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1 該看哪科.消化系統
搜尋
健康存摺
共找到
114
筆 文章
-
-
2022-02-11 新聞.用藥停看聽
健康存摺App 用藥狀況一目了然
民眾出遊時,偶有突發狀況就醫,常被問「目前有在使用那些藥物?」時會措手不及,無法正確完整回答用藥的名字,造成醫療人員進行醫療處置時可能有潛在的安全疑慮。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透過由中央健保署的健保資料庫數據所建置的「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即可提供更詳盡的個人醫療資訊。民眾可從健康存摺App查詢自己的就醫狀況、用藥資料、過敏紀錄、預防接種紀錄、檢驗報告等資訊,就能輕鬆掌握自身的健康情形,就診時提供給醫療人員參考,以降低重複用藥、藥物交互作用等不當用藥的風險。但要特別注意,若有使用自行購買的西藥、中草藥或保健食品等,由於這些品項無法在查詢系統中呈現而容易被忽略,因此,就醫時仍應主動告知醫師、藥師有在使用的自費品項,避免因疏漏評估而危害用藥安全。若是家中長者無法自行管理健康及用藥狀況,建議家屬可以善用健康存摺中的「健康資訊分享-眷屬管理」功能,在經當事人同意後完成設定,即可代為查閱健康存摺中的資訊,就醫時可提供給醫療人員進行評估。此外,近期指揮中心宣布民眾進入特定場所需要出示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民眾也可以選擇使用「健康存摺App」中的疫苗接種紀錄提供檢視。只要多多善用健康存摺App的功能,可讓你我的生活更加便利。
-
2022-01-2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健康存摺「紅綠燈」秀接種證明 為何中央證明需掃碼?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國人申請「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將滿一個月,累計117萬人申請。不過,此證明需以查驗程式掃描QR code,遭批繁複,反觀逾760萬人開通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則不需掃碼,直接以紅黃綠色塊顯示接種狀態。健保署表示,掃碼可驗證身份及資料,形同有效簽章,與國際通用;健康存摺登入時已經過嚴謹身份認證,直接顯示接種狀態,可免去掃碼動作。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去年12月28日開放以「有效護照」申請數位健康證明於國外使用,一個月內有26萬人申請,上周五進一步開放用「戶號」申請並鼓勵於國內使用,5天內增加91萬人申請,目前累計有117萬人申請。由於企業機關場所運用數位證明之前,不需要向指揮中心申請,所以指揮中心並不知道國內應用情況。健保署資訊組副研究員陳孜瑜表示,民眾登入健康存摺,點選「疫苗接種」,接種過幾劑就會有幾個綠色勾勾;若點選「摘要」則可看到各劑次的接種日期,以及最近新增的色塊,紅色是尚未接種,黃色是只打一劑,淺綠是兩劑,深綠是三劑。由於色塊很大,如果有餐廳或公共場所要求接種證明,民眾可保持社交距離、不需接觸手機或掃描機,即可通關。既然出示即可證明,為何中央的數位證明還要掃描?陳孜瑜表示,掃描是為了驗證這份證明是由國家數位疫苗證明平台所發,同時進行身份驗證,具備「簽章」的有效性。QR code可存於手機,不需透過任何App就快速顯示、提供掃描,且於國、內外都可使用,這些仍是用QR code掃描的優勢。
-
2022-01-21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懶人包/申請數位健康證明3方式 詳細教學步驟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21日)起民眾前往歌廳、舞廳、夜總會等十二類娛樂場所,需配合出示完整接種疫苗紀錄且滿十四天才能入內活動消費,除出示原本的小黃卡外,也可用「健保快易通」或「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替代。但目前仍不鼓勵連鎖餐廳全面以接種證明作為用餐條件。12類需出示證明場所3種方式證明證明方式一:小黃卡(紙本疫苗接種卡)施打疫苗都會發放紙本疫苗接種卡,隨身攜帶供查驗。.功能:供國內查驗使用。證明方式二:健保快易通App健保快易通App「健康存摺」的接種或檢測紀錄即起增列QR code,可供店家掃描確認。.功能:供國內查驗使用。使用步驟1、下載健保快易通App使用手機或平板在Google play及Apple store搜尋「健保快易通」、「健康存摺」或掃描下方QR-CODE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完成安裝後開啟程式。2、若已下載者,要先進行版本更新,才會看到QR code的新功能。3、更新之後登入健康存摺,再點選「COVID-19疫苗接種/病毒檢測結果」專區,即可看見個人已完成接種疫苗之劑次。最左邊「疫苗接種」出現幾個綠色勾勾,即代表已施打幾劑疫苗,「摘要」顯示注射日期及疫苗種類,「明細」顯示疫苗已施打院所及疫苗批號。證明方式三: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原本下載限持有效護照者,現以戶口名簿的戶號取代都可上網申辦。.申辦網址:https://dvc.mohw.gov.tw .功能:1、所有在國內接種者皆可下載2、符合歐盟規範的查驗程式,可驗證60國的證明3、提供具實名制的APP作為證明載具。.使用步驟1、前往網站:使用具備相機及網頁瀏覽器的手機、電腦等,開啟瀏覽器前往上述網址。2、同意隱私權聲明、允許取用相機權限。3、不退出查驗網頁且不中斷網路者,可續使用並維持最新功能,退出或中斷者可重新上網更新。注意事項:1、確認身分(一)國人:(1)身分證號+健保卡號+戶口名簿戶號;(2) FIDO;(3)自然人憑證。三種方式擇一。(二)外來人口:(1)統一證號+健保卡號;(2) 統一證號+入出境證號;(3) 統一證號+護照號碼。三種方式擇一。2、選擇項目選擇「疫苗接種數位證明」或「檢驗結果數位證明」。3、取得證明於申請成功畫面點選「下載/列印 數位證明」,檔案格式為PDF,提醒要先保存於行動裝置或電腦硬碟中,再視個人需要列印紙本。無列印設備但又有列印需求者,可於申請成功畫面選擇超商並點選「取得超商列印碼」,系統將產製超商取件條碼或取件編號,請自行攜碼至超商付費列印。
-
2022-01-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12類娛樂場所 今起打2劑才能入場
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國內版疫苗護照自今天上午八時起開放民眾申請使用,且今起,民眾前往歌廳、舞廳、夜總會等十二類娛樂場所,需配合出示完整接種疫苗紀錄才能入內活動消費,除出示原本的小黃卡外,也可用「健保快易通」或「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替代。台北市仍規畫使用台北通疫苗護照,副市長蔡炳坤昨表示,市府會依中央公布的原則調整,還是會走台北通方向,就像打疫苗,會有多種選擇,希望民眾使用台北通是因為比較方便,進場也比較便利。新北十七日起實施「校園疫苗護照」,以健保快易通APP、小黃卡為主,也考慮現場篩檢,以證明已打二劑後,才准許出入校園。市長侯友宜說,目的是保護沒有辦法打疫苗孩子,暫未規畫其他地方實施,但會視疫情變化滾動調整。指揮中心去年底比照歐盟規格推出疫苗數位證明(疫苗護照)供出國民眾使用,已核發廿六萬分,昨宣布擴及國內也可使用。指揮中心資訊組副組長龐一鳴表示,此證明所有國內接種疫苗的民眾都可下載,且符合歐盟規範的查驗程式,可驗證六十國的證明,並提供具實名制的APP作為證明載具。開放民眾申請疫苗護照的同時,陳時中也表示,因歌廳、舞廳、夜總會、酒吧、夜店等十二類休閒娛樂場所,具有接觸不特定人及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特性,除原本規定從業人員須完整接種疫苗,現也規定前往活動、消費的民眾,須出示小黃卡或數位證明,確認打滿二劑疫苗才可進入。染疫康復者三個月內視同具抵抗力,不需完整接種,僅需使用紙本的解除隔離通知書做為出入證明。民眾未依規定出示將開罰。針對醫院及住宿式長照機構等,指揮中心本就針對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情形進行規範,民眾出入也要配合出示疫苗紀錄。陳時中說,疫苗護照是眾多工具之一,紙本小黃卡、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都可以作為疫苗接種證明使用。昨晚健康存摺也因應需求,增列QR code功能,供店家掃描。
-
