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 陪97歲母親一起變老【元氣大來賓】EP.12
元氣大來賓,專訪張艾嘉,被張媽媽喊為「妹兒」的張艾嘉,今年也71歲了。張媽媽聽到女兒年齡大笑:「妳也是老人了!」能夠和女兒一起老去,顯然讓張媽媽極為開心。 ✏️「小妹」71歲 媽媽大笑「妳也是老人」 ✏️照顧老「小孩」 才明白人生 ✏️害怕無常 更怕失去 ✏️看人生 珍惜當下 無常是正常 ✏️談生活 化繁為簡 自在最重要 ✏️不求兒子照顧 也不怕兒子不顧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元氣大來賓,專訪張艾嘉,被張媽媽喊為「妹兒」的張艾嘉,今年也71歲了。張媽媽聽到女兒年齡大笑:「妳也是老人了!」能夠和女兒一起老去,顯然讓張媽媽極為開心。 ✏️「小妹」71歲 媽媽大笑「妳也是老人」 ✏️照顧老「小孩」 才明白人生 ✏️害怕無常 更怕失去 ✏️看人生 珍惜當下 無常是正常 ✏️談生活 化繁為簡 自在最重要 ✏️不求兒子照顧 也不怕兒子不顧
癌友面對生命如此堅強,我們怎麼能脆弱💪 大愛劇場《血.拾人生》主要演員魏蔓、黃薇渟、張睿家接受《元氣網》專訪,分享拍攝癌友故事的心情❤️ 👉更多內容:確診血癌只難過半天、抽骨髓抗癌不掉淚,《血.拾人生》演出真實癌友故事
隨人類壽命愈來愈長,老人定義必須改變。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北榮經營)院長陳亮恭說,面對長壽人生,民眾與醫師都必須有全新思維,醫療衛生進步,讓民眾可「活到罹患三種慢性病」,醫界對於「疾病」的認知與控制目標,也必須與時俱進。 陳亮恭表示,台灣光復後70年間,民眾平均餘命從50歲上升至逾80歲,「人們一輩子都沒看過這麼多老人」,面對人口長壽、高齡化趨勢,從基本邏輯並必須改變,不能再依既有教科書、政府法規定義。根據日本研究,2007年世代長者,與2017年世代長者,在同樣歲數,走路速度、握力、體能、活動量等指標,明顯成長,「體能衰退的臨界點,已由65歲延後至75歲。」 2024退休力論壇/陳亮恭:翻轉疾病定義與慢性病共存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4194/8349253
登山是極佳的有氧運動,許多熟齡族群都喜愛徜徉在山林步道,吸收負離子及芬多精。資深專業山域嚮導阿布分享,日本已經將森林浴列為「預防性健康照護」的一環,能紓解壓力、增強免疫力。熟齡輕旅行正夯,尤其是登山行程,在負重行進的過程中,可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阿布提到,許多人認為爬山對老年人來說太危險,但他曾協助許多6、70歲的長輩登上玉山,甚至挑戰海外的非洲吉力馬札羅山、瑞士馬特洪峰,圓了一生的夢想。年齡並不是登山的阻礙,但是要遵守「停看聽」原則,詳細評估安全狀況,千萬別說走就走。 2024退休力論壇/山域嚮導阿布:熟齡登山得「停看聽」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4194/8349127
⭐高齡者不是國家的負擔而是資產⭐ 老盟耕耘老人福利工作30年,舉辦「樂齡幸福五安新藍圖」論壇,提出「高齡五安 平權翻轉」📣 👉減少或消除年齡歧視,保障高齡者的基本人權 👉提升高齡者健康識能及相關醫療與照顧服務資源的可及性 👉加強推廣財務識能及平等參與就業市場與增加醫療長照資源等相關支持 👉提供安全舒適且交通便利的居住條件 👉透過社區協力及世代共融活動,活化高齡者專長與能力,重建自我價值
