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2 養生.樂活人生
搜尋
人生下半場
共找到
298
筆 文章
-
-
2020-10-26 養生.樂活人生
65歲買最後一棟房!張金鶚:選退休宅5指標,「這輩子賺的錢這輩子花」是最高境界
編按:2019年,房地產專家張金鶚從任教30多年的政大退休,在木柵半山腰買下人生最後一棟房子作為退休宅。他認為,一棟理想的退休宅應具備幾項特質:能讓人在地老化、和家人保有獨立但不失親密的關係。且最好在屋主生前,就能藉由以房養老、捐房養老等方式,換取老後生活的保障。怎麼為自己規劃老後理想的居所?走進清大科管院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位於木柵半山腰的家,陽台擺著畫架,屋裡的背景音樂是古典歌劇。往窗外望去,眼前一片雅緻的綠意,還有松鼠穿梭其中。去(2019)年暑假,他從任教32年的政治大學退休,同年搬入新家。在這個離市中心稍有距離,但生活機能完善的社區,展開新的生活。66歲的張金鶚,曾任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台北市副市長,是台灣知名的房地產專家。他在台北出生、2度赴美留學、在政大任教多年。算下來,60年的人生已換過21個住所,前後買過4棟房子。「換屋跟搬家都很累,這應該是我人生的最後一棟房子。」他笑說。日本建築師中村好文曾說過,「家,是生活的容器。」隨著生命階段轉換,居住需求自然也有所改變。人生最後一棟房子,怎麼挑?換屋前先看5大指標 退休宅尤重區位與管理鑽研房地產30多年,媒體總稱張金鶚為「空頭總司令」。他反對炒房,認為台灣房地產價格長期處於不正常的高點,房價終將泡沫化。但2019年,張金鶚賣掉2間房子買下退休宅,引起不少討論。有人笑稱,連「空頭總司令」都買了房,想必房地產前景看好,現在就是入場的好時機。但張金鶚澄清,退休宅是人生最後一棟房子,他優先考慮的不是增值空間,而是個人對生活的期待。「我退休在即,馬上就有自住需求,不管時機好壞我都會買。」人生下半場,孩子大了、生活型態改變,房子該怎麼換?張金鶚分析,購買房地產前要考慮5大元素:產品、價格、區位、時機、管理。以他自己為例,退休後工作時間縮短、個人時間變多,因此社區的居住品質、休閒育樂機能顯得特別重要。這次換屋,他最在意區位和管理。區位,指的是房子座落的地點。市場定義的區位有2種,一是距離市中心遠近的「大區位」,一是鄰里生活機能的「小區位」。張金鶚提醒,市場上的好區位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熟齡族買房主要是自住考量,不必執著於「蛋黃區」的房子,小區位比大區位更重要。在政大河堤邊住了20多年,張金鶚也曾想搬到交通更便利的市中心。但台北房價高漲,同樣的預算,市中心的房子總是比近郊更小、生活品質更差。最後,他和太太買下位於木柵的新家,離舊家只有走路10分鐘的路程。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木柵離市中心有段距離,且社區離最近的捷運站走路仍要15分鐘。但他在政大教書多年,木柵是最熟悉的生活環境。哪裡適合散步、哪裡有好吃的餐館,全都一清二楚。加上父親還住在舊家的社區,方便就近照顧。離捷運站有些距離,也讓房價相對便宜。不是蛋黃區,但是他心中的好區位。此外,張金鶚也指出,鄰里關係對老後的居住安全有極大的影響。「遠親不如近鄰是真的。老了跟鄰居關係不好會很慘。」他笑說。但現代人情淡薄,若沒有好鄰里,就要有好管理。例如,平日衣物送洗、叫計程車,都可以請物業管理公司代勞。他所住的社區總共177戶,住戶共用一棟會館,內含交誼廳、圖書室、健身房、電影院,游泳池、三溫暖和酒吧。雖然每坪100元的管理費不便宜,但張金鶚說,他和太太都愛游泳、平時又有健身需求。完善的公設,是他們考慮購屋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過,若社區管理不善,游泳池也會變成蓄水池。張金鶚指出,他曾研究過都市集合住宅的管理模式,發現:100戶上下、中型規模、住宅坪數相近的社區,因為住戶同質性高,更容易凝聚社區共識。規模大的社區雖管理費較低,但住戶協商、管理不易,反而會產生「規模不經濟」,使生活品質降低。換屋前,不妨多留意。老後理想的家人關係 同鄰不同居、獨立又相繫幾年前,張金鶚的媽媽過世,94歲的爸爸從養生村搬回家和看護同住。他和姊姊輪班,每週日都到爸爸家,陪他吃午餐聊天。他認為,中年人和父母最好住得近,但不用一起住。「端一杯茶、一碗湯過去還是熱的,這樣的距離剛剛好。」他形容。他回憶,32年前買下第一間房子時,曾有一段時間和父母同住。一個屋簷下有2個家庭,4人都過得有些辛苦。「長輩看到孩子會想問、想管,我們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加上爸媽總會護著自己的兒子,讓媳婦壓力更大。」幾年後,夫妻倆購入第二棟房子,把起家厝留給爸媽居住。後來,考量長輩年紀大了、不方便爬樓梯,他們又買下自家樓上的另一棟房子,讓爸媽住進同一社區。彼此「有點近,又不會太近」,方便照應又不會相互干擾。同樣的哲學,也適用於夫妻關係上。張金鶚指出,退休宅的格局原本是4房,他們改為2房2廳。2間臥室都是含衛浴的套房,中間以更衣室隔開,門也可以上鎖。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在各自的房間冷靜;晚上睡覺,也不會被對方的打呼聲吵醒。分房睡,反而更能維持感情。老夫老妻需要獨立的空間,但關係可不能像室友。退休後,張金鶚開始上油畫、古典音樂課,太太則學小提琴和藝術。2人的興趣重疊,也反映在空間規劃上。陽台正對窗外的好風景,適合放畫架、種花草。同一側,書房窗邊也有個小長椅,讓夫妻倆可以愜意的喝下午茶。「當初規劃是我念書時,太太可以坐旁邊跟我聊天,不過搬家後好像還沒實現過!」張金鶚笑說。此外,家中雖然只有2人,但餐廳、客廳仍保留寬敞的聚會空間。張金鶚教書多年,學生們的感情很好,每年都會不定期聚會、旅遊。因為「鶚」容易被誤讀成「鴨」,張金鶚綽號「鴨子」,他指導過的150多位學生們也組成「鴨子家族」。即使退休,小鴨子們仍不時來家中造訪,讓頂客夫妻的生活不寂寞。房子不要太早給小孩 房產活化換老後保障最理想台灣房價高漲,年輕人普遍買不起房。4、5年級的父母總會希望留房產給孩子,或者至少讓孩子住在家裡,節省生活開支。但張金鶚指出,學術研究已顯示,長期賴家會導致年輕人難以獨立、成長,更可能進一步推遲結婚、生子的年齡。他建議,若一時買不起房,父母可先資助孩子租金,讓他們即早離巢。假使孩子住在家裡,也要讓他們付生活費、幫忙家務,培養責任感,不能「無條件賴家」。至於房產繼承,張金鶚則認為,房子常會成為子女爭產的導火線。且過往的研究亦顯示,父母將房子過繼給孩子的時間愈早,他們日後聯繫、探望父母的次數愈少。「人生最後一棟房子,最好在生前就百分之百消費。」他說。他認為,父母與其將房子留給小孩,不如思考如何利用房產變現為養老金,減輕孩子照顧父母的負擔。例如,他曾大力推動「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即大眾熟知的「以房養老」),鼓勵退休族將名下的房子抵押給銀行,每月換取現金作為生活費,且仍可住在自己的房子。這樣的模式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可惜在台灣開辦5年多來,申辦人數不如預期。如果擔心申請以房養老,銀行鑑價較低、每月獲得的資金不足,也可考慮另一種「捐房養老」模式。張金鶚指出,幾年前有位獨居的長輩,長期接受伊甸基金會的照顧。他希望能將名下的房產捐出,條件是基金會必須持續提供照顧服務,直到他往生為止。在張金鶚的建議下,基金會和老先生簽訂了契約。長輩生前可在最熟悉的環境終老,平時也有人探望。在他身後,基金會將這棟房子當作中、南部癌症病友北上就醫時的臨時住所,達到雙贏的局面。除了伊甸以外,目前國內也有愈來愈多非營利組織接受這種名為「附負擔捐贈以房養老」的合作方案。此外,張金鶚也相當推薦國外盛行的「售後租回」養老模式,屋主將房產賣給保險公司,再以售屋所得向承租原本的房子。合約當中明文規定,保險公司有義務將房子承租給原屋主、並負責維護修繕,直到屋主往生為止。在這個前提下,屋主可拿回較多資金,也不用擔心老後居無定所。「或許有人認為,有房才有安全感。但你過世後房子一樣會被賣掉,差別只是生前能否拿到錢。」張金鶚直言。65歲買下人生最後一棟房子,張金鶚說,他最大的願望是「在地老化、淨現值(NPV)歸零」。很幸運地,他和太太的人生下半場能住在熟悉的環境、享受生活的樂趣。這棟退休宅將來還可捐贈換照護或申請以房養老貸款,即使沒有小孩,也不用擔心老後無人看顧。身為房產專家的他,很清楚房子是身外之物。一棟房子若無法讓人活得更好,價值再高也只是負擔。「這輩子賺的這輩子花光,才是人生最高境界!」原文:65歲買最後一棟房!張金鶚:選退休宅5指標,「這輩子賺的錢這輩子花」是最高境界
-
2020-10-23 養生.樂活人生
悠遊卡前老董開啟田園退休生活:忘記過去的豐功偉業,人生另個三十年才可能開始
人生上半場征戰世界,到了下半場,舞台漸次讓位給年輕人,留給自己的時間終於變多。他們靠「自處力」開啟人生潛能,為行事曆裡的空白格重添色彩,過放膽熟齡新生活!從台北轉運站搭上往宜蘭的巴士,經過雪山隧道,約一小時車程到了宜蘭市中心轉運站,再換搭計程車到永美路三段路口,這裡是礁溪、壯圍與宜蘭市區三地的交界,往裡走約莫百公尺距離的路邊,有一棟三層樓高的屋舍,這裡正是悠遊卡公司前董事長林向愷下一個三十年的居所。 從台北溫州街台大教授住宿處到宜蘭壯圍自家農舍,林向愷夫妻倆為了退休居所整整準備了五年時間。 「我一定要在台灣買一塊地!」身為外省二代的他,有一股濃濃的落地生根思想,退休成了加速推力。夫妻倆在二○一四年時,一眼看中此三地交會處、約四百坪土地,找設計師設計藍圖、自己監工,終於在一九年一月「落地生根」,開啟田園退休生活。 坐在被CD、黑膠唱片與書籍包圍的客廳,前面是一組古董級的真空管音響,玻璃窗外則是他與太太徐光蓉從溫州街宿舍搬移過來或新種植的花草樹木,林向愷坐在客廳沙發上眺望遠處的雪山山脈,這位經濟學領域專家,也曾任職於公部門與各路人馬打交道,這時,宛如坐鎮在自己一方天地的國王,悠然自得。 「看得到高速公路表示交通便利,但恰好又遠離市區帶著一份安靜。位在宜蘭、壯圍與礁溪交界處,買東西也方便。」林向愷解釋當初選中此地的理由。 這裡住屋的格局與陳設,都與夫妻倆過去的興趣息息相關。年輕時,林向愷就喜歡園藝生活,種樹養花對他們來說,在過去是怡情養性,現在滿目林園成了每日勞動力來源,也是少了規律工作生活後,退休的日常生活重心。 職場繁華已落幕 卸下光環、轉換心境 樂觀迎向第二人生 喜歡聽古典音樂的林向愷,客廳擺放CD的牆面上,從浪漫樂派、古典音樂、現代樂派到巴洛克樂派依次排列,且在每層樓都放有一台真空管音響;為了讓樂音原味真實地流瀉,窗戶還加厚兩層,不讓外面一絲嘈雜影響聽覺享受。更遑論,他還喜愛泡茶、抽菸斗與做菜的興趣了。走上二樓,滿面都是藏書與一套音響外,中間有一張泡茶桌,正是他與夫人品茗、聊天之處。愛好收藏菸斗的他,還想慢慢雕刻出自己專屬之物。 至於閱讀呢?「我只看我想看的書,最近讀的書是因為疫情,太太介紹的《鼠疫》。」林向愷說,迥異於一般人的習慣,自己看書很務實,因為寫專欄需要自我觀點,所以會找需要的主題閱讀,「腦筋不轉動,很容易加速衰老。」為了讓腦袋不閒置,林向愷還接了定期專欄,約束自己與社會不脫節。 相較於過去每天被事情填滿的生活,現在自己分配時間的彈性變大了,這也是一種學問。「充實,但要不一樣。」他解釋,自己與太太會有共同話題,像是早上在花園看到一隻鳥,在餐桌上與太太分享,太太就上網找相關資料,彼此有話題,便不會面面相覷。 從生活作息來看,林向愷的退休生活井然有序,興趣、勞動、工作⋯⋯一樣一樣服服貼貼地安置在他的時間表裡。但外人看不到的,是退休生活心境的轉變,這部分,林向愷認為需要花一些時間去調整。 「退休那天,忘記過去的豐功偉業,人生另個三十年才可能開始!」他提醒。 林向愷以自己當年出任高雄市政府財政局長到卸任為例,花了一年時間才調整心態。「太太當時說,(退職後)我只剩下一張嘴。」對許多曾有過豐功偉業的男性而言,要開始過著沒有名片的日子,還真是一件難事,但也因為有過去的經驗,對他來說,從搬到宜蘭之後,就決定放下。 他引用熟悉日文的母親曾說過的一句話:「退休的男人就像秋天掃不掉的落葉,又溼又髒。」不想成為那樣的景況,他除了調整心態外,也真正與未來三十年生活招手,積極行動著。 獨處不等於寂寞 懂得找樂子 學習安放情緒與心靈對話 從都市移居到鄉下生活,不僅是住處的改變,還包括習慣與內心世界的調整。從林向愷居住處到宜蘭市中心車程約二十分鐘,僅有全聯與家樂福可逛;離住家最近的超商也要走二十分鐘,最近的鄰居遠在二百公尺外。 「外出交通要進行規畫」,這是過去生活在台北的他無法想像的。出門前先開好單子,把該領的郵件、該辦的事一次辦好,也許下次出門是幾天之後。他也「戒掉」逛百貨公司的習慣,「在台北最喜歡逛百貨公司、買東西紓壓,一星期至少要逛兩次。」但在鄉下哪來的百貨公司,所以改去往返要四十分鐘的便利商店。 即使夫妻倆一起過著退休生活,但自己獨處的時間仍然很長。林向愷說,「要懂得自己找樂子」、「時間多了,跟自己常對話也是一種樂趣」。就像許多退休專家所說,退休無非就是找回「自處力」,從原本四處征戰的喧譁世界,逐漸退出鎂光燈後,剩下的就是自己與自己相處的能力。 日本社會學者上野千鶴子,是名關注老後退休的專家,在她破百萬冊的暢銷書《一個人的老後》中,就開宗明義指出,「結婚也好,不結婚也好,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對多數人來說,出生、就學、工作,多數時間活在人群裡,直到退休,時間變多了,才赫然發現獨處的時間好長。 「若一個人一生重心僅是工作與家庭,從未建構自我主體,從未學會獨處,當這兩根大柱移開,老年生活猶如汪洋孤舟,不知何去何從?空虛與寂寞,慢慢對一名老人削骨蝕肉,終於墜入毫無生活品質與品味的老年黑淵。」《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作者簡媜提醒。 然而「自處」,不是強迫自己進入個人獨處狀態就能慢慢習慣,如果沒有好好與自己對話,多數人反而是感到不安、恐懼的。 拿回人生發球權 視退休為禮物 別沉溺手機與日夜追劇中 諮商心理師莊博安表示,人們要面對的,從來都不只是自處的寂寞,而是無法找到與外界的連結,所以才會產生恐懼;當洞悉這層意思時,那麼自處就不再那麼困難,反而如前述所提,會在自處中抽絲剝繭得到一股清明。只是,如果能夠,可以怎麼準備呢? 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醫師吳佳璇給予的第一個建議是:每天給自己一段時間,即使十分鐘也行。「靜下來寫一下今天的想法、日記或靜坐都好。」寫下來就是與自己對話,有時候負面情緒會透過一筆一畫慢慢梳理出源頭,慢慢整合紛亂的思緒。吳佳璇更建議,如果真的寫不出來,可從條列式寫出感恩的對象或事情做起,並保持正面思惟。 目前正在「練習退休」的富士達保險經紀人公司董事長廖學茂也分享,工作四十年遇到的挫折不斷,創業時還曾面臨年虧兩千萬元的壓力,但就是靠著正面思考度過難關,「一直喊累,或覺得老年過不好,那只會愈來愈糟。」他提醒。 其次,即使退休也要讓作息正常。不論早睡早起或晚睡晚起,盡量讓時間固定,如此一來,才可能將勞動力、體力或腦力,甚至自處時間安排妥當,維持規律的生活節奏。林向愷更提醒,要遠離手機與日夜追劇。他認為,退休是人生下半場的禮物,好不容易自己拿回時間的發球權,但若沉溺於片段、娛樂資訊裡,不僅影響睡眠也浪費時間。 英國精神科醫師安東尼.史脫爾(Anthony Storr)在其著作《孤獨,是一種能力》中,亦有相同見解。他指出,自處可培養想像力,有助於大腦整合與潛能的發揮。 飲食生活作家韓良憶自剖,從自處閱讀與欣賞藝術中得到快樂,而這些事情多半是她獨處時完成的。「閱讀可以讓思緒愈來愈清晰,欣賞藝術也是一種思考。」這也成為她寫作的養分。 最後,則是別太在乎別人的眼光。一個人居住的練習,可以從一個人的旅行、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上餐廳吃飯嘗試做起,看自己是否能自在與自己相處,練習不受別人眼光干擾。 生活,是自己的,尤其是人生後半場,就算是加油聲,也可以來自自己的內心!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退休後,別讓另一半成了「濡濕落葉」!善用這招,找回往日戀愛時的親密感.昔生死與共,今相敬如「冰」變室友!夫妻避免走上外遇路,應該重溫如何好好愛.忍一忍就過了,中年後何必離婚?分手也是生命禮物,放生對方,才能放自己自由
-
2020-10-02 養生.家庭婚姻
3種最常見,妻子最易被氣到內傷的老公:上司型、漠不關心型、悠哉型,該怎麼相處?
