則戴口罩把病毒阻絕在外。但人們待在家中愈來愈久,防疫神器現在又多了空氣清淨機,但它能還我們乾淨的空氣嗎?莊凱任說,好的空氣清淨機通常會有三層濾網,第一層是前置濾網,可攔阻大微粒灰塵,第二層為HEPA是對0.3微米微粒有99.97%的過濾能力,第三層是活性碳,是吸附氣體的臭味。理論上空氣清淨機可以阻擋最微小的病毒,莊凱任指出,很多病毒的傳染途徑都相同,就是靠飛沫傳染,不是一隻一隻的病毒,因此病毒從口中噴出後,病毒是靠著飛沫飛出傳播,一顆飛沫微粒直徑平均是6微米,裡頭藏有大量的病毒,有效的濾網是可以攔阻漂浮中的飛沫。值得注意的是,噴出的病毒除了在空中漂浮外,很多時候是會落在地上、物體表面,人們摸來摸去就吃下肚而感染。因此,防疫原則還得多洗手及不要共食。當外科口罩不夠用3D布口罩 包覆密封度更好為了讓口罩延壽,疫情指揮中心教大家「乾蒸」口罩,引發熱議。莊凱任認為,要延長口罩壽命應該用更簡單方法,除了利用口罩套,還可以使用3D密封型的布口罩,其密閉性比長型無法完全密封的外科口罩來得好。另外,家中若有居家隔離者,家屬若不想浪費口罩或是剛好沒口罩,莊凱任說,可以將三塊布疊在一起遮住口鼻,可以利用不要的衣物,用完就丟,也能將毛巾折成三層,或是疊三條毛巾都行,而一層布可有六成阻隔率,三層加在一起就能達到阻絕九成飛沫的機會。
-
2020-04-12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黨團防疫/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勤練洗手功 防疫做好做滿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臉書PO出「正確洗手七步驟」短片,輕快完成「內、外、夾、攻、大、力、腕」口訣。他說,日常生活防疫做得最周到就是勤洗手,加上隨身帶洗手液或酒精,應付每天滿出來的行程。酒精搓手 指甲指尖不放過江啟臣四月七日拜訪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結束行程走出門口,議會駐衛警說,一兩個月來,只有江主席是進出議會大門都要拿酒精搓手,連指甲、指尖都不放過,看得出是常年培養的洗手消毒習慣,不是因疫情才做。江啟臣說,這陣子不論參加活動、接見外賓,還是拜會地方重要人士,自己貫徹「拱手不握手」的防疫指引,盡可能避免與人肢體接觸。但免不了碰到民眾,江啟臣隨身的防疫小物就是酒精噴霧瓶,只要與人接觸或會面前,他一定戴上口罩,用乾洗手或酒精消毒雙手,保持適當的交談距離。江啟臣表示,他習慣隨身攜帶一小瓶酒精及次氯酸水,在辦公室、車上也有準備,無論在行程前還是結束後,都會消毒雙手,保護自己之餘也要保護別人。除此,防疫期間回家,都會把外套掛在戶外通風處,接著洗手再入內,他認為,防疫措施不僅要「做到」、還要「做好。」睡夠是奢侈 多走路多喝水新冠肺炎可能攻擊免疫力弱者,江啟臣說,他要把各縣市議會跑一遍,與民代座談,行程滿滿。他一天只能睡五個小時,且經常被手機的鈴聲、LINE的呼喚吵醒,在車上假寐也無法安穩,因一整串的問題待回,要睡夠是奢望。為維持睡眠品質,把握時間能睡就睡。江啟臣服役的兵種是俗稱水鬼的「海龍」蛙兵,讓他多年來保持運動習慣,打好身體底子。雖然最近爆累, 但睡一覺起來又是一尾活龍。他說,現在沒時間運動,所以「能走就走」非必要少搭車。江啟臣每天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問題,問他老婆是否會為他「食補」?他說,要抓緊時間,每餐不是一個飯盒就是一盒水餃,填飽肚子好幹活,沒有所謂的抗疫飲食,不過他愛喝咖啡且多喝水,加速代謝。
-
2020-04-1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醫防疫/彭溫雅:艾草條放鬆心情、鎮靜安神
艾草理氣血 用途多多溫亞中醫診所院長彭溫雅表示,她的隨身防疫小物有口罩、手套、藥用酒精與艾草條。她推薦民眾可使用艾草條,她說艾草具放鬆心情、鎮靜安神的作用,其特殊的香味,是天然的驅蚊香,也可入藥,又不傷身體,她都會隨身放在包包。她說新冠病毒是從「口鼻」入侵,而艾草具理氣血、祛寒濕等功效,建議將10克艾草葉加1000cc的熱水煮沸後放涼,可以內服一小杯約20cc,剩下的可以在睡前泡腳或擦拭全身肌膚。因為艾草本身具有止咳、化痰、抗過敏與平息呼吸道氣喘的作用,喝艾草湯或口含艾草湯可以幫助保護喉嚨黏膜,減緩病毒及細菌入侵的機會;而中醫說「肺主皮毛」,用艾草水擦拭全身的肌膚,是中醫藥浴外用的特色方式,對於增強皮膚的抵抗力也有幫助。焦慮睡不好 安神茶緩解診所防疫部分,彭溫雅說,她的診所內現在都會開窗、冷氣只開送風,民眾看診時得戴口罩。而診所也備有酒精、次氯酸水,來清潔把脈枕、椅子、門把與診間。另外,有些民眾因新冠肺炎而擔憂、焦慮,甚至睡不好,彭溫雅則建議可自行做「安神茶」,材料為浮小麥、甘草、大棗、遠志與黃耆各5克,加上500cc的開水煮沸後,放涼飲用,可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同時幫助睡眠。此外,建議容易焦慮的民眾,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以免影響脾胃排濕,可多吃些四神湯、薏仁、魚肉類,有助開胃健脾,去除體內濕氣、增強免疫力。彭溫雅防疫包口罩、手套、藥用酒精、艾草條●艾草茶10克艾草葉加1000cc的熱水煮沸後放涼,內服一小杯約20cc,剩下的可在睡前泡腳或擦拭全身肌膚。●安神茶小麥、甘草、大棗、遠志與黃耆各5克,加上500cc的開水煮沸後飲用。
-
2020-04-12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中醫防疫/陳潮宗:「免疫茶」對抗新冠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雖然醫院看診、急診病患少了許多,不過中醫診所看診人數卻未受明顯影響,不少民眾想藉此尋找防疫方法。有中醫師表示,面對新冠肺炎,除口罩、手套、酒精隨身必備外,要力抗病毒感染,可多喝免疫茶;也有中醫師表示,可隨身攜帶艾草條,具放鬆心情、鎮神、抗過敏等作用。四樣隨身配備 靈活運用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陳潮宗表示,新冠肺炎已延燒三個多月,民眾從一開始的恐慌,到現在已「鎮定」不少。而雖然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不過就他觀察,中醫診所卻不受影響,民眾多少都會前來詢問防疫之道。不過要力抗病毒感染,陳潮宗認為首要關鍵先增強身體防護力,同時自身的防疫配備不可少。他秀出平日上班的公事包,從包包中拿出隨身攜帶的75度藥用酒精小瓶、棉花、濕紙巾、保溫杯四種抗疫小物。陳潮宗說明,他每天看診仍會接觸大量民眾,但隨著疫情演變劇烈,他自農曆過年前就帶著上述小物,酒精具消毒作用,棉花則揉成棉球來沾取擦拭。陳潮宗說,有時藥用酒精缺貨時,他會直接買抽取式、一次性的酒精濕紙巾來使用,方便、抗菌效果也很好。不過近期酒精濕紙巾也常缺貨,他也會自行「加工」,去藥妝店買濕紙巾,再倒少量藥用酒精來擦拭手部,他認為消毒效果也很好。保溫杯裝免疫茶 隨時補氣另外,他隨身保溫杯也會備有「免疫茶」。