2022-01-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申請境內數位健康證明 健保App搶先推新功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21日起可下載上網申請「數位新冠健康證明」,指揮官陳時中也強調,這只是三種證明工具之一,用小黃卡、健保快易通App也可以。健保署今也跟上新制,宣布即起健保快易通App「健康存摺」的接種或檢測紀錄,也增列QR code,可供店家掃描確認。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快易通App的「健康存摺」當中,平常就有介接衛福部疾管署收載的v新冠疫苗接種資料,可查詢疫苗接種或病毒檢測結果。現在配合新制,已經新增了QR code可供掃描,希望幫助民眾和店家都更方便多多利用。掃碼過程不會紀錄民眾任何資料,不會有接種資料外洩之疑慮,請民眾放心。健保署提醒,已經下載過健保快易通App者,要先進行版本更新,才會看到QR code的新功能。更新之後登入健康存摺,再點選「COVID-19疫苗接種/病毒檢測結果」專區,即可看見個人已完成接種疫苗之劑次。最左邊「疫苗接種」出現幾個綠色勾勾,即代表已施打幾劑疫苗,「摘要」顯示注射日期及疫苗種類,「明細」顯示疫苗已施打院所及疫苗批號。
-
2022-01-18 新聞.元氣新聞
3.7萬人重複用藥!健保推出主動示警 每季省940萬藥費
根據國健署調查,半數長者有三種以上的慢性病,藥多一不留神就會搞混,重複服藥可能暈倒甚至威脅生命。健保署為把關用藥安全,去年10月起針對最常見重複用藥風險較高的「血壓、血脂、血糖、血栓、前列腺」這五大類藥品,擴充於雲端藥歷主動提醒功能,推估一季可幫助3.7萬人免於重複用藥風險、為健保省下940萬藥費,新功能開通兩個月已有61萬人次受惠。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視察黃瓊萱表示,健保署雲端藥歷可查詢過去三個月內的用藥,過去只有針對「同成份」的藥品進行主動提示,現在擴增功能為「同藥理機轉」也會提示,即便病人換了不熟悉原本用藥的醫師或醫療院所,即便醫師忙碌而沒有查詢雲端藥歷,如果開藥時選到同成份或同機轉的藥品,系統都會主動示警,幫忙醫師把關。黃瓊萱表示,如果病人領藥後還有十天藥沒吃完,又拿到同成份或藥理機轉的藥品,就算重複用藥。根據過去資料,每一季大約有3.7萬人重複用藥,導致940萬額外花費。細看重複用藥的品項,以降血脂為最多,佔了300多萬要費,其次依序為降血壓、降血糖、抗血栓、前列腺肥大用藥,目前都已將上述五類重複用藥風險較高的藥品納入提示範圍。黃瓊萱提醒,除了醫師和健保系統的把關,也鼓勵民眾自行下載「健保快易通App」並開通「健康存摺」,以完整了解自己的領要情型。現在子女代替父母領藥的情況普遍,別忘了也可善用健康存摺中的「眷屬功能」,看診時提供醫師參考、主動提醒醫師,一起幫忙為父母的用藥安全把關。
-
2021-12-08 該看哪科.心臟血管
健保署攜手台大科學算命 用AI進行心血管風險評估
心血管疾病為台灣十大死因第二名,平均每十分鐘奪走一命,每年有近五萬名高風險族未就醫。健保署與台大醫院合作,將結合全國性影像巨量資料庫與台大開發AI心臟鈣化評估技術,為每位曾做胸部影像檢查的國人進行「科學算命」。最快明年第一季就能透過健康存摺,提供高風險群做出個人化的評估和提醒,估計每年可挽救約750條人命。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王宗道表示,心臟鈣化分數(CAC)是目前唯一被心臟學界認可顯著提高心血管風險分層準確度的檢查項目。100分以下是低風險,十年內發生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率不到10%,建議維持健康生活型態、控制三高危險因子;101到400分是中高風險,發生機率10到20%,400分以上是高風險,機率超過兩成,建議要強化控制危險因子,並且積極做心血管疾病篩檢。王宗道使用AI模型分析去年12月3.3萬人胸部電腦斷層影像,發現許多民眾沒有因心血管疾病診斷而就醫,粗估一整年下來可能有高達4.8萬名高風險民眾未就醫。如果未來能夠結合影像檢查與風險評估,透過健康存摺主動提醒,這五萬人或許會因此積極注意自身生活型態,以每年3%的發病率、發病後50%的死亡率做推估,每年可望挽回約750條人命,免死於心肌梗塞或中風。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目前健康存摺已有多項疾病風險評估及追蹤,包括肝癌、末期腎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民眾只要輸入檢查結果,就能得知自身風險。與台大醫院的合作,可影像學的智慧醫療導入心血管疾病評估,為民眾提供個人化的精準醫療。
-
2021-11-05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海外完整接種遭長照拒訪 指揮中心:可快篩通關
有民眾在海外接種兩劑COVID-19疫苗,卻被長照機構以無小黃卡紀錄為由拒絕開放入內探視。指揮中心今天表示,仍可快篩通關,持續研議國外接種紀錄導入健康存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0月19日宣布國外接種世界衛生組織核發緊急使用清單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種類,可於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採取補登,雖可於NIIS採取補登,但不納入疫苗接種證明,如小黃卡等,提醒補登接種紀錄的民眾,應妥善保存國外接種證明或接種紀錄。據蘋果新聞網報導,有民眾反映打2劑中國製的COVID-19疫苗卻不被認可,赴長照機構探視親人仍受阻,該療養院聲稱僅認可台灣的小黃卡。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開放長照機構探視仍以檢附3日內陰性證明為主,具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且施打滿14天以上證明為例外條款。羅一鈞說,由於現階段國外接種證明五花八門,長照機構並非證明鑑定專家,第一線執行人員確實無法憑藉民眾一張國外COVID-19疫苗接種文件辨識真偽,所以仍建議國外接種者檢附3日陰性證明,現在居家快篩方便取得,雖然探視多出一道手續,但不構成不能赴機構探視。羅一鈞進一步指出,至於是否能將國外接種COVID-19疫苗紀錄導入健康存摺,由於相關議題還蠻複雜,所以現階段仍然還在持續研議中。國外接種世界衛生組織核發緊急使用清單的COVID-19疫苗種類,包含阿斯特捷利康(AZ)、莫德納(Moderna)、輝瑞BNT、嬌生(Janssen)、中國國藥(Sinopharm)及中國科興(Sinovac)。接種COVID-19疫苗是恢復正常生活關鍵之一,但民眾擔憂不良事件。媒體問及,有民眾接種疫苗後不舒服,赴恩主公醫院急診被退掛,接種後不良事件就醫是否有標準流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急診醫師都有留觀標準流程,該案本身有甲狀腺亢進病史,相信醫師專業判斷。
-
2021-11-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八大復業通行推疫苗護照? 羅一鈞:可出示小黃卡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八大行業逐步鬆綁。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接下來還要面對八大行業的開放,疫苗護照就很重要。對此,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疫苗接種證明以國際間出入境為主,國內現階段暫不使用;目前已設計初步資訊,包括是否符合歐盟規範等,等相關配套完成就會啟用。八大行業要開放需符合幾個條件,包含從業人員至少接種過一劑疫苗並滿14天以上,且首次服務前要提供3日內快篩或PCR陰性證明;未完整接種兩劑疫苗的員工,須每周進行一次快篩或PCR檢驗;顧客進場須提供接種二劑疫苗證明。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上午出席活動時表示,接下來還要面對八大行業的開放,疫苗護照就很重要,這些都需中央開放系統。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則表示,八大復業要求全部要接種一劑的證明,顧客進場也要至少接種一劑,這些其實都與去醫院探病陪病的豁免條款類似,可以出示小黃卡或是以手機出示健保健康存摺,都可以採認。
-
2021-10-1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北市疫苗過期仍照打? 衛生局急澄清:上傳時誤植批號
北市議員林穎孟爆料指出,台北市有一批日本送的AZ疫苗,系統顯示已被放到過期,並公布相關證據砲轟柯市長承諾又跳票,北市衛生局今上午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並非接種過期疫苗,而是醫院在上傳紀錄時選錯批號。衛生局長黃世傑表示,一直都有要求醫院在期限內將疫苗接種完畢,9月18日疾管署配發台北1500瓶批號K004C的AZ疫苗,當天就撥發給合約醫療院所提供第8期中央預約平台、數位落差長者、教育專案及第5類接種第二劑使用,並於9月23日調撥23瓶給洗腎病患及診所相關人員,以及AZ第二劑特別門診使用。黃世傑指出,該批疫苗期限較短,10月3日就到期,衛生局每天都有監控疫苗的使用及剩餘量,10月1日發現剩13瓶,但10月2日查詢NIIS系統,確認北市各合約醫療院所該批號的AZ疫苗已全數施打完畢。疾管署在10月12日接獲民眾陳情,指稱民眾的黃卡記載10月8日在中心綜合醫院接種疫苗,查詢健康存摺顯示該疫苗批號為K004C,與10月3日屆期的疫苗相同,當天疾管署就通知衛生局釐清。黃世傑說,經查後發現,9月24日、27日共調撥11瓶批號K004C的AZ疫苗給中興院區,該醫院在9月29日已全數接種完畢,總計接種124人,每瓶平均接種11.3劑,「但該院承辦人在上傳10月8日接種名冊時,不慎將批號A1058誤植為K004C,『實際上該院並未存放及提供過期疫苗』」。黃世傑表示,衛生局已給予該院行政指導,提醒接種疫苗前以及上傳資料前務必確認正確性。衛生局補充,陳情民眾實際施打的是10月8日這批疫苗效期較長的AZ疫苗,效期是到10月31日,近期同時有很多疫苗施打,醫療院所非常辛苦,會提醒醫療院所務必嚴加比對疫苗接種種類及其控管,對於剩餘疫苗的數量及各批號的效期都要謹慎。北市發言人陳智菡表示,中心綜合醫院即將屆期的疫苗已在9月29日施打完畢,是該院上傳資料時選錯批號,目前正在比對,被選錯批號的200多人是打哪種疫苗。