編按:和老公講話對方總是愛理不理,或是左耳進右耳出,甚至根本無法溝通該怎麼辦?日本女性雜誌將這些「問題老公」們分為「上司型」、「漠不關心型」、「悠哉型」3類,找出對方個性和在意的關鍵點,以及如何溝通的說話技巧,或許就是重整彼此關係,開啟對話的契機所在。近來「人生100年」的概念十分流行,考慮到這點,和另一半在人生下半場的相處時間,可能長達40~50年。如果想要度過愉快的2人生活,如何有效溝通,才不會讓人總是氣到內傷?根據日本熟齡女性雜誌《élat》的一項讀者調查指出,有64%的50後女性,曾經因為和先生的對話而感到煩躁惱怒。其中比例最高的原因是「對方沒有好好聽自己說話」(36%)、其次是「真正想講的話說不出口」(18%)和「無論說什麼都只會得到否定的回答」(14%)。其中也有人抱怨先生「不管講了幾次同樣的事,反應都像是第一次聽到」、「只會說教和老王賣瓜」、「講沒幾句話,就露出不耐煩的樣子」。特別是在孩子獨立成人之後,2人之間就更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溝通好無力怎麼辦? 先看老公是哪一型經過分析,這些容易讓人感到無名火起的老公,大致可以分為三種:1. 一生都掌控主導權:上司型即使在家裡,也像上司管理部下一樣對待妻子。口頭禪是「這妳也不知道?」「這個是常識吧!」「這社會可沒妳想得這麼簡單」之類,經常挑妻子的毛病或是嫌東嫌西。「上司型」的先生個性通常喜歡講道理,覺得自己懂很多,因此與其訴諸溫情攻勢,不如用具體的事實或數據更有說服力。2. 比起家庭更在乎自己的世界:漠不關心型大部分心思都投注在自己的喜好或關心的事情,即使想要談認真的話題,通常只會得到「喔,都好啊」之類的敷衍回覆。家中的事情大多全部丟給老婆處理,這種事不關己的態度,有時候難免讓人感覺受傷。雖然如此,漠不關心型的先生意外地個性頗為頑固,對於認定的事情通常無法接受與自己不同的想法,因此不宜強加自己的想法在對方身上,而是適度的提起和平常不一樣的話題。3. 愛作夢、充滿沒有根據的自信:悠哉型對家庭沒有什麼責任感,只注意自己覺得開心、有趣的事。經常說出「想自己創業」、「想買別墅可以全家去度假」之類的遠大夢想,問他有什麼規劃,卻又只會回答「到時候總有辦法啦」,滿腔不知從何而來的自信。雖有著個性樂觀的優點,但相對地也有軟爛或膽小的一面。試著引起對方的興趣,或是讓對方適度感到緊張,可以讓對方認真的面對話題。老公是哪一型?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溝通狀況一 希望先生能幫忙做家事面對「上司型」老公,如果單純說「也多少幫我做點家事吧!」恐怕效果有限。具體說明自己的狀況:最近公司趕一個企劃,或是要上課所以比較忙,你能分擔一些家事嗎?並給予固定的家事分工,善於規劃,相對較有責任感的上司型老公,說不定可以發揮做家事的才能。「漠不關心型」的老公即使看到老婆辛苦做著家事,也可能視而不見。這時候讓他從小事參與,例如洗好碗之後請他擦乾、整理好垃圾之後請他拿去倒等等,以共同分工作業的方式慢慢地讓他接觸、習慣家事。即使做不好,也千萬不要批評。「悠哉型」的老公在開始做家事前可能會先研究起新機種家電或是該買哪種洗衣精,這個時候不妨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在做家事中感受到樂趣,也不要忘記在對方完成之後給予讚美,這可能成為他們的動力來源。狀況二 和先生商量自己想做的事(副業、學習或興趣等)檢討企劃書完全就是上司型老公的專長。因此不妨稍微以書面文字說明自己打算如何進行、家務如何重新分配,可以為家裡帶來收入嗎?等等具體的內容後讓對方參考,一邊說「我想聽聽看你的意見」,讓對方感覺自己是被倚靠的,就會更有意願幫助太太。反之,如果從構想開始什麼瑣事都一一告訴漠不關心型老公,反而會讓他覺得煩人。差不多到了準備接近完成的階段,用輕鬆的語氣告訴對方自己接下來想做什麼,達到「告知義務」即可。若老公屬於悠哉型,獲得支持的技巧則在於讓對方感覺「這件事情會很有趣」,或是聊起收入增加後,家裡也可以變得比較寬裕……等具體的好處。但別忘記要請對方在自己忙碌的時候適時的幫忙。面對惱人的老公,與其相敬如冰,不妨轉換想法,掌握切中要點的溝通技巧,人生下半場,或許也可能和另一半做到無痛相處!原文:3種最常見,妻子最易被氣到內傷的老公:上司型、漠不關心型、悠哉型,該怎麼相處?
-
2020-10-01 養生.樂活人生
上班不開心,離職後寫出《俗女養成記》!作家江鵝:真正的快樂,是不做什麼就很快樂
作家江鵝膚色白且透,臉上掛了一副圓圓的細框眼鏡,說話輕柔有禮,走路輕盈像隻貓,這樣的窈窕淑女,卻寫出了《俗女養成記》,甚至被改編為電視劇,由高人氣金馬影后謝盈萱主演,講的就是不再當「淑女」之後的暢快!本來是個普通上班族的江鵝接受專訪時說,出書、拍電視劇是一連串幸運的意外,而這些改變,都是從辭職後開始的。幾年前,當時38歲的江鵝是資深上班族,從事德文翻譯,工作表現亮眼,也獲得老闆器重,擁有不錯的薪水。下班後的晚餐,幾乎是想吃什麼就點什麼,麻辣鍋、炸薯條、甜點一字排開,不必惦量錢包重量。若有假期,就飛到日本玩個幾天,說走就走。 如此瀟灑的背後,其實有一股深沉的焦慮,正在醞釀。 上班不開心,身體也鬧脾氣 在社會打滾的這幾年讓她明白,若想要升職,終究得昧著良心,踩著同事往上爬;加上她成長於家教嚴格的家庭,從小到大,總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期待活著,經年累月的壓力,已經大到讓她承受不住。「努力讓老闆、同事、父母滿意,真的好難,好累...。」 除了情緒焦慮不已,皮膚還嚴重過敏,江鵝去了許多間診所,醫生們不約而同說:「妳要懂得調適壓力,睡眠要充足,不要晚睡!」她笑說:「當我聽到他們這麼說,我就知道他們沒有藥能開給我,只能靠自己了。」 江鵝思來想去發現,要完全脫離現在的生活狀態,就必須把工作辭了。「但沒工作就沒收入,生活怎麼辦?該如何跟父母交代?自己辭職後的下一個計劃是什麼?」江鵝在一次次地自問中,離職的念頭卻更清晰。 於此同時,本就有寫作習慣的江鵝,下班後常與在出版社當編輯的朋友,閒聊6年級生的共同回憶。與現實生活中遭遇的龐大壓力比起來,過往回憶竟是如此地美好,於是兩人決定,要出一本書來記錄那個美好年代。 離職後,什麼都對了! 有了出書計畫,她終於遞上辭呈。職辭後,她並沒有每天睡到飽,而是規劃出時間表,像學生那樣每天按表操課,7、8點就起床,吃完早餐後,將自己安置在書桌前寫稿。「不是振筆疾書哦!有時候想不到寫什麼,就做些別的事,像玩貓、塗指甲油、逛網拍。」 有次,她逛網拍時發現了想買的電器,便開始看開箱文與比價,「比價真的會讓我比到天荒地老!比到好想去日本逛街...。」 但沒了固定收入,她無法像以前一樣,說走就走、常去日本。為了維持生活基本開銷,她會接一些翻譯的案件,就算工作到半夜2點也照做。雖然經濟來源不穩定,多少有些不確定性、不安全感,但她換來了心靈上的自由。 離職一個月後,她發現壓力慢慢消失,做什麼都對了!對比以前物質堆起來的短暫快樂,離職後的她不特別做什麼也很幸福。 而後,《俗女養成記》一書也誕生了。 中年後學會接受,不再怨天怨地 「生活就是往前爭取兩步,要折衷退後一步,只要確認自己不要偏離軌道太多、朝著自己想去的方向就行了。」 當時,她40歲,體會到生活不可能永遠是最理想的樣子,要學習調整、接受。「不能中年後還怨天怨地,老是說『這個不是我要的』。」 江鵝相信,中年人累積的生活技巧與人生歷練,是有能力把自己放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生活軌道上的。中年後,不是改變,就是學著接受,不能老是怨恨別人。 從不諒解到理解,中年與父母更親近 除了對人生方向的選擇有所體悟,當江鵝慢慢往中年邁進時,對父母也更加理解。 江鵝身上的淑女氣息、在社會上打滾的本事,都是母親特意「訓練」出來的。她回憶,母親以前忙進忙出,除了要張羅飯菜,還要顧著家裡生意,是個非常堅強的傳統女人,對孩子的教養也很嚴格,母女並沒有很親近。 「長大後才發現,小時候她對我的嚴厲,只是想讓我配備更多的能力面對挫折。」 成長過程中累積的發現,醞釀成改變,在江鵝成為一個成熟的女人後,曾經的「不諒解」被她轉化成理解。她開始會跟父母多聊幾句,甚至每次出遠門,或是從台南老家開車回台北打拼時,都會特地擁抱他們。 「一開始做得很彆扭、很不自然,但幾次之後,我發現父母會慢慢地『蛇』(台語)到我旁邊。」 每次要回台北時,她會先把車開到定點,把東西拿上車,父母就跟在她身旁,有一搭、沒一搭地問,「妳水果有拿了嗎?」「東西都帶齊了嗎?」 江鵝一一答有,等到所有東西都拿上車後,她會說:「謝謝媽媽煮的飯菜,謝謝爸爸種的蔬菜。」然後擁抱,開車北上。 肢體觸碰傳達的愛,超過了言語。現在,江鵝家裡的氣氛不再疏離,而是和樂,有時候父母鬥嘴,江鵝與弟弟也會攪和進去,在旁邊搧風點火,家裡更熱鬧了。 人生下半場,做自己喜歡的樣子! 江鵝的前半生都當在符合父母、世俗期盼的「淑女」,在39歲後勇敢辭職改變,人生下半場,她確定自己只想當一個符合自己心意的「俗女」。 這位俗女現在事業順遂,與父母的關係也修復得圓滿和樂,江鵝說,自己若今晚睡下,永遠不再醒來,也不覺得遺憾。 人到中年,改變跟接受、少點抱怨,這三點,是江鵝迎向美好未來,也是獲得真誠喜悅,讓每天都過得毫無遺憾的好方法。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50歲後,「我的志願是一路玩到掛!」不只出國遊學、騎車環島,丁菱娟這樣玩出快樂第三人生.退休後,繼續過幸福生活!給大人4個周末創業建議,趁著中年,實現人生最想做的事.一個人愈能夠「放下」,就愈富有!3條件打造極簡生活,讓人生更優雅、有精神
-
2020-09-26 養生.家庭婚姻
結婚25年,愛也不會消失!陳安儀:有一種夫妻的愛情,比好朋友還交心
無論再怎麼爭執與摩擦,老公終究還是會求和、求好。「我倆的婚姻,是我先生的功勞。」陳安儀說,隨著年紀增長,兩人似乎磨合得差不多了,可是沒有過去的包容,就沒有今天甜美的果實。之前有一段時間,「婚內失戀」是熱門的話題,不知輕敲著多少人敏銳的感受;那麼到底有多少人還能「婚內戀愛」呢?成家立業、結婚二、三十載,甚至邁入人生下半場,要怎麼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不是傳說?結婚近25年的資深媒體人陳安儀說,「婚後的愛情,是需要『看見』的。」 老夫老妻的愛情是...我願意滿足你 「年輕的愛情比較激情浪漫,但是隨著家庭的責任加重,愛情在婚姻中,會以不同形式存在;它不是消失了,只是換個方式呈現。在長時間的生活瑣事裡,就算感受不到愛的存在,但靜下心觀察,愛常常會回來。」 「不可否認地,我先生對我而言,偶爾會變得毫無吸引力。可是我認為喜歡一個人,跟『自己』比較有關係,你覺得不愛一個人,可能跟自己當下的狀態有關。但當他換了新髮型,或是偶然做了一個小動作,也許我那時也覺得心情輕鬆,我就會又有種愛的感覺。」 陳安儀與老公的感情能夠長長久久、愈陳愈香,她笑稱是老公鍥而不捨、功不可沒,只是在經過數十年的磨合後,她自己也改變不少。漸漸步入熟年後,她可以向老公打開所有內心的抽屜,「我與他都改變得很多,能有無話不談的另一半,是很幸福的事。」 「我先生有個很棒的優點,我提出的願望,他會盡量滿足我。前些日子的星期五,在宜蘭家的曇花快開了,但假日我們通常會待在台北的家。我想著,如果真等到星期一才回去,曇花應該就謝了吧!我先生便說,『想看就回去看吧!』我們便從台北塞了一個半小時的車回到宜蘭的家中,只因為我想看曇花花開。」 「如果說什麼是愛情,這就是了吧!」 婚姻裡勇敢做自己,老公與家人更愛你 「許多人在婚姻裡遇到的各種問題,我並非從未遇過,而是人生經歷多,我會選擇很快地處理事件,不讓它變成問題。我非常知道我要做什麼,沒有要配合別人,我界線清楚、說到做到,也非常需要有自己的空間。」 陳安儀提到自己12歲就在外面獨立求學、生活,在與先生結婚前,曾有段慘烈的愛情經驗,於是她醒悟到,「在關係裡,對方不會因為你的放軟,而有所改變;我學到教訓,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不讓自己受委屈的陳安儀,反而使得老公願意退讓與改變,無論再怎麼爭執與摩擦,老公終究還是會求和、求好。「我倆的婚姻,是我先生的功勞。」陳安儀說,隨著年紀增長,兩人似乎磨合得差不多了,可是沒有過去的包容,就沒有今天甜美的果實。 「我先生是很孝順、很重視家庭的人。他與家人間很親密,他對我的父親也很好。我知道我婆婆很黏我老公,如果老公想盡孝道,我就讓他去陪母親。」 陳安儀與她的老公,是一人勇敢、一人保守的互補關係,又是追求心靈滿足、圓滿家庭責任的好夥伴,兩人是伴侶,也是好朋友,回首初相識到現在,兩人都變了,因為彼此,變得更好。 有一種夫妻的愛情,比好朋友還更交心 「結婚二十多年,他被我『同化』很多。像是他以前不看藝術電影,他看到節奏緩慢的電影,便和我說,『你自己看。』但現在連舞台劇也願意看;有時我轉過頭看他,他比我更感動,哭得淚流滿面的人反倒是他。」 「我們家裡現在有養一隻貓,起初我要帶回家,我先生一聽到就說不同意,但現在他每天都在玩貓。之前我們去非洲旅行,一開始他也是反對,但到最後,拍最多照片的是他,最喜歡跟朋友炫耀的,也是他。」 「我自己也有很大的改變。以前他對我好,我視為理所當然。有次和好朋友們去加州玩,在精品店裡逛了4、5個鐘頭,我先生則在旁邊顧小孩。我好友提醒我,『你老公真的對你很好,一句怨言也沒有。』我才發現,我老公真的很特殊,現在我不忘對他表示感謝,謝謝他對我的付出。」 「很多事他以前會說不要,現在會說好呀!我以前會生氣的事,現在也變得不生氣。我們都知道對方的個性,每天晚上,兩人就一起顧那隻貓。我們的愛情,好像是『擴展』了。」 陳安儀說,她和先生現在什麼都可以聊,就算立場、想法不同也不影響,根本就像是「閨中密友」,能分享所有秘密。 「有天我和我先生聊天,連自己也覺得有點可怕的是......『我現在最好的朋友是你耶!』」 陳安儀說,一對伴侶在一起,要能愈來愈好,成就彼此。如果愈來愈不開心、凡事都不如意,兩人就不見得適合了。 如果真有下輩子,要體驗不結婚的人生 「如果我下輩子可以選擇的話,我不會結婚。我並非不要我的伴侶,而是我想享受另一種人生!婚姻、家庭裡有太多的責任了,雖然這份責任,也會帶來甜美的回憶,但我可以去做不一樣的事。」 人家說結髮一輩子,陳安儀理性地說,珍惜一輩子就好,愛情並非要濃得化不開,體驗生命的各種樣貌,也許才是我們活著的目的。 「有機會的話,我想去蒙古那裡做志工,我要做跟現在不一樣的事,去享受另一種挑戰,也是改變現在既有的角度與生活。」 「我心中理想的老後,是作家齊邦媛在養生村寫下巨作《巨流河》的日子,因為她決定要有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做出自己的選擇。等到工作慢慢告一段落,我也要繼續中斷的寫作。」 兩個人在一起很快樂,一個人獨處也很開心,陳安儀的人生下半場,肯定更精彩。一個知道自己要去哪的人,無論走向哪條路,不僅心安理得,也顯得與眾不凡。 ●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胸痛就是心肌梗塞?她發現自律神經失調 胸悶原因多,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預留孝親房差點變不孝子!長輩同住6個觀念要改,才能讓父母自己都開心.退休後,設計你的人生清單!退休達人推薦8件事,讓空閒時間充滿興奮與滿足
-
2020-09-11 橘世代.健康橘
老公被退休了怎麼辦?28年專職主婦走出家庭風暴 主控人生下半場