陳潮宗說,由於加強免疫力的提升是現階段的關鍵,他自己都會以黃耆加上炙甘草來泡茶補氣,防疫期間很搶手。他每天也在診所備有免疫茶,讓就診民眾等候時都能免費飲用。陳潮宗說,「免疫茶」的製作方式很簡單,將10克黃耆、2.5克炙甘草放入杯中,用100度C熱水沖泡,浸約3分鐘即可飲用,建議每日飲用兩次,能「補肺養脾」,增加抵抗力、預防感冒,加強腸胃吸收。如果民眾有碰到相關接觸者疑慮,另可吃「抗毒湯」,以金銀花10克、甘草3克加上1000cc水煮沸後飲用,無論冷熱喝皆可,一天兩次,此對病毒引起的肺炎有預防作用,亦適用於平時容易口乾、易咳和疲倦乏力的民眾。而在診所的防疫措施上,陳潮宗說,在每日開診前與關診時,都會請助理以次氯酸水清潔診間、桌面、患者等候區、地面等。患者進門時會量測體溫,並要求戴口罩,掛號櫃台也備有乾洗手供民眾使用。他自己則是每看完一位患者,就會以藥用酒精消毒雙手與把脈枕,讓環境清潔與自身防疫更確實。陳潮宗防疫包75度藥用酒精小瓶、棉花、濕紙巾、保溫杯●免疫茶10克黃耆、2.5克炙甘草放入杯中,用100度C熱水沖泡,浸約3分鐘即可飲用,建議每日飲用兩次。●抗毒湯金銀花10克、甘草3克加上1000cc水煮沸後飲用,冷熱喝皆可,一天兩次。
-
2020-04-12 橘世代.健康橘
在家運動/5招助脊椎減壓、心肺強化、增強免疫!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威脅,除了勤洗手及戴口罩,增加自身免疫力及抵抗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及復健科主任蔡建宗建議,增加免疫力的方法主要是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及紓壓;其中可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來增加免疫力及抵抗力,而和緩的腹式呼吸及運動後的伸展則可抒發壓力、增進睡眠。蔡建宗分享五招居家防疫運動,涵蓋脊椎減壓、肌肉延展、心肺強化、穩定情緒四大面向,可讓民眾居家就能輕鬆運動。1.下巴後縮運動:身體坐直,邊吐氣邊用食指輕壓下巴,視線保持水 平,勿低頭或仰頭,感受頸部後側有擠壓感後,即可慢慢回復原位 ,同樣動作重複執行15-20次,可讓頭部保持最佳位置,釋放頸椎 壓力。2.肩胛繞圈運動:身體坐直,將雙手手部輕放於同側肩膀,手肘朝向 前方,接著以肩膀為軸心,緩慢的由前側往後側畫圈,以不產生疼 痛為原則,漸進式加大繞圈範圍,同樣動作重複執行20-30次。此動作可避免上肩頸緊繃,釋放肩胛與胸椎關節壓力。3.腹式呼吸運動:身體坐直,衣褲調鬆,雙手輕放於腹部,採用「鼻吸嘴吐」的方式,先將空氣用嘴巴緩緩吐盡,同時雙手會感受到腹 部持續內縮,接著用鼻子均勻且緩慢的吸氣吸到滿,此時雙手可感 覺到腹部持續鼓起,整個過程保持輕鬆並持續5-10分鐘,可幫助提 高身體含氧量、促進血液循環、舒緩壓力。4.肘膝互碰運動:身體站直,雙肘輕鬆彎曲,一側膝蓋往上抬過腰, 碰觸對側的手肘,另一側支撐腳保持身體穩定,然後回復站姿並換 另一邊動作。動作盡量迅速來提升有氧強度,但整體仍須保持穩定 平衡,每次運動30秒休息30秒,反覆執行8-12次,持續10分鐘。此 運動可促進心肺功能、強化腰臀肌力、釋放腰椎壓力。5.腰臀伸展運動:側坐於地板,雙手放置地面,臉朝前方,接著前腿 髖膝彎曲,後腿髖膝打直,身體重心落在軀幹正中間,雙手保持平行緩慢前伸,過程中軀幹保持挺胸,肚臍保持朝正下方,感受肌肉 伸展的緊繃感,維持30-45秒後換邊執行,可反覆執行3-4次。蔡建宗提醒民眾,運動後要適當補充水分,並記得有5-10分鐘的緩和或伸展運動,才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如何在家動一動↘↘↘】。新冠肺炎少出門/15分鐘教練課!養好肌力、練出平衡感。12節氣動一動 日日跟著做 限定貼圖免費載!。5招「慢運動」! 每日15分鐘,幫身體減壓顧老本。「123」三步驟正確運動 健康才能常保如新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泰國醫院為新生兒戴透明面罩防疫 模樣萌翻
防範新型冠狀病毒,世界各國的人們紛紛戴起了口罩,大人戴,小孩戴,現在就連嬰兒也戴了。不過嬰兒最怕窒息,泰國就有一家醫院為新生兒特製透明面罩,不但能防疫,也能解決小寶寶呼吸的問題,逗趣的模樣讓網友們直呼可愛。綜合外媒報導,位於泰國中部沙沒巴干府(Samutprakarn)的保羅醫院分院(Paolo Hospital)日前在IG上發布相片指出,醫院防範新冠肺炎,連63名嬰兒也有最新防疫措施。考量到新生兒免疫力低,也容易窒息,不可能讓他們戴必須貼著臉的一般口罩,於是院方找來了特製透明面罩,讓嬰兒整個頭部得以遮蓋,卻不會貼住臉而妨礙呼吸。新生兒戴了不但沒有因不舒服而哭鬧,反而露出微笑。網友們都被戴著透明面罩的寶寶萌照融化了,也讚許醫院的細心讓父母安心,「比起口罩好多了」、「很可愛」。
-
2020-04-1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喝「靈芝元氣茶」 提升免疫力抗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之際,人心惶惶,來門診的民眾害怕被傳染,常會問說,「要吃什麼、喝什麼才能增加免疫力抗病毒?」中醫認為,身體的健康源自於體內氣血充盈順暢,歷代名醫在著作裡都強調,「百病皆生於氣,氣血衝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鬱,諸病生焉。」如何依個人身體狀況補氣調氣,成為中醫辨證治病的方法。提到增強免疫力,中醫師常喝「靈芝元氣茶」,這原本是秀傳醫院醫師們因診務繁忙或教育訓練疲勞時喝的私房茶,這次疫情期間,每天多煮些分享民眾,廣獲好評。靈芝元氣茶主要藥材包括黃耆、靈芝、絞股藍、板藍根等。黃耆、靈芝、絞股藍可補氣潤肺,少量的白鶴靈芝、板藍根能夠清熱退火。此茶飲具有補充元氣的作用,又不怕喝了會上火,適合在免疫力差或感冒久久不好、平日常講話口乾舌燥、乾咳咽痛或熬夜疲勞、精神不濟的時候飲用。白鶴靈芝是民間草藥,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化痰平喘。板藍根常被中醫用於溫病發熱、流感等疫病,體外動物實驗的文獻證實,板藍根多肽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調節免疫,促進感染小鼠免疫T、B淋巴細胞的增殖,降低實驗小鼠的流感死亡率。絞股藍又稱為七葉參、南方人參,有健脾益氣、止咳化痰的功效,也常跟黃耆搭配,用來補氣抗疲勞。孕婦能喝嗎?文獻記載白鶴靈芝的功效中有收縮子宮平滑肌,但因為劑量輕而且沒有搭配其他活血促宮縮的藥物,並不會造成影響。至於腎功能不佳、鉀離子代謝異常的患者,則不建議飲用。大家都想增強免疫力,但因為個人體質類型不同,調理方式也不同,建議民眾透過醫師專業的諮詢來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
2020-04-11 失智.像極了失智
今是國際帕金森日 醫師2項運動建議 望病友運動抗疫