-
2021-10-10 新聞.元氣新聞
健保快易通下載數破700萬 8成3民眾願供個資給產業用
口罩實名制、虛擬健保卡、健康存摺等,讓健保快易通APP下載人數破700萬人。健保龐大的就醫資料,目前僅供學術申請使用,未開放給產業界。不過,透過APP調查國人資訊開放使用的意見,有91.8%支持提供學術研究使用,85.3%表達願意提供產業利用。健保署也優化其APP,自9月1日推出「健康存摺嚐鮮版」,同時也希望民眾能填寫回饋問卷,助後續提升服務品質。健保26年來累積龐大的國人就醫資料庫,大數據運用為各界所關心,為尋求各界對健保資料運用建議的平衡點,健保署於健康存摺內建置「健保資訊運用及共享」問卷調查專區。據調查結果,研議健保資料二次利用的自主權處理方向,並作為後續健保資料開放對外溝通之參考。自110年7月10日至10月8日上午為止,共8萬2016人填答。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加密處理後的健保資料,有91.8%的民眾表達支持提供學術研究使用,並有81%的民眾填寫「個人資料利用告知同意書」;85.3%的民眾表達支持提供產業利用,並有83.2%的民眾填寫「個人資料利用告知同意書」。因應雙十連假,調查期限延長至10月19日。健保快易通APP幫助在疫情期間,以科技協助防疫,如在健保快易通APP中的健康存摺,建置「COVID-19疫苗接種/病毒檢測結果」功能,便利民眾查詢疫苗接種紀錄、快篩及PCR檢測結果等。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健保署以永續經營精神持續改革,透過資通訊科技並運用健保資料大數據,開發整合性服務進行數位轉型,期待各界一起努力,守護國人健康。
-
2021-10-01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10月1日流感疫苗開打分兩階段!新冠疫苗撞期「務必隔7日」再接種
明日起為今年首度流感疫苗開打,其中公費疫苗流感分兩階段接種,第一階段於十月一日開打,對象包含醫護、孕婦幼兒、六十五歲長者等,第二階段則於十一月十五日開打,對象為五十至六十四歲對象,此外今年遇新冠疫苗撞期,提醒兩款疫苗需要間隔至少七天後才能接種,至特約診所施打前可先行電話預約。Q:今年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對象?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與去(109)年相同,第1階段開打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第2階段開打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Q:該如何預約流感疫苗?可以上網(https://antiflu.cdc.gov.tw/)查詢流感疫苗接種醫療院所,打電話至診所預約,並且出示健保卡、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等相關證明文件。Q:接種注意事項?依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專家建議,COVID-19及流感2種疫苗接種間隔應至少7天,避免發生疫苗接種不良事件無法釐清,並在前往合約院所預約或接種前,主動告知疫苗接種史。醫師於接種前可先查詢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請民眾出示全民健保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或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確認民眾是否7天內曾接種COVID-19疫苗,並於完成接種流感疫苗後,於健保卡黏貼流感疫苗接種貼紙。Q:打過新冠疫苗,可以不需要打流感嗎?台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再感染流感或合併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不但是引起重症或死亡的主因,也會增加臨床治療困難度,高風險患者務必與醫師討論接種必要性。感染科專家黃立民也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未歇、流感和肺炎鏈球菌仍在社區潛伏,「只要輪到,三種疫苗都要打」且可採打新冠肺炎前後一周,同時接種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Q:哪些人不適合接種流感疫苗?已知對疫苗的成分有過敏者、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經醫師評估後不予接種。另外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出生未滿6個月,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臨床資料,故不予接種。先前接種本疫苗6週內曾發生Guillain-Barré 症候群(GBS)者,宜請醫師評估。此外,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可在門/住診由熟悉處理過敏症狀之醫事人員提供接種,並於接種後觀察30分鐘,無不適症狀再離開。Q:接種完流感疫苗後需要注意的事項?接種疫苗後有相當小的機率會發生立即型過敏反應,並導致過敏性休克。為了能在事件發生後立即進行醫療處置,接種疫苗後稍做休息,並觀察至少30分鐘以上,待無不適後再離開。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施打後於注射部位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是否仍有出血或血腫情形。接種後應注意有無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意識或行為改變等異常狀況,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並通報當地衛生局。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機率,但仍可能罹患其他呼吸道感染,故仍請注意個人衛生保健及各種預防措施,維護身體健康。疾管署也已於「季節性流感疫苗Q&A」中整理多項注意事項供接種民眾參考。
-
2021-09-27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善用雲端資訊、健康存摺 守護健保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民眾減少就醫,110年6月健保統計,民眾就醫次數較109年同期減少29.3%,但醫療費用只減少20.4%;另和108年同期相較,就醫次數減少31.4%,醫療費用也只減少15.9%。疫情讓民眾減少就醫,這不禁讓我們省思,過去每年平均高達15次的門診就醫都是必要的嗎?高門診次數現象反應人性,民眾就醫所需部分負擔不多,且檢查與檢驗並無部分負擔設計,這需要檢討省思,落實「使用者付費」制度規畫,搭配弱勢經濟協助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讓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健保署自102年建置「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讓院所間有效分享醫療資訊,避免重複用藥及檢驗、檢查。但109年統計,醫療院所執行檢查與檢驗,大約有230億元額度未上傳報告。健保總額每年都有上限,過多的醫療提供無法使收入增加,徒增醫護過勞,期許醫界配合上傳資訊,一起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支出。為了完成這個使命,我們努力爭取經費補助院所光纖費用,讓資訊傳輸更便捷,現積極規畫相關雲端工具,讓院所以最低行政成本,有效率上傳資料,所省下來的醫療費用可用來調整醫療專業服務給付,建構更友善的醫護工作環境。每個人都應管理自我健康高門診利用率也從醫療費用分析得到驗證,健保費用7成花費在門診,3成在住院,這跟國外相反,住院多為重症患者,理應配置較多資源,我國卻是門診耗費大部分醫療資源。期許國人正視,對自我健康管理負起責任,不要有「逛醫院」的心態,把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健保署103年建置「健康存摺」,民眾下載後可取得完整就醫及健康資料,目前逾650萬位民眾擁有。這個工具讓資訊更加透明,民眾可用來進行健康照護規畫,幫助醫病決策。民眾愈能預防疾病或避免惡化,將可拉長健康餘命並降低醫療支出,對個人或國家都有助益。醫院正確申報醫療服務自愈來愈多人使用健康存摺,我們持續接到民眾反應,健康存摺裡記載自己未接受過的醫療服務。鼓勵民眾向院所或健保署反應,讓醫療紀錄更加正確,也期許醫療機構正確申報醫療服務。健保署善盡單一保險人的管理責任,對於虛報、浮報費用的醫療院所,絕對毋枉毋縱、杜絕不法,讓不應該支付的醫療費用回歸健保總額,用於合理調整給付,讓醫療服務提供回歸正軌,也讓更多先進的醫療項目納入健保。108年迄今,台灣連續3年獲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評比為健康照護指標全球第一,109年國人健保滿意度也高達90.22%,但醫護人員對健保滿意度只有3成。健保是全體國人的,健保署須負起良善管理人的責任、民眾須承擔自我健康照護的責任、醫界須以民眾最大利益為考量,秉持醫學倫理提供全人醫療照護服務。大家各司其職,齊心守護健保,創建三贏,才能讓這國際稱羨的制度永續經營、行穩致遠。●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一刊出。