作者是被稱為「夫人」長達二十八年的專職主婦,未料在一夕之間成為整個家庭的支柱!在「如果下個月就沒薪水?」的迷惘、焦慮與不安中,逐漸尋找出從財務管理、夫妻關係、再次就業等,趨向平緩的四十九種解決方案。精選閱讀:老公「被退休了」怎麼辦?28年專職主婦世界一夕崩解....如果不是雙薪家庭,當支撐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經濟的成員被退休後,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經濟問題:「錢不夠用」,太早被退休,易出現積蓄或年金不足以應付支出,加上醫療費用可能隨著年齡增加,生活水平下降,形成各式新壓力。而退休後與家人相處模式變得不一樣,彼此相處時間變長,容易產生摩擦吵架等狀況,不安的氣氛似乎要爆炸。擁有專職主婦資歷28年的朴京玉,從知道先生「下個月家裡沒薪水」的焦慮不安中,逐漸尋找出財務管理、嘗試再次就業、夫妻關係調適的方法,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夫妻想要共同經營「一個家」並不容易,總會面臨許多關鍵時刻,唯有一起努力誠實面對現況,才能讓面臨「退休颱風」的家庭關係回穩,再次趨向歲月靜好又多彩的人生下半場。朴京玉:利用八種關鍵字檢驗人生後半場試著想像使用八塊木頭製成的水罐,只要缺少任何一塊就會無法裝水,退休後的生活如果是八塊木頭製成的水罐,那就該檢驗是否全部都很牢固。試著一邊想像八塊木頭製成的水罐且使用八個關鍵字檢視一下人生後半場吧!以至今的經驗與學習為基礎思考的八個關鍵字分別是:工作、家人 (朋友)、財務、關係、肉體上的健康、閒暇、精神上的自我管理、家與環境。人生後半場若是不想讓水罐出現缺陷漏水該怎麼做呢?觀察水罐的脆弱部分,就先看工作吧!檢驗工作與我的眼光是否相符,雖然到處都有工作,但要符合自己的眼光尋找工作並不容易,若是沒有工作呢?如果只是在花退休金的話,一億元很快就會花光! (慘叫聲)就算當月的支出很多,但每個月戶頭的錢進來時就會想著「反正還會有進帳」,對於退休完全沒有真實感。若是沒有收入 (財務不良的狀態),就會變成因為乾旱而枯萎的樹木一樣,重要的是最好在枯竭之前工作。就像是沙漠競賽中總是在口渴前規律喝水的人就能撐到最後一樣。工作能將社會與我們連結在一起,具備超越繩索以上的意義。若是沒有工作,夫妻之間就會經常發生衝突,也很難像年輕夫妻一樣夜晚時在棉被中和解。工作之所以會擺在八個關鍵字中的第一個,也代表其重要的程度,就算有退休金或其他收入,生活也要有工作才會充滿活力。家人、朋友、人際關係中互相尊重彼此的私生活,打造各自喜歡的場所,一邊學習有興趣的事物一邊認識各式各樣的朋友。舉例來說,在50 Plus Center學習就能認識朋友,一起讀書就會成為競爭者,同時也能成為朋友和互相幫助的關係。而且不會看對方的智慧型手機,也不會問是誰傳訊息,與其把時間耗在管理另一半的私生活,還不如花點時間增加自己的人脈,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私生活。休閒時間該如何度過呢?你是否將閒暇時間視為玩樂的時間呢?如果無法每天玩樂的話,那就以不同的角度思考一下目前為止的行動吧。通常我們會稱三餐都在家吃的男性為「三食男」,如果是三餐在家吃飯,三餐都很會自己下廚的男人呢?在家都會為了家人準備飯菜,若是實力不足的話,參加「爸爸料理教室」學習後如同特殊活動時一般替家人準備飯菜吧!若是家人稱讚你的廚藝很棒,那就可以編成一個故事行銷。舉例來說,「老婆的廚藝非常差勁,一直到退休前為止都在忍耐,但現在我要自己學料理下廚!我 (丈夫)現在的使命是替家人準備健康的家庭菜」這一類的故事也很不賴吧?試著進行精神上的自我管理!退休夫妻需要「分開或一起」,獨自一人的時間互相都不能干涉,是自己休息或創造的時間,但偶爾一起進行共同的興趣則能增加彼此之間的對話。老公是BTS防彈少年團的粉絲,只要防彈有新的MV,他都會在Youtube搜尋瀏覽,無論是印尼或是祕魯等世界各個地方上傳的防彈少年相關影片他都喜歡觀看。參加五十多歲男同事的聚會時他主要也都是在談防彈少年,他已經變成一名將防彈的感性傳播給大叔們的傳教師,大概是認為自己一個人欣賞太可惜了,我在寫文章時他也會找我一起看。偶爾我會當作是一種獎勵,跟老公聊一下我看完的感想,這種時候老公都會覺得很開心。人生後半場時,退休的夫妻要依照自己能承擔的程度選擇住家,如果是許多人喜歡的社區就代表它有很多優點,若是不需要放棄優點,建議繼續住下去吧。盲目地換成小房子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收入夠的話,誰會放棄寬敞的房子呢?自從搬來小房子後,兒子從日本回來時就沒辦法舒適睡覺了,因為房子狹窄,沒有多餘的空間擺放書籍也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邀請認識的人來家裡時都只能把食物放在大碟子上,而且也沒辦法聊太久。我最近常在Youtube觀看介紹庭院住宅的影片,影片中的住宅很寬敞和乾淨,草皮也整理得很好,就像是一幅圖畫。不過主人卻要搬家且出售那麼漂亮的房子,為什麼呢?居住地搬到鄉下就必須改變價值觀,而且精神上也必須成熟到能夠承受孤立感。如果環境受限於居住地點,也要依照自己的生活風格而定。如果本人喜歡去各種不同的地方學習或工作,交通就很重要,若是位置太過於郊區,往返需要的時間就會更多。我經常都需要借書,所以住在圖書館附近,但因為是悠久的市中心地帶,偶爾外出用餐時會因為餐廳選項太多而難以選擇。不過畢竟是在首爾中心,往東南西北都很方便,交通便利真的很好。夫妻在人生下半場想要過好一點的話,八個關鍵字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經濟上要獨立。只要各自大喊「經濟獨立萬歲」,就能維持一段健康與堂堂正正的關係,試著尋找賺錢所需要的線索吧!試著加強自己平常擅長的事情,然後讓它成為賺錢的工具吧!擅長的事情包含照顧小孩、教育、寫文章、旅行等相當多種,只要進行自己喜歡的事情,起初算是奉獻個人才能,但慢慢地卻能夠賺取五十萬元至一百萬元。不過,退休後若是想賺大錢或是出名的話,可能會出現失去健康或遭受詐欺的後遺症,最好小心一點!尋找符合自己能力的工作的方法?只要試著檢視自己就能創造機會,我知道一個把自己平常擅長的事情變成賺錢工具的事例。朋友M連續十年間都在照顧婆家與娘家四名罹患失智的父母親,她一直都是家庭主婦,老公經商失敗後她便在苦思自己能做的事情,後來她終於發現了。「我在照顧四位父母親,我擅長的事情就是照顧他人!」於是她便利用此一優勢開設殘疾人士福祉館,她利用照顧罹患失智老人的資歷來吸引客源,後來她照顧殘疾人士的收入成為支撐整個家庭的經濟來源。carpe diem (此一拉丁語的意思是活在當下)!只要當下過得好就能開創經濟獨立的道路,檢視一下自己的八個關鍵字是否都很堅固?若是太弱的話,那就試著在更近的位置觀察自己,相信就會發現能變身的「自己」。※作者介紹:朴京玉,當了28年的家庭主婦。在丈夫退休後擔任講師,目前是一名Life Storyteller,在NAVER部落格〈洋蔥的身體人文學〉中收集探究身心、退休相關的資訊寫文章,並且針對退休夫婦維持良好關係的方法進行諮詢。本文摘自《老公被退休了!》,日日幸福 2020/06/29 出版延伸/中年男容易「壓力胖」-3營養素幫助:老爸變歐爸延伸/不要活得像別人!《我輩中人》張曼娟:50歲後的人要把自己放在最前面 橘世代FB立即按讚! 張曼娟:「我正經歷一場關於「老」的學習」、于美人:「保有追求快樂與相信日子,才是人生最重要力量」、吳若權:「人不可能不怕老,學會接納怕老的自己,就能對生命更加安心自在」,當一個不等「老」的橘世代,讓自己生命豐富跟得上時代!>>【立即加入】
-
2020-09-03 橘世代.好野橘
勞保年改 百萬退休人將少領退休金 橘世代首當其衝
勞動部將啟動勞保年金改革。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期盼這次的改革可以延長勞保十年、廿年的財務,而且為求世代公平,勞保年改將溯及既往。目前退休領勞保年金勞工,每月約增加萬名,截至今年六月底止,已有逾一三三萬退休勞工每月領年金。若勞保年金改革將溯及既往,目前領年金一三三萬退休勞工也會受影響,月退休金將會調降。許銘春表示,勞動部將於年底提出勞保年金改革草案,方向包括調整年資給付率、提高勞保費率速度,拉長平均投保薪資採計期間、以及提高政府每年撥補等四大方向,也將溯及既往。她表示,為使勞保財務更穩健,維持更長久,爭取下一次改革空間,以讓年輕勞工將來領得到,勞保年改一定會溯及既往,「否則對年輕人不公平」。許銘春表示,勞保財務根本問題是隨著人口老化與少子化,領的人愈來愈多,但繳費的人卻愈來愈少;此外,在目前制度下,勞工繳少領多,CP值很高,她認為,勞保制度仍要朝合理化調整,才能永續。依勞動部方案,不只目前在工作的勞工,未來退休後領年金要朝合理化調整,已經退休在領年金勞工,也要比照公務人員年改,溯及既往。根據勞保局統計,自二○○九年開辦勞保老年年金,領取年金的勞工逐年增加,從六點五萬人,到二○一三年時已增至四十九點七萬人,二○一七年又較二○一三年倍增至一○四點一萬人、突破百萬人,今年六月則攀升到一三三萬人。勞保年金是活愈久領愈多,有累滾效果,因此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呈暴增走勢,也是造成勞保財務面臨破產危機的主因。勞保老年年金給付由二○○九年的六四點二五億元,一路失控走高,至二○一四年勞保老年給付已破千億元,二○一八年破二千億元,去年更高達二五五三億元。但勞保一年保費收入僅約四千億元,光是退休領年金勞工,一年就領走了二五五三億元,超過一半,剩下還要給付遺屬年金、失能年金等其他普通事故保險;而且未來勞保老年年金給付還會愈滾愈大,很快就會吃光勞保保費收入。根據勞保局二○一八年勞保財務精算報告,勞保五十年未提存潛藏負債持續增加至九點一一兆元,財務破產年限由二○一五年精算的二○二七年提前一年至二○二六年。許銘春日前公開透露,去年勞保潛藏負債已破十兆,顯見勞保財務快速惡化中。【更多理財精選特輯↘↘↘】邊工作、邊領退休金!你是「勞退新制」嗎?60歲還不能退休?退休金不足國人好勞碌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9-03 橘世代.好野橘
勞保年改讓退休金變少了!專家建議2方法自救
勞保年金改革,2021年起調降月退休金,影響了廣大的勞工權益,專家建議勞保年金已經不足讓退休族樂退了,該怎麼規劃自己的退休財務金流,已經是不可或缺的顯學!退休金準備第一步:先把缺口算出來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說,退休金準備的第一步,是從了解自己的退休金需求與不足缺口開始。根據統計,2026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很多人憂心勞保基金恐會破產,疑惑領得到退休金嗎?王儷玲說,衛福部調查逾65歲老人主要的經濟來源,其中政府的勞保與勞退給付僅占來源的31%,「因此存退休金不能靠政府,要有更完善的退休理財規畫」。了解退休金3大組成 自主理財提早規劃國人退休金由3大支柱組成,第1層是社會保險,包含國民年金、公教人員保險、勞工保險、軍人保險,是最基本的退休保障;第2層是職業退休金,由雇主與受雇者共同提撥,包含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私校退撫基金、勞退新舊制;第3層是退休理財,依個人需求自主理財。王儷玲說,大部分人嚴重低估自主理財跟退休需求。她試算勞退金,假設1名勞工起薪3萬元、25歲開始工作、60歲退休,若只有雇主提撥勞退金,在報酬率為3%的情況下,每月只有6700元退休金,因此她鼓勵勞工自願提繳退休金,可強迫儲蓄自己的退休金又能抵稅。王儷玲建議退休準備愈早愈好,定期定額存退休金,找到好的投資標的長期投資,不要短進短出。她計算,若25歲開始每月穩定存5000元,選擇有6%報酬的投資商品,經過時間複利累積,退休就有1000萬。而愈靠近退休期的人,理財就要趨向保守保本,王儷玲推薦目標日期基金,會依個人退休的年限,自動導航不同風險的基金;她建議,若有2張以上壽險,可做保單活化(壽險變現金系列報導,快速認識「保單活化」),把壽險的保險價值準備金轉化成長照、年金、老人醫療。買民生消費股 長抱勝短期理財專家華倫老師則在聯合報〈橘學校〉好野講堂曾分享他15年的投資成功經驗,他偏好投資民生消費股,也因此賺足了退休金,他認為,大部分股票波動都很大,但民生消費股會因國人消費水準提升,公司產品價格也會隨通貨膨脹持續上漲,整體的營收、獲利就會增加。選擇每天要消費的民生消費股,或是具有護城河體質的壟斷寡占事業,一般起伏較小、長期來看上漲機率高,對想存退休金的族群來說,選擇抱股不賣,不受股價漲跌短期進出,較為穩健。【更多理財精選特輯↘↘↘】邊工作、邊領退休金!你是「勞退新制」嗎?60歲還不能退休?退休金不足國人好勞碌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8-23 橘世代.好學橘
人生舞台從退休開始/設計下半場藍圖:安可職涯不是夢
歐盟針對全球性的人口老化,於2006年提出「活得愈久,做得愈久」的政策主張,鼓勵大家繼續工作。身處百年人生的長壽社會裡,首先要讓「退休」的概念「退休」,「退休」只是離開一份工作,而不是退出人生舞臺,從一份工作退休,是為了完成另一個自我實現。下半場人生設計,雖然有許多的不確定,然而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人人都要有繼續工作的規劃打算,這就是「安可職涯」(Encore Career)的概念。如何辨識自己是否進入安可職涯呢?如果你覺得「不想再過與生活賽跑的日子」,或是產生「難道這輩子就這樣嗎?」的想法,表示你該思考要有所改變了。案例分享:安可職涯不是夢繼續工作的必要,符合高齡人生的需求。研究顯示,年紀愈長,愈希望能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渴望貢獻社會,這也是讓自己感到幸福最簡單的方式,艾瑞克森稱此為「提攜後輩的需求」。此外,從現實層面來說,在惡劣的經濟環境下, 安可職涯更是維持晚年生活的好方法。根據《安可職涯》作者瑪希‧艾波赫(Marci Alboher)報導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美國有九百萬人於退休後加入職場,有三千一百萬人在尋找機會。跟安可職涯相關的組織如:The Transition Network、ReServe、Coming of Age、Encore.org,安可職涯(Encore.org)總裁馬克‧費德門(Marc Freedman)更設立了人生宗旨獎,目的是表揚六十歲以上處於安可職涯階段有顯著貢獻的人。推動樂齡學習十一年來,我遇見很多人因為樂齡開始了「安可人生」,他們原來在下半場人生轉彎處徘徊,透過樂齡學習,成功開創下半場人生的新舞臺。因為樂齡學習而重返大學校園追求碩士學位以及博士學位的大有人在。也有人接受樂齡學習培訓後,自己成為樂齡老師一圓為人師的夢想,光是我負責的輔導團五年內就培訓了七百七十三位樂齡老師;他們透過專業的教學訓練後,也能夠貢獻社區,指導樂齡族做吃的、用的,教他們運動健身,也帶領他們走出社區交流學習。還有人由於樂齡開始籌組非營利組織,擴大服務的範圍。這些都是安可職涯的成功案例。安可職涯重在「繼續工作」,但是不受限有酬勞的工作,至二○一九年,加入樂齡學習志工行列者有一萬一千六百五十二人。投入安可職涯繼續貢獻,需要經歷一些調適過程。我發現大多數人正如成人教育研究所說的具有「高自尊、低自信」的特質,他們的能力都非常好,有本事做出有品質的東西,只是當我要託付他們任務時,他們多半會先懷疑自己的能力,或是先預想一堆問題,有時候,都還沒有開始工作,自己就開始感受到壓力。我也發現能夠成功跨入安可職涯階段的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更願意社會參與、更經常繼續學習,十年來,持續參加樂齡學習各種研習培訓,並且真的投入實作歷程的人,或是成功攻讀學位班的人,比零星參與訓練、偶爾投入協助的人,更有機會獲得成功的安可職涯。當然,也有很多人還在尋找出路,雖然他們都多才多藝、認同樂齡學習,但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安可職涯要做什麼。下面的方法,或許有助於跨出第一步。不只是做一份工作想要繼續工作,創造安可職涯,先要想清楚三件事。首先,建立「不只是做一份工作」的想法,可以先思考最近兩年想做的事情,不必想一輩子要做的事。 以我為例,最近兩年我想做的事情,就是要把「活得久、活得好」的好課程一門一門開出來,例如:運動健康(特別是功能性體適能、強化肌力訓練)、營養飲食、生涯設計、人生美學等。我覺得這些課程能讓高齡人生變美麗,但是,目前卻找不到太多令我滿意的課程,如果我自己都不滿意現有課程,其他人也可能不會滿意,既然我們創造了樂齡學習,就有責任繼續深化、普及樂齡學習,這是我最想要花時間投入的事情。其次,結合「休閒」、「進修」、「旅行」三個概念來思考繼續工作的選擇,下一個階段的工作、不只是工作。