今天是國際帕金森日(4月11日),國內約有10萬多人,時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病友相對比較脆弱,面臨染疫的高風險。新冠病毒是高傳播的病毒,患病死亡率因病人自身免疫反應有不同發展。帕金森氏症多好發在65歲以上的老人,在疫情中,帕金森氏症病患染疫機率高。病人常因身體僵硬、手抖症等情形帶來行動困難、活動力下降,常伴隨發生失眠、便祕、憂鬱和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也因病人的活動力和活動量不足,他們的心肺功能較同齡正常人低落,又因運動量不足、失眠、便祕等因素,會導致病友飲食胃口不佳和免疫力下滑,容易遭新冠病毒感染,因此,病友的防疫工作必須加強。如何幫助帕金森氏症病人在防疫期間,透過運動改善對抗疫情的能力?其實,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睡眠品質、減少憂鬱和便祕的情況,提升飲食吸收力,增強病人的抗疫力,加強對抗疫情增加自身在疫情中的存活機會。對不同階段的病友,有不同強度的運動建議。輕度患者:可以如常人一樣,運動類別沒有太大的限制,關鍵是維持穩定長期的運動習慣,從少到多,慢慢增加每日運動時間,透過適當肢體運動,活化腦細胞、加強腦部血液循環,幫助延緩帕金森氏症的臨床症狀。有氧運動、游泳、瑜伽、太極或騎飛輪等都是很好的運動選擇,但要注意運動環境的安全性。中度和重度的病患:考量僵硬程度與平衡感失調等因素,建議在家人的陪伴或協助下,以床上翻身、扶持牆壁或床沿的肢體伸展練習為主,透過緩和性運動進行肌肉訓練,加強自身免疫力。因應新冠疫情爆發,如果宅在家,推薦可以透過自主肢體運動鍛鍊自己。病人最佳運動時間,應選擇服藥後30至60分鐘,藥效開始發揮功能時,是最好開始運動的時間。藥品的服用會受到蛋白質食品的影響,所以飯前半小時或飯後一小時服藥,視病人的用藥情況調整。每周最好安排4至5天,每天運動20至40分鐘,可拆成幾次進行,每次最少運動10分鐘,幫助病友強化自身健康對抗病情。立即加入失智・時空記憶的旅人粉絲專頁!無論你是否為失智者,我們都期盼能認識你。我們提供專業醫療資訊和交流平台;而你來告訴我們,那些關於失智的故事。加入>>
-
2020-04-10 新聞.長期照護
6面向防疫 長照機構如臨大敵
長照機構半數以上是年長的長輩,在過年期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開始時,機構便如臨大敵的預防性因應,深怕在機構發生群聚感染,所以從上班日起,機構同仁先是提供住民疫情資訊、自我保護、洗手等衛教,在疫情不明期間,也請家屬及機構長輩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探視。必要外出就醫時,機構會提供口罩,請長輩自離開機構到返回機構前絕對不要拿下口罩,也提醒他們離開就診醫院後馬上洗手,返回機構時再提供新的口罩替換;所有外出返回機構的長輩,皆須預防性配戴口罩4天,每日監測健康及傳染病症狀。另一方面,機構同步從幾個面相介入:一、來院的家屬確認TOCC資料,也就是確實詢問並記錄旅遊史(Travel history)、職業別(Occupation)、接觸史(Contact history)及是否群聚(Cluster)等資訊,並提供來訪家屬口罩作為防護。二、同仁們彼此身體健康關懷,上班前量體溫,並確認有無呼吸道症狀。三、阻絕外來傳染:工作人員洗手五時機(接觸病人前、執行清潔╱無菌操作技術前、接觸病人體液風險後、接觸病人後、接觸病人周遭環境後)能正確洗手,降低院內感染的風險。並全日戴口罩,避免傳染疾病給長輩。四、減少環境的髒東西:每日以稀釋100倍的漂白水環境消毒一次,3至5分鐘後再用清水擦拭清潔。五、確認長輩們能確實以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方式完成洗手。六、增加免疫力:隨天氣調整長輩衣著,定時提醒喝水、綠拿鐵飲品、中藥養生茶、花草茶等增加液體攝取量,也增加蔬果量,參與日照團體、活血功、十巧手、五行健康操、溫水泡腳、潔牙活動、精油芳香理療等活動,皆可提升長輩的免疫力。其實在過程中,仍需重複提醒同仁、長輩、機會教育,醫療團隊人員還要努力安撫因無法外出、外宿而焦躁的長輩與家屬們,請他們配合政府政策。有一天接到諮詢藥師來電,電話那頭的藥師笑著說:「某天她要到機構服務時,阿嬤站在大門,隔著玻璃大聲提醒她要填訪客登記本及洗手…。」我笑著回應:「阿嬤防疫,六親不認就對了。」
-
2020-04-0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張文宏:武漢成為中國最安全的城市 因群體免疫
新冠肺炎疫情的「震央」武漢解封,唯恐疫情擴散,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不過,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指出,武漢因最具群體免疫,反而是中國最安全的城市。 張文宏今日接受央視國際頻道的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英語專訪指出,從流行病學的角度,武漢城中的許多人可能已經具有免疫力,對新冠最具群體免疫,也許會成為中國最安全的城市。不過他強調,這還只是一個推斷,相關的研究正在進行中。
-
2020-04-09 新聞.健康知識+
吃豬肉一定要全熟!沒煮透吃下肚,腦袋可能出現這後果
68歲蕭媽媽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倦怠無力、胃口不佳已持續一週。日前,因意識不清被家屬送至急診,加上發燒、肺部膿瘍發炎、血糖過高及輕微腦萎縮的情形被收治住院;但七天過去,所有病症皆已控制穩定,但卻陷入昏迷。經檢查發現,她的腦部滿是「豬囊尾蚴」的寄生蟲,醫療團隊趕緊投以抗寄生蟲藥物治療。待蕭媽媽恢復意識表示,自己半年前曾在東南亞旅遊時生吃豬肉,醫療團隊更確定其狀況為豬隻寄生蟲轉移宿主所導致;治療持續進行,住院四十天後,才順利出院,目前持續於門診追「豬囊尾蚴」是原生於豬隻的寄生蟲,會因人們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豬肉而轉移宿主,可寄生在人體腦、脊髓或肌肉中。台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部許元昱主任指出,豬囊尾蚴蟲可一直存活在人體內,並在人體內繁殖,若進入腦組織,會搶腦部的養分、血液,引起周圍腦組織發炎;而人腦會因反覆發炎、修復,使腦組織膠質增生,影響腦功能,若延誤治療甚至會危急生命。過往診斷豬囊尾蚴蟲的方式是取出部分腦組織化驗,不僅技術困難且有傷害腦組織的風險。而2017年開始,國際放射線醫學會修正診斷準則,只要腦部磁振造影影像顯示有小於兩公分的圓影,裡面有小黑點;或沒有小黑點但顯示有大型病灶,且有生食豬肉生活史者,便可直接診斷,盡快給予有效的抗寄生蟲藥物治療。磁振造影即過往所稱的「核磁共振」檢查,許元昱主任說明,磁振造影的組織對比和解像能力比電腦斷層高,所以能看到腦中極微小的阻塞、出血、發炎或血管病變;使用時機為腦功能受影響或無法解釋的腦部、神經症狀。治療「豬囊尾蚴」必需持續施以抗寄生蟲藥物至少兩周至一個月,才能有效殺蟲,而死亡的寄生蟲會在腦中縮小、鈣化,整個病程對人體傷害的程度需視蟲的數量和寄生位置而定。許元昱主任提醒,寄生蟲食入初期,並不一定會立即影響身體,但可能因繁衍數量增加影響身體器官,或於免疫力降低時造成不適;因此,慢性病、老年人、幼童等免疫力較差的族群要盡量避免食用生食的機會,以免因食入處理不周的或帶有寄生蟲的生食,傷害健康。延伸閱讀: 植物肉比較健康? 營養師告訴你背後真相 斷食排毒、防病好處多? 6種人別輕易嘗試