-
2021-09-26 新聞.元氣新聞
流感疫苗10/1起分兩階段開打 和新冠記得間隔7天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宣布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起分兩階段開打。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一階段於10月1日起開打,第二階段自11月15日開始,除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接種時間在第二階段,其餘對象均於第一階段。由於現在也正值新冠肺炎疫苗開打,陳時中也提醒,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民眾開打後儘速預約接種,且需注意「與COVID-19疫苗接種時間間隔7天以上」,並在前往合約院所預約或接種前,主動告知疫苗接種史。陳時中說,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期間,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作業持續進行,依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建議,新冠肺炎及流感兩種疫苗接種間隔應至少7天,避免發生疫苗接種不良事件無法釐清。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與去年相同,第一階段開打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與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禽畜業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第2階段開打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指揮中心提醒,開打後,民眾可先透過各地方政府衛生局網頁、疾管署流感防治一網通(https://antiflu.cdc.gov.tw/)、疾管家或1922防疫諮詢專線,查詢鄰近合約院所,再電洽院所預約,以確保可施打到疫苗且節省排隊等候時間;前往接種時應攜帶健保卡及相關證明文件(如兒童健康手冊、孕婦健康手冊等),並佩戴口罩、適度保持安全距離及執行手部衛生等措施。指揮中心表示,合約院所請配合妥善安排接種動線,讓預約民眾優先接種,適時增加人力疏導人流等接種規劃;此外,請醫師於接種前可先查詢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以及進行接種評估時,請民眾出示全民健保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或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紀錄卡,確認民眾是否7天內曾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並於完成接種流感疫苗後,於健保卡黏貼流感疫苗接種貼紙。
-
2021-09-1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台灣的健保需要您我共同守護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就醫、行醫與醫療政策的檢討」。一位資深醫師冷眼旁觀,點出他所看到的大眾就醫的問題;一位關心醫學倫理的律師誠懇道出他認為醫師行醫應有的修養。非常難得的是健保署李署長在百忙之中回應這兩篇文章,他以台灣濫用健保的真實數據、民眾就醫所需之部分負擔額度非常少,且檢查(驗)並無部分負擔的設計,而提出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制度規劃,搭配弱勢經濟協助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讓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民眾。讓我們傾聽李署長誠懇的呼籲:「民眾、醫療提供者、健保署各司其職,共同守護台灣健保!」台灣醫療使用次數高於世界先進國家台灣健保開辦已26年,國人在健保體系照護下獲得良好的醫療服務,就醫非常的方便,沒有國外就醫的「守門員制度」(病人必須經過家庭醫師轉介才能到醫院進行診療)或過長的「就醫等待期」。全國有兩萬多家醫療院所,其中超過92%與健保署特約,當民眾也很方便使用健保就醫資源,就醫便利固然是個好處,但相對也讓國人一年平均門診超過15次以上,相較世界先進國家高出許多。109年以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為降低感染機率而減少就醫,依據110年6月健保統計數據,民眾就醫次數較109年同期減少29.3%,但醫療費用只減少20.4%;另和108年同期相較,就醫次數減少31.4%,醫療費用也只減少15.9%。疫情減少了民眾就醫行為,這不禁讓我們省思,過去每年平均高達15次的門診就醫都是必要的嗎?其實這高門診次數的現象都是反應人性,民眾在台灣就醫所需之部分負擔額度非常少,且檢查(驗)並無部分負擔設計,這部分也是需要檢討省思,落實「使用者付費」的制度規劃,搭配弱勢經濟協助措施,才能有效降低不必要的就醫行為,讓珍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民眾。檢查(驗)上傳是避免重複醫療重要策略台灣健保總額每年約有4-5%的成長率,84年健保開辦初期醫療支出大約2,200億元,110年健保醫療費用總額突破7,500億元,已經成長超過3倍。醫療支出遠高於健保保費收入,因此在110年1月1日微調了保險費率,以因應財務短絀情況,調漲保費是開源的作法,但節流等管控設施亦是相當重要,將錢花在刀口上才是真正務實的做法。分析健保醫療費用究竟都花在哪裡?統計多年醫療支出發現,健保支付在醫療人員以專業照顧病患的診療費、診察費等占比逐年下降,而藥費及檢驗(查)占比卻逐年上升。健保總額資源使用會有相互排擠效應,我們應正視醫療費用支出的分配,讓辛勞的醫護人員理獲得更合理的報酬,降低過勞及血汗醫院的情形,讓大家快樂工作,有足夠心力照顧病患。分析109年資料發現,醫療院所執行的檢查(驗)中,大約有230億的額度是沒有上傳檢查(驗)報告資料給健保署的,健保署自102年開始建置「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讓院所間可有效分享醫療資訊,避免重複的用藥及檢驗(查)。身為健保署署長我想提醒大家,健保總額每年都有上限,過多的醫療提供並無法帶來醫療收入的增加,反而徒增醫護過勞的現象,期許醫界能積極配合上傳檢查(驗)資訊這項重要的政策,一起努力降低不必要的醫療支出。為了完成這個使命,我們先前努力爭取經費補助院所光纖費用,讓資訊傳輸更加便捷,現正積極規劃相關雲端工具,讓院所以最低行政成本的方式,有效率地上傳資料,所省下來的醫療費用將可用來調整醫療專業的服務給付,建構更友善的醫護工作環境。國人可運用「健康存摺」照護自我健康我們的高門診利用率也可從醫療費用分析得到驗證,統計發現健保費用有7成花費在門診,只有3成是花費在住院,這跟國外的醫療資源運用統計相反。住院照顧的是比較重症的患者,理應配置較多的資源,而我國卻是輕症的門診耗費了大部分的醫療資源。我們期許國人也能夠正視這個問題,對自我的健康管理負起責任,不要有「逛醫院」的心態,把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健保署從103年開始建置「健康存摺」並持續精進,民眾可以透過「健康存摺」取得個人完整的就醫及健康資料,目前已有超過650萬位民眾擁有自己的「健康存摺」。這個工具讓民眾及醫療人員之間的資訊更加透明,民眾可使用來進行健康照護規劃,幫助醫病決策。民眾若愈能預防疾病或避免惡化,將可拉長健康餘命並降低醫療費用支出,對個人或國家都會帶來助益。自從健康存摺有越多人使用以來,我們持續接到民眾反映健康存摺裡記載了自己沒有接受過的醫療服務,民眾可以向院所或是健保署反應這個情況,讓自己的醫療紀錄更加正確,也期許醫療機構可以正確申報醫療服務。健保署會善盡單一保險人的管理責任,對於虛報、浮報健保費用的醫療院所,絕對勿枉勿縱、杜絕不法,讓這些不應該支付的醫療費用回歸健保總額,用於調整合理的醫療給付,讓醫療服務提供回歸正軌,也讓更多先進的醫療服務能納入健保,真正守護民眾健康。民眾、醫療提供者、健保署各司其職守護台灣健保台灣自108年迄今,已連續3年獲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評比為健康照護指標(Health Care Index)全球第一的國家,除獲國際肯定,109年國人滿意度也高達90.22%,但照護國人健康的醫護人員對健保的滿意度卻大約只有3成。身為健保署一員,我必須鄭重地呼籲,健保是全體國人的,大家都應共同努力維護,健保署須負起良善管理人的責任、民眾須承擔照護自我健康照護的責任、醫界須以民眾最大利益為考量,秉持醫學倫理提供全人的醫療照護服務。唯有大家各司其職,齊心守護台灣的健保,創建三贏的台灣健保,才能讓這國際稱羨的制度永續經營、行穩致遠。