我從二○○五年開始,每一年的出國都不是純休閒旅行、也不是純工作進修,而是結合兩者,我稱這樣的模式為旅遊學習,讓我的工作或休閒都別有收穫。所以,在我最想做的事情裡,其中一項即是透過開設好課程,帶領大家一起旅遊學習,一方面似乎是旅遊,但是,另一面其實是在學習,整合了參觀、交流、訪問的學習模式。很多朋友都對這樣的構想表示相當期待,也使我更有動機設計好課程。第三,想一想,做什麼事讓你感到快樂。對我來說,做什麼事讓我快樂呢? 答案一直都沒有改變:做有意義、有貢獻、有價值,能帶來改善與影響的事情, 就是最令我快樂的事情。你的安可職涯練習題輪到你了,請依序回答這三個問題吧!1.最近兩年你想要做的事情是什麼?2.繼續工作的選擇能不能結合「休閒」、「進修」、「旅行」三個概念呢?3.做什麼事讓你感到快樂呢?依然覺得開創安可職涯很困難嗎?因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我曾經在一次教學中引述史蒂芬‧柯維在《與成功有約》提到的概念,一個人在成長過程都承襲許多來自他人的人生腳本,若想要掌握自己的人生,首先要改寫腳本,改變既有成見,排除不合宜的價值觀跟制約。同學們同意自己的確是受他人的人生腳本所影響,但是,不少人問我,改變很難、應該從哪裡開始?我的答案很簡單:從你真心想要的開始。你真心想要的是什麼呢?試著把想到的點子都寫下來。例如:1.我想輔導別人。2.我想成為顧問。3.我不想一直待在辦公室。4.我喜歡發揮創意。5.我喜歡被小孩子包圍,但是,不喜歡教書。6.我喜歡與年長一些的人一起工作。你也可以從自己喜歡的工作特質來思考什麼是你想做的,以下是我的答案:1.工作使我有滿足感。2.我能自主規劃我的工作。3.工作使我能榮神益人。4.工作使我能跟一群有相同使命的人在一起。5.工作使我能發揮正面影響力。6.工作結果為我的生活帶來影響與改變。請試著整合上面的兩個練習,再問自己一次,有哪一件事情,我願意為它改變現有生活,我願意為它挪出時間與精力?下半場人生的工作設計要能夠持續,還有一些實際的因素需要納入考慮。你可以問自己,若要繼續工作,我重視的因素是什麼呢?請回答以下問題:1.你希望薪水是多少?2.這個工作需要什麼訓練?需要什麼學位?3.可以兼職嗎?工作時間有彈性嗎?起步,設計下半場人生綜合上面的練習,如果你已經找到想要的工作類型,就可以開始嘗試,不要再想太多了!安可職涯總是邊做邊修改。前輩告訴我們,只要開始行動,很多人事物就會陸續出現。設計下半場人生,我們可以把時間拉長,不用急,邊做邊學是很正常的。最後的建議,對於起步會有幫助:1.尋找在那個領域中活躍的人,去拜訪他,或閱讀跟他有關的報導。2.參加看看跟你想做的工作相關的活動。3.了解哪些單位比較會雇用年長的人去做你想要做的工作。4.如果你想要創立自己的組織,需要做什麼準備?5.有哪些已經在運作的計劃是你想加入的呢?本文摘自《樂齡的幸福課:設計你的下半場人生》,四塊玉文創 2020/07/10 出版精選延伸閱讀生命別全耗在工作上!記住「重要的事情只占20%」人生像長跑—每次離開原地,都讓我累積成不同自己 立即加入粉絲專頁! 用橘世代的熱情彼此鼓勵打氣,展開「健康橘、好野橘、愛玩橘、好學橘」等主題,為第二人生做足功課,活出精彩亮麗!>>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8-19 橘世代.好野橘
「準備900萬就可以退休?」4%法則算出你真正需要的退休金
退休金到底該準備多少?這會依你打算幾歲退休、每月生活費等因素而變動,金額不是隨意亂喊。透過「4%法則」就能用月支出去推算所需的退休金,它還是退休後的「安全提領率」。許多人在討論退休金時,往往對於「退休金額」含糊不清,只能用一般推算法。例如,退休後每個月想要有5萬元過日子,一年就需要60萬,如果65歲退休,以活到85歲來計算,餘命是20年,60萬×20年=1,200萬元,這就是自己所需準備的退休金。但是,如果想要提早退休,例如40歲就退休,若同樣活到85歲,是不是就得準備60萬×45年=2,700萬元?看到這個數字,很多人會立馬倒吸一口氣!因為以目前國內的平均薪資來看,一般上班族想在40歲前存到2,700萬元,就算每天不吃不喝,也達不到目標。是不是真的要準備這麼多退休金呢?其實不然,只要運用「4%法則」來計算所需的退休金,就能知道自己幾歲可以退休。什麼是4%法則呢?簡單來說,它又稱為「安全提領率」,也就是每年從退休金中提領4%出來當生活費。這個4%法則也可以用來計算自己的退休金,用簡單的公式呈現是:退休金=每年生活費÷4%(或25倍的每年生活費)。一般人在「想像」退休到底需要準備多少錢時,往往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大部分都是用上述方式來估算,但退休後你每個月會花多少錢,不能用「想像」的,而是必須透過詳實的記帳,知道自己現在每個月的生活費到底是多少,然後加上未來通膨率與醫療費來推算得出,這樣就會比較接近真實數字。換句話說,對於退休,每個人雖然都有不同想法,但何時退休,其實不是看工作年資,也不是看年齡,而是由你的「支出」來決定。 每月生活費3萬元 只要準備900萬退休金有人說,退休金要1,000萬才夠,又有人說要2,000萬、甚至3,000萬才夠……金額隨人喊,似乎越多越好就是了!但你有真正算過,退休後1,000萬真的夠用嗎?或是,你真的需要3,000萬這麼多嗎?如果根本不需要3,000萬,你卻拼死拼活存下這筆錢,這就是浪費自己的精力與資源。因為如果經過有系統性的試算,你只需要1,250萬元就能退休,等於是可以提早很多年就退休,根本不必為了拼到3,000萬元,而一直工作到70歲,或是把肝操到爆……舉例來說,如果透過記帳,你發現每個月支出只要3萬元就夠用,那麼一年就是36萬元支出,這時候你該準備多少退休金呢?答案是900萬元。運用前述的公式,你需要的退休金=36萬÷4%=900萬元。看到900萬,有沒有大鬆一口氣的感覺?因為900萬相較於2,000萬、3,000萬這種遙不可及的數字,顯然親民許多了!但你一定心裡充滿疑惑:900萬真的夠我退休嗎?而且能讓我支用到80歲、甚至90歲嗎?前面說過,4%法則不僅可以用每月支出推算所需的退休金,它還是退休後的「安全提領率」,這是什麼意思呢?先說4%法則是怎麼來的。它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者威廉班根(William Bengen)在1994年提出的理論,他分析長達75年的股市及退休案例,發現只要在退休第1年,從退休本金中提領不超過4.2%的金額當生活費,之後每年依通膨率微調,退休金到死都花不完。所以,「4%法則」原本是每年從退休金提領不超過4%的金額當作生活費,但我們可以更進階做到另一個層次:那就是依照每月支出,以4%法則推算出退休金之後,把這筆退休金拿來投資一項每年可以穩定獲取4%或大於4%的工具(商品),這樣就完全不會動用到本金,每年只要靠領取配息就能過退休生活,一直到上天堂為止。 投資4%報酬率的商品 這生都花不到本金簡單來說,就是當你有了900萬元的資金之後,只要把錢投入每年有4%投資報酬率的工具上,這樣每年就有36萬元的報酬所得(股息或債息或年金),每個月就可以支出3萬元,完全不會動用到900萬本金。透過前面的4%法則算出具體退休金數字後,你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降低花費、提高存款這兩個重點上,就能提早退休。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到,在工作期間,如果存款比率越高,代表每月支出越低,長期下來,養成習慣後,退休後的生活支出自然也不會高到哪裡去,因為節儉已經成為你的日常生活習慣。而當所需準備的退休金額不用那麼高時,你就可以比別人提早退休。此外,退休金放在投資工具上時,越安穩的越好,而安穩的退休工具通常報酬率並不高,但4~5%是一個很容易達成的目標,只要長期買進ETF指數基金,或是每年穩定配息的債券基金,或是民生必需品公司的股票,每年配息大概都有4%左右。只要這些投資標的每年創造的被動收入大於(或等於)36萬元時,你就能安心退休了。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可以立下新目標:每個月從薪水中提撥一筆錢,存錢的比率越高越好,並且把錢拿來定期投資有穩定配息的工具,如0050、0056、規模大的債券基金等,而且把每年拿到的配息繼續滾入再投資,這樣就更能縮短累積退休金的時間,退休後你每年就可以提領這4%的配息,本金依然不動,這筆錢會一直永遠為你服務。善用「4%法則」,盡早投資穩定配息的工具,這就是提早退休的魔術數字啊!本文摘自《Money錢》更多退休金大小事↘↘↘。《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找出好的進場點, 就能避免虧損嗎?。「我能不能提早退休呢?」 先評估有沒有6項條件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8-16 養生.樂活人生
人生難免有遺憾!謝祖武:傷悲無用,不如珍惜相聚、多賺點錢、肌肉多一點
編按:今(2020)年1月,謝祖武以電視劇《初戀的情人》失智者角色拿下亞洲視帝,7月將再度演出舞台劇《最後一封情書》,探討生死告別議題。經歷父親驟逝,照顧失智母親,50後的他面對生命的遺憾,感受更加深刻。為了減少遺憾,花崗岩般的硬派男子如他,也變得柔軟了一些。鎂光燈前,謝祖武是不老男神,一個招牌笑容就能迷倒台下觀眾;但在私底下,他其實是個不聊「五四三」的嚴肅男人,歷經父親驟逝、母親失智的衝擊,他幾乎不在大眾面前示弱。採訪一開始,他就如此定調自己:「我就是塊花崗岩,任憑海浪侵蝕、風吹雨打依然不變。」從小在軍人父親的嚴格家教中成長,加上17歲就進到演藝圈工作,謝祖武養成一身堅硬質地的性格,不僅鮮少與朋友聚會休閒、也不習慣跟太太聊心中壓力。面對人生挫折與衝擊,總是習慣強吞,說不出口的悲傷與痛苦,也都由自己默默承擔。直到去年接演人生首齣舞台劇《最後一封情書》,劇中探討生死善終議題。一向敬業的謝祖武,原先只將劇本視作工作一部分,直到公演結束,卻是一陣傷感襲上胸口,他想起父親走時,自己不在身邊;也想起母親失智,不再記得自己是誰,謝祖武領悟到:「所謂的遺憾,並不是來不及說;而是來得及的時候沒想到,真正想到的時候,卻已經做不到了。」這齣戲,改變了他封閉的社交習慣,開始主動約朋友吃飯、珍惜起與親人相聚的每一刻,原本視為工作一部分的臉書發文,也變得比較心甘情願,甚至願意把閒暇時蒐集公仔的興趣、搞笑無保留地展現在大眾面前。一塊無堅不摧的花崗岩,終於悄悄開啟心中柔軟的部分。若即若離的傳統父子 爸爸離世後仍嘗試理解與和解多少人在生命的最後,才發覺人際間所有愛與恨、不諒解與糾結,在告別的那一刻終將化為不捨,成為來不及和解的遺憾?如果能再重來一次,能否早一點參透、帶著祝福與愛走完最後的路程?回憶起與爸爸的最後一面,謝祖武仍能將細節說得清清楚楚,彷彿那一幕已在他腦中播放過無數次。那天正是前往無錫拍戲的日子,他帶著妻小前往父母住處,臨走時爸爸瑣碎的叨唸,不外乎是要記得多帶衣服、認真工作,明明是多麼日常與平凡的一次辭行,不料竟成父子間的訣別。「那是很不好的回憶,但終究是唯一的回憶,」謝祖武一面說,一面為自己流淚而道歉,「他生前最後交代的幾句話,要說從中得到什麼,除了悲痛之外就是『珍惜』、要珍惜每一次親友的相聚。」眼淚的背後,除了未能陪伴爸爸離世的遺憾,也包含對父子關係的反省。對於爸爸,謝祖武有不少怨言。「他沉默寡言,是如同花崗岩般的父親。他經常罵我是笨蛋,很少稱讚我,我問他:『你覺得我戲演得怎樣?』,他總是說:『我看不怎麼樣。』」帶著總是充滿矛盾的父子記憶,謝祖武最後做的事是和解。1月時,他與太太去李宗盛在高雄的演唱會,李宗盛唱著那首〈新寫的舊歌〉:「那些年只顧自己,雖然我的追求,他無能、也無力參與,只記得我很著急,也許因為這樣,沒能聽見他微弱的嘉許,我知道他肯定得意,只是等不到機會,當面跟我提」彷彿唱出自己多年來與父親間感情的糾結,分擔了當年未能告別的遺憾,也不禁開始反省:「以前總覺得自己的父親哪裡不好,但等到自己為人父後,才意識到其實自己做得也沒多好,當初憑什麼去要求爸爸?」父親過世已10多年,謝祖武仍會撥空探望父親,獨自一人站在塔位前面喃喃自語,說著家中瑣事、媽媽身體狀況,以及一些工作上的情形,甚至是當年沒說出口的埋怨。「爸爸應該會覺得我很煩、很懦弱,」謝祖武露出淡淡笑容,「但這是我的秘密、是我跟他的mens' talk,平常我不願意展現出來,但在爸爸面前,我永遠都是剛出道拍戲的那個小男孩。」就算失智母親不記得了 也要繼續愛她在《最後一封情書》裡,探討了人生善終的議題,也讓謝祖武體悟到,世間任何事物都有挽回的餘地,唯有生命無法。因此,更要在來得及時,以實際的行動做出改變,減少告別時刻心中的遺憾。在媽媽失智後,謝祖武花了非常多時間心力照顧媽媽,也讓媽媽住在同一個社區,以便探望。「昨天去時,發現媽媽的頭髮剪得比自己還短,就像個小男生,復健師把著她的手、教她走路,短短從餐廳到臥室的距離,卻走了將近半個多小時。」而不斷退化不只是身體機能,還有逐漸倒退的記憶,「昨天我媽媽還講了一句:『小武去上學了嗎?』乍聽之下很好笑,但我卻笑不出來。她對我的記憶還停留在我念書的時候,甚至會把我跟我兒子搞混。」看著的每一幕,都是疾病的日常,卻更是人子難以平復的傷痛。面對已經走向中後期病程的媽媽,復健師提醒謝祖武「要有心理準備」,雖然已與失智症相伴8年多,他還是緊張,「愈準備就愈在意『那一天』。」守護沒有記憶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愛她,哪怕她已經不記得、不知道,也要讓遺憾裡、再少一點遺憾。但對花崗岩性格的謝祖武來說,連表達對媽媽的愛都靦腆,有時看護跟太太在旁邊,就算滿懷情感,也說不出那句「我愛你」。「我總覺得那像在拍電視,」他苦笑說,自己只好摸摸媽媽的臉,甚至就只是在一旁看著她,這才發現,演戲時可以輕易說出那麼多「我愛你」,對於身邊摯愛,卻是難以啟齒,總得等到只有2人獨處時,才敢輕聲對媽媽說:「我非常愛妳」。直面生死教他的事 改掉封閉慢慢釋放自己面對人生的陰影,謝祖武一直負重前行,不苟言笑的他,往往只有工作時才會與人交際、嘻嘻哈哈,社群網站也多半是在太太的監督下發文,直到去年《最後一封情書》公演結束,他才一改孤獨封閉的性格,將自己慢慢放出去。「我變得活潑一點了,要珍惜自己之外,更要珍惜身邊的親朋好友,不要每天都把自己封閉起來,」謝祖武笑說,花崗岩現在比較像「石頭人」了。人說「哀樂中年」,人在年輕時,快樂總是多過於哀傷;但過了50歲後,哪怕隔天是陽光普照,也會擔心下一秒颱風又來臨。他則用更為積極的行動來與這種心態抗衡,謝祖武分享,不要把自己陷在過去的回憶中,而是要用實際的行動,讓自己「忙」起來,「你的傷悲無法挽回事實,不如去多賺一點錢、身體好一點、肌肉多一點。」保持好奇心 學玩抖音與動物森友會 除了作為演藝人員的自我要求外,謝祖武也透過運動來抒發壓力,從母親失智後,8年來都維持一週運動4天的習慣,有時候是在家樓下健身、有時打球,甚至是打沙包,持之以恆的結果,不僅帶給他不老的外型,也讓他發洩情緒。又或是在不工作的閒暇之餘,謝祖武會躲進他陽光灑落的午後書房,暫時躲避現實的紛擾。書架上各種書籍都有,從《哈利波特》到《古文觀止》,從金庸全集到《我愛身分地位》,都是謝祖武的收藏。「我很喜歡念書,可以一個人不被打擾,書裡的韋小寶、郭靖、或妙麗、榮恩,所有書中人物都會陪著你,你不會孤單。」除了運動與看書,謝祖武還是個不折不扣的「好奇寶寶」。最近不僅跟著年輕人學玩「抖音」,也參與各種社會實驗的影片拍攝,觀察時下社會的人心變化。甚至他還大方分享自己最近熱中「動物森友會」,最喜歡在上面釣魚、沒有人會管你,「我一個人在島上釣很多魚、很開心。」但隨即他又冷不防飛來一句,「不過玩愈久我愈覺得這遊戲是笑裡藏刀,上面的狸貓根本是貸款部經理!」無論是去運動、看書、或是嘗試各種新鮮事物,或是打開心胸讓他人走入自己的生命,謝祖武在50後的生命中,因為省思終老課題而重啟新的意義。「我們無法避免遺憾的發生,但可以減少遺憾。」用行動珍惜身邊的人、用行動充實日常生活,就是為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寫下不會後悔的軌跡。原文:人生難免有遺憾!謝祖武:傷悲無用,不如珍惜相聚、多賺點錢、肌肉多一點
-
2020-08-15 橘世代.好野橘
3階段老爸投保祕笈大不同,一張圖立馬看懂怎麼保!