-
2020-04-09 養生.抗老養生
均衡四類飲食 免疫力升級
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似乎沒有消減的趨勢,反而人心惶惶,日日增添恐慌!近日網路、媒體新聞也出現大量的預防之道,而飲食保健永遠是人們關心的話題。「均衡飲食」則是最常出現的飲食保健方法,但很多民眾對於「均衡飲食」相當困惑,我才發現原來「急病亂投醫」、隨風向起舞亂亂吃,是變成現況的飲食保健之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免疫力,是由飲食建構而成,而每日飲食指南的六大類食物,就是均衡飲食的核心重點,國人若能補足攝取不夠的營養素,免疫力絕對是自動升級。1.優質蛋白質:構成細胞(尤其是白血球、免疫蛋白、抗體)主要成分,增加抵抗細菌、病毒的感染。2.維生素D:2017年英國醫學期刊整合各類補充維生素D人體臨床研究,發現體內維生素D低的人經過補充後,預防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風險效果較佳。在飲食指南裡,屬於優質蛋白質的豆、魚、蛋、肉類及乳品類含量是豐富的,若每日飲食可以吃到這些食物,相對的也能補充到足夠的營養素,但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乳品類國人的攝取狀況只有0.3至0.7份(建議量1.5至2杯),而維生素D的攝取狀況普遍較差。3.礦物質鋅:體內有足夠的鋅,可減少發炎現象,提升免疫力,並能促進修復上皮細胞,幫助免疫細胞的生成。4.抗氧化營養素:維生素C、植化素,都具有維護眼睛、鼻子、口腔、肺及胃腸道各處的黏膜健康作用,能阻止細菌、病毒入侵體內。在植物性食物中,鋅、抗氧化營養素含量豐富。鋅除了海鮮類、肉類含有外,堅果種子類中也含量豐富,但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的攝取量都不足0.5份(建議量1份);而植化素在不同顏色的蔬菜及水果中,含量豐富並具有許多不同型態的植化素,對人體健康的維護,免疫力的提升都有幫助,在「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也發現,國人的蔬菜類攝取量只有1.4至1.9份(建議量3至5份)、水果類也只攝取1.1至1.8份(建議量2至4份)。綜觀飲食保健提升免疫力的方法中,若是以每日飲食指南為方針,日日吃足均衡飲食,我們的免疫力在需發揮功能時,就會好好守住我們的健康!而非人云亦云下,慌張恐懼亂吃一堆東西下肚。
-
2020-04-09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肺炎如何自保?前和平醫院護士的封院回憶:口罩洗手外,最重要的4件事
編按:武漢肺炎(COVID-19,正式名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暫時尚未看到盡頭。在此不確定的危機中,我們當如何自處?SARS風暴時的和平醫院封院事件,造成員工與院內民眾超過百人感染,數十人死亡,是台灣防疫史上被視為失敗的重大事件。50+讀者陳蓉心,當時是和平醫院被封院隔離的門診護士。曾經歷「離死亡最近」的恐懼,她從中學習到什麼?她提醒了我們除了口罩、洗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背景:2003年3月,SARS在疫情已經在中、港地區擴大。4月20日台灣曾舉辦全球第一個SARS國際研討會,當時政府還很自豪保有「零死亡、零輸出、零社區感染」的「三零」紀錄。未料,4月24日即爆發和平醫院封院事件。2003年,我在和平醫院的胸腔科擔任個案管理師。當時醫院隱匿消息,所以一開始大家都不知道有SARS。記得在封院的前幾天,主任突然和我說:「這段期間不要來上班。」當下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不要來上班?其實是主任已經知道了,才這樣勸我,但因沒有原因,無法說服我,所以我還是去上班。結果,平日很溫和的主任突然生氣:「我命令你立刻回家!」後來才知道,原來主任是為了保護我們。 大約2、3天後,看了電視才知疫情已經很嚴重,新聞跑馬燈公告所有和平醫院的員工一定要回去醫院封院隔離。其實想想很殘忍,不管有感染的、沒感染的都關在同一個醫院裡,每個人都會覺得害怕。但若沒有回去,幾乎是觸法,會有管區警員來家裡把人帶到醫院。當時緊張死了!我很擔心警察一來,驚動鄰居,會影響公公婆婆老人家的生活,於是把用品匆匆收拾,去已封院的醫院報到。 當下的感覺?想著我的孩子還這麼小,才8歲和10歲,出門前我忍不住和先生抱頭痛哭,因為不知道這一去,是否會就此離別。 以為要和家人永別:我曾經歷的SARS封院回憶 一開始時,大家根本都不懂。照顧感染者的一線的醫護人員,當時甚至還沒有隔離衣,都只穿著簡陋的雨衣。 和平醫院共有2棟建築,A棟為沒染病的人住的安全區,B棟是已染病者的危險區,但情況很亂,一開始2棟仍是流通的,並沒有分隔,大家都怕死了。便當送到兩棟之間的連通道,很多便當都放到餿掉了,寧可餓肚子還是沒人敢去拿。 我和2個同事被隔離在A區一間健保病房,隔離的措施是被要求三餐量體溫、並24小時戴N95口罩,連睡覺都不能拿起。我戴到臉都長滿了疹子。 當時的生活像坐牢,有人稱為「和平監牢」,沒有電視,那時也沒有智慧型手機可上網,也不能走出病房,且3個人必須要保持距離,幾乎身體不太能動,有人自殺的消息,我是出院後才知。那時非常孤單無助,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一直打手機給先生和家人,才2週電話費就打了1萬多元。 如今想起來還很難過的是,小孩子想媽媽時,他們見不到我。老公就只好每晚帶著2個小小孩,偷偷到醫院後面的巷子裡來看我,其實隔很遠,只能往上看窗戶,我就隔著窗戶看他們,這樣就滿意了,沒有話語,就是一直哭。 從和平醫院隔離,至基河國宅再隔離,總共22天,度過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事情結束後,家人不允許我再從事護理工作,於是我辭職了,聽說好幾個同事也是這樣,我們從未再接觸曾經熱情的護理工作,那年我33歲。 心安,而不是心慌:我學習到的4個防疫自處之道 現在武漢肺炎疫情會擴大到什麼程度,還沒人知道,社會人心惶惶,看到搶口罩、衛生紙或各種假消息的新聞,實在很感慨。目前的防疫,大家會著重在口罩洗手或各式秘方,我雖然只是一個曾經擔任過護理人員的人民,但經歷過離死亡最近的的SARS封院,我學習到幾件目前媒體上較少談到的心理層面重要功課: 最好的面對疫情的態度,不是心慌,反而是心安。我們應該要謹慎,但不是恐慌,恐慌其實更不利防疫。 