-
2021-08-30 名人.精華區
王正旭/推動「新藥及新醫材意見」平台 需見多識廣
「新藥及新醫材病友意見分享」平台(以下簡稱平台)從2016年成立至今已5個年頭,感謝健保署提供病友直接表達的管道,醫藥品查驗中心悉心維護系統、彙整資訊,更感謝病友們無私地分享用藥經驗,大家一字一句的力量都不容小覷。一開始,各界不習慣將病友經驗作為健保給付審查依據之一,現在病友經驗已成為健保署共同擬定會議的正式資料,供審查委員參考,這過程真的非常艱辛。但若要讓平台真正落實政府體現民意的政策美意,建議從「見多識廣」來加強。擴充適應症 用藥經驗很重要「見多」,要蒐集更多適應症的意見。近期上市新藥常不只適用於一個癌別,例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O)、標靶藥物,都可用於多種癌別或適應症,有機會造福更多癌友。但新藥通常昂貴,若沒有健保大傘保護,絕大部分癌友無法負擔一年動輒上百萬的藥價。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於2019年4月納入八個癌別給付後,近期廠商又依臨床試驗研究成果,再提出擴充新適應症的申請案,近期許多標靶新藥也增加申請適應症,納入健保給付。擴充適應症意味雖可能嘉惠更多癌友,但也將對健保財務帶來更大衝擊,因此病人的用藥經驗更顯重要。遺憾的是,目前平台尚未針對擴充適應症藥品蒐集病人用藥經驗,病人也因此錯失捍衛治療權益的發聲機會。善用宣傳工具 提高平台能見度「識廣」,則是要提升平台能見度。平台能見度偏低,大多數病人並不知道健保署設有這個平台,而癌症希望基金會宣傳量能也有限,只能透過基金會臉書、LINE@、病友群組宣傳,真正能看到訊息的病友仍然不夠多。期待健保署能夠提升平台的能見度,如在健康存摺或相關網站設立連結,並運用懶人包等宣傳工具讓病友知道有這個平台的存在,才能有效提升病人提供意見的意願。擴大民眾參與 展二代健保精神我深刻理解平台的維護及運作需要耗費許多人力與時間,然而,擴大民眾參與是二代健保所要推動的核心重點之一,倘若病人欠缺對擴充適應症新藥表達意見的管道或機會,將無法充分展現二代健保的精神,十分可惜。平台所蒐集的項目及能見度,必須與時俱進,基金會將持續做好蒐集、彙整意見的作業,讓健保署及醫藥品查驗中心了解病友的需求與期待,期盼更多病友願意提供自己用藥經驗,讓健保給付決策有更持平、均衡的考量面向,這才將是全民之福。
-
2021-08-09 新聞.元氣新聞
中醫大新竹附醫推AI深喉嚨唾液PCR 減少棉籤戳鼻之苦
為了讓民眾採檢更為便利,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打造科技防疫,產學合作,設立AI智能深喉嚨唾液PCR,受檢者不必忍受長棉籤戳鼻的不適感,透過「由喉嚨內吐出唾液」就可檢驗,且醫護零接觸,檢驗結果24小時內出爐,透過健康存摺即可查詢結果。中醫大新竹附醫院長陳自諒表示,民眾透過醫院門診,由醫師看診開出COVID-19深喉唾液PCR檢驗單,即可在大廳PCR智取箱,領取深喉唾液採檢容器,透過「由喉嚨內吐出唾液」,就可以檢驗,不只減少醫護和行政人力,更維持醫院的防疫量能,讓普篩更方便,適合需要定期篩檢的補教業、學校、服務業及企業等。檢驗科主任楊晶安說,鼻咽PCR 採檢必須由醫護人員執行,以長棉籤深入鼻子、使力擦拭後取得檢體,被採檢者有時候會難受不舒服;「深喉唾液」採檢,受檢者在獨立空間內,把由喉嚨內吐出唾液吐進採檢盒中即可,不必忍受異物插喉之苦。楊晶安也提醒,民眾在採集前2小時內不可飲食、漱口、吸菸和刷牙,但是可以酌量喝水。院方也錄製衛教宣傳單,QR CODE 和影片,提供民眾參考,相關訊息,可上官網查詢。
-
2021-07-05 名人.李伯璋
李伯璋/健康存摺將增民眾表達意願同意書
2012年,台灣人權促進會與民間團體提出行政訴訟,質疑政府在沒有取得人民同意且沒有法律明確授權下,逕自將健保資料提供給研究單位。雖然健保署以公共利益為訴求而勝訴,目前該案仍在大法官釋憲審查中。全民健保26年來累積了660億筆就醫數據,自107年起,電腦斷層掃描(CT)與核磁造影(MRI)為主的醫療影像收集與利用、健保大數據的分析與加值,是台灣推動精準醫療及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個資去識別化 還有努力空間無可否認,健保資料的二次利用與個資法爭議,必須務實面對,中研院副研究員何之行提醒我們,檢視健保資料釋出是否具適法性基礎,更重要的是區分個資的去識別化屬於假名化或去連結(匿名化)。我們一直是將個人資料的假名化當作匿名化操作,美國HIPAA(Health Insurance Porta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Act)法案要求,去除18項個人識別碼(identifier)即達成去識別化,與之相較,我們依然有努力空間。歐盟個人資料保護規則(GDPR),直接說明假名化的個資仍然是個人資料。目前,民眾就醫資料及投保資料上傳至健保署,身分證號欄位加密儲存,加密後金鑰長度為32位,雖完全移除個人資料或可避免再識別問題,但在這駭客時代,依然有個資洩密的想像空間,事實上、刪除愈多個資,也可能無法達到學術研究或資料加值應用。個資法第六條第一項規定,有關病歷、醫療、基因、健康檢查的個人資料,不得蒐集、處理或利用。但同條項第四款指出,公務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基於醫療、衛生或犯罪預防之目的,為統計或學術研究而有必要,且資料經過處理後,依其揭露方式無從識別特定當事人,不在此限。健保署為便利民眾共享及應用開放資料,運用健保資料庫發展「健康存摺」及「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已有580多萬人登錄使用健康存摺。多與民眾溝通 實為根本之計雖然我們一再強調在於法有據與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推動健保資料二次利用的理念。實務上、若是能對民眾善盡告知說明,並取得其同意,實為根本之計。我們規畫於「健康存摺」內新增以「健保資訊運用及共享」為主題,提供民眾表達意願及簽署個人資料利用告知同意書。首先、請民眾提供對健保資料再利用的看法,再於詢問民眾,未來若可選擇,是否會要求將其個人資料停止提供學術研究利用?或願意開放提供產業申請利用。健保珍貴資產 使用得細思量個人42年臨床醫學生涯,可感受到醫療行為風險過高時,某些醫師會選擇「防禦性醫療」保護自己,此非病人之福。台灣健保是單一保險人制度,26年來收集的健保申報資料是國家珍貴資產,在人權議題下、如何在開創與保守的政策規畫中尋求平衡點,創造台灣善用健保資料,更是身為健保署長的職責。醫學的進步除了個人經驗累積,更重要的是運用大數據分析。醫療大數據的運用屬於公共利益,不是侷限個人利益,商業運用亦應回饋健保基金。開放健保大數據運用,將有利於創造下一代福祉,如何兼顧資料安全與強化適法性基礎,值得全民共同省思。
-
2021-06-14 新聞.元氣新聞
電話通知檢驗陽性要付錢領藥?健保署:這是詐騙
健保署APP「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健康存摺」可查詢快篩及PCR檢驗結果,但最近有民眾發現,有人透過電話謊稱通知確診結果,並要求民眾繳交現金以換取治療藥物。健保署今特發出澄清,強調若篩檢結果為陽性,民眾應等候衛生單位通知,做後續檢疫隔離安排篩檢,絕對不會以電話通知要求現金買藥。健保署表示,若民眾已採檢,快篩檢驗結果,一定會在篩檢當日通知,至於後續的公費PCR檢驗結果,則需再採檢後3日內才有結果。至於自費PCR檢驗結果,則需洽提供採檢之醫事服務機構,若民眾對檢驗結果內容有疑義,仍請建議詢問採檢之醫事服務機構。健保署表示,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健康存摺」APP可查詢篩檢結果。但須先經過兩個步驟,首先要點選裝置認證,選擇行動電話認證。再者要準備本人健保卡、本人SIM卡,並使用行動網路,輸入健保卡號後4碼、手機號碼、身分證號,就可快速認證操作。完成認證後,點選「健康存摺」,就可至「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查詢篩檢結果。健保署提醒,若篩檢結果為陽性,請民眾等候衛生單位通知,做後續檢疫隔離安排篩檢。報告出爐之後,相關單位絕對不會以電話通知民眾繳交現金,以拿取治療藥物。民眾若接到疑似詐騙電話,請立即掛斷,撥打警政署165反詐騙專線查證,或撥打健保諮詢服務專線:0800-030-598或4128-678(不須加區域碼),手機請撥02-4128-678。
-