前陣子台劇「做工的人」男主角因自發性腦出血,人從鐵皮屋頂昏倒墜地,導致半身癱瘓,讓整個家庭經濟頓失依靠。戲劇反映現實,雖然現在大多為雙薪家庭,但父親仍是家庭的重要經濟支柱,一旦爸爸垮了,不但家庭經濟停擺,更要付出龐大醫療照顧支出。現代人常因忙於工作,不僅晚婚,也延遲當爸媽的時間。根據內政部統計,2019年男性平均生育年齡已拉高至34.6歲;求職網婚育調查也顯示,勞工朋友平均預估家庭「總月收入」要達10.2萬元,才有能力「生養1個小孩」,是經常性薪資4.17萬元的2.45倍,顯示「有錢才敢生小孩」。同時,大多數男性也因高齡生育,可能必須延後退休準備、甚至是延後原本預定退休的年齡,以照顧孩子長大成人。爸爸們在工作及家庭之間奔波,不但平常要做好健康管理,更要做好完整的保障規畫,檢視自己的醫療及照護費用是否足夠,並補足合適的保單,才能對抗人生中各種風險,以減輕個人及家庭負擔。壽險公司提醒,父親角色常會隨著子女的年紀而有責任上的不同,保障也會跟著調整,大致可以分為25歲至34歲的新手爸爸,與35歲至49歲的三明治族爸爸,以及50歲至60歲的熟齡爸爸。3階段的父親皆需考慮到自身的醫療保障,同時也要預先做好退休財務規畫,雙軌並行,依照不同時期的需求,進行滾動式調整。1.新手爸爸 力拚事業 重意外醫療這個階段是夫妻兩人計畫孕育新生命或寶寶剛呱呱墜地的時期,新手期爸爸為賺奶粉錢,全力打拚工作,免不了要四處奔波。因事業剛起步,累積的資產有限,這時候更要檢視自己的保障缺口,將基本保障補足,為自己及家庭建立初步的防護網。事業上升期的男性,在外奔波或交際應酬導致意外發生及疾病風險比女性高。全球人壽建議,此時期的爸爸保障首重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將大額醫療支出風險轉移給保險來承擔,並且善用意外險來提高保障。其中在醫療保障部分,若預算有限,可選擇相對額度比較低的終身醫療險作為主約,搭配實支實付醫療險附約,如主約投保日額約1千元,再加上附約投保日額約4千元到5千元,就可提供醫療基本保障,以因應須自費病房時的費用或住院期間的看護費用與醫療雜支費用。同時,建議夫妻在婚後或懷孕期間,好好討論家庭所需要的保障與預算,在小孩出生前就能敲定預算,並預先針對孩子第一張保單內容做好初步規畫,等到小孩出生後,有身分證字號就能盡早投保。2.三明治爸爸 補足保障 強化失能險三明治族爸爸處於重大責任時期,夾在兩代之間,這個時期夫妻倆的薪資可能因為工作年資成長遞增,但家裡開支也會隨著孩子成長而增加,更需重視經濟支柱的保障,加強家庭防護網。全球人壽指出,這時期的爸爸基本實支實付醫療險、意外險及意外醫療險雖都補足,但因新手爸爸時期預算有限,很多保障多是定期險,例如實支實付醫療險附約,保費會隨著年齡遞長,每年所繳的保費也將愈來愈高,未來可能會增加退休生活的費用支出負擔,建議可定期檢視保障內容並做必要的調整或準備。根據衛福部去年的統計指出,台灣男性身心障礙人口數為65.9萬人,女性為51.6萬人,就身心障礙人口數占各該性別總人口數比率來說,男性為5.62%,較女性的4.35%高出1.27個百分點。因此在基本保障補足後,應進一步考慮重大傷病險或失能扶助險等,來強化重大疾病與長期照護的保障,在發生重大意外或疾病時,保險金就能成為家人的保護傘,例如失能險,主要可用來補足萬一發生失能無法工作,造成經濟中斷、照護費用增加的保障缺口。3.熟齡爸爸 退休準備 善用利變型熟齡爸爸時期,孩子不再依賴父母給予經濟協助,肩上重擔減輕許多。建議對於自身的保障應考慮退休後因長壽可能增加的醫療及照護費用。現代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前許多需要住院的手術,現在都能用新式手術處置,治癒率大大提升,但新式手術不見得都有納入健保給付,因此醫療手術費用缺口也相當可觀。全球人壽指出,熟齡爸爸們在保單規畫上,考量到年紀增長後的醫療需求,可透過終身醫療險再增加醫療支出保障,若在三明治爸爸時期沒有規畫長期照護保障,有多的預算下還可投保失能扶助險,有效轉嫁未來老後可能面臨的失能長期照護風險。在退休理財上,針對要使用保險做理財規畫的熟齡爸爸,全球人壽建議,可善用利變型終身壽險,以美元的利變型終身壽險為例,因美元是國際間通用的主要貨幣,商品以美元收付方式,適合作為資產配置工具,部分這類保單也提供繳費期滿後可申請轉入投保年金,有助於建立穩定的退休金流。更多精選延伸閱讀↘↘↘。保險QA/關於「洗腎」理賠的5大保單!。最敢說真話的保經:保險理賠分成「三種」,你都知道嗎?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8-05 橘世代.好野橘
分散長照風險-外溢保單:養健康習慣,有機會省保費
根據衛福部最新「國人健康平均餘命」統計,二○一八年國人的平均壽命為八十點六九歲 ,健康餘命達七十二點二八歲,也就是說「不健康生存年數」長達八點四一年為歷史新高,代表國人愈來愈長壽之餘,因年老或生病造成的不健康日子也同步增加,凸顯長期照顧險的重要性,但長照險保費較高,專家建議,可考量結合外溢保單,以超前部署概念分散長照風險。面對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增加,儘管提早妥善安排投保長照險,可替自己未來的老年生活加添保障,南山人壽表示,不少人的顧慮都是長照險保費較高,民眾若選擇投保外溢保單,藉由外溢保單所搭配健康促進機制,讓自己更健康。所謂外溢保單,是結合保戶自主健康管理的保險商品,鼓勵保戶主動降低自身風險或提高健康情況,再由保險公司提供保費折減等「外溢效果」。若將外溢保單結合長照,有助延長健康餘命,也替老年生活加添保障。例如南山人壽就推出類似概念的特定重大傷病定期健康保險,除了可享廿九項特定重大傷病一次性給付外,其中十一項較容易有後續照護需求的特定重大傷病,提供十年定額分期給付的生活照護保險金,體況達標者還可再享有增額給付。南山人壽也邀請保戶選擇使用量身開發的App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如果身為公教人員,還有更經濟實惠的長照保險,國泰人壽推出「呵護公教長期照顧終身健康保險」,是一張專為公教族群設計的外溢型長照保單,保險金額一萬元為例,公教人員本人及十五足歲以上子女不論年齡、性別,一年保費一千五百元,配偶一年保費則為二千六百元,CP值相當划算。國泰人壽表示,為鼓勵公教人員養成走路習慣,這款長照系列保險商品只要走路步數達標,並符合保險金給付要件者,皆另按保險金額百分之三給付步數達標額外保險金,以保險金額一萬元,長期照顧保險金或意外失能生活補助保險金最高給付一九二次為例,等於最高增五點七六萬元保險金給付。不過,保險專家也表示,外溢保單不一定就較同類型的定期健康險或重疾險來得便宜。首先要先檢視保戶自己生活習慣,如果自認身體健康又有良好生活習慣,或自主性強且有毅力,就可嘗試買這類具外溢保單享折扣。更多精選延伸閱讀↘↘↘。保險QA/關於「洗腎」理賠的5大保單!。最敢說真話的保經:保險理賠分成「三種」,你都知道嗎?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31 橘世代.好心橘
退休人生3等份,1/3當志工,1/3給家人,1/3做自己
國中退休教師許麗芳投入志工行列多年,當教育、環境還有社福志工,不受區域限制,從南彰到北彰都樂於意服務,她說,人生的快樂應該是創造自己的價值,原以為當志工只是助人,卻也讓自己意外收穫了許多。62歲退休教師許麗芳2011年退休,過去長期在大同國中服務,也關心公共事務,擔任過彰化縣教師會的理事長,曾推動教師在校以教學為優先,不站交通導護,任教期間自己也落實這樣的理念,但一退休開始到大同國中當導護志工,9年來不中斷,她說,交通導護工作本來就應該讓志工來做,退休了很樂意為孩子服務。退休前許麗芳已規劃人生下半場的生活模式,還沒退休她已完成培訓課程,加入「彰化縣教育志工人力資源整合中心」,定期值班接電話,也支援縣府各項大型活動,退休後她並未放棄本業,義務到偏鄉學校提供閱讀與家庭作業指導,還加入特教中心到南彰化巡迴學校為特教生說故事。許麗芳即便退休仍享受與學生相處,卻也發現過去輔導知能不足,她選擇加入須通過長達9個月的三階段義張儲訓課程, 2013年起擔任「義務張老師」,成為1980免費助人專線的志工,為了真正幫助人,她還自己報名大學的諮商課程,增加實力。許麗芳過去雖教歷史,但對自然生態相當有興趣,退休後她也加入二水台灣獼猴生態教育館志工,學習專業知能,她說,過去怕蛇,經過訓練後居然在戶外看到蛇後可以按部就班地引導蛇離開,這樣的改變也是她不曾想過,生活更有樂趣。許多人認為志工是有閒有錢的人才有餘力做的事,許麗芳說,當志工是因為家庭沒有後顧之憂,能夠感恩,有能力助人才投入,2個女兒已長大,她投入志工時間約3分之1,旅遊也有3分之1,其餘留給家庭,兼顧了生活也很充實,從教職退休的丈夫也跟著她當志工,甚至將他在學校的行政能力發揮在服務工作上。許麗芳說,退休若只是運動、旅遊就太可惜,「生命乘載的重量太輕了」。當志工讓她終身學習、對社會加分,對於自己所付出的不容易感到挫折,也持續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許麗芳也認為,當志工要遵守倫理守則,能維持初心才能服務長久。延伸閱讀↘↘↘。她是「真人版應思聰之姊」照顧家人也關懷同路人。水電師傅踏上志工路,一做16年!幫人修,也教人修 立即加入橘世代 50歲後的你想要怎麼樣的人生?還在煩惱退休、健康、生活嗎?加入「橘世代」找出屬於自己的老後生活,從現在開始為你自己的人生而活!>>現在立即加入
-
2020-07-29 養生.樂活人生
23歲就被醫生說活不久!71歲劉墉:有一分氣,就欣賞世界一分的美
編按:是作家也是畫家的劉墉,今(2020)年出版《小沙彌遇見劉墉》《爸爸不會哭》2本新書,一是生活禪小故事,背後是他看待世事的豁達眼光,另一則是關於女兒出嫁、關於熟年的心情。年過七旬的他,天天與氣喘為伍,去年還動了腰椎手術,但看待生死、親子與人生裡的逆境,依然一派劉墉式的奇趣。活了大半輩子,有沒有什麼故事,是你想一再說給年輕的孩子聽的?劉墉的書如《超越自己》《我不是教你詐》系列,在5、6年級生的年少時光,以一則則小故事指出人生不同的思考方向。今(2020)年71歲的他收錄了過去50年寫的生活禪小故事,配上親自新繪的水墨插畫,並邀兒子劉軒與女兒劉倚帆翻譯(太太則是監製),合一家之力推出《小沙彌遇見劉墉》。小沙彌就像俗世中的你和我。有回他抱怨庭院裡的落葉掃了又來、掃了又來,覺得根本就像煩惱;師父卻認為這比喻甚好:「煩惱來了,掃掉!煩惱再來,再掃掉!」「今天落,今天掃;明天落,明天掃。不必擔心因為掃了會再落,就不掃。」今日難處今天當,不去煩憂未來,這種看待世事的豁達,實在很劉墉。就像他常講,「每天都打電話給子女的父母,其實是滿可憐的,心情一下起一下落。孩子一說怎麼了,父母就睡不著覺,第二天又趕緊打電話,結果孩子說沒事呀,昨天只是不高興。你慘透了,他卻像個沒事人。」語畢,劉墉馬上承認,自己也屬於掛念孩子的父母,「我很慘呀!」他大笑。大多時間與孩子分隔兩地的他,每天都跟女兒通email,採訪前一天他才剛叮嚀女兒要多運動、注意身體。「掛念子女雖然辛苦,但也是種幸福。就像癢,如果你從來都沒有癢的感覺,就不會享受抓癢的滋味。」這是父母天性,但也要學會豁達放手,「揪著然後放鬆、揪著然後放鬆,這人生就有收穫了!」在牽掛的鬆緊之間,親情累積成人生中的一張愛的密網。過度操心的父母 反會成為兒女的絆腳石去年女兒出嫁,劉墉原先擔心自己會老淚縱橫,沒想到婚禮從頭笑到尾,女兒的幸福感染了他,但劉墉更明白孩子長大了就要放飛。他曾說,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就不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而是獨立個體,一步步走向外面世界,是人生的必然,「他們嫁娶了,是父母完成了任務,把快樂的小鳥放飛呀!」就像蒲公英的白絮,隨著微風吹向遠方,父母能做的,就是祝福孩子有段平安旅程。雖然掛念,他謹記不打擾孩子的生活。當兒子劉軒結婚,就不只是自己的孩子,同時也是別人的老公、爸爸,就連面對孫子、孫女,即使祖孫關係親近,卻不過分黏膩。