第一、要信任當時在醫院,每個人都會懷疑對方染病,只要有一個人輕輕的咳嗽,大家都會嚇個半死,就很可能被排擠。於是我們3個室友就相互說好,我們一定要彼此信任。有人咳嗽,說她是喉嚨乾、或是嗆到,我們就相信她,讓自己不要過度擔心,其實因為這樣,我們才共同度過那段痛苦的日子。試想若天天在猜忌中,自己會好過嗎? 信任與接受,有助於心的安定,無論是政府的決策、疫情的變化,就是理性的信任,冷靜的因應。因為身心是一體的,當自己處於憤怒或過度恐懼中,心理狀態絕對不會好,免疫力也不會好。 第二、保持信心有件大家比較不知道的事,SARS封院期間,我們每天最期待的一件事是:近中午時,聽葉金川(時任台北市衛生局長)的院內廣播!葉金川被稱為是抗煞英雄,除了他進駐並且做好隔離AB區控制了疫情外,有個很少被外界被提起、但是很重要的關鍵是:他的說話方式。 他會報告今天又有誰退燒了,誰已經康復了,今天有了哪些改善,明天有什麼計畫,這些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定心丸,讓我們至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會死。當大家聽到:「早安,我是葉金川」時,彷彿聽到一絲希望。很好笑的是,有時他遲到了幾分鐘,我們都會很擔心,會不會連葉金川都感染了?結果,他遲到會報告原因,我們才鬆一口氣。當時因為大家內心穩定下來,院內才不會有暴動。 現在很多人會傳武漢一些非常可怕悲慘的故事,大家愈看愈怕,造成假消息流傳或物資搶購,仔細想,到底有何好處?我覺得這社會應該多報一些正面康復的訊息,增加大家的信心。社會面臨危機與脆弱時,每個人內心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記得給醫護人員正能量很多擔任一線的醫護人員非常很辛苦,願意冒著風險工作,是因為救人的使命感,據我所知當時很多同事甚至躲起來哭,也要把工作做好。社會上一定要多給她們支持的力量,因為他們是社會的重要防護線,不能垮。 我曾經擔任小孩學校的說故事媽媽,當被封院時,小朋友們竟然全班發起每個人寫一張卡片,透過院方送進來鼓勵我,用注音、稚嫩的字體加油打氣,還有人寫:「要我一定要再回去,說故事給他們聽」。我看了不住流淚,內心突然生出很大的力量,想著:「我一定要活著回去!」結果,正能量的力量真的超乎想像!出院後,我自此覺得時常感謝與稱讚他人,真的是很棒的事。 第四、做好自身健康管理的決心武漢肺炎目前的致死率,相對還沒有那麼高。其實各種病都一樣,自己的健康與免疫力,還是最重要的。經過那件事後,我很著重運動,以前很緊張的事,現在也盡量讓自己放鬆、放下,避免過大的壓力影響免疫力。身體好的人,自然就不怕病毒。 防疫如抗癌!別忘了心的力量 在和平醫院之前,我曾經服務過長庚與和信的癌症病房,負責打化療,得到很重要的學習,看過那麼多癌症病人,我認為信心對於抗病是非常重要的。當病人沒有信心時,給他再好的藥有時都是枉然。 面對武漢肺炎也是一樣,雖然恐懼一定會有,但是真的不應該恐慌,但當內心穩定而平靜時,其實對身體健康才會真正有益,免疫力才會好。 在我們急於做許多防護措施時,別忘了一個更重要的防護:心的力量。 原文:武漢肺炎如何自保?前和平醫院護士的封院回憶:口罩洗手外,最重要的4件事
-
2020-04-08 橘世代.健康橘
防疫有口訣!6大類食物落實吃 熟齡增強免疫力!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讓許多人焦慮感愈來愈強,不少長者在家足不出戶,反而胡思亂想,擔心自己、擔心家人,愈想心愈煩,甚至出現憂鬱、失眠等症狀,精神科醫師指出可能是「新冠肺炎壓力症候群」上身,門診中也發現不少原來的患者最近病情也都因此加重,銀髮族及一般人該如何度過疫情?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副院長蘇冠賓教授最近在國際期刊《大腦、行為和免疫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發表論文,提到新冠肺炎除了戴口罩、勤洗手減少病源的暴露,提高個人的免疫力成為個人防疫最重要的基礎。很多的研究都發現,正常的生活型態和心理調適會影響免疫反應,對病毒抵抗力最強的人,都有固定運動休閒習慣、正常作息、充分睡眠、均衡營養、良好人際關係和社交活動等5大特徵。蘇冠賓並接受青島大學邀請錄製簡短的衛教短片https://youtu.be/m2-UvHEgVBc提供給民眾、臨床工作者、以及學術研究人員做為身心調適的參考。蘇冠賓表示,免疫力和人體身、心、靈的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疫情致死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對於無知的恐懼和無助的癱瘓,要學會進一步調適不良思緒,解除續發的情緒危機。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減少過多的訊息,減輕心理負擔」,控制每天接收新冠肺炎相關訊息不要超過半個小時,而且只接觸正確的訊息。再來「設定讓生活有趣又有益的計畫和目標」,尤其處在日常生活受限時,不妨先從放鬆自己緊繃的思緒開始,嘗試去轉念感謝日子不必再像之前的忙碌,可以修身養性,學習健康的生活習慣。最後要「刻意練習積極而正確的思考」,不要整天用放大鏡來看負面事件,而要提醒自己常常像是打開手電筒去照亮比較積極的訊息,把負面壓力的威脅轉為正面進步的挑戰。他表示,「我們戴口罩阻隔病毒,但不要讓口罩阻隔了人與人的友善和信任」,疫情或許會帶來短暫的痛苦,但保持更自在的心情和堅定的信念,可以增強身體和心理更好的免疫力,等疫情過去之後,我們也會具備更好的衛生素質和更健康的生活習慣。而在均衡的營養方面,營養師表示,吃的均衡也可以有效提升自體的免疫能力。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秀如表示,依據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日常飲食足量多元化,且均衡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雜糧、豆魚蛋肉、乳品及堅果種子等六大類食物,可以補足各類營養素。但大部分民眾無法輕易了解與記憶六大類食物分類與份數代換,不知道該吃多少份量、如何計算卡路里、蔬菜要幾種、肉要幾塊、水果該吃幾份?張秀如建議,有簡易的口訣,記下後就可以輕鬆將六大類食物落實在每日餐飲中。口訣如下:一、早晚一杯乳品:早晚一杯240毫升的乳品,如:鮮奶或無糖優酪乳,攝取足夠的乳品可以增進鈣質攝取,保持骨質健康。二、每餐水果拳頭大: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切塊水果約一般飯碗半碗~1碗,1天應至少攝取2份水果。三、菜比水果多一點:蔬菜攝取量應足夠,體積需比水果多,選擇當季且深色蔬菜需達1/3以上。蔬菜含有膳食纖維能夠幫助維持腸道健康,可預防便秘問題,幫助身體維持抵抗力。四、飯跟蔬菜一樣多:全穀雜糧類之份量約與蔬菜量相同,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B群、維生素E、礦物質,建議至少應有1/3未精製全穀雜糧,例如糙米、全麥製品、燕麥、藜麥、玉米、甘藷等。五、豆魚蛋肉一掌心:可提供優質蛋白質與維生素B群、鐵質等營養素。選擇這類食物之優先順序應為豆類>魚類與海鮮>蛋類>禽肉、畜肉,且應避免加工肉品。六、堅果種子一茶匙:每天應攝取1份堅果種子類,1份堅果種子約1湯匙量(約杏仁果5粒、花生10粒、腰果5粒)。【精選延伸|熟齡健康「吃」↘↘↘】。5招「慢運動」! 每日15分鐘,幫身體減壓顧老本。如何吃蛋膽固醇不飆升?靠1杯鹽水,分辨蛋鮮不鮮。「間歇性斷食月瘦4kg」 但風險跟方法你都知道嗎? 歡迎加入橘世代社團 一群關愛自己、健康生活的熟齡世代,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分享養身保健、家庭關係、更年期保健與健康飲食等資訊,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活力!【我要加入專屬社團】打造亮麗熟年!