2021-06-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懶人包/疫苗預約平台即將上線 3步驟使用健保快易通App快速預約
為推動COVID-19疫苗大規模接種,行政院規畫透過4個管道讓民眾方便預約接種,包含即將推出的「疫苗接種預約平台」將介接於「健保快易通」APP,也會與各醫院、診所等對接預約系統,透過此管道可預約附近的醫療院所或接種站。使用方式為一周前利用手機健保快易通,可出現所在位置附近的幾家診所醫院,看到有無疫苗或是預約人數能否排上,時間到就可以去接種,完成之後可領到接種記錄卡,並於健保卡貼上貼紙。資料自動上傳到資訊系統,手機也可查到接種時間。許多人在去年購買實名制口罩時就已開始使用「健保快易通」APP,若您還沒使用過,建議先行下載開通身份認證,以便在6月中旬「疫苗接種預約平台」上線時可以盡快預約施打。COVID-19疫苗預約施打4管道1、「健保快易通」APP2、專門網站預約:1922.gov.tw3、四大超商4、藥局「健保快易通」APP預約使用步驟若您沒有使用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請先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完成身分認證後,耐心等待疫苗預約平台正式上線。(開放日期依指揮中心公告時間實施)【Step1】在這裡下載APP🔔Android:https://goo.gl/dwD1aC🔔iOS:https://goo.gl/omZ11S【Step2】身份認證●裝置碼認證如果您使用非本人門號(如公務機、預付卡、wifi等狀況) ,請先準備電腦、讀卡機、健保卡及戶口名簿的戶號:👉用電腦及讀卡機插健保卡登入 #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 網頁(https://reurl.cc/YOj5nO)👉點選【首次登入請先申請】👉輸入戶口名簿 #戶號 及戶籍地,並設定密碼👉前往電子信箱進行認證作業👉完成認證後重新登入健保卡網路服務註冊網頁👉點選 #行動裝置認證,產生 #裝置認證碼👉打開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手機)登入頁中的【裝置碼認證】即可掃QRCode或手動輸入(電腦產生的裝置認證碼),輕鬆完成手機綁定●行動電話認證:您若是本國人使用登記本人名下的月租型手機門號,並搭配行動上網詳細行動電話認證步驟請看:https://reurl.cc/9rOnLv【Step3】開始使用健保快易通APP登入健保快易通APP後,快來使用防疫綠通道:✅預約COVID-19公費疫苗(待正式上線)✅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就醫院所查詢(視訊診療)✅實名制口罩預購
-
2021-05-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新冠快篩採檢不知道結果?教你即時查詢檢驗報告
本土新冠疫情爆發,有許多民眾對媒體申訴,採檢等待數日都不知道結果,非常擔心身體狀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衛生單位人力物力都在高負荷狀態,已讓「健保存摺快意通APP」可看檢驗結果。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李伯璋表示,即便新冠快篩試劑,都需要等待1個小時才會有結果,目前核酸檢驗PCR最晚也要3天,目前健保署已經連結好疾管署與醫療院所,每個小時會接收1次民眾檢驗結果,對檢驗民眾發送。▲新冠肺炎檢驗結果上傳流程。(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
2021-05-14 養生.抗老養生
每個階段都要動,更年期更是為運動存摺存肌力!婦產科醫師給熟齡女性的4運動建議
如果更年期前與後,都很少運動或不運動,那麼骨質疏鬆、五十肩、退化性關節炎,就可能找上身。有時是身體的一些不方便,長期下來也造成生活很大的不便,如果生病了,有運動的人也會有較佳的體力,好得更快。「運動讓我的人生有了很多的改變,我的外觀與生活都有了截然不同的變化。」說話的烏恩慈,是禾馨醫療的婦產科醫師,大家都叫她烏烏醫師(註一),面目清秀的她,卻有運動員般的體格與絕佳的氣色。她身體力行地告訴你,如何活得健康又快樂。祕訣其實很簡單,作法呢?現在就來分享給你。 許多人都說:「等我退休後,我就要四處自在地去旅遊。」可是又會有另句話出來:「但等你出退休,體力還跟得上嗎?」 退休到處旅行,體力肌力也要跟上 退休要準備好幾本存摺,其中一本就是健康存摺了,在更年期前後培養運動習慣、儲備健康存摺,當肌肉愈來愈強壯且有彈性,可以預防關節炎、五十肩、骨質疏鬆等。 因為運動能維持關節的靈活,使得肌力、體能、平衡感於良好狀態,隨著年紀增長,還能避免摔倒而骨折,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 更年期是關鍵,女人輕鬆動起來 「我觀察許多姊姊妹妹很少運動,非常可惜,可能是有很多誤解的觀念,像是以為會變成『金剛芭比』,或是擔心被以為是『野丫頭』,不夠有氣質。」 「現在通通把這些觀念拿掉,用適當、安全的運動與肌力訓練,會讓你身體線條更漂亮,人有精神、氣色更好,變美麗也變健康!尤其是更年期前後的你,這是影響未來身心健康的關鍵時期。」 烏烏醫師拿自己舉例,前幾年歷經新婚、升任主治醫師後,體態從「略顯豐腴」到「很顯豐腴」,還以為是穿了「顯胖」的衣服來自我安慰,直到朋友「推坑」她加入路跑的行列,有研究精神的她,開始涉獵更多運動、飲食相關的知識與文獻。 不到多久時間,她的體脂肪從33%降到了26%,人更光彩,雙眼炯炯有神。(註二)她不僅鼓勵女人在人生每個階段都需要運動,懷孕、更年期、熟齡後也不例外,不只為了美麗,最重要的是為了健康。 運動存摺存肌力,第二人生活得久也要活得好 「只要有合格運動教練協助,注重安全,運動會讓你非常『順』。反之,如果更年期前與後,都很少運動或不運動,那麼骨質疏鬆、五十肩、退化性關節炎,就可能找上身。有時是身體的一些不方便,長期下來也造成生活很大的不便,如果生病了,有運動的人也會有較佳的體力,好得更快。」 烏烏醫師談到,許多女性的肌肉量比較少,可是有一定肌肉才能穩定身體,且肌力足夠時,肢體的運作順暢,才不容易受傷,且運動還能提升代謝,有效調節身體機能,所以她鼓勵各個年齡層的女人都要運動! 不過,姊姊妹妹更年期想運動,還是有幾點要特別注意。 烏烏醫師給更年期女性的運動建議: 1. 運動不能心急,循序漸進 許多人覺得運動很困難、很累,有時候是一開始就訂了太高的目標,反而容易因為達不到目標而放棄。可以由淺而深、由少到多,否則久沒運動的身體要一下達到期待,不僅不可能,還會累積很多挫折。 像是想開始跑步,可以由快走到慢跑,再逐漸增加跑步的時間與頻率。 2. 找朋友一起運動更好玩,有伴還有支持跟關懷 無論是跳舞、登山或其他休閒運動,除了能感受身心的活力與愉悅,和朋友相聚一刻,也是很棒的事! 熟年後要找到一起運動的好朋友,大家一起變得更好、更正向,而且身心還會更健康,真是划得來的好主意。 而這些運動,如果有肌力訓練「加持」,能避免運動傷害又能持續擁有更佳的體力。烏烏醫師就看過有登山好友們,一起來做重量訓練!大夥聚在一起運動的感覺,真的很開心。 3. 讓「專業的來」,預防運動傷害、運動效率高 雖然坊間有不少運動自學影片,但若想要有系統、有計畫性,且安全的肌力訓練,烏烏醫師還是建議找專業教練指導。例如「深蹲」動作,許多人做不來,是因為動作錯了,有為你量身定做的教練協助,就能做得到。 4. 將運動當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中年後的日子更有趣 每個人喜歡或擅長的運動不一樣,可是總是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不管你現在喜歡的是瑜珈、舞蹈、跑步,還是球類運動,最好能找到一個人可以、一群人也很好玩的運動。 讓運動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又認識三五好友,它不會是難事,而是新鮮事、趣事。 設定運動目標,度過中年危機 「人到了中年之後,事業、家庭已經穩固,但接下來的人生該怎麼走?健康是否有關卡、家庭婚姻有沒有危機?難免會徬徨不定,大家不妨可以利用設定『運動目標』的方式來度過,讓身體充滿能量,心靈也能漸漸沈澱。」 最後烏烏醫師提到,運動是度過中年危機很好的方式,像是許多人就參加半馬、全馬得到滿足感──原來我還是很不錯。要是覺得目標不想訂太高,跳舞、登山,和大家一起參與運動的社團,也可以多多參加,身體舒服了,心情也會好很多,許多「危機」也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 烏烏最懂女人生命大小事,想了解她的運動過程,一起提振信心與健康生活,也可以去她的「烏烏醫師」粉絲團逛逛。 更年期的安全運動建議「階梯踏板運動」: 註一:臉書請搜尋「烏烏醫師」 註二:成年男女的理想體脂肪率範圍,男生體脂率正常在14~23%之間,女生約在17~27%之間;成年男子的體脂肪率超過25%,成年女子超過30%,就是所謂的「肥胖」。 ●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經歷2段婚姻,發現自己一個人剛剛好!若為了有伴,待在名存實亡的婚姻裡很無奈.血壓多少才OK?有什麼症狀?高血壓最基礎知識:想真正改善該有的7個態度!.食道癌9成患者是50歲至70歲男性!國健署提6大遠離致癌因子,落實生活中避免罹癌
-
2021-04-25 該看哪科.婦科
健保大數據/骨盆腔發炎為何多集中在三、四十歲階段?