有回,孫子上直排輪課不認真還搗蛋,挨媽媽罵,當爺爺的不忍看孫子遭罵,撂下一句「爺爺避難去了」,便溜回對門畫室畫畫,以示對媳婦教育的尊重。不只生活不干涉,連兒女在職場的創新,劉墉現在也太不給意見了。發生過這樣的事:2015年劉軒參加中國節目「我是演說家」,事前劉墉思量競爭既激烈、製作單位可能會有些「特殊考量」,擔心不是兒子能控制的,沒想到劉軒仍拿定主意去了,甚至贏得第一名。後來劉墉自省:「這小子如果沒有老子在、老子少講話,會比較有潛能。」便在臉書寫下:「過度操心的父母,非但不是助力,還可能成為絆腳石。」生病就像人生暫停鍵 空白裡也有享受聽劉墉說起話來中氣十足,目光炯炯,很難想像他一直是和大小病痛為伍的人。他從小就罹患肺病,高中無故吐血休學一年,還有嚴重氣喘,心臟也有問題,總是缺氧,再加上食道逆流,只要一天不吃藥,酸水就能湧到喉嚨。去年他動了腰椎手術,在背上切了10公分的口子,打入4根釘子,「最近我還發現腦袋少兩根筋!」他去醫院照了磁共振造影,竟發現腦袋裡完全沒有調配血液流動的威利氏環,醫生說這是腦發育不全。年紀漸長後每個人多少都有病痛。長年與病共處的劉墉認為,如果不是病到不省人事,生病不算是件壞事,反而可以充實自己。疾病,像是人生的暫停鍵,讓自己多了喘息時間,「就像走台階,一步步往下,遇到一塊平地,生病就是供你喘口氣的平地。」高中休學那一年裡,劉墉盡情看愛看的書,畫想畫的畫,開始對文學和詩詞感興趣,並發展出自己的繪畫風格,就此改變了一生。去年腰椎手術復原期間,既然不能彎腰畫大畫,就坐在椅子上刻印章,從原本的日常軌道岔出一條小路,在看似空白的階段裡自得其樂。「我的病都是哪一天氣不喘了、腰不痛了,我就覺得好幸福。它已經成為你的朋友,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了,所以我很感恩能活到今天。」灑脫人生的態度 隨時走人也不牽掛藥罐子竟然活到古稀之年,連劉墉自己都覺得是個奇蹟,所以他看淡生死,「我『總是』想到死亡,我的人生態度是任何一刻都可以走人。」他認為離世的最高境界就是「平安往生」,就是在走的那一刻,心裡沒有牽掛。在生前,就把要說的話說完,要交代的事安排好,有虧欠的也都彌補,有遺憾的則都釋懷。人不能預知自己何時離開,所以在中壯年時就要提早準備,「當你心安了、少牽掛、少擔憂,自然有正面能量,也容易健康長壽。」劉墉很早就做好安排,除了打點收藏,採訪前兩天剛交給兒子所有的保險名單。很多人到了中年才意識到生命倒數,劉墉則在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人生無常。3歲離開親生父母,6歲生父因肺病過世,9歲養父又因直腸癌病死,13歲家裡一夜之間失火燒盡,16歲突然吐血休學,19歲母子被迫搬到違章建築區,23歲兵役複檢,醫生確定他不用當兵,同時宣告他活不久了。當下劉墉五雷轟頂,「我告訴自己,人不可一日無必死之心。」人生不虛度 連半天都不要混從此,他珍視活著的每一天,從不浪費時間,也很少應酬,「如果明白總有一天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就不會懵懵懂懂把今天混過去,我不混過半天的!」「我以前看到一句話,給我很大的警惕──年歲大了,就失去追求卓越的能力。」劉墉拒絕這個套路,他偏要不斷進步。女兒念書時有回考數學帶計算機赴考,劉墉說以前我們考試都用手算,女兒忍不住回說:「以後我可是要上火星的!」彷彿想把老一輩遠遠拋在腦後。但其實劉墉追求卓越、學習新東西也有這股上火星的氣勢,仿若要像莊子《逍遙遊》的大鵬鳥,一飛衝天,一路往上!去年他完成了這輩子最大的絹本山水《仿范寬雪景含林圖》,畫作高達2公尺,寬達3公尺,還臨摹了范寬的《谿山行旅圖》,精細還原畫中的山頭樹叢、岩石紋理。近來則愛上畫童年的花,馬纓丹、蜀葵、朱槿……在一筆一畫間琢磨,也靠近童年的回憶。曾有朋友鼓勵他多訓練核心肌群,有助改善腰椎滑脫,但對劉墉來說,在藝術表現上的卓越更重要!光健身這一小時,就能畫多少畫、寫多少文章?在創作領域極盡探索,對他來說,顯然重要的多。和病痛共存 有一分氣就欣賞這世界一分的美和劉墉談話,一雙眼睛比銀燦白髮還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彷彿有著孩子般對世界的好奇!身為5、6年級生年少時的心靈導師,將如何為我們的人生下半場指出新的方向?劉墉沒直接回答,反倒說起兒時家裡失火的回憶:滅火後,一眼望去黑壓壓的景色,讓他想起日本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的畫,一幢幢日本房子矗立在黯藍夜天下,一派詩情畫意。整塊地燒得不見房子,只剩土做的廁所沒燒掉。雨天上廁所時,上頭滴滴答答,下頭也滴滴答答,他就背起李清照的《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到了晴天上廁所,看到滿天星子,他又想到希臘劇場,覺得浪漫至美。就連四周燒焦柱子的焦味,和家裡曼陀羅花的香味摻在一起,「我突然覺得我好像在廟堂之上,美極了!」「可能我這人駑鈍,碰到很慘的事都不覺得慘。」他笑著說。對他而言,比起花時間來感受慘,實實在在地活著,好好感受這世界,才是更重要的。即使和病痛天天相依的劉墉,仍深愛旅行,平時則每天按表操課,伏案寫作,勤快寫生,「有一分氣,就欣賞這世界一分的美。」頑皮如他,又補了一句:「難道活著只是為了看明天早上的太陽出不出來嗎?我覺得這還比較痛苦。」原文:23歲就被醫生說活不久!71歲劉墉:有一分氣,就欣賞世界一分的美
-
2020-07-27 科別.眼部
及早發現追蹤治療 人生下半場別毀在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是視網膜最重要的部分,它跟身體組織一樣會因老化受損,嚴重影響視力。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珊霓表示,隨年齡增加,黃斑部病變風險會提高,以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最常見,以往多發生在50歲以上,但近來門診出現不少50歲以下的案例。但她指出,患者只要長期追蹤治療,人生下半場仍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自立生活不靠他人。長出新生血管 濕性病變惡化快陳珊霓說,老年黃斑部病變分乾性與濕性兩類,區別在於有沒有新生血管。其中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會發生例如新生血管滲漏、出血等,快速引發黃斑部結構破壞和視力喪失;而乾性黃斑部病變則惡化速度較慢。歐美國家約10%,台灣及亞洲人種濕性比例明顯高出許多。陳珊霓表示,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細胞每天需要大量代謝廢物,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成因,是因年齡增長,加上基因和體質關係,代謝能力變差,造成廢物堆積,引發發炎反應,阻絕養分和氧氣,感光細胞慢慢退化,導致視力變差。而濕性黃斑部病變則是長出新生血管,破壞視網膜結構,造成滲漏液體,甚至黃斑部出血,視力在短時間內惡化。55歲以上 一個月自我檢測一次但許多患者視力模糊時,常誤以為是老花眼、白內障,陳珊霓說,黃斑部病變會在視線旁邊或中心出現暗點,影像被遮蔽或影像扭曲。她鼓勵民眾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查,超過55歲以上,建議一個月自我檢測一次。日常生活中,也可透過廁所磁磚、櫃子邊角直線,以單眼注視是否變形。陳珊霓說,改善乾性、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策略不同。晚期的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建議攝取葉黃素、維他命A、E和鋅,有助減緩退化。平常也可多攝取深色蔬菜、枸杞、胡蘿蔔、深海魚類改善。陳珊霓表示,過去醫學上對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束手無策,但近十多年來醫療飛躍性進步,濕性治療以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讓患者視力維持穩定。一般療程需連續打3針,一個月打一針,但醫師根據患者病況可能延長到每隔3個月打1針,經追蹤,治療者相較於未治療患者,視力損失有很大差距。且目前健保給付已從原本7針放寬至14針,對減輕病患的經濟負擔大有幫助。
-
2020-07-26 科別.眼部
及早發現 追蹤治療人生下半場 別毀在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是視網膜最重要的部分,它跟身體組織一樣會因老化受損,嚴重影響視力。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部主任陳珊霓表示,隨年齡增加,黃斑部病變風險會提高,以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最常見,以往多發生在50歲以上,但近來門診出現不少50歲以下的案例。但她指出,患者只要長期追蹤治療,人生下半場仍能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自立生活不靠他人。長出新生血管 濕性病變惡化快陳珊霓說,老年黃斑部病變分乾性與濕性兩類,區別在於有沒有新生血管。其中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會發生例如新生血管滲漏、出血等,快速引發黃斑部結構破壞和視力喪失;而乾性黃斑部病變則惡化速度較慢。歐美國家約10%,台灣及亞洲人種濕性比例明顯高出許多。陳珊霓表示,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細胞每天需要大量代謝廢物,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成因,是因年齡增長,加上基因和體質關係,代謝能力變差,造成廢物堆積,引發發炎反應,阻絕養分和氧氣,感光細胞慢慢退化,導致視力變差。而濕性黃斑部病變則是長出新生血管,破壞視網膜結構,造成滲漏液體,甚至黃斑部出血,視力在短時間內惡化。55歲以上 一個月自我檢測一次但許多患者視力模糊時,常誤以為是老花眼、白內障,陳珊霓說,黃斑部病變會在視線旁邊或中心出現暗點,影像被遮蔽或影像扭曲。她鼓勵民眾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查,超過55歲以上,建議一個月自我檢測一次。日常生活中,也可透過廁所磁磚、櫃子邊角直線,以單眼注視是否變形。陳珊霓說,改善乾性、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策略不同。晚期的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建議攝取葉黃素、維他命A、E和鋅,有助減緩退化。平常也可多攝取深色蔬菜、枸杞、胡蘿蔔、深海魚類改善。陳珊霓表示,過去醫學上對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束手無策,但近十多年來醫療飛躍性進步,濕性治療以眼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讓患者視力維持穩定。一般療程需連續打3針,一個月打一針,但醫師根據患者病況可能延長到每隔3個月打1針,經追蹤,治療者相較於未治療患者,視力損失有很大差距。且目前健保給付已從原本7針放寬至14針,對減輕病患的經濟負擔大有幫助。
-
2020-07-21 橘世代.好野橘
《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找出好的進場點, 就能避免虧損嗎?