-
2020-04-08 橘世代.時尚橘
蔣黎麗年過半百真腰瘦 窈窕體重永保49公斤
新型冠狀病毒全球蔓延,一場大病讓全世界都陷入恐慌,資深女星蔣黎麗自認平常就很注重身體保養、增強免疫力,一直在做防疫準備。57歲女星蔣黎麗曾是中視當家花旦,拍過知名「花系列」戲劇,25歲當紅之際,嫁給富豪地主林大德,10年前離婚,她獲得上億身家,2個兒子也大了,她的經濟無虞、生活過得更悠哉,表示當年生完小兒子後,產後身材未恢復,又因照顧兒子,因不想浪費食物,兒子吃不下的,全進到她肚子裡,導致身材一度胖到近60公斤。這些年來,她養成每晚9點就寢、清晨6點半就起床,每天花1個半小時到公園跑步、偶爾也會騎腳踏車,並在自家健身房運動,連到美國看兒子,也帶著影片跟著健身,從未間斷,讓她長期持續保持49公斤窈窕身材,防疫非常時期,她也認為:「宅在家就是一種貢獻。」呼籲沒事別亂跑。【女星凍齡秘訣大公開↘↘↘】。這樣做年輕10歲!賴雅妍獨門保養,把握喝水黃金時間。身材數十年沒變 白嘉莉笑稱「沒秘訣」,就靠兩個字。52歲萬芳完全凍齡 保養最在乎「心」訣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橘世代」一個專屬於50後世代的舞台。在這裡你可以做好準備,迎接精彩第二人生!>>>立即加入
-
2020-04-08 該看哪科.中醫精髓
睡不飽懶洋洋 快運動趕跑春困
春寒料峭,天氣候忽冷忽熱,大氣濕度增加,您如果常感到睡不飽、沒活力、懶懶的、沒精神…,光田綜合醫院中醫部主任陳暐棣表示,您可能「春困」上身了。陳暐棣指出,節氣從過年後到春分,季風開始轉變,氣溫也逐步開始上升,這時候人體從冬天抵抗風寒、周邊毛細血管收縮,減少血流到末梢以降低熱量喪失的狀態,到了春天會逐漸轉變成毛孔、汗腺、血管舒張,血液循環向身體周邊增加,導致相對性的大腦的供血下降,容易讓人產生頭暈腦脹、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形。此時節氣已往清明、穀雨的高濕度方向前進,時常下雨,又即將進入梅雨季節,如此的環境容易使人感到身體沉重、痠痛、疲倦、乏力、嗜睡,生理因素加上外在環境,便形成「寒濕」的體質表現,導致「春困」發生,如果平常沒有運動習慣,身體更容易覺得不舒服。自己是否有「寒濕」體質?陳暐棣建議,可透過日常生活來觀察,例如每天刷牙時,觀察舌苔是否白白一層很厚;早晨起床時,經常腰痠背痛,但活動後、曬太陽或熱敷可以改善;或者糞便稀爛、不成形,味道不重;四肢時常感到腫脹,觸碰皮膚常感覺冰涼等,若有上述這些情形,就要小心留意防範。陳暐棣說明,透過脈診,可針對個案體質所需之科學中藥處方治療體質寒濕外,也對造成困擾的疲倦、乏力及嗜睡狀況,加強給患者服用生脈飲中藥液包。生脈飲主要成分人參、麥門冬,可益氣生津清熱,五味子可斂陰止汗,對身體有益氣潤肺、養陰生津、斂肺止咳的功效;經實驗證實,可促進淋巴細胞之轉化,增強免疫力,達到扶正固本,讓患者能更快改善症狀、恢復精神。要預防春困來襲,建議民眾可多至戶外踏青郊遊活動,讓五官多接受外界刺激,振奮精神;同時增加會流汗的有氧運動,適量的運動能夠增加血液循環,讓心跳適當加速,提高腦部含氧量,讓汗能順暢從身體排出,是最好去除體內濕氣的方式。但陳暐棣提醒,有效訓練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強度,必須有微微的喘及出汗的程度,慢走散步不算是有氧運動。飲食方面要避免生冷、低溫食物,因為春天氣候回暖,身體血液已從身體深層逐漸往周邊流動,腸胃道功能也會相對減弱,若又接觸生冷、低溫的食物會增加腸胃功能負擔,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導致腸胃腹脹、腹痛、腹瀉。
-
2020-04-08 該看哪科.兒科
延遲接種常規疫苗 可能危及幼童免疫力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超過三個月,民眾為降低感染機率,多會避免進出醫療院所,也因此間接影響父母攜幼兒前往合約院所接種疫苗的意願。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學齡前幼童適齡各項常規疫苗應接種劑次,分別降低了1%至9%,其中下降最明顯的是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MMR)疫苗。與去年10至12月疫情發生前相比較,109年1月至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接種率下降最多的是MMR疫苗第一劑,少了9%,疫苗完成率從81%降至72%。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呼籲,冬末春初是麻疹好發季節,嬰幼兒無抗體,非常容易感染,在接種一劑後,即可獲得高達九成保護力。接種率下降第二名則為A肝疫苗的接種,下降了7%,完成率從83%降至76%;下降第三名為五合一疫苗第四劑,少了6%,完成率自79%掉為73%;其他B肝疫苗、日本腦炎疫苗也都有接種率下降趨勢。如因疫情未接種疫苗的幼童持續累積,將可能危及幼童免疫力,造成防疫缺口及引發該等疾病的侵襲。林詠青提醒,按時接種各項常規疫苗,及早建立幼童完整免疫力,與預防新冠肺炎感染都是相當重要的,家長如對於前往人潮較多的院所接種有所擔憂,除應進行的防護措施外,可採取先行預約的方式,屆時再攜寶寶前往,也可至衛生所接種,以減少在接種單位的等待時間。另外,疾管署也提醒,如因接受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而延遲者,請務必於解除檢疫或隔離日後,盡速攜幼兒完成接種,保護孩子健康不能忘。疫苗接種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預防接種專區」(http://www.cdc.gov.tw),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