台灣每100個女性當中,就有8個人在一年內曾因骨盆腔發炎而透過健保就醫,比率不低。女性的骨盆腔為什麼會發炎?為何年齡層多集中在三、四十歲階段?今天「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分析每年近百萬患者的就醫數據,作為女性朋友相關問題的就醫參考。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從每年將近一百萬名女性的骨盆腔發炎就醫資料,可以看到女性因步入戀愛、結婚、生子等不同人生階段,開始承擔骨盆腔發炎的健康風險。也可以看出台灣衛教知識的普及、健保分級醫療制度的適切分工,有需要的女性都能獲得有效的治療。計畫生育、性生活活躍,患者以年輕女性居多。李伯璋表示,年輕女性性生活比較活躍、計畫懷孕,較容易有骨盆腔發炎的問題。不過近年少子化趨勢明顯,年輕人不願意生小孩,避孕做得更徹底,有骨盆腔發炎的女性因此逐漸減少。李伯璋表示,女性如果下腹疼痛,有可能是骨盆腔發炎,也可能是泌尿道系統發炎,因為兩者構造很接近,因此醫師會需要進行鑑別診斷。正常的膀胱裡面是無菌的,陰道則是平常就有一些細菌,若進行尿液檢查,可以排除泌尿道系統的問題,再進一步透過內診、超音波等檢查,確認是不是骨盆腔發炎。台灣婦科診所多,就醫可近性高。李伯璋表示,這些都是基層診所就可以進行的檢查,台灣有不少診所特別專精於婦科,就醫可近性很高。女性只要稍有不舒服,通常都能及時在自己熟悉的婦產科診所,進行必要的檢查、接受恰當的治療,例如抗生素的療程。少部分病情比較嚴重的女性,也可以透過基層診所轉診,到大醫院接受腹腔鏡或是手術引流等治療。抗生素拿三天藥,記得要回診走完療程。說到抗生素療程,李伯璋表示,很多民眾在診所就醫,只拿到三天份的藥,會以爲這是健保署的規定,其實不然。抗生素的療程通常以七天到十四天為一個單位,只拿三天藥是不夠的,需要再次回診,才能走完療程。只是,如果很多人吃完三天的抗生素,自認改善而沒有回診,療程沒走完,細菌沒殺乾淨,生命力強悍就像「打不死的蟑螂」,除了可能反覆發炎,也可能會增加群體的抗藥性。那麼,為什麼診所通常一次只開三天藥呢?李伯璋表示,其實就算院所一次開七天抗生素,健保也會給付。但是,因為西醫基層的總額是固定的,如果申報越多點數,點值就會下降,基層總額為了穩定點值、進行內部管理,透過「簡表申報」的方式,藥品費用一律固定三天申報66元,不多也不少。如此不但能夠穩定點值,藉由回診,診所也能多獲得一次的掛號費。骨盆腔發炎患者,在診所就醫就能得到妥善治療。李伯璋重申,醫師可以視病人病情治療需求,決定用藥天數。依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的規定,健保給付的處方用藥,是每次以七天份用量為原則。如果屬於慢性疾病,病情穩定,也適合長期服用相同藥品,醫師可以依照病人的病情需要,一次給予30天以內的用藥量,或開立三個月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李伯璋表示,骨盆腔發炎的病人,絕大多數都在基層就醫,就能接受到很好的治療,顯示台灣各層級醫療院所的醫療品質都是很高的。健保署也持續在部分負擔、論人計酬等改革方向上不斷努力,希望引導民眾小病到基層,大病才到大醫院。落實分級就醫、提升健康識能,成就健保永續。李伯璋說,健保署也支持各層級院所垂直整合,民眾就近到診所就醫,也有醫學中心作診所的醫療備援,希望民眾對於地區醫院和診所有信心,相信厝邊好醫師。此外,健保署也透過持續壯大健保快易通App及健康存摺,提升民眾的健康識能和醫療成本概念,選擇落實分級醫療的就醫行為,希望醫病雙方共同達成醫療人員不過勞、醫療品質提高、健保永續的美好願景。疾病小檔案骨盆腔發炎骨盆腔內器官的發炎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指的是女性生殖系統(包含陰道、子宮頸、子宮、輸卵管、卵巢等)發生細菌感染,導致發炎,是常見婦科病症之一。
-
2021-03-31 新聞.元氣新聞
健康存摺大改版! 可查新冠接種紀錄、提醒第二劑時間
台灣特有的口罩實名制,因建立在健保署「健保快易通APP」的基礎而大獲成功,健保快易通的普及率也大幅提升,下載次數已達1010萬次。健保署去年即超前部署啟動更新,今正式推出常用選單一目瞭然的全新介面,不需要再一層層找功能,所有疫苗接種資料也與疾管署即時介接,還可以自行設定推播提醒,多劑疫苗接種也不會忘記。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表示,健康存摺已經有525萬人登錄使用,當中有疫苗接種註記,健保署配合衛福部指示,繼續加強功能,希望健保快易通成為台灣民眾健康照護最好的工具,幫民眾記住各項重要健康資訊。健保署企劃組表示,為了配合新冠疫苗開打,民眾登入健康存摺就能 在「預防接種資料」查到疫苗廠牌、施打紀錄。民眾可以根據疫苗接種卡登記的第二劑接種時間,自行設定推播提醒,就不會忘記下次接種時間。另有關其中虛擬健保卡的功能,企劃組組長王宗曦表示,4月起將進入第三年試辦計畫,加入試辦計畫的醫療機構才能用虛擬卡走完就醫流程,若與試辦單位合作的居家醫療與居家檢疫遠距診療的部分也可用。企劃組表示,健保快易通APP是年度下載排行冠軍,其中「健康存摺」最受歡迎,超過6500萬人次使用,其次為「行動櫃檯」,超過1600萬人次使用,是民眾最愛兩大功能。使用率最高的功能包括口罩購買紀錄(1638萬次)、檢驗資料(945萬次)、西醫門診資料(817萬次)、投保紀錄查詢(438萬次)、保費繳納紀錄(266萬次)、未繳保費查詢(255萬次)。針對上述常用功能,為了優化民眾使用經驗,健保署這次達成了四大改版特色。企劃組表示,以前主畫面是九宮格選單,這次改成類似LINE的卡片是下拉設計,畫面更簡潔。登入的認證畫面,選單,也增加了小提示,改善現在認證會卡卡的問題。企劃組表示,再者是各項查詢服務,都有更好上手的查詢頁面,例如自付差額及全自費醫材比價網也改版,查詢畫面更簡潔,但仍具備完整的服務。最後是右上角隨時可以點開智能客服,24小時不間斷提供問題解答。
-
2021-03-22 名人.精華區
何之行/死者健保資料再利用 釐清個資疑慮
衛福部健保署近年致力推動健保資料開放,去年修訂公告「全民健康保險保險人資訊整合應用服務中心作業要點」,研擬將350萬筆死亡者就醫資料,經去識別化後開放產業界申請使用。此舉引發社會關注,健保署已暫緩實施,靜待社會共識。適法基礎是否完備有疑義雖有主張死者非自然人,不受個資法保護,且資料開放具公益價值。但就死亡者健保就醫資料再利用,屬於目的外利用,適法性基礎是否完備,並非毫無疑義。健保資料的原始蒐集目的是為保費稽核,死亡者生前未授權用於其他目的,欲開放資料二次用途,敏感性個資目的外利用,須符合適法性規範。依「個資法」第六條但書第四款規定,「公務機關」或「學術研究機構」可基於醫療、衛生等目的,將資料去識別化後利用。此規定限定主體,若產業界欲申請利用健保資料,則需仰賴產學合作。此次健保署修訂作業要點,以修訂「行政規則」的方式,研擬直接開放產業界申請資料,但行政規則不及法律位階,即使資料釋出須通過人體研究倫理審查,仍有逾越個資法之虞,而仰賴作業要點,更非資料開放長久之計。資料未達「去連結」仍受規範雖死者資料經去識別化處理,但依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僅能作為資料處理的安全維護措施,不能「取代同意」,成為資料二次利用的合法充足條件。實務上,我國對於資料如何處理能達到「無從識別」,尚無判斷標準,如果資料未能達到「去連結」狀態,依歐盟標準,仍須受個資法規範。 健保資料是否仍有放寬二次利用的可能性?建議或可由以下五方向嘗試。一、於現行健康存摺平台中納入動態同意(dynamic consent)模式,讓個人選擇是否同意開放健保資料二次利用,包含不同資料種類、分享情境、釋出對象、標註使用目的偏好,可藉由資訊系統,隨時修改。用於公共利益可開放利用二、訂定專法或允許退出(opt-out)規範資料二次利用。例如英國,以2012年「衛生與社會照護法案」作為英國國民健保署數位醫療資料集中化的立法授權,該法案輔以二階段退出權設計,允許當事人可於中央資料庫釋出資料給第三方時,選擇退出。三、參照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則」,修訂我國個資法,限定「資料使用目的」,而非限定「申請主體」,若健康資料用於公共利益、科學研究或統計目的,開放產業界可二次利用。四、在資料管理上,設置資料近用委員會(data access committee),針對不同類型資料的控制使用(controlled access)進行分類,並於資料釋出前輔以隱私風險評估與倫理審查機制。商業收益回饋健保基金五、參照英國國民健保署公私協力(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s)的授權和回饋機制,要求一定比率的商業收益回饋健保基金,平衡公益與私利,在強調資料開放產業運用時,可獲得更多社會信任。
-
2021-03-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首批AZ疫苗檢驗過6關 只差無菌試驗就放行
首批抵台的牛津AZ疫苗正在進行檢驗封緘,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目前7項檢驗已有6項合格,只差無菌試驗仍在進行中,合格就會盡快放行。首批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3日運抵台灣,為台灣向藥廠直接購買的牛津AZ疫苗,首批共11.7萬劑,正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進行檢驗封緘。食藥署依據原廠規格進行外觀、鑑別、酸鹼度(pH值)、細菌內毒素、無菌、DNA/protein比例等6項試驗,另依據中華藥典疫苗類產品個論規定,加驗異常毒性試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中表示,各界一直很關心疫苗審查狀況,目前相關文件審查都符合規定,7項檢驗項目方面,目前已有6項都檢查完畢,也符合規定,只剩下無菌試驗仍在進行中,只要確認合格就會盡快放行。此外,疾病管制署近日在線上研討會中透露,武漢肺炎疫苗接種預計分3階段進行,今年3月率先針對第一線醫事人員、社福機構人員接種,6月起開放65歲以上長者,9月全面開放至最後一類實施對象,民眾除了可到「健康存摺」APP查詢接種紀錄,可能也會提供接種記錄卡、接種APP等,追蹤疫苗不良事件。陳時中對此表示,這些接種時程都是目標,最後實際接種狀況還是要看疫苗抵台時間才能確定。