暢銷財經作家X財務規畫師X基金經理人─闕又上。集結三十年理財投資經驗,繼《華爾街操盤手給年輕人的15堂理財課》之後,推出重磅鉅作《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辛苦工作,退休金卻只有別人的一半?一是你個人理財觀念出了問題,二為國家退休金管理走錯了方向,本書讓你換上有錢人的腦袋。這是一本給個人、下一代、全民、國家決策者的理財書!精彩書摘試閱:一般投資者怕的是什麼?(1)怕虧損、(2)怕套牢、(3)怕投資報酬不高、(4)怕波動、(5)但就是不怕金光黨;這五怕,都來自於沒有遠見和定見,也就是沒有投資哲學。「怕虧損」,言之有理。因為連巴菲特也不願虧損,所以巴菲特的第一定律是不要虧損,第二條:不要忘記第一條。可見虧損是投資老手也無法接受。但問題來了,這裡有迷思和盲點:短期虧損算是真正的虧損嗎?價格波動造成套牢是虧損嗎?以上這兩個提問,巴菲特都不認為是虧損,但是沒有關係,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投資哲學,也可能巴菲特是錯誤的,但巴菲特靠投資而成為世界富豪,所以這當中必有可探討之處。投資前4項基本問題首先有些投資者不分青紅皂白,誤以為投資就是進入股市,對於(1)資金的用途、(2)多長時程、(3)期望報酬、(4)能夠承受的波動範圍,都還未釐清楚這四項基本問題,就投入股市或購買金融產品。事前沒有充分的了解,那怎麼可能會有遠見和定見呢?舉例來說,如果是三年後要用的教育金或購屋頭期款,這時候資金的停泊就必須以安全為優先考量,但是如果是二、三十年後才會用到的退休金,整個規畫的考量和思維就會完全不同。為什麼要選擇完美的時機點才敢進出?因為怕一進場股價就下跌造成虧損。那為什麼投資大師如巴菲特、彼特.林區、科斯托蘭尼都認為,一進場股價下跌,不代表你買錯,一進場股價就上漲,也不代表你買對?但散戶常是以股價短期的上漲、下跌來判斷對錯。如果要往贏家的行列靠近,首先要改變思維。怕虧損?不怕才怪,但害怕的源頭常來自於不確定。如果你選擇單一個股,該公司會不會面臨破產,都是縈繞心頭不確定的因素及干擾。擇股能力的好壞,確實影響整個投資表現,表現出來的績效可以是天壤之別。養成個股的分析能力是一輩子的修練,並不適合多數人。所以我聚焦同樣可以獲利而且有市場代表性的指數基金,美股就以美國標普500強的SPY,台股就以台灣前50大的0050為標的來分析探討。阿甘投資法投資股市,找尋完美的時機進出點,這是許多人裹足不前的第一個迷思。我提出阿甘投資法,寓意湯姆.漢克所主演的電影《阿甘正傳》角色,阿甘的特質是什麼?片中的阿甘真誠、善良、守信,最重要的是永遠不斷的付出,也不介意別人的拒絕。你也可將這個特質運用在指數型基金投資上。持續有紀律的付出,短時間不必理會股市的回應,以下看看各以二十年投資期的實例。用「運氣最壞」的進場點,和「運氣最好」的切入點來做極端的對比,看看兩者的差異有多大?1970年-1990年,買在最高點vs買在最低點每年固定投資5千美元,二十年下來共投資10萬美元的本錢,第一個例子是1970年開始,這二十年中會碰到一次1973年和1974年的石油危機,股市下挫50%,最倒楣的情況是,連續二十年都在股市最高點那天進場,二十年中若碰幾次在高點進場,這有可能發生,但不太可能連續二十年每年都在高點進場。就算碰上這最糟糕的狀況,二十年後帳戶金額是400,017美元,成長3倍,對比每年都是在最低點,運氣好的不得了的二十年極端例子,帳戶金額是505,616美元,成長是4倍。這個差距有大到非要找到每年最低點才能進場嗎?而且又有幾個人,可以有這樣的功力和運氣,連續二十年都找得到股市最低點的買點?所以結論是,多數人不會極端倒楣和極端幸運,所以投資成果就落在40萬和50萬美元之間,我當時的震撼和喜悅是,原來投資不是在股市中的殺進殺出,也用不著依靠完美的時間點進出,只要給它一段合理的時間,就算是碰到50%下挫的股災,依然可以獲利。1994年-2013年,兩次世紀股災第二個例子,時間落在2014年,往前反推二十年,每年投資5千美元,二十年總投資額一樣10萬美元,美國失落的十年,兩次股災確實有影響,二十年下來,最倒楣的二十次高點進場,帳戶金額是227,252美元,只有成長一倍多;最幸運的二十年,都在最低點進場則是289,176美元。兩者並沒有大到不能接受,完美時機點進出才能獲利的魔咒,就此解除,不再是投資獲利的唯一考量,代之而起的是另外一種許多大師也見證過的說法,「關鍵是時間,不是時機」,但如果是擇時又擇股的主動投資,考量時機還是很重要。這難度、挑戰和用功投入是追求超額報酬要付的代價,如果目標只是致富,用不著在這裡分出高下。致富用不著在每一個完美的時間點進出和華麗轉身,使用有市場代表性的指數型基金,在合理的時間內,參與比選擇時機重要,否則股市再行,你不參與也不行。本文摘自《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商業周刊 2019/10/09出版|更多投資理財延伸閱讀。理財QA/搞懂什麼是高配息基金?現在買划算嗎?。買股進場別「一直等跌」!不計較價格,才能真正賺錢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20 橘世代.好野橘
「若65歲退休,每月花3萬」你需預備多少退休金呢?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長壽已成為國安問題,以勞動基準法強制退休年齡延後至六十五歲計算,退休後還有十二點五年以上的人生,要知道自己的退休準備夠不夠用,專家指出,可以參考「所得替代率」來提早準備退休金。台灣民眾越來越長壽,依據內政部公布「二○一八年簡易生命表」,國人平均壽命為八十點七歲,比起二○一七年增加○點三歲,其中男性七十七點五歲、女性八十四歲,均為歷年來新高,研判與醫療水準提升、重視食品安全、生活品質提高及運動風氣盛行等因素有關。永達保經總經理陳慶鴻表示,台灣五成多的民眾有做退休規劃,但額度明顯不足,人不一定會生病也不一定會發生意外,但一定會老化,老年時期身邊最需要的還是「足夠的老本」。該準備多少退休金?陳慶鴻表示,依照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二○一八年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為二萬二千一百六十八元,以國人平均壽命八十歲、預計退休年齡六十五歲計算,就需預先準備十五年的資源,在不估算通膨的情況下,也不包括醫療、照護費用等情況下,等於每人退休前需準備近四百萬元,但可扣除政府的社會保險、企業提撥退休金,其他不足的部分則是透過個人規劃。群益投信表示,根據世界銀行資料顯示,若退休後希望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所得替代率」必須高於百分之六十最保險。所謂「所得替代率」,可以用「退休後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額」除以「退休當時的每月薪資」來計算。以一般勞工來說,「退休後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額」主要有三層:第一層:退休後可領的每月勞保老年年金第二層:勞退的新、舊制退休金第三層:自己個人儲蓄準備的每月現金流可將三層加計起來計算。群益投信指出,超過六成民眾認為退休後每月花費將不到三萬元,若以六十五歲退休生活二十年計算,看似僅需存下七百二十萬元即可,但若納入通膨,並將醫療照護費用入考量,退休後想過上具品質的生活,所需準備的退休金就約一千萬元。【關於更多退休金大小事↘↘↘】。「我能不能提早退休呢?」 先評估有沒有6項條件。邊工作、邊領退休金!你是「勞退新制」嗎?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19 橘世代.好野橘
超實用!五招懶人理財法,找出最適合你的理財方式
「賺得多,花得更多」是許多家庭理財上的一大痛點。理財方法百百種,不知道哪個最適合自己?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許郁氛提供5種不同的記帳工具或理財方法,建議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長期執行並且保持彈性調整的空間,唯有符合自己的生活價值觀,才是可長可久的理財模式。1、善用數位工具記帳 (1)用手機記帳APP,可提供多元記帳方式,包括掃描發票、拍照或語音。(2)用第三方支付APP或信用卡消費,提供彙整報表的功能,等於記帳在上面。(3)透過數位工具可快速地進一步生成分析報表,將消費分類成食衣住行等不同項目。2、搞懂「消費、浪費、投資」 就能管好錢包由日本理財規劃專家橫山光昭提出,他認為想存錢並非努力避免浪費,反而應該適度地浪費、積極對自身投資,才是正確的理財方法。做法上,首先要能夠分別出每一筆支出,是屬於「消費」、「浪費」或「投資」;接著,只需要管理這三大項目的支出比率,就能夠輕鬆理財。橫山光昭建議,這三項分別佔總支出的「理想比率」分別是:消費70%、浪費5%、投資25%。但個人可依照本身價值觀去調整這份收支計畫,例如重視生活樂趣多一點的人,可能在「浪費」的比率上會高一點。而且某些消費也是一種對自己的投資,例如安排聚餐可能建立社會人脈,但如果幾個月下來發現這項開銷的效益不大,就要檢視是否過度浪費。如何判斷一筆支出是屬於「消費」或「浪費」?在這方法裡,是以個人「價值觀」做為判斷的原則,因此透過這個方式可以建立符合自己真實需求的收支計畫,並隨時檢視自己的花錢習慣,就能把錢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3、懶人理財法: 做好「預算制」 省了一筆一筆記錄的麻煩先設定出每月的支出預算,所有花費都依照預算做調整。通常家庭裡會有一些固定開銷,例如買菜錢一天多少,有些人會從預算裡面去想辦法節省,例如盡量去傳統市場購買,或有些食物可以自己做。若剛好這個月開銷高過預算,超過的金額就要思考是否挪到下個月,或是想辦法調整其他支出項目。許郁氛指出,預算制的好處是不用一筆一筆紀錄支出,只需要思考如何在預算內達到最好的效益,因此是懶得記帳的懶人理財方法。4、分戶理財法:帳戶分類,讓你更輕鬆每個月的發薪日,就將固定金額轉到另一個「理財帳戶」,分別不同用途。「薪資帳戶」支應每月的生活支出,包括吃喝玩樂、交通等;「理財帳戶」則固定扣款支出,包括水電、手機、租屋或房貸、保險和稅務等。用一個帳戶去固定扣款,好處是不用等到繳錢時才來準備,財務規劃安排上更有餘裕;並且用一年的帳戶明細表來看,就可以預估下一年要提撥多少金額到理財帳戶,先做好預算規劃。5、六個罐子理財法由哈福.艾克所提出的理財方法,他將收入分成6個罐子(也就是帳戶),每個罐子設定一個比率,6個罐子加起來是100%:(1)「財務自由」帳戶:透過理財賺取被動收入(2)「教育」帳戶:投資自己的學習成長(3)「生活必需」帳戶:生活必須花費(4)「玩樂」帳戶:享受生活(5)「支出用長期儲蓄」帳戶:需要儲蓄一段時間才能實現的事,例如買車、購屋或出國旅遊(6)「贈與」帳戶:公益或幫助他人最後這個方法結合「分戶法」與「預算制」概念,透過6項規劃可以去預期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財務,重視家庭生活品質的人,可能會拉高「支出用長期儲蓄帳戶」的比率,相對要降低其他項目比率,理財的同時也在規劃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更多投資理財精選延伸↘↘↘】。「我能不能提早退休呢?」 先評估有沒有6項條件。專家:想存一桶金,先想想10個「有必要買嗎」?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17 橘世代.好野橘
夫妻理財有方法/建立「公共財務」,不再為錢傷感情!
許多夫妻用錢觀念不同,如何理財?CFP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許郁氛認為,不論要各自理財或共同帳戶,首要前提是要有共識。共同生活裡,彼此價值觀不同,若沒先達成共識容易起爭執。例如,有一方習慣借貸來做事情,另一方希望用現金過生活,沒有共識的情況下,借貸問題很容易成為家庭關係破裂的引爆點,也會造成家庭理財上的阻力。如何兼顧「個人財務」與「共同承擔」?有了共識之後,如何兼顧個人自由與家庭共同承擔?建議將「個別財務」與「公共財務」分開,各自有空間可以自由運用金錢,但決定重大事項時,彼此也可以充分溝通。1.設置個人零用金:可以在家庭共同報表中,設置個人零用金,方便家庭成員小額支出,也不會互相干涉零用金的使用方式。2.設置共同帳戶:家庭成員每月各自提撥公基金到家計帳戶,支付家裡共同費用,例如水電瓦斯或保險費等。而如果牽涉到重大理財計劃,像是退休金、買車或購屋等,家庭成員也可以一起規劃。3.隨時修正:儘管商議好了家庭財務,不同階段還是要能適時微調和修正。例如,夫妻年齡上若有差距,可能會面臨一方已經退休,一方還在工作的狀況,這時有必要重新調整彼此的負擔方式。許郁氛提醒,家庭裡各自立場和方式不同,溝通協調、隨時修正,才是長遠之道。 如何善用帳戶 管理家庭短中長期目標?共同帳戶的好處是,可以共同檢視帳戶使用狀況,避免某一方管理不當;而且還可進一步開立「子帳戶」管理家庭理財目標的達成,例如買車計畫、旅遊計畫,透過不同子帳戶的任務不同,來進行不同投資工具的管理與扣款。 1. 專款專戶:可以在共同帳戶裡開立「子帳戶」,不同子帳戶分別具有不同理財目標。家庭成員約定好每月各自匯多少錢進入「共同帳戶」後,再依不同比例分到「子帳戶」。2. 設定投資目標:為每一筆子帳戶設置「計劃名稱」,根據計畫的短中長期目標,選擇不同的「投資工具」,來達到這個戶頭的效益。3. 檢視投資效益:定期透過資產負債表檢視該目標是否有穩定成長,或是否達成進度。例如A帳戶是購車計畫,需要一筆頭期款,可選擇一年內可看到獲利的投資商品,並在一年後檢視目標是否達成。 許郁氛提醒,由於不同階段理財目標可以不同屬性的投資工具來應用,家庭成員討論出共識後,可以尋找理財顧問做商議,以及後續投資組合的規劃。【更多理財大小事↘↘↘】。能保值的「傳家宅」怎麼選?專家提3點要注意。總是談錢傷感情?專家教你如何保障財產又不傷夫妻情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16 橘世代.好野橘
「你不懂的權益,沒人會幫你爭。」 這條「保險帝王條款」絕對要明白!
保險契約百百條,很多被保險人都搞不懂,不過其他不懂沒關係,這條「帝王條款」對於保戶非常重要,一定要花點時間弄清楚!條款都是保險公司「單方面」設計的,一般保戶不可能去跟他們談論「這個條款應該怎麼寫,那個項目可以怎麼列」。我們只能夠選擇「要不要保」, 這樣的契約就叫做「附合契約」。就是由一方擬定合約,另一方決定要不要接受,沒有「一起討論內容」的空間。保戶不可能去跟保險公司修改條款,所以我看到的跟你看到的,都是相同的條款。但還是有很多爭議都是條款解釋的問題,如果條款有不完整的地方怎麼辦?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不明確條款解釋原則」,這是保戶對抗條款爭議最大的武器,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保險法第54條」跟「所有保險契約的第1條」: 保險法第54條保險契約之解釋,應探求契約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文字;如有疑義時,以作有利於被保險人之解釋。示範條款第1條保險契約之解釋,應探求契約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文字;如有疑義時,以作有利於被保險人之解釋。同樣一段文字,可能有兩種以上不同的解釋,就叫做「疑義」。假設條款為「如果明天下雨,大仁哥可以得到一百萬的獎金」,這樣就可能產生「疑義」了,因為「大仁哥」有兩種可能:一、「大仁哥」是指陳柏霖;二、「大仁哥」是指我本人(對,就是我這個大仁)。兩種都有可能,請問是指哪一個「大仁哥」?既然條款都是保險公司訂的,寫不清楚要怪保戶嗎?所以這個時候「不明確條款解釋原則」就可以派上用場了。當發生有「疑義」,且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時候,就要對被保險人做有利的解釋。這條就是文章開頭所提到的「帝王條款」。然而,條款設計難免掛一漏萬,不可能什麼情況都包含到,那就是要對「所有人」都有相同解釋才可以適用。「不明確條款解釋原則」不能只適用「個案」,而是要用「通案」來看。例如提到「大仁哥」,臺灣人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陳柏霖,也就是多數人都認為「大仁哥=陳柏霖」,只有我本人會對號入座覺得「大仁哥」就是在叫我。在我這種「個案」的情況下才有的「疑義」並不能套用「不明確條款解釋原則」。因為條款應該要對「所有被保險人」做統一的解釋,不能對我是一種「大仁哥」,對其他人又是另一種「大仁哥」,必須要找到一種對「所有人都適用」的合理解釋才可以。所以依照上面的例子,對所有人的解釋上「陳柏霖」才是正確的答案。而對我,只是單純的個案(又不是所有人都叫大仁對吧),所以,這是在運用「不明確條款解釋原則」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對條款的解釋發生爭議的時候,必須看此種解釋是否對所有被保險人都適用。如果對大家都可以合理適用,這個解釋就沒有問題!如果以後你發生理賠爭議,特別是條款解釋的問題,可依下列三個問題來思考:1.條款的解釋是否有「疑義」?(就是兩種以上可能的解釋)2.是否對其他被保險人也適用?(要對所有人都可以說得通)3.上面兩個答案都是「是」嗎?是是是,湊齊三個「是」,恭喜你可以套用「不明確條款解釋原則」做對自己有利之解釋!本文摘自《淺談保險觀念:最敢說真話的保險專家,告訴你條約背後的真相》,一心文化,2020/07/01出版【關於更多保險理賠大小事↘↘↘】。失智也有保險養護費?搞清長照險、失能險、特定傷病險差別大。50+買保險懶人包 一篇文教你弄懂保險規劃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15 橘世代.好野橘
保險QA/關於「洗腎」理賠的5大保單!
臺灣目前洗腎人口約八萬多人,發生率排名為世界第一,被稱為洗腎之島。所以針對「洗腎」的保險理賠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目前針對洗腎,有可能會符合的有下列五大險種: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失能扶助險、長期照顧險和醫療險。重大疾病險首先可能符合理賠的就是「重大疾病險」,這個險種歷史悠久,談到洗腎許多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它。然而重大疾病險在二〇一六年有做一次統一的修正,把原本的「尿毒症」改為「末期腎病變」。重大疾病險的理賠大多屬於「一次性給付」,也就是投保一百萬額度,確定符合後就理賠一百萬,只賠一次,契約就終止。所以在保險規劃上,通常將重大疾病險視為「事故剛發生時」的一筆前期救助金。這是洗腎第一個可能理賠的保險。重大傷病險重大傷病險是比較新的險種,同樣是屬於「一次性給付」的方式。理賠認定很簡單,只要符合健保重大傷病的標準即可(有除外項目需注意)。在健保的標準中,洗腎可能申請到的有兩種,分別是「永久期限」和「三個月期限」。在健保的認定上,如果暫時無法認定是否需永久洗腎,可能就會先給予「三個月期限」的重大傷病證明。等到確定為「不可逆尿毒症」後,才會發予「永久期限」的證明。這邊就要談到「重大傷病險」的優勢了。不論是「永久」或「三個月」,只要有健保重大傷病的證明,就可以申請保險金了。重大傷病險的認定非常簡單明確,因此可預期理賠爭議也較少,是第二個可能理賠洗腎的險種,也是非常推薦的險種之一。失能扶助險談到失能扶助險(以前稱殘扶險)可能會讓有些人訝異,「洗腎」也可能符合失能?沒錯,洗腎是可能符合失能的。在失能扶助險中,有一個項目叫做「胸腹部臟器」,在裡頭的泌尿器官就有談到「腎臟」,所以洗腎當然有可能會符合失能扶助險的理賠。長期照顧險長照險的理賠標準是「狀態的認定」,也就是說它是以「某一段需要照護的時間」來做判斷。如果醫師判斷,因洗腎的原因造成「生理功能障礙」,就有可能符合理賠標準囉!醫療險你看到醫療險是不是一頭霧水,醫療險怎麼會理賠洗腎?事實上,醫療險真的會理賠洗腎,不過要看你的條款有沒有就是了。醫療險的理賠原則是「要住院才賠」,所以許多人都認為醫療險不賠洗腎。但在很久以前,曾經有保險公司推出可以理賠洗腎的醫療險喔!只要出院後再到醫院接受洗腎治療,就可以按日理賠一筆「洗腎保險金」。但後來因為洗腎人數大增,這類商品也漸漸絕種。所以不能說醫療險不賠洗腎,只是你沒買到這種保單而已。以上介紹了五種可能理賠洗腎的險種,包含前期一次性給付的「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嚴重時給予幫助的「失能扶助險」、「長期照顧險」,還有現在已經絕版的「洗腎醫療險」,你的保單規劃了哪幾種呢?保險只是事後的彌補,理賠再多保險金也無法換回健康的身體,所以在關心洗腎的保險規劃之餘,更重要的是好好控制飲食,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這才是根本之道。本文摘自《淺談保險觀念:最敢說真話的保險專家,告訴你條約背後的真相》,一心文化,2020/07/01出版【關於更多保險理賠大小事↘↘↘】。年紀大保險好難買?專家提醒:3種保單絕不能少。保險理賠僅值「一台國產車」壽險保障必知5大攻略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14 橘世代.好野橘
最敢說真話的保經:保險理賠分成「三種」,你都知道嗎?