2020-04-0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時時擔心中標讓心好累!新冠肺炎讓這些食材成為熱門關鍵字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飲食趨勢預測平台「Tastewise」發現,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規模爆發期間,網路上對功能性食品的需求與搜尋量出現了驚人的成長,接骨木漿果、迷迭香、康普茶、洋甘菊等搜尋熱度都所有提升。2020年關前就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COVID-19),如今已蔓延至全球上百個國家,也改變了許多消費者的飲食習慣。由以色列與希臘地區Google前任行銷長(CMO)開創、以人工智能技術(AI)為根基的飲食趨勢預測平台「Tastewise」發現,在全球疫情大規模爆發的2020年2~3月期間,網路上對功能性食品的需求與搜尋量出現了驚人的成長,接骨木漿果、迷迭香、康普茶、洋甘菊等都成為疫情下的潛在贏家。Tastewise憑藉AI技術蒐集來自超過200萬個跨社交平台、27萬家餐廳等的海量實時資訊,從餐廳菜單、網絡食譜、社交平台討論等數據,來分析最新的消費者趨勢。多數數據來自美國,藉以推估出全球趨勢。能提高免疫能力、紓解壓力、具醫療效用的食品熱度飛速增長「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健康,從去年(2019年2月)開始就可以觀察到他們更加尋求功能性的食品與飲料,但在新冠肺炎期間,我們看見這股趨勢有驚人的成長。」Tastewise在報告中指出,消費者最感興趣的3種功效為「能提高免疫能力、紓解壓力與有醫療效用」。其中,「有益於免疫系統」的熱度增長了66%。Tastewise指出,以往在冬季快結束時,這類型的需求會減少,但是新冠肺炎的盛行扭轉了這一局面。好比說,有研究證實可緩解流感症狀、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接骨木漿果(Elderberry)」在2020年2~3月期間,於家庭消費者針對提升免疫能力的網路討論中,熱度上漲了108%。此外,Tastewise表示,由於新冠肺炎讓消費者身處於健康、社會與經濟動盪的時期,保持鎮定與舒緩壓力變得很重要,能紓解壓力的食品相較於去年同期增長了12%、被視為有舒壓效用的迷迭香搜尋量更提升114%。「健康是消費者的頭等大事,人們願意更積極主動地攝取具有醫療效用的食物來維持健康。」Tastewise指出,相較於去年同期,醫療效用食品的搜尋量增長了45%,並預計接下來幾個月還會繼續上升。苦瓜、康普茶、醃菜、洋甘菊的網路聲量崛起Tastewise也指出,其中有4種食物在疫情中成為最常被提及、搜尋的熱門話題,分別是苦瓜、康普茶(Kombucha)、醃菜與洋甘菊。在許多地方視為能治療及預防慢性疾病、富含維生素C的苦瓜聲量提高了28%;之前就風靡歐美,含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的發酵茶「康普茶」較去年同期又成長了55%;一些研究證實能增強免疫能力的醃菜則成長了18.5%;能令人放鬆、抗發炎的洋甘菊茶也成長了81.5%。「對食品業來說,新冠肺炎期間比以往更需要了解消費者在壓力大的時期,會尋找怎麼樣的解決方案以及行為背後的動機。」不過Tastewise也強調,這份數據報告只是反映出消費者的消費趨勢,不應取代專業的醫學建議。疫情關鍵時期,人們都會尋求解方以度過危機。但食品藥物管理署也一再提醒「均衡飲食、適度規律運動及保持正常作息」才是提升免疫力、對抗疫情的不二法則。另外,勤洗手、出入人多地區戴口罩也很重要,防疫不應聽信任何偏方或依賴單一食品帶來的功效,做好日常防護措施才是基本原則。延伸閱讀▶吃維他命C、喝大蒜水和紅茶就能抗新冠肺炎?防疫勿聽信偏方!▶別一窩蜂搶著吃!你以為的「超級食物」可能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台灣茶含「茶黃素」可抑制新冠肺炎病毒?扯!媒體捕風捉影、農委會還領頭推銷!參考資料▶Coronavirus sparks ‘staggering growth’ in online searches for foods with functional benefits: report▶More People Crave Immune-Boosters During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本文獲「《食力》」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4-08 科別.精神.身心
健康保衛站/「四安」靜心 度過疫情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風暴未歇,國內確診人數攀升,焦慮、不安感蔓延。衛福部台東醫院諮商心理師周牛莒光提出「四安療心」,包涵安頓、安心、安在、安全對策,讓心平靜,度過疫情危機。周牛莒光說,日前一位民眾求診指出,他在早餐店卡痰咳了兩聲清理喉嚨,鄰座客人立即閃開,讓他有些錯愕、尷尬,心想「我到底做錯什麼」,現在外出不敢咳嗽,深怕別人的異樣眼光。「這些行為都是恐懼和焦慮造成!」周牛莒光說,面對未知病毒的不確定感、SARS時期遺留的創傷、流行疫情造成的集體焦慮等,都是構成不安的因素。他提出「四安療心」自我心理療程,首要是安頓,減少外出,不如利用這段時間安頓生活,好好整理居家環境,讓心情愉悅。安心則是在家自我防疫,獨處時間增加,一旦想起疫情感到焦慮,可以深度、緩慢呼吸,體會胸腔慢慢擴大的生理感覺,讓內心安靜下來。安在則是趁這一時機好好陪伴家人,以往因工作壓力或交際飲宴多,無暇陪伴家人,可以在家好好吃頓飯,凝聚家庭情感。安全是需要外出或參加活動時,戴口罩、常洗手,保護自身安全。周牛莒光建議,長期宅在家不出門難免心情鬱悶,讓心情放鬆,保持運動習慣,是調劑身心、增強免疫力的好方法。
-
2020-04-0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害慘寶寶常規疫苗 新冠肺炎造成這疫苗接種率降近一成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超過三個月,民眾為降低感染機率,多會避免進出醫療院所,也因此間接影響父母攜幼兒前往合約院所接種疫苗的意願而延遲接種,依據疾管署4月初的統計,學齡前幼童適齡各項常規疫苗應接種劑次,分別降低了1-9%,其中下降最明顯的是MMR疫苗。其中,與去年10至12月疫情發生前相比較,109年1月至3月至疫情發後,接種率下降最多的是MMR疫苗第一劑,少了9%,疫苗完成率從81%降至72%。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呼籲,冬末春初是麻疹好發季,嬰幼兒無抗體,非常容易感染,提醒接種一劑後可獲高達九成保護力。下降第二高為A肝疫苗接種率下降7%,接種完成率從83%降至76%,第三為五合一疫苗第四劑少6%,完成率自79%掉為73%,其他B肝疫苗、日本腦炎疫苗也都有下降趨勢,如因疫情未接種疫苗的幼童持續累積,將可能危及幼童免疫力,造成防疫缺口及引發該等疾病的侵襲。林詠青提醒,按時接種各項常規疫苗及早建立幼童完整免疫力,與預防新冠肺炎感染都是相當重要的,家長如對於前往人潮較多的院所接種有所擔憂,除應進行的防護措施外,可採先行預約的方式,屆時再攜寶寶前往,也可至衛生所接種,以減少在接種單位的等待時間。另疾管署也提醒,如因接受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而延遲者,請務必於解除檢疫或隔離日後,盡速攜幼兒完成接種,保護孩子健康不能忘。疫苗接種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預防接種專區」,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