-
2021-03-1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獨/估6月長者開打新冠疫苗 疾管署將推出接種卡、App
台灣3月4日取得首批11.7萬劑AZ疫苗,正在進行檢驗封緘程序。疾病管制署3月5日第五次新冠肺炎線上研討會,透露新冠疫苗接種三階段規劃,預計今年6月起開始65歲以上長者接種,9月全面開放到最後一類實施對象,合約院所最多將擴增至1500家,接種站將強制設置休息區,接種後必須觀察30分鐘才能離去,零下70度的特殊冰箱會由疾管署會購買,佈建在少數站所。民眾會拿到接種記錄卡,也可透過健保署的「健康存摺」app查看接種紀錄,疾管署也已規劃接種記錄卡,並將推出「Taiwan V-Watch」app,透過LINE及雙向簡訊追蹤疫苗副作用。接種後的不良反應監測,將採取被動、主動雙軌並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社區防疫組副組長楊靖慧於會中報告「新冠疫苗接種計畫」,疫苗採購佈局以涵蓋全人口65%作為目標,民眾會拿到接種記錄卡,記載個人資料、疫苗廠牌/品名、批號、接種日期,並由醫師或接種者簽名及加蓋章戳、填寫第二劑接種時間。接種計劃將視疫苗實際交貨情形,逐步分階段施打、陸續開放更多合約院所。預計第一階段3月優先給醫事人員接種,合約院所預估為200家。今年6月預估能取得200萬至1000萬劑疫苗,進入第二階段,提供65歲以上長者接種,合約院所預估為300到750家。第三階段是9月全面開放到最後一類實施對象,合約院所估計由750家擴增至1500家。楊靖慧報告中表示,過去疫苗接種不見得有落實要求接種者在現場觀察30分鐘,這次會強制要求接種站所一定要設置「休息區」,讓人接種後觀察30分鐘再離開。外界擔心,會不會有人跑到不同地方、重複接種不同廠牌疫苗?楊靖慧表示,有資格施打的名單都已造冊,每天上傳資料,接種前都會先勾稽,確認是否沒打過、前一劑打什麼、什麼時候打的,才會給他接種。至於接種後的監測計畫,將採取被動監測與主動監測雙軌並行。被動監測包括醫療院所之通報、以及由衛生單位透過疾管署新建置的「疫苗不良反應系統(VAERS)」線上通報。主動監測的部分,疾管署已經在設計「Taiwan V-Watch」app,結合app與「疾管家」、地方政府的call center,每天會發簡訊或LINE訊息,要求接種者填寫是否有問題,如果有比較嚴重的副作用,會由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判斷是否為疫苗相關、是否需要補償。另外,民眾也可以透過健保署建置已久的「健康存摺」app來查看自己的接種資料。接種後什麼狀況下需要採檢?在3月4日專家會議對此作出一些建議。如果有局部腫痛這種比較明確的疫苗相關輕微反應,只要局部處理;如果是發生新冠肺炎相關的上呼吸症狀或嗅覺味覺失調等症錯,就要進入篩檢流程。另外,接種後發燒比例高,若接種後兩天內發燒,通常是疫苗相關,不需要處理,但若兩天後發燒或持續發燒兩天以上,則會要求採檢。不符合上述情況,醫院仍可根據個案風險程度來決定,如果擔憂,還是可以採檢。
-
2021-02-01 新聞.元氣新聞
春節不怕沒門診 北市部分醫院急診24小時開設
農曆年即將到來,北市衛生局指出,今年春節自2月10日至16日共計7天,因應民眾過年期間就醫需求,針對轄內醫院進行門診及急診春節、防疫門診及新冠肺炎自費檢驗開設診次,民眾可利用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APP,查詢住家附近醫療院所開診情況。在迎接春節之際,衛生局提醒,出入醫療照護、公共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及洽公機關等8大類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時,應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以降低感染風險。因應民眾春節就醫需求,北市23家醫院及北市聯合醫院7個院區的急診將24小時開設,但北市聯醫林森院區及昆明院區僅提供部分時段門診,不提供急診。門診部分,各醫院均有調整開設診次,多數醫院於2月10日小年夜至2月16日初五,停止門診或僅提供部分門診,2月17日初六後逐步恢復正常開診。台大醫院、萬芳醫院、台北榮總醫院於春節期間,部分時段設立防疫門診;台北長庚、三軍總醫院、萬芳醫院、國泰醫院、三總松山分院、台安醫院及北市聯醫(中興、仁愛、和平、陽明)提供部份時段自費檢驗服務。衛生局提醒,慢性病患者於春節期間,若持有慢性處方箋者,請提早領藥,以免影響權益,並備足藥品、定時服藥。此外,過年期間若有就醫需求,可多利用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查詢住家附近醫療院所開診情形,就醫時出示「健康存摺」資料供醫師參考,讓醫師迅速有效掌握身體狀況。民眾也可加入「健保家庭醫師整合照護計畫」會員,透過社區診所和醫院雙向轉診機制,快速獲得治療,省時省力又安心。另外,春節期間,北市衛生局緊急及災難應變指揮中心(EMOC)也會堅守崗位,監督北市轄內急救責任醫院運作情形,以利春節期間各縣市及北市轄內各急救責任醫院查詢及相互支援調度。
-
2021-01-31 該看哪科.婦產科
為什麼政府要鼓勵自然產?健保給付與剖腹產相同
迎接新生的喜悅之際,準媽媽也要面臨生產的忐忑。自然產或剖腹產?哪一個對產婦有利?只有醫病良好的溝通,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本期「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從全國孕婦生產數據統計,探討近年的生產趨勢,提供即將迎接新生兒的家庭參考。經過數個月的孕育,小寶寶終於來到母親懷抱,這動人的一刻,是許多醫師不畏辛勞投入產科的原動力,身為移植外科專科醫師的健保署署長李伯璋也曾經親身體驗。李伯璋在實習醫師受訓時期,前幾個月在八堵礦工醫院實習,當時也接生了好幾次,自然產、剖腹產都有。當時帶他學習的婦產科醫師還曾經力勸他留下來擔任婦產科住院醫師,只是李伯璋當時已屬意走外科。現代人生育少、更看重生產品質、捨得花錢。「婦產科和移植外科有個相似之處,是願意把兩個生命都交在醫師的手中。」李伯璋說,這樣的醫病關係特別的緊密,個案都期望看到醫師的行醫態度是慎重、負責的。生孩子這件事,對於整個家族來說都是很大的生命轉變,加上現代人越生越少,對於生產經驗的要求提高,通常也會更加捨得花錢。李伯璋分析,為了滿足產家的期待和需求,現在有很多診所從產檢、生產到坐月子,都設計了一條龍的服務,也有高規格的設備、親切的服務、專長的技術,會到這些診所生產的人,大多數經濟能力也比較好。李伯璋也聽說自己的朋友抱孫子,從生產到坐月子的花費都不便宜,但是大家都捨得花。自然產優於剖腹產,醫病溝通更顯重要。李伯璋表示,理想上,自然產是比剖腹產更好,但現實上卻看到剖腹產還是會以一定比率發生。理論和現實的落差,可能就是與這些社會經濟因素有關,或許也有受到某些社會風潮的影響,現在的產婦意見比較多,但醫師與產婦之間就和所有醫病關係一樣,也有資訊不對等的問題,所以很難說剖腹產的結果是出於哪一方的主動或意願。為了鼓勵自然產,健保給付上已將自然產的給付調高到與剖腹產相同,為了不鼓勵自行要求剖腹產,非自行要求剖腹產的給付也比自行要求的高。非自行要求剖腹產給付三萬六千到三萬七千點,自行要求剖腹產僅給付一萬五千多點,其餘的差額,是民眾要根據各縣市衛生局核定的收費標準去自行負擔,以兼顧健保負擔公平和使用者付費的精神。生產的健保給付雖是包裹式給付,以避免做越多給付越多的現象,但如果是多胞胎,或產婦有其他健康照顧需要,也可以另外向健保署申請給付。生產安全性提升,多元產科專業人員投入。李伯璋表示,雖然每個生產過程都有很多風險和不確定性,不過在現代醫學的進步之下,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相關風險都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可控,產前檢查也能越來越準確地了解胎兒狀況,生產的安全性一直在提升。生產的人力也從過去年代有助產士接生,到後來助產士漸漸失去傳承,轉變為由醫師接生。但最近也開始有一些年輕助產士投入接生,未來不論是在都會或偏鄉,對民眾的生產服務上,都期待有更多元的產科專業人員投入。產婦的產檢是由國健署支應,生產則是由健保署給付,醫界常提到給付不合理,但產婦也搞不清楚哪一塊是誰給付。對此,李伯璋表示,以人為中心的整合服務、給予專業人員合理的給付,一直是他在健保署努力推動的方向,比較好的技術和藥物,例如更安全的安胎藥或催生藥,健保署都抱持很願意評估和討論的態度;給需要的人最好的治療,也是健保署一貫的目標。年輕世代多能接受「使用者付費」和「負擔公平」李伯璋表示,現在年輕世代是主要承擔健保財務的族群,對於「使用者付費」和「負擔公平」都很能接受。年輕世代資訊使用能力較高,透過廣泛使用健康存摺,對於自己所使用的醫療服務也越來越具有成本意識。加上年輕人自主意識更強,有更高的意願參與醫病共享決策的過程,不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相信都有助於朝向減少不必要醫療行為、促進合理報償、提升服務品質等好的方向前進。※完整專題》健保大數據/自然產或剖腹產 準媽媽準備好了嗎?※剖腹產人次10大醫療院所排行,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