部落格社群影響力百大排行榜、總瀏覽數破千萬「淺談保險觀念」站長大仁首次出書!大仁曾經面臨家庭年收入八十萬,卻得繳六十萬保費的困境。後來發現臺灣大多數人的保險觀念偏差,導致許多家庭買錯保險,審慎思考後決心辭掉原本的工作,以保險為志業,期許自己能夠讓臺灣的保險環境往好的方向前進。精彩書摘:保險充滿了各種資訊落差。一般保戶不瞭解保險法規和合約,只能聽信業務員單方面的說法,但所言是真是假不得而知。絕大多數的保戶永遠不曉得保險公司賣什麼保險,自己又買了什麼保險,往往直到理賠的時候才知道保障內容是什麼。通常保險理賠的處理可以分成三個項目:一、正常賠款;二、協議賠款;三、優惠賠款(又可稱慰問給付)。每個項目都有它的用意存在。正常賠款符合保險範圍跟條款,金額核對正確無誤後理賠的就叫做「正常賠款」。大多數的保險理賠案件都屬於這種。協議賠款當產生理賠上的爭議時,有時候雙方會各退一步來處理。例如原本是100萬「賠或不賠」這個一翻兩瞪眼的結果,但雙方都退讓一點可能就會變成50萬去做協議和解。因為有時候保險爭議到評議中心或法院,沒有人可以保證一定賠,還是一定不賠。這種處理方式跟車禍和解類似,都是找到一個雙方可以接受的平衡點來做理賠處理。由於會因雙方的論點攻防而產生不同金額的區別,所以找到一個專業的輔助人是很重要的。優惠賠款(慰問給付)這種適用於一些原本不會理賠的案件,但因為某些因素的考量(例如商譽)而理賠給被保險人。常聽到的「融通理賠」指的就是這種。例如,有時候會看到被保險人將保險公司拒賠的消息鬧上新聞,這就是為了要給保險公司帶來壓力。在輿論之下原本判斷不能理賠的,可能就會以慰問金的名義給付理賠金。但需要注意的是,保險公司有絕對的裁量權,也許第一次融通理賠給你,但接下來不賠你也不能說什麼,因為本來就不是在理賠範圍內的。這種狀況通常發生在一些小金額的理賠上,常見於幾千塊的小額理賠。但如果金額涉及十萬甚至百萬,建議不要奢望保險公司會有融通的可能性。就把這項理賠當成是走在路上撿到錢吧,規劃合適的保險才是治本之道。本文摘自《淺談保險觀念:最敢說真話的保險專家,告訴你條約背後的真相》,一心文化,2020/07/01出版【關於更多保險理賠大小事↘↘↘】。保險業務不願說的秘密 長照險、失能險怎麼買?。買了好多保險卻賠不到?熟齡族這樣買最到位!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12 橘世代.好野橘
「定期定額不賺反賠?」立即揪出5大錯誤觀念
對於市場多空走向,財經專家們總有不同看法,但唯有說到「定期定額」,大家總是點頭說讚,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很遺憾的,現實總是如此殘酷,結果總是不從人願。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呢?當然是因為有人在「使用」之前沒有「詳閱說明書」,也沒有「諮詢專家」,使「定期定額」許多功能大打折扣,甚至啟動了反作用,讓投資不賺卻賠。以下便是「定期定額」最常被誤用的「五大錯誤」,請看看你中了幾個。錯誤1、缺乏耐心隨意停「定期定額」的「平均成本法」能助人在市場跌時買多、漲時買少,以此紀律持續投資下去,就可增加贏率、拉大獲利空間,而且投資愈持久,效果愈明顯。可惜的是,人們總有藉口或耐心不足就隨意停扣,再怎麼厲害的裝置一旦被貿然停機,怎可能發揮該有的功效?錯誤2、市場下跌就停扣市場下跌時大家難免會擔心,但千萬不要貿然停扣「定期定額」。可惜人的天性總是趨避風險,市場一下跌就害怕的不得了要暫時停扣才安心,等市場出現反彈又開心的不得了要進場扣款才滿意。最後不但使「定時定額」無法發揮效力,甚至賣低買高不賺反賠,白忙一場。錯誤3、風吹草動就出場除了停扣,還有一種人更有「犯錯行動力」:市場一出現波動就毅然決然贖回基金!犯這項錯誤的後果往往比前述兩項更糟,因為這種人常常會賣在最低點,最後賠錢告終,大大違背了「定期定額」原有的降低投資風險功效(小批買進且能分散投資時點)。錯誤4、放著扣款就不管「定期定額」最常被形容為「傻瓜投資術」,所以很多投資朋友就乾脆給他傻傻的「定期定額」下去然後放著不管。然而,無論你養的金雞母多麼健壯,主人還是該偶爾去探視看看是否一切安好無恙啊,更何況沒人能保證你選養到的是萬年金雞母。我們除了應該慎選基本面長線看好的基金來定期定額之外,還該定期(最好每季一次)檢視投組表現並適時調整。錯誤 5、出場時機未掌握倘若前四大錯誤我們都幸運避開了,但最後卻犯了這項「未能掌握出場時機」,恐怕還是會讓「定期定額」光采盡失。「定期定額」的出場時點決定了我們的獲利率,設立最適切的停利點,絕對是「定期定額」紀律投資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應做的除了定期檢視基金表現,也該視基金種類、理財需求設立出場停利點,落袋換現為安。總而言之,只要避開這五大錯誤地雷,「定期定額」的贏率便可望節節上升。本文摘自《鉅 亨 買 基 金》,看更多專家建議【投 資 秘 訣】【更多你所不知道的理財大小事↘↘↘】。「定存」好還是「儲蓄險」優?表格整理比一比。專家:想存一桶金,先想想10個「有必要買嗎」?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11 橘世代.好野橘
小康之家 財產也要規畫 免留爭產遺憾
許多理財專家及律師建議,財產處理是每個人終究得面對的課題,也因為如此,生前規畫格外重要,否則一旦發生變故,家族之間的感情往往因爭產被撕裂。但若只是小康之家,財產不過就是1棟房子加上平日辛苦攢下的一些積蓄,或是投資的股票,林林總總加起來,還不到繳納遺產稅的最低門檻,也需要規畫嗎?戶頭領2萬 兒媳告偽造文書解答這個問題前,先看看發生在新北市的這個實例。一名林姓男子因為車禍意外往生,他生前在銀行有個戶頭,裡面的存款只有2萬多元。公婆缺生活費,媳婦很貼心,在丈夫過世1周後,把丈夫的存摺和印鑑交給公公,要公公到銀行把錢領出來用,但交代戶頭裡要留1塊錢作為除戶用。老先生領款後在帳戶裡留下10塊錢,把存摺和印鑑交還媳婦去辦除戶。沒想到事後媳婦因為丈夫有筆房產是和大伯共同持分,在辦繼承時和大伯鬧得不太愉快,因此遷怒婆家,4年後向新北地院提告,指公公未經全體繼承人同意就擅自提領,涉嫌偽造文書,媳婦還聲稱,當初辦理遺產申報時,不知丈夫名下還有這個帳戶。老先生開庭時,對這件「天外飛來的官司」一再喊冤,表示自己只有2次拿兒子存摺前往提款,1次是在兒子生前領了10萬元,1次是兒子往生後。老先生還說,媳婦交代留1塊錢就好,當時太太還問原因,領到的2萬多元,媳婦說留給家裡當生活費。法院傳喚老先生的妻子和長子作證,2人均稱提款確實是媳婦授意;法官並從媳婦申報所得稅的資料查出,前3年報稅都有這個帳戶的利息所得,對媳婦不知有此帳戶的說法存疑,判決老先生無罪。法界人士指出,其實像林姓男子這樣的案例時有所聞,家族間互控侵占、偽造文書算是「輕度症狀」,更嚴重的還有親人相殘的情況。繼承人反目 糾紛常常不在錢一般小康家庭若沒有處理好遺產問題 ,家庭成員間一樣會為繼承問題撕破臉,因為糾紛的起因常常不在於「錢」,而在於是否公平的「感覺」。儘管家無恆產,但受到「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因素影響,仍可能為了區區小錢,挑起新仇舊恨,加劇彼此間的誤解猜忌。法界人士指出, 許多遺產糾紛案件,源自於繼承人對自己及其他繼承人為這個家的「付出」質量,認知頗有差距。到底什麼叫公平?在繼承人們心中若難以解開這個結,結果往往就是爭產訴訟。有對兄妹的父親過世多年,哥哥旅居國外,妹妹在台與母親同住,3年前母親往生,在分配遺產時,妹妹堅持多年來照顧母親,付出的遠比哥哥多,因此母親生前曾贈與哥哥100萬元,也要算進遺產均分,兄妹反目,妹妹一狀告進法院。法院判決妹妹敗訴,但兄妹之情已難回到從前。法界人士指出,真實人生裡有太多的例子,建議即使並非豪門巨富,仍需要及早規畫,因為生活裡充滿各種不確定因素和意外,而財產處理是每個人終究得面對的課題,畢竟沒有人樂見因爭產撕裂家族間的感情。【延伸閱讀↘↘↘】。「害怕被詐騙、被啃老?」 付點管理費,為退休預做準備。長榮百億爭產背後更重要的事 預立遺 囑三大重點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11 橘世代.好野橘
不讓遺囑變廢紙 公證爭議最少
銘揚地政士事務所代書賴政銘表示,以台灣的風俗民情,不少人認為規畫遺產是件觸霉頭的事情,但為避免日後爭議,預立遺囑是不錯選擇。Q:立遺囑有什麼條件嗎?家屬間口頭或書面做成協議有沒有效?A:家屬間的口頭及書面協議容易引起爭議,最好的作法是將遺囑拿到法院公證,因為有公證效力,就算發生糾紛和訴訟,文件可當作絕對的證據。但是公證人必須逐一審核財產資料,手續較為繁複。公證遺囑是由立遺囑人指定2位以上的見證人,由立遺囑人口述,公證人筆記、宣讀、講解,經立遺囑人認可後,記明時間,再由公證人、見證人及遺囑人同時簽名。專家提醒,公證人必須通過國家資格考試。建議最好在立遺囑時同時錄影,可以減少日後爭議。公證費用視遺產額高低不同,遺產額愈高,公證費也愈高。Q:如果未事先立遺囑,誰有權利可以繼承遺產?A:簡單來說,生前未立遺囑,如有妻小,遺產由妻小均分,如無妻小,則歸父母所有。假設死者有配偶、無子女,其遺產由配偶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由父母均分,如父母也不在人世,則由兄弟姊妹、祖父母依順位繼承。Q:辦理繼承有時間限制嗎?A:依照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通常要在6個月內完成,但如果有特殊因素(例如:無法繳稅、找不到繼承人、遺產太多或官司訴訟等),可向相關單位提出展延。Q:親人過世後,若在銀行有定存,繼承人該怎麼做?A:家屬須在30日內至往生者戶籍地戶政事務所辦好除戶登記,再向國稅局申報及繳納遺產稅後,繼承人才能處分遺產。辦理除戶須準備死亡證明書、往生者身分證、戶口名簿,及申請人身分證和印章。申請帳戶結清時,全體繼承人要到場,若無法到場則須提供印鑑證明、簽委託書。除戶不需動到銀行帳戶,但辦理除戶後,銀行帳戶的錢會暫時凍結,直到辦完繼承手續才拿得到。就算是配偶,仍不能自行去銀行領款。另外,計算遺產稅時,金融機構是以死者死亡當天銀行戶頭餘額為計算基準,所以該繳多少稅、能繼承多少錢都是固定的,除戶前將現金領出,不會影響能繼承財產多寡。【延伸閱讀↘↘↘】。能保值的「傳家宅」怎麼選?專家提3點要注意。「害怕被詐騙、被啃老?」 付點管理費,為退休預做準備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 【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10 橘世代.好野橘
為什麼有錢人愛用外幣買基金,2大理由告訴你
投資大戶因為每一筆投資金額相較較大,所以只要差之毫釐,最終會有很大的差異。透過觀察大戶的投資方法,可以幫助你留意到平常不會注意到的細節。專家就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與一般投資人大多直接用台幣買基金不同,大戶只用外幣買基金,你知道為什麼嗎?理由一: 減少每次換匯的損失如果用非基金的計價貨幣投資的話,基金公司每一次都需要換匯一次(如果拿台幣去投資美元計價的基金為例,每次買跟賣基金,都需要換匯),而每一次換匯都有成本,因此大戶通常匯直接拿外幣投資基金,這樣就不需要每次都付出換匯的成本。透過基金公司換匯,換成美元的成本大約為0.2%左右,雜幣甚至可能高達3%。以華南銀行台幣兌美元的匯率(2020/3/12)來算,兌換一次(不論是買或賣美元)的成本大約是0.17%,如果投資人投資300萬元,經過10次的基金買賣之後,直接用台幣申購基金比用外幣投資基金的換匯成本高出了40,800元。對於申購金額更高的大戶,付出更多的換匯成本,因此聰明的大戶投資人當然會選擇用外幣買基金。理由二:可自行掌握換匯時點相較於股市高低點,台幣兌美元的匯率相對容易掌握。台幣兌美元過去近20年的走勢高低點相對穩定,因此,把匯率跟股市買賣拆開來操作較為有利,這也是大戶偏好用外幣直接買賣基金,再自己去掌握買賣外幣時機點的原因。如果是用台幣買賣,在申購、贖回基金的當天,基金公司會直接換匯,而且投資人只有在成交之後才會知道換匯的成本。這樣較不透明、不彈性的作法,有充裕時間可以等待匯率時點的大戶都會盡量避免。鉅亨投資建議使用外幣投資,不但可以讓投資人長期下來保有更多操作彈性,最重要的是省下換匯成本。大部分直接用台幣買基金的人是希望可以保留多一些台幣現金在身邊,避免承擔匯率的變化,但其實投資海外基金不論是用台幣還是美元投資,都需要承擔匯率風險,只是換匯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或交給基金公司。從現在開始就跟著大戶一起,使用外幣投資,不但可以讓投資人長期下來保有更多操作彈性,最重要的是省下換匯成本。本文摘自《鉅 亨 買 基 金》,看更多專家建議【投 資 秘 訣】【更多你所不知道的基金大小事↘↘↘】。退役基金操盤手自白:「存錢比投資更重要!」。五年級生退休金流規劃 採母子基金法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
-
2020-07-09 橘世代.好野橘
理財QA/搞懂什麼是高配息基金?現在買划算嗎?
目前線上基金平台優惠強強滾,許多過去習慣在銀行投資的配息投資人都在問「現在換到平台買基金,真的划算嗎?」其實,高配息投資人是最適合無痛轉換平台的族群,為什麼呢?1.高配息機制=定期贖回高配息基金提供的配息制度,其實就像是替投資人建了一個分批贖回的機制。配息基金持有人等於每個月都將一部份投資的錢重新放回自己的口袋,再加上配息投資人有偏好長期投資的傾向,時間久了,會發現以總報酬來看(利息加計本金),配息部分佔比會隨著時間越變越高。而在沒有將配息再投資的前提之下,只有剩下持續投資的部分(藍色)會受到市場變動影響,已配出的配息(紅色)則沒有影響。所以相較於累積型的投資人,高配息投資人受到這波股市下跌的影響程度較小。2.高配息基金,通常是越買單位數越多將台灣核備可銷售基金中,成立時間最長的幾檔高配息基金調出來看,會發現用同樣金額的錢投資高配息基金,近十年來單位數是越買越多,這其實是反映了第一點高配息基金提前將本金贖回的特色,因此導致基金淨值長期向下。對於投資人來說,代表現在換檔買進高配息基金,會比過往十年大部分的時間裡,買進更多的單位數。3.單位數變多,有什麼好處?大部分配息基金都是固定每單位配息金額,所以取得較多單位數,代表雖然投資金額相同,但是每個月可以領的息變多了。如果以上圖中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為例,在2013年5月高點的時候,以10萬美元大概可以取得20,800單位,而2020年5月可以取得的單位數提高到28,818單位,基金每單位配息金額雖然從0.0234調降為0.0222,但因為單位數增加的幅度遠大於配息降低的幅度,反而每年可以多領到1,836美元(約等於55,000元台幣)。鉅亨投資策略配息基金淨值跌,買進息領更多,換個平台省更大。高配息基金有淨值一路向下的特質(並不代表賠錢,因為配息不算在淨值裡,而報酬率必須將配息與剩餘投資部分一起綜合計算),是相對起來比較可能越買越便宜的標的。同時,近期市場的波動令高配息基金目前可以買到的單位數大幅提升,有利增加每月配息現金流。最後,選擇配息基金手續費0的平台,才不會因為額外的費用抵銷了投資報酬率。本文摘自《鉅 亨 買 基 金》,看更多專家建議【投 資 秘 訣】【更多投資理財大小事↘↘↘】。打破配息迷思 讓自己好好生活的退休理財術。投資別低估自己!股市只有「贏家」,沒有「專家」 好 野 橘 社團來囉! 【歡迎加入】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比現在更好?最基本的準備就是:安穩財務!【好野橘社團】以40後步入熟齡者的橘世代需求出發,創立社團平台提供熟齡理財計畫,讓大家在此輕鬆談錢、安穩財富,打造橘世代退休現金流!【立刻加入好野橘】