2020-04-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大數據預測:保持社交距離 六月就是疫情盡頭
全球正壟罩於新冠肺炎疫情,各國政府祭出不同強度的防疫政策,最新預測數據顯示,人與人之間保持充分的社交距離,對於疫情趨緩高度有效,就看民眾的配合程度了。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數據評估中心(IHME)於當地時間5日發布最新的預測資料指,如果美國社會維持充分的社交距離,新冠肺炎的總死亡人數有望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到達頂點,不再升高。IHME 自今年三月下旬陸續藉由中國武漢以及西班牙、義大利境內的七個地點的大數據推估疫情變化,這幾個地點都在政府祭出封城等禁令後不久,境內疫情似乎就達到高峰。IHME 最新預測資料顯示,如果美國社會維持充分的社交距離,包括學校停課、待在家、避免非必要的商務往來等,全美新冠肺炎疫情將快速趨緩,每日死亡人數以及臨床需要的病床與呼吸器數量有望於4月中旬達到高峰,總死亡人數則有望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到達頂點,不再升高。如果各州實施的防疫措施更嚴格,疫情高峰有可能再往前拉。不過,疫情走向涉及的變數太多,像這樣的預測資料可能有侷限。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廖勇柏解釋,觀看大數據資料時,應考量取樣的數據來源國家是否都擁有類似的條件(例如,應考慮這些國家祭出的措施與民眾配合情形是否雷同),以及資料本身的正確性(例如,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提供的資料涉有隱瞞,其提供的大數據所作的推測就有偏誤),因此預測結果僅能作為參考與提醒。一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曾經預測台灣疫情可能是全球第二慘,但至今綜覽全球防疫成績,顯然預測失準了。廖勇柏舉例,這是因為,美國學者提出這項預測之初,未料到台灣會持續拉高邊境圍堵強度、投入大量人力進行疫調與匡列採檢高風險群,他們也沒想到台灣民眾高度警覺、在疫情之初政府就緊急成立口罩國家隊,民眾排隊買口罩作足自我防護,這些變數均是影響疫情走向的關鍵。「不過,IHME 這份預測資料仍給了台灣很重要的提醒,那就是,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對於疫情趨緩高度有效。」當前台灣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多數為境外移入,且美國是主要來源國之一,如果美國疫情能像IHME 所預測那樣,於5月中旬至6月中旬後趨緩,台灣的疫情會在何時開始走低?對此,廖勇柏也不敢斷言。他說,美國疫情趨緩後,包含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疫情肯定連帶受益,但疫情發展牽扯的因素多,像是部分國家採相對放任的「佛系防疫」策略,如此疫病傳播範圍可能持續向外擴大。「因此,無論學界以何種模型預測出什麼樣的結果,最終均應回歸我們自身能做的事,那就是政府端持續提前部署、民眾端配合防疫。」我國於去年12月嗅得中國武漢爆發不明肺炎,隨即於當月底針對武漢直航班機登機檢疫,今年起陸續拉高邊境防線,同時要求高風險個案進行居家檢疫與自主健康管理、針對確診病例進行疫情調查等。廖勇柏對此相當肯定,他說,強化疫調與確實隔離,就能夠抓出高風險族群、降低社區傳播風險,也避免一夕間暴增大量患者造成醫療體系崩潰,因此強化疫調、有效隔離是一種有效的「減災」行動。且盡力圍堵病毒的同時,也能用時間換取空間研發疫苗。廖勇柏說,疫苗是經過減毒程序,注射於廣大民眾可產生群體免疫力。部分國家施行的「佛系防疫」策略,則是直接讓人民感染原本的病毒,讓群體廣泛感染新冠肺炎、藉此得到免疫抗體,然而,此舉將造成大量人口在短時間感染,重症及死亡人數也隨之暴增,這個現象將會衝擊醫療體系,也有道德上的爭議。
-
2020-04-07 橘世代.健康橘
新冠肺炎少出門/15分鐘教練課!養好肌力、練出平衡感
教練在線/新冠肺炎少出門 在家運動!躲病毒的居家健身術全台受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影響,許多人怕病毒纏身,盡量避免到空氣不流通的室內空間,習慣上健身房的民眾,也不敢出門,但運動習慣不能中斷,運用熟齡族群最熟悉的居家場景,不用添購多餘的器材、不受限天氣就能運動,藉由練肌力,提升自我免疫力。練肌力平衡對身體的幫助是避免肌肉退化與流失,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教練表示,練肌肉可以增進代謝率,身體比較不易形成體脂肪,尤其是更年期後,肌力流失愈來愈快,影片教學的難度中低,適合運動初學者,年長者,在家輕鬆練肌力。教練小提醒:Q1:以教練的教學經驗中,練這套動作,學員常有的問題是什麼?A:有些學員因為音樂節奏太快,怕動作跟不上,如果跟不上動作,可以自己放慢動作(youtube可以設定播放速度),調整自己的動作速度,少做幾次沒問題;若是動作太難,也可自己降低動作幅度;反之,若是覺得太輕鬆,可以加大動作幅度。Q2:若是50、60歲的族群練習,需特別注意哪個動作?若是沒有做到位,容易受傷?A:影片中有許多抬腳和下蹲的動作,像這種上下轉換的身體姿勢,最怕身體容易不平衡跌倒,初學者可以放一張椅子在前面做平衡輔助,熟練了再拿掉。這套動作有許多跳躍的動作,尤其是弓箭步的跳躍,要注意緩衝,盡量不要製造太大的聲響,而單腳跳的動作,強度有點強,如果膝蓋不舒服或感覺有點吃力時,可以不要跳。Q3:練習這套動作,持續一個月,可以看出什麼的明顯改變?A:若想要肌肉有明顯差異,至少要超過一個月,動作若都有確實做到位,會感覺比較不費力,但教練特別提醒,這套動作不要天天做,一周兩、三次即可,要讓肌肉休息,避免太過疲勞,或是換套動作做,做一天休一天也是可行的方式。。相關課程/「棒式運動」立即學!10分鐘教練課 增強你的核心肌群。相關課程/教練在線/在家運動!中高階主管的「零碎時間健身術」。相關課程/比上健身房更有效 10分鐘有效練出好腿力加入【健 康 橘】社團接收最新資訊 │ 了解更多【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