人生最後一哩路,該怎麼走?如何不留下遺憾?自日本掀起一股「終活運動」後,許多人開始檢視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希望不留下遺憾。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營運長吳貞瑩說,在311大地震之後,日本人開始意識到突來的意外,該如何為臨終做準備,於是興起了「終活」兩字。 過去,日本也跟台灣一樣避諱討論死亡,甚至不喜歡提到「老」字,但隨著社會高齡化的發展,死亡、老化、疾病成了避不開的話題。吳貞瑩表示,終活不只為了做好生命走到最後階段的準備,更是為了活在當下,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本屬於自己的終活筆記,好好書寫生命歷程,並規畫身後安排。 2024退休力論壇/日本掀起「終活運動」 即起練習不留憾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4194/8349237
「退休後的花費,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在聯合報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中,中國信託銀行專家團隊協理蔡安棋指出,曾遇到企業主,雖然高齡一百歲,仍想繼續掌握企業營運狀況。進入人生下半場,多數人可能面臨通膨降低購買力、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市場狀況波動劇烈、重大事件影響資產起伏等風險,或受到詐騙、不善管理、失智、失能等事件,皆可能對退休金規劃造成重大衝擊。 2024退休力論壇/中信蔡安棋:「一百法則」配置退休金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2928/8348766
✨重點整理: ✔ 「不老戰隊」挑戰電競偏見 ✔ 電競學習改變人生 ✔ 電競賽事促進世代對話 玩電動不再是年輕人專利,弘道老人基金會舉辦長者電競比賽,並培訓年齡平均逾60、合計逾千歲的「不老戰隊」。基金會高齡友善推廣組長徐昊平說,雖曾遭遇各界「打電競不如打點滴」的質疑,但參與電競戰隊的長輩都是動了真格,有長輩雖說志在參加,實際上以贏得比賽為目標練習,從下午6時練習到凌晨2時,工作人員致電提醒才下線休息。 2024退休力論壇/不如打點滴?徐昊平:長輩克服質疑打電競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4194/8349015
台灣高齡化、少子化嚴重,正面臨嚴重的缺工問題,勞動力拉警報。企業該如何因應人口結構的改變?IKEA台灣人才與文化總監李佳潔表示,中高齡族群在職場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專業知識、人生歷練等優勢,XYZ三代同堂,青銀共融可彼此學習成長。 聯合報系「2024退休力論壇暨博覽會」今天舉行,李佳潔以「人生3.0,我們是最驕傲的高年級實習生」進行主題演講,她表示,集團內部早於2018年即觀察到中高齡就業的趨勢及需求,新冠疫情解封後,大環境缺工情況更嚴重,尤其是餐飲業、服務業、零售業、觀光業等,中高齡再就業能解決部分問題,包括補足人力、培育更多年輕人加入,避免人才斷層窘境。 2024退休力論壇/IKEA李佳潔:每家公司都該有高年級實習生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2928/8348949
延遲轉大人,輝煌的中年延長了 超高齡社會已來敲門,在台灣,每五個人就有一位是超過 65 歲的「老人」。 然而壽命的延長不是讓老年歲月變得更漫長,而是延伸放大輝煌的中年時期。如今生理年齡也不等同於實際年齡,也就是說, 65 歲不再是以前的 65 歲,只要願意,「老人」可以活得比想像中得更年輕。退休前提前佈署財務規劃,儲備健康力,或是熟齡再就業、保持玩耍的心投入電競,甚至是再談一場戀愛,讓我們重新繪一幅退休生活的圖畫。現在,來參加2024退休力論壇,跟著專家們一起學!
元氣最愛問 幫你解答健康生活的疑難雜症 以健康和生活為主軸 提供實用的新知和建議 你想知道的 我們都幫你問 元氣最愛問 陪你一同勇敢追求 慢老的美好 活出精彩人生 元氣最愛問 等你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